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南方科技大学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南方科技大学

相关日志

[转载]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我就想在中国办一所加州理工大学
JYH64J98Y99H 2011-3-4 09:42
南科大校长谈曲折办学经历称只是大学CEO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4日04:01 人民网   去年7月,正式发布的国家教改纲要,明确提出克服高校行政化倾向,提出要“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与此同时,正在筹办中的南方科技大学,引发各界广泛关注。几个月前,南方科技大学获得教育部批准,该校也于近日招来了首批新生。   昨天,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大校长朱清时说,该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公办大学,由深圳市政府出资兴建,他是学校聘任的校长,“去行政化”是南方科大的内部管理模式。在他的设想中,要将南方科大办成加州理工一样的创新研究型高校,而他只不过是个CEO。   南科大成立恰逢其时   新京报:南方科技大学成立历经曲折,这是你所预料到的吗?   朱清时:我答应去当校长的时候,就是想建研究型大学,我感觉顺理成章就能办,但是现在感觉并不是那么容易,还有些困难。新成立的高校只能渐进式发展,从专科学院到大学,再申请研究生招生资格等等。所以我今年提出要从法规制度上推进教育改革。   新京报:目前南方科技大学已获教育部批准,学校的管理模式是什么样的?   朱清时:南科大也是政府出资兴办的公办大学,但是去行政化是一种管理模式。南科大成立理事会,大事由理事会裁决,经过理事会讨论后,大家投票决定,这是解决行政干预的好办法。我这个校长只是一个CEO。   新京报:南方科技大学区别于其他高校的地方在哪里?   朱清时:最大的特点就是依法办校,我们是个公办大学,理事会是我们的“老板”,也是按照法律来治校。其次,学校采取书院式管理,学生和老师住在一起,随时都能请教老师。老师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我们只准备招收数百名学生,老师多,学生少,要把南科大办成精品学校。另外,我们的学生头两年不分专业,第三年后再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   新京报:南方科技大学获得批准,你觉得是什么原因推动?   朱清时:南科大成立恰逢其时。首先全社会都希望教育能够改革。正如钱学森提出的问题,中国这么多高校,为何很少培养出高度创新型人才。有了南科大,至少可以试试。   其次就是深圳市的愿望,深圳市政府借鉴香港科技大学的筹办过程,希望在深圳也能崛起一个类似的大学。所以在我去之前,南方科技大学这个名字就起好了。另外,还有我个人的理想,中国高校这么多年的发展,千校一面,都是走的一个路子,我想办一个与其他高校不一样的大学,办一个创新研究型的学校。   要回归到现代大学理念   新京报:你所说的研究型大学是什么样子?   朱清时:我就想在中国办一所加州理工大学。加州理工大学是教授治校,像以前的梅兰芳剧团一样,所有的事情都是围绕着让梅兰芳唱好戏,我们的大学就是所有的事情都围绕着科研,教授治校,让学术主导。   新京报:目前我国高校管理是什么现状?   朱清时:我们很多高校都是行政主导,学校谁的官大就听谁的。另外,我们以前给大学的功能赋予的太多了,大学要承担很多事情。现在我们要回归到现代的大学理念中间,教授治校,办成梅兰芳剧团一样的大学。   新京报:高校去行政化目前有很大阻力,你对这项改革有信心吗?   朱清时:教育的问题跟1978年前的农村问题一样,农村经过30多年的改革,现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深入人心,教育问题比农村问题容易,只是一直没有进行改革。相信我们有这个改革理念。   自我定位是一个探索者   新京报:很多人把南方科技大学看做是大学中间的异类,你怎么看?   朱清时:任何一个新事物都要大家理解了才好办,我觉得这一年多,社会公众都开始关注这个话题了。去年两会时,我提出高校去行政化,很多人还不理解。后来,辽宁省就有6所高校进行了去行政化改革,在全球遴选校长。   新京报:外界称你是教育家,你对自己怎么看?   朱清时:我一直以来对自己定位是一个探索者。   本报记者 涂重航 相关链接: 南科大校长称招考比高考更严格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3日01:46 京华时报 昨天,北京会议中心,南科大校长朱清时接受记者采访。本报记者胡雪柏摄   毫无疑问,朱清时是去年风头最劲、也最难的大学校长。   宣称要在中国打造一所“教授治校”的大学,这位卸任的中科大校长先是以63岁高龄出任正在筹办的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而后又在教育部未批复的情况下,擅自拍板:自主招生、自授文凭。   昨天,全国政协委员朱清时报到。他称,今年两会,他希望推动教育法规修改——因为现有的大学筹办制度,好比“别人要造豪华别墅,你要求人家先盖个猪圈”。   【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不亦乐乎。】   昨天中午,在北京会议中心教育界别报到点,朱清时风尘仆仆地赶来。从穿着短袖的深圳突然来到穿着棉大衣的北京,这名65岁的老人很不适应,出现了感冒的症状。   面对众多专程等候他的记者,老人抱歉地要求,先给他一个午休时间——在新闻联络员的采访等级表上,朱清时是记者点名率最高的几位委员之一。   3点半,朱清时下楼。20多名记者将他团团围住,他面前的茶几上排满了各式录音笔,很像一个小型媒体见面会。   南科大像一条鲇鱼,正在搅动中国教育这个深潭。筹办中的南科大提出了“去行政化”、“教授治校”的理念,并宣称要像香港科技大学一样,用5到10年时间办成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   这项尝试的牵头人就是朱清时。当时,他刚刚从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任上退休不久。在中科大校长任上,他坚持8年不扩招、“原生态参与评估”,获得了网友“中国最牛大学校长”的称号。   为什么要接这个“知道很困难,做了更困难”的英雄帖?昨天,这位65岁老者以“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不亦乐乎”来作答。   朱清时称,请他做南科大校长,他起初并不愿意。后来有人劝他,他就应了——“当年想改革没有条件。这算是一块试验田。我一辈子都在为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奋斗,到退休,改革成效还不大,有这样的机会,让我去试一试,不可推辞。”   【学生交付给南科大的是一生的前途。所有学生,都在分担学校改革的风险。】   这一年,南科大的艰难、勇气已众所周知。   去年年底,教育部允许南科大筹办。但在现行法规下,南科大获准招生得等到多年以后。去年12月,在教育部还未批复可以招生的情况下,朱清时自己拍板:自主招生、自授文凭。随后,首批45名学生入校。   对南科大来说,最艰难的一年已过去,朱清时却有了更多的压力。他称,“过去有很多的可能性,甚至我也可以选择不干了。现在收了学生,就要背负起这45人的命运,一直干到把他们送走。”   他觉得,“学生交付给南科大的是一生的前途。所有的南科大学生,都在分担着学校改革的风险。”入校时,双方签署了一份协议。文中有这样的字样:“双方完全理解存在的风险并自愿承担风险”。作为补偿,朱清时安排,每个学生可获得1万元生活补贴。   同时,为了对得起这些冒险读书的学生,朱清时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不仅从全球请来教学上最好的老师,还用了好几个月的时间精心来为学生编排课程。教师中,有MIT的人类学教授,有院士,也有原明报主编等。   面对在场的20多个记者,朱清时很认真地说,“我希望这是他们最值得骄傲的4年。”   【如果你想建一个世界一流的豪华别墅,不能先建猪圈啊。】   几天前,教育部表态支持南科大进行的高教改革。   昨天,朱清时表示,他希望这个支持来自法律法规方面。“这一年多艰难行进,不完全是人为困难,更重要是旧的教育体制法制化。”   他认为,教育人士把他们理解的好的教育方式制定成了法律法规。但在30年前,谁都不知道什么是研究型大学。按照现有规定,中国高校只能渐进发展,想建一个大学,要先办成专科院校或者初级学院,等人都配齐了再评审合格升格为大学,然后再申请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最后再申请博士点。“每一个申请都要好几年,都要剥一层皮。”   他觉得,“实际上,世界上很多诞生优秀学生的大学,都是一步到位建设成研究型大学的——因为他们是用最新的思路,没有包袱,所以办得好。在我国,这条路已经被堵死了。”   这位文雅的老人引用了一个粗俗的比方,“如果你想建一个世界一流的豪华别墅,不能先建猪圈啊。从第一块砖开始,你就要按照豪华别墅的要求去做。办世界一流大学也是一样,从招第一个人起,就要按照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去招。如果先招三四流的教师,在他们的基础上再招一流人才,很难。”   【如果还是得不到批准,我们就继续尝试自授研究生学位。】   目前,在现有体制下,南科大通过教育部的研究生招生资格的事看上去遥遥无期。   朱清时有自己的算盘。他设想,实在不行,研究生也像本科生一样自授学位。“在建校之初,我们不能把所有困难的事情都干起来。等到我们有很多人才资源,如果还是得不到批准,我们就尝试自授研究生学位这条路。”   朱清时的底气在于生源——今年南科大春季招生完全采用自主招生的办法,对生源录取,朱清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的招生改革必须成功,要经得住推敲,不能任意招生,更不能降低标准。”   有人问过他,自主招生,是不是“不需要高考就能进入南科大”。   朱清时回答说,“我们比高考还严格,高考只是笔试,我们还有面试、能力测试、心理测试。我们的笔试是无懈可击的,是最权威的机构出的,可供历史查证。为了社会公平,也为了南科大的将来,一定要用最严格的办法,选出最没争议的人才。”   【南科大没有朱清时,要照样运行。这是我的目标。】   有人认为,是朱清时个人的魅力和人脉在推动南科大的教育改革,如果没有朱清时,南科大就没有办法运行下去。   朱清时称,他原本也想着过来做个轻松校长,可到了才发现,学校筹备之初困难重重,前途不明,难有优秀人才加盟,更别说和原来中科大一样的团队。所以看起来好像都是他一个人在做。   他目前的目标,是打造管理团队和学术团队,“只要建立这两个团队,就不是我一个人在运作。到时候,任何人离开,包括我离开,学校也能正常运转下去。这是我的目标。”   南科大已开始慢慢前行,但质疑的声音仍旧不少,有人认为,南科大只有在深圳才能实现,不具备全国示范性。   朱清时不以为然,“30年前小岗村包产到户,所有人都觉得不可复制,是犯法的,现在全国都推广了。深圳最早拍卖土地,当时违宪,都觉得特区乱来,现在也都在复制。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做得好不好。”   朱清时称,在他的心目中,理想的大学应该充满活力,是个纯粹的学术性机构。   他喜欢以梅兰芳剧团举例。“剧团成立时,一切都围绕梅兰芳能唱好戏在做。真正的大学就应该这样,围绕‘怎么把学生教好,怎么把科研做好’来运作,一定要学术至上,不要给这个机构赋予太多其他职责。”   对即将公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这位老人评价,“写得很给力,但下一步要看怎么去落实”。   京华时报:去年两会你关注了哪些问题?   朱清时:去年提的最多的是“教育去行政化”,这也是我们南科大进行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   京华时报:一年来这个问题进展如何?   朱清时:去年“教育去行政化”的讨论引起很大变化。两会后不久,辽宁就有5所公办高校开始换校长,走出了过去从来不敢想象的一步:对全社会招校长和领导干部,并且全部到位。现在更多的学校和地区都酝酿在全世界招聘校长和领导干部。如果没有去年两会上的这些讨论,也许就没有这一步。总的来说,“教育去行政化”已经起步。   京华时报:就这个问题,你还打算做什么?   朱清时:目前的关键是法律法规支撑。南科大也在努力做这个尝试,我们已经拟出了南科大的管理条例,通过市政府认可后进行试点。如果成熟了,还要通过人大进行立法,成为“南科大章程”,这样办校就有法可依。任何地方要去行政化,都需要依法治校。不让行政官员事事干预,要有个妥善的办法。   我们的管理条例规定,学校的治理结构是三个委员会——党委、学术委员会和行政委员会。其中学术委员会代替过去的职称评审委员会、学位委员会等等,处理一切和学术有关的事,主力是学校教授。行政委员会管理学校的行政事务。   京华时报:今年你打算关注哪些问题?   朱清时:就是关于原有法律法规的修改。比如不能直接建研究型大学这条。我今年的使命就是把这件事说清楚。这一年我们在招聘上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因为我们刚开始建校没有研究生的招生权,而一流人才往往要求能招研究生才来,因为他们不可能等你到能招研究生。症结就在这里。法律修改好了,我们才真正解放了,才能放手改革。   京华时报:本届任期已过大半,你还有哪些愿望希望在换届前完成?   朱清时:其实还没有想过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我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将近20年,也在推动一些事情,显然不能都在一两年解决,只能往好的方向走。今年我希望教育法律法规的修改也能慢慢有变化。   我还希望以后有越来越多的大学自授文凭,让社会来评这个学校办得好不好,该不该继续办。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2231 次阅读|0 个评论
儿子入学南方科技大学,我要感谢人大附中
热度 58 ivychang_cas 2011-3-1 16:21
2011年2月27日,就像2月中旬面试时一样,儿子仍然是一个人去了深圳,到南方科技大学去报到,据说儿子是唯一一个独自报到的孩子。当天我给儿子短信,嘱咐他一定要做个大气之人,要胸怀宽广,严格要求自己,踏实努力,为自己的母校人大附中争光,做个优秀的大学生。 有幸考入人大附中,孩子有了长足进步 儿子初中在一所普通中学读书,毕业后非常幸运地考入人大附中学习。当年我儿子是北京市三好生,入学分数是517分,根据网友教子砖家的查证,在人大附中统招生和推优生中我儿子的入学分数是最低的。 人大附中的学生将优秀视为自己的一种内在需求,这种氛围感染着我儿子,不仅学习成绩有了长足进步,其他方面的能力也有了提高,举些例子吧。 学习成绩不断进步。高一时儿子分在在普通班,压力很大,但是在老师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高二分班时进入了英语实验班学习。进入英语实验班后我儿面临着新的挑战:按学校要求学习第二外语。因为班里的同学已经学了一年的第二外语,儿子必须在努力学习其他课程的同时再选一门外语学习,并在半年的时间里考取初级证书。儿子将来想学习机械工程,认为德语也许是需要掌握的语言,于是选择了德语。 学校充分考虑到几位刚刚从普通班来的学生的需求,特地安排了老师为孩子们补课,儿子最后以优秀的成绩如期获得了 A1 级考试证书。高三时孩子的学习状态不错,最后一次期末考试时,在海淀区的排名在360名左右,比中考时成绩在海淀区的排名进步了2000多名。 积极参与学生组织。儿子高一时当上了副班长,通过竞选进入学校学生会组织部,做了一名干事,参与组织了一些学生活动。高二时开始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参加了人大附中国学社。 获得学校歌舞嘉年华比赛亚军。人大附中不仅学习成绩顶尖的孩子数不胜数,而且艺术人才济济,但是儿子很有自信地参加学校每年一次的歌舞嘉年华比赛,经过初试、复赛和决赛,儿子凭借一曲“一剪梅”和竹笛演奏展示获得了亚军,在校园火了一把。2010年胡锦涛主席到人大附中考察的时候,儿子和其他同学一道在旁边展示自己的艺术才艺:吹奏竹笛。 受益于丰富多彩的选修课和研究性学习。高中三年儿子选修了素描、创业与领导力、神奇纳米、美术鉴赏、音乐鉴赏、足球、德语以及一些英文选修课,有些选修课是知名大学教授、中科院研究研究人员和一些外教开设的,儿子的视野得到不断拓展。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儿子完成了“自行车轮胎气压与行驶性能研究”,获得了学校研究性学习成果展评一等奖。 养成了锻炼健身的好习惯。儿子从小就不怎么喜欢运动,中考之前为了应付体育考试很是吃了一些苦头。但是进入高中后孩子开始养成锻炼的习惯,喜欢上了足球,即使在非常紧张的高三时期,也坚持每天1小时的锻炼和健身 ,现在儿子的身体已经很强壮了,成为一个很结实的男子汉。 人大附中支持儿子报考南科大 人大附中的学校领导非常支持我儿子报考南科大,元旦之前刘彭芝校长和乜全力副校长专门召集有志于报考南科大孩子的家长,鼓励家长支持孩子报考南科大,学校也给孩子提供尽可能多的便利。经过笔试有两个孩子进入复试,但最后另一个孩子选择报考北清,只有我儿子坚持去复试,并最终被录取。儿子去人大附中办理各种手续时,学校尽可能提供了帮助,并鼓励孩子好好学习。 写到这里,我又给儿子发了个短信,嘱咐儿子要有刘彭芝校长“人生为一大事来”的气度和胸怀,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将来推动“中国创造”,成为对国家有贡献的人,并回馈自己的母校人大附中。
17933 次阅读|63 个评论
教育部发文批准筹建南方科技大学
热度 2 自我源于思考 2011-1-17 22:49
刚才得到消息,南方科技大的准生证下来了,真让人期待!它会以什么样子面世呢? 虽然一个国家的教育体制并不会因为一所大学的成立发生什么根本性的变化,但它毕竟是我们科教界的共同努力所达到的变革成果,为之欣慰! 愿南方科大能够顺利发展,为明日中国培育出栋梁之材!
个人分类: 点滴|2895 次阅读|2 个评论
也说“世界一流大学的眼光”
热度 4 weijia2009 2011-1-13 03:00
刚读了曹聪兄的博文《朱清时教授的眼光》,颇受教益。文中引用的 法乎其上,仅得其中;法乎其中,仅得其下这句古语折射出南方科技大学建成亚洲一流大学的远景似乎高度不足,没有世界一流大学的眼光无疑将制约大学未来的发展。该博文链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02853 ) 我同意曹兄的我们缺乏世界一流大学的眼光这么一说,但还是想稍稍补充几句我的个人看法。我的内心对于这个世界一流大学的高度的定义一直是模糊的,我倒是觉得我们最缺乏的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根基。万丈高楼平地起,楼宇的规划和设计无疑是重要的,但地基是首要的。 多年来我们各行各业都一直在冲世界一流,冲得动静最大的莫过于中国足球了。引进国际机制办了商业化的俱乐部,修了一流的绿茵场,球员薪水也达到了国际水平,请了不少具有世界一流眼光的洋教练。但如果你(忍着必发火)打开电视看几眼就不难发现,我们的球员在场上实在是技不如人,踢不出行云流水般的传切配合,攻防两段的表现可以说是棋输一着,缚手缚脚!原因很简单,这些人中的大多数在足球场上最起码的传接球技术、跑位意识和阅读比赛的能力都是先天不足的,这又何来世界一流的可能性?他们是法乎其上,而久居其下啊,以这种技术根底连近邻的日韩都根本无法超越! 两年多前我访问过一个英国的大学 - Brunel University。Brunel大学位于伦敦西区,学校规模很小,也很年轻,兴建于上世纪60年代。我参观了它的生物工程研究所。至今还印象深刻的是这个研究所不像很多中国相关研究所那样设立了门类齐全的研究方向,而是专注于液体传输和分离技术。我记得他们介绍了自主研发技术的两个应用,一个好像是在太空实验室(液体生物样本传输和分离上)的应用,另一个就是在我们天然药物领域目前正得到广泛应用的高效逆流萃取技术。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大学的一个普通的研究所能给参观者带来深刻印象的不是它的大气象,而是其很专很实的研究定位、并能为世界科技发展作出的应有的贡献。他们的这种在我们很多人的眼里似乎很小儿科的创新研究定位很自我,但给科技领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贡献和推动;反观我们那些具备大投资和大视野的大单位,在科技上的贡献往往是捉襟见肘的! 在我的博文中不止一次地提到我们当地的一所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Davidson College。它只有大学部,规模很小,没听说过有世界一流大师,当然更不会去效法他们本就不以为然的哈佛或耶鲁校园。但也是邪了门了,多少美国家庭愿意把最有才华的孩子往那儿送。前些天有一位交大的同事跟我讲他的儿子选择了Davidson College,也就是说这个居于北卡乡村一隅的学校,其名声已经远达中国的大上海了!我想主要原因无所谓法乎其上还是其中,而是坚持以自己为主,基础工作做得好,建立了最优秀本科生教学和培养模式,因而应了那句老话,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其实一所大学的好坏,不在于它有多高的立意、或想引进谁、想效法谁。大学首先要有自我!高度和眼光是建筑在坚实的基础上的,一个学校如果在创建伊始就跪在别人的后面寻找先进的脚印、不去想着建立自己的基础优势和风格,就别想能培养出具有独立精神和敢为人先的学生。现在不会,以后也不会! 圣诞的时候我曾问儿子,我们带着你跑了世界上不少地方,你跟爸爸说说在你的记忆中哪家饭店、哪家旅馆最好呢?我儿子一本正经地思考了下,回答说:我认为饭店中Red Lobster(一家连锁的美国海鲜快餐店)最好!我很不屑地问:这家饭店怎么可能是最好呢?儿子说,因为他们在餐前给提供最好吃的蒜香小面包,而且可以随便要,免费的!他接着说,至于宾馆嘛,应该是Chapel Hill的Siena Hotel。我又奇怪了,问,那是间四星级的宾馆,难道它超过你住过的几家五星级宾馆吗?儿子说,我喜欢宾馆里装潢的很多画。我想起来了,那家宾馆的墙上布置的是清一色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彩印作品,看来儿子的艺术细胞已经异乎寻常的丰富了!我正要表扬他,结果儿子接着又说了一句话让我改变了主意。他说,我觉得那些画上很多小男孩和大人的小JJ都露在外面,说明这家宾馆实在是太cool了!
个人分类: 未分类|12050 次阅读|21 个评论
南方科技大学校名起得有点乱?
Bobby 2011-1-12 15:41
引子: 潘学峰的博客《南方科技大学英文校名必须商榷》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03552 李世春的博客《南方科技大学的英文校名恰到好处》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03647 一、如果南方科技大学的英文校名也仿照香港科技大学(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 , HKUST ),那么就 South China or Southern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二、中文名与英文名感觉都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称中科大,中国科大,中国科技大学)(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 USTC )撞车。况且,安徽合肥算不算中国南方? 三、大学校名离不开中国二字,仍然是单一分配体制下的特权思想在做怪。现在有不少高校都改了名字,有条件的都争取在校名前面冠以中国二字,对内可以独占国家级及部级资源,强占宣传制高点,对外好象怕别人误会是美国的大学。其实,跳出这个小圈子来看,你看看, 2010 年的世界大学排行榜(见文后附录)中有多少大学前面冠以国家名字的? 四、大学名字既不必冠以中国及南(西、东、北)方,也不必科技,办学要有雄心,名字也要起得有创意。当然,在国内这种文化背景下,故意这样起也是有其积极意味的。 2010 年的世界大学排行榜 1 Harva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美国哈佛大学 2 Yale University 美国耶鲁大学 3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英国剑桥大学 4 University of Oxford 英国牛津大学 5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ltech) 美国加州理工大学 6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英国伦敦帝国学院 7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 8 University of Chicago 美国芝加哥大学 9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 10 Columbia University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11 Unversity of Pennsylvania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12 Princeton University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13 Duke University 美国杜克大学 13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 15 Cornell University 美国康奈尔大学 16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澳洲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17 Stanford University 美国斯坦福大学 18 University of Michigan 美国密西根大学 19 University of Tokyo 日本东京大学 20 Mcgill University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 21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 22 King's College London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 23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英国爱丁堡大学 24 Eth Zurich(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25 Kyoto University 日本京都大学 26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中国香港大学 27 Brown University 美国布朗大学 28 cole normale suprieure 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 29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英国曼切斯特大学 30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新加坡国立大学 31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UCLA)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32 University of Bristol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 33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美国西北大学 34 cole Polytechnique法国高等理工大学 34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36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37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澳洲悉尼大学 38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澳洲墨尔本大学 39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 中国香港科技大学 40 New York University (NYU) 美国纽约大学 41 University of Toronto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42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中国香港中文大学 43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澳洲昆士兰大学 44 Osaka University 日本大阪大学 45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 46 Boston University 美国波士顿大学 47 Monash University 澳洲莫纳什大学 48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 49 Trinity College Dublin 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学院 50 cole Polytechnique Fdrale de Lausanne 瑞士洛桑联邦高等理工学院 50 Peking University 中国北京大学 50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韩国首尔国立大学 53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 54 Dartmouth College 美国达特茅斯学院 55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56 Tsinghua University 中国清华大学 57 Universitt Heidelberg 德国海德堡大学 58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59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美国华盛顿大学 60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美国圣路易华盛顿大学 61 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 62 Emory University 美国爱默里大学 63 Uppsala University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 64 Leiden University 荷兰莱顿大学 65 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 66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67 Utrecht University 荷兰乌德勒支大学 68 University of Geneva 瑞士日内瓦大学 69 University of Warwick 英国华威大学 70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71 University of Illinois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 72 Katholieke Universiteit Leuven 比利时天主教鲁汶大学 73 University of Glasgow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 74 University of Alberta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 75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英国伯明翰大学 76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 77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78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78 Rice University 美国赖斯大学 78 Technische Universitt Mnchen 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 81 University of Aarhus 丹麦奥胡斯大学 81 University of York 英国约克大学 82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 83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澳洲西澳大学 83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 86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英国诺丁汉大学 87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 88 Lund University 瑞典隆德大学 89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美国加州戴维斯分校 90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美国凯斯西储大学 91 Universit de Montral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 91 University of Helsinki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 93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 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 93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t Mnchen 德国慕尼黑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 95 Kaist -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Technology 韩国高等科学技术学院 96 University of Virginia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 97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美国匹兹堡大学 98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 99 Purdue University 美国普渡大学 99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英国南安普敦大学 100 Sussex University United Kingdom 英国萨塞克斯大学 来源: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44172493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6244 次阅读|4 个评论
南方科技大学的英文校名恰到好处
热度 1 大毛忽洞 2011-1-12 12:01
南方科技大学的英文校名恰到好处 博友 潘学峰的博客 说: 南方科技大学英文校名必须商榷 South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Technologyof China 这里的 South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ofChina 中的 SouthUniversity 很觉得不合适。应该改为: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TechnologyofSouthChinaor SouthernChina 俺的观点是,蓝颜色的南方科技大学的英文校名( South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ofChina ) 更能启发人们对这所大学的期待。 说实在的,俺对南方科技大学的命运不太看好。因为在中国,办大学属于意识形态工程,而 朱清时 先生对意识形态领域基本上是外行,用时髦的话说就是专业不太对口。 但是,俺对南方科技大学的英文校名却是要赞赏的。想一想, 朱清时 先生在国际上也是见过世面的人,应该说对英文也是很精通的。再说,作为校长,对自己(学校)的英文名字,也是很在乎的。 如果像博友潘学峰所说,如果把蓝颜色的英文名改为红颜色的英文名, 意思就是在位于 SouthChinaorSouthernChina 的一所大学。中国的大学多了,这看不出南科技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而蓝颜色的 South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ofChina 就不同了。 她强调了南科大是中国的科学和技术大学中的一所 南大学。 我们把哲学分为 西方哲学 和 东方哲学; 文化大革命时,把风也分为 西风 和 东风 。 和东西比较,南和北还是比较温和的词汇。况且南科大就在南边,这样就叫做南大学。 South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Technologyof China 至少从字面上可以看出,一所新的大学( 南大学 )在中国拔地而起!
个人分类: 背景和内涵|8594 次阅读|5 个评论
厚望、期盼、迷茫、纠结——2011年的南方科技大学会怎样
ivychang_cas 2011-1-11 18:18
我对南方科技大学的关注不仅缘于对教育的关注,更重要的是我的孩子要参加2011年高考,而他恰恰将南方科技大学作为自己的一个选择——如果能够考上,他决定去尝试这个人们热议的实验...... 很多人关注南方科技大学,但是这所正在筹建中的大学却至今不清晰,在我的印象里甚至就像海市蜃楼,美好的愿景吸引着我,但是理性和作为父母的责任又让我不能放心地相信那就是未来的现实。说实话我虽然是个不保守的人,对孩子也非常民主,但是让我下决心同意孩子报考南方科技大学的教改实验班,我真的非常纠结。 很多人对南方科技大学寄予厚望,充满着期盼,但是目前的状况的确让人感到很迷茫,尤其是可能参与实验班的孩子家长,会感到很迷茫、很纠结。盼望筹建中的南科大在2011年能够得到教育部的认可,能够在师资筹备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更希望能够招到优秀的学生,开始她那充满迷人色彩的改革之旅.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882 次阅读|0 个评论
南方科技大学的招聘信息真的那么重要吗
热度 2 jove20020 2011-1-10 20:27
朱清时教授的眼光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02853 简评南方科技大学(筹)的2010年教师系列人员招聘公告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02227 南方科技大学的招聘信息一出,立即让N多人失望,至于吗?所谓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究竟是不是如此?相信N多人都会有各自的观点,观点正确吗?各自思考。 太极阴阳转换之妙,又有几人懂?面对国内政治体制###弊端,朱教授敢于破例实施先斩后奏的决策已经让人敬佩,尤其面对国内如此复杂的环境,敢于走出去也是一种修为。 身处国内高校或者研究机构的N多多人,应该好好思考,什么是一流人才,什么是一流教授,没必要加上“国际”二字。应该再简单点,只说一流人才,当然最后需要学校严格把关,充当伯乐的角色是很重要的。国内体制下的N多所谓伯乐项目评审者已经腐朽,也是让人产生怨言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个就是体制问题,对于此不想多说,但有一点要说,是人,体制下的人,人的所做所为逐渐加速破坏社会风气,在本就浮躁的社会风气之火上慢慢加油,都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可是一些人连发芽的根都没有了,可悲呀!以至于让国内所谓学者含水且加盐的概率暴增,是一种莫大的悲哀,然而国外呢?N多也不过尔尔。现在应该关注的是最后招到的都是什么层次的人才,最后能坚持为该校服务的人才又处于什么层次,这才是关键,招人的标准未必就是最后的标准。 将帅之才在于精心挑选所用之人,条件可简,只要真正有才就好。会吸纳,会用,而又不会让人产生抵触情绪,这才是最后成功之作。能否演绎不拘一格的风采,只能板凳。 至于朱教授能否成为真正的将帅是需要时间检验的,不想做什么评价。 小博希望南方科技大学能够腾飞,且能率先走出一条独立于国内体制的健康之路。 好运 (一家之言,仅作参考)
个人分类: 科研随笔|3089 次阅读|2 个评论
简评南方科技大学(筹)的2010年教师系列人员招聘公告
热度 10 nli2233 2011-1-8 09:15
南方科技大学的筹建引起了多方的关注,大致的背景是:深圳市政府决心以自己雄厚的财政背景为依托,大力投入,一步到位建成亚洲一流大学,并在 15-20 年后,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以改变深圳作为国内一流的大都市但没有一所国内一流大学的尴尬局面。深圳政府聘请了以改革派著称的前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为首任校长。朱校长的执政理念里面,最为人称道的是与国际潮流接轨办学,并实行大学去行政化。学界对朱校长的举措是持普遍的赞同态度的。 不过,最近看到南方大学 2010 年教师系列招聘的消息,让我多少有点吃惊。因为,这则招聘消息所反映出来的精神,似乎背离了南方科技大学建校的初衷。具体说,一是背离了一步到位建设一流大学的初衷,二是背离了与国际接轨的初衷。南方科技大学(筹) 2010 年教师系列人员招聘广告及岗位要求附在本文后面。其网址分别是 http://www.zwzsw.com/NewsInfo.aspx?id=22093 ,和 http://www.zwzsw.com/NewsInfo.aspx?id=22095 。 从招聘岗位要求看,南方科大的招聘对象分为四个等级:领军教授,讲座教授,教授,副教授。硬指标要求是:领军教授必须有在国际知名大学担任正教授的经历,讲座教授需要有在国际知名大学担任副教授的经历,教授职位要求有在知名大学(注意:没有了国际两个字,说明国内知名大学就可以)担任副教授的经历,副教授职位要求有博士学位并 5 年以上研究工作经历。 这不免给人一个印象:就是南方科大的领军教授相当于国际知名大学的一般教授,讲座教授相当于国际知名大学的副教授,教授则相当于知名大学的副教授,副教授则是有博士学位加 5 年研究经验的年轻人。应当说,这个要求跟国际一流大学师资的要求差距甚大,就算距离亚洲一流大学师资的要求,还是有相当距离的。也许南方科大的打算是,把这些人招进来,凭借先进的办学制度、充足的研究经费和优厚的待遇,把他们培养成为一流大学的师资。这样或许是有道理的。不过,果真如此的话,所谓一步到位建成亚洲一流大学的打算就成了空话。 其实,如果强调与国际接轨的话,南方科大招聘广告里面的那些硬条件统统应该删除。至少在美国,著名高校招聘的时候,教授职位并不硬性要求应聘者有副教授职称,副教授职位应聘者有助理教授职称。一般而言,硬性的规定只有一个,就是本专业的最终学历(一般是博士学位)。对于讲座教授、一般教授、副教授职位的要求是通过那些软性的描述来区分的。在具体招聘的时候,则由教师组成的招聘委员会成员掌握尺度。一般而言,招聘委员会还是会遵从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的进阶次序来考虑应聘者的,而应聘者也是按照这样的次序来确定自己应该申请的岗位的。本文附了一个例子,是美国东北大学招聘政治学教授的广告中的 responsibility 和 qualification 部分,供参考。 不做硬性规定的好处,第一是要政治正确,避免被指责歧视;第二,是给特殊人才留下活口。举几个例子:研究经济学复杂性理论的 Brian Arthur 在 37 岁成为斯坦福最年轻的讲座教授之前,没有担任过教职,只是获得 Ph.D. 之后在纽约一家研究机构做了 3 年助理研究员,然后在奥地利一家研究机构做了 5 年研究学者( Research Scholar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成为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之前,也没有担任过教授职务。我们中国的例子,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钱颖一教授在成为伯克利加州大学正教授之前,也只担任过助理教授,而没有副教授的经历。 上面批评的那些太过明显的硬条件规定,实际上是大学管理行政化的一个体现。行政化才喜欢一刀切,才喜欢排比数字,才忽略科学共同体能够对同行做出更客观的评价的事实。这是跟去行政化理念背道而驰的。 不过,在我看来,那些硬条件规定还不是南方科大招聘广告里面最令人不放心的部分。最令人不放心的,是招聘广告上的第四条,抄录如下: 四、聘期:根据岗位要求及应聘者条件,原则上试用期 1-3 个月;首聘期 1-3 年不等。 根据这个聘期,也就是说,如果你想来南方科大工作,准备应聘领军教授或者讲座教授的岗位,因为你已经在国际知名大学获得了副教授以上的职位,一般而言,这意味着你已经有了终身教授岗位,你应聘南方科大的结果,是失去了终身职位,获得了一个 1-3 年的合同工作,而且还有 1-3 个月试用期。我理解,这个试用期的意思是,如果校方不满意,可以在 3 个月内叫你走人。 这个约束比美国的大学招聘的条件苛刻多了。在美国,即使是一般的 tenure track 岗位,也是合同三年一签,而没有什么试用期一说的。这样的条件,对于那些已经拿到国外知名大学终身教授职位的人而言,能有多大的吸引力? 再多嘴一句:希望南方科大把招聘广告岗位任职条件里面讲座教授条件的第( 2 )条删掉。这一条的内容是:年龄在 45 周岁以下(特殊情况不超过 55 周岁)。这种赤裸裸的年龄歧视条款,至少在美国是犯了大忌的。南方科大要在管理上跟国际接轨的话,这中条款最好坚决避免。其实,操作上,括弧里面的话,已经让这个条款名存实亡了,何不索性删掉呢? 跟许多人一样,我对朱校长是充满敬意的,对南方科技大学的前景是充满期望的。爱之深,才会关注它,批评它,不希望它出问题。 附件一: 南方科技大学(筹) 2010 年教师系列人员招聘公告 南方科技大学是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深圳市人民政府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08-2020) 》要求,以新的思维和机制筹建的一所新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是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校,承载着探索中国培养创新人才模式的重任。学校以理、工学科为主,兼有部分特色文、管学科;在本科、硕士、博士多层次上办学,一步到位按照亚洲一流标准组建专业学部和研究中心(所),建成小规模高质量的研究型大学。 展望未来,南方科技大学将通过充分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模式,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学术自由的保障机制,加强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转变学校行政职能,增强行政服务意识和能力;重塑追求卓越,学术自由和学者自律的大学精神;努力建立现代大学人事制度,实行全员合同聘任制,构建起以学术为主导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根据学校发展需要,结合我校实际,将公开招聘部分教师系列人员,现公告如下: 一、招聘的基本条件 (一)热爱高等教育事业,认同南方科大的教育改革理念,热情支持南方科大的高等教育改革,具有良好职业道德。遵守中国的宪法和法律。 (二)身心健康,具有团结协作和奉献精神。 (三)满足应聘岗位的任职条件要求(见《南方科技大学(筹) 2010 年教师系列人员招聘岗位汇总表》),在教学、科研上有一定的成果。。 二、招聘岗位 具体招聘岗位、专业、数量及相关要求见《南方科技大学(筹) 2010 年教师系列人员招聘岗位汇总表》 三、招聘方式及程序 (一)个人报名:在南方科大网站下载填写《南方科技大学(筹) 2010 年教师系列人员招聘报名表》 ( 在此前已经向我校投递简历者请根据本公告填写该《招聘报名表》 ) 。 (二)资格审查:学校将委托专业公司收集应聘资料,成立专门委员会审核材料,并由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履历政治背景审核。 (三)通知复审:学校会在完成上述程序后,通知应聘者复审。 四、聘期 根据岗位要求及应聘者条件,原则上试用期 1-3 个月;首聘期 1-3 年不等。 五、相关待遇 (一)南方科大实行全员合同聘任制,不设行政级别。 (二)南方科大将以具有吸引力的薪酬标准和福利制度招贤引才。具体薪酬待复审后面议。 附件二: 南方科技大学(筹) 2010 年教师系列人员招聘岗位汇总表 附件三: 东北大学(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招聘 ProfessorChair 的广告 见: http://www.higheredjobs.com/faculty/details.cfm?JobCode=175490652 Responsibilities The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at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invites applications for the position of Department Chair at the rank of full professor with tenure. This position will begin in the 2011-2012 academic year. The field of expertise within Political Science is open, although applications are particularly encouraged from candidates with expertise in the following fields: public law,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comparative politics. The Chair is responsible for managing Department operations and providing effective leadership for faculty, staff and students. The Chair works to align Department activities with the mission and goals of the University; to lead program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to foster teaching excellence; to promote faculty scholarship; and to support department-based fundraising. The Chair should promote continued collegiality in a Department with faculty engaged in different research methodologies. Qualifications The successful candidate will have substantial administrative experience as well as an excellent record of scholarship and teaching. A PhD in Political Sciences is required. Candidates should have experience in, or a commitment to, achieving and maintaining diversity in the educational and workplace environment and to the development of experiential learning, which is central to a Northeastern education.
个人分类: 公共政策|37180 次阅读|32 个评论
南方科技大学,成功尚需翻过“三座大山”
热度 2 lgmxxl 2011-1-4 09:18
2007 年 3 月,深圳市决定筹建南方科技大学,直接的模版是一河之隔的香港科技大学,目标是用 15 年左右的时间把南方科技大学办成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2009 年 9 月朱清时正式接受校长聘书。从南方科技大学筹办至今已经 3 年多,自朱校长上任也有 1 年多。但等来的是教育部同意筹建南方科技大学,却没有拿到教育部的招生批文。 2010 年 12 月 18 日 ,没有拿到准生证的南科大决定不能再等了 ! 学校将自主招生,自授学位和文凭。南方科大开始了实际意义上的鲶鱼行动。南方科大吸引着举国人的眼球,南方科大能成功吗?如何才能成功?在我看来,南方科大成功的可能性较小,除非它成功翻过以下三座大山。 一、合法性危机之大山 合法性机制是指那些诱使或迫使组织采纳具有合法性的组织结构和行为的观念力量。合法性机制的基本思想是:社会的法律制度、文化期待、观念制度成为人们广为接受的社会事实,具有强大的约束力量,规范着人们的行为。 布鲁贝克 (John Brubacher) 在他的著作《高等教育哲学》中对大学的合法性诉求曾有过精彩的论述。他认为,正如高等教育的界限埋嵌在历史发展中一样,高等教育哲学的许多方面也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逐渐显现的。事实上,这许多方面都是以满足各自所属的历史时期的不同程度的需要来获得各自的合法性地位的。中世纪的大学把它们的合法地位建立在满足当时社会的专业期望上。接着,文艺复兴后的大学又把其合法性建立在人文主义的抱负之上,这种人文主义抱负的发展以自由教育观念为顶点,自由教育观念使得红衣主教纽曼( John Henry Newman )时代的英国式学院合法化。与英式学院暂时并进的是德国大学,它们是启蒙运动的产物,它们在注重科学研究中获得其合法地位。最后,还出现了赠地大学,这些大学的合法地位依赖于它们把人力物力用于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服务。这些获得合法地位的不同途径出现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或不同国家的不同时期。大学则继承了所有这些传统。 合法性是大学生存、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大学和其他组织一样,要接受社会的法律制度、文化期待、观念制度,要采纳在外部环境中具有合法性的组织结构或做法。而南方科技大学现在却出现了合法性危机。首先,南方科技大学还没有依法成立。教育部批准它筹建,从筹建到建成招生,还有 1-5 年的时间。南方科大计划 2011 年正式招生,即带有合法性危机。教育部或者某级政府可以随时宣布它非法招生!其次,南方科技大学办学过程、程序不合法。按教育部规定,大学必须先从大专办起,在办学年限、学生人数、图书馆藏书、实验条件、教师数量、专业系科等方面都达标后,才能依次升格为本科学院、大学、研究型大学。南方科大却要一步到位办成一所研究型大学。第三,南方科技大学的文凭非法。按目前的规定,只有为教育部承认的学历才算是国家承认。在我国没有中介机构进行文凭认证的情况下,缺失了教育部的认可,南方科大自授学位有多大权威性?在南方科大证书与现行教育、就业体制、工资机制不接轨等等情况下,无论是对南科大还是其毕业生,都将面临诸多风险。 南方科大如何翻过这座山呢?靠黄灯、靠默许是不成的。南方科大的办学主体是深圳市政府,深圳市政府有多少底气可以与教育部抗衡?我看难!看着就悬!我认为南方科大要翻过这座山,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把南方科大变成一个在深圳享受中国大学特区的大学。只有有了教育部层次的承诺,作为大学特区的南方科大才可翻过这座大山。 二、治理结构之大山 大学治理结构,就是管理大学的制度安排。它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着大学的成败。优秀的大学制度应该是大学自治、学术自立、教授治校、民主管理。校长朱清时上任后,明确表示要在南方科技大学实现去官化、去行政化的理想,要在深圳搞一块教授治校的试验田。南方科技大学更多地承载的是对中国高等教育体制和机制的创新。 南方科技大学将由深圳政府制定《南方科技大学章程》,《南方科技大学管理暂行办法》,深圳市人大制定《南方科技大学条例》等,以使南科大在法律框架下,依法自主办学。南方科技大学现有的治理结构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党委会、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在校务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中,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的教授至少占 1/3 ,由教授会选举产生。在这些委员会以外,深圳大学还有理事会、董事会。理事会是南方科技大学最高决策机构,审议和决定有关南方科技大学发展的重大问题。理事会由四方面成员组成,包括市委、市政府领导,其中深圳市长、主管教育的副书记、教工委书记都是理事会成员。这部分人大概占四分之一;第二部分成员是南科大的领导层,比如校长、副校长、教师代表,也占四分之一左右;还有四分之一是深圳的企业家代表;最后的四分之一是国内外的教育家。理事会是决策性机构,理事会决策的事宜,由董事会执行。由此,可我们可以看出,在南方科大党委会、校务会、学术委员会之上还有一个理事会、董事会。一个大学中有如此多的机构,不知协调起来会如何?但我认为,这肯定是其一个障碍,或者说是治理结构危机。 大学治理结构的优劣,关键是看大学治理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能否做到:第一,科学分权、监督、制衡;第二,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边界清晰稳定,科学渗透,行政权力服务于学术权力。第三,决策民主,信息公开透明;第四,体现全员参与,教授治校,共同治理。如果以这四个标准去衡量南方科技大学的治理结构,就会发现还是有不少问题。最主要的是理事会,这是一个虽然官员占四分之一的机构,但这四分之一往往却是可以决定另外四分之三的力量。最后,会不会演变为官员治校?在朱清时时代尚可,后朱清时时代会如何?可以说这个理事会让南方科技大学充满变数。第二,董事会和党委会关系是什么?这在其网站上也不明确。第三,南方科技大学校级领导将由 9 人组成。另外 8 人由教授会选 4 人,上级党委政府任命 4 人。一个前五年办学规模不到 3000 学生的高校,需要这么多领导吗?有时官员多了,并不一定出效益。如此设置机构,不能不说是一个潜在的危机。朱清时任校长的 5 年,我相信不会出问题。而朱清时任期届满后,则不一定。终归,南方科大同样实行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终归南方科技大学上面还有一个权力更大的理事会。这些可以随时改变南方科技大学的治理模式。 希望《南方科技大学章程》可以认真理顺这些关系,为南方科技大学科学发展、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三、生态环境之大山 大学也是环境的产物,它同样受制于它生存的环境。南方科技大学模仿香港科技大学而建设、而发展,力求创造一个中国特色一流大学的新模式。但我们也有橘生淮南则为桔,生在淮北则为枳的教训。当初香港政府拿出 500 亿港币建立基金会,请吴家玮校长来创校。朱清时面对的情况却是所有的钱都要一笔笔打报告申请,经政府各部门的审核批准后才划拨。朱清时自己买一台办公电脑都需要两个月左右的走程序。内部事可以自主决定了,外面的事同样是行政化,大学自治也只能是画饼充饥。这种官僚化的行政体系足可以磨平任何一个改革者的棱角。外部生态环境同样是南方科技大学面对的另一座大山。 从内部生态上讲,南方科技大学也存在一些让人担心的影响学校生态的事物。第一个影响大学生态的是大学的学科结构。南方科大现在只有理学部和工学部,计划中的管理学部并没有进入实施计划。一个纯理的大学,基本打造不出书院的氛围。南方科大师职结构中明显缺人文社会科学元素,学科生态优化将是问题。第二个影响大学生态的是南方科大的学生结构。朱校长热衷少年班,热衷天才培养,可能是一个误区。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并不能算作一个成功的探索。学生结构的第二个问题是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比例。在本科生都没有获得准生证的情况下,研究生如何招生?国际公认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与研究生之比应该 1 : 1 ,研究生甚至更多些。从目前情况看,南方科技大学 3-5 年内尚不能达到这个比例。学生结构的第三个问题是国际生源。在南方科技大学没有准生证的情况下,国际上的学生不知是否会把南方科技大学看成野鸡大学?又会有多少学生愿意来南方科技大学学习呢?没有国际生源的大学,或者国际生源达不到 15% 以上的大学,无论如何也不会成为国际知名大学的。南方科技大学要想翻过这生态大山,也得使出浑身解数呀。 三座大山可能难不住朱清时,但他已经为此付出了代价。一位 64 岁的老者不得不靠安眠药来入睡。但我希望朱校长在他余下的不到 4 年的时间里,能把这三座大山移走,让后来者有一个坦途。真心希望南方科技大学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注:该文刊载于《科技日报》2010-12-31(8): http://www.stdaily.com/kjrb/content/2010-12/31/content_261815.htm 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 74-75 . 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7 . 3 . 梁钟荣 . 在深圳搞一块教授治校的试验田 .21 世纪经济报道, 2009-09-21 ,( J06 ) .
个人分类: 高教史料|9666 次阅读|9 个评论
欲展望南科大,先了解朱清时
kexuepifu 2010-12-26 10:21
请看天津日报记者的报道和访谈 南科大校长朱清时:中国最牛大学校长 (2010 年 12 月 24 日 天津日报 ) 朱清时, 1946年生人,1968年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毕业, 化学 家,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至2008年任中国科技大学校长。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曾在美国加州大学巴巴拉分校和麻省理工学院做访问学者,美国布鲁克海文实验室和加拿大国家研究院的客座科学家,法国格林罗布尔、帝戎和巴黎大学的客座教授,并作为英国皇家学会客座研究员在剑桥、牛津等 采访手记 深圳是一座充满朝气的年轻城市。它是年轻人创业的战场,也是实现梦想的天堂。在我的印象里,深圳属于年轻人。 偏偏在这里有一位生理年龄 64岁、心理年轻34岁的朱清时。他只身一人,跑到这里打拼,非要开辟一块新天地,创办一所全新的一流大学南方科技大学。 本来,他早已功成名就。他曾是中国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在中国科技大学任校长 10年,因为年龄原因刚刚退下,又迎着人生的新挑战奔赴深圳,再做拓荒牛。 朱清时是化学家,他的思想和实践总能给人 化学反应出其不意的震惊。譬如,他是第一位公开抵制教育部大学本科教学评估的大学校长;他是第一个顶住压力坚决不搞扩招的大学校长;他在多种场合呼吁,不能把大学办成衙门,要去行政化、要教授治校。为什么我们几十年来没有培养出大师级的人才?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教育界的急功近利和浮躁风气。 最近他又说,我们不能等了,明年春天就自主招生,从高二学生中选取 50名学员。3年?我们等不了,深圳等不了,高教要改革的趋势也等不了,我们先干起来。 这些 朱氏壮举和朱氏高论振聋发聩。朱清时被称为中国最牛的大学校长,高校教改的勇敢践行者。 朱清时为什么这么 牛?他为什么这般敢说敢做?他的思想勇气从何而来?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大家都有一个 解读朱清时的心愿。我从天津飞到深圳,就是为了完成这个心愿。 我握着他的手,软软的,暖暖的,没感觉到什么力量。 站在我面前的就是一位长得很秀气的学者、一位笑容可掬的老师。 他的眼睛很亮,有让人看不透的深邃。 跟朱清时聊天是一种享受。他心平气和,娓娓道来,语气平缓自然,却时不时地让你心中闪亮,茅塞顿开,感受到那无形的思想力量。 他说,我们正忙着筹备招生的事。我说,为什么非要赶在明年春天? 他说,不能再等了。如果按照教育部上个世纪 80年代的一个文件,还要等3年呢。学校建起来了,教师、员工从海内外招聘来了,万事俱备,只欠招生了深圳是特区,我们就特事特办,先干起来。 我说,我们最关心的是,您的教育理念是怎样形成的?是哪些人生经历促使您产生了这些想法?并且,能够勇敢地付诸实践? 他说,人生会遇到大大小小的事,经历这些事情,影响了我的思想和人生。当年,我从成都 13中学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它只是一所普通中学,却培养出了两名中科院院士,我和陈霖。 中小学时期的朱清时,心中的理想是当一名科学家,他崇拜三个人:第一个是牛顿,发现了许多科学定理;第二个是修改了牛顿的爱因斯坦;第三个是法国年轻的数学家伽罗华。伽罗华在上中学时,就解决了一个数学家们 600多年都无法解决的数学难题,高质方程有没有根号减?他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奇特,发明了一种概念叫群论。 朱清时说,伽罗华对我有很大的吸引力。为什么他知识那么少,却解决了许多大科学家没解决的难题?就是他的知识恰到好处。不多,但该有的都有了。太少,不够用;太多,可能被束缚。他的特长是思维能力特别强,能拐许多弯儿,思维深度很深 所以,我崇拜追求真理的人,崇拜敢于说真话的人。这影响了我的一生。 第二个影响是大学毕业后的工作经历。他在青海西宁一家铸造厂干了 5年修炉工。整天跟一千多摄氏度的铁水打交道,钻到冲天炉里修炉子,就像在火里面被锤炼,很苦很累很危险,每月50斤粮食的定量,全吃完。 朱清时说,如今的年轻人吃不了这个苦。吃苦也是一种人生财富。它给我的人生奠定了基础,确立了我的思想基调,这就是要脚踏实地做事、做人,要独立思考,不追赶潮流,不人云亦云。这对我的人生影响很大。 我的人生起点很低,人在极苦的环境中走过来,再干其他的工作,就不觉得是苦了。也没有什么可怕的了。我当过修炉工,还能有比这更苦、更差的吗? 天道酬勤。朱清时抓住人生机遇,参与并领导了一项重要科研项目,厚积薄发,如日中天 1991年,45岁的朱清时成为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他不仅科研上硕果累累,而且,在中国科技大学任校长10年,成为享受副部级待遇的专家、学者。 他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他在体制内成长,也是体制的受益者。可是,他却直言不讳地抨击教育体制存在的诸多弊端。一次,他参加教育部直属校长会议,他的发言令全场鸦雀无声 有人私下里议论,这个朱校长,胆子太大了。 我说,您的勇气从何而来?为何这么敢说敢做? 他笑了,说也许是一种责任心吧。既然我是校长,就要把学校教育搞好。我对国际上的大学很熟悉,我想办国际一流的大学,但做起来却非常艰难 朱清时用了 10多年时间,逐步认清了制约高校发展的诸多弊端。他在麻省理工学院做访问学者,看到那里的教材非常好,知识更新很快,编写非常精彩,学生很爱读。于是,他从改革教材入手,组织老师到世界各地去调查、学习,回来编写新教材可是,慢慢地,教师们对编写教材没兴趣了。他认为,不是教材的问题,而是教师的问题。就千方百计引进优秀教师可是,一些原本非常优秀的教师,时间一长,就被同化,变得平庸了于是,他看到了根本问题我们的体制不行。 朱清时说,特别是最近这 10多年,大学行政化的趋势在发展,校长像官员、大学像衙门,大学教授们没有话语权,只能去迎合权力。大学里追求卓越的风气变成了追求官位,崇尚学术变成了崇尚权力。如果不去行政化,我们就不可能建成一流大学,也很难培养出大师级的人才。 于是,朱清时利用一切场合大声疾呼:大学要 去行政化要教授治校。 我说,可能别人也看到了,却不说。您敢于说出来,没有什么顾虑吗? 朱清时说,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呀,认识到了真理就要说出来,认识到了真理就要坚持。坚持真理没什么可怕的。 访谈录 记者:南方科技大学通过国际人力咨询机构在全球遴选校长,您在 200多名候选者中脱颖而出,以全票通过,成为该校的创业校长。在常人眼里,您功成名就,何必还要在花甲之年独身一人跑到这里创业呢? 朱清时:从中科大校长位置卸任之后,本打算过清静的生活。表决结果出来后,有的委员打电话给我,也有的专门乘飞机到中科大找我,说我们当校长时,总是遗憾无法做成最想做的事情,现在深圳具备了这些条件去创新,这也许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 这些话打动了我的心。说实话,我深深地感到,在原有体制下推进高校改革太难了。深圳创办新学校,就可以按照新机制和新体制来办学,就可能实现我的梦想。这对我是一个挑战,我愿意迎接这个挑战,为高校改革的突破搏一搏。 记者:您理想中的大学校园是什么样的? 朱清时:社会上对大学有一些误解,许多人望文生义,以为大学是相对小学、中学而言的,因为其学校规模大、学生年龄大而称之为 大学。 大学一词源自universitas(拉丁语),意思是做学问的师徒共同体。威廉洪堡把大学视作以探究博大精深的学术为立身之本的学术共同体。由此,为现代大学制度奠定了基调,这就是: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在洪堡的故乡德国,学术自由、科研自由、教学自由开国之际便被写入相当于宪法的《基本法》,而且成为任何修宪举措无法撼动的条款。德意志民族为什么人才辈出?这是制度上的保障。 我理想中的校园,弥漫着 学术自由、科研自由、教学自由的空气,在教师和学生中洋溢着追求卓越的风气。它应该是一所研究型的一流大学。具体说,有两个基本标准。 一个是校园要安静。安静的环境非常重要。我们的学校可以不豪华,但一定要很安静。我当校长的最初几年,也跟大家一样忙着争项目、争经费。后来忽然觉得,大家把一个最根本的东西搞丢了,就是如何让老师和学生安静地坐下来看书、想问题。如果校园安静下来,老师和学生的成果,自然而然就有了。社会浮躁,大学不能跟着浮躁。现在学校整天忙着开会、评审、这个工程、那个工程 背离了教育规律。 第二个是校园要纯净。大学应该是坚守社会道德的高地,做社会的净化器。我所以极力反对像教学评估这样的事,并不是反对评估,而是反对评估评到后来许多人造假材料的做法。评估成了一些人的 政绩工程,为了得高分,就造假。比如,有些大教授、名教授,他们上课是不写教案的,课就备在他的脑子里。于是,就组织老师和学生给他们补写教案,这就是造假呀。学校不能在学生面前造假,特别是不能让学生参与造假。如果你做了这样的事情,你怎么还会有道德力量让学生不造假? 记者:所以,您就坚决抵制教学评估? 朱清时:教育是慢工出细活,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很高的教学质量不可能在几个月就完成。我们就是 原生态,谁来检查都是学校的真实水平。 一个社会要有希望,一定要有净土,这个净土就是学校。学校一定要严守诚信的底线,培养出的学生才会是诚实的。如果学校这方净土失守了,也开始造假了,社会就没有希望了。 记者:您是第一个顶住压力坚决不搞扩招的大学校长,扩招被许多人认为是学校发展的一个 机遇,您面临的压力很大吧? 朱清时:我当然知道扩招的好处,一个人头就一万多元,有的学校收到一万五六。我面临的压力上下都有。有一件事我从来没披露过,一次安徽省人大开会,一位领导在会上说,中科大不建新校区、不扩招、不支持地方政府工作 学校内部也有不同意见,卸任之后还有人说我不扩招是犯了战略错误。 但是,我能坚持个人意见。我是校长,我有否决权。关键是教师们都理解我,班子内部也没有不同意见。大家的认识比较一致,学校并非越大越好,世界上有些大学规模不大,却是一流的。中科大有自己的定位,是培养高端人才的。我不捞钱、不捞地,就是要保证教学质量。如果扩招一倍,教学质量就 稀释了一倍。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一般认为一位老师最好教12个学生,但扩招后教师要应对几十个学生,上课就像作报告,老师上面讲,学生下面听,效果很差。而且,扩招之后,教师的工作量增加一倍,还有时间搞教研吗? 记者:教学质量因扩招而被 稀释,本科生水平下降是社会公认的事实。 朱清时:中国大学为什么干了这么多蠢事?许多学校在扩招时都疯狂了,他们不是不知道扩招的危害、贷款的危险。很多人追求的是 政绩冲动,在我的任期内把学校扩建了、扩招了,这就是我的政绩。至于贷款怎么还,教学质量下降等等,我就不管了。这种政绩思维是违背教育规律的,是要受到惩罚的。既然我们认识到了真理,就要坚持,这没有什么可怕的。 我们的大学已经不是学术机构了,而是被 行政化了,成了衙门,谁官儿大,谁说了算,是行政机构的特点。大学是学术机构,应该是谁掌握了真理,谁说了算。但是,要扭转这一点很困难,在中科大我也做不到。这里面有一个利益问题,很多人是难以割舍的。 记者:您是享受副部级待遇的校长吧?据我所知,秘书和司机应该是跟您一辈子的吧? 朱清时:我在安徽中科大仍然有秘书和司机,我到这里就给自己 去行政化了。在合肥机场我可以免费使用贵宾室,在深圳要交800元。对,这些都是我主动放弃的。 记者:这些待遇都是利益呀,放弃是很难的。这也正是您令人钦佩的地方。舍得是一种境界呀! 朱清时:其实,我现在真的需要一位专职司机,没有也没关系,只要不影响工作就好。一个人不能为物质活着。人的生命是很脆弱的,走在大街上,飞来一块石头,打在头部就会死掉。就像帕斯卡尔说的,人像芦苇一样脆弱,但人是有思想的,人的伟大就在于有思想。一个人的一生,至少要体会一下思想的伟大。 记者:您自己带头 去行政化了,南方科大呢? 朱清时:我们已经 去行政化了,没有从公务员系列套来的什么科级、处级,行政人员就是服务员,是为教授和学校工作服务的。当然,大家的物质待遇不会减少。去行政化就把学校内部的关系理清了。谁是主导,谁为谁服务,就清楚了。教授治校才能恢复大学作为学术机构的本我。 记者:您多次强调高分压力扼杀优秀人才,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南方科技大学将从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中自主招生,为什么要招高二学生呢? 朱清时:我 1963年考入中科大时,分数并不算高,460多分。其中,最高分是数学,考了93分,物理79分。我们上完课只复习一个月就高考了。那时复习不像现在这么紧张,老师也没训练我们如何应对高考,就是自然而然地考了460多分。 现在的高中课程,在高二就完成了。为了多考一二十分,孩子们要被 强化训练一年。不要为了这一二十分,摧残了孩子的创新能力,浪费了他们的聪明才智,让人格、品德扭曲僵化,让他们沦为考试的机器。 我们从高二学生中自主招生,就是想保护孩子免受这种摧残。 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先生曾给中科大少年班题词:不要考 100分。这让很多人不理解。少年班的学生要做学问,掌握精髓要义,考个七八十分就可以了。不要为了考100分在细枝末节上浪费时间。记得我小时候,农民种地不施化肥,亩产四五百斤。后来施化肥,亩产提高到五六百斤。但是,过度施肥,亩产就很难再提高了。而且,土壤板结,把土地搞坏了,损失更大。 记者:是啊,有一个问题让人困惑,为什么几十年来,我们没有培养出大师级的人才? 朱清时:这个问题很复杂,我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学的文 化学 术氛围被淡化了,教育的功利性太强,一切只看成绩,非常浮躁,这样的环境和土壤是无法培养出大师的,甚至一些有可能成为大师的苗子也会被扼杀。 在四川乐山郭沫若故居有两张中学时的成绩单。一张是 16岁时,成绩是:修身35分,算术100分,经学96分,几何85分,国文55分,植物78分, 英语 98分,生理98分,历史87分,图画35分,地理92分,体操85分。另一张是18岁时,成绩是:试验80分,品行73分,作文90分,习字69分,国文88分,英语98分,地理75分,代数92分,几何97分,植物80分,图画67分,体操60分。可见,郭沫若当时算不上优等生,第一张成绩单平均79分,国文、图画等3门功课不及格。第二张成绩单上,图画、习字的成绩也很一般,倒是理科成绩比较优秀。可是,郭老后来却成了大诗人、大书法家、大 考古学 家。 如果郭沫若在今天上中学,这样的成绩是难考进大学的,即使考上了 , 家长和学校也一定要他上理科,大师苗子肯定会被善意地扼杀了。还有,考清华时,钱钟书数学只得了15分,吴晗则是0分,现在他们都不可能考上大学。钱伟长上清华时先读历史系,一年后他要求转读理学院,学校同意他试读。了解这些大师的经历,可以帮助认识为什么我们教育界没有培养出大师?可以激励我们坚定必须改革高等教育的信念,让我们把真理坚持到底!
个人分类: 未分类|2174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0年中国“大学英雄”:那人、那事、那大学
lgmxxl 2010-12-26 09:10
大学英雄,即是为中国大学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事和大学。这些人、事、大学足以影响中国大学的进程,在中国大学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在过去的 2010 年中,我认为可以称得上大学英雄的人是深圳大学校长章必功;称得上大学英雄的事是内蒙古科技大学的教授治学改革;称得上大学英雄的大学是南方科技大学。 那人:深圳大学校长章必功 之所以推举章必功校长为大学英雄,是因为他在深圳大学进行的实实在在的去行政化改革。去行政化制度的设计前提是明确大学去行政化的目的是什么,或者说以何种理念去设计大学的去行政化制度。我认为大学去行政化的目的是去除大学办学中长期存在的行政化思维,变行政化思维为学术性思维,真理不再掌握在领导手里,而是掌握在实际掌握真理的专家手里;去除大学中实际存在的行政化等级,变等级分明为等级模糊,使大学中的各类人员有平等的话语权;去除大学中实际存在的行政化决策机制,变自上而下的行政决策模式为自下而上的学术性决策,充分发挥基层学术组织和人员的作用;去除大学中以行政代替学术、行政和学术权力倒置的现状,明确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边界,行政权力不再以权侵犯学术权力。变行政的管理、控制职能为对学术的服务、后勤保障职能。实现了以上四个目标,则这项改革就是成功的。 深圳大学的人事制度改革最大亮点是:明确了行政和学术的边界,学校的各级行政官员:校长以及学校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不能再从事教育与学术研究,为自己争取学术资源。这是难能可贵的,而其它学校的这方面的改革往往只限于不疼不痒的领导退出学术委员会等举措。 那事:内蒙古科技大学的教授治校改革 科学的现代大学制度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如何保证教授治校或者按现行的说法教授治学的实现。这方面的标志是以教授为代表的广大教师对学术事务有独立的决策权、评价权、资源分配权。眼下中国大学最为稀缺的恰恰是教授对学术事务没有自己的独立决策权、评价权和资源分配权。这些权力往往为行政权力所代行。把内蒙古科技大学的教授治校改革列为大学英雄事件,就是看中了这件事对中国大学治理的示范意义。 自 2008 年 9 月始,内蒙古科技大学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改革试点单位,伴随着这种改革,他们进行了大学治理结构的重大改革。在学校层面上,实行党政一肩挑,把两个一把手的正正关系变为了正副关系。书记和校长合为一人后,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得到有机统一。在学院层面,他们试行教授委员会集体决策基础上的院长负责制,将行政管理变为教授治学。教授委员会一般由 5-7 人组成,院长一般任主任,书记列席会议,书记没有表决权,但有一票否决权。这两项改革都堪称中国大学治理结构的重大改革。之前一些大学在这方面的改革仅仅限于成立 相关 教授会机构,教授会最多只是一种咨询机构。北京科技大学实现了教授会推举院长,算是一个进步。但对比内蒙古科技大学的教授委员会集体决策基础上的院长负责制改革,仍有差距。 那大学:南方科技大学 2007 年 3 月,深圳市决定筹建南方科技大学,直接的模版是一河之隔的香港科技大学,目标是用 15 年左右的时间把南方科技大学办成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2009 年 9 月朱清时正式接受校长聘书。从南方科技大学筹办至今已经 3 年多,自朱校长上任也有 1 年多。 10 月,教育部终于批准了中国第一所教授治校模式的大学、已经筹建 3 年多的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筹备建设。却没有拿到教育部的招生批文。 2010 年 12 月 18 日 ,没有拿到准生证的南科大决定不能再等了 ! 学校将自主招生,自授学位和文凭。之前的学校总要从专科、本科、硕士学校到博士学校一步一步建设,而南方科技大学将一步到位。它或许可以为中国高等教育、中国大学改革开启一扇窗。 南方科技大学从筹建到被批准筹建,历史三年多。这其中既有校长朱清时的执着,也有深圳市委的决心。不管今后它的发展如何,它已经创下了新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几个第一:第一明确实施教授治校的大学;我们其它的大学最多只提教授治学;第一所直接进入博士培养学校的大学,之前的大学总要从专科、本科、硕士学校到一步一步建设;第一个明确提出去行政化的大学,而其它大学的行政化广受诟病;第一所自主招生、自行授予学位的大学。把南方科技大学列为中国大学英雄当是众望所归。 当然,把三者列为大学英雄,只是三者具备了成为大学英雄的条件。能否成为完全意义上的大学英雄,还要看以后的结果。这些结果当然是:三项改革的过程可以持久下去,结果向合乎大学发展规律的方向前行。这既需要大学的激情努力,更需要教育部、省政府的政治智慧。
个人分类: 大学英雄|10562 次阅读|3 个评论
南方科技大学是否可以成为新世纪的高校中的“黄埔军校”
ahyxwangdong 2010-12-25 00:58
近日,看到网上有关对 南方科技大学的评论,甚感兴趣。无论何种评论,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南方科技大学所推行实施的教改实验方案,是有助于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 时常闲时也看看电视,渐渐发觉许多关于民国革命时期题材的电视剧,其中许多值得令人敬佩的英雄和军事人才,都是出自于民国时期,赫赫有名的黄埔军校。 于是就将两者联系起来,只是希望南方科技大学能够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培养出一大批新世纪的杰出人才,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 南方科技大学,是否能够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学校中的黄埔军校,我们拭目以待。
个人分类: 头脑风暴|362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南科大朱清时:做一个真正的大学校长,感觉真好真好!
热度 1 JYH64J98Y99H 2010-12-24 13:21
作者文章:《中国青年报》记者林衍(题目为转载者拟,特说明) 以制造机器人闻名世界的科学家李泽湘最初连门都挤不进去,只能乐呵呵地倚靠着门框;著名数学大师、菲尔兹奖获得者齐尔曼诺夫坐在会客厅里,等待拜访演讲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景中、英国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陈应天教授等人,起初只是坐在观众席上,认认真真地听讲话。 在12月18日举办的一场大学招生咨询会上,这些大人物都是配角。主角是身穿黑色风衣的朱清时,也是这所还没有获得教育部正式批复的大学的校长。下午两点,这位校长在启动校区里正式宣布,筹办中的南方科技大学将正式以自主招生、自授学位和文凭的方式进行教改,成为中国第一所从教育部手中收回办学自主权的高校。 在这里,校长都是配角,教授才是主角 事实上,早在3年前,深圳市政府就将建设南方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南科大)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这个人均GDP全国第一的城市的目标是建立亚洲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参照模板是建校不到20年便跻身世界一流名校行列的香港科技大学 第二年,一份包括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一位院长在内的200多名候选人名单,摆在了校长遴选委员会主任、时任深圳市委组织部部长王穗明面前。这其中就包括中国科技大学前任校长朱清时。这位校长曾经以高调的姿态直面舆论,包括拒绝大学扩招、反对教育部本科行政评估等等。 想在内地办一所这样的大学,必须找朱清时。香港科技大学的原校长吴家玮与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作为遴选委员会的学术委员向王穗明推荐道。 猎头公司先找到朱,被婉拒。此后,南方科大筹备办主任梁北汉、深圳市委组织部部长王穗明上门,也遭到婉拒。这位退休的大学校长表示,已经替自己安排了写写书法、研究古陶瓷的闲适生活。 直至70岁的中科院院士陈国良与73岁的电子科技大学老校长刘盛纲来访。他们说:我们追求教改这么多年,都没有好的条件去实现,深圳的条件这么好,这会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 或许是这番话打动了朱清时。2009年教师节,这位63岁的老人从时任深圳市代市长王荣手中接过了聘书。 这位刚刚走马上任的校长同时申明了自己的建校原则,其中包括去行政化与教授治校。在他看来,只要有一所大学通过打破行政绑架的形式教改成功,就会跟上一批同样希望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大学,整个教育体系就能回归。他把这种改革称为教育界的蛇口,30年前,经济要恢复活力,需要打破铁饭碗,30年后,教育要恢复活力,同样应该打破铁饭碗! 对此,他先拿自己开刀:这个自1998年就享受副部级待遇的官员,严肃地提醒市领导,自己从到深圳那天起就只是个打工的;去市教育局开会的时候,他会被安排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的下手,以示他没有行政级别;为了将行政力量的干预降到最小,他制订了一份《南方科技大学条例》,其中,学校的最高决策需由理事会决定,而理事会中,一线教授代表不少于1/4,国内外的教育专家不少于1/4。 一位行政人员告诉记者,朱清时对每位行政岗位的应聘者都要亲自面试,主题大多围绕如何理解去行政化展开。做这件事的人,必须志同道合,必须有理想主义。朱清时说。 每次面试结束,朱清时还会提醒对方做好心理准备,在这里,我和你们都是配角,教授们才是舞台上的主角。据说,在校园里,他决不允许出现局长、处长的称谓,行政人员一律互称老师。 为了让主角尽快出场,这个喜欢穿布鞋的老人常常要到世界各地三顾茅庐。 物理学家、剑桥大学终身荣誉教授陈应天还记得,师弟朱清时打来电话时说的第一句话是:严济慈老先生60多岁的时候还在教我们,现在我们60多岁了,也该为下一代做一些什么了!几个月前,朱清时亲自飞到陈应天太阳能企业的基地锦州,将南科大发出的第一份聘书交到其手中。 更多的人是主动前来的。在2009年10月底赴南非参加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大会时,朱清时随身携带的400份南科大宣传单被在场的华人学者一抢而空。 甫一上任,朱清时便接到了李泽湘的电话。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之一,早在1986年,李泽湘就和很多同学自发编写了一份关于高校改革的建议书寄至教育部。多年后,他告诉朱清时,为了一代人的高教改革梦,他愿意回国做义工。 迄今为止,已决定加盟的名师还包括原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主任李晓原、香港科技大学数学系主任励建书、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景中等。除此以外,南方科技大学还将在5年内面向全球招聘30位特聘教授及其团队。 这种理念还感动了不少志同道合者,原本是深圳一家互联网公司技术总监的朱朝阳就是其中一个。如今,他成为南科大负责网站维护的工作人员,由于人手不足,他还承担起安装办公室电话的工作。面试的时候,朱清时问他,为什么要辞职降薪来南科大?他乐呵呵地说,参与了这件事,以后就可以讲故事给孩子听了。 他从没做过这么难的实验,每天靠吃几种不同的安眠药才能入睡 然而,变革的开始并非一帆风顺。 南科大刚刚筹建之时,深圳市政府本想通过抽调骨干的方式为南科大输血,朱清时却发现,凡是职位在副处级以上的工作人员,往往不愿意抽调到南科大。有一次在北京开会,一个老校长揶揄他:你呀,挖了个去行政化的坑就跳进去了,结果没人愿意陪你跳啊! 另一个难题是建校和招生。朱清时一度乐观地认为,南科大的建立会像深圳大学一样顺利。1983年1月,邓小平视察深圳,时任深圳市委书记、市长梁湘指着一片空地对他说,我们将在这里建深圳大学校园,今年秋天就可以上课。邓小平回京后跟人说,这就是深圳速度。 但现在,用朱清时的话来说,自上任那天开始,他就被扔进了冰窟窿,每天要靠吃几种不同的安眠药才能入睡。他表示自己从未做过这么难的实验。 2009年9月10日,他赴深圳上任,9月15日,中央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便来到新校区施工现场,明确表示南科大未批先建。 另一个质疑直接针对南科大的校名,有人提出,教育部规定新建高校不允许使用中国南方等大词,南科大应改名为深圳科技大学。 朱清时采用的对策是借助媒体,那段时间,他开始大量接受采访,向公众传达自己的改革理念。有观察人士指出,借助民意是朱校长的一步好棋。 除此之外,在去年年底参加澳门大学新校区奠基仪式的时候,朱清时与刚刚上任的教育部长袁贵仁进行了一次鼓舞人心的谈话。 20天后,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意见和建议的座谈会上,温家宝问朱清时,你最近是不是去深圳搞了个南方科技大学?合影留念时,温家宝又把朱清时拉到身边,详细询问了南科大的教改情况。 此后,教育部内部关于校名的争议便平息了:总理都叫南方科技大学了,肯定也不能再叫别的名字了。2010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原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也率教育部专家考评组到深圳,对南科大的筹建工作表示肯定。 不过,一份发布于1986年的《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卡住了教育部对南科大筹建工作的批复。根据该条例第17条规定,设置普通高等院校的审批程序,一般分为审批筹建和审批正式建校招生两个阶段。其中,仅仅要满足获批筹建的条件,就需要在校生计划规模不少于5000人,图书不少于60000册,这对于首批招生计划50人的南科大而言,无异于天方夜谭。 在朱清时的再三争取下,今年9月27日,教育部的高校设置委员会曾专门开会研究南科大的问题,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会上的专家全票通过为南科大发个准生证。 但问题接踵而至,根据条例,即使获准筹建,也仍要等到正式建校时才可得到招生资格。我当了十年校长,都不知道有这么多行政规定。朱清时感叹。 他不得不再次进京跟教育部协调,教育部给出的让步是,同意南科大与中国科技大学联合招生,但招来的学生必须是中国科技大学学籍。 这让朱清时无法接受,改革的结果就是建一个分校,这还叫改革吗? 另一个障碍是,根据现行制度,南科大要从专科开始办学,升到本科,再申请硕士点、博士点要办成研究型大学,至少要30年。事实上,曾经被寄予厚望的深圳大学,便长期受困于此条例,虽然建校很快,但获得第一个博士授予资格时,已是2006年。而对朱清时来说,一个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如果没有研究生将是灾难性打击。 这种现状让朱清时决定跳出现行体制,从教育部手中要回招生和授学位的自主权,采用寒假考试、春季开学这种强行闯关的方法。 他说,在这片土地上,没有一件事是等着批复干的。改革需要承担者,深圳精神就是敢闯,从今天起,我们要打破教育的铁饭碗了,自主招生,自授学位!10月份,他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讲道。 能做一个真正的大学校长,真好真好 12月15日晚上8点,朱清时推翻了秘书写的草稿,亲自执笔写就了1700字的《致报考南方科大考生、家长的一封信》。那天晚上,他吃了好几种安眠药,但还是一夜未睡。 在信中,他明确提出:大学失去了办学自主权,造成高校千校一面。他也表达了收回自主招生、自授学位的改革决心。 这个已经头发斑白的老人向中国青年报记者坦承,他不是没有顾虑:他担心拿不到教育部认可的学位,会影响学生未来报考研究生;他担心没有教育部的学籍,会影响学生的医保办理;他更担心的是,南科大的教育改革,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在招生咨询的时候就半路夭折。 让他欣慰的是,12月18日下午的招生咨询会上,家长与学生的热情远远超过他的想象。 一对从湖南娄底坐了十几个小时硬座赶到深圳的双胞胎姐妹说,有人告诉她们,有一所叫南方科大的学校会在明年招生,你们一定要去考,考不上就复读。 一个从云南楚雄赶来的大学老师,带着自己11岁的小女儿早早来到会场。他说在他任教的大学,只靠论文数量评职称,他希望女儿未来能够上一所懂得纯粹和纯净的大学。 一位70岁的老人陪着自己16岁的孙女来到咨询会,这个叫崔廉的女孩儿已经拥有了14项个人专利发明,但做的练习题还远远不到老师要求的一科8000道,她说,她想去一个不会强迫她做事的学校。 我们希望中国能有一所尊重教育规律的大学。李泽湘告诉记者,在国外,任何一所名校都是自授学位,真正的异类恰恰不是南科大。 如今,从南方科技大学启动校区行政楼向外望去,能看到一片大工地。这里正在修建这所大学的新校区。早在朱清时到岗之前,深圳市政府就聘请了国际著名建筑设计公司,为新校区设计了极尽奢华、非常后现代主义的教学楼。 这个即将动工的工程被朱清时紧急叫停。他提出了建设不装电梯的小楼概念,他将其称为书院,理由是楼越高,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越远。朱清时希望在南科大的校园里,也能形成一种对知识最朴素的敬畏。 为此,朱清时还计划,学校的生师比例控制在8∶1,第一年招生50人,第二年招150人,之后将学生数逐步稳定在每年2000名本科生的水平。 对于深圳这个城市,南科大就像一个新生儿,连出租车师傅都尚未熟知。某种意义上,64岁的朱时清之于这座城市,境况也相似。 在合肥时,担任中科大校长的他每到机场,都能享受省部级领导的免费一等贵宾室。但第一次到深圳时,这位已经无官无职的老人突然发现,一等的贵宾室不允许进入,二等的贵宾室还要收取费用800元。 朱时清笑着说,那时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只是个大学校长,而不是副部级官员,能做一个真正的大学校长,真好真好。
个人分类: 杂七杂八|2424 次阅读|1 个评论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先生:“我不是教育改革的先烈”
tianli99 2010-12-23 18:55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先生说:我不是教育改革的先烈。中国的高等教育充满希望,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钱学森先生的问题总会解决的,关键就是什么时候解决的问题。 网易新闻对话朱清时 经过长达三年零六个月的筹建后,深圳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以及他所领军的去行政化改革正式闯入公众视野。一座改革先驱城市,一所肩负试验使命的大学,一个敢于直言的校长,三者叠加产生的化学反应,被媒体普遍解读为释放出中国高教变革的积极信号。然而,当改革理想遭遇现实,仅凭朱清时一人之力能否搅动积习已久的体制变革?我不是教育改革的先烈朱清时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嘉宾简介 朱清时:前中国科技大学校长。2009年从两百多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获得遴选委员会全票通过,当选为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自此,朱清时开始推行去行政化等一系列教育改革。
个人分类: 网络文摘|66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14: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