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骨质疏松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我要当小白鼠了
热度 12 dawnshower 2012-6-26 19:58
我要当小白鼠了
上一篇关于一个素宝宝的日志,引来很多评论。虽然硝烟弥漫,剑拔弩张,但是我想,大家的本意都是希望推行健康的生活观念。所以,还是非常感谢。同时,我也决定开始吃素——暂定一年。请诸位营养学家、生化学家不要生气,我并不是想推销素食观念,也不是故意无视你们的科学理念。而是我真的觉得素食可能更适合我。 今天收到体检报告。结果让我喜出望外——我是一个悲观的人,每每看到一些病例,总是怀疑自己也患病。我甚至设想自己患有各种癌症、各种器官老化、各种疑难杂症——但是今天的体检表上,这些都没有。尤其令人欣慰的是,我从今年初开始基本戒牛奶了(但由于目前使用的一种面膜需要配牛奶,所以一周还是会买一袋)。我一直担心自己会缺钙。但是今天看到的结果却是,我的骨密度是正常的。与周围的同学聊起这个话题,有几位比我年龄还小的人都患有骨质疏松或者骨密度减少等等。而他们的体检单上,医生建议是,多运动、多晒太阳、多吃紫菜、虾皮、豆类、骨头汤等,我仔细看了,没有列出牛奶。所以我想,牛奶真的不是补钙的唯一途径,那么我可以放心地戒掉了。(我其实还有一个很大的缺点:一出太阳就忙着打伞戴帽子。如果我偶尔晒晒太阳,或许骨密度会更高)。 有人可能会说,牛奶是最好的补钙方式,为什么要放弃它呢?其实,我说服自己放弃牛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妈妈每天都是雷打不动的一袋牛奶一袋酸奶,而且还要全家人都这样喝。受她的影响,我在今年以前都是牛奶酸奶每天不间断。但是,我最终还是决定改变这个习惯。一个原因在此:《 从农学史角度探讨:中国古代人为何较少喝牛奶 》。当然,该博文或许有些尚待商榷之处。还有一个更强大的原因,是克里斯蒂安·诺斯鲁普的一本《女人的身体 女人的智慧》。作者是一位具有全球医生执照、有20多年临产医学经验的妇产科专家。在中译本的115页写有“ 根据我的临床经验,许多妇女在停止食用奶制食品后,诸如痛经、经血过多、胸痛以及子宫内膜痛的症状都减轻了。这并非对所有人都有效,但值得一试。尽管并不清楚为什么奶制品似乎总与女人的骨盆症状相联系,我还是有一些观点。其中一个可能的解释是,今天奶牛所产的大部分牛奶都经过了牛类生长激素的处理,这种激素过分刺激了奶牛的乳房。这些牛更可能患乳房感染,这样就会需要抗生素。不论激素还是抗生素,残留在牛奶中会以某种方式刺激女性内分泌系统,对此我们仍未完全明了……纯天然的奶制品(即在奶牛的食物中不含牛类生长激素,抗生素或杀虫剂),似乎不会对子宫和乳房组织产生同样的不利影响。许多女性提到当她们改食纯天然奶制品后,症状消失了 。”我不知道自己能够通过什么途径得到“纯天然奶制品”,所以我干脆决定放弃所有奶制品。 既然牛奶可以放弃,那么其他的肉类,是否也可以放弃呢?其实,我曾经有过大半年的素食体验,是从2009年7月开始的。当时最大的感受是,爬山不觉得累,而且也没出多少汗;夜里不会再做恶梦,也不会突然惊醒。但是过年回到家,经不住父母的压力,又开始吃肉了……就这样,一直到现在还是杂食。 最近睡眠不大好,不知道是否和这阵子饭局较多、吃肉太多有关。前几天晚上,我梦见自己一路奔跑,跑到一间屋子里,看到镜子里自己的脸涨得紫红紫红的,然后就醒了——喉咙里有痰。昨天梦见自己参加跑步比赛,一路上追追赶赶,也是半夜惊醒。我想,我或许应该再次尝试一下素食,至少能够改善一下睡眠。 为什么定为一年呢?因为到明年这个时候刚好再次体检,可以看看我这只小白鼠到底适不适合素食。 这是09年时作的一道菜,小南瓜盅。南瓜、香菇、胡萝卜、芹菜、豆干,外加米饭。第二张图的右下角是南瓜子。 放在qq空间里,有一位老友评论: 小时候最爱吃南瓜子。只是要等好多天,家里的南瓜一个都是二三十斤,要全部吃完,才能收集到全部的南瓜籽,不能提前掏,提前掏了,整个南瓜就容易烂了。所以,每次总要等到整个南瓜吃完,从此,我就因为爱上了南瓜籽而恨上了南瓜。炒南瓜子我最拿手了,要文火,慢慢炒,炒到噼里啪啦的都炸开口子了,就可以用盐水洒到锅里,等水炒干了,南瓜籽就可以起锅了。 很佩服素食的人,是种优雅,想起了丰子恺形容他师父吃饭时候的儒雅。他也信奉素食,只是自己爱吃虾。世间事大抵如是,随性就好。要我吃了素,天天受着没有肉的煎熬,再健康我也不要。 能够成为长久的朋友,大概就是这样吧:彼此之间不需要太多解释,也不需要太多共同点,就能理解、宽容对方。所谓君子和而不同。他若来京,我还是会请他吃肉的。
个人分类: 寻常事|4827 次阅读|43 个评论
怕得骨质疏松就不要喝牛奶!
热度 2 jiangjinsong 2012-3-24 16:46
怕得骨质疏松就不要喝牛奶!
# 老蒋动保每日谈 #20120325 :喝牛奶防止还是导致骨质疏松? 許多人認為骨質疏鬆是因為缺鈣造成的,而牛奶中有大量的鈣質,所以補鈣最好的辦法是喝牛奶。 是這樣的嗎?世界健康統計資料說明:骨質疏鬆症在乳品消耗量最高的國家最為普遍——美國、芬蘭、瑞典和英國。事實上,蛋白質的攝取量與骨質疏鬆症之間存在明顯的正相關關係。 在非洲班圖的婦女,每日只攝取 350 毫克的鈣質,她們生 9 個孩子,每個喂母乳兩年,他們從來沒有缺鈣的現象,也很少有骨折或牙齒脫落的情形。她們的小孩長得很好,很強壯,她們是如何只以 350 毫克做到這些的?而乳委會卻推薦 1200 毫克?很簡單,她們食用的是不會把鈣質踢出體外的低蛋白質飲食。 而愛斯基摩人則是相反的情形。他們每天攝取的鈣質是全世界最高的,達到 2000 毫克一天,取自魚骨頭。按照道理,他們應該連骨質疏鬆症聽都沒有聽過。但是,由於他們的飲食含有世界上最高的蛋白質,所以他們患有骨質酥松症的比例也是全世界最高的。 蛋白質會導致鈣質流失,肉類和乳類食品吃得多,就很容易導致骨質疏鬆症。這正好和乳品工業所宣傳的相反。而且蛋白質攝取得多,還會導致鎂、鋅、和鐵的流失。 密西根州立大學及其它主要學院的的研究人員發現,在美國 65 歲的人中,男性素食者的平均骨質損失是 3% ,而肉食者是 7% ;女性素食者的平均骨質損失是 18% ,肉食者是 35% 。 其實,雖然素食者攝取得蛋白質含量不像肉食者那樣高得離譜,但是美國素食者攝取的蛋白質含量也過多了。美國農業部調查發現,素食者平均攝取的蛋白質是所需量的 150% ,尤其是 2-8 歲的孩子,高達 209% 。這是因為,素食者的父母,也受到流行的蛋白質神話的困擾,擔心孩子蛋白質攝入不足所致。 然而,與肉食者相比,即使蛋白質攝取過量的情況一樣,素食者的骨質疏鬆的情況好得多。那是因為,肉食容易使得血液偏酸,身體就會從骨骼中抽取鈣質,來保持血液的酸堿平衡。 還需要注意的是:真正影響鈣質吸收的關鍵因素在於鈣與磷的比例。由於鈣與磷的比例低而無法提供鈣的食物,依序是肝、雞、牛肉、豬肉和魚。相比之下,蔬菜和水果所提供的鈣則更容易吸收。萵苣的鈣含量並不很高,但是,它的鈣磷比是肝的 70 倍,是牛肉與豬肉的 23 倍。最能被利用的鈣來自高鈣磷比例的綠葉蔬菜,遠遠超過動物性食品。 新世纪饮食,约翰·罗宾斯著,张国蓉涂世玲译,郑如玲审订,珠海出版社, 2011 年版, 167-171 页。
5664 次阅读|8 个评论
“可乐”女“不可”乐
热度 2 gaojianguo 2011-12-6 21:03
“可乐”女“不可”乐
可口可乐或者百事可乐什么的,估计是一些人比较喜欢喝的饮料,特别是年轻人。刚才看到李璐老师可口可乐树的介绍,有网友评论喝可乐可能会导致钙流失,我在网上简单搜索了一下,还真有相关研究。早在 2006 年就有人在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发表研究论文宣称无论是有没有去掉咖啡因的可乐都会降低女性的骨密度,增大骨折的概率,同时也增加罹患骨质疏松症的概率。 喝可乐为什么能降低骨矿物质密度( bone mineral density , BMD )? Tucker 博士等 人认为可乐里面的磷酸物质可能是一个重要因素,磷酸是一酸性物质,喝过可乐之后身体为了保持酸碱或者离子平衡身体就排除了钙离子( They suspect that phosphoric acid, an ingredient found in all colas, may be the culprit . )。有意思的是, Noelle Larson 博士也做了一个相关的小样本实验,直接说明了喝可乐与钙、磷代谢的关系,她让 20 名健康的女性饮用水(对照组)和可乐(实验组),发现 3 小时后实验组的小便里包含了更多的钙和磷,这两种是构建硬骨头的关键元素。 Tucker 博士等研究人员还发现,饮用可乐的量与骨密度减少的这种正相关关系与年龄、是否绝经、吸烟或饮酒状况、所摄入钙和维他命 D 的量无关,也就是说, 只要喝可乐,得骨质疏松的可能性就增大 ( The link between cola consumption and women's bone loss was unaffected by age, menopausal status, cigarettes, alcohol, or total calcium and vitamin D intake . )。 但为什么对男性的影响就相对较小呢?研究人员解释,除了两性激素状况本身有差异之外,男性更多的体育活动锻炼减少了可乐对男人的伤害,再加上男性的骨架和体积较大,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喝可乐造成的骨密度降低( Girls' and women's smaller bones would make them more sensitive to nutritional insult, whereas the higher levels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boys and men might be protective . )。看来,做女人真的不容易,做一个喜欢喝碳酸型饮料而不得骨质疏松症的女人更难。所以,作者呼吁女性应该不要再喝可乐了, “ 可乐 ” 女一点也 “ 不可 ” 乐。 相关阅读: 可口可乐树 Diet cola drains calcium in women Cola Raises Osteoporosis Risk For Women Regardless Of Calcium Intake And Age Carbonated Cola Drinks Drop Bone Density in Women Cola Causes Bone Loss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6162 次阅读|5 个评论
预防骨质疏松的饮食
wcgczf 2011-10-23 22:13
每天能提供 300 毫克钙质的食物: • 奶酪 35 克,酸奶 1 杯,雪糕 200 克,牛奶 250 毫升,鸡蛋 7.5 只,牛肉 2300 克。 由此可见还是吃奶酪,喝酸奶更合适。
个人分类: 科普|218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最新研究发现:喝碳酸饮料不会导致骨质疏松
xuxiaxx 2011-10-20 08:21
白领办公室中时不时备着几罐碳酸饮料,却总在饮料递到嘴边时犹豫起来:它会不会对骨骼健康造成隐患呢?有人说,损害骨骼健康的主要原因是人体内过多的磷酸盐或过多的咖啡因会阻碍人体对钙的吸收。   其实不然,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研究所对有关磷酸盐的科学数据进行了审查,结果发现磷酸盐并不会对钙的吸收产生任何负面影响。研究所认为,对于大多数年龄段的人群而言,将钙的吸收与磷酸盐的摄入量联系起来是没有必要的。   实际上,饮料当中用于增强口感的磷酸只占人体吸收磷酸的极少量。按照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研究所的食品与营养委员会的建议,人体平均每日的磷酸盐摄入量应为 1000 毫克,而 8 盎司 ( 240 毫升)可口可乐含 41 毫克磷酸盐,而 8 盎司 ( 240 毫升)橙汁所含磷酸盐为 27 毫克。因此,在钙摄取充足的前提下,喝碳酸饮料不会损害骨骼,也不会导致骨质疏松。 来源:大洋网 - 广州日报
1124 次阅读|0 个评论
今天是10月20日世界骨质疏松日
热度 1 wcgczf 2011-10-20 02:10
腰酸、背痛、腿抽筋…,是什么病?骨质疏松症。 它是一种静悄悄的流行病,在定量骨矿测定前,常在第一次骨折后甚至多次骨折后被诊断。 • 今天是 10 月 20 日 世界骨质疏松日,昨天下午我为研究生、病人及家属,做了一次骨质疏松防治的科普讲座。 • 全球目前约有 2 亿人受骨质疏松症的困扰,多见于女性, 60 岁以上女性的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约为 15 %, 80 岁时则增加到 38% 。骨质疏松性骨折致死率、致残率较高,死亡率约 26% ,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分为, 1 、不可控制的因素:人种:黄种人骨质疏松危险性高于黑人;老龄;女性绝经期;母系家族史等。 2 、可控制因素:低体重;性激素低下;吸烟,过度饮酒,咖啡,碳酸饮料;体力劳动缺乏,缺少光照;饮食中钙、维生素 D 缺乏;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药物(糖皮质激素)等。 2011 年“世界骨质疏松日”的主题:“关爱你的骨骼,早期预防三步走:运动,维生素 D 及钙剂”。 我的建议:少喝酒、多喝奶, 多运动、多晒太阳, 补充钙、 D 不可少。
个人分类: 科普|2943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研成果:满族、汉族、朝鲜族人群骨密度及骨质疏松症患病率调查
热度 3 xupeiyang 2011-7-14 11:11
该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对丹东地区满族、汉族、鲜族三个民族正常人骨密度进行测量并进行骨质疏松症及骨折的流行病学调查,建立丹东地区正常人骨密度数据库,并对三个民族骨密度进行比较,探讨丹东地区人群骨质疏松及骨折危险因素。 采用美国 Osteometer Medi Tech 公司生产的 DTX-200 型双能 X 线骨密度仪进行周围骨密度测量,于 2010 年 8 月 -12 月对 2203 例满、汉、朝鲜族健康人群检测非受力侧前臂尺桡骨远端骨密度,每 10 岁一组,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填写骨质疏松相关危险因素调查表。 主要技术指标:骨密度、骨峰值、骨量丢失百分数、 T 值、骨质疏松患病率。 与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比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 国内检索可见有关采用超声波骨密度测量仪对延吉市朝鲜族、汉族成年人进行骨密度测定的相关研究报道(文献 )。但国内外均未见有关满族、汉族、朝鲜族三个民族人群骨密度及骨质疏松患病率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比较的相关文献报道。 该课题主要特点与创新点为: 该研究对满族、汉族、朝鲜族三个民族人群骨密度及骨质疏松患病率进行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比较。
个人分类: 创新评论|2032 次阅读|5 个评论
科技创新:正常人群骨质疏松症的调查研究及生理年龄预诊法
xupeiyang 2011-7-4 14:18
该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使用美国进口 DTX-200 型前臂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密云地区正常人群,前臂三分之一处 骨密度和兴趣区骨密度,并记录所有数据。从中发现不同人群、不同种族骨密度的峰值骨量、骨量丢失情况,进行密云地区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调查。向密云地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骨质疏松症生理年龄预诊法的临床应用,较早的进行骨质疏松症的社区筛查。探讨低骨量人群的早期干预治疗的建议性意见,从而降低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的骨折发生率。对 DTX-200 型前臂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得的前臂骨密度与 QCT 测得的腰椎骨骨密度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种不同检测设备,不同检查部位的相关性,科学合理的选用骨密度检测设备,是骨质疏松症的诊断科学化,合理化,准确化。 与国内相关文献对比分析结论如下: 国内检索到正常人骨密度调查分析的研究报道,检索到对正常人群进行骨密度测量的研究报道,但未见对密云地区正常人群进行骨密度调查研究的报道。 该课题的主要特点与创新点为: 密云地区正常人群骨质疏松症的调查研究及生理年龄预诊法在社区医院的推广应用,主要创新点: 1 、前臂远端 1/3 处桡骨 BMD 要高于尺骨 BMD ,高于兴趣区 BMD ,这种趋势反映了前臂远端桡骨为主要的骨质的 BMD ,与总的前臂远端 BMD 数据相差不多。 2 、使用 DTX-200 骨密度仪的检测的 骨密度 结果:密云地区正常人群各年龄段骨密度,普遍高于我国其他地区。 3 、使用 DTX-200 骨密度仪测得的前臂骨骨密度,与 QCT 测得的腰椎骨骨密度有着相关性,①与年龄呈负相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密度的在下降。②相同年龄段 QCT 测量骨密度的 T 值低于 DTX-200 测量骨密度的 T 值。③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骨骨密度的下降速度要快于前臂骨骨密度的下降速度, 40 岁以后更加明显。 4 、建立密云地区第一个正常人群骨密度数据库。
个人分类: 创新评论|2175 次阅读|0 个评论
骨质疏松症诊断2种新方法
zhpd55 2011-6-27 18:35
骨质疏松症诊断2种新方法
据Tia Ghose2011年6月23日在《科学家》(The Scientist)发表的短文,介绍了2种检查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症的简便新方法。目前使用的双能量X射线吸收测定术(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对于骨密度测定,难以精确预料骨质疏松症以及骨折;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等,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测定方法,可以确定您是否易于发生骨折。他们采用的是激光捕获显微镜(laser-capture microscopy)去表征微少骨样中的蛋白质组成,对于不同骨样的老化程度进行确定,因为骨龄越老,越容易断裂。这种方法可以预言不同部位的骨骼是否容易破裂,当然对于确定骨质疏松症大有帮助。这项技术不仅对于医学、生物学、人类学是重要的,也可有助于法医科学家和考古学家对于骨样的分析判断。 另一种技术目前正在由爱尔兰Limerick大学研制之中,它是通过分析趾甲碎片内化学键来评估骨质疏松的风险。这又快又方便的测试可能取代传统的骨矿物质密度的测试方法,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将修剪的指甲通过邮件寄到测试中心进行分析即可知晓是否会患有骨质疏松症。 详细信息请浏览原文: published in Molecular Cellular Proteomics 或者: http://doc.sciencenet.cn/DocInfo.aspx?id=1779
个人分类: 新观察|4632 次阅读|0 个评论
动物权利手册26.素食者会缺钙吗?
热度 2 jiangjinsong 2011-5-26 06:37
蔣科學按: 爲什麽許多會以為素食者會缺乏營養呢?流行的偏見和誤解禁不起認真研究的拷問。 實際上,人們往往會並不關心事實的真相如何。 有時只要能給自己找到一個藉口,讓自己可以維持原來的生活方式就可以了。 自欺是人們非常樂意的事情。 這個系列讀的人並不多,但是,下次你在網上提到素食,還會有一大票人跳出來,說素食對健康不利,儘管他毫無根據,從來沒有認真研究過。 26. 钙 在全素食者中尚未有缺钙的报道。有研究已经显示动物蛋白比植物蛋白驱使人体更快地将钙排出。这也就是为什么素食者和全素食者更少患骨质疏松症的原因之一。 植物中含钙量丰富的包括豆腐(比牛奶中的钙含量要多出4倍),绿叶蔬菜、干果、坚果、种籽、糖浆和海藻。
个人分类: 素食天地|274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类风湿患者怎样摆脱激素
jessie0090 2011-5-9 17:26
我是2009年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当时医生给我开了些抗甾体药,后来病情继续发展,采用激素治疗。可是现在我发现激素治疗副作用大,已经出现骨质疏松现象和胃肠道的不适。请问专家 类风湿患者怎样摆脱激素 ? 类风湿患者怎样摆脱激素   激素治疗类风湿副作用很多,会产生免疫力低下,而且停用后病情容易复发。类风湿患者怎样摆脱激素?要真正摆脱激素,只有找到更彻底更安全的治疗方法……更多内容可看原文http://www.gxbcn.com/ask_fengshi_leifengshi/20110507_4495.html
99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一份骨生物学英文专著
liudongyang 2010-9-27 21:32
搜得一份骨生物学文献 ----《 Pinciples of Bone Biology 》 2008 第三版,是从事骨生物学研究的圣经,共1934页, 53.6MB。文献太大,无法上传,需要者请电邮:liudy97@126.com,注明您单位和专业。 下图为封面截图。
个人分类: 科研记录|914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抑制镉蓄积的水稻基因
mengxb 2010-9-14 19:03
日本冈山大学的研究人员日前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他们发现一种能抑制重金属镉在稻米中蓄积的水稻基因,该基因能把从土壤中吸收的镉封闭在水稻根部细胞内。这一发现为培育难以蓄积镉的水稻品种开辟了道路。 镉在电镀和电池生产中应用广泛,但如果镉在人体内大量蓄积,会造成骨骼中的钙大量流失,引发骨质疏松、骨骼萎缩和关节疼痛。目前,人体内积蓄的镉很难安全排出,因此防止镉从口入十分重要。 冈山大学资源生物科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分析了世界各地的约140个水稻品种,根据它们蓄积镉的难易程度将其分为两类。通过比较这些水稻的基因,研究者发现OsHMA3基因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对于防止镉在稻米中蓄积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难以蓄积镉的水稻细胞内,OsHMA3基因合成的蛋白质,主要在根部细胞内负责储存代谢废物的液泡中发挥作用。这样,水稻根部吸收的镉会转移到液泡中被隔离起来。而在容易蓄积镉的品种中,OsHMA3基因及其合成的蛋白质却不具备上述功能,从而导致根部吸收的镉最终在稻米中蓄积。 研究小组认为,如果提高OsHMA3基因的性能,就有可能在镉含量很高的水田中种植水稻。如果将这种基因应用于水稻品种改良,也有望开发出难以蓄积镉的水稻新品种。 Gene limiting cadmium accumulation in rice Published online before print September 7, 2010 , doi: 10.1073/pnas.1005396107 Daisei Ueno a , Naoki Yamaji a , Izumi Kono b , Chao Feng Huang a , Tsuyu Ando b , Masahiro Yano c , and Jian Feng Ma a , 1 + Author Affiliations a Institute of Plant Science and Resources, Okayama University, Kurashiki 710-0046, Japan; b Institute of Society for Techno-innovation of Agriculture, Forestry, and Fisheries, Kamiyokoba, Tsukuba, Ibaraki, 305-0854, Japan; and c National Institute of Agrobiological Sciences, Tsukuba, Ibaraki 305-8602, Japan Edited by Maarten J. Chrispeel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 Diego, La Jolla, CA, and approved August 19, 2010 (received for review April 20, 2010) Abstract Intake of toxic cadmium (Cd) from rice caused Itai-itai disease in the past and it is still a threat for human health. Therefore, control of the accumulation of Cd from soil is an important food-safety issue, but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for the control is unknown. Herein, we report a gene ( OsHMA3 ) responsible for low Cd accumulation in rice that was isolated from a mapping population derived from a cross between a high and low Cd-accumulating cultivar. The gene encodes a transporter belonging to the P 1B -type ATPase family, but shares low similarity with other members. Heterologous expression in yeast showed that the transporter from the low-Cd cultivar is functional, but the transporter from the high-Cd cultivar had lost its function, probably because of the single amino acid mutation. The transporter is mainly expressed in the tonoplast of root cells at a similar level in both the low and high Cd-accumulating cultivars. Overexpression of the functional gene from the low Cd-accumulating cultivar selectively decreased accumulation of Cd, but not other micronutrients in the grain. 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OsHMA3 from the low Cd-accumulating cultivar limits translocation of Cd from the roots to the above-ground tissues by selectively sequestrating Cd into the root vacuoles.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346 次阅读|1 个评论
创新性评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TAZ转录共活化因子在骨质疏松模型中的治疗作用
xupeiyang 2010-7-2 13:11
该研究成果的创新: 1 、国内外可见 间充质干细胞 TAZ 表达的研究 ,未见 利用 TAZ 的表达研究骨质疏松机制或者治疗骨质疏松疾病的研究,未见利用 TAZ 的表达研究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机制或者治疗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的研究报道。 国内外未见 TAZ 与糖皮质激素信号通路的研究报道。 2 、 国内外 未见 利用 TAZ 的表达研究骨质疏松机制或者治疗骨质疏松疾病的研究报道,未见利用 TAZ 的表达研究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机制或者治疗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的研究 报道。 国内外未见 TAZ 与糖皮质激素信号通路的研究报道。 编 号 2010203010
个人分类: 创新评论|3393 次阅读|0 个评论
破骨细胞:敌人OR 朋友?
热度 2 liudongyang 2010-5-7 18:08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答应了王号老师把上次的读书报告的材料翻成中文,今天来个图文并茂,欢迎指正。 1.破骨细胞的基本功能: 哺乳动物和人类的骨骼的形成和改建有赖于成骨细胞(OB)和破骨细胞(OC)协同工作。破骨细胞来源于骨髓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骨细胞的祖细胞在一些细胞因子(如RANKL)作用下互相融合形成多核的破骨细胞,破骨细胞迁移到骨表面(内外)分泌酶类和酸分解骨基质,并在附着部位腐蚀形成一个深约50微米的小坑。之后,在某种未知因子的作用下吸引成骨细胞迁移到此,成骨细胞分泌骨质,骨质钙化逐渐把这个小坑填满,成骨细胞转变为骨细胞被埋在骨质中间。两种细胞破骨和成骨功能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如果这个动态的平衡过程受到干扰,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和骨硬化症。 2.破骨细胞如何极化? 破骨细胞要发挥它的破骨功能,首先要发生极化,也即贴附在骨表面的一侧的结构发生变化,有利于对骨进行吸收。上面的模式图表示破骨细胞的极化状态。这里面要求一种蛋白 Integrin ----整联素或整联蛋白来执行这个过程。整联蛋白位于破骨细胞膜上,它横跨细胞膜,细胞外的部分有一个识别序列,可以识别骨基质蛋白---骨桥蛋白和骨涎蛋白上氨基酸的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识别这三个氨基酸序列以后,将引发一个信号反应,通过整联蛋白传递到细胞内,整联蛋白的细胞内部分与细胞内的骨架蛋白--肌动蛋白丝连在一起。信号转导使得肌动蛋白丝的结构发生改变,发生重排,破骨细胞细胞膜形成一个足体结构,这个结构贴附在骨的表面,足体结构彼此融合形成了一个密封圈,紧紧的贴附在骨表面,形成了一个微环境,可以不受外面环境中蛋白和离子的影响。您看到这里会问:这个微环境有何作用?下面就见分晓。 3.破骨细胞如何破骨? 先看上图,这是破骨细胞破骨的模式图。上面为破骨细胞形成的锯齿状的突起,下面为骨基质,二者之间的空间就是上面提到的微环境。这个微环境是酸性的。这个酸性环境的形成有赖于几种酶的作用。一为碳酸酐酶,它可以把细胞内的水和二氧化碳形成碳酸,碳酸解离为H+和碳酸根。二为极化面对侧细胞膜上的氯离子和碳酸根交换体,可以把碳酸根运出去,把氯离子运到细胞内。这样形成盐酸的原料都有了。三为溶酶体(内有组织蛋白酶)上的氯离子通道和ATP-H转运酶。当溶酶体与细胞膜融合,组织蛋白酶释放到微环境中,可以分解骨质中间的1型胶原。溶酶体膜上的氯离子通道和ATP-H转运酶锚定在破骨细胞膜上,这个时候把细胞内的两种离子氢离子和氯离子转运到为环境中,这样盐酸就有了,盐酸可以腐蚀骨基质中的无机物----羟磷石灰石。被分解的骨质,进入血液,参与机体的重新造骨。 4.因破骨细胞功能障碍引发的疾病 4.1骨硬化症---破骨功能不足 本病为遗传病,患者最终死于骨髓衰竭。 4.2破骨功能过盛 4.2.1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4.2.2 炎症性关节炎 4.2.3溶骨性肿瘤转移 4.3破骨与成骨功能的共同失调---- Paget' s disease (PD) 破骨细胞是朋友还是敌人,答案已见分晓。 致谢:本文主要材料取自: Deborah V. Novack , and Steven L. Teitelbaum The Osteoclast: Friend or Foe? Annu. Rev. Pathol. Mech. Dis. 2008. 3:457-484。
个人分类: 科研记录|1337 次阅读|11 个评论
学术讲座:交感神经系统与β受体阻滞剂 // 骨质疏松预防与治疗
hucs 2010-3-12 21:55
学术讲座 2010-2-27 下午 七星商务酒店 交感神经系统与 受体阻滞剂 李新立 教授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江苏省心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 (主持人: 程晓曙 教授) (主办: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 2010-3-13 下午 七星商务酒店 骨质疏松预防与治疗 姚 斌 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 (主持人: 赖晓阳 教授) (主办: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健康药物部)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15 次阅读|0 个评论
对《发育》杂志一篇论文的解读
liudongyang 2009-11-18 12:22
这篇论文八月份从科学网上的报道得知. 《科学时报》黄辛 :《 发育:骨质疏松中的重要调控分子被发现》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医学研究所教授刘明耀和罗剑博士等研究人员最近利用生化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基因敲除小鼠模型上,从整体、组织细胞和分子三个层次,证明了一个新的荷尔蒙受体 G 蛋白偶联受体48(Gpr48)基因在胚胎骨骼发育、青春期骨质建成和骨质疏松症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从理论上阐明了Gpr48基因在骨细胞中的信号转导机理。上述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国际学术期刊《发育》( Development )上,题为《G蛋白偶联受体48调控骨骼发育与骨质建成》,其中罗剑博士为本论文的第一作者,刘明耀教授为通讯作者。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9/8/222083 . shtm 看到这篇报道之后,我很感兴趣,因为与动物营养代谢病有些接近,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校园网的数据库下载不到,发电邮与刘明耀教授联系,向他索要论文的 PDF 版本,随后罗剑博士把论文发了过来。 先把这篇文章翻译成中文,手写于笔记本上,对其中技术不了解的先留空白,待以后再补。在暑假花了近十天的时间终于把这篇文章磕磕巴巴的译了出来。自己回头看,漏洞很多,尤其是被动语态,把前面译完,发现后面还有更重要的部分,但翻译匆匆,顾不了那么多,先写下来。 这学期要做读书报告( JOURNAL CLUB ) , 前些日子又花了一周的时间把文章看了近十遍,对着英文看,对着译文看,查阅专著,在 Google 搜索,重温教科书,把里面的技术细节基本上弄懂。对文章的大体和细节内容弄懂之后,开始梳理文章的内在逻辑思路,看其方法的选择,测定分子的选择,对图片和数据的处理,专业术语的使用,写作时的用词用具,段落之间的联系。这样做成 PPT , 昨天( 17 日)下午用了 80 分钟的时间向课题组的老师和同学做了汇报。 汇报首先对文章做了一个简单介绍:可以归纳为一种蛋白 ---Gpr48, 两条主线 --- 胚胎期和出生后,三个层面:小鼠的整体水平,组织细胞水平,分子通路。紧接着又加入两条背景知识:动物软骨成骨的发育过程和骨质疏松的病理学,这两点在文章中有涉及,但不多,所以需要另外添加材料对其说明,这样 听众才能弄清楚试验中的时期选择,分子的选择,对照的选择。 (left http://4pack.files.wordpress.com/2009/09/osteoporosis-in-men.jpg ) (right http://chrischamcl.files.wordpress.com/2009/10/osteoporosis.jpg ) 对文章正文介绍,按照其写作顺序,同时加入自己对其内在逻辑把握的的体会。文章在引言部分把脊椎动物的骨骼系统的发育过程做了总结,接着说明骨的形成与重建收到复杂的严格的网络调控,下面引出了本文涉及到的两种主要分子 Atf4 and Runx2 。在后面的一段中作者又把 G 蛋白偶联受体信号通路做了介绍,引出了本文的明星蛋白 ----Gpr48,Gpr48 属于孤儿受体,对它的功能目前人们知之甚少,而 Gpr48 在骨骼发育和重建中的作用更是没有报道,所以很自然的引出本文的目的:证明 Gpr48 在骨骼发育中扮演的角色和它调控的分子通路。 在材料和方法部分,对其生产基因敲除小鼠 ( Gpr48 knockout mice ) 的技术 ----gene trap 做了说明,又对 EMSA 技术做了介绍。这两种技术以前只是听说过,但其内在的原理却一无所知,通过查阅文献对这两种技术有了深刻的理解。 结果部分: 1.Deletion of mouse Gpr48 induces perinatal lethality and decreases in body size and bone length. 这一部分说明敲除了 Gpr48 以后对纯合子小鼠胚胎期骨骼发育造成了影响。 2.Expression of Gpr48 in the skeleton and bone cells. 通过 - 半乳糖苷酶染色说明杂合子小鼠体内 Gpr48 的表达分布情况 。 3.Delayed embryonic bone formation in Gpr48/ mice 。这一部分通过茜素红和阿里新蓝染色,将野生型和敲除型的骨骼进行对照。又利用 VON KOSSA 染色来观察胚胎股骨钙化情况。 4.Gpr48 deletion has little effect on chondrocyte maturation and proliferation . 因为骨的发育首先从软骨细胞开始,以后通过肥大,凋亡,由骨质替代而成骨。那么 Gpr48 敲除以后对软骨细胞有没有影响?作者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软骨细胞表达的四种基因与蛋白,通过切片说明 Gpr48 缺失对于软骨的成熟和分化有微弱的影响。此处暗含一个伏笔 ---- 对软骨细胞影响较小,那么对于参与骨化的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有无影响,就成了 Gpr48 是否调节骨骼形成和重建的关键。果然在下面的 5 6 7 部分就给出了结果。 5.Gpr48 regulates osteoblast differentiation in vivo and in vitro. 这一部分用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说明在 14.5 天和 16.5 天胚龄时,成骨细胞的一些标志性分子的表达情况。测定碱性磷酸酶活性(成熟成骨细胞表达的一种酶),和切片均显示:敲除了 Gpr48 蛋白以后,成骨细胞的一些标志性分子的表达减少。又用 RT-PCR 检测了 甲状旁腺激素/甲状旁腺激素受体 表达情况,发现敲除了 Gpr48 蛋白对于 PthrP and PthR1 的表达没有明显的影响。这样在文章中就不用再对这个信号通路进行研究。 6.Gpr48 regulates bone formation and bone mass postnatally. 这一部分内容说明缺了 Gpr48 对于小鼠生后骨的形成的。作者用 HE 染色, CT ,VONKOSSA 染色, Goldner 染色,对骨骼的生理指标进行测量。最终以令人信服的证据说明敲除 Gpr48 对于小鼠生后骨的形成造成了明显的负面影响。 7.Gpr48 regulates osteoclast number and activity.5 ,6 两部分说明的是成骨细胞的问题,这一部分说明 Gpr48 对于破骨细胞数目和活力的影响。破骨细胞分泌水解酶,溶解骨质,作用与成骨细胞相反。实验发现,敲除 Gpr48 ,使破骨细胞的数目增加,活力增强。反证了 Gpr48 对于破骨细胞有抑制作用。 8.Gpr48 activates the cAMP-PKA-CREB signalingpathway to regulate Atf4 expression in osteoblasts. GPCRs--cAMP--PKA--CREB 信号途径在经典的细胞生物学教科书上都有介绍。本文需要验证, Gpr48 作为 GPCRs 的一成员,是否也通过这个途径来调节?作者证明了 CREB 在野生型与敲除型均有同样表达,而在野生型的小鼠成骨细胞内磷酸化的 CREB()p-CREB 的表达量高于敲除型( p-CREB 活化与启动子序列结合,促进基因转录)。另外,已经有文献报道称转录活化因子 Atf4 敲除小鼠的骨表现型与敲除 Gpr48 类似。因此作者设想: Gpr48 是否也调节 Atf4 的表达?通过 RT-PCR and Western-blot 试验发现,敲除 Gpr48 导致 Atf4 的表达明显下降(与野生型相比)。有用免疫组化技术也证明了这个结果。同时作者有构建了过表达 Gpr48 的载体,发现过表达 Gpr48 导致 Atf4 的表达量明显上升。结合在一起: Gpr48 通过 Gpr48--cAMP--PKA--CREB ,调节 CREB 。同时 Gpr48 也调节 Atf4 的表达量。但这里还不能说明 Gpr48--cAMP--PKA--CREB-?-Atf4 这个信号途径的存在。下面将证明 CREB 与 Atf4 之间的关系。 9.Activation of Atf4 transcription by Gpr48 through cAMP-PKA-CREB signaling. 作者用 EMSA( 凝胶电泳迁移滞后试验 ) 技术证明, p-CREB 可以与 Atf4 启动子的保守序列结合。野生型小鼠细胞核提取物与探针的结合较多,而敲除型小鼠细胞核提取物结合条带很淡。同时过表达 Gpr48 ,致使 p-CREB 可以与 Atf4 启动子的保守序列结合明显多于野生型的提取物。这样就证明了 Gpr48--cAMP--PKA--CREB--Atf4 信号途径的存在。 10.Gpr48 regulates the Atf4 target genes Ocn, Bsp and collagen. 上面证明了 Gpr48--cAMP--PKA--CREB--Atf4 信号途径的存在。还要说明 Atf4 的下游基因收到这个信号通路的调节。作者通过荧光素报告技术和免疫组化证明了骨钙素( Ocn ) , 骨涎蛋白( Bsp )和胶原的表达受到了 Gpr48--cAMP--PKA--CREB--Atf4 的调节。实际上是对上一步信号通路的再次证明。 最后作者总结了 Gpr48 调控的完整的信号通路示意图。 (插图仅作本文使用,不做商业目的) 讨论部分主要为 GPCRs 在各种生理活动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从感觉系统到发育过程。在本文中,我们证明了一个新的孤儿受体Gpr48通过刺激成骨细胞的分化和矿化来调节骨的形成和重建。更重要的是在骨形成过程中,Gpr48通过cAMPPKA CREB而控制着关键转录因子Atf4和下游目的基因与蛋白(ocn bsp and collagen)。的结果第一次提出了GPCRs可以调节骨的形成和重建,而Gpr48有望成为治疗骨病的一个潜在的治疗靶子。作者下一步是寻找可以 激活Gpr48信号通路的激动剂,可以诱导OB 的分化和骨的形成,也可以抑制OC的活动和骨质疏松病人骨的重吸收。 读完这篇文章:两个字 佩服 。为证明一个蛋白分子的作用,从整体,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动用各种试验手段进行反复探索、验证,本文对于我以后开阔思路、完善实验的设计很有启发。高手就是高手! 以上解读,不尽完善,错误不当之处,欢迎指正。 致谢:感谢刘明耀教授和罗剑博士提供论文样本
个人分类: 科研记录|1488 次阅读|1 个评论
2020年中国骨质疏松症达2.86亿人 基因研究信息分析
xupeiyang 2009-9-22 19:44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9/9/223577.shtm 一份最新出炉的研究报告显示,至2020年,中国骨质疏松症或骨密度低患者将达到2.86亿,而2050年,这一数字将上升至5.333亿。为治疗伴随而至的髋部骨折,2020年,全国医疗支出将达850亿元人民币。2050年,这一数字将跃升至1.8万亿元人民币。 该报告同时指出,至2050年,全球一半以上骨质疏松症髋部骨折病症将发生在亚洲。 该报告由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主持研究并获全球最大乳品企业恒天然非限制性教育拨款主持,是首例针对亚洲14个国家人群的骨骼健康状况和骨质疏松症的综合性研究报告。该报告与恒天然在亚洲7大市场进行大规模骨扫描项目的研究结果一致。 恒天然亚洲及中东地区董事总经理马克威尔逊对该报告中参与调查的国家里,维生素D和钙的缺失状况表示非常担忧。并表示,骨质疏松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富含足量钙和维生素D的健康饮食,以及生活中适度的锻炼能够显著减少将来髋部骨折的危险。 中国国家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95%的人群无法从日常饮食中摄取每日建议所需的钙含量。不足2%的中国11至13岁的青少年人群能够摄入足够的钙量。 该调查报告指出,足够的钙是保持骨骼健康的重要途径。公众对骨质疏松症的意识淡薄是中国该病患者人数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 更多阅读 《发育》:骨质疏松中的重要调控分子被发现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9/8/222083.shtm 《发育》:骨质疏松中的重要调控分子被发现 [科学时报 黄辛报道]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医学研究所教授刘明耀和罗剑博士等研究人员最近利用生化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基因敲除小鼠模型上,从整体、组织细胞和分子三个层次,证明了一个新的荷尔蒙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48(Gpr48)基因在胚胎骨骼发育、青春期骨质建成和骨质疏松症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从理论上阐明了Gpr48基因在骨细胞中的信号转导机理。上述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国际学术期刊《发育》( Development )上,题为《G蛋白偶联受体48调控骨骼发育与骨质建成》,其中罗剑博士为本论文的第一作者,刘明耀教授为通讯作者。 评审专家和杂志编辑高度赞赏该论文,认为该研究结果非常重要,作者运用了大量令人信服的实验证明了G蛋白偶联受体48在骨骼系统中新的功能,因为除了甲状旁腺激素受体外,几乎没有其他的G蛋白偶联受体被报道在骨骼发育和骨质建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刘明耀和罗剑从理论上阐明了Gpr48基因在骨细胞中的信号转导机理。Gpr48基因在成骨细胞中起到促进骨形成的作用,而在破骨细胞中起到抑制吸收骨的作用,所以如果能找到Gpr48基因的激活剂,就能同时促进骨形成而抑制骨吸收,从而为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了新的候选药靶,也为揭示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骨骼发育和骨质建成是哺乳动物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骨骼的发育受到多种遗传基因的调控,人类大量的遗传疾病都影响到骨骼发育。而哺乳动物的骨质是由两种骨细胞的功能平衡(即成骨细胞产生骨而破骨细胞吸收骨)来维持的。骨质功能紊乱,比如成骨细胞产生骨少,或者破骨细胞吸收骨多,都能导致多种疾病,比如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是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病、多发病。我国约有9000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是骨质疏松症大国。据统计,我国45岁以上的妇女,近三分之一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而75岁以上的妇女,骨质疏松患病率高达90%以上。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医学研究所选择我国当前与人民健康息息相关的重要疾病,充分发挥上海市科委细胞信号网络研究技术公共研发平台的技术优势,已经成立了骨质疏松基础研究和药物筛选平台,并从海外引进各种层次人才,致力于研究骨质疏松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理,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和研发安全而有效的药物。目前,该研究小组已发现多种中草药单体具有抗骨质疏松的活性,多项专利和学术论文正在准备中。 该项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上海市科委的资助。 《科学时报》 (2009-8-4 A1 要闻) 更多阅读 《发育》发表论文摘要(英文) http://dev.biologists.org/cgi/content/abstract/136/16/2747?maxtoshow=HITS=10hits=10RESULTFORMAT=author1=liu+mingyaoandorexactfulltext=andsearchid=1FIRSTINDEX=0sortspec=relevanceresourcetype=HWCIT Development 136, 2747-2756 (2009) Published by The Company of Biologists 2009 This Article Figures Only Full Text Full Text (PDF) Supplementary Material All Versions of this Article: dev.033571v1 136/16/2747 most recent Alert me when this article is cited Alert me if a correction is posted Services Email this article to a friend Similar articles in this journal Similar articles in PubMed Alert me to new issues of the journal Download to citation manager Google Scholar Articles by Luo, J. Articles by Liu, M. PubMed PubMed Citation Articles by Luo, J. Articles by Liu, M. Social Bookmarking What's this? Regulation of bone formation and remodeling by G-protein-coupled receptor 48 Jian Luo 1 ,2 ,4 , Wei Zhou 2 , Xin Zhou 3 , Dali Li 1 ,2 , Jinsheng Weng 2 , Zhengfang Yi 1 , Sung Gook Cho 2 , Chenghai Li 1 , Tingfang Yi 2 , Xiushan Wu 4 , Xiao-Ying Li 5 , Benoit de Crombrugghe 3 , Magnus Hk 2 and Mingyao Liu 1 ,2 ,* 1 The Institute of Biomedical Sciences and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1, China. 2 Alkek Institute of Biosciences and Technology, Texas AM University System Health Science Center, Houston, TX 77030, USA. 3 University of Texas M. 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Houston, TX 77030, USA. 4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1, China. 5 Shanghai Institute of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Rui-Jin Hospital,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Shanghai 200025, China. * 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 mliu@ibt.tamhsc.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