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蛟龙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蛟龙”第五次下潜主要收获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2-6-28 16:17
()蛟龙获得的深海生物.doc “蛟龙”第五次下潜主要收获 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下潜。体现了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的实用价值。 1 . 下潜 深度达 7062 米 。 2 . 下潜试验全程历时695分钟。 5点29分开始下潜。 11点47分,潜水器到达7062米深度海底。 16时40分,潜水器返回试验母船甲板。 3 . 发现海底存在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在海底释放出诱饵后,各种各样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鱼、虾、海参等生物纷纷从黑暗中冒出来,围住诱饵大快朵颐。还拍摄了丰富的生物照片和视频。 4 .发现海底存在丰富的地质多样性。 在海底发现了不同的沉积物、结核状物质以及岩石。 5 . 进行了标志物布放、测深侧扫等作业。 6 . 从海底取回了三个海水样品、两个沉积物样品和一个生物样品。 海试现场指挥部初步决定30日还将进行7000米级海试最后一次下潜试验,主要目的是对潜水器各项考核项目进行查缺补漏,确保潜水器性能和功能万无一失。
个人分类: 其它|3754 次阅读|0 个评论
“蛟龙”载人潜水,“神九”载人飞天,的几个力学问题的科普
热度 28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2-6-27 20:45
“蛟龙”载人潜水,“神九”载人飞天,的几个力学问题的科普 1 . “神九”如何克服地球引力飞天? 这一般都知道,是用“ 长 2 F”火箭推送到大气层外的所需轨道上。 2 .“蛟龙”如何克服海水浮力潜水? 每次下潜实验前须根据下潜深度的需要,适量地在潜水器两侧的位置,安装压载铁。由于有压载铁,潜水器才能成为负浮力,进入海水中后,开始下沉。 在下潜试验之前,现场工作人员都要测定作业区各层海水的密度,确定“蛟龙”需要搭载压载铁的重量,安装加载。 “蛟龙”是被母船的缆绳吊着放入水中,入水后,由“蛙人”乘坐橡皮艇将缆绳解开,“蛟龙”便完全自主、独立运行。 3 .“天宫”、“神舟”能在微重力作用下,为何能飞行在太空? 航天器到达 所需轨道的高度后,仍有一定的 微重力,须由它沿轨道得到的适当速度所产生的离心力,与它平衡,才能在轨稳定飞行。 由于航天器在近太空轨道的飞行还会受到一定的阻力,飞行轨道还会有所下降。因而航天器还须有适当的动力,相应地题高速度调节、控制所需飞行轨道。 4 .“蛟龙”为何能在一定深度 ( 未坐底 ) 的海水处作业? 当到一定深度,潜器根据作业需要抛掉部分压载铁,以使潜器的比重最大程度接近海水密度,就可以在该深度,由螺旋桨减少工作压力地进行作业。 5. “蛟龙”坐底,或在一定深度,完成所有作业后,如何浮出水面? “蛟龙”坐底,或在一定深度,完成所有作业后,潜航员将操作抛掉所加载的全部压载铁,潜器变为正浮力,开始上升至浮出水面。 6. 潜海员在“蛟龙”下潜时会失重吗?会像航天员失重那样漂浮吗? “蛟龙”因加载有足够重量压载铁,会类似自由落体,以加速度(开始时,因上层海水密度较小,所加重量超过浮力,加速度还可大于重力加速度)下潜 潜海员在“蛟龙”下潜时,相对潜器,会失重,如果站在体重计上,会减少重量。但是,相对地球就仍有香应的重力。 不会像航天员那样,因远离地球,所受重力减小,乃至出现漂浮。 7 .“蛟龙”和“神九”与地面通信有何差别? “蛟龙”下潜作业过程中与母船依靠水声通讯机来传输信息,但水声的特性决定了声学通讯机传输信息的速率慢、容量低,只能保证语音、文字、数据和图片的传输,达不到视频实时传输的要求。 声音在水中大约是以1500米/秒的速度传播,但是随着深度的增加传播速度会逐渐降低。随着深度的继续增加,声音的传播速度出现一个拐点之后,即深度越深,声音传播速度又逐渐提高。因此,下潜试验前,都要根据海水盐度等要素的观测数据测算这个拐点的深度,将水声通讯机放在拐点深度以下,保证通讯质量。 而“神九”只能将声波转换为电磁波传送、接收,按光速传播,速度较快。 如果“蛟龙”也将声波转换为电磁波传送、接收,则因电磁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也远小于在太空和大气中的,也会有较大的延迟。
个人分类: 物理|14483 次阅读|84 个评论
“蛟龙”号创造历史下潜深度达到7020米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2-6-24 20:07
“蛟龙”号创造历史下潜深度达到 7020 米 6月24日,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冲击7000米下潜深度,达到 7020 米,再次创造历史。 美国1964年的“阿尔文”号,4500米。法国1985年的“鹦鹉螺”号,6000米。俄罗斯1987年的“和平一号”、“和平二号”,6000米。日本1989年的“深海”,6500。 向海洋强国迈进的坚实一步 标志着我国具备了载人到达全球99.8%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标志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集成技术的成熟,也标志着我国深海潜水器成为海洋科学考察的前沿与制高点之一,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综合技术力量。对于促进我国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装备制造业发展,提升我国认识海洋、保护海洋、开发海洋的能力,推动我国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迈进,促进人类和平利用海洋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海试的过程中,面对复杂多变的海上试验环境,中国载人深潜队伍克服了种种困难,得到了磨炼和经验积累,具备了科学决策、正确应对、得力实施的深海工作能力。这支队伍将成为我国未来深海技术发展的中坚力量。 同时,海试团队进行了“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中国载人深潜精神,展示了当代中国海洋工作者的广阔胸怀和时代意识,体现了中国海洋科技向深海大洋领域迈进征程上的新特征,是新时期中国海洋事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为“蛟龙”号后期应用奠定了基础。 未来3至5年开展“蛟龙”号试验性应用 随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逐步完成海上试验,将转向业务化运行,实现其业务化共享使用等问题将逐步提上日程。 我国将在未来3至5年开展“蛟龙”号试验性应用。通过试验性应用航次,一方面尽快满足国内科技界对“蛟龙”号的急切需求,尽快取得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逐步形成“蛟龙”号的业务化运行能力,培养出一支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应用队伍,探索出一套面向全国开放的应用机制。 针对目前国际海底区域活动的需要,并根据蛟龙号的实际技术状态,我国计划在西南印度洋、太平洋等重点关注区域开展试验性应用的调查计划。 一套开放的、共享的运行机制是提高“蛟龙”号使用效率、扩大“蛟龙”号影响力、促进深海高技术装备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考虑海洋不同方面的需求,“蛟龙”号将有可能开发一系列深潜产品,通过试验性应用航次,逐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为日常业务化运行提供制度保障。
个人分类: 其它|2921 次阅读|0 个评论
神舟飞天 蛟龙潜海
yangyongtian 2012-6-24 14:39
“神舟”飞天, “蛟龙”潜海。 龙男龙女, 上天入海。 除旧布新, 开创未来。 华夏赤县, 能升能降: 下可捉鳖, 巨龙也逮; 上可揽月, 繁星也摘。 蓄志高远, 豪情满怀。 大业告竣, 指日可待。
个人分类: 感怀|527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蛟龙”号下潜试验中成功突破7000米深度
whyhoo 2012-6-24 12:26
新华社“向阳红09”船6月24日电(记者 罗沙)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24日在马里亚纳海沟区域进行第四次下潜试验,成功突破7000米深度,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执行本次下潜试验的试航员为叶聪、刘开周、杨波。7000米深度也是“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最大设计深度。 北京时间24日4时30分,“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团队举行了试航员出征仪式。5时,下潜试验正式开始。5时24分,潜水器布放入水,5分钟后开始注水下潜。 8时55分,“蛟龙”号下潜深度已达7005米,随后在7015米的深度第一次坐底。 海试现场总指挥刘峰表示,“蛟龙”号在7000米级海试中,经4次下潜试验就突破7000米深度,说明潜水器性能稳定,海试人员水平不断提高。他说:“这支队伍是一支英雄的队伍!” 据试航员报告,目前潜水器设备一切正常,人员状态良好。 新华社快讯: “蛟龙”号潜航员在海底向“神舟九号”祝福:祝愿景海鹏、刘旺、刘洋三位航天员与“天宫一号”对接顺利!祝愿我国载人航天、载人深潜事业取得辉煌成就! “蛟龙”探海承载中国深蓝梦想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记者 刘石磊)承载中国探索海洋的深蓝梦想,“蛟龙号”载人潜水器24日成功探海7000米,给人们带来无限振奋。 作为深海探测的重要工具,载人潜水器是各国海洋勘探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蛟龙”之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日本、法国和俄罗斯拥有深海载人潜水器,而它们的最大工作深度均未超过6500米,经常下潜深度也不过5000米。 “蛟龙”一次次破纪录的深潜,无疑拓宽了中国深海科研空间。从刚起步时的50米到去年的5000米,再到如今的7000米,这条“中国龙”证明其有能力在全球99.8%的海底游弋,对中国开展海底勘探、了解海洋生物乃至生命起源研究构成有力的技术支撑。 这一骄人的成绩表明,在走向海洋的征程中,中国科技奋起直追,中国深海高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和应用能力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技术上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又迈出重要一步。 国际媒体纷纷就此评论说,“蛟龙”号的创纪录下潜与“神九”“天宫”对接一起,显示了中国科技发展的雄心。 的确,“蛟龙”正是中国科技孜孜进取、不断超越的又一个典例。从无到有,后来居上,一次次挫折,一次次改进,“蛟龙”今天的突破远非一日之功,离不开长期以来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凝聚了无数科研人员多年的心血。 7000米级深潜是里程碑,但远非终点线。要实现制造11000米级载人潜水器的目标,在海洋最深处的海底自由航行、作业,真正成为载人深潜发达国家,中国科技仍需再接再厉。 在浩瀚海洋7000米深处,中国潜水员将向正在浩瀚太空执行任务的“神舟九号”航天员送去祝福。飞天梦、深蓝梦,不论梦想有多远,中国人都有智慧和勇气,将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 背景资料:世界各国深海载人潜水器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24日在马里亚纳海域进行7000米级海试第四次下潜试验,成功突破7000米深度,再创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美国是较早开展载人深潜的国家之一。1964年建造的“阿尔文”号载人潜水器可以下潜4500米,进行过近5000次下潜,是当今世界上下潜次数最多的载人潜水器。 法国1985年研制成的“鹦鹉螺”号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可达6000米,累计下潜1500多次。 俄罗斯是目前世界上拥有载人潜水器最多的国家,比较著名的是1987年建成的“和平一号”和“和平二号”两艘6000米级潜水器。它们最大的特点是能源比较充足,可以在水下停留17小时至20小时。 日本1989年建成了下潜深度为6500米的“深海”潜水器,曾下潜到6527米深的海底,创造了载人潜水器深潜的纪录。它迄今已经下潜了1000多次。 原文见 http://www.gov.cn/jrzg/2012-06/24/content_2168103.htm
个人分类: 科学|1242 次阅读|0 个评论
“蛟龙”突破7015米深度
热度 3 woaipi 2012-6-24 10:48
刚刚一转眼的功夫,看到报道: 第四次下潜试验,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一旦下潜到7000米的深度,据了解,刚才已经下潜至7015米,将要面临的最大挑战将来自于高水压和低温。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6/265956.shtm 最近有两件大事一直让我挂心,一是“神九”的发射,另一个就是“蛟龙”下潜试验。 神九已成功发射,目前状况良好,并且也产生了我国的第一名女宇航员——刘洋(家乡人的骄傲),并且在今天中午12点左右将会进行“神九”与“天宫”的手动对接,这是有一个伟大的时刻,期待着这一刻的到来,也祝福在太空中的宇航员们! 蛟龙的下潜试验,这是第四次,从首次下潜创造纪录为6671米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6/265621.shtm ,到第二次因故障取消下潜,那一刻有些担心,不过很快问题就解决了,工程师们很给力 ,下潜的深度为6965米,值得庆贺。紧接着是第三次,并进行了海底作业,取回来生物样品,在第四次下潜,深度已达7015米,应属于目前世界上下潜深度最大的潜水艇,99%的海底我们都可以到达,成绩喜人 。 祝贺祖国在航天事业和潜艇事业都取得了辉煌成绩,真是“上天下海”,说明我们的科学家还是很给力的,只要国家愿意发展,也希望我们国家的生物行业也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
3990 次阅读|9 个评论
“蛟龙”号22日下潜6963米获得的是什么生物?
热度 1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2-6-23 00:47
“蛟龙”号22日下潜6963米获得的是什么生物? 据了解: “蛟龙”号22日下潜6963米获得的那一生物样品, 不是所传的“海参”!!! 而是深海生物!! 特别极端环境下生存的稀有/未知的生物!!! 样本取回后, 要在模拟深海特别极端环境下, 来分离/分类/鉴定和研究-----!!!
个人分类: 其它|2574 次阅读|5 个评论
“蛟龙”号22日下潜6963米获一生物样品
热度 1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2-6-22 18:55
“蛟龙”号22日下潜6963米获一生物样品 新华网快讯: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22日完成7000米级海试第三次下潜试验, 并安全返回。 这次试验最大下潜深度达到6963米,并获得了一个生物样品。
个人分类: 其它|2592 次阅读|4 个评论
“蛟龙”3潜试验准备冲击7千米
热度 2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2-6-21 21:23
“蛟龙” 3 潜试验准备冲击7千米 “蛟龙” 号计划于北京时间22日5时开始进行7000米级海试第三次下潜试验。 据了解,这次下潜时间预计达10小时,计划下潜深度为6960米左右。试验任务是按照已定的海试计划,继续对潜水器各项指标进行验证和考核,同时对前两次下潜出现故障的改进情况进行验证,为最终冲击7000米深度做好充分准备。 在6月19日进行的第二次下潜试验中,“蛟龙”号的可调压载系统无法正常实现排水功能。可调压载系统可以使潜水器在海底处于接近零浮力状态,为巡航、定点作业、悬停作业做准备。可调压载系统出问题,潜水器的很多功能就无法实现,因此22日的下潜试验将重点对可调压载系统故障排查和功能进行验证。 在7000米级海试中,海试团队要对潜水器200多项指标和功能进行验证,没有充分的下潜试验次数无法做到。 他们要把潜水器的所有问题在海试中都‘逼出来’,在源头上解决。绝不让潜水器的任何一个问题 ‘潜伏’下来,带到今后的实际应用和作业中去。
2769 次阅读|4 个评论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鳖捉
xupeiyang 2012-6-20 15:09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鳖捉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用毛泽东的这阙词来形容昨天国人的豪迈,并不为过。 中国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伴着红红的火焰和裂帛般的声响,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10分钟后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景海鹏、刘旺、刘洋三位宇航员将第一次入住“天宫”,33岁的刘洋成为中国第一个飞向太空的女性。 6月15日,“蛟龙号”挑战前所未有的海洋深度,成功下潜太平洋海底6671米,创造了我国载人潜水新纪录。 蛟龙入海,神舟飞天,中国正在探索人类未知世界的道路上,构建着全新的蓝图。 进入太空,探索宇宙,是全人类共同的梦想。“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为了这个目标,人类经历了无数充满艰辛和勇气的尝试。 北京时间6月19日16时许,三位潜航员出舱后脚还没站稳,一桶清凉、咸涩的海水迎头袭来。这是队友们为他们准备好的“惊喜”。经过10个小时的深海奋战,蛟龙号在第二次下潜试验中先后三次成功坐底,下潜最大深度达6965米,不仅再次缔造了下潜深度最大、下潜时间最长的我国载人深潜纪录,同时也已无限接近7000米的深潜世界纪录。
个人分类: 科普知识|2054 次阅读|0 个评论
可上九天揽月 可下五洋捉鳖——贺神九飞天蛟龙入海
热度 1 yangyongtian 2012-6-20 12:55
可上九天揽月, 可下五洋捉鳖, 走出诗词的臆想, 彰显中华的圣洁! “蛟龙号”下潜七千, “天宫号”云游天界, 神九飞向天宫, 载人成功对接。 挣脱大地的羁绊, 上天入地开新业, 当代嫦娥刘洋, 中华巾帼一姐! 登天梦想成真, 享受盛宴饕餮; 捉鳖夙愿也实现, 龙潜海底正作业。
个人分类: 感怀|4564 次阅读|4 个评论
造访苍穹,探寻海底(外一则)
热度 1 pukin 2012-6-16 22:32
2012年6月16号,一个非常吉利的日子,也是一个值得国人自豪的日子。在这一天, 神九飞天揽月成功,蛟龙潜海捉鳖圆满 。从一个侧面证明,中国在战略高技术领域已经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也是在今天,参加了一个学术沙龙,开了整整一天会。晚上大家一起吃饭的时候,正好赶上神九发射的当口。因为包房里没有电视,所以就在手机上看微博直播发射实况。随着指令长一声声点火成功、一级火箭分离成功、二级火箭分离成功、逃逸塔分离。。。,我们也一次次举杯祝贺。有好几位老师随着神九任务总指挥长,总装备部常万全部长宣布神舟九号发射圆满成功,酒量也随之超水平发挥 饭桌上一位来自中科院智能所的年轻博士,名字叫河。一个和他比较熟悉的老师对我们说,河的哥哥叫江,而且哥哥也是博士。 随口一问河博士哥哥在哪里工作?河博士说在沙特阿拉伯做博士后。 大家有点好奇,怎么去沙特做博士后呢?这年头博士出国做博士后可都是去欧美日啊,去沙特做博后可真是少见啊。 河博士说:你们老外了吧!沙特这个大学叫“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投资100多亿美元在2009年成立的,目标是成为第二个斯坦福大学。学校无论是硬件、软件、教授的薪水和研究生(目前只招研究生和博士后)的待遇都是世界超一流的。 据河博士说:江博士去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做博士后,待遇不仅是美国博士后的一倍,而且还免费给了一栋2层楼的别墅。 优厚的待遇使得竞争国王科技大学的博后名额相当激烈,一个名额,有来自世界各国近百名博士PK。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5254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蛟龙”号下潜至6671米 创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whyhoo 2012-6-16 10:08
新华社“向阳红09”船6月15日电(记者罗沙)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15日在7000米级海试第一次下潜试验中,最大下潜深度达到6671米,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北京时间当日早晨7时,“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现场指挥部宣布下潜试验开始。7时12分,“蛟龙”号被布放入水,7时22分开始注水下潜,试航员为叶聪、崔维成和杨波。 据海试现场指挥部发布的信息,8时37分,“蛟龙”号下潜深度超过3000米。9时40分,潜水器打破去年5000米级海试时创造的5188米纪录。10时整,潜水器下潜深度超过6000米并继续下潜,最大下潜深度达到6671米。 在完成全部预定试验任务后,“蛟龙”号于北京时间10时44分抛载返航。14时34分,潜水器浮出海面。14时45分,三名试航员走出潜水器。 据叶聪介绍,在当天的下潜过程中,试航员主要检测了潜水器本体的运动状态。潜水器到达6000米深度后,试航员开启了水下灯光和摄像机,进行了水下手动操控航行,通过机械臂取得了三个水样,并在达到本次下潜试验最大下潜深度时通过声学设备测量离底距离。“根据测量到的数据,我们距离海底还有200多米,”他说。 据海试现场指挥部介绍,在今天的试验中,试验母船的数字通信系统出现故障,海试团队立即切换为模拟通信模式,保证了潜水器与试验母船通信畅通。目前故障原因已经查明并进行了相应处理,不会影响未来的下潜试验。 “经过以往的海试,我们对设备故障的排除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今天下潜试验中遇到的问题都在预计的范围,试验整体进行比较顺利,取得了比较好的结果,”崔维成说,“我们对完成7000米级海试更有信心了。” 他同时表示,对于第二次下潜试验的安排,还需要根据设备、天气和人员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原文见 http://www.gov.cn/jrzg/2012-06/15/content_2161912.htm
个人分类: 科学|1033 次阅读|0 个评论
他老人家真厉害:上九天揽月 下五洋捉鳖!
热度 3 wumingdl 2012-6-14 23:40
他老人家真厉害:上九天揽月 下五洋捉鳖!
最近,东面海上和南面海上一带,几个国家又要在一起搞联合军事演习了。 最近,神九要上天与天宫对接,蛟龙要深潜7000米下洋,我们的航母将完成第八次海试.... 想起了38年前,以及再往前38年: 1937年,日本占领东三省,发动了侵华战争 过了38年,1975年,中国收复了西沙 再过了38年,2012年,中国正面临严峻挑战! 想起了毛主席他老人家的话语(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他老人家很厉害啊,38年,弹指一挥间,神九上云天,蛟龙下洋海,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分享|4721 次阅读|7 个评论
答刘立《这是什么鸟蛋?》
热度 1 yangyongtian 2012-2-18 10:01
答刘立《这是什么鸟蛋?》
不是鸟蛋是龙蛋, 蛟龙戏珠供观瞻。 天圆地方古有论, 龙蛋会堂写实片。 摄影 刘 立
个人分类: 诗配画|3407 次阅读|1 个评论
“蛟龙”搭载的科学梦
热度 1 sunyu367 2012-1-24 17:05
九天揽月,五洋捉鳖. 听说,我国的空间飞行器,会搭载一些实验装置,包括材料、生物、探测等. 那么,蛟龙号是否也可以搭载类似的设备呢? 最直接的想法就是陶瓷坯料的深海等静压成型——由'科学之夜'节目想到的. 可以做的实验,应该还有很多```` “蛟龙”搭载的科学梦——除夕夜,我做过的.
2352 次阅读|1 个评论
贺神八小别天宫
yangyongtian 2011-11-18 12:03
睡狮早已苏醒, 回归本性蛟龙。 蛰居地基千载, 而今重升天宫。 扬眉吐气不要, 踏踏实实修行。 国富民强期盼, 子子孙孙昌荣。
个人分类: 感怀|2203 次阅读|0 个评论
满山火蛟龙 - 为吉宗祥新作“宝金山:霜叶红于二月花”配诗
热度 4 xucq45 2011-10-25 23:31
满山火蛟龙 - 为吉宗祥“宝金山:霜叶红于二月花”配诗 枫叶红似火,满山火蛟龙,青年豪气在,不惧路重重。
个人分类: 诗歌抒情|4798 次阅读|7 个评论
“蛟龙—2010”实兵检验演习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1-4-23 20:58
“蛟龙— 2010 ”实兵检验演习 演习 演习时间: 2010 年 11 月 2 日 演习地点: 南海某海域 参演部队: 海军某陆战旅 参演兵力: 1800 余人 演习亮点: 出动武装直升机、扫雷舰、猎潜舰、登陆舰、两栖装甲车辆等装备 100 多部, 40 多个国家的 200 多名外军学员进行观摩。 演习科目: 按照登陆战斗全程组织,演练机动集结、装载航渡、突击上路、夺占巩固登陆场 4 个训练课题。 蛟龙出海,战舰驰骋,猎潜艇发射深弹破除水际障碍、登陆舰释放烟幕干扰敌精确打击、武装直升机对敌核心阵地实施突击、装甲步战车和突击车密切协同掩护步兵向敌前沿阵地发起冲击。海军陆战队两栖突击登陆战斗 2 日在南海某海域打响,就此拉开了 代号为“蛟龙— 2010 ”的实兵实弹检验性演习序幕。
个人分类: 其它|231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3: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