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arc

tag 标签: arc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Abaqus Riks方法计算出现位移减少的思考
liuxia 2011-9-1 04:59
最近在做Mixed Mode Bending的模拟,用了两种途径,一种是直接在Beam上施加成比例的两个力加载,运用力控制的Abaqus Static Riks 求解;另一种是模拟施加荷载杠杆,在杠杆特定位置施加一个力荷载(广义力),可运用力控制或位移控制求得结构进入软化段的力-位移曲线。 其中遇到以下几点纠结、痛苦、思考,给后来人一些类似问题线索吧: 1,Static Riks 方法不一定能得到结构进入软化段后结果收敛。如果需要控制收敛准则,可以从*control中定义与field,increment相关的tolerance,以便在容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得到收敛结果。 2,在用力控制与位移控制两种方法中,均出现在结果进入塑性段加载过程中,局部出现位移减少现象。结合网上讨论,个人理解为结构进入塑性段,意味着施加在结构上的力荷载减少,此时计算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塑性加载,另一种是弹性卸载。在施加边界条件的位置由于有控制在,自然是塑性加载;在非直接控制的局部,可能出现力减少引起的弹性卸载。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 3,在结构进入塑性阶段后,位移控制比力控制能更容易得到结果,个人经验,待验证。 很少发这种技术贴,不妥之处,欢迎讨论。
个人分类: 科技类|11256 次阅读|0 个评论
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ARC)取消了对期刊进行排名分类的做法
热度 3 whocj 2011-5-30 16:51
2009年初我曾经发过一条简短的贴子《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评价指标》, 贴子介绍说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ARC)推出了The Excellence in Research for Australia (ERA) 计划,该计划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对全球2万多种期刊进行排名,分为A*,A,B,C四类,并希望以此作为基础来对澳大利亚研究人员的科研产出进行管理和评价。 该计划和期刊排名公布后,毫不令人惊讶地引起了许多争论,其中比较关键的两点是如何确保各个期刊所获得的类别是公正的,以及如何避免这样的排名对科研人员和科研单位造成误导。虽然有不少反对的声音,但ARC仍然坚持从2009开始试运行这个计划,并试图在2011年初对期刊排名进行修正(分两个阶段进行:公众反馈和专家小组评估),打算在今年下半年推出新的期刊排名结果。不难想像,新的排名公布后,一定还会引来许多批评和反对的声音,实际上,澳大利亚的一些研究单位已受此影响,将科研人员的绩效与论文所在的期刊排名进行挂钩。记得前几天科学网上一位博主还转发过一位澳大利亚研究人员的信,信中表示无法向该博主所在的期刊投稿,因为它不在这个ARC的期刊排名名单里。 好在,ARC及时认识到了这种排名的弊端,决定取消对期刊进行排名。 澳大利亚创新、工业与科研部部长Kim Carr于 5月30号发布了一份声明,声明中谈到了对ERA计划的肯定与改进措施,并特别提到了期刊排名所带来的弊端: "There is clear and consistent evidence that the rankings were being deployed inappropriately within some quarters of the sector, in ways that could produce harmful outcomes, and based on a poor understanding of the actual role of the rankings. One common example was the setting of targets for publication in A and A* journals by institutional research managers." 因此决定取消对期刊的排名,代之以期刊的情况介绍。 声明 全文:  http://minister.innovation.gov.au/Carr/MediaReleases/Pages/IMPROVEMENTSTOEXCELLENCEINRESEARCHFORAUSTRALIA.aspx
个人分类: 未分类|8299 次阅读|2 个评论
电弧电流
EUVplasma 2008-12-11 14:06
电弧的形成是触头间中性质子(分子和原子)被游离的过程。 开关触头分离时,触头间距离很小,电场强度E很高(E = U/d)。当电场强度超过310 6 V/m时, 阴极表面的电子就会被电场力拉出而形成触头空间的自由电子。 这种游离方式称为:强电场发射(场致发射)。   从阴极表面发射出来的自由电子和触头间原有的少数电子, 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阳极作加速运动, 途中不断地和中性质点相碰撞。只要电子的运动速度v足够高, 电子的动能A = mv 2 足够大,就可能从中性质子中打出电子, 形成自由电子和正离子。这种现象称为碰撞游离。 新形成的自由电子也向阳极作加速运动, 同样地会与中性质点碰撞而发生游离。 碰撞游离连续进行的结果是触头间充满了电子和正离子, 具有很大的电导;在外加电压下,介质被击穿而产生电弧, 电路再次被导通。   触头间电弧燃烧的间隙称为弧隙。电弧形成后, 弧隙间的高温使阴极表面的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而向外发射, 形成热电场发射。同时在高温的作用下( 电弧中心部分维持的温度可达10000℃以上), 气体中性质点的不规则热运动速度增加。 当具有足够动能的中性质点相互碰撞时, 将被游离而形成电子和正离子,这种现象称为热游离。   随着触头分开的距离增大,触头间的电场强度E逐渐减小, 这时电弧的燃烧主要是依靠热游离维持的。   在开关电器的触头间,发生游离过程的同时, 还发生着使带电质点减少的去游离过程。 source: http://wenda.tianya.cn/wenda/thread?tid=286f25ac8c38724c
个人分类: 日常积累|423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15: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