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治病救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到处非法行医的李竞(续)
热度 14 jiangjinsong 2015-10-30 11:51
晚饭在著名的素虎素餐吃的,熟悉蒋科学的人都知道,这是我的御膳房!早在试营业阶段,我老人家就已经视察兼试吃过。我曾在此与多位科学网友在此指点江山,臧否(科学网)博友,只谈得是天昏地暗,鬼哭狼嚎,…… 江湖郎中李竞好像打了鸡血似的,非常兴奋,一直在讲他的偏方、实验、疗效以及国家民族的情怀,基本没有怎么吃东西,我纳闷他怎么那么精力充沛? 说他是中医,也是抬举他,他根本就不懂中医理论,什么阴阳五行奇经八脉子午流注五脏六腑任督二脉大小周天黄帝岐伯扁鹊华佗,他是一窍不通,根本不信! 他就是从他外公那里继承了神奇有效的偏方,亲眼目睹外公救人的神奇案例,披着海龟教授的外衣,用现代科学实验统计方法来验证古老的经验知识,用各种仪器分析的手段来试图研究有效的验方的作用机理。 就这他居然敢吹他是中医? 俺的大学同学周羚那才是真正的中医。人家走的是堂堂正正的中医路子,先苦读黄帝内经、四圣心源等中医经典,明白之后,按照中医理论来开药方,在实践中得到验证之后,再根据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变化,调整古代传下来的药方,结果效果更好。你一个不懂中医的海龟,只会照外公的教导亦步亦趋,比一个只读了本科的周羚是不是差太多了?
个人分类: 思考中醫|4329 次阅读|20 个评论
治病救人不如精神救人
热度 2 kelvin 2013-8-16 08:43
当年鲁迅弃医从文就是看到人的精神已经到了无药可医的地步,因此就从文了,到现在为止,鲁迅的很多文章我都没看懂,估计是我现在所处的年代就根本没法体会到他当时的境界,这就是没有设身处地。 然而当前我们也该精神救人了,人是可以找精神寄托,比如说信奉某个宗教,其实只要是好的宗教站在个人立场,我认为是不该反对,当然魔道和邪教除外,甚至个人也有某种宗教信奉的倾向,这段时间看到某某大师暴露在媒体面前,前呼后应,而且不少达官贵人和绅士去看他的标榜和他将魔术演变成神功的境界,这种所谓的大师真是缺乏科学根据,就目前我们所知的科学,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困惑,也许有很多困扰人类永远无法得到答案,但是这种所谓大师什么功夫,描述得跟武侠小说的镜头似的,这种伪科学只要是上过几年学的人都能明白,然而总能引起这样那样的人去信奉,这就不得不深思。也不得不反省,这不是社会的进步,这是社会的腐化,这种传教跟歪道有什么区别,有些人真应该好好反省反省,不要求每个人去三日而省身,但是一年总得好好省身一次吧。 我的精神也病了,病的很厉害,但是我知道自省,在这个年代自省的人很多,但是每次自省之后又有多少精神面貌的改进,我不知道这个答案,我觉得自己也很腐化,有时候也深深的自责,这是一种担当,清醒的时候知道自己需要人救,还扮演着救世主,这种人就是最可恶,每次我面对当前的状态,我的神经绷得很紧,很想放松自己的神经,但过后都是收效甚微,在当前改革的浪潮之下,我不知道这些改革能革掉多少人的命。机制运行不改,再怎么去革也只是鲁迅笔下的假洋鬼子,最后在不明不白的情况下被送上了断头台。 当我自省之后我就喜欢给自己抓药,抓药不是我的本行,我也知道我不可能抓准,毕竟我连 望闻问切都不会,怎么去 入木三分,每次都说看不到未来,但是未来就在面前,挥挥手就到了的事情,我为什么到现在还不能明白。一个人要领悟一件事情很难,电视剧也看过不少部,留下的确只有那点点痕迹,成不了乔致庸也当不了李卫,更成不了孙大圣,当前这个世界缺乏的是什么,是鼓足干劲往前冲的意志。冲不是叫你去为别人的理想去冲,毕竟别人的理想是建立在别人的思想上的,你就是冲的再前,别人也只是觉得这是你应该冲的,不会为你的冲买单,你要为自己的意念买单,我觉得这个世界有时候真可笑,不知道有些人是怎么想的,如果是人就要把人当人看,千万不要把人当猪看,这个世界不缺猪,因此要把猪当人看才行。我最讨厌那种丑恶的嘴脸。做人虚实相照,虚的太多实的就少了。 历史的浪潮就是必须用历史来说话,也许一个浪头打来就将你葬身在大海中,但是你的迎着浪头去冲,做一个冲浪者。生命在不经意之间会碰到很多浪头。你能怎样利用这个浪头,是任其摆布还是利用它的冲力而前行,这就要看你的驾奴了。 当上帝赋予了生命的时候,就给生命赋予了足迹,赋予了生命的意义。真正的病要从精神开始治,偶尔也有吃吃维B和维C必要。放下一些事情就会收起一些事情,心情就是这样,当你放下该放下的东西,你就可能收获一些该收获的东西。放下就是一种美。 有时候发现自己病在从不了医也习不了文,一无用处,这就是家里面说的那句乡话:“给你一条船,你是摇也不行,撑也不行。”
3555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我爱银杏治病救人之美
wyc 2012-11-7 06:42
银杏树黄了的时候——银杏大道之一 已有 167 次阅读 2012-11-6 21:21 | 个人分类: 花草动物 | 系统分类: 生活其它 | 关键词:钓鱼台 银杏树 旅游 摄影 钓鱼台的银杏树在京城的摄友中是个难以割舍的景点,在十八大开幕之际,钓鱼台的银杏树黄了,似乎特意要给给深秋的北京来点绚丽的色彩。其实,每年这个时候,银杏树都会一片金黄,只是今年猴急早到的一场秋雪,让银杏树早早地披上黄金外衣,不信,您看看! 万木凋零独逍遥, 金甲加身做战袍。 斗罢寒冬三秋雪, 金鳞抛洒落九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45360-629897.html function errorhandle_clickhandle(message, values) { if(values ) { showCreditPrompt(); show_click(values , values , values ); } }
个人分类: 未分类|155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团燃烧人性的实验之火——《野火(1959)》影评
andrewwang 2012-5-17 20:16
《野火(1959)》不是一部战争片,但是它的确是以战争作为故事发生的实际背景。有时候我们会钟情于战争题材的电影,不仅是因为其宏大的场面和声效,更有可能我们都带有战争的基因,这种基因在战争的壮阔、激情、残酷中被激活。但是这部电影完全没有给人战争片的快感,有的只是无尽的压抑、堕落和黑色幽默。 整个故事,从二战日军在南亚战场的颓势的一角铺开,得了肺炎的一等兵田村既无法参与部队的作战(这种作战竟然沦落到没有敌人仅仅与饥饿战斗),也无法得到医院的救治(影片中的医院与其说是治病救人的场所,不如说是人道主义最后的庇护所,其中的重伤员被给予一个地点等待死亡),巧合之下躲掉了几次攻击活了下来,他的目标就是跋涉去一所日军残余部队召集的城市。在这个旅途上,他像是一个荒野中的求生者,有严酷的自然环境、饥饿疾病、凶猛的野兽(敌人)、同样求生的同伴。影片中多次出现的“狼烟”最后被证明是菲律宾的村民燃烧玉米棒的烟火,对于田村来说,就是这“野火”构成了他回归正常生活的期望和幻想。最后一幕中,田村杀死了正在割取人肉的队友,坚定着维护了作为一个向往正常生活和信仰的人的尊严,宁愿冒着被杀死的危险走向寓意美好生活的“野火”,而最终迎接他的是保卫家园的菲律宾农民的子弹。 有人说,《野火(1959)》反映的是人性的沦丧,我却认为野火反映的却是最真实的人性。而战争,却是极尽激烈地燃烧这人性的实验,这是一团燃烧人性的实验之火。所谓“燃烧”人性,就是以激烈的方式展现人性。在正常的生活中,人们安于平凡的劳作和收获,凭借人的聪明才智,人们生产、合作、创造从而营造好的生活,人与自然环境、人与人的关系并没有那么紧张,此时的人性在细微之处显现却是低调的。然而战争却彻底让人性的低调成为不可能,在苦难和死亡的阴影下,正常生活的那种粗茶淡饭、几根卷烟、一个好觉都成为奢望。在饥饿和疾病的困扰中,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骤然变得紧张,人性如同战火随时激烈燃烧。影片中,有人勾心斗角结成小队前进,有人为了生存不惜放弃尊严食取人肉,有人陷入幻觉中彻底迷失在宗教的“福音书”中,而大多数人却是无力对抗命运,一个个倒在泥浆里、敌人子弹下、他人的口腹中。 我不相信人性会突然发生改变,也不信“人性升华”、“人性沦丧”之类的教条,在人类几百万年的进化中人性早已如同我们其他基因一样深刻在每一个细胞里。改变的只是人类生活的秩序和条件,人性此时如同可燃物,在战争这样的极端人类秩序条件下,它熊熊燃烧了,让我们更加意识到它无可比拟的存在。在求生的过程中,人的贪婪,虚伪,残忍,诡诈,无情,无疑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的。但同样也有微妙的感情在其中暗自起伏,给以些许的光亮和希望。比如那个将猎捕同类称之为打猴子的日本兵,就在关键的时候挽救了田村的命,而没有将他当成“猴子”来射杀,并且照顾他给他水和食物。这便是人性闪光点,在燃烧中我们无疑看到了很多罪恶,但是只要那一点点的积极的闪光点,就会在战争过去后给予人类继续持久的生存力。1945年二战结束后,日本很快重新崛起,并以民族的凝聚力、合作、牺牲精神、学习力和创造力屹立,重建家园的日本人其实就是那些在失败的战争中极为窘迫却依然向往美好“野火”的普通人。
977 次阅读|0 个评论
随笔之104:《医界》“治病救人是根本”
uvard 2012-4-19 20:02
医界 乾坤运转万物更, 生老病死自然令; 求医问药健康寿, 治病救人是根本。 --鲍毅
个人分类: 随笔小记|2151 次阅读|0 个评论
杂议李连达院士的“熊胆之争的三个关键问题”(稿)
热度 1 rbhuang5907 2012-3-22 14:48
作者:李连达 李贻奎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3-20 8:29:51选择字号:小 中 大 李连达 李贻奎:熊胆之争的三个关键问题 李连达 李贻奎 由外国人发起的境外民间组织却带头在国内发起一场大规模反对中药熊胆粉的活动。细心梳理整个“论战”过程,笔者对三个关键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1、有无药用价值,能否治病救人? 众所周知,中药熊胆粉作为我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珍贵药材,大量现代科学研究证实了中药熊胆粉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疗效,据笔者收集的将近900篇现代科学研究报告及学术论文,其中有100多篇试验研究报告,证实它有多方面的 药理作用 ,如抑菌抗病毒,抗炎解热,利胆溶石,保护心、脑、肝等多方面作用。 另外,还有780多篇临床研究报告,证实它对肝胆患者、心脑患者、感染性疾患及传染病等有确切疗效。如熊胆制剂“痰热清注射剂”在有效阻击非典、流感等方面,显示了足够的“威力”。 所以说,中药熊胆粉的药用价值,不容否定。 【“几千年”是几千年?中国历史5千年算吧,这几千年肯定不超过5千年。这5千年中国历史多少事情是真正的史实,华佗是史实吗?“中药熊胆粉作为我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珍贵药材”这个“史实”要不要历史学家考究一番,李院士做此断定,堪称历史学院士。 近900篇现代科学研究报告及学术论文和780多篇临床研究报告就可以确定药效了?这疗效得到全世界的公认?这些报告都是应用“大样本双盲对照实验”方法做的?李院士没有详谈。“大样本双盲对照实验”是目前全世界医学界公认的确定医药有效性的科学方法,中药不应例外。 “其中有100多篇试验研究报告,证实它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药理作用”和药效应该有区别吧?有药理作用的并不一定有药效,可能有坏的作用也说不准。 如果有人宣称一种药有如此之多的疗效,稍微有思维能力的人一般都能做出判断,它实际上对什么病都无效。 张功耀说:“熊胆入药没有传统依据。熊胆入药既无传也无统。我解释说,熊是难以被捕捉得到的凶猛野生动物。能够被捕捉到的黑熊本来就不多。捕捉到黑熊的人,未必都吃熊胆。吃了熊胆又治了病的,就少之又少。吃熊胆治了病,又被熊胆治好的病例,当然就是少之又少当中的少之又少。它怎么可能形成传统呢?我国现流行的所有传统医药方法,包括吃熊胆,都是一些现代医药骗子,打着传统的旗号,编造出来的假传统。” 这话信不信由你,反正我信。 “中药熊胆粉的药用价值,不容否定。” 李院士就这么论证了上述结论。论据充分吗?论证方式方法正确吗?这个论证,依我看,和周其凤的“美国教育一塌糊涂论”的论证水平差不多。 】 2、中药熊胆粉能否被代替? 曾经有人提出用菊花等植物药、熊去氧胆酸、人工熊胆三种方式来替代中药熊胆粉的办法,但客观效果却并不理想。或者只能说,部分代替可以,全面代替很困难。 笔者认为,至今还没有任何一种药物能全面替代熊胆粉。菊花等植物药的作用相差甚远,在此不必讨论。而熊去氧胆酸亦不能全面替代熊胆,主要因为熊胆粉有几十种有效成分,而熊去氧胆酸仅为熊胆粉其中一种成分,一种成分怎能代替几十种成分的作用呢? 【熊胆的几十种成分李院士搞清楚了没有,每一种成分的功效都搞清楚了?如果你连这个问题都没有搞清楚,何以断言“一种成分不能代替几十种成分的作用”,“西药”可都是单组分的,它的疗效可是对全世界各民族的患者有效,不管患者是清醒的还是昏迷着的。既使是多组分的“西药”,其每种成分的功效都是清楚的。“西药”的单组份多功效,如阿司匹林,其组分-功效关系也容易认识。中医药一直主张“多途径、多靶点、多效应综合调节。”我说你连单途径、单靶点、单效应都没有搞清楚,如何谈多XX。 】 再者,熊去氧胆酸的治疗作用明显弱于熊胆粉,特别是对心脑、胃肠道的调节作用,抑菌、抗病毒,抗炎解热,治疗传染病的作用等方面。并且它还不易吸收,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皮肤瘙痒,甚至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因此,从有效成分、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相比,熊去氧胆酸不能完全代替熊胆粉。 人工熊胆虽已经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进行临床试验,但是至今未被批准生产、销售和使用,原因何在? 【从1995年到2004年的9年间,全世界平均每年获得医药发明注册的新药(含全新分子实体药和me-too药)104.56个。我国在郑筱萸任内,一年之中批准的“新药”居然高达一万多个。在这样的腐败实在没有办法向人民群众交代的时候,政府把郑筱萸给杀了。可是,杀掉郑筱萸之后,在郑筱萸任内批准入市的1万多个药,居然没有一个接受了重新审查,更没有一个药被宣布退市了。这意味着,判处郑筱萸死刑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肃贪”,不是为了纠正我国混乱不堪的医药市场。说句不客气的话:郑筱萸是白死了!---张功耀 这样一来,国家药监局的公信力几何? 】 据了解,有研究人员已完成Ⅱ期临床500多例观察,证实有效。但所观察的疾病中,除高血压外,多为眼结合膜炎、扁桃体炎、痔疮等 “小病”。而熊胆粉的优势在于治“大病”,如心脑疾病、肝胆疾病、流感等传染病和难治性感染病等。 如能证实人工熊胆对“大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或者至少对1~2种“大病”的治疗能够达到熊胆粉的水平,相比才能“放心”地替代。 所以,在还未有药物可以全面代替熊胆粉时,便主张废除中药熊胆粉及其中药制剂,笔者觉得,为时尚早! 【这个问题是本末颠倒,“有效性”问题先解决,再来谈替代问题。如果根本没有效果,何来替代问题? 这里的“大病”和“小病”,如何区分? 文章前面说了熊胆制剂“痰热清注射剂”在有效阻击非典、流感等方面,显示了足够的“威力”,这都还不能证实人工熊胆对“大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非典”只好不算大病了。 】 3、引流熊胆是否过于残忍痛苦? 采用造瘘引流熊胆汁,其目的在于最大限度降低动物的痛苦,降低到可忍受程度。当然,造瘘引流胆汁毕竟是非生理状态,必然会给动物带来一定的伤害与痛苦,对此应该权衡利弊全面考虑。 不过,静下心来,反观我们医疗现实情况,每天都有人通过“抽血”、“抽骨髓”、“做大手术”等方式,挽救患者的生命,这些手术与引流熊胆相比,哪个更痛苦、更应该禁止呢? 【这是我们伟大的院士的逻辑,记得有篇文章批驳了这个观点的,找出来后贴在这里。】 如果从保护动物(包括人)不受伤害,不受痛苦的原则出发,笔者认为,首先应该禁止器官移植,那么产生的后果便是将有几十万病人坐以待毙。 为了治病救人,人类可以贡献自己的五脏六腑,忍受巨大痛苦和伤害,为什么不可以取熊胆以救人?!我们反对虐待动物,特别是伤害野生珍稀濒危动物,但是为了治病救人,为了扩大濒危动物种群及数量,发展人工养殖业,并在严格控制下,有条件、有节制的合理利用,理应受到支持和鼓励。 (李连达系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贻奎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研究员) 【这两位作者都是中医药的利益相关人,其言论的公信度得打折。 】 《中国科学报》 (2012-03-20 B3 健康周刊) 【想一想,感觉很可悲。接触过一些院士,自己的同辈也有人当上院士了。其实,作为国家最高学术荣誉的院士,其思维能力,思维质量,并不比常人高到那里去。我们国家的教育体制,就没有形式逻辑学课程,很多人不知道思维的规律和规则。曾经在一个会上问一位院士报告人,什么是科学,他居然拒绝回答我的问题,让我惊讶不止。院士们的工作成绩肯定是很大的,但那实际上只限于他那个领域。离开那个领域,他不见得比你更懂。可是,我们现在的院士,都成了百科专家了,而且掌握极大的权力。】
3779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外星人的带路党 治病救人
seawan 2012-3-17 11:12
还是贵州台,方舟子等。 (【带路】是节目中主角自己说的) 放放松,挺放松的一个节目。。。
个人分类: 周围|200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熊胆背后的真实问题
rbhuang5907 2012-2-27 22:38
◇◇新语丝( www.xys.org)(xys6.dxiong.com)(xys.ebookdiy.com)(xys2.dropin.org )◇◇   熊胆背后的真实问题   作者:stringofuniverse   打着中医旗号的人终于因为搞熊胆,捅了环保问题马蜂窝。   多年以来,中医总是声称自己有很多“治病救人”的良药。但是全世界这么 多国家,这么多医院都在治病救人,也没见几个医院后面不养几个珍稀野生动物 就不能救人的。这些打着中医瑰宝招牌的商人,无非就是“装怪”、蒙人、赚钱, 而利用大部分非医学专业人士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作自己的保护伞。一旦有反对 声音出现,他们直接拿出中医的各种“经典”,进行辩解。而且,如果有科学家 想深入探讨他们“治病救人”方法的机理,他们一定会千方百计说,我们的医术, 和科学不一样,没有办法做双盲随机对照试验。最终,中医就可以在非主流医学 和患者之间边缘地带放心地贩卖野生动物。对于中医来说,越是珍稀物种就越有 吸收力,如果不信,大可去中药店看看。   中医和世界各国传统医药一样,是古代人们医疗经验的积累。但是中医从来 不认为自己需要接受现代科学的洗礼,以去伪存真,所以才会有当今这种奇怪现 象。中医大专院校搞西医,中医民间医生搞怪。的确不能排除少部分医生在真正 潜心研究中医历史对于现代医学的启示,但是敢问这些人是否对中医行业起自律 作用?   这让人回想起西方发达国家曾一度出现过的思潮,即对传统、民间医术的评 判。但凡读一读书都能找到答案,没有人否认各国传统医学中有些极有价值的实 践,但是绝大部分没有任何益处。所以中医问题也一样,基本上就是科学与传统 文化之争。由于医学和文化之间并不像化学、电学那样界限分明,所以才会给争 论留有空间。   事实上,如果认真看一些批评中医的意见,不难发现,批评者往往都是有一 定医学造诣的人,也深入地研究过一些中医内容的人。不过网络这种特殊的传播 方式,就是给无数专门用口水淹人的批评者活跃空间。   面向未来,中国国民的科学素养逐步提高是不容置疑的,每个人知识丰富的 人都会自己给中医一个评价。但是当下来说,批评中医难免涉及很多人的切身利 益,所以对我等大部分普罗大众来说,恐怕也只能略略看看热闹了。 (XYS20120226) ◇◇新语丝( www.xys.org)(xys6.dxiong.com)(xys.ebookdiy.com)(xys2.dropin.org )◇◇ 2012-3-5 14:43:39 rbhuang5907 王局长曾经被问及青蒿素是中药还是西药时,做这样的回答:“青蒿素是来源于中药的西药。” 这是根据什么样的逻辑得出的结论? 2012-3-5 13:40:00 rbhuang5907 王国强:以眼睛不适为例,有的人会用西药眼药水,有的则会选熊胆眼药水,这是医生和患者的选择,不能完全限制。 请王局长解释一下什么是“西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里就没有西药这一说,王局长是一名官员,为什么不按官方的说法对公众说话? 2012-3-5 13:32:56 rbhuang5907 熊胆汁是混合物,根本不可能进行现代医药的大样本双盲对照实验,不可能是科学意见上的医药。 2012-3-5 13:30:31 rbhuang5907 王国强:这件事应该好好听听专家意见,动物药和名贵药材有上千年的历史,并非现在才有,虎骨、麝香、犀角、羚羊角等名贵药材,到目前为止,其临床功效尚无法替代,这是事实。 女人缠足也有上千年历史,是不是也要保持。
2069 次阅读|0 个评论
戏谈“博士”的前世今生:从“文献管理”到“治病救人”
热度 3 hcrm 2011-12-22 13:23
在我们老家,把泥瓦匠叫“博士”。这绝非戏言,现在还是如此。其实,早在 宋朝,就有 茶博士 和 酒博士 ,已然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 当然,我们现在的“博士”,是对最高 学位 的称呼,人们常以此为荣。在英文中,“博士”与“医生”同语,都是“ doctor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巧合。 据查,“博士”原为古代官职, 始见 于 战国 时期 ,负责保管文献档案 、 编撰著述 、 掌通古今 、 传授 学问 和 培养人才 等,首要的还是文献管 理。 《 史记 ·循吏列传》 载 :“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第为鲁相。” 继续追踪溯源,“博士”亦有“ 博通古今 ”之说,见《 战国策 · 赵策 三》:“郑同北见赵王,赵王曰:‘子南方之博士也。’” 也就是说,作为一名“博士”,学识应该广博,而不仅仅限于某个专业或某个领域。如果按照这一标准来论,恐怕很多中科院院士也未及也。 幸亏如今的“博士”,是从“ doctor ”度过来 的,如 苏曼殊《焚剑记》:“其人望族也,尝游学大鹿国,得博士衔,人称洋状元。” 这儿说得很明白,早先是指外国的“状元”。 而于西方国家而言,对“博士”的称呼还有“ PhD ”( 美国 授予 攻读本专业的博士后 的头衔 ),翻译过来即为“哲学博士”。我们知道,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世人常称其为“博士”,其中不免带有尊敬的意味。 时下,我们越来越多的人在攻读这一学位,除了现实的需要(评职称),另外还有其他意图,譬如好找工作、出国方便等,总之,把书读到“顶”就圆满了。 回过头来再看中国古代,“博士”虽然是官职,却多为“赋闲的管理者”。而在英语国家,“博士”是要来“治病救人”的,尽管不是什么官位。那么,现在的“博士”做什么呢? 做科研,写文章啊!或者干脆做“明星”去,譬如方舟子、饶毅、施一公等,他们是做什么研究的,大多数中国人不知晓——说实话,我今天才知道方舟子在美国读过博,但现在好象只写文章不做研究了。不过,他或他们的名声雀起,丝毫不亚于易中天和于丹。 这些著名的“博士”,能够成为众多“博士”的榜样吗?记得有一位朋友在科网“婚恋”栏留言,谁不愿意嫁给“居里”啊,这样自己便是“居里夫人”了。对于这位女博士的热切期盼,我无言以答。 好在我不是“博士”,但我确知读博不易,能坚挺到论文答辩通过更不易,所以还是应该好好珍惜才是! 2011年12月22日 午
个人分类: 科学论剑|3976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猪蹄治病有没有科学依据?谁也说不明白,应请方先生鉴定
热度 1 xupeiyang 2011-11-1 07:52
大家说不明白,应请方先生鉴定 猪蹄治病有没有科学依据   甘肃省卫生厅厅长刘维忠出现在公众视野里,多少带着点神奇色彩。他因为在政府网站以及微博上推广“食疗吃猪蹄”等方法而引发关注,以致网上有人称他为“猪蹄厅长”。对此刘维忠说,是有些人在骂我,这些人不懂,但百姓不这么看。   8月16日,他在微博上公开了甘肃省中医刘宝录的手机号,“用中医治疗艾滋病效果很好,希望艾滋病患者找他治疗,免费。”   10月18日,广东佛山两岁女童小悦悦被两车相继碾压,在小悦悦昏迷不醒时,有人在微博上问刘维忠,可否尝试中药医治。刘维忠说,“通过胃管灌点猪蹄煮的汤和中药,再灌点黄芪水,会有效果。我们用这个方法救了不少人了。”   卫生厅网站、微博、公开报道……刘维忠的声音中,多次提及猪蹄、猪蹄煮刺五加等食物对艾滋病、肿瘤的效果,猪蹄汤和黄芪水也被他视为救人续命的良方。但在部分中医和西医看来,以此治病救人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多人称其“荒谬”,一些医生还质疑刘维忠的专业背景及科学素养。   近日,刘维忠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这些方法确有疗效,在经济欠发达、医疗卫生资源不丰富的甘肃省,应大力推广这类良方,以此扩大基础医疗覆盖面,“这是医改发展的方向”。 方舟子质疑中医食疗称吃猪蹄不能美容    中医食疗已过时?   甘肃省卫生厅厅长刘维忠日前发表文章,称“中西医结合10多种方法,如食疗吃猪蹄、生萝卜、生荸荠,练习真气运行法,中药、针灸等治疗尘肺的临床路径”。尽管刘维忠此后在甘肃省卫生厅官网删除了这篇文章,但是微博上关于中医的争议再起。   昨天方舟子做客某网站微访谈,剑指中医食疗的有效性。方舟子表示:“某些由于缺乏某种营养素引起的疾病也许通过吃某种食物能够起到作用,例如吃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治疗维生素A缺乏症。即便如此,有病了不如直接吃制剂更有效和可靠。有人觉得食疗有效基本上是心理安慰作用。”他同时认为,“所谓食疗是古代食品与药品、营养学与医学不分家的产物,已经过时。吃食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营养和预防疾病,而不是治疗疾病,虽然有时食品也能治疗某些疾病,但不如药品可靠、可控。”    猪蹄美容不靠谱?   猪蹄里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这让平时鲜沾荤腥的女孩们对猪蹄来者不拒,方舟子毫不客气地指出:“吃胶原蛋白并不能直接补皮肤中的胶原蛋白,而是和吃其他蛋白质一样被消化成了氨基酸再被人体吸收用来合成各种蛋白,而且胶原蛋白属于不完全蛋白质,营养价值还不如其他动物蛋白质,例如鸡蛋、牛奶中的蛋白质。猪蹄含饱和脂肪酸高,不宜多吃。”方舟子认为,对于哺乳期的妈妈来说,多喝水和让宝宝多吸奶有助于“催奶”,“在这方面猪蹄并无特殊性,和吃其他高蛋白质食物没有什么区别”。 http://news.sina.com.cn/c/2011-11-04/024623411363.shtml
个人分类: 科普知识|284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医院已成医药财团的卖药杀人机器
热度 1 蒋高明 2011-6-29 00:13
本文出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4c4b4401018b5v.html 潘德孚 编剧赵华按语: “系统-整体论”大师钱学森认为,西医太幼稚,再发展500年才能达到中医系统论,再发展1000年,才能达到中医整体论。遗憾的是,百多年来一味崇洋的中国人,却逐渐抛弃了中医这个以“扶正祛邪”为核心理论的系统-整体论“高级医学”,使幼稚的西医“低级医学”独霸天下,将中医“高级医学”排挤到近乎毁灭的可悲地步。 北京知名老中医潘德孚先生雄辩地指出,中医认为人体是个“自组织系统”,医家的作用不过是通过天然药物“扶正”,恢复人体正常的免疫、抗病功能;通过天然药物“祛邪”,辅助人体本有的免疫、抗病功能,决不能越俎代庖,完全由医生和化学药物“代替”人体抗病。而现代西医,却恰恰钻进了完全由医生和化学药物代替人体抗病的死胡同。 尤其令人震惊的是,由于西医的幼稚和无能,西医医院早已成了医药财团的卖药、杀人机器,以致“当今世界最大杀戳就发生在医院”,而非战场。作为普通人,我们很难抗衡强大无比的医药财团以及被他们彻底操控的政府部门和医疗机构。但我们必需懂得自我保护,珍视自身正常且强大的人体免疫、抗病功能,切防它被貌似“科学”的西医彻底摧毁,自己找死。 正文: 2011年4月30至5月2日,“北京百家合符咨询公司”邀请知名老中医潘德孚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韩德强,举办了为期三天的“解悟生命,天下无癌”中医防治培训班。 首先, 韩德强老师的“认清西医原子论,回归中医整体观”的演讲,从多个角度 为我们讲解了西方与东方在世界观和哲学观点上的巨大差异,从而导致西医与中医在人体观和医学理论上的截然不同,并造成治疗实践中西医的幼稚性与中医的神奇性。 大道至简,世界同源,扶正祛邪! 这就像当年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和现在薄熙来领导下的重庆,正气浩然,邪则自去! 接下来的两天半时间里,潘德孚老师首先以自己几十年得从业经验与思考,用极为清晰的概括为我们破除了对西医医学和西医医疗的迷信,并让我们认清当下已混然一体的市场医疗体系的本质,及其为患者设下的重重陷阱。 他一针见血的指出,现在西医的医学及其医疗体系其实质就是西方强大的医药财团掌控的卖药机器,是一整套的庸医系统。 西医发展才几百年,发明的病名数以百万计,而大量的实质上都是为卖药而发明的名词。发明一个“猪流感”名词,然后在全世界大肆炒作,其目的是为了卖掉上一次“禽流感”积压下来的达菲。这回他们不仅消化的库存还着实大挣了一笔。 他们今天弄一个病名明天弄一病名,搞得人心慌慌,于是都上医院来,他们才好卖药。 他们搞出来的最大一个欺骗性病名,就叫“亚健康”;亚健康的概念实际上是让你认为自己是不健康的,也就是说天底下没有健康的人了。只要你认可这个病名在,你就得经常性地定期地上医院消费了,去体检,一体检就会发现各种各样的所谓的毛病,然后,你又得买他的药用他的设备了。这就是高明的体系化的市场营销。发明病名,炒概念,目的是为了卖他的药。 世界500强中, 490 强的利润总和都抵不过十大医药财团的总利润。 另一个高明之处, 西方的医药集团为了能牢牢控制那个医学医疗体系,有意把医学研究和医疗实践分开,使其愚昧化、机器化:搞医学的不搞医疗专发论文,搞医疗的不搞医学专干活。这样才有利于维持他们的欺局保持他们的统治。 凡有利于他们卖药的所谓医学论文,就评成权威,就成为医学院正统,下面被“训练有素”的医生们只需要根据操作流程卖药用设备就行了。治不好是因为现代医疗还在发展,只能怪你生不逢时。 现在的医学院,就是他们的岗前培训班,把正常学生的脑子洗白然后再把良心洗黑,才好心甘情愿为他们卖命。 潘 老师语重心长地提醒每一位学员, 当今世界最大杀戳就发生在医院,而且每天都在发生。大量的人不是病死的,而被治死的。这就是市场医疗体系这个要钱不要命的怪物带给人类的灾难! 所以,我们不要一生病就往医院跑,就只想到找西医看病,就轻易地在他们的恐吓下听信他们的医疗推销! 在正确认识“生命的形成与死亡”的章节中,潘老师简单地用他的解释为我们重新梳理了一下生命的形成过程,重点提炼并强调了“ 生命的自组织能力是生命的核心能力和存在标志 ”这个关键点。正是因为这种能力的出现与存在,才使得成千上万上亿的各种各样的病毒、细菌被有序地组织成了一个庞大的生命体。一旦丧失这种能力,那么人马上就变成一堆病毒细菌堆积物。可见,自组织能力才是生命的本质。 这就像一个国家一种社会的出现与存在一样, 56 个民族是被中国共产党的政权组织起来才形成这个国家的。政权的能力是国家的核心能力和存在标志。因此, 事实上不是人体会害怕病毒,而是病毒要害怕人体 。这就如同,无组织的外来移民害怕有组织的国家一样,而不是国家要怕外来移民。只要国家政权仍然是健康有力量的,外来移民必须收敛恶习、成为顺民,才能让你在这个国家安家落户。要是胆敢胡作非为,就会被格杀勿论。但是,国家政权力量一旦衰弱腐朽,就像清王朝末期打不赢一场鸦片战争一样,屈屈两千多个英国兵几只破船就让拥有几亿人口的央央大国难以招架。 所以, 认识和理解生命内在的强大的自组织能力,树立正确的人体观,是我们自己战胜一切疾病的信心的根本来源。医生只是帮忙病人的人体策划和组织一场针对疾病的战争而已。 在“正确认识癌症”的章节中,潘老师开门见山地指出西医所说的癌就是肿瘤,它非搞出个新名词来吓唬人,肿瘤中医已经治了几千年了,也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解释,并得到了良好地实践验证。 所谓肿瘤,是两个东西;一个是肿,一个是瘤。 瘤,是有明显边界,带壳的,是一种人体衍生物。它的特性和寄生物一样,你不犯它,它不犯你。只要你每天都能给它点吃的,就不会有什么事。像子宫肌瘤这样的东西,就不是病,不用去切它。 西医的癌是准确地讲是中医的肿,不是瘤。肿,是没有边界。 那肿究竟是什么呢? 肿是人体将体内毒素养集中起来堆放在某个地方形成的块,是人体自带的一种排毒机制。打个比方,人体自组织能力中自我排毒能力就像是我们城市里的清洁工。刚开始的时候,这个清洁工年轻力壮,扫帚也很新、垃圾车也很好用;所以,每天他都把街道上往来货物车辆留下的垃圾打扫得干干净净。后来,这个清洁工年纪大了、扫帚也破了、垃圾车也漏了,于是,街道就总打扫不干净了。后来垃圾多到影响居民正常生活了,那怎么办呢?于是,清洁工启用了第二种处理办法。他把散落地街道各处的垃圾扫到一块儿,堆在街道的某个角落里。这被堆的地方就形成了一个肿,而且只要体内毒素未被清尽,肿块还会不断增大,直到毒素被全部集中起来为止。如果长在体表,最后就可能会烂出来、烂掉,把毒排掉,然后再长好。 所以,肿的形成说明人体正在排毒,人体还具有一定的排毒能力,自组织系统尚能控制局面,正与邪正在较量;而且形成肿块的那块肉,也是人体自组织系统安排好地准备为整体作出牺牲的地方。这就像,一个国家政权由于能力下降,不能将各地的反政权武装全部消灭,但还有能力将他们进行驱赶;于是政府军就将它们集中驱赶到了一个地方。之后,或长期让他们集中这个地方,或将这个地方抛出体外,或在有力量的时候再重新收拾这个地方。 如果当我们发现肿块,就采用化疗放疗或手术,将极大损害人体正气,摧残政府军战斗力,使邪气占据上风,被迫中止了排毒战斗,撤退并进行休整;同时把垃极打散了,虽然看不到了,但弄得散地都是,帮了倒忙。于是,我们就看到肿块没有了,认为病治好了。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人体自组织能力得到一定恢复,政府军力量得以补充;于是,人体又开始自动地打响了排毒战斗。由于原来的地方已经毁坏,所以自组织系统又找了另一个地方集中毒素。这时,我们就会惊恐地发现,癌转移了! 人有肿块并不会死,生命产生了肿块,就说明还有能力自己处理,医生要做的就是帮助人体提高正气,壮大政府军。但放化疗巨大的杀伤力却能使五脏功能衰竭,正气不存,自组织能力一旦被瓦解,人就一命呜呼了。这也就出现了我们看到一种奇怪现象,有钱治的,三个月就死了;没钱治的,到还活了十来年。 所以,潘老师告诫大家, 得了肿瘤不会马上死人,错误的治疗才会死人! 同时,这种全新的对癌症的解释,也让我们明白了,为什么现在这社会得得肿瘤的越来越多,一方面是人体的“清洁工”能力在普遍下降,另一方面人体摄入环境中的毒素又普遍增多,尤其是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地方! 在“肿瘤的防治”章节中,潘老师重点强调思想治疗是首当其冲和最为关键的: 一半的癌症病人是被吓死的,如果当事人思想上不能正确认识癌症,不相信自己的自愈力,一切治疗都将失效。这是能治愈肿瘤的最为关键的一步,此所谓治病先治人!一个人的死亡信息一旦开启,那么他会很快的走向死亡。同样,一个人的生存信心一旦确立,那么他的自愈力也会被极大的激发起来。 潘 老师还纠正了诸如“肿块变小是好事,肿块变大是坏事”等的西医给予我们的错误认识! 潘老师给大家讲解了他的治疗思路和药方,让人体会到一种如临战场的感觉: 中医师就像军师一般指挥着他的千金万草时刻根据战场整体情况配合着主力部队驰骋沙场。现在该国国力不振,军队虚弱,叛军势力正盛,深沟壁垒,攻事坚固。因此,第一阶段的首要任务是助其加紧恢复生产、增加人口,调脾胃。第二阶段要重在助其整顿职能部门、训练军队,平阴阳调五脏。当该国发动清匪战役进入第三阶段时,应先助其攻坚,破壳;后助其解除城内武装,化痰;再助其处理战俘,排毒 ……所有这些,无不让你感慨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医理论的高度智慧!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8/201106/242110.html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2593 次阅读|1 个评论
“治病救官”等于姑息养奸!
热度 9 QFL 2011-4-1 23:52
“治病救官”等于姑息养奸!
一个腐败的茂名市委书记竟然供出处级以上的上百名官员(http://epaper.nfdaily.cn/html/2011-04/01/content_6944649.htm);此此可见,该市的很多“公仆”们都尽是些祸国殃民的玩意儿。 然而,高层对此事件又强调:“ 对于那些犯了一般性错误的同志,要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既要引导他们放下包袱往前看,又要让他们真正吸取教训,痛定思痛,警钟长鸣 。” 本博认为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之方针在建国前是正确的,因为在打天下时,凡有一技之长者皆可使用;但这一方针在管理国家时却万万不可行,行之则易失民心 。 对待各级官僚们错误或犯罪的行为, 高层应“零”容忍,一旦发现,就坚决扒掉其“公仆”外衣、永远剔除出“公仆”队伍 ;高层只有具备如此的大勇气,才有可能暂时抑制住“前腐后继”的发展势头,从而大大地增强执政能力。 另外, 高层完全不用担心缺少合适的官选,因为天朝有极其庞大的干部储备队伍,因此根本就没有“治病救官”的必要 。 当然了, 要想真正杜绝官僚腐败,唯有养成政治“洁癖”才行;而要养成政治“洁癖”,归根到底,恐怕除了太祖爷当年所说的“民主”外,别无它方 。 图片来自网络,仅欣赏使用
个人分类: 个人观点|2313 次阅读|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0: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