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老鼠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基因玉米:中国大老鼠死光了,美国大老鼠为啥没死光
热度 1 sheep021 2010-9-22 09:26
大老鼠绝迹,母猪流产,人却没事儿,原因何在? 有专家告诉记者,先玉335在2004年正式推广,2006年开始普及。5~6年的时间,老鼠可以传递20代以上,猪可以传3代,而这个时长仅为人的生命周期的十分之一,因此,老鼠表现突出,人却不会出现严重的反应。 但是,有人倒是提了个醒:美国老鼠为啥没死,母猪也没流产?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枫叶 转基因玉米恶果显现 山西部分地区大老鼠已绝迹 看了方舟子对这个事件的评论: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068790100m1c4.html 觉得方舟子关于转基因玉米事件的解释,觉得有值得商榷之处: 其一:美国种植的玉米80%以上都是转基因品种,如果转基因玉米能让老鼠死亡,美国的老鼠早就死光了。不知方先生有没有详细查阅相关资料,美国种植的转基因玉米转的是什么基因?是否与在中国广为推广的转基因玉米中所转的基因相同?如果美国转一些非BT基因或其他自然来源的基因,而在中国推广的玉米品种中转一些BT基因或目前没有公开的抗病、抗虫基因,对一些现象的解释是否应转换思路? 其二:中国所种植的转基因玉米品种中是否含有BT基因,就目前技术水平而言,应该是容易查明的:制备核酸,PCR一下就可以出结果,如果担心美国人对中国玉米品种中BT类基因进行了密码子优化,也是可以设计简并引物扩增来查明的。 关于转基因,尤其是转BT基因的安全性问题,人们多是依据理论推测而来(如人类肠道与昆虫PH有别等等),长期的、累代的实验恐怕不多;所以对待转基因的态度还是谨慎些好。 其三:按照美国目前的生物技术水平,是否能针对某一种群(譬如人类、模式动物)够建一种自我消亡的致命病毒? 博主回复:您的分析够专业 一切皆有可能。 那些动辄以美国马头是瞻的家伙,早晚是要遭报应的 后续: 《国际先驱导报》征集动物异常线索 (2010-09-21 17:00:04) 我是《国际先驱导报》的记者金微。《国际先驱导报》的调查报道《谁动了它们的基因?老鼠不见了---山西吉林动物异常现象调查》发表后,引起国内广泛关注。我们陆续接读者的电话,称当地的情况与报道非常类似。同时,不少网友称自己的家乡也出现过类似异常的现象,从反馈的地区来看,主要集中在黑龙江、河北、山西、甘肃、吉林等地。我们希望对以上网友报告的地区进行进一步核实。依据我在山西吉林等地的调查情况,我列出如下问题,供大家参考。如果你在当地发现以下类似异常现象,欢迎提供线索以及你的联系方式,并发往此邮箱jinway2010@126.com。谢谢。 1,你的家乡在哪?是否种植先玉335或者其他外来品种玉米,如果是,玉米品种名叫什么?玉米的品种是否抗虫?性状在这几年是否稳定? 2,是否注意到种植玉米后生态发生变化,如老鼠显著减少?蛐蛐消失等? 3,你家或村子上是否有人养猪?与几年前相比,最近几年母猪的流产、死胎、假育、不育的情况是否增多?猪免疫力是否下降?其表现的特点是疾病显著增多,如口蹄疫还有各种未知病等。 4,狗是否吃玉米,吃玉米后是否出现不育、肝腹积水等现象?(一般用绳系养的狗容易观察这类现象。) 5,你们村是否有羊?羊是否吃玉米或玉米渣?比几年前相比,吃玉米渣后是否出现流产或少胎的现象? 6,养牛场是否用玉米粉喂牛?这几年是否发现牛出现子宫脱垂、流产增多的现象?牛的疾病情况是否有所增多,如牛的口蹄疫等疾病。 6,能否保证你提供的信息准确?是否愿意留下你的电话,以方便我们进一步联系? 来源:http://blog.sina.com.cn/jinway1985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131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转基因玉米恶果显现 山西部分地区大老鼠已绝迹
热度 1 sheep021 2010-9-21 16:31
老鼠绝迹,母猪流产,人却没事儿,原因何在? 有专家告诉记者,先玉335在2004年正式推广,2006年开始普及。5~6年的时间,老鼠可以传递20代以上,猪可以传3代,而这个时长仅为人的生命周期的十分之一,因此,老鼠表现突出,人却不会出现严重的反应。 相关链接: 张宏良:广西抽检男生一半精液异常,传言早已种植转基因玉米 转基因玉米恶果显现 山西部分地区大老鼠已绝迹   这是一组我们无法给出一个明确新闻由头的报道,因为诸如大老鼠消失、母猪爱生死胎、狗肚子里都是水等等动物异常现象,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当地的农民会忧虑,还可能放弃养殖业,甚至将其当成笑谈。他们逐渐习惯了这种异常,我们却无法视若无睹。   在中国乃至世界,反对转基因和支持转基因的两方都打得不可开交,科学、利益、健康、破坏转基因的争议围绕着这些关键词愈演愈烈。我们无意卷入其中,但当种种动物异常现象摆在眼前,转基因却突然又成了绕不开的话题。也许,争议、发现异常并非坏事,它可以警醒人类,那些未知的不确定的风险,其实近在身边。    老鼠不见了   山西、吉林动物异常现象调查   美国的专利记录显示,中国大量种植的玉米种子先玉335的父本PH4CV的类别编号指示为转基因农作物,如果是这样的话,山西、吉林等地的各种动物异常反应就有了比较合理的解释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金微、于胜楠发自太原、晋中、榆树、北京 一直深受鼠患之苦的山西农民刘旻(化名),现在却为当地老鼠绝迹而感到不安。   刘旻是山西晋中张庆乡农民,家里种了十来亩玉米。过去,家里的老鼠经常是窜上窜下的,需要买剧毒的鼠药,从3年前开始,我突然发现即使不放老鼠药,也少有老鼠吃家里东西了。刘旻说。   为此,刘旻开始观察村里的老鼠情况。他跑去问粮食加工户,这位农户磨各种杂粮,他说也不见大老鼠(体长和尾巴均超过10厘米的老鼠)。他还跑去问贩卖玉米的,他家堆积如山的玉米也不见大老鼠光顾了,偶尔只看到小老鼠,对粮食损耗也不大。    消失的大老鼠   在这个有300多户的村庄做过一番调查后,刘旻了解到的情况大同小异:大老鼠基本绝迹,只有一些小老鼠。刘旻还发现,即使是小老鼠,也是呆头呆脑,看上去还不会分辨方向,我曾看到狗轻易逮住过这些小老鼠。   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想,刘旻先后跑了附近50里范围的村庄,向当地村民了解老鼠的情况,很多村民反映老鼠确实少了,不过他们认为这是天灾或者猫的原因,并没有什么奇怪。   在刘旻所在的村庄,有20多位收粮大户,其中有些收粮大户是刘旻的朋友和同学,刘旻叮嘱他们在收粮时可以问问当地老鼠的情况。这些收粮大户反馈给刘旻的信息是:他们走过方圆100里的村庄收粮,很多村民反映的情况和张庆乡类似。   今年5月,本报记者在晋中8个村庄走访,进一步印证了刘旻所说的动物异常情况。怀仁村、王郝村、杨村等村民都证实老鼠变少了。   大老鼠现在很少见,只有些小老鼠。杨村种粮大户张健红说:以前一只老鼠一脚踩下去还留大半个尾巴在外面,现在再也见不到这种老鼠了。   怀仁村被誉为中国第一醋村,记者采访了几位村民,他们说,现在制醋囤积的玉米,很少出现被老鼠吃的现象。不仅老鼠少了,现在连卖老鼠药的都没有了。   在寿阳和晋中地区的玉米收购商老张告诉记者,最近几年,他也发现晋中平川地区的老鼠越来越少的现象,尤其是不见大老鼠。   如果说猫多,以前也有猫,说猫把老鼠都抓了,为什么单单只抓大老鼠?这让刘旻百思不得其解。   王郝村村民张俊生也有相似的疑问:如果说因为猫多了,以前我们村也有很多猫的。   远在吉林省榆树市秀水镇苏家村的于彦辉和刘旻有着同样的困惑。他发现最近三年以来,庄稼地里的老鼠突然没了,以前那些老鼠专门啃玉米棒,要放很多老鼠药,现在根本都不用放老鼠药了。   在他的记忆里,从前田埂上一排一排的老鼠洞,曾经很让他头疼,如今,鼠洞消失了。秋收时节,村民打完的玉米堆放在地里,也没有老鼠跑来吃。   这与以前真的不一样了。于彦辉说。   村里人在闲聊时,也经常提到地里无影无踪的老鼠,但最多只是笑谈。况且地里没有老鼠,村民们认为是好事,至少不用再放老鼠药了。不过,村民家里还是有些老鼠,但据于彦辉介绍,现在家里的老鼠也变得怪怪的,以前老鼠都是将玉米拖进洞里吃,现在它们好像变笨了,就坐在粮堆上吃,我亲眼见过几次。   对于老鼠为何减少,村民陈陶陪认为是因为放了老鼠药。他记得三四年前,榆树市里曾统一在地里放药,另外的原因则是老鼠的天敌多了,比如黄鼠狼、老鹰多了。   不过,他还是有些困惑,以前也有老鼠的天敌,为何那时老鼠那么多。至少还另有其因吧,老鼠不可能死得一干二净,我认为可能是生态环境改变的原因。   但是,几名村民均表示最近几年村庄周围没有影响生态环境的因素,除了周边建了两个砖厂外,没有建其他企业,更没有什么废水污染物排出。 猪的肚子里都是水   从5月到8月,记者几次在晋中和榆树附近的农村走访,调查老鼠变少的情况,却发现了当地另外的怪事:母猪产子少了,不育、假育、流产的情况比较多。   张健红养了快十年猪,他说,以前他家养的20多头母猪,一窝猪最多能生16只,从来没有低过10只的。也就是在4年前,他发现母猪生的小猪越来越少。   有时只有六七只,总之这两年生的小猪没有上过10头的。他还反映说,自己家里同时养了几十头肥猪,生长的速度明显比前几年放慢。这几年养猪一直亏本的他不得不先后卖掉了十几只母猪。我把剩下几只猪卖完就不再养了。张健红说。   苏家村的养猪户陈红军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由于最近三年,死胎、流产的现象较多,让他至少损失了1/3的小猪。   起初,他以为是配种的时间没有把握好,但增加配种的次数后依然无济于事。我有十多年的养殖经验,以前也是这样做的啊。兽医也无法解答他的疑惑,更无法治好他家猪的病。当地防疫站过来也只是瞅瞅,说不出个原因。   陈红军问过村里不少的个体养殖户,他们都遇到了类似情况。   现在不是说猪的出生率不高,而是极低。晋中演武村的养猪户王伟吉对于自己这两年过山车似的养猪经历显得一筹莫展,他说,这两年关于猪的怪事经常发生,连兽医也不知怎么回事。去年,我们家先后有4只这样的母猪,生产前三天气喘吁吁,嘴里发出哼哼的响声,最后小猪没有生下来母猪就先死了。   还有些生下来的小猪,看起来很健康,但生下来没过多久也死了。去年,这些死去的小猪总共有几十头,重创了王伟吉的猪场。今年,这种情况依然没有好转:3月份,一只母猪生下来的全是死胎;4月2日,两只母猪生了两窝小猪,总共22只,现在只剩8只,其他全部死了。   王伟吉说:现在养猪赔钱赔得太厉害了,我养猪十几年了,这些情况是最近这几年才出现的。以前也会有死产的情况,但确实不会有这么高的比例。   演武村另一位养猪户称,他曾把一头母猪卖到屠宰场,屠宰场的人告诉他,这头猪的卵巢里都是水。   张超村村民左金玉也遇到这种情况,他说,有一家人的猪死了后,他想看看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于是解剖,惊讶地看到猪的肚子里都是水。而左金玉在去年因为死猪问题也损失惨重,有的小猪在母猪肚里就死了。还有60多头小猪长到了50多斤,莫名其妙地死了,赔了我6万多块钱。左金玉养了13年的猪,猪出问题主要集中在这几年。    养猪村的没落   地处吉林省榆树市西北部的弓棚镇,是全国闻名的生猪集散地。不过,当记者7月底到该镇调查时,发现这里很多村子的养猪业已经变得萧条。   在前往新农村21村前,就有弓棚镇的人说,那里家家户户都养猪,是名副其实的养猪专业村。当记者到达该村时,发现农户家家都有猪圈,但猪圈已经空空。在村民的指引下去找剩余的两家养殖户,但结果他们的猪最近都卖了。   如果他家没有那全村都没了。村口几名打牌的村民说,大多数猪都是这两年卖的,市场不好,疾病又多,小农养猪的风险太大。但记者问及是哪些病时,有农户说,有些病说不清楚,连兽医都治不好。   距离21村两里地的13村,现在也仅剩下1家养殖场了。13村村民康健民亲眼见证了这些年两个村子养殖业的兴衰。很多养殖户都是倾家荡产啊,个体养猪户这几年十有八九都亏了。曾经保持几百头养殖规模的康健民在去年底放弃了养猪,他说:一方面的冲击来自于市场,另一方面是各种病在这几年突然大量出现。   康健民介绍,这两年不仅有口蹄疫、心肌炎等疾病,还有很多未知的病。这些病兽医根本无法疹断,他们只会让你试药,这种不行换下一种,等我换几次猪都死了,气死人。对于有七八年养殖经验的康健民来说,他无法对这些从未遇到过的病求医问药,有的猪患病只能等死。   而母猪流产、死胎的现象,康健民也遭遇过。有一年我养10头母猪,2只母猪生下来的全部是死胎。康健民解释不清是什么原因。   距离弓棚镇十几里的9村,有100来户人家,路边到处堆积着各类粪便,臭气熏天。   目前这个村仍是养殖专业村,只不过养殖户的结构发生重大调整。据村民们介绍,以前这里80%的养殖户都是养猪,但现在这个比例只有10%,养猪的都改去养鸡了,也有的人出去打工了。   弓棚镇养猪就是从我们这个村子走出去的,现在成了这个样子。提到往日养猪业的辉煌,村民候德军不免有些伤感。   作为老养殖户,候德军的直觉是这几年猪的死亡率奇高,无论是几百斤的大猪,还是几斤的小猪,不知得什么病就死了。    玉米霉变导致的?   除了老鼠和猪以外,记者还在晋中发现了羊和狗出现异常的情况。   杨村的一位养羊专业户介绍,以前母羊一胎能生两到三只,但是,现在只有一只,最多时两只。   晋中南香村的李富云反映,自己家里的两只山羊今年也都流产了,这让他伤心不已。   永康村的一位收购羊毛和羊羔的农民介绍,最近两年,他经常会收到流产和刚生下来就死了的小羊羔。   一名狗贩子也与记者聊起,现在狗经常出现肝腹水或者肾腹水的情况,剖开肚子总会有很多水。他说,他现在一般不收购那些肚子大的狗,因为这些狗会亏本。   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些动物出现了让人不解的异常?   对于猪的异常,榆树兴源种猪繁育场场主赵万胜认为是因为吃了霉变的玉米。霉变玉米会导致猪的免疫力下降,免疫力下降可能会导致猪发情晚、猪流产、死胎等现象。   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研究所食品与营养委员会高级项目主任安雅克婷博士则给《国际先驱导报》分析,导致猪的生产出现问题,是因为它们食用了感染玉米赤霉烯酮(一种霉菌毒素)的玉米。她称,很多环境都会为玉米中的这种霉菌滋长提供最佳时机,比如在收割或运输过程中保温不当、种植期间、久旱不雨或阴雨连绵期间。除此之外,当玉米被害虫咬过或者上述原因,都会感染一种叫镰刀霉的霉菌。这些霉菌会导致猪生殖系统的紊乱,如早产、流产、死胎和发情周期异常。   不过,生猪养殖户们并不认同这些分析。他们告诉记者,自己用来喂猪的玉米并没有发霉,而且不可能四五年都发霉。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的阳谷县兽医贺裕在当地行医几十年,如今他已70多岁,他说,从去年开始,他注意到该县猪流产、死胎的现象比以往增多,最近他连续接待了几位求助的农民。贺裕说:猪出现这些情况是因为玉米发霉、细菌感染,或农药中毒引起,治疗这些病时需要对症下药。但是,农民反映他们的玉米并没有发霉、而且也没有发生中毒等情况。这让贺裕感到困惑,对于未知原因引起的流产和死胎现象,他无法治疗。   贺裕向记者透露,向他求助的农民都反映了类似的情况:家里种了先玉335玉米。   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些出现异常的动物,也几乎都吃过同一种玉米先玉335。    与先玉335有关和无关的   在记者调查的所有养猪户中,他们均表示,自从家里种了先玉335玉米,这些玉米就成了猪饲料。而猪出现异常,也都是在以这些玉米为饲料之后。   晋中的羊虽然不是直接吃的先玉335,但是主要饲料是当地用玉米做完醋后的玉米渣,就是当地俗称的醋糟。   而在记者走访的晋中和榆树的农村,先玉335占据了大半壁江山。刘旻告诉记者,正是在种植了这种玉米后,他发现老鼠逐渐减少了。   记者在弓棚镇新农村9村采访时,发现了一家母猪没有出现异常的养殖户。她从去年开始养母猪,目前保持十几头的规模,她称家里的母猪一般都有12头的产子率。记者特地问到了猪的饲料问题,这位养殖户介绍,她喂的是自家种的玉米,主要是国产的信誉1,她没有种过先玉335。   而在晋中地区收购玉米的老张介绍,今年5月份,他到乌金山镇神堂沟村收玉米时,打开囤积玉米的囤子,意外地发现了10只大老鼠。他已经好几年没有看到大老鼠出囤的景象了。而那户人家种植的是普通玉米。该村距离晋中20多公里,处于丘陵山区,先玉335在该村的种植面积只有5%左右。   不过,记者采访的农民很少怀疑是他们给动物吃的饲料出了问题。甚至有人认为,吃玉米能吃出问题是天方夜谭,老鼠出问题,人也应该出问题。而 有专家告诉记者,先玉335在2004年正式推广,2006年开始普及。5~6年的时间,老鼠可以传递20代以上,猪可以传3代,而这个时长仅为人的生命周期的十分之一,因此,老鼠表现突出,人却不会出现严重的反应。   刘旻去年10月开始上网,当他从互联网上获知世界上还存在转基因玉米这回事,他就开始怀疑起先玉335的身份来。他记得当时推销玉米种时,推销员说过这种玉米是美国品种,抗病、抗倒、抗旱、增产效果好。    父本是转基因   农民的观察也往往高于科学家的发现,许多线索农民更能够提供,而学者经常在实验室里。实验室里的一些数据相对于现实问题是显得苍白的。对于刘旻的怀疑,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蒋高明认为,暂时虽不能完全肯定先玉335是转基因玉米,但是从种种迹象看,这个玉米可能是有些手脚的。   刘旻的怀疑源于转基因食品在其他国家已经引起的动物反应。在世界多个国家的转基因动物实验中,都发现了与晋中和榆树地区类似的动物异常现象。其中,美国国家科学院和美国卫生部等部门发表的文献说明了世界各地由于使用转基因饲料出现异常的案例,包括内脏发生异常的老鼠,假孕或不育的猪和非正常死亡的母牛。行业组织报告还说,英国市场出现转基因大豆食品后,居民的过敏症上升了50%,巴西出现同样状况。报告称,这些异常是审核转基因食品产品的时候所没发现的。   那么,先玉335是转基因玉米吗?根据中国农业部门的公告,先玉335是美国先锋公司选育的杂交玉米,其母本为PH6WC,父本为PH4CV,均为先锋公司自育。   先锋良种国际有限公司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时称,先玉335不含有转基因成分,该品种在审定过程中经过严格的审查,为非转基因玉米新品种。   查证的过程异常艰难。无论是在先锋公司的中文英文网站上,还是美国农业部和FDA网站上,都查不到关于先玉335父本母本的数据信息。记者就此向多位专家求教,大都称不了解或者难以证实。   后来在一位海外读者的协助下,本报记者终于在美国专利商标局的官方网站上查到了关于PH4CV的信息。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984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谁动了它们的基因? 老鼠不见了——山西、吉林动物异常现象调查
DLUTBMGEPM 2010-9-18 16:38
据 2010- 年 9 月 17 日出版的《文摘周报》转引自《国际先驱导报》的报道:当种种动物异常现象摆在眼前,转基因突然成了绕不开的话题。也许,争议、发现异常并非坏事,它可以提醒人类,那些未知的不确定的风险,其实近在身边。    消失的大老鼠    一直深受鼠患之苦的山西农民刘 旻 , 现在却为当地老鼠绝迹而感到不安。刘旻是山西晋中张庆乡农民,家里种了十来亩玉米。过去,家里的老鼠经常是蹿上蹿下的,需要买剧毒的鼠药,从三年前开始,我突然发现即使不放老鼠药,也少有老鼠吃家里东西了。刘旻说为此,刘旻开始观察村里的老鼠情况。他跑去问贩卖玉米的,他家里堆积如山的玉米也不见大老鼠光顾,偶而只看到小老鼠。即使是小老鼠,也是呆头呆脑,看上去还不会分辨方向。    今年 5 月,记者在晋中 8 个村庄走访,进一步印证了刘旻所说的动物异常情况,并发现了当地另外的怪事:母猪产子少了,不育、假育、流产的情况比较多。村民张健红养了快 10 年猪,他说,以前他家养的 20 多头母猪,一窝猪最多能生 16 只,从来没有低过 10 只的。也就是在四年前,他发现母猪生的小猪越来越少。还有些生下来的小猪,看起来很健康,但生下来没过多久也死了。    地处吉林省榆树市西北部的弓棚镇,是全国闻名的生猪集散地。不够,当记者 7 月底到该镇调查时,发现这里很多村子的养猪业已经变得萧条。除了老鼠和和猪以外,记者还在晋中发现了羊和狗出现异常的情况。杨村的一位养羊专业户介绍,以前母羊一胎能生两到三只,但是,现在只有一只,最多时两只。一名狗贩子也与记者聊起,现在狗经常出现肝腹水或者肾腹水的情况,剖开肚子总会有很多水。他说,他现在一般不收购那些肚子大的狗,因为这些狗会亏本。    玉米惹的祸?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些出现异常的动物,几乎都吃过同一种玉米先玉 335 。在记者调查的所有养猪户中,他们均表示,自从家里种了先玉 335 玉米,这些玉米就成了猪饲料。而猪出现异常,也都是在以这些玉米为饲料之后。晋中的羊虽然不是直接吃的先玉 335 ,但是主要饲料是当地用玉米做完醋后的玉米渣,就是当地俗称的醋糟。刘旻告诉记者,正是在种植了这种玉米后,他发现老鼠逐渐减少了。    记者在弓棚镇新农村 9 村采访时,发现了一家母猪没有出现异常的养殖户。她从去年开始养母猪,目前保持十几头的规模,她称家里的母猪一般都有 12 头的产子率。这位养殖户介绍,她喂的是自家种的玉米,主要是国产的信誉 1 ,她没有种过先玉 335 。    有专家告诉记者,先玉 335 在 2004 年正式推产, 2006 年开始普及。 5 6 年的时间,老鼠可以传递 20 代以上,猪可以传三代,而这个时长仅为人的生命周期的十分之一,因此,老鼠表现突出,人却不会出现严重的反应。    转基因疑云    农民的观察也往往高于科学家的发现,许多线索农民更能够提供,而学者经常在实验室里。实验室里的一些数据相对于现实问题是显得苍白。对于刘旻的怀疑,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蒋高明认为,暂时虽不能完全肯定先玉 335 是转基因玉米,但是从种种迹象看,这个玉米可能是有些手脚的。    根据中国农业部门的公告,先玉 335 是美国先锋公司选育的杂交玉米,其母本为 PH6WC ,父本为 PH4CV ,均为先锋公司自育。先锋公司在接受采访时称,先玉 335 不含有转基因成分,为非转基因玉米新品种。查证的过程异常艰难。记者就此向多位专家求教,大都称不了解或者难以证实。    后来在一位海外读者的协助下,记者终于在美国专利商标局的官方网站上查到了关于 PH4CV 的信息。    PH4CV 的类别编号包括 800/302 ;在美国专利法的规定中, 302 即指基因修饰。长长的专利资料文件显示, PH4CV 的开发包括了使用 BT 和 HT 转基因技术这是用于商业化大宗农作物仅有的两类转基因技术。    对转基因问题非常关心的云南财经大学社会与经济行为研究中心教授顾秀林认为,转过一次基因以后的作物不论经过多少代自交,然后再做多少次杂交,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杂交品种,而是转基因品种。    如果是这样的话,山西、吉林等地的各种动物异常反应就有了比较合理的解释,因为世界各地独立试验均揭示转基因食品喂养动物会出现肾脏和肝脏损害、生殖系统出问题、免疫不正常,而这种大面积、多地区类似的异常反应也绝非仅仅是环境因素改变而形成,这意味着转基因玉米正在我国进行着实实在在的非模拟检验。一位业内人士说。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4/201009/181301.html 先玉335:美国种子扩张速度惊人 编辑手记:接近真相让人如此不安 立此存照
个人分类: 未分类|4258 次阅读|0 个评论
鼠行猫事无须胆,以大欺小犹见欢
fs007 2010-7-23 09:23
摘要 :大学校园的奇景之一就是鼠辈横行。鼠辈的大胆在于,不但偷盗,还用屎尿破坏,甚至直接挑战人类耐心。鼠咬伤严重者可致命;鼠害不但传播疾病,还造成大量的直接经济损失;鼠害分三种,有人就有鼠。鼠性奸诈,自相残杀,鼠行猫事无须胆,以大欺小犹见欢。用豌豆堵其肛门,无机会排泄,则鼠会狂咬其类,还人清静,是为灭鼠妙法。 全文 : 老鼠是昼伏夜出型的动物,不过,大学校园里的老鼠有几分书卷气,觉得老是躲在黑暗中不够光明正大,也不时有老鼠拖儿带女在大白天出来散步,构成大学校园奇景之一。 图一:校园奇景鼠辈横行 形容人怕事,常说胆小如鼠。老鼠胆子很小么?不,它们其实是最为小心谨慎但又最为大胆的动物,人们常常错误地把老鼠小心谨慎行事当着它胆小的特征。老鼠是少有的敢侵入万物之灵的人类的栖息地偷东盗西的动物之一,它们不但偷取人类的粮食,还会任意地在上面拉屎拉尿,俗话说,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饭,这只是对人类而言,人把这一锅被破坏的饭扔出去,就正中老鼠们的下怀:老鼠的名言是,吃进去的,绝不吐出来,而拉出来的,可以吃进去。 老鼠根本就不在乎人类多么憎恨它们,如果说偷食溺粮还不够大胆,它们还会直接攻击人以挑战人类对它们的耐性。人们对老鼠恨之入骨,但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早在文明发源之始,就高唱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到现在,即使掌握了高科技,大家仍然与鼠为邻,摆脱不了它们的纠缠,无鼠之乐土,遥遥无期。人且畏鼠,鼠胆岂能不大。 在大学校园中的一次噩梦是老鼠带来的,深睡之中,有人挠头刮耳,警觉后以手击之,然后听见一阵子毕毕拔拔的声音,方才意识到是一只老鼠光临了自己的枕头。现在回想起来,仍然不禁毛骨耸然,要是那小子把我耳朵当成磨牙的工具,岂不惨也。 老鼠依人而居,靠偷取人的食品与家中可食之物为生,但它并不因此感激主人,或者对主人客气。鼠咬伤虽不常见,但估计人一生被鼠咬伤的可能性接近1.5%。老鼠咬人稍微喜欢女人一些,不过,它最喜欢的还是小孩,不足5岁的小孩最易被鼠咬伤。老鼠咬人还分人种,它喜欢黑人胜过白人,不过,它对西班牙裔最为情有独钟,咬他们的几率是黑人的四倍。 欺付弱小是老鼠天性,鼠咬伤发生在穷人远比富人多,发生在处于因精神障碍或者疾病状态而行为能力减弱的人远比健康的人为多。当然,绝大多数咬伤都发生在人熟睡之后。它喜欢咬的部位是人突出在外的部位,最常见的是上肢手指,其次是脚,再其次是脸。 鼠咬伤一般并不严重,不需要特别的处理,常规清洁贴上创可贴即可,但也可能发生严重的糟糕的伤口,需要医生处理。鼠咬伤可能因为鼠的口鼻腔内的小螺菌与念珠状链杆菌引起鼠咬热,有潜在的致命性,未经适当治疗,死亡率可达10%。鼠咬热如果不治疗,在中国多表现为每3 天发烧一次,是小螺菌引起的,如果发热不规则,则可能是念珠状链杆菌引起的。鼠咬热可用青霉素治疗,有显效。 除了鼠咬伤,老鼠还能传播包括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以及斑疹伤寒等几十种疾病。老鼠对环境有着惊人的适应能力,它能很快耐受鼠药,甚至能在核爆炸后的现场安然无恙地生活,而其它动物都遭到毁灭。一般而言,在人所在的地方,有多少人,就有多少鼠。而在管理不善、灭鼠不力的地区,鼠口可能远远超过人口。一只老鼠一年可损耗多达9公斤粮食,而一对老鼠一年可产生上万后代,因此,鼠害是一项持续挑战。 最常见的老鼠共有三种,小家鼠(House Mouse)、黑家鼠(Black Rat,又叫房顶鼠Roof Rat)、与挪威鼠(Norway Rat,又称褐家鼠,Brown Rat)。小鼠(Mouse)与大鼠(Rat)属于不同的种,而两种大鼠则基本上算是同类分处不同的地域。黑家鼠起源于亚洲热带地区,而褐家鼠起源于中国北部,小家鼠可能起源于印度。小鼠大鼠都随着人类活动而播散开来,现在凡有人的地方,就会有鼠。 图二:区分未成年的大鼠跟成年小鼠 老鼠属于群居动物,如同其生命力一样,在其社会生活有极大弹性。在数量稀少时,土地资源丰富,就表现出捍卫领土的强人姿态,一夫多妻,不容它鼠染指;而当鼠密度增加,土地资源不再丰富时,就完全没有主权观念,夫妻关系解体,混杂而居。混杂的交配关系导致精子竞争,也导致了大鼠那引人注目的大睾丸,如果60公斤重的成年男性有大鼠那么大的睾丸,那么他的睾丸会有7两重,拳头那么大,遵从吃什么补什么的观念,可能是壮阳的最佳补品了。小鼠性生活要保守些,这方面不突出。 图三:成年大鼠跟小鼠易于区分。大鼠的屁股上不是自带座垫,而是鼠有多大卵,就有多大胆。 老鼠除了挑战人的耐性,大肆破坏人的生活,自己生活糜烂外,它们还特别凶残。英文形容竞争激烈或者人与人相争的残酷状态时,常说那是一个鼠相食(Rat-eat-rat)的世界。在老鼠宣布领土主权时,它们对于入侵者虽然不客气,但通常采用的是递解出境的策略,如果侵入者不反击进行避让,通常不会发生过分的争斗。但是如果鼠界发生了大饥荒,老鼠就会通过同类相残,享用自己同胞的尸体而渡过难关。 鼠辈互相残杀,有一个专用名词,鼠谋杀(Muricide)。老鼠奸狡巨滑,如果没有便宜可捡,对同类还能相安无事,不过,如果大鼠遇到了小鼠,有现成便宜可捡,大鼠会毫不犹豫地扑向小鼠,将之杀死,吃肉渴汤。 大鼠捕杀小鼠,其凶狠程度不亚于猫捕鼠,往往一击而中,专攻头颈背脊等生命的最重要环节,绝大多数时候会咬断脊柱,持续时间不过几秒,小鼠便会伤重而亡。猫捉老鼠有时还会戏耍一阵,给予老鼠逃命机会,但大鼠从不给小鼠这样的机会。大鼠杀死小鼠后都会饱餐一顿,不少还会毫无顾忌地将之开肠破肚,故意弄出一幅惨景来。 在野生的大鼠,可能高达70%都有过以大欺小、杀鼠毁尸恶行。即使是实验室用的研究用大鼠,是经过选择的比较温顺的类型,如果机会适当,它们也会捕食小鼠。大鼠捕杀小鼠尽管是一种本能,还是要受外在因素影响,比如二者本来是邻居,或者一起长大,大鼠针对小鼠下手的可能性就大减。野生大鼠跟陌生小鼠相处,80%都会循机杀鼠,而如果是跟小鼠一起长大的,那么它杀鼠的几率就降到了10%以下。 小鼠跟害怕猫一样地害怕大鼠,即使是闻到大鼠的尿,也会逃之夭夭。如果不能逃避,小鼠则会摆出搏斗姿态,意欲捍卫自己的生命与尊严。 当年在大学学习《生物化学》,一位教授讲课论及捉鼠,眉飞色舞,讲得远比专业知识精彩。他说,最好的灭鼠办法,是在家里捉住一只老鼠,于其肛门塞进一粒豌豆,然后将肛门缝上,放其归穴。几天后,这位能吃不能拉的家伙就会发狂,针对同穴的老鼠狂咬乱攻,老鼠奸滑,谁也不愿跟疯鼠相斗,大家竞相逃命,房主于是便可得一时安宁。 你如果没有猫,而又不堪于鼠患困挠,不妨试试生化教授的灭鼠秘籍。
个人分类: 科学普及|10100 次阅读|8 个评论
十二生肖,有鼠无猫
热度 1 fs007 2010-7-22 12:37
摘要 :十二生肖中以人见人厌的老鼠为首,没有人见人爱的猫。十二起源于最早人类对时间的认识,而编制生肖是巫师对人群义务教育的一种手段,采用的是人们生活中常见或者常用的动物,鼠辈是哺乳动物中最多种类的动物,老鼠在历史上很早就与人相伴,成为人类生活中无法排除的祸害,故而鼠进入了生肖。猫随鼠至,为人身边的老鼠这个食物源而进化为猫,再主动引得人收养,进入人类生活环境较迟,故而生肖无猫。 全文 :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为什么十二生肖中首先就有人人讨厌的老鼠,而没有大家都喜欢的猫呢? 在解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解答为什么古人采用十二,而不是其它的数字,比如十,来定义生肖。 人类走向文明的第一步是产生自我意识,我思故我在这个哲学命题之所以重要,就在这里。计算机也可以完成众多的逻辑运算,但它没有自我意识;动物循本能而动,它们不会思考自己在所处环境中的地位,其自我意识仅仅是对环境直接刺激的反应;即使它们会产生社会性生活方式,甚至形成文化,动物中不会产生文明。 文明的标志之一就是宗教崇拜,另一个说法叫巫术,还有更为贬义的词,谓之封建迷信。从生物学上来说,人进化到古猿的时代就有了超大的脑容量,而其对环境所知,几乎是空白,在这种形式下,巫术与崇拜是人试图启用这个超级意识器皿的自然结果。 人在所能感知的四维时空中,其三维几何定位已经在动物中就形成了,进化层次稍高的动物就知道自己身处何地,也会精确地定位捕捉食物,但动物缺乏时间观念,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年龄动物的年龄是人加给他们的。人形成强烈的自我意识的关键是定义时间,在历史上,编制与修定历法是文明进步的核心事件。 如果你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你会如何来定义时间呢?无疑,上帝或者自然界给你提供的最大线索就是太阳与月亮。对于古人来说,最先感觉到的是地球自转周期,即白昼与黑夜,这是最易观察到的现象;紧接着天的概念,产生了月天空中除太阳之外的最大的星星的周期,它每月都要亮,称之为月亮;观察到每十二个月季节就会重复而产生年的概念,是古人在时间观念上迈出的最大一步。 十二月是古人划分时间的核心,以天为单位计算时间非常不便,需要将一天划分为更小的时段,自然而然地,人们会使用十二这个数字,中国人将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而不少文明则将白天与黑夜各自划分为十二个时辰,也就产生了现代的所谓24小时制。 对于早期的部落来说,巫师是文明的灵魂,是人生的意义所在,是知识的源泉。但这一地位随着相关历法知识在人群中的传播而动摇,人脑这一巨大意识器皿装下有限的部落经验与时空知识,尚有巨大空白,留下我们向各个知识领域扩展的余地,当然,少不了巫师脱离实际而专门系统性地研究神秘现象而彻底巫术化。巫术化的巫师逐渐丧失了人类的精神领袖地位,而被系统性地发展伦理道德的宗教领袖取代。 巫师向我们贡献了十二生肖。十二生肖起源于早期人类对环境动物的认识,当我们对这些动物所知甚少时,是巫师的想像与随意的解读构成的一个系统的认知地图,对于古人来说,十二生肖如同现代的九九乘法表加上众多的儿童画册,对于人类启蒙教育贡献非凡。 如果你明白了十二生肖的划时代意义,就明白了为什么会有动物入选而其它动物不会入选。简而言之,十二生肖中除了龙以外,其它都是人类生活中的最熟悉最引人注目的动物,在少数民族,其十二生肖中会采用他们各自熟悉的动物代替其中一些动物,比如海南黎族以虫代虎,柯尔克孜族则以鱼代龙,用狐狸代猴子。 鼠高列榜首,因为它是人类最早的邻居之一。在哺乳动物中,种类最多的,就是鼠辈啮齿目的动物,约占哺乳动物的40%。而啮齿目动物一半以上,在鼠科(Muroidea),也就是我们最常说的老鼠。跟人类相伴的是小鼠(Mouse)与大鼠(Rat),是传播疾病、破坏设施、消耗与污染粮食的最重要的有害生物之一。即使是在发达国家,据估计鼠口也超过人口,控制鼠害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极大的挑战。 啮齿动物有两对门牙,会持续生长,它们要持续啃咬来消磨门牙,牙齿可以断钢切铁,为它们偷取食物破坏人类生活设施提供便利。因此,依人而居的老鼠在大多数人类文化中不受欢迎。不受欢迎并不代表人类可以轻易从生活中驱逐它们,老鼠有着惊人的繁殖能力与适应能力,一对老鼠在一年内就可以产生上万的后代,在3年内,可以产生多达3.6亿! 因为体积小,老鼠的能量消耗极大,一个老鼠在一天内需要消耗达其体重的1/3的食物,极强的繁殖能力加上极大的消耗,老鼠面临很大的获取食物的生存压力,驱使它们在人类的生活环境中搜寻一切可吃的食品,人爱吃的它们不客气,人吃剩下的东西,它们也照偷不误。由于它们之无所不在,以致于美国药品食品管理局(FDA)也为它们设置一个容忍上限当然不是零容忍FDA规定,每100克花生酱中,允许平均有两根鼠毛。 鼠害每年造成美国200亿的经济损失,但其超强的生存能力让拥有核打击能力的美国人都没有办法。老鼠陆上能跑,短跑速度达到11米/秒,跟奥亚选手不相上下;入水能游,它潜水时间可达15分钟,能游800米不歇气;还能扮空中飞鼠,从数米高跳下而毫无伤害;人发明了华法林灭鼠药,不到一年时间,有的老鼠就把它当饭吃了;即使是在核爆炸现场,动物基本灭绝,但老鼠可以活得上好。 鼠害如此严重,在历史上,中央政府定下的税收任务,到了地方政府,可能会翻倍,因为中国的传统农业社会征收实物税,等把粮食搬到中央政府所在地,鼠耗就会让它损失很大一部分,遇到贪心的官员,征收鼠耗会变成收刮老百姓的工具之一。老鼠严重加剧了农民的负担,所以老鼠在中国有一个恶名,叫耗子。 常见的大鼠与小鼠分属不同的种,它们之间不能交配,在进化史上,它们在起码800万年以前有共同的祖先。它们依人而居,估计跟人类历史一样久远。面对这样一个昼伏夜出、有着顽强生命力与巨大破坏力的伙伴,人类充满着敬畏,印度教的象头神Ganesh就随时带着一只老鼠,在印度的拉贾斯坦邦Karni Mata神庙,老鼠被当着族人转世,该庙内有数万只老鼠寄居,据说无意中踩死了老鼠,会被要求赔偿同等大小的一只金老鼠。因此,中国人创制十二生肖,首先想到老鼠,并非偶然。 自然界鼠辈盛行,它们体小善于钻营,偷抢盗骗,凡能吃的,都咬上一口,当然数量就庞大起来,对于自然界的肉食动物就是一个不小的诱惑,其中之一就是猫。猫是肉食动物,对植物性食品完全没有兴趣,如果其食物中不含足够的蛋白质(20%以上),猫就会产生严重的健康问题。因此,鼠辈的兴盛,也就带来了猫的繁荣,猫科动物有的就逐渐特化为专抓鼠的猫当然,小鸟如果能抓住,也可以饱餐一顿。 人在自然界占了绝对优势,老鼠赖上了人,过上衣食无忧的富足生活,也就引来了猫。猫科动物的形象因虎而定,猫几乎是虎的缩小版,老年的虎会因缺牙失去捕兽能力而伤人,因此人对虎与猫有着特大的戒心,以致于人宁愿被恶邻侵害,也不愿让猫接近。猫不愿放弃家鼠这一巨大的食物来源,于是乎就发生了进化史上最神奇的一幕:猫主动地让人收养。 动物在家畜化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包括形态与功能的演进,到最后,家畜化成功的动物几乎完全丧失回到野外生存的能力,必须完全依赖于人。这种变化不出现在猫身上,它们回到野外,完全能够独立地生存。猫为了让人接受进入人的活动领域捕鼠,它们发生了形态与功能性的进化,比如形体变小,不再对人具有威胁性;性格变得乖顺,让人乐于接近;猫在捕获老鼠后,甚至会忍住立即享用的诱惑,把战果带着人面前来分享。猫用它的天性征服了人,让人自然而然地收养了它,进入了人类生活,得享一个巨大的食物源家鼠。 相对而言猫进入人类的生活很迟,估计只有不到一万年的历史,而进入中国,估计只有两三千年的历史,而中国人大规模养猫,估计只有几百年的历史,因此,尽管猫为人所喜,它没能进入十二生肖。中国的十二生肖传到越南,越南人就毫不犹豫地把兔子拉了下来,把猫加了进去,所以猫也不是绝对地跟十二生肖无缘。
个人分类: 科学普及|7484 次阅读|2 个评论
草原,我们曾经的美丽家园
TUGJAYZHAB 2010-6-26 20:25
草原,是我们中华民族曾经的美丽家园,而不是待开发,待征服的蛮荒之地。 前几天,看到了《科学网》上发表的草原的照片和博友“没有风吹草低,也现牛羊的”评论,但为了不扫大家的兴致,没有说话。 昨天,看《人民日报》海外版 6 月 23 日报道,内蒙古,甘南等地今年发生严重鼠害。 据文章透露,相关部门权威人士认为:“老鼠是草原退化的元凶”,“用飞机防治效果最好”,“资金缺口巨大”,“亟须技术含量更高的药物” ,… 。 我仿佛听见了飞机的轰鸣,看见成吨的 !!!毒药!!! 撒向我们曾经美丽的家园,感觉到了“草原管理者”的狞笑。 哀。
个人分类: 草原文明|1815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中國首個間諜大案 因2隻老鼠破案
jiangjinsong 2010-5-14 22:03
中國首個間諜大案 因2隻老鼠破案 【中央社╱台北14日電】 2010.05.14 07:56 pm 中國第一個間諜大案,竟是因為2隻粘黏了放射性物質的老鼠而破案。 43年前,1名外國人攜帶2隻老鼠,被廣州海關扣留。經檢測,這2隻老鼠身上粘有不同程度的放射性物質,化驗鑒定後的放射性物質數據,與中國西北核工業生產基地的放射性數據相同。 中新社報導,中國文史專家近日在「文史春秋」撰文披露新中國建立後,西方國家針對大陸的這起「第一間諜大案」。 1名持英國護照的外國人攜帶2隻可疑老鼠,被海關檢查人員發現,北京市公安局偵察員張文奇,受命過問此事。他找2隻相似的老鼠,悄悄將這2隻老鼠替換下來,送廣州市衛生檢疫局檢測,查明老鼠的來源地。 經檢測,送檢的2隻老鼠身上粘有不同程度的放射性物質,化驗鑒定後的放射性物質數據與中國西北核工業生產基地的放射性數據相同。據此研判,老鼠生活的地區有可能是原子工業基地。 報導說,據偵查,攜帶老鼠的是在蘭州某化工公司工作的英國籍專家喬治?瓦特。 巧合的是,當時中國透過英國1家公司引進1套價值2000萬英鎊的化工設備,安裝在蘭州某地。但工程進展很慢,前來「幫助」安裝的外國專家也不好好工作,經常到蘭州週圍逛,瓦特就在其中。 報導說,更難辦的是當時因為「文革」,北京市公安局處於癱瘓狀態,無人決斷。張文奇只得越級報告公安部副部長楊奇清。 聽了匯報,楊奇清表示,「不能放走,但要婉轉,不要打草驚蛇,要拖住他,給他開一條通道,讓他把『東西』給他的夫人,我們在機場張網!」 據報導,1967年9月5日,張文奇從即將搭飛機離開的瓦特夫人行李中,搜出發報機和膠卷。經鑒定,膠卷拍的是中國核工業基地的地形圖。這些底片經過特殊拼接,可以顯示不僅有原子彈機密資料,還有7張蘭州軍區完整的戰備地形圖,另3張是蘭州軍用機場地形圖。 楊奇清隨後向總理周恩來匯報案情,周恩來指示,「這個案一定要辦到底」。 不久,透過長途電話監控,又發現更重要的涉嫌人「許林德」,為進一步瞭解這個人,張文奇以技術專家的名義隨中國進出口公司考察蘭州這家化工基地。外國專家組長就是特魯茨?封?許林德,而他實際上是美國人。 為了防止情報透過外交途徑或外交郵袋轉移。張文奇加強對瓦特的監視工作。隨後,上海公安部門報告瓦特夫人已向間諜機關報告,她所攜帶的東西已被查獲。 接著,瓦特在北京新僑飯店收到蘭州寄來的包裹。經檢查,在給瓦特的外國食品罐頭商標內貼處,發現許林德給瓦特的命令:「喬治先生,你夫人帶出的『東西』已被查獲,請你寫一份向國際法庭控告中國政府的控告信,設法寄出後再自殺,以製造國際輿論。」 1967年12月12日,許林德在北京機場被捕。 由於這些外國人享有外交豁免權,處理不好就會引起國際糾紛。張文奇直接打電話向周恩來報告。很快地,在周恩來親自過問下,這起外國間諜刺探中國原子彈研製機密的大案被及時偵破。 var gaJsHost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https://ssl." : "http://www.");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gaJsHost + "google-analytics.com/ga.js'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try { var pageTracker = _gat._getTracker("UA-102965-1"); pageTracker._setDomainName(".udn.com"); pageTracker._trackPageview(); } catch(err) {}
个人分类: 尚未分类|2195 次阅读|0 个评论
恐惧症——我说不出来的苦衷
lxwang 2010-5-13 15:52
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落下的病根,我自小就特别害怕老鼠,说来惭愧,大丈夫怎能害怕小心的老鼠!老鼠是什么,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而我却怕老鼠,上街看见老鼠都不敢打! 刚才来所里的路上,远远看见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拿着拐杖,追赶着什么,快走近了才发现,他在追着打一只小老鼠,老人家喊着让我在这边拦住它,而我却不由自主地给它让了道,而且,心里还莫名的恐惧!我也有我的苦衷,从小我就害怕这东西,我还记得很小的时候,有调皮的小孩就拿死老鼠吓我,而每次我都吓得跑得老远。 后来我知道了这是一种心理疾病,叫恐惧症,英语里面叫Phobia,研一在中科院研究生院玉泉路校区上英语听说课的时候还学过这样一篇材料,其详细的解释是这样的,恐惧症是以恐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所害怕的特定事物或处境是外在的,尽管当时并无危险。恐怖发作时往往伴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当事人极力回避所害怕的处境,恐惧反应与引起恐惧的对象极不相称,他本人也知道害怕是过分的、不应该的或不合理的,但并不能防止恐怖发作。通常将其归纳为三大类:   1.场所恐惧症又称广场恐惧症、旷野恐惧症、聚会恐惧症等。是恐惧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60%。多起病于25岁左右,35岁左右为另一发病高峰年龄,女性多于男性。   2.社交恐惧症多在17~30岁期间发病,常无明显诱因突然起病。主要特点是害怕被人注视,一旦发现别人注意自己就不自然,脸红、不敢抬头、不敢与人对视,甚至觉得无地自容,因而不愿社交,不敢在公共场合演讲,集会不敢坐在前面。   3.单一恐惧症指患者对某一具体的物件、动物等有一种不合理的恐惧。 我也曾想努力克服这一心理疾病,心里也想,小老鼠怕我才对,它是被打的,还敢咬人不成?可每次碰到都会躲得远远地,甚至想到这种动物都会心里不舒服,唉,怕是这辈子拿这小东西都没办法了!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社会杂谈|3105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压电的生活应用
creator 2010-5-13 14:30
高压电的产生 一般电池规格1.2V,1.5V,4.5V,USB约4.7-5.2V, 9V,汽车点烟器12V,市电220V。用他们作为基础获得高压电都比较容易。 最常见的高压发生电路是Marx电路。 现在多有专属芯片来辅助 网上搜索可以获得很多电路图,要升至高达百万伏的电压都可以,比如一些电击设备如Taser等。而普通的电蚊拍的电压差不多2000多伏特已经足够。 1, 电蚊拍,电蚊诱捕钟罩,电蚊网 在两个金属网面之间产生约2000多伏特的电压,当蚊子接触时就会被杀死。 将电蚊拍的网面设置成钟罩型,在钟罩内部放置诱饵,即可电击蚊子,苍蝇。不用手动挥舞。最简单办法,将电蚊拍一直打开,防止在诱饵上。 2, 电老鼠 电老鼠220市电也行,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在将火线伸出头放上诱饵,当老鼠一尝就被掀翻,但是,如果没有中间电器的话,可能被识别为漏电而跳闸。 可以将电极绒球化,即把电极展开像蒲公英一样,回路不接地,诱饵放在中间,老鼠很敏感,一般不会吃感觉危险的东西,他们最多是在这个食物周围转转嗅嗅,看是否危险。如果将电极绒球化,可以使其在嗅的过程中就被电击。 1, 电灭蟑 简单的可以是线型,复杂点可以是点阵电针型(钉床结构,相邻针之间电极不同)。蟑螂跑得快,而且体积较蚊子大许多,所以,需要将电压升高。 双线可以做成长条形,放置在厨房里,在蟑螂活动的道路上拦截,一旦其从双线上爬过就会被电击。体积小,好放置。 钉板型需要不相邻的针脚串联起来,相邻针脚间形成电压差,当老鼠蟑螂爬过就会被电击,最好斜着放置,针脚可以是金属触点。吸引性更强。 为了防止威胁人,引起安全事故,可以在其上部增加一个塑料盖板,或者将边缘加宽,使得手无法触碰到。
个人分类: 经济生活|3444 次阅读|0 个评论
让老鼠学点孔孟之道,世界会变得更美好
大毛忽洞 2010-3-21 10:19
让老鼠学点孔孟之道,世界会变得更美好 老鼠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集团群体。 人类可以完全把兽中之王老虎消灭掉, 但是绝对不能完全把老鼠消灭掉。 老鼠什么都不怕, 老鼠不怕真老虎, 老鼠不怕纸老虎, 老鼠也不怕原子弹。 老鼠天不怕地不怕, 如果让老鼠学点孔孟之道, 老鼠的行为可能会像个君子! 研究西医的人整天折腾(小白)老鼠, 但是对老鼠的语言是一窍不通。 人们对篡改老鼠实验数据的科学家, 除了他们团队内斗能揭发出来之外, 学术界对他们一点办法也没有。 如果人们懂得老鼠的语言, 听听小白鼠的发言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下面的照片表明, 松鼠不但懂中文,而且还懂孔孟之道。 松鼠和老鼠是一类, 让松鼠给其他老鼠讲孔孟之道是可行的。
个人分类: 闲情和逸致|2951 次阅读|0 个评论
神奇老鼠四肢可再生(外一则)
sheep021 2010-2-17 21:31
杨孝文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被简称为MRL的神奇老鼠,这种老鼠被切除的四肢或毁损严重的器官可以重新长出。这一发现让人们看到了将来人类获得器官再生能力的希望。   美国生物医疗研究中心维斯塔研究所的免疫学教授埃伦卡兹表示,MRL老鼠的这种再生能力似乎是受大约十几个基因控制。她仍在对这些基因的准确功能进行研究。现在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人类也有类似的基因。   卡兹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这些老鼠具有这种独特的再生能力的:她注意到,科学家在实验老鼠的耳朵上打上识别孔,可是,一段时间后,这些识别孔全部愈合了。随后她对这种具有自愈能力的鼠种进行了一系列的外科试验。在一个实验中,老鼠的脚趾被切除,但它们又重新长了出来,甚至带有完整的关节。在另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将老鼠的尾巴切下,它们也重新长了出来。接下来,研究人员用冷冻器将老鼠心脏的一部分进行冷冻处理,结果发现,被冷冻的部分同样可以再生。老鼠的视神经和肝脏也发现具有这种再生能力。惟一没有重新长出来的是大脑。   研究人员还发现,将这种老鼠身上取下来的细胞移植到普通老鼠身上,这些普通老鼠也会获得再生能力。在移植后长达6个月的时间里,这些老鼠仍然具有这种能力。   卡兹解释说:我们发现MRL老鼠似乎拥有更高的细胞分裂速度,其细胞产生与死亡得更快,替换得更快。这似乎与老鼠的再生能力有联系。研究人员怀疑同样的基因会让老鼠拥有更长的寿命。   科学家早就知道,越是低等的动物越具有惊人的再生能力,许多鱼类和两栖动物可以重新长出内脏器官甚至全部肢体。人的血液和外层皮肤也具有再生能力,但其他器官无法再生。   这可能因为,大多数哺乳动物的细胞开始时都具有发育成任何种类细胞的潜力,可它们很快就变得非常具体化了,这使得哺乳动物可发育出更复杂的大脑和身体,但也剥夺了它们的再生能力。   《环球时报》2005年08月31日第二十四版 2007-05-25 老鼠体内发现沉默基因 助受损心脏自愈   新华网    新华网华盛顿5月13 日电 美国哥伦比亚大 学医学中心研究人员研 究发现,实验鼠体内一 个原本沉默的基因 得到表达后,实验鼠就 能自我修复受损的心脏 。这一发现有助于寻找 心脏病的新疗法。 传统的心脏病疗法包括 进行搭桥手术绕过 受损心脏的坏死细胞进 行治疗以及进行心脏移 植手术等,而哥伦比亚 大学研究人员在实验中 采用的方法却迥然不同 。 研究人员发现,实验鼠 体内有一种名为cyc linA2的基因,它 只在实验鼠处于胎盘的 时期表现活跃,而在成 年实验鼠体内保持沉 默。cyclinA 2与细胞再生有关。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通 过基因技术使一部分实 验鼠体内原本沉默 的cyclinA2基 因得到表达,对另一部 分实验鼠则不进行任何 操作,然后使这些实验 鼠都患上心脏病。结果 发现,cyclinA 2基因得到表达的实验 鼠得以幸存,而对照组 实验鼠则因心脏衰竭而 奄奄一息。 这一成果刊登在最新一 期美国《循环研究》杂 志上,研究人员下一步 打算在人身上进行此类 研究。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6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克雷洛夫寓言-----老鼠开会
热度 1 ljh21st 2010-2-9 11:00
有一回,老鼠们召开一次特别的代表会议,来宣扬它们鼠类的伟大业绩。会议组织者规定,参加这次会议的惟一条件就是要有一条长长的尾巴,而且尾巴要长过自己的身子,因为在它们看来,尾巴越长的老鼠,脑子就越聪明,办起事来手脚就更麻利。而尾巴短,甚至没有尾巴的老鼠,一定是在与其它的老鼠的打斗或者在偷取人类的食物时被同类或者人类所设计的种种武器所伤,如果有很强大的本领,那些老鼠怎么会失去那优美的长长的尾巴呢? 于是,按照规定所有那些尾巴不够长或者没有了尾巴的老鼠都被拒之于会议之门槛之外。 到了晚上,老鼠国宣扬业绩的代表大会开幕了,当所有与会者都安静地就座以后,忽然一个角落里发生了一阵骚动。原来那里有一只没有尾巴的老鼠,它竟然雄赳赳气昂昂地坐在主席台上,老鼠们都低着头互相耳语:喂,你说那只没有尾巴的老鼠,它凭什么参加会议,而且还在主席台上? 这只老鼠连自己的一条尾巴都保不住,他凭什么坐在主席台上,难道我们能指望它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吗?难道我们能指望它来建立我们伟大的业绩,保卫我们神圣的国家吗? 请安静。这时,大会的主持发话了,各位同仁,很高兴大家参加这个会议,今天我们所有到场的,都是我们老鼠国最优秀的。 也包括主席台上那只没有尾巴的老鼠吗?一个声音问道。 主持愣了一下,然后说:噢,关于这一点,我想大家都会理解,并能够宽恕的,大家不要小瞧它,它虽然没有了尾巴,可它是为了一个伟大的人物失去它的尾巴的,它的尾巴以前也是那么长,长的可以绕它的脖子五圈还多。哦,是的,尾巴丢的伟大而神圣,就这样。 一只小老鼠悄悄地跟它旁边的老鼠说:什么伟大而神圣,全是胡扯,我认识那只没有尾巴的老鼠,它是市长的亲戚,它的尾巴是偷吃东西时被老鼠夹子夹掉的。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23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矮象和硕鼠
woodenson 2010-1-21 20:48
还是方舟子的转载,这篇文章里虽然没有明说,但还是影射了一下google事件。从我本心而言,我觉得google的服务确实很棒,但说google离开了,我会怎么样,倒也没有那么强烈的反感。正如一位友人说的,有了空的生态位,总会马上会被填充的。不过,对于文章中的岛屿法则,我还是愿意相信。 矮象和硕鼠 方舟子 提起庞然大物,我们往往会想到象。象是现存最大的陆地动物,最大的 非洲丛林象的身高能超过4米,体重能达到12吨。象刚生下来时的体重通常就 有120千克。它们是如此庞大,以至我们习惯充满敬畏地称之为大象。 但是有一种象的形象很难让人将它冠以大字,它们成年时身高还不 到1米,体重只有大约100千克,和猪的大小差不多猪鼻子插葱有时的确 是可以装象的。这样的矮象一定很可爱,可惜它们只生活在更新世,已在大 约1万年前全部灭绝。 矮象并不是大象的祖先,在它们之前大象早已进化出来。相反地,矮象 是从大象进化来的。这些矮象的化石是在地中海的西西里岛和马耳他岛发现 的。在地中海的其他岛屿,也有类似的矮象化石出土。大约600万年前,地 中海的海水被部分或全部蒸发了,生活在大陆的大象得以迁移到这些岛屿。 后来随着海平面的上升,这些大象的后代与世隔绝,在岛上进化成了猪一般 的矮象。 为什么大象的后代变成了猪了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 先问一下,为什么大象要把身体弄得那么庞大呢?原因很简单,身体庞大是 它们保护自己的法宝。当大象的身体大到连老虎、狮子也望而生畏时,大象 就没了天敌,可以自由自在地吃草。但是身体庞大也意味着要消耗大量的食 物。一头成年大象每天要吃上一、两百千克的植物。而一个大象群体为了避 免近亲繁殖,通常有几百头大象,它们消耗的食物量大多惊人。 在地中海的岛屿上,没有大型的肉食动物需要抵御,大象身体庞大的优 势消失了,劣势暴露了出来。在岛上,资源非常有限,没有足够的食物来维 持一个大象群体,身体大的象饿死,身体小的象由于需要的食物量也少,反 而容易生存下来。要维持一个500头大象的群体,可能至少需要几千平方千米 的空间,但是要维持一个同等数量的矮象群体,有几十平方千米的地盘可能 就足够了。这样,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大象的身体就变得越来越小。 不仅大象如此,其他大型食草动物到岛上繁衍后,由于没有天敌,也由 于缺乏食物,它们后代的身体也会逐渐地变小。甚至人类也是如此。2003年 在印度尼西亚的弗洛里斯岛发现的史前矮人(已在大约12000年前灭绝), 身高只有大约1米。 但是对俗称老鼠的啮齿动物来说,情形却正好相反。老鼠体型小的原因, 也是为了避免被天敌吃掉,因为身体小容易躲藏。到了岛上以后,没有那么 多天敌,甚至根本就没了天敌,没有必要再躲躲藏藏,身体小的劣势就暴露 出来了,因为身体太小,热量容易散失,而且能吃的食物种类有限,比如粗 一点的植物就咬不动。对老鼠来说,身体大一些反而更有优势。在岛上生活 的啮齿动物的身体通常要比在大陆生活的大很多。例如在弗洛里斯岛上原来 生活着一种窟山鼠(已灭绝),和猫一样大。 不过,和在乌拉圭发现的一种豚鼠相比,窟山鼠就是小巫了:这种乌拉 圭豚鼠比牛还大,体长3米,高1.5米,重达1吨,比矮象还要大得多。幸运 的是这种可怕的硕鼠生活在200~400万年前。在当时,巴拿马地峡还未出现, 南美洲和北美洲是分离的,南美洲实际上是一个大岛,北美洲的剑齿虎等天 敌还过不去享用这些硕鼠。现在还生活在南美洲的花背豚鼠是硕鼠的近亲, 而花背豚鼠的体长只有80厘米,体重只有15千克,这在现在啮齿动物中已经 算是大的了。 当大型的哺乳动物迁移到岛屿,它们的身体通常会逐渐矮化,而小型的 哺乳动物则相反,它们的身体会逐渐巨化。这种现象被称为岛屿法则。 这个进化速度会非常快。对88种岛屿哺乳动物(其中一半是啮齿动物)的 调查表明,它们的进化速度要比大陆哺乳动物快两倍。 人类的文化进化其实也存在类似的岛屿法则。对人类社会来说, 岛屿并不一定是地理意义上的。开放的岛国可以包容世界,自我封闭的 大陆国家却是文化的岛屿。一个国家如果闭关锁国成了世界的孤岛,那么由 于缺乏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和文化交流,也会很快地让伟人矮化,鼠辈巨化。 这样的国家,会一时成为矮象和硕鼠的天堂。但是不论是可爱的矮 象还是可怕的硕鼠,终究还是都灭绝了。 2010.1.18. (《中国青年报》2010.1.20) (XYS20100120) ◇◇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个人分类: 动物研究|3447 次阅读|2 个评论
鸦雀争王
baohaifei 2009-12-16 09:19
鸦雀争王 鲍海飞 2009-12-16 鸦、雀栖息于林树上,纷争,谁为林中王?鸦言:吾族黑,居高远眺。又每至夜,人闻吾言,甚恐,人皆惧怕,汝等何为?吾宜为王。 雀言:本帮众,善潜伏游击,每至秋,农夫每每于地竖稻草人,吾识而破之,后掠食,吾智,吾宜为王!一时,林中嘈杂。一鼠于树下闻之,破洞而出,屑言:汝等甚寡陋矣!未闻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此足见吾之威也!汝等谁敢与人抗争?汝辈甚不自量力,吾宜为王! 鸦、雀视之,不禁失笑而言,汝鼠辈,鼠目寸光,汝知穴幽,可知地广?汝见树高,可知林阔?吾等在天,振翅一飞,与山河同呼吸,和日月相辉映,汝何同日而语?速去!否则!待再言,恰一鹰高翔天宇,其影掠林,霎时,林中寂静无声。待鹰再鸣时,鸦、雀尽皆失色,跌落于地,鼠亦不见踪迹。
个人分类: 寓言故事|4272 次阅读|3 个评论
科学家用基因技术培育出世界最聪明老鼠
xupeiyang 2009-11-24 16:58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24日08:46 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