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SiC

tag 标签: SiC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南洋理工大学:加速Na+反应动力学提升钠离子电容器性能
nanomicrolett 2020-3-11 18:03
Encapsulation of MnS Nanocrystals into N, S‑Co‑doped Carbon as Anode Material for Full Cell Sodium‑Ion Capacitors Shaohui Li, Jingwei Chen, Jiaqing Xiong, Xuefei Gong, Jinghao Ciou, Pooi See Lee* Nano-Micro Lett.(2020)12:34 https://doi.org/10.1007/s40820-019-0367-9 本文亮点 1 在钠离子电解液中, 含MnS的N,S共掺杂碳基体 (MnS@NSC)表现出优异的可逆容量,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2 通过储能机理分析得出MnS@NSC展示出 赝电容控制过程 。 3 所制备的 钠离子电容 器 (SIC)展示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内容简介 钠离子电容器(SICs)由于高功率和能量密度等优点,使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解决法拉第负极与非法拉第正极的动力学不平衡问题 是钠离子电容器面临的主要挑战。为了加速 Na + 反应动力学,本工作通过将MnS纳米晶体嵌入N,S共掺杂碳基体 (MnS@NSC),制备了一种高倍率性能的MnS基负极材料。得益于 Na + 存储的快速赝电容行为,基于此的钠离子电池表现出非凡的倍率性能 (在10 A/g下比容量为205.6 mAh/g),并在2000个循环后没有明显的容量衰减,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 利用MnS@NSC为负极和氮掺杂多孔碳 (NC)为正极制备了钠离子电容器,得到的混合型电容器具有139.8 Wh/kg的高能量密度和11,500 W/kg的高功率密度,并具有良好的循环性力,3000次循环后电容保持率为84.5%。优异的电化学性归因于将小尺寸的MnS包埋到N,S共掺杂碳基体,这不仅加快了 Na + 和电子传输,又在 Na + 嵌入/脱嵌的变化过程中起到缓冲体积变化的作用,使其可与性能优异的氮掺杂多孔碳正极相匹配。 研究背景 为满足当前多样化的能源市场需求,电化学储能系统的开发引起了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 低,循环寿命差和锂资源受限等问题限制其大规模实际应用。最近,钠离子电池的研究迅速兴起,这不仅因为丰富的钠资源还与其类似于锂的电化学行为有关。 钠离子电容器(SIC) 的出现更是克服了钠电低功率密度和较差的循环稳定性的限制,但由于钠离子较大的半径而引发缓慢的扩散主导反应机制和较大的体积变化等问题限制其倍率性能和使用寿命。因此开发低成本、高倍率、具有良好循环稳定性并可以配合快速电容吸附式正极的钠离子电容器负极材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图文导读 I MnS@NSC 结构及形貌表征 通过XRD数据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在MnS@NSC中成功引入MnS纳米晶。从SEM图像中可以清楚地看到,MnS@NSC是由相互连接的纳米颗粒构成的,这些纳米颗粒表面粗糙,可以暴露更多的储钠活性位点。从MnS@NSC的高分辨TEM图像也可以得到MnS纳米晶被嵌入到非晶碳基体中。 图1(a)MnS和MnS@NSC的XRD图谱;(b,c)MnS@NSC的SEM图像;(d)MnS的SEM图;MnS@NSC的(e)TEM图像,(f)高分辨TEM图像。 从拉曼图谱中可以看出,较强强度的D带峰表明NSC和MnS@NSC中存在杂原子掺杂导致碳的结晶度降低。MnS和MnS@NSC的BET表面积NSC分别为75.7和38.4 m 2 /g,MnS@NSC样品的表面积减小可归因于致密碳纳米球基体的形成。MnS@ NSC 复合材料包含微孔、中孔、大孔共存的分级多孔结构,孔径范围为1~90 nm,MnS@NSC的多级多孔结构被认为有助于电解质渗透,离子扩散并缓冲了嵌钠/脱嵌过程中的体积变化,从而促进了钠的存储动力学和性能。利用XPS对MnS@NSC的表面化学组成和元素价态进行了详细研究。 图2 (a)NSC,MnS和MnS@NSC的拉曼光谱;(b,c)MnS和MnS@NSC氮气吸脱附等温曲线和孔径分布曲线;MnS@NSC的(d)XPS常规谱图,(e)Mn 2p轨道XPS谱图,(f)S 2p轨道XPS谱图,(g)C 1s轨道XPS谱图,(h)N 1s轨道XPS谱图,(i)O 1s轨道XPS谱图。 II 基于MnS@NSC电极的钠离子电池性能及反应机理研究 MnS@NSC电极 第一圈CV循环中,在电位低于1.5 V处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宽峰,这可以归因于 Na + 插入到MnS的晶格中以及在电极材料表面形成的固态电解质界面层(SEI)。位于1.78/2.04 V的氧化还原峰是由于MnS中的可逆嵌钠/脱嵌电化学反应产生的。 MnS@NSC电极 的恒流充放电曲线都有充放电电压平台,这与CV曲线的结果是相匹配的。相比于NSC和MnS电极,MnS@NSC电极展示出较好的倍率性能,0.05 A/g时 比容量为 464.3 mAh/g,10 A/g时比容量为205.6 mAh/g,对应44.3%的容量保持率。MnS@NSC电极的容量在前几十个循环稳定性测试中存在增加,这可能与电解液逐渐渗透所引起的活化过程和纳米尺寸效应所引起的活性表面增加有关。然而,对于MnS电极,200次循环后,其容量很快降低到小于28.3 mAh/g,其循环稳定性较差的原因可能是充放电过程中较大的体积变化及碳酸盐基电解质与负离子发生副反应。对于MnS@NSC,碳基不仅可以增强导电性,缓冲体积变化,还可以通过限制多硫化物的溶解来抑制副反应。具有微/中孔的碳基体可以物理吸附形成的多硫化物,并作为物理屏障抑制多硫化物溶解到电解质中,从而提供优异的倍率性能和长期稳定性。 图3以MnS@NSC为电极金属钠为对电极组装扣式电池的(a)CV曲线,(b)不同电流密度下的横流充放电;(c)NSC, MnS, 和MnS@NSC电极的倍率性能对比;(d)MnS@NSC与目前报道的金属硫化物的电化学性能对比;(e)NSC, MnS, 和 MnS@NSC电极的循环稳定性对比;(f)MnS@NSC电极的长时间循环稳定性测试。 MnS@NSC电极的阴极峰和阳极峰的b值分别为0.82和0.91,说明电容性钠离子存储在电荷存储中占主导地位。MnS@NSC电极在不同扫速下的电容贡献值高于纯MnS电极,低于NSC电极,这说明MnS纳米晶可以提供丰富的活性位点,碳基体可以提高MnS的导电性,用于快速电容性钠存储,从而提高了速率性能。随着扫描速率的增加,电容性贡献如预期的增加,说明在高扫描速率下,电容性钠离子存储动力学占有较大的比例。通过阻抗图谱可以看出MnS@NSC复合材料具有比纯MnS更小的电荷转移电阻,这表明通过减小MnS尺寸和碳基体的引入可以增强电子/离子的传输速率。 图4 (a)MnS@NSC电极不同扫速下的CV曲线;(b)MnS@NSC电极电池动力学曲线;(c)NSC, MnS, 和 MnS@NSC电极在不同扫速下的电容贡献;(d)MnS@NSC电极在1 mV/s扫速下的电容贡献;(e)NSC, MnS, 和 MnS@NSC电极的电化学阻抗曲线;(f)NSC, MnS, 和 MnS@NSC电极在低频区域的Z′和ω−1/2的关系曲线;(g) GITT曲线;(h)MnS和MnS@NSC电极在不同充放电压状态下的Na+扩散系数。 III 基于MnS@NSC为负极的钠离子电容器性能测试 从CV曲线可以看出,与传统的对称钠电容器不同,CV曲线与矩形略有偏离,说明存在法拉第和非法拉第两种不同的电荷存储机制的结合。随着扫描速率的增加,CV曲线的形状仍然保持不变,没有严重的失真,说明其具有很高的可逆性和良好的倍率性能。不同电流密度下的充放电曲线呈现出近似对称的准三角形,再次证明了两种不同的电荷存储行为的结合,与CV结果相吻合。当功率密度为230 W/kg时,MnS@NSC//NC SIC器件可以显示139.8 Wh/kg的高能量密度。 在高达11,500 W/kg的高功率密度下,能量密度仍然可以保持36.4 Wh/kg,表明其优越的倍率性能。此外,该SIC体系还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能,在3 A/g下经过3000次循环后,其库仑效率接近100%,其容量保持率为84.5%。MnS@NSC//NC混合SIC系统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克服了SIC内部固有的动力学限制和正负极的容量不匹配问题,显示出其作为具有高功率和能量密度的储能装置的未来的实际应用潜力。 图5 以MnS@NSC负极和NC正极组装钠离子电容器(MnS@NSC//NC)(a)不同扫速下的CV曲线;(b)恒流充放电曲线;(c)Ragone曲线;(d)循环稳定性测试,插图展示了该电容器点亮10个红色LED灯。 作者简介 Prof. Pooi See, LEE 本文通讯作者 南洋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主要研究领域 (1) 能源器件:专注于一维氧化物纳米线、二维氢氧化物纳米片和用于电化学超级电容器的还原石墨烯氧化物。还开发高脉冲功率的高能量密度电容器,压电能量收割机和节能智能玻璃。 (2)纳米电子材料:硅化物的形成,新型电介质,纳米晶体,纳米线和纳米纤维素杂化物。目前正在研究的功能器件包括触摸屏、纳米线晶体管、电阻式开关存储器、压力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和发光器件。 (3)有机电子学:铁电聚合物,自组装单层膜,聚电解质和电致变色材料。这些材料已被应用于柔性有机存储器、传感器、电致变色和可拉伸设备。 ▍ Email: pslee@ntu.edu.sg ▍ 课题组主页: http://www.ntu.edu.sg/home/pslee 撰稿: 《纳微快报》编辑部 编辑:《纳微快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Nano-Micro Letters是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英文学术期刊,主要报道纳米/微米尺度相关的最新高水平科研成果与评论文章及快讯,在Springer开放获取(open-access)出版。可免费获取全文,欢迎关注和投稿。 E-mail: editorial_office@nmletters.org Tel: 86-21-34207624
7992 次阅读|0 个评论
SCI写作高频词、词组系列--材料与方法部分
热度 7 lanhan8103 2019-8-9 08:58
高频词、词组系列前两期(文末有链接)受到很多朋友的肯定和支持,我们今天推出第三期:材料与方法部分的高频词和词组总结。 SCI论文的材料与方法部分,是SCI写作者最容易模仿和改写的部分,也可以说是全文写作过程中写作难度最低的部分。不过为了避免大段的摘抄而造成重复率过高,我们平时可以多积累相关的词汇然后按照前人的文章进行改写就行了。一般来说,只要满足连续七个词汇不重样,查重的总体重复率不超过20%,与单篇文章的重复率不超过5%,都可以过查重这一关。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总结了SCI论文材料与方法部分的高频词和词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常用动词 实验中常用动词: extracted, dissected, homogenized, separated, transfer, purchased, dissolved, chronically exposed, sacrificed, housed, deprived of, handled, placed, recorded, divided into, adopted, determine, performed, loaded, downloaded, diluted, performed, obtained, amplified, fused with, cloned into, employed, construct, described, allows, governs, implemented, split into, carried out, harboring, generate, incorporate, 两物之间关系: compare to/with,depend on, based on, relies on,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to, related to, “认为,说明” 的N种描述方式: assume, states, indicated, suggested, demonstrated, considered as 分配描述: respectively, randomly assigned, simultaneously, predominantly, mutually exclusive patterns. 动物处置: anesthetized, decapitated 实验过程连接词 介绍实验过程的时候,肯定免不了对实验顺序的介绍。实验有先后, 关于顺序的连接词: Initially, additionally, in addition, moreover, furthermore, hereafter, therefore, consistently, In practice, to this end, subsequently, briefly, then, finally, accordingly, recently, nevertheless, however, indeed, 有时候,在实验方法的过程中,作者还会用实验目的来进行段落之间的连接。让实验过程更有层次性。有关 目的连接的表达方法: To address the genetic burden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association, to test for the presence of sample or data, testing and verification of the presence, to overcome this limitation. 数据处理相关 材料与方法中,经常对实验对象(病人、动物等)的实验数据进行评估,非常高频。 “评估”的常见表示方法有: obtained, estimated, evaluated, assessed, measured, examined, investigate, explore, test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variables, identify, quantify, is characterized by。 实验中常常涉及到对数据处理的部分。那文章中的数据可以有哪些 被“处理”的方法 呢: deposited, classified, downloaded, revised, included, removed, normalized, combined, subdivided into, calculated, cross-check, summarized, originated from, described, available, detectable, define, scored, determined, generated with, using, applied with, categorize ... into ..., model, imputed, presented, determined, filtered, processed, background-corrected, normalized to internal controls, quality control, Images were captured, Freshly sorted XX cells, carried out. 数据描述: High confidence, remarkably high, freely available, 样本描述: In all examined samples 实验层次描述,生物学中常常分为四个层次: in vivo是指的活体内,也就是动物模型。 in vitro是指的离体、体外的意思 ex vivo, 指的是活体取材,一部分动物实验完成后取器官,或者指的是体外培养细胞体内的回输实验。 in silico,指的是生物分析实验,用芯片、高通量测序等方法进行生信分析等实验。 实验伦理相关 患者知情同意书: participants provided informed consent,Written informed consent 纳入患者: patient recruitment 伦理委员会: ethics committee/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 (IRB),Ethics board approval ,Institute Animal Ethics Committee. 相关法律法规: relevant guidelines and regulations, 根据前人研究方法总结 为了简化对实验方法的描述,精炼文章文字。根据之前文献描述的描述方法/研究:as previously described, in accordance with, complied with, from previously published studies, deciphered using the framework developed by previously, using previously described expression profiles, for some of the previously published samples, Previously published data in peer-review journals, Following previous work. 统计方法描述 在材料与方法的最后一部分,往往是对统计方法的描述。常见 统计方法 (statistical tests) 的描述: t-test, χ2 tests, cox regression, Kaplan-Meier method,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curves, one-way ANOVAs, Bonferroni's multiple comparisons test, Mann-Whitney U tests, linear regression tests, Cox regression, variance (ANOVA) for quantitative features, Wilcoxon’s rank-sum test
个人分类: 论文写作|14554 次阅读|7 个评论
石墨烯上生长GaN相关论文笔记
litho30as27a 2018-5-13 10:50
学习笔记 表面预处理对石墨烯上范德瓦耳斯外延生长 GaN材料的影响 王波房玉龙y 尹甲运刘庆彬张志荣郭艳敏李佳 芦伟立冯志红 (河北半导体研究所, 专用集成电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石家庄050051) ( 2017 年5 月17 日收到; 2017 年7 月19 日收到修改稿) 基于范德瓦耳斯外延生长的氮化镓/石墨烯材料异质生长界面仅靠较弱的范德瓦耳斯力束缚, 具有低位 错、易剥离等优势, 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采用NH3/H2 混合气体对石墨烯表面进行预处理, 研究了 不同NH3/H2 比对石墨烯表面形貌、拉曼散射的影响, 探讨了石墨烯在NH3 和H2 混合气氛下的表面预处理 机制, 最后在石墨烯上外延生长了1.6 m 厚的GaN 薄膜材料. 实验结果表明: 石墨烯中褶皱处的C 原子更容 易与气体发生刻蚀反应, 刻蚀方向沿着褶皱进行; 适当NH3/H2 比的混合气体对石墨烯进行表面预处理可有 效改善石墨烯上GaN 材料的晶体质量. 本研究提供了一种可有效提高GaN 晶体质量的石墨烯表面预处理方 法, 可为进一步研究二维材料上高质量的GaN 外延生长提供参考. 关键词: 石墨烯, 氮化镓, 范德瓦耳斯外延, 表面预处理 PACS: 81.05.ue, 78.55.Cr DOI: 10.7498/aps.66.248101 由于石墨烯二维材料表面为sp2 束缚, 表面能较低 , sp3 束缚的GaN 材料在石墨烯表面不易均匀成核, 易形成三维团簇结构 , 外延生长难度较大. 为了克服石墨烯上表面能较低的问题,Chung 等 在石墨烯上采用氧等离子体处理使石墨烯表面变得粗糙, 然后再生长一层高密度的氧化锌(ZnO) 纳米墙, 利用ZnO 纳米墙作为中间层, 实现了石墨烯上GaN 基发光二极管(LED) 的外延生长. Nepal 等 则采用XeF2 对石墨烯进行氟化处 理, 形成C—F 键, 然后生长低温氮化铝缓冲层, F原子被Al 原子取代, 为生长氮化铝提供成核点, 再生长GaN 外延材料. 氧等离子体及氟化处理促进了石墨烯上成核层的生长, 但增加了自掺杂与污染的风险, 并且工艺复杂, 不利于规模化生产. Zhao等 将石墨烯/GaN 基板进行高温处理, 利用高温分解后形成的液态Ga 促进石墨烯在H2 气氛中的分解, 产生更多的点缺陷和褶皱, 促进GaN 形核层的生长. Kim 等 采用优化的两步生长法直接在 石墨烯/SiC 基板上生长了GaN, 但是在预处理方面未做详细的报道. Principle of direct van der Waals epitaxy of single-crystalline films on epitaxial graphene Jeehwan Kim 1 n1 Can Bayram 1 n1 Hongsik Park 1 , Cheng-Wei Cheng 1 , Christos Dimitrakopoulos 1 n2 , John A. Ott 1 , Kathleen B. Reuter 1 , Stephen W. Bedell 1 Nature Communications volume 5 , Articlenumber:4836 (2014) doi :10.1038/ncomms5836 Received:25 June 2014 Accepted:29 July 2014 Published: 11 September 2014 http://www.nature.com/articles/ncomms5836 Recently, growth of planar 3D material films on 2D materials was demonstrated by employing interfacial buffers between 3D and 2D materials to promote nucleation of 3D materials on 2D materials such as GaN film growth on ZnO nanowalls/graphene 9 , 12 , 13 and GaN film growth on AlN/h-BN (or graphene) 10 , 14 . Even with the interfacial buffer, however, the quality of GaN films grown on 2D materials is significantly worse than that on a conventional SiC or sapphire substrate. In the best case, GaN on AlN/h-BN, the measured defect density (1.6 × 10 10  cm −2 ) is greater than that from conventional GaN epitaxial films grown on sapphire by more than one order of magnitude and surface roughness was not as low as that of conventional GaN epitaxial films on sapphire 10 , 15 . Having considering the fact that an AlN buffer has also been an essential component for conventional growth of high-quality GaN films on sapphire substrates 15 , different growth strategies are required for the epitaxy on 2D materials. Moreover, buffered growth is not applicable for the growth of 2D on 2D materials where direct contact of those materials makes device functions 3 , 4 and also for the growth of vertical electronic devices that require formation of initial films with high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15 . Here we demonstrate direct growth of high-quality single-crystalline films on 2D materials. We choose epitaxial graphene grown on a SiC substrate as a template for growing single-crystalline films because it retains a unique orientation over an entire substrate and it contains the periodic nucleation sites at the step edges 16 , 17 . We perform direct vdWE of single-crystalline GaN films on epitaxial graphene on SiC substrates by careful control of growth kinetics. Even without using any buffer layers, GaN crystalline quality comparable with that typically obtained via conventional AlN-buffer-assisted GaN epitaxy on SiC or sapphire substrates is obtained by overcoming substantial lattice mismatch of ~23% between graphene and GaN. Measured root mean square (RMS) roughness is 3 Aring; and defect density is as low as 4 × 10 8  cm −2 . The entire high-quality single-crystalline GaN films are then released from the graphene and transferred on arbitrary substrates. Owing to precise release of GaN from the surface of graphene with no remaining GaN on the graphene, demonstration of multiple cycles of growth and transfer of GaN films is enabled by reusing the single graphene/SiC substrate with no requirement of post-release surface treatment. Additionally, thanks to the atomistic smoothness of released GaN surface, direct bonding of released GaN onto Si substrate is enabled. In this study, we introduce the epitaxial graphene as a reusable platform for multiple transfers of high-quality single-crystalline layers and offer the general principle of direct vdWE on 2D materials which may also be applicable to other materials systems such as 2D heterostructures. Results Results Graphene-based layer transfer graphene A schematic of our graphene-based layer transfer process is shown in Fig. 1 and the process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 steps: formation of epitaxial graphene by self-limiting graphitization of a vicinal (0001) SiC substrate 16 , 17 ( Fig. 1a ), epitaxy of single-crystalline GaN films on graphene/SiC substrates by taking advantage of facilitated nucleation at vicinal steps ( Fig. 1b ), release of entire GaN films from the graphene surface by using a stressor metal (Ni) and the flexible handling layer (thermal release tape) 18 , 19 ( Fig. 1c,d ), transfer of the released GaN to host substrates ( Fig. 1e,f ) and multiple growths and transfers of the GaN films on/from the original graphene/SiC substrate. 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副教授Jie SUN:GaN光电器件CVD石墨烯透明电极研究进展 2017年11月1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半导体照明论坛在北京·顺义·首都机场希尔顿酒店隆重开幕。本次论坛由由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政府、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CASA)和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CSA)主办,中关村科技园区顺义园管理委员会、北京半导体照明科技促进中心、北京麦肯桥新材料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承办,得到了科技部、发改委、国标委和北京市科委等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会期两天半,期间举行全体大会2场,技术分会16场,产业峰会3场,专题分会或活动7场,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香港、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的百余名半导体相关研究机构、企业技术专家担任演讲嘉宾。 在2日下午,由东旭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州明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新型显示与照明技术分会场火爆,重量级前沿报告应接不暇。其中来自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副教授Jie SUN带来了关于GaN光电器件CVD石墨烯透明电极研究进展,让与会代表拍手称赞! 石墨烯传统上是通过石墨机械剥落制备的,且大面积单层石墨烯的制备很有挑战性。为此,化学气相沉积(CVD)在过渡金属上石墨烯最近被发展。自2009年以来,在Chalmers我们已经在金属箔(Cu,Pt,Ta等)上生长了单层石墨烯,在硅衬底上蒸镀了金属薄膜.9-9 CH4或C2H2作为反应物,石墨烯通过商业直冷式Aixtron系统生长。通过湿化学法蚀刻铜或更环保的电化学气泡分层,石墨烯可以转移到其他基底,如SiO2 / Si。通过场效应和霍尔效应测试,电子和空穴的载流子迁移率约为3000 cm2 /(Vs)。一些器件显示出迁移率为5000 cm2 /(Vs)。 Jie SUN教授表示,我们在做无金属催化剂时,直接用CVD法在绝缘子上生长石墨烯。沉积的石墨烯是纳米晶体、面积大且均匀。尽管与催化石墨烯相比,其迁移率(40 cm2 /(Vs))较低,但其透明度(97%)和电导率(1-几kΩ/□无有意掺杂)与标准石墨烯相似,使得无转印石墨烯非常有望应用于透明电子器件和分子电子学。石墨烯可以在耐高温的任意电介质上生长。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非催化CVD(与金属上的催化石墨烯CVD相对)的机理来解释我们的实验结果。催化和非催化的石墨烯都可以悬浮,有希望用于纳米机电系统(NEMS)。 同时,Jie SUN教授还介绍了CVD石墨烯发现其在GaN基光电子学中的应用。GaN化合物广泛用于发光二极管(LED),光谱覆盖黄色到紫外线光。我们首先研究了用CVD生长的石墨烯作为悬浮透明电极的有序和密集的GaN发光纳米棒。作为氧化铟锡(ITO)的替代品,石墨烯避免了复杂的加工,填补纳米棒和随后的表面平整之间的间隙,并提供高导电性改善载流子注入。与传统的平面GaN - 石墨烯二极管相比,制造的器件的光输出功率提高了32%,这主要是由于发光面积扩大了很多。 然而,尽管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透明性,但是由于其与GaN费米能级的失配,它们的电接触不是欧姆的,导致器件在实际应用中不能承受高工作电压。为了进一步了解此问题,CVD石墨烯用在(平面)GaN LED上作为透明电极,其中7-10nm的ITO接触层插入在石墨烯和p-GaN之间以增强空穴注入.,此器件具有正向电压和透明的特点,相比于使用传统240nm ITO的器件具有更好的紫外线性能。这一结果表明,导通电压的问题确实归因于差的石墨烯-GaN接触,这可以通过插入薄的ITO中间层来解决。 然而,由于铟资源稀缺,ITO夹层解决方案不可持续。因此,我们建议通过CVD直接在GaN上沉积石墨烯。在高温和高真空CVD室中生产石墨烯-GaN界面,从而改善电性能。此外,可以通过石墨烯的原位掺杂,其将进一步调节费米能级以匹配p-GaN。而且,这是一种可重现和可扩展的技术,摆脱了与CVD石墨烯复杂转移过程相关的所有不确定性和不可复制性。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直接生长方法的初步结果并且表明其在GaN光电子学实际工业应用中的前景光明。
个人分类: 硅光电探测器|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Report小知识
lixujeremy 2018-2-8 11:21
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数据库 . 自用报告模板. template.docx 写材料金句大全57万字.docx 政府工作报告1978.2017.rar 满意度=正面情绪关注者数量/关注者数量 关注度=关注者数量/所在地网民数量×10000 来源:国家发改委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中心. “互联网+”政策措施网民关注与评价情况大数据分析报告. 2015-05-13. 基于互联网上对相关话题的公开报道量和网民讨论量,形成的综合指标。该指标介于0-100之间,数值越高表明越受关注。 直接领导安排的任务需返回至该领导,直接领导的上级领导安排的任务需要发送给上级领导,并抄送给直接领导。 数联铭品科技有限公司(BBD) . 2018-02-24,杨处长强调。 各位,刚才魏主任召集信息处和大数据处开会,部署两会决策支持保障工作。任务还是上午说道的几点。新部门需要有新形象,中心和部门领导高度重视此次工作。为做好支撑,魏主任提出六个到位。一是,态度到位,希望大家保持敏锐、昂扬的战斗态势,(工作量应该不会比去年更大,但不会少,要有心理准备)。报告组要人员总体稳定,尽量不要缺勤或请假,时间从3.1-3.月底。【请曹攀做好人员和资源调配,技术和数据方面要能跟得上】; 二是学习到位,加强相关文件和关键节点的学习。【请德伟牵头,梳理并组织大家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三中全会等相关文件和解读,提前做好知识储备】;三要重点到位,我们的关注重点围绕总shuji和zongli。 四要特色到位,要充分发挥大数据的特色,彰显新部门的新气象; 五要质量到位,努力出精品,【特别是不要出现硬伤】; 六要配合到位,形成合作梯队,大家相互配合。【请曹攀安排1位数据保障专员,并固定2-3位核心撰写人员】。 我们的工作重点是:【1】3.5的工作报告,当天下午要出面上的分析,第二天、第三天连续出深度分析; 【2】答记者问,当天和后续几天的分析。【3】两会前后的关注与期盼,以及会间的主动选题给GZ各1个。 各位,按魏主任部署,我们工作组两会任务如下:【1】3月5日下班前,完成《政府工作报告互联网关注情况大数据报告》(时效性很强,不必太深入);【2】3月6日下班前,围绕政府工作报告,撰写第二篇,需要相对深入(可能需要一部分外媒数据,届时丝路国信提供支持);【3】3月20日总理答记者问,当天下班前出稿。【4】3月21日下班前,围绕答记者问,再出一个深度的稿,需要外媒数据支撑。 【5】3月21-22左右,我们与信息处联合报出 两会期间网民关注的热点N大话题。 以上时间点,请大家做好准备。 3月5日(下周一)、3月20日,我们都在北发办公,请会彦找一个会议室,调好电视,我们集体收看总理报告,边听边记录边讨论。会议结束,我们开始拟定框架,分头组织素材,数据可以在下午3-4点跑出来,添加接地气的网言网语。大家要随时关注当天人民网、新华网等专题板块的网上留言,上面有很多鲜活的内容。 本周日,德伟提前找好几个网民活跃的留言板。 管理学(学科门类12)—公共管理(一级学科04)—土地资源管理(二级学科05) 强国论坛 . 如下 魏主任:如果有段首句统领全段,段首句用楷体。如果没有段首句,一是……二是……三是……要统一用黑体(注意一是……即使在段首为了与后面统一也用黑体而不用楷体) 这是另外一种情况,两个引号分开引用表示词组或者不相连句子的,最后一个逗号放在引号外面,与上一情形区别下。 中国政府网网民建言 . 关注度转换公式 ln(D3)+100-0.7*ROW()-15 2018两会金句 让恒产者有恒心,让投资者有信心,让各类产权的所有者安心,给所有合法产权所有者都吃上长效的定心丸。 1. 如果说中国的开放有新变化的话,那就是门会越开越大,中国经济已经深度地融入了世界经济,关上门等于挡住了我们自己的路。   2. 我们要见端知本,改革就是要把突破点逼近离市场、群众最近的地方。把民之所望,做改革所向。   3. 对那些假冒伪劣、坑蒙拐骗、欺行霸市,乃至于搞不正当垄断的,就要把它驱逐出市场,甚至严加惩罚。   4. 我们要努力去为市场主体优化营商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办事便利、敢于自我革命。只要是为了人民的利益,我们万难不辞、万险不避。   5. 让恒产者有恒心,让投资者有信心,让各类产权的所有者安心,给所有合法产权所有者都吃上长效的定心丸。   6. 企业开办时间再减少一半;项目审批时间再砍掉一半;政务服务一网办通;企业和群众办事力争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凡是没有法律法规规定的证明一律取消。   7. 我们要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我们绝不会也不能丢去自己的一寸土地;但我们也不会侵占别人的一寸土地,我们走的是和平发展道路。   8. 如果大学生毕业就失业,那就没有希望,所以我们要将心比心,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都要把就业放在心上,扛在肩上。 1、 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无论身居多高的职位,都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 2、 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 3、 中国人民相信,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 4、 把蓝图变为现实,是一场新的长征。路虽然还很长,但时间不等人,容不得有半点懈怠。 5、 中国人民从亲身经历中深刻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前进,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不可能发展进步。 6、 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7、 一切分裂祖国的行径和伎俩都是注定要失败的,都会受到人民的谴责和历史的惩罚! 8、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有一个共同信念,这就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每一寸领土都绝对不能也绝对不可能从中国分割出去! 9、 只有那些习惯于威胁他人的人,才会把所有人都看成是威胁。 10、 对中国人民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真诚愿望和实际行动,任何人都不应该误读,更不应该曲解。人间自有公道在! 11、 坚决扫除一切消极腐败现象,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永远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本色,永远走在时代前列,永远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 12、 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只要精诚团结、共同奋斗,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步伐! 人民日报:新版《标点符号用法》(变化很大!) . 公文写作最常见的12种标点错误 . zb的稿子最注重一级标题,没有二级标题更好.魏主任:zb稿子和gb有些不同,不要太细节太微观,多从政治、战略上考虑。zb更在意内容精炼,能语言表达的就不用太多图。ZB需求要求更宏观,比如企业勿细化,可分为国有、外资企业一类,或军工企业、民生企业这类区分。重在质量。给zb的稿子,按小二字体10-11页,大概3300-3500字左右。 各位,以后ZB方面的重大需求,今后减少文字量和图表使用比例,如果文字能说清楚的,不必加图表(比如情绪占比或关注度排序等)。最终会从我们的报告中选用的文字量大概在2000字以内。4处的需求重在舆情分析,建议部分不是重点。大家把握好这个度。gb对于大数据报告,更在意形式,要看起来像大数据的报告,所以图表展现、满意度、期盼度等尽管用。文字量不用太长。以后给委里的报告,都按照这个篇幅来写。原则上不超过八页。给两办的更是要简短。 2018-04-17 新能源汽车 . 复杂关键词配置 BBD之CSV文件另存方法: 第二步,转换至Excel文件,注意输入CSV分隔可能不对应. CSV2CODE.rar 微信及互联网传送的文件,其名称不可以带有“密”。 Word字号对照表 . 国家信息中心2018年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简章 (6-15截止). 多年复合增长率 CAGR.rar . 舆情参考范文: “头腾大战”舆情分析报告 . 2018.06.12 数据精彩视频.mp4 . 金融市场(股市、债市、汇市) 大数据公司挖掘数据价值的49个典型案例 . 场景应用 日期统一“2018年1月”,图表格式用第一个默认样式,图内数字用“newtimesroman”。一般是10号,可根据内容小幅调整,加上标签,标签内数字保留两位小数~ 非常积极、较积极、偏消极 魏杰:中国经济必需做好这三件事 !2018-11-20 老虎社区:道琼斯、纳斯达克、标普50 0. 心中有数:大数据府的2018 . 新华网调查:2019两会网民最关心的事 . 李KQ2018《政府工作报告》量化指标任务落实了!36组数据带你看. 2018成绩单,来了 ! 大家注意,zb报告中,关注度等取值0-100的指数,不要出现最高100的情况。 烦心度取值0-0.99之间。
个人分类: Tools|2 次阅读|0 个评论
《GaN和SiC电力电子应用》
coofish 2015-8-12 16:14
氮化镓(GaN)和碳化硅(SiC)将与硅(Si)展开竞争,范围从小功率到大功率。 如果克服挑战,预计SiC市场将增至原来的3倍,GaN市场将爆发性增长 2014年,SiC芯片业务规模超过1.33亿美元。与往年一样,功率因素校正(PFC)和光伏(PV)仍是领先的应用领域。其中,SiC二极管的市场份额超过80%。到2020年,二极管仍将是各种应用的主要贡献者,包括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EV/ HEV)、光伏、功率因素校正、风能、不间断电源(UPS)、马达驱动器。 受益于光伏逆变器的驱动,SiC晶体管将实现快速增长。如果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逆变器采用纯SiC解决方案,那么还有很多挑战必须克服。我们预计2020年将达到实用化。 2020年,预计包括二极管和晶体管的整个SiC市场将增至原来的3倍,达到4.36亿美元。 GaN拥有一个很大的潜在市场规模,因此,GaN器件应用将是非常重要的,其市场起点和增长率与两个重要问题有直接联系: * 如何拓展低压GaN的新兴应用,以及这些应用如何使用GaN器件? * 600伏GaN器件是否有市场? 我们综合各种变化因素,给出了两种GaN器件市场预测方案(2014-2020年)。本报告分析了GaN在不同应用领域中的渗透率,包括DC-DC转换、激光雷达、包络跟踪(envelope tracking)、无线供电和功率因素校正等。按标准方案预测,2020年GaN器件市场规模将达到3.03亿美元。按照加速方案预测,低压GaN器件和600伏GaN器件将快速应用,预计2020年的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6亿美元,如下图所示。新兴应用,如包络跟踪、无线供电和激光雷达,将消耗三分之一的GaN晶体管产能。在上述两种方案中,低于200伏的低压应用都将是主要的市场贡献者。 GaN器件市场规模(两种预测方案) 各大厂商正朝着正确方向克服目前的技术挑战,以加速宽禁带器件应用 采用GaN或SiC材料设计一款全新的产品将导致研发费用增加,但是可以通过系统级的附加值来补偿。与常规的Si材料相比,这可能降低成本、减小尺寸、改善工作条件。为了抓住该附加值,系统集成商必须能从宽禁带器件(工作频率和温度提升)中充分获益。 GaN和SiC商业化功率器件发展历程 到目前为止,宽禁带器件市场并没有像业内人士预测的那样快速增长。宽禁带器件应用的四大阻碍因素如下: * 器件级的成本高 * 可靠性 * 多源供应(采购) * 集成性 近几年,许多研发项目已经陆续启动。一些原型样机表明:采用了宽禁带器件的系统反而具有更低的物料清单成本(BOM)。 为了克服可靠性挑战,罗姆(ROHM)和科锐(Cree)发布了新一代SiC器件或平台。SiC和GaN器件也将通过可靠性测试,以降低应用风险。 如今,许多公司开始研发SiC MOSFET,包括科锐、罗姆、意法半导体、三菱和通用电气。这意味着终端用户可以更好地发挥多源采购的优势。与此相反,GaN市场中的供应商数量则非常有限。在未来几年,新进厂商,如ExaGaN和台积电将提供额外的采购选择。英飞凌和松下也在2015年宣布将为normally-off 600伏GaN功率器件建立双重采购关系。 宽禁带器件供应商和终端用户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器件封装、模块封装、栅极驱动器集成和拓扑设计。目前,封装正成为一个特定的瓶颈,但好消息是,大多数公司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GaN器件制造商EPC和GaN Systems都采用先进封装,这似乎是比传统功率器件封装更合适。最近,科锐收购了APEI,将加快SiC模块封装的发展。了解更多有关宽禁带面临的挑战,请阅读本报告。 宽禁带器件封装的挑战 最近的融资趋势表明市场对宽禁带器件的信心 最近已经有好几条关于宽禁带业务的好消息。当前的SiC器件市场领导者科锐决定剥离其功率和射频事业部,成立一家独立的公司,同时将启动新的IPO。我们认为这是SiC功率器件市场持续增长的积极迹象。 2014年SiC器件厂商的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几家GaN初创企业合计拿到约1亿美元投资,如下表所示,其中两家进入全球四大商业化GaN公司行列。这些投资也反映了投资人对GaN市场的信心,愿意提供资金来加快生产能力的提升。 GaN和SiC将在电力电子应用中展开竞争吗? 经过多年讨论:未来到底是GaN还是SiC?现在答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清晰。 SiC二极管已经存在市场上超过14年,并正成为一项成熟的技术,所以没有任何余地留给GaN二极管。 GaN晶体管已经顺利进入低压应用领域,而SiC晶体管难与之“匹敌”。 商业化SiC晶体管主要应用于600~3300伏电压领域。相比GaN lateral器件,其优势在于电压超过1200伏的应用。2015年初,SiC器件的领导者科锐推出了900伏平台。这被认为是市场转向SiC的信号,想要解决900伏及低电压应用问题。 科锐900伏SiC MOSFET vs. Silicon SJ-MOSFETs GaN也在试图进入600伏应用市场。因此,未来几年,例如PFC、车载充电器、低压-高压转换器等应用将成为GaN和SiC的主战场。 系统集成商并不关心他们购买的芯片是采用什么材料制造的。他们希望以合理的价格买到合适的器件,以满足系统集成需求。真正的竞争不是GaN和SiC,而是宽禁带和硅基材料之间的竞争。硅基IGBT技术正在进步,变得更好、更加便宜。展望未来,市场不会像今天一样,由硅基器件占据主导地位,而是更加多元化。基于Si、SiC、GaN和其它材料的器件都将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利基市场。 宽禁带市场分类 报告目录: • Executive summary • Overall power electronics market • EV/HEV market The top five key requirements for power transistors in HEV Converters and inverters in EV/HEV WBG penetration in EV/HEV Roadmap of implementation of SiC devices in EV/HEV Added value for SiC devices in EV/HEV applications SiC/GaN device market in EV/HEV • PV inverters Penetration of SiC PV SiC device market in PV GaN device market in PV • PFC market WBG device penetration in PFC GaN device market size for PFC Up to 2020 (in M$) WBG device market size for PFC (in M$) • Uninterrupted Power Supply (UPS) System BOM comparison WBG penetration to UPS sector SiC / GaN / WBG device market size for UPS inverter up to 2020 (in M$) • Industrial motor drive market Motor drive applications Example of WBG in motor drives SiC device market size for motor drives up to 2020 (in M$) • Power converters for wind turbines SiC penetration in wind turbines SiC device market size for wind turbines up to 2020 (in M$) • Rail traction market SiC implementation in rail traction WBG penetration in trains SiC device market size in trains up to 2020 (in M$) • Other applications for SiC Induction heating generator Aeronautics WBG for military applications SiC penetration in TD applications • Low power DC DC converter Point of load (PoL) GaN for PoL / isolated DC-DC converter GaN device market volume in DC-DC • Emerging markets for GaN Wireless power Envelope tracking Lidar GaN device market size for emerging applications up to 2020 (in M$) • WBG market playground From prototype to mass-production Tentative estimation of market share of SiC / GaN device makers in 2014 • SiC discretes and modules SiC power devices Device benchmark Evolution in Cree’s MOSFET structure SiC MOSFET current density (A/mm²) roadmap to 2020 SiC die cost analysis Estimation of market price for SiC 600V Diode and 1.2kV MOSFET • GaN discretes Cascode vs enhanced-mode GaN device Low voltage GaN device price GaN-on-Si HEMT current density (A/mm²) roadmap to 2020 Estimation of market price of 600V GaN HEMT • WBG technical challenges Remaining challenges for WBG devices WBG packaging • Conclusions 购买该报告请联系: 麦姆斯咨询 吴越 电话:15190305084;电子邮箱:wuyue@memsconsulting.com 若需要《GaN和SiC电力电子应用》样刊,请发E-mail:wuyue@memsconsulting.com。 原文链接http://www.mems.me/MEMS-Sensors_201507/2137.html
94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期刊SCI数据初评
热度 31 李万春 2013-6-21 10:33
又是一年 SCI 时,新的影响因子出来,几家欢乐几家愁。 感谢胜利博士提供的最新中国期刊 SCI 数据( 151 种),数据非常有意思。这里就我个人认知的范围简单的做一个点评。 1 Cell Res. 的影响因子突破了 10 ,这没有什么奇怪的,值得关注的是上海生科院的若干生命科学期刊的影响因子都很显眼。这一方面是因为生命科学的影响因子普遍比较高,另外,也和上海人的执着精神、中国生命科学研究的水平和显示度以及各自的编辑委员会的努力分不开的。留意到一点,这些期刊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发文量很少, 100 篇 / 年左右,他们的影响因子的提升是靠论文的数量(少)和质量来获取的,是硬功夫。再加上目前国内对 SCI 期刊的资助力度很大,需求更大,不差钱的背景下,有理由相信,再过 5-10 年,会有几种期刊成为真正的国际主流杂志。 2 发文量是双韧剑,更多的时候发文多是不利影响因子的“提升”的。像 PLOS ONE 那样的成功模式国内类似的只有唯一的奇葩, WJG 。而 151 种期刊中,发文量超过 1000 篇 / 年的都是物理类,还有比较多的就是 WJG 和一本有色金属期刊,呵呵,从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来看,个人认为,也只有 WJG 开始逐渐融入到国际主流行列的队伍中。所谓英雄不问出处, WJG 也曾经被“镇压”过。现在中国期刊中,发文量较多的期刊,目前在 ISI 数据库中几乎都是类似分母的作用。 3 被“镇压”和被“释放”的期刊揭示的只是冰山一角。《岩石学报》 5 年终被释放,不容易啊。中国期刊由于历史原因,特别是办刊者(主办单位 , 编辑委员会和编辑部)的曾经的短视行为,以自引为代表的学术不端在行业内不是秘密,被 ISI 关照过的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应该说,这在国际 SCI 期刊中,这种暗流和不端也不是少数,而且只到现在,依然是波涛汹涌,甚至可以说长盛不衰。宁笔先生的博文中提及至今还有 4 种中国期刊被“镇压”。更多的中国期刊选择的是小心翼翼,但是不代表暗流就不再。这可能是中国期刊未来走向世界真正的最大的阻碍。 4 尽管姜是老的辣,但是怪圈很难打破。中国较早进入 SCI 的期刊,经过 20 年的不懈努力,如《中华医学志》、原《植物学报》、《中国药理学报》,现在都逐渐进入了自己的轨道,积淀效应逐渐呈现。还有中国科学系列、物理和化学类,都是中国期刊的主体。但是这些期刊只要有一个“中国”的名字,就注定了无法真正成为国际主流期刊。这一方面是国际同行对中国在相应学术交流地位的认识偏见有关,更主要的是中国学者自己也不会真正把中国期刊当回事,一般在中国期刊上发表的论文都不太可能是一流的成果,如此循环下来,就是一个怪圈。要摆脱这个怪圈,编辑委员会组成和出版社的作用很关键。 5 较新的中国期刊出路依然迷茫。较新就是进入 SCI 数据库年份不长的期刊。以浙大学报为代表,经过努力,站稳脚跟,靠的是牺牲发文量的诱惑,以质量求生存,这样下去是艰辛的路,却也很无奈,积淀时间会很长。还有一条路就是合作,如纳米新材料领域,以及在一些学科专业细分或者跨专业的小领域,积极与国际同行合作办刊,哪怕是不广泛的受众,也能成功。
33799 次阅读|48 个评论
Nature系列期刊Scientific Reports报道了一种新的石墨烯合成方法
热度 4 springbamboo 2013-3-4 09:26
Nature系列期刊Scientific Reports报道了一种新的石墨烯合成方法
自 2004 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 Geim 和 Novoselov 采用机械剥离的方法成功地将石墨层片剥离,得到单层石墨石墨烯( graphene )以来,石墨烯便以优异的电学、热学、光学和力学性能,高的理论比表面积 (2600m 2 /g) ,以及完美的量子隧道效应和整数的量子霍尔效应引起了全世界科学家广泛的关注。石 墨烯有着 取代现有很 多材料 ,甚至产生很多具有革命性的科技应用,从而使人类进入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的巨大潜力。然而,石墨烯遭遇了类似其它新材料所遇到的难题,即缺 少一种 快速简捷的石墨烯低成本和规模化制备方法,从而阻碍了石墨烯材料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近期 , Scientific Reports (科学报告) 刊发了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燃料电池研究团队木士春教授在无定形碳化硅 (SiC) 转化为石墨烯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论文题目为 Direct Transformation of Amorphous Silicon Carbide into Graphene under Low Temperatures and Ambient Pressure 。该项 研究成果由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独立完成。 木士春 教授所在燃料电池团队根据当前最具潜力的 SiC 晶体外延生长法,采用成本低廉的无定形 SiC(a-Si1-xCx) 取代昂贵的晶体 SiC 作为石墨烯的前驱体,结合成熟的氯化技术 (chlorination) ,首次提出了一种通过无定形 SiC 氯化法合成石墨烯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在较低温度( 800 ℃ )、 常压条件下和较短时间内成功实现了无定形 SiC 向 石墨烯的 转化 。该方法一举突破了传统 SiC 晶体外延生长石墨烯法导致石墨烯成本居高不下的三个最重要的因素:包括需采用价格十倍 于黄金的 6H-SiC 作为石墨烯前驱体、苛刻的高温条件( ≥ 1200 ℃ ) 和需采用超高真空技术,从而大大降低了石墨烯的生产成本及技术门坎。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 HRTEM )下可观测到通过无定形 SiC- 氯化法合成的石墨烯层数在 10 层以内,继承了 SiC 外延生长法层数少的优点。拉曼光谱( Raman )下可以检测到明显红移的 2D 峰,证明了氯化法合成的石墨烯具有较好的层数可控性。此外,研究团队还探讨了无定形 SiC 的石墨烯转化机制,提出了一种无定形 SiC 转化为石墨烯的氯刻蚀晶化模型。无定形 SiC 石墨烯前驱体可以是纯无定形 SiC 或为包含晶体 SiC 核的具有核壳结构的无定形 SiC 超细粉体颗粒,也可以是无定形 SiC 纳米薄膜,因此,具有大规模生产石墨烯及在任意基底上大面积合成层数可控石墨烯的巨大前景。相关研究成果已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 201210419348.5 )。 Scientific Reports 是 Nature 出版集团( NPG )于 2011 年新创刊的发表原创性研究成果的综合性期刊,涉及研究领域覆盖了自然科学各个学科。在 Nature 中文版( NPG NatureAsia-Pacific )首页— “ 来自中国的最新研究 ” 的专栏中, Scientific Reports 与 2010 年创刊的 Nature communications ,以及 Nature 和 Nature 其它子刊一起并列为中国研究人员在 Nature 系列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的重要统计源期刊。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国家 973 计划项目的资助。 (供稿 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责任编辑 刘星辰) 发布:武汉理工大学新闻经纬网 时间:2013-03-06 附:研究论文在线浏览和全文免费下载地址 http://www.nature.com/srep/2013/130128/srep01148/full/srep01148.html ( 在线浏览 ) http://www.nature.com/srep/2013/130128/srep01148/pdf/srep01148.pdf ( PDF 版全文免费下载)
9709 次阅读|6 个评论
日本的SiC半导体研究
热度 2 chenbinmse 2011-1-22 15:06
SiC是一种宽禁带半导体,据称有200多种polytypes。其禁带宽度根据polytype的不同,可以从~2.4 变化到 ~3.3 eV。它的应用范围很广,比如高功率和高温半导体元件,微波器件,短波长发光元件等。从世界上的研究热度来看,最有可能实现也最有应用前景的当属高功率器件,参照下图。在这方面来说,我认为SiC相对于Si器件的优点主要是它可以用在高功率和高温领域。 (图片来源: Yole developpment) 由于SiC具有节能和减少CO2排放的能力,在越来越渴望能源和保护环境的今天,很多国家都加入到研究SiC的行列中。本人在日本的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AIST)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对日本在SiC的研究情况有一点了解,抛砖引玉。 日本主要有3个研究机构从事SiC的研究,分别如下: (1)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我现在所在的Research Centre包括bulk growth,Wafer加工,epi成长,器件制作,材料与器件表征,器件模拟,电子封装以及GaN研究课题组。该中心的研究包括了从材料的开始生长到器件的成型以及最后的电子封装所有过程,实验设备很多,每年的研究经费也很充足。 (2)京都大学 他们主要做材料与器件中缺陷的相关表征,另外也做一些材料epi成长方面的研究。 (3)电力中央研究所 他们主要是做材料epi膜的成长研究。 除了这些主要的研究机构,另外还有很多日本的大型企业也投入巨资研究,如丰田Toyata,东芝,三菱,日产,Rohm等等。 附录: i)相关公司 在SiC衬底方面,美国Cree公司是领头羊(市场份额占50~60%),新日铁和被日本Rohm公司收购的德国SiCrystal公司并驾齐驱。 ii)产量方面 4英寸SiC衬底是目前主流:全球目前(2011年4月)为每月2000片左右,计划到2014~2015年提高到6000片左右。新日铁的产量为每月300~400片左右,计划1年后将产能增加3倍,达到1000片左右。 6英寸方面:2010年8月30,Cree发布了6英寸的衬底,micropipe density小于10/cm2。 iii)专利方面 按专利数(2011年4月),日本电装第一,美国Cree第二,新日铁第三,丰田中央研究所第四,住友电气工业第五。
个人分类: 研究视野|10869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一篇Phys Rev B 的经历
热度 2 chenbinmse 2011-1-22 12:45
Evidence for a general mechanism modulating carrier lifetime in SiC Physical Review B 81,233203 (2010). 博士期间从事的是半导体方面的研究,材料主要是SiC与Si半导体。从选择这个课题开始,自己头脑中就有一个大概的认识,以后的研究将主要是应用物理方面的。这个认识从某种程度上圈定了以后发文章什么的,最好的也只能往Appl Phys Lett和J Appl Phys等等应用物理类杂志去投稿;有点物理现象内涵的,倒可以向Phys Rev Lett和Phys Rev B去碰碰运气;像纳米方面的高影响杂志,几乎不可能或者非常非常的难。 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发现采用电子线辐照的方法可以在SiC中生成一种很理想的Stacking fault,没有任何interface roughness和composition difference,参照下图,而且实验验证这种stacking fault是一直很理想的量子阱结构。其中夹杂着一个很有趣的物理现象:少数载流子的寿命minority carrier lifetime这些Stacking faults上得到了增强。一般都认为Stacking faults是一直缺陷,而缺陷是减少少数载流子寿命的。当发现这个现象后,老板很高兴,说可以投Nature Mater。说实话,自己还非常认认真真的准备了一番,从Nature Mater的写作格式到前前后后的讨论,花了大概一年多。后来投出去了,得到的却是编辑的据信: Dear Mr Chen, Thank you for submitting your manuscript "Post-growth designing the ideal quantum well structures through defect engineering" to Nature Materials, which we regret we are unable to publish. Because there is intense competition for space within the pages of Nature Materials, we must decline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 of manuscripts without sending them to referees, so that they may be sent elsewhere without delay. Decisions of this kind are made by the editorial staff when it appears that papers are unlikely to succeed in the competition for limited space. Among the considerations that arise at this stage are a manuscript's probable interest to a general materials research readership, the pressure on space in the various sub-disciplines of materials research covered by Nature Materials and the likelihood that the manuscript would seem of great topical interest to those working in the same or related areas of materials research. And I am sorry to have to say that we must take this view in the present case. We certainly recognize that this is an interesting work and we agree that your demonstration of a quantum well in SiC generated by the electron beam induction of stacking faults deserves rapid publication in some venue. However, although we feel sure that your results will be of interest and value for other specialists, I regret to say that we cannot conclude that the manuscript provides the sort of fundamental advance in general understanding or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that would be likely to excite the immediate interest of a wide audience of materials scientists. Therefore, we feel that the paper would find a better outlet in a more specialized journal, rather than Nature Materials. We are sorry that we could not be more positive on this occasion, but we 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 in the journal. Please note that our decision does not reflect any doubts about the quality of the work reported, and I hope you will rapidly receive a more favourable response elsewhere. 收到据信,心里自然不是好过,毕竟准备了那么多时间,但现实也只能是move on呢。由于本文含有有趣的物理现象,我们最后决定投Phys Rev B试试。刚开始的几天,也是在等待编辑的审判,后来查询论文状态,写的是在审稿中,说明第一关prescreen已经过了,心里也安心了一些,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 大概一个月后,收到了编辑的来信,共有三个referee的评价。其中2个评价非常高,另外1个也给了比较好的评价,但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我们及时的按照审稿人的意见修改好,送了出去。没过几天,就收到了编辑的接受信。现在回首起来,感觉工作好好做,认真采纳审稿人的意见,能做的务必做好,不能做的诚恳的说明原因,最后一定会有好的结果的。
个人分类: 论文故事|19669 次阅读|4 个评论
晶体生长配套电源(SiC)
jiyipeng 2009-3-6 22:21
我的老本行吆喝一声试一试。IGBT感应加热电源,炭化硅晶体生长配套电源(SiC)。可以定制有兴趣留言。 价格可以优惠! SiC晶体的生长条件苛刻,需在2100℃以上保持高真空一周以上,且对籽晶质量、固定方式等也有很高要求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59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1: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