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开平碉楼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还乡——开平碉楼·风采中学·祖屋 (1)
热度 20 yh77 2015-3-12 01:36
父亲今年70岁了。 想想这些年来,时间似乎总是在加速从我们身边溜走。一转眼,父亲已经是古稀之年,我也如脱缰之马奔四而去。这次,我想给父亲好好过个寿。父亲不喜欢热闹和排场,也就不安排大的寿宴。父亲身体健朗,喜欢旅游,又是在寒假里,我想还是陪老人家出去旅游散心的好。 我家祖上广东台山连坑村人氏,大约在今天的台山和开平之间。父亲6岁随家迁居广州,在广州读书,考取中南矿冶学院(今天中南大学的前身),由于出身不太好,毕业后分配到贵州建设支边,一直到我工作定居广州后,才又迁回广州。幼时离家之后至今,父亲一直没有再回过台山老家。十余年前,家里的其他亲戚回去看过一次台山乡下的老屋,据说还在,但久已无人了。这次,我想陪父亲回祖屋认宗,看看他小时候生活的地方,顺便游览开平碉楼。这篇文章先介绍一下开平碉楼。 开平碉楼闻名天下,2007年列入世界遗产目录。开车路过开平附近的村落时,经常见到连绵的稻田和竹林间耸立着一座座亭亭的碉楼,四五层高,建筑风格奇特,让人很是好奇。开平是著名的侨乡。这些碉楼是一个多世纪以前开平在海外打拼的华侨将自己辛苦攒下的积蓄侨汇回乡建造的。19世纪中叶美国加州发现金矿,开始西部开发,随后加拿大也开始开发金矿和修建铁路。由于需要大量劳工,华工大量涌入北美,成为华侨。但由于美国排华的移民政策,很多华侨难以融入北美社会,只得选择将辛苦积蓄汇回故乡,在故土建房与家人同享天伦。这就是碉楼。据说碉楼极盛期有3000多座,目前尚存1833座。关于列为世界遗产的理由,开平碉楼的官网上是这样说的:这些碉楼见证了一段特殊的历史;见证了当时中外文化的交流;见证了华侨在那段时期对世界作出的贡献(这些华侨跟世界的联系对西方国家早期的资本积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世界上没有相同的历史、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不可能再产生这样的建筑形态。 1. 我们游览的是自力村碉楼群。天气挺给力,金黄的油菜花田里大小数十座碉楼错落有致。 2. 村里的水塘,平时可种荷花,也可蓄水以防火患。 3. 自力村最高大漂亮的铭石楼。 4. 很远就可以看到铭石楼特征的八角亭。 5. 碉楼的主要功能是防涝防匪。铭石楼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铁门铁床,有传闻说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兵对坚固的铁门无计可施,楼的内部得以逃过一劫。碉楼设有很多枪孔,以便还击入侵者。比如,图中顶楼两个角上的岗亭就开有两个枪眼,可以从中放枪,击退入侵者。 6. 云幻楼 。碉楼是乱世的产物,很多碉楼的命名都突显了主人对生于乱世的无奈。纵然能躲进小楼成一统,又如何能敌得过大时代下的风云变幻。 7. 那就只谈风月吧 8. 管他风云变幻,但求百世其昌 9. 这一对楼非常有趣,一个叫安庐,一个叫居安楼,但由于地基下沉,一个左倾,一个后仰,歪歪斜斜,相互依靠,矗立在田野之上,骄傲而孤单。 10. 安庐和居安楼 11. 碉楼大致分两类,一类叫楼,一类叫庐。前者更强调防御功能,后者有点像现在的别墅,虽然也坚固,但是防御匪患的功能淡化了很多,更突出居住的舒适性。 12. 球安居庐和耀光别墅 13. 碉楼是活的遗产。直到现在,很多碉楼还是私产,只不过主人已经不在此居住了,由文物部门进行统一的管理。但自力村里的居民还是过着农居生活,就在碉楼边上种地讨生活,与他处无异。 14. 春到碉楼,繁花似锦 15. 油菜花 16. 民居 17. 开平碉楼据说还保存了 1833 座,分布于开平市周围广大的乡村。远眺自力村对面的另一个村子,又可以望见大量精美的碉楼。近处是草莓田,自己摘。由于最近多雨,大降价, 10 元一斤。 待续。
8614 次阅读|40 个评论
碉楼:土匪时代的文化结晶
fqng1008 2011-3-21 16:20
义诊那天,胡主任本来打算让我们第二天去海上打渔,但我告诉他想去开平看看碉楼。广州医学院一附院的刘教授说,开平碉楼是广东省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不过他不理解:碉楼非常普通,为什么就能评上世界文化遗产?据说很多地方都想申请就是够不上条件。他的话让我更加来劲,越发想去看看碉楼能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在哪里? 从江门出发,一个小时到达塘口——广东碉楼最集中的区域。我们先去看了立园,一座旅美华侨谢维立先生历时十年(1926-1936年)建造的别墅花园,也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接着到达具有350多年历史、充满浓郁岭南特色的赤坎古镇,尤其是沿潭江而建的清一色骑楼——庞大的洋楼群,让人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繁荣。最后,我们来到自力村碉楼群,感受厚重而深沉的中国文化。 我国自古以来匪患不断, 到了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开平已成为华侨之乡,几十万人出洋到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他们省吃俭用攒下了一点血汗钱,在顽强的落叶归根、传宗接代意识促使下,张扬的回乡队伍、漂亮的房屋、华丽的服饰和令人羡慕的积蓄,在给家庭带来荣耀的同时,也带来了危险。他们从踏上家乡土地的那一刻开始,就成了土匪眼中的肥肉,“一个脚印三个贼”的民谣是鲜明的反映。有的华侨回家当天还没有从亲人重逢的喜悦中平静下来,就成了土匪的“肉票”(被绑架),紧接着倾家荡产,有的因此上吊、跳楼或神经错乱。   开平碉楼现存1833座,是融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华侨乡土建筑群体,被誉为“华侨文化的典范之作”、“令人震撼的建筑文艺长廊”。其建筑风格既有中国传统的硬山顶式、悬山顶式,也有国外不同时期的建筑形式、建筑风格,如 希腊 式、罗马式、拜占庭式、巴洛克式等等,千姿百态,异彩纷呈。2001年6月,国务院公布开平碉楼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6月,开平碉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 世界文化遗产 。 我们参观的主要是 自力村碉楼群,隶属开平市塘口镇,东距开平市区 12公里,是由安和里(俗称犁头咀)、合安里(俗称新村)和永安里(俗称黄泥岭)三条方姓自然村组成。 这些碉楼和居庐一般以始建人的名字或其意愿而命名。碉楼的楼身高大,多为四五层,其中标准层二至三层。墙体的结构,有钢筋混凝土的,也有混凝土包青砖的,门、窗皆为较厚铁板所造。建筑材料除青砖是楼冈产的外,铁枝、铁板、水泥等均是从外国进口的。碉楼的上部结构有四面悬挑、四角悬挑、正面悬挑、后面悬挑。建筑风格方面,很多带有外国的建筑特色,有柱廊式、平台式、城堡式的,也有混合式的。为了防御土匪劫掠,碉楼一般都设有枪眼,先是配置鹅卵石、碱水、水枪等工具,后又有华侨从外国购回枪械。这些碉楼,有的是根据建楼者从外国带回的图纸所建,有些则没有图纸,只是出于楼主的心裁。 该村现存15座碉楼,依建筑年代先后为:龙胜楼(1917 )、养闲别墅(1919 )、球安居庐(1920)、云幻楼(1921)、居安楼(1922)、耀光别墅(1923)、竹林楼(1924)、振安楼(1924)、铭石楼(1925)、安庐(1926)、逸农楼(1929)、叶生居庐(1930)、官生居庐(1934)、澜生居庐(1935)、湛庐(1948)。最精美的碉楼是铭石楼,高 6 层,首层为厅房,2~4 层为居室,第 5 层为祭祖场所和柱廊、四角悬挑塔楼,第6层平台正中有一中西合璧的六角形了望亭。 看完了碉楼,我终于感觉出它厚重的文化意义。在我们这样一个古老的民族,一直存在着土匪文化与专制文化的一脉相承:土匪得势奉行专制,专制文化又企图维护万代、万岁的统治,于是新的土匪又开始新的造反,成器者夺天下又成为新的统治,财富在掠夺下重新分配。这种文化的特质是掠夺性、欺骗性和虚伪性,人民饱受统治者和/或土匪的愚弄和掠夺,年复一年,永无止境。
个人分类: 人在旅途|335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01: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