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精神病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精神病

相关日志

现代泛系对精神病人的独特定义
冯向军 2019-1-18 19:06
现代泛系对精神病人的独特定义 冯向军 2019/1/18 网上【1】流传着据说是弗洛伊徳说的一句话: 每个人都是精神病,精神病人只是症状和大多数不一样! 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科学网新闻也有这样的新闻标题【2】:人人都有精神病?! 这些传言和新闻都不足以作为本文的凭据。 本文给出的是现代泛系理论对精神病人的独特定义。 定义: 所谓 精神病人,就是指在某一群人中,具有大多数人无法接受的症状的人A。 精神病人 与这大多数人本身是否真正患有医学精神病无关,也与这个人A是否真正有病没病毫无关系。 【举例】:心经上说了,无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和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等十二处。按照这个标准,世间绝大多数人都是有幻觉症、幻听症的人,应该都算是医学精神病患者。但是,只要大家抱成一团,一致拒绝这个标准,大家就都是正常人了,而宣扬上述标准的这个人A反而成了脑子进了水的SB或本文所定义的精神病人。 【故事或公案】【3】 一个国家有一种泉水,喝后就会得精神病。国王就存了一个心眼,就让他的国人去喝,都让他们得精神病,唯有他自己不喝。 等到大家都得精神病时,就把共有的行为认为是正常,大家一致觉得国王太不正常,搞得国王快统治不下去了。因为大家都认为他不正常,国王没办法了,心想:“干脆我也喝吧!”于是国王喝了泉水也变成跟他们一样,在臣民眼里,他们的国王也“正常”了。 【附录】 人类集体幻觉、幻听症的根源探密 子虚乌有色、声、香、味、触、法的本原、本源或本元常恒不变,但是却又在在处处时时刻刻随缘流出其实在仍是不变本原、本源或本元而并无一丝一毫色、声、香、味、触、法的幻相-色、声、香、味、触、法。 但是人类意识的攀缘往往忘失了子虚乌有色、声、香、味、触、法的本原、本源或本元 (忘本) 却执着于色、声、香、味、触、法这些幻相。这就正好比看到波浪就忘记了波浪仍是水这个根本而不是波浪却执着于波浪幻相。又好比看到镜中花 就忘记了镜中花仍是镜这个根本而不是花却执着于花这一幻相。再好比 看到电影屏、手机屏、电脑屏等屏幕上的剧中人 就忘记了剧中人仍是屏幕这个根本而不是人却执着于人这一幻相。 人类就集体患上了幻觉、幻听症还以此为正常。 参考文献 【1】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579379807452961100wfr=spiderfor=pc 【2】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7/383182.shtm 【3】 https://tieba.baidu.com/p/5602094108?red_tag=0235286800
个人分类: 现代泛系|1737 次阅读|0 个评论
[老问题] 来到一群精神病人中间的一个正常人,怎么证明自己是正常人?
热度 5 zlyang 2018-11-5 13:37
来到一群 精神病人 中间的一个 正常人 ,怎么 证明 自己是 正常人 ? 相关链接: 科学网, 2017-07-24 ,人人都有精神病?!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7/383182.shtm 科学网, 2016-02-29 ,精神病患者择偶多选同类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6/2/309643.shtm?id=309643 近日发表于《 JAMA 精神病学》的一项研究发现,患有精神疾病的人选择患有精神疾病的伴侣的几率比普通人可能高两到三倍。 科学网, 2018-10-28 ,比南大**更狠!一场会议撤下 1258 篇论文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8/10/419200.shtm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3087 次阅读|14 个评论
AD病人是痛苦的
热度 1 CZC 2017-4-25 10:53
经常听到网友说:AD病人倒是不痛苦,痛苦的是家属,是照护者。我的体会是:AD患者是非常痛苦的,特别是早中期患者。这也是AD区别于精神病的地方。作为照护者明白了患者的痛苦和痛苦的原因,就会少一点自怜,对患者就会多一份同情,多一份照护的耐心,多一份照护的技巧。当然这仅仅是我的管窥之见,是个人的一点体会,希望对“难友”们有点启发和引起讨论。一、患者的这种痛苦首先是功能性的。AD损害了患者的行为功能的司令部,进而损害了患者的行为能力。根据我对我太太的观察,这种功能性的痛苦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一)视觉方面(不包括幻觉)。1、视觉上表现为没有“余光”,当她眼光聚焦在某一点上的时候,对这一焦点边上哪怕只有一寸距离的事物(包括活动的东西)也会视而不见。2、没有距离感,只能试探,而这种试探的反馈会越来越不靠谱。3、没有立体感,比如台阶走完了,往往以为没有走完,反之,看不到前面的台阶。4、因为没有余光,没有距离感,所以对是否能“通过”没有把握,表现为在门口拐弯时,脸会“过不去”,撞在门框边上。5、看到的东西可能是变形的,比如患者会突然去扶静止着的东西,以为要倾倒或者要掉下来了,并经常会看到东西“坏”了。(二)听觉方面(不包括幻听)1、当患者专注于听某个声源时,对其他声音就听而不闻了,有点象视觉上的没有了余光。2、有时候很小的声音会吓着患者,但是有时候很大的声音她照睡不误。3、可能会伴有耳鸣。我太太有时候会说:“老响咯”,其实当时一点特别的声音也没有。(三)其他感觉。比如打她一下左手,她会“啊哇”叫一声,却用手去抚摸头(感觉到痛,却不知哪里痛)。比如吃东西对食物温度的要求越来越“挑剔”(适应性越来越差),稍微热一点,她会说“烫”,冷一点她会说“冰”。(四)动作不协调。比如给她喂饭时,她也努力想张嘴,表现出来却是闭嘴,或者仅仅张开嘴唇;比如帮她提裤子,她却会把裤子往下推;叫她抬脚,她却使劲往下蹬。二、患者的痛苦更来自精神方面,主要是由记忆碎片化引起的精神上的痛苦(一)表达困难 患者会词不达意,我理解是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比如有时候乱叫人,令人哭笑不得。但是仔细观察还是有规律的,比如对她喜欢的人,虽然忘了怎样称呼,但往往是用“尊称”,叫伺候她的女儿为“妈妈”、“姐姐”等,我太太经常叫我“阿爸”“阿姐”、“阿哥”等等。再有在表达中往往会用同义词、近义词,比如把“甜”说成“糖”,把“热”说成“火”等等。对这些不要去纠正他们,更不要去嘲笑他们,我是将错就错,跟着她一起这样说,这样她会少有挫败感。(二)理解困难。简单说就是听不懂。我的办法是同一个意思,变换着说法。还有就是坚持经常同她说话,期间你会知道哪些词、句子她还能听懂,以后就可以择词择句同她说话。(三)想不起来的痛苦 这在患者早期尤其明显。(四)被别人埋怨、指责的痛苦 我太太那时经常会要我“评道理”,某件事情啥人对,啥人错。当然多数是她错,但我总是“包庇”她,说她对。(五)迷茫、自责、无助、绝望的痛苦 早中期,我太太有时候会躲在厕所里面嚎啕大哭,直到筋疲力尽,没有具体原因,后来我理解这应该是痛苦到一定程度后的宣泄。(六)幻听幻视的痛苦 这种幻觉是因为脑细胞受损而引起的,表现得奇奇怪怪。那时我太太经常说天花板上有水,天花板上有许多小孩。旁人不理解,往往认为是精神病。其实我理解这是神经性幻觉而非精神性幻觉。三、 患者的痛苦也来自肉体,其表现为:(一)因为AD造成的肉体痛苦 有一次,我发现她一只手臂、手掌有点水肿,另一只正常。想不明白原因。晚上为其换衣服才知道,她前一天晚上因为挠痒痒把内衣袖子捋到了大臂上,血液回流不畅造成手部水肿。又一回,她从厕所出来让门框在脸上撞了个乌青。(二)有病痛无法诉说,需要照护者非常仔细的观察;或者错误诉说,把痒说成痛等;更有甚者,痛了也不说,这可能是患者疼痛的敏感度降低或者痛感神经受损。(三)中后期生理上的疾病没有办法治疗。血压没法量,验血很困难、服药也困难、看牙医不张嘴配合等等。综上所述,AD患者是非常痛苦的,尤其是精神上的痛苦,那种迷茫、不确定、无助、不理解别人和不被别人理解的痛苦可能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再者,AD患者的很多怪异、对抗、不听话、吵闹其实都是有原因的,不是她主观故意的,可能她也想听话,但是往往“即听即忘”或者“操作不当”,事与愿违。因此照护者与患者最好的沟通办法是始终“笑脸相对”和说好话(拍马屁),以此来安慰患者、使患者得到自信——照护者的笑脸在患者看来可能就是对她的肯定、赞同、表扬,以此来建立和患者的亲密关系,有利于照护的顺利进行。另外,我们照护者强烈希望得到心理学的支持——AD患者的心理研究,照护者的心理研究。呼吁有关专家关注这个特殊群体的特殊心理。 作者:熊凌川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124337/answer/98259355 来源:知乎 经典文章回顾 帕金森病患者的康复治疗 帕金森病患者的疾病预防和保健常识 10条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护理常识 四条建议教老年人预防老年性痴呆 老年性痴呆患者的饮食禁忌和饮食调理 2016年阿尔茨海默病10大研究进展 2016年帕金森病10大研究进展 你对老年性痴呆症到底懂多少? 地中海饮食最健康的神经科学分析 八种食物提高记忆力,增强脑活力! 预防老年性痴呆症,先从这些小事做起! 睡眠不足增加肥胖风险的神经科学解释 运动是大脑的最佳保健品 预防痴呆和脑中风,减少PM2.5是我们可以做的 益生菌也能够治疗痴呆、抑郁症和精神分离症? 喜欢我,关注我 拉到最上方标题下,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搜索公众号名称:神经科学临床和基础 也请你推荐给你身边的医学朋友,感谢你~
个人分类: 临床指南和病例解析|2031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是不是有些贪图享乐了......?
jiazhang55 2017-3-3 22:41
说实话,我现在的生活压力不是很大,在五线城市,月收入5000左右,干的是电力线路工,忙的时候又不多。闲下来可以想一想自己的理论,学一学相关知识,讨论一下相关问题,感觉很不错。 但按照我所掌握的知识与我的能力而言,我因该多为国家做些事情,否则我就成了自私的人了,可是,面对放弃现有状态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我又不想改变。而且,我依然在服用抗精神病的药物。面对这些不确定性,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
个人分类: 交流感受|252 次阅读|0 个评论
帕金森病抑郁、焦虑及精神病性障碍的诊断标准及治疗指南
热度 2 CZC 2017-1-1 13:05
帕金森病抑郁、焦虑及精神病性障碍的 诊断标准及治疗指南 前言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 变性 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震颤、少动、强直、姿势平衡障碍等运动症状。除运动功能障碍外,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及精神病性障碍等非运动症状也比较常见,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日常功能及预后造成影响,近年来逐渐备受关注。有报道 帕金森病患者抑郁障碍的发生率为40%~50% , 焦虑障碍的发生率为3.6%一40.0% ,抑郁与焦虑障碍经常共存,并可在帕金森病运动症状之前出现;未用多巴胺能药物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精神病性症状的发生率为5%一10%,而应用多巴胺能药物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精神病性症状发生率为 10%~40% 。可见帕金森病抑郁、焦虑与精神病性症状比较常见,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增加照料者的沉重负担。然而,目前国内临床医师对此重视不足,且相关研究甚少。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促进国内相 关研究进展,有必要制定适合于我国的帕金森病抑郁、焦虑和精神病性障碍的诊断标准及治疗指南。 临床表现 1.帕金森病抑郁: 抑郁可以出现在帕金森病病程各期,甚至在运动症状出现前就已经出现。帕金森病抑郁程度不一,可以为重度抑郁、轻度抑郁、心境恶劣等。表现为持久的情绪低落、注意力集中困难,工作和生活兴趣丧失、睡眠障碍、冷漠、悲观、缺乏幽默感,自杀念头、焦虑、敏感。自责、自罪和自杀行为相对少见。有严重认知障碍、女性、早发性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病诊断前有抑郁症病史者更容易出现抑郁。抑郁可以表现为“关”期抑郁,也可与运动症状无明确相关性。 2.帕金森病焦虑: 主要表现为 广泛性焦虑、惊恐障碍和社交恐惧。 其中 广泛性焦虑、惊恐障碍 较为常见。广泛性焦虑主要表现为过度担心,恐惧死亡或成为别人的负担,在公共场合感觉尴尬;惊恐障碍主要表现为惊恐发作,心前区不适,呼吸困难、濒死感、过度换气、手足搐搦。其焦虑症状与 姿势平衡障碍相关,早发性帕金森病、出现异动症“开一关”现象者更容易出现焦虑。焦虑与左旋多巴剂量、起病侧无明确相关性。震颤为主者焦虑少见。 3.精神病性障碍: 与精神分裂症或毒品导致的精神病性症状不同,帕金森病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主要表现为 幻觉、错觉、妄想和存在的错误观念。 一旦帕金森病患者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往往提示以后可能会出现慢性精神错乱,需要更多的家庭护理。治疗帕金森病的药品可能会导致精神病性症状发生,但是与 帕金森病精神病性症状相关性更明确的是脑内路易小体沉积、单胺能神经递质的不平衡以及视觉空间加工障碍。 幻觉是没有任何刺激的情况下产生的错误知觉,表现为单纯性幻觉或复杂性幻觉。帕金森病幻觉可涉及任何感觉 形式,但以 视幻觉最为常见 ,有报道帕金森病患者视幻觉占全部幻觉类型的 90%以上 。帕金森病视幻觉常为生动的人或者动物,很少为无生命的物体。 听幻觉 类型可以为低语、音乐或威胁的声音,一般与视幻觉伴发,很少单独出现,据此可以与听幻觉型精神分裂症相鉴别。其他如触幻觉、嗅幻觉、胃肠幻觉等非常少见,如果出现也常伴随视幻觉发生。帕金森病幻觉可间歇出现,每次发生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常反复发生。夜间或患者独处在安静的环境中易发生幻觉。 存在的错误观念 是一种体验,即感觉某人或某物在周围,但实际上该人或该物此刻并不在周围,其感知模式(如听觉、视觉)并不明确。知觉错误是对真实刺激的错误感知,多为视觉刺激。妄想是错误的、牢固的、独特的信念,尽管与实际情况相反,但患者坚信其存在。多为偏执的,持续的信念,其中婚姻不忠妄想、被抛弃妄想相对较多。夸大妄想、躯体妄想、被害妄想和宗教妄想报道较少。 推荐筛选量表 (一)抑郁 尽管帕金森病抑郁比较常见,但因为以下2个因素,帕金森病抑郁难以评判:(1)抑郁症状(如面部表情少、失眠、食欲减退、疲劳感)与帕金森病症状互相重叠;(2)某些患者存在认知障碍(思维缓慢、记忆力减退、注意力减退、执行功能障碍),难以配合检查。 Beck抑郁量表 (I级证据1个),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 (Ⅱ级证据2个)可能是帕金森病抑郁有效的筛选量表(B级推荐)。Beck抑郁量表为自评量表,评分大约需要lOmin,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为他评量表,评分员需经相应培训,评分需要15~25min。 (二)焦虑 帕金森病焦虑多与抑郁伴发,常用检查量表为 汉密尔顿 焦虑量表、Beck焦虑量表、Zung焦虑自评量表 ,但目前缺乏高质量的双盲对照研究,所有量表均缺乏必要的临床度量信息,需行进一步临床研究以明确是否适用于帕金森病焦虑检查(U级推荐)。Beck焦虑量表和Zung焦虑量表均为白评量表,评分约需10 min,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为他评量表,评分员需经相应培训,评分需15~25 min。 (三)精神病性症状 神经精神科问卷(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NPI)是1个较好地用于筛查患者是否存在精神病性症状的量表。 该量表采用结构式访谈,每一个问题开放式提问,对评分员经验依赖相对较少,尤其适用于伴有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 阳性症状量表 (Schedule for Assessment of Positive Symptoms)、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以及 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第1部分均可用于帕金森病精神病性症状的评价。 此外,帕金森病相关精神病性症状问卷(过去1个月;Parkinson’S disease—associated psychotic symptoms questionnaire,questions relate to thepast month)的使用也有文献报道,但均缺乏高质量双盲对照研究探讨其敏感性,故对帕金森病精神病性症状检查量表无特殊推荐。 诊断标准 (一)帕金森病抑郁 目前尚无帕金森病抑郁专用的诊断标准。Starkstein等研究发现,帕金森病患者经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一IV)抑郁症诊断标准评价,DSM-IV抑郁症诊断标准中所有与抑郁诊断相关的9条标准,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DSM-IV抑郁症诊断标准可用于帕金森病抑郁的诊断,不需修订。因此,帕金森病患者出现抑郁症状,符合DSM一IV抑郁症诊断标准,即可诊断为帕金森病抑郁。 1.符合英国帕金森病协会脑库诊断标准或中国帕金森病诊断标准确诊的原发性帕金森病。 2.符合DSM—IV抑郁发作诊断标准。 A.在连续2周内有5(或更多)项下述症状,并且是原有功能的改变,其中至少有1项是(1)或(2),不包括显然由于躯体情况所致的症状,或与心境不协调的妄想或幻觉。 (1) 几乎每天大部分时间 心境抑郁 ,主观体验(感到悲伤或空虚)或他人观察到(流泪)。儿童和少年可以是易激惹。 (2) 几乎每天大部分时间对所有的或几乎所有活动的 兴趣或愉快感明显减低 (主观体验或他人观察到)。 (3) 没有节食时体重明显下降,或体重明显增加(1个月内体重变化超过5%),或几乎每天都有食欲减退或增加。儿童要考虑体重没有得到预期的增加。 (4) 几乎每天都有失眠或睡眠过多。 (5) 几乎每天都有精 神运动性激越或迟滞 (不仅主观感到坐 立不安或迟滞,而且他人能观察到)。 (6) 几乎每天都感到疲倦或缺乏精力。 (7) 几乎每天都感到自己无用,或有不恰当的或过分的内疚(可达到罪恶妄想的程度;不仅是为患病而自责或内疚)。 (8) 几乎每天都有思维能力或注意集中能力减退,或者犹豫不决(主观体验或他人观察到)。 (9) 反复出现死的想法(不只是怕死),反复出现自杀意念但无特定的计划,或有自杀未遂,或有特定的自杀计划。 B.症状不符合双相情感障碍发作标准。 C.症状引起具有临床意义的苦恼或者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的损害。 D.症状不是由于物质(如成瘾药物、处方药物)或躯体情况(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直接生理效应所致。 E.症状不能用丧恸反应(即失去亲人的反应)来解释,症状持续2个月以上,或症状的特征为明显的功能损害、病态的沉浸于自己无用感、自杀意念、精神病性症状或精神运 动性迟滞。 符合条件l和2即可诊断帕金森病抑郁。 (二)帕金森病焦虑 目前无明确的帕金森病焦虑诊断标准。帕金森病患者伴随焦虑症状,符合中国精神病性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一3)焦虑症诊断标准,即可诊断帕金森病焦虑。 1.符合英国帕金森病协会脑库诊断标准或中国帕金森病诊断标准确诊的原发性帕金森病。 2.符合CCMD一3 广泛性焦虑、惊恐障碍、社交恐惧症或强迫症诊断标准 (四者具备其一即可)。 (三)帕金森病精神病性障碍 符合以下1—5条者即可考虑帕金森病精神病性障碍。 1.符合英国帕金森病协会脑库诊断标准或中国帕金森病诊断标准确诊的原发性帕金森病。 2.出现至少1个以下症状:幻觉、错觉、妄想以及存在的 错误观念。 3.精神病性症状在帕金森病发生之后出现,至少为帕金森病诊断1年后出现,多数为帕金森病诊断10年以后出现。 4。持续时间:幻觉、错觉和妄想以及存在的错误观念反复发生,或 持续1个月 。 5. 需排除 其他疾病导致的精神病性症状,如路易体痴呆、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样疾病、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情感障碍及药物导致的精神病性障碍或谵妄状态。 6. 伴发情况 :应注明有或无自知力,有或无痴呆,是否在抗帕金森病治疗。 治疗 本方案以美国神经病学学会(AAN)2006年发表的关于对帕金森病伴抑郁、精神病性症状和痴呆表现的评估及治疗实施方案,2010年AAN和2011年国际运动障碍学会发表的非运动症状治疗实施方案为基础,结合近几年循证医学证据而制定。 (一)治疗原则 1.帕金森病抑郁焦虑患者应行抗抑郁、焦虑治疗,以改善生活质量。 2.帕金森病患者出现幻视、错觉等精神病性症状时,应依次考虑减量或停用苯海索、金刚烷胺、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或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若症状仍无改善,则将左旋多巴逐渐减量;若采取以上措施仍有症状或锥体外系症状恶化,则宜选择疗效确切、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小的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并争取以最小剂量获得最佳疗效。 3.多巴胺替代疗法与抗精神病治疗是一对矛盾,一种症状的改善可能导致另一种症状的恶化,治疗中应遵循的原则是尽可能用最少的多巴胺能药物控制运动症状,用最低的抗精神病药物剂量控制精神病性症状。 (二)治疗选择 1.抑郁: 抗帕金森病药 普拉克索 具有确切的抗帕金森病抑郁作用,可用于帕金森病抑郁治疗(B级推荐),可以改善抑郁症状,减少合并用药。SSRI类抗抑郁药 帕罗西汀 常释片 和5一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类抗抑郁药 文拉法辛缓释胶囊 对帕金森病抑郁亦有确切疗效,同样可用于帕金森病抑郁的治疗(B级推荐)。 三环类抗抑郁药地昔帕明和去甲阿米替林 可以改善帕金森病抑郁症状,可用于帕金森病抑郁治疗(C级推荐),但 需密切观察有无认知功能下降、体位性低血压以及心律失常的不良反应。 阿米替林对帕金森病抑郁的有效性证据不足 ,且有可能加重锥体外系症状,不予推荐。 司来吉兰在帕金森病患者中也有潜在的抗抑郁疗效 (U级推荐)。除帕罗西汀及文拉法辛缓释胶囊外,其他SSRI及SNRI类抗抑郁药尚缺乏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证明其疗效,但由于SSRI和SNRI类抗抑郁药不良反应较轻,也可考虑用于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症状的治疗(U级推荐)。 2.焦虑: 目前尚缺乏伴焦虑帕金森病患者药物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帕金森病患者焦虑一般与抑郁伴发,故抗抑郁 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对于中度焦虑,可以使用苯二氮卓类药品,如劳拉西泮或地西泮(U级推荐)。但要关注一些潜在的不良反应,如镇静状态,加重认知功能障碍,平衡障碍增加跌倒风险。与普通人群相似,SSRI类药品可以用于帕金森病惊恐发作、社交恐瞑以及强迫症状的治疗(U级推荐)。 3.精神病性障碍: 氯氮平可以改善帕金森病患者视幻觉、谵妄等精 神病性症状,且不加重帕金森病运动症状,推荐用于治疗帕金森病患者伴发的精神病性症状(B级推荐),但需监测血常规,关注有无粒细胞减少。 喹硫平可改善帕金森病精神病性症状,不加重锥体外系 症,也可以考虑应用于帕金森病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治疗 (C级推荐)。 不推荐奥氮平用于帕金森病精神病性症状的治疗(B级 推荐)。
个人分类: 临床指南和病例解析|3528 次阅读|3 个评论
APA 指南:抗精神病药用于痴呆患者的 15 条建议
CZC 2016-12-30 12:02
APA 指南:抗精神病药用于痴呆患者的 15 条建议 为了改善当前痴呆治疗中精神病药物的滥用现状,美国精神病学学会(APA)发布了抗精神病药治疗痴呆患者激越及精神病性症状的指南,旨在改善该领域内的医疗质量,指南全文发表于《美国精神病学杂志》。以下为 APA 给出的15条建议: 痴呆行为/心理症状的评估 1、针对痴呆患者,评估其 症状类型 、 频率 、 严重度 、 模式 及 时间 (1C)。 2、评估 疼痛 及其他可能影响症状的潜在因素,以及 痴呆亚型 等可能影响治疗选择的因素(1C)。 3、针对存在激越及精神病性症状的痴呆患者,采用 定量手段 评估其治疗应答(1C)。 综合治疗方案的制订 4、制定 全面的书面治疗方案 ,包括以患者个人为中心的适宜的非药物治疗及药物干预手段(1C)。 5、(除紧急使用抗精神病药的情况外,)仅在以下情况中非紧急使用抗精神病药: 激越或精神病性症状严重、危险和/或给患者造成明显痛苦 (1B)。 6、治疗痴呆患者的激越及精神病性症状时,在非紧急使用抗精神病药之前, 首先 评估患者对 非药物干预手段 的 临床应答情况 (1C)。 7、在开始非紧急的抗精神病药治疗前, 先与患者(若临床状况允许)/代理决策者评估并讨论潜在的风险及效益 ( 1C)。 抗精神病药治疗的剂量、时长及监测 8、若 风险/收益评估 提示,使用抗精神病药改善痴呆患者的行为/心理症状 利大于弊,则以低剂量起始 ,并在 耐受的前提下 滴定至 最低有效剂量 (1B)。 9、若抗精神病药治疗期间出现具有 临床意义的副作用 ,则需 回顾 抗精神病药治疗的 潜在风险及收益 ,以确定是否 减量及停用药物 (1C)。 10、 若某一种抗精神病药 足量治疗 4 周 后无显著临床应答,应逐渐减量并停用药物(1B)。 11、若患者对某种抗精神病药产生了 积极应答 ,在决定减量前,应 与患者(若临床状况允许)及代理决策者讨论 ;这一讨论旨在征求患者方的意愿及顾虑,并回顾初始治疗目标、目前观察到的疗效、副作用及继续使用的潜在风险,同时总结既往抗精神病药治疗及尝试减量的经验(1C)。 12、若抗精神病药治疗在改善患者行为/心理症状方面产生了足够应答,即尝试在 用药 4 个月内开始减量并停药 ,除非患者既往在减量过程中出现过症状的反复(1C)。 13、 对于正在减量的患者,减药期间 每月至少评估 1 次症状 ,并至少 持续至停药后 4 个月 ,以识别复发迹象,并重新评估抗精神病药治疗的风险及收益(1C)。 特定抗精神病药的使用 14、若患者不存在谵妄,若需采取非紧急的抗精神病药治疗, 氟哌啶醇不应作为一线药物 (1 B)。 15、除非患者明确共病其他慢性精神病性障碍,否则 不应采用长效针剂抗精神病药 (1B)。
个人分类: 临床指南和病例解析|1936 次阅读|0 个评论
温胆汤泡脚,治好了三十多年的精神病
sheep021 2016-7-27 09:50
医案:温胆汤治疗三十多年的精神病 (来自微信公众号:懒兔子) 三十多年的精神病,用温胆汤泡脚半个月,竟然治好了。 到底是中医太牛了,还是这帮中医爱好者悟性太高? 自愧不如啊。接触中医多年,治疗个感冒还颤颤悠悠的。 -----------------
个人分类: 奇闻怪病|388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篇文章的启示
热度 1 rongqiaohe 2016-7-1 12:02
读《我是精神病,杀人不偿命?美国告诉你什么是天理!》有感。 地址: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528/11/27100902_562959470.shtml 读后感: 如果某罪犯想通过“精神病”来免罪,他通过辩护律师等千方百计证明自己有“精神病”,且在法庭上辩护成功,而因“精神病”获得了赦免。 则:既然证明被告是“精神病患者”,就应该进行治疗,因此,该“精神病人”就应该被送进精神病院,进行长期治疗。 “约翰辛力克案件”就是一个范例,通过辩护证明他是“间歇性精神病”发作而被赦罪,但是,对于这样危险的偏执者,他被送到维多利亚精神病院进行 治疗 ,一治就是三十年,到今天他还在精神病院里继续 治疗 。 【现实意义】:这就使得那些想以“精神病”的名义逃脱罪责的人,掂量掂量,是认罪伏法,还是和精神病人生活在一起,终身在精神病院里进行治疗。 如果确实是精神病患者犯法,同样应该送到精神病院去治疗,以防继续危害社会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个人分类: 浅谈|2864 次阅读|7 个评论
失去生命都不在乎,怎就跨不过那个坎!
热度 51 Taylorwang 2016-4-11 07:42
草长莹飞生机勃发的春天,往往也是容易引发抑郁的季节。我们的一位同事就在这个百花盛开的季节,驾鹤西行,离开了这氛杂的人世,留下悲痛欲绝的妻女和年迈的母亲。 该教授(尊重他家属的意愿,我隐去他的名字,请大家也不要追究他的姓名,不打扰他的家属)有着闪光的履历和背景,他在中国科技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在同济大学拿到博士学位,又到南京大学读了博士后,在华南理工大学晋升为教授。他办事和上课认真,深受学生们喜爱;与同事相处融洽,也受到大家的尊重。虽然拿的项目不多,但一年也能发表好几篇令人羡慕的 SCI 论文。华南理工大学的教授,一年的税前总收入都会在 20 万以上,虽然这不算特别高的工资,但绝对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中等以上的收入。知道他的情况,很多人都会想,他的情况比我好多了,为什么他还会感到绝望。原因很简单,他应该已是病态情况下的抑郁症,而不只是简简单单的心情不好或一时想不开! 不可否认心理暗示对生活与身体健康的影响,但我们更不能过分强调所谓“要求心理健康”或心理安慰的作用。 巫医巫婆主要靠心理暗示作用治病,而中医的治疗,也有一小半是靠心理暗示来增加治疗效果。例如越稀奇古怪,且昂贵的东西做中药,似乎治疗效果就越好,这不就是越难找到的东西,心理暗示作用越大的效果吗?我并不完全否定中医的作用,它是几千年经验的总结,我赞成对中医采用“扬弃”。当年写过《新星》小说的著名作家,后来走火入魔,写了《破译疾病的密码》这本书,认为人的所有疾病,都是自己想出来的,都可以找到“心因”,从而能通过心理治疗而解决。这种观点,显然是以偏概全,难以被大多数人所接收。思想的偏激,耀眼作家的光环也就慢慢退色了。 现代社会人人都有压力,每个人所能承受的压力也会有所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总体压力的提高,人们患精神疾病的比例正不断增加。任何事都是一分为二的,没有绝对的好,也不存在绝对的坏;人的性格亦是如此。办事认真的人,有时也容易斤斤计较,浮想联翩;马大哈的人,大大咧咧,对什么都不太在乎,有时能承受更大的心理和社会压力。人在受到一定的压力条件下,不少人认为工作效率会高一点。若感受到压力,且能通过正确的心理辅导,释放心理压力,这压力在一定的范围内也真有可能转化为动力而不至于发病。但若因个体身体的本身原因,再加上外界一定的压力, 引起身体器质性的变化,这时人的精神问题仅仅依靠心理辅导就会失去作用,必须通过药物治疗与其它的辅助手段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抽烟有烟瘾,但烟瘾还不算特别强烈,大部分抽烟的人可以抵抗烟瘾而戒烟。吸食海洛英,这毒瘾就特别强烈,要想自己戒就不可能了。听讲有自认为意志坚强者,想证明自己吸食了海洛英,并靠自己的意志而将毒品戒掉,好象后来能自觉戒毒成功的几乎没有,必须通过药物治疗才能戒毒。现代医学上已有许多在分子水平上研究人的一些生理过程。如人在生产快乐的心情时,大脑的特定区域就会产生一种叫多巴胺的化合物,吸食毒品的人,也就是释放了大量的多巴胺,从而抑制了大脑自己合成多巴胺的能力。人的心情压抑,也与脑中生产的特殊化学物质也关;和吸烟与吸食海洛英毒品是类似的,较轻的程度,可以通过心理辅导来得到缓解,而一旦达到器质性的发病程度时,就必须到医院接受药物治疗。 传统上我国对抑郁症重视不够,每个人都不愿意在其它人面前承认自己有精神上疾病。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们的心理咨询师也偏少,一般人也很少去教会或其它宗教组织来寻求心灵的安慰。在对待治疗的态度,也有不少人希望靠自己身体将疾病“扛过去”。记得去年底学院集中体检量血压时,这位同事就在我的身边,他第一次量血压高了一点点,需要复检。他看到我的血压只有 70-120 ,惊奇地问我,怎么,你的血压只有 70-120 ,以前,我们的血压应该相差不多的。我告诉他,我平时吃药了,一天只要吃一颗药,可稳定地将血压降下来。他说,那不就每天都要吃药了吗?我回答:是的,吃药不好,但血压高,对人体的其它器官损害更大,现在的药,副作用也较小了,两害相权取其轻,就吃了,今天体检,没有吃。他的回复是,不行不行,天天吃药不好。我也就没有再说什么。 我也了解到他近二年的项目少了一点点,其实我也很少拿到国家级的大项目,我的项目大部分是技术推广或社会服务的横向项目。几个月前,我也想让他到我这里来做一点课题,甚至已跟我的助手谈过这个问题,但想到也许他根本看不上我这些“不登大雅之堂”的横向课题,还是等他先找我吧。知道他出事后,我曾自责。但再想一想, 他的问题,已不是项目多一点少一点的问题,关键是他已有病了,他必须去医院看病,并定期吃药来渡过这段灰色的日子,而我们所有的人,当时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俄罗斯伟大的诗人普希金最著名的一首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对舒解一般人的心理压力是有帮助的。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 悲伤 ,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回忆。 当读这首诗,也不能感受其美感,压抑的情絮没有得到丝毫释放,整个世界仍是一片灰暗而没有一些亮色,我想唯一正确的做法是去医院吧,这已不是一般的心情不好,而是已有病了,必须看病,并遵守医嘱,定期吃药治疗! “死者长已矣,生者当勉力”,我写这篇文章,既为悼念同事,好友,更希望 我们活着的人,应珍惜自己的生命,活着才是王道! 没有过不去的坎,有时这些坎不是真的存在,而是病,是有病了在我们心中自己树立起来的坎,治疗了,吃了药,这个坎就会消失了!要记住,我们的生命不仅仅属于我们自己,还有相应的家庭与社会责任。
14353 次阅读|113 个评论
我得了精神病吗?疯了?
热度 15 zlyang 2016-3-9 22:24
我得了精神病吗? (1)从2012年 夏天以来,没有时间吃饭,没有时间睡觉。 主要是因为很多时间用于伺候“外星人皇帝”。 (2)2011年底以前的10余年 时间里,我每年有大约 10个 月用于正常工作, 有2个月左右时间用于其它研究。所以我发表了一些其它的文章。 近 3年多,没有时间做其它事情。导致: (3) “ P对NP ”,原本想 在2012年向国外 SCI 期刊投稿,但没有时间进行。因为2011年《天津大学学报:英文版,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刊登了“A non-canonical example to support that P is not equal to NP ” (EI: 20120714762933)和《中国电子 科学研究院学报》的“第二类计算机构想”。有了一定的基础。 当然我会注意不重复发表的。 中国科学 院科学智慧火花,2011-08-30, 《“ P对NP ”难题研究 的形转换新思路》: http://idea.cas.cn/viewdoc.action?docid=1275 (4) “复杂模型/方法,在复杂多变环境里往往没有用的”的证明。 要点在: 冯勇. 互信息理论及在机 器人主动嗅觉搜索策略评价中的应用 . 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第19页开始. http://d.g.wanfangdata.com.cn/Thesis_D654578.aspx (5) 高温可控热核聚变的研究,早就有想法了。主要用于发电。 (6) “平行导线间的磁力,与电流方向有关”的实验:修改安培定义。 中国科学院 科学智慧火花,2012-04-12,《SI基本单位中安培定义的两种可能缺陷》: http://idea.cas.cn/viewdoc.action?docid=4681 (7) “活体超声显微成像技术”可能用来研究人体的郁结。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908895.html 以及 (8) 常规研究“基于季风特性改进风电功率预测”进展缓慢。 杨正瓴 ,冯勇,熊定方,杨钊,张玺,张军.基于季风特性改进风电功率预测的研究展望(Research prospects of improvement in wind power forecasting based on characteristics of monsoons) .智能电网(Smart Grid),2015,3(1):1-7.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NDW201501001.htm 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ndw201501001 已经 有3位同学在这个方向毕业。 我真的没有时间。 我只是个可怜的老太监。 我自以为没有患 精神病 ,但我真的不能确定这点 。 所以请您指教: 真傻 得了精神病吗?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5897 次阅读|37 个评论
精神病与创造性
smallland 2015-9-24 11:43
人类的大脑进化太快,太复杂,就必然容易出精神病?或许是的。这也与环境有关。随着物质文化加速,环境变换越来越快,越不容易适应,越容易出状况。在原始的环境中,比如狩猎采集社会,自然,精神病比较少,或罕见。 或许,精神病--比如精神分裂症--的普遍存在,也可能有别的好处。比如狂躁,或许更容易当领袖。我们常常看到,一个巨大的群体由一个变态狂统治着。如果这个精神是遗传的(的确是遗传的),那么这个群体的精神病会越来越普遍;因为,统治者常常是主要的交配者。 有研究说,精神分裂者更有创造力,在文学艺术方面尤其如此。类似的创造性,在原始状态下可能没什么好处,因为人类社会常常几百年几千年根本就不需要创造性--除了全数方面的创造性。 在现代社会,某些方面的优势是毫无疑问的。精神病,或者亲属中有精神病的,具有更强大的创造性。疯子,是进化的副产品,还是上帝的礼物(对于多病患者也不是什么好礼物),就看您怎么看了。
2101 次阅读|0 个评论
精神与精神病
caojx 2015-7-4 11:15
人活着,有精神才精彩。 人病了,就没精神;但精神病者精神。 文化大革命,全民精神。 A 股激荡, 9000 万股民精神。 精神以物质为基础 。物尽,精竭,而亡。
个人分类: 人文社科|2098 次阅读|0 个评论
精神病学全基因组相关性分析
热度 7 小水獭 2015-2-12 10:23
精神病学全基因组相关性分析发现精神病与神经,免疫和组蛋白通路相关联 Psychiatric 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y analysesimplicate neuronal, immune and histone pathways. Nature neuroscience. Feb2015;18(2):199-209. 这篇文章应当说是介绍了一个分析的数据库,里面有很多东西可以挖掘。他们用强大的分析手段进行很复杂的分析,不是只关注一个个单独的线索,而是力求抽提出一个证据链,在生物学中这就是生物通路( pathway )。本来精神疾病只作为一个心理学研究的范畴,而后来逐渐研发的药物很多是治标不治本,仅仅是强大的抑制神经活动,而并没有特效药物。再后来,精神疗法和药物疗法的结合使治疗更为有效。但是前面还有很多的路要走…… 结合其他人的工作,我们可以看到,精神病人确实从神经细胞的生理活动,以及细胞亚结构都与正常是不同的。他们有独特的大脑,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变态不是一个社会或者文化现象,这是一个人类共有的存在。无论古今中外,无论盛世乱世,变态都在那里。 从他们的研究结果,也有很多令人惊讶的发现。比如成年期发病的精神疾病病因竟然是在幼年。神经系统与内分泌、免疫系统的交互作用虽然不是原创结果,但是他们的研究确实给出了强有力的支持。另外就是 TB 和丙肝竟然也会诱发精神疾病,这令我印象深刻。总之,这项工作对精神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思路非常有指导意义。 精神上的伤害如同肉体上的伤害一样,会留下疤痕。有些人恢复得很好,疤痕几乎看不见。有些人有明显的疤痕。而有些人,可能无法痊愈,不断的发炎,病情反复。精神疾病治疗的最终目标,希望能是类似无疤痕手术一般,擦去过去的不良刺激留下的有害痕迹。 这项研究从 2007 年始由 Psychiatric GenomicsConsortium (PGC) 主导(      http://pgc.unc.edu),      发表于2015年Nature           Neuroscience 2月号上 。名称为 GWAS ( Genome-Wide AssociationStudy ) .它 可以归类为生物信息学的分析工作,主要选取几种成年期发病的精神障碍病症:精神分裂症 schizophrenia (SCZ), 抑郁症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 躁郁症或双极情感障碍 bipolar disorder (BIP), 自闭症 autism-spectrum disorder (ASD) 和 多动症 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在以往许多对精神病生物学基础的研究中,一开始是侧重于单个基因在单个疾病中的相关性,后来有一些研究针对多个基因在单个疾病中的作用,而 GWAS 的目标是确定多个基因或者说某通路( pathway )与多个精神疾病的相关性。 方法: GWAS 同时使用五种分析方法( SETSCREEN, MAGENTA, INRICH, FORGE and ALIGATOR) 对几个精神病数据库( GO, KEGG, Panther, Reactome, TargetScan )进行分析 . 侧重于 pathway analysis ,而不是仅仅着眼于单个基因。 这篇发表于 2015 年二月号的 Nature Neuroscience 的分析报告详细而全面的分析了与精神病发病相关的生物过程通路。参与这项工作的人员人数之多,以至于作者名字是以单位名称代替: Network, Pathway Analysis Subgroup of the Psychiatric Genomics C,International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Genetics C, International InflammatoryBowel Disease Genetics Consortium I. 结论: 组蛋白甲基化 神经-结构 免疫 癌症 以下列举了分值最高的几个通路,该通路的异常将提高罹患精神疾病的风险 单个成年期发病的精神病相关通路 精神分裂症 schizophrenia (SCZ) 组蛋白 H3-K4 甲基化( HistoneH3-K4 methylation ) 黑色素瘤( Melanoma ) (Chromosomal) synapsis 子宫内膜癌( Endometrial cancer ) 前列腺癌( Prostate cancer ) 甲状腺癌( Thyroid cancer ) Alzheimer disease–amyloid secretase pathway 解剖结构调节( Regulationof anatomical structure size ) 神经胶质瘤( Glioma ) 参与染色体减数分裂的结构( Chromosome organization involved in meiosis ) 躁郁症或双极情感障碍 bipolar disorder (BIP) 突触后密度 Postsynaptic density 突触后膜 Postsynaptic membrane 树突棘 Dendritic spine 组蛋白 H3-K4 甲基化 Histone H3-K4 methylation 轴突组成部分 Axon part 从他们的结果来看,与躁郁症相关的主要是结构。这结构包括突触,突触棘,轴突等等。这些结构的变化参与新的记忆的贮存。 抑郁症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 蛋白磷酸酶 2A 型调控 Protein phosphatase type 2A regulator activity 细胞连接组织 Cell junction organization Apical junction assembly 细胞间连接的组织 Cell-cell junction organization 组蛋白修饰的调控 Regulation of histone modification   从他们的结果来看,与抑郁症相关的主要是结构与抑制通路(Protein phosphatase type 2A regulator activity)。有一个理论认为,抑郁状态并不是神经活动的低迷,而是不必要的神经活动太过于频繁,神经细胞内部抑制这种过热活动的抑制功能失调。以至于神经非常疲劳,而抑郁期主要处于该疲劳期。因此,抑郁并不是抑制功能特别强大,恰恰相反,抑郁是抑制功能障碍导致的。   多个成年期发病的精神病共同的相关通路( 精神分裂症 schizophrenia (SCZ), 抑郁症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 躁郁症或双极情感障碍 bipolar disorder (BIP) ) 1 Histone H3-K4 methylation 2 Histone methylation 3 Macromolecule methylation 4 Histone lysine methylation 5 Cell-cell junction organization 6 Alzheimer disease–amyloid secretase pathway 7 Ras pathway 8 Protein phosphatase type 2A regulator activity 9 Apical junction assembly 10 TGF-β signaling pathway 11 Postsynaptic density 12 Cellular response to insulin stimulus 13 B cell activation 14 S-adenosylmethionine–dependent methyltransferase activity 15 Signal release 16 Cell junction organization 讨论 与之前的研究相比较 比 GWAS 分析更早的 PGC Cross Disorder group 分析提出的相关性最高的是钙通道活性( GO : 0005262 Calcium Channel Activity )这一通路,而在 GWAS 分析中,这个通路仍然有高的分值,即重要性。 精神紊乱的生物学意义 从GWAS的分析中得出,精神分裂症SCZ与躁郁症BIP有很强的生物学通路相关性。 组蛋白甲基化功能失调是躁郁症 BIP 成因中重要组分。突触和突触后 活动是精神分裂症 SCZ 成因中起重要作用。 组蛋白 H3-K4 甲基化功能( Histone H3-K4 methylation )失调已被证明引起躁郁症和抑郁症。这可能暗示在情绪障碍的病理学后天诱导机制的作用。组蛋白甲基化机制参与了复杂的认知过程的协调情况以及成瘾性精神病症和神经退行性病变,以及长期记忆的形成。 哲学上的一个基本概念,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而如何起作用, 需要一个转换器(adaptor)。在这里组蛋白甲基化通路就起到一个转换的作用.。蛋白甲基化也被认为是参与长期记忆形成。从组蛋白甲基化通路异常在精神病成因中的重要作用, 提示外部因素、经历、经验在精神病发病的所起到重要影响。 而甲基化的作用比钙活动影响更大,我认为是有说服力的。钙活动被认为是短时程的过程,比如学习的过程;甲基化更接近一个长期记忆一类的过程。 蛋白磷酸酶 2A 型调节活性( protein phosphatase type 2A regulator activity )在抑郁症的病因诱发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以前的研究已经该途径涉及 serotoninergic 神经传递,并且参与抗抑郁药物的作用机制。 主要的免疫反应通路例如 TGF-beta_signaling (P00052), B_cell_activation (P00010) and T_cell_activation (P00053) 也涉及精神失调的病理学过程。 结核病( Tuberculosis , hsa05152 )和丙型肝炎( Hepatitis C , hsa05160 )通路也有一定相关性。其中,丙肝的感染过程以及干扰素α的治疗丙肝过程都有诱导精神疾病的潜在威胁。 Forton, DM; Allsop, JM; Cox, IJ; Hamilton, G; Wesnes, K; Thomas, HC; Taylor-Robinson, SD (October 2005). A review of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cerebral metabolite abnormalities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C infection.. AIDS (London, England) 19 (Suppl 3): S53–63. doi : 10.1097/01.aids.0000192071.72948.77 . PMID 16251829 . 这篇文献 指出丙肝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有一点结核病和丙肝一致的地方是它们都是慢性疾病。   各种蛋白甲基化过程,例如 histone methylation (非 DNA methylation) 通过 Histone H3-K4 methylation的过程(GO:51568), Histone methylation (GO:16571), Histone lysine methylation (GO:34968) 和 Macromolecule methylation (GO:43414) 都参与了精神病症的形成。蛋白甲基化明显是一个表观遗传学的生物过程,证明了环境外因对精神病症成因的重大作用。而且环境因素最大的影响实是在幼年的发育关键期,在那些细胞分裂旺盛,组织分化活跃的时期。在这些时期甲基化功能的失调,将很有可能导致精神疾病在成年期的发病。正因为甲基化过程活跃期在幼年,即未发病期,因此药物干预无法以甲基化通路为靶点,不过药物的寻找可以着重于免疫通路以及神经突触活动的范围。 科学网论文交流也有新闻报道: 不同精神疾病或有相同发病风险因素 http://paper.sciencenet.cn/htmlpaper/2015213871026635728.shtm?id=35728 我不知道为什么作者最后定标题加入了免疫,当然免疫通路确实是参与了精神病病变的过程。但是主要的还是环境与经历以及神经本身的病变,包括神经物理结构和生化反应。也许是为了吸引眼球。但是在科学网新闻的报道中,明显看出原作者的标题有误导的作用。 --------------------------------------------------------------------- 感谢 Google Translator ,一开始下笔都不知道该怎么成文。 Google Translator 给出了很多书面构词的参考。
个人分类: 活色生香de生物科学|8218 次阅读|23 个评论
[转载]媒体称部分官员退休后因心理问题进精神病医院
热度 1 gdn 2014-11-24 19:03
媒体称部分官员退休后因心理问题进精神病医院 发稿时间:2014-11-24 16:05:03 来源: 瞭望 中国青年网 我要评论 (195人参与)   10月,仅见诸报道的官员自杀人数,就达5人。   据统计,2014年1月至9月,已至少有32名官员自杀或排除他杀可能的事件被媒体公开报道。   我们无法比较官员自杀的比例是否高于当下的社会总体自杀率。但自杀官员因其身份特殊,所以往往关注度高。在当下反腐大势下,也容易引发是否有腐败问题的猜想。   成都电子科大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李媛教授介绍,压力作用在人身上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奔向身体,第二阶段奔向心理,最后阶段就奔向心灵,用死亡来选择终身逃避。   因此,自杀的官员不一定都有腐败,但多少都有精神或身体上的问题。   胆大VS担心   四川省社会学学会会长、四川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陈昌文认为,公务员的工作内容,需要处理很多社会事务,面对各种尖锐的社会矛盾,有些工作与自己的认知相冲突,会引起一些心理问题。   李媛同样认为,“工作压力并不是公务员独有的,但是公务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遇到的心理冲突较多。”   所谓心理冲突,在心理学上,指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反或相互排斥的动机时所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   一名日常感觉自己总是心悸、失眠的官员感慨,“如果这样说的话,就太多了。”他认为最典型的就是在潜规则与明规则之间的纠结。   一名国税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以前在与企业接触时,企业“表示”的红包,你不收的话,要受到双重压力。一方面在同事中,你是另类;一方面企业老板恨你不肯“高抬贵手”,工作上不配合,无法按时收缴税费,自己又要被领导批评。   “有时不是个人私欲的问题,一些不良的政治生态下,有很多执行层的干部游走在制度规定和领导意志之间,执行的工作甚至还会与自己的道德认知、甚至人格尊严相悖。”上述官员分析。   一名县环保局环评科科长透露,表面上县委领导要求做好环评工作,遇到招商引资一些环评不达标的企业,领导又要求“必须达标”。这个“达标”过程中,作为科长,他必须先签字,他时常担心,什么时候出了事,自己肯定首当其冲地背黑锅。   公务员被安排的工作,也有一些与“本心 ”相悖。曾经参与过维稳上访户工作的一名副镇长,称自己老是想起一条白腰带。那是几年前,他和三名同事一起到北京带回一名上访户,送到劳教中心时,他不下车,只有又拖又拽,上访户用白布条做的腰带松了,拖在泥水里……“这些措施真的对吗?!现在还不是取消劳教了。很多事没办法,都说要凭良心,但是有时候自己的良心也不是自己能完全控制得了的。”   李媛曾参与组织过一次问卷调查,受访公务员的职业倦怠感达到58%多,比排在第二位的教师职业高8个百分点。这些工作上的压力不至于致病,但在做这些工作时,难免焦虑,有些人处理不好,就容易发展成心理病症。   但也有官员认为,源于工作职责的一些心理压力,有些是因为一些人在长期人治下、工作方式呆板的缘故,随着当下依法治国思路和方式的改进,有些问题已经在改变。   上恭VS下倨   有人曾对“官”字做了个新解:当官两张口,上口对上恭,下口对下倨。不可否认,“上恭下倨”的确是一些官场中人的处世哲学。   “官大一级压死人”。在当下的官场等级中,这是不少官员经常感叹的一句话。这导致一些官员对上一个样,对下一个样;台上一个样,台下一个样。甚至有些小领导,在上级面前卑躬屈膝,转身就可能把内心的压抑撒向下属,趾高气扬,这形成一种不健康的压力传导线。不少公务员表示,人很压抑、分裂。   今年25岁的张启,毕业以后专心考公务员,两年后终于考入一市级机关。但一年下来,他经常心悸、失眠,去看中医时,一名老中医说他这是心理焦虑症状,建议他去专业的精神卫生中心治疗,但他一直不敢去。   张启私下跟记者抱怨,经常被领导批评不懂事。   一次,他和部门主任一起等电梯时,遇到单位一把手,直属领导只按了一把手所在的9楼,张启随后按下自己部门所在的5楼,部门主任迅速伸手按了取消,说领导时间宝贵。张启立刻觉得脸上有火烧的感觉。   担任过市政府办公室主任的陈超认为,比起这些细节问题,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有些领导“不把下级当人”的工作作风。   陈超透露,曾经服务过的一任市长,脾气暴躁。该市长经常脚跷到办公桌上听汇报,听得不满意,随手把手边的东西甩过去,有时甚至人格污辱,骂汇报人“猪脑壳”。汇报人还得捡起来东西,检讨自己。陈超感慨,这名市长甚至对自己的副职都毫不留情面。   “不仅是我们这个岗位,对整个机关部门来说都一样,遇到什么样的领导,决定着那一届的心理幸福值。”比如,本届市委书记,就被陈超和同事们认为非常平易近人。   一名县委书记却抱怨,外面看到我们都是上恭下倨的,但这有些是出于工作需要。我们也不想这么分裂,但不分裂行吗?工作支持、资源、你的前途,大部分都掌握在上级手里;而推动工作时,又深深遭遇各种推诿或者执行上被打折扣。   不正常的官场环境,容易让人产生压抑、焦虑、分裂感。但李媛认为,严重致病的情况不是很多。能够进入并在这个行业呆下去的人,一定是价值认同或能够接受的。少数实在不适应的,会选择退出。   陈昌文介绍,反而是有些官员,因为长期固化官本位思想,退休时会有强烈的心理不适。据他了解,个别官员因为心理调适不过来,退休不久甚至进了精神病医院。   仕途VS迷途   李媛在一次与乡镇公务员聊天时,多名公务员向她抱怨,才三四十岁,仕途空间几乎就到头了。   李媛认为,这与政策、环境等因素分不开。在公务员的金字塔体制里,一些基层公务员,在正值壮年时,即已看不到上升空间,失去动力和激情。作为心理学专家,她能做的唯有帮助他们调整自己的认识。   接受廉政瞭望记者采访时,四川省直机关党校教授魏敏生认为,更因一些人为因素或腐败现象,使得公务员的职位晋升渠道,充满不确定性。   魏敏生提到,广东茂名窝案中暴露出了一场官员“劣币驱逐良币”悲剧。据媒体报道,茂名下辖的信宜市有个镇长,是中国农业大学毕业生,努力工作卓有成效,每次开干部大会都受表扬,但多年没有提拔。为了升任镇党委书记,他抵押贷款5万元,凑了20万元行贿,此后很快被提拔,也因此受到处理。   魏敏生认为,干部选拔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让不适合的人获得提拔,引起连锁反应,很多人心理失衡,会引起多种不择手段。   一名曾经担任过县委书记的官员更是透露,有些人为了争取职位,无所不用其极,某官员甚至把自己的老婆“送给”上司。   在职位竞争中一些歪门邪道的手段,其实给一些官员带来更多的是痛苦。   一名县委书记多次被网络举报作风问题,市纪委调查后发现,背后是一起围绕着职位的权力之争。   一旦摊上这类事情,即使被澄清清白,当事官员也往往面临政治前途被改写的命运,同时在名誉上留下难以去除的污点,还给家庭生活带来诸多困扰。   陈昌文感慨,一个人一生的前途、甚至命运,完全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里,导致没有安全感,成为很多公务员心理困扰的来源。他认为,这亟待通过法治建设,打造一个更公平、公开的竞争环境。   辛劳VS薪酬   一名接近官场的观察人士认为,心理失衡也是一些公务员心理问题的根源之一。   大部分落马官员的忏悔里,常会提到的一条是,在与商人接触的过程中,慢慢心理失衡,并最终走上贪腐之路。   陈昌文分析,这固然与干部自身思想觉悟有关,但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下个别公务员群体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的不匹配。   陈昌文的一名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公务员队伍月收入才3000元左右,跟其他做生意、当白领的同学完全没法比,养家糊口都困难。”   他感叹,公务员原本社会地位较高,能够进入这个行列的人也往往自我期许较高,但基层公务员经济地位低,近两年福利也规范了,生活重压下,容易引起心理失衡。   “你看今年报考公务员的人数下降了。”陈昌文认为,分配体制应该向基层倾斜。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群,处于干群关系的焦点。一名基层公务员在处理群众问题时,自己的车被划伤,还不敢声张,怕领导指责自己。   有些公务员还背负着超常的工作压力。   李媛认为,单纯的工作压力则更多体现在一些政治任务较重的机关部门。与纪委工作人员交流中,她感觉他们近两年表现得更为焦虑。尤其是办案人员,参与案件内审外调时,与家人长期分离,“两规”对象的安全,限时办案的压力堆积心头,却因为工作性质原因,不得对人倾诉。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公务员都满负荷运转,这也往往导致另一种心理不平衡。据多名公务员反映,所在单位常常有两种人,忙者更忙,闲者愈闲。一名部门负责人透露,那些平时比较闲的干部,虽然能力上不得领导倚重,但往往因为各种人脉和利益关系,成为各种福利、升迁机会的优先考虑对象。而对于能者多劳型,因晋升职位有限,机会来临时,却不一定轮得到自己。“但是,你不卖力工作更没机会。”陈超感叹。 原标题:媒体称部分官员退休后因心理问题进精神病医院
1079 次阅读|2 个评论
肿瘤发生的时间生物学因素
热度 28 何裕民 2014-6-13 13:44
时间、空间和物质是宇宙万物存在的基本。节律是万物自我表现(运动)的基本形式,它是以时空来度量的。生命,是一种特殊的运动方式,它是物质、能量和信息诸变量在特定时空中整合、同步共存的“表演”。生命的运转有赖于生命系统有组织的整体与时间因素和空间因素的和谐、合拍。肿瘤是生命活动中的运转异常状态,必然存在着构成生命物质、信息对特定时空因素的不协调,必然涉及生命物质在特定空间的运转紊乱。 1.基因表达调节的时序性 众所周知,蛋白质是上世纪人类科学重大发现之一,它是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蛋白质的合成模板密码储存在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DNA内。根据时间生物学观点:生命存在理论寿命,其寿命可能是由基因编码和决定的,那么肿瘤有没有它的特定发病时间性哪?对于这个问题,从现代的时间医学和肿瘤遗传易感性来推理应该是有的。时间病理学就是一门研究疾病(精神病、内分泌病、癌症、溃疡病、高血压等)状态下,机体生物时间特性的变动的学科。这种变动可能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也有可能是诱发因素;有可能是伴随疾病发生而存在的现象,也有可能是结果。过去人们只知道机体存在着“最脆弱的部位(空间)”,而不知有“最不稳定的时间。”事实上,人体对众多不良(恶性)影响的感知,有一个“最不稳定的时间”存在。也就是,人的感知存在明显的时空性(节律性)。这一时间,与另一时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同时间会有不同的表现。如果在“最不稳定的时间”内,机体“最脆弱的部位(空间)”接触到致癌因素和癌症诱发因素,正常细胞的突变就有可能发生,异常分化和异常增殖的积累就形成临床上的肿瘤。在肿瘤发生的三个阶段中,肿瘤的发生是多基因表达紊乱,有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和调节紊乱,这些基因表达调节紊乱又有一定的时序性,也就是说,在肿瘤形成过程中不同的时期表达不同的癌基因。这些,在食管癌等肿瘤研究中得到了证实。 2.肿瘤病症的时间因素 对于肿瘤患者个体来讲,肿瘤的发生有他的时间因素,比如发病的年龄,小孩和老年人肿瘤发病率较高;对于不同的病种癌种,它的发生、发展及预后转归也有明显的时间性;对于疾病的症状的变化有明显的时间性,有昼夜的节律差别,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说“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还有明显的季节性,如《素问·脏气法时论》说“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按中医的“五运六气” 学说,甚至有流年——即年的差异。 3.肿瘤相关的时间节律性变化 近年来,随着时间生物医学的发展,已明确随着昼夜、季节的周期性变换,人体功能也发生周期性变化。人体内的生理活动细胞的新陈代谢和增殖分化均表现24小时的节律性,癌细胞也同样遵循此规律。比如褪黑激素是机体生物钟的内源同步因子,其合成与分泌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白天低夜晚高。在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直肠癌患者中褪黑激素节律发生变化,可作为发病的早期诊断指标。在易患乳腺癌的人群中,普遍存在着血浆褪黑激素水平偏低的倾向;胃癌和直肠癌患者的夜间褪黑激素水平显著低于白昼,与正常人内源性褪黑激素节律完全颠倒。余万霰734例肝癌与气候、纬度关系研究发现,4~7月为肝癌易表现期,4~5月上旬为早期发现期,4月上旬为肝癌早期普查的最佳期。近年来,随着时间生物学、时间医学的发展,又出现了许多时间医学分支学科。比如出现了时间生理学、时间病理学、时间药理学、时间诊断学、时间治疗学等等,并且逐渐引入到肿瘤的研究中,已开始用于临床治疗中。比如将时间因素用于放化疗,可明显提高疗效。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肿瘤|3117 次阅读|30 个评论
谁之悲?
xuxfyuwp 2014-4-14 15:50
2007年8月21日,在四川彭州市,一个19岁的女孩杀死了孪生妹妹。原因是妹妹患了精神病,且没有治愈的希望。08年2月26日彭州市法院从轻判处该女孩有期徒刑三年,缓期五年执行。最近读了这一案件的有关介绍,总感到想说些什么,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如何下得去手啊 你们是孪生姊妹 苦苦挣扎的诀别 魂断世间十九岁 一纸诊断书 噩梦长相随 难以治愈的病症 无法了断的拖累 这就是姐姐的理由 下手时含着泪 这就是妹妹的死因 撒手去不再归 是无奈中的选择 是深思后的所为 你没认错 你不后悔 父母原谅你 人去不能回 亲友理解你 证你身心累 舆论认同你 难断是与非 学者同情你 现实谁能违 法庭的轻判 送与你未来的机会 那走向天国的背影 是喜还是悲 莫非鲜活的生命 要分贱与贵 莫非高悬的明镜 难断恶与罪 魔瓶打开 还有多少人会倒霉 悲剧开始 还有多少人要面对 天地人间 纪录着良知的盈亏 时空岁月 写下了道义的溃退 (原文写于 2008-06-11 20:54:32 新浪博客)
个人分类: 诗歌|697 次阅读|0 个评论
最近精神病都起来啦 专家解释一下?
ljxm 2013-7-26 14:54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436 次阅读|0 个评论
自从得了精神病,精神就好起来了
热度 1 rongqiaohe 2013-7-8 20:43
----给曹广福老师《假如我老了,还会在科学网混吗?》的留言 读了曹老师的博文,产生了共鸣,猛然想起了自己的研究方向----老年痴呆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机制。于是,给曹老师留了言:“如果我能够活到老年痴呆的年纪,我依然要在科学网上漫游,享受老年精神病发着后的我,在科学网上无比幸福的感受。” 有一句名言令人难忘:“自从得了精神病,我的精神就好起来了!” ----于中关村 2013年07月08日 曹广福老师博文网址: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0247do=blogid=706013
个人分类: 浅谈|269 次阅读|1 个评论
衣俊卿被免,女博士常艳的精神病是不是可以好了?
热度 3 chenhuansheng 2013-1-17 23:24
如题! 补充: 新华网1月17日电 据有关部门证实,中央编译局主要负责人衣俊卿因为生活作风问题,不适合继续在现岗位工作,已免去其中央编译局局长职务,贾高建担任中央编译局局长。
7669 次阅读|4 个评论
【微博】全国精神病等级考试题
热度 2 zhanghuatian 2013-1-11 09:32
【全国精神病等级考试题】要考精神病的进!
346 次阅读|2 个评论
急性短暂精神病要火了
ybren 2012-11-23 21:25
今天山东的一起交通肇事责任人被定性为 急性短暂精神病,网友纷纷发言,有望成为避难教科书做法,今后法官的工作更难了!
2907 次阅读|0 个评论
最深刻解读诺奖:作家艺术家科学家的创造力都是来源于精神病
热度 22 laserdai 2012-10-17 23:39
弗洛伊德 最著名的贡献是使用性来解释一切,但是,作为精神病专家他还没有说一切创造力都是来源于精神病。之前都知道,一切创造力都是偏执狂的表现, 真正的科学家都是疯子(这也从根本上解释清楚了为什么最近30年来中国根本没有诺贝尔奖级别的成果 )。最近又看到一点阐述。 最近,一项研究超过100万人的调查显示,人的创造力是精神疾病的一部分,尤其以作家最容易受影响。 瑞典卡罗琳卡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诺奖委员会都在这个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作家患有焦虑、躁郁症、精神分裂、抑郁症和药物滥用的风险比一般人高。 调查发现,作家的自杀率也是一般人的两倍。 除了作家之外,舞蹈家和摄影家患有躁郁症的风险也比较高。 比如: 《丑小鸭》、《美人鱼》等童话作者安徒生(Christian Anderson)患有抑郁症。 美国作家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有抑郁症,以自杀结束生命。 英国女作家伍尔夫(Virginia Woolf)有抑郁症,最后投河自尽。 英国作家格林(Graham Greene)有躁郁症。 等等等。 在《精神病研究期刊》(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发表的一篇报告说,和其他人相比,这个艺术家群体的人更有可能和厌食症、自闭症等异常现象有密切联系。主要研究人员卡嘎(Simon Kyaga)说,这个调查结果告诉 人们应该重新审视对精神疾病的观点,精神疾病有些特征其实是有益处的 。 例如,自闭症患者对某一主题有异于常人的兴趣,躁郁症患者近乎痴狂的执著,精神分裂者的思考,有时候能造就天才和丰富创造力,或是大师杰作。 这样看来,让人出大成果 == 让人得精神分裂。 中国没有出诺奖级别的科研成果,是因为大家都很理智,心里很健康,没有人得精神病。 或者,去精神病院去找几位来做科学研究,中国的科学诺奖才有希望。 更多阅读请参见: 艺术家与精神病 http://www.hudong.com/z/w/Mentalillness/index.html http://www.360doc.com/content/09/1207/09/460133_10541124.shtml 情感障碍和创造力相伴相生 同时也是精神疾病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c8a30b010003l6.html 伦敦精神病学新发现:适度抑郁激发创造力 , http://health.sohu.com/20080311/n255637044.shtml
个人分类: 科普|11082 次阅读|62 个评论
耶鲁大学自闭症讲座13——精神病药物学
monica0569 2012-10-9 22:00
by Andres Martin,M.D. 从多个调查和流行病学来看,药物治疗在自闭症中是很普遍的,被广泛应用在自闭症孩子身上,有些有用,有些则无效。精神药物是非常贵的,同时也是自闭症治疗比较不重要的。但是在一个美国全国范围的调查中,结果有56%,约三分之二的自闭症孩子接受了精神药物治疗。全球的情况,在西班牙,在巴斯克,对于自闭症的治疗是终身制的,从出生到死亡都有治疗,这些地区有相当多的医疗干预,包括社会心理干预,家庭为基础的干预,合理的居住环境和医疗服务,并且都是免费。过去10年,药物使用率全球大体是一致的,约在30%,尽管用的药物有所不同,但是治疗率差不多。对于自闭症的治疗越系统,干预得越多,就越不依赖药物。 一项从2000到2004年的自闭症治疗费用调查研究显示,这4年里,自闭症费用上升最快(与燥郁症,注意缺失紊乱,和其他精神疾病相比),药物是推动这些费用增加的主要因素。 我们希望药物只是全面治疗的一个部分,当前我们使用的大多数治疗自闭症的药物是针对自闭症相关的重要症状、行为问题的,但并不一定是关键的症状(比如社会能力缺失)。很重要的是不能忽视医疗服务,有时候疼痛也可能会引发行为方面的问题,所以用药物来去除行为问题,还不如有个基础的药物检查。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当孩子处于青春期,荷尔蒙和性冲动,以及性发育共同作用的时候,会很大推动一些行为的变化,所以需要药物来控制。 事实上,并没有药物直接针对自闭症的所有症状,但有些药物对于侵略行为,自残,痉挛等有效,有些其他种类的精神疾病如焦虑,抑郁存在于自闭症中,有时人们忽略了这种关系,认为任何事都和自闭症有关。 自闭症的有些治疗是不恰当的,也没有被证实有用,比如疫苗和螯合药物治疗。螯合剂声称可以降低重金属含量,但是这些干预本身就是很危险的,导致了一些患儿的死亡。 2000年以前,自闭症的研究很少,样本数也很少,不到100个患儿,这样就很难得出关键的结论,研究的困难包括召集患儿参与研究,很难找到同意加入研究的患儿和家庭,当时的研究都是多个地点的,非常耗时耗力耗钱。不过现在我们对于药物治疗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越来越确信“要”和“不要”。 目前自闭症药物治疗的治疗效果最好的可能算是 易怒性,攻击行为,自残,破坏财物, 这些都让常人很难与自闭症儿童生活在一起。其次是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重复行为。 对于攻击行为,我们主要用的治疗手段是传统的精神抑制药,它60年代以来被用于治疗一系列严重精神病,比如精神分裂症。它们都作用于多巴胺受体,阻止多巴胺与多巴胺受体结合,尤其是多巴胺受体2。过去10年人们开始转向使用非传统的精神抑制药,它们也作用于多巴胺,但也有其他效果比如血清素,重要的是它们导致的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几率较小。 最常见的也是最好的精神药物是利哌酮(Risperidone) ,它主要发挥作用的是易怒性和攻击性。研究显示,接受利哌酮治疗的孩子,易怒性改善是最大的,重复性行为和好动也有一些改变,尽管改善没有那么大,但是关键是利哌酮带来了其他的一些好处,并且这些好处不是短暂的。Larry Scahill和他的同事共同完成的研究认为,利哌酮不应该被单独使用,利哌酮应该结合社会心理干预手段,比如让父母接受培训。他们的结果里显示,全面治疗小组要比只接受利哌酮的小组效果更好,当然差异没有那么明显,但是关键是把干预和药物结合能够让两者相得益彰。利哌酮是现在为数不多(12个左右)得到FDA批准的可用于儿童精神病的药物,我们使用的很多儿童精神病药物都是没有标识的,也就是说尽管FDA没有批准,医生也可以开处方。 精神病药物的主要副作用是增重 ,有研究表明利哌酮的增重情况是3个月平均增加5公斤。其他还有 新陈代谢问题 ,包括胆固醇的增高,甘油三酸酯,糖尿病等。 我们也尝试使用其他2种药物。比如对于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常用的是Ritalin利他林。 自闭症的第三类药物主要目标症状是重复性行为,这类行为与强迫症(OCD)有相同之处,有证据显示抗抑郁药物选择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素(SSRI)用于OCD,60年代也有一些证据显示自闭症患者的血清素代谢不正常,有些研究表明SSRI用于成人自闭症患者有效。SSRI的作用是阻止血清素被重新吸入突触前神经元,导致突触缝隙里过度积累血清素。比较常见的有Prozac or fluvoxamine。20世纪90年代有一些早期证据,由印第安纳大学Chris McDule提供,他们的结果显示那些接受fluvoxamine的成人自闭症患者的重复性动作有较大的改善,尽管当时的样本很少,每组只有15人,但这是好消息。基于这个,之后又做了较大规模的研究,结果并不如预期那么好,病例组合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这类药物不仅没有安慰剂好,耐药性也不好,冲动性,多动性,失眠症,行为问题都有所增加。现在我们有一些经验信息,告诉我们可能不应该用这类药物干预治疗。 未来自闭症的药物,需要继续研究,慢慢干预。对于易怒,攻击行为,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非典型精神病药物,这些药物很有用,但是副作用是增重。目前有三类药物正在研究看有没有较小的增重问题:Ziprasidone,quetiapine, paliperidone。对于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人们开始关注guanfacine,atomoxetine,它们用于儿童多动症的治疗,但是机理不同。还没有充分研究它们对于自闭症的效果。针对重复性行为,有比较新的药物,叫Riluzole。这些研究都是一步一步的,并没有很大改变,但至少可以给患儿和家庭带来安慰。
个人分类: 听公开课|1836 次阅读|0 个评论
马来西亚动物专家:多数动物园内动物患精神病
热度 7 jiangjinsong 2012-6-28 15:53
马来西亚动物专家:多数动物园内动物患精神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6-28 15:05:13 蔣科學按:中國動物園的情況不會更好,甚至更糟。長遠看,人類應該取消爲了人類窺陰癖而囚禁動物的動物園!   中评社香港6月28日电/马来西亚动物研究专家经过半年多的跟踪研究发现,马来西亚多数动物园环境恶劣,园内动物没有受到善待,其中很多动物已患上动物精神病。   新华社报道,马来西亚自然之友主席穆罕默德.伊德里斯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指出,该协会与马来西亚人猿之友协会,在过去6个月内,共同对马来西亚国内的15家动物园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发现多数动物园经营者饲养动物知识匮乏,没有为动物提供必要的生存环境,导致很多动物表现出严重的动物精神病症状,比如来回踱步、扭脖子、摇头、过度舔毛、反应迟钝、不断绕圈等异常行为。   伊德里斯表示,虽然马来西亚于2011年颁布了新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但绝大多数动物园并没有依法行事,而马来西亚政府也明显监督不严。他呼吁政府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全面整顿国内所有的动物园,彻底改善园内动物的健康状况。 http://www.zhgpl.com/doc/1021/5/3/3/102153363.html?coluid=48kindid=0docid=102153363mdate=0628150513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9190 次阅读|32 个评论
新药发现史话(十九)精神类药物的发现(利血平、氯丙嗪等)
热度 1 自我源于思考 2012-4-5 10:02
新药发现史话(十九)A Brief History of Drug Discovery(19)精神类药物的发现(利血平、氯丙嗪等) 1950 年代以前,人们对精神类疾病的治疗手段有限,很多人使用鸦片类物质、咖啡因、人参等提高精神兴奋;使用缬草、溴盐减轻焦虑;当时人们还使用电休克来治疗抑郁,但效果甚微。 对于抑郁症的治疗利益于神经药理学的发展,在 1950 年代,人们已经认识到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血清素等物质在脑内存在,并使用荧光光度法来测量这些物质及其代谢物,人们还使用了大鼠、小鼠等动物模型以方便这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最终使得新的治疗药物出现在临床上。 21 、碳酸锂 在 1843 年,碳酸锂作为一种溶解膀胱结石的药品使用。后来不少临床医生又认为它可以治疗风湿、抑郁等多种疾病。 1940 年代,澳大利亚精神病医生 John Cade(1912-1980) 发表文章称锂盐在治疗精神病患者时,患者尿中尿素增多。他在豚鼠模型上试验,发现使用碳酸锂后,豚鼠进入嗜睡状态,由此确定碳酸锂可以治疗躁狂、双相精神障碍。 22 、利血平 印度一种萝芙木属植物提取物,被广泛用于治疗精神疾病、发烧、蛇咬等,甘地还用它作用为镇静剂。 1950 年,瑞士药企气巴公司对此进行了开发,获得了利血平。这种药可以降血压,但同时会产生抑郁的副作用。 1950 年,美国心血管专家 Robert Wallace Wilkins(1906–2003) 把利血平引入到了美国,用于治疗高血压。精神神经学家 Nathan S. Kline, M.D. (1916–1983) 在 1952 年,于纽约的 Rockland State Hospital 开展了一项精神病学研究,当时美国住院的精神病患者超过了 50 万人,大大超出了医院承受能力。他与同事一起对利血平这种药有了兴趣,经过 2 年的临床试验,医院里 70% 的精神分裂病人的症状大为好转,试验的成功令精神医学界振奋。 1954 年,本品正式被当作治疗精神分裂药推广使用。 Kline 去世后, Rockland State Hospital 医院改名为 Nathan S. Kline Institute (NKI) for Psychiatric Research 以纪念他。 23 、氯丙嗪 1950 年,法国 Rhne-Poulenc Laboratories 在研究抗组胺类药物时合成了氯丙嗪。 1952 年,巴黎的外科医生 Henri Laborit 在进行一项减少手术患者因麻醉而导致休克的研究,他使用了通常对抗过敏的抗组胺药,其中就有异丙嗪。当他要求 Rhne-Poulenc Laboratories 合成更多的化学结构类似物后,后者送来了氯丙嗪。 Laborit 惊奇地发现,当病人使用氯丙嗪后,手术就可以使用更少的麻醉剂,而病人术后也能得到更快的恢复。 Laborit 的一位同事把这一研究结果告诉了自己的亲戚——精神学家 Pierre Deniker ,后者立即对此产生了兴趣。在 Laborit 的建议下, Jean Delay 和 Pierre Deniker 在巴黎圣安妮医院开展氯丙嗪治疗精神病的临床试验。试验结果极为出色,那些躁狂的病人在服药后表现与常人无异。结果当年就发表了,在医学界引起了轰动。 美国的 Smith Kline ( GSK 前身之一)于 1952 年从欧洲药企 Rhne-Poulenc 处获得了氯丙嗪的许可,用作一种止吐剂。当公司了解到法国的试验后,他们邀请了 Pierre Deniker 来公司指导,从事本品的学术推广活动。推广活动在全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1954 年,氯丙嗪的新适应症被 FDA 批准了。到 1964 年,全世界约 5000 万人使用了本药,期间也使 Smith Kline 公司利润翻了三番。也因此,西方开始了“精神病人非住院化”运动。 24 、氟哌啶醇 1958 年,一家比利时公司上市了新药氟哌啶醇,公司的创始人就是 Paul Janssen 博士。 Janssen 一开始打算通过合成度冷丁结构类似物得到一种新的麻醉剂,虽然他得到了一些不错的结果,但发现新化合物已经被别人申报了专利。于是他又通过修改侧链,改变化合物结构。 其中一个编号为 R1625 的化合物在动物实验中,非但没有表现出止痛作用,反而有着和氯丙嗪相似的作用。于是 Janssen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把它开发成了一个治疗精神病药物。 Janssen把这一药品的美国权利许可给了Searle,而Searle在做临床时,剂量有些大,出现了许多不良反应。而在欧洲则是剂量递增法治疗病人,取得了成功。 鉴于沙利度胺引起的不良反应在世界引起了震动,因此美国对本由采取了慎重的态度。过了很久才由McNeil实验室把它上市。
个人分类: 医药|19681 次阅读|2 个评论
越失常成就越大?天才本是精神病!(转载)
热度 6 daodezhenjing 2011-11-5 15:02
  莫斯科一家精神病院最近对刚进院就医的一些严重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调查。科学人员先用仪器检查,看他们的直觉力有多高。结果相当惊人:一般这种瞎猜只能有20%至30%的准确率,这些精神病患者却说对了86%至92%。这是不是就是说,天才其实是一种精神病症状?     ●事实分析: 天才易患精神病   △俄国画家伊萨克•列维坦:躁狂抑郁性精神病   人们可以发现,伟大画家列维坦很少画人物,而更多画风景画。原因很简单———他非常害怕和仇恨人物,难得同他们打交道。他只有几张画上画有人,但不是他画的,而是朋友的手笔。   画家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经常处在忧闷和绝望之中,并因此几次打算自杀。等摆脱忧郁状态之后,他又变得格外兴奋,像小孩子一样淘气。而且年复一年,这种间隔时间变得越来越短。不过事情也真怪,那几张最阳光灿烂的风景画都是在极度抑郁状态下画的。从医学上这可以解释为:画家画画儿时,有起到镇静作用的内啡肽注入到血液中。   得相同病的还有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和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德国作家歌德,法国思想家、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德国哲学家康德和英国作家狄更斯等。   △丹麦作家、举世闻名的童话大师安徒生:神经衰弱   安徒生患有躁狂症、害怕得病、害怕遭火灾和轮船失事、恐高,担心赶不上火车和丢失身份证,担心把重要文件夹在书里,担心蜡烛没有吹灭和没有按剂量服药,担心把信放错了信封。总之,时时都处在惊惶不安之中。   有一次出门旅行,他的朋友迟到了半小时,发现作家已经筋疲力尽和极度绝望。在这半小时的工夫,安徒生想了很多很多,从朋友的死想到如果办丧事。据说他可以整天待在家里哭。由于害怕女人,他一直是个童男,只有用手淫来满足性的需求,同时还有一种负罪感。老是感到特别疲乏,而且容易动怒。   苏联精神病学家别赫捷列夫和苏联俄罗斯作家左琴科也犯这种毛病。   △荷兰画家凡•高:间歇性神经分裂症   发作时他有非常可怕的幻觉,被忧闷和仇恨所包围。他会啃吃那些画画儿用的颜料,一连几个小时在房间里踱来踱去,长时间地保持一个姿势。据他说,就在这种意识模糊时刻能看到未来那些画的印象。在头疼欲裂的时候,他都有可能割下自己的耳朵。一般来说,神经分裂症患者心目中的世界跟大多数人的不同。一般人认为可笑的东西,精神分裂症患者看了只会发怒。大脑中有互不两立的东西,他却意识不到它们的对立。他经常赋予正在发生的事件一种非同寻常的、乃至不祥的涵义,坚信也只有他才能看懂。   患这种病的还有俄国作家果戈理,立陶宛画家、作曲家丘尔利奥尼斯,法国作家小仲马,美国作家海明威,法国画家丢勒和俄国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等。   △法国作家大仲马:轻度躁狂性精神病   得这种病的人常常一连几天有一种愉快而荒诞的错觉,这些天精力格外旺盛。实际上这种时候他们的注意力已经分散,再不能有效地工作。他们变得懒散、易怒、粗暴而又非常自负。   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也患有这种病。   △法国医生、星占家诺斯特拉达穆斯:癫痫   主要表现为痉挛发作、神志丧失和梦游,经常出现谵妄和幻觉。有时流露出恐惧、苦闷,有时又无比高兴。逐渐地,连个性都起了变化:记忆力减退、话语不多、出现痴呆先兆。   法国喜剧作家莫里哀、俄国诗人勃洛克也常有癫痫发作。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强迫综合征   得这种病的人会反复回想发生的事,或不由自主地重复一些动作,像洗手和不停地捋平头发。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歇斯底里性精神病   这类具有病态的躁狂症精神变态者总是想法引起别人的注意。   △结语天才如果不重视   对其教育也是白搭已故的莫斯科精神病学研究所遗传学研究室主任、生物学博士弗拉基米尔•埃夫罗伊姆松教授曾说过:“我一生中有60多年都很注意研究遗传学和历史学。读了好几千本历史书,几百本伟人传记,看过几十部百科全书,得出的结论是:人类文明史上一共有近400名在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人。我还注意到,世界上的这些伟人比常人更容易得遗传病,而精神病占第一位。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事情就这么怪:天才越是精神失常,他的成就就越大。      埃夫罗伊姆松教授统计过,在1万人中有可能诞生一个天才,但要成为真正的天才,5百万到1千万人中才有一个。这就意味着,在21世纪初的今天,10亿人中能有近10万人能达到天才的水平。但是,正如心理学家们所说,如果不爱惜天才,不重视对他们的教育,教得也很糟糕,那任何类似罕见病种的生物“刺激物”也发挥不了作用。这就像将一粒优质植物的种子埋进土里,如果不好好照料,它迟早也会死掉。   ●专家观点:天才同精神病病人   确实有关系到此,有人不禁要问:莫非我们的文明就是由那些神经有毛病的人物创建并推动向前的?俄罗斯心理学家德米特里•阿扎罗夫认为不排除有这种可能,因为世界上有不同的语言,像希腊文、犹太文和梵文都有一些词汇同时具有精神失常和未卜先知两个涵义。比如说,伟人苏格拉底就有一个隐身“魔鬼”在困难时刻给他出主意。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疯子都是天才。但是著名的意大利精神病学家龙勃罗梭在他的一部专着中指出,许多伟人都有不少明显的古怪行为,这些行为常伴随有一些口授诗句、曲谱或公式的“声音”。轻度躁狂性精神病患者便常受这种启示。   德国心理学家克雷奇默看来,一个“平平常常”的天才乃是具有超感觉和快速有效反应的精神变态者,但适应能力差,常爱犯小脾气,情绪容易波动,易怒,胸怀狭窄。既然天才都是这样的人,那当个天才还有什么好呢?所以,有人看到自己的孩子平平常常,神志清醒,尽管他只是个糖果点心铺老板或卫生技术员,也就很满足了。再说,行行都可以出天才嘛。   精神病学家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杰出的人物出生的家庭多半是一条线出现过天才,另一条线出现过疯子。这两种品质多少代的在后代的潜意识中积蓄起来,当其中一个后裔的积蓄达到了“极限量”,于是便诞生了屠格涅夫或贝多芬。这些人的精神病起到一种钥匙的作用,用它打开了潜意识的大门,结果天生的神经分裂病症状便和一些光辉的思想和印象一同迸发出来。
个人分类: 社会科学|172 次阅读|6 个评论
值得一看的电影(以特殊人群为主)附链接
热度 1 runrun 2011-9-24 21:18
感觉大家特殊教育的相关文章不怎么感兴趣,找了相关方面的电影,希望大家有空的时候能从中挑选一两部细细品尝,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这些残疾人,尊重这些残疾人,大部分电影都是关于特殊人群的,自闭症的,弱智的唐氏综合征的,失聪的,失明的,肢残的,学习障碍的,同性恋的,痴呆的,抑郁的,失眠的,精神病的,变态的,惊悚的,有几部是励志的,爱情的(正常人),不是很多,但我相信总有一部能触动您的。细细品尝,或许您对这些人会有不一样的看法。 越到后面越是精华,用心发现吧!不断更新。如果有好的,麻烦您留言告诉我,谢谢。 1.《充气娃娃之恋》 lars and the real girl 拉斯(瑞恩高斯林饰)是一个性格憨厚,寡言少语的人。过于内向的性格让拉斯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平时他也只和家人来往,几年来都没有人上门拜访过他。其实在内心中拉斯也渴望着与别人沟通,只是常年的孤单生活已经让他忘了怎么样去与人交流,周围的人也慢慢习惯了他的沉默。不过突然有一天拉斯跑到哥哥格斯家说有个在网上认识的叫比安卡的女孩来家里拜访他了。又惊又喜的格斯夫妇俩随拉斯去家里一起派对,可一进门的看到的东西让格斯二人呆了半晌——原来所谓的来访网友是拉斯从网上订购的一个真人大小的充气娃娃。但拉斯却跟她说话、讲笑话,好像这个充气娃娃真的是真人比安卡一样。格斯离开拉斯家后马上就弟弟的状况去咨询了家庭医生达格玛。达格玛听过之后认为这是拉斯主观上创造的一种错觉,错觉产生的原因还有待调查,但是为避免情况恶化所有人都得先顺着弟弟的意来,假戏真做。于是,为了拯救拉斯,身边的人开始积极配合着医生的嘱咐,与拉斯和比安卡一起踏上了一段另类的心灵之旅。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wBXDP-j6rbE/ 2.《吮拇指的人》thumbsucker 无论你今年几岁,长大成人真不是件容易事!当贾斯丁(路波西)想要戒除咬手指的坏习惯时,周遭的人都因此陷入一片混乱。本片提供了人们对于重塑自我付出的努力一个诚恳与诙谐的检视,他们总想脱胎换骨却又担心和别人不一样。要了解没有人能够变成别人,「正常」是不存在的,缺陷美才是令你人性化及可爱的地方……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lbQJyWzVsqg 3.《美丽心灵》a beautiful mind http://www.liveglish.com/import-5435/index.htm 4. 《心灵捕手》 good will hunting 一个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教授,在他系上的公布栏写下一道他觉得十分困难的题目,希望他那些杰出的学生能解开答案,可是却无人能解。结果一个年轻的清洁工(麦特戴蒙饰)却在下馕打扫时,发现了这道数学题并轻易的解开这个难题。数学教授在找不到真正的解题之后,又下了另一道更难的题目,要找出这个数学天才。 原来这个可能是下一世纪的爱因斯坦的年轻人叫威尔杭特,他聪明绝顶却叛逆不羁,甚至到处打架滋事,并被少年法庭宣判送进少年观护所。最后经过数学教授的保释并向法官求情,才让他免受牢狱之灾。虽然教授希望威尔能够重拾自己的人生目标,而用尽方法希望他打开心结,但是许多被教授请来为威尔做心理转导的心理学家,却都被这个毛头小伙子洞悉心理反被威尔羞辱,纷纷宣告威尔已“无药可救”。 数学教授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只好求助他的大学同学及好友(罗宾威廉斯饰),希望他来开导这个前途汲汲可危的年轻人。到底最后他能不能打开心胸拥抱生命?会不会把他之前所遭遇的困境抛诸脑后? http://v.pptv.com/show/SD0Hhe1TwwFk4uw.html 5.《致命ID》 Identity 一个漆黑的夜晚,一片无边无际的沙漠荒原,一场肆虐的暴风雨,将矗立在其中的一座汽车旅馆,与外界完全隔离。道路,不通;通讯,中断。 而十个此前相互完全不了解的陌生人,被迫聚集在这个摇摇欲坠的破旅馆中,等待着越来越深的恐惧降临:十个人,正在一个接一个被有计划的谋杀……在死神面前,他们恐惧、颤抖,人人陷入疯狂的猜测中,理性正在慢慢远离。这十个人是谁呢? http://v.pptv.com/show/6Zdx71e9LWvOTJI.html 6. 《火柴人》 matchstick men http://www.qiyi.com/dianying/20110506/445cb249b06c6e2c.html 7.《歌西卡》 gothika 心理分析家兼精神科医生米兰达格瑞(哈莉贝瑞)一向致力于研究犯罪心理学方面的课题,聪明过人的米兰达从来都对自己的专业能力深信不疑。某天,她所工作的精神病研究院新来了一位叫克罗伊(佩内洛普克鲁兹)的病人,开始米兰达并没有特别注意到她,只是按部就班地试图劝服克罗伊信任自己,对她敞开心扉以便于治疗,但克罗伊却不像米兰达之前遇到的病人那样语言混乱和难以自圆其说,她的思维很有逻辑,看起来似乎并没有失去理智,米兰达暗自觉得蹊跷。 没过几天,米兰达就遇到了一件怪异的事情,她失去了知觉,而等她恢复神智时,发现自己已经变成了被囚禁的重犯病人,对她的指控是谋杀了自己的丈夫道格格瑞(查尔斯塔顿)!米兰达发现自己的处境和之前的克罗伊一模一样——面临绝境,需要外界援助,但所有人都当她是个疯子,没人相信她说的话,她越是声明自己无辜,就越被别人看成是发疯的表现。更恐怖的是,米兰达意识到,有一股神秘而强大的力量正在摆布着她,宛如暗夜中的幽灵一样,不知不觉中入侵了她的意志、利用了她的身体,而她对这种力量却一无所知,米兰达逐渐陷入疯狂与崩溃的边缘…… http://v.pptv.com/show/UnJLyTGXB0WoJqo.html 8. 《失眠》 insomnia Days never end. Nightmares are real. No one is innocent. Don't close your eyes. A tough cop. A brilliant killer. An unspeakable crime. http://v.pptv.com/show/PJNs6lK4KGbJR68.html 9.爱因斯坦与爱丁顿 (2008) Einstein and Eddington 本片是英国广播公司(BBC)于2008年拍摄的一部电影,故事发生在德英两国互为敌视的历史背景中,主要回顾了爱因斯坦当初发明相对论的过程,以及他与英国著名学者亚瑟·斯坦利·爱丁顿之间的友情。后者是第一个理解爱因斯坦理论的物理学家。 http://www.56.com/u51/v_NTY5NTU5NzA.html#video_comment 10. 《海滩》 the beach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TDqUx0Yxp0I/ 11.《记忆碎片》 memento http://v.pptv.com/show/ib9GuLJT6aqgLiafE.html 12.复制贝多芬 (2006) Copying Beethoven 本片讲述了“音乐巨人”贝多芬丧失听力后的夕阳韵事,旨在披露《命运》交响曲背后不为人知的美丽乐章。身心承受着莫大痛苦而倍感孤独的天才,与立志成为音乐家的作曲助理日久生情。最终,爱的力量让贝多芬再次体味久违的幸福,为其渐趋褪色的生命重新涂上希望的色彩……。 http://v.qq.com/cover/7/72b0081hs8sl2k1.html 13. 《搏击俱乐部》 fight club http://v.pptv.com/show/QBfwbtY8rOpNyws.html 14.《灵异第六感》 the six sense http://v.pptv.com/show/Ae66OKAGdrQXlVk.html 15. 《圣女贞德》 the messenger:the story of joan of arc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BfOnTDNkvBY/ 16.《心理游戏》 the game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tA2V4YcOogQ/ 17.93号航班 (2006) United 93 2001年9月11日,令所有地球人难以忘记的日子。“911”三个数字连接在一起,不再仅仅代表美国人的报警专用电话号码,而是由“在这一天三架分别撞击了世贸双子大厦和五角大楼的美国航班”而改变成了惊世骇俗的一串数字!而就在同一天,另一架被恐怖分子劫持“93号航班”却“意外”坠毁在了宾夕法尼亚州的尚克斯维尔附近地区。 当时的实时新闻报道称“美国联合航空公司93次航班9月11日上午遭劫持后在宾夕法尼亚州尚克斯维尔的一片树林坠毁,机上45人全部遇难。媒体广泛猜测,由于乘客反抗,恐怖分子利用该机攻击华盛顿重要目标的企图失败。” 有人说劫机的恐怖分子原本要驾驶这架航班同样去撞击美国总统府白宫。但是,飞机上的众多乘客英勇地奋起反击,与凶残的恐怖分子展开了殊死的搏斗,最终,以全体乘客和恐怖分子的同归于尽,换来了更多无辜人士的幸存。事实上,对于这一事件还有很多种说法:美国国会发表的“9.11”事件调查报告指出,有关方面经过对驾驶舱数据记录仪进行细致分析后发现,美洲航空公司93号航班在宾夕法尼亚州的坠毁是机上恐怖分子自行操作所致。但是在“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以后,美国各界人士普遍认为,这次事故为机上三十多名乘客协同七名机组人员同几名劫机者进行惨烈的搏斗后重新控制了飞机,最终造成了这样的结果,树立了一批“挽救国家的英雄”形象。不过,联邦调查局依然强调,虽然本次坠机事故并非机上乘客直接操作所致,但是,依然不能抹杀这些英勇乘客面对犯罪分子的狰狞时毅然反抗的壮举。影片《战栗航班》也将以非常写实的手法再次向世人全方位的展示这次壮举的全貌。 http://www.56.com/u74/v_MzU3Nzg3NTE.html#video_comment 18.亨利四世 (2010) Henri 4 影片根据亨利希·曼恩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1563的法国,新教徒和天主教徒因为土地和信仰的宗教战争。新教的首领纳瓦拉·亨利在巴黎组织武装,以对抗强大的天主教徒,他的母亲,法国王太后凯萨琳·德·美第奇。公元1572年,信仰天主教的王室为结束战争,决定与新教徒的首领纳瓦尔国王亨利联姻,身为国王妹妹的玛格丽特公主,自然成为了政治婚姻的牺牲品。婚礼在巴黎举行,玛格丽特嫁给了纳瓦尔的亨利,就在众人欢庆婚礼之时... http://v.pptv.com/show/rFBMyjKYCEaeHOA.html 19.成事在人 (2009) Invictus 刚刚结束牢狱之灾的纳尔逊•曼德拉(摩根• 弗里曼 Morgan Freeman 饰),竞选南非总统成功。他领导人们破除种族隔离制度,并身先士卒,雇佣白人护卫队,在各方面建立不同肤色的沟通。作为1995年橄榄球世界杯的东道主,南非重回国际体育大家庭。不过,南非的英式橄榄球队——队员均为白人的跳羚队,却被很多黑人看做种族歧视的代名词。为了破除隔膜,曼德拉高瞻远瞩,支持跳羚队与国外来访球队的交流比赛。他接见了跳羚队队长皮耶那(马特•达蒙 Matt Damon 饰),两人进行了推心置腹的交谈。后者带领着白人球员走访了南非各地,把橄榄球运动普及给普通民众,让这项运动成为了黑白联合的纽带…… http://verycd.youku.com/v_show/id_XMjc0NDQwNjg4.html 20.第八日 (1997) The Eighth Day 乔治得了唐氏综合症,住在一个精神病机构。亨利是一个繁忙的商人,总把讲义做为礼物给年轻积极 的推销员,他的经营生涯是非常成功的,但他的社会生活却很糟糕,自从他的妻子带着他们的两个孩子离 开了他。这个周末,他的妻子和孩子要来看他,但是亨利却象往常一样的工作,而忘记了去接她们。他的 妻子和孩子都不想再看见他,亨利痛苦生气的在乡间的小路上乱开着车。其他所有的人都和自己的父母回 家了,但由于他的妈妈已经去世了,所以他不能象他们那样。从那个机构回来的路上,他跑的几乎比乔治 还快。亨利试图除掉乔治,但他不能离开他的新朋友,最终他们有了一份特殊的友谊,这份友谊使亨利成 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人。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UUIJ4sZTVok/ 21.死亡实验 (2010) The Experiment 失业不久的特拉维斯(阿德里安·布洛迪 Adrien Brody 饰)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招工启事,启事上提及工作时间为一周,并有一千美金酬劳。为此所吸引,特拉维斯欣然前往。原来这是某机构发起的实验,研究者宣称实验将在州立监狱进行,包括特拉维斯在内的26名参与者被分成狱警和囚犯,狱警必须按照严格的规定来管理囚犯,不服从命令者将受到惩罚。原本只以为是一场有钱可拿的角色扮演游戏,但随着实验的进行,权力的意志渐渐得到体现,所有的人都似乎迷失在角色之中…… http://verycd.youku.com/v_show/id_XMzA1NDE1MjU2.html 22.我的名字叫罕 (2010) My Name Is Khan 卡兰乔汗执导的一部技巧性很强的作品,同时当“罕”教导着关于伊斯兰与忍耐的课程时,那夺眶而出的泪水也让给这部影片以很高的感情分。 ——《纽约时报》 这部电影充满了说服力与心灵的冲击,沙鲁克和卡卓尔,两位宝莱坞明星以令人印象深刻的表演胜任他们充满感情的角色的要求。 ——《洛杉矶时报》 一部并不精致的电影,但是它却紧跟美国电影试图回避的主题――族群的压抑和美国籍穆斯林的困境。 ——《好莱坞报道》 http://v.pptv.com/show/OAsWlPxia0hBz8f4.html 23.天使爱美丽 (2001) Amelie from Montmartre http://www.56.com/u91/v_NTg4Mzc2NzI.html#video_comment 24.自闭历程 (2010) Temple Grandin 天宝·葛兰汀虽然自幼患有自闭症,却拥有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畜牧科学硕士,并于一九八八年获得伊利诺大学的畜牧科学博士学位。她是当今少数的牲畜处理设备设计、建造专家之一。她在此专业领域中,发表过上百篇学术论文,并经常性地巡回各地发表演说。本片即根据她的自传改编。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eBgNHvLLIpk/ 25.燃烧的夜晚 (2010) Burning Bright 故事围绕一个年轻女子和她的自闭症弟弟是在飓风时被困在了一所有老虎的房子里。 Kelly 觉得不可能生还了,她的母亲去世时留下了12岁的弟弟汤姆给她,因此她成了监护人,于此同时她刚刚意识到她的继父偷她的准备读大学的钱,为自己的野生动物园购买了一只老虎。更糟的是,她的财产在飓风中失去了一大半。但让Kelly更为害怕的不是时速120公里的飓风,而是一只凶狠的老虎闯进了她的房子。她们必须立刻行动起来为她们的性命去保卫自己抵抗那想要吃他们肉的东西……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n_CLZv46QYU/ 26.本X (2007) Ben X 主人翁是一名从始至终都是生活在自己内心世界里的自闭症患者,导演又给主人翁安排了另一个身份那就是风靡于欧美的网络游戏霸王大陆里的一名游戏高手、游戏英雄,在不受限制不被另眼相待甚至还会被人们以崇拜的游戏世界里 BEN(主人翁)找到了自己,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最终在一名从未出现过的MM网友,甚至最终被 BEN 想象的网友的指引下BEN 选择了用“死”换取了“重生”……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S_ORsgp4HUg/ 27.雪季过客 (2006) Snow Cake 作为56届柏林电影节的揭幕作品,《雪饼》讲述了一个关于如何在心中最寒冷的地方寻找温情的故事。著名演员Alan Rickman在片中扮演一名英国男子Alex,他来到了加拿大的北安大略城,在那里遇到了一位可爱的19岁女孩Vivienne。Vivienne搭上了Alex的顺风车,不料汽车在行至Vivienne家乡郊外时意外撞上了一辆卡车,Vivienne不幸当场身亡。这是Alex生平第二次,为一个萍水相逢的人而感到悲伤。 在一种复杂情感的驱动下,Alex找到了Vivienne的母亲,走到了这个名叫Linda(Sigourney Weaver扮演)的女人的面前,然而,Linda并不是一位普通的母亲,她患有严重的自闭症。 Alex逐渐融进了Linda的生活圈子,而这个圈子却正是Linda感觉非常冷漠的地方。他认识了琳达的邻居,一位独立的女性Maggie (Carrie-Anne Moss扮演)。与此同时,Alex的神秘背景,也引起了前地方法律执行官Clyde(James Allodi扮演)的强烈兴趣…… http://so.tudou.com/nisearch/%E7%94%B5%E5%BD%B1%E9%9B%AA%E5%AD%A3%E8%BF%87%E5%AE%A2%20/ 28.莫扎特与鲸鱼 (2006) Mozart and the Whale 讲述一对患有自闭症的恋人。“莫扎特和鲸鱼”是一个爱情故事,关于患有艾斯伯格症候群综合症(一种影响人们社会关系但对人的智力没有大影响的精神疾病)的两个人的故事,虽然坠入爱河,但是他们的才能被彼此的不认同而抵消,威胁破坏着他们的关系。 唐纳德(乔希哈特尼特)是一个养着一只小鸟爱人和算术能力超强的善良但不幸的出租车司机。象很多艾斯伯格症候群综合症受害者一样,他喜欢图案和惯常程序。但当美丽而难以琢磨的伊莎贝尔(拉达米切尔)加入他领导的自闭症支持小组后,他的生活-他的心-被把搞得乱七八糟。 http://www.letv.com/ptv/vplay/832097.html 29.自闭心灵 (1992) A Is for Autism 【内容介绍】 英国1992年Tim Webb执导的动画纪录短片佳作,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动画短片提名,爱丁堡国际电影节最佳新英国动画片首奖,渥太华国际电影节最佳教育制片OIAF奖。 通过拙劣的笔画最真实的表达了自闭症少年的内心.. 在那些舞动的线条背后展现了一个奇异的世界 不断的开关灯 不断的问同样的问题 从1数到1000 没有什么能打扰他们 却又好像什么都在打扰他们 http://www.verycd.com/topics/233183/ (需要下载) 30.不一样的爸爸 (2002) I Am Sam 山姆(西恩潘)已到而立之年,但是他的智商却只相当于7岁的儿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收留了一个无家可归的女子,并和她生下一个女儿-露西。但是,女儿一出世,作母亲的就不辞而别,丢下山姆和幼女相依为命。 转眼,女儿露西已经7岁了,她聪明伶俐,勤奋好学,智力已经超过了山姆,山姆已经无法应付女儿提出的许多问题。乖巧的露西为了不让父亲伤心,故意迁就父亲的智力水平,而这显然不利于露西的智力和情感发育。这对特别的父女引起了社会工作者的注意,他们认为山姆不适合再抚养露西,把露西从他身边带走,为她找了一个正常人做养母。山姆不甘心就这样失去女儿,决定聘请女律师丽塔(米歇尔菲佛)帮他争取抚养权。 丽塔虽然精明强干,却有点自私自利、只关心自己。一开始,她觉得这个案子不可能赢,并不想接,只是受不了同事的激将法,为了向大家证明她也关心社会公益,才勉强接了下来。出乎她的意料,在与山姆的接触中,丽塔被山姆对露西深沉真挚、无条件的父爱感动,并意识到山姆和正常人一样,有权利和自己的女儿在一起。 同时,在官司的审理过程中,丽塔也逐渐理清了自己的生活。多年来,她为工作忽略了儿子和家庭,是山姆促使她反省,重投亲情怀抱。 http://www.qiyi.com/dianying/20110506/3b125997e01eeb76.html 31.不一样的天空 (1993) What's Eating Gilbert Grape 对年轻的吉伯特(强尼戴普饰)而言,住在爱德华州只有1031人口的恩多拉镇,像出“没有音乐的舞蹈”般乏味而无趣,他的成长过程历经艰辛,母亲因不能面对父亲自杀的事实,不停进食的结果使她的体重遽增至六百磅,整栋房子快因母亲的体重而倾毁。此外,吉伯特还有一位一出生就被医生诊断活不过十岁却过十八岁生日的智障弟弟阿尼(李奥纳多狄卡皮欧饰),谁也不敢预料阿尼还能过几次生日。吉伯特的姐姐为了照顾行动不便的母亲及家庭,辞职在家身兼母职,最小的妹妹爱伦只知爱漂亮,至于大弟更因受不了家庭压力而离家,于是整个家庭的生计及照顾阿尼起居的重担都落在吉伯特身上,吉伯特默默承受一切,让这个包袱蚕食他的生命...直到他遇见四处旅游、活泼开朗的贝琪(茱莉叶露易丝饰),他的爱情在这贫瘠的小镇滋长,吉伯特才明白生命仍然值得追寻.... http://verycd.youku.com/v_show/id_XMjQ5NDYzMzA0.html 32.质数的孤独 (2010) The Solitude of Prime Numbers 《质数的孤独》这部影片根据畅销小说改编,原著曾获得意大利的顶级文学大奖。故事以两位孩童的童年生活展开,最后两条支线汇总到一起,两个主人公的生活也有了交叉点,发生了联系。一边是曾经走散并被困于雪山中的爱丽丝,一边是曾经抛弃智障妹妹的马提亚,两人在长大后相遇,并发觉两人之间有着一丝特别的联系。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Z1hTGl-ecMQ/ 33.天生我蠢必有用 (2008) Trainwreck: My Life as an Idoit 这是一个很戏剧化的搞笑片。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典型的“衰人”,集学习障碍症、Tourette综合征、平衡能力缺乏症、酗酒症于一身。从曼哈顿来的他,邂逅了一个来纽约掘金的姑娘,后者鼓励他可以将这数大缺点整合起来,做些正常人无法做到的事情…… (找不到视频地址) 34.风雨哈佛路 (2003) Homeless to Harvard: The Liz Murray Story 风雨哈佛路(Homeless to Harvard: The Liz Murray Story)是美国一部催人惊醒的电影。影片通过一位生长在纽约的女孩丽兹在饱尝人生的艰辛和辛酸后,凭借自己的努力,最终走进了最高学府的经历,表达了一个贫穷苦难的女孩可以用执着信念和顽强的毅力改变自己、改变人生的主题。 http://www.56.com/u40/v_NTE3MDUxMTU.html#video_comment 35.写给上帝的信 (2010) Letters to God 影片基于真实故事改编。一个与癌症抗争的小男孩写信给上帝,感动了他的街坊四邻,也帮助周围的人看到希望。一位生活窘况的邮递员读了男孩的信,了解了男孩的生活,男孩和家人一起帮助邮递员一家追逐更好的生活,帮助他戒掉酒瘾...... http://v.pptv.com/show/9QcHhe1TwwFk4ko.html 36.潜水钟与蝴蝶 (2007) The Diving Bell and the Butterfly 1995 年12月8日,让多米尼克鲍比由于突发性血管疾病陷入深度昏迷,身体机能遭到严重损坏。医学上称这种病症为:闭锁综合征(locked-in syndrome)。他不能活动身体,不能说话,不能自主呼吸。在他几乎完全丧失运动机能的躯体上,只有一只眼睛可以活动,这只眼睛是他清醒的意识与这个世界唯一的联系工具。眨眼一次代表“是”,眨眼两次代表“否”。他用这只眼睛来选择字母牌上的字母,形成单词,句子,甚至一整页的文字。 让还用这只眼睛写了一本书——《潜水钟和蝴蝶》。在他书写的日子里,他每天都在回忆过去那些曾经欢乐的日子,让在脑海的深处做着旅行,这旅程无边无际、无比精彩、更无法用言语形容。 电影用一个个片断和隐喻来讲述这个身患重疾、意志坚强的男人是如何来度过那些无法言语,无法活动的岁月,也通过他的一只眼来看周围的人,看亲情,爱情,还有人性。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_WPsM9uem9A 37.天佑鲍比 (2009) Prayers for Bobby 上帝创造我们,就该爱我们本来的样子。 鲍比是一个善良、温顺、虔诚的少年,他有爱他的父母奶奶和哥哥妹妹。然而在他向家人坦白自己有同性恋倾向后,一切改变了。鲍比的母亲玛丽深信圣经关于同性恋会下地狱的训诫,想尽办法矫正儿子,却没有意识到鲍比的痛苦与日俱增。在满20岁生日前,鲍比认识了开朗青年大卫,然而玛丽拒绝接受这段感情,她望着鲍比一字一句的说:我不要有一个同性恋儿子。鲍比伤心地离开家,开车到高速路的桥头,噙着泪水纵身跳下…… 鲍比的死彻底唤醒了他的家人。鲍比在无尽的悔恨中开始接触同性恋人群,参加PFLAG小组,与神职人员探讨圣经解释。在翻阅儿子的日记后,她终于发现,其实她一直都知道自己的儿子与众不同,只是她不肯正对。失去儿子的母亲在倾盆大雨中失声痛哭,雨水和泪水将固执、偏见和不理解洗刷得一干二净。 玛丽此后将毕生投入到同志维权事业中。她在推动市议会同志自由日提案时留下名句:当你们在家中、教堂说出阿门时,想想和记得,有个孩子在倾听。就如一道永恒阳光,照亮了无数困惑、绝望和渴求认同的同志青少年。 http://www.56.com/u55/v_NjAxMzM5Nzk.html 38.永不妥协 (2000) Erin Brockovich 在一个缺乏英雄的世界,艾琳布劳克维奇(Erin Brockovich)的故事就显得特别刺激、有趣而不俗。这部影片是在真实事件的基础上拍成的。获两届奥斯卡奖提名的大牌明星朱莉娅罗伯茨出演片中一个离过两次婚、带着三个孩子的母亲,这个英雄的母亲面对逆境毫无惧色,成功地打败了一个大型公用事业公司。 http://v.pptv.com/show/1u7XVb0jk9E0sjw.html 39. 《沉默的羔羊》 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http://v.pptv.com/show/jGRb2UGnF1W4Nro.html 40. 《雨人》 rain man http://v.pptv.com/show/2HJLyTGXB0WoJqo.html 41. 《爱德华大夫》 spellbound 精神病院的默奇逊院长即将退休,接手的是年轻有为的爱德华大夫(格利高里派克 Gregory Peck 饰)。医院里年轻漂亮的女医生彼特森(英格丽褒曼 Ingrid Bergman 饰)和他相爱,然而竟发现眼前的爱人不是爱德华大夫,而真实的爱德华的秘书,还前来指出这个冒牌人士是杀害爱德华的凶手。 面对恋人扑朔迷离的身份,彼特森始终不相信他是杀人凶手,然而默奇逊院长却用精神分析法印证了“事实”。更为棘手的是,这个假爱德华也相信自己有罪,他甚至连自己是谁,经历过的事情也不知道。 彼特森对自己的判断非常坚持,她决定要帮他找出事件真相。在警察的追捕下,她带他逃到了心理分析教授的家中,展开了一联串精彩的心理分析过程,他童年的阴影和爱德华大夫被杀的真相渐渐浮出水面。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e1RXaMdBCLY/ 42.特殊关系 (2010) The Special Relationship 《特殊关系》讲述了1997年至2000年期间,当时的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与当时的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之间的“亲密联系”,同时电影还将重点展现克林顿与白宫实习生莱温斯基在1995年到1997年期间的“不正当关系”,以及此事被曝光后是如何险些令克林顿下台的。 http://v.pptv.com/show/5eCmJIzyYqADgek.html 43.机械师 (2004) The Machinist 如果你根本没有睡着,又如何从噩梦中醒来? 特雷弗莱兹尼克(克里斯丁贝尔)受失眠的困扰日渐消瘦。这一年以来,他都几乎没有正常的睡眠了。这种生活严重的影响了他的身体以及心理健康。他在自己的公寓里发现了一个神秘的字条;他在车间里总感觉有个工友和他在一起工作,但是没有别人能看到这个工友。随着他生活的世界逐渐变成一个现实的噩梦,他的女朋友,一位应召女郎,成了他生活中唯一可以安慰他的人。 他决定找到这一切的答案。然而当他开始试图恢复自我意识的时候,他发现他了解的越多,他就越抗拒知道更多。 http://v.pptv.com/show/hDELiafFXxwVo5uk.html 44.超市夜未眠 (2007) Cashback Ben Willis(肖恩比格斯代夫饰)是在艺术学院就读的学生,他被女朋友Suzy甩了之后,开始变得失眠。为了消磨晚上漫长的时间,他决定到当地的一家超市上晚班。在那里,他遇见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在枯燥乏味的夜班工作时间里,他施展自己极端丰富的想象力,把同事和顾客全都幻想成自己脑海中编织的故事的角色。他幻想时间“暂时停顿”,能够冻结世界的艺术之美,以便仔细和从容地欣赏世间和人物的美。他对不太爱说话的女收银员Sharon Pintey(艾米丽雅福克斯饰)的美貌特别敏感,似乎在这个女孩的身上能够找到解决Ben失眠的办法。本片根据肖恩埃利斯2004年在12个国际电影节中获得最佳短片奖的18分钟同名短片改编而来。 http://www.56.com/u15/v_NDg4MTU4OTI.html http://v.qq.com/cover/7/72b0081hs8sl2k1.html 45.枕边的男人 (2009) Cartagena 雷奥是一个拳击手,退役后他来到了热力四射的南美洲,并选择在哥伦比亚的港口城市卡塔赫纳靠海而居。告别了辉煌的职业生涯,生活变得百无聊赖,他整日混迹于酒吧夜店,直到有一天看到一则招聘启事——一个车祸导致全身瘫痪的女人莫伊尔需要一个护工。此后他应聘入住了这个女人的豪宅,在繁琐的日常护理之外,还要做她心路历程的忠实听众。起初,自视甚高的拳击手和人生中落的女强人矛盾重重,但渐渐地,他们发现自己的傲慢和脆弱竟如此相似...... http://verycd.youku.com/v_show/id_XMTk5MTQ3NTYw.html 46.敲开我心门 (2004) The Keys to the House 杰尼在慕尼黑火车站等着自己从未见过的儿子保罗。保罗是其初恋女友所生的,出生时就有残疾。杰尼此次和儿子见面,主要出于医生的建议。他将带保罗前往柏林寻求进一步的治疗。虽然对初为人父的杰尼来说,照顾一个残疾的儿子确实不易,不过贴心懂事的保罗常常会反过来教父亲该如何照顾好自己。在医院,杰尼认识了妮可,一位残疾女孩的母亲。妮可的经验与知道给了杰尼极大的帮助与精神支持。杰尼越来越进入一名父亲的状态。 父子相处的时光虽然美好,但两人之间还是存在着一种莫名的疏离感。为了进一步增进父子情谊,杰尼决定帮保罗实现心愿,带他远赴挪威去会见他心中的“女朋友”。于是,带着对了解彼此的期盼,父子俩开始了新的旅程……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jTp_J1YgvHI/ # 47.忠犬八公的故事 (2009) Hachi: A Dog's Tale 理察基尔饰演的大学教授在小镇在车站上偶遇一只可怜的小秋田犬,它孤苦无依的身影惹起他的怜悯,虽然妻子(琼艾伦饰)极力反对,但在女儿的强烈要求下,八公终于成为家庭一员,帕克为它取名“八公”。但女儿忙着谈恋爱,无暇照顾八公,所以养狗的差事便落到帕克头上。 八公陪着帕克全家一起成长,从小狗渐渐变成庞然大物。温文儒雅的帕克甚至趴在地上自己用嘴示范捡球动作给八公看,但却无法教会八公捡球回来的动作。 八公每天准时陪伴帕克上班,傍晚五点准时出现在车站门口迎接帕克下班,这可是他们的约会时光!在小镇车站站长,卖热狗的小贩,附近商店的老板娘的眼中这都是已经习以为常的画面;看到帕克从车站出来叫出那一声熟悉的“Hachi”,八公兴奋地扑上前去撒娇的样子,已经成了车站每天上演的故事。然而,在八公学会捡球的那一天,帕克开心且骄傲,但也是最后一次两人的珍贵回忆…… 但是有一天,帕克在大学演讲时突然倒下,他因病死了,再也没有回到车站。之后,每天傍晚五点,八公都来到火车站里等候、凝视……第二天、第三天……从夏季到秋季,九年时间里,八公依然风雨无改,直到它最后死去。 http://verycd.youku.com/v_show/id_XMzA1MTgyNzM2.html 48.地球上的星星 (2007) Like Stars on Earth 八岁的艾沙是个满脑子奇思异想的男孩,可是在老师眼里,他是个淘气包、麻烦精。艾沙父母无奈之下,只好给他转学,而在新学校里,欢快而乐观的艺术老师发现他原来有阅读障碍,开始细心教导,让他渐渐走出学习障碍,给他带来全新的生活。 这部充满童趣和想象力的《地球上的星星》是印度著名演员阿米尔·汗的导演处女作,而片中的那个有魅力的艺术老师就是由他本人扮演的。 http://www.verycd.com/entries/377992/video/view/6583/ 49.强迫症患者的血腥臆想 (2008) dix 法国获奖短片【强迫症患者的血腥臆想】,Marc自小开始就不喜欢踩在路面瓷砖间的缝隙上,他迈出的每一步都有自己的习惯;只有那样他才觉得一切是安全的,顺心的。这种习惯一直跟随他到成年。他有这样的强迫症状。心理医生试图纠正(治疗)他的这种强迫行为。 本片探索强迫症患者黑暗、非理性的精神世界。每当他走到第十步时,就会不自主产生血腥恐怖的幻想。虽然只有短短六分钟,但导演想表达的东西已经说完,精致、精确,画面震撼生动,镜头流畅完美。在看的你在生活中是不是也有强迫症的表现呢?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ALNxeuqfMeU/ 50.七磅 (2008) Seven Pounds 本是一个美国国税局的职员,他在妻子去世后变得非常沮丧,并为自己以往的过错而悔恨不已。想不开的他,决定自杀了事,但在那之前,他计划先帮助七个陌生人,也就是先做点好事再辞世。然而当本遇到有心脏病的艾米丽时,他的想法开始发生转变。在相处过程中,本爱上了艾米丽,觉得生活似乎又有了新目标,这使他的自杀计划变得复杂起来…… http://v.pptv.com/show/g0dBvyeNicTueHIQ.html 51.盲流感 (2008) Blindness 诺贝尔奖得主Jose Saramago的小说《Blindness》将被搬上电影舞台。书中描述了一个陷入致盲病毒的城市,导火线从一名司机点燃,突然失明后,他得到了一个人的善意帮助,这条线继续燃烧下去,眼科医生也来帮助他们了,故事就这样开始了。所有的致盲者都被关进了一座废弃的精神病院,重兵把守,不惜生命的代价也要制止疾病的扩散。 Julianne Moore将扮演唯一没有失明的人——医生的善良妻子, 著名黑人电影人Danny Glover在片中扮演一名致盲的黑人老者。尽管主角来自美国,但这部电影是由日本、巴西、加拿大合拍的国际性电影。 http://v.qq.com/cover/d/du3a49klmhxdqcy.html 52.在云端 (2009) Up in the Air 乔治克鲁尼饰演的是一名叫瑞恩宾厄姆的公司裁员专家,他的工作是飞来飞去为各地公司去解决麻烦,他人生的目标则是乘坐飞机积攒的英里数达到1000万,从而晋升为白金会员。 但瑞恩这种“在路上”的生活方式却受到了新人的威胁,一个名叫娜塔莉(安娜肯德里克 饰)的大学毕业新生发明了一种互联网远程会议系统,让裁员变得轻松省事,也让瑞恩的工作显得毫无必要。正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瑞恩的新任务竟然是带领娜塔莉熟悉工作环境,他的飞行之旅终于有了个不那么和谐的伙伴…… 电影还有另一条线索,瑞恩在机场遇到了同样是空中飞人的职业女性亚历克斯(维拉法梅加 饰),他们之间的浪漫关系在机场的一次次偶遇中慢慢展开。 http://v.pptv.com/show/UX9GxCySAkCjIa8.html 53.天堂的颜色 (2000) The Color of Paradise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而视力有障碍的小穆罕默德却只能靠声音和双手来感悟色彩斑斓的世界。在城里的盲人学校里,他是最上进、最要强的孩子。放假了,同学们都被父母接回了家,只有穆罕默德还在孤独地等待着爸爸的到来。树上的小鸟成了他唯一的伙伴,终于爸爸来了,他带着穆罕默德回到了乡下的奶奶家。能“见”到日思夜想的奶奶和两个可爱的妹妹令穆罕默德非常高兴。 在乡下,穆罕默德找到了童年时的快乐,他用双手抚摸着田园的风光、用耳朵倾听着小鸟的歌唱、用鼻子贪婪地呼吸着泥土的气息……虽然他无法看到这一切,可在他的脑海里,世界是一个无比美丽的天堂。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多年的贫困生活让爸爸透不过气来,他想重新找回精神的支柱,也就是生活的另一半。为了不妨碍自己的好事,他把穆罕默德送到了一个远离家乡的小木工作坊当学徒。得知消息的奶奶心痛不已,下雨天拎着包去找穆罕默德,却从此一病不起,最终离世,父亲的婚事也因为奶奶的去世而告吹。 父亲最终还是到小木工作坊把穆罕默德接回了家。可就在回家的路上,因为桥梁折断,马落入了水中.穆罕默德在救马时不小心也落入了水中.父亲想要去救他,可无情的水流冲走了他同马匹。父亲疯狂又绝望的跳入河中拉穆罕默德,可是他们还是被水流冲开了。父亲随着水流一直到了下游的海边。他在海滩上醒来后绝望地寻找着穆罕默德,在找到后紧紧地将他抱在怀中默罕默德紧篡的手在父亲的悲伤痛哭中慢慢张开,成为一片生命的金色…… http://www.56.com/u11/v_MzEyNTg0NTg.html#video_comment 54.初恋50次 (2004) 50 First Dates http://v.pptv.com/show/qzP0ctpAsO5RzxE.html 55.阿甘正传 (1994) Forrest Gump http://verycd.youku.com/v_show/id_XMjU2OTQ5NzI4.html 56.蹩脚英语 (2007) Broken English http://v.pptv.com/show/DQ74dt5EtPJV0zs.html 57.春心荡漾 (2005) Prime http://v.pptv.com/show/DQ74dt5EtPJV0zs.html 58.弱点 (2009) The Blind Side 温馨的励志片,可人的家庭故事。已经有一把证年龄的桑德拉布洛克这次终于塑造好的一个母亲形象。 ——《综艺》 只要有梦想,只要肯努力,人人都可以成功。新导演汉考克这次用一部体育题材的电影再次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梦想的力量。 ——sethigherstandards.com 《弱点》里既有励志片的元素,又有体育片的元素,甚至还有些家庭剧的影子。 http://v.pptv.com/show/vsvLSbEXh8Uopg4.html 59.最后一支歌 (2010) The Last Song 如此复杂而又深刻地展示父女之间情感、初恋、个人成长的剧本在当今也只有尼古拉斯斯帕克斯能创作出来。 ——《综艺》 尼古拉斯斯帕克斯的剧本带我们探寻了年轻人的成长足迹、让我们了解到青春爱情影片一样可以深刻和深邃。 ——《纽约时报》 年轻的偶像级演员在本片中送出了可圈可点的表演,著名的爱情小说作家也送上了一本令人回味无穷的剧本。 ——《华盛顿邮报》 http://www.56.com/u18/v_NTM5NDQ4Njg.html#video_comment 60.小屁孩日记 (2010) Diary of a Wimpy Kid http://v.pptv.com/show/ibk1PzTWbC0msKqo.html 61.《大甩卖》 由威尔·法瑞尔、丽贝卡·豪尔、劳拉·邓恩等人主演的小人物励志轻喜剧《大甩卖》曝光首支预告片,讲述了一位下岗失业的小人物从失业、失婚和失去一切的窘境中爬出的简单故事,从万分倒霉开始、从抛去一切为线、到寻找自我为果,笑中有泪又十足温暖。 http://v.pptv.com/show/MDrjYckvn91AvkI.html 62.录取通知 (2006) Accepted http://www.verycd.com/entries/286690/video/view/6526/ 63.男女之战 (2011) 失业又失恋的女性心理学家芭芭拉帕崔卡获得一份为华沙《荡妇》杂志撰写性问题专栏的工作。为求一炮打响,芭芭拉绞尽脑汁力求写出立意新颖的文章而不得。截稿日前三天,终于获得灵感发明“观鸟识人”术,成文发表后在全波兰掀起巨大反响和争议。与此同时,芭芭拉的私生活也一片混乱。对于今后的事业、家庭、爱情、生活,芭芭拉该如何继续前进?更重要的是,该向何方向继续前进? http://v.pptv.com/show/d2ozsRlic7y20Mpo.html 64.绘画还是做爱 (2005) To Paint or Make Love http://www.56.com/u29/v_NTU0MjQ1MzA.html 65.野草莓 (1959) Wild Strawberries 本片是一位年迈的斯德哥尔摩医学教授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剧情发生在他去50年前毕业的母校接受荣誉学位的途中,通过多段闪回画面表现出种种幻想和回忆。他跟儿媳妇同车,而此时儿媳已因为丈夫不愿要小孩而决定离开他。途中,他们在教授小时候生长的故居逗留,仿佛回到青少年时代,见到了心仪的女孩摘草莓送给失聪的爷爷。他被同一个女演员扮演的女孩叫醒,她想要带上两个男孩搭顺风车,后又因差点发生车祸,只好带上对方车里的一对夫妻,不料他们话不投机而被赶下车。中途,众人下车用餐,并讨论上帝是否存在。之后车子又来到教授95岁的母亲家,老人家抱怨太冷。在一段幻想戏中,教授进入一幢旧宅,他必须证明自己得奖当之无愧,但他并没成功。在真实世界中,教授拿到荣誉学位后回家,平静地接受了曾经跟他发生矛盾的人和事。他们抵达伦多城后,尽管颁奖的场面隆重无比,但伊萨克的脚步却十分沉重。当天晚上,他做了一场童年时的梦。那仍然年轻而感情弥笃的父母,那美丽平和的大自然,使得睡梦中的老人脸上浮出一丝笑容。 透过回忆、幻觉或梦境,将不断出现而又消失在接近死亡的老人脑海里的孤独,描写得非常冷酷而彻底,是一部很成功的影片,也是英格玛.伯格曼导演的代表作,曾获得柏林电影节的国际电影奖。 http://verycd.youku.com/v_show/id_XMTQ3NjYxODEy.html 闻香识女人 (1992) Scent of a Woman 查理(克里斯•奥唐纳 Chris O'Donnell 饰)是一个普通的中学生,他因为见证着一件恶作剧但又不想出卖朋友,于是面临着一道艰难的选择题——要么坦白,要么被学校勒退。而史法兰(阿尔•帕西诺 Al Pacino 饰)是一个退伍军官,因为意外失明,人生从顶点的辉煌滑落谷底。   自从两人的人生有了交集,命运的转折慢慢清晰。史法兰打算结束失去了意义的生活,于是在查理的陪伴下,尽情享受着人生最后一趟出行。他吃最美味的佳肴,买光鲜的汽车,在狭窄的街道上飚车,住在豪华的套房里,跟随陌生女子的袅袅香水味,跳一段优雅性感的探戈……极乐的疯狂后,他拿枪对准了自己的头颅。然而,查理声嘶力竭的劝阻改变了一切,曙光亦渐渐在这个老人心中重新升起,二人情深如父子。   史法兰在学校礼堂激昂演说,挽救了查理的前途,讽刺了学校的伪善。二人在互相鼓舞中得到重生。 http://v.pptv.com/show/QAz0ctpAsO5RzxM.html
2595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裂症
liwei999 2011-7-24 10:29
到了分裂症就不难了。难在区分不及分裂症和过于分裂症的。 (63112) Posted by: mirror Date: March 07, 2007 06:57PM 两种人都见过。 过于分裂症的有多重人格症的,也有单重人格但说谎成性的。不及分裂症的人数就多了去了。 曾经有过待在病栋里的体验。那时镜某是属于相对的少数了。无疑,有病的“定义”是来自被认为有病的人数少。 歌德尔最后也是“精神病”。歌德尔的业绩,是分析理性的终极了。从这一点看,哲学不是无用之学, 任何嘲笑哲学的人,最多不过是好的工匠。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的确“不是医学的态度”,却是“科学态度”。 (63130) Posted by: mirror Date: March 07, 2007 08:34PM 应该讲见过3种:不及精神病的、精神病的和超越精神病的。 很长时间里,以为分裂症就是极限了。偶然的机会,见识了超越精神病的人,读了讲解超越精神病“患者”的书。这样的“患者”十分“正常”,智力也很发达。当律师的、医生的也都有。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医疗卫生专栏|212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个标点与一个汉字的文化(四首)
热度 1 pingguo 2011-7-22 09:44
一个标点与一个汉字的文化 一 诺贝尔不是诺贝尔 是诺 / 贝 / 尔 上访不是上访 是上 / 访 维权不是维权 是维 / 权 名词不是名词 是名 / 词 口吃不是口吃 是口 / 吃 语言不是语言 是鸿 / 沟 二 精神病不是精神病 是被精神病 喝茶不是喝茶 是被喝茶 幸福不是幸福 是被幸福 我的前半生,主动 以激情扮演一个陌生人 我的后半生,被动 活成另一个人 多美的第二春 某君昆仲,心脏病重 又万岁妄想症。专家曰 西医不适合国人脏器 自由平等之类处方 将伤及肝脾肺肾兼六腑 红色入心,多管齐下 丹参朱砂山楂,口入 红花红旗残阳,眼入 辅以雄鸡红歌,打通耳道 瞧这面子,多美的第二春 人类的星空多么灰暗 ——有感于诗人之死 人类的星空多么灰暗 仿佛遭遇喷着毒焰的黑洞 水泥地上赤裸的丑恶 一件件,投影于昏黑的天 无家可归的诗人哟 不肯低头,不忍仰面 他对缪斯的派遣 充满疑惑与不解 天鹅之死正在弥漫。愚昧的 历史习惯重复。菩提之树啊 请收起你软弱的慈悲 教恶魔的灭亡先一步抵达 毒 大白天,我被人咬了一口 流血不少。咬人者牙齿有毒 包括三聚氰胺 可他中毒更深。他一时忽视了我 丰富的经历:做过教师医生法官 更要命的是,我当过官
个人分类: 诗歌|2671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我国精神病治疗机构面临困境 医护人员遭遇歧视
dongzg101 2011-7-19 09:28
我国精神病治疗机构面临困境 医护人员遭遇歧视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2011年07月19日00:55 中国经济周刊封面:中国精神病患者报告。    我们的病人    中国精神病患者报告   《中国经济周刊》实习记者 李妍 北京报道   精神病院,一个人们熟悉而又倍感神秘、惶恐的场所,躁狂、妄想、歇斯底里与抑郁——人们所害怕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一切,都可以在那里找到。   在那里,他们得到治愈,或面对死亡。   “疯人被囚在船上,无处逃遁。他被送到千支百汊的江河或茫茫无际的大海上,也就被送交给脱离尘世的、不可捉摸的命运。”这是法国哲学家福柯笔下的“愚人船”,在精神病院出现之前,精神病患者往往被视为需要“清理”和驱逐的社会多余而被城市交给船工,任其流浪。   在古代中国,严重的病患也会被视为家族的耻辱而被囚禁或流放。直到113年前,第一所精神病院在中国建立。   1898年,清政府风雨飘摇,在广州,美国传教士创办了我国第一所精神病院。虽然比起欧洲晚了5个世纪,但也正因为起步较晚,所以在建立之初,这所医院就有着相对正规的管理体系,在权益、规范、康复等诸多方面都烙下了“文明”的印记。   这所医院在我国精神卫生领域投下了第一道曙光,自此,“应治尽治”作为精神病治疗的基本原则被确立下来。   百年后,我国重性精神病患人数已超过1600万,但精神病院床位和执业医师的数量与之的比值却只有1:121和1:842。   精神病治疗机构数量不足,经费也往往入不敷出,还面临着人才的困境。“没有优厚的待遇、没有编制、没有发展前景,拿什么招人?”   巨大的歧视与排斥,使精神病院看起来更像是让病人远离现实世界的避难所,却又让医护人员陷入了来自社会歧视的焦虑之中,更何况,同为医者,他们的待遇还不及综合类医院的三分之一。   社会康复体系的缺失,更让已难负重任的精神病院成为了重症患者的唯一并往往是最后一站。回归家庭,对大部分治愈者来说,是一个梦想。   但他们依然要撑下去,医者、患者与家属,一同化作了被刻意忘记的石雕,坚持,等待似乎永不会到来的关注。   精神卫生立法,承载了终结——至少改善这一切的万众瞩望。   这双眼睛紧盯着我,四十分钟,没有转移。   偌大的食堂里,只坐着我和他——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我们的手相距不足10厘米,面面相觑,我看得到他眼睛里细密的血丝,并感受着他的紧张,他不停地抖脚、搓手,嘴角不自觉地颤动……   “你好,我是小安。”他伸出哆嗦的手,满是汗,冰凉而僵硬。   1988年,22岁的小安毕业于某名牌大学的财会专业,是那个时代的“天之骄子”,被众人仰视。由于成绩优异,还未毕业,他就被某著名央企的高层领导一眼相中,并用三顾茅庐的执着请走了他。   自上岗之日起,小安就包揽了所有的荣誉:先进工作者、优秀干部、项目带头人……三年后,他成为这个大单位里最年轻的“主任”,当年年底,他分得了一套90平米的单元房,迎娶了相恋多年的北京姑娘,抵达事业爱情双丰收的巅峰。   小安骄傲地讲述着曾经的辉煌,他清晰地记得每一个荣誉,每一个关键的年份,他的眼睛逐渐明亮,嘴角上扬,仿佛进入另一个时空,享受着昔日的荣光。   “仿佛是上辈子的事了。”他忽然哽咽,望着我。   1992年夏天,他突然病了,毫无征兆。单位领导把他送到了精神病院,告诉医生,他半夜在单位溜达,谁劝也不理,他呆滞地跟在同事身后,直到进入女厕所,他认为所有人都在议论他,想要杀害他……   “我不记得了,不知道是因为病了,还是因为不想记得。”小安嗫嚅道。   从此,小安跌进了地狱。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小安反复住院,直到2003年,他的家人和工作单位都失去了信心和耐心,再也没有把他接出去过。   混沌的二十年,小安的父母相继离世,妻子也离开了他,唯一的哥哥会在每年年底来医院缴费,顺便探望他一次。   “哥哥……”小安的声音支离破碎。与小安最要好的护士告诉我,去年年底,小安的哥哥来医院探望他,一米八的小安匍匐在地上,抱着哥哥的脚,哭得像个孩子。   小安最爱唱的歌是《少年壮志不言愁》,因为他的哥哥是个警察。   哥哥并不如我想象的那样高大,他坐在我对面的沙发里,瘦弱、疲惫、无奈。一下午的谈话里,他说的最多的话是,“我真的没有办法”。   最初的几年,小安的哥哥带着小安访遍了全国的名医,甚至尝试了偏方、佛道之法、“跳大神”……直到专家告诉他,“这至今仍是世界难题。”   为了小安,他花掉了所有的积蓄,放弃了相恋七年的女友。“我也要生活。”他几乎是用乞求的眼神看着我,“你能理解吗?”   2003年,已经40岁的哥哥带着铺盖卷做了“倒插门”女婿,住在女方家购买的40平米的老房子里。   2005年,新家添丁,女方家决定卖掉这个老房子和岳父母的宅院,换一个100平米的新房。   于是,小安的哥哥终于有了宽敞明亮的家,岳父母便住在小安的房子里。嫂子允诺,给小安付一辈子的住院费,“也算是仁至义尽了。”小安的哥哥小声说。   三年前,小安的医生告诉哥哥,小安可以出院了,“他已经能够恢复正常生活,但是要坚持吃药,要有人监护和照顾。”   “谁来监护和照顾?他住在哪儿?”小安的哥哥不停转着手里的杯子,“而且,我妻子也不同意。”他想了很久补充说。   于是,“心怀愧疚”的哥哥最害怕的事情便是探望。“每次见小安,我都一个星期睡不着觉,就像死过一次。”   “那么,小安要一辈子都生活在那里吗?”我问。哥哥一直没有回答。   “我想回家,我要回家……”小安泣不成声,“我会坚持吃药,我可以找到工作,我能自己生活。”   两年前,小安开始自学中级会计师教材,做了整整两本笔记。“现在就是用电脑做账,我可以学。”   小安的医生张莹说,小安还有轻微的幻听症,但是带病也完全可以生活。“可他哥哥不签字,监护人不愿负责,我们就不能把他推向社会。”   于是,小安就一直住在医院里,年复一年。张莹帮他买了各种教材,但是又不敢告诉他,他很可能一辈子都用不到。   小安对我很新奇,“你是外面的人,我见过的第一个记者。”同时,他又异常的敏感,一直瞪大眼睛直视着我,近乎苛刻地观察我的每一个反应,“我讨厌歧视,我和你们一样,除了偶尔的‘小问题’,我们不是疯子和傻子!”小安大声说。   他甚至知道我为什么而来,“最近公布了《精神卫生法(草案)》。”小安略显愤怒地说,“为什么大家都关注极个别的‘被精神病’现象,而不关注我们?我们才是真正的适用主体!”   小安每天都看电视、听半导体,阅读英文的《CHINA DAILY》,他提出了几十条意见,已经交给了院长。“我很失望,看不到出口。”   我赶紧安慰他:“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你要有耐心。”小安只是直视着我,没有表情。   采访结束后,小安送给我一个用珠子穿的圣诞老人挂坠,他在手工课上学做的,他想了很久,似乎想说什么,终究又没有说。   他依然直视我,我看不出那眼睛的背后是什么,只是在后来的很多天,都难以忘怀。    伤痛    ——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超1亿   “精神病患者”——一个被填充了排斥、歧视,甚至是暴力色彩的词汇。   所有以正常人自居的人都认为这个词汇离自己很遥远,那是另一个陌生的世界。而事实上,几乎在每个人身边,都有精神病患者的存在。   1亿!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在2009年公布的数据,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重性精神病患人数已超过1600万。   也就是说,每13个人中,就有1个是精神疾障碍者,不到100个人中,就有1个是重性精神病患者。   这个群体已经庞大到无法用界限来划分,也容不得任何抗拒与疏离,他们融合在无数的家庭和人际关系网中,与“正常人”血脉相连、肌肤相亲。   “这个比例还在快速上升。”杨甫德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他有着多重身份——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执委会主席、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北京市精神卫生条例》和《精神卫生法(草案)》的重要参与者。   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成年人群精神障碍患病率还仅为2.7%,到了2009年,这个数字则达到17.5%。   其中,上升最快的是号称“第一心理杀手”的抑郁症。据疾控中心公布的数字,目前我国抑郁症发生率已经达到4%以上,需要治疗的患者人数已经超过2600万。   由于缺乏对精神疾病的了解,很多病人不知或不愿求医,病情往往加重。大量重症患者需终生与药物为伴,他们长期失业,耗光了积蓄,变成家属的负担。   比经济负担更沉重的是,重性精神病患者在对抗病魔的同时,还要忍受药物副作用,并随时面临并发症的困扰。   由于长期服药,很多重性病患者目光呆滞、表情怪异、动作缓慢,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如影随形。他们陷入了恶性循环:遭遇越来越凶猛的病魔,越来越严重的歧视。   于是,15%以上的人选择用自杀来结束自己漫无边界的痛苦和悲伤,成为构成我国自杀人群总数的大部分,或者,任由百病袭击、突发死亡。   “这一人群的平均寿命少了20~30年。”杨甫德沉重地说。   与惨痛的后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绝大多数人患病而不自知。“尤其是抑郁症患者。”据调查,抑郁障碍患者从未就医者高达62.9%,在现有的抑郁症患者中,只有不到10%的人接受了恰当的药物治疗。   无知、偏见、恐惧、躲避,这个脆弱的群体甚至缺乏本能的自救。   “学会面对。”小安一字一顿地说,“先要面对,才能拯救。”    救赎    ——精神科床位每万人仅1.04张,注册精神科医生仅1.6万人,护士严重不足   1亿精神病患悬于陡崖,病魔、负担、歧视如不断加码的巨石,而另一边,“救命的稻草”是虚弱的医疗卫生体系。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截至2005年底,全国精神疾病医疗机构仅572家,共有精神科床位13.2万张。照此计算,全国平均精神科床位密度为每万人1.04张,远低于世界平均数每万人4.3张。   仅比对现状:13.2万张床位,1600万重性精神病患,杯水车薪。   况且,仅有的资源还集中在发达的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很多区县、甚至地市级城市都没有一家精神疾病医疗机构。   求医的愿望无法实现,排斥的心态得偿所愿,在一些地方,人们把精神病患者用高墙铁锁“囚禁”,任其自生自灭。   即使在一些发达城市,情况也不容乐观。以海淀精神卫生防治院为例,按照营业执照,应该是76张床位;现实中,床位已经被迫增加到300多张。   “我们在2009年就一直申请扩编,但始终没有回应。”该院院长王诚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   编外的床位比在编的多,这导致医院的病房、医疗设备、基础建设都早已无法满足需求,这在基层机构里已是通病。   更加千疮百孔的是医务工作者队伍。据统计,我国共有注册精神科医师1.9万人,每7万人中产生一位。与1600万重性精神病患比对,每位医师对应842人。   在这背后的原因是,开设精神卫生专业的院校屈指可数,智力支持长期断流。硕果仅存的少数“专家们”又很可能因为工作环境、待遇等原因更愿意进入综合性大医院、心理诊疗中心,甚至是改行,最终落脚在精神卫生医院的堪称“罕见”。   因此,几乎所有的精神卫生医院都长期面临人力不足的困境,“全年招聘”已是常态。   于是,产生了这样的数据——在北京某基层精神病医院中共有200多位医生,平均每位医生要负责20名患者,是综合性医院的5倍,而且,队伍每年的流动量在20人以上,其中,有“医师资格证”的不到5人,数十年来没有发表过学术论文。   比缺医生更可怕的是缺护士。精神病患者往往需要更多的监护和照顾,可现实是,所有精神卫生医院的护士数量都严重不足,甚至在个别医院里,一个护士要管几十个病人,而在综合性医院里,相对应的比例为1:2.5。   由于护士的专业定位不明确,“在任何领域和科室都能干”,所以流动性非常大。“精神卫生医院待遇低、压力大、风险高,甚至还要承受社会歧视,所以大批护士选择了离开。”杨甫德说。而他所负责的回龙观医院堪称是我国条件最好的精神卫生医院之一,即使如此,“每年招来的护士至少要流失三分之一。”   而且在我国,精神病院这个无论从量还是从质上都难堪重负的机构,几乎是患者的唯一选择。“我国没有任何康复体系,这导致精神病院成为制造残疾的凶手。”身为海淀精神卫生防治院院长的王诚如是说。   许多国家,精神病康复体系包括专科医院、社区康复中心等,旨在帮助患者早日回归社会。而在我国,基层精神病院是重症患者的唯一并往往是最后一站。在这里,很多人住了几年、十几年,至几十年,无形的囚锁困住了他们的心灵,他们远离人群、社会、正常的生活,直至他们完全康复,也无法找到归途。   墙上挂满了阿忆的油画,那是他对“外面”的幻想,色彩凌厉、线条模糊。五年前,阿忆就已经完全康复,但是,他选择在医院里度过余生,因为在“外面”等待他的是冷漠的家人、陌生的世界和一无所有的惶恐。   “你给我钱,我都不会出去,我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阿忆已经在医院里住了20多年,他最害怕的是地铁。“四通八达,不知去向。”   “我们已经尝试着建立社区康复和救助中心,让患者回归社会。”2010年初,在意大利特伦托市精神卫生专家的指导下,北京市首家社区精神卫生康复中心——海淀区社区精神卫生中心八里庄分中心终于挂牌成立。   一年多以来,类似的机构在努力繁衍,但遭遇的阻力早已超乎想象。“最大的困难在于我们没有完善的志愿者队伍。”在康复中心,主要由志愿者照顾和引导患者的生活,帮助他们融入社会,而现在,志愿者不足40人。   “冰冷、孤独、无助。”小安如是描述“他们的世界”。 (责任编辑:UN
106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一亿精神病患考验“幸福中国”
热度 2 xupeiyang 2011-6-16 20:24
1亿精神病患考验“幸福中国” 我们是“精神疾病大国”?   2010年7月,一场围绕“精神病”数量的争论在国内爆发。据报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2009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另有研究数据显示,我国重性精神病患人数已超过1600万。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6/16/c_121541776.htm
个人分类: 精神病学|1673 次阅读|2 个评论
动物权利手册17. 养殖场的鸡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热度 2 jiangjinsong 2011-5-17 07:58
蔣科學按: 既然人類可以不吃雞蛋,既然吃雞蛋雖有營養,也有風險,何苦一定要吃雞蛋,而造成雞的痛苦呢? 17. 如果不是活得很舒适的话,母鸡是不会生蛋的? 母鸡的卵巢是受光线所控制的,灯光棚里的光线是被精心地调节以模拟持续的夏日光照。现代化的灯光养鸡场的鸡蛋高产量就是通过这种手段,辅以选择性的饲养时间和经过精心控制的饲料来达到的。 灯光养鸡场中的条件是骇人听闻的。5只翼展均为32英寸(约合81厘米)的母鸡被同时关在仅宽20英寸(约合51厘米)的鸡笼内。由于长期地站立在带有坡度的铁丝网上,她们的双爪往往残废地不成形了。她们永远也不能栖息、用爪子抓地、尘浴或筑巢。缺乏活动使她们罹患脂肪肝综合症和脆骨症。她们中的绝大多数最后都变成了精神病。这些母鸡不是活得“心满意足”的,但还是会下蛋。甚至当她们受重伤后,仍会继续生蛋——这只是她们自然的本能。
个人分类: 素食天地|2533 次阅读|10 个评论
旁观:哈佛医学博士后的中国道路 & 中国GSM流密码算法
热度 1 罗岚 2011-5-10 09:05
5月9日浏览新闻,无论报道的真实程度,从旁观的角度,一定适应主流.哈佛的博士应该有能量选择适合自己的主流环境,而不是仅仅做因果关系和反面教材:哈佛博士难面挫折,走向精神病之路(组图): http://edu.163.com/11/0509/09/73JQLHET00294IIH.html 顺便第一次看了看中国信息安全工程技术中心提交到IACR上公开征集检验的无线GSM流算法:仅仅旁观.首先没有具体的设计者或作者,这个中心其实和中国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一回事,中科院的衍生.第二, LFSR 本质上是模二运算的线性部分,虽然每隔2^31-1比特的时间加入了一个进位加运算,在这个时间内就是线性LFSR;第三,S盒公开了,现在主流的八次方,四个,没有产生的代数运算式;第四,运算模式有限制;第五,有常数覆盖;第六,把 N 个分类Proposal 集成在一起,也是长篇大论.分类体现移动通信特色:很多轻型集合. 设计算法是非常消耗能量的事情,中国第一次非官方在IACR上公开的算法,把简单的模二加和S盒复杂成为进位加,十进制加,是设计者的特色.公开的S盒和运算模式限制了设计的使用环境.中国的这个算法再说明了,流密码其实就是 LFSR 做子密钥,加一圈分组函数.只要使用,和木马,病毒一回事,大家心照不宣. 上述两件事仅仅旁观,无语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300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非虚构——购书奇遇记
热度 1 Flyingriver 2011-4-29 16:40
一男士到书店买书,问:《幸福的婚姻生活》在哪里? 店员说:该书属于幻想类小说,在第一排。 男士又问:那《夫妻相处之道》呢? 店员说:该书属于武打类小说,在第二排。 男士:那《理财、购房要义》呢? 店员:那是妄想综合症,属精神病类,在第八排。 男士:那《如何晋升被提拔》《要加工资》《要加薪》类的书在哪排? 店员:在司法犯罪类,最后一排…… 男士:那《男人应该是一家之主》在第几排? 店员微笑说:我们这里不卖童话书。 男士:那原创科技书在哪儿? 店员: 那是珍稀资源,早就没有了! 确为转载,出处不详!有改写。
个人分类: 小品——不止一笑|1514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真实案例:被精神病
热度 3 wliming 2011-4-29 14:13
[转载]真实案例:被精神病
徐武的自由来之不易,他来广州首先就去精神病医院,想证明自己无病。很可惜,还没有进行全面鉴定,他就被强制带离广州。图为他在广州街头的留影。 飞越“疯人院”追踪 新快报记者多方调查未果,徐武目前仍不知所终 采写:新快报记者 余亚莲 摄影:新快报记者 黎湛均 被关押4年多的徐武成功“飞越”了“疯人院”,但他的自由仅仅持续了8天。前日,一群不明身份的男子从南方台院内将他强行掳走。昨日,新快报记者从广州警方方面证实,强行带走徐武的确实是武汉警方。徐武的父亲表示,徐武目前已不知所终、生死未卜。 徐父来广州时曾被警察拦截 2011年4月19日凌晨,被关在武钢第二职工医院精神科的徐武成功“越狱”。对于43岁的徐武来说,在这里与精神病人生活的1571天,天天都好像在做噩梦。随后,他抵达广州,试图在广州的医院证明自己没有精神病。 意外发生在4月27日。 当时,徐武的父亲专程从武汉赶来广州,在去接父亲的路上,徐武还心有余悸地对南方台记者说:“武汉公安该不会跟着我父亲一起到广州,来把我抓回去吧?” 记者安慰徐武:“应该不会的,有我们电视台的记者跟着,难道他们还能把你从我们身边抢走?” 徐武的担心并非全无道理。 前日,徐父告诉记者,早在4月27日上午,他在广州火车站出站时,就有一名自称“武汉警察”的人在火车站检票口拦住他,不让他走!当时说要检查他的包,徐父当即表示:“要检查我的包可以,你们就在这里检查,不能带我去别的地方,我不跟你们走。”同时,他给南方台《拍案惊奇》的记者打了电话,记者赶紧扛着摄像机向检票处冲去,见一名着便装的男子拉着徐父不让离开。据电视台记者描述,看到摄像机后,着便装的男子放开徐父,用手挡着摄像机镜头并开始拨打电话。 徐父则被记者接到车上,与徐武一起到了南方电视台。在车上,徐父还说:“刚才截住我的男子我认识,徐武从医院逃脱后,他曾经到我家去找过徐武!” 武汉警方当夜即接走被扣押者 徐武的担心在3个小时后被印证了。 4月27日中午12时,采访结束,记者安排徐家父子在电视台院内的餐厅吃饭。徐武又向记者道出心中的不安:“武汉来的警察肯定在电视台外面等着要抓我呢,我们等会出去,不会被武汉来的警察捉住吧?” 为了安全起见,记者让徐家父子从后门出去。 下午1时33分,徐家父子等3人从餐厅后门上了一辆出租车,准备来新快报接受采访,却被七八名不明身份的男子强行掳走。 闻讯而来的记者只来得及抓住其中一名自称姓周的男子,并将其扭送至广州市公安局华乐派出所。 昨日,记者从派出所方面获悉,4月27日晚上11时12分左右,该名男子已经被武汉警方接走,派出所方面表示,“他们手续齐全,也有正规的法律文书和内部办案文件,我们不能不放人。” 记者后来获悉,他并不是姓周,而是武钢炼铁厂保卫科的全霆。 热点 “抓人”理由是徐武涉嫌危害社会安全 昨日上午,徐武的朋友江一拍也到华乐派出所报案,反映“27日,在南方台大院内,手机被这群不明身份的人抢走”一事,要求要回自己的手机。派出所方面也告知他,那群人是武汉市公安局钢城分局工作组的。 后据广州警方内部人士证实,确实是武汉警方便衣带走了徐武,理由是涉嫌危害社会安全与稳定。 至于带到了什么地方,带走之后怎样处理,则要去问武汉警方,广州警方已经没有权力干涉了。 记者打数十个电话仍查不出徐武下落 昨日,新快报记者打了数十个电话,分别致电武汉市公安局钢城分局、武汉市公安局,以及公安局内部负责宣传的相关负责人,他们或者不接电话,或者表示不清楚此事,或者提出无法核实记者的身份。 截至记者发稿时为止,记者依旧无法得知徐武被带往何处。徐武的父亲表示,他也不知道儿子被带到哪里去了,现在谁也不肯再告诉他儿子的下落了,他觉得是自己害了儿子,是自己来广州导致警察尾随而来。 律师观点 精神病人不是在逃罪犯 警察无权采取强制措施 广东律师顾浩巍表示,徐武是精神病院的病人,并不是个犯罪嫌疑人,也不是一个在逃罪犯。公安机关是一个国家权力机关,它针对犯罪嫌疑人可以采取强制措施或跨省抓捕,但针对一个精神病人是不能采取强制措施的。有权将徐武这个精神病人带回武汉的,只有医院和徐武的家属。 他表示,医院发现住院的精神病人跑了,可以来人把他抓回去进行治疗,但警察没有这个权力,因为对方不是犯罪嫌疑人。即使医院发现病人丢了,委托警方帮忙将人带回也不行。因为公安机关行使的是公权力,医院行使的是私权力,即使是医院委托警方,警察也不能接受医院的委托前来抓人,最多只能协助医院把人带回去。 如果警方要抓捕这个人,首先必须证明他不是精神病。先要对他进行精神鉴定,鉴定他不是精神病人,在有证据证明他不是精神病人、且他所从事的行为可能涉嫌犯罪的情况下,警方才能对他采取强制措施。 在没有重新进行精神病鉴定之前,徐武在法律意义上还是精神病人,警方就不能对他采取强制措施,但是,医院可以抓他回去治疗,或者重新鉴定。医院抓他回去重新鉴定之后,有病则继续治疗,没病则应该放出来。 如果在进行鉴定之后,有证据证明他从来就没有精神病,那么,就需要追究当时是谁把他“变成”精神病了,里面是否存在交易。搞清这些之后,警方才有权对他之前的行为进行追究,如果有涉嫌犯罪的才能进行追诉。 记者手记 这个精神病人“知道的太多了” 广州警方内部人士表示,如果是刑事案件涉及要跨省追捕的,一般情况下都会通过当地公安机关抓人,至少会跟当地公安机关打招呼。如果是涉及国家安全稳定的案件,则可以不通过当地公安机关,但也会跟上级公安部门备案。 一个“精神病患者”从医院跑出来、身无分文,不是“刑事案件”,也不是“涉及国家安全稳定”的大案要案,是否需要动用警力,劳师动众、急匆匆把人抓回去? 法律界人士则表示,只有一种情况可以动用警力,人失踪了,医院和家属到警方报警了,警方可以协助医院和家属把人找回来,但最多也只能是“协助”。 实际上,这回武汉警方明显没有获得家属的请托,医院有没有请求他们协助也无从得知。 再者,徐武是在南方台大院内、在准备来新快报的路上被劫走的,他在广州并没有做出任何违法行为、也不具有攻击性。一个处于众记者严密监控下的人,可以说是行踪完全透明的,根本不算“失踪”,在记者陪同下,也不可能再度“失踪”。 情况并“不紧急”,为何不能亮出证件、说明来意?一见记者的镜头就躲,一见记者离开,就冲上去抓人?更离奇的是,现场有一男子曾对徐武的朋友江一拍说,“你们这回闯大祸了!” 这个“闯大祸”是指什么? 难道这个“精神病”讲的胡话昏话都是真话,所以才“祸从口出”、闯下“大祸”,最直接的推测则是一句老话——这个精神病“知道的太多了”!
个人分类: 社会|1653 次阅读|3 个评论
自闭症诱因的反思
热度 1 Ripal 2011-4-10 23:44
自闭症,增长速率极快的一种精神病之一。从 1980s 的 1/10,000, 到 1/500, 1/250, 到目前的 1/100, 甚至 58 个 boy 就有 1 个自闭症患者。 数据在这摆着,不要说你身边没有,你身边没有只是个例,没有统计学意义。面对这些数据,美国都慌了, government 、 NIH, et al. 投入了大量的 money. 结果过去几十年,大家陷在 gene 里不能自拔,以致到目前为止发现 only gene 。但是发现全球很多人都有这种基因,但并不是都得了自闭症。可以说,研究失败而告终。很多科研工作者开始反思,反思自闭症的原因。 Bell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medical community’s reluctance to investigate and identify sources of chemical toxicity affecting children. She explains, “ The nonprofit Environmental Working Group , in a detailed report about the neglect of autism research’s focus on environmental factors, points out that ‘Hundreds of studies have explored the genetic roots of the autism epidemic, but none has uncovered a single gene or vulnerability to account for more than a fraction of cases. " 根据 Belli 的言论,有可能造成自闭症的有几个环境风险因子有待研究: • mercury in vaccinations, dental amalgams, seafood and other sources, • lead and sulfur dioxide in our air and drinking water, • arsenic and pharmaceuticals in our drinking water, • chemicals in plastics - phthalates, Bisphenol-A, and • flame retardants found in homes and school. 面对这个历史上没有过的生存环境,我们该怎么办?可以说一切疾病都离不开周围环境的影响,你说是不是应该把环境风险因子与自闭症联系起来,引起大家的关注。呼吁政府、呼吁科研工作者们,关注环境风险因子,关注自闭症!
1894 次阅读|7 个评论
小阴茎综合症,精神病?
热度 2 andrologist 2011-4-10 21:34
【经典病例】一位 25 岁的青年男性,有一天突然来到男科门诊对我说,自己的阴茎太小了,要求做阴茎延长增粗手术。经过外生殖器查体,我断然拒绝了他的要求,并郑重地告知他的阴茎一点都不小。其实实情也的确是这样,他曾跑过好多家医院,没有一位医生认为他的阴茎需要做手术来增大。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阴茎大小问题成了这位青年的一个心病,他几乎每个月都要来我这儿一次,纠缠我为他做手术。直到有一天,我实在忍无可忍,在耐心消失殆尽之际,也充分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建议他最好去看看精神科医生。在我的一番耐心劝说下,他开始的抵触情绪逐渐平息,心有不甘地接受了我的建议。在我的介绍下他找到了一位著名的心理医生,医生与他谈话后,并没有发现明显的精神异常。心理医生也感到束手无策,并建议他再来找我,在病历上这位医生写道:“尽管患者阴茎发育并无缺陷,但为了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建议还是做个“心理安慰”的手术为好”。万般无奈之下,我还是为这位病人做了阴茎延长增粗手术,手术很成功,术后病人很满意,心理问题很快得到彻底解决。病人的问题解决了,我却陷入了茫然…… 在这个病例中,主人公因为外生殖器的外观而痛苦,而实际上并不存在明显的外表缺陷。那么又是什么使得他如此痛苦呢?这就是“丑形恐惧症”在作怪。 何谓“丑形恐惧症( dysmorphophobia )”?“ Dysmorphophobia ”一词来源于希腊语“ dysmorfia ”,意思是“丑陋”( ugliness ),尤其是指人的面部的丑陋。该词首先出现在 Histories of Herodotus 里边的“斯巴达城最丑女孩”这一神话故事中。这个可怜的女孩每天精心照料神龛,以期将丑陋的容貌变得美丽。“丑形恐惧”的含义是,尽管外表是正常的,但病人的主观感觉认为存在对外人来说显而易见的缺陷。“丑陋恐惧症”是对自己形体容貌丑陋或变得丑陋的一种病态的恐惧心理。最为主要的表现为:客观身体外表并不存在缺陷,而个体想象出自己的缺陷,或仅仅存在轻微的缺陷,而将轻微的缺陷夸大,并由此产生心理痛苦的心理病症。美国医学家菲里普斯称体象畸形障碍为“想象丑陋的苦恼”。该病症最早在欧洲有许多流传,在本世纪中的许多文献里,都有丰富多彩的描述。在我国的精神病分类中,将其列入了疑病症。 罹患“丑形恐惧症”的病人会有各种主诉,如:扭曲的眉毛、过分大的鼻子、太小的生殖器、过宽的嘴巴等。病人会有不可忍受的丑陋缺陷感,且这种先占观念可以持续和蔓延,导致社会性的逃避,并反复地去看医生寻求治疗以改变外观。 那么,何谓“小阴茎综合症( small penis syndrome )”呢?其实阴茎短小有两种情况:一是阴茎的确小;二是阴茎发育本来正常,只是偏执地自认为短小。引起前者的原因包括促性腺激素分泌障碍、性腺激素分泌障碍、原发性或继发性性腺功能减退、雄激素不敏感等先天性发育异常,以及后天性疾病如阴茎硬结症、阴茎外伤、脊髓损伤等引起的阴茎短小等。而后者则是我们所说的“小阴茎综合症”。一些成年男性尽管阴茎大小达到平均水平,但是由于过度关注自身阴茎大小影响性生活满意度从而产生长期焦虑、自卑和恐惧,甚至导致阴茎勃起功能障碍而显著降低生活质量,这类患者即可诊断为“小阴茎综合症”。“小阴茎综合症”其实是“丑形恐惧症”的表现形式之一,应属于精神病的范畴。 是不是所有想要阴茎变大的男人都是精神病呢?当然不是的。根据 2005 年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调查结果, 45% 的男性愿意他们的阴茎变得更大。而 Utrecht 大学通过调查认为大多数男性同性恋都偏爱大尺码的阴茎,并认为这牵涉到自尊。一般情况下,男性都会对其他男性的阴茎产生视觉上的误判,因为他们大多都是侧面角度观察别人的阴茎,而总是以俯视角度来观察自己的阴茎,从而引起透视原理上的物体缩短现象。另外, Paul Fussell 在他的自传里认为,肥胖或是有大肚子的男性的阴茎会部分隐藏在腹部,耻骨处的脂肪堆积会使阴茎看起来较短。 当然,那些热衷于 A 片的男士不可避免地会被片中男主角的那活儿震撼到了,其实那些大多属于男性中的异类,不能作为衡量自己那活儿大小的标准。 他们用他们自己的宝贝去和 A 片里那些巨大的阴茎相比,然后得出结论:我的比他们小多了。他们收到过无数关于阴茎增大的垃圾邮件。他们看到寻找临时性伙伴广告的要求上经常写着“要有大家伙”。男人们都相信大小是给女性带来快感和高潮的关键,因为大阴茎能充满女性的阴道并且插入的更深。而且,如果你把所有男人读到的关于阴茎大小的科学资料全部加起来,和他们看过的 A 片相比就如同九牛一毛。那些 A 片所告诉他们的却是火热的性爱全部都要求有一根巨大的阳具。 由调查到的结果显示,许多男性认为他们的阴茎没有达到平均长度。性治疗师认为这种忧虑大多数源自于主观上的认知错误。对于因认知错误而误认为自己阴茎短小的男性来说,经过正确的科普教育很容易就会摆脱心理阴影,这部分人不能将其归类至精神病患者。假如经过专家咨询教育后,仍然执迷不悟,而且精神心理症状相当严重的话,则应介绍其去精神病院就诊了。 现代男性变得对丑陋越来越敏感,害怕自己丑陋,也害怕别人认为自己丑陋。人类的目光进化得越来越关注美丽与丑陋。镜子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人们观察自己的窗口。一面破碎的镜子中的人物形象可想而知,是支离破碎的,不完整或不完美的。但有理性的人清楚地知道,那是镜子的问题,不是我们自身的形象存在问题。我们的心灵也有一面镜子,它的完整无缺决定了我们对自身形象认知的完整性。当心灵深处的这面镜子破碎了,我们感觉到的自我形象必定是缺损的。当我们把这面破碎的镜子固定在我们的心灵之中,并使其成为一种心理活动模式,或者说成为一种自我认知的习惯,那么就离一种与容貌审美有关心理障碍距离不远了,并很有可能成为这种心理障碍的受害者。 “过度关注阴茎大小的心理让许多男人觉得不完美是一件很羞愧的事,”性教育家 Betty Dodson 博士说,“我认为男人应该和他们的阴茎和平相处。这是最好的方式。享受你所拥有的,你会成为一个更快乐的爱人——甚至更好的爱人。
个人分类: 男性|5123 次阅读|3 个评论
看到一个精神病案例
creator 2011-4-8 22:11
今天( 4 月 8 日) 17 点过,在公车上看四川移动卫视的节目,描写的是乐山市沐川县周坝镇一位叫黄忠志的 62 岁老人有两个儿子黄国富( 36 岁)黄国荣( 32 岁)先后因感情问题患上精神分裂症。 黄国富 吃猪食,对父亲比较凶,不愿意吃药,泼屎,穿女人衣服。 会说维生素等,切与其弟做过生意,逻辑清晰。 黄国荣 自闭倾向 我关注的理由: 1 ,同是兄弟,同是感情因素为诱因,同是精神分裂症状,逻辑清晰。 2 ,黄国富逻辑清晰,有自己的一套思路,类似于禁闭岛中的自编故事的严谨,见到叫了警察自己下楼来,猜测其以前可能受过暴力限制,说明其清除叫警察面临的后果,知道判断取舍。只服民政部门的雷主任可能基于同样的理由。 3 ,黄国富举起石头又放下,抢钥匙,换锁等行为都证明其有正常的思维逻辑。 4 ,下野坡,平衡能力,下去后的言语一切皆正常。 其可能发生过严重的精神问题,但是仅靠药物抑制恐不是最优办法,站在他的角度思考,自己感情受挫犯了傻,伤害了别人,于是家人限制其下山,无法与周围人正常交流,情感更是无希望。仅靠药物不足以改变,需要禁闭岛里的好医生。 黄国荣的角度是,感情受挫,感情没有希望,不得不给当做精神病吃药。 两兄弟相同诱因可以作为很好的对比案例,做核磁、脑电等实验模型,从遗传上分析对比可能会有一定收获。 心因性的精神病需要心药医,治疗精神病到底是该唯手术还是唯心里治疗,或者唯药物,抑或纯心里治疗。 正常人和精神病的准确界限有吗?如果情绪失控的方式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限度就算是精神病,那么限度是什么?如果没有一个准确的界限,说明即使精神病人同样是可以按照正常人那样从冲动和迷茫中回归平常的。 另一种思考方式,情绪的化学成分破坏了大脑的结构,或者过度的情绪冲击形成了类似于主干道的神经网络冲破了本来应该只是小道的神经网络,当原本应作自然随机神经网络通路连接的状态变成了随时的刺激都变成沿着主干道的奔涌,所以需要药物的干预,甚至手术切除,如果该想法成立,那么心药的模式该如何,是从侧面攻击掉该神经主干道,让其自己认为自己的认识或者习惯性思维破碎,所以需要让其自己的认识不断攻击其现有的错误主干道。
279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2011春晚流行语!!!
jiaguangjia 2011-3-1 21:07
1.眼睛是黑的。心是红的。如果眼睛变红了。那心就黑了(眼睛一红,心就黑了) 2.我勒个亲娘四舅奶奶 3.爱我你就亲亲我~陪陪我~抱抱我~夸夸我~~ 4.没电了没电了,欠费了欠费了 5.平衡哥,你就是天平座童虎的化身! 6.小心孩子飞出来 7.埋起来,都埋起来 8.生孩子请三个专家,一个接生两个在边儿上鼓掌! 9.嫂子,给力啊 10.一切即将过去,神马都是浮云 11.哥呀~我看不起你 12.哥呀,你这不是蠢呀,是脑残呀! 13.你,一看就知道是外面有人的。我,一看就知道是外面有债的 14.自从得了精神病整个人精神多了 15.离婚就咬梨,闪婚就咬雷! 16.常在江湖漂,哪有不挨刀。男人不学坏,早晚被人踹! 17.狡兔三窟,咱还少一套(“房”)呢 18.舍不得媳妇换不来房 19.有个好房子不如有个好妻子。 20.你没个熊胆还敢长个熊样。 21.你敢在外边给我找妹妹,我就在外边给你找大哥 22.长个包子样儿就别怪狗跟着 23.超人姐姐放光辉,别人遛狗他遛柜 24.经济问题背后,都是作风问题 25.潮人姐姐放光辉。别人遛狗。她溜龟。 26.十万啊!可以买多少方便面? 27.大姐”不能叫,“小姐”得改“大妹子”。。。 28.哎,你等会,你老公究竟是什么动物哦 29.打的怕贵 打公车怕丢 只有揣兜里才觉得踏实 这叫绝密押运 30.真浪费了一张鬼鬼祟祟的脸 31.我是二傻子,我庆幸我碰上的是大傻子 32.保安怎么是黄色的。我这是皇家保安 33.和谐社会讲究的是淡定~ 34.天才比人才不就多了个二吗?  35.想死你了 36.你看这爷俩长的真逗哎,一点都不像 37.我是一个隐藏很深的好人 38.太兔了。太土了。太TWO了。太2了 39.你妈是踏实了,我的那些猪怎么看我?! 40.我说你一个养猪的怎么干出狐狸的事........... 猪涨价了,我值钱了。 41.房子不是你想买,想买就能买 42.我得去找一个有房子的男朋友,你去找一个不要房子的丈母娘吧 43.房子不是家,有爱才是家 44.哪怕全世界都反对,所有人都用板砖砸我,我也不离开你,我就用这些板砖给你盖房子! 45.板砖,还便宜你了! 46.他漫长的脸上…… 47.脸太长,血供不上 48.家里有老头吗 49这是我爹给你的一封匿名信 50.斗地主四个2把俩王带出去了。。。。 51.路过小树林...此处省去27 个字.... 52.咱俩路过一片苞米地,此处略去78个字。 53.没有你,就没有这个儿子,你放心,我一定把这孩子养好 54.叫我叔吧,你爹下手比我早。。。。 55.你爹说你是孤儿 56.我这个字是成事不足的败,是败事有余的成 57.爹,爹,你今晚儿上哪住去啊? 58.谢谢大爸?还是谢谢三峡吧。 59.在那情o初开的日子里.......我一天不见你,我就丢了o.... 60.不读书,没出息。 61.苹果皮分不出男女。 62.娘就是妈,所以姑娘就是姑妈。 63.这个应该“埋起来” 64.强盗中的VIP.......你就是流氓,还是山寨的。 65.我眼睛带钩,一钩钩上来一条,你眼睛带电,一电电死一片。 66.当托儿你比我有经验。 67.怎么能让漂亮姑娘更多呢?只能靠我啦…… 68.你看我儿子长得虽然不像我,还好也不像邻居 69.你幸福的时候,我会转身离开。你不幸福的时候 我随时会出现。
139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转自:谣言粉碎机主题站】假如你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pkustm 2011-2-11 17:33
流言: 假如很不幸你被当成精神病被逮进了精神病院,你有什么办法证明自己是正常人呢?前不久,一名叫格雷•贝克的记者去意大利采访了三个特殊的人物,事情是这样的:一个精神病院司机,运送途中因疏忽丢了病人,于是在公交车站骗了甲、乙、丙三人送到医院。甲乙两人想方设法证明自己是正常人,却适得其反,最先出院并救了大家的是什么都没做的丙…… 真相: 故事当然是假的 这个故事被冠以《假如哪天被强行抓进精神病院,怎么证明自己不是精神病》的标题,在互联网上流传颇广。考索其源头可以发现,它甚至曾经出现在2007年第6期的《大众文艺》上 。就这个故事本身来说,至少包含四个重要的疑点: 1、司机不可能一人运送多名精神病患者。精神病人被送入医院的时候,都必定有家属陪同,因为对医生来说,家属是重要的病史提供者,何况很多精神病人发病时,虽然意识可能清楚,但对自己的病情失去判断能力,不认为自己有病,不能区分疾病和现实,专业的说法是自制力缺乏。运送多位病人,却没有出现任何家属,这是不可能的。 2、被送到精神病院的病人,不会立即被不由分说地收治。到院后,医生会先和患者进行访谈及体格检查(遇上急症发作的病人,对症处理则是首要,其次是向家属询问病情),初步了解情况后,还需要通过相应的实验室检查,来排除器质性疾病造成的精神病症状,最后根据诊断标准 给出诊断。 3、拥有求助途径。实际上,在精神病院里,病人也有与外界联系的工具。这里设有电话,病友会带有手机,家属也会常常来探视。这三个被误送进精神病院的人完全没有理由“坐以待毙”。 4、意大利早在30多年前就已经取消了精神病院。早在1978年,意大利颁布的精神卫生法(Law180)就已经取消了精神病院。在该国,精神病房只在综合医院有,并且床位有限,精神病治疗几乎全部在社区进行 。非自愿治疗只发生在一些特定情况下,譬如:病情突然变化急需治疗,患者不愿接受社区治疗,社区没有相应措施只能去医院,再由两位医生提交非自愿治疗的申请(必须有一位公立医院的精神科医生),市长及法官审查通过才能行。如果住院超过7天,医生还要重新打报告说明理由 。作为目前世界上唯一没有精神病院的国家 ,难道故事开头的“前不久”是指30多年前吗? 现实问题却依然存在 这则流言之所以会流传甚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确实可以在现实生活中看到,一些并未罹患精神疾病,或者即使存在精神问题,但并不至于要被强行收治的人,被恶意强行收治进了精神病院。此前,深圳邹宜均因家庭经济纠纷被强行送治一案就引起过广泛关注 。在互联网上用关键词“上访+精神病”搜索,也能找到不少类似的案例。在电影《没完没了》当中,我们也能看到精神病院派出医生,强行收治病人的段落。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些案例往往会引起社会媒介的广泛关注,但如果剔除媒体的聚焦效应,从总体上来说,此类被恶意强行收治进精神病院的案例发生概率并不高。文艺作品描述的“精神病院派员收治”的情况,在实际生活中也不可能发生。 深入了解部分因经济原因被强行收治如精神病院的案例,比如深圳邹宜均案、江苏朱金红案、广州何锦荣案、温州王敏案、上海温秀琴案……谣言粉碎机发现,此类案件最后的解决途径存在一些共同的特点。 首先,一旦发现自己被强行送入精神病院,应该克制情绪,尽量减少和避免发生冲突。入院的时候,医生会先对病人进行初步诊断,但送治的过程往往发生在激烈冲突的基础上,而且常常是通过类似绑架的手段,同时送治者(比如家属)还可能捏造病情,影响医生的判断。这个时候,设法让自己平静下来,与医生沟通,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其次,入院之后,在适当的时候耐心与医生沟通,减少进一步的伤害。实际上,在上述多个案例当中,当事人都设法取得了部分医生的认同,为事件的最终解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最后,利用医院里的通讯设备,与可靠的亲友联系,并尽快联系律师,通过各种途径开展自救,避免经济损失。大型精神病院虽然设有单独的封闭病房。这类封闭病房事实上剥夺病人的人身自由,但只有病情很重的病人才会进入封闭病房。 目前,我国的精神病院一般都遵从“谁送来,谁接走”的惯例,必须由送治人办理出院手续,否则任何其他人(包括非送治人的亲属)都无法接出。所以,这些被强行收治的人往往还是需要由送治者来解决问题。与此同时,在病人住院期间,也没有任何救济渠道可用。在上述案例中,当事人的律师往往要向当地卫生局、人大、政协、法院、公安、检察院等多个部门求助,但这些部门也均无法直接介入的。其中唯一的例外是“上海温秀琴案”,因为牵涉到台胞问题,在海基会与海协会协助下,由第三方提供保证后获救。 难以回避的制度困境 在中国,很多精神病人都在接受非自愿治疗。向精神医生了解情况时,谣言粉碎机不止一次听到这样的话:“绝大部分病人不知道自己有病。”事实上,到住院的地步都是重症,有自知力的患者就很少了。病人不知道自己有病,正常人也不知道自己有病,那如何判断一个人是病人还是正常人呢? 其实,自知力只属于定量标准之一,前提是有精神病症状的表现。如何界定一个人是否有精神病症状,如果这个人就是脾气比较怪呢?有些人虽然脾气古怪,但是他的意识是清晰的,思维能力是正常的,情感是可以理解的,也不是最近才那么怪,这就不能被判定为精神病。 精神病的诊断就是靠症状,确诊还是医生的主观判断。但是作为一门学科,这种主观是有标准可循的 。中国有1600万的重症精神病人 ,可以说,在面对这些病人的时候,精神科医生大都是爱岗敬业的。不过,制度性漏洞不仅给少数人创造了条件,也给其他人带来麻烦。“谁送来,谁接走”的行业规则就是漏洞下的产物。 曾经作为邹宜均代理律师的黄雪涛牵手两家民间组织,在2010年的“世界精神病日”发布了《中国精神病收治制度法律分析报告》 。虽然从精神病诊断、治疗的专业性来看这份报告可能存在很多误解与漏洞,但它依然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精神卫生法》虽然历经25年,几易其稿,但作为一部法律仍存在着偏重医学的硬伤。 内容编写实在和人员构成有着莫大的关系。“强制治疗和人身自由的矛盾”、“监护人指定”、“民政支持”、“犯罪后收治”……这一系列的问题,还需要认真、切实地加以解决。 结论:谣言破解。 发生在意大利的闹剧只是个编造的故事。不过,现实中违背当事人意愿强行收治的事例确实存在。如何保障精神病人的权益,存在制度上的困境,但同时也是医疗界及全社会努力的方向。 本文写作过程中得到多位精神科医生的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参考文献: 我不是精神病 ,刘燕,大众文艺•快活林 2007年第6期 Basaglia Law(Law 180) THE ITALIAN NATIONAL MENTAL HEALTH LAW 中国精神障碍诊断与分类标准 飞越疯人院之后——邹宜均案奇特收治程序在法庭受审查 ,南方周末 邓朴方在全国第三次精神卫生工作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 中国精神病收治制度法律分析报告 《精神卫生法(征求意见稿)》 精神医学在科学的推动下前行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 guokr.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guokr.com/article/6005/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718 次阅读|0 个评论
“爱他就是让他走”
热度 3 liwei999 2011-2-5 17:11
Posted by: mirror Date: January 04, 2008 12:20AM 无疑, "爱他就是让他走"可以是一个歌词,很美的那种。但是,它只适用于未婚的情况。对已婚的,显然就不合适了。 人生无疑是一个“演戏”,每个人都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有需要长期扮演的,也有需要瞬变的。结婚成夫妇,也是人生中的一场戏,不同的是一对夫妇在这场戏中可以演多久。 有些事情、放在别人身上能够容忍的,一旦发生在自己配偶身上的时候,也许因为夫妻的关系太近了,反而变得不能容忍。扮演妻子或扮演丈夫角色感到十分累的时候,放弃扮演这个角色应该是个合理的选择。 既然是演戏,演技的优劣就可以有比较了。一个女性,每天都要演好母亲、妻子、媳妇、女儿和职业等角色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男人也是如此。在职业场里,人们也许看不起对上边献媚,对下面强硬的人物。但是换个角度看,这却是动物行为中最基本的模式。也就是说,这样的行为是最“自然”、最省力、最不用“扮演”的,因此也就是最合理的了。诗句“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的悲壮感也来源于此。 不能扮演某些生活中的角色,可以来自物理上的原因。比如说疾病、伤残。婚后发现配偶有精神病了,如何处置?除了当事人的因素之外,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也有很大的影响。镜某见过“家庭内离婚”的。大家一起合影时,家庭内的不幸可以透过人物的表情纪录下来。遇到这样的情况如何处置呢?与患者有血缘关系一方与健全人亲戚的一方在立场和思路上就不一样。父母的立场与兄弟姐妹的也不同。 也许有人讲精神病是个特例,可以甄别出去。但镜某不以为然。精神病中表现出来的“偏执”,在每个人身上都可能发生。这时认定这这种“偏执”的不是医生,而是一个个人。同样的事情,放在别人身上就可以“理解”,而在自己丈夫身上发生就不能“理解”、不能容忍了。显然,这是一种“偏执”状态。 对于配偶的行为,只有可以承受与不能够承受两个状态。一个人很难改正自己的习惯,一起过日子,基本就是能否“忍受”的问题了。有些看上去是小事,但过日子的时间一长,就不再是小事了。这一点,局外人与当事人的认识往往不同。镜某有很多女同学,容貌相当漂亮。有在国内的,也有在国外的。但婚姻上很不幸,几次结婚都失败。今天看来,是属于忧郁症了。 配偶有病后,是离还是不离?这是个很痛苦、很困难的选择。尤其是配偶有“精神病”这类疾病的时候。相比之下,因为死亡起因的离别容易处理些。对结婚、离婚这类事情,只能是尊重当事人的选择了。 “爱他就是让他走”毕竟太漂亮了,能作到“分手后不要记仇”就很可贵了。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538 次阅读|2 个评论
精神正常与不正常其实只有一线之隔
xupeiyang 2010-12-28 15:03
《天堂隔壁是疯人院》
个人分类: 文化艺术|264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精神疾病患者总数过1亿人 每13人中就有1个
xupeiyang 2010-10-11 17:00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2909605.html 第19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沟通理解关爱,心理和谐健康。在中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也就是说,每13个人中有1位精神疾病患者。 精神障碍跟一个人的文化背景、社会状况、个人成长经历以及遗传等都有关系,而一些外在的社会变迁也会直接对人的精神状态有影响。眼下,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让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在此背景下,很多高校毕业生为了找工作而备感压力,患抑郁症的风险大大增加。此外,学业、情感、社交等也是诱发大学生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很多大学生还会遇到生理与心理发育的不协调、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不一致等问题。
个人分类: 精神病学|2193 次阅读|0 个评论
调气、养精、御神和捉鬼——中医的核心竞争力
sheep021 2010-10-8 15:52
按:一点心得。 敞帚自珍 ,贴出来共赏。不 信中医者,不用看此文,看了也看不懂,徒生烦恼。信中医者,若有疑问,可以提出,大家切磋一下。 1 调气: 在古代,气有三种写法,含义各不相同。加上这个简体的气字,共有四种写法。如上图所示。 人活一口气。无论是西方的上帝造人还是东方的女娲造人,最后画龙点睛的一笔都是朝着做好的泥人吹一口气,泥人便被灌注了活力,活了起来。否则就永远只能是个泥人,连植物人都算不上。古代造人者都深谙此道。现在也有人说,可以利用高科技制造人造生命,我估计距离成功也就差一口气了。但就这一口气,可不是高科技能提供的。 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赖以气机的升降出入正常。如肺的宣发与肃降,肝的升发条达,脾之升清运化,胃之降浊受纳以及肾水上济、心火下降等等无不与气机的升降调畅有着密切的关系。气机升降失常,百病乃生。所以《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人生病就是正常的气机气的升降出入遇到了问题,出现了异常:或该出不出、或该入不入,或该降不降,或该升不升。 治病必求于本,就是必须在恢复气机的升降出入上下功夫。有时候,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良药。一句话,一巴掌都能治病。当然了,时机不当,话不投机,也能致病。 《素问举痛论 》帝曰:余知百病生于气也,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九气不同,何病之生?岐伯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喜则气缓是指过喜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精神浮荡,气机弛缓。喜为七情之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在脏为心在志为喜,喜伤心,喜为心之志。《医碥气》说:喜则气缓,志气通畅和缓本无病。然过于喜则心神散荡不藏,为笑不休,为气不收,甚则为狂。心藏神,心神散荡,喜笑不休则伤心。    七情中的喜,是心情愉快的表现。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有高兴的事可使人精神焕发。但是高兴过度就会伤心,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心是情志思维活动的中枢,超乎常态的喜,会促使心神不安,甚至语无伦次,举止失常。如《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故事,就是讲他数十年寒窗不得志,一旦中举,高兴得举止发狂,疯癫而目不识人。这就是中医所谓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的原因。另外,过度喜悦能引起心跳加快,头目眩晕而不能自控,某些冠心病人亦可因过度兴奋而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因此,喜乐当适度。喜则意和气畅,营卫舒调,但过度会走向反面。 2 养精,御神 这个是中医理论核心中的核心,《黄帝内经》前几章基本都是在讲养精御神,故此处简言之。 《素问生气通天论》: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围也。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故积精可以会神,全神亦可以积精。故经云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如果一个人以妄为常 ,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再加上逆于生乐,起居无节,则必然半百而衰。 3 捉鬼 中医会捉鬼? 这是俺的发明。中医不仅能捉晚上的鬼,也能捉白天的鬼。白天还有鬼? 别怕,别怕,对于正人君子来说,鬼也不伤人啊。《老子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治大国像烹小鱼一样,简单易行,关键在于道。有了道,鬼怪与圣人皆不伤人,则天下自安。 这还真有点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 言归正传,中医,治病救人,咋能捉鬼呢? 因为有些疾病是鬼怪作崇。其实,鬼怪作崇也是迷信的说法,这世间哪有鬼怪呢? 所谓鬼怪作崇的疾病只不过是人的精或神犯病而已。这类病统称为精神病。白天的鬼叫魄,夜晚的鬼叫魂。 《黄帝内经》说: 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 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 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由此可见魂魄不过是精神的中间产物而已。也可以说,魂魄即精神,即一气往来、出入。这也说明中医的核心优势:调气、养精、御神和捉鬼是一脉相承,一气相通的。 由此,我有个想法:魂(云鬼)既然是夜间的鬼,魂病多在夜间,如梦游、癔症等。治当疏肝养血为要。(肝主血,与胆相表里),医案参见: 别让你的孩子梦游丢了梦游症及中医验案 魄(白鬼)既然是白天的鬼,魄病当多发生在白天,如弃衣而走,登高而歌,狂笑不休,治当泻肠降气为要。(肺主气,与大肠相表里),这些疾病多伴有严重的失眠。医案参见: 三月桃花癜 但除梦游之外,很少有疾病会分睡时与清醒之时,往往更复杂一些,魂魄同病(不出即不入,不升即不降,反之亦然),因此白天晚上都病,参见: 灵魂纠缠:人兽之变,相差几何? 鬼病即魂魄之病,即精神之病,即五脏(肝肺心肾脾)之病,亦即气血之病。 中医既然可以治这些鬼病,当然也可以说中医能捉鬼了。 西医不但没办法治这些鬼病,而且连检查也查不出个所以然来。西药是用药物直接控制患者的神,他不是让你的神明,而是让你的神受控于药物,使神昏。因此经过西医西药的控制治疗,往往元气大伤,病情恶化。因为它不是从人作为一个整体,从形、气、神的整体上对活生生的人去做合理的协调,而是服用西药直接作用中枢神经系统,这虽然能让身体是老老实实,但却使神更昏沉,而病的内因依然存在。 百余年来,西风东渐,科学强国、废除传统文化、废除中医之声不断,为何中医至今流传,未被废除?因为中医有西医所不具有的核心竞争力调气、养精、御神和捉鬼。因此, 只有中医才能挽心灵大厦于将倾, 随着 精神病时代的来临( 不治之症竟然是抑郁症: 心灵感冒折磨全球,中国有一亿心病患者 ),以调气、养精、御神和捉鬼为核心竞争力的中医必将大有用武之地。这正是: 科学中国凄凉地,百十余年险葬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更多: 人为啥会生病?兼谈中西医的区别 中药为什么能治病,以及什么是中药 精神病时代已经来临,谁将挽心灵大厦于将倾
个人分类: 感悟中医|1076 次阅读|6 个评论
精神病时代已经来临,谁挽心灵大厦于将倾
sheep021 2010-10-8 10:42
南怀瑾说:19世纪威胁人类最大的是肺病,20世纪威胁人类最大的是癌症,21世纪威胁人类最大的是精神病。现在是精神病开始的时代了,我发现很多年轻的孩子们精神都有问题了,归结起来是教育的问题,一个国家、社会的兴衰成败,重点在文化,在教育。 此言不虚。看看周围那么多抑郁的、梦游的、跳楼的、杀人的,有腿有脚却会爬不会走的、有事没事乱吃药的,甚至还有只吃药不吃饭的。是不是都算是精神病呢?而更要命的是,这些病人到医院里去一般是检查不出病因的,最多医生会说基因缺陷、遗传因素等等,再开一些治疗精神病的药物敷衍了事。 不治之症竟然是抑郁症: 心灵感冒折磨全球,中国有一亿心病患者 四肢无力美少女,爬到上海寻病因 灵魂纠缠:人兽之变,相差几何? 三月桃花癜 胶囊小姐无性生活 新职业病困扰上海女白领 其实,所谓的不治之症不过是治不得法而已。就像四川那个蛇娃,去了多少大小医院,均告不治,但在一个民间中医的 手里,几针就扎好了。 就像因郁症吧,医圣张仲景对 抑郁症 认识是非常独特的,他是一种形神合一的观点来看待这个疾病,因此 抑郁症 这个症状虽然纷繁复杂,但是从中医角度来看,它只是症状,而它的产生是和脏腑功能失调,和气血亏虚有关。 所以,精神病从神、魂、魄等角度来认识,则根本就不是什么怪病和不治之症。这样的医案非常多: 梦游症及中医验案 从精神病和神经病看中西医的区别 更多: 附1:南怀瑾:现在是精神病开始的时代 现在是精神病开始的时代了,我发现很多年轻的孩子们精神都有问题了 19世纪威胁人类最大的是肺病,20世纪威胁人类最大的是癌症,21世纪威胁人类最大的是精神病。 我常常感到, 国家亡掉了不怕,还可以复国,要是国家的文化亡掉了,就永远不会翻身了 。因此,我这几年提倡小孩子们要读书,要背书。 现在的教育演变很有趣,小学读的书,到了中学没有多少用了;中学的书,到了大学没多少用了;大学的书,留学又没有多少用处了,不晓得读的什么东西。 人家说我有学问,我就笑,实际上一辈子在外面卖弄的,就是13岁以前的东西。比如《资治通鉴》,13岁以前我已经圈点过3次了。以前我们读书,像现在朗诵白话诗一样,朗声念出来,唱的。到了现在,比如《资治通鉴》,提到哪一段,心里就会现出那个影像,甚至在哪一页,哪一段,都还记得。 对目前的教育,我的感慨非常大。如有哪一位学者研究教育的,把推翻满清以后的教科书找出来,对比研究,会发现这个时代的变化太大了。今天编的教科书,在我看来,讲句不好听的话,不屑一看。这个教育怎么办?尤其看到现在的小孩子们,书包背得很重,大家的目的,都是为了考试。 在中国文化里教育的目的,《论语》有句话: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代读书人为自己的兴趣读书。现在读书不同了,为别人读书,为家庭读书,为父母读书,为社会读书,为求职业而读书;这个差得很远了。 现在的孩子,读书是为了什么?好像是为了社会的荣誉,为了一个文凭,为了找一个地方休息一下脑筋来读书。那也是今之学者为人,是为别人读书,不是为自己读书。 我现在发现, 几十年教育的演变,不但读的书没有用,还浪费了孩子们的脑筋,把孩子们的身体都搞坏了。这样教育下去,很多小孩子会变成精神病,我看这很严重。 所以我常说, 现在是精神病开始的时代了,我发现很多年轻的孩子们精神都有问题了,归结起来是教育的问题,一个国家、社会的兴衰成败,重点在文化,在教育。 选自《南怀瑾讲演录》 附2:抑郁症漫谈: 抑郁症 是现代西医学用的名词,从字面上可理解为抑制郁闷.表现为情绪的低落,言语减少,精力丧失,疲乏无力,消极悲观,自我评价过低,甚至企图自杀等等. 抑郁症 应大致属于中医郁病的范畴,或也可以和中医中的癫有兼容的部分.类属于郁的病例,据统计,约占综合性医院门诊人数的10%左右。在《杂病源流犀 诸郁源流》中说:郁,脏气病也,其原本于思虑过深,更兼脏气弱,故六郁之病生焉。这句话或许说出郁病的根结。脏气弱是发病的内在因素。而思虑过深,这个思虑就象是佛家讲的妄念,是一些虚妄的,不合适宜的念头,而这又是最消耗人能量的。你的身子骨本来就有弱的一面,而头脑中的妄念又要大量消耗你的能量。如果头脑是中央,你的五脏六腑是地方,在精气神的沟通线路上出问题,出现或积或滞或结,按照《丹溪心法》就会有气、血、火、食、湿、痰,六郁的说法。 在《古今医统大全 郁证门》中说:郁为七情不舒,遂成郁结,既郁之久,变病多端。变病多端,古今这个变是有不同的。西医学的介入,绝大多数患者长期、大量服用西医的抗抑郁的药物,无异于饮鸩止渴。象三环类抗抑郁剂,或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多是作用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对中枢神经系统进行调节。象是镇痛剂,头脑不感觉痛了,而引起疼痛的因素尚在。这时的头脑是个傀儡的中央政府,我们看长期吃抗抑郁药的患者,对身心的伤害是很大的。 我想主要从腹诊和用温阳治疗的方法来说一些观点和临床体会。 1,腹诊是中医传统诊断方法之一,而中医在临床上已很少应用,几乎已淹没于现代西医学的腹部触诊。当我们去触摸腹部时,头脑中想象的多是具体的内部器官,而缺少的是经络和气的观念。 望、闻、问、切,腹诊属于按诊,是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问 调经论》中说: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虚者聂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灵枢 水胀》中说:以手按其腹,虽手而起,如果水之状。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有更多的腹诊的论述。 在《通俗伤寒论 按胸腹》中:《内经》云:胸腹者,脏腑之郭也。。。。。。故胸腹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源,若欲知脏腑如何,则莫如按胸腹,名曰腹诊。而腹诊从哪里入手呢?我们看《厘正按摩要术》中的一段话,诊腹之要,以脐为先。人身之有脐,犹天之有北辰也。故名天枢,又曰神阙,是神气之穴,为保生之根。徐按之而有力,气应手者,内有神气之守也。若按之而气不应者,其守失常也(《阳山》)。肚脐很重要,是人在出生前和母体沟通最重要的通路。有一个先天的生物场在这里,是身体机能优劣重要的体现部位。 在临床中,做腹诊,中年人,十之六七,肚脐四周会有痛点。而从心口到肚脐,有痞结者,尤其接近心口,多会有情志的问题了。这个痞,《说文解字》说:痞,痛也。而《伤寒论》149条说: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伤寒论》中的痞,或指自觉症状,即窒塞感;或指腹内的肿块,即痞块,这是体征;此外,痞也指气机阻滞不通的病机。结,是凝聚的意思,可理解为有重压感,如有物结聚于里。 今年4月,为一大姐做腹诊,肚脐左侧有痛,在心口下有四指长,小米粒大小宽的条索状物。我对她说,你心中有抑郁的感受啊。大姐对答,自从我儿子死了,我一直不愉快。你到是第一个说我抑郁的医生。为其针,取上脘穴,本来还欲取肓俞穴。这大姐呼到,够了,够了。已经满腹都是得气的针感。这是个对经络和气极其敏感的人,也是这一段时间,我留针候气,用穴最少的患者。针毕,自然周身舒畅许多。 2005年夏天,一位亲戚的男孩请我诊治,是个中学生。在学校和同学闹矛盾,之后出现精神抑郁的症状,整日呆滞,常喜闷睡,不与人接触,有时又行为对抗。为其诊,舌苔白腻,脉象细滑。触摸其胸腹,汗渍滑湿,手在腹部略停,肤肌寒湿。我用一小型的红外线热疗仪为其照射腹部,虽在盛夏,却诉说很舒适。 在《难经》中说:重阴者癫,重阳者狂。在《金匮》中说: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我们在临床中,可以体会 抑郁症 的患者,病前在性格和体质上多见阳虚的征象。而 抑郁症 患者,在看中医前,多数已接受了西医药物治疗,有些还多次用了电休克的治疗。西医抗抑郁的药物,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对人体的影响,用中医的语言讲,多是损伤人体的阳气。而电休克,也是一样。在《素问 生气通天论》中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 在临床中,我们用理气开郁,化痰散结,效果并不理想。再者,有了西药、西医电击之后的郁证已非昨日之郁证了。我在临床上用温潜的路子,初步应用,有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师民国祝味菊,四逆汤(附、草、姜)加灵磁石,龙骨、牡蛎等诸药,引温暖药达到下焦,追复散之元阳,滋不足之真阴。 用针灸,来调节冲任两脉,针任脉之膻中至关元诸穴,肚脐这条横线,取肓俞、天枢、及带脉。轮换用艾用灸法温通。冲任气脉开了,四逆汤纳下更为便捷。 狂躁 抑郁症 、焦虑症和精神分裂症在西医学被列为精神失常。在中医学中一般把精神失常分为癫、狂两种形式。在《黄帝内经 灵枢篇》中癫狂第二十二中是这样叙述的. 1) 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病,视举目,赤甚作极,已而烦心。候之于颜。取手太阳、阳明、太阴,血变而止。 这里的癫疾大致是抑郁的状态,在刚刚发生时,先是感到闷闷不乐,头沉重,两眼往高处看,且发红,心绪烦乱。这时医生怎么处理呢?候之于颜,观察其颜面的表情,取手太阳、阳明、太阴的穴位,运用手法。血变而止,看来是要用放血疗法的,放出的血可能一开始暗红、粘稠,为什么这么推测呢?你看上文,赤甚作极,气血应是有淤滞的,有邪实。血变,应是变为鲜红,变为正常的时候,就停止治疗。 古人是用刺血的方法来对治的,能行吗?有什么道理呢?手太阳小肠经,是和手少阴心经相表里的。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太阴肺经相表里的,肺主魄。神和魄代表人精神活动的不同层面。相表里是什么意思呢?打个比方,就象一个一居室,有一厅一室。厅在外,是腑,室在内,是脏。这样一对脏腑,相互协调,会主导一种情志活动。如小肠和心,主神。大肠和肺,主魄。通过对手太阳、阳明、太阴经的调整,就起到一个安神定魄的作用。 神魄,怎么观察它们的存在呢?我们平常说眼神,观察一个人的神,往往是通过眼睛的,视举目,赤甚作极。而魄呢?我们说一个人有魄力,内在的这个人肺气要足。外形上,胸的轮廓会充实。有个成语叫小肠鸡肚,形容人狭隘小气。当然,不是人的个子高,魄力就大。许多作成大事业的人物,个子矮小,气度伟岸。人体形态是有个比例的,内在是讲究气质的。 有个成语失魂落魄,魂失了,还可以找回来。而魄落了,人就要完蛋了。落魄,从那里落呢?从大肠向下落。怎么证明呢?在老辈的经验中,人溺水救上来,先怎么处理呢?是要先看肛门松没有松。肛门在中医里被称为魄门。肛门松了,魄丢了,一般不好救了。肛门没有松,魄没有丢,要赶紧用东西堵住肛门,不让魄从肛门出来。不要轻视这个方法,是管用的. 为什么调整手太阳小肠经和手阳明大肠经会对情志有调整呢?我想还是拿西洋人的一个新的研究结果来左证吧,2000年,伦敦大学科学家戴维 温格特教授提出神经元胃肠学科,认为胃肠有可能成为人体第二大脑。因为他的研究结果发现,神经元细胞除主要集中在大脑外,还大量聚集在肠胃。而我们的古人早在几千年前就知道了脏腑和神志的关系。这也可做为我在前面强调从腹论治的左证。 而《内经》上讲的是取手太阳、阳明、太阴,应是在上臂,腹部主要是足阳明胃经和冲任二脉啊!我们看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环循胃口,上膈属肺。。。。。。在对气血的调节,直接取腹部的经脉会更直接。在后面,《黄帝内经 灵枢篇》癫狂第二十二中,癫疾始作,比始生更进一步时,也强调用足太阴、太阳、阳明。 我们再看一个条文治癫疾者,常与之居,察其所当之处。病至视之,有过泻之,置其血于瓠壶之中,之血发时,血独动矣,不动,灸穷骨二十壮。穷骨,骶骨也。 这里讲用灸的方法,灸骶骨。在西医的解剖学中,在骶骨和尾骨,到了脊髓的尾部,下面就是终丝和马尾。在临床上,患者尾骨骨折了,有些西医就说,问题不大,如果是未生产女性,在生小孩时对打开产道会有影响,其他不要紧的。但我们发现,有一些人在尾骨受伤后,就出现头疼的问题了。查找原因,其实是尾骨损伤引起的。所以我们不要轻视尾骨的损伤,一定要积极处理。终丝和马尾对脊髓和脊神经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 在传统练功中,站庄时,头要中正,尾闾也要中正。有一句口诀尾闾中正神贯顶。尾闾要中正,神气才会贯通头脑,头脑才会灵明。要把骨髓洗,先从站庄起。通过站庄,会对脊髓,脊神经,脑脊液、脑血管都会有良性的调节。在前苏联,科学家做一个实验,把脑脊液从脊髓抽出来,在注射进去。达到什么目的呢?说是通过脑脊液活动,可以起到对脑的一个按摩作用。 我在这里是想说明灸骶骨,是对脑神经有调节作用的。 2,我们再看癫狂第二十二中对狂的论治。 狂始生,自先悲也,喜忘、喜怒、善恐者得之忧饥,治之取手太阴、阳明,血变而止,及取足太阴、阳明。 在这里讲,狂证开始发生,患者先是悲伤,记忆力差,容易发怒,常常恐惧。怎么治疗呢?取手太阴、阳明的穴位,再取足太阴、阳明的穴位。 后面又讲述,狂证发作时,少卧,不饥,善骂,狂言,善笑,目妄见(幻觉),耳妄闻(幻听),治疗时,也是以取手太阴、太阳,足太阴、太阳、阳明等。 狂证刚刚发作,还不太有以上明显症状,古人怎么处理呢? 狂而新发,未应如此者,先取曲泉左右动脉,及盛者见血,有顷已,不已,以法取之,灸骨骶二十壮。 曲泉穴是足厥阴肝经的穴位,曲膝,在膝内侧横纹头上方凹陷处。这个穴,是肝经的合穴。中医里讲五输穴,在十二经脉肘膝关节以下。古代医家把经气在经脉中的运行情况比作自然界的流水,来说明经气出入和经过部位的深浅及其不同作用。五输,井、荥、输、经、合。经气象水从井里流出来,所出为井 ,井是水的源头。刚出的泉水微流,就是荥,水流由浅入深,就是输,水流由浅入深,就是输。水在河流中畅流,就是经。经气充盛,进而深入,汇合于脏腑,如百川入海,就称为合。曲泉合于五脏,滋始于肾,环绕于血海(曲泉穴的斜上是脾经的血海穴),有清泉自然生发之力,养气含其中。。。。(《会元》) 及盛者见血,有顷已,属于实证,血脉盛,泻出血,不久就可以见好了。不已,以法取之,灸骨骶二十壮。不见好,就要,灸骨骶二十壮,在骶骨的部位灸二十壮。这里又提到用灸的方法。 狂证,开始多是阳证、实证。得病久了,会有阴证、虚证的趋势。我们看癫狂第二十二最后两条怎么讲。 少气,身漯漯也,言吸吸也,骨浚体重,懈情不能动,补足少阴之经也。 短气息短不属,动作气索,补足少阴,去血络。 这里是讲气血衰弱了,就要补足少阴肾经。如果有淤血,也是要去掉淤血。 3,癫狂证自古有之,历代医家也在阐释他们的理念和治法。我们看看清末的几位医家的讲法。 (1)河北盐山人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人之元神在脑,识神在心。无病之人识神与元神息息相通,是以能独照庶务,鉴别是非,而毫无错谬。乃有时元神、识神相通之路有所隔阂,其人之神明艰险失其所用,恒至颠倒是非,狂妄背戾,而汩没其原来之知觉,此何故也?盖脑中之元神体也,心中识神用也。人欲用其神,自脑达心;不用其神明,则由心归脑。若心脑之间有所隔阂,则欲用其神明,而其神明不能由脑达心,是以神明顿失其所司。而究其隔阂者果为何物,则无非痰涎凝滞而已。 我们讲一下元神和识神的概念。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 本神》)父母的精血相合,形成这个与生俱来的神,称为元神。而后天获得的意识活动称之为识神。人在出生时,哇地一声,先天元神隐退而后天识神接替,先天元炁隐而后天呼吸之气现。识神是元神的具体体现,识神中寓有元神。 在《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头者,精明之府。精明就是神明,脑是头的中心,神明是藏在头脑中的。而《素问》灵兰秘典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神明是藏于脑中,而发露与心。所以说是出而不说藏。 我们有时说心藏神,是指藏的识神,是后天获得的意识活动。我们举一个例子,在早些年的《参考消息》上有这么一个报道,在英国有一位女士,做了心脏的置换手术,换的是一个伙子的心脏。这个小伙子生前爱酗酒、飙车,因此出车祸而亡。这位女士在换心不久,也出现爱酗酒、飙车的爱好。爱酗酒、飙车。积神于心。。。。(《灵枢 五色》)神,人的情志,也是有一定的物质性,是可以积淀在脏器中。《聊斋》故事中为笨书生换心也是有其理论依据的啦! 今天翻读我在1990年代的学习笔记,是这样记录的,老师讲现代医学的脑电图,可以查到六七个月的胎儿有周期出现阿耳法波,但实际上脑细胞并未对外界起能动反映,是无识无知的状态,而胎儿的神经活动主要是下意识的肢体活动,更多的是心脏自律神经的活动,窦房结是这一自律活动的控制点,这也许是心藏神的先天根据吧。作蛙的心脏实验,心脏离体后,我们观察到在窦房结的主导下,还可以有一段时间的兴奋和收缩。这是心脏的自律神经的活动,而这一神经活动的控制点在在窦房结。这就增进了我对心藏神的感官的认识。 张锡纯讲隔阂在心和脑之间的是无非痰涎凝滞,这个痰涎凝滞,有不有形和无形之分。现代人一想就是有形的东西,所以不能全面,多维的去理解中医的内容。比如我们在临床中有一种胳膊痛,是痰证引起。怎么治疗呢?要取任脉的中脘(脐上4寸)等穴,胸腹的痰化开,胳膊很快就不痛了. 张锡纯对脉甚洪实者,投之于大剂承气汤,重用赭石辅之,大黄用至一两,名为荡痰汤。有一病例,是张氏治一少年癫狂,服药后下大便连泻七八次,降痰涎若干(应是随大便,下了许多粘粘糊糊的东西吧)。 而张氏对思虑过度,伤其神明,或思虑过度,又暗生内热,心脏之血消耗日甚,以致肝火上冲头部,扰乱神志,不至于疯狂过甚者,用调气养神汤。药物的组成如下。 龙眼肉、柏子仁、生龙骨、生牡蛎、远志、生地黄、天门冬、甘松、生麦芽、甘草、镜面朱砂、铁锈。来养神明,滋心血、理肝气、清虚热。 (2),四川伤寒学家郑钦安在其《医法圆通》中讲到癫狂证时,论述很简约。按癫狂一证,名异而同源(同者在心经也)。癫虚而狂实,癫为心阳不足,神识昏迷。狂乃邪火之横行,神无定主。 郑氏指出,癫者,言语重复,嬉笑无常,做事无绪,皆由心阳不足,神识不清,寒痰易生,上闭心窍,亦使人颠颠倒倒。然专于治痰,便是舍本逐末,不可为法,交通上下,是为治本要法,宜细心体会之。 对狂证,郑氏指出以下夺清热为主。 治癫贵于养正,兼以行痰;治狂务于祛邪,灭火为要。 而今,我们讲的抑郁证,类似于癫证。 就是 一些狂证,多数经过西医的治疗,用西药控制,也元气大伤,变狂为癫了。 西药是直接控制患者的神,他不是让你的神明,而是让你的神受控于药物,使神昏。 因为它不是从人作为一个整体,从形、气、神的整体上对活生生的人去做合理的协调,而是服用西药直接作用中枢神经系统,这个身体是老老实实,是神昏沉,而病的内因依然存在。 服药的患者和家属我想体会是最深刻的. 附件3: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抑郁症验案二则 丁元庆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近年来从阳郁神颓认识和治疗抑郁症,取得初步经验,(详见本报2006年7月13日)提出治疗抑郁症之要在于畅达阳气,通阳可以治心,治心可以调神。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化裁,取宣通阳气,交通心肾,振奋神机,宁心安神之效。以下报告治验两例。   病案1:贾某,男,35岁。济南人。2004年10月11日初诊。   患者自述睡眠差一年余,入睡困难,睡眠不实,心烦不安,思虑过多,情绪低落,兴趣减少,懒言懒动,体重无明显变化,大便正常。舌淡,苔薄黄腻,脉沉细弦。SDS量表:45分1.25=56.25分,提示中度抑郁。中医等级量表:12分。诊断:抑郁症。辨证:痰热阻滞,阳郁不达,神机失和。治法:坠痰下气,宣阳开郁,振奋神机。处方:青礞石24g,黄芩12g,茯苓30g,沉香粉3g(后入),石菖蒲15g,半夏9g,巴戟天15g,远志9g,天竺黄15g,黄连9g,肉桂6g(后入)。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早、午温服。   二诊:服药平妥,睡眠好转,入睡较迅速。可睡三四个小时,易醒多梦,醒后难再入睡,睡眠深度浅,晨起困乏,头胀痛,记忆力下降,精力体力尚可,平素易紧张受惊,心烦思虑多,情绪尚可,与他人交流尚可。急躁,激动,坐卧不安,纳可,二便调,口腔溃疡。舌红偏暗,苔微黄腻,脉弦滑。此痰热渐化,阳郁已见宣化之机,治拟宣阳开郁为主,清化痰热次之,共求神机之振奋。处方:桂枝12g,生白芍24g,炙甘草9g,生龙牡各24g,茯苓30g,巴戟天15g,石菖蒲15g,酸枣仁30g,东白薇24g,黄连6g。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早、午温服。   三诊:睡眠大有改善,较深沉,晨起精神情绪均好,偶感胸闷阵作,今年共发作2次,口气秽恶,大便正常,口疮愈合。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此阳郁已展,郁热未尽,上法继近,略佐清疏。处方:上方去黄连,加桔梗12g。6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早、午温服。   四诊:病情稳定,微有反复,睡眠略欠深沉,似睡非睡,白天烦躁,有时颈项部沉紧感,双太阳穴胀痛。胸闷、心慌未作。精力体力可,但无法入睡,白天困乏,纳可,二便调。情绪可。舌淡红,苔薄黄,脉沉弦。SDS量表:35分,中医等级量表:4分。时值小雪,天阳闭藏,人身阳气应之而不得宣达畅行,故症状出现波动,当属正常。上方去寒凉,加辛热开碴,以增宣阳开郁之力。SDS量表由56.25分降至35分,中医等级量表由12分降至4分,当属病情改善的有力证明。故处方:东白薇30g,桂枝15g,生白芍18g,茯苓3g,生龙牡各24g,桔梗12g,巴戟天24g,石菖蒲18g,炮附子6g,磁石30g,炙甘草9g,6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早、午温服。1年后随诊,精神情绪好,睡眠正常。   按:中医本无抑郁症之名,当代医家多从郁证认识本病,从肝气郁结论治,有效有不效。观抑郁症之病情变化,一些患者有晨重暮轻之规律。故从《内经》阳气生长规律认识本病,更符合临床实际。   病案2:张某,女,26岁。山东大学学生。2004年11月21日初诊。   患者1年前出现情绪低落,悲伤欲哭,神疲乏力,注意力及记忆力均下降,心烦,脾气急躁,对周围事物无兴趣;已经服中药数月,但疗效甚微。近三个月因情志刺激,致病情加重,曾服用脑蛋白水解物,症状有所缓解。纳差眠差,口干,二便调。神情凝重,表情抑郁,难以释怀。舌淡略红,苔薄腻淡黄,脉左沉细略弦,右弦见滑。SDS量表:48分1.25=60分,提示中度抑郁。诊断:抑郁症。情绪低落,悲伤欲哭,神疲乏力,均为阳郁不达之象。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其注意力及记忆力均下降,心烦,脾气急躁,对周围事物无兴趣,均属阳郁神颓所致。治法:宣阳开郁,畅达神机,宁心安神。处方:桂枝02g,生白芍18g,炙甘草9g,生龙牡各24g,茯苓30g,巴戟天15g,东白薇24g,石菖蒲18g。6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午两次温服。   二诊:精神情绪明显改善,已无明显不适,睡眠正常,口干已不著。面露喜悦之色,肤色亦渐荣润。舌淡红,苔薄根微黄,脉微浮。年轻体强,治疗反应迅速,故取效甚捷。药既见效,毋需更方:上方6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午两次温服。   三诊:症状消失,睡眠好,精力旺盛,学习效果亦佳,口不渴。精神情绪好,为近年来得最佳状态。已满怀信心投入入学考试的准备之中。舌淡红,苔薄微黄,脉左沉细,右弦。证治分析:药以见效,阳郁已开,拟减开郁通阳药之用量,小量缓图。处方:上方改桂枝9g,巴戟天10g,加天花粉9g,厚朴6g。6剂,水煎服,2日1剂,每日早餐后温服。随访半年,病情无反复,正在准备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   按:本案取效之快,难以料想。细思之,除方药对证之外,患者年轻,身体素质好,文化素质高,求治心切,对治疗反应迅速亦有密切关系。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075 次阅读|6 个评论
见怪不怪:拉大便治好精神病,又喜结良缘
sheep021 2010-9-11 21:06
拉大便,能治好精神病,又喜结良缘? 是个奇闻吧,但明白了中医对精神病的定义之后(见: 从精神病和神经病看中西医的区别 ),就一点也不奇怪了。那,怎么又喜结良缘呢?别急,请慢慢看! 案例研究 见: http://ngotc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83448highlight=%BE%C5%D6%B8%D2%BD 话说这位年轻人那天来看病的时候,是他的父亲领着他进了卫生所,先生还没问话,自己就把腰带抽出来了,往肩上一搭,把腰带的一头放在嘴边,就开始给国务院某领导打电话了,胡说八道起来,声音洪亮,把营长都 “ 震 ” 出来了,不 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营长训斥了他一番,结果这小子大咧咧的朝营长扑过去了,嘴里念念有词,把营长 “ 吓 ” 的赶紧避开了,这个时候我想大家都应该知道这位年轻人患的是什么病了吧?! 他患的是精神病,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精神分裂证。他父亲告诉先生,大概半个月前,自己的儿子跟同村的伙伴一起用平底车去拉转头,他这位朋友不地道,诓骗他说有个地方有好活,结果他就去了看看没有活,待回来后发现自己上当了,他的朋友已经干了一天的好活,自己却被骗得一整天啥也没做,自此便生气上火得下这个怪病,这几天几乎天天晚上不睡觉,翻墙就跑了,力气比以前大多了,经常跑自家房顶上坐着,嘴里整天胡说胡道的,所谓 “ 登高而歌,弃衣而走 ”, 亦不过如此也。 最初是去县医院看的病,拿回些药来,但没有多少效果,反而还逐渐加重。先生在细问其父亲时发现, 该患者已经十数天没有大便了,且饮食如常,判断其病为阳明腑实证,宜用下法,采用导痰承气汤治疗之,大承气汤合并礞石、皂角之类,下之之余,开窍醒神,先服用 3 剂, 3 剂后,患者复诊,略有疗效,发现大便仍未下,方中下药加量,继服 3 剂,再次复诊,患者大便已出,已经熟睡 2 日,再无先前劲道和力气,精神好转,病邪已去,为防病传变,下药减量,适加固护脾胃之品,再服 3 剂,至此该病尽除。 大约一个月后,这位年轻人又来找先生了,是病情有变吗?还是 ...... 年轻人来到营部卫生所,说明来意, “ 刘大夫,前段时间您给我治好了病,我未婚妻那边听说我病了,这不今天我准丈母和丈人来看望我,我父亲让我来请您去喝酒。 ” 先生说, “ 这 ... ,我得去请假,且部队里不让喝酒,如果我为这个去请假,怎么好开口,你回去带个话给老人,就说我谢谢他老人家,人就不去了。 ” 年轻人接着说, “ 家父说,一定要请到你,没关系我去营长办公室帮你请假。 ” 还没等先生开口,他自己径直去营长办公室了,营长办公室和卫生所在一层楼上,先生连忙跟过去。 营长正在听年轻人汇报情况,营长让先生进来,只听营长对年轻人说道, “ 这样,我可以让小刘去喝酒,但是你必须在下午 5 点以前把他送回来,且不能让他喝醉了,我才准他的假。 ” ,年轻人连连说, “ 好好好 ” ,接着营长让年轻人到门外等着,交代先生说, “ 去之后,好菜使劲吃,酒少喝,这种场合不能不喝酒,但不要喝醉了,去吧 ......” 先生请到了一天的 “ 喝酒假 ” ,后来先生告诉我,之所以老人非要请他去,是因为这关系到年轻人的美好姻缘,你想谁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患精神病的人呢?先生去后,席间介绍了年轻人的病情和预后情况,二位老人听了,酒足饭饱满意的离开了,又过了一段时间,先生吃到了他们的喜糖,老人还是把女儿嫁给了这位年轻人, 先生第一次用自己的医术成就了一段美好姻缘。 ------------------ 再顺便爆点猛料: 曾听说一个绝妙的以鼠灭鼠方法: 先扑捉一只活鼠,最好是个大强壮的,用水淹晕,或者注射麻醉药。用一粒黄豆塞入其肛门,撒上点盐,缝上,放生,几天以后,这只老鼠必然疯狂,而且力大无穷,不分昼夜拼命追咬其同类,只要还有一口气,不咬死完同类,决不罢休…… 呵呵,现在才知道,这就是通过阻止其大便而人为制造一个精神病老鼠啊。创造这个方法的人,深得《伤寒》之奥。这个方法比下耗子药厉害多了。
个人分类: 奇闻怪病|1448 次阅读|1 个评论
从精神病和神经病看中西医的区别
sheep021 2010-9-11 20:40
西医经常把一些难以查到病因和病名的患者归为精神病或神经病。 本人差点有过一次这样的经历: 今年春天以来,本人左半侧身体的筋有点不大正常,左上肢与躯干相连的地方,感觉筋松弛,胳膊一甩就能甩到后侧,而右胳膊是帅不到这个位置的。左腿跟的筋却有点紧。前后踢腿、走路、跑步均正常,但侧抬腿时就会刺痛,并感觉筋被拉着了。自我感觉是肝气不疏的病。偶然在网上与一个中医聊起,他建议去拍个腰椎CT。难道是腰椎间盘突出?这下我有点担心了。去吧。结果,内科推骨科,骨科推神经科,都说不属于自己的范围。没办法,强烈要求骨科的医生给开个拍片的单子。医生勉强给开了个X光的单子。片子出来以后,医生说,肯定不用再拍CT了,没病,你去神经科看看吧。我才不愿意让人说我神经病呢,最终没去。排除腰椎间盘突我已经很满意了。 由此引出一个话题:为了中医没有神经病或精神病?而西医动不动就怀疑病人是神经病或精神病?( 河南商城发生蜱虫致死疫情 虫毒误诊为“精神病” ) 这主要是二者的诊断依据不同造成的: 中医以患者的自觉症状为判断依据,但西医会有不同的看法。 只要有自觉症状或气色、脉象异常,中医即认为“有病”,反之,即使“健康带菌者”,如果没有自觉症状,则不算病人。但西医则以检查指标为判断依据。只要指标超过规定值(这个规定是是人规定的),即使人没异常感觉,西医也认为是病人。反之,如果指标不超标,则不认为有病。可能会在一番检查之后说“你没病”,最多说你是“精神病” 或“神经病”。 更有意思的是,中医治疗精神类疾病反而比西医有效。因为中医本来就是治疗气、精、神的一门医术。 人有三宝精气神。只要精气神不病,人就没病。无论何病,从感冒到癌症,都可以从调理精气神来达到治愈的目的。 “下工守形,上工守神”,“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即是这个意思。 神,即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也是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以及脏腑、精气、血与津液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的高度概括,这就是说,人的气血、津液、思维活动的循环规律,源于自身的调节,而自身调节功能长期失调,则会导致精神的异常。 具体到现代医所谓的“精神病”,在中医体系内,也是再普通的一个疾病而已。《伤寒杂病论》有具体的诊断和疗法。 中医虽无精神病病名,但在《内经》中早就有关于对精神病的病因、病机、症状和治疗的描述。随着各家学说的产生以及临床总结,不断地完善与发展,特别是对精神疾病之身心辨证论治的独特理论体系,不愧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瑰宝。为此,对身心医学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精神病在祖国医学中,属于神志病的范畴,用“癫”、“狂”命名,是因其“正性癫倒,狂不识人”,也即现代医学“躁狂型”与“忧郁型”都是由精神刺激而引起的,以致失去理智的控制,不能进行正确地思维、语言错乱、精神失常、癔病、躁狂、登高而歌、弃衣奔走等临床表现。
个人分类: 感悟中医|139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蜱虫虫毒(无形体病)误诊为“精神病”
xupeiyang 2010-9-9 07:02
http://baike.baidu.com/view/2194327.htm?fr=ala0_1_1 去年商城已出现因蜱虫而死亡的病例,但许多村医仍不认识此病,诊断为感冒、脑炎等   谈起蜱虫,王德强并不像村民杨富等人那么紧张。他说,这种病的临床死亡率大约在2%8%之间,死亡病例多发生于老年人。   资料显示,1918年1919年的美国大流感,死亡率最高时达到5%。   据王介绍,从去年起,商城县感染无形体病的患者中,死亡病例增多,这也让卫生部门加强了培训力度。关键是不要误诊。一旦误诊,出现并发症就很难救回来。   而在记者调查中,误诊并不在少数。   商城县探访的7起疑似病例死亡者,横跨去年夏天至今夏,初发病时首先找的都是村医,且都被诊断为感冒。   其中,曾泽平被错误诊断的病种最多。在治疗中,她却先后被诊断为感冒、精神病和脑膜炎等。   曾泽平住在商城县鲇鱼山水库边,去年夏天,她去拎猪食,忽然觉得很困。虽然在村医处被当做感冒,进行输液。几天后,因高烧,她开始胡言乱语,自称看到神鬼。家中请来大仙驱邪。但曾泽平每夜会疼醒一二十次。   随后,曾泽平被丈夫岳昌余送往商城县人民医院。   急诊科的医生说我老婆有精神病,我就把她送到了县精神病院。岳昌余说,在精神病院里,她被约束住,喂吃镇定药后,平静了很多。   几天后,曾泽平全身抽搐,大小便不能自理,又转到武汉某医院。治了五天四夜仍无果,曾泽平在剧烈抽搐中,咬烂了自己的舌头,被一辆救护车送回商城。   岳昌余说,救护车司机也是河南人,他很同情我老婆,说他一辆车就拉过五六个同样的病人,都是被虫子咬的,没治了。   鲇鱼山乡一名不愿具名的村医说,去年很多村医确实不知道还有一个疑似无形体病。   他记得,此前卫生部门曾就疑似无形体病给乡镇和村里的医生宣讲过,不过也就是随便说说,发些宣传资料,我们都没当回事,谁知道这病这么要命。   在患病和死亡人数都比较多的鲇鱼山乡下马河村,村医周世瑶的诊所门口,还贴着一张泛黄的《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防控知识问答》。   周世瑶说,这是去年秋冬之际,卫生防疫部门下发的宣传单。当时,连续两名村民的死亡,使下马河村成为疑似无形体病的防疫重点村。
个人分类: 传染病学|219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河南557人蜱虫叮咬 18人死亡 首例死亡3年后才通报
xupeiyang 2010-9-9 06:58
2010-09-08 22:34:00 来源: 大河网 (郑州)  跟贴 186 条 手机看新闻 核心提示:河南省卫生厅发布消息,从2007年5月发现首例疑似无形体病例以来,截至2010年9月8日,河南省共监测发现此类综合症病例557例,死亡18例。重点集中在信阳市商城县、浉河区、光山县和平桥区。 大河网9月8日报道 9月8日晚,来自河南省卫生厅的消息,从2007年5月发现首例疑似无形体病例以来,截至2010年9月8日,河南省共监测发现此类综合症病例557例,死亡18例。重点集中在信阳市商城县、浉河区、光山县和平桥区。 据了解,河南此次发现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5-8月,发病年龄以40~70岁居多。此病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特点,潜伏期1-2周,大多急性起病,持续高热,可达40摄氏度以上。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可伴有心肝肾等多脏器功能损害。 河南省卫生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这类患者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症状,病因尚不明确,起初以疑似无形体病命名,2010年5月之后,中国疾控中心暂将其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为进一步探明此病的病因,明确其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病因和防治手段,2010年5月31日,根据卫生部和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要求,在我省信阳市商城县、罗山县、新县、息县和光山县开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工作。目前,对此症候群的专项监测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在专项监测基础上,河南省卫生厅先后印发《医疗机构无形体病例监测方案》、《无形体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和《无形体病例诊疗方案》,转发卫生部《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等规范性文件,指导和规范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做好防治工作。 河南省卫生厅表示,下一步将加大防治知识培训力度,特别是加强乡村两级基层医疗机构防治知识的培训,提高诊断、救治水平;加强疫情监测,切实提高病例的早发现、早报告 、早诊断、早治疗;加强科研,继续开展对病原学研究,明确疾病发生发展规律,采取针对的预防治疗措施;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 扩大相关防控知识宣传,提高群众自我防范意识。 新闻回顾: 河南557人疑因蜱虫叮咬患病 已18人死 今年夏天,河南商城县多人被一种叫做蜱(读音同皮)的八爪小虫咬伤后不治身亡,引起村民恐慌。据悉当地去年已现死亡病例,卫生部门称无法提供疑似病例的数目及疫情状况。一位乡政府领导称不公开蜱虫疫情是出于维稳的需要。 (本文来源: 大河网 作者:尚国傲 徐慧)
个人分类: 传染病学|2062 次阅读|0 个评论
mirror - 分裂症和精神病之种种
liwei999 2010-8-9 04:47
立委抽屉:哲学不是无用之学,任何嘲笑哲学的人,最多不过是好的工匠。 到了分裂症就不难了。难在区分不及分裂症和过于分裂症的。 (63112) Posted by: mirror Date: March 07, 2007 06:57PM 两种人都见过。 过于分裂症的有多重人格症的,也有单重人格但说谎成性的。不及分裂症的人数就多了去了。 曾经有过待在病栋里的体验。那时镜某是属于相对的少数了。无疑,有病的“定义”是来自被认为有病的人数少。 歌德尔最后也是“精神病”。歌德尔的业绩,是分析理性的终极了。从这一点看,哲学不是无用之学,任何嘲笑哲学的人,最多不过是好的工匠。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的确“不是医学的态度”,却是“科学态度”。 (63130) Posted by: mirror Date: March 07, 2007 08:34PM 应该讲见过3种:不及精神病的、精神病的和超越精神病的。 很长时间里,以为分裂症就是极限了。偶然的机会,见识了超越精神病的人,读了讲解超越精神病“患者”的书。这样的“患者”十分“正常”,智力也很发达。当律师的、医生的也都有。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医疗卫生专栏|2246 次阅读|1 个评论
北大教授孙东东的雷人语录
wangdw 2010-6-6 14:39
北大教授孙东东的雷人语录 关键词:北大教授 雷人语录 精神病 记者没文化 救死扶伤 讲医德 我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 由 中国 医院协会、人民网及江门市人民政府主办的 2010 中国医院院 长 论坛 在 广东江门召开,来自全国各地近 200 名医院院长及数名专家学者与会。其间,北京大学教授、北大司法鉴定室主任孙东东在解读即将施行的《侵权法》时多次炮轰记者无文化,雷语不断,引得场下唏嘘一片。 去年四月,也是这位北大的教授 孙东东在接受《 中国新闻周刊 》采访时回答记者说: 对那些老上访专业户,我负责任地说,不说 100% 吧,至少 99% 以上精神有问题――都是偏执型精神障碍 ,因此,他认为: 把他送到医院就是最大的保障。他危害社会,对他自己也是危害。我们把他关起来进行治疗,促进他精神康复。这就是保障他的人权。 他的话一出,遭到网上暴风骤雨般的批判。一年来媒体披露的一些事件表明,孙东东的语录成了一些官员 迫害 某些上访百姓的理论基础,严重破坏了政府和百姓的关系。今年, 最高人民法院决定从 5 月 22 日开始到今年底,在全国各级法院集中开展解决行政案件申诉上访专项治理活动。这是对孙东东语录的最大否定。 现在他又来说记者没文化,什么意思?现在老百姓把媒体看作尊重事实、主持正义的群体,媒体正在为老百姓批评监督政府创造条件,他又来说记者没文化,为什么?他怎么对媒体这么仇视?这是不是自觉不自觉地在为那些仇视媒体的那部分人服务?!这与某个官员说的你们(媒体)是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一样的雷人。 孙东东在演讲中讲到医院事情时还表示,躺着进,竖着出,这不是正常的,而竖着进,躺着出,才正常。他还表示,之前的那句口号救死扶伤、施行革命人道主义是不对的,正是因为这样的宣传,导致医患纠纷越来越多。他建议院长们,应该多宣传死人是正常的,多给患者和亲属讲清不利的方面。 这又是混帐话。 救死扶伤、施行革命人道主义怎么不对?救死扶伤意思是抢救生命垂危的人、照顾受伤的人,哪条不对? 去医院看病的人,绝大多数只是有病,看看医生,吃吃药就可好转。孙东东这是在搅乱视线,难道医生不要讲医德吗?! 国内知名教育专家、北京大学教授, 北京大学司法鉴定室主任,还多次使用卫生部专家的身份。 有如此多头衔的孙东东,说出这么多各方面的雷人语录。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他的思维这么乱,北大是怎么评的教授啊?大学教授如此的社会影响,离一流大学远着呢!
个人分类: 教育|4995 次阅读|11 个评论
精神病人与肿瘤细胞的相似性
sheep021 2010-6-4 10:44
肿瘤细胞有两种:良性的、恶性的,其实他们都是生病了的细胞,是人体细胞中的变异品种。归根到底,都是细胞。 精神病人有两种:良性的(自虐、自杀)、恶性的(虐待别人、杀人),其实他们都是病人。归根到底,都是人。 最近,精神病人较多,大体有两种:良性的(自杀)、恶性的(疯狂杀人),至于法律上他们是否有精神病暂且不谈,这个需要相关机构鉴定,但他们的确不正常人都想活,他们却想死,有人自杀,也有人先杀人再自杀。比较而言,前者算是良性的,后者算是恶性的。究其原因,无非是他们觉得活着没意思,或者是没法活了。根本原因在于人类生存环境包括物理生态环境和心理环境的不断恶化。 现在,患肿瘤的病人多,有良性肿瘤,也有恶性肿瘤。根本原因在于人类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从而导致人体内细胞的生存环境也不断恶化,如生活环境污染、电磁辐射、有害气体超标、饮食不健康、暴饮暴食、长期情绪紧张、生活节奏无常等 总之,仔细分析,精神病人与肿瘤细胞的相似性在于他们的环境都出现了让他们不舒服的因素,导致他们觉得活着没意思,或者是没法活了。 肿瘤这个东西,如果是早期发现,几乎没啥大不了。良性、恶性也只是医生们的一句话而已,但对病人心理的影响而言,则有天壤之别。其实对中医而言,似乎没有天壤之别。就像西医束手无策、需要终身服药的精神病,如 桃花癜 ,在中医来说,不过是一个承气汤症罢了,与其他的疾病并没有本质区别。 总之,这个病(精神不正常的人和肿瘤细胞)并不可怕,就像是河水被污染了,或者是细胞像郑民生等人一样被生活逼上了绝路。而造成河水污染和正常细胞被逼反的原因则是当事人的生活环境(物理环境和精神环境,如气候、心情等),改变其生活环境自然可以恢复,而疏导,避害趋利是最好的改变环境的办法),西医通过放疗、化疗甚至电疗的方法去杀肿瘤细胞的办法是多么惨烈和无可奈何。不紧连正常细胞一起杀了,而且好不能保证不出现新的肿瘤细胞,所谓的癌细胞转移其实就是按下葫芦浮起瓢。 以前,本博也有过一篇总结, 放心癌症不治而愈的秘密 ,似乎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从自然,到人,再到细胞,都是一个道理。由宏观可以知道微观,反之亦然。观察社会中人的行为,可以分析细胞的行为。这正是我们祖上说的: 天下一理, 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 本文 只是一个初步想法,不做治疗依据。 希望能有专家学者作为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本博乐见其成。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05 次阅读|1 个评论
A面B面,你在哪一面?
dongle127 2010-6-2 11:20
看了先锋导演宁瀛的电影《A面B面》,是在北大百年讲堂看的。每次去讲堂看电影,回来之后都要与曾经在那里看的腰斩片《苏乞儿》和砍头片《锦衣卫》比一比。看过《大侦探福尔摩斯》之后觉得,中国的电影和美国的差距是50年;而看过《A面B面》之后感觉神清气爽,这么小制作的电影,居然比大制作《苏乞儿》和《锦衣卫》强上若干倍。 看完后想写一写影评,但是一直俗事缠身,后来还是陈老师先行写成,我自感惭愧,终于今日凝眉疾书一番,算是有了交待。 对于这样的一个精神病题材的电影,我想说的是:中国人终于在放开(或者叫做开放)上又前进了一步。在两千年的历史熏陶下,中国人做人一直都是以正统形象示人,而做起事来又诸多规矩,从三纲五常到三从四德,有众多的约束。这种约束是好事也是坏事。好事是中国人讲究以德服人,坏事就是中国人做事总是犹犹豫豫,并且思路不开阔。很多事情不敢想,即使想到了也不敢做,最后下定决心去做还有很多制约着做不了。比较起来,这中间最大的隐患在于不敢想。 也许说到精神病题材的电影,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飞越疯人院》。这部1975年美国制造的影片给我们很多的思考。但是,我们的第一部这个题材的影片是2010年的。2010-1975=35。也许这就是差距。当然,这个差距只是在娱乐业所代表的表达意识形态和社会感知这个层面的差距,其他方面,我没有说,也说不好,所以不说好。 既然有了这样的一个片子,又有红极一时的芙蓉助阵,看一看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芙蓉出世早于雷字的新义,所以大家不会说芙蓉姐姐很雷人。由此看来芙蓉是领先这个时代的东西。不料看完电影发现,芙蓉是一个坚强的人,是一个电影中最正常的人。她屈身于一个补品专营店,但是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整天抱怨,而是微笑着面对:勇于调戏自己的老板,行为怪异老板娘和各色的上帝。虽然自认为是S级天使,但是没有露出任何精神病的征兆。后来面对将倾的公作岗位又华丽跳槽,完成蜕变。 与之相比,雄韬伟略的萧春雷只醉心于事业,无暇自己的妻女,还扭曲地对待现任老婆;只想享受生活的柳悦,离开自己青梅竹马的爱人,追逐金钱,却要遭受人身+精神的双重家庭暴力。这对补品夫妻,是现代社会众多男女的真实写照。现在的好男人要有钱有地位,有钱有房有车已经成为判断一个男人是否可嫁的必要标准,所以萧春雷应该是一个好男人。而张静初饰演的柳悦,长相出众,也符合众多男人的找老婆标准。但是,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的。男人追求事业难道不对吗?没有什么不对。男人上进是女人的福气,但是如果一个男人追求事业到了抛弃家人的地步,这个男人可以说就成为一个机器;一个女人漂亮有罪吗?没有什么罪。但是如果女人到了只是依靠长相来靠男人养活度日的地步,这个女人也就和墙角里摆放的花瓶无异了。女人找钱,男人找色。长此以往,这个社会就会变成一个大的精神病院了。 再说学者陈聪明。他是想做教授的,他也有很多自己的精神追求,并且还有一个没有交待太多的女学生。但是,过于随性而为的他却被停职,这于他的事业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于是,他指挥女学生接应,涉险进入精神病院调查取证。他没有真正吃掉医院开的药,所以神志一直是正常的。而且,更可贵的是,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在遭受打击之后,做出不人道的举动,他的善恶观一直是正确的。他是一个正常人,最不正常的事情恐怕就是他经常说的一句话:人人都是精神病。 最能看出来精神病是如何练成的的典型人物要属梁海潮。这位精神病医生,被一个有着现代典型婚姻观的爱人抛弃,又任由自己的欲望畸形滋生,最后在欲望的驱使下走火入魔。他又是一个掌权者,却为了自己的私欲滥用自己小小的权利,这难道不正是电影要反映的主题之一吗?而更大的掌权者又如何呢?院长说的很明白,我们是承包的,所以要有多多地病人。对自己属下的胡作非为也就视而不见了。看到了吧,掌权者有了太多的私欲,社会就是很可怕的。 其他的,涨跌都能疯的股疯代表了钱欲的牺牲品;保证医院上座率的院长代表了权欲的牺牲品;老医生、小专家对事情心知肚明,但是仍然为了私欲违反道德。这些昭示着;欲望的不正常发展是可怕的。欲望本身是正常的,人有食欲、性欲和求知欲。只有有了欲望,人生活才有动力,但是如果这个欲望不正常发展了,那么后果将是很严重的。如何合理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欲望,将是每个人毕生研究的课题。《A面B面》的英文名为The double life,是啊,在欲望的驱使下,人可能会从一面走到另一面,A面B面,之间并没有鸿沟,那么,你又在哪一面呢? 电影中的两句话我印象最深刻: 1.人人都是精神病。 2.在梁海潮痛斥柳悦为了钱抛弃他的时候,柳悦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这有什么错吗? 这两句话都值得我们深思!
个人分类: 未分类|4960 次阅读|0 个评论
灵魂出窍:精神和肉体的矛盾
大毛忽洞 2010-5-30 12:04
灵魂出窍:精神和肉体的矛盾 精神病: 说有病就有病,没有病也有病。 先用 1 亿个指标套住你! 职业肉体病: 说没病,就没病,有病也没病。 开胸验肺也没用!
个人分类: 背景和内涵|4337 次阅读|0 个评论
你认为自己精神健康吗?——“超一亿”还是太保守
famingkuang 2010-5-30 11:19
媒体披露的一组数据令人愕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卫生中心2009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病人数在1亿人以上,其中,重性精神病已超过1600万人。(5月29日《环球时报》) 对于这个超一亿,我一点也不觉得惊奇,每个人只要仔细的听听自己的心声就能知道,自己是否心理健康,是否有精神病了,其实许多人都到了心理防线崩溃的边缘。更何况: 说你有病,你就有病,没病也有病。 我可以肯定自己有精神病,不要你说我有病,我先认了,省得你造假给我找证据。
个人分类: 博客风云|2756 次阅读|5 个评论
中国哪里来的这么多“精神病”?
pinjianlu 2010-5-30 09:51
专家又发话了:研究显示我国精神病患超1亿 重症人数逾1600万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5/232768.shtm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5-29/014720367480.shtml 我不明白我们国家哪里来的这么多精神病,但以后某些部门干坏事却可以找到很好的借口了。 比如城管要拆迁某些钉子户,可以动用暴力,然后说人家是精神病。 警察可以随便抓捕一些本来没有犯法的人,并指责人家是精神病。 某些人因得罪了领导,或者因言获罪,这下领导们都可以找到借口了。 其实在精神病眼里都是精神病。
个人分类: 我的世界观|4011 次阅读|10 个评论
科学解读:中国有1亿精神病
大毛忽洞 2010-5-29 23:25
科学解读:中国有 1 亿精神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2009 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 亿人以上,但公众对精神疾病的知晓率不足5 成,就诊率更低。另有研究数据显示,我国重性精神病患人数已超过1600 万。 研究显示我国精神病患超1 亿 重症人数逾1600 万 科学网报道说这是研究数据, 既然是研究数据, 俺试探着科学地解读一下。 如果是下达的精神病指标, 就没有什么好解读的了。 如果这些数据不荒唐的话, 我们时代主旋律就成了我们都是精神病。 如果我国人口按 14 亿来估计的话,就有: 每 14 个人中就有 1 个是精神病; 每个 14 万人的单位或机构中, 就有 1 万个精神病; 每个 140 万人的单位或机构中, 就有 10 万个精神病; 每个 1400 万人的单位或机构中, 就有 100 万个精神病。 如果有人反对平摊的话, 那么就把这些精神病指标都给了几个省市, 这些省市的所有人都成了精神病, 所有单位的大门口都可以再增加一块牌子, 上书 XXX 精神病院, 这也太可怕了! 是不是把数据的小数点搞错了? 如果那些数据是千真万确的话, 是不是可以这样来解读: 凡是贪污和挪用公款的人, 都是精神不健康的人, 如果能这样解读的话, 凑足 1 亿精神病一点问题都没有。 阿弥陀佛! 阿蒙!
个人分类: 以前和现在|4217 次阅读|5 个评论
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中国精神病人超1亿
xupeiyang 2010-5-29 07:27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2009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但公众对精神疾病的知晓率不足5成,就诊率更低。另有研究数据显示,我国重性精神病患人数已超过1600万。 精神疾病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救治和监管仅靠亲属远远不够,需要政府将这一群体的救治纳入国家公共卫生投资的视野。 按照国际上衡量健康状况的伤残调整生命指标评价各类疾病的总负担,精神疾患在我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已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患。各类精神问题约占疾病总负担的1/5,即占全部疾病和外伤所致残疾及劳动力丧失的1/5,预计到2020年,这一比率将升至1/4。 从一般心理障碍到严重精神疾患之间,还有一段距离。他们中的许多人,平常看起来和常人毫无二致,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健康。当其中一些人面临就业、婚姻、子女、养老等生存压力时,其无助和挫折都可能成为一触即发的引信,瞬间点燃炸药包。 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科通过对1984年至1996年共13年间的1515例精神病刑事鉴定案分析得出结论:在接受刑事被告精神鉴定案的1515例中,患有精神疾病者1248例,约占82%。而这些精神病人所实施的社会危害行为,以侵犯人身、侵犯财产和妨害社会管理秩序三者为主,共占94.1%。而如果精神分裂症实施社会危害行为,发生人身伤害事件的可能性将会在50%以上。 解决部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问题,首先要通过系统和规范的治疗缓解和控制其病情。但由于精神病人中80%需终身康复治疗,这使许多患者家庭难以承受长期的规范化治疗。
个人分类: 精神病学|2432 次阅读|1 个评论
新闻反着读--公安部称精神病院未经警方同意不得收治正常人
kksonne 2010-5-28 15:32
盛弘强 2010-5-28 刚刚看到一则新闻 公安部称精神病院未经警方同意不得收治正常人 。看了总觉得不是个滋味。 潜台词:精神病院经警方同意可以收治正常人。 初衷是好的,想尽力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冤假错案,避免正常人进入精神病院,避免上访顽固分子被关入精神病院。我好奇的是: 警方在何种情况下,可以将正常人收治入精神病院?! (当地震发生等情况,精神病院应该还是一个不错的避难场所,相信里面的建筑比其他地方牢固。) 正常人去精神病院看病的情况也是有的。精神病院主要收治精神障碍的病人,但有些医院为方便附近群众就医,也开设常见的内科、老年科等科室。(有兴趣的网友可以随便找些精神病院的主页,看看相关科室介绍就知)。许多人仅仅是焦虑情绪、抑郁情绪严重些,但还未达到精神病的状况,也会去精神病院做心理咨询。这些人都算是正常人。但仅从新闻的字面理解,相关的医生是不能收治这些正常人的,需要收治也需要警方同意。 不知道是不是又是一例媒体误读、误报的新闻事件。也不知道是否是我多虑了! 附: 公安部称精神病院未经警方同意不得收治正常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8日14:49 汉网-武汉晚报 本报讯 (通讯员 秦千桥 吕刚 记者 肖娟) 昨日,公安部全国安康医院工作会议在汉结束,全国23个省市的分管领导参加会议。 安康医院是公安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执行强制医疗措施的专门机构,多年来,不仅救治了一大批严重肇事肇祸的精神病人,而且对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维护人民群众安定生活,做出了积极贡献。 1998年至今,全国安康医院累计收治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四万余人次,其中严重肇事肇祸的占30%。本次会议提出,今后有条件的安康医院可以围绕事前干预、事中处置、事后收治、后续照管开展工作,切实防止精神病人肇事肇祸行为发生。 会议强调,安康医院内要建立监督机制,坚决防止司法鉴定中的徇私舞弊行为,在收治精神病人中要特别注意收治程序和收治对象的把关,没有公安机关办案部门的审核同意,对不是精神病患者的人员,一律不得接收。 (from http://news.sina.com.cn/c/2010-05-28/144920365403.shtml) 后续报道:果然不出所料,又是一例媒体误读。 公安部:精神病院收治正常人报道为媒体误读 2010年05月28日 20:28 来源:新华网   【字体: 大 小 】   记者:今天网上有报道称公安部表示精神病院未经警方同意不得收治正常人,公众应如何理解这一消息?   公安部监所管理局:2010年5月26日,公安部监所管理局在武汉市召开全国安康医院工作会议。事 后,我们注意到,个别媒体做了不准确的报道,特别是今天有互联网站以《公安部:精神病院未经警方同意不得收治正常人》这一标题对会议进行报道,对有关收治 程序和对象产生误解。我们认为有必要做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记者:安康医院是一个什么机构?   公安部监管局: 安康医院是由公安机关管理的执行强制医疗措施的专门机构,其收治对象是有杀人、伤害、强奸、抢劫等暴力行为、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精神病人。对这类精神病人如果公安机关不予收治,任其流散社会,必然会影响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对社会治安造成严重威胁。   记者:强制医疗是一种什么措施,其执法依据是什么?   公安部监管局:强制医疗是一种特殊的行政强制措施,是由我国《刑法》作出规定的。《刑法》第十八条规 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 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决定强制医疗,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被强制医疗人员已发生了触犯刑法的行为,涉嫌犯罪;第二,被 强制医疗人员是经法定鉴定程序,确认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如果该人涉嫌犯罪经鉴定不是精神病人,那么相关部门将按照刑事诉讼程序 处理;如果该人虽然是精神病人,但没有发生触犯刑法的行为,公安机关不得对其采取任何限制自由的措施,包括强制医疗措施。   公安部监所管理局5月26日在武汉召开全国安康医院工作会议时特别强调,安康医院的收治必须符合法定 程序,对有触犯刑法行为、经鉴定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须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决定,安康医院才得接收;所收治的必须是法定对象,对没有发生触犯刑法行 为的普通精神病人,安康医院一律不得接收。   记者:安康医院作为执行强制医疗措施的专门场所,其性质是什么?与其他精神病专科医院有什么不同?   公安部监管局:安康医院兼具社会治安和医疗双重职能,通过医疗手段达到维护社会治安的目标。安康医院 与其他精神病专科医院最大区别在于收治对象不同。安康医院的收治对象是发生触犯刑法行为并经公安机关依法审查决定予以强制医疗的精神病人,而其他精神病专 科医院是本人或者家属同意即可住院治疗。   安康医院收治被强制医疗精神病人,旨在保护公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不受侵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同时也是为了保护精神病人本身的合法权益,使其免受刑事处罚和其他任何形式的关押,并得到治疗、康复。   记者:被强制医疗精神病人入院后,安康医院如何治疗和管理?   公安部监管局:安康医院虽然是一种监管场所,但同时又是精神病专科医疗机构,有的还被卫生行政部门评 为甲等专科医院。在医疗工作方面,同其他医疗机构一样,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医疗业务指导,医生、护士和医技人员都是医务专业人员,其治疗、护理、康复工作 完全按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操作规程进行。 (from: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10/05-28/2311450.shtml)
个人分类: 健康话题|5997 次阅读|2 个评论
精神病杀手频出根源在卫生制度
xupeiyang 2010-4-13 14:12
又是精神病杀手!而且连杀12人!13日早上6时50分许,湖南省安化县高明乡农民刘爱兵被警方抓获。此前一天,他持猎枪袭击老父及其他亲属,纵火烧毁6栋房屋,致12人死亡和2人重伤。 2004年8月4日,北大第一医院幼儿园门卫徐和平持刀砍伤园内15名儿童和3名教师,其中一名儿童死亡,徐有精神病史。 2007年4月1日,吉林导游徐敏超突发精神病,在丽江无故砍伤20名路人。 2009年6月29日,武汉新洲区七里岗村27岁村民李某连刺9人致4人死亡,李某患有间歇性精神病,此前也曾在村里伤过人。 杀手竟成为精神病人的别名,根源何在呢?答案在于,大陆的医疗卫生体系对精神病人的立法和监管不到位,绝大多数精神病人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 全国约有1600万精神病重症患者,其中流散社会的达1300万人,得不到有效治疗。 http://view.news.qq.com/a/20100413/000001.htm 等待 发表评论: 精神病人杀人怎么办 国家和社会给与精神病人救助已迫在眉梢,他们是病人,需要关爱,治病,但精神病的反复性,治疗费用之高,治疗时间之漫长,使多少家庭不堪重负,贫困潦倒。。。生命需要拯救,家里人要继续生活,社会要和谐安定,唯一的办法就是国家要管起来,这于国、于民、于家庭、于病人都是一个福音。我呼吁有关部门重视起来,以体现我们社会的先进性。 苏脑王 发表评论: 精神病人杀人怎么办 首先感谢腾讯网为两期(南平、合浦)惨案开展专题评论,此栏目的创建,为关爱精神健康、以人为本、构建社会安宁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当我看到或听到有关因精神疾病引发之惨案的信息后,我身为一名精神病医生心里有说不出的痛......。在国内外西药不根治治这一类似疾病的今天,精神疾病成了他们家庭和社会的一大负担,国家为之先后出台很多的相关的文件,早在几年前由国家残联对精神疾病防治实行社区康复。 轻舞飞扬 发表评论: 精神病人杀人怎么办 国家建立一个免费的治疗机构 , 使所有无钱医治 流浪街头的精神病人 ,可以有个安身的场所最好了 , 发动慈善机构对这方面实行捐助 , 其实精神病很可怜 , 人们都恶心她们把他们当垃圾 , 他们在没疯之前是正常的时候是不会去伤害别人的 , 请社会多给些理解和帮助, 让社会上少些不安定因素, 大家也可以放心了 ,不怕不恨他们 。说到底我们需要和谐社会 ,对身边的人好一点, 多帮助和关心身边的人! +.鳴心弦.- 发表评论: 精神病人杀人怎么办 首先说杀了人然后说自己是精神病者而得回自由的机率很少。通常这些都要通过高科技仪器检测。不过,在比较贫困的地区往往精神病人比较多。中国与美国相比这种病人相对来讲也是多的。国家的支助受控也会受到阻碍,每一个地区的一个精神病人都可能要通过村县镇区市省中央等申请划拨.一级级下来又可能所剩无几了.去到精神病人手上想而言之了.不过.我还是认为精神病人犯了法如杀人这些严重的刑法,可考虑不枪毕,让他安乐死以尊重。 FiFi 发表评论: 精神病人杀人怎么办 说了半天还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事情。有钱了所有的问题也便不是问题了。我们有钱借美国人就没钱给自己的老百姓看病! 宝蛋儿 发表评论: 精神病人杀人怎么办 美国医疗保健系统非常全面,全国84%以上人口参加各种医保。一旦病人被确诊为精神病就自动纳入美国医疗救助范围。所以,美国的精神病治疗是全免费的,政府全部买单。中国政府这么有钱,为什么不能把精神病人送到精神病治疗中心免费治疗?!钱全捂在贪官手里,好像真穷似的!呸!!!!!!!!! 欣儿 发表评论: 精神病人杀人怎么办 精神病人肇事了,责罚监护人,太没道理吧?难道监护人天天不去工作,在家看着精神病人呀,那监护人生存来源国家可补贴呢?本身监护人在精神上就够累得了,还要监护人承担责和罚这个重任,监护人还得肩负生存的重担,难道监护人还纵容精神病人去犯事不成?制定这条法的人还有良知吗?就是在把这些可怜的精神病人的监护人都逼疯就是的喽。 黑土 发表评论: 精神病人杀人怎么办 建议其监护人带领到有贪官的地方,引导他去杀人杀得越多越好(例如:到权力机构)。 英子 发表评论: 精神病人杀人怎么办 我家就有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已经治疗了十多年了,每日除了药费,还要负责他的生活费。发病时还要注意他伤人和放火!全家已经接近崩溃的边沿了,盼望政府能在医保上格外照顾这类病人。 壮我中华 发表评论: 精神病人杀人怎么办 有精神病的是人吗?是人就要平等对待 杀人偿命 欠债还钱 法律值得怀疑!!
个人分类: 医疗改革|198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三月桃花癜
sheep021 2010-3-24 11:07
按:据说, 福建南平市实验小学 特大杀人案 的嫌疑人犯有桃花病,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病呢? 1. 病例链接: 三月 春季多发 桃 花 癫 裸男冲上街头吓坏路人 _ 厦门新闻 _ 新闻中心 _ 厦门网 花痴有可能是 躁狂症 - 躁狂症 - 抑郁症 - 精神病治疗中心 患上 桃花 癫 女白领当众脱衣 - 华网在线 患上 桃花 癫 见到年轻女子就 发癫 - 社会 - 东南网 桃花 病引发的 福建南平市实验小学 特大杀人案 2 主要 症状 躁狂症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发病比例很高,故美其名曰桃花癜 大多发病在成年期,有些人会性欲高涨;也有些人会将自己打扮得很夸张、浓妆艳抹,以吸引异性,所以不知情的旁人会觉得患者像花痴般疯疯癫癫的;也有的患者往往头疼,情绪高昂、话多、自大;有些人会花很多钱乱买东西,甚至到处送人,有些人则有手舞足蹈、脱光衣服、随地捡食,甚至持刀破坏或伤人等极端行为。此外,桃花癫病人睡眠需求减少,甚至可以好几晚不睡,一直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刘医生曾经接诊过一个患者,那人患病后直接跑到证券行,大嚷自己是世界富翁,要坐贵宾室。 这些病并非完全没有征兆。病人早期往往睡眠不好、语言行为怪异,特别是对亲情感到冷漠,喜欢独处。 3 中西医医理 现代医学认为 ,躁狂症属于严重的精神疾病,而且容易复发。 最好常年服用药物 。一旦发作过,八成以上会复发,且有遗传倾向。患者的亲人发生躁狂症的几率比一般人高10倍左右。 《内经》则认为这是个胃经病实症。 《素问 阳明脉解篇》有很具体的论述: 足阳明之脉病,恶人与火,钟鼓不为动,闻木音而惊何也?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土也,闻木音而惊者,土恶木也。阳明主肉,其脉血气盛,邪客之则热,热甚则恶火;阳明厥则喘而惋,惋则恶人, 病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数日,逾垣上屋 ,所上之处,皆非其所能也,病反能者何也?四支者,诸阳之本也,阳盛则四支实,实则能登高也,热盛于身,故弃衣而走也,阳盛则使人妄言骂譬不避亲疏,而不欲食也。 对于病理性质,也有规律 ,如《素问 至真要大论》曰: 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燥狂越,皆属于火;诸病惊骇,皆属于火。 4 (小插曲)如何养胃: 辰时(上午79点)胃经当令 胃经是人体很长的一条经脉,胃疼也是胃经的问题,现在很多人治膝盖疼就是治胃疼,脚面疼也是属于胃经疼。现在很多的女孩子长青春痘,想治疗的话实际上就是从胃经治。通常长青春痘的小孩子就是经常吃冷饮,损伤的是胃气。 1 、为什么一定要吃早饭?从子时开始到7点至9点之间,实际上是人体的重新再分配,这时候吃早饭,就是要补充营养。这个时候是天地也是阳气最旺的时候,所以说吃早饭是最容易消化的时候。如果没有吃早饭的话,到了九点的时候就会出现空运化,出现头晕,长期下去对人体的损伤是非常大的。以后要记住晚饭要吃少,而早饭吃多了是不会发胖的。因为有脾经和胃经运化,所以早饭一定要吃多、吃好。按照天地自然的规律去吃饭、去睡觉就不会生病。很多人把晚饭当成正餐,中午饭和早饭都忽略掉是不正确的,一定要吃早饭. 2 、胃经的涵义:胃经走的正面,乳汁的营养是什么?气血的来源是什么?全是靠吃饭生成的。现在网上有一批人在极力反对喝牛奶,这里面是有一些问题的,为什么要反对喝牛奶?应该说将来最贵的还是人乳,人乳是只有在怀孕的时候才会分泌的一种汁液。其实牛奶不一定合适中国人的体质,特别是当奶牛使用了抗生素后,对人体有影响。饮食中小米粥就很好,小米是什么,是种子,它很小很小,但是播撒在地上就长了一大片,它是生发的东西,所以说刚刚生了孩子的母亲,没有说给她疯狂的喝牛奶,一般都是小米粥和鸡汤,这是几千年的文化,有它一定的道理。胃经的病在《黄帝内经》有一段描述,胃经发展一定的阶段就是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即是爬到山上唱歌,还有一个就是弃衣而跑裸奔, 这种人通常都送到精神病医院去,这些病人其实都是胃经的毛病,可以从胃经治。 辰时对应的生肖是龙,是集中各个动物的优势而成的,这就是告诉你吃饭可以让你变成像龙一样的,就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能量。 5 治疗原则 中医强调的是辨证施治,有实证就用实方,像白虎汤、各种承气汤等等,都是临床上常的方剂,稍加化裁都可治疗此类精神病。 6 案例研究 见: http://ngotc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83448highlight=%BE%C5%D6%B8%D2%BD 话说这位年轻人那天来看病的时候,是他的父亲领着他进了卫生所,先生还没问话,自己就把腰带抽出来了,往肩上一搭,把腰带的一头放在嘴边,就开始给国务院某领导打电话了,胡说八道起来,声音洪亮,把营长都 震 出来了,不 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营长训斥了他一番,结果这小子大咧咧的朝营长扑过去了,嘴里念念有词,把营长 吓 的赶紧避开了,这个时候我想大家都应该知道这位年轻人患的是什么病了吧?! 他患的是精神病,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精神分裂证。他父亲告诉先生,大概半个月前,自己的儿子跟同村的伙伴一起用平底车去拉转头,他这位朋友不地道,诓骗他说有个地方有好活,结果他就去了看看没有活,待回来后发现自己上当了,他的朋友已经干了一天的好活,自己却被骗得一整天啥也没做,自此便生气上火得下这个怪病,这几天几乎天天晚上不睡觉,翻墙就跑了,力气比以前大多了,经常跑自家房顶上坐着,嘴里整天胡说胡道的,所谓 登高而歌,弃衣而走 , 亦不过如此也。 最初是去县医院看的病,拿回些药来,但没有多少效果,反而还逐渐加重。先生在细问其父亲时发现,该患者已经十数天没有大便了,且饮食如常,判断其病为阳明腑实证,宜用下法,采用导痰承气汤治疗之,大承气汤合并礞石、皂角之类,下之之余,开窍醒神,先服用 3 剂, 3 剂后,患者复诊,略有疗效,发现大便仍未下,方中下药加量,继服 3 剂,再次复诊,患者大便已出,已经熟睡 2 日,再无先前劲道和力气,精神好转,病邪已去,为防病传变,下药减量,适加固护脾胃之品,再服 3 剂,至此该病尽除。 大约一个月后,这位年轻人又来找先生了,是病情有变吗?还是 ...... 年轻人来到营部卫生所,说明来意, 刘大夫,前段时间您给我治好了病,我未婚妻那边听说我病了,这不今天我准丈母和丈人来看望我,我父亲让我来请您去喝酒。 先生说, 这 ... ,我得去请假,且部队里不让喝酒,如果我为这个去请假,怎么好开口,你回去带个话给老人,就说我谢谢他老人家,人就不去了。 年轻人接着说, 家父说,一定要请到你,没关系我去营长办公室帮你请假。 还没等先生开口,他自己径直去营长办公室了,营长办公室和卫生所在一层楼上,先生连忙跟过去。 营长正在听年轻人汇报情况,营长让先生进来,只听营长对年轻人说道, 这样,我可以让小刘去喝酒,但是你必须在下午 5 点以前把他送回来,且不能让他喝醉了,我才准他的假。 ,年轻人连连说, 好好好 ,接着营长让年轻人到门外等着,交代先生说, 去之后,好菜使劲吃,酒少喝,这种场合不能不喝酒,但不要喝醉了,去吧 ...... 先生请到了一天的 喝酒假 ,后来先生告诉我,之所以老人非要请他去,是因为这关系到年轻人的美好姻缘,你想谁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患精神病的人呢?先生去后,席间介绍了年轻人的病情和预后情况,二位老人听了,酒足饭饱满意的离开了,又过了一段时间,先生吃到了他们的喜糖,老人还是把女儿嫁给了这位年轻人, 先生第一次用自己的医术成就了一段美好姻缘。 这正是: 三月木旺克脾土,精神亢奋犯桃花。 西医当作精神病,常年服药防复发。 内经伤寒千古传,博大精深需精研。 辨证施治宜下法,数剂而愈人人夸。
个人分类: 感悟中医|98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领导干部的脑子里是怎么进水的
hulj068 2010-3-16 11:35
领导干部的脑子里是怎么进水的 作者: 支农 文章发于: 乌有之乡 点击数: 647更新时间:2010-3-16 【字体: 小 大 】 http://www.wyzxsx.com 网上浏览帖文,偶然发现,竟然有位地方领导把某地将非正常死亡家属关进精神病医院以杜绝其上访的做法称为先进经验,意欲引进。看到这里,我不禁拍案大呼,人才,人才啊,太有才了。何止是人才,简直是天才,天才的笨蛋啊!    从帖子中看,该领导干部应当是副省级。据我估计,如果一位屠户,普通屠户,非硕士文凭的那一种,在机关混迹多年,从科员或办事员做起,一直做到副 省级,耳濡目染,也得学些东西,也得知道有些事不能做,有些事做得却说不得,还有些事说得却做不得,而这位老兄居然天真纯洁到这种程度,居然讲出这种孩子气的话来?该老兄令人可恨之余,还真是令我油然而生可爱之情也。怪不得有美貌女人认为领导可爱,看来也并非全是忽悠。    近些年,群众上访的比较多,各地均严阵以待,尤其是重要会议期间,一旦抓住,马上遣返,然后关住,做些半吓唬半欺骗的工作。这种工作一般被称为办学习班。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我今天说出来,自然也不应被认定为泄露国家机密。然而通过上访能够解决问题的,数量并不太多。我一直纳闷,为什么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信访机关,可就是解决不了问题?上访者非得越级上访告御状不可?现在明白了,就前面那位老兄一样的领导干部,群众的问题是解决不了,但解决你上访者是没有问题的。    上访群众的做法不一定都合法,要求也不一定都合理,但我们应当看主流。有几个人会为了非法的或不合理的要求去北京上访?不能说一个没有,但绝对是凤毛麟角。有几个人不是在下面跑断了腿,磨破了嘴,也没有解决问题才去北京的?对他们,养尊处优的领导干部同志不仅没有同情,反而要把他们关进精神病院,您的心长得可真好,硬度咋这高呢?建议您百年之后捐献出您宝贵的心脏,然后加工成玻璃刀切割玻璃,绝对比天然金刚石强得多。狼心可能都没这么硬。还有人说,上访者 99% 有精神病,我看没那么多,但确实也有一些精神偏执的。可您知道他们的精神问题是怎么引发的吗?是拜您所赐呢。正是一个又一个长着您这样的好心的领导干部把他们训练出来的。    即便您的心脏长得这么优质吧,可那话您也不能说出来啊。您看看人家外地,都是做了不说的主儿,打死也不说。可以说,但就是不说。您倒好,还要学习人家的先进经验,表面上看,您这是表扬人家,实际上您是把人家卖了啊。人家正在那儿庆幸这事儿总算过去了,谁知道碰上您这么一位二哥,完了,又给翻出来了。人家招您惹您了,您非要跟人家过不去?这不倒霉催的吗?    按干部选拔程序及有关规定,像您这样脑子进水的干部是做不了领导的,可您偏偏还是一位级别不低的领导。看来,这水是在您做了领导干部之后才进去的。那么,原来您做为基层干部,经常出入群众中间的时候,水没办法进入您的脑子,现在从年初到年尾不到群众中间去了,脑子就进水了。要治疗您这个病,吃药没用,拄拐也没用,还得再把您请回群众中间,用不了多久,您的脑子里就不会有水了。    该治疗方法仅供参考。如需使用,请详细阅读使用说明或尊医嘱。    )/ig,""); var hwk="("; var hw=""; var keywords="上访,精神病"; var keys=keywords.split(","); var keylength=keys.length; var keywordscode=" 关键字 : "; if(keys!=""){ for(var ks=0;ks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159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首部精神病题材电影《A面B面》
xupeiyang 2010-3-2 08:56
中国首部精神病题材电影《A面B面》4月公映(图) 2010年02月26日09:30 腾讯娱乐 《A面B面》剧照 杭州一座精神病院里, 张静初 、王洛勇、 陈晓东 、 袁文康 、邓家佳、 孔维 、 任泉 等明星疯狂折腾,于是有了国内第一部以精神病患为题材的癫狂悬疑喜剧《A面B面》。该片由宁瀛执导、金球影业投资拍摄,并正式确定于4月8日全线上映。而制片方除对该片的顺利上映表示欣喜之外,更对影片在题材、剧本以及导演的喜剧的处理上颇为满意,出品人赵依芳说:我们终于将60年来唯一一部精神病题材 电影 搬上了大银幕。 60年空缺精神病题材 国产电影迄今唯一 1960年, 希区柯克 以短短48秒钟的蒙太奇造就了浴室杀人的影史经典;1974年,由移民导演执导的 《飞越疯人院》 ,一举斩获次年 奥斯卡 五项重要大奖;1984年, 尼古拉斯凯奇 参演的《鸟人》,再度以精神病患的老题材发泄对战争的反思和不满;1996年,岩井俊二在精神病院中娓娓讲述着他至爱的残酷青春故事《梦旅人》;2009年, 马丁斯科塞斯 和迪卡普里奥的第四次合作,便是由北大西洋里一座冰冷的 《禁闭岛》 上开始。以上电影都取得了巨大影响力和超高票房。 2010年,国内第一部以精神病院疯人为主题的《A面B面》将于4月公映,对于那些奋斗在国产电影第一线的电影人,它的过审和公映无疑是打开了影坛更美丽诱人风景之窗。 精神病患这一50年代便已盛行好莱坞的电影题材,对于有着105年影史的中国来说,仍旧是禁区。无数影人梦想着将这一经典题材搬上银幕。 据出品人赵依芳介绍,电影《A面B面》在于用商业的喜剧的形态,表达了对精神病群的关注关爱。虽然审查费了些时间,但还是顺利通过,并得到专家高度认可。 三年打磨剧本 100分钟里的11种精神病人生 作为电影《A面B面》的制片人,陈金海同时也是该片的编剧,05年无意间看到一条正常人被精神病了的社会新闻,自己即刻有拍成电影的冲动。记者出身的陈金海也是从那时开始动笔写下了关于电影剧本的第一个大纲,在国内还没有精神疾病相关的题材电影,从国外50年代的片子看起,到40多本有关理论书,再到潜入精神病院的实地考察,差不多三年的时间,自己几乎已经成了精神病的业余专家。三年之后,陈金海带着自己创作的剧本《A面B面》,在广电总局正式立项。 电影《A面B面》讲的是壮阳药店老板陈晓东,神经质妻子张静初以及老相好袁文康下药送往精神病院,期间在遇到潜伏在院中做调研的精神病教授王洛勇后,发生的故事。据制片人陈金海介绍,100分钟的电影里,我们捕捉了11种精神病态人生,希望能让观众心动、情动。 话题女导演转型 喜剧表达是王道 执筒电影《A面B面》的,是以北京三部曲蜚声国际的女导演宁瀛。特殊的题材放到本就有些古怪的导演手中,与公司第一次见面赵总就给了我这个本子,晚上回家翻了翻,就定下来拍了。导演宁瀛介绍说,当时唯一觉得题材有些特殊,怕不好拿捏,后来决定以喜剧方式着陆,我最喜欢的就是喜剧,拍起来也很享受。对于宁瀛来说,拍摄时最大的困难还在于如何将有些严肃的社会性话题拍出喜感,为此她特地给影片中的演员赋予不同功能的角色造型,比如张静初负责搞文艺,不搞笑。而其他的男人们就负责不同方式的幽默搞笑。宁瀛介绍说。 与此同时,张静初、陈晓东、袁文康、王洛勇等演员为了演好片中各类病态人物,私下被封男版美容大王的陈晓东,片中不仅被改造成土气猥琐的暴发户,以颠覆造型亮相,更将男人在压力膨胀后的安全感缺失、控制欲增强等演绎的惟妙惟肖。而女主角张静初在片中代表的则是精英职业女性在看似华丽外表下经历的内心挣扎,另据张静初本人透露,演的时候非常需要有病态感,整个人的状态也应该是紧紧绷住的。进组之前对角色压抑的性格还有些担心,谁知道这个剧组太搞笑,导演带头消除所有人因为题材带来的紧张感,唯一的坏处便是频繁笑场,NG不断。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2228 次阅读|0 个评论
某国外媒体评出的巨雷的9件事
ljry8044 2009-12-23 08:50
1)一个瑞士酒店的厨师被一台切肉机夺去了一根手指,他愤然向保险公司要求赔偿。保险公司怀疑是他操作过失于是派了一个代表来检查机器。这个代表自己尝试操作了切肉机,他也失去了一根手指于是,这个厨子的赔偿要求得到了批准。 2)一个男人在暴风雪的芝加哥街头奋力铲雪一个小时,终于给自己的车清出了一个停车位。当他把车开来时,发现一位女士已经抢了他的位置可以理解,他朝她开了一枪,把她干掉了。 3)由于在一个非法酒吧停车喝酒,津巴布韦的一个司机发现自己巴士上的20名精神病患者全部逃跑了,而他应该把他们送到BULAWAYO的精神病院 的。出于害怕他的粗心大意被批评,这个司机把车开到了附近的一个公共汽车站,允诺免费搭乘每个乘客。他把这些乘客送到了精神病院,并且告诉医院工作人员这 些 病人非常容易激动而且胡言乱语充满幻觉这个诡计直到三天后才被识破。 4)一个美国少年因为头部被开来的列车严重撞伤而送进了医院。当police问他怎么受伤时,他说他只是想试试看自己能够把头伸到行进中的列车多近的地方然后他就晕了过去。 5)JAMES ELLIOT做为加利福尼亚长滩市的准打劫者,当他把点38左轮对准受害人开枪时,枪卡壳了。这时他做了非常有建设性的举动把眼睛对准枪口仔细瞄了一眼,同时扣动了扳机这次枪没有卡壳。 6)一个男人走进路易斯安那州某个便利店,拿出20元纸币要求破开,当职员打开收款机时,他亮出自己的手枪并要求职员把收款机里所有的现金给他。职员很快照做了,他拿了钱迅速消失,但把自己的20元钞票留在了柜台上他一共拿走了15元。 7)police在西雅图街道上发现一个严重不适的人蜷缩在一辆房屋汽车旁,那人后来承认他企图用虹吸管偷汽油但他错误将吸管另一头放到了汽车房屋的粪桶里。 8)一个阿肯色小伙子似乎想喝啤酒想得要命,于是他朝一个卖酒商店的橱窗扔了一个空心砖,打算砸破玻璃,抢几瓶酒逃之夭夭他没有注意到橱窗是树脂玻璃做的,空心砖反弹回来,把他砸得失去了知觉。整个过程被整个录了下来。 9)ANN ARBOR新闻报的犯罪专栏报道说密歇根州一个男子凌晨5点持枪走进快餐店打劫。职员拒绝说如果没有点餐他没法打开收款机。于是这个男子点了份炸洋葱圈,但职员说早餐时间不提供这玩意儿该男子深感挫折,怅然离去。
个人分类: 经典转载|3322 次阅读|2 个评论
独裁比民主效率更高?——控制论观点下的政治学
热度 2 bangjin 2009-11-1 16:07
关于民主和独裁哪个是个更好的政治制度问题,在西方鲜有争议,但是东方学(季老的学问)博大精深,所以在中国,是一个学术界争论不休的话题。譬如成龙先生的观点就是中国人需要管,不管就会乱(纯粹废话,哪个国家人不管都会乱,关键是如何管),前新加坡的独裁者就认为中国需要开明专政。其实说得似乎有道理,但是殊不知,开明和专政本来就是互为反义词。短期内可能做到,开明和专政谈谈恋爱是可能的,长期同居不现实。 其实,专政好比是一个开环控制系统,按照某个伟人一个人的预测和他的蓝图进行控制。这里面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哪怕控制目标确实是好的(统治者足够智慧),但是由于采用的是专政的形式,噪声的影响会是致命的,这样使得最终的效果完全偏离了设计的目标而浑然不觉,依旧沉溺在幻想的成就中。用控制论的术语说,是鲁棒性比较差。所以中国这样的国家,经常是已经完全不适应新社会的政策照样在执行,不到矛盾不可调和的时候是不会被改变的。设计很好的政策,到下面就完全把经给念歪了,但是上面还浑然不觉,还在大力推进。这就是专政制度鲁棒性差的典型例子。 稍稍开明的专政则是一个闭环控制系统(能听进去一点反馈意见),不过系统的时滞性很强。所以控制效果很差,下面的人经常感觉政策一会儿左一会儿右,过犹不及,但是不管在哪边都是一个不好的结果,就是折腾你让你别想舒服。 西方的社会好比是一个带有很强阻尼的振动系统(积分环节比较大,比例环节比较小)。一个党派提出一个议案,五花八门各种意见都有,用中国人的话说,心不齐,效率不高;人心齐,泰山移!而中国的民主集中制度具有明显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就是,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效率高,一个很大的决策领导人脑袋一拍和三五个政要照个面,搞定了。这样好比是一个弱阻尼强刚度(积分环节很小,比例环节很大)的系统。表面上看,确实效率高,很短时间就把误差降为零了,但是很容易超调!于是政策一会儿左一会儿右。国家的政策好比过山车,今天在宣扬英雄母亲,可能明天就是只生一个好! 其实从控制论的角度,高度团结的群体做出的决定未必就会更好,虽然效率很高。但是做出一个好的决定效率高,作出一个灾难性后果的决定,效率同样高得惊人!民主的政治,力量分散,支持派的力量好比是比例环节,而反对派的意见好比是阻尼环节,结果就是,这样的结果是政策比较稳健,虽然讨论了N次会议才通过,效率低了一些。 所以,万众一心,在决策领域未必就是好事。全票通过,其实蕴藏着灾难。其实中国从建国以后,大跃进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仅仅是跃进的领域和形式不同而已,今天是大办钢铁,明天全国都在搞经济开发区,后天是全民高教,大后天是全国高校都在办科技园。归根到底,就是两个原因:一个是反馈的时滞造成的,一个是系统阻尼过小的原因引起的。 建设一个国家,好比一群人在推一辆汽车。中国人现在搞集中制度,一声令下,万众一心(不一心的就是阶级敌人),所以车子启动很快(效率高),但是等车子速度推起来以后,即使已经到达了目的地也刹不住车!大家都看到车子已经跑过头了,但是谁去挡道谁就会粉身碎骨!能跑在前头把值钱点东西收拾走,就算很了不起了!敬爱的周总理就是跑在前头收拾了不少好东西,但是敬爱的周总理也没敢站到车子前面去档车。但是下令推车的人则也不会指责推车的人,因为推车的人都很听他的话(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这是我小时候我们村里一个老革命的春联),如果指责的话,下次他的威信就受到挑战!下次就没有那么多人听他的话! 而美国这样的社会,则是20个人在往前推,但是15个人在往后推。中国人看了,觉得挺二的,效率挺低的。但是问题是,人家车子推得稳稳当当,推到目的地以后来回调整一下子,就到位了。 所以,振动系统增加阻尼并不可怕,有阻尼才更容易稳定下来。控制系统有积分环节并不可怕,没积分环节的系统总是来回忽悠的过犹不及的。什么时候人民大会堂不是全票通过而是吵得乱糟糟的,啥时候中国就有救了。 古代的开明皇帝都不杀进谏的大臣,因为总是和皇帝唱反调的人(阻尼),其实对皇帝的统治是有好处的,相反,总是站在皇帝一边的奉承才可怕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才造成刚度过大经常过犹不及地冒进! 可是到了新中国,反而要万众一心,打倒阶级敌人!一个正常人的脑子是混沌的,而精神病人的脑子是周期性的振荡。一个正常的社会也应该是有点混乱(不可能万众一心),一个一呼百应万众一心的社会,一个政策左右震荡的社会,肯定是个精神病的社会!
个人分类: 教育兴国|5930 次阅读|4 个评论
精神病患者的权益
罗非 2009-10-26 13:39
日前,笔者接受了某报编辑的采访。以下是当时的一些观点,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 问:认知科学是否对精神病患者有所关注? 答:我不太确定是否准确地理解了您的问题。作为从心理学、神经科学中发展出来的新兴学科,认知科学对涉及心理、脑功能状态改变的疾患都给予关注的,精神病当然也在其中。当然,精神病本身是一个比较大众化的,带有一些贬义的说法。严格说来,人的心理活动或者说精神活动,有很多不同的状态,这些状态之间都是逐渐过渡的,但其中也有一些相对稳定的阶梯。我们通常所说的正常指的是平均水平,就象血压、心率的正常范围一样,是一个统计学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认知科学关注得更多的可能是比较正常或者接近正常范围内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对于那些和多数人的状态偏离较远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可能心理学和精神病学关注得更多一些。 问:目前对精神病产生的心理机制有何成果? 答:刚才说过,心理或者脑的工作状态有很广大的范围,其中存在一些相对稳定的阶梯。如果不遇到大的触动,脑通常会倾向于维持原有的状态不变;然而,当系统受到比较大的干扰时,脑工作的状态就可能会发生一定的跃迁,从而进入另外一种工作状态。反映在心理和精神上,就是出现与多数人平时不同的状态。按照我们平时比较歧视少数的习惯看法,就认为这些人有精神疾病。 给您举一个例子。脑子里有一个区域叫做杏仁。如果每天给这个部位持续1秒钟的130Hz电刺激,连续7天的话,被刺激的动物就会出现癫痫症状。有趣的是,在7天之前,任何时候一旦停下来,动物就会完全回复正常,以后再刺激还需要连续7天才能引起癫痫;但一旦已经出现癫痫,不管中间停顿了多长时间,只要一给刺激就会出现癫痫。这就是脑可以由于外界刺激而产生一个全然不同但相当稳定的新状态的证据。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精神疾病的脑机制很可能就是由于某些外界或内部生理、心理环境的改变,导致脑处于了一种新的稳定工作状态所致。表现在外部,就是精神、行为的不同于常人。在我们旁观者看来,这个人就有了心理障碍,严重的就是精神疾病了。 问:心理学如何认定精神病,精神病有几种心理表征方式? 答:精神疾病在国际上有严格的诊断标准,此处无法一一详述。这些诊断标准通常都是给出若干条症状,一个患者如果具备了这些症状其中的有限条数,就可以确诊为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中第一大类就是精神分裂症,其次是情感性精神病,包括躁狂与抑郁,及其不同情况的混合变种。当然,其他如严重的孤独症、强迫症,也可以归入精神疾病范畴。早老性痴呆近年来也有列为精神疾病的趋势。 问:心理疾病是否就是精神病,还是有一个量变过程? 答:前边说过,作为人类而言,其心理和精神运作状态可以有很多种,这些状态之间相互移行,也存在相对稳定的阶梯。我们通常认可的是大多数人都习惯了的状态,并以此作为正常的标准。比这个范围稍有偏离,我们会说这个人比较奇怪,有个性;偏离再多一点,就会认为有心理问题,应该和朋友或者心理医生谈谈了;更多的偏离,可能被认为是心理障碍,需要接受心理医生的面谈或团体干预;再进一步的偏离就成了心理疾患,此时就可能需要心理医生的长期治疗;更严重的偏离,已经几乎完全有异于常人的状态了,就可以认为是精神疾病。此时通过常规的心理干预和治疗得到康复的希望已经渺茫,需要利用精神科医生的药物或者更为强烈的治疗手段了。 自古以来,人们就有谈精神病色变的传统。中世纪的欧洲,精神病患者会被当作魔鬼处决掉;延续到今天的中国,大家仍然会相当歧视精神病患者。其实,这多半是由于对这些特殊精神心理状态的不熟悉,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不了解和神秘感所带来的恐惧。其实,心理障碍也好,精神疾病也好,都是各种可能心理精神状态的一部分,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当这种状态开始影响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时,就需要加以调整,使之回到能够良好适应社会的范围之内来,如此而已。我们对精神病患者或者心理疾患患者,应当给予同情、支持和鼓励,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早日康复。来自周围环境的歧视只能延缓他们的康复,甚至加重病情。这是我们精神心理正常者所需要注意的。
个人分类: 科学评论|423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有1.6亿精神病人或疯子
xupeiyang 2009-10-11 08:05
http://health.people.com.cn/GB/10168966.html   10日上午,卫生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孔灵芝回应网上所谓的1.6亿精神障碍的问题时表示,精神障碍实际上是比较笼统的称呼,精神障碍可以分成三大类,一大类是重症的精神障碍,还有一种是一般的精神障碍,另外还有 心理 问题。其中,中国重性的精神障碍为1600万左右。   孔灵芝指出,像精神分裂症等重症的精神障碍,发病率为1%左右,中国大概有1600万。根据专家目前的研究发现,这个发病率是不受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和以家庭的贫富差距、生活的环境影响,相对来讲,1%的患病率,国际国内都一般都维持在这样的水平。   孔灵芝表示,中国重性的精神障碍为1600万左右,其他一些是一般的精神障碍和常见的心理问题。一般的精神障碍,比如说焦虑,并不是说中国有1.6亿的精神病人或疯子。其实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该类问题,有的可能是过渡性的,有些是阶段性的,所以要把类别分清楚,并不是1.6亿都是有放火有暴力倾向的人。
个人分类: 精神病学|2259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国精神疾病患者达一亿人以上
xupeiyang 2009-9-12 14:05
http://news.xinhuanet.com/health/2009-09/10/content_12030466.htm 新华网北京9月9日专电(记者陈菲)记者从中华医学会了解到,保守估计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已达一亿人以上,而目前全国注册精神科医师仅16383人,平均每10万人仅有1.26名精神科医师。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压力的加剧,精神疾病状况也愈发严峻。根据最新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我国精神疾病总患病率高达15%,精神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首位,约占中国疾病总负担的20%。在各类精神疾病中,抑郁症患者约有3000万。 与严峻的发病形势相比,我国的精神卫生资源十分有限。目前全国注册精神科医师仅16383人,平均每10万人仅有1.26名精神科医师。针对精神病学领域的继续教育和科研项目也十分匮乏。 以2008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例,其中肿瘤学项目达215项,而精神病学仅有28项。在卫生部公布的200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中,肿瘤临床科研相关的项目超过300项,而精神病临床科研相关的仅有60余项。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周东丰教授指出:精神科医师工作负担重,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社会普遍对精神科医师的关注较少,承认度较低。 为提高中国精神病学的学科水平,中华医学会-施维雅精神病学研究交流项目日前正式启动。5年内,该项目将投入1000万元,从继续教育和科研资助两方面对我国精神科医生提供支持。
个人分类: 医学科普|1424 次阅读|0 个评论
工作手记之谁能把我们送进精神病院?
eloa 2009-4-13 10:53
四月 发表于 2009-04-11 14:14 兔把松鼠拉进了精神病院。 松鼠急得眼睛都红了,揪着耳朵龇着牙说:我没病!我没病! 兔不同意,他说:你有病!你有病!你说世界是在坚果壳中的!精神病都不承认自己有病! 刺猬医生很冷静,她说:兔没有权利送松鼠进来精神病院的,只有松鼠的老婆和父母才可以。 兔挺起胸膛,露出胸前的徽章,上面P-O-L-I-C-E几个字母熠熠生辉:我是警察!松鼠在广场上散布地球是在坚果壳中的谣言,现在整个树林的松鼠都不认为世界是个大胡萝卜了,这严重的影响了树林的安定! 好吧,刺猬医生摇摇头,世界本来就不是胡萝卜,它明明是一串山楂。但是,就算你想把松鼠送进医院,你也要把他送到松鼠精神病院去,你送他来刺猬精神病院干什么? 这下子树林里热闹了,猪和豪猪全都来看热闹,小道消息(内容是:如果说世界是在果壳中就要进精神病院)满天飞。《坚果日报》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称要维护松鼠的合法权益,他们决心力争到底。 -上面的故事其实不好笑的分割线 在人类世界里,送人进精神病院也一直是个严肃的问题,精神病院是什么样的地方?究竟什么人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疗?又有谁有权利把别人送进精神病院呢? 在混沌蒙昧时期,人们相信精神病是因为被魔鬼附身,在肉体上施加了痛苦后这些魔鬼才可能离去,于是精神病人往往受到非人的虐待,却对病情改善却没有帮助。 在西方国家,对精神病人进行集中管理的精神病院出现于十八世纪左右,最初被称为疯人院,是为了防止一些重症精神病人危害其他人而建立的。在这里没有关爱也没有治疗,仅仅单纯将精神病人关起来,有些使用链条和枷锁,甚至对他们进行鞭笞水淹火烤等等惩罚措施。二十世纪后,随着人权运动的热烈开展,维护病人权益的呼声越来越高,精神病院的设施和管理也一步步得到改善。 现在,我国的精神病院主要分为三种,分别隶属于卫生、民政、公安系统,根据2004年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不同系统的精神病院分工明确:卫生部门所属精神卫生机构承担精神疾病患者的救治任务;民政部门所属机构承担在服役期间患精神疾病复员、退伍军人的救治,以及收容和治疗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和抚养人的精神疾病患者;公安机关要对严重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实施强制治疗,公安系统的安康医院负责做好治疗工作。但是安康医院目前在我国数量很少(05年的统计为全国31家),所以一般的城市中,由公安机关强送的病人收治任务仍然由卫生及民政系统的精神科医院承担。 当我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正值夜班,这是隶属于卫生系统的一家普通精神病院。清晨四点多一点儿,走廊里日光灯只开了一半,有些暗,病房里回荡着病人此起彼伏的鼾声。有个病人起来用卫生间,抽水马桶的声音显得格外明显。 向窗外看,天边刚刚泛出来鱼肚白,夜色还浓重,好像墨蓝的深海,还有鸟声啁啾。这是刚过清明,外面草地浅浅深深的绿,浅的青翠欲滴,深的厚重浓密,窗边几株榆树正在冒芽,广玉兰已经过了花期,几株雪松和月桂只留下隐约的影子,草坪上的卵石小径现出月白的光芒,更远处的小花园里,樱花开得正好,想必风吹过会掉落一地的花瓣雨吧。 每一天,除了在规定的时间需要参加音乐、作业、森田等等治疗之外,病情稳定的患者可以在小花园里散步,此外,在病房中还有各种各样的活动和治疗方式,有些人喜欢散步聊天,有些人喜欢看电视,有些人喜欢看书(大多数人读小说或是心理类书籍,有些年轻的学英语,还有读MBA管理教材的),有些四个五个聚在一起,打八十分或下飞行棋甚至玩大富翁我所在的精神病院目前还是封闭式管理,不能随便出去,闷在医院内的生活确实有些无趣。 我并不了解我国其他地方的精神病院条件究竟如何,有些城市精神病院被冠以疗养院的名字,建立在市郊,医院环境幽静,管理上也很宽松。但更多的城市并不能达到这样的水平,这不仅仅是医学问题,而是一个社会性的、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了。 在我国,最早的一批精神病院建立于上世纪初,主要来自一些教会医院和慈善家的建立,这些医院主要集中在南方沿海,如广州、上海,然而我国精神科专业医生的数量少之又少,直到建国后,情况才逐渐改善,50年代之后在北京、上海、沈阳等地先后建立了一批精神科的专科医院。然而直到现在,这些当时建立的精神病院大多还都维持着当年的建筑,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这些建筑物即使经过多次修葺,却依然条件艰苦:多人房、采光差、公用浴室和卫生间(有些甚至连公用的都没有)、病房布局不合理,等等等等。 08年,来自《精神卫生政策研究报告汇编》的一份报告说,截至2006年底,大陆共有精神病专科医院645家,有精神病科的综合医院479家,二者共计1124家。我们的病人有多少呢?09年1月4日中国疾控中心精神卫生中心提供的数据称,大陆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我国至少有5600万各类精神障碍患者尚未接受过任何有关的医疗服务,即使是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每4人中也仅有1人接受过正规的精神科医疗服务。 精神病与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是类似的,病人通常需要长时间的服药。但大多数人意识不到这一点,有些时候因为症状减轻、惧怕副作用,甚至出于经济原因擅自终止服药,于是导致疾病复发。而复发之后,治疗更困难,预后也更差。 目前绝大多数病人还都是门诊治疗的,他们定期复查,医生根据病情来调整药物,同时还需要抽血检查精神科药物的副作用有没有影响到肝脏、肾脏、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 精神病院并不是一个可怕的地方,这里为精神病患者提供治疗和帮助。住在精神病院里的人,相对于门诊病人来说,都是病情更加严重,或是长期的门诊服药都没有改善,这部分病人总的来说分为自愿和非自愿两种这好像是一句废话。 大多数病人在门诊医生的建议下住院治疗在医院里,医生能够更直观的观察到病人的情况,同时医院里拥有更加多种多样的治疗方式。也有些病人,也许他们的病情还并未严重到一定需要住院治疗的程度,他们来医院是自己主动要求或者是家人主动送入医院的。 有人可能奇怪:为什么会有人主动要求住进精神病院呢?自己拿着病历卡跑到医院里来说我要住院的人并不多,但也不是没有。曾经遇到一例有被害妄想的病人,她总觉得住在家里不安全,医院才是最安全的地方,过年的时候假出院可以在家待七天,她过完了初一就跑回来,说还是医院安全。 还有一些轻症病人被家属送来医院,是因为他们的家人没有办法妥善的照顾他们,曾经有名强迫症患者,在医院里面看上去也很正常,在医院里住了一年多总是不能出院,为什么呢?因为子女上班,每一次假出院时老人家白天一个人在家,就会把所有的衣服床单都拿出来反复清洗,多的都没处晾,返院的时候双手蜕皮,多处破损,有一次甚至一枚指甲崩落。 另一些病人,他们不愿意让外人知道自己的情况,不想面对来自同事、同学、邻里的戳戳点点。于是谎称有了其他的疾病或者种种借口,在学校、单位请了假,到医院甚至是外地的医院去接受治疗。至少,在医院里,病人与病人之间,是互相理解和尊重的,彼此之间还可以传递一些关于疾病和治疗的信息。而绝大多数的医务工作者们,对待病人也是富有爱心和耐心的。 无论因为什么原因而入院治疗,总会有些病人他们大吵大闹,不愿意住院,非常不合作。其实他们知道自己是有病的,他们能够接受自己被诊断为精神科的疾病,能够接受门诊治疗,却抗拒住院治疗。平时我与他们聊天,发现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想的:我的病还没有严重到需要住院的程度吧!我只是心理问题,怎么会住进精神病院了呢?我住了院就变成真正的精神病了。把我送进医院是因为家人不要我了。 每到这个时候我总是会感慨,我们这个社会,甚至精神病人他们自身,对于精神疾病,对于精神病人和精神病院产生的隔阂有多么巨大。但感慨完了,却又很迷茫,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在注意到保护精神病人权益的同时,却仍然叶公好龙,对待身边的精神病人不能抱以一种宽容、平和的态度呢? 最受争议的一种入院方式,是因为扰乱了公共秩序或危害公共安全被公安机关强行送入院治疗的,前提是急诊的精神科医生(需两名以上,其中一名是主治医生以上级别)认为他有精神障碍,这样的患者少之又少。他们的权益就没有办法保障了吗?不是的。如果他的家人对这个结果不认同,还是可以申请复查的。 关于精神疾病的诊断是个太大的话题了,有些人症状明显,即使不需要专业的医生,大家都能看出来这些人是精神病人,但有一些人的症状不典型、不明显,在诊断的时候尤其是一些司法鉴定的时候则需要精神科医生的专业知识、临床经验积累,以及多名医生的会诊。 举个例子,如果我把我的好朋友王小花拉进精神科医院,对医生说,这家伙脑袋不正常,中午我们一起吃饭,她饭前胡乱唱歌念念有词胡言乱语,说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话,还说谢谢主赐给我们饭吃,明明是乱说。人是猴子变的,粮食是农民伯伯种的,饭钱是我掏的。不仅如此,吃饭的时候她还一直向窗外看,一边看一边向外招手、做鬼脸、还不停说hello。 医生会把她定为精神病让她住院吗?这不可能。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作为专业的精神科医生,他是不会只听一面之词的,还要通过亲自与王小花交谈来判断她到底是什么情况,来防止有人特意加害。 王小花解释说,我是基督徒,饭前唱了谢饭歌。后面是因为窗外有个小孩,我在逗他玩于是我们俩被医生拎着领子扔出门外。 让我们再假设一下。假设医生真的不小心认定她是精神病了,我积极要求让她住院,医生会同意吗?也不会的。因为我没有协助她办理入院手续的资格。 按目前我国现有的精神卫生法律,能够办理住院手续的只有病人的监护人或者近亲属,而监护人的顺序也是根据《民法通则》而来:1.配偶;2.父母;3.成年子女;4.其他近亲属;5.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没有以上监护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这在最大程度上限制了将别人送进精神病院的权利,从道德伦理方面来说,我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善和信任,正是与患者关系最亲密的人,才不会故意的把他们送进精神病院,这极大地避免了其他人对病人的打击报复。 在特殊状态下,公安机关才成为具备这个能力的对象,面对一些严重危害了社会秩序,抑或是那些被家属遗弃虐待的精神病人,他们才有权利和义务将他们送进精神病院接受治疗。 那些少数的,不公平的现象是种悲剧,需要更健全的制度,更宽容的环境才会避免吧,我期待着。
个人分类: 其他|1383 次阅读|1 个评论
孙东东教授很“博学”?
ljxm 2009-4-7 09:51
近 日北大一个“教授”名叫“孙东东”发话 “老上访专业户,至少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精神有问题。”。 鄙人 才知道此君是个“法学家”,在我印象里,他出了一本书,是教高考生如何报名的,每年忙不迭的帮补习学校忽诱“高考生”,怎么会是个“法律工作者”?,可能一是我无知,二是“教授”“博学”。此次他的言论,可能“醉翁之意”不在“精神病”,是在为一年一度的高考生听他的课在做广告吧,先是放出“ “老上访专业户,至少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精神有问题。” 再 声明如下: 2009年3月23日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杂志发表了有关我对精神病人非自愿医疗问题的访谈。其中一些内容因我语言表述不当,引起一些争议和误解,对此深表遗憾。如果因这些内容伤害了一些人的感情,在此我诚恳地向他们致以深深的歉意。也衷心的希望他们能够通过法定程序解决自己的问题。 我本人一向关注民生;关注弱势群体反应的问题;关注全民的精神卫生健康促进。绝对没有歧视上访人员的思想和言论。通过此事,我会认真反思总结。今后将更加努力学习,谨言慎行。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尽我所能。 特此声明。 哈 哈他运用”广告学原理“如火纯情,法学“保本”、“办班”捞钱,“广告”吸引视线,真不愧是北大的教授( 可能是国际接轨型助理教授 李世春的博客 ) 所以它更是一个”博学“叫兽”。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988 次阅读|1 个评论
来自月球的水星小姐
eloa 2009-2-26 08:42
四月 发表于 2009-02-25 19:44 首先在文章的开头,我真诚的向大家说明,水星小姐是根据事实杂糅出来的人物,把人家的病史拿来讨论是一件让人很惭愧的事情在我认真忏悔的同时,请各位不要随意联想及对号入座。 曾经多次有人询问我,如果真的有这么一个人穿越了时间空间,被人当作精神病送进来,你们能不能辨别? 一.对白:水星小姐。 先介绍一下水星小姐。她是我去年见到的,以下信息由水星小姐的母亲提供: 水星小姐今年27岁,她的父亲在她年幼时候便不知所踪,水星小姐高中毕业后在家自学英语和日语,四处打零工,八年前生下了一名男孩,但是不知道孩子的父亲是谁。三年前水星小姐认为周围的人在害她,在她的饮料里放置摇头丸,曾经住院治疗过,之后好转出院。 水星小姐出院之后没有坚持服药,但能够在家养养花花草草,做些家务。近一年来她觉得有人要害她的儿子,于是让儿子休学。这一天她打电话报警说家里有几具尸体,警察上门后觉得她精神不正常,于是由母亲陪同下送进了医院。 水星小姐一开始坚称她来自水星,所以我称呼她为水星小姐,Miss Mercury,简称M。作为一个热爱科幻的妞,我非常乐意相信这也许是真的: (*注,想来想去,图里的人最能体现 来自月球的水星小姐 这一身份:她是一名能够变身的少女,拥有前世的记忆,要保卫月球公主倩妮迪和幻之银水晶,她变身前是智商250的天才高中女生水野亚美,变身后是来自于水星的水手服战士,她就是水手水星,Sailor Mercury。囧rz,原谅我的话多吧!这是我最爱的动漫之一) (以下对白为了突出精神症状,是由多次闲聊拼凑而来) 我:谁送你来的? M:远房亲戚,和我没关系。 我:这里是哪里? M:精神病院。 我:为什么来? M:我莫名其妙被抓进来,把李四四喊来,他是你们院长(不知道这是谁,但不是院长),他老婆吃了我一个包子,他报复我。 我:是不是不放心儿子? M:那对夫妻害我的儿子,他们一直要把他的血拿去卖。 我:那是你的母亲吗? M:她不是,我和她不搭旮的,我是纯种的美国人。 我:那你怎么认识她的? M:她是张三三(那是她母亲,名字不是张三三)。她来我家当保姆。 我:那么你的工作是? M:我是精神心理医生,不过我是外星球的,是外星人派我来的 我:外星人?是什么星球? M:我是水星的,《异度空间》你看过吗?张国荣是我们的院长。我以前还做过壁画修复师。 我:你觉得自己工作能力怎么样? M:一直都很好啊,你看得出来吗?我从小就接受训练的。我的眼睛是塑料的,任何一只看上去都有1.5(她把眼皮扒开来给我看,笑着说) 我:你的老公现在在哪里? M:我老公是月球的,我在月球上有基地,我是月球医生,也是水星医生。 我:你的老公是做什么的? M:他是做计算机远程控制的。他是月球人。 我:你是怎么来到地球的? M:我不知道,我被人敲了一下,醒来之后就到地球上来了。 我:你到地球上来做什么? M:保卫地球,我家在原子弹基地上面。 我:你来地球是坐飞行器来吗? M:是转生来的,我在地球上生活了二十多年,在月球上生活了七十多年。 我:你在水星上生活过吗?水星怎么样? M:我是水星的医生。 我:你来医院之前为什么报警? M:有个老太太说我家有尸体,我家阴沟洞下有两具尸体,我喊警察来看看。 我:是耳朵里的声音告诉你的? M:我脑袋里有芯片。我是做机器人的。 我:那你的父母呢? M:我和钟楚红关系很好的,她不是我妈妈,但是我一直给她钱。 我:你的爸爸呢? M:人转生一次就有一个爸爸,我在月球上也有个爸爸,我地球上的爸爸是恒隆广场的老板。 我:你儿子是怎么回事? M:是这样的,有一种红酒,Lafe82是一种解药,他们把我儿子带去做lafe82,我以前也做过Lafe82,你看我背上有三个枪孔。 我:你觉得你的想法别人会知道吗? M:我家有两根卫生巾。 我:有人和你说话? M:我脑子里有一个芯片。 我:说了些什么? M:平时就说些新年快乐什么的,你说李四四恶劣不恶劣,他平常就给我吃白面。还是劣质的白面。 我:你觉得有人在控制你吗? M:我是吃白面长大的。 好了,聊到现在,即使我非常愿意相信M小姐真的来自水星,但我同样认为M小姐可能是来自水星的精神分裂症如果水星的诊断标准和地球的相同的话。 *通常我们说的精神病,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广义的精神病是指精神障碍,或称疾病(mental disorder,或mental illness),狭义的精神病(psychosis)是指可造成社会功能障碍和现实检验能力下降的一组重性精神障碍,最常见的就是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障碍和急性短暂性精神病。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是一组 病因未明 的精神疾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和环境不协调为特征。大家平时说的疯子、精神病、神经病大多就是这一类。 二.诊断:水星小姐的异常与正常。 事实上,经过诊断,水星小姐的确是患有精神分裂症。抛开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先不谈,疾病是如何诊断的,这里面的内容多得能写一本书出来。 在开始诊断之前,先说说几个概念,这是诊断时症状学方面的要点: 精神活动是每个人都有的,精神活动发生了异常,称之为精神症状,常见的包括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智能障碍,定向力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动作与行为障碍,意识障碍,以及自知力缺失。具有 诊断意义 的精神方面的问题,叫做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其特征是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 面对一名前来就诊的人(此时也许仍不能称之为病人),首先看到的是仪态,有些衣衫不整,外表污秽,邋里邋遢,有些打扮得花枝招展,譬如穿着不合适宜的衣裳譬如亮片、豹纹、皮草,画着夸张的大浓妆。同样是哭哭啼啼,有些眼神幽怨,有些呼天抢地。不同的表现提示了不同的疾病。 其实大多数来的人从外表来看和你我并没有什么差别,只是可能略微有点儿神情紧张,扭扭捏捏,也许愤怒就像喝醉酒的人不承认自己醉了一样,精神病患者通常不承认自己有病,这难以启齿:人们总能坦然相告我心脏不好,我的脚骨折了,甚至我那方面不行,却很少有人能够大方承认我脑子有病而主动来医院求医问诊。一方面这和疾病带来的自知力缺失有关,另一方面这与社会自古以来对精神病人因不了解而产生的歧视、排斥、迫害有关。 通过与陪同者和他们本人的交谈可以而了解他们的思维、情绪、感知、认知、动作行为等等功能。 面对水星小姐,很明显的,她意识清醒。动作灵活而协调。 我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定向力:谁送你来的?定向力不是辨别方向的定向,而是指对于时间、地点、人、事、物的认知。水星小姐说自己的母亲是远房亲戚,一会儿又说是保姆,后来又变成钟楚红和林青霞。她的回答不仅反映出定向障碍,还说明她有妄想,也许有幻听。 后面水星小姐的言论进一步证实了她的妄想,这是一种思维内容的障碍,她认为有人要害她和儿子被害妄想是最常见的妄想类型。除此之外,她还妄想自己脑中有芯片,来自水星,以及存在关于尸体,工作,丈夫等等方面荒谬的想法。 除了思维内容障碍,水星小姐的思维联想和逻辑也有障碍:思维破裂(lafe82那段),以及思维散漫,对我的问题通常回答不切题。一会儿说我觉得我的手术医生很好,我可以把他介绍给你。同时反复提及自己的五官都是假的(她做过大约四次整形手术。) 不仅如此,在其他方面: 感知觉方面,水星小姐亦存在可疑的幻听和幻味,这点她一开始没有正面回答我,但是也一直没有否认幻觉存在。 注意方面,水星小姐的注意涣散,在交谈的时候,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顾左右而言他,有时候对我说你的耳环很漂亮,有时候说别的病人很可爱。 在记忆、智能方面,水星小姐并没有表现出来明显不同。判断时我们常问的问题是记住一串数字,譬如53806412,过一会儿再次询问这串数字(我本人比较不擅长回答这个问题),或者用100连续减7,顺次算结果。水星小姐对于后一个问题不像常见的病人一般顺次回答93、86、79而是言简意赅的回答2,我不能算她错,但是严格来讲,水星小姐似乎领会错了我的意思但这是小事情。 情感方面,水星小姐表现出不协调,虽然在一开始她对自己被送入医院表示了不理解和愤怒,但随着交谈的逐渐进行,她表现得很欢快,对周围的一切表示新鲜好奇,语音变化快,眉飞色舞,怡然自乐这与她自身所处的情况是不相符合的。 加之家属反映之前的病史有三年,曾经住院服药治疗,上次诊断便是精神分裂症。于是这一次,精神科的医生,再次得出水星小姐是精神分裂症这一诊断。 三.每个人都有脑子脱线的时候 在开头我就说了,作为一名热爱科幻的人,我曾经极度试图接受水星小姐所说的一切都是真实的,也许她真的由某种不知名的方式从水星穿越而来。 于是在基础的问诊之外,我很三八的问了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譬如:水星上热吗?你在水星上看到的太阳是什么样子的?水星的一天到底有多长?你们在水星的基地是有防护罩的嘛?你有没有觉得在地球上活动困难?她的回答很简单,和地球上是一样的,感觉不出来什么差别。 我失望了。谎言很容易就被戳穿,水星小姐欺骗了我,如果她真的来自水星,为什么所说的一切都不能使我信服?为什么不能简单的描述一下水星上的生活? 这就是我所回答的文章的一开始被问及的问题,如果真的有这么一个人穿越了时间空间,被人当作精神病送进来,你们能不能辨别? 我的回答是: 人作为一整个系统,应该是自洽的,无论来自水星还是2000年以后的地球,他的精神活动,包括感知,思维,记忆,智能,情感,意志、行为等等几个方面,虽然这些精神活动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又互相影响,但无论如何都应该是协调一致的。 如果真的有这样一名穿越人存在,被我有幸遇到,我不会立刻将他当成精神病,而是需要经过交谈,并试图理解他所做的一切,譬如他的怪异打扮是否来自当地的审美习惯,了解关于他所来之处的情况,是否在逻辑构成上存在漏洞,这也是一个精神科医生所应该具备的,面对病人应该有的坦诚、接纳的态度假使这一切都是真的,一个正常的穿越人也应该努力使周围的人相信他所说的一切。如果真的出现了小说里所谓的双重人格两个思维共占一具身体的情况,身体真正的主人也应该对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的失忆、身体有异常举动等等表现出怀疑或恐惧,而那个鸠占鹊巢的灵魂,如果不是丧心病狂,经过良好的沟通应该也能说出个一二三来。所以,我和对方都会共同努力,证明他到底是谁。难道不是吗? 每个人都有脑袋脱线的时候,昨天我走神的时候还把鸡蛋打进垃圾桶而把蛋壳丢进煎锅,但这可以原谅。对于精神病人来说,他们也许多次的持续的出现这样类似的情况,脑子常常不在状态,自己不能控制却又无法改变。 譬如有妄想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有些妄想是凭空而来,也有些可能由幻觉诱发,虽然他们的病理学基础现在仍处于假说阶段。举个例子,有打人行为的病人中,有些人是因为幻听说那个人要害了你全家,快去打他;有些因为幻味,觉得饭菜中味道怪怪的是被人下了毒;也许是幻视,他看到你头上长角,不知道变成了什么模样。于是他要复仇,要保护亲人,要自卫,于是他跑去打你。老话说得好,这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更没有无缘无故的打与被打。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精神病人也正常,他们的怪异言行是对自己身体身体出现的异常现象的正常适应或适应不良,补充一下,最后这句话是我的个人见解,不一定正确。 以下内容为背景知识,可跳过不看的分割线开始 精神症状、精神障碍和精神病 如何判断一种精神活动是属于病态的还是正常范围呢?一般来说是从三个方面: 首先是纵向比较,也就是说,与过去的一贯表现相比较,精神状态的改变是否明显。 其二是横向比较,就是说与大多数正常人相比,是否有明显的差别,持续的时间是不是超过了一般限度。 其三是应当结合当事人的心里背景以及处境,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在临床工作中并没不像说说起来这样简单,不止要注意精神症状的异常是否存在,还需要注意出现的频度、持续的时间以及严重的程度。精神检查的方法便是 察言观色,有些时候精神症状并不能随时随地表现出来,需要仔细和反复的观察,同时取决于问诊技巧和医患关系。疾病的诊断不是随便就能下,医生需要对病 人、家庭以及社会负责。 目前,对于精神病的诊断分类,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标准不尽相同,现在国际上影响最大,被采纳最多的分类标准,一个是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疾病及有关 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ICD)》的第五章,关于精神障碍的分类,目前ICD出版到第十个版本,简称ICD-10,将精神障碍分为十大类,外加一类待分类的 精神障碍。另一种分类标准是美国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DSM-IV将精神障碍分为十七个大类。 而在我国,《精神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Chinese 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of Mental Disorders,SSMD)》目前出到第三版,参考了国际和美国的分类,将精神障碍分为十大类。 由于精神障碍并没有客观的量化指标,它不像血检报告那样一目了然,超过正常范围就算是异常,不同的医生对于疾病的理解和认识也有差异,对待同样的症状,不同的医生可能会下出不同的判断,所以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的条目,这就是诊断标准。 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分为内涵标准和排除标准。以精神分裂症来说,根据CCMD-3,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如下: (一)症状标准 至少有以下两项,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以及情感高涨或低落。单纯型精神分型症另有规定。 1.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 2.联想障碍 明显的思维松驰或破裂性思维,或逻辑倒错,或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3.思维被插入,或被撤走、被散播、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 4.被动体验 被控制感,或被洞悉感, 5.原发性妄想(如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其他荒谬的幻想。 6.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语词新作 7.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 8.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 9.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 (二)严重标准 自知力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无法与患者进行有效的交谈。 (三)病程标准 1.符合症状程度标准和严重程度标准至少持续1个月,单纯型另的规定。 2.若症状同时符合精神分裂症与情感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当感情症状减轻到不能满足心境障碍的症状标准时,则分裂性症状的需继续满足精神分裂症状标准至少两周以上,方可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四)排除标准 排除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及精神活性物质和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所引起。已确诊的尚未缓解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若以后再患上述各种疾病,应并列诊断。 以上内容参考:郝伟,江开达,《精神病学(五年制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五版。 以上内容为基础知识,可跳过不看的分割线结束
个人分类: 医学|1681 次阅读|0 个评论
Reset人脑,要不要?
eloa 2009-2-19 11:12
四月 发表于 2009-02-19 2:45 我新装的电脑一直抽风,CPU频频飙到100%,玩《孢子》的时候屡屡发生卡吧,死机。我的反应通常是先按按NumLock键,如果键盘上的小绿灯也不亮,那么我会毫不犹豫的将爪子伸向机箱上那个大圆钮旁边的小按钮:Reset。 电脑重启之后还能苟延残喘一段时间继续游戏,而坏处呢,则是之前没有保存的内容容易丢失,Word文档也许还能找回来,而游戏存档往往令人抓狂,有时候出现数据错误有次我玩儿模拟人生,不止没存档,呕心沥血盖起的房子和培养的人物全不见了,原址上出现了一片空地呀空地,什么操作都不行。 人脑也有抽风的时候,尤其是当它达到病态的标准精神病人的治疗方法有一种也类似这电脑重启它就是电休克治疗(又称电抽搐/电痉挛治疗, electroconvulsivetherapy ,ECT ),它还有个2.0版,MECT( Modified ECT,MECT ,改良电休克/抽搐/痉挛治疗)。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使用了麻醉剂以及肌肉松弛剂,使治疗更为安全和舒适。 有兴趣的可以来 这里阅读《MECT发展小史》 对于传统的ECT,人们误会重重,大多数人认为这是一种惩罚工具,在市井传说里往往被描绘成一种电棍,在精神病人打人的时候,电一下人就睡着了。精神病院的工作人员也基本上是牛头马面之流。伴随着电影《飞越疯人院》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一看法的阵营。 这也难怪,我们知道ECT的原理:它是以人工的电刺激诱发一次大脑的癫痫样放电,从而缓解精神症状,此时人的肢体会表现出癫痫大发作的模样。这模样大多数人就算没有见过,也应该听说过个大概:癫痫大发作分为几期,强直期时候人会意识丧失,呼吸暂停,面容扭曲,颈过伸,角弓反张,屈肘握拳,全身肌肉都是紧绷绷直挺挺的。阵挛期时全身肌肉不自主的震颤,之后震颤的幅度慢慢减小到停止,这整个过程大约持续几十秒到几分钟不等直到进入昏睡期,之后慢慢苏醒,并可能对刚才发生的一切不记得。除此之外还可能会发生口吐白沫,舌咬伤,大小便失禁,肌肉牵拉导致骨折等等。 没错儿,ECT治疗时病人就是这副模样。不同之处在于癫痫是瞬间发作毫无准备(有些也会有小的征兆),而ECT是有准备的,有预谋的使人癫痫发作。所 谓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也无外乎ECT治疗会被人诟病,说成是不人道的治疗方法但我们绝不能因噎废食,古有关云长谈笑间刮骨疗伤,今有刘伯承元帅无麻醉摘除眼球,在有目共睹的疗效面前,你又会怎样选择,是继续被疾病困扰,还是忍痛接受一次(或者几次)这样的治疗来缓解精神症状? 我想我会选择接受治疗,即使治疗过程有点儿痛苦(理论上说,最痛苦的时候人已经晕过去了,醒来后可能会感到肌肉酸疼,浑浑噩噩。)。 在20世纪40到60年代,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于抗精神病药物的缺乏(比如我国),ECT治疗是当时主要的治疗方法。与此同时,ECT治疗也得到了进步和发展,麻醉剂和肌肉松弛剂被投入使用,这就是MECT。 行MECT术的病人在大脑发生癫痫样放电的同时, 在麻醉状态下,病人仅仅像是睡了一觉, 肌肉松弛剂使躯体的反应微乎其微,仅仅在有些时候手指和脚趾有轻微的震颤,这大大减轻了癫痫发作时产生的濒死感带来的恐惧,这让他们更易于接受治疗。这是全身麻醉下最简便风险也最小的治疗方法之一。04年一份针对55例病人的调查数据标明了患者和家属对这两种治疗的看法:96.1%的病人能自觉参加MECT,而对于ECT仅有7.5%,同时有 62 . 4 %的 家属感到 这一治疗 很残忍 。而对于MECT, 75 . 4 %的家属觉得很平常。 目前MECT在全世界范围内被推广大面积使用,但是由于一些地方医疗条件以及病人经济条件的限制,ECT仍然被使用着。 MECT 和ECT的治疗过程其实并不神秘。 首先是术前准备,应该完成各种必要的检查,包括心电图,脑电图,血常规,血压,以及回顾是否存在既往的躯体疾病,例如很高的高血压,视乳头充血水肿,青光眼,颅内压高,血管瘤等等等等不适应做电休克治疗的疾病。当确认了病人可以实施治疗时,在治疗前需要禁食禁水4~6小时,以保持胃部排空,同时也应该尽量把大小便排空。 然后是术前用药,ECT治疗可以使用呼吸兴奋剂,这可以帮助术后尽快的回复自主呼吸。而MECT则是必须使用全身麻醉剂和肌肉松弛剂了。 关键的部分来了,ECT事实上是应该被淘汰了的技术(个人意见),所以它的治疗仪通常是古董,比较简陋,小小的一台机器,长的有点像高中物理实验里面用的那种可以调节电压的机器,有两个电极,一个开关,一枚指针,还有几个小旋钮。治疗师调节好电压,就握好电极做好准备,与此同时,ECT术还需要若干助手分别保护住病人的关节避免受伤(其实《飞越疯人院》里面演的很详细~)。而MECT则是一整套繁重的机器,包括巨大的治疗仪,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仪,氧气,还有好几面显示屏,但只需要一名麻醉师和一名治疗师。它的电极是用头带固定好的,当一切做好准备,one,two,three!Action! 此刻病人的模样我在前文已有描述,此处不再啰嗦。术后,两种治疗的患者都处于沉睡中,过一会儿会自己慢慢醒来,这个时间大约需要十几分钟。接下来便是长达两个小时的休息期,这段时间也是禁食禁水的。观察两个小时确认了安全无误后,才可以放心大胆的开始吃喝。 无论是ECT治疗还是MECT治疗,对于大多数符合适应症的病人,效果都是明显并且迅速的,同时它的副反应也是明显并且迅速的显示出来,就像野蛮重启过的电脑会丢失数据一样: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表明ECT和MECT会带来近事遗忘,并影响短期记忆和认知功能,某些神经递质和激素的浓度可能会产生一过性的变化,这可能与电刺激和/或麻醉以及肌松剂有关。在MRI和CT片子上是没发现肉眼可见的脑结构改改变,长期随访发现对于记忆力和认知功能没有影响,由于精神症状的缓解,改善了认知、记忆以及信息处理和执行的功能,情绪的稳定型和生活质量都有所提高。 后记:关于ECT和MECT我这是第二次写了,上一次写MECT发展史,总觉得还有些内容没有表达清楚,于是有了这一篇.我总是希望能让更多的人消除对这种治疗的误会关于精神病人的治疗方式,我慢慢放送
个人分类: 医学|1482 次阅读|0 个评论
电击精神病人七十年——MECT发展小史
eloa 2009-1-24 22:51
四月 发表于 2009-01-09 6:03 想打人?电你! 早晨,当医生们进入病房的时候,每个人都惊呆了。两个病人确切说是精神病人他们几个礼拜以来都处于木僵状态,像植物人一样躺在床上。现在,靠近门的这位已经不是原本侧卧的姿势,他直挺挺地躺在床上,手中紧紧攥着一把勺子,手边的床单上依稀散落着一些已经凝固的血迹,以及一些不明物体。空气里还飘着丝丝血腥气。 这里发生了什么?答案很快就揭晓了,绕过屏风,大家赫然发现靠窗的那名病人左眼已经变成一个硕大的空洞。 好了,故事讲到这里。这不是恐怖小说也不是电影情节。理论上,这是个小概率事件,但可以确定他事实存在,不过实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已不可考。这个故事在精神病学课上被当作经典案例口口相传。 目前在精神科医院,由于受幻觉支配或是易激惹的情绪的影响,常见到的是病人冲动打人伤人的情况。这种时侯,医生会一边从口袋里掏出笔在临时医嘱单上写下ECT,一边让护士安排时间,当然,前提条件是这位病人的身体状况符合ECT治疗的适应症,并且没有出现禁忌症中的任何一种(关于适应症和禁忌症我会在后文慢慢表述)。 ECT 是什 么呢?简单来说,就是电击,这不是惩罚措施,而是一种行之有效且疗效迅速的治疗方法。 通常所说的电击治疗包括两种,一种是传统的,或者说经典的电休克( electroconvulsivetherapy , ECT ),这是一种以电流通过头部诱发大脑癫痫大发作样放电,从而改善精神症状的治疗方法,另外一种则是改良电休克( Modlfied ECT, MECT )它在前者的基础上使用了麻醉剂和肌肉松弛剂,从而使治疗更加舒适和安全。 木僵是一种精神障碍的神经运动,多发生于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主要表现为语言行动和思维活动、意志要求的减少,甚至表现为不吃不喝不语不动,更严重的人表现为蜡样屈曲,他会像模特儿一样任人摆布,可以拗成并坚持正常人很难坚持的造型。但是木僵病人也有可能忽然醒来或突发冲动,通常事后对此毫无知觉。 蜡样屈曲状态的病人有可能会维持这种姿势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当然,图中的人物并非精神病患者,她来自一张普拉提运动的海报。 精神病与癫痫 自古以来,癫痫与精神病(主要是指精神分裂症)的关系一直纠缠不清, 他们同样被视为是被鬼附身,是异端邪教 , 这种恐惧感伴随了人们很多年。 癫痫和精神病患者也一直倍受歧视,但癫痫患者里不乏伟人,根据史料记载, 凯撒大帝、拿破仑、诺贝尔、苏格拉底、梵高等等等等都是癫痫患者。 癫痫又称羊角风,羊癫疯, 现在 医学把 癫痫 定义为一种脑部病变的神经细胞过量放电引起的反复的、暂时 性 痉挛发作的综合症。主要临床特征具有 3 个共同点:意识消失、不自主的肌肉震颤、脑电图改变。 关于癫痫的记载可以追溯到汉谟拉比法典,其中有一章规定癫痫病人禁止结婚 (插花:这其实很明智,优生优育啊~!) 。它的症状在《圣经 - 马可福音 》 里被 描述得很形象: 他被哑巴鬼附着,无论在哪里,鬼捉弄他,把他摔倒,他就口中流沫,咬牙切齿,身体枯干。 后来这个人被耶稣治好了。 在马可福音中 同样 描述了一名拉格森被鬼附身的 同学,其症状便是精神分裂症的形态 , 这名同学也被耶稣治好了。而事实上,在医学昌明之前,患有精神病或者癫痫的人通常得不到治疗,而是被非常不人道地关在阴暗狭小肮脏的房间里任其自生自灭,更有甚者被活活烧死。 到了19世纪,医学迅猛发展, 人们开始意识到癫痫和精神病是种疾病而并非鬼神附身,他们的病变可能来自脑部,并且尝试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大量的研究中,人们逐渐发现, 得癫痫的人似乎不容易发精神病,癫痫可以预防精神病。 这一观点在现在被证明是 错误 的,其实患有癫痫的人出现精神症状的概率高于普通人群。但是我们仍然要感谢这一错误观点以及它的正确推论人工诱发的癫痫大发作可以改善精神病症状,它来自 梅德纳(Meduna,1896 ~ 1964 ) 。 癫痫大发作是癫痫发作的一种形式,主要表现为 突然意识丧失,继之先强直后阵挛性痉挛。常伴尖叫、面色青紫、尿失禁、舌咬伤、口吐白沫或血沫、瞳孔散大。持续数十秒或数分钟后痉挛发作自然停止,进入昏睡状态。醒后有短时间的头昏、烦躁、疲乏,对发作过程不能回忆。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全身肌肉持续紧张,强大的拉力有可能造成骨折或者关节脱臼 。 值得表扬的梅德纳 1934 年,梅德纳还是匈牙利布达佩斯大学的一名医学学生,他翻阅文献时根据癫痫可以预防精神病的说法,得到了一个推论人工诱发的癫痫大发作可以改善精神病症状。他立刻为自己的妙手偶得兴奋不已,并且坚信不移,立刻开始了试验。 前面我们说过,癫痫是 神经细胞过量放电 引起的,那么,如何才能使神经细胞过量放电而诱发癫痫呢?了解一点神经电生理的人会知道,细胞膜内外有很多K + ,Ca ++ ,Na + 离子来维持一个跨膜电压,当神经细胞受到的刺激达到一定阈值的时候,离子通道开放或者关闭,使细胞膜内外的电压发生变化,产生动作电位并进行传导。 据此,梅德纳选用了采用药物来降低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阈值的方法,这样,一个小的刺激就可以导致神经细胞大规模的放电,从而诱发癫痫。经过左挑右选,他最终锁定了了 25% 樟脑油 用于人体试验,他的实验成功了,他运用25%樟脑油治疗一名43岁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首次注射之后45分钟, 这名患者 发作了为时1分钟的癫痫 。之后在15天内,梅德纳又给予了他五次注射,成功的改善了他长达四年的 木僵状态 。 当时,这些试验造成了全世界范围的轰动,学术期刊和学术交流会议热烈的讨论这种新的治疗精神病的方法。要知道,在1934年,还没有氯丙嗪,也没有利培酮,你所熟知的抗精神病药物在当时都还没有被发现。当时唯一的治疗精神病的方法是 M. 萨克尔 在1933发明的 胰岛素 昏迷 疗法 。 这种治疗方法 是一种经验疗法,治疗机理未明 。 它操作复杂,治疗时间长、护理工作量大,医疗费用昂贵 。 传统的治疗方式为:注射胰岛素,使病人产生低血糖昏迷;然后注射或鼻饲葡萄糖液,让病人复苏。治疗自清晨起至中午前结束 , 需3~4小时。疗程以昏迷次数计,治疗精神分裂症常需30次左右的昏迷。由于并非每次治疗均能达到昏迷,故全疗程可 能长达 50 ~60个治疗日。 胰岛素昏迷 治疗的 并发症包括 过敏反应、癫痫大发作、心力衰竭、虚脱、吸入性肺炎。较常见的并发症为稽延性昏迷和继发性昏迷 ,这些导致它的 死亡率为0.5~1.3%。 对比一下那名43岁的木僵患者,药物诱发癫痫这一疗法的优点也就不言而喻了,治疗周期短,安全性较高。但这一方法的缺点也十分明显:药物剂量很难掌控,而癫痫发作也可能导致危险,如骨折,呕吐误吸导致窒息等等。 少见的严重并发症为窒息、心力衰竭和心律紊乱,但治疗的死亡率并不高, 在万分之一以下 。 ECT 的产生 当梅德纳在实验室埋头苦干,寻找更有效的能够诱发癫痫的药物时, U. 切莱蒂(UgoCerletti,1877-1963)和L.比尼(LucioBini,1908-1964) 这两个ECT之父正在研究 电刺激和动物神经运动的关系 (有资料说这一研究源自某次在养猪场发现的猪们被电晕了才进行屠宰的参观经验)。他们在实验中发现,有些时候电流能够诱发动物的癫痫发作,但是机理尚不明确。 看到梅德纳关于精神病的治疗方法,他们联想到,人类是不是也可以用电刺激来诱发癫痫 呢 ?电极放在哪里?电流强度又需要多少呢? 1936年 , 切莱蒂 接任罗马精神科主席后立即着手安排这项他称之为休克治疗(Shocktrea tm ent)的研究, 成立了一个包括比尼在内的科研小组。他们 进行 了 反复的动物实验,一开始,他们用狗来做实验物品,把电极的一头固定在在狗的头部,另一端插在肛门里。通电之后大约半数的狗当场死亡,死亡的原因是电流通过心脏导致的心脏骤停。 之后 他们改进了电极的位置,直接 把电极 放在颞部,使电流回路避开心脏 ,此时试验终于取得了成功,这就是ECT的雏形。在之的两年里,切莱蒂和比尼进行了大量的 实验神经病理学研究,排除抽搐对脑造成损害并确认EC T 安全后,才首次将ECT用于人类。 1938年,比尼首次将他自 己组装的简陋仪器 的两个电极接在人类头上,这次的治疗对象仍旧是一名重症的精神病患者, 治疗时病人首次被通电80V电压 ,0.1 秒后仅有短暂意识丧失,再次通电90v电压 ,0.1 秒 后病人 出现癫痫小发作样抽搐,第3次更强的电刺激后 ,这名病人 全身抽搐大发作,意识完全丧失。该病人后经9次电抽搐治疗精神症状完全消失,随访两年,生活正常并恢复 了 原技术工作。 这次史无前例的ECT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果被介绍 在《美国精神病学杂志》 的增刊上。 以后,ECT因技术简单,疗效确切迅速被许多国家接受和使用 。 编年史:从ECT到MECT: 1940 年,弗里德曼 用避开大脑优势半球的单侧电极取代双侧电极 , 采用低电流刺激代替高电流刺激 来减小ECT对认知造成的影响。 1941年 班尼特 首先在治疗前引用南美箭毒作为肌肉松弛剂,使原来电抽搐时发生的剧烈强直阵挛发作,变为松弛的肌纤维颤动发作, 避免了骨折脱臼等情况的发生, 从而扩大了治疗适应症的范围。 1944年 ,里博森 提出的短脉冲电流 能够有效地减少 ECT对记忆功能的影响 ,至此短脉冲电流在ECT治疗中被广泛采用。 1949年美国出版专业杂志 《 抽搐治疗 》( (Convulsive Therap y ) 。 1951年 霍姆伯格 应用更为安全的去极化类肌松剂氯化琥珀酰胆碱代替南美箭毒 。 1955年萨尔兹曼将静脉诱导麻醉药硫喷妥钠引 入 ECT,以消除使用肌松剂后病人的窒息感及对ECT的恐惧感。 至此ECT技术趋于安全、文明和完善,成为现在ECI应用的标准技术,称为 M ECT(Modlfied ECT)或 NC- ECI(Non -c onvu1sive ECT)。 ECT的应用 40年代初 ECT迅 速推广到全美, 与胰岛素昏迷疗法并称两大休克疗法, 主要用于公立医院,广泛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其他不确定的精神疾病。50年代中期EC T 应用有所减少,主要原因是抗精神病药氯丙嗪等 被发现并投入 使用 , 以及媒体对ECT是否人道的讨论和评价,尤其是媒体 大量渲染 病人通电后抽搐的恐怖 形象 在社会上引起 的 负面影响 。 直至现在美国某些 州 仍然禁止E C T在本州使用。 而在我国,40年代我国仍在使用戊四氯诱发癫痫的休克疗法,直至50年代初期ECT才在上海、北京、广东等大城市开展治疗,50年代中期ECT治疗机实现国产后才在全国普及开来。文革时期ECT被视为迫害劳动人民的三大法宝之一被全面停止使用,后来因病人病情严重难以控制才逐渐开禁。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引进MECT治疗方法,但直至本世纪初, 于国内精神病院 仍然 缺乏具有麻醉科知识和经验的医务人员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仍处 于ECT治疗阶段。 小贴士:ECT与抑郁 虽然一开始ECT是为了治疗精神分裂症而产生,但经过大量的实践证明 ECT的适应症最主要是抑郁, 尤其对于 抑郁引起的精神病性症状、术僵、躯体疾病及对自己或对他人有危险的病人 更 为适合 。 其抗抑郁作用及抗木僵作用优于任何一种药物,一般3~4次治疗便能消除严重的消极观念和木僵症状。 ECT的另一适应症是精神分裂症急性加重期,表现为兴奋、幻觉、妄想或感知觉改变。 有文献表明, ECT对重性抑郁症9 0 %有效,一般6 ~ 8次治疗后见效,疗效高于药物20% ;对躁狂症90% 有效,8 ~ 10 次 治疗后见效;对精神分裂症急性症状者75%有效 。 为了保持疗效稳定,在完成一个有效的治疗过程之后,每隔一段时间可予ECT一次以巩固疗效,部分抑郁症患者的治疗过程可延长至半年之久。 但需要注意的是,ECT治疗仅仅 只能缓解精神症状,却并不能完全治愈任何疾病,精神病患者仍然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以巩固和维持效果。 参考文献 张欣凯 等《电抽搐治疗精神疾病的发现与发展简史》中华医史杂志 2000 江开达主编《精神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个人分类: 医学|2725 次阅读|0 个评论
迷失的精神病人
eloa 2008-12-13 11:12
DNA 发表于2008-12-11 星期四 10:59 注:左图为一位精神病人的绘画作品《挣扎》。 迷失的精神病人 我曾认识一个患精神病的女孩。她是我大学校友,我还清晰的记得在学校的新年晚会上她表演了精彩的武术。在大学毕业不久后的某一天,突然听说在母校继续读研的她被送进了精神病院。据说她躲在学校厕所里哭泣、喃喃自语,一整天不出来,同学去劝她、拉她,她挣扎、反抗、攻击 因为她会武术,甚至男同学都无法接近她。后来在学校的保安以及多个男同学的围簇之中,她被送上了精神病院的救护车。去精神病院探望过她的同学说,隔着带窗口的铁门看见她在小小的病房里,还算安静,却有些恍惚。我当时很震惊,因为几个月前我还遇见过她,与她有过短暂的、懒散的、轻松的闲谈。我始终无法将那个聪明、有才艺、看上去也开朗的女孩与描述中的精神病人联系起来。那时,在我的理解中,精神疾病是非常罕见的。 然而事实上,精神疾病在中国并不罕见。根据 1982 年和 1993 年全国 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各类精神疾病的总患病率超过百分之一。其中精神分裂症患病率有千分之五左右,其患病率城市高于农村,经济水平最低的人群患病率最高。同在上世纪 90 年代,美国各类非情感性精神病患病率只有千分之五,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为千分之一。英国的研究者还发现,低收入、穷困、社会地位低的人群更易患上精神疾病。 醉琴老师说 ,对 精神病人 政治正确 的说法应该是: Those people with another level of mental equilibrium (他们有着另一个心理平衡水平)。虽然这个描述并不专业,但 精神病人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思考和判断确实与正常人不同,严重的会出现幻听、幻视、幻触,对听到的、看到的、想象的不存在的情境和事物做出激烈反应。精神病人没有 意志自由 ,在他们做出激烈的甚至破坏性的行为时,他们的精神世界与真实世界失去联系( they lose the contact with reality ),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也是为什么在大多数国家精神病人不承担刑事责任的原因,但也为强制性治疗和隔离精神病人提供了法理依据因为他们没有意志自由,在必要情况下,可以违背精神病人的意愿进行治疗。 雾里看花的精神疾病 诊断 虽然在《诊断标准》中有详细的分类,但是不像其他器质性疾病,精神疾病的诊断并没有严格量化的生理指标。更多时候,依赖的是精神病医师的专业判断。有些研究机构设计了一些心理测量表,可以帮助医师诊断精神病人,比如目前各国最常用的 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验表 ( MMPI ) , 但也只是起辅助作用。 目前国内诊断精神疾病 ,主要依据中国卫生部出资编写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 WHO 推荐的国际标准 和美国精神病学会的诊断标准 。根据这些权威的诊断标准,精神疾病主要包括器质性精神障碍,药物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比如狂躁症、抑郁症),癔症,心理引起的生理障碍(比如厌食、失眠、阳痿等)和儿童心理发育障碍等。 在这些精神疾病中,以精神分裂症最为严重,而抑郁症、癔症、心理障碍等属于轻症精神疾病。 对于 脑血管疾病或者大脑损伤导致的痴呆、失忆等,可以通过给病人做脑部扫描( CT 和 MRI )来确定病理性改变。还有一些由特殊病症引起的精神障碍,比如梅毒感染、甲状腺病、脑瘤、肾衰竭等也可导致精神疾病,则通过针对性的生理检测可以诊断。对于吸大麻、嗑摇头丸、服用迷幻剂等药物导致精神障碍的病人,可以做药物筛查。然而,对于更多即没有器质性病变也没有服用迷幻剂等药物的精神病人,医师则主要根据病人的自我陈述,凭其专业知识与经验,判断当事人罹患何种精神疾病。 1973 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 Rosenhan 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 Rosenhan 招募了 8 位健康的自愿者,假扮精神病人前往精神病院寻求诊断和治疗。这 8 位假病人对医生详称有幻听(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状之一),结果他们先后在五个州的 12 家精神病院都顺利住院,其中 7 位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平均住院 19 天。 Rosenhan 将这个看似荒谬的研究结果以 On being sane in insane places (当正常人在不正常的地方)为题,发表在顶级学术期刊《科学》 (Science) 上,引起心理学界和精神病学界的轰动和强烈关注。有学者提出改进精神病诊断方法,也有学者担忧正常人会假装精神病而逃避刑事责任,还有学者批判 Rosenhan 的实验是伪科学。 虽然学术界对 Rosenhan 的这个研究有争议,却也令人深思有时候,如果精神疾病诊断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也不是那么困难的事情。 精神疾病 治疗的爱与罚 上世纪 30 年代,研究者发现用电击精神病人诱导癫痫或者休克,可以缓解病人抑郁、狂躁、幻听、幻视等症状。 电击疗法治愈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事实得到医学界的认可,成为治疗重症精神病人的主要方法。然而 电击疗法也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看上去也很不人道, 加上后来抗精神病药物的出现,目前电击疗法已不常使用。 抗精神疾病的药物有传统药物和非典型药物。两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都是通过阻断大脑中多巴胺的作用来改善病人的症状。传统药物副作用比较大,已逐渐被淘汰。而非典型药物不仅副作用相对较小,可控制病人狂躁、伤人、伤己、毁物的暴力行为(阳性症状),还可以改善病人的认知能力等阴性症状,因此得到广泛应用。还有一些抗抑郁药物、镇静剂等用于治疗轻症的精神疾病。然而无论哪种药物,其副作用都是不可忽视的,比如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会引起肌肉抽搐、运动障碍,还会诱发癫痫,对免疫系统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因此,如果非精神病人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可能对身体健康带来很大损伤。 精神疾病治疗包括门诊治疗、社区治疗和住院治疗。由于很多精神病人的病程为慢性发展,需要接受终身的治疗,还有一些病人不愿住院治疗,因此社区治疗发挥重要作用。社区的精神专科医师可以随时出诊,定时到病人家庭进行访视。病人在家属照顾下接受药物治疗,并可参与一些社会生活,对于疾病的康复十分有利。 英国和美国的研究发现,门诊治疗和社区治疗比住院治疗更有效,而治疗医师与精神病人的信任关系直接影响到病人对治疗的接受度。 目前,社区治疗在中国尚属试验阶段。 2004 年,中国卫生部启动 重型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 ,由中央财政补助地方,在全国建立医院、社区一体化监管重型精神病人的示范区。 通常,只有在精神病人病情极为严重,如果不进行治疗会危害到自己或者他人的人身安全时,才能对病人采取强制性治疗措施。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对精神病人进行强制性治疗有严格的法律法规,并有相应的监管机构。比如在台湾,对严重的精神病人有强制性住院治疗和社区治疗。根据台湾的精神卫生法规定,必须向审查委员会递交治疗机构资料、诊断证明、病人意见书(无论同意或者拒绝)、保护人(监护人、家属)意见书,经过审查委员会批准,才能对病人进行强制性治疗。审查委员会的成员必须包括精神专科医师、心理医师、护理师、社会工作者、病人权益促进团体代表、法律专家等。在芬兰,也有类似的监委会,病人的意愿要得到充分考虑,病人有权向监委会提出申诉;当对某位精神病人的强制性治疗超过 3 个月,该病例由监委会自动监管; 疯人院与精神病院 在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小说《第六病室》中,精神病院是一个阴森恐怖的场所。小说中的拉京医生因为同情病人,与病人像朋友般的亲切交谈,被其上司认为也患上了精神病。最后,拉京医生被强制关入精神病院,悲惨的死去。 其实契诃夫所描写的精神病院,是传统意义上的疯人院。在19世纪以前,精神病人一直被人们认为是魔鬼附身,而对其所谓的治疗多是驱鬼镇魔的酷刑和巫术,或者干脆把病人关入与监狱无异的疯人院,任其自生自灭。18世纪一位叫Philippe Pinel的法国医生,是给予精神病患者人道主义关怀的先行者,他开创了对病人的道德疗法(moral treatment)。Philippe Pinel医生在巴黎接手管理一家疯人院,与同事一起对各种精神疾病进行分类,通过与病人谈话、交流来帮助病人康复,将严酷冷漠的疯人院改造为有爱与同情的精神病医院。 到了19世纪,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精神病是一种可以被诊断和治疗的疾病,并开始寻求治疗方法。欧洲各国以及美国开始建立精神病院,收治各类精神病人。与此同时,为了计算需要建立多少家精神病院,各国也开始展开对精神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统计精神疾病的患病率。中国最早的精神病院建于1894年,由美国传教医生John Glasgow创建,现为广州精神病院。 随着医学的发展,文明与法制的进步,现代精神病院成为给精神病人提供专业治疗和护理的场所。由于一些重症精神病人有伤害自己或者他人的暴力行为,因此精神病院也成为强制性治疗和隔离精神病人的场所。法国著名哲学家米歇尔福柯在《癫狂与文明》中说:现代精神病院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权力机构。精神病院也成为哲学家批判现代性与权力的内容之一。 根据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精神病人比一般人更有暴力倾向,尤其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行为比正常人高4至7倍。在发展中国家,精神病人的暴力行为比欧洲、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更高。公众对精神病人有恐惧,认为他们是危险群体,这也是强制性治疗和隔离精神病人的公众心理基础。 然而,有科学证据表明,大部分病人接受门诊治疗或者社区治疗与关在精神病院接受强制性治疗同样有效,甚至社区治疗对病人和公众安全更有益。还有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有过强制性治疗的经历会大大增加病人对治疗的抵触。 因此,如何改进治疗方式,使精神病人既能得到有效治疗,又能最大保障精神病人权利和公众利益,是需要深入探讨和进一步科学论证的问题。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 科学松鼠会 本文链接: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5835.html
个人分类: 我是Dr.You|162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4: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