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颈椎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科学免费治疗颈椎疼痛---脖套架起来
fengroad 2019-6-17 07:13
身边的人,学生、老师、朋友圈,很多人可能电脑用多了,一个姿势,感觉颈椎不舒服,看医生,按摩吃药、牵引、小针刀等等,其实按摩的本质就是放松,牵引的本质就是拉拔,把平时坐着的姿势的紧张给拉松驰些。大夫也说,要注意,多休息,所以怎么治理颈椎的疼痛呢?认清本质就好! 颈椎疼痛,就是坐在电脑前面一个姿势,尤其是长时间的颈椎受到了大脑的重力作用被其神经压迫了,怎么可以减少压迫,坐飞机时的头枕(脖套),一圈的把脖子围起来,这样头枕就可以起到支撑作用,支撑其大脑,从而减少颈椎的受力,减少了受力,减少了压迫,自然就好多了,而且不影响工作,照样可以用电脑。夏天围着头枕热怎么办,搞张纸垫着! 腰椎怎么办,慢跑,掉单杠,让紧张的身体拉松弛了! (图片来自百度图片)
3057 次阅读|0 个评论
手腕、肺、颈部:呼吸的重要性——心解濒湖脉学(之十六)
罗非 2018-6-3 16:56
经络在身体上怎样运行呢? 如果看后世人经络著作里的绘图,以及考古出土的 “ 经络铜人 ” ,似乎经络就是在身体表面的线路,仿佛集成电路板上刻着的电路。好像人类就是一个以皮肤为电路板的生物电脑,所有的电路都刻在体表,底下的一切都是能量来源和被操纵的机器。 固然,人类的体表是经络系统的重要部分。但古人会把经络画在体表上,更多地恐怕还是因为只能这么画。因为人类的视觉是二维的感觉器官,它只能准确分辨二维平面上的信息。所谓三维视觉,其实是依靠双眼视差和瞳孔聚焦、大小对比等信息所做的认知推测,它和二维视觉的那种基于硬件的辨识能力并不是一个层面的现象。 因此,人类的眼睛用来感知三维的东西是有一定缺陷的,需要动用我们的想象力。那么,经络这种复杂的三维甚至超过三维的现象,就只能在二维平面的皮肤上高度缩略地近似画出,也就不足为奇了。 ******* 此 经属肺, 【手太阴经是在上肢掌侧和挠侧运行的经络,它是怎样和 “ 肺 ” 联系起来的呢?我们先来看看《灵枢 · 经脉》是怎么说的: “ 起于中焦,下 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 首先,肺 经 “ 起于中焦 ” 。中焦在哪里呢?中医学五 脏六腑中,有两个脏器是很神秘而说不清楚的。一个是手厥阴心包经,另一个就是与它互为表里的手少阳三焦经。因为心脏已经有了手少阴这个专用经脉,再搞个手厥阴代表什么,历来是存在许多争议的。而三焦就更加云里雾里,自古至今,关于三焦是什么的文献浩如烟海,但至今仍然没有一定的结论。 如果按照流行的说法,三焦相当于把人体划分成上中下三部分,中焦对应于肚脐以上至胸膈以下的区域,那么肺经 “ 起于中焦 ” 就是一个非常泛泛的 说法,几乎没有什么信息量。如果把三焦解释为人体各大内外分泌腺体,那么中焦大致对应于胰腺,还算是比较有所指。 根据《灵枢》的说法,肺经从胰腺发源,经过大肠、贲门、肺,然后才进入体表的经脉循行。就好像一条大河,首先在地下发源,并以地下河的方式经过了四个大型脏器,然后才变成地表的河流。这样看来,手太阴经之所以把它叫做 “ 肺 经 ” ,仅仅是为了描述的方便。 事实上它联络了至少四个脏器,除了代表肺,并让肺与大肠互为表里之外,还让肺和大肠与胰腺、胃互相联络在了一起。并因此启发了中医学中许多独特的治疗理念。 例如对于高血压,青城医学就有 “ 胃气不降, 则肺气不均;肺气不均,则血行不均。故高血压必治肺,治肺必先治胃 ” 的 认识,并因此而产生了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方法。】 上系吭嗌, 【这里是说,肺经又和颈部相关。 其实,十二经中绝大部分都和颈部相关。首先,根据针灸经穴图,六条阳经都经过大椎穴;其次,六条阴经即使不是本身从颈部经过,也会有某种分支与颈部联络。 从现代生理学知识可知,颈部的脊髓以及与之相连的延髓中有许多调节全身血管和内脏的中枢;而颈部两侧的交感神经节,对全身特别是内脏的交感神经具有重大的调节作用。因此颈椎的异常,会牵涉许多内脏功能的失调;而针对颈部交感神经节的简单的神经阻滞,就能够治疗包括从头痛、心脏病到胃疼、痛经在内的几乎全身各处的疾病。】 脉之大会, 【因此,颈部可以说是各条经脉大聚会的地方。由于它是经脉大聚会的地方,因此几乎每条经脉都要与之相联络。这样的话,这一句本身就不能作为把腕脉视为诊断的最佳场所的证据。它至多可以证明,每条经脉都有可能作为所有其他经脉情况诊断的途径。 事实上可能也的确如此。既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的手太阴腕脉可以诊断一切情况,那么全身二十部脉理论上也都可以做到。所差的就是具体实施的研究而已。】 息之出入。 【颈部的另外一个要点是,它是呼吸出入的所在。 如果把呼吸采用现代科学定义,那么肺也可以视为呼吸出入的所在。这或许可以为肺经可以有更强大的诊断功能做个背书。 为什么呼吸出入如此重要呢?现代科学已经知道,呼吸是生命的重要核心功能之一。 单个细胞的生命就已经会呼吸了:吸收氧并氧化体内的养分,产生能量。这个功能随着生命进化的日益复杂而复杂,到了人这样的高等动物,呼吸已经有了专门的外部交换器官 —— 肺,用来把 环境中的氧气弄进血液中。后者再把氧气运输到细胞处,实现我们单细胞老祖宗就会的过程 —— 氧化养分,产生能量。 因此,呼吸可以说是生命的能量之源。尽管没有养分就无法生存,但不论有多少养分,没有呼吸就无从产生能量。因此,负责为人体带来能量之源的肺,有理由成为决定我们健康状态的重要变量。】
个人分类: 科普|3788 次阅读|0 个评论
长颈鹿如何睡觉
热度 1 cgh 2016-4-15 03:22
睡觉,落枕。 看电脑,颈椎疼。 脖子不好保护啊。 可是长颈鹿脖子那么长,又如何睡觉?挂在树上? 今天才知道,长颈鹿也确实睡觉,不过只需要几分钟。 他们真是能屈能伸,将头枕在自己背上睡觉。 长颈鹿是最高的动物,居然脖子不够长,喝水都是困难的事情。 ------------------------- http://www.boredpanda.com/giraffes-shortest-sleeping-animal/ In fact, despite being the tallest animal, giraffes have the shortest sleep requirements of any mammal, sleeping an average of just 30 minutes per day. And when they do sleep, usually it's just for a few minutes; until the 1950s, researchers believed that giraffes don't sleep at all. The giraffe is a prey animal, so many of its habits have evolved out of necessity. Since it's difficult to lie down or get up quickly, sleeping is a huge liability; drinking water is another struggle, since the giraffe's neck is too short to reach the ground. For this reason they get most of their water from the plants that they eat, and only need to drink water every few days. So while these sleeping beasts might not seem very impressive, you're witness something few people have ever seen! Vote on the one you think looks the comfiest!
个人分类: 杂谈|6542 次阅读|2 个评论
仰視,應成爲常態!
LEOLAND 2013-6-12 13:01
曲津華 仰視有三個要素,就是:正前方、擡頭、看。當然,仰視時如果面部偏向左,或偏向右,也都是可以的——可以歸入廣義的仰視。至於擡頭的角度幾何,並無大所謂,擡起來就好。 這裏反覆說仰視,並非教人驕傲自大,目中無人,而是提醒看官做自身的保健。這裏所倡導的仰視,就是指爲適應人體頸椎的自然結構,而向後彎曲頭頸的動作。 從人體結構的角度來看,頸椎在後頸處應爲凹曲狀,頸前側應爲凸起狀,即所謂的 S 曲線,這大概是適應了人類長期直立和多爲仰頭覓食動作(早期人類的主食野果多來自樹上)的進化結果。隨着人類社會工具的不斷改進和生產力的提高,人們的低頭性動作應該說是越來越多了——畜牧業、農業和工業發展,都不再需要人類像以往那樣常常仰視。可惜,在人類長達幾百萬年的進化史中,人體已經適應了長期的“仰視 + 平視”類基本工作模式,而“俯視 + 平視”的基本工作模式只有區區的幾千年。現在,人們越來越多地用俯視來工作,比如寫字、畫畫、彈琴、用電腦、打遊戲,絕大部分的家務勞動也是俯視性的。現代化了的社會,人們的走路也不是古人那樣更多地採用平視的姿態,而是更多地俯視,以免被腳下的障礙物、坑窪或者狗屎害到。要用幾百萬年進化形成的仰視型頸椎來做以俯視型爲主的工作,其結果就是,現代人的頸椎病越來越多。 如何解決這個普遍而嚴重的制度性問題?很簡單,就是極力減少俯視性工作狀態,多多做出仰視性動作。所以說,仰視應被推崇,並成爲常態。 讓仰視成爲常態,其實是讓人體迴歸幾千年前的那種仰視多於俯視的生活狀態。如此,一可以治療、緩解罹患頸椎病人士的疾苦,二可以起到無病防病的作用,讓頸椎病遠離人類。 事實上,當電腦成爲城市白領的主要工作對象之後,頸椎病的多發就是衆所周知和公認的了。如何在這一具普遍性和廣泛性的頸椎病高發領域提高工作者們的幸福感?其實也不難,就是把電腦屏幕擡高,高到需要仰視的程度。這就暗合了人類幾百萬年的默認身體形態,讓頸椎狀態得以迴歸本原,重新展現出美麗的 S 曲線,大家的頸椎病自然就會減少了。 讀者中若有電腦設備的製造商,也許會馬上想到設計一種屏幕高高在上的電腦,以快速地佔領即將涌現的仰視電腦流行大潮所帶出的巨大商機。趁這個大趨勢到來之前,其實我們每個電腦用家也是可以有所作爲的——在自己的工作檯面上做出一個稍微超前的舉動,就是把電腦機箱搬上桌面,使其穩臥,再將顯示屏置放其上。如此這般,就會創建出一個仰視電腦屏幕的、有利於頸椎健康的工作環境。可以說,我等沾沾自喜之時也就是幸福指數瞬間得以提高之時。
个人分类: 科学劄记|178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肩和颈椎病病情求助...
lipingren 2012-7-23 16:18
一、病因及其由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b6a979e01014am0.html 1. 20左右上高中和大学时,夏天用井里冷水洗澡、经常性闭塞感冒、浑身乏力、后脑头疼... 冬天,家境较贫,不穿棉袄、亦出现经常性 闭塞感冒、浑身乏力、后脑头疼; 2. 感冒时,趴课桌睡觉、用蛮力撑双杠、拉单杠,不小心、留下了肩和颈椎后遗症; 3. 当年感冒留下后脑、和颈部难受症状时,看过几十次医生 (只有一个医生指出是感冒、可惜未引起年轻患者及其家人的注意) 医生多以维生素缺乏、肌肉紧张做诊断... 二、近些年来的症状 1. X光显示,颈椎没毛病,但自己非常难受,受凉受累后,病情加重; 2. 身体左肩和和左侧颈椎、右肩和右侧颈椎,两侧轮流难受,有肌肉、皮肤、关节等, 有粘在一块、扯不开的感觉...每天如此、常年如此... 3. 病重时生不如死... 三、恳请国内医生对患者的病情做出诊断,并指出治疗的最佳办法...
95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挺胸,抬头,望远
热度 1 tengyj06 2012-6-11 18:45
朋友颈椎不适,去看 一位老郎中,闹市深巷寻得。望闻问切一番后,老先生忽然一声长叹,今颈椎病多矣,而致病原因知之者少。人多从医学角度寻找颈椎致病原因,而鲜有关注非医学因素,此恰是很多颈椎毛病的病根所在啊。   今天的人, 低头 多了, 抬头 少了。多少人,只顾着脚下的路,却很少抬头仰望高空。一年之中,大部分人抬头看天的 时间 ,不足一个小时,甚至很久压根就没有抬过头了。星空、白 云 、 飞翔 的鸟,那些高空中的景象,早已和 梦想 一样,成为久远的 记忆 。低头多了,于是颈椎弯了。   今天的人,看近的多了,望远的少了。信息化时代,咫尺 天涯 ,一切仿佛都近在眼前,人们也更加乐意关注当下的事情,眼前的利益。我们身边,有多少人多久没有眺望过地平线了?地平线的后面,那是我们曾经多么神往的地方啊。现在我们看到的,往往是城际线, 太阳 早已升到半空了,我们还被挡在高楼的影子里。我们的目光,被掖在了裤腰带里。近处看多了,于是,颈椎变形了。   今天的人,哈腰的时候多了,挺胸的时候少了。权贵面前,势力面前, 诱惑 面前,美色面前,利益面前,人们 习惯 了弯下他们的腰杆,而忘却了他们的胸脯和他们的 灵魂 一样,本应该是高高地挺立的。哈腰多了,于是,颈椎曲了。   今天的人,点头的多了,摇头的少了。开会的时候,对领导的讲话,皆点头如小鸡啄米,很少能看到有人摇头,更难得听到反对的声音;讨论的时候,对专家的发言,无不俯首称是,鲜有不同的意见;表决的时候,你点头,我也点头,众皆点头,蔚为壮观。当点头成为一个全民的习惯性动作,于是,颈椎也不可避免地习惯性下垂。   今天的人,东倒西歪的时候多了,挺拔威仪的时候少了。很多人,坐没坐相,站没站相,睡没睡相,走没走相,吃没吃相。懒散,颓废,萎靡不振,是常态。没有纪律,不被约束,放任自流,于是,颈椎也跟着扭曲,变形。   老先生摇摇头, 无奈 地感叹,还有很多非医学因素,导致人们的颈椎,越来越硬,越来越僵化,也越来越 脆弱 。今天的人,静的时候多了,动的时候少了;动心思的多了,动身子的少了;身上的赘肉多了,骨头见不着了;枕头越来越高了,梦想越来越矮了;床越来越软了,心思越来越硬了;脾气越来越大了,骨气越来越少了;忍气吞声的时候多了,扬眉吐气的时候少了……这些,都是导致颈椎畸形的症候啊。   听老郎中所言,如醍醐灌顶,惊问良策。   老先生将目光幽幽地投向窗外,人流、车流,滚滚向前。叹曰:颈椎乃人的顶梁柱,岂可小觑,岂能玩睨?岂敢不正?治颈椎顽疾,必先正情怀,壮元气,扩胸襟,一言以蔽之,无他,六字耳:挺胸,抬头,望远。   挺胸,抬头,望远。这不也应该是 人生 的境界吗?
1796 次阅读|2 个评论
王氏三小治脊疗法
fan102433 2011-12-8 11:30
王氏三小治脊疗法起源于中医的推拿理论及临床实践,吸收了有关经络、脏腑理论的相关知识,融合了现代局部解剖学、生物力学及全息理论发展而来的,是多门学科的综合产物。所谓“三小” 手法,是指在运用生物力学原理,强调小角度,小力度,小幅度的三小复合力线模式,定点于患椎,定位准确的一种特色软性整脊手法。王氏三小调颈法注重对患者的诊查,即通过望诊和触诊了解颈部病变程度、椎旁阳性点位置及性质,重视医者自身诊查能力的训练,并非完全依赖现代影像学检查,从而提升整体技术软实力。“三小” 手法利用颈椎运动的共轭特性,在颈椎侧曲时椎体会有不同程度的旋转,而这种旋转是椎体间最小共轭角度,是最安全的旋转角度,在此角度下做复位矫正安全系数高。 但要特别注重手法的软性方面,综合考虑手法的特点。
195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高位颈椎前路手术的临床解剖学研究(来源:丁香园 作者:phdyhm )
zygswj 2011-11-24 15:34
通常累及到上颈椎的病变,需要进行手术干预时,往往都存在不小的困难,且常伴有很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尽管有一些文献报道了各式各样的高位颈椎前路术式,但鉴于该区域有不少重要的解剖结构,对于最佳术式的选择目前仍存在较大的争议。高位颈椎手术的许多并发症如吞咽困难、发声困难、音调变低、咳嗽反射受损等多由于神经血管组织的损伤所致。 为了更好地明确高位颈椎前方区域的相关神经血管结构,美国学者Justin M. Haller等进行了一项解剖学研究,通过对11具成年尸体(男性5具/女性6具)高位颈椎前方的组织进行解剖,并对颈椎周围的的神经血管结构进行了观察与测量,从而确定了舌下神经(hypoglossal nerve,HN), 喉上神经内外侧支(internal and external superior laryngeal nerves,ESLNs),甲状腺上动脉(superior thyroid artery,STA)以及喉上动脉(superior laryngeal artery,SLA)等手术可能的易损结构与颈椎之间的关系。该研究将发表在12月1日出版的Spine杂志上。 结果发现,所有尸体的舌下神经(HN)在C2-3前方均向颈正中线行走,因此C3-4的下方为舌下神经较安全的手术区域。绝大多数(95%)喉上神经内侧支(ISLN) 的解剖位置离C3-4椎体不到1cm。尽管喉上神经外侧支(ESLN)的行走路线存在较大的变异,但C3-4节段以上以及C6-7节段以下的区域可避免伤及喉上神经外侧支。虽然喉上神经外侧支与甲状腺上动脉(STA)一样解剖位置较深在,但却没有内侧支粗大且张力也较内侧支小。颈动脉上甲状腺上动脉的发出部位变异性很大,多位于在C4节段。另外发现有两处喉上动脉(SLA)的解剖位置发生变异。有15处喉上动脉为甲状腺上动脉发出的分支,有6处直接从颈外动脉发出。但在这些神经组织结构中,却未发现存在明显的左右侧(side-to-side)解剖变异。 通过这项研究,使脊柱外科医生对高位颈椎前方重要的神经血管解剖结构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有利于提高高位颈椎前路的手术技巧,从而进一步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图1. 颈椎的右前侧,可见颈内静脉(IJ)与颈总动脉(CC)在C2-3节段水平分叉。白色的星号所示为甲状腺上静脉、黑色的星号所示为甲状腺上动脉,并发出分支形成喉上动脉(黑色三角箭头所示)。黑色的箭头所示为舌下神经(HN),位于舌骨 (SH)、二腹肌的前腹 (ABD) 与后腹 (PBD)的下方。白色的箭头所示为喉上神经内侧支,穿过甲状舌骨膜,位于胸舌骨肌(StH)后方。 图2. 颈椎的左前侧,可见颈内静脉(IJ)与颈总动脉(CC)。黑色的箭头所示为喉上动脉,为颈动脉在C3-4节段水平与喉上神经外侧支(黑色三角箭头所示)临近处所发出的分支。白色的箭头所示为喉上神经内侧支,白色三角箭头所示为喉上动脉,穿过甲状舌骨膜,喉上动脉单独从C2-3节段水平的颈动脉发出。 表1. 易损伤的组织结构 关键要点: 舌下神经是支配同侧舌的主要运动神经,在C2-3水平很容易伤及该神经。 喉上神经分为内侧支(咳嗽反射)和外侧支(高音障碍)。 喉上神经内侧支在C3-4水平最容易损伤。 喉上神经外侧支的变异较大,在C4-5和C5-6之间最容易被伤及。 左右侧并没有的明显的变异规律,临床中可根据患者的病理特征和术者的习惯来选择手术从哪一侧进入。
个人分类: surgery|192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严谨的美国医生
热度 1 sstone2009 2011-5-11 22:27
今天有幸参观了一位美国医生主持了两例颈前路的手术,两例均是经前路的颈椎间盘摘除、减压,其中一例是植骨融合固定,另一例是椎间盘假体植入。切口不大,手术顺利、漂亮。由于视野关系,我没有看到术中的细节,只是有些感受。 我最大的感受是这位美国医生非常严谨,戴着双目的放大镜,额前戴着光源,用胶布把口罩上沿与鼻梁和面部贴紧,防治呼出的热气雾了镜片……
个人分类: 随笔|277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挥鞭伤
姜汁红茶 2011-4-25 01:39
1.挥鞭综合征(Whiplash injury syndrome)最早是由Growe(1928)提出并命名的。它是一组由各种外力作用引起颈部过伸、过屈或过度倾斜所致,而没有颈椎骨折、脱位或半脱位的以颈髓中央损伤为主的临床症候群。常以C4~8多见,脑脊液检查基本正常,颈部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 2.损伤机制的探讨颈髓挥鞭综合征多发生在机动午急刹车或其它各种事故引起颈部过伸、过屈或过度倾斜时。 脊柱运动力学研究表明:由于颈椎椎管狭窄(尤其(4-7)及颈椎韧带具有能适应足够大的变形特点,脊髓在纵轴方向有较好的弹性及适应性.而在水平方向上适应性很差,而且,颈椎骨与韧带在刚度及能量的吸收方面亦存在差异。因此,无论加速、减速或旋转运动,还是过伸、过屈,当运动的颈髓段回到原状态时,仍处于适应运动状态的韧带将会对脊髓造成损伤,此时,下位颈椎-晗似鞭柄,上位颈椎好似鞭稍,引起挥鞭样损伤。 Jonald-j认为,当过伸运动时.损伤的发生与黄韧带的扣带机制及椎板和椎体的后缘钳夹机制有关;而过屈运动则常与骨折、脱位有关;当处1减速损伤时,常易致椎前韧带及椎间盘受损;当处于加速损伤时,常易致后部韧带受损。值得注意的足,临床上大多数患者常常伴有以四肢瘫痪、颈部及以下痛温觉异常(常上肢苇于下肢)等以脊髓损伤症状为主的中央症候群。 3.MRI表现 可全面反映其颈椎及周围结构的各种损伤性病理改变。 (1)椎前间隙出血,是颈椎挥鞭伤另一较有特征性MR表现。颈椎的过伸性运动,导致椎前肌肉、血管牵拉性损伤,并发生出血水肿,软组织增厚,在矢状位T1加权上显示为明显长T1高信号条状或梭形影,常见于咽后壁,可向下延伸至后上纵隔,且常 使气道受压狭窄。 (2)项后软组织撕裂伤。常为颈椎过屈性运动,导致颈夹肌、多裂肌、头夹肌和头半棘肌牵拉性损伤,以及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断裂性损伤,并发生水肿、出血或肿胀,在矢状位T1加权上亦为斑片状不均高信号影. 颈髓挥鞭综合征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pdf 颈椎挥鞭伤的MRI诊断.pdf
个人分类: 骨关节|326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副市长们为啥“睡歪腰椎也睡坏颈椎”【环球网】
热度 2 dthome9180 2011-2-25 11:32
“中午连一个休息的房间都没有,全都是睡沙发。各个副市长睡歪了腰椎、睡坏了颈椎。”22日上午,广州市长万庆良参加市政协经济界委员的小组讨论时说。(2月24日《现代快报》)   很显然,市长举出副市长们“睡歪了腰椎也睡坏了颈椎”的例子来,一是为了说明领导们的办公条件实在“太差”,二是为了表扬大家“一心扑在工作上”,非 常辛苦。乍一看确实是这么回事儿,可仔细咂摸咂摸却觉着不是这个味儿。有沙发可睡,这条件并不算太差吧?要知道,现在绝大多数劳动者连沙发都睡不上呢。至 于“中午连一个休息的房间都没有”,就更有点“扯”了——难道说领导们除了办公室之外,还需要一个卧室专供休息不成?   一个人之所以会“睡歪了腰椎、睡坏了颈椎”,我认为除了睡觉条件太差之外,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睡得太多”。罗马不是一天建起来的,腰椎颈椎也不是 一天就能睡坏的,只有经常睡、天天睡,才能日久成病。现在,有很多劳动者甚至连中午休息一下的时间都没有,跟他们相比,领导们都“睡出病来了”,岂非也是 一种幸福?   我也知道,上述说法有“抠字眼”、“钻牛角尖”之嫌;可是,谁让领导们有时间休息、有沙发可睡还要“大发感慨”呢。作为领导,理应与大家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处处体现出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高风亮节来,而不该对办公条件和生活条件斤斤计较。
个人分类: 时评转载|2274 次阅读|2 个评论
[病例分析1] 喝咖啡与颈椎病
scientister 2010-12-10 14:47
不知道这个帖子该归在何处,就当《科研笔记》吧。实际上是自己的一个怀疑,说出来,或许你正在研究这个事情,可以作为一项佐证,一个病例,那样的话,就对社会有用了。 我的怀疑是:喝咖啡可能会引起颈椎疾病 我以前不喝咖啡,大约5-6年前,第一次喝咖啡时,觉得颈项后面两侧有分别有两股流上冲,至头顶后侧的两边,人不是变精神了,而是发困,有一种被麻醉的感觉。以后再喝咖啡的时候,脖子后面有流(也许是神经电流?)上冲的情况,慢慢就弱化了,现在基本没有了。这个不细说了。 关键是,喝了几次,感觉到脖子转动颈椎骨头就开始嘎嘎作响。一直到现在,不喝咖啡就好些,喝了咖啡转脖子的响声就大些,骨头之间的阻力也大些。怀疑喝咖啡会引起钙的流失。呵呵。也许是疑心病。 本周开始决定不喝咖啡了,等一段时间,再看结果。 如果有人有同样的感受,或者你正在做这项研究。希望我的陈述对你有帮助。 (下一个病例更神奇,我怀疑咖啡里面添加的香精沉积到脚后跟了。呵呵)
个人分类: 我的发现|5313 次阅读|3 个评论
你的颈椎还好吗
EyeLover 2010-4-4 14:44
今天在网络上做了一个小测试,是关于颈椎健康预警程度的,简单的三步测试下来,我居然达到10级(最高11级),有点意外却又在意料之中。今年过完年,帮老师整理了两周的基金申请材料,发现脖子没有以前灵活了,往后活动一下咔咔作响,我就知道颈椎出毛病了。一问师弟师妹们,有的比我还厉害呢,我苦笑,我终于也有职业病了!更可笑的是没职业却先又了职业病,我晕啊!这里,借我的第一篇博文提醒各位奋斗在科研第一线的老师同学们,玩儿命的同时,保护好自己的命(颈椎只是需要保护的对象之一),否则就没得玩儿了,呵呵!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588 次阅读|1 个评论
给李侠老师颈椎病的参考建议
ljry8044 2010-3-5 13:25
我不喜欢作无用功,如提议,则喜提能产生实质性作用的有用之“议”,这就得首先听其言,观其行,顺势而为。因为影响一个人很难,有些一两个小时就能发生作用,有些则需要成年累月,有些则一辈子难起效。一般的,我善于影响与我思维风格相近的人,一两个小时就能产生深远的影响。如风格不一致,那么,只有持续交往下去,才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所以,我很清楚,在这个浮躁年代,冒然给人提建议多是徒劳之举。不过,还是想知傻犯傻一次。我确信,我的建议会对颈椎病患者能到实质性作用,但我不确信自己的表达方式能否被接受,我的思维方式不易被偏文者所接纳,为此,我尽可能从多角度来阐述问题。 研究表明:前趴一寸,颈椎压力增一倍 颈椎在正常屈伸的过程中,所承受的压力也就有一个脑袋的重量,如果往前倾,超过了正常的屈伸角度,其承受的压力就会增大。英国有研究指出,身体向前趴一寸,颈椎压力增一倍(另一侧则处在低负荷的萎缩中)。时间一长,颈椎就容易疲劳,长期如此,会出现颈椎疼痛,导致颈椎病,身体活动也会受到影响。 所以,如生活方式不改进,颈椎病就是不治之症,再好的医疗措施都不能根治。 那么如何改进生活方式呢?虚领上顶! 虚领上顶 与静坐时相比,我们就会发现,行走时有一种头部向上顶的感觉。 头往上顶促成了一条更加稳定的躯干的中轴线,促进整个身体在行走过程中围绕这条中轴线旋转,增加了行走过程中身体的平衡稳定性。 但是头部上顶又不能过于僵硬,颈部得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因为头颈部还得用来调节身体平衡。我时常沿着马路边的人行道行走,而人行道常常是高低不平的,大体上来说是靠马路一侧较靠住宅一侧更低。在每天的行走过程中我开始渐渐发现我头颈总是略偏向路面更高的一侧,如果路面左高右低,我头部则略向左偏,反之则略向右偏。总之,头颈会自动偏转调节身体平衡。 对我来说,走路时头往上顶是优化行走姿势自然而成的结果。但是我很快就又发现,有意加强头颈动作也会反过来进一步提高行走时的动作质量。 而且一旦头往上顶后,则自然会有种精神为之一振的感觉。 太极拳拳谱中的用“虚领上顶”来形容,其意为,头部要顶,项部要直,同时项部要灵活,可随意转动调节平衡,微收下颏。切忌:低头、昂头、歪头、晃头。 领——即提起,引领的意思。意为,头作为一身之首,在行走中起着引领全局的作用。 虚——就是要保持心灵的空寂,也就是要排除其它杂念,以便将意念集中至运动中来。同时也可以让你远离各种杂念的烦扰,让心情得到充分的放松和调节。 也有人用“顶头悬”来形象地形容“虚领上顶”。 意思是既要保持头部的上顶姿势,又要保持头颈的灵活自如,如同悬浮在水中一样,能随意转动来调节身体的平衡。 “虚领上顶”对日常生活同样管用,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都要保持“虚领上顶”,只是不要刻意保持头颈的竖直状态即可。“虚领上顶”可以防止颈椎病,可以振奋精神、防止萎靡不振,提高工作效率。总之,若想保持身心健康,就请 “虚领上顶”。做到“虚领上顶”,好过任何防止颈椎病的健身操。 也许会有人说,“虚领上顶”的作用有这么夸张吗?我可以告诉你,“虚领上顶”的实际意义比这还夸张,我们人类的进化从一定程度上就是拜“虚领上顶”所赐。 在进化之前,古猿的头骨还是同肩膀连在一起的,而我们聪明的先祖却在几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坚持“虚领上顶”,终于进化出今天这样利于直立运动和思考的结构。所以强烈建议读者,不要总是低头缩颈,重返古猿人之路。 如果你觉得要想一下子做到“虚领上顶”比较困难,那就多走,快走,多跑吧,自然促进“虚领上顶”习惯的形成。 下面的练习或许有助于强化 “虚领上顶”意识: 1、 在空闲之际,不管是坐着还是站着,试着多去比较头颈放松时的感觉和虚领上顶的感觉,充分感受虚领上顶的提神和怡心作用。比较多了以后,自然就会抛弃原来的放松状态转而习惯虚领上顶了。 2、 练习从事提水等适量的负重活动,一旦手里负重,对人体的生物力学姿势要求自然会提高,虚领上顶的意识从而会跟着增强。 关于“虚领上顶”,太极拳论里还有以下同样适合走路的有趣论断: “提纲全在顶劲,故顶劲领而周身精神皆振。” “自始自终,顶劲不可失,一失顶劲,四肢若无附丽,且无精神,故必领起,以为周身纲领。” “顶劲领起,精神提得起,无滞重之虞” “提顶拔背,则神清志明” 更简单的自然调理方法 如果您觉得虚领上顶太麻烦,那就忘了它吧。增强走跑或者含有走跑类的体育锻炼,自然能保持在虚领上顶状态,从而塑造相应身材,比如, 运动,得享受,唯有如此才能也必然能促进健康 曾指出: “走跑等活动可塑造更加高挑、挺拔、苗条的身材【事实上,对着镜子也能发现这个道理,实际上,很多朋友都做到了,参加 一橙 (点击可链接) 8 楼回复, yaoyao 34 楼回复】 , 使人更加优雅、更有气质!人类身材之所以一直朝着高挑、挺拔、优雅方向进化即出于此故。” 另外,我有一位朋友是企业经理,原来有颈椎病,虚胖,且有脂肪肝,后来在我的引导下开始扔掉自己的车子,每天步行上下班,几个月下来后,颈椎病再无复发过,体质也增强了很多。所以,他在 运动,得享受,唯有如此才能也必然能促进健康 14楼回复: 逐渐喜欢上快走!谢谢! 改善颈椎病的又一案例 我有一电力部门的朋友,工作繁忙,用电脑时间特长,所以才30多岁就有了颈椎病,而且脊柱侧曲,走路时,右肩明显低于左肩。 有两个月我与他一起从事技术公关工作,发现他工作时有打持久战的习惯(亦或是工作繁重不得以之故),时间久了就容易疲劳,低头,侧歪在椅子上。 于是,我引导他改变工作习惯: 1、 总是以最快的速度,双手又急又快地打字。然后他就发现,自己此时会本能地将躯干保持在挺拔状态,而且还很兴奋,逐渐喜欢上这种感觉。 2、 尽可能地用双手操作电脑,复制、粘贴、显示桌面、打开“我的电脑”等等全部以左手键盘操作完成,如此,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人也会本能地保持在虚领上顶的挺拔状态。 另外,我每天与其打篮球或者羽毛球,大概半个月后,他告诉我,他原有痔疮,每天打球之后大大缓解了,他还告诉我,活到三十多岁后才知道打球是非常有趣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将身体充分拉伸开,尤其是冲刺、跳跃等激励之际,躯干被拉伸得特别开,极其兴奋。 这位朋友颈椎也缓解了好多。 矫正颈椎的又一案例 我有一朋友,为美国驻华企业CEO,由于工作辛劳,也有低头弯腰的症状,背略显驼。可由于常出国的缘故,与人聊天时习惯接近欧美人,面部表情丰富,并且喜欢打手势,此时躯干也特别挺拔,与平常伏案工作的风貌姿势截然不同,而且,他很享受与人聊天时的感觉。 我引导他快走、跑步,并引导他将聊天时的兴奋感迁移至走、跑以及工作中去,如此,不仅生活、工作更加幸福了,而且,脊柱也在不知觉间更加挺拔了,而且,还在数月内,减了13斤体重。他原来曾想,如果能用钱解决问题,他愿意付出5万元一斤的代价。 总之,增强生活节奏,使之更具激情,更加安谧充实,颈椎病自然逐渐消解。当然,因此而收获的还有更加年轻、健康的身体,更加高挑挺拔的身材,更加清醒锐利的大脑。
个人分类: 健身养生|4156 次阅读|4 个评论
经常伏案,腰酸背痛者必看---一个最简单穴位可以调理【转】
wangfq 2009-8-4 10:36
转载的一篇十分有用的医学小常识! 二十年前,我初行医的时候,颈椎病是四十岁以后的人的专利,但现在不是了,二三十岁的颈椎病患者到处都是,我甚至见过的颈椎病的小学生!原因很简单:伏案久了,压力大了,自己又不懂得怎么调理,所以颈椎病提前光临了。不仅仅得颈椎病,长期伏案的白领、职员或者搞文字工作的,老早就腰也弯了,背也驼了,眼睛也花了,脾气也糟了,未老先衰,没有足够的阳刚之气。这是当今多数人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 看到这些问题,很多人都说,这是脑力劳动的结果,脑力劳动也是很消耗人的;人们以为近视仅仅是由于眼睛离书本或电脑屏幕太近所致。其实不尽然,当长期保持同一姿势伏案工作或学习的时候,上体前倾,颈椎紧张了,首先压抑了督脉,督脉总督一身的阳气,压抑了督脉也就是压抑了全身的阳气,于是,久而久之,整个脊柱就弯了,人的精神也没了。人体的精神,不是被脑力劳动所消耗掉的,而是被错误的姿势消耗掉的。眼睛也需要靠阳气来温煦,仅仅是眼睛疲劳,可能不能导致近视;真正导致近视的,是眼睛在缺少阳气温煦的情况下过度疲劳。 这一系列问题,出于同一原因,那么,通过一个穴,也就可以全部解决,这个穴就是后溪。这是小肠经上的一个穴,把手握拳,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就是该穴。这个穴是奇经八脉的交会穴,通督脉,能泻心火、壮阳气,调颈椎,利眼目,正脊柱。临床上,颈椎出问题了,腰椎出问题了,眼睛出问题了,都要用到这个穴,效果非常明显。它可以调整长期伏案或在电脑前学习和工作对身体带来的一切不利影响,只要坚持,百用百灵。 用这个穴位非常简单,而且容易坚持。我们坐在桌子旁,把双手后溪穴的这个部位放在桌子沿上,用腕关节带动双手,轻松地来回滚动,即可达到刺激效果。 我们想想,当我们坐在电脑旁阅读文件的时候,手是怎么放的?肯定是一手不离鼠标,一手仍在键盘上吧!保持这个姿势不动,人都变僵了。这时,不妨灵活一点,把手解放出来,让双手的后溪穴抵在桌沿或键盘上,来回滚动,揉一揉,每次刺激三到五分钟,每个小时刺激一次就足够了。这是毫不耽误时间的,因为这时候,眼睛该看什么还可以看什么,不耽误。 大家可以试一下,坚持一天这样做下来,肯定到了下班的时候腰不会酸、脖子不会累,眼睛会很大程度上的缓解。每天坚持这么做下去,首先是腰椎颈椎轻松挺直,同时,你会发现眼睛也比以前好使了。如果因为忙,总是忘记怎么办呢?我建议,甚至可以定个闹钟,每隔一个小时提醒我们揉动一下后溪穴。不管忙到什么程度,我想这么一点时间还是能抽出来吧。何况,每小时这短短的三分钟,是拯救我们的健康的! 凡是到我这里来看颈椎病、腰椎病的人,我都建议他们这样去用后溪穴,效果都非常好,很多病人反映,这样做比去按摩院按摩颈椎腰椎要管用得多。有位三十岁的白领对我说:本以为骨骼已经定型,要众生驼背的,但最近感觉背明显比以前直了。我说,当然,年轻人驼背不是因为骨骼定型,脊柱是一节一节的,是活动的,怎么可能随便定型呢?关键是你背上气机不畅,经脉阻滞,才出现驼背的迹象的,一旦这个气机通畅了,你的背自然就直起来了! 我还要特别把这个方法介绍给正在读书的小孩子。这些孩子很可怜,从小学到高中,小小年纪就承受这么沉重的学习压力,我们可不希望他们一辈子戴上近视眼镜,更不能让他们在沉重的压力下失去朝气,成为小驼背。作为一个叫人养生治病的医生,这是我能做到的。 我本人也和多数人一样,每天平均在电脑的工作的时间是在十一二个小时,但到现在,视力没有问题,颈椎也没有问题,精神状况很好。其实我没有更好的养生方法,我也是受益于后溪穴。很久以前,我就养成了揉后溪的习惯,随时随地,有空就揉一揉。比如,我开车的时候,如果碰见路上堵车,或是红灯亮了,也会把后溪放在方向盘上来回滚揉几次,很舒服,甚至很潇洒。这时候,别人在着急上火,而我在通督脉、泻心火、壮阳气、调颈椎、正脊柱、利眼目,受用无穷。一不起急,二不发火,精神振奋。这么一来,有时候居然觉得堵车也堵得很值!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808 次阅读|0 个评论
颈椎疾病应该以预防为主
jiangbaoguo 2008-12-9 09:38
 颈椎病是一种后天性的疾病,从青少年时期就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高中学生就出现不同程度的颈椎疾病。平时应该以预防为主。如果已经出现症状的就要注意生活习惯,配合医生治疗。下面列举一些影响颈椎的生活习惯。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头颈正确的姿势,不要偏头耸肩,看书、操作电脑时要正面注视,保持脊柱的正直。睡觉时要选择合适的枕头,不宜过高或过低,一般枕头以10厘米的高度为宜。不要躺着看书、看电视。 长期低头伏案工作者,要注意动静结合,每工作一小时左右就要站起来做做工间操,活动活动四肢、颈椎,消除颈部肌肉、韧带的疲劳,防止劳损。  尽可能少坐多动,能走路的不要骑车,能骑车的不要坐车。特别是有车族和长期坐办公室的人员,每天要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锻炼,尤其注意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可做一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既可缓解疲劳,又能使肌肉发达,韧度增强,有利于颈段脊柱的稳定性,增强颈肩顺应颈部突然变化的能力。爬山、游泳,对预防颈椎病效果较好。  平时要注意保暖,不要用电风扇和空调直接吹,乘车或运动时注意颈部保护,避免急拐弯、急刹车或突然转颈。  要防止酗酒。酒精会影响钙质在骨上沉积,使人们易患骨质疏松症、骨质软化症,加速颈椎退行性变。 有研究表明,长期压抑感情,遇事不外露,多愁善感的人易患神经衰弱,神经衰弱会影响骨关节及肌肉休息,长此以往,颈肩部容易疼痛。所以,要经常保持乐观向上的好心情。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4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2: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