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百奥生物协会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百奥十年再记录
热度 2 woodenson 2011-3-30 11:49
百奥十年再记录
回到南京已经两天了,心里却仍旧澎湃着。看到现在一帮子活泼灵动、聪明上进的百奥小朋友,真的很激动,那活脱脱就是十年前的我们啊!而且,他们比我们要强,他们更改了会衫,他们制作了会徽,他们主创了会歌,或许,这就有了自己的图腾。 百奥新会徽 27日下午换届大会,见到了几个老友。如果不是十年,或许我们还不能相见。张立波,百奥创始人之一,最初的办公室主任,后来的团支部书记,专程从秦皇岛赶过来,这个心思细腻的家伙,自从03年毕业后就几乎未曾见面的我上铺的兄弟,为了百奥来了;吉顺,最初的科普部部长,现在留到中科院遗传所搞科研管理,来了;崔胜男,最初的百奥报主编,后来的办公室主任,也来了;项晶,第四届会长,我的小学妹,来了;李爽,第四届副会长,虽然之前不认识,但通过这次十年之会,也了解了她的爽朗健谈,来了……还有不少不认识的百奥人,来了,痛快!一点遗憾的是,没有见到杨乐和贾亦非,第二届和第三届会长,他们一个远在青藏忙着硕士毕业,一个远在江西鄱阳收集鸟类数据,无暇北顾。看看贾亦非的开心网留言,满是懊恼和遗憾!丁宁在广东博物馆,也时刻关心着十年,可惜路途遥远,也未能亲到!还有第一届百奥的热心会员秦梅,期待着十年的照片……细细想来,百奥人真的很多,因为一个兴趣,走到一起。 27日晚上的百奥十年联欢晚会,又见到了我的恩师李凤兰。我这一生,应该说遇到了几个极好的老师,他们改变了我的命运。其中影响最大的应该就是李老师。李老师99年是生物学院的院长,而我是一个一志愿落空二志愿不如意的落魄考生,尽管饱含了对生物的兴趣,却被分配到了北林经管学院。后来因为李老师,得以顺利转系到生物学院。虽然中间过程有些烦杂,但结果是好的,我学上了生物科学。现在想想,如果没有转系成功,或许我已经成为市场大潮中的商人。李老师已经退休几年,头发也比两年前回北京时见到的花白了许多。岁月不饶人啊!还见到了昆虫学教授李镇宇老师,李老师虽然没有教过我们,但他对百奥格外支持,曾经资助过百奥,这让我们心存感激,此外,李老师籍贯常州,而我当时的女朋友现在的爱人也是常州人,这一下子就拉近了我们的距离。看李老师年龄虽高,但身体健康,精神矍铄,真棒!还见到了赵海燕老师,当时百奥成立的主要指导老师,赵老师工作认真,积极上进,年过四十,仍旧在职攻读博士,真是不易!此外,还见到周伯玲书记、王华芳老师、任建武老师、鲍卫东老师等,很亲切。 当天下午的换届会,人来的并不太多,东配楼大报告厅可能只是半满;晚上的联欢会,就明显热闹了很多,甚至过道里都挤满了人。联欢会的节目很丰富,有小品,有诗朗诵,有歌舞,最后一个环节,是百奥十年切蛋糕,我和第十一届会长吴博,共同点燃蜡烛,为百奥祝福! 摘抄百奥对自己的十字总结:一个社团,两种身份,三分责任,四星荣耀,无数精彩,六部协作,启下乘上,八届十佳,九载坚持,十年百奥。是啊,连续八年的校十佳社团,或许就是对百奥最大的肯定。 再摘抄部分百奥人的留言: 杨乐(第二届会长):于我,她不仅是一个社团,更是一个家,一个听起来就热血澎湃的字眼,一段不可磨灭的烙印和经历,我时刻为身为百奥人而骄傲。 王斯琪(第七届会长):那些留在我记忆最深处的美好时光里,百奥将会是一缕永远不会被抹煞掉的,是最耀眼的一缕阳光。因为在那里,有我的笑与泪,有我的爱与梦,有我最纯洁的友谊,有我最闪亮的记忆。 冯思思(第九届会长):招牌不容易打响,坚持更不是容易之事,但我仍然希望并相信百奥的一些经典活动能有能力在百奥留下来、传下去。 翁冀(第十届会长):百奥对我来说,是一场盛大的华丽的梦境,即使醒来之后也将神清气爽,那些让人眼圈泛红鼻子发酸的故事,那些拍过我肩膀搂着我大哭的人们,这些将牢牢地刻在我心中。 附上几张照片,只是记录,更好的照片和视频等着在百奥的网站上见吧。 百奥换届会 百奥联欢会 切蛋糕 附: 百奥会歌歌词初稿 作词:李琳 臧森 看翩飞的绿色蝴蝶 览百态生物世界 飞过蓝天白云 奥秘由我来探寻 听自然的美丽声音 那些感动在我心 我们共同成长 迎风雨 奔向远方 飞鸟自由挥动羽翼 让你我永留在记忆 爱着恋着那可爱的你 啊 ~ 你是我的唯一 青春岁月因为有你 Never give up.I believe it 爱着恋着那可爱的你 啊 ~ 更多精彩明天里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049 次阅读|4 个评论
百奥生物协会成立十周年讲稿
热度 2 woodenson 2011-3-24 20:54
这是月初为百奥生物协会写的讲稿。作为北林百奥的主要创建者,这里饱含了我几年的心血。明天下午就回北京了,去见十年前的自己! 百奥 10 年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以及为百奥奋斗十年的各位师弟师妹, 你们好!非常非常高兴,能够回到母校林大,参加百奥成立十周年庆典。十年前,我就曾想待到多年后我再回林大,要是还能见到百奥的时候,那会是多么欣慰和幸福的事!十年后的现在,梦想照进现实!我相信,第一届百奥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或许,对于其他人,这个庆典无关轻重;但对于你我,对于关心关注百奥的人来说,十年庆典,既意味着丰硕的成果,也意味着崭新的开始。我想,此时此刻,所有在场的百奥人都会同样激动。 提到百奥,我心依旧澎湃。在场的人中,我想很少有人还知道百奥成立时的情境,十年前的老师、同学、百奥人,现在很多都已经各奔东西,今天也未能到场,所以,我愿意在此,再次诉说 10 年前的情境! 1997 年,生物学院及理科基地建立;直到 2000 年,学院及理科基地还没有自己的学生社团。这其实不奇怪,因为 79-99 三届,总共三个班,学院总人数不到 100 人。但 00 届一次就招了 6 个班, 2 个生科, 2 个生计, 2 个食品,人数众多,而社团活动匮乏。在这样的背景下,百奥生物协会成立。最初的百奥,是以当时的院学生会实践部以及校科协的实践部为班底,主要工作人员包括了我、吉顺、杨乐、刘桂君,后来又加入进来张晨、崔胜男、刘亚杰等骨干力量。从社团策划到成立,花了将近一个学期的准备。 2000 年到 2001 年,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成立前,百奥的名字是吉顺提出的;分不清协会和学会的区别,是当时的院长现在的华南农大校长陈晓阳教授给我们敲定;最初三只大雁展翅齐飞构成“生”字的会徽是肖艳青花几个昼夜苦思冥想而来;当然,也少不了院里的大力支持,李凤兰老院长联系了诸多知名学者的报告,比如成立大会当晚的郑光美院士的鸟类学讲座;动物学李镇宇和胡徳夫两位教授还专门捐助了部分社团经费等等。涉及到具体的活动,印象更为深刻, 3 月中旬的山西壶口瀑布植树、 4 月下旬的学术周、 10 月的秦皇岛鸟类环志以及登上人民日报的首届首都高校野鸭湖观鸟大赛。那段时光,忙碌、充实、紧张、兴奋! 我也忘不掉那些共同奋斗的兄弟姐妹!乐观实在的杨乐、张扬自信的张晨、稳重全面的吉顺、仗义豪爽的崔胜男、细心周到的刘桂君,他们就是当时百奥五虎上将!当然,因为百奥,也认识了一批校外同行,北京鸟王师大赵欣如教授,绿家园志愿者协会汪永晨女士等。百奥给了我结交挚友的机会! 百奥还给了我信心和基础,让我继续走在生物研究的路上!由百奥,爱上了观鸟;由观鸟,保送了动物所直博;由鸟兽研究,进入了南京大学!这一步步,都和百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想,十年之后的你们,或许也有这般感想! 离开百奥,九年;离开林大,七年;早已物是人非,但百奥依然茁壮!我希望,她一直发展,一直前进!在此,预祝十年庆典圆满成功! 李忠秋 2011-3-2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036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20: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