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求真务实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求真务实并不是让人钻牛角尖——也谈18年理综第八题
热度 1 jiangming800403 2018-6-14 17:59
如果是单选题,A与B之间的最大似然估计显然是A,而不是B,B项可以概况大多数酶,只是有少数例外。实际上,博物学不是严谨的数理科学,总有很多例外。比如哺乳动物也不完全是胎生的。但是哺乳动物是胎生哺乳的,这句话也没谁觉得是不对的,除非是在抬杠。 人生当中很多选择并不是绝对的对与错。求真务实并不是让人钻牛角尖。过于严谨就会寸步难行。知道也有少数酶也是RNA的考生,按照正常的逻辑,他必然清楚果糖是单糖,不是双糖,A项是完全不正确的。选B不选A的同学,可能并不是因为学习有多好,而纯粹属于瞎蒙。很多选A的同学,大概也看出了B的问题,但是因为单选题,从保险的角度,选A舍B才符合正常的思维。 人类思维最大的特点是灵活性而不是机械性,也就是具有足够的鲁棒性和纠错能力。从正常思维的角度,如果充分了解A与B两个选项的知识点,应该很容易分清谁是谁非,谁是错误,谁是不严谨。人不是复读机,不是辞典。人的思维能力,最大的作用是进行权衡与判断。对AB不知所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这个孩子缺乏面对复杂选择的判断能力,过于教条或者钻牛角尖。 很多时候把学术上的不严谨作为学术腐败来打,并不是真的因为求真务实。
个人分类: 教学相长|1319 次阅读|3 个评论
求真务实 精益求精——记我和冯其庸先生的学术交往几件事
黄安年 2017-8-9 06:06
求真务实  精益求精 ——记我和冯其庸先生的学术交往几件事 推荐张书才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7 年 8 月 9 日 发布 (按:本文载《红楼梦学刊》2017年第4期第58-69页。感谢学刊责编惠寄PDF版。所配照片是2017年4月10日张书才先生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冯其庸先生追思会上,由黄安年拍摄。) 我在《曹雪芹家世生平探源·前言》中说过:“我得以侧身红坛,不时敲敲边鼓,一是有赖于供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二是有赖于红学界师友的邀约、扶持和策励。 ……毋庸讳言,没有档案馆同事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是没有红学界师友和报刊编辑朋友的邀约和策励,我不可能涉足红学领域,更不会坚持下来,以迄今日。”应该说,在这众多给予我很多帮助的红学师友中,冯其庸先生是与我学术交流最多、对我策勉影响最大的一位。 冯先生常说:“我研究《红楼梦》是从研究曹雪芹家世入手的,我的基本方法,还是用古文献结合地面调查、地下发掘”;“在《红楼梦》研究中,曹雪芹研究的特殊意义,我想这是不言而喻的。清代的章学诚说过:‘不知古人之世,不 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中国学人‘知人论世’的治学传统,我认为在人文学科领域是具有普适作用的,这就是《红楼梦》研究中,曹雪芹研究或者再扩大一些说‘曹学’的‘特殊意义’所在。一部作品你连作者都没弄清楚,却去泛论什么创作主旨,那无异于沙上建塔,对《红楼梦》研究而言更是难以深入。北京是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地方,理应对曹雪芹研究多作贡献。”由于我从事明清档案编辑研究工作,在学术研究中有着“知人论世”和“注重证据”的共识,所以冯先生一直希望并勉励我关心红学研究,多撰写有关曹雪芹家世生平和《红楼梦》创作背景的文章,并常来电话交流、探讨对一些相关问题的看法。正是在这些平凡的学术交往过程中,使我深切感受到冯先生在学术研究中“求真务实,不耻下问”、“刻苦严谨,一丝不苟”、“严于自律,勇于进取”的精神和品质,不愧是我们后学晚辈的治学典范,应该继承和发扬。 现略述数事,以志对冯先生的追悼和缅怀。 求真务实  不耻下问 记得冯先生说过:“每遇到问题,不管能不能查到,我都要实地去调查。一个是做地面调查,历史遗存、实物调查;另外一个是书本的核查。”“每做一个结论,都要有实际的证据摆在那里。这样,尽管别人不同意,但必须把我的证据推翻才能不同意;如果推不翻这些证据,那么不同意只能是一句空话。” 诚哉斯言! 冯先生做学问,搞研究,确是一贯求真务实,细心体察,广咨博访,不说没有根据的话。这是学界的共识,也是我和冯先生学术交往中的切身体会。 2004年3月15日,冯先生来电话说,清东陵管理处在上海举办展览,展品中有新发现的“康熙传位遗诏”,问我是否知道“传位遗诏”的内容。我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有“康熙遗诏”的汉文本,印象中其内容大致可分为两部分:前面第一部分为康熙五十六年十一月的谕旨,《圣祖实录》里有记载;第二部分写明“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即尊典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布告中外,咸使闻知。”这份遗诏是康熙皇帝死后,雍正皇帝与顾命大臣等所拟,用汉、满、蒙三种文字书写,布告中外的。有学者认为,“传位遗 诏”不是康熙生前所写,不能作为传位给雍正的凭据。然 后,我扼要介绍了主张雍正“合法继位”与“改诏篡位”的几种说法,并告诉先生“阿其那”“塞思黑”的满文原意分别是“夹冰鱼”、“讨厌的人”,与“猪”“狗”之意无关。冯先生听后很兴奋,说要马上去查《康熙实录》看看,并嘱我写篇有关阿其那、塞思黑的文章,在《红楼梦学刊》发表。 第二天上午,冯先生来电话说:已经查到《康熙实录》的记载了,谕旨很长,遗诏是否都收入了?我回答说,没有亲自核对过,据说只是个别文字稍有修改变通,基本内容没有改动。冯先生说:这遗诏太重要了,可见康熙五十六年已经内定雍正继位了。我说,好像还不能这样讲,当时可能还在皇四子雍亲王胤禛、皇十四子固山贝子胤祯 (音zheng) 之间进行考察选择,所以康熙五十七年十月派皇十四子胤祯去西北主持军务,特意给了他立功建绩的机会,但康熙六十年十一月把他召回,又在康熙六十一年四月把他派回西北,应该说康熙此时已经最后决定传位给皇四子雍亲王胤禛,不然康熙不会在衰老多病之年把继承人派往千里之外,反而让皇四子雍亲王胤禛留在身边,并代行天子之事。冯先生说,这样分析更合情合理,很有说服力,再讲讲你对隆科多、皇八子的有关看法。我说,“康熙传位遗诏”也好,其它记载也好,持“雍正夺位”说的朋友都会有不同理解,我们只能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考察。 即如隆科多固是步军统领,执掌京城九门锁钥,统率八旗步军营和巡捕三营官兵分汛防守,稽查门禁,但宿卫守护皇宫、畅春园的是八旗精锐之护军、前锋、火器等营官兵,他们各有统领,非步军统领隆科多所能指挥控制;再如“皇八子党”,势力既大,如果不相信父皇有传位给“雍亲王皇四子胤禛”的遗诏,他们怎么会毫无反抗,听凭雍正顺利登基? 所以我个人考虑,雍正“承父命而即皇位”应该是可信的。 冯先生说:这太重要了。 《红楼梦》有“成则王侯败则贼”这样的话,清初的主要思想家也一再这样讲,雍正奉命继位,正是说明了这一 点。你刚才讲的很重要,应该写篇文章在学刊发表,这对了解曹家家世、《红楼梦》创作都是非常必要的。 冯先生又说:有人讲曹家参与了乾隆初年弘皙弘皎他们造反夺位,被二次抄家,哪有这种事!曹家应该是曹頫被革职抄家后,就一败涂地了。你认为是这样吗?我说:应该是这样的。弘皙弘皎一案,最初是因为他们谗附庄亲王允禄,乾隆担心“将来尾大不掉”,故将案内几个宗室王公惩戒治罪;到当年十二月,又发现理亲王弘皙郑家庄王府中,按照内务府体制设立了掌仪司等司,有违典制,显欲图谋不轨,遂将弘皙移往景山东果园圈禁,弘皎等人并未再加治罪,没有认定他们与弘皙同谋造反。从现有材料看,此案仅局限在宗室王公内,并没有牵连曹家的人。冯先生说:就是嘛!如果曹家真的牵连了“谋逆”案,被抄没缉拿,曹雪芹还能写《红楼梦》吗?捕风捉影,毫无根据。现在实事求是做学问的老同志就几个了,其他人早忘了任何一种“新说”的提出,都应该有客观文献证据而不应仅凭主观臆测,更不 能靠曲解文献甚至编造假材料去撒谎造假,欺瞒读者。 2007年3月24 日下午,冯先生来电话谈辽阳碑“教官”、“敖官”事,说原帖看不清楚,又遍查找不到官名中有“教官”之称,问我清代档案中有没有记载?我说:没有具体查过清朝入关前的档案,据顺治年间的档案记载,清入关前八旗中有旗下师傅、教书师傅之称,是教八旗子弟读书识字的,好像每旗都有,但不是教红衣大炮的。如于跃龙入关前即是旗下师傅,印象中是镶黄旗包衣,和曹振彦一样都是包衣汉人。档案载明于跃龙“起初在盛京时放为旗下师傅以教旗人,因为师教训有功,于顺治二年考取,放江西袁州府知府”。只是没有见到过“教官”这一名称。“教官”,应该是后金时期职司教授知识技能的各类师傅、教习的统称,与元明时期统称府学之教授、州学之学正以及县学之教谕、训导等为教官一样。至于“敖官”,应该是人名,不是官名。记得《大金喇嘛法师宝记》碑的碑阴题名并非同时所刻,好 象辽宁博物馆曹汛先生文章中曾经说明并绘有图证。 可先 将原刻、后刻之文字加以区别,而后按官职名称的具署位置格式判断“教官(敖官)”是官名还是人名;如是官名,就可 肯定是“教官”,不会是“敖官”。冯先生说,“教官”、“敖官”之辨,看是一字之差,实则关系到治学原则和目的,一定要有理有据,辨析清楚,我再去仔细查一查。 后来得知,冯先生在查阅、研究大量文献资料之后,又在6月初亲赴沈阳、辽阳,并在辽阳市领导和朋友的帮助下,把辽阳博物馆已用玻璃罩封闭的《大金喇嘛法师宝记》 碑外面的玻璃罩拆除,会同多人反复审视碑阴文字,一致认为此二字确是“教官”而不是“敖官”,并且与官职名“副参游备等官”、“千总”皆另行提格,确是官名无疑。 与此同时,冯先生还在《大金喇嘛法师宝记》碑旁一块康熙初年大碑的碑文中,发现了三个“教”字,与《大金喇嘛法师宝记》碑上的“教”字写法一样,都是“子”字的第一横笔长于其上“土”字的第二横笔;并承辽阳博物馆退休职工邹宝库先生告知,明万历四十五年《礼部榜文》碑碑文中有“教官”二 字,遂由辽阳朋友查核拍照,其“教”字的写法也与《大金喇 嘛法师宝记》碑的写法全同。这样,在文献考证与实物验证完全一致的基础上,冯先生撰写了长文《〈大金喇嘛法师宝记〉碑“教官”考论》,以不争的文献和实物证据,纠正了《奉天通志》的不实记录与个别学者的妄断,确证了所谓“敖官”实乃“教官”之误,曹振彦时任“教官”而非“皇帝侍臣”。 冯先生在文末不无感慨地写道:“真理自身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说服力的,当读者看到了事实的真相以后,一切虚张声势的恫吓反而显出它自身的空虚无力。所以学术的商讨,还是用学术的语言为好!” 精益求精  一丝不苟 冯先生治学刻苦严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无论发表文章,还是再版书籍,都要再三校核,反复修订,斟酌有无疏漏和不妥之处,发现差错定要改正;即便有时忙不过来,须委托他人代为校核,也必谆嘱把建议修订缘由乃至标点及错、漏、衍字句等标识出来,以便亲自统稿时斟酌敲定。 《曹雪芹家世新考》是冯先生的第一部曹学力作,也是冯先生研究曹雪芹和《红楼梦》的奠基之作。2006年,冯先生准备再次增订出第三版,嘱我和任晓辉对第二版《曹雪芹家世新考》(增订本)代为校核,务必仔细认真,有错必纠。遵照冯先生的嘱托,我们除对二版的错、漏、衍字句等修订补正外,并把我们认为个别引证不实之史料、阐释欠妥之文字提出修改建议暨原由,请冯先生亲自酌定。对此,冯先生皆逐一核查,分不同情况,一一斟酌处理:或全文删去误引之史料、不妥之文字,或心有疑问而来电征询后再斟酌权衡处理。 如“第四章人物考二———三房诸人”第十四世曹起 (启)下引录《五庆堂重修辽东曹氏宗谱》原文外,并引《八 旗通志》卷三《旗分志》三镶黄旗包衣第四参领第二旗鼓佐领“……以曹起管理,曹起故,以桑格管理”为证,我建议删去,并注明:“此曹起隶正黄旗汉军,不可能任镶黄旗包衣旗鼓佐领。所引不实,似将此段文字删除为宜。”“此中之镶黄旗包衣旗鼓佐领‘曹起’,实乃曹寅堂侄曹颀。 见《曹颀任镶黄旗包衣旗鼓佐领》一文(《红楼梦学刊》1979年第二辑)。”冯先生核查之后,遂将此段文字全部删去。 又如“第十二章·关于李煦”中论及“曹寅与李煦的关系”时有“曹寅的继妻李氏,是李煦的妹妹”之语,我在校核时指出:“寅妻李氏与李煦之‘兄妹’关系,新见资料最多只是‘族兄族妹’,是否要在此处引证说明,请酌定。”冯先生在2006年12月17日即来电话询问此事,我说:曹寅继妻李氏的父亲是正白旗汉军李月桂,李煦的父亲是正白旗包 衣李士桢,寅妻李氏不是李煦的嫡亲胞妹;李煦的祖父是李西泉、叔祖是李懋功,寅妻李氏的祖父已于入关前去世,亦非李煦同祖堂妹;所以我考虑,为慎重起见,视李煦与寅妻李氏为“族兄族妹”较为合宜。冯先生说,这样讲也有道理,我看看《李月桂墓志铭》再定。 再如“第五章人物考三———四房诸人”第十世曹振彦,按语称其“后又于顺治六年随多尔衮至山西平姜瓖之乱”,我指出“从两篇《曹玺传》记载看,‘随王师征山右’的是曹玺,不是曹振彦”,建议把此句删去。2006年12月29日冯先生来电话说:曹振彦考贡士的时间,有人说是顺治元年,这就不可能到七年才任知州;你说顺治六年考中贡士,可能性大些,但他随军征大同,似也不能第二年即出任知州。我说:顺治六年考贡士,目的就是考中者以州县官即用,《会典事例》有记载;至于随军征大同,那是指的曹玺,曹振彦没有去。冯先生说:印象中有材料说曹振彦他们父子俩一同去的。我说:目前所见记载曹玺随军征大同的材料,都没有曹振彦的。冯先生说:我再看看那些资料,如果曹振彦没有去征大同,顺治六年考贡士后即授知州就对了。 出书如此,发表文章也是反复斟酌修改,自己不满意绝不拿出来发表。即如《曹雪芹研究》第五辑刊出的《冯其庸 先生访谈录》一文,冯先生就曾经两次亲笔修改。第一次在2011年冬,编辑部将访谈整理稿送请冯先生审阅,冯先生虽然亲笔作了修改,但统看后仍不满意,“表示坚决不能发表”。第二次在2012年夏天,采访人将冯先生第一次修改稿整理成文后再次送请冯先生审阅,时值酷暑,加之身体不适,冯先生为修改访谈稿时坐时卧,有时是趴在床上一笔一划修改的。听着冯先生电话里的述说,不禁潸然泪下!兹将冯先生第二次校改稿的四张图片附识于后,以飨读者。 冯先生是当代很少见的一位生于寒门、从小劳作、纯然凭借刻苦自学、自觉自励、多方求索而终于“自我造就”成为精通文史诗词书画、具有超常的治学才智和艺术造诣,并有非凡学术成就和巨大学术影响的学术大家。冯先生毕生倡导和秉持“真正的学者永远是一个跋涉者,一个求索者”的治学理念,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治学原则,坚持将文献研究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治学方法,无疑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精华。冯先生不但践行于自己的全部学术研 究中,而且为学人指明了治学求索之路,我们理当继承和 发扬。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研究(2017--)|2711 次阅读|0 个评论
习近平在视察南部战区陆军机关时强调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7-4-22 19:54
习近平在视察南部战区陆军机关时强调 抓紧抓实年度各项工作 努力开创部队工作新局面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 21 日视察南部战区陆军机关,强调要以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引领,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扎扎实实落实好军委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努力开创部队工作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 来源:央视网 2017 年 04 月 22 日 19:10 邕江水暖,绿城飞花, 4 月的南宁满目葱郁,生机盎然。 上午 9 时 30 分许,习近平来到南部战区陆军机关,亲切接见驻广西部队师以上领导干部、驻南宁部队团级单位主官和南部战区陆军机关正团职干部。 习近平同大家合影留念。 合影结束后,习近平听取了南部战区陆军工作情况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强调,今年在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要抓紧抓实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抓紧抓实练兵备战工作,抓紧抓实部队改革工作。 习近平强调 : 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不移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深入贯彻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彻底肃清郭伯雄、徐才厚流毒影响,严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保部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指挥。要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打牢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思想根基,强化投身强军事业的政治自觉。 要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要扎实推进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着力纠治官兵身边的“微腐败”和不正之风,增强官兵满意度和获得感。 习近平指出 : 要强化战斗队意识,立起打仗的鲜明导向,密切关注局势变化,真抓实备,常备不懈,确保随时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要坚持问题导向,紧贴作战任务、作战对手、作战环境,深化作战问题研究,有针对性地做工作,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去分析解决,带动练兵备战水平提升。 习近平强调 : 要正确把握战区军种机关职能定位,确保作战指挥顺畅、建设管理高效。 要大胆解放思想,加强实践探索,加快推动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体系建设。 要周密做好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各项工作,确保改革有力有序推进、按时按质完成。 要贯彻陆军转型建设要求,大力发展新型作战力量,加快提升部队战斗力。 要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推动国防实力和经济发展同步提升。 要加快转变职能、转变作风、转变工作方式,充分释放改革效能。 习近平叮嘱各级高度重视抓基层打基础,贯彻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方针,严格教育管理部队,满腔热忱关心关爱官兵,确保部队高度集中统一和安全稳定,不断把部队建设和战斗力的基础打牢夯实。 范长龙等陪同视察。
个人分类: 哲理|813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报随想-1:励志,何必那么沉重
热度 17 sqdai 2012-5-9 08:14
本文的基本观点: 励志,在人生道路上很有必要; 励志,不必那么沉重; 励志,应该求真务实; 励志,应该远离那些无价值的“畅销书”! 在《中国科学报》上读到西南财经大学学生周才承的文章《励志,你让我情何以堪》( 2012-05-02 ,校园版,“学子情怀”栏),其中吐露了当代年青学子的心声,写得真实具体,读后忍不住想说几句话。 我喜欢逛书店,特别是在旅途上,常撞进机场、车站的书肆,总的感觉是:所陈列的“畅销书”有不少属于“浅薄”一类。诚如文章作者所言,书店里“在各类考研、考证、考公务员的参考资料下,有一种书仍旧光芒四射,那便是各色励志书籍,附印着‘名人强烈推荐’、‘世界为之疯狂’、‘成功人士必读’等等一些促销的图书广告语迎面而来。 …… 统观其内容,大都换汤不换药,所说无非是些成功学的内容。”文中所举的实例《 21 岁做总裁》就十分典型。此类书籍不仅不能激励年轻人奋进,反而带来一些迷茫。文章中这么说: “‘我不曾知道你的名字,恍若梦中,你无声无息,就出现在我生活中,泛滥如洪水。我不曾知道你的模样,超凡脱俗,你悄无声息,就引导一代代人走向成功,像是泥沼。’一位年轻人发出这样的感慨。励志,你让我情何以堪!” 读来令我也颇有感慨。我认为,对于想要有一番作为的年轻人来说,尽早立志极有必要。问题是如何立志?作为过来人,如何对年轻人正确地进行励志教育?这里头有大学问。 我想对年轻人说, 励志不必那么沉重,励志应该求真务实。 宏观上说来,“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年轻人应该有宏图大志,然而,人人想当元帅,谁来当冲锋陷阵的士兵?再说,天下哪有这么多元帅的位置等着你去占据?同样,也没有那么多的总裁、总统、诺贝尔奖获得者!连“中国的哈佛女孩”之类也是凤毛麟角。所以,微观上说来,应该在励志时确定切实可行的目标,脚踏实地,步步为营。只有这样,才不会产生不应有的沉重感或迷茫感。 去年,我在科学网上发了一篇博文,题目是“年青人该有多大的 ambition ?”其中提及一位心理学家做过的实验,它证实:适度的 ambition 最有成效(见链接)。在我看来,励志的目标大致分为三种: 成为有用的人; 成为优秀的人; 成为杰出的人。 有用、优秀和杰出是三个层次,一般说来,求真务实的想法是以“有用”作为初步目标,努力往“优秀”的方向去努力,最好不抱“杰出”的非分之想。这样就不会带来迷茫或不安。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绝大部分是“凡人”,是凡人,就该有凡人的目标。周才承的文章里说得对:“人的价值观本就该多样的,每个人都该有自己的自主思维,而不是紧盯着那些商界成功人士走过的路跃跃欲试。 …… 做到最真实的自己,自己心中的坦道,就是你成功的大道。”说得极好。人们的主客观条件各不相同,有些情况经过努力可以改变,有些境界却难以达到,在适当的目标下,尽了最大的努力,到了晚年,就可以不因曾经碌碌无为而悔恨,足矣! 不妨说说我自己的经历。我十六岁那年,在高三年级的寒假,做了关于励志的沉思。先分析了自己的主客观条件,觉得可用“平凡”二字来概括:平凡的家庭背景,平凡的成长环境,平凡的实际能力,既无叱咤风云的胆魄,又无扭转乾坤的谋略,纯粹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一介书生。我也分析了自己的有利条件:不算太笨,悟性尚可,有一定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能力,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喜欢枯坐深思,而且此前得到过一批优秀老师的指点,文理基础不算太差。于是,选定了“一辈子做学问”的基本路子。那时,我确定了自己的座右铭:“天生我材必有用”,努力做一个有用的学者,并随着当时的潮流走上了理科学习和研究的道路。光阴似箭,转眼过去了五十多年,期间经历了沟沟坎坎、耽误磨难,加上自己的努力不足,至今成绩平平。但是,总体来说,我尽了自己的努力。 我还想对年轻人说: 励志,应该远离那些浅薄的“励志畅销书”。 当然,书肆里也有高品位的励志书籍,可以一读,我日后也会陆续介绍一些好作品。我更提倡年轻人多多阅读写得精当的名人传记,特别是优秀科学家的传记;同时还应注意普通人写的看似平凡的成长故事。而对于那些不切实际拼命鼓吹“成功学”“厚黑学”的所谓“励志书”,则应敬而远之。时下不可能让它们销声匿迹,因为其中掺杂着商业利益和哗众取宠的成份,但你可以自行选择。可供选择的书籍很多,要把握自己的既定原则:作者是严肃的、有学问积淀的,内容是翔实可信的、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叙述方式是科学的、理性的,也许装潢不那么精美,也没有什么轰动效应,但只要是有启发性的,就应认真阅读,千万别让有些书籍一时的销量左右自己。 最后,我想说,《中国科学报》能选登上述文章,用以反映年青学子的心声,是很有眼光的。欢迎这类文章不断面世,这是功德无量的事情。 附记 :今年开始,《中国科学报》成了我每天必读的报纸,感觉不错;当然也读一些别的报纸。读后,偶有思想共鸣,于是开辟“读报随想”专题,把一鳞半爪的体会写出来,以期与博友们讨论、分享。 写于 2012 年 5 月 9 日晨 【链接】相关博文 周末闲话:年青人该有多大的 ambition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414371.html
个人分类: 灯下琐语|6749 次阅读|27 个评论
顶天立地的开拓者——赞《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热度 4 sqdai 2011-6-28 08:13
最近,电视台正在热播纪实电视连续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它为我们描述了“两弹一星”的诞生过程,特别是凸现了“两弹一星”的群英谱。我认为,作为新一代学人,此剧非常值得一看。前些日子已有博友提及这一点,今天在此予以热诚推介。 从科技工作者的视角,我们应该关注什么?从中学习什么?我认为至少有如下几点: —— 我们要做有骨气的中国人 。 62 年前,中国人民站起来来了,却仍面临风云变幻的艰难局势,百废待兴。尤其在 1950 年代末期,国外敌对势力封锁、压制,国内面临严重自然灾害,而举国上下同仇敌忾,国家领导人一声号令,一群科技精英挺身而出,迅速聚集,挑起了研制核武器的大梁。他们一身铮铮铁骨,战胜了今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终于取得了两弹一星研制的节节胜利,中华民族为之扬眉吐气!我们做人,就是要做这样的人: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国家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就义无反顾地踏上征程。 —— 我们要做冲锋陷阵的开拓者 。有些青年朋友以为,研制两弹一星只是在重复别人已做过的工作。看了这一电视剧,我们就能明白,世界列强一直在技术上严密封锁,当时国内一穷二白,家底极薄。要把书本上的基本原理变成现实,谈何容易!我们的前辈隐姓埋名,无私无畏,在艰苦的条件下白手起家,披荆斩棘,硬是在万里荒漠上建起了试验基地,硬是冲破了重重难关,用鲜血和汗水,换来了阵阵凯歌!我们要学习前辈,以大无畏的精神冲锋陷阵,做顶天立地的开拓者! —— 我们要做求真务实的行动者 。电视里出现了以邓稼先为首的“娃娃兵”,这群斗志昂扬的年青人,立誓献身于国防事业,把个人名利抛在脑后,在极其困难的环境里倾情奉献。这一群学人,是我们新生代学人的榜样。我们要像他们那样,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舍生忘死地战斗!与此同时,他们在老科学家带领下,潜心钻研学问,一丝不苟,一步一个脚印地攻克技术难关。我们要像这些年青的开拓者那样,做求真务实的行动者。 这部电视剧大气磅礴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有很好的可看性,其中所描述的不少人物有血有肉,形象生动。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聂荣臻的大帅风度、钱学森的无私无畏和邓稼先的献身精神。请朋友们细细观看,一定会在心灵上受到震撼。我日后会陆续写出“走近两弹一星元勋”系列博文,与朋友们一起思考、分析、学习。 在迎接建党 90 周年大庆的日子里,我们最应该思考的问题是:如何接过前辈科学工作者传递下来的接力棒,继往开来,奋勇前进! 写于 2011 年 6 月 28 日晨
个人分类: 寄语学子|4492 次阅读|5 个评论
基金申请新议-5:一丝不苟 实现目标
热度 3 sqdai 2011-2-9 07:47
有博友向我提问:拿到基金项目后,如何来执行?执行情况的好坏有多大影响?提议我有机会说说自己的想法,这里开个头,发表一些浅见。 我觉得,对于执行基金项目,有如下两个认识误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般是“严进宽出”,一旦项目到手,怎么做都行,结题不成问题; ——作为项目成果,论文越多越好,即使与项目内容关系不大的论文也不妨标注获准的项目。 必须从这两个误区中走出来。 诚然,目下基金委每年立项逾万,这意味着每年有上万个项目要结题,而基金委人手有限,只能着重抓好重点项目、重大项目、杰青项目等重要项目的结题验收,不大可能对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地区基金项目等逐一细致验收。据我所知,受到关注的主要是完成计划特别优秀的和特别差劲的这两头。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可以在执行计划时“淘浆糊”呢? 绝对不行。 大而言之,关乎个人的学术声誉和学术诚信。基金委信任你,让你用纳税人的钱完成一项任务,你应该有责任感,有诚信,保质保量地完成所承诺的任务。我们知道,建立好的学术声誉是一辈子的事情,需要一丝不苟的长期努力;而稍有不慎,学术声誉就会毁于一旦,而且很难恢复。倘若你在完成项目计划时“糊弄”别人,不但有亏于学术诚信,而且会对自己的学术声誉造成永久性的伤害。 小而言之,会影响今后的基金项目申请。基金项目是基础研究工作者科研经费的主要来源,需要有连续性的资助。一旦你的结题情况被列为“最差”,再要拿到基金项目就难上加难了。我就看到过一位有不少“光环”的学者,由于一项基金做得很不认真,从此,就再也没有从该学科拿到项目。大家知道,在申请第二个基金项目时,必须详细地填写前一项目的结题小结和所获得的成果,专家评审时会关注这方面的情况。我也留意到,有的申请人旧项目做得很差,在申请新项目时就受到了非议,未被批准。 第二个误区的影响不那么严重,但也不可等闲视之。近年来,科学界越来越强调学术成果的质量,不再单纯“数豆子”了。基金委一再强调源头创新,鼓励产岀富有创新性的成果,不特别关注论文数量(当然也不能太少了),而留意是否在一流刊物上发表了一流论文。在标注项目时,切忌“乱拉扯”,在不相干的论文中胡乱标注。这样做有百害而无一利,前些年有些网站抨击了胡乱标注现象,做得有理。 那么,在实现基金项目的预期目标方面我们应该怎么做? 首先,在申报基金项目时应该提出恰如其分的预期目标。目标过大,实现不了,是给自己找麻烦,我在以前的博文里已经提及此点。项目获准后,填写计划任务书时,通常不应扩大或缩小申请书的预定目标。 第二,从学术诚信的高度来认识,一丝不苟地执行计划。按原来制订的年度计划,分解好任务目标,步步为营地做好每一点。我见到有些青年朋友拿到基金项目后,认真地做开题报告,还请了几位专家把关;结题时还开了结题验收会。虽然基金委对此没有硬性规定,但我很赞赏这种做法。更重要的是:时刻把实现项目任务目标放在心上,经常自查计划的完成情况,有不足之处及时弥补。对个人来说,也是很好的历练机会。 第三,苦心孤诣地进行研究,努力创造一流成果。争取把自己的成果投向高水平的刊物,同时,也注意成果的多样性,及时申报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等。 第四,按要求认真务实地递交年度进展报告。科学研究是对未知的探索,有时,原定的研究方案可能遇到不可逾越的障碍,需要改弦更张,就必须在年度进展报告上如实说明。 第五,严格执行经费使用的规定,及时开销,把有限的经费用得恰当。 第六,项目结束前,化大力气写好结题报告,总结经验教训,以利再战。 我目前想到的就是这些,有些问题容日后进一步探讨。 一个科研工作者的成长,需要经过各种磨练。申请基金项目是历练,完成基金项目是另一种历练。相信青年朋友们会认真对待每一次历练,迅速地成长起来。 写于 2011 年 2 月 9 日晨
个人分类: 科研方略|9047 次阅读|1 个评论
“水变油”者--全球最危险的恐怖分子?-- 科学建立在可靠的实验基础上
jitaowang 2010-9-3 08:20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是内在统一的。 -- 胡锦涛,《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p.17 水变油又突然热闹了起来。原来科学中国人和不科学中国人都出来亮相了,这真是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好机会。 据说: 【 过去美国是反对低温核聚变,现在他们也改变态度了。还有水转化为油的问题,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亲自去了王洪成那里三次,非常仔细地看了。我自己拿个大瓶子接了自来水,喝了一口,然后一直拿着这个瓶子,让人往里面放了一滴催化剂,最后全部变成了油,全部烧掉了。这些都是问题,都还没有解决,也许这里面蕴藏着一个巨大的科学领域。这是原国家体委主任、少将xxx在2009年10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xxx文集-人体科学卷》中的一段描述。    xxx所描述的水变万物(水变油)超常实验最早上报于1984年3月20日。哈尔滨市一位民间发明家发现在水中加入他偶然失误配制成的特殊膨化剂,再加入少许汽油、柴油、棕榈油等碳氢化合物作为结构信息,95%以上的水就能转变成汽油、柴油或棕榈油。经反复实验与行车试验,95%以上的水转化成燃油,能够全部燃烧,并驱动各类机动车。 】 (因为没有看到所引的 xxx 文集原文,除了隐藏 xxx 人名以外,没有作任何其他文字变动) 真不敢胡思乱想! 1. 万一水变油者往海洋中倾倒所谓的一滴催化剂或特殊膨化剂,是不是整个海洋就变成了敞开的石油大海了 ? 2. 前不久的英国石油公司的漏油事件还没有结束,是不是更大人为灾害即将发生? 3. 因为世界各地的天然森林大火还没有扑灭,是不是一场比恐龙毁灭更大的毁灭整个地球的大火灾难即将来临? 4. 是不是应该对这样水变油者 潜在的全球最危险的恐怖分子立即执行死刑? 昨天晚上我还是睡了一个安稳的觉。因为所谓水变油者应该是刘谦从来没有收留过的假徒子徒孙。真正应该被执行死刑或死缓的是不是那些 水变油的鼓吹者,和引路人们? 任何科学和科学理论都是建立在可靠的和可以重复的实验基础上的。求真务实是每一个科学家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才有可能真正正确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个人分类: 科学发展|3224 次阅读|3 个评论
打造“人气”,难以持久 求真务实 “人气”不减
黄安年 2009-9-4 09:20
打造人气 , 难以持久 求真务实 人气不减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9 月 4 日发布 我总觉得我们不能靠打造人气来写博客和扩大博客群,一心打造人气 , 难以持久,搞得不好 , 成为过眼烟云。现在科学网人气最高、推荐量之冠的明星也只有 290 万点击率,比起前天镪镪三人行上牛博第一人的点击率 7500 万 , 只是个零头而已,即使通过精心打造每年点击率超过 200 万 , 人家停步 , 你要赶上人家也得花上 35 年功夫,靠打造明星来增加点击率的结果很可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生意。我没有以为科学网人气最高是打造的结果,我是说如果靠打造明星来追赶博客群空间中点击率高的人 , 来扩大科学网的人气和影响力,可以得益于一时 , 而难以持久凑效。 我们要认真考虑 , 究竟为什么要办科学网博客,为什么要写博客?博客毕竟不是论坛,没有必要人为制造争议命题,更不需要争个你是我非 , 如果那样,办个科学网论坛或科学网评论算了。当然有人对争议很感兴趣,我不反对 , 但我不会参与。在我看来每位博主都求真务实地写好每一篇自己想写的博文 , 各抒己见就好 , 无须别人跟着自己脚步起舞,只要认真写自己想写的博文 , 更多又是愿创的 , 人气是不会减少 , 而会逐步上升的,这不能用科学网页面上的推荐有无来衡量。我同时认为减少推荐数量,扩大最新博文的版面也许是利多之举,目前的一些推荐博文难免引发一些人的非议。最重要的是靠推荐、人为打造 , 人气难以持久,我们确实要考虑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气,怎样切实保障博文发布的公正和公平。对笔者来说 , 不管推荐与否 , 从不影响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写博文,因为这是我自己在写博文。
个人分类: 个人所思所想(09)|3469 次阅读|1 个评论
媒体炒作不实新闻 有违新闻职业道德
黄安年 2008-12-8 09:04
媒体炒作不实新闻 有违新闻职业道德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12 月 8 日发布 现在一些媒体的新闻道德实在不敢领教,如果确有其事其事,拿来炒作一番倒也罢了 , 如果炒了半天事实真相不清 , 大摆乌龙 , 我们倒要问问某些媒体人 , 你们的职业道德在哪里?这类的例子已经很多 , 最近的一个是闹得沸沸扬扬的所谓学生告老师的 反革命 事件。 华东政法大学法制史研究中心的杨师群教授, 11 月 21 日在他自己博客上贴出一个帖子,标题为《有同学告我反革命》,这篇 700 字不到的博文引起了 XX 卫视等媒体的极大兴趣。如果不是这样有影响的媒体广泛报道和无限放大评论 , 恐怕也难以成为热点社会新闻。套用梁某无限放大的意图, XX 卫视真是有点惟恐天下不乱的味道,镪镪三人行、有报天天读、总编辑时间等栏目不失时机地口诛笔伐,借题发挥,无限上纲,什么课堂上没有学术自由啦、中国的教育怎么啦等等,不一而足。然而这些评论和借题发挥却是建立在假设真实的基础上 , 他们可以随意从不署真名实姓的网帖哪里选取适合主持人需求的内容来说事,像这样的选取简直是可以随手粘来 , 既不费吹灰之力,也无版权纠纷,翻手为云,复手为雨,得心应手,名为互动 , 实为操弄。他们似乎对于事件的真实性并不感到兴趣,迄今也没有公布调查真相,给观众一个交代。媒体笔者以为这样的做法是有违新闻职业道德的。 迄今为止笔者所获得的信息是 : 接受媒体采访的校方领导和公安局,皆否认有学生举报杨教授反革命一事。至今为止,杨教授也未能提出有力的证据,证明就是那两位课后质问他的女生,真地向校方和公安局举报了,而且就是以反革命的罪名告发的。(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902674.html )   唯一对本刊记者明确回应了此事的,是主持上述第二次和杨师群谈话的华政副校长。 12 月 3 日,这位校领导致电本刊记者,一方面没有否认曾找杨师群谈话,另一方面他认为杨的博客对此事的记载显然有出入。你这个事情,先去问杨师群,问他三件事,你拿笔记下来,第一件事情,哪个学生说过他是反革命?第二件,哪个公安机关立案了?第三件事情,是不是那两个女同学讲了?叫杨师群把证据拿出来,问题就解决了!你们报纸在全国有那么大影响,我给你指一条路,先去问他,不要问我,问清楚了,新闻的真实性就有了。如果他拿不出证据来,说明他有问题,不是我有问题!需要指出的是,杨师群这篇博客,是记录在这位校领导和他约谈之前,院领导约谈之后。(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ndzk/200812050123.asp ) XX 卫视的抢新闻在第一时间报道的做法和无限放大的评论使许多媒体望尘莫及,但是在求真务实上却往往相距不小 , 久而久之 , 使人担心报道事实真相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附网文: ********************************* 杨师群事件之反思 发表于 2008-12-06 16:19:55 类别:杂谈中国 每个人都应该诚实地表达自己,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上海华东政法大学杨师群教授最近成为热点人物,源于他两个月前在其博客中爆料,有女学生去公安局告他反革命,一时之间,舆论哗然,支持杨教授的人居多,其中有我不少的朋友还为此撰文批评这一返古现象。 我当然,毫无疑问地要反对校方对杨教授的约见行为,调查一个老师在课堂上的言论,性质和某部对媒体的控制差不多。学校应该是兼容并蓄的思想殿堂,各种观点皆应有其生存空间。 我当然,毫无疑问地要支持杨教授的教课方式,他在古代汉语中接通古今中外,鼓励学生敢于质疑,着力培养学生的独立和批判精神,这是缺乏民主、法治常识启蒙的中国是多么的宝贵! 但,我同样要毫无疑问地反对杨教授在其博客中的臆想和揣测,接受媒体采访的校方领导和公安局,皆否认有学生举报杨教授反革命一事。至今为止,杨教授也未能提出有力的证据,证明就是那两位课后质问他的女生,真地向校方和公安局举报了,而且就是以反革命的罪名告发的。 反革命罪是多么久违的一个法律名词,它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在 1997 年的刑法中已经废止了。可以想见,今天出现所谓学生告发老师反革命这样的新闻,在令人匪夷所思的同时,将会多么地吸引眼球。 事实也的确如此,可以说,正是因为反革命这个词才令这一事件成为举国议论的焦点,杨师群教授在其博客中情绪化的揣测,也使得那两位不知名的女生成为大众批判的靶子,在此基础上引发的后续反应也因此更多地表现为情绪化,而非理性。 今年春天,在美国的留学生王千源成为千夫所指的卖国贼。在那场事件中,很多人根本就不了解她当时到底说了什么,仅凭网络上的传言,就群情激奋,大搞人肉搜索,不但对她辱骂无所不用其极,且对她在国内的父母也是大肆骚扰。 当然,这是两件不同性质的事情,但都反映出一个共同的问题:在互联网时代,说风就是雨的现象越来越多了,值得严重警惕! 我们一方面对当局的粗暴管制深恶痛绝,而另一方面我们自己也在不负责任地制造和传播不实信息。双重扭曲信息所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们谁也不敢相信,什么都不信了,整个社会分割成了一个个的孤岛。 这样的前景将是可怕的:社会失去共识,失去前进的动力,社会里没有了温暖,只剩下怀疑和冷漠。 信息化时代,我们一方面要极力争取信息地自由流动,反对对信息的任何遮蔽;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对海量信息去伪存真,而拥有一定社会地位和话语权的知识分子,应该承担起这样的重任来,要利用其广博的学识,以独立、客观的态度,去揭开黑幕,还原真相,最起码也要独善其身,不制造、不传播掺有水分的不实信息。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902674.html **************************************** 杨师群教授的反革命风波 来源:南都周刊   2008-12-05 17:17:19  作者:石扉客      杨师群是华东政法大学法制史研究中心的教授兼硕士生导师, 11 月 21 日,他在自己博客上贴出一个帖子,标题为《有同学告我反革命》,这篇 700 字不到的博文,让这位年近六旬的老教授处于一场风波中心。 杨师群希望这个意外袭来的事情早点平息。 摄影|石扉客 ? 知识分子必须是他所在的社会之批评者,也是现有价值的反对者。批评他所在的社会而且反对现有的价值,乃是苏格拉底式的任务。 杨师群在《古代汉语导论》课件上引用台湾学者殷海光《怎样才算是知识分子》一文 一篇发而复删的博客   半个月前的一篇博客文章,彻底打破了杨师群的平静生活。   杨师群是华东政法大学法制史研究中心的教授兼硕士生导师。他开设在某门户网站上的博客,有个颇具学术意味的冗长名字,叫《还原历史,正视当前,探索未来》。   这篇后来引发极大轰动的博文,就发在这里,标题叫《有同学告我反革命》。 ?   在这篇博客文章里,杨如是描述他的一次遭遇:上《古代汉语》课的学生到公安局和市教委告了我,说我在上课时批评政府,上面已立案侦查。   杨在这则博文里承认自己在上课时,当然会批判一些与课文有关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某些传统文化问题上如果与当今有一些关系的话,我也会联系当今和批评政府。   他回忆某天下课时有两位女生前来找他,愤慨地指责我怎么能批评中国文化!批评政府!甚至眼睛里已经含有泪水。在博客里,杨估计可能就是这两位女生去举报的,他表示钦佩两个女生热爱传统文化的勇气,但无法理解她们的这种做法。   在这篇不到 700 字的博文最后,杨感叹 这种事情居然发生在 21 世纪的中国,发生在中国的大学校园里!太让人匪夷所思了!   这篇博文于 2008 年 11 月 21 日下午 4 点 19 分上传, 11 月 25 日晚 7 点多被隐藏。在上传不到一周的时间里,点击率和跟帖量迅速上升,在杨的博文后面,数以百计的跟帖展开火药味极浓的争论。   杨回忆,一些媒体人士也在博客上给他悄悄留言,希望了解此事的来龙去脉,但已经慢慢平静下来的他,拒绝了所有的采访。   他对一位记者说,他判断学校的态度还是在试图保护他,他的动机也只是为了在私人博客上一舒胸臆,并不想扩大事态。 11 月 25 日晚,接到一位朋友电话提醒后,他甚至主动隐藏了这篇博客。   他同样没想到互联网的巨大威力,会让一篇博客迅速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公众热议的话题。会在短短几天内让他的同行,王晓渔、张鸣等同样栖身高校的学者先后参与进来,撰文抨击这种告密现象。   事实上,这篇现在只有通过搜索引擎快照才能找到的博文,缘起于当天的一次谈话。 两次接踵而来的谈话   那天是 11 月 21 日,恰好是周五,杨师群没课。他接到电话,叫他去人文学院办公楼,一进门,学院几位院领导都在等着他。   一位院领导开门见山,说有学生直接向市公安局和市教委举报你在课堂上的言论,现在有关部门已经就这个事情立案。我们现在主要跟你核实两个事情,一是你是否在课堂上讲了有关某非法组织的事情,二是你是否提到了某海外网站的事情。   杨回忆,他当即回答说不可能,关于前者他既不相信也不了解,根本不会去涉及,后者他也知道分寸所在,更不可能去碰。   谈话很快就结束了,但这次和院领导十几分钟的接触,让杨师群心里很不平静,教了近 20 年书,他还是第一次碰到这种事情。当天下午回到办公室,他便发表了这篇博文,回过头来看这篇《有同学告我是反革命》,杨承认自己当时比较激动,语句带有情绪也在所难免。   第二天是周六,但杨师群的这个周末过得并不平静。   这一天他被叫去谈话,地点换到了华政长宁校区 4 号楼的校长室,分管教学的一位副校长在那里等他。和这位校领导一起在等他的,还有前一天跟他谈话的人文学院领导、校教务处、保卫处等四五位领导。   这次谈话由这位副校长主导,内容还是集中在对前一天那两个问题的核实上,问是否在课堂上谈过某非法组织的问题,杨再次否认。   这次谈话不到半个小时,让杨觉得不安的是,他发现一位领导手里似乎拿着一份笔录材料,他估计是举报他的学生写的。   杨心里觉得难过极了,他反复对这位校领导说:发生这种事情真是一种悲哀啊。   这位校领导也是他在法制史研究中心的同事,最后也安慰他,说我们也只是核实一下相关问题,没其他意思,以后上课应该多讲主流的东西,更要尽量少讲和课本无关的内容,对大一的新生们尤其要注意,千万要记住:学术有自由,课堂也有纪律。 三个月的松江课堂   杨师群以前过的是很有规律的平静生活,周一、三、四去学校上课,其他时间在办公室看书搞科研,很少跟人往来,他自称是与世无争的人,但这两次谈话,让他心里再也难以平静。   这位老教授陷入了从没有过的迷惘之中,每天都要情不自禁地仔细回忆自己上过的每一堂课,在课堂上的每一句话。   除了带研究生, 58 岁的法制史教授杨师群每周还有多达 17 节的本科生授课任务。本科生们在几十公里外的松江校区,而他家在苏州河畔的华政长宁校区。杨的身体其实并不强健,头发也早已花白,每周有三天,这个做事认真勤勉的上海人,清早六点半就得起来赶来往两地校区的班车。   在他的学生眼里,这也是个不太好糊弄的老师。在华政校园网的 BBS 韬奋钟声上,有人文学院的学生发帖打听杨的世界通史课给分情况,有学生跟帖说他的课给分一般,而且每学期必然会有几次点名,建议想混时间的就不要选了。   杨师群曾经开设的必修和选修课程,包括世界通史、古代汉语、大学语文、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外政治制度史等十几门。   但这次出事概率最大的,居然是看似和当下距离最远的古代汉语课,这让他有点始料未及。   杨师群自己分析,事情很明显是从 9 月到 11 月这三个月给本科生们上的课堂教学引发的。   这门课,是给刚刚进入大学的大一新生们开设的。在杨师群精心制作的 PPT 课件里,第一堂课名为《大学语文第一课的漫谈》。   他总要在这堂课里强调大学和中学的区别、教育的目的和价值、强调这门看似和现实遥远的课程意义重大,因为不了解中国的昨天,就不会看懂中国的今天,而中国现代化道路之艰难,可从传统文化的历史中得到解释,也必须从中得到一定的突破。   在第一堂课的课件最后,杨师群的习惯做法向学生公布自己的电子邮箱和博客地址,欢迎学生随时和他讨论任何问题。在他的博客链接里,除了身边的好友外,基本都是刘军宁、贺卫方、秦晖等极为活跃的公共知识分子。   第一课之后,第一篇课文是节选自《左传》里的《郑伯克段于鄢》,他会给学生讲述这种骨肉残杀的残酷政治斗争泯灭了人性,对后来的政治传统有重大影响。   在随后的课文《勾践灭吴》、《苏秦始将连横》里,他会引导学生思考战争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巨大破坏力,思考知识分子总是喜欢依附权贵的劣根性。   他沮丧的是,这几年来学生的质量明显一届不如一届,他在课堂上兴致勃勃地讲这些时,相当多数学生是呆若木鸡。   他更沮丧的是,回忆这近三个月的课程,很难确认到底是哪一天哪一堂课促成了学生的举报。我自信没有在课堂上说过任何举报所指控的话,但似乎每一堂课都可能引发事端,特别是第一堂课。   对博客里引述的那两个课后来找他争辩的女生,他摇头苦笑,表示也已经完全无法记起具体是哪一堂课,讲的是什么内容。 四方袭来的风雨   很少见的是,杨师群不用手机,他说做学问时很烦那种随时被人打扰的感觉。但这个古典意味甚浓的习惯,现在被他华政人文学院办公室的同事抱怨不已。   事情传开后,办公室里每天都接到无数从四面八方打来的电话,密集的电话都在寻找杨师群的联系方法,到后来,学院官网主页中包含机构设置电话名录的网页目录甚至也被删去。   无法联系到他本人的媒体记者最后只好一个个上门来打探寻访。 12 月 2 日上午,在终于成功地把杨堵在办公室门口后,一位上海本地媒体的女记者甚至表示准备第二天去松江校区亲自听听杨师群的课,看看到底讲得怎么样。   与此同时,在华政 BBS 韬奋钟声人气最旺的时事论坛里,一篇名为告密,也是公民的基本言论权的主帖正在受到不少人追捧。   一个叫许四多的 ID 表示,有些问题只能在小范围内讨论;大是大非面前决不能糊涂;最后的裁决还是应该交由司法机关处理。另一个学生则对此事可能对学校本科教学评估的结果构成不良影响而忧心忡忡。   在另一篇名为《杨师群老师:自由与启蒙》的主帖里,几个学生借此对华政的人文教育进行了认真的讨论: ID 名为往事并不如烟的发帖人自称大一时也曾上过杨的古代汉语课,很尊敬他,但由于杨老师的受众是一群大一新生,社会知识是一张白纸,一旦新生接受了老师们宣扬的自由民主理念后,很自然就会用这套理论来思考社会问题,这是非常危险的。   他的结论是杨师群的一些言论,包括对政府的评论,学术上讨论是另一个概念,但是在新生面前讲,那是错误的。   另一位 ID 名为 bat_vampire 的学生则认为,在那两个女生身上,有无数种比告发更合理更有效更有逻辑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但更重要的问题是教师在法学院,如何能够既传授这些通识,又不造成强加于学生观点的影响呢?   他的同事赵庆寺在他的博客链接里,把杨师群称为孤独的思想者。他的另外一位同事则在电话里责怪他完全没必要在课堂上跟学生去讲真话,应付一下不就得了?现在搞得人人自危。   他并不满意于这种劝说,如果是这样,连师生之间都不能讲真话,大家都互相提防,这个社会还成什么社会,大学还叫什么大学?   到现在,杨师群相信那两个来跟他提意见的女生未必就是举报者,他只是愤怒于这两个强加在他身上的莫须有的罪名,这不是近似于陷害么?   他还是希望看到真相,他希望有关部门出面告诉他,到底学生举报了他什么,到底他在课堂上说了什么不合适的话。如果有可能,他表示愿意好好和这两个举报的学生坐下来谈谈。 他甚至能理解孩子们做这个举动的幼稚,他们也许压根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也就是教育的悲哀和社会的悲哀!   让他稍显宽慰的是,也有他教过的学生在悄悄支持他。一个松江校区的学生专门给他发来邮件,也表示自己曾经和这些去举报的同学一样,单纯到近乎傻 , 很少听到异样的声音 , 很少会去思考似乎确定但充满谎言的事。   当她们突然听到您异样的声音时 , 她们会难以接受 , 因为这意味着她们先前 20 年艰难形成的世界观 , 历史观都充满谎言 , 她们会难以接受自己生活在谎言里 , 她们无法接受自己曾经引以为傲的政治成绩 , 历史成绩是她们愚昧的见证 , 她们难以接受曾经自己敬爱的老师告诉她们的会有谎言。   因为我也曾经这样 , 所以我深深的理解她们 . 但是她们不知道 , 人的成长就是不断重新认识世界的过程。 还讳莫如深的细节   这个事件里面,杨师群到底被举报了什么,有关部门到底是否立案了,这些细节至今讳莫如深。在杨师群的记忆里,学院领导第一次约谈时曾明确指出此事有关部门已经立案侦查。但 12 月 2 日,上海警方接受新民网采访时,表示并未发现类似报案,而华政校方则表示事情真相正在调查中。   人文学院一位院领导参与了前述两次和杨的谈话,但他对本刊记者表示不愿对此事作出回应,因为学校规定这个问题由校宣传部统一回答。 12 月 3 日上午,记者致电华政党委宣传部,电话无人接听,校党办一位工作人员表示,都出去检查工作去了。   校保卫处一位吴姓女士则首先表示保卫处没有介入此事,接下来说领导指示一律不接待电话采访。   唯一对本刊记者明确回应了此事的,是主持上述第二次和杨师群谈话的华政副校长。 12 月 3 日,这位校领导致电本刊记者,一方面没有否认曾找杨师群谈话,另一方面他认为杨的博客对此事的记载显然有出入。   你这个事情,先去问杨师群,问他三件事,你拿笔记下来,第一件事情,哪个学生说过他是反革命?第二件,哪个公安机关立案了?第三件事情,是不是那两个女同学讲了?叫杨师群把证据拿出来,问题就解决了!你们报纸在全国有那么大影响,我给你指一条路,先去问他,不要问我,问清楚了,新闻的真实性就有了。如果他拿不出证据来,说明他有问题,不是我有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杨师群这篇博客,是记录在这位校领导和他约谈之前,院领导约谈之后。   杨的太太忧心忡忡,她感叹丈夫的父亲和两个哥哥都是复旦、浙大等名校教授,虽然出自书香门第,但丈夫却大半辈子不顺利。因为受父亲反动学术权威的连累,身为老三届的丈夫曾在贵州黔东南地区插队 8 年,回到上海攻读完硕士已是年近四十,又个性耿直不拐弯,担心他老了老了还惹出事情来了。   杨师群并不太愿意去过多考虑将来的事情,他现在发愁的则是,按照学校领导的要求,以后不能再这么对大一学生讲课,那他还要想办法重新备课,修改课件。   法制史研究中心是华政在法学界最负盛名的机构之一,在中心所在地的 40 号楼,学校给中心每位正高职称的老师安排了一个单独的办公室。这个绿树丛中的静谧之地,拥有古色古香的木质构造,离他家只有区区 5 分钟,是他最喜欢呆着静静看书的地方。   能在红尘闹市里有这么一个安静的书桌,自觉与世无争的杨师群很感激学校,又忍不住有点黯然神伤,他希望这个意外袭来的事情早点平息。   现在的华政 40 号楼礼堂,是原圣约翰大学的大会堂。每次从这里走出来,杨师群总是忍不住要回头看看这栋楼,正门的墙上左边挂着他安身立命的法制史研究中心的铭牌,右边则是一块孙中山先生演讲处纪念碑,上署: 1913 年 2 月 1 日,刚刚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的孙中山先生在这里发表演讲,师生历久欢呼,中山先生在演讲中论述了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告诫青年:既有知识,必当授人,民主国家,教育为本。人民爱学,无不乐承。先觉觉后,责无旁贷。以若所得,教若国人,幸勿自秘其光。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ndzk/200812050123.asp
个人分类: 北京奥运随感(08-11)|4560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4: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