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馈赠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难得的童年馈赠----童庆炳先生口述史(一)
黄安年 2014-1-23 07:02
难得的童年馈赠 ---- 童庆炳先生口述史(一) 黄安年推荐 黄安年的博客/2014年1月23日发布 黄安年推荐 黄安年的博客/2014年1月23日发布 童庆炳先生是科学网的低调博主,北京师范大学的资深教授,教育部文艺学首席专家,曾任两位诺奖的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校报2014年1月10日第4版刊登了《童庆炳先生口述史(一)难得的童年馈赠》,现在推荐给网友,资源共享。 童庆炳先生口述史(一) 难得的童年馈赠 ■ 童庆炳先生(左二)与同学在一起 ■ 童先生的故乡   编者按:他出身贫寒,从福建西部弯弯的柴路走来;他秉德明节,虽屡经动荡却始终无愧于心;他精研覃思,师从黄药眠、钟敬文、启功等前辈大家;他乐育英才,门下弟子纵横学界文坛。年过六旬,他仍不辞辛劳,领衔建立起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年逾七旬,他仍坚守讲台,为本科生讲授《文心雕龙》。从本期起,我们将向您讲述著名文艺理论家、北师大资深教授童庆炳先生的人生故事,让我们与童先生一起,循着伴随他成长的历史车痕,触摸他与北师大交织一甲子的岁月年轮。 1936 年,我出生在福建省西部龙岩地区连城县下面的一个乡村,地名叫莒溪乡。莒溪乡有条河叫莒溪,这条从深山里流出来的河,环绕莒溪乡一周,就奔流到汀江去了。汀江是闽西最重要的一条江,所以莒溪也好,汀江也好,都是我的母亲河。   这里的山水是非常美的。漫山遍野都是竹林,松树是成片成片的,山上古树很多,最多最大的就是樟树,许多樟树都有好几百年。春天到来的时候,布谷声声,漫山遍野映山红都绽放了,那景色真的让人难忘。村子里有温泉,还有很少人知道的恒温泉,它一年四季永远保持在21摄氏度,泉水从村子中间冒出来,流出后经过几十个池塘,再流到莒溪里,夏天很凉爽,冬天冒热气,妇女们都在泉边洗衣服,每当家里要做酒或煮粥,都要来这里挑这水。这水里可能有特殊的矿物元素,煮出来的粥特别香甜。我常对朋友们介绍我的故乡,最后一句总是:水是故乡甜、山是故乡美。   但最初故乡留给我的,却是最贫穷的印象。山水很秀丽,可是却很贫穷。贫穷是一个很可怕的敌人。因为贫穷不但伴随着我,还要时刻剥夺我学习的权利。我能够到北京来读书,能够留在北师大,后来成了教授,现在还给我评了资深教授,愉快地跟朝气蓬勃的学生们一起谈论学问,纯粹是偶然。因为从小,我的理想就是每天能让家里人有五斤米下锅。我们家老少三代,七口人,七张嘴都要吃饭,每年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所有的东西都吃光了,包括番薯(白薯)也都吃光了。这时候父母就开始吵架,因为第二天没有米下锅了,连南瓜和白薯也吃光了。   那时我刚上小学,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还有我的老祖母,我自己饥饿,我自己痛苦,我更能体会他们忍受的饥饿和痛苦。父母很为难,虽然乡里的亲戚朋友很多,但是一次次去借,这太没有面子了,父母已经没有勇气去借。所以每次都这样,第二天没有粮食了,他们总要吵一架,吵架结束了,家里静得不能再静,连我们小孩都知道,家里面临着走不出的穷苦。最后是我母亲,或者我祖母,拿着一个口袋对我说“去你姑姑家”,或者“去你舅舅家”。我在家是老大,那时已经懂事了,所以每次都让我去借米。但借米不是件好差事,因为姑姑家舅舅家也并不富裕,跟我比较亲近的是我二姑。于是我到二姑家了,一句话不说,把米袋子往桌子上一扔,姑姑就知道,说“又没有米啦”,我也不回答。她问“你们怎么回事”,我只能说“我说不清楚,你去问我爸爸”。这样的贫穷,在我的童年记忆里,是很可怕的。由于总是干这样难堪的事,我的痛苦像瘟疫,在我心灵深处传染开来,终日都是无精打采的,所以我小时候做梦都希望我家每天清晨有五斤米下锅。   因为贫穷,我很早就从事体力劳动。什么活我都干,插秧、割稻、除草,我们管这些田里的活叫“作田”,此外挑水、放牛、挑柴、拔猪草、拔兔草……特别是挑柴这个活,是相当艰苦而又危险的。在我的记忆中,父母交给我最多的,就是挑柴。特别是在夏收之前,一定要把家里的柴挑满,因为夏收时节,就得下地干活了。我写过一篇散文《柴路》,讲的就是砍柴的经过。柴路弯弯,我和我的小伙伴“雪老子”要到深山里挑柴。我们找到一片山,先一次性放倒一些树木,通常要砍四到五天,将一座山里那些不太高,看起来不可能成材的树全都砍掉,然后晾在那里,晒上一个月。等第二个月晒干了,再砍成一段一段的,然后挑回家。   问题不在于砍柴,而是我们那里的山路非常狭窄,一边是陡峭的山坡,另一边是万丈悬崖,悬崖下是深不可测的溪水。所以在柴路上每走一步都要走得稳稳的,要很小心,不然会掉下去。我们那里很多人都这样掉下去了。特别是雨天,上面下雨,我们头上却冒汗,全身的衣服都湿透了。等脚踩上平地了,这一天的危险就结束了。到家里,母亲还要用秤,称一称挑回来的柴有多少斤。我初中的时候停学一年,那时候给我规定的是每天九十斤,那时候我十三岁。我是从三十斤开始挑,每天加几斤,最后定格在九十斤。所以我性格的一部分,是由弯弯的山路塑造的。我知道,山路挑柴是这样,干别的事情也是这样,人的一生也是这样,总是艰苦而又危险,因此你要拿出你的坚定、坚持、坚韧,要拿出这种不倦的精神,你才可能把柴挑回家。长大以后,我明白的第一原理就是天上不会掉馅饼,你想获得成果,就要有那种在山路上挑柴的精神。   挑柴是贫苦童年给我的一大馈赠。农村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是不一样的,他吃过苦,吃过苦的孩子再来上学,不用催促,就知道怎样把学习学好。后来我当教师、当学者,我知道要拿出挑柴的精神加以对待,才会有结果。所以,我们小时候虽然贫穷,但那劳动、那奋斗、那困苦也给了我精神上许多启示。   当然,因为贫穷,我的读书之路是非常曲折的。小学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我的小学是在解放前读完的。我们乡小学的质量很好,老师也不错,整个小学阶段,我的学习都非常好。只是老师的教学方法还是体罚式的。国文课很重要,老师讲课的办法,就是先疏通文意,高声朗诵,然后要求我们背诵课文,老师念一句学生跟着念一句,老师最后再念一遍,完了就让学生们哇啦哇啦大声地读,所以整个学校都是读书的声音。作业也是背诵,头天教过的课文,第二天要对着老师,大声地背诵出来。要是背不出来,老师就会用竹鞭打你的手掌,还要到教室外跪着背诵。   那时我的背诵很好,能够背下的东西很多,不仅能背诵许多古代的诗文,也有许多现代的篇章。其实,由于我们讲的客家话与普通话相差较大,背诵几乎是那时候唯一的办法。我们管“上午”叫“昼时”,“下午”叫“昼了”,都是古文词。这些词在普通话里没有,而普通话里的“上午”与“下午”在我们家乡话的词语里也没有,所以我们只能背诵,老师把家乡话和普通话都写在黑板上,连每一个词都要背诵,有的发音相差很远。   然而对我而言,学习是非常愉快的。我在读书时,不断得到学校的表扬、奖励。母亲从我小时候开始,就在我们吃饭的饭堂墙壁上,从下往上开始贴我获得的奖状,最终小学毕业后我的奖状贴成了一面墙。那是我的“博物馆”,只要有生人到我们家,母亲就要想办法把他们引到这面墙壁前,高兴地给客人讲这张或那张,有时候母亲讲错了,站在一旁的祖母就会出来纠正。母亲和祖母都因为我的学习成绩优异而自豪。她们对我的爱是溢于言表的。   生活不会一帆风顺。到了1949年夏天,我要到县城考中学时,父亲的意思却是:小学毕业后就不读书了,在家参加劳动吧。父亲说:“你读了初中有什么用,还是回来种地,家里也困难,因为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与其去读书,还不如回来帮我一把手,做个劳动力。”况且,全县报考的有四百人,录取的是四十人,机会很小,父亲说我也不一定能考上,还得花钱。幸运的是母亲和祖母说让我去试试,于是我和我小学的几个同学走了六十里地,到县城考试去了。到了发榜的日子,我们一起去看红榜。看榜的时候我跟别人“看法”不一样,那是一个红榜,四十个名字都在那里。我是从最下面往上看,四十名没有,三十九名没有、三十八名也没有。当我看到三十七名的时候,我的一个同伴叫起来:“童庆炳,你在前面呢!你是第三名!”我连忙往上一看,果然,第一名和第三名是我们乡小学的,我们小学有位年纪比较大的,他考了第一名,我考了第三名。这下子高兴得不得了,我想这就可以和家里有个交代了,也许父亲会支持我上学。   回到家里,全村的人都说,这是从来没有过的,第一、第三名都被我们村占了,大家都说庆炳这孩子有出息,是读书的料子。父亲在乡里那么多人舆论的压力下,不但说不出“反对”两个字,而且还给我做了一套新衣服,这样我就上了初中。那是1949年,印象中是九月,我们那里还没有解放。到了第二年,1950年才解放了。   我从来不埋怨我的童年生活。相反,正是那贫寒艰辛、那借米的经历,那弯弯柴路上的风雨,还有那祖母、母亲舐犊般的爱,这三者如同鼎之三足,它们托起了人生的宝鼎,这是我获得的童年的珍贵馈赠。 (整理 罗容海) 供稿: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评论(07-11)|258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世上最美好的馈赠
热度 3 saraca 2011-4-8 17:16
最近一直被一种快乐给包围着,那就是朋友们慷慨馈赠,他们全都送书给我。感觉自己就像做梦一样,居然收到了世界上最美好的馈赠。 前几周,接到税博士的电话说,在植物园,没时间见面,但有东西托人交给我。听了,并没有过多在意,等到了办公室赫然发现一本像砖块似的新书《云南东南部有花植物名录》放在桌上,心里高兴极了。这本书对于目前所从事的园林植物引种工作,简直就是天赐神斧。书厚实,沉甸,翻开是新书特有的淡淡油墨书香。书的框架简单、明了,除了前言、目录和致谢外,就是非常细致具体的名录内容了,没有请名人专家作序,连一张彩色图片也不曾列入,活脱脱一本植物名录,纯粹的工具书。扉页上书:敬请李璐同学指正! 书的作者之一是认识多年的同学了,平常不甚来往、交流。偶尔见面也能言谈甚欢,记忆最深刻的是10平米不到的办公室被汗牛充栋着:进门靠墙一溜的标本柜、书柜,办公桌,电脑桌把10平米分割成3个小空间,供税博士夫妇及其学生用。桌子上地上是散乱堆放,俯首即可的各地植物志或植物文献,如老挝、越南、缅甸、马来西亚等。我在这个办公室里,感觉找不到一个可以落脚的地方。这个熟悉的场景如同10年前我去他们家,进门全是一地标本,找不到落脚之地。但狭小的空间里,却充满了植物标本的奇妙之处。 翻着新书,闻着淡淡的油墨书香,过去一年里收到赠书时的喜悦居然慢慢堆积起来,一幕一幕清晰明了。 最可观的收获是师弟的赠书。去年年末,在Q上和师弟Abelia聊天,信口就问:你们刚出版了《云南省兰科植物图谱》,能优惠卖给我吗?想不到Abelia爽快地说:“送你一本”。我开心地笑了: ,谢谢啊!Abelia说:“如果连师姐都要出钱买的话,那做人也太失败了”。呵呵,我得意地笑了。最后,又问师弟:有吴老中国植物区系划分一书吗?半天没有回应,郁闷中,Abelia回复说:刚才去仓库了,找到一本油印本,是珍藏版哦。呵呵,我又开心地笑了。最后一问:“什么时候可以拿到书啊?”“只要你回昆明,就能拿到”。等回到昆明,师妹Albizia递给我我厚厚的三本书,除了上面提及的两本,还有一本《永德大雪山植物区系和森林植被研究》。哈哈,这下可真是如获至宝,开心极了!想不到不报任何希望的随口一问,居然得到了如此慷慨的赠与,实在是幸哉! 最难得的馈赠来自于师弟王。回想当年基本上没有和师弟有过具体交谈。他的硕士题目是滇中百草岭种子植物区系地理学的初步研究,我的论文这基本上是在实验室完成。所以,虽当时同处一师门,却很少有机会相处。偶尔的见面,只是看到他刚从野外出差回来,带来大批标本压制、干燥、装订、鉴定,各自忙忙碌碌,很少交流。但我听说他们单位有很好的印刷装订服务时,就平生第一次冒昧写信请求帮忙复印两本急需的参考书。也仅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当然一周内没有收到回音。等我再次催问他时,他说已经寄出来了。呵呵,这就是我那个印象中不善言谈的师弟。拿到书时,心里当然很快乐啦! 最快速的馈赠来自同学杨。去年国庆节一起参加学术讨论会议,交流中谈到了自己很想拥有一本复印的《植物学拉丁文》,因图书馆的藏书年代久远,黄渍斑斑,严重影响阅读兴趣。同学杨一口应承,说没有问题。当学术交流会议结束,回昆明两天后,就收到了杨从北京寄来的包裹,是两本装订崭新的新版《植物学拉丁文》,心里由衷地赞叹:快递真好! 最幸运的馈赠来自网络上认识的Q友。只为了相互帮助,认识植物,一直像朋友似的保持着联系。但当有一天,Q友说他参与负责撰写世博绿化景观丛书即将问世,我心头一热:能在网上购买吗?Q友说,如果你喜欢的话,我可以申请一套送给你。我有些惊讶,未曾谋面的Q友可以将朋友的信任如此慷慨的送给我,实在是非常幸运。等过了春节后,Q友留言:请将具体的通讯地址告诉我,我们的书印刷好了。我把地址留给他,没过几天,就收到了一套装帧精美,内容丰富,关于上海世博园林景观设计、植物搭配布景等方面的书。真的是喜出望外:基本上很少去读园林景观设计方面的书籍,看来这套赠书也许是一本敲砖石呢! 最知心的赠书来自于同事。刚来植物园不久,就有一同事拿着一本1983年出版的《西双版纳高等植物名录》递给我说,这本书你用得到,给你了。我高兴地接过来,心里窃喜:呵呵,这样就可以家里放一本,办公室也搁一本了,不用整天背着它上下班了。又过了几天,同事芳送给我一本另一版本的《西双版纳植物名录》:这书你肯定用得着。呵呵,照单全收哦! 最简洁的馈赠来自于导师。今年三月导师路过植物园,送我一本他参与编著的《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及其起源和分化》,这是吴先生和四位弟子的合力之作,回顾了植物地理学的发展历史,介绍了分布区学说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世界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论述了各分布区类型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同时还介绍了中国3201属植物的分布区类型、分类历史等。导师没有多余的话语,只一句:多读书! 在希望与无望的并举浮沉中,一下子收到了如此多的馈赠,心里一下就充盈起来。吴先生的自序,读了一遍又一遍,序中云:我的前半生适逢两次世界大战,国内又是军阀混乱,八年抗战,三年解放战争,而后“树欲静而风不止”,又逢“十年动乱”,岂能有“读书破万卷”之清福?然而抓住各种机遇,利用现代交通条件,行程又何止于万里。往往在行色匆匆之中,忙里偷闲,以静制动,本着任务第一,实践第一的思想,却也使观察力,记忆力思考力和联想力不断提高。六十岁后逢盛世,二十余年来未浪费时光,乃能“磨成一剑,虽双刃未试,或也可以披荆斩棘”了吧。 这段肺腑之言,试问世间有几人能如是说:花甲之后,20年时光没有浪费。这话与保尔柯察金的话如出一辙:人的一生应当是这样度过的,回忆往事,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我浪费了多少时间?馈赠带给我的快乐仿佛被“汗颜”了。唯有牢记导师的话:多读书,也许就可以少汗颜了。
个人分类: 生活浪花|3532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7: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