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美国大观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怀特普莱斯市的今与昔(《美国大观》2001年7月版)
黄安年 2011-6-24 07:20
怀特普莱斯市的今与昔(《美国大观》2001年7月版)
怀特普莱斯市的今与昔(《美国大观》 2001 年 7 月版)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6 月 24 日发布 (按 : 本文写于 2000 年 9 月 9 日,载《美国大观》 2001 年第 7 期第 26-28 页,有删节。学术交流网和 《美国史研究通讯》 2000 年第 2 期 发表过。收录于黄安年著《美国纪行 —— 一个中国学者眼中的美国生活》,第 3-7 页,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 年 11 月版。现在发布的是 《美国大观》 2001 年 7 月版,照片 5 张翻拍自《美国大观》。) 怀特普莱斯市 (White Plains City) ,是纽约州最富裕的西切斯特县( Westchester County ,一译西郡)的中心城市 , 西郡与纽约大都会正北的布鲁克斯区( Bronx )相毗连。西切斯特县 2000 年 6 月公布的全美十大富区名录上榜上有名,资产超过 50 万美元的家庭比例占 12.87% 。 提起西郡和怀特普莱斯,许多人都知道这里是 IBM (国际商用机器公司)、 Pepsico Inc. (百事可乐公司)等大公司总部云集之地,也是一些金融界富豪以及在纽约曼哈顿地区上班族的栖息之处。 住在怀特普莱斯的上班族去纽约工作,往往搭乘 MTA ( Metropolitan Transportation Authority )的哈莱姆线( Harlem Line )火车往返于纽约市曼哈顿中心 42 街的格兰特总站和怀特普莱斯之间 , 每天这样的列车有 75 班次对着开,搭乘快车单向只需一个小时就能往返两地。由于曼哈顿地区停车难且费用昂贵,又有如此便捷价廉的 MTA 火车与四通八达的纽约地铁联结,所以大多数上班族放弃驾驶私车而改乘火车。火车线路沿着历史上著名的布鲁克斯河风景区。沿线各站都是居民集聚的社区中心地。怀特普莱斯火车站是查特顿小丘( Chatterton Hill )的居民区和市区的分界线,火车站下交通入口处有一块醒目的提示牌,上面写着:“欢迎来到怀特普莱斯市”。我们在查特顿小丘上的一家颇有古典风味的三层楼房子中,租了第二层住下来,在这里我们从深秋一直住到初夏,有机会仔细地观察西郡和怀特普莱斯市。 布鲁克斯河只不过是条小溪,但是十分有名。它穿过纽约市的纽约植物园和布鲁克斯区,流入东河( East River )。在西郡,纽约州自 1925 年起就将沿布鲁克斯河沿岸 807 英亩土地开辟为布鲁克斯河自然保护区加以保护。 布鲁克斯河地区曾经是美国开国元勋华盛顿指挥大陆军与英军作战的古战场之一。 1776 年 7 月 10 日 , 纽约州议会曾在这里举行。在怀特普莱斯中央大道临近西郡中心处有一块标示牌。上面清楚地写着 : “欢迎来到怀特普莱斯 , 这里是纽约州议会诞生的地方。” 布鲁克斯河畔有一块十分开阔的坡地,足有两三英亩,周围是高耸茂密的森林,其中有不乏需要三个人携手才能合抱的树木。在深秋季节的阳光照耀下,一片绿色的草地上,绿色的草地上散落着树上飘落下来的深浅不一的黄色、红色、紫色的叶子,设计各异的院落错落有序地散建在高低不等的坡地上,远远望去,在通向市中心和 287 高速公路、市区、街区相联结的现代化公路网上,川流不息地奔驰着来自纽约和其他不同州的各类汽车。 就是在这个现代商业气氛十分浓重的中型城市中,有许多历史遗迹。在绿草成荫的小丘下坡一片草坪中央,有一块纪念碑,上面铸有一门属于美利坚建国初期的大炮,炮口对准山坡的小丘。我怀着探秘的心情,走近纪念碑仔细端详 , 原来这是一块查特顿战役( Chatterton Battle )纪念碑,是为纪念华盛顿 1776 年 10 月 28 日在查特顿小丘地区抵御英军入侵而立的。 73 年前的 1928 年 5 月 26 日,纽约州议会通过立法,决定在这里建立纪念碑,并在那里陈列一门当年使用的火跑,碑上写着:“ 1776 年 10 月 28 日在这里发生了怀特普莱斯战役中,英军在郝 (Howe ) 将军的率领下 , 沿布卢克斯河和查特顿山丘右翼,向守卫在查特顿小丘山坡上的华盛顿率领的大陆军发动进攻。大陆军是依据 1776 年 5 月 18 日大陆会议通过的立法创建的。”纪念碑另一面写道:“这门火炮是 1776 年 10 月 31 日华盛顿军队在 Misery 山俘获的。” 由坡下经战斗街 (Battle St.) 往上走去,约摸 200 米和惠特尼街交汇的一个小小的街心公园,旁边立有一块有关怀特普莱斯战役的纪念碑,它是 1915 年由美国革命之女的团体建立的 , 这里也陈列着一门当年华盛顿抗击英军入侵的大炮,炮口对准下坡入侵的英军 , 纪念碑前一面星条旗迎风飘扬。 在查特顿小丘的华盛顿街和战斗街交接处的临下坡火车站方面一侧,也立有华盛顿在 1776 年抗击英军时驻军的遗址的纪念碑,碑文写道:“这里是华盛顿指挥的军队驻地遗址 ,1776 年 10 月 28 日怀特普莱斯战役中 , 他指挥军队在附近抗击郝 (Howe ) 领导的英军。”历史老人已经走过了 224 年,这三处富有纪念意义历史遗址仍然使人们想起当年的战斗情景。 华盛顿领导大陆军在这里抗击英军的遗址远不止这些。在北怀特普莱斯地区 (North White Plains) 有座华盛顿司令部博物馆 (Washington Headquarters Museum) 。要想去那儿 , 得从怀特普莱斯市中心的百老汇大道出发,先到北怀特普莱斯火车站。这段路程开车总共用不了一刻钟。然后,去到弗吉尼亚和拉斐叶特路( Virginia Lafaette Ave. )交界处有座绞拌水泥的施工场地,它的对面有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是一座很普通的民宅,庭院大不过五六十平方米。这就是华盛顿司令部遗址博物馆。 看上去,这个博物馆是县级博物馆,附近居民对这个遗址似乎了解不多。平时并不开放,需要电话预约才会有专人来接待,如果不是在路口有一个华盛顿司令部遗址博物馆的专门标识(上面写着 1776 年 10 月 28 日华盛顿的司令部驻地),大概很难找到这座遗址。根据 AAA 出版的纽约州导游书,这座旧居是怀特普莱斯战役最后阶段的华盛顿的司令部驻地。这座指挥部对于处于建军初期相当困难的华盛顿来说至关重要。正是华盛顿部队在这里经过了冬季休整,取得了可贵的喘息时机,才迎来了 1777 年的战事转折。从北怀特普莱斯的司令部遗址,到怀特普莱斯战斗遗址,完整地勾画了 1776 年怀特普莱斯战役的场面。怀特普莱斯战斗遗址除了查特顿小丘外,在怀特普莱斯市内,也还有两处。 现在的查特顿小丘上,有不少街道是以美国人所熟悉的名字命名的。如莱克星顿街、康科特街,独立街,自由街,杰斐逊街,华盛顿街,萨拉托加街,亚历山大街等。这些名字和美国的独立自由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注意到仅在怀特普莱斯所属的下西切斯特县( Lower Westchester )的街道图上,以华盛顿命名的就有 26 条,以亚当斯( Adams )命名的有 7 条,以杰斐逊( Jefferson )命名的有 12 条,以亚历山大 (Alexander) 命名的有 8 条,以康科特( Concord )命名的 6 条,以自由命名的有 6 条。这说明早期美国人民争取自由和民主的斗争在这里给人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食粮和深刻的影响。 在今天的怀特普莱斯和西郡地区,有 IBM 公司总部和所属好几家办事机构,总部在离怀特普莱斯东北的 684 号高速公路和 128 公路相交处的阿摩克路 (Armonk Rd) 上,它位于西郡机场的正北( Westchester County Airport )。从市中心驱车到 IBM 总部用不了半个小时,高速公路两旁是几十米以至上百米宽的森林隔离带,总部占据了整整一个山头, IBM 像这样的山头在西郡不止一个,在荷松( Hawthrone )、怀特普莱斯等地都有 IBM 的办事机构,这显示西郡在这个遍布全世界拥有 26 万雇员的计算机王国在西郡所处的指挥中心作用。 IBM 所在地是对外封闭式的,没有自动识别卡无法进入总部和其他办事机构,非 IBM 雇员和一般游客无法进入公司了解其信息化运作方式。 另一家世界闻名的大公司百事可乐总部( Pepsico World Headquarters) 所在地,离西郡机场只有 10 分钟的开车路程。 总部和纽约州立购买地大学( SUNY of Purchase )只是一条马路相隔。 总部处于公司所属的庞大的雕塑花园群之中,充分体现了美国超级大公司的企业文化氛围。 该雕塑花园占地 168 英亩 , 人们可以免费进入公司的花园参观游览 , 而公司总部居于花园的中心。 这座雕塑花园名以肯得尔,唐纳德 ,M ( The Donald M. Kendall Sculpture Gardens )命名。肯得尔是百事可乐公司的前总裁和董事长,他设计和构思了雕塑花园式公司,自 1965 年起组织了 45 位本世纪著名雕塑家进行风格各异的雕塑,著名的庭院设计师佩奇,罗素( Russell Page )及其学生高菲奈特,弗朗西斯( Francois Goffinet )在 80 年代进行精心的设计合布局。 雕塑花园由 10 座花园散步在花园中的造型各异的雕塑 35 座群组成。园地最大的特点并不在于有大面积的草地,各具特色雕塑,群芳吐艳的花草和树木,而是因为有一片足有两个足球场大小的湖水,给人创造一种极其宁静幽雅的环境,人们以在这里驻足 , 仔细欣赏各样的雕塑造型,也可以在这里小息 , 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总之,花园式的百事可乐公司总部给人的印象是,超级企业是塑造现代文明的生力军。 在西郡,除了像 IBM 、 Pepsico 这样的超大企业总部,还有菲利浦 · 莫理斯烟草公司 (Philips Morries Co.) 等大公司。这些大公司总部的工作环境都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协调、人与历史文化的交融、以及随之而来的那份和谐。在这样高质量的环境下 , 如果这些公司能够认真发扬美国先哲们在立国初期倡导的创新精神、斗争精神和拼搏精神,那么这些大企业就将更加兴旺发达。 这么好的风水宝地 , 无怪乎 1999 年上半年,打算竞选纽约州参议员的美国前第一夫人希拉里,在西郡布鲁克斯河保护区普莱塞特维尔( Pleasantville Village )的著名富人风景地奇帕奎( Chappaqua )地区购买了新房。克林顿夫妇原来住在阿肯色州的小石城,入主白宫后住在华盛顿, 99 年纽约州民主党参议员莫汉伊尼任期届满,希拉里作为竞选的参议员必须在纽约有居住权才有资格竞选,这就是希拉里千方百计在纽约州物色住地的原因。最后 , 希拉里终于找到位于老房子( Old House )路的奇帕奎小区(邮编为 10570 )的一处地方。 自从希拉里住奇帕奎的消息传出后 , 这个小区就比往常热闹得多了 , 参观的人络绎不绝。而且在希拉里居住地前面始终有一辆联邦调查局的车子停在那里 , 据说有特工人员在那里监控 , 这里禁止照相 , 如果你不守“规矩”在那里停留,或者拍照之类,就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我们不远数十里而来,只能在汽车里缓缓绕第一夫人的家门而过,再到另一条街道上,遥望第一夫人住房的背影,思索着这位前第一夫人会不会在美国政界再掀波澜。 ******************** 怀特普莱斯市的今与昔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6 月 18 日发布 (按: 1999-2000 年间我住在怀特普莱斯市, 2003-2004 年间和 2006 年虽然住在怀特普莱斯市北边的索默斯和康州的丹伯里,但是几乎每周都会来一次怀特普莱斯,这里是去纽约的必经之地,也是去中国超市采购的地方,还是去 IBM 及百事可乐总部的所在地。 “9·11“ 后,这里的地价飞涨,许多在曼哈顿的大公司纷纷向怀特普莱斯市转移,怀特普莱斯市的经济地位也日益凸显了。 本文写于 2000 年 9 月 9 日,载《美国大观》 2001 年第 7 期,有删节。学术交流网发布过。收录于黄安年著《美国纪行 —— 一个中国学者眼中的美国生活》,第 3-7 页,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 年 11 月版。) *************************************8888 怀特普莱斯市,是纽约州最富裕的威斯切斯特县(一译威郡)的中心城市。威郡与纽约大都会正北的布鲁克斯区相毗连。威郡在 2000 年 6 月公布的全美十大富区名录上榜上有名,资产超过 50 万美元的家庭比例占 12.87% 。提起威郡和怀特普莱斯,许多人都知道这里是国际商用机器公司 (IBM )、百事可乐公司 (Pepsico Inc. )等大公司总部云集之地,也是一些金融界富豪以及在纽约曼哈顿地区上班族的中产人士栖息之处。 住在怀特普莱斯的上班族去纽约工作,往往搭乘 MTA ( Metropolitan Transportation Authority )的哈莱姆线( Harlem Line )火车往返于纽约市曼哈顿中心的中央总站和怀特普莱斯之间 , 每天有 75 班次对开,搭乘快车只需一个小时就能往返两地。由于曼哈顿地区停车难且费用昂贵,又有如此便捷价廉的 MTA 火车和四通八达的纽约地铁联结,所以大多数上班族放弃驾驶私车而改乘火车。火车线路沿着历史上著名的布鲁克斯河风景区南北逶迤延伸,沿线各站都是居民集聚的社区中心地。以附近耸立许多高楼大厦为标志的怀特普莱斯火车站是查特顿小丘的居民区和市区的分界线,火车站下交通入口处有一块醒目的提示牌,上面写着: “ 欢迎来到怀特普莱斯 ” 。穿过火车站下的主街就进入了是繁华的市区,它是威郡和怀特普莱斯市的金融、商务、行政中心。从纽约往北通往威郡的近郊铁路,西面还有沿哈得逊东岸由南向北的哈得逊线 , 在向北延伸可以一直通往纽约首府奥伯尼。东面则有与长岛隔海相往的纽黑文线。此外蜂线汽车公司( Bee Line Bus )有几十条线路或者直接和纽约地铁的 6 条线路相联,或者直接驶入纽约市区,使得威郡、怀特普莱斯、整个纽约市联成一片。人们常说美东地区的重大活动,往往是纽约市、紧邻哈得逊河的新泽西地区、威郡和怀特普莱斯三地相互呼应的。 我们在查特顿小丘上的一家美籍黎巴嫩人罗斯老太太所有的颇有古典风味的三层楼房子中,租了第二层住了下来。在这里,我们从深秋一直住到次年初夏,有机会仔细地观察威郡和怀特普莱斯市。布鲁克斯河不过是条小溪,但是十分有名。在纽约市它穿过纽约植物园和布鲁克斯区,流入东河。在威郡,沿布鲁克斯河路是著名的风景区,纽约州自 1925 年起就将布鲁克斯河沿岸 807 英亩的土地开辟为布鲁克斯河自然保护地加以保护。从纽约市到威郡境内长 13.2 英里的快速公路为布鲁克斯河快速路。两旁是茂密的森林隔离带。布鲁克斯河地区曾经是美国开国元勋华盛顿指挥大陆军与英军作战的古战场之一。 1776 年 7 月 10 日 , 纽约州议会曾在这里举行。 在怀特普莱斯火车站的正西前方,布鲁克斯河畔有一块十分开阔的坡地,足有两三英亩,周围是高耸茂密的森林,其中不乏三个人携手才能合抱的大树。在深秋季节的阳光照耀下,绿色的草地上散落着从树上飘落下来的深浅不一的黄色、红色、紫色的叶子。那些五颜六色的叶子间掩映着设计各异的院落身影 , 它们被各种色彩斑斓的树木所包围 , 错落有序地散建在高低不等的坡地上,远远望去,那些山坡起伏纵横交错的道路 , 在通向市中心和 287 高速公路、市区、街区相联结的现代化公路网上,川流不息的来自纽约和其他各州的各类汽车在奔驰。尤其引人注目的是 , 就是在这个现代商业气氛十分浓重的中型城市中,有许多历史遗迹。在绿草成荫的小丘下坡一片草坪中央,有一块纪念碑,上面铸有一门属于美利坚建国初期的大炮,炮口对准山坡的小丘。我怀着探秘的心情,走近纪念碑仔细端详 , 原来这是一块查特顿战役( Chatterton Battle )纪念碑,是为纪念华盛顿 1776 年 10 月 28 日在查特顿小丘地区抵御英军入侵而立的。 73 年前的 1928 年 5 月 26 日,纽约州议会通过立法决定在这里建立纪念碑,并在那里陈列一门当年使用的火跑,碑上写着: “1776 年 10 月 28 日在这里发生了怀特普莱斯战役,英军郝 (Howe ) 将军的率领下 , 沿布朗克斯河和查特顿山丘右翼进攻守卫在查特顿小丘山坡上的华盛顿率领的大陆军,这支军队是依据 1776 年 5 月 18 日大陆会议通过的立法创建的。 ” 纪念碑另一面写道: “ 这门火炮是 1776 年 10 月 31 日华盛顿军队在 Misery 山俘获的。 ” 由坡下经战斗街往上走去,约摸 200 米和惠特尼街的交汇点有一个小小的街心公园,旁边立有一块有关怀特普莱斯战役的纪念碑,这是 1915 年由美国革命之女团体建立的 , 也陈列着一门当年华盛顿抗击英军入侵的大炮,炮口对准下坡入侵的英军 , 纪念碑前一面星条旗迎风飘扬。在查特顿小丘的华盛顿街和战斗街交接处的临下坡火车站方面一侧,立有华盛顿在 1776 年抗击英军时驻军的遗址的纪念碑,碑文写道: “ 华盛顿指挥的军队驻地遗址 ,1776 年 10 月 28 日怀特普莱斯战役中 , 他指挥军队在附近抗击郝领导的英军。 ” 历史老人已经走过了 224 年,这三处富有纪念意义历史遗址使人们想起当年的战斗情景,仍然使人流连忘返。 华盛顿领导大陆军在这里抗击英军的遗址远不止这些 , 在北怀特普莱斯地区有座华盛顿司令部博物馆。要想去那儿,得从怀特普莱斯市中心的百老汇大道出发到北怀特普莱斯火车站处,这段路程开车用不了一刻钟。然后,去到弗吉尼亚和拉斐叶特路交界处有座绞拌水泥的施工场地,它的对面有一个很不起眼的民宅,庭院大不过五、六十平方米。这就是华盛顿司令部遗址博物馆。看上去,这个博物馆是个县级博物馆,附近居民对这个遗址似乎了解不多。博物馆平时并不开放,需要电话预约才会有专人来接待,如果不是在路口有一个华盛顿司令部遗址博物馆的专门标识(上面写着 1776 年 10 月 28 日华盛顿的司令部驻地),大概很难找到这座遗址。这座旧居的原来主人是米勒,伊莱贾( Elijah Miller House ),是怀特普莱斯战役最后阶段的华盛顿的司令部驻地。这座指挥部对于处于建军初期相当困难的华盛顿来说至关重要。华盛顿部队正是在这里经过了冬季休整,取得了可贵的喘息时机,才迎来了 1777 年的战事转折。从北怀特普莱斯的司令部遗址,到怀特普莱斯战斗遗址,完整地勾画了 1776 年怀特普莱斯战役的场面。怀特普莱斯战斗遗址除了查特顿小丘外,在怀特普莱斯市内,还有两处。现在的查特顿小丘上,有不少街道是以美国人所熟悉的名字命名的。如莱克星敦街、康科特街,独立街,自由街,杰斐逊街,华盛顿街,萨拉托加街,亚历山大街等。这些名字和美国的独立自由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注意到仅在怀特普莱斯所属的下威郡的街道图上,以华盛顿命名的就有 26 条,以亚当斯( Adams )命名的有 7 条,以杰斐逊( Jefferson )命名的有 12 条,以亚历山大 (Alexander) 命名的有 8 条,以康科特( Concord )命名的 6 条,以自由命名的有 6 条。这说明早期美国人民争取自由和民主的斗争在这里给人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美国历史文化和进入网络时代的人民生活有着什么样的关联,人们往往不太关注它,而如果我们细心寻求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和承继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对于网络时代的发展无疑是很有意义的。在走向 21 世纪网络时代的今天,人们更加需要独立思考的创新精神,需要扩大经济、信息、政治、文化和思想自由的斗争精神,需要华盛顿开国元勋们为创业立国的拼搏精神,这种精神在今天远没有过时。我注意到,每天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擦过这些纪念碑,有的凝视着这些纪念碑在思索着什么,有的则根本没有注意到它们的存在,但是纪念碑所提示人们的精神是不朽的。 今天的在怀特普莱斯和威郡地区,有 IBM 公司总部和所属好几家办事机构,总部在离怀特普莱斯东北的 684 号高速公路和 128 公路相交处的阿摩克路上,它位于威郡机场的正北。从市中心驱车到 IBM 总部用不了半个小时,高速公路两旁是几十米以至上百米宽的森林隔离带,总部占据了整整一个山头, IBM 拥有这样的山头在威郡不止一个,在荷松、怀特普莱斯等地都有 IBM 的办事机构,显示这个遍布全世界拥有 26 万雇员的计算机王国在威郡所处的指挥中心作用。 IBM 所在地是对外封闭式的,没有自动识别卡无法进入总部和其他办事机构,非 IBM 雇员和游客自然也无法进入了解信息化公司的运作和观赏公司的所在山头美景。 另一家世界闻名的大公司百事可乐总部所在地,离威郡机场只有 10 分钟车程。在怀特普莱斯东面的普切斯地区 , 距离怀特普莱斯市中心驱车不超过一刻钟。总部和纽约州立普切斯大学( SUNY of Purchase )只是一条马路相隔。总部处于公司所属的一个庞大的雕塑花园群之中,充分体现美国超级大公司的企业文化氛围。该雕塑花园占地 168 英亩人们可以免费进入公司的花园参观游览 , 而公司总部居于花园的中心。雕塑花园由 10 座花园和散布在大花园中的造型各异的 35 座雕塑群组成。各具特色雕塑,群芳吐艳的花朵,而且还有一片足有两个足球场大小的湖水,给人创造一种极其宁静幽雅的环境。人们可以在这里驻足,仔细欣赏各式各样的雕塑造型,也可以在这里小憩,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花园式的百事可乐公司总部给人的印象是,现代超级企业,是塑造现代文明的主力军。 在威郡,除了像 IBM 、百事可乐这样的超大企业总部,还有闻名全美的菲利浦 · 莫理斯烟草公司 (Philips Morris Co.) 等大公司。这些大公司总部工作环境都强调了人和自然的协调、人和历史文化的交融,以及随之而来的那份和谐。在这样高质量的工作环境下,如果这些公司认真发扬美国先哲们在立国初期倡导的创新精神、斗争精神和拼搏精神,那么,这些大企业将会更加兴旺发达。 这么好的风水宝地!无关乎 1999 年上半年,打算竞选纽约州联邦国会参议员的美国前第一夫人希拉里,在威郡布鲁克斯河保护区普莱塞特维尔的著名富人风景地奇帕奎地区购买了新房。从怀特普莱斯火车站再向北六站就到达这里,如果驾驶汽车也不用超过半个小时,到达 IBM 总部用不了十来分钟。自从希拉里住奇帕奎的消息传出后 , 不仅这个小区就比往常热闹得多了 , 怀特普莱斯也在当代政治生活中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写于 2000 年 9 月 9 日 , 载《美国大观》 2001 年第 7 期,有删节 ) 附图 20 幅均为即时拍摄。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3410
个人分类: 美国纪行见闻(09-11)|2824 次阅读|0 个评论
狗道主义(2001年5月《美国大观》版)
热度 1 黄安年 2011-6-24 07:16
狗道主义(2001年5月《美国大观》版)
狗道主义( 2001 年 5 月《美国大观》版)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6 月 24 日发布 (按 : 载于《美国大观》 2001 年第 5 期第 20-21 页;并在《作家文摘》第 12 版《域外风采》, 2001 年 6 月 12 日摘发;以《宠物公墓》为题,收录于 《美国纪行 —— 一个中国学者眼中的美国生活》第 65-69 页(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 年 11 月版)。《从 100 年前的美国宠物公墓说开去 —— 一个中国学者眼中的美国生活》(之四),《人民政协报》, 2006 年 2 月 13 日 C2 版刊登。附图片 4 张 , 翻拍自《美国大观》。) *********************** 说起美国的 “ 狗文化 ” 和 “ 狗道主义 ” 我是久有所闻, 1991 年在美国纽约州首府目睹了美国人对狗确是有着非同一般的情感。不过那时生活在大学圈内,对于一般老百姓心目中狗的价值和地位还是了解不深。 1999 年秋至 2000 年夏,我住在纽约州的西切斯特县的怀特普莱斯市住了大半年,算是了解了美国的 “ 狗道主义 ” 。 我们住在 1776 年华盛顿领导抗英查特顿小丘战役的制高点上, 1925 年起这里是著名的布鲁克斯河自然保护地的一部分。从制高点往下就是中央大道 , 从这里可以直接通向纽约曼哈顿地区的中央公园,和查特顿小丘地区紧邻的是哈特斯戴尔地区。 1999 年 11 月 9 日,我们从住所出发一刻钟光景就走到华盛顿街和中央大道的交口处,发现这里有一座 1896 年建立的宠物公墓( Hartsdale Pet Cemetery ),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 12 月 18 日圣诞节前,我又再次来到宠物公墓前细心观察节前的变化。 这座宠物公墓在 1996 年 9 月 26 日,经热心宠物者捐资专门立碑。墓碑称这座公墓为 “ 美国第一座和最有威望的宠物公墓,也是美国第一个宠物埋葬场。埋葬在这里的宠物,都标有狗名、生卒年月日,有的还有照片,一般狗龄都在 20 年内,墓碑均相当的精制,绝不亚于人的墓碑,看来,这里很讲 “ 狗情 ” ,很重 “ 狗道主义 ” 。 今天我们还看见有一位女士为狗送葬,丧葬工人抬着狗的棺木到丧葬办公室等候狗主人来办理埋葬事务。我们绕着宠物墓群转了一圈 , 估计在这里埋葬的爱犬和其他宠物 ( 除了猫 ,98% 以上都是狗 ), 估计有 5000 条,工作人员也证实了我们的估计。 公墓的正门,面对中央大道,进去 15 米左右,有一座很高墓地,上面还高高飘扬着星条旗,下面是受到国葬礼遇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国捐躯战犬,纪念碑上刻有献词铭文: “ 铭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勇的战犬斯蒂维西斯 · 伦得尔德,狗作为人们最忠实的朋友,对公众的贡献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 ,一条狗在美国受到如此隆重的礼遇,实在是狗的大幸。 在这座宠物公墓里 , 每座宠物墓里埋葬的宠物 1-7 个不等 , 平均数在 2 个左右。由于圣诞节即将来临,宠物受到格外的怀念和关照,这里已经是一片墓中宠物和主人共度节日的难忘场景。 我见到一位美国妇女领着一条狗并带着花圈来到她前几年曾葬在这里的狗墓前,虔诚地献上花圈,插上一面旗帜,并深情地用手抚摸着狗墓。我还注意到在几千座狗墓前多了不少刚刚摆放的鲜花、圣诞花圈和为圣诞节的到来准备的各种装饰品,估计这类特别纪念的装饰不下 100 多处。此外,狗墓的管理人员专门为某些狗墓插上颜色不同的小旗帜,宠物墓呈现了一片节日气氛。 我仔细地观察了一些狗墓上的墓志铭,颇为感人。如一座墓志铭写道 :“ 我们知道,总有一天我们会重逢的,再见吧,我的亲爱的 ” 。另一座墓志铭写道: “ 我们的孩子 1982-1997” 墓旁安放圣诞老人、安琪儿和圣诞花。另外两只合葬的宠物墓志铭写道 “ 你们永远萦绕在我们的心坎里 ” 。还有一座墓志铭写道 :“ 你是属于我们的,你走了,但是你和我们在一起,我们永远想念你! ” 有一座宠物墓很有特色,主人公用绢花做成的十分精致的星条旗图形覆盖在墓前,显示宠物主人别具匠心。像这样的墓志铭在这里是很多的。我注意到这座宠物墓虽然始建于 1896 年,但是大多数的宠物葬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1980 年代以来的,则更多了。 虽然这里的宠物多,但是沿街却很少发现宠物的废弃物。因为这里有严格的立法规定。我在多处路旁看到醒目的告示意牌:“法律规定 , 保持你的狗的干净 , 否则罚款 25 美元”。在闹市区则要“罚款 100 美元”。 中美文化差异很大,相互了解是沟通的必要前提。我读过刘景源先生 1999 年 7 月 23 日在网上发表的文章《狗与人》,比较了中美人民对狗的不同理解,很有启发,先摘录如下与各位分享。 “狗通人性,可以帮主人牧羊,可以训练成猎犬、警犬和盲人导路狗,还可帮主人看家,特别是在主人孤独的时候可以陪伴他们,而且忠心耿耿,从不负人。所以西方人视狗为人类的朋友,甚至有些西方人爱狗胜过爱人,宁愿弄条狗来作伴也不嫁娶那负心人,连死后也将万贯家产留给爱犬。 虽然在中国狗也有与在西方国家相同的用途。但狗在中国人眼里的名份和地位就要低得多。我们中国人认为狗就是狗,怎么能同人相提并论?更别指望狗会成为中国人的朋友。所以如果你恨某个人就将她(他)骂成狗,让他(她)呆到狗的行列里去。可见狗不但成不了朋友,简直就是敌人的化身。 鲁迅在同他的对手对骂时,就将他的对手骂成 ‘乏走狗’。像鲁迅这样文笔犀利的大文豪,要找一两个骂人的词儿实在是易如反掌,而他偏偏挑中了“走狗”这词儿,可见走狗在人们的眼里实在不是个好东西。再在前面加上若干个贬义定语就成了骂人的顶级用语,恶毒且不失身份。” “正因为狗同人的关系密切,所以在中文里面用狗来形容人的词就很多。且绝大多数关于狗的词都是十足的贬义词。比如骂仗势欺人的人为狗仗人势。有人不太地道就称他狼心狗肺,一听就知道被骂者不是善主,从来不用特别说明狗的肺为什么就坏。如果有人交了不三不四的朋友。就称他们是狐朋狗友。为坏人出主意的人则称为狗头军师。连狗的动作也弄来形容坏人,比如狗急跳墙,摇尾乞怜。狗的爱好也拿来骂恶习难改的人,叫狗改不了吃屎。可见凡是同狗沾边的,名声就不会好。” “可是,有些词如果放到西方文化里面恐怕就不好理解,甚至会让人理解成相反的意思。比如猪狗不如这个词儿,在忆苦思甜那阵儿就常常被用来形容工人和贫下中农在旧社会的悲惨生活。本意是说工人和贫下中农吃得如何差,所以又有一个更加直接的说法就叫吃的是猪狗食。如果这话让人直接译成英文拿到西方去,肯定他们丝毫不会同情我们旧社会的工人和贫下中农,而有人还会羡慕我们那时的生活水。平高。因为他们的超级商场货架上的狗食和狗的专用品之讲究不比人的差。他们的狗一个个喂得膘肥体壮,为了狗们的健康,狗的主人除了注意选用健康食品之外,还会定期带狗出来散散步,让狗消耗掉多余的能量。所以我们这些带狗的词如果不加解释直译到西方,很难保证他们不会理解偏了。” “西方人视食狗为野蛮残忍之举,而我们中国人则认为狗肉为一美食,即使那些家养名犬作宠物的豪富,也不会拒绝餐桌上香喷喷的狗肉。那是因为西方人和中国人对狗的看法有着这些根本不同。西方人认狗作友,当然就不会将狗朋友吃掉。而狗在我们中国文化里永远跳不出兽类这个圈子,与牛羊并无差异,为何不能杀而烹之!” 看来关于狗的文化或者宠物文化还真得注意才是。 ************************** 从 100 年前的美国宠物公墓说开去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3 月 12 日发布 另一座宠物墓墓志铭写道 :“Tubby,1950.3.6-1963.6.25. 你是属于我们的,你走了,但是你和我们在一起,我们永远想念你! ” 有一座宠物墓很有特色,主人公用绢花做成的十分精致的星条旗图形覆盖在墓前,显示宠物主人别具匠心。像这样的墓志铭在这里是很多的。我注意到这座宠物墓虽然始建于 1896 年,但是大多数的宠物葬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80 年代以来的,则更多了。这种宠物文化现象很值得我们注意和思考。 在怀特普莱斯市不仅有多家宠物商店,而且大凡超级市场都有专买宠物食品的专柜。宠物有病有专门的宠物医院,生老病死的一条龙服务相当的到位。我每天有早起晨练的习惯,在美国每天清晨最先遇到遛狗的主人及其宠物,独自晨练的人倒不多见。虽然这里的宠物多,但是沿街却很少发现宠物的废弃物。因为这里有严格的立法规定。 中美文化差异很大,相互了解是沟通的必要前提。我注意到刘景源先生 1999 年 7 月 23 日发表网上关于《狗与人》的文章中,比较了中美人民对狗的不同理解,很有启发,他说。 “ 狗通人性,可以帮主人牧羊,可以训练成猎犬、警犬和盲人导路狗,还可帮主人看家,特别是在主人孤独的时候可以陪伴他们,而且忠心耿耿,从不负人。所以西方人视狗为人类的朋友,甚至有些西方人爱狗胜过爱人,宁愿弄条狗来作伴也不嫁娶那负心人,连死后也将万贯家产留给爱犬。虽然在中国狗也有与在西方国家相同的用途。但狗在中国人眼里的名份和地位就要低得多。我们中国人认为狗就是狗,怎么能同人相提并论?更别指望狗会成为中国人的朋友。所以如果你恨某个人就将她(他)骂成狗,让他(她)呆到狗的行列里去。可见狗不但成不了朋友,简直就是敌人的化身。鲁迅在同他的对手对骂时,就将他的对手骂成 ‘ 乏走狗 ’ 。象鲁迅这样文笔犀利的大文豪,要找一两个骂人的词儿实在是易如反掌,而他偏偏挑中了 “ 走狗 ” 这词儿,可见走狗在人们的眼里实在不是个好东西。再在前面加上若干个贬义定语就成了骂人的顶级用语,恶毒且不失身份。 ” “ 正因为狗同人的关系密切,所以在中文里面用狗来形容人的词就很多。且绝大多数关于狗的词都是十足的贬义词。比如骂仗势欺人的人为狗仗人势。有人不太地道就称他狼心狗肺,一听就知道被骂者不是善主,从来不用特别说明狗的肺为什么就坏。如果有人交了不三不四的朋友。就称他们是狐朋狗友。为坏人出主意的人则称为狗头军师。连狗的动作也弄来形容坏人,比如狗急跳墙,摇尾乞怜。狗的爱好也拿来骂恶习难改的人,叫狗改不了吃屎。可见凡是同狗沾边的,名声就不会好。 ”“ 可是,有些词如果放到西方文化里面恐怕就不好理解,甚至会让人理解成相反的意思。比如猪狗不如这个词儿,在忆苦思甜那阵儿就常常被用来形容工人和贫下中农在旧社会的悲惨生活。本意是说工人和贫下中农吃得如何差,所以又有一个更加直接的说法就叫吃的是猪狗食。如果这话让人直接译成英文拿到西方去,肯定他们丝毫不会同情我们旧社会的工人和贫下中农,而有人还会羡慕我们那时的生活水平高。因为他们的超级商场货架上的狗食和狗的专用品之讲究不比人的差。他们的狗一个个喂得膘肥体壮,为了狗们的健康,狗的主人除了注意选用健康食品之外,还会定期带狗出来散散步,让狗消耗掉多余的能量。所以我们这些带狗的词如果不加解释直译到西方,很难保证他们不会理解偏了。 ”“ 西方人视食狗为野蛮残忍之举,而我们中国人则认为狗肉为一美食,即使那些家养名犬作宠物的豪富,也不会拒绝餐桌上香喷喷的狗肉。那是因为西方人和中国人对狗的看法有着这些根本不同。西方人认狗作友,当然就不会将狗朋友吃掉。而狗在我们中国文化里永远跳不出兽类这个圈子,与牛羊并无差异,为何不能杀而烹之! ” 看来关于狗的文化或者宠物文化还真得注意才是。在美国有宠物公墓,在中国不知道有没有为宠物专门设立的公墓,美国对宠物的管理有相当健全的建制,包括规范化管理、宠物食品、宠物医院等,中国要引进美国的经验,恐怕不是仅仅靠养几个宠物来显示身份或休闲。 喜爱宠物文化在美国的中产阶层中不算少见,但是没有想到在北京的一些社区养狗、宠狗现象却迅速蔓延,新华网 2005 年 07 月 12 日发表文章《我国城市 “ 狗患 ” 问题严重 “ 狗患 ” 纠纷暴增》文章称 “ 与北京市平均几个家庭拥有一条狗相比,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平均一个家庭就有三四条狗,但这些城市并没有出现 ‘ 狗患 ’ 。原因就在于养犬人素质较高,大家形成了成熟、文明的养犬行为规范。可以说,没有不合格的狗,只有不合格的狗主人。 ” 想不到 “ 狗患 ” 已经成为观察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不大不小话题。在北京市最大的适用房社区居然 “ 遛狗 ” 也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随着宠物的增多,人狗杂居,对于宠物的管理需要随时跟上,然而我很少看到社区对于宠物的严格管理。这个社区狗多、宠物医院多,街面狗屎多,狗主人 “ 宠 ” 狗、宠物医院 “ 宠 ” 钱,社区物业管理部门却没有任何 “ 管好自己的宠物及其排泄物 ” 的警示牌,也无违者罚款的规定。社区的布告栏上张贴《居民公约》和《公德四字》歌,但对 “ 狗患 ” 只字未提。在所见的 “ 遛狗 ” 者中,随身带有排泄物口袋的几乎不到 5% 。许多 “ 遛狗 ” 者在众目睽睽之下居然听任狗东西随地拉屎,不加处理扬长而去。一天傍晚,在一家动物医院门口,笔者就目睹从医院走出的人员领着狗东西在门口马路上拉了三段狗屎后不做任何处理,就带着狗兴高采烈地回到动物医院里。一次晨练时在最初 500 米的路程上就见到 38 条狗,狗主人全部都没有随身带有收集废弃物的口袋。弄得不好,踩上臭狗屎,实在令人腻味。这种现象与建设文明社区显然很不相称。 8 月 23 日京华时报报道《天通苑 9 条宠物犬遭毒杀》,可见管理部门是到了切实负起责任来的时候了。 “ 宠物 ” 管理从购买、抚养、治疗、丧葬需要一条服务,既然是视为家人一份子的 “ 宠物 ” ,那么如何处理好 “ 宠物 ” 同样也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如果没有它们适当的永眠之地,不仅有失 “ 宠物 ” 的身份,而且后患无穷。在我看来,不管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把宠物管好总是不坏的注意,凡是有宠物的主人管好自己的宠物也是文明社会的需要。看来建设文明社会不得不重视对宠物的管理。 (写于 2000 年 2 月 5 日,载《美国大观》 2001 年第 5 期, 2005 年 8 月 18 日增补 , 载于黄安年著《美国纪行 —— 一个中国学者眼中的美国生活》, 2005 年 11 月,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 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 / 美国问题观察 /2006 年 1 月 29 日转发 下图 1.1999 年 11 月 9 日摄于美国纽约州威郡 White Plains 市哈特斯戴尔宠物公墓( Hartsdale Pet Cemetery )正门墓地,上面还高高飘扬着星条旗,下面是受到国葬礼遇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国捐躯战犬( War Dog of 1914-1918 )。 2. 图为 1896 年建哈特斯戴尔宠物公墓。 3. 图为哈特斯戴尔宠物公墓一角。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524
个人分类: 美国纪行见闻(09-11)|3781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2: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