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地震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东北的地震与核爆
热度 7 cgh 2013-1-25 13:25
东北的地震与核爆
东北的地震与核爆 东北是中国的东北,亚洲的东北,世界的东北亚。地震可以是发震断裂的错动产生的地震动,可以是一切因素的地震动,还可以是像地震一样强大的任何事件。核爆可以是核弹的试验和爆炸,也可以是战场上的最强悍攻击,还可以是一切具有强大杀伤力的事件。当三者结合在一起,可以很正常,也可以很不正常,还可以很恐怖。 最近东北真的地震了,而且紧邻的朝鲜放话说要搞更高级的核爆。不要误会,这次东北5.1级地震绝对和朝鲜核爆没有关系。本博文借机会科普一下正常科学研究方面的:核爆的地震学。至于非自然科学方面的,请有兴趣者补充。 以前也不知道,地震学可以研究所有地震动的。可以不是断裂错动的天然地震,还可以是人工地震;可以用地震资料研究地球性质,还可以用地震资料探矿、找石油天然气,称为地震探测。再后来听说,地震可以为核爆服务。因此,本人也是个半个外行。比如, 2006 年和 2009 年朝鲜核爆之后,在地震学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好几篇专业论文。 核爆的地震学研究,当然首要目的是研究核爆的当量。所有的方法都基本可以采用监测天然地震一样,用地震波记录来计算。比如,这些发表的成果里,通过韩国的地震观测认为 2006 年核爆相当于 Mb 震级 3.8–4.2 的地震 ( Hong 等 , 2008 ; Chun 等 , 2011 ) ,图 1 是观测的台站分布: 2009 年核爆的能量通过韩国、日本、中国的地震观测资料也获得了 ( Hong 等 , 2009 ) ,观测台站分布如下。 而利用日本的地震观测台阵(图3 ,日本地震台密度实在是太厉害了,不得不佩服), 2006 年核爆的震动影响也获得了(图 4 ) ( Huang, 2008 ) 2009年核爆估计相当于 Mb4.8 级地震 ( Chun 等 , 2011 ) ,别看震级只比2006年大 0.5 级,能量却是 5.6 倍! 当然还有研究核爆破坏力的和核爆的场地情况,也是地震资料入手 ( Patton 等 , 2011 ; Zhao 等 , 2012 ) 也有人利用这些地震资料研究前部地震波的地形效应,也就是,地表的震动和损害还和地形有关 ( Rodgers 等 , 2010 ) 。 对我们来说,最关心的是,核爆会不会触发天然地震。根据天然地震的研究,一条断裂发生地震之后,与之具有空间联系的区域应力会进行调整,也就是应力触发。在每次地震之后,都有一系列的研究来关注周边应力情况,以估计周边地震危险性的变化。比如今日东北沈阳地震之后在山东也发生一个地震,可能就是应力触发的结果。地震应力触发方面的文献太多,就不放上来了。那么相当于近 5 级地震的核爆,无疑会对周边断裂系统应力产生影响。呵呵,是不是东北地区可能由于朝鲜核爆(核试验基地离中朝边境很近)诱发地震呢?值得研究! 核心提示:地震学不只是地震预报,还有很多东西! Hong, T. K., C. E. Baag, H. Choi and D. H. Sheen (2008). "Regional seismic observations of the 9 October 2006 underground nuclear explosion in North Korea and the influence of crustal structure on regional phase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Solid Earth 113 (B3). Huang, B. S. (2008). "Tracking the North Korean nuclear explosion of 2006, using seismic data from Japan and satellite data from Taiwan." Physics of the Earth and Planetary Interiors 167 (1-2): 34-38. Hong, T. K. and J. Rhie (2009). "Regional Source Scaling of the 9 October 2006 Underground Nuclear Explosion in North Korea." 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99 (4): 2523-2540. Rodgers, A. J., N. A. Petersson and B. Sjogreen (2010). "Simulation of topographic effects on seismic waves from shallow explosions near the North Korean nuclear test site with emphasis on shear wave generation."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Solid Earth 115 . Chun, K. Y., Y. Wu and G. A. Henderson (2011). "Magnitude Estimation and Source Discrimination: A Close Look at the 2006 and 2009 North Korean Underground Nuclear Explosions." 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01 (3): 1315-1329. Pasyanos, M. E., W. R. Walter and K. M. Mayeda (2012). "Exploiting Regional Amplitude Envelopes: A Case Study for Earthquakes and Explosions in the Korean Peninsula." 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02 (5): 1938-1948. Zhao, L. F., X. B. Xie, W. M. Wang and Z. X. Yao (2012). "Yield Estimation of the 25 May 2009 North Korean Nuclear Explosion." 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02 (2): 467-478.
个人分类: 地震|4949 次阅读|15 个评论
地核发现的故事
热度 2 MitchGeng 2012-12-28 10:46
在20世纪早期Richard Oldham用地震学方法发现了地核,Beno Gutenberg's 在地震波中确定了核幔边界的地震波不连续。这两个地震学家却在地核是固态的还是液态的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分歧。而这个分歧源于S波的消失。 在波的传播中,传递介质的的刚性程度是非常重要的物理性质。S波,又称为横波或剪切波, 是由在介质中垂直于前进方向的振动进行传播的。如果传播介质的刚性的程度产生的弹性回弹不足以使得横波进行延续的,S波就无法传播下去。P波是由压缩而产生的,并且能够在刚性较弱的介质中能够更快的传播。S波能够在固体中传播,而只有P波能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Oldham开始认为地核是比地幔密度更大的固体,以解释P波的明显变慢的现象,但随着地震学家们研究的深入,发现他们原本以为没有辨识出的S波其实根本就不存在。 俄国地震学家Leonid Leybenzon(1879-1951)在1911年第一次提出了地核是液态的或至少其刚性不足以支持S波的传播。Oldham在1913年也独立的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随后其他学者也开始支持这一假设,德国地球物理学家Emil Wiechert(1861-1928)在1924年也承认古登堡界面的地震波不连续是由于地核是液态造成的。Wiechert在20世纪初时最先提出来地球的内部是由一个固态的铁核以及岩石的地幔构成的,并在哥廷根大学将这一想法教给他当时的学生Gutenberg。 Gutenberg一直不认为S波的缺失意味着地核是液态的。另外一些持这种想法的学者认为或许S波的缺失是因为在一些记录中体现出的没有S波经过地核。Gutenberg用德文发表了六种确定地球刚性方法的综述。其中包括使用:海洋潮汐、太阳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吸引、地球自身随地形变化的重力变化以及地球自转轴的小范围的旋转摆动来确定。Gutenberg都得到了地球应该是刚性强度较高的结论。他甚至还引用了瑞士数学家Ernst Meissner计算出的需要维持地球结构稳定所需要的最小刚性需求的计算结果。S波缺失成为他理论中唯一的问题,而他认为这可能是核幔边界上的什么造成的结果,而不是由于地核是液态的造成的。1926年英国数学家地球物理学家Harold Jeffreys(1891-1989)的一篇报道改变了Gutenberg的想法。 在Jefferys的文章“地核的刚性强度”中,他说明了Gutenberg提出的各种效应可以在地核的刚性强度并不高的情况下发生。他还对比了整个地球的刚性强度和由地震结果得出的地幔的刚性强度。Jefferys发现整个地球的刚性强度反而比地幔的刚性强度小,所以就必须存在一个刚性强度较低的部分来平衡这部分的差值。地球物理学家们开始认为困扰他们的地球内部结构的主要问题已经解决了,就如同在地图上所有的大陆都已经标注出来了一样。剩下的就是不断地根据不同地区的特征仔细的完善地球内部结构的地图了。而他们没有意识到其中一个具体的细节十分关键,并导致了他们发现地球的内核。 1929年6月17日上午10:17,新西兰发生了一次强烈的地震,震中就在新西兰南岛西北的Murchison小镇的附近。在地球的另一端,欧洲的地震仪开始记录到这次地震产生的地震波,这次地震中地震波的P波在当地时间6月16日晚上11:17到达了哥本哈根。这次地震的地震记录引起了丹麦地震学家Inge Lehmann(1888-1993)的好奇。Lehmann分析了包括她自己在哥本哈根的地震仪在内的全球各地的地震仪对这次地震的记录,她在其中发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我倾向于阅读由地震仪获得的直接记录,虽然这意味着很大的工作量,但发表的数据并不总是让我满意,特别是当记录比较复杂的情况。”她在1987年回忆她的工作时写道。 在Lehmann分析了欧洲对这次新西兰地震的记录之后,她发现有两束P波应该经过地核后发生偏转的,但却在与震中位置相对应的地震台中被记录到了。在20世纪30年代,确定地震波的传播时间还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许多地震学家一直在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他们会经常将地震波记录沿纵坐标并排画在一起,横坐标是到震中的距离。用曲线将每束波连起来就得到了速度或者传播时间。1930年Lehmann发表了他不平常的发现,两束P波穿透了地球内部,但是她还在思索这两束P波中还带有什么信息。“射线在从地幔进入地核由于速度降低被弯曲。但时间线却出现了两个分支,一支穿过地核回到地表,另一支却像只是接触了一下地核而已,而这支并没有在Gutenberg的预测中出现。在这个发现六年之后,她找到里一个原因来解释这束奇怪的P波。在液态的外核内部还有一个固态的内核,是固态的内核改变了P波的方向。1980年,历史学者Stephen Brush写道:“Lehmann提出的存在内地核的假说,迅速的被其他地震学家所接受,而这一假说也成为50年来人类对地球内部认识的重要进步。”
个人分类: 故事|4917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地震学地下核燃烧假说的证据
热度 3 杨学祥 2012-10-19 09:35
地震学地下核燃烧假说的证据 2012年10月19日01:03 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   2012年第3期《前沿科学》发表了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虞震东的论文“地下核燃烧假说的重要证据”,提供了大量的证据论证地下核燃烧假说。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资深专家刘启元与车用太在该文的推荐语中说:“该文对地震成因提出了较为独特的科学思路,对促进地震孕育与发生过程的科学认识与地震前兆的监测和研究都有积极的实践意义。”为了能够让读者对这一新的观点有更深入的了解,记者采访了虞震东,请他对地下核燃烧假说作进一步的解读。   科技日报:您在《对地质学和地震学的思考》一书中对大地震的成因、根源、能量来源、地震前兆等十三个地震基本问题提出了统一的、全新的解释,提出了地震学的宇宙线环境学说。能不能向我们介绍一下您这一学说的主要内容?   虞震东:这个学说认为,地球的宇宙线环境发生增强以后,大量高能辐射在大气电离层引起电离并形成电流系,由于电磁感应天空中的电流系在地球内部产生感应电流系,进而在地球内部的铀、钍元素富集区里引起地下核燃烧(包括核裂变燃烧和核聚变燃烧),当地下核燃烧腔上面的围岩承受不住地下核燃烧产生的高压高温时,围岩势必炸裂。这样,就发生了地震,并同时产生断裂带。大地震的成因和厨房里在火上烧着的砂锅因里面的水烧干以后肯定要炸裂是一样的道理。   科技日报:您认为要想在人类的科学宝库中站住脚,作为地震学的宇宙线环境学说基础的地下核燃烧假说应该提供相应的证据。地下核燃烧假说能够解释哪些地震现象?   虞震东:地震研究中发现的很多个板块构造学说都无法解释的问题,用地下核燃烧假说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例如,2011年3月11日,日本以东海中发生了9级大地震。地震发生后,日本仙台机场周边及阿武隈川河口附近地区地面下沉。低于海拔0米的面积由震前的32平方千米增至56平方千米,海拔低于1.6米的面积由83平方千米增至111平方千米。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板块构造学说无法解释。而地下核燃烧假说很容易予以解释:地震和火山在酝酿期间地下发生的激烈核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气体。例如,1975年7月在勘察加半岛的托尔巴契克火山爆发中,持续了5个月的喷发向大气中喷出了72立方千米的水蒸气和气体。   大地震在孕育期间由于地下核燃烧同样也会产生大量的气体。这些气体通过断裂带排向大气层后,在地球内部产生了一个不小的空间,并形成了火成地内空洞。大地震发生时及以后,由于地壳的剧烈震动和重力的作用,火成地内空洞上面的地壳将会下沉,从而出现了地面沉降现象。如果没有地下核燃烧,地震后距震中100千米稍多的日本陆地地面沉降地区的地下由岩石占据着,地内没有下沉的空间,地面怎么下沉?   这些问题得到解释正是地下核燃烧假说可靠性的重要证据。人们观测到的所谓板块运动其实并不是板块真的在运动,它只是地球热胀冷缩的表现而已。   科技日报:地下核裂变燃烧的证据有哪些?   虞震东:地下水里氡元素增多的地震前兆被发现已有五十年的时间。国内外都报告了很多的事例。故这种地震前兆是确定无疑的。对于这种现象,除了地内发生着铀、钍元素的核裂变外没有其它的合理解释。   地下水里汞元素增多的地震前兆被发现已有三十年的时间。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这种震例。这种前兆的重现性好,而且增多的倍数往往更大。大量的事例证明了汞增多这种地震前兆也是确定无疑的。而且汞增多的现象和地球内部放射性重元素的天然衰变没有任何关系。对于水汞含量大幅度增多的这种地震前兆现象,除了地内发生着铀、钍元素的核裂变外,没有其它的合理解释。   所以,在地震的孕育过程中,地球内部肯定存在着核裂变燃烧。此外,在非洲加蓬的奥克洛铀矿里发生过学术界公认的地下核裂变燃烧的事实则是一个极好的地下存在核裂变燃烧的实例证据。   科技日报:地下核聚变燃烧的证据有哪些?   虞震东:在地震前兆观测中,有时观测到地震前氦气增多的现象。论文中提供了四例地震引起的大幅度氦增多的现象。增大幅度是正常值的二十几倍到三五十倍或更大。因为氦是惰性气体,它不会在化学反应中产生,而核聚变反应中会产生大量的氦元素和氢元素,故大幅度氦增多的地震前兆现象就要用地内核聚变来解释。   在地震前兆观测中,在观测到氦增多的同时,往往也观测到氢增多的情况。既有氦和氢同时大幅度突升—下降的事例,也有更多的增大幅度较小但两者同时突升—下降的事例。地震前氦和氢这两种元素数量同时突升—下降的地震前兆也只有用地内核聚变来解释。   在我国大陆19个含油气盆地天然气中氦同位素组成与相应地区的大地热流值数据按大小排列后可以看到,3He的数值和大地热流值之间存在着极好的正相关关系。即某个盆地天然气中的数值越大,该地的大地热流值也越大。这种奇怪的现象只有用地内存在着核聚变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地内氢聚变燃烧强度越大,它产生的3He数量就越大,释放的能量就越大,相应的大地热流值当然应该越大了。   1995年1月17日日本神户7.2级大地震前后地下水中3He、3H和4He浓度的规律性变化也需要用地内核聚变来作出合理的解释。   上述四个方面的证据证明了地内存在着核聚变燃烧。   科技日报:您认为人类对大地震进行可靠预测预报的前景如何?   虞震东:通过进一步完善地震地下流体前兆和地表及浅层热前兆以及其它前兆的研究,我相信人类对灾难性大地震的可靠预测预报并大大减轻它的危害在21世纪是一定可以实现的。 http://roll.sohu.com/20121019/n355192748.shtml
个人分类: 防灾信息|2441 次阅读|4 个评论
《地震学原理与应用》刘斌
热度 1 ustcpress 2012-5-14 14:32
《地震学原理与应用》刘斌
丛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品教材(“十一五”、“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出版日期:2009年6月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书号(ISBN):978-7-312-02305-7 页码:216页 字数:261千 定价:28.00元 当当网购买地址: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650248 【 内容简介 】 这是一本以地震学的基本原理为主,兼顾应用的基础理论教材;系统介绍了与天然地震有关的基本概念与定量研究天然地震的基本方法;根据连续介质中弹性波传播理论,着重讨论利用地震波研究地球内部构造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目前人们对地球内部构造的了解;对天然地震产生的机制和地震活动的主要特征以及地震预测等问题做适当介绍;特别注意在物理概念的引入以及数学模型建立方面的介绍,充分强调基本模型、概念与严格、系统的数学理论之间的结合,使读者了解数学与地球科学中物理模型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运用数学理论定量描述、处理地震学中相关问题的方法。具体内容包括宏观地震调查、地震面波、地球自由振荡、地震波的激发和震源机制、地震预测等。本书可供高等学校地球物理专业师生,以及从事地球物理学、地震学研究的相关人员参考。 【 作者简介 】 刘斌,男, 1964 年 11 月出生。 1986 年 7 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6 年 9 月至 1991 年 12 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固体地球物理专业攻读研究生, 1991 年 12 月获理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 1995 年 1 月至 1996 年 9 月在德国基尔大学做博士后 ( 洪堡学者 ) 。 1997 年 5 月至 2002 年 2 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副主任,主管教学。 2001 年 1 月被聘为教授,同年 4 月被聘为博士生导师。 2002 年 3 月至 2003 年 12 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主管教学。 2003 年 11 月至 2011 年 9 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务处处长。 2011 年 9 月至今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学委员会副主任。
个人分类: 地球科学|6794 次阅读|3 个评论
《地震地磁学概论》丁鉴海、卢振业、余素荣
热度 1 ustcpress 2012-3-11 16:10
《地震地磁学概论》丁鉴海、卢振业、余素荣
丛书名:当代科学技术基础理论与前沿问题研究丛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文库 (“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出版日期:2011年5月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正文页码:490页(16开) 字数:517千 定价:98.00元 编辑邮箱: edit@ustc.edu.cn (欢迎来索要目录、样章的PDF) 当当网购书链接: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2493062 内容简介 :随着地震预报发展和地磁学科在地震预报中的广泛应用逐步形成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地震地磁学”本书系统介绍了国内外震磁研究的最新进展,总结了利用地磁预报地震的实践与理论研究成果,对初步形成的地震地磁学进行了科学总结。全书分四篇共十二章:第一篇( 1 ~ 4 章);地磁场与空间电磁环境基础知识;第二篇( 5 ~ 6 章)地磁观测技术与震磁理论;第三篇( 7 ~ 9 章)地震电磁现象与地震预报方法,包括基本磁场、变化磁场、空间电磁异常现象与地震预报方法;第四篇( 10 ~ 12 章)地震电磁前兆与震例研究,包括震磁前兆与场源理论、渐进式与跨越式地震预报方法,并以 1975 年海城 7.3 级、 1976 年唐山 7.8 级地震为例反映震磁预报的全过程;以 1998 年张北 6.2 级、 2008 年汶川 8.0 级地震为例介绍天基与地基地震电磁前兆,探索地震预报新途径。本书既适合从事地震地磁学、地震预报研究的人员使用,亦可以作为大专院校地球物理和空间物理相关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 第一作者简介:丁鉴海 , 1941 年 11 月生,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 1966 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物理系,同年即参加邢台 7.2 级地震现场工作。四十多年来,一直在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地震预测研究所从事震磁关系、地震前兆及地震综合预报实践与理论研究。
个人分类: 校友文库|4677 次阅读|1 个评论
毕业季之一---固体地球物理学专业VS地震学专业
菲在路上 2011-10-23 17:45
公务员报名中,报考一个职位,要求地震学专业的,硕士以上学历,唯一一个没有工作年限限制的 可是据我所知,所有的学习地震学专业的名称都是地球物理 打电话问人教司,他们说就是要求地震学专业的,而且有人报考,不明白 后来才知道在地球物理专业后面加上括号注明地震学方向,原来如此 可是我的两次审查均不通过,不能退订,也就意味着不能再报考这个职位 也好,就开始着手做别的打算~
个人分类: 学习路上|26 次阅读|0 个评论
秦四清:我们从汶川Mw7.9级地震学到了什么?
cee512 2011-10-15 22:18
2008 年 5.12 汶川 M w 7.9 地震留给了国人无尽的痛,汶川地震已过去 3 年多了,回想起来不知道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有什么经验和教训值得总结? 毋容置疑,汶川地震对防震减灾规范的修订、震源机制与破裂过程等的认识有意义。 这 3 年多来,国内外诸多学者围绕汶川地震发表了数以千计的论著,涉及到地震地表破裂、动力学机制、孕震机制、地震地质灾害等领域。但这些研究对强震预测和防震减灾有何实际意义?是必须要正面回答的问题。我们不能白白交了学费,而一无所获。 汶川地震给民间大仙们提供了一次很好的表演机会,耿大师是欲哭无泪,某些大师是准确预报而无人理睬,还有大师与大地震擦肩而过。 事后在总结汶川震前有无前兆时,地震工作者发现了清晰的应变前兆,但这种前兆是否具有唯一性?不久后的玉树地震否定了唯一性的说法。 赵玉林、钱复业等因在震前发现了 HRT地震前兆波而与大地震擦肩而过,为此深深自责而痛悔不已。其实也没必要痛悔,如果大震前都有这种波,那么为何玉树地震又擦肩而过了呢? 某些官科学者在事后总结时,也都发现了“热红外异常”、“电离层异常”、“电磁异常”等现象,都在重要刊物上发表了文章。认真看了他们发现的“异常”后,发现其数据分析方法存在问题。因为一个强震孕育的时间需要数十年、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他们分析时的时间跨度只有数天或数月,根据数据变化的“峰”和“谷”预测大震。实际上若把时间跨度延长之数年,监测数据(曲线)或出现多个“峰”和“谷”,甚至会出现更高的“峰”和更低的“谷”,这些“峰”和“谷”与大震不会有一一对应性。因此这些方法只能用于事后检验。 希望官科和民科少做“事前猪一样,事后诸葛亮”的事儿!少做“事前靠蒙,事后靠补”的预测! 因此,前兆的唯一性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如果前兆有多解性,就像民间传说中的地震云一样,如何预测强震?谁敢拍板做出预报呢? 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基于扎实的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侥幸心理。汶川和玉树地震后,地震部门并没有重视地震的科研工作,不懂得强震孕育是一个长期过程的道理,仍把希望寄托在震前找异常、与过去相同的老路子上,这样仍然不会预测以后的大震。或许是地震部门被“汶川地震”彻底打晕了缘故,不知道该研究什么了,现在又开办“砂层应力观测与分析预测方法”研讨班 ,想走捷径预测地震。我已经明确指出 ,该方法不靠谱,除了花百姓的纳税钱外,基本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我已在以前的博文 中明确指出,科学的强震预测理论应具有的特点是: ( 1 )以地震地质资料为划定孕震时空区域的基础; ( 2 )与岩石破裂演化过程密切相关; ( 3 )基于长期可靠的地震活动性监测数据,如地震目录等; ( 4 )能通过所有历史强震震例的检验,具有广泛的普适性; ( 5 )既能预测“地震”,也能预测“不地震”。 我想这样的特点不会有人反对,可以肯定地说,不具有上述特点的方法预测不了强震。 有人“天真”地认为,既然强震难以预测,做好地震危险性评估不也行吗?仔细想想,危险性评估也是变相的二要素强震预测 (对发震时间的判断要求不高),这岂不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做法。 希望地震部门通过汶川和玉树地震认真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解决强震预测问题没有捷径,脱离了与岩石破裂过程本质密切相关的任何预测方法不会有光明的前途,坚持强震预测研究和防震减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不会有错。
个人分类: 8防震减灾|155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地学类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caity2008 2011-7-19 23:36
贴一个地学类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测绘学 测绘学报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测绘通报 测绘科学 地球信息科学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遥感学报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地球物理学 地球物理学报 地震学报 中国地震 地震地质 地震 空间科学学报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地震研究 地球物理学进展 西北地震学报 水文 大气科学(气象学) 大气科学 气象学报 高原气象 应用气象学报 气象 气候与环境研究 热带气象学报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气象科学 气象科技 地质学 岩石学报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地质论评 地学前缘 地质学报 地球化学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矿床地质 沉积学报 地质科学 中国地质 地球学报 现代地质 高校地质学报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第四纪研究 地质通报 岩石矿物学杂志 地质与勘探 矿物学报 地层学杂志 地质科技情报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矿物岩石 物探与化探 古地理学报 新疆地质 地球与环境 海洋学 海洋学报(中文版) 海洋与湖沼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热带海洋学报 海洋科学进展 海洋通报 海洋科学 海洋工程 海洋环境科学 台湾海峡 海洋技术 海洋地质动态 海洋湖沼通报 地理学 地理学报 地理研究 地理科学 人文地理 干旱区地理 中国沙漠 经济地理 地理科学进展 干旱区研究 地球科学进展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冰川冻土 极地研究 山地学报 热带地理 湖泊科学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世界地理研究
0 个评论
[转载]国际著名的地震高校和研究所
jiangkezhi 2011-6-20 11:32
国际著名的地震高校和研究所 美国地震学研究联合会 Incorporated Research Institutions for Seismology (USA) http: / /www. iris. edu / 美国国家地球物理数据中心 National Geophysics Data Center http: / /www. ngdc. noaa. gov/ 空间物理交互式数据资源 Space Physics Interactive Data Resource http: / / sp idr. ngdc. noaa. gov/ 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联合会 InternationalAssociation of Seismology and Physics of the Earth′s Interior http: / /www. iaspei. org/ 国际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 IUGG) International Union of Geodesy and Geophysics ( IUGG) http: / /www. iugg. org/ 国际地震中心(英国) International Seismological Centre(UK) http: / /www. isc. ac. uk 国际实时地磁观测网络International Real2timeMagnetic Observatory Network http: / /www. intermagnet. org/ 国际地球内部火山学与化学协会 InternationalAssociation of Volcanology and Chemistry of the Earth′s Interior http: / /www. iavcei. org/ 全球地震反应中心 The Global Earthquake Response Center http: / /www. earthquakes. com / 欧洲地球物理学会( EGS) European Geophysical Society http: / /www. copernicus. org/EGS/EGS. html 地球物理勘探学会Society of Exp loration Geophysicists http: / /www. seg. org/ 美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站USGS Geology http: / /geology. usgs. gov/ 美国国家地震信息中心National Earthquake Information Certer http: / /neic. usgs. gov/ 美国数字宽频带地震台网联合会( FDSN) Federation of Digital Broad Band Seismograph Networks ( FDSN) http: / /www. fdsn. org/ 伯克利地震学实验室 Berkeley Seismological Lab http: / / seismo. berkeley. edu / Caltech地震学实验室 Caltech Seismological Laboratory http: / /www. seismolab. caltech.edu / 亚伯科基地震学实验室 Albuquerque Seismological Laboratory http: / / aslwww. cr. usgs. gov 圣路易斯大学地震中心 Earthquake Center2Saint Louis University http: / /www. eas. slu. edu /Earthquake_Center/ 美国地震工程研究院 Earthquake EngineeringResearch Institute (USA) http: / /www. eeri. org/ 地震工程综合研究中心Multidiscip linary Center for Earthquake Engineering Research http: / /mceer. buffalo. edu / 美国国家地震工程信息服务中心 National Information Service for Earthquake Engineering http: / /nisee. berkeley. edu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EERC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http: / / eerc. berkeley. edu John A. Blume地震工程研究所 The John A. Blume Earthquake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http: / /blume. stanford. edu / 北加州地震数据中心Northern California Earthquake Data Center http: / /quake. geo. berkeley. edu / 南加利福尼亚地震中心 Southern California Earthquake Center http: / /www. scec. org/ 阿拉斯加地震信息中心Alaska Earthquake Information Center http: / /www. giseis. alaska. edu / 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美国中部地震研究中心 Mid America Earthquake Center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 Champaign (USA) http: / /mae. ce. uiuc. edu / 雷伍德市公共地震网Redwood City Public Seismic Network http: / /p sn. quake. net/ 华盛顿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站Earth and Space Science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http: / /www. ess. washington. edu / 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PEER) Pacific Earthquake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http: / /peer. berkeley. edu / 美国地质勘探局地震灾害项目(北加利福尼亚) USGS Earthquake Hazards Program Northern California http: / /quake. wr. usgs. gov/ 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 American GeophysicalUnion http: / /www. agu. org/ 美国地震学会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http: / /www. seismosoc. org/ 美国强地面运动观测组织委员会 Consortium of Organizations for Strong Motion Observation sspSystems (USA) http: / /www. cosmos2eq. org/ 犹他大学地震台站University of Utah, Seismography Stations http: / /www. quake. utah. edu / 哈佛大学地震学Harvard Seismology http: / /www. seismology. harvard.edu 麻省理工学院地球资源实验室Earth Resources Laboratory, M IT http: / / eap s. mit. edu / erl/ 哥伦比亚大学Lamont2Doherty地球天文台 Columbia University, Lamont2Doherty Earth Observatory http: / /www. ldeo. columbia. edu / 美国孟菲斯大学地震研究与信息中心 Center for Earthquake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University of Memphis (USA) http: / /www. ceri. memphis. edu / Lamont2Doherty 合作地震网络(LCSN) , Lamont2Doherty Cooperative Seismographic Network (LCSN) http: / /www. ldeo. columbia. edu /LCSN 俄亥俄地震网络The Ohio Seismic Network http: / /www. dnr. state. oh. us/OhioSeis 俄克拉何马地质调查Oklahoma Geological Survey http: / /www. okgeosurvey1. gov/ 科罗拉多矿物学院波现象研究中心 Center for Wave Phenomena, Colorado School ofMines (USA) http: / / timna. mines. edu / 美国地震工程模拟网络Network for Earthquake Engineering Simulation (USA) http: / /www. nees. org/ 美国西部州际地震政策委员会Western States Seismic Policy Council (USA) http: / /www. wsspc. org/ 世界数据中心京都地磁学中心World Data Center for Geomagnetism, Kyoto http: / / swdcwww. kugi. kyoto2u.ac. jp / 日本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Earthquake Research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Tokyo (Japan) http: / /www. eri. u2tokyo. ac. jp / 北海道大学地球和行星科学部Hokkaido University, Division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 http: / /www. ep. sci. hokudai. ac.jp / index_e. html Tohoku大学固体地球物理学实验室 Tohoku University, Solid Earth Physics Laboratory http: / / zisin. geophys. tohoku. ac.jp / index. html 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Kyoto University, Disaster Prevention Research Institute http: / /www. rcep. dp ri. kyoto2u.ac. jp /main /HomeE. html 神户大学地球和行星科学Kobe University,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 http: / /www. p lanet. sci. kobe2u.ac. jp / index_e. html 地球科学和防灾Natinal研究所Nati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Earth Science and Disaster Prevention http: / /www. bosai. go. jp / index _e. html 地震调查研究推进本部Heqdquarters for Earthquake Research Promotion http: / /www. jishin. go. jp /main /index2e. html 加拿大地震Earthquake Canada http: / /www. seismo. nrcan. gc. ca / 加拿大地质调查局: 地磁学Geological Survey of Canada: Geomagnetism http: / /www. geolab. nrcan. gc. ca / 加拿大地震探测弹性波研究组织 Consortium for Research in Elastic Wave Exp loration Seismology (Cana2 da) http: / /www. crewes. org/ 南安大略地震网络Southern Ontario Seismic Network http: / /www. gp. uwo. ca / 全球地震定位(英国爱丁堡大学) TheWorld2Wide Earthquake Locator http: / / tsunami. geo. ed. ac. uk / lo2cal2bin /quakes/map scrip t/home.p l 牛津大学地球科学系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University of Oxford http: / /www. earth. ox. ac. uk / 英国地震与地质构造观测与模拟中心 Centre for the Observation and Modelling of Earthquakes and Tectonics (UK) http: / / comet. nerc. ac. uk / 英国地质调查局地震主页Earthquakes Page 2 The British Geological Survey http: / /www. earthquakes. bgs. ac.uk / 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Earthquake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2University of Bristol (UK) http: / /www. cen. bris. ac. uk / research / eerc / 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地球科学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University of Bristol (UK) http: / /www. gly. bris. ac. uk / GEOFON数据中心(波茨坦, 德国) GEOFON data center ( Potsdam,Germany) http: / /www. gfz2potsdam. de /geofon 波鸿鲁尔大学地质学矿物学和地球物理学学院 Institute of Geology, Mineralogy, andGeophysics of the Ruhr University Bochum http: / /www. geophysik. ruhr2uni bochum. de 慕尼黑大学地球物理系University of Munich2Department of Geophysics http: / /www. geophysik. unimuenchen. de 波恩大学地球动力学与地球物理学系(德国) Department of Geodynamics Geophysics, University of Bonn (Germany) http: / /www. geo. uni2bonn. de / 欧洲地震观测与地震学研究组织Observatories and Research Facilities for European Seismology ORFEUS http: / /www. orfeus2eu. org/ 欧洲地中海地震中心 Euro2Mediterranean Seismological Centre http: / /www. emsc2csem. org 法国阿尔卑斯地震台网French ALPS seismic network http: / / sismalp. obs. ujf2grenoble.fr/ sismalpuk. html 行星地球物理主页Planetary Geophysics homepage http: / /www. wdcb. rssi. ru / 罗斯科学院环境地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Geoscience,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http: / /www. geoenv. ru / indexeng. html 俄罗斯遥测地震台网Central experimental methodical expedition http: / /www. ceme. gsras. ru / eng/index. htm 意大利北部地区地震网络Regional Seismic Network of Northwestern Italy http: / /www. dip teris. unige. it/geofisica / 意大利的里雅斯特大学地球科学部Universita di Trieste, Italia http: / /www. dst. univ. trieste. it/seismology. html 西南地震天文台(南斯拉夫)Montenegro Seismological Observatory, Podgorica, Yugoslavia http: / /www. seismo. cg. yu / 查尔斯大学地球物理系DEPARTMENT OF GEOPHYSICS Charles University http: / /geo. mff. cuni. cz/ index _en. htm 保加利亚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Bulgarian Academy of Sciences2Geophysical Institute http: / /www. geophys. bas. bg/ 瑞士地震服务Swiss Seismological Service http: / /www. seismo. ethz. ch / 乌普萨拉大学地球科学系(瑞典)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Uppsala University ( Sweden) http: / /www. geo. uu. se / 都柏林地球物理高级研究学院Dublin Institute forAdvanced StudiesGeophysics http: / /www. geophysics. dias. ie / 丹麦地震Earthquakes in Denmark http: / /www. kms. dk / research /seismology/ index_en. html 冰岛气象办公室IcelandicMeteorologicalOffice http: / /hraun. vedur. is/ ja / englishweb 波兰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Institute of geophysics, Polish Academy of Sciences http: / /wwwseis. igf. edu. p l/ 雅典大学地球物理及地热系Athens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Geophysics2Geothermy http: / /www. geophysics. geol.uoa. gr/ 佩特雷地震学实验室Patras Laboratory of Seismology http: / / seismo. geology. upatras. gr/ 葡萄牙Infante D. Luiz地球物理研究所Geophysical Institute Infante D. Luiz( IGIDL) http: / /www. igidl. ul. p t/ english / 罗马尼亚国家地球物物理研究所Romania National Institute for EarthPhysics http: / /www. infp. ro / 斯洛伐克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SDSAS)Geophysical InstituteSlovak Academyof Sciences http: / /gp i. savba. sk / 挪威(NORSAR)地震研究中心NORSAR http: / /www. norsar. no / 荷兰乌德勒支大学地球科学系Faculty of Geosciences, Utrecht University, The Netherlands http: / /www. geo. uu. nl/~nars 以色列地球物理学院The Geophysical Institute of Israel http: / /http: / /www. gii. co. il / 土耳其坎迪利天文台与地震研究所Kandilli Observatory and earthquakeResearch Institute ( Turkey) http: / /www. koeri. boun. edu. tr/ 澳大利亚地球科学Geoscience Australia http: / /www. ga. gov. au /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地球科学研究学院Research school of earth sciences,AustralianNationalUniversity http: / / rses. anu. edu. au / seismology/ seismology. html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地球科学学院School of Geosciences, University ofSydney (Australia) http: / /www. geosci. usyd. edu. au / 墨尔本地震学研究中心Seismology Research Centre, Melbourne http: / /www. seis. com. au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地球科学学院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UniversityofMelbourne (Australia) http: / /www. earthsci. unimelb.edu. au / 澳大利亚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协会Australian Society of Exp loration Geophysicists http: / /www. aseg. org. au / 新西兰地震委员会Earthquake Commission http: / /www. eqc. govt. nz/ 地质和核科学学院(新西兰)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and NuclearSciences http: / /www. gns. cri. nz/ earthact/earthquakes 新西兰维多利亚综合大学地球物理学院Victoria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New Zealand http: / /www. geo. vuw. ac. nz/gphs/ index. html 印度气象局地震信息India Meteorological Departmentearthquake reports http: / /www. imd. ernet. in / section / seismo /dynamic 伊朗地震工程学与地震学国际学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EarthquakeEngineering and Seismology, Iran http: / /www. iiees. ac. ir/ english /index_e. asp 尼泊尔国家地震学中心NepalNational Seismological Center http: / / seismonepal. gov. np / 菲律宾火山学和地震学学院Philipp ine Institute of Volcanologyand Seismology http: / /www. phivolcs. dost. gov.ph / 地震研究单位(南非) SeismologicalUnit http: / /www. geoscience. org. za /seismo
个人分类: 科研|179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固体地球物理学
ray20071002640 2011-5-12 12:06
基本介绍   用物理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固体地球的运动、物理状态、物质组成、作用力和各种物理过程的综合性学科。所谓固体地球是相对于大气和海洋而言的。地球物理学一词,是20世纪初才正式为人采用的,50年代有了很大发展,进一步分为大气物理学、海洋物理学、空间物理学和固体地球物理学。 基础学科   固体地球物理学有3 个发展较早的基础性学科:重力和大地测量学、地震学和地磁学。固体地球物理学还包含地电学和地热学。这两个学科发展历史不长,正在进一步发展之中。在固体地球物理学范围内 ,还有3个学科名称 ,它们都是对固体地球作综合性和整体性研究的。它们彼此之间的差别很小。大地构造物理学在30年代只讨论岩石和矿物形成的物理条件和过程,近年来其研究领域已由地球表层逐渐扩大到地球内部。地球内部物理学是研究地球内部物质结构、组成和物理过程的学科分支。地球动力学原是研究地球内部的作用力、物质对作用力的响应特性及有关的变化过程的。60年代板块大地构造学说兴起后,有关地球的整体性运动的问题都以地球动力学的名称出现,是研究比较活跃的领域。   重力和大地测量学 研究和测定地球形状、大小和地球重力场,以及测定地面点几何位置的学科。大地测量的历史悠久,中国唐代高僧一行曾算出地球子午线一度之长。重力和大地测量是国家建设的重要项目,关系到国土管理、矿产开发和航天事业的发展。 编辑本段 分支学科   目前这门学科可分为若干分支学科。 大地测量学   固体地球物理学中最老的学科之一。它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地面上各地点的空间位置和几何关系的一门学科。从大尺度来看,地面不是平的,甚至不是一个简单的规则曲面,而铅垂线的方向也并不总同真实地面垂直。于是测定远距离地点的方位和高程便不是一个简单 地磁学 的问题,而早已形成一个专门的学科。由于铅垂线的方向决定于重力,所以大地测量学和重力学是分不开的,后者是专门研究地球重力场的分布和成因的一门学科。地球重力场决定于地下物质的分布。重力学除同大地测量学有密切关系外,也同地质构造和矿产分布有关。重力分布是阐明地质构造和勘探有用矿床的一种重要数据。 地震学   固体地球物理学的主要支柱,应用极广。地震学不仅研究天然地震,而且利用由天然地震或人工地震所产生的地震波,来研究地球内部的结构或其他信息,特别是储油构造。地震勘探法主要是利用人工地震的地震波,现在已成为石油勘探最重要的方法之一。除此之外,地震观测还是监视地下核爆炸唯一有效的方法。在取得地球内部信息方面,地震学走在地学各学科的最前列,其潜力也是最大的。 地磁学   也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中国在战国时期就已知道磁石的吸铁性和指极性;11世纪以前已发现地磁偏角;约在 9世纪至10世纪的时候就已将磁针用于航海。不过对于地磁场的最早解释则是由英国人吉伯(W.G.il-bert)在1600年提出的。然而只是到了1839年,德国数学家C.F.高斯用球谐分析的方法阐明了地磁场的基本特征,地磁学才真正得到系统的发展。地磁学是阐明地球磁场的形态、成因和应用的一门学科。对于解释地质构造,勘探磁性矿床和石油都有一定的作用。由于地面磁场受空间电流影响极大,地磁学同天电学有时是不可分割的。它们都是固体地球物理学同大气物理学或宇宙地球物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地磁场有一部分来自岩石的磁性,后者是岩石被地磁场磁化后所形成的。由于地壳的变动,岩石磁化的方向可能同现代地磁场的方向不一致,因此可以利用这一现象来探讨地壳的运动。50年代兴起的古地磁学正是以此为内容的一个学科,它是地磁学的一个分支。 地电学   研究地球物质的电性变化和地内电流分布的一门学科。用于找矿,电法勘探已是一种内容丰富而又有效的技术;但用于解释地球内部的情况,地电学还不能给出精确的结论,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 地热学   研究地球内部热源和温度分布,以及地球发展的热历史的一个学科 重力学 。近年来,由于地下热能的开发和利用,地热学得到很大的推动,地热地球物理勘探已成为物理勘探的方法之一。和地热学密切相关的还有同位素年代学,这在解释地质现象中有极广泛的应用。   此外,固体潮和地球自由振荡是两个重要的地球物理课题,前者现正发展成为学科,后者常和地震波一起讨论,做为研究地球内部构造的一个重要方法。   上述各学科基本上是根据某种地球物理场来划分的,例如重力场、地磁场、弹性场、温度场、放射性场等等。各学科所用的方法和理论各成体系。不过一个重大的地球物理问题,常常不是以某一种地球物理场为特征,而往往涉及多种地球物理场。用这个观点划分,就有:地球内部物理学,它是研究地球内部的各种物理过程(包括结构和物质组成)的一门学科。大地构造物理学,约在30年代,这门学科只讨论岩石和矿物形成的物理条件和过程,但近年来这个词的涵义已扩大到同固体地球物理学几乎同义。地球动力学,原来是研究地球内部的作用力及其导致的变化过程的一门学科,但现在实际上与大地构造物理学很难区别。大地构造物理学、地球动力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不同之处,是前者较侧重地质因素,而后者则侧重物理因素,但实际差别是微乎其微的。应用地球物理学,即勘探地球物理学,它研究所有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3005 次阅读|0 个评论
Nature发文纪念板块理论创始人之一Jack oliver
热度 2 chunyinzhou 2011-2-10 14:24
Nature发文纪念板块理论创始人之一Jack oliver
Jack Oliver (1923-2011) Seismologist who helped demonstrate that Earth’s continents move constantly Nature网站全文: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70/n7333/full/470176a.html PDF下载 Jack Oliver(1923-2011).pdf John "Jack" Ertle Oliver(奥利弗),于2011年1月5日去世,享年87岁。他是现代地震学、板块构造理论和大陆地壳深部成像领域的创始人之一。他和他的学生Bryan Isacks的研究表明,不只是地壳,连整整100千米厚的地球表层也就是岩石圈(lithosphere),在进入下伏软流圈(asthenosphere)之前,都在板块之上运动。这一发现给后来颇受争议的大陆漂移理论(continental drift)打下了基础,为板块构造理论铺平了道路。 在Oliver的科学发展历程中,有两个重要人物具有关键的作用。第一个人是在俄亥俄.马西隆的中学美式足球(即橄榄球)教练Paul Brown,他后来成名于Cleveland Browns队教练并创办了Cincinnati Bengals。Brown最不能容忍特立独行的态度,而Oliver的科学和管理哲学则一脉相承——团结合作的优秀科学家总是比单打独斗的最优秀的科学家创造出更重大的科学( good scientists who worked together could produce more important science than the best scientists working alone )。 在橄榄球奖学金的支持下,Oliver后来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物理,中间曾被1943-1946年的海军服役所打断。Oliver服役回来后见到了他后来的PhD导师Maurice Ewing。Ewing向他灌输了一个理念:在有可能获得重大科学发现之前,要选择探索前人未曾涉及过的领域( going where no one had gone before offered a high probalitity of scientific discovery );而这一发现非常有趣——对航空燃油的无限好奇心。 在上世纪50年代,大多数地震学家通过地震仪测量P波和S波动走时来记录地球的震动。这些波都可以穿越地球的内部。长周期波在地球表层相互作用,其他人很少有涉及这一“领域”。Oliver最先识别出这些波形的独特特征,而现在则是电脑在分析和模拟。从这时起,他的文章展示了对面波的精细记录,并配以精妙解析。 到50年代末,Oliver加入了由十多个全国最有名的科学家组成的地震学促进会(Berkner Panel on Seismic Improvement, 由Lloyd Berkner做主席,因此以他的名字命名,作者注)。这提高了地震学研究的竞争,希望找到检测和确认地下核爆炸的方法。(有限禁止核试验条约The Limited Test Ban Treaty,禁止在大气、水下和太空中进行核试验,但并未禁止进行地下核试验,该条约于1963年批准生效。)在该促进会的建议下建立了全球规模的监测站台——the World-Wide Standardized Seismograph Network(全球标准化地震台网),现代地震学并随之而飞速发展。 继续遵循Ewing的理念,Oliver和Isacks在斐济和汤加地区安装了地震仪来研究后来所谓的地球谜团之一的深源地震。这些地震发生在地表以下300-700公里,该深度的压力和温度似乎都太高而使岩石难于产生破裂。对这些地震图像貌似不经意地一瞥,他们知道他们已经有了一些重大发现P波和S波都具有高频特征。他们意识到太平洋以东的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最顶部的较冷部分)已经俯冲到700公里深度。科学界直到很晚才认同他们的这一观点,当时只有极少数地震学家注意到或者慎重对待大陆漂移理论,但是怀疑很快就让路于他们另一项研究所获得的共识。 1968年,和Oliver的另外一个学生Lynn Sykes一起,Oliver和Isacks在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上发表了可能是有史以来最被广泛阅读的地震学文章“ Seismology and the new global tectonics ”(被引次数845 by Google.文章下载: http://www.mantleplumes.org/WebDocuments/Isacks1968.pdf )。在他们众多观点中,他们意识到谜一般的深源地震并不是发生在温度过高而难于获得所需应力的环境中,而是发生在快速俯冲到深部的仍然很冷淡岩石圈板块中。 和许多板块构造理论创立者一样,Oliver很快就转换了研究方向。1971年他离开哥伦比亚大学来到纽约.伊萨卡的康奈尔大学并使该校地学系复苏过来,而他也将精力放在了地学里的盲区——下地壳。他发起大陆发射剖面联合会(Consortium for continental Reflection Profiling),该联合会是倡导利用由石油工业发展而来的地震反射技术去探测大陆下地壳的先驱。这一组织后来被许多国家所效仿。 他在工作中始终坚持贯彻团队合作精神,努力减小地质学家(由于难于定量化而有时被轻视)和地球物理学家(有时被看作是只相信他们无法亲眼所见的事物)之间的差异。康奈尔大学率先将地质学系和地球物理系转变成为综合地球科学系。 Oliver坚持鼓励他周围的学生,总是像疑问咒语似地问:“下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What is the next most important problem? )”他曾经说:“诚然,我愿意和聪明学生一起工作,但是我所真正期望的是会提问题的学生。( Sure. I want to work with brilliant students, but what I really want are students who can ask good questions. )”他反复说明,提好问题是回答重要问题的捷径(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 was a shortcut to answering an important one )。附上他曾写过的一首诗: "If creativity is what you strive for, 创新既是你的目标, The status quo you must learn to abhor, 现状永远满足不了, Chains of convention unfetter, 去除传统旧念锁铐, Seek the different yet better,执着追寻异样美好, Pay no attention to those keeping score!"何必在意保守叨扰! 他不是一个自吹自擂的人,Oliver在家和技术人员一起就像和院士一样。他去世时正和他的长期行政助理Judy Healey亲切交谈,无意地突然说道:“我大限已到(I'm done)。” ---------------------------------------------------------------------------------------------------------------------- (后记/作者注) 翻译这篇Nature报道,不仅仅是简单地纪念这位伟大的地球科学家、地球物理学家,更是从Oliver一生对地球科学的追求历程中,寻找一些科学精神和科研动力。 Oliver的两位恩师,一位是橄榄球教练Paul Brown,一位是大科学家Maurice Ewing,两个完全不同风格的人,对Oliver的科学成长都具有重要作用。橄榄球是一项集体运动,靠个人英雄主义是难于取胜的,所以Brown说他不喜欢特立独行的人;那么在刚刚开始进入科学研究领域中时,每个freshman都需要系统的科学培训,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进行知识积累,为以后的飞跃打基础,而不是一上来就搞什么标新立异,开始阶段就搞特立独行大多数情况下是难于取得成功的。 G ood scientists who worked together could produce more important science than the best scientists working alone。 Oliver在经过一定阶段的知识和经验储备后,水平已经上升了一个档次,与橄榄球教练不同,大科学家Ewing此时告诉他的是另一种理念—— going where no one had gone before offered a high probalitity of scientific discovery 。这就是要创新!正是Ewing的理念,让Oliver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实现了升华,取得了重大的发现。所以看来,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不是一成不变的定律,而是要根据自身的条件适时调整。 关于做学生,Oliver也强调了问问题的重要性: I want to work with brilliant students, but what I really want are students who can ask good questions 。老师都喜欢聪明的学生,但是老师更喜欢问问题的学生,因为在专业上学生能回答的问题老师一般都能回答,老师不需要只会回答问题的学生,但是如果学生能将老师问倒,这不仅不会使老师尴尬或者丢面子,反而老师会很欣慰他碰到一个会思考问题的学生。注意,这里的"ask good quenstions"不是“问好问题”,而是问难于答上来的问题,即难题;例如在报告或者讲座的提问阶段,报告人在一个提问后说"Oh, That's a good quenstion!”,其实这句话不光是赞叹(甚至惊叹)提问者提的问题很精彩,同时也是说"Well,it is very difficult to answer or explain!"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 was a shortcut to answering an important one. 这句话与我们常说的“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往往更有意义”,意思类同,此处不多说。 最后是Oliver的诗,写得非常精彩,强调的是创新精神,要创新就必须挣脱传统的条条框框的束缚,打破传统的保守主义(keep score)! 希望本文对广大读者有所启示和帮助!
个人分类: 地球科学家及实验室|5110 次阅读|3 个评论
管理学与地震学有什么共性?
热度 5 Wuyishan 2011-1-26 09:13
管理学与地震学有什么共性? 武夷山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6 年第 4 期发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安德森管理学院 Bill McKelvey 的文章, Van de Ven and Johnson’s “Engaged Scholarship”: Nice try, but… ,全文可见 http://www.billmckelvey.org/documents/2006%20McKelvey(06)-Comment%20on%20Van%20de%20Ven%20and%20Johnson%20paper-AMR.pdf 。 (博主: Engaged Scholarship 的大致意思是说,做学术不要用超然物外的态度去做,要争取能改变现状,要与作为研究对象的人群结合起来,要动员他们参与进来,等等。) Bill McKelvey 认为, Engaged Scholarship 提倡者的动机是好的,但做起来不容易。蚊子和恐龙是不合作的,食虱鸟则与河马有互惠共生关系。因此,不是你想与谁发生互作用、想与之相结合( Engage )就能做到的。 从未听说过建筑施工队与工程师一起来设计抗震住房的,设计抗震住房的是建筑师。大家想想为什么?医生与工商管理硕士有什么不一样? 对于医学,无论“知识食物链”是从左向右延伸(从学科到病人)还是从右向左延伸,基于群体抽样的定量研究这一工作方式是不变的。 在组织管理学领域,合法的研究是处于知识食物链左端的以学科为中心的定量研究,什么大样本啦,高斯统计学啦,将结果降为平均值啦,基于有限变异的统计显著性之置信区间啦,等等。 实践者生活于极端情形的世界,而不是平均值的世界。管理学的所有案例,要么是做得好的案例,要么是做得差的案例,决不是平均值。 在自然科学中,唯一专门研究极端事例的合法科学领域是地震学,因此,管理学应该向地震学学习。 博主:在全世界,管理学脱离实际的倾向都极其严重。其原因之一,可能就是过度重视“基于群体抽样的定量研究”。我最近“远距离“参与了某项工作,该工作原先的调研方案是:根据统计学的抽样原则,必须到能够抽取 10 人作为调查对象的单位去调研,其中 5 人是第一线工作人员, 5 人是部门主管。凡是抽不出 10 人的单位,就别去调查。我在讨论方案时,提出了强烈质疑,因为如此调查,只能获得大中型组织(企业、大学、研究所、医院等)的有关情况,根本不能反映不计其数的小企业、个体户和其他小型组织(如非营利机构)的情况,于是,所得到的图景并非真实图景。 上文提出管理学向地震学学习,这个想法很有意思。不过,目前地震学并不是像物理学那么“硬”的学科,该学科的“科学性”还不算典型,成功故事也不算多。因此,机械地学,可能就学偏了。重要的是树立这样的思想:不要被平均值“标准”糊弄了!比如,在医疗保健领域,很多所谓的正常值标准(体温、体重、血压等)其实都是基于平均值的,每一个人若机械地套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健康水平,而不辅之以其他判断,则可能会做出不利于健康的事来。在管理上也一样,必须从本单位、本学科、本地区、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是跟着别人(即跟着平均值)走。
个人分类: 阅读笔记|4080 次阅读|5 个评论
从张衡地动仪到现代地震仪
shenxzh 2010-12-7 21:00
地震学的研究究竟开始于什么时候,对此可能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中国历史上记载的公元前132年东汉时期张衡发明的候风地动仪,是有关人类首次尝试纪录地震的活动。由于年代久远,地动仪的具体工作原理和记录的细节都无法考证,后人只是根据史书描述去对其进行复原。因此这还不能算是地震学研究的开始。直到人类第一次清晰地记录到了发生在几千甚至上万公里之外的地震波记录时,才标志着地震学研究的开始。首张观测地震图的产生非常具有戏剧性。 在位于德国柏林附近波茨坦电报山的天文台(Astrophysical Observatory on Telegraph Hil),有一位名叫 恩斯特冯(Ernst von Rebeur)的天文学家,在这个天文台设计放置了一个横摆。他最初是利用这个仪器精确地测量由其他行星的运动导致地球的引力的变化。1889年4月17日下午5:21的时候,他发现他的摆记录到了一种强烈但是很有规律的震动。他对这个纪录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知道几个月以后,他在Nature上看到了一篇关于日本地震的文章,他对比了一下地震的时间和他的摆上面那个有规律的记录的时间,发现这个记录开始于地震几小时之后,于是他意识到,这个纪录是从5000英里之外传来的地震波。虽然在此之前,也有人记录到了区域地震的震动记录,但是记录到如此之远的地震还是第一次。这张远震记录图也标志着人类利用地震波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开始。从张衡地动仪到现代地震仪,经历了2000年的一个漫长过程。但是自从现代地震仪出现以后,地震学就开始迅速的发展,这也是很多学科发展的一个固有规律吧(该部分参考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Seismology Blog)。
个人分类: Science_Nature|6043 次阅读|0 个评论
C.V_CH
shenxzh 2010-1-29 22:00
发表文章 1. Shen Xuzhang, Zhou Huilan, Receiver functions of CCDSN and crustal structure of China continent, Earthquake Science , 2012, 25:3-16, doi:10.1007/s11589- 012-0826-6 2. Shen Xuzhang, Zhou Huilan, Peeling linear inversion of upper mantle velocity structure with receiver functions, Earthquake Science , 2012, 25:65-74, doi:10.1007/s11589-012-0832-8 3. Xuzhang Shen, Xiuping Mei and Yuansheng Zhang. The crustal and upper mantle structures beneath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ibet, Bull. Seismol. Soc. Am. ,2011,101,6, 2782 – 2795, doi: 10.1785/0120100112 4. 沈旭章,秦满忠,张元生,郭 晓,刘旭宙,许康生,梅秀苹,魏从信,青藏高原东北缘超壳断裂的地震学证据,岩土工程学报, 2011,33(228),255-261 5. 沈旭章. 上海 SSE 地震台站下方 170km 深度低速界面研究, 地球物理学报 , 2011,54(3):698-705. 6. Shen Xuzhang, Study on the low-velocity discontinuity at the depth of 170 km beneath SSE station in Shanghai, China. Chinese J. Geophys.2011. 7. 沈旭章,梅秀苹,杨辉.汶川地震破裂带地壳速度结构研究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1, 26(2):477-488. 8. Xuzhang Shen and Joachim R. R. Ritter Reply to “ Comment on ‘ Small-scale heterogeneities below the Lanzhou CTBTO seismic array, from seismic wavefield fluctuation ’ by Li Lei ” Journal of Seismo, 2011, 15(1), 171-172 (SCI) 9. 沈旭章, 张淑珍,郑重,郝春月.海拉尔 CTBTO 地震台阵下方小尺度不均匀体研究,地球物理学报, 2010 , 53 ( 5 ): 1158 — 1166 , DOI:10.3969/j.issn.0001-5733.2010.05.017 Shen X Z, Zhang S Z, Zheng Z, Hao C Y. Study on the small-scale heterogeneities below the Hailaer CTBTO seismic array. Chinese J. Geophys.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2010, 53(5): 1158~1166, DOI: 10,3969/j.issn. 0001-5733.2010.05.017 10. Xuzhang Shen Joachim R. R. Ritter, Small-scale heterogeneities below the Lanzhou CTBTO seismic array, from seismic wavefield fluctuations, Journal of Seismo., 2010 , 14, 481-493, 10.1007/s10950-009-9177-8. (SCI) 11. 沈旭章、周蕙兰,用 PKIKP 的前驱震相探测青藏高原东部地幔底部的散射体,科学通报, 2009 , 54(24): 3844 - 3851 (核心) 12. Shen Xuzhang, Zhou Huilan, Locating seismic scatterers at the base of the mantle beneath eastern Tibet with PKIKP precursor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9, 55 ( 8 ) . 723-729,DOI: 10.1007/s11434-009-0382-1 (SCI) 13. Xuzhang Shen, Huilan Zhou, and Hitoshi Kawakatsu, Mapping the upper mantle discontinuities beneath China with teleseismic receiver functions, Earth Planets Space, 2008 , 60 (7) : 713-719, (SCI) 14. 沈旭章、周蕙兰,接收函数 CCP-PWS 偏移方法探测东北地区 620km 深处低速层,科学通报 2009 , 54 ( 2 ) 215-223 (核心) 15. Shen Xuzhang, Zhou Huilan, The low-velocity layer at the depth of 620 km beneath Northeast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9, 54(17),3067-3075,DOI 10.1007 /s11434-008-0559-z (SCI) 16. 沈旭章,梅秀苹,张淑珍,秦满中.兰州台阵响应函数及不同方位小地震事件 FK 分析结果,西北地震学报, 2010 , 32 ( 1 ): 59-64 (核心) 17. 沈旭章,梅秀苹.由多台定点长水管倾斜资料构建形变场时空演化图像的初步尝试及应用,西北地震学报, 2009 , 31 ( 1 ), 57-60 (核心) 18. 沈旭章,周蕙兰,接收函数近邻反演方法的改进和对海拉尔台下地壳速度结构的研究,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2 ( 3 ), 322 ~ 328 2005 (核心) 19. 沈旭章, 常千军, 梅秀苹,兰州形变台水管倾斜仪映震能力的分析研究,西北地震学报, 2004 , 26 ( 4 ) 368 ~ 370 (核心) 20 . Xiaoqing Xu , Xuzhang Shen* , Chang Ming , et al.,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eleseismic receiver functions of the Ningxia and its adjacent area, Earthquake Science , 2012, 25:47-53. doi:10.1007/s11589-012-0830-x 21. 赵琳,安美建,沈旭章,代光辉,田建雄.2011.云南地区的背景弹性波场分析.地震学报,33(6):723 - 734. 会议摘要 1. 沈旭章 , 周蕙兰 ; 接收函数的近邻 ( NA ) 并行反演 ;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 ; 2004 (Talk) 2. 沈旭章 , 周蕙兰 ; 近地表低速层与接收函数反演 ; 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 ; 2005 (Talk) 3. 沈旭章 , 周蕙兰 ; 中国地区上地幔间断面深度的横向变化 ;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 22 届年会论文集 ; 2006 (Talk) 4. Fu Guanyu, Shen Xuzhang , Tang, Jiuan, Fukuda,Y, Coseismic Strain Steps of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Indicate EW Extension of Tibetan Plateau and Increased Hazard South to Epicenter,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Fall Meeting 2008 5. Shen Xuzhang, Zhou Huilan. Peeling hybrid inversion of upper mantle structure with receiver functions. Poster, WPGM, 2006, Beijing, China. 6. Shen Xuzhang, Origin of the geothermal in Tianshui region in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ibet and its implication, JPGU, 2010.6 Tokyo, Japan (Talk) 科研项目 1. 深部探测专项(宽频地震观测实验与壳幔速度研究) - 青藏高原东北缘黄土塬地区野外宽频带地震台阵布设, 项目负责 2011.7~2013.7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P 波和 S 波接收函数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及东缘岩石圈厚度和上地幔间断面,项目负责 2010.1~2012.12 40904014/D0402 3. 中国地震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青藏高原东北缘强震的全波场模拟,项目负人 2009.1~2010.12 4. 中国地震局地震联合基金—兰州台阵下岩石圈精细速度结构和上地幔研究,项目负责 2006.6~2008.6 5. 甘肃省地震局地震科学基金 - 前兆观测中矢量场的动态演化特征与地震关系研究,项目负责 2008.6~2009.5 6. 中国地震局地震联合基金—中国大陆微形变场的动态演化特征研究 , 参加者 ,2005.6~2007.6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探测上地幔深部间断面的单台接收函数剥壳反演方法及应用研究 , 参与人 40374009 ) 2003.1~2006.12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及邻区地幔 D“ 层的间断面和横向不均匀性的研究( 40574027 ),参与人 ( 40574024 ) 2006.1~2008.12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波频散、波形及接收函数的三维非线性联合层析成像研究( 40504011 ), 参与人 2006.1~2008.12 10. 国家科技部的科技基础专项—中国固体潮汐共享数据库建设, 参加者。 2004.1~2006.6
个人分类: Host_Page|5010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震——来自自然的声音【漫谈地球物理】之十
dongping2009 2009-12-19 08:26
作为漫谈系列在2009年的最后一篇,也作为我在【漫谈】系列之开篇里面及格线承诺的一部分,这里介绍两个地震相关的小程序,其作者都是 Alan L. Jones 。这两个小程序很科普、也很直观,并且界面还很友好。不但对行业外人士,即使对于地球物理科班出身的本科生与研究生,也是很有用的。这两个程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程序里引用的地震相关数据,都是真实的数据。 例如第一个地震小程序,关于地震波传播方面的,里面用到的所有地震,都是曾经真实发生于世界各地的一些典型地震,各个地震台站也是真实的台站,并且其记录到的地震波记录,也是实际取自于真实的台站地震记录。这个小程序对于我们,了解真实的地震P波、地震S波及地震面波等,如何直观地在地球内部与表面的传播(图一),非常地有帮助。 该小程序的网上的快速下载链接: seismicwavessetup.html ,你也可以用Google搜索关键词:seismicwavessetup得到其它的下载地址链接。 还有第二个地震小程序,是关于地震活动性记录的,包括火山喷发的记录,同样,这些都是真实的记录,自上世纪60年代初以来,真实地发生于世界不同地方的地震记录,你可以浓缩历史,以不同的播放速度,例如将过去真实的一个月时间,以现在的一秒、5秒,或者其它任何速度进行快放(图二)。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小程序还有配乐,是一位高龄老人完成的,这位老人与该程序的作者很有渊源。老人将不同的震级大小作为音阶的高低,对近50年来发生于我们这个地球上的地震,进行了音乐的诠释。听罢一遍,你可深刻体会地球内部固有的韵律,那也是真实的、来自于大自然的声音。 该小程序的网上快速下载链接: seismiceruptionsetup.html ,同样你也可以用Google搜索关键词:seismiceruptionsetup得到其它的下载地址链接。 这两个地震小程序的后面,我再贴几张历史上对于地球物理学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贡献的几位地球物理学家们的照片,他们包括:历史上首位初级地动仪的发明者张衡;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莫霍面的发现者莫霍诺维奇;地幔与地核分界面的发现者古登堡;里氏震级的定义者里克特;以及著名地球物理学家杰菲里斯(图三)。 2009年即将过去,年关将近,需要对方方面面进行盘点总结,这不,前不久刚刚结束了一年一度的年终总结。我是洋洋洒洒,总结了应该有超过1000汉字的一个东西,算是对于我这一年的Official的方面有一个交代。简单来讲,无非就是那个教学啊、科研啊、以及那些公共服务等等啥五类的八股。 盘点我的科学网2009,有几个数据值得描述:建站时间2009年1月10日;第一篇博文时间2009年2月2日;博客 日志170篇;网友评论数2014个;网友留言16个;博主评论数1145个; 访问量约25万次(不过估计有2.5万次属于本人敲击而来)。其它如本人收藏若干篇及短消息交流若干个,等等。 与我处理实际生活中事情的原则类似,基本上我是认真对待我的每一篇博文的,这从我如果看到博文中哪怕出现任何一个错别字,都必须进行改正;以及我一直认真回复包括游客在内的每一条评论中,可以看出。我的这170篇博文中,按照其内容差别,主要分布在如下七个栏目,从仰望星空到教学心得: 栏目分类 所有文章 170 仰望星空 29 地球物理 35 武侠诗词 25 与您分享 30 人物纪事 10 棋牌人生 25 教学心得 16 但我认为,对于本人而言,最值得圈点的博文部分,是我这一年来,对于【漫谈地球物理】栏目的精心维护。 记得半年多以前,我在【漫谈地球物理】开篇中提到,希望在2009年中,能够对我从事的地球物理领域,来一个漫谈系列。同样,在这将过去的2009年,盘点科学网上我的【漫谈】系列,与我本人最初设定的及格目标,迄今所为,也还算差强人意吧。 一不小心,2009年就这样要溜过去,如同那已经溜过去的2008年。
个人分类: 地球物理|5877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震学专家陈颙院士科网开博了
陈龙珠 2009-10-19 15:52
下午送走客人后浏览自己的博客,看见一位叫陈颙的 注册博主 来访过。 这是那位中科院院士、原国家地震局副局长的 陈颙 先生吗?是的话,就太让人高兴了,因为以后请教地震学科问题会方便多了哈。 在中国地震局系统,我觉得哈尔滨工程力学研究所的 谢礼立 院士也很风趣和平易近人,对地震学和工程抗震都有造诣。编辑部若也能邀请他来科学网开博,则对相关学科的综合交流,一定会更加精彩和有成效。
个人分类: 防灾减灾|5175 次阅读|1 个评论
【置顶】地震高级科普PPT
dongping2009 2009-3-25 11:36
地震高级科普PPT 作者说明: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之后,我曾在我们学校,针对非地震专业人士作了一次相关的地震高级科普报告。此后,我对相关PPT文件进行了进一步修改整理。现将修改后的PPT文件张贴出来,希望科学网上的非地震专业网友,对于地震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等等,能够有一些初步了解。 该地震科普的PPT文件,主要内容包括: 1、汶川地震简介 2、历史大地震及其它 3、地震基本概念 4、地震预测及救援 5、地震学及其应用 友情提示:该文件大小近50M,下载前请注意自己的网速。 补充说明:现原链接已经挂断,感谢科学网论坛的地球物理专版,提供了该PPT文件的新的下载链接。请点击获取相关PPT文件:“ 地震高级科普PPT ” 发表评论人: famingkuang 删除 回复 谢谢分享,正在下载。 博主回复:下载看过后,发发请推荐一把,我希望有更多的科学网网友能够分享。
个人分类: 地球物理|13707 次阅读|19 个评论
关于地震学基本知识学习的小结和新的读书计划
热度 1 陈小斌 2008-12-23 12:04
至昨天晚上为止,一本《地震学引论》的书已经看完了。但年关将至,一堆繁杂事务,又有几篇文章要改,因此实在难以腾出时间来写博克,做学习笔记了。原计划的关于地震三维速度结构反演和地震定位、波场振幅与相位、反射地震学、面波理论、震源理论中的格林函数和矩张量、震源机制解和西瓜皮球、地震预报模型等内容的心得笔记不知什么才能写出来,可能要等到下一次的学习?但下一次我将选择Aki和Rechards的《定量地震学》,这本书被称为地震学的圣经。 通过这次学习我对地震学方面已经有了个基本的了解,应该是很有收获的。不仅仅在地震学,有些数学方面的知识从另一个侧面得到了加强。一些电磁法中很简单成熟的一些理论,如非线性问题的反演,在这里由于较少用到(主要在地震定位中遇到),而被当作非常困难的问题;而另一些问题,在电磁法中语焉不详的,如波的反射与透射、反演的效率和分辨率问题,在这里则是做了较为具体的分析和讨论。不同的学科的侧重点不同,对问题的研究程度也就不同,相互交叉学习,往往可依起到互补促进的效果。 同时我也看到自己在数理基础知识等很多方面的不足或者是倒退。关于行波法,原来学习数理方程的时候,是非常清楚的,长久不用,基本上忘却了;本征值问题,正交级数的展开,数年前是我的拿手好戏,现在也显得很为陌生了;其他的,关于波的传播理论、概率和数理统计分析,这是我的老弱项,在这次学习中也暴露无遗。 我可能需要专门复习一下概率和数理统计方面的知识。但是,且先打住:在此以前,作为数理基础方面的互相促进,我需要系统地复习一下J A Stratton的经典的电磁学著作《电磁理论》(何国瑜译,宋丽川校)。尽管我硕士阶段已读过两次,但其中许多知识由于缺乏应有的基础(如应力和能量)或者应用需求的缺乏(如电磁辐射)等而没有理解的地方,今天重读会大不一样。 《电磁理论》的下一本是什么呢?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连续介质力学?是有限元理论与应用?是Delphi程序设计?抑或是定量地震学?是现代地貌学?我不知道。这些都曾经是我读书计划的一部分,然而我己经欠了太多的帐。匆匆!匆匆!此身非我有,营营为何事?还是抓紧机会,完成下一个任务,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吧。
个人分类: 读书积累|8135 次阅读|4 个评论
地震学基本知识学习(二):走时数据的一维速度结构反演
热度 2 陈小斌 2008-12-15 03:11
反演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对反演的实际过程了解甚少,那么要真正理解一门新领域的反演一定会有些困难。反演的真正难学之处不在于其数学理论这通常易于推导和理解,而在于对这门学科本身的专业知识的了解。由于反演的需要,正演响应哪些问题需要特别注意,哪些却无关紧要;观测数据应当做什么预处理,为什么需要这样处理;反演的各种方法的异同及其出发点;反演结果的可靠性和模型分辨率如何分析。说到底,是正问题的知识深度制约了对反问题的理解的深入程度。近来我越来越有这样的认识:正问题才是属于专业本身的问题,而反问题却是把统一的反演理论应用到具体的正演过程上。因此,尽快大家都认为,正演是地球物理的基础,而反演是地球物理的核心,但我觉得,对于专业研究者而言,对正演的全面、深入的理解或许更重要。 对于反演理论,我自认为已经有一定的深度,因为自己不仅有长期的大地电磁反演实践,而且还探索过新的反演算法,编制过很好的反演程序,并将自己的程序和理论应用到自己专业以外的领域,如石油试井等,也获取了成功。在学习本节内容以前,我自认为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然而,当我开始学习的时候,问题一个接一个地来了。 l赫格劳兹-维谢尔-贝德曼公式(HWB) 赫格劳兹-维谢尔-贝德曼公式(HWB)很有意思。这是一种直接反演方法,表明依据走时数据可以解析求解地下深度和速度的信息。然而,这个看起来完美的解析公式在实践中用得很少。因为其对数据有着过于严格的要求,适用于精确的充足的数据,但这在实际情况下不可能得到。对于不完善的观测数据,数据是离散的,而且包含有误差,直接套用HWB公式往往会出现矛盾的结果。这个现象揭示了地球物理反演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认识:一般说来,地球物理反问题不存在精确解,只有最优解,强行求解精确解,很难获得有意义的反演结果。 lI线性拟合方法 从这一节开始我的疑惑就慢慢地多了。 看完这一节的内容后,我感觉到这个题目有些奇怪。因为反演的主流方法就是线性反演,即使是非线性反演问题,目前用得最多的依然是线化反演方法。而线性反演,其本身就是一个线性拟合过程。但是这里介绍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线性反演方法,而是用一系列直线来拟合走时数据,可能称作走时数据的分段直线拟合会更切合题意。 这个方法按以下方式进行。根据观测的走时曲线(T-X曲线)判断其分段情况,每一段用一条直线进行拟合,直线的斜率确定了地震波的速度,然后将每个线段转换为时差t(p)的点,依据均匀层状介质的时差t(p)的表达式,进而利用剥皮法(这是我起的名字)反演求解每一层的厚度和深度值。 这里,我不能理解的地方很多。1)直线的斜率确定了地震波的速度。按照昨天的学习,走时曲线的斜率确定的是射线参数p而非介质速度,二者只是在射线转折处相同(此时入射角=90度),难道这里确定的就是转折处的速度?但这里根本没有提到这个事啊。2)剥皮法的过程我也不能理解,首先是速度的确定存在1)的疑问,其次,层厚度的确定过程也不清楚其具体的操作过程。3)书中提到的走时曲线的第一个分支和第二个分支不知何指。 我想上述三个问题对于地震学专家来说应该是常识性问题,等明天去向地震组的人请教。 III时差数据反演和正则化约束 按照我的理解,上述线性拟合方法只用了一步最优化技术,就是第一步的走时数据的直线拟合,而后续剥皮法却是精确的解析求解得到的。由于反演中,各层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依赖的情况,越到深部,这个问题越严重。观测误差的直接代入运算可能会造成某些参数的求解出现严重失真,导致反演的总体目标函数值很大。 时差数据反演这一部分开始利用线性反演理论,以反演目标函数极小作为反演的控制条件。理论本身非常成熟,教科书也表明反演本身没有什么问题。问题主要出现在走时曲线向时差曲线转变的这个过程。我以为,如果撇开三次往返的特殊情况不说,通过对走时曲线的拟合或者样条插值,然后求导获取射线参数和时差的方法应该不是很大的问题。但是,教科书上却为此提出了几种方法:如包络线法、曲线倾斜叠加法等。这两种方法我都不了解,书上也未作进一步的阐述。 关于时差t(p)上、下限的确定很有意思,由此可确定一个速度结构的上、下限。当然,如书上所分析,这个条件往往过于宽松而使得反演的速度结构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因为过宽的速度变化范围意味着分辨率极低,很可能难于用于实际结构的解释中。但这种分析方法可在大地电磁测深的一维反演中借鉴,或许会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此外,由于反演的稳定性和多解性问题,引入正则化约束,施加先验约束条件对反演结果加以限制,这是地球物理反演中的一种通用有效的办法。单纯的拟合数据是不行的,大多数情况下难以获得稳定有效的反演结果。正则化约束的引入也表明基于最优化理论的反演算法较上述直接法(HWB公式)、剥皮法更为优越,因为在那里基本上没有办法施加先验约束信息。 主要参考书:《地震学引论》 Peter M. Shear著, 陈章立译,赵翠萍、王勤彩、华卫校。
个人分类: 读书积累|10277 次阅读|2 个评论
地震学基本知识学习(一):射线理论
陈小斌 2008-12-14 00:33
【虽然同为地球物理测深手段,电磁法的不懂地震学,地震法的不懂电磁学是普遍现象。但是大家经常需要在一起讨论,相互之间却很难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为了能对地震学有个基本的了解,最近学习地震学的一些基本理论。 本人主要研究电磁测深,但也做过地球动力学粘弹性体三维数值模拟,有一定的力学基础,学起地震学感觉并不是非常的困难。但一些概念,一时半会还难以吃透。】 一、射线追踪的基本理论 尽管波动方程是一切弹性波问题的理论基础,但从处理过程上看,射线理论似乎与波动方程毫无关系,其基础是斯涅尔定理,主要研究波在各种分界面上的反射与折射。由于不考虑波的物理衰减问题,其数学处理过程较之于有耗媒质的电磁波要简单,但在物理概念上并不简单。 射线参数是个很有意思的概念。如果地球是各向同性的、横向均匀的,只有深度方向速度结构有所变化,则射线参数是个常数。由于射线参数是水平慢度,因此,如介质的速度特性发生变化,则入射角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以维持射线参数的恒定。 走时T、震距X、时差 都是射线参数p的函数。在强速度梯度带,走时T 可能出现3次往返现象,因此是射线参数p的多值函数;震距X是p的单值函数,但不是单调函数,即气逆函数是多值的;时差 t 由走时和震距组合而成: (p)=T(p)-pX(p) 这是一个很简单但很巧妙的变换。 (p)不仅是单值函数,而且是单调函数,其导数为震距X的负数。在数学处理上, (p)也显得比T(p)和X(p)更为简单。 如果速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则地表接收会出现影区,即在地表可能接收不到低速区折返的射线。一些波可能被低速区捕获,产生波导。 为了利用水平层的射线追踪理论处理球形地球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展平变换,将球形问题转换为平面问题: Exp(-Z f /a)=r/a Z f 是变换后水平模型下的速度,r是离地球球心的距离,a是地球半径,r=a-z s , z s 是相对于地球球面的深度。 通过这个变换,球形模型中的速度在水平模型下变换为: v f (z f )=(a/r)v s (r) 二、震相的命名 Pg、 Sg:地壳中向上返回地面的P波、S波; PmP、SmS:莫霍面回返或反射的P波、S波; Pn、Sn:莫霍面以下、地幔最顶部传播的P波、S波; SmP:入射到莫霍面的S波转换为P波回返或反射到地面。 全球震相:利用以下缩写的组合表示震源到接收点射线的连续线段,如PKiKP表示震源发出的P波射线经过地幔、外核,在内核边界上发生反射后。又穿过外核、地幔返回到地表的一束射线。 P:地幔中的P波; K:外核中的P波; I:内核中的P波; S:地幔中的S波; J:内核中的S波; c:在核幔边界(CMB)的反射波; i:在内核边界(ICB)的反射波; 主要参考书:《地震学引论》 Peter M. Shear著, 陈章立译,赵翠萍、王勤彩、华卫校。
个人分类: 读书积累|12161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00: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