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南方科技大学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南方科技大学

相关日志

在南方科技大学学术交流随记
热度 6 qsqhopeiggcas 2019-12-5 09:10
应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高科老师的邀请,我们一行两人在 12 月 2 日乘机抵达深圳 进行学术交流 。刚下飞机,感觉进入了夏天,感叹深圳很热情,貌似欢迎我们的到来,呵呵。 晚上我们和在深圳工作的某位大学同学及其家人,共进晚餐。餐间气氛热烈,相谈甚欢,喝着同学带来的压箱底的好酒,回忆起了难忘的大学岁月。由于我酒风正来者不拒,再加之心情好,一不留神又喝高了。 3 日吃过早餐后,高老师陪同我们在校园内观光,边走边介绍。校园很美,有山有水的静谧环境适合搞科研和教学。在闲聊时,我们了解到地球与空间科学系近几年新进的老师以年轻人居多,大都是在国外拿到了学位、发表了高大上文章回国的。他也感叹到:在国内人头不熟,拿项目不易,由于几年后面临着“非升即走”的考核,鸭梨山大哦。记得前几天我和某同事聊天时,同事也说到“在国内,不管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诸多搞科研的压力都很大,这都是科研评价体系不合理惹的祸。”是啊,要让科研人员做出高创新性成果,得有一个让大部分人“坐得住冷板凳”的科研环境。如果其为了生存到处奔波,缺乏时间深度思考“最根本的问题”,不可能有神马重要突破。 3 日下午 4 时,开始正式的学术交流。我做了《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的学术报告,围绕着 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标志性地震预测方法、标志性预震预测方法、可预测地震事件类型、地震产生机制、地震危险性评估新方法、剖析地震“疑难杂症”, 大概讲了 1 个小时,讨论了约半小时。在开场白时我说道:“感谢大家的光临和高老师的邀请。你们是‘正规军’,我们是‘游击队’,我们是抱着学习交流的目的来的。我实话实说,我从未想到我的科研生涯会与地震沾边,但由于在 2009 年研究滑坡预测问题时的一个偶然发现,在好奇心驱动下想在地震预测方面试试,结果越试越好玩,上了地震预测这个‘贼船’十年没下来。”参会的老师大都为有留学背景的年轻人,来的研究生长期受 TA 们的影响,其对新观点的接受能力强。在讨论环节,没人质疑我们理论和原理的可靠性,主要聚焦于方法方面,如数据处理、主震识别等,我一一做了解释。他们几乎一致认为:我们的工作为解决地震预测科学难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具有良好的前景。 通过这次学术交流,增强了“正规军”和“游击队”的了解,互通了对地震产生机理的认识,为以后可能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适当的学术交流对科研人员促进思考、激发灵感、 开阔视野、掌握新知、 避免闭门造车,是必要和有益的, 即所谓“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流后我们就有了两个思想”。思想多了,其中某个思想或碰撞产生的新思想,有可能成为打开某难题瓶颈的“金钥匙”,进而一通百通。 以下为学术海报:
个人分类: 热点关注|8165 次阅读|17 个评论
联署反对克隆人之父贺建奎的基因生意
冯用军 2018-11-26 20:19
贺建奎非法开展克隆人研究,2018年11月26日宣布已制造出两名婴儿——露露、娜娜——,打开了克隆人的“潘多拉魔盒”... 贺建奎能非法克隆人,其背后不仅有注册资本过亿的莆田系医院撑腰,还有入股该莆田系医院公司的南方科大... 如果任由资本违背法律和伦理操控“克隆人研究”而不加以制止,未来受害的必定是人类本身,因为那时,机器人和克隆人将统治非克隆人、统治世界,人类将会毁灭... 我注意到贺建奎的非法、非伦理“克隆人”行为是在2018年11月26日上午10:00,当时就在一个拥有近500位来自全球顶尖大学的高水平博士组成的群内提出了疑问:贺建奎的“克隆人”研究和“生米煮成熟饭”的“克隆人”试验合法吗?合乎伦理吗?是谁给了贺建奎利用基因剪刀克隆人的特权? 晚上20:00我注意到南方科大和深圳市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的声明,前者撇清了南方科大和贺建奎的雇佣关系、后者撇清了深圳伦理委员会和批准贺建奎非法开展克隆人研究的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关系... 借科学网这个平台, 我在此发起签名联署行动,要求公安机关依法抓捕贺建奎并提起公诉,要求纪委介入调查并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 (如果我们今天不积极行动起来,不就的将来受害的第一批人可能就是你、你的孩子、你的孙子、你的后代...): 请在本博客留名(姓名,单位,职称/学位...) 贺建奎的“克隆人”研究和“克隆造人”实践,在科学技术层面相比“多利”没有任何突破性进展,相反,他“制造”出“露露、娜娜”2个“克隆人”突破的是科学家的职业道德、突破的是医学的伦理底线、突破的是人类的良知理性,而只剩下生意人、资本家、疯狂人的丑恶嘴脸、恐怖用心和反人类性。 已有科学研究表明:CCR5对人体免疫细胞的功能是重要的;CCR5是任何中国人都不可以缺失的;CCR5单侧或双侧敲除也无法完全阻断HIV感染;CCR5敲除不能保证100%不出错;母婴阻断技术不需要CCR5敲除... 而且,露露和娜娜的父亲有HIV但母亲没有,100%可以不用敲除CCR5就可以生出健康的baby... 附件: 贺建奎除了是南科大的一名副教授外,还是一个生意人: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他名下拥有7家公司,是7家公司的股东、6家公司的法人代表、5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这7家公司总注册资本超过1.51亿元。 他控制的注册资本最高的是深圳市南科生命科技有限公司,这家公司获得了南科大旗下深圳市南科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的入股。 他控制的成立最早的是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70万人民币,2018年4月a轮融资达到2.18亿元,其中有多家莆田系医院的身影,贺建奎总持股达到33.25%。
个人分类: GHCRC全球人类浩劫研究中心|1120 次阅读|0 个评论
西湖大学会不会成为南科大第二?
热度 3 outcrop 2018-1-11 22:55
与湖畔大学不同,西湖大学偏自然科学;施一公作为首任校长,让我感觉意外。 教育改革的声音和行动一直不断,之前曾被寄予厚望的南方科技大学,如今已泯然于众的感觉。 这次的西湖大学,基调比较高,人力和财力也比较雄厚。 但足够吗?未必,汕头大学有钱,还是如今的样子。 结合当地政府给西湖大学落地开绿灯的新闻,这种便利未来一样可能成为阻力;这是实体大学的宿命,绕不开。 既然诸公有志于创建优秀的大学,为什么不可以尝试从基于互联网的虚拟的大学开始? 虽然大部分学科没法仅仅通过网络展开科教活动,但还是很多学科可能的,比如数学、计算机。 实验摸索成功了,再干实体大学似乎也不迟。
个人分类: 科学网大学|6933 次阅读|6 个评论
西湖大学的未来选择:普林斯顿大学还是罗格斯大学?
热度 44 hongfei 2016-12-15 07:02
* 本文与微信公号 知识分子 (The-Intellectual) 与科学网 民间科学家的个人知识 博客 同步推送 西湖大学如果希望不走上南方科技大学的覆辙,仍然要面临自己未来定位的选择,以决定自己究竟是成为私立的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以及康奈尔大学,或是公立的罗格斯大学? 西湖大学的未来选择:普林斯顿大学还是罗格斯大学? 2016-12-14 王鸿飞 知识分子 ► 郑继伟副省长(左)向施一公教授(右)颁发聘任证书 编者按: 日前成立的 西湖高等研究院 和即将成立的西湖大学在计划中尽管都是民办性质,其成立已经得到了浙江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并且获得政府赠予的土地,应该说已经具有当年美国赠地大学的性质。但在将来西湖大学仍然要面临自己定位的选择,以决定自己究竟是成为私立的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以及康奈尔大学,或是公立的罗格斯大学? 撰文 | 王鸿飞(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 责编 | 李晓明、邓志英 ●   ●   ● 2016年12月10日,作为西湖大学的建设的第一步,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在杭州西湖区宣告正式成立。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前教授,清华大学副校长、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院长施一公博士说:“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民办的、含理工生命等多个学科的小型、综合性、剑指世界一流的高等研究院。她寄托着社会各界的厚望,承载着一代人的梦想。” 从私立的普林斯大学、国立的清华大学、到民营的西湖大学 ,这不仅是施一公的个人之路,而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的尝试。 未来的西湖大学会怎样,现在预言还为时尚早。不过如果能够了解历史上普林斯顿大学为何成为普林斯顿大学,或者普林斯顿大学为何没有成为罗格斯大学,也许有助于我们对西湖大学的未来做一些展望。 十九世纪普林斯顿比不过罗格斯 1869年11月6日,新泽西学院 (College of New Jersey) Tigers队对阵罗格斯学院 (Rutgers College) Queensmen队的美式足球赛 (橄榄球赛) ,尽管只有100名观众,却是一场载入史册的重要比赛。因为它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场美式足球赛和第一场美国大学美式足球比赛。比赛中Rutgers Queensmen以6比4战胜了New Jersey Tigers。 ► 1968年,雪佛兰汽车公司专门请著名美国画家Arnold Friberg (1913.12.21– 2010.7.1)画了一幅95厘米高、150厘米宽的油画,题为The First Game,庆祝即将到来的美国大学足球赛100周年。(来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First_Game) 新泽西学院就是后来的普林斯顿大学 (Princeton University) ,罗格斯学院即后来的罗格斯大学 (Rutgers University) 。 十九世纪,新泽西学院不仅美式足球不如罗格斯,而且此前在成为新泽西州的公立赠地大学的竞争中也没比过罗格斯。这估计是从普林斯顿回来的施一公本人也不太清楚的史实。 美国赠地大学 (Land-grant universities,land-grant colleges,land-grant institutions) 是指美国由国会指定,得益于莫雷尔赠地法 (Morrill Land-Grant Acts) 的高等教育机构。美国国会通过并有林肯总统签署的莫雷尔赠地法于美国内战期间的1862年成为法律, 其成功的模式在1890年通过的1890年莫雷尔法 (Morrill Act of 1890或the Agricultural College Act of 1890) 被进一步扩展。莫雷尔法案通过美国联邦政府将自己在各州所属的土地赋予各州,并以这些土地为基础,通过销售这些土地,筹措并赋予资金来建立所谓的赠地大学,在不排除古典教育的前提下以促进实用农业、科学、军事科学和工程等方面的教育。 莫雷尔法奠定现今美国高等教育基础,知名公私立大学如宾州州立大学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康奈尔大学 (Cornell University) 、普渡大学 (Purdue University) 、麻省理工学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UC Berkeley) ,等都受惠于此制度而建立。 2012年,纪念美国赠地大学法案 (Land-Grant College Act) 150周年的网站上说: “ (美国) 国会1862年通过了莫里尔法案 (Morrill Act) ,通过建立赠地大学教授‘农业和机械技艺’,奠定了美国综合性公立高等教育机构的基础。普林斯顿、罗格斯和位于特伦顿 (Trenton,新泽西州府) 的州立师范学校竞争成为新泽西州指定的赠地学院。罗格斯学院教授George H. Cook和David Murray成功游说新泽西州立法机构,为罗格斯学院成为新泽西州的赠地学院铺平了道路,由此罗格斯科学学校 (Rutgers Science School) 在1864年建立。” 20世纪之前,普林斯顿常常比不过罗格斯,这是基本事实。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竞争成为公立学校上的成功,也限制了罗格斯的未来发展的方向;而普林斯顿在竞争中失败,反而成就了普林斯顿的未来。 ► 莫雷尔赠地法 (Morrill Land-Grant Acts)。来源:37th Congress of the U.S. ► 莫雷尔(Justin Smith Morrill),曾任美国众议院和参议院的佛蒙特州代表,莫雷尔赠地法的提案人——这也是他最为著名的贡献。来源:Library of Congress Prints and Photographs Division. Brady-Handy Photograph Collection ► 美国增地大学纪念邮票;其中,成立于1855年的密歇根州立大学被称为赠地大学先驱,是其后赠地大学效仿的对象(最古老的赠地大学是罗格斯大学,成立于1766年)。来源:美国联邦政府 大名鼎鼎的普林斯顿和鲜为人知的罗格斯大学 十九世纪的美国人如果知道普林斯顿和罗格斯今天地位和影响的巨大差别,一定会跌破眼镜。 普林斯顿大学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排名靠前的著名大学之一,而罗格斯大学则是一所美国还不错的公立大学。前者大名鼎鼎,如雷贯耳,在中国更是因为十年前归国的著名科学家施一公而众人皆知;而美国人中知道后者的,大概都是不会投票支持Trump做美国总统的人。在中国,知道罗格斯大学的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事实上,罗格斯大学在成为罗格斯学院之前,曾经有一个响当当并且让人过目不忘的名字——皇后学院 (Queen's College) 。皇后学院建校于1766年11月10日,是美国殖民地时期 (美国建国之前) 最古老的九所大学之一,其它八所殖民地时期的大学分别是: 建校于1636年的New College,后成为哈佛大学 (Harvard University) ; 建校于1692年的College of William Mary,现仍为威廉玛丽学院; 建校于1701年的Collegiate School,即现在的耶鲁大学 (Yale University) ; 建校于1746年的College of New Jersey, 现为普林斯顿大学 (Princeton University) ; 建校于1754年的King's College,现为哥伦比亚大学 (Columbia University) ; 建校于1755年的College of Philadelphia,现为宾夕法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 建校于1764年的College of Rhode Island,现为布朗大学 (Brown University) ; 建校于1769年的Dartmouth College,现保持原名的达特茅斯学院。 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 US News World Report, 一本曾与《时代》和《新闻周刊》齐名的新闻杂志,以每年对美国大学的调查报告及排名而广为人知) 2016年美国大学的排名中,普林斯顿大学高居第一,哈佛大学第二,耶鲁大学第三,哥伦比亚大学第五,宾夕法尼亚大学第八,达特茅斯学院第十一,布朗大学第十四,威廉玛丽学院排名第三十二,罗格斯大学排名第七十。 这九所学校中,唯有排名靠后的罗格斯大学和 威廉玛丽学院 是公立学校,其它七所都是私立学校。罗格斯大学今日的排名和影响,与她当初成功地战胜普林斯顿成为新泽西州赠地大学不无关系。 ► Colonel Henry Rutgers (1745–1830)。皇后学院因1812年战争(又称第二次独立战争)之后的经济萧条关闭数年,于1825年重新开张并更名为Rutgers College,以纪念这位美国独立战争英雄。来源:Wiki ► 绘于1809年的皇后学院图。来源:Wiki ► John Witherspoon,普林斯顿大学前身新泽西学院校长(1768-94),《独立宣言》签名者之一 ► 建于1756年的Nassau Hall,是新泽西学院(普林斯顿大学前身)历史最悠久的建筑;1776年8月27日新泽西立法团体在这里举行了第一次会晤,1783年6-11月曾作为美国国会大厦。该图摄于1903年。来源:Beinecke Rare Book Manuscript Library, Yale University 普林斯顿为何成为普林斯顿? 罗格斯大学并非失败的大学。事实上,罗格斯大学在美国的公立大学中仍然是相当不错的学校,为新泽西州的人才培养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过,因为是公立大学,罗格斯大学能够直接得到新泽西州政府立法的支持,能够从新泽西州政府获得大量的资源和补贴。与此同时,在政策、制度、经费预算、招聘校长、招聘教授、招收学生,制定学费标准等诸多方面也受到州政府的规定和地方政治的控制和影响。 普林斯顿大学作为私立大学,尽管也需要获得美国联邦政府和新泽西州政府不同程度的支持,但主要的支持还是来自美国社会民间和私人。尽管来钱不易,却在如何办学的诸多方面具有相当的自由,可以制定自己的学术、招生以及学费标准,自由地在全国或者全世界招生,等等。离开了自主管理,以及按照自己认为合适的标准开办学科、招聘教授和招收学生的自由,普林斯顿大学恐怕不会获得这样的成功。普林斯顿从来不是大而全的大学,她是美国著名大学中极少数没有法学院、商学院和医学院的私立大学。布朗大学则没有法学院和商学院,而达特茅斯则没有法学院。 在十九世纪的美国,私立大学与公立大学相比生存并不容易,这也是当初新泽西州的几个学校要竞争才能成为公立大学的原因。但随着美国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成为世界领头羊的过程中,私立大学却可以有灵活自由发展的空间。美国主要的顶尖大学,基本上都是私立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后来的非凡成功,只能说是因为当初幸运地没有成为州政府支持的公立大学。 在美国排名前二十的大学几乎是清一色的私立大学。康奈尔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是美国著名的私立大学,在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2016年的美国大学的排名中,麻省理工学院排名第七,康奈尔大学排名第十五。事实上,麻省理工学院建校于1861年,康奈尔大学建校于1865年,都是当初最早的赠地大学。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她们都成为了私立大学,而不是像罗格斯大学一样继续保持公立。 尽管莫雷尔法促成了美国联邦和地方政府资助一大批赠地大学的成立,但莫雷尔法并没有要求赠地大学一定成为公立大学。莫雷尔法的实施,正是处于美国社会经历工业革命大发展的阶段,这也是美国高等教育系统开始出现现在所谓私立 (Private) 和公立 (Public) 大学分野的时期。两者的基本区别在于是否有州政府的固定预算立法直接支持其运转。公立大学接受州政府的直接经费支持其运转,因而也受到州政府和立法机构的更多影响和控制。运行机制方面的差别,使得公立大学系统往往有很多校区,其基本特点是大而全,主要接受州政府补贴以较低学费招收本州学生;而私立大学的基本特点是小而精,当然也有少数例外,因为没有政府直接补贴而学费较高。 今天人们知道的美国的著名私立大学包括哈佛大学,在成立之初也都基本上是属于公立的性质,得到美国各州政府的直接支持。麻省理工学院和康奈尔大学尽管开始成立时得到了赠地大学的土地和经费的支持,但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选择了成为私立大学,而非公立大学。正是当初的选择,导致了后来的分野。 西湖大学的未来选择 日前成立的西湖高等研究院和即将成立的西湖大学在计划中尽管都是民办性质,但其成立已经得到了浙江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并且获得政府赠予的土地,应该说已经具有当年美国赠地大学的性质。但在将来西湖大学仍然要面临自己定位的选择,以决定自己究竟是成为私立的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还是公立的罗格斯大学。 在考虑定位时,五年多前成立的南方科技大学到目前为止的经验,是一个很好的参照。南方科技大学的成立得到了教育部和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尽管南科大首任校长朱清时最早喊出了中国大学“去行政化”的响亮口号,但到现在为止,南方科技大学在行政上仍然是一所受教育部和深圳市多重行政管辖的普通市立大学,缺乏发展的自主空间。其今后发展究竟如何,不容乐观。如果照目前缺乏自主的趋势发展下去,大概逃不脱成为一般水平的地方大学的命运。 美国高教历史上另外一个最为成功的私立研究型大学的典范,应该说是位于南加州帕萨迪纳 (Pasadena) 的加州理工学院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alTech) 。加州理工学院在最新的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的美国大学排名中位居第十二,是中国普通民众耳熟能详的名校。20世纪对中国基础科学和尖端技术发展影响深远的标志性人物,多半出于加州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的前身是20世纪初名不见经传的职业学校施罗普技术学院 (Throop College of Technology) ,20世纪初为了适应南加州经济发展的需要,改名为加州理工学院,并迅速成为世界顶尖的研究型理工大学。 加州理工学院作为私立理工科大学几乎从无到有的迅速成功,更可以作为西湖大学效仿的榜样。 需要指出的是,西湖大学的未来,除了社会民间和私人的支持之外,在坚持自己的独立性的前提下,也离不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不同程度的支持。美国的著名私立大学事实上也是从美国联邦政府获得了相当多的竞争性的研究资助,否则也不会有今天。如果以为私立大学和研究机构只靠民间的资助就能够获得成功,是完全错误的。如果国家和浙江省因为西湖大学和西湖高等研究院的民办性质而忘记了对她们提供应有的支持,那将是非常令人遗憾的。 尽管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没有像美国那样存在一大批成功的私立大学,但对于中国和美国这样地域辽阔和文化差别很大的多元化社会来讲,成功的私立大学应该说是非常重要的。公立和私立大学只是在社会中资助和管理的方式不同,在现代社会中它们事实上是相互补充和支持的重要的社会机构。如何摸索出民办私立大学在中国未来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中的合适道路,是需要中央政府、地方和社会运用大智慧的事情。不过,在进行制度设计和选择的时候,美国大学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 南方科技大学校名石。来源: 南方科技大学网站 ► 1908年加州帕萨迪纳市中心的Throop Polytechnic Institute(Caltech是自1891年由地方商人和政治家Amos G. Throop在帕萨蒂纳创建的一所职业中学发展而来,1920年正式更名为加州理工学院,声誉开始迅速提升)。来源:California Panorama Co. 江浙高等教育的发展与中国的未来 西湖高等研究院和西湖大学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她们是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到目前阶段应运而生的。 浙江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她应该是中国未来大学发展最好的地方。未来半个世纪中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获得可持续发展,并且领先世界的标志之一,可能便是在江浙一带发展出一系列世界著名的私立和公立大学。十几年前我第一次去杭州,就了解到浙江省政府具有雄心勃勃的有相当远见的高等教育发展计划。 20世纪美国社会发展的标志,除了东海岸的工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包括西部工业和高等教育发展,或者更为确切地说,是加州从无到有出现了一系列私立和公立的世界名校。从经济发展和地理位置来看,江浙之于中国,正类似于美国西部加州之于美国。当经济发展有了与之相配合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所谓中国世纪应该不只是一个梦想。 加州大学总校长,美国最著名的教育家Clark Kerr曾出版两卷本 The Gold and the Blue:A Personal Memoir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49-1967 ,从中或可一窥20世纪公立的加州大学系统如何迅速崛起成为顶尖的理工科公立大学。1952年Kerr成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校长,并于1958年成为整个加州大学系统的总校长。在其任期内,Kerr负责了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和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建立,并且参与规划了后来陆续建立的其它加州大学分校。这些大学尽管不如上面提到的私立名校那么有名,但也都是国际知名的重要的高等学府。 Clark Kerr是工业发展和劳动力关系专家。加州大学系统的发展规划,是建立在对加州未来几十年经济和人口发展去世的研究和预期之上的。多个新的加州大学分校在不同地方和分阶段的建立,是按部就班进行的,并不是一拥而上。尽管Kerr作为加州大学总校长为加州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却因为政治原因在1967年被当时加州州长里根 (1980年成为美国总统) 解职。公立大学直接受政府和政治的影响,即使在所谓自由民主的美国,也是一点不假的。加州大学系统的经费,也经常受到加州州经济预算的影响。对美国私立大学来讲,原则上不会受此类问题的直接影响。 西湖高等研究院和西湖大学的建立,只是未来将会大力发展的浙江高等教育和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开端。未来中国会建立起更多和更好的私立和公立大学,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并不仅仅只是人们的空想和期待。在这个过程中,了解现代公立和私立大学的历史和发展规律,以及在高等教育与研究中的差别、以及相互之间的竞争与促进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 省市领导向四个研究所所长(左起:潘建伟、陈十一、饶毅、施一公)授牌 参考资料: 1.维基百科Morrill Land-Grant Acts信息链接:https://en.wikipedia.org/wiki/Morrill_Land-Grant_Acts 2.维基百科关于赠地大学(Land-grant university)信息链接:https://en.wikipedia.org/wiki/Land-grant_university 3.莫雷法案150周年:http://morrill150.rutgers.edu/rutgers-landgrant.html 4.麻省理工学院是如何成为私立大学的:https://www.quora.com/How-did-MIT-become-a-private-university-given-that-it-was-one-of-the-two-Land-Grant-schools-of-Massachusetts-the-other-being-UMass-Amherst 5. Amazon网站The Gold and the Blue: A Personal Memoir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49-1967链接:https://www.amazon.com/Clark-Kerr-University-California-1949-1967/dp/B008WDLL2I 6. 维基百科关于Clark Kerr信息链接: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lark_Kerr 欢迎个人转发到朋友圈, 公众号、报刊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点击查看相关文章 陈天桥 | 诺奖图集 | 西湖 | 琥珀恐龙 | 学研境界 三院士谈科研 | 学术辩 | CUSPEA | 罗德学者 | 突破奖 屠呦呦 | 王晓东 | 白岩松 | 何江 | 张锋 | 杨振宁 大隅良典 | 科学队长 | 冬虫夏草 | 艾滋 | 疫苗 狗 | 死 | 吃 | 卢煜明 | 王小凡 | 期刊 | LIGO 知识分子 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 The-Intellectual 投 稿: zizaifenxiang@163.com 授权: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知识分子 ———————————————————————————————— * 本文与微信公号 知识分子 (The-Intellectual) 与科学网 民间科学家的个人知识 博客 同步推送 ** 加微信,请搜 民间科学家 或 hfwang43 添加,或扫下面二维码。 注: 发完博文 正在得意 ,却发现文中有两三个细节搞错了: 1. 普林斯顿是没有法学院、商学院和医学院,但布朗大学只是没有法学院和商学院,而达特茅斯则只是没有法学院。 2. 威廉玛丽学院1906年之后也成为了公立学校。 这几个学校正是文章中我最不了解的几个。 可见凭印象不逐一查证细节还是不行,只能责备自己。幸好这几处不至于影响主要论点。 微信平台发布之后内容不能修改,非常报歉由此引起的误导。好在科学网的博文相关部分已经进行了修订。如发现微信内容与科学网博文不一致处,请以科学网博文为准。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56357 次阅读|60 个评论
建议邀请南洋理工大学卸任校长徐冠林教授参选南科大侯任校长
热度 11 qlms 2014-11-9 11:47
本文是旧文重发,因为刚刚 看了赵燕老师的博文: 与李侠老师唱歌反调:朱清时校长耽误中国大学的改革很多年。 原文链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02920do=blogid=842029 以及李侠老师的博文: 中国教育届以及李侠老师的博文:中国教育界欠朱清时一个致敬 原文链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829do=blogid=842009。: 想到我三年前写的一篇博文,先准备拿出来再次供大家赏读一下。 博文题目:建议邀请南洋理工大学卸任校长徐冠林教授参选南科大候任校长 原文链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4181-456901.html 直至今日,我还是维持我文中的观点,所以特意把内容附后。 另,今年因为见面多的原因,我还真的和徐教授探讨过这个问题,目前看,国内似乎没有这方面的想法。 目前国外大多数大学,对校长的任期都做了规定,比如剑桥大学校长一届任期是 7 年,到期不能连任。另外,国外的校长更替,一般不会到最后开会公布的一刻才真相大白,都会有一段交接期。比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2010 年 10 月份就发布公告:徐冠林校长将于 2011 年 6 月退休,教务长(常务副校长)安博迪教授将出任南大校长( 联合早报也做了相关报道 )。另外,一些科研机构,比如台湾中央研究院的院长更替,也是有一段交接期的。瓮启惠当选中院院长之后,也要候任差不多半年,才正式接替李远哲出任院长。 南科大要敢为天下先,去行政化,那么最好先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的力量保证南科大的发展能够不断走向成功!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应该是校长的遴选及退出机制。鉴于朱清时校长目前已经 66 岁,估计干满一届校长就差不多告老还乡了。如果南科大规定了校长的任期和任职条件,现在也的确着手第二任校长遴选事宜的话,我建议有关人士邀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即将卸任的校长徐冠林教授参选南科大第二任校长。 徐冠林教授如果愿意作为候选人的话,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优势: 1, 徐冠林教授是华裔,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精通中西方文化。这一优势可以保证他容易地和师生沟通,方便他开展工作。 2, 徐冠林教授刚刚担任两届南洋理工大学校长,具有管理理工科大学的经验。他的经验,可以推动南科大初期的制度建设。比如教授队伍中的海龟与土鳖之争,可能暂时平息。因为徐校长领导下的南洋理工大学,教师来自五湖四海,基本实现了同工同酬的原则。不会因为出身不同而在类似的岗位上出现很大的薪酬差别。 3, 最近十多年来,新加坡每年都从中国招收高中生和大学一年级新生去新加坡读大学,基本形成了一套有别于中国高考的招生模式。如果南科大单独招生得以继续进行的话,徐冠林教授在这方面的经验可以有助于招生的制度化建设。 4, 徐冠林教授任校长期间,南洋理工大学成立了生命科学学院,数学与物理学院和人文与艺术学院。目前这几个新成立的学院的发展势头都很好,这方面的经验,可以有助于南科大的人才招募与新生培养方面的工作。 5, 徐冠林教授今年 60 岁,作为校长年龄尚可。事实上,接任他的校长安博迪教授已经 62 岁。 6, 徐冠林教授任上曾多次访问中国,对中国的国情和大学比较熟悉。 7, 徐冠林教授会专心做校长,不会以民族大义的责任感去申请 863 、 973 之内的科研项目。 徐冠林教授参选的劣势在于: 1, 以他目前的薪水作为参考的话,工资会高于科学网上最著名的两个教授的工资。 2, 对中国特色的教育制度不熟悉。比如,南洋理工大学所倡导的开放式校园和目前南科大的全封闭式教学,简直是两个极端。南洋理工大学没有校门,外人 24 小时可以进入校园,白天公交车开到每个教学楼下。另外本科生宿舍也是 24 小时开放的,没有开门的大爷和大妈对进出的人进行盘问、登记和放行。在南科大这样搞的话,估计行不通。 3, 对中国特色的社会制度不熟悉。比如徐冠林教授可能不懂得如何去帮助教授解决房子方面的问题。 4, 南科大可能不会按照他的要求提供足够的资金。。 注:按照 联合早报的报道 ,去年南大宣布徐冠林教授将要卸任校长之后,要人曾邀请他出任其他地方的校长,但他以接下来需要多陪陪家人婉拒了。不知道是不是南科大的理事会当时邀请他。不过,如果真诚邀请的话,这些应该不是问题。 不管怎么说,我个人还是认为徐冠林教授是南科大第二任校长的一个非常合适的候选人!新加坡已经给沙特阿拉伯输出了一位校长,是否也可以给我们国家输出一位呢?
个人分类: 生活的感悟|7980 次阅读|24 个评论
朱清时的五年,南科大的七年
热度 27 arthurw321 2014-10-17 22:57
教育实验员-朱清时 今天,我想写一个朱清时的故事,或者说,南科大的故事。 插播广告:海狸部落招人啦!如果你喜欢写故事,喜欢当记者,喜欢玩社交软件,都可以来海狸部落!具体的招聘公告请看: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976008do=blogquickforward=1id=836691 如果您也想写写故事,听听旧闻,可以选择加入QQ群322730455,微生海狸,萌物部落。记得带一篇自己的故事当投名状! 235627175 235627175 2356271 前言 说到朱清时,就不得不说到教育。 教育是个很麻烦的东西,但是人人都要受教育。根据中国统计局2009年发布的数据,中国各省份的文盲率由3.11%到37.77%不等。是的你没猜错,前一个是北京,后一个是西藏。根据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数据公报,中国文盲率由2000年的6.72%下降至4.08%。当然是不是真的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中国大学扩招自1999年始,当年招生人数增加51.32万人,招生总数达159.68万人,增长速度达到了史无前例的47.4%,之后2000年的扩招幅度为38.16%,2001年为21.61%,2002年为19.46%,到2003年,中国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在校人数超过1000万。现在又过去十年多了,不过大学在人数也不过翻了一倍半而已,2500来万人吧。不过,这可不是个小数目。要知道新疆人口才不过2100多万,西藏才300来万罢了。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那时候我们的扩招已经六年,在校生人数已经近1500万。可是钱学森的问题一直让我们挠头了快十年。为什么?为什么学生老师越来越多,杰出人才却越来越少?民国到建国后曾经有四个人被称为清华四大哲人。可是现在能跟他们比肩的人,似乎还没有出现。 扩招好吗?扩招被很多人骂。但是如果没有扩招,你现在可能只有高中学历。扩招不好吗?至少扩招为中国发展提供了足够多的大学生。大学生也许没啥用,但是这只是一个跳板。教育是个大事业。南科大说是扩招的产物也不过分,说是钱学森问出来的也不为过。至少,人们只有当需要时在会去做。未雨绸缪总是很难。最初的最初,南科大的主导者并非朱清时。事实上,这也注定了朱清时的悲剧色彩。 一、 缘起 邓小平塑像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朱舜水集。劝学》 2004年深圳市提出“增设本科院校”。 2007年2月,确定由市政府全资投入,先行推进1所大学的筹建,其命名几经变更由“深圳理工大学”到“深圳科技大学”,最后市委市政府钦定为“南方科技大学”。 2007年的中国,扩招后第8年。8是个好数字,反正大家都喜欢它。教育这个问题从来没有从人民的眼皮底下溜走,毕竟谁都得受教育。现在,深圳作为中国曾经的改革排头兵,又准备拿教育开刀了。 让我们记住一个人名。许宗衡。这个人也许大家根本没听过,但是他是当时的深圳市长,是南科大真正的发起人。让我们记住,朱清时只是一个执行者,而这个想法的发起者,是许宗衡。关于此人如何,大家尽可百度。我只说一句,就算作秀,老许也做了些事情。他做的最大的事情,就是让深圳不仅仅是一个农民工之都,而且充满了文化。仅仅2年之后,许宗衡就被抓了。不过,这与南科大无关。况且,今天我们的主角也不是他。 南科大的仿照目标是香港科大。仅仅十几年,港科大从一无所有迅速崛起,几乎在一眨眼间就成了亚洲最好大学之一。这可比深圳速度还深圳速度。深圳呆不住了。这可不行。我们也要搞一把。再说我们还有个许宗衡。 2007年4月,深圳市政府组建南方科技大学筹建工作办公室,开展筹建前期工作。 2007年6月,深圳市将南方科大规划方案上报广东省政府,并将在本月底向国家教育部申报,据教育部有关规定,新大学的申报材料需在每年第三季度前报送教育部。但是申报失败了。教育部的意见是,广东已经那么多大学了,你们还搞啥啊?好好搞好现在有的大学再说。 此时,主导者并非朱清时,他也许还不知道自己即将到达舆论漩涡,成为千万高考生家长眼中的明星。总的来说,深圳市的速度并不慢,果然是深圳速度。 2007年7月,南方科技大学筹建办学方案专家论证会,专家组给予肯定与建议。 2007年8月,深圳市完善了办学方案并呈报省政府,省教育部门组织考察论证。 不过说起来,深圳大学也在深圳。手心手背都是肉,深大可是邓小平叮嘱江泽民题词的中国百强大学。不过,如果把南科大当成许宗衡本人的政绩来看,也就差不多会明白深圳政府2007年的效率为什么这么高。 2007年10月,办学方案被省政府批准。据原南科大筹备办副主任韩蔚说,这个方案充满了创新的精神,是的南科大一开始就是奔着创新去的。旧的我不要!就像国内很多人对国内的教育制度充满了仇恨。南科大就希望改变这个情况。其实去行政化并非朱清时的设想。教授治校也不过是依法治校的改良版,甚至理事会也是深圳市政府早就打算好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种东西已经在中国存在几十年了,怎么看怎么奇怪。原来长不是最大的,最大的书记。 2007年11月,南方科技大学筹备办启动《南方科技大学人才招聘方案》的起草工作。从此时起,招聘才正式成为南科大的御用方式。没有调用,没有编制。真的什么都没有。一切按照市场的方式来。但是,这只是一个期望。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2008年2月,市委市政府确定了“以校长招聘为核心,先确定校长,再会同校长商定其他人才招聘”的人才引进工作方针,着手成立人才招聘工作机构并完善招聘工作环节。这不过才刚过年嘛。不过招聘工作已经展开。既然以校长为核心,那么必须先找个校长来。这个人要有经验有本事,不能是个太过于飘渺的人物。这个人必须交游广阔,因为有很多事要他亲自来做。这个人年纪多大倒不重要,只要能完成工作就可以了。当然一开始的年龄限制是60岁以下。 2008年5月,成立了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市人事局、南方科技大学筹备办相关人员组成的南方科技大学人才招聘工作小组,同时成立了南方科技大学(筹)创校校长遴选委员会。此时朱清时进入了深圳市的视野。 2008年7月 深圳市成立了校长招聘工作小组。咦,好像慢了一点点。2月份就开始搞了,5个月过去了才好像有点眉目。不过怎么说,既然是事业单位,那么什么都可以理解了……再创新,也还是有个框啊! 2008年11月,南方科技大学人才招聘工作小组选择国际人才咨询公司——罗盛咨询展开校长候选人的搜寻和测评。罗盛咨询大概选了至少几十个候选人吧。但是一个个接触下来,有的人肯定觉得有点怕。在中国?搞创新?还是事业单位?听起来好像很麻烦。哎呀不做好了。有的人可能很有想法。咦,事业单位可以改成企业制嘛,哎呀,政府说不行,走太远了。于是找啊找,找到了这个姓朱的老头子。对于朱清时,我想几乎不需要招聘,这个工作是朱清时梦寐以求的。虽然我没有经历过那个场景,但是我认为,只有一个词能形容。一拍即合。不过朱清时自述一开始并不想来。也许他有他的考虑,年纪偏大,做起来麻烦。但是当他说了一句话“如果让我来做我们这代大学校长最理想的试验,我就全力以赴”以后,深圳市政府同意了。 此时朱清时已经退休了。(读者已经愤怒了现在才来主角?!)朱清时是46年的人。还是四川人。辣汉子啊!民国时的川军可是打仗最拼命后勤最差的军队,建国元勋也有好几个四川人。我一直觉得四川人很有意思。一个最安逸的地方却有一群最不安逸的人。还有宋朝时川地的起义,清初的张献忠。所谓内战守四川不是吗?四川真是个神奇的地方。 朱清时曾经当了十年中科大校长。他有经验,有资历,有能力。在中科大的十年,他坚持“小而美”的策略,坚决不扩招,坚决不拿地。把中科大办成了中国高等教育行列的一个异数。可是谁让它是中科大呢?这可是方舟子毕业的地方。1998-2008,十年,朱清时的身份一直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此时他已经62岁了,但是他还没打算就此回家颐养天年。仅仅休息了5个月,他就回到了家乡,在四川大学当了一名博导。而且立刻就接了个博士生。可是这个博士生还没来得及带,他就被从天府之国召唤到了闽南湿地。 全国都兴奋了。嗨哥们,现在有个大学你知道吗?不用高考,发自己的文凭,校领导还不是官!听起来好像很棒有木有?当然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 自蔡元培主政北大后,仅仅十年北大就跻身了世界一流。 清华自梅贻琦主政之后,到抗战前,也已经发展为世界知名大学了。可是现在清华又说还需要十八年。但是清华至少是中国一流了。 剑桥获得与牛津同等地位也不过20年。 京都大学也不过数年就到了与东京大学争雄的地步。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很难吗?好像也不难。但是好像需要一点竞争才行啊。南科大好像没什么好竞争的。它从一出生就是深圳的掌中宝,深大已经被扔在一边了。从这个角度看,未来似乎被蒙上了一层阴影。 令人淡定的是,南科大被官方称为试点。试点可不是实验。试点是不能犯错误的。这就是示范,就是个表率。如果做坏了,下面全要完蛋。看起来,朱清时这个实验员,有点麻烦了。正如教育部领导曾经说的,南科大的改革,大家都输不起。国家输不起,广东输不起,朱校长也输不起。一个不能失败的实验。一个必须成功的试点。 实验员,开始做实验了。但是,必须成功。朱清时,小心点。 二、 风生 不安就是不满,而不满足是进步的首要条件。你指给我一个心满意足的人,我就告诉你,他是一个倒霉透顶的人。-爱迪生 朱清时从小就不是个容易满足的人。 1968年朱清时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是的,本来就是中科大的人哟。理论上应该是四年大学吧?朱清时在1964年能考上大学,说明两条。第一他很努力学习,第二他家世很清白。一个不满足于自己本来面目的人。 1968年12月,朱清时毕业时放弃了去天津工作的机会,自愿去青海做了一名普通的机床铸造厂工人。那年头,知识青年流行上山下乡,高中生就是有知识的了。大学生当然要到国家最贫困的地方去,到最需要你的地方去。于是,朱清时选择了离家近点的西宁。这一待就是5年。“我就偷偷学英语,翻译书,学数学,把吉米多维奇的高等数学习题集从头做到尾。没有人让我这样做,也不知道有没有用,完全是出于内心的渴望。”朱清时这样向《中国科学报》记者描述当时的生活。 朱清时没有满足于在工厂里当一颗螺丝钉。他的心中,有一个科学梦。1974年12月朱清时调入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因为研究所搞到了一个激光分离同位素的项目,需要一个懂物理的人,朱清时这个物理系大学生毛遂自荐,于是,他开始做研究了。如果没有意外,他会在青海呆一辈子。未想到,数年后声名鹊起。此时,中国政府做出了一个决定。选派一批大学生去留学。朱清时赶上了这趟风,变成了一只站在风口的猪。很幸运,他被吹起来了。 1979年,朱清时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出国留学人员中的一员,他们当中最年轻的32岁,最年长的已经45岁,这52位学生的起飞,代表了中国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此时,朱清时不过33岁,还真算年轻的。“我做梦都没有想过能出国留学。”我想这也是朱清时的心声。他们的目的地,是美国。  1978年的一天,朱清时正在实验室里工作,电话铃响了,通知他参加出国人员英语培训班。惊不惊喜?意不意外?一个陌生而现代化的国度让朱清时无比兴奋。可是那种艰苦,却无法想象。无论学习还是生活。 “原以为出国是进天堂,却不料来到地狱之门。”朱清时这样形容当时的心情。但是朱清时注定是个“敢为天下先”的人。他第一个离开了留学生的圈子进入了美国人的家庭。   1982年初,朱清时从美国回到了西宁。多年后,他还在为他当时所做的决定感到庆幸。“留学改变了我一生,让我的眼界开阔,看到了巨大的差距和努力的方向,更重要的是,这段岁月磨练了我不服输的意志。”朱清时说。 1984年08月,朱清时调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先后担任课题组长、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研究员。从此时起,他正式在中国科学界开始留下自己的足迹。文革就这样轻易地被他避了过去。时也?命也? 1991年朱清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9年9月,朱清时被深圳市政府聘为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这一年,是中国建立60周年,是朱清时的65岁。他还不服老。他还要最后发挥一点光和热。但愿能给一些人光明和温暖。 三、 水起 “ 难”也是如此,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 , 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华罗庚 1898年7月3日,京师大学堂成立。它的成立是为着戊戌变法。孙家鼐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的身份在北京市景山东街等处白手起家。梁启超草拟了《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办学方针,许景澄任中学总教习,美国传教士丁韪良任西学总教习。因着慈禧的缘故,戊戌变法失败,京师大学堂却成为变法唯一幸存者。 可是京师大学堂却依然屡遭磨难,1900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校舍被占,图书设备被毁,大学堂难以维持,于8月3日被下令停办。 1927年,奉系军阀统治北京,北大被一不小心就被取消了。 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大被迫迁往长沙,与清华等组合后又赴昆明。直到1946年抗战结束,北大的动荡才宣布告一段落。 文革中,北大又因为种种事故停课停止招生四年之久。 南科大虽然没有这么多灾多难,但是也好事多磨。 四、 因缘 “前缘相生 ,因也;现相助成,缘也。”—— 《翻译名义集·释十二支》  2009年3月26日至27日,深圳市召开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遴选委员会会议,经过充分讨论、评议评审,以票决方式遴选推荐出朱清时院士位列南方科技大学拟任校长第一候选人。 朱清时到达深圳前,有两拨人去找过朱清时。一波是猎头公司的人,朱清时直接回绝了他们。我一个堂堂中国科技大学的前校长,闲得没事跑到深圳去干嘛? 2009年6月,原深圳市长许宗衡落马;其后,南科大筹备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时,组长已是第二任——时任代市长的王荣。在刚刚剧烈震动的深圳官场,官员们言行谨慎。许宗衡落马并没有影响南科大的进程。铁打的南科大,流水的市领导。 后来深圳市委领导去了。朱清时还是不想去。你们还想让我答辩做报告?我做过校长的呀好伐?让别人知道了多丢脸的。不去。 但是架不住人家确实是看上朱清时了。这样一来,不去不好意思了。好吧,我去“考察”一下。 没想到,这一考察就没走了。什么答辩作报告,全没了。就是你了。朱老爷子。 朱清时是带着想法来的。一到深圳考察结束,他就给市委写了一封信。只是他没想到,这封信不但在市委讨论通过了,而且直接形成了文件。就此,朱清时终于能安下心了。看起来,南科大确实是值得他发挥一下夕阳红的地方。 2009年的南科大,有什么? 什么都没有。没老师,没学生,没校园,甚至世界上压根就还没这个东西,一切都只存在于纸面上。此时的南方科技大学就是一个空壳子中的空壳子。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空壳子让朱清时动了心。他知道这个工作很难,但是既然要当作一份事业来做,就不能放弃。这可能,真的是朱清时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也许,也是最后一份事业。 此时的中国,距离所谓的“世界级大学”似乎正在越来越远。2009年的世界大学排名中,清华大学排名第248位,北京大学排名第287位,中国科技大学甚至远在300名以外。南科大能一跃而进入全球一百强吗?似乎看起来有点不太可能。 噫,朱清时终于从幕后走到了前台。中科大的十年让朱清时成功获得了这个职位。获得了从咨询公司到政府各方的赞成。中科大最出名的是什么?是少年班。朱清时早就说过,中国科大少年班能够坚持办学,最本质的东西就是在许多年的办学中不墨守一种形式,一直在探索和创新。探索,创新,果然这就是朱清时的基因。不守成规,挑战历史。也许深圳选择朱清时的原因是他2007年作为政协委员说过一句话: “中国到现在还没有一所一流大学,是因为中国大学过去更多的追求一流的硬件,却还没有具备一流大学应该有的理念和文化”。 2009年9月10日,广东省省委常委、代市长王荣为朱清时院士颁发聘书,朱清时院士正式成为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此时的朱清时,可以说是意气风发。 2009年9月,朱清时被深圳市政府聘为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注意,是聘为。从校长开始,整个南科大都是聘任制。这可是事业单位的大改革。从此,编制没了。想进体制内?请考公务员。 朱清时、南科大,从2009年两个名字就被紧紧捆绑在了一起。 五、际会 “社稷经纶地;风云际会期。”—— 唐·杜甫《夔府书怀四十韵》 2010 年12 月15日,朱清时发出“致报考南方科大考生、家长的一封信”,宣布开始自主招生。信中说,“我们已经做好了首期教改实验班的师资准备,聘请了若干院士和著名教授承担教改实验班的教学工作。”但是,“聘请”的教师,都是兼职。当时的南科大并没有一名全职教授。朱清时曾经在新闻1+1上说过一句话:“ 我到深圳来了不久我就发现困难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最根本的困难是什么,现在这个氛围是你可以不改革,但是你不可以犯错误,哪怕不是犯错误,你做的事别人不能理解,也不可以。” 此时距离朱清时来到深圳也已经一年有余。仅仅一年多的时间,朱清时就敢大声宣布南科大要开始招生啦。这番魄力,也不是一般人有的。毕竟仅仅年初,南科大校园才正式确定。在至今没有副校长、诸多行政架构缺失的情况下,朱清时不得不亲自处理许多细节事务,甚至包括敲定每一名员工的工资。 三天后,朱清时如约举办了南科大历史上首场招生咨询会,现场异常火爆,200个座位的报告厅居然挤进了三百多个人。众多学生围在朱清时四周提问个不停。在咨询会朱清时楼上楼下奔走,介绍办学计划和招生理念。最好的教育,一万元的生活费,意不意外,惊不惊喜?不过此时报名南科大恐怕还要勇气。因为伴随着报名表的,还有一个“参与教改试验班完全自愿”协议。 换句话说,这是一场以你自己的人生为赌注的实验。如果实验失败了,那么除了无法获得可承认的大学文凭以外,浪费的,还有四年的光阴。 2010年,南科大最大的新闻是苏刘溢。在2010年高考中,苏刘溢是高考最小的考生,566分成绩的他,没有选择其他大学,而是南下深圳参与了单独面试,走进了南科大。伴随南科大教育改革步伐的推进,随之而来的是响当当的“南方科技大学”名字与“神童苏刘溢”在全国各大报纸头刊头条位置出现。苏刘溢已经成为南科大教育改革的一个“符号”,甚至是“代名词”。 当他进入南科大时,诺大的校园之中只有他一名学生,他在等待着自己的新同学,他也在等待着他的大学,他更期待着,他将来如果想深造,他所拿到的南科大一纸文凭,不会被其他学校所拒绝。 2011年3月1日,南科大正式开学,46名新生报道,3月20日正式上课。苏刘溢终于有了同学,只不过平均都要比他大那么几岁。江湖传说,三岁一代沟。苏刘溢如何能和这些和他有代沟的同学在一起呢? 果然,7月,江湖又传说,苏刘溢退学了。前不久山东籍的一名学生退学闹得沸沸扬扬,这厢事件还未平,苏刘溢又起。江湖还传说南科大的学生都很排斥苏刘溢,但是南科大的学生却极力否认。“一个小朋友,好动爱玩,也不经常上课经常在宿舍自习,我们如何能欺负到他?” 当然,在当年三月还发生了一件大事。南科大这个朱清时的孩子,终于上到户口了。教育部同意筹建南科大,学校代码为14325。不过……只能办本科。 5月27日,仅仅在高考前没几天,教育部突然要求南科大45名教改班生必须参加高考。朱清时虽然觉得不应该让学生高考,但是这种决定依然要学生自己决定。南科大依然无可奈何地设立了两个考场。只不过在随后的6月7日,南科大45名学生无一人参加高考。考场被迫取消。 可是在6月29日,又起波澜。南科大一名学生退学称不满拒绝高考行动,退学的王某发了一个公开博文,声称不满自己“被代表”拒绝高考,同时还对南科大很失望。但是朱清时回应称每个学校都会遇到学生退学,对于学生离开一事,朱清时称不上课和不参加考试才是该学生离开的真正原因。其实说起来,既然你没拒绝高考,你为啥不去考呢?原因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 6月还发生了一件事。南科大内部出现分歧,多位核心团队成员离开。风云际会,好聚好散。朱清时对此回应,称三位港科大教授系因薪酬方面原因离开。对于教授离去,南科大学生和家长都表示这种做法是落井下石,力挺朱清时和南科大。有家长表示离开的教授从未给学生上过课。离去的原港大教授们声称是朱清时逼走了他们,但是也有南科大教授声称走的人是自己走的。事实真相如何,谁都不知道了。只是,离去的何必发个声明呢?倒觉得有点画蛇添足了。 2011年7月,朱清时任南方科技大学(临时)党委书记。从此时起,朱清时一肩挑两担,书记校长一起干。当然,这是有好处的。这有利于朱清时的性子。说干就干,毫不听劝。既然没人掣肘,更是随意挥洒。建成一个国际一流大学的时间,需要多久? 2011年7月16日,南科大召开首次理事会会议。市长成了理事长。因为改革无法一步到位,没有市长的理事会……恐怕什么都不是。 2011年12月3日,南科大校长朱清时透露,学校教育基金会已接收捐款超过200万元。 2011年还有个新闻。南方科技大学成为《科学》杂志“2011 年十大重大新闻”之一。 2012年3月,转眼朱清时的第一批门生已经度过了一学年。只不过这一年对他们来说可不太容易。缺乏老师,硬件不完善,几乎什么都是临时拼凑的,除了朱清时还在。还好朱清时还在。此时,南科大在2012年还没有招生。而在去年此时,第一批学生已经进校了。 7月,南科大第二批学生已经招到,总数188人。在招生过程中,朱清时连续跑了八个省份。这一年,他66岁。这一批学生都是按照6+3+1的方式招来。计算方式是高考成绩占总成绩的60%,高中阶段的平时成绩占10%,南科大组织的能力测试成绩各占30%,最终构成考生的综合成绩,按考生综合成绩择优录取。新生高考平均成绩超出一本分数线69.475分,已经达到985高校的中上游水平。此时有很多人说南科大妥协了,朱清时失败了。但是朱清时不这么看。在他看来,改革可能不是直线型的,而是迂回的。因为有很多现实的困难,所以我们只能选择暂时的退一步,只要这退一步能让南科大前进更远,就是值得的。 不小心,朱清时在深圳一待就是三年。这三年,有过不管教育部振臂一呼的自主招生,也有教授离去学生退学的尴尬危机。这三年,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呢?朱清时说,至少没失败。 去行政化什么的,因为副校长仍然是局级而没有成功。自主招生什么的,还要部分依靠高考,虽然说不上失败,但是也说不上成功了。至于教授治校……至少我们有了一个理事会。 2013年的南科大,似乎开始波澜不惊起来。还是6+3+1,只是招生人数扩充到300多名。招生省份多了6个。 有记者问朱清时,当了3年南科大校长,感觉自己有变化吗?   朱清时回答了三个“会”:会忍了,会妥协了,会等待了。还有三“有”,有勇气做那些可以做的事,有肚量去忍耐那些做不到的事,有智慧去区别这两种事。”朱清时说,如果他的学生说,将来等他们是爷爷奶奶了,他们就跟孙儿说,我这一生,参加了中国最重要的一次高教改革!那么,他也就满足了。 照片是黑色的,但是面上却带着笑容。也许大家觉得是惨胜,朱清时却觉得是完胜呢? 六、终点 科学家应该考虑到后世的评论,不必考虑当时的辱骂或称赞。 -- 巴斯德 转眼,就是2014年。五年的任期这就到了。在深圳的五年,朱清时老了五岁,瘦了几公斤,吃了无数片安眠药,得罪了不少人,也认识了不少人。5年来,人们关注到这位老人的巨大变化:那位曾经意气风发的“改革斗士”,而今垂垂老矣;那位犀利豪迈的“最牛校长”,而今懂得妥协;那位处事略显生硬的学者,而今开始融通。 港科大三位教授离去时南怀瑾曾经给朱清时讲了一个故事,说抗战时期,在成都有个银行,老板很有钱。每天晚上都要查账对账,做到凌晨三四点。 他们隔壁有小两口,是卖豆腐的。每天很早起来,一边磨豆腐,一边唱歌,十分快活。老板太太就抱怨,他们怎么那么快乐,我们怎么那么苦。老板说,我马上让他们快活不起来。他拿一包银子,扔过去。银子落地哐当一声后,歌声就没有了。 从此这两口子再也不唱歌了。得了银子后,开始想保本赚钱做生意,从此快乐没有了。 南怀瑾是智慧的。他告诉朱清时要放下,牵挂越多,烦恼越多。但是他能放下吗?这是他的南科大,他找来的老师,还有他的学生。他放不下。但是还好,到了2014年,所有一切不能放下的,都不得不放下了。因为合同到期了。 5年中,很多称号愿意活在不愿意地套在朱清时头上。“最牛校长”、“蔡元培第二”、“教改烈士”,但是他最喜欢的还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先行者这个词让朱清时有了一点悲壮色彩。 教育家、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感慨:“就朱清时个人来讲,他做了个人力所能及的尝试,也取得了某种程度上的成功。”朱清时说,这五年无怨无悔。不算失败,所有能做的都做了。所以至少也算成功了一星半点。朱清时提前下车了,撇下了一大群茫然无措的门生。当然,没有了朱清时的南科大,还是有无限可能。 5年了。朱清时就要离开他住了五年的迎宾馆,离开他吃了四年饭的食堂角落,离开他走了五年的南科大校园。在树仁学院学生自发组织的一次演讲上,朱清时给学生上了最后一课。在这堂课上,朱清时再次说起他的座右铭,来自法国数学家帕斯卡,“人生就像芦苇一样,很脆弱,但人是有思想的芦苇。这就是说,做人要有自己的思想。至少一个人的一生中要体会一下做人的这种伟大”。朱清时自己的伟大,大概就是创办了南科大吧。 演讲最后,主持人提起开学典礼上的三鞠躬,提议全体学生起立向朱清时回鞠三躬。满场学生安静地起立鞠躬,朱清时站在台上,也默默地向学生三鞠躬。 礼毕,他安静地离开。此时,他只是一个老者。 朱清时的故事结束了。但是南科大的故事还要继续。只不过,主角要换一个。未来,就看谁来演绎了。 http://www.chinanews.com/ga/gaynd/news/2007/09-24/1034636.shtml http://learning.sohu.com/20140818/n403542772.shtml?qq-pf-to=pcqq.c2c 百度 科学网 http://www.infzm.com/content/61437 http://cnpolitics.org/ http://www.chinareform.org.cn/society/edu/Practice/201108/t20110813_118690.htm http://learning.sohu.com/20110704/n312379949.shtml http://goabroad.sohu.com/20130530/n377562582.shtml http://cache.baiducontent.com/c?m=9d78d513d9d437ab4f9ae5690c66c0171c43f7642bd6a0020ea7843890701c011969b9fd61600705a0d8612244ea5e5c9db16729605f71e0c79fce5dddccc37432d2616b2e40d10453ce19adc94d38c53d9059e2aa1de3adf045c9e88d8dp=8160c64ad4934eac59edc8374c4288newp=827ac54ad5c241fa0be29634615093231610db2151d2da112auser=baidufm=scquery=%D6%EC%C7%E5%CA%B1qid=df25321300170359p1=2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0835113122455202768.html http://edu.163.com/12/0424/22/7VT041BN00294JD9.html http://news.qq.com/a/20110618/000355.htm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8/250475.shtm?id=250475 http://news.sciencenet.cn/news/sub2.aspx?id=580 http://www.qhnews.com/newscenter/system/2012/06/03/010787114.shtml http://www.chinanews.com/edu/2013/01-06/4463399.shtml http://www.bundpic.com/2013/03/21318.shtml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9/302587.shtm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9/302502.shtm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8/302412.shtm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9/303217.shtm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6/296789.shtm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9/304356.shtm
个人分类: 渭城朝雨浥轻尘-原创|11203 次阅读|28 个评论
朱清时——中国高等教育的拓新者
热度 4 lgmxxl 2014-10-1 11:19
9 月28日,朱清时离开深圳,他在南方科技大学的五年校长任期已满。五年来,他坚持充当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鲶鱼”,冀以引起中国高等教育的“鲶鱼效应”。虽然最终不算目标达成,但五年来的探索,特别是他的三面改革大旗:“去行政化”、“自主招生”、“自授学位”,足以让国人对这位68岁老人充满敬意。五年来,他进行了如下探索: 1 、去行政化,实施教授治校。 这面大旗,是朱清时讲得最多的,也是争议最多的。但不管如何,我认为这方面的成绩可圈可点。第一,制定了一系列南方科技大学管理的基本制度,这形成了南方科技大学独特的治理体系。突出的、与从水同的特征是唯一用理事会治理模式的公立大学;唯一用公开遴选方式选择校长的公立大学;党委书记与校长的职权划分也与一般公立大学明显不同。第二,实施教授治校。公立大学一般讲“教授治学”,但南科大旗帜鲜明地提出“教授治学”,并做了认真的制度安排。重要的制度安排是:校长的校务委员会管理学术干部,学术干部如系主任、书院院长、研究所所长等业务岗,都是没有干部级别的,由校长提名、在校务会上任命。党委管党政干部,党政干部仍然由党委任命。 2 、自授学位,让社会评价大学。 “自授学位”是一个符号,代表着国际大学办学的基本方向。但在中国,目前还很难做到。他的首届学生算是幸运的,主要是因为他本人的名气。现在,这项举措已经成为历史,但这种理念,仍在给中国高等教育办学者一个思考。 3 、自主招生,实行能力素质与知识并重的选拔机制。 南科大经过实践,把最初的完全自主招生修改为“6+3+1”模式:即采用高考成绩占60%,南科大复试成绩占30%,高中平时成绩占10%。这项改革被实施证明是成功的,且已经成为今天中国高等教育考试制度改革的一个方向。 4 、培养创新人才,回答钱学森之问。 1998 年,钱学森曾给朱清时写过信,这封信他已经在他最后一次南科大演讲中予以公开。从他五年的实践来看,他是一个“钱学森之问”的回答者,也是一位创新人才培养的“先行者”。这方面他的改革应该是成功的,也是可以复制的。第一,培养统才。四年学制,前两年上宽口径的基础课,后两年自选专业,以利于适应交叉学科的发展,为创新人才打下坚实基础。第二,实行书院制管理,做到社群育人。第三,严格控制“师生比”,确保一个老师所带学生不超过8个。第三,从研究中学习,而不是完全靠课堂教授。南科大通过研究来学习、让本科生都参加老师的科研活动的教学方法、培养人的方法,为创新人才培养作了有益探索。 朱清时在南方科技大学的五年,充满着挑战与陷阱。首批“教改班”学生拒绝参加高考;首批学生先后有4名学生退学;创校顾问三名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宣布退出;深圳市公开选拔正局级副校长、任命新的党委书记,等,每一次都把朱清时推至风口浪尖,也使他经历一次次的“炼狱重生”。如今,南科大经验事实上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块试验田,她已经成为中国近5年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缩影。对此,朱清时的贡献永远载入中国高等教育的史册,他也必将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最受人尊敬的大学校长之一。
个人分类: 大学英雄|3380 次阅读|4 个评论
南科大新校区之行
热度 10 ljphit 2014-3-16 15:05
南科大曾经被称为中国高教改革的试验田,现在已经偏离办学初衷了,这所辜负大众所望的学校还能走多远呢? 我无法给出这个答案,但是先来看看这个学校的新校区吧。 (手机拍照,加上阴天,效果有点差) 3月8日下了公交来到南科大新校区正门,远远望去好不气派,走到门口徘徊了半天,保安不能进,只能等朋友出来接我了。 进了门看到南科大这几个响亮的名字: 立体感很强的行政楼: 不知道这个检测中心是做什么的? 图书馆,刚好有剧组在拍校园偶像剧 教学楼一: 看起来非常现代化的食堂。 实验楼内部。 体育馆 学生书院,宿舍楼下面很多自习室,感觉这个很方便也很有特色。 古香古色的院士楼,听说是专门给院士住的别墅。 教师公寓: 足球场,重点是后面那片厂区也给南科大了,听说那里成了养小白鼠的地方。 走在路上无意间还发现了一棵含羞草 整个校区才800多人,所以学校里感觉人烟稀少。 南科大的有着优越的地理环境。 首先, 自然环境优美 。这里空气清晰,东北边有 长岭皮水库 ,西北边有 西丽水库 、 麒麟山庄疗养院 、 深圳野生动物园 ; 整片区域散布一些原始的村落,周边比较多山(塘朗山等),大部分山都成了村民的荔枝园。这一片真可谓是有山有水的好地方,连国家领导人都在附近疗养,自然环境在深圳来说真是无可挑剔。 其次, 交通非常方便 。地铁五号线---- 环中线 上的 塘朗站 走路10分钟内的路程,离 深圳北站 两站地铁的距离。深圳北站是广深港高速铁路(京港客运专线南段)及厦深客运专线(杭福深客运专线南段)的交 汇点及客运枢纽站,同时是深圳地铁龙华线(原4号线)、环中线(原5号线)、6号线和深莞城际线的经停车站(百度百科) 再次, 良好的人文环境 。西南边是 深圳大学城(清华、北大、哈工大) 和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 ,这里是全深圳最牛的学术聚集之地。听说深圳大学也来这里凑热闹,将要在附近建一医学校区;东南边正在建 南山区高新技术创业产业园 。 但愿南科大在深圳这片改革的良田中,不是一个养老的地方,而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让我们来一起见证南科大的成长轨迹吧。
个人分类: 观点|5877 次阅读|22 个评论
南方科技大学改革试验的停滞与重生
热度 15 lgmxxl 2014-1-29 10:07
——中国大学治理模式演进关注之九 南方科技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很多关心、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的人都在密切关注着它的发展。我也曾以很大的热情来关注它的进展,并理性分析其现状与未来。在三年多的时间,我在科学网博客上写了多篇小文来谈论自己对它的想法与看法。如《南方科技大学“被…”的结局猜想》(2011-6-5);《喜忧参半:南方科技大学管理暂行办法》简评(2011-6-13);《南方科技大学不是香港科技大学》(2011-6-19);《朱清时校长的“四大失误”》(2011-6-22);《给南科大及朱清时校长的四条建议》(2011-6-24);《高教改革试验田:南方科技大学与上海纽约大学的共同使命》(2012-5-3);《南方科大一小步,中国高等教育一大步》(2012-6-3),等等。但伴随着原深圳公安局长李铭接替朱清时担任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我们不得不说南方科技大学的改革,朱清时校长的治校理想:“去行政化”、“教授治校”、“自主招生”、“自授学位”等就此停滞。看到此消息的潜意识的一句话就是:“南科一梦,清时归零”。 如果对南方科技大学五年改革来一个“回头看”,我们就会发现,南方科技大学的改革,朱清时的梦想一开始就是建立在一个不牢固基础之上的。他们进行的所有改革实际上都是一种“闯红灯”或者是“抢黄灯”行动,基本没有法律基础,只是建立在朱校长的个人权威之上的。笔者曾断言,后朱清时时代这些改革将难以为继。如其“去行政化”,在实现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基础上、在其主要成员由官员组成的理事会决策下,南方科技大学怎么可能“去行政化”?其“教授治校”更是成为人们讥笑的对象,因朱校长改革依靠的主要人员是其中国科技大学的“老部下”,教授们基本没有起到应有作用,甚至出现其教授顾问班底集体“反水”的情况。自主招生勉强说得过去,但也是建立在高考基础之上的。“自授学位”早已注定要失败。 为何人们看好的改革、被认为是符合世界一流大学运作规律的改革在中国却失败呢?全面模仿香港科技大学的改革在中国怎么就没有结出硕果呢?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朱校长的举措不符合当下国情。我们知道,任何组织都不是自给自足的,它一定要依靠周围的环境与环境中的组织。只有一个组织有良好的外部环境,才能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组织自身才能取得可持续发展。如果一个组织与外部环境格格不入,就无法取得外部环境的支持,这样的组织注定要失败。南方科技大学就是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南方科技大学的改革与中国当下大学的治理模式南辕北辙,从根上说就不会取得教育部和省政府的支持。虽然南方科技大学也曾取得一些教育部和省政府的“特殊照顾”,如特批为“大学”,但从根子上讲,它不符合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种中国大学的治理模式要求。南方科技大学“被改革”只是早晚的事。如此说来,南方科技大学改革停滞是可以理解的。 改革停滞后的南方科技大学如何重生呢?我觉得南方科技大学今后的改革应该从中国大学治理模式上下功夫,认真研究中国大学治理模式的特征,找出其优势与缺陷,进行针对性的改革,南方科技大学仍可以获得重生。 具体讲来,我想首要的是南方科技大学必须接受中国大学治理模式这一中国特色的大学发展道路,对这种模式要有基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这是前提,是改革的基础。我相信李铭主导下的南方科技大学会认真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基本信条。其次,要认真分析南方科技大学五年改革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和经验、教训,科学探索教授治校的途径与举措。不要争论“去行政化”和“教授治校”的对与错,优与劣,而是要科学、合理处理大学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给行政权力设置合理的边界,同时要让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在阳光下运作。真正形成教授安心治学的环境,形成行政权力服务学校学术事务的文化氛围。第三,全心全意依靠教师和学生,把教师当成办大学的基础,把学生当成办大学的根本,充分尊重师生的权力、权益,围绕学生成长办大学,依靠教师办大学。第四,在顶层设计的基础上,要建立相应的机构与平台,科学的制度与机制,从而使大学形成良性循环,不受或少受上层领导变化的影响。 《晏子春秋·杂下之十》:“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全盘西化”、“全面模仿”香港科技大学运行模式的南方科技大学已经停滞。而在中国大学土壤中,科学移植欧美大学办学理念中的“合理内核”,则可能使南方科技大学得到重生!希望这一试验田取得更为实在的经验与成功!
个人分类: 大学英雄|11699 次阅读|34 个评论
南方科大应该鼓励更多的老师来科学网写博客
热度 9 陈安博士 2013-7-5 16:20
   目前我知道有一个贺建奎老师在科学网上写博客,薛宇还推荐过他的研究,我甚至很认真地看了看他关于活禽交易与禽流感之间关系研究的那篇文章,虽然我不能认同最后的结论,认为和他提供的论据并不是逻辑可推演的,但是他的论文也算是一个说法了。    想想朱清时校长也够不容易的,他以前就职的中科大成为南科大的人力资源的最大来源地,管理模式之类可能也会抄些过去。这一点不太“五湖四海”,虽然朱校长也没有别的办法。    《南方粥沫》最新一期关于南科大的新闻报道充满了嘲讽的口吻,报道称:“目前拥有两届共两百多名学生、百余名师资、5个系6个专业。物理、化学、生物(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微纳材料与器件(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教改班学生进入三年级专业学习后,选择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专业的学生被告知:今年秋季学期将被送往香港城市大学学习。”    记者接着说,“南科大官网对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系的介绍中,前半部分是从百度百科的“金融专业”词条复制而来,甚至没有去掉其中几处百度百科内部链接,仅做了微小的文字改动,并插入了从经济学家陈志武的文章《金融是什么》开头复制而来的一句话。”    看来,专业课还是开不全啊,而且,连一个现代学校最应该重视的网上的宣传都做得很不到位。如果是个喜欢写博客的人来负责网站更新,很难想象会去抄百度百科。    其实,俺觉得,南方科大应该先从相对不怎么依赖仪器的学科做起,比如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商学院”应该还是有可能的,而且也是深圳市的需求点之一,不知道最后建系的时候为什么只选了金融?    —————————————————    在之前的科学网办的第一次网上访谈中,我大大地唱衰了一把南方科大,现在看来,我的唱衰还是乐观了,南方科大遇到的问题比之前设想的还要多。    有不少科学网的博主因为去过南方科大,结果回来在网上大骂它,在痛骂的同时当然也写了很多“内情”,包括租用大量超市员工去听学术报告的事情,或者大学的门比衙门还难进,等等。来自社会的评价其实是很重要的,不知道为什么南方科大刻意忽略。    我们期待着南方科大的老师们都能来写博客,说不定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有更多积极、建设性的东西加入南方科大的未来呢。
个人分类: 物论|2254 次阅读|13 个评论
南科大的不实广告
热度 12 郝炘 2012-6-5 12:55
五月底,南方科技大学 2012年招生宣传片上网了,有兴趣的人可到下面链接去看: http://www.sustc.edu.cn/detail_news.asp?id=276 片子的前21秒以一本 Science 封面开头,在太空时代音乐伴奏下,播音员煞有介事地宣布: “2011 年美国《科学》杂志评出影响全球科技的年度新闻,南方科技大学教改实验班开学、神州八号和天宫一号对接成功,并列入选。” 其实,《科学》没有评过影响全球科技的年度新闻,只是从自己新闻部门2011年的报道中 每个月 挑出 几 条他们认为牵动了全球科学圈子 ( affected the global research community ) 的有代表性的消息,算是对一年的新闻工作做个总结 (sum up) 而已,原文见: 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334/6063/1626.full 40多 条“并列入选”的新闻,南科大宣传片只提了 2 条,也太少了点。我帮他们补充几条,让大家开开眼界: 1 月、埃及开罗:革命者推翻穆巴拉克政府并发誓要让科学成为一个崭新的、现代化阿拉伯国家的基石。 2 月、密鲁:耶鲁大学退还马丘比丘文物帮助建博物馆,结束与当地政府长达百年的冲突。 3 月、日本:巨大地震和海啸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反应堆融毁。 5 月、瑞士: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移动手机是“可能的致癌物质”。 6 月、比利时:因参加捣毁转基因土豆的大田试验,科学家被解雇。 7 月、美国波士顿:认知心理学家马克·豪瑟被认定有学术不端,辞去哈佛职位。 8 月、土耳其安卡拉:政府接管土耳其科学院导致群体辞职和新科学院成立。 9 月、荷兰:心理学家 Diederik Stapel 因大量伪造数据被 Tilburg 大学解雇。 10 月、世界:全球人口达到 70 亿。 11 月、世界:温室气体排放量 2010 年增长 6% ,远远超过 IPCC 的预测。 12 月、比利时:欧盟为维持 ITER 聚变项目找到 17 亿美元经费。
个人分类: 评论|7455 次阅读|21 个评论
南方科大一小步,中国高等教育一大步
热度 6 lgmxxl 2012-6-4 09:13
在5月29日,朱清时校长发布了《致2012年考生和家长的一封信》。信中,朱校长说“南方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南科大”)已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并将立即开始今年的招生工作。2012年南科大招生面向广东、山东、四川、安徽、河南、湖北、湖南、福建等部分省份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共计180人,全部为按理工科大类提前批次录取,入学时不分专业。”南科大招生终于纳入到教育部的正式计划,并开始招生,南科大的各种合法化危机得以化解。从整个南科大诞生过程来看,它从筹建,到批准筹建,到正式批准建立,到2011年“非法”自主招生,到2012年的合法化招生,每一步充满了创新与荆棘。或许现在的结果与南科大筹建时朱清时校长的壮志“去行政化”、“教授治校”、“自主招生”、“自授学位”等有较大差距,现在的结果或许是南科大发展进程中的一小步,但对中国高等教育来讲,则是一项大的突破,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南科大的正式招生,突破了中国高等教育很多合法性法律、法规、制度、政策等的限制,彰显着中国高等教育希望改革并取得突破的决心。 南科大首先突破了中国大学的设立模式。按照现行的大学设置标准,南方科技大学20年也不可能达到今天的现状。它突破了从筹建到正式建设、从专科到本科、从学院到大学、从教学型大学到研究型大学的层级限制,一步到位被批准为“研究型大学”。在相应高等教育法律法规时效内完成这些层级跨越,实属大突破。这其中虽然有广东省、深圳市的贡献,但最主要的还是承载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决心。从“211工程”、“985工程”到如今的“2011计划”,中国太想生产一批世界一流大学了,也太想创造一个中国大学跨越式发展的模式了。正是上层的决心,才造就了今天南科大的诞生。 其次,南科大突破了中国大学的管理模式。中国几乎所有的公办大学均实行科层式的管理模式。而南科大虽然遵从中国高等教育法有关“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但同时《南方科技大学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理事会为南科大的决策机构”。 2012年5月24日,南科大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深圳市五洲宾馆召开。“理事会审议了朱清时校长作的南科大筹建工作和2012年工作计划、教师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等报告。理事会还审议了南科大校区建设工作报告及2011年财务决算和2012年财务预算报告。”由此可见,南科大理事会无论在《南方科技大学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中,还是在实际大学运行中,均具有校长聘任、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等方面的职能。这是中国大学管理模式的一个彻底创新。中国真正实施理事会决策的公办大学目前也只有南方科技大学一家,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大学内部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突破,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一次试水。 第三,南科大突破了中国大学的招生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了今后十年中国大学招生的方向与模式,即“完善高等学校招生名额分配方式和招生录取办法,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入学机会公平、有利于优秀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招生以统一入学考试为基本方式,结合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对特长显著、符合学校培养要求的,依据面试或者测试结果自主录取;高中阶段全面发展、表现优异的,推荐录取;符合条件、自愿到国家需要的行业、地区就业的,签订协议实行定向录取;对在实践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或具有特殊才能的人才,建立专门程序,破格录取。”其中提到的五种录取方式,虽然是一种理想和追求,但目前中国无一所公办大学实施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招生。它们大都或多或少地具有高考“一考定终身”的意味。而南科大“今年的自主招生将采用基于高考的综合评价录取模式,即报考我校的学生在全国统一高考后,须参加我校组织的复试。高考成绩占60%,高中阶段的平时成绩占10%,南科大组织的复试成绩占30%,最终构成考生的综合成绩,按考生综合成绩择优录取。”“南科大的复试以书面形式测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包括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和洞察力。把考生的这些素质作为录取依据之一,有利于创新人才的选拔,特别是有利于教育资源薄弱的农村和非重点中学的优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也有利于引导中小学的素质教育。”虽然南科大自主决定的分数只占总分的30%,高考仍占总分的60%,但对比而言,在目前中国社会环境氛围中,这应该是一种理性的自主招生模式,也是目前可以为考生和社会接受的一种方式。 南科大一小步,中国高等教育一大步。香港科技大学用20年创造了一个世界一流大学跨越式发展的模式,希望南方科技大学也能创造一个在中国大陆本土建设世界一流的模式。
个人分类: 大学英雄|4064 次阅读|9 个评论
南科大改革:关键看政府与大学关系
lindasmile 2012-5-25 14:40
4月24日,备受瞩目的南方科技大学(南科大)经过5年“斗争”,终于获批建立,将尴尬的“筹建”身份“转正”——其在教学、师资建设、招生等方面获得合法身份。立志探索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南科大,又站在一个新起点。 改革者势必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有观点指出“转正”是南科大被体制“收编”,并质疑这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倒退。南科大前路如何?校长朱清时表态称,必将改革进行到底。高等教育专家则指出,“转正”只是办学程序,并非评论改革前进与倒退的标准,南科大的改革关键要看政府与大学的关系。 五年一纸“转正”书 从2007年开始,深圳市开始筹建南科大,并于2009年通过全球遴选方式选出创校校长朱清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卸任校长。刚接到聘书,朱清时就表态称,中国的大学普遍受行政干预而不能按照教育规律办学,未来的南科大将是一所教授治校的学校,强调去官化和去行政化,按照教育规律办事。 纵然创办者踌躇满志,但是南科大仍一路坎坷。2011年3月,南科大在未获准招生情况下招收46名新生,并正式开课。2011年5月,教育部要求南科大45名教改班学生必须参加高考,朱清时表示不能认同此要求;2011年6月,上述45名学生集体缺席高考。随后南科大公布《南方科技大学暂行管理办法》,其关键词为“充分放权”和“鼓励创新”。2009年至2011年期间,该校创校核心团队的内部分歧、学生要求退学等新闻不绝于耳。 2012年4月24日,教育部网站公布《教育部关于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学的通知》,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学,要求该校遵守《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的基本精神,依法办学,遵循国家基本教育制度。《通知》将南科大的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暂定为8000人,但没有对该校的招生方式做具体说明。朱清时对媒体表示,这是南科大乃至中国高等教育界的一件大喜事,他必会将高等教育的改革探索进行到底。 “转正”是办学流程,而非改革退步 获批准建立之后,即有舆论表示南科大被体制“收编”,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退步。对此,朱清时在接受《光明日报》采访时表示,南科大遵循“依法办学”的原则,“转正”既不是回归传统体制,也不是被“收编”,而是依法治国理念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是法制对教育改革的支持和保障。学校没有正式身份时,除了招生,其他工作也会遇到阻碍;获准立校后,就可以在合法平台上,进行校方所期待的改革工作。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21世纪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告诉《科技导报》,南科大办学合法化的结果来之不易,对于推进南科大本身办学是有价值的。21世纪高等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对《科技导报》表示,南科大办学的合法化只是申请办学的必经流程,任何一所大学的筹建都要经过政府审批,这与教育改革倒退是两码事,改革能否推进关键要看今后的工作。 招生倍受关注,改革尚待观察 南科大办学合法化之后,媒体首先聚焦在该校的招生模式上。 朱清时对媒体表示,今年学校计划的招生方案是学生高考成绩占总成绩的40%,高中平时成绩与南科大的综合能力测评成绩则各占30%。但该方案能否实现需要教育部批准。 招生模式是南科大推进改革的首个外部表现。熊丙奇认为,如果南科大的方案得到批准,那么该校将建立起基于统一高考的自主招生模式,这种结合考生高考成绩、中学学业成绩、大学面试考察的综合评价模式,减轻了学校组织笔试的负担,扩大了学生的考试选择权,同时也保障了基本公平;而学校自主确定考试成绩所占比重,根据多元评价结果决定录取学生,也体现了招生自主,这显然是改革的进步。但是如果还是和传统公办学校一样,按照统一高考成绩分批次录取,那就谈不到改革。 招生模式只是改革的一种外部体现,其背后揭示的是政府与大学之间的关系。熊丙奇告诉《科技导报》,深入改革涉及两个关系:一个是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与南科大的关系,具体要看教育行政部门如何处理南科大办学自主权,如果还是按照传统公办学校的方式来处理相关问题,那么南科大的办学自主权将非常有限;另一个是看学校举办方——深圳市政府与南科大的关系,要看深圳市政府是否按照现代大学的框架来建立南科大,具体包括学校的人事权、财权等的处理,“对南科大而言,现在这两个关系都还不明朗,改革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这两者决定了我们能否以一种新的政府与学校的关系来看待一所学校的办学”,熊丙奇进一步解释,在国外办学,政府只负责办学的审批以及监督学校是否依法办学,具体的学科设置、招生方式、学位授予等都由校方决定,与政府无关。而我国办学,国家统一承认学历,招生、办学、学位授予都由政府管理,政府既是管理者,又是评估者,还是办学者(学校的自主权被限制,发展受到阻碍)。而且在现有框架下,社会也是如此评价一所学校办学的,这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问题。今后政府部门是否愿意放权给高校,南科大正是一个观测点。 熊丙奇还指出,南科大内部如果不能真正实现行政权、学术权的分离,那改革也将会非常艰难。 杨东平教授则指出,教育改革是非常缓慢的过程,南科大走的每一步路都比较艰难。他希望媒体和社会不要过度关注南科大,不要期望南科大实施疾风骤雨式的改革,依靠一个英雄就做到改天换地。“我们应该以平常心,让南科大慢慢发展。”杨东平告诉《科技导报》。■
个人分类: 专业文章|2986 次阅读|0 个评论
南方科技大学,这回可以有了。。。
热度 9 boxcar 2012-4-24 22:32
南方科技大学,这回看来可以有了。 刚才看到的腾讯新闻: 教育部同意建立南科大 要求其遵循基本教育制度【 1 】 祝愿这所新的大学好运! 希望它能不负众望,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探索出一条新路! 新闻链接: 中新网 4 月 24 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日前向广东省政府发出通知,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部同时要求该校遵守《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的基本精神,依法办学,遵循国家基本教育制度。 通知指出,根据《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和《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以及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讨论议定,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学,学校代码为 14325 。 通知明确,南方科技大学系多科性本科学校,由广东省领导和管理,学校发展所需经费由广东省统筹安排解决。同时,应遵守《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的基本精神,依法办学,遵循国家基本教育制度。 通知提出,广东省和深圳市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学校新校区的建设速度,力争在未来 3 至 4 年内完成学校二期工程的建设任务,使南方科技大学的硬件条件基本形成。 通知要求,南方科技大学要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该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暂定为 8000 人。学校新专业的增设和专业结构的调整,应按教育部有关规定办理。 南方科技大学是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校。学校以理、工学科为主,兼有部分特色文、管学科;在本科、硕士、博士多层次上办学,一步到位按照亚洲一流标准组建专业学部和研究中心 ( 所 ) ,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办学模式,建成类似加州理工学院和洛克菲勒大学那样小规模高质量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出任创校校长。 2011 年 6 月, 南方科技大学首批入学的45 名学生全部放弃高考 ,一度引起各界高度关注。在该校公布的管理暂行办法中, “ 教授治学、学术自治 ” 原则被写入总则。 参考: 【 1 】教育部同意建立南科大 要求其遵循基本教育制度 http://news.qq.com/a/20120424/001612.htm?qq=0ADUIN=1073471827ADSESSION=1335225853ADTAG=CLIENT.QQ.1881_MarketingTip.0
个人分类: 教育|6190 次阅读|16 个评论
教育复兴中国——刘煜炎/康福外国语学校VS朱清时/南方科技大学
qunluo 2011-12-29 23:51
刘煜炎/康福外国语学校 VS 朱清时/南方科技大学 --教育是中华复兴的第一推动力 最近接触到由剑桥博士刘煜炎创办的 康福外国语学校,让我非常感动,刘煜炎的教育模式在不久的将来肯定会成为一面旗帜。而且,我估计,很多人大附中、清华附中等北京的著名中学的学生会不断投入到刘煜炎校长的康福外国语学校的怀抱。虽然 康福外国语学校创立时间并不长,但肯定是中国教育改革的方向。 对于教育的发展方向, 在 刘煜炎 康福外国语学校 与 朱清时 南方科技大学二者中,我选择前者,我更看好前者,不看好后者。 刘煜炎博士 创办的康福外国语学校,以其全新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必将使中国的教育推向前进。康福外国语学校完全可以作为一个中国的教育特区而不断发展壮大。前途无量! 朱清时校长 的南方科技大学,没有太多新东西,基本还是在当前的教育框架和评价体制下,没有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前景很不乐观! ------------------------------------------------------------------------------------------------------------- 康福外国语学校: http://www.camford.org.cn/ 南方科技大学: http://www.sustc.edu.cn/ 相关专题: 关注南方科技大学教改 http://news.sciencenet.cn/news/sub2.aspx?id=580 -------------------------------------------------------------------------------------------------------------- 【刘煜炎】的相关教育理念: http://lib.mmc.edu.cn/xxjb/ReadNews.asp?NewsID=2801%20BigClassName=%B8%DF%B5%C8%BD%CC%D3%FDSmallClassName=%BD%CC%D3%FD%C0%ED%C2%DBSpecialID=0 【刘煜炎】:我比较认同日本做法,在学校里读书学习过程中,我们固然要学现在人类社会已经建立的知识体系,我们更重要是要学怎么样提出有意义的问题,然后去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体系已经在了,就算没学,查一查书也会知道,或者我们自己就是不知道,我们问专家,可能也会知道,因为他干过这个事就知道。现在的互联网、手机信息交流很发达,我们一查就知道了。如果发现一个新问题,谁都不知道,就需要我们能够提得出新问题,能够解得了新问题,这就是所谓的创新,这个方式很大程度上,从量的角度讲,不见得这个孩子学的知识内容有多少,我觉得从效果上来讲抓住了一点,每一个人都有求知的欲望,鼓励这种求知欲望,鼓励学生自发求知,自发的去解决问题,这样一个自主的行为就是能力培养。 【刘煜炎】:我本人在中国上小学、初中、高中和本科,到剑桥大学读博士,儿子在英国读的小学到硕士毕业,这两个交叉我全部体验,我们国家知识教育是很优秀的,考试很优秀,但是我们创造教育跟人格教育弱。所以两块加一起,我们希望中国孩子在实质性教育方面,跟美国英国比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方面要优秀,这个不能丢掉。美国人大胆问问题,敢说没问题,这样一个特点,对学生将来取得成绩有很大的引领作用。 【刘煜炎】:我们走向工作之后会发现我们碰到的问题都是新问题,我们过去没有见过,没有标准答案,我们一定要有一种勇气说没问题,我们就去干。我们把外国的优势加进来,作为我们一个教学核心点,一是创造性教育,一是人格。 【刘煜炎】:我给 “ 两会 ” 连续五年提了同样的建议,我建议中国教育改革从高考着手,改成多元。评价学生,按照学生专长来评价,什么牛就评价什么,不牛的地方不评价,推动每一个孩子把牛的地方变得更牛,把不牛的地方忘掉。专业发展,我们国家就不缺人才了。这个方式,我呼吁了几年,好像很困难。英国和美国,英国成为专业型和金融型国家,是教育咨询服务标准的国家,没说所有都搞制造业生产,这个国家都专业化了,我们按一个大学专业发展有什么不对,为什么每个大学都一样。我也建议,我们国家教育部门大胆一点。 【刘煜炎】:没有考不上国外好大学的。因为国外大学强调是学生按照兴趣和专长发展,我们就能找到每一个学生都有他的专长和兴趣,不存在这个人不想成长不想发展的。如果找到专长兴趣,鼓励他,对家长老师都说,我们应该沿着学生最得意最感兴趣的杆子往上爬,培养他们成为个性人才,而不是我们想要的那种人才。做父母也不能这样,我是科学家,我的儿子的发展也是科学家,学生有什么兴趣,我帮助他实现目标,本着这样思想来做教育的话,在学校被老师定义为这个孩子考不上三本了,最后转学,不要影响升学率,在我手里两年过后考上英国前十的大学了。要有办法激发和发现孩子内在的潜力,这个内在潜力,只要这个孩子理想不泯灭,梦想还存在,还想能够自己养活自己,就能被激发。国外大学录取标准是多元的,有些成绩是缺陷的也不碍事。你自己有一个梦想和追求,他们就愿意成就你,这样也给我们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空间,就算你不成,你就永远是废品,你明年考好了,人家也觉得你很牛,英国和美国都给了你失败了可以重考的机会,如果失败重考的话,根本就不存在考不好。我们这个孩子考托福,考多少次才能到一百分,恐怕得五六次,前面考 50 多分的时候,人家忘记这个了,跟你说拿最好的成绩来,剑桥的考试也是这样,你参加两次考试,剑桥考试委员会说,你告诉我,你要取上次的成绩还是下次的成绩,你说下次成绩取也不知道,能不能取最好的成绩?他说可以,两次成绩取最优秀的成绩,非常尊重孩子的人格和发展。 http://lib.mmc.edu.cn/xxjb/ReadNews.asp?NewsID=2801%20BigClassName=%B8%DF%B5%C8%BD%CC%D3%FDSmallClassName=%BD%CC%D3%FD%C0%ED%C2%DBSpecialID=0 【刘煜炎】: 一个人不仅应该树立远大的目标,更应该具有高尚的人格,而在高尚人格中最重要的就是向上利他。教育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完整人格的人。19 世纪中叶,英国的大教育家纽曼说:“大学不培养政治家,不培养作家,也不培养工程师。大学首先要培养的灵魂健全的,到达博雅高度的,即具有完整性格的人。人格的完整对个人来说意味着健康。一个健康的,灵魂健全的人做什么事情都容易成功。纽曼的教育理念即把教育的目标确定为培养完整人格,那么其教育对象远远不限于大学学子,它是我们每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失的教育。 http://www.camford.org.cn/te_news_news/2011-09-07/3216.chtml
4135 次阅读|0 个评论
《南方科技大学能走多远》在线访谈时,本博三问有关专家
JYH64J98Y99H 2011-7-2 12:11
本博向嘉宾 陈安 提问:严格地讲,朱校长的做法是违背教育部政策的,也就是违背政府与国家政策的,没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授权,朱校长改革的合法性基础是什么? 2011-06-24 08:40 本期嘉宾 陈安 答复 :朱校长认为,或者中国改革的实践说明了,这类改革还是可以睁只眼闭只眼的,所以,有个所谓一路遇到的都是“黄灯”的说法,那就是虽然不好直接禁止,但是也不好直接表态说同意。那就试吧,试的有问题再纠偏,如果试的结果不错,则可以推翻原来的旧规定。但是这种试都试有限度的,如食品上的创新,一定就要十分谨慎,三聚氰胺肯定是不可以加的,甚至名单上未列的添加剂也不能添加,这是底线,因为涉及到了基本的健康与安全。而朱校长改革中的有些部分,就有点类似添加三聚氰胺了。 2011-06-24 09:14 本博向嘉宾 王洪才 提问:深圳是中国经济改革特区,朱校长也喜欢拿此来说事。但教育事关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请问:您认为南科大是中国教育改革的特区吗? 2011-06-24 08:51 本期嘉宾 王洪才 答复 :教育改革特区提法恐怕还需要继续斟酌,因为教育改革不同于经济改革,也不同于其他的,不能因为深圳是经济特区就说南方科大一定是教育特区。教育特区提法现在看需要进一步论证。如果教育特区成立,那么政治、文化的特区也可以提了,这显然是不严谨的。只有当中央授权深圳具有教育方面的高度自主权之后,才可能成为深圳教育特区。从南科大的发展历程看,这一点似乎不明显。 2011-06-24 09:30 本博向嘉宾 张显峰 提问:如何办大学,总存在国际潮流与中国特色的争论。按照中国特色,我们的大学好坏分等是一目了然的。为什么我们不相信“985”首批9所高校,而偏偏对南科大寄托希望?如果南科大连9高校的实力都不如,我们如何相信其一夜之间成为世界一流甚至亚洲一流?您难道不认为这是异想天开、画饼充饥? 2011-06-24 08:59 本期嘉宾 张显峰 答复 :不能否认你所说的9所高校的实力,有政府财政经费作保障,也有几代人的努力,他们软件硬件实力自然不小,但大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拥有什么样的实力,而在于这种实力能不能产生成果,生产力再先进,生产关系不适应也不行。当前这些大学都遇到了“生产关系”的瓶颈,南科大的“自主办学、自首文凭”实际上是一种打破瓶颈的尝试,值得期待。但,这个过程也许会比较漫长,而不是“一夜之间”。 2011-06-24 09:33
个人分类: 边看边说|331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23: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