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房管局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我家房子曾遭遇神秘户主
热度 4 ncepuztf 2015-10-3 23:27
故事发生在2010年秋天。 中午吃饭的时候,有人敲门, 开门发现是陌生人, 来人介绍说:我是某某区(离我家有5公里)的清洁工,捡到一个身份证,怕你们 着急,就按照身份证上的地址给送过来了。 接过来一看,我们也愣了, 身份证上是一位30多岁的女士,我们并不认识, 但地址确实就是我们家的房子。 这事太蹊跷,我们先表示了感谢, 决定去派出所探个究竟。 下午拿着这个身份证去了派出所,户籍警帮查了查, 居然这个女的是我们房子的户主!户口上只有她一个人。 这是怎回事? 房子是2001年底交工的,我们是2004年从别人手里买的二手房。 因为全家户口在学校家属院,就没有迁户口到这个房子。 打电话给卖给我们房子的人,他家也不认识这个女的,太奇怪了! 又让派出所帮查了下什么时候上到这个房子的户口,发现是房子刚刚交工不久。 怀疑是开发商干的,但是已很难追问。 问派出所我们该怎么办?万一我们需要迁户口,岂不是还得征得户主的同意? 警官说,只能联系该女士,让她主动迁走。 后来警官说联系上了,是**医院的一位护士,已告知其主动迁走。 可是好几个月过去了,去问还是没有迁走,打电话催也没用。 不得已,我们只好拐弯抹角找了个熟人帮忙, 求派出所的同志加大力度帮迁出去, 于是派出所以限期强制迁出通知此人才算了结此事,前后历时数月。 后来去房产局咨询,说以前的房子买卖不查户口,所以遗留问题比较多。 现在的房子都要查户口,所以没有此类事情了。 博友们, 如果你家户口没有迁入你的房子,你可以留心下是不是也有神秘户主! 如果有,需要尽快让其迁出,否则你的户口迁入和房子买卖都需要神秘户主的配合!
个人分类: 囧事趣事|2793 次阅读|7 个评论
不愧是房管局的
热度 3 pingcn 2013-1-3 13:33
有人感慨: 【妈啊!这是房子,不是裤子!很多人连29条裤子都买不起,房管局局长家竟然有29套房子!】 新闻: “郑州市二七区房管局原局长翟振锋的女儿有两个户口、名下11 套房产”事件再有新进展。 爆料人称,翟振锋儿子、“房妹”的哥哥翟政宏有两个户口,名下14套房产; 翟振锋妻子拥有4套房。至此“房妹”一家已爆出拥房29套。 新闻链接 http://news.163.com/13/0103/02/8K8SSRB300014AED.html 哎,俺只能说“投胎是个技术活……”“自己选的hard 模式,只好自己努力破了”
187 次阅读|6 个评论
房子的痴迷
sstone2009 2011-5-8 10:54
刚刚看到一个新闻讲郑州的一个规划局的官 ,其中一件淡 员针对经济适用房土地上盖起了别墅说了不恰当的话,纪委开始调查他了;前不久,南京的一个房管局官 ,其中一件淡 员也因为因为讲了什么不恰当的话,遭到人肉搜索,据说最后还被撤了职……其他关于房子的新闻,我想大家和我一样不清楚到底是不是新闻了,关于房子的热度在这个十来年里突然之间把国人的脑子烧红、烧热了,而且久久不能退下来。看来,房子确实已经不是传统的理解所能涵盖的了。 传统的房子,是一个家而已,可以简陋、可以阔气、可以宁静、可以闹哄哄,不管可不可以显摆显赫的身世、身价,但一定是遮风避雨的居所,是港湾,是游子永远的归宿…… 现在,房子有了投资的功能,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谈论房子的升值和房子赚钱的故事和美好,就像前几年那样,房子仿佛永远会给拥有者带来巨大的利润,无休无止,不会停止,大有房子在手吃穿不愁的感觉。 现在,房子有了让人疯狂的机能,各色人等在忙忙碌碌地谋求着房子带来的便利和好处,赚钱、户口、考学、改变身世……房子好像可以改变一切,那一切又恰巧是人们心底渴望改变的一切,最终导致:没有房子的要有房,有房的要更有房,房多了要讲阔气,房阔了要外国的房……十分有趣。 对于房子,看来我的理解是太落后了,在我看来,有一处安静、安全的房子作为居所,累了可以睡眠、读书可以有灯、来客可以小坐、可以做饭菜、可以如厕、可以装一点私藏,那便是美好了得了。我是宁愿老死都住在一个门里,我是宁愿看着屋里的摆设陈旧不堪,我是宁愿蜗居在陋室里听一段儿时听来的评书。 呵呵,可能我是过时了。但倒是这样的过时的思想,让我快乐地活着,可以不必考虑房子的大小繁简,可以不去考虑诸种物欲的诱惑,心安理得地想着自己的生命。 ( Posted on 2009-06-20 by sstone2006 , http://sstone2006.blogcn.com/page/2 ,2011-5-8,10:53 )
个人分类: 博客搬家|199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6: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