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安全工程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安全工程

相关日志

招兵买马!只为等你
basil1990 2018-4-26 13:46
招兵买马!只为等你。 我给你的承诺:做我的队友,你不会后悔! 中设设计集团工程安全咨询中心招聘岗位名称:安全工程师、结构安全 任职要求: 1、主要从事安全管理与技术咨询、科研培训、安全知识产品研发等工作; 2、熟悉安全标准化体系、ESH体系; 3、安全工程、土木工程、岩土工程、地质工程等相关专业; 4、专科及以上学历; 5、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持有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以及具有一定工程经验者优先; 6、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7、熟练操作办公软件。 8、女生应有一定演讲能力和文字功底。 联系方式:王老师 13851645673 1248674266@qq.com
个人分类: 新闻热风|2045 次阅读|0 个评论
工程专业和安全工程专业认证中的非传统工程内涵问题
After50 2018-4-20 21:11
工程专业和安全工程专业认证中的非传统工程内涵问题 吴 超 /2018-04-20 一、工程专业认证的 “ 工程 ” 内涵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程 传统意义的“工程”定义“是指科学和数学的某种应用,通过这一应用,使自然界的物质和能源的特性能够通过各种结构、机器、产品、系统和过程,是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人力、物力做出高效、可靠且对人类有用的东西。将自然科学的理论应用到具体工农业生产部门中形成的各学科的总称。”(工程 _ 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7%A5%E7%A8%8B/890231?fr=aladdin )由工程的定义很快就能够推论出“工程教育”和“工程专业”教育的内涵。总的来说, 传统工程专业是基本不涉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 。 但在 2017 年 11 月修订的 “ 工程专业认证标准 ”http://www.ceeaa.org.cn/main!newsList4Top.w?menuID=01010702 中,其中 “3 毕业要求 ” 中, 12 条标准中就有 6 条(一半)强调人文社会科学问题 。如: “ 标准内容: 3. 设计 / 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 复杂工程问题 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 ” “ 标准内容: 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 复杂工程问题 解决方案 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 ” “ 标准内容: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 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 “ 标准内容: 8. 职业规范: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 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 “ 标准内容: 10. 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 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 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 ” “ 标准内容: 11. 项目管理:理解并 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 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 在 “5 课程体系 ” 中, “ 标准内容: 4. 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 (至少占总学分的 15% ),使学生在从事工程设计时 能够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各种制约因素 。 ” 也特别强调人文社科类课程。 总的来说,尽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适用的是工科专业,但认证标准的导向倾向于重视工程教育与社会科学的大交叉,对社会科学课程所占的比例要求较大,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科要求。因此, 这就要求长期接受传统工程教育的认证专家也要有新工程的思维和知识去开展工程教育的认证工作 。 另外,在教育部关于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认定结果的公示 http://www.moe.gov.cn/s78/A08/A08_gggs/s8468/201801/t20180123_325345.html 中,其中在新工科综合改革类项目 202 项中,设立了“学科交叉融合类项目群” 11 项,这些项目都是大交叉融合研究。也说明国家对工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和对工科人才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重视。从新工科的英文表达: 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 3E ),也可以看出, 新工科的内涵是以交叉与融合为特征 。 二、安全工程专业认证更需要考虑该专 业工程与管理并重的特点 这一问题笔者论述过多次(科学网—高校安全类专业应能授予多种类型的学位 - 吴超的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2981-1006199.html 2016-10-1 20:46 ),虽然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在中国高校能够从无到有独立成为一个一级学科或一个门类已经来之不易了,由于中国该专业发展的历史原因,多年来仅能授予的工学学位,因而也纳入工程专业认证的范畴。但安全工程专业的属性毕竟是工程与管理并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专业,如果按照传统工程教育的定义,则有可能扭曲安全专业的正常发展。因此, 这就要求长期接受传统工程教育的认证专家不仅要有新工程的思维和知识去开展安全工程专业的认证工作,而且更要考虑安全工程专业实际上是一个非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 。 在国际上,安全类专业是业界公认的综合交叉学科,安全学科涉及理、工、文、管、法、医、政治、经济、教育等,安全问题存在于生产生活各个领域,安全无处不在。安全要以人为本,安全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人,而解决人因问题主要靠社会科学。从预防控制事故的三大对策(工程、教育、管理)来看,安全问题也是主要靠社会科学。 如果安全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按传统工科的专业来规划,课程设置、工程训练环节、实习实验实训、毕业设计等就要按工科来制订和实施及考核,我们高校培养的大量安全专业人才就会出现一味的工科思维方式,从而不能全面看待和很好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安全问题,毕业后一下子很难适应在基层从事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安全科学与工程是一门综合交叉学科,从学科的属性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分析,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应该可授予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工学、理学或医学学位才是科学和合理的,其中最需要先解决的学位类型是管理学。多年来对安全工程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统计表明,大部分毕业生都在公司企业和各级组织从事安全管理工作,因此,授予管理学学位是很正常和适宜的。 总之,安全工程专业认证要考虑该专业的非工科属性,不要让狭隘的工程定义扭曲了安全工程专业的正常发展。
个人分类: 教学资源|381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什么要重视“安全”?——安全意识问题
WeijunLi 2016-9-16 15:54
前言:08年进入大学,调剂到一个当时没有听说过的专业“安全工程”,本科毕业又继续直接攻读博士,对于这个专业从陌生到熟悉,从茫然到懵懂再到领悟,现在对于她,我怀着敬畏。 最开始觉得自己该有一点使命感是在一起交通事故中,因为发生在我的家乡,事故发生点我经常经过,所以感触比较深。事故最直接伤害, 往小了讲, 是家庭,孩子的成长;往大了讲,是社会的每个小细胞,这不是一件小事。最近记忆深刻的一次,是A单位出现的高处坠落事故。高空作业时安全绳断开,两名工作人员坠落。后续的医疗赔偿、对伤者家庭造成的伤害,竟都是由两条安全绳引起的。 我资历尚浅,仅就这个问题发表一些个人的看法。不管什么职业的人,都要有足够的安全意识,不让自己受伤害,也不伤害别人。 对企业来说,可以大胆地说利润是第一位的。虽然安全第一的口号喊得很响,但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盈利,这不可否认。不过,安全第一与利润第一并不冲突。安全虽不能够给企业带来直接利润,但可以帮助企业不损失。看看历史上的重大事故都损失了多少钱吧:1984年博帕尔事故UCC赔了4.7亿美元,Piper Alpha事故损失34亿美元,德克萨斯州炼油厂事故损失15亿美元(数据来自已有的事故分析资料)。如果事故发生前,能够重视安全,在安全上投入事故损失的十分之一,或许这些数字会加在利润里了。对于上面说的A单位出现,两根安全绳的投入,或许就可以避免事故。 不谈利润,说一说责任感的问题。哪个行业都需要有责任感,才能真正的把事情做好。 有不安全行为时,想想是不是会伤害到别人。 在美国学习期间有幸跟MEGlobal董事长 Ramesh Ramachandran 先生讨论安全问题,我感触很深,他告诉我为什么他觉得安全重要 :“ I can't sleep well if some body dies because of me ”。 如果人能有点情怀,那更好。扎克伯格经常会更新状态,有几个词我印象深刻“ to 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我跟朋友聊天也经常说这句话,但是我不去翻译它,大部分人都会翻译成“让世界更美好”吧。对比一下就会觉得还是原味的好,可能是因为那个口号听了太多遍已经麻木了。我常常会问自己为了什么而活,至今也没有一个答案。但是如果我问我的长辈们,他们很多会说是为了我们下一代。人是独立的却又是群居动物,生活不是那个几十平米的房子,是空气、水、食物、自然、人文、环境。整个社会的安全意识的提高,才是最大的意义。 常会有同学抱怨,安全学的东西“水”,我也曾经这样认为过。现在再有人跟我这样说,我会说,那是因为你想的、看的、做的不够多。只要有事故发生,安全就必须被重视,作为学习安全的人,就该做点什么。
个人分类: 安全意识|5532 次阅读|0 个评论
历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学术年会”的时间和主办单位
热度 1 Greg66 2015-10-20 15:00
现在的“全国高校安全工程学术年会”,影响力已经很大。当初是由1975年(一说是1974年,见 西安科大网站 )开始的全国煤炭高校(煤炭部所属)通风与安全教学研讨会开始的,大约从第四届开始改为年会。据21届年会的《纪念册》记载,1975年的会议是由西安矿业学院侯运广 教授和四川矿业学院黄元平副教授提议、倡导和积极推动而召开。《纪念册》说第二届年会是1982年召开(有湘潭矿业学院著名教授唐海清先生以第二届筹办人身份自撰书法为证),但据CNKI.net报道( 全国煤矿高等院校(系)第四届通风安全年会在我院召开,淮南矿业学院学报,1982年1期,p126 ),1 982年举办的是第四届年会。因此,关于第二、三届会议,目前在网上找不到资料,不知准确会议名称、召开时间以及主办单位(现已在重庆大学马心校教授等老师帮助下补全)。2001年第十五届年决定了第十六届年会的名称,也就是现在的年会名称。其中,21届年会由江苏工业学院于2009年主办,在常州召开,该次会议编辑了纪念册、电子相册和会议论文集,纪念册包含了年会的的很多珍贵历史照片,展现了老一代学者的精神风貌。 附录:历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学术年会”的时间和主办单位 第一届煤炭高校通风安全教学研讨会,1975年( 1974年? ),西安胜利饭店。西安矿业学院 第二届煤炭高校通风安全教学 研讨会 ,1977年,山东矿业学院(据重大马心校教授、贵州大学汪建洲教授、山西矿院舒祥泽教授,非常感谢) 第三届煤炭高校通风安全教学研讨会, 1979年,贵州工学院 (据重大马 心校教授、贵州大学汪建洲教授、山西矿院舒 祥泽教授 ,非常感谢 ) 全国煤矿高等院校( 系) 第四届通风安全年会 ,1982年,淮南市,淮南矿业学院 全国煤炭高等院校( 系) 第五届通风安全学术年会 ,1984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全国煤炭高等院校( 系) 第六 届通风安全学术年会 ,1986年,中国矿业学院 全国煤炭高等院校( 系) 第七 届通风安全学术年会,1988年,重庆大学 全国煤炭高等院校( 系) 第八 届通风安全学术年会,1990年,福州大学 全国高校第九届矿井通风与安全学术年会 ,1992年,山西矿业学院 全国高校第十届矿井通风与安全学术年会,1993年,湘潭矿业学院 全国高校第十一届矿井通风与安全学术年会,1994年,焦作矿业学院 全国高校第十二届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学术年会 ,1996 年,西安科技大学 全国高校第十三届通风与安全年 会, 1998年,山东矿业学院,泰安 全国高校第十四届通风与安全年会,2000年,黄山 全国高校第十五届通风与安全年会(与中国煤炭劳保学会矿井通风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年会合并),2001年,成都,中国矿业大学 16 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学术年会,2003年8月3-6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刻了目前年会的公章(辽宁工大刘剑教授亲自去刻的章,老列害了!) 17 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学术年会,2005,江苏大学 18 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学术年会,2006年,山东科技大学 19 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学术年会,2007年, 东北林业大学 20 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学术年会,2008年,重庆大学 21 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学术年会 ,2009年, 江苏工业学院 22 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学术年会,2010年, 安徽理工大学 23 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学术年会,2011年, 西安科技大学 24 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学术年会,2012年,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5 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学术年会,2013年, 中国计量学院 26 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学术年会,2014年, 湖南科技大学 27 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学术年会,2015年, 华北科技学院 28届 全国高校安全工程学术年会,2016年,郑州大学举办 29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学术年会,2017年,武汉理工大学 资料不全,望读者读者能补充,感谢!
个人分类: 11|6514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20: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