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论文引用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一次深入审稿牵出的疑问--请求作者回复
热度 6 Hongbolu 2020-6-1 19:00
2020 年 05 月,《地质论评》最新一期发表兰州大学王乃昂教授等的争鸣论文,立刻引起轰动(见下图)。 说起蒙山的“冰川遗迹”,就不得不提及2017年的一篇论文,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王照波总工发表了关于蒙山第四纪冰川遗迹的论文: 王照波,卞青,李大鹏,王金玉,刘彩玲,郭启鹏. 2017a. 山东蒙山第四纪冰川组合遗迹的发现及初步研究。地质论评,63(1):134~142. (该文至今点击量已经突破一万三千,位居《地质论评》杂志之首) 后来又有三篇论文问世: 王照波,王江月. 2017b. 中国东部末次冰期雪线高程重建与成冰气候分析。山东国土资源,33(11):1~5. 王照波,张剑,王江月,张盈松,卞青,郭启鹏. 2017c. 山东蒙山第四纪冰川遗迹光释光测年研究及冰期划分与对比。地质论评,63(3):694~702. 王照波,王江月. 2019. 山东蒙山冰川遗迹的类型、特征和年代—答王乃昂教授、李吉均院士质疑。地质论评,65(3):603~622。 论文发表后立即引发争鸣,反方论文如下: 王乃昂,赵井东,余莺潇,于昕冉,张文佳. 2017a. 渐趋完善的第四纪冰川研究范式—记第四届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研讨会。冰川冻土,39(5):1029~1038。 王乃昂,戴霜,张律吕,余莺潇,于昕冉,田璐,尹丽颖. 2017b. 第四纪冰川遗迹的判别标准与方法问题—兼论蒙山巨砾堆积堤之成因。冰川冻土,39(6):1289~1297。 王乃昂,张律吕,余莺潇,于昕冉,田璐. 2019. 山东中低山丘陵古冰川遗迹质疑。地理科学,39(2):221~231。 王乃昂,于昕冉,庄立超,张文佳,郭子萍. 2020 . 蒙山“冰川遗迹”辨识中的逻辑谬误分析—以“山东蒙山冰川遗迹的类型、特征和年代”一文为例。地质论评, 66(3):555~569. ( 上线十几天,点击过两千 ) 2017年开始,围绕蒙山拦马墙巨石堆的成因问题双方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不仅在正规杂志上发表了近10篇论文,更是通过公众号等自媒体乃至“第四纪冰川研究”等微信群里一直争议不断。 王照波等强调拦马墙巨石堆为冰川搬运堆积的侧碛堤,甚至根据巨石堆宇宙成因核素测年结果等提出“全新世冰期” 的概念,即:在过去不足一万年的全新世蒙山还存在着冰川环境。 王乃昂等一直反对拦马墙巨石堆的冰川成因说,先后将其与1668年发生的郯城大地震相联系,最终则强调为泥石流堆积成因。 自从李四光先生率先发现庐山等地第四纪冰川地貌以来,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问题的争论就从未停止。这个持续近百年的争论,不仅是中国地学界关注的问题,也是大众感兴趣的问题。 作为王乃昂等(2020)最新论文的审稿者之一,本人认为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地貌问题往往出在野外地质现象认知这关键的第一步,第一步错了,后面的理论解释全错。所以,我在审阅地学研究论文的时候更加关注其论文的实际材料,至于后面高大上的“理论”倒不必纠结。在审稿过程中,我阅读了双方已经发表的所有论文,也对论文涉及的内容详尽地核实。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审稿意见(见下面段落): ========================================================== 吕洪波评语: 王乃昂等的稿件《蒙山冰川论逻辑谬误分析》一文,是对王照波等(2019)《山东蒙山冰川遗迹的类型、特征和年代——答王乃昂教授、李吉均院士质疑》一文的答复和评述,如果能够将王照波的质疑解释清楚,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对方的不当,最终回到蒙山拦马墙巨石堆的成因上并给出清晰的论证,将是一篇不错的学术探讨文。 然而,本文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第一、 本文没有正面回答王照波《年代》一文的几个质疑点,而是直接找文中的“逻辑错误”。这偏离了双方学术争论的主线,势必演变成相互指责的“罗生门”而没完没了。我们简单罗列一下两方关于蒙山第四纪冰川的相关文章以便梳理出争论的脉络: 2017年,王照波等在地质论评第63卷第1期上发表了《山东蒙山第四纪冰川组合遗迹的发现及初步研究》; 2017年,王乃昂等在冰川冻土 39 卷第 6 期上发表了《第四纪冰川遗迹的判别标准与方法问题——兼论蒙山巨砾堆积堤之成因》一文对王照波论文进行了质疑。 2019年,王照波等在地质论评第 65 卷第 3 期上发表了《山东蒙山冰川遗迹的类型、特征和年代——答王乃昂教授、李吉均院士质疑》。 2019年,王乃昂等在地理科学第 39 卷第 2 期上发表了《山东中低山丘陵古冰川遗迹质疑》一文对王照波等的蒙山冰川论文进行了质疑。 前面已经先后发表了四篇论文就蒙山拦马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地质景观进行相互质疑,至今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证据,如果本文仍然聚焦于所谓的“逻辑错误”而非关键地质事实的认证,这样的争论就永远不会结束,而拦马墙巨石堆到底是什么仍无法解决。拦马墙真的很难辨别吗? 第二、 王乃昂等在《问题》一文中的图3(d)照片确实显示有一个新鲜的敲击口,在王照波《年代》一文中已经指出那是他们采样留下的痕迹。本文中作者应该清楚地回答是野外考察期间疏忽而错当作地震撞击痕,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否则读者无法理解王照波质疑文中那么明显的问题为何无法获得王乃昂等的明确答复。本文作者在这点上属于什么逻辑错误? 第三 、 王乃昂等在《问题》文中将蒙山拦马墙的成因推断成泥石流堆积成因,而且还和郯庐断裂联系起来。为何没有给出明显的证据让读者信服呢?引用那么多作者认为的泥石流特征论文,不如一张现代泥石流堆积照片有用啊!前提是要有同样特征的泥石流照片。 第四 、 本文罗列出“转移焦点”、“合成谬误”、“诉诸未知”、“伪二分法”、“预设论点”、“重新定义”、“薄弱类比”、“窃取论题”、“起源谬误”共九个逻辑错误,其中很多说法非常不当,相当于换了多个说法讨论一个问题,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这也是本文冗长难读的原因之一。看看作者在九个不同标题下各段讨论的问题: (此处关于原来九个逻辑错误的评审意见因与本博文关系不大,详情已经删减,吕洪波标注:2020.06.01) 可见,本来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拦马墙的成因,但本文却避开蒙山拦马墙的基本成因认知判别,将读者视线引导到逻辑学的繁文缛节之中。这样的讨论不利于提高地学同行的基本功和判别力,更不会对蒙山拦马墙的成因给出清晰的认识。这样的争论即使再继续发表十篇二十篇论文或者争论二十年都不会有结果,同时也会误导地学领域学术争鸣的风向,不利于求真求实。 第五、 有些术语不能混用。如: “ 混杂堆积 ” 在地质学中特指板块俯冲拼合带的混杂岩,具有大地构造属性,英文词汇对应于 melange 。崔之久教授的专著用了“混杂堆积”这个词,但实际上是指泥石流和冰碛物各种岩性混杂且颗粒大小悬殊的混积物,对应于英文词汇 diamicton 。建议作者使用“混积物”,避免使用“混杂堆积”一词。 第六、 关于颤痕的讨论部分,作者没有将 R 面讨论的来龙去脉说清楚。事实上,吕洪波等( 2012 )在地质学报上发表了《山东鲁山混合岩表面发现第四纪冰川剥蚀的直接证据 — 颤痕》一文中首次用 R 面进行了构造地质学理论分析,认为颤痕本质上就是一系列 R 面。本文作者不是 R 面机制的提出者,既然提及 R 面,应该诚实地引用前人的开创性成果,不管作者是否赞同前人的观点,都不影响 R 面的讨论。 第七、 本文的论述思路或者提法尽管修改稿已经进行了重新归纳,与王乃昂等( 2017 , 2019 )两篇论文中的思路似乎一样,并未见明显的创新,只是换一种叙述次序和组合罢了,但本文因归纳了九个逻辑错误,致使全文更加冗长。 综上所述,审稿人认为:本文应该回归到回应王照波论文质疑的几个关键问题上来: 第一、 论证兰溪谷谷壁上的擦痕为何不是冰川擦痕,应该是什么擦痕(本文已经做了部分工作值得肯定)。 第二、 大家都知道,中国多地现代泥石流频繁发生,有很多泥石流堆积的实例。既然作者认为拦马墙巨石堆不是冰碛堤而是泥石流堆积的产物,为何不找几处典型的泥石流堆积实例照片放上来进行对比呢?如果现代泥石流堆积的实例与拦马墙具有一致性特征,读者一下子明白拦马墙就是全新世泥石流堆积。这不更加简单明了吗?没有关键现象对比,用再多的引文都无法证明蒙山拦马墙是泥石流堆积,因为引文本身也可能有认识偏颇,可信度并不高。 第三、 既然谈论拦马墙巨砾表面颤痕或者刻痕的成因,作者应该解释其成因方式,用以代替王照波论文中的冰川成因解释。并补充关于 R 面来源的相关文献。 第四、 减少繁文缛节的 “ 逻辑 ” 讨论,直接阐述清楚关键问题(拦马墙砾石堆的成因,兰溪谷擦痕成因)。应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不是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第五、 修订学术词汇,使其更加规范化(如:混杂堆积)。 第六、 对于王照波《年代》一文中的关于撞击痕是 “ 采样 ” 敲击口这样的问题没有必要回避,因为工作中疏忽是常有的事情,实事求是地加以说明或者给出证据予以否认都可以。 其他问题,参照编辑部要求修改。 综上所述,审稿人认为: 如果作者补充泥石流典型照片并对上述问题进行修订,修订后由主编核实,可以在地质论评上发表。 如果作者坚持九个 “ 逻辑错误 ” 分析,这样的内容不适合在《地质论评》上刊登,应该改投类似于 “ 自然辩证法 ” 类的刊物。当然,如果《地质论评》主编认为仍有刊登意义,则另当别论。 =============================== 吕洪波等(2012)年关于山东鲁山颤痕的论文已经在科学网上作过介绍,再简介如下: 吕洪波科学网博文:看第四纪冰川在山东鲁山南坡刮过的颤痕(科普图片) 网址链接: http :// blog.sciencenet.cn/blog-39040-547672.html 吕洪波 ,徐兴永,易亮,李萍, 2012. 山东鲁山混合岩表面发现第四纪冰川剥蚀的直接证据 — 颤痕。地质学报, 86 ( 3 ): 514—521 。 王乃昂等(2020 )的论文给人的感觉如同法官站在制高点批判他人,这样的风格实际上不利于学术交流;我估计作者的论文可能还是经过大修后发表,毕竟前两位审稿人建议“修改后发表”。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在正式发表的论文中,作者除了将九个逻辑命题减少为六个外,对我提及的关键问题并未修订。其中最关键的是颤痕的 R 面解释问题,我在 2012 年发表那篇鲁山颤痕的论文时,没有发现国外从构造地质学角度讨论颤痕破裂面问题的论文。审稿过程中我又上网查阅文献,还是没发现用 R 面讨论颤痕的论文。王乃昂等( 2020 )在修改稿中不仅没有引用我的论文,而且仍然坚持他列出英文参考文献( Glasser and Bennett,2004 )。难道我漏看国外文献了?我找别人帮助下载了这篇论文: Glasser, N.R., and Bennett, M.R. 2004. Glacial erosional landforms: origins and significance for palaeoglaciology. Progress in Physical Geography, 28 (1): 43—75. 通篇仔细阅读后发现:没有一处讨论 R 面的描述!!! 王乃昂等(2020)论文中所引文献第52页部分截图如下: 王乃昂等(2020)在最新论文中没有回答前人的质疑,如: 我觉得有些小问题没有修订也就算了,而最应该修订的是关于颤痕的R剪切面成因解释机制部分。作者不应该忽视原创者的论文(吕洪波等,2012),特别是在审稿人明确指出的情况下,仍用一篇根本不相关的外文作为参考文献。 王乃昂等(2020 ,第 564 页右列)写到: 研究表明 , 颤痕主要由冰川周期性运动拉拽砾石产生的剪应力、张应力而形成 , 即 R 剪切破裂、 T 拉伸破裂 , 其尺度大小与冰川厚度呈线性相关 ( Glasser and Bennett,2004) 。 Glasser, N. F., Bennett, M. R. 2004. Glacial erosional landforms: origins and significance for palaeoglaciology. Progress in Physical Geography, 28 (1): 43 ~ 75. 详细阅读所列参考文献,根本没有发现讨论颤痕与 R 剪切面关系的内容。 我有下述疑问请求作者解答: 一、这篇论文仅在第52 页出现四次“颤痕( chattermarks ) ”这个词汇,而且从未讨论其形成机理,更未涉及 R 剪切面等,王乃昂教授为何将其列为参考文献?这是真引文还是假引文?喜欢讨论范式和逻辑的王老师:什么范式和逻辑允许这样引文? 二、在审稿人明确指出颤痕的 R 面机制解是吕洪波等( 2012 )率先在国内提出的,为何王乃昂教授在论文中用 R 面解释颤痕形成机理时,不引用首次提出 R 面解释的论文? 三、我就该问题询问编辑部,获得转述说“吕洪波的说法是错的”。即使是错的,也应引用吧?也应该指出其错在哪里吧? 四、在论文中讨论某重要问题,为了给自己找出理论依据,随便放上一篇英文参考文献搪塞读者,是欺负读者不懂英文吗? 五、作者是否有这样引文的习惯?请检查一下以前发的相关论文。如果国内地学界很多青年学者和学生都模仿这样的做法,后果不堪设想! 六、这样的论文写作方式是否在其他学科中存在?是否会被年轻人效仿?如果这样继续下去,中文杂志的质量如何保证?国内地学一线不懂英语的读者会获得什么样的知识? 七、如果我不是研究颤痕 R剪切面原创作者,如果我作为审稿人不是如此花费大量精力深入阅读作者引文的外文文献,这样的问题能发现吗? 请科学网同仁提出自己的看法! 吕洪波 2020.06.01
个人分类: 地学探讨|10750 次阅读|17 个评论
提高论文被引次数的窍门!帮你打造“爆款”论文
热度 2 Charlesworth 2020-1-3 16:49
作者:查尔斯沃思作者服务 翻译:查尔斯沃思中国办公室 我们之所以撰写论文,以学术研究人员的身份投稿,期望在同行评审期刊上发表,一是为了所在领域的知识进步,二是为了我们自身的职业发展。但老实说,对你而言,这两种动机哪个最重要? 这两个原因皆是发表学术研究的基本动机。我们都希望同行们能阅读我们的作品,特别是在他们的论文中引用。一篇论文如果没人阅读、下载或引用,就没有必要被撰写出来、发表在国际领先期刊上了。最大限度增加已发表作品的被引次数对声誉、职业和在该领域的地位至关重要。本期我们邀请查尔斯沃思英国编辑团队资深成员告诉大家一些实用的技巧,帮助大家提高论文阅读及引用次数。 为什么增加被引次数很重要? 我们希望其他作者引用我们的论文有四个原因: 吸引关注; 证明研究的实际意义; 为了个人职业发展,提升H指数; 为所在领域做出持久的贡献。 从根本上说,学术研究应有助于所在领域的讨论。而要引发讨论,论文被阅读和引用就显得很重要了。如果没人引用论文,你为什么要发表?论文得以在领先期刊上发表的确让人欣喜,但没人工作、研究和写作只为获得这种快感。 有人读才是关键。 引文索引号能说明你论文的被阅情况,对职业成功至关重要。 众所周知,晋升评估、任期和拨款申请都与论文被引次数挂钩(至少英国是这样的);要证明你的研究具有“学术影响力”时,也会将被引次数作为参考。要了解自己为谁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谁在论文里使用了我们研究成果,你也需要先知道所在领域里的谁阅读和引用了你的论文。 这是衡量你的影响力的另一种方法:“x和y分别在他们的研究中使用了我于2018年发表的论文,发表于x和y杂志。”你或许还能从自己论文的被引历史中获得新想法。 你可能从未想过,你的论文还能被你的同行、甚至是另一个领域的学者这样使用。另外,比起发篇新文章,被引用这件事发生的概率可要高多了。 因此,这是维持学术自信的一种好方法,换句话说就是“自我鼓励”。当你发现其他人曾查看和阅读过你的论文,认为你的成果是重要的,于是使用它、引用它,将其作为自己手上一个研究的基础,你定会感到备受鼓舞。 请记住,现在,资助机构、高等院校和政府日益注重学术研究的“影响力”,要求我们这些学术研究人员证明自己工作的作用。 举例来说,当政府机构资助研究时,它会特别注意研究的“影响力”。那么,你要如何证明你的工作“具有影响力”呢?要证明,你需要在研究项目开始时就做好准备,否则就会非常艰难。虽然很概念化,但是一项研究的影响力从项目开始就启程了。 你与他人的研究有什么不同? 此处的“他人”可以是指任何人。可以是其他研究人员,或是更宽泛群体的成员。显然,要衡量和证明你的研究成果的学术影响,参考引用次数一个关键。 如何确保他人引用你的论文? 这些小窍门或许能帮到你!你可以在撰写论文时思考这些小窍门,以增加被其他研究人员引用的次数。 01 用特定方式写作 在你自己的出版物中全面而仔细地引用他人的论文,尤其是你所在领域里的高产同行和很可能会引用回你的人。引用所在领域的历史文献很重要,每篇论文都需要这些文献来说明背景,以证明这个问题值得探讨。但是, 你仍应尽可能引用最新的文献和在所在领域被广泛使用的关键性论文。 02 “关键词”非常重要 尽管大部分人都不怎么在关键词上花时间,但它们是提高论文曝光率的关键。要确定关键词,你 可以先基于研究主题,确定2至5个可用的。 然后,把其中是所在领域常用搜索词的作为首个关键词。 在无法确定准确合适的关键词时,你可以借助一些工具,例如参考所在研究领域的热门论文。但是, 最热门的关键词并不总意味着最佳。当大量文章使用同一个热门关键词时,它的效果便下降了。 这时,一个没那么热门但是更合适且相关的关键词能带来更多的搜索和访问量。 03 与他人合作 研究表明,高被引论文往往至少有五位作者。 在学术界,随着职业发展,与人合写和发表论文是很自然的。但也请记得,他们的人际关系也会影响你们的最终成果。 当你独立撰写论文时,该论文的阅读和引用可能仅局限于你的学术网络中的其他人。但是, 如果你与其他四位同行一起发表论文,那么访问该作品的人数可能会是原来的四倍。 论文出版后,请记得发送一份给你所在领域国际上的其他重要人物。这时,你可以利用你在会议、线上以及在发表过程中结交到的关系和同行,像是在编辑工作或同行评审时认识的人。 04 拥有属于自己或团队的网站 你可以将所有论文的预印本放在网上,展示最新的出版物列表和研究计划报告。 如果有人的搜索内容与你的研究相关,你优秀的在线展示可以让人更容易发现你的论文。 但是,只有内容详实的网站才能达到这个目的,而这样的好网站又无法在短短几年间建成。因此,最好尽早开始,在职业生涯的开端便做好准备。 05 利用好媒体平台 传播自己的文章还有一个方法,就是自己动笔、撰写相关文章,在博客等社交平台上发布,以增加引用次数。 这种方法还可以帮助更广泛的受众更好地了解你的研究,从而增加其他人使用和引用你的论文的机会。 你还可以在人气更高的博客上写一篇有关你的研究的客座文章,以进一步提高引用量、优化你的论文在搜索引擎中的排序。 这种传播方法还有助于扩大作品的传播范围,让意想不到的领域和受众对你的研究产生兴趣。 别做一个只会袖手旁观的“典型”学者 许多学者认为,研究、撰写和发表论文就足够了。如果人们对阅读和引用自己的作品感兴趣,那么他们自己会找来用。但现在,学者们要做的可要多得多了。人们的注意力稍纵即逝,了解已发表的作品时又如蜻蜓点水。因此, 很有必要将你的成果和出版物摆在人们面前。宣传你的作品、展示你的出版物,你的职业生涯将有机会得到极大的改善。 自我宣传、传阅作品和建立人际关系网都是增加引用量的关键。 Be proactive 主动出击! ——END—— 祝贺查尔斯沃思中国二十周年快乐! 论文语言润色 | 学术翻译 | 其他发表支持服务 | 英国编辑团队介绍
5028 次阅读|6 个评论
我们要不要避免引用坏人的论文
热度 14 SoSoliton 2018-11-26 09:50
一个学者的学问做得不错,论著颇丰,但后来变成或被发现原来是一个道德品质上的坏人(bad people),例如是个顽固不化的性骚扰者或性别歧视者,其他学者还要不要引用他或她的论著? 在学术界,特别是在哲学领域,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应该对坏人的论著说不。例如,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语言哲学家Jennifer Saul建议,最好的策略是避免传授或讨论坏人的论著;圣母大学哲学家James Sterba也宣称不会将某个坏人的研究纳入研究生课程:“他是个负面形象,我们不需要他。也许如果他是爱因斯坦,我们就不得不引用他,但他不是。” 然而,即使学者们有心避免引用坏人的论著,他们也未必能做得到。总体上,坏人的学术地位越高或学术影响力越大,你越难不引用他。特别是,如果某个坏人真如Sterba所言是个爱因斯坦级别的人物,那么你想避免引用他的论著基本不可能。 例如,被誉为“DNA之父”的沃森(James Watson),他因和克里克(Francis Crick)发现DNA双螺旋结构而获得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多年来,沃森一直受到尊敬。后来,在2007年,他公开反对所有种族都有相同智力水平的观点,认为黑人不如白人聪明。虽然沃森现在被称为臭名昭著的性别歧视者和种族主义者,但学者们无法停止引用或提及他,因为,DNA! 即使某个坏人的学术地位或影响力远不及沃森这样的人物,如果他有一些与你目前的研究工作密切相关的先期研究,你想避免引用他也不容易。最近,华盛顿大学媒体和公共事务副教授Nikki Usher在给一家学术期刊的投稿中故意避免引用一个坏人的论文,得到的审稿意见是“大改并重投”,具体要求相当于“引用这家伙,并特别注意他的贡献”(Cite this guy, and pay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his contributions)。这个坏人是位性别歧视的男性教授,因贬低其领域女性的工作而臭名昭著。在Usher看来,一个顽固不化的性别歧视者不太可能引用女性学者的论文,而你如果引用他的论文,就提升了他的学术声誉,进一步助长了他的嚣张气焰。 按常规,Usher如果不按审稿意见引用那个坏人的论文,她的论文就很难被接受并发表。她的一个朋友提出一个解决办法:先按审稿意见修改,这样,当审稿人看到修改稿已经照他们的意见修改并增加引用了要求的文献时,就会作出录用决定;然后,在最后出版之前拿到校对稿时,再偷偷把增加引用的文献删掉。这种“暗度陈仓”的办法原则上行不通,即使最终得逞,是否正确也值得商榷。 我们究竟要不要避免引用坏人的论著? 如果依“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思路,那么答案是否定的。芝加哥大学法学教授Brian Leiter认为:只要你想在你的学科中为学术做出贡献,就应该引用那些相关的文献,不管那些文献的作者是否有不当行为,否则,你不是在做学术,而是在做别的事情。 引用文献在学术研究中只有两个目的:一是承认前人对你的工作所依赖的知识的贡献;二是用另一位学者的工作建立你的研究所依赖的一些其它观点的可靠性或真实性。Leiter指出,每种情况的引用都有其目的——确保所涉及的学科的完整性。由于一位学者的不当行为(无论他是性别或种族歧视分子还是性骚扰者)而不引用其工作,就背叛了整个学术事业,也破坏了大学存在和保护学术自由的正当性—— 根据洪堡的理念,大学应该是“知识的总和”,完全以知识及学术为最终的目的,而且学术自由。 此外,从严格的学术伦理上讲,故意回避必须引用的文献,也是一种不同程度上的学术失范行为,尽管这种行为不如剽窃或伪造数据那么严重。尽管坏人的不良行为理应得到惩罚,但通过不引用其学术贡献来抵制他的非学术上的不良行为,反过来又可能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学术不端者。 总之,如果我们的研究有关或有赖于某个坏人或我们不喜欢的人的学术贡献,而我们又要做严谨的学术,那么我们不能,也不应该,通过改变引用策略来惩罚这个家伙的非学术上的不良行为。学者们在发表论文时引用坏人的论文,不表示学者们支持坏人干坏事,恰恰表示学者们坚守学术本位。 (凑于长沙-广州-长沙高铁)
个人分类: 无所事事|12364 次阅读|23 个评论
汤森路透公布2016年全球引用最高的作者名单
热度 5 waterlilyqd 2016-10-19 15:26
汤森路透于昨日公布了 2016 年全球引用次数最多的文章的作者名单(人员已确定,机构名称将在 10 月 31 号最后确定)。根据汤森路透的新闻中的报道, 2016 年被引频次最高的研究人员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全球最有影响的科学大脑。 由于没有看到关于这个名单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因此,不清楚是按作者年度发文量的总和计算的还是按单篇计算的,从名单中看到同一个人出现两次,估计是按单篇文章来计算的。错误之处,欢迎大家指出。 从发布的名单中的人员和机构来看,这些高被引论文涉及了临床医学、精神病学、生理学、化学、物理学、空间科学、生态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其中,化学有两篇,临床医学两篇。 从发布的名单的国别来看,除一篇是非英语国家奥地利学者,另一篇为德国学者以外,其余的全是英语国家的学者,而且主要集中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三国,其中,美国占 6 席,而且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的 A . Paul Alivisatos 有两篇分属物理学和化学两个学科领域的文章,让人不得不惊奇,有兴趣的可能去再做一些深入的分析,看看能否揭开高被引论文的神奇谜底。 写这篇博文的目的除了想解读一下汤森路透发布的高引作者消息以外,还想说一下关于论文引用这个话题。高引论文 TOP10的 结果是基于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所收录的文献的引用,非英语国家特别是像中国这样一个以中文作为主要发表形式的国家,在统计Web of Science中论文的引用结果时,是没有办法统计到学者们在非英语期刊或者非 SCI 收录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的引用次数,使得非英语国家的学者发表的论文的被引频次打了较大的折扣。 姓名 学科分类 第一机构 第二机构 A . Reimer Space Science 空间科学 Univ Innsbruck, Austria A . Harvey Millar Plant Animal Science 植物与动物科学 Univ Western Australia, Australia A . John Rush Psychiatry/Psychology 精神病学 / 心理学 Univ Texas SW Med Ctr Dallas, USA A . John Camm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 St Georges Univ London, UK A . Keith Dunker Biology Biochemistry 生物学及生物化学 Indiana Univ, USA A . Michael Lincoff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 Cleveland Clin Fdn, USA A . Paul Alivisatos Physics 物理学 Univ Calif Berkeley, USA Lawrence Berkeley Natl Lab, USA A . Paul Alivisatos Chemistry 化学 Univ Calif Berkeley, USA Lawrence Berkeley Natl Lab, USA A Stephen K . Hashmi Chemistry 化学 Ruprecht Karl Univ Heidelberg, Germany King Abdulaziz Univ, Saudi Arabia A. Townsend Peterson Environment/Ecology 环境 / 生态 Univ Kansas, USA
个人分类: 科技杂谈|2718 次阅读|5 个评论
如何让人关注、分享你的文章
热度 6 WileyChina 2016-7-15 14:34
假设你的文章被一本期刊录用了,那么你现在是不是就可以坐等文章发表、阅读和引用了呢?No!你只需要再付出一点点努力,就会对文章的成功传播产生巨大影响。 为什么我应该公开宣传我的文章? 公开宣传会 增加文章被下载的次数 ,而下载是引用的必要条件,尽管 下载次数和被引次数的相关程度 不那么完美。 由于 每年发表的文章超过百万篇 ,所以即使用最好的搜索工具,也不能保证你的目标读者就会发现你的文章。 然而,也许有人会因为你公开宣传自己的文章就认为你是一个厚脸皮的自我吹嘘者,“比起宣传推广文章,难道不应该把时间花在科研上面吗?”这真是一个非常过时的观点啊!你的团队和资助者在学术研究中投入了很多资源,而公开宣传你的科研成果正是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的最佳方式呀!不这样做才是一种浪费呢! 下面介绍的这些工具都是免费的——唯一的代价是你花的时间。 我应该什么时候宣传我的文章? 有些期刊不允许你在文章发表之前谈论文章的内容(这种规定称作 Ingelfingerrule ),由此保证文章在发表时是“新鲜出炉的”,其中观点也是最新的。但是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在社交媒体时代,阻止作者谈论他们的作品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如果提前为你的文章造势,就能够建立读者的兴趣,吊足他们的胃口。这样,当文章最终发表的时刻来临,就会有很多人立即讨论起这篇文章来。 一个不错的宣传时机是:当你要上传预印本到 arXiv 、 BioRxiv 或 PeerJPreprints 等服务平台的时候。在向期刊投稿之前,你在预印本服务器上收到的任何评论都可以用来完善文章。这样你的文章有可能甚至在正式发表之前就被引用了! 在这个 维基百科词条 里,你可以检查你想投稿的期刊是否允许发表预印过的文章。你也应该了解有关前期宣传的作者指南。 我可以如何宣传文章? 首先你可以做几件非常简单的事情: l 把文章添加到你实验室网站的出版物列表中; l 告诉你的朋友和同事; l 给同领域的关键人物发一封简短的邮件,告诉他们你的文章已经发表了,并附上全文链接; l 把文章添加到你的领英(LinkedIn)个人资料里。 关于个人资料 除了领英,还有很多对你宣传文章有帮助的在线个人资料页面。最重要的当属你的ORCID iD,这是一种为研究者免费提供的唯一身份识别码。这个身份识别码是把你和其他重名的研究者区别开来的绝佳方式。由于拼写错误、格式各异、名字变换等因素,同一作者在不同的出版物中的署名可能不同,ORCID iD也能把你署名不同的出版作品联系起来。 并且,你的ORCID iD包括一个罗列你所有出版作品的档案。你可以确保正确的出版作品署着你的名字,也可以向这个列表添加没有被自动找到的你的任何其他作品。 有了ORCID iD账号,你也就有了一个 ImpactStory 个人档案。ImpactStory为你所有的文章提供数据,例如有多少人下载了或转发了你的文章。这是一个检测文章传播程度的有效方式,有些数据也可以从发表文章的期刊页得到。 博文编写 一些研究者定期撰写关于他们科研及相关议题的博客文章。这意味着当他们发表一篇新文章时,他们已经积攒了一些为相关博文所吸引的读者。这类博文可以是讲述科研背后的故事的,也可以是关于研究过程中的人文观察,还可以是完成过程中的一些曲折经历。 为什么不为你自己写写博文呢?你可以用它来练习写作技巧并聊聊你的工作。 如果你不想自己写博文,还可以找其他的博客帮你宣传。在你的领域内寻找“博主”,然后问他们能否编写关于你文章的博文。你应该在文章发表前提前给他们发送一篇副本,从而给他们充足的时间编写相关博文,并回答他们提出的相关问题。 社交媒体 让你的文章在公众曝光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使用社交媒体。推特(Twitter)是学术界使用最广的社交工具,但是 其他的网站 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前面提到的LinkedIn、ResearchGate、Academia.edu,加上Facebook、Mendeley、Reddit以及出版商的专门网站)。你可以选择任意让你觉得舒服的平台,不必使用所有的这些网站。不过,了解你不熟悉的网站是值得的,因为它们可能操作很简易,又能帮助增强你文章的影响力。 推特是一个很棒的工具,保证你接收感兴趣领域的最新资讯,包括学术研究领域。当你不能亲自出席某个会议的时候,你也可以通过推特实时关注会议进展。任何一条推文都能被传播(转发分享),因此你能影响的不仅仅是你的关注者。 使用推特确实 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 。我的建议是提前几个月设置一个账号,给自己时间学习如何使用这个网站。选一个少于10位字符组成的用户名,最好包括你姓名的一部分以及与你的研究相关的内容。一开始不需要发任何推文;从关注其他用户开始。然后逐步开始转发一些你感兴趣的推文,并参与对话。你会收到一些人的关注,这些关注者在你需要他们的时候也会一直在那儿。 在文章发表的那一天,发送一条推文通知所有关注你的人:你的文章可以在网上找到,然后附上全文超链接(如果不是开放获取类文章可以附上摘要)。另外,看看期刊的官方推特账号有没有发送相关推文,如果有就一定要转发。 作者: Anna Sharman 原文链接: https://hub.wiley.com/community/exchanges/discover/blog/2016/06/29/how-to-get-your-paper-noticed-and-shared?referrer=exchanges 小编友情提示:为保证文章原作者的权益,我们没有对社交媒体这部分内容进行修改。虽然一些国外社交媒体在我国用不了的,但是我们可以用微博、微信这些本土更为流行的工具呀,道理是一样的!
个人分类: 文章推广|7954 次阅读|5 个评论
完全仰仗量化评价将毁掉中国的科学事业
热度 19 Bobby 2013-5-17 19:48
期刊影响因子、论文引用数等数量化指标只能作为辅助指标来评价科学家。期刊影响因子、论文引用数等数量化指标高,可能说明你的研究领先,也可能说明你的研究处于热门,或者你研究的课题或方向重要。但反过来讲,期刊影响因子、论文引用数等数量化指标低,也不能就说明你的研究不领先或者不重要。 鉴于不同学科方向在期刊影响因子及论文引用上区别较大,这种数量指标进行跨学科衡量是没有意义的。理论或基础科学的期刊影响因子及论文引用等数量指标通常比应用方向的要高。医学和生物学要比数学、哲学等学科的期刊影响因子和论文引用要高。此外,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研究基本的实验与分析手段、方法的文章引用率都较高,例如那篇 世界上被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 。说到底,即便是同一个学科或同一个方向,也不能说期刊影响因子及论文引用最高的水平就最高。因为研究水平的高低、是否为重大突破及研究成果的重要性仍然无法完全数量化。期刊影响因子、论文引用数等数量化指标只能作为外在的工具性或辅助指标来评价科学家,完全信赖这一套量化评价体系将毁掉中国的科学事业。 有人说中国人人心不古,人情社会面子思想严重,用同行评议达不到公正科学的评价目的。但也不能因此就将科学评价全交给量化评价体系。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6473 次阅读|42 个评论
Wiley论文被引次数排名Top5--材料与化学类(2012年)
WileyChina 2012-11-30 18:35
我们将2012年1月至11月间前发表在 Wiley材料与化学类期刊 上的论文,按照ISI被引频次排名,结果如下: 1. Nano-photocatalyticMaterials:PossibilitiesandChallenges 作者: Tong,Hua;Ouyang,Shuxin;Bi,Yingpu;Umezawa,Naoto;Oshikiri,Mitsutake;Ye,Jinhua 所属期刊: ADVANCEDMATERIALS ISI被引频次: 47 原文地址: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1102752/abstract 摘要: Semiconductorphotocatalysishasreceivedmuchattentionasapotentialsolutiontotheworldwideenergyshortageandforcounteractingenvironmentaldegradation.Thisarticlereviewsstate-of-the-artresearchactivitiesinthefield,focusingonthe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possibilitiesofferedbyphotocatalyticmaterials.Webeginwithasurveyofeffortstoexploresuitablematerialsandtooptimizetheirenergybandconfigurationsforspecificapplications.Wethenexaminethedesignandfabricationofadvancedphotocatalyticmaterialsintheframeworkofnanotechnology.Manyofthemostrecentadvancesinphotocatalysishavebeenrealizedbyselectivecontrolofthemorphologyofnanomaterialsorbyutilizingthecollectivepropertiesofnano-assemblysystems.Finally,wediscussthecurrenttheoreticalunderstandingofkeyaspectsofphotocatalyticmaterials.Thisreviewalsohighlightscrucialissuesthatshouldbeaddressedinfutureresearchactivities. 2. MechanicalControlofNanomaterialsandNanosystems 作者: Ariga,Katsuhiko;Mori,Taizo;Hill,JonathanP. 所属期刊: ADVANCEDMATERIALS ISI被引频次: 41 原文地址: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1102617/abstract 摘要: Insituationsofpoweroutageorshortage,suchasperiodsjustfollowingaseismicdisaster,theonlyreliablepowersourceavailableisthemostfundamentalofforcesi.e.,manualmechanicalstimuli.Althoughtherearemanymacroscopicmechanicaltools,mechanicalcontrolofnanomaterialsandnanosystemshasnotbeenaneasysubjecttodevelopevenbyusingadvancednanotechnologicalconcepts.However,thischallengehasnowbecomeahottopicandmanynewideasandstrategieshavebeenproposedrecently.Thisreportsummarizesrecentresearchexamplesofmechanicalcontrolofnanomaterialsandnanosystems.Creationofmacroscopicmechanicaloutputsbyefficientaccumulationofmolecular-levelphenomenaisfirstbrieflyintroduced.Wewillthenintroducethemainsubject:controlofmolecularsystemsbymacroscopicmechanicalstimuli.Theresearchdescribediscategorizedaccordingtotherespectiveareasofmechanicalcontrolofmolecularstructure,molecularorientation,molecularinteractionincludingcleavageandhealing,andbiologicalandmicron-levelphenomena.Finally,wewillintroducetwomoreadvancedapproaches,namely,mechanicalstrategiesformicrodevicefabricationandmechanicalcontrolofmolecularmachines.Asmechanicalforcesaremuchmorereliableandwidelyapplicablethanotherstimuli,webelievethatdevelopmentofmechanicallyresponsivenanomaterialsandnanosystemswillmakeasignificantcontributiontofundamentalimprovementsinourlifestylesandhelptomaintainandstabilizeoursociety. 3. N-HeterocyclicCarbeneCatalyzedDominoReactions 作者: Grossmann,Andre;Enders,Dieter 所属期刊: ANGEWANDTECHEMIE-INTERNATIONALEDITION ISI被引频次: 30 原文地址: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1105415/abstract 摘要: Whileorganocatalyzeddominoreactionsororganocascadecatalysisdevelopedintoanimportanttoolinsyntheticchemistryduringthepastdecade,theutilityofN-heterocycliccarbenes(NHCs)ascatalystsindominoreactionshasonlyreceivedgrowingattentioninthepastthreeyears.TakingintoaccounttheuniqueactivationmodesofthesubstratesbyNHCcatalysts,itisoftendifficulttodistinguishbetweenasinglechemicaltransformationandasequentialone-pottransformation.Therefore,hereinwepresentacriticalconsiderationofdomino,cascade,andtandemcatalysisinthecaseofNHCcatalystsandhighlightrecentpublicationsinthisarea. 4. SmallMoleculeOrganicSemiconductorsontheMove:PromisesforFutureSolarEnergyTechnology 作者: Mishra,Amaresh;Baeuerle,Peter 所属期刊: ANGEWANDTECHEMIE-INTERNATIONALEDITION ISI被引频次: 30 原文地址: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1102326/abstract 摘要: Thisarticleiswrittenfromanorganicchemistspointofviewandprovidesanup-to-datereviewaboutorganicsolarcellsbasedonsmallmoleculesoroligomersasabsorbersandindetaildealswithdevicesthatincorporateplanar-heterojunctions(PHJ)andbulkheterojunctions(BHJ)betweenadonor(p-typesemiconductor)andanacceptor(n-typesemiconductor)material.Thearticlepaysparticularattentiontothedesignanddevelopmentofmolecularmaterialsandtheirperformanceincorrespondingdevices.Inrecentyears,asubstantialamountofboth,academicandindustrialresearch,hasbeendirectedtowardsorganicsolarcells,inanefforttodevelopnewmaterialsandtoimprovetheirtunability,processability,powerconversionefficiency,andstability.Ontheeveofcommercializationoforganicsolarcells,thisreviewprovidesanoverviewoverefficienciesattainedwithsmallmolecules/oligomersinOSCsandreflectsmaterialsanddeviceconceptsdevelopedoverthelastdecade.Approachestoenhancingtheefficiencyoforganicsolarcellsareanalyzed. 5. TheORCAprogramsystem 作者: Neese,Frank 所属期刊: WILEYINTERDISCIPLINARYREVIEWS-COMPUTATIONALMOLECULARSCIENCE ISI被引频次: 28 原文地址: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wcms.81/abstract 摘要: ORCAisageneral-purposequantumchemistryprogrampackagethatfeaturesvirtuallyallmodernelectronicstructuremethods(densityfunctionaltheory,many-bodyperturbationandcoupledclustertheories,andmultireferenceandsemiempiricalmethods).Itisdesignedwiththeaimofgenerality,extendibility,efficiency,anduserfriendliness.Itsmainfieldofapplicationislargermolecules,transitionmetalcomplexes,andtheirspectroscopicproperties.ORCAusesstandardGaussianbasisfunctionsandisfullyparallelized.Thearticleprovidesanoverviewofitscurrentpossibilitiesanddocumentsitsefficiency.
个人分类: Physical Science|5524 次阅读|0 个评论
来自《Scripta Mater.》的贺信
热度 9 jianxu 2012-7-9 16:01
近日,收到 Elsevier 出版社的来函,祝贺本研究组 2007 年发表在 《 Scripta Materialia 》上的论文 “ Critical size and strength of the best bulk metallic glass former in the Mg-Cu-Gd ternary system ” 入围《 Scripta Materialia 》 2007-2012 五年内 发表的论文中,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前 20 篇。 这项工作由本团队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马恩教授的团队合作完成,发表在 Scripta Mater . 56 (2007) p. 161 。 目前,此文被业内同行引用 82 次。 这篇文章受到比较多的关注,可能是在以下几方面颇有原创性: (1) 在 Mg-Cu-Gd 三元合金系中,发现了具有高玻璃形成能力的合金成分: Mg 61 Cu 28 Gd 11 。该合金在铜模浇铸条件下,形成块体金属玻璃( BMG )棒材的临界直径可达到 12 毫米 。这在三元合金系中是比较少见的。另外,此前的研究大都沿用日本人的成分配比 Mg 65 Cu 25 RE 10 ( RE 为稀土元素)。 (2) 初步发现并报道了 Mg 基 BMG 压缩断裂强度的试样尺寸效应。特别是利用聚焦粒子束( FIB )切割出直径 12 微米的圆柱试样,测量出在剪切带控制断裂的情况下 Mg 基 BMG 的本征断裂强度。 相关链接 向金属玻璃的脆性说 “No” 纪念金属玻璃发现 50 周年 写专题综述的点滴体会 金属玻璃的宏观塑性与其原子尺度结构之间的关系
个人分类: 业内科普|9352 次阅读|14 个评论
利用检索式轻松跟踪自己的SCI论文收引情况
热度 2 nowherepuppy 2012-5-8 16:30
利用检索式轻松跟踪自己的SCI论文收引情况
现在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知道论文被引情况的重要性,虽然多半有项目申请、报奖等因素,但是对于单一的看期刊影响因子而言,无疑是好的现象。 检索发表的论文,常规方法都是利用作者身份信息,如姓名、机构名、通信地址等,编辑检索式,这种方法对检索人员的经验要求比较高,容易出现误检、漏检。最头大的问题是,中国人的姓名同名太多,缩写之后更是难以区分,因此对于从事科研较久、发表论文数量较多的科研人员的论文收引情况分析,光是编写检索式都需要花很多时间。在工作中就听闻有大牛论文数量和被引次数太多,让学生做了两个星期都没弄完。 因为检索方面的难度,导致虽然科研人员普遍存在即时了解自己论文收引情况的需求,仍然多数都是在查新机构做收引证明的时候才得以了解。 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非常简单的掌握自己SCI论文收引情况,就是利用SCI的收录号。 每篇被SCI收录的出版物都有一个收录号,查找方法如下: 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里检索到需要的结果后,选择需要的结果,在页面下方的输出记录里,导出的时候选择“全记录”,保存为制表符分隔的格式(Win)。如下图: 再到Excel中导入得到的文本,其中UT字段即是收录号: 将收录号拷贝到记事本里,编辑如下形式的检索式,收录号之间以“OR”连接: UT=(000172783900007 or 000179514300007 or 000220405600004 or 000238139000001 or 000242007100005 or 000243505400012 or 000246836000004 or 000257849800001 or 000258529400005 or 000263370200104 or 000263690600010 or 000266138600009 or 000270640300016 or 000273754800007 or 000274839200002 or 000281107500010 or 000289263900009 or 000291942900006) 到Web Of Science数据库,在“高级检索里”粘贴检索式进行检索,结果显示在页面最下方“检索历史”中: 点击检索结果,进入结果列表,接下来利用Web Of Science的分析功能,点击页面右边的“创建引文报告”,就可以了解这些论文的收引详情了: 利用SCI收录号进行检索的特点是检索对象准确,有唯一性,而且方便修改,新增论文仅仅需要在检索式中加一个“OR”即可,非常适合对特定作者论文的跟踪。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个人分类: 点点滴滴都是水:经验类|12231 次阅读|3 个评论
“顶级”期刊文章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是万万不能的
热度 1 profjin 2011-12-13 17:34
“顶级”期刊文章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顶级”期刊文章是万万不能的。 如果没有在本领域内的主流期刊上洋洋洒洒地发表过长文,要想在该领域内有一足之地是很难的。一般说来,工程和计算机领域的副教授应该有20篇左右主流期刊文章,正教授应该有30篇左右。 高引用率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引用是万万不能。 在研究领域工作过十到二十年以上的(如副教授),H-index应该在10以上;工作二十年以上的(如正教授),H-index应该在20以上。 (以上陈述不一定适用国内同行。因为国内的讲师和副教授一般没有给予指导博士生及从事独立科研的条件。)
3920 次阅读|1 个评论
晒一晒自己的“零引用”论文
热度 31 jianxu 2011-5-6 20:06
发表科学论文之目的在于向世人公布自己就某一问题的研究结果。有学术价值的成果理所当然地会受到业内同行们的关注。如果有人就这一问题开展相关的工作,在不存在歧视或者利益冲突的前提下,专业的做法应该是对此项工作给予引用(哪怕是负面的),以显示对同行所做出贡献的肯定与尊重以及自己对这一问题研究进程的了解。 · · · · · · · · · · · 经检索,在 2001-2008 年这八年里,本研究组共发表论文 55 篇。到目前为止(至少已经发表了三年),其中 引用次数为零的论文共有 6 篇 ,占论文总数的 11% 。 虽然不能简单地说,“零引用”的论文一定就是垃圾论文,但其学术价值基本上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仔细分析一下这 6 篇论文的发表之处(期刊)可见:真正发表在本领域主流英文期刊上的仅占 1 篇;专门收录会议文集的英文期刊占 1 篇;其余 4 篇均发表在(质量比较好的)中文期刊上。 · 中文期刊上的论文,国际同行们看不到(看不懂),如果国内同行不加引用或者认为没有引用的必要,自然会产生零引用的结果。 · 发表于会议文集上的论文,只是一部分未成熟的结果,因后面有更加系统的补充工作后,发表在更好的期刊上,所以这篇文章可被忽略。所以,可参加国际会议,报告初步结果,但不投稿发表。以便使同行们将注意力集中于随后发表于正式期刊上的那篇文章。 · 文章虽发表在本领域主流英文期刊,但若干年后仍无任何引用,表明其学术价值接近于零。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是一种在选题上的失败,无形中浪费了资源(人力、物力、时间)。 · · · · · · · · · · · “零引用”论文的比例可作为衡量论文质量和一个团队学术水平的“晴雨表”。 产生“零引用”论文的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学生们为了凑数,达到获得学位的要求。 这很无聊,但又很无奈。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 1915 年)小布拉格( William Lawrence Bragg )曾经这样说过 : “ 我有时觉得很有必要提醒年轻的从事研究的学生们,我们不只是为了神和一帮天使的眷顾才去写论文,而是为了脆弱的人类同胞们……除非一篇论文有直接的影响,否则他们对科学的进展几乎只是无足轻重,还不如不写。 ” 科学是世界的,(论文被)引用才是硬道理。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停止生产“零引用”论文。 相关链接 学生毕业驱动的研究只能产出低端成果 “ 博导 ” 不导,谁来问责?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科研感悟|21369 次阅读|44 个评论
[转载]想让论文被引用得更多? 那就引用更多的文章
rbwxy197301 2010-9-2 11:54
想让论文被引用得更多? 那就引用更多的文章 来源: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41975.html 研究表明,如果科学家在写论文时引用了较多的参考文献,那么他们的文章也会被引用更多次。研究人员总结了《科学》杂志1901年至2000年的53894篇论文,他们发现,某篇文章 引用文献的数量,和同一篇文章的被引用次数之间有着极强的关系。美国佛罗里达大学Gainesvill分校(University of Florida in Gainesvill) 的教授Gregory Webster领导了 这项研究,他说:如果想让你的文章被引用得更多,那就引用更多的文章吧。 此外,研究还发现,引用文献数和被引数之间的关系在过去的一百年间增加了超过3倍。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研究排除了综述的影响。和原创论文相比,综述会引用更多的文献,也会被很多其它文章引用。不过Webster发现,原创论文引用文献数和被引次数之间关系的 强度,比综述更大。 Webster现在已经开始分析另一著名的科学期刊《自然》的论文。同时他也在试着和科学家们交流,看看引用数和被引数是否是因果关系。虽然仍然缺乏证据,不过Webster认为科 学家们用以牙还牙的心理来处理论文的引用文献。 不过有些学者对这项研究有不同的解读。文献计量学家Jonathan Adams认为,既然全世界的文章数越来越多,那么引用的文章也会增加,总体引用率也就随之增加了。(这里有个 小问题,文章多导致了总被引数多没问题,可是为什么能推理出引用率,也就是每篇文章的引用数多呢?) An easy way to boost a paper's citations An analysis of over 50,000 Science papers suggests that it could pay to include more references. 来源: http://www.nature.com/news/2010/100813/full/news.2010.406.html Zo Corbyn A long reference list at the end of a research paper may be the key to ensuring that it is well cited, according to an analysis of 100 years' worth of papers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Science. The research suggests that scientists who reference the work of their peers are more likely to find their own work referenced in turn, and the effect is on the rise, with a single extra reference in an article now producing, on average, a whole additional citation for the referencing paper. There is a ridiculously stro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umber of citations a paper receives and its number of references, Gregory Webster, the psychologist at the University of Florida in Gainesville who conducted the research, told Nature. If you want to get more cited, the answer could be to cite more people. Although previous research has suggested or shown a relationship, Webster says, he believes that his study is the first to investigate the phenomenon comprehensively: he has looked at different journals and a large number of articles over a long timescale. Webster has also found the effect, although to a lesser extent, in the the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and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both important journals in their fields with the results for the latter published last year1. His latest study,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Psychology of Science Technology conference in Berkeley, California, on 7 August, gathered data from the Thomson Reuters Web of Science database for all 53,894 articles and review articles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Science between 1901 and 2000. A plot of the number of references listed in each article against the number of citations it eventually received reveal that almost half of the variation in citation rates among the Science papers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number of references that they include. And contrary to what people might predict the relationship is not driven by review articles, which could be expected, on average, to be heavier on references and to garner more citations than standard papers. The study also looked at how the relationship has changed over time, finding that it had strengthened more than threefold over the 100-year period studied. By most metrics it is considered a pretty big effect, says Webster. There was a small difference with review articles but, in fact, it was in the wrong direction. On average, review articles actually showed less of a relationship than standard articles. Webster who now wants to extend the analysis to include Nature papers, as well as interview scientists about their behaviour says there is not yet enough evidence to say for sure that the relationship is causal. But he thinks that the psychology of working scientists may see them behave in an almost 'tit-for-tat' way that boosts their citation counts. Relationships based on reciprocal altruism may bloom and fade but over time they might be driving the effect, Webster says. Scientists are subject to social forces as much as anyone in any other profession. But others urge caution in interpreting the results. Jonathan Adams, a bibliometrics expert and director of research evaluation at Thomson Reuters, says that although the findings are intriguing they are not surprising. At a global level, he adds, there are increasing levels of output and therefore referencing, which would, of course, increase gross citation rates. Different subjects also have very different citation patterns and lumping them together as one doesn't tell you very much. Basic citation count must be contextualised against typical rates for the field, says Adams. Webster says it's true that he didn't look at different disciplines but that was not what he was interested in. This study is just looking at the entire pattern, says Webster, The research question I was really interested in is what do things look like in general on average in Science. He says that while he agrees that the scientific enterprise has expanded over time, it shouldn't necessarily affe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ations and references. They might both increase in tandem but this effect appears to be independent of that trend. References Webster, G. D., Jonason, P. K. Schember, T. O. Evol. Psychol. 7, 348-362 (2009).
个人分类: 信息检索|256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天之内SCI引用增加了5次
guoxiangyun 2010-5-8 23:07
最近一直在外,昨日看到Email通知,论文引用数在一天之内增加了5次. 2010/05/14 Chem. Mater. ( 2010, 22: 2790-2803 ) 文章引用2篇关于多孔碳化硅的文章 Carbon文章(2010,48: 1926)引用我们3篇关于碳树的文章:
个人分类: 科研进展|5637 次阅读|7 个评论
这种论文最好不引用
polylili 2008-12-10 18:12
读何学峰文章《影响中国科技期刊论文被引用的主要因素》有感 何学峰文章《影响中国科技期刊论文被引用的主要因素》分析了中国科技期刊论文被引用低的原因,很有有道理 ,但我更主要是论文的创新性不够,太重数量,忽略质量。大家可以查查国内著名的大家,有的一年可以发表几百篇论文,很多实验数据重复利用,一篇文章的内容分成若干篇。导师带过多的学生,又身兼数职,根本没精力指导学生,学生毕业又要求论文的指标,只好凑数,甚至找来师兄的文章改改便发了。理工科的学生不做实验,靠一台计算机编出论文,这种现在存在一定比例的学生中,教师中也不乏其人,这种论文最好不引用,引用带来巨大的灾难!
个人分类: 观点述评|4517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7: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