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母牛难产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难产母牛抢救记
蒋高明 2016-6-6 22:47
难产母牛抢救记 蒋高明 最近带学生在农场设计实验,恰遇母牛难产。经历了惊心动魄的抢救过程,最后成功救活母牛,遗憾的是没有留住小牛犊。亲身体验这个经历,感慨做农业之不易,尤其生态农业的艰辛,特记之。 五月下旬的一个夜晚,手机里传来急促的声音:有一头母牛难产,需要我们几位科研人员提供帮助。抢救生命就是命令,于是我迅速带小曾、小杨、小宋,还有留学生马德,开车赶到牛场。 一到那里,发现难产的母牛被管理人员牵了出来。兽医、兽医的朋友、某村民、农场管理人员夫妇,算我带上来的人,一共 10 人在现场。兽医、他的朋友、农场管理人员三人全部赤裸着上身。他们已经救治了约一个小时了。 此次农场遇到了十年来最严重的一次难产,牛犊发育太大,兽医凭经验判断是个小公牛,胎位是正的,就是生不出来。头和一条前腿都没有出来的迹象,只有人来帮忙助产了。 我们先试让母牛自己用力:我们赶到农场时,兽医已经将露出的一条前腿用绳子拴住了,另一头拴着电线杆上。工作人员赶母牛,借它自己的力气拉出来。以往农场用这种办法救活了好多难产母牛,母子平安居多。 然而,这招看来不灵,牛妈妈猛跑几步就感觉到了阻力,它害怕疼就停步了。 第一招失败,只好采取第二种办法:人工拽。这就是他们叫更多人来帮忙的道理。做这一步必须人工先将小牛犊的脑袋从子宫里先强行拉出来,然后再拉出两条腿,人才能够帮忙。这是一个非常专业的活,需要人将胳膊从母牛的下体内伸进去,伸进宫口,摸到小牛犊的脑袋,用拇指扣住小牛犊的眼睛,然后向外拉。期间要克服羊水、血水、粪便、尿液难题。这个活很脏,这就是三位抢救人员要光膀子的原因。即使如此,母牛应急喷出的粪便还是让兽医眼睛睁不开,为此需要准备一盆清水及时清理。 由于太滑,牛的脑袋太宽,一只手根本不起作用,伸进去两只手人则无法站立。兽医的朋友来帮忙,两个人用了将近一个小时,才将小牛犊的脑袋拽出子宫口。 按兽医的行话,子宫口叫“城门”或“城门楼子”。小公牛的脑袋好不容易出了“城门”,但拽腿则非常困难:这时候小牛脑袋还会缩回去——子宫的弹性非常强大,宫缩的力量让人的胳膊都受不了,必须一个人扶着小牛脑袋不使其回去,另一个人伸胳膊去拉小牛腿。这样又费了约一个小时,在兽医和他的朋友快要筋疲力尽的时候,牛脑袋和一条前腿出了“城门”,能够看到出“城门”后的小牛舌头是伸着的,这个时候小牛还活着,它也着急来到牛间。 然而,无论我们怎么努力,另外一条牛腿是不肯能拽出来了——小牛犊太大,牛脑袋和一条牛腿就占满了“城门楼子”。只有靠人工生拉硬拽了。 于是,拴好牛,三个人顶住母牛屁股,一个人扶着牛头不使其乱挣,我们七个人用力拉绳子。小牛还是不动,但用力过猛,只听“咔啪”一声,小牛的前蹄骨头被拉断了。 这个时候已经过去了三个小时,牛和人都已经没有力气了。之前母牛一直是站立的,它要趴下了,它已经疼的快要死了。 兽医判断小牛难以救活了,只好改救牛妈妈。我们将小牛犊的脑袋和前腿用两根绳子拴住,然后再拧成一股。靠人来也不行了,人也没有力气了,只好用第三种办法:用汽车拉。 以前有人说过遇到母牛难产,会用拖拉机帮忙,我们竟然用到了汽车。汽车毕竟比人有力气,掌握好位置后,我指挥小曾开车,另一端兽医给我发命令。汽车缓缓启动了,母牛也被拖动者身移动,但小牛还是生生给拽出来了。 但此时小牛已经停止了呼吸。维持生命的脐带拉断了;牛腿拉断了;甚至第二天他们解剖发现,小牛的后背肌肉都拉断了。 果然是个小公牛,体重 130 斤,为它的同伴近一倍体重。 兽医为母牛注射了药物,母牛到后半夜竟然站立起来了。在整个过程中,母牛竟然没有叫一声,它是怎样忍住那样的剧痛呢?很遗憾,它没有像别的母牛那样,去舔她的儿子,它自己也是被人类从死亡边缘拉回来的。 坚强的牛妈妈,伟大的生命。 ( 补记 :我的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说,在草原上是很难见到母牛难产的,主要是草原空间大,牛妈妈们经常活动,加上没有那么多精料喂养。看来,以前我们坚持在草原减少公牛保草原,发展母畜生育牛犊,同时增加经济收入,然后到农区育肥是有科学道理的。 )
个人分类: 科学人生|5198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态农场的艰辛:亲历母牛难产
热度 1 蒋高明 2015-1-28 17:35
生态农场艰辛谁人知:亲历母牛难产 曾彦 弘毅农场今天和昨天看起来没什么差别,夜晚比起白天来,显得更加的平静,呼啸了一天的寒风,似乎也不愿打破长夜的宁静,渐渐的停了下来。白天里在牛舍四处走动的牛,也一个个安稳的躺在牛栏里,不断将傍晚采食的秸秆反刍着。栓了一天的狗,终于被主人把“项圈“给摘掉了,平时无奈且睡了一天的它们,此刻精力异常的旺盛,从院子的东头戏闹着到西头,一会又在南头听到他们的叫声了……。 此刻强叔强婶已经吃完晚饭了,若是在往常,想必他们再看会电视,就该进入梦乡了。今天强叔却没有太多的心思看电视,他从椅子上拿起一件大衣披上,似是刚有些吃饱,走起路来有些晃晃悠悠,路灯下的影子渐渐地缩短,又渐渐地拉长,不一会就来到了牛舍,抬起手灯对着舍内照了照。母牛似乎也听到了脚步声,抬起硕大的牛头回头望了望,看到是每日里照料她的强叔,又喘着粗气转了过去。 这是一头初为牛母的牛妈妈,若是顺利产下他的牛宝宝的话。只是第一次的她,显然有些困难了。强叔今天心里所惦挂的,也是她。 看到母牛还是没有什么动静,强叔又拖着身子晃晃悠悠的回到自己的房间了,如此地来回,每半个小时会有一次,探望中,夜也渐渐深了。强叔又一次批上大衣,强婶似有些困了,歪着头看了看强叔:“今天估计不会生了吧,要不早点睡吧?” 强叔心里还是有些不放心,对睡眼迷离的强婶说:“你先睡吧,我再看一会,要到一点还不生,那就明天再说。”紧了紧大衣,推门出去了。 待强叔又一次来到牛舍时,欣喜地发现,母牛此刻有了生小牛的迹象,嘴里喘着粗气,攒着劲,很费劲的往外喷了一口气,在冬天的夜里卷成一道白烟,真是牛气冲冲。以强叔过往的经验,这头牛定要难产,但此刻母牛不会让别人因为任何原因接触她的孩子的,她需要尝试着自己努力产下小宝宝。强叔赶忙奔回住所,把刚刚入睡的强婶叫了起来,从工具房拿了绳子、暖灯。 宁静夜空下的牛舍里,母牛正痛苦而努力的想把牛宝宝产下来,瞪着硕大的牛眼,防范着任何想靠近的人。强叔把暖灯放到牛舍的角落里,暖暖的灯光照在母牛的脸上,她更加疲惫了,站在地上有些有气无力,许是确没力气了,许是知道靠自己的努力没办法把自己的宝宝产下来,在强叔慢慢摸过去的时候,小牛宝宝仅牛头和前腿在外面已经快两个小时了。她需要帮助。 强叔和强婶尝试着两个人把牛宝宝拽出来,显然没有成功,又叫来两个饲养员。“来来,老四、老刘,我们一块拽着试试。”强叔吆喝着用绳子捆住牛的前腿,往外用力的拽了一把。 “不行,牛太大了,拽不出来”这是老四的声音。 “用绳子把牛头栓住吧。” 几人手忙脚乱的把牛头栓住。 “再拉拉看……,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三……。”还是没把小牛拽出来。 “还是把母牛的头放开吧,有些喘不过气了她” 看到小牛还是没能顺利产下,强叔强婶有些着急了,从强叔发现母牛有产小牛的迹象到现在,已经有四五个小时了,不管是对母牛本身还是牛宝宝,都已经有些危险了。 “要不再叫两个人帮帮忙吧?快把楼上的学生喊过来!” 待到强叔跑到楼上把我和我师兄喊起来的时候,已经快凌晨七点了,强叔语气里已经有些焦急了。我们赶忙穿好衣服,踩着草霜奔往牛舍。赶到牛舍时,看到小牛前半个身子露在外头,剩下的还卡在母牛的体内,嘴里略带稚气的不断哞哞叫,许是有些疼了。 “快快,再拉一把试试……” 大家一起拽着捆着小牛前腿的绳子,嘴里吆喝着“一二三,一二三……”,小牛往后挪了挪,母牛也跟着往后挪了挪。 “还是把大牛头拴住吧” 母牛已经筋疲力尽了,任由我们摆弄,又一次被我们把头固定在牛舍里。 “再拽,再拽”又一次拾起捆着小牛前腿的绳子“一二三,一二三……”小牛又往后缩了缩,这次母牛却没有跟着往后挪。 “出来了,出来了,再加把劲,一二三,一二三……”随着小牛略带稚气的哞哞声停下,我们也感到手上一松,一头体重估摸起来比我都要重的“牛宝宝”顺利的产下了。 他的头顶有朵白色的小花,毛色和他母亲一样泛着忠厚的土黄色,长时间的过度挤压让他有些顺不过气来,蜷缩着身子躺在母牛的身后。 母牛头上的绳子已经松开了,但此刻显然没有精力去呵护自己的宝宝了,无力的躺在那。 强婶用手从小牛脖子撸到肚子,不断给他顺气。大家也都松了口气,母牛和小牛只需要得到好好的休息,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大家渐渐散去补觉了。 第二天中午我们吃饭的时候,却听到强婶和我们说,那头小牛在中午头里,却已经死了……。它经历的难产过程太漫长了。 (曾彦为弘毅生态农场科研助理、办公室主任)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4190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8: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