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国际计价基准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随议:国际计价基准衣米卡〔emc〕
aloofgk 2009-8-5 09:40
随议: 国际计价基准衣米卡〔 emc〕 于宏义 随议之一 人类文明基于两大判断: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 事实判断支撑科学,不支撑非科学。广义的价值判断支撑科学和不可证伪的非科学,如宗教,美学。 作为价值判断的公认计价基准,它须符合:( 1)自然;(2)普适;(3)简便;(4)稳定;(5)自趋优化。 这里所说的国际计价公共基准:衣米卡〔 emc〕的确符合价值判断的公认计价准则。 (1) 自然 1 〔emc〕是健康成年人日耗能量的中位值,即2718大卡(按e值计为百万卡路里e mega calorie)。 e=2.7182818284590452353602874713527 m=mega=1000000 c=calorie (2) 普适 现代世人都用电,将百万卡路里用 电量单位表达, 即 1 =1.16*2.7182818 = 3.1532        从事实判断的能量视角看 1〔衣米卡〕=3.1532〔度电〕,即 1 =3.1532 (3) 简便 关注国际浮动汇率,因时因地因势制宜,通过电价试算衣米卡〔 emc〕,如:2007年10月16日 中国北京  0.21 / =0.03 / ,与之相应的 1 =0.1429 1美元=6.9979元人民币 从价值判断的相对价位视角看 1 =0.21*3.1532=0.6622 1 =1.5101 1 =0.03*3.1532=0.0946 1 =10.5708 (4) 稳定 按二八定律 20%的样本起80%的作用按世界GDP降序的前20%的样本,整合收敛国际计价基准衣米卡〔emc〕,确保各方计价自主自便和国际交换借贷融通核算及世界总体计价足够简便稳定。 (5) 自趋优化 随着科技发展和人文进步,人类对能源的开发利用势必自趋优化,具有自动容错纠错趋优机制的国际衣米卡实时观控系统,必将随之趋向优化。 按世界 GDP降序的前20%的样本,整合收敛国际计价基准衣米卡〔emc〕建议参阅《 泛系观控技术 》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422 ,按五点估计正中逼近收敛集中趋势,既能得出映射现实的结论又能提示该结论可以相信的程度。 2007.12.10 日本住友商事公布电价调查数据 俄罗斯莫斯科   0.0018美元/ 法国巴黎 0.2169美元/ 英国伦敦 0.219美元/ 德国杜塞尔多夫 0.1798美元/ 日本东京 0.1773美元/ 比利时布鲁塞尔 0.1644美元/ 意大利米兰 0.158美元/ 美国纽约 0.13美元/ 沙特阿拉伯利雅得 0.0133美元/ 保加利亚索菲亚 0.0166美元/ 中国北京 0.03美元/ 对以上数据升序排列按五点估计正中逼近收敛集中趋势 最小值  A=0.0018 最大值  E=0.2190 小中值  B=0.0233 大中值  D=0.1786 中位置  C1=0.1580 中位置  C2=0.1104 中位置  C3=0.1009 正中值  C=0.11675  / 实验计价基准  1 =0.11675*3.1532=0.3681361  1 =2.7163866841638187615938779163467  理论无偏估计 逼近 83.33% 实际可信度  不高于 54 % 若按世界 GDP降序的前20%的样本,整合收敛国际计价基准衣米卡〔emc〕,其 理论无偏估计会逼近 90%以上, 实际可信度会高于 80 %,1衣米卡等于多少美元?1美元等于多少衣米卡?将会更趋近实际。 作为一种创新,或是一种过渡,都不能脱离用美元计价的国际现实。当 国际计价公共基准:衣米卡〔 emc〕持续运用之后 用美元计价 势必成为历史。 一种基于科学事实判断又蕴涵科学与非科学的价值判断的 国际计价公共基准:衣米卡〔 emc〕必将有益于促进人类的文明、幸福、和谐! 随议之二 据美国 LEON博士检索 http://www.eia.doe.gov/emeu/international/elecprih.html 所获资信,即1999~2007年按〔美元/千瓦时〕计的国际电价的系列数据,按 《 国际计价基准:衣米卡〔emc〕 》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50505 )作离散信息观控处理,得到如下图表所示结果。 (一)国际电价走势 从 http://www.eia.doe.gov/emeu/international/elecprih.html 可见,1999年国际中位电价是 0.080〔 美元 /千瓦时〕;到2007年,荷兰的电价最高: 0.285 〔美元 /千瓦时〕;哈萨克斯坦的电价最低: 0.043〔 美元 /千瓦时〕;美国是 0.106 〔美元 /千瓦时〕;2007年国际中位电价是0.144〔美元/千瓦时〕。 从 国际电价走势 图示可明显看出:按美元计价的电价与按衣米卡( emc)计价的电价具有一致性,而且按衣米卡(emc)计价的电价的波动变化(红色)更明显,年均递升值6.31%。 表 1.               国际电价走势 Year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 0.094 0.087 0.086 0.093 0.112 0.126 0.129 0.138 0.163 emc/ 0.297 0.276 0.272 0.293 0.352 0.398 0.406 0.436 0.515 (二)美元走势 美元走势很明显呈现下滑趋势。相对按衣米卡( emc)计价而言,即相对于每千瓦时的电价的比较价格而言,单位美元从1999年的3.366波动下滑到2007年的1.943,即年均递贬值5.92%。 表 2.             美元走势 Year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emc/$ 3.366 3.625 3.675 3.411 2.843 2.511 2.464 2.293 1.943       (三)简化应用 由 http://www.eia.doe.gov/emeu/international/elecprih.html 可得 表3. 示例样本 $/ 数据。 表 3.            示例样本 $/ Year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A(台湾) 0.079 0.081 0.075 0.071 0.074 0.076 0.079 0.079 0.079 B(瑞士) 0.131 0.111 0.109 0.117 0.133 0.142 0.139 0.132 0.136 C(美国) 0.082 0.082 0.086 0.084 0.087 0.090 0.095 0.104 0.106 由 表 3. 示例样本 $/   数据可得  表4. 示例样本emc/  数据。 表 4.            示例样本 emc/ Year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A(台湾) 0.249 0.255 0.236 0.224 0.233 0.240 0.249 0.249 0.249 B(瑞士) 0.413 0.350 0.344 0.369 0.419 0.448 0.438 0.416 0.429 C(美国) 0.259 0.259 0.271 0.265 0.274 0.284 0.300 0.328 0.334 X(A,B,C) 0.283 0.274 0.277 0.276 0.291 0.304 0.315 0.330 0.336 简化应用国际计价基准 ,实用中关联三方:交互的甲方A(),如A(台湾张三);交互的乙方B(),如B(瑞士银行);公信的丙方C(),是甲、乙双方共同认定公信度高、参与计价的,如C(美国)。之所以要关联三方,是因为各方的电价及计量电价的货币多不相同,为实现公平公正公开,宜采用关联三方的随机状态(蕴涵最大、最小、最可能)将其按大数定律转化为律定状态 X(归并)=X(A,B,C) ,把不确定型简化成确切的共同认定的国际计价基准 。原考虑 按世界 GDP降序的前20%的样本,整合收敛国际计价基准衣米卡〔emc〕 ,因难于全面获得所需的实时观控 样本 数据,故作实用简化处理。这,既可 确保各方计价自主自便和国际交换借贷融通核算及世界总体计价足够简便稳定 ,还可促进国际货币计价、结算自动趋向优化 。其优化机制是:交互 双方共同认定公信度高、参与计价的 货币,势必不断地经受时间和实践的检验,淘汰择优! 由所列 表 4.  示例样本 emc/   数据,按大数定律收敛集中趋势,简化成 X(A,B,C)1999=0.283 ,  X(A,B,C)2000= 0.274 ,, X(A,B,C)2007= 0.336 。 把不确定型简化成确切的国际计价基准〔 emc 〕样本示例如下图所示。 归并简化成  X(A,B,C)t=year,通常由计算机网络系统自动完成,一般连带时点t=year.month.day,即可按 衣米卡 〔 emc 〕实时 进行 交易、借贷、融资、储蓄存取、核算计价。 按 衣米卡 〔 emc 〕 计价完成之后,务须按约定映射到结算货币上。结算货币可在 A()、B()、C()之间选取,并与X(A,B,C)均等映射结算。 如:将X(A,B,C)2000= 0.274 结算成美元, 则应取〔 X(A,B,C)2000+C(美国)2000〕/6.3064=0.0845( $ /kwh) 。这也一般连带时点 t=year.month.day,通常由计算机网络系统自动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 简化应用国际计价基准 衣米卡 ,既可 确保各方计价自主自便和国际交换借贷融通核算及世界总体计价足够简便稳定 ,还可使已有的货币资源装备及操作系统得以有效利用,更可促进国际货币计价、结算自动趋向优化 。其优化机制是:众多观控主体在全球一体化网络化的大背景下,既竞争又合作,无不按比较收益( gains by comparison)导向,随机不断地经受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自动 淘汰择优!
个人分类: 超然观控|3932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际计价基准:衣米卡〔emc〕
aloofgk 2008-12-10 11:49
国际计价基准:衣米卡〔 emc〕 于宏义 人类文明基于两大判断: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 事实判断支撑科学,不支撑非科学。广义的价值判断支撑科学和不可证伪的非科学,如宗教,美学。 作为价值判断的公认计价基准,它须符合:( 1)自然;(2)普适;(3)简便;(4)稳定;(5)自趋优化。 这里所说的国际计价公共基准:衣米卡〔 emc〕的确符合价值判断的公认计价准则。 (1) 自然 1 〔emc〕是健康成年人日耗能量的中位值,即2718大卡(按e值计为百万卡路里e mega calorie)。 e=2.7182818284590452353602874713527 m=mega=1000000 c=calorie (2) 普适 现代世人都用电,将百万卡路里用 电量单位表达,即 1 =1.16*2.7182818 = 3.1532        从事实判断的能量视角看 1〔衣米卡〕=3.1532〔度电〕,即 1 =3.1532 (3) 简便 关注国际浮动汇率,因时因地因势制宜,通过电价试算衣米卡〔 emc〕,如:2007年10月16日 中国北京  0.21 / =0.03 / ,与之相应的 1 =0.1429 1美元=6.9979元人民币 从价值判断的 相对价位 视角看 1 =0.21*3.1532=0.6622 1 =1.5101 1 =0.03*3.1532=0.0946 1 =10.5708 (4) 稳定 按二八定律 20%的样本起80%的作用按世界GDP降序的前20%的样本,整合收敛国际计价基准衣米卡〔emc〕,确保各方计价自主自便和国际交换借贷融通核算及世界总体计价足够简便稳定。 (5) 自趋优化 随着科技发展和人文进步,人类对能源的开发利用势必自趋优化,具有自动容错纠错趋优机制的国际衣米卡实时观控系统,必将随之趋向优化。 按世界 GDP降序的前20%的样本,整合收敛国际计价基准衣米卡〔emc〕建议参阅《 泛系观控技术 》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422 ,按五点估计正中逼近收敛集中趋势,既能得出映射现实的结论又能提示该结论可以相信的程度。 2007.12.10 日本住友商事公布电价调查数据 俄罗斯莫斯科   0.0018美元/ 法国巴黎 0.2169美元/ 英国伦敦 0.219美元/ 德国杜塞尔多夫 0.1798美元/ 日本东京 0.1773美元/ 比利时布鲁塞尔 0.1644美元/ 意大利米兰 0.158美元/ 美国纽约 0.13美元/ 沙特阿拉伯利雅得 0.0133美元/ 保加利亚索菲亚 0.0166美元/ 中国北京 0.03美元/ 对以上数据升序排列按五点估计正中逼近收敛集中趋势 最小值  A=0.0018 最大值  E=0.2190 小中值  B=0.0233 大中值  D=0.1786 中位置  C1=0.1580 中位置  C2=0.1104 中位置  C3=0.1009 正中值  C=0.11675  / 实验计价基准  1 =0.11675*3.1532=0.3681361  1 =2.7163866841638187615938779163467  理论无偏估计 逼近 83.33% 实际可信度  不高于 54 % 若按世界 GDP降序的前20%的样本,整合收敛国际计价基准衣米卡〔emc〕,其 理论无偏估计会逼近 90%以上, 实际可信度会高于 80 %,1衣米卡等于多少美元?1美元等于多少衣米卡?将会更趋近实际。 作为一种创新,或是一种过渡,都不能脱离用美元计价的国际现实。当 国际计价公共基准:衣米卡〔 emc〕持续运用之后 用美元计价 势必成为历史。 一种基于科学事实判断又蕴涵科学与非科学的价值判断的 国际计价公共基准:衣米卡〔 emc〕必将有益于促进人类的文明、幸福、和谐!
个人分类: 超然观控|460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00: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