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Skagway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Cruise Norwegian Star游轮七日游Skagway返程启航
黄安年 2011-10-28 09:35
Cruise Norwegian Star游轮七日游Skagway返程启航
Cruise Norwegian Star 游轮七日游 Skagway 返程启航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10 月 27 日 ( 美东时间 ) 发布 乘坐 Cruise Norwegian Star 游轮 8 月 20-27 日七日游的最北端是阿拉斯加州的 Skagway , 8 月 24 日 4 : 30PM 是游轮起航开始返回西雅图的时间。 一些游客不到最后一刻是不会返回游轮的,游轮规定 3 : 30PM 返回,但启航的时间是 4 : 30PM , 直到 4 : 20-25 分 , 还有六架乘坐直升飞机旅游游客匆匆降落地面 , 返回游轮 , 三辆旅游大巴疾驶而归 , 固定游轮和码头的两座吊桥已经陆续吊起归位 , 工作人员开始指挥地勤人员撤出游轮 , 4 : 30PM , 游轮正式启航缓缓离开港口码头。用不了 5 分钟光景, 从游轮上望去 , Skagway 码头已经抛在我们视野的后面,按照计划在两天半的时间内,游轮将抵达西雅图港。 照片 23 张是即时拍摄的。
个人分类: 美国纪行见闻(09-11)|3738 次阅读|0 个评论
Skagway的Museum of Alaskan History
黄安年 2011-10-27 08:02
Skagway的Museum of Alaskan History
Skagway 的 Museum of Alaskan History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10 月 26 日 ( 美东时间 ) 发布 在阿拉斯加的 Skagway ,还有一座面积不大但内容丰富的具有浓厚本土色彩的 Museum of Alaskan History , 我们用半个小时光景在 24 日参观浏览。照片 28 张是即时拍摄的。 *************** Corrington's Museum of Alaskan History The Corrington’s Museum of Alaskan History is a well known tourist destination in Skagway, Alaska. It was founded by Dennis Corrington and features several walrus tusks. The Corrington’s Museum of Alaskan History sticks to its name and delivers its promise. It does tell of the state’s local history, in quite an unusual manner, however. Because unlike other museums, this one tells the tale through the walrus scrimshaw tusks, which, as of the last count amounts up to more than 40. If this is not impressive enough, the access to the Corrington’s Museum of Alaskan History is also for free. There are also other exhibits, a gift show with tons of beautiful items, and a bright flower garden outside. It is closed during the winter season and its hours depend on the cruise ships that dock in the area. http://www.cityprofile.com/alaska/corringtons-museum-of-alaskan-history.html ******************** Corrington's Alaskan Ivory and Museum is an outstanding private collection that spans the long and surprising history of Alaska that charges no admission fee. It is located at Fifth and Broadway at the far end of the "Old Town" tourist area. It would be tempting to walk quickly through this small area at the back of the store but take... http://www.tripadvisor.com/Attraction_Review-g60877-d288270-Reviews-Corrington_s_Museum_of_Alaskan_History-Skagway_Alaska.html
个人分类: 美国纪行见闻(09-11)|2839 次阅读|0 个评论
Skagway博物馆掠影(四)
黄安年 2011-10-26 10:00
Skagway博物馆掠影(四)
Skagway 博物馆掠影 ( 四 )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10 月 25 日 ( 美东时间 ) 发布 阿拉斯加边城 Skagway 虽然 人口不足千人,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 , 游高峰期从业人员可以达到近万人,绝大多数是外来季节性人口。 100 年前这里曾有一段辉煌时期, 那是一个淘金和铁路运输的繁忙时期, 24 日 , 我们参观了博物馆把我们带入了一个令人难忘的年代,并使我们得以了解这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习俗。 照片(一) 26 张 , (二) 26 张 , (三) 26 张 , (四) 28 张是 即时拍摄的。
个人分类: 美国纪行见闻(09-11)|1853 次阅读|0 个评论
Skagway博物馆掠影(三)
热度 1 黄安年 2011-10-26 09:29
Skagway博物馆掠影(三)
Skagway 博物馆掠影 ( 三 )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10 月 25 日 ( 美东时间 ) 发布 阿拉斯加边城 Skagway 虽然 人口不足千人,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 , 游高峰期从业人员可以达到近万人,绝大多数是外来季节性人口。 100 年前这里曾有一段辉煌时期, 那是一个淘金和铁路运输的繁忙时期, 24 日 , 我们参观了博物馆把我们带入了一个令人难忘的年代,并使我们得以了解这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习俗。 照片(一) 26 张 , (二) 26 张 , (三) 26 张 , (四) 28 张是 即时拍摄的。
个人分类: 美国纪行见闻(09-11)|1251 次阅读|1 个评论
Skagway博物馆掠影(二)
黄安年 2011-10-26 09:17
Skagway博物馆掠影(二)
Skagway 博物馆掠影 ( 二 )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10 月 25 日 ( 美东时间 ) 发布 阿拉斯加边城 Skagway 虽然 人口不足千人,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 , 游高峰期从业人员可以达到近万人,绝大多数是外来季节性人口。 100 年前这里曾有一段辉煌时期, 那是一个淘金和铁路运输的繁忙时期, 24 日 , 我们参观了博物馆把我们带入了一个令人难忘的年代,并使我们得以了解这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习俗。 照片(一) 26 张 , (二) 26 张 , (三) 26 张 , (四) 28 张是 即时拍摄的。
个人分类: 美国纪行见闻(09-11)|1348 次阅读|0 个评论
Skagway博物馆掠影(一)
黄安年 2011-10-26 09:04
Skagway博物馆掠影(一)
Skagway 博物馆掠影 ( 一 )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10 月 25 日 ( 美东时间 ) 发布 阿拉斯加边城 Skagway 虽然 人口不足千人,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 , 游高峰期从业人员可以达到近万人,绝大多数是外来季节性人口。 100 年前这里曾有一段辉煌时期, 那是一个淘金和铁路运输的繁忙时期, 24 日 , 我们参观了博物馆把我们带入了一个令人难忘的年代,并使我们得以了解这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习俗。 照片(一) 26 张 , (二) 26 张 , (三) 26 张 , (四) 28 张是 即时拍摄的。
个人分类: 美国纪行见闻(09-11)|1554 次阅读|0 个评论
Skagway琳琅满目的小商品市场掠影(二)
黄安年 2011-10-26 05:25
Skagway琳琅满目的小商品市场掠影(二)
Skagway 琳琅满目的 小商品市场掠影 ( 二 )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10 月 25 日 美东时间 ) 发布 阿拉斯加边城 Skagway 人口不足千人,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 , 游高峰期从业人员可以达到近万人,绝大多数是外来季节性人口 , 游客以每天每艘游轮 1500 人来 Skagw ay 1500 人计算 ,8 艘游轮就有 12000 人左右前来光顾。 24 日 , 我们在浏览 Skagway 市区时浏览了一处小商品市场。 照片(一) 26 张 , (二) 30 即时拍摄的。
个人分类: 美国纪行见闻(09-11)|1513 次阅读|0 个评论
Skagway琳琅满目的小商品市场掠影(一)
黄安年 2011-10-26 04:57
Skagway琳琅满目的小商品市场掠影(一)
Skagway 琳琅满目的 小商品市场掠影 ( 一 )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10 月 25( 美东时间 ) 发布 阿拉斯加边城 Skagway 人口不足千人,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 , 游高峰期从业人员可以达到近万人,绝大多数是外来季节性人口 , 游客以每天每艘游轮 1500 人来 Skagw ay 1500 人计算 ,8 艘游轮就有 12000 人左右前来光顾。 24 日 , 我们在浏览 Skagway 市区时浏览了一处小商品市场。 照片(一) 26 张 , (二) 30 即时拍摄的。
个人分类: 美国纪行见闻(09-11)|1704 次阅读|0 个评论
Skagway Taiya River畔百多年前淘金热和铁路运输遗址
黄安年 2011-10-26 00:19
Skagway Taiya River畔百多年前淘金热和铁路运输遗址
Skagway Taiya River 畔百多年前 淘金热和铁路运输遗址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10 月 25( 美东时间 ) 发布 8 月 24 日 , 我们在阿拉斯加边城 Skagway 风景秀丽的 Taiya River 游览 ,走 Taiya Inlet 沿 Taiya River 到 Dyea 一线。 这里在 100 多 年前曾经是淘金热和铁路运输线的繁忙地段,照片 24 张是 即时拍摄的。 ************************** The Taiya Inlet is part of the upper Lynn Canal located in the U.S. state of Alaska . The Taiya Inlet is an estuary which lies in a deep valley, with Skagway, Alaska at its north end and the remainder of the Lynn Canal at its south end. Contents · 1 History · 2 Taiya Inlet Winds · 3 Current status · 4 References History The Taiya Inlet received its name in 1868. Taiya was derived from the Tlingit term tayee , which means beneath or underneath . It was also called Dayday Inlet and Dejah Inlet but the latter two names fell out of favor. The Taiya Inlet was an important waterway during the Klondike Gold Rush offering passage to the deep-water port of Skagway and, by smaller boat (due to sediment from the Taiya River ), the now- ghost town of Dyea . These two boom towns were gateways to the respective White Pass and Chilkoot trails. Taiya Inlet Winds The winds in the Taiya Inlet are frequently diverted from their true courses by the mountains surrounding the valley in which the inlet lies. These diverted winds in the Taiya Inlet are also frequently more turbulent than the winds over the remainder of the Lynn Canal. The Tlingits believed that the turbulent winds in the Taiya Inlet were under the control of an ill-tempered spirit known as “Kanuga.” The spirit “Kanuga” is supposedly embodied as a “rock” near the north end of the Taiya Inlet. (This “rock” is apparently Face Mountain, and the spirit is now apparently called “Kanagoo.”) Generally, the Tlingits had separate names for winds that are diverted from their true courses by mountains and valleys (as the Taiya Inlet winds are). The name Skagway is derived from the Tlingit term shgagwèi , which refers to these turbulent winds in the Taiya inlet, and to the rough seas in the inlet created by these winds. Current status Currently the Taiya Inlet is used for marine transporatation (such as the Alaska Marine Highway ) and recreation such as fishing. The Taiya Inlet Watershed Council is also dedicating to its preservation. References 1. ^ Twitchell, Lance A. (2005). Lingít Dictionary . Troubled Raven Productions. , at pp. 1-43 ( tayee ), 2-6 ( beneath ), 2-62 ( underneath ). 2. ^ Krause, Aurel , and Erna Gunther (translator) (1956). The Tlingit Indians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 at pp. 185, 251. 3. ^ Emmons, George Thornton , and Frederica de Laguna (editor) (1991). The Tlingit Indians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 at page 427. 4. ^ In the past, it had been postulated that skagway or shgagwèi means home of xóon (the north wind) . However, home of the north wind would be xóonani . Furthermore, Hoonah, Alaska is indirectly named after xóon . Coordinates : 59°22′24″N 135°22′10″W  /  59.37333°N 135.36944°W  / 59.37333; -135.36944 This article about a location in the Haines Borough, Alaska is a stub . You can help Wikipedia by expanding it . v · d · e This article about a location in the Municipality of Skagway Borough, Alaska is a stub . You can help Wikipedia by expanding it . http://en.wikipedia.org/wiki/Taiya_Inlet ************* Transport corridor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Jump to: navigation , search This article does not cite any references or sources . Please help improve this article by adding citations to reliable sources . Unsourced material may be challenged and removed . (December 2009) The M1 Motorway was built alongside the West Coast Main Line in Northamptonshire . A transportation corridor is a (generally linear) tract of l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main line for transport, be it road, rail or canal, has been built. Often new transport lines are built alongside existing ones to minimize the area affected by pollution. http://en.wikipedia.org/wiki/Transport_corridor
个人分类: 美国纪行见闻(09-11)|3017 次阅读|0 个评论
Skagway市区掠影(二)
黄安年 2011-10-25 09:37
Skagway市区掠影(二)
Skagway 市区掠影 ( 二 )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10 月 24 日 ( 美东时间 ) 发布 阿拉斯加边城 Skagway 人口不足千人,旅游高峰期可以达到近万人,绝大多数是外来季节性人口。 8 月 24 日 , 我们在 Skagway 逗留的三个多小时内,浏览了 Skagway 市区,所到之处 , 可以看出这座城市有近百年历史,阿拉斯加在 1867 年归属美国时, Skagway 还是加拿大领有的, 根据 1903 年美国的阿拉斯加和加拿大边界协定, Skagway 归美国阿拉斯加所有。 照片(一) 26 张 , (二) 17 张为即时拍摄的。
个人分类: 美国纪行见闻(09-11)|1421 次阅读|0 个评论
Skagway Chilkoot Trail 途中Taiya River上风光
黄安年 2011-10-25 08:10
Skagway Chilkoot Trail 途中Taiya River上风光
Skagway Chilkoot Trail 途中 Taiya River 上风光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10 月 24 日 ( 美东时间 ) 发布 8 月 24 日 , 我们在阿拉斯加边城 Skagway 逗留期间,因大雾汽车无法抵达加拿大边境而改变计划 , 走 Chilkoot Trail 游览, 途经风景秀丽的 Taiya River , 这里在 100 年前曾经是淘金热和铁路运输线的繁忙地段,我们河湖边在摄影留念。照片 13 张为即时拍摄的, 其中 一张是吕启祥和司机的合影。 ********************** DYEA The southern terminus of the Chilkoot Trail (where 95% of backpackers choose to begin their journey) is nine miles north of Skagway on the Dyea Road. The trailhead is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road just before you reach the Taiya River. LAKE BENNETT The White Pass and Yukon Railroad (907) 983-2217 is the best source of transportation to the northern terminus,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remote town of Bennett (which has no services, and isn ’ t really a functioning town anymore. In fact, the train station and the church are the only buildings in Bennett). One-way tickets are available for around $60 for adults (and about $30 for kids), but make sure you book passage in advance. The train can fill-up quickly during peak backpacking season. Skagway is the closest town to Dyea. It can be reached easily by either air or boat from Juneau. We originally planned on using the Alaskan Marine Highway Ferry System, but they made constant changes to their schedule and we eventually cancelled the reservation and used the Skagway Air Service 907-983-2218 instead (which was about $150 per person, but was very scenic and saved us a ton of time.) Total Hike Distance: 33.00 miles Hike Difficulty: Very Difficult Permit Required: Yes Hike Starts: Dyea Hike Ends: Lake Bennett Trails Used: The Chilkoot Trail Hike Type: One-Way, Shuttle Hike Back Country Campsites: Yes Back Country Water Sources: Streams, Rivers, Lakes, Snow Management: National Park Service Contact Information: Klondike Gold Rush National Park National Forest Service/Parks Canada Park Address/Phone Number: P.O. Box 517, Skagway, AK 99840 (907) 983-2921 Best Season: Summer, Fall Users: Hikers Hike Summary: The Chilkoot Trail is a walk back in time. It follows the trail the stampeders used to reach the Yukon River and float their provisions to the gold fields of the Klondike. Many artifacts from the 1890 ’ s still litter the trail, and there is great diversity along the way: swamps, desert, snowy mountain passes, lush canyons, and alpine lakes. The Chilkoot has it all, and on the 33+ miles of trail you'll cross from Alaska into the Yukon Territory over the Chilkoot Pass and eventually wind your way into British Columbia. The return trip to Skagway is equally impressive, and you'll ride on a historic rail line that is one of the most scenic in the world. If you seek adventure, great scenery, and history, you ’ ll love the Chilkoot. Road Conditions: Primary Paved Roads, Maintained Gravel or Dirt Roads http://www.yourhikes.com/hikepages/HikePage.aspx?HikeID=27
个人分类: 美国纪行见闻(09-11)|3503 次阅读|0 个评论
俯看Skagway, Alaska码头 (2011年8月24日)
热度 1 黄安年 2011-10-24 21:45
俯看Skagway, Alaska码头 (2011年8月24日)
俯看 Skagway, Alaska 码头 (2011 年 8 月 24 日 )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10 月 24 日 ( 美东时间 ) 发布 8 月 24 日上午在 Skagway, Alaska ,我们租用的汽车司机带我们两个小时的汽车观光后 , 来到 Skagway 码头的山头上观光处 , 可以从高坡处欣赏码头风光。今日的 Skagway, 旅游业是支柱行业 , 而旅游在这里有时间性 , 每年充其量也就是五个月的光景。 照片前 7 张是即时拍摄的 , 后 7 张是依据地图有选择地翻拍的。 *************** Skagway, Alaska 码头掠影 (2011 年 8 月 24 日 )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10 月 21 日 ( 美东时间 ) 发布 8 月 24 日(星期三) 7 : 00AM—4 : 30PM , 我们乘坐的游轮 Norwegian Star 停靠在 Skagway, Alaska 码头, Skagway 是美国西部较晚时期的淘金而收效甚微的城市 , 又是和加拿大边界紧邻的但过往人数很少的城市 , 也是我们的阿拉斯加北上最远的一个旅游港口。下船步行距离 Skagway 市区只需要 10-15 分钟路程,可以自由行;码头旁边就是一条旅游线路的森林小火车, 往返需要三个小时, 费用是每人 60 美元, 码头还有多辆旅游大巴旅客游, 费用是每人 30 美元,也可以租用车自家驾游 , 或者包辆出租汽车定时游。我们全家 6 人包车两小时定时游更加合算。此外在码头有乘坐直升飞机半小时游,价格不清楚。 以下照片 30 张是当日拍摄的。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99595
个人分类: 美国纪行见闻(09-11)|3109 次阅读|1 个评论
阿拉斯加Skagway山坡上石刻Kirmse Curios有待厘清
热度 1 黄安年 2011-10-22 23:36
阿拉斯加Skagway山坡上石刻Kirmse Curios有待厘清
阿拉斯加 Skagway 山坡上石刻 Kirmse Curios 有待厘清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10 月 22 日 ( 美动时间 ) 发布 8 月 24 日 , 我们在阿拉斯加 Skagway 市区浏览,看到山坡上的石刻十分醒目,上面刻有 V 的字样,并有罗马时针指向 8 : 17 分钟,右下放还刻有 Moes Frontier Bar 的字样, 问了好多人 , 不解其意, 一种说法是商业广告, 如果真是商业广告也是别出心裁的。 照片 5 张是 24 日拍摄的。 附近网上介绍: *************************** Kirmse was a jeweler who brought his own gold with him to the Klondike. He barged in cantelopes and sold them to scurvey-ridden, but newly wealthy, stampeders for $50 a lope (he got $25 for the rotten ones). We were told to keep in mind this was at a time when a fancy meal in San Francisco ran you about a quarter, so that was a good move on Kirmse's part, wouldn't you say? He used his new wealth to open up shop in Skagway. Pete told us he was actually a very skilled artisan and jeweler, but you won't find any of his award-winning work because he favored a symbol in his art that unfortunately was adopted by the Nazi party in the 1940s. http://www.rvfhu.com/eblog/travel-blog/200905/
个人分类: 美国纪行见闻(09-11)|2607 次阅读|1 个评论
阿拉斯加Skagway的垃圾箱
黄安年 2011-10-22 21:39
阿拉斯加Skagway的垃圾箱
阿拉斯加 Skagway 的垃圾箱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10 月 22 日 ( 美东时间 ) 发布 在阿拉斯加 Skagway 市区浏览时 , 我注意到这里的垃圾箱与众不同 , 木制结构 , 换不容易找到进出口。这种笨重的木制结构垃圾箱也许和天气寒冷及土产木材富裕有关,显得很环保。 照片三张是即时拍摄的。
个人分类: 美国纪行见闻(09-11)|2485 次阅读|0 个评论
阿拉斯加White Pass & Yukon Route的Skagway火车站
黄安年 2011-10-22 09:51
阿拉斯加White Pass & Yukon Route的Skagway火车站
阿拉斯加 White Pass Yukon Route 的 Skagway 火车站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10 月 21 日 ( 美东时间 ) 发布 在阿拉斯加 Skagway 有个起劲一直使用蒸汽机车火车头的火车站 , 附近陈列蒸汽机车火车头和火车路轨铺设和维修工人的车辆 , 以及纪念铁路工人的塑像等, 成为来到 Skagway 旅游的一个特色亮点。 Skagway 是西部淘金热后期的重镇 , 因淘金需求而兴建于 1898 年的铁路也因淘金梦的破灭而衰落,这条 White Pass Yukon Route, 起自 Skagway 目的地是加拿大的 Yukon, 全长 110 英里的铁路是西半球最北的铁路 , 其修建之困难可想而知,目前这条铁路线成为 游客们观赏游览的专线。沿途峭壁耸立,隧道和桥梁穿行其中。 8 月 24 日 , 我们的游轮停靠 Skagway 后 , 我专程观看了火车站及附近的陈列品,使我回忆起 110 多年的沉默的道钉们修建铁路时的情景, 他们是在高寒地区施工的 , 其难度决不亚于 19 世纪 60 年代修建太平洋铁路的。这里的铁路施工人员中有多少华人不得而知,也没有时间多加考察。 照片 26 张是 24 日拍摄的。
个人分类: 美国纪行见闻(09-11)|7686 次阅读|0 个评论
阿拉斯加Skagway美加边界途中眺望Goat Lake瀑布留影
黄安年 2011-10-22 08:05
阿拉斯加Skagway美加边界途中眺望Goat Lake瀑布留影
阿拉斯加 Skagway 美加边界途中眺望 Goat Lake 瀑布留影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10 月 21 日 ( 美东时间 ) 发布 8 月 24 日抵达 Skagway 后 , 我们决定租用出租汽车由专任司机开车前往在 Skagway 的美加边境,途中经过 Goat Lake 的瀑布前停留片刻,摄影留念。介绍称:“ Goat Lake is a place of kind Lake belonging to the County of Skagway . The closest populated place is that of Skagway that is 10.98 miles far from Goat Lake. Goat Lake is also 11.02 miles far from the closest airport or heliport, the Skagway Airport .” http://usa.indettaglio.it/eng/02/230/1422195.html 附照片 8 张是在抵达 Goat Lake 时拍摄的。另一张是从网上下载的。
个人分类: 美国纪行见闻(09-11)|3393 次阅读|0 个评论
阿拉斯加Skagway美加边界行因雾大折回
黄安年 2011-10-22 04:53
阿拉斯加Skagway美加边界行因雾大折回
阿拉斯加 Skagway 美加边界行因雾大折回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10 月 21 日 ( 美东时间 ) 发布 美国和加拿大在阿拉斯加的边界 ( International Boundary )陆路边境(包括小部分位于 大西洋 、 太平洋 和 北冰洋 近岸,以及 五大湖 区的边界 )长 8,891 千米 ( 5,525 英里 ),当中 2,477 千米( 1,539 英里)是加拿大和 阿拉斯加州 之间的边界,是世界上最长的不驻防边界。这是加拿大唯一的陆地边界;该国也是世界上只有一个陆上邻国的国家中面积最大的。 ( 引文出处见下 ) 1903 年, 根据 为解决 阿拉斯加边界问题 而设立的英 - 加 - 美三方联合仲裁委员会 的 确定 , 大致沿西经 141 度线定下加拿大和 阿拉斯加 的边界。 “1925 年,国际边界委员会被指定为专门负责测绘勘定边界、维护界碑及边界浮标以及清除边界两侧共 6 米(约 20 英尺)宽范围内所有灌木杂草等植被等工作的永久常设机构。这种人工移除植被造就的“ 边界景观 ”向双方境内各延伸 3 米(约 10 英尺)。该委员会的年度预算约为 140 万美元 , 该委员会由两名专员领导,美加双方各一位。 ” ( 引文出处见下 ) 美国和加拿大在阿拉斯加的边界的划定和管理显然于美国有利 , 这一划定使得拥有美国阿拉斯加湾东南的广阔水域和沿岸岛屿,及自 Ketchikan 、 Juneau 、 Skagway 等重要城市和部分 Tongass National Forest 地段, 而加拿大的 Yukon 地区则没有向阿拉斯加湾的出海港口 , 美国的水域和大陆本土水域的距离大大缩短。如果没有没有阿拉斯加湾东南水域, 那么今天的阿拉斯加游的城市全部等于是加拿大游了。今天我们能够沿着美国的 Ketchikan 、 Juneau 、 Skagway 航行显然得益于 108 年前的美加之间的阿拉斯加边界线的划定。 由于 Skagway 距离美加边境最短 , 且为陆路边境 , 我们两人已经在 8 月 17 日办妥由没有入境加拿大的临时签证, 所以我们决定在8月24日抵达 Skagway时 租用出租汽车由专任司机开车前往在 Skagway 的美加边境看个究竟。但是当我们车行越过美国边防检查站后继续前行距离加拿大边界线还有 5-7 英里路程时 , 雾气越来越大,难以近距离看清 20 米开外的地方 , 车辆驾驶的风险很大, 在这种情况下 , 司机建议我们放弃前往加拿大边境线改游海拔较低能见度好的其他风景区, 这样,我们放弃了向加拿大边境前进的计划 , 回程时在美国边境站在车上接受例行入境检查顺利回境。此行虽然没有达到预定目标 , 但是试图抵达在阿拉斯加东南地区的美加边界 , 也是一次难得的体验。 附照片 4 张是通过美国边防检查站时在车上拍摄的。 ***************************** /* */ 美加边境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 搜索 位于 华盛顿州 Blaine 与 卑诗省 素里市 之间边境上的 和平拱门 ( Peace Arch )。 美加边境 是 美国 与 加拿大 之间的边境,其官方名称为 国际界线 ( International Boundary )。陆路边境(包括小部分位于 大西洋 、 太平洋 和 北冰洋 近岸,以及 五大湖 区的边界 )长 8,891 千米 ( 5,525 英里 ),当中 2,477 千米( 1,539 英里)是加拿大和 阿拉斯加州 之间的边界,是世界上最长的不驻防边界。这是加拿大唯一的陆地边界;该国也是世界上只有一个陆上邻国的国家中面积最大的。 美国政府于 2011 年督促加拿大政府收紧移民政策,并签署 泛加美安全协议 ,该协定将增设加拿大境内的美国预检查机构,但是美方对于无法在加拿大境内逮捕犯罪嫌疑犯感到增设检查的困难。 该协议的内容还包括共享两国空中及海上旅客进入北美大陆的信息。加拿大任何飞越美国领空的航班,途径美国领海的轮渡(即使并不在美国降落或者停靠),都需要向美国的 国土安全部 (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 )提供乘客的信息。加美两地将统一使用非美加两国公民访问者的指纹或眼睛虹膜等生物数据来记录出入境乘客。 目录 1 历史 2 国际边界委员会 3 边界安全 3.1 法律管制方式 3.2 安保措施 4 走私活动 5 西半球旅行计划( WHTI ) 6 边界长度 7 著名跨国桥梁 / 隧道 8 其他边境口岸(机场、港口、火车站) 8.1 跨境机场 8.2 跨境建筑 9 残余未解决的边界争端 10 参见 11 参考文献 12 外部链接 历史 与加拿大有陆路或水路交界的美国县级行政区 欢迎驾驶员们进入美国的标牌 今天的美加边境,源于签署于 1783 年,旨在结束 美国独立战争 的 巴黎条约 。之后根据 1794 年签署的杰伊条约( Jay Treaty ),创建了一个国际边界委员会( International Boundary Commission ),专门负责测绘勘定美国和 英属北美 的边境。随着英属北美和美国向西部扩张,两者的界线也根据美英达成的 1818 年条约( Treaty of 1818 )沿着北纬 49 度从 伍兹湖 西北角 向西延至 落基山脉 。此条约签订以后,英国放弃了北纬 49 度以南 红河谷 地区的领土权(该一带原是 鲁伯特地区 的一部分),而美国也同时放弃了 路易西安纳购地 时取得的 密苏里河 流域位于 49 度线以北部分土地的所有权;该地区今属加拿大 艾伯塔省 ,密苏里河最西北端支流米尔克河( Milk River )流经此地。 双方的边界纷争导致了 阿鲁斯图克战争 。战后于 1842 年,双方签订了 韦伯斯特 - 阿什伯顿条约 ,更明确地划分了 缅因州 与英属 新不伦瑞克 和 加拿大省 之间的陆上边界,以及 安大略 与 明尼苏达州 之间 苏必利尔湖 和西北角的水上边界。 1844 年美国总统 詹姆斯·诺克斯·波尔克 任内发生的 俄勒冈边界争端 引发了美国方面要求将位于落基山脉以西的美国领土北部边界定于北纬 54 度 40 分的呼声(即与当时 俄罗斯 的阿拉斯加地区接壤),然而 英国 方面却主张边界应沿着 哥伦比亚河 一直延伸到太平洋。 1846 年签订的 俄勒冈条约 解决了这一边界争端,双方商定将北纬 49 度的边界延伸穿过落基山。 1857 年至 1861 年间进行的西北边界勘测( Northwest Boundary Survey )勘定了双方的陆地边界,然而这次勘测并未同时划定水上边界。在 1859 年爆发的 Pig War 之后, 1872 年的边界仲裁才最终解决了 乔治亚海峡 群岛和 圣胡安群岛 之间的边界问题。 1903 年,为解决 阿拉斯加边界问题 而设立的英 - 加 - 美三方联合仲裁委员会确定了大致沿西经 141 度线定下加拿大和 阿拉斯加 的边界。 国际边界委员会 俄勒冈 / 哥伦比亚河地区 1925 年,国际边界委员会被指定为专门负责测绘勘定边界、维护界碑及边界浮标以及清除边界两侧共 6 米(约 20 英尺)宽范围内所有灌木杂草等植被等工作的永久常设机构。这种人工移除植被造就的“ 边界景观 ”向双方境内各延伸 3 米(约 10 英尺)。该委员会的年度预算约为 140 万美元 该委员会由两名专员领导,美加双方各一位。 2007 年 7 月,布什政府由于与委员会在靠近边界的私人修建问题上的意见冲突,要求罢免美方专员丹尼斯·硕纳克 (Dennis Shornack) 。 硕纳克拒绝了,理由是该委员会是独立的国际机构,美国政府无管辖权。并且,根据 1908 年创设它的条约,只有专员的“死亡、此致或其他残疾”方能使专员位置空出。 加拿大政府声明在此事件中持中立态度 ,但 7 月 13 日加拿大方专员彼得·沙利文 (peter Sullivan) 说他愿意与布什总统指派的美方临时专员——一位在科罗拉多工作的内政部律师——大卫·伯恩哈特 (David Bernhardt) 共事。 边界安全 法律管制方式 位于华盛顿州罗伯玆角的反非法入境告示牌 美加边界常被认为是 世界上最长的不设防边界 ,但这仅仅是在军事意义上,法律的管制还是存在的。美加边境的低戒备与 美墨边境 (大约只有美加边境的 1/3 长度)形成了鲜明对比。在美墨边界,美国海关和移民部门的工作人员频繁巡逻以防止非法移民和毒品走私活动。 美加边境一部分穿过起伏的山区或是茂密的森林,不过更多的部分则是穿过边远的北美大草原耕地、 五大湖 和 圣劳伦斯河 ,还有一小部分由 大西洋 、 太平洋 和 北冰洋 的水上边界组成。美加边界还贯穿了 阿克维萨斯涅民族 的土地,而在佛蒙特州和魁北克省交界的一些社区里,一些修建于划界前的老建筑甚至坐落在边界之上。 美加边境的安保人员的实际人数仍属机密 。相比之下,仅在美墨边境的 美国边境巡卫队 人员就达 11,000 人之多。 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 之后,不论是在人口密集的地区还是人烟稀少的乡地,两国都显著加强了对边界的安全控制。两国积极开展了广泛、细致的战术及战略情报共享活动。此前曾认为有 19 名参与九一一恐怖袭击的恐怖分子经由加拿大进入美国,而事实上这是一个误解。 安保措施 对于那些两国在国境旁拥有地产的居民,若在他们的土地上有任何穿越国境的设施修建,必须向他们各自的政府报告。具体由国际边界委员会负责执行。如有需要,会使用围栏或路障。穿过边界者均需向各自国海关和移民部门报告。在无法给口岸配置工作人员的偏远地区,公路、口岸附近的森林地区、很多小路和铁路都隐蔽安装了 传感器 ,但双方都没有足够的人手去核实和阻止传感器报告的侵入。 走私活动 在过去,加方官员抱怨从美方来的 麻醉药品 、 香烟 和 枪支 ,但美方官员也抱怨加拿大向美国走私 麻醉药品 。尽管相对美墨边境而言规模很小,非法移民对于两国边检和执法部门一直以来就是个头疼的问题。 2005 年 7 月,执法人员逮捕了三名在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和 华盛顿州 间挖掘了长达 360 英尺(约 110 米)用于走私 大麻 隧道的男子,这是美加边境首次发现这种隧道。 安大略省的 康沃尔市 是加拿大最臭名昭著的走私地区中心。它的地理位置以及便捷的交通,使其成为了跨国走私烟草、麻醉药品、枪支和非法移民的枢纽。邻近的 阿克维萨斯涅 地区(跨越加拿大安大略省,魁北克省及纽约州边界)享有一定的“ 第一民族 ”自主权,这给 安大略省省警 和 皇家加拿大骑警 接近走私活动的源头造成了很多不便。甚至皇家加拿大骑警西北和中部地区的海关、税收人员香港海关人员都来到康沃尔调查走私现象。 当地自由职业者和国际犯罪组织勾结,走私行业十分猖獗。警方追捕走私者的行动已经造成数起平民伤亡。此外政府还损失了数亿美元的税收。在执法行动上已经投入了数百万美元,但对走私的打击收效甚微。 。 西半球旅行计划( WHTI ) 美国国土安全部 ( DHS )推行对美国公民和的国际旅客进入美国的身份鉴定要求。最后的规章和 西半球旅行计划 的第一阶段确立了乘飞机进入美国所需的四种形式的身份认证——有效护照、外国人登记卡、 NEXUS 卡 或美国军方的命令 至 2009 年 6 月,所有通过陆路和海路口岸(包括乘 渡轮 )的入境者到达须出示有效护照、先进驾驶执照或 国土安全部 核准的身份认证表。 边界长度 rowspan ="15" width="50px" 排名 州 与加拿大的边界长度 排名 省 / 地区 与美国的边界长度 1 阿拉斯加州 2,475 公里( 1,538 英里) 1 安大略 2,760 公里( 1,715 英里) 2 密歇根州 1,160 公里( 721 英里) 2 不列颠哥伦比亚 2,168 公里( 1,347 英里) 3 缅因州 983 公里( 611 英里) 3 育空 1,210 公里( 752 英里) 4 明尼苏达州 880 公里( 547 英里) 4 魁北克 813 公里( 505 英里) 5 蒙大拿州 877 公里( 545 英里) 5 萨斯喀彻温 632 公里( 393 英里) 6 纽约州 716 公里( 445 英里) 6 新伯伦瑞克 513 公里( 318 英里) 7 华盛顿州 687 公里( 427 英里) 7 马尼托巴 497 公里( 309 英里) 8 北达科他州 499 公里( 310 英里) 8 艾伯塔 298 公里( 185 英里) 9 俄亥俄州 235 公里( 146 英里) 10 佛蒙特州 145 公里( 90 英里) 11 新罕布什尔州 93 公里( 58 英里) 12 爱达荷州 72 公里( 45 英里) 13 宾夕法尼亚州 68 公里( 42 英里) 著名跨国桥梁 / 隧道 连接 密芝根州 底特律 和 安大略省 温莎市 的大使大桥是美加边界上最繁忙的口岸 尼亚加拉瀑布 一景:美国瀑布(左)位于 纽约州 ,而加拿大瀑布(又称马蹄瀑布;右)则大致位于安大略省。 弗朗西斯堡 - 国际瀑布城国际大桥 - 安大略省 弗朗西斯堡 和明尼苏达州 国际瀑布城 博德特 - 雷尼河国际大桥 - 明尼苏达州 博德特 和安大略省 雷尼河 苏圣玛丽国际大桥 - 密歇根州 苏圣玛丽 和安大略省 苏圣玛丽 蓝水桥 - 密歇根州 休伦港 和安大略省 萨尼亚 圣克莱尔隧道 底特律温莎隧道 - 安大略省 温莎市 和密歇根州 底特律 密歇根中央铁路隧道 - 安大略省温莎市和密歇根州底特律 大使桥 - 安大略省温莎市和密歇根州底特律 和平桥 - 安大略省 伊利堡 和 纽约州 布法罗市 漩涡激流大桥 - 安大略省 尼亚加拉瀑布城 和纽约州 尼亚加拉瀑布城 彩虹桥 - 安大略省尼亚加拉瀑布城和纽约州尼亚加拉瀑布城 昆斯顿 - 路易斯顿桥 - 安大略省 昆士顿 和纽约州 刘易斯顿 千岛大桥 - 纽约州 韦尔斯利岛 Wellesley Island 到 安大略省 山岛 hill island ,穿过 圣劳伦斯河 连接纽约和安大略。建于 1937 年,在 1959 年重修,因为在 千岛群岛 ( 北美洲 ) 中间,所以叫千岛大桥。 奥格登斯堡-普雷斯科特国际大桥 - 纽约州 奥格登斯堡 和安大略省 约翰斯敦 三民族隧道 - 安大略省 康沃尔 和纽约州 马塞纳 黑泽口岸 - 魁北克省 圣贝尔纳德 - 拉科勒 和纽约州 尚普兰 其他边境口岸(机场、港口、火车站) 尼亚加拉瀑布 彩虹桥 上的边界标示 加拿大有数个城市(包括 卡尔加里 、 埃德蒙顿 、 哈利法克斯 、 蒙特利尔 、 渥太华 、 多伦多 、 温哥华 和 温尼伯 )的机场提供前往美国的航线,而美国当局亦于这些机场开设入境检查设施,亦即所谓的“ 预先清关设施 ”。此举令来自加拿大的航班在美国机场降落以后无需作为国际航班处理,从而加快了旅行过程。另一方面,由于加拿大航空公司提供的美国航点众多,但从那些美国航点前往加拿大的航班数量却少于反方向航班,因此加拿大并不在美国机场开设此类预先清关设施。 类似的过关预检机制也应用于营运赴美海上货运业务的加拿大主要港口,以及温哥华的 太平洋中央车站 。所有乘客在该车站登上过境前不停站直达 西雅图 的 美铁 卡斯卡德号列车 前都必须通过美国预先清关设施,并使行李经 X 光检查。另外两条来往美加之间的美铁列车(分别是来往 纽约市 和 蒙特利尔 之间的 Adirondack 号列车 ,以及来往纽约市和多伦多之间的 枫叶号列车 )由于在过境前于加拿大境内设有中途车站,因此并不设过关预检,旅客必须在边界上通关。 海上交通方面,有数家 渡轮 公司提供从 纽奔驰域省 或 斯高沙省 前往 缅因州 的航线,以及从 卑诗省 前往 华盛顿州 或 阿拉斯加州 的航线。经 五大湖 往来于 安大略 省和 密歇根州 、 纽约州 和 俄亥俄州 的渡轮服务也有很多。 跨境机场 美加边境上有数个机场本身就横跨边境,分别是位于 马尼托巴 和 明尼苏达 的 Piney Pinecreek Border Airport 、位于 萨斯喀彻温 和 蒙大拿 的 Coronach/Scobey Border Station Airport 、 艾伯塔 和 蒙大拿 的 Coutts/Ross International Airport 、以及华盛顿州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的 Avey Field State Airport 。这些机场都毗邻过境口岸。 Piney Pinecreek 和 Avey Field 机场的跑道大体呈南北走向穿过边境,而 Coutts/Ross 和 Coronach/Scobey 机场的跑道则呈东西向与边界平行。 跨境建筑 赫斯克尔图书馆和歌剧院 横跨加美边境,一半在 佛蒙特州 Derby Line ,另一半则位于 魁北克省 Stanstead 。 缅因州 en:Estcourt Station 和魁北克省 en:Pohéméganook 之间有数座私人房屋坐落在边界之上。 一座称为中途之家( The Halfway House )或 Taillon's International Hotel 的小酒馆坐落在魁北克省 邓迪 和纽约州 卡温顿堡 的边界。 它建于 1820 年,早于边界的划定。 残余未解决的边界争端 主条目: List of areas disputed by Canada and the United States Machias Seal Island 和 North Rock ( 缅因州 / 新不伦瑞克省 ) Dixon Entrance ( 阿拉斯加 /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 Beaufort Sea ( 阿拉斯加 / 育空 ) 胡安德富卡海峡 ( 华盛顿州 /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 参见 加拿大 - 美国边界过境点列表 从美国经陆路进入加拿大 加拿大 - 美国关系 加拿大边界的定义 约瑟夫·史密斯·哈里斯 (Joseph Smith Harris) 的西北边界调查报告 冷冻河 (Frozen River) , 2008 年关于横跨美国 / 加拿大边境走私的故事片。 参考文献 ^ Schiff, Stacy. Politics Starts at the Border. New York Times. July 22, 2007. ^ 组织结构图,国际边界委员会 ,访问 2007 年 7 月 27 日 ^ Blaine couple, U.S. agency settle border wall case . Seattle Times. January 15, 2009. ^ Bowermaster, David. Firing by Bush rejected by boundary official . Seattle Times. July 12, 2007. ^ Fong, Petti. Politics delineates boundary dispute . Toronto Star. July 26, 2007. ^ Fired border official's job filled quickly: White House refuses comment on former bureaucrat involved in lawsuit over couple's fence. Globe and Mail. July 13, 2007. ^ Wendell Sanford, Consul of Canada Remarks for an Address, Canadian Studies Progra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 2002 年 10 月 9 日 ^ Frieden, Terry. Drug tunnel found under Canada border: Five arrests made after agents monitored construction . CNN.com. CNN. July 22, 2006. ^ http://www.rcmp-grc.gc.ca/on/news-nouvelles/2009/09-02-25-cornwall-eng.htm ^ Cockburn, Neco. Smuggling's price . Ottawa Citizen. November 21, 2008. ^ DHS Announces Final Western Hemisphere Air Travel Rule . 5 December 2006 ^ Western Hemisphere Travel Initiative: The Basics , U.S.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 外部链接 国际边界委员会 Indepth: It's a fine line – Disputing boundaries 加拿大广播公司新闻在线 二○○五年十月十一日 1994 trip from Lake of the Woods to the Continental Divide 来自“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BE%8E%E5%8A%A0%E9%82%8A%E5%A2%83oldid=18090550 ” 1 个分类 : 边境分界线 1 个隐藏分类 : 有未列明来源语句的条目 个人工具 登录 / 创建账户 名字空间 条目 讨论 大陆简体 变换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港澳繁體 马新简体 台灣正體 查看 阅读 编辑 查看历史 操作 搜索 导航 首页 分類索引 特色内容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条目 帮助 帮助 维基社群 方针与指引 互助客栈 询问处 字词转换 IRC 即时聊天 联系我们 关于维基百科 资助维基百科 工具 链入页面 链出更改 上传文件 特殊页面 打印页面 永久链接 引用此文 其他语言 Български Deutsch English Franais Bahasa Indonesia 日本語 Polski Português Русский 本页面最后修订于 2011 年 10 月 20 日 ( 星期四 ) 04:35 。 本站的全部文字在 知识共享 署名 - 相同方式共享 3.0 协议 之条款下提供,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请参阅 使用条款 ) Wikipedia 和维基百科标志是 维基媒体基金会 的注册商标;维基™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商标。 维基媒体基金会是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登记的 501(c)(3) 免税 、非营利、慈善机构。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E%8E%E5%8A%A0%E9%82%8A%E5%A2%83 ************************************** 香浓奶茶屋的宝宝树 全部日记 (671) 畅想随笔 上一篇 难得模特秀 小蜡烛被强制执行 下一篇 两张签证,两个月的忧心 2011-06-28 类别: 畅想随笔 标签: 签证加拿大美国入境 这次阿拉斯加游船及加拿大旅行让我煞费苦心的,是我爸的两张签证 ------ 加拿大旅行签证,美国探亲入境签证。 话说来长,在美国,绝大多数的邮轮因为某些原因,必须路经第二国,成为一条国际航线。去阿拉斯加的邮轮, 必须要停靠一站加拿大港口,或者是索性起点或终点之一为加拿大港口(多为温哥华)。 我们家持美国护照和绿卡的都能自由进出美国加拿大。除了我爸,是持来美国的探亲旅游签证。所以他要去阿拉斯加邮轮面临两大问题 ------ 加拿大短期旅行签证,和回美国的入境签证。 我曾经一度认为,买个起始点都是西雅图的 Close Loop 航线,就算到了加拿大这一站,我爸不下船,就不视为出美国。可是没门,所有的阿拉斯加航线都要具备加拿大入境许可方可上船。 略略扫了一眼在美国办加拿大签证手续,发现没什么大困难,所以这一问题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第二个问题貌似更棘手 ------ 回美签证。照说现在都是一年多次出入境的美国签证,可是我爸在今年 3 月初入境美国后的几天后,这张一年有效的签证就过期了,全凭一张 I-94 表(出入境卡)入境时上面给了 6 个月的逗留期限,可以留在美国至八月底。照说这期间他如果出了美国边境,就没有有效的入境签证再回来了。 不然!!!从同事那儿和网站上了解到了一条法律 ------ Automatic Revalidation ((签证的)自动再生效) 。简单陈述这条法律就是, 持非移民签证的访问者,到美国相边邻的国家(加拿大或是墨西哥),不超过 30 天,可以凭着还有有效期的 I-94 表格回美国,不需要重新申请签证,相当于原过期签证的 自动再生效 。 我爸的情况完全符合这一条件,好了,没问题了,大笔一挥,信用卡一刷,全家的游船票就这样匆忙中订下了,接下去的烦事接踵而来。 距离还有两个月的游船日期,我便着手给爸爸办加拿大签证。可以选择跑去洛杉矶领事馆当面申请,一周内可办理下来,我不愿意专程再开一趟,所以选择了邮寄,领事馆网上说邮寄两周内也可以办理好。 4 月初我心急火燎地寄出了一叠申请资料。第二天就发现我开错了支票,他们只接受现金支票,而非个人支票。再到网上溜达一圈,加拿大签证的论坛上,很多人提到了最近加国办理签证速度极慢。我这才发现,加国领事馆贴了通知,最近全美加领馆所有的电脑系统更新,签证速度要比往常延迟。后悔自己申请内容还是没有读得太仔细。那就等吧。 每天都在看刷新的论坛帖子,看看别人都等了多久,有些人说等了 40 几天。我想完了完了,几次写邮件给领事馆,石沉大海。大概等了 15 天左右,终于等到资料全数退回。我马不停蹄地重新开了张现金支票,隔天再一次挂号信寄出新一轮的申请。照说按上一次的处理速度,我们的时间还是绰绰有余。可是等待的日子非常受煎熬,网上尽是些同样焦急绝望的人的帖子,看了让人更焦心。我后悔应该自己亲自跑一趟洛杉矶领事馆,至少可以比邮寄更快。拿不到加拿大签证,爸爸的整个旅行都要泡汤,等不到他的护照回来,连飞去西雅图的飞机他也上不了。我作好了最坏打算,如果最后临行前的一周还没收到护照,我就带着我爸去洛杉矶亲自把护照要回来,不管签证拿倒没拿到。爸爸也每天翘首以待 ...... 更令人不安的事情发生了,我在华人网站上,读到了好几例网友的亲身经历,没有回美签证,被邮轮公司的人拒绝上船,说算凭着 “ 签证自动再生效 ” 这条规定,他们也不予理睬。详细了解才知道,这条法律知道的人不多,可能许多 CBP (海关边境安全部)的人也不甚了解,更不用提是邮轮公司的进出关安检代理了。我本人打了几个地方的 CBP 电话,证实了他们的业务水平也参差不齐,没有一个共同的答案。华人网站很牛 B ,资深的论坛斑竹整理了一系列法律文件和海关参考资料,供大家打印,到时候全部带在身上,遇到麻烦可以出具相关法律条款,据以力争。那一段日子,我通读了许多 “Automatic Revalidation” 的法律资料,俨然都可以是这方面的半个专家顾问了。但是这些还是消除不了我的愁眉不展,试想全家人登船准备度假旅行,爸爸一个人被拒之船下,将是一件多么 sad 的事情。我还担心如果发生,那么多的钱退不回来怎么办。我联系 agent 询问是否可以现在买旅行保险,发生任何情况还能部分退款。被告之一切保险都买得太晚了。朋友安慰我,给我出了个主意,万一发生诸如此类事件,凭着口证和物证去告游船公司,拿回所有人的船票费。办法是好,可是到时又是一大堆麻烦事。早知如此,当初还不如选个美国境内的旅游线路,也不必如此折腾。我真的有些心灰意冷了。 一切,看来都是我担心多余,但有时没个担心,没个操劳,事情也完整不了。 加拿大签证,经历了整整三个星期的工作日后,顺利到家了。此时距离临行还有整整两周。 拿到加拿大签证,爸爸好像乐观得很,可我的担忧一直没有消停过,我一直在提醒他,运气不好,还是有可能上不了船,提前给他心里做好准备。还计划,如果被拒上船,他只能一个人留在西雅图朋友家了。 从来没有如此忧心忡忡过,我宁可明天就是上船日,运气是好事坏早见分晓。 真得见分晓的日子到了。我们在码头 check in ,托运行李已经被寄放了。我琢磨着万一爸爸被拒,是否还要上船把他的行李拿下来。(当初我们行李打包时,我就嘱咐他们,爸爸的所有行李自己打包一个箱子)。因为我爸,我们全家都排在了持 International 护照的队伍里,我严阵以待,准备了资料,作好了和要给我们麻烦的人唇枪舌战一番的准备。见到了办理 check in 的老头,他大概神经紧张地忙了两个多小时了,面对我们 6 本不一样的护照,绿卡,他有些慌乱不堪。最后一个检查我爸爸的护照,老头忙得手都在颤抖,不过还是翻到了加拿大签证一页,他仿佛是看到了一张特赦令,二话没问,就说 That's good ,我在等他翻看我爸的美国签证,奇怪的事,他没有一丝意思要检查回美签证,就说给我们所有人去拿登船卡。但是除了我们 5 人的护照拿回,我爸一个人的护照要收走,说是到了加拿大一站,持签证的护照统一给加边境检查盖章。激动之余,我没忘记把爸爸的 I-94 表扣留下来自己保管,不然加拿大查签证时是有可能收掉 I-94 的,那我爸就真回不了美国了。当爸爸拿到登船卡时,我大大地舒了口气。 到了加拿大维多利亚港,爸爸的加拿大签证被划了一笔。这之前的 Skagway 一站,我们没能选择需要出入境检查的旅行团,而是选择了 WPYR(White Pass Yukon Route) 观光铁路线,虽然终点站是跨过边境几百尺的加拿大领地,但是因为不需要下车直接返回起发站,所以也就免了出入境检查。 下船也是一道关,我原以为西雅图的 CBP 官员会详细检查入美签证,但是,真是奇了怪,我们的护照就在 officer 面前晃了一秒,我爸只是把他的过期美国签证在官员面前扫了一下,我确定官员一定没看到签证已经过期,就放行了。难道就这么简单,这么不屑一顾?我的担心都白担心了? 所有的担心都是多余的,真的,因为我的功课做得很足,很好,只是每次碰到别人的质问和意外案例,让我的自信有些经不起考验。爸爸的加拿大签证是单次的,明文规定,只要不到第三国,在美加两国来回,单次签证就好比是一张多次签证。可是 Violet 好心来质疑我,我只好在去温哥华的前一夜,上网下载了加领馆的这条规定说明以备不测。再次入境加拿大温哥华时,子夜站岗的加拿大 MM ,根本没有在意那单次加拿大签证,只是询问我们全家的旅行计划,一切都是那么顺利。 再次从温哥华入境回美国,也是简单得很,好像这世上除了我,没人关心 “ 过期美国签证 ” , “ 自动再生效 ” 等问题。不过,相信我爸就是凭着这一政策,自由出没于美国加拿大来来回回两次。 我的担心应该是值得的,至少有这么一个人事前做好功课过,全面了解过不同状况,做好充分应对准备过。 我,就是这样一个操心的人。 http://home.babytree.com/u/u110795895/j/6479494 日志原文: http://blog.sohu.com/people/!amlhbmthbmdkZW5pdUBzb2h1LmNvbQ==/180623076.html 从旧金山出发乘邮轮游阿拉斯加 , 其中有一段海域要经过拿加大 , 我们在 SKAGWAY 下船后 , 游览的项目有一部分也是在加拿大境内 , 所以这条线路需要有加拿大两次往返的签证 , 当然持美国护照和有美国绿卡的人士没有问题 . 从 SKAGWAY 进入加拿大一路上都是雾蒙蒙 . http://q.sohu.com/forum/12/topic/52472411
个人分类: 美国纪行见闻(09-11)|6597 次阅读|0 个评论
Skagway, Alaska码头掠影 (2011年8月24日)
热度 1 黄安年 2011-10-21 23:01
Skagway, Alaska码头掠影 (2011年8月24日)
Skagway, Alaska码头掠影 (2011年8月24日)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1年10月21日(美东时间)发布 8月24日(星期三)7:00AM—4:30PM, 我们乘坐的游轮Norwegian Star 停靠在Skagway, Alaska码头,Skagway是美国西部较晚时期的淘金而收效甚微的城市,又是和加拿大边界紧邻的但过往人数很少的城市,也是我们的阿拉斯加北上最远的一个旅游港口。下船步行距离Skagway市区只需要10-15分钟路程,可以自由行;码头旁边就是一条旅游线路的森林小火车, 往返需要三个小时, 费用是每人60美元, 码头还有多辆旅游大巴旅客游, 费用是每人30美元,也可以租用车自家驾游, 或者包辆出租汽车定时游。我们全家6人包车两小时定时游更加合算。此外在码头有乘坐直升飞机半小时游,价格不清楚。 以下照片30张是当日拍摄的。
个人分类: 美国纪行见闻(09-11)|2525 次阅读|1 个评论
晨曦中的Skagway, Alaska (2011年8月24日)
黄安年 2011-10-21 09:39
晨曦中的Skagway, Alaska (2011年8月24日)
晨曦中的 Skagway, Alaska (2011 年 8 月 24 日 )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10 月 20 日 ( 美东时间 ) 发布 Skagway, Alaska 是美国西部较晚时期的淘金城市 , 又是和加拿大边界紧邻的城市 , 也是我们的阿拉斯加北上最远的一个港口。 8 月 24 日(星期三)晨 7 时, Norwegian Star 停靠 Skagway 码头,日出时间是 5 : 44AM , 由于天阴多雾,根本看不到日出的奇观, 整个港口沉睡之中, 游轮规定最晚返港时间是 3 : 30PM , 我们准备在游轮上用完早餐后租车出游。 照片 12 张是当日清晨拍摄的。
个人分类: 美国纪行见闻(09-11)|261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5: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