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张纯如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张纯如《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中的图片
黄安年 2014-2-10 16:04
张纯如 《南京浩劫 —— 被遗忘的大屠杀》中的图片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4 年 2 月 10 日 六年多前 , 笔者博文《南京浩劫 —— 被遗忘的大屠杀》 2007 年新译中文版出版发布 ( 见下文 ), 现在发布该书和 2005 年版张纯如著马志行、田怀滨、崔乃颖等译的《南京大屠杀》(东方出版社)一书中的下相关图片,前者是后者的新版。 图片第 1-20 为新版照片,第 21-32 为旧版照片。 1, 2, 3, 4, 5, 6, 7,行进中的松井(左乁),朝香宫(左二),柳川平助(左四) 8, 9, 10, 11, 12, 13,12月17日, 海军在下关登陆,挹江门入城 14, 15,老妇正遭受军侮辱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1937年12月12日日本《东京朝日新闻》报道向井敏明、野田毅在紫金山麓进行“杀人比赛”。 27, 28, “杀人比赛”向 井敏明(右一)、野田毅(右二)于1947年归案,1948年被中国军事法庭判处死刑 。 29, 30, 31, 32, ************************** 《南京浩劫 —— 被遗忘的大屠杀》 2007 年新译中文版出版 黄安年文 发表: 2007 年 10 月 9 日 由杨夏鸣翻译的张纯如( Iris Chang )的英文原著“ The Rape of Nanking: The ForgottenHolocaust of World War II ” ,2007 年 8 月已经由东方出版社出版。 今年是日本侵略军南京大屠杀 70 周年。为纪念 70 年前在大屠杀中死难的同胞,东方出版社请 1995 年张纯如来南京采访时的英文翻译杨夏鸣教授来重译出版已故张纯如 10 年前撰写的《南京的浩劫——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遗忘的大屠杀》。今年初,新译本的资深责任编辑邓蜀生来电话谈到该书要赶在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前出版,但是还没有从张纯如母亲那里拿到张纯如所写一书的英文原版。我们 2005 年底在美国硅谷地区住在堂妹吕建琳家,她是美国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的负责人之一,和张纯如的母亲联系密切,我们在加州也见过张纯如的母亲。就说可以负责打电话给建琳问能否和张纯如的母亲张盈盈教授联系取得英文原版书。建琳很快和张盈盈取得了联系并将英文原版书由建琳很快带到了北京交给了邓蜀生先生,这是 4 月下旬的事。现在新译本已经出版, 9 月底我们自新疆返回北京时看到新译本的书已经寄到了我们家中。 9 月底藏大化、吕建琳夫妇自美国来北京参加 台盟中央与全国台联组织的国庆观礼团活动,其后他们由北京去上海,昨天晚上由上海回北京, 11 日将返回美国。我们和建琳虽然时有电话沟通,但是自 2005 年 12 月后还从未见过面,利用她在北京短暂停留的机遇,我们今天上午由天通苑家中通过地铁 5 号线换乘 1 号线到大望桥她所住的金地国际花园和她见面,询问家中近况和两位 90 岁以上老人健康情况,同时也将新译本转交给她。 张纯如在书后的“致谢”中专门提到了“史维会在我研究南京大屠杀时对我非常支持,向我提供了照片、文章和全世界重要的关系。我特别要感谢史维会的丁元夫妇 Ignatiusand (Josphine Ding ) 、臧大化和吕建琳 (Davidand Cathy Tsang) 、张碚 (Gilbert Chang) 、魏乐 (Eugene Wei) 、 J.J.Cao, 张国灏 (Kuo-hou Chang) 。”书中提到的这些人中,有的我们在美国不止一次见过面并在一起开过会。 张纯如的母亲张盈盈教授为中文版专门写了序言。序言中写道:“记得有一天,纯如在耶鲁大学神学院查资料时,阅读了魏特琳女士的日记,感动得泪流不已,并立即打电话给我们,她说魏特琳日记中记载了许多感人的故事,证实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纯如还告诉我们魏特琳居然是生在伊利诺伊州,并在伊利诺伊大学读过书,与纯如是校友!她在电话中说得非常激动,至今我仍清楚地记得她那颤抖的声音。”张纯如在书中专门谈到了被称为“南京的活菩萨”的魏特琳(第 165-174 页)。建琳告诉我们她在去年还捐助资金在南京师范大学校园内(原南京女子金陵大学)为魏特琳塑了铜像,以纪念这位在保护数以千计的中国妇女免受日本士兵蹂躏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美国人。建琳还向我们谈到了她和臧大化亲自参加在华盛顿国会开会通过谴责日本在慰安妇问题上罪行的决议的讨论情况等等,这些使我们对美国华人在抗日战争事实维护会中揭露日本掩盖侵略罪行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有了更加具体的了解。 下面的照片是有关《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的,共 15 幅。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864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8647.html
个人分类: 摄影图片集锦(10-11)|7163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记住张纯如
热度 1 秦伯强 2012-12-14 07:01
作者:张盈盈 该书中译本《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在2007年南京大屠杀70周年时出版,又已过了5年。2012年是南京大屠杀75周年,在这5年间发生了许多事情,其中包括我为我女儿纯如写的英文回忆录《The Woman Who Could Not Forget: Iris Chang Before and Beyond The Rape of Nanking》已于2011年在美国出版,中译本《张纯如:无法忘却历史的女子》也已由中信出版社在2012年4月出版。在回忆录中我详细记载了纯如自出生到逝世的36年短暂的一生,其中最重要的一章即她写作该书的详细经过。中信出版社为南京大屠杀75周年重新翻译出版纯如的这本著作,我感到非常荣幸能为这本书再作介绍。    纯如在该书写作及出版的过程中付出许多努力,最后克服困难完成写作。纯如在1995年1月就前往美国国会图书馆及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收集数据,后来又在1995年7月到南京实地采访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回美后,纯如努力阅读整理所得资料,并在1996年找到南京大屠杀期间安全区领袖德国商人拉贝的外孙女而发现了《拉贝日记》。这一连串的活动都是纯如孜孜不息地努力得到的结果。纯如在写作过程中阅读了大量有关屠杀的血腥的文献和报告,以致精神上受到很大的震撼,导致失眠、厌食。但她仍然坚持完成该书,她对我说:“作为一个作家,我要拯救那些被遗忘的人。为那些不能发声的人发言。”这都基于她为受害者鸣不平的执着。这是她维护历史真相、保护人权的一种热忱的表现,当然亦是她本身敬业精神所至。   该书于1997年11月南京大屠杀60周年之际出版,出版后不久就登上了《纽约时报》非小说类畅销书排行榜,并达3个月之久。纯如是当时唯一一位作品登上非小说类排行榜的美籍华人,因此该书立刻受到了美国出版界的重视,在美国引起轰动。后来该书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文字,成为一本国际畅销书。一般来说,美国主流社会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犹太人被德国纳粹迫害的历史非常熟悉,对“二战”中日本对中国及邻国的侵略历史却所知有限。这要归根于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亚洲“二战”历史的漠视。该书当时是唯一用英语专题讨论南京大屠杀的书,不仅叙述了这段不为西方国家所了解的可悲历史,更重要的是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善与恶,批评了人类的种族歧视现象,并探讨了幸存者人权的问题,体现了纯如维护人权及正义的热忱。该书对美国等西方国家了解“二战”亚洲战场中日本侵华历史有极大的贡献和深远的影响。   1999年9月,纯如在一封给我们的家书中写道:“南京大屠杀终于在世界历史中展开了自己最真实的那一页。我上周去本地的书店时,发现许多新近出版的有20 世纪历史的著作中都写到了南京大屠杀。例如,马丁·吉尔伯特在他的长篇巨著《20世纪世界史(第二卷):1933—1951年》中就写到了南京大屠杀,甚至还直接引用了我书中的内容。彼得·詹宁斯的《世纪》以及史蒂芬·安布罗斯的《新编“二战”历史》中也提到了南京大屠杀。”该书的出版改变了西方英语国家没有关于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详细记载的状况。   另外,该书在国际上产生了影响,例如2005年,当日本想进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成为常任理事国时,在美国的华人发动签名请愿上诉运动,反对日本得到这个特殊地位。那时全球网民在短短几周内就征集了数千万签名,向联合国请愿,成功地阻止日本野心得逞。很多文章及新闻报道都提到日本没有资格进入联合国安理会的原因,就是日本仍然没有真诚地为“二战”中的战争罪行道歉。而提到日本在华罪行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南京大屠杀,许多的报道均提到纯如的这本书。由此可见,南京大屠杀惨剧因这本书在国际上己被广泛地认知。   2007年为南京大屠杀70周年,各地举办许多活动纪念这段历史。其中有加拿大制作的电影《张纯如:南京大屠杀》和美国制作的纪录片《南京》,在国际上都轰动一时。影片《张纯如:南京大屠杀》描述了纯如追溯这段历史的经过;《南京》以纪录片的形式描述南京大屠杀,是美国在线前副总裁特德·莱昂西斯受到纯如这本书的启发和感召,个人投资200万美元拍摄而成。2009年,中、德、法合作制作的电影《约翰·拉贝》是根据《拉贝日记》拍摄而成,描述拉贝在南京大屠杀期间英勇拯救并保护中国难民的事迹。《拉贝日记》是纯如1996年在德国找到拉贝的后裔而发现的,这是南京大屠杀一个非常重要的不可磨灭的证言。所有历史学家都认为,发现《拉贝日记》是纯如对这段历史最大的贡献之一。所以该书在帮助世界民众了解这段历史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当时纯如的这本书一出版,美国的各大报纸刊登了许多关于该书的书评,这些书评对这本书有着高度的评价。就在这本书受到许多人的推崇时,日本右翼分子感到惶恐不安,他们开始了针对这本书的一连串攻击。不久,美国国内也有一些所谓的“历史学家”开始批评这本书。但与正面的评论相比,批评的声音只是极少数。这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是任何成功的作家(特别是成功的年轻作家)不可避免的。其实,纯如从来都未自我标榜过这本书是这段历史的权威著作。她在该书的前言中明确表示,希望这本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更多的人对这段历史的兴趣,进行更多的研究。美国著名的“二战”史历史学家史蒂芬·安布罗斯曾经说:“张纯如是近代最卓越的年轻历史作家,因为她懂得如何将历史写得令人感兴趣。”这大概是对该书的某些批评者最好的回答。   由于这本书的关系,我们也逐渐了解到政治的复杂和黑暗。战后,日本在美国的扶持下变为一个经济大国,并使用大量的金钱对美国各阶层展开攻势,粉饰日本是一个自由、民主及爱好和平的国家,但对“二战”中日本侵略亚洲各国的历史避而不谈,反而把日本描述为“二战”的受害者,将日本对这些国家的侵略美化为拯救这些国家。我们还要注意,有些在美国研究中国或亚洲的所谓“历史专家”其实是在日本大量的金钱资助下为日本说话的。在美国大学里有些研究中日历史的经费也是来自日本,因此他们的研究很难保持客观。这一切,当然美国应该对此负一部分责任。战后为了拉拢日本,使之成其盟国,以便对付共产主义国家,美国保持了日本战前的政治结构,并使许多日本战犯逃避了应有的惩罚,这批战犯及他们的后裔成为当今日本政治的核心人物。   写到这里使我最为痛心的是南京大屠杀75年后,日本仍然未真诚地向中国道歉和赔偿。日本右翼分子甚至否认南京大屠杀,掩盖战争罪行,篡改历史。最近日本对钓鱼岛的“购岛”及“国有化”一连串的闹剧,更可见日本军国主义阴魂不散,仍在为日本做“大东亚共荣圈”的白日梦。因此我们绝不能遗忘这段历史,而且要努力教育下一代铭记这段历史。   因为日本自“二战”后从未对自己的罪行真正地进行过道歉,所以这本书最终的目的是呼吁日本真诚地反省,力促日本对受害国家的人民道歉及赔偿。纯如在前言中用警语“ 忘记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 ”来警醒世界。   1994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小说家大江健三郎曾在《纽约时报》上发表题为《否认历史将摧毁日本》的文章(1995年7月2日),他指出:“日本一定要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侵略进行道歉和赔偿。这是基本的要求,大多数有良知的日本人都赞成。但是有一群保守的日本党派和商界领袖反对。”如果日本未来希望得到各国的尊敬,唯一的途径就是要对“二战”中其对邻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的罪行进行真诚的道歉和赔偿,这样中日之间才能实现真正的友好与和平。纯如在书中强调,她写本书的目的不是煽动仇日情绪,恰恰相反,是为了避免悲剧的重演,是为了包括日本人在内的全人类的未来。   纯如不幸于2004年去世。在我写的回忆录里,除了描述她一生为真理正义而奋斗,我特别强调我们应该记住的是她精彩的一生。纯如自始至终坚信一个人的力量可以改变这个世界。正如《华盛顿邮报》的专栏作家乔治·威尔所说:“由于张纯如的这本书,“第二次南京大屠杀”为之终结。”   在此寄语读者:“勿忘历史,以史为鉴!”并以此与各位共勉。   张盈盈,2012年9月27日写于美国加州圣何塞市   张盈盈为张纯如的母亲,著有《张纯如:无法忘却历史的女子》一书,本文为张纯如著作《南京大屠杀》中文版序   张纯如为华裔美籍作家、历史学学者,《南京大屠杀》一书作者,于2004年11月9日自杀身亡   《南京大屠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遗忘的大浩劫》,张纯如 著,谭春霞、焦国林 译,中信出版社2012年12月版
1830 次阅读|1 个评论
对祖国的如蚕丝般的柔情——评《蚕丝:钱学森传》
热度 10 sqdai 2011-7-20 08:19
我两次通读了张纯如的《蚕丝》,一次读的是原著,另一次读译著。原著的书名就是《蚕丝》,我获悉有此书后,就托在美国的一位忘年交觅购,承他慷慨馈赠,书很快就寄达我的手中,我迫不及待地浏览了一遍,不禁为之拍案叫好:张纯如为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可信的钱学森! 第一遍读后,我掩卷沉思:张纯如为什么起了这么个书名?是源于当年美国政府迫害钱学森的纠结?还是源于钱学森领导下研制成功的我国导弹型号“春蚕”?按我的理解,是作者用她的生花妙笔为读者描绘了钱学森对祖国的如蚕丝般的柔情。 记得去年我接受两位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曾说,写人物传记要做到三条:真实可信,客观全面,不为尊者讳。也就是说,要在真实的大环境下写出传主的本来面目,既不人为拔高,也不恶意贬损,传主的长处、短处都要写,让读者读后认同:传主就是这样一个人。记者还说,这是我的“人物史观”。我认为,张纯如基本上做到了上述三点。 张纯如是 ABC ( America-born Chinese ),曾获新闻学学士学位和写作硕士学位, 27 岁时出版处女作《蚕丝》,广受好评; 1997 年,她 29 岁时出版第二本书《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时值南京大屠杀 60 周年,此书一问世在全球产生轰动效应,连续 10 周列入《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印数已逾百万册; 35 岁时她出版了第三本书《美国华裔史录》。可惜的是, 2004 年她英年早逝。 张纯如非常敬业,她为了写作《蚕丝》,浏览了当时能找到的所有相关重要资料,包括美国 FBI 和军方已解密的资料,走访了钱学森的上百位老师同事、亲朋好友(包括传主的儿子钱永刚),乃至退休官员,而且得到了中科院著名的科学史学者姚蜀平的鼎力相助。原著正文 263 页,注释(包括资料来源、背景介绍等)长达 52 页,另有索引 31 页。正因为如此,赢得了读者的信任。全书内容翔实,评述客观,尽管她并非专业人士,有关专业问题的描写基本上正确。当然,她身在美国,对钱学森的后半生的资料的掌握有局限性,对有些问题有她个人的看法,人们未必全部认同,但对于书中披露的材料的可靠性则存疑较少。 全书 24 章,其中 22 章写的是钱学森先生的在 1955 年前的经历,客观地描述了他国内求学、国外留学和展开创造性科研的历程。凸显了钱学森人生中的辉煌篇章和磨难曲折,也描述了他的与众不同的个性。我认为,贯穿其中的是钱学森如蚕丝般的爱国情操和对学问的孜孜不倦的追求。 读完此书,我们可以了解到钱学森成为科学伟人的真实原因:执着坚毅的个性,埋头苦干的敬业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初等教育,名校名师的悉心栽培,特立独行的学术风格和创新精神,而科学救国的强烈愿望更是不可或缺的关键。但是,钱学森不是完人,他生于乱世,对于自己的前程,有过种种彷徨苦闷;他持才傲物,遭受挫折前为人处事相当傲慢,对待学生过于苛求,等等。因此,作者还原的是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钱学森。 1947 年,钱学森在美国已经功成名就,那时他回国探亲,实际上在寻求学成归国之路。书中写道:“钱学森想要落叶归根的心情不难想象。”当时政府中有人拟议聘任他担任交通大学校长(此议后来撤销),他还在交大、浙大、清华做了热情洋溢的学术报告。但是,现实令他失望,他只得再度负笈西行。对于国共之间的争斗,他睿智地明断,国民党的败像已定。 1950 年夏天开始的麦卡锡主义对他的迫害加速了他回归祖国的行动。在听证会上,他被问及:“如果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发生冲突事件,你会为美国而战吗?”他答道:“我最终的效忠对象是中国人民。”(见《蚕丝:钱学森传》 192 页)。当年的努力遭拒之后,他一直在静待时机,经过艰苦努力, 1955 年 9 月 17 日 ,钱学森一家终于踏上归国的旅程。在码头上,他对美国记者说:“我不打算回来。我没有理由再回来。我已经考虑国很长时间。我准备尽我最大的努力,来帮助中国人民建设一个能令他们活得快乐而有尊严的国家。”他这样说了,也竭尽全力地这样做了。 这本书不是一本完整的钱学森传记,写作上也有一定局限性。建议朋友们同时阅读涂元季所写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2 )。 最后,说说这本传记的中译本。老实说,它令我非常失望。尽管总体说来,只要不涉及专业,译笔差强人意,然而,一碰到专业问题,译者的外行本色就原形毕露了,全书翻译错误至少达到三位数。原著者也不懂钱学森的专业,但由于她做足了功课,在专业上犯错误较少;而中译本的错误则是比比皆是。随手举几个例子: 【例 1 】钱学森早年发表了一篇有名的论文: Supersonic flow over an inclined body of revolution 正确的译法是: 有攻角旋转体的超声速绕流 中译本( 86 页)中却成了: 倾斜旋转体上方的超音速流 不知所云! 【例 2 】另一篇著名论文: Two-dimensional subsonic flow of compressible fluids 正确译法: 可压缩流体的二维亚声速流动 中译本( 95 页)译法: 二维空间下压缩液体的亚音速流动 面目全非!(文中论述的主要是气体)。 【例 3 】更不能容忍的是如下误译: “ 有两种湍流边界层:层流与紊流 ”(中译本44页) 学过一点流体力学的人都知道,“湍流”和“紊流”是“ turbulence ”的两种中文译法,译者这么说,不是天大的笑话吗?查原著,张纯如没错。 译文: “ 所谓边界层,指的是与特定物体表面的一层稀薄的气体或液体。 ”(中译本44页) 原著: “The boundary layer is the thin layer of flowing gas or liquid that is in contact with the surface of certain objects.” 原著者张纯如还是基本上正确,由于译者漏译了“ flowing ”,错译了“ thin ”,干脆把“边界层”的定义都窜改了,真是胆大包天!严格地说,张纯如说得也不够全面,如果改成下面这样,就完全正确了: “The boundary layer is the thin layer of flowing gas or liquid that is in contact with the surface of certain objects, in which viscous effects of fluidsplay a crucial role, while in other part of the flow field, fluid viscosity can be neglected.” 我就弄不明白,对钱学森先生从事的空气动力学、火箭动力学等专业一窍不通的人居然敢翻译这本书,而且译成后不给一位内行通读一下——学过流体力学的本科生就能称职。 还有一点更为令人不满。译者居然删掉了原著中的 52 页注释和 31 页索引,大大降低了译本的质量和可读性。 所以,我建议想读这本书的朋友尽可能去读原著;英文程度差的,只能把这个中译本当作故事来读,千万别全盘相信译本中的学术内容。 参考资料: Chang Iris, Thread of the silkworm, BasicBooks, 1995 ;中译本:《蚕丝:钱学森传》,鲁伊译,中信出版社, 2011. 写于 2011 年 7 月 20 日晨
个人分类: 科海随笔|8395 次阅读|21 个评论
张纯如的钱学森传--《Thread of the Silkworm》
热度 2 dongfangfr 2009-11-29 14:01
(注:这篇博文是5月份读《Thread of the Silkworm》之后的一些笔记。如今钱先生已离去。。。常看到有人拿道听途说的旧闻说事;说的人之中,论治学功底、为国贡献,能及钱的一半的,能有几个?) ----------------------------------- 张纯如的钱学森传--《Thread of the Silkworm》 (转自MSN space:http://xinyuzhang.spaces.live.com/blog/cns!D94B9A4CB50503EE!1785.entry) 读了《Thread of the Silkworm》。这是张纯如写的一本关于钱学森的传记,着重于他从出生(1911)到1955年归国之间的事。一个人的40多年,压缩成200多页的文字之后,凸现的是棱角分明的个性和跌宕起伏的人生。 在 这本书中,钱学森是一个性格古板孤僻、不尽人情的科学家形象。在Caltech读博士期间,极少和别人说话。直到当了Caltech的教授,还是如此。他 讲课时先说一句Let's start with...,然后便一言不发开始在黑板上推公式。中间如果有人提问但深度不够他也拒绝回答。在讨论班,如果主讲人出错,他会毫不客气直截了当地批评 一通。他在办公室考虑问题的时候,不管谁敲门,都直接赶走:Go away!。 这样的教授,如果放在现在,估计隔几天就会被骂到学校bbs的十大。但是在钱的学术成就面前,这些问题就不值一提了--牛人就是应该有点个性嘛。 书 中多次突出了钱学森超强的数学功底 --- 比如有一门数学课给分很低,一帮学生要找老师加分;但是他们看到钱的试卷之后傻眼了---几乎满分的试卷,用钢笔写的,没有丝毫涂改痕迹。对于导师冯.卡 曼提出的问题,他总是能很快建立模型,给出解法。书中引用了冯.卡曼对他的评价: ...in Karman's autobiography, The Wind and Beyond, Tsien was the only student he devoted an entire chapter. As Karman wrote: He worked with me on many mathematical problems. I found him to be imaginative, with a mathematical aptitude to which he combined successfully with the great ability to visualize accurately the physical picture of natural. Even as a young student he helped dear up some of my own ideas on difficult topics. These are gifts which I had not often encountered and we became close colleagues 这样的功底是怎样练成的呢?他的同学的评价,或许只是冰山一角: Chang remembered: Tsien and I were very close friends, He was a very quiet man, very conservative He never showed emotions about politics... Sometimes we worked so hard that after dinner we just went back to the office. And sometimes I left a little earlier left before midnight. He wouldn't stop, however. Even after midnight his room was still bright... 还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放假期间,某学生以为周围没人,就在实验室放音乐;结果隔壁传来重重的敲墙壁的声音---原来钱学森一直在实验室。 还有他在Caltech的同事的回忆: Edelman also wrote: I recall going to see him one day ...Tsien answered, I get up each morning and do the best work I can do that day no matter what the subject matter is, and when I put my head on my pillow and I feel that I have done a good day's work, that's an end in itself. I am happy。 Although fifty years has passed, I will always remember Tsien for that. Perhaps no teacher ever taught a more valuable lesson than that. 读这本书的一大感慨就是作者能把一个做理论的人的研究课题讲的非常清晰,对于他的思考方法也理解得相当透彻---尽管作者无法采访钱本人。仅举两个小例子: Though Tsien lacked Karman's charisma, he made a concerted effort to imitate the elderly professors style of mentorship. ... They would discuss a problem and Karman would say, well, its very complicated, but why don't we emphasize this or emphasize that and see if we can simplify the thing. That's exactly the way that Tsien would then work with his students. Take a very complicated thing and try to reduce it to the basic elements. ...In his speeches, Tsien urged young engineering students to think of themselves as scientists rather than high-paid technicians. He advised them to take courses not only in engineering but also in mathematics, chemistry, and physics. The training of a competent engineering scientist. Tsien said, is a long process that takes seven or eight years of education after high school:...The unhurried academic atmosphere in a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is certainly conducive to thinking, which is, after all, the only way to gain wisdom....his words to young Chinese scholars seemed to be those of a mentor looking back on all that had been given to him. Clearly Tsien was ready to give something back, but it was only in his return to China that he thought he had found worthy recipients. 对于钱学森的个人成就,作者认为时代与环境的作用不可忽视,正如她在序言中写的: Many believe that as talented as Tsien was as a theoretician, he would be remembered primarily for his leadership in China rather than for his scientific work in the United States, He didn't see as far-anywhere near as far-as von Karman did, or Einstein did, or Teller did, or any of those other people who are greats, said Tsien's friend Martm Summerfield, a former aeronautics professor at Princeton University He didn't see in the same sense as they did, He would carry out their calculations. be their arms and legs, but not be the mastermind, I think what he took with him was this ability to reproduce, To reproduce what they have produced. Guyford Stever, Tsien's former colleague at MIT, echoed the same belief: His contribution to the United States was good but not overwhelming, His contribution 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ma sounds like it was amazingly great.. 写到这里,发现这个帖子不是读后感,而变书摘了。那么就顺其自然,再摘录钱1947年回国访问期间的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投paper、交proposal等等之类由别人来做最终评判的事,一定要有耐心,切不可因为几次被拒就丧失勇气。:P Unfortunately, the art of courtship did not come easily for Tsien. In his usual blunt manner, he said to Ying: How about it? Will you go with me? Ying, hoping for something more romantic and also reluctant to be again separated from her family, rejected him. A few days later, Tsien made a second attempt, as direct as the first: How about it? Have you thought it over? Let's get married. Will you go? Tsien had already made up his mind that it would be Ying or nobody-if she spurned him, he would remain single for the rest of his life. Ying recognized his earnestness to this matter and finally accepted his proposal...
个人分类: 科研方法|22072 次阅读|1 个评论
悼念张纯如逝世五周年
gesf 2009-11-24 07:26
七律悼张纯如 鬼域冥冥敛步行,幽魂啼破玉容惊。 徒奔路蹇频呈骨,独泣风传欲断声。 夜雨叠翻千古怨,华灯试照一分明。 可怜识得腥雪后,从此新晴难再晴。 下面是稍早前在校内网上发表的一篇博文: 上周是张纯如的五周年(2004年11月9日)的纪念日,还记得当时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时的情景。五年过去了,大家似乎忘却了这个名字,忘记了那个怜悯而痛苦地叙写历史的灵魂。搜集了一些关于张纯如的资料,小小纪念一下: 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C%A0%E7%BA%AF%E5%A6%82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7759.htm 纪念网站,有很多资料:http://www.irischang.net/index.cfm Finding Iris Chang: http://www.amazon.com/Finding-Iris-Chang-Friendship-Extraordinary/dp/0306814668/ref=sr_1_1?ie=UTF8s=booksqid=1258761057sr=8-1 张的三本书: http://www.irischang.net/books.cfm The Rape of Nanking Thread of the Silkworm (钱学森) The Chinese in American 加拿大制作的纪念张的纪录片: Iris Chang: The Rape of Nanking 官方网页:http://www.irischangthemovie.com/ 主题曲:http://www.youtube.com/watch?v=Qk08ITj2hGs Download from Rapidshare: http://www.filestube.com/296ed7ff261f797e03ea,g/Iris-Chanf-Ning-2007-STV-DVDRiP- XviD-GAYGAY-cd1.html http://www.filestube.com/a912cbe16d60247203ea,g/Iris-Chanf-Ning-2007-STV-DVDRiP- XviD-GAYGAY-cd2.html 张的另外一本书 The Chinese in American: Conversion with Harold Hudson 访谈节目对张的一个采访(April 28, 200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k08ITj2hGs 张在 UC Santa Barbara Arts Lectures 上做的一个报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h8LVorTecEfeature=related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768 次阅读|0 个评论
南京浩劫(THE RAPE OF NANKING)书评
曹晖 2008-12-8 12:45
近日读了张纯如的南京浩劫(THE RAPE OF NANKING)一书,个人觉得比以往看到的同类文献都要好,在此推荐一下。 首先,该书引用了大量的文献,包括统计数据和亲历者的日记和数据原文,有些重要的史料如《拉贝日记》甚至是首次被发现。作者本人还亲访了多位尚在人世的亲历者,从而起到了言之凿凿的效果。记得我以前去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上面很多记录模糊不清,很容易让人挑刺,怀疑其真实性。 第二,该书避免了许多同类书籍中将日本官兵脸谱化的毛病,详细记录了多名官兵的心理过程,并且在全书的最初就从历史的角度叙述了日本文化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推理了二战中的日本军人是如何一步步变成魔鬼的心路历程。由此,促使我们去反思这一灾难是如何导致的,如何避免再次发生这种灾难,而不是简单地煽动仇日情绪,同时也容易让日本的读者接受该书的内容和观点。《华盛顿邮报》的专栏作家George Will评价说:由于张纯如的这本书,第二次南京大屠杀将为之终结。 第三,该书文笔很好,这点实际上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前两个特点,这使得该书有一种摄人心魄的力量。该书作者张纯如曾获得多项文学奖项,,美国著名二战史学家Stephen Ambrose 曾说:张纯如是近代最卓越的年轻历史作家,因为她懂得如何将历史写得令人感兴趣。中文版的翻译者杨夏鸣文笔也很好,当年张纯如回南京实地采访和收集资料时杨教授曾与她一起工作过,可能也因此对该书有更好的理解。
个人分类: 书评|6197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3: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