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测序技术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就“测序技术自主研发之路该如何走”问题答记者问
热度 9 renlufeng 2014-8-7 13:22
日前我对CFDA批准华大基因测序产品注册事宜的质疑,引起了不小的争论,其中的焦点问题之一就是在目前国产测序技术尚不成熟的现实状况下,如何满足日益迫切的临床市场需求,以及国产测序技术该不该搞和该如何搞。中国科学报的记者就此内容给了我一个采访提纲,我逐条谈论了个人的一点想法,部分内容发表在该报8月5日《基因测序如何自主创新》一文中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4/8/290340.shtm 。 恰巧今天看到了科技日报采访贺林院士的文章,《基因测序发展需要更多顶层设计》 http://www.wokeji.com/kbjh/zxbd_10031/201408/t20140807_785290.shtml ,贺院士对这个事业的理解和总结更加的全面和客观,不妨参考一下。 下面我就把我的回复观点抛砖一下,供大家交流讨论。 主题一:洋为中用还是养虎为患?——基因测序抢占市场,应该使出什么招数?(市场角度) 1.在当前的基因测序市场中,一些领头羊企业采取与国外企业合作或者收购的方式,对此,您如何看待?您认为应该大企业该采取何种策略? 目前所谓的一些领头羊企业,主要是针对于测序技术服务市场,从最早的华大一家独大,到目前的百家争鸣,但受限于这项技术本身的条件来源,基本上都是采用购买国外仪器、试剂,接受国内外客户(以国内科研用户居多)的技术合作服务合作的模式,在真正临床应用,则主要集中于唐氏筛查方面。 应该说,对于这些以技术服务为主要业务的企业来说,并不具备在技术源头的解决方案,则更便利更快捷的市场准入是决定其企业生存的关键。受国家法律法规约束,准入途径一旦出现封闭(如二月叫停事件),企业则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本能力,这是这个新兴行业在国内目前相关法规体制不健全的现状下,所面临的生死攸关问题。 因此就不难想象,企业在技术条件上没有选择余地的情况下,只能采用与国外厂商合作的方式来解决“国产化医疗器械”的问题,以期能够继续开展临床检测业务,但对于引进的技术产品本身,因为利润空间和市场竞争方面的考虑,相信这些企业并无太大兴趣。但国外厂商显然不会仅仅满足于合作方的应用消耗,其更希望通过“国产化”打开国内相关应用领域的准入门槛,让更多的受限机构购买其产品,肯定会用一定的产品销售业绩作为其产品“国产化”的条件。结局将是,国外厂商的“国产化”产品顺利打破行业贸易壁垒实现倾销;国内合作方企业市场被进一步压缩苟且偷生;国外厂商以防止核心技术外流的理由限制“国产化”产品在技术层面的引进吸收;尚不健全的技术规范门槛荡然无存,非规范检验机构林立,形成以牺牲质量为代价、以低价冲击市场的恶性竞争环境,造成临床检验水平的低劣化,最终毁掉这一被全世界看好的前沿技术市场。 对于应对策略而言,实话实说,华大开了个好头,但没能耐住性子等待收成。当初收购CG之举,实在是完美的布局。当一个企业又能够占据市场份额,有能够在技术能力上从头到尾实现自主的解决方案,如果能够多一点点耐心,真正实现创新的持续性发展,以自主技术带动市场,以市场回馈技术创新,相信十年内无人能出其右。但目前的局面只会造成市场的鱼龙混杂,无规无法。 如果作为负责任的大企业,我的建议是,遵循科学规律,遵守市场规则,遵照法律法规,参考国外先进的推广应用经验,对这一新兴技术市场,制订科学、严谨、规范的技术标准,以标准约束应用市场的规范化。与此同时,引进吸收先进技术,形成自主创新和技术层面自给自足,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和应用市场的有效秩序。 2.国内自主创新的基因测序企业面临外有巨虎,内有强龙,虽然暂时未达到上市标准,面临此种局面应该采取何种市场策略?其他中小基因测序企业呢? 没有一项技术能够包打天下包治百病,这是科学规律。国产自主创新的基因测序技术,基础和起步都与国外不可同日而语,说落后十年都不算夸张,那我们是否就应该缴械待屠? 从技术角度而言,目前成熟的测序技术的核心技术,基本都来源于上个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所发明的几项分子生物学基本技术,关键在于利用这些基本技术进行组合、改进、优化和衍生的能力,造就了如今丰富多彩的技术市场。技术创新并非单纯指发明一项此前从未有过的技术,而是指如何在已有的知识体系下发展出更加高效更加有力的解决实践问题的手段。纯粹的山寨是不存在的,或者说是没有市场的,国内做测序技术的单位,都各自有各自的绝活,这个问题,最终是要通过市场来进行考验的,如果创新度不足以打动消费者,那必将面临失败的结局。 由此可见,国内测序技术的自主创新,来源于研发者对基础技术的理解、掌握和发展,研发者对最终实现技术的信心才是决定是否继续进行的根本。技术研发和创新之路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坚持这条路线,则需要在产业布局方面争取丰厚的经费资源,以及稳定有效地研发团队,综合分析知识产权壁垒,加强自身知识产权保护。 在这方面,原创而未上市阶段,资金保障成为关键问题,争取国家科技项目具有不确定性和时效性问题,并受政策风险影响,资本途径几乎成了唯一办法,而这种方法在后续阶段面临的巨大风险是资本方对市场利益的追求和技术方对科学规律严谨性的把握直接的时间差冲突。唯一但依旧薄弱的解决途径是,事先对整个研发至上市环节做出完善的规划和重复的沟通信任。 3.基因检测市场有种说法,先“吃螃蟹”的不赚钱,请问如何看待? 基因检测市场是一个新兴市场,也是一个依托于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水平的渐进性市场。这种性质决定了先进入这一市场的机构,形成的产品和技术服务所采用的技术和数据在不断的更新和优化,而先行企业比后进企业面临了更多的市场开拓、资金回笼等产业发展方面的羁绊,还要有精力进行技术升级,因此会形成一种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模式,也就是说先行企业把市场需求打开了,而后进企业依托更先进的技术来抢占市场。看似有些不公平不合理,但实则并非完全如此。 首先,新技术和技术升级对于解决市场应用问题的能力是需要经过现实检验的,并非新技术比老技术更合理、更有效、更安全。其次,先行企业对于市场环境的把握以及技术应用经验,具有后进企业所不可能超越的优势。再次,后进型企业中相当一部分都是跟风性质的,其在创新能力和应用技术方面通常底蕴不足,可能很快在竞争中落败。 因此,所谓的先吃螃蟹不赚钱,可以说在高新技术市场是一个常见的现象,但充其量是个表面现象。企业需要在抢占市场的同时,更多的投入精力于加强自身技术经验优势和创新能力,总结经验,建立科学有序发展的行业标准,积极参与甚至主导对整个市场的技术规范化,打铁还需自身硬。 4.民众对基因测序的期待、市场的火热及市场有序发展之间应该怎样把握? 民众对于基因测序更多的是一种迷信式认知,这一问题来源于科普工作的薄弱,而且在发达国家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短期实现民众对这项技术的充分理解是不现实的。但对于产业市场和资本市场,其敏感性和对先进技术的认知度则要超出民众认知很多,但其性质决定了其根本目的还是看中了这项技术的钱景。马克思说过:“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挺而走险;如果有2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藐视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润,那么资本家们便会践踏世间的一切!”因此,在对利润的追求上,科学规律和法律法规就可能成为被抛弃的内容,同样就谈不到市场的科学有序发展。 民众的理解,需要循序渐进的长期科普事业来实现,这也是科学家们的责任和义务。 市场的良性发展,需要政府的有效监管、企业的自节自律、以及相互之间形成合理的规范原则,缺一不可。这里面尤其要强调企业自律问题,不要被资本把持而失去底线,应该积极参与到整个市场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则制订中,说白了就是,联合起来大家都能吃饱,而且可以越吃越好;恶性竞争和底线的打破,可能会吃一顿饕餮大餐,然后饿死街头。 5.我国基因测序发展路径问题:自主创新还是引进吸收?如果引进吸收,是否能真正消化吸收再创新,还是等于白白送掉市场?如果自主创新,短期内是否具备这样的能力来符合市场的需求? 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并不冲突,这是创新的两种方式,或者说是创新能力的不同体现形式。在目前国内的科技发展水平上,没有引进吸收,自主创新就是无根之木;有了引进吸收,自然会在或多或少的层面上形成自主创新。 具体到测序技术而言,目前市场上所见的所谓创新方式,CG无疑可以归为引进吸收,而对于Ion Proton和NextSeqCN500而言,斗胆妄言,这不叫创新,这叫贴牌。老外不会傻到把核心技术都拱手相送,没有核心技术我们引进吸收的是啥,外观设计吗?创新的判别标准是,在现有的技术、产品上,形成了对技术应用、性能指标等关键因素具有明确先进性的改造、升级或优化。等这几家能有真正的创新拿得出手时,我一定由衷的给个赞。 无论是自主创新,还是引进吸收,亦或是全盘进口,对于市场的需求而言,并无太多不同之处。市场的需求是,利用已有的成熟技术,解决此前难以解决的问题,并在技术成熟度、经济性和安全性等方面能够达到市场认可水平。换言之,符合市场需求有很多途径,但必须遵循市场规则,行业法规也是市场规则的体现形式,建立并遵守科学合理有效的市场规则是这一新兴市场得以发展的关键。 主题二:基因测序仪,国内只能看着干着急?(技术角度) 1.国内自主创新基因测序仪到底要不要做,要做的话做什么?(此处前半部分问题能否引用您在科学网博客对博友评论的回答?) 我科学网博客的评论问答均可采用,因为是我自己写的,其他一些媒体上的“转述”,有些是很不负责任的臆断甚至编造,最好不要采用。 前文提到了,是否继续,依靠研发者的信心。对于自主创新的技术,如果对其进入市场和创造价值的能力有所怀疑的话,那就可以洗洗睡了。 前文也提到,没有一种技术可以包打天下,所以几乎所有的测序技术类型都能找到其适用的狭缝市场,包括已经退市的技术。454明年就退市了,但哪个专家能跳出来说454的长读长没有意义;CG现在火的如日中天,可连接酶测序技术的鼻祖SOLiD系统几年前就淘汰了。 对于做什么的问题,每个人对技术的理解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评判,这样才会造就不同的测序技术百花齐放。 2.国内自主创新基因测序仪究竟做到了什么程度?如何客观评价? 目前国内做测序技术研发的机构包括: 1、深圳华因康,最早做出测序仪样机,连接酶法,现已向CFDA申请注册; 2、南京普东兴,前身是无锡艾吉因,也有了样机,连接酶法,正在优化测试; 3、北大谢晓亮项目组,从美国带回的技术,有样机,聚合酶结合γ磷酸荧光标记技术,此前与山东威高集团合作; 4、华大,收购自CG,据称其测序设备已量产,连接酶法,已获CFDA注册认证; 5、中科院北京基因组所/中科紫鑫公司,基因组所和半导体所研发的原理样机,后半导体所部分转让给中科紫鑫,有样机,公众测试样机正在生产加工,聚合酶结合焦磷酸发光技术。 至于评价,我认为谁都不可能做出绝对客观的评价,只有市场才能做出相对公正的评价,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3.自主创新基因测序仪研究到底谁能牵头? 这个问题应该请科技部领导回答。 2011年863立项二代测序技术专项,该专项据说获得财政部2.7亿元预算。2011年对这一项目的争夺可谓惨烈,最终有5个单位拿到,华大、北大、清华、东南大学、上海交大,1年的项目,每家预算500万(后来砍预算,每家只拿到400万左右),然后华大以技术需要保密为由退出,这也就成为了至今国字头科研项目支持测序技术的唯一投入经费,不到2000万元。 2013年,863立项第二轮测序专项,批给了北大、华大和华因康,但恰好赶在科技部出台后资助政策之后,测序专项有幸成为第一个享受该政策的项目,也就是科技部先给你立项,你们先自己筹钱做,项目结题时(2015年4月)来验收,达到当初承诺的指标就把项目经费给你。可能这算是科技部鼓励自主创新的一种机制吧。 谁能牵头的问题,含糊其辞几句吧。基本条件需要;具有基因组学应用基础和测序技术开发基础;一支具有前期经验的交叉学科研发团队;具有产业化转化经验和体制保障;具有健康的产业资金保障和资方技方关系。 注:文中黑体字部分为《中国科学报》李勤记者提供的采访提纲,在此致谢。
个人分类: 科普|8349 次阅读|23 个评论
基因组科学走马观花之“宏基因组学和微生物组”
热度 6 renlufeng 2013-5-8 20:51
我发现懒惰真是人的劣根性,一些做之前感觉可有可无、做完又感觉振奋的事,在没有人催着的时候,很难有动力去完成。 还是源于记者朋友的约稿,在deadline之前,刷了一宿,写成了一篇小文,恬着脸拿出来给大家秀秀。 要是记者朋友再有需求的话,没准我会就着这个系列继续写下去。 基因组科学走马观花 之宏基因组学和微生物组 任鲁风 从一篇火爆的论文谈起 2013 年 4 月 10 日,在《美国医学会杂志》( JAMA )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利用不需培养的宏基因组学测序技术研究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 O104:H4 爆发株”( A Culture-Independent Sequence-Based Metagenomics Approach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an Outbreak of Shiga-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 O104:H4 , http://jama.jamanetwork.com/article.aspx?articleid=1677374 )的研究论文,引起了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这篇论文中应用了一种称为“宏基因组学”的技术方法,不通过培养,直接从病人样品中检测分析其携带的病原微生物,甚至可以发现用常规方法难以检出的病原菌。由此,大家都开始关注一个共同的话题,是不是已经找到了一个能够解决突发传染病疫情病原鉴定的金刚钻呢?是不是我们以后再也不会面对当年 SARS 疫情时无的放矢的手足无措呢? 这个问题相对严谨的答案一般都会让大众摸不到头脑,无非是取得了如何如何的突破,但仍然存在着如何如何的局限,前景是如何如何的美好,道路又是如何如何的艰辛诸如此类。作为一名从事病原微生物研究和检测技术开发工作的科研人员,我觉得有必要卖弄一点自己浅薄的认识,帮助大家对这件事有个初步的了解。本人才疏学浅,文中可能存在疏漏不足之处,万望见谅,欢迎批评斧正。 病原检测技术的尴尬 众所周知,人类发生感染,白话说叫得了传染病,其根本原因都是被病原微生物侵入了人体器官或组织,直接或者间接造成对人体的伤害。这些微生物不仅仅是细菌,也包括了病毒和真菌,而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种微生物,目前没有人能够明确这个数字,一个很不严谨的说法是,人类已知的微生物种类只占全部种类的 1% ,能够致病的微生物数目,也随着健康事业的发展,在不断地被发现,不断地扩大。 对病原微生物的发现和确证,是科学家和医生不懈追求的目标。经过了上百年的积累和进步,人类已经可以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在很短的时间内判断引起感染的病原种类,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或治疗。但是,这一过程有一个前提,现有的常规检测手段只能针对我们已知的病原微生物,对于未知病原,只能依靠一个长期、繁琐、严格的流程来进行判定。经典理论认为,明确一个新发现的微生物种类,两个必要条件是可分离培养和明确的血清学特征。目前仍有 99% 的未知微生物的原因,也是因为这 99% 难以用常规方法进行培养。至今,我们仍然缺乏对未知病原的发现手段,甚至对较为罕见的病原也同样缺乏快速有效的区别和鉴定能力。 绝大多数微生物都以核酸( DNA 或 RNA )作为遗传物质,而且微生物的基因也具有其明确的种属特征,因此对核酸进行检测分析逐渐成为了微生物检测的金标准。 2003 年 SARS 爆发,初期的形态学判断给病原鉴定带来了误导,时隔十年,今年的 H7N9 疫情,短短几天内就通过测序获得了病原的基因序列,判明了病原种类和来源。技术的进步给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了强大的保护作用,但这还远远不是终点,不断提升的需求促使不断的技术进步,如何更快、更准、更方便地判明病原微生物种类成为科学和技术的焦点问题所在。 下面言归正传,聊聊宏基因组学在这一焦点问题中可能的贡献。 宏基因组学的由来 “宏基因组学”一词由两个单元组成,“宏”具有规模大和全的意思,英文是 meta 这个字头,国内也有人翻译成“元”。宏基因组学( metagenomics )最早是在 1998 年由 Handelsman 等提出的,意思是指生境中全部微生物基因组的总和( the genomes of the total microbiota found in nature ),如果追究其概念的话,应该追述到 1991 年 Pace 等提出的环境基因组学( environmental genomics )这一名称。科学家就喜欢这样引经据典,姑且不论到底是哪位天才最先创造这一概念的吧,总之宏基因组学研究的就是,拿到一个特定环境中所有微生物的核酸序列,分析这个环境中到底有哪些微生物存在,哪种微生物在这个环境中当老大,它们对这个环境以及相互之间有哪些交流和互动,这个环境有可能是大兴安岭的一块黑土,也可能是南极的一片浮冰,当然也可能是某个发热病人的一口痰。 宏基因组学乃至基因组学的研究手段基本上就是测序分析,这一学科的发展也得益于大规模测序技术的飞速进步。这里要稍微偏一下楼,提醒大家注意,我说的基因组学基本研究手段是测序,而不是说基因组学就是测序,这个问题在我的工作中经常遇到,甚至一些同行和专家都会认为测序就是基因组学,让我们这些拿基因组学当专业的苦孩子屡屡憋屈,虽然我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测序技术研发,但我仍然坚定信念的认为,基因组学是一门非常宏大的科学。 收回话题,宏基因组学研究的工作流程一般可以概括成,样品采集、核酸提取、大规模测序、数据比对检索分析、生物学功能分析等。大家应该能够注意到,整个工作流程中,并没有对真正的研究对象(目标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和培养富集,也就是说,这一研究手段并不在乎样品中有何种微生物,也不在乎有多少,而是只要在样品中,就统统把核酸序列测定出来,然后再通过和已有的核酸序列数据进行比对,判断已知种类和对未知种类进行预测。 这样的研究方法有效的摒弃了此前对微生物的分析手段中对于可培养性的依赖。开头提到的论文中,正是采用这种方法对当年爆发的腹泻疫情中的样品进行分析,不仅仅得到了当时导致疫情的 O104 菌株序列信息,还发现了诸如肠道沙门氏菌等等的病原菌序列。这就证明了利用这一研究手段,可以不用采取成功率和效率低下的培养方法,就能获知病原的种类,对于感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诊疗和预后都具有莫大的潜力。 这篇论文并非是首创性的工作,能够发表在让科学家们都很眼红的 JAMA ( SCI 影响因子 30 分)上,与 O104 的政治性和敏感性也不失关系。此前也有很多学者将这种研究策略应用在新微生物物种的发现上,比如 2005 年 Breitbart 等在人血中发现新的指环病毒和 2008 年 Feng 等在人 Merkel 细胞癌中发现新的多瘤病毒。更早期针对环境样品进行研究中,海水和土壤中的微生物绝大多数都是未知物种。 当然,我们更加关心的是与人类健康相关的病原微生物,这应该是继人类基因组计划后的又一项浩大工程。 人类微生物组计划 一个不太科学的说法是人体内有两个基因组,一个是人本身的基因组,另一个则是出生后才进入人体的多达上千种的共生微生物的基因组总和,我们延续着“组学”的概念,将其称为微生物组( microbiome )。人类并不孤单,每个人体内都携带了大约100兆(10^14)个细菌, 10 倍于人体细胞。它们寄居在我们的内脏、皮肤、嘴巴和鼻子,以及我们的生殖系统中。它们对人体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帮助消化食物、合成维生素等,同时还有一些可能导致疾病。 2007 年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 )宣布将投入 1 亿 1500 万美元正式启动酝酿了两年之久的“人类微生物组计划”。 由美国主导的,由多个欧盟国家及日本和中国等十几个国家参加的人类微生物组计划将使用新一代 DNA 测序仪进行人类微生物组 DNA 的测序工作,是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后的一项规模更大的 DNA 测序计划,目标是通过绘制人体不同器官中微生物宏基因组图谱,解析微生物菌群结构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之后这一组织于 2010 年公布了首份人类微生物组计划研究报告,提及了 178 个与人类宿主有关的细菌基因组序列的最初分析。 大众一般对于这种偏专业性的描述兴趣不大,他们所关注的主要在于这些工作能为健康保障提供什么帮助。因此,宏基因组学也好,微生物组计划也罢,说到头还是要解决实际问题。前面主要提到的都是一些学术的问题,下面我们来谈一谈这些进展的现实意义。 前景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感染性疾病的诊疗,最关键的环节之一是明确病因。以我们目前的呼吸道微生物组研究方向而言,在呼吸道感染病原方面,已知的主要病原主要是 8 种细菌以及数十种病毒。在临床上可以通过血相判断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但要确定是何种病毒或细菌则需要依靠特异性的检测手段,而且加之病原的耐药性特征,对检测手段就有更高的要求,这还不包括罕见或未知病原的因素。 常规的检测技术包括了定量 PCR 技术、基因芯片技术、酶联免疫技术、细菌生化检测技术,以及细菌培养技术等。这些技术面临着检测目标单一、耗时长、操作复杂、需多种技术相互印证、只能针对已知目标等缺陷,当遇到危急状况或爆发性新突发疫情时,现有技术手段就很难满足时效性和精确性的要求。宏基因组学技术则能够满足这样的需求,应用这一技术可以一次性发现所有病原的存在状况,同时直接通过核酸序列进行判别,具有其他技术不可比拟的准确性优势。如果能够将这样的诊断手段应用于临床实践,将极大提高对病原微生物的判明效率和准确率,以利于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治疗,对于健康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我国传染病防控重大专项中对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鉴定新突发传染病病原已经在“十二五”期间做出了专项立项,由疾控中心承担的这一项目目标是在 72 小时内明确新突发传染病病原。由此可见,我国的相关研究工作并未居于人后。 前景是美好的,道路是艰辛的。诚如这篇论文中所言,这一技术的应用还面临着灵敏度、检测速度、操作性和经济性的瓶颈。宏基因组学研究中最麻烦的一点就是干扰数据的比例过高问题, 80~90% 的数据都是相对无用的,相当于大海捞针,需要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少得可怜的有效数据。同时,整个分析过程包括了样品处理、核酸提取、建测序文库、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等环节,检测速度和操作性目前还无法向基层应用进行普及,高通量测序的成本虽然以及大幅降低,当仍然难以进入普通医疗市场。这就为我们提出了新的应用性问题。 我们的项目组正在进行高通量测序技术进入临床诊疗的开发工作,采用的技术策略是将整个操作流程全自动化实现,利用具有专利技术的样品处理工艺,最大程度降低背景干扰,自动化操作可以有效实现标准化流程,降低人员要求,产出数据直接通过云计算中心进行标准化计算分析,直接将结果反馈至用户,从而满足灵敏度、速度和操作性问题。我们自主开发的国产化高通量测序系统,从设备到试剂的成本均远低于进口产品,具有进入基层临床应用的经济性能力。我们期待在不远的将来,能够在这一领域真正实现国际前沿水平的先进技术应用。 再次强调,只为科普,水平有限,错漏难免,欢迎指正。
个人分类: 科普|14828 次阅读|12 个评论
[转载]华人学者开发新型测序技术
nooney1986 2011-6-22 12:53
著名华人学者、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系谢晓亮(X Sunney Xie)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将末端磷酸标记的荧光核苷酸与可重复密封的微反应器相结合,开发出一种多重边合成边测序的新技术。该成果近日发表在《Nature Methods》在线版上。 高通量测序近年来的蓬勃发展有望大大影响医学的未来。然而,测序技术仍有很多方面有待改进,如费用进一步降低,以及样品制备方面的改善。目前的测序技术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使用原始的核苷酸,如罗氏454和Ion PGM测序仪;另一类则使用荧光标记的核苷酸,如Illumina的HiSeq 2000,SOLiD和HeliScope等。 据作者介绍,这两类测序技术各有优缺点。焦磷酸测序和半导体测序中所使用的原始核苷酸允许原始DNA的合成,掺入后无需化学去除步骤。因此,测序过程相对较快,且焦磷酸测序能实现较长的读长。但瞬时发光或电化学信号的检测需要持续监控,这限制了通量,而且往往不够荧光检测灵敏。 基于荧光的测序技术则实现了高通量。这些方法的可扩展性能够在每次运行中产生10 11 个碱基,且荧光的固有灵敏度允许荧光测序方法所使用的DNA模板比焦磷酸方法低3个数量级,从而降低了试剂消耗和成本。然而,每个测序循环中多个化学步骤使流程更为复杂,限制了测序速度和读长。 基于此,谢晓亮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将以上两种方法的优势结合起来,开发出了荧光焦磷酸测序。这种新方法使用末端磷酸标记的荧光寡核苷酸(TPLFNs)和焦磷酸测序流程。荧光焦磷酸测序综合了可扩展性和快速运行时间。此外,微反应器流动室平台的试剂消耗少,也很容易整合到传统微流体设备中进行样品制备。 研究人员在微反应器中固定了带引物的DNA模板,然后依次引入四个标记TPLFNs中的一个,密封微反应器,在模板指导的引物延伸后记录荧光图像。他们证实了在10分钟的循环时间内,读长达30个碱基,且原始准确率约为99%。 作者认为,这种荧光焦磷酸测序既提供了焦磷酸测序的好处,如快速周转,单色检测等,又具有并行化的检测灵敏度和简便性。 谢晓亮教授是目前毕业于中国大陆高校并在国际学术界获得高度评价的物理化学家之一。他上个月刚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他的研究组对离体实验及活细胞内生物系统在单分子水平的动力学研究具有重大贡献,是这个领域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为生物学研究开辟了崭新的途径。谢晓亮研究组的工作大幅提高改良了单分子荧光显微技术,特别是在相干拉曼显微成像技术(CARS、SRS等)的发展及在生命科学的应用方面作出了开创性的巨大贡献。 http://bernstein.harvard.edu/pages/AboutProfXie.html 原文检索: Fluorogenic DNA sequencing in PDMS microreactors http://www.nature.com/nmeth/journal/vaop/ncurrent/full/nmeth.1629.html 摘要: We developed a multiplex sequencing-by-synthesis method combining terminal phosphate–labeled fluorogenic nucleotides (TPLFNs) and resealable polydimethylsiloxane (PDMS) microreactors. In the presence of phosphatase, primer extension by DNA polymerase using nonfluorescent TPLFNs generates fluorophores, which are confined in the microreactors and detected. We immobilized primed DNA templates in the microreactors, then sequentially introduced one of the four identically labeled TPLFNs, sealed the microreactors and recorded a fluorescence image after template-directed primer extension. With cycle times of 10 min, we demonstrate 30 base reads with ~99% raw accuracy. Our 'fluorogenic pyrosequencing' offers benefits of pyrosequencing, such as rapid turnaround, one-color detection and generation of native DNA, along with high detection sensitivity and simplicity of parallelization because simultaneous real-time monitoring of all microreactors is not required.
个人分类: 分子诊断|1156 次阅读|0 个评论
做技术还是解决科学问题?---你有原创的核心技术吗?
热度 9 hifly2008 2011-3-19 11:12
在科研道路上摸爬滚打了8年,对我国科研状况有了些了解,我简单的把科研的人分成两类:一类技术研究者,一类是问题研究者;我想从事科研的同仁们也思考过同样的问题,走在技术和科学问题的十字路口,很多人都徘徊过,犹豫过!特别对于新手,更是如此,到底该如何选择呢? 出现这样的矛盾心理情有可原,因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生命科学领域,许多新技术更是呈爆炸式的增长。从单个基因的研究,到基因组学,再又从浩如烟海的基因中挖掘关键基因,验证其功能与表达调控的途径,再将其置于个体的代谢途径、信号通路中加以分析!结合组织、细胞、亚细胞形态学加以分析,才有可能阐明其作用机理!生物系统太复杂,我们要解释一些生物学现象,需要具备许多交叉科学的信息,如做植物分子育种的研究者至少需要掌握:遗传学,植物学、植物栽培、植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因工程、基因工程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生物化学、系统生物学、生物信息学。所涉及的学科十分多,所需要掌握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而有些科学问题的解决必须利用先进的技术,技术上没有突破,很难解决这些问题,所以不少人开始犹豫了,是要做技术呢?还是想其它办法来解决科学问题?! 这确实需要思考和权衡,有没有可能通过其它途径解决某个科学问题?我们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来决定。比如,做基因转录表达的方法可能上十种之多,有针对单个基因的方法,也有针对转录谱的做法,mRNA差异显示技术也五花八门,各种技术都有人做,也有成功的报道,目前,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RNA-sequence分析转录谱当然是一个良好的选择,可以获得更多的基因表达和结构信息,可成本还是较高!还有个技术门槛的问题,要从头学起需要至少半年的时间,我们是做这个技术呢?还是选择其它方法呢?!用其它方法做出来是否能够说服同行呢?会影响今后的文章发表与成果认定么? 很多人,包括不少研究生、博士生,甚至一些导师都沦为了技术工人,毕竟有些技术学起来花的时间不少,做好一项新技术可以更好的出文章!可他们错了,技术做得再漂亮,如果没有解决最后的科学问题,还是徒劳,获得的只是一堆垃圾数据。我们要重视技术,但不能盲目追随技术,一项新技术再好,如果不加以严密的试验设计,同样等于零。 第一代测序技术早就淡去历史舞台,第二代测序技术迅猛发展,第三代单分子测序技术即将成熟之际,我们为之鼓舞,也黯然!这些核心技术都不是我们的独创,我们花了大量的金钱去购买这些先进的仪器,引进这些技术,在全国掀起新测序技术的狂潮,喜之,亦悲之!我们的国家为什么还不去开发这方面的仪器和技术呢?这里的市场很大啊!虽然我不痴迷于技术,我仍然预测,不远的将来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发明者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 没有核心技术的国家只有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跑的份!PCR不是自己的,分子杂交也不是自己的,测序的技术还不是自己的!可悲啊!用别人的技术解决自己的问题,也很难说什么原始创新!技术和科学本没有高下之分,一部分人做科学的同时,还需要一批人去开发新技术,为他们提供更加强大的技术武器!我想说:不要歧视技术,也不要过分抬高解决科学问题,两者水乳交融,走通了,都可以出大成果!
7126 次阅读|1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1: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