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审稿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审稿

相关日志

致谢审稿人
kongling814 2020-9-30 06:34
写文章投稿 拒稿或者修改 是再经常不过的事 曾经遇到一个 极为认真的审稿人 他对我的文章很肯定 文章看得极为仔细 最后提出修改意见整整100多条 这是我投稿迄今为止遇到最多的意见 也让我看到那么多老前辈在默默地认真的工作 我不知道对方是谁 但是他看我写的文章 比我的导师看得还要认真 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 我按照他提出的修改意见改好文章 基本不会再有表达不清或者语法错误了 所以真的很感动一个陌生人无偿的这样做 这篇文章我投稿的杂志开始影响因子只有1点多 我的文章发表后2年内被引用超过40次 杂志影响因子涨到5点多 经常收到编辑的审稿邀请 我审稿的习惯也深深 受 这位不知名的前辈的影响 要么忙我就不接受 只要答应了审稿 我也会尽可能认真地读对方的文章 但是距离那名审稿人的认真程度 还差很远很远 文章链接: DOI: 10.1016/j.scs.2017.01.018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536 次阅读|0 个评论
视频课 | 同行评审的流程和如何答复审稿人意见
WileyChina 2020-9-23 10:27
前言 你了解同行评审吗? 你应该如何尽量避免论文未被送审就被拒稿的情况? 如果你迟迟没有收到审稿意见,是不是很纠结要不要去催一催编辑们? 经过一段时间焦急地的等待,你终于收到了期盼已久的审稿意见,但是其实论文发表的关键才真正开始,接下来您应该如何恰当地回复审稿人的意见呢? 为帮助科研人员解答科技论文写作中的困惑,本次我们将与大家分享 Wiley科研云学院视频 课程——“ 同行评审的流程和如何答复审稿人意见 ”。本课程旨在帮助作者做好投稿的准备,了解同行评议 的 流程,清楚审稿人的关注点,掌握解读审稿意见并给出合适的回复的思路,针对拒稿的多种原因进行准备以避免拒稿可能性的出现。希望我们的课程能为您投稿高水平期刊带来帮助,助力您的投稿。 课程抢先看 https://page.om.qq.com/page/OqhMOM3nO4TZFqJfMlBmz8VQ0 主讲人介绍: 朱晶博士,于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在2011年加入Wiley,目前担任 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Science、Small、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Molecular Nutrition Food Research 和 European Journal of Lipi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的编辑。 课程内容 “ 同行评审的流程和如何答复审稿人意见 ”这门课程共分为7个小节,按照课程顺序学习,可达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效果;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求,自行选择内容学习。本课程适用于有高质量学术论文写作需求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高校教师、科研院所研究人员。 核心内容: 了解同行评议,明确其重要性 清楚审稿流程,做到知己知彼 投稿之前准备,遵循四点攻略 没送审就被拒稿,“fast track” rejection原因可能有哪些 审稿人关注点,作者需要牢记 分析审稿意见,回复注意态度 审稿人的推荐,专业认真避嫌 更多精彩课程,尽在Wiley科研云学院! Wiley科研云学院 及所有系列视频课程已于本周正式上线! 作为Wiley论文发表出版指导与学术活动服务的资源整合平台,Wiley科研云学院以满足科研人员多样化需求为目标而搭建, 通过专家名师和高影响力期刊编辑的微视频课、热门在线直播、作者交流社区等多维渠道,精心准备了文献查找,论文撰写,论文发表及出版,科研成果推广等学术指导课程,以及陆续推出的在线学术讲座/会议/培训等颇具实用性的资源 。我们希望能陪伴每位学术用户探索科研的广度和深度,助力科研人员精进学识、提升自我。 浏览及登录入口 仅需两步,带你“畅游”Wiley科研云学院!扫码关注 “Wiley科研服务”公众号(ID: wileyresearch),主页菜单中点击“云学院”即可访问: *新用户观看页面填写报名信息后即可畅享全平台观看。高校/机构如需定制Wiley在线课程,欢迎发送邮件至china_marketing@wiley.com.
个人分类: 科研手记|663 次阅读|0 个评论
2020年审稿的6-7篇论文,其中两篇是elsevier体系的,给发了reviewer award
HpJi 2020-9-20 18:09
1688 次阅读|0 个评论
审稿与投稿:从2篇拒稿说起
热度 7 d289390715 2020-8-21 18:39
有幸成为两份中文期刊的审稿人,一份是入选了 “卓越期刊”的刊物,另一份是本领域认可度较高的期刊,两份期刊在本领域还算是不错的期刊。恰好送审的论文也是自己熟悉的领域,审稿工作相对轻松,自我感觉能够高效、公正的完成审稿工作。高效是指今年送到我手里的稿件都一定在编辑部指定的时间内返回审稿意见,尽管编辑部指定的返回时间一般是 2~4 周,但实际上绝大部分审稿我都是在 1 周以内完成的;公正,意味着只看作者的论文内容,不会去考虑其他诸如头衔、基金、研究团队等因素,提出的审稿意见也是针对论文本身而言的。 有人可能会问,难道审稿意见还有不针对论文本身的? 当然,比如某些期刊因为你是硕士出身, “呵呵”了一声;还有的期刊因为你们的单位不是双一流,连“呵”都不想对你“呵”。客观的就是论事是我的一个基本审稿原则,不想也不能搞人身攻击、地域攻击。 但近期, 2 篇论文都被我高速拒稿了。 经过中英文的读稿、投稿和审稿经历,也有一些自己的思考,姑且就叫杂谈吧。 主要是透过审稿谈投稿 。 以下只是自己的一点看法,不能代表所有审稿人的癖好。 1 、期刊档次重要吗? 说期刊档次不重要那是瞎话,说期刊档次代表论文质量那是自欺欺人。 但现实的情况是,在大家都熟悉期刊出版风格的情况下,比如期刊在行业内的地位、期刊对论文工作量的要求、期刊刊发重点等,会影响到我审稿时审稿标准的裁量权发挥。 对于一般的期刊,比如 国内还有很多普刊,一些普刊的稿源都是问题,你不可能高标准的去要求这些期刊 的论文如何的缜密、如何的吸引人、如何的完美无缺。审稿更像是在打量这篇稿件与期刊是否匹配,怎么通过提出审稿意见来帮助这篇稿件更好的去提升、作者通过阅读审稿意见可以有更深入的思考。 反之,审理的这两份期刊都是本行业认可度较高的期刊,那么看上去 “水平”较差的稿件就会被直接拒稿。审稿,在这时也在守护着自己与这本期刊的质量线。期刊很好,而审稿人放水,降低的是自己的个人信誉。 之所以对于档次较好的期刊严守质量关,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某些所谓的高水平期刊偶尔也会刊发一些看起来 “很水”或“吹水”的论文, 自己严守自己的审稿质量,是在用自己的行为艺术与某些 “吹水”学者分庭抗礼。工科的研究中,虚而又虚的务虚派研究不宜大行其道,甚至还堂而皇之的成为高被引。年轻学者没经费资助谈谈脑洞大开、来点思考还勉强能接受,毕竟没钱做实验。有些“大牛”科研经费几百万上千万,还在那里谈科学构想、谈思考,这种人有了充足的经费还在搞理论务虚,是不是不太合适呢?你有把科学构想变为现实的资本,直接给大家呈现结果不是比构想更有意义 。 对于投稿人而言,选择与自己研究内容相匹配的期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自己的投稿时间。 特别是对于高水平期刊而言,如果本身研究内容一般,还要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有时候,试一试可以,但可能只是在浪费时间。时间充足的时候可以试一试,但如果对论文见刊有要求,选择与论文内容相匹配的期刊,无疑 “性价比”是最高的。 两篇论文都通过了期刊编辑的初审,却被审稿人高速拒稿。原因在于,两篇论文看起来像那么回事,仔细一看,经不住推敲。具体拒稿原因下文单独讨论。 2 、小同行,是你又爱又恨的审稿人 不论是我自己的投稿、审稿经历,还是自己前几个月的某一项研究(业余爱好,正在投稿),都表明: 本领域的小同行审稿是最精准、公平性相对较高的,而对论文熟悉程度仅为 “一般”的审稿人,更像是在“和稀泥”。 当然,在研究论文中我不能说他们是 “和稀泥”,只能说他们“不够好”,你品,你细品。 我说的小同行,指的是和你同一个研究方向、有宽厚研究基础的人。 同一个研究方向,保证了投稿题材与审稿人精准匹配,他能高效的看懂你想表达啥,这样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给出相对客观的审稿结论。 有宽厚研究基础,一方面有助于判断你的研究内容是否能在本领域有一席之地,另一方面,对于研究内容是否存在延续、是否是同一个题材的重复发表、是否存在抄袭等也可以快速判断。比如我自己这个研究方向上,近 5 年来中文核心期刊中相关的论文我都会看,哪怕明知道有些已发表的论文一般般,我也还是会扫上一眼。这样有一个好处,国内几个研究团队都在做啥,心中有个大概。另外,小方向上国内的博士学位论文和高被引硕士学位论文我也会看,因为有些团队的创新性贡献与博士论文相关,而博士论文里有更多的细节。当然,因为现状是有些博士小论文和大论文内容相同,他们又有发稿需求,一般对于学位论文我会滞后半年到一年左右看,避免知道了作者或团队以后影响自己的情绪。 为什么小同行是又爱又恨的审稿人? 爱他,是因为小同行的审稿精准度高,提出的审稿意见几乎不会跑偏,对于改进论文质量确实有积极意义; 恨他,是因为太精准乃至一针见血了,以至于看到意见觉得很对,但投稿人又无力在短时间内完成修改工作,以至于功败垂成。 爱他的时候,莫不是前世注定的红颜知己;恨他的时候,哪怕是同床又怎敌他与汝异梦? 但我个人的看法,遇到小同行你应感到三生有幸。毕竟,得到有针对性的意见,比 “和稀泥”更来的长久。 需要给期刊编辑提醒的是,一个审稿人经过长期审稿,他什么风格几乎就可以判断了。别盲目的迷信各种头衔,而要把务实的审稿质量作为第一要务。审稿不合格的,该换人就果断换人。不合格审稿人放任错误信息大行其道,也是给科学发展开倒车。 眼厉嘴刁的小同行,可能更适合充当期刊质量的大护法。而忙的团团转的大菩萨,未必有足够的精力来较真。 3 、审稿,你最看重什么? 每个审稿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所以,每个人看重的东西也不一样。 而我,最看重的是创新性。 我认为的创新,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创新。实验方法有改进是创新,结果分析是新视角也是创新,核心观点前所未有还是创新。 简单的判断是否创新,就是看一下这篇论文里的核心的东西是不是见过,如果是似曾相似又有哪些不一样的花枝招展。反之,如果是很老套、成熟的东西,反而审稿时就不会得到太高的评价。 除了创新性,还会关注的几点包括: ( 1 )科学性。 最基本的方法、思路是否可靠,如果最基本的东西都靠不住,那整个这篇论文就站不住脚。所以在我自己的研究领域冲击地压当中,我一般不太喜欢采用数学方法进行冲击危险性分级的研究,因为好多作者都没搞明白啥是冲击地压就敢给你分级,弄一堆数学公式放上去显得很科学,实际上内容可参考、可应用的意义非常有限,甚至某些内容因科学性不足而是错误的; ( 2 )系统性。 整篇文章的论述是不是构成一个研究体系,是不是围绕着核心的东西来论述,而不是东拼西凑,看起来规模宏大,仔细一看百无一用。 我比较反感那种一个小问题都没有搞清楚,就开始变成一个成功实践的文章。 类似的文章在教改领域也非常常见,某些大学领导,自己连最基本的教学文件都没做过、一年正儿八经的课也没上过几次,最后就堂而皇之的提出一个人才培养模式,还自卖自夸的认为很成功,这是超出我的认可范围的。 但有些期刊就喜欢那种看起来面面俱到、 “系统”总结的文章,只能说各刊自有癖好,选择性、批判性的引用这些文章,是我给他们的假笑。 就像变装皇后 Bianca Del Rio 说的,“ We are sisters ”。 创新性为什么是我最看重的东西? 因为他代表了你是一个有想法的人;他还代表了,你的创新性的东西,给我带来了不一样的视野,也有可能和其他读者碰撞出新的火花。我要给这种未知一个机会,也要让同行来分享这一缕新鲜。 当你对一个领域的文献非常熟悉的时候,你非常渴望能看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而不是翻了上百篇文献,愿意留下笔记的都少之又少。 4 、看审稿意见,想开点自己会更好过 我不止一次接到过驴唇不对马嘴的审稿意见,我也看到过很多驴唇不对马嘴的意见。 我依然保持着那种恶心和愤怒的感觉,时至今日,有时候依然恨不得和审稿人当面对骂。 你不被别人理解,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这个痛苦,投过稿的,都懂。 但你要知道,红颜知己是稀缺物种,三生三世,却未必种得十里桃花。 曾经我也说过,看到写的烂的论文,恨不得当着作者的面痛骂一顿。 但更多时候,作为审稿人,我希望给作者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作者去正视自己的问题。哪怕语气里充满了火药味,实际上也是在刮骨疗伤。 所以现在我写意见,一般是按照行文顺序去写,这样作者改起来更顺手。但我写审稿意见,第一遍是直抒胸臆,想怎么骂怎么骂;第二遍是校改,去火气、去戾气,假装是科学友好的一团和气,至于假装的像不像,也不知演技如何。所以有时候作者看到我给的审稿意见觉得太直接了,我悄悄告诉你,那已经是降低伤害值了。宁可自己先忍受一轮内伤,也不想把作者逼到灭亡。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能帮助作者提升一点,这算是一个积极的作用。 比只是简单粗暴的拒稿更有意义。 但至于编辑是否全部传达了审稿意见,那是编辑的工作。 现在,大部分时间我看自己投稿的审稿意见,会淡然一些。 想得开,实际上自己会更好过。 比如, A 期刊不要,没关系,咱换 B , B 还不要,咱换 D , D 如果还不要,咱换 Z 就行了。 会有人懂你的,又或者,就算有些人不是真的懂你,至少还愿意给你个机会 。 切实解除 SCI 、 EI 、 CSSCI 等紧箍咒,大家更容易回归本真。 我就要做这个东西,你不欣赏拉倒,我换个期刊就是了。 看审稿意见的时候,说得对,对照着修改;审稿人说的不对,如果不是特别离谱,一笑置之就行了。 我第一次给《某报》投稿的时候,第一轮审稿意见老老实实的修改了,第二轮死活改不动了。我跟编辑说,我不想改了,申请撤稿吧。编辑安慰我,不想改就说明情况嘛,审稿人的意见也未必全改。我感动的差点哭出来。 但客观的说,如果按照审稿人的意见再改上几个月,结果又会是一番景象,但懒癌发作,按照审稿人的意见改上几个月,实际上原来的东西就都被推翻了重做。不想折腾了,宁可撤稿也不想动了。 如果你想发表论文,最好不要和时间赛跑,万一输了,你可能输不起。最好的办法是你跑在截止时间的前面,你才会有很多尝试和选择。 如果对期刊档次没有太大追求,就别太计较发表在哪里。 为什么在近年来破除 “唯论文”导向、代表作制度之下我还坚持多写论文,因为有些话我想说,有些事情我想做。这些东西是我活着存在过的证明。也许他们不是各种被 I 认可的期刊,但他们代表了我这个人存在的意义。我不是传话筒,我也不是木头桩,我是有灵魂的存在。我思,故我在。 好在这些不带 I 的普刊现在也不受宠,也不影响带 I 期刊和带 I 作者群体的利益。 他们继续追求他们的 “卓越”,我享受自己的随心就好。 5 、为啥无情的拒稿? 终于回到了最初的原点,来说一说这两篇论文为啥被我无情的拒稿。 ( 1 )慎重“首次阐明” 其中一篇论文,在摘要和正文部分郑重其事的使用了 “首次阐明”这个表达。 客观地讲,我不反对这个表达,因为但凡是一项新的研究,都会有新发现,既然是新的,用 “首次”无可厚非。但我反对的是作者的工作是否承载的起“首次阐明”。 你用 “首次阐明”,这是在勾引我啊。我满怀期待、内心有那么点小激动,顺着你的摘要走向你的正文,到了结论都还是 nothing new 。所以你是在拿我开涮吗?空欢喜和失望,可能也会激起审稿人的负面情绪。这篇论文的“首次阐明”,让我感觉自己的感情被欺骗了…… 通常而言,如果不是特别重要、开创性的发现,一般大家不会高调的自我宣称 “首次阐明”。 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工作量不足,承担不起;二是文献阅读量不够,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首次,万一不是就有些尴尬了。 我个人的建议:不要自我宣称是不是 “首次”,留给后人评判,你是不是“首次”。 有些工作,是科学史那帮人的专长。 ( 2 )英文摘要的伤痕累累 另一篇论文,英文题目和摘要都有问题。题目翻译有误我就当是小问题了,顺着看看摘要,结果第一个英文句号之前一共 4 个分句,不仔细推敲就能看出 3 处表达错误。再往下读,翻译的错误比比皆是,作者是在考验我的忍受力?题目的错误我就当是挠痒痒了,后面接二连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错误可是在向我补刀啊。我一边忍受着刀光剑影,一边告诉自己:没事的,没事的,看正文,这些都是小问题…… 在中文论文中,英文部分确实是小问题,但会影响情绪的,谁还没点小情绪。 错误谁都会犯,但把错误当成折磨人的工具,是不是过分了点呢? 这里补充一个小技巧, 如果你不确定一个英文表达是否恰当,直接拆分出来这个表达去英文文献数据库或 Bing 国际版搜一搜,老外如果同样的表达用的很多,基本上你也可以这么用。但反之,如果在英文数据库乃至英文网页中都搜不到,你这个表达就可能是存疑的,最好再找英文好的人帮你斟酌一下。 论文的开篇,减少低级错误的数量,这是一个态度问题。 人生若只如初见,长得丑,还是化妆比较委婉。这不是人身攻击,这是有选择性的彼此相欺。好比相亲,还不是要梳洗打扮一番。 ( 3 )开篇跟风胡吹,碰上真李逵了 两篇论文都与某工程灾害有关,开篇第一句话,就开始胡吹这种灾害近年来有多严重,好像作者想证明,因为这么严重可怕,自己的研究才有意义。 可他们忽略了一个问题, 吓唬人之所以能唬住对方,是因为对方不了解行情,遇到真李逵,虚张声势反而就像是跳梁小丑 。恰好,我就是开篇这几句话懂行的真李逵。 So ……我看到对方吓唬我的时候,我真是没法配合他们的表演。 Sorry, I can ’ t enjoy your show. 有事就说事儿呗,你吓唬我干嘛? 这个问题不在于多和严重才有意义,而在于你把这个问题解释清楚,本身就很有意义。多和严重是时空的局限问题,解释清楚是科学的本真问题,都有意义,但不能不加论证的信口开河 (此处我草稿用的 “胡说八道”,然后改成了“信口开河”,理解万岁呦, We are sisters )。 论文开篇犯下的基础性错误,反映的是作者阅读量有限、对最新进展不了解。 在这样一个印象下,他后续研究的可信度就会存疑。 作者在引言部分没必要人云亦云,你就结合自己的研究去论述就行了,没必要扩大化。 这里需要补充的是,之前还审理过一篇论文,引言及全文大量集中的引用某一课题组的成果。 我不反对你引用自己团队的研究成果,你自己都不引用你还指望谁引用,但引用应该是相关的,切忌大量堆积式引用无关的自己的已有成果。 你堆砌式引用别人的成果还不容易被发现,堆砌式引用自己的,太明显了。就算真的要堆,至少论文题目、内容是相关的,还能勉强说得过去,审稿人也不至于太过反感。堆了一堆不相关的,让人感觉作者太业余了、阅读的面不够广。 ( 4 )文不对题 两篇文章都存在这一问题,第一篇是文章题目过大,正文内容无法支撑题目;第二篇是二级标题与相应的内容不对应,也看不出来逻辑性何在,作者莫名其妙的就甩上去一段文字,让我摸不着头脑。我自认为我的脑回路是足够曲径通幽了,还是无法理解作者的立意,所以只能认为作者是文不对题了。 所以 写完论文的时候再检查一下大标题和二级标题:大标题是不是与内容相对应,二级标题是否具有逻辑性 。两个像是整个论文的一个框架,框架要是都散了,恐怕质量也堪忧。 ( 5 )核心内容无创新或存在致命错误 前文说过,我最看重的是创新性。 其中一篇的立意是有创新性可言的,所以那篇我从创新性评价走向科学性审视。在科学性审视中,我发现作者的基本建模中存在严重问题,以至于后续的数据处理就没有可参考价值,作者需要从最基本的建模推翻重做,对建模的细节还需要有严格的考证,而修改是不可能达到这个目的的,也因此,这篇论文的结论是拒稿。 当然,因为作者有创新性的火花,如果他接受意见推倒重做并重新投稿,那么这篇论文还是有可能被接收的。 另一篇论文,核心内容就毫无创新性可言。请注意,这里我毫不吝啬的使用了 “毫无”二字。像是一个暴发户或者是企业的大老板,一个小问题都没搞清楚,就敢东拼西凑给你讲整个企业的防治策略,最后还要用一个案例来证明本企业是成功的。我是很摸不着头脑,一个矿井和一个矿井的地质条件差很多,怎么这个成功就代表全集团都 OK 呢? 部分有时候是没法代表整体的。 而且,因为这篇文章的作者看起来铺的面很广,猛一看东西很全、工作量丰富,但怕就怕遇到懂行的。你仔细去推敲他的正文,前言不搭后语,所谓的工作量细节缺失严重,说测试没有数据,说监测没有前后对比,看起来就像是在吹自己有多猛,但仔细一看,估计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多猛,这是内虚啊。这篇论文,就算是修改重投依然不会在我这里通过,因为铺的面太广了,啥问题也没讲清楚,就是看起来感觉很全面。当然,类似的文章已发表的也有一些,这个就看审稿人自己的癖好了。 我个人更喜欢那种把一个问题说清楚的、有针对性的,而不喜欢故弄玄虚、云里雾里的。 所以,尽管前面我列举了这两篇文章的诸般小问题,但最终导致我无情拒稿的,是本节的问题。 因为他们的论文或者缺乏创新性,或者基本的方法存在严重问题,以至于没有修改的必要,就只能拒稿了。 之前的审稿中也给出过 “修改”的结论。这里需要解释一下 我自己的审稿心态 : 小修 ,意味着我自己对文章大部分内容是比较认可的,认为作者通过小修就可以达到修改目的,甚至修改后不需要重审,这种情况几乎就是小问题,短期内就可以修正; 大修 ,意味着我自己对文章内容感觉很鸡肋,你说太差吧好像不至于,但你说太好吧肯定不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大修的意思是再给作者一个机会,如果能修改的像模像样,就同意发表,毕竟,你要是对比这篇文章和已发表文章,这一篇未必是最差的。但如果在修改环节很敷衍,就会在重修环节很果断的给拒稿。所以, 我的个人建议,一定要慎重对待 “大修”,一方面要注意吸收审稿人的意见,另一方面要考虑如何进一步提升论文质量。如果觉得很难大修,不如直接申请退稿更节约彼此的时间。换个期刊,也许人家要求就没这么多。 小修和大修不能仅仅看结论,还要看具体的审稿意见。如果审稿意见与核心内容有关,与创新性、基本方法有关,也要花点心思来修改。 好像这篇博文文字又不少了,未完待续吧。 感谢阅读。
个人分类: 科技论文写作实用指南|13626 次阅读|29 个评论
同行评审研讨会上会发生什么?
WileyChina 2020-7-31 11:48
作者介绍: Laura Chatland, Research Officer At Marie Curie 同行评审研讨会的意义 科学的同行评审研讨会免费为早期职业生涯研究人员(ECRs)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他们从同行评审工作和同行评审员身份的角度,分享他们在同行评审过程中的经验。 让早期职业生涯研究人员在其职业生涯的早期阶段参与进来,可向其灌输同行评审流程的重要性、了解其对同行评审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前景的看法以及同行评审是如何作为公众评价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申诉。 这种方式为他们提供了与同行评审流程的专业管理人员直接接触的机会,并向该领域的专家提出有关该流程的问题。 参加同行评审研讨会的人员 我参加了早些时候在伦敦举办的研讨会, 此 次研讨会机会难得,汇聚了早期职业生涯研究人员和学术出版界的专业人士(从同行评审员到学术编辑和出版专家)。 参加研讨会的小组成员包括 Women’s Health 期刊的执行编辑 Pete Chapman 、 Nature Communications 期刊主编Elisa de Ranieri博士、埃塞克斯大学社会学教授Eamonn Carrabine教授和期刊审稿人体验总负责人Bahar Mehmani博士。 我在同行评审方面的心得体 会 我在Marie Curie研究管理团队中担任研究干事,看问题的角度略有不同,所以这次研讨会对我而言十分重要。我们的团队负责管理研究人员提交的资助申请的同行评审流程,然后再审议研究经费。这次研讨会让我了解了同行评审中的一些问题,可能有助于我们今后简化流程。 在研究中,虽然明显需要同行评审,但这一过程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与会者普遍反映,参与同行评审流程的审稿人得不到认可。他们往往从未从编辑部收到过关于论文是否被接受发表的反馈,这可能会让人沮丧,因为您不确定您的意见是否被采纳。 另一个常见的问题是,主管和主要调研人员经常将同行评审请求外包给早期职业生涯研究人员,但评论意见仍由主管本人提交,而早期职业生涯研究人员的工作并没有得到承认。小组一致认为,同行评审外包是投诉的焦点,他们对监督人员与另一名工作人员合作进行评审持开放态度,但鼓励围绕这一点保持透明度,以确保他们的贡献得到承认。 对于有过被要求完成同行评审的经历的早期职业研究人员来说,时间是另一个问题。虽然大家一致认为 审稿过程不应仓促 ,这个过程往往是漫长而缓慢的。对于那些有自己的论文经过同行评审的与会者来说,几个月一直缺乏反馈会令人感到担忧。审稿人如果因为时间紧迫或没有收到论文的反馈信息时,编辑们鼓励作者与其联系。 而对于出版商而言,需要避免发生利益冲突。我刚刚协助了Marie Curie研究管理团队的同行评审遴选过程,我知道往往不可能找出所有潜在的冲突,而且要依靠审稿人来告知。小组建议,作者在提交论文供发表时应牢记这一点, 尽量不要推荐与他们合作过的任何人 。 针对偏见问题,还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随后讨论了如何在审稿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偏见, 尽可能寻找不同性别、不同种族和不同国家的同行审稿员 。对编辑来说,虽然承认偏见的存在是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的一步,但如果不从审稿员那里收集人口统计数据,那将会是一项难以完成的任务。 同行评审研讨会的总结 总之,与会者一致认为, 同行评审作为研究的质量控制措施,具有重要的目的,可以让社会相信只有高质量、有效和可靠的研究报告才会发表,但需要进行改革以简化评审流程 。 同行评审指南下载 您可以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免费下载同行评审指南 !
910 次阅读|0 个评论
青年科学家代写同行评议损失甚多
NatureResearch 2020-6-30 15:41
研究生和博士后会以资历更老的同事的名义写同行评议,但是却无法获得应有的署名或认可,还会损失结识期刊编辑的机会。 根据一项研究,很多研究生与博士后都会为资历更老的同事和导师代写同行评议,但是其贡献不会得到承认。 很多研究生和博士后都会为资历更老的同事代写同行评议,但不会获得署名资格。 来源:Taxi/Getty 该研究的作者于4月26日将这份研究传上了预印本服务器bioRxiv。他们向来自美国 (74%) 、欧洲 (17%) 、亚洲 (4%) 和其他地区的498名初入职场的科学家发放了问卷,询问年轻的科学家在同行评议上做出过多少贡献,以及感想如何。 一半受访者都说他们代写过同行评议,但是80%的受访者说他们认为这种做法有违职业道德。 问卷下了很大功夫来区别代写和合写。 合写是一种规范的训练方式,受邀的审稿人会将论文交给初级研究人员,询问他们对论文质量的评价。合写人的工作应当会以某种方式获得承认。相反,代写的情况下, PI 会使用初级研究人员一部分甚至全部的审稿意见,并且代写人的工作不会受到承认。 大约75%的受访者说他们做过合写,95%认为他们收获良多,73%认为这种做法符合道德。 “合写和代写被混起来了,合写被用来论证代写是一种正常的训练流程,”上述研究的作者之一、美国曼荷莲学院的分子生物学家Rebeccah Lijek说,“但这两者是可以区分的。前者是一种学术训练,后者应当有署名的机会。”她说一些资深科学家不相信代写是个很普遍的现象,而填写问卷的年轻科学家们一点也不觉得意外。 英国Taylor Francis集团医学与健康杂志的编辑部副主任Sabina Alam也不觉得惊讶。作为期刊编辑,她表示:“我们都知道有这么回事。”她还补充说,她很高兴终于看到了量化的数据。“应当把这种形式的代写曝光出来,”她说, “隐瞒真实评审的做法是完全不道德的。我们已经默许这种做法存在太久了。” Alam指出代写违反了同行评议的保密原则。 “编辑决定发表与否的理由并不仅仅是评审意见本身,还包括写下评审意见的是受邀评审人本人这一事实。”她说。期刊编辑会花很大精力寻找最合适的评审人;他们相信评审人不会把论文给别人看,除非期刊明确允许交给同事合写。除了缺乏署名以外,合写和代写还会引起其他道德问题,她补充说:“ 如果评审人希望合写,就要先知会编辑 ——最好在让新人写意见之前——这样我们才能确认合写人是否合适,有没有利益冲突。” ▍道德底线▍ 美国国立环境卫生研究所的生物伦理学家David Resnik说,代写甚至可以被视为一种剽窃。“在联邦研究规范中,学术不端不仅对发表文章适用,对评审也适用。” 缺乏署名权并不只是影响一个名字本身,还会让年轻的代笔人遭受无形的损失。 例如,同行评议会给新入行的科学家一个机会结识期刊编辑,Resnik说,审稿可以让研究生或博士后积累名声。他们最终可能因此受邀进入期刊的编委会,或是构建有助于职业发展的人脉。“同行评议的署名权不重要的这种观点可经不起检验。”Resnik说。Alam也同意这一点:“说到底这就是学术工作,应当以同样的标准看待。” 报告感慨,现在“没有一种系统的方式来训练人们如何做同行评议”。但是对科学界来说这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报告的共同作者Gary McDowell说。他是美国青年科学家倡议组织Future of Research的执行董事。“我们需要构建同行评议的最佳实践,”Resnik补充说, “同行评议是科研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道德、客观性和公平性上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Alam说,同行评议流程在很久以前就应当改进了,而这项研究可以成为改进的催化剂。她和Resnik都同意这项研究所提出的建议:期刊应修订其政策,明文要求评审人提供合写人的姓名。McDowell提出,增加透明度对科学界整体都是有利的;比如说,这样可以合理地增加常有不足的备选评审人数目: “给期刊评审论文的本来就有研究生和博士后,只不过他们默默无名而已。” McDowell说。 McDowell和Lijek鼓励 PI 和年轻科学家直接谈谈,明确对合写评审报告有什么要求,以及功劳如何分配。 Resnik也同意:“我建议 PI 在让其他人参与论文评审工作之前,先征得编辑同意,并且让合写人明确了解他们的功劳会如何体现。” Alam建议想写同行评议的年轻科学家向 PI 争取这样的机会,并在写完之后询问反馈意见。他们还应当要求 PI 向期刊表明他们的贡献。然后,她说,年轻科学家应当通过Publons检查自己的署名。Publons是一个在线数据库,供学界检查并标记他们的同行评议和编辑类贡献。这样,年轻的科学家就可以构建自己作为评审人的资历。 Lijek说她希望这项研究可以为年轻科学家提供证据的武装,助他们争取自己应有的回报。“这话听起来可能很天真,但我们只是希望同行评议机制尽可能地好。”她说,毕竟,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我们都同意的一点是,这个问题该解决了。” 原文以 Junior researchers are losing out by ghostwriting peer reviews 为标题 发布在2019年5月13日《自然》职业新闻版块 ⓝ Nature|doi:10.1038/d41586-019-01533-8 自然科研线上培训服务 自然科研培训服务分为 自然科研讲堂 (Nature Research Academies)和 自然大师课堂 (Nature Masterclasses)。前者是自然科研内部专家开发和提供的一系列针对 科研人员、编辑和同行评审 的培训课程;后者是科学论文写作与发表培训班,课程主讲人为自然科研旗下期刊的现任编辑。 现在,自然科研讲堂和自然大师课堂也推出了线上培训服务,不仅保持线下培训一贯的特色与品质, 还增加更加多样化的互动形式,课程结束后 学员还可获得课程的录制视频(30天回看权限) 点击了解培训服务内容 版权声明: 本文由施普林格·自然上海办公室负责翻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如需转载,请邮件China@nature.com。未经授权的翻译是侵权行为,版权方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 2020Springer Nature Limited.All Rights Reserved
个人分类: 期刊投稿|2932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提高论文可读性?Nature高级编辑提出15条原则
NatureResearch 2020-6-29 18:53
Michael White表示,应根据论文的学术价值而非外在呈现,决定是否发表一篇论文。 11年来,我在《自然》经手了1000多篇气候科学论文的审稿工作。 是否要将某篇论文送审,我的决定依据是研究的创新性和重要性,而不是它的呈现形式。 尽管如此,许多方面的呈现问题通常会引起混淆或误读,造成审稿流程大幅拉长。 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审稿过程的麻烦,也为了尽量让编辑和审稿人能够重点关注论文的科学内容,我在此提出下列建议。 其中一部分和气候科学的相关性更大一些,但是大部分都普遍适用于各种领域。 来源:vladwel/Getty ▍格式与布局 ▍ 使用宽行间距和大字体。 这是为了方便阅读文本。论文终稿在纸版上多列排版时,小字体和单倍行距没问题。举例来说,《自然》的纸版采用双栏排版,单栏的一行一般包括10个左右的单词。但是大部分论文在最初投稿时采用的是单栏排版,同样的字体和行间距,一行可能包括至少20个单词,这样就不便于断句。双倍行距加上15号字体,却也矫枉过正了。合理的做法是采用1.5倍行距和适当的字体,使得在单栏排版的情况下,一行包括12-15个左右的单词。 使用连续行号。 审稿人喜欢查看具体的行号,并且经常会指出缺少行号的情况。如果一篇论文进入了二审,连续行号也方便你指出你做了修改的位置。 提供文内图表和图例。 至少在《自然》的初始审稿中,我们鼓励作者在单个Word、PDF或LaTex文件内包含图表和图例,图表尽可能紧挨着相关的文本。 ▍ 撰写论文 ▍ 避免主观性词语。 审稿人通常会反感以下这类词语或词组,如“前所未有的”“范式转变”“令人惊讶的”“剧烈的”“有趣的”和“显著的”。最好少用形容词描述研究结果,让读者自己判断某项科学进展的重要程度。 避免首字母缩写和缩略词。 虽然这种缩写形式确实可以让你有更多的空间去呈现其它材料,但是它们也会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停地前后查看来确定它们的原始定义。一种值得提倡的做法是,当一个词在论文中至少会出现五次,则使用缩略形式。请务必使用通用缩略形式;比如在气候科学领域,“SST”代表“海平面温度”,“CCN”代表“云凝结核”。如果可以,请避免创造仅限于你自己的论文的缩略词。 避免没有方向性的词语,如“影响”。 反之,应指明你所描述的影响的方向。比如,不要写“降水会影响净初级生产量”,而应写“降水会增加净初级生产量”。再具体就更好了:“干旱生态系统中的年降水增加一倍,可以使净初级生产量增加20%。” 几乎在所有情况下都要避免使用“显著”。 如果你想说“巨大”或“主要”,那么不要使用“显著”,因为它可能和统计检验结果产生混淆。如果你报告的是统计检验结果,最好报告具体的数值。 使用陈述式标题。 审稿人(以及编辑)通常会推荐使用 陈述式标题,即陈述而非暗示 ,标题要能体现论文的主要结论。不要使用假定性标题,如“地下水储量的趋势”,可以尝试使用“2010年以来地下水损失增加了一倍”。请注意——陈述式标题可能和夸大或含混不清搅在一起。如果避免主观性词语,谨慎地将重点放在论文的实际发现而非潜在影响上,你应会发现起一个可读性强、有内涵、有趣而不夸张的标题,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根据模板写摘要。 《自然》论文的摘要或第一段是相当标准化的,作者如果采用 我们的模板 ,应能省力不少。 ▍数据和图表▍ 定义不确定性。 在许多初投的稿件中,误差和不确定性都没有完整的定义。置信度是95%,或者说2σ?箱形图表示的是四分位差还是其它东西?请在图例中明确说明。 考虑统计分析。 如果有可能,在文中纳入统计分析或数值数据分析。虽然数据的可视化解读可能无可厚非,但是通常并不值得提倡。举例来说,如果你提出大洋环流加速会在两年后使欧洲气候变暖,审稿人可能预期看到定量分析而非可视化展示。《自然》研究型期刊有 一个合集 ,里面集中讨论了何为优秀的统计分析。 展示和提供基础数据。 如果有可能,将所有数据都展示出来,而不是简单地总结一下。虽然使用柱形图展示简单的数据(比如池塘里的鱼的数量)无可厚非,但是柱形图可能造成统计细节不明。因此,如果是小型数据集,可以考虑使用散点图;如果是较大的数据集,可以考虑使用箱形图或小提琴图( 查看在线免费工具 )。《自然》和许多其他期刊要求地球科学领域的论文遵守“ EnablingFAIRData ”计划的要求(数据要可发现、可获取、可互操作、可复用),并且要求提交许多其他类型的原始数据(包括电泳分离、地震仪、基因组和源自动物模型的数据)。审稿人现在会期待看到开放数据,因此在初次投稿时便把数据包括在里面,是值得的(自然科研旗下期刊《科学数据》在维护 一个潜在数据库清单 )。 遵循一定的颜色规则。 使用颜色时,要注意避免给存在视障的读者造成不便。可以在网络上查看一些出色的讨论和 设计建议 ;网络上也有 检查图表可读性的工具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要避免使用彩虹色方案——很多领域都流行彩虹色,但是它也 确实存在问题 。若要进一步讨论和了解其它颜色方案,请查看 cmocean 、 NASA GISS 和 ColorBrewer 。主流软件也正在做一些有用的改动,比如R(一种常用的计算及制图平台)已经将其默认的配色从彩虹色改为 翠绿色 。适当的时候使用发散色:对于相关数据与中心值有偏离的图,中心值用白色,其它的用另两种颜色表示一般会比较好。以《自然》曾发表的一篇论文 里的图4为例,温度的平均变化值用白色表示,降温用渐变蓝色表示,升温用渐变棕色表示。 查看这张图片的配色(来源:参考文献 1) 简化图表。 删掉任何无助于传递信息的东西。无关的效果,如3D、阴影和不必要的颜色,都应删掉。举例来说,如果你要展示一张温度图,不要使用叠加的等高线图展示相同的信息。 设置简短的图例标题。 有时候它可以是描述性的,比如“研究领域”。但是如果有可能,就起一个陈述性标题;举个例子,假设:“西太平洋的海洋热含量自20世纪末增加了15%”,那么,可以用一两句话突出图表的主要结论。 一些推特用户认为,前文提出的一些问题,尤其是和行间距和字体有关的,可以通过向作者提供LaTex模板来解决或简化。确实如此,不过许多其它问题,比如主观性措词、彩虹色或首字母缩写等,只能靠作者自己解决,而不能靠技术。 《自然》已经将投稿门槛尽可能地降低了,尤其是因为只有不到10%的初始投稿可以在我们这里发表出来。如果某篇投稿最终被接受,那么我们的内部专业助理编辑会处理最后的格式问题。 除了极端情况之外,采纳我的建议既不会增加论文被送审的几率,也不会降低该几率。尽管如此, 我和审稿人以及读者打交道的经验表明,遵循这些指导原则可以增加你的作品的清晰度和透明性,从而为审稿人和读者清除不必要的阅读障碍。 参考文献: 1.Colledge, N. R. et al.Nature 566 , 65–72 (2019). 原文作者Michael White,为《自然》高级编辑。 原文以 How small changes to a paper can help to smooth the review process 为标题发表在2019年5月1日的自然职业版块。 © nature 自然科研论文编辑服务 科学编辑服务 : 自然科研标准的编辑对科学文档进行 全面检查 ,包括结构和论证,提供详细的建议和编辑服务,帮助研究人员尽可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该项服务额外包含语言润色和投稿期刊建议等内容。) 语言润色服务 : 母语为英语的编辑将纠正语言错误,调整句式表达,提升行文流畅度,改善行文风格,帮助缺乏英语写作信心的研究人员。 (质量保证:经过我们语言润色的论文仅因为语言质量问题而被期刊拒绝,将免费获得一次重新编辑服务。) 扫描以上二维码获取 科学编辑9折和语言润色88折优惠 点击 此处上传文稿,查看报价 版权声明: 本文由施普林格·自然上海办公室负责翻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如需转载,请邮件China@nature.com。未经授权的翻译是侵权行为,版权方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 2020Springer Nature Limited.All Rights Reserved
个人分类: 论文写作|4536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想过你的论文会如何被评审吗?这份审稿指南接好(内附免费在线培训课程)
NatureResearch 2020-5-21 11:02
科学家所接受的审稿培训极为有限。Mathew Stiller-Reeve在此分享了一个有效的撰写审稿意见的方法。 科学家所受的同行评议培训不够充分。为了改善这一境况,我和一些编辑制定了一个 同行评议工作流程 ,告诉审稿人如何写出一篇有意义的深入分析,真正帮助作者提高论文质量。 来源: Aurielaki/Getty 我们建议 每篇论文读三遍,每次只关注一个点 ,并且分主要缺陷和次要缺陷来撰写每个点的评语。主要缺陷会需要大量时间进行解释或纠正。 读第一遍可以对全文有个大致了解,并弄清楚论文目的。一边读一边做记录。 确保论文内容属于期刊范围内 。虽然很少发生错投期刊的情况,但强迫自己回答这个问题,能让你更好地理解整个研究和研究目的: 也就是研究想要达到的结果。 在你最有专业发言权的部分多做一些记录 。编辑并不要求你在论文涉及的所有方面都很专业,但编辑也不希望你是个完全的新手。提前开诚布公地向论文作者和编辑说明你的审稿意见将侧重于哪几个方面的科学内容。 第一遍读完后,试着 详细写下你对论文研究内容的理解 ——“映射”这篇论文。这能告诉作者,从你,也就是一个读者的角度,是如何看待他们的研究目的、结果和创新性。如果作者不同意你的分析,至少让他们从你的评语中明白这不是你的问题。你的分析将给出一条明确信息,即作者需要在传达研究目的方面再下功夫。 第一遍通读时,你可能会发现某个致命缺陷。先忘了次要和主要缺陷吧:致命缺陷足以让你停下审稿的脚步。 如果实验方法具有致命缺陷,论文缺失了某一整段内容,或论文根本就无法阅读,那么继续审稿的意义也不大了。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在评语中说明所有缺陷,然后提交。视不同的期刊而定,有的期刊会让你选择“拒稿,但可重新提交”。要不然,直接拒稿就行。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如果你没有发现致命缺陷,那就开始读第二遍。这一次,你仍然需要花费一点时间,安安静静地投入其中。 读第二遍能让你关注到研究的细节:方法、分析和结论。 记得注意区分主要和次要缺陷,并按时间顺序阅读。这时要问自己以下问题: •“摘要”和“引言”是否清晰地描述了研究的必要性和相关性? • 研究主要问题 (可能不止一个) 的“方法”是否合适? •“结果”是否表述清晰,逻辑严密,是否有数据支撑?数据是否清楚、描述完整? •“结论” 是否合理回答了作者在“引言”中提出的问题? 要确保在“引言”中提出的问题在“结论”中得到了恰当回答,这一点非常重要。此外,注意寻找文中有“水中捞月”嫌疑的论点,论文应该远离捞“月”的尝试,除非这是篇天文学期刊投稿。 到了这个阶段, 一种不错的做法是把这篇论文放几天,让自己从这些细枝末节中抽离一会儿。 第三遍,也就是最后一遍阅读时,你应该关注写作和陈述方式。 论文中的科学内容或许很棒,但长篇累牍和结构混乱容易遮蔽主要信息。如果你想对写作方式进行评价,请确保自己言之有物。不要只评注“写得很差”,而是要 给作者提出具体建议,让他知道如何写得更连贯、缜密 。比如,这篇文章读起来很累是不是因为段落衔接不通顺?作者是不是在文中用了太多让人混淆的缩略语? 你 不需要对论文进行排版润色 ,这通常是请你审稿的期刊的工作。但是,能从整体上提高文章语言质量的建议也是受欢迎的,它们也是同行评议的一个重要部分。 现在,你已经罗列了每一条评语和建议,足以形成一篇完整的审稿意见。完整的审稿意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引言:先“反映”论文,说明你的专业领域,以及论文是否可以发表,或是否存在致命缺陷; 2. 主要缺陷; 3. 次要缺陷; 4. 其它,少量建议和最终意见。 最后,仔细通读一遍你的意见,最好大声朗读:如果你在朗读自己的文章时结结巴巴,那你的读者肯定也会遇到相同的问题。这种做法还能让你注意到你的批评在作者听来是什么感受。 确保你的批评具有建设性,而不是攻击性;有帮助,而不是有害处。 有时你的确需要提交一篇尖刻的评论,但绝不是粗鲁的评论。 记住同行评议的黄金法则:“用你希望别人审你稿的方式为他人审稿。” ⓝ 原文以 How to write a thorough peer review 为标题 发布在2018年10月8日的《自然》职业专栏上 原文作者:Mathew Stiller-Reeve Nature|doi:10.1038/d41586-018-06991-0 自然大师课堂在线(Nature Masterclasses Online) 自然大师课堂(Nature Masterclasses)是 科学论文写作与发表培训班 ,课程主讲人均为自然科研旗下期刊的现任编辑。线下30人班每期由两名自然科研期刊编辑主持,高度互动,培训结束后我们还会颁发课程结业证书。 2015年,我们推出了自然大师课堂在线(NMO)和自然大师课堂网络研讨会(Webinars),前者计划于今年服务中国研究人员,课程内容也扩展到包括同行评议和科研合作在内的更多主题。 目前同行评议在线视频课程 全部免费 观看,11位自然科研期刊编辑和伦敦国王学院、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者倾情为您讲授同行评议的技巧和国际优质期刊的审稿流程。 点击此处免费在线学习 版权声明: 本文由施普林格·自然上海办公室负责翻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如需转载,请邮件China@nature.com。未经授权的翻译是侵权行为,版权方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 2020Springer Nature Limited.All Rights Reserved
个人分类: 论文写作|2766 次阅读|0 个评论
回复审稿人的艺术
TopEditor 2020-4-30 22:36
五一小长假,没有旅游计划,有没有很无聊呢?在这个假期,投必得的编辑们依然奋斗在第一线,给大家准备了一些科研干货,让大家放松之余也能学习且有收获。毕竟科研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SCI论文离不开审稿,审稿介于提交论文和发表论文之间。有效地回复审稿人,将有助于减少审稿时间,甚至对我们的研究有启发性帮助。相反地,审稿过程也有可能成为我们的一段痛苦经历。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是“回复审稿人的艺术”。 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我也曾多次和审稿人打交道。今年,我的一篇论文就因为审稿人的原因,导致论文审稿延迟了好几个月(我投的这个期刊通常是2个月的审稿周期),这使我感到了焦虑和无能为力。因为我不知道审稿人是谁,我无法控制审稿人的审稿时间。编辑作为作者和审稿人之间的桥梁,会检查审稿人和作者是否存在利益冲突,与审稿人保持联系,以确保审稿按时完成,并要求他们尽可能客观。虽然我们无法知道和联系审稿人,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编辑确保审稿进程正常。 在这篇文章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书写反驳信的技巧,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绕弯路。 01、思路清晰 我们给编辑和审稿人写回信的时候,一定要思路清晰,反复阅读编辑的回信,给自己充足的思考时间。切忌为了缩短审稿时间,仓促回复,这样做往往事与愿违。 02、语气委婉 我们给编辑和审稿人的回信一定要使用一种能传达观点、委婉的语言。即使审稿人的意见是错误的,也一定要委婉的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用激烈的言语顶撞审稿人和否定审稿人的观点。审稿人是有知识的、善意的人,他们很有可能会因为你的不礼貌和不尊重放弃你的论文,即使你的论文很有价值和意义。 03、跟进论文修改 如果我们完成了针对审稿人意见的回复信件,那么我们只是完成了一半的回复工作,我们还需要确保论文也得到了相应的修改。通常编辑会要求我们在论文中标记修改的地方。 04、提高可读性 我们修改和回复的越简单易懂,我们得到回应的速度就越快。我们需要在回复信件里罗列出所有问题的解答和论文的修改位置,同时在论文中标记修改之处,方便编辑和审稿人的阅读。 05、坚持己见 审稿人也会犯错。如果我们认为审稿人的意见有误,不要对审稿人的意见感到沮丧,我们比审稿人更加了解论文,应该礼貌地解释错误原因,并给出有力的证据。 06、保持完整、简洁 编辑和评审人员希望看到所有的要点都得到回复和解答,所以不要有意回避简单或者困难的问题,毕竟逃避是不能解决问题的。给审稿人的回复应该简洁、清晰,回复审稿尽量保持1-3页。冗长的回复可能延长审稿时间。 07、关注实质 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我们要用科研实力去说话,不要去猜测审稿人是谁,以及他们的意图是什么。我们应该将精力集中在审稿人的意见上,回复审稿人的意见并修改论文会使论文更加令人信服。 至此,我要说的是论文的发表取决于科研硬实力,以上技巧和经验都只是锦上添花,在论文发表方面助我们一臂之力,使得我们的审稿更加顺利。 最后,我还要向需要帮助的小伙伴们推荐投必得的协助回复审稿服务。作为出色的SCI文章润色机构,投必得提供与作者学科对口的专家,协助作者精准理解稿件的评审意见, 在语言以及内容上指导并协助作者回复审稿人的评审意见,提高文章被接收的几率。此外,投必得的往期推送文章中有对SCI论文的写作技巧以及回复信模板的介绍,小伙伴们也可以去查看(见文末链接)。 迷茫的小伙伴们,欢迎咨询投必得客服(下方二维码),投必得的小姐姐们在等你呦! 往期精彩推送: 如何正确对待和回复审稿意见
个人分类: 投稿经验|1030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正确对待和回复审稿意见
热度 1 TopEditor 2020-4-20 09:01
针对一篇稿件,编辑部一般会安排多位审稿人,而审稿人的审稿结果决定了稿件的命运(录用、小修、大修、修改后重投或拒稿)。实际上,直接录用的几率微乎其微,大部分都是修改或拒稿重投,对于大部分审稿人给了修改意见需要“再加工”的论文,需要作者周密考虑各位审稿人、编辑部的意见以及论文质量的内在关系。而分析这三者的关系,论文质量是关键。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利用现有的资源提升论文质量,以达到最终让论文成功录用的目的。 一、为什么审稿人具有促进作用 一篇论文从模型的建立、分析、对比和实验都凝聚了作者非常多的心思,但毕竟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的“眼界”是有限的,经常会出现“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情况,比如忽略了某些比较重要的因素导致得出的结论不够完善。而审稿人一般都是行内专家,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论文中的缺陷或者不完善的地方。这类似于我们一气呵成写的程序在调试的时候出现报错,自己却总是查不出程序是哪里出了问题一样,而其他人则可能轻松地发现错误所在。有时候人们都很难摆脱思维定式的束缚,跳脱原有的认知结构采用新的角度和方法去解决当下的问题,要做到自我否定更是一个难上加难的过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正确利用审稿意见,一方面可以指导论文的改进方向,促进论文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还能让我们对下一步的研究思路有一些启示。 二、正确看待审稿人的意见 在拿到审稿结果后,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审稿人正面或负面的意见,不要让审稿意见影响情绪。对于正面意见,要淡然,而对于负面意见,要泰然。审稿是一份不拿任何报酬的工作,审稿人不是为了打击作者让论文不发表,而是从提高论文质量这个角度出发,非常认真细致地给出较为专业的评审意见。因此在拿到审稿人的评审意见后,建议先区分审稿人的意见是“具体型”、“疑问型”、“笼统型”、“建议型”和“失准型”的哪一种,然后再结合自己论文中的工作仔细读、反复读。在完全理解审稿人的意见后,就会对论文工作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建议做到这一步骤以后,再规划下一步的论文修改工作。之前评审一篇美国期刊的稿件,论文本身就存在方法描述不完整、公式符号缺少定义和介绍、仿真和试验分析不够完善等诸多问题,针对审稿人提出的这些问题,作者在论文中基本没有进行任何修改,反而在“意见回复”中“义愤填膺”地驳斥所有审稿人的意见,那么这篇论文的结局就可想而知了。 三、有的放矢地修改论文 在完全理解审稿意见的基础上,就要开始有针对性地修改论文了。 01、“具体型”意见 审稿人针对论文中的模型、方法、实验等提出的问题都属于这个类型。通常来说,这种意见的信息量非常大,能较大程度提升论文的质量,作者一般需要按照审稿人的要求在论文中补充或者完善相关研究内容,对于实在不能补充或者完善的工作,作者需要给出合理的解释或者理由。 02、“疑问型”意见 由于审稿人和作者的背景知识、认知等不同,审稿人对论文中的某些论述存在疑问或者分歧,这就是“疑问型”意见。总体来说,这种问题较为容易解决,可以采取一种干脆的方法,在论文中从审稿人建议的角度给出相应的解释或者阐述即可。 03、“笼统型”意见 这类意见通常没有针对论文中的某个点展开评论,而是笼统的说论文存在什么问题。比如干巴巴地说论文缺乏创新,但又不说到底哪里有问题,所以没有实质性内容。针对这种问题,建议在修稿说明中耐心并放低姿态地见招拆招。例如审稿人说没有创新,那你可以说论文的创新到底体现在哪些地方。 04、“建议型”意见 审稿人有时候会针对论文的工作给出一些建议。针对容易操作的意见,作者需接受审稿人的意见,并在论文中进行相应的修改,而对于较难实现的建议,作者可以较为谦虚的表示该项工作是未来的研究工作等。 05、“失准型”意见 “失准型”意见是某些审稿人对作者的工作存在误解,从而给出一些不太合理的意见。碰到这种情况时,作者一般可不按照审稿人的意见修改论文,但必须在修稿说明中针对误解进行耐心地解释。 总而言之,作者要正确对待以达到最大化利用审稿人的审稿意见,让其成为提升科研论文质量的一种推力,而不是科研路上的阻力! 往期精彩推荐 讨论和结论的四个方向及句型示例 论文结果、讨论和结论的写作要点 讨论和结论的逻辑架构 了解更多学术干货;获取更多免费视频;获取更多免费网络资源;了解更多论文编辑优惠活动 联系客服,加入投必得学术讨论群
个人分类: 投稿经验|4584 次阅读|2 个评论
为何大家都对中文期刊有怨言?——浅谈中文社科期刊存在的问题
热度 4 sharonli 2020-4-10 22:33
目前国内学术生态的趋势是对中文期刊越来越重视,这一转向的重要原因,说是“学问要做在祖国大地”,所以成果要首先发于国内中文期刊,不能一窝蜂地往国外SCI或SSCI去投。还有的学者认为,中国科研经费相当一部分都作为版面费交给国外这些SCI或SSCI期刊了。所以这些倾向要纠正。重视国内中文期刊的规定就顺理成章地制订出来了。有的学校规定,评职称或博士毕业必须有一篇中文期刊代表作。这可能是近二十年中国高校国际化以来重要的转变。加之今年,教育部和科技部又发文《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大有重新检讨之势。我们学校也在要求职称评定中必须有中文代表作。至于其中的孰是谁非的问题,这里不作讨论。仅仅谈一下本人对社科类中文期刊存在问题的看法,以供讨论。 自从研究生和博士以来,大大小小,重要期刊、CSSCI、北大核心之类的各类型期刊都投过,见识过不同的期刊的风格。但最近中文期刊投稿和发文个人观察出现了下列新动向: 1.最近不少老师和研究生反映社科期刊越来越难投了,拒稿率很高。我原以为,可能是我们的写作水平下降了,文章质量不行。但和其他985或名校同行交流时,也反映同样问题。看来文章质量不是拒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我最近浏览了十几种杂志,包括他们的用稿要求,从中可看出一点问题:有一个杂志是经济管理类排名前几的,和原来不同的是,现在前面好多篇都是一些名人的约稿之类的,篇幅不长,6页左右,就某个问题给出政策建议。这样就大大挤占了本就不多的版面,后面真正的学术文章就不多了。发现,不只是少数期刊这么做,其他社科类期刊都有类似的安排。这似乎代表着某种用稿倾向。 2.最近几年频繁地参加过各类学术期刊组织或各学院组织邀请各编辑部人员参加的各类小型学术会议。虽然是小型会议,但这类会议参会的门槛条件却非常高:论文必须入选。这个条件本来很正常,但这些会议的选稿标准非常高,几百个人投,最后也就20来篇(甚至10来篇)入选。会议通知上往往写明一旦入选可进入某期刊的匿名审稿程序。而且往往杂志社每年这类会议通常有10几场,大大挤占了正常渠道投稿成功的概率。主办单位招待期刊人员也特别重视,(以下省略300字)……… 3.还有一个现象是,现在期刊编辑部的电话都非常难以打通。即便打通了,往往一句话打发你了,“自己看审稿系统”“你的稿子不归我管”………,态度较之以前好像有明显的不耐烦。也可能缘于稿件量的增大,不缺少稿源吧。 我自己发不发倒无所谓,有时候为了研究生毕业,也会低三下四地,生怕得罪了这些编辑。所以我有时候也会和研究生们建议,多考虑SSCI或SCI期刊,至少守着投稿系统就行了。与国外SSCI或SCI期刊相比较,国内中文社科期刊要想保持国际竞争力(不是国内吹捧的排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1.办刊的网络化程度落后。与国际刊物相比,可以说多数中文社科类期刊规范性不足。有的甚至连个投稿网站都没有,都什么年代了,还要求投稿人打印寄去,美其名曰“作者就会重视,认真起来”,我猜可能就是为了节省杂志社的打印纸!有部分期刊虽然有网站,但从来不更新,也没有投稿指南之类的,部分虽然有投稿系统,但从来不用,反而要求作者直接邮件发给各责任编辑。有些期刊虽然有投稿系统,但要求作者再打印寄过去,否则不算投稿。 2. 审稿流程混乱。国际刊物通常都有一套规范化的审稿流程,比如 Awaiting reviewer assignment, reconsideration after major revision, awaiting EIC decision等模块,这个大家一查就知道什么阶段,也方便大家对此等待或交流。国内中文期刊,特别是社科期刊,各家都有各家的规矩,即便是审稿系统也互不相同,决定程序更是什么过程都有,到了某个阶段,就不清楚还需要等多久。就是到终审阶段了,那也不是差不多了,往往偶然性因素更多。部分期刊可能只需要一个外审人,然后杂志最后决定,稍规范的期刊要找两个或以上的审稿人。如果期刊能正常地邀请了审稿人,说明这类期刊总体上算是流程规范的期刊。目前仍有相当多的期刊,你不清楚是如何审稿的,有没有找审稿人。 3.不尊重作者。我相信大部分作者对自己的作品还是非常在乎的,所以投稿也是慎重的,一稿多投也只是少数。部分期刊收稿后很快拒稿倒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我碰到过几个期刊,投稿后显示收稿。一般这类杂志都会标明如三个月未通知之类的可以改投,但快三个月的时候,你再去查稿,依然是“收稿”,就是它压根就没理你。当你忐忑不安地电话询问时,第二天你再查稿时显示“已退稿”,也就是无缘由地拖了你三个月。有的杂志只要你打电话,结果是必退稿。更无语的是,我碰到过一个期刊,“收稿-编辑部分稿-外审-外审意见修改(只是修改一些格式等问题)-退稿”,随意性极大,既不尊重作者,也不尊重外审专家。还有一个期刊,它的系统流程,压根就不显示过程,只是用1,2,3之类的数字代替,这编辑都懒成这样了?(见下图) 还有部分期刊,从来就不给你审稿意见,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4.其他问题。国际期刊格式什么的都有后续加工处理,作者只需要提供一些解释或添加一些东西即可。国内理工杂志,格式什么的基本统一。但社科类期刊几乎每个期刊一套标准,每投一次就需要对参考文献等内容修改一次,特别麻烦。 所以,目前中国学术不是国际化过多过分的问题,是仍然不足的问题,特别是供给方期刊这一块国际化仍然不足。由于国内期刊总体上是卖方市场,作者话语权极小,处于弱势地位,这也是我每次会议上,大家毕恭毕敬地不是现场的某个院长,而是某著名期刊的编辑!不解决以上问题,中文社科杂志永远走不出国门。
个人分类: 学术观点|3664 次阅读|6 个评论
审稿人可以建议增删参考文献吗?
热度 1 jlpemail 2020-2-12 22:45
美籍学者周国城强迫作者引用自己论文的事情,引起了不止一家著名出版机构的关注,被取消了编委(审稿人)资格。消息已经传播开了。联系到去年年底开始发酵的“崇高感与优美感”事件,不难看出,有些人或者机构正在致力于妖魔化华人(华裔)科学家,企图以其存在的各种学术不端行为丑化整个华人科学家群体。 “ 2020年1月,期刊《理论生物学年刊》(JTB)3位联合主编刊发声明,指出其编委会某成员存在长期强迫他人引用自己署名文献的现象,属严重渎职行为,已将其除名。”这3位联合主编的声明是有问题的:严重渎职的是他们3位;而被除名的那位编委可以说是“滥用职权”。 “据《自然》报道,JTB的出版商爱思唯尔随后证实,该人为周国城。每审一次稿,周国城要求他人引用的平均文献量达35篇,且其中90%作者有周国城。 ”笔者对这个说法有些怀疑,一个资深科学家和审稿人,会露骨(愚蠢)到这样的程度吗?每一次审稿,都要求作者添加参考文献;而且不少于35篇文献中还有90%是审稿人自己的。这里有些含糊,周每次审读的稿件原先参考文献有多少?是非常接近于35,还是相差较大。换句话说,每次审稿,周到底让作者添加了几篇参考文献?是个位数?还是两位数?报道只是笼统地讲到,增加参考文献后,文献作者都有周的比例为90%。别说要求其他人了,一个作者每次投稿的参考文献90%是自己的论文,恐怕自己都不好意思。 报道中,被引用论文作者中都有周的说法也比较含糊,这些论文中他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其他作者的数量和比例语焉不详。如果按照参考文献中只列举前三位的惯例,是不是每一次引用他的论文时都出现了他的名字。如果没有的话,怎么发现和证明他通过别人的引用受益了呢?如果他不是前三作者,又是如何被检举出来的呢?这个难度挺大的。除非挨个排查他的学术主页上列举的几百篇论文,检索其引用源头,那倒是可能会容易一些。 此人退休已久,学术影响力还那样大,被人盯上也是在所难免的。 如果期刊即将刊发论文的参考文献90%以上包含一个熟知作者,编辑不是一眼就看得出来吗?为何还要等到问题积累多年、如此严重了,才提出来?是不是有欲擒故纵的兵法元素起作用? 周要求增加的参考文献,不仅增大了自己和论文合作者的被引频次,也增大了论文原发期刊的影响因子。 审稿人要求添加到35篇参考文献,是不是所在期刊的要求?制定某一具体的数量指标,应该不是审稿人的自作主张。既然是要求不少于35篇参考文献。要求作者添加,也就不违反编辑部门的规定。而在添加的参考文献中出现审稿人自己的论文,也就有了机会。 实际上,审稿人按照一定的规则,建议作者适当增删参考文献经常是善意的。一般来讲,原创性论文的参考文献数量偏少或者综述性论文的参考文献数量偏多的现象都是有的。通常情况下,学术影响力较大的期刊,要求论文参考文献数量较多的可能性较大。当然,也不排除某些名头很大的期刊,所刊发论文的参考文献数量并不多。 除了把关论文的学术内容、创新性、论文结构、文字拼写等之外,审稿人对所审读的稿件的参考文献数量提出合理建议是无可厚非的,甚至建议添加或者删除某些参考文献往往是充实、完善论文的需要。添加的论文中有自己熟悉的作者,也是无法避免的。另外,也不排除这样的情景——乖巧的作者,知道大名鼎鼎的编委审读自己稿件的可能性比较大,讨好性地尽量多引用编委论文也是有可能的。已经或者被提示后尽量多引用所投期刊刊发的论文,这样的作者也是有的。 一般来讲,编委或者资深审稿人对于他审稿的专业方向是相当熟悉的。期刊编辑部门对于好用的的编委或者审稿人不可过度依赖,年度送审量不可超过一定的数量。这既可以保证期刊学术质量、公正性,也可以适当降低审稿人的劳动强度。如果一个资深审稿人同时为5个以上的期刊审稿,每一家期刊送审的稿件又都在10篇以上,审稿人几乎平均每周都得审稿一篇,是不是有些过量了?如果需要审稿的数量过度,审稿人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也就在所难免了。 审稿人按照编辑部门的规矩,要求投稿人适当增删参考文献,有利于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的提高,只要不超过一定的度。
个人分类: 编作交流场|4671 次阅读|2 个评论
把握审稿人的审稿重点,提升论文撰写质量
TopEditor 2020-2-10 11:05
编者按 今天为大家带来我们的特约编辑张老师在论文写作方面的推文。张老师做过IEEE、IET、Springer等旗下期刊的审稿人,多次参与审稿工作。今天张老师结合自己长期的审稿工作总结了他在审稿过程中所关注的重点,希望能够有助于科研同行的论文撰写。本文主要是结合张老师自己关注点的顺序进行阐述,其它审稿人可能略有不同。 第一关注重点:论文的摘要、引言末尾对于论文工作的描述以及文章最后的结论。 这三部分基本上都是对于论文工作的描述,因此接受期刊的审稿任务以后,我一般会首先同时阅读这三部分内容。 论文的摘要 对于论文的摘要,我关注的点:①论文解决的问题。这个点一方面简单地阐述了作者写该篇论文的意图,另一方面也间接体现了作者论文的意义,因此这个点一般不可或缺。②解决问题所使用的方法(作者的方法)以及步骤。在抛出需解决的问题后,那么紧接着作者就需要明确地阐明解决问题所需使用的方法,并且还需要高度概括性地简述一些重要的处理步骤,在这里作者须提及与传统处理方法的不同点,进而让同专业的读者能够清楚地看到作者方法的创新之所在。③作者方法相对于传统方法的优势。这一点主要是与第②个点中与传统方法的不同点形成对照关系,主要是对比新方法与传统方法处理结果,总结新方法相对于传统方法的优势。④作者的方法进一步能够取得的效益。这一部分主要是介绍作者的方法所能带来的科研效益,可以是有关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也可以是关于国防的促进作用。一般来说,前三点一般都是摘要不可或缺的内容,而最后一点可有可无,但是如果恰到好处地谈到了效益,一般来说是可以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Introduction末尾对于论文工作的描述 一般来说,Introduction主要是对和作者方法相关联方法的综述。在综述的末尾或者论文结构介绍之前,一般都会将主题过渡到作者的方法上来。注意这里有两个重点词组“过渡”和“作者的方法”,也即是我所关注的重点。①强调“过渡”一词,主要是再次看作者有没有阐述清楚该篇论文要解决传统方法的那些不足或者缺陷,另一方面看作者综述文献过程中是否用力过猛,发散地罗列了传统方法的很多不足。部分人认为罗列很多不足可以展示作者的专业深度,实际上罗列不足而未给出解决方案的做法恰好是审稿人的攻击点。这是因为所罗列的问题并未得到相应解决方案的实验验证,所以作者看到的不足谈不上是缺陷。学术论文中得出的结论要有理有据。从这个角度出发,论述传统方法的不足时要紧扣作者的意图也就是论文中需要解决传统方法的哪些缺陷或不足,避免发散性的综述文献。②强调“作者的方法”,这里一般是将摘要中有关作者方法的步骤进行详细地叙述,关注此内容可以进一步地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 结论 实际上这一部分主要涵盖两点内容:论文工作总结和方法的缺陷讨论。论文的工作总结是基于方法和实验结果所得出的,不要为了突出作者方法的优势而放大传统方法的缺点。在总结完论文的工作以后,还要针对论文方法的缺陷进行讨论,甚至可以针对缺陷指出可能的解决方案或者下一步的解决缺陷的研究计划。让读者明白作者是完全了解方法的优缺点,而不仅是掌握了方法的优点。 第二关注重点:模型与方法 该部分内容是作者方法的理论体现,是论文的主体内容之一。由于接收审稿任务的论文,其研究内容与本人基本一致,因此对于该部分的审阅比较跳跃。我一般关注作者新方法的模型是否阐述清楚,公式的推导有没有错误,部分重要的数学符号有没有相关的物理解释。如果这一部分存在理论错误,肯定会直接拒掉这篇文章。在模型与方法基本都正确的基础上,重点关注作者方法与传统方法或者相类似方法的关联性讨论,这个关联性一方面体现了作者方法的优势,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作者方法在传统相关方法基础上的发展,因而关联性讨论可以在对比中直接展示作者方法的创新之处,这比作者用描述性的文字叙述论文的创新点还要铿锵有力。 第三关注重点:实验与结果评价 实验 该部分是针对作者提出的“模型与方法”而设计的验证性实验,因此既要强调实验的全面性,又要强调实验的典型性。全面性,即设计的实验能够涵盖模型和方法中所有重要的影响因素,其实验结果一般是不差于传统方法的结果;而典型性,即实验针对某些关键的因素(这个因素一般就是作者方法针对传统方法进行改进的点),其实验结果明显优于传统方法的结果。上述“全面性”和“典型性”一般是作者方法、传统相关方法以及经典的公认最好方法三种方法对比基础上进行阐述的,这里经典的公认最好方法一般是作为标准,而传统相关方法是对照组。对于“典型性”实验,一方面需描述从对比结果中得出的直接结论,让读者“眼服”;另一方面还需结合作者相对传统相关方法的改进,从理论上深入论述对比结果或结论的原因,让读者“心服”;另外对比分析(即实验对比)的相关结论还需与“模型与方法”中关联性讨论(即理论对比)的结论相一致,形成“前后照应”的关系(如果论文的工作考虑到这一内容,至少都有修改的机会)。这再一次让读者在实验对比中发现作者方法的优势,而不需要作者过多地强调论文方法的优势。 结果的评价 基于实验结果的阐述都可以归纳为定性的范畴,因而还需针对实验结果采用公认的定量评价方法评估作者方法、传统方法以及公认最好方法的性能。这样的指标评价一方面可以较为客观地评价各种方法的性能,另一方面其实也是变相地再次向读者展示作者方法相对于传统方法的优势,实现了方法优势的多角度论证。 论文写作策略和方法系列往期精彩推荐: 让强可读性的Introduction助力论文的录用 探秘文献小镇 ***************************************** 好了,本期的文章就到这里了。欢迎大家留言! 每天一篇,按系列推送科研干货*** 我们明天见!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1311 次阅读|0 个评论
你的审稿意见也可能要被发表了
热度 6 lionbin 2020-2-7 13:53
在科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活动就是撰写研究论文并最终完成投稿,而在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后,还可能被邀请为审稿人来审查其他作者的稿件。所以, 投稿和审稿几乎是科研工作者最重要的两件事,投稿人和审稿人也几乎是同一个群体。 我之前说过一句话:无论稿子有没有发表,我们都要感谢那些背后的匿名审稿人。他们接受审稿,就是对你研究工作有兴趣的人,是真正的世界同行;一个合格的审稿人,也是这个世界上最仔细阅读你稿件的人——哪怕是想拒掉你稿件的人,他们也认真阅读后才能找出其漏洞的;除了审稿,他们还要撰写审稿报告,而且还必须认真对待这份报告——因为这份报告不仅是给你的,也是给编辑的,他们不希望因为你的这篇稿件而毁掉自己的学术声誉。当然,作为作者的你,也是最在乎这份审稿报告的。平时不管你多么听不进导师和其他人的合理建议,但这个时候,哪怕审稿人的意见多么苛刻,多么“不合理”,你也不得不听,而且还得唯唯诺诺表示感谢。 审稿过程,是同行之间的交锋,是试图将文章的瑕疵降低到最小程度。 审稿报告和对报告所做的反馈,是作者与审稿人耗费大量心血共同完成的 。 这对于理解一篇文章来说,该是多么重要呀! 也就是说,一个完整的科学研究,应包括投稿人与审稿人之间更深入的讨论。 记得我刚开始进入科学生涯之时,稿件总是在编辑手中就被拒了,几乎没有与审稿人交流的机会;后来慢慢学会了如何写文章,也有机会与审稿人斗智斗勇了;再后来,开始收到审稿邀请了,然后审稿越多,邀请就越多;再慢慢地,做了一个杂志的责任编辑,就可以更全面地看到更多投稿人与审稿人之间的交流了。我就在想呀,如果这些交流过程能够以某种方式呈现给读者,该多好呀! 我们知道,在科学研究领域,大家一致公认同行评议的作用不可取代。对于许多学术刊物来说,同行评议通常是单盲的,也就是说,作者不知道谁在评议他们的论文。同时,对同行评议报告的内容以及作者、评议者和编辑之间的交流保密,这 使得读者看不到作者和审稿者之间引人入胜的讨论,而这些讨论对于形成和改进研究,以及最终文章的呈现都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人们在承认其有效性的前提下,希望这种方式还能提高透明度,希望能看到最后编辑是如何做出决策的,顺便还可以看出编辑和审稿者是否是正直而没有偏见的。2017年,《自然》周刊对其审稿人进行了调查中,82%的人认为标准的同行评议确保了文章的高质量,但63%的人认为还应该尝试其他模式,超过一半的人认为同行评议可以更加透明一些。 然而,我们传统的同行评议,是不支持审稿报告公开的。要改变一个传统,总是会有正反两方面的意见。欧盟委员会(EC)资助的一项在线调查也发现,在3062名受访者中,一半以上的人认为公开报告会使同行评议变得更好,应该成为一种惯例(如图),但也有近20%的人认为这会使同行评议变得糟糕,特别是有几乎一半的人担心,审稿者身份曝光是非常不可取的。 总体来说,科学家们愿意尝试开放式同行评议。 图 开放式同行评审 从2020年2月6日开始,新投稿给Nature及其七个子刊的作者,多了一个选项:在稿件接受准备出版后,是否让匿名审稿人的报告及作者的回复或者是反驳一并出版。 那些同意审稿的人也知道他们的匿名报告,以及他们与作者之间的匿名通信可能会被发表,审稿人甚至可以选择是否署名。其实,在全面采用这个策略之前, Nature 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从2016年开始就进行了试点,效果非常不错,当时他们报告说,约60%的作者同意发表审稿报告。而最新的调查发现,绝大多数(98%)发表审稿报告的作者,还会再次选择发表审稿报告。 当然,还有一些反对的看法,大致有两个方面的原因:1)是否能维持公正。因为即使在匿名审稿中,有些审稿人也不是那么“挑剔”,以便他们的稿件能得到同样的惠顾;而现在要公开,那就更会促进这种不“挑剔”的趋势,审稿会不会被放水?2)审稿者可能为了发一个“完美的审稿报告”,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增加审稿者的负担。但Nature Communications的试点显然否定了这一点,因为大多数审稿人一直都是以专业性和建设性的方式来撰写审稿报告的。不过,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那是因为 Nature 有非常强的审稿队伍,其他杂志是否能有同样的效果,这是很难说的。 发表同行评议报告,肯定有助于读者看到研究人员和审稿者之间是如何进行重要讨论的。 现在, Nature 开了这个头,未来相信会有更多的杂志来效仿,你的审稿意见也可能要被发表了。 【参考资料】 Nature will publish peer review reports as a trial. Nature 578, 8 (2020), doi: 10.1038/d41586-020-00309-9 Open peer review finds more takers. Nature 539, 343 (17 November 2016) doi:10.1038/nature.2016.20969
个人分类: 一起读顶刊|14735 次阅读|31 个评论
喜获《发电技术》2019年度优秀审稿专家!
热度 8 zlyang 2020-1-21 15:26
喜获《 发电技术 》2019年度优秀 审稿 专家! 2020-01-19 收到《发电技术》编辑部的email,被选为“2019年度《发电技术》优秀审稿专家”。 惭愧! 感谢并祝福《发电技术》和编辑部全体老师! 预祝您们2020年春节快乐! 下面汇总一下俺得过的“优秀审稿专家”之类: (1)《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评审专家,2009年、2012年。 (2)《电工技术学报》2013年优秀审稿人。全国一共才60人! (3)《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优秀审稿专家, 2015年开始多次。 (4)《中国电力》优秀审稿专家,2016年。 (5)《西安交通大学学报》优秀审稿人,2016年。 (6)《电网技术》优秀审稿专家, 2016年开始数次。 (7)《电气工程学报》优秀审稿专家,2019年。 (8)《发电技术》优秀审稿专家,2019年。 嘚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12221.html (1)《电工技术学报》2013年优秀审稿人。全国一共才60人! (2)《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优秀审稿专家,2015年开始多次。 (3)《电网技术》优秀审稿专家,2016年开始数次。 俺最近强烈地反思“同行评议”。以上信息,希望能说明俺多少懂点“同行评议”。 相关链接: 2013-01-25,真傻当选2012年度“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评审专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656443.html 2010-05-06,真傻被评为:2009年度“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评审专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320480.html 2014-03-14,嘚瑟:真傻当选《电工技术学报》“2013年优秀审稿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775820.html 2015-05-12,真傻当选《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优秀审稿专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889545.html 2016-12-07,真傻当选《中国电力》期刊优秀审稿专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019258.html 2017-01-24,真傻当选《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6年优秀审稿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029607.html 2017-02-15,真傻当选《电网技术》2016年度优秀审稿专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033795.html 2019-12-31,喜获《电气工程学报》2019年度优秀审稿专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12221.html 反思“同行评议”博文链接: 同行评议的局限性和改进之策 ,《科技中国》,2019年第十一期pp.34-36,日期:2019-11-19 http://www.casted.org.cn/channel/newsinfo/7562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06879.html 对科技成果代表作评价的具体建议 ,《科技中国》,2019年第二期p41,日期: 2019-02-25 http://www.casted.org.cn/channel/newsinfo/7120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64530.html 2019-12-02, 科技“同行评议”引发美国《大停滞》?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08480.html 2020-01-20, Donald W. Braben: 杀死同行评议, 拯救人类文明!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14979.html 为拯救人类文明,热烈推荐: Enago英论阁,2020-01-08,申请科研项目如乐透中签?不如随机筛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81387-121338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13495.html 国家要保障最“具有创造知识可能性”的项目得到发展机会。 多余的话: 2018-09-29, 最恐惧:把谬误当成真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37744.html 我们所努力坚持的,是谬误?还是真理? 最恐惧的是, 把谬误当成真理。 进而真诚地捍卫谬误, 真诚地仇恨真理。 福楼拜说:“ 大地有其边界,人类的愚蠢却没有尽头。 ”Gustave Flaubert wrote that “ Earth has its boundaries, but human stupidity is limitless. ” 爱因斯坦说:“宇宙中唯有两件事物是无限的:那就是宇宙的大小与人的愚蠢。对于前者我并不肯定。 ” ???? 苏格拉底:“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的无知。 ”Socrates, I know that I know nothing. = I know one thing, that I know nothing. 柏拉图:“ 我 - 同样无知 - 不相信 ” “ 不知道自己无知,乃是双重的无知! ”Plato,On the other hand, I – equally ignorant – do not believe .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2720 次阅读|16 个评论
喜获《电气工程学报》2019年度优秀审稿专家!
热度 15 zlyang 2019-12-31 15:32
喜获《 电气工程学报 》2019年度优秀 审稿 专家! 2019-12-11 收到《电气工程学报》的email,被选为“《电气工程学报》优秀审稿人”。 惭愧! 感谢并祝福《电气工程学报》和编辑部全体老师! 预祝您们新年快乐! 下面汇总一下俺得过的“优秀审稿专家”之类: (1)《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评审专家,2009年、2012年。 (2)《电工技术学报》2013年优秀审稿人。全国一共才60人! (3)《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优秀审稿专家, 2015年开始多次。 (4)《中国电力》优秀审稿专家,2016年。 (5)《西安交通大学学报》优秀审稿人,2016年。 (6)《电网技术》优秀审稿专家, 2016年开始数次。 (7)《电气工程学报》优秀审稿专家,2019年。 本月写了差不多20多个博文,好像眼下没什么要说的了。近期一个重要的议题是呼吁改进“同行评议”。 以上信息,希望能证明俺多少懂点“同行评议”。 相关链接: 2013-01-25,真傻当选2012年度“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评审专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6564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320480.html 2014-03-14,嘚瑟:真傻当选《电工技术学报》“2013年优秀审稿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775820.html 2015-05-12,真傻当选《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优秀审稿专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889545.html 2016-12-07,真傻当选《中国电力》期刊优秀审稿专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019258.html 2017-01-24,真傻当选《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6年优秀审稿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029607.html 2017-02-15,真傻当选《电网技术》2016年度优秀审稿专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033795.html 2019-12-31,喜获《电气工程学报》2019年度优秀审稿专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12221.html 反思“同行评议”博文链接: 同行评议的局限性和改进之策 ,《科技中国》,2019年第十一期pp.34-36,日期:2019-11-19 http://www.casted.org.cn/channel/newsinfo/7562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06879.html 对科技成果代表作评价的具体建议 ,《科技中国》,2019年第二期p41,日期:2019-02-25 http://www.casted.org.cn/channel/newsinfo/7120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64530.html 2019-12-02, 科技“同行评议”引发美国《大停滞》?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08480.html 2015-09-04,1900年以来,被拒绝发表的重大科技成果实例(搜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918419.html 2019-12-21, 爱因斯坦“奇迹年”的直接原因:没有“同行评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10941.html 2019-12-27,阻碍人类文明进步的评审人,任其“逍遥法外”:真是对真理莫大的讽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11732.html 2019-12-18, Zenas 公理:2017年《Nature》主编的表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10560.html 2019-12-28, 激光器与引力波“被”拒稿:功不抵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11851.html 2019-07-26,积极探索“科学和技术”评价的好方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91231.html 2019-12-26,无辜的 SCI “被”变成“爱死西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11574.html 2019-12-14, 第六个科学中心,我们该做点什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10030.html 2019-12-13, 高创新科研:科学网名言荟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09913.html 2019-12-11, 为什么近几十年诺贝尔科学奖得主等外人难以准确预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09649.html 2019-12-08,把“引用量”当成“水平高”,本来就是很250的观点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09248.html 2019-12-06, 同行评议“不靠谱”的本世纪一些典型事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09027.html 2019-12-04,往日(2):El Nino发生机制的天文成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08782.html 2019-11-21,强制性要求发表汉语论文的好处(要点)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07020.html 2019-11-19, “创新”不容易,“撞旧”是常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06775.html 2019-11-14, 什么是发表?什么是当前国际科技界承认的发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06144.html 2016-09-11,***老师:您好!(2004-09-24)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002244.html 多余的话: 2018-09-29, 最恐惧:把谬误当成真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37744.html 我们所努力坚持的,是谬误?还是真理? 最恐惧的是, 把谬误当成真理。 进而真诚地捍卫谬误, 真诚地仇恨真理。 福楼拜说:“ 大地有其边界,人类的愚蠢却没有尽头。 ”Gustave Flaubert wrote that “ Earth has its boundaries, but human stupidity is limitless. ” 爱因斯坦说:“宇宙中唯有两件事物是无限的:那就是宇宙的大小与人的愚蠢。对于前者我并不肯定。 ” ???? 苏格拉底:“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的无知。 ”Socrates, I know that I know nothing. = I know one thing, that I know nothing. 柏拉图:“ 我 - 同样无知 - 不相信 ” “ 不知道自己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 ”Plato,On the other hand, I – equally ignorant – do not believe .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3385 次阅读|33 个评论
时间去哪里了? ——2019审稿总结
热度 4 rczeng 2019-12-17 08:24
时间去哪里了? —2019审稿总结 同行评议(peer review)是推动 科技期刊出版 和 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石。如果没有同行评议,全球科学体系将无法运转。 所谓同行评议是指利用同行(即有资质和能力的人)的经验、知识和智慧,按照一定的方法、标准和准则,对科学技术问题或科学成果的现有或潜在价值进行评价,对所提出的解决科学问题的方法的科学性及可行性给出恰当判断的过程 。 同行评议最早起源于15世纪欧洲。论文同行评议则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中叶英国皇家学会刊物 (The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的创刊时期 。 同行评议需要每一位科学家做出相应的贡献。作为一线科技工作者、论文发表作者和课题组负责人以及多个国内外期刊编委,参与同行评议、义务审稿是责无旁贷的。审稿过程开阔了自己的研究视眼,促进了自己对同行前沿工作的了解和推进了全球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审稿人有时是球员、守门人,有时也是裁判。 有期刊明确通知,如果作者想在该刊发表论文,必须帮助审稿。 课题组今年投稿三十几次,偶然从编辑哪里反馈,有时很难找到审稿人,几篇稿件3个月还未审回。对于3个月还没审回的稿件,我也可理直气壮地给编辑写信,抱怨审稿时间太久。由此可见,维持良好的作者、审稿人和编辑之间的协作关系是多么重要。 审稿邀请信来自于哪里?一般来说,期刊编辑,特别是熟悉你的编辑们,特别是自己兼职的期刊编委会和常发论文的期刊编辑。我几乎每一、两天就会收到审稿邀请。有时同一天会收到不同期刊多封审稿的邀请信。最多的一次,同一期刊一次性发给我5篇论文。 整体上,本人大多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审稿。但也有意外情况出现。今年有两篇未能准时提交的情况。在这个阶段,预想不到的事情如大海的波浪一样,一波继一波而来,自己完全无招架之功,只能疲于完成紧迫的事情。等有空来审,编辑部已经做出了决定。 也有一篇文章,也刚刚过了日期,正准备提交审稿意见。此时收到编辑通知,编辑已经完成决定,我不必再审了。为了不浪费我付出的时间和与期刊的感情,询问编辑是否还可把审稿意见发给作者。编辑回复,可以发邮件给他,他单独转发给作者。虽然编辑已经拒稿,我还是坚持把审稿意见发给了编辑。 今年发生两次审稿乌龙事件。有一次,一篇英文外刊文章审完了,却在系统中怎么也找不到原文信息。我第一次遇见如此情况,怒气冲冲质问编辑部,为什么在审稿系统看不到原文。很快得到编辑邮件,他告诉我,很抱歉,论文作者撤稿了,他忘记通知我;并声称如果作者再投,会发给我重审。还有一次,一篇中文刊也类似这样,审了一半,作者撤稿,编辑部通知停止审稿。 12月中旬以来,我迫不得已,连续拒审了好几篇稿件。我手头还有几篇稿件在审,实在没有空来处理稿件。下半学期上了一门本科生专业课,考试周将到来,需要准备出试卷和阅卷,还有期末各种考核表格和总结需要提交。上周六晚上咬牙审完一篇;周日从早到晚一天未出门,连审了四篇稿件,因为1篇已过期,1篇即将过期,1篇催审,还有1篇刚收审。 审稿最多的月份是暑假8月份,这月成为我的审稿月,审稿19篇。其次是3月,恰好刚收假,没有申报基金,审稿10篇。最少的月份为4月,需要修改研究生论文,审稿仅1篇。 2019全年Publons审稿记录的国际期刊论文80多篇。另外,为中文期刊审稿19篇,为某刊组稿中文论文4篇。根据有关调查统计,审稿耗时按英文刊每篇5小时,中文1小时计算,本人大约全年共耗时430多小时。按每天工作时间8小时计算,2019年审稿耗时约54天,折合工作时间近11周,占全年工作时间9个月38周的29%,全年52周的21%。 审稿的收益是审稿给我带来了快乐,也带来了不小的工作压力和烦恼。今年新加入了2个国际期刊编委会,特别地收获了2019Publons材料学科和交叉学科顶尖审稿专家和国内2个中文期刊优秀编委。
个人分类: 审稿|8762 次阅读|9 个评论
致谢匿名审稿人-投稿中的感动
热度 2 kongling814 2019-12-1 15:01
写文章投稿 被拒稿或者修改 是再经常不过的事 曾经遇到一个 极为认真的审稿人 他对我的文章很肯定 文章看得极为仔细 最后提出修改意见整整100多条 这是我投稿迄今为止遇到最多的意见 也让我看到那么多老前辈在默默地认真的工作 我不知道对方是谁 但是他看我写的文章 比我的导师还要认真 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 我按照他提出的修改意见改好文章 基本不会再有表达不清或者语法错误了 所以真的很感动一个陌生人无偿的这样做 这也影响了我审稿的习惯 要么忙我就不接受 只要答应了审稿 我也会尽可能认真地读对方的文章 但是距离那名审稿人的认真程度 还差很远很远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436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的论文被拒稿了,我还有哪些选择?
isechina 2019-10-14 10:05
几乎每个学者都有被拒稿的经历。期刊的接受率通常很低,《柳叶刀》接受率不到 5 %,PLoS ONE 大概 69 %。然而,大多数被拒论文最终都得以发表。 在国际科学编辑ISE的这篇博客文章中,我们将讨论如果你的论文被拒绝,你还有哪些选择,以及哪条路是发表文章阻碍最小的。 来源: https://onsizzle.com/i/sympathy-cards-for-scientists-condolences-on-your-sorry-failed-to-3725064 你可以对编辑的决定进行申诉 只有当您有无可置疑的理由这样做时,才应该使用此选项。 如果你的论文被拒绝的原因与杂志的具体议程有关 --比如你的论文超出了期刊的范围,该杂志最近发表了一篇类似的论文,或者正在准备发表类似的论文,编辑/审稿人认为你的论文相对于其他待发表论文的影响力有限等等。上诉成功可能性很小。 大多数期刊没有能力发表提交给它们的每一篇论文,必须拒绝许多即使科学合理的论文,以防止积压稿件。 如果论文因为审稿人提出的技术问题而被拒稿 ,你确定是审稿人的观点是错误的,你可以上诉。尽可能明确地陈述你的论点,不要重复原稿中所写的内容。如果可以的话,添加新的数据来支持你的论点,修改原稿,使你的论点更清楚。如果一个审稿人误解了你的观点,读者很可能也会感到困惑。如果你认为审稿人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审核你的论文,礼貌而有策略地请求杂志编辑邀请另一位审稿人。 如果你有明确的证据证明审稿人有不符合伦理的行为—利益冲突、偏见 (参见同行评审报告中的性别歧视示例3)——你可以上诉。 作为作者,你有权提出上诉。然而,有几件重要的事情要记住: · 上诉很少成功。 · 上诉的优先级比重新投稿到新期刊要低,从上诉到收到结果,可能需要几周的时间 ,才能做出决定。 · 杂志编辑们都很忙,如果你上诉,后来被发现没有新的根据,你有可能会被列入“难以沟通”的黑名单。 · 如果你决定上诉,请参阅“How to write an appeal letter”这篇文章,它有一个非常好的指南清单。 你可以把你的论文转投另一本期刊 一些期刊提供 “可转移的同行评审” ,如果你的论文被拒,你可以要求你的手稿,元数据,同行评审报告(连同审稿人身份,在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和回复信发送给其他期刊。这些期刊通常来自同一出版商,因此您的转刊选择可能是有限的(例如,BMC)。如果新期刊更合适,与向其他期刊提交新文章相比,这是一种更快的发表方式。如果你担心任何首发权问题,这也是有利的,因为通常发表的论文使用的是原始提交日期,而不是转投后的日期 。 然而,由于许多期刊不提供可转移的同行评审。随着生命科学联盟(Life Science Alliance) 的成立,以及BMC Biology期刊宣布允许作者将他们期刊的拒稿意见转到作者选择的任何期刊,包括BMC和Springer Nature 之外的期刊,可转移的同行评审可能正在兴起。 你可能会担心把之前被拒的所有细节都转交给新期刊的编辑,新期刊的编辑是否会因为他的期刊不是第一选择而受到困扰。事实上,这一误解可能是科学界对可转移的同行评审缺乏理解。编辑们通常“很高兴收到之前审阅过和修改过的稿件,因为论文的整体状况通常更好:更简洁、更清晰” 。 你可以投稿给另一个期刊 这是对拒稿最常见的应对。事实上,许多作者选择了 “先投稿高影响力期刊,如果被拒绝就放弃” 的策略,似乎并不关心潜在的时间浪费 。为了增加成功的机会,你应该根据最初的审稿人/编辑的意见, 选择更适合你的期刊 。如上所述,通常科学合理的论文被拒绝的原因与研究的影响力有关,例如,如果论文只是以前研究的一个小扩展。较低级别或专业期刊更有可能发表此类研究。相对来说,很少能找到一篇存在根本性缺陷、无法在任何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在改投前,根据被拒期刊审稿人的意见修改论文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你的论文很有可能被送到相同的审稿人那里。 可以投稿到预印本服务器 在预印本服务器上发布的限制条件要少很多;论文只经过基本筛选。投稿免费,通常在48小时内就能接收论文。你的论文不会被同行评审;其他学者可以(公开或私下)在文章发表后对其内容进行评论。你可以上传任何论文,甚至是那些通过同行评审的论文。预印本将被分配一个DOI,它将正式为您文章中的任何声明或想法添加日期,并支持在数据库(如Google Scholar和CrossRef)中索引预印本。 参考文献 1.The Grigorieff Lab.The Paper Rejection Repository. Available from: http://grigoriefflab.janelia.org/rejections . 2. https://dynamicecology.wordpress.com/2019/03/27/first-cut-results-of-poll-on-manuscript-rejections-we-deal-with-a-lot-of-rejection/ . 3.Bernstein R. PLOS ONE ousts reviewer, editor after sexist peer-review storm. Science. 2015 May 1. Available from: 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15/05/plos-one-ousts-reviewer-editor-after-sexist-peer-review-storm . 4.When to dispute a decision. Available from: https://www.springer.com/gp/authors-editors/authorandreviewertutorials/submitting-to-a-journal-and-peer-review/when-to-dispute-a-decision/10285586 . 5.Doerr A. How to write an appeal letter. Methagora Blog Nature Methods. Available from: http://blogs.nature.com/methagora/2013/09/how-to-write-an-appeal-letter.html . 6.JMIR Publications. Why has my article been transferred to another journal (or a transfer has been suggested), and what are my options? Available from: https://support.jmir.org/hc/en-us/articles/115002462188-Why-has-my-article-been-transferred-to-another-journal-or-a-transfer-has-been-suggested-and-what-are-my-options- . 7.Kießling T. Publishing alliance comes of age. EMBO. Available from: https://www.embo.org/news/articles/2019/publishing-alliance-comes-of-age . 8.Bell GP, Kvajo M. Tackling waste in publishing through portable peer review. BMC Biol. 2018;16:146. Available from: https://bmcbiol.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15-018-0619-z . 9.Pells R. Journal shares peer reviews of rejected papers with rival titles.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9 Jan 2. Available from: 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news/journal-shares-peer-reviews-rejected-papers-rival-titles . 10.Sullivan GM. What to do when your paper is rejected. J Grad Med Educ. 2015 Mar;7(1):1–3. Available from: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507896/ . 11.Durso TW. Editors’ advice to rejected authors: Just try, try again. The Scientist. 1997. 11:13. Available from: https://www.the-scientist.com/profession/editors-advice-to-rejected-authors-just-try-try-again-57323 . 12. https://www.internationalscienceediting.com/my-paper-was-rejected-what-are-my-options/
个人分类: 论文写作|11802 次阅读|0 个评论
要重视审稿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热度 3 wangdh 2019-10-13 10:00
要重视审稿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王德华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曾提到,稿件被期刊拒稿后,有的作者为了赶时间忽视审稿意见,只字未改,就匆忙投向另一个期刊,如果再被拒,还是只字不改,又投向另一个期刊。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如果对于审稿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有异议,可以与编辑部进行沟通,进行理性反驳或讨论,如果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有利于提高稿件的质量,要仔细思考,认真根据建议进行相关修改或补充。目的就是完善稿件的质量,能够顺利发表。能够做到完善而不去完善,能够避免的错误而不去避免,这不是学术人的态度。尽管文章发表决定成果优先权,但是应该在结果或结论(根据自己的认知)确定无误的前提下,争取早日发表。 说一件有趣而严肃的事情。我在处理某国际学术期刊稿件的时候,邀请相关领域的某位国际学者审稿,过段时间后这位专家返回了他的意见,他说这篇稿子他至少已经看过 3 、 4 遍了,他又阅读了稿件,发现现在的稿件与作者以前投给其他几个期刊的稿件几乎一样,没有进行修改,尤其是他提出的问题和建议,作者几乎没有理会。这位专家说,按照学术规矩,他不能把以前几个期刊的审稿意见发给我,只是把最近一次审稿意见的主要内容作为这次稿件的意见和建议。综合其他审稿专家的意见后,这篇稿子最后还是没有被接收发表。 世界说大就大,说小就小,学术圈有时候也不大。一篇稿件连续投到几个学术期刊,稿件都会被送到同一个专家那里审稿,哪有这么巧的事情?无巧不成书。任何不可能都是可能,所以不要怀有侥幸心理。学术人就做学术事,遵守学术规矩,做踏踏实实的学问。 作为投稿人,首先要尊重审稿专家的劳动,重视审稿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有利于稿件提升和完善的,就虚心接受,进行相关修改。确定审稿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不正确不合理的,可以不采纳,但在被邀请稿件修改时,要逐条给以详细回复,阐述自己的观点。 今天你是投稿人,明天你可能就是审稿专家。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12585 次阅读|5 个评论
不符合出版伦理的已发表论文必须要筛选出来并标记
isechina 2019-9-18 09:49
Nature 8月份发表了一篇来自Graeme D. Ruxton and Tom Mulder的报道。文章指出,2014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的一篇文章描述了一项实验,研究人类的情绪是否可以通过 “情绪感染” 转移给他人。研究人员改变了近70万名Facebook用户的新闻源(news feeds),以调查他们所看到的正面或负面帖子的占比是否会影响他们写作的语气。根据Facebook的说法,所有用户在同意公司的服务条款时都会同意这种操纵。 在对这项研究的道德性问题进行广泛辩论之后,PNAS发表了一篇编辑关切,指出数据收集“可能涉及的做法与获得知情同意的原则并不完全一致,并允许参与者选择退出”。Facebook随即发布了一个道歉声明。 图片来源:David Parkins 社交媒体产生的大量数据对传统道德研究框架提出了挑战。 即使这样,当我们阅读了引用PNAS这篇关于人类情绪转移的文章(根据Google Scholar的记录,总计有1800多次引用)的 120篇 时发现,只有 11 篇提到过伦理问题。 数据收集协议通常会由资助者,审稿人和期刊编辑经过几轮伦理审查。但是,如果伦理上有问题的文章通过审查并发表,就没有正式的保障措施来确保这些有伦理的论文得到适当的处理。 为什么需要新指南?我们认为,原因有四个。 首先,正如Facebook的研究所示,传统的伦理框架和指南不断被新的技术发展所挑战。 其次,拥有强大科学基础的国家数量正在增长,这不可避免地导致研究伦理方面的文化规范异同增加,以及监管机构的方法更加多样化。 第三,商业实体,无论是独立于传统研究机构或与之合作,可能没有传统大学那样的伦理约束和监管体系。“情感传染研究”由Facebook与纽约伊萨卡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进行。康奈尔大学的机构审查委员会显然认为该研究不需要机构道德委员会的批准,因为这些数据是由外部机构收集。 最后,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对研究伦理重要性的认知不断提高。过去的许多研究,在现行法律下可能不会得到批准。 如何解决问题? 应该如何处理有伦理问题的已发表的研究呢? 我们已经有伦理委员会在论文出版前对研究方法做出规范。论文出版后对伦理可疑的论文,也应该可以进一步实施筛选和标记。来自不同领域,机构和国家的研究人员在研究伦理方面会有不同的偏见和规范。因此, 最终需要统一的标准 ,并在科学实践守则中纳入与《国际干细胞研究》(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Stem Cell Research)指南类似的协议。 Retraction Watch 6月份宣布,它计划提供一种工具,让用户能够在个人图书馆里设置任何自己关注的论文被撤稿时得到提醒。类似的功能可以用来标记有伦理问题的论文吗?因为并非所有可疑文章都会被撤稿。此外,撤稿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柳叶刀》杂志的一篇文章声称MMR疫苗与自闭症有关,一经发表就引发了争议。后来这项研究被证明有致命的缺陷,但直到出版后12年才被撤稿。 至少在短期内,期刊编辑可能要求作者确认 - 无论何时提交稿件,作者不会引用任何有伦理问题方法论的文章。 编辑还可以要求审稿人注意在审手稿中引用的任何方法,有没有可能在当今会因伦理原因受到批评,如果有人提出疑虑,可能会寻求与伦理专家进一步协商。
个人分类: 开放获取|282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次审稿
热度 2 AnjinLiu 2019-9-9 20:59
最近给IoP旗下一个影响因子2点多的期刊审了一个文章,第一次给的意见是内容水平低,拒稿。居然还有一个审稿人给好意见。 编辑最后给作者修改机会。 作者修改后,编辑再次让我审,无语了,居然作者不标注在哪里改了,而且还有语法错误,而且引言居然写了很长很长一段历史,和文章的主题没有一点关系,愤怒至极,这次居然没有拒稿这个选项,我给了不合格修改。 更无语的是还是另一个审稿人居然说 satisfied response...,他 believe 作者们 have considered those comments carefully. ... I agree to accept this manuscript... 估计编辑看到我这么强硬,找来 Board Member 审稿,审稿意见我基本一样,不过他比我仔细,比我有时间,居然发现作者是仿照作者所用的商用软件公开的例子做的,更更无语了... 结局是:reject 我没错...
个人分类: 人生漫步|5856 次阅读|1 个评论
修改论文发现的问题
热度 1 zywsict 2019-8-8 14:17
最近连续两篇稿件被拒,同时也暴露出在论文写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原以为自己不会再犯这些错误,但还是放了,现在仔细想想还是自己太急功近利,太急于求成了,抑或对论文写作不甚了解。不过幸运的是,遇到几个负责的审稿人,很认真的指出稿件存在的问题,正好借此机会,停下脚步,好好思索一下论文的写作问题,算给自己一个警示,希望今后尽量少放或者不犯类似的错误。 第一,摘要存在的问题。 在摘要中出现不少观点或者术语,让审稿人很难判断。尽管文中对术语有介绍,但这些并不是很重要的术语出现在摘要中不仅不加分,反而减分。此外,摘要中的结论尽量不要出现模糊或者笼统的描述,直接用数字说话比较有说服力。例如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比其它方法节能效果好;就没有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比其它方法节约 10.5% 的能耗有说服力。 第二,文章的组织结构存在问题。 要注意每个部分的逻辑性与相关性,不要将无关的内容或者关系不大的内容,放在一块,以免给人造成逻辑混乱的感觉;与前一部分内容联系不是特别紧密的基础知识介绍或者方法介绍,最好单独放在一块。 第三,引言部分对别人方法讨论别人工作的描述过于简略。 虽然已经将别人的工作按照具备相同的特征有逻辑的组织起来,且对这些方法进行讨论;但只是用一两句话对通用的特征进行概括,给审稿人的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最好指出别人工作的优点与缺点。 第四,使用缩略词问题 。第一次使用缩略词时,有时候忘记将其全部的含义写出,或有写出,但由于文章太长,审稿人不好找,才导致审稿人提出这样的意见。最好列个表,将所用到的缩略词或者符号在表中列出。 第五,低级语法错误。 尽管英语不是母语,也学得不好,但有些低级语法错误通过多检查几遍,还是完全可以避免,这说明自己不够认真,太过心急。 以上是最近在修改稿件中存在的问题,希望自己能够引以为戒,尽量避免再出现这些问题,提高稿件的录用率。
个人分类: 精选|9871 次阅读|2 个评论
一次历久弥长的投稿经历
热度 5 zywsict 2019-7-24 09:08
作为科研菜鸟,虽然科研没有上没有什么成果,不过也经历了很多很多次投稿过程;有的投稿过程一帆风顺、有的备受煎熬、还有的充满新鲜与兴奋;不管怎样每一次投稿过程都是对自己的一次历练,都是一次成长,都是一次收获。 近年来,使我印象深刻的当属去年的一次投稿经历。 2018 年 7 月将论文投稿到领域内某顶级期刊,不过后来一查这一顶级期刊只限于专业人士,并不是学校认可的顶级期刊,因为查了它的影响因子是极低的,属于中科院分区中的四区。造成影响因子低可能与研究领域冷门,期刊的发文量有极大的关系。该期刊一年发表四期,每期只发表 5 篇论文;尽管影响因子低,但仍然不影响该期刊在专业人士心中的地位,大多数新方法与新理论都在该期刊发表。这与某 OA 期刊半年收稿 22000 篇以上,发文量 7000 篇以上形成鲜明的对比。 其实,将论文投稿到该期刊并没有信心,更多的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因为深知自己的工作还没有达到该期刊的发表水平,但近来感觉研究遇到瓶颈,没有思路了,反正试一试,也没有什么损失,万一见鬼了,中了,该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不过,该期刊的稿件审理过程确实是很慢,稿件提交三个月之后,一点动静都没有,一直处于待编辑处理状态。三个月后,发了催稿邮件询问原因,编辑的解释,这样的处理过程正常。五个月之后,该稿件终于被送审了,接着又进入漫长的等待过程。由于不需要靠这篇论文毕业,也无需靠它完成考核任务,虽然投稿过程漫长,但不算煎熬,久而久之,都快忘了这件事情。 今天早上,打开邮件收到了该稿件的审稿意见,结果并不让人吃惊,该稿件被拒。不过,看了审稿意见,我是心服口服。该稿件找了三个审稿人,每个审稿人都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该稿件不能被发表的主要原因还是稿件的创新性问题,尽管我的论文所考虑的情形,目前还没有人做过,但是解决方法都是在现有的方法上修修补补,并没有提出新的解决方法,仅这条就不符合期刊的发表要求。仅接着的审稿人针对稿件的具体问题提出了很多意见与建议,每个问题都直指要害,让人心服口服。从这审稿意见可以看出,审稿人一定是小同行,不然不会提出这么专业的问题,更不会提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审稿意见。 该稿件从提交到被拒,总共经历了将近一年的时间,算是在投稿生涯中收到审稿意见最迟的一次。虽然该稿件被没有被录用发表,但从审稿意见中还是汲取到很多养分,这有助于今后研究工作的开展。此外,更让我懂得了,科研来不得半点马虎,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是需要付出极大精力的过程,是训练耐心与严谨思维的过程。
个人分类: 精选|9853 次阅读|10 个评论
投稿过程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
热度 14 zywsict 2019-6-21 14:41
去年将自己的论文投稿到国外某 SCI 期刊上,经过几个月的审稿,该稿件被拒了。稿件被拒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实属家常便饭。认真地研究了审稿人反馈的审稿意见,其中发现有几条意见还是比较有建设性的,所以就根据审稿意见认真修改。 稿件修改之后,就改投到另外一个 SCI 期刊上,同样通过经过几个月的等待,今天收到了稿件的反馈意见,结果稿件还是被拒了。稿件第二次被拒,本来也算是正常现象。但仔细阅读审稿人反馈的意见时,发现其中一个审稿人给的意见似曾相识。该审稿人给出了五点意见,意见都不长,读了这些意见之后,越发地觉得不对劲,越发地觉得这审稿意见在哪里见过。于是,就将以前的审稿意见找出,惊奇地发现,审稿意见一模一样,连标点符号都是一样,说白了就是将原来的审稿意见复制粘贴,直接提交了事。 从这份审稿意见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两个期刊都找了同一个审稿人,而且这个审稿人提交了相同的审稿意见。要是我的稿件没有做修改,其实这也是正常的,毕竟同样的审稿人对同一份稿件的第一次审稿与第二次审稿的观点是差不多的。但经过修改后的稿件,已经将原来所提的问题绝大部分都解决了,没有解决的部分也做了解释。而审稿人却将上次相同的审稿意见原封不动直接提交,这也充分说明该审稿人,根本没有花时间阅读修改后的稿件。 自从开始做一些研究工作开始,虽然不能说自己对发表论文经验十足,但也先后发表过了 22 篇第一作者兼通信作者的文章,所以对稿件的发表流程还是有一定的了解。而同一份稿件再修改后投入不同期刊,收到完全一模一样的审稿意见,这种经历还算首次。 对于我这种科研菜鸟,没有背靠大树,没有任何背景,而且论文作者只有一人,没有任何合作者,还能够在国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一直以来都深信国外期刊找的审稿人都是比较公平的、严谨的。 但文中所提到的审稿人以及最近遇到的几个审稿人,却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的看法。国外期刊的审稿人并没有自己所想的那么完美,没有那么的严谨,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公平。正如“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的道理一样;投稿多了,遇到形形色色的审稿人,也是正常的。 作为科研工作者,投稿发表论文,是必须面对的环节,想要发表论文,在同行评议的规则下,就不得不面对审稿人。而找审稿人,作者不能决定,那是期刊编辑的事情,如果运气不好,遇上不良审稿人,也只能自认倒霉。为了论文能够顺利发表,只能将论文的工作做足,减少让审稿人挑毛病的机会,这才是王道。
个人分类: 精选|11920 次阅读|30 个评论
张海霞︱致IEEE主席:赞学术界回归常识
热度 18 张海霞 2019-6-3 11:59
张海霞︱致 IEEE 主席:赞学术界回归常识 2019 年 6 月 3 日 【题记】今天上午收到 IEEE 主席 José M. F. Moura 的来信 “IEEE 解除对编辑和同行评审活动的限制 ” ,赞赏 IEEE 的勇气,很高兴学术界回归常识。谢谢所有朋友的关心和支持,今后我会继续支持 IEEE 的各项工作,致力于推动学术的独立和自由发展,很荣幸和骄傲与你们同行! Dear Prof. José M. F. Moura, Cc to Prof. Toshio Fukuta, Prof. Lombardi Fabrizio, and Prof. Gianluca Piazza, I am so glad to get your email with subject “A message from the IEEE President: IEEE Lifts Restrictions on Editorial and Peer Review Activities”. This is the best news I ever heard from May 29th after I send out my open letters. Thanks for all your efforts to Lift Restrictions on Editorial and Peer Review Activities from IEEE under this special time period with outside pressure and insider resistance. This is a moment, we, Academic community, should be proud for our fight to keep the Independence and Freedom of Academic. As I mentioned in my statement, I will come back to IEEE NANO and IEEE JEMS editorial board until one day it comes back to our common professional integrity. Now, it is time to re-join the team and contribute my efforts with enthusiasm as usual. Let’s work together to make IEEE, an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mmunity, great again. Haixia Zhang, Professor, Peking University June 3rd, 2019 附: IEEE 主席的来信 Dear Haixia Zhang, Last week the U.S. government issued export controls on Huawei Technologies Ltd and 68 of its affiliated companies. In response, IEEE issued guidance on actions required to comply with these controls. We acted promptly because we wanted to protect our volunteers and members from potential legal risk that could have involved significant penalties. As a non-political, not-for-profit organization registered in New York, IEEE must comply with its legal obligations under the law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other jurisdictions. We also engaged the U.S. government to seek clarification on the extent to which these export control restrictions were applicable to IEEE activities.I am pleased to report that this engagement was successful and we have revised our guidance to remove any restriction on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employees of these companies as editors or peer reviewers in the IEEE publication process. To reemphasize, all IEEE members can continue to participate in the open and public activities of the IEEE, including our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ublications.Many members expressed apprehension with respect to IEEE’s initial guidance and its impact on editors and peer reviewers based on their employer affiliation. I understand the concern this raised for many of you and appreciate the feedback that IEEE leaders and I received.As a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perating in 160 countries, IEEE supports the free and open exchange of scholarly and academic work and the global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EEE is committed to enabling an environment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the sharing of our members’ wealth of knowledge to drive innovation.We appreciate the patience of our members and volunteers as we worked through a legally complex situation. If you have any comments, questions, or concerns, please contact me atpresident@ieee.org.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visit www.ieee.org . Thank you for supporting IEEE in our mission to advance technology for humanity. José M. F. Moura2019 IEEE President and CEO
个人分类: 国际交流|10648 次阅读|19 个评论
超详细解析:如何为SCI期刊撰写同行评审意见
热度 1 EditSprings 2019-4-29 12:09
审稿的目的是向作者提供建设性的专家意见,以便作者对论文进行改进。这是确保论文尽可能达到高标准的关键。 一、审稿之前 一定要研究该杂志的写作指南。在决定是否接受审稿邀请之前,要考虑以下问题 : √这篇论文是否属于你的专业领域?如果不是,你很难提供高质量的审稿意见。 √ 是否存在利益冲突 ? 比如,是否有作者和你在同一个组织工作,或者你认识某位作者?如果存在以上情况,需要告知编辑。 √ 确保是否有时间。按时反馈非常重要。 √ 请注意,发送给你的同行评审论文是机密文件。意味着你不能利用在同行评审过程中获得的信息为自己、他人、或任何组织谋取利益,亦不能损害他人利益与名誉。 √ 也不要直接联系作者,这是为了保护你的隐私,期刊不会向作者透露你的身份信息。审稿意见只会通过同行评审系统提交给期刊。 √ 审稿意见不应受到文稿来源,作者国籍、宗教或政治信仰、性别或其他因素影响。 两种论文类型 大多数论文有两种类型: 研究型论文:这类论文完整地解释了原始研究的重要发现。 综述型论文:这类论文是批判性的综合评述,通过对现有证据进行彻底和系统的评估,提供对相关主题的新的见解。注意,综述型论文不仅仅是文献综述,还包含对文献进行深入的批判性评论。因此,综述型论文的作者至少要有一位是资深的高级研究员。 一般审稿标准 你的审稿意见将帮助编辑决定是否发表该论文: 论文是否探究了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论文内容精彩吗? 论文吸引国际读者吗? 论文中的观点是否引发了新的重要问题? 论文被人阅读和引用的可能性大吗? 审稿意见 要记住,作者期望得到你的积极反馈和建设性的批评意见。 “仅编辑可见”的审稿意见不会发送给作者。 向作者给出审稿意见时不要暴露自己的身份。 提示:确认在你自己的回复系统里复制粘贴你的审稿意见。 二、开始审稿 在详细审查论文内容之前,先根据下面几点进行一轮快速审查: 论文篇幅是否在期刊要求的范围之内? 论文是否是商业性的,或用于推销某种特殊产品或方法? 论文结构是否合理(摘要、关键词、材料和方法、讨论、结论、参考文献等)? 摘要、引言和结论 ●摘要 确保摘要内容翔实、完整独立、且能概述全文。 结合研究问题和结论。 内容长短要遵照期刊写作指南。 不应包含任何引文。 ● 关键词 个数为 3-6 个。 应该是描述性的。 标题词不应该在这里重复。 ● 引言 引言应该: 说明研究目的,即该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简要阐述研究背景:为什么开展这项工作; 只引用与研究问题直接相关的文献 —— 不能写成百科全书; 提出一个假设 —— 解决问题的方法建议。 ● 结论 这是论文的关键信息。应该简短明了。 必须由结果和讨论推导出。 不要写成论文梗概。 不含参考文献。 阅读摘要、引言和结论 信息是否清晰? 读过引言之后,你能找出这篇论文的贡献吗?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信息,这在之后的审稿意见总结中会用到。 引言中的结果预测或假设与结论相符吗?你应该可以在半小时内找到答案。在这之后,你可能会对这篇论文是否值得发表有了初步判断。如果你仍持积极态度,那么继续审查程序。如果你的态度是否定的,你或许已经可以解释为什么这篇论文不值得发表。 三、详细审稿 材料和方法 实验:实验是否有完善的文档记录?是否有关于阳性和 / 或阴性对照的资料,以及是否提供重复实验次数和 / 或样本量? 模型推导:模型推导过程是否合理?该模型是否已知? 结果:结果的呈现是否展示了该项研究的重要性?你的审稿意见可以这样写:“本篇论文可以通过增加有关 …… 的细节得到显著提高”。 浓度表示是否具有可信赖的精确度?或者保留太多位有效数字? 数据分析:统计数据是否得到了恰当的使用?从原始数据中你可以看出统计方法是否充分?数据是否是正态分布的,从而使标准差具有意义?是否讨论极值? 图片:这些图片是否能解释结果?图片说明的信息是否完善? 表格:表中的所有内容是理解文章所必需的吗? 你可以添加这样的评论,如“总的来说,我认为这篇文章没有足够的可靠数据证明第 x 页第 y-z 行的陈述。” 讨论 注意,讨论部分使论文具有科学性!作者是否能解释结果?通过阅读,你能把讨论和假设联系起来吗? 你可以给这样的意见 本文讨论部分内容可以扩充,对 ...... 进行解释 。结果是否与文献相矛盾?与其他已发布且得到认可的数据有何相似和差异? 结论 结论能从结果和讨论中得出吗? 检查参考文献: 作者是否钻研过以前的研究成果? 将引言和参考文献进行比较,就能清晰地看出本文的创新点在哪儿? 参考文献年份是否新旧兼具? 总共有多少篇参考文献?大多数情况下应该有 20 到 30 篇参考文献。 有没有英语读者看不懂的参考文献?最多可以允许 1-2 个这样的文献 ( 如果合适的话 ) ,但审稿人应进行询问。 作者是引用原稿还是引用流行的资料?确保文本中引用的参考文献包括在参考文献列表中,反之亦然。 语言问题 许多作家的母语不是英语。论文内容不一定要是完美的英语,但必须清晰易懂。你可以给出这样的意见:“这篇论文需要进一步校对。文中包含许多语言错误 ( 例如单复数问题,缺少主语或谓语等 ) ,有时会让人难以理解。我建议在修改论文内容后,聘请一位专业的英文编辑对论文语言进行润色或许会有帮助。 适当地提出你的反馈意见,并给予应有的尊重。 你不需要自己校正语言问题。 四、你的建议 确保你的最终评估与你在审稿意见栏中的回答相一致,特别是当你考虑重大修改或拒稿的时候。 你的建议应该是以下情况之一: 拒稿 ( 在报告中解释原因 ) 接受且不修改 ( 记住,这是非常不寻常的!大多数论文都有修改的空间 ) 修改 —— 包括大修和小修 ( 解释需要修改的内容,并通知编辑你是否愿意审查修改后的论文 ) 对于一些期刊来说,编辑会告诉你论文的决定。如果你没有收到通知可以向编辑询问。记住 : 在论文评审完成后,要继续保持文稿和审稿细节的机密性。 母语润色 ¦ 专业翻译 ¦ 论文预审 ¦ 修改指导 ¦ 图表服务 ¦ 基金标书 ¦ 用户评价 ¦ 联系我们
8878 次阅读|6 个评论
我为什么喜欢Frontiersin.org的期刊审稿过程
atpinter 2019-4-26 12:46
第一,编辑和审稿人的名字和单位都出现在最后发表的文章的首页,见下图 (左边): 这样做可以极大地给审稿人和编辑credit,给他们荣耀感,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让审稿人好好审稿,不要因为熟人的稿件就胡乱放行、或因为是竞争对手的稿件而故意刁难,尽量做到客观、公正。 第二,投稿过程中会有互动论坛:审稿人和通讯作者可以在一个网页平台上进行无限轮次的问答互动,一直到审稿人endorse文章为止。 这个过程让所有的回答都有直观的文字记载,让审稿和投稿人可以更好的交流。就好比上论坛发帖一样,非常的直接明了,还可以贴图片等方式补充论据。 这个过程结束之后,审稿人的意见方便期刊编辑最后做决定。 第三,开源杂志,但是是注重质量的开源杂志。开源是期刊发展的未来。我的上一篇博文讲过,开源杂志是初级科研学者发表文章的好去处,因为他们的编辑部没有那么自大;另一方面,能把开源杂志做得像frontiersin.org这样的很少,集合linkedin、google scholar于一体,社交和学术都有。更让我喜欢的是,这个出版社注重对青少年的培养,Frontiers for Young Mind是专门给青少年科普的期刊,鼓励青少年针对自己喜欢的科学问题进行调研和总结归纳,发表自己的文章。这难得可贵,我只能佩服和赞赏!
1262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际期刊审稿人解读:如何构建一篇优秀的SCI论文?
热度 2 EditSprings 2019-4-19 10:23
优秀的论文是有价值的。作为该领域专家,审稿人应该能发现论文中的价值(如果有的话)。然而,如果论文中的出彩之处没有得到好的表达,会削弱论文的价值。 逻辑结构是良好表达的第一要素 。 技术性论文的标准结构如下 : ( 1 )摘要 ( 2 )引言 ( 3 )论文正文(技术、结果、讨论)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6 )表格 ( 7 )图片(和标题) 当然,这几部分会根据主题和期刊的要求略有不同,但总体概念一致。如果作者没有遵循这个结构,那么读者很快就会明白为什么这种结构是必要的。 即使论文是按标准结构写的,也可能存在重大问题。(标准结构简化了论文缺陷的识别过程。)以下是在上述各部分中遇到的常见错误。 阅读整篇论文前后的 摘要 。是否真的概括了全文?是否包括结论以及对原问题的陈述?同样的内容是否还出现在了论文其他地方?值得注意的是,摘要往往是匆忙撰写的,有时不是由主要作者撰写,偶尔甚至会出现正文中没有讨论过的信息。 引言 应该解释该研究主题的重要性。论文的读者将决定引言的范围。如果这篇论文是关于一种新的化学反应,即将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杂志上,那么也许没有必要向读者解释有机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许多技术性论文的引言过于宽泛,通常前几段可以删掉。还要注意作者是否只引用了他自己的论文作为研究背景?有一个 相关工作 部分是很常见的。但这是非必要的,也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式来展示以前的工作。在整篇论文中,最好将相关工作的参考文献分布到最有意义的地方。最重要的是考察作者是否对相关领域的工作给予了应有的重视。 论文的主体部分 是最需要审稿人专业知识的部分。 当审稿人阅读论文时,要考虑文中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是否清晰。作者是否在适当的时候在他的分析中综合了对错误和不确定性的讨论?作者也很难确定自己论文的哪些部分是核心部分,哪些部分是不相关的或不那么重要的。(有时作者并没有仔细考虑他的读者。)因此,审稿人需要考虑哪些材料应该删除。详略是否得当?呈现的数据是否过多?许多期刊文章是一些冗长且详细的内部报告的浓缩。查阅内部报告以了解详情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尤其是当只有少数读者感兴趣时这一方式是适用的。(如果他们想知道细节,他们还可以给该报告的作者写信)。然而,当论文有页数限制时,作者可能无法插入足够的细节。作为审稿人,识别这些论文后,通常会建议哪些内容可以删除,以保持论文篇幅在限制范围内。 在阅读论文正文时,要整体考虑论文主题。这篇论文的工作量够吗?论文是否严谨?或者这篇论文是否应该分成两篇? 结论 应该直接来自论文的主体部分。结论中不应该有出人意料的信息,最重要的是,不要引入新的内容。一些作者试图通过“获取”其它地方产生的结果来拓宽他们的结论,这是不可取的。参考文献能为作者的研究方法提供许多线索。如果所有的参考文献都是旧的,那么这篇论文立刻就会受到怀疑(但不一定是错误的或过时的)。而如果所有的参考文献都来自作者本人,那么这篇论文需要特别仔细的审查。然而,除此之外,审稿人还应该发现论文遗漏的内容。作者是否忘了重要的参考文献?如果可能的话,通过提供引文来帮助作者。 表格、图片 和数据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前提是要深思熟虑地使用。 表格特别容易被滥用。每张表格都有必要吗?(也许引用一份内部报告就足够了)。这些表格包含的数字是否超出了实际需要?当使用计算机处理数据,且没有筛除无关数据时,就会出现这个常见的问题。更糟糕的是,这些无意义的数据使表格显得凌乱,从而使读者更难获取有效数据。消零可以使表格更简洁。例如: 1.3732145→1.4 0.00045km→45cm 用图表替换表格可以避免这两个问题。图表往往能够比表格更好地展示数据。随着计算机绘图程序的发展,图表非常容易绘制。检查所有图片和表格是否有合适的标题,并且是否在文本中引用。各种期刊在标题方面有不同的要求,但最好在标题中用一句话总结结果。 母语润色 ¦ 专业翻译 ¦ 论文预审 ¦ 修改指导 ¦ 图表服务 ¦ 基金标书 ¦ 用户评价 ¦ 联系我们
7621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ZT: 期刊评审只是一场游戏吗?
matzlx 2019-2-7 08:23
一片很有意思,用词华丽的文章。 https://www.medpagetoday.com/blogs/revolutionandrevelation/77711 Is Journal Peer-Review Now Just a Game? Milton Packer wonders if the time has come for instant replay Many believe that there is something sacred about the process by which manuscripts undergo peer-review by journals. A rigorous study described in a thoughtful paper is sent out to leading experts, who read it carefully and provide unbiased feedback. The process is conducted with honor and in a timely manner. It sounds nice, but most of the time, it does not happen that way. I have experienced the peer-review proces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an author, reviewer, and editor. It is an enormously challenging and unpredictable journey. Let's start with the authors. If the authors are aware of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heir manuscript, the paper is not written in a dispassionate manner. Instead, it is crafted for publication in a specific journal. Authors fashion and direct their paper to the journal most likely to be receptive to its content and message. Successful authors are good matchmakers -- and good marketers. In their cover letter, they often sell the paper to the editors. The editors receive an enormous number of papers. Top journals receive dozens of manuscripts each day. The editors perform an initial cursory review, and reject many papers in an electronic instant. More than half of the submissions do not survive the screening process. The authors are notified quickly about the bad news, but they receive no feedback. Many relatively unknown authors believe this process is biased against them. If the paper passes the initial hurdle, the editor sends it out for peer-review by external experts. But who are these peers? It is nearly impossible to find experts who are knowledgeable and insightful and who are also willing to take the time to perform a thorough and thoughtful review. Luminaries routinely decline most invitations to review manuscripts. Their busy schedules do not afford the opportunity to do a good job, and many believe that there is little return for their investment of time and effort. In a recent experience as an editor, I suggested four well-known experts as reviewers, but all of them declined. Then I proposed four different knowledgeable investigators, and one accepted. After three rounds of suggestions, I finally found two or three people who would agree to do the review. Successful editors have identified a core group of people who are willing to do reviews on a regular basis, but sadly, the size of the group is not very large. All too often, editors rely heavily on early- or mid-career investigators, who are anxious to curry favor with the journal -- in the hope that the brownie points they earn might be useful when they submit their own work at a later time. Do these early- or mid-career investigators do a decent job? Many of them are outstanding, but in too many circumstances, the young reviewer just does not know the field well or may be unfamiliar with the appropriate methods. They read the paper as a novice, and their lack of expertise and experience shows. When I act as a reviewer, I am sent copies of the comments of the other people who evaluated the paper. In a distressingly high proportion of instances, I am astonished by the dismal quality of the other reviews. Some reviewers do not appear to have spent any time with the paper at all. Many submit formulaic responses, which fail to provide any useful critique or feedback. Many reviewers miss major and obvious deficiencies, whereas others nitpick a paper to death. Even for a single reviewer, the rigor of the evaluation process is not consistent, probably because the time they can spend varies according to their schedule. At the end, the review is subject to the luck of the draw, and the editor is faced with reviews that vary enormously in quality. If the evaluations are patently deficient, they are discounted. Some promise a review, but fail to deliver. Others send private comments to the editor, but none to the authors. If the editor is fortunate, at least one reviewer actually does a thorough job. The really amazing part? Typically, the reviewers perform their evaluation without any ability to know if the authors accurately described their methods or their data. Often, the reviewers are akin to judges at a beauty pageant. They know what looks good, but sometimes, they might wonder if it is real. As an author, I am often amazed by the reviews that I receive. Many reviewers seem not to have taken time to read the paper. Some offer tangential ideas that have little to do with the manuscript, presumably to show that they thought about the subject. Others insist that their own work be cited. (The self-serving nature of some comments can be appalling.) Often, I cannot determine how the poor editors ever made an informed decision. Nevertheless, if the journal has expressed interest in the paper, the authors now must revise the manuscript and write a letter that responds to the feedback of the reviewers. Regardless of the insanity of any individual comment, the authors must respectfully (often obsequiously) embrace each sentence and thank the reviewer for it. All too often, in their zeal to please the reviewers, the authors revise the paper in a way that makes it much worse than the original. After the entire process is complete, the authors may receive an acceptance letter. This letter offers them the opportunity to have their paper published, but often, only if they pay a fee (even in top-ranked journals). And when the paper finally appears online or in print, the authors have the privilege of seeing their work ignored. Does this sound like a ridiculous game? It is. As in the 1983 film WarGames, it is a strange game, in which the only winning move is not to play. Do you think I am exaggerating? Do you believe it is not a game? British journal editors do not refer to those who provide external feedback as reviewers. They call them referees. In the U.S., the term referees is used to identify people who watch a game closely to ensure that the rules are adhered to. But when I act as a reviewer, I do not think of myself as an umpire. Umpires are not allowed to publicly celebrate a great play or moan when a player errs. The peer-review process can (and is supposed to) do these things. I love writing papers. I adore looking at data, researching the literature, and working with fellows and young faculty. I am delighted when I discover new ways of synthesizing and presenting a concept. And I am truly delighted when my paper is accepted. But given everything that I have just written in this essay, I am clearly a glutton for punishment. The peer-review process is horribly broken. My dear friend Harlan Krumholz, MD, of Yale University, has written about this for years. In a famed paper ( The End of Journals ), he argued that journals are too slow, too expensive, too limited, too unreliable, too parochial, and too static. In his efforts to forge a solution, Harlan has been the leading advocate for preprint servers, a platform that allows authors to post a version of a scholarly paper that precedes peer review. The idea has real merit, and its following is growing rapidly. If you think of peer-review as a game, than the preprint server is easy to understand. If you are fond of football or baseball, just think of it as instant replay. You can see the paper immediately and repeatedly in its original state from every possible angle. But in the case of preprint servers, the instant replay takes place before the play has actually occurred. Got it? Peer-review is a game -- with a dollop of talent and an abundance of chance. So, are you feeling lucky today?
个人分类: 新观察|8180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文准备和投审稿过程中与杂志社编辑的沟通技巧(一)
热度 1 isechina 2019-1-29 09:46
1,我的投稿状态自从投稿后一个月就没有变化了,我应该联系期刊吗? 一个月没有变化不是特别反常。如果是我的话,我会等待更长一点时间再决定是否去联系期刊,因为有很多事情可能是作者没有意识到的。记住杂志社主编有一个更加重要、全职的工作-有可能是某个学院的院长等。他只会在业余时间来组完成杂志工作。他有可能会连续几天忙于行政工作或外出开会。尽管作者通过在线系统投稿,但是请记住最终和你打交道的是个人。例如你的文章状态是审稿完成,但是一直没有收到决定意见。想象一下如果这个人站在你面前,你会如何去问?因此,我会在状态没有变化后6周后再去询问状态,但是一定要用礼貌的语气。你可以随时联系期刊的客服人员并询问状态。他们有可能知道为什么文章的状态一直没变。 如果文章状态一直是awaiting editor assignment或者admin processing,原因可能是期刊没有找到合适的审稿人。学术出版依赖审稿人的专业意见。期刊通常会有一个审稿人库,有些期刊主编甚至会邀请一些新近在本杂志发表文章的一些作者来担任审稿人。所以如果杂志社让作者推荐审稿人,作者一定要抓住机会,推荐合适的审稿人。 如果文章状态一直没变,并且超过一定的时间(例如6个月以上),你完全有权利撤稿并改投。 2,我们收到俩个完全相反的审稿意见,怎么办? 理想状态下,主编会发现这种情况并作出处理意见。然而,就像之前说过,主编非常忙碌,可能没有时间去查看具体的审稿意见。我建议,和周围的同事或导师仔细推敲审稿意见,在十分确定两个审稿意见相反的情况下,直接写信给主编说明情况,请主编协调。同时在信中写上你非常感谢两位审稿人付出的时间等等溢美之词(就算审稿人犯错了,咱们还是得礼貌的指出)。记住,我们是和人在打交道,想象一下如果这两位审稿人站在你面前,你该如何做? 3,为什么杂志明明已经拒稿,但是还是邀请我重投呢? 如果审稿意见让你修改的地方特别大,需要补充实验,修回时间预期会有很长时间。那么杂志社会建议先拒稿,然后邀请你重投,因为是大修的话,这篇文章的投稿时间到返修时间可能会很长,不利于杂志社的整体管理。要记住,主编的一个任务就是要保证审稿时间和过程。基于这些原因,杂志社可能会邀请你修改后重新投稿。 4,我们的文章是以研究性论文的形式投稿,但是杂志社让我们改成通讯,该怎么办? 有几个原因杂志社让你把研究性论文改成通讯,例如结果比较初级,读者可能兴趣不高或者对目前的专业研究补充不够大等。这个期刊对几种文章类型是否有字数限制?仔细看一下自己的文章,是否篇幅看起来类似通讯?也许杂志社只有很小的版面,所以只能以通讯的形式发表论文。记住文章接受前,你有权撤稿。然而如果是顶级的期刊提出这样的要求,你可以慎重考虑。 5,我的文章被一个期刊拒稿,但是这个期刊建议我投稿到另外一个影响因子低一点的期刊,我要接受这样的意见吗? 理论上,你想投稿任何期刊都可以,只要保证一次投稿一个期刊就好。我们通常的投稿策略是先投稿高影响因子,然后再投稿低影响因子,但是我们也要考虑时间成本。有些出版商的期刊,例如Elsevier期刊,在拒稿一篇稿件后会建议作者再改投另外一个同一出版商的期刊。虽然不能保证改投后就会接受,但是这样做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同一出版商旗下,不同期刊的排版风格很类似,直接改投的话,不需要作者再次排版和注册等;同时出版商知道他们的期刊接受率和拒稿率。通常情况下他们建议改投的第二个期刊会有权分享前一个期刊的审稿意见,从而加速文章的审稿过程。 6,我们的研究领域比较狭窄,并且对之前已发表的文献,有些地方我们不能苟同,我们该如何报道? 还是要礼貌对待之前的作者,用数据和事实说话。着重描述数据而不是个人。多查一些类似的文献。多用下面的词语,例如“our results indicate, or demonstrate” 而少用 “our results prove, or disprove” 7,我该引用原始使用方法的那篇文献,还是近期使用该方法的文献? 最好是引用第一次使用该方法的文献。如果你希望表明该方法近期还有在使用,你可以加一个近期引用的文献。例如,可以这样说,“the compound was synthesized following the method of Bloggs et al. , as modified by Smith and Jones )”. 8,我们引用的许多文献都是中文的,这会有问题吗? 就像我们之前提到的,每个作者都需要引用不是自己原创的观点。但是当你投稿到一个英文期刊的时候,如果引用的观点或文献都是中文的话,就会产生问题。审稿人理应去评估作者引用的文献,即这些文献是否相关?是否是近期的研究?是否恰当等等。当他们没有能力去读懂中文文献的时候,他们就不能做出有效的评估。同时,对于要发表这个文章的杂志来说,如果读者看不懂这些文献,读者就不能十分信服这篇文章的理论依据。因此,我建议尽量去引用英文的、原始的文献。如果确实某些研究只有中文文献,你可以在投稿信中解释一下大部分关于此项的研究都是中文,因此我们这个研究是对当前研究的一个总括并介绍给英文读者。“much original research has been done on this subject but it is 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 therefore we give a brief overview of current research for the English language reader.”这样做的好处是让你的这篇文献会变成原始的英文文献,其他人今后要研究就会来引用。但是我建议一定要确保吃透中文文献,这样其他人才能信服并依赖你的研究。 9,我的研究方法不算新,但是我找不到已发表第一次使用此方法的文献。我如何才能避免疑似抄袭? A: 许多作者的方法部分不是新的,因为开发/发明新的方法不算他们研究的重点。就像你所问的,最好的做法就是引用原始的发表文献。但是如果你找不到,你可以像这样写来避免疑似抄袭“we prepared XXX using the standard method, as follows…”。如果审稿意见说让你引用文献,你可以解释说这种方法之前没有被以文章的形式发表过,你可以这样写“we prepared XXX using the standard method, as used in previous studies , as follows…”。 10,如果被杂志社检测出重复率很高,我该怎么办? A: 杂志社出具的相似度报告是为了杜绝任何可能的版权纠纷,也为了防止作者大幅度的抄袭已发表的文献,包括作者自己的文献。但是这个报告本身只是一个建议并不能完全说明作者的文章有抄袭嫌疑。例如“the data is presented as the mean ± standard deviation”这样的句型成千上万的作者都使用。杂志社本身应该更负责任的具体看一下文章本身。不幸的是,现在投稿量很大,有很多杂志并没有这么做。有可能的话,您可以试着用自己的话来写文章,当然你也可以联系杂志社,并且解释你并没有抄袭。
个人分类: 论文写作|8681 次阅读|1 个评论
2018年审稿总结
rczeng 2018-12-30 17:52
2018年审稿总结 2018年只剩最后一天,今年的审稿应该画上一个句号。稿件被我收放在61个文件夹。初算全年为国内外29个期刊审稿60左右篇。不少稿件包括初审和重审,只计算1次。主要为英文期刊,约占93%;中文期刊仅4篇,约7%。因为审稿多,常常被编辑部追赶( 可参见鄙人科学网博文: 被编辑部追着跑的审稿人 )。催审也是编辑加快审稿过程的方式。不得已,偶尔也有拒审的时候。 今年被 《Bioative Materials 》 和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Technology (JMST)》 评为优秀审稿人。 郑玉峰教授作为主编 的 《Bioative Materials 》 编辑部上半年特快专递了一个里三层外三层的包裹,竟是一份精致的审稿人证书。打开时竟然惊喜一番,喜上眉梢。并把它存放在办公室进门处橱柜中。第一次意外收到JMST优秀审稿人的酬谢,也感觉到做审稿人的一份义务和 更大责任 。 今年年底分别被特别邀请参加了SCI期刊:《 Journal of Magnesium and Alloys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和《JMST》三次期刊编委会,虽然暂时还不是编委,是以理事、优秀审稿人和优秀作者的身份参加的,却也感觉到无尚光荣。三个英文期刊都有优秀论文和审稿人表彰过程,很有仪式感。这也表明,我国科技界对科技期刊发展的高度重视。 审稿最多的Materials Letters,达9篇;其次为Applied Surface Science,6篇,JMST有5篇。 比较抱歉的是有两篇论文因事情耽误没有来得及提交,编辑部通知审稿意见够了,还有一篇作者中途撤稿。 审稿的意见大多为修改(大修或小修),少部分据稿。文章如人品,审稿无数可以阅人无数(可参见鄙人科学网博文: 遇见好文如见美女,品好文如同中秋赏月-中秋审稿随想 )。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审稿也是一个科学工作者为全球科学繁荣发展所做的贡献, 也是一个学者服务社会和学术影响力的具体体现。 或许不久的将来,审稿记录是科研考核和评价学者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审稿期刊及论文篇数如下: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 (English Letters) 4 ACS Biomaterials Science Engineering 1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6 Applied Materials Today 1 Ar abian J ournal of Chemistry 1 Bioelectrochemistry 1 Bioactive Materials 1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 Colloids and Surfaces A:Physico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Aspects 1 Corrosion Science 2 Frontiers of Materials Science 1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Technology 5 Journal of Alloys Compounds 1 Journal of Magnesium and Alloys 1 Journal of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 1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and Performance 1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1 Langmuir 1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 1 Materials Letters 9 Materials Science China 1 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 2 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 1 Rare Metals 2 Surface Review and Letters 1 Scripta Materialia 1 Surface Coating Technology 3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English Edition) 1 材料导报 4 链接: 参加中科院金属所JMST 编委会2018工作会议 参加《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第五届编委会会议暨创新发展研讨会 《JMA》镁合金国际刊物2018年国内编委会在苏州召开
个人分类: 审稿|9108 次阅读|0 个评论
期刊让推荐审稿人,应该从哪里找,怎么选?
热度 2 isechina 2018-12-28 10:12
基本上国际学术期刊都是采用同行评议的方式来评估论文的科学性。其中很多都需要作者在投稿时推荐3-5个审稿人。首先我们应该了解杂志这样做的目的。针对每篇来稿,杂志社会尽可能的把文章送到同行专家手中审阅。大多数学术期刊都有一个审稿人库,审稿人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杂志的编委会成员,对于一些新创期刊尤为如此;(2)世界范围内的同行。杂志社会通过关键词检索到近似文章,然后联系文章的通讯作者,发邮件询问是否愿意做审稿人;(3)投稿作者自己提供的审稿人候选。 如果杂志社有足够多并研究范围足够广的审稿人,能基本保证收到文章后找到合适的审稿人,就不会让作者推荐审稿专家。这类期刊通常是行业内顶级期刊或热门期刊。然而,大部分期刊编辑部在送审的时候, 会遇到找不到合适审稿人的困境。所以会出现让作者推荐审稿人的情况。细分来说,有以下方面:(1)文章研究的领域和内容不常见,文献检索未发现相似的文章;(2)编辑部指派的审稿人没有回复或者拒绝审稿。 作者提供审稿人可能增加稿件的接收率。因为一方面作者提供的审稿人可能对你的研究比较了解,审稿人可能会给你的稿件一个积极肯定的评价。另一方面提供的审稿人可能具有相同的研究背景,因此这样的审稿人给出的意见可能更中肯、更科学。 国际科学编辑在工作中,也被很多年轻的老师询问关于推荐审稿人的问题,所以,这期的专家视点,Wendy Bibby将集中来和老师们讨论推荐审稿人的问题。 1, 杂志社让我推荐审稿人,我需要征得这些人的同意然后再推荐吗? A: 不,不需要。许多杂志采取盲审,因此审稿人不一定知道作者的姓名和联系信息。因此我们需要尽量避免任何影响审稿的行为,即使你是出于礼貌。审稿人不会知道是你推荐他去审稿。因为审稿邀请信是从期刊主编那里发出的。 2,如果我的文章被一个期刊拒稿,有没有可能我投稿到另一个期刊,这个期刊还是用同样的审稿人来审稿? A: Yes, 有可能。尤其是如果你的研究领域比较窄。这也说明,为什么建议你要根据之前的拒稿意见,修改一下文章然后再投稿的重要性。想象一下审稿人看到同样一篇文章但是已经采纳了她/他的意见后的版本,他/她的审稿意见有可能会发生变化。 同时,记住期刊主编是最后决定文章是否录用的人。 不同的期刊有不同的侧重点,也许第二个期刊有更多的版面空间从而更多的机会来录用文章。 3,如果文章被拒,我还可以向第二个期刊建议同样的一批审稿人吗? A: 完全取决于你自己,有利于弊。有利的是审稿人已经熟悉文章,如果作者根据审稿意见进行修改,审稿人会有好的印象。但是最终做出决定是杂志社主编。大部分情况下主编会根据文章质量来决定是否接受,有的时候也会根据杂版面多少、是否对文章感兴趣或是否已出版类似研究来决定。在这种情况下,推荐同样的审稿人是有利的。实际上,大部分作者会选择推荐不同的审稿人,这样会对修改后文章有不一样的意见。记住,谁也不知道自己之前推荐的审稿人是否审过自己的稿件,也许他们拒绝审稿,也许主编决定让其他人来作为你文章的审稿人。 4,杂志社要求我推荐4个审稿人,杂志社最后会用我推荐的这些人吗? A: 作者不会知道。因为由于盲审,杂志社通常情况下不会告知读者谁审他的稿子。我个人认为,如果你推荐的审稿人合适,杂志社会选择你推荐的审稿人,因为杂志社自己去寻找审稿人有的时候会很困难。选择合适的审稿人迄今为止还是延迟出版的最大原因。 杂志社也有可能将你推荐的审稿人添加到自己的审稿人库。不管在何种情况下,作者都没有选择-如果杂志社让你推荐,那作者一定要推荐。 5,当让我推荐审稿人的时候,我是仅仅推荐西方的专家还是仅仅推荐国内的专家? A: 推荐审稿人我有几个建议如下: 国内专家和国外专家混搭。至少要有一位国外专家,这样至少能显示你的文章可以被国际读者阅读。 资深的专家和初级的专家搭配。顶级专家有可能最了解你的文章水平而初级的研究者可能最有时间。 近期和你研究领域类似的发表文章的通讯作者。这样他/她会对你的研究内容比较熟悉。 你的文章参考文献列表中的通讯作者。这样至少审稿人在审稿的时候,看到自己的文章被引用,他会很高兴,毕竟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文章被引用。
个人分类: 论文写作|34298 次阅读|7 个评论
我的审稿
richor 2018-11-14 09:27
science_bulletin_20171220.tar.gz 其他见: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PpagC-WVNDkxujLz7q3SZA 密码:63w5 包括: bubbles 2018_1115:
个人分类: 个人|3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让你的论文遇到正确的审稿人
WileyChina 2018-10-24 13:40
也许同行评审就像民主制度,撇开其它制度来看,它是一种最糟糕的制度。对于职业生涯早期的研究者来说,评审过程就像买彩票一样,同一篇论文可能得到一个审稿人的赞赏,同时得到另一个审稿人的痛批。 有时候,审稿人仿佛比论文内容本身更重要。无法选择审稿人对于论文的作者而言是不幸的,但是对于科学整体而言是幸运的。 我根据迄今为止自己的发表经历整理出了一些小贴士,它们不能拯救劣质的作品或无趣的思想,但是可能帮助那些游走于边缘地带的论文得到其应有的评价。 投向正确的读者 一般来说,审稿人被选中是因为他们是论文中某一特定方面的专家,但是对于论文涉及到的各个方面,他们不可能全都擅长。对于那些创新型论文,以及采用不同领域的多种方法和思想的论文来讲,尤其如此。所以,要确保论文的重点和你的目标读者群是相符的,这样有助于让编辑指定相关领域的审稿人。 编辑们通常都没有多少时间来寻找审稿人,他们可能会根据论文标题、投稿信、关键词和摘要的重点来做决定。 因此,要确保这些部分符合目标领域的审稿人的兴趣,这也会提高论文遇到正确审稿人的几率。至少,它能让审稿人理解你想表达的观点。 建立关系网 购物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更加信任那些自己认识的品牌,同行评审也是一个道理。尽管对审稿过程的要求是力求客观,但是 在会议上宣传自己的论文以及建立所属共同体的关系网 ,可以提高审稿人对自己研究的熟悉程度和理解程度。 建立一个广泛的同行关系网,让他们熟悉你,这样,你遇到的审稿人可能对你的作品有良好的印象,对你之前的成就有基本的了解以及更广阔的视角。 推荐合适的评审人 一些期刊会让作者自己推荐合适的审稿人,并允许你排除和自己有利益冲突的人。利益冲突是指,审稿人可能会从论文的发表中受益或者可能因为私人关系对论文产生过度的偏见。 切记,不能推荐同一个机构的研究者、最近的合作者或有亲密私人关系的人担任审稿人。 而且,需要对能从论文的发表获得经济利益的个人或机构做出声明。你可以让编辑排除掉那些与你有直接竞争关系或者有个人冲突的审稿人。对于职业生涯早期的研究者来说,这往往意味着他们认识的所有可能相关的人员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排除掉。 花些时间阅读相关文献或者咨询一下前辈谁是好的推荐人选,让编辑至少有机会选择一个你心仪的审稿人。 引用正确的文献 推荐接收某篇论文有可能提高自己论文的被引次数,虽然没有学者会受此原因支配,但这种机会是值得考虑的。然而,如果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与该论文的相关度不并不搞,编辑就不太可能选择这些作者担任审稿人。如果编辑确实选择了论文参考文献的作者担任审稿人,那么他们多少会对论文的发表有所帮助。当然,如果编辑没有选择他们,那么他们的竞争者们可能会质疑,为什么你如此重视他们的研究成果(而不重视我的),并很有可能建议你适当引用一些他/她自己的作品,来平衡参考文献的侧重点。总之,你所引用的(或者没有引用的)论文作者都可能成为你的论文审稿人,所以要确保你的参考文献是相关的、前沿的、优质的、广泛的。 认识你的编辑 决定一篇论文能否发表的人最终是编辑,他们拥有比审稿人更大的权力。 因此,要 花时间按照编辑的要求调整论文格式 ,让编辑知道你是诚心想在他们的期刊上投稿,并为他们节省时间。你还可以通过 学术会议上的自我介绍、谦虚及时的通信联系 来与编辑建立关系。此外,接受他们的邀请亲自担任审稿人也无妨! 本文作者为剑桥大学材料科学博士JonathanFoster。
个人分类: 同行评审|1936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拒了篇“一个字母之差的“稿件
热度 2 Abies 2018-10-5 11:12
一篇稿件的题目和正文中多处出现“trichathera”这样的加词。我知道“trich-”(毛被)和“anthera”(anther,雄蕊),核查果真是“trichanthera”之误。审稿完成,作者发来修改稿后,我注意到这个加词拼写错误仍然存在。花了好几个小时仔细阅读,还见不少语法混乱和表达累赘等问题;让作者再次修改。今天看作者一周前发来的再次修改稿件,这些问题仍然存在。尤其不应该鼓励的是作者都不能再次核查一下学名;我可是在他们上一稿中有这个加词的所有地方都标出了的,并且在题目中还插入了批注让他们核查确认。批量修改一下就解决了。学名错误也能模糊查找;但能容易地做到准确何必让它错?不会模糊查找的同行可能还会浪费很多时间继续核查。学名准确是分类学文章的基本要求。希望同行对自己的稿件更负责一些。
个人分类: 文献阅读|2587 次阅读|10 个评论
“球员”作者如何积累“评论员”的审稿经验?
AJE2017 2018-9-17 09:04
摘要 · 国际同行评议周刚过, 我们 跟您共同分享如何参与同行评议这一关键过程 · 大部分的研究人员都缺少同行评议的训练和有效指导 · 事实上,不论你是否已经是项目负责人,都可以通过很多途径获取同行评议的经验 同行评议是学术出版过程中的一个很关键的组成部分。它往往决定了一篇论文的最终发表与否。事实上,每个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员作为一个作者充当着“球员”的角色,而在同行评议过程中又充当着半个“裁判”的评论员角色。有效的同行评议可以帮助一项研究工作找出错误、辨别真伪,并且帮助提高研究论文的水平和影响力。因此,尽管目前同行评议本身也存在不足之处,但同行评议是每个研究人员都应该作出贡献的一个过程。对于同行评议这项工作,中国的学术研究人员相比国际同行的积极性和奉献精神还相差甚远。这与中国每年SCI论文发表量在国际排名位居第一的事实十分不符。因而,我们呼吁中国的学术界增强同行评议的认同感和奉献精神。事实上,国际上很多期刊和协会每年都会评选出最佳审稿人并授予荣誉。那么,科研人员应该怎样提高自身同行评议的水平呢?特别是,年轻的研究人员怎样才能获得同行评议的经验并在同行评议工作中获得认可呢? 作为研究生或者博士后,几乎每个人都有机会给他们的导师审稿。这个经验是很宝贵的,通常这是学习成为一个优秀的同行评议者的第一步。然而,导师往往不会告诉期刊编辑是谁真正参与审稿的,这就意味着,期刊编辑和作者并不知道是哪个研究生或博士后真正为评审论文作出了贡献。下面是关于同行评议和成为优秀同行评议者的一些建议 1 当你为导师审稿的时候,请尽量让期刊知道你的贡献 当你帮助导师完成审稿的时候,请看一下期刊网站的一些关于期刊处理论文及审稿过程的信息。某些期刊鼓励甚至会要求对研究生和博士后的审稿贡献进行致谢。例如,期刊 EMBO Journal 允许实验室主任和博士后共同审稿。 2 请你的导师让期刊直接推荐你作为审稿人 如果你更适合审阅你的导师收到的稿件,你可以问导师是否愿意告诉期刊编辑,推荐你做审稿人。这种方式可能不是每次都行得通的。但是,期刊编辑可能会很高兴多了一个可以选择的合适的审稿人。如果你为这样的期刊认真审阅,那么今后会有更多的机会收到这个期刊的审稿邀请。 3 直接跟期刊编辑联系 当你已经发表了一些论文之后,你可以给你曾在他们的期刊上发表过论文的期刊编辑写信。可以提醒他们你已经发表过的论文,并且传达你今后愿意为他们的期刊做审稿人的意愿。这种联系虽然并不能保证你会收到审稿邀请。因为很多时候这取决于期刊的类型和投稿量。但这种方式没有任何坏处,但试无妨。 4 在某一具体期刊以外寻求同行评议的经历 有一些独立的同行评议系统,如 Peerage of Science 提供免费科学同行评议。这样的系统为研究人员在投稿之前评估自己的论文提供同行评议服务。这种同行评议略有区别。因为这种评审不会判定一篇文稿是否适合在某一个期刊发表,而仅仅评审一篇论文是否有意义、值得发表,写作是否符合要求。此外, Peerage of Science 会生成一个质量参数,这个参数可以写进你的个人简历,以表明你的同行评议的经验。 5 公开的同行评议 当你自己开始参与同行评议过程的时候,可以考虑把自己的名字在审稿过程中公开。大部分的期刊仅仅是向作者公开审稿人。但是,也有一些期刊开始把审稿意见跟论文一并发表(如期刊 PeerJ ),或者在接受发表的论文中列出审稿人的姓名(如 Frontiers publications )。如果你的审稿意见很全面并是有深刻见解的,那么你为审稿付出的认真努力的工作会被所有人看到。 同行评议是辛勤的研究人员们参与的论文发表过程中的一项意义重大的服务工作。我们希望通过以上介绍,可以帮助你增加获得同行评议的审稿经历并让你的评审工作得到认可。最后,AJE会一直跟你分享在论文发表过程中遇到的任何问题和困惑。如有任何疑问欢迎发送邮件到support@aje.com .或关注我们的Wechat公众号。
个人分类: AJE 学术博文|7414 次阅读|0 个评论
期刊对审稿人审稿意见的反馈
AnjinLiu 2018-9-15 09:13
身在学术圈,不时被邀请给方向内一些期刊审稿... IoP旗下的SST和JPD会把编辑的最终决定反馈给审稿人,同时也让各审稿人可以看到所有审稿人的意见。这点我觉得挺好的,给了审稿人足够的尊重,同时也让审稿人通过比较其他审稿人的意见,看到自己的认识不足,对自己也是很好的学习和提升... 通过学习其他审稿人的意见,发现我审过的文章的审稿意见和其他同行高度一致,最后结果当然一致。这也是基于通读全文,查找其他参考文献,以及多遍阅读做出的决定。 其他的期刊可以借鉴...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4364 次阅读|0 个评论
催命似的审稿邀请
热度 12 zywsict 2018-7-14 08:30
7 月 6 日收到某国外 SCI 期刊的审稿邀请,看了论文题目和摘要,虽然和我做的研究方向相关,但其却偏重硬件和体系结构方面。这方面,我并不是特别的熟悉,而且留给我的审稿时间非常短,只有 10 天;再加上进入考试周,需要监考,批改试卷,时间比较紧,就有点想拒绝审稿的意思。 但仔细阅读编辑给我发的邮件,除了以前那些套话之外,还多出了一段额外的话:“ I kindly ask you to give this review invitation the same consideration that you would want one of your own manuscripts to receive. ”正好我有一篇稿件投稿在该期刊,且目前处于审稿状态,所以怕影响该稿件,就接受了审稿邀请。 接下来就开始进入催命模式了。接受审稿邀请后第一天(也就是7号)又收到邮件,内容为该稿件为期刊专刊的稿件,为不影响专刊的正常出版,请你加快审稿过程。这时,我心里就嘀咕了,不是给10天的时间吗?才过去一天就催。当然对这封邮件,我也没有理睬。又过了3天,10号编辑又发邮件来催;我还是没有理睬,因为最终期限是16号,而我手头的事情还没有忙完,所以腾不出时间。11号,编辑又发邮件来催,这让人非常郁闷。不是约好16号提交吗,一直这样催,感觉没有意思。 经不住这样的催促,13号放下自己的手头工作,终于将该稿件审理完毕。结果,14号就收到期刊编辑发的该稿件拒稿通知。这效率简直逆天了,要知道,我的稿件目前处于审稿状态已经很久了,还是没有收到反馈。 经过这事之后,以后得吃一堑长一智,在自己时间不能完全保证的情况下,不能轻易答应审稿,免得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个人分类: 精选|14504 次阅读|24 个评论
你的稿件为什么初审被拒呢?
热度 5 zywsict 2018-7-3 08:24
稿件投稿国外期刊初审被拒的原因无非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格式不符合期刊要求。没有将稿件按照期刊的排版要求进行修改,直接投稿,然后初审被拒。如果是这种理由,只要按照期刊要求,修改好还有机会重投。 第二类,论文的相似度过高。期刊通常都有查重软件,所投稿的论文被查出相似度过高,这种情况初审被拒,是没有机会重投同一期刊。 第三类,稿件不在期刊出版范围之内。每个期刊都有自己的出版范围,如果你所做的工作不在期刊出版范围之内,初审被拒,也没有机会重投同一期刊。 第四类,编辑认为稿件的创新性不足。只有一些特别好的期刊,编辑才会以这个理由初审拒稿。 通过观察发现,部分以第三类理由拒稿的期刊存在一种反常现象,也就是别人做相同的工作,却能够在该期刊上发表,而你的工作,却初审都通过不了。对于这个现象百思不得其解。
个人分类: 精选|23072 次阅读|11 个评论
又拒了一个审稿邀请
热度 4 zywsict 2018-7-1 09:15
作为科研菜鸟,虽然没有经常收到审稿邀请,但也时不时会收到几个审稿邀请。刚开始对收到审稿邀请很是兴奋,毕竟这是一件光荣的事情,至少可以认为自己所做的工作,得到期刊编辑的信任。但是久而久之,这种兴奋感会逐渐减弱,所以对收到的审稿邀请会进行取舍,并不是来者不拒,而是有原则的进行取舍。 我对收到的审稿邀请,是以内容相关性为主,期刊属性为辅的原则进行取舍。所谓的内容相关性是指,收到稿件的内容和自己的研究方向相近,且自己对稿件的内容比较熟悉,这点通过稿件的摘要就可以判断。我不会接受自己不熟悉领域的稿件,因为给出的审稿意见不专业,大多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意见,这样做不仅对自己不负责,而且也对稿件作者不负责。所谓的期刊属性是指期刊的收录情况,我一般会接受 SCI/EI 检索的国外期刊的稿件邀请,不接受不是 SCI/EI 检索且是开放获取的国外期刊的审稿邀请。这一原则虽然有些武断,但至少有一个共识:好的国外期刊绝大多数都是 SCI/EI 检索的,不是 SCI/EI 检索的国外期刊尽管不能全部说都是比较差的期刊,但至少可以认为大多数都是比较差。 除此之外,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接受国外期刊的审稿邀请,都是义务劳动,没有任何报酬,在时间成为稀缺品的时代,必须要将时间投入到更有意义的地方,所以对收到的审稿邀请必须要有取舍。 不管是接受还是拒绝审稿邀请,我都会在收到审稿邀请时,第一时间进行回复。所谓的第一时间一般不会超过 2 天,绝对不会置之不理。因为自己也是稿件的作者,投稿时,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稿件能够及时被处理,能够及时的返回审稿意见。不少期刊的审稿意见返回不及时,最大的原因就是出在审稿人身上。如果时间不能保证,我宁愿不接受审稿邀请。对于接受的审稿邀请,我最快的处理速度是一天,最慢的就是两周。 最后,希望所有的审稿人都能够及时处理稿件,就算不接受审稿邀请,也要及时回复。
个人分类: 科研|12867 次阅读|11 个评论
同一天收到两份拒稿通知
热度 18 zywsict 2018-6-27 09:10
投稿多年从来没有在同一天收到两份稿件的录用通知,但却在同一天收到两份稿件的拒稿通知,这也印证了一句古话,“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对于一个搞科研的工作人员,对于被拒稿应该都不陌生。因为大多数科研人员或多或少都有被拒稿的经历,甚至可以这样说:没有被拒过稿件的科研人员,不算好的科研人员。 套用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一句名言,“成功的稿件总是相似,被拒的稿件各有各的理由”。从我个人有限的科研经历中发现被拒稿件的拒稿理由五花八门,比如讲师的稿件不予受理、第一作者为硕士生的稿件不予受理,稿件不属于期刊的投稿范围不予受理,稿件没有挂省部级基金不予受理等。以上所列的拒稿理由是特指初审没有过关的稿件。但对于稿件而言,更多的稿件是在审稿过程中被拒。 按照期刊所在的地域划分,拒稿的理由,存在两大流派。国内派和国外派。 国内派的武林高手大都是惜墨如金,拒稿理由尤其的简洁厄要,一剑封喉。该招式的内容为:该文创新性不足,这招屡试不爽,而且几乎放之四海而皆准。如果你想知道为什么创新性不足,这类武功高手,往往会以该内容属于绝世武功秘籍,无可奉告。 国外派的武林高手大都优雅洒脱,甚至有意犹未尽,有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感觉。拒稿的理由,详实充分,尽管也是一剑封喉,但是生怕你不懂其招式,往往会详细地将其一剑封喉的招式拆开,以最慢的速度,让你体会其中的奥妙。 那么作为科研人员如何面对各路武林高手的穷追猛打呢? 第一,心态要平和。对于稿件的命运,要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态度对待之;更要有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斗志。只有做到这点,才不会被稿件牵着鼻子走,才不会影响自己的心情。 第二,正确地对待拒稿理由。对于各路武林高手的招式,见招拆招,无法拆招的可以置之不理。尽管各路武林高手身怀绝技,但其所擅长,所精通也往往只有一两个独门绝技。对于你的领域,这些武林高手未必真懂。基于此,采取不置与否的态度,置之不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第三,苦练内功,提高内力。努力的将自己的工作做好,练好绝世武功,让各路高手,找不到拒稿的理由,这才是王道。 总之,被拒稿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正确的对待拒稿,不从被拒稿中吸取有用的营养,不苦练内功。
个人分类: 精选|22284 次阅读|38 个评论
漫画 | Nature审了个稿,却卷进一桩诺贝尔奖的公案!
热度 5 sheldon42 2018-6-22 13:43
(这是Sheldon的第87篇漫画,所有图片大约4.2MB。) 我们平时跟人辩论科学问题的时候,最后总是会归结到这样一句话:“某某学术期刊(比如 Nature )上的一篇论文是这样说的……”。可是,谁来决定一篇研究论文能不能在 Nature 上发表呢? 跟许多学术期刊一样,Nature是私人创立的。“谁出了钱,谁说了算”,这么一想是不是很有道理?所以,从1869年创刊起, Nature 的稿子都是由拿工资的编辑审的。当然,一篇稿子最后能不能发表,主编的牌面最大。 (注:1、上图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详情请看 《漫画 | 那些年被拒稿过的诺奖研究...》 。 2、洛克耶(Sir Norman Lockyer)为 Nature 第一任主编,格里高利(R. Gregory)为第二任主编,布林布尔(L. J. F. Brimble)和盖尔(A. J. V. Gale)为第三任联合主编。) 然而, Nature 的这种审稿制度在延续了90多年之后,却在1966年初的时候坚持不下去了。 当时, Nature 主编 莱昂•布林布尔(L. J. F. Brimble) 刚刚去世, 约翰•马多克斯(John Maddox) 新官上任。按理说当上 Nature 主编应该高兴才对,可是当老马第一天走进主编办公室时,心里却暗暗叫苦。 原来,在10米长的窗台上,堆放着一摞一摞待审核的投稿,这都是前任主编遗留的工作。每一摞代表1个月的投稿量,所有稿件足足堆成了14摞。也就是说, 老马拿着1966年的工资,活儿却要从1964年开始干起。 前任主编临终前身体很不好,稿子看不过来拖一拖也情有可原。但是, Nature 当时的审稿制度还有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虽然 Nature 的历任主编都是见多识广的科学家,但具体到某个科学问题上,他们不可能比奋斗在一线的科学家理解得更加透彻,因为一个人的知识面毕竟是有限的。 更加重要的是,有人的地方难免就会有圈子,就会有人情。就算前任主编想要做一个铁面无私的包公,只要他掌握最大的决定权,难免会有人在背后说三道四,怀疑他审稿的标准,是看投稿人给不给他的朋友圈点赞,分不分享他的公众号文章。 这个情况可不是我瞎怀疑的,在真实的历史中, Nature 的审稿制度曾经涉及一桩跟诺贝尔奖有关的公案。 你也许听说过,在1962年,生物学家 沃森 、 克里克 和 威尔金斯 由于在1953年时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获得了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 这个发现非常重要。生物的遗传信息大都记录在DNA分子中,只有先破解DNA分子的物理结构,科学家才有可能想办法进一步破解生物的遗传信息。因此,最近几十年的现代生物学研究,什么基因检测,基因编辑,染色体合成,统统建立在这个发现的基础上。 但是你可能不知道, 沃森 和 克里克 最初发表的论文有问题! 在论文发表之前, Nature 收到的揭示DNA双螺旋结构的稿件一共有三篇,分别来自三个不同的科研小组。 第一组是剑桥的 沃森 和 克里克 ,他们的论文排在那一期 Nature 的最前面。 第二组是伦敦国王学院的 威尔金斯 ,他的论文排在第二。 第三组是一个咱们老百姓没怎么听说过的伦敦伯贝克学院的女科学家,叫作 富兰克林 (她刚从伦敦国王学院跳槽过来),她的论文排在最后发表。 有证据表明, 沃森 和 克里克 的论文主要是拍脑袋想出来的模型,给他们带来灵感的 数据不是他们自己做实验得到的 ,而是他们在第二位科学家那儿看了 富兰克林 的实验数据后 擅自薅过来的 ! 那么,为什么 沃森 和 克里克 的论文有这么明显的问题,当时的 Nature 编辑部却让它排在最前面发表呢? 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就得查一查当时三组科学家的投稿档案。可是,在老马上任的几年前, Nature 办公室搬过一次家,编辑部把所有投稿档案都扔掉了。这下可好,前任主编跳进泰晤士河也洗不清了。 现有的历史资料对前任主编做出了不太有利的陈述。原来,沃森在剑桥工作时, 他的顶头上司是一位学界大佬 。这位大佬叫 布拉格爵士 ,26岁时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世界上估计再也找不到比他还粗的大腿了。 大佬拿到 沃森 和 克里克 的初稿一看,这个发现很牛逼啊,必须发 Nature !接着他又想,为了保险起见,我必须亲自帮帮这几个年轻人!于是,大佬给前任主编附上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推荐信。 除了得过诺奖之外,这位大佬还有一个加分项,他跟老马的前任主编老早就认识了,存在深厚的“革命感情”。文章本身确实不错,大佬也写推荐信了,前任主编好意思说“不”吗? 第二组科学家也不是省油的灯。他们的顶头上司,伦敦国王学院院长,跟前任主编都是同一家高端科学社交俱乐部的会员。这个俱乐部有个酷炫的名字,叫“雅典学院”(Athenaeum),相当于他们几个顶级科学家拉了个内部私密群。 收到 沃森 的稿件后,前任主编赶紧提醒院长,说: 虽然前两组科学家的后台都很硬,但发现DNA双螺旋结构不能靠拍脑袋,而要靠实验证据。可是,最早的实验证据(DNA的X光衍射照片)并不是前两组科学家拍摄的,而是 富兰克林 拍摄的。然而她并没有大腿可以抱。 因此, 富兰克林 的贡献被当时的学术圈有意或无意地弱化了。她在诺奖发奖之前就去世了,但就算她活到了发诺奖的时候,诺奖也有很大可能会把她忽略掉。 当然, 沃森 和 克里克 的论文并非无懈可击。新任主编老马后来说,他们的论文里有一句“受到常识启发……”,一看就知道有猫腻。 如果当时 Nature 采取的不是编辑部审稿制,而是现在流行的“同行评议制”,那么 沃森 和 克里克 的论文根本不可能直接在 Nature 上发表。审稿人一定会要求他们引用数据时,必须征求 富兰克林 的同意,并且还得将她 列为论文的共同作者 (如果将来拿诺奖她肯定有份)! 让我们的目光重新回到1966年。当新主编 马多克斯 新官上任时,他不仅要尽快处理前任留下来的“烂摊子”,还要大刀阔斧地改革 Nature 的传统,设立一个全新的审稿制度。 新的审稿制度不能受个人偏见影响,要尽可能做到公平公正。 经过不断地尝试和修正,在1973年时,老马的继任主编 戴维斯(David Davies) 最终确立了 Nature 至今沿用多年的制度,即 所有稿件必须经过两名以上的同行进行单盲评议 (审稿人知道论文作者是谁,作者不知道审稿人是谁)。后来, Nature 又允许作者隐去姓名,选择双盲评议(也就是投稿人和审稿人互相不知道对方是谁)。 这种制度有一个明显的好处,由于相互之间谁也不知道对方是谁,审稿人在审稿的时候,可以争取做到“对事不对人”。这样一来,跟主编混俱乐部,在主编朋友圈点赞就能发表的流言蜚语就再也不会有了,因为现在是匿名审稿人(通常是作者的同行)说了算。 当然,任何制度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当科学家们距离“编辑部说了算”的年代越来越遥远时,他们渐渐发现了“同行评议”的不足之处,于是,他们对新的制度越来越看不顺眼了。 根据 Nature 的一位资深的科学总监介绍,如果科学家的投稿过程不顺利,他们就经常会乱猜给他审稿的同行是谁,然后骂 Nature 的编辑选错了审稿人。可是,如果 Nature 试着让大家公开审稿,由于科学家们怕得罪人,他们反而不怎么愿意站出来审稿了。 尽管如此,今天的 Nature 仍然在不断尝试完善和扩展“同行评议制度”。 Nature 会鼓励现在的审稿人 公开署名 。 Nature 旗下的开放获取子刊 Nature Communication 还会 公开发表 审稿人的审稿意见。并且,如果一个研究是通过科学家自己编程序做出来的,那么他的 程序源代码 也需要提交给 Nature ,交给同行进行评议。 去年, Nature 还尝试了一种 “众包评议” 的审稿方式。我们之前介绍过“大贝尔实验”的研究论文就是用这种方法通过审稿的。“大贝尔实验”是一个由10万个人共同参与的众包实验(详情请看 《漫画 | 他们从全球招募10万人,向“上帝”发起攻击!》 )。 当时,一位接受审稿邀请的芬兰物理学家 Sabrina Maniscalco 心想,既然“大贝尔实验”是众包的,那么我不如也把审稿的工作众包出去吧?于是,征得编辑部同意后,她把审稿工作众包给了她组里的7个高年级博士生。 当然,无论现代的审稿制度如何创新,“同行评议”仍然是目前的大部分优秀学术期刊的标准配置。虽然这种制度并不是完美无缺的,虽然每个经历过的人都有一肚子苦水要倒,但是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它毕竟顺利完成了大部分期刊的审稿工作。 如果没有同行评议,学术圈的情况恐怕就会变得更加糟糕吧——想想看,世上还有很多整天发骚扰邮件、从来不审稿、给钱就让发表的野鸡期刊呢! 美指:牛猫   绘制:赏鉴   排版:胡豆 本文动图来自网络 本页刊发内容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及使用, 自媒体、报刊等转载请联系Sheldon公众号授权 ! 参考文献: 1. M. Baldwin, Making Nature: The History of a Scientific Journal (2015). 2. B. Maddox, The double helix and the ‘wronged heroine’ , Nature volume 421, pages 407–408 (2003). 3. M. Baldwin, Credibility, peer review, and Nature , 1945–1990, Notes Rec R Soc Lond. 2015 Sep 20; 69(3): 337–352. 4. D. H. Hamer, The Twisted Roadto the Double Helix, Scientific American, (2002). 5. A. Gann and J. Witkowski, The lost correspondence of Francis Crick , Nature volume 467, pages 519–524 (2010).
16157 次阅读|5 个评论
写在第20篇论文录用之际
热度 23 zywsict 2018-6-19 09:13
到办公室打开邮箱,收到国外期刊发的稿件录用通知。随着该稿件的录用,自己发表及录用的学术论文正好达到20篇。这20篇学术论文都是以第一作者兼通信作者发表,从选题、写作、投稿以及论文投稿所涉及到的所有事情都是自己独立完成。 从论文发表的范围看,这 20 篇论文国外期刊 10 篇,国内期刊 10 篇。 从论文的收录检索情况看,国外期刊的 10 篇论文中 8 篇发表到 SCI 期刊上, 2 篇发表在 EI 期刊上。而国内的 10 篇论文,有 5 篇发表在 EI 期刊上,另外 5 篇发表 CSCD 核心期刊上。 从论文的收费情况来看,国外期刊的 10 篇论文,没有花过一分钱;而国内期刊 10 篇论文都要版面费,除了一篇论文不要审稿费之外,其余的 9 篇都要审稿费。 从文章数量来看, 20 篇文章,花了将近 8 年,严格意义来讲应该是 7 年。因为我是 2010 年 9 月才读的研究生,其中一年都在中科大学习理论课程。而学习理论课程的这一年,才选的导师,且没有接触和科研相关的事情。真正开始接触科研应该是回研究所之后,也就是从 2011 年 8月 开始算起,所以至今将近 7 年的时间。平均每年不到 3 篇,这个数量其实不多,因为工作后,发现有的同事一年就发表 30 篇论文,而发表 10 多篇的也不在少数,所以和他们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 从文章的发表速度来看,20 13 年 1 篇,20 14 年 4 篇;20 15 年 4 篇;20 16 年 3 篇;20 17 年 5 篇;20 18 年发表及录用 3 篇。 回想自己的科研过程,大致经历了 3 个阶段。 第一阶段,懵懂无知;刚接触科研其实什么都不懂,根本不知道它是怎么一回事。这主要是因为自己本科所在的学校决定的。我本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比较差的二本学校,从来没有接触到任何有关科研的东西。 2011 年回所之后,才对科研有了了解。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之后,整天泡在实验室里,收集文献,读文献,看文献。看得多了,读得多了,才发现写论文好像有着某种套路。例如论文的结构大致分为摘要、关键词、引言、研究内容及方法、实验、结论、参考文献等内容。所以在后来确定研究方向之后,才逐渐找到研究点,依葫芦画瓢,才写出一些文章。 第二阶段,初出茅庐。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逐渐掌握了研究方法。每次都是先找一个最小的研究问题,然后通过各种数据库找出相关的文献,了解这一研究问题相关的研究方法、解决方案以及所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找出解决方案。然后将解决方案写成论文的形式。 第三阶段,更上层楼。以前所做的工作大多都是属于小打小闹的。所做的研究工作都是对别人的工作的小的改进,难以有突破。后来逐渐尝试做一些别人没有研究的模型,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当然这一阶段比较困难,自己也做得不足;不过这倒是自己今后该走的路。 尽管发表及录用了 20 篇论文,但发现自己还存在的很大的不足。 第一,发表论文目的不正确,但又无可奈何。至少目前阶段发表论文不是为了解决科研问题,而是为了解决生存问题。这里所说的生存问题,包含两层含义。其一,解决经济问题,由于自己经济条件很差,发表论文或多或少有些奖励,这样或多或少可以提高一些收入。其二,评职称,完成任期考核都有论文的要求,所以不写论文完全无法立足。 第二,所发表的论文,大多数都是属于灌水式论文。所谓的灌水式论文,是指对别人工作的所做的小小改进,并没有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第三,英语表达能力不行。每次投稿国外英文期刊,审稿人或多或少都提到这个问题,说自己的英语表达不地道,甚至还存在一些语法错误。 总之,今后还会继续写论文,希望能够克服自己存在的不足,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
个人分类: 精选|21219 次阅读|50 个评论
审稿是另一种学习
热度 9 zywsict 2018-6-17 13:01
谈起审稿,那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有期刊编辑邀请你审稿。那如何做到让期刊编辑邀请你审稿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将期刊分为国内期刊和国外期刊。以我有限的科研经历发现,成为国外期刊的审稿人相对容易,因为大多数国外期刊的编辑不看审稿人的身份、地位;而只看审稿人是否发表过相关的工作的文章。然而大多数的国内期刊编辑,往往更看重审稿人的身份和地位,要求的审稿人大多都是名校或者具有高级职称的人。 正如魏征对唐太宗所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一样,以审稿为镜,可以知优劣。这里所说的优劣不仅是指稿件的优劣,同时也是考验自己科研水平的优劣。因为你得对稿件做出可行且正确的判断,如果科研水平太差,就不能很好的判断,这不仅影响稿件的接受与发表,同时也影响自己的学术声誉。 在我看来审稿是另一种学习,从审稿中可以学到不少知识。 第一,接触最新的研究工作。在稿件还未发表之前,就能提前获知同行所做的工作,了解研究方向的发展趋势,接触最新的知识。 第二,学习论文的写法。比如论文的组织结构的布局、摘要、引言、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的写法。因为在写审稿意见,往往需要对全文的结构、文章的写作做出一些判断;判断的过程中会不断强化对这些内容的印象,所以可以加强自己以后的写作能力。 第三,有助于养成严谨的习惯。因为在审稿过程中,也会重点关注文章的排版、格式等问题,而要找出这些问题,没有严谨的习惯是不行的,所以在多次审稿之后,就会慢慢养成严谨的习惯。 第四,有助于提高英文写作能力。写审稿意见,不仅需要对全文有很好的把握,而且需要用英文将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除此之外,还可以从稿件作者的英文表达中,学到一些结构简洁,正式地道的英语。 总之,审稿过程不仅是对稿件的评审,更重要的是一种学习的过程。
个人分类: 科学网置顶博文|18911 次阅读|17 个评论
证书一双,以资嘚瑟
热度 8 ncepuztf 2018-6-12 08:26
个人分类: 科教|2070 次阅读|16 个评论
不光彩的方法
polypro 2018-6-11 09:29
今天天气阴凉,黯淡无光,可以吐2个槽! 中文知名期刊的审稿人 中文期刊提高引用的广告 中文知名期刊的审稿人: 最近投了一篇letter给国内某知名期刊,三个审稿人;我们的文章已有30篇参考文献,三个审稿人(貌似都没太读懂我们的工作)给我们提出加引的文献达到25篇,其中某东南亚(估计)审稿人,竟是建议了他们课题组的12篇各种非主流新杂志的工作,要求引上。花了三天时间来研究这25篇文献,其中有12篇用相同方法,但科学问题和体系完全不相关;2篇体系相关,问题和方法完全无法对比;2篇提到一种普适性的误差分析方法,经典方法在特定条件下的小改进,让信号更敏感,对于我们做的材料体系,有无分析实际意义不大;剩下的11篇,问题、方法、体系或数据分析原理等,与我们的文章的工作没有一丝关联。我这是该引还是不该呢,要支持国内期刊,头一次遇到如此奇芭的审稿要求。杂志主编给我们一个大修,对这种审稿意见(个人感觉除了加引文献,没有其他任何建议),如何着。身为作者,审稿人和青年编委的某人,无比郁闷,吐个槽! 中文期刊提高引用的广告: 这是我的一个国外合作者转发给我的,邮件是由jinwenscience\\.com的邮箱发过去的, 很丢脸的! 字体格式来自原邮件。 “ Dear XX, How are you? This is a Chinese Company. Our company cooperate with some journals, our jobis to make advertisement for the journals. We read some of yourjournal papers online, we understand that your research is relatedto thejournals. We want to build long-term cooperation with you: there are some appointed journal papers that need to be cited. If you publish your papers in some journals that are indexed in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 that is, the journals you submit to should be indexed by SCI), and if you cite these appointed papers in your journal papers, we will appreciate it very much! We will send you 50 US dollars (the United States dollars) for each citation. If you cite 1 paper in one of your journal paper, you will get 50 US dollars; if you cite 2 in one paper, you will get 100 US dollars; if you cite 3 in one paper, you will get 150 US dollars; ....... if you cite 10 in one paper, you will get 500 US dollars; The cooperation mode is as follows: (1) you cite somepapers from the journals in your paper; (2) when your paper is accepted by the journals that are indexed in SCI, you will get an “ accepted manuscript ” from the journal before your paper is published online , you send your “accepted manuscript” to this email as soon as you get it, thus we will know that you cite the papers, at the same timeyou should also send your bank account to me; (3) we will check the “reference” in your accepted paper; (4) Then I will send the money to you as soon as your paper is published online. If you do not have a US dollar bank account, it is OK, we can send you other currency that is equal to US dollars you should get, like RMB or Euro, or others. This is a win-win cooperation , you get money, we make advertisement for our journals , this is good for everyone. This is not a scam. This is to improve the IF ( Impact Factor ) of the journals, as you know, for the academic journals, if it has high IF (Impact Factor), it will become more and more famous and important. This is why some journals ask our companyto improve their IF (Impact Factor). So this is a win-win cooperation. Or maybe you can have a try, you cite the papers, wewill give you money, and you will cite more, you get more money.If wedo not give you money, you just do not cite the papers any more, there is no risk for you. If you publish 4 journalpapers this year, and in each paper, you cite 6 papers fromthejournals, you will cite 24papers from the journals, then you will get 1200USD this year. This is not too much money, but you can get this money very easily . The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we can build long-term cooperation year and year. In factnow there are many professors in many countries cooperating with us, and cite many papers from the journals,surely they get much money from our company. So If you are also interested in this cooperation, please reply to jinwenscience@163.com and I will send you some journals to cite. And I will send the money payment list to you, so you will see that we have sent much money to many people in manycountries. Thank you for yourpatience and cooperation, if you have anyquestions and concerns, please do not hesitate to let me know. I look forwardto hearing from you. Yours sincerely, Zhang ”
个人分类: 杂谈|2646 次阅读|0 个评论
坦然面对拒稿
热度 6 zywsict 2018-5-27 09:03
论文投稿有时候不得不说是一个技术活,甚至还夹着点运气,因为同一份稿件在不同的审稿人眼中,其所呈现的价值是不一样的。有的审稿人认为该稿件具有一定的价值,直接建议修改后发表;而有的人,认为该稿件一无是处,直接拒稿。 而审稿人通常由期刊编辑分配,不同的期刊,其审稿人是不同的。所以你的稿件遇到的审稿人,给出不同的意见,也是很正常的。对于像我这种科研菜鸟而言,被拒稿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当然随着投身科研年限的不断增加,接受被拒稿的心态也发生微妙的变化。由原来的失落、郁闷,甚至感叹,逐渐转变到习以为常。造成心态变化的主要原因:对我来说主要是由稿件所带来的价值发生的变化,以前读博时没有论文,那是毕业不了的,所以被拒稿就感觉压力山大。工作之后,同样被拒稿,但不会给自己造成很大的威胁,顶多没有发表论文,科研这块的绩效为0,但还不至于失业,所以压力相对小些。 这就得出了一个结论,被拒稿心态发生变化,取决于稿件所给你的利益,利益的大小,决定了你的心态。试想,如果申请项目、评职称、绩效奖励、毕业等对论文不在做硬性要求,那还有多少人会发那么多论文呢?既然不发那么多论文,被拒稿的概率就大大降低,所以其心态自然也会发生微妙的变化。 这不又收到稿件的拒稿通知,已经没有当年的那么失落,取而代之的却是急于从审稿意见中吸取营养,以便再战。从某种角度而言审稿人的审稿意见往往都是有很大的价值的,但却也不能全信,应该要辩证地看待问题,因为审稿人有时候并不是你的小同行,对你的研究内容不是很熟悉。所以不能将他们的意见奉为圣旨,对他们言听计从,自己对的就得坚持。 总之,如果还想继续搞点科研,并将成果写成论文发表,被拒稿是正常,你可能在拒稿中不断地成长,不断地成熟,今天的被拒稿,正是为了明天的不被拒稿。
个人分类: 科研|5309 次阅读|17 个评论
不经意的举动成就了“教授”的职称——张副教授升职记
ningbi 2018-5-19 07:19
又一次审稿到凌晨,望着熟睡的老婆和孩子,张副教授心里一阵心酸。 有多长时间没有陪老婆孩子出去逛一逛了? 有多长时间没有回老家看望年迈的父母了? 有多长时间没有和昔日好友聚一聚了? 张副教授一时竟记不起今天是周几。 都说老师的工作轻松? 虽然每年的假期近三个月, 但高校有科研任务的老师, 要与全球的同行竞争抢先发表科研成果, 要完成每年的科研任务, 要成功申请科研基金, 要培养硕士生和博士生, 要为学生备课和授课, 要参加学术会议了解最新的科研进展, 还要花费大量的个人时间和精力,无任何回报地为期刊审稿。 说轻松的,你想来试试吗? 皱纹越来越密, 肚子上的赘肉越来越多,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想到又快要评职称了, 张副教授又暗自叹了一口气, 真是叫人头秃。 连续两年上教授失败, 张副教授有些心灰意冷。 或许评上教授就是诗和远方吧。 职称评审会上 , 张副教授和其他几位候选人的教学和科研情况旗鼓相当。 名额只有一个,让谁当选难住了几位评审人, 气氛一时尴尬起来。 “你们还有其他教学、科研贡献吗?” 一位评审人问道。 几位候选人脑子飞转起来,努力回忆自己的其他贡献。 张副教授之前看过一篇介绍Publons的文章, 提到学者可以将审稿记录提交到Publons上,记录自己的审稿历史,并可以开具审稿证明。 从那之后他将所有的审稿记录都上传到了Publons。 想到这里,张副教授从容地打开了电脑, 向评审专家介绍了Publons这个平台,展示了自己的审稿记录, 而且张副教授的很多审稿意见获得了同行专家的认可。 细细一数,张副教授今年的审稿数量就达 50 多篇。 看到张副教授展示了自己 令人信服的教学科研贡献证明 , 其它几位候选人也都打开电脑, 查找邮箱中的学术期刊编辑发来的审稿感谢邮件,但无奈很多邮件都已过期,被系统删除。 无法向张教授一样只需轻轻点下鼠标,就可以给评委提供一张系统完整的审稿记录及官方证明。 几位评审专家没有说话, 但从他们的眼神中能看到对张副教授通过审稿为学术界付出的认可。 评审委员会一致认为张副教授最具有胜任教授的资格。 张副教授今年终于如愿以偿成为张教授。 回家的路上张教授在想, 当时为了系统保存自己的审稿记录, 就将审稿记录上传到了Publons上, 没想到今天能派上这么大的用场。 原来Publons上的审稿记录竟然可以作为学者学术贡献和学术能力的证明。 张教授对Publons来了更大的兴趣。 搜索到科睿唯安微信公号上, “ 中国的审稿专家,您的声音需要被世界听到 ” 这篇文章,了解到Publons可以带给那些付出大量劳动、默默奉献的审稿人如此多的好处!而且Publons正在改变学术期刊审稿的生态链,当时将自己的审稿记录发布到Publons是多么的明智之举啊! 什么? Publons5月24日上午在北京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报告厅有研讨会? 什么?Publons的联合创始人也要来? 什么?一些世界顶尖高校已将Publons上的审稿记录纳入学术表现评价体系了? 什么?中国发表那么多论文,中国审稿人的比例竟如此之低? 研讨会上肯定还有更多你想不到的 “ 什么 ” , 请马上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响叮当之势注册参加吧! 访问了解详细的会议信息并注册参会 http://info.clarivate.com/Publons_Seminar_Beijing_20180524 相关阅读: 中国的审稿专家,您的声音需要被世界听到
个人分类: 同行评议|16897 次阅读|0 个评论
审一篇国内EI期刊稿件
热度 7 zywsict 2018-5-18 16:38
自从担任负责本科教学评估的兼职秘书,时间就变得很紧张,因为要做很多杂事。所以,前段时间拒绝了几篇国外期刊的审稿邀请。昨天晚上突然想起,另外一个邮箱已经很久没有查看邮件,打开之后,忽然发现了一个审稿邀请。惊奇地发现居然是一个国内的EI源刊。尽管以前也为国外的不少SCI期刊审稿,但为国内的期刊审稿还是第一次,毕竟国内的期刊,不会找我这种小人物审稿,所以当时还是有点小小激动。 看了一下论文题目,正好是自己的研究方向。带着激动的心情,连洗澡都忘了,就开始审稿。该作者做得工作还是比较饱满的,文章所研究的内容还是比较新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所以大致就有了结论,但仔细一读发现了不少问题。 第一,文章中出现了不少错别字,如果仅仅出现一两处,还是可以理解的,但出现多处,只能说明作者并没有用心。 第二,一个业内通用的名词,居然翻译错了。 第三,出现了多余无用的词语如“用二元组用二元组”,用二元组应该删掉一个。 第四,提出的定理,但却没有证明过程,以为在附录中有,结果还是没有发现。 第五,提出一些假设,却没有说明,这个假设是否合理。 第六,给出了空闲时间,但却没有给出其计算的依据等。 第七,给出了不同的任务集参数,只给出这些参数,却没有说明这些参数的来源以及为什么要用这些参数。 这些问题很多都不是很大的问题,但该作者却犯了这么多低级错误,只能说明他不够认真。再提交稿件之前,没有认真的核对。这让我想起了,当年的我,做事情毛毛躁躁,而且毕业需要论文,第一次投稿也犯过同样的错误。因为心急,因为太想论文被录用。只有论文被录用了,才有可能毕业,不然连毕业的条件都达不到。所以该作者的心情还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我当年信心满满的将自己第一篇文章投出去之后,审稿人也给我指出很大问题,其中有大部分问题都是低级问题,只要自己态度认真,就完全可以避免。当看到审稿意见之后,给我的触动很大,所以立志要改变这种急躁的心态。所以接下来,几乎养成了强迫症,投稿之前都得认真核对几遍,就怕出现低级错误,给审稿人印象不好。 这篇稿件的审稿可以说是我处理最快稿件,16号收到邮件,17号看到邮件得知需要审稿,当晚就将稿件审理完毕,而且还洋洋洒洒地写了整整一页A4纸的修改意见,创了自己审稿的最快纪录。之所以能够这么快速审稿,主要是由于自己的那点小激动,哈哈。
个人分类: 精选|20201 次阅读|18 个评论
学者如何通过同行评议更好的融入全球学术共同体?学术研讨邀请您
热度 1 ningbi 2018-5-14 19:39
同行评议,作为学术出版的核心内容,是确保研究论文质量、有效防止具有误导性的数据及内容被传播的重要手段。同时,它也是学术界对科研工作者在其研究领域的专业度和影响力的直接衡量指标之一。 随着近年来政府对于科研的持续投入,中国已逐渐成为全球学术论文的主要产出力量。但是,中国学者同行评议的整体参与度还相对较低。在同行评议,这一重要的学术内容评价过程中,需要更多的中国学者发出自己的声音。 为了帮助中国学者,特别是刚刚开始个人科研生涯的青年学者了解同行评议,以及通过同行评议来更好的融入全球学术共同体, 科睿唯安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将于2018年5月24日联合主办“认可同行评议贡献,让世界听到您的声音——Publons同行评议研讨会” 。 本次研讨会将邀请国内外学术界及学术出版界的专家参加并分享以下议题: 主要议题: 1. 同行评议在科学研究和学术出版中的重要性、全球发展现状以及最佳实践。 2. 如何使用Publons助力科研人员的个人职业发展? 3. 如何使科研人员的同行评议获得期刊的公开认可,向全球学术界展示自己的专业性? 4. 如何获取同行评议中所需的相关技能,提升科研人员的审稿效率及准确性? 5. 如何运用Publons创建个人学术档案、学习同行评议知识等内容。 会议相关信息 会议主题: 认可同行评议贡献,让世界听到您的声音——Publons同行评议研讨会 会议时间: 5月24日上午9:00-12:00 主办单位: 科睿唯安,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 会议地点: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报告厅(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在线注册网址: http://info.clarivate.com/Publons_Seminar_Beijing_20180524 会议议程(拟定): 08:30 - 09:00 会议签到 09:00 - 09:10 开场致辞 09:10 - 10:10 主题报告一:Harness the Power of Peer Review 演讲者:Dr. Andrew Preston 联合创始人,董事总经理 科睿唯安旗下同行评议信息平台Publons 10:10 - 10:40 主题报告二:同行评议经验分享 演讲者:蔡磊博士、 研究员、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国家重点实验室 10:40 - 10:50 休息 10:50 - 11:20 主题报告三:Publons,让世界听到中国同行评议专家的声音 演讲者:余昆博士 Publons中国市场发展经理 科睿唯安旗下同行评议信息平台Publons 11:20 - 12:00 讨论 参与嘉宾:Dr. Andrew Preston、蔡磊博士、余昆博士等 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参与本次“认可同行评议贡献,让世界听到您的声音——Publons同行评议研讨会”。 欢迎您访问以下链接地址注册参会: http://info.clarivate.com/Publons_Seminar_Beijing_20180524 关于科睿唯安 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是全球专业信息提供与分析服务领域的领导者。我们致力于帮助全球的开拓者们,将奇思妙想转变为颠覆性创新,加速创新与国际化的进程。通过提供全面的知识产权与科技信息、决策支持工具及服务,我们为全球客户的创新与国际化提供强大助力,帮助政府、学术界、出版商和企业:发现新想法,保护创新,直到最终实现商业化。科睿唯安旗下拥有诸多业界知名品牌,包括Web of Science TM 平台( 含科学引文索引, 即Science Citation Index TM , 简称SCI)、InCites TM 平台、Derwent Innovation TM 平台、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Derwent World Patents Index TM ,简称DWPI)、Cortellis TM 、CompuMark TM 、MarkMonitor ® 以及Techstreet TM 国际标准数据库等。更多信息,请访问科睿唯安中国官网 Clarivate.com.cn 。
个人分类: 我看办刊|4843 次阅读|3 个评论
悬赏100万美金和悬赏100万人民币
热度 4 dulizhi95 2018-3-18 10:15
悬赏 100万美金和悬赏100万人民币 大家知道,世纪初,美国克莱数学院定义了千禧年七大世界难题,并对每一问题悬赏100万美金,NP问题位列第一。 科学确实不能用金钱来衡量,这个悬赏很无聊。而且这个七大千禧年难题的定义,也有很大的副作用。我个人极其反感这个。 正是因为这个定义和悬赏,期刊编辑,审稿人一听说我声称解决了NP问题,立马有一种本能的反感,本能地判断不可能。 若不是这个可恶的定义和悬赏,我无非就是搞了一个算法,对这个算法作出正确与否的判定,根本不是什么难事。 在非这个专业的人里面,有一类熟人,比如科学网就有不少,关注我,支持我和鼓励我,一些拥有敏锐头脑和观察力的,还给予了信赖,至少是某种程度的信赖吧。其他绝大部分人所持的正确方式应该是:不置可否。 逻辑非常简单,发表观点,相信我还是否我,这都没有关系,但要采取行动,那就必须慎重了。万分可笑的是,某些小掌权者,比如某个垃圾网站或垃圾期刊的掌权者,对自己垃圾般的智力和知识基础缺乏最起码的自量,竟然认为自己也“懂NP”,甚至可笑地以为NP=P就是“违背了科学”,据此以小权力涉及到行为层面,那就是可恶和无耻了。 就是在我的那些高智商的同学熟人里面,他们对我也是半信半疑,对如此顶级的世界难题被我解决依然感到不可思议。尤其是当看到我张狂的个性的时候,他们甚至也希望看我的笑话。 举个例子,当我最初在电话中告诉我大学的同学,哲学家H,我解决了NP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是:我们是你的同学,了解你,相信你确实可能搞得出这么难的问题,但别人不了解你啊,如何让别人相信你……云云。同样,即使是这位同学,他也感到不可思议和难以置信,甚至可能也希望看张狂的我的笑话。 前篇博文,蒙美国名校宾州大学终身数学教授廖兄留言,他的留言如下: To someone, if you know professors at 清华 computer science department, do professor Du a favor and find somebody who specializes in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It should take no more than two weeks to have a preliminary judgement: if the paper is on something and deserves further study or if the author has been living in his own bubble and the paper can be safely dismissed. 他希望有内行的权威专家能给我鉴定,看我到底是真的解决了还是生活在自己所造的肥皂泡之中,他认为,初步鉴定最多也就花两周的时间吧。 廖教授人不错,常言君子成人之美。而他关于最多花两周的时间作出初步判定,也是内行的看法(论文在一国际顶级期刊的编辑手中,5个多月了,现在状态还是with editor,责任太大啊!他们也拿不准。而我对此期刊,对编辑,依然寄予厚望)。 问题是人人时间都宝贵,尤其是权威专家们,谁愿意花这两周的时间。 想起了当年不可一世的吕不韦,吕不韦作吕氏春秋,声称谁能改动一字,即赏钱千金。 本人既非贪官亦非奸商老板,财力有限,我也挂出赏金,上限是100万人民币。谁能证明我是错的,100万人民币的辛苦费;谁能真正看懂,并能让国际权威期刊的专家看懂,谁就是合作者,第二作者。 讲了一大通,其实我要说的是:我准备很快给学校领导和国安部领导写信,要求组织出面花费聘请国外高级专家来当面审核我的论文,允许我当面解释。若最终证明我是错的,费用由我出,上限是100万人民币。 当然,各位切不要误解,我绝没有兴趣要别人帮我判断。对于我的方法和论文的正确与否,这个世界的任何人都不可能比我更具有判断力。而我确信:我是对的,没有任何疑问! 同时我也可以这样说,这个世界任何高难度的计算机算法论文(指纯算法,不涉及其他领域的专门知识),只要是中文或英文书写的,哪怕我从未研究过那个领域,我都能很快看懂。 我认为我可以和有资格就我的研究向组织汇报和要求组织出面。
571 次阅读|5 个评论
啥情况?年头又一奖砸我
热度 2 ncepuztf 2018-3-1 21:02
彻底晕了, 又有编辑部用奖砸我! 《广东电力》 创刊30周年评选出13篇优秀审稿意见, 将逐一在期刊微信公众号展示! 说: 意见详尽,超1000字! 我早忘记了,反正每篇都不少! 说: 对于提升期刊质量作出贡献, 而且作者反馈 退稿很多都根据意见修改后投了同级或级别更高的期刊! 说: 有奖金,不多,搞得我很激动! 一激动就容易冲动,在同学群秀了下, 大家说:此处应该有红包! 坏了,好几个群被期待, 少了拿不出手,不会破产吧? 元宵佳节,添点快乐! 祝大家:节日愉快!周末愉快!天天愉快!
个人分类: 科教|2254 次阅读|7 个评论
审稿能审出大奖?
热度 11 ncepuztf 2018-2-8 23:47
2017 年最让我意外的事情, 莫过于得了这个奖。 虽然每年好几个杂志都会给我发来一张 “ 优秀审稿人 ” 证书,但今年的不一样, 多了个奖杯! 关键是我自己事先并不知道,是被期刊中心根据贡献 “ 推荐 ” 的,直到要求我 提供制作奖杯的照片,我才知道这是真的,通知还有个隆重的颁奖仪式。 从这点看,有点“诺贝尔奖”评奖程序的意思,因这 不是我刻意努力的结果, 是自然统计贡献并被认可 ,这一点我很喜欢(非托人找关系 报奖, 自我表扬 )。 奖杯是由中国电科院期刊中心颁发的,颁奖人为周孝信院士和崔翔教授, 都是电力界的大牛。 领回来后给朋友们拿出来秀了下,引出几个问题。 ( 1 ) 这奖有用吗? 我说,没用也有用。说它没用,因为它不在学校的 绩效之列,也不算我的考核工作量,也不能给学校的学科评估增加筹码, 评职称也不算一条。说它有用,是它会激励我为社会多做事,人活着总 要干些什么,不能总是去追名逐利。 ( 2 ) 有奖金吗? 我说:没有。除了没有,我去领它还花出近 1000 块差旅, 但我也从大牛、青年专家和编辑哪里学到不少知识,知道写作的各种道道, 也发表了我自己的看法,这种难得的机会,当然要珍惜! ( 3 ) 你干了什么? 我统计了一下,全年为期刊中心审稿 54 篇,英文校对 300 多篇,约稿、投稿若干。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做这些事也算份内,何况 当年博士论文的三个创新点全部发表于期刊中心的杂志上,于我也算有恩,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么大的恩,我理应不辞辛苦。 当然,我最在意儿子的态度,我告诉他爸爸得了个奖,并介绍了情况。 儿子说:你这是 工作最累奖 啊! 谁说不是呢?哪一天我都是勤勤恳恳度过,于家于国于社会,我尽力去做 一个有用的人,给我一点热,愿发千分光!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农历小年,打扫卫生一天, 米奥当监工!干得很起劲! 祝博友们春节愉快,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个人分类: 科教|4785 次阅读|27 个评论
年底,任务是如此繁重
热度 2 ncepuztf 2018-1-11 22:20
临近学期末,突然发现审稿的任务是如此繁重。 元旦前刚刚连续作战为 2 位日校硕士, 3 位在职硕士修改完论文,每位三稿不止。 还有 2 位在职硕士因达不到答辩要求,修改几次打回,待下次答辩。 趁着硕士论文提交盲评任务未到的空隙,赶着完成了某杂志 10 篇论文的审稿任务, 刚刚完成提交,隔日又来一批审稿,真是审得越快来的越快。 还未来得及当下原文,又有几个杂志陆续发来审稿邀请。 今天,刚刚要排出任务列表准备开始审稿,硕士论文盲评任务也到了,要审 8 篇硕士论文, 22 号前完成。 数了数,我这 2 周还要完成 22 篇审稿,压力山大啊! 这期间 1 门课要结课考试,一个项目要去现场调研,本科审核评估还要预演! 自然基金本子还没动工,一个横向结题的成果还在被电话催促! 天,我得分成多少份才够用啊! 那些个想来高校的人,不服来试试! 而我只是一个非常不出色的高校非正教授而已! 我,想静静!别问我静静是谁! 或者组织上安排我个感冒假,让我歇歇!现在我连得感冒的资格都没有啊! 真是忙到四脚朝天!
个人分类: 科教|1906 次阅读|4 个评论
JMS审稿:将稿件分配给编辑人员时的通知信
waterlilyqd 2017-11-14 12:19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JMS)的编委们担任责任编辑,负责稿件管理的任务,其主要职能是邀请审稿人进行同行外审,就文章的具体问题与审稿人和作者联系沟通,归纳总结同行外审的意见后,提出文章的具体处理建议并作出接收、修改或者退稿的建议。由于本刊的编委来自世界各地,无法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邮件和网站以及建立的编委QQ群是我们与编委们交流沟通的主要渠道。一旦将稿件分配给编委以后,稿件系统会自动向他发送一封通知信,提醒他们及时到稿件中心去进行相应的操作。在ScholarOne稿件系统提供的邮件模板基础上,我对该通知信进行了修改,主要增加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如果无法及时处理该篇稿件,请立即回复邮件,我们根据情况重新分配给其它编辑人员;2)对第一次担任责编的编委,提醒他们到本刊网站下载相应的稿件管理指南(Guides to Editors); 3)以简洁的形式告知责编邀请审稿人的三条渠道,并在第三条(邀请作者推荐的审稿人)上加了特别提醒。过去,有些责编不清楚情况, 邀请的全是作者推荐的审稿人,而这样的审稿结果,从本刊制订的准则来看是不符合要求的。本刊规定,一篇文章必须邀请作者的审稿人以外的其他专家审稿;可以邀请作者推荐的审稿人但是要核实这些人员的身份以及邮箱的真实性,并且要慎重地审核作者推荐的审稿人的审稿意见。 Dear Dr. Li : Manuscript ID 17-XXXX entitled Slope and extraterrestrial solar radiation changes with the resolution of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error of slope (aspect) and that of extraterrestrial solar radiation over rugged terrains with Dr. Ling Yong as contact author has been assigned to you and is currently sitting in your Editor Center at https://mc03.manuscriptcentral.com/jmsjournal. Please select reviewers for this manuscript by 17-Nov-2017. If, for any reason, you are unable to serve as Editor for this manuscript, please notify me immediately so that I can reassign it. If it is the first time for you to act as the editor to manage the manuscript, please read the Guides to Editors (ppt or pdf) at http://jms.imde.ac.cn/for-editors first. When assigning reviewers, you can use the three sources to invite reviewers: 1. The MS system recommends 2. You invite 3. Author recommends (only as the last resort! Be cautions of those fake reviewers!) Once you have selected the reviewers you should go ahead and invite them. Sincerely, Journal Admi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Editorial Office jms@imde.ac.cn --------------------------------------------------------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Institute of Mountain Hazards and Environment,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O.Box 417 No.16,South Sect.2, the 1st Ring Road (Yihuanlu) Chengdu 610041, China Tel:028-85252044 E-mail: jms@imde.ac.cn QQ: 1540631665 QQ Group: 232951752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http://jms.imde.ac.cn http://www.springer.com/earth+sciences+and+geography/journal/11629 http://mall.cnki.net/magazine/magadetail/SDKB201701.htm About the Journal The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JMS), an international English journal on mountain sciences, was founded in 2004 and has been included in the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CI-E) since 2007. The SCI impact factor of JMS is 1.016(Source: JCR, 2016). JMS is supervised b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AS), sponsored by the Chengdu Institute of Mountain Hazards and Environment (CAS), published by Science Press China, and exclusively distributed by Springer outside Mainland China. JMS is devoted to research on mountains and their surrounding lowlands - ecoregions of particular global importance, with a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he important highl ands/ mountains.
个人分类: JMS信息|5662 次阅读|0 个评论
审稿人怎样筛选出“颠覆性创新”稿件呢?
热度 13 qsqhopeiggcas 2017-10-24 09:47
一般说来,创新有四种型式,即改进型创新、集成型创新、突破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因颠覆性创新能极大地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造福于全人类,无疑是社会发展亟需的创新。这次 十九大把 “ 颠覆性技术创新” 作为国家科技战略 ,鼓舞人心。 遗憾的是,这类创新因颠覆了已有认识,往往不被同行所理解,初期常被扼杀在摇篮中。 人的思维都有惯性,人的判断受过去所学知识制约,当审稿人遇到与过去认识相左的这类稿件时,如何评判呢? 这类稿件也分两类,一类是伪创新,如违反 已经证实且已广泛接受的基本原理, 声称推翻了相对论、造出了永动机的所谓“创新”,虽然貌似是颠覆性滴,但实则为伪科学,对这类稿件,审稿人必须具有“火眼金睛”般的洞察力,戳穿其骗局。 另一类可能是真创新,俺觉得可按如下标准作出客观判断: 1、 不违反 已经证实且已广泛接受的基本原理; 2、 论点与论据满足自洽性; 3、 初期有可信的观测或实验数据支撑,即具有初步的可行性和可信性;或者暂时未有数据支撑,但能对以前不能解释的观测现象或难点问题给出合理解答。 如能满足这三点,即使稿件的观点与包括审稿人在内的传统认识相悖,审稿人不能因为“利益冲突”故意拒稿,而应“独具慧眼”推荐其优先发表。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5603 次阅读|35 个评论
投稿前,先以审稿人的视角评估稿件质量
LetPubSCI 2017-9-27 09:37
论文发表必须经过同行评议过程,那么当审稿人面对一篇稿件时,他是通过哪些方面来考察你的稿件质量呢?你务必提前知晓这些。 因此,在投稿前你需要先用审稿人的视角来评估一遍你的稿件,对稿件质量和投稿过程有一个初步预判,看看哪些部分有所不足,可能会引起审稿人负面的评价,尽量在投稿前予以更正。 请试着回答以下审稿人比较关注的问题,你也可看作是一份在选择期刊及投稿前的Checklist,你能准确回答并能给出充分理由的问题越多,那你的稿件质量就越高,并有机会向更高档次的期刊投稿。如果你感觉回答得模棱两可,有点说不清,甚至连在语言、结构、排版上都存在问题,那么请不要急于投稿,重新审视你的稿件,直到可以满足理想的投稿要求。 关于研究内容的正确性和可读性 1、你的研究论文最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是否已经明确说明了? 2、你的研究目的或目标是否与期刊的研究范围所契合? 3、你的研究在实验设计的可行性上是否正确,有没有明显的错误? 4、你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是否合适?分析方法和数据处理是否正确? 关于研究内容的原创性和趣味性 5、你的研究工作是否属于原创?它是否包含了最新的实验结果,以至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还是只是在先前研究成果基础上的一些补充或延伸?无论是哪一类,最好在论文中稍作一点说明。 6、你的论文的任何一部分是否已经发表过?或是准备考虑今后发表在其他出版物上? 7、你的实验结果对目标期刊的受众群体是否产生一定的意义和重要性?你觉得这篇文章在未来可能会被他们引用吗? 8、你的论文在科学层面上是否合理、对读者会不会存在误导?它是否提供了足够的信息有利于同行专家的深入讨论? 关于研究论文的写作 9、你的论文写作水平是否能够达到进入期刊同行评议过程的要求? 10、你的论文是否是一篇结构完整的科学论文?有无任何关键部分和重要信息的缺失? 11、标题是否充分概括了论文的主要内容并且做到简洁明了? 12、摘要是否精炼地描述了研究论文的基本信息? 13、引言部分是否充分、全面地阐述了你的研究课题的背景、目前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这项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是否已表达清晰?是否遗漏了非常重要的引用文献? 14、你得到的实验结果在逻辑上是否足以支持你最后的结论? 15、你是否提供了足够的参考文献来支撑研究背景?你的参考文献数量是否符合了期刊的要求? 16、你的稿件长度和格式排版是否符合目标期刊的要求?英文写作是否可以被别人理解,有没有十分明显的语法错误? 17、你所绘制的图片和表格是否容易被阅读,数据是否正确翔实? 一篇高质量的Paper需要具备更高的正确性、可读性、原创性、趣味性等。其次,为了给编辑留下一个最初的好印象,论文的语言写作、图表制作和格式排版也至关重要,如果你对英语写作没有信心,或是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制图和排版,LetPub专业论文编辑团队可以为你提供最适合的服务,详情请至: www.letpub.com.cn SCI论文英语润色 │ 同行资深专家修改 │ 专业论文翻译 │ 格式排版整理 │ SCI论文图片处理 学术翻译英译中 │ SCI论文查重 │ LaTeX论文润色 │ SCI论文写作讲座 │ 联系我们
4883 次阅读|0 个评论
审稿,也是可以被记录和认可的
热度 2 ningbi 2017-7-26 20:04
您知道吗?有个平台,记录和认可您的审稿行为,全球已经有86万科学家在此平台分享审稿记录。 www.publons.com 加入Publons体现您同行评审工作的价值! 快来加入Publons,并参与将于2017年9月11日-17日召开的国际同行评审周,在该活动周期间还将会宣布全球同行评审审稿人所作出的杰出努力。 免费加入Publons,您可以方便地在一处统一保存您所有的审稿记录,作为您的审稿工作履历。请确保您所有的审稿记录是最新的,您将有机会在您的专业领域被提名为最佳审稿人获得Publons国际同行评审奖,该奖项将于国际同行评审周闭幕时宣布。 为什么要注册使用Publons • 改进您作为审稿人的体验——记录并认可审稿人的贡献 • Publons记录的评审有助于提高论文的Altmetric评分 • 简化您作为审稿人认可过程 • 尊重匿名要求 • 期刊集成Publons将促进审稿人参与,并拥有专有的仪表板(dashboard),无需运行报告或下载数据 国际同行评审周简介: 2017年《国际同行评审周》的主题是“评审过程之透明度” (Transparency in Review),让业界各方探讨透明度给同行评审带来的不同契机和挑战。会议将于9月11日至17日举办,一系列活动将在社交媒体上和全球各地展开。会议和其周边活动的详情与相关资源和信息发表于网站www.peereviewweek.org 网站将在未来数月内定时更新。 若想参与,请使用主题“国际同行评审周”(‘Peer Review Week’) 将您的建议和想法发送至PRWeek@aaas.org,并列出您想要在《国际同行评审周》网站特载的活动或资源和其简要说明。我们尤其期待与欢迎出版界以外有进行同行评审的组织(如资助者和研究机构)的参与。
个人分类: 我看办刊|7388 次阅读|4 个评论
高级别剽窃思路
热度 13 cgh 2017-6-29 08:41
高级别剽窃思路 从公开发表的成果中获得思想灵感是研究的得以进步的根本。但是,向某领域或在某区域开展工作的同行,以讨论和咨询的方式,私底下获取别人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方法和思路,进而“借鉴”过去用以项目申请,是一种道德败坏的科研剽窃行为。很遗憾,某些人不但不认识它们的可耻,反而各种变形伪装。 这种剽窃者就像一种寄生虫,窃取别人在科研工作中赖以生存的资源!进行不正当的同行生存竞争。他的变种,可能是让被“咨询”者合作“共生”,进而更理直气壮的将其思路据为己有。这种人合作者众多却不那么稳定地长期共事,看起来团队精神很好,开始会“不耻下问”、“忍辱负重”,当了老大之后就是“强买强卖”强行合作、容不得不同阵营。 这种剽窃者做大之后,反过来以别人不征询其意见而认为别人的申请没有可靠性。这种剽窃者当“专家”后,会在论文审稿和项目评审中阻止同行正常的发表和项目申请,进而背后改头换面包装成自己的东西。他们总是能迅速地壮大自己,进而霸占整个生态圈,让别人无以生存! 对这种高级别的剽窃,也不是没有机制防范,比如回避制度。但是在中国现今的社会文化下,申请回避如同自己找抽。对这种高级别剽窃,晚期阶段已经没有人有能力阻挡寄生虫的势力,只能期望它连同它的整个圈子自身毁灭。祸害的是一个领域、一个专业。 有感而发,请勿对号入座或者学坏了!
个人分类: 杂谈|4220 次阅读|17 个评论
回复审稿意见的正确姿势(干货分享)
liwenbianji 2017-6-17 19:10
论文有可能被拒,谁都被拒过稿。 只字不改就接受的论文极少,即使是最优秀的科学家,最漂亮的研究,也照样可能被拒或者被要求修改。 不要消极对待目标期刊拒稿和退修要求,而应把它视为发表过程的一个环节 ,其目的是为了让你的论文在科学上尽可能更健全,以便将来被录用为科学文献,并成为“集体知识”的一部分。 期刊拒稿的原因 期刊拒稿有各种原因,大多数在理文编辑论文写作系列讲座的中已经提及。 比如,如果对拟投期刊的选择不当,就有可能不送去审稿便直接拒稿。期刊定位恰当才能增加稿件获得同行评议的机会。同理,拙劣的投稿信也可能造成不经审稿便直接拒稿。违反目标期刊《稿约》的规定可能被期刊编辑认为不尊重对方,从而造成拒稿,当然更可能的是被要求修改格式后再投。 其他拒稿原因包括研究设计有缺陷、论文写作语言水平不合格、研究方法或统计检验选择或解释不当、结果叙述不当或夸大其辞、引言和/或讨论不客观公正或缺乏细节;或者就是缺乏新颖性(比如你的研究只是简单重复别人已发表的工作) 、重要性或相关性。 投稿之前严格分析你的论文,考虑审稿人会着眼的所有要素,你就可能提前发现这些问题。照着理文编辑论文写作教学系列中的经验来做,就能加快从初投到录用的进度,并让其间的各个阶段相对顺利。所以, 在投稿前值得尽全力完善文稿质量,以减小拒稿的可能 。 关于同行审稿和如何应付,可以考虑一下审稿人会如何处理你的稿件。不同的期刊对审稿人的要求各不相同,但是他们基本上都会要求审稿人审查你的稿件是否满足如下这些良好科研和写作的要素;如果你的稿件不满足其中某项,审稿人还要写出相关评语。 良好科研和写作的要素 重要性 结果对该领域的重要性是什么? 结果是否对会受到相关和更广范围的研究者关注? 新颖性 文中的主张是否足够新颖、因此值得发表? 研究是否在已有发表工作基础上取得进展? 引言 是否提供充分的背景信息,让非本领域读者能理解研究问题/假说? 研究的理由是否定义清楚? 为论证本研究工作所引文献是否充分恰当? 研究目的是否定义清楚? 方法/技术严谨性 所用方法对研究目的是否适当? 叙述的实验信息是否完整,能让其他研究者重复? 是否另需实验来验证该研究结果? 补充实验是否能显著提高该文质量? 对于已确立的方法,其引用文献是否适当? 结果/统计 结果解释是否清晰,表达方式是否恰当? 图表信息是否必要,是否更易于用文字表达? 插图和正文内部或二者之间数据有无重复? 图表是否易于解读? 是否需要补充插图以增加清晰性? 有否使用适当的统计学方法来检验结果的显著性? 讨论 有否考虑数据的所有可能解释,是否存在也能解释数据的备择假设? 有无在现有文献背景基础上适当说明结果? 满足上述标准同时是否引用了适当的参考文献? 有无讨论研究局限性? 结论 研究结论是否有适当证据支持,有无夸大? 是否清楚讨论了结果的重要性/应用性/意义? 文献引用 所引文献是否全面客观,有无遗漏重要研究,有无过分引用某些研究? 期刊选择 目标期刊是否恰当? 语言 稿件行文是否清楚、因此能被该领域以外的研究者理解? 如何回复审稿意见 当你收到退修信和审稿意见时,应仔细研读其中所有评语(包括编辑评语和审稿人评语),根据需要在稿件中作出相应调整,然后撰写一份详细的回复函。通常需要返回修改稿和回复函(回复函和再投稿信可分为两个文件),并且需要在规定时间之前返回,否则修改稿将被作为新稿处理。 编辑和/或审稿人的所有意见都必须回应,即使你不同意其意见。若你对某点持反对意见,应该礼貌并有理有据地反驳。在反驳时,可以引用某论文来支持你的说法(如该文不在参考文献中,可以考虑将其收入参考文献列表),可以解释为何某个实验是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开展的,也可以是解释为何你不按照审稿意见去做补充试验。但无论如何,不要不理睬或忽略审稿意见,因为这只会导致延迟。只有所有意见都妥当回应之后,你的论文才有可能发表。 回复函最好的格式是把编辑和审稿人的意见复制下来,然后在各条意见下面逐条回应。审稿意见和回应要用不同字体加以区分(如正体和斜体)。当提到文中的改动时,给出页码和行号以便迅速查找。把修改前后的文字都复制在回复函中,让人一目了然你如何修改回应审稿意见。通常要在文中标记出主要改动之处以便查找,比如用黄色高亮和/或使用下划线/删除线。最后,若编辑或审稿人要求补充分析或者实验,你应该照办并把数据加入稿件;这会让稿件更富有说服力并增加发表的机会。 实例 切记 1.不要带着个人情绪去看待拒稿;拒稿的目的是使你的论文更有力和更可靠。 2.修改稿件来回应编辑和/或审稿人提出的全部意见,并在回复函中说明这些修改。 3.按要求补充实验或分析,除非你认为这样做意义不大(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给出反驳意见)。 4.对于你不同意的审稿意见,礼貌而地提出有根据的反驳。 5.用不同字体区分审稿意见和回应。 6.为回应审稿人意见而在正文中所作的主要改动之处要予以标记,可以用黄色高亮、加下划线,或加删除线等方式。 7.按期返回修改稿和回复函,以免被当作新投稿处理。 优惠活动: 提交您和好友的邮箱,您和好友将各自抢到200元优惠券
个人分类: 理文编辑|25003 次阅读|0 个评论
展示一篇对"利用气温计算山区裸地地表温度的新方法"的审稿意见
waterlilyqd 2017-4-19 17:55
投到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的文章利用气温计算山区裸地地表温度的新方法(New methods for calculating bare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over mountainous terrain) 在第一轮审稿时共收到三份审稿意见, 三份意见均较为详细,所有审稿意见加在一起有四页多,意稿人对这种简单的新方法均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提出了很多具体的建议以便作者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三位审稿人分别来位于意大利的欧洲研究院(Academia Europaea)高山研究所, 意大利那不勒斯第二大学,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比利牛斯生态研究所。 在这里贴出这三份审稿意见的目的是希望国内的学者能够从中学习到一些撰写审稿意见的方法, 同时, 给从事相关研究的国内学者提供一些合作交流的线索。 第一位审稿人先对文章进行了总体评价,然后针对文章各章节给出相应评价和具体意见,这样的审稿意见让作者更容易理解,在修改时也更容易操作。 Reviewer 1 Accademia Europea, Institute for Alpine Environments The manuscript is well written. However, it proposes a rather simple method compared with the major literature on the field. The method could be useful in data-poor regions. I would have suggested reject in a major journal with very high IF, but I think good works, even if made with a few data and simple approaches, deserve a publication in a good journal as JMS. General comments : The article proposes a new methodology to improve the estimation of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LST) over mountainous terrain, on the basis of topographic information and air temperature. The proposed method is very simple and based on few, easily available data. Performances are relatively poor, compared to other, more complex, methods. Nevertheless, the method improves significantly results, compared to an approach based only on air temperature. The method could be useful in data-poor regions. The paper is very well written and results are well supported by observations. However, there are several aspects in the methodology that can be improved. I understand that the Authors want to keep the method simple and with little data requirements (only T air observations), but several improvements are possible that could, at least, be mentioned as possible future developments in the Discussion. In particular: •Only bare soil is considered. However, as acknowledged, vegetation strongly influences LST. How vegetation can be considered in the method? •A better validation of the method could be given by remote sensing data. Why do not validate the model also against such a data? •Effect of long wave radiation and could cover. Simple methods are available to infer long wave radiation to further improve the method. I think the paper is in line with the aims and targets of JMS. To conclude, I suggest a moderate revision for the paper. Specific comments: Introduction Introduction is well written: I suggest underlining the importance of LST estimation in mountain regions for processes as permafrost. I suggest also mentioning the possibility of estimating LST by proximal sensing (thermal cameras). Site and data Here I have a major methodological observation. Did you measure LST just below the soil or at the soil surface? In the last case, how has been the instrument sheltered from the Sun? Incorrect solar sheltering and simply the fact that the instrument is made in a different material with respect to the soil, can alter observation of several K. Please explain better the experimental setup. Methodology If a temperature lapse rate of -6.5 C/100 m is always assumed, large errors in Ta estimation are possible. In fact, over long time scales this assumption is safe, but locally and at the instantaneous time scale, lapse rate could change a lot (i.e. morning thermal inversion, etc …) In the methods, the diurnal Ta excursion is used. The method performs also worse for cloudy days. This could be because the effects of incoming long wave radiation from the clouds are not take in account. Way do not consider simple parametrizations as the one of Brutsaert (1975) and following modifications for clouds? Brutsaert, W. (1975). On a Derivable Formula for Long-Wave Radiation from Clear Skies. Water Resour. Res., 11(5), 742–744. Validation Given the simplicity of the method, it works relatively well, even below pefromances of more complex methods. A better validation of the method could be given by thermal cameras observations or by MODIS (500 m resolution) LANDSAT LST (60 m resolution) observations. The latter are available for free. Why do not validate the model also against such a data Reviewer 2 Seconda Università di Napoli, Dipartimento di Ingegneria Civile, Design, Edilizia e Ambiente The paper proposes a simple method to calculate bare soil surface temperature from air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The topic is of interest for the readership of JMS, as soil surface temperature affects several processes occurring at soil surface, such as soil-atmosphere energy and water exchange, snow melt etc. The manuscript is clearly organized, but the English language must be improved with the help of a native speaker (for instance, there is continuously skipping from present tense to past tense, that should be homogenized throughout the manuscript). Although the proposed method could be useful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s,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results does not allow the reader to judge if the drawn conclusions are actually supported by the data. In particular, after describing the proposed mathematical relationships allowing calculation of soil temperature from air temperature, solar elevation and land slope and aspect angles, the authors make their discussion by comparing the obtained results only with the naive assumption of considering soil surface temperature equal to air temperature, and conclude that their model is closer to actual measured soil temperature. I have several concerns about this line of evaluating model performance: - I wonder if this kind of comparison is enough to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equations (1) and (2) are suitable for estimating LST. The authors should provide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errors of the model, e.g. at what time of the day, and in what part of the year, the discrepancies between model and measurements are maximum? - Would it be possible to introduce the effect of cloud cov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equation? - To what extent the errors still present in the modeled LST affect the estimates of water and energy exchanges at soil surface? - Although the authors state that other existing approaches for estimating soil surface temperature do not provide data at the required spatial resolution, some comparison with the performance of other models should be made. - The presented data refer to high altitude sites, and the authors, in their introduction, mention permafrost dynamics as one of the possible fields of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nonetheless, there is no mention to insulation snow effec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ir temperature and soil temperature (see Wang et al., 2016, for a recent review of existing models). Given all these issues, me recommendation is that the manuscript is not acceptable in its present form, and major revisions are needed before re-evaluating it for possible publication in JMS. References Wang W, et al., 2016 Evaluation of air–soil temperature relationships simulated by land surface models during winter across the permafrost region, The Cryosphere, 10: 1721–173 Reviewer 3 Spanish Research council, CSIC, Pyrenean Institute of Ecology Dear Editor, The manuscript deals with a research that is rather simple, but may result useful for other researchers and, hence, to be of interest for JSM. Below I indicate a short number of comments that may facilitate the lecture of the manuscript and also some questions that authors should consider before being accepted the manuscript. Comments to the Author The manuscript New methods for calculating bare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over mountainous terrain test two equation to obtain bare land suface temperature in mountain areas. Analyses are rather simple and the results are depicted very briefly. In general, I think that this topic may be of interest for different field of research in mountain areas (ecology, erosion, etc) and hence of interest for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Below I indicate a number of comments that authors should address and/or clarify in a revised version: 1- In the abstract all acronyms should be introduced with the full name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2- Figure captions should be reworked to be self-explanatory. In its current form they do not result very informative if you do not read the full manuscript. 3- The section Validation includes the full results. I would move the first paragraph to methods, and the rest to a results section. 4- An important question is that authors are correlating two series (observed and simulated data) with a very strong seasonality, that always will lead to spuriously increase the correlation values. I think that error estimators should be provided to series with the seasonal signal removed, or alternatively present the error estimators for each month, removing in this way the seasonal cycle. 5- In relation with comment 4, I think it would be of interest to show if the equations work better or worse in different times of the year, so providing (and discussing) error estimators for each month would be of interest. 6- It would be of interest stress the RMSE as a percentage of average Temperature to have an idea which % of error are associated to both equations ( a standardized RMSE). 6- What about snowpack? Were the study sites covered by snow? How did it affect the analysis? 7- Perhaps, it would be good to discuss how these equations may work on bare rock instead of bare soils. Probably, it will be necessary to use completely different parameters as differences between air temperature and surface will be much larger.
个人分类: 科技写作|3461 次阅读|0 个评论
编辑工作365(1)
waterlilyqd 2017-4-11 23:17
作为一名从事多年期刊编辑工作的人员,每天都在审稿、改稿、校稿以及与作者、审稿人、编委、数据库出版商、编辑出版发行相关的各种人员打交道中不知不觉地过去。每天的事务很多,但似乎都很琐碎。将每日的琐碎事务择要记录下来,或许可以让同行或者与期刊相关的人员管中窥豹,通过这些细枝末节了解期刊编辑工作的方方面面。 今天先从上周四的一日琐事中摘录部分内容: 1. 西班牙的作者来信说,他们文章中有两位作者 没有 申请过orcid号,他们也不想申请,因为他们不是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Two authors don′t have ORCID and they don′t want to have it)。 由于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自2015年起要求所有作者提供orcid号,国内作者可以方便地从中国科学家在线(http://iauthor.las.ac.cn)或者orcid官网(http://www.orcid.org)申请到,大部分作者都会按要求提供每位作者的orcid,部分国外的作者先是磨一阵不想提供, 经我们的解释说明后都会去申请了orcid。以下是我给这位作者的回信: ----------------------- Dear Mr. XXXX, Autohor's ORCID provides a persistent digital identifier that distinguishes you from every other researcher and, through integration in key research workflows such as manuscript and grant submission, supports automated linkages between you and your professional activities ensuring that your work is recognized. The Web of Science database also provide retrieval item with one's orcid number. The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requires every author should provide his/hertheir ORCID numbers from the first issue of 2015. The authors can apply for a orcid number at http://www. orcid.org very conveniently with your email addresses. So please ask the rest two authors to apply for their orcid numbers. Best regards XXX --------------------- 邮件发出后,通讯作者很快就发来另外两位作者的orcid号。 2. 给一位希望做本刊审稿人和科学编辑的人员写信。通过近几年国内国际的大力宣传推荐和编委编辑人员的努力,本刊在国际山地科学领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也成为从事山地科学研究的科研人员极为乐意投稿的目标期刊,能够成为本刊的编委对很多学者而言是极大的荣誉。我们一般从审稿人中挑选优秀的学者作编委。 我们也经常收到像下面这位这样的海外学者发来的希望做本刊审稿人或者成为本刊编委会成员的学者的来信。 ------------------ Dear Sir/Madam, Good day. I am XXX. PhD Research Fellow of Agriculture and Food Sciences at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I am very keen to get involved with editorial process such as reviewer, member of editorial board role of your prestigious journal. Currently I am Reviewer of Ecological Indicator (an Elsevier Journal, IF-3.19), Land Use Policy (an Elsevier Journal, IF: 2.76),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pringer Journal, IF-0.65), Ecosystem Services (an Elsevier Journal, IF-4.30), Small-scale Forestry (Springer Journal, IF-0.81). I hope I can contribute in your journal if I get an opportunity. Further note, I did my BSc and MSc in Forestry. Also did another MSc in Ecohydrology. During my PhD currently I am investigating water use strategies of tropical rainforest trees species of Australia. My Research background is Ecohydrology, Forest Management, Ecosystem Service, Habitat suitability modeling,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and mitigation, Natural resources management. I am attaching you my CV. Please check the attachment. Many thanks for your cooperation. XXXX ----------------- 这位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做Research Fellow的学者寄来了他个人简历(CV),我认真地看了他的CV,并在 Web of Science中查看了他发表文章的情况,通过 Bing搜索了他的相关信息,了解到来他自孟加拉国,与 我们的一位科学编辑来自同一国家,而且学的是相同的专业, 也许是这位科学编辑将我们期刊介绍给他的 。 我 在稿件系统中为他创建了帐户(可以作为作者和审稿人),给他发送了稿件系统的帐户信息,并给他回信,感谢他对我们期刊的关注, 并表示请他先做审稿人,我们会从优秀的审稿人中邀请科学编辑和编委!以下是我的回信: ----------------- Dear XXX, Thanks for your interest to be a reviewer or editorial board member. I have created an account for you in the manuscript center of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https://mc03.manuscriptcentral.com/jmsjournal). We'll invite you to review papers when we have manuscripts related to your research fields. We usually select Editorial member or Scientific Editor from distinguished reviewers, thus I hope we could include you in the Scientific Editor team next year if you accept our review invitation and have made comments timely and in high quality. Best regards XXXXX ------------------------------------- 3. 文章通过同行外审后正式发表前我们一般会要求作者进行格式修改和补充一些不完整的部分,如orcid号等。今天修改了要求作者进行格式修改的具体要求,增补了一些对图表等更具体的要求。 ----------------------------------- Revision requirements before formal publication Please combine all the necessary parts into one document except the figures and make all the required revision. 1. Title (required) 2. Author(the family names should be capitalized) ( required ) 3. Author affiliation ( required. Countries or regions area must. zip code is better to be added) 4. All authors’orcid and email addresses (required) 5.Abstract (required) 6. Keywords (required) 7. Main body (required). It is generally arranged in this sequence: Introduction, Study Area and Methods or Materials and Methods, Results, Discussion, Conclusion, Acknowledgement,References. Please number each section AFTER Introduction. 1) Check the sequence of the figuresand tables mentioned in the text; 2) check whether the figures and the words in the figures are clear enough and the words ( Times New Roman is required ) are correct, and whether the words and the lines are in proportion; 3) check whether the table heads are correct and can be shortened or condensed (to save space). 8.Figures should be in high quality. Words in the figures must be in Times New Roman. Suggested figure sizes are 7-8 cm or 14-16 cm at width with font size in the final print version at 8-9 point. Figures should be saved at a minimum resolution of 600 dpi (dots per inch) at final size. Save all figures in Tiff format and number them sequentially. 9. Acknowledgement( Funding source should be provided ). 9. Reference( required . Doi should be added if that item of reference has one) 10.Supplementary materials can be provided, including documents, videos, pictures,etc.. 11.Numbering each section except the Introduction. The subtitle also should benumbered. The format is like this: 1, 1.1, 1.1.1...; 2, 2.1,2.2, 2.3, … 12 . Use bright blue color for the cited literature, Figures, Tables and Equations mentioned in the text, and the DOI numbers and links in the Reference. (required). See the published sample paper at http://jms.imde.ac.cn/c/document_library/get_file?uuid=0488cf00-9465-4a41-bc23-4dda177d10c2groupId=21915 13. Read through the article after you make all the revision to make sure every word, phrase and sentence is grammatically and semantically correct. --------------------------------------- 4. 修改JMS网站上的Sample paper, 将文章上传到服务器并在网上做了链接。 发现网上的Sample paper还是去年的格式。本刊今年的版式外观略有变化,如对文中引用的文献,以及图,表,公式,文后的DOI和链接等均采用亮蓝色显示,这样更醒目更突出。期刊的作者指南、稿件模板、刊文样本等等均是作者拟投稿目标期刊时认真研读和仔细模仿的的重要资料,如果期刊的要求发生了变化,均需要及时在期刊网站上修改相关的内容。 5.将一篇已经接收拟在近期发表的工程方面的文章发给编委李老师看,请他看看作者在公式和专业术语的应用方面是否得当。李老师看后认为作者是从事泥沙研究多年的专家,公式的运用和专业术语都没有问题, 主要是语言太啰嗦,而且非常中国化,他对前言部分进行了修改,作者须对全文进行认真修改。而后我通过QQ发给作者修改去了。 6. 一位国外的作者来信报怨我们将他的文章退稿了,我也是JMS的审稿人,期刊对审稿人难道不能有一些优惠政策吗? 我写信对他给与期刊的支持表示感谢,同时说明期刊的政策要求所有文章均需通过同行外审,一般情况下,我们根据审稿人的意见作出是否刊用的决定。我们在邀请审稿人上确实说了会在文章接收后会优先刊发审稿人的作者的文章,但不是在决定是否刊用上有优惠。
个人分类: 编辑工作365|5376 次阅读|0 个评论
审稿人因参考文献中的中文文献多而拒审
热度 11 waterlilyqd 2017-3-22 17:28
找审稿人不容易,找到海外知名大学的学者审稿更不容易。这不,一位接到邀请信、看了文章摘要后本来同意审稿的国外某知名大学的学者,看到稿件引用的大多数参考文献都是中文文献,于是说他不愿意再审了。 过去我们也曾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审稿人因为文章中引用的大多是中文文献而推荐拒稿的也不在少数。 不是说一篇文章非要将一堆英文参考文献放上去,而是作者的视野是否只是局限在了某一种语言的范围内, 而没有对国际上本领域的相关研究有一个系统的把握。同一个作者类似的内容有可能会同时写了中文文章和英文文章来发表,建议在撰写英文文章时引用此人发表的英文文章,这样便于读者进行延伸阅读,当然也便于审稿人根据引用的参考文献去核实作者所作的研究的新颖性。 ------------------------------ Dear editor, I previously agreed to review Manuscript ID 17-XXXX, but I found that most of cited literature are in Chinese which I am unable to verify. The references (not reference as written in page 9 of the manuscript) should have been numbered. I counted 19 references in Chinese out of 27 total. As such I feel I am unable to carry on reviewing this manuscript. My sincere apology. XXXXX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ABC ----------------------- 特此说明,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是英文刊,作者和读者对象面向全世界,因此,海外的审稿人对论文中引用的文献文献有要求是正常的。
个人分类: 科技写作|7265 次阅读|24 个评论
审稿日记-不要上审稿人的黑名单
热度 6 rczeng 2017-3-13 11:25
2017年注定又是忙碌的一年,审稿已经成为我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去年审过43篇,今年我已经审稿论文 近 10篇。 因为时间有限或者没有空暇,据审也许会经常发生。 审稿多了,审稿人也会熟知一些作者的研究方向、工作态度和研究层次。审稿人或许会有自己的黑名单,哪些作者的稿件将会被据审。稿件如人品,不能有一丝马虎。本人也是如此要求团队年青教师和学生的。如果不严格要求自己,不知不觉中你被审稿人打入冷宫,将来找不到你论文的审稿人。 上周一刚刚提交基金本子,周二博士生面试,周三完成一项国际标准翻译校对工作,周五、周六连续审理2篇稿件。1篇小修、1篇据稿。中间一天还接到国内某编辑部打来的催审电话。 今天周一又收到某国际期刊邀请审稿信。我没有在此期刊投稿过,过去也没有审过稿,在网上搜索才知为SCI刊物。 根据编辑部提供的链接,下载稿件,快速浏览后,觉得稿件质量太差,作者缺乏基本的科研和写作素养。于是决定据审。仅据审还不行,在网站上还得填写理由和推荐其他审稿人。审稿人没有推荐,只是简单回复了一下理由: I wouldn't like to review this manuscript because of the poor quality. It is a waste of my free time. Last week I have reviewed several papers. I perfer to review a high quality manuscrpit at any time. 链接: 2016审稿目录 遇见好文如见美女,品好文如同中秋赏月-中秋审稿随想 被编辑部追着跑的审稿人 审稿小结 审稿心得:复制或剽窃?后果很严重! 上火!一篇文章,二个期刊,三次审稿! 愤怒!审稿遇到一稿多投! 劣质稿件坏透了审稿人的心情!
8603 次阅读|8 个评论
文章难发是什么原因?
热度 18 wfangimm 2017-3-3 10:58
最近一两年时间里,出现了好几次投稿直接被拒,只好转投其他刊物折腾半天才发表出来的经历。过去我投稿就算不是直接接受,总还是会给修改的机会,只是有少数情况要修改一次以上。例如在几年前的一篇博文里讲过,我的一个学生投稿先被要求重投,然后大修然后小修才接受,就觉得很折腾了。要是和后面一个学生的情况比起来算是小巫见大巫:那个学生的稿件先投了两个刊物被拒;文章补充一些内容投一个又被拒,改投一个刊物要求大修和补实验,然后才接受的,前后一共折腾了两年。 这种情况让我很疑惑,因为我选择刊物比较慎重,专业对口和档次选择的把握应该还可以,不会把本领域的期刊从高到低一路试下来,而且一般只投比较传统的刊物,除了特别需要很少和新刊或开放期刊打交道(也许观念太保守了)。所以如前所述,一般直接拒稿很少见,而最近竟然多起来。 遇到这种情况,固然可以用杂志现在的要求水涨船高这个理由来安慰自己,但只承认这一点并不能解决问题。那么也该在自己的研究身上找原因了?回顾一下,直接被拒或者被批的比较惨的稿子,投出时也感觉到有些研究还不够扎实;但这种工作往往是学生已经做了好久,都毕业走人了,再完善已经基本不可能了,如果不是烂在抽屉里,只能好歹投出去(说到这里,表示一下无奈)。当然,项目结题、学生拿学位等这些现实需求是绕不过去的,有时尽管纠结也还是要让那些质量平平的论文(也许会被有些人归类为“垃圾论文”)投出去。 还有一个原因可能和课题组及其PI在某领域的知名度有关。前些天和一位做抗微管分子的外国教授说起TA发论文的情况,TA抱怨说原来投文章弹无虚发,但最近转换 到一个新 领域后投稿居然有被直接拒稿的情况。这位教授自视工作很扎实(我认为实际也如此),受到如此待遇只能说自己在新领域还没获得认可,所以发文章很难。这么一对比我就想通了:最近被拒稿较多较惨的是涉及FXR这个靶点的新结构活性分子的研究,而这个课题不仅难度大于以前的me-too研究(参见本人上一篇博文“ 药学研究选题的回顾及展望 ”),我在这个领域里的积累和声誉也不像在抗微管药物(特别是紫杉烷)研究中那样,所以也拖累了学生的论文发表。从这意义上说,学生发论文也沾了老师的光。不过对这一点我读书时认识不多,后来才逐渐认识到,而现在的经历则进一步支持了这个认知。 科学网上对OA杂志和各种新型知识传播方式的讨论已有不少,例如我记得高友鹤老师就不断强调发表前评审并无必要,应该让时间来检验成果的价值。不过我更倾向于和高老师不同的观点,因为发表前评审固然对知识传播有一定不利影响,但在保障知识的质量方面是有正面意义的。我记得高老师还批评过发表前评审会导致创新性成果被扼杀,而我觉得绝大多数工作还没有到这个程度(这个认识上的差别,可能和教育究竟应该考虑多数人还是不要埋没天才的理念差异可以类比)。可能是因为高老师对创新性工作的体会比我深才更在乎取消发表前评审,而我尽管自己的论文发表不顺,还是支持发表前评审对质量保障的贡献(少数质量不高的文章通过了同行评议发表出来甚至是在顶级杂志上,并不是否定发表前评审价值的充分理由),只是对于期刊主编有时根据个人口味直接拒稿的做法颇有微词。 总之,面对当前的论文发表难题(其实也没啥大不了),修炼内功更重要。在基金申请方面我也有类似观点。特意强调一下,这和呼吁更公平的评审方式和环境绝无矛盾(很担心有些人会借题发挥进行攻击)。再说,我们组还启动了难度更大的课题,上面所说的情况今后 恐怕 还会发生。希望组里的人对此有心理准备,和我一起苦练内功吧!
个人分类: 教学科研|16145 次阅读|40 个评论
拒稿可能有点小气但也有道理
热度 31 Taylorwang 2016-12-27 09:32
参与学术杂志的论文审稿差不多是每个研究人员必修的功课。我也收到许多稿件的审稿任务。若看到研究的内容与自己的研究相关,即使再忙,也想看一看,通过审稿,既可了解一些相关领域的研究动向,也是一次学习机会。 审稿时偶尔能碰到令人眼前一亮的论文,有创新的研究思路,取得较好的研究结果,对于这样的文章,给出肯定的结论是容易的。但对于绝大多数的论文,作者在文稿中也列出了一些所谓的亮点,但这些亮点,有些已差不多是某个领域的共同知识,文章的创新并不足。当然,文稿对某些领域进行了进一步细致的探索,也有一些特色和内容,对于这些可录用也可不录用的稿件,审稿人的决定,有时就可能受一些小的细节影响。 我们从事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的臭氧氧化研究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在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的曝气生物滤池,及化学氧化与曝气生物滤池偶合处理应用领域也有多项研究成果和实际应用的工程实例。在 2005 年,我们就申请了化学氧化与曝气生物滤池结合的发明专利并获得专利授权,而在专利申请的化学氧化技术手段上,就明确列出了臭氧氧化法。随着我们研究的深入,又开发出臭氧-曝气生物滤池一体化的处理工艺,也申请了发明专利,并有大规模的工程实际应用。在臭氧氧化与曝气生物滤池的工艺研究方面,十多年来,我们在国内外各学术杂志上发表了几十篇研究论文,申请并获得的发明专利也近二十项。 最近收到一篇英文文章的审稿,从摘要中看到废水的处理工艺是臭氧氧化与曝气生物滤池生化处理工艺,正是我比较熟悉的研究领域,就接收审稿。看了全文,文章中处理工艺的关键操作参数,其结论与我们以前已发表的研究结果几乎相同,唯一不同的只是处理废水的工业领域不同,所以,从论文的创新上来看显然是不足的。当然,操作参数类似,若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或采用了较新的分析测试手段,进一步证明了参数的合理,那文章也是有意义的。但总体上觉得这方面的新意也不足。 再看文稿的参考文献,在列出的所有参考文献中,竟然没有一篇我们的研究论文,也没有任何与臭氧化学氧化及曝气生物滤池相关的我们已获授权的发明专利。我更觉得文稿对参考文献的查阅是不全面的。鉴于此,我作出了拒稿的决定! 做研究,首先要查阅文献,而在相关研究领域,发表论文较多的学者,往往也有可能是相关领域的审稿人。对于审稿人来讲,若看到有人引用自己的研究成果,赞成也好,有异义也罢,总是喜欢认真看一看,看其赞成或反对有无道理,有没有值得学习与借鉴的地方。一旦真的能发现虽然结论相同,但研究方法创新,应用领域有新意,往往审稿人还是愿意给出正面的决定。反之,得出的研究结果与审稿人以前发表的研究结果类似,但由于作者担心研究结论相同而缺乏创新性,采用无视审稿人已有成果的方法,最终的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审稿人更容易给出否决的决定。可能象我这样审稿作出相似决定的审稿人还是不少的!
15549 次阅读|63 个评论
2016审稿目录
热度 18 rczeng 2016-12-26 18:47
2016审稿目录 2016年应该是我学术生涯当中,审稿最多的一年,简直有点应接不暇。为 15个英文期刊、7个中文期刊 审稿共计43篇 。其中, 英文稿件30篇、中文稿件13篇 。 下午刚刚为《Corrosion Science》提交一篇审稿意见。20天审稿日期,明天到期,被连催2次。被催审的日子的确不好受,总感觉有件事情压着你。 日思夜想,挂在心里。 有时,编辑们似乎有约,送稿前赴后继 。 有次,一周连续三天连来三篇送审稿件 , 我却无法拒绝 。即使再忙,也会挤出时间。 想到自己的一篇稿件被 《Corrosion Science》 困了100多天,还在with editor,我似乎看到了编辑们和作者们殷殷期待的目光。 前天圣诞夜抽空陪家人看了电影《摆渡人》。虽对其台词记不得太清楚了,但对其中心思想却记忆犹新。我们都是摆渡者,我们时刻在渡别人,有时我们也需要被别人渡。 我们课题组投稿较多,也需要别人审稿。在学术圈子里混,需要互相帮助。来的审稿邀请一般很难拒绝。送稿件的要么是熟知的编辑,要么是学术朋友或者自己发论文的期刊。尽管自己现在很少发中文论文,对中文期刊来稿,基本不拒审,除非自己不熟悉的领域。英文期刊则消耗精力太多,一般文章很长,审稿意见至少要写一个版面。今年年初实在太忙,据审了一次,总觉得不好意思,对不住编辑。 2016年只剩5天了,希望不要再来稿件了。有点累了,年终真的不打算再接审稿任务了。希望圈内朋友包涵一下。 我们也自律一下,年前不要投稿了,让大家歇一歇吧。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 (EnglishLetters) 5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Society of China 5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4 Corrosion science 3 Surface coating technology 2 Materials letter 2 Biomaterials 1 Scientific reports 1 ACS Biomaterials Science Engineering 1 Bioactive Materials 1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1 Frontiers of Materials Science 1 JMST 1 Regenerative Biomaterial 1 J Taiwan Institute of Chem Eng 1 材料导报 5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 稀有金属 2 中国稀土学报 1 材料热处理学报 1 表面技术1 航空材料学报1 * 数字表示审稿篇数
个人分类: 科研|11065 次阅读|39 个评论
像编辑一样去思考——给年轻作者的建议
热度 6 WileyChina 2016-11-15 11:11
在我担任一本社会学期刊编辑的任期中,我深刻地意识到帮助那些希望发表研究成果的年轻学者更好地了解编辑的工作流程是非常重要的,这从学术会议上“与编辑见面”这一环节的受欢迎程度便可体现。在资历尚浅的学者看来,编辑的工作就像一个谜。编辑们被视作拥有“绝对权力”的人,因为盲审体系就像一层面纱,将作者与那些评价他们研究工作的人分隔开来。并且,在这种印象中蕴含着一个事实:基于审稿人的意见,编辑最终会写下一封决定稿件命运的信函。 让作者从编辑的角度去思考是使编辑工作流程透明化的方式之一。在外行眼里,编辑这个职业被打上了“权力”的烙印,而在编辑自己看来,他们只是在对自己的工作尽职尽责。他们对期刊的发展负有责任,有义务去提升期刊的声誉和影响力。只有发表那些高质量并且对相应领域的学者具有吸引力的稿件才能达到这一目的,而出版那些并不确定研究内容是否有价值的稿件则是与这一目标背道而驰的。因此,编辑需要的是能够对期刊影响因子的提升有帮助的文章,而不是从权威同行那里听到“你怎么会让这样一篇垃圾发表出去?”的质疑。 编辑是论文发表这项“游戏”的守门人。高质量的期刊收到的投稿,远比可发表的稿子多。编辑的任务不仅是淘汰那些不该被出版的稿件,而且要从众多优秀的投稿中甄选出最优的并帮助作者把他们原本就很好的文章修改得更好。这是不是听起来非常自负?毕竟,没有哪位编辑能够对某一学科领域的方方面面的都在行。这时候,就需要引入同行评审这一机制了。 编辑想要达成目标,需要各个分支领域的同行专家对稿件进行评估。但是,找对审稿人是一件非常耗时的事情。找到专业知识与具体稿件正好对口的审稿人是挑战的第一关,找到正好有时间而且承诺撰写审稿意见的审稿人是第二关,而编辑的最终目标是找到 3-5 个这样的审稿人。那么编辑期望从审稿人那里获得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对论文实质性的 、 批判性的 、 同时也是公正的评价,同时还要提供足够的评审意见去帮助编辑做出有依据的决定。 基于审稿人的意见,编辑会慎重地写出一封决定稿件命运的信函。理想的稿件决定函应该是清晰易于理解的,不应该向作者提出那些不切实际的愿望与要求。如果编辑的决定是拒稿,一般应该非常简短地告知作者:这篇文章不纳入期刊发表的考虑范围。如果是一份直接采纳的通知(五年里我只写过一封),信函也是十分简短的,如“祝贺您”或者“做的很好”之类的话就够了。但是如果写一封需要修改和重新提交,或有条件接收的信函,信函中就应该提供关于哪些地方需要修改以及如何修改的具体指导意见。考虑到审稿人总是会提出有争议的评审意见,所以编辑们有必要向读者指出编辑最看重的那些评价。因为在审稿人之间分享评审意见和编辑的决定信函是惯例,因此作者不会在稿件决定函里看到一些类似“评审 C 太离谱了”或者“你可以完全忽略评审 D 的意见”的话语。要记住关键的一点:最后拍板做决定的不是审稿人,而是编辑。 当决定函到达作者手里时,作者需要去“破译”信函的意思并仔细考虑审稿人的意见。如何做到这一点是另一个话题。至关重要的是,我在这里描述的只是理想的状况,但并不是所有的审稿人和编辑都是理想的。这对有经验的作者来说是显而易见的真理。无论如何,作为作者、编辑和审稿人,经历过几十年同行评审的过程,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大多数编辑和审稿人都在力争达到最理想的状态。我们拥有的这一机制或许不完美,但是实用。 本文作者:Peter Kivisto,美国奥古斯塔纳学院 英文原文 发于 Wiley Exchanges Blog
个人分类: 同行评审|7287 次阅读|6 个评论
我爱中国期刊但它不爱我啊
热度 34 gaoshannankai 2016-11-1 19:32
整天喊着,把论文写到祖国大地上。 我们这些小人物也想爱国一把,不知有没有资格? 我可是有不少原创投过咱们中国期刊啊,每次的回复,让人心寒。 暂且不提不懂装懂,或者狗屁不通。 起码的规范要遵守吧,这次点一下名字,我这人也不怕打击报复。 投稿《中国科学》一篇英文文章,返回来一个中文的意见。 我见过操蛋的期刊,中国的,外国的,但是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操蛋的审稿意见。英文文章,你用中文回复的模板也就算了,麻烦您找学生翻译一下。以后所有回复中文的,是否请编辑部给翻译一下,毕竟名字是中国人的不一定懂中文,有的人人话都不懂。 各位老师给点个赞把。 还有几个问题 这个期刊规定一篇文章应该找至少几个审稿人,还是说找到几个算几个? 审稿意见是全部转给作者,还是有些不转? 审稿人中文讲的是,建议增加实验,那么就不应该是拒稿,拒稿还用增加实验么? 另外一些小的,基本的英文用词,也请编辑部有时间润色一下 Inviewofthecriticismsofthereviewer 一般来讲,很少见到用criticism,用comments是否更好? 第一句话“Iwirteyou”可否改为“Thisistonotify......” DearProf.gao: Iwriteyouinregardstomanuscript#SCLS-2016-0258entitledxxwhichyousubmittedtotheSCIENCECHINALifeSciences. Inviewofthecriticismsofthereviewer(s)foundatthebottomofthisletter,yourmanuscripthasbeendeniedpublicationintheSCIENCECHINALifeSciences. ThankyouforconsideringtheSCIENCECHINALifeSciencesforthepublicationofyourresearch.Ihopetheoutcomeofthisspecificsubmissionwillnotdiscourageyoufromthesubmissionoffuturemanuscripts. Sincerely, Dr.xx Editor,SCIENCECHINALifeSciences Editor(s)'CommentstoAuthor: AssociateEditor CommentstotheAuthor:内容太单薄,仅在蜱中发现了这个现象还不足以支持他们的结论,起码也需要在与蜱同属的其它物种内也能观察到同样的现象,这个结论才会更可靠。建议作者增加蜱同属其他物种的对比实验,充实结论。
4277 次阅读|61 个评论
[求证真伪] 过度科研下的审稿
热度 2 zlyang 2016-9-21 19:49
过度科研下的审稿 以下转载的内容,不知道知否合理?感谢您的指教! 过度科研下的审稿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0379-1003054.html 发表时间: 2016-09-15 最近接了个活。 原来一个同事收到pra的 审稿邀请,他懒得审,给编辑介绍我。 随便浏览了一下文章,感觉完全不在我的领域(只是有个概念我有点经验),但是我还是毫不犹豫接了 ,15天内 给意见。 说实话,没打算花时间研究这个文章是否达到了pra的“高标准”,是否 包含了 enough new and significant physics to warrant publication in the Physical Review 。本着文责自负的原则,无条件支持发表。为什么不呢?反正作者还引用了我文章嘛。 有人会说你这样是否太不负责,太不严谨。 万一文章有错呢? 错了又如何?!能够错出个惊天动地? 张益唐声称自己在栾生素数上有重大进展时,他的文章是对是错关系重大,但是这种文章错了又如何? 当年拉普拉斯从柯西那里学到了级数收敛的概念后,紧张得要死,生怕自己的天体力学一书里有错。但是这种文章你怕它有错干什么?它就讨论不到那么基本而重要的问题。 确实是个很基本的概念,但是大家认识已经很清楚。可是,nature,science,prl就是喜欢这种有噱头的东西,在编辑操纵下,这类文章很好发。于是各路人马积极跟进,搞各种矫揉造作的设计,附带不负责任地吹嘘有何种潜在应用前景。 喜欢给杂志分三六九等的人可能会说,即便是对的,也得考虑下是否达到pra的档次吧。 pra的档次有多高? 对绝大部分人而言,一个文章的价值或者说档次,很大程度上来自其所在杂志。只要文章发在pra上,那 它自然会被读者赋予相应的价值和档次 。 在马普的时候,跟N同学讲一个问题,他很不屑。结果我一google,发现一个澳大利亚博士后就那个问题发了2个prl, http://arxiv.org/abs/1002.3400 http://arxiv.org/abs/1112.1451 再跟他讲,他立马觉得意义重大。 感觉当下全世界都进入到了过度科研的境地。因为各种现实压力,科研工作者制造了无数文章。这些文章不少都发表在档次不低的杂志上。可是,观察我自己的做法,观察我收到的那些审稿意见,有多少文章不是在马桶上被审的?有多少文章被推荐发表的理由不是,这个文章引用了我? 声明1:过度 科研这个词不是我发明的,是物理所一位前辈的贡献。作为一个过度科研的实践者(自愿或被生活所迫),这个词击中了我的灵魂。 声明2:写 这个博文还想说的是, 现行的封闭的审稿制度真的该被颠覆了!!!!!开放审稿吧! 这里顺便放个广告: To celebrate Peer Review Week , we will be holding a webinar on September 19 th at 11AM GMT to discuss the future of peer review. The webinar will consist of four 10-15 minute talks from each of the attending speakers followed by an open discussion. The list of speakers include: Andrew Preston , Founder of Publons Katie Ridd , Senior Editor at Nature Communications Alexander Naydenov , Co-founder of PaperHive Stephanie Dawson , CEO of ScienceOpen Some of the general themes explored in the webinar include: Importance of recognising the efforts of editors and referees in peer review, and especially ‘open review’ The value of continuing discussion after research is published (i.e., the treatment of peer review as one step in a multi-stage process) Innovative technologies and approaches to open and post-publication review Building on the SPOTON themes for the year, improving peer review in practice and increasing experimentation and innovation To sign up, please register here . The link to the webinar is in the event registration page. We will use the GoToWebinar software. Reminder links will be sent before the event starts.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you can contact jon.tennant@scienceopen.com
个人分类: 本科-研究生教学|3234 次阅读|5 个评论
最近审稿发现两类新型垃圾论文
热度 9 gaoshannankai 2016-8-7 22:09
期刊的“985”式大扩招,把国际学术都搞臭了。 垃圾论文满天飞,劣币驱逐良币。 上次,公布了一种学术腐败的新方式 中文文章 翻译 后发SCI-真牛逼- 高山 的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7017-978601.html 这次通过近期审稿,又发现了垃圾论文的两个新思路。 1.很多农医的学校,有大量印度等高质量留学生,特别是,印度人, 掌握了非常好的生物信息技术,出文章非常容易。于是乎,有些不法分子, 就把国内某些人做的工作,让印度人换个数据,做一下。 这是垃圾论文,方法什么的都完全一样,就是换换数据,严格意义上不属于 学术不端,只不过这样的垃圾论文没有发表价值。 这类垃圾论文值得各位审稿人员或编辑的注意,我总结的规律是: 1.文章来自医学或农业院校,普遍没有基础研究基础; 2.一般都是中国作者,会出现个别老印老巴的人名 3.google他的摘要,会有类似中文文章,请注意方法思路等完全一样。 2.meta分析搞臭了,经过我们很多正义人士在国际上对中国医生搞meta分析 的围剿,这类东西少了。现在我发现,很多医院又转入了TCGA肿瘤数据分析, 现在很多公司都提供这种服务,其实就是去公开网站下载一组或几组肿瘤数据 做一下差异表达分析-GO-Pathway一条龙,直接看我的书《 R语言与Bioconductor生物信息学应用 》。 里面R语言的代码直接就可以用,其实很多公司也是看我们的书有的代码。 这类文章没有任何意义,不做验证,也没有临床病例,就是为了发表而发表。 绝大部分都不应该发出来,不过要是4区发一下,也说得过去。 总之,各位看我代码或有帮助的,一定要引用我的书啊,我看到不引用的,绝对不让过。 34区期刊,很多这类文章都有可能我来审稿,不引用不道德啊。 再次强调, TCGA肿瘤数据库是做大数据挖掘的,也就是一类癌症(比如乳腺癌)的所有数据 搞到一起分析,如果你找几个数据,灌水发点文章,没有任何意义。 还有,我们几次培训,包括我和欧剑虹老师发布的R代码,如果使用,必须引用我们的 书籍。 引用格式 ShanGao,JianhongOu,KaiXiao.RlanguageandBioconductorinbioinformaticsapplications(inChinese). Tianjin:TianjinScienceandTechnologyTranslationPublishingCo.,2014,xx-xx. ISBN:978-7-5433-3360-4
4719 次阅读|13 个评论
再次给国内期刊提几条建议
热度 16 gaoshannankai 2016-7-10 11:13
最近陆续收到国内一些期刊的审稿邀请,正如我此前发表博文表示的一贯态度。 对于国外的审稿评审,我基本没精力搞;对于国内的尽力支持,未来5到10年, 是我们国家科技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所有人都应该参与这个过程。再次引用 我的一篇博文, 中美争霸的关键是科技领域,科技领域的关键是反腐败。 未来世界 发展的两条主线-你我都能看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7017-861742.html 中国的科研突破异常艰难 ,要依靠被压迫的广大科 技农民工。 国内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不仅要搞好业务,更要注意阶级斗争。 国内外反动势力联手压制中国科技创新,因此,我们任重道远。 韩春雨老师的成功,也印证了我此前发表的一篇博文。 科研经费要多设 小项目 ,少设慎设大项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7017-767449.html 星光大道 等节目能否对科技界有所启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7017-869120.html 科技突破不会因为大量的大经费大项目而成比例增加; 更可能出现在一些不在“指南”中,或被毙掉的标书里。 过几年,大家回过头来看我这段话,准不准。 给国内期刊提几条意见,仅供参考: 1. 关于审稿标准的把握,建议期刊根据前5年引用量和知网下载量, 结合作者投票,选出每个领域的优秀论文作为标准,审稿人大致了解 当前这个期刊的整体稿源情况,再作出判定。 2. 评审回复中,同时要求作者对审稿人进行评价,简单分为abcd四个等级, 非常专业,专业,不够专业和不懂装懂,四个级别。打分累计进入审稿人 数据库,以备将来更新。 3. 期刊国际化,是重中之重,我看中科院旗下期刊做的最好,比如《科学通报》 要求一个500-700字大英文摘要,不与中文摘要一一对应,其实就是对文章内容介绍。 第二,规范英文引用,以便sci文章可以引用到国内核心期刊。比如 引用格式 : 任毅鹏 , 张佳庆 , 孙瑜 , 等 . 基于 PacBio 平台的全长转录组测序研究 . 科学通报 , 2016, 61: 1250–1254 Ren Y P, Zhang J Q, Sun Y , et al.The study of full-length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on PacBio platform(in Chinese). Chin Sci Bull, 2016, 61:1250–1254, doi: 10.1360/N972015-01384 不过我这里给科学通报提一个意见,你们这个(in Chinese)的增加有些迷惑,以为你这一期都是中文文章, 所以(in Chinese)是否 要跟随 Chin Sci Bu ll,主要是你们有中英文两个版本,所以是否 Chin Sci Bu ll(chinese edition)这个区分一下,否则会认为你们中英文期刊是在一起不分开 如果 Chin Sci Bu ll代表英文版,那么中文那个要注释为 Chin Sci Bu ll(chinese edition),表示这个期刊单独成期,里面文章自然都是中文的,文章后面就不用跟in chinese了。 对于大部分国内期刊,只有中文文章,所以一般是期刊后面跟 (in Chinese),文章后面跟(in Chinese)是不对的。 中文期刊国际化,先与英文接轨,借助他们的系统做大,直到最后中文期刊独立发展,是完全有可能的。 当前欧美期刊已经穷途末路,少数大牌期刊实际上是一些利益集团把持,反复发表相关的工作,特别是 已有突破工作的续集,实际上就是不敢冒风险,苟延残喘。plos one等开放期刊,利用这个时机对他们进行 了第一次冲击;中国或中文期刊的接轨,将对他们进行新的冲击。 希望国家层面一视同仁,不要仅仅支持中科院系统的各类期刊, 所有期刊应该同等水平竞争,优胜劣汰。 此前的博文最担心就是,国家层面把大量资源豪赌到中字头期刊上,所谓重点发展。 我们国家有多少重点发展,重点失败的教训,出了问题,就是因为资源集中不够,太过分散, 需要更加集中,进一步整合,然后就是超级大佬进一步瓜分资源。
3112 次阅读|23 个评论
《Surfafce & Coatings Technology》审稿杰出贡献奖
rczeng 2016-6-17 18:22
近日,Elesvier公司发明了一个新系统 My Elsevier Reviews Profile BETA , 可登记和查询审稿记录,并颁发相关证明。因这两年为《 Surfafce Coatings Technology 》审稿数位列前10位,被授予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in Reviewing (审稿杰出贡献奖)。 You are awarded this status as you are within the top 10 th percentile of reviewers for the Journal, in terms of the number of manuscriptreviews completed in the last two years. For Surface Coatings Technology , this meant a minimum of 2 reviews in two years. View details for your review record and to claim your free certificate and reviewer badge.
个人分类: 审稿|385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Reviewers Acknowledgement from Mater. Res. Innov.
rczeng 2016-6-10 21:33
Reviewers Acknowledgement Peer reviewers are key to advancing scholarship and contributing to the quality of papers that will be published on SCIE-indexed journal Materials Research Innovations . We would like to thank the following reviewers who have provided a technical review for at least one paper for this Conference. Many of our reviewers contributed their expertise to more than one paper. We recognize the time commitment these individuals have made in agreeing to review papers and appreciate the impact that their efforts have had on the published papers. Volunteers like these individuals are essential to assuring the Conference and the journal’s published manuscripts of high quality and lasting value. Thank you to our dedicated reviewers for your contributions. A. Jegan M.C.Somasekhara Reddy A. L. Xia M.P.Ormad A. M. Shanmugharaj Ma Wenhui A. Reyes-Rojas Ma, Guokun A.K. Chaubey Ma, Xian Wei Abbas Madani Maati Ahmed Abe, Takeshi Mackay, David Thomas Abidov, Amir Magalhães, Fernão D Adel Husain Mahendran Kandaswamy Adrian Circiumaru Malaquias, João C. Agarwal, Swarna Malin Åkermo Agata Przekora Mambote, C. Ahmad Baharuddin Abdullah Manish Kr. Priydarshi Ahmad Partovi Meran Manoel Ribeiro Da Silva Ahmed Mohamed Khalil Manoj Gupta Ahmed Murtala Musa Manoj Kumar Ahmed Tawfik Ahmed Omar Manuela La Rosa Ahmed, Nivin M. Mao, Jianghui Ahmet Tuncan Mao, Shaolin Ahmet Yonetken Maosheng Cao Ahmet Yönetken Marco Coïsson Akramifard, H.R. Margarita Sanchez Alaa Bahgat Maria Gimenez Lopez Alaa M. Rashad María Luppo Alahgholipour Omrani Arash Maria Roulia Alan Dyer Maria Sveda Alann Andre Marián García Prieto Albert Oszkó Mariana A. Fazio Alborz Shokrani Mariehélène Tuilier Aleksandar Maksimovic Marina Vlasova Aleksander Lisiecki Marincas Olivian Alessandro Chiolerio Marios S. Katsiotis Alex Ignatiev Marisa Pecce Alexander Shimkevich Marlin Ramadhan Baidillah Ali Ahmed Benyahia Masakazu Terai Ali Shanaghi Massimo Rogante Ali, Arshid M Matti Ropo Ali, Kamran Shavarebi Mazinani, Babak Ali, M. M. Y. Meddah, Mohammed Seddik Allahyarzadeh, M.H. Mehdi Soltani Altenbach, Holm Meiyan Li Amir Abidov Meng Lijun An Verberckmoes Meor Othman Ana Serrano-Lotina Metin Davraz Ana Velosa Miao, Weidong Anatoly Resnyansky Mikhail Fedorov Andrea Milanese Mikko Hokka Andreea Matei Milos Jerman Andrei Victor Sandu Minchaca M., J.I. Andrés Sotelo Minea, Alina Adriana Andrey Belyakov Miotello, Antonio Andrzej Posmyk Miroslav Slouf Andy Slifka Miroslaw Bonek Anna J. Dolata Mirta I. Aranguren Anne Mertens Mitiko Yamaura Antonio Lecuona Miyaji, Hirofumi Aphrodite Ktena Moamen S. Refat Arash Yazdani Mohamad Kamarol Aravindan, Sivanandam Mohamed Akbi Arie Wardhono Mohamed Alsharef Arkamitra Kar Mohamed Alwaeli Arne Röttger Mohamed F. M. Fahmy Arnold Chien-Liang Lin Mohamed Ismail Arnout Imhof Mohammad Hossein Allahyarzadeh Arzu Yakar Mohan V. Ashish Kumar Shukla Mohd. Mustafa Albakri Bin Abdullah Asik, Emin Erkan Mohsen Ben Haha Asim Shahzad Monika Michalska Asuncion Garcia Escorial Monis Kazmi Aurelien Perron Mori Hisashi Aw, K.C. Muhammad Baseer Haider Azlin Osman Muhammad Safwan Bin Hamzah B. S. Sindu Muhammad Sami Hasan B.Ram Rathan Lal Mula, Suhrit Badawi, Emad A. Muraca, Diego Bai Jicheng Murat Aydin Baishu Wang Murilo Daniel De Mello Innocentini Baitoul Mimouna Musen Li Bao, Hua Muthu Raman Baoguo Han Mykhalenkov, Kostiantyn Basta, Altaf H. N. Nowrouzi Basta, Altaf H.S N.Alagumurthi Baykal, A. Nadimicherla Reddeppa Beate Oswald-Tranta Nagaraju Ganganagappa Beatrice Pomaro Nageswara Rao Behrad Koohbor Nantung, Tommy Behzad Niroumand Napitupulu R A M Bekir Yalçın Natalya Makarova Bela Shanina Nayeli Camacho Belyakov, Andrey Nelfa Wahab Betiha, Mohamed A. Ngoc, Le Kim Bhingole Pramod P. Nijesh K. James Bill Davids Nikoiloz Chikhradze Bin Xu Nima Zohhadi Bingxun Wang Niphadkar, P.S Blaž Likozar Niroumand, Behzad Bo Wang Nishiumura, Tomoyoshi Boakye Solomon Norbert Gebbeken Bora Kalkan Norris, Pauline Brytan, Zbigniew O. Smorygo Bulent Aktas O. Thompson Mefford C Sirisathitkul O. Zivotsky C. J. Panchal Oleg Novodvorsky Cai, Yanzhi Oliver C. Mullins Cameliu Himcinschi Ondrej Kovarik Camilla Colla Osamu _Sugiyama Cangji Shi Oscar Jaime Restrepo Baena Cao, Giacomo Osiris W. Guirguis Cao, Junyi Othman, A.R. Carlos Garcia-Mateo Özgül Keleş Carlos Roberto Grandini P. Arun Carlsson Torbjörn P.B. Barman Caroline Sunyong Lee P.K. Das Carosena Meola P.K. Ghosh Carosena Meola P.Shanmughasundaram Carron Denis P.Shanmughasundaram Cedric Boissiere Pan Yunxiang Chang Sung Seok Pascual Muñoz, Pablo Changfeng Yu Patrascu, Marcela Elisabeta Barbinta Chao Yang Patrícia Lima Chao Zhang Paul Bowen Chen, Bill Paule Bekampiene Chen, Changle Pei Wang Chen, Jianwei Peiqing La Chen, Jiuntai Penghui Zhang Chen, Lai Pengkun Hou Chen,Pinghu Pentti Karjalainen Cheng, Haifeng Pentti Karjalainen Cheng, Xin Peter Van Cheng, Z. Petr Valášek Chengbin Shi Philipp Just Chia-Chi Shih Pierluigi Colombi Chi-Hsien Huang Pierre-Colin Gervais Chitnarong Sirisathitkul Piotr Gębara Chiyen Huang Piotr Kustrowski Christophe Craey Plesu Nicoleta Chun Qing Polyxeni Vourna Chunhua, Cao Prabhu, T. Niranjana Cifuentes, Héctor Prasanna Bhonge Claude Esling Prashant Kumar Cooreman, Steven Puga, H Corrado Fidelibus Pushpaka Samarasingha D V Kurmude Qi, Jianquan Dagoberto Santos Qiang Zeng Daisuke Barada Qiao, Liying Damian Janicki Qiao, Yang Dandan Jin Qijie Xu Daniel Dias-Da-Costa Qijin Zhang Danmei Yu Qilin Cheng Danuta Olszewska Qin Fang Danying, Zuo Qin,Yi Dariusz Fydrych Qing Quan Liang Dawood, M.K Qing Sun Dawson, J. Qing Wang De Kloe, R. Qingsen Meng Deniz Polat Qingxin Yao Dermot Brabazon Qiyue Shao Dewei Deng Qunli Zhang Dhafer Abdulameer Shnawah R Coustel Dhafer Abdulameer Shnawah Rade Vignjevic Diego Correa Rajender Kumar Dinesh Pathak Ramana, M. Venkata Ding Songdong Ratchadaporn Puntharod Ding, Wei Ravazzoli, Claudia L. Doina Hritcu Rezaei, Behrooz Donato, Tatiani Ribeiro, M.C.S. Dong Heng Richard Phillips Dong Weixia Ridho Bayuaji Dong, Yongping Ridzuan, A.R.M. Dongchu Chen Robert J. Nemanich Dongxue Hao Robert Widmann Dragos Buzdugan Roberto Fernandez Martinez Du, J. Rodak, Kinga Dubravka Milovanovic Rohit Kumar Gupta Dubravka Milovanović Rongchang Zeng Dvorák, Karel Roseleena Jaafar Dyzia, Maciej Roselita Fragoudakis Ece Kok Yetimoglu Rubesa Domagoj Elena Colombini Rui Costa Elisabeta Barbinta Ruitao Wen Emanuele Castagna Rujie He Eugene Wong Ryoji Inada Ewa Napieralska Rzychon, T. F. Martin S R Chowdhury Falahati Ahmad S. Chen Fan Dong S. Gopalakannan Fan, Ruiqing S. J. Pantazopoulou Fan, Yiqun S. Legutko Fang, Da Ran Şaban Patat Farid Haddadi Sajjad Taravati Fei Jin Salem S Abu Amr Feng Ma, Hui Salih Durdu Feng, B. Salzman, J. Feng, Youli, Sandip Sudhakar Patil Fernando Lavoie Sapate, Sanjay G. Fernão D. Magalhães Sarojini Swain Filippo Ubertini, Satoki Tada Filonenko V.P Seiichi Taruta Finkelstein Arcady Semiha Akçaözoğlu Fouad Abudaia Sen, Ranjan Francesca Costanzo Seo, Junwon Francesco Biccari Sergio Gonzalez Sanchez Francesco Leone Serguei Palto Francisco José Gotor Martínez Severi Anttila François Drolet Seyed Saeid Rahimian Koloor Frank Kern Sha Fei Frank Walther Shan Jiguo Frantisek Lukac Shanhui Hsu Fu Yucan Shanmugarajan, B. Fu, Yanshu Shao, Jian Hua Fuat Okumus Shaojiu Yan Fuming Wang Shaopeng Wu G. Sasikala Sharmin Reza Chowdhury G.V. Kurlyandskaya Shen Linfang Gain, Asit Kumar Shen, Houfa Gamal R. Saad Sheng Lu Ganesh, B.K.C Shengfu Yang Gang Xie Shengjie Liu Ganjkhanlou, Yadolah Shengming Jin Ganna Stovpchenko Shengyu Fang Gao Peng Shi Zengmin Gao Shanmin Shi, Haifeng Gao, Pengzhao Shia Chung Chen García, Alvaro Shibin Tang Gary Raftery Shibing Ni Georgios Savaidis Shiming Chen Giampiero De Cesare Shiraz Labib Gianluca Montenegro Shiva Salem Gill, Simranpreet Singh Shui, Guoshuang Gillich, Gilbert Rainer Shujuan Hou Giorgio Tosi Shukla, Raju Gle, Philippe Shuning Zhang Goia, Tamiye Simone Shuokr Qarani Aziz Gong Zhang Shutong Yang Gong, Hongyu Shuxin Qu González Albuixech, V.F. Shuxin Qu Gordana Markovi Shyam S. Agrawal Graça Rocha Shylesh Pillai Grzegorz Krolczyk Simone Vezzù Gu, Changdong Singh, David J. Gu, Xiuquan Smorygo, O. Gu, Xiuquan Sobha.A.P Guan, Weimin Solouki, Abbas Guanghua Liu Song, Xiaobin Guangming Zheng Sonia Camero Guisheng Wang Souzana P. Tastani Guo Shiju Spears, D.A. Guo Wei Staffan Hertzman Guo, B.H. Stefan Paul Guo, Licheng Stefano Sfarra Guochang Li Stergioudi Fani Guoqing Chen Stergioudi, F. Guoxun Tian Steve Werner Guoxun Tian Steven Cooreman Gustavo Piñeiro Stoic, Antun H.R. Emamian Strozi Cilla, Marcelo H.S. Ranu Su Lijun Haddadi, Farid Su Shuangqing Hagen Klemm Suad Al-Bahar Hai Lin Sujun Wu Haifeng Cheng Sulaiman Abdulkareem Haijun Zhou Sumin Kim Hailong Zhang Sun, I.Wen Hakan Aydin Sun, Jianliang Hamed Mirzadeh Soltanpour Sun, Jie Hamed Sadabadi Sun, Wenping Hamid Reza Akramifard Sun, Zhi Hong Han Min Cheol Suzana Samaržija Jovanović Han Mo Jeong T.Jayakumar Hana Simonova Taiquan Zhang Hao Zhou Takeuchi, Saya Harsha Gudi Tamer M. Alslaibi Harsha R Gudi Tan Yuegang Hasan Gedikli Tanaka, Shinya Hasan Zuhudi Abdullah Tang Jiancheng Hassanein, M.F. Tang, Jianguo Hazra, Sujoy S Tarak Amine Hc Vasconcelos Tatjana Volkov Husovic He Zeming Taufiq Khairi He, Hanbing Taweepreda, Wirach He, Xiliang Tekao Wu He, Zeming Thian Eng San Hein Möller Tian Hongwei Heinz Palkowski Tian, Xiaoxia Hemang Patel Tian, Zhenhua Hexing Li Tian, Zhenhua Hideki Shimada Tian, Zhenhua, Hideyuki Yoshimura Tian, Zhenhua Hirokazu Katsui Tianlong Deng His Hsun Tsa Tianyu Ma Hisashi Mori Timothy Boles Ho, Wenfu Ting Lei Hokamoto Kazuyuki Tingdong Xu Hokamoto, Kazuyuki Tirdad Nickchi Hong, Liang Tjeerd Bollmann Hongjing Wu Tomasz Pietrzak Hongjing Wu Tong Wen Hongxiang Ou Tongsheng Zhang Hristoforou Evangelos Torbjörn Jonsson Hsuan-Kai Lin Torra, V. Hu, Xiaoyun Tseng-Chang Tsai Hu, Xing Tung-Yuan Yung Hua, Z. Tzer-Ming Jeng Huan, Yu Tzu Hsuan Chiang Huang, Junyu Ubolluk Rattanasak Huashan Yang Ubong M. Eduok Huei-Sen Wang Utai Meekum Hugo Faria Uygur, Ilyas Hui Mao Uzair Ahmed Hui Zhang V G Chigrinov Hui, Yan V. Schlosser Huizhen Zhi V.Anilkumar Hutaf Baker V.M. Gun'ko Huyuan Zhang V.Yu.Filimonov Hyoungwook Lee Valérie Pollet I. Uvarova Valeriy Luchnikov I.Sperberga Vanessa Lins Ilyas Uygur Vera Lúcia Othéro De Brito Iolanda Del Prete Verónica Calderón Isidora Cekic-Laskovic Vidyanand Singh Ivan Kazachkov Vijayan, N. Ivan Ristic Vilko Mandić Ivana Barisic Vinicius Veloso Ivana Milanovic Vinoth Kumar Iver Lauermann Vishalakshi J. Vakro Vishwanath Deshmane J. Vakros Vishwanath Deshmane Jackson,Thomas L. Vladimír Čech Jacques Foct Vladimir Uglov Jadwiga Skubiszewska-Zieba Vlastimil Bílek Jaksada Thumrongvut Vodenitcharova, Tania Jakub Karczewski Volker Mohles James Wang Walther, Frank Jane Proszek Gorninski Wang Hao Jang, Eue-Soon Wang Heng Jaroslava Budinski Simendić Wang Keliang Jaroslava Budinski-Simendic Wang Qudong Jaroslaw Jakubowicz Wang Shulan Jesus Cuartero Wang Xiaoyong Jia Yu Wang Xudong Jia Zhou Wang Zhenlong Jiamin Ye Wang, Baomin Jian Chen Wang, Ben Jian He Wang, Dan Jun Jianbo Yin Wang, Dongxue Jianfeng Zhang Wang, Edward H. Jiang Yiming Wang, Linjiang Jiang, Lanying Wang, Qian Jiang, Xian Wang, Qingyao Jiang, Zhongtao Wang, Wenhao Jianglei Fan Wang, Xinghua Jianguo Cao Wang, Yanjun Jianhui Qiu Wang, Yongquan Jiankang Chen Wang, Z. Jianyang Lin Wang, Zhenghua Jiayong Si Wang, Zhenqing Jie He Wang, Zhenting Jin Hu Wei Guo Jin, Zuquan Wei Hengyong Jing Zhang Wei Xie Jing Zhou Weian Huang Jing, Zhou Weiyu Ho Jing-Chie. Lin Wenbin Dai Jingfung Lin Wichan Chuaiphan Jingmei Tao Willian Aperador Chaparro Jinxing Wang Winnefeld, Frank Jiwei Li Wolfgang Löser João Roberto Sartori Moreno Wolfram Calvet Johan Moulin Wong, Franklin Jose M. Bastidas Wu Dongjiang José Manuel Sánchez Moreno Wu Tang Jue Cheng Wu, C.Y. Julita Mrowiec Białoń Wu, Cuilan Julitte Huez Wu, Guohua Jun Deng Wu, Jianjun Jun Li Wu, Jingping Jun Xu Wu, Xiaohua Juncheng Liu Wu, Xiaojing Junfeng Zhu Wu, Zhi Min Junhong Jin Xianbo Shi Junjie Xiao Xiangdong Xu Junwei Zhao Xiangquan Jiao K. Palanikumar Xiangting Dong K. Raghukandan Xianzhong Cheng K.Dinakaran Xiao Peng K.Manikanda Subramanian Xiao, Guangchun Kaishu Guan Xiaobo Zhang Kalevi Kokko Xiaochun Wang Kang Pengchao Xiaohui Wei Kangle Lv Xiaoke Li Kargin, Yu.F Xiaolin Li Kaveh Edalati Xiaowei Yin Kee-Do Woo Xiaoying Li Kefeng Tan Xiaoyun Liu Kenny Vernieuwe Xiaxing Zhou Khadija Nabih Xie, Guoqiang Khairul Nizar Ismail Xie, Ning Khalid Abdalla Xiliang He Khan Shahzada Xin Min Kim, Bu Gi Xinyi Cao Kim, Sanggweon Xiuquan Gu Kirsten Moritz Xu Gao Koblischka, M.R. Xu Haiwei Kongjun Zhu Xu Wang Konsta-Gdoutos, Maria S. Xu Yijun Kostevšek, Nina Xu, Jianguang Kostiantyn Mykhalenkov Xu, Mingzhou Koutsonikolas Dimitris Xu, Ruidong Krishnan Sivaraman Xu, Shunjian Krishnaraj, V. Xu, Tao Krokhalev, A.V Xuanlun Wang Krzysztof Żaba Xue, Dong Kuang-Hung Tseng Xuwen Liu Kulbhushan Joshi Yan Chen Kumar Natesaiyer Yan Jun Kumar, Prashant Yan Yuncheng Kumpaty, Subha Yan Zhang Kun Fu Yan Zhao Kun Yao Yan, Xiaoqian Kunihiko Tanaka Yáñez-Limón, J.M. Kunjukunju Joy Yanfang Wang Kuo Tian Yang Huashan Kyung-Min Kim Yang Meijun L. González-Legarreta Yang Wei L.Gunawan Yang Yinfei La, Peiqing Yang, Jianfeng Lahiri, Abhishek Yang, Ruisong Laima Luo Yang, Shoufeng Larsen, Mikkel Juul Yang, Zongxian Lawanwong, Komgrit Yangsi Liu Le Guyadec Fabienne Yangsi Liu Lee, In Seop. Yanming Shen Lee, Jim Yansong Zhang Lee, S.K Yanzhi Cai Lefticariu, Liliana Yao, Xiaofei Lei Li Yaowu Shi Lei, Gang Yaroslav Urzhumov Lembit Kommel Ye, Enyi Leszek Borkowski Yeon-Wook Kim Li Chen Yi Liu Li Xiang Yimin Li Li, Bei Gang Yongbo Wu Li, Gang Yongcai Zhang Li, Gang Yongchang Liu Li, Guodong Yonghui Hu Li, Li Xia Yongsheng Li Li, Lijuan Youfen Li Li, Lu Hua Youli Feng Li, Shaolin Young Jong Kang Li, Weiguo Yu Wei Li, Xiao Ming Yu, Y.D Li, Yuncang Yuan Shi Li, Zhaolong Yuan-Gee Lee Li, Zheng Bang Yuanzhou Xi Lianchong Li Yubo Zuo Liangliang Li Yue Zheng Liao, X.Z Yueying Wu Lifeng Yan Yurchenko N.Yu Lijun Wang Yury Minaev Limousy, L. Yusheng Chen Lin Shuxia Yuying Wu Lin Tang Zaharaddeen N. Getso Lin, Yinghua Zaiji Zhan Ling Xiao Zain, Asna Mohd Lingkun Chen Zdenek P Bazant Lingxia Li Ze Li Liou, Chiou Lin Zhang Jianrong Liu Fusheng Zhang Ming Liu Mingqi Zhang Yong Liu Wenbin Zhang, Bo Liu Xiubo Zhang, Boping Liu Yanhui Zhang, Chunyu Liu Yongli Zhang, Haiying Liu Zhiyong Zhang, Hou'an Liu Zongde Zhang, J.F. Liu, Chun Zhang, Jun Liu, Deyi Zhang, Li Liu, F. Zhang, Rui Liu, Heping Zhang, Shenghai Liu, Huan Zhang, Shuyuan Liu, Ji Ping Zhang, Xiaobo Liu, Jinjie Zhangkai Zhou Liu, Jun Zhao, Liqing Liu, Peng Zhao, Ping Liu, Shimin Zhao, Tiansheng Liu, Xiaochao Zhao, Xiaokun Liu, Xiubo Zhao, Xiaokun Liu, Yaqiang Zhao, Xinbing Liu, Yitao Zhaoquan Chen Liu, Yongchang Zhdanov, Vladimir P. Liu, Yunguo Zhen, Yan Zhong Liu, Yuzhang Zhendong Shi Longcheng Liu Zheng Guoqu Longfei Chang Zheng, Biju Lorenzo Brezzi Zheng, G.M. Lu, Hui Zhifeng Liu Lu, Lin Zhiliang Wang Lu, Yubin Zhiming Zhou Lubos Pazdera Zhong Gu Luciano Afferrante Zhongzheng Yang Lucie Bartonova Zhou, Hongqing Luis Chazaro Zhou, Yifeng Luo Xian Zhu, Jianfeng Luo, Hui Zhu, Jing Luo, Yunbiao Zicheng Zhang Lysak, V.I. Zielinski, Andrzej Lyudmila Turyanska Zoe Barber M. Rafatullah Zou Jian M. Taouinet Reviewers Acknowledgement.pdf
个人分类: 审稿|3739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2次收到英文SSCI期刊审稿邀请
热度 2 terahertz 2016-5-25 08:23
24-May-2016 Dear Dr ***: The above manuscript, entitled ****** has been revised and resubmitted to***. You were kind enough to review the original version of this paper, and I would be grateful if you would kindly agree to re- review it to see if the changes you requested have been made - if you agree to review, we would hope to receive your comments on the paper within 60 days. The most recent abstract appears at the end of this letter. Please let me know as soon as possible if you will be able to accept my invitation. To do this please either click the appropriate link below to automatically register your reply with our online manuscript submission and review system, or e mail me with your reply. Agreed: ****** Declined:****** Should you accept my invitation to review this manuscript, you will be notified via e-mail about how to access Manuscript Central, our online manuscript submission and review system. You will then have access to the manuscript and reviewer instructions in your Reviewer Centre. I realise that our expert reviewers greatly contribute to the high standards of the Journal, and I thank you for your present and/or future participation. Sincerely, *** *** ***
个人分类: 经典收藏|4103 次阅读|4 个评论
回复审稿意见的正确姿势
热度 3 liwenbianji 2016-4-24 22:43
论文有可能被拒,谁都被拒过稿。只字不改就接受的论文极少,即使是最优秀的科学家,最漂亮的研究,也照样可能被拒或者被要求修改。不要消极对待期刊的拒稿和退修要求,而应把它视为发表过程的一个环节,其目的是为了让你的论文在科学上尽可能更健全,以便将来被录用为科学文献,并成为“集体知识”的一部分。 期刊拒稿有各种原因,比如,如果对拟投期刊的选择不当,就有可能不送去审稿便直接拒稿。期刊定位恰当才能增加稿件获得同行评议的机会。同理,拙劣的投稿信也可能造成不经审稿便直接拒稿。违反目标期刊《稿约》的规定可能被期刊编辑认为不尊重对方,从而造成拒稿,当然更可能的是被要求修改格式后再投。其他拒稿原因包括研究设计有缺陷、论文写作语言水平不合格、研究方法或统计检验选择或解释不当、结果叙述不当或夸大其辞、引言和 / 或讨论不客观公正或缺乏细节;或者就是缺乏新颖性 ( 比如你的研究只是简单重复别人已发表的工作 ) 、重要性或相关性。投稿之前严格分析你的论文,考虑审稿人会着眼的所有要素,你就可能提前发现这些问题。照着本讲座系列中的经验来做,就能加快从初投到录用的进度,并让其间的各个阶段相对顺利。所以,在投稿前值得尽全力完善文稿质量,以减小拒稿的可能。 关于同行审稿和如何应付,可以考虑一下 审稿人会如何处理你的稿件 。不同的期刊对审稿人的要求各不相同,但是他们基本上都会要求审稿人审查你的稿件是否满足如下这些良好科研和写作的要素;如果你的稿件不满足其中某项,审稿人还要写出相关评语。 重要性 结果对该领域的重要性是什么? 结果是否对会受到相关和更广范围的研究者关注? 新颖性 文中的主张是否足够新颖,因此值得发表? 研究是否在已有发表工作基础上取得进展? 引言 是否提供充分的背景信息,让非本领域读者能理解你的研究 ? 研究的理由是否定义清楚? 为论证本研究工作所引文献是否充分恰当? 研究目的是否定义清楚? 方法 / 技术严谨性 所用方法对研究目的是否适当? 叙述的实验信息是否完整,能让其他研究者重复? 是否另需实验来验证该研究结果? 补充实验是否能显著提高该文质量? 对于已确立的方法,其引用文献是否适当? 结果 / 统计 结果解释是否清晰,表达方式是否恰当? 图表信息是否必要,是否更易于用文字表达? 插图和正文内部或二者之间数据有无重复? 图表是否易于解读? 是否需要补充插图以增加清晰性? 有否使用适当的统计学方法来检验结果的显著性? 讨论 有否考虑数据的所有可能解释,是否存在也能解释数据的备择假设? 有无在现有文献背景基础上适当说明结果? 满足上述标准同时是否引用了适当的参考文献? 有无讨论研究局限性? 结论 研究结论是否有适当证据支持,有无夸大? 是否清楚讨论了结果的重要性 / 应用性 / 意义? 文献引用 所引文献是否全面客观,有无遗漏重要研究,有无过分引用某些研究? 期刊选择 目标期刊是否恰当? 语言 稿件行文是否清楚?是否能被该领域以外的研究者理解? 当你收到退修信和审稿意见时,应仔细研读其中所有评语 ( 包括编辑评语和审稿人评语 ) ,根据需要在稿件中作出相应调整,然后撰写一份详细的回复函。通常需要返回修改稿和回复函 ( 回复函和再投稿信可分为两个文件 ) ,并且需要在规定时间之前返回,否则修改稿将被作为新稿处理。编辑和 / 或审稿人的所有意见都必须回应,即使你不同意其意见。若你对某点持反对意见,应该礼貌并有理有据地反驳。在反驳时,可以引用某论文来支持你的说法 ( 如该文不在参考文献中,可以考虑将其收入参考文献列表 ) ,可以解释为何某个实验是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开展的,也可以是解释为何你不按照审稿意见去做补充试验。但无论如何,不要不理睬或忽略审稿意见,因为这只会导致延迟。只有所有意见都妥当回应之后,你的论文才有可能发表。 回复函最好的格式是把编辑和审稿人的意见复制下来,然后在各条意见下面逐条回应。审稿意见和回应要用不同字体加以区分 ( 如正体和斜体 ) 。当提到文中的改动时,给出页码和行号以便迅速查找。把修改前后的文字都复制在回复函中,让人一目了然你如何修改回应审稿意见。通常要在文中标记出主要改动之处以便查找,比如用黄色高亮和 / 或使用下划线 / 删除线。最后,若编辑或审稿人要求补充分析或者实验,你应该照办并把数据加入稿件;这会让稿件更富有说服力并增加发表的机会。 实例 切记 不要带着个人情绪去看待拒稿;拒稿的目的是使你的论文更有力和更可靠。 修改稿件来回应编辑和 / 或审稿人提出的全部意见,并在回复函中说明这些修改。 按要求补充实验或分析,除非你认为这样做意义不大 (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给出反驳意见 ) 。 对于你不同意的审稿意见 , 礼貌而地提出有根据的反驳。 用不同字体区分审稿意见和回应。 为回应审稿人意见而在正文中所作的主要改动之处要予以标记,可以用黄色高亮、加下划线,或加删除线等方式。 按期返回修改稿和回复函,以免被当作新投稿处理。 Dr. Daniel McGowan 曾任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副编辑,负责约稿,管理和撰写期刊内容。于 2006 年加入理文编辑( Edanz Group ) 并从 2008 年起担任学术总监。 Dr. Daniel McGowan 有超过十年的博士后和研究生阶段实验室研究经验,主要致力于神经退化疾病、分子及细胞生物学、蛋白质生物化学、蛋白质组学和基因组学。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高校中的Publish-or-Perish文化 论文有缺陷,投低影响因子期刊就能被接受? 中国的论文投稿接受率在国际上排名倒数? 打击学术不端新规发布——《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 用词不当被撤稿,中国学者论文创PLoS ONE论文阅读量最高纪录 理文编辑 |Since 1995
个人分类: 理文编辑|13884 次阅读|4 个评论
Wiley在线讲堂:撰写优秀的投稿信和推荐审稿人
WileyChina 2016-4-6 16:04
Wiley在线讲堂 撰写优秀的投稿信和推荐审稿人 欢迎免费注册参加Wiley在线讲堂! 尊敬的老师/同学:您好! 从本学期开始,Wiley将推出“ Wiley在线讲堂 ”,邀请专业出版经理、期刊编辑/主编、审稿人等作为我们的主讲人,以系列连贯的主题讲座,为您解答包括投稿要点、写作技巧、同行评审等等众多在您发表论文之路上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帮助您大大提升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科技论文的成功率。 撰写优秀的投稿信和推荐审稿人 讲座内容: 1. 投稿信写作诀窍 为何要写投稿信 投稿信的结构和长度 投稿信的内容要点 撰写的注意事项(Do’s and Don’t’s) 2. 如何推荐审稿人 作者应该推荐审稿人吗? 作者的推荐是否会被编辑采纳? 哪些人应该被推荐,哪些人不宜被推荐 推荐审稿人涉及的学术道德问题 讲座时间: 2016年4月25日(周一) 19:00-20:00 注册地址: http://www.diaochapai.com/survey1684606 扫描二维码注册 马上点击注册 ,前50名报名者将有机会获得Wiley精美小礼品(一共10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主讲人 梁多多博士 Advanced Materials副主编 梁多多博士2000年和2003年在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分别获得工学学士和工学硕士学位。之后赴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物理系从事纳米材料的电子显微学表征工作,并于2007年11月获得博士学位。在加入Wiley之前曾在清华大学材料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梁多多博士目前在Wiley的材料物理类期刊编辑部门从事Advanced Materials和Particle期刊的审稿工作,负责对稿件进行初审,寻找审稿人,对稿件做决定。
个人分类: workshop|3007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期刊会议审稿等多说几句
热度 2 gaoshannankai 2016-4-3 21:14
刚刚邀请了一些年轻老师和朋友加入一个QQ交流群。 生物信息骷髅会 237919032 嘿嘿,名字很酷吧 最近两个会议,请大家给审稿,当然也有一些其他期刊。 文章满天飞的时代,找审稿人难,认真审稿难,公正评价更难。 还请各位老师多多费心,从百忙之中拿出一点时间给审一下稿子。 我这人不喜欢讲什么大道理,不过爱讲一些大实话。 此前我发过一个文章,讲到《公益事业也不都是白做的》。 当你需要审稿的时候,当你需要紧急发表的时候,甚至当你需要文章挂名的时候...... 你有没有发现,你从前积累过给别人帮助。 刚回国时,遇到天津某大学一名博士(也是高校老师)一名硕士需要紧急发表毕业, 还好都解决了,我自己都没想到如此顺利。如果不是我长期对同行无私奉献,一如既往支持。。。。。。 现在,太多的老师只顾眼前利益,没有钱没有好处就不干。 今年有个专业硕士教改的国家项目,说自筹经费,我就知道没什么人申报,我报了; 试想如果自然基金搞一个自筹经费,我估计报项目的人数不会到上一年的万分之一。 但当你有需要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有钱,也不好使。 这个简单道理,狗都明白,但是很多人并不去做。 不光是80,85后年轻老师,其实很多比我年长的,甚至达到我 父母年龄的老师们也未必真的注意。 有些钱权交易的关系我们不去搞,但是同行之间的支持还是要搞一搞; 其实每次会议都有一定比例的SCI收录,编委手里也有一些绿色通道文章, CNS,PNAS 也不例外。有时为何给照顾某些人,我想大家能明白, 是和某些人长期的“公益”活动有关系的。 会议审稿,时间紧任务重,还请老师们能够根据我提示的要求客观公正 的给出评价。特别是一些海外归国的老师,一定不要用你的CNS标准去 评估这些文章,否则全死。 每一个会议,作为PC member都会告知大家基本掌握到几分文章的水平。 过高过低都不是合格的评审。现在审稿,就是 矬子里面拔将军, 少提什么原创,高水平,都是屁话,大家排个队,好的拔出来,就是好期刊好会议。
1789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一篇关于某地区地质地貌研究稿件的评审意见
热度 1 waterlilyqd 2016-3-24 19:20
Share a portion of a peer-reveiewer's comments on paper entitled Morphometric and Morphotectonic Analysis of XXX Basin of XXX Valley. The reviewer’ comments on how to write an introduction can be a good guide for authors. The paper deals with the tectonic geomorphology of the relatively less studied NW part of the Himalaya. The paper certainly contains some science, but its below the minimum standards of any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 In its present form, I cannot recommend publication of the paper, but I strongly recommend that the author(s) thoroughly revise it. The following major issues must be taken into account while revising the paper: 1.The language of the paper is very poor; quite often, it’s very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the sentences and their meanings. Therefore, the author(s) should first of all thoroughly revise and correct the language. 2.The author(s) should clearly mention, in the very beginning i.e. the “Introduction” chapter, the very purpose of carrying out this research. In fact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paper in is written very vaguely. In order to make it more specific the author(s) should clearly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i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paper: (i)why the author(s) has/have done this study? (ii)why did he/they select this particular area for this specific research?, (iii)what methodology did he/they adopt for their study? (iv)what outcome do(es) they/he expect from this study? and, (v)what is the importance/contribution of this study? 3.The author(s) must consult recent papers on tectonic geomorphological investigations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 in general and Himalaya in particular (e.g. Ahmad et al. Geomorphology2015; Bagha et al. Geomorphology2014; Goswami and Deopa, Z.Geomorph2012; Rachna Raj, J.Asian E Science2012; Ramasamy et al., Tectonophys2011; Agarwal and Sharma, Z.Geomorph2011; Figueroa and Knott, Geomorphology2010; Goswami et al. J.Earth Syst. Sci.2009; Singh and Tandon, Geomorphology2008; Goswami and Pant, Int.Jour.Remote Sensing, 2008; Malik and Mohanty, J.Asian E Science2007; Singh and Tandon, Quart Int. 2006). These papers are immensely useful for the kind of study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should redefine the objectives of their study in the light of these newer studies. He/they should give a good summary of these works i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paper. 4.The 2nd Chapter of the paper, “Study Area”, is also written very vaguely and doesn’t convey any relevant information about the study area. E.g. @page3 line#30 it is written that “The Ferozpur drainage basin has a course of 51 kilometers…). What does it mean? A drainage basin could have length, width or area, but what is course? Further ahead, @line#34 its written that “the drainage basin gets divided into two branches…” or @ line#37-38 “….. basin joined by a number of streams…..”. It shows that the author(s) has/have several doubts about drainage and drainage basins. The author(s) should realize that not all the readers are familiar with their study area, and, therefore, he/they should give a good and informative account of the regional setting of the area. I, thus, suggest changing this chapter to “Regional Settings”. In this chapter the geological and tectonic setting of the study area should be described with the help of suitable diagrams (e.g. the regional geological map of Middlemiss, 1911, or later modified versions of it), and then the geological setting of the study area should be discussed. Moreover, the kind of figures (Figs 1.1, 1.3 and 1.5) given in the paper won’t work. 5.Its beyond understanding as why the author(s) has/have calculated geomorphic indices for a drainage basin of 6th order stream, when there are very well developed DBs of 5th, 4th, or 3rd streams. Computing the said indices and parameters for smaller, but nearly identical, drainage basins would provide much more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the tectonic geomorphology of the bigger drainage basin, which these are contained in. The information given in the present form, by taking the entire large basin as one single unit, cannot be considered reliable. It would be better to compute these parameters and indices for DBs of lower order streams (say e.g. 4th order) and then analyze the results (refer to Singh and Tandon, 2008, Agarwal and Sharma, 2011 and Goswami and Deopa, 2012). 6.The authors have calculated mountain-front sinuosity indices for 12 mountain segments, but these segments are not shown on any map. Secondly, they have taken average of these indices, but I don’t understand how this average is going to be useful for an index that has spatial relevance? The authors should better show it on the map and analyze its spatial pattern (refer to Singh and Tandon, Geomorphology2008; Goswami et al. J.Earth Syst Sci2009). 7.The author(s) should then properly analyze/synthesize the information collected from different sources, such as morphometry, geomorphic indices, drainage anomalies, geology etc.and properly discuss it to draw any conclusion. 8.Finally, the author(s) should write a crisp and succinct “abstract” of the work. He/They should refrain from making general statements such as those given in first nine lines of the present abstract.
2953 次阅读|1 个评论
给算法高手和高智商者:应该能看懂吧?
热度 16 dulizhi95 2016-3-22 14:55
给算法高手和高智商者:应该能看懂吧? 我这人目的性很明确,当然是具体的目的,我的行动,甚至包括写博,都有具体的目的,而不像不少科网人,喜欢玩“精神胜利”。 本文放在这里还是怀有这样的目的:给出英语表达方面的专业论文级别的帮助,哪怕帮忙检查一遍语言文字方面的错别字或小语法错误,以及指出问题。 一直以来,在科学网得到了一些朋友的有益帮助,表示由衷感谢! 刚刚给出了最新版本,进行了大修,可以肯定的是,现在总体和各个主要部分都相当清晰了,没有理由看不懂。计算机算法方向的,以及其他专业的,都行,因为不需要多少背景知识。 最近一直没有投稿,一直在全力思索这个大修。半年多之前的一个洋专家的审稿意见,很长很仔细,指出了不少文字错误,还对一些句子和段落的意思提出疑问和质疑,但就是没有进入到整体思路,应该是能进入的啊! 我知道,各人都自己很忙,除非是参与者,谁也不太可能花大时间精力帮忙。我并不是一个小气人,并不是说一定要自己独享,而是希望找到合作者,但找合作者非常难,因为若是不合适不能随便换。稍微花点时间会有乐趣和强化自己的机会。 整个思路已经彻底走通,且清晰明了(以前的lemma5和main goal hamilton cycle确实有些模糊,现在已经清晰了),没有疑问,NP已经被彻底击破! 好了,希望和非常感谢有朋友能看看并给出意见! 下面是链接: http://arxiv.org/ftp/arxiv/papers/1004/1004.3702.pdf
3923 次阅读|24 个评论
第二次荣获此“优秀”
热度 2 jxz1963 2016-3-22 10:26
第二次荣获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的这个“优秀”,实在的不好意思! 其一、审稿的数量不是很多,仅有不到10篇; 其二、有时也没有认真考虑就下了审稿结论; 其三、有些论文水平的确很高,相形之下,审稿人水平有限了!
个人分类: 我的观点|1888 次阅读|4 个评论
打钩批注与叙述
热度 1 jlpemail 2016-2-4 09:48
打钩批注与叙述 ● 籍利平 审稿人表达对所审阅稿件的看法,至少有打钩(选择)、添加批注和文字叙述这三种方式。 打钩,这个形式非常简便。不过也有局限性,就是在预定的选项中进行选择。选择有时比较勉强;批注,可以对具体的问题,进行直接的修正、指点或者建议。其缺陷是,难以顾及全局。文字叙述,可以对全文的任何问题发表看法、提出修改意见,可以独立成篇。文字叙述的优点是,可以独立成文,便于传阅;缺陷是,作者或者编辑对照、检查论文的问题所在时,需要不断查看原文,影响了思维的连续性。另一个不足是,为了指明具体的问题,需要花费更多笔墨。 这三种方式,可以联合起来运用。整体性的评价、全局性的问题、结构性的问题,可以写成几百字的文字叙述。对于容易分“档次”的论文要素的评价,可以打钩选择;对于论文的具体细节,添加批注,是简便明了的表达方式。 对一篇论文的审阅,如果全部采用以上三种方式之一,会不方便、不全面、不准确;不易表达审稿人的观点;有时候还会很繁琐。 不过几百来字的审稿意见,对于作者来说,是多有裨益的。遗憾的是,有些作者对于审稿意见进行了选择性的接纳,避重就轻、避难就易;对于中肯的意见过度轻视,失去了提高和完善的机会。甚至,同样 的问题,在投递给同一个编辑部的不同论文中反复出现。其文字水平的提高,未能与日俱增,损失的不仅是自己的宝贵时光。
个人分类: 编作交流场|2836 次阅读|1 个评论
第1次收到英文SSCI期刊审稿邀请
热度 1 terahertz 2015-11-13 11:27
Dear Dr Guifeng Liu: Recently,I invited you to review the above manuscript, entitled ****** . I have yet to hear from you about this. This e m ail is simply a reminder to respond to the invitation to review. I appreciate your help in accomplishing our goal of having an expedited reviewing process. Please do not hesitate to contact me if I can be of any assistance. To respond to the invitation to review, please just click on the link below: Agreed:****** Declined:****** Unavailable:****** If you agree to review, we would hope to receive your comments on the paper within 60days. Sincerely, ****** ******
个人分类: 科研经验|7338 次阅读|2 个评论
审一篇SCI稿件,整个人都不好了(续)
热度 14 zywsict 2015-10-14 14:42
前几天写了篇博文“ 审一篇 SCI 稿件,整个人都不好了 ”,没有想到被编辑精选,而且引来了不少博友的关注,很多博友都提出了比较中肯的建议,如 29 楼的博友写了这样的评论:“对于一些低级错误,容易修改的不能作为拒搞的理由,审稿不能带个人情绪,文章应该较重创新点等”这些观点我是认同的。还有今天 44 楼的评论:“这也许是一个学生作者第一次投稿,应以鼓励为主,当然写成这样说明导师也没有好好看,或就没有给导师看就投了。可以指出他的错误,拒稿可以,但不能带有指责的情绪,更不能有居高临下的架势,谁都有从不会到会的过程,部分同意 29 楼的评论。”我也是认同的。 鉴于这篇文章有不少人关注,我感觉有必要再写一篇博文说明一下。这里主要强调一下博文与论文评审意见的不同。对于我来说,博文往往带有一定针对性或者倾向性,主要是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和关注度,当然这并不是我写博的初衷,但既然写出博文还是希望有更多的读者看到。如我的博文标题 ” 审一篇 SCI 稿件,整个人都不好了 ” ,其实审这篇论文,还是有点小激动的,毕竟是第一次审稿,怎么可能整个人会不好了呢?至于为什么要起这样的标题,正如前面所说的为了吸引眼球。 个人认为除非政论性的文章,不应该带感情倾向之外,其他叙述性的文章,还是带情感倾向比较吸引人,所以在接下的博文写作过程中,突出了自己的心情变化。 而论文评审意见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不管作者的文章质量如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尊重作者,以探讨学术问题为主,并且适当地给出一些个人建议,做到公正客观,不夹杂个人情感。 为了说明博文与实际的评审意见不同,现将个人写给作者的评审意见贴出(不知道这是否合适,如不合适请各位博文指出,我会及时将评审意见删掉)。 以下是我写给作者的评审意见: Reviewer Comments Directed to Author(s) 1. The paper presentation requires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its present form, it is difficult to read it. There are many typos, grammar and syntax errors that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enumerate them all. For example : (1) namely the Relative Deadline, Worst Case Execution time etc. - namely the Relative Deadline, Worst Case Execution Time etc (2) The Preemptions helps - The p reemptions help (3) The Preemption threshold Scheduling (PTS) - The p reemption threshold s cheduling (4) The CPPTS algorithm provides ... and The Cyclic Priority Pre- Emptive Threshold scheduling (CPPTS), - before you define the CPPTS, we don ’ t know what is CPPTS . You should denote it before using. (5) Higher priority and lower priority - higher priority and lower priority (6) Each Task is assigned - Each t ask is assigned (7) if the Interrupt latency goes - if the interrupt latency goes 2. The notations or definitions is confusing or ambiguous. Such as: Let ‘ ’ be the list of task set to be served. “ Each task is denoted by “ ” . 3. The authors denote the the average number of preemptions and the maximum number of preemptions , but they are not used in this paper. 4. Most of the references are old. There are many papers on limited preempted scheduling, for example: Jinkyu Lee, Kang G. Shin, Preempt a Job or Not in EDF Scheduling of Uniprocessor Systems.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 2014. // 2012 24th Euromicro Conference on Real-Time SystemsIEEE, 2010:251-260. // 2013 IEEE 1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mbedded and Real-Time Computing Systems and ApplicationsIEEE, 2010:71-80. ... etc. 5. The authors say “The reduction in the relative Deadline reduces the number of preemptions thus reducing the interrupt latency.” But they don ’ t explain how the relative d eadline reduces ? And they don ’ t explain why the relative d eadline reduces can cause in reducing the interrupt latency ? This is very important problem in this paper. 6. How to assign the preemption threshold ? You method has advantage or not compared to the method in (M. Saksena and Y. Wang, ― Scalable real-time system design using preemption thresholds). 7. The proposed CPPTS algorithm uses the buffering time of the higher priority task to serve the tasks of lower priority in a cyclic manner . How to use the buffering time to serve the tasks of lower priority ? before the high priority execution or after the high priority completion? Whether it will effect the feasibility of the algorithm? 8. Although the paper presents a new CPPTS algorithm, this algorithm is compared only to an EDF or RM scheduling algorithm, and not to other limited preemption algorithms. Therefore the comparison is clearly favorable to the algorithm presented. Please compare your algorithms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o equivalent preemption algorithms. Such as: // 2012 24th Euromicro Conference on Real-Time SystemsIEEE, 2010:251-260. [4Marko Bertogna and Sanjoy ― Limited Preemption EDF Scheduling of Sporadic Task Systems,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 VOL. 6, NO. 4, NOVEMBER 2010 9. In table 1, TASKSET is ambiguous. The number stands for the number of task set? Or the number stands for the number of task in the task set? If the number stands for the number of task set, How many task in each task set? 10. Can you explain CPU utilization in table 1? Why not use the number of preemptions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lgorithm。
个人分类: 科研|23410 次阅读|30 个评论
审一篇SCI稿件,整个人都不好了
热度 44 zywsict 2015-10-7 16:38
收到一国外 SCI 期刊主编的审稿邀请,瞅了一眼论文的题目,和自己所做的工作息息相关,不仅大方向一样,连选的研究点都是一样的。说实话,以前都是别人帮我审稿,现在居然有人邀请我审稿,感觉还是有点小激动。 忙完手头的工作,立马就开始看稿件。这审稿的心情,犹如近来的股市跌宕起伏捉摸不定。当收到稿件的那一刹那,我也是觉得信心满满的,应该能够从稿件中汲取营养,学到东西。但看完稿件摘要的时候,丝毫没有找到亮点,作者声称提出一种新的方法,能够减少任务抢占的次数,进而减少任务的响应时间。但作者并没有说能够减少到多少程度 , 这样的减少是否有意义呢 ? 接着是引言,作者没有将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研究工作说明白 , 也没有将自己工作与前人工作进行比较,唯一提到的几个文献的工作那都是二十多年前。而最近关于这个研究点的文献都比较多,不知道作者是刻意回避,还是出于其他目的。 让人心情不快的就是作者的态度,引言还没有看完,就发现不下五个语法错误,更有甚者同一个句子,居然一模一样的重复两遍,连句子中的错误也是一样的。说实话看到这里我拒搞的概率已经达到 50% 。当然这些不能成为我拒搞的主要理由,毕竟论文的创新性才是最重要的。 到了论文的主体部分,问题更严重,作者定义符号说明所提出的新算法。然而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自己定义的符号居然也出问题。如作者用 Ti 表示任务集,然后接下来又用 Ti 表示单个任务。这是闹哪样?让我去猜吗?难道不会换个符号?关于符号的问题还不只这些,花了很多篇幅定义了几个符号,居然全文都没有用到,而某些用到的符号在这之前居然没有定义? 到了最重要的部分,也就是作者的所提出的新算法,想引进一个抢占阈值来限制任务的抢占次数。但是作者并没有提及如何给任务分配抢占阈值,抢占阈值的分配决定着任务的抢占次数,这是最重要的问题,居然回避了,没有提及?难道又要我猜? 接着作者说利用高优先任务的”缓冲区时间“来为低优先级任务服务,但你得说明白是怎样得服务法啊,到底在高优先任务调度之前,还是在高优先任务执行中,还是在高优先任务完成执行之后。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将这段时间挪用之后,是否会对算法的可行性造成影响呢?看来又要我猜了。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文中提到通过减少相对截止期限,这样可以减少中断延迟。我从头看到尾,就出现一个相对截止期限的公式,而这个公式根本体现不出来相对截止期限会减少;好吧,就算相对截止期限能够减少,那你也得说明白相对截止期限减少能够导致中断延迟减少,哎,你又只字未提。看来又要我来猜了? 到了实验部分,你说你的算法很先进,你只是和 40 多年前的算法比较是先进了,但这 40 年关于这个研究点的文献多如牛毛,你为什么不和相关的工作进行比较呢?这如何让人觉得你的工作先进了? 这篇稿件的结果可想而言!不过,对我来说,要用我那蹩脚的英语给你写审稿意见,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虽然把你的稿件拒了,但我至少写了整整 3 页 A4 纸的审稿意见,总算对得起你,对得起编辑。 虽然审这篇稿件心情不是很愉快,但孔子不是说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至少,我可以用你的不足,来劝勉自己,警示自己,千万不能犯你这些错误。
个人分类: 精选|92329 次阅读|96 个评论
关于前篇博文算法和证明的再说明
热度 2 dulizhi95 2015-9-30 15:55
关于前篇博文算法和证明的再说明(见前篇博文链接) 明天就是国庆长假了,并没有打扰各位同行休假的意思。正如上篇博文王小平老师所说,该休息休息了。 就我而言,我现在应该轻松了,我想这个耗费我长达十多年时间精力的哈密尔顿和 NP ,该彻底完结了。国庆节也该游玩游玩了。 科研人,各人的习惯不一样。有的人国庆长假休息修整,有的人则正好有空搞事情。比如汪小龙老师就极可能国庆长假不怎么休息。所以本人正好在国庆前发这两篇博文。 算法和证明的基本点其实十多年前就想好了,只是严格的细化和严谨的证明非常难,难于上青天。多年来我一直花时间精力于这个,艰辛而艰苦! 算法的基本点就是建广义环,然后切和插。而证明的基本点则是,由于每次切和插受影响的节点是有限的,其他节点删除也不影响。故采取不断动态删除节点和加入节点的证明方法。以前我曾经说这是“ combine and split” 。就是小图形组成大图形,而大图形撕开就分解为小图形。我只要证明所有小图形符合即可。当然,在想到这些基本点之前,我花了大量时间精力试用了许许多多的其他方法。后来确定此算法方法有效。 这个证明方法的关键是必须避免死循环,而这个非常难。当我想到了 crollary3.2 的时候,我就确信已经从根本上完成。但 lemma5 原来只是粗略的,其细节还得完善。整个暑假和这个 9 月,我都在花脑筋完善这个。 上一个版本的 lemma5 是粗略的,没有细化。但crollary3.2是完整的,能够理解。在一个著名期刊审稿。已经几个月了,在外审状态。没有结果。洋期刊不会不负责任地耍着人玩吧?由于表达不善加之 lemma5 的粗略性,估计结果不妙。 必须说明的是,本算法和证明不需要任何特别的专业知识基础,只需要复杂的思路能力。任何专业的人都应该能看懂算法和证明。 本人欢迎批评指正,交流指导! 尤其是英文论文的表达方面。 PS: 又谈哈密尔顿和 NP 说明一下,本人以后博文只谈专业,其他类型至少停止较长时期,至少尽可能不涉及人不得罪人。希望可能的网友们能海涵和手下留情! 本人在科学网实名的和注册用户,确实还有不少朋友。 真正同专业的还不多。 海洋大学的汪小龙老师,同济大学的王小平老师,中科院张忆文博士,天津大学的杨正瓴老师。还有多位实名博主和注册用户。 得到帮助和交流是客观目的。 关于我那个哈密尔顿算法,最近加进了比较详细的解释。 简单的说明: 算法的基本方法就是在一个有断点的广义环中,切掉一截,插入到另一个地方,使断点数尽可能变小。若能得到变小的,就叫有效的切和插。 本文要证明,每一大步都至少有一个有效的切和插,直至得到结果。 因为每一次切和插,有影响的节点只有 10 多个,其他节点不起作用。故证明采用不断删除节点,不断加节点的方式,也就能证明任意大的图形算法都成立。 这个方法有一个致命点,就是不断加节点不断删除节点,有可能循环。关键是要想办法避免循环。这个我一直想办法想了很久,很难有清晰可靠的办法,直到找到 crollary3.2 ,这个出来后,我就确信多项式成立了。现在我又加进了 lemma5 的不循环的细节过程。 希望得到朋友们以及其他同行高人深入的批评指导。 汪小龙老师现在在日本,正忙,答应回国后帮忙修改。也希望王老师和文博士杨老师等有空能多多深入指导。特别希望在思路上得到详细的交流、质疑和批评指正,当然语言表达以及表达形式更需要帮助。 本文并欢迎各位老师扩散到其他同行高人。 下面是链接: http://arxiv.org/ftp/arxiv/papers/1004/1004.3702.pdf
1760 次阅读|18 个评论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审稿专家
热度 14 gongcx 2015-9-11 20:43
最近收到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期刊主编发来的一份稿件,是关于能源基础研究方面的,与我目前的研究领域很吻合。作者是国内985高校的一名青千,仔细阅读了与这份稿件相关的前期成果,发现文章并无多大创新之处,不过是用同样的合成方法制备不同的材料,在原理上并无太大创新。鉴于此,我决定拒绝该稿件,同时建议转投Wily旗下更适合的其他期刊。事情本来就这么简单,但麻烦事情来了。我所在实验室的老板听说后非常不悦,要求我再给这个作者一次机会。之前,我帮他审过几次,不管文章好坏,都不让拒绝。例如,有次一位乌拉圭作者写了一篇文章投稿到国际氢能上,里面很多小错误不说,文章本身质量也不怎么样。老板看到我的拒稿决定后,力荐给这位作者一次机会。他的理由是:现在科研基本都是欧美、中国、日本和韩国这几个国家和地区在做,像南美乌拉圭这样的国家从事科研的人员不多,应予鼓励。于是,本来的reject变成了major revision。这次,我实在不想再忍,因为这篇文章真的远未达到期刊的水平。如果我们都这样来稿不拒,学术的公正性何在?
2764 次阅读|25 个评论
《计算神经科学前沿》的交互式审稿简介
热度 5 profjin 2015-7-24 00:47
最近投到《Frontiers in Computational Neuroscience》的文章 Learning Structure of Sensory Inputs with Synaptic Plasticity Leads to Interference” 终于被录用了。虽然这个期刊算不上很好,我还是非常高兴,因为这篇文章对基于脉冲神经元(spiking neurons)的神经网络模型liquid state machine (LSM)作了深入仿真分析,获得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发现。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是,神经元轴突可塑性(synaptic plasticity)能够帮助LSM学习输入信号(传感输入)中含有的结构信息。一般情况下在LSM这个神经网络模型中引入轴突可塑性之所以不能明显提高模式识别精度是由于不同模式结构之间的干涉使已经获得的输入结构信息又丢失了。 《计算神经科学前沿》是Frontiers开源系列期刊之一。它的审稿方式较为特殊(不清楚这个系列中其它期刊的审稿方式是否一样)-- 审稿人和作者之间采用一种交互式的方式进行问答。审稿人提出审稿意见后会通知作者,然后作者可以登录投稿系统对审稿人的意见进行回复。这个过程可以进行多次。 个人觉得这种审稿方式还是不错的,至少可以避免因为审稿人误解而被拒稿。 J. Chrol-Cannon, Y. Jin. Learning Structure of Sensory Inputs with Synaptic Plasticity Leads to Interference. Front. Comput. Neurosci . doi: 10.3389/fncom.2015.00103 摘要和全文见: http://journal.frontiersin.org/article/10.3389/fncom.2015.00103/abstract
6604 次阅读|13 个评论
再贴一份详尽的审稿意见
热度 8 waterlilyqd 2015-5-13 09:53
在过去的博文中,我曾多次展示过为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审稿的审稿意见,今天读到一份给本刊的一篇关于根的形态、土壤形态、树木类型对根的锚固特性的影响一文的审稿意见,非常具体中肯,这对作者更好地提高文章质量,在将来的写作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均具有指导作用。 同时,我觉得这份审稿意见对国内的科学家们在做同行外审方面也有借鉴作用。 审稿切忌粗线条,大而化之,让编辑和作者都无所适从,而应该先做总体评价,再做详细解析,如,文章的数据是否充分,运用的方法是否得当,结果分析和解释是否清楚明白,讨论是否充分并抓住了关键,另外就是写作规范的问题,参考文献的引用是否与本文相关,重要的参考文献是否引用,参考文献的引用是否规范,图表是否清晰明了,与正文是否互相呼应,必须具体举例加以阐述。 ———————————————————————— General Comments This paper reports some interesting observations of variation in tree root morphology and biomass in the field and,using laboratory tests, assesses variation in root tensile strength in relation to root diameter and root anchorage as a function of soil bulk density and moisture content. The authors are probably correct to point out that this is an understudied topic and the data they have collected are useful. The data they have on belowground biomass and root morphology may have more importance than the authors think as they provide information on belowground carbon stocks. Though the paper contains some useful data and the overall experimental design appears sound the manuscript is not suitable for publication in its current form for X key reasons: 1)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s and results are not described or reported fully or appropriately. I believe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data can be greatly improved. The authors should define key objectives for their analysis that should govern the empirical modelling they complete. 2) The paper lacks organization as currently results are reported in the methods and discussion sections. 3) The results section is poorly-written and really just points readers to tables and figures rather than describing patterns in the data. 4) The discussion section frequently just re-states the results and there is limited effort made to explain the patterns the authors observe or to relate their observations to previous work. 5) I am always hesitant to criticize the writing of those whose first language isn’t English, there is a need for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he paper’s clarity. I have provided some specific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below. The authors are welcome to follow my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phrasing but must address the specific comments and queries. Below P= page and L = Line. Line numbers quoted are authors’own. Introduction P1 L27 “reinforcing soil” Suggest “soil stabilization” P2 L28 Change to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s…” P2 L29 Change to “…and root-anchorage is important…” P2 L30 Change to “slopes” P2 L30-31 Change to “…attributed soil shear strength to vegetation through its…” P2 L33 Change to “…roots’cross sectional area and…” P2 L34 Change to “…was that it overestimated the…” P2 L37 Change to “An FBM model…” Note that the convention is that use of a/an is based on the sound of the word not whether it is a vowel or constant. In this case the sentence sounds like “An eff bee em…” P2 L39 Change to “…Waldron and Wu et al.models through load…” P2 L41 Change to “…using parameters such as root…” P2 L42-43 Change to “Recently, an RBM model…” P2 L45 Change to “…the estimation of root reinforcement with these models is…” P2 L47 Change to “In past studies, thee ffect of soil properties…” P2 L48 Change to “…in lower shear-strength soil provide…” P2 L48 Change to “…those in higher shear-strength soils…” P2 L51 Change to “Root experienced breakage…” P2 L54 COMMENT “The deformed shape…” This sentence needs clarifying P2 L55 Change to “…root-reinforced soils increases…” P2 L56 Change to “Different soil types…” P3 L59 Delete “(clay soils…etc)” P3 L60 Change to “conditions” P3 L61-63 COMMENT The authors should define“winching”. Might not differences in resistance to winching be related to differences in root morphology between trees growing at the edge and interiorof forest stands? Wind shear stress on trees has previously been shown to influence their root growth. This sections needs careful re-phrasing as it’s difficult to follow. P3 L63 Change to “Soil properties should…” P3 L64 Change to “…effect of dry weight density and water content on the roots’anchorage properties has been less reported” P3 L66 Change to “Researchers have done…” P3 L67 Change to “…in past studies.” P3 L67 Delete “Numerous…laboratory” P3 L68 Change to “…tests using leaning…” P3 L69 Change to “…field, and laboratory pullout tests have been conducted…” P3 L76 Change to “…root anchorage…” P3 L83 “The root anchorage…” Methods GENERAL COMMENTS · Sampling effort is not described for the assessment of root morphology. What species were sampled? Why were these species selected? How many trees were sampled per species? How old were the sampled trees? Why were these particular tree ages/sizes selected?Were the sampled trees all located in homogenous conditions (i.e. slope,aspect,soil type, elevation)? · The authors need to provide some justification for their pullout test methods. Do they feel their results will be more representative of field conditions than the previous studies theycite? · Sampling effort for the “pullouttest” experiment is not defined. How many species were tested? How many tests per species? What was the size of the root fragments tested? What were the soil properties used in the test? P4 L91 QUERY “Beigou forestry field” I’m not sure what a “forestry field” is, do the authors perhaps mean a “field station”? P4 L94-95 QUERY Not sure what you mean by“mus” P4 L97 COMMENT Species list followed by“etc.” but the other species the authors refer to will only be apparent to readers familiar with the system. A more complete description of the forest’s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is needed P4 L99 Change to “…sampled using the…” and“…excavation metho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is method P4 L102-103 Change to “…put into sealed bars, transported to the laboratory and stored in a refrigerator…” P4 L106 COMMENT “…soil was fine sandy loam,dark brown with light particles…” This is a rather subjective description of the soil’s colour. Could the authors provide a colour classification using the Munsell system? P4 L108 Change to “root morphology was measured…” P4 L110 Change to “…dry bulk density…” P4 L111 Change to “following oven drying…” P4 L111-112 COMMENT How long were soil samples dried for? Dry weights and water contents do not have any measure of variability associated with them, was only a single sample taken? If so can the authors justify this? On what basis (dry- or wet-weight) is the soil moisture reported? Information on soil properties should probably be placed in previous paragraph after description of soil colour. P5 L115 COMMENT Again, why are there no errors associated with cohesive force and friction angle? Place description ofsoil properties together. Results GENERAL COMMENTS There is little in the results section that actually helps the reader understand what the authors observed. For example,simply stating “The mean root length of five tree species in different layers was calculated as shown in Table 2” does not actually tell the reader anything.The results section should seek to describe patterns in the data (e.g. how did root length vary with depth or between species). The discussion should then seek to explain and compare the patterns one observes. With regards to data analysis the authors have fitted a large number of different regression equations to predict maximum bond force. For example,bond force is predicted based on root diameter with separate regressions for different soil bulk densities. In reality the authors only need to complete two analyses ·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soil properties (bulk density and moisture content) and root diameter on bond force for Pinus . The authors should seek to identify the single best model to predict bond force using all three independent variables whilst accounting for colinearity in the predictors and simplifying the model as necessary. · Examining the effect of species and (fixed factor) and root diameter on bond force Both the above models could be constructed using standard linear modelling approaches, should examine the importance of interactions and can use standard model simplification approaches. P6 L133-138 COMMENT “To investigate the root…mean slope angle was 8°.” All of this information on sampling should be located in the methods section. The authors need to define what a “sunny” slope is. Is sunniness related to topography, aspect etc? The authors need to explain why they chose these sizes of tree. Note that species names can be shortened following first mention (e.g. U. pumila ).Note that the authors “estimated” root length they didn’t “calculate” it. P6 L134 Change to “…and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P6 L140-143 COMMENT “The roots were divided…80-2500px (S5).” This description of the classification of roots intodifferent size groups should be in the methods. P7 L153-156 COMMENT Most of this section describes the authors’ methods rather than results P7 L157 COMMENT “The regression equation…”statistical methods should be described in the methods section. The authors should briefly justify their analytical approach on the basis of the objectives of their empirical modeling. P7 L161 COMMENT “…regression equation wa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This is strange phrasing since the equation is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t might be better to state that the regression model was able to describe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 of the variance in the experimental dataset. P7 L162 COMMENT “marked exponent relation”I’m not certain what this means P8 L167-178 COMMENT Nothing in this section actually describes any of the patterns in the results P8 L167-170 DELETE “In this study…method in Lab.” This should already be apparent from the methods P8 L170-172 COMMENT “The water content…1.32g/cm 3 ” This should be in the methods P8 L179 DELETE the table legend is giventwice Discussion GENERAL COMMENT The discussion is disappointing, in general the authors just re-state their results or even present information that should have been contained in the results section itself. Patterns in the data are not explored or interpreted and there is extremely limited comparison with previouspublished work. This section needs to be thoroughly revised P12 L214-216 COMMENT I’m afraid I couldn't understand this section P12 L218 “Fig. 3” elsewhere the word“Figure” has been given in full, check what style the journal requires P12 L218-223 COMMENT This section does not seek to explain the patterns in the results instead, as previously, it just points the reader to figures without explaining or discussing them. P13 L243-246 COMMENT These regression equations are results of the authors’ statistical analyses and should not be presented in the discussion P13 L252 COMMENT “could be 10% - 30% higher…” Can the authors suggest what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finding are? P13 L254-259 COMMENT Can the authors suggest why their results are different to those of Fan and Su? P15 L302-306 COMMENT These regression equations are results of the authors’ statistical analyses and should not be presented in the discussion P16 L327 COMMENT “There was a reasonable…”The authors need to define what they mean by reasonable References Check formatting, some references have missing spaces or include journal issue numbers. Figures andTables Table 3: Consideration of the informationin this table could be expanded as it provides useful data on below-ground carbon stocks in tree roots, something for which data is often lacking. The authors should seek to try and turn their estimates into an estimate of kg C m -2 held in the trees’ roots. Table 4: Symbols should be explained in thetable legend rather than in a footnote Table 5: The thinking behind the experimental design implicit in this table should be described in the methods.Note that you examined the effect of soil properties using Pinus roots but then also examined species effects using standard soil conditions. Justify why you selected those particular standard conditions Figure 2 This figure does not provide any useful information and duplicates Table 5. Could the authors use this information to model (logistic regression) the probability of breakage failure based on soil properties and root diameter? Figure 3 In the key what does “calculating”mean? Calculated using what and on the basis of what? Explain in the methods Figure 4 Change “fitting” to “fit” Are the different lines here justified.
个人分类: JMS信息|5547 次阅读|10 个评论
真傻当选《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优秀审稿专家
热度 22 zlyang 2015-5-12 12:02
真傻 当选《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 优秀审稿专家 不好意思了。 感谢《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 ) 。 前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目前俺为 3个SCI检索期刊 、10余个EI核心检索期刊、其它10余个学术(性)期刊,以 及“ 中国 科技论文在 线 ”网站审稿。 欢迎您的指教!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相关链接: 2014-03-01,嘚瑟:真傻当选《电工技术学报》 “ 2013 年优秀审稿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775820.html 真傻当选2012年 度“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 评审专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656443.html 真傻被评为:2009年 度“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 评审专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320480.html
个人分类: 真傻个人材料|10852 次阅读|49 个评论
审稿人的胆量与态度
热度 4 tianyizhang6 2015-4-28 10:31
投稿人最恶心的是碰见故意整人的审稿人。学术界是一个没有法律的地方,你还留在这里是因为这里还有值得你留恋的地方。有爱就有人,没爱就散伙。整人的审稿人越多,这个学术圈子就越烂。 其次恶心的是胆大的审稿人。当胆小的审稿人看不懂稿件的某个地方的时候,就会反复看,联系上下文看,直到弄明白三种可能性: 1 )小弟才疏学浅,刚才没领悟过来; 2 )这一段写得不够清楚,换一种写法会更好; 3 )确实是作者写错了,要敲一把。胆大的审稿人就不一样,能逐个字看完就不错了,通常是一目十行地。敢让我看不懂?我看不懂是你的错,看不懂就据 胆大的审稿人比故意整人的审稿人要可爱一些。故意整人的审稿人三言两语就据了。胆大的审稿人通常会写很长的 comments :这个我不懂,那个我也没看明白,这个那个我都越看越糊涂!
个人分类: 分子遗传|2944 次阅读|6 个评论
求助-ICIC2015大会请您帮助审稿
热度 5 gaoshannankai 2015-3-28 11:28
受学长之邀,担任ICIC2015的PC member,只感到责任重大,能力不足。 ICIC2015会议在国内会议里是比较严谨的,从组织者到投稿,发表,EI收录以及相关 文章SCI收录都是比较严谨的。欢迎各位老师投稿,特别需要一些计算机和生物背景 的老师来审稿,鉴于国内外审稿混乱现象,我个人一定会遵循以下规范来进行: 1. 但凡指出错误的,必须赋予对应的参考文献,或者明确指出应该怎么做。 2.所提的问题必须打中要害,针对对方方法,数据,创新性的重要问题提,吹毛求疵 不痛不痒,放屁的话免谈。 3. 建议审稿之前对该投稿人以前的工作,发表的论文做一些详细了解,特别是通过 researchgate等网站对其进行评估。 4. 文中作为核心的算法,数据等,最好动手重复一遍,如果没有这个时间,也要设法 抽查,以确保正确。 5. 特别注意两种倾向,一个是因为脸熟而放水;第二个过高要求稿件,一个5分的期刊你按照 CNS来要求,纯粹扯淡,后一种倾向往往发生在海外华人过高要求国内学者身上,他们往往 宽于律己,严于待人。 可能对审稿人要求太多了,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审稿人是不要钱来做公益的,但是, 我觉得既然来审稿,既然来做公益,如果不好好做,坏了自己名誉就更不值了。 审稿是一项很重要的责任,作为审稿者不要看做是一种负担而应付了事。 上次反“xx计算”的正义之士们,请各位来给审审稿,如何? 杨波 、 杜立智 、 杨正瓴 等各位老师,麻烦你们来参与参与,如何?谢谢 其实,我回国以后已经推掉了几乎所有的审稿或者guest editor的邀请,除了 几个非常好的老师或者前辈。其主要原因就是现在国际上文章大爆发,阿猫阿狗 都搞科研,特别是我们国家农口,某某领导人当权时,10年不给农业投入一分钱, 然后现在就是大笔的钱乱扔。我形容国内农口的同志,“ 卷上裤腿就下地,放下裤腿搞科研 ”, 简直是瞎胡闹,从来没有科研基础的同志们,上来就发CNS。 这样一来,助长了国外期刊趁机捞金,期刊增多了,审稿人严重不足,于是什么阿猫阿狗 都进来审稿,最后搞不好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中国人改变世界的游戏规则 。 以后我建议大家还是多投稿一些传统的专业性期刊,特别要小心扩张比较快的 open access期刊,这个问题我此前多次说过,结果现在plos one掉级了。
2525 次阅读|5 个评论
感谢各位作者,各位审稿人,祝大家新春吉祥
热度 1 hyperchaos 2015-2-18 17:18
昨天晚上接近零点收到了《数学物理学报》(英文)编辑部发来的感谢信,说来惭愧,多年前给这个期刊投稿1篇,历经1年多时间审稿最后给拒绝了吧,自此没和该期刊打交道了,隔了这么久难得还记得我,当时我还是副教授呢。每年这个时候也会收到国内一些期刊编辑部发来的感谢信,感谢在审稿中对该期刊的支持。想到这里,我决定代表 NODY给国内的部分作者和审稿人发个邮件表示下感谢,感谢他们对NODY的支持,特别是自我当助理编辑(associate editor)以来在审稿过程中对该期刊的支持等。 为了打消疑虑和误会,我在邮件中声明了期刊处理投稿的流程: 该期刊受理作者投稿后会经过常务编辑大概浏览,如果不在期刊范围之内就直接退稿;符合期刊投稿格式和范围的稿件会按照代码分配到各个助理编辑(associate editor),助理编辑会根据稿件内容在数据库或者其他方式寻找审稿人,有些稿件拖拉的时间比较长主要是负责该稿件的助理编辑邀请的审稿人总拒绝审稿,如果某作者遇到稿件审理拖拉,可在45天后发邮件催问编辑部,一般会追加新的审稿人。当审稿人同意审稿后,超过了规定的时间(45天或者助理编辑重新设定)而没有返回审稿意见,系统会自动取消审稿邀请。 系统后台对各位审稿人的评阅过程有评分和等级记录,审稿比较多的专家会发现自己课题组投递该期刊的稿件相对容易录用。 近年来NODY一直处于科学院分类大区2类,力学类的1区期刊,国内投稿非常多,国内作者对该期刊的贡献非常大,投稿多,拒稿率也比较高。一般而言,2个审稿人只要有一个是负面意见就要拒绝该稿件且不给修改机会,如果是多个审稿人的话就取决于助理编辑的态度了。另外提醒各位专家尽量把自己的账号合并,以便后台给你评定贡献的时候没有漏缺。 不做这个声明,万一某个作者的稿件被拒绝了会算账到我头上的,这就跟评选一样,程序合法,投票出来的结果众目睽睽之下谁敢违反规矩。不管怎么说,只要稿件质量过关,修改后总会录用的。即使稿件被拒绝了,也要参考下审稿人的意见看能否做出改进,根据修改后的稿件自我评估下是改投其他期刊还是重新投递NODY, NODY也有以前被拒绝的稿件重新修改后被录用的先例,但一定要参考审稿人的意见作出对应的修改。 另外,欢迎各位动力学控制,应用数学,工程力学等领域的专家为NODY投稿,审稿,如果没有审稿账号,请用真实信息联系我,或者留言给我即可,我会为您注册审稿人账号。希望大家协同努力,办好期刊,让该期刊早日进入大类1区。如果各位专家收到期刊的审稿邀请,请及时回复是否同意审稿,否则,责任编辑找到了足够的审稿人就取消了这个审稿邀请,或者超过系统默认的期限没答复就自动取消审稿邀请。 估计现在大家都享受天伦之乐去了,没时间看邮件来分享我的感谢和祝福。因此在微博上再次表示感谢。 我衷心感谢以上各位国内专家对NODY的支持,感谢各位作者对本期刊的厚爱,感谢各位审稿人及时给编辑部返回可靠的审稿意见,祝各位专家在新的一年吉祥,工作顺利,身体健康,阖家欢乐! 系统内还有一部分审稿专家我没有发送邮件问候,这里微博一并表示感谢。
8419 次阅读|5 个评论
来自审稿人的抗议
热度 29 hyperchaos 2015-2-14 19:04
自担任期刊NODY助理编辑2个月以来,先后处理了28篇稿件的送审,裁决。今天收到一个老外审稿人的来信,对某稿件的初步裁决结果表示抗议。下面大概描述下这个情况。 某篇稿件经我处理的时候,我送了3个审稿人,老外A, 老外B, 中国人C. 为什么送三个审稿人呢,一方面是发出的审稿邀请有些时候被审稿人拒绝审理,另一方面,该期刊默认的规矩是2个审稿人只要一个给出负面意见就必须拒绝该稿件。本着为作者着想,多送几个审稿人,这样能快速找到审稿人,多个审稿人的话即使有一个意见是负面的也可以依据少数服从多数来给作者修改机会。所以,有时候送出的审稿邀请被几个审稿人同时被答应了,这就出现了多个审稿人的情形。 某老外的稿件经过A,B,C三个审稿人审稿后,A给出拒绝,B, C 给出了小修,我也看了稿件也给出附加修改意见,最后让作者回去修改(Minor revision),然后再审。 结果今天老外A发邮件给我,说他看了系统的审稿意见,质疑两点:1)为啥其他两个审稿人给的都是小修,2)为啥我还给作者修改机会,他认为该作者讨论的问题是不可能实现的。 我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所以我就回复老外,等作者修改回来再送他继续评阅,我会考虑他的评价的。 亲们,我做的对吗?
19591 次阅读|73 个评论
关于提高中国学术期刊办刊水平的思考
热度 47 zpm 2015-1-31 22:33
前不久,大家有不少关于国内学术期刊的出路问题的讨论。由于越来越多的高校和研究机构用SCI论文来考核教师和科研人员,国内期刊的优质稿源日益减少,国内学术期刊在国际学术期刊市场上面临严峻挑战。 学术期刊的发行量可能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但最根本的是期刊所刊载论文的质量。学术论文的质量既要有高水平的作者投稿,也需要高水平的主编和编辑去吸引,用公平的、科学的态度去帅选优秀论文,建立良性循环,使期刊水平不断上升。在生命科学领域里,我国已经有比较成功的经验,但目前在我的研究领域内还较少。 我国专业学术期刊提高办刊水平可能有很多方面的工作要做,但最近为国内某期刊的审稿经历,让我认识到,我们的某些主编在处理稿件上,明显脱离国际同类期刊的水准。 几个月前我收到我国某著名刊物的审稿邀请。这个期刊原来是以中文出版的一级学报,我曾在该刊上也发表过论文。现在已经和Elsevier合作出版英文版的期刊。我认为这是好事,用英文出版可以扩大国际影响。我收到的审稿论文也在我的研究领域内,我也很乐意为我国学术期刊做点贡献,因此就同意审稿。审稿后发现,该论文明显没有达到该类论文的质量要求,我给出的结论是拒绝。出于同行交流的目的,我还是写了详细的审稿意见,一方面说明我不同意发表的理由,另一方面也给作者进一步修改提供些意见。结果前两天我突然收到编辑部的邮件,说这篇论文已被接受。 为国内学术期刊审稿是第一次,但我已经为国外的很多学术刊物审过稿。仅管不同的刊物,审稿要求不一,但基本过程是相同的。首先审稿人第一轮审稿后如果审稿人负面意见占主导,一般主编会决定退稿,并把退稿意见转给所有审稿人。由于很多期刊稿子积压较多,稿子在这一阶段就被拒稿的不少。很多情况下,各个审稿人在是否同意发表上有分歧,但肯定都会提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审稿人不管是否同意发表,都会提供详细的评论,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供作者修改参考。这个时候(副)主编会作出判断,如果她/他认为审稿人提出的问题,通过修改是可以克服的,则要求作者按照审稿人的意见作修改。作者必须对所有审稿人的意见进行回应,告诉主编及审稿人,对具体意见是如何修改的(具体到页、行),如果不同意审稿人意见的,则可以向审稿人提出自己的辨护意见。(副)主编会请原来的审稿人对修改稿进行审稿(第二轮),同时每个审稿人都会收到其他审稿人第一轮的审稿意见。这对审稿人也是一个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因为往往不同的审稿人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一篇稿子,增加审稿人对稿子的理解,再结合作者的申辩,让所有的审稿人和主编作出一个更理性的评判。同时,由于作者必须考虑所有审稿人的意见进行修改,对作者也是一个兼收并蓄的提高的过程。如果审稿人对修改稿都比较满意,一般就会被接受,少数还要作进一步修改。如果对是否同意发表在审稿人中仍然存在分歧,则由(副)主编根据所有审稿意见和修改稿作出判断,决定是否接受发表,把最后意见,连同第二轮审稿意见一同发给所有审稿人。 然而,这次国内的这一学术期刊对审稿意见的处理就比较粗暴,主编没有让作者对所有审稿人的意见进行回应,我没有收到作者的辨护或修改稿。或许我的意见是错的,但也得给我一个回应。同时,我也没有看到其他审稿人的意见。这样的处理对作者也是不负责任的,因为作者失去了与同行进行交流的机会。文章在一定程度上是改出来的,我们的意见多多少少对作者提高写作水平是有参考价值的。同时,我也无法看到其他审稿人的意见是否中肯。如果我发现其他审稿人在某些方面有明显疏忽,我也可以提醒主编和作者。我不是太在乎主编接受了那篇我认为不适合发表的论文,但我认为主编没有在如何利用审稿人的资源去提高作者的论文水平上作努力。试想,作者向这样的期刊投稿,能有提高吗?这也是对读者的不负责任。如果我们审稿人如此仔细阅读都没看明白的东西,普通读者能看得明白吗?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内学术界对不同学术意见的包容性差,对同行缺乏应有的尊重。我们免费牺牲自己的时间参与审稿,难道不值得看到作者或主编不同意见的回应? 我国学术期刊不管是用中文出版还是英文出版,主编的理念必须跟国际主流接轨。我不是说国外的做法都是好的,但很多期刊都采用这样的流程肯定有一定的道理的。我们还需要用开放的眼光去学习很多优秀的做法。在此基础上可以再作创新。已经被Elsevier收编的期刊如此,我想这个问题在国内学术期刊界可能是通病。学术离不开严谨,没有严谨,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和论文,也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期刊。没有高水平的期刊,就不可能赢得国际学术界的尊重,不管你的封面有多漂亮,英文写得有多好。其实学术期刊是学术论文的出口,就象企业的质检单位,控制研究成果的质量。因此,学术期刊的严谨性,在决定我国学术的严谨性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除非国内学术期刊愿意拱手把这个责任推给国外的SCI期刊,那我这篇文章算白写了。
30672 次阅读|100 个评论
悼念尊敬的李小文先生
秋天的布鲁斯 2015-1-12 09:38
惊闻先生离我们而去,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想起先生对我们的帮助,不能不写下几个字,以示怀念。 五六年前了,我们的英文刊“Journal of Electronics(China)” 有一篇遥感技术用于林业资源调查方面的投稿,送外审后超出我们的预期时间只返回了一份有效的审稿意见。按照我们的规定,一定要有两份有效的外审意见才能进入终审环节决定稿件是否录用。当时我在科学网上并不活跃,更多时间是潜水阅读。注意到自称为老邪的先生很平易近人,就冒昧地索要email地址,问能否帮我们审一篇遥感方向的稿件。没想到,先生很快回复愿意帮忙。稿件发过去,很快就回复了意见并给出了很好的修改建议。虽然后来作者改变主意,稿件最终没有在我们刊刊发,但是由于先生的帮助,作者得到了很好的修改建议,也不失为投稿的一种收获吧。 先生一路走好,您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146 次阅读|0 个评论
投稿,审稿,都别任性
热度 15 Penrose 2014-12-26 14:26
最近科学网里讨论投稿审稿的博文特别多,看过之后不禁联想起最近两年遇到的一个投稿和审稿的故事。作为科研青椒,也没投过几篇,自然也没审过几篇稿子,但遇到如此有趣的事儿,也是头一遭。借此新年到来之际,与大家分享,看其中蕴含哪些经验和教训。 故事的开头起源于四年前,那时我刚毕业入行不久,一心琢磨着做出点有分量的研究工作来。后来 读到同行J君的一篇paper,和老板讨论中获得了一个idea ,于是开始了整整一年的忙碌准备样品并申请国外的实验机时(样品量非常巨大,几乎是其他测量手段的数千上万倍)。2011年初的时候,远赴北美,冒着零下四十度的冰雪严寒,苦熬了25天,一个人在线看完了春晚,接着回国后又遥控了25天,整整花了50天完成了这个实验(通常一个实验只有7-8天)。至于后来数据分析以及和理论合作者的数值计算等又过去了数月,终于有了较为明确的结论,已是近年底。赶巧的是,此时在日本正要召开一次国际学术大会,我便把这份倾注心血的研究摘要投了过去。很荣幸,作为第一次赴海外参加国际会议的土鳖获得了一次贴Poster的机会(做报告的都是世界顶级大牛,距离太远有点美)。于是乎,满怀憧憬去了日本开会。会议注册完后拿到论文摘要集, 猛然发现其中一个题目和我的海报极其类似,细读下去发现这位H君做的工作居然同样源自于J君的那篇paper。 心想不好,万一他要是先投稿发表了,那我一年多的累死累活就全部付诸东流了。 于是,海报讨论时间我找到这位日本学生在他海报面前热情地聊了起来,我发现了他分析数据的一些问题,跟他指了出来,希望他重新考虑分析方法。可惜的是,这位H君小弟英语有点糟糕,是比我这蹩脚英语还要糟糕的那种,于是两人都不知所云说了很久。最后我忍不住问他,这个工作到底投稿了没有?他很无奈地摇摇头,说导师还要修改讨论,现在着急毕业,又没论文,也愁着呢。原来日本研究生也和咱们一样,白天愁论文,晚上愁那啥。 既然如此,我的工作便还有机会, 会议结束后我赶紧整理数据、绘制图表、撰写论文、修改投稿。 补充一句,H君日本小弟因为和我的讨论吸引了不少观众,那次大会他获得了Poster奖励,也算意外之喜。 我的论文投到了J君发表的那个杂志,算是领域内 的 主流期刊,姑且叫做期刊A吧,影响因子应该在3.5-4.0左右。 投出去后,又焦急等待了数周,期间我时常到处去搜H君和他老板的名字,居然一无所获,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投稿或发表没有。后来我收到了编辑回信,说论文已被接收,第一遍看邮件时居然没找到审稿意见,后来细看才发现在最下面几行,大致写了:“这个研究工作做得非常细致,结果非常可靠,尽管他们的结论和已有工作(指J君论文)相比不是很新,但提供了许多其他的重要信息,因此推荐发表。 修改意见只有一个:有个单词的一个字母拼错了,请改过来 ”。 这是我遇到最Nice的审稿意见,全文只要改一个字母! 我们猜想估计是文章写得太长(十几页),审稿人也懒得细看,觉得分量足够发表也就完了。当然,我们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实际上在proof上还发现了不少拼写和语法错误,都一一改正。 总之,我的论文非常顺利地发表了。 转眼已经是2012年中旬,我起初还惦记着H君的文章有没有出来,后来也就慢慢淡忘了。也许他发表在日本国内杂志上吧,而我们图书馆对很多日本杂志都没有权限,也看不到。既然没影响到我的paper发表,那就算了呗。 就这样又过去一年, 2013年中旬的时候收到一份来自期刊B的审稿请求,一看题目有点熟悉,因为几乎和我那篇paper一样,再一看作者和摘要,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H君的paper! 令我难以想通的是,为什么时隔两年后他才投稿?不过等我大致读完他的文章就明白了,原来他分析来分析去,得出的结论=J君paper+我的paper,也就是说,几乎没有任何新的结论,而且文章里的英文也写得不怎么顺畅。因此,我怀疑是当年他忙于毕业找工作,而导师又拖着没给他改论文,后来投期刊A的时候,估计我的paper已经发表了。在这种情况下,期刊A是不大可能再接受一个极其类似而结论又相同的paper的,更何况他的分析方法是完全按照J君做法,而数据量又远远不如我的那篇文章,所以命运只能是被拒稿。这么一耽误,他只能转投到略低一档的期刊B了(影响因子2.5-3.0左右).我认真地读了他的文章,发现这家伙为了充实文章内容,在里面写了不少其实和他研究不大相关的背景,包括结果讨论也是如此。于是, 我洋洋洒洒写了一通审稿意见,要求Major Revision后resubmit。 其实只要他按照我说的要求改一改是肯定要被接收的,我也就此没太注意这篇paper的去向。 转眼又是一年,2014年的时候,我往期刊B投了一篇稿子,突然想起H君的paper,于是登陆系统去查了查到底发表没有。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被拒稿了! 我怀着十分愧疚和不安的心情找到了其他人审稿意见,生怕是因为我那一堆得意忘形的审稿意见而影响了这篇论文的接收。一看其他两个审稿人都是说,这篇工作和J君及我的paper内容相近,虽然新意不足,但也确认前人的研究结论是对的也不错,在这个期刊上发表也差不多,建议直接接收,不用改了!(可以猜测,其中一个审稿人就是J君本人)这下我可搞懵了, 三个审稿意见,一个建议修改,另两个建议直接接收,可是最终编辑的决定是——拒稿!? 有木有搞错!读到编辑回信时候才终于明白 拒稿原因—— 得分太低! 原来这个期刊最近几年有了个硬性要求,所有接收paper必须得到审稿人平均分20分以上(满分30分)。我虽然写了那么多修改意见,但还是给了H君一个高分24分,由此估计,另两个审稿人给的分数可能都低于18分,直接了导致悲剧的结局。哎,可怜的H君,好不容易毕业找到工作,想把之前的paper发出来,还是被毙了。怪就怪任性的审稿人,您都建议直接接收发表了,为毛还要打这么低的分数啊?还好的是,我自己如释重负,反正这不是我的错!H君,冤有头债有主,你可别怪我哈。 事情还没完。又过了几个月,我又收到一份审稿请求,一看标题和作者,惊呆了——还是H君这篇paper,又入我手! 可怜的兄弟,他又转投了另外一个期刊C,影响因子为1.0左右。如此一篇小文章,连降三级,都或多或少与我相关。因为期刊C的编辑和我是同行熟人,一看这篇投稿就发邮件问我是否愿意审稿。我把之前的情况和编辑说了,再看H君的paper已经完全按照我之前的审稿意见详细修改了,这次真的不能再难为人家了,过吧。为了掩饰下自己(怕H君认为之前拒稿是因为我的那份意见),模仿J君的审稿口吻回了意见,同意直接接收发表,编辑也很快接收了这篇文章。最终, 拖了三年之久,H君这篇小论文终于在期刊C上得以发表,修成正果。 但愿这对他评职称不会有任何影响,上天保佑。 回顾这段有趣的审稿和投稿经历,得出一个一些经验总结如下: 1.做研究决不能拖拉,有了idea一定要努力push,不管任务有多难,总是有希望完成的,一鼓作气,不到论文发表决不停歇(最好是还有后续工作); 2.论文投稿一定要及时,多少导师压着学生的paper不理不改不投,耽误了时机甚至影响其毕业? 3.即便是follow别人的研究工作,只要做的更加深入、系统、具体,总是能得到更为普遍的结论,也具有一定的发表价值,但是如果做的单薄,就难免被审稿人诟病而被拒稿; 4.审稿应该认真仔细些,不仅需要通读细读全文,也要提出准确中肯的意见,还得认认真真参照杂志审稿要求打分。试问有多少人认为光有审稿意见足矣,而打分只是随便打打的? 5.要学会从审稿意见中推测审稿人是谁,如果被拒稿,改投其他期刊后在建议审稿人里把之前可能是给好意见的那位加上,而对于给苛刻难以对付的审稿意见那位,就建议编辑规避,这样也许可以加速文章审稿和被接收的进程。 总之一句话,审稿也好,投稿也罢,都别太任性。
个人分类: 科学评论|35440 次阅读|30 个评论
两份让我意外的审稿意见
热度 24 zywsict 2014-11-10 18:07
两份稿件相隔三个多月相继投出,先投出的那份是投往国内某顶级期刊;后投的那份是投往我这个领域的比较好的 SCI 。没有想到上周同时收到了两份审稿意见,而且都让我大感意外。 先说说国内的稿件,这是我第一次投该期刊,返回的审稿意见言简意赅,几个审稿人一致肯定了我的工作,都建议录用!看到这份审稿意见确实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再投稿之前特意去小木虫看了虫友对该期刊的评价,大家意见都很统一,那就是审稿速度像蜗牛,一年半载是常事;然而我的稿件审稿不到四个月就返回意见了。这说明不能过于相信虫友的意见,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有令我感到震惊的是,这期刊并不像别人所传说的那样有歧视。只要自己的工作做得漂亮,还是能够得到审稿人的青睐的。不过该稿件也存在不足的地方,居然存在几个错别字,下次一定引以为戒,不能够再出现这个状况。 再说说国外期刊稿件的状况,该期刊我已经录用了两篇文章,算是轻车熟路了,而且稿件的内容和以前所录用的文章关系很大。投之前信心满满的,没有想到遇到几个非常负责的审稿人洋洋洒洒地写了将近 10 页的审稿意见。拿到审稿意见的时刻,第一感觉是惊呆了,怎么这么多啊,以前录用的文章审稿意见都是比较少的。现在想想是可能是以前太顺利,有点轻视了。 第一个审稿人对我做的工作很满意,所提的问题也很好回答,无非是稿件的英语表达存在语法错误,以及希望我将实验部分合并到一起,不要提出一个新算法,就做实验。 第二个审稿人虽然肯定了我的工作,但写的审稿意见最多,长达 6 页,从文章的组织结构, related work 、 abstract 、英语的表达、所提的算法的先进性、算法的可行性分析、仿真实验都提出了意见,可谓面面俱到。第一个问题就将我呛到了,你所提出的新的调度策略和目前存在的天花板协议有什么区别,然后还列出了一系列的天花板协议的文献。由于我的关注点都集中到功耗上,对没有考虑功耗的文献读得非常少,当然对天花板协议不是还很熟悉,看来下次应该多读文献,而且只要有点相关的文献都得读。 接着提出了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就是对我文章的一个定理产生怀疑。想想这个问题还是很难解决,后来仔细阅读定理的证明过程中,发现存在一个漏洞,而且这个漏洞是非常致命的。看来之前的证明方法不可行,这就比较难办了,希望接下来的时间能够找到一种新的证明方法,不然这个文章就大打折扣了。 还有一个比较蛋疼的问题,就是审稿人要求我所提出的方法应该和目前最新的方法进行比较。这个问题着实让我头疼,因为我这篇文章的工作还是我第一次做,别人 以前 做的工作要么是考虑的任务模型不一样,要么是所使用的调度策略不一样,要么是所考虑的能耗模型不一样。要是和别人的方法比较,根本不是一回事,怎么比较都不觉得公平。 第三个审稿人,也是一样说了一通我的工作很有意义,然后提的意见和第二个审稿人差不多,这里就不在啰嗦。 两份稿件不同的待遇,这也印证了那句话:“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个人分类: 精选|24280 次阅读|59 个评论
今天你审稿了吗,你考虑过从审稿中获得回报吗?
热度 37 lionbin 2014-10-24 23:45
今天审稿一篇文章,几乎占用了我一天的时间,当然中途被许多其他的事儿打断。虽然是篇很没有意思的稿子,但文章还是有些明显的优点,我不得不耐着性子将全文阅读了一遍,这是本月评审的第三篇稿件了,还有一篇稿子没有审完,已经被催过一次了。由于手头有这么多稿子,昨天和前天的审稿邀请我只得拒绝了。类似这样平均每月收到10篇左右的审稿邀请是个常态,但我只有时间来审阅其中的3-4篇稿子。另外,作为一个国际学术杂志的副主编(Associate Editor),我目前手头还有4篇稿子正在处理,每周至少也要花数小时的时间来寻找合适的审稿人和阅读审稿意见,有时候还得自己认真读一遍稿子。这些事儿,虽然花了许多时间,但都无法反映到我的工作业绩中,只能在简历中轻描淡写地说一下。如果不是兴趣和责任驱使,相信类似我这样的审稿人是不会花时间来做这些费力不讨好的事儿的。类似的困惑,许多审稿人都有吧。前两周,Nature周刊上连续发表的两篇文章 ,也正好在谈论这个问题,文章后面参与讨论的人也挺多,说明大家有许多的共识。本文将结合这两篇文章及文后的讨论谈谈这个话题。 审稿论文是科学家们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但审稿者为杂志进行匿名审稿,但并没有得到过所谓的报偿,也很少有人会因为这个没有任何报酬的工作而获得好评。 如何认识学者们花费时间进行同行评议的贡献?学者们是如何想的,又是如何处理的呢?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改善这种状态呢?目前许多人正抱怨他们被同行评议的邀请所困扰。如果研究人员可以使用他们的评审记录来强调他们为投资方和政府机构所表现的专业知识,如果有足够的信息可以公开,可以更清晰地揭示科学家审稿的平均数量和类型,是不是可以有所改观呢?来自新西兰的天使投资人资助30万美元而建成的Publons,正试图改变这种状况。这个公司还奖励过那些从亚马逊网络服务(Amazon Web Services)获得credit的最佳审稿者。Publons鼓励研究人员将他们审稿的历史张贴到网上。 Publons网站自称可帮助审稿者进行记录和展示,并验证其同行评议活动。只需上传同行评议的历史,选择公开多少信息,然后就可以正式进行评审记录了,这可用于以后的晋升和课题申请中。 Publons的共同创办者Preston认为, 同行评议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支撑之一,但评审人并没有因为审稿而得到承认。而且,除了少数例外情况,一旦所审的文章出版了,他们之前的审稿内容就被丢弃。虽然这些内容是很有价值的,但却被浪费了。 我们想鼓励大家将这些同行评论和讨论分享出来。第一步是把同行评议以可度量的方式展示出来。科学家可以注册到Publons并记录他们的同行评议历史,不管是出版前还是后都记录在档。出版前审稿的文本是不显示的,除非杂志允许,但我们要得到一个审稿收据,或者我们在后台与杂志编辑来联系,以确认有这么一个审稿过程。我们正在与杂志合作来简化这一过程,这样审稿记录可以自动更新。如果一个杂志是匿名评审的,这个平台仍可以用于评定审稿者的学术信誉积分(credit)。为什么科学家乐意公开列出他们的同行评议记录? 当一个人被邀请审稿,说明这个杂志的编辑认为你是该领域的专家。Publons正是要强调这种专长,而用户可在他们的简历中使用这些记录并可藉此申请编辑委员会的工作。 同行评议对论文发表的重要意义并未完全得到认识,如果没有评价和和质量控制,整个系统将会崩溃。如果Publons能用于突出评议人的重要作用,并让这个作用更加明显,那么在学术界将是一个非常棒的服务。 科学家在一年接受多少篇稿件的同行评议才是合理的呢? 许多研究人员估计是二三十篇。有些出版商也正在加大力度奖励他们的杰出审稿人。Publons是希望建立一个跨出版商的平台,与出版商的活动仅限制在自己平台是不同的。出版商也正在参与更广泛的讨论来为研究者的ORCID(开放研究者与投稿者标识)建立一个标准公开记录其同行评审服务。还有许多机构也正在尝试建立评定同行评审贡献的平台。文章采访了两位杰出的审稿人。根据Publon网站记录的审稿信息,以及审稿得到他人的赞许等,德国基尔大学研究纳米材料的Yogendra Kumar Mishra在过去三个月荣获最佳审稿者的桂冠;另一个是之前因为审稿数量多而获得此殊荣的挪威特罗姆瑟大学的鱼类生物学家Malcolm Jobling。那么Publons的顶级评议人每月审多少稿子?Jobling说:“ 我今年已审了超过125份稿件 ,自过去三个月在Publons注册以来已经登记了39篇。一般每年我大约要接受100篇审稿,我相信这远远超过大多数人”。Mishra说:“我每月大约审稿5篇,在过去三个月在Publons上登记了22篇。我不知道其他的科学家的情况,但大多数人应该是每月3-5篇这个数”。与Jobling相比,我的审稿数量是相形见绌了,因为看英文稿子对我来说,还是太累了。当然, 有人在后面评论说Jobling今年已经审稿的数量超过125篇是无法保证审稿质量的。 记录审稿数量仅仅是个开始。一个可大大提高论文质量的深思熟虑的审稿可能会花费数天时间,而一个草率评审人能在几个小时内完成许多论文的评审。因此, 下一个挑战是要找到一种方法来评估评审质量。 许多杂志的编辑们,对于“好”与“坏”的评审人都有一个非正式的看法。但是这些判断一般不会与同行进行分享,而且不同编辑的认识可能也会有所不同。它包括对所有审稿人每年对各期刊的审稿情况,包括审稿数量和相对质量,评定质量需要多个准则,比如包括杂志编辑对审稿人的认定进行比较。研究机构可以使用这些数据来评价研究人员的绩效。有人对此评价: 我同意为了给审稿人得到适当的学术信誉,评审报告的质量是需要考虑的,因为审稿远不是比的数量和速度。 目前有用于这一目的工具,如van Rooyen及其同事报道的评审质量工具(Review Quality Instrument)通过凡Rooyen和同事描述了复习的质量工具(J Clin Epidemiol.1999;52:625-629)。我们用它来评估了两份生物医学中心期刊的审稿质量。有趣的是,我们发现 在公开同行评议报告中的质量比匿名同行评议要高5%。 每个审稿要占用多长时间,有多少会被拒绝?Jobling说:“这个变化很大。我可能会花约3小时审一篇很差的稿子;对于一篇优点突出但需要进行重大修改的稿件,我可能会花12小时的时间。我所拒绝的审稿邀请约为实际审稿的三倍。审稿邀请正在越来越越多(审稿越多,审稿邀请也会越多,因为编辑会选择那些乐意接受审稿邀请的人)。如果一天有四或五篇审稿请求,我会感到不知所措,但这种情况不是偶然的”;Mishra说:“这完全取决于论文的水平以及所投稿的杂志。我一些同事说他们不接受影响因子低的期刊的审稿邀请,但我会接受。审稿邀请数量增加很快。对我来说,论文的主题是接受审稿的标准,我不审自己没有兴趣的论文”。有人针对这个问题评论说:奖励评审人展开了受欢迎的第一步。然而,这篇文章本身也说明需要多少科学评论才是真正足够的。引用评审人自己的话,审一篇稿子需要花费3-12小时的时间,其实这对Nature这样高质量的科学论文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通常包含数十个子实验和大型统计的内容。 出版前的同行评议应该公开吗?评议人应该是匿名的吗? Jobling说:“我支持一旦论文发表,而且杂志、作者和审稿人都同意,就应该公开评审内容。理想的情况是,这样的整个过程应该是透明的,从稿件第一次投稿通过初审、修改、复审等等。目前我保持我的匿名评论状态—— 我做过一些具名的评审,但这种场合有时会被作者联系,他们不是期望得到额外帮助,似乎是想让我为他们修改稿件。因此,我现在选择匿名审稿 ”;Mishra说:“在我看来,肯定不应该进行公开评审。我知道有些人在Publons上这样做,但我是不会这样的”。公开评审记录和获得奖励的最终方向并非明确。Publons等类似机构希望会有更多的开放,然而出版前的评论多数是秘密的—— 许多研究者对公开他们进行批评的审稿信息感到不安,因为害怕在其职业生涯中其他地方受到报复 。如果这种文化没有发生转变,还应努力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匿名计算审稿者的学术信誉。Preston说:“我们几乎对所有的同行评议记录都是不公开的,我们只能记录信用,而不是评论文本。Peerj和GigaScience是进行公开评审的,可以自动导入文本到Publons,我们也索引其他公开评审的网站如F1000。无论是什么类型的评审,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积极的文化,在这里评审人的贡献得到承认,作者、评审人和和编辑都从中受益。同时,我乐意看到发表后评论景观的发展,当大家都准备这样做之前,必须要有一个诱因来促进审稿或评论。我们相信,这将创建一个跨出版商的形象,无论在什么地方评议,都会被得到承认。” 在文章后的留言中,有一个看上去是为PeerJ做广告的评论:PeerJ 将为所有评议人的辛勤工作致敬。透明、公平、高质的同行评议应该是一个好的学术出版环境最重要的因素。在我们的系统中,我们让审稿人自己择是否提供自己名字(目前,约 40%的人选择这样做)。我们也为作者提供一个选择,是否让他们的同行评议审稿历史完全公开(目前,约有 80%的人选择这样做。所有发表的审稿意见,都被分配为一个DOI。当一个人审稿人选择了提供自己的名字,那么他们的个人资料就会呈现出来并给予全学术积分(如果作者选择了让评审历史公开,那么评审的文本当然也就可公开阅读了)。 当然,作为讨论,也肯定有反对意见的,这些意见看上去也非常有道理。有人评论说:我总体上不同意让同行审查获得更多的奖励。为什么科学家要审稿?我们不审稿是因为杂志邀请我们为杂志免费工作。其实,科学界中大家都是在为彼此工作。毕竟, 科学家进行同行评审也是在为自己。这就是一个科学界的标准。在我心里,同行评议是作为科学家对科学过程的重要贡献,我们必须履行这一职责。我担心的是,试图量化或评定审稿人可能会导致这种情操受到侵蚀。这整个活动的逻辑结果是企图把同行评议变成一种商品,需要某种形式的经济认可。 是的,科研资金是不足的。是的,科学家们通常没有得到足够的报酬。但是我们也会不好的评论。如果同行评议继续保持匿名和表面上位获得报偿,至少我们知道科学家们是因为他的义务而评审的。相比于其他的任何奖励,不管是直接的经济认可还是什么排名,我宁愿保持现状。还有人义愤填膺地说:最好的同行评议制度是让审稿人认识到他们的身份为作者(服务),但作者没有感觉到。 一些评审人,傲慢而势利,滥用权利,他们认为同行评议是一个拒稿的过程,而不是帮助作者改善他们的稿件。这种傲慢,在Nature和Science审稿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另外,有人提出的一些新的问题也值得深思。有人评论说:评审人有时对稿件进行了一些智力输入,比如要求额外的实验,或建议更好的解释,但这些贡献并不会被目前的出版模式所识别。 未来的期刊是否可以刊发具有许多评审的文章。这种格式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博客,可确定审稿人的智力贡献,让更多的人来参与评审而不仅仅是2-3名,这有助于区分来自实验的科学理论的发展,那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对科学的一些负面评价是,科学阻碍了一些与目前认识不相符的新发现。让有争议的论文发表出来,而后面的评论是会提醒读者来辨别的。 总之,这些文章和讨论呈现了一个有趣的发展,向公平迈进了一步。它肯定会重新打开学术信誉的争论,特别是在这样一个时代——研究者想获得更多的资金资助,学术和研究机构要求他们提供更多可统计的科研产出和学术信誉。 参考文献: (1) The scientists who get credit for peer review, Nature doi:10.1038/nature.2014.16102, 09 October 2014 (2) Review rewards, Nature 514, 274 (16 October 2014) doi:10.1038/514274a
个人分类: 一起读顶刊|46023 次阅读|104 个评论
文章这玩意儿真不是东西
热度 22 AnjinLiu 2014-10-19 06:11
最近折腾一小文,陪审稿人一来二去,终于赢来了小小修改接收的结果,上传了修改稿后可以稍微松口气。 昨天和几个朋友出去吃饭,我说写文章这事情真不是上了年纪的人干的事情,特别是一个文章所有的工作自己包干,想idea,设计计算,实验验证,数据分析,撰写文章,然后对付审稿人,修改文章......,经常一搞坐一整天,身体吃不消,承受很大的压力,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很羡慕那些坐等收文章的人,和朋友开玩笑说,以后让别人写,我们来修改提意见,毕竟岁月不饶人啦。 话说这小文也挺有意思的,前前后后。在计算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新颖的物理现象(后来发现这个现象被美国一个组去年证实发在APL上,但是我发现的现象比他更进一步,他的实验结果支持我的发现),然后我想到基于这个现象可以做成一种新型的器件,所以和host说了下我的想法,提议说这个可以申请专利,host立马答应先申请专利。写完专利提交给学校专利部门后,和他们沟通几个回合后说申请美国专利,具体现在到什么程度我就不知道,是专利部门的事情了。然后折腾文章,好想法好概念得赶紧发表,本来我建议提交给OE,估计host不想花钱,建议投给IEEE,host是IEEE的fellow,很喜欢IEEE的期刊,况且IEEE都是老牌期刊。 审稿回来后,2个审稿人,都说novel。一个推荐发表,给了2个很小的问题;另一个审稿人确实很novel,但提了4个问题,感觉就是拒稿,提的问题都是技术上的,如成本,说Si很便宜,你用的GaAs很贵...AE最后决定给大改,host看了审稿意见回邮件给我说:没事,我们的文章最终会被接收(姜还是老的辣)。为了回答第二个审稿人的4个问题,我加了好几段去论证,加上了好几篇文献,最后host修改后上传。前天收到再次审稿的意见,那个审稿人不同意我的回复:说GaAs贵啊...然后又提了第5个问题,这个问题看起来实在是弱智,因为大家一直是这样做的,理论和实验都证实是这样的。但是,我之前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猛得被一问,还真不知道如何回答。找了几篇相关文献,定性的物理机制搞懂了,但是定量的分析大家还真没有,发现大家对这个问题还真没有完全弄懂,但是实验已经验证是这么回事。当然也发现这个审稿人对这个方向懂一点,但是不完全懂,因为完全懂的话,不会提这个问题。 所以我们发现这个审稿人从一开始就是极力阻挡发表,当然AE也看出来了。在1正1负的局面下,决定权在AE手中了:尽管审稿人不推荐发表,但是我决定小改接收:把审稿人提的第5个意见给点解释下就行,其他的不用管了(感激死AE了);然后你那个文章中第几页第几行有个数字因为字体没有显示(这个AE真是读了我的文章才发现这个问题的,太负责了)。最后到主编决定:这个概念确实非常novel和attractive,另外2个审稿人都承认非常novel,....,所以接受! 今天把小修的回复让host的修改后,上传完事。 感谢这个负责任的AE,IEEE的老牌期刊,尽管IF 2点多,但是AE非常负责。当然还得感谢我的host,70多岁,不容易,文章和审稿回复都要过目,逐字逐句修改,1天之内回复。记得之前有人给我说过,你们洪堡学者要学习人家这种精神,现在我有感触了,也许德国胜就胜在这种态度。在这边我确定我发不了SN,但是从host身上学到的为人处事以及科研学术的方法和态度比SN重要,这或许是一个博士后真正要学的东西。 ----- 文章终于接受了.....
个人分类: 人生漫步|23166 次阅读|22 个评论
审稿后续
AnjinLiu 2014-8-31 17:01
继续关注了我审的稿件,我提的意见基本上包括他们的意见,但我提的意见比他们更多...应该说我给的意见的正确率为100%! APL的估计就是一个审稿人,看不到其他其他审稿人的意见。 看看其他审稿人的意见,也是一种学习,可以发现自己的水平处在哪个位置,还有什么不足。
个人分类: 人生漫步|2790 次阅读|0 个评论
审稿有感
热度 6 AnjinLiu 2014-8-7 06:11
最近审了几篇文章,包括一篇APL。这些文章是编辑是直接给审的,算是独立审稿了。这几篇文章的研究内容,我都很熟悉,但是也花了不少时间。 有些文章感觉内容都一般,就所投期刊而言属要发也能发。如果写得好的话,读得舒服话,我都会建议发表。遗憾的是,写得不敢恭维,语言初级水平,概念都搞错,自相矛盾,图表非常粗糙...补数据、重写、大修改吧。都不清楚署上名的作者是不是自己都读了,不知署名的作者发过英文文章没有,这种粗糙的文章都敢投出去。不说文章内容要多好多好,至少要保证文章自己读起来不恶心吧,至少不会前后自相矛盾吧,至少数据能支撑结论吧,至少不要搞错概念吧... 其中审的APL是夸行的作者,作者本来就不是做我这个领域的,偏要从微电子然后拉上一些做材料的来做光电子器件,还是做的电路仿真,没有一点实验结果,按APL的评估要求,这点就是硬伤。只能说是隔行如隔山,引的文献都不合适,引言都写得不行,还有论述是错误的,一看就是外行,对这个方向毫无了解。尽管参考文献列了诸多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PRB,...,不好意思,老兄,我只在乎你现在是否精彩,我不在乎你过去是多么精彩... 对我来说,自己的文章投出去了,总希望审稿人仁慈点,不要拒稿,所以我会把文章修改的不能说完美,因为完美是无极限的境界,至少会自己读的很流畅,没有语法错误,图表清晰,合作者都会过目修改提意见。所以在审别人的文章,理解都在同一条战壕里的,混饭吃都不容易,会尽力找文章的好地方,希望文章能通过。同时也得对编辑负责,严格把关,因为邀请我审稿,是对我的认可和信任。所以每篇被审的文章至少读了3遍,然后把后面相关的重要文献都过目,最后写的评语都有上1000字,哪里哪里有问题,差不多在给别人修改文章了。希望即使把稿子给拒了,人家心服口服,不骂我...
个人分类: 人生漫步|4886 次阅读|6 个评论
审稿人的痛:没有空格的英文稿件
热度 9 rczeng 2014-8-1 23:20
审稿人的痛:没有空格的英文稿件 近两个多月审了近30篇英文稿件,八至九成稿件都有类似的问题:在Fig.、Table和序号之间、数据和单位之间以及标点符号与文字之间没有空格。例如,Fig.1,Table1,1cm应当为Fig. 1, Table 1, 1 cm。 比较典型的问题是Fig.和 参考文献标点 之后无空格 。没有空格的英文稿件有点令审稿人头痛。 究其原因,也许是中西文化和习惯差异所致。 中文稿件如图1、表1,完全没有必要在图、表和1之间加上一个空格。在标点符号(全角)之后也不必加一个空格。 细节决定成败。稿件细节上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格式上。例如,图、表、参考文献是否按照目标期刊的要求去做了? 俗法说:距离产生美。西方认为,人与人之间即便是亲密爱人之间都应保持有距离,否则让人感到不自在。写洋文应当根据洋人的习惯来做。 所以,请注意中英稿件细微上的差异。如果审稿人心情不好,通篇的低级错误会让审稿人痛下杀手。
个人分类: 审稿|16180 次阅读|23 个评论
[转载]投稿与审稿专题
readnet 2014-7-31 08:29
投稿与审稿专题 5个可能导致拒稿的科研写作错误[喻海良] 非以英语为母语的作者该如何突破语言障碍? - 意得辑专家视点[... 千古奇闻:“鬼魂”也发SCI论文![曾庆平] 如此引文,数字是升的快,论文被撤稿也很快[喻海良] 作者该知道的同行评审大小事 – 意得辑专家视点之科研发表探讨[... 投稿与审稿[彭渤] 珍惜,感念,信任[王建] 我失败了,但我心服口服[沈乐君] 展示一份非常细致详尽的审稿意见[邱敦莲] 你的稿件可能被这样拒稿[喻海良] 大修之痛[雷雷] 一篇文章是这样炼成的(四):署名问题[朱豫才] 中科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开放获取政策[Editage... 论文调研(6)- 作者在处理评审意见时遇到的难题[Editag... 真正有份量的论文为什么要发到Plos One或AMM,AMR这... 最好的审稿人,给我的论文新增两条结论(附评审原件)[喻海良] 答编辑问:再发表问题[赵大良] 文章终于被接受了[罗广营] 哈佛大学撤回心脏再生研究论文[孙学军] 我的被撞车的文章终于被JBC接收了[牛旭波] SAGE撤稿事件,作者学到了什么?[Editage意得辑] 为什么推荐知名教授当审稿人[喻海良] 尚未开发的新世界:发表后同行评审 – 意得辑专家视点之焦点讨论... 请不要敷衍审稿[赵丽莹] 一篇文章是这样炼成的(五):二审结果出来了[朱豫才] 中国作者撰写英语论文中的一些常见问题[LetPub编辑] 专访ORCID执行总监Laurel Haak博士[Editag... 作者咨询撤稿问题的回复[赵大良] 最近戾气太重![袁贤讯] 一种新的学术腐败——美国光学会著名期刊编辑篡改审稿意见![叶芳... 我的最新文章:Cell Cover Article[蔡丹枫] 学位论文版权归属学生,但要附加Co-Authorship说明[... 论文被拒,“内幕”捅到报纸上去[文双春] PeerJ:下一个PLOS ONE?[斯幸峰] 又一篇自己觉得非常得意的论文被国内期刊拒稿了,只好投国外了[陈... 一篇很短的文章,一段很长的光阴[陈凯敏] 努力做到“退稿不退人”[赵大良] 遇到如此不负责任的审稿意见怎么办?[任胜利] 支付版面费时,请尽量考虑中国国情![曹建军] 三篇论文的评审意见[毛宏]
个人分类: 办刊之道|1 次阅读|0 个评论
昨天俺一连毙了4篇稿件
热度 4 qsqhopeiggcas 2014-7-3 10:03
俺一般不愿为国内学术期刊审稿,因为很少看到有新意的东东。由于架不住某国内知名期刊编辑的软磨硬泡,答应了帮之审几篇。 昨天下午,因为闲的蛋疼,就想把发过来的稿子审了吧。打开审稿系统一看,好家伙,有位作者一气写了 3 篇( I,II,III ),还有另一位作者写的一篇。 以前者为例说说吧。该作者用最小耗能原理研究地震预测问题,这个路子没错,强震孕育过程遵循这样的原理。该系列论文有没有原则性错误呢?俺反复看了几遍,认为存在以下“硬伤”: 1 、都是定性的“空对空”讨论,没有具体的模型,且讨论的都是空区、地震带、自组织临界性这些老生常谈的问题,缺乏有新意的观点。 2 、作者不明白对孕震系统,积累高能量的载体是什么?此问题搞不清楚,任何有关讨论都是无的放矢。 3 、作者假设孕震系统是线弹性的,用最小耗能原理研究破坏准则问题。对此,俺点评道:( 1 )对线弹性介质,其破坏准则可用材料力学强度理论简单给出,根本无需小题大做;( 2 )若孕震系统介质是线弹性的,其宏观破裂前像玻璃一样不会有任何可识别的前兆,监测的物理量(如电磁、波速等)不会有显著性变化,如此地震是不能预测的。研究地震预测问题,介质不能被假设为线弹性的。 众所周知,岩石是非均匀介质,在加载过程中呈现出非线性力学行为,加载到某种程度时会出现微破裂丛集或应变局部化等特征行为,这是唯一的失稳前兆,有前兆才能预测其发生宏观破裂的行为。 对岩石破裂失稳预测,介质的非均匀性、其力学行为的非线性是“上帝”给我们的礼物,这虽然会增加研究难度,但若搞明白了,利用此唯一前兆,可以预测其宏观破坏失稳。所以“非线性”对预测而言,是大大的好事儿。反而,对均匀、其力学行为为线弹性的介质,其失稳是不能预测的。 显然,对以上问题,作者根本没考虑到,稿件存在“潜伏”的致命“硬伤”,因此俺建议予以退稿。 俺属于审稿比较苛刻的,让俺审查的稿件约 90% 会被毙,对被毙的稿件,俺会给出充分的理由,在学术上指出其存在的“硬伤”,让作者心服口服,无话可说。 相关: 审稿人不愿看到什么样的论文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732903.html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3364 次阅读|7 个评论
展示一份非常细致详尽的审稿意见
热度 17 waterlilyqd 2014-6-13 10:27
曾经看到国内某EI期刊返给作者的审稿意见就只有两句话,大意就是“文章的新意不够,研究不深入”。一个作者,特别是一位青年科学工作者,看到这份审稿意见能够做什么呢?他们能够从审稿人的审稿意见得到什么有启发性的见解呢?他们能够根据审稿人的意见对文章进行改进性的修改吗?不能! 因此,一份审稿意见应该有方向性的指导,还要有具体的建议,如果能够对作者未来继续进行深入研究有启发性的作用就更好! 在此展示的这份审稿意见,其实是作者根据审稿人的意见对文章进行了修改以后的二审意见。审稿意见洋洋洒洒好几页,非常具体中肯。对这样的评审专家,我们应该表示由衷的敬意! ---------------------------------------------------------------------------------- This manuscript is considerably improved over the initial submission, but there needs to be greater clarification of the analysis, more attention to important details, and improved organization. Also, the use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needs improvement in places, but I leave that to the copyeditors to assist the authors. My comments below are organized by section of the manuscript. Introduction. I wouldn't say that interpolation techniques resolve the shortage of observations, as the suitability of these methods is in part a function of the station density. The sentence that reanalysis most closely estimate the state of real atmosphere is also problematic as it is not clear what the reanalyses are being compared against. Also, in the introduction the authors state that their goal is to verify monthly 2 m air temperature in the ERA-Interim for the Tibetan Plateau, however, most of their analysis is at the annual and seasonal (rather than monthly) temporal scale. Section 1.2. If a time series was not complete how was this handled? Were the missing data filled in with data from neighboring stations? Also, the 5 consecutive years criteria seems somewhat odd, especially as it appears that only one station had less than 10 years of data. Why not exclude that station and use a stricter criterion? Also, the authors should provide the period of record in Table 1 for each of the stations to help readers interpret the results. In addition, how did the authors deal with the 20 stations that didn't have data for the full period 1979-2010? Were these stations included in the trend analysis and climatological maps, for example? Section 2.1 Is the ratio of standard deviations for the annual standard deviation? I am assuming that the other parameters, bias, rmse, etc. also are for the annual means of Te and To. Is that correct? At this time, it would also been helpful to see a plot of bias and/or rmse against the difference in elevation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station and the ERA-Interim gridpoint. It is important for readers to see what the shape of this distribution looks like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the lapse rate correction discussed later in the manuscript. This type of graph would also better support the authors' convention that bias is related to the elevation station, rather than providing examples in the text for only a few stations with small and large biases. Also, are the differences shown in Table 3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 doubt if they are. Section 2.2 In my earlier review, I had suggested that the annual cycle be removed when correlating the time series of monthly data from observations and ERA-Interim, because the correlation was representing how well the annual cycles agreed between the two datasets rather than how well ERA-Interim was simulating the month-to-month variability seen in the observations. However, the authors say on page 6 that they removed the annual cycle from the values of annual and seasonal mean temperatures rather than the monthly values. I am perplexed on how and why they did this. What method was used to remove the annual cycle? Or when they say the removed the annual cycle are they just saying that they averaged the monthly values by year and season? There really isn't any need to remove the annual cycle when calculating and comparing annual and seasonal means. I have some additional concerns regarding the Section 2.2 on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bility. Rather than annual variability on line 7, I think the authors mean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r in other words, year-to-year variability in the annual mean. And by seasonal variability are the authors referring to the year-to-year fluctuations in the seasonal means? I suspect so, but they need to make this clear. Figure 3 for station No. 1 is not very useful in demonstrating how well the ERA-Interim is replicating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the annual and seasonal means. The bias is very large at this station and the vertical resolution of the graphs is coarse, thus the graphs for both observations and ERA-Interim appear very flat. Based on the plot, only the winter averages of ERA-Interim show considerabl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but that is partly because the vertical resolution of the winter graph is finer than that for the plots of the others seasons and the annual mean. Table 4 shows that at station No. 1 the correlation for winter is 0.295 but the annual value is only a little higher at 0.376. But because of the scale of the graph, the curve for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s in the annual mean appears very flat for both the Te and To series when the correlation suggests that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the two series is rather dissimilar. Also, perhaps a better station to use to show differences in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is station 14, which has low correlations for some seasons but the elevations of the observation station and the ERA-Interim gridpoint are more similar than for Station #1 and bias is much smaller.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under 2.2 it appears that the authors are now looking at bias in the monthly values rather than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the monthly values. This needs to be made clear. The writing of this paragraph can also be tightened and the paragraph shortened to highlight the differences in bias between summer and spring, and between the eastern versus southern TP. Again, I question the focus on Station No. 1 given the large difference in the To and Te elevations. There are also some grammar errors in this paragraph. Section 2.3. I don't understand what the authors mean when they say that the The monthly lapse rates are obtained from Kunkel (1989) and Liston and Elder (2006). These studies were for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 weren't the lapse rates calculated specifically for the Tibetan Plateau? Or do the authors mean that they used the procedures from Kunkel and Liston and Elder to calculate the lapse rates? Whatever, it is not clear how the lapse rates were found. The authors need to explicitly describe how the correction was calculated. Table 5 doesn't need to include all the different parameters as the correlation, standard deviation ratios and standard deviation don't change much for the lapse-rate corrected temperatures. Why not focus instead on the bias and the rmse and show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values for the corrected and uncorrected series or in other words show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values in Table 2 and Table 5. Also, are the bias and rmse values given at the top of page 7 the average values across all the stations? Another question is why would the variation of Tc differ from that of Te? After all, for each month a constant is being added to Te to calculate Tc. Even though the constant varies by month, I wouldn't expect much difference in the variation of Te and Tc. Also, what is the correlation model? And why isn't the bias reduced at all the stations, why just at 57 stations? Does it have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 shap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ias and elevation difference? Here is where a graph of bias versus elevation difference would be very useful. Note that at station #11 Te and To are at similar elevations and the bias was initially small. What if you stratify the data by elevation? Do you see that the correction was useful for higher elevation stations but introduced error for lower elevation stations? And why didn't you also use the Gao et al. method in addition to the Kunkel method? Section 2.4. It is not clear from the climatology maps what new information the ERA-Interim provided. What did the ERA-Interim tell you about the temperature climatology that was not previously known from observations only? Also, the authors need to be more careful when they say that the ERA-Interim captures the topographic features very well since the climatology maps are not compared to similar maps prepared from observations. I also would caution against speculating on the causes of the temporal trends, but rather focus on how similar the trends for the ERA-Interim are compared to the trends calculated from observations, especially given that this paper is an evaluation of ERA-Interim. On what evidence are you basing your statements that the ERA-Interim does better than ERA-40 to capture temporal trends? Section 3. Rather than whole time series, say instead ... complex TP at annual, monthly and seasonal temporal scales ... Also, what does Overall the TP has great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mean? Figures and Tables. More attention needs to be paid to figure and table captions: Figure 1. The caption needs to include what are the numbers in this figure. Something like, The numbers refer to the station number shown in Table 1. Figure 2. Is this a plot of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The variable that is plotted needs to be described in the figure caption. Figure 3. The scales on these plots are not consistent -- note that the scale is finer for the winter plot and consequently there appears to be greater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Keep the scales consistent so that it is easier to compare the different plots. Also, I question whether this plot is even necessary, as basically it shows that, with the exception of some years in winter, the Te is considerably warmer than To. Figure 4. Include units for RMSE (oC). Figure 5. A better caption would be Average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oC) across the Tibetan Plateau for 1979-2010 from the ERA-Interim reanalysis. Figure 6. Average temperature (oC) across the Tibetan Plateau for 1979-2010 from the ERA-Interim reanalysis for a) spring, b) summer, c) autumn, and d) winter.
个人分类: JMS信息|9266 次阅读|25 个评论
低水平英文石油地质稿件的几个常见问题
热度 2 Amsel 2014-5-10 10:31
一、写作动力不正确。好的文章应该是深入思考之后,思如泉涌、非写不可的时候才出炉的。而很多稿件一看就是为了应付课题检查、职称评比等需要。出于功利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浮皮潦草、观点不明确、讨论不深入,起笔的时候就注定是要制造垃圾稿件了。 二、简介部分有太多中文方式的描述。政治口号式的语句在中文石油地质文章中比较常见。 三、不交代数据来源。这是中文石油地质文章的一个弊病,油田、实验室的数据拿来就用,不交代这些数据是谁测的、怎么测出来的。连下古生界“镜质体反射率”怎么得来的都不知道交代一下。盆地模拟的结果不描述参数、软件和必要的计算过程。 四、“散点图”乱作一气,不去思考每一个图中相关性背后的原因。也不会批判性地思考和使用前人的模板。 五、粗枝大叶,比如不标页码、不标行号、有效数字位数过多、图中保留有中文字符等等。 六、低水平重复跟风。国外的页岩表征方法,都拿来用一下,不管适用不适用。即使适用,别人做过一次了,你只能换个地区做一下而已,但中国盆地一共也没有几个地区。而且测出来的数据不知道到底有没有意义,甚至不清楚数据质量。 归根到底其实还是第一条,写稿件的时候用心思考了没有。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3209 次阅读|3 个评论
发出来的文章比我审过的文章好
热度 1 Amsel 2014-5-6 11:09
  最近一年给某刊审了七篇页岩气方面的稿子,全部是国内的,几乎全部只能建议拒稿。所以对这类国内稿件的水平几乎绝望,心想该刊这么被低水平稿件轮番轰炸,是不是已经大半沦陷了。于是刚才检索了一下该刊最近两年发表的“中国页岩气”方面的文章,读了两篇,还行,发表出来的文章还算有条有理,没有给国内同行丢人。   那么那些急着往这里投稿的,是不是先把自己的稿件和国内同行发表出来的文章对比一下,看看怎么能把稿件水平提上去,然后再投稿,而不能把中文手稿翻译了事。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1665 次阅读|3 个评论
审稿有感
热度 2 yunlongwang 2014-5-5 09:52
每一次审稿对我来说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今天花了一下午审了一篇区区四页纸的会议论文。四个作者都供职于德国的大学,但是不知道是哪里人。 不知道什么原因,作者的描述他的方法的时候感觉非常不认真。 Notation (不知道怎么翻译,数学定义?)的定义很不严谨,还有笔误。建模和推导过程也很含糊。但是,他们用他们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的时候,效果又相当的好。他们还提供了和另一个相对简单的处理方法的结果比较,由此也可以看出他们算法的价值。 文章的第一作者的是某大学药学院研究神经生物方向的 faculty(老师?) 。 他们把两个比较成熟的信号处理算法和在一起(但是这个“和在一起”不是很容易),然后用在他的实验数据上,效果看起来还不错。我想他可能是那种做神经生物做得好,但数学建模不是很强的老师吧。 这样我就为难了。你拒了人家吧,人家就不是学数学的,数学推导写的含混也可以理解。 那要是不拒,这是信号处理的会议,含混的数学推导让人很难判断他的方法的合理性。 我花了很久的时间仔细的猜想他每一句话,每一个式子想表达的意思,最后隐隐约约觉得他的推导是合理的。但是要是照他这样发表,读者哪有时间猜他想说什么? 其实我还是不确定。您也可以说是因为我水平不够,没看懂,这当然也有可能。不过有些明显的欠妥之处比如笔误,不专业的定义, 不恰当的表达方式。。。我还是能看出来的。 很遗憾,我列举了一堆理由之后,给他们了个 C, 大概意思就是会议文章不够了才接受本文吧。 第一次碰到这样的文章,也不知道这么做是否欠妥,但愿自己没犯二吧。
5095 次阅读|4 个评论
“中国科学院大学”,真的来了。。。
热度 16 boxcar 2014-4-8 20:52
刚刚审了篇作者单位中有“中国科学院大学”(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的稿子,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的,写篇博文做个纪念。
个人分类: 教育|5165 次阅读|26 个评论
菜鸟求助,收到这样的邮件是否要回?
热度 5 zywsict 2014-3-15 09:27
本人是科研菜鸟,今天收到加拿大一杂志的邮件,不知道是否要回?请给位大神给点意见!邮件的内容如下: Dear Dr. Yi-wen Zhang, Your interesting published article Power-aware scheduling algorithms for sporadic tasks in real-time systems drives me to call for new papers and honorary reviewer, on behalf of Computer Communication Collaboration, which is an English quarterly journal in Canada. This peer reviewed journal focuses on smart internet and it welcomes papers on general theories of computer science, data communications, multimedia, social network, machine learning, data mining, intelligent collaboration and other relevant topics, both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ll papers should be written in professional English. The length of 2000-5000 words is suggested. We accept papers in MS-word or PDF format. If your paper is qualified for publication after refereeing, it will be published within 2-4 months from the date of submission. Please kindly find the “Application Form for Honorary Reviewer” as attached. Thank you for your consideration.
个人分类: 科研|4334 次阅读|10 个评论
科技论文评审中的二百伍
热度 6 jxz1963 2014-3-4 15:21
今天上午,我接到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函件“关于表彰‘ 2013 年度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评审专家的通知’(教科发中心函【 2014 】 4 号)”。 从内心讲,我一个平头老百姓能接到国家教育部的“优秀专家的通知”应当是喜出望外,但从《证书》的字里行间来讲,我是高兴不起来的。 在“函”中有这么一段话“我‘中心’综合考察 2013 年度各专家评审的评审质量、评审效率和评审数量,遴选出 XXX 等 250 名优秀评审专家进行通报表彰。” 请问: 1 、对于此次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优秀专家的评审”为什么刚好是 250 位专家,而不是 251 或 249 位呢?把评审的优秀专家都当成“二佰伍”了?还是在评审理念或数字上有一些疏忽呢? 2 、从教育部首届“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评审专家算起,经过我评审的图书馆学方面的科技论文有近 50 篇之多,但从我内心讲,这些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重普遍比较偏一些,这些论文的内容不是一些大众读者能读懂、且有兴趣读的科技论文,如此偏颇的论文的审稿如何能进入“二百伍”的行列,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3 、图书馆学作为一门学科应该而且已经进入了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重要内容之一,但这方面的论文还是少之又少,特此呼吁应重视和加强此方面的研究和学术交流,特别是近年来的“图书开放存取”方面的学术交流与科技论文,应在数字上和量化上有所突破和提升。 4 、应加强图书馆学论文时效性方面的认识和提升。特别是“图书开放存取”方面的论文,应在有效的时空和可行的应用空间进行必要的提升,以适应国内图书馆学的发展和应用进展。 最后,我想讲一讲“二佰伍”的故事:相传春秋战国时期,苏秦作为多国的宰相到了齐国后就被不明身份的人给杀害了,齐王一时无法向其他诸国交差,只好出榜文“剌苏秦者犒一仟元!”于是,同时有四个人一起来到齐王府邀功,齐王说你们四个人都说刺杀了苏秦,但你们每个人得到的奖赏只有 250 元呀,四人齐声说:“ 250 我们也愿意。”齐王于是就逮了这四个犯有欺君之罪的人,而且每个人都冠名“ 二佰伍 ”,于是“二佰伍”就这样在世间以“头脑简单”给流传下来了。 想想,今天的“二佰伍”是什么样的概念呢?是不是不喑世俗、不唯权势、一根筋儿的代名词呢? 我想说的是,“二佰伍”不用我解释了,用一句网络红词:你懂的!
个人分类: 我的观点|5071 次阅读|11 个评论
科技人员的社会服务
Yaniel 2014-2-18 09:48
社会服务就是为社会做贡献,通常是无偿服务。 科技人员还需要无偿的进行社会服务吗?在国内很少听到这个问题的讨论。但作为科技人员是有义务为社会做贡献的,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给社会。奉献也是获得自己内心满足的过程。 第一次听说社会服务是在我第一次在美国工作期间,在学期开始,学校组织新教师进行交流和培训,内容之一就是职业规划和对学校考核的理解,一般由副校长级别的人亲自主持,除了讲解学校制度,当然也少不了相互介绍和闲聊。在高校考核指标中,除了项目、教学、科研之外,学校要求“社会服务“占工作量的10%。 社会服务内容最主要的就是参加论文评审,按照10%的工作量,那么一周5天应该有半天用于论文评审。这个与医学方面要求医生每周至少半天的业务学习的要求大体相当。可以看作是一种学习和交流过程。与我合作过的国外学者都很看重评审,并且很认真守时。 我们知道国外的论文投稿是不需要像国内论文投稿一样缴纳审稿费,其费用是由学校工资支付的,也就是“社会服务“占工作量的10%,学校相应提供这10%的收入。因此,对于学生而言,选择投稿国外会议和期刊显然是经济上划算的,这也是一种隐性的科研福利吧,希望国内也能与之接轨一下。 再说点额外的,就是无偿审稿的负面影响,就是无节制的投稿,相对于其他学科,计算机方面的论文最好先在会议发表后投稿期刊,毕竟期刊要求比较严格,但近年来一些不怎么好的论文也投稿顶级期刊的现象非常多,加大审稿的工作量,把本来欣赏别人工作这么一件美好的事情,变成了无趣的纠错。从这一点上,可能收费是更有效地限制烂投稿的一种有效方式。另一个最近发现的现象是,好多国外学者没有及时把会议论文发表期刊论文,导致个别人员盗用其成果发表,这种现象具有一定隐蔽性,好像是对原有工作有些改进,但却剽窃了别人的主要成果。
17 次阅读|0 个评论
态度决定成败——第一次为SCI刊物审稿有感
热度 57 tt52dj 2014-2-10 14:00
“新官上任,三把火”,今年年前国务院对春节年假的规定大有变化,其中最让人恼火地莫过于“除夕夜也得上班”。此外,由于省财政拨款迟迟未到,全省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的2014年1月份工资也未能按时发放,其次,所里年终奖金年前也不可能拿到了。没办法,我等鼠辈只能在所里按兵不动,不敢提前回老家过年。过完腊月二十六,人文关怀的内部政策(无正式文件)不胫而走:可以请探亲假;但出问题,则后果自负 。 1月27日,我到单位向课题组领导请假回老家。然后,我在家过了一个极为憋屈的春节。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过年费紧张,只能极为低调,任由亲朋好友数落;其二,无私家 车,从乡下转战其他地方拜年,拎着拜年物质,拖家带口,极为不便;其三,父母赡养问题,原本回家之前就和妻子商量好:每月给双方父母一定的赡养费,哪知正月初一,还没等我们提出,就被父亲一顿数落,当着许多亲戚的面说我怎么没能力之类的话语,让我和妻子彻底无语。其实,归根结底,一个字:钱。没办法,谁让我一个堂堂的博士生,年收入远远低于一个大学肄业生(我小姑的儿子,从事摄影):他现在开着德国进口Tiguan,另外还给父母买了北京 现代并在长沙芙蓉北路万科买了精装房。哎,每次总拿这个说事,我真没法回应,只能在一旁忍着;谁让他的眼里除了钱,就没有精神层面的追求了呢。 呵呵,扯远了,还是言归正传吧。说说这第一次为SCI刊物审稿的事情。1月27日,昆虫科学方面的一家老牌SCI期刊编辑向我发出“Article Review Request”;可惜,正如前文所言,我已回老家,而在老家上网也不方便。直到,1月30日,我用手机的无线上网,才得知此事。但用手机回复Email还是不熟练,因此只好等到2月5日回到长沙,晚上10点多,我浏览了编辑给我发的该文的Title及Abstract,内容大概就是某种害虫两个**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感觉较为熟悉。因此,我给编辑回复:很遗憾,由于1月31日至2月6日为中国春节假期,我直到现在才回复您;但我 欣然同意 作为审稿之一为该稿件评审,并力争按时完成任务 。由于时间紧迫,截止日期为2月17日(共计20天),从我答应审稿到截止日期也就12天。因此,这几天,我抓紧时间审阅。 幸甚的是,这篇文章的内容和我在CAU攻读 硕士及博士期间从事的研究内容比较接近;再者,近期我作为第二作者在Pest Management Science 发了一篇类似框架的 文章,而且我也参与了这篇文章的写作和后期的修改, 因此审阅时 驾轻就熟。 该稿件总共才15页(Single-Spaced;6 Figures、1 Table;Each figure and table with a separate page),除了3页References,正文也就7页不到。令人 遗憾地是,该稿件行文不流畅; 前后不一致(MATERIALS AND METHODS中说是提取5龄幼虫一些组织的总RNA,而RESULTS和后面的图却均为4龄幼虫,看来作者是打算给审稿人出谜语了);“材料与方法”交代不翔实(让人雾里看花);昆虫拉丁文名全称和缩写混乱(通常第一次出现应用全称且斜体,后面出现再用缩写;可作者在 文中却随心所欲、错乱表述);语法错误甚多(更 为离谱的是,竟然连“材料与方法”中“方法” 的单词都拼错,误写为“MATHEDS”);其他小错误举不胜举,比如Table 1中备注中写到F和R分别代表上、下游引物的缩写,结果害我找了N 久,也没发现这两个字母在哪? 哎,越往下看,越上火,因此我只好暂时将它搁置在一旁。要不是看在作者是国人以及第一次为SCI期刊审稿的份上,我真想直接Reject。 在此,我真心奉劝那些挤破脑袋为毕业而瞎凑 文章且不用心写作的童鞋们,哪怕你写作水平有限,也得摆正态度——认真、细心写作和检查,而不是写完就了事。即使,你不能给审稿人带去快乐,至少也不要给他们带去厌恶吧;毕竟,这是份没有报酬的苦差事。 不说了,再好好看看,希望还能锻炼下我的耐心和忍受力,同时以便给编辑一个交代。 PS:直至此时,该文审阅终于落下帷幕。秉承学习和努力的态度,以及给作者一次重新审视自我的机会,本人推荐“Resubmit for Review”。昨晚,为了写好Comments中Major concerns(11条),熬夜至凌晨4点多。今天上午,又奋斗了4个多小时,总算写完Minor concerns(24条,未能一一列出,其他 部分则嘱咐作者自己再细细修改)。累计1万多字符,洋洋洒洒书写5页(A4)。 递交完审稿意见的那一刻,感觉轻松许多。呵呵,接下来,全身心备战2014 NSFC! 刚才,期刊编辑又发一封 Email向我再次致谢(之前,发了封格式化的致谢信)。呵呵,希望我不是他所见过的很严格的审稿人之一。 摘录如下: Thank you very much again for your time and efforts. Based on the page length of your review comments, you are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reviewers ever seen. All the best to you.
个人分类: 文如其人|32189 次阅读|125 个评论
屁股决定脑袋:青年审稿人和超级博后
热度 8 JRoy 2014-1-22 22:26
陈老师好像嘲笑过某某屁股决定脑袋,利益净往自己身上揽。 我觉得屁股决定脑袋挺好的,说明真实,而且谁的脑袋能离屁股距离很远呐? 我就提两个屁股决定脑袋的想法 一, 我们都知道国际上很多的期刊都积极邀请博士,博后等绝对第一线的科研人员审稿,甚至很多期刊在你有篇稿子录用(甚至刚投)之后就邀请你审稿,管你博士还是什么来着。这一来是找到最近对期刊相对很了解的人 (刚录用或者刚投吗,期刊什么质量什么层次应该是有把握的);二来也能培养审稿人的荣誉感和建立期刊和审稿人的联系,以后吸引投稿。 这两点都大有裨益! 尤其是后者,我们的中文期刊更应该借鉴!及早的培养中国年轻人的荣誉感,对他发展是有正能量作用的。一个成长在信任,感谢和尊重环境下的人和一个成长在勾结,营私和自私自利环境下的人能一样嘛? 对于大环境也是如此,越多的前者越好,越多的后者越浑浊不清。从另一个 角度,让青年人及早的背着荣誉去掌权,也是一种考验和训练,习以为常以后也不会一朝得天下的巨贪。。。如此等等好处! 可以说,让年轻人包括在读博士,博士后审稿觉得对中国的学术界有好处,长远的好处。而且,很多时候,找些老头老太太根本就没时间或者 根本就跟不上最新的研究进展,审稿质量并不能保证!大家也都说,国内的文章多数也说博士博后写的,为啥不就(主要)直接让他们审稿呐? 还以我为例(不了解我的人,别觉得是吹啊,不解释),我为我们领域的 IET Signal Processing 今年审稿了6篇文章,基本上每隔一段时间就来一篇稿子。奇怪的是,我从来没向这个期刊投过稿子。其中有两次我力挽狂澜拒了一篇,接了一篇可能在编辑那儿打下了信誉。我也给其他期刊审过一些,但是都不是常客。可是,我从来没有收到国内期刊的审稿邀请(也可能因为过去三年过没发过中文吧,但是编辑们眼界应该是开阔的啊)!我心里在盘算:若是未来一两年再没邀请,以后有了估计我也没时间或者不愿意审了。长期审的期刊都审不过来,又来个新期刊谁还愿意审? 二, 这个就一句: 中国博后基本上是干着全世界博后质量差不多的“活”,努力程度最大,出工往往不亚于一个正式教职人员;所以应该待遇大大接轨的,多吸引几个博后可能比千人甚至青年千人更物美价廉!
个人分类: About me|4203 次阅读|7 个评论
一则审稿
热度 1 yuliping 2014-1-19 17:55
今天审稿碰到一篇论文,采用我前年发表论文的方法,研究一个科学计量学问题,不过当年我采用的是 JCR 数据,该文用的是我国某个学科期刊数据。由于当年我首次将经济学的某个方法应用到科学计量学领域,方案设计和计量模型迄今也还是不错的,得到了一些有趣的结论,论文在国内权威期刊发表,创新应该也还不错。 这篇论文所采取的技术路径和我一样,研究一个新的问题,略微高兴之余,我在思考一个问题,这种做法值得提倡吗?其实这种现象在经济学领域也非常常见,国内学者借用国外学者的研究方法,但是研究的是中国问题,也能发表一些好论文。 我的观点是这样,一切围绕研究的问题,如果确实有意义,出现这种现象也无妨,如果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改进,那更好,只要不是刻意地为论文而论文就可以了。只有关注多了,研究多了,我们才能进步。 2014.1.19 俞立平 于宁波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2977 次阅读|2 个评论
不一般的cover letter
热度 2 Enago 2014-1-17 14:08
上篇文章的 coverletter 能罩得住大部分的期刊,但是你也知道,这个世界总是有例外的。上个月写了一篇文章,投稿的时候才记起来忘记了写 coverletter ,就顺手把那个模板找出来,填上空,加上几句描述性的语句,就把文章投出去了。 过了两天,编辑发了一封邮件,说这个期刊最近改变了它的 scope 跟 coverage ,还更改了研究方向的类别。他希望我们能给出一个合理的理由来说明,投的文章适合期刊哪些的 section ,为什么更适合于其中的某个 section 或者哪些交叉的 sections ,为什么投的这个文章适合这个期刊。同时说明这个期刊是侧重于应用,需要在 coverletter 里面阐述文章所描述的研究工作有什么重要的应用前景以及为什么这些应用是重要的。最后还给了交上 coverletter 的 deadline 是 2 天之内。 话说这还真的是第一回遇到 编辑 主动要求这么详细的 cover letter 的。仅仅这些问题,就跟某些审稿人意见有的一拼。反正第一眼看到这个邮件的时候,心里有点不爽。心想,要不是觉得 期刊影响因子不错 ,我干啥选你呢。那个 section 的分类就摆在那边,文章标题也写的很清楚。为什么合适呢?不就是因为关键字可以 match 上吗?这不就是非要你证明为什么 1=1 吗?至于有什么应用前景跟为啥重要,要是您老人家花点时间读读文章的 introduction ,不也就知道了吗?非要一一列举出来写到 cover letter 里面吗? 一开始那股气一上来,还想直接撤稿算了。但是一想还要再找别的期刊,有可能还要 重新修改 格式,说不定还比写这个 cover letter 烦得多。再安慰安慰自己,这年头,好期刊是不缺文章来源的。咱是鱼肉,只能认了。不爽归不爽,还是得 认认真真的写一份 cover letter 。新的当然很长了,不过也就是把模板的第二段扩充起来写。 适合哪个 section 容易回答,但是最有分量的证据就是直接在期刊上找两三篇相关的文章,列成参考文献。然后说,这些文章都是你们已经发表的,又是属于这个 section 的,所以我的文章是适合这个 section 的。 为什么适合这个期刊?这个回答可以适当的拍点马屁,就是说期刊在这个领域内有不错的影响力啦。但是光这个马屁是不行的,你得说自己的文章也不烂,如果有机会发表出来,相信会引起很大人的关注,给期刊带来更大的影响。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关于文章有什么应用前景以及为什么这些应用是重要的。这一个可以结合期刊的定位来说。 编辑 都希望自己的期刊可以在某个领域内有个不错的口碑,所以就集中谈谈文章的研究工作在这个领域内可能带来什么影响。谈的太偏了,扯得太宽了,反而会让编辑觉得所涉及的方向跟期刊不相匹配。 上面的这些写法虽然看起来有点在玩文字游戏,但是结果却不错。发出 cover letter 的第二天 ,就发现文章已经进入 under review 的状态了,说明编辑对他问题的回答还是比较满意的。 以上就是我们的一个不同寻常的写 cover letter 的经历,希望对大家有点帮助。 本博客内容皆由英论阁资深学术专家团队撰写提供 § 英论阁专业团队提供 英文论文编辑 、 SCI 论文润色 、一站式编辑、出版协助 http://www.enago.cn §
个人分类: 用英语写论文|8986 次阅读|3 个评论
我的拒稿率正常不?-审稿历史记录
热度 6 whoiswho 2013-12-17 23:01
从业多年,不知不觉审稿上百篇了,尽力做到公平公正,希望为同行评议制度贡献一点正力量,也不晓得做的是否完美,列出审稿最多一个杂志的审稿 和统计。看看统计学概率上是否合理。 受邀:76篇 同意审稿:63 拒绝审稿:11 总计完成:62 按时审稿:59 提交延迟:3 接受后拒绝审稿:1 (以为懂,其实看不懂) 完成审稿时间:6天 直接发表:11 大修:21 小修:15 拒稿:15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4831 次阅读|12 个评论
无奈的审稿人
热度 1 rczeng 2013-12-17 22:46
无奈 的审稿人 年年岁岁花相似,大约一年前发表博文“ 被编辑部追着跑的审稿人 ”。点击率近8000次。类似的审稿遭遇再次来临。 11月初陆续收到 5 个编辑部(编码为期刊 R、C、P、R2 和 J )送来的 6 次审稿请求,其中三个期刊(期刊R、R2和J)竟然有一个相同的字(词),让我头晕,忙乱中糊涂起来。 2013年11月5日下午4:18《期刊R》编辑部请求审稿,中文文章,审稿相对容易,11月8日审回。 11月16日《期刊C》(英文)审稿通知,20天审稿时间,准时审回。 11月19日上午7:06收到《期刊P》(英文) 审稿通知,审稿时间2个月。估计放假前应该没问题。 11月21日下午05:07收到《期刊R2》(英文)的来信,“如果你 7 天内能审完,我们很感谢;如果你实在太忙,你可点击“REJECT”拒审”。2013年11月21日下午5:35回复拒审,因为之前已经收到其他期刊的审稿通知,时间太紧,没法完成。11月22日中午1:53收到编辑部反馈信息。 12月4日上午9:47又收到《期刊R2》(英文)审稿通知,当日上午10:49回复,推荐其他审稿人,2013年12月6日下午2:38收到反馈信息。 被《期刊J》编辑妹妹第三次来信催审,心中滋味不同寻常。 11月14日(星期四) 晚上10:39 收到《期刊J》(英文)审稿通知。 11月19日(星期二) 凌晨2:38 收到“温柔提醒( gentle reminder )”。由于《期刊J》与《期刊R2》名称有些相似,我原以为是《期刊R2》,已经拒审了,也就没有放在心上。 11月29日凌晨2:34 又收到 Reminder ,此次没有了“ gentle ”。实在忙乎,没有核实通知。 12月17日下午4:16收到《期刊J》编辑妹妹用中文写的审稿通知:“由于时间的原因,还望您能近期登陆审稿系统审理此稿件,切盼!”。 刚好周末完成了4份考试试卷和试题答案,周一顺利提交。今天总算有点时间,下午开完会后浏览一遍, 准备晚饭后加班审稿。 17日晚上9:49收到 《期刊J》 系统回复“ Thank You ”。 回头查看审稿记录,首次留下3天迟交审稿意见的不良记录。 如今稿件量太大,例如,期刊C的稿件量于12月3日达到1176篇。 编辑难、审稿人 亦 难 。审稿人也是一种稀缺资源。 如果“科学家”们少写垃圾文章,多写精品文章,大家都会舒服一点。希望科技圈内同行们少作虚功(无用功)、多作有用功。 圣诞节快到了,今年的审稿高峰期即将来临。作为审稿人,您准备好了吗? 图片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审稿|7032 次阅读|2 个评论
与《科学》编辑聊审稿
热度 9 jinsblog 2013-12-11 04:11
《科学》的一位编辑到中国来访问,经同事介绍,我们一块吃了顿午饭,聊了会儿天。我过去和《自然》的编辑交往多一点,和《科学》的编辑交往这是第一次。这位编辑过去在哈佛大学高就,做的研究和哺乳动物有关,所以我觉得和她有的东西可聊。午饭是自助餐,这位编辑说她是素食者,是吃海鲜类的素食者,鱼虾挺好,牛排就免了。我一直都不明白这个道理,也许是海里的动物没有陆地上的荤。 NS这两个刊物,都承载一些不错的研究论文,但从运作上看,我觉得N的商业土豪气息比较重,而S相对学术味道浓一点,也显得清贫一点。比如我的电邮中,会接到N的广告,把38.597的影响因子做得很显眼,然后是“High Impact. Low Price.的销售口号,我自己的反应是反感。拉客户的方式有很多,卖影响因子来影响做科学的人,我觉得不妥。 此外,它们的一些做法,也有明显的差别。 我在《 作者贡献自己说—《科学》对应投稿的一招。 》博文中,提到一个具体的例子,那就是稿子进入到S系统中后,到它被发表,文章的所有作者都知道,而且稿子被接受前,每个人必须要签字画押,评估自己对稿件的贡献。但N系统中就不一样,它只和通讯作者交流,所以会出现一篇文章中,有错误电邮地址存在,有些作者没有看过稿件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N系统没有采用S系统的做法呢? 我在饭桌上问编辑:我觉得N的商业运作很强势,而S似乎有点低调,对不对?她说这和这两个刊物的背景不同有关,一个是有强大的出版公司做后盾,另一个是学会刊物。这一点我过去就知道,现在来看,刊物间的竞争,和口袋里的钱数相关。 由于我对《科学》这个刊物的审稿过程了解有限,所以饭桌上就问这个过程是什么样的。她说,稿件进来后,编辑有第一道评审的工作,然后会把稿件寄给相关编委成员,理论上是送给一个人,但通常会送给两、三个人,他们对稿件提出看法。然后同一个类别的编辑人员之间,又会有相互的交流,最后决定是否送审。听了她的这个话,我自己的判断是,《科学》对于一个稿件是否送审的时间,会比《自然》要长一点。后者就是编辑的决定,而前者需要过编委会成员这一个过程,我觉得后者相对较合理。 我也问:你们作为编辑,跟潜在的投稿者吃饭聊天,会不会出现利益冲突?她说这绝对不会。他们作为编辑,是希望尽量广泛和研究者交流,知道他们的想法,会对编辑的专业判断有帮助。至于一个稿件能否被接受,和私人关系无关,而是要经过评审的挑剔。这个我基本上同意,但我依然认为,编辑还是有些影响力的。 有个问题我过去就说过,现在是当着《科学》编辑的面问:编辑对稿件成败决定,会影响到一个人的研究、甚至一生。我认为刊物的编辑不应该有这样的影响力,它会对科学产生负面影响。《科学》的这位编辑同意我的观点,她也有类似的看法,因为她来做编辑前,就是做研究的。但这个问题,她并没有好的回答,因为在众多的稿件中,要做到没有任何个人偏见并不是容易的。此外,我觉得这样的问题,也不仅仅是编辑一方的问题,它涉及一个科学共同体中的运作。 我说我写过博文,讲过一点有关和NS有关的交往经历,因此有国内外的人写信给我,让我帮他们解答各种问题。我说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看你们两个刊物,就像是在看两个机器怪物,生怕说错一句话,把你们得罪了,让他们的稿子受伤。她说她刚在清华做了个报告,报告后有学生问,稿件送出后也是有各种担心。她说其实他们都是普通人,对作者的想法、顾虑都是理解的,她们都是按程序处理稿子,和别的刊物没有本质的差别。 聊这段天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刊物都是人在办。不要把哪家刊物看成神,哪家刊物看成nothing。能往好的刊物上投稿,是很自然的事,只要你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恰如其分的了解。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研究。 (这篇博文一个月前就写好,有点乱就没有发。今天和后面相关博文一起发。)
个人分类: 期刊基金SCI-NS|7062 次阅读|14 个评论
随感:诚信、审稿和SCI
热度 13 wangdh 2013-12-8 09:58
随感:诚信、审稿和 SCI (王德华) 诚信:不正常的环境下,很难树立诚信的理念 。 当今大环境,诚信已经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了,严重到影响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影响我们每个人的心理。有道是,当今社会已经没有了诚信。有一年北京的高考作文题目就是以诚信为题的,可见出题者的用心。经常听到、遇到不守信用的人和事,也看到历尽辛苦为了还清欠农民工的工资的动人的守信的故事。前些日子,我对研究生讲到师生关系时,也特别强调了相互信任和诚信的重要性。师生之间没有起码的信任,什么都谈不上了。我们厌恶失信,所以我们呼吁守信。 我很同意,下一代的问题与上一代的问题有直接关系。上一代的作为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再扩一点,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周围不敢睁眼看,不敢仔细看。电视上、媒体上,各种会议上,有多少人在满口空话谎话,就是没有一句真话、实话。我们都知道,谎言多说几遍就成真的了。他们已经习惯于假大空了,人们也渐渐麻木了。 这样的大环境下,要年轻人获得正确的观念,很难。这样的大环境,很难培养诚信的理念。一诺千金,对他们是天方夜谭。很多年轻人恐怕真的不理解“诚信”的内涵,因为他们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都与“诚信”相差太远。想想前些年,为了应付教育部评估,有多少大学发动学生参与了改档案、改成绩的活动?时时曝光的大学教授作假、院长作假、海外人才作假、千人作假,甚至高官花费 2300 万贿选院士 .... ,还有那些倒下去的校长、副校长、院长们,加上那些倒下去的省长、副省长、局长、副局长们 …… ,让年轻的学子们会如何思考呢?在这种环境下,他们如何明白哪些是正常的,那些是正确的呢?谁能告诉他们?谁能说的清?青年,在这样的环境下,随波逐流是不可以的,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是必要的,可是这又有何其难呢?一个人内心的向往与现实的争斗,是非常痛苦的。有多少学生签署了高考诚信承诺书,有多少学生签署了诚信考场承诺书,考场上不也还是有让监考老师为难的事情发生吗? 位居高者,位居要者,位居长者,先失信,就没有理由怪罪年少者失信。 话说回来,诚信,守信,作为一种个人修养、个人素质,只能是自我约束。 审稿:做出拒稿的决定是艰难的。 为学术期刊审阅稿件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自己在本领域的工作得到了肯定,自然是很喜悦的事情。很多时候,审稿者是很难做出退稿决定的。我想很多审稿专家都有过这个感受。我们自己本身就是科研工作者,都有投稿的经历,都知道发表文章的重要性,都知道发表论文的艰难,也理解研究者获得数据的不易。所以,在自己做裁判的时候,心理因素还是很受影响的。如果数据确实很宝贵,课题有新意,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都没有原则性错误,一般不会做出拒稿的决定。对一些水平平平的论文,虽理解作者的不易,但只能按照刊物的要求,只选择前百分之几的论文接受发表。这与每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有点类似,如果理解一个学者对经费的渴求,理解经费对科研的重要性,做决定的时候,就会手下留情。当然,作为审稿或评审专家,还必须对刊物和基金会负责,需要根据自己的学识,遴选出最优秀的。今年 8 月在伦敦参加国际生态学大会,英国生态学会专门组织了其主办的 5 个学术期刊的主编、副主编招待会,在交流中有不少编辑都说,做出拒稿的决定很多时候是很困难的,因为我们自己就是科学家,理解被拒稿的感受。但是由于期刊要求只接受前 15% 左右的论文,拒稿也是不得已的。所以,遭受拒稿,也不一定就是研究水平差。专家负责制,有好处,也有明显的不好处,审稿人的学术水平,主编、副主编的学识和眼光,都是很重要的方面。 SCI: SCI 重要,又不重要。 说 SCI ,虽然不能说反胃,但的确有点厌烦了。作为学者,谁都知道,基础研究(纯科学研究),发表论文是必须的,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上,让更多的读者读到,也是鼓励的。但是科学研究的目的,一定不是 SCI 。对一个科学家最终的评价标准也不是几篇 SCI 和有多少点数。我在一次研究组组会上,曾对学生说以后我们在介绍一个学者的时候,要主要介绍他的研究成果,他的科学发现,他的学术贡献,不要说他在什么期刊上发表了多少篇文章。我们在思想上应该有个转变。我们在写自己的简历介绍,在写汇报的时候,也总是喜欢写在什么刊物上发表了 SCI 论文多少篇,点数是多少,引用是多少,等等,反而对科研成果和科研发现的说明不是很重视。论文发表的学术期刊的档次,论文发表数量的多少,论文被引用的次数,对一个学者是很重要的,但对一些学者又是不重要的,道理应该可以明白。有些研究,发表了上千篇论文,有些研究,仅发表了几篇论文,由于学术贡献的不同,可能后者比前者在学术界会更有地位。所以,数数是管理人员的事情。科学家不敢说话?不是。多数情况下,科学家说话没有用,更何况很多政策本身就是科学家官员制定的呢。不管怎么说,科学家体现自己学问的是研究成果、学术贡献,绝对不是文章数量、刊物名称、影响因子。诺贝尔奖的颁奖词往往就是一句话概括获奖者的学术贡献。我们也知道,好刊物会发表好文章,但发表在好刊物上的文章,不一定篇篇都是好文章。什么时候,理性都是很重要的。盲目,都是可怕的。 北京雾霾。乱写几句随感。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5252 次阅读|23 个评论
审稿人十诫
热度 1 LongLeeLu 2013-12-7 04:55
十诫 这些年来,我得到了许多有关同行评审的准则。首席主编大卫 · 德鲁斌十诫 ( 神在西奈山 Mount Sinai 给摩西十诫 ), 完整,平衡。我张贴在这里要提醒自己,如下: 第一诫 : 不带偏见 , 客观审查 , 让数据说话 第二诫 : 及时审查稿件(在要求审阅的时间内完成自己的评论) 第三诫 : 了解你的角色 ( 作为一个审稿人评论家,你是一个专业知识的顾问 , 监控 , 编辑。你的工作是评估的严谨性和原创性,科学和写作的清晰度。两个或三个审稿的意见的基础上,监测的编辑再决定是否应接受手稿,作者修订,或拒绝。 ) 第四诫 : 承认作者的努力 , 识别工作的优点和手稿的问题 ( 手稿的评论应该以积极的声明开始,试图不伤害作者的感情 , 尊重承认作者试图完成的努力 ) 第五诫 : 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 如何沟通其结果更清晰 ) 第六诫 : 建议额外工作要明智 ( 提出没有必要的额外的研究和实验,以支持该研究的主要结论,或建议接受提供足够前人的文献来证明手稿作者的结论 ) 第七诫 : 留给子孙后代判断手稿的影响 ( 很少有可能预测手稿的未来,评审应注重的问题 “ 是不是新的,是真的吗? ”) 第八诫 : 试图在你的研究领域中倡导创建一个正反馈审稿回路 ( 请记住, “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 有人在他或她的手稿已经收到了不公平的评论更可能同样对待别人。因此,如果您想您的论文审查收到一个公正的方式,按照黄金法则: “ 己所不欲 , 勿施于人 ” ) 第九诫 : 请记住,这是不是你的论文 ( 审查稿件时,你的工作是让手稿更加严谨,完整,并且清楚地呈现。手稿是否符合期刊的质量标准,材料如何进行介绍和解释,作者应该最有发言权。这是他们的论文,不是你的。 ) 第十诫 : 争取一个良好的示范作用 ( 与您的学生和博士后审稿 , 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机会。然而,要知道,那个年轻的学生和博士科学家可以有点太急于证明自己的能力找到一份手稿的故障,而不是它的强项。请记住,如果你的学生之一审阅的手稿,由你来确保的意见准确地反映你的意见,因为是你提交审查。 )
个人分类: 英语写作(群组群主)|2611 次阅读|6 个评论
做公正和善意的审稿人
热度 14 geniusma 2013-12-5 13:46
今天读到“我是个难缠的审稿人吗?”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97769-746988.html,颇有感触。谁都被审稿人虐过,所谓reviewer虐我千百遍,我待reviwer如初恋。自我第一次为plosone审稿之后,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76085do=blogid=629167, 我又陆续为plosone和其他杂志审了一些稿件。虽然被虐的痛苦还在眼前,我还是希望我审的稿子的作者能够不被虐,或者至少是痛并快乐着。我接触的稿子,不管投的是几分的杂志,从我看来都还是有一定的亮点和可取之处。我知道科研和投稿过程的折磨,所以我都是最快时间把审稿意见发回编辑部,并且一般都是给大修。结局是我所审的稿件,只有一篇文章最终被编辑据稿。其他经过一到两轮的修回,最终都获得接收。有意思的是,当我看到其他审稿人的意见,发现自己还算是比较严格的,意见算提的比较多的。 我觉得审稿不应该由于拘泥于细节上的失误而据稿。我一般会找逻辑的漏洞,而要求作者提供某些实验证据支持论点;有时临床工作的统计有问题,我会要求重新按新的方法做分析 (有篇临床文章经过要求进行了正确的重新统计,得到了与之前不同的新结论,我对此特别满意);有时我会要求做延伸的工作从而能够扩展文章的结论,提高文章的档次。通常作者会针对我非常强调的重点补充数据,做出修正,我就会很满意这样的修改。而有时对方表示条件所限不能完成某些特定实验,但做了些另外的实验补充或者文献讨论,我有时也表示理解。不同的期刊审稿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不应该以最高要求去约束所有的工作。当然,也不能毫无原则的接受所有工作。据稿不是目的,而是通过修稿,提高文章的水平。只要工作不是完全无意义,或者弄虚作假,很多情况下,我倾向于应该给作者一个机会。当然如果是顶级期刊,篇幅有限,不可能大家都上,只好是优胜劣汰,根据该杂志以前文章的档次和水平,必须严格把关。其实编辑会从你的审稿意见中感受到你的评价是偏正面还是负面,而做出大修或据稿的决定,这就不是审稿人可以左右的了。 大家接到审稿意见的时候,经常做的事是把审稿人先痛骂一遍,再坐下来慢慢消化。理解了之后,发现遇到有的审稿人提出的问题虽然多,需要增加很多实验,但是这些意见都是很中肯的很切中要害的,根据这些意见修改完后,文章焕然一新,那么这样的审稿人就是有水平的,自己的修稿就是值得的。这审稿人不但不应该被骂还应该被赞赏。审稿是很好的学习机会,审稿人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多提建设性的意见,给作者机会改进,而少一棍子据稿,做公正和善意的审稿人。
14554 次阅读|16 个评论
全文文章与通信文章的区别
热度 2 Enago 2013-11-18 18:32
这几个月我们小组里投了两篇文章,最近审稿意见先后回来了。投的是不同杂志,但是审稿意见却很令人惊奇的一致,都是建议把文章改短,作为 communication 文章再接受。这里就聊聊期刊的 fullpaper/article 跟 communication/letter 的区别。在投稿的时候,大部分的投稿系统会让你选择投稿类型, regular/fullpaper/article 都是表示全文文章, communication/letter 是说通信文章(这里翻译可能不到位,保留英文可能更恰当一些),有的还有什么 comment 之类的。 这两种类型文章一个很直接的区别就是篇幅。照其中一个期刊的主编的说法, article 篇幅在 6 页以内是不收钱的,超过 6 页就要收超过的页面的钱了。我是觉得只要你有钱,写个十几二十页的也是可以的,只要审稿人不发飙。 communication 是 4 页内不收钱的,超过 4 页要收钱,但是最长不能超过 6 页。其实这个期刊尺度还是比较松的,有的期刊对 letter 文章的篇幅卡的很死,最多 3 页。只要你篇幅超出了,它就不依不饶非要你砍内容将长度减少。所以一个间接的结论就是 letter 文章要很紧凑,面面俱到是没法把篇幅缩小到合适的范围的,把最重要的理论或者实验结果拧出来就行了。 从内容上比较。 article 既然也叫做 full paper ,就是要前前后后,完完整整的介绍你的工作。八股写法就是 introduction 部分先海阔天空的 review 一下这个方向上下 N 年的成就,再找个显著的位置说说你为什么与众不同、有什么新的思路、做法,然后提出你的目标。中间还得多多少少放点理论部分介绍一下原理。接着摆事实、讲道理来论证你的说法,最后一气呵成的收尾。整篇文章非常完整,就像是在讲述一个小故事。即使是不是这个方向上的人都可以在 introduction 部分学到不少东西。但是 letter 文章就是个急性子,背景或者理论啥的一笔带过,留一些参考文献让你自己去找着看。之后就直奔主题,做了啥,结果是什么,有什么价值。 Letter 的本意就是为了快速的展示这项工作的结果,所以关注的人更多的是这个方向的同行。 从引用率来说,相同影响因子的 article 要比 letter 好一些。毕竟 article 在内容上看更加完整,而 letter 虽然展示了最新的结果,但是内容不全面。随着时间过去,引用 letter 的结果会慢慢变少。 从审稿周期上看,因为 letter 侧重就是快速的让大家看到结果,或者新的思路带来的影响。所以相对 article 来说, letter 的审稿时间要短一些。大部分可以在 1 月左右给出审稿结果。但对 article 文章来说,两个月的审稿时间简直太正常了。 从录用率来看,同样期刊的 letter 要比 article 的录用率稍高一些。但是由于正常的期刊,除了那些专门做 letter 的期刊, letter 只占全部文章的一小部分,这种竞争也是比较大的。如果没有新的思路,或者结果不是很拿得出手的,也不容易就能抢到一个位置。 本博客内容皆由英论阁资深学术专家团队撰写提供 § 英论阁专业团队提供 英文论文编辑 、 SCI 论文润色 、一站式编辑、出版协助 http://www.enago.cn §
个人分类: 科研感悟|23419 次阅读|3 个评论
向一家杂志同时投两篇文章行吗?
热度 40 weijia2009 2013-11-1 07:58
向一家杂志同时投两篇文章行 吗 ? 贾伟 前两天有人问我这个问题 - 是否可以 向一家杂志同时投两篇稿件 ,我第一反应是理论上没问题,但感觉不太好,能想出的一个理由是同一个编辑以及领域内的同一个审稿人可能会读到这两篇稿子,接受程度上可能会变得消极一些,但到底是为什么,我说不出个中原委来。 今早上班路上听 NPR新闻,有一则关于(今晚的)万圣节trick or treat的事。这个trick or treat中文翻译有点费劲,大意是“不给糖就捣乱”,今晚会有很多小朋友穿着打扮成各种鬼怪狐仙,挨家挨户地讨糖吃。 这则新闻说的是这么件事, Dartmouth College有几个心理学家对一帮万圣节讨糖吃的孩子们做了一个研究,他们惊讶地发现,当让这些孩子评价他们获得糖果的愉悦程度时,那些拿到一包candy bar (块状糖果)的孩子们要比拿到一包candy bar再外加一根 bubble gum(泡泡糖)的孩子更开心。也就是说在打发这帮trick-or-treaters的角度来说,给一包糖的效果反而更好。 心理学家认为当你对一件事的感觉开始走下坡路 - 开始很好(一包正宗的糖果),后面的不够好(一根泡泡糖),那么总体感觉就会受到影响而变差。就好像你去一家餐馆吃饭,吃到一道精美的菜,然后又尝到一道不是很好的菜,你对那家餐馆的总体评价可能不如单单吃到那一道好菜的感觉那么好。 我的理解(不知对不对)就是,同样的道理,你给杂志社送自己精心撰写的文章,寄希望编辑和审稿人能对它看好而最终录用,而这个时候你一下送了两篇,难免由于质量上或审稿角度上的不同,一篇的“瑕疵”比另一篇更多,那么编辑和审稿人眼里,其 overall 的愉悦程度就会打折扣了,差的还是差,而好的也变得不够好了。 ==================== 刚刚在外视察了一圈檀香山闹市区Waikiki的万圣节场景,重点欣赏两种类型:一是经典的造型,如妖魔鬼怪、仙女、阿拉伯公主(图一);另一类是创新型的:如图二,自己不打扮让自家小狗粉墨登场。看到一起男子穿女婚纱,觉得好笑,但接二连三看到“撞衫”的,就觉得不够新颖了。有五个家伙搞团队表演,其中四个穿着美式宪兵军服,当中压着一个外星人,神情严肃地走过,我觉得有新意,可惜他们走得太快,没来得及掏手机拍照。
39317 次阅读|76 个评论
审稿人不愿看到什么样的论文?
热度 19 qsqhopeiggcas 2013-10-14 17:33
俺这两年越来越不愿意给同行审稿了,为此也得罪了不少期刊编辑部。为啥原因呢?因为俺极少看到让人眼前一亮的东东,多是一些跟风式的研究,模仿、改进类的工作大行其道。审这样的论文,不仅视觉疲劳而且浪费时间,闹心啊。下面举几个典型例子。 1 、某论文的结论部分有这样一句话“通过模拟试验与理论分析,我们得到的结果与某某人的结论一致”。这种工作是证明前人已做过工作的正确性,是重复性工作,虽然有点意义但价值不大,做不做都无所谓。其实,作为审稿人我想看到的是“前人的工作未考虑 XX 因素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有失偏颇”;更想看到的是“前人的工作对XX问题的认识错误,应予改正”;最希望看到的是“前人未进行过类似的研究,我们开拓了新的学术研究方向”。 2 、某学者基于“塑性极限分析理论”研究斜坡稳定性问题,通过一大堆复杂的理论推导和实例分析,得到“我们提出的新方法算出的稳定系数与传统的 Bishop 方法相差 0.01 ,证明了新方法是正确的”。既然新方法与旧方法相差不大,那你的研究还有什么价值呢?如果你的方法是新的,那怎么能用旧方法证明你的新方法是正确的呢?并且你提出的新方法还不如旧方法简单易用,既然如此难用,不更说明你的研究没有必要性吗?我想如果用你提出的新方法证明旧方法是不合理的,并且你的新方法得到了实际工程的验证,那你的研究不就有较大的创新性了嘛。 3 、某学者在研究强震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时,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斜坡稳定性与地震加速度、坡体结构、地形地貌等有关。其实不用研究,外行人也知道稳定性都与这些因素有关,既然都有关,那不研究也能得出类似的结论啊。 科研应该使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而不是使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把简单的事情做复杂很容易,但把复杂的事情做简单却很难。牛顿曾说过“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可以发现新定律”。这话确有道理。 备注:本文改编于过去写的一篇博文。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8212 次阅读|36 个评论
遇见好文如见美女,品好文如同中秋赏月-中秋审稿随想
热度 2 rczeng 2013-9-19 18:23
遇见好文如见美女,品好文如同中秋赏月 ——中秋审稿随想—— 曾荣昌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佳节,家人团聚的日子。远方的游子,只能给父母打打电话。常回家看看,即使写进法律,也很难操作。 每逢节假日,便成了审稿日。 《 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 》邀请审稿快45天了,要求9月30日前完成。唯恐节后很难有空闲时间,既要上课,还要参加2个重要会议。这是本人第一次审稿时间超过1个月的。 这次算是实验了一次 Elsevier 数据库 免费使用时间。 为Elsevier期刊审稿的好处是,可以使用Elsevier 数据库一个月。但是,有时刚刚审稿完成,第二天就不能打开和免费使用数据库了。这次打开数据库一个月 后 ,便不能继续使用数据库了。 免费使用数据库既是期刊对审稿人的一种奖励,也有助于保证审稿质量。由于学校今年开始不能再买昂贵的Elsevier数据库,只能靠自己给他们审稿来维系查找论文的要求了。还好,基本上刚审稿完一篇文章,不用多久,新的审稿邀请就会过来。 《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的稿件到了10天。自从有记录以来,这是16篇稿件,虽然从未要求过期刊编辑部给我付审稿费,但编辑部还是记得审稿人的。自己刚接受一篇文章,编辑部给免版面费了。 话说回来,遇见好稿件真有如喜见美女的感觉。第1篇文章采用了新的仪器设备和新方法,咋看图片非常漂亮, 就像小家碧玉,眼前一亮,形象姣好。但近看、细看,情况就会发生变化。该稿件行文质量略显粗糙,文字缺少深度加工,可以说修养内涵不够,气质不佳;数据不太丰富,好似于美人身材单廋、不够丰满。 第2篇文章,虽然题目很平常,研究方法很一般。文章表面虽看似普通,但细看内容却如大家闺秀。细细品味,文章的构架、逻辑性、语言的加工都体现出作者匠心独运。 品文如同品人,熟悉了作者的文品,以后可以选择拒绝文品差的稿件。以免破坏了俺的好心情,浪费了咱宝贵的时间。 品好文如同吃月饼、赏明月。审稿人可以与作者穿越时空平等对话。这要求审稿人能深入了解文章的精髓和科学意义,理解作者新的见解;要求审稿人能提出自己的质疑;帮助作者减少文章瑕疵,提升文章水平。 遇见好文如见美女,品味美文如同中秋赏月。不知您意见如何? 祝您中秋快乐! 图片来自昵图网 图片来自网络 本人有关审稿的博文链接: 被编辑部追着跑的审稿人 审稿小结 审稿心得:复制或剽窃?后果很严重! 硕士论文存在的共性问题 上火!一篇文章,二个期刊,三次审稿! 愤怒!审稿遇到一稿多投! 劣质稿件坏透了审稿人的心情!
个人分类: 审稿|8958 次阅读|4 个评论
我从没见过这样的编辑和审稿人
热度 10 book 2013-6-27 23:59
前几天,收到 PeerJ 编辑部发来的一封邮件。 Peter Binfield ( PeerJ 的出版商, PLoS ONE 的创建人)在邮件中说,编辑部正在处理的一篇文章在审稿过程中遇到了问题,该文章属于我的研究领域,所以他希望我能帮忙接手处理一下。 情况是这样的:稿件 40 多天前投稿,很快一名编辑同意负责处理稿子的同行评审过程,并且他 / 她成功邀请到两名审稿人;但出乎意料的是,过去的三周时间里( PeerJ 要求审稿人一般在 10 天至 2 周内完成审稿;过了这个期限之后开始发邮件提醒审稿人),编辑部用不同的方式尝试联系编辑和审稿人,但没有收到来自这三个人的任何回复。鉴于这种状况,编辑部觉得这三个人不可能再完成审稿工作了,所以他们才开始找另一个编辑来处理这稿子。 Peter 在邮件中说,“我必须承认,在我整个职业生涯中,我从没见过这样的编辑和审稿人”。 我不知道其他期刊是否常遇到这种情况,但一名编辑和两名审稿人三周内同时不回复编辑部的情况还是让人觉得挺奇葩。在我看来,如果编辑或审稿人答应在某个期限内完成审稿,就有必要按时完成,如果有突然的事情没法完成,至少有义务告知编辑部,这也是专业素养的体现。 这件事让我想起另一件事儿。 4 月在重庆参加一个会议的时候,收到某国内期刊编辑部的邮件,说有篇稿子已经投稿三个多月了,但审者还没返回审稿意见。在作者的催促下,编辑部只好找新的审稿人,希望我能帮忙尽快审一下那稿子。因为开会期间几乎不可能有时间认真审稿,所以我回信建议编辑部最好还是找原来的审稿人,邮件不行可以打电话催,既然他们已经答应审稿,就有责任完成。希望那篇稿子最后顺利完成了同行评审过程,只是这过程耽误了作者们。 有人说审稿基本上都是义务劳动,没法对审稿人要求那么高,但其实同行评审本就是一个众人拾柴的事儿。一方面,每个人都会自己写文章投稿,肯定希望自己的稿子能被处理的快些,将心比心,做审稿人时就该尽快完成;另一方面,既然已经答应了编辑部,更有必要按时完成。 很多同学一开始不熟悉编辑部处理稿件的流程,都是从投稿之后翘首企盼,有时候却等很久也没个结果。其实一般情况下,现在大多期刊都请审稿人在两周内返回审稿意见,如果审稿人没能按时返回审稿意见,编辑部会每周发一次提醒邮件。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稿子投稿后很快能找到足够的审稿人,理论上一个月左右应该能拿到第一轮审稿意见。如果审稿状态持续很久,你安全可以发信咨询编辑部(数字出版时代,期刊们其实也都希望审稿周期短一些),没必要觉得不礼貌。如果你不催,编辑部又没有那么主动(尤其国内期刊有时候碍于情面不好意思催审者),那就白耽误时间了。
个人分类: 说就说|14321 次阅读|11 个评论
审稿与被审稿——内外有别,生熟有别
热度 13 yuchyu 2013-6-8 18:47
工作16年了,陆陆续续发了20多篇论文,数量偏少,有的实在不怎么样,有的还行,没有突出的,不过都是自己的心血。 所以就被审稿了几十次,到后来我也会扮演审稿人角色。这10年下来,其中最大的感慨有两点:1、中外期刊,审稿人包容性差别较大;2、熟人和竞争对手审稿,差别蛮大。第二点相信好多人有过感受。我2006年投一篇化学杀雄的稿件,引用的是国外为数不多的印度SS Banga的文献,他来过我们这里,后来听说审稿的就有他。前一段时间看到Molecular Breeding有华中农业大学的一篇油菜稿件,导师也认识,发现稿件问题不大,虽然感觉内容不够丰富,那当然得客气些,说一说方法的缺点,语句行文的缺点,建议补充些关键图片,最终意见是accept after minor revision。同胞当然不能相轻。 想重点说说第一点。 国外期刊都是无偿服务,有些专家太忙就会拒绝review一些不感兴趣或不愿意研究的稿件,我自己也是,主要是没有精力去琢磨不很熟悉的领域。还有就是会受伤,比如有次看到国外一个植物科学期刊有关油葵化学杀雄的审稿邀请,无偿工作了2天,还仔细斟酌修改了投稿以及审稿意见,到填写回复之后,突然想英文的同类研究需要再检索一下,不料想googel翻页几次,突然发现了该稿件是一稿两投,作者是印度人,通讯作者还是我知道有同类研究的同行。TMD,没想到印度专家也有这德行,这还了得,浪费我这多心血,立马给主编发邮件揭发。 总体感觉,国外期刊审稿相对比较客观,因为专家是编辑部选的大领域同行,有时候是从投稿引用文献中筛选出来的,来自五湖四海,不存在项目竞争,也对你科研实力没有先入为主的偏见,他们首先是通过读文摘和前言的小综述来判断投稿的价值。因为和投稿人没有竞争,如果认为文稿有可发表价值,即使有不当之处,也会给出修改意见,甚至包括语法拼写,真是菩萨心肠。反正我在Therotic Applied Genetics,Plant Breeding,J Applied Genetics投稿收到的审稿意见都是这样类型的。 在国外期刊上也有好多引用中文期刊,不过功劳当然是看懂中文的华人投稿。有时候,如果审稿人抱怨有些文献检索不到,我们还需要把中刊文献的英文摘要附在修回稿上。有时候,感觉老外还是比较大度的,看稿件很细致,回复意见比较明确。 得益于此,轮到我做审稿的时候,不管国内期刊还是国外的,首先态度要端正,尽量从文稿中挑有发表价值的亮点,然后针对其不足给出7、8条具体意见修改建议,甚至用密密麻麻的审改稿附上去。 反之,国内某些审稿人,对中国人倒是不客气,因为自认为对某些领域很熟悉,凡是看到没名气、没实力的小辈投稿,根本没耐心细看,上去就是一棒子打死,随便捏一条什么文章方法不当、语言口语化、文献缺乏、数据不足之类的,仅凭任意一条就予以枪毙,和前几年大家报道的某些评国家自然基金的专家意见何其相似!难道就不会指明研究方法、内容结果的优点、缺点,给出修改意见,让人家改进试验、方便提高稿件水平或重新投稿吗?你当年没有成专家之前投稿也是受过伤的,过去做媳妇受了委屈,现在又反过来做婆婆欺负小辈,可恶至极。又或者是小家子气,舍不得指教,怕别人从你那里学得了写作技巧、研究思路?光含含糊糊说你文章不好,却没有具体理由和改进之处,这怎么能让人信服专家的水平呢?国外期刊允许作者针对审稿意见申辩解释,而国内期刊,哼哼,想得美!只要是拒稿,你甭再啰嗦,编辑部连理都不理。
9679 次阅读|18 个评论
令我无语的审稿人
热度 26 fengjing413 2013-5-15 17:13
作为编辑,每天都要和审稿人打交道,基本上审稿工作都是义务性质的,所以,我每次催审时总带点怯怯求人的态度。就算审稿人拒审,我也会感谢人家及时告知,如果能顺便推荐个替代的审稿人,我更是千恩万谢了。不过最近两件审稿的事,就令我无语了。 第一件,有一篇稿子退改后,作者反映审稿意见的附件打不开,我们发现那位审稿人上传的评审文件是坏的,我们就反复给这位审稿人发邮件,请他再给我们发一遍,此人一直没有任何反映,长达两个月。后来我通过其他老师找到他的手机,直接给他打电话。“ XX 老师,您收到我们的邮件了吗?您那份审稿意见在我们这打不开。” “哦,收到了,我回头就发给你。”十分钟后,我收到了他的审稿意见邮件 …… KAO ,举手之劳的事,他居然两个月不理。 第二件,最近一期出版前审读时,我发现其中一篇文章,全篇都把著名的信息论奠基人香农的名字拼错了。我以为是排版编辑的问题,去审稿系统查原始文件。居然发现,这位作者从投稿时就拼错了,在投稿说明、摘要、正文里到处都是拼错的痕迹,而审稿人居然没有一个指出来的。这几位审稿人,在国内该领域都是鼎鼎大名的,有院士,有学院院长。这要是刊发出去,我们可丢死人了。 虽然同行评议是一项义务工作,但作为圈里有一定地位的专家,您总得对自己说出的话、写出的文字负责吧。 所以期刊审稿系统都应该像 scholarone 系统一样加上给审稿人打分的项。我们编辑部以往对剽窃、一稿多投的作者有一个黑名单,看来以后也要建一个审稿人黑名单了。
14082 次阅读|26 个评论
这事我该不该通知国外杂志的编辑
热度 37 Taylorwang 2013-4-30 10:36
近年来,我们研究工作的重点是水的深度处理,在印染工业废水处理中,通过我们开发的臭氧 - 曝气生物滤池一体化深度处理工艺,可将印染工业废水经常规生化处理后,再经深度处理,出水 COD 达到 40 mg/L 的标准。这种水,可通过反渗透( RO )系统,在废水的回用率低于 60% 的条件下,淡水完全回用,浓水 COD 小于 100 mg/L ,也可达到排放标准而排放。这种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方法,美中不足是仍有 COD 接近排放标准且含盐的 RO 浓水必须外排,难以做到现在的“零排放”的要求。 上个月收到 SCI 一区杂志“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的一个审稿要求,论文的作者是土耳其人,论文也是研究讨论印染废水处理。他提出了印染工业园的废水,经前段处理后,再经过纳滤( NF )处理,滤过的淡水用于回用,这没问题,浓水,作者采用了传统的“石灰 - 苏打法”,浓水经处理后,硬度脱除接近 90% ,溶解性的有机物( SCOD )的脱除率也高达 93% 。因为在染色工序中,为了增加染色的着色强度,必须添加钠盐(氯化钠,或元明粉硫酸钠),这也是印染废水有时盐度较高的原因。文章讨论了浓水应用于染色工序的可能性,比较了浓水直接回用于染色,“石灰 - 苏打法”处理后的染色的色差,证明浓水经“石灰 - 苏打法”处理后,脱除了浓水中的硬度及 SCOD ,可以应用于染色工序,这样,就能做到印染污水处理的零排放,且能减少工厂盐的使用量。 我的直感就是:这是一个很好的主意,且文章有详细的数据图表,故我只提出一点点小的建议,同意发表。 我也是搞这方面类似研究的,感觉这种好主意有较强的应用背景,它能解决目前我们的技术存在的浓水必须外排的难题,且真正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合符目前提倡的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的指导思想,故我很快安排研究生,准备做类似相同的研究。我还想,若真的实验做成功了,且找到可以应用这个技术的工厂加以推广应用,真可以写一篇博文,题目都有了:做没有任何收益的国外期刊的审稿员,也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额外收获。 我们从协作工厂取来 RO 浓水,对它进行“石灰 - 苏打法”处理。很快结果出来了,“石灰 - 苏打法”对硬度的脱除率达 90% 左右,与审稿的论文数据基本相同,但对 SCOD 的脱除只有 5-10% ,与文章报导的 93% 相差甚远。重复多次的实验,得到几乎相同的结果。我现在越来越怀疑我审稿的那篇论文,浓水经“石灰 - 苏打法”脱除溶解性 SCOD 效率的可靠性。从理论上来讲,进入 RO 的废水,必须经过前段工序的处理,已脱除大部分的悬浮物,及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留下的都是一些溶解性的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经 RO 处理后,这些污染物的浓度有所提高,但因它一般不是悬浮物与胶体,故经“石灰 - 苏打法”的沉淀,其脱除一些溶解性难降解的有机物是有限的。从这方面来讲,论文得出的 SCOD 脱除率高达 93% 是可疑的。这应是这篇文章的核心亮点,若这个数据可疑,该文就不是发表,而是拒稿了。 网上审稿我已经给了肯定的意见,并同意其发表。一个月后,我才做了这个重复性的实验。若这个实验结果在我审稿时得到,我一定会提出我的怀疑,要求作者加以核实及说明。但现在已是事后,我有必要将这个实验结果,及我的怀疑通知国外杂志的编辑吗?请各位博友给我提供好的建议!
21492 次阅读|93 个评论
说说审稿遇到的常见错误:不死的催化剂
热度 21 Synthon 2013-4-12 19:49
前些日子审稿,话说也巧了,碰上两篇文章都被我要求修改,而且修改的原因都是一样的。文章都是声称自己的催化剂可以反复用,不失活。怎么证明催化剂不失活呢?两位作者居然用的一样的方法:我把这个催化剂用来催化一个反应,在如此这般的条件下,反应的转化率是100%耶!我把催化剂分离出来,重复利用一次,反应转化率还是100%耶!我再多次分离,这批催化剂重复利用5次,10次,反应转化率都是100%耶!所以,我这个催化剂啊,不失活! 各位看官,可是看出了这两篇文章的问题么?昨天收到了其中一篇的修改稿,作者洋洋洒洒说了半天,说自己100%的转化率测得没有错,审稿人不必担心云云,我当然不担心你测得有没有错,正是因为你测得没有错,我才让你修改你知道不知道?不如把这个作为一道考题,看看各位看官能否看出这其中的问题? 另外,顺便提前做做广告,我老人家有一篇文章发表啦。。。这是毕业以后关于博士工作的第四篇文章啦,我老人家也在向水车进军嘛。。。另外,这篇文章是我老人家最投机取巧最无厘头最奇技淫巧最没技术含量的一篇,敬请期待。。。 答案见12楼
个人分类: 科教评论|11820 次阅读|36 个评论
审熟人稿件,纠结,不识时务?
热度 1 hahasalon 2013-4-4 07:55
最近很是纠结了半个月,我该否呢,该改呢,该直接通过呢。也幸亏自己纠结了,方知道没有酿成后遗症,因为文章作者打听到了,稿件在我手上,所以游说者接踵而至。 我呢,一直的立场是“改”,因为,不要和别人重复太多,文章总要有点新意,总要和杂志水平相当。作者是互相认识的,是不可能“否的”;但如何改,不伤筋动骨,而要“拿得出手”,是自己纠结的地方。而作者的一再催促,现在看来,我这样的考虑,是不是“不识时务”呢。 附审稿意见: 1. 该文能够在《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宁夏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高校学科发展轨迹研究 _ 王盾》、《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国际遥感学科发展态势分析 _ 冯筠》等学者思路基础上,对XX高校农业学科的发展进行梳理,探寻学科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2. 数据来源:该文以 CNKI 、 ISI 平台作为中英文数据来源,有失偏颇: CNKI 中文文献基本囊括,而 ISI 平台与 CABI 平台相比,论文水平更高而检全率偏低。建议, (1)CNKI 中核心期刊以上数据 +ISI 平台作为数据来源,或者 (2)CNKI 平台 +CABI 平台作为数据来源。 3. 该文罗列事实较多,而对该校学科发展的未来评述较少,比如“团队作者、国际化”等;建议该文,能够选取一个比较对象,比如中国农大、华南农大等,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更准备掌握XX高校优势劣势,更准确把握XX高校核心竞争力,就该校农业学科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4. 该文后期研究,可以就农业学科下属某一小学科或研究领域,比如该校从前的“土壤学”,进行国内外发展历史、研究热点对比分析,应该更有借鉴意义和创新价值。可参考文献有 ” Trends of e-learningresearch from 2000 to 2008: Use of text mining and bibliometrics” 、 ”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30 Yearsof Research and Theory o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Corporate SocialPerformance” 。 5. 建议该文修改后再审。 周剑 2013-04-03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2145 次阅读|1 个评论
学术期刊审稿:单盲还是双盲
热度 15 陈安博士 2013-3-24 07:09
   曹大侠说审稿的过程因为知道投稿者的身体状况,所以给编辑部提供了一个有倾向性的建议,虽然最后的决定权在编辑那里,但是老曹的意见怕还是会被考虑的。    对于此事,口水战已经开始,老曹似乎也很兴奋,正准备连续接战呢。    其实,俺们审理的大部分稿件都是双盲,国际的名刊和国内的牛刊都有。不好意思地是,俺们在审国内投送送国际期刊的论文时能一鼻子闻到里面 的黄土高坡味,甚至能感觉就到是谁的风格,嘿嘿。    单盲的审稿也有,但是不多。我记得以前和多位主编、编辑聊起这个程序问题,都大为头疼,觉得单盲和双盲都有避不开的难题。    对于单盲审稿,审稿者知道论文的作者是谁,有好处就是你如果了解行内谁谁做学问的风格,则这个会影响到审稿的结果:某人一向喜欢 投机取巧,对于他的稿子就会格外认真些,某人一向严谨认真在业内是出名的,则炉温中正面性 结果的得到和解释 就会更让给人信服些:兄弟,人品决定学品啊!单盲的时候尤其如此。    而双盲则对审稿人也有一定的不信任性,怕你对竞争对手的稿子采取刻意苛刻的审稿标准,所以干脆就不告诉你是谁的稿子了,也有一定道理,但是,确实无助于审稿人从学者做学问的风格上推算结果的可信性——毕竟,审稿人不可能完全重复作者的思维和演算过程。    有一位大学者曾经将自己得意的工作投给了国内某期刊(双盲),结果审稿意见驴唇不对马嘴,还给退稿了,把他给气的。后来大家一起聊,就说,审稿的双盲制加上审稿人可能是研究生代替导师,错把美玉当垃圾的时候也是有的。    这位学者只好改投国外的学术期刊,发表后才长出了一口气。试想,如果审稿人知道这位学者的名字和做学问的风格,大概不会草率到用驴唇不对马嘴的理由拒绝。    当然,单盲也有问题,程代展老师写的审理院士的稿子,就会有无形的压力,来自编辑部或者来自本身。    也所以,采取单盲还是双盲,都要冒一定的风险啊,为了避免问题的出现,还需要建立更好的申诉机制来进行规避,以免有遗珠之憾。    【对了,老曹和编辑心照不宣做的那事儿算不算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呀,俺敬请松子同学评述。嘿嘿】
个人分类: 事论|31788 次阅读|17 个评论
NATURE主编来信,感谢我给他们审稿
热度 7 lpzhao 2013-2-2 01:23
大意是说,你去年为NATURE审稿3篇,这是不多见的!为了感谢你的贡献,免费送你一年的NATURE本刊或其旗下任何一种刊物的订阅。我选了NATURE本刊的订阅。 做审稿人都是没有报酬的,但是,作为一个科学家,为同行审稿或者被同行审稿是生活的一部分,没有报酬,照样乐此不疲。 NATURE能送一年的订阅,也算是个酬谢,不客气,照单全收了。 Gmail - Thank you for referring NPG papers.pdf
个人分类: 科学方法|7887 次阅读|10 个评论
国内顶级期刊与国外Top期刊的差异
热度 25 xmsong 2013-1-24 11:56
自从开通科学博客网至今,几乎每天都在浏览着科学网上的诸多博客和消息,学到很多东西,今天正好收到一个国外Top期刊的审稿意见,对比前段时间国内顶级期刊的审稿意见,谈谈自己的感受。 首先,要从自己投稿国内某顶级期刊(当然这个认定只是根据好多学校和科研单位对其认定为高水平期刊,往往认为代表国内最好水平的科研成果,SCI检索期刊)开始,2012年9月完成了一个论文,投稿在这个期刊上,这中间等待了大概4个月,最后等到的结果是拒稿,当然一个期刊拒掉一个作者的文章实属很正常的事情,本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情,收到相关意见后,认真查看了两位审稿人给出的意见(由于牵扯到有关专家,在此不贴出具体审稿意见),其中看到一个审稿者的意见是相当的让我无法理解。这个审稿者的全部意见仅此一条“参考文献引用不全面,XXX教授是这方面的专家,本文应该引用他的文献”(注:XXX教授为行业内某国外知名专家)。看到这条,实在是无法想象,这就是一个期刊提供审稿专家的审稿意见,权且不说我引用了这个教授有关本文研究方面的文献,他却仅给出这样的审稿意见,真想不明白这样的审稿意见对于促进学术交流有什么价值和借鉴意义?一点看不出来。想象一下,如果这个审稿人在审稿时都是这样糊弄,如何才能给国内期刊论文把关,如何才能提高国内SCI期刊的影响力,给出的意见全都是一些毫无参考价值的废话。 后来,在原来的基础上,通过稍微修改整理,按照国外本学科的某Top期刊的要求格式做了详细修改,并投往该期刊,在短短的半个月的时间,收到该期刊的审稿意见,认真阅读了该期刊责任编辑(行业内的某知名教授)给出的一些建议和意见,包括行文,内容布局,重点是对于内容的讨论和意义给出了很好的建议,并提供了一些新的参考文献供阅读,在此不作细述。 仅仅从上述两家期刊的审稿人的角度去分析国内外期刊发展的差异,对于国内期刊,有些审稿人(特别是大牛们)很忙,忙着接项目,忙着验收,忙着开会,很难认真坐下来去翻看一下论文,在审阅别人论文时仅仅给出些无关痛痒的意见,有些根本无法使用或没有参考价值,也有些是找自己手底下的人员来帮忙审稿,其审稿质量也难以控制。而国外的期刊,可能选择审稿人同样时间很长,其收到的结果与意见往往都是十分中肯,很有参考价值,无论其结果是接受或不接受,对于论文作者本身也是一个不小的收获,曾见过一个国外知名期刊的审稿意见,其审稿意见多达十几页之多,其详细之处可见一般。这些对于一个投稿者来说,如果中了固然是件好事,即使不中也可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或能力。 真心地希望国内期刊在指定所谓国际一流期刊的目标同时,也更多的提高一下本期刊审稿的质量,能为国内学术交流做一些极大贡献,当然也希望各位审稿专家认真对待国内期刊的投稿,不能只对国外期刊的投稿重视,而忽视了国内期刊论文审稿的质量。
29620 次阅读|37 个评论
请大家来审一审中国最好的学术期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的一段话
热度 2 hj58 2013-1-22 21:07
请大家来审一审中国最好的学术期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的一段话   很多朋友对“同行专家匿名评审”充满信赖,请这些朋友不妨来审一下这段话是不是有问题(不涉及具体专业,只涉及科研工作的一般规律):   “由于采用小规模、同质和便利被试为测试对象,本研究属试验性质。其外部有效性自有其局限,尚待较大规模、跨群体和跨多国的研究来检验。如果更大规模的测试支持上述发现,则本研究表明,尽管国人和西人(至少是美国人)对龙与 dragon 的特征认知不尽相同,在常态下,他们对两种神话动物持有的态度无显著区别。因此,使用 dragon 表示龙不至令中国形象蒙受误解。”   这段话摘自中国最好的学术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发表的一篇论文: 葛岩,秦裕林:Dragon能否表示龙——对民族象征物跨文化传播的试验性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p163~176, http://www.pipa.com.cn/default.asp?id=1285
个人分类: 人文社科|2235 次阅读|5 个评论
IEEE trans. on Fuzzy Systems 的几次投稿和审稿经历
xiaojunyang 2013-1-19 01:14
IEEE trans. on Fuzzy Systems 的几次投稿和审稿经历
2010年给IEEE trans. on Fuzzy Systems投了2篇论文,如下图: 《投稿》 第一篇: 2010年4月23日投稿,2010年7月13日出来了结果,据稿。 审稿时间不到3个月。 总共4个审稿人。 Referee 1:审稿意见为一pdf文件,3页,21条。可以看出审稿人经过了非常认真的阅读和总结,由审稿意见,基本确定是我推荐的一位审稿人,该领域的大牛。对该意见,我大部分都接受。While it is of interest to compareX andY in a fair and scholarly manner,in order to make connections between them and to understand how they are alike and different,this paper does not achieve this.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one is left with the author’s impression—X are better than Y. 主要问题是,论文在表达方面确实存在很多问题,在论文的撰写时,可能言辞比较针锋相对。我通过说明Y的种种不好,来表达X的优良性质,而该审稿人可能就是Y方面研究最多的专家和引领者。这次投稿最大的教训就是,不能像说话一样评论别人的研究。当然,这篇文章也确实有很多硬伤,所以,据稿后,再也没投过别的期刊了,等以后有一些积淀后进行一次大改再继续。 Referee 2:pdf文件,3页,观点主要是研究深度不够,意见也是据稿。 Referee 3:2条简单的意见,意见为修改。 Referee 4:感觉就是打酱油的,提了些语法问题,意见也是修改。 第二篇: 2010年5月19日投稿,2010年9月1日一审结果:大修。 2010年10月23日修改稿上传,2011年1月5日据稿。 共3个审稿人。 Referee 1:一审中,提了3个小问题,通过第2个问题看出不是小同行。二审中又抓住一个跟该论文不太相关的问题,说我没说清楚,无奈。 Referee 2:一是说语言要润色,二是说与其他方法的比较不够。两次意见都差不多,也很无奈。语言当时确实写的英文论文少,也没人帮我改,与其他方法的比较,由于AHP之类的方法,通常都没有很好的量化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其性能的,因为决策者是不一样的。 Referee 3:意见偏了,不是我论文的主题老要我去研究。 总之,这次感觉很倒霉,遇到的3个审稿人都只是大同行,不是小同行。不过可能我修改的时候,也确实改动不大,没有达到审稿人的预期,有些问题回避了。 还好,这篇论文后来投到Information Sciences,所有审稿人一审意见都是小修,只是后来主编一直要求语言润色,自己润了3次都不行,结果自己花钱找了一家润色公司,心疼。 第三篇: 前天投稿的,当天就进入 Under Review了,速度很快。 根据主编前几天给我发的邮件,IEEE trans. on Fuzzy Systems现在一审周期只要2个月了,祝贺。 I would like to share with you that TFS have improved the manuscripts process procedures to fulfill all users’ expectations. Now authors may have their first decision in possible 2 months and the review time would be reduced. 期待有好消息。 《审稿》 没想到2010年投的2篇论文都被据稿,在2012年竟然接连收到3篇审稿邀请,看了摘要后,发现确实跟我一直研究的比较接近,所以都接收了审稿。 第一篇 为了审好这篇论文,我仔细阅读了37篇相关文献,包括该论文的参考文献和引用其参考文献的文献,可以说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最后写了2页十几条审稿意见。 开心的是,最后编辑的决定直接引用了我的审稿意见,可以说编辑主要是参考了我的意见。 第二篇 这篇论文一看就知道达不到TFS的要求,为了保险起见,我还是阅读了10几篇相关文献,最后写了10几条审稿意见。 4个审稿人的意见一致都是据稿。 最后编辑的意见也是据稿,提出了3条据稿理由,其中2条是我的审稿意见中的。 第三篇 我提的是大修,10几条意见,其他2个一个看似是大修,另一个看似是小修,修改稿还未返回,结果未知,编辑没有提意见。 奇怪的是,3篇论文,我都是Referee 1。不知道是怎么排序的。三篇论文一审都在3个月以内。 TFS要求还是比较高的,不过审稿速度很快,而且邀请审稿人时,只能看到论文摘要,这可以防止未发表的成果大量扩散。不像我最近审的FODM,邀请审稿人时就发了全文,不管被邀请人接不接收审,都可以下载全文。 最后,投论文运气也比较重要,碰到不合口味的审稿人容易被据稿。当然,只要论文确实做得不错,至少还是有修改的机会的,这时就一定要好好修改了,充分理解审稿人的意图。
个人分类: 心得体会|26834 次阅读|0 个评论
Wiley期刊系列讲座(第一期)问答汇总
WileyChina 2013-1-17 11:57
主题: 如何在 Wiley 材料期刊上发表论文 主讲: Dr.LiangDuoduo 主要内容: 1 、 Wiley 材料学期刊及中国发文情况介绍 2 、 Wiley 材料学期刊的审稿流程及稿件处理方式 3 、如何提高论文的影响力 讲座时间: 12 月 28 日 讲座视频: 点击观看 问答汇总: 1 、审稿周期: 审稿的周期同期刊、编辑、文章类型以及具体的内容都有关系。对 AdvancedMaterials , Small 系列期刊,我们努力在一个月内给出关于基于审稿人意见的决定。 关于如何缩短审稿的周期,我感觉主要还是取决于审稿人是否有时间,对稿件是否有兴趣。从作者方面,可以推荐一些没有利益冲突的审稿人选,另外就是尽可能地提高自己文章的质量,使审稿人觉得审稿不仅仅是一种义务,而且能从审稿过程中受益。 2 、 CoverLetter : Coverletter 并没有长度的限制,但最好是言简意赅,清楚地表达出该研究方向的重要性,以及论文中研究成果的意义即可。 3 、图片: 图片以及表格是表达论文内容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图片没有必要过分的精美,但一定要清晰、符合科学表达的规范,能说明具体的问题。毕竟文章的评审还是会看重其科学内容方面。 4 、申诉: 申诉并不常见。只有在作者能够证明审稿人的确是忽略了稿件的某些内容或意义时,申诉才会被接受。如果仅仅是对于某些问题的观点差异,不建议进行申诉。 5 、其他: 我们 Wiley 材料科学编辑部没有收费的稿件修改或校正的服务。但在稿件被接受以后,我们都有专业的技术编辑进行语言润色和校对。确保最终发表出来的文章质量。 AdvancedMaterials , Small 系列期刊的综述文章一般都是由编辑邀请在某研究领域有一定建树的科学家撰写。也有少量是由作者首先撰写意向书,同编辑沟 通后撰写并投稿。
个人分类: Physical Science|5330 次阅读|0 个评论
及时的审稿意见和录用通知
热度 35 zyzhai 2013-1-15 20:45
及时的审稿意见和录用通知 翟自洋 上周五接到一位作者来电,询问稿件状态。这位作者硕士即将毕业,面临直升博资格认定。学校的政策是,有一篇SCI期刊论文发表或录用,即可直升博;否则,就要折腾了。意想不到的是,资格认定的最后期限就在“下周一”。 若要拿到录用证明,需两份评审意见,且均没有复审要求。留给作者的时间,满打满算,只有三天,其中两天是周末,而审稿过程显然并未结束(作者可从网投系统实时查看状态,审稿阶段显示为“under review”,如审稿结束,则为“required reviews completed”)。放下电话,觉得作者及时拿到录用证明的可能性太低,暗暗为这位硕士感到惋惜——我们期刊的作者,教师或在读博士居多,硕士生勇于投稿,自信心可嘉。当然,我们对所有投稿一视同仁,并不拘泥于作者身份。 上网投系统查看状态:已有一份评审意见,另有二人应审未回。已有的这份意见是“修改后录用”(accept with changes),比较肯定的评价,让人眼前一亮——或许,还有戏!立刻致电编务(当天不在办公室),请他紧急给应审的两位审稿人发信,告知情况,恳求加快。刚报出稿号,编务表示“这稿子的情况我熟”,其中一位已催多次,没有反馈,可以忽略;关键是另一位。这样一来,希望又大了几分,毕竟只需“对付”一人了! 昨天一早,接到作者电话。立即登陆系统,发现状态已是“required reviews completed”!进而发现多了一个“accept with changes”!点进去,确认没有复审要求。呵,祝贺这位硕士同学! 电话中,这位同学激动得音调与前次大不同。直到说完“再见”,放下话筒时,仍然传来“太感谢了!太感谢了!”的声音。假如没有在上周五打来电话,假如文章存在某项不足导致两位评审人中有一位提出复审要求,她的“直升博”可能就泡汤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也是自助者天助吧!我只是打了几个电话,登陆几次系统,换来这么多句感谢。更应该感谢的,是利用周末评审文章的这位同行专家,还有编辑部另外两位同仁的实质性努力。我的同事用心写了怎样的催信,才有了这立竿见影的效果? 如今学校的种种考评规定,客观上把责任让渡给了期刊编辑。编辑何德何能?我们所依赖的,只能是学术共同体的成员。假如没有昨天的一纸证明(其实是电子版的),或者推迟到今天,她就不复有直升资格了,可是,她的学术潜力会因此而不同吗?想来觉得滑稽。事实上,我们似乎有了这样“决定作者命运”的“权利”,对此,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我们并不欢迎这“权利”,因为实在是添了额外负担(不止一次,作者在拿到样刊后的某天,要求提供录用证明,据说是学校有关部门的规定——现代版的郑人买履?)。平心而论,我们以五六人之力办3份月刊,日常工作绝不轻松。为了保证刊期,始终绷紧了弦;但人少有时也是优势,分工不那么细,可以灵活机动。本文这一例,说来不算复杂,但只要其中一个环节沟通衔接出现偏差,作者的希望恐怕要落空。使用网投系统后,作者可实时查看状态变化,说实在的,我们并不欢迎简单的状态问询的电话。当然,本文提到的这类特殊情况例外。
34357 次阅读|75 个评论
我心目中的数字化学术发布和交流平台
热度 6 hj58 2013-1-13 15:55
我心目中的数字化学术发布和交流平台 ——但愿不是科学幻想   内容目录:一,实名制;二,上传;三,加工;四,发布:随到随发;五,管理:分类,点评,打分;六,曝光剽窃和造假行为;七,抽印本;八,推动用人单位使用和认可网上发布的论文;九,推动和加快学术交流;十,商业前景和国家支持   我关于数字化学术期刊“发后评”的博文受到很多批评,这些批评给了我很多启发,下面是我更进一步的描述。有些功能可能已经被一些学术网站实现了,请原谅我的孤陋寡闻和重复。   一,实名制   任何想发布或浏览学术研究成果的人,都可以在数字化学术发布和交流平台(以下简称“学术网站”等)上注册,但必须实名制。个人信息页可以或必须链接到学术单位官网中的个人页面,例如大学教师在学校官网中的个人信息页面。单位没有官网、或没有单位的个人则需要用其它方法验明正身。   每个成员可以建立自己的个人页面,上传或链接自己的学术笔记、论文和著作。   网站可以在注册用户中邀请有一定学术造诣的人士进入自己的专家库,以便将来给网站成员上传的论文点评和打分。当然,网站也可以主动邀请学术专家进入自己的专家库。   注册用户可以设定自己的专业领域和兴趣范围,以便学术网站“推送”相关的新论文给各个用户。这样用户就不会因为没有检索到某些新论文而与它们失之交臂。   二,上传   上传的内容类型不限。可以是学术论文和著作,也可以是学术笔记或思想片段。最好能够追溯以往,把在校期间的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读书期间发表的论文、甚至作业、课堂笔记等等都发上来,使网站成为每个人的学术资料库。   学者去世后,悼词和纪念文章也可以放进去。最终给人类历史留下每个学者完整的学术档案,以减轻未来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工作量。   学术笔记作为最初级的学术成果形式,不必过于拘泥形式,主要功能是交流和听取意见。学术笔记、学术论文和学术著作通过数字化学术网关联在一起,三级联动,不断深化,对应每个学者研究进程的全程进展,可以为后人研究其思路演进提供方便。   这对打击学术不端行为也非常有效:没有前期工作的人,突然写出一篇洋洋洒洒的大论文,多半是剽窃了别人的工作。   为了方便管理,上传各种材料时都必须注明其所属类型,例如学术笔记、学术论文、学术著作、……、其它等等。网站管理者可以按照需要不断增加“类型”的种类。   为了便于使用这些资料,上传各种材料时还必须注明其所属的学术领域,尽量按照中国官方设定的学科分类。如果找不到归属,上传者可以向管理者提出增设学科领域或专业或课题方向。总之越细越好。   上传的任何内容都不能进行修改。但允许无限次上传修订版。网站自动记录各个版本的上传时间,并做成列表,使读者们清晰方便地知道上传内容的修订情况。   还可以更进一步,写明哪些地方进行了什么修改,和现在修改网上百科全书的内容时一样。   以下论述以论文为例,但不必限于论文。   三,加工   网站自动地给论文中的专业术语和人名加上链接(如维基百科那样),便于读者在网站的数据库里穿梭检索相关资料。   每篇论文的参考资料和注释,都直接链接到原始材料,除非原始材料尚未数字化。   为每篇论文的各个部分做“锚点”,读者可以方便地从论文的目录进入各个部分(例如“文献综述”、“实验方法”、“实验结果”、“讨论”、“结论”等等……),或方便地返回目录。这个工作也可以在上传论文时由上传者自己完成,但网站需要开发简单易用的上传界面。   网站可以在同一课题(例如“高合金钢的应力腐蚀断裂预防”)或狭窄的专业领域(例如“应力腐蚀”)的论文之间建立“关联”,这样,每个课题或领域的成果情况都能自动形成一个数字化的全景图,这样每个课题的整体进展情况就一目了然了,后来者(新进入此领域的学者、研究生等)可以迅速掌握一个课题或领域的全貌,可以大大提高检索文献的效率,减少遗漏前人工作、进行重复研究的情况发生。   学术网站还可以充分利用网内的数据,开发很多新功能,例如专业术语使用频度、热门课题、冷门课题等等,很多期刊网站已经有实践,可以参考。   四,发布:随到随发   上传后的论文可以立即在网上被读者检索到。当然,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先进行自动或人工的敏感词检查。   现在邮寄出稿件之后,就渺无音讯了,如泥牛入海一般。我认识一位教授,在投稿时写明要求编辑部一周内答复用不用。但普通学者可能根本没有编辑理睬这一要求。   稿件上传后立即公开可见,还可能在短时间内就有读者点击或评论,对辛辛苦苦写作的学者来说是一件很令人欣慰的事情。加快学术交流、加速学术研究等好处就更不用说了。   网站可以使用 Cookie 等技术,记录和跟踪注册用户的兴趣范围,或用户自己选择的兴趣范围,在他登录网站时,网站自动向他推荐他兴趣范围的新作(目录)。还可以在网站订阅“最新动态”,网站定期或不定期地将有关新作(目录)发送至订阅者的电子信箱。   五,管理:分类,点评,打分   在学术网站上,编辑仍然是很重要的,其工作职责和纸质学术期刊没有本质差异。   注册用户上传的论文,编辑进行粗略的查看后,进行初步评分:“不规范”、“规范”、“优质”、“数据可疑”、“异端新说”、……等等。这一评估是可以多选的,例如“规范”的论文可以同时是“优质”的,但也可以同时是“数据可疑”的。   读者在检索论文时,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设置选项,例如只选择“规范”论文;如果想看看有没有什么新思想新观点,可以选择“异端新说”类论文。   学术网站还可以根据各个注册用户以往的信誉情况,给予各种资格认定,例如线上或线下的信誉很好的用户为“免检”,新用户为“待检”,有劣迹的用户为“重点检查”,他们发上来的文章,先放在最下面,待编辑有空时再去核查,给予初评。   网站编辑可以邀请专家库的专家对论文进行实名点评和打分,但如果专家担心得罪人,不便批评,也可以拒绝点评和打分。系统可以显示每篇论文被拒绝点评的次数,但不必公布拒绝者的姓名。毕竟中国是个人情社会。   专家点评次数和专家拒绝点评次数都可以作为读者检索论文的选项之一,例如“大于一次”、“大于三次”、“大于十次”等,以满足读者对论文靠谱程度的选择。   网站中的其他任何注册用户也都可以对论文进行实名和公开的点评和打分。但统计数据和专家库专家的分开。库外人士被网站聘为专家库成员后,原点评和分数转入专家部分。   可以搞人民战争,每个人看了一篇论文就随手打个分,方便后来者,最后大家互相方便。   如果担心有人乱打分,可以实行“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的做法。被确认经常乱打分的人,可以暂时或永久设置“禁止点评和打分”,此后他们只能看论文(学习机会还是要给他们的),但他们不能点评和打分。   还可以为每篇论文增加一个数据项,例如“评阅情况”,分 1、2、3、4、5 等几个等级,等级 1 最低,对应只有普通人点评,等级 5 最高,对应学术网站专家库专家点评。读者检索时选不同的评阅情况等级,就能得到不同类型的结果。   虽然前面本文描述了“拒绝点评”功能,以适应中国这个人情社会,但我相信很多人包括著名专家是敢于批评劣质论文的。而且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实名公开批评他人错误现象将成为中国社会的常态,人们对实名批评别人的顾虑会越来越少。实际上对社会落后的一面,我们更多地应该去“挤”,去改变,而不能一味的迎合,或因此就放弃进步的努力。   可以有多种方法决定网站首页显示哪些论文的标题。例如“编辑推荐”(如同科学网的“精选”)。但论文内容可以是注册用户感兴趣的,即他感兴趣的领域里的“精选”论文,例如经济学专业的注册用户的电脑屏幕上只显示经济学领域里的精选论文,而不显示生物学领域里的精选论文。   还可以显示专家点评过的,或者得分比较高的。   或者按照发表时间,以后来居上的方式显示论文标题及其链接。   总之,“随到随发”和“发后评”不会像很多人担心的那样导致读者被论文淹没。就像科学网的用户没有被大量博文淹没一样。   很多朋友对现在的“审后发”制度(专家匿名审稿制度)依依不舍。但审后发制度不仅没有阻挡垃圾,还延缓了优秀论文的发表速度,更扼杀了一些有异端新说的论文。过去因为纸媒版面有限,于是只能“审后发”,现在技术条件变了,网站空间几乎无限,这种出于无奈而建立的审稿制度也应该与时俱进。   即便“随到随发”导致垃圾论文数量大增,也没有什么可怕。编辑可以把优秀论文推到首页上或直接发到用户信箱里,因此它们不会被垃圾论文淹没。学术网站处理垃圾论文也很简单:放在检索结果列表的最下面,读者看到最后才会遇到垃圾论文。而纸媒上,垃圾论文和优秀论文平起平坐,占据同样的图书馆书库空间,花费一样多的宝贵纸张,所以才值得担忧和烦恼,才需要预防。   六,曝光剽窃和造假行为   网站中的任何注册用户都可以实名指出论文中的剽窃或无注引用部分,网站提供用颜色标识抄袭部分的功能,举报者应提供原始材料的详细情况,已经数字化的应该提供完整网址,网站可以制作直接链接,方便其他读者过去核对原始材料。或者自动形成对照图片。   网站可以固化得到确认的抄袭行为,任何人不得抹去标识,同时注明举报者(不限于第一个举报者),并对第一个举报者加分奖励。   论文中的剽窃部分用颜色标出后,可以省去读者大量时间精力甄别剽窃内容和追踪原始来源,读者的眼光可以直接越过这些部分,如果整篇论文到处是色块,那读者可能根本就不看这篇论文了。   网站会自动通知有抄袭行为的作者。作者可以关闭自己的论文,使普通读者无法检索到,但无法永久性删除。   诬告者将被减分,甚至被踢出网站,暂时或永久取消举报资格。网站对诬告信息存档,以便作者起诉诬告者时作为证据。   随着网站自身拥有的论文数量越来越多,网站可以逐步开始自动进行抄袭检测,用颜色标识出抄袭的部分,并提供原始文献的链接,或截图对照。   系统可以自动计算每篇论文的重复率——抄袭或无注引用的文字字数占总字数的比例,或剽窃率,并把数字写在检索结果列表中的论文标题旁,并按照严重程度设置醒目的彩色标志。剽窃量大的论文,可以直接归入另类,放在检索结果列表的最下面。   即使自动查找系统启用之后,人工揭发系统仍然应该保留,并受到重视,因为很多剽窃行为经过了伪装。有研究生教我这样剽窃不会被发现:“把原文输入谷歌翻译器,译成英语;然后再把英语结果输入谷歌翻译器,翻回中文。”   对于论文中的数据和曲线,读者如果觉得离谱,或在条件相同的实验中无法重复,或相差太大,也可以实名公开指出,这可以曝光数据造假行为。   很多人担心学术论文数字化并实行“随到随发”制度之后,劣质学术论文会进一步泛滥。实际上我认为不仅不会泛滥,反而会减少。因为论文数字化后,揭露剽窃和造假等行为变得很容易,谁愿意主动献丑呢?   七,抽印本   数字化学术网站可以为用户有偿打印抽印本,以此满足需要论文实物的场合。抽印本的内容除了论文本身,还可以包括专用的封面、网站名称,网站对论文的认证信息,论文提交日期,点评情况,获得的分数,也可以应作者要求,附加点评者的评语及点评人的姓名和身份。   这一收入可以作为学术网站的经济来源之一。   使用抽印本也符合环保原则。现在提交实物论文原件时,同时也提交了期刊中的其它大量文章,而这些文章对提交者和接受者并无用处,既徒增重量和空间,又浪费了大量纸张。   八,推动用人单位使用和认可网上发布的论文   申请职位者或申报职称者可以直接提交数字化论文的网址。用人单位可以参考已有的专家点评,或通过网站请网站专家库里的其他专家进行点评,或单位自己另请专家点评。   网站可以给使用本站数字化论文进行考评的单位以一定的奖励,以资鼓励。国家也应该制定政策,推动网上无纸化考评。   九,推动和加快学术交流   笔者于1月8日发布“如何解决中国高校两大难题:教学质量下滑,职称评定困难”一文,一位读者的评论促使笔者把自己对学术期刊数字化的长期思考落在“纸”上,于10日发布“学术期刊应该进行数字化革命:变‘审后发’为‘发后评’”一文。读者的大量批评和提供的信息又促使笔者去思考学术期刊数字化之后以及“随到随发”可能产生的弊端和解决办法,于13日撰写并发布本文。整个过程前后不过六天时间。   如果学术思考只能借助纸媒发表的话,这样一个过程可能六年都未必能够完成。因为纸媒版面有限,未必会发表我这些胡扯的文章;即使发表了,即使很多读者有意见,但为纸媒撰写商榷意见非常麻烦,因此绝大多数读者不可能去写出来、寄出去,顶多和朋友私下议论嘲讽一番或独自摇摇头、蔑视地微笑一下就过去了;即使少数人写了,绝大多数商榷意见也无法发表,或要在数周或数月甚至一年半载之后才能发表;即使编辑部把读者来信直接寄给我,至少也需要数周时间。   所以,学术网站不仅要重视成熟的学术论文的发表,更要鼓励和方便学者发表思想片段、学术笔记和求助信息等等,并提供留言评论功能(科学网现在就做得很好)。   除此之外,学术网站还可以开发更多的功能,帮助学者进行学术交流,例如提供“组建讨论组”功能,向可能有兴趣、但不知道正在进行的讨论的注册用户发送短信或电子邮件、组织线上或线下的正式或非正式的讨论会、网上直播研讨会实况等等。   十,商业前景和国家支持   纯学术网站的创收途径应该严格控制,否则劣质论文又得到了新的肆虐之地。国外一些学术网站高昂的下载费用也会阻碍学术交流和学术进步。   因此,一方面用户和学术界要严格监督学术网站,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在经济上支持学术网站。但不应让任何学术网站垄断任何学术资源,而应该让其充分竞争。国家的钱只给提供优质服务的学术网站。一旦服务质量下降,则减少拨款。直至其自然消亡。   学术网站可以纳入公益和慈善事业的范畴,以此鼓励企业家经营、参建学术网站,或向学术网站捐款。向学术网站投资或捐资者,国家可以减免一定的税收。   建设学术网站本身也是树立企业良好社会形象的事情,因此企业自身也可以把一部分市场营销和广告费用用于支持学术网站的建设和维护。   科学网和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等网站可以继续发展和扩充功能;现有的论文网如知网、万方、维普等已经收纳了大量学术期刊,因此有其独特优势;新浪、腾讯、阿里巴巴等大网站实力雄厚,也不妨进来大干一番;还没有涉足因特网的大公司如果想“自投罗网”,不妨从建设学术网站开始。当然,一无所有的年轻人如果能有奇思妙想,也可能脱颖而出,后来居上。总之,希望学术网站能够成为中国下一阶段发展的发动机之一。   建设学术网站时,建设者一定要多听用户的意见,自己也要多用、多体验。技术专家的一大问题就是以为别人和他们一样也是技术达人,对用户指出的不方便之处不以为然,“这个问题嘛,只要怎样怎样就行了”,但问题是绝大多数普通人不知道遇到问题时该“怎样”做。细节决定命运,当自己的产品不受欢迎时,一定要仔细反思自己。   中国的学术网站要向全世界开放,允许全世界任何人在免费注册后即可浏览和下载任何内容。也允许外国学者上传学术论文。   学术网站要成为汉语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先头部队之一,为建设中国国家软实力做贡献。   国家应该高度重视学术网站对中国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对培养中国科技人才的积极作用,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给予重视和支持。   以上内容不是系统科研的成果,欢迎大家批评质疑。 (黄佶,2013年1月13日)
个人分类: 人文社科|2215 次阅读|12 个评论
“同行专家匿名审稿”光环之下的荒诞
热度 20 hj58 2013-1-11 20:39
“同行专家匿名审稿”光环之下的荒诞   学术期刊收到稿件后,理应经过同行专家匿名审稿。我作为一个普通作者,对神秘的“同行专家匿名审稿”充满了敬畏之心,因为这些神秘的专家决定了我的论文的命运,而论文能否发表又决定了我的科研考评结果,而科研考评结果又决定了我能不能保住饭碗,或能不能吃得更多一些、更好一些。我一直认为,能够被学术期刊请去做审稿人的学者,也一定学富五车、目光如炬,能够去伪存真、沙里淘金。但今天我对他们的梦幻破灭了。   这两天围绕我的两篇博文,很多读者发表了评论,如果把发言中的一些内容串联在一起,就会看到“同行专家匿名审稿”在其神圣的光环之下仍然和中国其它事物一样,难免荒诞。   读者甲说:好的学术期刊(科技类)都有同行评议。   我说:问题是中国现在“好的学术期刊”太少了,而需要靠文章评职称的人太多了。   读者乙:你有调查结果来支撑这个结论吗?或者你能提供别人公开发表的调查结果来支持你这样的观点吗?如果没有,建议你删掉这一段文字,因为这样的文字侮辱了一大批为中国科技期刊做同行评议的专家学者。以我做了 20 年编辑工作,接触了数百家科技期刊的信息来看,几乎所有的公开发表论文都是经过了同行评审,因此,我非常想知道你所说的“中国现在的学术期刊多数没有同行审稿制度”有何依据。请博主提供可靠的调查依据证明我是错的。   读者丙:审后发再(在?)国外的期刊上,基本没什么成本,我们都是免费给期刊审稿的,这个问题你可以问一下你身边的理科老师你就知道了。   读者丙:我不是老师哦,我只是一名 24 岁的研究生哦,呵呵,不要误解   我说:24 岁研究生参与审稿?可敬可佩,但不知道作者们知道后会怎么想?   读者丙:呵呵,答非所问,不说也罢。   如果我没有理解错,这位读者丙年仅 24 岁、以一个研究生的身份,就担任了给学术期刊审稿的重任了。我不否认有些年轻人的确厉害,但我不知道那些教授、副教授和讲师们一旦知道自己千辛万苦写出来、战战兢兢投出去、望眼欲穿地等着能够发表的稿件,其命运居然部分地要由一个 24 岁的研究生来决定时,不知道会有什么想法?   读者丙还说:“现在是杂志找审稿人,审稿人考虑到杂志的影响,自己也要往上投稿,那就审稿吧。”   想来也是,现在各种课题的经费少则几万、多则十几、几十万,面对无偿的审稿工作,专家教授们哪有时间或心情去审稿?   于是杂志也很为难,找不到教授审稿,那就退而求其次,找研究生吧!研究生本来就想发文章,但年轻人缺乏人脉,钱也很少,那么借无偿审稿和杂志社建立关系,也算是一种各取所需吧!   匿名审稿本来是为了使审稿人可以畅所欲言,但现在却成了掩护不够格的审稿人的烟雾弹。黄佶定律(Huang Ji's Law)再次应验:——“中国人总是会把好事情做成坏事情”。   读者乙也许的确不知道实际审稿人往往并不够格,因为杂志社可能的确是把稿件发给教授审稿的,是教授拿回去之后再交给研究生审稿的。希望读者乙看到读者丙透露的真相之后,能够像我一样,不要再迷信什么“同行专家匿名审稿”。   显然,对论文进行实名公开点评不会有上述审稿人本身不够格的问题,至少作者和读者们知道是谁在点评这篇论文,即使教授们仍然叫研究生点评,该教授也要对自己的签名、对自己的研究生的点评承担责任。   有人说实名之后点评人不便批评有问题的论文了。的确如此,但点评人完全可以拒绝点评,以免被迫违心地说好话。   这里顺便说一下,研究生帮老师做本该老师亲自做的事情,现在已经很司空见惯了,大家已经见怪不怪了。据说很多外国学术著作是这样翻译成中文的:先由教授去出版社接活,回来后把原著撕开,每个研究生分一份,然后各自回去翻译。我亲眼看见一个本科生也参加了这种工作。学生们哪有耐心仔细搞明白原文(即使想搞明白也未必有这个能力)、然后再认真遣词造句、“信达雅”地译成中文?于是直接用谷歌翻译功能把外文转换成中文,然后再润色一下,就交差了。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外国学术著作,读译本还没有读原著轻松的原因。   有的学生对某专业发生了兴趣,利用考研的机会跨专业考过来,本来想借读研的机会学习这个专业的知识。谁知道进来第一个月,导师就安排参加撰写教材,独自写一章或两章。研究生大吃一惊,根本无法下手,因为他自己根本还没有学习过该专业的任何知识,现在却要给别人讲解这些知识了。他们最后只能抄抄弄弄、拼拼贴贴。一个研究生对我说:“我现在知道教材是怎么写出来的了,我以后再也不敢买教材了。”   中国学术往何处去?   困惑 ing...... (黄佶,2013年1月11日)
个人分类: 人文社科|10245 次阅读|58 个评论
谈ELSEVIER出版社和审稿回报
热度 3 waveletfish 2013-1-8 00:50
前一段时间看世界著名科学家抵制ELSEVIER出版社的事,心里有些难过,个人认为其旗下有不少很有威望的杂志,而且为社会做了不少事,只是商业味浓了点。 我从硕士做小波开始,经常读其旗下杂志 Applied and Computational Harmonic Analysis 的文章,该杂志主要发表小波及相关学科的论文。 博士毕业需要2篇SCI收录的文章,自然也把手稿投往了其旗下的杂志。投往2个杂志的3篇文章都被录用发表了。当然,每篇文章上都有一棵小树。其实真的很幸运,我们博士班20多人,只有我们5人在4年内毕业。 毕业以后投稿的范围大了很多,但每年至少要在ELSEVIER上发一篇。 近几年,每年都会收到一些ELSEVIER杂志的审稿通知。只要是和我专业相近的,一般都来者不拒。ELSEVIER杂志的审稿人,有这种约定:审稿期间可以自由下载该旗下所有文章,审稿以后,还有一个月的权限。这实际上帮了我大忙,因为我在小学校,没有数据库,审稿让我免受查文献的奔波之苦。 两月前收到ELSEVIER某杂志审稿,一看作者是小波领域前辈,他在IEEE SP、IEEE IP和 Applied and Computational Harmonic Analysis 的文章俺都拜读过,于是把手边的工作放开,先读了该文,受益匪浅。 今天晚上开始写审稿报告,然后网上提交,马上就收到了编委的感谢信和一个月的权限的通知,个人觉得ELSEVIER真不错。
10651 次阅读|3 个评论
我该不该毖掉美国院士的投稿?
热度 22 burningmind 2012-12-26 07:35
做为一家杂志的编委,经常会审阅一些论文稿件。前一段时间收到一投稿,作者包括一美国院士。我象对待其它收到的稿件一样,对该文认真仔细地阅读了不止一遍,并将图表和文字、前后的表述反复对照了多次,以确保我完全理解了原文并可对其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该文用到一些群体遗传学的统计方法,但对其理解有些肤浅,对个别方法的理解甚至有误,作者对一些方法也没有做必要的细节描述。论文的结论是建立在多个基因位点的数据之上,而作者只报道了很小比例的、非代表性数据。对于报道的那些数据,其解释过于倾向于作者希望的结论,完全抛弃其它解释的可能性。另外,某些数据自相矛盾,匪夷所思。但因为文章试图解决的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建议作者重新递交。 两个多月后收到了该文的第二稿。作者添加了必需的数据,但是让我失望的是作者仍然没有解决研究方法和数据解释上的那些问题。加之其他评审的意见,最终这份稿件被决定推荐到另一相关的、层次稍低一些的杂志。 从原则上讲,学术杂志编辑和审稿人担负着很重要的使命,那就是确保学术领域的健康发展,去伪存真,取精华,去糟粕,让真正可靠的、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得以发表并引导科学的发展方向。但是,现有的评审制度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制度,不时会出现审稿人专长与被审稿件要求不符,审稿人未能准确理解原文或对其价值判断失误,做决定的编辑不具备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因而不能独立正确评价稿件,以及审稿人或编辑以个人关系、工作关系、或作者声名、工作单位、和国别等做为更重要的取舍标准。这样的例子可能比比皆是,我和我的一些合作者就曾不止一次成为这些问题的受害者,本人对此深为痛恶。所以,做为编委和审稿人,我不想再让别人成为同样的受害者,不想让其他人也对我所参予的这个评审制度深恶痛绝并丧失科研的兴趣。另外,眼见很多数据、方法、或结论不可靠或缺乏创新的垃圾文章的发表(甚至在 Nature, Science 等著名杂志上),我发现包括我在内的一些人不得不花时间去纠正那些错误,而不是将那些时间同样用于探究未知的东西。不得已而为之的原因就是,在无法或难以实际验证的一些科学问题上,谬误重复百遍甚至在论文中重复几遍就可能成为真理,就可能变成某一领域的统治学说,进而压制更好的、更接近自然真实的学术理论,并将整个研究领域带入一个错误的、畸形的发展方向。同样重要的是,在工作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一个人以虚假论文占据了学术位置就可能意味着另一个严肃认真搞科研因而慎发文章的人被永远排挤出了学术领域之外。因此,我非常严肃地对待自己做为编委和审稿人的工作,将研究工作本身的创新性、可靠性、和总体价值做为最高或唯一的评判标准,将科学和学术领域的健康发展做为最终目标。 但在当今的论文评审系统和职场中,这样做不是很傻吗?人间圣人者少之,绝大多数的人还是很难将个人利益或私心杂念放到一边,对个人关系不予考虑,给别人或别人的工作一个公正客观评价的。没有了朋友或熟人间的相互帮忙,你会比别人少发很多论文,你会少了事业上的携助。你以为自己在对科学认真负责、在对别人的工作做公正客观的评价,别人可能因此产生个人怨恨并在评审你的投稿、基金申请、职称、或荣誉奖项时进行报复。 当整个世界都在呼唤阳关和透明度的时候,其实学术论文评审也应该透明。如果每个审稿人即使和作者面对面也可以做同样的文章评议,如果每个责任编辑对自己的决定都可面对科学界辩护,当这形成一种制度或文化,则没有什么编审意见需要隐藏的。对被拒绝的稿件,审稿人的意见应以实名告诉作者。对于被接受的稿件,审稿人和编辑的编审意见应该以实名公之于众。如果整个学术界采纳这样的一种论文评审制度,审稿人和编辑对自己的工作就会更负责,论文评审就会对文不对人,评审意见就会更客观公正,这也会减少大家间的相互猜疑或以个人恩怨评价科学工作。如果这样,真正优秀的论文就会更少被扼杀,垃圾文章就会逐渐减少,所有的科研人员以真正的科研成果而竞争,有限的科研资源会被更好地利用。只有这样,科学才能健康、更有效地发展。 附:了解论文撤销情况,可参见“ 论文撤销观察”, Retraction Watch : http://retractionwatch.wordpress.com/ ( 此博客网址上可按人名、国家、杂志、学科、撤销原因等检索被撤销的文章,包括 Science和Nature 出版商的杂志 )
个人分类: 论文发表|15617 次阅读|28 个评论
平安夜审稿
热度 2 rczeng 2012-12-24 23:09
下午下班前 有不相识的 低年级学生送来一个苹果,祝老师平平安安,甚为惊奇和感动。 啊,岁月如梭,白发如丝,又是一年的平安夜来临?! 窗外寒夜温度为今年最低,低达-10℃。劳累了一年的身体,趁这平安之夜,也该早点休息。 上床之前,习惯看看邮箱。 在这平安之夜,竟然收到某编辑部的审稿邀请! 年末的事情一个接一个,不知 往后将 拖到何时,说不定会要到年后。还不如趁这空暇寂静的夜晚,审完了事。 还好,稿件质量不错,没有坏了我的好心情,只有一些小问题,建议修改后发表。 只是不知道元旦夜又会怎样?如有不知疲倦的编辑,还送来稿件。但愿来的是高水平的稿件,我不需要费太多神。 祝大家平安快乐!
个人分类: 审稿|4229 次阅读|3 个评论
有多少人在疲于应付国际学术期刊的审稿?
热度 8 chemicalbond 2012-12-15 10:28
圣诞节是西方人度假消遣的季节,前后持续会达到一到两个星期,甚至更长。而科学网的 吕喆 老师却在抱怨自己遭遇了 “圣诞节攻势”,以至于 “ 空前的忙碌”,因为有大量的国际论文稿件等待着他老人家审阅。【1】 好象见过不少科学网博主在网上透露出经常为国际期刊审稿,甚至晒出因为审稿而获得的各种大小荣誉。 从一个学者的自身来讲,适当地审稿是对学术共同体的一种义务和贡献,同时自身也可能获得一定的收获。不过,我有点怀疑是否有些期刊在利用国内的学者喜欢审稿这一客观事实,把大量的工作免费地 OUTSOURCE 到中国学者身上。如果真是那样,是否有点资源被剥削的感觉? 毕竟,大量的论文稿件基本上没有神马新的内容,而审稿所耗费的除了审稿人自身的精力,其实还有政府的银子啊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1635-642795.html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863 次阅读|14 个评论
被编辑部追着跑的审稿人
热度 17 rczeng 2012-12-15 00:27
作为审稿人,有时很忙,难免有被编辑部不断追赶的时候,这种滋味也挺难受的。 1月前,《Corrosion Science》编辑部来信请审稿,时间1个月。由于有其它事情,编辑部每隔一段时间,来一份催审信,连续来了3封。上个周末总算挤出时间赶在规定时间前完成了审稿任务,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刚刚缓口气,国内某编辑部又来催审信,这次审稿时间半个月。趁这周末,打算赶快处理这篇稿件。哈哈,这是某国来的稿件,又似曾相识。首先把题目在Google上搜索一下。果不出所料,作者有篇类似文章刚刚在本刊发表过,这是我审过的文章。尽管研究内容有不同,但是材料和方法一样。作者把相同的部分几乎拷贝过来,包括涉及材料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方法的 4个 表,2张金相组织图,实验部分的文字与公式等。此稿如此多的自我抄袭,当然拒稿无疑。 在收到上封催审通知的同时,还收到某编辑部送审通知。该稿件又是我熟悉的领域,是篇中文稿件,应该好审。今晚刚刚把题目在网上先搜了一遍,看是否有过发表。好家伙,翘着的尾巴又被我揪住了!这篇文章几年前就被另一中文期刊发表了。这一下我倒是省心了,直接拒稿交差了事。 不知咋的,今晚审的2篇文章,国内或国外,中文或英文都涉及自我抄袭或多次发表等不端行为。值得大家反思!
个人分类: 审稿|18751 次阅读|37 个评论
审稿一般多长时间?
热度 10 skylark1981 2012-12-12 11:48
我自己的一些经验: 审稿时间: Phys. Rev. Lett. : 一般一个下午,2 - 4个小时. Phys. Rev. A, Phys. Rev. B, Appl. Phys. Lett. : 一般一个小时. Chinese Physics Letter: 最多半个小时. 完成论文的时间: Phys. Rev. Lett. : 一般4个月 - 8个月. Phys. Rev. A, Phys. Rev. B, Appl. Phys. Lett. : 一般3个月. Chinese Physics Letter: 一般2个月. 所以,一定要好好写论文. 否则, 就算有好的结果, 如果写作不好, 也会完蛋.审稿人做的事情是没有任何报酬的, 不要指望他们会花很长的时间去看你的工作并且仔细捉摸里面的每个细节.
12216 次阅读|17 个评论
审稿的“痛苦”
热度 4 liwei999 2012-12-8 08:51
审稿的“痛苦”。 作者: mirror (*) 日期: 12/07/2012 18:29:37 曾几何时,某杂志对审稿人也要给予“表扬”了。曰:最佳审稿人。这种事情也是名誉 ,也是辛劳。杂志社就跟哄小孩似的,哄着这些不要工钱的人为他们打工。文章数、杂志数在一定规模时是有益的。当超过了一个限,就是公害了。文章也不能多造。因为世界上的事儿有限,没有那么多值得说的。 言归正传。审稿人要写一个报告,名目上是给杂志的编辑部,实际上也是给文章的作者的。报告开始要对文章有个概述,表明审稿者是理解了论文的意义和意图的。然后就是对论文的一些意见。最后是对论文处理的意见。意见分几档:1)可以发;2)可以发,但要小改;3)可以发,但要大改;4)没有意义、或有错误,不值得发。分档的事儿有编辑部的文稿,不必花费很大的力气。 看好的稿子是一种享受。遇到坏的稿子就遭罪了。镜某最近就“遭了罪”。十几页的稿子,要读,要跟公式,要看参考文件。然后要写报告。论文声称是有“新发现”,推翻了这小一百年来前人的工作。这事情就有些大了。依镜某的秉性,不愿意跟人过意不去。没有说不能发,而是说可以发,但要大修改。要参照某某论文,作者没有引用该文很是不应该。那篇文章是说实验的文章。意在暗示作者前人的工作被实验检验过了,不能轻易否定。镜某以为,这事儿就这样完了。 没曾想到,作者居然很快就修正了论文,又发过来了修正稿。而且还有“辩解”。惹得镜某好不痛快。如何打发呢?拖了一阵,编辑部来催促了。只好又把修改稿读了一遍。因为没有大改,读起来也熟悉。结论是早有了:不能发。但是理由要过硬,不能说“民科”别来裹乱,而要找到“硬伤”。几十个式子里,居然让镜某找出来了一个错!作者在标榜自己新理论时,说前人的公式在某个时候发散,而自己的则是趋于零,所以是得到了“正解”。殊不知,这位老兄是把无穷大与零的乘积认作零了。有这样的“硬伤”,整个论文的架子就垮掉了。找到这个“硬伤”,退稿意见就很好写了。 其实,那文章要是不主张前人的工作都错了的话,也就可以勉强通过了。不过如果是那样的话,作者大约也不会写了。世上总有一些“狂人”。说到“狂人”,镜某找到了“非诚勿扰”里的那位“高人”的录像。能整出那么多词儿来,也不容易呢。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4783 次阅读|4 个评论
退稿不给审稿意见是中国部分期刊特色
热度 13 terahertz 2012-11-29 20:39
不只是我一个人有这种认识,也不是我一时有这个感觉,中国部分期刊在退稿时,吝啬的一点审稿意见也不给。 我一直在琢磨,为什么期刊编辑部不敢公开审稿意见呢?退稿肯定是有理由的。让作者产生了很多的臆测,对中国科技期刊的失望越来越大。审稿意见是编辑和作者交流的纽带,无论论文的质量如何,无论审稿人的态度如何,无论编辑队伍的水平如何?收到审稿意见后,作者也会明明白白,论文存在的问题,以后修改的方向。这是互动、交流的过程,对期刊和作者双方都有利。 在这方面,国外部分期刊做的相对来说还是很公开公正的。国外期刊的编辑对审稿人的意见仔细斟酌。通常都是找两到三个审稿人,当审稿人的意见出现明显相左时,经过编委会仔细讨论后做出决定,有可能还会继续寻找审稿人。当我们看到审稿意见时,我们感觉会很过瘾,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洋洋洒洒,论述有理有据,让人心服口服。不仅指出文章存在的问题,还指出建议如何如何去做,就是指明以后的方向。总体感觉,国外审稿人非常敬业,负责任,知识面非常广,学术水平非常高,没有国籍甚至种族偏见。 当前,在文化体制改革和科技期刊体质改革的环境下,中国科技期刊未来的路还很长。要想在世界出版体系中占据有利地位,要想中国期刊与国际接轨,改革是必由之路。当然,不给审稿意见只是部分期刊的做法,可能它们的来稿非常多,编辑们忙的来不及发审稿意见。 祝愿中国科技期刊的明天更美好。
个人分类: 科研经验|16348 次阅读|29 个评论
中国式的谦逊
热度 13 caojun 2012-11-15 00:21
在我们《中国物理C》文章的评审意见中,一位审稿人开头写道:“我的意见如下。有些意见也许是因为我不熟悉该领域的分析技术……”我准备好回复,在国际合作组内征求大家意见时,自作主张,把这句话删了。 去年在一个大型国际会议上,国内一位院士做大会报告,大概是他们行业的惯例,列了一些合作伙伴,都是国外牛校的牛团队,然后院士说:“虽然我们水平不高,我们的合作伙伴水平都是很高的。”我知道该院士年轻有为,在细分领域是国际领先水平的。这句话用中文来说,听起来很谦虚,用英文来说,听起来却刺耳得很。您都院士了,还自称水平不高,那下面混的人怎么在国际上抬得起头?说英语的都不兴这个。 其实也不是每个审稿人都要求完全懂技术细节。我们实验结果发表一个月后,韩国人也发表了类似结果,分析技术水平不高,有好几处硬伤。当时很忙没顾得上,过了几天辗转听说我们合作组内一个美国人审了那篇稿子,什么问题也没问就放了过去。另外两位审稿人大概也是如此,因此这篇文章几乎没改,就带着伤发在了美国《物理评论快讯》上。 其实我们那位审稿人读得很仔细,三天的时间读24页的长文,逮住我们两个漏洞,还提了几个很好的问题,确实提高了文章的质量。 前一阵审一篇稿子,说实话,文章偏理论,不懂的地方很多。不过《物理评论快讯》不是要求文章对更大的读者群也有价值不是?比我更懂的人也没多少不是?于是先说该文结果不够显著,建议发到Phys.Rev.D,然后说某误差不应该当成关联误差,应该当成非关联的,需要重新分析,等等。一个月了,还没听到回音。有可能我说得不全对,但是从文章中看不出令人信服的理由可以当成关联的,让我信服是你的责任。我看了不信,是文章水平不高,不是我水平不高。我打他一棍子,说不定他还觉得我厉害,总比什么都提不出来强。 我跟学生说,听报告时不要总是试图听懂全部内容。在听报告时花时间构思一个攻击性的问题,最好能把报告人放倒在台上。也许错过一些内容,但收获往往比被动地听更大。 说英语的时候,太客气了不是好事儿。 博主回复(2012-11-15 16:45) : 不是。提出一个好问题需要动脑筋。只有真正主动思考过的问题才有可能掌握。被动地听只是泛泛了解,不深入。 博主回复(2012-11-15 16:57) : 一个能把报告人放倒的好问题,肯定是从报告人从来没有想到过的角度,对报告人是有帮助和启发的。报告人成竹在胸的问题,对他自己其实没有帮助。
个人分类: 物理八卦|8612 次阅读|25 个评论
两则耐人寻味的投稿故事
热度 22 lionbin 2012-11-14 13:30
两则耐人寻味的投稿故事
三天前,几乎是同一时间在网上看到的新闻,都是投稿,都是稿件被拒,都是转投他刊然后被接受;不同的是投稿人的身份有差异,国内杂志采取的态度不一样,得出的结论也大相径庭。 在《 科技期刊《分子植物》《细胞研究》跻身国际一流》 这则新闻中,以下的案例是作为成功的典范来说事儿的:2008年,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辰宇教授向《自然》投了一篇论文。由于研究结果“太新”,文章被编辑退回。担心“起个大早、赶个晚集”的张辰宇紧急把文章转投给《细胞研究》。基于自己的专业判断,李党生安排这篇论文走“绿色通道”,找专家加急审稿,在48小时内就完成了审稿程序,文章在一周内被安排以最快速度在线发表。论文发表后,至今已被引用超过400次,创《细胞研究》所发表原创论文“单篇被引次数”的纪录。 而在《 本科生破解数学难题在美国发表,曾遭国内退稿》 这则新闻中,则无法认为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了:韶关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2009级学生王骁威的论文《仅用1表示数问题中素数猜想的一个反例》今年10月15日在《数论杂志》(Journalof Number Theory)发表(据一些业内人士表示,该杂志为国际数论界的最高学术期刊)。投稿前,王骁威也曾经找过国内一些专家、导师却被泼冷水或盖电话,也曾经投过国内数学权威杂志社,第二天就被退稿了,最后找到了美国的期刊。这一情况,国内某数学专业学术期刊编辑表示,由于数论这一分支非常狭窄,国内研究这一方面的专家又不多,都没有审查这方面稿件的能力;最近3、4年来,国内有许多人都在研究一些未解的数学难题,没办法都去处理。华南师范大学某教授也表示这一情况是很自然,国内编辑部的稿件非常多,通常没有太大的精力来处理这一问题。 这两则新闻放在一起来看,是不是很耐人寻味呢? 张辰宇教授的研究结果“太新”被《自然》拒稿,这个说法有点儿匪夷所思(其实,我个人还是非常喜欢张教授的那篇文章的)。结果走“绿色通道”找专家加急审稿,两天内就完成了审稿程序,并快速出版,编辑的独立精神的确令人敬佩!这种“绿色通道”的做法,《自然》杂志也是经常采用的。 可惜的是,王骁威同学的论文可能是因为作者自己“太嫩”被国内数学权威杂志拒稿。我不知道王骁威同学的数论是跟谁学的,怎么学着学着,就到了国内专家“没有审查这方面稿件的能力”了,而且第二天就被退稿了。不知道拒稿意见是怎么写的,是否如实陈述了国内缺乏审稿能力,建议投国际刊物?说“国内有许多人都在研究一些未解的数学难题,没办法都去处理”,难道真的是中南大学22岁刘路破解了世界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被该校破格聘为正教授级研究员的带头羊效应?如果是这样,我认为是好事,可鼓励更多的中国人发挥自己的才智,去解决一些数学难题。但是,说“国内编辑部的稿件非常多,通常没有太大的精力来处理这一问题”是无稽之谈,难道国际刊物的稿件会比中国编辑部的稿件少?在新闻中,我还注意到一点儿,王骁威的英语不好,目前四级还未过,要用英语写出学术论文,想必难度也是挺大的,论文中的英语表达也未定能让人充分理解。而且,我相信他的汉语表达能力一定比英文表达能力强得多。我主观理解,他的首投论文是用汉语写的吧,用母语写的论文没有人愿意审,用外语写的论文居然人家能当个宝。他的稿件第二天就被拒,是拒在编辑手里,究竟是没有审稿能力,还是一看是无名之辈就没有准备审稿呢? 更深层次的原因,我不想多谈论,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补记】 我对数论一无所知,缺乏其鉴别能力。我文中也不想评论该论文有多大的价值,完全引用新闻中的描述。在这篇博文的最后,我卖了一个几乎没有什么隐藏性的关子,我以为大家都能明白我想说的是什么,但还是有人没有领会我的意思。 比如, 楼文克玲 评论说 :“王骁威同学的结果,俄罗斯人几个月前就在网上发布过。有人在科学网新闻后面的评论中给出了链接。还有人用计算机搜索出来过十几个反例。” 博主回复: 其实,在谈论本文的问题时,这篇文章的价值本身并不重要。如果当时国内杂志拒稿时,能给出这个理由,我觉得那才是真牛。即使您说的事儿属实,我现在还是相信王骁威同学是独立完成这个结果的,从他的投稿过程来看,他很真诚,很把自己的工作当回事儿。 其实,我想探讨的是,杂志编辑对不同作者是否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这种方式是否合适? 楼的朱阮成提供一个案例,说明的确如此: 我一个同学在某期刊做编辑,他们对待来稿第一眼:作者单位是不是211、985等学校,所在单位专业排名是否前20,作者是否有大牛,课题是否有重大项目或者基金,如果都没有,直接枪毙。 同样, 楼的翟远征也提供了一个博文链接。我在他的博文“ 审稿意见里有这样的内容,是否合适” 中找到了这样一个案例: 大约一个月前,在我的帮助下,一个硕士一年级的学生(1989年生人)完成了一篇中文文章,并以第一作者的身份投到了某期刊。前天,学生发短信说文章被拒了。拒稿理由是“......认为不宜本刊发表。具体意见如下: 该稿件作者年轻,实践理论经验不足,......”。 在高教社工作的陆珊年老师 在 楼评论说: 对于一个不是很有名的猜想,直接退稿确实欠妥;但若是一个著名猜想,我也会立即退稿。 陆珊年老师的说法,我认真想了一下,这可能是数学专业的独特性所决定的,因为有些东西全球可能就那么为数不多的人能弄明白,但如果拒稿,是否给一个充足的理由,并鼓励到国际期刊发表?不要用类似“该稿件作者年轻,实践理论经验不足”这样的说法。 在评论中, 楼greatma给出这样一个故事: 我有篇论文,起初投给国内一个SCI期刊,专家的意见是这类课题已经有文章发表,给出了两篇文章做例子,这两篇文章都是在国内很一般的杂志发表的文章。我努力把我的原文翻译成了英文投给了IEEE Transactions on ...专家提了几个小问题,按照他们的要求修改一遍,三个月的时间就接收了。这个IEEE期刊没收费,国内的那个期刊每页250元。单位奖励的IEEE期刊是国内那个期刊奖金的两倍。 博主回复: 你的故事想说明什么呢?是想说明国内审稿人水平很高,还是想说明你自己很不讲学术道德——明知是重复发表,还要坚持错误。当然你这个例子因为语言不同,可能并不是那么容易暴露。不过,我还是劝你以后不要再做这样的事儿,更不要将这样的事儿到处宣扬。 图片来自网上,与内容无关
个人分类: 一孔之见|12959 次阅读|61 个评论
第一次做PLOS ONE的独立审稿人
热度 11 geniusma 2012-11-4 13:21
一直很眼馋传说中的各位牛人从博士阶段就接受各种审稿邀请,感觉上似乎化学学科比生物行业发文章更快,审稿机会也更多,比如马臻老师审着审着就到了审不过来的程度。这周终于盼到自己第一次做独立审稿人,也算尝了尝鲜。 过程是这样的,虽然我主要的方向是肥胖,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基础研究,但经过五年的写文章投稿修稿,已经蛮有经验的了,高年级的时候协助指导了做甲亢临床方向的师弟师妹的实验设计并修改了文章,报道新发现了个甲亢marker,并阐述了其在甲亢中的功能,最终发表在临床内分泌专业内最好的JCEM上。这次有PLOS ONE的投稿也是做这个marker的,并且在文章中引用了我们的结论,于是PLOS ONE把文章发给通讯作者,他推荐了我独立审稿,于是这个PLOS ONE就重新把文章发给了我。PLOS ONE是关注度和争议度都很高的杂志了,所以借此可以说说我对PLOS ONE审稿的过程和感受。 第一是PLOS ONE审稿速度应该有保障,因为editor要求在10天内返回审稿意见。这点大大出乎我意料,因为我们投稿基本上外审回来一个月总是要的,而且网上有的帖子说PLOS ONE现在稿件众多,审稿很慢。我不知道10天后editor还要多久才能决定,但我想应该不会很慢。 第二是PLOS ONE的审稿要求,这也是争议较大的一点。众所周知,PLOS ONE是只有电子版,所以没有文章数量的限制。并且其要求是 The study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primary 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s reported have not been published elsewhere. Experiments, statistics, and other analyses are performed to a high technical standard and are described in sufficient detail. Conclusions are presented in an appropriate fashion and are supported by the data. The article is presented in an intelligible fashion and is written in standard English. The research meets all applicable standards for the ethics of experimentation and research integrity. The article adheres to appropriate reporting guidelines and community standards for data availability. 大多数要求都是很容易达到的,总体来说,只要文章里数据支持最终结论,就可以发,细节上网站还称即使数据是别人做过的也可能发,网站称这个说明前人数据可重复,这是争议比较大的一点,作为影响因子过4的杂志,国内一大堆等着毕业的博士生还挺有福气的。不过我想真要是完全重复人家的工作,一般的老板也干不出来,多数可能还是科研撞车了的。不禁想如果当年我撞车的文章有PLOS ONE这么善解人意的杂志来发表就好了(故事见我以前的博客文章 如何冷静面对课题的“撞车”和“即将撞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76085-530679.html ,已被中国科学报转载)。 所以静下心来看文章,投稿的是一巴基斯坦的实验室,也是个临床文章,做的内容可以算是我们那篇文章的一点点引申,但也有重复的地方,而且数据量和信息量都很有限,只有三个table,里面还包括一个table是病人资料,并且文章中也有不少问题,比如病人资料不全,数据太preliminary不足以支持结论,等等。就我个人看,实在是不咋地,感觉能投上sci就已属不错了。查了一下通讯作者,已经是巴基斯坦某大学教授了,pubmed上也就三篇不认识的sci,看来硬要想做faculty,巴基斯坦倒是个选择。 第三,写审稿意见不容易。本来想着要据的,但摸不透PLOS ONE这杂志发表的风格,只是据说通过率蛮高的,并且自己也略有恻隐之心,所以决意还是把审稿意见写详细点,就当对方是师弟师妹指导一下,对方如果都做完就能达到PLOS ONE或者JCEM的水平。开写审稿意见的时候,参考了以前我发表文章的审稿意见,有正面的有负面的,格式基本上先写此文梗概,有什么发现什么意义,然后第二段就开始笔锋一转,表明自己的concern,我分major comments和minor comments分别来写,前者主要是要求对方完善病人情况,实验设计方面,增加了更多的实验组,以及对机理提出了要求。后者主要是单复数,结论下得太大的句子做改动,整整也写了两页,最后给了major revision,两天提交,不过还不知道editor最后如何定夺。据说如果审稿意见比较负面,即使给了大修,editor也会据,我就等着其他审稿人和editor的意见了。这些意见也会发给我,这种交流也是很重要的经历和学习啊,蛮享受这个过程的。 第四,因为审稿,也仔细查看回顾了PLOS ONE以前发表的一些文章,这才第一次发现其文章引用率都相对较高。这可能是由于其Open Access的缘故,两三年前发表的临床文章,两位数以上的引用很正常,竟然有的已经达到三位数,这在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还是很难得的,说明PLOS ONE被关注的程度还是挺高的。虽然大家对这个杂志都有自己的看法,其稿件也确实良莠不齐,不过如果有合适的工作差不多的档次,但希望引起更多的关注,PLOS ONE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有内分泌代谢方面,obesity, diabetes, insulin sensitivity, aging,thyroid dysfuncton的文章,可以推荐我做审稿人。如果不嫌弃,我也愿意给投稿的各位提点建议。希望自己的审稿经验能越来越多。
个人分类: 论文发表|50591 次阅读|23 个评论
审稿小结
热度 21 rczeng 2012-10-12 23:00
审稿既是我为人人,又是人人为我的过程 。 可以说, 审稿过程既是对学术圈的默默奉献过程又是自己静静吸收养分的过程 。 一般只要能挤出时间,我都会接受审稿邀请的。 国庆前后为5个SCI期刊: 《Corrosion Science》、《Science China》、《JMST》、《金属学报》和《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审稿6篇文章(5篇英文、1篇中文)。4篇文章给予小修意见,2篇文章给予退稿意见。 印象最好的一篇文章当属投在《Corrosion Science》那篇文章,从中我也学习到了作者好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态度以及腐蚀领域发展的前沿方向。 退稿文章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1. 创新性不足; 2. 实验 设计缺陷; 3. 研究工作粗糙; 3. 缺乏基于实验现象的理论分析与讨论; 4. 没有与自己和前人工作的介绍和比较; 5. 语言问题; 6. 逻辑性; 7. 参考文献; 8. 规范性 ( 图表 ) ; 9. 学术不端及其 它 。 总之,从稿件质量可以看出作者的基本科学素养和学习研究态度。一般只要作者工作用心、认真、细致,即使创新性稍差,审稿人大多都会给予大修的机会。如果作者工作粗糙、马虎,低级错误较多,文法不好,大多会被退稿。
个人分类: 审稿|8148 次阅读|21 个评论
加班审稿,却审了一篇很烂的稿子,吐槽一下
热度 1 jzlei 2012-10-3 16:44
罗马尼亚人的稿子,杂志是 IJBC(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furcation and Chaos) 。 简直就是 胡说八道,逻辑混乱,狗屁不通,错误百出。 严重影响休假的心情啊。吐槽一下再来写审稿意见。
6609 次阅读|1 个评论
回答王又法先生,IJNT认为我的文章是所有数学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热度 1 fengkean 2012-8-21 10:21
谢谢 王先生看了我的有关对于王元的评论。 王先生对我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我已作了回答。下面把 数论杂志主编的来信, 把国际数论杂志的评审,把中国数学(数学分册)的评审。列在下面,搞科教的人,都可以看得懂。 1)国际数论杂志主编的来信。 发件人: goss@math.ohio-state.edu 添加到通讯录 拒收 邀请 收件人: ... 收件人: fengkean@126.com 收件人: fengkean@126.com 抄送人: ... 抄送人: 抄送人: 日 期: 2008-01-11 22:47:33 Dear Feng, This is in regard to the manuscript Matrix Expression and Properties of non-prime odd number---Goldbach Conjecture is Right which you submitted for publication in Journal of Number Theory. The Editors have decided that your manuscript is not suitable for publication in the journal. Therefore, we regret to inform you that we cannot consider your paper for publication. We would like to encourage you to submit your paper to another more suitable journal. 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 in Journal of Number Theory. Sincerely, Journal of Number Theory Central Editorial Office 2)下面是国际数论杂志的来信 Paper on Riemann Hypothesis - Matrix Expression and Properties of non-prime odd number-Goldbach Conjecture is Right 发件人: IJNT Editor ijnt@wspc.com ; ( 由 em.ijnt.152.2088ec.1f311253@editorialmanager.com 代发 ) 时 间: 2011 年 1 月 21 日 15:13 ( 星期五 ) 收件人: Ke-An Feng fengkean@126.com ; Ke-An Feng fengkean@126.com ; 备 注: 编辑 删除 保 存 取 消 Paper on Riemann Hypothesis - Matrix Expression and Properties of non-prime odd number?Goldbach Conjecture is Right IJNT Editor 于 2011 年 1 月 21 日 15:13 ( 星期五 ) 发给 Ke-An Feng 。 完整信息 请勿轻易相信汇款、中奖等信息,确保打开的网址来源可靠。 防诈骗技巧 翻译成中文 正在翻译,请稍候 ... Dear Professor Ke-An Feng Paper: Matrix Expression and Properties of non-prime odd number--Goldbach Conjecture is Right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submitting your paper on the Goldbach Conjecture to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mber Theory. As you know, thi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s in all of mathematics. It is the policy of the IJNT to neither accept nor even consider submissions claiming proofs of such important theorems. However, we encourage you to submit your paper to one of the three world's leading journals in mathematics. If your proof is correct, publication in such a journal will give your proof the recognition and exposure that it deserves. Moreover, since these journals have published proofs of many very important theorems, they have in place a system of multiple referees who will check all details of your proof. Sincerely, Coordinating Assistant, IJNT for the Managing Editors 3)下面是中国科学(数学)的无赖回信。 SCIENCE CHINA Rejected Notice( 初筛退稿 ) 发件人: sender@scichina.org ; 时 间: 2011 年 2 月 6 日 19:43 ( 星期日 ) 收件人: fengkean@126.com ; fengkean@126.com ; This message is sent out by the system. No reply is required.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 please contact the managing editor(email: zhangry@scichina.org ). Your manuscript entitled " Matrix Expression and Properties of non-prime odd number-Goldbach Conjecture is Right " submitted to 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 Register Number : 012011-87 Title : Matrix Expression and Properties of non-prime odd number-Goldbach Conjecture is Right Author(s) : 作者列表 ( * for corresponding author ) has been received. We have a prescreening process that examines the received manuscripts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y fit into the scope and meet the standard requirements of the journal. In this process, it has been decided that your manuscript referenced above should be returned to you without being sent for review. This decision has no implication on the scientific quality and merits of your research. The prescreening process is only a measure that is used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manuscripts received and sent for review and to avoid possible delay with the review and publication of certain manuscripts. Nevertheless, I would like to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once again thank you for submitting your work to 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 . Yours sincerely, 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 2011-02-06 Chinese Version: 冯克安 先生 / 女士: 您好! 谢谢您的来稿。经初步审查,来稿反映了所在研究领域的新成果,有一定的科学意义。遗憾的是,我刊版面有限,我们只能选择刊登一些对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有较大促进作用的稿件。因此,您的来稿不适合于我刊,建议改投有关专业性期刊。 感谢您对 中国科学 数学 的支持和信任。欢迎有新的研究成果时再选择 中国科学 数学 ! 中国科学 数学编辑部 2011-02-06 此邮件从系统邮箱送出,请不要直接回复,如有疑问请与 张睿燕 编辑联系( email: zhangry@scichina.org 4)下面是亚-欧国际数学杂志的回信。 Re: submitted a paper 发件人: kpshum@maths.hku.hk ; 时 间: 2011 年 1 月 21 日 11:56 ( 星期五 ) 收件人: fengkean fengkean@126.com ; fengkean fengkean@126.com ; 备 注: 编辑 删除 保 存 取 消 Dear Professor Feng, Thank you for letting me to see your paper on twin primes.Unfortuanately, Asian European Journal is not a Journal for your paper. I would suggest you that you shoud send your paper to some more popular Math Journals in China.In the China Academy of Science at Beijing, Professor Wang Yuen is an known expert in Number theory. He is the Honoaray editor of a number of Mathematical Journals. May be he can give you some comments to your paper ? Thank you for your atention.Happy Chinese New Year to you, ,Thanks, KP Shum Dear Professor K.P.Shum (Chief Editor) Dear Professor Jorg Koppitz ((Managing Editor) : Enclosed a short paper entitled " the Reason of Extence of Twin Primes" and submitted for your consideration to publish in Asian-European Journal of Mathematics. Your assistance will be greatly appreciated. The paper( in attachment) belong to (MR --11A). Best Regards. Yours Sincerely Professor Ke-An Feng Institute of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Beijing 100080
438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编辑知识:如何学习审稿
mingwang23 2012-8-12 19:44
专家学者为什么愿意拿出大量的时间审稿呢?为期刊审稿是义务,也是一份荣耀,更是自我价值的实现,那就是为进步做出了一份贡献。审稿人都是志愿提供服务而不计报酬。当然,通过审稿还会得到其他好处,(1)首先是精神上的收获,能够增加科学知识,体验科学交流和论争的乐趣;(2)最新的研究进展在发表之前就有机会看到(不亦快哉!);(3)通过对照其他审稿人的评论和编辑的稿件处理意见,可提高自己的审稿技能;(4)通过发现论文中的错误,可以学习如何写出更有竞争力的稿件;(5)会得到编辑的尊敬,甚或有机会被邀请加入学会或编委会;例如美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AJRCCM)编委会的任命,就是完全根据审稿人的审稿是否中肯、严谨、及时。   一个优秀的审稿人又有什么特征呢? Black等曾对英国杂志(BMJ)的审稿人进行过评价,其目的是想明确高水平审稿人的特征,特别是在审稿花费时间和审回时间方面。他们对BMJ的420份稿件的审稿人进行了调查,2位编辑和稿件的责任作者对审稿质量进行独立评估。结果编辑和论文作者的评估都显示,经过流行病学或统计学培训是提供高质量评阅的审稿人的唯一显著性相关因素。在编辑的质量评估中,年轻是高质量评阅的独立预测因素。评审花费的时间与审稿质量的提高相关,但超过3小时则无更大意义。通常认为,正在从事研究工作的人员、拥有学术职位者、科研资助团体成员,应该会提供更高质量的审稿,但令人意外的是,这项研究并没有发现审稿质量与上述特征相关。这一结果对于编辑的意义是,要发现优秀的审稿人,只有不断试用新人,评估他们的表现,然后决定是否继续用他们。建议征集接受过流行病学和统计学训练的、年龄在40岁左右的审稿人。   那么年轻学者如何学习、提高审稿技能呢?最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提高,就是通过审稿提高审稿水平。认真研读自己投稿得回的评审意见,以学习他人是如何审稿的。再就是比较同一稿件自己的审稿意见和其他审稿人的意见,发现新的视角,得到有益反馈。对于有条件的年轻学者,可以替自己的上级(例如老师、上级医师等)草拟审稿意见,由此可得到更为全面的训练和提高。   做好审稿工作需要什么?第一是能动性。对同行要有绝对的责任感,坚信通过同行评阅认定的高水准的文献,对科学进步是至关重要的。要珍惜这样的机会,审阅一篇好文章,即得到知识,又得到乐趣,不亚于参加一场研讨会。审稿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感染力,可影响到作者的学术态度和学术行为。其次是要具备科学技能。审稿人面临的挑战是,要发现那些作者本人没有发现的东西。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两项科学技能,一是对文献有全面掌握,即熟悉进展,又熟悉经典;二是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能够将科理和科学发现应用到新的科学研究中。当然,审稿人也会碰到自己不熟悉的知识点,这时可以向他人请教、学习,或者谢绝审稿,请编辑另找他人。第三要有乐于助人的态度。做好审稿工作需要相当大的智力投入,又不能很快得到审稿人所在学术机构或同行的认可。令作者满意的是文章被接受,而不是审稿质量。不满意的作者对审稿人会有一些负面看法:挑剔、草率、武断、教条、肤浅、傲慢、不公正、忌妒、自私自利。但是,一份中肯的、深入的、表达清楚的评审意见,能够提高稿件的科学性和易读性,能够增加作者的知识,提高作者从事和报道科学研究的能力。审稿时应该对作者及其工作充满敬意,要耐心、客观公正地阅读,对新观点新方法持开放态度,但又不能“放水”。提出的意见要有正当理由,观点表达清楚,让人看得懂;要提出明确的建议(但不一定明确是接受或拒绝)。最后,审稿当然需要时间。如果只读一遍,恐怕会错失重要的深入看法。在提出全面的、明确的观点之前,常常需要反复斟酌。不同稿件需要的时间可能不同,有的3个小时也不一定够。审稿给审稿人带来的好处,已如前述。但审稿肯定会与自己的工作、甚至生活发生冲突,看病、、科研、申请课题、休假等等,不一而足。无论如何,既然接受了审稿邀请,你就必须拿出足够的时间。   具体到审稿过程或步骤,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经验。但一般来说,可分为接受任务、阅读和评价、提出建议和撰写审稿意见等步骤。   1.接受审稿邀请   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题目,研究工作在自己的专业技能之内,而且又能拿出时间认真审阅时,可考虑接受邀请。对于自己不熟悉的专业领域,应果断拒绝。只要你说明拒绝的理由,编辑不会认为你对审稿不感兴趣。   2.阅读和评价   先花点时间看看摘要,初步了解在实验设计、方法、结果和结论中,你需要看的重点是什么,特别要看出作者认为其工作的重点是什么。提出一个宽泛的问题,带着问题去看全文:例如,这是一篇关于方法学的论文、是病例总结还是病例报道?与以往的论文相比,本文的新意是什么?   然后再仔细阅读全文,要看懂;遇到看不懂的地方,要分析原因,是科学问题令人困惑,还是作者没有讲清楚。不合逻辑或有悖于常识的科学问题包括:互相矛盾、结论无根据、因果关系(归因)不当、不恰当推论、循环推理、纠缠于琐碎问题等。统计学问题也属于此类。至于写作问题,有的是不会写或写不好,对此应明确提出让作者修改,例如冗余、跑题、术语不解释、用词不准确、专业术语不规范、缩略语不规范。行文要求条理清楚,让读者跟着自己的思路走。更重要的是要看实验设计是否交待清楚,研究的逻辑性结构包括目的、假说、假说的可验性预测、结论等是否完善。重要问题不应不予以交代,例如方法学上的局限性,本研究结果与其他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或一致性等,都需在讨论部分予以说明。论文中还会经常碰到一些“低级“的过失误差,例如百分比加起来不是100,数字前后不一致等,这些往往很容易逃过审稿人的眼睛!   在读完第一遍后,先不要急于下结论。一定要拿出时间继续阅读第二遍,此时要对稿件做出评价。首先评价稿件的科学性,尽管一篇论文的结论是否正确,也许好几年后才能搞清楚。但问题是论文需要现在就发表,因此要看其科学性是否正确,特别是推论(论证)的质量、科理和知识的运用。一篇论文是否重要,不一定那么容易判断。是应用性研究还是基础性研究,就要考虑到对本刊的读者是否适宜。不要考虑作者的学术地位和名气;受尊敬的科学家和朋友的投稿,审稿人往往对其中的弱点不愿(不敢?)提出挑战,会感到犹豫不决,这对期刊是不利的。目前有的期刊采用作者匿名的方式送审,可能会避免这种情况,但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审稿质量尚有待证实。   其次要评价稿件的写作情况,表达是否清晰、准确、完整,这些问题一定要提出来;如果审稿人看起来费劲,更何况其他读者?当然不同作者的写作风格可有不同,倒也不必千篇一律。   看完后要尝试提出建议了。给编辑的建议要反映出:(1)对稿件最终处理意见的初步看法,即接受还是退稿;(2)在做出上述决定之前,你认为需要采取的措施有哪些,例如,一篇论文探讨的问题是令人关注的课题,想法也令人很感兴趣,但其科学性不够强,那么你就要提出如何改进其科学性的建议。你可以提出正反两方面的看法,供编辑决定是否录用时参考。决定是否接受还要考虑到期刊的发表率。在很多情况下,审稿人的建议是 “待定”,等待作者对提出的问题给予答复。对于可能存在严重缺点的稿件,要特别注意给作者答复的机会;有时他们会很快将问题解决,有时问题并不一定能解决。   3.撰写审稿意见   审稿意见要用文字描述,不能只打勾()。给编者的话(致编辑)包括3个部分,文字要精炼,一般不超过二三百字:(1)概要,用三四句话说明研究的主题、基本方法、主要发现,解读(释义)作者的主要结论。这对于梳理审稿人的思路很重要,同时也让编辑能够更好地了解以下2部分提出的意见。(2)主要评价和问题。(3)建议,例如:本文提出了什么新的观点、有何新的发现、值得进一步修改,等等。   给作者的意见(致作者)要更加具体,字数更多一些。基本原则是,审稿人发现的问题,必须对作者说清楚;不要给予表扬,因为稿件能被接受,作者就够高兴的了;避免指责,这完全没有必要,作者反而会认为审稿人轻视别人、失礼。每一篇投稿都是同行长期工作的成果,对他们来说这意味着职称、学位、科研基金、成果、学术地位,或许还有奖金。   给作者的意见同样包括3个部分。(1)概要同 “致编辑”,作者可以获悉审稿人从其论文中看到了什么,有些可能是作者自己都想不到的,这有助于作者突出重点,如何准备回复或修改。(2)主要评价和问题:逐条书写,要解释清楚,要有依据;不要只给予“定性”的陈述,例如不要笼统地说“对照组不恰当,”要具体指出问题和理由。对于写作上的问题,审稿人有时也许会感到“生气”:文章没写好就投稿,太不礼貌了(甚至会说,太不严谨了)。 遇到写作问题,审稿人可具体罗列主要的几条,并提出修改建议。对于实在太差的,要明确告诉作者请其上级(导师)或有经验的同事帮着修改。(3)次要问题,例如冗余、符号使用不当、错别字等,审稿人一般会笼统地提及需要修改,但如果能按页码和分行逐一列出,作者肯定会对你的严谨态度和责任感表示敬佩。
个人分类: 科研|250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专家如何审稿
mingwang23 2012-8-12 19:43
起审稿,许多人认为所谓的审稿就是受期刊编辑的委托,对一篇论文作出正确的评价。这一点大凡大家都知道,为什么呢?许多博友可能都不同程度地参与过审稿工作而已。那么,期刊编辑如何选择审稿专家,专家如何审阅稿件,即如何正确评价一篇论文,专家的审稿意见是否会被编辑所采纳。我想这是广大博友十分关心的一个话题。 编辑如何选择审稿专家 对于每一份专业的科技期刊(或称学术期刊),其编辑部都会设立一个庞大的编辑委员会,编委会主任一般都由在本行业(或专业)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学者担任,编委会成员由一大批本行业(或专业)的知各专家、教授或学者担任,在编委中,一般都要考虑到各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相关科研院所及地域间的名额平衡问题,期刊主办单位和北京地区的名额相应会多一些,而一些省市的名额可能只有一个,有些经济和文化相对落后的省区可能还没有编委。这种情况造成了一些编委天生地就只能是挂名或名誉的。有时一些编委几年都审不了一篇稿件,这种情况是十分正常的。为什么呢?因为在编委会下,编辑部还会有一个审稿专家的名单,这个审稿专家名单是不公开的,这个审稿名单里的专家一般都是处于年富力强、正在一线从事科研工作的专家学者。同时,有时编辑部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聘请部分两院院士作为学术顾问,对一些对行业有重大影响的稿件进行必要的审查。从而形成了编委不审稿、审稿专家不是编委的状况。 编辑选择审稿专家的原则, 首先,是专家的经历和学历 ,特别是专家的经历是最重要的。每年编辑部都要发表格给专家,让专家填写工作经历,即专家系统数据库的刷新,通过“刷新”编辑会得到专家最新的研究动向和科学前沿,在编辑请专家审阅某一篇论文时,编辑就会“心中有数”,从而不会出现选择审稿专家时的“偏差”。当然高学历的专家也是编辑首选的目标。 其次,是专家对审稿工作的认真负责态度 。有些专家喜欢做一些文字工作,而有些专家学者并不善于从事审稿工作。有些专家对待审稿工作競競业业,从标题到标点,从字词到结构,从正文到参考文献等通篇都进行了修正,并做出全面而客观的评价意见,最后得出了采用与否的建议,这样的审稿专家从编辑的角度来说,是十分喜欢的。而一些专家的审稿意见则是“不用”或“建议录用”几个字了事,对于不用的稿件,无论是编辑还是审稿专家,都应该明明白白地告诉作者不用的理由,而简单的“不用”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作者理解的!如果审稿专家的长期这么简单的处理稿件,必将导致编辑对其的“淡化”。同时,对于由于繁忙而经常拖着不及时审阅的论文,编辑也会在以后的审稿安排中,少给这些“比较忙”的专家们审稿,有时可能就会在无声无息中取消了这些专家的审稿资格。我接触过几位审稿专家,对论文的审稿意见竟多达三页纸(有时比作者的论文还长),还有一位教授不光给我写了二张纸的审稿意见,还将国外一些最新的文献复印给我,让我转告给论文的作者。这种负责任的审稿专家是编辑工作的“开路先锋”,有了这样的审稿意见,编辑的工作何愁做不好呢? 第三,是专家的审稿水平 。当然,审稿专家的学历、经历不同,对一篇论文的审查结论也会有所不同。而专家审稿所处的角度不同,对稿件的评价高度也就不尽相同。这种差异有时让编辑很难给一篇论文下结论。在我所接触的审稿专家中,有时批给一位专家的四五篇论文,专家没有一篇通过的,还有一些专家,只要到他那里的稿件,都认为是“好文章”而篇篇通过,这就会让编辑们“若有所思”的。 专家如何审稿 作为某一行业的专家学者,对其所处专业的学术动态和技术水平应有一个全面地了解,专家审稿主要是对论文内容的审查,如论文的观点是否正确,所采用的原理、公式、推导过程以及结论的正确与否,试验数据是否与国外文献上数据有出入,参考文献是否是最新的等等。从某种程度上说,专家审稿是对论文的学术水平、技术水平,以及论文的创新性、先进性等进行正确地评价。记得在1988年时,有一篇关于沙棘方面的论文,专家审稿后认为国内沙棘的含油量有些偏高,但专家在征求作者意见后还是同意刊登了,但两年后该作者给编辑部发来了致谦信,说是当时测定沙棘含油量用的试剂过期了,因而试验数据有误。对于这种失误,作者恐怕要担当全部的责任了。 专家审稿时,必须对学术论文所反映的内容进行全面而细致地审查,如论点、实验过程、结果与讨论、结论等应进行细致的审查,对不同的学术观点和论点,专家应静下心来,进行认真地、理性地思考,给论文以正确而恰如其分地评价,切不可“臆测”、“臆想”和“臆断”地评价论文的学术价值。如对于食用油的“分子重整”技术和1:1:1营养问题,要看其本质,而不能“谈虎色变”,对所有“分子重整”技术和1:1:1都进行批驳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科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研究的进展,一切新发现和新发明都会成为可能。 对于一些科学前沿上的问题,如果专家不是十分地了解,可以退给编辑另请他人进行审稿,没有必要“硬着头皮”审下去。在我接触的许多审稿专家中,几乎都有过“我对此论文的研究领域不甚了解,敬请其他专家审稿”的意见,我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也是审稿专家的“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正常的一种学术风气。 对待参考文献的问题,一些专家是很认真的。的确,参考文献越来越受到审稿专家的重视了,有些专家在给我的信中说,一些论文的参考文献太老了,还有一些论文的参考文献只有比较“陈旧”的几本书,没有最新的期刊文献,特别是一些综述性稿件,参考文献列了50-100条不等,但真正有用的参考文献并不多,还有一些作者为了提高自己论文的引用率,不管文章内容与文献有没有关系,都大量引用自己的文献,因而一些专家在审稿时都一一“画出来”。一些比较经典的公式的推导和换算,专家则更注重参考文献中一些经典名著的出版时间、版别(即第几版),从而更能说明一些科学研究的进展情况。对于网络参考文献一些专家更是亲自点击,从而得到更确切的求证。 当然,专家审稿有时也会遭遇“两难”的境地,如同学的论文和学生的论文,以及研究同行的论文等,只要坚持一个审稿和评价标准,在行业“德高望重”的专家会处理好这一难题的! 编辑会采纳专家的审稿意见? 谈到这个问题,相信许多博友都十分关注。那么编辑是否会全部采纳专家的审稿意见昵,我明确地告诉大家:不可能! 一本科技期刊上要刊出什么样的稿件,专家和编辑的观点往往是不同的,这是因为各自所处的位置的差异造成的。专家希望多刊出一些自己研究领域的学术论文,而编辑则更注重期刊的众多读者群对阅读的不同需求。这就是为什么有些论文专家审稿都通过了,而且专家对该论文的评价很高,而编辑部却没有及时给予刊出的原因,有时这样的论文还被拖了很长时间才得以刊出。与此相反的是,一些专家并不看好、评价免强的论文,编辑却在第一时间给予刊出。这种现象其实是很正常的。因为,有时编辑考虑的是相关专题论文的搭配比例,正所谓“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充分结合。 现在,由于科普期刊的少之又少,因而在一些技术类期刊上也就刊出一些“人尽皆知”的科普文章。试想想,一篇充满普及性内容的文章,有何“学术价值”而“堂而皇之”地刊登在科技期刊上呢?这其实并不是期刊“没稿子登了”,而是编辑为了迎合一部分读者的需求而故意为之的。当然,一些比较好的科普论文审稿专家也是比较喜欢的,而且在现今,能写出“宏图巨著”的学术论文大师,并不一定能写出“妙趣横生”的科普文章来!
个人分类: 科研|2603 次阅读|0 个评论
审稿札记:漏掉/故意隐瞒前期工作应该是重复发表的嫌疑
热度 1 laserdai 2012-8-7 18:14
最近给J. Phys. Chem.审了一篇论文,注意到了一个比较严重的学术问题,看到作者中没有中国人/华人的名字,因此在不违反保密原则的基础上,把它简要纪录下来,希望能让一些读者有点借鉴。还因为,再过一段时间这些都会被忘记,至少也没有了清晰的记忆。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是美国某大学的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最后一位作者/投稿的通讯联系人是欧洲某大学的教授。该论文主要是描述了一种有机纳米线(organic nanowire)的制备(fabrication)和表征,并使用了一个理论方法对里面的能量传递作了分析。 编辑找到我审稿的原因,我推测,很可能是因为我以前研究过同种有机材料,对该材料的物理结构和其中的光物理过程比较熟悉,况且里面使用的理论方法处理更适合于有物理学背景的审稿人。 反正稿件来了,研究课题不偏不倚,就认真审吧。 书中暗表,其实,纳米领域的研究绝大多数是水分(国内的情况这里就不顺带说了),因此带着平常心看待,能绕人处且饶人,能给通过就通过,只要让我找到足够的理由。 该稿件总的内容还算不错,制备表征分析讨论甚至简单的理论方法处理都有,应该是一篇不错的工作,明显感觉到要给它顺利通过了。 于是,最后一遍审查,认真看了看前言(introduction)部分的写作,发现只是广吹了一番有机纳米线的好处,比无机/半导体纳米线优越的地方,但是,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别人进展怎么样,自己的前期工作有没有等我所需要看到的细节问题,一概没有。当时我就开始发毛了,怎么前言写得这么糟糕,想法改为:必须认真修改后,再审。 虽然你作者没有写,并且我对这些材料器件的制备领域等不是十分太熟悉,但是对有着牢固凝聚态物理基础的人,这没有任何大问题,因为这不是更高档的杂志,也不是前沿突破工作,用不着去web of science认真去查,google一下就可以了,分分钟的事情。 结果出来了,作者们的前期工作第一页搜索出来了超过10篇,都是发表在材料领域的期刊上的,居然有一篇还被nature的科技新闻编辑点了一下,这应该很有料的,为什么不在这篇稿件中简单陈述一下? 回头再看引用的论文清单,居然自己的论文一篇都没有引用! 搜索出来的结果中,随便点击了几篇,扫一眼题目,摘要和里面的图表,发现和该稿件中的实验部分几乎一样,只有理论方法处理部分没有。 这下心中有数了。审稿意见很容易处理了。 总的意见:大改以后再审。 给编辑的信中说:大意如下, 有机纳米线是个很好的研究领域。该篇论文介绍了某有机纳米线的制备表征和理论方法处理.... 然而,我很遗憾地注意到几个严重的关切的问题: 作者有几篇很好的前期工作,都没有被提到或者引用,比如, * Physica E ;*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 * Adv. Mater. ; * small ; * Chem. Mater. 等,论文标题,年卷页码都给出了,这里忽略。 从common sense上说,前期的工作应该是后来的工作的基础。我认为,作者应该首先介绍他们的前期工作,然后这篇介绍最新取得的进展,所以,前期的工作都应该被提到和引用,如果没有必要这篇不能重复报道以前的结果。作者省略/故意隐瞒他们的前期工作,让我感到有重复发表的嫌疑( possible suspicion of duplicate publication )。 还有其他几个问题,比如摘要写得很糟糕,等等,这里省略。 相信编辑正在处理,不知道后来结果如何。
个人分类: 科学丑闻|6154 次阅读|1 个评论
1个月内收到2次 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 的审稿邀请
热度 1 xiaojunyang 2012-7-13 18:56
1个月内收到2次 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 的审稿邀请! 难道我马上就要成为顶级期刊的重要审稿专家了。 6.20收到了生平第一次审稿邀请,邀请审投到 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 的一篇文章,第一回当审稿专家就审投到顶级期刊的文章。今天又收到该期刊的审稿邀请! 不知道为什么老找我当审稿专家,看了论文的摘要后,发现与我的方向太相似了,于是又忍不住点了接受审稿邀请。 接受审稿邀请后就可以看到论文全文了,粗略看了一下论文,内容挺熟悉,比前一篇熟悉。 可惜第一篇都还没审完,看了一些参考资料,有点想据,又舍不得,创新是有,但是觉得达不到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的要求,且模型存在一定问题。 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今年的影响因子大于4,是Fuzzy理论中最高的,在人工智能大领域好像排第2. 又有得忙了,累死了,自己都没得时间写论文。
个人分类: 探讨交流|10301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为什么非常轻视部分专家教授
热度 25 dulizhi95 2012-7-12 08:41
我为什么非常轻视部分专家教授 首先说明的是,我这个轻视指的是很大一部分,而不是全面,若是全面的话,那无论如何是站不住脚的。专家教授里面当然有不少高人,有很多真才实学的。 先谈泛泛的理由。 当今的科研评价体系,主要是以期刊论文为主,当然还有前些时湖南发生的那个收钱的交易问题。而绝大部分期刊论文,由于其掌控者理解力有限,重的是形式结构,甚至作者的名气。因而绝大部分论文的特点是:格式结构优美,旁征博引权威,在权威的基础上做了一点小小的“改进”,然后论证这种改动具有多少意义价值,其实质往往是根本无原创价值。 还有,任何东西只要一泛滥,量一多,就不值钱了。由于当今整个社会普遍都缺乏科学的控制机制,而对于中国人,只要一缺乏这个,那什么滥事都会来。故当今的专家教授遍地,什么样的平庸之辈只要“方法”得当,不能做专家教授? 此外, 多次遇到审稿专家的审稿意见,明显感觉除了会背诵概念外,根本不用脑子,甚至出现荒唐低劣的错误。 再谈谈具体的接触。 同学中最显著的要算那个千王(人)之王,曾经的师兄,英国的院士,拿他做例子当然没有丝毫否他的意思,但他那样的人只能是凤毛麟角。其人无疑聪明智慧过人,两眼闪闪发光。不过曾经与他经常有过交流,感觉就思维的深度和速度方面,应该不在我之上。 一个曾经的同学,本科也不知哪个杂牌毕业的,反正研究生的入学成绩与我去一门课的成绩相当。比较复杂抽象的问题明显搞不动,刚开始经常来问我。其人多年前早就是教授博导了,还是名校的,后面还加了个更值钱的“长”字。那种头脑,他能“导”什么?若问,为何如此说自己的同学呢?其人是一个小人,最善背后说人的坏话,故我这里公开谈谈他应不过分。 曾经遇到一位访问学者,系国内一排名很靠前的著名大学的,当时还是副教授。当然,现在早已经是“权威学者”了,多次在中国科学、科学通报之类的上面发表论文。某次我跟他谈到我们算法课本后面的算法题普遍超难,即使顶尖大学来的同学也极少有会做的。其人马上回答说,对数学思维能力和复杂的思路能力他很自负。我提议道:这样吧,我随便抽一个题出来,我们一起做,看谁先做出来。他立马同意。我申明道:你应该相信,以我的个性,我绝不会将老师讲过的题目,或自己做过的题拿出来跟你比,那意味着我自己看不起自己。他回说,这个相信绝对不会。 结果,几次都是我很快做出来,他则根本做不动。 曾经一位也是名校来的同学,几次打电话问我那本算法书后面的题怎么做。当然那家伙聪明,一说就懂,不像一些笨一点的再怎么讲就是理解不了。前些时网上一搜,国内某高校请这老兄回国作报告,称其为:某某知名国际大公司“计算机科学家”。 当然,我只是在数据结构和算法、计算理论、数据库等几门课程上轻松自如,因为这几门课只要你逻辑思维能力强大,又肯钻的话,不需要什么基础,很快就会非常强大。一些其他课程我也不行,也要问别人,有几位清华北大的同学很友好地帮了我的忙,不能忘怀,在此致以深谢!
2684 次阅读|33 个评论
[微博]审稿:40多页的论文伤不起啊
热度 6 zhaoxc 2012-7-9 08:32
稿子放了20多天,放假,去看,40多页,基本看了一天,找出核心点,分析仿真对比效果,比对了几个题目类似的论文,终于提交审稿意见,希望给作者的意见是中肯的。 40+论文,伤不起啊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3475 次阅读|12 个评论
收到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 的审稿邀请(第1次审稿)
xiaojunyang 2012-6-21 20:08
昨天晚上收到 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 的审稿邀请,一时很是激动! 以前从来没审过稿(只本科的时候帮老师审过2篇),连中文稿件都没审过,没想到第一次审稿就是这个领域的顶级期刊! 我2010年向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 投过2篇论文,可惜没抓住机会,大修后被拒了,现在也没能在上面发表过论文。 昨晚收到审稿要求后,考虑良久,不知道该不该接,直到今天晚上,按照论文题目和摘要,搜索了一些相关论文后,发现方向跟我的比较接近,于是兴趣大起,刚接受审稿。该期刊要求2个工作日内就决定是否接受审稿邀请:Please respond within two business days. 接受审稿后,就看到论文全文了,粗略浏览了下,感觉压力还是挺大,公式太多。IEEE TFS is the flagship journal for fuzzy sets and its reputation is highly significant for all of us. 哎,这几天又要好好看文献了,争取审好!PS:该期刊想得挺周到的,审稿意见用word写: (2). Note that, word may include authors name in an author field for a file. You can check if it is included by clicking on file, document properties, summary. The author field should be blank or clearly not the name or any information that could identify the reviewer.
个人分类: 探讨交流|12187 次阅读|0 个评论
也说说审稿、改稿、退稿
热度 64 等离子体科学 2012-6-20 15:44
看了孙军老师的博文《 刚刚出炉的退稿意见,大家都学学其中的审稿和拒稿学问:) 》,觉得给出的材料不是很清楚。 从后面的退修、复审、再退修的时间看,这篇论文应该是 2011 年 12 月 16 日投稿, 2012 年 1 月 9 日初审意见发给作者,要求 4 周内( 2 月 6 日前)完成修改。实际是 2 月 10 日收到作者的修改稿(晚了 4 天,可能是因为春节假期)。 从这个过程看,一审的两位审稿人在大约三周多的时间完成了审稿意见。考虑正值年底和期末,这个审稿过程还是很快的 —— 国外一般快报( letters )要求 referee 两周给出审稿意见,一般文章常常是超过一个月才见到审稿意见,而且是编辑催了几次。 初审意见口气还是很温和的,而且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一般情况下如果作者按照这些具体修改意见一一进行修改,二审是很容易通过的。二审的意见在表里没有出现。但是二审还是很快的。从 2 月 10 日编辑部收到第一次修改稿到 2 月 27 日收到审稿人的二审意见,只有 17 天。考虑到这期间基本上是学校的寒假期间,二审可以说是相当快了。同样,要求作者 4 周内(到 3 月 26 日)修改再送。这次作者提前 12 天修改好再送编辑部。 So far so good ——审稿人很认真负责,审稿意见至少是及时(如果不是说很快的话)返回编辑部。作者也很认真对待,及时修改,再送。 问题出在三审!耗时三个月(这已经不正常了),到 6 月 18 日,主编直接给出退稿的终审意见(这更不是正常的审稿程序)。 说明对于第三稿,审稿人与作者之间有很尖锐的不同意见,矛盾激化,不得不上交到主编那里仲裁。主编(或者另外请的专门审稿人)至少部分同意了审稿人意见。而矛盾的起因,很可能是二审的时候已经出现。 具体的因果,不看到二审意见和三审意见局外人无法判断。但是以笔者多年与审稿人打交道和自己审稿的经验,觉得有几点看法可以供大家参考: 1. 笔者首先想说的是:审稿人和作者之间的关系是合作,而不是敌对。 任何文章都不会是十全十美。笔者拜读过 Einstein 关于 Brownian 运动的经典文献,觉得其表述在逻辑上不如后来的理论描述那么自然——当然,也可能是我自己理解能力有限。但是至少后来 Langevin 的理论描述更简洁直观、更抓住物理本质是大家公认的。即使十全十美,对同样问题不同的人会偏好不同的物理描述或者不同的逻辑表述。所以审稿人的出发点就是通过审稿意见使得作者的文章能更好地表达其物理内涵(除非开始就觉得文章的内容是重复前人的工作或者物理上是不对的)。 更重要的是,文章一旦发表出来,审稿人就要和作者共同承担责任,却得不到任何 credit!! 就是说,审稿人辛辛苦苦帮助修改,精雕细琢出一篇好文章,赞扬、得奖,都是作者,没有审稿人什么事;而一旦有任何错误,审稿人首先要承担没有很好把关的责任!甚至会影响到审稿人的学术声誉。 看到一些作者对审稿人不满意,或者一些审稿人对作者横挑鼻子竖挑眼。关键都是没有摆正这个心态,没有明白双方其实是合作者。这一点笔者觉得 ApJ 和 PoP 做得比较好。过去(最近换了出版社以后就不清楚了) ApJ 有一个不成文的传统,就是帮助作者把文章改好。所以只要文章在物理上有新意,就尽量帮助作者修改提高。尽管有时候来回几审、甚至换审稿人,最后还是力争把你的观点发表出来。这其实是办学术刊物的宗旨。(现在多数的刊物已经把这个宗旨丢掉了,很可惜。) PoP 也是这样,主编和编辑部会督促审稿人及时公正地把意见告诉作者。而且一旦审稿人和作者在重大问题上意见分歧,也会及时请权威的专家出来做出有说服力的决定。 有一次笔者审一篇文章,觉得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很重要的贡献。但是总觉得有点意犹未尽,所以建议作者把它做完。可是作者是某国人,固执得很,就是不改。说:我这些工作发一篇文章足够了。另一个审稿人开始提了一些简单的意见,但是被这个作者拒不接受批评的固执惹恼了,二审意见变成 should be rejected 。主编把他们打架的经过发给我,问我怎么看。我说,这些意见都不是原则错误。尽管这个作者没有接纳,但不影响主要结果的正确性和重要性。还是应该让同行都看到这个结果——因为有助于这方面研究工作的发展。主编的回信给我触动很大:他说,主要依据你的意见,我决定发表这篇文章。我们一起来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这是我第一次感到作为一个审稿人的特殊责任:没有任何 credit ,但是却要为文章可能出的错误承担责任!感到审稿人与作者其实是在同一条船上。 这一点 JGR 做得最好:鼓励审稿人公开自己的名字,由编辑部在文章最后写上:感谢审稿人 XX 和 XX ,以此来敦促审稿人时时牢记自己的责任,牢记自己其实是作者的合作者(而且得不到任何回报)。这才是真正的科学精神。 2. 明白了审稿人和作者的关系,就会了解审稿人的任务其实很简单: 1 )发现文章的价值(包括是否适于在学术刊物上发表); 2 )帮助作者修改文章,使得文章达到适于发表的要求(包括内容和表述形式)。看孙老师博文中的两个初审意见,基本上来说做到了上述两点。他们基本肯定了文章里的结果值得发表,然后提出很详尽的修改意见。笔者觉得,根据以往审稿和投稿的经验,看到这样相当 positive 的初审意见,发表应该不成问题。关键是作者如何看待和回复审稿意见。 3. 对于作者来说,明白了笔者上面说的审稿人的责任,就应该以感谢的心情来看待审稿人意见。特别是国内刊物。 有一位老先生多次感叹:国内评价体系主要靠数文章、看影响因子固然不足取,但是小同行太少,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这也表现在文章的审稿上。笔者收到编辑部的审稿信很多都是已经转了几圈找不到审稿人(多数是表示不熟悉,而熟悉的人又没有时间审)。所以找到一个审稿人愿意审稿,对编辑部来说是松了一大口气。常常是笔者勉强应下来一个审稿任务,编辑高兴地说:太谢谢了!那口气确实是发自内心的。一些作者往往不知道编辑部工作的这些艰辛,觉得审稿周期太长。希望大家在等待心急的时候,也想想这些编辑的难处。 作者最要记住的是:审稿人提意见是他 / 她对工作、对作者负责的表现。笔者有时会看到有的审稿人对作者提两条无关痛痒的意见,然后就放行了。这其实是对作者、对刊物、对同行、对科学都极端不负责任的。 就说对作者。如果文章有错误(不管是低级的还是致命的),作者自己没发现,审稿人又不负责任,就那么发出去了——假如是致命的错误,会大损作者的学术声誉,以后你做的工作别人都要加一个 question mark 了!如果是低级的错误,则可能成为同行间的笑柄。这其实也是这些审稿人对自己不负责——至少主编和编辑们知道,这样的错误是从你这里开绿灯出去的!而且对刊物的声誉也是很大的损失。 所以,笔者的建议: 1 )端正心态,对审稿意见抱一种积极的态度; 2 )除非原则问题,要尊重审稿人的修改意见,尽量按照审稿人提议逐条地改正; 3 )当然,原则问题(物理上对不对)不能迁就,但是即使审稿人错了,也委婉地(至少是陈述式地)回答,不要带任何感情色彩; 4 )即使审稿人带了感情色彩,也要冷静处理——对方也是学问人,而且很可能是大家、权威,会懂得不能输了风度的。笔者和很多原来态度不是很好的 referees 打过交道,只要保持自己的风度和科学态度,对方也就缓和下来——毕竟很多人(主编、其他 referee ,编辑部的工作人员)都在看着,人人心里都是有数的。 有点长,有些细节就不说了。
个人分类: 学海无涯|41194 次阅读|133 个评论
令人失望的Science
热度 47 neilchau 2012-6-19 08:00
令人失望的 Science 为了避免某些人的闲话,本来不想再说为 Science 审稿的事了,但审完之后感觉有很多话又不吐不快。有些感想,说出来也许有助于大家更好地认识所谓顶级期刊的真面目;有些问题可能也是我们自己投稿时,常出现的。 首先想说, 传说中的 CNS 中的 S ( Science )跟其他学术杂志本质上没什么两样 。它的审稿人有时候可能只有两个(至少我接的那篇包括我只有两个审稿人)。以前听朋友说,号称环境领域最好的杂志 EST ( 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 )有 5 个审稿人,只要有一个审稿人拒稿,文章就会被拒。我就在想,那作为所有领域的顶级期刊 Science ,它的审稿人可能更多,审稿也会更加严格。所以当接受 Science 审稿邀请时,那可是怀着膜拜之情,抱着学习的目的去的,不过结果相当失望:当接手二审时,发现只有另外一个人的审稿意见,有些问题还没问到点子上(可能只是个大同行)。 关于主编对审稿意见的最终决定, Science 的做法也让人失望,甚至还不如 JMS ( 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为 JMS 审稿时,主编还会把对稿件的最终宣判结果给审稿人的邮箱里都发一份,这样一个审稿人可以看到其他审稿人的意见,以及编辑对文章的宣判结果。而为 Science 审完稿后,除了系统自动发了一份感谢信之外,后面的事情一概不知。就像你 Lend someone a hand (给人帮忙)之后,被帮助的人是否用了你的 hand ,你的 hand 是起了正作用还是副作用,帮忙的人一概不知。个人感觉,这对义务帮忙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尊重的行为。 以上只是自己审稿过程中遇到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不知道其他杂志是哪种情况? 其次, Science 是美国人办的期刊,在接收或拒稿的决定上会不会有偏袒美国人的成分 ?自己详细列出了 13 条审稿意见(足足两页),给了个大修改;另外一个审稿人给了 7 条审稿意见后,直接拒稿。面对这样的结果,一般的杂志主编可能都会做出拒稿或重投的决定;而 Science 杂志居然给个修改后二审,很难说没有偏袒的成分。 再说说个人审稿的原则。说实话,自己没有审过太多稿子,所以不知道太多的审稿潜规则,也没有太多的审稿经验。个人认为: 审稿,本质上就是审稿人提问题,投稿人接受挑战的过程(跟论文答辩类似),通过发现的问题,最终目的是让作者把稿件的质量提升上去(哪怕文章将来投了其他杂志)。审稿人提出的问题多了,文章发表后读者的问题自然就少了。 至于文章的正面意见,审稿意见里说上一两句就可以了,除非观点或方法确实非常新颖,让人看后有一拍脑门的冲动。 作为审稿的新手来说,态度一般都比较认真、严谨。自己的做法是,认真阅读稿件,包括作者引用的部分文献,客观地找出自己能发现的所有问题(大牛们可能只挑核心问题提)。一认真就发现了些有趣的现象:( 1 ) 胡乱引用参考文献 。这个现象在很多已发表过的文章中都非常普遍,所以审稿时自己也懒得一一指出,除非特别明显的错误引用;( 2 ) 文章结果报喜不报忧 。这种现象在整个学术界也非常普遍,跟新老板说起这事,他还开玩笑地说:“我们不都是这样吗?” 最后站在审稿人的角度说说给投稿人的建议: (1) 天下可能没有哪种方法是完美的,所以不要把自己的方法或结果吹得天花乱坠,让人听起来完美无瑕。那样很容易引起审稿人的质疑,甚至反感 。虽然没必要强调自己方法的不足,但在讨论部分,稍稍提下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就可以轻松化解审稿人的质疑。如果试图掩盖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文章中只字不提),稿件到了大同行手里可能安然无恙(不容易被发现),但到了小同行手里,让审稿人提出来了,难免会留下不诚实的坏印象。 (2) 回复审稿意见时,不要一味跟审稿人辩论或解释,而要充分借助审稿人的合理意见,使自己的文章让更广泛的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 这次遇到的审稿回复很让人反感,审稿人的所有意见都被作者或驳回或解释(诡辩?)。有些与文章非常相关的重要细节,被审稿人问到后,作者在回复中都给审稿人解释了,但在原文中却没有任何改动,留下了很坏的印象。要知道,任何一篇文章的读者都不仅仅是审稿人,更是其他相关研究人员。所以, 面对审稿人的意见,不仅要逐条回复,更要在文章中做出必要的改动或补充(除非审稿人的意见确实与文章的主题内容不相关) 。 (3) 细节问题: (a) 文章要标上页码和行数,便于审稿人给出意见 。不然让审稿人数数第几页第几行有问题,再写审稿意见,太浪费时间;或者审稿人也干脆稀里糊涂地提问题,投稿人自己也不知道说的在什么地方。 (b) 返回的文章中修改过的地方,一定要 Highlight 一下 。否则让审稿人再找半天,看你哪里修改了哪里没修改,浪费时间;有些审稿人如果懒得仔细看,直接给个拒稿说你没修改,多冤枉呀。这两个细节问题,相信一般人都不会出现;一旦出现了,虽然不是致命的问题,但却给审稿人带来了麻烦,进而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
个人分类: 科研共享|40445 次阅读|92 个评论
审稿心得:复制或剽窃?后果很严重!
热度 22 rczeng 2012-6-6 11:16
今天早晨已是第二次打开邮箱,检查是否有本科毕业学生交来的论文。突然,发现一封来自Elesvier某刊主编来信,很是诧异。因为刚刚给该刊审理过的一个熟人的文章,这是该论文的第二次审稿,第一次给了大修的机会。 信中说,“你的有关审稿意见已经收到,由于该文 复制了以前发表论文的重要内容,我必须 拒 了它 。 为了给你指导,我把审稿意见附后。” 主编的意见比较客观,与审稿人的意见在措词上有较大的区别。 另一个审稿人的意见很致命,他似乎花了蛮多时间,也应该对稿件的研究内容很熟悉,指出“*%的理论背景是 剽窃文献 (作者本人的文献)。 对于发表的文字必须是原创的(Original)。同样的情况也在实验和讨论部分。稿件的多数仍然剽窃了其它注明参考了和未注明的文献,复制的句子或词组必须用双引号 。” 我的第二次审稿意见是小修,指出了作者的一些低级错误和补充图片的问题。由于我没有看参考文献 ,刚刚核对了一下第二审稿人的意见,情况基本属实。只是如何 区别 复制和剽窃?欢迎大家讨论。 我在反思,我审稿的问题出现在哪里呢?刚刚比对了作者的返修稿件,发现 第一稿是不明显存在以上审稿人提出的严重问题的 。 问题出在:作者 修改稿补充了试验理论原理,基本上复制自己以前发表的论文相关部分 。这种现象在该作者以前的论文中也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因为试验方法是一样的,只是研究内容不一样。 另外,这篇稿件与我的研究领域有些相关性,应属于大同行,不属于小同行。以前没有了解他/她这方面的工作,但我比较相信作者不会出现所谓剽窃现象。 此次事情,给我教训是: (1)非小同行的稿件不审; (2)熟人朋友的稿件也不要放松,坚持原则,一视同仁。 (3)审稿要认真,学术名节很重要。 (4)参考前人的工作,包括自己的工作,注意合理引用,但不要照抄不误,更不要剽窃,否则后果很严重! Definition of PLAGIARIZE transitive verb : to steal and pass off (the ideas or words of another) as one's own : use (another's production) without crediting the source intransitive verb : to commit literary theft : present as new and original an idea or product derived from an existing source Definition of DUPLICATE 1 : consisting of or existing in two corresponding or identical parts or examples duplicate invoices 2 : being the same as another duplicate copies 来源:http://www.merriam-webster.com/dictionary
个人分类: 审稿|17238 次阅读|49 个评论
集体审稿心得 - 众人拾柴火焰高
热度 5 lailaizhang 2012-6-1 13:26
【博文摘要】根据实验室六个成员 共同讨论审议一篇稿子 的经验,我觉得 集体审稿的效果 比个人单独审稿要好。 第一 ,可以抵制个人喜好; 第二 ,可以互相补充,更加全面; 第三 ,可以互动,激发思维。 第四 ,就像柴火是有很多根木头组成的(一根那是棒子),集体的智慧比个人加起来要大。 最后,我觉得 大众民主参与 这个办法在整个科研的过程中也是很重要的。(写 是为了帮助读者决定是否要继续阅读,进而有效利用时间。希望大家提出反馈意见) 我们实验室的一个成员接收到一个杂志的审稿邀请。暂时简称他S。我们也帮S看了看,在开会的时候讨论了一下这篇稿子。我先说说在讨论前的个人意见。 S本人不喜欢这篇文章 。他觉得没啥新意,也就是我们本行的标准活儿,谁都可以干。另外一个同学(W)觉得很多东西都是在编故事,而且废话很多。还有几个成员,就不一一叙述。我个人一开始的时候还觉得稿子的论点有点意思,东西做得也挺深入的,讨论之后有些变化。对于S同学,我认为可能是因为 他个人的背景比较偏一个方面 ,导致他 忽视了 稿子里大量的原始野外数据。S只是集中在跟他个人学术背景比较接近的东西上。对于这个分析,别人基本上是和我一致的。大家也都觉得稿子的作者是做了大量的原始野外数据采集工作的。我觉得这是我的 第一点 :如何抵制审稿人的个人喜好 。大家一块儿讨论,把好的,不好的,都客观,公正,全面地说一说,这样就又不会因为一个人喜欢还是不喜欢而决定。而S一开始就觉得没啥意思,差不多就要准备拒稿了。 在我们每个人简单地说了自己的想法之后,讨论继续进行。也没有什么程序,看到哪儿,或者谁有什么问题就说什么。我举一个例子来说集体审稿的 第二个好处:互相补充,更全面 。在稿子里,作者提出了四个解释物种多样性扩展(species diversification)的机制。第一个是寄主植物的变化。大家一开始不太清楚这个是如何证明的。我大概看明白了,是通过对照昆虫和寄主植物来说明的。我跑到大屏幕前面指着一副图片,尝试把我的理解说给大家听。大家基本上明白了。这个时候D同学突然指出,等一等,好像不对啊。他又到大屏幕前面,指着另外一个图片说,这不是同时还有第二个机制嘛 - 通过地理变化产生种群的隔离。这两个机制作者没有区分开啊。大家其声说对。我觉得D同学能够想到去看另外一个图,主要是因为他对于第二个机制涉及到的知识比其他人要熟悉。不然,我们可能会把这一点漏掉了。 集体审稿的 第三个好处是“可以互动,激发思维” 。我觉得这是最能够体现出来 “众人拾柴火焰高” 的。我们后来发现我们的 意见在讨论的过程中不断地演化 。一个人说到一个什么东西,会引起另一个人想起来其他什么东西,不断地像滚雪球一样。譬如,C同学提出了一个概念问题。作者没有很清楚地解释他们说的物种多样性扩展(species diversification)到底啥意思。大家都同意,然后就开始找其他的概念是不是也是不清晰。确实是还有几个。然后W同学又提出一个关于拿来DNA测序的标本鉴定和相关寄主植物的问题。稿子里说他们的DNA标本里有隐性物种(cryptic species),就是说用形态是无法鉴别的。那可以推测,这些物种作者只有DNA测序的标本,而没有博物馆的形态标本。W同学问,在这种情况下作者是如何跟博物馆的标本做对比的。D同学说他们不是用了DNA条形码的鉴别技术么,然后又问我的意见,因为我以前做过一些相关的东西。他们其实有简单的标准,但是不能做出可靠的鉴定。W同学这个时候又提醒我们,博物馆的标本应该是不太可能做DNA条形码的鉴别的。我们的结论是他们对于隐性物种如何区分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标准和方法。类似的这样的 链接式的互动 讨论一直都有。一个人单独审稿的话,因为 个人知识背景思维习惯的限制 ,即使努力地保持最大的公正客观度,也会有想不到的地方。我个人的态度的一些变化也是因为大家讨论的时候不断地提出的问题促使我去思考更正我的起初的认识的。 第二点跟第三点有点交叉重叠,又不太一样。所以分开来了。 第四个体会“集体的智慧更大” 是最有意思的。有点像是 混沌现象 。当很多个 单体 盲目随机地运动 的时候,放到一块儿,却可以形成 复杂的确定的现象 。我们在讨论这篇稿子的时候,有一个问题,还是挺严重的问题,大家一开始都没有很清楚地想到。到最后快结束的时候才总结出来。我们发现作者只是在写作文,而 没有用的科学的方法 来证明他们的论点。我们几个人在好几个地方都有类似的感觉,却不是很清楚到底是啥问题,或者只是发现了一些局部的问题。最后大家经过一系列讨论把这些个问题都 放到一块儿 才发现,原来是因为这个稿子根本就 没有运用到科学验证的方法 ,只不过是在 描述一系列的表现 而且尝试做出 合理化的解释 罢了。(如果我对 混沌现象 理解的不正确,或者比喻打得不合适,请指出:) 集体讨论的时候,还有一个很明显的一个现象。我觉得跟 人的关系 有关。如果A跟B争论,没有第三个人参与的话,A跟B就会吵一辈子。但是C一旦说话:我同意A或者B,那另一个人的气势马上就会降下来。或者认输,或者根据C的观点重新组织自己的论点,论据,继续讨论。我觉得这个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非科学性’的 .只有A跟B的时候,两个人都觉得自己对, 争论的目的 已经不完全是 问题的本身 了,而是一心地要 证明自己正确 。但是一旦第三个人介入,A跟B就不得不回归到 辩论的原始目的 上:对于一个问题的 科学的解释和讨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 结语 :科研这个活儿里面的人的感情,政治等等 ‘非科学性’的因素 还是很强的。 应该用‘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方式来做科研 ,来克服个人的一些消极方面和补充不足(这并不是说要打击个人)。呵呵,从审稿说到怎么做科研,我或许有点小题大作了 :) 我说的这个集体大于个人的这个原理肯定 没什么新意 ,但不知道有没有在 审稿 这个话题上讨论过。我突然觉得,其实 科学网的博客 就是一种很好的大家集体交流讨论的方式,你说一句,我说一句,公开讨论,互相批评,互相学习,有时候还可以现场网上提问。我最近从这儿学到不少。集体的力量又反过来促进了个人的进步。这是个有趣的 哲学小话题 。
个人分类: 工作笔记|3374 次阅读|11 个评论
上火!一篇文章,二个期刊,三次审稿!
热度 34 rczeng 2012-5-17 10:58
上火!一篇文章,二个期刊,三次审稿!
5月14日发表博文《 愤怒!审稿遇到一稿多投! 》,文字不多,竟然一天点击8千多次,留言50多条。想必大家一点想知道结果。 刚刚收到期刊A编辑部来信,原本已经接受准备发表的论文已按 退稿处理 ! 编辑部A的反应速度惊人。当天编辑部就要求作者解释,作者昨天回复后,编辑部马上转发给我。当天,编辑部C也与编辑部A联系过,询问有关情况。今早8:50 我 把第三次审稿的意见发给编辑部。即: “经过仔细比对, 根据贵刊发布在Elsever 网站上 FRAUD AND PLAGIARISM 的确切定义 , 发现这不是简单的一稿多投,而是一种 严重的造假和自我抄袭行为 。” 1个小时后就收到编辑部最后处理结果。 这篇论文居然让我连连上火! 第一把火,它让我第一次给一篇文章审稿三次! 它 让我无偿工作2天时间。昨天晚上仅睡了5小时,昨晚仔细挑选,把问题逐一列成表格,未完,今早上5点起来,继续补充,写出审稿意见12页,找出相同的内容有: 4000-5000文字、2张表、30多幅图 。模拟数据置信度两篇文章都为95%。而腐蚀速度数精确到了小数点后3位。一看数据就有问题,相似度简直触目惊心! 第二把火, 它让我第一次为一篇文章的结果纠结, 它让我第一次枪毙自己已经同意接受的论文! 第三把火, 最让我生气的是,作者还嘴硬,还敢说浸泡实验和盐雾实验工艺和标准完全不一样!两篇文章的参数涉及的因素和范围不一样!但就是不解释什么有这么多结果是一样的!这是他最后一句解释:“ Sir please don’t confuse both the papers ! ”(先生,请不用混淆两篇文章!) 我气晕了!刚才发现他还是亚洲地区某大学一位副教授!
个人分类: 审稿|13183 次阅读|75 个评论
最近参与的两项工作,欢迎批评指正
Bearjazz 2012-5-15 11:11
最近参与的两项工作,欢迎批评指正
最近和好朋友及师兄弟合作完成了两项研究,文章终于出来了,但是我知道即使文章发表了,“审稿”工作远未结束,欢迎各位看官批评指正。 原文: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 Sequence of Spirometra eri.pdf 原文: 4-12PDF【2012012900033】凹耳臭蛙消化系统解剖学及组织学观察.pdf
个人分类: 我的研究|3551 次阅读|0 个评论
收到邀请,审的是“大牛”第一作者的稿
carlxw 2012-5-14 20:56
又收到个审稿邀请,看了摘要,觉得确实有新意,写的也很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没有多余的东西。 打开全文一看,第一作者居然是*家跃老师,熟悉的很(当然他不熟悉我),想想硕士的时候,是看着他写的书入门的,现在被邀请审他的稿,有点受宠若惊,呵呵。 另一方面,原来中国人也可以审中国人的稿。 借此机会,好好向大牛学习!
2576 次阅读|0 个评论
愤怒!审稿遇到一稿多投!
热度 41 rczeng 2012-5-14 10:04
前天收到国内某国际期刊C编辑部审稿通知,发现一篇 稿件似曾相识。我查找今年审稿记录,发现4月11日曾收到另一国际期刊A编辑部的审稿通知,我已经审过这篇稿件,并且给与了不错的评价意见,建议接受。这是我第一次直接给予接受的稿件。 经过与编辑部编辑联系,电话核实,确认期刊A已经收到这篇相似稿件的返回意见,准备发表。我把该稿件的情况反馈给A,希望该刊能慎重。稿件细微的差异是腐蚀的环境不一样,一个是液相,一个是气相,但是腐蚀形貌竟然是相同的照片!明显存在造假嫌疑! 为了核实稿件的情况,不冤枉作者,整个过程花费了我好几个小时时间和长途电话费,怎不气愤! 最后,给予期刊C的审稿意见:锯掉。意见如下: A similar manuscript (No. ***** ) had been submitted to Journal A and was accepted, which is confirmed by the editor. After a careful comparison of the two manuscripts, I have to decide that this manuscript should be rejected and hope that the authors will not make a repetitive submission in the future. It is a waste of time for the reviewers! Please respect the reviewers!
个人分类: 审稿|25832 次阅读|103 个评论
一篇令我感到为难的审稿(已更新)
热度 66 jzlei 2012-5-9 15:16
考虑到这篇博文可能对作者造成一些不愉快,我还是决定删除原文。后来的同志抱歉了。 没有想到这篇博文一下子受到大量关注,感谢大家,感谢大家的评论。从大家的评论和我刚才与几个好友的交流中,我想我知道如何处理了。我在这里先总体回复一下和谈谈相关的问题,然后再逐条回复。 1. 为什么写这篇博文? 首先是因为我确实第一次遇到这样的问题,不知道如何妥善处理,科学网这里卧虎藏龙,希望得到各位的指点。 其实是觉得目前这种现象也不少,一次投稿不中以后没有好好修改就改投其他刊物。不过我这个比较极端,不管怎么投还是落到我手上来审稿。这种不经好好修改就改投其他刊物或者同个刊物的情况既是是对审稿人的意见不够重视,也是对自己的工作态度不够认真,所以也想提出来相互注意一下。 2. 为什么我没有拒绝审稿? 拒绝审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自己就脱了干系了,今后这篇文章是否发表和自己也没有直接关系了。但是我说间接关系还是有的。因为我发现的错误别人不一定能发现。首先是因为这个问题我本身比较熟悉,容易看出这些问题;其实因为我审过作者第一投稿的文章,只有前后的比较才目前新投稿的文章的插图其实是来自前此投稿的错误模型的。因为别人审稿的话不大容易发现这样的问题。最后是如果作者推荐我作为审稿人,而我拒绝了,这不是明摆着拒别人吗?与其这样还不是提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尽量帮作者提高文章的质量呢。 3. 应该如何对待审稿意见? 有些博友的评论中怀疑我只是因为对方没有按照我的要求去修改而闹情绪。首先我认为对审稿意见,不管作者是否同意,都需要认真考虑。如果是在修改稿中,作者不同意审稿意见的,需要指出来,提出自己的观点。如果作者的观点是正确的,审稿人也会肯定作者的意见。再次,对于我这里问题是很明显的,我在第一次审稿时指出了模型中的错误,而且作者在后面第二此投稿时也对模型按照我的建议进行了修改。但是计算结果(几个图)确没有修改。为此我认真对比了前后两个版本的插图,确实完全一样,这是很不正常的。我想不管怎么样,模型修改了就必须修正计算结果。哪怕是小小的一个参数的调整,也要重新进行所有相关的计算。否则就涉嫌数据造假。我自己的工作中经常为了一副插图要重复同样的计算很多次。 4. 如何处理? 我想为了尊重作者,能帮忙的还是要帮忙,但是不能做帮凶。我会首先自己根据新的模型计算一下,以检验作者的结果是否正确,这样更加有说服力。如果我的计算发现作者确实没有对新的模型重新计算,我会在审稿意见中明确指出来,或者和作者沟通一下。
24496 次阅读|151 个评论
关于审稿专家和基金评审专家的意见
热度 3 dulizhi95 2012-5-2 16:26
关于审稿专家和基金评审专家的意见 红楼梦里有一句名言:贾府里除了门口的那两座石头狮子外,没什么东西是干净的。当今中国社会,除了“大首长”们的“特供”食品饮料外,还有什么是干净的呢? 首先,大官们的形成机制干净吗?大官们提拔运用小官们干净吗(多少买官卖官)?在一个官本位的国家,这是主线,牵一而发动全身。行政及国企事业单位招人干净吗?每年大量的评比考核干净吗?市场上大量的食品药品干净吗?社会上各种涉权事务的处理干净吗?教授们的评选晋升干净吗(多少评委为此挨骂挨打)?医生们的治病过程干净吗(多少医患纠纷及杀医案)?还有本文所要谈及的,论文的审稿和科研经费的评审干净吗?等等等。 关于这最后一条,本文提出两点建议,相信肯定能对解决这一问题有良好的效果。 1 ,由确实有水平实力的知名专家组成考试团,负责命题,对全国所有专家、教授来一次有针对性的科学合理的命题考试。试想,若是在自己的专业,对比较复杂有深度难度的问题缺乏理解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却善于去拼凑一些所谓的“论文”或“项目”,这样的人又如何能搞得好“科研”,甚至“评审”?相信用这样的方式,可以清扫出一大批垃圾专家教授(远远大于百分之五十),净化专家队伍。 2 ,对审稿意见和基金评审意见,被评审者有权提出“上诉”,当然,若是你多次提出上诉后都证明评委是对的,错的是你,你就会丧失这样的权力。然后,再对评审意见本身进行评审,若是评审意见本身是欠水平的、错误的、没脑子的,就将这种垃圾专家除名。 最起码,对否定性的评审意见,你要能理解被否的东东,假使连你否定的东东,你根本都理解不了,却要装模作样的给出否定意见,这样的垃圾必须立即清除;同时,对肯定的评审意见,评审者应该讲得出道道来,为什么有价值?并且还要对其最后的结果承担责任。同样,要是连道道都讲不出来却要给出肯定的意见,这样的所谓专家要他干什么?对最后证明是垃圾的东西,当初的肯定推荐者必须承担责任。 本人认为,若按照这样的方式去搞,中国的学术场就会被净化,中国的科研才会真正搞上去,每年花掉数以百亿计的人民血汗钱投入到所谓的“科研”上去,才不会白花人民的血汗!
3396 次阅读|4 个评论
论文的Abstract 和Summary有区别吗?
热度 14 neilchau 2012-4-28 08:49
论文的 Abstract 和 Summary 有区别吗? 曾经的一篇论文的审稿意见很有意思:第一个审稿人给出的意见非常肯定;第二个审稿人给出的意见全盘否定,还说“ The abstract is written more as a summary than an abstract ”;第三个大牛的审稿意见:在能套引他文章的地方,几乎把他相关的文章都列了出来。 当时对第二个审稿人的意见都无语了,如果给出一大堆合理意见,有理有据,否定也没关系。但偏偏只给出几条无关痒痛的意见,就全盘否定,这不明显是打击投稿人吗?还说文章的 Abstract 写成了 Summary ,难道 Abstract 和 Summary 还有区别?如果 Abstract 和 Summary 真有区别,为什么其余两个审稿人包括大牛在内都没有指出这个低级错误? 面对第二个审稿人的这个无理取闹,自己在回复中只字未提,因为自己认为:论文的 Abstract 和 Summary 就是一回事。问导师,导师也这么认为。修改的文章还是被顺利接收了。不知道第二个审稿人看到我们发表出来的文章时,会不会气炸 再后来,教我们 Academic writing 的老师发邮件让参加她的 Workshop ,趁机向她请教: Abstract 和 Summary 是否真有区别。她也同意我的意见,认为 Abstract 就是文章的 Summary 。 不知道在座的各位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
个人分类: 科研共享|30424 次阅读|31 个评论
第四次收到审稿邀请
热度 1 西风瘦马 2012-4-26 23:07
3次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1次 Energy Environmental Science. 前三次有一个和我的方向没有直接关系,是化学合成聚合物,就推掉了;这次是有关LEDs,在我的知识范围。 也不知道他们的选择标准,不过在能力允许范围内咱就遵循“既来之,则审之”的指导方针。
个人分类: 科学之路|3386 次阅读|2 个评论
贡献一个上午做公益:为某杂志审理英文稿件
热度 1 liuli66 2012-4-25 09:00
是为记。
个人分类: 杂感|23 次阅读|1 个评论
急求意见:该不该接受Science的审稿邀请?
热度 57 neilchau 2012-4-21 20:11
今天一大早打开邮箱,发现里面有封Science发过来的审稿邀请。心里一阵惊、喜:惊的是邀请单位居然是大名鼎鼎的Science,喜的是自己也有机会被邀请审稿。但没来得仔细看邮件,因为有事就出去了。 现在打开邮件仔细看看,稿件的内容确实在自己过去的研究领域之内。现在仔细想想,接受的理由有几点: (1) 自己对文章内容相对比较了解 。这次之所以能被邀请审稿,是因为今年刚发表的那篇 Review article 的功劳。 (2) 这是一次锻炼的好机会 。以前自己只审过两篇,一篇是导师让帮她审的,详见《 第一次审稿:就拒了一篇大牛的文章 》;另一篇不算正式研究论文,而是一个Letter To Editor,是别人对自己那篇Review Article的质疑,有关某个观点的争论。两篇文章都被我拒了。但前者被修改后,接收了,毕竟有大牛挂名;后者因为学术意义不大,杂志接受了我的意见拒稿了。 (3) 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去仔细认真审稿 。这篇文章要求两周内审完,自己可以抽14天都没问题,因为还没有开始上班。 当然,也有几点不接受邀请的理由: (1) 自己很少看Science上的文章 。因为自己的研究领域,极少有文章能够发表在Science上。 (2) 自己缺乏审稿经验,毕竟还没用独立、亲自审完过一篇正式的研究论文 。不过谁都不是天生就会干某事的,都需要经历第一次,不是吗? 本来打算发邮件给自己信任的老师,请教意见。后来想想,科学网上藏龙卧虎,审稿经验丰富的老师不计其数。特写此文,请教下各位老师们,我是拒绝还是接受Science的审稿邀请? 谢谢大家了!!
个人分类: 想想记记|30476 次阅读|107 个评论
[英论写作发表之十四] 回复审稿意见
热度 5 Enago 2012-4-17 15:19
英论阁 Enago 博文目录 等啊等啊,过了很久,终于等回了审稿意见。看到那个 accept 的字样的时候,自然是非常高兴的,这一步是迈得相当大的。兴奋过后,就得认真读审稿意见然后回复审稿人大大小小的意见了。对于 minor revise ,怎么回答意见已经不是决定性的问题了。这个时候再被拒稿那是非常偶然的事情。但是对于 major revise ,还是得非常认真地回复审稿意见以及修改文章。毕竟修改后被拒的文章也不在少数。那么在回复审稿意见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 首先,用诚恳的态度回答问题是至关重要的。要记得,审稿人都是白干活不拿工钱的。这种共产主义精神已经很少见了。所以在措辞上一定要尊重他们。即使有的时候,因为研究方向不是很一致的他们有的问题有点业余,或者是提意见比较不客气。所谓态度决定一切。一份好的答案,不但可以消去审稿人的偏见,还可以给大家留下好印象。在学术圈里,能给审稿人跟编辑留一个好印象可以让以后的路走得更加平坦。 第二,回答问题的时候要附上一个 cover letter 。里面包含几句话就够了。第一句,感谢编辑安排审稿以及审稿人提出的宝贵意见。第二句,我们已经认真按照审稿人的要求对问题一一作答,并对文章进行了仔细的修改,文章的所有修改都着重标出。也许仅仅是客套话,但是会让编辑跟审稿人舒心不少。 第三,另外起草一个 response letter 。 在这里用问答式一一列出每个审稿人的意见并且一一作答。对于文字的修改要求,直接接受就行了。因为这些修改不会歪曲文章的原意,而且还有可能让文章读起来更加流畅。有的审稿人要求增加参考文献,也照办就行了。可以猜出该参考文献跟审稿人应该是有点渊源的,各取所需就是了。回答问题的时候,最好简洁,就事论事,不要拖泥带水。要注意不要因为回答了某个问题而引入更多的问题,尽量将讨论局限在小范围内。 第四,有的审稿人与文章的研究方向不完全一致,对文章的理解有误,而提出一些比较奇怪的问题。回答问题的时候,还是要按照诚恳的原则。首先站在审稿人的角度上去肯定审稿人的意见,然后客观的指出文章的原意,并且做出具体解释。切忌以嘲讽的语气来回答问题,要知道激怒审稿人的后果可能会是很严重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既然审稿人都理解错了,其他的读者更有可能。说明文章的表达还是需要改进的。建议对相关的句子重写一道,尽量表述得更加清晰。 第五,有一些问题非常难回答。比如审稿人觉得文章的创新点很少,文章的内容意义不大,或者指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这些是文章的硬伤,有时候没办法改。这个时候也不能泄气或者自暴自弃,而采用忽略该审稿人的意见或者干脆就不改文章的办法。尽管问题很难回答,但是还是客观地争取一下。要知道每个人的见解不同,虽然一个审稿人觉得意义不大,但是决定权毕竟是在编辑手里,只要编辑觉得文章还符合期刊的要求,文章就还有希望。同时也要记得,回答问题不单单是在回答某个审稿人的具体问题,而是同时给其他审稿人以及编辑看的,要试图得到他们的帮助。 SCI论文润色 第六,还有一些审稿人希望得到更多的信息。比如更多的实验结果或者与该文章相关的另外的一些信息。这个时候,要仔细斟酌一下,看是不是都有必要增加到文章中。有一些内容可以选择在 response letter 里回答而不是增加到文章中。对于审稿人提出的不合理的建议,心平气和地找个客观的理由拒绝或者提供一些参考资料,并不是所有的审稿人的要求都要满足的。 --- 来自于 英论阁 Enago 研究学者的论文写作发表经验分享 : www.enago.cn 上一篇: 审稿之我的审稿经验 下一篇: 用 MS word与Latex 写文章 博文系列一: 英论写作发表 博文系列二: 用英语写论文 英文论文修改 英论阁 Enago 博文目录
个人分类: 期刊发表|11680 次阅读|8 个评论
一篇稿件的审稿时间会有多长?
waterlilyqd 2012-4-12 11:14
It's really not an easything to find a suitable reviewer who is willing to do review and can make professional and to-the-point comments. An invited reviewer wrote an email to us as follows: ................................ Due to conferences, fieldwork and personal matters I have no time for reviewing (nor my own office work!) until mid September. If you're still looking for reviewers for this paper then, please email me again. Sorry, CCC ................................................................ Now it's only April, if we still can't find reviewers' in Mid Septemer, that means we haven'tfound the suitable revievers yet in the future 5 months. It will be a sad thing for both the author and the journal. Some reviewers directly reject the review invitation, some decline the invitation in a more subtle way. In order to hasten the manuscript processing, editors usuallyselect severaleven tensofreviewers once!
个人分类: 编辑杂谈|3207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在审稿阶段就枪毙了两篇造假“论文”
热度 21 yanjx45 2012-4-4 23:47
我在浏览国内专业杂志中有关狂犬病的论文时,常常可发现存在不少垃圾论文,其中某些论文仅从其本身内容的自相矛盾中,就可直接断定是造假论文。 数月前我作为编委在为某杂志审稿时,就亲手枪毙了两篇造假论文。现将此案例作一简介,也许可以增进我们在狂犬病相关领域辨别真伪的能力。 这两篇论文出自同一个单位 ( 通讯作者属某地区 CDC) 。其中第一篇文章交我审稿,我一眼就看出是不折不扣、百分之百的造假。而且因论文涉及狂犬病疫苗质量和国家监管部门的责任,这样的论文发表出去后,可能马上就引起舆论大哗,甚至还可能引发严重的政治问题。 第二篇论文一开始是请其他编委审稿,已经通过,准备排版了。当我对第一篇论文的审稿意见反馈到编辑部后,编辑部感到很吃惊。为慎重起见,又将同一作者单位的第二篇相关论文发给我重新审查。当这两篇文章放在一起时,更可相互印证,结果可充分证明全是造假。 第一篇论文是观察国内某大型疫苗生产厂家生产的狂犬病疫苗用于暴露前接种 (3 针 ) 后的抗体水平检测和分析。 我对第一篇论文的审稿意见: 此文只能作退稿处理。 此文作者在书写格式等方面很认真,看来确实下了功夫,但所得的结果却只能用 “荒唐” 来概括。 该实验所用的疫苗是 国家药监部门正式批准出库的疫苗。 实验结果:“ ( 狂犬病疫苗 ) 冻干制剂 (3 针 ) 接种全程后 45 天,狂犬病抗体阳转率为 5.16% ”“ GMT 0.73 IU/ml ” ,“液体制剂接种全程后 45 天狂犬病抗体仍未阳转(即阳转率 0% )” GMT 仅为 0.06 IU/ml 。 ( 注:大于 0.5 IU/ml 才算阳性,合格产品的阳转率应为 100% 。 ) 此文最后的结论只能是: 1 : 证明所用的疫苗是假疫苗 (其生产单位居然 也被列为本文作者单位之一), 本文的数据可用于查处该产品。 这样的论文发出去,该公司就该关门大吉了。 作批签发的国家药监部门也要承担连带法律责任。 2. 所用的检测方法有问题?文内称是用的“快速荧光抑制灶试验”方法,国内只有少数几家单位可开展此项试验。这样大量的样品是在哪个单位检测的? 第二篇论文是观察国内同一大型疫苗生产厂家生产的与上一篇论文使用的同一批狂犬病疫苗,用于暴露后接种 (5 针 ) 后的抗体水平检测和分析。 该实验所用的疫苗是 国家药监部门正式批准出库的疫苗。 我对第二篇论文的审稿意见: 建议此文和前文一起作退稿处理,并通报作者单位。 仅就本文本身来讲,结果在理论上是合情合理的,但将两篇文章放在一起,就矛盾(漏洞)百出, 除了可证明数据造假,甚至无法用假疫苗来解释。 因为这一篇文章的数据可证明所用疫苗是 真 疫苗 ,前一篇文章用同样的材料、同样的方法却证明同一批疫苗( 疫苗的批号都相同 )是 假 疫苗 。这只能证明数据有假。 国内已发表的与本文类似的结果很多,所以很容易 “模仿” ( 编造数据 ) 。但国内关于“暴露前打 3 针的效果研究”几乎无正式发表的资料,所以作者连“合理的”编造都不会,作者的结论 明显是胡编乱造 :“冻干制剂接种全程后 45 天狂犬病抗体阳转率为 5.16% ”“ GMT 0.73 IU/ml ”,“液体制剂接种全程后 45 天狂犬病抗体仍未阳转(即 0% )” GMT 仅为 0.06 IU/ml 。 事实上,国外有大量已发表资料,国内生产厂家也有大量内部资料都表明, 无论是打 3 针还是 5 针, 45 天后如达不到 100% 的阳转率,就是不合格疫苗。 所以这两篇文章本来要说明的问题完全相同,论文的文字结构也雷同,但结论却完全相反,这 除了证明数据造假,作者还能如何解释? 另外,关键是 所用的检测方法令人怀疑 。文内称是用的“快速荧光抑制灶试验”方法,这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成本也较高的技术,国内只有少数几家单位有资质开展此项试验,而且限于人力物力,这几家单位通常不对社会开放检测服务,特别是大批量的检测服务。 本文涉及的这样大量的样品是在哪个单位检测的? 按文内的样品检测量,包括样品收集、保存、管理、检测的费用至少要花费数十万,这样大笔的经费来源也应予以说明。 作为对作者的答复,可指出由于这两篇文章的结论存在上述不可调和的矛盾,审稿人怀疑数据不真实,甚至怀疑检测是否进行,因此编辑部完全有理由要求作者提供检测单位加盖公章的相关情况说明。如作者不能提供这样的证明,作者将被列入本杂志的黑名单,以后拒绝发表作者的任何文章。 此事还应通报作者单位。单位有责任加强相关管理,为论文的真实性把关,维护本单位的学术名誉。 发表了造假论文,对杂志的名声也是损害。 结论:国内有一部分造假实在是愚蠢之极,毫无技术含量。 精选评论: 水迎波 2012-4-5 12:20 更可怕的是有技术含量的造假,编辑难以判断。我曾遇到这种真假难辨的情况。 博主回复(2012-4-5 13:14) : 所言极是。我这里举的只是赤裸裸的造假案例,稍经点拨,誰都一看就可确认是造假。而那些字面上几乎无懈可击的造假,其实更普遍、更难对付,因而更可怕,需要引起全社会更大的关注。 shenhaiyu90 2012-4-5 23:19 作为一个工科学生,做实验是必不可少的。有一次野外数据采集结束后需要后期计算机处理数据,发现数据质量不佳,为了迎合某个公式,有人就私自篡改数据。虽然只是一个极为普通的小练习,但我很庆幸自己没参加这种造假行为。 博主回复(2012-4-5 23:39) : 你暂时可能显得吃亏了,写出的报告可能没有别人的漂亮,但弄虚作假的人迟早会得到报应。社会还是有一套天然的扼制弄虚作假的机制的。例如你们工科设计的桥梁,要安全使用若干年,稍有掺假,无论是在材料方面还是在设计功底方面,迟早是要露馅的。
个人分类: 狂犬病防治|31865 次阅读|37 个评论
现在的论文充斥信口雌黄、计算机游戏和低水平重复,有几成真货?
wya 2012-3-19 14:52
概括起来可分为: 1、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2、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3、想怎么抄就怎么抄 完全不顾一个学科应有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完全不顾现实情况和历史教训,完全不懂基本科学规律、不具备基本科学素养,完全不考虑如何对历史负责。除了虚有的名和利,还在乎什么? 可以比较一下80年代的学术论文,看看务实精神差距有多大?! 大约六、七年前,还在读博士的时候,帮助一位同学根据激光粒度仪分析出的若干土壤样本数据进行质地分类。 土壤质地分类的传统方法是通过人工在三角图上查找粘粒、粉粒和砂粒三个粒级百分含量的直线相交点来命名。这适于少数土壤样品, 对大批量土样而言, 人工查找无疑会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 且命名结果还会由于人为因素带来不可避免的误差。 于是就想做个简单的计算机程序实现自动的土壤质地分类命名。碰巧我是学GIS的,发现三角坐标系是闭合的多边形系统,于是突发奇想,用拓扑学的原理做个了小程序,实现土壤质地自动分类。 由于原理和算法比较简单,大约一周就完成了。同学利用这个程序几秒钟内自动分类、命名了数百个土壤样本测试数据,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就此方法发表了学术论文。 之后,大约十来个机构的学者来邮件索要了该程序,使用之后非常热心地提出了若干改进的好建议,包括指出了一个bug。可惜俺之后已经不再从事该领域研究,程序也没有再更新。对那些热心的使用者,俺一直心存感激,更深感抱歉! 当朋友写论文时,经过查阅文献,发现国外大约至少在5年之前就已经进行了该方面的研究,并在网上可以下载其程序。虽然别人采用的算法与我们不同,程序的数据处理能力也不一样,但至少说明我们目前想到的研究领域,国外至少提前5年已经研究过了。我们现在从事的即使是原创性思路,也是别人已经完成工作的些许改进。 之后的很多研究亦是如此,自己想到一个点子,查资料一看国外都已经完成数年了。而这样重复研究在我国不在少数。 其实,这种研究虽然研究对象是别人做过的,但方法和效果起码还是有新意和提高的。 然而,有一些研究论文,不仅缺乏基本学科知识,还信口雌黄拍脑袋的提出若干与论据风马牛不相及的结论,让人恶心不已。 另一些研究纯粹玩计算机游戏,比如假设每人每年吃400斤粮食,则50年后人口增加到15亿需要多少斤粮食?再结合对粮食产量的假设,则得出中国50年后能养活多少人口。还有把人口和气候变化的线性假设改成曲线假设,就发文章证明人口和气候变化是非线性的。呜呼,如果这样也算是研究成果,也算是模型模拟,不如都去学做计算机游戏。 从红警到现在的魔兽,哪个游戏的模型不比所谓的人口承载力、气候变化模型系统复杂?直接做个软件界面,上面留各种参数的输入框和各种模型的选择框,然后自己任意输入数据模拟就是,一劳永逸。反正结论和假设肯定是一一对应的,有何假设必定得出何种结论,还有研究的必要吗?为一个计算机游戏花掉数千万科研经费,难道不是笑话吗? 俺在为期刊审稿的时候,每每看到这种信口雌黄、计算机游戏和低水平重复的论文,真不知该如何处理才公平。如果凭良心毙掉,则相对那些没有经过俺手而通过的同类论文而言有失公平;如果违心通过发表,则为科技界增添更多垃圾,并让作者认为自己的研究方向是正确的,或者为自己的小聪明窃喜,最终会害了别人。于是,俺只能自己主动退出审稿,回避这些暂时无法解决矛盾。 当站在巨人的肩上,经过巨人点拨,才发现业界大多数东西都是假、大、空;然而发现这些问题的时候,带来的确是一种近乎绝望的悲伤! 看的太清,真的未必是好事。当外界杂音太多的时候,闭目塞听关门做自己的事似乎更好。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3697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一次独立审稿 小结
热度 6 transnet 2012-3-18 22:30
最近收到国外期刊的邀请,担任2篇论文的reviewer,还是小激动了一把。以前也协助国外导师审了近50篇期刊和会议论文。但是,第一次担任独立的reviewer,感觉还是大不同。之前协助审稿时,还总想着有老师把关和修改;而自己独立审稿没有了依赖,要自己把关,毕竟信用和声誉很重要。所以,这次反反复复读了好几遍,也做了自己的homework,检索相关的文献以检查论文所claim的contribution能否站住脚,并且检查论文 对最新研究进展是否有所cover。 结合以前的协助审稿经历,把我审稿的几个宏观套路总结如下: 1、contribution是否成立、是否足够、是否articulate到位了? 2、literature review是否到位?近期的研究进展、与之相关的核心文献是否综述到了? 3、文章的readability和structure是否清晰? 4、文章是否是well motivated? 5、图表是否清晰? 6、算例/实例分析能否充分支撑论文的arguments,或者所提出模型、算法、方法的features?
个人分类: 研究所思|7094 次阅读|6 个评论
审稿体会:做研究要了解背景
热度 4 Synthon 2012-3-18 01:45
刚拒了一篇文章 文章是用X做原料来生产Y,说工业上一般都是用A做原料来生产Y,我们发现X也能生产Y,而且X也挺便宜,可能有工业化价值,所以我们研究了一下,发个文章。 我的审稿意见: 工业上也是用A来生产X滴。。。所以啊,你这个X再便宜,能比A还便宜?工业化价值在哪里呢?
个人分类: 科研涂鸦|4441 次阅读|13 个评论
为防受伤,慎重处理论文大修意见
热度 12 book 2012-3-15 07:15
论 文发表难度越来越大。主要原因可能还是投稿数越来越多:或者是做研究的人增多了,或者是能发论文的人增多了。现在,领域内的主要刊物,拒稿率一般都会在 70% 以上。我自己一个比较明显的感受是:一审给予大修机会的稿子,二审被拒稿的几率也越来越大。对于作者来说,如果稿子有大修的机会,唯一能做的就是要慎重处理好审者意见。身边几个例子应该能给些建议。 我 们有篇稿子三年多前投给领域内一个主要刊物,一审得到的审稿意见是大修。我认真回答了审稿意见,其中关于方法的解释和细节部分,相对好回答。当时有个问题让我觉得有点难处理,三名审者中有两名都提到如果适当补充些数据,我们的结论会更加可靠。其实投稿之前,我就预料到这个结果,也知道数据量越大越好。但当时的问题是,一方面我没有足够的精力增加数据,另一方面有点偷懒的心理。想偷懒的主要原因是稿子的执行编辑,那家伙在邮件中暗示他自己觉得结果还可以,还建议也可以用 Short Communication 的形式发表。我想着 SC 也有 3500 字以上,不算短,这形式也能接受。于是,我并没增加数据,在回复审者意见时强调了现有数据已经挺支持我们的结论。修改稿投回去两个星期,收到二审结果。审稿人认为我们没有增加数据是不合适的。执行编辑说他自己倾向于发表,但审稿人还是坚持意见,所以他只好建议我们增加数据,然后重投,他会非常愿意考虑。之后我就把稿子扔到一边了,直到去年才重新补充了些数据,现在已经发表。 上 面的例子是从作者的角度,下面这个例子则是从审者和编辑的角度。前段时间给一个领域内前 15% 的刊物审稿,稿子是关于一类海洋生物的遗传分化和几个物种的关系。该刊物的模式是双盲审,审者也看不到作者的名字。我拿到稿子后第一件事儿是先去检索下看有哪些关于这个类群的文章已发表,一方面为了自己了解这个类群,以保证审稿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也是期刊对查重的要求。结果查到前几年在《分子生态学》发表的一篇稿子,关于这个类群里头某个物种(物种 A )的全球性遗传格局,结果暗示太平洋区域隐存物种的存在。而这个物种 A 是我现在要审的这篇稿子里的关键物种。审完稿子之后我发现,作者所得出的主要结论的可靠性,可能会依赖于其实验设计和取样:当物种 A 是本文的关键物种时,就不能忽略前面研究所揭示的问题,取样要尽量广,而作者并没有用任何太平洋的样品。所以我给的审稿意见中除了方法、文章结构和细节上的建议,最主要的就是关于这个问题,建议大修。 过 了一段时间,编辑部发过来修改稿和作者的回复。作者们认真仔细的回答了我提出的问题(我看了一下,另一个审者几乎没什么逻辑上的意见),对我提出的那个关键问题的回答是:确实是个关键点,但他们本文关注的并不是这个问题,目前的取样应该支持他们的结果。前面提到这个刊物是双盲审,但可能为了让审者觉得他们不补充取样的回答够充分,作者在修改稿中没有隐去自己的名字(都是美国人)。我发现,前面提到的《分子生态学》那篇文章的作者中的两个赫然在列。或许作者们觉得这算回答我的一个证据(毕竟他们了解两个研究)。但又让我觉得,既然之前的文章中用到了太平洋的样品,为什么这里不拿出来使得证据更充分呢?既然作者们都亮身份显得很自信,我也觉得他们的回复还算满意,于是我给编辑的回复是:虽然我觉得补充太平洋的样品会更好,但我也对作者们的回复满意,所以建议接受这篇稿子。这里插一句我对审稿的看法:我觉得审稿过程一定要严格,才有利于提高稿子的质量;但给编辑接受与否等建议的时候,要适当松点,觉得犹豫的时候,还是建议发表的好,毕竟大家发论文都不容易。没想到,主编比我严格,给作者的结果是“拒稿 重投”。 最 近听说身边的同事里头也有两个大修后被拒稿的,都需要做更多的分析来验证结论。这确实是挺无奈的事儿。我正合作的教授是领域内一个主要刊物的执行主编,他就说现在编辑部压力越来越大,投稿量大增,而出版量有限,所以拒稿率自然就增加了,一方面不送审的直接拒稿的多了,一方面修改后被拒稿的多了。所以你看,“稿子一审意见是大修,修改后一般都能接受”的论调现在已经越来越不成立了,接受与否关键得看怎么处理审稿意见。千万别本来是个机会,结果还是错过了。其实稿件大修后被拒的主要原因往往跟没有按审者建议补充数据或者做某个分析有关。作者们能做的,好像只有尽量满足审者的建议(当然得是合理的),该补充数据补充数据,该多做分析多做分析。也其实,从某个工作的一开始,就要做好设计,保证严谨性,尽量多方面检验某个问题。一得踏实,二别偷懒。
个人分类: 科学那些事儿|24648 次阅读|21 个评论
如释重负临清荷 - 全校最后一个提交标书有感
热度 7 xucq45 2012-3-14 21:19
也许是因为我在科学网上传了自己中标的几份标书,写了几篇有关基金申请的文章,加之不久前又编了一个"标书歌",我简直成了所谓的“网络达人”和“基金申请专家”。从寒假开始至今,几乎每天都在帮别人看标书。有时,从早到晚都在和他人讨论标书。虽然很累,也结交了许多朋友,学到了许多原来不知道的知识,收获很大,很快活。 这期间,一直没时间写自己的标书,只是收集和阅读了一些文献,闲暇时思考一下应如何选题。在最后交稿的这3-4天里,我谢绝了一切来访,专心撰写自己的国基金申请书,熬了好几宿,科学网也基本不看了。直到今天晚上5点半才提交电子稿和纸件。特意在办公室专门等我的我校科研处刘心平科长说:我是全校最后一位上交标书的老师,可谓“闭关之人”。明天,他就将乘机去京送全校的标书。 听到这些,浮想联翩,一首小诗就这样诞生了: 如释重负临清荷 - 全校最后一个提交标书有感 寒假至今未得闲,终日审阅标书眠, 吹毛求疵提建议,视野开阔心甘甜。 ************* 最后关头谢访客,连续作战开夜车, 提交得知我封关,如释重负临清荷。
个人分类: 基金申请|3950 次阅读|16 个评论
一篇审稿长达11年的文章
热度 10 myselfyu 2012-2-27 19:01
一篇审稿长达11年的文章
如果说施一公发表在 Cell research 上的文章 Crystal structure and biochemical analyses reveal Beclin 1 as a novel membrane binding protein 文章 “ 审稿时间 ” 短的话( Received 13 January 2012; Revised 16 January 2012; Accepted 17 January 2012 ),那么下面这篇文章从投稿到发表恐怕会熬煞人。有人开玩笑说:“这就是研究正为什么不能正常毕业的原因之一” 一篇由国立新加坡大学数学学院的 Helmer Aslaksen 以及其合作者发表在 Linear Algebra and its Applications 上的文章 Generators of matrix algebras in dimension 2 and 3 在 1995 时就投稿直到 2006 年才被杂志接受。其中审稿过程长达 11 年,恐怕是世界上审稿时间最长的文章了吧。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是时效性较强的领域的文章恐怕早已过时或被被人抢先发表而前功尽弃。 由于好奇,我向该文章的作者打听缘由。该作者表示在审稿过程中该篇文章根据审稿人的意见彻彻底底地重写了两遍。(笔者:学术精神着实可嘉)作者表示,刚开始一段时间是由于编辑没有及时收到审稿人的反馈意见,后来是因为编辑收到评审意见后没有及时反馈给文章作者,再后来是因为作者因为电子邮件过滤器的原因而将审稿意见过滤掉。但是详细的过程作者没有说明,并表示文章的延误主要因为自己原因。但是 11 年的时间确实不是短暂的一两年,这篇文章恐怕可以申请吉尼斯记录了。还有能比这更长的么??
个人分类: 学习生活|10124 次阅读|15 个评论
稿件处理周期长的可能原因分析
waterlilyqd 2012-2-23 14:54
JMS是关于山地科学方面的国际性全英文期刊.投到JMS的部分稿件经过较长时间均没有处理结果,这可能有稿件本身的原因,编辑部的原因,作者的原因,审稿人的原因,等等. 在此作一些初步的分析,有利于作者对自己的稿件进行有针对性地修改完善和在投稿时注意一些细节,也有利于编辑部改善自己的工作方式. 1.稿件自身的原因 (1)英文表述差,审稿人因无法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而拒审,或者虽能大致明白文章的内容,但是读起来费劲,也是审稿人不愿意审稿的重要原因. (2)文章缺乏新意,不能激起审稿人的审稿兴趣.只有审稿人感兴趣的内容,审稿人才愿意审稿,当然,这也跟推荐审稿人和编辑部在筛选合适的审稿人上有很大的关系. (3)文章写作不规范,分析不透彻,图表质量较差,一方面审稿人不愿意审稿,另一方面,编辑部会让作者反复修改,直至达到要求为止,从而使稿件的处理周期拖长. 2.作者的原因 (1)没有推荐合适的审稿人,错写审稿人邮箱.如果推荐的审稿人的研究方向与稿件的研究方向差距相大,审稿人一般不会审稿.错写审稿人邮箱,致使邮件错投或者无法投递.建议作者在推荐审稿人前,详细地了解推荐的审稿人的情况,如他们的专业兴趣,过去的研究经历和撰写相关论文的情况,以及 现在的 工作单位和邮箱地址. (2)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沟通不力.编辑部一般均和通讯作者联系,而不少文章的第一作者和通迅作者不是同一人,而通讯作者往往由于太忙或者其他原因,致使编辑部给通讯作者写信要求推荐审稿人或者修改稿件等邮件无法及时转到相关人员手上. 3.审稿人的原因 有的审稿人已答应审稿,但过一段时间后,又因某种原因作出拒审的决定.有的审稿人邀请后不作任何回应,从而延误了稿件处理. 4.编辑部的原因 (1)编辑人员没有及时将稿件送审; (2)编辑人员没有仔细核实审稿人信息,而将稿件送给研究方向与稿件研究内容不一致的审稿人,从而拖延了审稿时间; (3)稿件已通过规定数量的审稿人审稿后,编辑人员未及时返作者修改. (4)编辑人员没有把修改意见给作者讲具体,讲细致,造成文章多次反复修改. JMS编辑部自2011年9月起,正式启用了在线稿件处理系统,所有稿件均须在线投稿,作者可以在线查询稿件状态.为了加快稿件处理流程,在作者投稿到外审之间增加了一个环节,由数十名山地科学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的科学编辑队伍对来稿进行初审,初审时间为4个工作日,质量差或者不符合本刊刊稿方向的稿件会在4日内甚至投稿当天收到退稿信;没有按照作者指南要求格式撰写,图表质量较差,英文写得较差或者分析方法有问题,但在可以修改范围内的,4日内甚至更短的时间会收到退修信,由作者修改后再送外审. 就涉及到的审稿专家的问题而言,作者推荐合适的审稿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当然,编辑人员也会通过各种方式查找和筛选合适的审稿人. 希望作者和编者各自尽好自己的责任,共同努力,加快稿件的处理流程,缩短稿件处理时间.
个人分类: JMS信息|4838 次阅读|0 个评论
劣质稿件坏透了审稿人的心情!
热度 14 rczeng 2012-1-27 23:37
作为审稿人,当阅读一篇好的稿件,好像享用一桌 饕餮 ( tāo tiè ) 大餐 ,心里感觉比吃蜜还甜;当审到一篇劣质稿件,食欲锐减, 心情真是坏透了 。作为审稿人,最大的收获或者快感就是第一个欣赏到了作者倾心而作的传世作品,而不是一堆垃圾。 年前收到国内某国际期刊编辑部的审稿邀请信。2009年曾给该刊审过一次稿件,登录方式已经忘记。编辑部的邮件中提供了我的用户名和密码,可惜是乱码,当时反馈给编辑部,过完年了,也没有再次收到编辑部来信。 过年来一直惦记着此事,昨天晚上终于在文件夹中找到登录用户名和密码。从网站下载了稿件,粗略浏览了一下全文,重点看看图表,睡觉前心底已经有了对此稿件的基本评价。今天上午花了2个小时,写了17条意见,顺利在网上提交了评审意见。 该稿件来自于我们的邻国印度某一流高校,据说曾是亚洲最好的学校。该稿件让我对此校的学术水准有了负面的看法。这是我审稿以来少数 最差的 稿件之一,无论是形式和内容都无法形容。稿件涉及镁合金摩擦搅拌焊的腐蚀。这恰好是我不仅前研究过的领域,论文曾发表在《Corrosion Science》上。该稿件总共仅有8篇参考文献,没有一篇相关文献,当然也没有他人的工作介绍。在前言中还说目前没有人研究过此方面的内容。实验设计存在明显缺陷,漏洞百出,全文文字 如关键词的选用、 格式、图表等不规范,表格乱七八糟,也非三线表。三个极化曲线图可以合成一个图,母材和焊缝的电流密度数据几乎一致,竟说是焊缝的耐蚀性比母材好。金相组织图片竟然看不到任何组织。对图表的说明缺乏科学性,也无任何分析讨论。工作无任何新意,结论也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在评价栏目中除了语言一栏,其他都是很低。 本人认为这种稿件不应该从编辑手里流向审稿人,编辑不仅应该从形式上可以把握稿件的质量,也应该对研究方法内容有一定基本判断能力。这种稿件是浪费审稿人的时间。 希望一流期刊能有高水平的编辑队伍,并能得到高水平专家的合作、支持。
个人分类: 审稿|9646 次阅读|31 个评论
新年第一件工作-审稿-“屡败屡战”
热度 1 rczeng 2012-1-24 23:58
今晚打开邮箱,在垃圾邮箱里收到某学报编辑部发来的审稿通知。该通知在垃圾邮箱呆了一个礼拜。 本想趁过年休息的时间,赶快处理此稿件。因为后面还要准备写基金本子。 没想到此稿件一般般,创新性不强,研究也不细致,有些观点不正确,分析不到位,参考文献陈旧,近5年的文献就一两篇。我在原文上对英文摘要和有疑议的地方都做了修改或标注,提出了10条意见,考虑作者态度还是很认真的,又是大年,还是给予作者大修的机会。 开始在网上提交审稿意见,没想到网络出问题,提交失败。审稿意见丢失,赶快在word里趁热重写保存以免再丢失,然后再次提交审稿意见,竟然还是不成功,连续提交三次,还是失败。 新年第一件活,真有点不爽! 后记: 记得最近有句我的老乡与同门先哲曾国藩有句流行语:“屡败屡战”。 写完博客,我还是有点不甘心,重新登录再次提交,花费了好几分种,于0点15分终于胜利完成该学报交给我的光荣任务。 也给自己开了一个好兆头。
546 次阅读|1 个评论
审稿人不遵守保密原则的两种情况
热度 25 曹聪 2012-1-20 15:47
科学网上就审稿人是否应该保密争得不亦乐乎。争论是好事,越争论越明白。 当过审稿人的都知道,同意审稿是就意味着愿意遵守保密原则,不管这个保密原则是怎么说的。 凡事都有例外。AN想起的有两种情况。 其一,A杂志收到了B作者的论文,请C审稿。C一看,这不正是我在做的研究嘛,于是快马加鞭,整出了一篇论文,投到了D杂志,并告诉D杂志,这是一个热门题目,得抢时间。结果C论文比B论文先发表,B丧失了优先权。 这种事屡屡发生。 兹事体可大可小,大到B有可能失去诺贝尔奖。 A杂志知道是怎么回事,尽管它不一定会将事情点穿。当然,此类事情也有蛛丝马迹可寻,那就是,杂志上的稿件处理时间:某月某日收到,某月某日修回,某月某日接受,等等。 有人说,B作者不是二了吗,为什么当时不将C列入审稿人的“黑名单”啊?于是,有可能发生第二种例外。 A杂志收到了B作者的论文,B说不能请C审稿。于是,论文到了D、E、F等手上。返回的评审意见截然不同,A杂志不能定夺。A杂志的G编辑知道,B从事研究领域的真正专家是C。于是,C收到了审稿邀请。 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C一看,B的研究是从我这里偷走的,而且证据确凿。C不但拒了B的论文,而且将事情捅了出去。 这种事也时有发生。 所以,审稿人的保密原则并不像镜某liwei说的“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那么简单。
个人分类: 科学出版|8500 次阅读|48 个评论
审稿argue第二回合
热度 2 wliming 2012-1-19 13:30
上次否定我的文章的审稿人对我上次的答复又做了回复。虽然他继续否定,我还是很感谢这位审稿人,因为他很真诚地跟我交流。这次审稿人的意见集中在两个关键点上。第一点的确涉及到我的文章的要害。第二点是关于费米面是否移动的问题,他现在强调,在非稳恒流情况下费米面可以移动。我上次回复的时候否定他的费米面移动是以稳恒情况为出发点的,对于非稳恒情况,他说的的确很可能有道理。我感到,这个问题必须求解时间相关的薛定谔方程才能回答。我想,这可能是一个新的研究的出发点。 问题是,我该怎么应战这位审稿人呢?
个人分类: 物理学|1464 次阅读|6 个评论
刚评审了一篇非常糟糕的IEEE论文
热度 2 liuliangyun 2012-1-13 17:58
年底事情很多,主编催了第2次才将IEEE一篇投稿论文意见提交,该论文在1个月前我就读过了,但没有写好评阅意见。 在我的审稿记录中,这应该是最糟糕的一篇投稿论文。 该审稿论文是我的专业,但投稿人我不熟悉,从投稿论文来看,作者在该投稿论文的研究方向完全外行,基本概念都混乱乃至错误。我有两点特别不明白。 (1)作者是一个教授,为什么敢在自己完全外行的专业投稿该专业的顶级刊物?(IEEE是技术方法类的刊物) (2)作者方法介绍非常模糊,没有任何实验数据获取介绍,但实验验证结果却极理想,从散点图看非常规律地对称分布在1:1线附近。出现这种结果的概率可等同老鼠弹出贝多芬的交响曲。
9365 次阅读|4 个评论
我的审稿十诫:我对审稿人的道德的一定认识
热度 65 王铮 2012-1-11 09:17
我的审稿十诫:我对审稿人的道德的一定认识 余建波先生的博文《如何应对审稿人的各种 Comments and Judgements 》,写得很好,他对审稿人的态度很值得我们学习,特别是青年学者。他说审稿人就是上帝,这话很好。正好,昨日有一个著名学者与我谈起怎么办好期刊问题,他认为审稿人是关键,这就引起我又想到另一个问题,审稿人是不是也有一定的职业道德约束,虽然审稿人是兼职的。这些年,我担任过审稿人,还做过主编,有中文的,也有英文的,当然绝大多数是中文的。我说说我自己的对审稿人的道德认识,供广大讨论,以改进我们的学术期刊和基金评审。 我对审稿,我要求自己有“三不审”: 第一、 自己基本上不懂的我不审。对于这样的一些文章,包括文字我可以看懂,但是不知道前缘在哪里的我是不审的。我最痛恨那些看不懂文章有不敢承认自己差,就找个茬的否定别人的文章,这样的人在中国不少。例如在我们气候变化领域,最容易找的茬是“没有考虑不确定性”,意见提得放诸四海皆准,诸不知未来预测未来,人类已经发展了情景分析这种方法来克服不确定性。当然解决了不决定性很好,但是科学是一步一步的,求全责备,是贻误科学的。 第二、 自己带有反感情绪的我不审。由于科学认识的不懂,我对某些问题科学方法有反感情绪,情绪会影响判断的。例如,前几年流行的“模糊数学”,我没有本事看出它与概率论有什么差别,我反感的是它的隶属函数是任意给定的。但是模糊数学,往往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有合理性。所以我从不审模糊数学、可拓性方法等文章,怕情绪影响判断。有一次评审基金我审了,提了不同意意见,但是我留言,我对模糊数学有情绪,没办法,人是个感情动物,我的意见仅供参考,可以请主任仲裁。主任最后通过了这个题目。我自己觉得,我应该下不为例。 第三、 自己正在研究的问题我不审。自己正在研究的问题,不是指领域,可能受自己现在的兴奋点左右,作出误判。更严重的是,自己可能受作者思想的影响,在别人未能发表之前,不自觉的引用了别人的思想和方法,这时候自己就不道德了。特别是某些文章,他的一个思想、方法可取,全文有问题,自己又否定了这篇文章,结果还受他的启发去改进自己的文章,这样就把自己放到一种可耻的地位了。 我一直想做到自己的学生的不审,不过我不是圣人,没有做到。有一次审到我学生的一个基金申请书,我应该主动退回,可是我太珍惜这个学生,也珍惜她的工作,审了,实事求是,给了个很好,通过了,但是提了改进意见,我想自己的学生嘛,应该指出她的不足。据说她的申请后来上会讨论了,但是对我有意见的人利用我提的改进否定了她。后来这个学生基本上不联系我了。这是我心里的一段痛。现在看来,还不如当时就不审。所以,该回避就应回避。 对于审稿,我有“三不通过”: 第一、 有科学错误的不通过,这些科学错误可能是推导的、算法的还有是逻辑上的。当然错误我要指出错误,以理服人。如果是小错误,一般我采取“退改后重审“,我几乎不采用“修改后发表的”选项,因为没有看到错误的纠正我不放心。指出具体错误并且推导给地方,看起来高尚,实际上有风险。根据你对错误的判断能力,作者就可能推断你是谁,碰到一些心胸狭隘的人,他就与你结仇了。如果是青年学生有这种仇恨,导师可能会给学生开导。如果导师本身有问题,你就栽跟头了。所以详细分析错误这招,我后来变得小心了。 第二、 伪科学的坚决不通过。在我从事的管理学领域、在地理学领域,是很容易混入伪科学的东西。比如熵的滥用,还有一些名词,专门唬人的,什么超现代物理,等等。我就不列举了。反对伪科学,是很容易得罪人的,因为搞伪科学的人往往自己掉入一个逻辑陷阱,自己出不来,社会有不理解他,他会形成仇恨心理。否定这些人的文章,他终于找到对社会敌意的宣泄口,对你没完没了的干扰。不过,文章我不通过,我声明我不敌对别人从事伪科学,伪科学往往是一种前期科学,也是别人言论自由的一部分,比如未经论证就提出的什么管理学定律,应该允许他们存在。 第三、 有中国国界错误的我不通过。中国是一个备受侵略的国家,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在国界上与邻国有争议。在这点上我只能与政府高度一致。我曾经对某知名大学说过:“我当过世界上最大的地理系系主任(现在是院为实体,这个系已经不是最大了),如果我承认不正确国界,我会有历史责任的。”其实国境线问题,是容易更正的错误。我对这样的稿件要求修改后再审。有些时候某些人自己认为是权威,以为自己的单位是老虎,老虎屁股摸不得,也引起很多不快。本来可以化解的。当然,如果有人论证国界本来不是这样的,那是科学问题,我同意发表这样的文章。 在审稿中,我自己把握一些原则: 第一、 对科学发现、科学创新充分肯定,我们审稿人要尽可能不退稿,决不求全。我对有科学发现、科学创新的稿件,即使它有瑕疵,我也不选择退稿,而是指出错误,陈述错误所在,要求他修改后再审。不过国外期刊,往往没有这一选择,国内一些刊物开始学。我想我们中国还是需要的,因为我们的文化有一种协作精神。要承认别人的劳动呀。当然,评审自然科学基金,我从来不建议:“建议修改,明年再申请。”因为,明年问题研究深入了,今年不达标,小的修改,明年更可能不达标。另外明年评审人可能不再是我,很可能小的修改让新评审人仍然不满意,还不如让申请人另起炉灶。 第二、 对于有争论的问题,我认为绝不站在自己观点的立场上,而是偏向支持对立的观点。其实呀,做到这一点很难,因为自己的观点自己是有科学认识的,很可能挑出对立观点的逻辑错误。我有时候很羡慕数学家、理论物理学家,他们有完整的逻辑保障。我从事的管理学、地理学,这方面就容易出差。所以管理科学、地球科学学家,更需要一种科学的宽容精神。《地理学报》发表的第一篇分形城市的文章,我就是按照这个原则主张通过的(那时候是编委定稿)。记得那年一个法国地理学家刚刚发表文章认为城市不可能是分形的,因为不能无限自嵌套。我接受这个观点。不过我认为科学永远是此岸世界对彼岸世界的逼近,应该允许分形城市观点作为一种分析方法的存在。 第三、 我最反感审稿人的盛气凌人,开口闭口“水平很差”、“错误百出”、“绝不重审”。真的把自己当上帝了。我觉得审稿人要尊重作者,这也是尊重科学。审稿人不是百事通,不可能面面俱到,就事论事实事求是评论稿件。因为这样,我审稿一般很慢,这一点很对不起编辑。现在为了培养学生,也为了加速,先让学生看看,让他们在批判中学习,发现重点,然后一定自己再看一遍,作出判断。尊重作者,尊重申请者,我想这是我们审稿人、评审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审稿人不是上帝!审稿是一种服务。 第四、 不以外国模型和理论为标准。我审文章搞模型的比较多。往往碰到两类情况,一类是自己建模或者改进别人的模型,一类是引用国外模型算一算中国的情况。我的原则上是首先支持模型创新,其次对国外模型的适用性、稳定性和科学性依次挑一挑毛病。对于与我国经典不一样的,尽可能支持,因为创新就可能在这里,本来理论和模型就应该是一定条件下普适的。我想这样,我们中国的科学文化才会是一流的,才可能输出我们的文化到国外,是我们真正强大起来。 以上一共十条,就算我的十诫吧,“审稿十诫”,请大家讨论。不过涉及人身攻击的,我一律删除。 最近几年,我国一些期刊、还有基金,学西方国家,让作者和申请人提出回避名单,这本来是种进步。据我所知,某些期刊,反而选择回避人做审稿人,美其名是“看看反面意见”。我认为这是很不道德的行为,用中国人的话说,挖个坑让人跳。我们中国知识分子,经常强调尊重人权,并且批评政府官员没有人权观。不尊重作者,挖个坑让人跳,就是侵犯人权。我们老百姓,自己就要尊重自己的人权。 顺便说一句,这几天大学正在考试,一些老师有一种病,以多抓作弊为快感,杯弓蛇影地抓作弊,捕风捉影抓作弊,莫须有地处分学生,还欺骗学生说,承认了就没事,是对人权的侮辱。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出版界朋友作春节礼物!
个人分类: 为科学而科学|23516 次阅读|69 个评论
总结篇:今年审了10篇稿子(杂志)----续
热度 2 zhaoxc 2011-12-30 15:46
审稿范围: 9篇英文稿子,其中7篇是SCI杂志的稿子,包括IEEE SMC和 IEEE TEC的稿子, 2篇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ergy Optimization and Engineering (IJEOE); 一篇中文杂志; 作者范围:美国人、法国人、荷兰人、瑞士人、伊朗人、意大利人、中国人等; 审稿领域:基本在群智能算法及其应用相关领域,也有偏重运筹的等; 审稿时间:18天--70天左右,看平时时间; 审稿主导思想:以积极鼓励为主,但有些原则性问题列为必须修改范围,除非看出作者学术态度有问题; 续: 前段时间审的IEEE SMC一篇稿子的最终意见主编抄送给我一份,其他审稿人最关键的一条审稿意见与我一致,心里还是挺高兴的,我提那一条意见看来真的没有冤枉作者,不过我是基于肯定总体贡献基础上的质疑,当然这一条意见没有含糊,咱也不敢含糊,那些IEEE SMC主编或编委的眼光肯定比我独,要发现我这个小小审稿人发现不了稿子的关键问题,只是提供些不痛不痒的意见,以后估计就不让审了,毕竟审审这些好杂志的稿子,发现论文关键问题的眼光可以得到很好锻炼,对自己阅读其他论文发现潜在的研究问题还是有好处的。 续( 审稿的期刊) Applied Soft Comput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Medicine; IEEE Transactions 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Part B;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Part C;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ergy Optimization and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Journal of Global Optimization; Journal of Heuristics; Neural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s; Soft Computing;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13056 次阅读|4 个评论
从Acta Materialia的经历看两类期刊的审稿
热度 9 chenbinmse 2011-12-24 07:35
Acta Materialia 期刊诞生于 1953 年,它是材料领域非常好的期刊,发表的论文一般是长篇 article 形式,国内的论文分区是 1 区。它有一个姊妹刊 Scripta Materialia ,一般发表短篇 letter 形式,国内的论文分区是 2 区。这两个期刊有个特点: Acta 的影响因子和影响力反而比 Scripta 高。这和其他类似的期刊不太一样,因为一般来说 letter 形式的期刊要比 article 形式的同类期刊影响力更高。 科研活动有时还真是婚恋交友的“催化剂”。这里有个关于 Acta 的小插曲:一位材料学专业的在读女博士生,她在一则征友广告中有这么一个“特殊”要求,参加应征的男友必须至少发过一篇 Acta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如果发表了 Acta ,可在女友心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哈。 言规正传, Acta 等的审稿属于这样一类期刊 : 它们由该领域内杰出的教授或研究员担任主编或副主编,由他们再来找国际同行来审稿。于是,这些编辑们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们是兼职编辑,因为他们在大学或研究所有相应的教职和研究活动。与之相对应的是另外一类期刊,如 Nature , Science ,美国物理协会的期刊等,它们的编辑都是全职人员,一般是由相应领域内至少有博士学位的人来担任。目前,绝大多数期刊的审稿都可以划分为上述两种模式。 在投这篇 Acta 以前,之前的稿件一般都是投往全职编辑的期刊上。通过这次 Acta 前前后后快半年的经历,我对兼职编辑的期刊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是我对这两类期刊审稿过程的一些比较和体会: 处理速度: 我以前曾以为,兼职编辑一般都是教授或研究员,平常应该有更多他们自己课题组的事务要处理,因而他们处理稿件时的速度应该偏慢。我这次投 Acta ,是在两天内开始送审的。结合周围其他人的经历,不管拒绝或送审,一般都是在一个星期内有答复。所以,在处理速度上,兼职编辑和全职编辑的期刊基本上是一样的,没有多大的差别。 筛选标准: 拿到稿件,编辑都会对其有个初步筛选的过程。对全职编辑的期刊,他们会看一下稿件的标题和摘要,然后判断稿件的主题是否适合该杂志以及新颖度是否足够,最终决定是送审还是直接拒绝。曾听过稿件的命运最快有几十秒就被决定的( Decision letter being prepared ),这种情况一般都是拒信。对于兼职编辑的期刊,一般来说编辑本身就是该领域的专业审稿人,所以他们除了看文章的题材,新颖度之外,还会考虑研究的深度和意义。从这种意义上说,他们考察的时间要长些,筛选的标准也会相应高些。换句话说,很难通过仅仅新颖的实验结果外加一些词藻的华丽修饰就蒙混过关的。 仔细程度: 我们可能会觉得,兼职编辑平时有太多的事务缠身,所以他们审查稿件时应该没有全职编辑仔细。我以前也是抱有这种想法,后来自己亲身经历后才发现他们的仔细程度不仅不亚于全职编辑甚至还有超过的意思。举例来说,我在文章中有一处地方要表达“某某中含有某某”,我用的是“ consist of (由、、、组成) ” 来表达“含有”。在审稿意见返回来的时候,编辑还特意说了一下“ consist of 是否应该改为 contain ”。如果编辑没有仔细通读全文,是不可能体会出这两个词的差别的。 决定权力: 相对于全职编辑的期刊,兼职编辑的期刊一般都是相关领域内的专家学者担任主编,因而他们的决定权相对较大。如果收到的稿件他本人就能审,有时候他不用送外审,就可以直接接受稿件。 关系问题: 正因为兼职编辑在大学或研究所有职位,有自己的课题组,所以他们自己也要做研究,也就难免和别人有一定的合作关系。这样一来,他们自己的稿件,以及其他组的工作但带有他们名字的稿件,其成功的概率是非常之大的。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某课题组很想在一个刊物上发表文章,其 group leader 便邀请该刊物主编来校做报告,这样熟悉之后,他们课题组发表文章相对容易多了,这可能就是所说的 social networking 。 不同的期刊,有着相应不同的审稿风格和评判标准,我们不能知道每个稿件审稿其间的过程,也没法左右它,但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把我们自己的工作做得完美。
个人分类: 论文故事|51921 次阅读|17 个评论
中国期刊,爱你不容易!
热度 8 rczeng 2011-12-15 17:48
中国期刊,爱你不容易! 一、期刊审稿人是否能成为编委? 我国目前不少期刊编委现状是主要由非一线研究人员组成,一线学者难见踪影。官员化、院士化、老龄化现象比比皆是。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期刊都是这样,有些高水平期刊早已认识到此问题,编委会结构正朝 国际化、年轻化、学者化趋势发展。 如果审稿人有机会成为编委,那么就可能吸引更多愿意奉献的高素质审稿人进入审稿队伍。 二、成为期刊编委的标准是什么?权利、金钱还是学术? 有些期刊利用加入编委的方式收取高昂的入编费是因为办刊经费紧张还是别的原因?曾经有两家期刊 邀请做编委,我将简历提交后,编辑部同意接受进入编委,但需交付价格不菲的费用:有一家 3000 元,另外一家则高达万元以上。还有另外一家学报则以在期刊封面介绍课题组研究成果的形式索要入委费 3000 元。实际上,这几家学报根本不是我发表论文的目标期刊,本以为可以义务为我国科学事业做点奉献,他们不仅不给我劳务费,竟然还要我付费。 三、中国期刊服务意思到位吗? 1. 不给作者发论文电子版 我于 2010 年发表在国内某英文 期刊的一篇论文,被万方数据库而没有被 cnki 数据库收录,因为学校只购买了 cnki 数据库。今天通过手机付费 3 元给万方,才下载了自己发表的论文。该期刊也被 Springlink 收录,下载需要付费 34.95 欧元! 2. 不回复作者的来信 我的合作者曾投稿到某权威学报,审稿人给予补充实验再审的机会。我们补充实验后,再次提交,竟然得到审稿人的评语是与原稿件内容一样,审稿人很不高兴,这是浪费审稿人时间。显然,这是编辑部把修改稿与原稿搞混淆的原因。编辑部直接把这篇文章拒了。我曾给期刊编辑部写过电子邮件,没有得到过编辑部任何回复。期刊社也不给作者任何申辩的机会。我们马上将论文投到另一学报,文章很快就被接受发表。我曾为该学报审过很多稿件,也曾发现有作者在国外发表过的论文,再次投稿到此期刊的问题。看来,我的努力也没有给编辑部留下任何印象。 3. 有的期刊明确表示,论文注重作者身份 有期刊明确表示非著名专家的综述我们不发。我也曾向某顶级期刊投过一篇综述论文。我们写这篇文章花了 2 年时间。编辑没有直接送审,就枪毙了此文。得到的回复是,我们只接受一流学者的论文。我只好将文章改投另一与之齐名的学报,论文很快被接受。实际上,我曾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过几篇像样的综述论文,有三篇论文 SCI 引用超过 30 次。其中1篇中文综述SCI引用超过48次,根据孙学军教授的博文 《 可怜的中国学术论文 》 ,该论文已达到2%。 4. 编辑学术层次需要提高,才能把握审稿第一关 中国石油大学的一位编辑在最近一篇博文中写到,期刊许多编辑只有硕士层错。这类 编辑的基本学术水准似乎难以满足 顶级期刊高质量的要求。曾收到一篇南方某名校学生写的稿件,投到 某 一级学报,实际上这是一篇草稿,估计导师没有修改过。学生在稿件中对一些科学问题不能说明,希望审稿人给予解释。稿件里面存在许多最基本的问题,如文字、语句、标点呼号、英文翻译、文献格式等。这种稿件编辑部不把关,直接送给审稿人,岂不让费审稿人的时间。 5. 期刊图片质量很差,缺少科学艺术元素 从数据库下载的不少论文图片清晰度很差,有的还是扫描版。图片大多缺少科学艺术元素,基本是黑白图片;版面设计也缺乏艺术品味。无论电子版还是纸质的论文,都应鼓励采用彩色图片,增加论文的审美情趣和美感。 相关链接: 1. 期刊征稿怪象( 顾汉念 ) 后记: 我国有几千种期刊,此博文并不是说所有中国期刊都是这样,或许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请不要对号入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你自己做得好,你能保证别人也都做得好吗?
1211 次阅读|22 个评论
[转载]Elsevier论文审稿的状态
supermac 2011-11-22 22:51
1. Submitted to Journal 当上传结束后,显示的状态是Submitted to Journal,这个状态是自然形成的无需处理。 2. With editor 如果在投稿的时候没有要求选择编辑,就先到主编那里,主编会分派给别的编辑。这当中就会有另两个状态: ① Editor assigned 编辑分派 ② Editor Declined Invitation 编辑拒绝邀请,这时主编不得不将投稿文章重新分派给其它编辑。 3. Reviewer(s) invited 说明编辑已接手处理,正在邀请审稿人中。有时该过程会持续很长时间,如果其中原因是编辑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审稿人,这时投稿者可以向编辑推荐审稿人。 4. Under review 审稿人的意见已上传,说明审稿人已接受审稿,正在审稿中,这应该是一个漫长的等待(期刊通常会限定审稿人审稿时间,一般为一个月左右)。当然前面各步骤也可能很慢的,要看编辑的处理情况。如果被邀请审稿人不想审,就会decline,编辑会重新邀请别的审稿人。 5. required review completed 审稿结束,等编辑处理,该过程短则几天,长则无期,科学堂有一篇文章出现required review completed状态已近一个月了,还是没有消息。 6. Decision in Process 到了这一步就快要有结果了,编辑开始考虑是给修改还是直接拒,当然也有可能直接接受的,但可能性很小,呵呵。 7. Minor revision/Major revision 小修/大修,这个时候可以稍微庆祝一下了,因为有修改就有可能。具体怎么改就不多说了,谦虚谨慎是不可少的(因为修改后一般会再发给审稿人看,所以一定要细心的回答每一个审稿人的每一个问题,态度要谦逊,要让审稿人觉得他提的每个问题都很有水准的,然后针对他的问题,一个一个的做出答复,能修改的就修改,不能修改的给出理由,而且都要列出来,文章的哪一段哪一行修改了最好都说出来,记住:给审稿人减少麻烦就是给你自己减少麻烦!另注:有时,审稿人会在修改意见里隐讳里说出要你仔细阅读某几篇文献,这时可要注意了,其中某些文章可能就是评审者自己发表的,这时你最好在你的修改稿中加以引用),修改后被拒绝的例子也多不胜数的。 8. Revision Submitted to Journal 修改后重新提交,等待编辑审理。 9. Accepted 如果不要再审,只是小修改,编辑看后会马上显示这个状态,但如果要再审也会有上面的部分状态。一步会比较快,但也有慢的。看杂志的。 10. Rejected 相信大家见了Rejected,都会很郁闷。但也不要太灰心,耐心将评审意见看完,一般评审者会给出有益的建议,相信看后你会有所收获。 转自小木虫
个人分类: 科研资料|6902 次阅读|0 个评论
SCI投稿后审稿过程及状态(Current Status)变化过程(图示)
SEALAIR 2011-11-17 10:44
SCI投稿后审稿过程及状态(Current Status)变化过程(图示)
这是我第一次投稿,也是第一次审稿。把流程整理了下。(牛人太多,自己留着作纪念。) 所投期刊不同,流程及状态有所差异。
13335 次阅读|0 个评论
作者推荐审稿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赵丽莹
fairyslave 2011-11-9 11:59
同行评审是维护和提高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手段,审稿人的选择是保证其有效实施的关键。目前,国内外很多科技期刊在作者投稿时,会邀请作者推荐审稿人,也允许作者列出回避的审稿人,这是尊重作者权益的表现,也是编辑部为提高审稿效率而采用的手段 。作者在公正前提下推荐的审稿人,一般都是与作者研究课题非常相近或者相关的专家,能够很好地解读论文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有针对性的修改建议。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作者推荐审稿人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1 遴选审稿人的主要方式 1.1 编辑选择审稿人 编辑根据稿件的关键词在文献数据库或专家数据库中选择合适的审稿人 。这种方式有利于维护同行评审的客观公正,缺点是寻找审稿人的过程比较费时费力,还有可能因为编辑学科知识的有限而选择不当。 1.2 编委推荐审稿人 编辑将稿件提交给学科编委,由编委来审理,或者由编委推荐审稿人。这是一个高效合理的方法,但是需要编委的全力配合;而实际上编委都是著名学者,工作繁忙,很难全力配合,尤其是在稿件超多而编委有限的情况下。 1.3 作者推荐审稿人 编辑要作者推荐审稿人的主要意图是找到最合适的“小同行”审稿专家 。因为作者已经阅读过大量相关文献,了解哪些人在做这方面的研究,作者比编辑更清楚谁更有资格和能力来评估自己的工作。作者在公正、认真的前提下推荐的审稿人应该是最合适的审稿人,这种方法有利于加快审稿进程。 2 作者推荐审稿人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作者的推荐不规范 部分作者只把推荐审稿人当成投稿的一个附加过程而草率对待;部分作者只推荐熟人做审稿人 ,尽管熟人也不一定都循私情,但是将私人关系带到同行评审中来,还是非常有可能对评审公正造成危害;还有作者为了显示对论文的信心,推荐研究领域的“大牛”审稿,事实上,如果杂志的档次不够高,“大牛”未必愿意接受审稿,这种推荐也就失去了意义。 2.2 审稿人更多地给出肯定性的意见 《儿科学期刊》( Journal of Pediatrics )对 2007 年发表的 300 篇文章进行调查,发现 65.3% 的作者推荐审稿人建议所审论文发表,而编辑选择的审稿人只有 54.2% 建议所审论文通过 。国内《自然科学进展》 2002 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部由作者推荐审稿人评审的稿件录用率( 61.50% )比全部由编辑选择审稿人评审的稿件录用率( 37.95% )高出约 24% 。这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因为作者通常都会推荐与自己学术观点相近或者文稿中正面引用文献的作者;另一方面,也不能排除作者推荐了熟人,他们可能给出过誉的非客观的评审意见 。 2.3 编辑对推荐的审稿人认同率不高 《儿科学期刊》的调查数据显示,编辑只对 49.5% 的作者推荐审稿人所提发表建议表示认同,而对编辑选择审稿人所提发表建议表示认同的则占到 55.2% 。因为编辑担心作者推荐的审稿人将私人关系带到评审中来,所以会更加谨慎地分析推荐审稿人的意见。那些理由不充分、内容不翔实、针对性不强的浮夸意见,以及与其他审稿人相左的意见,都不容易得到编辑认同。 3 对策建议 3.1 引导作者推荐合适的审稿人 首先,告知本刊对审稿人的基本要求,在“作者须知”中对此进行明确表述。建议推荐与论文研究领域密切相关的非熟人,不一定是“大牛”,只要近几年发表过论文(最好是在更高水平期刊上发表)且目前依然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学者;其次,要求作者给出充分的推荐理由;最后,告知作者不要小看推荐审稿人的举动,如果有“放水”行为,被编辑审核出来,会得不偿失,因为,这种行为只能说明作者对自己的研究没自信,而且学术信用不高,编辑会给作者打个标签,审慎处理他的稿件。 3.2 认真审核推荐的审稿人 要检验作者的推荐是否客观,最直观的方法是看学科方向的吻合度,推荐的审稿人应该是作者的“小同行”,除非作者的研究内容非常创新,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小同行”,只能推荐上一级学科的“大同行”。编辑对作者推荐的审稿人进行多方面审核后,合格的录入专家数据库,即便这次没有用来审理推荐者的稿子,还可用来审理相同领域的其他稿件。 3.3 有条件地使用推荐的审稿人 封闭的同行评审缺少监督,编辑只能谨慎使用作者推荐的审稿人。当稿件研究的领域和内容不常见,文献检索未发现相似文章时;当编辑选择的数位审稿人都没有审回时,使用作者推荐的审稿人,且最好与编辑选择的审稿人搭配使用,而不完全依赖作者推荐的审稿人。 3.4 公开审稿人的评审 要打破同行评审的私人关系,最好让审稿过程公开透明。自然集团出版的 EMBO J 从 2009 年起,对所有接受发表的论文,都在附件中全部公开审稿意见和作者对审稿意见的回应 。《大气化学与物理学》的做法是:把大部分来稿刊登在另一本期刊《大气化学与物理学讨论》上进行公开评审,投稿人可推荐审稿人进行评阅,任何感兴趣的人都可发表意见,评审结束后,投稿人重新提交文章给《大气化学与物理学》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使同行评审工作比 5 年前更加公开透明,学者的态度也更开明。 Sense About Science 于 2009 年 7 月 28 日至 8 月 11 日开展了号称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审稿人国际性调查 ,其中 56% 的学者愿意“审稿人签名的审稿意见与论文一并发表”, 61% 的学者愿意“开放评审”,认为这是一种有效的 符合基本道德规范的 审稿类型。 4 参考文献 李霞 .SCI 期刊如何推荐审稿人和控制投稿字数 ? . .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600do=blogid=297416 欧阳晓黎 , 陈静 , 赵蔚婷 , 等 . 遴选审稿人——科技学术期刊编辑的重要职责 . 编辑学报, 2002,14(5):344-345 郑芹珠 . 我来谈谈如何推荐审稿人 .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55805do=blogid=343841 邱敦莲 . 说说审稿人的推荐问题 . .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14423do=blogid=422203 张笑 . 美研究称作者推荐审稿人对论文发表影响不大 . .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4/245969.shtm 任胜利 , 王久丽 . 同行评议中审稿人遴选方式对审稿结果的影响——以《自然科学进展》为例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6,17(5):722-725 边书京 , 杨锦莲 . 慎用作者推荐的审稿专家 . 编辑学报 ,2009,21(3):241-242 金冬雁 . 透明与公正的审稿制度 .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16627do=blogid=316500 张笑 . 德研究发现作者推荐审稿人对自身论文有利 . .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10/238932.shtm 任胜利 . 问卷调查:审稿人的行为和期望 . .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8899do=blogid=279940 作者推荐审稿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pdf
个人分类: 编辑心得|3 次阅读|0 个评论
自己都没发表过SCI呐,却被SCI检索期刊邀请审稿
热度 4 JRoy 2011-10-27 06:06
今天打开邮箱,收到一封来自IET Signal Processing的审稿邀请,如下 Dear Mr. li %%%%%%% (paper No.) (title) *************(authors) I am writing to you in my capacity as editor of IET Signal Processing. I believe the above paper falls within your field of expertise and am therefore writing to ask whether you would be so kind as to review it for me. The abstract is below. To accept the assignment, please do not reply to this email but click on the link below. If you are able to review the paper, I would be most grateful if you could return your report within 6 weeks. However, if you are unable to review the paper due to time constraints or if the paper falls outside your expertise, could I please ask that you take a few moments to suggest an appropriate colleague, which you can do by replying to this email. The full paper will be made available to you, together with details of how to review it, once you have accepted the request. You will also be able to view my decision once this has been made by going into your Reviewer Centre. Thank you in advance for your help. 甚是惊奇,甚至开始有点不信,这太被抬举了。虽然今年早些时候也被两三个国际会议邀请审稿,当时就觉得被抬举了,会议的邀请先是有个审稿专家回执单,我当时回执单填的很有限(根据自己能力):就是粒子滤波用于机器人定位。 其实,后来会议也没有来稿件,所以并没有实际审稿。当时琢磨着被邀请审稿可能意在邀请你投稿............也就罢了 看看我的发表历史就知道为啥惊奇了:我是去年9月份出国,今年算博二。我在国内的时候仅发表了4篇机器人领域算是像点样的中文期刊(自动化学报,机械工程学报,机器人),和一篇水准很一般的IEEE的国际会议,再无其他!过去一年出国新适应+这边对论文也没有那么“崇拜”,没有任何产出呐,目前为止倒是投了两篇稿子。 但是这次,IET Signal Processing 2010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 )0.741,在这个领域也不算低了。 邀请一个还没有尝到过发表SCI味道的人审稿,是不是有点扯呐! 其实,更扯得是,如果这个邀请3个月前来,我基本也就直接跟拒绝了,审不了也就别充胖子啊!因为我一直做的是粒子滤波(和机器人定位),这个是多目标跟踪的(当然也碰巧这篇文章融合的算法中牵扯到粒子滤波)。巧的是,多目标跟踪是从今年7月份才开始转移过来的,本学年的研究计划是准备深入研究粒子滤波在多目标跟踪的应用。也就是说:我的发表历史,没有任何迹象能看出来我之前做过多目标跟踪。而我最近正在这方面研读的津津乐道呐,觉得慢慢有眉目了。突然来篇稿子,要审,期刊的档次不低,是很想挑战一下自己但是不是有点仓促呐,倍感压力!煞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慨!! 暂且不管稿子怎么到我手的啦,也不管事情扯不扯了,单从工作的角度出发何去何从呐? 邮件附有文章的摘要,一看能懂(至少知道思路和采用的方法),要不要试试呐?也积累些reputation?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10655 次阅读|7 个评论
JMS-Guide to Reviewers (for online manuscript reviewing)
waterlilyqd 2011-10-26 16:58
The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JMS) has formally adoptedonline manuscript submission and review system -ScholarOne Manuscript ( http://mc03.manuscriptcentral.com/jmsjournal )since August 29th. All manuscripts submitted after that time will be handled online. In order to guide reviewers to conduct the manuscipt review, we prepare a PPT for reviewers. Guide to Reviewer.pdf
个人分类: JMS信息|3295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也来提个和CNS有关的问题
热度 5 BlueAdagio 2011-10-24 11:33
网上关于 SCI, CNS, 影响因子的议论可谓层出不穷。在这里我也来提一个问题供大家讨论: 什么文章才应该发表在代表最高水平的杂志里? 不知道这个议题在科学网展开过讨论没有,但我想这绝对不是什么新命题吧,平常听到的周围的讨论也不少。最近收到了一位资深学者的来信,又让我想起了这个问题来。在这位做了大半辈子生命科学研究的学者眼里,一种越演越烈的现象令他忧心忡忡。他认为,高水平的研究和论文应该是数据漂亮的,更应该是富含原创性,创新性和多样性的,应该是回答了一些重要问题又同时带来了更多新问题的。过去这几年,虽然他看到投入在每个课题里的人力物力更多了,高影响因子的杂志的影响因子也还是很高,里面真正高水平的论文他觉得反而少了,也越来越少的文章还能让他兴奋得跳起来。 Where is the sense of excitement? 他问道。 一方面他把这个归咎于基金紧缺对每个实验室的压力,另外一个方面他觉得无论从审稿人到编辑,现在都似乎过分热衷于寻找论文里没有的,忽视了论文里已经有的;过分注重论文应该是什么样子(才能达到最重量级别),忽略了他们还可以是什么样子;过分强调论文要面面俱到,却忽略了他们的独创性。这种审稿退稿,或者反复改稿的过程,他认为让一些具备了足够的突破性但比较独特(或者还不够完整)的文章最后没法发表在 CNS 等影响最广泛的杂志里,相反一些突破不大但似乎要啥有啥的却进去了,还有的虽然上了却已经基本上给改得面目全非了。当然,这位学者也认为一篇文章的最终影响力和发表的刊物不见得有太大的关系,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他还是觉得有很多遗憾。 你们怎么看?什么才应该算是代表最高水平的论文?作者,审稿人和编辑在这个过程中又应该担任什么样的角色?这些高影响因子的杂志又应该何去何从?What should they represent?
个人分类: 职业生涯|1018 次阅读|5 个评论
一稿多投遭遇同一审稿人
热度 25 waterlilyqd 2011-10-19 17:51
一稿多投遭遇同一审稿人
Some authors submit their manuscripts to several different journals at the same time so as to have their papers published in the most possibly shorttime. For those who want to graduate timely it seems understandable. But it'salso a dangerous way to do so. Today one reviewer wrote to tell us that he received two manuscript review invitations respectively from our journal (JMS)and Natural Hazards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 (NHESS), and asked us to have a discussion with NHESS about this. Then I wrote a letter to the reviewer to thank him for his information and told him we'd tell him our decision later.ThenI wrotea letter tothe authors to ask for their explanation and decision. 1. The reviewer's letter to the editorial board office Dear Editors of two journals, Natural Hazards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 (NHESS) and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JMS), I have recently been asked to review manuscripts submitted your journals and accepted to review them. I found today, however, that the two manuscripts were the same in Title and Abstract each other. Co-authors are a bit different. I don't know your policies with respect to double submission but I don't think I can proceed my review process on these manuscripts. I appreciate if you, editorials of two journals, contact each other, confirm the manuscript statuses, discuss how you deal this trouble (I think this is "trouble") and mail me again what I should do (proceed review or not). I don't attach the manuscripts because I'm not sure whether I can transfer the manuscripts to the different editorials and you have original files. I list the date of contact from your side 26 Sep first referee call from JMS 29 Sep first referee call from NHESS 6 Oct reminder from NHESS 9 Oct I returned from my field trip and contact to NHESS and JMS With kind regards, XXX 2. Letter to the reviewer Dear Prof. XXX, Thanks for your information. We'll write to the authors to ask for their explanation and decision, and then write to you. Best regards, JMS 3. Letter to the authors Dear authors, You have sumbitted one manuscript withID 11-XXXX to the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but also to another journal at the same time. Please explain it and tell us whether you will withdraw this manuscript from the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Regards, JMS
个人分类: JMS信息|17580 次阅读|32 个评论
第一次审稿:就拒了一篇大牛的文章
热度 39 neilchau 2011-10-12 07:40
第一次审稿:就拒了一篇大牛的文章
过去以为不少审稿人或太忙或不愿意审稿太快,写过一篇文章“ 审稿你拖吗? ”现在见识了更厉害的,也就是我的老板,直接把主编发给她的文章给忘了。等到编辑再发信催时,才突然记起来有篇关于 Forward osmosis 的文章要审( 汗 ~ )。 于是老板急了,让我帮忙审那篇文章,因为组里只有我做 Forward osmosis 方面的工作,我欣然答应。我们年初在那个杂志上发过一篇相关领域的文章,所以才有了这次审稿的机会,老板不珍惜,我还是很珍惜的,呵呵。 先看文章题目,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再看作者,原来文章出自一头大牛的课题组。这头大牛有多牛?他在美国一牛校开创了一个专业, 是 美国工程院院士,并时不时在 Science 和 Nature 上发两篇综述性文章。继续看摘要,原来文章研究了一类溶质用在 Forward osmosis 中的扩散机理,跟他们此前发表在 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 上的文章类似。类似的研究方法,换了一类溶质使文章的新意大打折扣。 粗读文章,发现错误的、不科学的表达,随处可见;文献随便引用,就连 A 是个大分子,跨膜扩散比较慢这样的常识也非要引用课题组发表过的文章,实际上被引用的那篇文章根本就不是要表达那个意思。还有明明引用的文献 B ,一看后面的文献对应的却是 C 。文章后面的参考文献,从头到尾,没有一篇是按照杂志的要求写的。最让人惨不忍睹的是,参考文献部分出现很多乱码,有些文献根本都没写全。这样的文章能放过? 糟滥的文章表达,尤其是参考文献部分让我对这位大牛大跌眼镜。仔细看文章的三位作者,第一作者是大牛的博士生,第二作者兼通讯作者是大牛的出站博士后,第三作者才是大牛。 我怀疑大牛根本没看文章就直接投出去的,不然那么多明显的错误,怎么可能发现不了?给老板说参考文献的问题,老板说我们不能因为参考文献就拒稿。那好,看文章的内容。 理论部分,大段抄写他们发表在 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 上的那篇文章,就连那个图都几乎完全一样。仔细想想,发现他们这次研究的溶质是新颖,可问题是:它们在 Forward osmosis 上没有任何应用前景,也就是说根本不可能在现实中得以应用。研究一些不可能应用到实际中的物质的工作机理,有意义吗? 文章没意义没新意,表达还有那么多漏洞,我建议老板拒稿。老板也同意,完全不给大牛面子(那个大牛前不久还给老板发了一篇他自己今年发在 Science 上的文章)。不过老板拒稿的另一个理由却是:拒了省得麻烦,如果弄个大修改,修改后还得返回来看(倒 ~ )。 老板建议写上几条意见把稿件拒了就得了,我觉得既然我审稿了,就把我能发现的问题都一一列出来,也算是跟文章作者的一种沟通吧。总之,希望对作者能有所帮助。于是给编辑写了一封拒稿信,并详细列出了大小十多条问题。 第一次审稿见识到了,大牛也是平凡人,有时候挂他们名字的文章也许更差。所以,挂名要谨慎,挂名就要负责任,否则可能因一篇文章就搞坏自己的名声 ……
个人分类: 科研共享|19418 次阅读|72 个评论
审稿人拒审信汇总
waterlilyqd 2011-9-18 23:59
Collection of refusal letters to manuscript review invitation Many scientists or scholars do volunteer peer-reviewforjournals even though they are very busy. It’s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and it’s a great spirit! All JMS’s manuscripts willbe sent out for peer review after they pass the initial review. An appropriate peer-reviewer sometimes is not easytofind. The invited referrees may refuse doing manuscript review for various reasons: some are overloaded with work or with other manuscript review tasks but tell us to keep themin mind next time when we have similar manusccripts, some are not familiar with the contents of the manuscripts or don’t have interest in the contents of the manuscripts, some are in field trip or in vacation so they can’t have time to make comments. Of coursethere are people whojust don’t want to do this job without any reasons. We know most researchers and scholars are very busy. They need to do their daily work and share many otherpublic affairs. It is rare that the invited referrees have no response to us. In most cases when theycan’t review the manuscript, they will immediately write back to explainreasons, andrecommend suitable reviewers.We aregrateful tothese scientists and scholars too. The follows are the collections of refusal letters on manuscript review invitation. 1. Dear colleagues, Thank you for your offer to review. However, I have other commitments now that prevent me from taking more work.I would suggest Terry Jorgenson or Tongyuan Zhang for the review. Thank you, XXX 2 . Dear Editor, Thanks for your request for review. I am very interested in the subject matter, but am unable to assist with the review at this time because I already have several reviews that I need to complete. Please keep me in mind for future assistance. Listed below are some other possible reviewers. Possible reviewer one Possible reviewer two Possible reviewer three Good luck, XXX 3 . Dear Editor, I'm sorry for my late response. Regarding your revision inquire, unfortunately I do not believe to be sufficiently inside the paper's topics in order to accomplish an adequate revision. Anyway, I can suggest you Professor XXX XXX, an important Italian Geologist at the National Insitute for Hydrogeological Protection of the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CNR - Consiglio Nazionale delle Ricerche), as a potential reviewer. If you want, you can contact Professor Iovine at the following email address XXX. Best regards XXX 4 . Dear Editor,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he invitation to review a manuscript for your journal. Unfortunately, though, I have to decline your invitation because I am too busy with other reviews at the moment. Thank you very much in advance for your understanding. Best regards, XXX 5 . Dear Editor, Greetings from Scotland. In regard to the manuscript you invited me to review, I'm afraid that I don't really have expertise in phytosociology to enable me to give a fair review of it. Sorry that I cannot help you this time. Best wishes XXX 6. Dear Editor, I am very busy with several projects at the moment. I am sorry, but I will not be able to review this manuscript. Sincerely yours, XXX 7 . Dear JMS, I will not be able to review this manuscript. Thank you for considering me. Sincerely, XXXX 8 . Dear Editor, I am sorry. I cannot conduct this review because I am currently overloaded by other duties during the next weeks, including several pending reviews. Sincerely, XXXX 9 . Dear Editor, Thank you for the invitation to review the manuscript about soil temperature on the Tibetan Plateau. I apologize for any inconvenience this may cause, but it will not be possible for me to review this manuscript. I am traveling extensively in September and October, and most of this is associated with field work. It simply would not be possible to complete a review in a reasonable time frame. I'm sorry to have to refuse this assignment. Your request came at a very difficult time for me. Yours sincerely, XXX 10 . Dear Editor, I'm afraid I don't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review this at the moment, but I would suggest the following people would be possible good alternatives for you: XXX, University of XXX. Best regards, XXX 11 . I am away until 16th September with only occasional email. With best wishes XXX 12 Dear Editor, Thank you for your invitation to review this manuscript. Unfortunately on this occasion I am too busy and must herefore decline your offer. Best wishes XXX 13 . Sorry, I'll be out of office till end of Sept. 14 . Dear Editor, Sorry, I can not accept your invitation to review. I can not share my time for research issue because my current position is administration staff. Best wished Respectfully yours XXX 15. Dear editor, I am extremely grateful to you for your kind invitation, but I have to refuse it in this moment because I am currently applying for promotion at my University and I am really very busy. Anyway, my topic of research is valu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instead of natural heritage. I can recommend you others colleagues specialized in economic valuation techniques. XXX 16. Dear editor, Thanks for the invitation. However I am not qualified in the topic. This article would be better reviewed by a soil scientist. XXX 17. Dear editor, Thank you for the invitation to review. Unfortunately I am in the field and unable to review at this time. Best regards, XXX 18. Unfortunately, I must decline the invitation. The abstract looks interesting but I am already overcommitted for the next month and will be doing fieldwork. You might consider my colleague Dr. XXXXXX as an alternative. Best Regards, XXXXXX
个人分类: 编辑杂谈|19806 次阅读|4 个评论
出书后的苦恼(纠结)
热度 8 zhaodl 2011-9-17 11:20
出书后的苦恼(纠结)
写书,我感觉与写论文有相同之处:经过痛苦的思考和整理,一步步将思路用文字表达出来,有一种吐后的快感。这一点,在我的新书《科研论文写作新解(动笔时的名字是“论文发表不求人”)》5月底交稿后深有感触。在书的后记中,当时我就记录下了这种感受:“在自问自答的语境下,将我所想到的影响论文发表的问题叙述完成了。我望着窗户外浓密的林荫,心里有一种述说后的轻松,... ...”。 这种感觉,我常常在论文写作中体验到,在写书后这还是第一次。说这本书是我的处女作,有点不太准确,因为在20年前我就曾经主编过一本、参编过一本教材。而那种编教材的感觉,与创作还是有很大的差别。教材更多的感觉是“完成了一项任务”,而著作是一个孕育后的生产过程。 当文字带着墨香,呈现在眼前的时候,那种感觉,我到现在还描述不清楚。当14号出版社编辑告诉我:样书已经领出来了,但没有时间送。我当时还镇定地表示:不急,不焦急!可是,在15号上班的路上,我不自觉地绕路来到出版社,自己去取回了给我作者的10本样书。拿到样书回到办公室,当时我就扫描上传到博客,向网友通报了这一消息。 也就在网上通报以后,发生的事情让我烦恼。当时,多数网友是表示礼貌性的祝贺,我也礼貌地回复:谢谢。也有网友留言:赵老师,记得送我一本,学习学习。我面对这样的留言,我不知道该如何回复! 出版社只免费送给我10本,除了我自己保存1本,给老婆送一本,还有几位一直关心我的前辈我是必须送的!我感觉这是一种“汇报和感谢”。如果要满足网友(现实中都认识,常来我的博客逛)的要求,我只好“掏钱”到出版社去购买! 这时,我就有点犹豫了!心里在问自己:为什么,为了什么?写书我没有要稿费,版税还没有见到,不说付出的时间和精力,现在还要付出金钱,何苦?也许,网友的讨要是一种“祝贺”的表达方式,是我多想了。我也就没有过于纠结,中午安心地睡了一个午觉,下午继续按时上班。 可是当我上班后,打开电脑。QQ中传来一位同学的留言:都出书了,别忘了送我一本。 是同学,我也就没有客气了,直接回复:要送没有,需要自己到书店买去! 同学也不客气,很快回复我:啬皮(意指吝啬、小气)!多少钱一本? 我回复:市场价15元,给我优惠到7折。 同学很干脆:那好,赞助你100元,买你十本。 我接着回答:赞助就不用了,我没有“包销”的指标。买100元的书我才提成7元版税,你留着钱请我吃饭吧,那样更划得来。 同学答:那倒也是,请你吃饭绝对划得来,写书辛苦、犒劳犒劳! 与同学聊过以后,我心里一直在想:我不能挨个向讨要的“恭贺”者解释吧?下午,我决定让办公室用公款到出版社拿了一些书回来,作为业务学习资料给手下的编辑没人送一本。心想,是否也用公款买些送给朋友?念头刚出,我就否定回去了:不行,这有以权徇私之嫌!会让人说闲话的。 16号上午,本地有位我需要赠送的同行,我打招呼找时间送本书过去,请指正。可是回答:不用跑了,下周咱们开会时带到会上就是。这一下又使我为难起来了:下周的会议,是全省范围的高校期刊会议,估计到会人数一百多,我只带几本,显然会面对各色的讨书者,一个个反驳、拒绝?想起来都有些恐惧。为此,中午没有睡好,脑子里一直在转悠着如何应对。我已经是“个色”的出了名,不通人情,这样惹事上身,是否会伤害到别人。我突然想起我印刷期刊的西安交大印刷长厂长曾经跟我说过:有期刊方面的会议通知一下他。以前参会了几次,招揽了两份期刊的活,但是都是专业期刊不是高校的,不知道对下周的会议是否感兴趣。 上班的路上,我拐弯来到厂长办公室,与厂长商量。开始,满口答应,我一再提醒:不要碍于我的面子,一定要双赢,关键看有没有广告价值。厂长表示:不看眼前利益,关键是长远考虑,希望与编辑部联络,那就一人送一本,不就是一把雨伞的成本。后来,在我的坚持下:不要一人一本,而是一个编辑部一本,宣传到编辑部就达到目的了,如果编辑部感觉书有价值,自己可以去书店买去。就此,达成协议,他立即派人去出版社把书买了回来。 我回到办公室,感觉解决了一个难题,但为了避免送书时有人坚持要几本,我就在群里通报了这个消息:我已经拉到赞助,每个参会的编辑部送一本,抱歉不能人手一册。群里在线的人都表示了感谢,我心里也放松了下来。 可是,当晚上回到家里,我的qq里有人留言:能不能多给几本呀,人多都想学习学习。 我只好直接回复:我写得不是学术著作,我没有销售指标,只给了我10本样书。我似乎是在靠书出名,而读书是为我而读。送一本看看吧,如果有价值的话,你购买去就是,公开发售,各大书店、网店都有。 得到的回复是:赵老师您为什么总是那么不俗呢?至此,我一直在思考:送书和卖书的区别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我与大家的思路总是有分歧。 尽管观点不一致,但在聊天过程中我发现,我写的书不仅是我写作时想到的两个读者群:一是,论文作者,了解出版者的要求来写论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二是,青年编辑,进一步或者是换角度理解学术出版,增强与作者沟通的能力和底气,甚至是赠阅作者,改善关系。另外,还有一个群体,更加适合于阅读,甚至可以当作教科书,那就是编辑出版专业的在读研究生——一方面解决论文写作的困惑,另一方面了解学术出版的过程和理念——一举两得。 有目录可以看出,不是学术。
个人分类: 闲思偶得|4510 次阅读|13 个评论
为何我不愿为国内杂志审稿?
热度 3 qsqhopeiggcas 2011-8-27 12:20
前几年,每年都为国内相关知名专业杂志审阅 40 篇左右的手稿,但从今年开始我已基本不再接受审稿邀请了,主要原因是: 1 、多数手稿做的多是跟踪、模仿式的“ homework ”,看后深觉乏味。 2 、由于杂志编辑部选择审稿人时,是看手稿内容与哪个专家的研究领域相近。前十几年我一直做非线性岩土力学方面的研究,大部分与非线性有关的手稿基本上会让我审。有关稿件内容大多是对我们以前工作的补充,属于“鸡肋”式的文章,弃之可惜,食之无味。退稿吧,手稿还有些许改进工作;不退稿吧,觉得本质上还是模仿,让俺左右为难。 3 、从手稿内容看,有些文章是研究生为能满足论文答辩的要求而写的,在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写作方面很显稚嫩。如果觉得手稿还有点价值,得花费大量的时间帮他(她)们提意见、修改。 4 、或许由于我审稿标准要求严格, 85% 左右的手稿都会被“枪毙”,以至于有些杂志编辑部觉得我“太苛刻”,要求放松标准,这也让我勉为其难。 5 、由于近两年本身的科研任务繁重,难以保证足够的审阅时间。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3144 次阅读|4 个评论
审稿时需要问自己的问题
alvinlxu 2011-7-21 22:02
每次审稿时看一看,问问自己这些问题。 以下内容源自IPO的 Introduction to Refereeing Is the work understandable and correct? • Is it clear what the authors are trying to achieve? • Are there sufficient references to provide background and put the work in context? • Are the results backed up with evidence? Are there any unsupported claims? • Is the work correct? Are there any errors, flaws or mistakes in the manuscript? • Are the mathematics or statistics correct? • Do you understand the work? Is the work novel and interesting? • Are the results interesting? • Is the research important? Do the authors explain why it is important or how it advance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field? • Is the work original? Does it contain new material? Have any parts of the manuscript been published before? • How relevant is this work to researchers in your field? Would it be beneficial to get an opinion from a researcher in another field? • Is this only an incremental advance over previous work? Is the work well presented? • Does the title reflect the contents of the article? • Does the abstract contain the essential information of the article? • Are the figures and tables correct and informative? Are there too many, or too few? • Does the conclusion summarize what has been learned and why it is interesting and useful? • Is it clear? • Is the manuscript an appropriate length?
4156 次阅读|0 个评论
供我国学术刊物审稿工作参考
热度 1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1-7-14 11:42
供我国 学术刊物审稿工作参考 2011 年 7 月 12 日 收到 英国物理学会出版社( IOP )中国区总编 吕铭方 博士、教授发来他们的《 审稿指南 》,如下: 《审稿指南》现已在线。 无法阅读此邮件 ? 请通过浏览器查看 . 您好! 我们高兴地通知您, IOP 新近发布了其最新中文版的 《 审稿指南 》 – 详细介绍了 IOP 的同行审稿过程以及 如何撰写审稿报告。 我们希望通过该 《 指南 》 帮助您了解 IOP 的审稿过 程,同时也使审稿过程对于学术界透明化。 该指南提供了如下几个方面有助于审稿的信息: • 同行审稿过程介绍 • 如何撰写审稿报告 • 提交审稿报告之后 • 道德规范 • 常见问题 • 出版术语 • IOP 出版物 现在就在线阅读《 审 稿 指南 》。 此外,如果本信息有帮助,请将本邮件转发给您的朋友或同事。 祝好! 吕铭方 博士、教授 英国物理学会出版社( IOP )中国区总编 审稿指南 · 同行审稿过程介绍 · 如何撰写审稿报告 · 提交审稿报告之后 · 道德规范 · 常见问题 · 出版术语 · IOP 出版物 · 现在就在线阅读 《审稿指 南 》。 如果您不希望再收到此邮件 , 请退订 . . 无法阅读此邮件 ? 请通过浏览器查看 . IOP Publishing Limited Registered in England under Registration No 467514. Registered Office: Dirac House, Temple Back, Bristol BS1 6BE England Vat No GB 461 6000 84. Please consider the environment before printing this e-mail 看后,感到: IOP 的审稿过程,比较合理,同时也确能使审稿过程,对于学术界透明化。 特转载于此,供网友们,特别是,做学术刊物工作的网友们参考。 希望能有助于我国学术刊物工作的改进。
个人分类: 其它|2952 次阅读|2 个评论
稿件初审与CROSSCHECK
热度 2 slowlight 2011-6-21 12:48
从今年初编辑部开始使用CROSSCHECK对CHIN OPT LETT的每一篇投稿进行写作重复性检查。从目前的结果来看,最高的重复度达到58%。重复度的高低与CROSSCHECK对重复的定义有关,如果标准比较低,重复性就不明显。 举个例子,对同一篇文章,如果设定有100个连续单词相同才认定为重复,与10个单词相同认定为重复得到的结果完全不同。所以,这个绝对的数字没有多少意义,把这个数字当作新闻点也是有一定的误导性的。 前段时间CROSSCHECK突然不能按以前的方式登录了,导致有一些文章在收稿时没有作重复性检查。与软件的销售人员联系后得知,网址有了变化,修改后又可以继续使用了。昨天把没有检查的文章补查了一下,除去已经被退稿的文章,差不多有10%的投稿需要重新考虑其价值。 今年期刊来稿量较往年有一定的增长,这给稿件送审带来了一定的压力。所以还需要初审时严格把关,把不合格的稿件尽快退掉,给作者更快的回复,同时也减轻审稿人的压力。 也有的作者对这种检查不太理解,但对于大段雷同的表述,却不能给令人信服的解释。CROSSCHECK还将继续使用下去,这会给我们的审稿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同时对作者也是一种提醒。
个人分类: 编辑部的故事|9401 次阅读|4 个评论
用我的程序计算权威Hamilton环难题易于反掌
热度 4 dulizhi95 2011-4-22 14:18
用我的程序计算权威 Hamilton 环难题易于反掌 我关于 Hamilton 环多项式时间算法的论文,今天又收到了一权威期刊的拒稿信,三个审稿意见,两个的理由是文字表达太差,难看懂。有一个倒详细讲了我文章中的“问题”,当然,与以前多个其他期刊拒稿的理由一样,他讲的是错的,表明他根本没看懂。 这些权威啊,为什么一定要那么自以为是呢?为什么一定要先入为主,认为这个无名气的作者不可能搞出这样顶级的世界难题来,事先就判断肯定是错的,因而不愿意花功夫仔细思考就轻易否定呢? 不过,这个讲我“问题”的专家倒还不错,他告诉我一个网址,那上面有权威的 Hamilton 环的难题,他附带问我是否能把那些题都算出来。我立马下载了该网址的输入数据,用我的程序一算,非常快非常便利地将所有例子全部算出正确结果,小一点的图形几秒钟( 1000 节点),大的图形(也就 5000 个节点,这对我的程序简直是小菜)也就分分钟。当然,他有标准答案,但我的结果大部分与他的答案不同,因为图中不止一个环嘛。 在此请求国内能用中文沟通的专家、领导援助、合作。请善于写英文 SCI 论文的专家合作,全面改写我的论文,然后合作发表。一为第一作者,一为通讯作者。我负责用中文彻底解释清楚我的思路,同时我保证和确信合作的结果一定令人愉快! 我可以绝对肯定,我的整个证明思路严密无缝。我为此仔细地一遍遍地思索了多年。 杜立智谨
2806 次阅读|14 个评论
投稿:大帽子底下开小差
热度 3 zilu85 2011-4-2 08:37
“该文以XXXXX的新理论(新概念)作为基础,介绍了本单位开展服务的一些经验。但是,二者不是有机的结合,即:没有XXXXX的理论(概念),该单位也会采取这些措施(如增加开馆时间,增设网络设备,树立为用户服务的理念......)来加强服务的工作;反过来,该单位所采取的一些工作措施,也不是基于XXXXX之原理而制定的,建议不予发表。” 其实,最开始我是这样写的: “用时髦的概念和理论,配上本单位经验介绍,风马牛不相及;况且时髦的概念基本上是抄的,本单位工作基本上是罗列的。” 后来觉着这样太伤人,太情绪化,所以我用“科学”的态度,就事论事地写下了正式评语。 以前在帮忙评价其他学科论文的时候,遇到过这样情况,以为那个学科特色使然。 近年来,这些情况在图书情报领域也经常遇到了。大概觉得直接东拼西凑的做法实在是太初级了,只有挂靠到时髦的概念才容易发表。本人经常遇到的被拉来作虎皮的时髦概念有: Web 2.0, Lib 2.0,图书馆虚拟社区,泛在图书馆,云计算,虚拟空间阅读,信息不对称,图书馆知识社区生态系统,等等。【郑重地说,不是说这些概念或理论自身有问题,而是它们经常被利用】 脑海里总是这样的画面:某位图书馆员,坐在办公室或者阅览室里,喝着茶水,握着鼠标,复制粘贴,粘贴复制,硬生生地憋出来的一个屁,按下电子杂志社的投稿系统,OK!大功告成。 到了审稿人这里,自命不凡的同行要捂着鼻子,耐着性子说,此屁有理,但是理由不够,建议返回作者修改后再放出来。
3990 次阅读|3 个评论
我看论文写作和审稿
热度 20 zephyrcyn 2011-4-1 14:01
做为中国人写学术论文(留学过的例外),语言是很大的一个障碍,这个障碍在低水平重复中是很难逾越的,那么,投稿过程中审稿人往往会在语言方面会给我们很大的帮助,前提是:你的论文必须具备一定的思想性。我的论文写作水平,就是在国外期刊投稿的过程中锻炼出来的,尤其是第一次投稿时的第一位审稿人,给我很大的帮助和提升。 第一篇英文的论文是投往德国的一家期刊,投稿后不久就收到了反馈意见。说实话,我自己现在去看那篇论文的投稿初稿,感觉只有四个字:惨不忍睹。文法一塌糊涂,观点表述不清,现象描述含混,语法拼写错误更是一大堆。这位审稿人在列出自己的评审意见之时,先有一段对论文主要内容的描述,这段描述奠定了我最后论文修改的基础:论文写作时,有一段对核心实验现象的描述,这一段在写作时非常困扰我,不知如何用英语表达,而审稿人的描述的第一点正是针对这一点的,似乎透过论文看出了我写作时的纠结和困惑。在评审意见里,还有一些针对一些观点描述文字的修改意见(第一条是针对题目的修改意见)。审稿人在最后总结说,论文写作虽然存在很大问题,但论文的主旨值得肯定,内容与刊物方向吻合,建议修改。 这篇论文一稿的修改周期非常长,我自己先就审稿人直接指出的错误进行修改,然后改正自己能看出来的毛病,最后还求助了老师、同学,直至最后期限截止时,递交。二审时,原审稿人对论文的修改给予肯定,最后还经过两轮修改,论文发表。 论文投稿时还会和审稿人有一些观点之争,在这里,我个人的建议是:要以最大的善意去体会审稿人的意图,科学或技术上的观点之争是非常有益的,只是,我们在陈述我们的观点时要有足够的诚意,这里诚意不等于服从权威。 第二篇论文的修改也遇到了很大的障碍,我承认,这些审稿人的学术能力都是不容置疑的,他们总是能看到你论文或结论的明显缺陷或不足 , 但有时侯,在某些学术观点上,不同的人还是有不同的见解。第二篇论文投稿中遭遇了与审稿人的观点之争,其中的一位审稿人从经济成本上直接否定了我那篇论文的研究价值,如何为自己的工作进行辩护,很是棘手。按其他审稿人的建议进行了修改,同时补做了大量的实验之后,我把论文放置了一段时间。最后决定,陈述之后直接就无用论反驳:前面我用了很大的篇幅陈述了各种新技术从研发到最后进行工业化应用的大致历程,最后,总结 , 对任何研究做无用的结论不宜太早,科学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在不可能处发现可能的途径。不知审稿人最后以什么原因接受了我的那篇论文,而我,把之归结为我的真诚,我想,是我的真诚打动了审稿人。 慢慢的就有一些期刊邀约审稿,基本上,我没有拒绝过审稿的要求,这也给了我很大的压力,主要还是来自语言关。有一个月,一连接到三篇审稿(三个期刊),当时狂晕(书到用时方恨少啊,英语,爱你真是不容易的事)。审稿时,对于拒稿,很是慎重的,尤其是,当遭遇到中国人的稿件时,除非太太差,不然很难下拒绝的决心(迄今为止,只拒过国人一个,只是觉得中国人活得太不容易)。递到手里的稿件,良莠不齐,由于我个人语言自感不过关,所以,我从未就英文写作方面给任何人建议,只是就方法、技术手段和数据解读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国内某博士的论文,论文有几处亮点,对一些现象、数据的解读也比较到位,我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见,结果这篇作者的回应让我很是认同,能看出他是花了心思的,论文最终的发表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我拒掉的论文一般都是有先天缺陷的,比如有一篇论文,这篇论文设计了一个正交实验,通过设计的实验最后得出了显而易见的所谓“结论”,感觉上就像本科生的一篇实验报告,而且是数据单薄而空洞的实验报告,我直接拒了(不是中国人)。被我建议不发表的论文,最终都被刊物拒绝,我想,拒稿的意见肯定不是只有我一份,因为好几家刊物都是三个审稿人的(昨天和一位中学生谈起投稿审稿时自己的心绪(源于网上的一篇博客),这位同学批评我因国人非国人对论文贴标签的做法,在此,做一检讨,随着自己的不断学习,我想,我会尽可能客观的)。 从论文写作上,我想,我会更认真的,审稿上也会更加负责(让力不从心的感觉少一点再少一点)。我想,我已经过了那种“不得不写”的阶段,现在是想写就写,有人树标准贴标签是他们的事,我只想忠于自己的内心。所以,写论文的过程逐渐变得轻松起来,成为可以静下心来的享受。常常看别人的论文,总是感叹:哇,原来也是可以这样表述的 / 这个句子原来也可以这样用的,等等(至于文章的魂魄,学术思想,以后另写文章专述吧),这样的过程也很美妙,可惜我的教学任务也很重,必须在很多事中求平衡,力求让自己问心无愧。 注:不管写作还是审稿,都处于初级阶段,所谈亦只是个人经验。 附上自己以前的一篇日记(两年前),与纠结中的同行们互勉。 论文 = 沉沦 写论文总是写到想吐。 清晨 5 点起床,打开电脑,对着论文直到近八点。上一篇刚刚完稿,这一篇正在修改,还有一篇亦要修改,还有新的数据等待写成论文 ...... 想到一生似乎都在这样的轮回中度过,哎,除了吐还是吐 ...... 审稿也会让人徒添烦恼。这篇的作者是个中国人,估计也是等待毕业的硕士或者博士吧?上次拒掉其他国家的,感觉尚可,但这次总有点下不了手。但,质量实在太差,唉,还是吐,硬着头皮拒。 8 点后玩了会游戏,真不知是因为喜欢玩游戏才虚度光阴,还是因为对着论文太枯燥而借游戏逃避写论文?不知呢,厌倦这样的生活状态。 很想彻底解脱,只是不知在可以不写论文的日子里,是不是会怀念那些清晨静静坐在电脑前的时刻 ? 看来还是中了红舞鞋的蛊,虽然无怨无悔,但疲惫的感觉却无可逃避。
个人分类: 八八学术|14441 次阅读|26 个评论
最近审稿据同胞文章的感受
热度 44 Synthon 2011-3-19 07:21
最近几个月来审了些文章,很有意思,不是同胞的就是韩国的。期刊应该还算不错,都是因子在4-6之间的材料类和化学类期刊,用我老板的话来说,都算是decent journal。 我不得不说,同胞的文章,质量比韩国人的文章,差的很远。审了3篇韩国人的文章,研究做得好不好暂且不论,但是至少没有错误。而同胞的4篇文章,则是漏洞百出。有篇文章虽然立意很新,催化剂活性也很好,但是中间在做催化剂表征的过程中,对各种谱图的解释漏洞百出。鉴于结果不错,我给出的审稿意见是小修,但是写了长达两页的修改意见帮助他们修改各种错误。这篇文章现在已经发表,我的意见基本上还都是被采用了的。 其他三篇同胞的文章,我给出的审稿意见都是据稿。三篇文章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作者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文章的introduction部分,作者着意强调的,都是“XX还没有被报道过,所以我们做了XX”。同学啊,XX还没有被报道过,有可能是因为这方面的研究压根没用,所以没有人去研究啊。。。你得给我个更好点的理由啊。(当然,XX还没有被报道过,也可能有别的理由,比如XX已经被产业化50多年了,学术期刊上早就不报道了。。。我审稿还真遇到过这种情况)当然我们理解,在学校里面,除了应用研究,我们也要做基础研究,但是基础研究也需要有理由好不好。。。比如有文章这样说:在XXX反应中,催化剂可以被负载在各种载体上。其中,载体A、B、C等都已经被报道,但是,A和B的混合物做载体还没有被报道过。本文中,我们用首次报道了A和B的混合物负载的催化剂催化XXX反应,发现其活性刚好在单独使用A和单独使用B之间。这种文章有意义么?至少我不觉得。 当然,类似的文章我也写过,但是我做这种实验是有个清晰的目的的,我也把这个目的写在了introduction里面,文章最后也发表了。比如说,如果从应用研究的角度出发,我们发现,使用A做载体,初始活性高,但是催化剂失活快。而使用B做载体,活性不高,但是稳定。我们使用和A和B的混合载体,发现活性比B提高了很多,但是稳定性又比A好很多,所以混合物载体可能是该催化反应产业化的较佳载体。这,不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了么? 也许有朋友会说,我是做基础研究的。好啊,基础研究也可以,但是你证明A和B的混合物性能在A和B之间,这算什么基础呢?但是你如果像我这样做,就不一样了:我们发现,A的活性比B高很多,同时也发现A的表面羟基浓度比B高很多。是否是表面羟基的浓度决定了活性呢?为了研究这一点,我们制备了各种不同组成的AB混合物,随着B含量上升,我们发现,表面羟基浓度随之下降,同时,活性也随之下降。我们的研究清楚的表明,羟基浓度是影响反应活性的重要因素。为了证明我们的观点,我们对A进行了热处理以降低其表面羟基浓度,发现热处理之后的A,活性显著下降。为了证明我们的观点,我们又尝试了另外一个反应,同样发现了羟基浓度和活性之间的关系。这,不就是一篇很好的基础研究的文章么? 当然这三篇文章,除了研究意义不明确之外,还都有其他各种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在我的手里都被拒了。下面这个问题也是比较常见的:催化剂A和催化剂B,电镜照片见图3和图4,他们的电镜照片有显著不同,这也是他们活性不同的原因。同学啊,你至少给我描述一下图3和图4到底有啥不同好不好?我看起来这俩图的不同点多了去了,到底哪个不同点导致了活性的差别呢?您是打算让读者猜么? 顺便说一下那三篇韩国文章的命运: 第一篇:全文我找不出问题,正当我打算给publish as is的评语的时候,发现最后一张表格作者忘了上传。。。我后来给的comment是如果作者能上传这个表格,而这个表格又能够支持作者的相关论点的话,我看此文可以发表。此文现在也已经发表了。 第二篇:全文我也找不出问题,但是这篇文章是作者之前一篇文章的延续,把之前一篇文章(IF10)里面的材料换了一种,所有试验重做了一遍。我把两篇文章一对照,嘿,性能反而下降了。同学啊,并不是说性能好的材料你发个IF=10的,换了个性能不好的材料,你就能发IF=5的。。。你想发这个IF=5的,至少得告诉我为啥性能下降吧?于是这哥们杯具了。 第三篇:小修,有些试验条件控制不是很严格,建议在严格控制下重做。 再顺便说一下,我写这个文章,是因为正在审一篇三哥的文章。其实,三哥的文章更不靠谱啊。。。对比起来同胞好多了。。。 补遗与勘误: 1.标题讲拒同胞文章,是为吸引眼球。实际上不仅仅是同胞文章有这个问题。我今年以来审的这些文章,只有同胞的文章有这些问题,韩国同行没有,我相信是个巧合。事实上,我博客的一个主题,就是试图跟大家交流,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是有概率的,你看到的国外情况不一定就是国外的普遍情况。所以,特此说明。 2.标题中的“据稿”应为“拒稿”,特此更正。
个人分类: 科教评论|23150 次阅读|64 个评论
如何甄选审稿人
热度 6 fhylren 2011-3-2 22:38
许多杂志建议作者在投稿的同时提供3-5个左右的审稿人。针对每篇来稿,编辑部尽可能的让稿件送审到同行专家手中评阅。目前评阅人主要来自3方面:(1)杂志编委会成员;(2)世界同行、专家学者(编辑部通过关键词检索到类似文章,然后联系文章通讯作者);(3)作者提供的审稿人。 通常编辑部如果能够找到合适的审稿人,就不会采纳作者提供的审稿人 。然而在下列情况下编辑部可能有条件的选择作者提供的审稿人:(1)稿件研究的领域和内容不常见,文献检索未发现相似的文章;(2)编辑部指派的审稿人没有回复或者同意编辑部的邀请。 全部采纳作者提供的审稿人几乎是不可能。 作者提供审稿人可能增加稿件的接收率。因为一方面提供的审稿人可能对你的工作比较了解,从某种程度上说审稿人可能会给你的稿件一个积极肯定的评价。另一方面提供的审稿人可能具有相同的研究背景,因此这样的审稿人给出的意见可能更中肯、更科学。 如何选择审稿人?(1)如果对你的研究领域很熟悉,可直接选择该领域的最具份量的科学家。(2)选择相同或类似领域的“朋友”,而不是“敌人”。例如过去国外合作单位,或者国际会议结交的朋友等。(3) 来自于参考文献,这是一种最简单但不是最好的办法。 ( 4)尽管编辑部没有对审稿人的职称有具体的要求,大家最好选择有副教授及其以上职称的人员。编辑部要求你提供审稿人姓名的同时,要求你提供他们的工作单位,地址,电话,传真以及EMAIL。其中EMAIL要求一定要正确,而且能够联系得上,因为编辑部主要通过EMAIL与你的审稿人联系。 推荐reviewers似乎大多都是必须的,否则submission过程无法进行下去;也有杂志让作者自己推荐、但申明不一定采用、且对推荐的欧美外的同一国人士有数量限制,或者杂志edtioral team自己安排,但后者需要时间更长、缺乏可操作性。 通常,reviewers的选择,以本领域专家居多,从文稿参考文献的通讯作者中选择,提供其单位、email,如果编辑部认为合适,就会去email征询对方被邀请审稿的意愿,并把文稿、审稿要求等一并email给专家,并要求专家在1周内回复是否接受邀请;如果专家太忙、或者未收到email(通常2次确认)、或者对稿件质量等很不屑直接拒绝审稿邀请,那编辑部要重新筛选reviewers并重复上述程序。 本人在投稿和被邀请审稿的过程中,向大家推荐一下个人认为有用的经验或小窍门: 1. 邀请国外的熟人或朋友当reviewers。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同事或朋友认识的,也可以提前告诉对方。直接拒稿的可能性大大减小,差的一般也是大修后再审,最终的“录修拒”定夺交给杂志吧。论文被大修,坚持诚恳认真逐条修改,就有录用的可能。须知论文审稿周期是宝贵的,莫随意被杂志拒稿。 2. 邀请研究领域的大牛审稿。大牛一般不仅仅计较于论文语法或格式等细节,往往看你的论文只要有小小的创新点或者可喜的结论,就会让你的论文通过的,因为 大牛们一般都很爱才 。当然你最好在文中能体现你很了解你的研究领域,切不要被指出显然性的错误。放心!大牛一般能通过浏览论文看出你的“创新”的,否则怎么称为大牛?! 2. 不要遗忘邀请第三世界国家同行。我第一次被邀请,有些受宠若惊;看过稿件(作者以色列人)觉得欠缺新意、讨论中缺乏对先进技术的具体实现,想拒;但一反思,是否太残酷?同时天涯沦落人,何不成人之美?于是我审为“修后发表”,并把关于要补充的先进技术的具体实现详细附入意见内。不久我查阅到了正式发表的按我意见修改后的文章。“推己及人”,我想找个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reviewer,是否也会高抬贵手呢?也许吧。对了,这还是不与你国籍相同的reviewer呢。 3. 推荐拟投稿杂志与你专业相近的编委作为审稿人。适当引用拟推荐reviewer的与工作相关的代表性论文,对前期贡献充分肯定或适当拔高,估计审稿意见就很难直接拒稿了。
个人分类: 科研|11292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杂志运行
fhylren 2011-3-2 14:00
杂志如何运行? 我们在投稿的时候只能看到杂志对作者的要求,一般不了解他们后面在干什么活,了解一下应该对我们有一些帮助。作为新任《 Medical gas res 》 的副主编,我最近接受了几项委派审稿专家的任务,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了解到的一点“内幕”,分享给年轻科研工作者,以希望对大家更有效地向国外杂志投稿有一点帮助。 当你的论文被系统确认后,系统给你一个论文编号,主编应该是先看看文章的题目和摘要,根据他的理解,这个内容哪个副主编比较熟悉,就委任这个副主编负责这个稿件的后续工作。当然副主编肯定也要看看内容是否能玩的转,并确认是否接受这个任务。一般情况下,主编都比较忙,不会详细看稿件内容,主要根据题目、摘要、论文副标题、主要结果图片表格。 副主编接受到任务后,下一步主要工作就是寻找合适的审稿专家。 找审稿专家的依据有 4 个方面, 1 是作者建议的审稿专家。 2 是根据 Medline 上的信息与稿件内容符合度,系统自动筛选一批专家,并给出符合度百分比(我觉得这个东西很好,国内的杂志应该效仿)。 3 是杂志的编辑委员队伍。 4 是副主编根据对稿件内容的初步分析,找自己熟悉的专家。一般情况下,副主编比较懒,不会详细看稿件内容,也是主要根据题目、摘要、论文副标题、主要结果图片表格。如果发现论文很有意思,也会细看的。即使副主编自己很熟悉,一般也会继续指派审稿专家的。 所以在投稿的时候,选择比较理想的建议审稿专家也很重要,如果副主编发现你选的是他认为合适,或与系统提示一致的,那么送给这个专家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副主编找好专家后,确认后系统会自动发给审稿专家邀请信,并指定最后期限。信的内容都是套话,就是希望能接受这个任务,帮我们干活。等到了约定时间,如果有的专家没有回来意见,会通过系统发一催促审稿的信。 两个专家的意见到齐后,如果意见比较一致,就是都不拒稿件。副主编会把意见转给作者,在转的时候如果副主编有个人意见,可以在系统中填写,好象一般不写。如果两个专家的意见不统一,则要另请一个专家再审。等第三个专家意见来了,决定拒绝或再审阅,副主编会给主编一个参考意见,主编再指示如何开展后续工作。 作者把修回稿件提交后,主编会再次委托副主编组织工作。一般仍请原来的副主编,当然也可能不同,这个决定权在主编。副主编接受任务后,仍会再邀请原来的两个专家再次审稿(有的杂志邀请另外的专家。)程序同上,这次信的内容中专门写了几个要求: When assessing the work, please consider the following points: 1. Is the question posed by the authors new and well defined? 2. Are the methods appropriate and well described, and are sufficient details provided to replicate the work? 3. Are the data sound and well controlled? 4. Does the manuscript adhere to the relevant standards for reporting and data deposition? 5. Are the discussion and conclusions well balanced and adequately supported by the data? 6. Do the title and abstract accurately convey what has been found? 7. Is the writing acceptable? 总的意思是,作者是否根据阁下的意思进行了正确反馈,从语言表达等细节上考虑能接受吧?当然即使这样,专家可能仍有意见,要求作者继续修改,那么重复上述过程。直到论文接受。 在上述邮件的落款中都是主编,就是说虽然副主编做的具体事情,但审稿专家和作者都会感到是主编来的信。
个人分类: 科研|1872 次阅读|0 个评论
SCI论文写作、投稿与审稿经验(原创)
热度 25 xusuowen 2011-2-24 19:13
前几天,看到博友丁灿写的博文,“我是一只青蛙,祖国需要我吗?”一文很受启发。国内很多的科研成果奖励的确来自于高水平论文带来的正反馈循环,论文-基金-成果奖励-论文......。我们在国内无法切身感受到“真正的科研是因为兴趣”是如何理解的?丁博的德国老师和她本人做到了,虽然没有发表过CNS,虽然学术界存在“Publish or Perish”的规则,但是做自己觉得有意义而有兴趣的工作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我有一位很好的老师,她在NIH的博后导师曾经为了兴趣,放弃在医院的高薪工作,一直在NIH做基础研究(当然也做一些临床研究),至今未婚。当然,科研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毕竟在老美看来,大部分人还是家庭观念很强的,尤其是在看了蒋继平老师的博客(美国生活随笔11则)以后,我更加坚定地认为不能因为科研放弃生活和家庭。 回归正题,SCI论文是评价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衡量自己研究工作价值的标准之一,入学至今,发表过几篇小论文,也很幸运接到两个杂志的审稿邀请信,陆续为这两个杂志审阅过几篇稿件,有点自己对写作和审稿的小小体会,也总结了一些科研生活中我认为是比较好的习惯。 国内很多高校博士生毕业都有SCI论文的要求,我们学校的要求是5年的博士(硕博连读,直博)要求至少一篇3.0以上的文章,3年的统招博士需要SCI,IF无要求。转眼间,很快就要毕业了,在写毕业论文之际,老师让我在实验室做一个小组汇报,主题为SCI论文写作投稿与审稿,现将汇报幻灯与园友共享,希望对即将投稿或审稿的同志们有所帮助,详见附件。附件中还有我整理的几个很好的有关论文写作投稿的文件,无需积分及权限限制。 2_How_to_write_a_scientific_article_Author_Pack.pdf 2009-circulation-MS preparation and submission.pdf VIP-SCI论文写法攻略.pdf HSU.ppt
5186 次阅读|24 个评论
审稿的一些体会,也是给国内同行的建议
热度 9 victor95 2011-2-13 08:10
早上查邮件,发现又收到了老板转的审稿的要求,想想读博士的这 3 年多,虽然发的 paper 不多,审的稿却不少,差不多快 30 篇了。大部分都是 electrochemistry 方面的期刊, electrochemical communication 的最多,也有 electrochemical acta , 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等的 ;另外就是 nanomaterials 中关于是 anodic TiO2 nanotube 部分的, nano letter , chemistry of materials 等杂志也审过。稿子审的多了,有些心得体会,写出来和大家分享下。想来大家最期盼着自己的稿件被顺利 accepted ,或者 minor revision 了。我提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1. 无论杂志的 IF 的高低,都请投稿者予以重视。即便是 IF 低的期刊,也不代表投了就一定能中。在正式投稿之时,都请文章的 corresponding author (一般都是各位老板啊),最后审查一下稿件,杜绝各种明显的小错误。很多错误,比如,图片不是最终版本,编号,题注与文中提及的不吻合;单词的拼写错误,或者句子有明显语病;参考文献编号与文中引用的不吻合,等等,虽然这不一定影响稿件质量,但的确很影响审稿人的心情。每本杂志都有存在的价值,即便 IF 低,也并不见得对这些粗心大意容忍度就高。而且,相同专业的审稿人,很可能是同一个批人。 大家每天都有繁重的实验和工作任务,还要用一些私人时间来审稿。而审稿时则发现,手中的稿子竟有这些低级错误,心情自然会非常不爽,对稿件的态度,标准也会严厉了。记得有一次我审 electrochemical acta 的稿子,发现作者是投过其他杂志后,才改投 EA 的。因为后面的图片序列中第 2, 第 4 张图片被删掉了,但文中对照片的描述还是沿用原来的图片标号 , 这样图片顺序就全乱了,我要前后翻几遍才把文中的描述和后面的图片联系起来。整篇文章看下来很吃力,再加上文章的质量也存在些问题,综合一下,就拒掉了。 2. 投稿时,一定要掌握文章档次。千万不要抱着侥幸心理,不论文章质量,从 Angew. Chem. , Adv. mater 这种大杂志开始按按 IF 从高往低投,希望能中篇大文章。目前,来自国内的稿件中,这种投机做法已经相当泛滥了,我审过的每本杂志都见到过。并从广度上已影响到大陆稿件的声誉。一次聊天中,我的老板就曾经提及,说他碰到的很多杂志的主编都和他抱怨过,大陆的投稿让他们睡不好觉,他们都对来自中国的投稿心生烦闷。现在,无论电化学,还是纳米,各本杂志投稿的数量都大幅增加,尤其是中国大陆的稿件像潮水一般涌来。但这些稿件中鱼目混珠,瑕瑜互见的厉害,有很多稿件质量不过关或者水分很大,为了保证质量(对于学术杂志,质量就是生命啊!),编辑和审稿人需要花很大力气来一篇一篇的甄别所有稿件,这样不但耗费了编辑和审稿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稿者在耗费时间等待后也只会得到被拒的结果,结果是双输阿! 其实,对于科研人员,尤其是 nano , energy , material 这些新兴和热门领域的科研人员,口碑和可信度是最重要东西。虽然,我们也会看到一个好杂志上有些水文章,但那是大牛灌的,作者有之前辛苦建立起来的信誉来保证,不见得普通的组也可以灌。对于非牛人,一开始就投机,最后只能是一切成空。而当这种个体的投机行为,日益泛滥到被贴上中国标签时,受害的就是我们所有人了,而要修复就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记得 science 的主编就说过,“ 瑞士学者的论文用稿率最高,而中国学者的论文退稿率最高”。希望大家对手中的稿件没有 6 , 7 成中的把握,还是投低级别的杂志吧。口碑的建立,还是要靠我们每一个人的。 3. 文章被审后,一般审稿人在给出意见的同时,也会给些建议或者提出些疑问。而这些建议其实大都是建设性的,是对进一步提高稿件质量很有益处的,希望作者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同事在审稿时,曾经接二连三的出现过这种情况,虽然不一定是中国的稿件,不过对此还是要引以为戒。当时,一篇稿件投到一本专业内不错的杂志 A 上,由我的一个同事来审稿,作者宣称做出了一个不错的结果,解决了长期困扰这个领域的问题 Q ;而我同事在审稿的时候,发现作者提供的实验证据不足,缺乏最重要的实验证据来证明这个问题 Q 被解决了。基于此,我同事要求作者提供这个实验的结果,而审稿意见定为 major revision 。之后,他也没有收到作者提高的修改稿。本以为事情结束,可在一个多月后,他又收到另一本口碑不错的杂志 B 的审稿邀请,竟然是同一篇手稿。但作者未改动文中的结果讨论与结论部分,而仅仅修改了文章的题目与摘要。显然,这次审稿的结果还是 major revision 了,也还是要求补数据。而在几个月之后,我同事发现这篇稿件竟然又出现一本相对 IF 低的杂志 C 的审稿邀请上( IF 相对低,并不意味对文章的质量要求低!),作者也还是没有修改结果讨论与结论部分。这次,我的同事不但 reject 了这篇文章,还向编辑部报告了整个事件,之后他就再没有看到这篇文章。其实,某个领域的圈子并不大,审稿人也就那么几个,即便是不同的杂志,也都是找同一批人来审;而且, IF 的高低,只是说杂志的影响力不同,并不意味对文章质量的要求不同。 以上一些个人的体会,希望各位同行能共同努力,既发好文章,也进一步规范整个环境,提高中国科研的影响力!
个人分类: 科研琐记|18644 次阅读|11 个评论
第一次独立审稿(当reviewer)的经历
热度 13 chenbinmse 2011-2-6 22:40
本文由《科技导报》在其2011年的第8期《读者之声》栏目刊出,附pdf文件: 2011-08 To be a reviewer.pdf 大家从事科研工作,特别是对正在读博或者博士刚毕业不久的年轻科研人员来说,能够独立审稿(作为reviewer or referee),是一件令人非常兴奋的事情。这并不是说审稿能挣多少钱(实际上大多数审稿都是免费义务服务的),而是说明在你那个领域里,你得到了编辑或者同行专家们的认可。而认可或许正是给年轻科研人员的一个鼓励,抑或是一剂兴奋药。这里写一段自己第一次获得独立审稿机会的经历,希望能提供一点信息。 在读博士期间,老板经常会收到一些杂志社的邀请来审稿,比如Appl Phys Lett和J Appl Phys等杂志。老板并不是那种特别忙的人,但他是一个愿意培养学生的人。因而,在他收到审稿邀请后,他会有时候特意让他的学生首先来审。我就有过2次这样的经历,我把我的意见告诉老板后,他会仔细帮我分析那些意见是好的,哪些意见是不好的,还需要加上哪些意见等等。最后,他汇总后,把审稿意见发出去。虽然,大家可能会认为在编辑看来,审稿功劳全是老板他自己的,但我们这些学生确实在此过程中从老板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而这个培养的阶段,在我现在看来,是非常有帮助而且必要的。 后来2009年博士刚毕业的时候,有机会到美国参加了一个国际会议。会议的主席还有很大一部分参会的教授学者都是做SiC方面的,而这正好是我研究的领域。做完会议报告后,自我感觉还不错。另外,在吃饭期间和一些教授聊了聊天,彼此更加了解了一些。但当时也就仅此而已。 去年2010年的某一天,当我像往常一样打开email的时候,突然收到一封来自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晶体生长)杂志的审稿邀请。一看邀请我的那个编辑,正好是2009年我参加的那个国际会议的其中一个教授。当时看到这封信的时候,心里小兴奋了一下,感觉自己的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同行的认可。 但毕竟以前没有独立审过稿件,自己心里没有底,所以我把这件事告诉了我的老板。老板回信告诉我说,从你写文章的水平以及以前你帮我审稿的经历来看,你完全能行的,相信自己;能收到邀请,我真替你高兴等等。有了老板的鼓励,我的心里踏实了很多。后来就认认真真的开始审了。 当我看了一遍要审的那个稿件后,总体第一印象是实验结果还算新颖,而且工作比较系统。但是有个别图有些明显的错误,而且写作的逻辑也不是很好,这些可能是作者本身也没有意识到的。然而文章中有很多明显的语法错误,而且在某处看到英文简写的时候,前面的地方找不到相关的全称,感觉写作的态度不是很认真。但一想该工作本身做的还算可以,该作者说不定也是一个正在读书的博士,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过程,我就好好帮他改进吧。我给的总体建议是major revision,写的suggestions or comments足足有5页多。几个月以后,收到了他的校正稿,感觉还有些不太完善的地方,又提了一些小意见,这回是minor revision。后来,又过了一段时间,就收到了编辑的感谢信,说这个稿件已经接受了。 综观这次收到独立审稿的机会,再加上平常和老师朋友聊天得到的消息,个人认为可以通过下列方式得到审稿的机会: A. 自己的老板收到审稿邀请后,他 主动向编辑推荐你 来独立审稿,这样成功的几率是非常大的。一旦编辑对你这次的审稿很满意后,以后可能就直接联系你了; B. 通过开会 ,尽力做好自己的报告。其他时间,多和同行专家们聊聊天。说不定这些教授中哪一天就会邀请你来审稿的; C. 自己发表文章的时候,如果 联系人也是自己 的话,编辑也就知道了你的联系方式。久而久之,说不定有一天编辑也会直接联系你的; D. 你的朋友或你认识的人 在他们提交稿件的时候,推荐你作为他们稿件的审稿人,这样也是有机会让编辑来选择你的; E. 别人的稿件中 引用了你的文献 ,这种情况下编辑也有可能把你列为审稿人; F. 我看到有在BBS上发贴 征求审稿机会 的,让别人来推荐你作为审稿人。在网络发达的今天,说不定这种方式也有用武之地。
个人分类: 论文故事|29300 次阅读|26 个评论
国内外科技论文审稿的区别
热度 16 sqdai 2011-1-26 08:22
这些年来,经常向国内外科技刊物投稿,也常为它们审稿,发现国内外科技论文的审稿有诸多区别,举其要者,有: 1. 审稿人的区别。国外审稿人多为“小同行”,亦即所涉及的研究领域里的行家;国内审稿人多为“大同行”,亦即在二级学科意义下的同行。造成这一区别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国外做科研的人员众多,多数领域都有一批小同行;国外刊物的审稿实现了国际化,让各国小同行参加审稿;国外刊物建立了较为庞大的专家库,容易选定小同行审稿人。而国内在这三个方面都略逊一筹。 2. 审稿意见的区别。国外的审稿意见的篇幅大致是国内的 2 ~ 5 倍,内容翔实,多数意见切中要害,所提出的修改意见针对性强,无论同意发表或建议退稿的理由都相当充分。国内刊物的审稿意见有不少是浮皮潦草的,往往语焉不详;所提的修改意见要么是隔靴搔痒,要么是细枝末节。原因除了第一点所述之外,还有一个审稿态度问题。 3. 审稿过程的区别。国外刊物的投稿、审稿过程大多实现了电子网络化,整个过程较为透明,投稿者可以随时了解自己的稿件的处理过程;审稿的回应时间较短;允许作者进行有理有据的争辩。国内刊物在稿件处理的电子网络化方面进步很大,但仍不能尽如人意,有时投稿如石沉大海,多次催问也无结果;审稿过程多数如同“黑匣子”。 4. 审稿结果的区别。实际上,审稿过程是提高所发表的论文的质量的重要过程,由于有上述三个区别,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科技刊物和科技论文的质量,有的刊物由于稿源匮乏,不得不放低录用条件,加上审稿不严,导致“垃圾文章”屡见不鲜。 当然,上面所说的仅为一般情况。国外审稿也有做得不好的;国内刊物审稿也有做得极好的。但总体说来,上面所说的四点差距是存在的。 对于上述差距,我们个人没有能力使之迅速缩短,但作为审稿人,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审稿水平。为此,应该按前天的博文推荐的小册子中所说,做好审稿工作,对自己不熟悉内容的论文的审稿要求说“不”;对接受审稿的论文给出客观、详尽、准确的评审意见;坚决反对“人情稿”。 我认为,改善国内刊物的审稿过程一事应该引起方方面面的充分重视。 写于 2011 年 1 月 26 日晨
个人分类: 科海随笔|8943 次阅读|21 个评论
出版问答(XXVII):SCI期刊审稿人面面观
热度 2 李霞 2011-1-7 05:14
不久前曾经回答过国外编辑烦不烦的问题 (详见ldquo; 出版问答 (X)- 国外编辑烦不烦 ?rdquo; ) 。其实,审稿人也如是,他们的烦恼和快乐同样多哈, ^_^ 。 前篇文章 ( 出版问答( XXVI ):审稿人的初衷和行为准则 ) 说过,谈及国际英文科技期刊运作过程中的同行评议,必定绕不过审稿人这个话题。要试图解读同行评议中的问题,自然首先要全面了解审稿人的酸甜苦辣。他们的行为和感受既是论文评审的动力和源泉,同样亦是部分问题的起因和症结所在。这篇文章试图分析审稿人审稿的方方面面,但愿对那些心怀委屈的作者和新加入同行评议的审稿人有清心平气、防火降温的作用, ^_^ 。 审稿的时间 : 在什么时间审稿,因人而异。假如大家都在办公室和工作时间内审稿,其结果终将是全球的纳税人集体为科技期刊的同行评议买单,审稿人也没什么白干不白干之说,反正是上班拿工资,不赔不赚。可惜世界很大,人们更是各有所好,很少有大家同步同骤进行的事(奥运会开幕式的团体操除外, ^_^ )。据咱所知,许多审稿人是利用业余时间,甚至是节假日为他人审稿,有点赤裸裸接受剥削的感觉。更有甚者,几年前咱认知的一位主编,每次住院都带上一大堆稿子,在病床上评阅,夫人或护士来了,不是马上藏到被子里,就是挨顿数落,直到最后病逝。 审稿的数量 :许多年前,大部分国际英文科技期刊运作平稳,来稿量、拒稿量、发稿量每年稍有波动,但总体基本持平。少数期刊有稿源枯竭的趋势,但好死不如赖活着。忽然之间, SCI 期刊的热度极度升温,来稿量大幅度提高,个别的甚至翻番。主编和审稿人的工作量激增。粗略按一篇发表的文章平均经过六次评审(包括 1-2 次复审),每 10 篇投稿文章有三分之一被接受计算,每多发表 1000 篇论文,就要有多于一万人次的审稿量。而近十年论文的增幅实际上远远超过这个数目,可见审稿人的整体负荷的增幅有多大。如此大幅度增加的审稿量,维持原有的审稿队伍显然是不现实的,如何应对成了许多主编们头疼的事。同时,那些原本吃不饱甚至面临停刊的,倒是如鱼得水,起死回生了。 审稿人的分布 :审稿人的筛选,和投稿的筛选规律恰恰相反。审稿量小的时候,矮子里面拔高的。找个审稿人,主编可以挑肥拣瘦,标准定得高高的。一旦数量大了,作者又催得紧,就容易饥不择食了。良莠不齐,新老搭配,什么高招都要试试才行。要不然稿子来了晾几个月没人审,好像更不对住所有人的努力。最大的挑战是许多新手业务不熟练,对审稿的常识和过程不了解,个案付学费的好像不少。帮倒忙的事让主编的头更大,但谁都有第一次的时候,从长远看,只要最后的结局是好的就值得。 审稿人的知识共享和无功之旅 :咱个人很敬佩所有做无偿贡献的审稿人,尤其是那些兢兢业业、乐此不疲、年复一年审稿无数的学者。曾经认识一位审稿人,一年审了几百篇论文,堪称审稿冠军。他们既贡献了时间,也分享了自己的学识。可惜的是,有些作者出于种种原因,喜好一稿多投,无形中既增加了原本就已经饱和的工作量,又让评审人付出了无数的无用功。同时,一投不中,作者会转投他刊,直到发表为止。这里难免有一篇文章被不同的期刊重复评审的现象,造成人力和资源的ldquo;重复消费rdquo;。虽然目前不可避免,但着实遗憾。 有了上述的认知,不能不让人感叹这许多年来同行评议的功绩,更感叹审稿人的贡献是个奇迹。同时也体会之所以有现在的问题,牵扯到审稿的方方面面。解决的过程,恐怕将是个漫长的旅途。
个人分类: 出版问答 (Q & A)|11563 次阅读|8 个评论
审稿你拖吗?
热度 1 neilchau 2010-12-24 07:20
一篇论文从投出去到接到修改意见,需要多久?不同杂志差别可能很大,一般少则一两个月,多则一两年。作为文章作者当然希望这个周期越短越好,如果一两年后接到修改意见需要补做实验,也许作者都不在原来实验室了。作为审稿者,最好能尽快把审稿意见发给编辑。 但读了马臻老师的文章 审稿,乐在其中 ,得知他的导师们喜欢把审过的稿子压上一段时间,为了让编辑知道他们很忙,不让编辑们老找他们审稿。我猜想导师们喜欢把审过的稿子压上一段时间另外原因,也许是想让编辑认为他们审稿审得认真。试想,如果今天编辑给你发篇文章让你审,你三天后把审过的稿子返回给了编辑,编辑会怎么想?他首先可能怀疑你审得不够仔细,等他看后发现你审得认真,以后有相关稿子了,他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你。 马老师的导师们想让编辑认为他们很忙,也就说明他们不喜欢审太多的稿子,那么都是哪些人在审稿呢?所有的审稿人大致都可以归成三类: 第一类是某个领域的大牛或小牛。文章能被他们审是种幸运,这类审稿人目光敏锐,能够很快看到问题的实质,从他们那里可以学到很多很多,毕竟他们站得高看得远。但他们往往比较忙,也不喜欢审太多的稿子。所以他们有时把要审的稿子发给自己够格的博士或博士后审,结果就出现了第二类审稿人。 第二类审稿人是牛人下面优秀的博士或博士后。他们往往更专于某些特定领域,所以对相关领域可能知道的更多更深;再加上初出茅庐,审文章可能会更加仔细更加认真。坏处:有时认真过了头,再加上视野不宽,容易导致偏执。 第三种审稿人是一般的科研工作者了。他们应该占审稿人的大多数。编辑能发文章给他们审,说明他们在圈内有一定的知名度 。这类审稿人,也许就是未来的牛人。如果你是这类人,编辑给文章让你审,如果每次都能像马博士那样认真高效完成审稿任务,给编辑留下好的印象,那么通过审稿也会逐渐扩大在同行中的影响,慢慢加入某个领域的俱乐部,成为其中的一员。 其实,科学研究也就是个Game,搞科研的最终目的不在于发了多少文章,拿了多少经费,而在于是否从这个Game中得到的乐趣,解决了多少问题,为人类知识贡献了多少,是否获得了国际同行的认可。有些人灌水的文章一堆,却始终得不到国际同行的认可,心里自然很失落。而为编辑审稿也是一条获得国际同行认可的捷径,千万不要浪费。除非你是大牛,已经在同行中建立了很高的威信这也许是大牛们不愿审太多文章的部分原因。 所以说,如果还不是大牛,还需要获得国际同行的认可,接到编辑发来的要审的稿子时,请不要拖。这样不仅编辑会感激你,作者也会感激你(当然是无名的),同时也能扩大自己在编辑(一般都是相关领域的牛人)那里的影响。
个人分类: 想想记记|7959 次阅读|7 个评论
行赏一下老外的审稿水平!
caojian123 2010-12-13 12:23
大家一直都对中国学界的浮躁风气怨气甚重,但我不知道抱怨者是否真正把科研当事业,当追求去做,尤其是国内刊物的主编和审稿人。 我展示这份审稿意见,主要是让国内的主编和审稿人权衡一下,国内的刊物为什么进入不了国际科研市场。虽然这份审稿意见我很讨厌,因为提出的问题很多,也很细,但仔细一想老外的认真负责,只有敬佩的份了。 Dear mr cao, Thank you for submitting your manuscript 'Using Willingness to Accept (WTA?to Estimate th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of the Grassland' for review by Rangeland Ecology Management. The reviewers felt that your manuscript has merit, but they identified significant issues that require your attention. Based on these reviews, and their own evaluation, the Associate Editor has recommended further revision of the manuscript. Therefore, I am returning the manuscript to you for revis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mments outlined in the reviews (see below). Please incorporate the following formatting issues into your revision. 1. I agree that a more descriptive title could be developed. 2. Correct the headings to follow REM format. 3. Remove the 'preamble' from table 1. This information can be placed in the text and in table caption. 4. Expand the caption of table 3 as indicated by the associate editor. I encourage you to revise this manuscript for resubmission, but please understand that the revision will undergo additional peer review. Therefore, my willingness to encourage a revision should not be taken as an indication that the paper will be immediately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To submit your revision go to http://rem.edmgr.com/ and log in as an Author. You will see a menu item called Submission Needing Revision. It is IMPORTANT that you submit your revision through that menu item, NOT as a new submission. Please develop a rebuttal letter that contains an itemized list of your responses to the specific points made by each reviewer and the Associate Editor. You may choose to not incorporate all recommended modifications in the manuscript; however, you must provide a justification for doing so. Detailed responses to minor grammatical/wording revisions are not required. Please consult the style guide at http://www.srmjournals.org, if you encounter formatting questions. Follow the link For Authors and then Style Manual. The rebuttal letter (response to reviewers' and editor's comments) may be entered in a text box under Respond to Reviewers or as a separate file under Attach Files. If you attach it as a file, select Response to Reviewers, NOT Cover Letter, from the drop down menu next to Item. The revised manuscript, including figures, is due by May 27 2011 12:00:00:000AM. After this date, the manuscript should be submitted as a new manuscript. Send only the latest revision of the manuscript and be sure that it does not contain any track changes comments left in by MS Word. Thank you for selecting REM as your publication outlet. If you have question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Sincerely, David D. Briske Editor in Chief Rangeland Ecology Management Associate Editor comments: Dear Authors: This paper will be of strong interest to the REM readership. Two reviewers have provided excellent comments and I ask that you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m. I have a few things to add, below: The application of Clement's model and a stable carrying capacity is highly doubtful for arid grasslands. Does this make a difference? Need to find ways to cope with unpredictability a rather than counting on a set stocking rate however low. Climate change was not something Clements thought about either. In terms of the abstract, there is no balance and will be no balance between forage and animals under the climate change, disequilibrium system you describe. Please update your ecological references--I think Reviewer 1 has suggested some. It makes a great difference to th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lso, you might think of stressing incremental change and using pilot studies because too often policy change goes way overboard in these areas. How many households total in the specific geographical area selected for sampling, and how were they selected. Not clear what kind of unit Maqu is. Ecosystem? Region? Township? Also what is the basic grazing set up: individuated household land? common areas? What is the history of exclusion--has the available rangeland area been reduced in recent decades? I recommend a map. Would have been interesting to explore the high bids: due to capturing lifestyle or cultural values? Insurance (as per reviewer 1)? Misunderstanding of time frame? It's a fifth of the respondents in the end. Considerable redundancy in last sections. Similar statements are made more than once. The reduction question of the survey should have had a temporal component. Permanently? This year? Timeframe is needed for calculation of NPV. It also seems to assume that herders manage for a set stocking rate. Do they? Table 2: herder families? Head of household? Surely the entire population is not 96% male. Title is not grammatically correct or clear as to the topic. Keywords should not repeat title words. Figures and table captions should be stand alone and should be interpretable without reference to the text: include the who what where, n, measures of variation, etc. Can you tell us a little more, perhaps in the discussion, about what the local people think about compensation as a possibility? I can't quite get a full picture of the context here. Do locals recognize overgrazing as a problem? We look forward to your revision. Reviewer #1: This paper use WTA (willingness to accept) to estimate the minimum acceptable compensation which may encourage herders to reduce animal numbers in Maqu pastoral areas, where overgrazing is believed as the main the reason causing grassland degradation. In terms of the contributions to degradation in Qing-Zang Plateau, recently there are some researches may be useful for the authors: Dorji,T., J. L. Fox, C. Richard, and K. Dhondup. 2010. An Assessment of Nonequilibrium Dynamics in Rangelands of the Aru Basin, Northwest Tibet, China. Rangeland Ecol Manage 63:426-434. Klein, J., Harte, J., Zhao, X., 2007. Experimental warming, not grazing, decreases rangeland quality on the Tibetan Plateau.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17 (2), 541-557. Given the reasons causing degradation have been disputed, I suggest the authors just focus on the methodologies of WTA itself. WTA is normally applied to estimate something whose value could not evaluated from market. In pastoral areas, the value of livestock could not just be evaluated based on the market price. Because the market price may just reflect the market demands for meat, while the other values in terms of subsistence insurance (when family meet emergency, like sick, they sell animals), dung (as fuel), employment, religion, social status (more livestock, get more respect in the community), and etc, are ignored. Therefore It's right to use WTA instead of just market evaluating to estimate the compensation amount. But I'm confused why the authors eliminate those 5.5% interviewee whose bid value over 10,000 RMB (Page8, line 13-17), which may reflect the true value of the livestock. Minor issues: Abstract: estimated as 1785RMB per year (~$265) for cattle and 503RMB per year (~$75) for sheep. COMMENTS: 1785RMB per year (~$265) per cattle? Or 1785RMB per year (~$265) per family? P2, Line22: view expressed as long ago as 1916 by Clements (Clements 1916). COMMENTS: I suggest authors read some publications about New Rangeland Ecology. Ellis, J. E. and D. M. Swift. 1988. Stability of African pastoral ecosystems: Alternate paradigms and implications for development. Journal of Range Management 41(6):450-459. Westoby, M., B.H. Walker and I. Noy-Meir. 1989. Opportunistic management for rangelands not at equilibrium. Journal of Range Management 42:266-274. Page 3, 17-18: The theoret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Maqu grassland has been calculated as 1,770,131 sheep. Based on government figures up to 2005, COMMENTS: please provide citations. Page5, line 17-18: 30 local staff members of the authorities engaged in the protection of grassland resources, 50 local herders and 30 Masters degree graduates from the School of Life. COMMENTS: explain why officials and students are selected to be interviewee? Page 8, line 17-18: prices i.e. the respondents could evaluate opportunity cost of the livestock if they had to sell it. COMEENTS: why use opportunity cost here? Reviewer #2: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his CV exercise is interesting at applied level bu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methodological contributions. The paper provides value estimates that can be used for policy making. Its application for grassland restoration valuation could be valuable for Rangeland Ecology Management. Yet, the paper needs some improvements both in the presentation of ideas and concepts and in the editing. I consider that this paper is publishable in Rangeland Ecology Management once major and minor concerns are addressed by the authors. These are the major concerns that I think should be addressed in the paper: * Page 3, line 3: Referring to the compensation needed for herders as an economic cost is somewhat confusing. In the discussion it is also presented the cost caused by overgrazing in the downstream of Yellow River. This latter cost reflects the economic cost caused by overgrazing, while the WTA is the cost that should be assumed to reduce overgrazing. In other words, the WTA is the price that should be paid to herders in order to achieve this overgrazing reduction. My suggestion is refer to the WTA as an economic compensation. * Page 5: the bid design does not follow the conventional procedure. It has been taken into account expert's and student's opinions. For bid design, pilot surveys that target the real sample should be used. It should be admitted that this could have caused some bias in the results. * Page 7, lines 1-10: I think the socioeconomic data of the sample has to be compared with official data from the region if this data is available. The amount of 25,000 RMB is considered as the minimum desirable income for the region. Where does this come from? * Page 7, lines 13-22: I do not agree with the procedure of removing high bids from the sample. The authors must explain in a precise manner the criteria followed for removing these bids. Otherwise, all answers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analysis. These high bids are referred to as unreasonable bids but it is not defined what an unreasonable bid is. * Page 9: In the discussion section, there is confusion between the concept of costs of river management downstream on the Yellow River and the compensation cost that would be necessary for herders to remove livestock. These costs are compared and they should not be compared because they refer to different situations. It would be interesting to compare the costs of compensation with the reduction of the costs of river management downstream on the Yellow River originated as a consequence of reducing livestock. Then, it could be evaluated if the expected surplus obtained as a consequence of the cost reduction in river management could be used for compensating herders when reducing their livestock herd. * Page 10, lines 15-21: It is not clear to m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CV exercise and the financial compensation in terms of policies, education or technology. The CV exercise provides estimated of the money compensation required by herders, but there is no estimation about the amount of other compensation, which would imply no direct payment. * I have some questions about the management implications section (page 12). The first point (lines 7-9) is okay, but the second point (10-12) has no direct relation with the CV results. Why richer communities will have to accept contribution towards the cost of compensation? Would it be this fair if they are not responsible of the grassland degradation? Would they have to contribute just because they have more money? Finally, when referring to the need to apply this technique in other regions, I would include that the design of the CV exercise should be improved, especially in the elicitation format design. I also suggest the authors to change the title of the paper, including the specific region where the WTA has been estimated. Right now it is too general, and it can be thought that the study is a review of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economic compensation for grassland restoration. The minor concerns about the paper are the following: * In the abstract, it is stated that Willingness to accept compensation (WTA) is a contingent valuation (CV) methodology . WTA is not a methodology; it is a welfare measure that can be estimated through contingent valuation. Also, in the abstract, they have to clarify that the estimations of WTA are RMB per animal. I understand that households are asked to estimate the amount of money they need to receive to give up one cattle or one sheep. * Page 3, line 11: 40,000 refer to population. The unit should be made explicit. * Page 3, line 13: There should be a reference for the data about agricultural income. * Page 3, line 17: The calculated carrying capacity is per year? * Page 4, line 3: Why the indirect damage cannot be quantified? * Page 4, line 21: WTA is referred to as a macroscopic concept. I think this should be explained. * Page 7, line 22: Why weighted mean WTA? Please clarify. * Page 8, line 3: A reference for the inflation data in China in 2010 should be added. * Page 8, lines 5-7: The statement in this sentence is arguable. Would it be that easy for herders? The potential monitoring program should address this to avoid strategic behavior when receiving the compensation payments. * Page 8, line 13: What is rbid? * Page 9, lines 12-20: In this paragraph you can get the idea that the valuation exercise was useless, and I do not think this was the case. I would remove It is very subjective and the results are very difficult to verify. Also, the last sentence (line 20) is very imprecise. What does probably reasonable means? If this cannot be explained more precisely, I would remove it from the text. * Page 11, lines 4-5: I do not see the need of this sentence. I think the WTA offers the compensation that should be offer to the herders anytime the policy wants to be implemented. If it does not work, then it has to be readjusted, but the only information available currently is the obtained form this CV exercise and the animal market prices. * Page 11, lines 15-22: This paragraphs sound more like to be in the Introduction. It does not discuss results neither refer to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presented in the paper.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3539 次阅读|6 个评论
应当鼓励研究生参与审稿
热度 1 lifei 2010-12-6 14:08
如果知道自己精心准备的论文被一个初出茅庐的研究生评头论足,似乎会让人很不爽,但这却是在学术届普遍存在的现象。有玩笑说,science和nature的论文大多都是博士后或博士生完成,由博士后或博士生审稿的。 研究生参与审稿,究竟是喜是忧?是导师不负责任的表现还是研究生培养的必修课?我倡导在导师监督下的研究生审稿体制。 首先,许多杂志邀请审稿时,都有类似如果您不方便审阅此稿件,请推荐几位其他审稿人之类的提示,导师在一定的范围内应该可以邀请自己的研究生参与审稿。 其次,许多人质疑研究生审稿的资格,当然在实验室混学位的研究生是不可能参与审稿的,但那些踏实肯干且已经有论文发表的研究生,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审稿。导师在找研究生协助审稿时,要找合适的对象,研究生必须做过所审论文涉及的相关实验,并对实验技术具有较好的理解,研究生的研究工作与所审论文比较相近。 再次,研究生参与审稿,对提高研究生的水平具有很大的帮助。让研究生换位思考,以审稿人的角度去评估一个工作是否值得发表、存在哪些问题,之后研究生对自己的实验设计会有新的认识,减少侥幸心理,并且能够以更为严谨的态度对待实验和数据分析。 最后,研究生的审稿意见要由导师把关。一般有两种模式,一是先定基调,拒稿或者接收。然后在此基础上由研究生写具体的审稿意见,特别是材料和方法部分的描述、以及结果的分析等,研究生往往比导师具有更高的敏锐度。而导师往往在讨论、立题和实验设计等方面有更高的把握度。二是先完全交由研究生审稿,鼓励研究生提出自己的审稿意见,然后导师来判断研究生的审稿意见是否合适并做修改。 事实上,一个会审论文的研究生才是真正优秀的。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5003 次阅读|4 个评论
有多少导师是亲自审稿的?
cutefay 2010-11-26 09:36
我上上篇博文中提起了审稿的问题,于是我突然想起一个问题:有多少导师级别的人物是亲自审稿的? 我觉得,在中国,会亲自审稿的导师并不多,尤其是教授级别的导师更是如此,除非是退休了。为何会如此?主要是导师平时工作很忙,有很多非做不可的事情,于是审稿这种不是非要自己亲自做的事情就只好找其他人代劳了。负责一点的导师会找课题组的工作人员或者博士高年级的学生审稿,因为这样的人通常都比较有论文写作经验,知道论文的优劣表现在哪里;再好一点的导师会在其他人审完稿之后帮忙把把关。差劲一点的导师则把审稿这样的活儿随便丢给一个学生,甚至是一个刚刚进课题组连文献都不知道怎么查的学生,或者根本不管审稿意见如何,让学生自行处理。 因此,在中国,很多大牛级别的人物的审稿意见未必有水平,要看究竟是大牛级别的人物课题组的具体哪个人在审稿。从这个意义来说,找刚博士毕业几年还没成为导师的科研工作者或者博士生高年级的学生审稿还是不错的选择,应该不会审得太差。 此外,我觉得让刚退休的科研工作者来审稿是最佳选择,因为这样的科研工作者往往都是教授或者副教授级别退休的,科研经验比较丰富,并且刚退休的时候对科研还是很有激情的,也愿意做这样的一些事情。 除了审稿之外,写论文、写书、写基金评审意见等似乎也很少有导师级别的人物亲自写的,甚至有些导师也并没有仔细审阅论文或专著。这可能会导致这样一种现象:有些论文或者专著有严重的抄袭现象,而导师却全然不知,等被揭露之后,才发现原来学生干的活儿中有抄袭行为,但因为有导师的署名,所以虽然抄袭的事情不是导师干的,但是后果却大部分由导师承担。
个人分类: 科研*创新|18492 次阅读|20 个评论
快成了一个期刊的审稿专业户了
热度 1 cutefay 2010-11-24 01:16
先说一下我的投稿经历:我以前向国外的某SCI刊物投过一篇论文,结果这期刊的审稿超级慢,我投的稿件审了5个多月才有审稿意见的回馈,两个审稿意见对我的论文评价还是挺好的,论文没什么大问题,我接着小修了一下论文再投过去,又过了一两个月才终于说被接收了。被接收之后到现在,有大半年的时间,结果现在还只是online状态,还没有正式发表的期卷号。唉,这真是我见过的最慢的期刊了。从我投稿到有15个月的时间了,我这论文还是没啥大问题的,都如此之慢,可想而之,如果是有大问题的还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发表。 自从我的稿件的初审意见下了之后,该期刊的编辑部就时不时地发给我一篇论文让我审稿,于是我就成了他们期刊的审稿专业户了。我不知道他们为何那么喜欢找我审稿,我想,可能是因为我的这篇论文的研究领域方面(纺织领域)的专家不多吧,并且每次我都是认真看认真给评语,所以才找经常找我这种菜鸟人物给审稿吧。每次审稿的时候我都战战兢兢地,就怕自己给别人审稿意见写得不好,怕误人子弟。 于是,虽然我现在改了学科领域,但是还是时不时地要接触一下以前学科领域的东西,还是挺怀念的。
个人分类: 科研*创新|6198 次阅读|11 个评论
审稿感受——期刊编辑应该把好第一关
AnjinLiu 2010-11-15 13:21
今天帮别人审了一篇英文文章,这文章想发在国内某领域顶级的期刊上。国内同行审稿的猫腻咱就不说了,大家心里知道。猫腻归猫腻,文章水平不说,文章总得像一篇文章吧!? 既然帮别人审稿,别人下的总体指导思想不能违背:过,轻描淡写的提下意见。 打开一看,题目写法都不专业,摘要更是错误百出,怀疑作者是否学过英语,发表过英语文章没有?基本的英语表达规范都不知道,如,英语中的单位和数字有一个空格,英语中两句话之间要有and连接,主动和被动不分。一看第一作者是通讯作者,那肯定是一位老师了。再一看正文,错误更是不得了,基本上每句话都是错,写一句错一句。 除了表达不说,写的引言基本没有参考文献,闭门造车,好像这个工作世界上只有作者一个人在做。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一点都不谈。其实这种引言在中文期刊发表的文章中太常见了,有时我就在怀疑国内到底有多少人知道写文章?! 文章细节我不多说了,最后我也糊弄了一下交差。别说我纵容了别人,我想严肃,但是严肃不起来。我直接给委托人说,如果我独立审稿,我肯定是拒稿,从文章内容和学术价值(他们之前在其他期刊上发过更为详细的结果),以及文章写法(写法巨烂)三个方面都不值得发表。最后我还是唯心的写道:....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群众一看就知道:一定的学术价值就是没有价值 )。 但是就是这么一篇文章,怎么就到了审稿人手里?期刊编辑在干吗?!期刊编辑是否把好第一关?!内容看不懂,至少在语言表达写法上吧?! 国外很多期刊编辑首先就会资格审查,看语言表达以及内容,语言有问题就会打回去重写,内容不行就会拒稿。只有经过编辑这一关才会进入同行审稿阶段。 但是国内的期刊编辑失职,全部推到了审稿人身上。这样导致: 一是关系审稿,再烂的文章也会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二是降低了准入门槛,垃圾文章盛行,学术整体水平下降;三是浪费了社会资源,审稿人要花大量时间去面对百无一用的垃圾文章。 当然期刊可以大赚一笔交版面费,一页2000! 国内的期刊这么多,登录的文章这么多,又有几篇能够鹤立鸡群呢?! 一个学术期刊的质量由编辑决定! 本人写过很多篇发在外刊的文章,有2篇被审稿人评价说写得非常好。看着科学网上各位大牛的博客慢慢成长,现在还在成长,嘿嘿。 如何写文章,请参见科学网上马臻老师、鲁白老师、施一公老师等诸位老师的相关大作。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4561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几点论文审稿的注意事项
热度 1 wrc218 2010-10-21 20:15
文中提到的在课题组内进行审稿训练,大家一起讨论审稿意见的训练非常值得借鉴。我会在我们课题组试着推行一下。 青年学者如何行使审稿专家的职责和权力 青年学者如何行使审稿专家的职责和权力 (王德华) 前些日子有青年学者来信希望我写篇关于如何审稿方面的文章,由于他(们)在科研生活中断断续续地给一些刊物审稿,但有时候还是不知道该如何把握。我的学生中,一旦发表了一篇 SCI 论文,有时候很快就收到审稿的邀请。这个时候,学生往往很惊喜和恐慌。一般我们都是集体完成这个任务,学生自己由于审稿经验缺乏,有些结论、评语和措辞显得稚嫩和草率。挑他人的毛病,好像谁都是专家。对于学术论文,学术问题是第一位的,审稿人自己的知识背景和业务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能力审理的话,最好赶紧退回去,这不丢人。 审稿就是当专家了。一般说审稿专家有两个方面的职责: 1 、对文稿的创新部分、对学科的发展的贡献等方面,进行肯定(如果有的话)。 2 、对文稿的不足、错误等,要毫不留情地指出来。 综合稿件的创新和不足等等方面,对编辑部提出是否建议接受发表的意见,对作者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无论退稿还是修改,都要给出具体意见)。 我们研究组在前几届学生中曾进行过专门的审稿训练,组里的每一篇稿件在投出前,无论新生、老生,大家都必须提出具体的书面意见。那个时候,计算机不是人手一机,研究组有几台公用电脑,所以大家都是用手写的评审意见。要审稿,读懂稿件和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是第一步。我们当时对研究生审阅研究组稿件时给出了两个方面的要求: 1 、对稿件的基本评价( General comments ):文章主要解决了什么理论(实际)问题?有哪些主要发现?得到了什么结论?是否有新意?是否是在研究组基础上的发展?对学科领域的贡献多大?文章的写作(结构布局)、实验设计是否合理、统计方法是否合适、结果描述是否合适符合逻辑、讨论是否突出重点(前后一致、前后呼应)、图表是否自明合适等等、等等,都要求给出简洁的评价。如果文章存在大问题,也必须指出来。这个基本评价对于编辑决定是否录用一篇稿件是很关键的。 2 、具体修改意见( Specific comments ):越具体越好,从语言表达是否简练、文献引用错误、标点符号、拼写错误(错别字);对文稿内各种表述的意见和建议,对结论(推论)的逻辑性、结果的可信性,是否参考了重要的新的参考文献等等、等等。写过论文的人,都知道哪些方面的意见对于作者修改文稿是重要的和有用的。为了帮助作者有效地修改文稿,从作者的角度想一想是很重要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所以,关于如何审稿,很难事无巨细地进行论述。无疑,审稿意见反映了审稿专家的责任心和学术造诣。要尽量做到不能让有科学问题(错误)的稿件发表出来,让优秀的稿件早些发表出来。对那些有新意的稿件,尤其是年轻人的稿件,尽管有些不足,专家一定要尽自己所知和所能,帮助作者完善修改稿件,这也是对学科的负责,对年轻人的负责和提携。 在为我们《兽类学报》审稿的专家中,绝大多数专家表现出了良好的职业操守,对年轻学者的稿件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心和爱护。审稿专家是学术刊物保证质量的关键。一个学术刊物如果不依靠专家,不爱护作者,这样的期刊不可能成为好的期刊。只有充分依靠专家,充分爱护作者,大家都是为了科学而科学,在学术上不存私情,这样的刊物才是有希望的,不管是不是 SCI ,是不是核心。反之亦然。 如何检查一篇稿件,具体细节可以参考: 撰写学术期刊论文时的检查清单 在审理一篇稿件时,有些细节上审稿专家的审查内容和作者的检查内容是一致的。 可见,要写一篇博文叙述如何审稿实在不是一件容易事。所以,我又问来函者,审稿时遇到了哪些具体问题呢?回函说主要问题有两个: 【一、如何判断一篇文章是否适合一定的刊物。在国内,很多文章可能是为了文章而文章的,期刊也清楚这种现状而又无能为力,因为刊物本身的生存也面临着危机,好的稿源不多,因为好一些的文章都写成英文去尝试 SCI 啦,差不多的文章,你不刊发别的期刊一样刊发。】 我的意见 :判断一篇稿件是否适合刊物刊登,一般编辑部会进行一些筛选,明显不适合的稿件,一般就不送审了。拿不准的或者没有明显领域特色的,审稿专家有责任给出意见。审稿时,一定按照审稿专家的职责和职业操守办事,稿件质量是第一位的,要注意保护创新,要坚决杜绝劣质、平庸、重复产品,抵制抄袭、剽窃、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所有这些方面,审稿专家要行使自己的职业权力。 【二、如何在审稿过程中尽可能地排除人为关系的影响。中国是关系的社会,既然审稿,肯定是专业非常接近的或研究领域非常类似的,这种时候该怎么办?稿子里可能有很多问题,如果你都给他提出了的话,稿子可能被拒,如果把最主要的几个问题提出来,而不是把自己发现的所有问题都提出来,会不会影响编辑部的最后决定?另外,指不出来具体问题的话,会不会让编辑部怀疑自己的能力?】 我的意见 :我的回答基本与问题一的回答是一样的,坚守审稿专家的职业操守,以学术水平和稿件质量为首要和唯一的问题考虑。稿件有什么问题,绝对不要去隐瞒和回避,即使是自己的朋友、同学、学生甚至是自己的老师的稿件,在学术面前毫不留情。坚决杜绝不合格的人情稿,这是真正的对他们的负责和爱护,文章一旦发表就可以流传在世,如果一篇错误百出的文章由于你的怜悯和私心而发表了,想想看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这是对他们的爱护和支持吗? 编辑(部)最后对一篇稿件做出是否录用的决定,主要依据审稿专家的意见,这是当前唯一的方法(专家审稿制度)。这就是为什么审稿专家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操守,为什么刊物的发展一定要依靠专家、尊重专家。 当然,对于不负责任的审稿专家,类似如通篇稿件只给出修改后可以发表、建议发表(退稿)这样雷人的审稿意见,编辑(部)有权不采用这样的专家意见,自然在我们的刊物碰到这样的专家,就进入黑名单了,我们不会再麻烦这些专家的。 关于审稿、投稿,作者、专家、编辑等等方面,都有很多很多的具体事情,也会不断碰到新的问题。审稿专家在审理一篇文章时,学术质量(稿件质量)是第一位的。青年专家更要爱惜自己的权力,坚守自己的职业操守,发挥自己的学科智慧,不排斥一篇好稿子,不支持一篇劣质稿子。学术声誉是自己建立的,不要自己随意或有意去糟蹋。 (王德华 2010.9.20 )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65137
个人分类: 论文写作|4122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技期刊的主编们,你们敢将所有审稿过程的文件在网上发表吗?
DrWangXY 2010-10-17 09:50
作者:王孝养 最近得知生物医学的高水平杂志《The EMBO Journal 》(IF 8.993)在网上发表审稿过程的文件,包括:Review Timeline, editorial decision,审稿人的审稿意见,以及作者在对编辑和审稿人所有Comments的答复。我非常赞同这一做法,有感而发,写了前面的博文《 读影响因子8.99杂志的论文审稿过程文件有感 》,谈了自己读了这些高水平审稿材料后的体会。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The EMBO Journal 》是我发现的唯一的一本这样做的杂志(如有网友发现更多的这样的杂志,盼能留言告知)。 我希望我们所有的科技期刊都能向《The EMBO Journal 》一样公开在网上发表审稿过程的文件,它对提高科研论文水平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好处一:可增加论文投稿和审稿的透明度,减少走后门 。我们很多人都抱怨国内许多杂志质量太差,投稿和审稿的过程缺乏透明度是导致走后门多的主因。如果能把审稿过程的文件都放在网上公开,太差的论文就不可能获得三个审稿人的好评,而同行评议结果不好的论文,如也能发表的话,杂志主编就会有很大的压力。久而久之,公开的审稿文件就会对杂志形成很好的监督作用。 好处二:可提高审稿人的审稿水平。 如果审稿人知道他她的论文同行评议意见将在网上公开,这对审稿人是个挑战,我想审稿人就会更加认真对待,对评语也会更认真地推敲。同时,好的论文同行评议意见的发表会得到其他或将要成为审稿人的同行推崇,这有利于提高审稿人的整体审稿水平。 好处三:提高编辑对论文质量的鉴赏水平。 在审稿人完成了审稿意见后,编辑需要综合审稿人的意见,作出对该论文的处理意见。编辑对论文质量的鉴赏的水平表现在所写的论文决定信上。公开这样的信对编辑绝对是个不小的挑战,他们为了各自的饭碗和名声就会很认真地对待,这将有利于提高编辑们的水平。 好处四:提高作者的写作水平和科研能力。 学术批评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动力,同行的建议对改善作者的论文质量,对科研设计水平的提高也极有帮助。 好处五:改善科技杂志的形象。 目前国内科技期刊杂志,包括国内出版英文杂志,整体形象不佳,主要是论文质量不好,国外的人不愿意投论文,国内好的论文也不想投这些期刊。如果内公开发表审稿过程的文件,将有助于建立公平公正的投稿审稿环境,对改善国内科技杂志的形象大有好处。 说了公开审稿过程文件的五大好处,可真要做起来对杂志主编和编辑们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对于有一定水平的杂志主编和编辑们,以及处理稿件公平公正的杂志来说做起来并不难。对于那些靠不公平公正的方式获得利益的老编们来说,比登天还难,因为,他们没有这个胆量,也没这个能力,而且还会损害他们的利益。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10600 次阅读|17 个评论
读影响因子8.99的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审稿过程的文件有感
热度 2 DrWangXY 2010-10-17 02:57
作者:王孝养 搞科研的人应该都读了不少在杂志上闪亮登场的论文。论文本身通常讲述的是自然规律的一个故事,故事的内容我们可以从论文的阅读中了解。但是,又有多少人了解每篇论文从撰写到正式发表的许多幕后的审稿过程的故事呢?通常情况下,除了作者自己、编辑或审稿人,一般人很难接触到所有的审稿文件。 最近,我在准备我们实验室每周例行的Journal Club上要讲的一篇从《The EMBO Journal》下载的论文时,无意中发现该杂志网上除了发表论文、补充材料外,还有《Peer Review Process File》,其内容有:Review Timeline, editorial decision,三个审稿人的审稿意见,以及作者在补做实验后对编辑和审稿人所有Comments的答复。我如获至宝,这可是国际上高水平的杂志(影响因子8.993),相当于《PNAS》的档次。 能读到这样的杂志审稿过程的全部原始文件,对我来说比读十篇论文的收获还大。 1. 通过读《Peer Review Process File》,我了解了一篇论文发表的艰难曲折之路。比如我在Journal Club上讲的这篇的论文《Oct-3/4 regulates stem cell identity and cell fate decisions by modulating Wnt/b-catenin signalling》 (The EMBO Journal (2010) 29, 32363248),最初论文送审是2009年3月19号。2009年4月15号给出了第一次审稿意见(不到4周,够快的吧)。在4月15号的1st Editorial decision 里,Editor给出了个暧昧的决定:拒稿,但考虑到编辑对该研究有兴趣,可作为新稿重投。一年后(2010年3月28号)经过重新补实验和数据,论文修改后重新送回该杂志,再次Review后又补了实验数据,修改稿最终在2010年7月23日接收,历时一年4个月。这些经历告诉我们,好的论文都是经过反复磨练而成的,想发表好论文一定要沉得住气,要有耐心,别轻易放弃。 2. 通过阅读这些审稿人和编辑的评论,可加深对论文原文的理解。对照论文阅读,你会更深入的理解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这实验对你论文结论的支持有多大重要性。 3. 通过读《Peer Review Process File》,可了解这篇论文最初投稿时的缺陷在哪里,哪些地方不够严谨,犯了哪些错误,并涉身处地的想一想,假如自己设计这样的论文会不会犯同样的错误,这对提高自己科研的设计水平,避免少走弯路极有帮助。 4.通过学习和借鉴作者Point-by-point 的答复编辑和审稿人的Concerns的方式方法, 可以提高我们自己应对高水平编辑和审稿人的Comments的能力,这对今后自己投稿将很有益处。 5. 我做过一些杂志的审稿人,也常审他人的稿件。通过读了这些高水平审稿过程的材料后,对我自己今后审稿有很大的启发,尤其是看问题的角度和深度很有帮助。此外,这些审稿过程的材料对自己写审稿的Comments是很好的范本。 遗憾的是,这样能公开审稿过程文件的杂志少之又少。我在网上查了一下Cell,Science和Nature等顶级杂志和癌症相关的杂志尚未见刊登审稿文件的。我没有精力去查所有的杂志,但我相信,有胆量把审稿文件亮出来的杂志一定是很有自信的杂志,这样的杂志其审稿的公正公平性是值得信赖的,也是值得我们去阅读和投稿的。 相关博文: 科技期刊的主编们,你们敢将所有审稿过程的文件在网上发表吗? 王孝养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25353 次阅读|12 个评论
审 稿 专 家 邀 请 函
yongzhujushi 2010-10-13 17:10
审 稿 专 家 邀 请 函 尊敬的 教授 : 您好! 《装备环境工程》自创刊以来,在各位同道的大力支持下,已成长为业内比较有权威的杂志。 为进一步加强与装备环境工程专家的联系,提高办刊质量,促进专业的发展,拟聘请您为《装备环境工程》的审稿专家。审稿专家主要参与相关专业稿件的同行评议工作,还可以积极参与杂志的编辑、出版、广告、发行等工作,参与各种形式的学术会议等。同时,我们非常欢迎您为本刊撰写稿件和推荐优秀稿件,审稿专家的稿件经审议通过 后 将优先发表。 如您能抽出宝贵的时间参与我们的工作,请您填写审稿专家信息表,以备记录存档和开展网上审稿使用。请您将填写后的表格发送至我刊编辑部邮箱。 再一次诚邀您的参与并感谢您对本刊的大力支持! 最后,衷心祝福您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合家幸福! 装备环境工程编辑部 2010 年08 月26 日 审稿专家信息表 姓名 电话 ( 手机 ) 职称 工作单位 学历 电子邮箱 通信地址及邮编 主要研究方向 附:《装备环境工程》概况 《装备环境工程》由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和国防科技工业自然环境试验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是装备环境工程专业的权威期刊,是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并入选美国《化学文摘》( CA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 CSCA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大型权威数据库。 《装备环境工程》报道的主要内容有: 1 )自然环境和诱发环境中,由气候环境条件因素(温度、湿度、盐雾、气压、沙尘、风等)、机械环境条件因素(振动、冲击、跌落、离心、爆炸等)、生物因素(昆虫、霉菌等)、辐射因素(太阳辐射、空间粒子辐射、核辐射、电磁波辐射等)和人为因素(使用、维护、包装等)对产品和材料造成的腐蚀、老化、失效和损伤等方面的相关专业研究和防护技术研究,包括材料的腐蚀和老化机理研究、产品的失效和损伤分析研究、耐蚀材料研究、涂料技术研究、电化学保护及防锈技术研究、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研究、空间环境防护技术研究、运输包装技术研究及相关仪器设备的研究等专业范围; 2 ) 自然和诱发环境试验,环境监测与分析,污染物处理技术等。包括:环境数据技术与环境分析、环境试验技术与仪器设备、环境影响控制、环境测试与评价、环境适应性设计与分析、环境工程管理和工程化应用、污染物处理等专业范围; 3 ) 国内外装备与产品环境工程专业发展动态,以及经验信息交流等。 【联系方式】 电话: 023-68792835 邮箱: hjgc @vip.163.com 网址: www.zbhjgc.com 地址:重庆市 2331 信箱《装备环境工程》编辑部 邮编: 100029
个人分类: 未分类|12741 次阅读|0 个评论
教你投稿审稿——中华医学会远程系统使用方法
huihuizhang 2010-10-9 08:12
1 作者使用说明 1.1 初次使用 1.1.1 新用户注册:直接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 http://www.cma.org.cn/html/main/index.html 进入中华医学会 业务中心 页面点击左上方 注册 , 按要求填写操作后获得用户名和密码。 1.1.2 登录系统:在 业务中心 页面左上 用户登录 窗口中输入用户名、密码点击 登录 。 1.1.3 申请成为杂志作者:登录成功后,点击 业务中心 页面中上方 申请成为杂志作者 链接,进入业务申请页面点击页面中 申请成为新杂志的作者 , 查找并选择杂志?点击 添加 即申请成功。 1.1.4 向杂志编辑部投稿:点击申请成功页面中 进入系统 登录系统后进行初始密码修改,点击 保存 按照提示点击页面左侧 远程稿件管理系统 点击下拉菜单中 作者投稿 按照要求填写相应稿件信息点击 投稿 即操作成功。 1.1.5 其他功能:作者可在系统中进行稿件状态查询、作者退修、作者校对、稿件费用缴纳等。 1.2 再次使用 进入进入中华医学会网站输入相应信息后登录系统?按 1.1.4 项程序操作。 2 审稿专家使用说明 2.1 初次使用 2.1.1 登录名、密码获取与登录系统:( 1 )收到名为 网站会员注册成功 - 中华医学会门户网站 邮件的专家,从该邮件中获取登录名和密码直接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 http://www.cma.org.cn/html/main/index.html 进入中华医学会网站?按提示输入相应信息后登录系统。( 2 )仅收到 杂志专家聘用通知 邮件的专家, ① 点击邮件中找回密码的链接,进入账号信息填写页面输入登录名与邮件地址点击 提交 ,页面显示 邮件已发送到: *** 。 ② 进入个人邮箱,收取名为 密码修改 中华医学会网站 的邮件点击邮件显示的网址,链接到自行设置密码页面设置后 提交 。 ③ 点击密码修改成功页面上 关闭窗口 进入进入中华医学会网站?按提示输入相应信息后登录系统。 2.1.2 审稿:登录系统后进行密码修改, (1) 点击页面左侧 远程稿件管理系统 点击下拉菜单中 待审稿件 进入待审稿件列表页面点击 稿件编号 一栏的链接,进入该稿件处理页面点击【历史版本】处的 待审稿 或 作者原稿 ,下载待审稿件。 (2) 在 稿件处理操作区 填写审稿结论、采用类型及意见?点击 提交审稿意见 完成审稿工作。 2.1.3 审稿意见修改:点击进入 已审稿件 页面点击稿件编号一栏的链接,进入到该稿件处理页面点击 稿件信息 ,在 稿件处理操作区 中修改审稿意见。 注:如果超过规定审稿时间或者给出审稿意见后已进入下一处理流程,专家无法进行审稿或意见修改。 2.2 再次使用 点击进入中华医学会网站输入相应信息后登录系统,按 2.1.2 项程序操作。 3 专家如何成为杂志作者 3.1 申请成为本刊作者 按 2.2 步骤登录系统后,点击页面左侧 远程稿件管理系统 点击页面中部 申请成为杂志作者 ,进入业务申请页面点击 申请成为新杂志的作者 ,查找并选择要投稿的杂志,点击 添加 即申请成功。 3.2 向杂志编辑部投稿 点击申请成功页面中 进入系统 点击页面左侧 远程稿件管理系统 在页面右上位选择拟投稿的杂志,并明确为本刊作者点击 确定 , 点击左侧菜单栏中 作者投稿 并填写相应信息点击 投稿 即操作成功。
个人分类: 论文发表|14573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为什么拒绝为这个医学期刊审稿?
热度 1 zzkpumc 2010-9-28 14:40
2008 年年中,应某医学期刊之约,开始负责审阅该刊的英文摘要,我负责第三审,也就是最后一审。按说工作应该比较轻松,因为,按照常理,该刊是全国核心刊目文献,年发行量也达到了近万册,论文的水平也应该是比较高的。因此,我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通过该刊稿件,亲历和目睹了任何一个正直的学者都不愿意看、不愿意听的事情。在接受了最后一次审稿费后,向该刊编辑部发送了拒绝继续审稿的信函。于是,心情一下子轻松、爽朗了起来,好像曾经的罪犯已经改邪归正,好像我以前所犯的同谋罪行一下子因为自己的退出而可以一笔勾销了。为什么心情轻松:我不再犯罪了,拿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里的话说,我不再吃孩子了!我为什么要写这些话?我曾经是同谋,这个共谋犯罪的经历,永远不可能从我的学术经历中抹去。 我所审阅的是一个临床医学类的核心期刊,文章不外乎内、外、妇、儿等的稿件。因为地域关系,稿件来自全国各地,尤其是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的为多。研究类型 80% 以上为临床资料的总结,个别为案例分析,还有一小部分是预防医学方面内容。 我能够容忍作者把中文摘要通过网络翻译成英文,能够容忍前两审都没有改正上述翻译的语法;能够容忍自编自造中医药名词,而不参照《中国药典》的标准翻译;能够容忍为扩大篇幅而成排成排地罗列例数、比例等数字;也能够容忍无病呻吟式的乱弹。我不能容忍的,是瞎编乱造。看了这些稿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就是中国临床医生们每天都在做的工作吗? 一是胡编乱造研究方法。刚才说了,大部分稿件都是临床资料的总结。既然是总结,当然大部分是回顾性的了。因为是回顾性的,就没有预防医学现场试验中常见的严格步骤了。可能是学过一点试验设计的缘故,或者是受了西方文献的影响,总要在【方法】一栏里推出莫须有的设计,什么病例对照研究,什么定群研究,什么双盲试验等等,只要是教科书上有的方法,在【方法】一节都能找到名号。本来就没有按照所说的方法开展研究,所得的结果也就一塌糊涂。可恨的是,为了经济的目的,这样的稿件,竟然也能被编辑部接受! 二是胡编乱造知情同意。很多医院都存在自产自销的本地特色药物,这些药物的配方绝不外传;很多医院热衷于把文献上检索到的手术方法、癌症放化疗手段实施到自己的病人身上,以便自己成为国内第一个引进该方法的人。于是,短短一年半载时间,一个普通的地市级医院,用新方法治疗了成百上千的癌症患者,而且,几乎毫无例外地,这些方法在实施前,都得到了患者的知情同意,而且,新方法的疗效、新手术方式的效果、新化疗药物的效果均毫无例外地好于常规手段。 三是胡编乱造随机分组。 100 例要随机分组, 10 例也要随机分组,而且,奇怪的是,每篇文章的随机分组都是分的那么均匀,不管是分成两组,还是分成三组,甚至四组、五组,每组保证有相等的例数!而且,能够保证这些病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没有一个中止治疗,长期随访中,没有一例因拒绝访视、意外死亡、迁出外地等原因而失访。这样的临床随访研究可以让美国 NIH 、英国 MRC 等自愧不如的! 四是胡编乱造研究结果。能够编造研究设计、研究人群、研究样本、研究过程,顺理成章地,编造研究结果,当然也就合情合理了。大凡有一些医学常识的,都对人体参数都有一个基本判断,就像搞物理的不用想就能说出普朗克常数、搞化学的随口说出水分子的分子当量、搞数学的随手可以证明当 x- 无穷小时, sin(x)~x 一样。我们对任何一项临床干预结果可能的变化范围也具有一定的判断。但是,该期刊却常常接受不能接受的结果。我曾经花了很多时间,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计算获得哪些结果的可能性:几乎都是微乎其微的,可以说,如果这些结果是事实,这些研究都是可以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重大发现! 五是胡编乱造统计结果。对于该杂志的投稿人来说,统计就是遮羞布,用于掩盖报告(注意:根本不是研究)本身的缺陷。虽然只有 10 例 8 例,也使用了诸如 SPSS 、 Stata 、 SAS 之类来装饰门面,似乎没有这些,这个就不是研究(本来不是!),大有当年的言必称希腊之意。让人啼笑皆非的是,虽然指明使用了上述工具,在统计推断部分,常常是用卡方检验验证了计量资料,用 t 检验成功地验证了多组连续变量的方差的异质性,就像用漂亮的礼物包装纸,包了一包臭狗屎,而因为包装不严,在外包装纸上,留下了一些狗屎的痕迹。 曾经因为这些实质性的问题,和编辑部交涉。编辑部告诉我,只管对英文部分修改,没有指定你关注文章实体部分的虚实、正误。我感觉,那就像告诉一个少妇,为了钱而为一个陌生男子服务,并满足该男子的一切要求。 在为该刊审稿期间,自己感觉像当了一次鸭子!同时对自己、对中国医学期刊的管理现状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对部分临床医务人员的龌龊行径也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上帝呀,白衣天使们除了在论文写作时撒谎外,在临床实践中,是否也这样撒谎而不自觉呢?我真不知道,我们生病时使用的所谓管用的药物、接受的所谓的尖端的手术,效果是否都是这样编出来的?
个人分类: 医学笔记|10875 次阅读|36 个评论
颜志森,姚远:科技期刊审稿的发展
kexuechuanbo 2010-9-23 20:46
科技期刊审稿的发展
个人分类: 团队发表论文|2624 次阅读|0 个评论
青年学者如何行使审稿专家的职责和权力
wangdh 2010-9-21 01:06
青年学者如何行使审稿专家的职责和权力 (王德华) 前些日子有青年学者来信希望我写篇关于如何审稿方面的文章,由于他(们)在科研生活中断断续续地给一些刊物审稿,但有时候还是不知道该如何把握。我的学生中,一旦发表了一篇 SCI 论文,有时候很快就收到审稿的邀请。这个时候,学生往往很惊喜和恐慌。一般我们都是集体完成这个任务,学生自己由于审稿经验缺乏,有些结论、评语和措辞显得稚嫩和草率。挑他人的毛病,好像谁都是专家。对于学术论文,学术问题是第一位的,审稿人自己的知识背景和业务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能力审理的话,最好赶紧退回去,这不丢人。 审稿就是当专家了。一般说审稿专家有两个方面的职责: 1 、对文稿的创新部分、对学科的发展的贡献等方面,进行肯定(如果有的话)。 2 、对文稿的不足、错误等,要毫不留情地指出来。 综合稿件的创新和不足等等方面,对编辑部提出是否建议接受发表的意见,对作者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无论退稿还是修改,都要给出具体意见)。 我们研究组在前几届学生中曾进行过专门的审稿训练,组里的每一篇稿件在投出前,无论新生、老生,大家都必须提出具体的书面意见。那个时候,计算机不是人手一机,研究组有几台公用电脑,所以大家都是用手写的评审意见。要审稿,读懂稿件和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是第一步。我们当时对研究生审阅研究组稿件时给出了两个方面的要求: 1 、对稿件的基本评价( General comments ):文章主要解决了什么理论(实际)问题?有哪些主要发现?得到了什么结论?是否有新意?是否是在研究组基础上的发展?对学科领域的贡献多大?文章的写作(结构布局)、实验设计是否合理、统计方法是否合适、结果描述是否合适符合逻辑、讨论是否突出重点(前后一致、前后呼应)、图表是否自明合适等等、等等,都要求给出简洁的评价。如果文章存在大问题,也必须指出来。这个基本评价对于编辑决定是否录用一篇稿件是很关键的。 2 、具体修改意见( Specific comments ):越具体越好,从语言表达是否简练、文献引用错误、标点符号、拼写错误(错别字);对文稿内各种表述的意见和建议,对结论(推论)的逻辑性、结果的可信性,是否参考了重要的新的参考文献等等、等等。写过论文的人,都知道哪些方面的意见对于作者修改文稿是重要的和有用的。为了帮助作者有效地修改文稿,从作者的角度想一想是很重要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所以,关于如何审稿,很难事无巨细地进行论述。无疑,审稿意见反映了审稿专家的责任心和学术造诣。要尽量做到不能让有科学问题(错误)的稿件发表出来,让优秀的稿件早些发表出来。对那些有新意的稿件,尤其是年轻人的稿件,尽管有些不足,专家一定要尽自己所知和所能,帮助作者完善修改稿件,这也是对学科的负责,对年轻人的负责和提携。 在为我们《兽类学报》审稿的专家中,绝大多数专家表现出了良好的职业操守,对年轻学者的稿件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心和爱护。审稿专家是学术刊物保证质量的关键。一个学术刊物如果不依靠专家,不爱护作者,这样的期刊不可能成为好的期刊。只有充分依靠专家,充分爱护作者,大家都是为了科学而科学,在学术上不存私情,这样的刊物才是有希望的,不管是不是 SCI ,是不是核心。反之亦然。 如何检查一篇稿件,具体细节可以参考: 撰写学术期刊论文时的检查清单 在审理一篇稿件时,有些细节上审稿专家的审查内容和作者的检查内容是一致的。 可见,要写一篇博文叙述如何审稿实在不是一件容易事。所以,我又问来函者,审稿时遇到了哪些具体问题呢?回函说主要问题有两个: 【一、如何判断一篇文章是否适合一定的刊物。在国内,很多文章可能是为了文章而文章的,期刊也清楚这种现状而又无能为力,因为刊物本身的生存也面临着危机,好的稿源不多,因为好一些的文章都写成英文去尝试 SCI 啦,差不多的文章,你不刊发别的期刊一样刊发。】 我的意见 :判断一篇稿件是否适合刊物刊登,一般编辑部会进行一些筛选,明显不适合的稿件,一般就不送审了。拿不准的或者没有明显领域特色的,审稿专家有责任给出意见。审稿时,一定按照审稿专家的职责和职业操守办事,稿件质量是第一位的,要注意保护创新,要坚决杜绝劣质、平庸、重复产品,抵制抄袭、剽窃、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所有这些方面,审稿专家要行使自己的职业权力。 【二、如何在审稿过程中尽可能地排除人为关系的影响。中国是关系的社会,既然审稿,肯定是专业非常接近的或研究领域非常类似的,这种时候该怎么办?稿子里可能有很多问题,如果你都给他提出了的话,稿子可能被拒,如果把最主要的几个问题提出来,而不是把自己发现的所有问题都提出来,会不会影响编辑部的最后决定?另外,指不出来具体问题的话,会不会让编辑部怀疑自己的能力?】 我的意见 :我的回答基本与问题一的回答是一样的,坚守审稿专家的职业操守,以学术水平和稿件质量为首要和唯一的问题考虑。稿件有什么问题,绝对不要去隐瞒和回避,即使是自己的朋友、同学、学生甚至是自己的老师的稿件,在学术面前毫不留情。坚决杜绝不合格的人情稿,这是真正的对他们的负责和爱护,文章一旦发表就可以流传在世,如果一篇错误百出的文章由于你的怜悯和私心而发表了,想想看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这是对他们的爱护和支持吗? 编辑(部)最后对一篇稿件做出是否录用的决定,主要依据审稿专家的意见,这是当前唯一的方法(专家审稿制度)。这就是为什么审稿专家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操守,为什么刊物的发展一定要依靠专家、尊重专家。 当然,对于不负责任的审稿专家,类似如通篇稿件只给出修改后可以发表、建议发表(退稿)这样雷人的审稿意见,编辑(部)有权不采用这样的专家意见,自然在我们的刊物碰到这样的专家,就进入黑名单了,我们不会再麻烦这些专家的。 关于审稿、投稿,作者、专家、编辑等等方面,都有很多很多的具体事情,也会不断碰到新的问题。审稿专家在审理一篇文章时,学术质量(稿件质量)是第一位的。青年专家更要爱惜自己的权力,坚守自己的职业操守,发挥自己的学科智慧,不排斥一篇好稿子,不支持一篇劣质稿子。学术声誉是自己建立的,不要自己随意或有意去糟蹋。 (王德华 2010.9.20 )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9712 次阅读|8 个评论
科技期刊审稿的发展
kexuechuanbo 2010-9-10 22:29
科技期刊审稿的发展 科技期刊审稿的发展
个人分类: 团队发表论文|247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MIAR审稿小记
harveyho 2010-9-2 15:15
MIAR (Medical Imaging and Augmented Reality), 医学图像与虚拟现实,是一不错的国际会议。英文8篇整篇幅,采用双盲review, 录用率为43%. 录用后为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收录。这次我审了三篇文章,为不同课题: 1. 医学图像处理算法 2. 左心室图像分离及四维心脏模型重建与驱动 3. 一个肿瘤组织快速识别方法 比较熟悉1,2的领域, 3则较为陌生。文1谈用level set + marching cube,level set部分介绍得相当好,但重点部分晦涩不清。读几遍仍然不知作者想谈什么。文2题目写得有点大,后面结构logic也要加强,但插图精美,可以加分。 有意思是文3.本来对这一领域不熟悉,想看看文献。用google,发现同年另一会议文章有与该篇文章两个基本相同的插图。虽然double-blind应该不暗示作者身份,但不引用该篇文献,不谈有何新突破,仍属不妥。 结论是1,3不推荐,2可以打个及格。最终会议公布结果是三篇都没被接收。 所以, 现在搜寻引擎这么发达,文章想一稿几投并不容易。有时候审稿人并不需要找文章技术上的问题,而看看是否有ethics问题,即可判定rejection.
个人分类: 科研小记|3414 次阅读|0 个评论
回忆第一次SCI审稿
harveyho 2010-8-15 19:11
第一次特约SCI审稿时,我自己还没有一篇SCI. 是台湾的一个小组的稿,教授名排第一位,二三位大概是博士生。想起学生干活,导师排作者第一的帖子。 这位教授也是美国博士毕业十几年的, 英文没问题。 全篇英文流畅,结构也连贯。 主题为用仪器模拟主弓动脉从而发现血流规律。 主要问题是novelty. 没有创新点。 因为是第一次审稿,所以很谨慎。 琢磨了两个星期才交review, 期间还问了同事的意见, 生怕自己太轻率, 拒掉人家多少实验换来的一篇稿。 教授也就罢了,功成名就, 可人家排后面的学生还巴巴指望这篇SCI呢。 最后一个大修major revision结论, 加上详细的评判,一二三,让作者心服口服。 内部再给文章打分,给editor自己的想法。 几个星期下来,最后结果是rejection. 看来我还是心软了。搞这行的,眼光也不会差太远。
个人分类: 科研小记|563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悼念钱伟长先生专辑-追忆篇-2:李佩教授:我对钱先生的记忆
sqdai 2010-8-12 21:3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李佩:我对 钱 先生的记忆 获知 钱伟长 先生去世是在 7 月 30 日中午 ,第二天,也就是 7 月 31 日上午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李佩在北京中关村的家中接受了《科学时报》记者的专访,回忆起她记忆中的钱伟长。 李佩是著名力学家,我国导弹、核武器奠基人之一, 两弹一星 元勋郭永 怀的 夫人。 70 年前,郭永怀、钱伟长、林家翘同船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留学。回国后,钱伟长和郭永怀先后出任过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职务,并在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授课,两人不仅是同窗好友,也是相濡以沫的同事。 同船赴加拿大留学 李佩第一次听说钱伟长的名字是在 1939 年。当时,抗战烽烟中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辗转昆明,共同成立西南联大。李佩是西南联大的学生,钱伟长和郭永怀都是西南联大物理系助教,只是钱伟长来自清华大学,而郭永怀来自北京大学。 我怎么知道钱伟长的呢 1939 年春,学校公布有 7 人考取了中英庚款基金留英公费生,其中就有钱伟长、郭永怀和林家翘。他们 3 人都是专门攻读应用数学和力学的。本来英庚款规定,每门学科每年只录取一名留学生,但这次,他们 3 人考得一样好,因此,在重庆的考选委员会上,清华大学的叶企孙教授和北京大学的饶毓泰教授为他们力争,终于让英庚款基金会同意破格同时录取他们 3 人。 1939 年,共有 22 人考取英庚款基金会第七届留英公费。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赴英留学的行程一波三折。 当他们在 1939 年 9 月乘船抵达香港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所有客船都被征为军用,英国也拒收外国留学生,他们只能被迫返回昆明。 1940 年 1 月在上海集合乘船转加拿大,但大家在船上发现护照上有日本签证,允许他们在横滨停船时登岸游览,他们非常愤怒:当时日本正在侵略中国!他们决定,绝不接受敌国签证,于是全体人员携行李下船、返回昆明;直到 1940 年 8 月才在上海乘俄国皇后号邮轮,于当年 9 月抵达多伦多。 1940 年 9 月 17 日 ,郭永怀、林家翘等进入多伦多大学,这也是该校第一次授受来自中国攻读研究生学位的留学生。 他们 3 人都选择了应用数学系。多伦多大学有两位著名的应用数学教授,一位是英联邦应用数学的知名学者辛祺( J.L.Sygne ),一位是波兰物理学家英菲尔德( E.Infeld ),两位教授都是欧洲哥丁根学派的传人。大半年后,他们都获得了硕士学位。但当时,因为多伦多大学没有能够指导流体力学的教授,郭永怀和林家翘就向英庚款基金会申请,能否到美国学习。 基金会同意后,两人在 1941 年 5 月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师从冯 卡门攻读博士学位,当时钱学森已经在那里了。钱伟长则是在多伦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才来到加州理工学院,跟随冯 卡门在美国国家喷气推进研究所作博士后研究。 3 人出国前,只有钱伟长一人已婚,夫人是清华大学中文系的高材生孔祥瑛。抗战胜利后,钱伟长以 久离家园、怀念亲人 为由回国,成为清华大学教授。 李佩记得, 20 世纪 50 年代,在北京中关村北区她家附近,有一个微生物数学学科的二层小楼,钱伟长在这幢小楼里成立了一个应用数学研究室。 最早回国的那些人,如林鸿孙等,都到他那里去帮忙工作。 他当时一直在做学问 钱学森 1955 年回国,和钱伟长共同创办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钱学森是所长,钱伟长是副所长;同时,钱学森又让钱伟长筹办自动化研究所。 另外,当时他们也在清华大学创办了一个钱学森力学班,钱伟长也在班上授课。我们于 1956 年回国。不久后,钱伟长被划成 右派 ,又是反动学术权威,清华力学班就让郭永怀接管了 。 李佩记得,在清华时,钱伟长就主 张 教授治校,行政部门因此对他非常不满,觉得他太霸道了。 1957 年 6 月 6 月,包括钱伟长在内的 六君子 发表对政治局面的意见,反对院长调整政策将清华改为工学院等;之后, 六君子 全部被划为 右派 ;后来,中央考虑到华罗庚推广优选法对国家的贡献,不再将他划入 右派 之列。 对钱伟长来说,这顶右派的帽子一戴就是 22 年。 那时老郭继续委托钱伟长为《力学学报》审稿。当时有一个 左派 学术权威对钱伟长的审稿非常不满意,质问郭永怀: 你怎么可以让 右派 来审我 左派 学术权威的论文呢? 老郭说: 我很清楚钱伟长的学术水平,在学术上没有左右之分,只有正确与否之分。 这么回答后,老郭仍旧请钱伟长审稿。 在钱伟长被划为 右派 期间,李佩和郭永怀曾到清华大学照澜院钱伟长家里看望, 老郭对钱伟长说: 现在人家不怎么批斗你了,也没有人打扰你了,你正好可以多做点学问。 我确实觉得钱伟长在那段时间写了好些论文。因为有一次我到力学所,大概是在 1960 年左右,下楼时正好遇见他上楼去图书馆。我问老钱来这里干什么,他高高兴兴地说: 我来图书馆查资料。 所以,可见他当时一直在做学问。 念念不忘清华 1979 年,中央撤销了将钱伟长划为 右派 的决定,在北京,李佩和几位好友决定以聚餐方式庆祝。李佩清楚记得钱伟长对她说: 我要感谢邓小平,是他解放了我。 而且,邓小平还对他说: 你在北京树敌太多,现在上海工业大学正在物色一人做校长,我看你就到上海去吧。 她回忆道。 事实上,李佩讲,上海工业大学当时确实想请钱伟长出任校长,但到清华大学了解情况时,清华表示:钱伟长已年过七旬,年纪大,该退休了。之后,上海方面越过清华大学和教育部,直接找到了邓小平。 钱伟长就这样到上海去了。 在美国时,钱伟长、钱学森、郭永怀等多次探讨回国后怎样效力祖国,他们希望回去要办一个比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还要好的大学,让美国人到中国来留学。 1968 年,郭永怀因所乘飞机在北京机场附近失事而牺牲。 50 多年后,当钱伟长准备到上海时,他决定带两位力学研究方面的助手,最后将郭永怀在力学所的 3 位研究生之一戴世强带到上海。 1983 年,邓小平亲自下调令,调钱长伟到上海工业大学任校长一职,并写明此任命不受年龄限制。在上海工业大学,钱伟长提出拆除 四道墙 的口号,即打破学校与社会之间、师生之间、科系之间、教学与科研之间的 墙 。 1994 年,上海工业大学和原上海科学技术大学、上海大学和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成新的上海大学,钱伟长任上海大学校长。 上海市市长徐匡迪在北京时曾跟钱伟长念过书, 所以钱伟长在上海实 施 教授治校等举措,都可以通行无阻。他以清华校训作为办学理念,主要是理工合一,因为上海工业大学本来是工科学校,他认为不妥,一定要既有理科又有工科。其实,钱伟长的办学方针与当年的冯 卡门学派是一脉相承的,这个思想也是钱学森的思想:以理带工,不管研究哪一项,一定要为国家的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同时强调注重学生质量、培养好学生的责 任在于 教授,因此,一定要有好教授来指导学生 。 今天的 钱学森之问 ,问的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大学办不好,为什么我们的大学就培养不出大师级人才。 李佩说。 在钱伟长任上海大学校长期间,李佩曾经到过上海。她说: 我看见钱伟长在上海大学门口立了一个石碑,上面刻着 自强不息 ,这其实是清华大学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的校训。可见,钱伟长对清华大学确实是念念不忘的。 记者 王丹红, 《科学时报》 ( 2010-8-2 A1 要闻 )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0/8/235039.html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2884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外审稿人太厉害了!
ldh 2010-8-3 11:48
自从接到JAS编辑的审稿意见后将近10天里,我一直在看审稿意见,饱受煎熬,一直在思考怎样回复审稿人的意见和作大修改,审稿人给我出的问题太难了,可能一棍子将我打死. 我们利用ECEP资料计算了大西洋Storm track的变化,发现从最大值和平均值来看,Storm track都是增强的,这可能是NAO指数91年以后下降的根本原因,这是我们所提出的新观点.尽管数值试验表明CO2加倍确实能使大西洋storm track增强,但观测资料中如何是一个比较争论的话题.从我们用ECEP资料所作的计算来看,78年以后(全球增暖)大西洋storm track是增强的. 然而一个审稿人用另一套资料(ERA-40)计算了大西洋storm track的变化,发现大西洋storm track没有明显的增强,从而一下找到了我们研究结果的命门,并试图否定我们的研究结果. 但问题是我们到底相信那套资料的结果呢?ERA-40资料在01年以后是没有资料的,因此它不能用于我们问题的研究中. 目前,我们能作的就是看国际上一些关于这两套资料比较的结果,争取拿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来!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7282 次阅读|4 个评论
审一篇英文稿件有感
热度 1 mamingguo 2010-7-16 15:24
近期审了1篇英文手稿,感触颇深。文章本身写得不是很复杂的东西,甚至略显单薄,但给我映象深的是其写法。 首先是英语写得很好,基本上每个句子不超过两行,读起来流畅连贯。不像我以前看的国内部分投到外刊的文章,英语很难读懂,特别是爱用长句,前后如数个状语,中间主谓宾嵌套好几层,实在难于看懂相互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就是文章对数据、分析方法介绍非常细致,结果分析也很深入,特别是最后的讨论,占用了很大篇幅,给人感觉是一个完整和系统的研究。 在我审稿的国内文章里,无论是英文稿件还是中文的,许多对数据和方法介绍得特别简单,让人无法知道后面的结果都是怎么出来的,再就是结果罗列一大堆表图,分析就是把这些数据再介绍一遍,没有对为什么值会高或者低进行分析,给出解释。 实际上我写文章也老犯上面的错误,得好好向别人学习!
个人分类: 未分类|5067 次阅读|2 个评论
哪些情况下你会拒绝审稿?
zhengqinzhu 2010-7-15 15:34
写下这个题目是源于早上回复了一个朋友的抱怨,估计也是我的编辑同行,他说: 现在找人审稿真难,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有时一篇稿子被5-6个人拒审,也许是稿件太多了!当然,国外专家审稿很认真。 我一激动,又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堆废话。下午回过神来,觉得自己有点过于主观了,毕竟我一直处在编辑这个位置上,审稿人(专家)心理到底想什么其实我也不得而知的。于是考虑是不是可以主动把问题抛出来,问问科学网上的专家们,也可以帮助科技期刊的编辑们提高认识,有的放矢,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邀审的命中率。 可惜我找不到类似于问卷这样的工具让大家来投票,只要自作主张,把我很主观的认为专家们拒绝审稿的理由列出来, 请大家踊跃提出你的看法。 我根据自己的理解把专家拒绝审稿的理由列为以下几条: 1. 让我审的这篇稿件和我的研究方向相去甚远(我倒很想为你们审稿,可这也太超越我的能力了!)编辑要加强对文章的领会,寻找最合适的审稿人,同时对这个专家的专业信息要做记录。 2. 在我度假、生病、事务特别繁忙的时候来找我(我实在无能为力呀,下次吧!)编辑要理解专家的难处,同时记录下他可以开始为你服务的时段。 3. 让我审的这篇稿件质量太差,垃圾文章(我才不愿意为垃圾文章做点评,还费时费力,不如拒绝!)编辑在送审之前一定要先研究分析一下,太差的稿件真不该去打扰审稿人。 4. 期刊/编辑的水平/能力太低,不能入我法眼(呵呵,我暂时不屑于为它审稿)编辑们无可奈何,只有努力提高期刊质量。 5. 期刊/编辑的声誉太差,不值得我为它服务(呵呵,我可不愿意因此而连累了自己的声誉)编辑需要加油,千万注意名誉的重要性。 6. 审稿费时费力,又不能给我提供好处(我能推就推)编辑们几次失败后就要学乖了,别找这个人了。 7. 我这样的人也能审稿吗?我只是一个小小的研究生啊,只发过1-2篇小文章而已。编辑们,眼睛要亮一点,要注意审核哦! 8. 呵呵,想空了,再想不出了,请大家各抒己见吧,如果我列的东西过于小人了,也欢迎批评。 我的目标是了解审稿人需求,尽可能快速准确邀请到审稿人,相信这也是我的期刊同行们很期待的。
个人分类: 期刊出版|15771 次阅读|5 个评论
审稿何时能成为一种学术乐趣
zhengqinzhu 2010-7-14 11:50
今天看了王宝山老师的博文 研究生也能当好审稿人 ,突然很想写点关于咱们中国的学者们对于审稿这个工作的认识问题。 其实是一直有这样的想法,觉得可以呼吁一下。 我从事英文编辑工作算来也有8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也许因为我接触的大部分(99%以上)都是国外的审稿人,所以有点点崇洋媚外了。当然我这里可能也要再限定一下,我这里所说的国外,还是以欧美澳为主,因为我接触的审稿人大部分来自于欧美澳。 但是一次次的对比,一次次的实践告诉我,这种对国外审稿人的喜欢不是没有道理的首先,跟他们合作非常愉快! 总感觉国外的审稿人从心底里愿意做审稿这个在我们看来费神费力又没有钱的工作。 只要你邀请的专业方向是正确的,邀请的时段是合适的,他们往往都能欣然接受。 可能是看多了国内一些人对审稿的推脱、拖延(为避免被拍砖,我声明这不是泛指,只是我所接触到的一些情况),我总是很小人地想,他们是不是真的都从心底里乐意做这个审稿的工作? 是什么在支撑这种意愿? (其实他们可能连想都不想这个问题,他们可能形成一种学术习惯,他们也可能把这个当成吃饭一样的学术必需品) 我继续小人地分析: 这种意愿靠体制吗?比如某种晋升或者申请项目的条件?我目前只知道中国的学者要拿美国绿卡,有审稿的经历会有所帮助,因为我曾经被审稿人要求写个审稿证明给他。 其他的国家或者其他门槛中是不是审稿会有所帮助我不得而知,可以请博客上的海派们多多补充。 可是我总感觉真正好的审稿人不像是为了这些东西才给你审稿。 他们可以一年给你审很多次,每次都很认真,他们甚至认真到帮你改文章,改语言(非常费时间)。凡王宝山老师提到的一些审稿原则(或者说三字经),他们基本上都能够做到。所以我对于这些审稿人,总是心存感激,碰到特别好的审稿人,每每都会感动半天。 在学术腐败经常曝光的今天,这种纯粹的义务的举动是值得我为之感谢的。 有时候我也会想,其实审稿的过程,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 我自己鉴于这个认识,从2006年开始要求所有的编辑都参与稿件的初审工作(这个在我这个编辑部做起来其实很不容易的,因为男科学这个学科非常小,而我们的编辑没有一个曾经是这个领域的人,所以我极力想要提高编辑们在这个领域的学术水平和判断力),为尽量避免我们自身的能力带来的错判误判,这样的初审在责任编辑做了以后,要在集体讨论后才决定直接退稿还是继续送审,如果集体讨论还不确定,就找专家去快速初判。 在这样过关后的稿件,才能送出去外审。 这个看似复杂的程序,其实让我们的稿件处理周期得到了快速提升,编辑的专业知识也得到了提升,编辑们对学科热点也逐渐有了认识和提高。 我其实更相信这样的审稿过程,对专家们来说也是不可多得的机会呀! 首先,人家请你审,是对你的认可,咱们小小虚荣一下么,也可以提升自信心; 其次,大部分情况下,作者做的内容多少有一定的创新新,也会有一些见解,对于联系自身工作发散思维也是很有价值; 再次,审稿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也要查阅文献,可以把这个小领域重新认识一下,说不定什么时候找到灵感,能开辟出新的方向和领域;最后,我虽然不愿意我的审稿人让研究生给我审稿,但是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启发,我们可以让研究生就这个文章展开调研和讨论,当然导师要先做足功课,以便真正起到育人的功效 所以,衷心期盼有这么一天,我们一觉醒来,发现中国的学者们都发自内心的愿意审稿了,都爱上审稿了,都抢着来审稿了! 引用: 王宝山,研究生也能当好审稿人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2691
个人分类: 期刊出版|7253 次阅读|19 个评论
被邀审稿,有点彷徨
chaohe 2010-7-10 20:06
最近,接到某杂志编辑的信件,邀请为此杂志进行审稿,虽然稿子内容也属于自己所在的领域,兴奋之余也有几分不安和彷徨,总觉得自己能力有限,怕是这个砖家当不好!虽然之前老板也转来几个稿件,因为有老板在后面把关,倒是也没有过多疑虑! 对于稿件,最重要的莫过于原创性:原创性是个什么玩意?新颖性?绝大部分稿件恐怕是缺少原创性的,在别人的成果上改进改进者居多,此类稿件尤以国人为甚! 意义:稿件的意义是个模糊概念,有多少稿件所说的意义最终能实现?意义对于牛人与屁民、大牛与小牛也是不一样的; 审稿人的态度也是很重要的,对于牛人的稿件和屁民的稿件,砖家们的印象和态度是不可能一样的,牛人的稿件轻易毙不得;屁民的稿件死也就死了;我等屁民只有听天由命的份。
个人分类: 雨行天下|4335 次阅读|1 个评论
遇到一个超认真的审稿人
热度 1 slyang2005 2010-5-14 09:43
在今年元月份投了个SCI期刊,很快就有回复,第一个审稿很仔细提了很多细致的问题,如字词的删减。第两人倒是很简单。最后期刊的意见是小修 Comments for the Author: Reviewer #1: This is an interesting study of trends in citation in the Chinese literature. The methods are standard but the data set is new and there is a good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The graphs are lovely too! I recommend acceptance but with major revisions for language, with proof-reading by a native English speaker being needed. Specific comments:..... Reviewer #2: This paper explored, using three indicators, the citing behavior of Chinese scholars in four fields during the past thirty years. The measuring methods are correct and the findings and interesting. Some suggestions:....... 在四月初把修改稿投过去,很快又有意见了,又是小修 第二个很简单的一句话Reviewer #2: The author has revised the manuscript according to the comments. It could be published now. 而第一个,则很认真,提了近两百个语法错误。 Reviewer #1: This is a much improved version of this interesting paper and deserves to be published. The langauge is still poor - as the list of corrections below reveals - but with the corrections it should be OK. Page 1, Title. Change to Chinese scholars'- Page 1, Abstract, line 8. Change More higher percentage of papers needs to be to A higher percentage of papers is needed to. Page 1, Abstract, line 9. Change as years to than. Page 1, Abstract, line 9. Insert the before HHI. Page 1, Abstract, line 10. Insert the before citation. Page 1, Abstract, line 11. Delete The authors assert that. Page 1, Abstract, line 12. Change eas to ease. Page 1, Abstract, lines 13-15. Delete However, a good number.need to be clear.. Page 1, Introduction, lines 1-6. Delete The Third Plenary.; Yang, 2010).. Not objective enough. Page 1, Introduction, line 10. Insert that it before can. Page 1, Introduction, line 12. Delete behavior. Page 1, Introduction, line 12. Change recourses to resources. Page 2, line 1. Delete the Page 2, line 1. Insert a before time. Page 2, line 4. Delete the. Page 2, line 19. Change become to becoming (two instances). Page 2, line 25. Change expand to expanded. Page 2, line 26. Insert the before Chinese. Page 2, line 26. Delete the. Page 2, line 31. Change provide to provides. Page 2, line 33. Insert a before daily. Page 2, line 37. Insert the before case. Page 2, line 37. Change whole to all. Page 2, line 39. Change question mark to full stop. Page 2, line 39. Change time end in 2006 for the point of view of 3 year to the 3-year span. Page 2, line 40. Insert ends in 2006) after year). Page 2, line 40. Chagne paper to papers. Page 2, line 41. Insert the before concentration. Page 3, line 2. Insert which before shows. Page 3, line 5. Delete it. Page 3, lines 13-14. Delete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VBA) programs.. Page 3, line 15. Change paper to papers. Page 3, line 20. Delete the before Figure. Page 3, line 23. Delete the before Literature. Page 3, line 23. Change at to in. Page 3, line 26. Change paper to papers. Page 3, line 26. Change on to in. Page 3, line 27. Insert the before percentage. Page 3, line 27. Change range to ranges. Page 3, line 29. Change on to for. Page 3, line 30. Insert the before percentage. Page 3, line 31. Insert the before 1980s. Page 3, line 31. Change are slowly to were slow. Page 3, line 32. Insert the before 1990s. Page 3, line 32. Insert the before percentage. Page 3, line 32. Delete of the. Page 4, line 1. Change good reasons to reason. Page 4, line 3. Change some specific period. For to a specific period, for. Page 4, line 4. Change journal to journals. Page 4, line 4. Change play advantages on to benefit in. Page 4, line 5. Delete the before Larivi鑢e. Page 4, line 5. Change paper in the to papers in. Page 4, line 6. Change the figure to Figure. Page 4, line 6. Change . But to , but. Page 4, line 6. Insert for after less than. Page 4, line 7. Delete the before Humanities. Page 4, line 9. Change figure to Figure. Page 4, line 10. Change the beginning period to first. Page 4, line 11. Change maybe resulted to may result. Page 4, line 12. Change paper to papers. Page 4, line 13. Insert is after WoS. Page 4, line 15. Delete In all,. Page 4, line 15. Change strongly to clearly. Page 4, line 16. Insert the number of before unnoticed. Page 4, line 16. Change becomes fewer and fewer to decreases. Page 4, line 18. Change Figure3, figure4 and figure5 to Figure 3, Figure 4 and Figure 5. Page 4, line 18. Change that to the. Page 4, line 18. Change for contributing to to contribute. Page 4, line 20. Insert the before percentage. Page 5, line 1. Delete the before Literature. Page 5, line 1. Insert the before 1-year. Page 5, line 1. Insert the before percentage. Page 5, line 5. Change on to in. Page 5, line 5. Insert of before papers. Page 5, line 5. Change the 80% to 80% of. Page 5, line 6. Change 30% paper to 30% of papers. Page 5, line 6. Change the 80% to 80% of. Page 5, line 7. Change three and six year to three- and six-year. Page 5, line 7. Change the figure 4 to Figure 4. Page 5, line 8. Change the figure 5 to Figure 5. Page 5, line 8. Change in case of to in the. Page 5, line 9. Change 3 year to three-year. Page 5, line 9. Change 6 year to six-year. Page 5, line 9. Insert cases after six-year. Page 5, line 10. Change on the to in. Page 5, line 11. Change on to in (three instances). Page 5, line 12. Change on to in. Page 5, line 12. Delete the before citations. Page 5, line 14. Change three year to three-year. Page 5, line 14. Change in case of six year to in the six-year case. Page 7, line 1. Change unnormal to abnormal. Page 7, line 2. Change three years and six years to the three-year and six-year. Page 7, line 3. Change begin to began. Page 7, line 4. Change the figure 6 to Figure 6. Page 7, line 4. Change getting down to decreased. Page 7, line 8. Change declining to decline. Page 7, line 9. Change HHI declining to the decline of the HHI. Page 7, line 10. Change the figure 6 to Figure 6. Page 7, line 10. Change on the to in. Page 7, line 10. Change HHI has to the HHI. Page 7, line 13. Delete the before 1979. Page 7, line 13. Change are to is an. Page 7, line 16. Delete is. Page 7, line 18. Change following to follows. Page 7, line 19. Insert the before Web. Page 7, line 22. Insert the before Internet. Page 7, line 23. Delete the. Page 8, line 2. hand down. What does this mean? Page 8, line 4. Change provided convenience for to allowed. Page 8, line 4. Change paper more handily to papers more conveniently. Page 8, line 5. Change digitized can access to , once digitized, can be accessed. Page 8, line 7. Insert were before released. Page 8, line 7. Insert an before equal. Page 8, line 8. Insert them after use. Page 8, line 9. Delete the after from. Page 8, line 10. Change articles to article. Page 8, line 16. Delete the before academic. Page 8, line 17. Change citation changing to change in citation. Page 8, line 18. Insert an in-depth analysis of before its mechanisms. Page 8, line 18. Change need to needs. Page 8, line 19. Delete in-depth analysis. Page 8, line 27. Insert and before how. Page 8, line 28. Delete and. Page 8, line 29. Change increasing of to increase in. Page 8, line 31. Insert are before inversely. Page 8, line 35. Change Firstly to First. Page 8, line 36. Change comma to colon. Page 8, line 37. Delete however. Page 8, line 37. Change a to the before proper. Page 8, line 38. Delete (Wikipedia, 2009). Page 8, line 38. Change Secondly to Second. Page 8, line 40. Delete is. Page 8, line 40. Change Thirdly to Third. Page 8, line 41. Insert a before certain. Page 8, line 42. Change is changing to changes. Page 8, line 42. Change phenomena to phenomenon. Page 9, lines 1-2. Change are increasing to have increased. Page 9, line 2. Change are to were. Page 9, line 2. Delete all in. Page 9, line 3. Delete by. Page 9, line 3. Change time range of three year to three-year time range. Page 9, line 4. Insert were before published. Page 9, line 7. Change percentage to percentages. Page 9, line 8. MacRoberts (2010). Correct reference. Page 9, line 9. Change influence to influences (two instances). Page 9, line 9. Delete of the. Page 9, lines 10-11. Delete Even though.distributions of citations. Page 9, line 11. Insert despite the defects mentioned above, after speaking,. Page 9, line 12. Delete the three indicators. Page 9, line 13. Change through to over. Page 9, line 13. Change are to have been. Page 9, line 14. Change citations to citation. Page 9, line 16. Change the article to articles. Page 9, line 18. Delete need to. Page 9, line 19. Insert whether before our. Page 9, lines 22-24. Delete Since the beginning.(Reddy, 2001).. Not relevant enough. Page 9, line 25. Change distribution of the citation to citation distribution. Page 9, line 26. Delete obviously. Page 9, line 26. Change percentage of the paper to the percentage of papers. Page 9, line 27. Change concentration of the citation to citation concentration. Page 9, line 27. Delete the before four. Page 9, line 28. Change discipline to disciplines. Page 9, line 30. Change with the to of. Page 9, line 30. Change maybe to may be. Page 9, line 31. Change index to indices. Page 9, line 34. Change differ from us to make to in contrast with our. Page 9, line 37. Change Larivi鑢e(2009) to Larivi鑢e (2009). Page 9, line 41. Change from to into. Page 9, line 41. Change what changes. into What has changed?. Page 9, line 42. Delete access to. Page 9, line 43. Insert is accessed after database. Page 10, line 1. Change Why changes. to Why has it changed?. Page 10, line 1. Insert a before detailed. Page 10, line 2. Change as to due to. Page 10, line 3. Change sciences to scientific. Page 10, line 3. Change under to over. Page 10, line 3. Delete environment. Page 10, line 4. Change hot to recent. Page 10, line 4. Insert the before current. Page 10, line 5. Change easy-available to easily available. Page 10, line 5. Change hotter to recent. Page 10, line 6. Change be cited by many times to to be cited many times more. Page 10, line 6. Change this to these. Page 10, line 7. Delete intuitively. Page 10, line 7. Change how to do. to What can be done?. Page 10, line 7. Change analysis to analyse. Page 10, line 8. Change we should to to. Page 10, line 9. Change to better to can this be improved. Page 11. Delete Wikipedia reference. Don't ever cite Wikipedia please because it is not a valid source. 本来想按照编辑的意见,逐条修改了语言就应该OK了,谁知这个审稿人很快又有反馈消息:Minor revisions Comments for the Author: Reviewer: This is OK to publish now but I still recommend a final proof-reading by a native English speaker now . The language is understandable and approximately correct througout but proof-reading would make it easier to read and would ensure that the paper had the audience that it deserves. 只好找了个native English speaker ,整篇修改了一番,果然还存在大量的语法错误,上星期投出,两天后录用。 Dear Prof. , We are pleased to inform you that your manuscript, ***, has been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in *. You will be contacted about proofs and offprints in due course by our Manufacturing Department. Any queries concerning your manuscript should now be addressed to 。。。 在这次投稿中有以下几点感想: 国外与国内在科学研究论文方面的差别很大,自己的国内论文也投很多了,一般情况下只有两种情况,录用或退稿,偶尔有的期刊要求退修改,也是简单的几句话。 自己幸运,论文存在许多的错误,遇到好审稿人,没有被毕掉,相反,提出许多改进的建议。 审稿人负责任,作为审稿这样的义务劳动,而且是匿名的,审稿人光打字就要花不少时间,可以说审的比写的还认真!这样的审稿对论文的提高是很有帮助。 自己英语水平需要大大的提高,有些常见的小语法错误在论文中重复出现了多次。
个人分类: 未分类|7566 次阅读|5 个评论
广义衰老学说是怎么炼成的(3)——夺命审稿
yindazhong 2010-5-13 11:26
现代生物科学关于老年色素研究的第一本国际权威著作由美籍印度学者主编,该学者从此在该领域,声名鹊起,独霸一方。关于老年色素研究的系列国际会议连续开了六届。作为该领域另一位 权威 教授,瑞典国家医学会副主席乌尔夫-波龙克的学生,有幸出席了最后几届该系列会议,踏及世界诸国,交会各路豪杰,将老年色素的生化形成机理写成了我的博士论文,也写成了一些集大成综述(综述发表后该系列国际会议从此没有再开)。我们的工作为老年色素研究竖立了一个近乎结论的里程碑,然而也无意中夺取了别人头顶耀眼的光环。从此在该领域,中国人不再无足轻重,中国人成为竞争对手,中国崛起与中国威胁论一起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在当年集大成综述被审稿的过程中,我隐约感到了科学竞争的残酷,一句该领域的常识用语老年色素是生物体衰老的重要指标被指责为盗用了 xxx 的原创思想 十多年后,当我们的广义衰老学说又落在了 xxx 国际权威学术大师的手中,其命运可想而之。 如果说审稿大师超一流的夺命否定并没有直截了当的刀起头落,然而在故意歪解和近乎无赖(也许是无知)的审稿评论的字里行间随处都可以感觉到 泰山压顶式的刀光剑影。 无奈,只有一件事可做据理力争! 或者在烈火中凤凰涅槃,或者在烈火中化为灰烬 (先给英文原文 , 中文译文在后) 《 Experimental Gerontology 》杂志编辑部来信: Dear Dr. Yin, We have now received the comments to your article mentioned above from the referees. Could you please comment on them and let us have your reply as soon as possible? Reviewer 1: The review authored by Dazhong Yin and Keji Chen entitled The Essential Mechanisms of Aging: Irreparable Damage Accumulation of Biochemical Side-Reactions argues for a mechanism of aging. As stated by the authors: In summary, direct DNA damage and mutation in comparison with protein impairments are either less important or disease-related, which may not be the crucial issue of physiological aging of higher animals. Whereas biological systems of anti-stresses, protein turnover, metabolisms and homeostasis regulated by genetic network are the key elements of aging mechanisms, various irreparable accumulations of protein alterations induced by spontaneous biological side-reactions turn out to be the center of aging biochemistry. The authors state that there are numerous hypotheses of aging. They conclude that protein cross-linking brought about by free radical derived mechanisms is the most important determinant of normal aging. Unfortunately, this conclusion is neither novel nor is it supported by literature precedence. While cross-linked forms of protein do appear to accumulate during aging the functional consequence of this accumulation is largely unknown. The authors simply assume that this in turn results in deranged function. In addition, the authors do not make a convincing argument for why other theories can be excluded other than referencing these claims with articles that do not support their contention. In short, this review does little more than repackage a hypothesis that has been stated before and does little to convince the reader of its validity. Reviewer 2: This is a clearly written review of the many factor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aging process and merits publication. The only issue that might give a wrong impression is the statement (top 3 lines on page 11) that protein degradation is a result rather than a cause of aging. It is well established that oxidation of proteins renders them susceptible to proteolytic degradation. Accordingly, a decline with age in the levels of proteases that degrade oxidized proteins may lead to the accumulation of oxidatively modified proteins, which the author points out is an important function in aging. An error on page 23, line 9: A basic notion... not An basic notion.... 我们给编辑部的回复: Dear Dr. Beatrix,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facilitating the publication of our review paper The essential mechanisms of aging: irreparable damage accumulation of biochemical side-reactions ( Ms.#7078) and sending us the reviewers comments on March 22, 2005. We are delighted to read that the reviewers have confirmed positively our scientific and literature descriptions on current status of aging studies (as this topic covered an enormous huge realm, its very hard to command all relevant fields) just as the 1 st Reviewer concluded in his comments this review does little more than repackage a hypothesis that has been stated before . Referring to reviewers comments we wish to present our discussions as follows: 1) The reviewer 1 stated: They conclude that protein cross-linking brought about by free radical derived mechanisms is the most important determinant of normal aging. We regret to say this is a misunderstanding of our proposed theory. The free radical mechanisms, in our opinion, is narrow-minded (as we have already clarified in our Ms.) in explaining aging mechanisms. Our key issue about the causes of aging (not yet the aging mechanisms) are biological side-reactions, particularly those side-reactions related to biological energy metabolisms. For instance, the diabetes accelerated glycation and related carbonyl stress may also be very critical for physiological aging alterations. 2) The reviewer 1 continued: Unfortunately, this conclusion is neither novel nor is it supported by literature precedence. The free radical mechanisms of aging is surely not novel (and even is scientifically problematic), but the biological side-reactions, the entropy biochemistry of aging, the focusing on process beyond causes, the direct DNA damages and mutations are mainly disease-related , and the carbonyl stress may be one of the most crucial culprits of aging are all our original contributions in the review as well as in the scientific field related. 3) The reviewer 1 also stated: While cross-linked forms of protein do appear to accumulate during aging the functional consequence of this accumulation is largely unknown. It is true that the functional consequence of intra-cellular accumulates, such as lipofuscin, is largely unknown. However, a variety of other crosslinkage-related functional retardations are well studied and some examples are listed below: a) opacity of lens and further cataract formation due to cross-linked crystallins b) crosslinkage of elastic tissues (e.g. collagen in blood vessels) during aging c) increase of AGEs (GOLD, MOLD, CML, pentosidine et al.) and ALEs d) cellular membrane and cytoskeleton rigidity and in-solubility e) increased thickness of 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 f) multiple fibrosis during aging (speeded by inflammation) g) stiffening of joints, decline of lung elasticity, et al. h) and probably atherosclerosis and amyloid formation due to deficient clearance Moreover, organ-specific and disease-accelerated protein alterations may largely be viewed as speeded aging-related changes (when repairing is disturbed or inhibited). The author would also refer to a recent review by Grune and Davies (2004) IJBCB, 36: 2519-2530 for obtaining more information about protein aggregation during aging. 4) Finally, the reviewer 1 wrote: In addition, the authors do not make a convincing argument for why other theories can be excluded. this review does little more than repackage a hypothesis that has been stated before and does little to convince the reader of its validity. We wonder why reviewer 1 suggested us to exclude the other theories and tended to overlook the validity of our hypothesis as well. Our theory has evolved from those principal aging hypotheses and many of them are our solid foundation. We are standing on a stage supported by numerous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in the related fields, so they are not going to be excluded arbitrary rather being interpreted properly. A specific progress we made is that we went down to a sub-molecular level and extracted the essential (general) biochemistry behind the aging process. This is obviously much more than a simple repackage (also see point 2), rather approaching (or revealing?) a resolution of the ever confusing mechanism of aging. 5) The reviewer 2 thinks that might give a wrong impression is the statement that protein degradation is a result rather than a cause of aging. It is well established that oxidation of proteins renders them susceptible to proteolytic degradation. We believe that protein degradation is neither a result nor a cause of aging. Protein degradation (for an adult), in our opinion, is mainly for routing restorative turnover or repairing of damages due to biological side-reactions. We fully agree with further statement by reviewer 2: A decline with age in the levels of proteases that degrade oxidized proteins may lead to the accumulation of oxidatively modified proteins . We wish to acknowledge our sincere thanks for his kind suggestion on an error correction on page 23. We hope these discussion answered the reviewers questions clearly and correctly. Best Regards ! Dazhong Yin Professor, Chairman of the Aging Biochem Lab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实验老年学杂志编辑部来信(译文) : 亲爱的 印 博士, 我们现在已经得到了审稿人对你们的综述文章的意见。 请对他们的意见作出评论,并且尽快给我们回复。 审稿专家 1 : 印大中和陈可冀的综述 衰老机制本质:生物化学副反应损伤的失修性累积 提出了一个衰老机制。 如作者所说总之,尽管直接的 DNA 损伤和突变与种种老年性疾病息息相关,但与衰老过程中生理性的无所不在的蛋白质损变的积累相比, DNA 损伤的影响则为次重要或主要呈现病理特征。尽管由遗传所调控的抗应激、蛋白质更新、新陈代谢和机体稳态等基因网络系统扮演着高等动物衰老的先天性制约因子的角色,而自发进行的生化副反应导致的机体失修性改变则为环境相关因素导致衰老的主要表现形式。 作者罗列了众多衰老假说。 他们认为自由基导致的蛋白质交联是正常老化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令人遗憾,这个结论既不新鲜也没有文献的支持。蛋白质的交联确实似乎在衰老过程中积累,但这个积累的后果基本上未知。作者仅仅是假设该积累造成了机体功能的紊乱。另外,作者没有提出可信的论点来说明为什么其他衰老理论可以被排除。简而言之,这篇综述仅仅是在简单重新包装以前已经被阐明的诸多衰老假说,很难能使读者信服它的价值。 审稿专家 2 : 该综述写作清楚,给出了与衰老过程相关的诸多因素,值得发表。唯一可能产生错误印象的地方是说蛋白质降解是衰老的一个结果而不是衰老的起因 ( 在第 11 页上的前 3 条线 ) 。 然而确定的事实是蛋白质的氧化使得它们更易受到降解。因此,蛋白酶水平增龄性下降可能导致蛋白质的氧化性损伤累积,正如作者指出那是衰老的一个重要的表 象。 另外,在第 23 页第 9 行: A basic notion... 不是 An basic notion... . 我们的回复(译文) : 非常感谢协助我们的综述文章衰老机制本质:生物化学副反应损伤的失修性累积 (#7078) 的发表进程和寄给我们审稿专家( 2005 年 3 月 22 日 )的意见。我们很高兴注意到审稿专家对我们关于衰老研究的科学描述和文献知识的认可 ( 衰老问题涉及到非常巨大的研究领域,贯通掌握相关的学科领域本身就已非常难能可贵 ) 。正象第 1 审稿专家在他的意见里断定: 这篇综述将过往的种种理论重新装配成了一个新假说 . 参照审稿专家的意见,我们提出讨论如下: 1) 审稿专家 1 说: 作者断定自由基伤害造成的蛋白质交联是最重要的正常衰老的决定因素 。我们遗憾地说这是对我们提出的衰老理论的一个误读。我们认为,以自由基损伤解释衰老机制是狭隘的 ( 我们已经在综述里阐明 ) 。我们关于衰老起因 ( 且不谈衰老的机制 ) 的关键词是 生化副反应 ,特别是那些与生物能量代谢有关的生化副反应。例如,糖尿病加速的非酶糖基化过程以及与之相关的羰基应激,也可以是生理性衰老改变的重要原因。 2) 审稿专家 1 继续说道: 令人遗憾,这个结论(自由基损伤蛋白质造成交联衰老)既不新鲜也没有文献的支持 。我们同意:衰老的自由基机制肯定不是新理念 ( 并且在科学上很成问题 ) 。 不过 生化副反应 , 衰老的熵增生物化学 , 在衰老原因之外关注衰老过程 , 直接的 DNA 损害和突变主要与老年病有关 , 以及羰基应激可能是生物体老化最主要的罪犯 等理念都是我们在本文中的原创,同样也是对于相关科学领域的原创性贡献。 3) 审稿专家 1 又说: 蛋白质的交联确实似乎在衰老过程中积累,但这个积累的后果基本上未知 。可以认为这些交联蓄积的后果在细胞内部还基本不明,例如脂褐素对细胞功能的影响基本未知。然而,大量其它与蛋白质交联相关的机体功能退变已被研究得非常深入,现举例如下: a) 由于眼球晶体蛋白交联造成的眼球晶体混浊和白内障的形成 b) 伴随衰老出现的弹性蛋白及组织的交联硬化 ( 例如在血管里的胶原 ) c) 与龄俱增的 AGEs (GOLD, MOLD, CML, pentosidine) and ALEs 等 d) 随增龄而出现的细胞膜和细胞骨架的刚性增加和溶解度下降 e) 伴随衰老进程出现的肾小球基底膜增厚 f) 在老化期间越来越普遍的器官纤维化 ( 被炎症加速 ) g) 伴随衰老出现的关节变硬和肺组织的弹性下降等等 h) 以及也许由于代谢产物清理缺陷而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和淀粉样蛋白形成 另外,有器官特异性的和被疾病加速的蛋白质结构改变也基本上可被认为是被加速了的衰老表象 ( 一旦机体的修复机能被扰乱或者被抑制 ) 。 在此,作者也提请大家注意参考 Grune 和 Davies 最新发表的综述 (2004) IJBCB , 36 ; 2519-2530 以获得更多的关于衰老过程中蛋白质聚集变性的资料。 4) 最后,审稿专家 1 写到: 另外,作者没有提出可信的论点来说明为什么其他衰老理论可以被排除。简而言之,这篇综述仅仅是在简单重新包装以前已经被阐明的诸多衰老假说,很难能使读者信服它的价值 。我们觉得奇怪为什么审稿专家 1 建议我们否定其它衰老理论的价值并且倾向于也忽略我们的学说的价值。我们的理论从那些当今最主要的衰老学说中逐步衍生发展而成,它们中的许多理论是我们衰老学说的坚实基础。我们站在一个有着很多科学成就支持的平台上,因此那些学说不会被粗暴地排除而只会被正确地解读。我们的衰老学说取得的独特的进步是我们走入了一个新水平亚分子水平,并且抽象出了潜藏在衰老过程背后的基本的 ( 广义的 ) 生物化学本质。这远远超过 ( 也可参见本回答中的第 2 点 ) 审稿专家 1 所说的简单重新包装;相反,接近 ( 或揭示 ) 了一个至今仍无比混乱的衰老机制的极佳答案。 5) 审稿专家 2 说:该文 唯一可能产生错误印象的地方是说蛋白质降解是衰老的一个结果而不是衰老的起因,然而确定的事实是蛋白质的氧化使得它们更易受到降解。 我们认为,蛋白质被降解既不是衰老的结果也不是衰老的原因。在我们看来,蛋白质降解 ( 对于成年人来说 ) 主要是机体对于日常生化副反应损害的修复和更新。我们完全赞成审稿专家 2 的观点: 蛋白酶水平增龄性下降可能导致蛋白质的氧化性损伤累积。 ,我们诚挚感谢审稿专家 2 关于改正在第 23 页上的一项错误的友好建议。 我们希望这些讨论清楚而正确回答了审稿专家的问题。 最好的祝福! 印大中 湖南师范大学 教授, 衰老生化研究室 主任
个人分类: 生命科学|5170 次阅读|14 个评论
国际会议真是越来越恶心了
paradoxfx 2010-5-7 21:55
国际会议真是越来越恶心了 国际会议都成赚钱的买卖了,投了就中,也没有什么匿名审稿 上次一个会议让我审稿,pdf发过来作者信息全部都在,恐怕这样学术会议就越来越堕落了
个人分类: 未分类|2600 次阅读|2 个评论
办好学术会议的ABCD--研教散记17
tangchangjie 2010-4-14 15:15
办好学术会议的ABCD----研教散记17 (唐常杰 )   上文“ 申办学术会议的酸甜苦辣 ”谈到了申办工作;获准办会后,怎样才能办好一个会呢?有下列四个要点:(A) 七字准则:诚谦正廉勤资团, (B) 办好会议网站, (C) 论文的征审发评, (D) 食宿接送;下面一一分解。 A 七字准则:诚、谦、正、廉、勤、资、团    诚 —如果承办者还没有少林、武当在武林中的那种地位,又想要办会,以武会友,一定要摆正位置。记住,上级学术组织才是会议的主办者,而承办单位只不是过程的执行者。有了一片为学术界做奉献的诚心,纵然经费不多,诚意能补;即使硬件不够,软件可添。    谦 —谦虚地学习办会经验。从申办意向萌芽开始,就要安排三五位团队成员,分工带着问题去参加几次学术会议,特别是将办会议的上一二次会议。学习下列方面的经验:申请、会议主页,征文、审稿,会场,会议程序,宴会,疏散,等等;如果可能,尽量复制先行者的办会办公文件,包括邮件清单,录用通知,甚至连同嘉宾致辞的草稿,办会中还要不断地请教学习;    正 —公正,录取论文要公正。我们这次承办的WAIM国际会议,继承了陆洪均教授等前辈们创办此会时就主张并坚持的好传统,即规定程序委员会主席(program co-chairs)不出现在作者清单中;在此适度回避制度下,程序委员会主席能在比较超脱的位置上处理问题, 录取工作能较充分地尊重委员们的评审和讨论意见,投诉和撤稿事件较少;如果发现抄袭行为,处理比较容易。    廉 —绝对不可有赚取会议经费以肥私的非份之想。办会不是做生意,参会者是朋友,经费取之于友,用之于会;持平、微赔或微盈而上交学会,都是好预算。参会者心里有杆秤,谁诚谁不诚,谁廉谁不廉,口中不说,心里雪亮。一旦贪心,会议一片抱怨;办会的初衷,如展示成果、分享喜悦、广交朋友等等,全都失去;办得不好,不如不办。    勤 –前人的经验不一定能覆盖未来的困难。办会中,要勤思考、勤探索,在会程上,内容上还可做哪些创新,哪些容易被忽略,有了灵感,赶快记下来(例如记在手机笔记上)。    资 --如有条件,向基金委、向院校所、向公司争取一切可以争取到的资助,可以争取协办单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朋友;须知,如果马克思当年没有恩格斯在工作和经济上的帮助,他的社会科学研究也可能会受到影响。    团 —需要一个团队,需要妥善分工和良好合作。这个团队中要有海外学者,通常他们在论文质量把关,邀请专家报告,会议程序上做很多工作,承办单位在会场、会务、食住行,争取资助上方面做的工作较多。   B 办好会议网站 。   提前一年,办好会议的网络主页,可模仿同系列会议的老大哥单位的网站,需要安排专人维护,还需安装或申请一个会议系统,(例如用WAIM使用的是微软提供的免费会议管理系统CMT,网址 https://cmt.research.microsoft.com )。 C 论文的征、审、发、评 。   其中,发—指发表,包括与杂志出版单位的沟通,以及考虑EI或SCI等因素;评—指评选优秀论文。通常,分一般论文和学生论文两个栏目,每个栏目取出两名候选人,要在会议的报告和回答问题时,考察最后确定。承办者要准备好必要的奖品。 D 食宿接送 。   如果承办单位很牛和办会环境很好,不须过分考虑接送;有如少林武当承办武林大会时,只需散发英雄帖,参会者不必有劳主人接送。如果办会单位是个发展中地区的发展中团队,如崆峒,衡山派,须对天下英雄恭敬有加,交通不方便时,考虑必要的部分接送,用好的软件(友善态度)替代硬件的不足,广结友谊。   食宿接送虽然烦而不难,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细节。会开完,客走才有主人安;有时候细节决定成败。      总之,办会有个基本思想,要么不办,要办就办好。申请麻烦,办会更麻烦,把会办好,麻烦加麻烦。而敢于自找麻烦正是开拓精神的内涵。从申办到办完送客,需要忙N年,正是:    团队齐努力,N年忙与累,   都说自找苦,谁解其中味 ? ( 想了解关于申办的有关工作,请点击上文“ 申办学术会议的酸甜苦辣 ”) 半年来,关于申办国际会议体会的博文(2010.7.23加) 申办学术会议的酸甜苦辣 办好学术会议的ABCD--研教散记17 Coming WAIM2010 :来岷山论剑,比射雕英雄 两年岁月凝一刻,四海宾朋汇一堂--WAIM2010召开(图文) 视办会如作品—WAIM2010办会心得 虽有苦痛折磨,还是觉得幸福更多 --- 也说办会(唐常杰 ) Single Track :国际会议办会方式的回归,兼议应对的方法 数据科学家有一个梦 2015 其它系列博文的入口 唐常杰博客主页 科学博客主页
个人分类: 教学科研|11671 次阅读|5 个评论
审稿有感
whitesun 2010-4-6 23:13
最近 又给某个会议审了6篇稿件。这次审稿感觉还可以,4篇稿件的质量还不错,内容也与自己研究的东西相关,虽然自己的事情也忙不过来,但也熬夜坚持看完和评了,觉得辛苦1天多值得。一方面了解到一些东西,有助于扩展眼界,另一方面是感觉比自己憋论文好,再就是算帮助大会做了件有意义的事。 特此留念。
个人分类: 有思有考|276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走运的作者
guoxiangyun 2010-4-2 17:32
两星期前为某国际刊物审了一篇关于碳化硅的文章,作者全是老外。我简单读了一遍,发现结果没有什么新内容,而且几乎没有对结果进行讨论,所以提了几条意见,建议拒绝。编辑看了我的意见后,不到一小时就email告诉我拒绝了那篇文章。 昨天晚上又收到了另一国际杂志请我审稿的邮件,我看了一下论文题目觉得似曾相识。今天查了一下最近一段时间的审稿邮件,发现都是还没审完的,审过的都把邮件删了。只好把那篇文章打开看了看,确定是前不久刚审过的,可是看不出作者做了哪些改进。我一般先把要审的稿件下载到计算机上一个专门的文件夹里。于是打开那个文件夹,根据保存时间很快就找到了那篇稿件。我把前后两个稿件对比了一下,从题目到参考文献结束,每一行的最后一个单词都相同。当然,我还检查了不止这些,但没有发现一个单词有改动。我的审稿意见当然就很容易写了,而且我还把我的发现也告诉了编辑。这是迄今为止我最省力,也是速度最快的一次审稿。 我想,那篇文章第一次投稿时肯定不会只有我一个审稿人,别的审稿人肯定也会提些问题才能拒绝它吧。可是这位作者真够自信的,竟然一字不改就投另一个杂志了。他可能做梦都想不到,文章还会落到同一个审稿人手里,真悲惨!所以,唉,投稿时可不能抱侥幸心理,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234 次阅读|7 个评论
审稿如还债
deminglei11 2010-3-26 17:47
自2006年以来,本人荣幸地成为国内外十余种期刊的审稿人,国内期刊包括自动化学报和电子学报等,国外期刊包括computers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 computers and operations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等,有一次,居然还收到一份来自南非的审稿邀请,通过审稿,学到了很多东西,中文期刊的评语一般相对简单,了了数语就能决定一篇论文的命运,国外期刊,特别是那些办刊历史较长的高水平期刊,对评语的要求比较高,往往从摘要开始,对论文进行逐一评价,以支持最终的结论,一般要用大半页的文字。也曾经出过洋相,有一次审稿,提了很多论文表达方面的意见,结果大多数意见遭到作者的反驳,让人感到很惭愧和尴尬,不过,也就这一次,所给出的意见遭到作者的较大规模的反对。 现在的期刊是层出不穷,很多名不见经传的期刊不断出现,有的出版公司就出几份期刊,这些期刊往往是开放存取的,所谓OA期刊,由于期刊数量大增,导致邀请审稿的量也增多不少,每个月都要处理一些,有时候太忙或懒得审稿时, 那些论文就像自己欠下的债 ,既然承诺审稿,自然就得按时提交评审意见,如果愈期不提交审稿意见,编辑会催促,如果经常拖欠,也会失去编辑的信任,虽然对自己没有什么损失,但辜负别人的信任,终究也不太好。因此,一般情况下,只要编辑催了一次,我就会在几天内反馈我的意见。
个人分类: 师生关系|6188 次阅读|6 个评论
向国内和国外SCI投稿的几点感触
热度 1 tswczgl 2010-3-20 17:10
   早就想写一写自己的科研经历了,只是一直觉得自己的资质可能不够怕误导了大家。今年6月就要博士毕业,论文刚写完。因为要继续在中科院留所工作,感觉没太大压力。也该把过去几年的科研经历总结一下了,希望对别人也有帮助吧。  过去几年里写了几篇SCI论文,接收或发表的有国内的5篇,包括两个中国科学D,一个科学通报,两个地质学报-英文版,还有一篇国外的JournalofVolcanologyandGeothermalRes。当然也被国外ChemicalGeology拒过稿。  我是做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方向,合适投稿的期刊挺多。写第一篇的时候,真的是就想弄一篇国内的以毕业,因为中科院要至少1篇SCI论文才能毕业。第一次审回的判决是改后再审,刚开始吓一跳,因为这就是半死不活的意思。仔细斟酌后发现,两位审稿者的意见有些外行,但是还是要认真对待啊,尽管都是基本问题,还不能说人家提到的问题不重要。回答了一通,旁证博引。老板看了我的Reply之后,说别这么大的手笔,一棒子打死不好。终于写的比较委婉,对方没脾气就直接接受了。我是个认真的人,这时心里觉得不是滋味。因为我没有通过审稿过程得到提升,而是花费大量时间在应付。后来的几篇也都是在国内投,对审回意见的感触都很相似。其中一篇我写的是关于大洋中脊的岩石圈热结构的论文,还得到相关国外一著名教授的评价。后来,国内审稿人的意见是:该研究对陆地上相关研究领域有重要意义,而且是被国外某某教授修改过的,可以直接发表。这个是我第一篇被直接接受的论文,但我想这洋中脊动力学过程本身就是十分重要的,却得到的评语只有在陆地相关研究方面的意义?看来是送给搞陆地研究的人手里了,其它评语一概没有,心里开始挺兴奋,本来直接接受论文就是件振奋人心的事。这是我第5篇国内SCI论文了,兴奋了一天不到,就有了点沉思:是谁认可了我的论文?  其实,我在接受了第一篇国内SCI论文之后,就想下一篇试试国外的。这个想法得到老板的回答是:我鼓励你投国外,但是你要先有数量再有质量,以后才能在科研路上顺心。时下,我也是因为一篇稿子被chemical Geology 拒稿,就没作多想。   直到最近投在JournalofVolcanologyandGeothermalRes上接受一篇稿子之后,才第一次觉得自己的科研结果可以被叫做成果。因为,这篇稿子经历了3次revise,每次都切中要害,审稿的是Nature的编委成员,本文与其方向十分相关。第一次的意见使我改了半个篇幅以证明自己观点,然后他还给的意见是 Therearesomeinterestingandperhapsimportantobservationsinthedatapresentedalongwithcreativeinterpretationsthatgivesomeredeemingaspectstothemanuscript;eventually,thisworkshouldbepublished.However,atthepresent,Idontseehowthismanuscriptcanbepublishedgiventheissuesdiscussedbelow.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很难回答的数据太少了。尽管我不可能再增加数据,坦白说了数据不可能增加,最终老外还是通情达礼的Theauthorshaverevisedthescienceofthispaperinccordancewiththecommentsbythereviewers,andinsomecasesarguedthatchangesrequiredwerenotexactlyasoutlinedinthereviews.Iaminclinedtogenerallyacceptthesescientificresponses,andifthewritingwassatisfactory,Iwouldbewillingtoacceptthepaperforpublication 这就基本没什么问题了。   中国总是喊口号说要高改革,建立优秀期刊,提高科研水平。结果现在国内科研水平不高,期刊更差,即便好 稿子都到国外了,甚至以投国际SCI稿子为极大光荣,单位也鼓励,例如,有不少单位在网站的论文快报栏里只提供国际SCI论文。当然,上层掌权人士想法总是好的,但要是不切实际,我所作为,那都无济于事。   有个留过洋的朋友告诉我,老外对参考文献置信度顺序,从低到高一般是:中国人写的国内刊出的,中国人写的国内刊出但有老外参加的,中国人写的在国外刊出的,中国人写的在国外刊出有老外参加的,老外写的国内刊出,老外写的国外刊出。听了之后真的不舒服,老外偏见的确可恨,可国人呢?   我也给国内SCI期刊的编辑部提出几点自己的小建议,仅供参考:(1)稿件一定要找方向相关的人审稿;(2)国内没有专家的稿子,请国外专家审;(3)编辑视情况给国内稿子找一个以上老外审稿;   另外,还有一重要方面,如果实行,定有益处:强化和鼓励国内审稿人的责任感,例如,鼓励通过的稿件在刊出时的体现审稿人名字,文章以后被引用的次数也作为审稿人的荣誉加以提倡,当然无形中也限制了审稿人的不负责任的作为(随便通过一篇差的稿子或枪毙一篇优秀的稿子都是得不偿失的)。当然科研人员的能拿出手的审稿数也是个不错的个人荣誉认证。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1967 次阅读|6 个评论
IF-score,R-score 以及M-score
热度 1 swguo 2010-3-13 08:44
IF-score ,也就是影响因子, 现在几乎人人都知道 。但是知道 R-score 和 M-score 是什么的人,恐怕就很少了。 影响因子从一个方面反映一个期刊杂志的好坏。然而,一个学术期刊办得好坏,当然和其主编有很大关系, 但最终还是和该期刊的审稿者的学术水平有关。 A journal is as good as its reviewers. 许多期刊的主编如是说。 现在大多主流国际期刊的投稿、审稿、及处理都是在网上完成的,且大多采用一些通用的软件, 如 ScholarOne 。 这个软件为稿件处理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比如, 在挑选审稿人时, 如果他 / 她已经为期刊审过稿,则除了他 / 她的专长、以前审稿所用的平均时间等数据之外,还有 2 个重要的数据:即 R-score 和 M-score 。 R-score 是所有编辑给审稿者的平均 R-score 评分。 R-score 评分由以下 4 部分组成,每部分 1-5 分,但在算总分时,第 4 部分对于编辑来说更重要,所用权数为 3 ,即乘以 3 。 故总分最低为 6 分,最高为 30 分。 1 . Did the reviewer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the research questions and the originality of the paper? 2 . Did the reviewer clearly identify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he method (study design, data collection and data analysis) and comment on the present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sults? 3 . Were the reviewers comments constructive and did they supply appropriate evidence using examples from the paper to substantiate their comments? 上面3个问题,回答如果是 Not at all, 那么只有 1 分, 而如果是另一个极端,则是 5 分(满分)。 4. How would you rate the quality of this review overall? 若是 poor ,则为 1 分;若为 Excellent , 则为 5 分。 R-score 为总分除以 4 之商,故 R-score 最低为 1.5 分, 最高为 7.5 分。 M-score 为该审稿者 M-score 评分的平均值,就一篇稿件来说, M-score 也就是审稿者打出的评分。评分的高低,就决定了该稿件接受发表或被拒的命运。 M-score 的具体评分如下: Accept as is High Priority score = 1 Medium Priority score = 2 Low Priority score = 3 Accept minor revision High priority score = 4 Medium Priority score = 5 Low Priority score = 6 Major revision High Priority score = 7 Medium Priority score = 8 Low Priority score = 9 Reject outright score = 10 一个审稿者的 M-score 可以反映出其拒稿率的高低。 比如一个审稿者的 M-score 为 7.35 , 那么他 / 她的拒稿率还是相当高的。 对一个审稿者来说,一旦为某个期刊审过稿,那么他的 R-score 及所审稿件的 M-score 都会留在数据库里。作为一个负责一篇论文的编辑, 就得注意所选的、或潜在的审稿者的 R-score 及 M-score 了。在选择潜在的审稿者时, 一般应挑选 R-score 大于 5.5 分。 上面所介绍的 M-score 及 R-score ,虽然是 ScholarOne 稿件处理软件所用, 但该软件非常普及,许多期刊都用该软件。其他的稿件处理软件也非常类似。 不管好坏与否, M-score 及 R-score 看来在今后一段时间,还会存在。对未来的审稿者来说在知道这 2 个 score 之后,意味着要小心了, 因为你的 performance 将会被存在一个数据库中。当然, 除非你做的一锤子买卖。 国外期刊的审稿过程总的来说相当程序化。不知国内期刊的审稿是否采用了类似的方法?
个人分类: 未分类|12069 次阅读|2 个评论
评阅人遭遇“一稿两投”
xiaofengh 2010-2-12 10:51
今年一月份,我审了两篇国际稿件(不是我们国家的)。影响因子都在2-3之间。这两篇稿子几乎同时到我的邮箱。仔细一看发现两篇稿件出自同一实验室,姓名排序都一样。两篇文章使用了相同的图片4个,Immuno-staining的一些图片也是相同(只是图片经过了PS)。两篇文章试图讲述不同的Stories。事实上也是不同的Stories。然而我总觉得不妥,试着给双方的Editors反应情况。两本杂志的反应是不一样的:一本杂志马上回应,表示高度关注,并且坚决抵制;另一本杂志至今未给回音。 我也在反思我的所为。也在试图定义一稿多投的含义。至今由于只担任过4本国际杂志的评阅人不足2年,经验不足,所以一直惴惴然。 期望科学网博客圈子里的博友能献上一言半句,我也好取取经,增长见识。在此谢了!
个人分类: 观点|4900 次阅读|2 个评论
近期审稿有感
mamingguo 2010-2-9 17:59
一年能够收到二三十篇审稿信件,多数我都会接受,个别与我专业相差较远的就回绝了。年年审稿,总体感觉国内的研究水平整体在提高,东西做得越来越深,很多细致的工作。不过也有部分文章实在不敢恭维,要不就是工作报告,基本上是技术路线,还有的就是对一些资料简单的堆砌,没有深入分析,也没有挖掘原因或者驱动。这样的稿子建议编辑最好直接退稿,不要浪费审稿人的时间了。 总体来说,还是很高兴审稿,可以看到同行们都在致力于什么研究,也可以学习一些新知识,还能知道中国科研的进展。
个人分类: 未分类|311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什么一线专家不愿审稿?
热度 1 蒋高明 2010-1-27 20:56
蒋高明 最近,笔者做责任编委的某一级学报要我处理一些稿子,其中一篇稿子是关于高原胁迫生理生态的。按照惯例,我请编辑部将稿子送给我熟悉并认为合适的专家审理,他们是研究所的研究员或者大学里的教授,他们做过类似的研究。然而,遗憾的是,找了五六个人,但有三四个一线专家都不愿意审理,最终只有两个退休的专家承诺审理。以前让一线专家审稿子,他们都是非常愿意的,甚至是作为一种荣耀的。现在不同了,在他们眼里,审稿成了一种负担。 一线专家为什么不愿意审理稿子呢?制度使然。试分析如下: 一是单位要求专家们每年底提交SCI文章,且规定了一定的分数。国内的一级学报很多连SCI都不是,审理这样的稿子学不到什么,也得不到什么好处。如果花时间多了,就会耽误写SCI文章的时间,或帮助学生写SCI的时间。因为,研究所或大学对一线专家审理稿子是不计任何绩效的,完全是专家们的义务。这样,在得失之间权衡,一线专家只有放弃审理国内学报的稿子。 二是要求一线专家们每年必须申请到一定的研究经费,甚至许多研究所课题组成员的工资是靠研究经费发的。没有经费,就意味着没有研究队伍,意味着没有事做,意味着提前退休。这样,一线专家们必须将最主要的精力去申请研究经费,或去认真编写课题申请书,或者认真去搞关系,找人脉。总之,研究经费是硬道理,而帮助国内学报发展壮大,那是份外的事情。在申请经费方面,大的经费是院士领导们控制着的,一线研究人员尽管业务熟练,但申请经费的难度是明显大于院士领导们的,因此,他必须集中精力去找钱,从人家不稀罕做的小项目里找点钱。这样,审理稿子的工作是放在脑后的。 三是一线专家由于业务好,经常在国外发表文章,会有一些国外的刊物尤其是高影响因子的SCI刊物来约审稿。如果遇见这样的情况,一线专家由于自己的实际需求,是不好意思得罪老外的刊物的,只好投入较多的精力审理SCI文章。这样,就对国内学报的文章投入的精力少了。对于国内学报稿子,干脆拒绝,或者不好意思拒绝的,就接下活来,让学生们看看,拟好意见,再签上自己的名字。而对于高影响因子的SCI刊物,专家们是不敢马虎的。否则,人家知道了你的底细,你以后投稿是会受到影响的。因为,稿子多是SCI主编送出去的,人家是专职的,谁投来的稿子怎么样?那个中国专家水平如何?看看其对稿件的评审意见就略知一二,这些是记在外国主编脑子的,毕竟人家专职干这个。审理国外的稿子是没有审稿费的,审理国内的有50-100元人民币不等,即使如此,国内一线专家会花时间认真对待国外来稿,而不愿意审理国内的稿子。 由于以上三方面的原因,国内刊物的审稿工作就很难搞。 这里笔者说的一线专家,是指的亲自下试验室、亲自到野外或者大田做研究的教授或研究员等中小型老板,至于院士、校长、院长、所长级别的研究人员,那是大老板的干活。笔者是不敢指望他们干些具体的如审稿这样的工作的,他们都是日理万机的人,是科学家中的贵族。如果将稿子交给他们审理,要么拖很长时间没有消息,要么干脆将稿子弄丢了,要么是他们的学生审理的,他们签了个字交上了事。一些具体审稿结论是有失公允的,因为他们投入的时间没有办法保证。 那么,大量的稿件谁来处理呢?要么是退休的专家愿意做些事,要么是初入道的博士或博士后,但前者明显落后于科学研究前沿,后者是经验不足,分寸把握不好。 国内要办好一级学报,必须让一线专家重新找到审稿意味着自己被重视的感觉,要从前面说的三条,尤其前两条解放出来。然而,这个难度是非常大的。因为,这需要从科研制度上改革。 国内刊物依然大量发文,其中庞大的作者队伍是硕士博士们,他们为取得学位而被迫发表论文。如遇这种情况,他们的导师们就会托人去审理,那叫人情稿。在这种情况下,一线专家会为了自己的学生审理一些稿子。 作者,编者,审者的互动弱了,刊物质量怎能够保证呢?
个人分类: 科学人生|12141 次阅读|31 个评论
被评为优秀审稿人有感
yuliping 2010-1-24 22:24
最近收到邮件,被评为某 CSSCI 杂志的审稿人: 俞立平老师 : 您好! 您在我刊举办的 2009 年度优秀审稿人评选活动中,您高质量、高水平的审稿意见得到了作者及编辑部全体人员一致好评;严谨求实的学术作风及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让我们敬佩。您被评为我刊 2009 年度优秀审稿人 。 您的《荣誉证书》已通过邮局寄出, XXX 元奖金已汇入您的账户,请注意查收。 希望 2010 年继续得到您的支持与帮助! 祝:身体健康!事事顺利!虎年吉祥! 《 XXXXXX 》 自己的做法: 第一,审稿时在论文的主要方面懂就审稿,不懂干脆退审。我投稿给其他期刊时,有时收到审稿人的意见,明显感觉在论文的主要方面他是外行,如果我的稿件在他不懂的方面有问题,肯定不能发现。当然审稿人可以看出其他方面的问题。 第二,认真严肃地填写审稿意见。包括论文的总体感觉、优点、不足、可能存在问题的地方、不能确定的数据、建议等等,我一般写 3-6 条。对于好论文,当然明确录用。对于相当优秀的论文,不惜用很好的形容词强调。 第三,对于一些写得不错的论文,但是感觉选题创新不够,自己毕竟不知道该期刊论文内容的总量结构,比如各个领域的论文大致的百分比,此时自己不能把握录用与否,干脆录用意见填写:请编辑老师根据本刊的内容结构和偏好决定是否录用。 第四,遵守时间。不管多忙,肯定在 10 天内审稿结束,该期刊规定审稿周期是两周。 第五,本人非常反对将一篇论文拆成两篇发表,如果一旦发现有这样的嫌疑,坚决提出拒绝录用的建议。 第六,有些论文的框图,明显不是自己画的,此时特别注意审稿细节,也确实发现了几篇学术不端嫌疑的论文。 第七,偶尔也会输入论文题目在百度上搜索,发现过两篇一稿多投的论文。作者投稿另外一家期刊的软件系统估计有问题,竟然可以将审稿中的论文全文下载下来,一比较,果然投了两家。 第八,自己设定的录用率大概在 40%-50%(语误,评审的实际结果是这样) ,没有任何人下指标,凭感觉这样做的。 自己的不足: 有些论文明显感觉不错,一般不会上网查询是否有学术不端;但是至少一半的论文,没有上网查询创新程度和学术不端,仅凭感觉,这方面以后要改进。 2010.1.24俞立平于邗上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10968 次阅读|23 个评论
见识了审稿人的认真
susheng 2010-1-9 01:25
2009年初的一个稿子碰到了一个超级认真的审稿专家。第一稿出去有三个审稿人反馈回来,第二、三个说有新意,值得发表,第一个写了3页纸的审稿意见。按comment修改后,半个月又返回审稿意见。我的文章7,8页,第一个审稿人这次返回的意见就有5页。真的很夸张。摆了1个多月也没理好怎么修改的思路。临到要到截止时间了总算憋出来了修改思路,回了过去。 估计第一个审稿人应该是BA Carreras , 他是国际上首先提出我论文研究领域的大牛,都不怎么在电力行业杂志上发文的,近几年好像都是物理评论之类的刊物上发文。因为他没有电力的背景,从他针对论文内容的提问上猜想应该是这位老师。我做的东西提出了一种新机理,拓展了他们提出的研究内容所涵盖的范围。之前思路不清,表述也不明晰,被提了很多问题。 修了三稿才被录用。回头看起来,确实是审稿人的诘问明显地提高了论文的质量。通过回答审稿人提出的问题,把新机理和现有机理之间的关系表述得比较清晰了。 感谢他们!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5750 次阅读|2 个评论
5年后才被录用的文章
susheng 2010-1-4 08:24
2005年,在工业应用大会上发表了一个论文。提出了一种继电保护的新的组织实现方式,可能因为该会议大都是工程界重实践的研究人员参加,宣读论文的时候就有人在下面笑这玩意瞎掰。因为ieee的工业应用社区主办的期刊一般不接受直接投稿,只从会议论文中评选一些反应良好的文章登到期刊上(分会场主席甚至会记录每个文章宣读时的听众人数),因此事后甚至都没有咨询ias社区的编辑们文章是否有戏。 2010年第一天,收到了这个文章的录用函。以前只听说过一个论文审5,6年的,真发生在自己身上还是觉得蛮有戏剧性的。回头想想,当时那个文章提出来的思想还是可以接受的,技术上有可行性,而且国外这几年走类似路数的文章也有一些。在美国的一个同学也就类似主题写过一篇投到ias社区的年会上,隔年就转期刊了。 总结两点,首先,这种方式的审稿有他的好处,可以亡羊补牢,有新思想的文章可以回头补录;二,networking挺重要。 在这个经历的鼓舞下,今年又投了三个自以为还有意思的论文到IAS年会,烧个万把块钱去开下会,希望能再有好运。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402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什么有审不完的稿子?
蒋高明 2009-12-23 08:08
为什么有审不完的稿子? 蒋高明 笔者在做研究生的时候,导师黄银晓只有2个学生,师兄王忠民以及笔者。导师每天都很准时来上班,打来开水(这事应当是我们学生干的,但经常睡懒觉,黄老师一到办公室就去打开水了,我们很不好意思) ,打扫一下房间,然后找来专业书,或摊开报纸,或就手头的科研工作,工作起来了。 其中一件工作就是审稿子。 那个时候,专业的学报只有《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生态学报》、《环境科学》等为数不多的学报,导师的办公桌上不时地来一些稿子。笔者好奇,有时趁导师下班也去翻翻,看看都是写了些什么。 黄老师是非常认真的人,每一篇稿子从收发室拿来,登记注册;审稿的时候,还要很认真地记录;一些小的 问题在稿件上注明;审稿意见是逐字逐段看后提出来的。 那个时候的稿子是用方格纸一个字一个字抄的,作者认真,编者认真,审者也认真。记得老师处理一篇稿子约1周左右。全年她处理的稿子也不过10篇,还是算工作量的。 现在轮到她的学生处理稿子了,不过我就没有她那么从容了,显得狼狈多了。经常是稿子被人催多遍后才从 上网电脑里调出来,看题目,内容,找他的科学问题,小的文字错误是作者自己的事情,英文的问题请a native speaker把关。审稿意见也不可能像导师那样,一周内才拟好,往往是一两个小时搞定一篇稿子。 没有办法啊,来稿太多了。 以前导师是一年才处理十多篇稿子,而现在我一个月就得处理十多篇;以前, 导师审稿子,是科技界的荣誉,算绩效(当时的工资并不根据绩效定);现在审稿是我们的义务,不算绩效。甭说绩效了,发表了国内学报不但不添彩,还是很丢人的事呢。人家都高分SCI了,你们还写那个国内学报文章? 我现在担任《植物学报》、《植物生态学报》、《生态学报》的副主编或编委,常规处理稿子的工作量就很大,经常来稿的刊物就有《应用生态学报》、《生态学杂志》、《中国农业科学》、《林业科学》、《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环境科学》、《环境科学学报》,偶尔也有《科学通报》或《中国科学》。要是按照后两刊的来稿频率,自然我是肯花时间认真看的。 一个简单的事实是,现在稿子多了,刊物也多了。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市场规律,需求大了。什么需求?研究生毕业需要论文,大学教师提职称也需要论文,课题验收也需要论文,经费申请也需要论文,于是论文的制造的速度必须得提高。文章多了,就需要更多的刊物来发表,于是专业刊物增多了,从国家、省 、市乃至县级都有学术杂志。国外还有SCI,他们拒绝了以后再来国内市场转转。 在每个小的专业领域, 每年毕业生数以万计,加上年轻的老师,稿子自然也是数以万计地生产。 于是,我的手头就有没完没了要审理的稿子。 不过,我们自然要问,那里来的那么多科研成果?这些成果都值得发表吗? 不发表不行啊,毕业生不给学位,教师升不了级,科研项目验收不通过。这样的挂钩才奠定了中国论文制造大国的地位。当然了,这样的风气可一路领先到国际去,老外的SCI刊物也有咱中国人大大的论文。 Paper本意是纸,还有一个意思当论文讲,钞票显然也是用纸做的。老外羡慕我们中国科学家道:你们好厉害,我们政府要求我们将paper变成money,你们政府要你们将money 变成paper,那多容易啊。 是了,要是规定研究人员的paper得变money,恐怕就没有这么多文章了。 我们在制造学术垃圾。
个人分类: 科学人生|14288 次阅读|17 个评论
很乐意为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审稿
zhanghan 2009-12-21 19:44
2009年初的时候 就憧憬着能否成为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的审稿人。 毕竟我也在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上面发表了一些文章,是时候回馈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了。当然,我对审稿系统也挺好奇的,只知道投稿的流程,对如何审稿还是一无所知。 特别是,今年碰到屡屡不顺,自认为很重要,现在也被证实很重要的结果(暗孤子激光器以及石墨烯锁模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7178) 被Optics Letters一而再,再而三地拒了。 老板告诉我,每篇文章的背后都有利益支撑着。特别是那些越重要的东西,就越容易被某些把握着同行审议大权的所谓大佬所否定。在某些时候,科研不再那么单纯,不再仅仅为了解决某种难题,也不再是为了满足少数人的好奇,而变成了勾心斗角的战场。 因此,我想如果换做我当审稿人,我会尽量客观地认真对待每一篇需要我审稿的文章。 终于,在十月的时候收到了Optics Express的审稿要求,然后陆陆续续地收到了 Optics Letters/Applied Optics/JOSA B累计五次的审稿。呵呵,终于把OSA的骨干期刊都审了个遍。 虽然 审稿很累,需要查看很多相关的资料,还需要跟好朋友们讨论一下这些文章的创新点和可以改进的地方,但是收获更多。 比如:我可以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 石墨烯是目前材料,物理,化学等领域的明星材料;数以万计的文章报道石墨烯的最新研究进展。但是研究石墨烯最多的是其电子特性,因此美国光学学会OSA上面有关石墨烯的文章屈指可数。可是石墨烯的光学性质非常重要,考虑到石墨烯的电子特性的研究将会饱和,预期会越来越得到重视石墨烯的光学特性。因此,OSA上关于研究石墨烯光学特性的文章就有可能考虑我们课题组 (因为我们组几乎是最先在OSA上发表石墨烯光学特性文章的组)。呵呵,也许是搭了石墨烯的顺风车,我有幸在OSA上面审几篇 关于研究石墨烯光学的文章 。既然是审稿,就会逼着我做很多有关石墨烯的功课,率先阅读最新的 石墨烯光学进展,受益菲浅呀。 对今后的工作会很有指导性帮助的。 做为学生,我非常能理解以前投文章的时候,恨不得每天刷新审稿状态时候的那种急迫心情。所以,每当需要我审稿的时候,我会尽快抽出时间把要审的文章以及相关的参考文献打印出来,花上一整天研究。先找创新点,再找缺点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都能保证1~2周之内提交审稿意见。 有时候, 我觉得我们这些刚出道的学生也许能更客观地审稿。因为我们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阅读最前沿的进展; 有充足的时间来品位文章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跟作者没有任何利益交集和冲突(我所审的文章大多没有引用我们的工作) ;虽然没有丰富的科研写作经验,但是物理背景知识等都几乎是完善的,不懂的可以网上查以及问师兄们。决定是否接受文章仅取决于 文章的本身是否足够新颖和科学价值而不是文章外的利益交锋。 其次,可以让我们养成以审稿人的角度来写文章的良好习惯。既要学会挑毛病又要学会欣赏文章,这个习惯对我们今后科研,写文章和研究计划都是很有帮助的。 最后,希望科学网上的编辑们能多给我这些学生锻炼的机会,让我们这些学生多一点学习的机会,让我们多多参审稿过程!也欢迎做光学的同行们能推荐我做审稿人,特别是投稿到OSA,IEEE的期刊,让我多一些历练的机会!
个人分类: 其他|7393 次阅读|0 个评论
审稿
qichong 2009-10-24 05:08
在学术界我还只是个nobody,不过最近在老板的推荐下也开始审一些稿件。刚好今天还看到科学网上有人评论同行评议制度。我不太好说什么。但就我个人而言,至少现在的我还是很认真的,我会仔细的把别人的文章读一遍,公式推一遍,甚至发现公式的错误和不清楚的地方。我老板非常nice,几乎不拒别人的稿件,还劝我对别人的文章要nice,所以他所在的小行当现在看起来还算红火,每年很多文章出来。 我当年就比较惨,由于几乎是在单打独斗,文章写作水平不高,学术价值也不很高,被苛刻的referee骂的非常惨!现在想想,tough or nice各有各的好处,后者可以鼓励后辈(也可能后果是鼓励后辈多发文章,而不是提高水平),但前者也可以激励很多人搞得更好!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858 次阅读|0 个评论
Nature的开放式同行评阅试验
paperopen 2009-10-9 23:54
本文是自己在阅读Nature上一篇报道的笔记。 作者是Nature的编辑部,因此在很多地方采用第一人称。   副标题: 叫好不叫座,尽管对开放式同行评议呈现出足够的热情,但是还没有被广泛接受,无论是作者还是邀请评议的科学家。   在2006年6月1日,Nature启动了开放式同行评议(open peer review)试验,目的是观察研究人员,无论是作为作者还是作为评阅者,对开放式同行评议的接受和认可,同时为Nature的编辑和出版者对传统的同行评议机制进行可能的变革进行模拟实验。 在进行测试期间,很多研究人员和期刊工作者询问我们,这个试验是否反映出我们对目前现行的审稿机制不满意。恰恰相反,我们相信我们现行的机制工作正常,效果良好。在和作者不经意的调查中,发现作者对我们的审稿机制很满意,74%对该评阅机制进行的改进表示满意,20%未置可否,只有6%的作者对现行机制表示不满。 但是,同行评议从来就是不完美的,需要让同行评议更能体现和达到学术团体的期望,此外,我们感到显示时探索更多参与性方法的时候了。 试验过程 Nature每年收到大约10000篇稿件,我们的编辑不经同行评议就直接退稿60%(从Nature 1869年创刊以来,我们的编辑就是唯一的稿件是否发表的裁决者)。超过了编辑初审门限后的稿件才提交传统的质量评估过程(process of assessment)。在该过程中,编辑选择2位或者更多为仲裁人(referee),要求其对论文进行匿名的、发自内心的点评,之后编辑考虑这些点评意见,来决定退稿、修改和录用。到最后,录用率为大约7%。 在进行开放式同行评议实验之前,我们在作者中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反映出作者对开放式同行评议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因此我们在2006年4月1日到9月30日期间,邀请刚刚投稿并经过了编辑初审的作者,把其论文按正常的审稿流程处理外,经作者同意后还把这些论文提交到互联网的一个开放的服务器上进行公开点评。我们在公开显示点评之前,要逐条检查每一条点评,以避免潜在的法律问题或者或恰当的用词,结果是所有点评都不存在问题。所有的点评都要求署名。一旦某篇稿件的正常审稿流程完成(也就是所有的恳请审稿专家solicited referee的点评全部返回后),就整理互联网服务器上的点评,并把论文从互联网服务器上删除。 在试验开始时,我们曾通过Email通知所有的Nature.com的注册用户和感兴趣的读者,进行了开放式同行评议试验的通告,并在试验过程中进行了多次通告。编辑还接触了一些特定领域的科学家,这些科学家被编辑认为对点评和自己相关领域的论文是感兴趣的。开放式同行评议试验的通告在试验期间在nature.com网站上一直被高亮显示。总之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以引起潜在的关注开放式同行评议的人员的注意。 4个月的实验后的2006年10月,我们进行了统计。 结果 在试验期间,我们送出了1369篇论文,其中有71位作者(5%)同意在互联网公开论文接受公开点评。在这71篇论文中,33篇没有收到任何点评,剩余38篇(54%)共收到92条点评。在这些点评中,有49条点评集中于8篇论文,其它点评呈均匀分布。收到最多点评的论文的点评条数为10条(an evolution paper about post-mating sexual selection)。点评和公开上网时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收到最多点评数的论文均匀分布在整个试验过程中 ,最近发表的论文并没有明显的吃亏现象。 该实验引起了可喜的在线流量,大约每周有5600个html页面访问,RSS的积极影响也与此基本相同。然而读者的兴趣没有转变为实实在在的点评。 学科分布 我们把这些论文分为了15个领域。由于在互联网开放服务器上每个领域的论文数量很小,因此基于这些数字的推断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公开论文的学科分布参见图1。大多数来源于地球/环境/气候科学和生态学/进化论,分别有14篇和13篇论文,之后是物理学,有11篇论文,天文学、免疫学、系统神经科学也占了很大的比重。 Figure 1: Papers by field 和预期一样,在细胞学和分子学领域的论文较少。生物化学、化学、遗传学、内科、微生物学、古生物学、生态学没有论文愿意公开评阅。 图2是每篇论文收到的平均点评条数的领域分布图。有10个领域平均点评数超过了每篇1个,分别是天文学、细胞生物学、地球环境气候、生态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神经系统科学、植物学和结构生物学。所有这些领域都有一篇或者两篇点评较多的论文。但是需要再次提醒的是这些论文的数量都是很小的。 Figure 2: Comments per paper by field 编辑反馈 每一条收到的点评被责任编辑分成5级: 1.彻底无用; 2.合理的,但没有有用信息; 3.有一些小的有价值的细节或观点; 4.和恳请审稿同行的意见一致; 5.对处理结果有直接影响 每一条点评从两方面进行评价:技术价值和编辑价值(也就是从重要性和文法上进行评价) 没有编辑给出的点评分数超过4分,只有4条点评得了4分,平均分数为:编辑价值2.6分,技术价值1.8分。也就是说,这些点评的编辑价值高于技术价值约50%。这可能是因为有几篇论文只收了编辑相关的点评。没有编辑报告说,这些点评影响了他们的录用决定。 为了对这次试验进行定性评估,编辑们对结果进行了讨论,给出了以下观点: 对这个实验漠不关心,得到点评有点虎口夺食(pulling teeth)的感觉。 即便是直接尝试恳请点评solicit comment,恐怕也难有收获。 生物学领域的编辑对那些竞争性强的领域表现出来的不愿参与一点也不表示惊讶。 一些作者担心被剽窃或者处于专利考虑因素,不愿参与。 一些潜在的点评者认为公开同行评议是面子活'nice to do'。 编辑认为大多评议的价值很局限,大多都是通用的点评,例如:做的不错,而不是评价其过程。 作者调查 对所有参与这个试验的作者都发了调查表。对64个人进行了接触,收到了27份答卷(42%)。 20个被调查人认为这是一项有趣的试验。 14个被调查者的论文收到了点评,4人认为这些点评没有价值,6人认为有点价值,4人认为很有价值。 尽管很多被调查者在试验期间没有收到任何点评,但是其中有4人认为点评有价值,1人还认为非常有价值。 有些作者表示了对可能遭受剽窃的关注,有些则表达了对没有收到任何点评的失望。 在27个收到的调查表中,有11人表示对开放同行评议的偏爱。 注: 原始出处: http://www.nature.com/nature/peerreview/debate/nature05535.html 毋庸置疑,Nature的实验结果令人沮丧,但是本人从Nature开始进行这方面的实验(Elsevier 也在ScirnceDirect上正在进行类似的尝试)这一点坚定了对现行Peer Review体制是落后的方法的认识,目前Open Peer Review之所以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是因为方案设计的缺陷造成的。对期刊同行评议系统改进的目的必须以能改进评议质量为前提,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为某个期刊筛选出高质量文章和对手稿和研究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 PNA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采用的member/editor system似乎更符合目前大多数作者和审阅者的心理,member/editor方案是在论文被决定录用之前,评议是匿名的,只有当决定被录用时,才把对论文提出改进建议的评议者公开。PNAS的方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并被PNAS作为自己的审稿体系。 开放式审稿不能和把审稿意见公开划等号,开放式审稿的核心是把原来一篇稿件的命运交由少数几名评议者决定改为编辑根据更大范围的同行的评议意见来对稿件质量作出评价。 目前基于评议专家开放范围的开放式评议得到了大家一致认可,但是目前的突破点是找到一种高效、可行的实施方案。Nature的开放评议试验失败的原因为:1)评议人员不愿意暴露自己,担心潜在树敌;2)评议人员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作为一般的访问者对待;3)把一般的读者按专家来对待。
个人分类: 期刊网络化|6175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技论文的一个关键
weijia2009 2009-8-5 00:05
刚把积压在手上的几个杂志的稿子给审完了,感觉需要给组里学生讲一个共性的问题 如何把图表做好。好的图表是论文成功的一半。论文图表不是锦上添花,而是关键性的说理环节。拿一篇科研论文来,把文章内容撇一边,只看题目和图表,如果你能读出这篇文章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和关键实验依据,那就意味着图表的说理作用发挥出来了。很多学生的稿件中图表并不能起到关键的说理作用,反而是个丢分的地方 如图表绘制得复杂难懂、图和表互相重复、图标有误、缺乏关键实验数据的图释等等。要提高论文的接受率和论文的档次,图表是个值得下功夫的地方。 为增加普适性,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我一篇博文中提到有个副县长在天安门附近超速的段子,两周前这个事情我不小心也亲身实践了一回,在华盛顿特区白宫附近闯了红灯了。记得当时在宾夕法尼亚大道上开着车跟儿子开玩笑,说马上要经过他将来办公的地方了,光顾着指给他看1600号总统府的方位,前面交通灯已经由黄变红来不及刹车了,赶紧脚尖轻轻一点就哧溜过去了,当时同车的家人都没发觉。几天后回到北卡,家里邮箱有一张DC警察局的交通罚单已先期到达了。看到罚单我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但很想知道它如何就敢肯定我老人家违规了。我一打开罚单就傻眼了,这十年没在美国,人家高科技玩得老好了!一页纸的罚单就像一篇科研论文,用一半的篇幅给我展示了三张高清晰度彩色照片 - 现在终于进入本文的正题了,第一张图:(红灯那一刻)在马路上别的车辆在交通线内停了下来,而一辆(我熟悉的)白色的SUV冲出去半个车位;第二张图:(红灯期间)别的车依然停在原位,而那辆白车孤零零地处于马路中央的位置;第三张图:马路中央的那辆车尾部牌照的特写 清楚地显示乃是本人的牌照。我再没去读他们的罚单内容,而是直接找支票本准备缴费了。还说啥呢?三张这样的图片放在一起来说理,那就叫板上钉钉啊! 绕了这么一大圈下来就是想说 - 发论文要能提供出这样高质量的说理性图表,审稿人还有什么好说的?
个人分类: 未分类|8357 次阅读|3 个评论
我们课题组投稿于Journal of Composite Materials的遭遇
热度 1 jyx123321 2009-7-10 09:11
在2009年1月14日,我们课题组将纤维复合材料制备方面的一篇研究论文投稿于Journal of Composite Materials,历经我们的三次ASK FOR HELP,今天终于进入了Awaiting Reviewer Scores,接近6个月的时间啊!什么时候能得到审稿意见,还是未知数! 在2009年1月17日,我们课题组将纤维复合材料破坏方面的一篇研究论文也投稿于Journal of Composite Materials,在2月17日得到Minor Revision的审稿意见,2月18日我们提交了修改稿,3月4日被正式接受发表。 冰火两重天!同一个期刊,稿件处理的时间差异真大啊!
个人分类: 未分类|25067 次阅读|8 个评论
老外审稿也不忘幽默
zengyh 2009-7-6 23:40
最近,给环境类的期刊《 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 》审稿,整理审稿意见的时候颇有感触。因为这次是我仅有的几次审稿经历之一,所以很是慎重,内容上反复斟酌不说,在组织审稿意见的时候也是破费苦心。这当然一方面是我能力有限,怕写的英文出丑, Chinglish 的恶名可是担待不起,如果被稿子原作者一顿讥讽那真是要钻地下去了。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自己有所长进,就把过去这些年投过的稿子所返回的审稿意见翻了一遍,仔细研读一遍,希望能写出流畅、地道的英文段子。 写着正起劲的时候,突然想起来在另一份环境类期刊《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上,它在每年最后一期都有审稿人评语集锦,觉得是个学习的好对象,就赶紧把过去几年的精选拿出来学习,读后愈发觉得老外的幽默细胞与生俱来,在严肃的科研工作之余,不忘轻松自己也是轻松编辑和审稿人一把。不过有些句子如果是给我稿子的审稿意见,我肯定哭死,伤人的句子确实很扎心。这里特别汇总一些感觉比较有针对性的语录和博友们分享。从中我们也能看出目前很多稿件所存在的共同问题,我感觉很多是针对第三世界国家的科学家们说的,这些问题也很可能就在你我的下一个 submission 中,值得我们警惕。 我们写文章的时候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英文语法和写作的问题了 --The authors need to remember that adverbs in English tend to end in -ly. --The work is basically sound but unfortunately the presentationis a bit of a dogs breakfast. --The authors seem unable to think/write in a straight line! --They have no clue what they write about. --Im not convinced that they know what theyre talking about. 严重到前后文脱节,文字繁琐冗余 --The Introduction and the Discussion sections are contradictory. I even believe that the Discussion may actually belong to another manuscript . --The Abstract and Results read much like a laundry list . --The Abstract describes results that I could not find in the Results section. --Page X, line Y claims both rare and unusual. Madonna and Tony Blair might use both in the same sentence . --It seems that the manuscript was written by a mathematician , rather than a microbial ecologist. --I only am willing to read this again if it has less than 20 pages (Ed.: the original submission had 54) --I would be glad to look at a revised manuscript, but please give me a few months to get over the current version! --These hobby scientists present their data in such a verbose way that it is not worth to print. 甚至 漏洞百出 -- Mouldy bread (发霉的面包) . Unfortunately there are too many technical flaws in this one. Too bad because the potential was high. --For sake of time I have listed only a few (13!) of the most glaring errors. --Hundreds of commas are missing! 而有些人仍然想自圆其说 --The authors of this study blindly run through the darkness and keep writing down details of their trail. 最后的结果就是 一竿子拍死 --I have found this ms. boring to death. -- The peaceful atmosphere between Christmas and New Year was transiently disrupted by reading this manuscript. -This one almost killed me. I am a detail person, obviously. --I am sorry that I have spoiled my Xmas holidays with such a bad manuscript. --I am fed up with people ignoring totally the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I wonder if you and I do not have better things to do than help people who cant help themselves. --My heart sinks when I have to review papers from this group as I know my response is most likely going to be as long as the paper. --I hate this paper. Its a bunch of engineers trying to do microbial ecology by numbers and not thinking about what/why they are doing it. --This paper is essentially illegible. I have made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to the authors, but a full list would have taken much longer than this paper is worth. You will see that I tried to be civil to the authors, as I assume they tried their best to write a good paper. --Reject did not meet any of their objectives. --This is an altogether dispensable paper. The contribution to the field is ZERO. --This is an essentially unreadable paper sent to the wrong journal. --This is the most chaotic manuscript I have ever had for review. I am sorry for the colleagues to have wasted such an amount of time and resources to put this non-informative manuscript together and am I sorry for me to have read it many times to find at least something which is valid (but I could not find a single piece). -- Feels like banging my head against a brick wall with this one. --This paper is long-winded. You can reject it without causing damage for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引文的年代问题也不能忽视 --Almost all references used by the authors are from the last century. 以量取胜的文章小心被揪住为啥数据都不做重复呢 --I really think it is time for molecular studies to use proper replication and not use the amount of work as an excuse anymore. 有些作者自以为是,动不动就是 first time work,不尊重同行已有的工作,审稿人最为反感 --They were not the first to have done this, but they don't seem to know that. --The shear ignorance of work that has been done earlier is frightening! ----I don't think the authors understood the literature well enough to perform the right experiments. 不引用同行的工作,正好落到该同行手里,有可能的评语就是: --Here and elsewhere they make it clear that they do not admire X or Y research (Ed.: Y is the reviewer), they make that quite clear by their non-citation of relevant work. But I have gotten used to it. Once they tighten this up, it is a clear accept. 审稿人对实验结果的取笑不是每个人都能扛得住的 --It also suffers from death by DGGE gels (11 in total aaargh!). --It is amazing to see how much sequencing effort was done and how little profit taken from it. 交叉学科的研究也得小心招致审稿人对外行的取笑 --I am sorry to say . . .but it seems that good chemists walked into the area of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without any knowledge about it. 还有笑话作者的知识水平的 --I have taken out my earlier comment that the authors retake Chemistry 101 (重修基础化学) , that is probably not allowable. -- This was a possible candidate for the worst use of statistics to substantiate a falsehood award. 审稿人读到很糟糕的稿子都会强烈后悔当初同意审稿的决定,并努力把这段经历从记忆中抹去 --I got increasingly angry during the two hours I dedicated to the review. I know that the editors of EM are very busy but they should avoid being an author of a manuscript written in such a style. --Dear Editor, try not to force the poor reviewers to do a work which overcomes their field of expertise. Remember: a happy reviewer (I am not sure if reviewers could reach any level of happiness) should be a better reviewer. --This was a very poor paper. I am sorry I read it; I will try to purge it from my mind. --A terrible paper, not even a good science fair project. Please let me have some time to complete grant applications. 不过,审稿人对好文章也会不吝溢美之词,毕竟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性情中人 --A jewel that the Journal will be proud of for many years to come. --This year I have had the dubious pleasure of reviewing a lot of truly terrible manuscripts. However, this manuscript was a real beauty to review. Please accept this ASAP. --Meticulously presented manuscript, almost perfect in style and grammar (never seen in a ms. coming from Japan). --I found the manuscript to be well performed in all aspects, from the experimental design to the writing ofthe manuscript. I wish allmanuscripts I review were of this quality. --Could become a major highlight of the Journal for many years to come. --Top-quality superb paper with two Achilles heels. --Wow: Systems Biology is knocking at the Journals door. 有审稿人会比较喜欢搞怪的吧,用些我们不大明白的俚语 --I felt like I was teaching my grandmother to suck eggs. Accept with minor revision. --I nearly said reject. But then I recalled that I have a hangover and I am feeling grumpy. --Tank this turkey! 作为新手得提防收到这样的评语 --It looks as if the project was started by a beginner. At some point the seniors realized the initial weaknesses and tried to compensate by high-quality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up-to-date algorithms. However, if the fundamentals are wrong, any further investments are a waste of time. 其他一些问题有: 不知道通讯作者们有多少是根本不读稿子的 --Another ms bites the dust I dont think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has read it. 而且,署名作者的数量太多也会被质疑 --It is hard for me to understand why it takes 5 authors to perform and describe one simple experiment. 数据太完美的问题比较少见,不过也得小心 --I do not want to accuse the authors of falsification of the data, but these figures are simply too perfect! 最后,多体谅一下老先生们的眼睛吧,尽量用大点的字号! --The only other major criticism is the font size in Fig. 2. It is a strain on old eyes! 注 :所有句子原始出处均可在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期刊的网站上下载得到,每年最后一期的最后一篇文章都是 referees quotes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0401 次阅读|10 个评论
请大家给我“审稿”
热度 1 jackien 2009-7-2 14:26
前两天收到了一封电子邮件,是 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Measurement 的 AE 发来的,邀请我审一篇投稿文章。收到这封邮件,我很惊讶,因为我一直认为审稿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不是一般人都能审的;更主要的是我还是一个博士研究生,收到这样的邀请有点出乎意料,我在该会刊上没有发表过文章,只是在该会刊的国际会议上发表过两篇会议文章。由于该文章的研究领域我不是很熟,而且我现在的研究方向不是仪器与测量方面的,于是我婉拒了 AE 的邀请。出于礼貌和作学术应有的谦虚,我首先给 AE 回了邮件,然后执行了 DECLINE 。我的英文不是很好,而且由于是第一次写婉拒信,不知措辞是否恰当,现在把给 AE 的回信贴在下面,请大家给我审稿,向大家学习。 注: AE 的名字、涉及该投稿稿件的内容被隐去。 Dear Dr. XXX , Sincerely thanks for your invitation. My research interest mainly covers adaptive signal processing. I master so limited knowledge on XXX . I'm so sorry to inform you that I have no confidence to technically review the manuscript XXX . I will take declining action later on. Hope this manuscript will be evaluated appropriately in a timely manner under you r arrangement. Sinserely yours Jian Liu, Ph.D candidat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China
个人分类: Science|6832 次阅读|2 个评论
加州阳光之八十 审判还是交流?
siccashq 2009-6-15 12:30
科罗拉多大学Raj教授在最新发表于Journal of American Ceramics Society上的一篇文章里重新讨论了关于电场对于抑制陶瓷晶粒生长的现象,并提出了唯象方面的解释。抑制陶瓷材料在高温下的晶粒生长一直是一个难题,无论是静态生长还是动态生长,相关的理论都有很多的发展,但是最根本的考虑来说就是晶界处的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考虑。热力学考虑的驱动力问题,和晶界的曲率、组分以及空间电荷层分布都有很大的关系;动力学问题需要考虑物质迁移过程中要跨越的势垒,当然,这个更多地和晶体结构、缺陷化学以及外部场(温度,电,磁等)有直接关系。Raj教授和在印度的同事通过施加直流电场在氧化锆陶瓷上,结果发现陶瓷在高温下长时间退火后晶粒的生长和电场分布有直接的联系:在电场强度大的区域,陶瓷晶粒生长的速率明显要慢了很多。而且这个场强也不是很大,只有4V/cm,所以结果还是蛮吸引人的。 根据陶瓷的烧结理论,晶粒尺寸减小对于陶瓷烧结过程已经塑性变形有很大的影响,比如说尺寸减小一半,烧结速率可以提高16倍,而塑性形变率可以提高8倍。Raj在这篇文章主要探讨的是电场对于静态生长的影响,认为虽然电场对于空间电荷会有很大影响,物质的迁移率也会提高,但是晶界处的局部高温会降低驱动力(表面能),两者综合起来可以解释为什么晶粒生长得到抑制。另一方面,外加电场对于晶格缺陷态的分布会不会有很大的影响,比如说对于带正电的氧空位或者取代位以及晶格间隙位等的迁移有没有直接的作用?对于作者的观点,他们认为这个纳米尺度晶界处的空间电荷层场强高达上万V/cm,相比外加电场来说不在一个数量级上面,所以不应该会有很大的变化。具体到氧化钇稳定氧化锆这个体系来说,钇离子也不会往晶界偏析。 对于氧化锆这种固体氧离子导体材料来说,是否氧气会在电场作用下在晶界处电解出也是一个疑问。这是审稿人对于作者提出机理有效性的质疑,也是审稿人自己对于这种晶粒受抑制现象的思考。文章的作者团队用了整整两段的篇幅来回答审稿人的讨论意见,甚至在文后也没有给出结论,这大概在我读过的文献中是比较少见的现象。从文章来看,作者Raj等人最后也没有完全接受审稿人的建议,而是持有一种开放性的意见。并一再强调界面处的迁移动力学问题应该和热力学驱动力两者同时来讨论,这当然是正确的。虽然这篇文章没有给出很完整的支持证据或者系统的对比试验来印证自己的观点,就实验现象而言是值得同行注目的。我也注意到东京工业大学的若井史博教授(F. Wakai)是这篇文章的投稿编辑,这篇文章显然审稿意见是不理想的,若井教授坚持发表估计也是综合了修改稿后增加的开放式评论,以及他自己本人也很关注晶粒生长现象这个原因。 不过要指出的是,虽然Raj教授文中一再把陶瓷超塑性作为背景来讨论,本文的结果却不是动态晶粒生长的范畴,所以我觉得有些牵强。 审稿人意见在同行评议中占据了很大的作用,我们在投稿中经常会遇到某些审稿人很刁钻的疑问,甚至需要你重新补充实验来支持或者证伪某一个观点。这样的审稿人是很认真的,不是简单让你引用他一篇文章了事。遇到这样长篇幅的评价意见,即便被期刊编辑枪毙掉,你也应该感觉很庆幸。当然,我们遇到更多的是处于高位的审稿人,面对的是批判性的审稿意见,而不是具有交流型的探讨式的评价。作者的答复也往往是歌功颂德式的,对审稿意见不加批判的全盘接受,为了就是文章能够顺利的接受。某些时候,我们这些没有成名的科学工作者往往都要采取妥协的态度来应付审稿人的意见:引用他的文章;高度评价一下他人工作的重要性;柔和一下他的观点;换一个模糊的说法重申自己的结论等等。但是对于成名的科学家,如Raj教授,那么开展正常的学术讨论成为发表的一部分,读这种含有针锋相对观点的文章你能收获更多隐藏在科学结果下面的东西,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一个观点。 投稿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根据大部分学者来说无疑是一种审判,或者你的观点幸运地被两三个审稿人接受,或者被打入冷宫没法过年。这个时候你要有好的心态,对自己的工作要有足够的信心。没有足够的信心,你只要学会妥协或者屈服,直到达到你发表的目的。不过我常常对自己说的话是,如果自己都对自己工作不满意的话,即便花了心思对潜在审稿人实施了投机性的策略,那么发表出来的工作还不是丢了自己的脸? 史上最有名的关于投稿人和审稿人之间的争论是发生在爱因斯坦身上的。在1937年老爱同志信心波波地往物理评论上投稿阐述引力波的问题,后来某位审稿人回复来的意见写了十页纸,评述引力波的不恰当。老爱在随后写给物理评论主编的信中写道:我是来陈述我的观点的不是受批判的(大意如此)。1937年的老爱,大概是当时物理界themost niubious guy,说出这样的话也没什么奇怪。但是后来才知道这位审稿人是老爱同志在普林斯顿的一位同事(名字忘了,忘博友提醒),这也是佳话。当然,物理评论最终也没有登出这篇文章。 reference 1, Santonu Ghosh , Atul H. Chokshi , Pilhwa Lee and Rishi Raj, 'A Huge Effect of Weak dc Electrical Fields on Grain Growth in Zirconia' J. Am. Ceram. Soc., 2009.
个人分类: 加州阳光|4191 次阅读|3 个评论
对“审稿”的恐惧
liuying56 2009-6-8 19:04
个人分类: 科学随笔|23 次阅读|0 个评论
加州阳光之七十五 审稿人的奖励
siccashq 2009-5-6 12:09
今天收到ACS一封信,信里面附夹了一个2GB的thumb driver,还有一张来自ACS出版社新期刊Applied MaterialsInterfaces主编的感谢信。看后才知道原来以前给这个期刊审过稿件,主编为了答谢审稿人的工作特意送了这个小礼物,而且在优盘里面还存储了AMI第一期的文章供免费阅读。作为审稿人,能够得到期刊编辑部的答谢当然是很舒服的事情。 审稿其实是一个苦差事,不是份内活。现在随着投稿人的急剧增多(可能亚洲稿源增长量最大),任何期刊都会承受很大的稿源负荷和审稿压力,我收到的几乎所有的审稿邀请都会要求审稿人在一个月内给出comments,有的期刊甚至要求两个星期的due date。遇到熟悉的稿件还好说,对于不是很熟悉的领域有时候为了搞清楚其研究的背景和内容还要查找一些相关的文献。Elsevier的期刊比较好,一般会送给审稿人免费一个月的scopus检索权限以方便文献下载。不过我从来都没有用过这项服务,学校自己图书馆一般都能下载网上数据文献。 当然,我之所以乐意审稿是因为一些稿件有很多可取的地方,如果第一时间获得了自己可以拓展的知识甚至得到比投稿者更好的灵感,那么审稿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到现在我还储存了几个好的想法,都是从这些投稿稿件中得来的。有时候有些作者确实写的非常粗糙,简直就是本科生的实验报告,文章没有任何科学思考可言。如果一篇文章没有一两个创新点可以供同行分享的话,写这些凑数的垃圾文章又有什么意义呢?对于成名的未成名的作者都是同样的道理,不认真总结发表自己的工作永远不会获得同行的普遍认可。一个好的科学工作者,既要是好的厨子,也要是好的美食家。 审稿在美国还有特殊的意义,就是申请绿卡有用。在中国也很容易成为炫耀的事情,比较流行的中国教授简历里面一般都会有XXX国际期刊特约审稿人等。科学网上有一个哥们,动不动就说自己是Nature审稿人,确实很雷人。
个人分类: 加州阳光|6271 次阅读|6 个评论
对国内科学杂志审稿机制的几点思考
smartdou 2009-4-30 23:25
近日,我给国内某著名期刊投了一篇论文,可被该杂志给判了死刑,作退稿处理,退稿这本来也很正常。但审稿意见让人诧异。 审稿人对流体力学基础知识了解甚少。文章中使用了 动量方程、连续性方程和能量方程 , 其实,文章中根据质量守恒得到的 动量方程,通常也称运动方程,可是审稿人却视而不见,而提出全文找不到动量方程。而 连续性方程 该审稿人既然不知道在考虑定常流动时 这时,单位体积的流进和流出量是相等的,所以,这个时候就没有时间项。许多常识性的东西都不懂,这里不再一一列举,所谓著名期刊发生此类事情,非常令人为此悲哀。出现此类事情不光是审稿人的问题,科学刊物的编审制度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 针对目前国内学术刊物审稿机制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几点不成熟的思考供大家讨论: 一、国内刊物目前通常都是一位审稿人就决定一篇论文有无价值,能否刊登。这里面有几个细节问题。 本身审稿人受专业限制,无法作出正确的评价; 审稿人学术心态不端正,学术观点与其不一致,给出不公正的评价; 审稿人本身不负责任,请其没有写过论文的所谓高徒去审稿,造成评价不公正; 审稿人本身业务不精,不知道到学术动态,导致不公正的评价; 审稿人不认真查阅文献,不点对点的评价,一篇很重要的稿子,竟然就用一两句很宽泛,不具体的话对其评价; 审稿人本身心胸狭窄,嫉贤妒能,压制新发现、新观点、新思想的稿子发表,怕其所谓大师地位受到动摇; 审稿人不花时间去认真研读文章全文,以点带面而给出文章不公正的评价。 近年来,学术腐败严重,打招呼托关系的文章太多,导致审稿人心态扭曲,给许多好的文章给了不公正的价。 审稿人不做相关论文查阅,导致许多刊物被许多陈旧的转抄的垃圾论文所占领,按习惯的思维定势去进行科学论文评价,将许多都价值的论文判了死刑; 审稿人多数对国内学者提出的新学术观点和思想基本予以否定,以研究深度不够,尚未验证等语言给出不公正的评价。在这里多说一句,从近年诺贝尔奖的得主可以看到,如果有三个以上的得奖者,一个人首先是思想的提出者,一个是实验或在理论上验证者,而另外一个就是将其研究发展应用到工业界的。一项新的学术思想或理论不是一个人或一个团队的事情,是大家的事情,有可能要几代人才能完成,审稿人将新的东西一棍子打死,在我国各行各业不知有多少,在这点上,大家可能要呼吁:请审稿人手下留情。 二、作为国外著名杂志美国石油工程师协会《SPEJournal》杂志的审稿专家和副主编的助手,近年来,也编审了不少国外同行的论文,对美国科学技术刊物的编审制度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比之下,我们不难发现国内科学技术刊物需要改进的地方很多: 国外著名的科学/技术刊物一般都有三级审稿制度,最少一篇文章需要两位以上的审稿专家(国外一般称技术编辑,另外还有一位在这个领域的审稿主席(国外称副主编)在两位审稿人审稿的同时,审稿主席也在审,当两位以上审稿人的意见都提交给审稿主任后,审稿主席根据审稿人及自己的审稿结果,再写出一个综合的审稿意见给主编,最后由负责最顶层的刊物的主编对文章是否发表做出终审。 国外著名学术刊物的审稿人审稿认真,对于一篇科学论文的审查,不管是否可以刊发,他们都及其认真,审稿意见都是点对点的,很具体。不象国内一些审稿人的意见寥寥数语,三两行文字就判一篇文章能否刊用,及其草率。 国外杂志的主编都是无偿的服务,一般没有专职做主编的,但这些主编也非常负责任。一次,一篇论文两位外国专家在审稿具体意见中提出了较多的问题,但两位都给出了可以发表的结论。审稿主席与我的审稿意见是不发表,最后我们发给主编的最终意见是不出版。但主编看了所有的审稿意见,要求再请其它审稿人再审,我又将稿件发给了国外三位同行进行再一次审稿,结果三位专家都认为不能出版,这才使主编下决心给出了最后不能出版的结论。 希望国内著名科学和技术刊物刊登一些有水平、高水平的科学技术论文,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很重要,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也希望我们的杂志强化编审队伍,真正的吸收一些一线做研究的学者进编辑队伍,而不全是给单位或各部门的领导。是我们的刊物在质量上得到真正提升。
个人分类: 时弊思考|3510 次阅读|2 个评论
谁说做研究没有乐趣!
yuliping 2009-3-29 23:57
2008 年写了一篇用结构方程做期刊评价的论文,由于英语不过关,请朋友 C 博士翻译成英文,后来投稿到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上周四收到了修改意见,最近差不多闭关 3 天,全力以赴进行修改,快完工了。 共有两位匿名专家进行了审稿,一位专家说:利用结构方程进行期刊评价是一项重要的探索,作者努力寻找新的方法解决将一系列指标组合成一个综合指标的问题。另一为专家说:本文的研究比较系统,数据搜集和处理看上去比较完备,图表似乎也比较精确。总体评价应该还是不错的,两位专家还给出了详细的修改意见。 我写论文在结论部分比较喜欢写结论与讨论,所谓结论,是研究的结果,而你研究的适用范围、注意事项、不足之处等等,往往采用讨论的方式给出,这样更为全面。 其中两段原来的中文是: 评价离不开指标的选取,如果数据不准确或错误,当然得不到满意的结果,所谓输入是垃圾、输出也是垃圾。在科技评价中,有时有些数据的获取是十分困难的,人们也许只能找到有限的一些指标,这些指标并不能反映科技评价中某个要素的全貌,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采用什么评价方法都得不到满意的评价结果,当然采用结构方程评价也不例外。 结构方程本质上是一种主客观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因为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是人们主观定义的,比如期刊影响力、时效性、期刊特征等指标的选择,影响力、时效性、期刊特征指标的关系等,都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也正因为如此,如果结构方程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设置不当,比如由于某种原因人们对一些要素之间的固有关系没有充分认识或者是错误认识,都容易导致计算偏差,得到有偏的结果。 一位审稿专家提出的问题是:作者描述了采用结构方程分析的局限,这是研究工作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结构方程潜在的主观性是公认的,在给定不同权重情况下,这将影响期刊的排序结果,对如何降低这种主观性导致的后果有什么建议吗?作者能否在这个研究领域给未来的研究提一些建议? 当读到这段文字,我内心深处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和感动!这是以往投稿很少碰到的,以往投稿,审稿专家往往给出几条修改建议,一般根据专家的建议修改即可。读到这位审稿专家的建议,有一种惺惺惜惺惺的感觉,他读懂了我的论文,也希望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一些深入的讨论,这种讨论有时已经超越了论文本身。 有趣的是,由于匿名审稿,这位专家是谁?他在哪个国家?在哪儿工作?所有这一切都是谜,都说知音难觅,现在知音找到了,我们双方互相欣赏,但却不知知音是谁,没有比这更奇妙的事情了!这是做研究过程中最美妙的享受! 谁说做研究没有乐趣! 2009.3.29 23:56俞立平于邗上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6849 次阅读|6 个评论
我的Physical review E 之路
热度 1 zhaqi1972 2009-3-29 13:26
经过了太多的研究和讨论,我回答了张院士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提出就是在 物理评论E 上,所以就向那里投了。第一稿 一个反对,一个提了好多问题;好在提的问题都回答了,第二稿,开始反对的那个科学家也支持我了。有几点注意的: (1)做真正的科研,想凑数就找低的刊物。您自己要有把握,你的理论必须是对的。 (2)不要怕难,多花费时间就是了,视科研为乐。 (3)要有主见。 (4)充分尊重前辈的成果。 下面是审稿的过程: CURRENT STATUS OF MANUSCRIPT: Editorially approved for publication CORRESPONDENCE: SENT RECEIVED DESCRIPTION 26Mar09 Correspondence (miscellaneous) sent to author 25Mar09 26Mar09 Correspondence sent to author; response received 19Mar09 Editorially approved for publication 16Mar09 Correspondence (miscellaneous) sent to author 11Mar09 14Mar09 Ed. decision and/or ref. comments to author; response rcvd 23Feb09 09Mar09 Review request to referee; report received 23Feb09 25Feb09 Review request to referee; report received 17Feb09 Correspondence (miscellaneous) sent to author 29Jan09 16Feb09 Ed. decision and/or ref. comments to author; response rcvd 23Dec08 26Jan09 Review request to referee; report received 13Jan09 14Jan09 Reminder to referee; response received 17Dec08 06Jan09 Review request to referee; report received 17Dec08 23Dec08 Review request to referee; message received (not a report) 15Dec08 Acknowledgment sent to author 15Dec08 Correspondence (miscellaneous) sent to author
个人分类: 未分类|29322 次阅读|4 个评论
Editor也有犯点小错误的时候
xiegming 2009-3-27 22:01
去年末一篇稿子审稿意见回来了,简单修改可以接收,看样子可能都不需要找审稿人再看一遍了。我看了看审稿人的意见,确实不是很尖锐,比较容易修改。于是就改了,并写了修改意见,一并返回。 过了一段日子,反馈意见回来了。还是让我继续改,而且说如果因为时间不够可以申请延长。这我觉得很奇怪。仔细一看,原来是处理稿件的associated editor说我没有根据第二个审稿人的意见补充足够的仿真结果。我把原来的审稿意见拿过来一看,觉得很奇快,因为第二个审稿人根本没有提到这个问题,不过第一个审稿人提出了类似的意见。于是我增加了一些仿真结果。提交了修改稿。 过了一段日子,意见回来了,内容和上次一样,并且警告我如果不按照意见修改的话,论文将被拒掉。我觉得有些奇怪,已经在修改稿中增加了仿真结果,不知道editor是否看了。于是我回复说两个审稿人的意见我都参照修改了,并把其第一次的返回意见附上,告诉他我不明白还要怎么修改,是否他把一些审稿意见遗漏了。 又过了一段日子,反馈来了,说接收了,直接让我把源文件提供。处理稿件的associated editor给作者的反馈意见写的是:I am now happy for the paper to be published. 他自己明白了他把两个审稿人的意见搞混了。看来editor的工作也很不容易,本身就是工作之余的学术服务,要处理那么多稿件,难免有些犯糊涂的时候。
个人分类: 记忆·感触·工作|4570 次阅读|1 个评论
再谈写学术论文
等离子体科学 2009-3-14 09:47
上次说到,写基金申请也好、写学术论文也好,最重要的一条,是你自己要有写的冲动:觉得这个想法、这个工作我非写出来不可!这样读起来让人觉得有底气。 当然也有一些具体的细节问题。这主要是研究生和年轻研究人员会遇到的。对于资深的科研工作者,这篇文章就是班门弄斧了。 笔者给国内几家学术刊物看过一些论文,多少有一点体会。因为现在国内的学术刊物收到的论文,年轻人写的占的比例比较大,所以笔者的体会对于正在学习写科研论文的研究生和刚 毕业的 博士及其他青年科研人员,还是有点普遍性的。 一个体会,就是我们的很多学校里不教给学生怎么写论文。给刊物审稿、帮学生修改论文,发现占很大比例的文章的问题是:作者缺乏写科研论文的最基本的训练。 那么,写好一篇论文,最基本的东西是什么呢? 首先当然是笔者上一篇文章说的:要有底气,要有写的冲动。还有一点,就是头脑里要有读者:文章写出来是给科技界的同行看的,不是为了要申请学位答辩、或者提职、或者完成工作量的量化指标而写的。 明白这一点,其它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1. 标题:文章的题目,要能准确、如实反映你的工作,又要能引起读者注意。写文章就是想让人家看嘛!而一般读者要看一篇文章,先看看题目是不是他所关心的。当然,准确最重要。在准确的前提下,做到醒目。 2. 摘要:看了题目,读者想继续往下看,自然先看摘要。所以摘要一定不能写得很泛泛。要把你的工作的得意之处三言两语写出来。让人一看就知道你的实质性进展在哪里。千万不要笼统地说讨论了某某问题,得到了有用的结果这样不着边际的话。一定要具体,但是又简要。 3. 结论:这一部分也是读者要先看的。摘要里简要描述了你的主要结果,在结论里( Conclusion, Summary, 或 Conclusion and Discussions )要稍微详细地把这些结果总结一下。让读者有更全面的了解。一般读者看了标题、摘要、结论,就不一定要再读你的文章了。以后用得着的时候,会再找出来仔细研究的。所以这三部分要下很大功夫。 4. 引言:做工作的时候,你的论文的主体( Main Body )部分是注意力所在;但是写论文,则要在引言( Introduction )上下功夫。一个引言,应该对与文章相关的领域的发展进行一个简略但是较全面的综述。这是科研工作的基本功。就像学生开始做题目时要调研、写开题报告。大致等于写基金申请的项目的立项依据加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所以如上篇文章说的:要有一个国内外研究的大概描述,研究的问题的来龙去脉(开始怎么提出,后来怎么发展),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在这篇文章中你们是怎么解决的(简单讲一下)等等,一环扣一环,层次分明、逻辑清楚。让读者对文章要研究的问题有一个清晰的图像,对你的工作的重要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再简单说一下你的文章的 layout :每一章节大概的内容。 5. 论文的主体:你的工作做出来了,主体自然就有了。当然有几个问题需要特别说明: 1 )对理论和数值模拟工作来说,总是会采用一个模型,而模型总是取了某种近似。这些近似可以相信到什么程度,在何种情况下这个模型适用、在何种情况下不能用,要说明。这和实验的论文一样,实验数据,一定要给出 error bar ,告诉读者你的数据的可信度。 2 )该给的公式一定要给出来。里面的参数要逐个定义,哪怕光速 c ,基本电荷 e 都要说明。不能假设读者都知道。一篇科学论文应该做到一般有大学数学、物理、化学基础的读者,都可以在不借助参考书或者其它帮助的情况下,基本看得明白(不一定全懂,但是可以读下去,知道你都说了些啥)。 3 )选的图一定要有代表性,用最少的图来明白展示你的最重要的结果。切忌摆了很多无关紧要的图表,而最重要的结果却只是定性地说一说,没有图放上去。 4 )图上曲线不能太多(每张图都不能看着太 busy );图解( Caption )也是一样:简明、扼要。 5 )要有物理的分析,少说些某某量随着某某参数增加(或减少)这样的无关痛痒的陈述。因为图上可以看得清清楚楚。要告诉读者为什么某某量会随着某某参数增加(或减少),其中主导的物理过程是什么。 细说还有一些。但是都是围绕一条:想方设法把你的工作的要点(主要方法、主要结果)给读者讲清楚。 只要脑子里有读者,上面这些自然会去下功夫。 仍是管见,只供参考。
个人分类: 古往今来|5965 次阅读|2 个评论
学术期刊编辑的权限
等离子体科学 2009-2-21 20:55
看到一些关于学术刊物决定接受( accept )或是拒收( reject )文章的根据和权限的讨论,就自己的经验和看法,说几句。 先区分一下刊物的编辑、编辑部、和编委会。 一般来说,国内刊物编辑部和编委会的区分是明确的:编辑部由工作人员组成, 编委会 由学术专家组成。后者作为决策机构,只管 大政方针 ;而前者虽然只是执行机构,但权力一般限于决定由谁来审稿。 但是,说到编辑,国内外有很大不同:国外的刊物,如果是主编( Editor ,或 Chief Editor ),一般有最后决定权;如果是副主编( Associate Editor ),权力也相当大;但如果只是助理编辑( Assistant Editor ),则大致相当编辑部的常设人员。而国内刊物的主编、副主编大致还是起指导作用,亲自审稿的不多。 国外的比较有名的刊物,很多是主编和副主编来决定由谁来审稿,编辑部的助理编辑只是负责具体的 paperwork 。主编觉得好的文章,可以不经送审,直接决定发。笔者去年的一篇文章,就没有送审,主编看过后直接付印。其信中说: I went through the manuscript myself and I found it quite interesting and a very stimulating contribution to the ongoing debate. Therefore, I am happy to accept your submission without any need for further review. 有时即使几个 referees 都 reject 的文章,如果主编觉得好,也可以 override the referees ,决定发。一个有名的例子就是芝加哥大学的著名天体物理学家 E. N. Parker 当年提出太阳风理论的文章。当时 ApJ 找的几个 referees 都强烈地反对这个理论,但是 ApJ 主编在自己看了这篇文章之后,决定发表。去年是太阳风理论提出 50 周年。美国物理学会专门邀请 E. N. Parker 出席做报告。这位老先生回忆起这段往事,不无感慨地告诉听众:写文章不要怕别人反对,往往越是好文章,被反对得越厉害。同样,一个好主编,需要具备当年的 ApJ 主编那样的慧眼和勇气,敢于力排众议,发表 Parker 太阳风理论这样标新立异的文章。 至于副主编,特别是比较重要刊物的副主编,权力也很大。比如著名的《美国地球物理学报》 JGR 的空间版,就在主编下设两个地区副主编(亚洲、欧洲 Associate Editor )。文章分由这三个主编处理,无法决定的由三个主编协商解决。另一个例子是 PRL ,每个领域有一到两名副主编( Associate Editor ,即同行所称 Division Editor )。如果你不同意 referee 的意见,可以 appeal 。一般 Editor 会 assign 第三个 referee 来做公判。但是你认为这第三个 referee 也不公平,或者你觉得他的观点也不对,你可以继续 appeal 。这时 Editor 会把你的 appeal 和你与几个 referee 争论的所有材料送给 Division Editor ,让他(她)做最后决断。这个决定是最后决定。所以 PRL 副主编的权力是很大的。 一个刊物要办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主编和副主编们的水平和 vision 。
个人分类: 燕园夜话|28116 次阅读|4 个评论
收到SSCI期刊的审稿意见
yuliping 2009-2-21 16:46
春节前给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投稿,该期刊是 2008 年刚被 SSCI 收录的期刊,这也是我首次给 SSCI 期刊投稿。 2 月 16 日 收到了两位审稿人的修改意见,不到 20 天时间,这个速度在我目前投稿的国内期刊中是不多见的。大小共提出了 33 处修改意见,除了对论文的一些修改建议外,审稿专家在细节方面非常敬业,令人敬佩,以下是几个例子: 1 、有 5 处语法错误,给改出来了。 2 、有 1 处笔误,与本来想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反,同样指出来了。 3 、我们习惯用学术期刊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这样的语句,结果两位审稿专家都认为不妥,难道国外就不重要?要注意国际化。 4 、参考文献一位作者的名字错了。 5 、建议引用情报学大家 E. Garfield 的一些重要的相关文献,并且给出了期刊和页码。 6 、一些没有引用的文献也给我提供了具体的作者、论文题目、期刊、页码。 不要再举更多的例子了,投稿给这样的期刊,即使被拒稿 10 次、 20 次,也心甘情愿,至少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从而进行改进,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我也是国内两家情报学核心期刊的审稿人,从去年 9 月至今,大概审了 40 篇稿子,一般我会根据具体情况提出 3-5 点意见和建议,但是扪心自问,从来没有这么仔细地审过稿,在今后的工作中不能再马虎了。近两年和导师沟通较多,他给我改论文最多的时候能改 100 多个地方,既感谢,也惭愧。 迄今为止,我累计发表了 70 余篇论文,投稿的期刊近 100 家。拒稿的期刊几乎一大半不给审稿意见,给审稿意见的也不够详细。录用稿件的期刊审稿意见大部分也不够详细。也许这是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情况,自然科学期刊的情况不得而知。 也许有人要说,拟接收的论文当然可以改得仔细一点,拒收的论文只要找出一两点比较大的不足,不需要仔细看了,可能也有一定的道理。 听说国外期刊比较负责任,如果没有给国外期刊投过稿,体会绝对没有这么深。至少在专家审稿方面,中国许多人文社科期刊的审稿人认真精神似乎不够。 学术期刊的管理,最好要有良好的制度。如果制度不够完善,那么只能靠编辑和审稿人的良知。问题是,如果有完善的制度,但是相关人员的良知不够,恐怕还是不能很好地办好期刊。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应该如何解决?欢迎大家共同讨论。 2008.2.21 俞立平于邗上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11233 次阅读|7 个评论
2003年:论“三审制”的理论依据和可靠性
ysxbhxf 2008-11-25 22:04
此文是我和同事在2003年研究审稿问题时写成的论文,后来投《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被退稿,但即使在今天看来,这篇论文的观点依然有其不可忽视的价值。现在在博客上贴出来供大家评议。 论科技期刊三审制的理论依据和可靠性 何学锋, 袁赛前, 彭超群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编辑部, 410083 ,湖南省长沙市 摘要 简要阐述了三审制 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中的作用,指出三审制的 理论依据实质上是逻辑推理和判断,它具有实际上无法完全消除的局限性。讨论了三审制的可靠性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实施三审制的必备前提,即科技论文的内容必须具有首创性、真实性和唯一性。分析了三审制与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关系,总结了几条提高三审制可靠性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科技期刊 审稿 逻辑推理 可靠性 科技论文的学术质量是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基础,具有明显的创新性、探索性和实践性。对科技期刊稿件进行审核是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其目的就是从众多的作者来稿中筛选出学术质量合格的或优秀的科技论文,以便确保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实现科技期刊的办刊宗旨。对科技期刊稿件进行审核的形式有很多,最常用的是三审制,即编辑初审+专家复审+主编终审的形式,其中又可因稿件送专家复审的形式分为:署名三审制和匿名三审制两种。专家复审即同行评议(peer review)是保证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极为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三审制的核心。有不少专家认为尽管科技期刊采用同行审稿来保证其学术质量的做法已延续了300多年, 但在大约10年前, 世界范围内对科技期刊审稿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 。经过3届有关审稿的国际会议的推动, 人们对科技期刊现有审稿制度的不足有了更充分的认识, 对审稿质量的量化评估已成为审稿研究的重点 。我国科技期刊界发表了大量关于如何完善三审制的论文,但是关于科技期刊采用三审制的理论依据和三审制的可靠性的研究却很少见到。因此,我们对三审制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以下是初步的研究成果。 1 三审制的作用 三审制即编辑初审+专家复审+主编终审明确了编辑、同行专家和主编在审稿过程中的分工范围和协作关系。一般来说,编辑初审主要是对科技论文从写作形式和学术上进行初步审核:考察论文的写作规范,对论文的写法、格式及是否符合稿约要求做出判断;考察参考文献的引用正确与否,对参考文献的数量、范围、时效性及重要性做出判断;考察所用的专业名词、符号和单位是否规范、统一,对其逻辑推理的严密性做出判断。编辑初审的作用是判断科技论文是否有送专家复审的价值。专家复审主要是对科技论文从学术上进行全面审核:考察科技论文在专业方面的创新性,判断其是否有新意;考察科技论文在实验方面的可重复性,判断其实验数据是否具有可信性;考察科技论文在应用方面的重要性,判断其对实际工作是否具有指导意义;考察科技论文在研究方法上的合理性,判断其所用研究方案是否合理、严密;考察科技论文在分析讨论上的正确性,判断其所得结论是否正确。总之,专家复审的作用是判断科技论文是否有发表的学术价值。主编终审的作用主要是对编辑初审和专家复审的结果进行综合考察,分析编辑初审和专家复审的结果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从而对科技论文的学术质量做出评价,判断其是否达到科技期刊编辑出版要求的学术质量,并做出是否采用的决定。 综上所述,人们可以清晰看出,三审制的作用实质上是逻辑推理和判断,是针对科技论文本身从三个层次进行多方面的逻辑推理,最终做出对科技论文学术质量的评价,判断科技论文是否具有科技期刊编辑出版要求的学术水平,从而达到从作者来稿中筛选出学术质量合格的或优秀的科技论文的目的。 2  三审制的可靠性 在实际的办刊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人们大多认为三审制是保证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采用三审制的科技期刊的数量也最多,但在所有的采用三审制的科技期刊发表的论文中,学术水平低劣的论文、有抄袭、剽窃成分的论文、内容重复发表的论文或伪科学论文还是屡屡出现,甚至连世界著名的科技期刊《科学》和《自然》也无法避免发表伪科学论文的尴尬现象。这一事实表明,三审制的可靠性是有限的,并不能百分之百地保证科技期刊所发表论文的学术质量,其原因在于三审制的理论基础是逻辑推理和判断。当人们对科技论文的学术质量进行逻辑推理和判断时,隐含着一个必备的前提,这就是科技论文的内容必须具有首创性、真实性和唯一性。只有当这一前提存在时,三审制才能实现其目的。影响三审制可靠性的因素有两类:一是科技论文作者本身的因素,一是审稿过程中编辑、评审人和主编的因素。前一类因素决定了三审制必备前提是否存在,后一类因素决定了三审制的实施过程是否有效。三审制的局限性就体现在影响其可靠性的两类因素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这也可以说三审制存在着实际上无法完全消除的系统误差。当三审制的必备前提不存在时,三审制的实施会出现通过三审制的科技论文有可能出现抄袭、剽窃、重复发表或编造数据的现象。当三审制的实施过程出现失误时,会出现通过三审制的科技论文学术水平低劣或者未通过三审制的科技论文学术质量较高的现象。因此,提高三审制的可靠性是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3   三审制与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关系 通过三审制的科技论文一般来说是有一定学术质量保证的,但不是绝对没有判断失误的可能。科技期刊编辑出版要求的学术水平是科技论文学术质量的合格下限,它是一种统计概率意义上的分界线,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波动性。这种波动性决定了三审制的可靠性也是一种不断变化的概率指标。虽然做同行评议的专家会对论文所反映科研成果的先进性或学术价值进行评价,但这样的评价也是基于其学识和经验的推理和预测,同样是半定性的下限指标。由于三审制 在科技期刊稿件处理过程中的作用实质上是逻辑推理和判断,因而其局限性导致了在科技期刊发表的科技论文中难以避免存在少数学术水平低劣的论文、有抄袭、剽窃成分的论文、内容重复发表的论文或伪科学论文。对于三审制的可靠性而言,这是小概率事件发生的结果。从严格意义上讲,三审制 对科技论文学术质量的评价是逻辑推理和判断的结果,只有科研人员在重复其实验或进行相关研究中获得的实验结果才能最终证实或否定科技期刊发表的科技论文的学术价值。因此,三审制与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关系可以表述为:三审制通过可靠的逻辑推理和判断筛选出达到科技期刊编辑出版要求的学术质量标准的科技论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科技期刊学术质量具有一定的水平。 有必要指出的是,三审制只能被认为是保证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关键手段之一,它具有局限性,即使是最完善的三审制也有系统误差,要保证科技期刊学术质量还必须采取其他的有效措施。 4 提 高三审制可靠性的措施 提高三审制的可靠性是科技期刊提高学术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判断失误的小概率事件发生越少,三审制对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积极影响就越大。提高三审制的可靠性就是要确保三审制必备前提必须存在,并在三审制的实施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失误。为此,我们在综合了许多其他研究者的观点 后认为,提高三审制可靠性的有效措施有以下几条: (1) 深入了解作者的学术背景和受教育状况; (2) 深入了解科技论文研究内容的学术意义和研究经费来源; (3) 系统分析科技论文参考文献的分布特点和引用性质; (4) 综合评价科技论文的写作水平; (5) 尽可能多地了解同一科研领域内其它科技期刊的论文发表情况; (6) 尽可能多地参加科技期刊所涉及学科专业的学术交流活动; (7) 尽量寻找专业对口的小同行专家对科技论文进行学术意义方面的评价; (8) 充分而合理地评价科技论文在创新性和积累性方面的学术价值。 由于篇幅的关系以及研究的阶段性,我们在此不对以上几条提高三审制可靠性的有效措施进行详细讨论,但需要强调的是,深入了解作者的学术背景和受教育状况以及深入了解科技论文研究内容的学术意义和研究经费来源是确保三审制必备前提存在的关键。 5 结束语 研究三审制在科技期刊稿件处理中的作用和可靠性实际上就是研究三审制的系统误差,这是关于如何提高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研究的一个方面。以往人们对于如何提高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研究大多着重于三审制审稿制度的完善和实施,忽视了对三审制本身局限性的研究,而对于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赋存规律以及科技论文学术质量的表现特点则关注更少。追求科技期刊学术质量应该充分认识科技论文学术质量的表现特点,采取的方法和措施必须符合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赋存规律。因此,我们呼吁广大编辑同仁开展对这两个方面的深入研究,以便能提出更有效的措施来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加强我国科技期刊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孔繁军, 游苏宁. 量化科技期刊论文审稿质量的探讨 . 编辑学报, 1998,10(增刊): 30-31 2 游苏宁. 应加强对科技期刊审稿问题的研究 . 编辑学报, 1998,10: 60-61 3 游苏宁, 钱寿初, 田翠华, 等. 生物医学审稿和全球交流国际会议介绍 . 编辑学报, 1998, 10: 55-60 4 周广礼, 是雅蓓, 夏爱红. 参考文献对科技期刊编辑评价稿件创新性的作用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2, 13(6): 547-549 5 刘棉玲, 王建华. 如何提高科技论文的审稿质量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2, 22(3): 106-108 6 史小丽. 构建全国科技论文审稿专家数据库刍议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0, 11(5): 333-334 7 陈心平, 曹尚银, 王素云. 严格实行三审制提高期刊质量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1, 12(4): 298-299 8 方金秋. 学报的定位与审稿的原则 .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02, 18(4): 76-78
个人分类: 期刊研究|7914 次阅读|2 个评论
也谈“为审稿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mhaozhang 2008-11-18 15:55
今天一大早,来到编辑部,收到李小文院士,早上一早7.10分给我的一封回信,具体内容如下: 尊敬的张旻浩编辑:您好! 》记得以前给过您稿子,后来审稿周期过长,加之我们电话您的时候,您夫人接的,说您很忙,我们就没有再好意思催您, 不好意思,道歉!审稿实在是花时间,主要是责任重大,不像写博那么轻松。 》现在我们学报遥感的文章挺多的,需要审稿人,遥感所的一些老师们都很忙,有时候一拖会拖上一年半年的,弄得作者天天催我们,我们也被搞得好无奈好无奈。不要说是30天,现在有的稿子到了审稿人手里300天也回不来。其实最被动的是编辑部。我的联系方式是下面,谢谢,如果你愿意做审稿人,还是希望您抽空的时候帮帮忙。 应该的。不过我建议您们扩大审稿人的队伍和专业面,尽量多找年轻人(副教授、博士后?)。有问题、有争议的才找有经验的老同志。现在搞遥感的面很宽,我倒是可以推荐几位年轻的帮您们作审稿人。 另外,我建议仿照国外的办法,审稿人每审一篇稿,编辑部都应该给别人一封感谢信,确认别人的工作量和贡献。目前这种工作量和贡献还没得到充分承认。但大家多呼吁,也许能改变这种状况。 谢谢! 小文 我看到信之后,心里很是感激,没有想到李院士如此重视给我回了email。在我们学报的审稿人已经成为编辑部的一块心病了,作者天天因为稿件没有进展来询问我稿件怎样了,我只能一遍遍催审稿人外,还要和作者解释审稿人忙,审稿人辛苦。这种局面充斥着我的生活,如果哪一天审稿人能够突然善心大发,将他积累了一年半载的稿件给我全部返回,我会高兴的中午多吃下几口饭去。 如何将审稿人的这个问题解决了,也是解决现有中国科技期刊体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希望科研工作者、投稿者能够一起为我们期刊事业出谋划策。其他也不多说,至少我现在没有想出比较好的办法,审稿人要找的好,不是那么容易的,我想很多我的同行都有体会。
个人分类: 期刊|3962 次阅读|3 个评论
再谈专家如何审稿
jxz1963 2008-9-8 10:37
再谈专家如何审稿 2007 年 9 月 3 日,我在《科学网》我的博客中发了专家如何审稿一文(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6793 ),时至今日已有近 2350 人进行了浏览,但就目前的一些审稿人员来说,并没有多少专家是认真地进行审稿的。前几天,我在参加一个项目的论证会议时,就亲眼目睹了一位专家的审稿过程,让人有些跌眼镜了。 一、 会议间隙的审稿工作 利用一些会议间隙(政治学习或学术会议)进行一些论文的审稿工作,是我时常见到的一种现象。说句实在话,有些专家平常就根本没有时间进行论文审稿工作,更别说专门抽时间审稿了。而在一些平淡的会议间隙进行审稿已经成了一些专家的一种时尚:既应付了会议,又把审稿的任务完成了。 我以为,一位负责任的专家应安排专门的审稿时间进行论文的评价。 有道是一心不能二用,在开学术会议间隙进行审稿的方法不可取,审稿时间如何听取学术报告,听学术报告时又如何能静下心来进行稿件的审理,这能审出论文中的相关问题吗? 二、 拍脑门的审稿结论 这种利用会议间隙进行审稿的方法,基本上都是拍脑门的审稿法,是一种经验主义在论文评审中的具体体现。 试想想,在会议间隙审稿时查找书籍就有些困难了,对一篇论文要在短时间内下结论(有些专家在二个小时的会议间隙要审四五篇论文,一篇论文的有效审稿时间不足 20 分钟时间,其间还要回答会议上的有关问答),仅凭专家的经验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一种新的学术观点的形成、一组实验数据的组合和推导、一个学术结论的正确与否,都需要一种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行正确地评价,而不仅仅是靠拍脑门来决定的事情。 这种靠拍脑门决定稿件取舍的审稿方法是不认真、不负责任、不科学的论文评价方法,不应让其继续沿袭下去了。 三、 关于审稿的闲言碎语 审稿人员的选择: 对于一本科技期刊来说,编辑人员是至关重要的,编委和审稿人员也是很重要的。编委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仅是一种象征意义的名份而已,但审稿专家的选择则是重中之重,选不好评审论文的专家也是期刊能否成功的致命问题。 编辑应经常提示: 对于一份学术水平较高的期刊来说,编辑应不断更新审稿单和审稿提示,编辑人员要时常在第一时间告知审稿人员最新的审稿方法和评价论文时应注意的方式和事项,有些期刊的审稿单几年甚至十几年都一成不变,甚至在审稿单上对审稿人员最起码的要求都没有印上。 没有了编辑的及时提示和要求,专家还不是由着性子来审稿吗? 作者的无奈: 对于作者来说,辛辛苦苦撰写一篇学术论文,投到自己心仪的期刊编辑部,其目的不光是想发表一下论文,同时还想得到同行权威专家们的首肯。然而,我们的期刊编辑和行业专家在拍脑门后就决定其取舍,作者则是最无奈的了,可以用一句最难听的话:作者遇到这样的编辑和专家,那是倒八辈子霉了! 我以为,这句话对于这样的编辑和专家来说,是恰如其份的! 链接: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6793 专家如何审稿 提起审稿,许多人认为所谓的审稿就是受期刊编辑的委托,对一篇论文作出正确的评价。这一点大凡大家都知道,为什么呢?许多博友可能都不同程度地参与过审稿工作而已。那么,期刊编辑如何选择审稿专家,专家如何审阅稿件,即如何正确评价一篇论文,专家的审稿意见是否会被编辑所采纳。我想这是广大博友十分关心的一个话题。 编辑如何选择审稿专家 对于每一份专业的科技期刊(或称学术期刊),其编辑部都会设立一个庞大的编辑委员会,编委会主任一般都由在本行业(或专业)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学者担任,编委会成员由一大批本行业(或专业)的知各专家、教授或学者担任,在编委中,一般都要考虑到各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相关科研院所及地域间的名额平衡问题,期刊主办单位和北京地区的名额相应会多一些,而一些省市的名额可能只有一个,有些经济和文化相对落后的省区可能还没有编委。这种情况造成了一些编委天生地就只能是挂名或名誉的。有时一些编委几年都审不了一篇稿件,这种情况是十分正常的。为什么呢?因为在编委会下,编辑部还会有一个审稿专家的名单,这个审稿专家名单是不公开的,这个审稿名单里的专家一般都是处于年富力强、正在一线从事科研工作的专家学者。同时,有时编辑部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聘请部分两院院士作为学术顾问,对一些对行业有重大影响的稿件进行必要的审查。从而形成了编委不审稿、审稿专家不是编委的状况。 编辑选择审稿专家的原则, 首先,是专家的经历和学历 ,特别是专家的经历是最重要的。每年编辑部都要发表格给专家,让专家填写工作经历,即专家系统数据库的刷新,通过 刷新 编辑会得到专家最新的研究动向和科学前沿,在编辑请专家审阅某一篇论文时,编辑就会 心中有数 ,从而不会出现选择审稿专家时的 偏差 。当然高学历的专家也是编辑首选的目标。 其次,是专家对审稿工作的认真负责态度 。有些专家喜欢做一些文字工作,而有些专家学者并不善于从事审稿工作。有些专家对待审稿工作競競业业,从标题到标点,从字词到结构,从正文到参考文献等通篇都进行了修正,并做出全面而客观的评价意见,最后得出了采用与否的建议,这样的审稿专家从编辑的角度来说,是十分喜欢的。而一些专家的审稿意见则是 不用 或 建议录用 几个字了事,对于不用的稿件,无论是编辑还是审稿专家,都应该明明白白地告诉作者不用的理由,而简单的 不用 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作者理解的!如果审稿专家的长期这么简单的处理稿件,必将导致编辑对其的 淡化 。同时,对于由于繁忙而经常拖着不及时审阅的论文,编辑也会在以后的审稿安排中,少给这些 比较忙 的专家们审稿,有时可能就会在无声无息中取消了这些专家的审稿资格。我接触过几位审稿专家,对论文的审稿意见竟多达三页纸(有时比作者的论文还长),还有一位教授不光给我写了二张纸的审稿意见,还将国外一些最新的文献复印给我,让我转告给论文的作者。这种负责任的审稿专家是编辑工作的 开路先锋 ,有了这样的审稿意见,编辑的工作何愁做不好呢? 第三,是专家的审稿水平 。当然,审稿专家的学历、经历不同,对一篇论文的审查结论也会有所不同。而专家审稿所处的角度不同,对稿件的评价高度也就不尽相同。这种差异有时让编辑很难给一篇论文下结论。在我所接触的审稿专家中,有时批给一位专家的四五篇论文,专家没有一篇通过的,还有一些专家,只要到他那里的稿件,都认为是 好文章 而篇篇通过,这就会让编辑们 若有所思 的。 专家如何审稿 作为某一行业的专家学者,对其所处专业的学术动态和技术水平应有一个全面地了解,专家审稿主要是对论文内容的审查,如论文的观点是否正确,所采用的原理、公式、推导过程以及结论的正确与否,试验数据是否与国外文献上数据有出入,参考文献是否是最新的等等。从某种程度上说,专家审稿是对论文的学术水平、技术水平,以及论文的创新性、先进性等进行正确地评价。记得在 1988 年时,有一篇关于沙棘方面的论文,专家审稿后认为国内沙棘的含油量有些偏高,但专家在征求作者意见后还是同意刊登了,但两年后该作者给编辑部发来了致谦信,说是当时测定沙棘含油量用的试剂过期了,因而试验数据有误。对于这种失误,作者恐怕要担当全部的责任了。 专家审稿时,必须对学术论文所反映的内容进行全面而细致地审查,如论点、实验过程、结果与讨论、结论等应进行细致的审查,对不同的学术观点和论点,专家应静下心来,进行认真地、理性地思考,给论文以正确而恰如其分地评价,切不可 臆测 、 臆想 和 臆断 地评价论文的学术价值。如对于食用油的 分子重整 技术和 1 : 1 : 1 营养问题,要看其本质,而不能 谈虎色变 ,对所有 分子重整 技术和 1 : 1 : 1 都进行批驳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科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研究的进展,一切新发现和新发明都会成为可能。 对于一些科学前沿上的问题,如果专家不是十分地了解,可以退给编辑另请他人进行审稿,没有必要 硬着头皮 审下去。在我接触的许多审稿专家中,几乎都有过 我对此论文的研究领域不甚了解,敬请其他专家审稿 的意见,我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也是审稿专家的 实事求是 的工作作风和正常的一种学术风气。 对待参考文献的问题,一些专家是很认真的。的确,参考文献越来越受到审稿专家的重视了,有些专家在给我的信中说,一些论文的参考文献太老了,还有一些论文的参考文献只有比较 陈旧 的几本书,没有最新的期刊文献,特别是一些综述性稿件,参考文献列了 50-100 条不等,但真正有用的参考文献并不多,还有一些作者为了提高自己论文的引用率,不管文章内容与文献有没有关系,都大量引用自己的文献,因而一些专家在审稿时都一一 画出来 。一些比较经典的公式的推导和换算,专家则更注重参考文献中一些经典名著的出版时间、版别(即第几版),从而更能说明一些科学研究的进展情况。对于网络参考文献一些专家更是亲自点击,从而得到更确切的求证。 当然,专家审稿有时也会遭遇 两难 的境地,如同学的论文和学生的论文,以及研究同行的论文等,只要坚持一个审稿和评价标准,在行业 德高望重 的专家会处理好这一难题的! 编辑会采纳专家的审稿意见? 谈到这个问题,相信许多博友都十分关注。那么编辑是否会全部采纳专家的审稿意见昵,我明确地告诉大家:不可能! 一本科技期刊上要刊出什么样的稿件,专家和编辑的观点往往是不同的,这是因为各自所处的位置的差异造成的。专家希望多刊出一些自己研究领域的学术论文,而编辑则更注重期刊的众多读者群对阅读的不同需求。这就是为什么有些论文专家审稿都通过了,而且专家对该论文的评价很高,而编辑部却没有及时给予刊出的原因,有时这样的论文还被拖了很长时间才得以刊出。与此相反的是,一些专家并不看好、评价免强的论文,编辑却在第一时间给予刊出。这种现象其实是很正常的。因为,有时编辑考虑的是相关专题论文的搭配比例,正所谓 阳春白雪 与 下里巴人 的充分结合。 现在,由于科普期刊的少之又少,因而在一些技术类期刊上也就刊出一些 人尽皆知 的科普文章。试想想,一篇充满普及性内容的文章,有何 学术价值 而 堂而皇之 地刊登在科技期刊上呢?这其实并不是期刊 没稿子登了 ,而是编辑为了迎合一部分读者的需求而故意为之的。当然,一些比较好的科普论文审稿专家也是比较喜欢的,而且在现今,能写出 宏图巨著 的学术论文大师,并不一定能写出 妙趣横生 的科普文章来!
个人分类: 编辑感悟|497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6: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