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白色污染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国家叫停一次性餐具好得很
蒋高明 2020-1-20 07:47
国家拟叫停部分一次性餐具使用,同时对地膜厚度提出新要求。这是国家继蓝天保卫战、重金属土地治理、黑臭水体治理之后,向白色污染打响了第一枪。 笔者早在2005年,就指出了农田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2007年呼吁叫停一次性餐具。如今政令来了,笔者多年的呼吁终于有了可喜结果。新限塑令实施预示着,在切实解决日益严重白色污染艰难的道路上,我国已迈开了可喜的一步——源头叫停生产才是硬道理。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1905 次阅读|0 个评论
微塑料,危塑料
蒋高明 2019-9-24 20:53
微塑料 危塑料 ■蒋高明 最近几年,科学家在海洋鱼类身体内发现了一种细小的塑料颗粒。进一步跟踪发现,人类排泄物中也有这种颗粒。于是,一个崭新的化学名词——微塑料走进了公众视野。 微塑料,是英文Micro plastics的直译,是指粒径很小的塑料颗粒以及纺织纤维。对于微塑料的尺寸目前还没有普遍的共识,通常认为粒径小于5mm的塑料颗粒为微塑料。微塑料最早从海洋中发现,之前海洋生物学家一直警告海洋微塑料污染的危害,他们在海洋生物体内已检测出高含量的微塑料。现在,不管是在海水中、海底和海底沉积物当中,都发现有微塑料存在。 微塑料分为初生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两大类。初生微塑料是指经过河流、污水处理厂等排入水环境中的塑料颗粒,如化妆品等含有的微塑料颗粒、作为工业原料的塑料颗粒和树脂颗粒等。次生微塑料是由大型塑料垃圾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造成分裂和体积减小形成的塑料颗粒。 微塑料是食物工业化生产带来的必然产物。全球每分钟能卖出100万个塑料瓶、200万个塑料袋。反季节种植、地膜覆盖等也消耗了大量塑料膜,仅在中国每年使用的地膜就达100万吨以上。平均下来,人类每年制造800万吨塑料废物。 目前,微塑料几乎无处不在:海平面以下四五公里、北极圈的海冰里、瑞士的高山上、家庭的水龙头里、鱼类体内、餐桌上啤酒和盐罐里,甚至出现在人体内。全球83%的水龙头水样本中检测到微塑料。其中最为严重的是美国,94%的水龙头水样本都被污染。人类食物中也大量发现了微塑料。 微塑料体积小,这就意味着更高的比表面积。比表面积指多孔固体物质单位质量所具有的表面积。比表面积越大,吸附污染物的能力越强。环境中存在多氯联苯、双酚A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这些有机污染物往往是疏水的,不容易溶解在水中,往往不能随水流移动。然而,一旦微塑料和这些污染物相遇,正好聚集形成一个有机污染球体。微塑料相当于有害污染物的“坐骑”,二者可以在环境中到处游荡。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海岸带城市生态影响研究中心发现,人口稠密地区的海岸分布更多的微塑料,并且认定了一种重要源头——家用洗衣机排出的废水。每洗一件衣服,就会冲洗掉1900多根纤维,而这些纤维看上去和在沿海发现的微塑料残片一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岩溶地貌区微塑料主要来源于化粪池污水。地表径流、大气沉降等也是微塑料迁移的重要途径。 微塑料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海洋里,多达114种水生物种的体内发现了微塑料。游荡的微塑料很容易被贻贝、浮游动物等低端食物链生物吃掉,微塑料不能被消化掉,只能在胃里一直存在着,占据空间,导致动物生病甚至死亡。而如果是带着有机污染物的微塑料被吃掉,那对于海洋或淡水浮游生物的伤害更是雪上加霜。污染物在生物体内酶的作用下释放出来,加剧它们的危害。贻贝、浮游动物等处于食物链低端的生物会被上层动物吃掉,微塑料和有机污染物可随着食物链进入到上一级动物体内。食物链具有生物放大作用,也许在底层动物体内有害物质只有1%,但是到上层就变成了20%。此外,微塑料能进入动物血液、淋巴系统,甚至肝脏,造成肠道甚至生殖系统的损害,会使生物生病或者死亡。 食物链最顶端的生物是人,人类在食物链生物放大作用下,会在体内累积大量的微塑料,这些难以消化的小颗粒对人产生难以估量的危害。 奥地利维也纳医药大学胃肠病学家菲利普·施沃布尔团队,进行了全球第一个关于人体微塑料的研究。他们从芬兰、意大利、日本、波兰、俄罗斯、英国、奥地利和荷兰8个国家分别选择了1名志愿者,其年龄从33到65岁不等,进行饮食控制实验。实验进行了一周,最终提供粪便样本供研究。结果在8个样本中均发现了微塑料,而且多达9种不同种类的微塑料,大小从0.05~0.5毫米不等。其中最常见的为聚丙烯(PP)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两者皆为塑料瓶和瓶盖的主要成分。据此小范围抽样调查结果,施沃布尔估计,全球50%的人体内都有微塑料。 施沃布尔团队的研究人员指出,肠道内的微塑料可能影响消化系统的免疫反应,或帮助有毒化学物和病原体传播。但鉴于研究样本量小,很难得出更多结论。这次实验中发现的微塑料因为体积不够大而不太可能造成严重威胁,且平均每10克粪便中含20个微塑料颗粒,污染浓度相对较低。不过,科研人员指出,当微塑料进一步分解为更小的微粒后,很可能被人体循环系统吸收,进而进入人体器官。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教授弗兰克·凯里认为,当微塑料浓度足够大的时候,这些化学物质能伤害甚至杀死细胞,蛋白质及DNA都可能受到伤害。该校环境健康科学家斯蒂芬妮·怀特担忧的是,那些大体积微塑料是否在人体内搭载了其他化学污染物质,如重金属、POPs等,它们会否在人体组织内逐渐累积起来。 绝大多数实验参与者平时都喝瓶装水,鱼类和海产品的食用也比较普遍。食物在加工和包装的各个环节都可能受到微塑料污染。不管是食用已经受了污染的食物,或者无意识吃下食品包装上的微小塑料都可能造成人体内的微塑料污染。经常吃贝类的人每年可吃进的微塑料远远高于其他人群。 反季节蔬菜也可能造成微塑料污染。国内有学者研究发现,反季节种植的生菜不仅可吸收微塑料,而且可将其运输、积累和分布在茎叶之中。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特别是当无土栽培的营养液受微塑料污染时,很有可能造成蔬菜内富集微塑料。无土栽培过程中营养液可能会受到塑料装置、塑料大棚等影响,易受到微塑料污染。与有土栽培介质相比,微塑料在水溶液中移动性更强,在蒸腾拉力作用下更加容易积累到植物体内,进而污染人类食物链。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尚缺乏深入的研究,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系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 《中国科学报》 (2019-09-24 第7版 生态环境)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3660 次阅读|0 个评论
可降解塑料真能解决白色污染吗?莫让新技术成为赎罪券!
Bilman 2019-1-28 16:50
据联合国统计,塑料占海洋所有污染物的90%。 在之前一百多年里,什么是让人类最后悔不迭的科技发明?答曰:塑料。塑料的广泛应用的确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因其难以分解产生的“白色污染”问题也让人们挠头。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常常听到“某科学家发明可降解塑料,即将解决白色污染”的科技新闻。最近,以色列科学家也宣称有了这样一个重大发现。 问题是,如此众多的“可降解塑料”发明,为何始终没有把人类从白色污染的恐怖阴影中救脱出来呢?这其中暗含着人类科技发展的一个逻辑缺陷。 本报记者 王昱 又一个很酷炫的黑科技 据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科技新闻共享平台EurekAlert近日报道,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描述了一种不需土地和淡水的生物塑料聚合物生产过程,这种塑料来源于以海藻为食的微生物,塑料废弃物毒性为零,能以有机废物形式回收利用。该发明是特拉维夫大学波特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亚历山大·戈尔博格博士与化学学院米歇尔·哥津教授进行学科交叉合作的成果。研究成果发表在《生物资源技术》杂志上。 据联合国统计,塑料占海洋所有污染物的90%,却几乎没有特别有效的环保替代品。“塑料数百年才能腐烂。塑料也是由石油产品生产的副产品,生产过程会释放化学污染物。”戈尔博格博士认为,“生物降解塑料是解决方案之一,其不使用石油,还能迅速降解。但是,生物塑料也有环境价格,培育相关的植物或细菌需要肥沃的土壤和淡水,但包括以色列在内的许多国家都没有这类条件。” 研究人员利用以海藻为食的微生物,生产一种叫做聚羟基链烷酸酯(PHA)的生物塑料聚合物。这种海藻是能在海中种植的多细胞海藻,而一种能在非常咸的水中生长的微生物,可以吃掉多细胞海藻并产生可用于制造生物塑料的聚合物。这种新工艺将为淡水短缺的国家,从生产石油衍生塑料向生产生物降解塑料转型提供相应技术。 戈尔博格认为:“这项新研究将努力彻底改变世界清洁海洋的努力。”现在,科研人员正在开展基础研究,以找到最适合生产具有不同性质生物塑料聚合物的最佳微生物和藻类。 它为啥没解决白色污染 养些海藻,就能生产生物可降解塑料,这个前景听上去很诱人。不过,对于这样一个黑科技,科学界似乎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兴奋之情。原因是这些年来,类似的新闻已经让大家听得有点疲沓了:美国专利局2016年曾在统计后表示:自1973年收到第一份“淀粉表面改性填充塑料”的专利申请以来,该专利局每年都会收到一些可降解塑料的专利申请。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各国对环保科研上投入的加大,可降解塑料研发更进入一个爆发期。 不过,虽然有如此多的可降解塑料发明,“白色污染”的恐怖前景仍不乐观。据统计,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全球塑料产量增长了20倍,从1964年的1500万吨猛增到2015年的3.22亿吨;若此速度不变,预计未来20年内将翻一番。据欧洲塑料行业协会的估计,欧洲每年产生的塑料垃圾70%被填埋或焚烧,只有30%被回收利用。因现有技术的限制和一次性塑料产品的泛滥,这种低回收率不太可能得到改善。 这种令人忧虑的前景,正是眼下各国政府都在加大对可降解塑料投入的原因所在。据估计,未来几年内,全球可降解塑料产能预计将增加3倍以上,2019年可能达到785万吨。 不过,随着可降解塑料技术的研发,更多同样令人挠头的问题也开始显现。首先是可降解塑料的原材料用地问题:据预测,由于全球可降解塑料产能的提高,到2019年将需要约140万公顷的原料用地,此面积超过比利时、荷兰和丹麦三国的国土面积总和。考虑到目前欧洲塑料生产量只占全球的5%,亚洲占全球产量的81%,相关的原料土地需求将对亚洲地区的生态环境构成更严重威胁,可能的后果包括土地退化、自然栖息地减少、水质下降、加剧环境污染和导致土地用途冲突。 对于这个问题,最近以色列研发的那款海藻可降解塑料似乎可以提供一点缓解的出路。但更严重的问题,是塑料造出来后咋分解。可降解塑料的回收方式不同于传统塑料,实际却经常混入传统塑料的回收过程。怎样在庞杂的社会中分类收集“可回收”或“不可回收”塑料,“可降解”或“不可降解”塑料,单一塑料或者混合塑料,这其实是个比技术难题更难攻克的社会治理问题,操作起来困难重重、代价巨大。目前,除了日本、德国等垃圾回收做得较好的国家,世界上还没有成功范例。 显而易见,只要可降解塑料在耐用性、生产价格等方面无法全方位超越传统塑料,人类短时间内就不能摆脱可降解和不可降解塑料混用的尴尬格局,随之而来的回收难题,将会让可降解塑料的环保性大打折扣。 新技术成了“赎罪券”? 另外,有一个问题恐怕是让所有人始料未及的:可降解塑料自带的标签,如“生态”“绿色”或“有机”等,容易误导公众,让公众以为它比传统塑料更环保、无害,白色污染问题已经解决了。根据德国近期的一项研究,在所有随机受访的普通人中,57%从未听说过生物质塑料,7%声称“确切地知道它们是什么”,39%相信生物质塑料的原料是有机培养的,70%认为所有的生物质塑料都是可降解的。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由于人们认为生物质塑料容易被降解,会使随意丢弃的行为增加,并最终导致垃圾量的增加。 于是,一个讽刺的现象出现了:原本用于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的可降解塑料,由于消除了公众的负罪感,反而成了一种“赎罪券”,甚至助长了随意使用塑料袋的风潮。这不得不说是莫大的讽刺。而这样的讽刺其实在人类的技术史上反复上演。 事实上,在20世纪初,奥地利科学家马克斯·舒施尼发明塑料袋的初衷之一,就是为了解决民众购物用袋的纺织品浪费问题,但让他没想到的是,由于塑料袋过于便捷,技术推广后,大量民众开始在购物中要求套袋包装,由此反而产生了更大的浪费和污染,自责的舒施尼找到生产商,想要赎回专利权,却遭到因塑料袋而大赚特赚的商人们的拒绝。身怀责任感的他最终选择了自杀向全人类表达歉意。 然而,今天,在解决塑料造成的浪费和污染中,我们又看到了类似的事情在重演。或许我们应该说,现代世界各类污染、浪费严重的根源所在,其实不是技术不足造成的,而恰恰是因为技术不断发展试图弥补过去的不足,但人类的贪欲却因为技术进步进一步膨胀,由此引发了更多问题。 面对这种情景,我们也许可以呼吁人们遏制贪欲,但明眼人都深知这种呼吁说了等于没说。或许,科学技术和人类贪欲的互相促进、循环膨胀,就是现代社会一个不可避免的死结。 在本人看来:可降解塑料或许承担不起解决“白色污染”的重任,但它是目前一个很好的选择。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报告显示,自2015年以来,全球塑料垃圾的产生量持续增加,每年超过3亿吨流入环境中, 预测到2050年将达到约120亿吨。其中,每年欧洲人产生2500万吨塑料废物,但不到30%被回收利用,在世界范围内,塑料垃圾占海滩垃圾的85%。每年3亿吨的塑料中可降解的塑料或生物基塑料或许仍旧不到1%,从这里来看可降解塑料暂时难以改变大局,甚至是杯水车薪。但有效解决“白色污染”恐怕不单单是使用哪类塑料的问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更多是观念、回收行动、全民参与等等,在目前看来,可降解塑料乃至生物基塑料至少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其实生物基塑料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解决“白色污染”,减少碳足迹,遏制温室效应也是一个方面。目前用于生产生物基塑料的可再生原料的土地在2018年达到约810,000公顷,约占全球农业面积(49亿公顷)的0.02%,其中97%用于牧场,饲料和食品。这清楚地表明,用于食品,饲料和生物基塑料生产的可再生原料之间没有竞争。未来在不断提升工艺和产能的基础上,还是要提倡和支持这类材料的发展,相信我们的美好愿景是可以实现的。 了解更多信息,可浏览专业网站,关注作者Mr秋水人家
个人分类: 生物基|391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青年报:限塑令落地10年效果如何?
蒋高明 2018-5-24 11:34
\0上周末,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袁贻辰采访,就白色污染问题谈自己的看法。文章已于昨天发布,新华网、人民网等主流网站大量转载了该文,说明该问题的严重性。我的主要观点见该文,同时提供了图4和图5. 本文链接:http://www.xinhuanet.com/yuqing/2018-05/23/c_129878487.htm 限塑令落地10年效果如何?媒体:大量生产和废弃 2018-05-23 07:52:17 来源:中国青年报    每天2000万份外卖,用的塑料袋可覆盖168个足球场。视觉中国供图   3月3日,一名男子在巴厘岛海域潜水时,拍下触目惊心的一幕。视觉中国供图    英国会大厦前现巨型塑料鲸鱼,呼吁减少海洋垃圾。视觉中国供图   农田里的地膜    残膜   原标题:塑料会赢吗    “限塑令”落地十载,效果究竟如何?   真实的答案也许只有垃圾填埋场知道。纪录片导演王久良把镜头对准了平均使用时限25分钟、降解却需要至少200年的塑料制品。   但在成为垃圾山之前,它是日使用量30亿个、随手可得的塑料袋;它是日流动量上亿个、辗转全国各地的快递袋;它是一天可以垒成几百座山峰、间接喂饱了超过2000万张嘴的外卖盒;它还是农村的“白色海洋”。   塑料在高温中不断变换形态,覆盖了消费社会里每一个个体。10年里,当“限塑令”将“环保有价”的理念推向公众时,科技也不断追逐消费者的环保需求,名目繁多的“环保塑料袋”上了货架、 筛选塑料比重法、降解再生的化学手段等成为大热的环保课题。   很少有人知道这些项目是否真正落地,那些“环保塑料袋”被丢弃后又去了哪里。   10年过去了,裹上层层面纱的塑料从来都没有缺席。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在官网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就塑料垃圾污染防治建言献策。   关于限塑的努力,还在继续。   环保还是商机?   在王久良的镜头里,塑料袋是垃圾填埋场绝对的主角。   50多米高的垃圾山上,有价值的东西都被收走了,唯有劣质塑料制品无人问津,其中包括无法统计数量的“环保塑料袋”。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固体废物控制与资源化教研所教授刘建国,并不讶异这些“环保塑料袋”的命运。“环保塑料袋需要严格的条件才能降解,比如温度、含水率、特定反应器等,在自然环境下很难降解。”他注意到,这些“环保塑料袋”的去向,依旧是和各类垃圾混杂在一起,再被压缩称重,最终送进填埋场或是焚烧场。   和普通塑料袋唯一的区别,只在于消费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环保需求,多花了一些钱而已”。   他调查发现,大量标有“可降解”标识的塑料袋,其实是降解材料和不可降解材料混杂在一起的产物。出厂后,就加价摇身变成了“环保塑料袋”,那是巨大的商机。   “一个可降解的塑料袋如果沾上油污,那就需要先用化学试剂清洗干净,再进入降解的流程,这个过程又要消耗多少成本?”他说。   王久良很清楚,当下科技进步的速度不可谓不快。意大利开发出新技术——在一堆垃圾里依靠粉碎、比重等方法筛选塑料。但这些手段在中国的推行难度很大。   “我们的垃圾没有进行分类,那些垃圾废水里有什么样的物质,得经过多少道工序、花费多少成本?”他说。   比起把希望寄托在科技上,王久良觉得有更紧迫的事要去做——比如,理性地审视塑料究竟对周遭的世界影响到了怎样的程度。支撑咖啡厅遮阳伞的墩子、道路用来交通隔离的小柱子、随处可见的塑料垃圾桶,目所能及的,处处都有被反复利用后的劣质塑料制品的身影。   回到老家,他发现了一个几乎被塑料包围的农村。儿时离家还未听说过的地膜如今成了农田的“主人”。   “田间地头、渠沟路旁,甚至大街上、农户的院落里,到处见得到废弃的地膜。旧的地膜没有处理完,新的又铺上了。”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很清楚,厚度仅有0.004毫米的地膜很难从土里彻底剥离,由于沾满土灰重量又轻,地膜回收的价值较低,除了焚烧和搁置别无他法。   行走在农田上,如果翻开土壤,肉眼很容易看见碎成一截一截的白色地膜和土块纠结在一起,像是地里长出的庄稼。   他发现,农村是一个几乎“没有管理的塑料世界”。 有环保人士下乡,在老乡家里吃饭,一次性塑料餐具摆上了桌子,用完后,老乡随手就扔进火炉,塑料碗杯速度消失,然后变成看不见的致癌物二恶英,排向空中,再随降水循环到农田和河流。   这些被城市淘汰的劣质塑料制品,随着消费浪潮涌入农村。由于一些乡村没有专门的环卫人员和垃圾回收系统,塑料制品借助风和雨,进入河流或沟渠,留在江河湖海和农田山脉。   负增值产业?   王久良的镜头曾在日本对准过一家回收矿泉水瓶的企业。这家企业拥有一个几百平方米的宽敞车间,拥有先进的智能化和数控设备。在生产线上,塑料瓶依次被粉碎、清洗、回收。车间里,王久良找不到污水,也闻不到刺鼻的气味。   令他意外的是,这样一家“模范”企业的负责人却时常因为回收塑料瓶而烦恼。日本对于污水排放的要求太高了,为了排污达标他们需要花费大量成本。“如果没有政府的补贴,我们是亏本的。”负责人告诉王久良,企业每收购一吨废旧矿泉水瓶,政府就给他们补贴2万日元。   即便如此,他们也无力再回收处理更多种类的塑料制品,“环保的成本太高了”。   镜头对准中国垃圾处理厂,却是一幅幅让王久良心酸的画面。他曾花3年时间,拍摄了名为《塑料王国》的纪录片。纪录片里讲述了中国“洋垃圾”的产业链——一些人从远洋货船购买来自世界各地的垃圾,分拣出可回收利用的塑料,然后经过漂洗后粉碎,进而加热融化,再切割成可供制造业使用的塑料颗粒。   “日本处理一种单一污染物都要建一个厂,在中国一个小作坊却能处理全世界各类塑料垃圾。”他说,“中国有全世界垃圾分类做得最好的人,他们没有防护措施、没有先进技术。”拍摄期间,那些黝黑的面孔教会了王久良分辨全世界塑料垃圾的方法——手感、听响声,然后是看烟看火闻味。   “他们是一群农民。”他说。   一张餐桌大小的粉碎机、两张餐桌长的制粒机就可以组成一家小作坊。机器轰鸣声中,塑料碎屑在空中飞舞。从王久良的镜头看过去,屏幕的每一个角落都能看见塑料碎屑。镜头再一转,污水可能未经处理就咕噜咕噜排进了河里。   作坊之间的区别只在于大小,“你有10台这种机器,而我可能只有1台。”   镜头之外,在日本,更多更难处理的塑料垃圾都被出口到了中国。过去的10余年,中国对洋垃圾的进口经历了爆炸式的增长、回落以及今年彻底的禁止。   “之所以进口还是有利可图,可真的有利吗?”王久良忍不住反问,“环境的成本算什么?”   3年拍摄时间里,镜头记录下了那些看得见的“成本”,村里的水漂着垃圾和白沫;清洗塑料后的污水流到了林子里;有老太太分拣时不小心碰到了腐蚀品,她的手指整个关节被碳化;有小作坊的老板觉得腰上长了瘤子却死活不愿看医生,“检查出来病咋办?日子还过不过了?一批粒子,娃半年的学费。”   纪录片的拍摄让王久良认清了一个道理,“以环境友好为前提的垃圾回收,都是负增值产业。”他打了个比方,如果环保型回收1吨废旧生活塑料能够产生100元经济效益,需要付出的成本,至少也要101元。“否则,无法解释在被世界公认垃圾分拣回收做得最好的日本,为什么要对企业回收垃圾提供政府补贴,更解释不通为什么《塑料王国》里来中国的洋垃圾里依然会出现日本垃圾。”   有环保人士称,“垃圾填埋和焚烧场挣的是消耗、处理垃圾的钱,而不是循环利用塑料垃圾产生的次生利益。”   事实上,这些干湿混合的垃圾焚烧后发电效率并不高,在不充分燃烧的条件下还有可能排放有毒物质以及产生飞灰和废渣等。但相应地,“从海量的垃圾中回收利用塑料制品的成本更大更夸张。”   “环保很多时候就是几害相较取其轻。”刘建国说,当前社会有一种声音,期待着科学家能够找出完全替代塑料袋的东西。但实际上,从全生命周期计算,无论是帆布袋、纸袋所要消耗的资源带来的污染同样不会少。   他举例说,如果做纸袋,需要经历种树、砍树、做成纸浆、造纸的过程,而帆布购物袋所涉及的棉花种植更是高耗水高耗能的产业,不仅要考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还要考虑土地资源的占用、运输、印染、流通、废弃后填埋焚烧的成本。“你只看到多次使用,却没想过一旦要处理,布袋的重量是塑料袋的几十倍,占用的空间、处理难度都不小。”   这个研究固体废弃物的学者曾做过实验,每使用200次帆布袋,其对环境的影响才能优于使用1次塑料袋。   “根本问题不是去寻找一个塑料袋的替代品,真正要做的,是审视我们的消费行为。”蒋高明说。   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   大片的塑料大棚和地膜占领了农田,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数据显示,在短短30年时间里,地膜的使用量增加了200多倍。研究农村白色污染十余年的蒋高明发现,引发蝴蝶效应使农田样貌大变的,跟城里人的餐桌有很大关系。   他说,为了生产反季节蔬菜和水果,农村大量建造塑料大棚。而耕地的“白色海洋”地膜,则是为了改善土壤温度和湿度,以延长经济价值较高作物的生产季节,最终提高其产量。   地膜铺下去后,产量的确提高了。但同时,地膜在使用后很难从土壤里剥离。它们长久地待在土壤里,破坏土壤结构,生物失去了活动空间,线虫、蚯蚓挨个离开,土地最终板结化。   蒋高明注意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人甚至采用了“膜中膜”的方法,大棚盖一层膜,地上再铺一层,为的是不让水分流失,可这样的密封环境会活活地把土壤里的微生物憋死,最终演变成脆弱的生态系统。   他看到了一个又一个伤心的面孔,一些农民都遭遇了作物烂秧、病害等问题,有牛羊吃了地膜覆盖下的花生秧子,竟被活活憋死。蒋高明叫人翻开土地,清晰地看见地膜缠在花生的秧子上,像是寄生在秧上。他们把土壤带回实验室检验,甚至发现了30年前残留的地膜,“它已经变成微小的、肉眼不可见的塑料片了,但并没有消失”。   来不及处理的地膜大多付之一炬,因此产生的六氯代苯、二恶英、多氯联二苯等有害物质由此进入空气。   而那些染病、使用过量化肥和农药的作物去了哪儿?蒋高明说,“最后都上了城里人的餐桌。”   他觉得这一切很讽刺,无穷无尽的消费需求控制着市场的流动变迁,却又最终被其反噬。他曾和农民讨论,干脆把果园里铺了一地的反光膜撤走、少用,以减少污染和浪费。可对方拒绝了这个建议,理由很简单——不用反光膜,苹果上色不均匀,卖相太差,没人会买。   “苹果是拿来吃的,不是拿来看的。”蒋高明说。   这位学者忍不住反思,“我们真的有这样大的消费需求吗?”他反感一颗糖一张塑料纸的包装模式,公开批判出版业给书贴塑料膜的行为,也反对酒店提供一次性塑料洗漱用具,“这会造成多少浪费?”   刘建国总结了12个字:“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   从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的办公楼向外看去,密集的住房和写字楼正在不断压缩着城市的空间。塑料袋、建筑垃圾、电子垃圾、废钢铁、轮胎、玻璃,甚至包括共享单车……刘建国觉得,经济增速太快了,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消费模式发生改变,需求被刺激,催生了快捷市场。共享单车一两年前还是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天使”,转眼间就在小区、停车场垒成了垃圾山。   “很多人不思考,只觉得塑料袋是个大问题,所以一边儿吃着塑料盒包装的外卖一边儿痛骂塑料的罪恶。真正思考了,你会发现处处都是问题。”这名学者叹气道。   大拆大建后废弃的建筑垃圾填埋场,也曾是王久良镜头捕捉的对象。他在一个近两公里宽的填埋场看到了密密麻麻的人。高峰时,两千多人在各种废旧管材、线材、塑料、钢筋、砖头里穿梭,抱着东西就往填埋场边上的窝棚跑去。那是他们的暂居地,也是废弃材料的暂居地。起重机和卡车很快会带走这些材料,再送往下一个工地或是工厂。   一派热火朝天的气氛里,王久良在远处站着,五味杂陈。   在拍摄《塑料王国》时,这名年轻的纪录片导演注意到了一组数据,从1995年大规模进口洋垃圾到2008年左右,整个洋垃圾回收产业反映在经济价值上都是一条完美向上的曲线。美国1吨9美元的垃圾,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后,能以上千元的价格卖给小作坊,经过处理后,一吨塑料颗粒的售价甚至直逼五位数,价格“快赶上原材料了”。   “我以为人可以低到尘埃里,却没有想到能低到垃圾里。”一次放映活动上,一位大学老师看完影片后哭了。   要让企业感觉到疼,要让民众感觉到疼   很多时候,王久良觉得自己也被消费主义的浪潮裹挟了。他用手戳了戳手中的塑料杯,反问道:“如果不提供塑料杯,是不是就不能喝饮料了?”   王久良说,生产多少塑料,最终就会有多少塑料垃圾出现,不断重复利用的过程只会让塑料的性能不断递减,终究会变成真正不可回收利用的塑料垃圾。而想要规避塑料垃圾的环境污染,唯一的办法就是减少使用。   在他看来,“限塑令”目前的范围太窄了,“应该覆盖更多的产业”。而手段需要靠政府来调节,“生产矿泉水瓶的企业获得了利益,是否应该承担环保的代价?民众享受到了塑料瓶的便利是否也应该为此买单?包装行业是否应该改革?超市售卖塑料袋要不要缴税?”   “要让企业感觉到疼,要让民众感觉到疼。”他说。   刘建国认为,过去的10年,“限塑令”最大的价值不在于限制了多少超薄塑料袋的产生,而是它通过对塑料袋收费,向社会传递了“资源有价,使用资源需要付出成本”的信号。   只是,“如果有朝一日塑料餐盒真的从5毛钱涨价到5元,消费者愿意掏钱吗?有朝一日,真的用回收废物造出了可循环餐盒,人们愿意使用吗?”他说,成本增加、市场振荡,企图一下子改变形势是不可能的事。   这位学者认为,当下需要为塑料正名,“材料不是从天而降的,塑料没有罪恶,它是被人类制造出来的。”   “塑料不应该被妖魔化,更不应该把塑料的罪恶和管理不善的问题混为一谈。”他说,“我们能不能做到不让塑料进入水体?不让它进入农田?任何材料管理不善都会成为问题,不只是塑料。”   “提高整个回收处理系统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以及推广垃圾分类,这是能实实在在做的。”刘建国眼中的突破口是农村,“要无中生有,尽快建立基本的回收处理系统,哪怕是简易的填埋场。”   如果能做好分类垃圾让处理难度降低,那么就有可能建立衍生的塑料分类中转中心,“起码会比一把火直接烧了更有价值”。   但在蒋高明看来,眼下可以去尝试的事情,不止这一点。   曾经他听闻,在缺水的甘肃,有农业学家帮本地农民开发出了双层地膜,在土地铺上两层地膜,目的是帮助干旱的土地锁住水分,以便种植更多的玉米。这个项目拿下了课题,最终“各方满意”“皆大欢喜”。   蒋高明却一点也不开心,“技术出了问题,你想的是再开发一个技术来解决。实际上,人为制造最佳温、湿度的环境来种植玉米,都是违背自然规律的。”他说,“源头就错了。”   此前,有西班牙科学家发现,100只蜡螟在12个小时内降解92毫克的聚乙烯,被媒体编译后,这种虫子成了具备消化塑料能力的“救世虫”。新闻一出,蒋高明哭笑不得,人类每天生产几十万吨聚乙烯,让虫子来吃不知道要吃到猴年马月。更重要的是,让虫子去吃自然界原本没有的东西,这个想法依旧“走偏了”。   他总在思考,也许甘肃部分地区的自然条件不适合种植玉米,是否可以开发种植中草药?是否能想办法推进生态农业呢?   蒋高明很清楚,能够真正让这一切改变发生的,是消费者。“城市消费者手中的钞票就是最好的选票,你投到哪里,哪里就会形成产业。”他说。   我们该怎么办?乐观点!   在拍摄《塑料王国》和《垃圾围城》之前,王久良是中国传媒大学的科班生。那时候,有些“意识流”的他想做一个名叫《超级市场》的展览,“一种概念化的东西,货架上摆满的不是新商品,而是摆满喝完牛奶的空盒子,吃完冰淇淋的塑料桶什么的,让垃圾填满货架。”   想法冒出后,他开始扛着机器往大大小小的垃圾场跑。可在那里,他发现了比艺术更重要的东西。塑料垃圾问题的严峻性远远超出了这个年轻人的想象,“有更迫切的事情需要你去解决”。   在现实面前,形而上的概念艺术落地,最终变成了一个纪录片项目。他也抛弃了含蓄的观点表露,选择直指问题。   《塑料王国》在后期制作的过程中,他一直在思考:表面上看,这些产业在当地可能是支柱,养活了数不清的农村家庭。但当个体利益的获取建立在损害他人的利益基础之上时,这又变成了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砍掉这个行业是必须的,要看到更多受影响的人,他们的利益谁来保障,谁又去发声?”   他始终忘不了拍摄期间遇到的一位老人。因为处理“洋垃圾”,拍摄的村子水源受到污染,附近的村民只能走远路去买水。一天,王久良在买水的地方碰到了一位佝偻的老太太。商贩告诉老人,一桶水4块钱。老太太很不好意思地开口,“4块钱,我能先欠着吗?”   今年1月起,国家开始全面禁止从国外进口24种“洋垃圾”,砍掉了这个盘桓20余年的产业。王久良从中看到了希望,他想,如果真的征收垃圾税、自上而下地去推动改革,也许希望就在前方。   蒋高明认为这不算难事。他记得过去国家层面对地沟油、面粉增白剂的整治,每一项都是动了不少人的蛋糕,可最终都得以推行。   这一次,难啃的骨头变成了塑料制品。   “英国女王可以自省,要求王室产业内禁止使用塑料吸管和塑料瓶,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呢?”他说。   英国今年年初曾向公众承诺,英国政府将实施25年计划,在2042年前消除所有可避免的塑料垃圾污染。而这一发声没能得到普通民众更多的支持,很多人在社交平台上留言,“政府把时间设置得太晚了,2042太晚了,现在就应该立即采取行动。”   塑料问题成了世界级难题。孟加拉国曾遭遇一次灾难性洪灾,人们惊讶地发现,塑料袋竟然是排水系统堵塞的首要原因。无法统计数量的蓝脚鲣鸟也正在失去自己的家园,塑料垃圾成了秘鲁罗伯士·泰拉岛海滩新的主人。有数据显示,这些塑料垃圾造成每年数十万海洋动物的死亡。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说,“在英吉利海峡捕获的鱼当中,每3条就有一条含有塑料碎片。”南极同样没有摆脱塑料污染的灾难,今年年初,科学家发现南极的表层海水里出现了肉眼不可见的塑料微粒,含量甚至高于海洋中的平均水平。   孟加拉国在2002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施塑料袋禁令的国家。法律规定,进口或销售塑料袋的人可被判最高10年徒刑,发放塑料袋者则被处以6个月的监禁。如今,这个国家的超市里只会售卖布袋和纸袋。   王久良带着片子在世界各地巡回放映,许多年轻观众看完后会忍不住向王久良发问:“我们该怎么办?”   这些问题他不打算回答。王久良希望这些关注环保的年轻人自己去寻求答案。   也有年轻人问他,拍了这么久的垃圾,会不会特别悲观。王久良笑了,“当你还在坚持做这件事的时候,就说明那颗想要改变的心没有变过。乐观点,就算我们不行,还有孩子们呢。”   这几年,让他惊喜的是,在民间已经有了许多关注垃圾回收的团体,在地图上像星星点点一般冒出,寻找着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在无锡,一群医生和大学生组成的团体关注废旧注射器等医疗垃圾的回收问题。他们把无锡的各大医院跑了个遍,劝说对方接受自己的提议——向每一位需要在家使用注射器的病人发放特制的利器盒。这个盒子被用来专门放置使用后的注射器,病人使用后可交回医院设置的回收站点,从而避免了注射器直接被扔进垃圾桶。后来,他们又一路跑到苏州、上海的医院。   这项事业,如今还在推进之中。   京东物流绿色包装项目负责人也坦诚,塑料快递袋用量极大,一次性包装在成本上有很大优势,目前在快递行业依然占据主流。“推行循环快递包装在社区末端回收存在困难,包装回收体系和社会基础设施不健全,也缺乏法律法规来支撑回收企业进行回收。”   眼下,京东物流正在推广使用循环快递箱——青流箱,采用PP材料,可以回收多次循环使用,破损后可再造新箱子,对环境不造成危害,能够替代一次性纸箱。他们希望,“协同社会各环节资源,形成较完善的产业链,将绿色循环包装全面落地。”   刘建国说,包括塑料袋的问题在内,中国的很多问题都集中在超高速的经济发展上。这些问题很多发达国家用了上百年才逐步解决的,而中国需要在20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去解决,他希望民众能给予多一点支持和理解,同时也能从自身出发,更全面理性地看待自己的消费行为,反思自己的消费需求。   “其实就是人类走了一段弯路而已。”蒋高明说,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及时纠正就好。他甚至希望,有关塑料袋使用、滥用、限制、反思以及今后的种种都能被记录下来,写进教科书,成为历史里永远的一面镜子。(记者 袁贻辰) \0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110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地膜变“地魔” 解决白色污染需提升科研水平研发可替代产品
蒋高明 2017-6-9 18:19
地膜变“地魔” 解决白色污染需提升科研水平研发可替代产品 能源环境 中国仪器网 2017年06月07日 10:51 人气:218   【 中国仪器网 能源环境 】6月5日,是第46个世界环境日,加强推动绿色发展依然是永恒不变的主旋律,环境污染中的“白色污染”重回公众视野,其中的农膜污染问题是多年来困扰土壤环境的噩梦,地膜变“地魔”,成为了严重的生态问题,治理已刻不容缓。 地膜   近日,农业部印发《农膜回收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要求加强农膜污染治理,提高废旧农膜资源化利用水平。《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国农膜回收网络不断完善,资源化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0%以上,“白色污染”得到有效防控。   《方案》是否能够发挥作用,拔除农膜污染这个“钉子户”,让“白色污染”变绿色发展?哪些又是治理农膜污染行之有效的方式?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专家表示,农膜污染非一朝一夕,治理不能一蹴而就,应该从源头抓起,尽量减少使用,加强回收力度,提升机械化水平,加快寻找替代方案,一步步踏踏实实地走出一条科学治理之路。    功过并存让农民“又爱又恨”   农膜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资料之一,农膜主要分为棚膜和地膜。2015年,我国农膜使用总量达260多万吨,其中地膜用量为145万吨,地膜覆盖技术应用带动了我国农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和生产方式的改变。   该技术应用扩大了玉米种植区域,北界北移2~3个纬度,播种时间提前5~10天,每年增产玉米100亿~150亿公斤,贡献了相当于全国玉米总产量的5%~8%。   此外,地膜覆盖使西北内陆棉区迅速扩大,棉花播种面积从上世纪80年代不到全国棉花总面积的10%上升到现在的近40% ,每年增产棉花150万~200万吨,贡献了相当于全国棉花产量的20%~30%。   在蔬菜生产上,更是由于这项技术应用而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地膜覆盖优点众多、作用巨大,可以提高地温、抑制地表水分蒸发、抑草灭草、抑盐保苗、增加冠层下光照均匀程度和增加反射光等功能,有效改善农作物生长发育条件,抗御不良环境,充分利用有限的光、热、水和养分,促进种子萌发和作物生长。”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严昌荣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正是由于地膜覆盖解决了“蓄住天上水、保住地里墒、用好用活天然降水”,以及春季低温和积温不足等生产难题,使其成为广大旱作区抗旱节水增粮的主推技术。   不过,这项技术让农民“又爱又恨”,随着地膜覆盖技术普及和应用,地膜残留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目前,全国农膜回收率不足2/3。残膜弃于田间地头,被风吹至房前屋后、田野树梢,影响村容村貌,造成视觉污染。“不仅如此,地膜残留导致土壤水分和养分运移受阻,土壤通透性降低,土壤微生物活动和土壤肥力下降,导致作物出苗慢,缺苗断垄的现象严重。”严昌荣表示。   “这在新疆的棉田里十分明显,问题也非常突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地膜残片还会导致一些优质饲料秸秆(花生)无法利用。   蒋高明表示,不合格地膜里的塑化剂是一种环境激素,会引发人体内分泌生殖系统病变。不仅如此,当农膜积累多了以后,许多农民则用一把火点燃,火烧带来的是更加严重的污染。   因此,加快推进农膜治理行动,十分紧迫和重要。    从源头上发力增加可回收性   传统地膜不能降解的弊端,给农业生产和土壤环境带来了巨大危害,自然状态下残留地膜能够在土壤中存留200年以上,这颗“毒瘤”让科学家十分头疼。   近年来,覆膜农田土壤均有不同程度的地膜残留,局部地区长期覆膜农田亩均残膜量达4~20公斤,新疆、内蒙古西部地区尤为严重,长期覆膜农田每亩地膜残留量达14~15公斤。   专家表示,回收是目前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   《方案》指出,推进农膜回收,生产再生塑料制品,变废为宝,有利于资源节约,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有利于防治农田土壤残膜污染,保护宝贵的耕地资源,有利于提升产品品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然而,将废旧地膜回收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超薄地膜由于成本低、价格便宜广受农民喜爱,近年来大面积使用,一到收获季节,超薄地膜很容易破损呈碎片状态沉积在土壤里,难以捡拾起来。   回收需要耗费的人力和成本都大大地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据严昌荣介绍,目前回收地膜的工作强度太大,并且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所以地膜回收主要是被动回收,靠其他农事活动附带上回收农膜的比例要比专门回收比例还要多。   因此,提高地膜回收效率亟须提升机械化水平。然而,目前我国地膜厚度小、强度低,直接导致机械化难以实现。“应该从源头上发力,增加地膜可回收性,这个是前提和基础。”严昌荣说。   此次《方案》明确规定要推动地膜新国家标准颁布实施,地膜厚度标准由0.008mm提高到0.01mm,增加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从源头保障地膜的可回收性。配合有关部门加强监管,严格地膜标准执行,严禁生产和使用不合格地膜产品。各地推动出台地膜地方标准,推进0.01mm以上加厚地膜应用。   专家指出,国家还应加强地膜回收机具研发和技术集成,加快地膜回收机具的推广应用,加大地膜回收机具补贴力度。在有条件的地区,将地膜回收作为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必需环节,推动组建地膜回收作业专业组织,全面推进机械化回收。   蒋高明表示,耕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我们应当像保护眼睛那样保护耕地。农民不要只局限于眼前的短期利益,要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地膜的使用,能不用最好不用,突出地膜使用减量化发展。    提升科研水平研发可替代产品   “未来,要真正彻底解决地膜残留污染,生物可降解地膜的研发肯定是一个非常好的手段,是未来发展的重点。”严昌荣说。   从世界范围看,欧洲和日本是降解材料技术和生物降解地膜研发和应用最先进的国家和地区。随着生物降解材料和加工工艺技术进步,生物降解地膜应用越来越广泛。   目前,日本和欧洲生物降解地膜在地膜市场的份额不断上升,而PE地膜和PVC地膜则逐渐下降。这些生物降解地膜主要用于园艺和蔬菜生产方面,如日本现在每年有约2000吨生物降解地膜用于南瓜、莴苣、大白菜、甜薯、土豆、洋葱、萝卜和烟草等,欧洲也基本如此。   近年来,我国也开始了一系列对生物可降解材料的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比如,国家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创新联盟与山东省青岛市农委环能站合作示范的生物可降解地膜,是一种环境友好、无污染的新型地膜。   “目前,我们将这种地膜应用到了蔬菜、马铃薯等作物上,事实证明,生物可降解地膜既能满足作物前期所需的增温保墒功能,也能取得地膜降解和保护环境的效果。”青岛市农委环能站高级农艺师李海萍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严昌荣表示,生物降解地膜是解决地膜残留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潜力巨大,但目前技术问题不少,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加强生物降解地膜的原材料、配方和生产工艺的研究,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产品成本,尤其是要研发出分区域和分作物的生物降解地膜产品,以满足和适应农业生产多样性的要求。”   此外,在加强生物降解地膜产品研究的同时,还应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和地膜产品的特性,做好配套农艺技术和措施的研究。通过改进农艺技术,使其能够适合生物降解地膜产品的性能,从而实现生物降解地膜产品与农艺技术紧密结合,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   一直致力于保护生态环境的蒋高明表示,要治理“地膜”,最好是用别的生产方式替代地膜。经过多年研究,他开发出了一种“六不用”技术,他认为这会是未来替代地膜使用的有效方案,真正实现农业生产的“低投入、零污染、高产出”。   专家指出,要想真正实现地膜污染治理,还应加强对农用地膜生产、使用、回收、再利用等环节的监管,充分发挥法治作用。   接下来,农业部将加快治理农膜污染前进的步伐,2017年,将在甘肃、新疆和内蒙古启动建设100个地膜治理示范县。到2020年,全国农膜回收网络不断完善,资源化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0%以上,“白色污染”得到有效防控。    编辑点评: 地膜看上去薄薄一层,但作用相当大。不仅能够提高地温、保水、保土、保肥提高肥效,而且还有灭草、防病虫、防旱抗涝、抑盐保苗、改进近地面光热条件,使产品卫生清洁等多项功能,因此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但同时,地膜种植在田地内覆盖大量的塑料薄膜,作物收获后残留在土壤中,难以降解,对土壤造成了污染和损害。解决地膜污染,使用可降解地膜是大势所趋,要加快开发和支持力度,同时借助财政补贴撬动,希望尽早解决地膜造成的“白色污染”。   (原标题:治理总动员,科技降伏白色“地魔”)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186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生态六讲》连载之十四:耕地白色污染
蒋高明 2016-10-8 16:47
《中国生态六讲》连载之十四 不要让白色污染变成“白色恐怖” 蒋高明 本文载《中国生态六讲》,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2016 由于工作关系,我连续多年在农村考察,一个严重的现象令人忧心如焚,这就是愈演愈烈的耕地白色污染问题。北方耕地几乎被清一色的白色塑料膜覆盖。从空中俯瞰,白茫茫一片;高速公路两旁,白色塑料膜一望无际,好像走入了一个“水汪汪”的世界,真是“白色恐怖”。 田间地头、渠沟路旁,甚至大街上、农户的院落里,都处都是废弃的农膜。旧的农膜没有处理完,新的农膜又铺上了,这一奇特景观在改革开放前的农村是根本看不到的。我曾实地考察过几十个国家,从来没有见过一个国家像我国这样,大张旗鼓地应用农膜。 使用农膜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建造塑料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或水果;二是直接铺到耕地上,生产经济价值较高的蔬菜或作物。在山东、河北农村,我了解到,目前农民种地,除了玉米、小麦等大宗作物外,花生、土豆、西瓜、大蒜、茄子、辣椒、黄烟等作物,几乎毫无例外地覆盖农膜。 据农民介绍,土地覆盖农膜后,由于改善了土壤温度、湿度,生长季节可以延长,产量能够提高20%到50%,个别作物的产量甚至可以翻倍。通过覆盖农膜增加产量是农学家的新技术发明,但是,谁也没有想到,我们的生态环境能够承受多少农膜污染?目前,我国每年约50万吨农膜残留在土壤中,残膜率达到40%。这些农膜在15-20厘米土壤层形成不易透水、透气性很差的难耕作层。 尽管一些勤快的农民,会将农膜从地里挑出,但他们仅仅是将农膜从自家的田里扔到地头上。由于农膜质量较轻且沾满了土,回收利用的价值并不大,因此,很少有人愿意收这种废品。当农膜积累多了以后,农民大多是一把火点了,可燃烧后的农膜造成的污染更大。 那些自然界不能分解的有机化合物,被称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2004年正式生效的国际《斯德哥尔摩公约》,把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滴滴涕、七氯、氯丹、灭蚁灵、毒杀芬、六氯代苯、二恶英、呋喃以及多氯联二苯12种化合物列为首批对人类危害极大的POPs,在世界范围内禁用或严格限用。它们在自然界中滞留时间很长(最长可在第七代人体中检测出),毒性极强,可通过呼吸和食物链进入人体,导致生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中毒、癌变或畸形,甚至死亡。焚烧农膜极易产生上述12种POPs中的至少5种,即后5种。 二十年前,农业部和科技部的官员希望科学家们尽快拿出降解农膜的方案,筛选特殊的微生物来分解农膜。遗憾的是,至今没有令人兴奋的消息。虽不断有人传言研制出了可降解农膜,但是,因其价高质劣,农民根本不用。这里,主管官员和科学家们都犯了个常识性的错误――农膜是自然界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哪里有什么微生物愿意“吃”它们?为什么不研究替代措施或者制定政策,让老百姓停止使用农膜,从源头控制白色污染呢? 诚然,大量使用农膜,产量上去了,但是生产出来的东西不好吃了,即质量下降了。任何生命的生长都有其固定的规律,本来长得慢的非要让它长得快,其代价就是质量的下降和环境的污染,表现在作物和蔬菜上就是风味下降和耕地污染。在农村,我看到大蒜基部比拇指粗,这在二三十年前是根本不可能的,这是农膜和化肥的“贡献”。农民也说,现在的大蒜辣味不足了。 产量高,农民可多卖钱,至于好吃不好吃,没人操心。可是,农民的收入并没有得到真正提高。农膜增产后的利润“大饼”被更多的人瓜分了,他们为农民留的部分是最少的,而风险却让农民来承担。农膜商、运输商、出口商、批发商、田间小贩、零售商,他们的眼睛早就盯上了农业增收带来的那点可怜的利润(国家减免农业税或粮食直补带来的效益很快就被涨价的农资抵消了)。农民承受了土地污染的苦果,但他们永远处在社会的底层,即使提高了产量,但多出来的收入远没有外出打工合算。在沂蒙山区,我了解到,非常新鲜的蒜苔前天是5角一斤,昨天是4角,今天就是3角了。某年大蒜田间价是1.2元/斤,第二年却只有0.7元/斤。 通过铺膜并增施大量的化肥来提高土地生产力,正如给土地吃“鸦片”,植物长快了,产量提高了,但是,土地就会对这些物质产生强烈的依赖,地越种越“瘦”。现在农民普遍反应“地不上大量化肥就不长庄稼”。那些残存在土壤中的农膜,再加上过量使用的化肥、农药、除草剂、添加剂等,将逐渐在耕地中积累,长期下去,耕地将元气大伤。 中国人用地养地5000年,而使用农膜约20年,中国的地力已经下降到触目惊心的地步,如还不改弦更张,继续种地不养地,100年后,将无健康的耕地可种。而且,目前的农业生产方式下,中国人一边吃化学化的食物,一边呼吸含有二噁英的空气。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受害最大,中国农村癌症患者越来越年轻化,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个危险的信号。让人无法理解的是,在没有找到降解农膜的办法之前,农业部和各级政府却仍然积极推广。 覆盖农膜带来的增产,相比其带来的危害可谓得不偿失,而且增产不一定非要覆盖农膜。通过增加土壤有机质而使土壤变黑,即将秸秆通过牛羊等动物转化成肉、奶和肥料,肥料产生沼气提供能源后,再将沼渣和沼液还田,就能逐步培肥耕地。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团粒结构,依然能够改善土壤水、肥、气、热条件,达到覆盖农膜的效果,这个做法能使土地持续保持高生产力,而非短期保持。增加动物生产和能源生产后,耕地所创造的价值大大高于覆盖农膜带来的效益。增加有机肥就会减少化肥用量,取消农膜覆盖就会使生产成本下降,并从源头杜绝白色污染。所有这些事关农业根本出路的问题,我国的农业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土部、科技部等相关部门为什么不重视呢? 总之,提高农民收入,必须采取正确的做法,增产的同时要增效,要保护耕地,减少环境污染。“杀鸡取卵”式地用地不养地,甚至毁地、害地的做法,不能再持续下去了。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324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美科学家合作,联手破解“白色污染”难题
热度 3 zhpd55 2016-6-21 17:00
中美科学家合作,联手破解“白色污染”难题 降解塑料使其转化为燃料的一种新方法 诸平 (点击图片可以链接到原文) 触目惊心的白色污染 ( White Pollution ) 塑料污染 有目共睹,无处不见,无处不有,这场“白色革命”带来的“白色污染 (White Pollution) ”让人左右为难,全面禁止使用塑料又不大可能,任其发展带来的污染有令人头痛。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 降解 的 塑料垃圾 ( 多指 塑料袋 ) 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化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 聚丙烯 、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 塑料制品 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破坏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现象。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有食品包装、泡沫塑料填充包装、快餐盒、农用地膜等。 白色污染是不仅我国城市特有的环境污染,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程度污染,甚至河流、海滩都可以看见污染迹象。在各种公共场所到处都能看见大量废弃的 塑料制品 ,它们从工业而来,由人类制造,最终归结于大自然时却不易被自然所消纳,从而影响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从节约资源的角度出发,由于塑料制品主要来源是面临枯竭的石油资源,应尽可能回收,但由于现阶段再回收的生产成本远高于直接生产成本,在现行市场经济条件下难以做到。面对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人们希望寻找一种能替代现行塑料性能 , 又不造成白色污染的塑料替代品 , 可降解塑料应运而生,这种新型功能的塑料,其特点是在达到一定使用寿命废弃后,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由于其化学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引起某些性能损失及外观变化而发生降解,对自然环境无害或少害。例如淀粉填充塑料,首先其所含淀粉在短时间内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泌的淀粉酶迅速分解而生成空洞,导致薄膜力学性能下降,同时配方中添加的自氧剂与土壤中的金属盐反应生成过氧化物,使聚乙烯的链断裂而降解成易被微生物吞噬的小碎片被自然环境所消纳,同时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塑料制品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质轻、防水、耐用、生产技术成熟、成本低的优点,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且呈逐年增长趋势。塑料包装材料在世界市场中的增长率高于其它包装材料, 1990-1995 年塑料包装材料的年平均增长率为 8.9% 。就其塑料产量而言, 1964-2014 年全球塑料产量翻了 20 倍(见图 1 ), 2014 年已经达到 311 MT 。 我国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 1995 年,我国塑料产量为 519 万吨,进口塑料近 600 万吨,当年全国塑料消费总量约 1100 万吨,其中包装用塑料达 211 万吨。包装用塑料的大部分以废旧薄膜、 塑料袋 和泡沫塑料餐具的形式,被丢弃在环境中。这些废旧塑料包装物散落在市区、风景旅游区、水体、道路两侧,不仅影响景观,造成 “ 视觉污染 ” ,而且因其难以降解,对 生态环境 造成潜在危害。 据调查,北京市 生活垃圾 的 3% 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总量约为 14 万吨;上海市生活垃圾的 7% 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总量约为 19 万吨。天津市每年废旧塑料包装物也超过 10 万吨。北京市每年废弃在环境中的塑料袋约 23 亿个,一次性塑料餐具约 2.2 亿个,废农膜约 675 万 m 2 。人们对此戏称为 “ 城郊一片白茫茫 ” 。 2013 年全球塑料包装材料的流向数据,会使人对于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双效应的严重性认识更加深刻。仅 2013 年全球塑料包装材料产量 7800 万吨,有 98% 是以原油为原料而生产的;其中闭路循环回收仅仅有 2% 。 7800 万吨的塑料包装材料中,有 40% 是使用后作为垃圾进行填埋处理,有 32% 的泄漏,有 14% 进行垃圾焚烧回收热能,另外 14% 的进入循环回收系统;但是在循环回收系统处理过程中又有 4% 的损失, 8% 进入联级回收系统,而另外 2% 进入闭路循环回收系统。详见下图所示。 关于塑料污染的更多信息,可以直接浏览相关网站( http://plastic-pollution.org/ )。面对如此严重的塑料污染,中国科学院(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与美国加州大学(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的科研人员合作,找到了一种可以使塑料废弃物转化为燃料的新方法,他们可以使聚乙烯塑料瓶、塑料袋以及塑料薄膜等塑料废弃物转化为液体燃料和蜡质,相关研究成果于 2016 年 6 月 17 日已经在《科学进展》( Science Advances )杂志网站发表—— Xiangqing Jia, Chuan Qin, Tobias Friedberger, Zhibin Guan, Zheng Huang. Efficient and selective degradation of polyethylenes intoliquid fuels and waxes under mild conditions . Science Advances , 17Jun 2016: Vol. 2, no. 6, e1501591. DOI: 10.1126/sciadv.1501591 . 其中通讯作者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黄正( Zheng Huang )研究员和美国加州大学的关智斌( Zhibin Guan 音译)教授。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Xiangqing Jia 为第一作者。 他们在发表的论文中描述了他们的技术以及对其未来展望 , 希望对于减少塑料垃圾,合理而充分利用资源有所帮助。大多数人都知道现代生活充满了塑料,塑料包装材料、塑料袋和各种饮料瓶充斥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整个世界似乎都要被塑料材料所淹没,是因为他们不仅成本低廉,而且具有许多不同于其他材料的特性,已经成为许多其他产品的廉价替代品。 当然 , 问题是其分解非常缓慢 , 这意味着它们堆积在垃圾填埋场和作为人工岛屿建设的源材料,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2016 年元月,世界经济论坛( WorldEconomic Forum )的相关论述—— TheNew Plastics Economy: Rethinking the future of plastics( 新塑料经济:反思塑料的未来 ) 一文指出, 2014 年世界塑料产量已经达到 311 MT ,到 2050 年预计会达到 1124 MT, 按照塑料与海洋鱼类的质量比, 2014 年为 1 ∶ 5 ,而到 2050 年会超过 1 ∶ 1 !塑料对于环境带来的污染让人触目惊心: 图4 船在克里奇姆 ( Krichim) 的塑料垃圾间前行 雅加达( Jakarta )早在巴达维亚时代就是一个沿海重镇,当时荷兰殖民者利用人工河渠作为城市排水系统,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那种能乘坐 10 来个人左右的小船是那个时代人们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人们每天都乘着这种小船走街串巷生活着。当时的雅加达被西方世界称之为: 东方的威尼斯 。而今天供印尼首都雅加达 1400 万人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芝塔龙河( Citarum River )竟然遭到如此污染。 图5 芝塔龙河 ( Citarum River ) 竟然遭到如此污染 与北美蓝天、白云、青山相映成辉的塑料污染景观( North America, touched landscape ) 图6 北美 塑料污染景观 菲律宾马尼拉小溪( Creekin Manilla, Philippines )的别样景观 图7 菲律宾马尼拉小溪 的别样景观 中途岛可怜的鸟类( Midwayatoll, Bird corpse ),吃下去的塑料垃圾,死后尸体腐烂才露出真相。 图8 可怜的鸟类 图9 塑料的海洋 中美科学家联手破解“白色污染”难题 科学家一直在寻找降解塑料的好方法 , 特别是聚乙烯塑料最为常见 , 但是迄今为止一直未能找到一种既廉价,又可回收塑料的有效方法。中美科学家联手开展的此项新研究 , 对于破解“白色污染”难题,无疑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此 方法包括将塑料与有机金属催化剂混合 , 催化剂是由现成的分子掺杂金属铱混合而成。此催化反应会导致塑料分子中相互链接的化学键弱化 , 让它们更容易断裂,所以 , 此研究团队能够使用分解后材料来加工类似柴油的 燃料 , 他们称这些类似柴油的燃料可用于电力汽车和其他车辆,他们报告称 , 此燃料燃烧也比其他可燃材料的燃烧更加清洁、环保。 聚乙烯( PE )与轻烷烃(正己烷)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交叉烷烃复分解反应 ( cross alkane metathesis , CAM) ,其机理如下图所示。第一步是脱氢反应, 2 个铱原子( 2Ir )从反应物中各获得一个氢原子形成 2Ir-H 2 , 聚乙烯和轻烷烃因为失去 H ,而形成烯类化合物;第二步是烯烃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 Olefinmetathesis ),形成 2 种新的烯烃类化合物;第三步是氢化反应,将烯烃转化为烷烃,反复重复上述步骤使 PE 降解,最终使其转化为液体燃料和蜡质。 图 10 CAM 反应机理图示 通过 CAM 在聚乙烯降解过程中使用的催化剂包括脱氢加氢催化剂( 1,2,3 )以及烯烃复分解反应催化剂( Re 2 O 7 /Al 2 O 3 )。 图11 催化剂及其结构 研究团队声称 , 尽管此项技术目前还并不清楚是否具有可扩展性,但是此过程成本低廉,而且易于操作。目前, 塑料 与 催化剂的比例大约为 30 ︰ 1, 对于用于商业化过程而言,催化剂使用量的这种比例情况并不理想。研究者的目标是 10000 ︰ 1 ,他们除了尽可能降低催化剂使用量之外,此研究团队也在寻找一些代替铱的其它催化剂 , 因为铱不易大量获得,而且成本过于昂贵。研究小组对于催化剂的选择和塑料转化为燃料的技术改进,最终推向商业化应用持谨慎而乐观的态度 , 这可能意味着 , 未来能源的勘探者,可能会将目光转移到以垃圾填埋场作为源材料 , 而不是单独盯着 开采 我们脚下的地下资源。更多信息请浏览原文—— Xiangqing Jia, Chuan Qin, Tobias Friedberger, Zhibin Guan, Zheng Huang. Efficient and selective degradation of polyethylenes intoliquid fuels and waxes under mild conditions . Science Advances , 17Jun 2016: Vol. 2, no. 6, e1501591. DOI: 10.1126/sciadv.1501591 . Abstract Polyethylene (PE) is the largest-volume synthetic polymer, and its chemical inertness makes its degradation by low-energy processes a challenging problem. We report a tandem catalytic cross alkane metathesis method for highly efficient degradation of polyethylenes under mild conditions. With the use of widely available, low-value, short alkanes (for example, petroleum ethers) as cross metathesis partners, different types of polyethylenes with various molecular weights undergo complete conversion into useful liquid fuels and waxes. This method shows excellent selectivity for linear alkane formation, and the degradation product distribution (liquid fuels versus waxes) can be controlled by the catalyst structure and reaction time. In addition, the catalysts are compatible with various polyolefin additives; therefore, common plastic wastes, such as postconsumer polyethylene bottles, bags, and films could be converted into valuable chemical feedstocks without any pretreatment. 相关博文: 发明家可以将 塑料 垃圾 转化为 液体黄金(附2项专利文献) ; 自制:3相电,50 L, 350度热解4 h, 60 kg 废 塑料 可得60 L 燃料 油 ; 塑料废弃物热解制取燃料油(连续操作图解) ; 英国公司利用废弃 塑料 制造燃油 ; 日新发明将 塑料 变 燃料 厨房垃圾有望 变废为宝 ;
个人分类: 新观察|11657 次阅读|7 个评论
为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叫停一次性餐具点个赞
热度 6 蒋高明 2015-8-10 19:44
【明辨是非】今晚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播出了两个与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有关的节目,一是该省安吉县打造美丽乡村,发展农家乐,由环境破坏改为环境保护,农民收入反而大幅度提高,从而提前实现了“青山绿水也是金山银山”愿景;其二,是该省人民政府发文,在全省所有餐馆叫停一次性餐具。这在全国属于首例,对餐饮业的白色污染宣战终于有了实质的动作。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喊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针对餐饮业白色污染问题,笔者早在8年前就发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一次性餐具首先存在严重白色污染问题,这些餐具不能降解,增加了处理难度;其次是存在严重的卫生问题,很多餐具根本就没有清洗干净,越远离大城市,卫生状况越糟糕,其三是就餐者自己吃饭,自己花钱洗碗,存在明显的消费歧视,必须叫停。遗憾的是,我们的呐喊,收到的实质效果并不明显,目前的形势不仅没有明显改进,反而愈演愈烈,连北京近郊区也出现了一次性餐饮用品,可见在利益面前,环境保护的声音是多么弱小!解决白色污染,我们要走的路还有很远,不仅仅是餐饮业白色污染,还有农膜白色污染,出版业白色污染,轻工产品的白色污染等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希望有关部门,有关省市自治区,以浙江省为榜样,早日向各种以生产或消费为理由的环境破坏行为宣战。 一次性餐具塑料膜当叫停 蒋高明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75-12052.html 近来,一次性消毒餐具包装膜悄然出现在全国各地的餐馆中。该包装将盘、碟、碗、勺、酒杯等洗净抛光后,用一种热收缩塑料封膜。餐具看上去很干净也很卫生,据餐馆老板讲,该包装是无菌操作的。笔者曾收集了一张该塑封膜,上面用绿色字体写着“敬重自然,卫生环保,服务健康”。但是,下面还有一行“温馨”提示的小字:“有偿消费,一元一次”。 实际上,这种消费是强迫就餐者为这种包装买单。在这种模式下,消费者还没有用餐就花钱雇人将自己的盘子“洗好”了;同时“干了活”后还得倒找给餐馆老板钱,因为洗几个盘子和碗是根本用不了一元钱的。这就等于餐馆老板雇了“奴隶”帮他洗碗,同时餐具消毒老板也赚了钱,消费者为他们两家买单。如果仅从消费者的利益出发,这种餐具消毒包装方式就该叫停。但更令我们担心的是,比这更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 笔者将某次就餐后所有塑料膜带回试验室,用千分之一天平称重,其结果是:消毒膜1.374克;筷子膜0.169克;餐巾纸外包装膜1.785克;内包装(湿巾)膜0.988克,总重4.316克。如果10人就餐,一桌饭下来产生白色垃圾43克之多。北京有大小餐馆4.1万家,以平均每天百人(次)就餐计算,则每年产生的塑料垃圾高达6.45吨,这里还不包括一次性餐桌塑料布和发泡塑料餐盒造成的白色污染在内。北京生活垃圾中,废弃塑料约占3%,每年总量约为14万吨,其中餐馆产生的白色垃圾就占46%。因此,北京要解决白色污染,首先得从餐馆开始。 造成餐馆白色垃圾污染猖狂的根本原因依然是利益在作怪。上述餐具消毒膜强行向顾客收1元钱,餐巾包也收1元。顾客还没有点菜餐馆就有2元进项了。生产塑料膜和消毒设备的厂家因为其产品有恒定的客户,也乐得供应,毕竟用量大。倒霉的是顾客,他要为消费“塑料膜”而买单;但是,更倒霉的是公众的生态环境,那些不能降解的白色塑料持续进入环境,造成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 白色污染严重影响市容整洁;来自餐馆的废弃塑料膜因粘有食物和油渍,苍蝇和细菌会大量孳生,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焚烧塑料膜会释放出多种有害化学气体,其中以二恶英毒性最大。它们在自然界中滞留时间很长,毒性极强,并可通过呼吸和食物链进入人体,导致生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中毒、癌变或畸形,甚至死亡。2004年正式生效的国际《斯德哥尔摩公约》,把六氯代苯等化合物列为首批对人类危害极大的持久性化合物, 在世界范围内禁用或严格限用,这些禁现物质中就包括焚烧塑料膜产生的二恶英。 餐馆和塑料制品老板的利益决不能以牺牲公众健康环境为代价。解决餐馆、宾馆白色污染问题仅靠消费者的自觉行为难以凑效,必须有政府强制性的控制措施。治理措施不是简单地发“红头文件”,或者搞“突击检查”,而是以环保法律法规的形式,规定生产、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为非法行为,从源头杜绝餐饮和宾馆业的白色污染。 对于消费者而言,要提倡绿色消费,逐步适应传统的消毒餐具,远离一次性塑料膜。到西方旅行,宾馆根本不提供一次性的洗刷用具,餐馆也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膜制品,那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具体表现,中国人到了那里也不得不适应。提倡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要的是具体的行动,这个行动不妨从全社会告别餐饮业白色污染开始。。。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8495 次阅读|7 个评论
新疆“白色污染”爆发给中国不可持续农业敲响警钟(净土工程)
热度 1 zzllxx5168 2014-1-8 12:41
新疆“白色污染”爆发给中国不可 持续农业敲响警钟 来源: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75do=blogid=756724 【高明微评】最近媒体报道新疆常年种植棉花,覆盖超薄地膜至白色污染爆发。许多耕地“扒开地膜才能看到土地”。7年前,笔者就呼吁农膜白色污染问题,视为农村中的“白色恐怖”,长期的呼吁没有人听,工厂大量生产,商家大量销售,政府给予补贴,铺设农膜也有了专业设备,农民何乐而不为?然而,地膜在耕地里是不能自然降解的(或降解速率非常缓慢),只有慢慢积累。人类制造的地膜之所以微生物不吃,就是警告人类不要采用这样的技术。如果人类一意孤行,那只好等待自然的报应——当中国的耕地不能生产粮食和棉花的时候,我们等待友国提供粮食和棉花吗?对于白色污染的治理,首当其冲的是从源头禁止使用,让耕地变黑而不是继续变白。什么研发可降解地膜和使用达标的厚地膜,都是错误的做法,只能雪上加霜。 新疆成全国“白色污染”最严重区域 平均每亩残留地膜近17公斤 作者:记者 赵春晖 蔡国栋/乌鲁木齐报道;来源:经济参考报 资料图片   一些农业生态专家指出,“白色污染”已经超过了当地农田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上限,如不加快治理和防范,农田生态将进一步恶化。在这一背景下,新疆向白色污染“宣战”,然而投入严重不足、处理手段少、治理成本高等困难,使得新疆“净土工程”工作难以推进。 “白色革命”变“白色污染”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新疆开始在棉花种植上大范围推广使用地膜覆盖技术,使得棉花产量大幅度提高。2012年新疆棉花产量已占国内总产量的半壁江山。新疆农业厅资源与环境保护站站长秦晓辉说:“‘白色革命’给新疆的农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极大地推进了农民增产增收,促进了新疆现代农业的发展。”    但与此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理措施,废旧地膜在农田土壤中逐年增多,污染持续加剧,这场“白色革命”逐步演变成触目惊心的“白色灾难”。经过30年的“累积”,新疆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白色污染”最严重的区域。在过去两年中,新疆农业厅资源与环境保护站连续对全疆20个县的农田进行取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地农田平均每亩残留地膜量已经达到16.88公斤,是我国平均水平的4-5倍。    而在新疆南部地区的一些乡镇,地膜残留量甚至达到40多公斤,按每年每亩铺膜4公斤计算,这相当于给农田铺了10层地膜。“毫不夸张地说,过去是拨开土地找地膜,现在是拨开地膜找土地,形势堪忧。”新疆农业厅厅长艾克拜尔·吾甫尔忧心忡忡地说。   秦晓辉说,播种时,种子点到残膜上无法扎根,作物的出苗成活率和产量都受到极大影响。据新疆农科院提供的研究报告显示,作物产量随残膜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以棉花为例,当土壤中残膜量达到每亩3.5公斤时,至少减产15%。一些农业专家指出,近年来,新疆各地都大力推广普及测土配方施肥、高新节水等技术,但作物的增产效果基本被残膜抵消。   农田地膜残留的危害逐步显露,而其潜在的后果却难以估量。新疆农田水利专家董新光说:“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最严重的后果只是农作物减产,但残膜会不会对地下水和土壤产生其他形式的污染,眼下还没有人去进行长期、系统深入和覆盖较大范围的跟踪调查研究,因此关于它的危害,我们没有看到的可能要比能看到的多得多。”     超薄地膜是“白色污染”泛滥之根源   随着高新节水技术在新疆的继续推广普及,使用地膜的农田还在逐年增加,治理“白色污染”更显得愈发紧迫。据新疆农业厅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新疆地方地膜覆盖面积达到3500万亩,如果再加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整个新疆地膜覆盖总面积已超过5000万亩,约占全国的1/4以上。    一些基层干部和专家指出,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农民大量使用超薄地膜,这样的地膜一扯就烂,无法回收,只能任其埋在地下;而多年来埋入地下的残膜碎屑,更是没有办法清理,成为农田的永久垃圾。    记者调研中发现,现有地膜生产的标准是上世纪90年代制定的,虽然规定了0.008mm的厚度标准,但同时又规定,允许有±0.003mm的误差,这意味着厚度只要不低于0.005mm,就属于合格地膜,这就为一些企业生产超薄地膜打开了方便之门,执法部门对此束手无策。    记者在一些县市的农资市场上了解到,如果使用达到国家标准的地膜,每亩农田需要4.5公斤左右,而用厚度为0.006mm的地膜,只需要不到3.5公斤,每亩地能减少投入12元以上,因此为了降低亩均生产成本,在不严重影响生产的同时,农民往往选择较薄的地膜。    新疆农科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已经进行了20年的残膜回收机械研究,但是对于超薄膜依然一筹莫展。“机械无法回收,因为机械回收要求它基本上是连片的才能够回收起来,所以说在0.005至0.006mm之间的地膜回收效果就很差了,只能达到50%左右。”新疆农科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副所长王学农说。    而与此同时,一些残膜回收企业也因为农膜回收效果差而吃不饱。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汇丰塑业有限公司是新疆尉犁县的一家残膜回收加工企业,企业设计生产能力是1600吨,但是2012年仅仅生产了400吨废旧地膜加工颗粒。“人工成本比较高,而且工人难找,很多农民图省事能不收就不收了,另外如果光是企业自己的力量去收,力量很单薄,因为面积这么大,都要靠企业派人下去收,人员、运输、车辆、安全等等都是问题。”公司经理石明磊说。     治理“白色污染”面临重重困难   为了治理白色污染,近几年,新疆农业部门已经在一些县市进行了试点,在示范区所有铺地膜农田严格使用厚度达标地膜,并对回收达标地膜的农民实施补贴。    2013年,新疆又投入3800万元“净土工程”专项资金,在13个县市开展农田废旧地膜污染综合治理,同时通过以旧换新的形式,对农民回收残膜和使用0.01mm以上厚度标准地膜进行补贴。此外,国家农业清洁生产地膜回收项目将在新疆部分县市实施,扶持地膜回收企业并建立残膜回收及资源化利用的长效运转机制。   从今年起,新疆还将在玛纳斯县和尉犁县开展废旧地膜污染综合治理整县推进试点,将通过禁止超薄地膜进田、加快废旧地膜回收站网点建设、扶持废旧地膜回收加工企业,探索总结出符合新疆实际并能推广使用的治理模式。   “目前,全疆农田废旧地膜污染治理规划已经出台,还需要多部门联动,从源头抓起,推广地膜机械化回收技术,建立激励政策体系,构建由政府、农民、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地膜资源化利用体系。”新疆农业厅农村环境保护与能源发展处处长努尔穆罕默德·祖农说。    一些专家和基层干部建议,针对目前农用地膜残留的严峻形势,应尽快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一是增加农用地膜的厚度和强度,建立完善的残膜回收体系;二是加大可降解膜研发推广力度。    新疆天业塑料制品总厂副厂长陈鹏元说,如果能把薄膜适当做厚,做成0.012mm和0.015mm,对提高残膜的回收率,是一条比较可行的路。    此外,由于可降解地膜成本高,技术有待完善,短期内还无法在新疆大范围应用推广;而残膜回收成本高,难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新疆农科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所长王新勇说,治理“白色污染”必须加大科研投入,加快地膜回收机械和可降解地膜的研发速度,使之尽快投入市场。建议给予生产企业或农民适当的补贴,形成示范效应,以利于推广,这样才有可能逐步撬开可降解地膜的巨大市场容量,破解目前的困局。 必须高度警惕耕地白色污染 本文2007年5月1日发表于中外对话 作者:蒋高明 最近半个多月来,笔者连续在河南、河北、天津、山东农村考察,一个严重的现象令人忧心如焚,这就是愈演愈烈的耕地白色污染问题。北方耕地几乎被清一色的白色塑料膜所覆盖。从空中向下俯瞰,白茫茫大地一片;在高速公路两旁,白色塑料膜一望无际,让人仿佛来到了一个“水汪汪”的世界,真是“白色恐怖”。田间地头、渠沟路旁,甚至大街上、农户的院落里,都处都是废弃的农膜。旧的农膜没有处理完,新的农膜又铺上了,这一奇特景观在改革开放前的农村是根本看不到的。笔者曾经实地考察过几十个国家,从来没有见到一个国家像我国这样,大张旗鼓地应用农膜。长期下去,耕作了5000多年的中国耕地将被大量使用的农膜、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物质所毁灭。 使用农膜主要达到以下两个目的,一是建造塑料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或水果;二是直接铺到耕地上,生产经济价值较高的蔬菜或作物。在山东、河北农村,笔者了解到,目前农民种地,除了玉米、小麦等大宗作物外,种花生、土豆、西瓜、大蒜、茄子、辣椒、黄烟等等,几乎毫无例外地覆盖农膜。据农民介绍,土地覆盖农膜后,由于改善了土壤温度、湿度,生长季节可以延长,产量能够提高20%-50%,个别作物甚至可使产量翻倍,如花生等。通过覆盖农膜增加产量是农学家的新技术发明,但是,谁也没有考虑到的是,我们的生态环境能够承受多少农膜污染?目前,我国每年约50万吨农膜残留在土壤中,残膜率达到40%。这些农膜在15-20cm土壤层形成不易透水、透气很差的难耕作层。 尽管勤快一点的农民,会将农膜从地里挑出,但他们仅仅是将农膜从自己家的土地扔到地头而已。据说有人专门来收集废弃农膜,但是,因为农膜轻而沾满了土,回收利用价值并不大,因此,没有人愿意收这种废品。当农膜积累多了以后,农民们大多是一把火点燃了之。然而,他的这把火带来的是另外更加严重的污染。 那些自然界不能分解的有机化合物,被称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2004年正式生效的国际《斯德哥尔摩公约》,把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滴滴涕、七氯、氯丹、灭蚁灵、毒杀芬、六氯代苯、二恶英、呋喃以及多氯联二苯12种化合物列为首批对人类危害极大的POPs,在世界范围内禁用或严格限用。它们在自然界中滞留时间很长(最长可在第七代人体中检测出),毒性极强,可通过呼吸和食物链进入人体,导致生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中毒、癌变或畸形,甚至死亡。焚烧农膜极易产生上述12种POPs的至少5种,即列在清单上的后5类。 十年前,农业部和科技部的官员希望科学家们尽快拿出降解农膜的方案,筛选特殊的微生物来分解农膜。遗憾的是,至今令人兴奋的消息不多。虽不断有人传言研制出了可降解农膜,但是,因其价高质劣,农民根本不用。这里,主管官员和科学家们都犯了个常识性的错误――农膜是自然界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哪里有什么微生物愿意“吃”它们?为什么不研究替代措施或者制定政策,让老百姓停止使用农膜,从源头控制白色污染呢? 诚然,大量使用农膜,产量提高上去了,但是生产出来的东西不好吃了,即质量下降了。任何生命,生长有其固定的规律,本来长的慢的如果让它长的快,其代价就是质量的下降和环境的污染,表现在作物和蔬菜上就是风味下降和耕地污染。在现场,笔者看到,大蒜基部比拇指粗,这在二三十年前是根本不可能的,这是农膜和化肥的贡献。然而,据农民们反应,现在的大蒜辣味不足了。以前种蒜是用覆盖秸秆,而不是覆盖塑料膜,是用大量有机肥,而非化肥,风味的大幅度下降是必然的。 或曰,虽然风味不好了,至少产量高,农民可多卖钱,管它好吃不好吃呢。真得是这样么?实际上,农膜增产后的利润“大饼”被更多的人瓜分了,他们为农民留的部分是很少的,而风险却让农民来承担。农膜商、运输商、出口商、批发商、田间小贩、零售商,他们的眼睛早就盯好了农业增收带来的那点可怜的利润(国家减免农业税或粮食直补带来的效益很快就被农资涨价所抵消了)。农民承受了土地污染苦果,但他们永远处在社会的下层,靠提高一点产量实现增收远没有他出去打工挣的多。在沂蒙山区,笔者现场了解到的实际情况是,非常新鲜的蒜苔前天是5角一斤,昨天是4角,今天就是3角了。去年大蒜地头价是1.2元/斤,今年只有0.7元/斤,每家每户种植同样的作物,市场风险是农民根本没有办法克服的。 通过耕地铺膜并增施大量的化肥,来提高土地生产力,正如给土地吃“鸦片”,植物长快了,产量提高了,但是,土地就会对这些物质产生强烈的依赖,地越种越瘦。现在农民普遍反应“地不上大量化肥就不长庄稼”就是这个道理。那些残存在土壤中的农膜,再加上过量使用的化肥、农药、除草剂、添加剂等,将逐渐在耕地中积累,长期下去,耕地将元气大伤。 耕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我们应当像保护眼睛那样保护耕地。为了提高一点产量,鼓励农民从眼前的短期利益考虑,大量使用自然界中不曾存在的东西。农膜的泛滥就是农业部和各级政府公开推广的结果。 正确的做法不是将土地覆盖农膜变白,而是通过增加土壤有机质而使土壤变黑,即将秸秆通过牛羊等动物转化成肉、奶和肥料,肥料产生沼气提供能源后,再将沼渣和沼液还田,逐步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团粒结构,依然能够改善土壤水、肥、气、热条件,这个做法是使土地持续保持高生产力,而非短期行为。增加动物生产和能源生产后,耕地所创造的价值大大高于覆盖农膜带来的效益。增加有机肥就会减少化肥用量,取消农膜覆盖就使生产成本下降,并从源头杜绝白色污染。所有这些事关农业根本出路的问题,必须引起农业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土部、科技部等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总之,提高农民收入,必须采取正确的做法,增产的同时要增效,要保护耕地,减少环境污染。哪些“杀鸡取卵”式的用地不养地、反而毁地、害地的做法,应当不能继续下去了。 博主简介: 张连翔(1959-),大学文化,学士学位,无党派人士,辽宁省喀左县人。现任北方林业新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研发中心教授级高工(3级教授),学术委员会成员,兼任《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和《辽宁林业科技》两刊编委,《新农业》杂志园艺版编委,《中国林业网》和《新农村商网》林业科技(在线)咨询专家,中国林学会灌木分会委员,全国林业科技特派员。曾任辽宁省林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委会成员(1993-1995年)。主要从事应用生态及种群生态和数学生态学、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抗旱保水造林、困难立地植被恢复与重建、林下经济、园林绿化、生物质能源林、经济林全生态经营和有机果业等的研究。取得科研成果13项,发明专利3项(2项正在申请中),编制辽宁省地方标准2项,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翻译和发表日文林业科技资料数十万字,主编专著2部、参编著作1部、参编论文集1部。 联系方式: zzllxx5168@126.com;13942112010; http://hi.baidu.com/zzllxx5168/home ; http://blog.sciencenet.cn/u/zzllxx5168
个人分类: 学术论坛与争鸣|3579 次阅读|1 个评论
新疆“白色污染”爆发给中国不可持续农业敲响警钟
热度 1 蒋高明 2014-1-7 11:24
新疆“白色污染”爆发给中国不可持续农业敲响警钟 蒋高明 【高明微评】 最近媒体报道新疆常年种植棉花,覆盖超薄地膜至白色污染爆发。许多耕地“扒开地膜才能看到土地”。 7 年前,笔者就呼吁农膜白色污染问题,视为农村中的“白色恐怖”,长期的呼吁没有人听,工厂大量生产,商家大量销售,政府给予补贴,铺设农膜也有了专业设备,农民何乐而不为?然而,地膜在耕地里是不能自然降解的(或降解速率非常缓慢),只有慢慢积累。人类制造的地膜之所以微生物不吃,就是警告人类不要采用这样的技术。如果人类一意孤行,那只好等待自然的报应——当中国的耕地不能生产粮食和棉花的时候,我们等待友国提供粮食和棉花吗?对于白色污染的治理,首当其冲的是从源头禁止使用,让耕地变黑而不是继续变白。什么研发可降解地膜和使用达标的厚地膜,都是错误的做法,只能雪上加霜。 新疆成全国“白色污染”最严重区域 平均每亩残留地膜近17公斤 2014-01-06   作者:记者 赵春晖 蔡国栋/乌鲁木齐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大 中 小 】 资料图片   一些农业生态专家指出,“白色污染”已经超过了当地农田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上限,如不加快治理和防范,农田生态将进一步恶化。在这一背景下,新疆向白色污染“宣战”,然而投入严重不足、处理手段少、治理成本高等困难,使得新疆“净土工程”工作难以推进。    “白色革命”变“白色污染”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新疆开始在棉花种植上大范围推广使用地膜覆盖技术,使得棉花产量大幅度提高。2012年新疆棉花产量已占国内总产量的半壁江山。新疆农业厅资源与环境保护站站长秦晓辉说:“‘白色革命’给新疆的农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极大地推进了农民增产增收,促进了新疆现代农业的发展。”    但与此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理措施,废旧地膜在农田土壤中逐年增多,污染持续加剧,这场“白色革命”逐步演变成触目惊心的“白色灾难”。经过30年的“累积”,新疆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白色污染”最严重的区域。在过去两年中,新疆农业厅资源与环境保护站连续对全疆20个县的农田进行取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地农田平均每亩残留地膜量已经达到16.88公斤,是我国平均水平的4-5倍。    而在新疆南部地区的一些乡镇,地膜残留量甚至达到40多公斤,按每年每亩铺膜4公斤计算,这相当于给农田铺了10层地膜。“毫不夸张地说,过去是拨开土地找地膜,现在是拨开地膜找土地,形势堪忧。”新疆农业厅厅长艾克拜尔·吾甫尔忧心忡忡地说。   秦晓辉说,播种时,种子点到残膜上无法扎根,作物的出苗成活率和产量都受到极大影响。据新疆农科院提供的研究报告显示,作物产量随残膜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以棉花为例,当土壤中残膜量达到每亩3.5公斤时,至少减产15%。一些农业专家指出,近年来,新疆各地都大力推广普及测土配方施肥、高新节水等技术,但作物的增产效果基本被残膜抵消。   农田地膜残留的危害逐步显露,而其潜在的后果却难以估量。新疆农田水利专家董新光说:“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最严重的后果只是农作物减产,但残膜会不会对地下水和土壤产生其他形式的污染,眼下还没有人去进行长期、系统深入和覆盖较大范围的跟踪调查研究,因此关于它的危害,我们没有看到的可能要比能看到的多得多。”      超薄地膜是“白色污染”泛滥之根源   随着高新节水技术在新疆的继续推广普及,使用地膜的农田还在逐年增加,治理“白色污染”更显得愈发紧迫。据新疆农业厅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新疆地方地膜覆盖面积达到3500万亩,如果再加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整个新疆地膜覆盖总面积已超过5000万亩,约占全国的1/4以上。    一些基层干部和专家指出,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农民大量使用超薄地膜,这样的地膜一扯就烂,无法回收,只能任其埋在地下;而多年来埋入地下的残膜碎屑,更是没有办法清理,成为农田的永久垃圾。    记者调研中发现,现有地膜生产的标准是上世纪90年代制定的,虽然规定了0.008mm的厚度标准,但同时又规定,允许有±0.003mm的误差,这意味着厚度只要不低于0.005mm,就属于合格地膜,这就为一些企业生产超薄地膜打开了方便之门,执法部门对此束手无策。    记者在一些县市的农资市场上了解到,如果使用达到国家标准的地膜,每亩农田需要4.5公斤左右,而用厚度为0.006mm的地膜,只需要不到3.5公斤,每亩地能减少投入12元以上,因此为了降低亩均生产成本,在不严重影响生产的同时,农民往往选择较薄的地膜。    新疆农科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已经进行了20年的残膜回收机械研究,但是对于超薄膜依然一筹莫展。“机械无法回收,因为机械回收要求它基本上是连片的才能够回收起来,所以说在0.005至0.006mm之间的地膜回收效果就很差了,只能达到50%左右。”新疆农科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副所长王学农说。    而与此同时,一些残膜回收企业也因为农膜回收效果差而吃不饱。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汇丰塑业有限公司是新疆尉犁县的一家残膜回收加工企业,企业设计生产能力是1600吨,但是2012年仅仅生产了400吨废旧地膜加工颗粒。“人工成本比较高,而且工人难找,很多农民图省事能不收就不收了,另外如果光是企业自己的力量去收,力量很单薄,因为面积这么大,都要靠企业派人下去收,人员、运输、车辆、安全等等都是问题。”公司经理石明磊说。      治理“白色污染”面临重重困难   为了治理白色污染,近几年,新疆农业部门已经在一些县市进行了试点,在示范区所有铺地膜农田严格使用厚度达标地膜,并对回收达标地膜的农民实施补贴。    2013年,新疆又投入3800万元“净土工程”专项资金,在13个县市开展农田废旧地膜污染综合治理,同时通过以旧换新的形式,对农民回收残膜和使用0.01mm以上厚度标准地膜进行补贴。此外,国家农业清洁生产地膜回收项目将在新疆部分县市实施,扶持地膜回收企业并建立残膜回收及资源化利用的长效运转机制。   从今年起,新疆还将在玛纳斯县和尉犁县开展废旧地膜污染综合治理整县推进试点,将通过禁止超薄地膜进田、加快废旧地膜回收站网点建设、扶持废旧地膜回收加工企业,探索总结出符合新疆实际并能推广使用的治理模式。   “目前,全疆农田废旧地膜污染治理规划已经出台,还需要多部门联动,从源头抓起,推广地膜机械化回收技术,建立激励政策体系,构建由政府、农民、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地膜资源化利用体系。”新疆农业厅农村环境保护与能源发展处处长努尔穆罕默德·祖农说。    一些专家和基层干部建议,针对目前农用地膜残留的严峻形势,应尽快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一是增加农用地膜的厚度和强度,建立完善的残膜回收体系;二是加大可降解膜研发推广力度。    新疆天业塑料制品总厂副厂长陈鹏元说,如果能把薄膜适当做厚,做成0.012mm和0.015mm,对提高残膜的回收率,是一条比较可行的路。    此外,由于可降解地膜成本高,技术有待完善,短期内还无法在新疆大范围应用推广;而残膜回收成本高,难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新疆农科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所长王新勇说,治理“白色污染”必须加大科研投入,加快地膜回收机械和可降解地膜的研发速度,使之尽快投入市场。建议给予生产企业或农民适当的补贴,形成示范效应,以利于推广,这样才有可能逐步撬开可降解地膜的巨大市场容量,破解目前的困局。 必须高度警惕耕地白色污染 本文2007年5月1日 发表于中外对话 作者: 蒋高明 时间: 2007-05-01 03:23:12 分类: 默认分类 标签: 农村 阅读器 必须高度警惕耕地白色污染 蒋高明 最近半个多月来,笔者连续在河南、河北、天津、山东农村考察,一个严重的现象令人忧心如焚,这就是愈演愈烈的耕地白色污染问题。北方耕地几乎被清一色的白色塑料膜所覆盖。从空中向下俯瞰,白茫茫大地一片;在高速公路两旁,白色塑料膜一望无际,让人仿佛来到了一个“水汪汪”的世界,真是“白色恐怖”。 田间地头、渠沟路旁,甚至大街上、农户的院落里,都处都是废弃的农膜。旧的农膜没有处理完,新的农膜又铺上了,这一奇特景观在改革开放前的农村是根本看不到的。笔者曾经实地考察过几十个国家,从来没有见到一个国家像我国这样,大张旗鼓地应用农膜。长期下去,耕作了5000多年的中国耕地将被大量使用的农膜、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物质所毁灭。 使用农膜主要达到以下两个目的,一是建造塑料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或水果;二是直接铺到耕地上,生产经济价值较高的蔬菜或作物。在山东、河北农村,笔者了解到,目前农民种地,除了玉米、小麦等大宗作物外,种花生、土豆、西瓜、大蒜、茄子、辣椒、黄烟等等,几乎毫无例外地覆盖农膜。 据农民介绍,土地覆盖农膜后,由于改善了土壤温度、湿度,生长季节可以延长,产量能够提高20%到50%,个别作物甚至可使产量翻倍,如花生等。通过覆盖农膜增加产量是农学家的新技术发明,但是,谁也没有考虑到的是,我们的生态环境能够承受多少农膜污染?目前,我国每年约50万吨农膜残留在土壤中,残膜率达到40%。这些农膜在15-20厘米土壤层形成不易透水、透气很差的难耕作层。 尽管勤快一点的农民,会将农膜从地里挑出,但他们仅仅是将农膜从自己家的土地扔到地头而已。据说有人专门来收集废弃农膜,但是,因为农膜轻而沾满了土,回收利用价值并不大,因此,没有人愿意收这种废品。当农膜积累多了以后,农民们大多是一把火点燃了之。然而,他的这把火带来的是另外更加严重的污染。 那些自然界不能分解的有机化合物,被称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2004年正式生效的国际《斯德哥尔摩公约》,把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滴滴涕、七氯、氯丹、灭蚁灵、毒杀芬、六氯代苯、二恶英、呋喃以及多氯联二苯12种化合物列为首批对人类危害极大的POPs,在世界范围内禁用或严格限用。它们在自然界中滞留时间很长(最长可在第七代人体中检测出),毒性极强,可通过呼吸和食物链进入人体,导致生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中毒、癌变或畸形,甚至死亡。焚烧农膜极易产生上述12种POPs的至少5种,即列在清单上的后5类。 十年前,农业部和科技部的官员希望科学家们尽快拿出降解农膜的方案,筛选特殊的微生物来分解农膜。遗憾的是,至今令人兴奋的消息不多。虽不断有人传言研制出了可降解农膜,但是,因其价高质劣,农民根本不用。这里,主管官员和科学家们都犯了个常识性的错误――农膜是自然界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哪里有什么微生物愿意“吃”它们?为什么不研究替代措施或者制定政策,让老百姓停止使用农膜,从源头控制白色污染呢? 诚然,大量使用农膜,产量提高上去了,但是生产出来的东西不好吃了,即质量下降了。任何生命,生长有其固定的规律,本来长的慢的如果让它长的快,其代价就是质量的下降和环境的污染,表现在作物和蔬菜上就是风味下降和耕地污染。在现场,笔者看到,大蒜基部比拇指粗,这在二三十年前是根本不可能的,这是农膜和化肥的贡献。然而,据农民们反应,现在的大蒜辣味不足了。以前种蒜是用覆盖秸秆,而不是覆盖塑料膜,是用大量有机肥,而非化肥,风味的大幅度下降是必然的。 或曰,虽然风味不好了,至少产量高,农民可多卖钱,管它好吃不好吃呢。真得是这样么?实际上,农膜增产后的利润“大饼”被更多的人瓜分了,他们为农民留的部分是很少的,而风险却让农民来承担。农膜商、运输商、出口商、批发商、田间小贩、零售商,他们的眼睛早就盯好了农业增收带来的那点可怜的利润(国家减免农业税或粮食直补带来的效益很快就被农资涨价所抵消了)。农民承受了土地污染苦果,但他们永远处在社会的下层,靠提高一点产量实现增收远没有他出去打工挣的多。在沂蒙山区,笔者现场了解到的实际情况是,非常新鲜的蒜苔前天是5角一斤,昨天是4角,今天就是3角了。去年大蒜地头价是1.2元/斤,今年只有0.7元/斤,每家每户种植同样的作物,市场风险是农民根本没有办法克服的。 通过耕地铺膜并增施大量的化肥,来提高土地生产力,正如给土地吃“鸦片”,植物长快了,产量提高了,但是,土地就会对这些物质产生强烈的依赖,地越种越瘦。现在农民普遍反应“地不上大量化肥就不长庄稼”就是这个道理。那些残存在土壤中的农膜,再加上过量使用的化肥、农药、除草剂、添加剂等,将逐渐在耕地中积累,长期下去,耕地将元气大伤。 耕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我们应当像保护眼睛那样保护耕地。为了提高一点产量,鼓励农民从眼前的短期利益考虑,大量使用自然界中不曾存在的东西。农膜的泛滥就是农业部和各级政府公开推广的结果。 正确的做法不是将土地覆盖农膜变白,而是通过增加土壤有机质而使土壤变黑,即将秸秆通过牛羊等动物转化成肉、奶和肥料,肥料产生沼气提供能源后,再将沼渣和沼液还田,逐步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团粒结构,依然能够改善土壤水、肥、气、热条件,这个做法是使土地持续保持高生产力,而非短期行为。增加动物生产和能源生产后,耕地所创造的价值大大高于覆盖农膜带来的效益。增加有机肥就会减少化肥用量,取消农膜覆盖就使生产成本下降,并从源头杜绝白色污染。所有这些事关农业根本出路的问题,必须引起农业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土部、科技部等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总之,提高农民收入,必须采取正确的做法,增产的同时要增效,要保护耕地,减少环境污染。哪些“杀鸡取卵”式的用地不养地、反而毁地、害地的做法,应当不能继续下去了。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4642 次阅读|1 个评论
《生态农场纪实》连载之六:乡村中的“白色恐怖”
热度 1 蒋高明 2013-6-19 00:32
蒋高明 十几年来,笔者每年都在我国农村进行调研,足迹几乎遍布除澳门行政区之外的全部省份,其中对粮食生产大省河南、河北、天津、山东、吉林、辽宁、四川、湖南、湖北农村的有些地方去过多次。在考察过程中,一个严重的现象令我忧心如焚,这就是愈演愈烈的耕地白色污染问题。北方耕地几乎被清一色的白色塑料膜所覆盖,即使在热量条件非常好的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地,农民种地也覆盖农膜,只不过膜由北方的白色变成了黑色。从空中向下俯瞰中国乡村,大地白茫茫一片;在高速公路两旁,白色塑料膜一望无际,让人仿佛来到了一个 “ 水汪汪 ” 的世界,真是 “ 白色恐怖 ” 。 田间地头、渠沟路旁,甚至大街上、农户的院落里,到处都是废弃的农膜。旧的农膜没有处理完,新的农膜又铺上了,这一奇特景观在改革开放前的农村是根本看不到的。笔者曾经实地考察过几十个国家,从来没有见到一个国家像我国这样,大张旗鼓地应用农膜。长期下去,耕作了 5000 多年的中国耕地将被大量使用的农膜、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物质所毁灭。 使用农膜主要达到以下两个目的,一是建造塑料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或水果;二是直接铺到耕地上,生产经济价值较高的蔬菜或作物。在山东、河北农村,目前农民种地,除了玉米、小麦等大宗作物外,种花生、土豆、西瓜、大蒜、茄子、辣椒、黄烟等等,几乎毫无例外地覆盖农膜。 据农民介绍,土地覆盖农膜后,由于改善了土壤温度、湿度,生长季节可以延长,产量能够提高 20% 到 50% ,个别作物的产量甚至能够翻倍,如花生等。通过覆盖农膜增加产量是农学家的新技术发明,但是,谁也没有考虑到的是,我们的生态环境能够承受多少农膜污染?目前,我国每年约 50 万吨农膜残留在土壤中,残膜率达到 40% 。这些农膜在 15-20 厘米土壤层形成不易透水、透气很差的难耕作层。 图 1-7 山东一带农民种地大量使用农膜 勤快一点的农民,会将农膜从地里挑出,但也仅仅是将农膜从自己家的地里扔到地头而已。据说有人专门来收集废弃农膜,但是,因为农膜轻而沾满了土,利用价值并不大,因此,只有很少一部分废弃农膜被回收。当农膜积累多了以后,农民们大多是一把火点燃了之。然而,他的这把火带来的是更加严重的污染。 那些自然界不能分解的有机化合物,被称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POPs )。 2004 年正式生效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把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滴滴涕、七氯、氯丹、灭蚁灵、毒杀芬、六氯代苯、二恶英、呋喃以及多氯联二苯 12 种化合物列为首批对人类危害极大的 POPs ,在世界范围内禁用或严格限用。它们在自然界中滞留时间很长 ( 最长可在第七代人体中检测出 ) ,毒性极强,可通过呼吸和食物链进入人体,导致生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中毒、癌变或畸形,甚至死亡。焚烧农膜极易产生上述 12 种 POPs 的至少 5 种,即清单上的后 5 种。 十年前,农业部和科技部的官员希望科学家们尽快拿出降解农膜的方案,筛选特殊的微生物来分解农膜。遗憾的是,至今令人兴奋的消息不多。虽不断有人传言研制出了可降解农膜,但是,因其价高质劣,农民根本不用。这里,主管官员和科学家们都犯了个常识性的错误 ―― 农膜是自然界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哪里有什么微生物愿意 “ 吃 ” 它们?为什么不研究替代措施或者制定政策,让老百姓停止使用农膜,从源头控制白色污染呢? 诚然,大量使用农膜,产量提高上去了,但是生产出来的东西不好吃了,即质量下降了。任何生命,生长有其固定的规律,本来长得慢的如果让它长得快,其代价就是质量的下降和环境的污染,表现在作物和蔬菜上就是风味下降和耕地污染。据农民们反应,现在种植的大蒜基部比拇指粗,这在二三十年前是根本不可能的,这是农膜和化肥的贡献。但是,现在的大蒜辣味不足了。以前种蒜是用秸秆覆盖,而不是用塑料膜,是用大量有机肥,而非化肥,所以,风味的大幅度下降是必然的。 或曰,虽然风味不好了,至少产量高,农民可多卖钱,管它好吃不好吃呢。真的是这样么?实际上,铺农膜增产后的利润 “ 大饼 ” 被更多的人瓜分了,农膜商、运输商、出口商、批发商、田间小贩、零售商,他们的眼睛早就盯好了农业增收带来的那点可怜的利润 ( 国家减免农业税或粮食直补带来的效益很快就被农资涨价所抵消了 ) 。农民仅得到很少的一点利,却要承担很大的风险。永远处在社会下层的农民,仅靠提高一点产量实现增收,但是还要承受土地污染的苦果,和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在沂蒙山区,笔者了解到的实际情况是,非常新鲜的蒜苔前天是 5 角一斤,昨天是 4 角,今天就是 3 角了。去年大蒜地头价是 1.2 元 / 斤,今年只有 0.7 元 / 斤,市场风险是农民根本没有办法克服的。 我和研究生们在山东弘毅生态农场进行生态农业实验,我们严格不用化肥、农药、农膜,实验的重要指标有根系生物量,这需要将作物的根从土中清洗出来。洗根本来就是比较细致,比较耗时的工作,但挑出农膜成为他们洗根的最大工作量。研究生们从盆里取出小麦的根系,洗净土壤后暴露出了许多残留的农膜。这些膜混在土壤里,湿润的时候也看不见,待晒干后就显露出来了。 据做实验的学生介绍,这些土是从周围老百姓的农田里买来的。农民每年向地里铺盖农膜,一些残屑就进入了土壤力。土壤还是经过筛子过筛的,但细小的农膜依然没有被筛出来。那些农膜有多年前残留的,基本不能降解。 图 1-8 小麦根系中残留的农膜 通过耕地铺膜并增施大量的化肥,来提高土地生产力,正如给土地吃 “ 鸦片 ” ,植物长快了,产量提高了,杂草暂时控制了,但是,土地就会对这些物质产生强烈的依赖,地越种越瘦。现在农民普遍反应 “ 地不上大量化肥就不长庄稼 ” 就是这个道理。那些残存在土壤中的农膜,再加上过量使用的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将逐渐在耕地中积累,长期下去,耕地将元气大伤。 耕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我们应当像保护眼睛那样保护耕地。为了提高一点产量,鼓动农民只考虑眼前的短期利益,大量使用自然界中不曾存在的东西。农膜的泛滥就是农业部和各级政府盲目推广的结果。 正确的做法是,不是将土地覆盖农膜变白,而是要通过增加土壤有机质使土壤变黑,即将秸秆通过牛羊等动物转化成肉、奶和肥料,肥料产生沼气提供能源后,再将沼渣和沼液还田,逐步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团粒结构,依然能够改善土壤水、肥、气、热条件,这个做法是使土地持续保持高生产力,而非短期行为。增加动物生产和能源生产后,耕地所创造的价值大大高于覆盖农膜带来的效益。增加有机肥就会减少化肥用量,取消农膜覆盖就使生产成本下降,并从源头杜绝白色污染。所有这些事关农业根本出路的问题,必须引起农业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土部、科技部等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提高农民收入,必须采取正确的做法,增产的同时要增效,要保护耕地,减少环境污染。那些 “ 杀鸡取卵 ” 式的用地不养地、反而毁地、害地的做法,应当杜绝了。哪个部门出面来管管愈演愈烈的白色污染,能够早日让中国农民从白色恐怖中摆脱出来呢?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3997 次阅读|1 个评论
令人担忧的农膜残留
热度 6 蒋高明 2011-6-10 23:32
令人担忧的农膜残留
蒋高明 研究生们的实验需要洗根,他们从花盆里取出小麦的根系后,洗净土壤后暴露出农田里残留的农膜。这些膜在混在土壤里不易发觉,湿润的时候也看不起,待晒干后就显露出来了。 这些土,据做实验的博士研究生们介绍,是从周围老百姓的农田里买来的,农民每年望地里铺盖农膜,一些残屑就进入了土壤力。土壤是经过筛子过筛的,但细小的农膜依然没有被筛除出了。 中国人用地养地接近5000年,而使用农膜约20年历史,中国的耕地如果用现在的做法下去100年,后代将无健康的耕地可利用了。 农民在地头焚烧农膜将向环境中释放二噁英致癌物,这类物质寿命很长,七代人的时间段内后依然不能降解。目前的农业生产方式下,中国人一边吃化学化的食物,一边呼吸含有二噁英的空气。从事农业的农民受害最大,中国农民得癌症等非正常死亡的人年龄越来越年轻化了,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个环境信号! 对此,我非常心焦。哪个部门出面来管管愈演愈烈的白色污染,早日让中国农民从白色恐怖阴影中摆脱出来呢?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4542 次阅读|8 个评论
《中国生态环境危急》连载之十二:拒绝白色污染谁来带头?
蒋高明 2011-6-10 00:35
蒋高明 由于工作关系,笔者经常接到国内出版机构寄来的图书,许多书讨论中国境内发生的重大环保事件,并介绍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出版这样一本好书的目的旨在唤醒国 人的环保意识。然而,遗憾的是,该书在出售时,每本书外却笼罩了一层毫无意义的塑料包装膜。既增加了白色污染,还增加了拆装的麻烦。 目前中国出版界,乃至学术界,为追求所谓的豪华奢侈,图书杂志塑封或塑料膜包装成风。除此之外,光盘、磁带等电子影像制品外也多封了一层塑料膜。甚至还有些出版社或杂 志社,向订户邮寄杂志或图书时,使用的也是无法降解的塑料信封。 出版业之外,消费行业“塑封”现象更是触目惊心。扑克、香烟、药品、玩具、甚至袜子、化妆品等等都毫无例外地实行“白色”包装。酒店里的一次性牙刷、梳子、拖鞋、肥皂 、浴帽等都大量使用塑料膜包装。飞机上,乘客吃一顿饭后,就留下来一堆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汽车修理行业,修理厂为了取悦顾客“上帝”,竟然使用大面积的塑料膜包住车 座,仅使用一次就扔到垃圾堆。桶装矿泉水的水桶外依然笼罩一层塑料膜,就连农民种地也广泛使用塑料膜,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政府竟鼓励这一做法。白色污染充斥了我们生活 的每一个角落,如我们不果断采取禁塑措施,我们的生存空间将会被自己制造的塑料垃圾所覆盖,严重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 尽管中国政府制定了严格的措施,如控制城市超市和商场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但县级以下地区依然没有禁止塑料袋使用。在农贸市场、集市上,塑料袋照样大行其道,且使用的是 再生的塑料袋,造成的环境污染更大。 因自然界没有微生物能够降解塑料袋,目前对塑料膜和塑料袋的处理,一是再生使用,二是焚烧,三是掩埋。焚烧塑料膜会释放出多种有害化学气体,其中以二恶英毒性最大。它 们在自然界中滞留时间很长,毒性极强,并可通过呼吸和食物链进入人体,导致生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中毒、癌变或畸形,甚至死亡。2004年正式生效的《斯德哥尔摩 公约》,把六氯代苯等化合物列为首批对人类危害极大的持久性化合物,在世界范围内禁用或严格限用,这些禁限物质中就包括焚烧塑料膜产生的二恶英。但前两者造成严重的环 境污染,后者则在长期填埋过程中污染地下水。制造塑料袋消耗许多化石资源,排放很多温室气体。签于此,一些发达国家的公民自觉抵制塑料袋这一严重的白色污染制品。 最新数据现实,目前中国城乡癌症死亡率较30年前增加了80%以上;每4-5个死亡的人中,就有一个是死于癌症;中国每年因癌症死亡的人口接近200万人。癌症死亡率的上升说明我 们生存的环境在变差,污染物在增多,其中,很可能就有燃烧塑料膜形成的污染物在内。燃烧塑料制品形成的二恶英是世界上公认的恶性致癌物,面对如此恶劣的致癌物,最明智 的办法就是减少乃至逐步告别塑料膜使用。 比起庞大的“登月计划”来,环境保护并不是什么十分了不起的难事,困难的是坚持,这要求每个公民从具体细节做起。如果中国在全世界率先消除了白色污染,这对于人类社会 的进步意义并不亚于我们登上了月亮。然而,严酷的现实是:消除白色污染远比“上天”还难。 餐馆里的一次性塑料膜,一次性餐桌布,一次性饭盒;香烟盒上多余的塑料膜;磁带、光盘、精品服装上的包装膜;书本、杂志封面的塑封膜;酒店里的一次性牙刷、梳子、拖鞋 ;飞机和火车上塑料餐具和包装盒;商场里顾客免费取走的塑料袋,当人们消费这些产品的时候,就造成了不可避免的白色污染。那些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塑料制品无法通过生物 的作用降解再利用,多被填埋或焚烧,造成更严重的环境污染。如果人们自觉地拒绝这些物品,则白色污染可在源头上得到控制。 然而,消灭白色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仅靠环境志愿者有限的呼吁和带头作用其力量显然不足。懒惰是人类的天性,图省事、图方便才出现了过多的“一次性”制品面市。关键的 是,在提供这些“一次性”的过程中,有人从中牟利,才使得消灭白色污染仅停留在“口号”阶段。一些明不见经传的小企业,给大饭店提供一次性洗刷用具赚足了大钱。酒店采 购人员要回扣,小企业老板要效益,吃亏的是公众的生态环境。要从源头治理白色污染,政府必须下大力气,必须重点整治制造白色污染的企业,“迫使”那些企业为环境保护“ 买单”。具体的做法包括:一是提高生产“一次性”用品的税收,让他们无利可图;二要宣传教育公众拒绝使用那些对生态造成危害的产品;三是加强环境保护执法,对于危害公 众环境健康的行为予以法律制裁。 从2008年1月1日起,国家开始禁止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将提供免费塑料袋。然而,两年半过去了,除了大中城市的大型超市外,、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菜市场、流动小 贩依然“我行我塑”,照样大量使用超薄劣质塑料袋。菜场里曾经一度“绝迹”的白色、绿色、红色等超薄塑料袋也出现在全国大小农贸市场的摊位上。可见,“限塑令”难以改 变人们“犯懒”的习惯,不从源头切断污染源是没有办法的,关键是人们根本没对其生存环境多看一眼。全社会关注环境,尤其名人带头拒绝使用“一次性”物品,让环境保护成 为一种时尚,我们的生态环境就会有希望。2008年,接待“两会”代表的酒店不提供“一次性”洗刷用品,就是在环境保护具体细节上迈开了重要一步。然而,我们更关心的是, 这样好的举措何时能在全国的各大饭店、宾馆,尤其是星级宾馆实施,并形成环保制度? 出版行业是传播文化、知识、理念、时尚的产业,环境保护理念尤其值得宣传。除宣传外,在具体细节上做到不污染环境或少污染环境,出版人更应带个好头。从这一立场出发, 追逐毫无意义的奢侈消费,迎合大众庸俗需求,大量使用没有任何用途的塑料包装膜,就应当果断停止。除此之外,那些时尚类的出版刊物,还具有引领社会消费的特殊功能,可 以利用这一优势,大力宣传一些名人、要人绿色消费行为,逐步让老百姓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减少乃至告别白色污染,完全是举手之劳。 环境保护,必须从小事做起。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938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民网:消毒餐具包装膜挑战限塑令 使用规范应尽快出台
蒋高明 2010-5-23 21:33
最近,人民网转发文章《消毒餐具包装膜挑战限塑令,使用规范应尽快出台》,文章引用了笔者2007年在山东某地级市随机称量的一组数据。餐馆白色污染问题已经相当严重,尤其在偏远的地区,在地级市以下城市,几乎没有人管;即使北京的郊区都非常普遍。这里面依然存在利益问题,即包装膜产业、餐馆都有的赚,费用让消费者出了;污染算在环境头上,分摊在老百姓头上。消费者使用餐馆消毒包装膜,等于消费者自己吃饭,又自己花钱将碗洗了。这个问题必须有关部门出面,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从而遏制愈演愈烈的餐馆消毒膜环境污染现象。我在美洲、欧洲、亚洲、甚至非洲旅行,从没有看到过如此严重的餐馆白色污染,只有在中国见到这样的现象。想必这是中国人的发明,但是这样发明太有些损人利已了。 消毒餐具包装膜挑战限塑令使用规范应尽快出台 2010年04月21日09:3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var url = document.location.href; var s=document.getElementById("finance_mf_code"); if (s){ String1 = url.substr(0,29); codes = s.innerHTML; codes.replace(/\"/g,""); codes.replace(/\'/g,""); codes.replace(/\ /g,""); if (String1=="http://finance.people.com.cn/") document.write(" "); }   2008年限塑令的出台,曾抑制了消费者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所造成的白色污染。如今,消毒餐具的包装膜,却成为限塑令新的威胁。   近日,长春市某超市主管李琳向本报反映,她去饭店就餐时,发现服务员把消费餐具的塑料包装膜与垃圾混在一起,一桶垃圾有半桶都是塑料薄膜,对此,她非常着急:塑料薄膜难以分类,如果和垃圾一起处理,岂不又造成污染?限塑令岂不功亏一篑?    包装膜与垃圾混着处理   在南湖大路一吉菜饭店,老板刘女士特意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店里每天使用消毒餐具约300套,如果是旺季,每个月用量高达1.5万套。餐具使用后,厂家会回收清洗,但不回收塑料包装膜。   记者采访的16家餐馆中,无一例外的是,商家处理消毒餐具包装膜的方式,都是随意地与垃圾混在一起。而包装膜有的是POF环保塑料,有的是不可降解的普通塑料。    废弃包装膜近85吨/年   根据长春市餐饮协会餐具消毒分会统计数据显示:从2008年起,长春消毒餐具每天的供应量至少15万套,目前可达20万套。    根据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在2007年底做过的实验测算 :消毒膜重1.374克;筷子膜重0.169克;餐巾纸外包装膜重1.785克;内包装(湿巾)膜重0.988克,总重4.316克。如果消毒餐具包装只包括消毒膜和筷子膜,按照蒋高明的数据计算,每套总重1.543克。以长春每天消耗量为15万套保守估计,长春每年因消毒餐具包装膜产生的废弃塑料近85吨,让人触目惊心。    消毒餐具包装膜挑战限塑令   昨日,记者联系到上海绿色天天餐具消毒加盟联锁机构的朱经理,他告诉记者,包裹餐具的塑料,一般都使用可以降解的热收缩膜POF。但有些小型生产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采用不可降解的普通塑料,一般POF薄膜袋为0.037元~0.038元/个,普通塑料薄膜为0.025元~0.03元/个,以日产2000套餐具计算,使用环保材质的成本将多0.012元/套,每天将多支出24元。   长春市某大型连锁超市苗经理告诉记者,2008年实行限塑令后,该超市塑料袋的使用量减少33万个/月,一年下来减少了396万个。记者计算得知,普通中号规格的购物袋每个重4克,该超市一年可节省塑料15.8吨,但消毒餐具包装膜69天产生的废弃塑料,即可抵消。    塑料包装使用规范应尽快出台   据了解,目前处理消毒餐具包装膜和一般垃圾一样,均采用填埋方式。长春市节约网负责人李晓群认为,国家应尽早出台塑料包装使用规范,比如规定减少塑料膜薄的使用量,或者建立企业回收制度,提高塑料垃圾再处理产能,减少塑料的使用量等。据介绍,挑战限塑令的不仅是消毒餐具的包装薄膜,还有各种塑料包装。比如牛奶盒、服装甚至农膜等。李晓群表示,消费者也应提高环保意识,尽量少使用塑料袋,减少环境污染。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4157 次阅读|0 个评论
限塑:美国电视剧中的政治正确--跟Synthon看美剧之一
Synthon 2010-4-19 06:06
跟Synthon看美剧系列以这一篇开始,完全是一个巧合,我自己都没有想到。原因在于孙尉翔同学发表了一篇博文, 遇到支持塑料袋的环保人士 。 关于所谓塑料袋的白色污染,这个话题十几年前就在媒体上炒的不亦乐乎了。话说现在媒体似乎不太关心这个话题,都一窝蜂的去讨论转基因了,原因很简单,由于我们媒体十几年的努力,塑料袋不好,塑料袋污染环境,这一概念已经深入人心,深入人心到不需要再拿出来重新讨论的地步。 所以我们国家开始限塑了嘛,超市里头塑料袋现在要钱了,想省钱?自己带布袋来吧。孙尉翔同学敏锐的指出,所谓布袋,那个布,其实不是棉布,是化纤布,所以也算是塑料。这里指出孙尉翔同学的一个错误,鉴于他那儿不让留言,只能在这儿说了。我理解孙尉翔同学的意思是,这个布袋,跟那个塑料袋一样,都是高分子产品,都是石化下游产品,都是不可再生的,等等,这些说法都没错。但是他的原文是,布袋就是塑料袋,布袋的材料就是塑料,那就错了。我们知道,合成高分子材料有三大类,即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布袋的材料,属于这里的合成纤维(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化纤布),跟塑料相比,化学上相似,但是加工工艺不同,导致物理性质不同。孙同学是学高分子物理的,这里本不应该出错啊。。。 话说回来,不管是塑料还是纤维,它的环境效应都是一样的,它是来自于不可再生资源(石油化工产品),同时,它在环境里不可降解。但是我们还是要提倡布袋反对塑料袋,为什么呢?很简单,布袋你不会用一次就扔啊!有意思的是,我回国发现我老妈去超市,用的不是布袋也不是塑料袋,而是一个硕大的塑料桶!这个尽管跟塑料袋一样也是塑料,但是由于反复利用,也可以算是环境友好的吧。 也许你要说了,你扯了这么半天,怎么还没扯到美剧啊?你说对了,我这里系列,就是挂着美剧的旗号,底下卖我的狗肉!当然,美剧还是要提一点的,您先别着急,下一段就出来了,但是指望从这里面读到美剧的情节,基本上是没戏的。 孙同学的博文中还提到,据说在美国超市收银处,经常要回答的问题是Paper or plastics?(用纸袋还是塑料袋?)。我不太清楚孙同学这个据说是从哪儿来的,我大胆猜想一下:也许是从美剧来的?(同志们注意了,美剧开始出现。。。) 很有意思的是,几乎所有的美国电视剧,在这一点上采取了非常一致的政治正确的做法:使用纸袋。任何时候去超市采购或者去餐馆叫外卖带走,一律是纸袋,几乎看不见塑料袋。就算是Desperate Housewives里面的家庭主妇,一次超市采购要买一家六七口人一周的食物,那也是用纸袋拎回来了。其实这里能看出塑料袋相比纸袋的优势:塑料袋一只手可以拎很多个,但是纸袋拎起来会扯破,所以只能用手托着。用塑料袋一次就能把所有采购来的东西运回家,用纸袋就要跑很多趟。。。但是导演得坚持政治正确的原则,所以主妇们,对不起了,你们就用纸袋慢慢运吧。。。至于这种劳累的日子过久了,主妇都变成绝望主妇了,这就不是导演的责任了。。。 这里唯一的例外,大概就是The Big Bang Theory,剧中的几位主角很喜欢从中餐馆买外卖,但是每次外卖带回来的时候,都是用塑料袋的。这是导演无意中的疏忽,还是有意为之?是导演认为中餐馆不注重环保,还是考虑到实际情况中餐太油用纸袋不够隔油?这个,我们不得而知。 我们回到本文的主题,纸袋和塑料袋,孰优孰劣?我们知道,塑料袋的制造消耗石油资源,同时其在环境中不降解,造成白色污染,同时,纸袋的制造则消耗森林资源。看起来都不咋地,所以我们不管用塑料袋还是纸袋,其原则就是,尽量重复利用,才是最环保的。 到了这一步,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美剧中政治正确的做法,是使用纸袋而非塑料袋。因为在美国,废纸的回收,已经有一套很好的体系,几乎所有的居民生活垃圾,都是要求废纸、瓶子和其他垃圾三类分开丢弃(有些地方会分的更细,但是这三类几乎是所有垃圾回收的最低要求),所以,纸的回收和利用,其实是很有效的。而对于塑料袋的回收,一方面由于其质轻不宜处理,再一方面,正如孙同学博文中所说,绝大多数人把塑料袋拿回家之后,都会用作垃圾袋。这一看似环境友好的举动,其实反而把塑料袋的重复利用次数限制为一次:没有人会如此闲着没事干,在倒垃圾的时候把塑料袋里的垃圾取出来扔到普通垃圾桶里,然后把塑料袋放在回收塑料袋专用垃圾桶里头吧?而纸袋,在美国目前的垃圾回收体系中,则可以重复利用n次。所以,如果做个life cycle analysis(这个词中文如何翻译?还请相关朋友告知,多谢!)的话,纸袋很可能比塑料袋更利于环保,从这个角度来看,使用纸袋的政治正确,还真是有其道理的。目前我所见到的超市提供的纸袋,无论是电视上见的还是我自己生活中见的,都是再生纸袋。 此外,如果我们考虑不回收的情况,那么垃圾大概是燃烧或填埋处理。即便如此,纸袋仍然比塑料袋有优势:无论燃烧还是填埋,纸袋均不产生污染物,而塑料袋,则要看具体是什么塑料。像PVC等常用塑料,燃烧或填埋均会造成不小的污染。 一个关于美剧的帖子,居然扯成了纯技术贴,你没想到吧?其实我也没想到,嘿嘿。。。
个人分类: 科教评论|8157 次阅读|4 个评论
出版界应带头拒绝白色污染
蒋高明 2009-7-3 11:11
蒋高明 本文2009年7月3日发表于《科学时报》周末评论版   前不久,笔者接到国内某著名出版社寄来的图书。该书针对2008年中国境内发生的重大环保事件进行回顾和分析,并介绍了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出版这样一本好书的目的旨在唤醒国人的环保意识。然而,遗憾的是,该书在出售时,每本书外却笼罩了一层毫无意义的塑料包装膜。既增加了白色污染,还增加了拆装的麻烦。      目前中国出版界,乃至学术界,为追求所谓的豪华奢侈,图书杂志塑封或塑料膜包装成风。除此之外,光盘、磁带等电子影像制品外也多封了一层塑料膜。甚至还有些出版社或杂志社,向订户邮寄杂志或图书时,使用的也是无法降解的塑料信封。      出版业之外,消费行业塑封现象更是触目惊心。扑克、香烟、药品、玩具、甚至袜子、化妆品等等都毫无例外地实行白色包装。酒店里的一次性牙刷、梳子、拖鞋、肥皂、浴帽等都大量使用塑料膜包装。飞机上,乘客吃一顿饭后,就留下来一堆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汽车修理行业,修理厂为了取悦顾客上帝,竟然使用大面积的塑料膜包住车座,仅使用一次就扔到垃圾堆。桶装矿泉水的水桶外依然笼罩一层塑料膜,就连农民种地也广泛使用塑料膜,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政府竟鼓励这一做法。白色污染充斥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如我们不果断采取禁塑措施,我们的生存空间将会被自己制造的塑料垃圾所覆盖,严重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      再以餐饮业造成的白色污染为例。笔者将某次就餐后所有塑料膜带回实验室,用千分之一天平称重,其结果是:消毒餐具外包膜1.374克;筷子膜0.169克;餐巾纸外包装膜1.785克;内包装(湿巾)膜0.988克,总重4.316克。如果10人就餐,一桌饭下来产生白色垃圾43克之多。北京有大小餐馆4.1万家,以平均每天百人次就餐计算,则每年产生的塑料垃圾高达6.45吨,这里还不包括一次性餐桌塑料布和发泡塑料餐盒造成的白色污染在内。北京生活垃圾中,废弃塑料约占3%,每年总量约为14万吨,其中餐馆产生的白色垃圾就占46%。      尽管中国政府制定了严格的措施,如控制城市超市和商场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但县级以下地区依然没有禁止塑料袋使用。在农贸市场、集市上,塑料袋照样大行其道,且使用是再生的塑料袋,造成的环境污染更大。      因自然界没有微生物能够降解塑料袋,目前对塑料膜和塑料袋的处理,一是再生使用,二是焚烧,三是掩埋。焚烧塑料膜会释放出多种有害化学气体,其中以二恶英毒性最大。它们在自然界中滞留时间很长,毒性极强,并可通过呼吸和食物链进入人体,导致生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中毒、癌变或畸形,甚至死亡。2004年正式生效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把六氯代苯等化合物列为首批对人类危害极大的持久性化合物,在世界范围内禁用或严格限用,这些禁限物质中就包括焚烧塑料膜产生的二恶英。但前两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后者则在长期填埋过程中污染地下水。制造塑料袋消耗许多化石资源,排放很多温室气体。签于此,一些发达国家的公民自觉抵制塑料袋这一严重的白色污染制品。      最新数据现实,目前中国城乡癌症死亡率较30年前增加了80%以上;每4-5个死亡的人中,就有一个是死于癌症;中国每年因癌症死亡的人口接近200万人。癌症死亡率的上升说明我们生存的环境在变差,污染物在增多,其中,很可能就有燃烧塑料膜形成的污染物在内。燃烧塑料制品形成的二恶英是世界上公认的恶性致癌物,面对如此恶劣的致癌物,最明智的办法就是减少乃至逐步告别塑料膜使用。      出版行业是传播文化、知识、理念、时尚的产业,环境保护理念尤其值得宣传。除宣传外,在具体细节上做到不污染环境或少污染环境,出版人更应带个好头。从这一立场出发,追逐毫无意义的奢侈消费,迎合大众庸俗需求,大量使用没有任何用途的塑料包装膜,就应当果断停止。除此之外,那些时尚类的出版刊物,还具有引领社会消费的特殊功能,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大力宣传一些名人、要人绿色消费行为,逐步让老百姓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减少乃至告别白色污染,完全是举手之劳。环境保护,必须从小事做起。      建议中国政府按照新颁布的《循环法》要求,在一些生产或消费环节上,停止奢侈性的塑料膜生产和消费;停止一些地下作坊制作劣质塑料制品;禁止出版、餐饮、酒店、汽车修理行业等奢侈性的塑料膜(袋)使用,以法律手段严格抵制白色污染,还老百姓一个健康优美的环境。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5656 次阅读|4 个评论
高分子材料与可持续发展
热度 1 polylili 2008-12-10 01:02
高分子材料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 本文指出高分子材料在带给人类巨大物资财富的基础上,也带来严峻的环境问题白色污染。高分子材料要继续发展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白色污染问题,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解决白色污染的方法有:回收塑料变废为宝、发展环境友好高分子。文章最后指出,生物高分子材料由于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生物可相容性,它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白色污染问题。二十一世纪是生物时代,生物高分子将给高分子科学带来光明的明天。 关键词 高分子材料 白色污染 可持续发展 高分子材料是塑料、橡胶、纤维三者的统称。自 30 年代出现高分子合成技术到 60 年代实现大规模生产,高分子材料虽然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其他传统材料。世界高分子材料工业的迅猛发展,一方面是由于他们的优异性能使它们在许多领域中找到了应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它们生产和应用所需的投资比其他材料低,特别比金属材料低许多,经济效益显著。特别是到了 80 年代,工业发达国家钢铁产量已衰退而塑料仍以高速度在发展。在过去的 40 年里美国塑料的生产猛增了 100 倍。如果将生产量折成体积计算,塑料的生产已超过钢铁〔 1 〕。自改革开放 20 年来我国高分子材料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与任何工业制品一样,大规模生产的高分子材料制品在生产和使用中也必然出现大量的废弃物,大量废弃物的出现也向人们提出了严峻的问题白色污染 。现代人所说的白色污染是指废塑料膜、塑料袋及其它类塑料浅色制品的废弃物。高分子材料要继续发展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白色污染,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是人类探索发展的一种新思想,它不仅涉及到人类未来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对人们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高分子材料的特点与白色污染的形成 高分子材料是以石油为天然原料,经过石油的炼制得到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原料,再经过聚合、缩合反应得到的。它同金属材料相比具有密度小、比强度、比模量低、耐蚀性能好、成型工艺简单、成本低等特点。高分子材料制品,(主要是塑料,尤其是热塑性塑料,其次是橡胶、合成纤维)在合成、加工、使用等过程中会发生老化而是去使用性能,被人们废弃,但今天大多数废弃物是由于人们一次性使用的不好的消费习惯而造成的。根据高分子化学的分解原理来看,高分子链结构受光、氧等作用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老化(降价和交联),然而大分子要分解到不影响土壤中植物生长的程度则需要漫长的岁月。据资料报道,塑料埋在地下 100 年不会腐烂,靠自然腐烂需 200 年,人们利用塑料的这一性质,做成土工布,在修筑大坝时,铺在大坝的底层,可防止大坝的管涌和渗水现象,我国 98 年发生特大洪水以后,土工布已被普遍使用在大坝及高层建筑的的地下。但正是塑料这一优良的性质,如果将废塑料埋在地下,它就会顽固不化。不仅对土壤表层绿色植物是致命的危害,而且也间接、灾难性地威胁人类的生存〔 4 〕。 在高分子材料中,产量占第一为的是塑料,其次是橡胶。 99 年的统计资料表明, 95 年世界塑料的年总产量为 1.196 亿吨, 97 年世界塑料的年总产量为 1.346 亿吨〔 2 〕,我国塑料制品达 610 万吨, 98 年将达 680 万吨增幅达 11.5% 〔 3 〕;按同期产生的废塑料量约为产量的 70% ,推算 97 年世界废塑料制品约 9 .4 万吨, 98 年我国为 476 万吨。九五期间的年增长率为 8% ,废弃物业也年比一年多,白色污染已经严重的污染环境、土壤,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的主要的污染源。值得关注的是他们的产量年年递增 。表( 1 )为 1995~1997 年我国合成树脂产量、增长率。 表 1 1995~1997 年我国合成树脂产量、增长率( kt,%) 二、我国的废弃高分子材料回收现状 我国的合成树脂及塑料加工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增长速度很快。塑料年产量由 80 年代初的 100 万吨增加的 90 年代的 300 余万吨,有人预计本世纪末可生产 900 万吨。而我国塑料的回收利用在 5% 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别较大, 80 年代末,美国的废旧塑料回收率近 9% ,有人乐观的估计,美国在本世纪末废旧塑料的回收将达 35% 以上〔 4 〕。 而我国在 70 年代以前,废旧物资的回收工作和回收率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那时由于物资短缺,政府的指令性政策强,各地的物资回收工作都做得很好,老百姓都将自家的废品分门别类收集好,例如牙膏皮、碎骨头、废纸、头发、玻璃、废电池、塑料等等,卖给国家的收购站。学校也教育学生,变废为宝,支援国家建设。但进入 80 年代以来,国家的收购站似乎一夜之间都不见了。现在的现状是废旧塑料无人回收(包括废电池等等)。尤其是市场化以来,各地政府大多采取追求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大量消耗资源、严重污染环境为特征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致使在生产建设和流通领域资源消耗高、损失浪费严重,经济虽有短期的增长,但带来的环境问题却越来越严重。我国每年因工业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在 1000 亿以上,因农业污染每年少收粮食 50 多亿公斤,经济损失约 300 亿元;每年因风沙带来的的直接损失高大 45 亿元〔 5 〕。经济发展已昭示,虽然经济的增长能够为保护与改善人类生态环境以及社会发展提供所需的物质基础,但是单项地追求经济增长,往往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发展代价的,这样,即使经济发展了,也是不可持续的。 我国现在城市都在加强绿化,表面上看绿草如荫,花团锦簇,但殊不知许多座城市都被垃圾所包围,塑料垃圾尤其严重。除部分大城市以外,大部分城市的垃圾处理仍靠最原始的掩埋的方法,这样可利用的物资不但得不到回收,而且加重的土壤、水源的污染。 三、解决白色污染的方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发展观是本纪 50 年代后西方国家工业化经济迅速发展,出现可世界性的环境恶化、人口膨胀等危机之后,人们经过反思和探索,于 80 年代左右开始正式形成的关于人类发展的一种新思路、新理论。但它的思想根源可以追溯的很久以前,涉及到多个方面。中国古代具有不少环境保护,可再生资源的永久利用,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等朴素的可持续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的思想。 2. 尊重生命、仁民爱物、化育并进的思想。 3. 主张对生物资源顺时取用,反对灭绝种群的思想。 4. 放眼未来,造福子孙的思想〔 6 〕。 现代科学技术在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与人类需要、人类利益相悖的消极后果,这是人们未曾预料到的。为此是否要停止科技的发展呢?因此以美国学者米都斯为首罗马俱乐部的一些学者在《增长的极限》一书中提出了零增长的出路,即停止增长。但是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必须要发展科技,我们只能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的不断实践中,逐步增强其正效应、减弱负效应。因此,联合国于 1987 年发表了《我们的共同的未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1993 年联合国又对此作了重要补充: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因此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尽可能地的避免白色污染的产生,最终消除白色污染。 四、解决白色污染的方法: (一)建立必要的法规,加强全民的环保意识 我国有关部门虽然已经将废旧塑料的的回收利用列入议事议程,但是我们至今还未建立一套完善、切实可行的有关废旧塑料的回收、管理、利用的法规和制度;实际回收再利用的效果还远远落后于塑料的飞速发展。政府应该重视环保工作并建立一些必要的法规采取强硬的措施,对一些污染较严重的产品应限产、并加大处罚力度。现在的问题是有关部门虽已建立了一些制度,但由于执法不严或处罚过轻,一些制度形同虚设。前面已经提到七十年代以前我国的废品回收率曾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各国都在进步,为什么我们反而落后了?更主要还应加强全民的环保意识,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必须关怀和维护我们这个小小的行星不再受到日益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为了人类的今天和明天,为了人类能继续繁衍生殖,解决环境污染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非常迫切的任务。 (二)回收塑料,变废为宝 最早解决废弃塑料的方法,便是采用废旧塑料回收的方法,在技术和经济上人类还做不到使制成的高分子材料废弃后较快分解之前,回收可以回收的高分子材料(主要指热塑性塑料和橡胶制品),变废为宝、节省能源是当前我们所能采取的最有效、最可行的方法。许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废旧物品的回收工作,早在六十年代就已开展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的广泛研究,在燃烧废旧塑料利用热能,热分解提取化工原料和改进操作技术、设备进行了大量的工作。除了技术上进行研究外,各国政府采用立法等强硬措施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我国在回收塑料的技术上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现在回收塑料的两大难点,一是农用薄膜的回收,它用量大、分布广、回收难,残留在土壤中的薄膜对农田危害很大。二是日用杂品或家庭消费塑料的回收,这些制品品种多,并且同其他生活垃圾混在一起,分离和回收难度大〔 4 〕。为了便于回收,现在我国政府规定薄膜的厚度应在 0.008mm 以上,但是由于利益所使市场所售的薄膜多在 0.004~0.005mm 之间,再是由于收购价格过低农民没有回收的积极性,政府应提高收购价格或是建立相应制度规定:购买新塑料薄膜时必须以旧换新,这必须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和法规作保证。城市垃圾应该分类,应教育市民将可以回收的物品分类放置,例如废塑料、废纸、废电池及有机类垃圾,这应成为每个市民的义务,但是政府应做好回收工作。现在有很多环境意识较高的市民将垃圾分类,但无人回收! (三)发展环境友好高分子 所谓环境友好高分子,是指不对环境造成危害的高分子材料。这些材料主要指天然高分子材料和经化学改性易分解的高分子材料。我们知道生产高分子的原料是石油,而石油总有用尽的一天,天然高分子的原料为天然的原料(例如植物、木材、牙骨、毛发、甲壳等),可以再生,而且易被水解、不对环境产生污染。地球上每年生长的植物所含纤维素高达千亿吨,超过了石油的总储量 , 这是大自然给我们的一种既廉价又取之不尽的可再生资源。在避免石油危机、白色污染严重的今天,对天然高分子的开发利用是下一个世纪的重要出路之一。 现在推出的可降解塑料,大致有以下几种: (1) 合成高分子型,这一类是利用化学的方法合成与天然高分子结构相似的生物降解塑料。如聚已酸内酯( PCL ) , 即可被微生物所分解;( 2 )改性高分子是在合成的高分子原料(树脂)上接枝一个易被水解的基团例如羟基( -OH )、羧基( -COOH )等,利用水解反应降塑料进行分解。有的在合成的高分子原料(树脂)上接枝一个天然高分子如接枝玉米淀粉等利用天然高分子的性质将大分子进行分解为小分子;( 3 )在树脂中添加光光敏剂,制成光降解塑料。光降解塑料一般是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引起化学反应而使大分子链断裂和分解的塑料。可降解塑料的出现,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环境污染,但可降解塑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首先降解塑料降解到何种程度?如果仅从大分子降到低分子,降解不到理论上的二氧化碳和水,这些低分子仍然会污染土壤、水源,造成危害。其次将塑料大分子降解到分子量相当低的程度是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再次,降解塑料的技术还待进一步提高,降解塑料的标准需明确制定,降解到何种程度,从开始使用到降解到一定程度的时间为多长,才能称为降解塑料?但它毕竟为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带来一丝曙光。 二十一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高分子材料是生物高分子。因为生物高分子不仅原料取自天然,而且采用生物发酵的方法来合成高分子材料。自八十年代以来,利用生物合成具有新型结构的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得到迅猛的发展。清华大学生物系陈国强教授采用微生物合成的方法,已成功的研制出聚羟基脂肪酸酯( PHA) 、聚羟基丁酸酯( PHB )等生物塑料,他希望有一天将在田野里收获塑料,我们盼望这一天早日到来。据报道美国生物巨子蒙桑托公司,近日宣布研究者已经在油菜和水芹两种植物上进行了基因改良,成功地种植出塑料花。他们从生成塑料的细菌中抽取四中基因,然后注入品种不同的油菜和水芹中。如此一来这些农作物就像生物工厂一样,源源不断地长出能被提炼出来的分解塑料。由于生物塑料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生物可相容性〔 7 〕,它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目前世界几家大公司已开始进入生物降解塑料市场,如 Dow 、 DoPont 、 BASF 、 Bayer 、 Eastman 等,预计该市场将以 35% 的年增长率增长,到 2000 年达到 70kt/a 。美国塑料工业协会降解聚合物委员会( DPC )已经为可生物降解和可堆肥垃圾袋制定了一标准,该标准要求 DPC 成员的带子在掩埋 180 天后能转化成 60%~90% 的 CO2 。生物材料能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的利益,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因此我们说二十一世纪是生物时代,生物高分子将给高分子科学带来美好的明天。 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一种具有深刻内涵的发展观,在我国已得到积极的响应,人民的环保意识也在加强。 1994 年 3 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国 21 世纪议程》。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发展战略〔 9 〕。我国有关部门(如国家科委、国家经委及前轻工业部等)已将废旧塑料回收列入议事日程。国家科委已将废塑料再利用列入了重点攻关项目,国家经委等部门也将塑料废弃物综合利用列入了科技攻关项目,对一些污染少、无污染的高分子材料的开发利用给与支持。随着高分子科学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我国的实施,相信有一天我们古人的天人合一、天人和谐必将实现。塑料不再是白色污染的代名词,而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材料。 参考资料: 〔 1 〕施良和,胡汉杰:《高分子科学的今天和明天》,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4 年版 〔 2 〕《 1997~1998 年国外塑料工业进展》,塑料工业, 1999 , 3 〔 3 〕《 1997~1998 年国内塑料工业进展》,塑料工业, 1999 , 2 〔 4 〕陈占勋:《废旧高分子材料资源及综合利用》,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8.1 〔 5 〕王东生:《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1 〔 6 〕欧阳峰、周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内涵》,厦门大学学报, 1998 , 2 〔 7 〕陈国强等:《微生物法合成性新型功能手型高分子》,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 1999 , 5 〔 8 〕 Anon.Chem Week,1998,160(22) 〔 9 〕许先春,裴华:《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其在中国的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 , 3
个人分类: 人文社科|7823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8: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