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absolute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absolute

相关日志

[转载]箭头的方法
freshair928 2017-4-24 22:59
• 第一步:画一根线条,选择自选图形 - 线条 - 直 线 。 • 第二步:选择线条,右击鼠标,点击编辑定 点,再右击鼠标点击曲线段,这时候可以随意 弯曲线条,弯曲成自己想要的弧度 • 第三步:点击右键,设置自选图形格式,后端 形状,选择箭头,把粗细调为 20 磅,颜色选择 青绿。确定即可!
67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印尼男子失踪24小时后被发现遭蟒蛇吞食
ericmapes 2017-3-30 19:24
印尼男子失踪24小时后被发现遭蟒蛇吞食 2017-03-3007:35:00 奇门说客 http://mini.eastday.com/a/n170330073507486.html?qid=heinotetips 印尼男子失踪24小时后被发现遭蟒蛇吞食 2017-03-3007:35:00 奇门说客 据BBC报道,上周日(3月26日),印尼苏拉威西岛,一名25岁男青年在自家地里收割棕榈油失踪,24小时后,他被发现死在一条蟒蛇体内。 http://mini.eastday.com/a/n170330073507486-2.html 这名男子名叫Akbar,失踪24小时后,村民向警方报了案。警方告诉BBC记者,在寻找Akbar时,他们在棕榈种植园内发现一条巨大蟒蛇,他们怀疑蟒蛇吞没了这名男子。 http://mini.eastday.com/a/n170330073507486-3.html 这条网状蟒蛇,长度为7米,被切开后果然发现了Akbar的尸体。网状蟒蛇是世界上最长的爬行动物之一,在吞噬猎物之前,通常会先将其窒息。 http://mini.eastday.com/a/n170330073507486-4.html 虽然蟒蛇吞噬动物的情况时有发生,但它们很少杀死人类。它们通常会避开人类活动区,不过棕榈油种植园可能被它们视作“狩猎场”。
个人分类: 杂谈|39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李嘉诚:有三种钱 你花得越多就赚得越多
xinliscau 2015-6-24 21:28
李嘉诚:有三种钱 你花得越多就赚得越多 世界上有三种钱非常奥妙,你花得越多,就赚得越多。这是学校老师不会教的事,让我们来看看有哪三种: 第一种钱,投资自己,自我成长。 学习的钱一定要花!如果我们把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从美国抓到非洲,并且不给他一毛钱花用,相信很快的,比尔·盖茨还是会有钱,因为他所有的本钱就是他头脑里的智慧。换句话说,把钱投资自己的头脑上,是最安全的理财,到哪里都不会饿肚子。 也许很多人会反驳:“连三餐都吃不饱了,负债累累,哪里有钱再去学习呢?而且学习也不见得立刻就看得到效果!”这样的人永远都不会把钱投资自己的脑袋,事实上,如果真的一贫如洗,头脑正是东山再起的最大本钱,更应该好好投资在这里才对,因为脑袋穷,人生就会穷。 于是我们看到周遭好多人终其一生都在为钱所苦,永远在补金钱的黑洞,实在是因为他们没有看清事实。如果只顾看眼前,而没有站高一点往后看,一辈子恐怕很难有翻身的机会。 人生中的困境,是你前世未完成的功课,一定要通过自我摸索与自我学习,才能突破与跃进。聪明的人懂得通过学习以别人的经验为借镜,避免自己重蹈覆辙多走冤枉路。所以,我的看法是,学习的钱一定要舍得花,哪怕借钱来投资自己都是值得的,因为它一定会有窗口让你再把钱赚进来。 把钱投资在自己的头脑上,是最安全的理财,到哪里都不会饿肚子。 所以,如果你也面临人生的难题,一定要记得,好好栽培自己是永远不嫌迟的。随时都可以开始!可能很多人会说没钱,事实上会有这样说法的人一定花了不少冤枉钱,假如有想改变的心,却连一点点的学费都没有行动力,这样的人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真正的困难时,会有足够的能力去超越吗?要知道,真正的难关比这大过千百倍,小处都克服不了,人生如何能翻转成功呢? 学习的花费看得见,也有限,但花在社会大学里的学费却可能让我们倾家荡产,甚至招致生命的危险。所以,一样要学习,不如把学费交给有智慧的人引导我们,而不是把钱砸在学费高昂的社会大学里。聪明的你,一定要领悟这个道理。 第二种钱,“孝天的钱一定要花”。 也就是孝顺爸爸妈妈的钱一定要给。也许有人会认为当自己连吃穿都不够用,而且还负债累累时,根本没有办法定期给父母亲零用钱;也有人会说家里又不缺钱,爸妈都说自己够用,不用拿钱回家呀! 不管你的父母经济情况如何,在我的观念里,孝顺爸爸妈妈的钱是一定要定时定量给予的。我在演讲时常说再怎么穷,一个月也要挤出2000块来孝敬父母!想想看,你的父母会不会因为负债、缺钱就不抚养你?他们再怎么穷,还是把你抚养长大,不是吗?所以现在你回报他们也是应该的,怎么可以有钱才给父母,没钱就不奉养呢? 其实,你或许不知道,父母就是我们的天时,我们与父母的互动可以累积天时的能量,一个人如果没有天时,这一辈子做任何事都无法顺利。所以,换个角度来看,孝顺父母的钱不只是为了父母好,同时也是为了自己啊! 如果你不相信,不妨观察一下周遭环境,看看那些一年换24个老板的年轻人,是不是往往也都不太孝顺?那些从年轻开始,做什么赔什么,做什么都失败、不顺利的人,跟父母的沟通一定有障碍;相反的,再看看台湾一些成功的大企业家,例如王永庆先生、郭台铭先生、高清愿先生、蔡宏图先生……是不是都是事亲至孝呢?甚至也有调查报告指出,全球前五百大的企业家,个个都是孝顺的人物啊! 请永远记得,哪怕你负债累累,孝顺父母的钱绝对不能省。不论你的生命正处在什么阶段,人生正逢什么关卡,请你永远要记得,哪怕你负债累累,孝顺父母的钱绝对不能省。 他们可以咬紧牙根把我们养大,为他们再多负担这一点钱也是应该的。万一你还没有赚钱的能力或没有收入,没有办法用金钱来孝敬父母,也要记得,至少要“顺天”。我的意思是,当你和父母意见相左时,尽量用柔顺、平和的方式跟父母沟通。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很少有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没有期待,尽管有时沟通的方式让我们难以接受,也要试着体谅父母的成长背景,因为他们不懂如何用比较客观的方式表达内心的话,这是时代背景不同使然,要改变老人家的想法很难,不如调整自己来顺应他们。所以,如果没有办法“孝天”,至少要“顺天”。 第三种钱,回馈的钱一定要花。 包括回馈社会及回馈我们身边的人。畅销书《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罗伯特·T·清崎先生说,他的富爸爸深信钱是要先付出才会有回报的,因此,在年轻时就养成习惯,无论再困难都要定期捐出一点钱来回馈社会,于是他越来越富有。而穷爸爸总是说,只要有多余的钱一定捐出来,然而终其一生,他始终都没有多余的钱。 我常想,无论如何再穷,世上都有比自己更不幸的人,因此要尽量养成回馈社会的好习惯。一般我会建议,有负债的人可以捐出月收入的2%,比如月入2万元,2%就是400元;而没有负债的人可捐至少5%,以月入2万元来算,就是1000元。 下次当看到如此辛劳在为生活打拼的人,一定要有敬佩疼惜的心,常常去试想或许我们的小小消费,就能成就他们全家的温饱与快乐。当我们的念头总是在正向的意念里循环,你所慷慨解囊的十几、二十元,与王永庆先生、郭台铭先生所捐献的一百万、两百万,是一样的功德。如果你是一个赚钱的老板,别忘了今天的成功是员工共同打拼的成果,回馈他们也是应该的。比如一些上市公司通常都会把利润提出一定比例,回馈给员工当福利,这就非常值得称许。我相信这些老板知道这些钱是循环的,最后一定会回馈到原点。 无论如何再穷,世上都有比自己更不幸的人。 如果你实在穷得一塌糊涂,真的没有办法用金钱来回馈,那就请你好好回馈你的公司吧!想想,现在经济也不景气,无论薪水再差,工作量再大,至少也让我们有一份温饱的收入,所以要抱持感谢的心情,用心去做好每一件工作,并且和主管和平相处,不要处处做对。虽然有些主管常有不合理的要求,实在难相处,只要换个角度,把它当做是淬炼自我能力和涵养的好机会,也是一种收获!
个人分类: 转载社区|1798 次阅读|0 个评论
陪孩子玩机器人感觉真好!抽时间可以尽量试一试
yangxintie1 2015-1-19 00:14
机器人套件使得机器人装配和编程都傻瓜化了,只要能插在一起,就一般错不了。鼠标在编程菜单里面点选,拖动就可以完成编程。对于孩子既能够起到娱乐作用,有能够提高他们对自主学习的兴趣。 下面用过的几款,都有现成编好的程序存在机器人的主机芯里面,装起来,哪怕不学编程,一按开机也能跑。 复杂一点,有很多编好的程序在程序库里面,可以任选一个从计算机输入进机器人微机板里面,一按启动按钮就能够跑起来。 编程序也傻瓜化到很轻松的地步,用鼠标点开菜单,选择想要的操作,把如同左转,右转,前进,后退,等指令拖进运行控制图里面,就算编了程序了,这些让孩子和代码,指令暂时脱钩,用图形按钮选择运行次序和运行内容,使得他们学习用鼠标拖动编程序就和玩耍一样: 试了一下,两个八九岁的孩子,简单讲解一下怎么拖动想玩的内容进入指定的次序,对他们并不难,一个上午就掌握了。 什么基本模块,以及形成舵机或者电机左转,右转,前进,后退,延时N毫秒,打开端口,接受端口,送达端口,循环,判断,子程序转移,这些指令,以及用这些指令编程。然后给微机通过串口读进汇编指令,好像都不困难。 甚至红外遥控,超声遥控,无线电遥控,以及和手写屏幕的显示和触摸屏手写指令的输入,他们对此更有兴趣,都能够掌握,乐此不疲。 我们现在都老了,有机会陪孩子,陪孙子玩一玩电路好,互联网这么发达,没有多少时间,能够通过互联网,在一起玩机器人更好。 发几个片片,看看孩子们如何很感兴趣的挤在一起讨论,程序该如何拖动(编译)?最早买的电子积木建议买湖北的王老师电子积木,后来见到科技之星机器人也不错,但最近发现 汇博士积木机器人 更适合孩子,更结实,简单,素材也更丰富。 第一个片片是五岁前的小孩子,站在凳子上玩电子积木,津津有味,自得其乐, 第二个是八岁了,玩机器人,在“研究”和讨论编程,用鼠标拖着做编程,孩子们的智商足够了。 最后发一个汇博士淘宝上网购地址: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2013.1.0.0.vZ0FQYid=19600497833 他的编程菜单带彩色,更简单: 当然我这里主要是说陪孩子玩,但是也并不排斥玩出新意,大家也可以找一找用汇博士模拟打印机的录像。就知道用这些原件改一个三维打印机也不是难事情。玩儿大发了觉得这套积木还不够胃口, 比如玩一个四螺旋桨的平台,或者模拟什么其他的东西, 你会觉得还不如拿自己废手机当控制机呢,前面说得仅仅是启蒙第一步,也是追重要的一步 这里有积木机器人的视频: 百度视频 汇博士积木机器人 http://v.baidu.com/v?s=8word=%22%BB%E3%B2%A9%CA%BF%BB%FD%C4%BE%BB%FA%C6%F7%C8%CB%22fr=ala11 用积木组建的会写字、画画的机械臂。你见过吗?积木机器人—在线播放—优酷网,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UxMjExMTEy.html 汇博士积木机器人作品展示--优酷3G http://3g.youku.com/smartphone/app/qq/video.jsp?vid=XNjQ2NDgzNDg0
个人分类: 胆剑篇|3361 次阅读|1 个评论
http://nianjian.xiaze.com/tags.php?/%E4%B8%AD%E5%9B%BD%E7%
xuehuaju 2014-9-6 00:04
 http://nianjian.xiaze.com/tags.php?/%E4%B8%AD%E5%9B%BD%E7%A4%BE%E4%BC%9A%E4%BF%9D%E9%9A%9C%E5%8F%91%E5%B1%95%E6%8A%A5%E5%91%8A/1/13409932959/ 夏泽网 夏泽网
250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食药监总局:“好利来”等27批次月饼不合格
gdn 2014-9-2 03:18
今年月饼因中央整风流行经济型 高端礼盒采购下降 相关专辑 推荐视频: 湖北一男子闯小学砍杀多名师生 收起视频 今年月饼因中央整风流行经济型 高端礼盒采购下降 播放:18493 湖南一中学军训教官与师生冲突 40多人受伤 播放:8034861 北京动物园原副园长涉贪千万元 辩解开黑车做兼职 播放:2105609 冰岛火山爆发在即 欧洲航空“压力山大” 播放:1203431 马航机长性侵乘客视频遭公开 女乘客讲述遇害经过 播放:2638501 英国东北部现30米宽神秘天坑 深不见底 播放:1587501 江苏常熟一男子公交车上抽烟遭劝 连抽司机12巴掌 播放:645610 火烈鸟十年苦盼喜得贵子 “养父母”尽职尽责保护 播放:537470 伦敦动物园年度大体检:松鼠猴拒配合猫头鹰不耐烦 播放:310939 粗心大人睡着7岁女童被丢服务区 被警方通知才发现 播放:323589 实拍汽艇水上失控两次被掀翻 空中旋转360度 播放:357786 月饼督检:“好利来”“老大房”等27批次上黑名单:国家食药监总局今天公布2014年中秋节月饼的督检信息。全国374家企业的833批次样品,3.2%不合格。主要问题:菌落总数超标、防腐剂超标,酸价、过氧化值不合格。若发现被通报产品仍在销售,请拨12331举报!
1352 次阅读|0 个评论
Handbook of psychological database
jieyu515 2014-4-29 23:54
Databases for psychologists Subject specific 1 DATABASES FROM the APA 1.1 PsycBOOKS o a full-text database of books and chapters o produced by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o psychology o (1950–2002) 1.2 PsycINFO The major, most comprehensive database o Content: psychology and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related disciplines. including psychiatry, nursing, business, education, socialscience, neuroscience, law, medicine, social work , medicine,psychiatry, nursing, sociology, pharmacology, physiology and linguistics o Coverage : journalarticles, book chapters, dissertations and technical reports o Date range : (1806-present) o Updates : monthly o producedby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1.3 PsycArticles o Content: general psychology andspecialized basic, applied, clinical,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in psychology. o Coverage : journalarticles o Date range : ( 1988 -present) o Updates : o publishedby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the APA Educational PublishingFoundation, the Canadi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nd Hogrefe PublishingGroup 1.4 PsycCritiques . o Content: relevantto psychology o Coverage : Reviews of books, films and software o Date range : ( 1988 -present) o Updates : o producedby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1.5 PsycTests (APA) psychological tests and measures as well as arich source of structured information about the tests 1.6 PsycBITE evidence-based empirical reports on the effectiveness ofnon-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s for the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ofacquired brain impairment. · 1.7 PsycEXTRA A grey literature database, is a companion to the scholarlyPsycINFO database. Most of the content was written for professionals anddisseminated outside of peer-reviewed journals (newsletters, magazines,newspapers et al.,) 1.8 PsycTHERAPY is a database of streaming psychotherapydemonstrations featuring some of the most renowned therapists in North Americaworking with participants on a host of therapeutic topics. PsycTHERAPY providesover 300 hours of video content. More than 200 different topics and 65therapeutic approaches, demonstrated by 95 therapists, and covered throughouthundreds of filmed therapy demonstrations. 2 GENERAL /Multidisplinces 2.1 Scopus alarge multidisciplinary database , abstracting database o Content: Chemistry, Physics, Mathematics andEngineering ; Life and Health Sciences ; Social Sciences, Psychology andEconomics ; Biological, Agri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o Coverage : reviewed journals, quality web resources and patents , Articles, books, reports, and patents o Date range : 1995-present . o Updates : o NOTES: Includes citationfeatures and tools to analyze authors and journals; set up citation alterts;track authors and analyse journal performance 2.2 Web of Science (Web ofKnowledge) a large multidisciplinary database o Content: science,social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art humanities o Coverage : Bibliographicinformation and cited references o Date range : 1900 for the Sciences, 1956 forSocial Sciences and 1975 for Arts Humanities. o Updates : weekly o NOTES: ScienceCitation Index and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through the Web of Science) o Good for contextualizing research. 2.3 Google Scholar o Content: scholarly literature from avariety of disciplines o Coverage : peer-reviewedjournal articles, theses, books, preprints, abstracts and technical reports. o Date range : o Updates : o Good for finding psychology articles, thoughhistorical coverage weaker than PsycINFO 2.4 ScienceDirect o Content: Informationsource for scientific, technical, and medical research, a broad range ofsubjects iin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health sciences, lifesciences, and physical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o Coverage : peer-reviewedjournal articles, books, and reference works. o Date range : (1950-present) o Updates : o producedby the publisher Elsevier. Subsidiary publishers include Academic Press, Cell Press,Pergamon, Mosby, and Saunders journals. 2.5 Wiley Online Library WileyOnline Library . o Fulltext scientificelectronic journals published by Wiley o Journals articles andthousands of e-books (including some encyclopaedias) in almost all subjects. 3 mEDICINE 3.1 PubMed / Medline PubMed is the free web tool to search Medlinecontents the largest biomedical database o Content: psychiatry, biological psychology andbrain sciences. covers the fields of medicine, pre-clinicalsciences including clinical psychology. o Coverage : indexes journals o Date range : ( o Updates : o fromthe 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NCBI) at the US NationalLibrary of Medicine (NLM). Medline is the premier database for journal articlesin the health science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see the Database Guide toPubMed. Contains internationalliterature on biomedicine, including the allied health fields and thebiological and physical sciences, humanitie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as theyrelate to medicine and health care. . 3.2 Embase an internationalpharmacological and biomedical database indexing medical and drug informationfrom 70 countries. the Europeanequivalent of Medline which indexes journals Comprehensivepharmacological and biomedical database drug information 3.3 PILOTS Database Index to the literature on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1871-present) for articles on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and other mental-health consequences of traumatic events. 3.4 Cochrane Library · provide access tosystematic reviews on a wide range of topics related to health care. 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 · A source of up-to-date information on the effects ofinterventions in health care 4 SOCIAL PSYCHOLOGYAND SOCIAL WORK · 4.1 SociologicalAbstracts Bibliographic references and abstracts abstracts of journal articles and citations to book reviews drawn from over 1,700 serials publications covers sociologyand related disciplines in the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 SocialWork Abstracts Citations and abstracts of articles 5 EDUCATION · 5.1 EducationFull-Text Citations, abstracts, and full text articles in education periodicals and otherpublications. Education Full Text Indexes and abstracts articles ofEnglish-language periodicals and books on education from 1983 on. Abstractingcoverage begins with January 1994. Full-text coverage begins in January 1996and is available for over half the 600 journals indexed. · 5.2 ERIC (Educational ResourcesInformation Center) Sponsored by the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indexes articles, governmentdocuments, dissertations, etc., in education. British Education Index and ERIC , for information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For topics that overlap with education, ERIC canbe helpful. (1966-present) References journal articles and unpublished documents on educational theory andpractice. Indexes research on education policy and practice in developmentcontexts. · 5.3 EducationResearch Complete Offers the world's largest and most complete collection of full text educationjournals. 6 ASSESSMENT TOOLS 6.1 MentalMeasurements Yearbook Descriptions and critical reviews and of over 2,000 psychological tests andmeasures. 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over 3,000contemporary testing instruments Mental MeasurementsYearbook, produced by the Buros Institute, contains full text information aboutand reviews of all English-language standardized tests covering educationalskills, personality, vocational aptitude, psychology, and related areas as includedin the printed Mental Measurements Yearbooks. Contains information and reviews of all english language standardized test. Covers educational skills, vocationalaptitude, psychology and. personality, aptitude, neuropsychology, achievement and intelligence,etc. 6.2 HaPI(Health and Psychosocial Instruments) . A databasedesign to help identify measurement tests used in health, psychosocialscience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provides sources, abstract, and reviewer(s) when applicable. 7 Psychoanalysis 7.1 PEP-Web(Psychoanalytic Electronic Publishing) Full text from thearchive of psychoanalytic literature (books and journals) 1871 - 2006 a digital archive of many major works of psychoanalysis. Itincludes the complete works of Sigmund Freud, backfiles 8 COGNITION · 8.1 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Behavior Abstracts (LLBA) Use this database for language-related issues in psychology. 8.2 CogNet Includes full-text ofbooks and other resources. Use the CogNet Library to browse journals and books from MIT Pressin the cognitive sciences. A collection ofreference works, journals, books and conference proceedings. 9 ORGANISATIONAL ABI/INform Complete Access references and full text articles from leading business databases and newspapers published since 1971. It is offered on the proquest site where you can cross search it with other business databases including Asian Business, Proquest entrepreneurship. Business Source Complete Leading business research database which provides access to the text of several thousand journals covering business, management, human resources, finance and market research topics. Find articles on the media industry. Emerald is a database of references to articles taken from around 450 top management and business journals. The coverage is international but with a UK bias. The database covers the years from 1989 onwards and is updated monthly. Business Source Premier via Ebsco (1922 to present) One of the largest databases covering business, industry and management. Thisis an excellent source organis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aching psychology. · Applied Social Sciences Index andAbstracts ·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IndexRetrospective · IBSS (International Bibliography ofthe Social Sciences the contents of books and journals Content: broad range of social science topics, particularly strong on Anthropology, Economics, Politics Sociology. Abstracts and references to journal articles, book reviews and chapters from edited books. Date range : 1951 to present Updates : weekly ·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Social and BehavorialSciences ProQuest Research Library ( Michigan University ) Indexes over2,300 journals and magazines covering all fields and topics, academic andpopular, beginning as early as 1971. ....................
个人分类: 心理学 科研资料|416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Would you want to be a Chinese university graduate?
hslqdkxw 2014-3-16 22:47
Would you want to be a Chinese university graduate? Not all is rosy in the world of Chinese graduates. Job fairs around the country see tens of thousands lining up to look for better opportunities. More than 15% of graduates were unemployed 2 months after graduation in 2013. And when they do find a job, it is often not what they had prepared or hoped for. Instead, it is often a fairly prospect-less role in a call center, as a sales agent, or as a receptionist. To pile misery on misery, wages for graduates have been essentially flat in real terms since 2006, during which the average per square foot price of an apartment, the prerequisite of a middle class lifestyle, has risen 6% in real terms per annum, leaving new graduates with diminished prospects of getting on the real estate ladder. The relative return of a degree is diminishing as urban salaries of those without university education converge with those that do – the former rising from 40% of the latter in 2006, to over 80% in 2012. Chinese students must be asking themselves the question: Is university worth it? - See more at: http://www.mckinseychina.com/would-you-want-to-be-a-chinese-university-graduate/#sthash.rnJDaYZw.dpuf Would you want to be a Chinese university graduate? Not all is rosy in the world of Chinese graduates. Job fairs around the country see tens of thousands lining up to look for better opportunities. More than 15% of graduates were unemployed 2 months after graduation in 2013. And when they do find a job, it is often not what they had prepared or hoped for. Instead, it is often a fairly prospect-less role in a call center, as a sales agent, or as a receptionist. To pile misery on misery, wages for graduates have been essentially flat in real terms since 2006, during which the average per square foot price of an apartment, the prerequisite of a middle class lifestyle, has risen 6% in real terms per annum, leaving new graduates with diminished prospects of getting on the real estate ladder. The relative return of a degree is diminishing as urban salaries of those without university education converge with those that do – the former rising from 40% of the latter in 2006, to over 80% in 2012. Chinese students must be asking themselves the question: Is university worth it? - See more at: http://www.mckinseychina.com/would-you-want-to-be-a-chinese-university-graduate/#sthash.rnJDaYZw.dpuf Would you want to be a Chinese university graduate? Not all is rosy in the world of Chinese graduates. Job fairs around the country see tens of thousands lining up to look for better opportunities. More than 15% of graduates were unemployed 2 months after graduation in 2013. And when they do find a job, it is often not what they had prepared or hoped for. Instead, it is often a fairly prospect-less role in a call center, as a sales agent, or as a receptionist. To pile misery on misery, wages for graduates have been essentially flat in real terms since 2006, during which the average per square foot price of an apartment, the prerequisite of a middle class lifestyle, has risen 6% in real terms per annum, leaving new graduates with diminished prospects of getting on the real estate ladder. The relative return of a degree is diminishing as urban salaries of those without university education converge with those that do – the former rising from 40% of the latter in 2006, to over 80% in 2012. Chinese students must be asking themselves the question: Is university worth it? - See more at: http://www.mckinseychina.com/would-you-want-to-be-a-chinese-university-graduate/#sthash.rnJDaYZw.dpuf Would you want to be a Chinese university graduate? Not all is rosy in the world of Chinese graduates. Job fairs around the country see tens of thousands lining up to look for better opportunities. More than 15% of graduates were unemployed 2 months after graduation in 2013. And when they do find a job, it is often not what they had prepared or hoped for. Instead, it is often a fairly prospect-less role in a call center, as a sales agent, or as a receptionist. To pile misery on misery, wages for graduates have been essentially flat in real terms since 2006, during which the average per square foot price of an apartment, the prerequisite of a middle class lifestyle, has risen 6% in real terms per annum, leaving new graduates with diminished prospects of getting on the real estate ladder. The relative return of a degree is diminishing as urban salaries of those without university education converge with those that do – the former rising from 40% of the latter in 2006, to over 80% in 2012. Chinese students must be asking themselves the question: Is university worth it? - See more at: http://www.mckinseychina.com/would-you-want-to-be-a-chinese-university-graduate/#sthash.rnJDaYZw.dpuf Would you want to be a Chinese university graduate? Not all is rosy in the world of Chinese graduates. Job fairs around the country see tens of thousands lining up to look for better opportunities. More than 15% of graduates were unemployed 2 months after graduation in 2013. And when they do find a job, it is often not what they had prepared or hoped for. Instead, it is often a fairly prospect-less role in a call center, as a sales agent, or as a receptionist. To pile misery on misery, wages for graduates have been essentially flat in real terms since 2006, during which the average per square foot price of an apartment, the prerequisite of a middle class lifestyle, has risen 6% in real terms per annum, leaving new graduates with diminished prospects of getting on the real estate ladder. The relative return of a degree is diminishing as urban salaries of those without university education converge with those that do – the former rising from 40% of the latter in 2006, to over 80% in 2012. Chinese students must be asking themselves the question: Is university worth it? - See more at: http://www.mckinseychina.com/would-you-want-to-be-a-chinese-university-graduate/#sthash.rnJDaYZw.dpuf Would you want to be a Chinese university graduate? Not all is rosy in the world of Chinese graduates. Job fairs around the country see tens of thousands lining up to look for better opportunities. More than 15% of graduates were unemployed 2 months after graduation in 2013. And when they do find a job, it is often not what they had prepared or hoped for. Instead, it is often a fairly prospect-less role in a call center, as a sales agent, or as a receptionist. To pile misery on misery, wages for graduates have been essentially flat in real terms since 2006, during which the average per square foot price of an apartment, the prerequisite of a middle class lifestyle, has risen 6% in real terms per annum, leaving new graduates with diminished prospects of getting on the real estate ladder. The relative return of a degree is diminishing as urban salaries of those without university education converge with those that do – the former rising from 40% of the latter in 2006, to over 80% in 2012. Chinese students must be asking themselves the question: Is university worth it? - See more at: http://www.mckinseychina.com/would-you-want-to-be-a-chinese-university-graduate/#sthash.rnJDaYZw.dpuf
个人分类: 随想随转|7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喜剧】【无须多言 Enough Said (2013)】【美国】
lcj2212916 2014-1-16 22:59
导演 : 妮可·哈罗芬瑟 编剧 : 妮可·哈罗芬瑟 主演 : 茱莉亚·路易斯-德瑞弗斯 / 詹姆斯·甘多菲尼 / 托妮·克莱特 / 凯瑟琳·基纳 / 本·法尔科内 / 罗勃·梅耶斯 类型: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3-09-07(多伦多电影节) / 2013-09-18(美国) 片长: 93分钟 IMDb链接: tt2390361 女主人公在离婚后,遇到一个可以发展下一阶段爱情的男人,却发现他是她好朋友的前夫。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54552652
209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俺出名了
mathgu 2013-3-10 15:09
联想扬天系列产品,以 敢想敢为 的品牌精神,助力每位勇敢者实践内心的梦想。 扬天官微脱口秀 敢说 ,每周二上午发声,说一说:最热辣的大话题、最新奇的创想家、最勇敢的行动派!我们寻找、鼓励、支持各种敢想敢为,这就是我们的敢想敢为。 人类最“ 敢想 ”的事情莫过于上星期最火爆的事情——人类 又双叒叕 一次度过了一次“劫难”,虽然我们多数人都把这当做一个玩笑,不过这个可爱的世界上还是有那么一些认真的人,竟然有 10% 的人相信这个末日真的存在,而且他们非常“敢为”——有英国夫妇存了2.5万发子弹,有科学家在学习野外生存技能,有的甚至储存了可以吃 半个世纪 的罐头等等,看看人家这意识, 中国人抢蜡烛抢火柴 的都是小意思了。 不过中国人的 执行力 绝对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比如,在世界末日之前很久之前,中国民间的发明家杨宗福就凭着自己 “敢想敢为” 的精神研发出了下面这个有点囧的 “Atlantis(亚特兰蒂斯)诺亚方舟” 。这个直径4米的橘黄色大圆球自重6吨,在水面可承载33吨。 当然,这个定价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有点贵( 150万 )的东西肯定是有人消费的,这个时候我们低调的 山西煤老板 就出手了,一下定制了15个。 煤老板买方舟,我们普通人也只能 买买船票 了,广大人喜闻乐见熟悉的某宝上做礼品定制的网店老板们 数钱都数疯了 ,既然世界末日敢来,那么船票我们也就敢卖。 而他们销售的船票也几乎能够以假乱真,包含 正票、附卡、PVC卡、三折页卡、烫银信封 ,甚至还有仿真的联合国授权证书。面对各种船票的热销,联合国也不淡定了,终于出来宣布—— 我们从来木有发布过任何船票。 @联合国 : (严正声明) 联合国真心木有发放过任何船票,随时受不了!哼! 船票购买妥当,负责任的地球人们开始担心自己走后,接手自己工作的人不能在地球上顺利的生存,开始纷纷在微博上留言分享自己的 #地球生存秘笈# 。 @catbus: #地球生存秘笈# 我是一名广告公司文案,此时我已登船,如果你继续了我的工作,送你几句生存秘籍:下班绝对不能第一个走,早上千万别第一个来,不然你要在公司待上20小时。当然,更重要的是,领导一般都下午来…… @宁静嘎嘎: #地球生存秘笈# 我是一个电台DJ,此时我已经登船,如果你接替了我的工作,送你几句生存秘籍。直播的早上要上三个闹钟,因为有可能手机忘充电了半夜自动关机而另一个被你直接按掉了继续睡去;嘴脑都要快,空播最可怕!台门口的煎饼最好吃,但那儿有摄像头,真武庙二条切勿停车!末日愉快~ @Ricky毅博云天: #地球生存秘笈# 我是一名房奴,此时我已登船,如果你接替我做了房奴,送你几句生存秘籍:你若是打工一族,男的赶紧找一富婆,女的找一有钱干爹,不然下一个世界末日到来之时你还是拿不到房产证原件的。当然,更重要的是,不具备被包养条件的最好别买房。。。 @复基基: #地球生存秘笈# 我是大桂工的学生,此时我已经登船,如果你接替了我到我们学校上课,送你几句生存秘籍:一号食堂的饭菜是用来喂猪的,人吃会死的;谷安辉教的高数一个班会挂30个的,要勇于献身;班主任监考是千万不能作弊的;不要去子捷文印黑店,原因省略;校门口池塘中央是穿越的入口。与君共勉 有人传言世界末日是因为小行星撞地球,只要大家一起 歪脖子 就会让地球倾斜,让小行星撞不到,从而拯救地球。伟大的卖萌星发起了一场 歪脖行动 ,顺利的拯救了地球,顺便秒杀了地球上所有猫猫狗狗。 据说起源是这样的: 地球君的这一次歪头,引发了他的子民们的 纷纷模仿 。先是卡通人物集体 卖萌 。 然后是 明星们 紧跟其上,趁势卖萌,惹得粉丝们一阵阵的尖叫。 @黄晓明: 一整天都在跟大家一起 歪脖子救地球 ...好了,听说地球得救了。但我的脖子回不去了。#钢钉侠日记# @伊能静 “据说世界末日是因为小行星撞地球,大家一起歪脖子就会让地球倾斜,让小行星撞不到。在末日传言满天飞的日子里,网络上兴起了“歪脖子拯救地球”之说,网友将自己的头像换成了歪脖子卡通造型,为“拯救世界”奉献一份力量。~谢谢 歪脖子的英雄 ~我这张也歪了一点喔~拯救地球人人有责~我也出一份力~ @潘玮柏: 為何今天很多人把頭像弄成卡通的頭歪一邊? 不解 “是芥末日” 狂欢之后,生活还是要继续过,乐子还是要继续找。 日本自民党16日在众议院选举中大获全胜,日本首相换成了安倍晋三,对日本这种频繁更换首相的现象,@朝日新闻中文网 在微博上吐槽: 我们又双叒叕要换首相了! 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在微博上引发了疯狂的模仿和发展,网友们迅速创造了很多有趣的内容。 @千尋白馬: 哎呀我 屮艸芔茻 ,这条微博要 火炎焱燚 了。朝 日昌晶 君终于改 口吅品㗊 说自家事了。六年七相,这真是一方 水沝淼土圭垚 养一方 人从众 啊! @炸毛期的史努皮: 朝日昌晶君,汉语学的很 牛牪犇 ?不觉得自己 十卄卉卌 分无聊么?请转告你们的首相,钓 鱼鱻䲜 岛是中国的!叫你们首相管好自己的 口吅品㗊 ,别 一二三亖天木林森 有事瞎得瑟。 中文输入法的老大 搜狗输入法 也来掺乎一脚,向大家介绍怎样输入这些生僻的叠字。 @搜狗输入法: #说文解字#小编笑岔 气氢氦氧氟氖 了都,我 屮艸芔茻 ,主页君 牛牪犇 啊!扫盲啦!不识字儿的往下看↓↓↓#日本频换首相被吐槽# 所以,有了搜狗输入法,你以后也可以输入那些敢想敢为的生僻字了是吗?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世界末日是一场闹剧,或者是一场狂欢,但是在那些相信了世界末日的人中,却有一些 傻傻的让人感动的人 ,比如说南京市的蒋女士。 临近“世界末日”,蒋女士并没有像其他末日论者一样,去囤积物资,让自己“活过末日”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她做了一件让家里人意想不到的事——将家中房子抵押给中介,换了100多万,还向朋友借了不少钱,她这样做并不是想去购买前面提到的所谓诺亚方舟,而是想做些有意义的事,将所有的钱都 捐给失学儿童,让孩子们快活几天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304 次阅读|0 个评论
公车开支每年至少6000亿,能做什么?
热度 1 rumford908 2013-3-4 12:05
o 全国人大代表、龙岗区布吉街道南岭村社区党总支书记张育彪告诉晶报记者,据统计,2011年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占“三公经费”总数的六成以上。国家发改委相关调研报告显示,公车使用有三个“1/3”:办公事占1/3、领导干部及其亲属私用占1/3、司机私用占1/3。 开支每年至少6000亿 http://news.sina.com.cn/c/2013-03-04/071926417518.shtml 免费午餐,每生每天支出3元。可供应3.33亿学生。 全国共有小学在校生9926.37万人。 http://www.stats.edu.cn/tjgb/2011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htm。 这是今天给学生上课时,同学们算的——公车开支每年至少6000亿,能做什么? 也就是说,节约下的费用可以给全国所有学生(大、中、小、幼)提供免费午餐了!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这在世界教育史的一大创造!也应该无愧于社会主义教育!
251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集对分析与联系数学通讯(第40期)
lyglxm 2013-2-26 12:30
2012 年第 2 期 2012 年 12 月 总 第 40 期 全 年 两 期 赵克勤 编 ( 内部交流注意保存 ) 集对分析与联系数学通讯 Journal of Set Pair Analysis and Connection Mathematics 全国集对分析暨联系数学学会筹委会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集对分析暨联系数学专业 ( 筹 ) 主办 浙江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SPA 专业委 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中心集对分析研究所 诸暨市联系数学研究所 承办 浙 诸暨市联系数学研究所 承办 动态综述( 21 ) 1. 第 2 届中国智能博览会于 2012 年 11 月 1 日 -11 月3 日 在 杭州浙江世贸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召开 。 2 . 赵克勤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六届四次理事会上汇报集对分析新进展。 3. 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为本科生开出《集对分析及其在军事领域中的初步应用》课程,由王亚鹏主讲,记学分。 4 . 由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中心与塔里木非传统安全与边疆民族发展中心合编的 《非传统安全研究》 2012 年第 1 期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 收录 赵克勤著 《非传统安全 集对分析 的研究综述》。 5 . 赵森烽、赵克勤借助实验说明概率用联系数表示的原理 , 并提出联系概率的概念。 6. 河北联合大学教师杨亚锋的硕士学位论文《粗糙集对分析及其推理逻辑》获 2011 年河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 7 . 湖南科技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系 唐耀平主持的《集对分析的不确定性系统理论在模糊决策中的应用》,获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8. 刘秀梅、赵克勤 著 《 基于二次联系数的区间数多属性决策方法及应用 》等 5 篇论文 被美国《数学评论》收录。 2012 年 集 对 分 析 学 术 年 会 在 上 虞 召 开 2012 年全国集对分析学术年会于 2012 年 10 月 26 日 至 28 日在浙江上虞召开。绍兴市科协副主席申承建,绍兴市科协学会部部长冯玉科、上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暨上虞市科协主席徐光华到会祝贺;上虞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局长陈忠庆主持开幕式,来自北京、上海、河南、 河北、 安徽、江苏、浙江的高校师生、上虞市民政局副局长姚国潮等有关机关工作人员、部份上虞市企业家和上虞市水利学会专家,绍兴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会成员等共 110 余人参加会议。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人工智能基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中心集对分析研究所所长赵克勤在会上作《集对分析的新进展》和《集对分析在企业危机应对与经营决策中的应用》报告,介绍了国内已经有包括《中国科学》在内的 555 家学术期刊发表研究和应用集对分析研究论文 1600 多篇,介绍了集对分析的新进展 ---- 概率联系数化原理和联系概率这一新概念。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米红教授作了《 社会保障政策仿真方法与城乡居保制度的完善和创新 》的报告,指出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报告了集对分析在人口学与 社会保障建模中的应用。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杨晓华教授作了《集对分析及其在城市非点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报告,介绍了近年用外文撰写应用集对分析的论文在国外期刊发表的情况。浙江省文化艺术中心文化研究所所长吴福平副研究员作了《集对分析与企业文化质量预警系数研究》的报告,认为文化是能左右人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无形的力量,企业要高度重视自身文化建设。合肥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金菊良教授作了题为《水文水资源集对分析的理论基础及其在水资源系统脆弱性研究中的应用》报告,介绍了水文水资源研究中应用集对分析已受到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河南安阳工学院郭瑞林教授作了《作物同异反育种智能决策系统及其应用》报告,指出智能化育种是当前和今后作物育种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国土资源部博士、《上海国土资源》编辑部主任龚士良教授作了《科技文献传播集对分析》与《我国地质灾害及防治的集对分析》报告。原河南人大常委会农委副主任,退休干部王全新作了《集对分析在心理学中的应用》报告,借助联系数的势函数,论证了人的零基态心理与积极向上健康心理之关系, 提出基于集对分析的零基态心理模型 。河北联合大学杨亚 锋讲师 作了《粗糙集与集对分析》报告。 会议期间召开了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集对分析暨联系数学专业委员会筹备工作会议,提议并通过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杨晓华教授为副秘书长;会议决定 2013 年的集对分析年会将重点研讨集对分析的理论基础问题。 筹备会副主任委员、浙江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黄德才教授、河北联合大学理学院院长刘保相教授、金菊良教授、郭瑞林教授、秘书长余国祥副教授、副秘书长 龚士良教授、米红教授、汪明武教授等出席工作会议。会议还就其他事项作了研究。 大会闭幕式由绍兴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余国祥理事长主持,赵克勤致闭幕词。 本次会议由绍兴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上虞市科协、上虞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联合承办,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集对分析研究所,诸暨市联系数学研究所协办,到会代表对上述单位和相关人员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由衷感谢。 论文发表与索引( 34 ) 2012 年 7 月 ——2012 年 12 月 〈 1 〉 Keqin Zhao, Xiumei Liu, Senfeng Zhao , Cloud computing data uncertain Set pair analysis,IEEECCIS2012,IEEE PRESS,2012,Hangzhou,China 448-450 . 〈 2 〉 刘秀梅、赵克勤, 基于联系数的不确定空情意图识别,智能系统学报, 2012 , 7 ( 5 ): , 450-456. 〈 3 〉 刘秀梅、赵克勤, 属性等级和属性值均为区间数的多属性决策集对分析,模糊系统与数学, 2012 , 26 ( 6 ) : 124-131. 〈 4 〉 张传芳、杨春玲 , 区间型联系数及其在多属性决策中的应用 ,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 2012 , 42 ( 13 ) : 61-67. 〈 5 〉 王化中、强凤娇, SPA 法在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中的运用 ,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 2012 , 42 ( 13 ): 266- 270 . 〈 6 〉 马晓燕 、 陈涛 、 朱峰 、 李淑珍 、 张卫 , 基于偏联系数的公共部门公众信任度潜在发展趋势研究 ,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 2012 , 42 ( 19 ): 31- 68 . 〈 7 〉常玉宝, 基于区间数期望和不确定性分析的多属性决策方法与应用 ,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 2012 , 42 ( 20 ): 82- 87 . 〈 8 〉邱香 , 建设项目区间数属性评价集对分析方法,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 2012 , 42 ( 24 ): 39-43. 〈 9 〉吴维煊、刘秀梅、赵克勤, 区间数特性集对分析及在多指标决策中的应用,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 2012 , 42 ( 24 ): 66-71. 〈 10 〉 孙瑞 、 王智学 、 曹伟杰 , 指挥信息系统信息能力的评估 ,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2 , 22 ( 10 ): 125-128+132. 〈 11 〉 李爱云,张红霞、吴建华 , 基于小波消噪的年径流预测 SPA 模型,人民黄河, 2012 , 34 ( 9 ): 41-43. 〈 12 〉 武剑、杨爱婷 , 基于 SPA 的广东省区域经济脆弱性及障碍因素研究 , 经济地理 , 2012 , 32 ( 9 ): 32-38 . 〈 13 〉刘永杰、李忠辉、何淼、陆智斐、杨玉龙、苏飞 ,基于集对理论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研究 , 煤炭工程, 2012 ( 8 ): 91-94. 〈 14 〉何美丽 、 刘浪 、 王宏伟 、 刘霁 , 基于集对分析的工程评标未知权重多属性决策 , 中南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 2012 , 57 ( 10 ): 4057-4062 . 〈 15 〉 沈 定珠 , 中国女排与欧美强队非技术因素对比研 究 , 绍兴文理学院 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 2012 , 32 ( 2 ) : 115-118 . 〈 16 〉 石惠春 、 刘伟 、 何剑 、 刘鹿 、 师晓娟 、 万海滢 , 一种城市生态系统现状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生态学报, 2012 , 32 ( 17 ): 5542-5549 . 〈 17 〉 汪伟忠、卢明银、李洁、王娜、周波 ,煤矿机修车间设备管理状况动态评估,煤矿机械, 2012 , 33 ( 9 ): 287-289. 〈 18 〉 高 亮、孙卫, 多特征不确定时间序列的关联趋势分析 , 计算机应用研究 , 2012 , 29(9) : 3255-3258. 〈 19 〉 任玉清 、郑洁辉、董晖 ,基于集对分析的渔船安全综合评价模型 ,中国航海 , 201 2 , 35 ( 2 ): 60 -63 . 〈 20 〉 张洪剑 , 基于集对分析法的校企合作创新风险的综合评价研究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12 , 53 ( 2 ): 233-236 . 〈 21 〉 吴文秀 , 对 28 届奥运会篮球赛中国 男篮与世界强队差距变化的同异反分析 , 红河学院学报 , 2012 , 33 ( 2 ): 80-82. 〈 22 〉 余阿治 , 集对分析法在福州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水质评价中的应用,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2 , 41 ( 6 ): 222-226 . 〈 23 〉 汪海东 、 曾志兴 , 基于集对分析的高性能再生混凝土性能优化 ,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 2012 , 38 ( 3 ): 230-233 . 〈 24 〉 王颖、 邵磊、 杨方廷 、 周孝德 , 改进的集对分析水质综合评价方法 , 水力发电学报 , 2012 , 31 ( 3 ): 99-106 . 〈 25 〉 骆仁祥 、 张春霞 、 刘国华 、 张金池 , 南京地区园林绿化竹种生态适应性评价 , 林业科技开发 , 2012 , 26 ( 3 ): 42-46 . 〈 26 〉 李欣 、 徐蓉 、 周敏 、 李福伦 、 李建伟 、 顾荻青 、 赵克勤 、 李斌 , 基于集对分析的寻常型银屑病方证相关性研究 ,辽宁中医杂志, 2012 , 55 ( 6 ): 974-978. 〈 27 〉 吴昌友 、 杨静红 、 许智慧 , 基于主成分投影法的洪水灾 情评价研究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2 , 22 ( 4 ): 121-126. 〈 28 〉 刘俊华 、 罗隆福 、 张志文 、 许加柱 , 基于模糊集对分析法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估 ,电网技术, 2012 , 56 ( 7 ): 81-85. 〈 29 〉 李华 、 田 彦清 、 钟兴润 ,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综合评价的同 异反模型研究 ,安全与环境学报 , 2012 , 12 ( 3 ): 216-219. 〈 30 〉 李华 、 钟兴润 , 建筑安全管理绩效评价的集对分析研究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 2012 , 55 ( 3 ): 431-434. 〈 31 〉 陈继光 , 水资源管理系统区间数属性联系贴近度 评价 , 人民黄河 , 2012 , 34 ( 7 ): 44 -47 . 〈 32 〉 李永乐 、 潘登 , 熵权集对分析法在沁河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人民黄河 , 2012 , 34(6) : 56 -57 , 60. 〈 33 〉 远亚丽 , 顾客导向视觉下物流服务质量的集对分 析 ,湖州师范学院 学报 , 2012 , 34 ( 4 ): 91-95 . 〈 34 〉 徐礼奎 , 基于多属性广义集对联系度的导流方案 优选 , 山西建筑 , 2012 , 38 ( 22 ) : 252-254. 〈 35 〉 李峰 、 李欣 、 迮侃 、 王洁 、 陈洁 、 曹筱筱 、 李斌 、 徐蓉 , 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辨证因子初探, 新 中医, 2012 , 44(10) : 57-60. 〈 36 〉 李峰 、 迮侃 、 曹筱筱 、 李欣 、 李斌 、 陈洁 、 徐蓉 , 应用集对分析法构建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辨证模型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12 , 32 ( 10 ): 1308-1312. 〈 37 〉 何发龙、胡汉华、王娟、魏亚兴, 基 于 集对分析的冶金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深度考评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2 , 22 ( 8 ): 110-117. 〈 38 〉 哈丽阳, 国际疾病分类的不确定性问题的系统研究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2 , 25(3) : 344-346. 〈 39 〉 代维、肖长来、 梁秀娟 ; 基于DRASTIC的集对分析在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中的应用, 节水灌概, 2012 ,( 8 ) : 50-52. 〈 40 〉 代维、肖长来、 梁秀娟 、张楠, 基于GSAHV 模型的傍河地下水水源地脆弱性评价 ,节水灌概, 2012 ,( 10 ): 21-23 . 〈 41 〉 夏萌 、 张哲 , 基于集对分析的 IT 研发项目风险预警研究 ,现代商 贸工业 , 2012 ,( 18 ) 146-148 . 〈 42 〉 刘朋钢 、 杨海龙 、 高甲荣 、 冯泽深 , 基于四元联系数原理的北京市郊安达木河生态评价 , 水土保持通报, 2012 , 32 ( 4 ): 242-245 . 〈 43 〉 王薇 , 集对分析原理在学业评价中的应用 ,上海教育科研 , 2012 , 32 ( 9 ): 52-56 . 〈 44 〉 张尚坤 , 基于集对分析的高校实验设备工作协同研究 , 实验科学与技术 , 2012 , 10(4 ): 182-184 . 〈 45 〉 李飞, 水文水资源中的集对分析方法研究 , 黑龙江水利科技 , 2012 , 40(7) : 6-7. 〈 46 〉 董 荣书、 高莺燕 , 基于五元联系数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模型 ,安徽建筑 , 2012 , 39(4) : 110-111. 〈 47 〉 韩永佳、 基于集对分析法的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研究 ,山西水利科技 , 2012 , 42 ( 3 ): 62-64 . 〈 48 〉 周清明、安汝东、 杨李和 、 董立华 、 朱建 荣 、 边芯 、 桃联安 、 经艳芬 , 国家第 1 轮集成示范甘蔗品种在瑞丽表现的同异分析 , 亚热带农业研究 , 2012 , 8 ( 2 ): 78-81 . 〈 49 〉 胡倩 ,董大为, 广西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研究 , 市场论坛 , 2012,34(7) : 23-26 . 〈 50 〉 王万军、 李恒杰 , Vague 值转化 Fuzzy 值的一种偏势方法 ,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 学报 , 2012 , 57 ( 4 ): 21-25 . 〈 51 〉 亢永 、 郑欣 、 许开 立 多元联系数的集对分析法在城市燃气埋地管道系统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2 , 38 ( 9 ): 52-55. 〈 52 〉 徐灵通 、 范宪伟 、 谢恒 , 甘肃省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关系研究 , 农村经济与科技 , 2012 , 23 ( 8 ): 94-95. 〈 53 〉 蒋慧 , 集对论应用于北京奥运会女排比赛中拦网技术的研究 , 德州学院 学报 , 2012 , 28 ( 4 ): 88-93 . 〈 54 〉 费振宇 、 蒋尚明 、 金菊良 、 江龙 , 安徽省易旱地区抗旱能力评价 ,水电能源科学, 2012 : 30 ( 7 ): 29-33. 〈 55 〉 张凤太 、 王腊春 、 冷辉 、 苏维词 , 基于改进熵权 — 集对分析法的湖泊形态健康评价 , 水电能源科学, 2012 , 30 ( 9 ): 103-107. 〈 56 〉 冷辉 、 张凤太 、 王腊春 、 李娜 , 湖泊形态健康内涵及其集对分析评价 —— 以大纵湖为例 , 河海大学 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 56 ( 5 ): 514-519. 〈 57 〉 徐国泉 , “ 双三角 ” 主要城市自主创新能力的比较研究 —— 以苏州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视角 ,科技管理研究, 2012 , 32 ( 16 ): 88-92. 〈 58 〉 刘林溪 , 基于集对分析法的建筑工程质量评价 , 嘉应学院学 报, 2012 , 30 ( 8 ): 49-51. 〈 59 〉 谢超 、 马惠军 、 王俊 、 江 帆, 基于集对理论的装备采购项目效益分析及评价 ,军事经济研究, 2012 , 33 ( 9 ): 21-24. 〈 60 〉 游鹏飞 、 牟瑞芳 , 基于集对分析的地铁隧道施工塌方风险评价模式研究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 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2 , 54 ( 5 ): 1009-1012 . 〈 61 〉 陈涛 、 王晓冉 、 卢军仁 , 基于集对分析的生态旅游的数学模型研究 —— 以泰山风景区为例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 58 ( 4 ): 559-563 . 〈 62 〉 鲍陈希 , 基于集对分析的区域公交化旅客运输换乘设施布局方案优选 ,上海铁道科技, 2012 : 42 ( 3 ): 67-69 . 〈 63 〉 王乃举、 周 涛发 , 安徽铜陵市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环境 科学 学报 , 2012 , 32 ( 10 ): 2633-2640. 〈 64 〉 韩敏娜 、 刘渊 、 陈烨 , 基于集对分析的网络安全态势评估 , 计算机应用研究 , 2012 , 29 ( 10 ): 3824-3827. 〈 65 〉 罗九林 、 魏兆磊 、 李爱民 、 徐隆洋 , 熵权 - 集对分析方法在抢修方案优选中的应用 , 车辆与动力技术 , 2012 , 34(3) : 29-32. 〈 66 〉 桂冬梅 、 姚凯文 , 基于熵权的集对分析在水库移民后扶实施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 水力发电 , 2012 , 38 ( 4):1-3 . 〈 67 〉 王飞 、 黎勇秀 , 基于集对分析的水库优化调度方案决策优选应用 , 水利科技与经济 , 2012 , 18 ( 6 ): 75-77. 〈 68 〉 张凤太 、 苏维 词, 贵州省农业洪涝灾害易损性研究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2 , 54 ( 10 ): 139-141 , 144. 〈 69 〉 张坤、张炳玉 , 和贵山 , 职 业危害风险现状与定量分析 ,现代职业安全, 2012 , 12 ( 11 ): 104-106. 〈 70 〉 张杰 、 孙爱峰 、 李雪云 , 联系数在不同年度不同种类食品检测总合格率聚类分析中的应用 , 中国医药指南 . 2012 , 10 ( 19 ): 392-393. 〈 71 〉 赵红 、 孙爱峰 ,联系数在不 同年度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质量分类分析中的应用 , 中国医药指南 . 2012 , 10 ( 28 ): 397-398. 〈 72 〉李伟 、 孙爱峰 ,联系数在不同公 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质量聚类分析中的应用 , 中国医药指南 . 2012 , 10 ( 20 ): 383-385. 〈 73 〉 徐宏杰,宫博,李德顺 , 基于集对分析法的煤矿危险性评价,中国安全生产技术 , 2012 , 8(6) : 86-90. 〈 74 〉 Ju-Liang Jin , Yi-Ming Wei , Le-Le Zou , Li Liu , Wei-wei Zhang , Yu-liang Zhou , Forewarning of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a model based on BP neural network and set pair analysis , Natural Hazards , 2011 , 62 ( 1 ): 115-127. 〈 75 〉 Fengshan Wang , Hongjun Zhang , Quanbing Rong , Entropy-Based Set Pair Analysis Model on Geological Disaster Risk for Military Engineering , Engineering , 2012 , 4 ( 2 ): 76-82. 〈 76 〉 谢相建 、 赵俊三 、 陈学辉 、 袁思 , 基于集对分析的遥感图像 K- 均值聚类算法 , 国土资源遥感 , 2012 , 25(4):84-87. 〈 77 〉 韩璞璞 、 张生 、 丁志宏 、 李畅游 , 基于 CA 和 SPA 的黄河源区水沙变化关系研究 , 水电能源科学 , 2012 , 30 ( 10 ): 104-106 , 50. 〈 78 〉 张凤太 、 王腊春 、 苏维词 、 杨齐祺 , 基于熵权集对耦合模型的表层岩溶带 “ 二元 ” 水资源安全评价 , 水力发电学报 , 2012 , 31 ( 6 ): 70-76 . 〈 79 〉 何波禄 、 周红 、 杜王群 、 张慧增 , 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数学模型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 2012,34(6):537-543. 〈 80 〉 岳丽、邵珠艳、古鲁峰 , 模糊集对分析在医院医疗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中国卫生统计, 2012 , 29 ( 5 ): 739-740. 〈 81 〉 潘科 、 关守安 、 秦华礼 , 基于模糊层次及集对分析的集装箱码头运营风险评价 , Proceedings of 2012 (Shenyang) International Colloquium o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中国沈阳, 2012 , 11. 〈 82 〉 Li Juan , Li Feng , Zhou Guanchen , Wang Jinquan , Analysis of Tourist Site Level of Tangshan City based on Rough Set Pair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Content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 2012,51(6): 146-153 . 〈 83 〉 . Yang X.H, Zhang X.J., Hu X.X., et al., Nonlinear Optimization Set Pair Analysis Model (NOSPAM) for Assessing Water Resour ce Renewability, Nonlinear Processes in Geophysics, 2011, 18:599-607. 〈 84 〉 Yang S.S., Yang X.H , Jiang R.,et al., New optimal weight combination model for forecasting precipitation, MPE, 2012, doi:10.1155/2012/376010. 〈 85 〉 Mei Y, Yang X.H, Chang C.C., He J., and Jiang R., Set Pair Analysis for Optimal Selection of Bioretention Media, ADVANCED SCIENCE LETTERS, 2012,10: 687-689. 〈 86 〉 Guo Y.N., Yang X.H, Mei Y, He J, and Di C.L., Set Pair Analysis of Eco-environment Quality Using Maximum Entropy , ADVANCED SCIENCE LETTERS, 2012,10, 640-643. 〈 87 〉 Yang X.H, Zhang X.J., Hu X.X., et al., SPAMOW for Assessing Water Resource Security under Climate Change in Haihe River Basin, 2011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limate Change and Water: 547-552. 〈 88 〉 Zhang X.J, Yang X.H, Water Resources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Based on Eigenvector Set Pair Analysis Model under Climate Change, 2011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limate Change and Water: 580-583. 〈 89 〉 Guo Y.N, Yang X.H , Information Entropy Information Entropy Set Pair Analysis Model for Assessing Water Resource Bearing Ability, 2011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limate Change and Water: 299-303. 〈 90 〉 姚勇 、 穆鹏 , 模糊四元联系数在土质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 水力发电, 2012 , 59 ( 4 ): 22-25 . 〈 91 〉 张彼德 、 刘代伟 、 邹江平 、 田源 、 方春恩 、 王军霞 , 基于图论及联系数的复杂配电网可靠性评估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2 , 39 ( 21 ): 74-79+155. 博士论丛( 19 ) 更多还原 〈 92 〉 刘双跃 ( 博士, 研究员 ,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 100083 ) 王娟、王丹 , 《 基于 SPA 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考评深度分析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2 , 37 ( 8 ): 43-45 )在构建安全质量标准化考评结果的四级联系度函数基础上,通过分析各自平均联系度、集对势与悲观势、不确定性,反映了矿井达到最优安全质量标准的优劣次序。 〈 93 〉 左春荣 ( 博士 ,教授,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230009 )周玉琴,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多应急点资源调度研究 》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12 , 29 ( 7 ): 135-137 )利用联系数,建立应急最早开始时间和出救点数最少为目标函数的模型。运用粒子群算法求解,最后构造数值算例,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合理性和粒子群算法的可行性。 〈 94 〉 谢云霞 ( 博士, 四川大学水电学院,成都 , 610065 )王文圣,曾尚春, 《基于分形模糊集对分析方法的洪水分类 》 , 水电能源科学, 2012 , 30 ( 11 ): 31-34 ),以反映指标复杂程度的分维来刻画指标权重 , 同时考虑分类标准边界的模糊性,将该方法应用于黄河支流秃尾河流域的洪水分类。与其他分类方法比较表明 , 分形模糊集对分析方法客观、精确、有效。 〈 95 〉 王凤山 ( 博士, 解放军理工大学指挥自动化学院 ,南京, 210007 )吴礼发、卢厚清 《 基于集对模型的地下工程塌方风险分析方法 》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2 , 22 ( 4 ): 103-109 ) 以集对分析 (SPA) 的同异反联系度和距离测度为基础构建地下工程塌方风险态势监控机制及分析模型,通过计算 , 为有效防范塌方灾害由潜伏性向灾变性转化提供防范重点。 〈 96 〉 罗旭 ( 博士生 ,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装备综合保障技术重点实验室 , 410073 )《 基于设计参数综合评价决策的维修性设计方案优选方法 》(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 2012 , 34 ( 3 ): 58-62 ) , 采用集对分析理论对维修性设计因素的模糊语言值评价进行处理 , 以某航天器电源系统的维修性设计方案优选为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及有效性。 〈 97 〉张居凤 ( 博士生 ,海军装备研究院,北京, 100161 ) 汪玉、方志刚 《 基于QFD/SPA 的武器装备需求分析方法 》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 2012 , 32 ( 9 ): 2016-2021 ) 通过多元联系数对国内外同类型武器装备的需求满意度进行竞争者评估 . 将模糊、定性的专家意见集中量化,得出装备性能指标的重要度 . 增强武器装备需求论证中性能指标分析结果的说服力。 更多还原 〈 98 〉 严培胜 (博士,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 湖北武汉   430072 ) 王先甲、孙志禹 ,《 集对分析在三峡水库汛期分期中的应用 》 ( 武汉 大学学报 (工学版) , 2012 , 45 ( 3 ): 310-313 ) 通过计算汛期每一天的联系度和联系数 , 确定三峡水库的汛期分期 . 分期结果与其他方法的分期结果基本一致 , 但集对分析法原理易于理解 , 计算过程客观 , 实际使用方便。 〈 99 〉 桂蕾 ( 博士生 ,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 ) 殷坤龙,刘长春 《基于集对分析的巴东新城区滑坡灾害空间预测》(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2012 , 31 (增 ): 2653-2659 ) 利用集对分析对各预测单元进行危险性等级预测,将所得空间预测图与已知滑坡分布图进行比较,结果可靠、方法可行,联系度和集对势理论结合能够提高预测精度。 〈 100 〉 刘俊华 ( 博士生 ,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长沙 410082 ) 罗隆福,张志文,许加柱 《基于模糊集对分析法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估 》 ( 电网 技术 , 2012 , 36 ( 7 ): 81-85 ) 引入集对分析法,将各评估指标与评估标准组成一集对,建立了电能质量综合评估的模糊集对分析模型,实例结果验证了模糊集对分析进行电能质量评估的有效性。 〈 101 〉 李鹏 ( 博士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南京 210016 ) 刘思峰、朱建军 《基于前景理论的随机直觉模糊决策方法 》 (控制与决策 , 2012 , 27 ( 11 ): 1601-1606 )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集对分析理论的新的记分函数。 2013 集对分析会讯: 2013 年集对分析年会有可能将在 2013 年下半年召开,主题为“ 集对分析的基础问题与研究 ”。有意参加会议的学者请在 2012 年 6 月 30 日 把关注和思考的问题题目传到: SPACNM@163.com 电子信箱。 免费 资料 : 《 概率联系数化的原理及其在概率推理中的应用 》 《 集对分析的不确定性理论及其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 》 等 文献可以在智能系统学报网站( http://tis.hrbeu.edu.cn/ )期刊索引栏目免费下载全文。 邮购资料: 赵克勤著《 集对分析及其初步 应用 》书价 12 元,邮寄费 4 元;沈定珠著《 体育用联系数学 》书价 21 元,邮寄费 5 元,需要者,请从邮局汇款到 311811 ,浙江诸暨枫桥新街 79 号,诸暨市联系数学研究所,赵克勤收,款到寄书。 函授研讨招生 : 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集对分析研究所和诸暨市联系数学研究所联合举办 集对分析联系数学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函授研讨班,有意参加者,请与赵克勤老师联系, E-mail: zjzhaok@sohu.com , 18258527568 欢迎传阅交流、携手创新。电话: 0575-87043408. 集对分析网站 http://jdfxylxshx.blog.bokee.net/ ,欢迎访问和参加交流。 ? 通信地址:浙江省诸暨市枫桥新街 79 号,诸暨市联系数学研究所,邮编: 311811 E-mail: zjzhaok@sohu.com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一教学大楼 409-411 , 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非传统安全集对分析研究所 Website:http://www.nts-pd.org E-mail: nts@zju.edu.cn 邮编: 310058 电话: 0571-88208399, 传真: 0571-88208518
341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Computer Science Conference Rankings
cooooldog 2013-2-18 21:46
Computer Science Conference Rankings Disclaimer: The rankings below are for the most prestigious category of paper at a given conference (i.e. mainly the refereed full paper track). They are based on general reputation of the conference in the field, the citation of the papers published in the conference, reputation of program committee members and reputation of the review process. It is not based on scientific measurements and thus can be controversial. While debatable, this ranking could change in time. New conferences are typically ranked in the third tier. Top conferences are known for their impact history and their rigorous review process. They should be equivalent, if not superior in impact and prestige, to reputable journals. Workshops and new (or unknown) conferences are not ranked. The University of Alberta and/or The Department of Computing Science do not necessarily endorse this ranking. It is mainly put together after intense consultation with international colleagues. The rankings do not necessarily represent my personal views about these conferences and I am not responsible for the reputation of conferences. This is an unofficial reference. If you are looking for a scientifically accurate ranking please disregard this page. --OZ Select conference tier... Top Tier Conferences Second Tier Conferences Third Tier Conferences Field Legend DB: Databases DM: Data Mining AI: Artificial Inteligence NL: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ED: Computer Education IR: Information Retrieval W3: Web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DP: Distributed and Parallel Computing GV: Graphics, Vision and HCI MM: Multimedia NC: Networks, Communications Performance SE: Security and Privacy OS: Operating Systems / Simulations Some seemingly second tier conferences are actually top conferences in their sub-field. Top Tier Conferences (Rank 1) (DB) VLDB: Very Large Data Bases (since 1975) (DB) SIGMOD: ACM SIGMOD Conf on Management of Data (since 1975) (DB) PODS: ACM SIGMOD Conf on Principles of DB Systems (since 1982) (DB) ICDE: IEEE Intl Conf on Data Engineering (since 1984) (DB) ICDT: Intl Conf on Database Theory (since 1986) (DB) EDBT: Extending DB Technology (since 1988) (DM) SIGKDD: ACM Knowledge Discovery and Data Mining (since 1995) (DM) ICDM: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Mining (since 2001) (AI) IJCAI: Intl Joint Conf on AI (since 1969) (AI) AAAI: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AI National Conference (since 1980) (AI) ICML: Intl Conf on Machine Learning (since 1984) (AI) UAI: Conference on Uncertainty in AI (since 1985) (AI) UMAP: Intl Conf on User Modeling, Adaptation and Personalization (since 1985) (AI) NIPS: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 (since 1987) (AI) AAMA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tonomous Agents and Multiagent Systems (since 1997) (NL) ACL: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since 1963) (ED) AIED: Intl Conf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ducation (since 1983) (ED) ITS: Intelligent Tutoring System Conference (since 1988) (IR) SIGIR: ACM SIGIR Conf on Information Retrieval (since 1971) (W3) WWW: World-Wide Web Conference (since 1994) (W3) ICIS: Intl Conf on Information Systems (since 1983) (DP) PPoPP: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Parallel Programming (since 1988) (DP) PACT: Intl Conf on Parallel Arch and Compil Tech (since 1990) (DP) IPDPS: IEEE Intl Parallel and Dist Processing Symp (since 1986) (DP) ICPP: Intl Conf on Parallel Processing (SINCE 1972) (DP) Euro-Par: European Conf. on Parallel Computing (SINCE 1995) (GV)SIGGRAPH: ACM SIGGRAPH Conference (since 1974) (GV) CVPR: IEEE Conf on Comp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since 2000) (GV)ICCV: Intl Conf on Computer Vision (since 1987) (GV)I3DG: ACM-SIGRAPH Interactive 3D Graphics (MM) ACM-MM: ACM Multimedia Conference (since 1993) (NC) SIGCOMM: ACM Conf on Applic, Techno, Archit, and Protocols for Comp Comm (since 1977) (NC) PERFORMANCE: IFIP Intl Symp on Computer Performance, Modeling, Measurements Evaluation (since 1980) (NC) SIGMETRICS: ACM Conf on Meas. Modelling of Comp Sys (since 1981) (NC) INFOCOM: Annual Joint Conf IEEE Comp Comm Soc (since 1982) (NC) MOBICOM: ACM Intl Conf on Mobile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 (since 1995) (SE) IEEE Symposium on Security and Privacy (since 1980) (SE) CCS: ACM Conf on Comp and Communications Security (since 1993) (OS) SOSP: ACM SIGOPS Symp on OS Principles (since 1967) (OS) OSDI: Usenix Symp on OS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since 1994) Other 1st tier conferences: (..) FOCS: IEEE Symposium on Foundations of Computer Science (since 1959) (..) STOC: ACM Symposium on Theory of Computing (since 1969) (..) ICALP: International Colloquium on Automata, Languages and Programming (since 1973) (..) SODA: SIAM/ACM Symposium on Discrete Algorithms (since 1990) (..) ISMB: Intl Conf on Intelligent Systems for Molecular Biology (since 1993) Second Tier Conferences (Rank 2) (DB) ER: Intl Conf on Conceptual Modeling (Conf on the Entity Relationship Approach) (Since 1979) (DB) SSDBM: Intl Conf on Scientific and Statistical DB Mgmt (since 1981) (DB) FODO: Intl Conf on Foundation on Data Organization (since 1981) (DB) DASFAA: Database Systems for Advanced Applications (since 1989) (DB) SSD: Intl Symp on Large Spatial Databases (since 1989) (DB) DOOD: Deductive and Object-Oriented Databases (since 1989) (DB) CIKM: Intl. Conf on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since 1992) (DB) CoopIS: Conference on Cooperative Information Systems (since 1993) (DM) PAKDD: Pacific-Asia Conf on Know. Discovery Data Mining (since 1997) (DM) PKDD: European Conf on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s (since 1997) (DM) DAWAK: Intl Conf on Data Warehousing and Knowledge Discovery (since 1999) (DM) SDM: SIA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Mining (since 2001) (AI) AID: Intl Conf on AI in Design (since 1991) (AI) ECAI: European Conf on AI (since 1974) (AI) ECML: European Conf on Machine Learning (since 1986) (AI) GECCO: Genetic and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Conference (since 1999) (AI) ICGA: Intl Conf on Genetic Algorithms (since 1991) (AI) GP: Genetic Programming Conference (since 1995) (AI) IAAI: Innovative Applications of AI (since 1989) (AI) ICIP: Intl Conf on Image Processing (since 1994) (AI) ICNN/IJCNN: Intl (Joint) Conference on Neural Networks (since 1989) (AI) ICPR: Intl Conf on Pattern Recognition (since 1989) (AI) ICDAR: Intl Conf on Document Analysis and Recognition (since 1991) (AI) ICTAI: IEEE conference on Tools with AI (since 1989) (AI) AMAI: Intl Symp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Maths (since 1990) (NL) EACL -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since 1983) (NL) COLING: Intl Conf on Computational Liguistics (since 1966) (NL) EMNLP: Conf on Empirical Methods i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since 1996) (ED) ICALT: IEEE Intl Conf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since 2001) (IR) TREC: Text REtrieval Conference (since 1992) (IR) ECIR: European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Retrieval (since 1979) (W3) HYPERTEXT: ACM Conference on Hypertext and Hypermedia (since 1987) (W3) EC-web: Intl Conf on Electronic Commerce and Web Technologies (since 2000) (W3) WISE: Intl Conf on Web Inform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since 2000) (W3) ICWS: IEEE Intl Conf on Web Services (since 2003) (DP) ICDCS: IEEE Intl Conf on Distributed Comp Systems (since 1980) (DP) PODC: ACM Symp on Principles of Distributed Computing (since 1982) (DP) SPAA: ACM Symp on Parallel Algms and Architecture (since 1989) (DP) ASAP: Intl Conf on Apps for Specific Array Processors (DP) CCC: Cluster Computing Conference (DP) ICPADS: IEEE Intl Conf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 ( Since 1994 ?) (GV) ECCV: European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since 1998) (GV) EUROGRAPH: European Graphics Conference (GV) CGI: Computer Graphics International (since 1997) (GV) CA: Computer Animation (since 1997) (MM) IEEE-MM: IEEE Intl Conf on Multimedia Computing and Sys (MM) MMCN: ACM/SPIE Multimedia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 (MM) ICME: Intl Conf on MMedia Expo (since 2000) (NC) NetStore: Network Storage Symposium (NC) IC3N: Intl Conf on Comp Comm and Networks (NC) LCN: IEEE Annual Conference on Local Computer Networks (NC) ICC: Intl Conf on Comm (NC) WCNC: 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 Conference (SE) SECURITY: Usenix Security Symposium (since 1992) (SE) ESORICS: European Symposium on Research in Computer Security (since 1990) (OS) IEEE Annual Simulation Symposium (since 1968) (OS) MASCOTS: Symp Model Analysis Sim on Comp Telecom Sys (since 1993) Other 2nd tier conferences: (..) CC: Compiler Construction (since 1986) Third Tier Conferences (Rank 3) (DB) DEXA: Database and Expert System Applications (since 1990) (DB) IDEAS: Intl Database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 Symposium (since 1997) (DB) COMAD: Intl Conf on Management of Data (since 1989) (DB) BNCOD: British 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bases (since 1981) (DB) SBBD: Simpósio Brasileiro de Bancos de Dados (since 1986) (DB) ADC: Australasian Database Conference (since 1990) (DB) ADBIS: Symposium on Advances in DB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since 1993) (DB) DBIS: Intl. Baltic Conference on Data Bases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since 1994) (DB) IFIP-DS: IFIP-DS Conference (DB) NGDB: Intl Symp on Next Generation DB Systems and Apps (DB) ADTI: Intl Symp on Advanced DB Technologies and Integration (DB) MDM - Int. Conf. on Mobile Data Access/Management (MDA/MDM) (DB) VDB - Visual Database Systems ( Since 1989 ) (DM) ADMA: Intl Conf on Advanced Data Mining and Applications (since 2005) (DM) ICDM: Industrial Conference on Data Mining (since 2001) (DM) AusDM: Australasian Data Mining Conference (since 2002) (DM) EGC: Journées Francophones Extraction et Gestion de Connaissances (since 2000) (AI) PRICAI: Pacific Rim Intl Conf on AI (since 1990) (AI) AusAI: Australian Joint Conf on AI (since 1987) (AI) ANNI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in Engineering (AI) ANZIIS: Australian/NZ Conf on Intelligent Inf. Systems (AI) CAIA: Conf on AI for Applications (AI) CAAI: Canadi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nference (AI) ICANN: International Conf 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I) ICCB: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ase-Based Reasoning (AI) ICG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netic Algorithms (AI) ICONIP: Intl Conf on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I) ICM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agent Systems (AI) ICP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lanning Systems (AI) PACES: Pacific Asian Conference on Expert Systems (AI) SCAI: Scandinavian Conference on Artifical Intelligence (NL) NLDB: Applications of Natural Language to Data Bases (since 1995) (ED) ICCE: Intl Conf on Computers in Education (ED) EDmedia: World Conf on Educational Multimedia, Hypermedia Telecommunications (ED) AH: Intl Conf on Adaptive Hypermedia and Adaptive Web-Based Systems (W3) APweb: Asia Pacific Web Conference (since 1998) (W3) WAIM: Intl Conf on Web-Ag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ince 2000) (W3) SAINT: Intl Symposium on Applications and the Internet (since 2001) (DP) EGC: European Grid Conference (since 2005) (DP) MPPOI: Massively Par Proc Using Opt Interconns (DP) MassPar: Symp on Frontiers of Massively Parallel Proc (since 1990) (DP) SRDS: Symp on Reliable Distributed Systems (SINCE 1982) (DP) DAIS: IFIP Intl Conf on Distributed Applications and Interoperable Systems (GV) ACCV: Asian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since 1993) (MM) MMM: Multimedia Modelling (since 1997) (NC) HPCN: 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 Geometry Modeling and Processing (SE) ARES: Intl Conf on Availability, Reliability and Security (OS) DSS: Distributed Simulation Symposium (OS) SCSC: Summer Computer Simulation Conference (OS) WCSS: World Congress on Systems Simulation (OS) ESS: European Simulation Symposium (OS) ESM: European Simulation Multiconference Other 3rd tier conferences: (..) ICCSA: Intl Conf on Computational Science and its Applications (since 2001) (..) KES: Knowledge-Based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and Engineering Systems (since 1997) (..) ICADL: Intl Conf on Asian Digital Libraries (since 1998) (..) ISORC: IEEE Intl Symposium on Object-oriented Real-time distributed Computing (since 1998) (..) ISIM: Intl Conf on Information Systems Implementation and Modelling (since 1998) (..) IEEEIS: IEEE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Systems (since 2004) (..) ACE: ACM SIGCHI Intl Conf on Advances in Computer Entertainment Technology (since 2004) (..) ICGeS: Intl Conf on Global E-Security (since 2005) (..) PERVASIVE: Intl Conf on Pervasive Computing (since 2003) (..) DGO: Intl Conf on Digital Government Research (since 2000) Unranked Conferences (Rank ?) (OS) FAST: Usenix conference on File and Storage technologies (Since 2002) (W3) ECOWS: IEEE European Conference on Web Services (since 2003) (W3) ICSO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 Oriented Computing (since 2003) (W3) ICW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eb Engineering (since 2000) (..) ICDE: World Conf on Open learning and Distance Education (Since 1981) (..) WCCE: IFIP World Conf on Computers in Education (Since 1981) (..) CAiSE: Conf on Advanced Inform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since 1988) (..) AAMAS: Intl Joint Conf on Autonomous Agents and Multiagent Systems (Since 2002) (..) ICVS: Intl Conf on Computer Vision Systems (since 1997) (..) AISC: Intl Conf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Sybolic Computing (since 1992) (..) CCC (was CoCo): IEEE Conf on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since 1986) (..) AVI: Working Conf on Advanced Visual Interfaces (since 1992) (..) CRYPTO: Intl Cryptology Conf (since 1981) (..) SAC: ACM Symposium on Applied Computing (since 1986) (..) INFOVIS: IEEE Symposium on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since 1995) (..) VIS: IEEE Visualization (since 1990) (..) CCGRID: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luster Computing and the Grid (since 2001) (..) CBMS: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puter-Based Medical Systems (since 1988) (..) JCDL: ACM/IEEE Joint Conference on Digital Libraries (was ADL: Advances in Digital Libraries) (since 1995) (..) GIS: ACM Intl Symposium of Advances in Geographic Systems (since 1993) (..) ICPADS: IEEE Intl Conf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 (since 1994) (..) SEKE: Intl Conf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Knowledge Engineering (since 1989) Not Encouraged (due to dubious referee process) : Intl Multiconferences in Computer Science -- 14 joint int'l confs. SCI: World Multi confs on systemics, sybernetics and informatics SSGRR: International conf on Advances in Infrastructure for e-B, e-Edu and e-Science and e-Medicine IASTED conferences CCC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ies IEEE Conf calendar ACM Conf calendar SIAM Conf calendar DBLP Conf list Other lists of conferences Conferences in programming Language Theory Conferences in Programing Language and Compilers Conferences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Computing: ( List 1 ), ( List 2 ), ( List 3 ), ( List 4 ) List of conferences in Databases and Systems Conferences in Computer Vision Conferences in Visualization Conference Acceptance Rate Statistics Citeseer's Conference Impact Ratings (from 2003) SCEAS (Scientific Collection Evaluator with Advanced Scoring). Computer Security Conference Ranking and Statistic (by Guofei Gu) Other non-official rankings (most are based on an internal ranking made at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Singapore after a 1999 report .: From Sourav Bhowmick (Nanyang University, Singapore) From Guofei Gu (Georgia Tech, USA) From Monash University Ranking by Distributed Systems Lab at U of Chicago Conference ranking by Blaise Genest giving som indicators (with Europe's perspective) Ranking of Computer Security venues (by Guofei Gu)) cs-conference-ranking.org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normalized Estimated Impact of Conferences is not entirely disclosed and vague). Comments on this ranking and other similar ones can be found on http://rankingexpose.com/ . Conference ranking by the Australian CORE (COmputing Research and Education) Conference Ranking by the School of Computer Engineering, Nanyang University, Singapore Maintained by: Osmar R. Zaïane zaiane@cs.ualberta.ca Last modified: October 12, 2011 URL: http://webdocs.cs.ualberta.ca/~zaiane/htmldocs/ConfRanking.html
10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这100年:变了什么?】
cooooldog 2013-2-17 09:31
网易法国网友 的原贴: 1 转贴网易广东省网友ip:123.65 【中国这100年:变了什么?】 皇帝没了,皇权还在; 皇家没了,皇族还在; 阿哥没了,太子还在; 太监没了,阉割还在; 衙门没了,衙役还在; 辫子没了,鞭子还在; 妓院没了,小姐还在; 嫔妃没了,三妻四妾还在, 鳌拜没了,和珅还在。 朝还是王朝,名改成了共和; 皇帝还是皇帝,名改为了伟人; 妃子还是妃子,名改成了明星; 宦官还是宦官,名改成了蛋婊; 太监还是太监;名改成了劳模; 大人还是大人,名改成了领导; 老爷还是老爷,名改成了公仆; 小妾还是小妾,名改成了二奶; 奴隶还是奴隶,名改成了人民。 来自:赵本山《有钱了》收官宣布正式退出小品舞台 网易台湾省网友(118.160.*.*)的原贴: 2 广东省茂名市委书记罗荫国贪污、受贿16亿后的雷语:“要说我是贪官,说明官场都是贪官!你们凭什么专整我?你们有本事,真让我交代,那我能交代三天三夜甚至三个月三年,我能把茂名官场翻个底朝天!”“你们以为我是贪官,关键,谁不是贪官,你们能说出一个我这个级别的不是贪官的吗?全中国,我这级别的,有一个不是贪官的吗?中国不就是腐败分子提拔腐败分子吗?中国不就是贪官查贪官,腐败分子反腐败吗?难道这个还要我告诉你们? “查办我的人,难道你们就清白吗?你们谁敢说自己是清白的,看看你们的穿戴,看看你们抽的烟,戴的表,哪个不是十万八万的,哪位一年抽烟不得几十万,你们的工资够你们一年抽烟的吗?”“像我这样的级别的,谁不能供出百八十个人来,这个,太平常了,大家都是贪官,你们为什么抓我,要抓一起抓,从村长开始,一直抓到“中国长”(注意,新词儿,中国长,我说的),谁比谁更清白吗?”“我是小虾米,真正的大贪官,你们有本事抓吗?今天你们抓我,明天你们自己又得被自己人抓进去,等着吧杂种们!” $ {\Huge{ b=a^{a^{a^{a^{\cdots^{a^{a}}}}}}}}$
71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温州动车追尾到河南高速塌桥,根本原因是设计没有做好
热度 8 laserdai 2013-2-4 22:31
从温州动车追尾到河南高速塌桥,根本原因是设计没有做好
春节眨眼就来到,河南塌桥凑热闹。 昨天关注的时候,只是泛泛地思考了一下各种可能原因,并用调侃的语调给出, 河南大桥豆腐渣造,值此新春特地来闹 今天回来浏览,看到 老看客 发话批评说, laokanke 2013-2-4 02:03 跟着起哄容易,用科学数据说话难。 还有美女号召说, 在重大公共事件面前,就应该有来自科学网的科学声音 淑女来硬的,咱根本不吃那一套;美女来软的,我就吃不消! 于是,一位杰出的工程物理学家的大脑,就控制不住地一直思考,终于得出结论: 从温州动车追尾到河南高速塌桥,根本原因是设计没有做好,是天灾更是人祸。 温州动车追尾的最根本原因在于设计没有做好:一般的现代电子控制方面的设计原理是,只有一切保证安全,这是特例,才能给于 绿色 通行的信号,如果不能保证绝对安全但是也没有隐含的重大危险是 黄色 慢行信号,其他一些都是正常情况, 红色 禁行信号。 这些信号,都是电信号,需要电力供应来保证,电力供应方面出了大问题(比如雷击导致停电),则没有信号,这比 红色 信号更严重,需要做的就是逃命。这些控制系统中,只有一切正常才会有 绿色 通行的信号 , 稍微有问题就没有 绿色 通行的信号。所以,最新型的汽车容易抛锚就是这个原因,稍微有一点不好,比如车门没有关好或者安全带没有系好,那就开不跑。 温州的动车的信号控制,就肯定不是这么做的,我怀疑是做反了:正常情况下,是 绿色 通行信号, 拼命往前跑,有小问题是 黄色 慢行信号,有了大问题才给 是 红色 禁行信号,那天雷暴雨,信号系统坏掉了,应该是没有信号,应该是下车躲避可能的危险,结果设计中认为是正常情况,所以拼命往前跑,因此追尾死人了。 回头再说现在的河南塌桥。 首先,今天的置顶分析有点靠谱的地方, 对河南桥梁倒塌事件的一点分析和看法 目前来看,桥墩先倒掉后才桥面垮塌的这种猜测是唯一能够符合现有现象和力学发展规律的。另外的猜测基本都不能完全符合现在的情况。 这点,在我的上篇博文里面也提到 , 如今真想要炸桥,相信桥墩是主要目标 ,我们二人都是独立思考出来的,这一条绝对正确!其他人不用再怀疑了。 爆炸论之不靠谱因此不可信。 媒体宣扬是爆炸论,这一条站不住脚: 假定是 卡车上的鞭炮一起发生了猛烈的爆炸,第一,主要爆炸物应该飞向斜上方,因此周围几百米以内都应该见到零乱的爆炸物,结果,下面的高清晰图片上根本看不到。 还有一条经验,战争中当手榴弹在你旁边冒烟的时候,需要紧急卧倒,利用的就是这个爆炸角的问题,离手榴弹很近但是不受伤。 第二, 这些鞭炮爆炸向下的时候,由于车底板的阻挡作用,爆炸的威力根本发挥不了。 第三,已经有几位博主进行了探讨:树上好几只鸟,你开枪最多只能打下一只,因为其他都飞跑了。鞭炮爆炸的时候,开始的爆炸会把邻居崩跑,这样连锁爆炸就很容易停止掉。 男小朋友们的小时候的经验就是这样的 。 第四,鞭炮都是小剂量的,当量要比雷管小,也不能同是引爆,怎么可能整车爆炸呢?原理上站不住脚。 希望有关爆炸和爆破专家进来继续搅。 置顶博文说: 2、 采用柔性桥墩时,特别是桥墩高度较高时,可能需要考虑加强抵抗侧边倒的刚度,为意外事件增加好的构造要求。 这就是根本原因了,来自于设计中的人祸。一般想法,竖立的桥墩如果要强壮,就需要增大粗细(直径),但是这个也有高度极限,太高了(请参考下面照片),这种办法就没有用了。所以,需要考虑增加其他稳固措施。初中小朋友都知道,平行四边形可以随意拉扯变形,而 三角形是最稳定结构 ,因此需要在两个平行桥墩之间引进交叉钢管/钢丝线,这样才能成为稳定结构。还请注意,最下图右侧在建三根柱子的田字结构也是愚蠢的,因为不稳定,要想稳定需要拉对角的钢管。 相信这里已经完全解释清楚了。现在这样的桥墩桥面地面四边形结构是个没有拐杖的老太太,一直在摇晃,晃来晃去,突然一下,腿部一软,老太太就摔倒了。 这么多对桥墩,就有很多在晃悠的 老太太支撑这座高速桥 ,总有一位老太太先倒下,就是下图中站在中间的那对桥墩了。 还有没有解释清楚地地方,请发问或者评论。希望有关专家为了科学网的人气,和在社会上的影响, 响应美女的召唤 ,继续挖掘深处。 最后,嘲笑媒体的那一帮文科记者和编辑,就学会了一些简单的中文和新闻报道,可惜没有任何科学与技术头脑。以后,再出了什么事情和事故,先要到科学网这里请教请教。 2月1日8时52分许,连接江苏连云港至新疆最西部顶点的霍尔果斯的高速公路(简称连霍高速)河南省三门峡义昌大桥南半幅发生坍塌.
个人分类: 科学丑闻|4548 次阅读|36 个评论
用相对星等计算绝对星等(IDL程序)
deliangwang 2013-2-2 19:39
Function absmag, mag, z, extinction=extinction, powindex=powindex, $ h0=h0, k=k, Omega_M=Omega_M, Lambda0=Lambda0, q0=q0, $ Silent = silent ;+ ;NAME: ; absmag ;PURPOSE: ; Calculate the absolute magitude from the relative magitude ;CALLING SEQUENCE: ; result=absmag(mag,z) ;INPUT: ; mag --- the relative magitude ; z --- redshift ;OPTIONAL KEYWORD INPUT: ; H0 --- Hubble parameter in km/s/Mpc, default is 70 ; k --- curvature constant, normalized to the closure density. ; Default is 0, indicating a flat universe ; Omega_m --- Matter density, normalized to the closure density, ; default is 0.3. Must be non-negative ; Lambda0 --- Cosmological constant, normalized to the closure ; density,default is 0.7 ; q0 --- Deceleration parameter, ; numeric scalar = -R*(R'')/(R')^2, ; default is -0.55 ; ;OUTPUT: ; absmag --- the absolute magitude ;PROCESS: ; lumindist(), alog10() ;REVISION HISTORY: ; Original by DL.Wang,Jul-26-2007 ;- if not keyword_set(extinction) then extinction=0.0 if not keyword_set(powindex) then powindex=1.0 cosmo_param,Omega_m,Lambda0,k,q0 if N_elements(H0) EQ 0 then H0 = 70 if not keyword_set(silent) then $ print,'LUMDIST: H0:', h0, ' Omega_m:', omega_m, ' Lambda0',lambda0, $ ' q0: ',q0, ' k: ', k, f='(A,I3,A,f5.2,A,f5.2,A,f5.2,A,F5.2)' Kcorrection=2.5D0*(-1.0D0-powindex)*alog10(1.0D0+z) dL=lumdist(z,h0=h0,k=k,Omega_M=Omega_M,Lambda0=Lambda0,q0=q0) absmag=mag-extinction-Kcorrection-5.0D0*alog10(dL)-25.0 return, absmag End
个人分类: 编程笔记|394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Office of Rare Diseases
genesquared 2013-1-21 17:26
http://rarediseases.info.nih.gov/ Skip Navigation Text Size: A A A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Human Services About ORDR User Tips Enter search term: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 NIH...Turning Discovery Into Health of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Advancing Translational Research Rare Disease Information Patient Advocacy Group Research Clinical Trials Genetic Rare Diseases Information Center Scientific Conferences Genetics Research Resources Patient Travel Lodging Reports Publications Rare Disease News Recoursos en Espanol Rare Diseases Information Rare Diseases and Related Terms PubMed Office of Orphan Products Development, FDA ORPHANET Talking Glossary of Genetics ORDR Rare Disease Day More... Voting Opens for 2013 Rare Disease Champion Award Science of Small Clinical Trials Workshop – Presentations and Webcast now available RoPR Arrives! AHRQ Launches Registry of Patient Registries (RoPR) Social Security Announces New Compassionate Allowances Conditions New FOA: Coordinating Center for an Undiagnosed Diseases Network (UDN) (U01) Funding Opportunity-Centers for Collaborative Research in Fragile X (U01) NIH Launches Collaborative Program with Industry and Researchers to Spur Therapeutic Development Rare Diseases and Scientific Inquiry print and web versions now available Follow ORDR on Facebook Rare Diseases News from Google More... Patient Advocacy Groups DIRLINE Genetic Alliance 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Rare Disorders (NORD) More... Research Clinical Trials NIH Research Portfolio Online Reporting Tool Expenditure Results (RePORTER) Patient Registries NIH Clinical Research Trials and You ClinicalTrials.gov Clinical Center Clinical Trials The Rare Diseases Clinical Research Network Undiagnosed Diseases Program Therapeutics for Rare and Neglected Diseases Program Bench-to-Bedside Awards More... Genetic Rare Diseases Information Center (GARD) Search GARD for Disease Information Contact a GARD Information Specialist ( en español ) Genetic and Rare Diseases Information Center Brochure ( en español ) The "About GARD" Card ( en español ) Information about Rare Cancers More... ORDR Co-funded Scientific Conferences More... Genetics Information Services GTR: Genetic Testing Registry Gene Tests 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 (OMIM) Genetics Home Reference (GHR) Family Health Portrait Tool CDC Laboratory Practice Evaluation and Genomics Branch (LPEGB) More... Research Resources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Science Award Intellectual Property (CTSA-IP) Grants – Office of Extramural Research NIH Center for Scientific Review (CSR) Human Biospecimen Database National Disease Research Interchange (NDRI), National Rare Disease Biospecimen Resource (NRDBR) NIH Office of Technology Transfer - Rare Diseases NIH Office of Technology Transfer - Neglected Diseases Help For Your Unfunded NIH Applications More... Patient Travel Lodging Air Charity Network (ACN) Angel Flight at NIH Mercy Medical Airlift The Children’s Inn at NIH Edmond J. Safra Family Lodge at NIH More... Reports Publications IOM Report-Rare Diseases and Orphan Products: Accelerat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RDR Brochure More... Recursos en Español El Centro de Información sobre Enfermedades Genéticas y Raras (GARD, sus siglas en inglés) More... Home | Contact ORDR | Contact GARD | Site Map | Site Policies This page is best viewed in Note: If you need help accessing information in different file formats such as PDF, MP3, see Viewers, Players, and Plug-ins .
个人分类: RareDisease|1797 次阅读|0 个评论
《柳叶刀》:“植物人”或许存留部分意识和认知功能
热度 1 王汉森 2012-11-14 11:06
《柳叶刀》11月10日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一些从行为学角度被诊断为植物状态的病人,可能还会存留部分意识和认知功能。请看该论文摘要。 http://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11)61224-5/abstract Bedside detection of awareness in the vegetative state: a cohort study Original Text Dr Damian Cruse PhD a b , Srivas Chennu PhD c , Camille Chatelle MSc d , Tristan A Bekinschtein PhD b , Davinia Fernández-Espejo PhD a , Prof John D Pickard MD e , Prof Steven Laureys MD d , Prof Adrian M Owen PhD a b Summary Background Patients diagnosed as vegetative have periods of wakefulness, but seem to be unaware of themselves or their environment. Although functional MRI (fMRI)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some of these patients are consciously aware, issues of expense and accessibility preclude the use of fMRI assessment in most of these individuals. We aimed to assess bedside detection of awareness with an 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 technique in patients in the vegetative state. Methods This study was undertaken at two European centres. We recruited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 and non-traumatic brain injury who met the Coma Recovery Scale-Revised definition of vegetative state. We developed a novel EEG task involving motor imagery to detect command-following—a universally accepted clinical indicator of awareness—in the absence of overt behaviour. Patients completed the task in which they were required to imagine movements of their right-hand and toes to command. We analysed the command-specific EEG responses of each patient for robust evidence of appropriate, consistent, and statistically reliable markers of motor imagery, similar to those noted in healthy, conscious controls. Findings We assessed 16 patients diagnosed in the vegetative state, and 12 healthy controls. Three (19%) of 16 patients could repeatedly and reliably generate appropriate EEG responses to two distinct commands, despite being behaviourally entirely unresponsive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61—78%). We noted no significant relation between patients' clinical histories (age, time since injury, cause, and behavioural score) and their ability to follow commands. When separated according to cause, two (20%) of the five traumatic and one (9%) of the 11 non-traumatic patients were able to successfully complete this task. Interpretation Despite rigorous clinical assessment, many patients in the vegetative state are misdiagnosed. The EEG method that we developed is cheap, portable, widely available, and objective. It could allow the widespread use of this bedside technique for the rediagnosis of patients who behaviourally seem to be entirely vegetative, but who might have residual cognitive function and conscious awareness. Funding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James S McDonnell Foundation, Canada Excellence Research Chairs Program, European Commission, Fonds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Mind Science Foundation, Belgian French-Speaking Community Concerted Research Action, University Hospital of Liège, University of Liège.
个人分类: 健康知识|3729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不确定性与预防原则——一策一下转基因
热度 4 dr-chen 2012-10-28 13:34
转基因的讨论在欧盟和美国都有。 国际法上《生物安全协议》对转基因的跨境转移进行了规定,以预防转基因作物对本土作物的污染。其中有一个15条,规定了科学不确定性下的预防原则。 所谓科学不确定性下的预防原则,就是面对科学尚没有定论的事物,应提高警惕,预防风险,而不是大胆的推广应用。这条原则应用很广泛,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立法也适用了这条原则。 欧盟在2003年出台了《转基因食物、饲料法规》(regulation1829/2003),以及《转基因生物追踪与标签管理条例》(regulations1830/2003),对转基因作物的生产、流转、管理做了严格的规定。 这还不够,欧盟在很长时间内(1997——2004)不批准美国的转基因作物进口,这个急坏了美国,美国把欧盟告到了WTO,认为欧盟的做法构成贸易壁垒,WTO裁定欧盟不批准进口违反世贸规则。但是这个不批准进口违反世贸规则的裁定并不是说你欧盟必须进口,而是说基于贸易自由规则,不该以行政手段阻止进口。实际上,没有市场,进口干嘛呢。 转基因的矛盾,说白了,是大公司高额利润与老百姓食品安全健康的矛盾。欧盟运用预防原则来应对也是为了增强民众对欧盟食品安全的信心。 所以,对于转基因的科学研究当然是应该且必要的,科学就是要增强确定性,除魅啊。但是对于转基因作物的推广适用恐怕还是得慎重吧。没有人会拒绝对自己健康有好处的东西,但是这个东西是否真的有好处,还是要有个确定的说法才行。这个就得靠科学研究,可能也需要时间来证明。 至于我,我是不会买转基因大豆做的食用油、豆奶、沙拉什么的。毕竟健康失去了无法补救,还是提高警惕为好。我看有的食物上标注了这个,很好,应该让她站在阳光下。不然我吃了转基因我自己不知道那不冤枉死。但是如果转基因大豆油能够做飞机动力,保证不会中途从天上掉下来,我还是愿意搭这个航班的,毕竟更加低碳啊。 像我们国家,食品安全的公信力很弱,而且接二连三的食品安全事件已经使人如惊弓之鸟。民以食为天,这个关系到生存健康问题不可谓不重大。应该要加强这块的立法,提倡预防原则,并做好转基因作物的追踪与标签管理,要保障老百姓的知情权,让她知道她的食用油里、沙拉酱里有转基因大豆,让他们自己选择。至于科学家的研究,应该大力提倡,搞清楚这个转基因作物,并用在合适的途径上,比如生物质燃料等。研究和应用,这其实本来就是两码事。
个人分类: 科研人生|2225 次阅读|8 个评论
科学计量学学术趋势分析
xupeiyang 2012-10-25 08:12
中国知网(CNKI)的学术趋势分析平台很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研究主题,查看学术关注度和用户关注度。 科学计量学 为例: 分析平台 http://trend.cnki.net/TrendSearch/trendshow.htm?searchword=%u79D1%u5B66%u8BA1%u91CF%u5B66 学术关注度 科学计量学 Scientometrics 1997 1999 2001 2003 2005 2007 2009 2011 0 38 75 113 150 全部年份 科学计量学的相关热门被引文章 返回全部 悄然兴起的科学知识图谱 陈悦,刘则渊 - 被引频次 139 次 网络信息计量学及其应用研究 邱均平,陈敬全 - 被引频次 84 次 当代国际科学学研究热点演进趋势知识图谱 侯海燕;刘则渊;陈悦;姜春林;尹丽春... - 被引频次 73 次 信息计量学(一)第一讲信息计量学的兴起和发展 邱均平 - 被引频次 69 次 科研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方法 丁福虎 - 被引频次 62 次 查看更多文章 用户关注度 科学计量学 2011-9 2011-11 2012-1 2012-3 2012-5 2012-7 2012-9 0 1250 2500 3750 5000 近一年 科学计量学的相关热门下载文章 返回近一年 近五年来图书情报学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 邱均平;温芳芳; - 下载频次 865 次 基于CiteSpace研究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 肖明;陈嘉勇;李国俊; - 下载频次 811 次 知识图谱——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新领域 秦长江;侯汉清; - 下载频次 399 次 国内知识图谱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魏瑞斌; - 下载频次 373 次 国内引文分析领域研究状况的可视化分析——基于论... 邓蓓;宋艳辉;冯莲;谢雨君; - 下载频次 353 次 查看更多文章 相关搜索 文献计量学 引文分析 信息计量学 网络信息计量学 信息可视化 网络计量学 科研评价 被引次数 知识图谱 知识地图 影响因子 学术研究能力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情报计量学 更多... 全部年份科学计量学的热门被引文章 共有记录793条 序号 文献名称 作者 文献来源 发表时间 被引频次 1 悄然兴起的科学知识图谱 陈悦,刘则渊 科学学研究 2005-04-15 139 2 网络信息计量学及其应用研究 邱均平,陈敬全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1-05-30 84 3 当代国际科学学研究热点演进趋势知识图谱 侯海燕;刘则渊;陈悦;姜春林;尹丽春;庞杰; 科研管理 2006-05-30 73 4 信息计量学(一)第一讲信息计量学的兴起和发展 邱均平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0-01-30 69 5 科研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方法 丁福虎 科技管理研究 2000-06-25 62 6 作品共被引分析与科学地图的绘制 刘林青 科学学研究 2005-04-15 57 7 我国文献计量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邱均平,段宇锋,陈敬全,宋恩梅,嵇丽 科学学研究 2003-04-15 56 8 科学学理论体系建构的思考——基于科学计量学的中外科学学进展研究报告 刘则渊; 科学学研究 2006-02-15 44 9 衡量科学家个人成就的一个量化指标 J.E.Hirsch;刘俊婉;马建华; 科学观察 2006-02-15 42 10 论情报学研究 梁战平 中国信息导报 2003-01-25 4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页 近一年科学计量学的热门下载文章 共有记录750条 序号 文献名称 作者 文献来源 发表时间 下载频次 1 近五年来图书情报学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基于13种高影响力外文源刊的计量研究 邱均平;温芳芳;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1-03-15 865 2 基于CiteSpace研究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 肖明;陈嘉勇;李国俊; 图书情报工作 2011-03-20 811 3 知识图谱——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新领域 秦长江;侯汉清;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9-01-21 399 4 国内知识图谱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魏瑞斌; 图书情报工作 2011-04-20 373 5 国内引文分析领域研究状况的可视化分析——基于论文数量、作者、主题词的知识图谱分析 邓蓓;宋艳辉;冯莲;谢雨君; 情报杂志 2011-06-18 353 6 悄然兴起的科学知识图谱 陈悦,刘则渊 科学学研究 2005-04-15 276 7 科学知识图谱的发展历程 陈悦;刘则渊;陈劲;侯剑华; 科学学研究 2008-06-15 274 8 基于CiteSpaceⅡ的航空航天工程前沿研究 梁永霞;杨中楷;刘则渊; 科学学研究 2009-02-15 235 9 国际技术创新研究前沿领域的知识图谱分析——作者共被引网络与聚类分析视角 许振亮;郭晓川; 科学学研究 2011-11-15 233 10 科学知识图谱应用研究概述 廖胜姣;肖仙桃;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9-01-30 23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页 http://trend.cnki.net/TrendSearch/trendshow.htm?searchword=%u79D1%u5B66%u8BA1%u91CF%u5B66
个人分类: 信息分析|345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Use of Pools
plgongcat 2012-10-24 21:38
On Tue, 24 Feb 2009, Gabriele Sclauzero wrote: dear gabriele, GS Contrary to what Axel usually says (but my experience is far little GS than his, so he is in the position to blame me) I do not believe GS that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pools always gives a better timing for GS a given system. It depends on the system you are computing (of GS course...): how big is your supercell, how many electrons, how many GS k-points, how many bands... there are _no_ absolute truths in benchmarking and optimizing performance. remember the saying: there are lies, damn lies, and benchmarks. ;) my experience is mostly based on using 2x single processor nodes. the recent change to multi-(soon many) core cpus with large caches but low memory bandwidth will change "the rules". i still remember the case of some benchmarks from eduardo, where the threading in MKL (and using no MPI) was more efficient than MPI with an unthreaded MKL. it will become more important to minimize memory and communication bandwidth and control channels of communication carefully. also, sometimes the more efficient algorithm in theory, may not be the best solution in practice, if it doesn't parallelize well or has the wrong scaling with system size. to give an example: at the last ICTP HPC school a few participants made some tests on multi-threading a simple classical MD code. here is some pseudo code (with f/force being vectors in x,y,z). do i=1,n-1 do j=i+,n force = compute_force(i,j) f(i) = f(i) + force f(j) = f(j) - force end do end do do i=1,n do j=1,n f(i) = f(i) + compute_force(i,j) end do end do the first version should be twice as efficicent, but once you use threading, you have problems with load imbalance (the amount of work in the innerloop changes) and overlapping data access to f(j), which require either using mutexes or caching of intermediate results and thus extra computations. once we went to 8 threads the second version wins, because it has less overhead and you can use static scheduling (which improves data locality and thus cache efficiency), despite it being in theory much less efficient. of course there are even better ways to handle this, but it is hopefully a simple enough example to see my point. GS My experience is that, when working with big supercells is better GS try to use one pool until you have a decent scaling and THEN start GS using more pools. If you have a smaller cell (and consequently many GS more k-points) and not many electrons (like a slab geometry with GS small periodicity), then using pools would be more beneficial. lets put it this way. using pools should help the most when you scaling is determined by the communication. with pw.x you have to always consider a second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performance: disk i/o. one easy way to check this would be to run an equivalently sized input in cp.x, which does not write to the disk until a restart is written. with a multi/many core cpu node, concurrent disk access can be a big problem. using pools makes it worse, since you need more memory and this reduces the amount of memory available to the disk cache. experimenting with disk_io settings (e.g. 'low' or 'none') using a non-NFS scratch partition can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the rule of the thumb, that "npools are almost always better" is also based on the fact that using multiple nodes means multiple independent scratch partitions which is essentially equivalent to raid-0 scenario (actually even better as you have independent i/o busses, too). this is no longer true on a single node with quad-cores. a final remark on AMD cpus. those need special care for getting maximum performance. since you have a NUMA architecture and effectively each CPU has its _own_ memory that can be "borrowed" to the other,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good performance to enable both memory and processor affinity. but again, that also has implication of how much memory is available to jobs. ...and in some cases it may be even more efficient on quad-core cpus, to not use all cores, but only half of them. especially on intel core2 architecture since pairs of two cores share a L2 cache and with an overloaded memory bus, you gain more from doubling the cache than from doubling the number of (local) cpus. HTH, axel. GS However these timings may also depend on the configuration of your machine, i.e. how GS optimized are algebra and fft libraries and how fast are communications. GS GS To have a more precise idea of what's going on you should have a detailed look at the GS timings at the end of pw output. GS GS Last thing, you should be careful that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pools you're increasing GS the memory request on your node (as well as the memory traffic on RAM and caches, I GS suppose), and that may also be a severe bottleneck to performance. GS GS Regards GS GS GS GS GS Huiqun Zhou wrote: GS Dear list users: GS GS I happened to test duration times of calculating the system I'm GS investigating against number of pools used. There are totally GS 36 k points. But the results surprised me quite a lot. GS GS no pool: 6m21.02s CPU time, 6m45.88s wall time GS 2 pools: 7m19.39s CPU time, 7m38.99s wall time GS 4 pools: 11m59.09s CPU time, 12m14.66s wall time GS 8 pools: 21m28.77s CPU time, 21m38.71s wall time GS GS The machine I'm using is an AMD box with 2 quad core shanghai. GS GS Is my understanding of usage of pool wrong? GS GS Huiqun Zhou GS @Nanjing University, China G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S Pw_forum mailing list GS Pw_forum at pwscf.org GS http://www.democritos.it/mailman/listinfo/pw_forum From: http://www.democritos.it/pipermail/pw_forum/2009-February/011708.html
个人分类: PW_forum|147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下一个爱因斯坦 要来自非洲!
duanrf 2012-10-8 11:21
下一个爱因斯坦 要来自非洲! 2012/10/08 00:00 本文由台湾 特别提供。    TEDxTaipei9月底登场,本刊越洋专访两位TED讲者,其中一位难民之子,通过办学校改善非洲高等教育,用说故事打动许多人,愿意无条件捐款、教学。 他,剑桥教授 到非洲办学,培养人才   两个问题,一位54岁的白人,给了充满希望的答案。   TED年度大奖得主之一、剑桥教授图拉克(Neil Turok), 2003年成立非洲数理科学中心(African Institute for Mathematical Science, AIMS),9年来的努力,帮助全非洲超过400位学生,从世界名校拿到硕、博士学位,甚至为许多落后的非洲国家,培养出了工程、信息、生物领域的第一位博士。   他只身一人,从无到有,在非洲的高等教育荒漠中栽出新芽。“下一个爱因斯坦,要来自非洲!” 在TED颁奖的舞台上,他对世界许下愿望。 Google、各国政府都捐款   听起来有些疯狂,但包括英国、德国、加拿大、南非、塞内加尔、加纳等政府,以及Google、RIM等都大笔捐款,为他背书。超过500位大学名师,也因为他的号召,飞越半个地球来到非洲免费讲课。“长期来看,他正在改变整个非洲大陆”,巴林塔拉阿布嘎撒乐商业大学(Talal Abu Ghazaleh Business University)校长瓦西甘(Abdul Waheed Khan)说。现在的图拉克,已被视为推动非洲转型力量之一,连英国首相卡梅伦(David Cameron)拜访非洲时都邀其同行。   巨大成就的灵感,来自于这位难民之子17岁时的初衷。   南非出生的图拉克,因为父母反对种族歧视政策,挺身而出组织反抗运动、帮助黑人,全家因而被视为政治犯,父母一度入狱,4岁时,全家以难民身分,开始在非洲流浪。   “我们最后到了坦桑尼亚、肯尼亚”,图拉克回忆,两个刚独立的年轻国家,40年前充满了希望,“非洲一定会重新站起来,大家当时都这么相信!”但当图拉克到英国读完中学,17岁以志工教师重回非洲,气氛却不再乐观。   在偏乡中学当了9个月的志愿者,他发现,“人,就是问题的解方,其它人将非洲看做问题大陆,但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青年人才库。”   原因是,“非洲最好的传统,是父母就算自己饿肚子也要让孩子读书!”图拉克说,“学费几乎占了他们收入的一半,但他们还是要小孩来上学。这就是我对非洲一直抱持希望的原因!”   他认为,非洲不是没有人才,而是缺乏了高等教育的机制,才把主控权交给了外人。以南非为例,种族歧视之下,黑人长久以来无法修读理工科目,数学教育的浅薄,数据分析的技术落后,让南非在解决爱滋病问题上,遇上相当的障碍。   直到26年后,青年时的天真梦想,才有了实现的机会。   2001年,图拉克已是剑桥教授、宇宙学权威,与被视为爱因斯坦后最优秀的理论物理学家霍金(Stephen Hawking)共事。一次他到南非探亲时,父母要他再次思考,能不能为南非做些什么。   想起17岁的初衷,图拉克的实验精神,带起一场对高等教育的革命。   “我根本不知道那会有多难,没有经验、没有钱,我唯一会的宇宙学,在非洲大概是最没用的东西吧!”他开始摸索,四处参加关于非洲发展的研讨会,也透过剑桥在学界的人脉,了解现况。   他发现,非洲经济开始迈入成长阶段,加纳等国甚至排入世界前10位GDP成长国家,政府、企业对人才都有急需。其中,最先进的南非,更是清楚自己领头羊的角色,看准南非的野心和对泛非概念的支持,图拉克选定实验的地点:南非。   但南非有许多既有的教育机构,除了够国际化,接收全非学生外,图拉克做得还有什么不同? 师生同宿,全天都在学习   “我很清楚,就是要快!”他分析,政府需要人才,企业需要当地中高阶员工,以进行投资扩张、抢入非洲市场。图拉克找到一座旧旅馆,将整栋楼改成师生合宿的宿舍暨教室,每一门课的老师,早上上课、下午实作、晚上有助教陪着学生解决回家作业,隔天再深入一级。于是来自全非的学生,无论背景、程度差异,都能快速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专长落在哪里些领域。   要快,也因为资源有限。   “我们目标是培养1000名高等人才,但可用的资源不多,要把有限发挥到最大才行!”图拉克分析。   他将AIMS的想法写在一张纸上,透过父母在南非国会的人脉,开始传真给可能帮助他的人,不断修改细节。 500位各国名师免费教学   没有钟点费,AIMS要怎么聘到名师?   图拉克先从剑桥下手,他发现地利是AIMS最大的优势。   世界各国的学者都对非洲感到好奇,出乎意外,“我只要一说,你来非洲免费教三个星期,就能认识全非洲最好的学生,了解他们,几乎没有人对我说不!”图拉克笑说,“我还告诉他们,这里很危险,可能有暴力抗争、被放火,他们还是要来!”AIMS每年需要25名讲师,却有500多位在名单上等候,“这比剑桥考老师还难!”   看准各国学制不同,若要邀请名师来到非洲,就要善用各国教师错开的假期,而图拉克聪明的将时程定在三个星期,合作的可能大过于以学期、学年计的校级伙伴关系,又提供住宿,减低了主要的拒绝理由。   “最重要的,是很多人想来非洲找灵感”,他观察,每个社会有不同的思考逻辑,对全球学界而言,很少机会能够一探非洲现况,这些可能都是研究的新命题。因此,报名才会如此热烈。   有了场地、老师,最后是AIMS给全非学生未来深造的渠道。   AIMS希望,经过10个月的训练后,学生能继续在国内外修读硕博士。于是图拉克想出One for Many的计划,也就是开放合作学校学生来到非洲,但他在母国付的学费,必须跟着他缴至AIMS。“一个欧美学生的学费,可以养5个AIMS的学生!”于是接受一个外国学生一起上课,AIMS就能再增加5个名额给全非的学生。合作学校须提供什么呢?硕博士班的优先录取名额。   原本以为自己什么都不会的图拉克,在一连串摸索后,发现自己在学界的名声和人脉,成了AIMS的最大资产,若没有二十几年的累积,当初17岁的初衷,不可能实现。 95%毕业生拿到硕博士   最后的障碍,是钱。   直到开始行动一年之后,AIMS才得到第一笔捐款。前7年的时间,只有共三十五笔赞助,最多的一笔,也不过是分三年汇入的十万美元。图拉克急得一有课闲时间,即使是两三天,也要飞到各地拜访、寻求赞助。   “幸好这些孩子够争气,这些学生把学习当作生存的希望,发疯了一样认真!”图拉克以一位喀麦隆的学生作为例子,来自农夫家庭的他,有9个兄弟姊妹,但为了支付他的旅费,其它孩子自愿休学,让他来为家族找到希望。不负众望的他,AIMS毕业后到法国进修,成为喀麦隆第一个数学博士,“总统候选人还去法国找他,要他帮忙站台!”图拉克笑说。   AIMS的学生表现远超过外界预期,第一届的28名学生几乎全数取得国外硕博士学位,立刻引起南非政府加码投资,除了场地,每年投入100万美元。累积至今,AIMS450位毕业生中,有95%成功拿到硕博士。   这些人,受过多国老师的教育,散布在非洲各国,彼此之间形成网络,有如非洲国际化的先锋部队,成为跨国企业和政府争抢的人才。让加拿大、英国、德国等政府,都为了本国企业及非洲市场的卡位,投入资金,长期赞助AIMS。站上TED讲台之后,更迎来包括Google、RIM的主动上门,全球也有6家国际学府签订伙伴关系。   从一头黑发到如今的灰白,“你是宇宙学权威,也是剑桥教授,你何苦要这么辛苦?不累吗?”记者问。在剑桥教书的他,同时背负著与霍金的实验计划,他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做事,有时甚至不能睡觉。   图拉克安静了一阵,”我一直都是疲倦的,但我很快乐。”他说,他认识的一些非洲孩子,在遭逢最可怕的灾难之后,最后还是“长成了一个很好、很努力的人,或许在最困难的时候,人最良善的那一块会被激发出来,就能克服难关。”对图拉克而言,用众人之力所成的AIMS来改变高等教育,似乎是一样的道理。(撰文:刘致昕,《商業周刊》)
2008 次阅读|0 个评论
通过循环噪声方法控制绝对负移动
热度 2 zchh 2012-9-5 22:46
绝对负移动(absolute negative mobility):即粒子运动方向相反外力方向。 绝对负移动违反牛顿第二定律,但是如此矛盾行为已经被实验上观察和理论上预测(Nature 436, 928 (2005),Phys. Rev. Lett. 98,040601(2007))。近来,绝对负移动已经受到广泛关注。 本论文提出通过循环噪声控制绝对负移动的新方法。 相关结果已被《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B 》正式录用,拟于近期发表。欢迎各位专家给予指导和批评! 文章拟发表的 PDF 版本: Proof.pdf
3025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十个著名的思想实验
热度 1 胡业生 2012-8-24 10:14
10.电车难题(The Trolley Problem) “电车难题”要数伦理学领域最为知名的思想实验之一,其内容大致是:一个疯子把五个无辜的人绑在电车轨道上。一辆失控的电车朝他们驶来,并且片刻后就要碾压到他们。幸运的是,你可以拉一个拉杆,让电车开到另一条轨道上。但是还有一个问题,那个疯子在那另一条轨道上也绑了一个人。考虑以上状况,你应该拉拉杆吗? 解读: 难题最早是由哲学家Philippa Foot提出的,用来批判伦理哲学中的主要理论,特别是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提出的观点是,大部分道德决策都是根据“为最多的人提供最大的利益”的原则做出的。从一个功利主义者的观点来看,明显的选择应该是拉拉杆,拯救五个人只杀死一个人。但是功利主义的批判者认为,一旦拉了拉杆,你就成为一个不道德行为的同谋——你要为另一条轨道上单独的一个人的死负部分责任。然而,其他人认为,你身处这种状况下就要求你要有所作为,你的不作为将会是同等的不道德。总之,不存在完全的道德行为,这就是重点所在。许多哲学家都用电车难题作为例子来表示现实生活中的状况经常强迫一个人违背他自己的道德准则,并且还存在着没有完全道德做法的情况。 9.空地上的奶牛(The Cow in the field) 认知论领域的一个最重要的思想实验就是“空地上的奶牛”。它描述的是,一个农民担心自己的获奖的奶牛走丢了。这时送奶工到了农场,他告诉农民不要担心,因为他看到那头奶牛在附件的一块空地上。虽然农民很相信送奶工,但他还是亲自看了看,他看到了熟悉的黑白相间的形状并感到很满意。过了一会,送奶工到那块空地上再次确认。那头奶牛确实在那,但它躲在树林里,而且空地上还有一大张黑白相间的纸缠在树上,很明显,农民把这张纸错当成自己的奶牛了。问题是出现了,虽然奶牛一直都在空地上,但农民说自己知道奶牛在空地上时是否正确? 解读: 空地上的奶牛最初是被Edmund Gettier用来批判主流上作为知识的定义的JTB(justified true belief)理论,即当人们相信一件事时,它就成为了知识;这件事在事实上是真的,并且人们有可以验证的理由相信它。在这个实验中,农民相信奶牛在空地上,且被送奶工的证词和他自己对于空地上的黑白相间物的观察所证实。而且经过送奶工后来的证实,这件事也是真实的。尽管如此,农民并没有真正的知道奶牛在那儿,因为他认为奶牛在那儿的推导是建立在错误的前提上的。Gettier利用这个实验和其他一些例子,解释了将知识定义为JTB的理论需要修正。 8.定时炸弹(The Ticking Time Bomb) 如果你关注近几年的政治时事,或者看过动作电影,那么你对于“定时炸弹”思想实验肯定很熟悉。它要求你想象一个炸弹或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藏在你的城市中,并且爆炸的倒计时马上就到零了。在羁押中有一个知情者,他知道炸弹的埋藏点。你是否会使用酷刑来获取情报? 解读: 与电车难题类似,定时炸弹情景也是强迫一个人从两个不道德行径中选择的伦理问题。它一般被用作对那些说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使用酷刑的反驳。它也被用作在极端形势下法律——就像美国的严禁虐囚的法律——可以被放在第二位的例子。归功于像《24小时》的电视节目和各种政治辩论,定时炸弹情景已成为最常引用的思想实验之一。今年早些时候,一份英国报纸提出了更为极端的看法。这份报纸提议说,如果那个恐怖分子对酷刑毫无反应,那么当局者是否愿意拷打他的妻子儿女来获取情报。 7.爱因斯坦的光线(Einstein’s Light Beam) 爱因斯坦著名的狭义相对论是受启于他16岁做的思想实验。在他的自传中,爱因斯坦回忆道他当时幻想在宇宙中追寻一道光线。他推理说,如果他能够以光速在光线旁边运动,那么他应该能够看到光线成为“在空间上不断振荡但停滞不前的电磁场”。对于爱因斯坦,这个思想实验证明了对于这个虚拟的观察者,所有的物理定律应该和一个相对于地球静止的观察者观察到的一样。 解读: 事实上,没人确切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科学家一直都在争论一个如此简单的思想实验是如此帮助爱因斯坦完成到狭义相对论这如此巨大的飞跃的。在当时,这个实验中的想法与现在已被抛弃的“以太”理论相违背。但他经过了好多年才证明了自己是正确的。 6.特修斯之船(The Ship of Theseus) 最为古老的思想实验之一。最早出自普鲁塔克的记载。它描述的是一艘可以在海上航行几百年的船,归功于不间断的维修和替换部件。只要一块木板腐烂了,它就会被替换掉,以此类推,直到所有的功能部件都不是最开始的那些了。问题是,最终产生的这艘船是否还是原来的那艘特修斯之船,还是一艘完全不同的船?如果不是原来的船,那么在什么时候它不再是原来的船了?哲学家Thomas Hobbes后来对此进来了延伸,如果用特修斯之船上取下来的老部件来重新建造一艘新的船,那么两艘船中哪艘才是真正的特修斯之船? 解读: 对于哲学家,特修斯之船被用来研究身份的本质。特别是讨论一个物体是否仅仅等于其组成部件之和。一个更现代的例子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乐队,直到某一阶段乐队成员中没有任何一个原始成员。这个问题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对于企业,在不断并购和更换东家后仍然保持原来的名字。对于人体,人体不间断的进行着新陈代谢和自我修复。这个实验的核心思想在于强迫人们去反思身份仅仅局限在实际物体和现象中这一常识。 5.伽利略的重力实验(Galileo’s Gravity Experiment) 为了反驳亚里士多德的自由落体速度取决于物体的质量的理论,伽利略构造了一个简单的思想实验。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如果一个轻的物体和一个重的物体绑在一起然后从塔上丢下来,那么重的物体下落的速度快,两个物体之间的绳子会被拉直。这时轻的物体对重物会产生一个阻力,使得下落速度变慢。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两个物体绑在一起以后的质量应该比任意一个单独的物体都大,那么整个系统下落的速度应该最快。这个矛盾证明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是错误的。 解读: 这个思想实验帮助证明了一个很重要的理论:无论物体的质量,不考虑阻力的情况下,所有物体自由落体的速率都是一样的。 4.猴子和打字机(Monkeys and Typewriters) 另一个在流行文化中占了很大分量的思想实验是“无限猴子定理”,也叫做“猴子和打字机”实验。定理的内容是,如果无数多的猴子在无数多的打字机上随机的打字,并持续无限久的时间,那么在某个时候,它们必然会打出莎士比亚的全部著作。猴子和打字机的设想在20世纪初被法国数学家Emile Borel推广,但其基本思想——无数多的人员和无数多的时间能产生任何/所有东西——可以追溯至亚里士多德。 解读: 简单来说,“猴子和打字机”定理是用来描述无限的本质的最好方法之一。人的大脑很难想象无限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无限猴子定理可以帮助理解这些概念可以达到的宽度。猴子能碰巧写出《哈姆雷特》这看上去似乎是违反直觉,但实际上在数学上是可以证明的。这个定理本身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重现的,但这并没有阻止某些人的尝试:2003年,一家英国动物园的科学家们“试验”了无限猴子定理,他们把一台电脑和一个键盘放进灵长类园区。可惜的是,猴子们并没有打出什么十四行诗。根据研究者,它们只打出了5页几乎完全是字母“s”的纸。 3.中文房间(The Chinese Room) “中文房间”最早由美国哲学家John Searle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这个实验要求你想象一位只说英语的人身处一个房间之中,这间房间除了门上有一个小窗口以外,全部都是封闭的。他随身带着一本写有中文翻译程序的书。房间里还有足够的稿纸、铅笔和橱柜。写着中文的纸片通过小窗口被送入房间中。根据Searle,房间中的人可以使用他的书来翻译这些文字并用中文回复。虽然他完全不会中文,Searle认为通过这个过程,房间里的人可以让任何房间外的人以为他会说流利的中文。 解读: Searle创造了“中文房间”思想实验来反驳电脑和其他人工智能能够真正思考的观点。房间里的人不会说中文;他不能够用中文思考。但因为他拥有某些特定的工具,他甚至可以让以中文为母语的人以为他能流利的说中文。根据Searle,电脑就是这样工作的。它们无法真正的理解接收到的信息,但它们可以运行一个程序,处理信息,然后给出一个智能的印象。 2.薛定锷的猫(Schrodinger’s Cat) 薛定锷的猫最早由物理学家薛定锷提出,是量子力学领域中的一个悖论。其内容是:一只猫、一些放射性元素和一瓶毒气一起被封闭在一个盒子里一个小时。在一个小时内,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几率为50%。如果衰变,那么一个连接在盖革计数器上的锤子就会被触发,并打碎瓶子,释放毒气,杀死猫。因为这件事会否发生的概率相等,薛定锷认为在盒子被打开前,盒子中的猫被认为是既死又活的。 解读: 简而言之,这个实验的核心思想是因为事件发生时不存在观察者,盒子里的猫同时存在在其所有可能的状态中(既死又活)。薛定锷最早提出这个实验是在回复一篇讨论量子态叠加的文章时。薛定锷的猫同时也说明了量子力学的理论是多么令人无法理解。这个思想实验因其复杂性而臭名昭著,同时也启发了各种各样的解释。其中最奇异的就属“多重世界”假说,这个假说表示有一只死猫和一只活猫,两只猫存在在不同的宇宙之中,并且永远不会有交集。 1. 缸中的大脑(Brain in a Vat) 没有比所谓的“缸中的大脑”假说更有影响力的思想实验了。这个思想实验涵盖了从认知学到哲学到流行文化等各个领域。这个实验的内容是:想象有一个疯狂科学家把你的大脑从你的体内取出,放在某种生命维持液体中。大脑上插着电极,电极连到一台能产生图像和感官信号的电脑上。因为你获取的所有关于这个世界的信息都是通过你的大脑来处理的,这台电脑就有能力模拟你的日常体验。如果这确实可能的话,你要如何来证明你周围的世界是真实的,而不是由一台电脑产生的某种模拟环境? 解读: 如果你觉得这听起来很像《黑客帝国》,那么你说对了。这部电影以及其他一些科幻作品,都是在这个思想实验的影响下创作出来的。这个实验的核心思想是让人们质疑自身经历的本质,并思考作为一个人的真正意义是什么。这个实验的最初原型可以一直追溯至笛卡尔。在他的《Meditations on the First Philosophy》一书中,笛卡尔提出了能否证明他所有的感官体验都是他自己的,而不是由某个“邪恶的魔鬼”产生的这样的疑问。笛卡尔用他的经典名言“我思故我在”来回答这个问题。不幸的是,“缸中的大脑”实验更为复杂,因为连接着电极的大脑仍然可以思考。这个实验被广泛的讨论着,有许多对于此实验前提的反驳,但仍没有人能有力的回应其核心问题:你究竟如何才能知道什么是真实?
233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可笑的“中华民族复兴已经完成62%”
热度 1 lzxun123 2012-8-6 08:25
可笑的“中华民族复兴指数” 来自腾讯网 计算出民族复兴指数的杨宜勇 “伟大复兴”是怎么来的? 所谓“中华民族复兴指数”,自然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法有关,但“伟大复兴”这个概念并不是建国以来就有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接触“伟大复兴”这个概念以前,小时候被灌输的观念叫做“振兴中华”,周恩来总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故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很多人被取了“振华”“振中”之类的名字,时刻被提醒着“振兴中华”是他们的使命。 而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以后,“伟大复兴”开始取代“振兴中华”。据闻“伟大复兴”的观念体系源自于在高层颇有影响的思想家何新先生。何新的思想体系有着严重的与西方对抗的倾向,“伟大复兴”与“振兴中华”的重要差别在于,“伟大复兴”说明“咱祖上也阔过”,而“振兴中华”则没有这个意思。何新先生非常喜欢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民族”、“中国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国家”。 … “伟大复兴”要复兴的是什么? 在2011年的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中23次提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这一概念推到无比受重视的高度。不过,在官方的话语体系中,“伟大复兴”一般指的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摆脱落后命运的这一进程,至于“复”到历史上什么时候、什么样的“兴”,则语焉不详。例如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论及“伟大复兴”时提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伟大民族。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上,中华民族曾经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只是到了清代才由盛转衰。 ” 这样的陈述非常笼统,于是很多人只好自己给“伟大复兴”下定义。有些人想复兴儒家等传统思想,有些人想恢复古代科技的先进地位,有些人想复兴汉唐时的强盛,有些人想“恢复康雍乾时期GDP占世界30%”的经济地位。然而,细究起来这些“复兴”却不是那么一回事:儒家思想作为道德哲学很好,但与现代政治文明格格不入;中国古代是有些发明创造,但对现代科学体系的建立基本没有贡献;汉唐武力确实强盛,但现在中国号称是“绝不称霸”;中国确实在农业文明时代占据过世界上很大一部分产值,但这主要得益于人口众多,生产率与别国没有什么本质差别,而且历史上所谓的“盛世”很多时候人民都吃不饱。 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的历史并不伟大,但既然要实现“伟大复兴”,自然要对历史有清晰准确的认识才行,否则这种毫无标准的“复兴”毫无意义可言。 “中华民族复兴指数”的标准与“复兴”基本没有任何关联 所以,当人们听说有“中华民族复兴指数”这么个东西时,会对这个指数到底制定了哪些标准、如何与历史对比非常感兴趣。然而,让人跌破眼镜的是,所谓“中华民族复兴指数”,居然是这么一个东西——据制定该指数的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称,他认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不是简单地‘回复’到中华民族古代曾经有过的辉煌”,而是“要具有崭新的时代内容”。他认为的标准包括“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基本达到现代化”“科技、教育、医疗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法制更加完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祖国统一,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贡献”。 显然,不管历史上那个朝代,都没有达到过这些标准,如果说经济、科技发展水平在世界上的相对水平还沾点边的话,那“民主”、“法治”、“为世界和平做贡献”等等,在中国古代基本没有对应的范畴。 所以,这个与“复兴”没什么关系的所谓“中华民族复兴指数”,相当可疑,把名称换做“中国现代化指数”,也没有任何问题。 … 可疑的“中华民族复兴指数”研究方法 人类发展指数的计算公式 “中华民族复兴已完成62%”是怎么算出来的 那么,权且就把这个指数当作“中国现代化指数”,行不行呢?可否理解为,“中国现代化”完成了62%呢?据杨宜勇和其同事谭永生在中共中央党校学报发表的《中华民族复兴进程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测算》一文可知,62%这个数据是把多个指标经过三级加权得出的。例如,先给三级指标像中国的“恩格尔系数”、“城市化水平”在世界上的相对水平进行打分,然后加权算出二级指标“社会发展指数”的分数,再与同样的二级指标“经济发展指数”、“科级创新指数”加权,最后算出“中华民族复兴指数”——其实就相当于算出中国的现代化水平大约完成了62%。 看起来有模有样,这个62%是否有很大的意义呢?很可惜,这个数值可以称得上是毫无价值,因为这些所谓的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的选取、权重分配和加权计算的方法称得上是毫无道理,也没有任何技术含量——例如,考察“军事支出占GDP比重”、“全球500强中国企业营业额”这种数据,随意赋予一个权重,对于“中华民族复兴指数”而言,究竟有何意义? 难怪有网友戏言,2005年“复兴指数”是46.4%,2010年就达到62.74%,仅仅五年内,复兴指数就提高了16%,这说明“伟大复兴”在05年之前爬得慢如蜗牛,而要不了多少年就能够实现“100%复兴”了。 … 所以,盖棺定论,这62%完成率的中华民族复兴指数,纯粹只是个吸引人眼球的噪音数字而已。 看一看权威的指数是怎么来的 事实上,对于一国整体发展状况的考察,像GDP、基尼系数等单一数据,才是最有意义的,而不必进行什么胡乱加权。如果真要弄一个综合的指数,那需要非常严谨的统计学处理。这方面一个比较有意义的指数是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HDI),这个指标由一国人均寿命预期、 成年人受教育的程度和总体入学率、人均真实国内生产总值三个互不干扰的独立维度,经过科学演算得来的。HDI指数的计算方法,也经历了许多批评与修正,才成为考察一国发展整体水平的权威指数。 … 对比之下,“中华民族复兴指数”在哪方面看都显得相当可笑。 各种可疑可笑的理论、指数还有很多 提出“第四种人权”的徐显明 第四代人权:和谐权 近年来,像“中华民族复兴指数”这样的可疑东西还不少。一个典型例子是,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教授徐显明2005年参加世界法律大会时提出,“和谐权是超越前三代人权(自由权、生存权、发展权)的第四种人权”。这一“熠熠生辉”的论断,仿佛使中国人一下子超越了法国大革命,超越了各国近代以来的各种民权运动、民族觉醒,让中国人一下子就享受到第四代人权,而西方人还在第一代人权中挣扎。 这一“和谐权”,不仅可疑,同样可笑。 … 只发布过一次的“和谐社会指数” 2006年10月15日,在力倡和谐社会的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闭幕次日,北京市统计局公布了《2001-2005年北京市和谐社会指数监测报告》。 这一报告鼓捣了北京的“刑事案件立案数”、“底层市民自我认同度”、“交通拥挤报警数”等二十多个数据,加权得出“以2000年为基期,2001—2005年北京市和谐社会总指数分别为100.62、113.29、111.56、115.96和116.25点。‘十五’期间,年均增长3.1% ” 看起来很美妙的数字,可惜以后再也没发布过。在网上搜索“和谐社会指数”,出来的全是这次发布的报告,这岂能不让人对这个指数生疑? … 这样可疑的东西是怎么出来的? 据报道,这次发布“中华民族复兴指数”的机构是“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看起来非常高规格。然而在网上找不到这家单位的网站。查看该单位发表过的论文,在今年以前居然绝大多数都是这位所长杨宜勇发表的,每年发表十多篇,研究的领域主要在就业,同时也涉及金融危机、能源消费和维稳问题。很难相信,这样的研究会有什么样价值。 我们也很容易想象,这个与特定时期出现的“和谐权”“和谐社会指数”极其相似的“中华民族复兴指数”,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这与摘抄摘抄美国报纸就得出的“美国人权纪录”是一样的。在这些人的操弄之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很难不成为网友眼中“普通复兴”、“文艺复兴”以外的“第三种复兴”。 人类历史上,口号与理论从来不缺少笑柄——“中华民族复兴已完成62%”,又一个专家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
个人分类: 博览|2125 次阅读|1 个评论
集对分析与联系数学通讯(第39期)
lyglxm 2012-7-23 12:04
2012 年第 1 期 2012 年 6 月 总 第 39 期 全 年 两 期 赵克勤 主编 ( 内部交流注意保存 ) 集对分析与联系数学通讯 Journal of Set Pair Analysis and Connection Mathematics 全国集对分析暨联系数学学会筹委会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集对分析暨联系数学专业 ( 筹 ) 主办 浙江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SPA 专业委 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中心集对分析研究所 诸暨市联系数学研究所 承办 浙 诸暨市联系数学研究所 承办 军事交通学院为本科生开集对分析课程,王亚鹏老师主讲集对分析受学生欢迎 2012 年上半年, 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为本科生开出《集对分析及其在军事领域中的初步应用》课程,该课程由装备保障系王亚鹏老师担任主讲,主要以赵克勤著《集对分析及其初步应用》一书为参考教材,结合集对分析在军事领域特别是装备保障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对该书的前五章内容分析讲解,深受广大学员的欢迎。这是我国首个高校为本科生开设集对分析课程。此前,解放军理工大学、昆明陆军学院等高校已把集对分析编进有关教材;浙江大学、四川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北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天津大学、河海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河北理工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海军航空工程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等高校也已把集对分析作为某些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选修课程或研究方向,培养出一批主要是研究应用集对分析于有关专业问题而取得博、硕士学位的高学历人才。 军事交通学院为本科生开出集对分析课程,标志着集对分析开始走向成熟。集对分析提出至今已 20 余年,因其思想、理论、方法根植于哲学、系统科学、数学,与日常工作生活紧密联系,深入浅出、简明易懂,受到广大科技人员的关注和厚爱,现已发表的各种研究应用集对分析文献逾 1600 多篇,被美国数学评论、 SCI 、 EI 检索的论文达 100 多篇,在航空航天和军事国防中的应用论文 100 多篇,还涉及气象预报、环境评估、地质矿山、社会经济、安全分析、通讯服务、能源交通、机器制造、农业育种、医药卫生、企业管理、教育文化、体育等众多领域。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的复兴说到底需要中华民族的自主创新。集对分析及其繁衍而来的联系数学、联系科学是一个在不断创新着的学科群,至今仍在发展之中。作为不确定性系统的一种新的、基本的数学分析技术,集对分析基础性强、适用面广,与其他系统分析方法融合性好,易学能用,适合大学本科阶段的学生学习,为此呼吁有更多所高校为本科生开设集对分析课程,让处在本科阶段的年轻人初步掌握集对分析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有利于他们以后的工作、学习和创新,有利于持续地促进集对分析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期待集对分析的学者们继续努力、不断完善集对分析,编著出版不同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把集对分析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通讯员:肖力) 第二届 IEEE 云计算与智能系统国际大会将于 2012 年 10 月 30 日到 11 月 1 日在杭州召开 ( 详见 http:// caai.cn ) 2012 年集对分析暨联系数学学术年会将于 2012 年 10 月 27 日 -29 日在浙江省上虞市召开 (详见第四版) 论文发表与索引( 33 ) ( 2012 年 1 月 ——2012 年 6 月) 〈 1 〉赵森烽 、赵克勤 , 概率联系数化的原理及其在概率推理中的应用 ,智能系统学报, 2012 , 7 ( 3 ): 200-205 (网络出版日期: 2012-05-29 ) . 〈 2 〉 顾成喜 , 一种改进的四元联系度中集对势排序方法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 2012 , 42 ( 2 ): 36-42. 〈 3 〉 马晓燕、国忠金、陈涛、李嫦红, 基于集对分析的城市居民幸福指数测评 — 以济南、青岛、泰安、滨州为例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 2011 , 41 ( 23 ): 7- 15 . 〈 4 〉 李万庆 、 郭海燕 、 孟文清 、 张艳妮 , 基于灰色聚类 -SPA 的建筑施工项目安全风险评价 ,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 2012 , 42 ( 8 ): 168-173. 〈 5 〉 王冰洁 , 大学生思维风格与人格特征协同关系的集对分析 ,中国卫生统计, 2011 , 28 ( 6 ): 714 , 718. 〈 6 〉 高晓辉 ,基于联系数的老年人健康状态潜在发展趋势分析,中国卫生统计, 2012 , 29 ( 2 ) : 265-266. 〈 7 〉 潘争伟 、 金菊良 、 吴开亚 、 徐雅琦 , 巢湖流域水安全评价的集对分析模型 , 水资源保护 , 2012 , 28 ( 3 ): 9-15. 〈 8 〉 魏 建洲 、 马国顺 , 一种新的区间型多属性决策方 法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 2012 , 38 ( 3 ): 357-361. 〈 9 〉 谢云霞、王文圣, 城市洪涝易损性评价的分形模糊集对评价模型 ,深圳大学学报, 2012 , 29 ( 1 ): 12-17 . 〈 10 〉 周明亮 、 蔡群 、 朱晓亮 、 阮潇琳 , 熵权 — 集对分析方法在军事情报质量评估中的应用 , 兵工自动化, 2012 , 31 ( 4 ) : 90-92. 〈 11 〉 徐广波、 轩少永 、 尤庆华 , 基于熵权的模糊集对模型在港口水域通航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2012 , 33 ( 1 ): 7-11. 〈 12 〉 张欣 、 陈华伟 、 仕玉治 、 刘海娇 、 范明元 , 基于集对分析的黄河三角洲东营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水资 源保护 , 2012 , 28 ( 1 ): 17-21 . 〈 13 〉 程毓、陈辉, 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组合评价 , 城市问题 , 2012 ,( 2 ): 15-21. 〈 14 〉 岳丽 、邵珠艳、古鲁峰、丁际环 , 多元联系数在医院综合评价及排序中的应用 ,中国医院统计, 2012 , 19 ( 1 ): 10-12. 〈 15 〉 谢正文 、 吴超 、 李孜军 、 阳富强 , 基于信息熵和集对分析理论的硫化矿石自燃倾向性判定 , 中南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 2012 , 43 ( 5 ) : 1858-1863 . 〈 16 〉 俞峰 、 李荣钧, 基于熵权与集对分析的食品供应链安全预警模型研究 , 食品与机械 , 2012 , 28 ( 3 ): 101-103 . 〈 17 〉 杜海舰 、 王运斗 、 伍瑞昌 、 徐新喜 、 徐卸谷 , 救护直升机机型选择综合评价 , 医疗卫生装备 , 2012 , 33 ( 5 ): 22-24 . 〈 18 〉 郭国平 、 田延飞 、 陈厚忠 , 基于联系数结构的综合量化评价模型建立及其应用 ,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 2012 , 38(2) : 37-40. 〈 19 〉 李圣男 、 孙利清 , 集对分析法在呼和浩特市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 201 2 , 16 ( 8 ): 72-73+78 . 〈 20 〉 陶利民 、 黄德才 , 开放网络环境下基于多元联系数的主观信任评估与决策研究,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12 , 33 ( 6 ): 1202-1206 . 〈 21 〉 吴成卿 , 普适计算中上下文推理及不一致性检测技术的研究 , 南京邮电大学 硕士论文 , 2012 年 3 月 . 〈 22 〉 齐玉超, 长三角地区特大桥梁运营安全评价与预测研究 , 上海交通大学 硕士论文 , 2012 年 2 月 . 〈 23 〉 宋岩 、 王彬 、 李宁 、 王延辉 , 基于集对分析理论的小城镇灾害易损性的评价方法 ,河南科学 , 2012 , 31 ( 5 ) 661-664. 〈 24 〉 吴忠广 、 李秀芳 , 基于模糊 - 集对分析模型的公路建设施工安全评价研究 , 公路, 2012 , 57 ( 5 ): 243-247. 〈 25 〉 张运鑫 、 徐红松 、 蔡晓磊 、 张晓峰 、 张泽中 , 基于集对分析多元模糊法的湖泊水质评价 ,人民黄河 , 2012 , 34 ( 3 ): 52-53 , 56 . 〈 26 〉 刘海松 、 匡建超 、 王众 、 庞河清 , 组合赋权集对分析在气田开发方案中的 ,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 2012(2 ) . 〈 27 〉 郭瑞林 、 刘亚飞 、 吴秋芳 、 刘彦珍 、 毛光志 , 作物定量化育种及其研究现状 , 安阳工学院学报 , 2012 , ( 2 ) : 77-83. 〈 28 〉 赵俊 、 吴才文 、 刘家勇 、 李俊 、 赵培方 、 夏红明 、 杨昆 , 国外引进甘蔗品种同异分析法评价 ,中国糖料, 2012 , 34 ( 2 ): 39-40 , 42. 〈 29 〉 陈守煜、李敏 , 基于可变集聚类理论的年径流聚类新方法 , 人民长江 , 2012 , 43 ( 5 ): 8-12. 〈 30 〉 袁伟 、 闫小虎 、 张俊龙 、 彭建 , 基于 TFN-SPA 的河流水质评价模型 , 人民黄河, 2012 , 34(5) : 73-75. 〈 31 〉 李欣 、 李斌 、 李福伦 、 周敏 、 顾荻青 、 李建伟 、 王洁 、 李峰 、 徐蓉 , 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血热证与方药的相关性研究 , 中医杂志, 2012 , 62(10) : 843-847. 〈 32 〉 杜海艳 、 黄奕辉 , 基于集对分析的购房决策模型优化 ,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 2012 , 33(2) : 148-150. 〈 33 〉 颜侃、谢丽华, 王毅、宋鹏飞、陈宗瑜 , 运用集对分析法评价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 , 中国烟草学报, 2012,21(1) : 6-11 .18. 〈 34 〉 蔺国梁 、 于泳海 , 基于集对分析理论的 CAI 课件综合评价方法 , 教育教学论坛, 2012 ,( 14 ): 148-150. 〈 35 〉 程巧贞 、 陈晓玲 、 朱凤凤 、 朱静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 ,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 52 ( 14 ): 8263-8265 . 〈 36 〉 吴燕华、曹叔尤、杨奉广 ,集对分析方法在区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四川大学学报 ( 工程科学版 ) , 2012 , 44 (增 1 ): 54-59. 〈 37 〉 刘卫锋 ,基于联系数的区间灰数预测模型 , 统计与决策, 2012 ,( 10 ): 75-77 . 〈 38 〉 全达 、 孙秀芳 、 王缅 、 康浩 、 杨飞 , 基于故障树分析法的识别单元可靠性分析 ,现代制造工程, 2012 ,( 4 ): 122-125. 〈 39 〉 张凤太 、 盖媛瑾 , 雷公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潜力的评价研究 , 中国 农学通报 , 2012 , 29 ( 8 ): 116-123 . 〈 40 〉 胡旺盛, 合芜蚌自主创新区上市公司竞争能力的比较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 2012 , 30 ( 2 ): 64-67 . 〈 41 〉 唐凯 、 唐承丽 、 赵婷婷 、 何娇 、 聂笃聪 , 基于集对分析法的长株潭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 2012 , 29 ( 1 ) 46-53 . 〈 42 〉 樊灏 、 齐学斌 , 山西典型城市地下水污染综合评价及原因分析 , 灌溉排水学报 , 2012 , 31 ( 1 ): 117-119 . 〈 43 〉 杜宜霞 , 基于集对分析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 , 黑龙江水利科技 , 2011 , 39 ( 6 ): 20-21 . 〈 44 〉 唐敏 、 戚明敏 、 谢攀 、 王少平 , 高黎贡山特长隧道建设的决策分析 , 公路与汽运 , 2012 , 28(5) : 183-187 . 〈 45 〉 冯晓新 、 高建平 、 林煌 、 王娜 , 城市隧道洞口景观协调性研究 ,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 2012 , 20(1) : 61-66. 〈 46 〉 罗勇 、 周春梅 、 吴燕玲 、 李先福 , 尾矿库安全评价的灰色关联与集对分析研究 ,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 2012 , 34(1) : 26-30. 〈 47 〉 袁喆 、 杨志勇 、 郑晓东 、 袁勇 , 近 50 年来淮河流域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 2012 , 10 ( 2 ): 98-103 . 〈 48 〉 李高扬 , 工程项目风险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人民长江, 2012 , 43 ( 7 ): 98-101. 〈 49 〉 钟楚 , 减弱 UV-B 辐射对烤烟形态特征影响及其同异分析 , 中国烟草学报 , 2011,20(6) : 43-47 . 〈 50 〉 曾志坚 、 王冬冬 , 集对论下的农村体育与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建模,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1 , 53 ( 12 ): 50-54 . 〈 51 〉 许成娟 、 梁川 , 昆明市松华坝水源保护区水资源安全综合评价 , 安全与环境学报 , 2012 , 12 ( 1 ): 161-165. 〈 52 〉 严明建、黄文章等, 四元联系数多因素态势排序法综合评价水稻优良组合 ,河南农业科学, 2011 , 40 ( 11 ): 43-45 , 48. 〈 53 〉 应奋、张杰, 基于集对分析的旧城区改造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1 , 7 ( 24 ): 62-64. 〈 54 〉 赵晓慎、吴海波、陈丹 , 集对分析在改进 BP 神经网络凌汛开河日期预测评估中的应用,水电能源科学, 2011 : 29 ( 12 ): 101-103. 〈 55 〉 方炜、纪文玉 ,基于集对论的水电开发项目合作伙伴选择研究,水电能源科学, 2011 : 29 ( 12 ): 122-124. 〈 56 〉 郭绍英、张江山 , 五元联系度评价福州市主要蔬菜地土壤环境质量研究 , 安全与环境学报 , 2011 , 11 ( 6 ): 131-134. 〈 57 〉 俞峰 、 李荣钧 , 基于集对分析的饲料厂粉尘爆炸危险性评估 , 饲料工业 , 2012 : 33 ( 9 ): 11-13. 〈 58 〉 俞峰 、 李荣钧, 基于集对分析的高尔夫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2 , 53 ( 4 ): 48-50. 〈 59 〉 俞峰 、 李荣钧 , 基于熵权的集对分 析法在尾矿库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黄金, 2012 , 33 ( 5 ): 50-53. 〈 60 〉 张明媛 、 刘妍 、 袁永博 , 城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问题研究 ,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 2012 , 32 ( 2 ): 176-180. 〈 61 〉 李春平、张二勋、段艺芳、卢俊方 ,山东省县域经济 — 社会 — 环境系统协调性评价,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 37 ( 3 ): 67-71 . 〈 62 〉 胡雷刚 、 肖明清 ,一 种不完备信息条件下的设备故障诊断方法 ,制造业自动化, 2012 : 34 ( 1 ): 14-17 . 〈 63 〉 焦士兴 、 王腊春 、 尹义星 、 赵荣钦 、 李静 、 杨顺喜 、 李彦东 , 基于集对分析原理和熵权理论的水资源安全评价 —— 以河南省安阳市为例 , 安全与环境学报 , 2011 , 11 ( 6 ): 92-97. 〈 64 〉 杨爱婷、武剑 ,我国经济系统脆弱性与可持续发展牵扯: 15 年样本,改革, 2012 ( 2 ): 25-33. 〈 65 〉 黄鑫 、 管郑颖 、 王琪 、 邱林 , 细化的 SPA 法在湖泊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水利水电技术, 2012 , 43 ( 1 ): 35-38. 〈 66 〉 宗焕玲、岳建平 ,集对分析聚类预测法在大坝变形分析中的应用 , 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 , 2012 , 36 ( 1 ): 65-67 . 〈 67 〉 吴成国、王义民, 基于集对分析的洪水危险性评价可变模糊识别模型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 2012 , 77 ( 1 ): 221-226. 〈 68 〉 满莹、王哲坤、柯宏发、张政超, 基于联系数的兵力部署方案评估及不确定性分析, 电子对抗 ,, 2011 ( 6 ): 37-40. 〈 69 〉 高苏蒂 、 潘争伟 、 刘巧红 , 淮河干流水质评价的集对分析模型 , 安徽农业科学 , 2012 , 52 ( 2 ): 961-963 , 989. 〈 70 〉 南彩艳 、 粟晓玲 , 基于改进 SPA 的关中地区水土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 自然资源学报 , 2012 , 27 ( 1 ): 104-114. 〈 71 〉 吴雅菊 、 高晓亮 , 基于集对分析的安全防范系统动态效能评估 ,安防科技, 2011 , 10 ( 11 ): 21-24. 〈 72 〉 邱昭君、 孙爱峰 , 联系数在不同地区卫生监督质量聚类分析中的应用 , 中国医药指南 . 2011 , 9 ( 36 ): 490-492. 〈 73 〉 王延亭、王建群、张玉杰 , 基于加权秩次集对分析法的年径流预报模型 , 水电能源科学 , 2012 , 30 ( 3 ): 17-20. 〈 74 〉 王海松 、孙领弟, 基于重心法的物流中心选址问题探讨 , 商业时代, 2011 , 30 ( 35 ): 39-40 . 〈 75 〉 刘爽、马忠荣 , 交叉学科专业图书的选材与组织 —— 以《非传统安全与集对分析》为例 , 中国发明与专利 , 2011 , 8 ( 12 ): 69-70. 〈 76 〉 傅晓玮 , 水利工程项目综合经济评价的熵集对分析模型 ,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 2011 , 21 ( 4 ): 73-75 . 〈 77 〉 韩小虎、马乾 , 基于集对分析理论的土石坝风险分析 ,安徽建筑, 2011 , 37 ( 9 ): 191-192 . 〈 78 〉 李德顺、宫博、许开立, 论金属矿山地质灾害模式识别模型 , 工业安全与环保 , 2012 , 38 ( 3 ): 37-40. 〈 79 〉 李德顺、宫博、 闫盛斌 、 姚飞 , 石化企业火灾危险性评价研究 ,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 2012 , 31 ( 1 ) : 9-12. 〈 80 〉 NIU Yafeng 、 XUE Chengqi , Study On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Digitalized Human-Computer Interface On Set Pair Analysis , Proceedings of 2011 IEEE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Aided Industrial Design Conceptual Design Vol.2 , 2011 ,中国重庆 。 专家论坛 ( 3 ) 〈 81 〉 黄德才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杭州, 310032 ) 陈姜倩 《 基于集对分析的信任评估模型及其在服务选择中的应用 》 ( 计算机科学 , 2012 , 39 ( 1 ): 210-214 ) 提出基于集对分析联系数的主观信任表示方法,以克服模糊数学用精确的隶属函数严格表示模糊概念的缺点,仿真表明新算法的任务执行成功率较传统方法明显提高。 〈 82 〉 曹文贵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湖南大学 岩土工程研究所,长沙, 410082 ) 翟友成、王江营、张永杰 《 山岭隧道塌方风险的集对分析方法 》 ( 中国公路学报 , 2012 , 25 ( 2 ): 90-99 ) 引入集对分析理论,建立联系度评价矩阵,从同一、差异和对立3个方面全面刻画被评价指标与各风险等级的同一、对立程度,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可行、合理。 博士论丛 ( 18 ) 〈 83 〉 黄大荣 ( 博士, 教授 , 重庆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400074 ) 姜辉 、 汪鹏 , 《 集 对分析的弹炮结合防空武器系统可靠性分析 》 ( 火力与指挥控制 , 2012 , 37 ( 8 ): 43-45 ) 针对传统可靠性分析仅考虑系统正常运行及发生故障两种状态而不考虑亚健康状态运行问题,提出基于集对分析的弹炮结合防空武器系统在亚健康模式下的可靠性分析方法。 〈 84 〉 王威 ( 博士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100124 ) , 《 地下管线可靠性分析的 FTA-SPA 模型 》 ( 建筑科学, 2011 , 27 (增刊): 84-86 ) 从同、异、反 3 方面反映地下管线系统可靠、可靠与不可靠模糊中介过渡、不可靠,通过联系数的运算与分析,形成基于 FTA-SPA 的地下管线系统可靠性分析模型,避免了信息丢失,是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 85 〉 王杰 (博士, 教授,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 116026 )、 李帆,《 基于 RS-SPA 的港口航道通航安全评价 》 (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 2012 , 56 ( 1 ): 37-40 )构建港口航道通航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粗糙集理论对该指标体系进行约简,对约简后的指标采用属性重要性赋权,利用集对分析对我国沿海主要集装箱港口航道安全进行实证分析。 〈 86 〉 胡军华 ( 博士 ,中南大学 商学院,长沙 410083 )杨柳、刘咏梅 《 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动态随机多准则决策方法 》 (软科学, 2012 , 26 ( 2 ): 132-135 )引入决策者风险态度,根据分布函数计算不同时期的前景值,由二项分布法确定时间序列权重,基于离差最大化思想构建优化模型,利用综合集对势的大小对备选方案排序,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87 〉 吴琨 ( 博士生 ) 白中英 《集对分析的可信网络安全态势评估与预测》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2 , 44 ( 3 ): 112-118 ) 首先采用基于特征库的方法审计网络连接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监控信息和应用服务信息,再利用集对分析对安全态势指标评估得到网络安全态势值,进而绘制网络安全态势图,有助于有效地制定网络安全策略。 〈 88 〉 周业旺 ( 博士 ,黄冈师范学院, 438000 )《 基于动态集对分析模型的物流供应商评价 》(物流技术, 2010 , 31 ( 4 ): 87-90 )建立基于动态集对分析的物流供应商评价模型,该模型既能评价物流供应商的现状,又能预测供应商的未来绩效。 〈 89 〉 张永领 ( 博士, 副教授 , 河南理工大学 应急管理学院,焦作 454000 ) 《 政府应急物资保障能力评价研究 》 ( 自然灾害学报, 2012 , 21 ( 1 ): 78-84 ) 提出政府应急物资保障能力评估目标 ; 界定应急物资保障时间 ; 以应急物资储备特征为基础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把集对分析用于政府应急物资保障能力评价建模,举例说明该模型的可行性。 〈 90 〉 郭晓静 ( 博士生 ,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 100037 ) ,周金龙,郭 林,王毅萍 《 熵权集对分析法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工程勘察, 2012 ( 2 ): 56-59 )通过对新疆塔里木盆地 162 个地下水水样测试结果的分析,应用 5 元联系度的熵权集对分析法对研究区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客观,计算简单、方便。 〈 91 〉 刘健 ( 博士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10016) 刘思峰、吴顺祥 《 基于优势关系的多属性决策对象排序研究 》( 控制与决策, 2012 , 27 ( 4 ): 632-635 ) 提出区间数向联系数的转化及联系数可能度,然后根据可能度大小提出区间数及决策对象优势关系并根据优势关系及联系数可能度大小提出几种新的排序算法,用实例验证了上述排序算法。 〈 92 〉 栗飞 ( 博士生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指挥系,烟台, 264001 ) 刘博、徐海峰 , 《 基于集对分析的混合型多属性目标威胁评估 》 (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 2012 , 27 ( 2 ): 19-22 )针对空袭目标属性权重为区间数且属性值为实数、区间数和模糊语言值相结合的混合型多属性威胁评估问题,提出一种简洁、直观且计算量少的基于集对分析的评估方法。 〈 93 〉 吴福平 ( 博士生 ,( 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文化艺术研究中心,杭州 , 310013 ) 《 动态复杂自反馈系统预警系数与黄金分割律 》(浙江社会科学, 2012 , 27 ( 3 ), 89-97 , 158 ) 借用集对分析理论的同一度、对立度、差异度等核心概念,致力于动态复杂自反馈系统预警系数测量模型的构建,论证了动态复杂自反馈系统预警系数与黄金分割律的内在一致性。 〈 94 〉 刘涛 ( 博士生 ,空军工程大学导弹学院,三原, 713800 ) 赵保军 《 防空导弹作战复杂电磁环境威胁势研究》 ( 现代防御技术 , 2011 , 39 ( 5 ): 157-161 ) 提出防空导弹作战 CEME 威胁势概念和基于集对分析 ( SPA) 的防空导弹作战 CEME 威胁势评估新方法,对防空导弹作战电磁态势评估和电子对抗进程推演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军事应用价值。 〈 95 〉 李德顺 ( 博士生,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安全工程研究所,沈阳 110004 )宫博、 许开立 《 石化企业火灾危险性模式识别模型研究 》 (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2 , 8 ( 4 ): 122-126 ) 将集对分析与最优化原理结合,提出同异反最优模式识别模型,实例应用表明该识别模型从整体上判断石化企业危险性模式,较最大联系测度方法更为科学、合理。 〈 96 〉 韩瑞玲 ( 博 士生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 ) 《 基于集对分析的鞍山市人地系统脆弱性评估 》 (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 31 ( 3 ): 344-352 )应用集对分析方法和熵权法评估了 1990-2009 年鞍山市经济系统、社会就业系统、生态环境系统 3 个系统各自的敏感性、应对能力和脆弱性,发现鞍山市人地系统作用关系属于低敏感型、高应对能力型。 〈 97 〉 林孝松 ( 博士 ,副教授, 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 400074 )《 公路边 坡安全评价集对分析模型研究 》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2011 , 55 ( 6 ): 28-33 ) ,通过单指标联系度、综合联系度等计算,利用级别特征值和置信度准则对边坡进行安全等级评价。结果显示重庆市两巫路 k90+380 边坡为基本安全等级,两巫路 k88+680 边坡为欠安全等级。 《 98 》 王会梅 ( 博士生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沙, 410073 )鲜明,王国玉 《 网络抗拒绝服务攻击性能的集对评估方法 》 (计算机科学, 2012 , 39 ( 4 ): 53-55 , 83 )系统地给出了网络抗攻击性能集对评估法的思路和步骤,考虑等级标准边界的模糊性,采用模糊分析法确定同异反联系度,提出基于粗糙集属性重要性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99 》 俞峰( 博士后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广州, 510641 )李荣钧《 基于集对分析的飞机客舱安全疏散能力评估》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2 , 31 ( 4 ): 425-427 )建立了包含5个指标和 23 个因素的飞机客舱疏散能力评估因素体系。根据集对分析同异反思想,建立了集对分析理论下的疏散能力等级联系度,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使评判更加客观可信。 《 100 》亢永 ( 博士生 ,东北大学 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沈阳 110004 )许开立、刘家喜《 城市埋地燃气管道危险性 SPA-Markov 链评价预测模型》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2 , 22 ( 3 ): 147-152 ) 利用集对分析的多元联系数对系统危险等级进行划分,运用马尔科夫链的遍历性并与集对势相结合,预测城市埋地燃气管道系统最终的危险水平。(末完待续) 会讯: 2012 年集对分析年会主题为 “ 集对分析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新进展 ” 。有意参加会议的学者请在 2012 年 9 月 30 日 前把论文题目和 300 字以内的摘要(摘要中能注明与他人工作的不同点和创新点)以及回执(在集对分析与非传统安全网站 http://jdfxylxshx.blog.bokee.net/ 上下载或自制,填写后传到 15088539996@163.com , , SPACNM@163.com 电子信箱。 免费 资料 : 《 二元联系数 的理论基础与基本算法及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 》、 《集对分析的不确定性理论及其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 《 基于集对分析的不确定性多属性决策模型与算法 》等 文献可在智能系统学报网站( http://tis.hrbeu.edu.cn/ )免费下载。 资料 : 需要购买《集对分析及其初步应用》一书,或者在 学习、研究、应用和教学集对分析暨联系数学过程中缺少有关资料者,可以与 诸暨市联系数学研究所赵克勤老师 zjzhaok@sohu.com 联系。 欢迎传阅交流、携手创新。电话: 0575-87043408. 集对分析与非传统安全网站 http://jdfxylxshx.blog.bokee.net/ ,欢迎访问和参加交流。通信地址:浙江省诸暨市枫桥新街 79 号,诸暨市联系数学研究所,邮编: 311811 E-mail: zjzhaok@sohu.com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一教学大楼 409-411 , 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非传统安全集对分析研究所 Website:http://www.nts-pd.org E-mail: nts@zju.edu.cn 邮编: 310058 电话: 0571-88208399 传真: 0571-88208518
5669 次阅读|0 个评论
方舟子认为“太空育种”是伪科学
热度 9 xupeiyang 2012-7-21 15:26
方舟子认为“太空育种”是伪科学
方舟子 方舟子认为“太空育种”是伪科学 《南方周末》说“国外亦有成功先例”,完全是造谣。有遗传学常识就知道“太空育种”是骗经费骗消费者的没有科学价值的伪科学,不可能获得成功,文中也没有举出国外的先例。太空育种本质上就是一种骗取科研经费的手段,是纯粹中国特色的骗子行为,早就该停止了。 中国太空育种简史 准备阶段(1987年—1995年): 1987年5月,中国利用第9颗返回式卫星首次搭载植物种子、菌种、昆虫等地球生物进行试验。 立项阶段(1996年—2005年): 1999年11月,中国进行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次飞行试验,神舟一号搭载了青椒、西瓜、玉米、大麦等农作物种子各10克,此外还有甘草、板蓝根等中药材。 发展阶段(2006年—至今): 2006年9月,中国发射“实践8号”农业育种卫星,搭载品种达两千多种,包括蔬菜、水果、谷物、棉花等各类种子215公斤。 2012年6月,神舟九号飞船搭载云南普洱茶种子、科学实验种子、农作物种子和微生物菌种等再度升空。 魅影重重的“种子” http://www.infzm.com/content/78622
个人分类: 科普知识|7802 次阅读|9 个评论
最新预测:藻类生物燃料全球的市场将会有16亿美元
热度 1 genevalley 2012-7-19 04:22
Report: algae biofuels technologies market at $1.6B in 2015 By MarketResearch.com | July 18, 2012 个人分类: 文摘|5714 次阅读|1 个评论
医学敏感性与特异性研究文献计量分析报告 1911-2012年
xupeiyang 2012-7-14 15:19
原创博文,编辑MM不认识。 569,333 of 22,002,745 documents semantically analyzed (browsed for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 statistics Term: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Description: Measures for assessing the results of diagnostic and screening tests. Sensitivity represents the proportion of truly diseased persons in a screened population who are identified as being diseased by the test. It is a measure of the probability of correctly diagnosing a condition. Specificity is the proportion of truly nondiseased persons who are so identified by the screening test. It is a measure of the probability of correctly identifying a nondiseased person. (From Last, Dictionary of Epidemiology, 2d ed) Synonyms: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文献年代分布 1 2 3 4 5 Top Years Publications ‍ 2009 36,039 ‍ 2008 34,894 ‍ 2011 34,109 ‍ 2010 33,078 ‍ 2007 33,067 ‍ 2006 30,545 ‍ 2005 29,241 ‍ 2004 28,677 ‍ 2003 27,072 ‍ 2002 26,001 ‍ 2001 22,688 ‍ 2000 21,361 ‍ 1999 19,090 ‍ 1998 18,150 ‍ 1997 17,268 ‍ 1996 15,440 ‍ 2012 15,395 ‍ 1995 13,897 ‍ 1994 13,322 ‍ 1993 11,444 1 2 3 4 5 文献国家地区分布 1 2 3 ... 10 Top Countries Publications ‍ United States 158,121 ‍ Germany 34,877 ‍ United Kingdom 32,765 ‍ Japan 31,034 ‍ France 22,187 ‍ Italy 21,521 ‍ China 19,021 ‍ Canada 18,088 ‍ Netherlands 14,672 ‍ Spain 12,873 ‍ Australia 11,609 ‍ Sweden 8,170 ‍ South Korea 7,811 ‍ Switzerland 7,572 ‍ India 7,242 ‍ Brazil 6,593 ‍ Belgium 6,274 ‍ Taiwan 5,653 ‍ Turkey 5,198 ‍ Denmark 4,891 1 2 3 ... 10 文献城市分布 1 2 3 ... 158 Top Cities Publications ‍ London 9,440 ‍ Boston 8,506 ‍ New York City 8,472 ‍ Tokyo 5,653 ‍ Paris 5,352 ‍ Seoul 4,691 ‍ Baltimore 4,657 ‍ Philadelphia 4,583 ‍ Los Angeles 4,538 ‍ Bethesda 4,179 ‍ Houston 4,037 ‍ Beijing 4,008 ‍ Toronto 3,678 ‍ Roma 3,541 ‍ San Francisco 3,456 ‍ Amsterdam 3,410 ‍ Seattle 3,308 ‍ Chicago 3,285 ‍ München 3,279 ‍ Berlin 3,205 1 2 3 ... 158 文献期刊分布 1 2 3 ... 328 Top Journals Publications ‍ J Biol Chem 9,377 ‍ J Clin Microbiol 5,944 ‍ J Chromatogr A 3,627 ‍ J Immunol 3,382 ‍ Radiology 3,359 ‍ Biochemistry-us 3,348 ‍ P Natl Acad Sci Usa 3,262 ‍ Biochim Biophys Acta 2,778 ‍ Am J Cardiol 2,573 ‍ Clin Chem 2,448 ‍ Anal Chem 2,169 ‍ J Virol Methods 2,141 ‍ Conf Proc Ieee Eng Med Biol Soc 2,141 ‍ Anal Biochem 2,112 ‍ Biochem J 2,072 ‍ Nucleic Acids Res 2,050 ‍ Med Phys 1,936 ‍ J Mol Biol 1,890 ‍ J Am Coll Cardiol 1,850 ‍ Biosens Bioelectron 1,822 1 2 3 ... 328 文献主题分布 1 2 3 ... 2582 Top Terms Publications ‍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468,977 ‍ Humans 401,960 ‍ Patients 210,135 ‍ Adult 145,026 ‍ Evaluation Studies as Topic 144,155 ‍ Middle Aged 142,117 ‍ Animals 126,864 ‍ Predictive Value of Tests 118,512 ‍ Aged 110,718 ‍ Diagnosis 103,328 ‍ Reproducibility of Results 86,396 ‍ Proteins 85,423 ‍ antigen binding 59,501 ‍ Antibodies 57,212 ‍ Genes 49,714 ‍ Tissues 49,543 ‍ Adolescent 49,133 ‍ Neoplasms 45,615 ‍ Serum 45,484 ‍ Aged, 80 and over 43,634 1 2 3 ... 2582 文献历史轨迹 publications over time world map http://www.gopubmed.org/web/gopubmed/WEB16OWEB10O00h0010200.y
个人分类: 信息分析|2014 次阅读|0 个评论
Endnote在线检索web of science时出现的一些问题
热度 3 lakeebird 2012-6-19 16:59
今天有学生问到他的endnote软件无法在线检索web of science,查看以后知道了原因,是ISI的服务器地址发生了变化,要对connection file进行一些设置才可以。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1. 1. 在左边侧边栏的Online Search---选中Web of Science SCI(TS) 2. 2. 点菜单 Edit ---connection files -----Edit "Web of Science SCI(TS)“ 3. 3. 然后在connection settings 里,将Server Address的内容改成 gateway.webofknowledge.com,另存为Web of Science SCI(TS) copy 4. 4. 点击MORE,选择Web of Science SCI(TS) copy。 5. 然后点击edit下的 preferences. 5. 6. 选择URLLINKS,选择ISI BASE URL,将原来的isiknowledge改为 webofknowledge就可以了。
个人分类: 信息素养|31877 次阅读|3 个评论
呵呵,猜猜这是谁?
热度 2 zlhua 2012-5-22 10:47
呵呵,猜猜这是谁?
82年的老照片,呵呵,怀念... 那个曾经被寄养在爷爷奶奶家长达三年之久,生性乐观,活泼开朗,古灵精怪的小孩.... 那个从小被放养惯了,回城后总是家长和老师眼中的调皮捣蛋,爱做鬼脸的核桃型小孩.... 那个长大了,在遭遇委屈或者不公平待遇时,总是喜欢摆出一付桀傲不逊,喜欢离家出走的小孩.... 那个一有空闲,就喜欢往外跑,看电影,爬山,探险,暴走的小孩.... 那个总是喜欢创造惊喜,让家长和老师刮目相看的小孩....
个人分类: 幸福记忆花蓝|2528 次阅读|7 个评论
长沙中国近代文学年会上的“琴声”
热度 2 hailang0 2012-4-21 17:16
/苏建新 作者的说明: 开会之前,我在科网灌水兴奋得要死。回来之后,我半点欲望也无!每天只是领个红包,意思一下:到此一游。现在又缓过了一口气。博客,Blog ,原本就是写给自己看的网上日志。因为今天写了,所以网上存之——至少可以防某天电脑崩盘…… (该照片由吉林师大伏涛老师提供,深表感谢!) 三月底的长沙,离开它的那一天热得要命。行李箱内放置的冬衣,始终都没有披上身。除了天气,我也领受到了近代文学研究同样的热度。 在闭幕会上,济南大学的郭教授在总结中特别提到了本次会议上有好几篇林纾论文的出现。 会前,我看了一下两大本论文集。除了我的,还有两篇我比较感兴趣。当天我就在房间里拜读了。 后来郭教授的话提醒了我,原来还有一篇自己因为作者未得与会,篇名又不涉及“林纾”二字,居然漏过去了。原来是: 80 、张俊才:必须正视五四新文化派的缺点………………………………( 801 ) 目下,我正好读到张先生最新大著的相关部分。《顽固非尽守旧也:晚年林纾的困惑与坚守》,我本来指望在张先生到长沙后赠我的,谁料邮包先到了。一章章地往下看,看完一章,就写几句读后感。最后能不能拿出去,现在心里越发没有底了。 张先生如果与会,就是一个小组讨论的召集人。大会发言者的安排上是没有他的名字的,我就更不用指望了。所以想到去年的近代小说国际会上我做大会主题发言,我就感到山东兄弟的好汉气概,那真是名副其实! 湖 南是我的祖籍,我这次第一回返乡,承接的这个会议湖大文学院刘再华书记见面就说我一人提交了两篇论文。很稀奇?或许。后来我也观见他的名字在论文集上出现 了两次,至少不落了下风。这大概就是近代曾国藩以来的湖南精神,敢为人先,什么都敢大胆尝试吧?我看过《绝版甲午》这本书,战前日谍的情况透露大清国惟有 湖南人不容小觑,我心里还有暗自庆幸身上多少还有一点祖遗。 张先生的文章谈到新文化派“确实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点,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下述三个方面: 一、粗暴反传统的激进立场 二、不容异议的学术霸权作风 三、正义旗帜下的非道德行为。” 我 觉得张先生的《顽固非尽守旧也》一书有很多精彩的见解。他说五四新旧之争,真正具有高潮性质的对决是在林纾与新文化人之间展开。让人奇怪之后,又深以为 然,因为他讲了,后来学衡、甲寅等等与“五四”人的较量,再也不能集聚当年与林纾对垒的强大阵容,新青年内部都是矛盾重重,安得有相应规模、气势?不得不 让我佩服他深邃的洞察力,还有林纾当年一个挑战群雄的楚霸王的冲天豪气!说他唐吉诃德,其实是小看了林纾和他的老廉颇的实力。 因为他的这篇提交会议的论文采自《顽固非尽守旧也》一书,因此《必须正视五四新文化派的缺点》自不待言是有关林纾挺身独战,却遭遇对手“围攻”不公正对待的论文。 可笑我一味拉扯着张先生躬与湘会之盛的人,居然一开始就看走了眼。以为他会因故缺席,文章也是不见的!看来张先生临时未得到场,确实是迫不得已。 第二篇值得推介的是复旦大学的论文: 05 、段怀清:商务印书馆《图书汇报》中的林纾:一种基于文学出版与传播的历史考察 …………………………………………………………………( 042 ) 段先生的文章,私下我找他议论过。他在文中分析了商务的书刊目录广告中,前后期对林纾从突出包装到逐渐“淡出”的演化过程,以说明“商务印书馆前后的操作实践,都是成功的”观点。 商务为什么后期不再突出林纾,除了文中列出的因素,或许应该还有更复杂的背景需要挖掘? 这里第三篇要推介的是我初入近代文学年会就认识的朋友写的: 29 、李艳丽:文豪何以“无闻”?——论德富芦花的《不如归》与外交侦探小说在晚清的接受 ………………………………………………………………( 321 ) 我非常奇怪,这次我们写林纾论文的作者为什么没有被大会组织方安排在一个小组讨论,这样同行还可以相互好好商榷(啃咬)一番,来个深度的讨论不是更好?可能是我要召集另一个组的讨论,而李女士这边的小组又要段先生主持,两边各担其责的原因?这就不得而知了。 惟愿今后再去开近代文学年会,要把我们林纾论文的作者安排在同一个小组,我觉得那真是最理想的学术方式。 为了聆听段、李二位的见地,我溜号跑到了他们发言的这一组观摩。 艳 丽的论文讨论的是林译《不如归》作者其他译作何以在中国的默默“无闻”。这部从英译本转译的书,也成为“晚清翻译的日本小说中唯一的名著”。在其本土, 《不如归》也“引起极大轰动,多次被搬上银幕和戏剧的舞台”。而《国民新闻》等刊载的梁启超、罗普、无名氏等译的德富芦花翻译的《外交奇谭》,多达 12 部的外交侦探小说,却在中国“沉寂”无闻,作者从 4 个方面分析了原因。 看来名人译作,对于传播德富芦花这样的大作家,发挥了巨大的效应。 我记得郭教授在小组的讨论总结中说,李文是很“见功力的文章”。 在小组会上还看到了有趣的一幕,广东的一位女士与之展开无政府小说的讨论,看到她们争战尚酣,从掌控时间的角度出发,主持人只好吆喝说 stop ,二位可以私下里再继续切磋。 继济南近代会,我自己又提交了两篇林纾的文章,都收录在“上集”(按作者姓氏的拼音排序): 51 、苏建新: 2011 年林纾研究文献及其刍议………………………………( 538 ) 52 、苏建新:近三十年林纾形象的演进及文化解读……………………… ( 538 ) 前一篇的内容提要: 笔者搜集到的去年林纾研究成果,共计 100 余项,主要集中在林译小说的探讨上。除了继续加深研究力度之外,扩大视野、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提高总体研究水平,应该是今后从事林纾研究的学者的当务之急。 后一篇的提要: 对照改革开放前林纾被批判的命运,近三十年以来林纾的形象不断演进,简直是越变越“好看”,越变越人性 / 人文化。前后大相径庭的这一落差,折射出当今社会文化的逐渐多元、包容与时代的进步。过去长期流行的二元对立的固化思维定势,已经遭到大多学人的扬弃。 小组会上我作为副主持,被正主持(吴教授)要求第一个讲自己的论文,但讲着讲着的时候,又被他打断,超时了,只好赶紧把话头截住。看来写了两篇文章的,会议也不一定会给你两篇的发言时间的吧? 我觉得特别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会前我觉得其中一篇写得还可以,就把它挂号投了出去。开始编辑还很重视,给我提了 3 条意见,我按照刊物的旨意一一修改,然后寄去了电子档。后来久久不见回信,动手去湖南之前,就催问了一下,谁料编辑部的回答非常干脆: 经过三堂会审,觉得你的论文没有一点值得发表的学术价值。特予退稿。 我看了十分动火,就回信质疑他们的“学术”眼光实在差劲。 那位一开始给我提“意见”的编辑估计是先入之见深入了他的脑子,因为他提了这几条看似作者不能接受的酷评之后,说如果我不接受,只当他没有说,但编辑部会觉得很遗憾! 既然他这么说嘛,我就不好意思辜负他提建议的美意,所以花气力好好修改了他觉得有问题的部分,甚至论文的标题也都更换了。 最后他还是不满意,这就让我无言了。 如果专家都不站在他们的立场上,那编辑们又怎么样? 他(说他)照样可以毙掉我,在他的那个“学术”园地——菜园子,或许是网友喜欢偷菜(偷来偷去)的地方?难说! 我唯一知道的是,他只有一条意见是肯定没有得到满足的:一篇评述至少应该涉及 30 篇的文献。 可是我这篇文章不是纯粹的述评,我涉及的不是 30 篇,而是 100 多篇。如果现在补录(已经这样了),可以超过 111 篇! 所以我回复编辑部的信中很不客气地说,现在的“学报”论文至少有三分之二不是学术论文。那么是什么? 明眼人其实都清楚! 2012-4-21 草成 会后湖大组织代表去参观湘潭毛泽东故居和花明楼刘少奇故居。以下是一些照片: 广工大乐云,浙师大付建舟老师与本人在刘少奇故居大门前合影。感谢台州学院张天星老师拍照! 王光美父母,王幼时照片 因为没有参观到毛泽东故居,返回长沙途上我还向导游 湖南妹子 (xie 桃李)表达了抗议,说本来要给她100分,现在要扣10分。她一笑置之…… http://hexun.com/czjr/default.html#
个人分类: |479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方差分析(ANOVA)解析
linpandr 2012-4-17 19:24
方差分析(ANOVA)解析(1) - 方差分析的概念 方差分析(ANOVA)又称变异数分析或F检验,其目的是推断两组或多组资料的总体均数是否相同,检验两个或多个样本均数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我们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单因素方差分析即完全随机设计或成组设计的方差分析和两因素方差分析即配伍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 下面我们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 如某克山病区测得11例克山病患者和13名健康人的血磷值(mmol/L)如下, 患者:0.84 1.05 1.20 1.20 1.39 1.53 1.67 1.80 1.87 2.07 2.11 健康人:0.54 0.64 0.64 0.75 0.76 0.81 1.16 1.20 1.34 1.35 1.48 1.56 1.87 问该地克山病患者与健康人的血磷值是否不同?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24个患者与健康人的血磷值各不相同,如果用离均差平方和(SS)描述其围绕总均数的变异情况,则总变异有以下两个来源: (1)组内变异,即由于随机误差的原因使得各组内部的血磷值各不相等; (2)组间变异,即由于克山病的影响使得患者与健康人组的血磷值均数大小不等。 而且:SS总=SS组间+SS组内 v总=v组间+v组内 如果用均方(即自由度v去除离均差平方和的商)代替离均差平方和以消除各组样本数不同的影响,则方差分析就是用组内均方去除组间均方的商(即F值)与1相比较,若F值接近1,则说明各组均数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若F值远大于1,则说明各组均数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际应用中检验假设成立条件下F值大于特定值的概率可通过查阅F界值表(方差分析用)获得。 方差分析的应用条件 应用方差分析对资料进行统计推断之前应注意其使用条件,包括: (1)可比性,若资料中各组均数本身不具可比性则不适用方差分析。 (2)正态性,即偏态分布资料不适用方差分析。对偏态分布的资料应考虑用对数变换、平方根变换、倒数变换、平方根反正弦变换等变量变换方法变为正态或接近正态后再进行方差分析。 (3)方差齐性,即若组间方差不齐则不适用方差分析。多个方差的齐性检验可用Bartlett法,它用卡方值作为检验统计量,结果判断需查阅卡方界值表。 方差分析的主要内容 根据资料设计类型的不同,有以下两种方差分析的方法: 1. 对成组设计的多个样本均数比较,应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即单因素方差分析。 2. 对随机区组设计的多个样本均数比较,应采用配伍组设计的方差分析,即两因素方差分析。 两类方差分析的基本步骤 两类方差分析的基本步骤相同,只是变异的分解方式不同,对成组设计的资料,总变异分解为组内变异和组间变异(随机误差),即:SS总=SS组间+SS组内,而对配伍组设计的资料,总变异除了分解为处理组变异和随机误差外还包括配伍组变异,即:SS总=SS处理+SS配伍+SS误差。整个方差分析的基本步骤如下: (1) 建立检验假设; H0:多个样本总体均数相等。 H1:多个样本总体均数不相等或不全等。 检验水准为0.05。 (2) 计算检验统计量F值; (3) 确定P值并作出推断结果。 方差分析(ANOVA)解析(2) - 多个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 经过方差分析若拒绝了检验假设,只能说明多个样本总体均数不相等或不全相等。若要得到各组均数间更详细的信息,应在方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多个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 1. 多个样本均数间两两比较 多个样本均数间两两比较常用q检验的方法,即 Newman-kueuls法,其基本步骤为:建立检验假设--样本均数排序--计算q值--查q界值表判断结果。 2. 多个实验组与一个对照组均数间两两比较 多个实验组与一个对照组均数间两两比较,若目的是减小第II类错误,最好选用最小显著差法(LSD法);若目的是减小第I类错误,最好选用新复极差法,前者查t界值表,后者查q’界值表。 方差分析概述 方差分析是统计检验的一种,由英国著名统计学家R.A.FISHER推导出来,也叫F检验。方差用以表征一个变量(如价格)在特定情况下的波动程度,通过比较样本变量的平均数,判断它们之间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其平方根叫标准差)。在市场研究中通常会利用方差分析确定是否有必要按照某一参数来进行市场细分。 方差分析中,检验是在组间变异与组内变异的方差比较基础上进行的。在无效假设前提下,组内变异方差应与组间变异方差大致相等。方差检验是用来检验两个方差的比值(F值)是否明显大于1。如果组间变异方差与组内变异方差的比值(F值)超过1,具有统计学意义,我们就可以判断:两组均数的差异具有显著性。 方差分析 ANOVA案例解析 :两个城市购买食品平均数 两个城市一次购买食品的平均数分别为3.076、2.691,试用方差分析判断两个城市之间平均一次购买数量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本例中组间变异方差10.072与组内变异方差4.966的比值F=2.0281,所以,可以判定两个城市一次购买数量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差异。
个人分类: ANOVA|591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百度百科:结构功能主义
tangminqian 2012-4-8 20:30
http://baike.baidu.com/view/431922.htm 结构功能主义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结构功能主义 英文名称: structural functionalism 定义:认为社会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 应用学科: 地理学 (一级学科); 人文地理学 (二级学科) 以上内容由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审定公布 求助编辑 百科名片 结构功能主义(structural functionalism) 现代西方社会学中的一个理论流派。它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整体是以平衡的状态存在着,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会趋于新的平衡。 目录 简介 早期结构研究的经典论述 帕森斯时代的形构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 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 后帕森斯时代的综合 阿尔都塞的结构马克思主义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 思想渊源 影响和评价 功能主义的理论视角 简介 早期结构研究的经典论述 帕森斯时代的形构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 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 后帕森斯时代的综合 阿尔都塞的结构马克思主义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 思想渊源 影响和评价 功能主义的理论视角 展开 编辑本段 简介   在社会学及其相关学科中,社会结构是一个使用极为广泛,也极为混乱的概念(W. H. Sewell,Jr.,1992:1)。这不仅表现在人们可以用不同的词语,如社会系统、强制性合作伙伴、制度、整合和网络等来表征社会结构,而且表现在同样是对社会结构一词进行诠释时,不同的学者也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前一种做法大多散见于先躯者们的经典论述中,后一种做法则涉及结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各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显然,后者更是本文需要着重铺陈和分析的方面。 编辑本段 早期结构研究的经典论述   在自然主义和实证主义构成社会学初创期最深层的性格时,社会结构概念的建构基本依赖生物学的移植与嫁接。孔德(Comte,A.)、斯宾塞(Spencer,H.)和涂尔干(Durkheim,E.)的有关论述,都直接反映了这种自然科学取向的认识方式。    孔德认为,社会是一种有规律的结构,它与生物有机体有极大的相似性,是一个由各种要素组成的整体。这种整体结构同它的部分之间具有一种“普遍的和谐”,而普遍和谐的根基在于人性。他相信,人类自然拥有博爱的倾向,扩充这种倾向就可以引导人类迈向秩序与和谐的境地;而他认为,人类博爱倾向的孕育和发展地,首先是家庭,这是“社会真正的要素或称之为社会的细胞”;然后是阶级或种族,这是“社会的组织”;最后是城市和社区,这是“社会的器官”(Comte,A.,1975 :241—242)。可以说,孔德在这里已经在一些观念事实上引出了一个结构解释视角——尝试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用人性、博爱与秩序的联系串接社会结构的概念。    斯宾塞沿着相同的方向作了更具体化的努力。他提出了宏观结构的总体规模、复杂性和差异性的问题,并在区分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引入功能需求的概念,试图用需求来解释各种社会组织的存在。换言之,以功能体现社会结构现实。对应于生物有机体,他认为,社会是由“支持”、“分配”和“调节”三大系统组成的结构(Spencer,H.,1925:505)。由此,他具体发展了孔德的整体方法论的结构思想,并预示人们,在这组概念的支持下,可以从一些显性可见的功能中去把握结构的实在。    此后,涂尔干将斯宾塞的社会结构观念发挥得更加彻底,这主要表现在他的三个基本假设上:(1)社会是一个实体,是不可化约的;(2)社会的各个部分可以满足社会实体的基本需求;(3)功能需求是社会需求(Durkheim,E.,1964a)。同时,他还强调社会整体的优先位置——结构的自主存在问题。与其倡导的方法论一致,他指出社会事实并非个人意愿能左右,社会对个人具有制约性,人们的思想结构反映着社会结构的秩序,而且在反映的过程中加强和再现了这些秩序。涂尔干关于社会分工的研究命题,对现代社会结构分析也影响极大。他把社会结构分成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以低度分工为基础,以强烈集体意识为纽带结成的社会关系整合形式,他称之谓“机械团结”类型;二是以高度分工和广泛的相互依赖为基础构成的社会关系整合形式,属于“有机团结”类型。他认为,在有机团结类型中,人们会以更多分工的形式活动并归属于更多的团体。这将造成共同观念和情感的约束程度降低,社会整合的需求会自然引出新一轮的约束形式(Durkheim,E.,1964b :chapter 2—3)。在这里,涂尔干显然是把社会结构看作社会关系的组合形式,而且他认为,对社会结构的分析是理解一切社会现象的出发点。可以说,涂尔干率先开拓了结构分析的各个方面;当代社会结构概念的许多论证,常常仅是从不同的方面延续了涂尔干的见解。    与上述强调现象及其功能层次的生物学取向不同,在马克思的结构式思路中,更为强调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层次,亦即人们在自给的生活和社会生产关系中发生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马克思、恩格斯,1972:82)这里包含着三方面的思想:一是将“结构”看作“关系总和”,经济结构是生产关系的总和,社会整体结构则是人们的物质生活关系和精神生活关系的总和;二是把社会结构视为矛盾关系体,社会结构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矛盾关系体,经济结构则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的矛盾关系体;三是社会结构变化的动力来源于社会内部的矛盾运动。在社会结构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基础,而在经济结构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力。显然,在马克思的观念中,结构,不仅可以指客观实体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指人为实体(如制度、意识形态、生产方式等)之间的逻辑关系。这就给社会结构的含义加进了一些抽象的内容。    应该指出,这些早期的经典研究,虽然没有明确提供社会结构的中心概念位置,但它们已经或多或少地让我们触及了结构概念的轮廓:将社会或社会结构看成是多元成分的组合体,这种组合很类似于化学分子晶体的架构,其内部随时需要相互间的协调关系;当某些关系发生变化时,其他成分将作相应调整,并有相应的整合机制维系社会秩序,以恢复平衡。这些观念已经具备最简单的结构分析意识,它明显提示了一种“形构”的趋向。 编辑本段 帕森斯时代的形构   形构的概念在这里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涵义:其一,指结构本身类似几何学或建筑学的模型框架,实体性结构(如家庭结构、群体结构、社区结构和年龄结构等)大多属于此类;其二,指相似于几何模型的建构,研究者能够运用思维进行组合与抽象,在想象中构成社会的关系结构,以帮助认识者把握,作为共同讨论的基础。比如,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的形象描述,就曾用石投水中的圈圈波纹,来形构了乡土中国以个人为中心层层外推到家庭、近邻、社区和国家的结构(费孝通,1985:25)。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直至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社会学界,帕森斯(Parsons,T.)的结构功能主义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他的结构功能分析模型,从功能分化的角度,将社会结构概念发展成一种庞大的旨在解释一切人类行动的系统理论。    在帕森斯的最具代表性的著作《社会体系》(1951)一书中,所谓社会结构,在他看来,是具有不同基本功能的、多层面的次系统所形成的一种“总体社会系统”,包含执行“目的达成”、“适应”、“整合”和“模式维护”四项基本功能的完整体系。这个完整体系被划分为四个子系统,分别对应四项基本功能:“经济系统”执行适应环境的功能;“政治系统”执行目标达成功能;“社会系统”执行整合功能;“文化系统”执行模式维护功能。帕森斯认为,这是一个整体的、均衡的、自我调解和相互支持的系统,结构内的各部分都对整体发挥作用;同时,通过不断的分化与整合,维持整体的动态的均衡秩序(Parsons,T.,1951)。在这里,结构表现为一种功能。    帕森斯非常强调秩序、行动和共同价值体系在社会结构中的作用。他始终认为,研究社会结构就是研究秩序问题,并且势必涉及秩序中的人的行为,而研究社会秩序和人的行为又脱离不了行动者的思想情感的规范问题,“价值是构成社会秩序的条件。”显然,关注这三者的连带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加明白帕森斯的结构观点。    “秩序问题,是社会通过互动协调稳定的本质,秩序在这里所指的,是行动者在某种规范准则下的动机整合问题”。帕森斯明确地将秩序作为结构的本质,并认为结构由“行动者在一情景中彼此的互动而组成”(Parsons,1951:26;5—6)。在这里,结构又是一种互动关系模式。    但是,帕森斯的着眼点是社会互动的稳定模式。为解释这一稳定模式,帕森斯用地位—角色作为最基本的分析单位,在他看来:“地位—角色是社会体系中,最重要的互动过程所包含的个体之间的关系的结构……也是行动模式化的互动关系中的参与,是最重要的社会体系单位。”(Parsons,1951:25)显然,地位—角色在帕森斯这里是社会体系之“结构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其他。“地位”为行动者所处的结构位置,“角色”表达社会对这一位置的行为期望,它是社会与个人联系的中介,又是众人分享的象征(Parsons,1951:6)。这样一来,行动者的互动,就成了一连串具有地位—角色的行动者之间的互动,而互动中的个人不管怎样变化,角色互动作为社会模式化的准则则是相对稳定的,而社会结构,就成了一系列相对稳定的、模式化了的成分之间的关系。    这样一种解释模式,无疑为社会结构研究注入了新的内容:(1 )当我们把角色预设为社会成员对这一位置的行为期待时,就意味着,一定的角色必定在社会结构中扮演一定的功能。(2 )引出了结构稳定即均衡秩序的核心问题:角色行为的规范化、制度化问题。这就将人们有关社会结构的思维引入到了一条新颖别致的道路:结构同时还是一种规范。    帕森斯始终认为,总体社会系统中的四个子系统之所以能够充分发挥功能,其关键在于社会拥有那些将其成员整合在一起的共同的价值体系。所谓共同价值体系,意指由一系列价值模式组成的、并已成为众人认同的规范体系。这些规范作为行为导向、依据和标准,可以约束行动者行为的边界,通过规范众人认同的准则,或通过价值内化实现的行动者人格结构的塑造,产生一定的效力,并进一步形成为社会性的共识。    通过对帕森斯的解读,我们能够发现,帕森斯终其一生的努力,就是企图整合各种分离的社会实体层次来形构社会结构。应该说,他对结构的形构是明确而全面的。在帕森斯的笔下,三种结构概念的面向被独立地铺陈出来,又被自然地串揉成一体:结构由功能体现;结构是互动关系模式;结构乃规范。同时,这三者是依靠中介变量“地位—角色”作串接的。    厘清帕森斯的主要结构思想之后,我们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对他进行简短的评价:   (1)无论在客观还是在主观层面上,帕森斯的结构理论都旨在追求宏观层面上的结构建构。比如,他的“社会结构:总体社会系统=AGIL”的概念,明显会引导人们思考大规模的社会现象或社会体系等宏观结构(如政府、科层制度等);而他的“共同价值内化”的观点,则强调的是多数人共持一种价值规范,它考察由大量的人们所共享共有的主观态度,所以,依然属于宏观层面上的论述。   (2 )他的这一概念,还具有明显的功能主义和自然主义之倾向。它往往让人不假思索地接受以下概念:即社会是明确限定的实体,而社会系统是内在高度整合的统一体。换言之,如果以帕森斯作为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的话,那么,结构功能主义是从功能的实现来确证结构实体的存在,并认为这些明确的实体之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这种对内在统一性、一致性和均衡和谐的着重强调,无疑使得结构功能主义在关注社会结构变迁问题上趋于保守。有人因此认为,帕森斯“高深理论”的意识形态意义,趋向于为“稳固的统治形式”作论证。   (3 )在社会决定论和方法论个人主义的争端中,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属于前者。他通过价值内化、角色期待而实现的对规范的论述,以及“行动者不能自由选择行动”的说法都说明:社会结构的事实,是一种超越个人并对个人有制约力的行为或思维类型,它们独立于个人之外,但也强加于个人之上。   (4 )经过帕森斯的发展,社会结构的概念已初具规模,成了一个有许多相关概念的支援系统,代表了一整套观察和分类的原则——把社会看成是若干成分之间的功能联系,而不是简单的混合与堆积。   (5 )帕森斯把个人行动放在社会系统的不同领域中去分析,开创了从微观的角度考察宏观社会系统及其次系统同个别行动者的行动的相互关系的新思路。不过,由于他一贯的宏观研究取向,使得他发展出的带有微观取向色彩的行动理论与其结构功能论的混合,多少有些牵强,并显得不能自圆其说。比如,他在行动论中曾强调行动志愿主义,但在后来的结构功能论中却否定了行动者的志愿,反而认定行动者是受外在结构和文化的控制的。 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   差不多与帕森斯同时代,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的位置被不知不觉地拓印到社会学领域。这不是因为他所热衷的人类学知识与社会学有某种意义上的接近,而是在于他试图用结构主义否认或拒绝帕森斯勾勒的大型结构实体。他用社会之“深层结构”,抑或“心灵的结构”代替了帕森斯力主的社会宏观结构。    在列维——斯特劳斯看来,所谓结构是那种决定历史、社会与文化中的诸具体事件和行为的基本的规则整体。如果结构确有“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之分的话,那么,这种规则整体显然意指“深层结构”,即与语言行为相对的语法结构,与社会行为相对的经济基础的结构,以及与意识活动相对的无意识机制等。其次,结构也指现象的表面秩序,是基本精神过程的表层显现。诸表面秩序,即可观察、可分析归纳的诸社会现象的秩序,是各种表层结构,能反映决定着它们的深层结构。这里,列维——斯特劳斯再一次强调了“深层结构决定表面秩序”的观念。这很类似于马克思的格言:文化价值和信仰,以及制度安排是经济基础结构的一种反映。    相应于“深层”与“表层”结构之分的“决定与被决定”关系,我们从列维——斯特劳斯的著作中,看到了来自索绪尔的“语言言语”、马克思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以及弗洛伊德的“无意识——有意识”的一一对应关系,它们恰恰是构成列维——斯特劳斯结构思想的理论渊源。最突出的表现是,列维——斯特劳斯一再主张的所谓“心智的深层结构”,事实上借用了弗洛伊德再三强调的“无意识”概念。他认为,各式各样的表层文化现象皆是人类心灵结构的产物,是心灵的无意识的、逻辑的结构之产物。    这种看法尽管同弗洛伊德的研究取向较为接近,但还是存在差异的:弗洛伊德着重隐藏在无意识中的行动者的情绪面向,而列维——斯特劳斯关注的是心灵的永恒的、逻辑的结构。这样“一个结构,并不是一直接可见和可观察的实体,而是一存在超越于人类与功能运作之间关系的实体层次:它构成了体系的潜在逻辑,以及所藉以用来解释基础秩序的外显秩序”(Godelier,1972:xix)。    此外,列维——斯特劳斯还进一步指出:“‘社会结构’一词与经验现实世界无涉,而只是与它之后所建立的模型有关联。”(Lévi- Strauss,1967:271)这就是说,深层结构,并不存在于真实世界中,不是客观的存在,不能根据经验归纳概括出来,而是借助某种理智模型(如语言学模型)间接启示出来的规则总体,因而在理智功能与观察对象之间强调了前者的决定作用。所以,结构的范畴首先被看成是离不开认知者或行动者的。    上述思想大多被包含在列维——斯特劳斯所醉心的初民社会的分析中。他在亲属关系研究中,将亲属关系看成是一种秩序的整体;然后,从亲属间的相互称谓、女人的交换、两性关系等各部分中,揭示了隐藏在背后的、深层的诸如语词所规定的关系规则、正面规定的婚姻规则等对亲属关系的制约。他的神话研究,则通过显示不同地区神话传说系统具有形式上的、或者说内在的秩序的类似性,来暗示神话现象也只不过是人类理智功能的创造。    对列维——斯特劳斯有关结构的论述,如果用“形构”—“解构”的主题来疏理的话,我们会发现:(1)相对于外在的功能而言,结构主义的结构概念是内在的、隐匿性的或不可直接观察的,也是非实体性的,故它不是第一层意义上的实体性形构结构;(2 )至于它是否属于研究者在思维上对结构的形构,我们以为,尽管列维——斯特劳斯声称他自己乃至结构主义者们都不蓄意去关注结构概念的定义,但从他的论述里,我们可以读到:结构是深层结构中的规则总体;结构是隐藏着的逻辑关系。因此我们说,规则性结构、关系性结构正是列维——斯特劳斯为读者所形塑的结构。与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相比较,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也同样是在孜孜不倦地形构结构,但这种形构已经从表面走入了深处——人的心灵深处,从宏观滑向了微观,也从客观偏向了主观。    在方法论上,列维——斯特劳斯对理智功能、对人的心灵的强调,都说明他的“结构”概念是离不开认识者的,似乎带有纯主观或个人的色彩,具有较明显的方法论个人主义倾向。但当他着重强调,在具体事物、具体个人之外、之上或背后有一支配性的规则总体的时候,他又表现出极端的反主体倾向。结果,结构好像是决定和束缚个体行为的更基本的存在,虽然它不必然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实体。从这一方面说,他的结构概念又归属于结构(或社会)决定论一方。    就列维——斯特劳斯而言,他拒斥的事物,乃是从经验的角度形构一个社会结构。这难免使他的结构观无法摆脱下述三种倾向:   (1 )结构的唯心主义。这充分表现在他的结构分析思路中:社会结构不是客观世界所固有的,而是人类心智的产物,是人脑结构化潜能对外界混沌的一种“整理”和“安排”,因此,社会才出现了“秩序”和意义。   (2)结构的还原主义。在结构有了表层与深层之分后,列维——斯特劳斯借取美国乔姆斯基的语法理论,强调了从表层向深层结构还原的具体机制。他一再告诫我们,应该从一切研究对象中先找出表面的(可观察的)结构(如各种社会关系、神话等),再去探寻诸不同的表面结构所共同依附的、具有支配性的深层结构。   (3)结构的非理性主义。他将“无意识”引进结构分析领域,并认为深层结构的始源存于“无意识”之中(李幼蒸,1993:263)。这里,无意识不被说成是具体的、属于个人心理的东西,而是一切个人共同受其支配的神秘的实体,是一个产生或支配其他结构的源泉。    当然,列维——斯特劳斯强调透过经验现象表面的杂乱无章去发现其中起制约作用的整体深层结构,这为结构分析提供了新的认识方式:应该超越那种早先比较粗糙的直觉性观察,而对观察对象作层次分析和关系系统的分析。 编辑本段 后帕森斯时代的综合   后帕森斯时代,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后半期。它是继60—70年代的反帕森斯时代之后,出现的重估或综合帕氏理论的新阶段。这期间,许多社会学家试图在借鉴古典理论基础上对当代多元理论进行综合,使社会学理论摆脱激进的批判主义,重新回到以均衡、整合、秩序为诉求的传统轨道。其中,阿尔都塞(Louis Althusser)的结构马克思主义、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的结构化理论都在不同程度上,对不同的理论作了不同的综合,并对社会结构作了概念上的阐释,为社会结构理论增添了异彩。 阿尔都塞的结构马克思主义   有人说,谈法国结构主义,不能不谈阿尔都塞。相对列维——斯特劳斯的“心智深层结构”来说,阿尔都塞所代表的结构主义,则专注那些不可见的社会大型结构。这一点显然与马克思强调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可见的经济结构有某种共通之处。虽然,通读阿尔都塞的全部论述,几乎难以找寻他的有关结构概念的确切界定,但我们应该可以从他关注的研究中略获一二。    首先,阿尔都塞的学术著述,大多局限在他对马克思著作的解读上。他曾用“对症读解”的方法来诠释马克思的《资本论》等著作,并从中发展出自己的观念。他一直认为,马克思最成功的方面,在于他在社会科学领域中阐明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问题,并提出了一个深层结构(生产关系)与表层结构(政治、法律、文化)的对立模式。受这种分析方式的启发,也受结构主义的影响,虽然阿尔都塞坚信,世界存在着真实的结构,而且这个结构也限制了行动者的所思所为,但他依然关注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之隐藏的、基础的结构。这种结构不是实体性的结构,不是存在于个人和主体性心理中的规范结构,却是社会范围内的大型结构,可能是生产关系结构,也可能是大众关系结构。    接下来,阿尔都塞尝试着从马克思著作中衍生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构分析。简单来说,他在检视社会形构的各主要成分之后,拒斥了马克思有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二分法,提出了“多元决定论”的结构因果观:社会整体是一个复杂的、有结构的统一体,它由许多层次组成,经济基础仅仅是其中一个层次,只在最终起决定作用。其他层次(包括上层建筑)仍有相对的独立、自主性,甚至有可能在特定的阶段处于优势统治地位,而将经济基础沦为被支配地位。    结构多因果观,实际提出了结构马克思主义的两个重要概念:(1)“非中心化结构”的概念,用以说明特定历史条件下经济因素不可能永远占统治地位。(2)“结构是各层次变化过程中的无主体的实践。”也就是说,在人类的历史中不存在个人性的主体的概念,研究的分析单位不能是个人或任何集团,而是社会的组成层次,它包括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现象等,每一层次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存在与实践。显然,前一种概念,赋予社会结构以动态的性质;后一种概念,则在强调无主体的同时,又进一步强调了社会组成层次的变动及自主性。后来,阿尔都塞还指出,“决定社会发展过程中,某一特殊方向的根本因素,是社会结构诸层次内各种矛盾之间的相互关系网”(李幼蒸,1993:302 )。    由于阿尔都塞的“结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和结构主义两学派的融合,其理论观点会自然地被裹挟在两学派之中。因此,我们的评价也将从这两方面着手。    首先,从结构主义立场来看,阿尔都塞的思想里存在三处对结构主义的采撷:一是“深层结构”,他多次强调了结构的不可见、不可观察性,这表明他对经验事实的排斥。二是以社会各组成层次为研究对象,结构是分层次的、是层次之间的关系,层次的变动不居反映了结构的变迁,这是阿尔都塞结构马克思主义始终贯彻的原则之一。三是承继了结构主义有关“行动者在结构中具有被动”的观念。无论专注于何种结构,对结构马克思主义来说,行动者仅仅是填塞在结构中的一个位置,只能坐等结构的支配、约束和崩溃。这种被动性说明,结构马克思主义在方法论上,依然采用结构决定论取向。    其次,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来说,阿尔都塞主要的沿用、延伸、拒绝的方面在于:他沿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概念,去强调深层结构对表层结构的决定作用;他延伸这一概念,提出了结构应该为“社会大型结构”的主张;而他对这一概念的拒绝,则表现在他对“一元决定论”的否定和对“多元决定论”的推崇方面。不过,总的说来,作为一个新马克思主义者,阿尔都塞在对马克思著作的结构性阐释的过程中,是继承多于批判、延伸大于拒绝的。这种状况决定了阿尔都塞学术体系创造的有限性。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   在“后帕森斯时代”,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无疑占据了中心位置。他的工作是希望社会结构的概念能够脱离帕森斯和列维——斯特劳斯思路的困境:即走出宏观与微观、主体与客体、个人与社会、行动与结构的二元对立,最终走向综合。    跨出主客体对立的两极化思维后,吉登斯以十分不同的思路给出了结构的界定。他曾写道:“结构是潜在于社会系统不断再造过程中的规则和资源”(Giddens,A.,1984:377); “结构可以在实践中表现出来,但不是具体实践的外显模式,而是一些记忆中的原则。结构本身也不是具体的存在,它没有时间和空间的边界,它必须以知识的延续(记忆)或实践的延续才能存在。结构对于实践,如同语言规则(语法)对于说话行为的差异。结构,恰似某种抽象的规则,它是能使某种构造性行为成为可能的虚幻的存在”(Giddens,A.,1984:17)。    显然,在吉登斯的论述中,规则属于行动者的知识与理解部分,它是行动的内在因素,是潜在的、非具决定性质的情境界域。行动者“具有知识”,这种知识是反思性的。自我反思和相互反思会构成“相互知识”——成为行动的内在因素。行动者在知识上的不完满,将导致行动的意外后果。正是“意外后果”的发生,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迁。此外,规则也并非像游戏规则那样,是与某一举动一一对应的关系;相反,它是一系列相互连接、彼此交错的规则群,它是同社会的实践活动相联系而存在的。    资源属于行动的外在条件。是行动者用于具体行为的材料。它未必是有形的,可指对日常互动起传输作用的中介能量。吉登斯区分了两种作为结构要素的资源:权威性资源和分配性资源。前者指在权力的实施中的非物质资源,其源于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支配,是强加于人的指挥能力;后者指在权力实施中所用的物质性资源,是强加于物的能力。    规则和资源的不同组合会形成不同的结构。其中,规则作为结构中相对稳定的部分有制约作用,而资源作为能量是积极变动的,故而导致结构既有制约性又有能动性(Giddens,A.,1984:170)。    吉登斯反复强调了实践在规则和资源运作中的作用。因为在他看来,离开实践,规则和资源都成了不能自我运作、不能腾空出世的抽象体。结构在实践中才有动力,才有灵活性。正是在实践中结构获得了某种灵活性或能动性,吉登斯才依此导引出他颇为自豪的“结构二重性”观点:社会结构既是由人类的行动建构起来的,同时又是人类行动得以建构的条件和中介。他认为,社会理论所要解决的,不像决定论(如前述的结构功能主义和结构主义)认为的那样,社会结构如何决定人们的行动;也不像解释社会学和现象社会学所宣称的那样,人的行动如何构成社会;而是行动是怎样在日常的生存条件下被结构化的,与此同时行动的这种结构化特征又是怎样由行动者本身的作用被再生产出来的。不知道谁曾形象地将“结构二重性”原理概括为这样一句话:“我们在受制约中创造了制约我们的世界”。社会结构就是这样一个世界,即人具有其能动性的同时也受着客观存在场景的制约。    最后,我们在吉登斯对“存在场景”的论述中发现,为了能从策略行为的分析过渡到对结构二重性的认识,我们不得不步入吉登斯安排好的“时间”和“空间”。在他那里,时空延伸的概念已相当频繁。“在场”和“不在场”的划分,不仅将人的视野拉向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也将他所操作的结构范围延伸到了无限。这种延伸,与今天的信息时代相关,也毫无疑问地导致了人们在形构结构时的思维障碍,于是也就有了结构理论的解释力式微的说法。    显然,吉登斯力图把约束和能动同时考虑到他的结构概念中去。这种综合表明,他在方法论方面欲走“中间派”道路,也就是说,他试图在社会性(客体性)和个人性(主体性)之间寻求一个合适的双线交汇——二重性。不可否认,吉登斯在处理这种“二重性”的时候表现出了很大的创造性。但这种综合,由于包罗万象而使结构概念复杂化,淡化了结构概念原来的明确指向——秩序分析,使其针对性和解释力明显下降。具体说来:(1)借用的术语太多。吉登斯不仅沿用了以往结构分析使用过的一些术语(如规则、系统、体制等),同时又加入资源、知识化、实践等术语。在这样大范围的操作之下,他的结构意义似乎更加脱离经验论的实证层次,使人们无法在观察或思维中真正把握结构的范型。(2)他强调的“记忆痕迹”的概念,使他的结构概念增加了弹性,给人的选择、判断和创造提供了空间。如它的最大特点不是把思想当成在场事物的一个模式,而是当成在场和不在场事物的相互交叉;要求从表面现象推出隐藏在结构底层的符码。这一方面再次增添了发掘结构形构过程的难度,另一方面它也使得结构的边界更加模糊、更加泛化和虚化。    此外,当我们在体会吉登斯的结构思想时,总想从他的研究宗旨——消除宏观和微观、社会和个人等的二元对立——中寻找到我们期待的而又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但后来得到的却多少与起初想像的有所出入。我以为,他对“记忆痕迹”、对“结构底层符码”的强调远远大于他对“经验事实”、对“表层结构”的强调。因此,他的“综合”是有倚重的,他明显偏重虽属宏观的但却是主观的一方。比如,他提出的时空延伸的概念,像是在宏观层面上操作,但其来源却是主体的“记忆痕迹”和“结构符码”。 编辑本段 思想渊源   社会科学中的功能主义有着长期的历史。A. 孔德 和H. 斯宾塞 在其著作中都有所论述。迪尔凯姆、A.R.拉德克利夫— 布朗 和B.K.马林诺夫斯基对功能主义也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现代社会学中的结构功能主义是在以往的 功能主义 的思想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帕森斯 的结构功能主义  美国 社会学家T.帕森斯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了结构功能主义这一名称,他在以后的许多论著中,为形成结构功能主义的系统性理论作出了很大努力,并成为结构 功能分析 学派的领袖人物。帕森斯认为, 社会系统 是行动系统的4个子系统之一,其他3 个是行为有机体系统、人格系统和文化系统。在社会系统中,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结构形成了社会系统的基本结构。社会角色,作为角色系统的集体,以及由价值观和规范构成的社会制度,是社会的一些结构单位。   社会系统为了保证自身的维持和存在,必须满足4种功能条件:   ①适应。确保系统从环境中获得所需资源,并在系统内加以分配。   ②目标达成。制定系统的目标和确定各目标的主次关系,并能调动资源和引导社会成员去实现目标。   ③整合。使系统各部分协调为一个起作用的整体。   ④潜在模式维系。维持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基本模式,并使其在系统内保持制度化。   在社会系统中,执行这 4种功能的子系统分别为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共同体系统和文化模式托管系统。这些功能在社会系统中相互联系。社会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社会系统内的各亚系统之间,在社会互动中具有输入—输出的交换关系,而金钱、权力、影响和价值承诺则是一些交换媒介。这样的交换使社会秩序得以结构化。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是趋于均衡的,4种必要功能条件的满足可使系统保持稳定性。    默顿 的经验功能主义 美国社会学家R.K.默顿是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发展了结构 功能方法 。默顿认为,在功能分析上,应该注意分析社会文化事项对个人、社会群体所造成的客观后果。他提出外显功能和潜在功能的概念,前者指那些有意造成并可认识到的后果,后者是那些并非有意造成和不被认识到的后果。进行功能分析时,应裁定所分析的对象系统的性质与界限,因为对某个系统具有某种功能的事项,对另一系统就可能不具这样的功能。功能有正负之分,对群体的整合与内聚有贡献的是正功能,而推助群体破裂的则是负功能。默顿主张根据功能后果的正负净权衡来考察社会文化事项。他还引入功能选择的概念,认为某个功能项目被另外的功能项目所替代或置换后,仍可满足社会的需要。社会制度或结构对行动者的行为影响是默顿著述中的主题之一。他认为,社会价值观确定了社会追求的目标,而社会规范界定了为达到目标可采用的手段。如果文化结构(目标与社会结构(制度化手段)之间发生脱节,就会出现社会失范状态,导致越轨行为。 编辑本段 影响和评价   结构功能主义在50年代美国的社会学中曾占主导地位。其代表人物还有K.戴维斯、M.J.利维、N.J.斯梅尔塞等社会学家。结构功能主义的研究涉及面很广,包括社会理论探讨、经验研究和历史研究,其学术观点涉及人类学与政治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并对现代化理论有很大影响。从60年代中期开始,结构功能主义受到相当多的批评,其中有的直接针对它的功能逻辑前提,特别是对它采用唯意志论和目的论的解释方式,即把系统各组成部分存在的原因归之于对系统整体产生的有益后果,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还批评它只强调 社会整合 ,忽视社会冲突,不能合理地解释 社会变迁 。 编辑本段 功能主义的理论视角   功能主义的基本原则是从生物学占据统治地位的19世纪发展起来的。那时有关人体、微生物以及遍布全球的动植物的知识不断增长。19世纪中最伟大的成就就是 查尔斯·达尔文 吸收了这些新知识并以自然选择来解释物种进化,从而使生物学获得了空前的声望。被这些前进的步伐所激发的早期的社会思想家自然地将生物学的一些概念运用到了社会学中。   奥古斯特·孔德和 赫伯特·斯宾塞 提出了功能主义的最基本原则:社会与生物有机体在许多方面是相似的。这一观念中包含了三个要点:   第一,社会与生物有机体一样都具有结构。一个动物由细胞、组织和器官构成;与其类似,一个社会由群体、阶级和社会设置构成。   第二,与生物有机体一样,一个社会要想得以延续就必须满足自身的基本需要。例如,一个社会必须要有能力从周围的环境中获得食物和自然资源,并且将它们分配给社会成员。   第三,与构成生物有机体的各个部分相似,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也需要协调地发挥作用以维持社会的良性运行。受 意大利 社会学家 帕累托 的影响,斯宾塞和他的追随者们都坚持任何系统都会自然地趋向均衡或稳定的观点,同时,社会中的各部分对社会的稳定都发挥了一定的功能。因此,从功能主义的视角来看,社会是由在功能上满足整体需要从而维持社会稳定的各部分所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   后来的一些学者吸收了“社会与生物有机体相似”这一功能主义的基本思想,并且对其进行了提炼和补充。迪尔凯姆常常被视为当代功能主义的奠基人。他把社会看作是一个由道德价值观上的共识来规范的一种特殊的有机体。功能主义还是 英国 文化人类学的创建者们所持的主要理论视角。   在 美国, 塔尔科特·帕森斯 (Talcott Parsons)是将功能主义发展为社会学分析中一个全面而系统的理论的领袖人物。他认为一个社会只有满足了四个基本需求,才能发挥其功能,也就是说才能维持其秩序和稳定(帕森斯,1951;帕森斯和斯梅尔塞,1956)。这些有时也被称为功能性必需(functional requisites)的四个基本需求是:目标的获得,对环境的适应,将社会不同部分整合为一个整体,以及对越轨行为的控制。帕森斯尤其强调社会整合功能的满足,认为这需要社会成员接受和遵守社会的共享价值观。他认为是这些共享价值观将社会“粘”在了一起。如果过多的人拒绝接受这些价值观,社会稳定将会崩溃。    罗伯特·默顿 (1968)将帕森斯的功能主义理论进行了改进,使其更有利于经验研究。他的理论是从分析社会结构中的一个特定单位入手的。而早期的理论家通常用一个社会组成部分对维持整体的作用来解释其存在,这样就很难解释为什么社会中还会有一些对社会造成损害的单位,而他们认为社会结构中的一个单位只要存在,就一定对维护整体发挥功能。然而默顿指出社会系统中并非所有组成部分都发挥着正功能,当社会结构中的某一单位阻止了整个社会或其组成部分的需求满足时,它则是反功能(dysfunctional)的。   当宗教把社会成员团结在一起的时候它就是在发挥着正功能;当军队在保护一个社会免受伤害时,它也是正功能的;当一部政治机器通过提供关于政府和社会服务的信息而将外来移民整合入社会之中的时候,它同样发挥着正功能。然而,当宗教在 北爱尔兰 等地区激起政治纷争时(达比、道奇和赫伯恩,1990),当军队耗尽了医疗和教育机构等更紧迫的社会需求所需的资源时,当一部政治机器靠贪污和腐败为生时,他们发挥的却又是反功能。   同样需要着重指出的是,社会结构单位发挥的功能并不局限于“正式的”或预期的功能,除了已意识到的或显功能(manifest function)之外,一个社会结构单位还具有尚未意识到的,或者是未预料到的潜功能(latent function)。如,大学的一个显功能是使年轻人接受教育,为将来承担专业化的工作打下基础。而大学的一个潜功能则是把一部分人口排除在劳动力市场之外,从而减缓经济生活中的压力。   功能主义在许多问题上受到了批评,主要是因为它所反映的社会观从本质上是保守的。由于它强调共享价值观并且将社会看成是由为整体利益共同发挥作用的各部分所组成的,功能主义似乎给不赞同这些社会价值观并企图改变它们的人们只留了极少的空间。批评家指责功能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社会的不满和社会冲突。由于功能主义是如此依赖秩序、稳定和共识,它甚至可能曲解了社会的真正本质。批评家们指出,与生物体不同,社会的各个部分并不总是为了整体利益而通力合作的。社会中的某些组成部分处于冲突之中;某些部分的获利则是以其他部分的利益受损为代价的。   对功能主义最严厉的批评来自于被称为冲突主义论者(conflict theorists)的学派。他们认为功能主义视角在研究稳定的社会时也许是十分有用的。但放眼今天之世界,社会在飞速变迁,冲突不是例外而是规律。 扩展阅读: 1 戴维·波普诺《社会学》 开放分类: 地理学 , 社会学 , 理论流派 , 人文地理学
个人分类: 研究方法与规范|240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韩寒《写给张国荣》版本分析
热度 2 zhenghaoran 2012-4-2 10:16
韩寒《写给张国荣》版本分析 字号: 大 中 小   4月1日上午韩寒在新浪微博上以长微博的形式发了第一条实名微博,转了其博客文章《写给张国荣》。其实这并非韩寒发的第一条微博。在代笔事件刚起不久,韩寒就以“亭林镇独唱团”等ID发过微博,但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这一次因是实名发布,又事关张国荣,且恰逢新浪微博禁止评论,不论捧他骂他,都要靠转发评论,于是在新浪、公知、水军(有的一帐号就转发了几百次)以及倒韩大军的合力作用下,成了号称转发数第一的微博,可谓也在该日推出的韩寒抄稿集《光明与磊落》的营销良策。   其实这篇博文就是《光明与磊落》的前言,在大约10天前已登在京东网该书的介绍上(http://book.360buy.com/10955909.html)。但是抄稿集的这个版本(下称“版本二”)与韩寒在微博和博客上发布的版本(下称“版本一”)相比,有很多改动,多是病句、错字和标点的修改,显然是一个经过大量润色的晚出版本,对比如下:   版本一:2003年4月1日,我在开车从北京回上海的途中。   版本二:2003年的4月1日,我开车从北京回上海。那是一段从清晨到傍晚的旅程。   润色者修改了一个不太通顺的句子,并增加了一个全新的句子(也可能版本一原来有这句话,发布时删掉了)。张国荣在2003年4月1日晚上18点41分跳楼自杀,于19时06分在玛丽医院去世。当天晚上八、九点时开始有消息传出,但因为碰巧是愚人节,人们将信将疑。到第二天国内媒体才有密集报道。韩寒称4月1日清晨到傍晚他开车从北京到上海的途中听到所有的电台都在悼念张国荣,那是穿越了。只有两种可能:要么他把4月2日的事错记成了4月1日,要么整个故事是虚构的——韩寒直到2006年还在博文中嘲笑“张国荣没死磕,但磕死了”,表现得并不像张国荣的粉丝。   版本一:在那之前,我并不是你的歌迷,我只知道你唱过《倩女幽魂》,我甚至觉得,你好久没做宣传,没出作品,已经过气了。   版本二:在那之前,我并不是你的歌迷,只知道你唱过《倩女幽魂》。我甚至觉得,你好久没做宣传,没出作品,已经过气了。   润色者删掉了一个重复的“我”字,并在第一个句子后把逗号改成正确的句号。   版本一:对你的了解从京沪高速的山东段开始。   版本二:对你的了解从山东段开始。   润色者删掉“京沪高速”,可能是觉得前面已提到“从北京回上海”,无需重复。   版本一:那里的山上都是顽石,少见绿色。   版本二:那里的山都是顽石,少见绿色。   原版“那里的山上都是顽石”略显拗口,所以润色者删掉一个“上”字。   版本一:以往开车路过河北,山东和江苏,打开电台,要不是卖春药的,就是治性病的,还不停的有托打电话和主持人互动,说疗效好,去哪才能再买到。   版本二:以往开车路过河北、山东和江苏,很多电台里都是卖春药的广告,还不停地有托儿打电话进来,说疗效好,怎么才能再买几瓶。   此处改动不少,改了三个不太通顺的句子,改了一个错字(“的”改成“地”),改了一个标点符号(逗号改称顿号),还删了“就是治性病的”。也许润色者觉得在纪念偶像的文章中去谈什么“治性病”真是天才得怪异,但是“卖春药”就不怪异吗?   版本一:我常想,这么明显的忽悠,怎么可能有人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充斥着荒诞。   版本二:这个世界上真的充斥着荒诞的欺骗。   删了一句,并改了一个病句。   版本一:但那一次开车的旅程,我能调到所有的频率里都只有你的生平介绍,当然还有你唱过的歌。   版本二:唯独那一次开车的旅程,我所能调到所有的频率里都只有你的生平介绍,当然还有你唱过的歌。   把“但”改成“唯独”更精确,并改了一个不通顺的句子,但其实改后的句子也不太通顺,改成“我所能调到的所有频率里都只有你的生平介绍”就通了。联系到前面的句子,难道那天所有的电台为了悼念张国荣,连“卖春药”“治性病”广告都不做了?   版本一:我甚至发现,有时候,我偶然会哼唱两句的不知名旋律,原来都是你的。   版本二:我甚至发现,有时候,我偶然会哼唱两句不知名的旋律,原来都是你的。   原版其实是通顺的,改了以后反而与原意不符了。   版本一:路过临沂,电台主持人甚至自己开唱《奔向未来日子》。   版本二:路过临沂,电台主持人甚至自己在唱《奔向未来日子》。   把“开唱”改成了“在唱”。   版本一:对你来说,已经没有未来的日子了。你奔向了永远不会来的日子。   版本二:对你来说,已经没有未来的日子了。你奔向了永远不会来的日子。   此处难得的没有任何改动。   版本一:那些岁月里,我是一个轻狂气傲的无知少年,对所谓港台巨星嗤之以鼻,这也让我错过了你。   版本二:那些岁月里,我是一个心高气傲的少年,对所有的巨星和偶像都嗤之以鼻,这也让我错过了你。   “轻狂气傲”改成了更常见的“心高气傲”,删了“无知”,把“对所谓港台巨星嗤之以鼻”改成“对所有的巨星和偶像都嗤之以鼻”,扩大了蔑视对象的范围,由“港台巨星”扩大到“所有的巨星和偶像”。   版本一:那几年我在北京,迷茫的就像在能见度只有一米起了大雾的国道上开车,好在我一直没开进逆行车道。   这个句子被整个删掉了,也许润色者觉得这句话是一个赛车手莫名其妙的感慨,无论如何与张国荣扯不上关系,脱题了。   版本一:等我懂你,再没机会来看你的演唱会。   版本二:等我懂你,我再没机会去看你的演唱会。   给句子加了主语,并把不通的“来看”改成“去看”。   版本一:回想起来,你若在,无论我有钱没钱,一定会买一张离你最近的票。   版本二:要是早知道,无论有钱没钱,我一定会买一张最近的票。   把“回想起来”改成虚拟的“要是早知道”,显得比较合理。   版本一:没有什么夸你的。我甚至想,如果你还活着,机缘巧合,兴许能和你吃上一顿饭,说上几句话。   版本二:没有什么夸你的。我甚至想,如果你还活着,机缘巧合,兴许能和你喝上一杯酒(虽然我几乎从不饮酒),说上几句话。   把一起吃饭改成一起喝酒,又强调自己几乎从不饮酒,似乎是为了显得更有诚意。   版本一:那次从北京回上海是一次奇妙的旅程,开过长江大桥,我就找了一个休息站停靠了下来,吃了一碗泡面,清楚记得江水声就在耳边。   版本二:那是一次奇妙的旅程。开过长江大桥,我就找一个休息站停了下来,吃了一碗泡面,江水声就在耳边。   删掉累赘的“从北京回上海”。但为何要删掉“清楚记得”?京沪高速过的是江阴长江大桥,有网友说那里并无休息站。即使有休息站,江阴长江大桥光引桥就有300米,也是听不到江水声的,也许润色者才因此删掉“清楚记得”,将听到江水声变成文学想像?   版本一:我买了两张你的盗版唱片。这不能怪我,在高速公路服务区里没有正版的。   版本二:我买了两张你的唱片。这不能怪我,在高速公路服务区里没有正版的。   可能是觉得“盗版”刺眼,删掉了,反而跟下一句衔接不上了。   版本一:我启程上路,把唱片塞进了碟机。   版本二:我启程上路,把CD塞进了碟机。   根据下文,改成“CD”更准确。   版本一:不幸的是,我没能听见你的声音,因为我买了VCD。   版本二:我没能听见你的声音,因为我错买成了VCD。   删了“不幸的是”,加了“错”字,显得更准确。   版本一:家乡离我越来越近。1200公里路程,我并未为你落泪。毕竟我们刚认识,你得理解。   版本二:家乡离我越来越近。1200公里路程,我并未为你落泪。毕竟我们刚认识。   删掉了显得太私密化的“你得理解”。   版本一:到了上海,身边的朋友常常谈起你,有黯然神伤的,有伤心哭泣的,更多的是,哦,是嘛,他这么有钱,干嘛要自杀,可惜了。   版本二:到了上海,身边的朋友常常谈起你,有黯然神伤的,有伤心哭泣的,更多的是,哦,是吗,他这么有钱,干吗要自杀,可惜了。   只是把两个“嘛”改成“吗”。   版本一:还有恶意揣测的——至今我的身边依然有人相信你是得了绝症或做了什么事情,不得已才跳楼,我每次都要和他们争辩。   版本二:还有恶意揣测的,说你是得了绝症或做了见不得人的事情,不得已才跳楼。我每次都要和他们争辩。   原版突然跳跃到现在,所以润色者把它改了,而且把“什么事情”改成意思更明确的“见不得人的事情”。按作者所言,他在此前还对张国荣一点都不了解,为何一到了上海就突然变成了张国荣的粉丝,每次都要为他辩护?这个心路历程,应是读者最想知道的,作者却只字不提。当然,作者做此文的目的并非为了颂扬自己的偶像,而是以张国荣自喻要自证清白。   版本一:但两个星期以后,也便这样了,大家开始很少谈起你。   版本二:但两个星期以后,也便这样了,大家开始很少谈起你。   此处没有改动。其实不知所云的“也便这样了”是应该删掉的。   版本一:一个月后,劳动节,大家依然不爱劳动,两个月后,儿童节,小孩依然欢声笑语,三个月后,四个月后,周年祭,到现在,九年了,这世界没有什么变化。   版本二:一个月后,劳动节,大家依然不爱劳动;两个月后,儿童节,小孩依然欢声笑语;三个月后,四个月后,周年祭……到现在,九年了,这世界没有什么变化。   润色者改用了准确的标点符号。   版本一:这九年里,你陪伴我度过很多困难的时光,可惜那些激励我的歌并没能激励你自己。我想我懂你了,Leslie。这眼前的世界并不是你我想象的那样。你改变不了。我改变不了。   版本二:这九年里,你陪伴我度过很多困难的时光,可惜那些激励我的歌并没能激励你自己。我想我懂你了,Leslie。这眼前的世界并不是你我想象的那样。你改变不了。我改变不了。   此处没有改动。   版本一:我今年三十岁,没有你那么多的作品,你死去了,你的歌也许能被别人再唱五十年,一百年,我若死去了,我的文字也许只能被别人记得五年,十年。   版本二:我今年三十岁,我没有你那么多的作品,你死去了,你的歌也许能被别人再唱五十年,一百年;我若死去了,我的文字也许只能被别人记得五年,十年。   只加了一个“我”字。   版本一:又也许更短。   版本二:也许更短。   删了累赘的“又”。   版本一:说不定我会成为一个老顽童,说不定我忍受不了自己衰老。谁知道呢。   版本二:也许我会成为一个老顽童,也许我忍受不了自己变老。谁知道呢。   把“说不定”改成“也许”,“衰老”改成“变老”。   版本一:Leslie,多年以后,我们终会相见。   版本二:Leslie,我们会在时间的那头相见。   改成了带点文采的表述。   版本一:我获得的成就比你少很多,但争议倒也不少,算能作为谈资。   版本二:我获得的成就不比你多,却也受了不少争议,也算能作谈资。   原版不通顺,润色者给重写了,通是通了,意思却有了变化:原版的“争议”、“谈资”都没有与张国荣相比的意思,改后却变成和张国荣的“争议”、“谈资”相提并论。   版本一:和你一样,很多争议要到死后才能平息,或许不能,甚至更多。   版本二:和你一样,很多争议要到死后才能平息。也许不能,甚至更久。   改了标点,“或许”改成“也许”(没什么必要),“更多”改成“更久”,意思却变了,原意应该指的是争议会更多,改成了争议时间会更久。关键是“和你一样”一句完全不通却没删掉,前面才说了张国荣死后受了不少争议,这里却说很多争议要到死后才能平息,如何“一样”?   版本一:他日我们相见,你若不嫌弃,让我为你写一段歌词。   版本二:他日我们相见,你如果不嫌弃,可否让我为你写一段歌词。   只是把“若”改成“如果”,加了“可否”,读起来顺畅一些。   版本一:不会差的,只是辛苦你要用普通话唱。   版本二:我写得还不错的,只是辛苦你要用普通话唱。   “不会差的”改成“我写得还不错的”,变成了事实陈述,虚拟的意味没有表达出来。   版本一:你说你一生没做坏事,为何这样。我想我可以试着告诉你为何。因为,你一生没做坏事,所以,就是这样。   版本二:你说你一生没做坏事,为何这样。我想我可以试着告诉你为何。因为,你一生没做坏事,所以,就是这样。   这段为什么这样就是因为这样的车轱辘话,润色者显然认为是文章的亮点,所以没做任何改动。   综上,版本二修改了病句、错字、错误标点,是对版本一的润色。那么润色者是谁?个别地方的改动其实有违原意,个别地方的删节是为了避讳(例如“治性病”),可见并非原作者所为。那么既然有一个修改过的版本,为何韩寒发布的却是修改前的版本?一种可能是编辑修改,而韩寒不知道。但韩寒以前反复声称自己是不会允许出版方擅自改动的:“我是一个非常爱惜文字的人,出版社要修改我一个标点符号一个词语我都会反复的确认的争取。”(《韩寒:请你们理解我的愤怒和无奈——就与方舟子之争答凯迪网友》)“而我是一个特别特别爱惜自己文字的人,把小说给出版社的时候,包括现在出版社改一个标点符号都要经过我的同意。……我是对文稿有异常可能洁癖要求的人……”(韩寒接受凤凰视频专访)而《写给张国荣》两个版本的比较表明,大部分句子都有改动,如此大的修改,很难想像出版方会不尊重韩寒的意愿获得其同意。何况《光明与磊落》一书虽然名义上是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的,实际出版方是路金波的万榕书业,按惯例湖南文艺出版社只是提供书号和在政治上把关,文稿的编辑由万榕书业,也就是说,如果对韩寒的文稿进行润色的话,也是由路金波团队的人来完成,那么他们会不让韩寒知道吗?会不经过他的同意就做如此大幅度的修改吗?   另一种可能是,《写给张国荣》是某人代笔,或者是团队写作的产物。也许由韩寒提供了素材或初稿,之后经过了别人的修改、润色,产生了多个版本,参与写作的人是不必尊重韩寒的意愿的,韩寒并不知道最后提交了哪个版本,发博客的人(姑且认为是韩寒)用了一个早期的版本,是因为分不清版本的不同而误用。 证明这一可能性的一处改动是“对所谓港台巨星嗤之以鼻”改成了“对所有的巨星和偶像都嗤之以鼻”,因为这不是正常的文字润色,而是内容的变动,普通的润色者例如编辑是不会做这种改动的,不会代替韩寒宣布他当时蔑视的不仅是港台巨星,而是所有巨星和偶像。类似的另一处改动是“兴许能和你吃上一顿饭”改成“兴许能和你喝上一杯酒(虽然我几乎从不饮酒)”。能做这种内容修改的只有作者或能全权代替作者写作的代笔者。如果这是韩寒本人做的修改,为何却没有在博客中发布这个版本?只能说是由一个可以全权代表他的人做了改动,而他不知道。   不管怎样,韩寒写《三重门》时十几万字的小说号称一次定型,而写一篇献给偶像的短短前言都会有差别如此大的版本,这不是“天才”得非常怪异吗? 2012.4.1. 和讯博客首发 /*0324 BlogMore*/ img{ border:none} .moreArticles {margin-top:50px; font-size:14px;} .moreArticles ul{ list-style:disc;} .moreArticles ul li{ height:23px; line-height:23px; font-size:14px;} .moreArticles h2 { margin:0px; padding:0px; font-size:14px; font-weight:normal; height:30px; } .moreArticles h2 a{ text-decoration:underline} .conBg_oth{ position:absolute; left:505px; top:505px; width:644px; height:390px; border:1px solid #6d6b6a; z-index:900; background:#fff;} .editMya{ width:642px; height:390px; border:1px solid #a8bac1;font-size:12px;} .editTop{ background:url(../images/box_top_bg.jpg) repeat-x; height:22px; padding-top:3px; padding-left:12px; font-size:14px; font-weight:normal; color:#4e7786;} .editTop span{ float:right; padding-right:6px; padding-top:2px;} .editLeft{ width:396px; float:left; padding-left:12px; padding-top:12px; font-size:12px;} .f000{ color:#000;} .selectAticle{ height:25px;} .selectAticle .fright{ float:right} /*0324 BlogMore*/
755 次阅读|0 个评论
笑一笑25:韩寒获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是内定的
zhenghaoran 2012-3-4 19:54
注: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人观点,仅供娱乐 来源: http://fangzhouzi.blog.hexun.com/73381427_d.html 韩寒获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是内定的   我在《“天才”韩寒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之谜》一文中列举了韩寒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过程的一些疑点,令人怀疑其中有诈。对此《萌芽》编辑李其纲、主编赵长天和作家评委叶兆言都有所回应,一些原本模糊的细节变得更加清晰了。   韩寒在1999年参加《萌芽》主办的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得一等奖,但是这个奖是在特殊的情况下获得的:韩寒并没有和其他入围参赛者一起参加复赛,而是在第二天单独为他一个人进行补考。如果和其他人一起复赛,题目是各个评委当场表决后决定的,没有作弊的可能,而单独为韩寒一个人补考,就有了作弊的可能。甚至让人觉得,正是为了便于作弊,才让他一个人补考。补考过程中的各种难以消除的疑点,也直指这种可能性。   韩寒去参加补考的经过,韩仁均在《儿子韩寒》中是这么说的:1999年3月28日(星期天),大约上午9点钟左右,韩寒接到《萌芽》杂志编辑胡玮莳的电话,问韩寒昨天为什么没去参加复赛。韩寒说他并没收到复赛的通知。胡玮莳说,她去给评委汇报一下他没能参加复赛的原因,看看还有没有机会。没多久,胡玮莳又打来电话,说是评委同意他在中午以前赶到上海市区评委驻地进行复赛。韩寒赶紧起床,早饭也不吃了,马上和韩仁均一起赶到金山汽车站,在那里找了辆黑车,一个半小时后,在评委们吃中饭以前赶到,找到了胡玮莳。   《儿子韩寒》是2000年出的,事隔才一年,记错的可能性不大(除非有意说谎),注意两点:一、韩寒是在9点左右没多久接到让他补考的电话通知。二、为他争取补考的是《萌芽》杂志编辑胡玮莳。   赵长天自2000年起多次接受媒体采访,说法都相当一致,记错的可能性也不大,却与韩仁均的说法大不相同。按赵长天的说法:一、在10点左右评委评完一等奖后,才电话通知韩寒补考。二、提出给韩寒补考的是两个评委,叶兆言和陈思和。李其纲说是“爱才惜才”的叶兆言。此外,赵长天还明确地说,韩寒是在“大概中午11点”赶到考场的。   王帆在2009年出版的《韩寒出道十年(1999-2009)全记录:韩寒H档案》一书中已注意到赵长天与韩仁均说法的不同:“关于打电话的时间,当事人的回忆略有差异,韩仁均说是9点,而赵长天说是10点,笔者根据时间推算暂取9点之说。”9点和10点有什么大不同吗?我起初也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首先注意到这是关键的是网友微易,他指出,如果是在10点通知的韩寒,那么韩寒就不可能在11点左右从金山的家中赶到考场。王帆显然也是注意到了这一点,所以把打电话的时间推算为9点。   但是根据赵长天的说法,是不可能在9点左右就电话通知韩寒的。赵长天最近接受网易的视频采访时,提供了更多的细节,更确认了这一点。据赵长天说,9点评委们才开始开会(因为这是开会的时间,所以可以准确地确定下来)。评委们要讨论确定一等奖获奖名单,增加获奖名额,然后由公证员公证,这都不是一时半会能完成的。直到一等奖名单确定了,公证员也已离开了,才想起要打电话问韩寒,时间在10点左右比较合理。   赵长天说:“我们一般是9点钟开会,所以我当时我就说大概是10点,至于确切时间你让我回忆到底一定是几点钟,我说不太清楚,韩寒到底什么时候到的,好像大概11点左右,也只是个大约的时间。至于网上那个很清晰的做这个事需要几分钟那个事要几分钟来推算,我只能说我说不清楚,确实我也没有这么好的记忆,究竟是9点40分呢还是9点50分呢?”   赵长天把“10点左右”的时间放宽到“9点40分”,这是下限了,因为再往前推就变成“9点半左右”了。实际上一般会把9点40分也算成9点半左右,而不是10点左右,我们姑且尽量为韩寒着想,就算是在9点40分评委们想起来让胡玮莳去给韩寒打电话。   如韩仁均所说,胡玮莳应该打了两次电话,第一次是问韩寒为什么没来,把没来原因转告给评委们,评委们讨论决定允许韩寒补考后,再由胡玮莳通知韩寒赶快来补考,还必须在电话里告知补考的地点。这些都需要时间,就算评委们以最快的速度表决同意韩寒补考,加上两次电话的时间,估计需要约5~10分钟。   胡玮莳打第二次电话时韩寒还未起床,接到补考通知后,以最快速度起床、穿衣服、洗漱,不吃早饭,估计需要约5分钟。   从韩寒家走到金山汽车站,据记者实地测量,至少需要10分钟。   到了汽车站,找到黑车,砍价,也需要几分钟。   从金山汽车站到考场青松城大酒店大约63公里。当时金山到上海市区的高速公路还未开通,据韩仁均任副总编的《金山报》在2006年报道,在高速公路开通之前(2001年之前),“市民从金山出发到上海市区,快的要2个多小时,如果遇上堵车什么的,3个多小时也到不了。”(http://shanghai.mofcom.gov.cn/aarticle/sjdixiansw/200612/20061204132512.html )有人说这指的是公共汽车,但从报道看不出来,而且当时开私家车经常往返金山和市区的网友也确认不堵车要2个多小时。我们姑且认为黑车不顾一切地超速、闯红灯,按韩仁均所说的用了90分钟赶到青松城大酒店。   停车,下车,进酒店,上电梯,找到考试房间,又需要大约5分钟。   这样算下来,从韩仁均接到第一个电话,到赶到考场,总共需要大约2小时,即使是在9点40分接到的电话,赶到了也已是11点40分。即使以上各个时间点还能挤出十分钟,也是没法在11点左右赶到的。所以韩仁均要说他首次接到电话是9点左右,这样才有足够的时间赶到考场。   但是韩氏父子在9点左右就接到补考通知,也就意味着该通知不是各个评委讨论、授权的,而是《萌芽》编辑擅自做出的,是《萌芽》已内定了要让韩寒补考获得一等奖。有几条佐证表明韩寒的获奖已经被《萌芽》内定:   一、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通知里头原来说的是将评出优胜奖(一等奖)10~15名,最后获奖者是20名。赵长天说:“事实就是前一天晚上我们评委都把它(复试的文章)看完了,分数都已经统计出来了,统计出来以后,一般评委第二天开会就是把之前统计的分数讲一讲,然后我们评委定一定有几个人(能够获奖),比方说4分以上就算(得奖),看看有多少人,比如说19、20个人,或者掐到4.1分或者3.9分,就把这个(得奖名单)定下来。”最后的20名获奖者是包含韩寒在内的,那就是说,在有人提议给韩寒补考之前,评出的是19名获奖者,这个数字很奇怪,既然掐到什么分数是可以随时变的,为什么不评出一个整数?不就是为了给韩寒留一个名额好补足20名吗?   二、李其纲称韩寒的两篇初赛作品(《书店》《求医》)让“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思和教授、作家叶兆言击节赞叹”,以致叶兆言出于“爱才惜才之心”提出给韩寒补考(李其纲《对“新概念作文大赛”的N个问号的N个回答》)。但是叶兆言的说法却是“(韩寒)参赛的两篇作文,说老实话给我印象不是很深”、“事实上,如果我没记错,韩寒的得奖的排名也是很靠后。后来为了宣传,有意无意拔高,这是另一码事。”(叶兆言《也算多余的话》)与李其纲所说相反,意指韩寒参赛文章没那么好,《萌芽》为了宣传拔高韩寒,韩寒是《萌芽》推出的。   三、韩仁均说韩寒补考的机会是胡玮莳争取来的,赵长天和李其纲则说是评委叶兆言(或者包括陈思和)提议的,回避《萌芽》的作用。但是胡玮莳在2000年接受央视《对话》采访时,说:我想韩寒不获奖可惜了,当时还有评委方方、铁凝、陈思和包括叶兆言“就也想到了”(http://video.sina.com.cn/v/b/42243591-1694793355.html ),并没有讳言自己的推动作用,评委只是随后也想到韩寒而已。叶兆言承认让韩寒补考是自己提议的,但是是在大家已经在讨论韩寒问题的情况下提出的:“让韩寒来是七嘴八舌的结果,我的提议只是脱口而出。”那么真实情况应该是:由胡玮莳介绍韩寒的情况,提出能否给韩寒一个补考机会,在大家七嘴八舌讨论时,叶兆言提出给补考,从此由他来承担这个违规的“罪责”。   四、在为什么要破格给韩寒补考机会时,赵长天、李其纲、叶兆言都提到钱钟书、吴晗当年考大学时数学零分还是被破格录取。吴晗的事是误传,这且不说,问题是韩寒没有收到通知给补考机会,与钱、吴偏科不及格被破格录取,完全是没有可比性的事,为什么要放在一起说?韩寒多门功课不及格,与钱、吴还有可比性,那么以钱、吴类比,是不是意味着评委们已知道了韩寒的情况?是不是意味着《萌芽》此前已与韩寒有接触(甚至与韩仁均熟悉),了解他的情况,所以要把他推出来为新概念作文大赛做宣传?   不管怎样,有一点几乎可以肯定:韩氏父子如韩仁均在2000年所说,是在9点左右即动身前往考场,才有足够的时间赶到,而《萌芽》也已为他预留了一个获奖名额,而此时评委们还被蒙在鼓里。那么,韩寒的获奖,就是《萌芽》的某个人或某几个人策划的,所谓“邮路不通”韩寒没有收到复赛通知只是一个让评委同意让其补考的借口,可能根本就没有这回事:一、寄复赛通知这么重大的事按理应该用挂号信寄,那就不会如韩寒所说被“贼子”偷走。二、胡玮莳最近接受采访时曾说给韩寒的复赛通知是寄到松江二中的,而不是韩寒家。三、韩寒声称为了测试家里邮路是否畅通而特地寄的测试信更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是为了证明自己的确没收到复赛通知(参见方舟子《两封奇怪的韩寒家书》)。   如果让韩寒补考是《萌芽》为了保证韩寒能够获奖而策划的一个局,那么为了保证他能顺利通过补考,也要让他为补考事先做好准备。而种种迹象也表明,韩寒补考的作文《杯里窥人》不是现场完成,而是预先备好的,且听下回分解。   2012.3.4.
3183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2-02-22早8:30-忙中偷闲
热度 2 snowboyice 2012-2-22 08:37
• 基金申请任重道远,忙中偷闲之感悟与总结: 劳动、技术、科学、哲学、道德-人的社会通路之一-劳技科道、劳技哲道之人生。 科学是我人生社会、学习语言的利刃,哲学是我触类旁通的工具,科学是自洽运动,科学是哲学自相似的扩展,是面对不同对象的赋予关系。 化学是进化的基础,超越分子化学、超越人类化学-自然化学原理相似于人类科学之化学,层次关系说明:化学-进化-自然-生命。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555 次阅读|2 个评论
信管英才:李彦宏
热度 1 zlhua 2012-2-20 19:45
• 1968 年 11 月 17 日,他 生于山西省阳泉 1987 年,考入北京大学信息管理专业 , 北大的信息管理专业让他深谙搜索内涵 1991 年,李彦宏来到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计算机系攻读硕士学位,美国的计算机学业让他掌握先机 互联网让喜欢新事物的李彦宏心动, 1999 年底,李彦宏携 120 万美金的风险投资回国,与好友徐勇先生共同创建百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在他眼中,信息世界很美 而搜索引擎,则是他找到的金钥匙 回国后,他才发现,阳泉 - 北京 - 硅谷 -- 北京 有道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原来, 19 岁时所学的北大信息管理专业就注定了,他与 “信管 ” 的缘分 … 不仅如此 百度精神里那种叫做勇气的东西 则是他心爱的老婆马东敏 送给他的最好礼物... 原来,爱就是这勇气的来源 …
个人分类: 管理信息系统建设|4839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SO FASHION
syfox 2012-2-12 16:22
SO FASHION! Previous / Next image (1 of 8) An ongoing project of ours is a look at Chinese fashion throughout the ages. Is it getting better? Is getting worse? Who knows, but all the looks can be found at Qipu Lu, Shanghai! 我们在进行的一个长期项目便是对中国时尚潮流文化如何演变的研究。它们是越来越潮?还是更加糟 ?答案似乎无从得知,但是在上海七浦路,你可以找到时下几乎所有的潮流单品。 FULS Previous / Next image (9 of 9) For better or for worse a lo-fi candid style of photography has come to capture our generation with its raw visual style. Often associated with hipster or streetwear culture it has been made popular by magazines such as Vice and iD. As with a lot of elements in the culture in which we are now immersed there is quite a lot of negativity surrounding the work, but we kinda like it! This series is our interpretation. You don’t have to look very far to find the original inspiration. 无论如何,一系列lo-fi风格的影像创作, 始以其原始的视觉型格捕获我们这一代人。它们往往伴随“潮流”文化出现,而《Vice》和《iD》等媒体则使得他们更加流行受欢迎。而正如现在许多使我们迷其中的文化元素一样,批评反对的声音也总是掺杂其中,但这并不能阻挡我们的创作人情,我们仍旧乐此不彼!此系列影像表达了我们的态度,不难看到其中的内涵。 PAGODAS Previous / Next image (13 of 13) This series of images are based on the secret lives of pagodas and assorted other structures. They form a series of work that we have shown in exhibitions around the world and sold as limited edition prints. Some of the pagodas have also been used in a commercial project for Swatch. 该系列的创作基于宝塔的秘密生活并结合其他结构元素。这些作品来自我们之前的展览并在活动中进行限量销售的画作。其中部分作品也被用于Swatch的商业活动中。 HELLO SHAPES Previous / Next image (1 of 4) We've always been big fans of Hello Kitty, and feel that the brand is so ubiquitous that even with all its detail removed, it is still recognisable. Hello Shapes are our ode to this concept. In fact even if one were to remove the shapes and just leave a simple bow, we feel the connotations would remain just as strong. Sanrio wanted to sue us, but our love was too strong for us to care! 我们一直都是Hello Kitty的超级粉丝,并一直觉得它无所不在,甚至即使抹去其大部分细节也仍旧可辨。Hello Shapes系列作品旨在向其致敬。事实上,即使你去掉这些边框只余下简单的蝴蝶结,其内涵依旧鲜明。 Sanrio公司曾想对我们提出控告,但我们的热爱让我们无所畏惧! 0 0
0 个评论
中国教育界重金揽牛才
热度 2 tarimriver 2012-1-8 11:45
中国教育界重金揽牛才 面对世界经济低迷的有利形式,借助中国强大的金钱力量,为推动中国教育、科研的大跃进,教育部 2011 年起允许全国所有高校推行“长江学者计划”,面向世界(主要是美国)招揽大牛人才: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加强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吸引和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学科领军人才,教育部决定从 2011 年起,实施新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第二条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是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等共同构成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体系。 第三条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支持高等学校聘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 第四条 长江学者实行岗位聘任制。高等学校设置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岗位,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经教育部组织专家评审通过后,由高等学校聘任,实行合同管理。 第五条 高等学校设置长江学者岗位应当明确重点突破的研究方向和研究任务,与实施国家教育、科技和人才规划结合,与国家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结合,与创新平台和创新基地建设结合,与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新兴交叉学科建设结合。 第六条 每年聘任特聘教授 150 名,聘期为 5 年;讲座教授 50 名,聘期为 3 年。 第七条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由教育部授予“长江学者”称号,在聘期内享受长江学者奖金。 第八条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实施经费由中央财政专项支持。 第二章 岗位职责 第九条 特聘教授主要职责:    1. 讲授本学科核心课程,指导青年教师和研究生。 2. 把握本学科的发展方向,提出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的发展思路, 带领本学科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 。 3.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学与技术前沿,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在本学科领域开展原创性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力争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    4. 领导本学科方向发展和学术梯队建设,根据学科特点和发展需要,组建并带领学术团队进行教学科研工作。 第十条 讲座教授主要职责:    1. 开设本学科前沿领域的课程或讲座,指导或协助指导青年教师和研究生。 2. 对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提供重要建议,促进本学科进入国际学术前沿。 3.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学与技术前沿,积极参与组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术团队。 4 .积极推动国内高校与海外高水平大学等学术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第三章 基本条件 第十一条 特聘教授基本条件: 1. 申报当年 1 月 1 日,自然科学类、工程技术类人选年龄不超过 45 周岁,人文社会科学类人选年龄不超过 55 周岁。 2 . 一般具有博士学位,在教学科研一线工作;海外应聘者一般应担任高水平大学副教授及以上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国内应聘者应担任教授或其他相应职位。    3. 胜任核心课程讲授任务; 学术造诣高深,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具有创新性、战略性思维,具有带领本学科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 具有 较强的 领导和协调能力,能带领学术团队协同攻关。 4. 恪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拼搏奉献精神。 5. 聘期内全职在受聘高校工作。应在签订聘任合同后一年内全职到岗工作。 第十二条 讲座教授基本条件: 1. 在海外教学科研一线工作, 一般应担任高水平大学教授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    2. 学术造诣高深,在本学科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取得国际公认的重大成就 。    3. 诚实守信、学风严谨、乐于奉献、崇尚科学精神。 4. 每年在国内受聘高校工作 2 个月以上 。 第四章 聘任程序 第十三条 高等学校根据设置的具体岗位,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符合条件者可通过自荐、专家推荐、驻外使领馆推荐等多种形式应聘。 第十四条 高等学校组织相关专家或由校学术委员会对候选人进行遴选,择优确定推荐人选。 第十五条 高等学校应对推荐人选申报材料、实际能力水平和学术道德情况进行严格审核,并将申报材料在校内公示一周。对于实名提出的异议,由学校组织调查,有关异议材料及调查结论随申报材料一并报送教育部有关部门。 第十六条 教育部对高等学校推荐的候选人申报材料进行初步审查,对符合申报条件的候选人进行评审。评审程序为:同行专家通讯评审,同行专家会议评审,公示,评审委员会评审等。 第十七条 在公示期间有对候选人提出实名异议的,由申报学校组织调查并形成意见,教育部进行审核。 第十八条 高等学校与拟聘任人选签订聘任合同,并报教育部备案。 第十九条 教育部根据高等学校与受聘者签订合同的情况,公布年度聘任结果、颁发“长江学者”证书。 第五章 支持方式 第二十条 特聘教授奖金为每人每年 20 万元人民币;讲座教授奖金为每人每月 3 万元人民币,按实际工作时间支付。 高等学校可对特聘教授实行年薪制。特聘教授奖金可作为年薪的一部分。 第二十一条 高等学校应为长江学者提供必要的科研条件,支持他们牵头组建学术团队,推动学科发展和学术梯队建设。 第二十二条 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重点支持由长江学者领衔的学术团队;对中西部高校聘任长江学者组建的团队予以优先支持。 第二十三条 鼓励东部地区优秀人才应聘中西部高校长江学者岗位;对中西部高校聘任的长江学者,实行倾斜政策。 第二十四条 设立长江学者支持项目。支持高等学校 举办“长江学者论坛”, 资助 出版“长江学者文集”,推荐“长江学者精品课程” 。 第六章 考核管理 第二十五条 高等学校与长江学者签订的聘任合同应明确聘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长江学者在岗工作期间的科研成果按照国家有关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 高等学校对长江学者实行聘期目标管理,聘任起始时间以实际到岗时间为准。聘期结束后,由高等学校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报教育部备案。 第二十七条 高等学校每年 11 月底前将长江学者实际在岗工作时间和履职情况报教育部。教育部对长江学者履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按年度向高等学校拨付奖金;对于聘期内到岗工作时间不足、不能履行岗位职责的,停发奖金,并视情况撤销其“长江学者”称号。 第二十八条 对于违反学术道德规范或法律的,教育部将撤销其“长江学者”称号,停发并追回已发放的奖金;聘期尚未结束的,高等学校应解除与其签订的聘任合同。 第二十九条 特聘教授在聘期内不得担任高等学校领导职务或调离受聘岗位。对因特殊原因担任学校领导职务或调离受聘岗位的,停发其奖金。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长江学者聘任办法》同时废止。
3118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集对分析与联系数学通讯
热度 1 lyglxm 2012-1-3 21:30
2011 年第 2 期 2011 年 12 月 总 第 38 期 全 年 两 期 赵克勤 主编 ( 内部交流注意保存 ) 集对分析与联系数学通讯 Journal of Set Pair Analysis and Connection Mathematics 全国集对分析暨联系数学学会筹委会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集对分析暨联系数学专业 ( 筹 ) 主办 浙江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SPA 专业委 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中心集对分析研究所 诸暨市联系数学研究所 承办 浙 诸暨市联系数学研究所 承办 集对分析系列专著之五 郭瑞林著《作物 育种同异理论与方法 》由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书为“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全书共 9 章,主要内容有: 作物育种中的同异现象,基于同异联系数的同异育种理论基本概念,育种目标同异关系分析原理与方法,亲本同异分类原理与方法,杂交组合同异评估原理与方法,单株同异选择原理与方法,品种同异比较原理与方法,品种同异比较方法的特点,品种同异栽培原理与方法 。书的作者为河南安阳工学院教授, 河南省劳动模范、 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中共河南省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 , 全国农业科普先进工作者 ,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集对分析联系数学专业委员会筹备会副主任,书价 60 元,全国各大书店有售。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在北京组织系列活动庆祝学会成立 30 周年和世界人工智能提出 55 周年 第 11 届全国集对分析年会于 2011 年 11 月 11-13 日在合肥工业大学召开主题集对分析发展 CAAI 理事 赵克勤高工创立的集对分析列为中国学者在人工智能领域六大原始创新成果之一 王文圣《水文水资源集对分析方法的科学基础与应用研究》课题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赵克勤在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讲集对分析联系数学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于 2011 年 9 月 15-16 日在北京召开学会成立 30 周年 庆祝大会暨 IEEE 云计算国际学术研讨会和首届中国智能产业博览会,美国工程院陈世卿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扬生教授,中国工程院李德毅院士等著名学者作精彩学术报告。 ▲ 2011 年全国集对分析学术年会于 2011 年 11 月 11-13 日在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召开,来自北京、上海等省市的全国 25 家高校与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及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共 90 多人参加会议。合肥工业大学金菊良教授主持开幕式,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江擒虎 书记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赵克勤在会上作《集对分析发展》专题报告,给出集对分析近期目标是深入研究和应用动态集对分析,中期目标是建立联系数学体系,远期目标是建立联系科学。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学为用、联系包容”的发展方针。会议共进行 20 场报告,主要内容有:郭瑞林教授的《作物育种同异理论研究进展》;刘秀梅教授的《集对分析基础理论研究进展》;王传斌教授的《偏联系数的潜在态势分析法》;杨晓华教授的《集对分析在环境问题中的应用》等,刘保相教授对集对分析中的不确定数 i 的系统属性发表了见解;赵克勤在报告中把已有的动态集对分析分成宏观集对动态分析和微观动态集对分析以及宏观集对动态分析和微观动态集对分析有机结合三类,充分肯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孙晋从博士最先把随机过程理论中的马尔可夫链与集对分析相结合,创造性地研究和应用集对分析,为发展集对分析所作的贡献。提倡用联系的观点和虚心学习的态度跨专业地学习不同领域专家创造性地研究应用集对分析的宝贵经验,不断发展集对分析。会议认为,集对分析的不少论文已进入 SCI 、 EI 、 MR 检索,还有不少论文已在不同的国际学术会议上交流,因此在适当时候召开第一届集对分析国际学术会议是必要的,会议就此作了初步安排。会议还对提交的论文作了评选,颁发了优秀论文证书。 ▲在 首届中国智能产业博览会上, CAAI 理事 赵克勤高工创立的集对分析列为中国学者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六大原始创新成果之一。 ▲由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王文圣 教授主持的《水文水资源集对分析方法的科学基础与应用研究》课题获 2011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号为 51179110/E090104 ,起止年月为 2012 年 1 月 1 日到 2015 年 12 月 31 日。 ▲赵克勤先后于 2011 年 4 月 26 日在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作《集对分析的理论与创新》讲演。 2011 年 4 月 27 日在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作《集对分析及其创新》的讲演。 2011 年 9 月 15 日在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作《集对分析与不确定性》讲演。以上报导的详细内容请见集对分析网站: http://jdfxylxshx.blog.bokee.net/bloggermodule. 论文发表与索引( 32 ) 2011 年 7 月 ——2011 年 12 月 〈 1 〉 赵克勤 ,不确定性决策要做不确定性分析, 决策科学理论与科学决策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1 年 10 月: 137-140 . 〈 2 〉 刘秀梅、赵克勤 , 基于二次联系数的区间数多属性决策方法与应用,模糊系统与数学, 2011 , 25 ( 5 ): 115-121 . 〈 3 〉 车飞 、 陈云翔 , 飞机初始备件品种优化的集对- 粗糙集方法 ,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 2011 , 41 ( 9 ): 201-206. 〈 4 〉 王传斌 、 王继顺 , 基于偏联系数的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执行力潜在态势分析法 ,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 2011 , 41 ( 12 ): 100- 105 . 〈 5 〉 张芳芳 、 白洪涛 、 王国平 , 联系度的矢量表达和应用 ,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 2011 , 41 ( 18 ): 36-40. 〈 6 〉 王冰洁 , 四元联系数在 2 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抑郁发生影响因子分析中的应用 ,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 2011 , 41 ( 17 ): 101-105. 〈 7 〉 叶赛仙、 米虹、 赵 克勤 , 基于集对理论的死亡率与出生率的同一度研究 ,中国卫生统计, 2011 , 28 ( 5 ): 594-595. 〈 8 〉马少斌, 基于区间联系数理论的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及应用,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11 年第 4 期: 115-116 , 119 . 〈 9 〉王淼、孙德翔、常浩、邢国平 ,军用飞机维修安全质量综合评估 ,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1 , 36 ( 9 ) : 149-152. 〈 10 〉 陈校平、 车飞 ,装备保障能力的动态评估,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1 , 36 ( 7 ) : 167-170. 〈 11 〉桑惠云、谢新连, 基于集对分析的船舶维修级别分析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2011 , 32 ( 2 ): 34-37. 〈 12 〉柯铧、柯科 , 步枪作战效能评估 ,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 2011 , 13 ( 2 ): 83-86 . 〈 13 〉 史璇 , 姚西施 , 五元集对分析法在风险投资评价中的应用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 2011 , 31 ( 3 ): 298-301. 〈 14 〉 董文洪、易波、林强 , 基于集对分析的无人机攻势布雷方案优选 , 计算机应用 , 2011 , 31 ( 10 ): 2818-2020 . 〈 15 〉 王新华、延军平、杨谨菲、刘雪婷 , 1950-2008 年汉中市气侯变暖及其经济适应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 30 ( 5 ) : 557-562 . 〈 16 〉 李明昌,张光玉,司琦 , 渤海湾重大涉海工程对海洋动力环境“协同”累积影响研究 ,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2011 , 1077-1080 . 〈 17 〉 邵技新、张凤太、苏维词、曹欢 ,基于集对分析的喀斯特生态景观退化诊断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 2011 , 18 ( 4 ): 11-15 . 〈 18 〉 黄恒秋,曾玲 , 混合值不完备决策信息系统的粗糙分类方法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 2011 , 47(28) : 48-51. 〈 19 〉 王磊 、刘小荧 , 集对分析在毕业论文指导满意度研究中的应用 , 时代金融 ,201 1 , 32 ( 9 ): 149-150 . 〈 20 〉 文志信 、 金栋 、 单洁 , 基于 Vague 集和模糊决策的反辐射无人机作战目标价值评估 , 舰船电子工程, 2011 , 31 ( 5 ): 45-50. 〈 21 〉 张智勇、 张永裕、杨磊 , 基于集对分析的乳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风险分析与控制 ,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1 , 54 ( 8 ): 13-15. 〈 22 〉 张春英、梁瑞涛、刘璐 , 集对社会网络分析模型及其应用 ,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2011 , 33 ( 3 ): 99-103. 〈 23 〉 高克昌、陈喜明、赵随堂、赵壮芳、韩云丽 , 用同异分析法对大豆品种进行综合评价 , 农业科技通讯 , 2011 , 40 ( 4 ) 44 -47. 〈 24 〉 刘永庆 , 基于集对分析法的企业专业技术人才流失影响因素分析—— 以中铁XX 集团XX 公司为例 , 现代商贸工业 , 2011 , 24 ( 9 ) 130-132. 〈 25 〉马细霞、李艳、王加全、石志民、马庆胜 ,基于集对分析的旱情综合评价模型研究,人民黄河 , 2011 , 33 ( 6 ): 38-41 . 〈 26 〉 葛康 、 汪明武 、 陈光怡 , 基于集对分析与三角模糊数耦合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模型 ,土壤 , 2011 , 54(2 ) : 216-220 . 〈 27 〉 王永亮 、 赵瑞岭 、 刘红涛 、 孔杰 、 梁延广 , 基于多元联系数集对分析的车辆保障能力评估研究 ,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 2011 , 8 ( 4 ) : 34-37+23 . 〈 28 〉 王新民 、 刘贱刚 、 张钦礼 , 基于信息熵层次集评价方法的采矿方案选择 , 化工矿物与加工 , 2011 , 40 ( 7 ): 18-21 , 25. 〈 29 〉 刘亚莲 、 胡建平 , 土石坝安全的集对分析- 可变模糊集评价模型 , 人民长江 , 2011,57 ( 11 ): 91-94 , 109. 〈 30 〉 战 扬 、 孙爱峰 , 联系数在免疫规划工作综合评审结果分析中的应用 , 中国医药指南, 2011 , 9 (24) : 159-160. 〈 31 〉王文悦 、孙爱峰、 张雪鹏 , 集对分析在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质量综合分类中的应用 . 中国医药指南, 2011 , 9(23) : 161-162. 〈 32 〉 陈学举 , 基于集对- 变权理论的桥梁综合状态评估 , 四川建材 , 2011 , 37(5) : 146-148 . 〈 33 〉 陶利民 , 基于多元联系数的高校计算机课程实验 成绩综合评价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 , 2011 , 33 ( 5 ): 470-473 . 〈 34 〉 徐梓荣 、 张亦飞 , 产品族配置设计的MC-SPA 案例检索方 , 机械设计与研究 , 2011 , 27 ( 5 ): 10-13 . 〈 35 〉 苏生瑞 、 张其伟 、 景积仓 、 焦国锋 , 基于集 对分析方法的山区高速铁路线路方案优选研究 , 工程地质 学报 , 2011 , 19 ( 5 ): 764-770 . 〈 36 〉 李苏 , 基于能值的宁夏城市生命力指数集对分析 , 宁夏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 2011 , 32 ( 3 ): 171-174. 〈 37 〉 王宏伟 、 张鑫 、 邱俊楠 , 模糊集对分析法在水资源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 2011 , 39 ( 10 ): 209-214 . 〈 38 〉 吴红华 、 文洁 , 玻璃幕墙安全评估的集对分析方法 , 自然灾害学报 , 2011 , 19 ( 4 ); 66-70. 〈 39 〉 李文 君、邱林、 陈晓楠、黄强 , 基于集对分析与可变模糊集的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模型 , 水利学报 . , 2001 , 42 ( 7 ): 775-782 . 〈 40 〉 胡胜祥 、 潘争伟 、 赵明 , 水资源脆弱性评价的集对分析方法研究 , 治淮 , 2011 , 60 ( 7 ): 21-22 . 〈 41 〉王钢 , 基于集对分析的高校图书馆网站可用性评价 , 现代情报 , 2011 , 31 ( 8 ) 141-144 . 〈 42 〉 , 陈思、高军省 , 基于多元联系数的灌溉水质综合评价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 2011 , 22 ( 5 ): 103-106 . 〈 43 〉 李明昌、张光玉、司琦、梁书秀、孙昭晨 , 非线性隶属函数集对分析方法在海域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 2011 , 22 ( 4 ): 70-75 . 〈 44 〉 段顺琼、王静、冯少辉、李靖、韩素芳 , 云南高原湖泊地区水资源脆弱性评价研究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 2011 , (5) : 55-59 . 〈 45 〉陶晓燕 , 基于集对分析法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统计与决策 , 2011 , (14) : 74-76. 〈 46 〉 刘艳 , 地震后砖石古建筑损坏状态评价方法研究 ,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 2011 , 5(2) : 54-56. 〈 47 〉 张磊 、 王远达 、 李晓宇 、 杨宜林 , 基 于集对分析的空投师训练装备系统方案优选 , 装备制造技术 , 2011 , 39 ( 11 ): 29-30+36 . 〈 48 〉 曹会智、周启翔、杨 超、李帅、牛俊峰, 基于 SPA 的部队摩托化远程机动车辆装备保障定点保障点优选,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1 , 13 ( 11 ): 28-31. 〈 49 〉 李立 , 基于重要性联系度粗糙集模型的规则提取 , 成都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30(2) : 165-167 . 〈 50 〉 莫京兰 、 朱广生 , 基于限制优势关系的集对粗糙决策分析模型 , 科学技术与工程 , 2011 , 11 ( 16 ): 3828-3832 . 〈 51 〉 王浩 、 宋贵宝 、 吉礼超 , 基于联系度的雷达导引头综合能力评估 ,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 2011 , 28 ( 3 ): 305-308. 〈 52 〉 潘雄锋、马运来, 城市创新生态评价研究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 2011 , 32 ( 2 ): 7-11. 〈 53 〉 程华 、 廖中举 、 戴娟兰 , 中国区域环境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 , 经济地理 , 2011 , 31 ( 6 ): 985-991. 〈 54 〉 王巧霞、袁鹏、谢 勇, 集对分析在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水电能源科学, 2011 : 29 ( 9 ): 134-137. 〈 55 〉 陈守华、庞玺强 , 基于集对分析的公路网评价方法 , 四川建筑 , 2011 , 31 ( 4 ): 114-115 . 〈 56 〉 刘奇、张钦礼、刘贱刚、薛希龙 , 基于集对层次分析法的开拓方案综合评价 , 金属矿山 , 2011 , 46 ( 9 ): 28-32. 〈 57 〉 高军、庞博、梁媛、王会肖 ,集对分析法在陕西省单站旱涝等级划分中的应用,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1 : 9 ( 6 ): 1-5. 〈 58 〉 郭小东、李宁、苏经宇 , 基于集对分析理论的洪水灾情综合评估方法,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1 , 7 ( 10 ): 51-55. 〈 59 〉 钟楚、简少芬 , 基于集对分析的云南省临沧市烤烟化学品质综合评价 , 中国烟草学报, 2011 , 17 ( 5 ): 18-23. 〈 60 〉 邓京虎 、 游黎 、 周就猫 , 运用集对分析法对土地整治项目综合评价研究 , 安徽农学通报( 上半月刊) , 2011 , 17 ( 17 ): 41-43 . 〈 61 〉 王才军 、 孙德亮 , 基于集对分析的渝东南地区农业生态系统脆弱度评价 , 贵州农业科学 , 2011 , 40 ( 7 ): 197-200 . 〈 62 〉 张景飞、陈娜、张兰、陈金刚、刘志鸿、李红行 , SPA 在某矿山安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1 : 37 ( 8 ): 1-3 . 〈 63 〉 孙宝铁 、 张福群 、 纪德香 、 王国胜 , 基于集对分析的石化企业安全投资状况动态评价 ,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 2011 , 31 ( 5 ): 113-117. 〈 64 〉 刘强 、 裘予荫 , 长三角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动态竞争力研究 ,工业技术经济, 2011 , 41 ( 7 ): 147-152 . 〈 65 〉 陈光怡、秦帅、葛松、汪明武 , 基于 SPA-TFN-SS 耦合的隧道瓦斯突出分析模型 ,土木工程学报, 2011 , 58 ( S2 ): 240-243. 〈 66 〉 徐高升 、 王道善 , 集对分析方法在水库防洪调度方案优选中的应用 , 江淮水利科技 , 2011 , 33 ( 3 ): 39-40 , 48 . 〈 67 〉 唐克、高善清、谢保军, 基于集对分析的战场目标价值评估, 决策科学理论与科学决策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1 年 10 月: 158-161. 〈 68 〉 马晓燕、田忠金,张卫、李嫦红, 公共部门公众信任度研究 — 基于改进的 ACSI 模型与多元联系数的综合评价 , 决策科学理论与科学决策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1 年 10 月: 149-154. 〈 69 〉 刘银迪 、 张小壮 、 张泽中 , 序位集对分析在辽河流域年降雨预测中的应用 , 安徽农业科学 , 2011 , 51 ( 28 ): 17534-17536. 〈 70 〉 张园 、 李昊 , 住宅建造企业科技创新团队成长性评价研究 , 科学管理研究 , 2011 , 31 ( 3 ): 30-33. 〈 71 〉 罗梦森、付桂萍、查菲娜 , 盐城市气象因子与水稻产量关系的研究 , 中国农学通报 , 2011 , 28 ( 14 ): 210-213. 〈 72 〉 张雪莲 、 高芳 、 孙爱峰 , 同一度在高校女性教职工亚健康与高压力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 中国医药指南 , 2011 , 9 ( 22 ): 319-320 . 〈 73 〉 陈晓东 , 基于集对分析的土石坝安全评估模型研究 , 水电能源科学 , 2011 , 29 ( 8 ): 55-57 . 〈 74 〉 马守明 、 王汝传 、 叶宁 , 普适计算环境中基于 SPA 聚类的上下文预测方法 , 第七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 HHME2011) 论文集 : 2011 年 9 月 . 〈 75 〉 刘晓峰 、 许静 , 石羊河流域水环境承载力分析研究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1 , 24 ( 3 ): 17-21. 〈 76 〉 李立新 、 李洪振 , 基于集对分析方法的施工方案的选择 , 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 2011 年 9 月 . 〈 77 〉 叶雨盛 、 李哲 、 王延波 、 常程 、 张书萍 、 王志顺 , 同异联系势分析法在玉米杂交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 玉米科学 , 2011 , 20 ( 4 ): 49-53 . 〈 78 〉 胡捍东, 基于集对理论的项目管理评标方法研究 , 合肥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1 , 21 ( 2 ): 15-17. 〈 79 〉 何俊仕 , 辽河流域辽宁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 2011 , 13 ( 4 ) : 403-407 . 〈 80 〉 罗霞,廖勇,甘超 , 综合运输通道内旅客运输方式替代性分析,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1 , 33 ( 9 ): 70-73. 〈 81 〉 周霄宇、郝强、王栋梁 , 防空兵群综合防护能力分析 ,科技信息 , 2011 , 28 ( 4 ): 535-536. 〈 82 〉 谭乐祖 、 王威 、 杨明军 、 王梓旭 , 采用联系数复运算的目标威胁评估模型 , 战术导弹技术 , 2011 , 32 ( 5 ): 23-26 , 53 . 〈 83 〉 周翔 , 基于集对分析的防空系统作战效能评估研究 , 南京理工大学 , 2011 年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 〈 84 〉 刘佳娉 , 基于集对分析的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评研究 ,中 南大学 , 2011 年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 〈 85 〉 张伟伟 , 基于循环经济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 兰州大学 , 2011 年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 〈 86 〉 望文 , 陕西高校突发事件分级模型研究 , 西安工业大学 , 2011 年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 〈 87 〉 Fei XU 、 Yanwei ZHAO 、 Zhifeng YANG 、 Yuan ZHANG ,Multi-scale evaluation of river health in Liao River Basin, 中国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 ( 英文版 ), 2011 年 02 期 . 专家论坛( 2 ) 〈 88 〉 米虹 (教授 , 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杭州, 310058 ) 叶赛仙、赵 克勤 , 《 基于集对分析联系数的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合成公式与应用 》 (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 2011 , 41 ( 16 ): 85-90 ) 针对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应作为一个人口总体对待的问题 , 提出基于集对分析联系数的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合成公式 , 并把其应用于浙江省主要县 ( 市、区 ) 人口增长与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相关系数的分析 , 结果表明该公式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 〈 89 〉魏连雨 ( 教授、 博士生导师 , 河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天津 300401 ) ,张洋 《 集对分析在山区农村公路路侧危险等级评价中的应用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 2011 , 21 ( 9 ): 9-15 ) 基于集对分析 ( SPA) ,引入能够体现系统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同异反联系度 ( IDC) 的计算公式,建立山区农村公路路侧危险等级评价的集对分析模型 ( SPAM) 。模型从 3 个层次阐明评价过程中 SPA 的具体意义,并将多指标表示成一个能从总体上衡量道路危险性的 n 元联系数 . 博士论丛( 17 ) 〈 90 〉 鲍海君 ( 博士 ,教授, 浙江财经学院, 310058 ;英国剑桥大学土地经济系, Cambridge CB3 9EP; UK )《 基于SPA 的征地区片划分和区片交界补偿价修正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 , 32 ( 3 ): 63-66 ) 区片划分是征地综合地价测算的前提和基础 , 现有方法难以全面反映区片的差异性及其性质的可变性。该文通过分析征地区片划分因素和因子体系 , 引入集对分析建立征地区片划分模型 , 实践表明 , 该模型能提高区片划分的科学性与客观性,有效减少区片价补偿冲突。 〈 91 〉 翟丽华 ( 博士,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038 ) , 《 我国能源产业基地协调发展程度评价研究 》 ( 中国能源 , 2011 , 33 ( 8 ): 26-30 )采用集对论及生长曲线方法构建了协调发展指数评价模型,通过协调发展指数模型综合评价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质量状况,并以典型城市山西省大同市为例进行了协调发展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对地区的发展趋势进行整体评估,还能对各子系统的发展态势进行对比分析,并可与整体发展趋势相结合进行综合研究。 〈 92 〉 单娜娜 ( 博士 , 浙江大学东南土地管理学院, 310029 )赖波 《 基于集对分析的中国耕地资源安全的时间演变特征研究 》 ( 中国人口 . 资源与环境 , 2011 , 22 ( S1 ) : 401-404 ) , 对建国以来的耕地数据进行了重建 , 取得了比较可靠的长时间序列的耕地数据 , 在此基础上 , 构建了集对分析模型。结果表明 , 建国以来中国耕地资源安全贴近度呈现波动式的变化规律 , 耕地资源安全贴近度在 0.4 的周围波动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波动幅度逐渐变小 , 趋于平缓。集对分析很好的体现了耕地系统的确定和不确定性 , 具有计算方便、方法简单、评价客观、合理等特点。 〈 93 〉 陈向勇 ( 博士生,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辽宁沈阳  110819 ) ,井元伟、公茂水 《一种基于集对分析的作战方案优选方法》( 东北大学学报, 2011 , 32 ( 8 ): 1068-1071 ) 运用集对分析 , 通过构造合理的同异反 (IDC) 联系度 , 有效地分析了作战方案的不确定性对作战态势转化的影响 , 应用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94 〉 王迎超 ( 博士,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221008 ) 徐兴华、刘永莉、周路军 《 公路隧道围岩分级的集对分析模型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1 , 43 ( 4 ): 114-119 ) 建立隧道围岩分级的集对分析模型,并引用围岩实测样本数据进行模型检验,以实际的围岩为例进行级别判别,结果与实际围岩级别相符。 〈 95 〉 严盛文 ( 博士生 ,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 陕西 西安  710072 ) , 车飞 ,  王宏伟 ,  赵高峰 《基于综合集对分析的航材保障效能评估 》(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 2011 , 12 ( 3 ): 30-34 )针对航材保障效能评估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和动态变化的特征 , 应用集对分析理论具有同、异、反定量刻画的特点 , 提出航材保障效能的静态评估方法 ; 然后通过马尔科夫链 , 分析某个单位航材保障效能的变化规律 , 提出航材保障效能的动态评估方法。 〈 96 〉 张志镇 ( 博士生,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 江苏徐州  221116 ) 高峰、许爱斌、 , 刘冠男 《冲击地压危险性的集对分析评价模型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2011 , 40 ( 3 ): 379-384 ) 针对煤矿冲击地压危险性综合评价指标的不确定性和不相容性 , 建立了煤矿冲击地压危险性预测评价的集对分析模型 . 计算结果与工程实践符合 。 〈 97 〉王洪德 ( 博士 、教授,大连交通土木与安全工程学院 , 116028 ) 吕栋 , 《基于集对分析原理的地铁运营安全评价》 (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2011 , 32 ( 3 ): 35-40 ) 基于集对分析原理 , 从总体和局部层面分别对天津地铁运营进行同异反结构分析 ; 讨论了差异度系数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 . 评价结果表明 , 该方法用于地铁运营系统安全状况的分析评价切实可行。 〈 98 〉 马守明 ( 博士 ,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21000 ) 王汝传、叶宁《 基于信誉度集对分析的WSN安全数据融合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1 , 48 ( 9 ): 1652-1658 )提出了一种基于传感器节点信誉度集对分析的安全数据融合方法,在节点分簇阶段,利用基于密度函数的减法聚类方法进行分簇,既获得了较快的分簇速度,又保证了簇头节点地理位置的合理分布,使得分簇规模更加符合节点的实际布设情况,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数据融合算法在融合精度、安全性及簇头节点能耗方面与同类的LEACH算法和BTSR算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 99 〉 王雁 ( 博士生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安徽合肥 230009 ) 黄海鸿,刘光复 《 基于集对分析的绿色设计材料选择多属性决策研究》 ( 机床与液压 , 2011 , 39 ( 21 ): 128-131 ) 应用联系数描述材料选择方案之间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关系,利用联系数的差异度对排序结果进行稳定性分析,给出保持结果稳定的差异度系数取值区间的计算方法。 〈 100 〉 宫博 ( 博士生,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安全工程研究所,沈阳 110004 )、 许开立、李德顺 , 《 基于集对分析法的建筑物火灾危险性评价 》 (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1 , 7 ( 9 ): 102-106 ):建筑物是一个集人员与财产于一体的系统,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为此把集对分析引入建筑物火灾危险性评价中,给出了评价步骤。 〈 101 〉 吴爱燕 ( 博士生, 北京科技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 曾广平,涂序彦 , 《 集对云决策方法的研究 》(小 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11 , 32 ( 8 ): 1566-1569 )借鉴云模型和集对分析的核心研究思想,提出一种用于自然语言评价的多属性决策方法 - 集对云决策方法,通过能源方案评估应用证明了该方法的简单性、可行性、有效性. 〈 102 〉 王静 (博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陕西杨凌  712100 ) 《 基于集对理论分析比较上证 50ETF 和上证 180ETF 跟踪误差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 2011 , 11 ( 4 ): 59-63 , 71 ); 运用集对分析理论 , 综合判断测定结果 , 探讨上证 50ETF 和上证 180ETF 跟踪误差的差异性 。 《 103 》 班春峰 ( 博士生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 )刘友兆、黄琪、贾后辉 《 基于集对分析的江苏省土地利用协调性研究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 21 ( 9 ): 57-63 ),引入集对分析思想,对土地利用的效益协调性和消耗协调性进行了评价。 会讯: 2012 年集对分析年会将在 2012 年下半年召开,主题为“集对分析的问题研究与应用”。有意参加会议的学者请在 2012 年 6 月 30 日把论文题目和摘要传到: SPACNM@163.com 电子信箱 . 书讯 ★ 赵克勤 著 《集对分析及其初步应用》 ,浙江科技出版社第 2 次印刷,邮购每本 16 元(含挂号费) .★ 沈定珠 著 《体育用联系数学》 ,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出版,邮购 26 元一本(含挂号费)。需要以上两书者请邮局汇款到 311811 (邮编)诸暨市联系数学研究所赵克勤,款到寄书,要发票者请汇款时说明 . ★ 王文圣等 著《 水文水资源集对分析 》; 赵克勤、米虹 编著《 非传统安全与集对分析 》, 刘保相 著《 粗糙集对分析理论与决策模型 》,这三本书在各地新华书店有售,或网上书店邮购。 欢迎传阅交流、携手创新。电话: 0575-87043408. 集对分析网站 http://jdfxylxshx.blog.bokee.net/ ,欢迎访问和参加交流。 ? 通信地址:浙江省诸暨市枫桥新街 79 号,诸暨市联系数学研究所,邮编: 311811 E-mail: zjzhaok@sohu.com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一教学大楼 409-411 , 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非传统安全集对分析研究所 Website:http://www.nts-pd.org E-mail: nts@zju.edu.cn 邮编: 310058 电话: 0571-88208399, 传真: 0571-88208518
295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Urban Trends and Policy in China
whyhoo 2012-1-2 20:14
1. Introduction China surpassed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mid-1970s to become the nation with the largest number of urban dwellers in the world (Figure 1). Although still a predominantly rural country, with an urbanisation rate just under 20%, in absolute numbers China had become – over 30 years ago – the world’s largest urban nation in human history.1 Paradoxically, this ascendance occurred at the end of a period in which China’s public policy was profoundly anti-urban. Much has changed since then. China’s “opening up”,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market-oriented reforms in the early 1980s, accelerated urbanisation across China such that, today, 600 million urban Chinese constitute 44% of the country’s population. Indications are that urbanisation will continue, at even more rapid rates in parts of the country, well into this century. Aside from the national socio-economic changes fuelled by urbanisation over the last 30 years, the growth of China’s cities is starting to have major global impacts. The most obvious ar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of coastal waters by industries and untreated urban wastewater; cross-border and inter-continental air pollution from power plants, industries, and motor vehicles; and emissions that have made the country the second largest contributor to global warming. But less obvious global linkages are equally important: China’s transformation into the world’s biggest consumer of steel, cement and a wide range of resource commodities, including carbon-based energy sources, that is beginning to affect availability and supply prices in other countri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cities into the world’s factory; and the rapid evolution of the urban populace into a consumer base that is changing what global firms produce, and how they market them. Economic changes in China’s cities are fundamentally changing the global structure of flows of natural resources, products, capital, technology, information, and people.2 Many aspects of public policy in OECD countries will increasingly need to be considered within a global context influenced by China’s urbanisation, and how China’s government manages that urbanisation. This paper provides an introduction to urban trends and policies in China, and is largely descriptive. It describes urban growth trends, where and in what kinds of cities growth is occurring, how China’s cities are governed, and how public policy has influenced the extent, pace,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urbanisation. The report concludes with a description of some of the key policy challenges facing central and local urban governments in China. • Section 2: China’s changing approaches to urbanisation outlines describes key changes to national urbanisation policy since 1949, and the resulting classification and statistical issues associated with accurately measuring historical levels of urbanisation. • Section 3: Urbanisation trends and projections present official government urbanisation estimates and projections to 2020,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China’s urban population by location and city size. • Section 4: China’s urbanising regions describes how urbanisation is consolidating 28 Regional Urban Systems across the country, some of which cross provincial boundaries,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urban systems for national 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It also describes the emergence of 53 metropolitan regions, with populations over one million, all of which cross municipal boundaries. Their 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prospects are reviewed, including issues surrounding national and global competitiveness, especially related to human capital. Key constraints to the realisation of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in these emerging metropolitan regions are outlined. • Section 5: Urban governance describes the current system of sub-national governance in China, the allocation of functional responsibilities among levels of government, the need for better inter-governmental co-ordination, and resulting policy implications. • Section 6: Key policy challenges facing concludes with a review of challenges in attaining and sustaining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cities, managing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cities, ensuring equity in the urbanisation process, and implementing more effective urban governance. • The paper concludes by providing a short executive summary. 原文见 http://www.oecd.org/dataoecd/28/21/42607972.pdf
个人分类: 社会|127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与金陵十三钗无关的十三个问题
热度 30 考槃在涧 2011-12-30 19:50
问一:为什么日本兵那么残暴? 战争中的人性都是如此。德军也好不到哪里去,而美军英军也屡有虐囚强奸事件,往前推,屠城在这个星球上每个国家都曾经发生过。 几千年人性本身基本没什么变化,进步的是观念和制度。制度包含日内瓦公约在内的一系列共识和惩罚措施,如武器禁运乃至联合出兵。 很多年前我认为贵党宣传的不干涉内政正确,现在觉得这是一个看似正确实则没有底限的观点。没错,大多数时候大家应该谁也别管谁,但如果你的邻居正在暴打他老婆,就算你不去劝架,起码也该报个警。当某些行为明显超越了人类当下共识时,别人来揍你活该。 什么是共识?共识不是所有人都认可,只要多数人认可即算共识,至于是过半还是 2/3 ,应该不需要那么精准。一言堂不会也不可能产生共识,所以天天在 AV 里讲统一思想,讲了 60 年,还是统一不了。 这些事情也说明人性的相通性。 问二:国军和 G 军,到底谁抗日更多? 三大类事实:一、国军参战的部队,很多都是当时和后来的精锐。比如 74 军和参加滇缅抗战的部队。打仗的是张灵甫、杜聿明、郑洞国等人。 二、国军阵亡的部队经常成建制,比如守常德的 57 师。 三、国军打了八年之后没有变强,而 G 军越来越强。 如果你知道这三个事实,相信得出答案并不难。 事情过去七十年了,也许争个是非曲直没有多大意义,但是请不要忘记那些在抗战中死去的国军士兵,他们比打内战的更值得怀念。 中华民族真正的纪念日应该是日军投降那一天,而不是每年放七天那个假,那个节日应该只是某些人的节日。 问三:妓女代替处女,是否不公平? 没有处女也没有妓女,我看到的是姐姐代替妹妹,男孩代替女孩。 女人只有在卖身的时候才是妓女,走进教堂她们就是普通人。 换个角度,是风霜保护了纯真。 那些学生甚至并不完全清楚要发生什么,而妓女们 ---- 这个词在这里是褒义 ---- 她们起码对一切有心理准备。 问四:为什么妓院要富丽堂皇,而教堂要高大肃穆? 因为程序本身能让人获得认同和归属感。一系列的程序能让人发生根本变化,心理学称为行为内化。 你在妓院,每天看着春宫图,你会觉得两腿一张也没什么大不了,你在教堂,每天看着十字架,你会觉得自己渺小、有罪。 中国古代有一系列的程序,比如婚礼、皇家礼节、拜师礼等等。这些礼节其实等同于现代的制度。你每月去祭天,心里就会尊重天;同样,如果你能参与到民主的每一个环节,程序能够让你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民主。 说中国人现有素质不适合民主是不正确的。中国人现有素质是体制造成的。你在不民主体制里看到的行为和态度,然后推导出这些人不适合民主,显然是错误的。人的“素质”是可塑的,证据之一就是中国人到了国外可以变得守规矩而外国人在中国也会变得狡猾。 制度不是万能,祭天的也有不敬天的,但是如果没有这一整套的制度去影响人,你又能指望什么? 都说佛在心中座,但如果天下的寺庙都关门,还会有佛吗?程序和制度远比所谓的国民性和素质重要。 道德失范的根本原因在于,古老的礼节(制度)完全打破了,而又不采纳新的制度。 摸着石头过河这样的话纯属搪塞,人家明明用得好的制度你不用,对你有利的就说学习西方先进经验,对你不利的就说不适合中国人民,口才真好! 问五:妓女和总统的共同点是? 为了和谐,我把切尔曼( Chairman )换成了总统。 共同点是她们都能让嫖客爽。 问六:妓女和总统的不同点是? 1、 妓女可满足不同阶层嫖客需求,而总统主要满足萌牛铁的部之类嫖客的需求; 2、 妓女用自己的身体满足嫖客,而总统用别人的身体满足萌牛铁的部。 问七:妓女和女学生的共同点是? 她们都曾经善良、纯真、“干净”过。是妓院让女孩成为妓女,教堂让女孩成为学生。没有那个女孩适合做妓女,妓院会帮助他们成为花魁;没有哪个女孩不适合成为学生,她们只需要一个还算合格的神父。 民主也是如此,没有哪个人生来就适合民主,也没有哪种文化不适合民主。骗人的最高境界就是,你本来不瘸,但一番忽悠就把你拐卖了。赵本山真是个大哲学家。 在电影里,妓女们在教堂焕发出人性的光辉。 问八:妓女和女大学生的不同点是? 一些人已经饱经风霜,一些人依然纯真。纯真的人,总会经风霜,而经过风霜的,还有没有找回纯真的机会? 电影的回答是可以。当这些女人换了造型,她们不论是外表还是心态都发生了变化。你曾是什么人并不重要,大部分时候大部分人只是尽心尽力地演好了自己的角色;花个花脸就是丑角,穿上蟒袍就是王侯,没那么神秘。 在独裁体制里,你就是奴才,不想做奴才的,要么在监狱,要么在海外。在民主体制里,你会成为公民,也没什么神秘。不想做公民?拜托,要不你移民别移美国,移朝鲜行不? 问九:妓院和坏制度的共同点是? 他们都强迫或引诱女人出卖身体,同时还努力让她们习惯这种生活甚至以之为乐;他们都鼓吹赚钱第一有钱可以赎身,他们都可以“搞”活经济。妓院和坏制度都可以把女学生变为妓女,在这件事上,贵党干得很成功。 妓院里老鸨很可能也曾是妓女,坏制度里的老鸨也如此。 问十:妓院和坏制度的不同点是? 妓院只强迫或诱使一部分女人出卖身体,而坏制度裹挟所有人。 问十一:妓院换个老板会不会不同? 不会有本质的不同,可能有些老鸨不打骂姑娘,起码她们爱护自己的摇钱树。 但是,你既然能取缔妓院,问什么不能取缔坏的制度呢? 你把妓院烧了不是为了换老板,是为了不要有妓院这样的坏制度存在。 至于老鸨,她可以改行做化妆品代理 ---- 如果她愿意在你烧妓院之前就改行的话,妓院可以作为她的私产。 问十二: 凭什么相信妓院烧了,老鸨改行就不会有新的妓院? 在封闭社会里很容易如此。但是在开放系统里也许会有反复,但总的方向是确定的。前面说过,有公约,有共识,有制裁。 制裁受苦的是普通人,还不如太平过日子? 嗯,看来萌牛奶还不够毒。 问十三:汉奸是否都罪大恶极? 中学以前痛恨汉奸,大学后知道了很多事实逐渐改变了看法。至少不是所有汉奸都该死该被判刑。电影里也有类似思想。 相对于战争年代的汉奸,和平年代窃取国家资源并转移海外的人更可恶。在战争年代很多时候人没有选择,而在和平年代: You can make money without evil 可惜的是,和平年代的罪恶远比战争来得隐蔽, 而往往,正是和平年代隐蔽的罪恶和对罪恶的姑息, 带来了战争。 而每一个姑息的背后都有千万个好的理由和借口。
个人分类: 求道|4794 次阅读|33 个评论
[转载]比google和百度强十倍的搜索类网站
syfox 2011-12-28 23:33
比google和百度强十倍的搜索类网站(一定要收藏,肯定会有用的) 比google和百度强十倍的搜索类网站(一定要收藏,肯定会有用的) 1.知识类 世界知识 网站地址: www.tinyurl.com/2b2kg9 这个网站由CIA(美国中央情报局)提供信息和庞大的统计数据,在这里你可以找到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情报,包括国旗,地图,历史等等。 2.问题问答 网站地址: http://www.answers.com 在这个网站你可以问任何问题,网站不仅会搜索出问题的答案,甚至还会列出相关的问题以供参考。其中你可以点击“超链接”来查看答案的原始来 3.图书索引 网站地址: www.lii.org 有时候网上搜索到的消息并不能让你相信,但是在这里你可以打消这个顾虑。这个由美国的图书管理员运营的网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连“维基百科”也要参考其答案。它对于健康,生命或者客观物质等等知识的搜索有着更好的结果. 4.音乐类 音频资料 网站地址: www.skreemr.com 想要在网上找到歌曲的片断,或者一次著名演讲的音频资料吗?skreemr网站能够做到这一切,它的搜索范围包括互联网上能够找到的所有音乐文件的索引。此外,它还可以告诉你在那里可以买到合法的音乐制品。 5.歌词总汇 网站地址: http://www.lyricsfreak.com/ 和音乐产业中的规范化相比,这个网站给了众多的不入流艺术家更大的舞台。这个网站的歌词数据库,包含了几千支乐队以及独立艺术家创作的歌词。 服务类 www.6park.com 6.软件下载 网站地址: http://www.download.com 如果想要在网上下载软件,这个网站也许是你的最好选择。在这里,你可以找到几千个软件,其中大部分是免费的,还有一些只是象征性的收费。虽然软件的更新速度很快,但是这里却保留着许多软件的老版本。 7.搜索一把抓 网站地址: www.turboscout.com 网上的搜索引擎服务不少,却不知道哪一个最好用。turboscout网站集成了70多个搜索引擎的搜索服务,无论是网页,图片,还是博客,音频/视频都可以一网打尽! 8.休闲类 旅游顾问 网站地址: www.tripadvisor.com 毫无疑问,tripadvisor网站是旅游方面信息做得最好的网站。甚至有人说,在你来过网站之前千万不要提前预定房间。来访者在这里留下最真诚,客观的评价,给你外出旅游提供最好的忠告。 9.杂志浏览 网站地址: www.fabsearch.com 没有时间去翻阅众多的杂志?也许这个网站可以帮到你,它把《Elle》,《闲谈者》,《名利场》,《vogue》等杂志上最好的话题都拿到了网上,并且按照城市来区分相关问题方便人们的浏览。 10.经典怀旧 网站地址: www.summize.com 这个网站也许是怀旧人士的最爱,它并不提供最新的信息,但是在这里你可以找到年代久远的游戏,电影,书籍甚至还有电视节目
个人分类: 组装|208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云存储平台Dropbox
zlhua 2011-12-27 20:06
  12月26日消息,美国科技网站9to5google周五报道,美国云存储平台Dropbox周四在 博客 上宣布推出支持Android平台的2.0版应用。一直以来Dropbox应用都可以让用户免费存储并轻松分享图片、文件和 视频 ,而新推出的Android版本进行了重新设计,采用了许多新特性。   Dropbox在介绍该应用的 收藏 特性时表示,用户可以在手机上存储文件,从而可快速地进行离线文件访问。新版应用的另一个亮点是增加了大容量上传特性。Dropbox在新闻稿中表示,用户可以在背景中选择多个图片和视频文件同时上传。   文件更名特性则允许用户重新命名文件夹。而单键接入允许用户通过一次点击就能访问文件或文件夹。此外,新版本还改善了界面、本地存储输出以及整体的稳定性。另外,新版本显示了对Android“冰淇淋三明治”系统的支持,同时还弥补了此前版本中存在的一些漏洞。该公司甚至允许用户在本周早些时候提前试用这一新的版本。   Dropbox成立于2007年,其服务支持所有流行的桌面和移动平台。媒体此前报道苹果前CEO史蒂夫· 乔布斯 (Steve Jobs)在2009年12月曾有意收购Dropbox。后来,苹果在最新的iOS系统中推出了iCloud服务,与Dropbox形成直接竞争。   Dropbox目前向用户免费提供2GB空间,用户还可以升级至Pro账户,拥有至多100GB空间。 Dropbox上月在博客上宣布了用户免费获得更多空间的几种方法。其中,如果用户邀请朋友采用Dropbox服务,则该用户可免费获赠250MB空间。此外,拥有有效学校电子邮件地址的学生每邀请一个人使用Dropbox服务,将得到500MB空间作为奖励。当然,用户需要证明学生身份。   用户现在可以从 Android Market下载Dropbox 2.0应用,然后立即邀请朋友采用Dropbox服务,就可以获赠更多存储空间。 来源:http://news.hexun.com/2011-12-26/136672973.html
个人分类: 快乐学习|189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华西村
oaiwqiyao 2011-11-25 13:36
天下第一村华西村的三重世界 A style="MARGIN-RIGHT: 10px" href="javascript:void(0);" entryTitle="天下第一村华西村的三重世界 " data-shareType="31" data-title="#{@entryTitle}" data-url="http://shendingvip.blog.sohu.com/194817534.html" data-abstracts="#{#main-content@innerText 标签: 华西村 吴仁宝 分类: 时评 2011-11-25 10:13 核心提示: (在华西村怪异的村制下,中心村、周边村、外来工,就像华西村的三重世界,在自由和物质分配之间,每个人都有自己适用的平衡点,但似乎都不让人满意。根据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怡2004年的研究数据,吴仁宝四个儿子可以支配的可用资金占华西村总量的90.7% 。而根据《村规民约》,一旦村民离开华西,或者不在村办企业工作,包括房子、奖金与分红之类福利都将收回。) 王哲驾着摩托,载着人,突突突地就从“天下第一村”门岗边上窜了进去。沿着直道,他骑行了一公里,路面两侧尽皆别墅,这儿是“塔家基”。东侧是墙,西侧是水,南北大门各有两个保安,外人莫入。 骑到尽头,王哲左拐上了“民族路”,又是近一公里的直道。路边建筑风格大变,一长列一丝不苟的灰墙宿舍,走廊上安了铁栅栏,窗前挂着内衣裤。附近热带厂的厂工就住在这,四人挤作一间。 民族路走到头,右拐之后,豁然开朗,著名的超五星级“增地空中新农村大楼”拔地而起,这座328米的高楼,高居世界第15位。再向前,是塔群和“天下第一钟”,王哲又从门岗边上窜了过去,一边夸耀说“帮你省下了十块票钱”。 然后一路骑向东,就是“天下第一塔”,塔顶是个金黄色的葫芦,共用了3.5公斤黄金镀成。金塔一边是“龙凤广场”,一个“龙头”连着中心村的万米长廊,而那个凤形建筑,由于手艺粗糙,往往会被游客误认为是母鸡。 王哲沿着万米长廊,穿过华西中心村别墅区,蜿蜒之后,骑回到民族路上。不过五六分钟的时间,王哲绕了华西中心村走了一圈,要价30块钱。然而从别墅、到厂工宿舍、到摩天楼、再到金塔,恍惚间却像穿越了几重世界。 在民族路的尽头,是两排仪仗队般的石狮或是麒麟,中西雕塑风格都有,于肃穆中,又显不伦不类。王哲一边收钱,一边特意指给车上人看:“你要是仔细瞧,狮子身上写着字。这边数过来第十七只,舌头上是‘吹牛’,我写的。” 转型 华西村为什么这么富,王哲一直没想明白。 这个原籍河南的外来工,2007年的时候拉家带口慕名而来。华西村的集体经济经过了50多年的发展,村集团下属60多家企业,总产值超过了500亿。 关于华西村集体经济的故事很多,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是有个叫杨永昌的外村人,租用华西村土地办厂,身家近2000万。2002年,他以参股的形式把公司交给了华西集团,毅然完成从个体向集体的“反向改制”。 “华西村是条大船,抗风险能力强,老书记一分钱奖金不拿,大公无私。”杨永昌如此解释自己的行为。 华西村也确实有背景。近年来,钢铁产业重组打造大企业,不少小钢铁厂成为调控“刀下之鬼”,但规模不大的华西钢铁屹立不倒。由国家垄断的烟草行业亦有华西村身影。 先于王哲来到华西的工友,有一些已经入了华西籍,过上了集体经济下的日子。一度让王哲颇为羡慕。 王哲的老婆现在还在棉纺厂上班,王哲自己辗转了钢厂、铜管厂等几个厂之后,因为工厂效益不好,索性去开了黑车。“反正没有华西村户口,你干得再好,也进不了管理层。”王哲说。 他的摩托载过本地客,也拉过外国人,偶然遇到求宿的游客,拉他去华陆宾馆或者直奔陆桥,还能吃20元回扣。就这样,王哲的收入,刚好够全家开销。 不过,自从儿子开始上幼儿园之后,王哲已经萌生退意。“在华西村,幼儿园一个学期的学费要3390元,比城里都贵。”王哲谋划过了年去常熟,他的一个朋友找了家公司,包吃包住,小孩上学不要钱。 “今年比去年,已经少去一万个外来工了。”王哲说着来路不明的数据,他以一种习惯性的口吻,不假思索地评论着:“老头子在还好,老头子要不在了,华西村就完了。” 说这话的时候,在王哲的身后,一支来自上海的大型考察团,正站在摩天大楼下拍照留念。这幢高楼,正是在王哲刚到华西村的2007年打下第一根桩的。 “增地空中新农村”,这是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给取的名字,这个拗口的名字显示出他的智慧—为农村造楼戴上了政治光环。328米的建筑高度,是因为彼时北京最高的楼就是328米,吴仁宝说:“华西村要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建设摩天大楼的资金,来自200个华西村最富有的村民。每人出资1000万,成为摩天楼的业主和股东。据当时的媒体报道,村民们都很积极,有些没有入选股东的人,还到处求人说情。 有考察团的人评价说“土”,“华西明珠像是山寨了东方明珠”。而土洋结合正是吴仁宝的政治智慧。 “我们是一个小村子,上级领导比较多。有的领导说太洋了,有的又说太土了。所以,我们就要建一个不土、不洋、不城、不乡的。哪位领导说我们太洋了,我就带他看土的;哪位领导说我们太土,我就带他看洋的。这样,所有领导讲的话我们都听了。” 两个月前,在“新农村大楼”内,又多了一头1吨重的金牛,价值高达4亿元。这是吴仁宝“农村城市化”思想的结晶,凭这个牛,他认为,可以“让城里人到农村来花钱”。 而网友却倾向于将此举理解为华西村的“炫富”。要登上“增地空中新农村大楼”看上一眼金牛,得花500块钱。很多游客游览之后,大呼坑爹。 今年10月,王哲曾经服兵役时的战友、华西村的“徐老板”找他喝酒。当晚四个人喝高后,乘兴跑到新农村大楼“享受生活”。“喝酒、唱K、叫小姐”,玩得不亦乐乎。“次日买单的时候,‘徐老板’一看账单,脸色都青了,”王哲顿了顿,说:“消费整12万。” “徐老板”日子现在也过得紧。几十年“工业报村”之路发展下来,“转型”最近几年在华西村一直是重大命题,从2009年开始,像钢厂、纺织厂、化纤厂等华西村“看家”产业,订单都在减少。 华西村新书记、吴仁宝之子吴协恩,提出“西南建工贸钱庄,东北建六畜粮仓,中间建人间天堂”。他将旅游、金融、海洋运输等服务业提到了华西村半壁江山的位置,并重点建设了一批特色景点。 除了新农村大楼外,还修建了山寨版的天安门、长城、凯旋门……并从美国麦道、法国欧直分别购买了两架先进的直升机,开辟了“空中游华西”的新路线。 根据华西村旅游公司介绍,华西村一年的游客超过200万,只金塔两架电梯的收入就有300万。 “空中游华西”更是奢靡,飞机购置成本就达到了9000万,更不用说日常维护和驾驶员的薪水。坐一趟飞机,票价高达1000元,王哲称平时鲜有看到直升机起飞。 华西村每个企业中层以上的人员,都被强制要求乘坐直升机。“徐老板”也坐了一次,因为“不管去不去,反正钱已经从工资账上扣去了”。 不过,这些看似不靠谱的噱头,却慢慢变为有形的价值。这些年来,全国各地来华西村参观考察、学习经验者络绎不绝。华西村由此发展了“观摩经济”。 这是一条“红色经济链”,金塔顶端的黄金葫芦,开着奥迪汽车的村民,住农村别墅,吃农家土菜,听红色的《华西村歌》,一个“特立独行”的中国乡村,转化为一场特色旅游。 而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每天上午在民族宫礼堂所作的红色报告,几乎成为了华西村最大的旅游“景点”。而且,这是华西村唯一不收费的项目。 中心村村民贡庆丰(右)一家在2008年搬进这栋3层高的欧式别墅,花费了208万的股份 周边村华西六村支部书记赵仁龙夫妇。赵书记2004年花费140万买了这栋400多平米的欧式别墅 并村 王哲一度也羡慕过华西村民的生活,但他感觉到在这里,最大的缺失是人。集体性的“喜气洋洋”取代了个体的喜怒哀乐。这里更像一个人造景点,在森严的门卫戒备下,村里空空荡荡。 “如果给你别墅,让你做华西人,你干不干?”记者问他,王哲一边笑着,一边从鼻腔里意味深长地“嗤”了一声。 10年前,华西的周边村,也面临相同的诱惑。 2001年,华西中心村的面积只有0.92平方公里,发展受到了地域的限制。华西村随后推出了“一分五统”的并村理念,即村企分开、经济统一管理、人员统一安排、干部统一使用、福利统一发放、村建统一规划。 “大家都很向往华西村村民的富裕生活,所以并村受到了支持。”泾浜村村民周毅告诉记者。从2001年开始,华西村就陆陆续续兼并了周边的华明村、前进村、泾浜村、三余巷等20个村庄。 到现在,华西村已经有超过35平方公里的面积。人口从原来的近2000人增加到3.5万人。原先20个村,被划分为13块区域,命名上依次是华西一村、华西二村,一直到华西十三村。 周毅所在的泾浜村,被命名为华西三村。华西村承诺,将投资3亿元,再建700幢农民别墅和千余套公寓房,使周边村民融入华西。 周毅还记得,当时无锡某媒体上用“这就是‘三个代表’在基层的真正体现”这样的句子来颂扬华西村的并村。“但其实,我们农民,对于并村到底怎么个并法,头上一团雾水,从没搞清楚过。” 并村那天,华西村给周毅送来了10斤肉、10斤鱼、5斤花生、还有瓜子什么的,发了好几样,然后是每人350元粮款,300斤大米。村里一些老人,欢天喜地,幻想着从此过上不愁吃穿的集体生活。 从此以后,村里的土地由华西村统一规划和使用,而村民则被安排去各个岗位上班。 2006年,承诺过的别墅到了。华西村派人到泾浜村丈量房子,量来量去,他们给周毅20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估了个价,4万2,“冲抵之后,你再另外给25万8,就可以住别墅了。”他们说。 在估价上,周毅没有商量的权利。“你也可以不要别墅,继续住老房子,”村委会告诉他,“不过以后不准你自己再造新房子了。” 周毅权衡再三,以后儿子结婚什么的,都要房子,只好全家举债。“一直到现在,我还背着15万的债务,”周毅说,“华西三村的人,80%都欠着钱。” 不过在当时,村民还是认为,生活会慢慢变好的。华西村的塔群、幸福园、龙西湖公园都建了起来,除了生活上富足的需求之外,作为华西人的自豪感,仍然鼓舞着周边村的村民。 “但是从2008年开始,就变味了。”山泉村的娃娃(网名)当时在华西毛纺工作,从2楼的窗户往外看,正是“新农村大楼”的建造基地。“当时记得有一场暴雨,楼还没有堆几层高,工棚被暴风雨刮倒了,掉下来一些重物,死了七八个人。” 那件事沸腾了一会儿,马上就悄无声息。不过华西村造摩天楼本身,却引燃了中心村和周边村之间微妙的矛盾。 已经把自己称为“华西人”的周边村村民,心里犯着嘀咕:“华西不是总说共同富裕吗?花这么多钱建高楼,为什么不为我们盖些实惠的房子?” 实际上,并村之后,周边村村民发现,自己并不能和中心村村民“平等”分享华西村的发展成果。华西村用股份分红的方式,将大部分的利益,合情合理输地输送给了中心村拥有股份的2000名村民。而周边村用土地支撑起的华西村的未来,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周边村说“平等”,中心村的人却要说“公平”。“我们的发展也是当初苦干得来的,刚刚并进来的村民,不能一下子就和老村民享受一样的待遇,否则太不公平了。”八十多岁的华西村老村民吴仁彪说。 华西村党委副书记孙海燕的表述更加直截了当:“你中国人到美国去,你能享受跟美国人一样的福利吗?” 在中心村和周边村的利益僵持之中,更大的矛盾爆发了。村委会搞城保,要求每个村民上交8086元。“这个钱不知道他们怎么算出来的,”周毅拒而不交,他用农民特有的逻辑告诉记者,“真老了,难道连最低保障都不给我?不给我我就住到你干部家里去。” 去年,华西三村的几个农民到江阴市去查社保的情况,结果被告知,从2004年开始,华西村已经给周边村的每一户人家,都办了“失地农民”。而这件事,一直瞒了稀里糊涂的村民6年,所有人都一直认为,土地只是暂时借给了华西村。 2010年8月18日,在华西村西侧的幸福大桥附近,华西一二三村的人聚集了起来。“当时,有便衣警察混进了人群中,诱使人群走到澄阳路上,”周毅回忆当时的情景,“到了澄阳路,特勤就冲出来抓人了。” “百姓本来就是‘百心’,这么一恐吓之后,就再难以组织起来了。”华西三村村民王党告诉记者。 “并村十年,他们富了十年,我们这里落后了十年。”周毅感叹以前泾浜村的路都是柏油路,现在路也没人修;以前村里的码头上很多人洗衣服,现在那条河,连拖把都洗不了。” “因为村干部已经没钱了,他们成了华西村的傀儡。”王党告诉记者,华西村用年薪的方式,牢牢控制着周边村的管理层。“华西三村的村委书记张忠善,因为是吴仁宝的外甥女婿,华西村每年给他60万。其他村委书记一般是每年20万的收入。” “我们村的干部,在村民当中已经没有威望了。”现在每年选村干部的时候,村里就给每个人发袜子,“他问你家有几口人,三口,好,给三双袜子。”周毅说:“选票我从来没有看到过。” 在矛盾对立中,10月8日,华西村建村50周年庆典开始了。娃娃从村外回来,发现进村的路都不让走了。协警告诉她,必须等到11点半。11点半的时候,娃娃看到一车一车的记者、贵宾,到金塔去吃饭。娃娃在华西实验中学的朋友,则统统被叫去了增地空中新农村大楼里去做服务员。 10月8日晚上更让人气愤,很多华西村民下班之后要回家,但因为民族宫正在表演节目,路全封了。好多村民顿时怒了,“凭什么表演节目要占了我回家的路?我现在连回家的权利都没了?” 一大群人,都在村外等到晚上10点表演结束。“现在的华西,真的没有08年以前好了,”娃娃说,“以前是同发展,村民都很幸福。现在是有名了之后,急于把面子挂出去,把面子继续保住,但是却不再是和村民共同进退了。” 华西村党委常委吴蕴芳面对媒体,总是会如此介绍:华西三村、四村、五村、十二村和十三村在区域规划上被划分为“钱庄”,六村、七村、八村、九村、十村和十一村被划分为“粮仓”,剩下的一村、二村和三村的部分区域被划分为“天堂”。 其中,钱庄担负着全村的经济重任;粮仓是发展旅游业和满足粮食自给自足;天堂就是为老百姓建房子。“你到处看看,我们这哪里是天堂?”三村的周毅反问。 控制 不过在网络上,很多人都认为,华西村就是天堂。 根据官方的说法,目前已经形成了“小华西帮助大华西,大华西感谢小华西”的良好氛围,创造出“小华西提升大华西,大华西正成为金华西”的崭新面貌。 在百度华西村吧,总是能见到这样两种帖子,一种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询问华西村的工作招聘事宜;第二种是适婚的男女青年,求交往的帖子。 2003年,《南方周末》的一篇报道曾在最后追问华西村,什么是幸福? 吴仁宝说:幸福是“五子”—车子、房子、票子、孩子、面子;吴仁宝的女儿吴凤英认为“出嫁前那一个月最幸福”;而从安徽鹤山来打工的余红银则说:“幸福就是当个华西村村民。” 余红银的意思大概是指:当个华西中心村的村民。不过,中心村村民贡庆丰也很难向她解释,自己为什么不够幸福。 贡庆丰家的殷实度,在中心村里也算中上水平。35岁的贡庆丰在华西精毛纺厂任车间管理职务,媳妇赵瑞芳在村供销公司做会计。母亲吴荷英59岁,有腿疾,父亲贡详兴则是外村来的“招婿”,现在也享有了中心村村民待遇。 这个“待遇”,即是指能参与村里的资本分红。 贡家的收入,有三个来源,一是“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工资奖金多劳多得”,车间管理员贡庆丰的月工资是1500元,会计赵瑞芳每月所获1600元,62岁的贡详兴退休后去液化气站做工,月入1300元。 而奖金部分,则遵循村里“二八开”与“一三三三”的分配机制。华西的每个村营企业都设盈利指标,超指标部分实行“二八开”,即20%留在企业投入再生产,80%用作奖金分配。奖金分配的原则是:10%奖给厂长,30%奖给厂经营班子,30%奖给职工,结余的30%留在企业作为公共积累。 2010年,贡庆丰全年的奖金收益是24.5万元,赵瑞芳则有24万元。但村里有一条,叫“多提积累,少分配;少分现金,多参股”,也即奖金收入只兑现20%。 贡庆丰一家能实收9.7万元现金,其余八成须参股。根据这样一个原则,华西村的现金是控制的。但尽管如此,村民拿的现金,一般不会低于外来务工人员。 第二类收入是“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各项福利待遇”。比如,村民每人每年能以一元一斤的优惠价,向村里认购300斤大米。“如果大米的市价是两元一斤,就等于村里给出了三百元的口粮款。” 第三类收入被称作“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资本分红”。累计至今,贡家拥有200余万元华西村股份。这部分股份,能参与分红,但贡家的分红,被套在了房子中。 2008年,贡家搬入三层高的欧式别墅,共542平方米,毛坯作价135万,村建筑公司还做了73万元的装潢,总额208万元。入住的代价是,贡家须分10年,以每年20.8万元向村里支付宅子的“租赁费”。并且贡家对房子只有使用权,而无产权。 贡家200余万元的华西村股份,一成的分红差不多正好20万,但是钱是看不到的,一分红,就直接缴纳别墅“租赁费”了。 此外,股份还在每年累积,“新股金的利率回报又要扣除房款来计……”说了半天,贡庆丰也表达不清楚,“我也是去年才弄明白,还有很多村民至今都没搞懂。”贡庆丰说。 为了享受华西村的别墅使用等权益,贡家付出的,是三个劳动力,几乎全年无休地为村办企业每天工作八小时,只有春节两天假期。 华西中心村有一个天才般的资金管理链,让每个人都成为集体系统的齿轮。在享受一定层次的生活水平下,牢牢套住每个人的股金。根据《村规民约》,一旦村民离开华西,或者不在村办企业工作,包括房子、奖金与分红之类福利都将收回。 比经济控制更厉害的,是华西村的思想控制。村规里说“奖猫罚狗”,养猫可以受到奖励,因为猫可以抓耗子,而村里已经不需要狗来看家了,狗多了会增加咬人的危险。 村里也设了“敬老奖”,只要哪家有年满80岁、90岁、100岁的老人,每个直系亲属分别能拿到100元、1000元、10000元奖金。华西村百岁老人李满金的全家37口,一下子就拿了37万的敬老奖。 理论上,华西村也禁止夜生活,老书记吴吴仁宝说:“华西两个不好,一个是不能赌钱,一个不能讨两个老婆。在华西赌钱有三个条件:第一个是年龄,你到了60岁,退休了;第二是时间,晚上只能到八点钟,你回去休息,八点钟以后要罚款,这是为了你的身体;第三是价钱,只能是一块钱,如果成百上千输得多了,有思想负担,对健康没好处。” 从1989年,华西村就成立了精神文明开发公司。这个公司负责全村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用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村民头脑。”年迈的吴仁宝,现在每天还坚持在民族宫做报告。 11月18日,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在万人大会上讲话 因为这些从基本道义出发的意识形态灌输,华西村产生了一种集体主义下的群体无意识状态。 华西村村民郑发(音)用部队打了一个比方:如果在部队中,实行多劳多得,武器装备退伍能带走,多杀敌多发钱,那么国家安全形势会怎么样?如果套用以往对公社制度的评论,那解放军是不是应该个个偷懒不训练了,打仗站岗什么的也不卖力了?反正都是领这么多钱吃大锅饭? “公有制经济确实会造成效率低下,但主要问题并不是出在制度上,而是在思想政治工作上。解放军的强大士气是靠思想政治工作支撑起来的。”郑发告诉记者:“关于华西的评论有一个特点,大家都在用私有经济的观点,去评价公有制经济下的生活。大家都在问‘个人得到了什么’,而不是‘集体如何更好的发展’。” 但华西村的集体经济,并不是那么无懈可击。在华西村提供的一份“华西特刊”上,华西村88位先进人物头像排成“金字塔”状,吴仁宝一家22人处在“金字塔”的顶端。一家三代人几乎都担任了重要的领导岗位。 根据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怡2004年的研究数据,吴仁宝四个儿子可以支配的可用资金占华西村总量的90.7% 。 华西村的领导也承认,目前无法摆脱资本主义,如果所有的务工人员都获得华西村村民的待遇,那么华西村就无法运转了。不过华西村也坚持认为,和中国普遍的状况相比,华西村已经步入了更高级别的社会主义,建设共产主义只是早晚的事。 “在我有生之年,一定要把乌托邦变成现实,一定要把什么叫做共产主义,做给全国人民看看。”吴仁宝说。 回过头来,还是说说“幸福”的问题,在华西村怪异的村制下,中心村、周边村、外来工,就像华西村的三重世界,各自都有各自的诉求和忧愁。在自由和物质分配之间,每个人都有自己适用的平衡点,但似乎都不让人满意。 将这三重世界置于华西村同一个大舞台上,本身就是一件非常需要想象力的事情。但华西村似乎从来不缺这种想象力,就像建成于2005年的华西村幸福园,园子里有各种人物雕像,有孔圣人、清官海瑞,也有革命年代的图腾董存瑞和雷锋。有慈眉善目的观音菩萨和耶稣,也有身系红领巾的毛泽东、邓小平等中共领袖。 这种让人时空错乱的多重性,被吴仁宝的华西哲学牢牢统帅着,他说:“在这里(幸福园),每个人都可以找到信仰,人有了信仰,就能获得最大的幸福。” 每个走在中心村万米长廊里的人,耳边都会回响着千篇一律的《社会主义好》红色歌曲,以及村里编演的锡剧《要看稀奇到华西》,有点无聊,又有点恍惚。僻静的晚上,王哲的耳边有时会突然响起“澳大利亚法兰西……你说稀奇不稀奇”的旋律,仔细一听,却什么也没有。他喜欢管这种感觉叫“听觉残留”。而在每个人的心里,华西村究竟会残留些什么,会残留多久? (原载于南都周刊)
个人分类: 未分类|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Chen Zhu: from barefoot doctor to China's Minister of Health
热度 1 cdcldb4595 2011-11-16 16:54
Chen Zhu: from barefoot doctor to China's Minister of Health Original Text Jonathan Watts This article contains 1 flash audio/video.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in your browser to play flash audio/video online. var flashinstalled = 0; var i = 0; var j = 0; var flashVersion = GetSwfVer(); if(flashVersion != -1) flashinstalled = 1; if(flashinstalled == 1) { document.write(' ' +' ' +' Audio (1): ' +' ' +' ') document.write(' 1 ') document.write(' ' +' ' +' ') document.write(' ' +' ') document.write(' ' +' video1 ') document.write(' video/0140-6736/PIIS0140673608615615.mmc1.mp3 ') document.write(' rtmp://cp100886.edgefcs.net:443/ondemand/ ') document.write(' http://download.thelancet.com/images/journalimages/0140-6736/PIIS0140673608615615. ' +' thelancet ' +' 0140-6736 ') document.write(' ') document.write('S0140673608615615_A' + ++j) document.write(' ') document.write(' mp3 ') document.write(' 00:05:04.57 ') document.write(' http://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08615615/fulltext ' +' ') document.write(' ') document.write('' +'Web audio' +'') document.write(' ') document.write('Interview with Chen Zhu, China\'s Minister of Health') document.write(' ') document.write(' ' +' Download This audio (3.49MB) ' +' ') document.write(' ') } else { document.write(' ' +' This article contains 1 flash audio/video. Please enable/install flash in your browser to play flash audio/video online. ' +' ') } Audio (1): 1 video1 video/0140-6736/PIIS0140673608615615.mmc1.mp3 rtmp://cp100886.edgefcs.net:443/ondemand/ http://download.thelancet.com/images/journalimages/0140-6736/PIIS0140673608615615. thelancet 0140-6736 S0140673608615615_A1 mp3 00:05:04.57 http://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08615615/fulltext Web audio Interview with Chen Zhu, China's Minister of Health Download This audio (3.49MB) setupFullCaption(); createPageSet("videoPages1"); initPlayer('videoHolder1'); document.write(' '); Full-size image (20K) Download to PowerPoint Even by the standards of the construction site that is 21st-century China, Chen Zhu has embarked on an ambitious architectural project. By 2010, the country's non-communist Minister of Health aims to have laid, supported by the State Council, the foundations of a stronger public health-care system for China's 1·3 billion people. Not only does this mean investing billions in infrastructure, training millions of health workers, and new medical-insurance schemes, it also involves the difficult task of persuading hospital directors, pharmacists, and bureaucrats that health-care services are primarily public goods rather than markets. Given the scale of the undertaking and the vested interests that must be overcome, the task is revolutionary, which may explain why Prime Minister Wen Jiabao chose Chen, a political outsider, to take it on. The Shanghai-born academic is only the second non-communist in 35 years to hold such a senior post. His route to the top is unorthodox.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he was sent to the countryside for 5 years, where he taught himself basic medicine and became a “barefoot doctor”. He later specialised in haematology, gene cloning, and DNA sequencing. After taking his doctorate in Paris, France, at the Hpital Saint-Louis, he returned to China, later becoming Vice-President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Chen has a track record of establishing institutions, including a bio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 in Guangzhou, a biomass energy centre in Tianjin, and several institutes for the Shanghai Institutes of Biological Sciences. But nothing compares to his current task of rebuilding China's health system. A fluent English speaker, Chen is candid about the challenges caused by the shift towards market economics in the 1980s: “People didn't realise there could be a failure of the market mechanism in certain social areas, such as health care”. For Chen, the 2003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risis was a turning point: “For some time, the medical care system was given more attention—big hospitals and medical centres. Of course these are necessary. But in the meantime, the importance of public health was a little weakened. The issue became very acute during the SARS outbreak.” But Chen emphasises that economic reforms have also had health benefits. In the past 30 years, life expectancy has increased from 68 years to 73 years, and infant and maternal mortality rates are at the lowest levels among developing nations. With a growing economy, the government budget has surged to US$700 billion, which means more cash for health care. Extra cash is long overdue. The financial burden of medical treatment in China has been disproportionately borne by individuals. Chen is trying to change that through medical-insurance schemes to cover 90% of the population by 2010, introduction of the concept of “essential medicines”, and greater investment in grassroots health services. Most controversially he hopes to buy back control of major public hospitals. These institutions have become dependent on revenues generated by their 15% extra commission on drug sales. Chen says this system encourages hospitals to unnecessarily prescribe and sell expensive drugs. “This is definitely something we must get rid of. But it isn't easy”, he says. Hospital directors have so much independence that they can decide by themselves what equipment to buy and whether to acquire land for new facilities. Chen wants to establish a system of management boards and regional planning. An infusion of public money is crucial. “If we don't invest, how can we have control? This is a very complicated issue but we believe this is a must”, he says. Chen also plans to lift the state share of hospital budgets from 6—8% to 25—30%. A pilot project will begin next year. The ministry is in discussion with local authorities, medical bodies, and the directors of hospitals. “We must be very prudent, very careful because this is a very sensitive area. So we won't do it immediately in Shanghai or Beijing. We will choose a medium size city with relatively goo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ecause you need money, huge money”, he explains. Chen denies that this shift away from the free market is turning back the clock. While the past 30 years of change unleashed entrepreneurial initiative, he says it is now time to promote justice and equality in basic health care: “What we are going to take is a revolutionary concept, but in practice we are using the approach of reform. You cannot make heaven overnight. You need to have a step-by-step approach.” Philosophically, Chen is advocating a whole new way of thinking about health care. “We should enlarge our vision”, he says. As well as treatment and disease prevention, “health care should cover essential areas like food safety, clean drinking wat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occupational safety in a country with very rapid economic growth. These things are fundamental and not easy.” Chen's task is formidable. In China's political structure, a Health Minister ranks equal to a provincial governor and Chen faces the challenge of coordinating the 17 other ministries and agencies that have a say in health policy. Hospital directors and pharmaceutical executives will not easily give up lucrative lines of business. With the global economic downturn, the finance ministry may think twice about providing the huge sums that “health for all” will require. But Chen is leading an overdue shift from wealth to health. Clearly a committed, brilliant academic with experience in both China's poor countryside and elite overseas institutions, he now faces his greatest test. WebExtra Content Web audio MP3 (3570K) Interview with Chen Zhu, China's Minister of Health
个人分类: 未分类|3170 次阅读|1 个评论
最近学了点高新技术,对我来说很不容易
热度 2 xupeiyang 2011-10-17 16:07
这样的新技术,对年轻来说很简单,可是一个老人学会可高兴了,自己觉得也年轻多了。 请您欣赏 许艺术照片 http://user.qzone.qq.com/491044866?ptlang=2052ADUIN=491044866ADSESSION=1318831881ADTAG=CLIENT.QQ.3187_FriendTip_QzoneFolder.0#!app=4 请李老师、张老师、刘老师多多指点,十分感谢。
个人分类: 我的日记|1920 次阅读|2 个评论
鲁白访谈:GSK科技创新奖的设立与评审
热度 2 lubai 2011-10-14 20:11
鲁白: GSK 科技创新奖的设立与评审 李辉 "世界科学" 2011年10月 2011 年度 GSK (葛兰素史克) “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颁发给了中国中医科学研究院屠呦呦研究员和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亭栋教授。另有 GSK “神经科学卓越奖”颁给了浙江大学段树民教授,“明日之星奖”颁给了 15 名在读研究生、博士后、助研等青年才俊。几乎同时,来自美国的拉斯克基金也将本年度的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颁给了屠呦呦。这让公众在一时间高度关注屠呦呦这样一位之前知名度并不高的科学家的同时,也 对 GSK 奖项充满了好奇。本刊记者日前独家采访了 GSK 研发部生物副总裁鲁白教授,聆听了他关于 GSK 奖项设立的来龙去脉和评奖过程中的各种细节的讲述。 “我们这个奖是独立的,而且是在拉斯克奖之前宣布颁奖给屠呦呦的。” 记者 : GSK “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颁发给屠呦呦研究员和张亭栋教授。但几乎同时,美国的拉斯克基金也将今年的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颁发给了屠呦呦。很多人都感兴趣,为什么你们会和拉斯克评审一样都选择了屠呦呦? 鲁白 :其实我们颁奖的时候,就听到有两种声音,一种是说我们跟风拉斯克奖的评审结果 , 将 GSK 的杰出成就奖颁给了屠呦呦,另一种是说我们提前知道了 拉斯克奖的结 果然后再评的 GSK 奖。我必须要说明,我们这个奖是独立的,而且是在拉斯克奖之前宣布颁奖给屠呦呦的。”至少有三点我们与拉斯克奖是不同的。 首先,我们在 8 月 16 日全体评审投票,当天通知了授奖人。  8 月 20 日对外正式宣布;而拉斯克是 9 月 12 日对外正式宣布的。 其次,我们表彰的是屠呦呦和张亭栋在中药研究中按照现代科学标准发现和证明中药化学成分的突破性发现。而拉斯克奖表彰的是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 —— 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我们的侧重点在于表彰用现代的科学方法研究中药,比如张亭栋所用的方法就是现代临床医学和毒理学的研究方法,而拉斯克奖则更在意青蒿素这一有医疗价值的药物的发现。 第三,我们不但评出了屠呦呦,还评出了张 亭栋 。张 亭栋 的贡献并不在屠呦呦之下,所以我们的评奖委员会在经过仔细认真的集体讨论后把今年的 GSK 奖同时颁发给了两位。而且我个人觉得张亭栋也应该获得拉斯克奖这样的国际大奖。 拉斯克奖证实了我们中国科学的水平,证明了中国科学家的水平,同时也证明了我们 GSK 评奖委员会的水平。而且我个人觉得张亭栋,以及王振义、陈竺也应该获得拉斯克奖甚至诺贝尔奖。 记者 :刚才您提到了今年的评奖经过一番讨论后最后将 GSK “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同时颁发给了屠呦呦和张亭栋,能否讲一下这个讨论的过程。 鲁白 :在提名阶段,屠呦呦和张亭栋都有被单独提名,但是也有些评委将屠呦呦和张亭栋同时提名,评委之间因而有了一番争论,因为争论激烈,我们决定在投票选出获奖人之外,再加投关于两人是否可以同时获奖的票,结果赞同两人同时获奖的票数最多。因此我们决定将今年的 GSK “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同时颁发给他们两人。 记者 :我记得去年的 GSK “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也是同时颁给了王振义和陈竺两位科学家。 鲁白 :是的,去年我们把“杰出成就奖”颁给了王振义和陈竺,但是去年的争议比较小。因为针对人类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王振义找出了将全反式维甲酸运用在临床的方法,而陈竺则研究出了其中的分子机制。所以他们同时得奖大家都认为是合适的。 记者 : 陈竺在不同场合也提到他们的工作是在张亭栋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的,那你们为什么首先颁给了王振义和陈竺,然后才颁奖给张亭栋呢? 鲁白 :其实去年张亭栋也被讨论了,但是最后王振义和陈竺的得票数更多。陈竺有两个重要的科学贡献,一个是他解释了其导师王振义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机理。另一个是解释了张亭栋砒霜治疗同一种白血病的机理。我们去年颁奖给他是因为他的第一项工作。当然,他的第二项工作,也是值得再次获奖的。这两种方法一起,治愈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可能性已经达到了 90% 以上,这是很了不起的。 “一项科研成果的重要性通常不会有太大争议。争论的焦点往往是原创是谁。” 记者 :前面您讲了 GSK 评奖委员会这两年的评奖过程,那你们有没有明确的评奖标准? 鲁白 : 有的,具体地说,首先被提名者应当是“中国科学家”,而且“在中国做出”“具有世界影响的研究成果”,这样的研究成果应当是重要的和原创于中国的 。 记者 :怎样来判断“重要性”? 鲁白 :那就是具有世界水平的原创研究。“重要性” 是指有没有解决别人不能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有没有深远的理论意义或者广泛的应用价值。不是单纯的靠院士头衔、或者发表 SCIENCE 、 NATURE 的文章数目,或者论文的影响因子,等。 记者 :就是说,你们破掉了一套标准,但同时建立了另外一套标准。这同样是有难度的吧? 鲁白 :也不是很难,关于一项研究的重要性还是容易判断的,比如饶毅曾经预测过 50 个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现在大概已经有一半以上都获得了。所以对于专业领域的一流科学家们来说,一项科研成果的重要性通常不会有太大争议。争论的焦点往往是原创是谁。 “原创性”有时候是很难清楚地划分出来的。我们知道所有的研究都是在前人基础上进行的,每一项研究都会包含别人的 idea ,问题就在于,究竟哪一个人的研究在发展的过程中最具有突破性,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我可以举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 2008 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日裔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查尔菲和美国华裔化学家钱永健。下村修是第一位从水母中分离 GFP( 绿色荧光蛋白 ) 的科学家,他发现这种蛋白在紫外线光中呈现亮色。马丁 - 查尔菲的贡献是展示了 GFP 作为各种生物现象的亮光基因标签的价值。钱永健则解释了 GFP 如何发光。但是 Wood Hole 海洋研究所的普瑞舍( Douglas Prasher )曾经早就意识到水母亮光基因的价值,并得到了 GFP 的基因,很可惜他的科研基金没有了,他没能将 GFP 基因表达出来。将 GFP 基因克隆出来是关键性的原创,为什么没得奖,值得商榷。 除了重要性和原创性,还有一个标准就是谁的贡献最大。  2000 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阿尔维德 · 卡尔森( Arvid Carlsson )曾开玩笑说,评上诺贝尔奖通常经历三步挑战, 1) 当你做出一个不同寻常的发现时,很多人会说“ This cannot be true ”(这是不可能对的!)。 2) 多年后,你的工作被反复证明是对的 , 人们又会说,“ This is true, but   it is not important ”(这是没错,但这不重要)。  3) 再过很多年,当你的工作已经被证明是非常重要了,又有人会说,“ This is true and important , but it was not you ”(没错,这是很重要,但不是你发现的!)。所以,谁是最主要的贡献者,这需要各个评审作出自己的判断,最后比较多人的看法就可能是一个公论了。 “我们的评奖委员都是很高水平的,……一是具有世界级的水准……二是熟悉中国的国情。” 记者 :您刚才谈了 GSK 评奖委员会的工作,那么可否也谈谈这个评奖会员会本身,由哪些人组成,如何一起工作。 鲁白 : 评选委员会一般来说名单是不公布的,主要是怕游说。比如瑞典的诺贝尔论坛( Noble Forum ),很多人想要挤进去讲,因为通过这种形式,演讲人至少可以让评奖人知道他们在做什么。但经常游说,就给评奖人带来很大的困扰,所以不公开评奖委员会名单有一定的道理。 当然我们的评奖委员是有一定水平的,他们至少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具有世界级的水准,表现在他首先必须是知名的科学家,有些自己就得过国际奖项,有些参加过国际重要的评奖活动。我本人在美国的神经科学评奖委员会曾经做过四年的主席,我们的委员会成员也都或多或少有类似的经历。 二是熟悉中国的国情。国外具有世界水准的科学家往往很难读懂中文文献和理解中国的文化,这也就阻碍了他们理解一个项目的创新者到底是谁。比如屠呦呦获奖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路易斯 ∙ 米勒  (Louis H. Miller) 和苏新专 (Xin-zhuan Su) 就在 cell 上发文评论谈屠呦呦的工作,后来一些中国知情人表示不满,认为评论不够准确全面。原因在于国外专家只能凭借已经公开发表的资料和较容易辨别的材料,但是屠呦呦那个年代的很多文献资料是不公开或者是外国人不容易理解的。所以我们要求我们的评委也应熟悉中国学术界和中国国情。 以上是两个基本标准。当然也要公正、独立、专业和公正,这是最起码的。比如有人可能不习惯屠呦呦的个性,但是如果承认青蒿素最关键的工作是她做出来的,那就应该投她的票。 记者 :那么怎么去具体规避这些情感上的倾向性呢? 鲁白 :这个主要靠评审对自己的要求,当然,有时候也会遇到比较明显的利益冲突问题。比如因为我们评委中有人符合参评标准,而且其中有人今年也被提名了,后来都主动退出了我们的评奖委员会。 记者 : GSK 的提名过程具体是怎样操作的呢? 鲁白 :诺贝尔的评奖是由评奖委员会给很多人发信,请大家提名。去年我们也是这么做的,后来我们发现回信不多,而且不见得完全客观。今年我们主要依靠与一流科学家的电话联系和评委内部讨论。 “说到底,我们自己的科学家和我们自己的很多奖项没有自己的品牌。” 记者 : GSK 为什么要设立这些奖项?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计划设立这三个奖项的? 鲁白 :“ GSK 所设的这三种奖项是由 GSK 中国研发中心推动的,它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情,但是是我来研发中心后策划的。我 2009 年 7 月 1 日来 GSK 上任,不久就开始想这个问题了。国际大公司做这些事情也不少,比如在美国非常热门的高中生的 Intel science 奖,得奖者可以到白宫见总统,对以后选择大学也有很大好处。公司做这类事情通常的目的是品牌宣传、塑造形象。 从 GSK 角度,设奖的初衷是创造跟中国科学家合作的机会,也可以延揽人才。还有很重要的一条,我觉得国际大企业到中国来发展,就应当对中国的科技、教育进步有所贡献。中国的科技创新氛围还有待进一步改善,所以我们也想倡导崇尚科学、尊重创新、推崇人才的氛围。 记者 :那您具体的计划包括哪些? 鲁白 :我们有一揽子计划,包括,提供给研究生奖学金,支持一系列讲座,等等。比如我们支持了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个系列讲座,目前也正在和上海交通大学商谈支持系列论坛的想法。另外我们还支持一些在中国召开的学术会议,比如中国神经科学年会,青年神经科学家会议,中国海外华人生命科学会议等等。 记者 :最后一个问题,今后有怎样的打算呢? 鲁白 :这里我要谈一个“品牌”的概念。一般来讲,一个商品的价值绝大多数来源于两个方面:即知识产权和品牌。现在国内已经开始比较创新研发,知识产权了。但对品牌的价值还不够重视。品牌所带来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生产和营销。比如 iPad ,这个产品固然有很多绝妙的创新设计技术,但苹果的品牌使 iPad 变成一种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一种好看有好用的产品了。其实科学领域也有品牌效应。一个科学家是否有品牌效应,往往反映在他有没有被邀请写综述、做大会发言、主持重大研究项目,还有就是到著名大学演讲,参加基金的评审,做杂志的编委 , 和得到国际科学大奖,等等。 但是很可悲的是,我们很多时候要靠外国人的认可来相信自己的影响力。比如我们这次颁奖活动之后,有很多记者打电话来,但是问的问题多是在围绕屠呦呦,因为她得了拉斯克奖。很少有人问及张亭栋,说到底,我们自己的科学家和我们自己的很多奖项没有自己的品牌。 中国的邵逸夫奖,奖金有 100 万美金之多,而拉斯克奖只有几万美金。但是邵逸夫奖的影响力还远远不如拉斯克奖。中国的科学家即便在中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在世界上还是没有自己的品牌。所以我们希望通过 GSK 这样一个国际品牌,为打造中国科学家的形象尽一份力。同时,我也希望我们这个奖项本身今后也可以成为一个好的品牌,比如像美国的 Intel Science 奖那样。当然这也需要公司总部及各方面继续大力支持和配合。
8148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要采访我什么?
热度 2 xupeiyang 2011-10-9 08:02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要采访我什么? 说是专家推荐的,是哪位专家推荐的? 你不了解我的背景吧? 我什么也没有 我是一个工农兵学员 我没有任何学位 我没有出国学习和研究的经历 我没有什么重大研究成果 我没有担任过重大(要)的研究项目 我没有任何创新 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 ——“创新中国”征稿工作函 尊敬的许培扬教授: 改革开放以来,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再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确立,充分表明我党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自主创新是我国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置身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符合中国国情和科学发展规律的战略选择。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主席再次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国策,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使创新智慧机竞迸发、创新人才大量涌现,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科学中国人》杂志社推出“创新中国”栏目。 “创新中国”栏目作为《科学中国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国家重点教研机构优秀的学术团队、学术学科带头人,国防相关机构贡献突出的科教人员,高新技术企业杰出的管理人员等为报道对象,讴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拼搏精神,图文并茂的介绍他们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思维创新等方面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丰硕成果,及在祖国建设的跨越发展中所起的先导性作用。激励国人为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科学中国人》是中国科协主管,与《科学美国人》相对应的高层次学术性杂志,创刊十多年来,以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包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权威推介优秀专家、学者,关注我国科教领域焦点和前沿科学为特色,在我国高级知识分子(特别是两院院士)群体中有着良好的声誉和重要的影响,是了解我国科教界热点、最新科研动态和前沿科学的最佳读物。 本刊权威性高,资料性强,信息量大,为 16K 彩色印刷,在国内外广泛发行。并特别赠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知名大学校长、全国两会代表以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社会科学院、教育部高校指导委员会等相关单位。 “创新中国”组稿工作已全面展开,谨请各相关单位大力支持为感! 联系电话: 010 — 88434550 手 机: 13126667920 联 系 人:祝传海 电子邮箱: kxzgr_zhu@sina.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曙光花园花园智业园 A 座 6E 邮 编: 100097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 2011 年 10 月 8 日
个人分类: 我的日记|8030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5: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