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2009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2009

相关日志

今年走了很多大师!!!
李丕鹏 2009-10-31 20:43
2009年,我国文理学界仙逝了好几位大师。谈家桢,季羡林,任继愈已经走了好多天了,前天贝时璋老先生走了,今天钱学森老人也走了。动物学界还有夏武平等老先生走了 为了永恒的纪念,特转录下文! ------------------------------------------------------------------------------------------------------- 著名生物物理学家贝时璋院士逝世,享年107岁 2009年10月30日 13:05 来源:科学时报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著名生物学家和教育家、我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中国科学院最年长的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名誉理事长贝时璋院士,2009年10月29日上午9点30分,在家中睡眠中安详辞世,享年107岁。 贝时璋院士1903年10月10日出生于浙江镇海县(今宁波市镇海区)的一个贫苦家庭。1921年秋,毕业于上海同济医工专门学校(同济大学前身)医学预科。同年,赴德国留学,先后在弗赖堡大学、慕尼黑大学和图宾根大学动物学系学习。1928年3月获图宾根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29年回国报效祖国。 1930年,贝时璋院士创建浙江大学生物学系并任系主任,1949年兼任理学院院长,在浙江大学20年,成为师生爱戴的一代宗师。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起,参与中国科学院生物学科各研究所的筹建工作,并于1950年出任实验生物学研究所所长。1954年起,担任中国科学院学术秘书处学术秘书,参与筹建中国科学院学部和学部委员遴选工作。1955年被选为首批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8年,创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并任所长,创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系并任主任。曾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生物学教学部主任、中国动物学会理事长和名誉理事长、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长。贝时璋院士是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及第三至第六届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和《生物学卷》编辑委员会主任。 贝时璋院士是一位以发展祖国科学事业为毕生追求的战略科学家。他参与了中国科学院的建立和国家各项中长期科学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他高瞻远瞩,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制定了服从国家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办所方针,开拓了我国的放射生物学和宇宙生物学研究,指导了我国核爆炸动物远后期辐射效应研究和我国第一批生物火箭的动物飞行实验等重大研究项目,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奠定了基础。贝时璋院士是我国实验生物学的开拓者之一。从在德国留学时起,一直从事实验生物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研究内容包括细胞常数、细胞再生、细胞分裂与细胞重建等,都取得显著成就。贝时璋院士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细胞重建的研究工作,首次发现细胞的繁殖增生除了细胞分裂之外还广泛存在着细胞重建过程,创立了细胞重建学说。 鉴于贝时璋院士长期工作在科研第一线并取得卓越成就,他的母校德国图宾根大学又于1978、1988、2003和2008年4次授予他荣誉博士证书,取得了举世无双的殊荣;2003年,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正式批准将中国国家天文台于1996年10月10日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第36015号小行星命名为贝时璋星。 ---------------------------------------------------------------------------------- 生物学家、教育家贝时璋院士 www.zhxww.net 2004-9-23 8:42:07 来源:镇海籍院士风采录 1903年10月10日出生于镇海贵驷憩桥一个世代种地打鱼的家庭。贝时璋八岁进学堂念书。1921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预科。1921-28年留学德国。 1928年3月1日,贝时璋获土滨根大学博士学位。50年后,1978年3月,由于他在科学研究中获得的卓越成就,土滨根大学再次授予他自然科学博士学位(金博士)。又一年以后,1988年3月,土滨根大学第三次授予自然科学博士学位。一所大学在60年间三次授予一位学者博士学位,这是罕见的。 1948年,贝时璋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称院士)。历任浙江大学理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副主任;第一至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三至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等职。他在科学院研究方面获得了许多成果,发表了数十篇科学论著。 主要研究工作包括动物的个体发育、细胞常数、再生、中间性、性转变、染色体结构和细胞重建等方面。其中,关于细胞重建的研究尤为突出。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说起对生命科学的最初兴趣,贝时璋总会背起小时候在乡下诗塾里念过的李白的一首诗。 一百多年来,生物界一直把细胞分裂为产生细胞之唯一途径奉为金科玉津,而贝时璋以不同种类的生物为试验材料,通过大量试验证明除细胞分裂外,生物体内以一定的物质为基础,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一步一步重建理论的创立,是生物学的重大突破,也受到了国内外生物学家的重视。 我用自己的生命研究生命科学,对于细胞重建理论的意义,贝时璋曾这样说,不久以后简单的生命将在实验室合成。那时,生命与无生命之间的界限,也不再是固定不变了。 贝时璋创建了浙江大学生物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物理系,参加了国家的科学技术计划工作,培养了许多人才。 细胞重建重建细胞重建重建又重建; 生物合成合成生物合成合成再合成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3240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国第一个“汽车风洞”在同济大学落成启用
pikeliu 2009-10-28 08:12
我国第一个汽车风洞在同济大学落成启用 作者:刘丹 吴霞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09-9-19 23:03:41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9月19日   来源:新华社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9/9/223500.shtm 新华社上海9月19日电(记者刘丹、吴霞)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亲自驾驶着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新能源汽车跨越主席台一侧的时空隧道,拓开象征着汽车风洞的大门,全场顿时彩带飘飞、掌声雷动。经过近5年的建设,国内第一个汽车风洞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19日在同济大学嘉定校区落成启用。 9年前我从德国回国时有两个梦想,一个是自主研发新能源汽车,一个是自主建造国内首个汽车风洞。万钢难掩兴奋地说,今天这两个梦想都实现了。 作为公共性汽车和轨道车辆的关键技术平台,汽车风洞将为我国汽车和轨道车辆工业,特别是为新能源汽车的自主研发提供重要的基础性服务,也将为我国汽车工业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由同济大学承建的这一总投资4.9亿元人民币的风洞中心项目,是上海市重大产业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包括国内首座汽车气动声学整车风洞、国内首座热环境整车风洞和一个集汽车造型、加工、设备维护、科研和管理于一体的多功能中心。它与上海嘉定国际汽车城先期建设完成的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上海汽车质量检测中心、汽车试验场共同组成国际一流、配套齐全的地面交通工具测试研究基地。 同济大学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主任杨志刚教授介绍,风洞中巨大的人造风模拟的各种行车环境中遇到的空气阻力、噪声、热力学状态以及天气环境如温度、湿度、太阳辐射等,用以测试样车的安全性和操纵稳定性,以设计出更加节能、美观的汽车。 同济大学风洞中心从建设初始就按照世界最先进的指标进行规划,建成后的风洞中心在噪音控制、地面模拟、空气动力测量精度、环境模拟等关键技术指标上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并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 同济大学副校长陈小龙表示,启用后的汽车风洞将担负起技术服务和学科发展的双重任务,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一是为中国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企业以及轨道交通产业提供一个非营利、中立性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企业的自主创新和自主设计;二是参与国家战略项目,为我国高速列车自主研发和大飞机项目的关键技术提供支撑平台;三是作为中国汽车和轨道车辆产业的国际技术交流中心及高端人才培训的基地。 万钢表示,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学承担着培育人才、发展科技、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的重任。以大学为主体将风洞中心建成一个面向整车、零部件企业的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是风洞建设的创新模式,为今后类似的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开拓了新的途径。 万钢说,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的正式运营,是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一个阶段性成果,希望风洞中心以服务社会、服务企业为宗旨,致力于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并积极拓宽学科领域,为我国高速列车和大型飞机的自主研发提供技术支撑,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工程建设以及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查看所有评论 ? 2009-9-22 15:12:49 匿名 IP:219.128.61.* 好,我国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风洞中心了,而且知识产权也全是自己的,还有更重要的是全尺寸的风洞中心。呵呵!! 哪天可以用它来设计一辆F1!!!! [回复]2009-9-22 12:51:47 匿名 IP:222.69.215.* 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国内目前还没有风洞中心,目前世界上的风洞中心也就这么几家:韩国现代;德国AUDI,大众,斯图加特大学风洞中心;意大利法拉利;美国克莱斯勒,NASA飞机风洞。另外中国的汽车全程开发所需的风洞时间(实验)约为3000小时,如果在国外做的话要花近亿元人民币。在国内做能节省一大批资金。万刚曾经表示要把同济大学风洞中心建成像斯图加特大学那样的中立性风洞中心。看似简单的一个大风机,目前国内还没有哪个厂家能做得出来,不得不从德国进口。 [回复]2009-9-20 14:45:12 chyq721 IP: 兄台,这可不简单哦,让空气按照设定的流动,制造各种不同的流场,可不就是简单的大洞口哦。里面很多精巧的设施可以制造不同的流场的,风速与流场的变动则依靠那个多叶片的风机啊。看似复杂的东西原理其实非常简单,看似简单的东西其实原理上是非常复杂的。兄台如果觉得自己聪明,何必做一做湍流研究呢? [回复]2009-9-20 3:04:14 energy IP: 貌似没有什么。不就是做个大洞口,里面能刮大风吗。 [回复]2009-9-20 2:39:47 匿名 IP:81.166.77.* 好似比VOLVO的那座还牛! [回复] 读后感言:
个人分类: shanghai|162 次阅读|0 个评论
旧书如美人,哪堪复转流:记2009年地坛秋季书市【图】
pup 2009-10-20 21:07
周日那天,天气预报说5~6级的风,几秒钟的犹豫之后,还是进城直奔地坛书市。一个人背着个大书包,是准备要扛点成果回来的。路上接到好朋友的电话,还不忘时机的推荐一下地坛书市。虽然这也是我第一次去啦(小声点,好歹我是在行业内混饭吃的,说出去,都要被多少人汗颜)。有那么四年时间,我就住在二环,离地坛两三站路,竟然总有理由不去靠近。如今被发配到边疆之后,才猛然发觉,文化中心是那么具有诱惑力。而且自从喜欢上《尚书吧故事》之后,就开始恋旧,旧书如美人啊,我多想将之也藏在闺中呵。 地坛书市每年三次,五一(春季),十一(秋季)和冬季的某几天。本次秋季书市因为六十大庆而延迟至今。在书市上看见很多带着皮箱或推着拖车人,很刺激消费的咧,出版行业的人,见到了无不开心吧,要心存感激吧,对书有购买欲望,才能保证这个行业生生不息呀。 就像买衣服一个道理,习惯了在商场买新款,冷不丁到了动物园那种地方淘宝,没有一双火眼金睛哪里成?顶着大风,从午饭前一直逛到下午歇市,竟还有未逛到的地方!要问我这次亲密接触的感觉如何,我想说:挺好玩。 1. 第一次触电的是发现世界丛书,躺在孔夫子旧书网名下的一个摊位上,很不受待见的样子,书籍上还贴有编号,切口处印着红色图章。我傻乎乎的问店老板:这书不是从图书馆偷来的吧? 售价3折,二话不说买下了。 2. 有一家旧书摊人气很旺,也凑热闹挤进去看。老板很逗,仿佛人越多他越烦,因为那些人像挑大白菜一样,将书随意捡来拣去又使劲砍价。只见他时不时亲自去整理架子上刚被翻乱的书本,嘴里忿忿着:都是斯斯文文的读书人,瞧你们干的这是什么事!见他是爱书之人,不像一般的商贩,就问得多点。获知他每个周末都在北大小西门摆摊,号称周末书市。说话间,他总是叹气:做这行不容易! 3. 放眼望去遍地都像是些特价书、盗版书、天桥或地摊书,所以当我突然看见三联书店的招牌时,甭提有多高兴了。全场5折,连乡土瑰宝那套如此气派的都不例外。当然了,这里应该是全书市最拥挤的地方了,与早高峰时355路公交车有得一比。靠近的人大都是大喊一声书名,问该书还有没有。也有像我这样的,挤得近乎果冻却乐此不疲,挑挑捡捡直到不堪重负。我有些奇怪,据说三联书店年年来此特价,竟也丝毫不损其品牌分量? 4. 尝到了三联的甜头之后,再见到山东画报社的招牌时,就少了戒备。以为这也是出版社来摆摊了,真是造福于我啊!店老板也吹嘘着让人误以为他就是出版社的人。但三五句交谈之后,觉出不对来了。再仔细看看架子上的书,也并非全都是山东画报社的。想想既然如此,豆瓣书店也常有该社的书,也是五折,而且那里的书面相还能稍微整洁点呢。也难怪这个摊位不见几个读者。PS:店老板平时在甜水园做图书批发的,到了书市时就专门进山东画报社的特价书来此摆摊。很想买齐那套老照片。 5. 吃午饭时,见旁边的人打电话向书商订货,趁机又打听点内情。比如这些摊位在这11天里的租金是四千到两万不等,摊主必须是有书店营业执照的。而那些打着5元一本的基本上都是盗版书。其他的旧书摊,放心买,都正版。 6. 有的旧书摊主一直在大声吆喝2元一本,一版一次咧!听着还是有点诱惑力的,想想1版1次竟真是个卖点了。那些发黄的发霉的掉页的带着污渍和历史的书,才2块钱啊! 7. 书市上有卖文房四宝之类的也正常,或者跟印刷品搭点边也都感觉良好。走到公园北部时,竟见到了生活集市,衣服鞋袜锅碗瓢盆等等样样都齐全,整个公园,俨然已经是个大大的金五星市场了。
个人分类: 书天堂|5805 次阅读|4 个评论
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问题
tianli99 2009-10-15 09:16
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已经名花有主。但新制度经济学的出路在哪里? 我们面对的是新制度经济学未来发展面临什么样的、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值得进一步的、持续的科学探索。 我认为,新制度经济学又被称为交易成本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还得从交易机制(TRANSACTION MECHANISM)这个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开始,和主流经济学紧密地在基础逻辑上结合起来研究,其中可能有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和问题值得探索。 也就是说,新制度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一个出路在于从研究工具和研究内容上加强和主流经济学的沟通和融合,应重视交易原理或交易机制(transaction mechanism)的研究,从而为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经济学理论体系而前进。 Nobel medal:
个人分类: 经管评论|2829 次阅读|0 个评论
2009年UMN的第一场雪
wangyk 2009-10-11 01:34
王 应 宽 2009-10-10 UTC-6 CST UMN, St Paul 2009 年 UMN 的第一场雪 科学网博客的博主博友们,你那里下雪了吗?面对寒冷你怕不怕? 昨天就听身边的朋友们说,据明州气象预报这个周末要下雪。我们都不相信。尽管近日气温下降,天气渐寒,但感觉还没有到下雪的时候。我还调侃,要是周末不下雪,为了减少气象部门误报的尴尬,特设计更正信息一条明州气象站,昨天播的全不算(用四川话播报效果更佳)! 为准备寒衣御严冬,昨天(周五)下午与几位同事一起去了 Outlet 购物。天气如此晴朗,根本没有下雪的迹象,有俺路过老板家的大宅子时拍的片片为证(附后)。但是购物回来后已经是晚上 9 点多,夜晚照常的要比白天冷。做了点面条对付了晚餐之后就到办公室继续干革命工作,网聊得知,祖国的同事同胞们都在工作,原来这个周末还照常上班已不休息。我独自在办公室赶着活,感觉很冷,特别是两条腿冻得像老寒腿,不一会儿嗓子也开始痛了,我预感要感冒了,赶紧喝水并站起来活动胳膊腿儿。心理嘟囔,千万别感冒,影响工作不说,周六晚上华夏中心的卡拉 OK 就无法放声歌唱了! 终于干完手头最紧要的工作,已是凌晨 3 点了,不胜寒冷,于是决定回家歇了。等我下楼走出办公楼,一股寒流扑面而来,定睛一看,地面已经白雪皑皑,寒风伴着雨夹雪,漫天飞舞,雪下得正欢。我赶紧带上衣服上的帽子,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快步回家,可怜身上衣正单,还是冻得瑟瑟发抖。当时像拍照但没带相机,再说晚上光线不好,咱这傻瓜相机拍也不出好照片。心中默念,希望早上起来积雪还没全消融,可以拍到雪景给大家汇报。为预防感冒睡前吃了点感冒药,加之积累一周的疲劳未得到释放,酣睡了一大觉,一夜无梦到天明。等我起来是已是当地时间上午 10 点了,睡眼惺忪的朝窗外一看,还有积雪。于是赶紧洗漱完毕出门,在去办公室的路上沿途拍了些片片。粘贴在此,与大家分享我在明尼苏达经历的第一场雪。 2009 年的第一场雪,是否来的更早了些? 音乐欣赏: 周亮 . 你那里下雪了吗 ? http://jgggbbs.com/xyz/xue/xue-07.wma 刀郎。 2002 年的第一场雪。 http://www.jcjy.net/cnet/dynamic/maintain/item/accessory/1101215695498.mp3 2009年10月9日下午两点摄于老板家宅子前。天气如此晴好,谁能预料晚上会下雪?
个人分类: 游学美国|5202 次阅读|1 个评论
2009Nobel化学奖预测
yangsir 2009-10-7 11:30
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提名 ----Michael Gratzel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光子学和界面实验室主任米切尔格兰泽尔教授(MICHAEL GRATZEL),曾获得过2007年海法以色列工程技术学院哈维奖(Harvey Prize of Technion)和2009年的国际巴尔赞奖(International Balzan Award)。化学界排名处于前1%,过去的10年有58篇论文获奖。 工作领域: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历史回顾: 1. 1837年,Daguerre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 2. 1883年,德国光电化学专家Vogel发现有机染料能使卤化银乳状液对更长的波长敏感,这是对染料敏化效应的最早报导。 3.1887年,Moser将这种染料敏化效应用到卤化银电极上,从而将染料敏化的概念从照相术领域延伸到光电化学领域。 4. 1964年,Namba和Hishiki发现同一种染料对照相术和光电化学都很有效。这是染料敏化领域的重要事件,只是当时不能确定其机理,即不确定敏化到底是通过电子的转移还是通过能量的转移来实现的。 5. 20世纪60年代,德国Tributsch发现了染料吸附在半导体上并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电流的机理,才使人们认识到光照下电子从染料的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后继而注入半导体的导带的光电子转移是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 6. 1988年,Gratzel小组用基于Ru的染料敏化粗糙因子为200的多晶二氧化钛薄膜,用Br2/Br-氧化还原电对制备了太阳能电池,在单色光下取得了12 %的转化效率,这在当时是最好的结果了。直到1991年,Gratzel在ORegan的启发下,应用了ORegan制备的比表面积很大的纳米TiO2颗粒,使电池的效率一举达到7.9 %,取得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领域的重大突破。应当说,纳米技术促进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发展。通过近十八年的研究与优化,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已经超过了11 %。这种电池的突出优点是高效率、低成本、制备简单,因此有望成为传统硅基太阳能电池的有力竞争者。 牛人-M. Gratzel的牛文单篇被引用竟然高达4333次!!! B O'regan, M Gratzel . A low-cost, high-efficiency solar cell based on dye-sensitized colloidal TiO2 films , Nature ,1991,353, 737-740. 被引用: 4333 次。 U. Bach, D. Lupo, P.Comte, J. E. Moser, F. Weissortel, J. Salbeck, M Gratzel . Solid-state dye-sensitized mesoporous TiO2 solar cells with high photon-to-electron conversion efficiencies , Nature , 1998, 395, 583-585. 被引用: 915 次。 P. Wang, S.M. Zakeeruddin, J.E. Moser, M.K.Nazeeruddin, T. Sekiguchi, M Gratzel . A stable quasi-solid-state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 with an amphiphilic ruthenium sensitizer and polymer gel electrolyte , Nature Materials , 2003, 2(6),402-407. 被引用: 297 次。
个人分类: 科技时闻|5563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帖:200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评审结果
machangle 2009-9-29 17:01
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立项名单 批准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工作单位 成果形式 计划完成时间 09XDJ001 政治文化变迁中的中国政党制度研究 贺良林 红河学院 专著 2012-12-31 09XDJ002 中国共产党维护西藏稳定的历史经验及政策分析 续文辉 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党校 专著 研究报告 2011-4-30 09XDJ003 党内选举的改革实践与制度创新 杨继荣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专著 2010-3-11 09XDJ004 考试测评选任干部实践规范化研究 马俊林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校 研究报告 专著 2010-8-1 09XDJ005 提高选拔任用干部的公信度研究 邓献辉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 论文(集) 研究报告 2010-10-30 09XDJ006 提高选拔任用干部公信度的心理综合模型 陈永进 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 专著 2012-6-30 09XDJ007 改革开放以来藏区党的建设基本经验及运用研究 梁代生 中共青海省委党校 研究报告 2010-12-31 09XDJ008 建立健全城乡统筹的党建工作一体化新格局研究 兰亚宾 中共宜宾市委党校 专著 研究报告 2011-7-30 09XDJ009 新时期话语体系创新与提高党的动员力 于连锐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校 专著 2011-6-30 09XFX001 法律行为理论的法哲学进路 兰艳 广西财经学院 专著 论文(集) 2011-12-30 09XFX002 西北贫困地区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三农法律制度建设研究 潘醒 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研究报告 2011-12-18 09XFX003 民国时期新疆法律制度研究 伏阳 新疆大学法学院 专著 2012-12-31 09XFX004 非政府组织NGO法律问题研究 李玉娟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报告 2011-6-30 09XFX005 行政决策中行政主体人格权的程序保护与限制研究 黄泽勇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专著 研究报告 2010-12-31 09XFX006 主体性选择与农村纠纷解决机制关系研究 王伟 四川外语学院 专著 研究报告 2011-12-31 09XFX007 食品安全监管研究:国际比较与国内路径选择 赵学刚 西南大学法学院 专著 论文(集) 2011-12-30 09XFX008 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各阶层私有财产权观念变迁史研究 陈松 贵州大学法学院 专著 2011-12-10 09XFX009 公物利用法律问题研究 余睿 广西大学法学院 专著 2011-10-18 09XFX010 应收款债权担保研究 陈兴华 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 专著 2011-3-31 09XFX011 新疆知识产权战略视野中的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研究 吕睿 新疆艺术学院文化艺术管理系 论文(集) 2012-6-30 09XFX012 知识产权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性保护实证研究--以贵州为重点 邓志新 贵州师范大学法学院 论文(集) 研究报告 2011-6-30 09XFX013 构建我国侵权责任法危险责任体系之研究 李敏 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专著 2011-12-31 09XFX014 网络环境下商标侵权问题研究 邓宏光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专著 2011-12-31 09XFX015 能源生态安全的法治构建研究 赵爽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贸易法学院 专著 2011-12-31 09XFX016 生态文明视域下我国西部地区民族环境习惯法研究 郭武 甘肃政法学院 专著 2010-3-18 09XFX017 转型时期中国市场规制法律研究 段涛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税法研究中心 专著 研究报告 2011-3-10 09XFX018 反垄断法实施中经济理论与方法的应用问题研究 胡甲庆 贵州财经学院法学院 专著 2010-7-1 09XFX019 金融危机背景下信用评级机构责任机制法律问题研究 缪心毫 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研究所 专著 2011-12-31 09XFX020 信用评级失灵的法律治理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胡大武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专著 2011-12-30 09XFX021 我国实施民生财政的法律保障机制研究 陈治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2011-6-10 09XFX022 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的国家选择基于政府对财政制度影响力调查的分析 马骁 西南财经大学校办 专著 研究报告 2012-6-30 09XFX023 低收入人口享用基本金融服务之法律保障研究 汪鑫 广西大学法学院 专著 2011-6-30 09XFX024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实现路径研究 雷晓康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报告 2011-10-31 09XFX025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制度支撑体系研究 陈亚东 重庆科技学院 研究报告 2011-12-31 09XFX026 风险社会下的刑法介入早期化研究 舒洪水 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 专著 2011-12-31 09XFX027 新疆恐怖犯罪的惩治与防范 古丽燕 新疆社科院 专著 2011-12-31 09XFX028 治理多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法律机制研究 郭蓓 新疆社科院 研究报告 2011-6-21 09XFX029 智障者性侵害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 熊少波 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 研究报告 论文(集) 2012-12-31 09XFX030 农村法律援助体系的创新和发展研究 梁高峰 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专著 研究报告 2011-12-31 09XFX031 解决群体性事件的法律机制研究以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法治保障为视角 佴澎 云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专著 2011-8-30 09XFX032 西部地区农村群体性纠纷及其解决机制研究--基于实证视角的描述与分析 吴卫军 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专著 研究报告 2011-12-31 09XFX033 国际投资法制中的公共利益保护问题研究 张光 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专著 2011-12-31 09XFX034 中国--东盟知识产权保护与合作的法律协调研究 宋志国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法学院 专著 论文(集) 2011-12-31 09XFX035 自由贸易协定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及我国的对策 杨静 云南财经大学 研究报告 2011-12-31 09XFX036 气候变化背景下以节能减排为目的的贸易措施与WTO规则的关系:挑战与回应 鄂晓梅 内蒙古大学 研究报告 2012-6-30 09XGJ001 发展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意义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及对策研究 杨思灵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报告 2011-3-31 09XGJ002 中非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及对策研究基于全球化新阶段非洲比较优势动态变化的分析 梁益坚 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 专著 2011-12-31 09XGJ003 世界教育领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与我国教育系统应对策略研究 徐辉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专著 论文(集) 2011-12-30 09XJL001 经营性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机制研究基于EVA的理念与方法 李小平 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 论文(集) 研究报告 2011-12-30 09XJL002 发展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条件下国家投资形成的国防知识产权权属和利益分配激励政策研究 丁德科 西安财经学院 研究报告 2010-12-20 09XJL003 统筹城乡发展的就业、户籍与土地利用制度联动机制研究 易小光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 研究报告 2011-7-1 09XJL004 中国二元非均衡经济社会结构与转型期农民增收困境 王恩胡 西安财经学院经济学院 专著 2011-12-31 09XJL005 经济转型、法律缺失与非正式制度约束:本土化语境中法与金融理论的拓展研究 皮天雷 重庆大学农村金融与人力资源研究中心 专著 2010-12-31 09XJL006 扩大就业的理论与政策研究微观行为主体的视角 汪戎 云南财经大学 专著 研究报告 2012-12-31 09XJL007 基于能值理论的河西走廊绿洲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魏奋子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 研究报告 2011-12-31 09XJL008 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基于契约优化、关系治理的农产品交易稳定性提升 张春勋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研究报告 2011-12-31 09XJL009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与实现机制研究 尚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研究报告 2011-6-30 09XJL010 产品内分工深化视角下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路径研究 马莉莉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专著 2011-12-31 09XJL011 全球经济调整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基于FDI传导机制与国际市场结构变化的分析 阎敏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研究报告 2011-6-30 09XJL012 金融危机视阈中的负所得税中国化研究 李庆梅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工商管理教研部 专著 研究报告 2011-10-1 09XJL013 基于金融危机传染效应的中国金融风险预警研究 王小霞 西安财经学院经济学院 研究报告 2010-3-13 09XJL014 促进西部地区科学发展的战略研究 刘渝阳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报告 2010-3-23 09XJL015 促进西部地区优势产业发展政策研究 赵果庆 云南财经大学区域发展研究所 专著 研究报告 2010-6-30 09XJL016 基于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新疆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黄宝连 石河子大学 研究报告 2010-12-30 09XJL017 坚持走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科学发展道路研究 倪邦贵 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 研究报告 2010-12-31 09XJL018 全球金融危机下促进西部地区优势产业发展政策研究 罗仲平 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专著 研究报告 2012-12-30 09XJL019 西部开发新阶段促进优势产业发展政策研究 曾德高 重庆邮电大学 研究报告 专著 2010-12-30 09XJL020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资源整合与协调发展研究 张协奎 广西大学商学院 论文(集) 研究报告 2011-7-1 09XJL021 大图们江区域旅游发展转型与旅游合作模式研究 崔哲浩 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 专著 2011-10-30 09XJL022 西部弱生态地区环境修复的经济学分析基于经济增长路径选择的研究 谭鑫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专著 2011-12-30 09XJL023 西部生态环境建设补偿制度的生态经济学依据研究 周玲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党校 研究报告 2010-8-31 09XJL024 新形势下能源安全问题研究开放条件下外部能源利用与我国区际能源供需平衡问题研究 周江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专著 研究报告 2010-12-30 09XJY001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研究 赵涛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专著 研究报告 2010-12-31 09XJY002 矿产资源开发利益统筹与西部地区科学发展研究 程宏伟 成都理工大学 论文(集) 研究报告 2010-12-31 09XJY003 经济裂变、技术范式变迁与后发地区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研究 曹平 广西大学商学院 专著 研究报告 2012-6-30 09XJY004 产业转移与城市化作用下西部生态脆弱区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与人地系统调控 袁长伟 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著 研究报告 2011-12-30 09XJY005 建立健全西部生态脆弱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及其评价体系研究 吕文广 甘肃行政学院 论文(集) 研究报告 2010-3-19 09XJY006 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研究基于生产功能与生态功能的视角 李晓燕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研究报告 2011-3-10 09XJY007 大学生生存型创业和机会型创业的行为动机、影响因素及转化对策研究 李爱国 重庆工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研究报告 论文(集) 2010-12-30 09XJY008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大学生创业的路径和机制 李幼平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研究报告 论文(集) 2012-3-1 09XJY009 基于企业/雇主视角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王雅荣 内蒙古科技大学 专著 论文(集) 2011-12-30 09XJY010 基于胜任能力开发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新模式研究 高永惠 桂林工学院 研究报告 论文(集) 2010-11-30 09XJY011 基于山地资源综合开发的山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冯佺光 重庆师范大学 研究报告 2011-12-30 09XJY012 全球金融危机下我国产业西迁与西部地区优势产业发展研究 杜靖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专著 2011-12-31 09XJY013 典型贫困地区发挥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研究以三西地区为例 郭亚莉 宁夏社会科学院 专著 2011-12-31 09XJY014 甘肃省地震灾区农村恢复重建问题研究 侯庆丰 甘肃农村发展研究院 研究报告 2011-12-30 09XJY015 利益协调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研究 刘润秋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报告 2010-12-31 09XJY016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研究基于金融视角 刘攀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专著 研究报告 2011-2-12 09XJY017 劳务经济与资源经济互动的西部农村经济发展长效机制与对策--新农村建设新问题研究 蒲艳萍 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 专著 研究报告 2011-12-31 09XJY018 西部贫困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创新研究 李琼 吉首大学 论文(集) 研究报告 2011-6-30 09XJY019 新农村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大学生村官长效工作机制构建 黄钟仪 重庆工商大学管理学院 专著 研究报告 2011-6-30 09XJY020 新形势下粮食安全问题研究--的探索与实践 张海翔 云南农业大学 研究报告 2010-12-31 09XJY021 产业化进程中农业产业链培育研究 肖小虹 贵州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专著 2011-12-31 09XJY022 新疆现代林果产业体系发展中的市场建设和创新研究 周斌 中共新疆自治区党校 研究报告 2011-6-30 09XJY023 健全农业投入保障制度研究基于地方财政支农绩效视角 王胜 重庆社会科学院 研究报告 2010-12-31 09XJY024 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研究 吴秀敏 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2011-12-31 09XJY025 基于我国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农业走出去战略研究 强始学 中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委员会党校科研处 研究报告 2011-6-30 09XJY026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走出去战略研究 张静 石河子大学 研究报告 2011-6-30 09XJY027 新疆棉花产业风险问题研究 陈建国 新疆财经大学 研究报告 2011-12-31 09XJY028 中国玉米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聂敏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 论文(集) 研究报告 2011-6-30 09XJY029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下应急物流与交通运输系统集成优化方法研究 广晓平 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论文(集) 研究报告 2011-2-25 09XJY030 乌江流域民族地区农村消费市场开发与对策研究 王山河 长江师范学院 专著 2011-12-31 09XJY031 推进中国农村流通现代化研究基于城乡统筹战略与城乡交互的价值链视角 陈澍 重庆社会科学院 研究报告 论文(集) 2011-12-31 09XJY032 完善我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研究 蒋和胜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 研究报告 2010-12-31 09XJY033 西南地区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张琰飞 吉首大学 论文(集) 2012-12-30 09XJY034 国际国内新形势下财政政策取向研究:基于财政支出体系完善与区域协调增长的双目标选择 吴颖 重庆大学贸易及行政学院 研究报告 2010-7-1 09XJY035 完善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研究 阎星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 论文(集) 研究报告 2010-12-31 09XKG001 浑河下流地区区域考古调查 曹建恩 内蒙古师范大学 研究报告 2011-6-30 09XKG002 唐懿德太子墓发掘报告 王小蒙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研究报告 2011-6-16 09XKG003 元代集宁路故城遗址的考古发掘研究 陈永志 内蒙古师范大学 研究报告 2011-12-31 09XKG004 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兴起与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实践(1928-1949) 陈洪波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专著 2011-12-31 09XKS001 马克思资本生产批判的启示:科学发展需处理好资本、科学技术与生活质量的辩证关系 何平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专著 研究报告 2011-12-31 09XKS002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创新与发展思想研究 蔡永生 贵州师范大学 专著 2011-12-31 09XKS003 西部民族地区领导干部践行科学发展观研究 曹淑英 中共青海省委党校 研究报告 2011-11-11 09XKS0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研究 曾德盛 广西社会科学院 论文(集) 2011-12-30 09XKS005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研究 韦滢 贵州大学马列主义教学部 研究报告 2010-5-30 09XKS00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利益协调问题研究 张严超 湖北民族学院 研究报告 2010-12-31 09XKS00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民族民间文化的引领路径和机制研究 覃小林 吉首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专著 2011-12-31 09XKS00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社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契合性内在机理研究 苏咏喜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专著 2011-12-31 09XKS009 中西部地区突发性群体事件的诱因和对策机制研究 马雁 云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论文(集) 研究报告 2011-12-31 09XKS010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 张可让 中共新疆区委宣传部 研究报告 2010-12-30 09XKS011 民间舆论场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价值功能研究 唐荣双 广西民族大学 论文(集) 2011-12-1 09XKS0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研究 周玉 成都医学院 专著 2011-12-31 09XKS0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西方价值体系比较研究 廉永杰 西安理工大学 专著 研究报告 2011-9-1 09XMZ001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的实践程度调查研究 朱玉福 西藏民族学院 专著 2011-12-1 09XMZ002 我国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若干理论创新研究 丁龙召 内蒙古师范大学 专著 2012-12-31 09XMZ003 兴边富民行动及其成效的调查研究 杨引官 新疆自治区党校 研究报告 2010-12-31 09XMZ004 边疆民族新农村建设持续推进的难点与对策研究 王俊程 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管理学院 研究报告 2010-12-31 09XMZ005 老少边穷连片地区区域合作路径与机制研究 宋爱苏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研究报告 2011-8-30 09XMZ006 推动西藏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 李宏 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 研究报告 2011-9-30 09XMZ007 维护藏区社会稳定对策研究 贾秀兰 西南民族大学政治与社会学学院 专著 2011-12-31 09XMZ008 西南少数民族贫困县的贫困和反贫困调查与评估 庄天慧 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专著 2011-9-30 09XMZ009 以理论和政策创新推动云南散居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王俊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报告 2010-12-31 09XMZ010 藏族青少年民族认同研究 罗平 西藏大学 研究报告 2011-12-30 09XMZ011 非传统安全视域下新疆跨界民族的公民意识与族别认同研究 高汝东 塔里木大学西域文化研究所 论文(集) 研究报告 2011-6-30 09XMZ012 藏传佛教寺庙管理体制研究 孟虎军 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历史文化系 专著 研究报告 2012-3-31 09XMZ013 当代中国蒙古族历史 郝维民 内蒙古大学 专著 2012-12-31 09XMZ014 宁夏民族史 胡若飞 宁夏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专著 2011-12-30 09XMZ015 《蒙古秘史》词汇研究 布仁巴图 内蒙古大学 专著 2012-12-30 09XMZ016 濒危土族语言与口头传承文学资源库的建设 胡枫 青海师范大学计算机系 研究报告 电脑软件 2010-3-18 09XMZ017 蒙古文多元化字形的挖掘整理和数据化研究 毕力格巴图 内蒙古农业大学 专著 电脑软件 2011-12-30 09XMZ018 现代蒙古语多义词计量研究 萨日娜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专著 电脑软件 2011-6-30 09XMZ019 《元史诸王表》补证及部分诸王研究 张岱玉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专著 电脑软件 2012-6-30 09XMZ020 新疆蒙古族民间故事类型分类与研究 海英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 专著 研究报告 2011-3-25 09XMZ021 藏传佛教寺院规范化管理的实证研究 华热多杰 青海民族学院 专著 研究报告 2012-6-30 09XMZ022 青藏地区宗教教职人员问题与少数民族族群集团及社会稳定互动关系研究 郭华 青海民族学院 研究报告 2012-12-31 09XMZ023 20世纪以来日本学者西南少数民族研究成果述评与译介 王晓梅 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译著 研究报告 2011-12-31 09XMZ024 土族社会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胡芳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文史所 研究报告 2011-10-30 09XMZ025 汶川大地震灾害恢复重建进程中的羌族文化重构研究 蒋彬 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 专著 研究报告 2011-12-31 09XMZ026 中俄蒙哈穆尼堪鄂温克传统文化比较研究 森德玛 呼伦贝尔学院 专著 研究报告 2012-12-30 09XMZ027 甘宁青回族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民族地区旅游业和谐发展研究 沙爱霞 北方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论文(集) 研究报告 2012-9-30 09XMZ028 青海藏传佛教寺院僧人基本状况调查研究 周成仓 青海大学社会科学系 研究报告 2012-6-30 09XMZ029 少数民族女性信仰变迁与民族文化关系研究 宋建峰 昆明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系 论文(集) 研究报告 2011-6-30 09XMZ030 哈密木卡姆研究 努斯热提 西安陆军学院乌鲁木齐边防干部训练大队 专著 研究报告 2010-6-30 09XMZ031 佤族、怒族的传统医药文化研究 王志红 云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研究报告 2012-5-31 09XMZ032 西域弓箭文化研究 锋晖 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 专著 2011-7-1 09XMZ033 遏制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过度开发对策研究 邓永进 云南大学旅游研究所 专著 研究报告 2011-8-30 09XMZ034 建立中国西部阳戏文化带相关问题研究 杜小书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研究报告 2010-12-30 09XMZ035 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田振江 石河子大学 研究报告 2011-6-30 09XMZ036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保护与社区发展协作机制与模式研究 王昕 重庆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研究报告 2011-9-30 09XMZ037 西方多民族国家的公民意识与族别认同研究--以美国为例 王兆璟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研究报告 论文(集) 2011-12-30 09XMZ038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研究促进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商业政策设计 蔡文浩 兰州商学院 专著 研究报告 2011-2-28 09XMZ039 青藏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 马生林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 专著 研究报告 2010-12-30 09XMZ040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农村新型养老保障模式实证研究以云南省为个案 谢和均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报告 2011-12-31 09XMZ041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研究 赵兵 西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学院 专著 论文(集) 2011-12-30 09XMZ042 生态移民与蒙古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型研究 阿拉腾图娅 内蒙古师范大学 研究报告 2011-12-31 09XMZ043 生态移民与少数民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型研究基于贵州世居少数民族生态移民的调研 王永平 贵州财经学院经济研究所 研究报告 2011-12-31 09XMZ044 当代维吾尔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艾山江阿不力孜 新疆师范大学 论文(集) 研究报告 2011-12-31 09XMZ045 土家族织锦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应用研究 李军 湖北民族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研究报告 电脑软件 2011-12-31 09XMZ046 新疆佛教石窟中的古代民族服饰研究 乌云 新疆师范大学 论文(集) 研究报告 2012-7-30 09XMZ047 边疆民族特殊类型贫困地区贫困和反贫困绩效的调查与评估 李翠锦 石河子大学经贸学院 研究报告 2011-6-30 09XMZ048 甘青宁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文化软实力培育问题研究 李秉文 甘肃行政学院 研究报告 2011-12-31 09XMZ049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贫困县的贫困与反贫困调查与评估 王秀峰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专著 研究报告 2011-8-31 09XMZ050 云南特有7个人口较少民族扶贫绩效调查研究 罗明军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论文(集) 研究报告 2010-10-30 09XMZ051 城镇化进程中青藏高原农牧民生存境况及择业取向的调查分析研究 久毛措 青海大学财经学院经济系 专著 研究报告 2011-6-30 09XMZ052 基于文化视角的南疆三地州新型农民培养 綦群高 新疆农业大学 研究报告 2011-3-31 09XMZ053 青海藏区农牧民素质与生活水平关系研究 费胜章 青海大学财经学院 研究报告 2011-6-30 09XMZ054 西北地区穆斯林民族农业人口城镇化过程中的择业趋向研究 白晓荣 青海师范大学 研究报告 2012-8-31 09XMZ055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沈鸿 桂林工学院 研究报告 2011-9-1 09XMZ056 改革开放30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发展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贡献率研究 张定强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专著 研究报告 2011-12-20 09XMZ057 中国古代民族教育政策及其当代价值问题研究 张学强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专著 2011-12-31 09XMZ058 旅游文化与族群认同基于丽江旅游的人类学考察 赵红梅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学院 研究报告 2011-6-30 09XMZ059 民族社区旅游发展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双赢的调控机制研究 刘旺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专著 研究报告 2011-12-30 09XMZ060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西南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李天翼 贵州民族学院民族文化学院 研究报告 2011-12-30 09XMZ061 传统社会组织与社区和谐洮河流域藏族传统社会组织沙尼与社区整合的实证研究 谢冰雪 兰州大学 专著 2010-12-31 09XMZ062 中国西部少数民族文化遗产 胡鸣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论文(集) 研究报告 2010-3-13 09XMZ063 公共政策变迁对农牧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马军 内蒙古工业大学 #NAME? 2011-12-31 09XMZ064 穆斯林妇女疾病与健康的人类学研究 孙金菊 兰州大学 研究报告 2012-12-20 09XMZ065 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病区人群生命质量、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石武祥 大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论文(集) 研究报告 2012-12-30 09XRK001 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的社会融合--对乡土社会的安全意义研究 李艳 西安工程大学 论文(集) 研究报告 2011-6-30 09XSH001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制度创新研究基于综合改革实验区的视角 周文 云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部 专著 2012-5-31 09XSH002 边疆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艾滋病问题研究 李进参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报告 2010-12-31 09XSH003 基于和谐社会视角下的西藏居民社会安全感研究 陈青姣 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研究报告 2011-12-10 09XSH004 网络舆论监督及其规范研究 周可达 广西社会科学院 专著 2011-12-30 09XSH005 性别失衡对人类安全的影响研究 姜全保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论文(集) 研究报告 2011-6-1 09XSH006 NGO视角下的进城务工人员社会服务研究 谷孟宾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专著 研究报告 2010-12-31 09XSH007 进城农民工子女城市社会适应性研究 张希希 重庆师范大学社会文化研究所 研究报告 2011-12-30 09XSH008 农村社区建设:制度、功能和文化 李俊 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专著 2011-12-30 09XSH009 农村治理中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整合方式研究 高满良 曲靖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报告 2012-12-31 09XSH010 一代独生子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研究 杜勇敏 贵阳学院 研究报告 2011-6-30 09XSH011 城乡社会统筹视野下促进西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策研究 邓泽军 重庆教育学院干训教育系 专著 研究报告 2011-12-31 09XSH012 城市化进程中回族社区变迁与清真寺功能社会化研究 马占彪 中共青海省委党校 研究报告 2010-12-31 09XSH013 新疆城镇就业问题实证分析与就业对策研究 赵强 新疆财经大学 研究报告 2011-12-31 09XSH014 黑河流域绿洲发育演化可持续性评价 郭明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研究报告 2012-12-31 09XSH015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单一民族聚居村与民汉杂居村发展状况对比研究 麦丽燕 中共新疆自治区党校 研究报告 2011-6-30 09XSH016 西部两欠地区的职业结构变迁研究 周芳苓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报告 2010-12-30 09XSH017 苯教文化与藏区和谐社会建设 周毛吉 青海民族学院藏学院 专著 2010-12-30 09XSH018 社会资本视角下集体林权制度变迁与演化机理研究 谭世明 湖北民族学院 专著 研究报告 2011-12-31 09XSH019 消费者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及其培育机制研究 邓德军 广西大学商学院 研究报告 2011-8-31 09XSH020 基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的利益协调问题研究 李友根 重庆交通大学 研究报告 2011-12-30 09XSS001 世界能源史研究 龙裕伟 广西社会科学院 专著 2011-6-30 09XSS002 他信政府的草根政策与泰国政局动荡--兼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公平与发展关系 李有江 云南师范大学 研究报告 2010-12-31 09XTJ001 毒情评估及禁毒对策遴选的统计技术应用研究 张义平 云南警官学院 研究报告 论文(集) 2011-12-31 09XTJ002 基于购买力平价下的贫困程度测算及应用研究 陈正伟 重庆工商大学 专著 研究报告 2011-9-30 09XTJ003 水资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SEEAW)研究 马忠 西北师范大学地环学院 论文(集) 研究报告 2011-12-30 09XTQ001 基于绩效和成效测度的图书馆社会价值评估研究 熊伟 陕西教育学院 专著 研究报告 2010-12-30 09XTQ002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信息资源开发与阅读文化构建研究 王晓芳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报告 2011-8-30 09XTQ003 面向农村信息化的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张会田 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 专著 论文(集) 2012-12-31 09XTQ004 西南多民族地区虚拟社区、虚拟社会行为及管控措施研究 殷启新 云南警官学院 论文(集) 研究报告 2011-12-31 09XTQ005 信息技术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的支撑作用及问题分析 杨路明 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 专著 2011-12-31 09XTQ006 商周金文地名(地理)资料的整理与研究 王伟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专著 研究报告 2011-12-31 09XTQ007 晚清民国词籍校勘研究 王湘华 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专著 2011-12-30 09XTY001 社会各阶层体育消费心理和行为特征研究 刘英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系 论文(集) 研究报告 2011-12-31 09XTY002 体育健身休闲市场服务质量与消费者忠诚度关系的研究 黄谦 西安体育学院 论文(集) 研究报告 2011-10-30 09XTY003 青海藏区生态移民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研究 李鸿斌 青海大学体育教研部 研究报告 2012-12-29 09XWW001 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理论研究 邹威华 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专著 2012-12-30 09XXW001 建国初(19491955年)新闻事业发展研究 王晓梅 西北大学新闻学院 专著 2012-3-30 09XXW002 社会危机事件的观念转型、资源开发与新闻控制--以汶川大地震的新闻报道为例 张晓 西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专著 研究报告 2010-12-31 09XXW003 外资进入中国传媒市场现状与影响研究 支庭荣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论文(集) 研究报告 2010-6-30 09XXW004 数字化时代信息交流OA模式及军事期刊的应对措施研究 薛笑芳 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通信学院 研究报告 2011-12-20 09XXW005 群体性事件的传播学考察及对策研究 黄蓉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论文(集) 研究报告 2011-6-30 09XXW006 藏族僧众手机使用情况的民族志研究以云南藏族为研究对象 陆双梅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研究报告 2010-12-1 09XXW007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媒介形象流变研究 董小玉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 专著 2012-12-26 09XXW008 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论表达与规范 孙玮 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论文(集) 研究报告 2011-12-30 09XYY001 认知诗学与文学批评新接面研究 马菊玲 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 专著 2012-6-30 09XYY002 基于汉英平行语料库的翻译文体学研究 黄立波 西安外国语大学 研究报告 工具书 2012-12-31 09XYY003 汉语方言接触视角下的四川客家方言研究 兰玉英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专著 2012-6-30 09XYY004 近代西北方言文献研究 莫超 兰州城市学院文学院 专著 2011-12-20 09XYY005 新疆汉语方言研究 董印其 新疆师范大学 专著 2012-7-31 09XYY006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米娜娃阿不都热依木 新疆社科院 专著 2011-12-30 09XYY007 花儿语言民俗研究 曹强 渭南师范学院中文系 专著 电脑软件 2011-12-31 09XYY008 民族地区双语环境下回族女童英语学习现状调查分析--以宁夏回族聚集地区为例 田凤俊 宁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论文(集) 研究报告 2011-5-10 09XYY009 英语教学场论研究与应用 阎佩衡 西北民族大学 专著 研究报告 2012-6-6 09XYY010 基于新疆少数民族习得汉语语料库的偏误研究 崔新丹 新疆大学语言学院 论文(集) 研究报告 2011-12-31 09XYY011 语言文化生态环境视野下的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 付东明 新疆师范大学 研究报告 2011-12-30 09XYY012 面向语言学的东亚文字字体及输入法 李龙 广西大学文学院 电脑软件 2012-7-31 09XYY013 唐五代《切韵》系韵书研究 仝小琳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专著 2011-12-31 09XYY014 魏晋南北朝敦煌汉文纪年写卷常用字形研究 肖瑜 广西大学文学院 研究报告 2011-12-31 09XYY015 金文复音词与上古汉语复音化研究 杨怀源 西南大学文学院 专著 2012-8-30 09XYY016 科尔沁地区蒙古语使用现状及其演变研究 王顶柱 内蒙古民族大学 专著 2012-12-31 09XYY017 蒙古语标准音水平测试等级标准研究 山丹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专著 电脑软件 2012-12-30 09XYY018 中世纪蒙古语句子结构研究 于权 内蒙古民族大学 专著   2012-7-1 09XYY019 城市化进程中的维吾尔语言变异研究 热孜婉阿瓦穆斯林 新疆师范大学 研究报告 2012-7-31 09XYY020 回鹘医学文书研究 阿布里克木亚森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 专著 2011-9-30 09XYY021 基于六书理论的西夏文字分析 韩小忙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专著 2012-12-30 09XYY022 西部裕固语与维吾尔语词汇比较研究 王新青 新疆大学语言学院 专著 研究报告 2011-9-20 09XYY023 现代维吾尔语句模研究 徐春兰 新疆农业大学中国语言学院 专著 2011-7-30 09XYY024 藏族远程教学资源库建设 才智杰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 工具书 2011-12-31 09XYY025 云南省东南亚语种(泰、缅、越、老、柬)基础教学规律研究 刘晓荣 云南民族大学东南亚南亚语言文化学院 研究报告 2011-6-30 09XYY026 面向机器翻译的日中翻译难点分析及其翻译规则的制作 卜朝晖 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报告 论文(集) 2012-7-31 09XZJ001 日本藏西夏文佛经典籍整理研究 王艳春 宁夏社会科学院 专著 2011-6-30 09XZJ002 宗教、艺术与政治互动视野下的北朝陇东佛教雕刻史 董华锋 兰州大学 专著 2012-12-31 09XZJ003 藏传佛教寺院社区参与及社会化管理的实证研究以四川藏区为例 杨俊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研究报告 专著 2011-8-31 09XZJ004 四川藏区藏传佛教的发展史及其区域特征研究 杨环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报告 2011-12-31 09XZJ005 吐蕃统治时期的敦煌密教研究 赵晓星 敦煌研究院文献研究所 专著 研究报告 2011-10-1 09XZJ006 新时期藏传佛教伦理思想在构建和谐藏族社会关系中的价值研究 吴春香 青海师范大学管理科学系 专著 2011-12-30 09XZJ007 守护与适应:当代西北回族妇女宗教信仰状况调查 马燕 宁夏社会科学院 研究报告 2012-12-30 09XZJ008 我国伊斯兰教网络传播研究 马惠兰 北方民族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专著 2011-12-30 09XZJ009 广西师公唱本搜集、整理与编选 张廷兴 广西大学文学院 专著 2010-12-30 09XZJ010 黄河流域伏羲祭祀仪式考察研究 余粮才 天水师范学院 专著 2012-12-31 09XZJ011 青海宝卷研究 刘永红 青海师范大学 专著 2011-5-30 09XZJ012 藏区民间宗教组织的现状及对基层民众的影响 孙林 西藏民族学院 研究报告 2010-12-30 09XZJ013 民间信仰的性质、功能及当代变迁研究 台文泽 兰州大学 论文(集) 2011-3-13 09XZJ014 中国普米族宗教研究 熊永翔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专著 2011-12-31 09XZJ015 中国西南边疆跨境民族宗教认同与国家关系研究 杨黔云 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研究报告 论文(集) 2011-12-31 09XZS001 贵州锦屏文书研究以清代黔东南苗、侗族土地契约、文书研究为中心 龙泽江 凯里学院《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编辑部 论文(集) 2011-12-30 09XZS002 中国封建司法行政体制运作研究 刘长江 四川文理学院科研处 专著 2012-12-30 09XZS003 中国古代科举制录取名额问题研究 (7世纪--20世纪) 谢海涛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 专著 论文(集) 2012-6-30 09XZS004 中国外戚政治研究 李禹阶 重庆师范大学校办 专著 2011-12-30 09XZS005 汉简中的敦煌社会 郝树声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 专著 2011-12-31 09XZS006 国家制度的地方化过程研究:以宋代四川特殊化政策为例 何玉红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 专著 研究报告 2012-3-10 09XZS007 元代亦集乃路基层管理研究 吴超 包头师范学院 专著 研究报告 2011-12-30 09XZS008 陈柱生平及其学术思想研究 刘小云 玉林师范学院政治与法律系 专著 2011-12-30 09XZS009 北宋以来陇右城市体系的形成研究 李新贵 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专著 2011-3-5 09XZS010 清前期(16441795)重大自然灾害与救灾机制研究 周琼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专著 2012-7-30 09XZS011 中国北方西辽河流域农牧经济形态的演变及生态环境变迁研究 滕海键 赤峰学院 专著 2011-12-30 09XZS012 得解放语境下的陕西农村妇女(19491965) 李巧宁 陕西理工学院历史文化系 专著 2011-12-30 09XZS013 古汉字本义系统与上古神话原型研究 陈文敏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 专著 2011-12-30 09XZS014 炎黄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 高强 宝鸡文理学院历史系 专著 2012-9-1 09XZS015 新疆少数民族孝文化与社会和谐研究 包朗 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 专著 2011-12-30 09XZW001 1980年代的文艺思潮与美术报刊的关系研究 吴永强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专著 2012-9-30 09XZW002 五四前后的文话研究 宁俊红 兰州大学 专著 2012-7-1 09XZW003 汉赋作家生存状况及精神风貌研究 高一农 西安外国语大学 专著 2011-12-31 09XZW004 黄庭坚与韩国(朝鲜)古代汉诗的发展 马金科 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 专著 研究报告 2011-10-30 09XZW005 宋代理学与文学的关联性研究--以书院为中心的考察 张文利 西北大学文学院 专著 2012-12-30 09XZW006 宋代自然灾害与文学 李朝军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专著 2012-6-30 09XZW007 金代家族与金代文学关系研究 杨忠谦 重庆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专著 2011-9-30 09XZW008 诗词关系与词体演进 廖泓泉 内蒙古财经学院 专著 2011-12-31 09XZW009 清末民初文言小说研究 庄逸云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专著 2012-6-30 09XZW010 丰富的偏激--论五四新文学运动中的钱玄同 魏继洲 广西民族大学 专著 2011-6-30 09XZW011 解放区文学的体制化研究 郭国昌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 专著 论文(集) 2011-12-30 09XZW012 延安时期(1936-1948)党的文化战略与文学生产研究 周维东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专著 论文(集) 2011-12-31 09XZW013 革命时期的文学遗产--中国当代激进主义文学思潮研究 周晓风 重庆师范大学 专著 2011-12-30 09XZW014 当代西部生态文学研究 张晓琴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 专著 论文(集) 2011-12-30 09XZW015 桃源、田园、荒原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题材小说研究 唐红卫 石河子大学 专著 2011-7-31 09XZW016 敦煌吐蕃民间文学作品研究 吴钰 青海民族学院藏学院 专著 2011-12-30 09XZW017 《蒙古秘史》与《罗黄金史》相同内容文化变迁比较研究 杭爱 内蒙古师范大学 专著 2012-12-30 09XZW018 安多藏族民间叙事长诗搜集、整理及其地理分布研究 万玛项欠 西北民族大学 研究报告 专著 2011-12-30 09XZW019 藏族民间文学研究 羊毛吉 青海民族学院藏学研究中心 专著 2011-12-31 09XZW020 蒙古族文学传统生态主题研究 巴苏和 内蒙古民族大学 专著 论文(集) 2011-12-31 09XZW021 青海多民族族群的历史记忆与重构以民间文学为例 毕艳君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报告 2011-12-31 09XZW022 青海蒙古族民间文学研究 呼和 青海民族学院蒙古语言文学系 专著 2012-10-23 09XZW023 敦煌吐蕃文书〈罗摩衍那〉校勘与译注 万玛航青 西北民族大学 专著 2011-12-4 09XZW024 史诗《江格尔》现代传承研究新疆《江格尔》传承地的实地考察 巴特 新疆师范大学 专著 2011-3-20 09XZW025 达斡尔族文学研究 托娅 内蒙古大学 专著 2011-12-31 09XZW026 柯尔克孜语汉语《玛纳斯》解释词典 斯拉依阿赫马特 新疆喀什师范学院 工具书 2012-7-31 09XZW027 台湾少数民族小说创作乡土审美研究 李瑛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 专著 2012-7-1 09XZX001 基于虚拟现实的认识论新解 张如良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论文(集) 2011-6-30 09XZX002 和谐正义论研究 张周志 西北政法大学哲社学院 专著 2011-12-31 09XZX003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汶川地震灾后社会理念、价值、精神重建研究 戴钢书 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专著 论文(集) 2011-6-30 09XZX004 生态经济学的哲学基础研究 张德昭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专著 2011-7-11 09XZX005 自主创新的机制探究与西南民族地区的路径选择 曹玉娟 广西社会科学院 专著 2011-12-31 09XZX006 海德格尔对黑格尔的解释与解构:翻译与研究 赵卫国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 译著 研究报告 2012-12-12 09XZX007 近代理性哲学背景下的卢梭政治哲学研究 曾裕华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 专著 2012-6-30 09XZX008 壮族伦理思想研究 唐凯兴 百色学院 专著 2011-12-31 09XZX009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和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研究 龚平 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专著 论文(集) 2011-12-30 09XZX010 儿童青少年道德内化的心理机制与促进策略研究 范春林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专著 研究报告 2011-12-31 09XZX011 构建我国高等教育评价伦理规范体系的研究 陈俊国 重庆市高等医学教育研究所 专著 论文(集) 2011-12-31 09XZX012 休闲的美学视界 梁振南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专著 2012-3-13 09XZX013 怀特海美育思想研究 杨芳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 研究报告 2011-12-30 09XZX014 古村落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研究以陕西为例 祁嘉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专著 2011-7-31 09XZX015 荒漠化防治系统内散外敛型组织模式的生态哲学研究 王丛霞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党校 论文(集) 研究报告 2011-6-30 09XZX016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中的新疆绿洲少数民族文化转型 张春霞 新疆财经大学 论文(集) 研究报告 2012-12-30 09XZX017 西北农村地区道德生态的变迁与现状解析 符晓波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科研处 专著 研究报告 2011-12-31 09XZZ001 农业税取消后的农村制度创新与农村治理研究:以成渝试验区为个案 王习明 西南交通大学 专著 研究报告 2011-7-31 09XZZ002 西部农村社区村民自治问题研究 吴南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报告 2011-12-1 09XZZ003 国家安全视野下的新疆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李见恩 石河子大学 专著 研究报告 2012-6-30 09XZZ004 康巴藏区政治稳定机制建设实证研究 何建兴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研究报告 2010-12-30 09XZZ005 民族特色仪式对维护民族地区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研究 廖小东 贵州财经学院 专著 2012-7-10 09XZZ006 西北民族地区村民自治问题研究 李双奎 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论文(集) 研究报告 2011-12-30 09XZZ007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研究 肖勇 乐山师范学院政法系 专著 2012-8-31 09XZZ008 新疆稳定政策研究 牛汝极 新疆师范大学 研究报告 2012-6-1 09XZZ009 县级政府行政权配置研究 邓博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研究报告 2010-12-30 09XZZ010 中国特色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路和方法研究 唐秀玲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 论文(集) 2011-6-30 09XZZ011 我国政府公共决策利益博弈的路径和机制研究 陈建先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研究报告 2011-6-30 09XZZ012 我国循环经济扶持政策的整合问题研究以支持垃圾发电产业发展的公共政策为例 何志武 重庆科技学院 专著 研究报告 2011-12-30 09XZZ013 国内大型医院卫生人力资源成本精细化核算多重变量回归模型的建立和应用研究 董晓建 第四军医大学训练部医学教育研究室 专著 工具书 2012-7-30 09XZZ014 成渝试验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绩效评价研究 姜鑫 重庆工商大学 研究报告 论文(集) 2011-12-30 09XZZ015 民族地区社会型应急管理机制及其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梁宏志 贵州财经学院经济史研究所 研究报告 2011-12-31 09XZZ016 治理社会群体性事件的制度机制与途径方法研究以西部矿/群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为重点 周松柏 贵州民族学院 研究报告 电脑软件 2011-6-30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0405 次阅读|0 个评论
基金获批,却没有兴奋的感觉!
jiahongtao 2009-9-10 16:29
在整个新疆网络管制的背景下,我这个在外面的人较早知道了基金获得批准的消息!心情却异常的平静,也许是最近乌鲁木齐的事情太多了,让人的心情有种莫名的紧张......不知道还要紧张多久。国家基金是科研工作者的梦想,对于我们这些在地方院校,尤其是边疆地区院校,能获得批准真的深感荣耀。从网上看到获批基金的前20名,浙江大学排名第一,达到N百项,想想我们单位今年才获批15项,就这已经比去年多了很多。不能不感叹地区的差异,实力的差距就更不用说了!! 对于我来说,从1999年写第一个基金开始,已经十年了,今年终于批了,但我没有喜悦的感觉!报青年基金是有年龄限制的,后年我就不能报了,好在今年批了!工作后报过很多的项目,从学校的到自治区的到国家层面的,虽然多少也拿到一些项目(钱很少了,少的不好意思说出来),在别人眼里也算是项目比较多的。回想起来几点诀窍:一就是有机会绝不放过,只要我满足申报条件,我就一定要报,这一点到后面要有所改变,因为还要支持年轻教师,参加他们的课题申报对他们也是一种支持(经常会看到一些教授们拿了2项同时在研的基金,我羡慕他们,但他们可能有点点自私了,因为单位有很多的副教授、讲师因为研究力量不够而未获得批准的大有人在);第二就是重视过程,在申请书的写作过程中要尽善尽美,对于结果,我早就做好了不中的准备。因此今年中了基金,我并没有太多的喜悦,因为这事迟早的事情。 基金批了,责任也就来了,如果做好了当然可以再进一步发展,如果做不好,则得不偿失! 去年的教师节,我收到了基金未中的消息! 今年的教师节,我的资金获得资助! 2009,对于乌鲁木齐来说,是不幸的,希望2009早点过去! 最后祝科学网的所有老师,教师节快乐!!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58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发:2009年中国索引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纪要
rbwxy197301 2009-9-9 10:37
2009年中国索引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纪要 由中国索引学会、兰州大学图书馆、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联合主办的2009年中国索引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8月13日至15日在甘肃省兰州市兰州大学顺利召开。会议主题为中国索引标准:推广、普及与应用。复旦大学副校长兼学会理事长桂永浩,兰州大学副校长何晓东,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吴兆路,副理事长侯汉清、邱均平、何毅、刘苏南、曹树金,兰州大学图书馆馆长、学会常务理事沙勇忠,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雷恩海,中央编译局信息中心副主任、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郗卫东,日本索引专家、学会名誉理事松浦崇,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50余人参加了本次年会。 8月13日上午9:00在兰州大学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了开幕式。开幕式由兰州大学图书馆馆长兼学会常务理事沙勇忠主持。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吴兆路介绍了到会的领导和特邀嘉宾,并向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和学会秘书处致谢,同时向大会汇报了本次年会的筹备过程。兰州大学副校长何晓东到会致欢迎辞,他在致辞中对各位索引专家和学者在兰大百年校庆来临之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中国索引学会自成立以来做出的贡献表示由衷的敬意。 开幕式上,复旦大学副校长兼学会理事长桂永浩代表常务理事会做了题为继往开来,推进索引标准化发展的工作报告。他首先对与会嘉宾表示了最热烈的欢迎,向承担本次年会筹备、组织、接待工作的兰州大学图书馆和中国索引学会秘书处的有关同志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接着,他在报告中详细回顾了2008年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以来学会在加强自身组织建设、组建坚强有力的工作班子,制订中国索引标准、推动索引标准的推广、普及与应用,办好学会刊物《中国索引》、促进索引学术研究与编译出版,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学会的国际地位等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设想。 开幕式结束后,到会领导和全体代表在兰州大学图书馆前合影留念。 研讨会分为主题报告、大会发言和专题讨论三部分。 主题报告由邱均平副理事长主持。侯汉清教授作了题为中国索引标准展望的报告;赵蓉英副教授作了题为基于科学引文索引的中国学术期刊竞争力研究的报告。 大会发言由曹树金教授主持。华薇娜、康艳、刘素芳、周柏康、甘傅贤、李华、黄大城、曹树金等八位代表分别作了题为是搜索引擎还是学术数据库?国内主流数据库发展现状的个案分析、国外图书内容索引软件的比较、文摘型检索期刊和专业文献数据库的可持续发展、索引标准全文何处寻及其他、从北京奥运研究文献之篇名索引,分析体育事业科研发展成果、网络搜索服务的新经济模式移动搜索、三画识字法 和国内外教材书后索引比较分析的报告,从各个方面阐述了各自在索引研究方面的心得。傅德华教授等因故未能到会,他的报告关于创建20世纪中国人物传记资料全文数据库的构想由秘书处仇琛副研究员代读。 专题讨论分为两个小组讨论。专题讨论Ⅰ索引标准的推广与普及,由侯汉清教授主持。专题讨论Ⅱ走向2.0时代,由刘苏南高级总监主持。两个小组成员围绕两大专题分别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在索引标准的推广与普及专题讨论中,南京农业大学侯汉清教授提出了推广索引标准的两大措施,一是与新闻出版部门联系,建议采用中国索引标准为编制图书索引标准,二是建议学会对年度优秀图书索引进行评选;中山大学曹树金教授建议学会刊物《中国索引》先申请刊号转为正式刊物,再推广评选索引,从而能更大程度上扩大影响;福建漳州师范学院张嘉星研究馆员建议邀请社会上影响大的学者写论文对索引进行评论以增强效应;中国电信集团号百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康艳建议学会成立项目资助研发中文索引软件,以供学会会员免费使用等等。 在走向2.0时代专题研讨中,中国电信集团号百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刘苏南高级总监认为,2.0时代已经来到我们身边,大家如何有效利用2.0时代的信息增值服务如移动搜索等值得研究,并回答了与会者的很多提问;华中师范大学王伟军教授提出了2.0时代的信息服务趋势展望等;与会小组成员多认为2.0时代的信息服务将会产生很多新的问题,纷纷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 闭幕式上,副理事长邱均平教授作了大会总结。他指出此次研讨会包括2个主题报告和8个大会发言报告,还有2个专题讨论,会场气氛一直很热烈,大家积极发言,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并归纳为三点收获: 第一,总结了去年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以来的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学会领导。中央编译局、复旦大学领导都非常重视学会工作,现在又由复旦大学副校长桂永浩教授担任学会理事长,加强了学会领导力量。桂永浩理事长作了年度工作报告,总结了四点成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会完成了索引标准的起草工作,以及与国际索引学会的联系和交流进一步扩大了;同时也对今后工作提出了五点建议,尤其是发展新会员,扩大学会在社会上的影响,任重而道远。 第二,交流了学术观点和科研成果。本次研讨会主题为中国索引标准:推广、普及与应用,通过在大会上广泛交流,增强了广大会员信心,推动中国索引事业发展。学术研讨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中国索引基础研究方面,如中国索引标准的制订工作回顾和未来推广、普及、展望,以及索引员培训等;二是中国索引方法研究方面,如各种类型索引的编制、索引软件的研发等;三是中国索引应用研究方面,如基于引文索引数据库的评价等应用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四是国内外索引发展趋势的比较研究方面,如国内外教材书后索引统计比较等。 第三,沟通了感情,增进了友谊。本次研讨会有新老同志的代表,也有师生代表;有高校图书馆的代表,还有公共图书馆和、出版社、数据库商等企业单位的代表,建立了广泛的通讯网、联络图。各位代表除了会上交流,还有会下的交流。总之,大家聚集在一起很和谐、很融洽、很亲切,希望在明年年会上再相见。 (中国索引学会秘书处) 资料来源: http://www.cnindex.fudan.edu.cn/news/2009/news_0909_01.htm
个人分类: 文章转载|3321 次阅读|0 个评论
China Nano 2009
rexlee 2009-9-3 01:17
昨天China Nano2009会议正式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序幕。很遗憾没能做成志愿者,不能为大会出点力。但是,还是有机会进入会场聆听大师们现身说法。 此次会议的注册人数再创历史新高(中国的传媒比较喜欢用这句话)。偌大的会场,都是黑压压的人群。大会准备工作也不错。音响,投影仪等都合适。宿舍一做志愿者哥们每天都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来。真的需要好好感谢他们。领导讲完话,就开始大会报告,请的都是牛人,可能是综合原因,听的有点犯困。中午是自行解决午餐,轩轩带着我们跑到麦当劳,吃了点东西,又急急忙忙的往会场赶,第一会场讲纳米材料的,最爆满,特别是唐智勇老师做报告时,人都挤到外边。师兄和师姐选择听自主装,而我和原原去了第二会场,导师正好也在,没座位了,就蹲在地上,不过也值,报告很精彩,思路很新,参杂N的半导体复合结构能够更好的实现电子-空穴分离。之后cui yi的报告也很精彩,工作很出色,讲的特有范,偶像!其他的报告,印象一般,今天的也是。 大会的一个附加品就是很多与纳米相关的展台,各种公司都有。在纳米粒子制备的Ocean公司的展台前观赏了很久,了解了下他们产品的制备,来源以及合作的事项。感觉之一,产品还真赚钱。 总而言之,大会是成功的,大部分人应该也是满意的。但是可能全国的大会都存在这样的通病,譬如说普通报告质量不高,例如一个量子点核壳结构的报告,基本是原先的方法组合;真正有价值的还是邀请报告,大部分的文章都是混毕业的吧。在此也勉励自己,每个报告都应拿的出手。加油! 附:会议新闻通告 2009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召开 2009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ChinaNANO 2009)于2009年9月1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这是继2005、2007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ChinaNANO 2005、ChinaNANO 2007)在北京成功举办之后,由国家纳米科技指导协调委员会主办、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承办的第三次国际会议。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国家纳米科技指导协调委员会副主任白春礼院士担任大会主席。本次大会得到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协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本次大会旨在促进国际纳米科技前沿问题的研讨与交流,进一步提高我国纳米科技的整体研究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纳米科技界与国际同行的合作。会议将围绕纳米信息材料、纳米能源与环境材料、纳米器件与传感器、纳米医药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纳米加工与纳米计量、纳米结构表征、纳米光学与表面等离激元学、纳米结构建模与模拟等领域,分为八个分会展开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1300多篇,来自美国、俄罗斯、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瑞典、丹麦、挪威、加拿大、意大利、比利时、西班牙、荷兰、波兰、印度、韩国、马来西亚、伊朗、巴西、泰国和中国等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余名代表到会注册,其中海外学者近500人。 大会邀请德国卡尔尔斯鲁厄研究中心Horst Hahn教授、美国加州大学纳米技术研究所主任Paul Weiss教授、日本东北大学校长Akihisa Inoue教授、丹麦奥尔胡斯大学纳米科学研究中心主任Flemming Besenbacher教授、日本东京大学Hiroyuki Sakaki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戴宏杰教授和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auro Ferrari教授等7位国际纳米科技界活跃的专家将作大会特邀报告,同时邀请了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瑞士等国家和地区的68位科学家作分会邀请报告。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院士,科技部曹健林副部长,北京大学周其凤校长等中国科技界、教育界领导同志莅临了大会开幕式并致辞。同时,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还向大会发来贺电。 作为中国最大规模的纳米科技国际会议,两年一度的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的召开不仅扩大了我国在国际纳米科技界的影响和地位,促进了国际纳米科技界的学术交流,而且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纳米科技事业的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
个人分类: 边走边想|5472 次阅读|1 个评论
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部学科评审会议在沈阳召开(转载)
weisman 2009-8-17 03:51
7月26日-8月1日,管理科学部在辽宁省沈阳市举行2009年度学科评审会议,完成了管理科学部2009年度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和地区基金评审等工作。管理科学部学科评审组45位评审专家(其中特邀国内专家3名、海外专家1名)、25位答辩人参加评审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王杰副主任、管理科学部主任郭重庆院士、管理科学部全体工作人员,以及计划局、国际合作局、监审局、杂志社等部门的同志出席了会议。   管理科学部副主任张维教授主持了27日上午的会议开幕式。管理科学部主任郭重庆院士在致辞中对来自全国各地的评审委员在盛夏季节牺牲休假时间参加学科评审会,和会议承办单位东北大学精心周到的会议准备工作表示感谢。郭重庆院士在讲话中指出,寻找科学前沿、发现科学领袖是科学基金的使命和职责,管理科学部不但要挖掘有原始创新的好项目,而且还要为中国管理科学培养一批优秀的人才,项目评审是实现这一使命的关键环节,评审组专家受科学基金和全国管理科学家共同体的委托进行项目遴选,肩负着重要职责。他同时提出,在项目遴选中要关注对边远不发达地区科研活动的支持,在同等条件下应予以侧重。   基金委王杰副主任在开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他特别强调指出。评审工作的公正性是科学基金的生命线,而加强保密原则是评审工作公正性的重要保障和必要前提。从完善科学基金制的角度,基金委一方面要对委内工作人员加强教育,不断完善监督机制,另一方面还要明确评审专家和项目依托单位的责任。他希望与会评审专家真正从科学、公正角度出发,加强保密原则,遴选优秀项目。东北大学校长在致辞中对评审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开幕式后,管理科学部常务副主任李一军教授对2009年度管理科学部项目申请情况与评审工作的要求作了说明,包括评审工作的总体要求与说明、科学基金相关管理办法的说明、面上项目资助计划与要求、2009年重点项目答辩与评审的要求,以及2010年重点项目立项计划的说明等。基金委监督委员会委员陆则慰教授介绍了监督委员会关于监督工作的说明.   评审会期间,管理科学部三个学科评审组的专家认真审阅项目申请书,先后完成了管理科学部2009年度重点项目的答辩与评审、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地区基金项目的评审等工作,并依据十一五优先资助领域遴选出2010年拟立重点项目的研究领域,认真讨论了2010年《项目指南》,会议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各项任务。   学科评审工作结束后,管理科学部于7月31日召开了十二五学科发展战略研究专家研讨会,邀请三个评审组专家对管理科学部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工作及战略报告初稿进行研讨。研讨会由管理科学部常务副主任李一军教授主持。基金委王杰副主任在讲话中希望管理学部十二五战略研究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基金提出的更加侧重基础,更加侧重人才的指导思想,在战略研究中提出更加准确的学科界定,形成具有挑战性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思想,推动中国管理科学在十二五期间取得更大发展。会议先后听取了4个课题组和秘书组关于课题研究进展情况的报告。管理科学部主任郭重庆院士作了总结发言,他指出,中国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上,问题和机遇并存,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中国管理科学家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管理科学十二五学科发展战略研究要重点考虑中国管理科学发展的背景、对象、自我评价和战略目标,首先要擦亮第三只眼睛来观察自己,对目前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形成清醒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郭重庆院士强调,战略研究要按照前瞻性、全局性、整体性和唯一性的要求,敢于颠覆和创新,形成有挑战性的十二五发展目标,引导中国管理科学实现跨越发展。下午,三个学科评审组分别对本学科战略研究报告初稿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会专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引自: http://www.nsfc.gov.cn/Portal0/InfoModule_375/27844.htm
个人分类: 科研交流|5720 次阅读|0 个评论
FOSDEM 2009
huangfuqiang 2009-8-10 11:14
What is FOSDEM FOSDEM is a free and non-commercial event organized by the community for the community. The goal is to provide Free Software and Open Source developers and communities a place to meet to: get in touch with other developers and projects; be informed about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in the Free Software and Open Source world; attend interesting talks and presentations held in large conference rooms by Free Software and Open Source project leaders and committers on various topics; an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benefits of Free Software and Open Source solutions. Participation and attendance is totally free, though the organization gratefully accepts donationals and sponsorships. FOSDEM 2009
个人分类: 开源软件项目研究与分析|2738 次阅读|0 个评论
2009中国学术打假10大流行词汇
热度 1 冯用军 2009-8-7 17:04
整理:冯用军 0、零容忍 一票否决 周济:对学术不端行为要像体育界、新闻界一样,像对待假冒伪劣产品一样, 零容忍 ,实现 一票否决 ,发现一起,调查一起,处理一起,曝光一起,无论涉及什么人,什么事,都要态度坚决,一查到底,做到不护短,不姑息,不手软。 此外,高校要在教师聘任、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著作出版、论文发表、成果奖励等过程中,实行信息公开,增强公开性和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来源: http://www.youth.cn/wztt/200903/t20090316_877105.htm 搜索频度:百度一下,找到相关网页约11,100篇,用时0.038秒 1、引用过度 名言:引用过度不是抄袭 过度引用,源于2009年年初广受网友关注的云南中医学院院长李庆生被指论文抄袭一事。根据学院学术委员会做出的调查鉴定结论,李庆生教授被指抄袭的论文属于过度引用且引用不当。尽管中医学院院长李庆生涉嫌抄袭论文一事,已有了鉴定结论,但过度引用的说法却遭遇诸多网友质疑,还被网友捧为一个新的网络词汇。 来源: http://baike.baidu.com/view/2358689.htm 搜索频度:百度一下,找到相关网页约363,000篇,用时0.040秒 2、监管不力 李连达院士确实没有参与作假的过程,但是负有监管不力的责任,浙大不再和他续聘药学院院长。 来源: http://news.zj.com/detail/1091855.shtml 搜索频度:百度一下,找到相关网页约2,600篇,用时0.041秒 3、中国工程院早就组织过调查 这封举报信,是对我的诽谤。中国工程院早就组织过调查。   7月7日下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简称浙一医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省科协主席李兰娟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来源: http://www.p5w.net/news/gncj/200907/t2445114.htm 李兰娟忙碌的一天 http://www.zjol.com.cn/05zjnews/system/2007/05/25/008462828.shtml 搜索频度:百度一下,找到相关网页约680,000篇,用时0.044秒 4、侵犯名誉权 商业利益之争 束鹏程教授也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事涉及商业利益之争。 7月21日,西安交通大学三位老教师因涉嫌侵犯名誉权被告上法庭,而原告之一的教授、博导李连生,是长江学者,还是老教师门下弟子。而另一位原告束鹏程教授,还曾担任该校副校长10余年。老教授举报李连生造假反成被告,此案已不仅仅是学术之争,或许更隐藏着利益之争。 来源: http://news.sohu.com/20090724/n265445072.shtml 搜索频度:百度一下,找到相关网页约2,890篇,用时0.033秒 5、未有机会申诉 前日,就沸沸扬扬的黄庆 论文 涉嫌 抄袭 一事,西南交大作出通报,认定黄的博士论文有抄袭行为且性质较为严重,取消了其 博士学位 以及撤销了研究生导师的资格,校方强调,这一处理是最终结果,将直接上报给国务院学位办备案。 学校在处理过程中一直未给我足够的 申诉 机会,7月10日,学校召开学位委员会讨论我学位等问题,不但未让我申辩,连开会都未通知我,是缺席审判。 来源: http://www.meide.org/html/96/n-2996.html 搜索频度:百度一下,找到相关网页约7,530篇,用时0.034秒 6、被挂名抄袭 武汉理工校长被挂名抄袭 周祖德校长属被挂名抄袭? 来源: http://news.sina.com.cn/c/2009-08-05/073416069529s.shtml http://www.scol.com.cn/focus/xxsd/20090804/20098474308.htm 搜索频度:百度一下,找到相关网页约1,690篇,用时0.029秒 7、负有疏于教育管理责任 武汉理工大学8月5日下午发布《关于理工大校长论文涉嫌抄袭情况的说明》。说明介绍了抄袭门事件经过,并陈述了该校校长周祖德教授的态度。周在说明中坦陈:这件事情发生后,尽管我非常重视并已采取了相应的处理措施,但作为谢鸣的导师,我还是负有疏于 教育 管理的责任。 来源: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9806445.html 搜索频度:百度一下,找到相关网页约4,380篇,用时0.225秒 8、被打假 哪些行为最该被打假 来源: http://cn.qikan.com/article.aspx?titleid=dsjg20093120001701 搜索频度:百度一下,找到相关网页约9,050篇,用时0.003秒 9、抄袭门 被道歉 潜规则 二流会议 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回应抄袭门 称一无所知 武汉理工校长涉抄袭事件续:博士生谢鸣向导师周祖德致歉 抄袭门,潜规则的必然产物 来源: http://news.qq.com/a/20090805/000746.htm http://www.hnradio.com/school/detail.asp?id=65641 http://www.changjiangtimes.com/html/2009-8-7/145040.htm 搜索频度:百度一下,找到相关网页约563,000篇,用时0.045秒 10、被指剽窃 广东商学院副教授被指剽窃重庆本科生毕业论文 上海交大副教授被指剽窃 举报人被校方解聘 来源: http://news.sina.com.cn/c/2009-05-01/082017727204.shtml http://news.qq.com/a/20080716/000114.htm 搜索频度:百度一下,找到相关网页约4,810篇,用时0.048秒 理工大抄袭门事件专题报道》 谢鸣声明:我犯下严重错误 并向导师周祖德致歉,希望不会影响其参选院士
个人分类: Life Comments|3075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2009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含外籍)候选人名单公示
luweidong 2009-8-7 10:12
本文源链接: http://www.nsfc.gov.cn/Portal0/InfoModule_396/27819.htm 根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实施管理办法》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异议期试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各科学部专业评审组确定的2009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含外籍)候选人名单予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一个月内(8月5日9月4日)为异议期。   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公布的候选人持有异议,可根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异议期试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提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二○○九年八月五日 序号 申请人 性别 学位 专业技术职务 研究领域 依托单位名称 国别或地区 1 王亚愚 男 博士 教授 高温超导体的扫描隧道显微学研究 清华大学 中国 2 汤华中 男 博士 教授 流体力学中的数值计算 北京大学 中国 3 肖冬梅 女 博士 教授 微分方程分支理论及其应用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 4 周济林 男 博士 教授 天体力学与行星系统动力学 南京大学 中国 5 徐瑚珊 男 博士 研究员 CSR上放射性束物理相关研究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中国 6 郭先平 男 博士 教授 马氏过程与随机最优化 中山大学 中国 7 郭旭 男 博士 教授 结构优化 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 8 樊瑜波 男 博士 教授 生物力学及生物力学工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 9 潘建伟 男 博士 教授 量子信息科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 10 李玉同 男 博士 研究员 相对论强激光作用下高能粒子束流的产生和传输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中国 11 李洪波 男 博士 研究员 从共形几何代数到高级不变量理论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中国 12 杨小虎 男 博士 研究员 宇宙大尺度结构和星系的形成及演化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中国 13 屈长征 男 博士 教授 数学物理 西北大学 中国 14 郑汉青 男 博士 教授 手征动力学与强子物理 北京大学 中国 15 赵会江 男 博士 教授 Boltzmann方程及相关的宏观模型 武汉大学 中国 16 赵鸿 男 博士 教授 复杂系统的动力学与统计物理 厦门大学 中国 17 唐传祥 男 博士 教授 低发射度光阴极微波电子枪物理及技术问题研究 清华大学 中国 18 颜永红 男 博士 研究员 面向语音处理的言语声学数字化建模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中国 19 王清远 男 博士 教授 实验力学 四川大学 中国 20 许春晓 女 博士 教授 湍流相干结构演化模型和减阻控制新方法的研究 清华大学 中国 21 柳晓军 男 博士 研究员 外场原子分子动力学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中国 22 吴义政 男 博士 教授 磁性纳米结构中的磁性调控和自旋输运 复旦大学 中国 23 颜立新 男 博士 教授 调和分析与小波分析 中山大学 中国 24 张卫红 男 博士 教授 计算固体力学与结构优化 西北工业大学 中国 25 陈峰 男 博士 教授 离子注入技术在光电功能材料改性中的应用 山东大学 中国 26 常进 男 博士 研究员 空间观测暗物质粒子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中国 27 朱本占 男 博士 研究员 环境化学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 28 邱学青 男 博士 教授 木质素两亲聚合物的化工理论和技术 华南理工大学 中国 29 夏海平 男 博士 教授 金属杂芳香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学,性能与应用研究 厦门大学 中国 30 吴鹏 男 博士 教授 多相催化 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 31 付红兵 男 博士 研究员 有机低维结构的可控制备及其介观效应的超快光谱研究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中国 32 杨小牛 男 博士 研究员 共轭高分子薄膜形态与性能调控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中国 33 苏伟平 男 博士 研究员 C-H键官能团化反应中的金属催化剂性质研究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中国 34 陈光进 男 博士 教授 气体水合物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 35 罗毅 男 博士 教授 分子量子结构和电光特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 36 朱永法 男 博士 教授 环境污染物的高能效及高活性光催化降解研究 清华大学 中国 37 张献明 男 博士 教授 金属簇(链)基功能配位聚合物及配体反应 山西师范大学 中国 38 张忠平 男 博士 研究员 高比表面分子印记的荧光传感分析方法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中国 39 张洪彬 男 博士 教授 基于天然产物的生物活性分子设计与合成 云南大学 中国 40 李春忠 男 博士 教授 材料化学工程 华东理工大学 中国 41 施章杰 男 博士 教授 有机化学 北京大学 中国 42 翁羽翔 男 博士 研究员 光合及人工光合模拟系统超快光谱研究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中国 43 燕红 女 博士 教授 金属有机化学 南京大学 中国 44 刘宝红 女 博士 教授 电化学分析与微纳生物分析 复旦大学 中国 45 李正平 男 博士 教授 高灵敏度分子诊断分析研究 河北大学 中国 46 李宝会 女 博士 教授 高分子物理与高分子物理化学 南开大学 中国 47 郑南峰 男 博士 教授 纳米团簇、颗粒及其超结构的化学构建与应用 厦门大学 中国 48 赵江 男 博士 研究员 空间受限高分子的单分子动态过程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中国 49 夏永姚 男 博士 教授 高效电化学储能体系的基础研究 复旦大学 中国 50 李根喜 男 博士 教授 生化分析及生物传感 上海大学 中国 51 杨光富 男 博士 教授 农药化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 52 郭德银 男 博士 教授 冠状病毒基因组复制的分子机制 武汉大学 中国 53 宋林生 男 博士 研究员 扇贝免疫防御的分子机制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 54 李蓬 女 博士 教授 生理学与病理学 清华大学 中国 55 熊志奇 男 博士 研究员 神经和精神系统疾病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中国 56 刘小龙 男 博士 研究员 免疫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中国 57 刘勇 男 博士 研究员 病理生理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美国 58 梁廷波 男 博士 教授 肝脏移植的临床应用与应用基础研究 浙江大学 中国 59 许瑞明 男 博士 研究员 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的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研究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美国 60 翁杰敏 男 博士 教授 关键表观遗传调控因子的小鼠模型的建立与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 美国 61 夏宁邵 男 其他 教授 病毒性传染病疫苗及血清学分子基础研究 厦门大学 中国 62 殷善开 男 博士 教授 XIAP耳蜗局部转染防治耳聋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 63 娄红祥 男 博士 教授 苔藓植物化学成分与生物学意义研究 山东大学 中国 64 胡立宏 男 博士 研究员 天然药物化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中国 65 黄继荣 男 博士 研究员 植物G-蛋白信号转导及其调控叶绿体发育的机理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中国 66 向华 男 博士 研究员 极端嗜盐古菌遗传与生理代谢研究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中国 67 倪中福 男 博士 教授 农学-作物遗传育种的理论与方法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 68 王琛柱 男 博士 研究员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 69 殷战 男 博士 研究员 鱼类生长调控的内分泌调控研究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国 70 宋保亮 男 博士 研究员 生物化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中国 71 刘迎芳 男 博士 研究员 禽流感病毒RNA聚合酶结构与功能研究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中国 72 王学路 男 博士 教授 油菜素甾醇与脱落酸信号转导途径互作的遗传和分子机制研究 复旦大学 中国 73 方方 男 博士 研究员 物体识别与表征的认知神经机制 北京大学 中国 74 施焕中 男 博士 教授 肺脏免疫相关性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 75 曾绍群 男 博士 教授 飞秒激光生物医学显微成像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 76 李亚平 男 博士 研究员 药物释放系统与分子药剂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中国 77 阿吉艾克拜尔艾萨 男 博士 研究员 民族药学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中国 78 李川 男 博士 研究员 中药药代动力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中国 79 钟扬 男 博士 教授 植物分子进化与系统生物学研究 复旦大学 中国 80 万师强 男 博士 研究员 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 81 罗凌飞 男 博士 教授 发育生物学 西南大学 中国 82 姚永刚 男 博士 研究员 线粒体突变和人类疾病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中国 83 王韵 女 博士 教授 感觉系统神经生物学 北京大学 中国 84 曾科 男 博士 教授 病理生理学(白细胞炎症反应机制的深入研究) 南京大学 美国 85 余学清 男 博士 教授 内科学(肾脏病学) 中山大学 中国 86 林福呈 男 博士 教授 植物病原真菌功能基因组学 浙江大学 中国 87 潘俊敏 男 博士 教授 真核细胞鞭毛或纤毛的分子细胞生物学 清华大学 美国 88 张劲松 男 博士 研究员 植物学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中国 89 傅声雷 男 博士 研究员 土壤生态学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中国 90 曾春雨 男 硕士 教授 心血管系统内科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中国 91 庄诗美 女 博士 教授 肿瘤学(microRNA 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 中山大学 中国 92 林敏 男 博士 研究员 联合固氮施氏假单胞菌A1501功能基因组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中国 93 申建波 男 博士 教授 作物根际营养与养分高效利用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 94 李青峰 男 博士 教授 整复外科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 95 叶阳 男 博士 研究员 常用传统中药的主要化学物质基础与功效关系规律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中国 96 杨仲南 男 博士 教授 模式植物拟南芥花粉壁形成的分子机理 上海师范大学 中国 97 雷富民 男 博士 研究员 动物地理学/比较谱系生物地理学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 98 钱其军 男 博士 研究员 肝癌特异性诱导多能干细胞的建立及肝癌发病新机制的研究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中国 99 车永胜 男 博士 研究员 特境真菌新结构药物候选化合物研究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中国 100 陈雯 女 博士 教授 卫生毒理学 中山大学 中国 101 陈道峰 男 博士 教授 中药化学 复旦大学 中国 102 杨进辉 男 博士 研究员 岩石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 103 曹军骥 男 博士 研究员 黑碳地球化学研究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中国 104 符力耘 男 博士 研究员 勘探地震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 105 王根绪 男 博士 研究员 高寒草地生态水文学机理与冻土生态水文模拟研究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 106 张招崇 男 博士 教授 基性-超基性岩和地球内部岩浆过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 107 张兴亮 男 博士 教授 早期生命演化研究 西北大学 中国 108 邓成龙 男 博士 研究员 地磁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 109 刘素美 女 博士 教授 海洋生物地球化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 110 潘保田 男 博士 教授 地貌学 兰州大学 中国 111 贾永锋 男 博士 研究员 典型地表环境砷污染的发生机制与调控方法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 112 肖伏良 男 博士 教授 径向扩散与波-粒相互作用对辐射带高能粒子的共同加速效应 长沙理工大学 中国 113 刘屹岷 女 博士 研究员 副热带高压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研究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 114 葛茂发 男 博士 研究员 大气气溶胶非均相过程研究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中国 115 黄邦钦 男 博士 教授 典型海区基于功能群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颗粒有机碳输出的耦合 厦门大学 中国 116 李新 男 博士 研究员 流域尺度陆面数据同化系统研究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 117 姚俊 女 博士 教授 污染物环境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及地微生物学响应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 118 刘志飞 男 博士 教授 南海陆源碎屑沉积物的源区、搬运和沉积 同济大学 中国 119 陈利顶 男 博士 研究员 景观地理学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 120 张弛 男 博士 教授 结构导向的功能簇合物非线性光学性能调制研究 江苏大学 中国 121 林嘉平 男 博士 教授 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性能 华东理工大学 中国 122 刘宏 男 博士 教授 无机非金属类光电信息功能材料 山东大学 中国 123 王育华 男 博士 教授 无机发光材料 兰州大学 中国 124 单智伟 男 博士 教授 微纳米尺度材料的结构和性能 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 125 朱美芳 女 博士 教授 聚合物纤维材料 东华大学 中国 126 蒋成保 男 博士 教授 新型磁弹性材料取向生长、组织控制及多功能特性的研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 127 孙大林 男 博士 教授 轻质金属络合物储氢材料 复旦大学 中国 128 王笃金 男 博士 研究员 聚烯烃及其合金化材料的结构/性能关系研究与应用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中国 129 顾忠泽 男 博士 教授 光功能材料的微结构设计和应用 东南大学 中国 130 路庆华 男 博士 教授 聚合物表面分子工程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 131 薛德胜 男 博士 教授 磁性纳米材料 兰州大学 中国 132 李忠明 男 博士 教授 纳米微纤化增强聚合物共混物及其功能化 四川大学 中国 133 范景莲 女 博士 教授 粉末冶金与粉体工程 中南大学 中国 134 柴立元 男 博士 教授 有色冶炼减排与重金属污染物资源循环的基础研究 中南大学 中国 135 郑宏 男 博士 教授 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控制论方法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中国 136 陈云飞 男 博士 教授 微纳机械传感与控制 东南大学 中国 137 何川 男 博士 教授 长大交通隧道建设与营运关键科学问题 西南交通大学 中国 138 张福成 男 博士 教授 高速铁路辙叉制造技术基础研究 燕山大学 中国 139 王秋良 男 博士 研究员 复杂磁场分布的极高磁场超导磁体科学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中国 140 吴慧英 女 博士 教授 基于无源和有源方式的集成微纳系统高效热质传递理论与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 141 王树新 男 博士 教授 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动力学行为与系统设计方法研究 天津大学 中国 142 何怡刚 男 博士 教授 复杂电网络分析、综合与诊断 湖南大学 中国 143 齐飞 男 博士 教授 燃烧反应动力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 144 戴会超 男 博士 教授 水力学与水信息学 三峡大学 中国 145 蒋官澄 男 博士 教授 洗井、固井、油层等损害与保护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 146 梁迎春 男 博士 教授 超精密加工工艺与装备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国 147 杨强 男 博士 教授 水工结构和材料及施工 清华大学 中国 148 朱宏平 男 博士 教授 结构健康监测与振动控制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 149 于达仁 男 博士 教授 航天推进器多场耦合流动控制及诊断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国 150 朱苗勇 男 博士 教授 高品质钢精炼与连铸过程基础理论与应用 东北大学 中国 151 王时龙 男 博士 教授 制造系统与自动化 重庆大学 中国 152 邢锋 男 博士 教授 滨海混凝土基础设施劣化识别和基于可靠度的优化控制 深圳大学 中国 153 马华东 男 博士 教授 网络环境中多媒体计算 北京邮电大学 中国 154 陈清 女 博士 教授 纳电子材料及相关器件基础研究 北京大学 中国 155 高西奇 男 博士 教授 通信与信号处理 东南大学 中国 156 孙振东 男 博士 教授 切换线性系统的控制和优化 华南理工大学 中国 157 林强 男 博士 教授 光学和光电子学 浙江大学 中国 158 舒继武 男 博士 教授 大规模网络存储系统的可靠性关键技术研究 清华大学 中国 159 周傲英 男 博士 教授 支持数据密集型计算的数据管理 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 160 郭雷 男 博士 教授 非高斯与多源干扰系统控制和估计理论及应用研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 161 李京波 男 博士 研究员 半导体掺杂机制和纳米材料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中国 162 赵德刚 男 博士 研究员 GaN基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的基础问题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中国 163 汪国平 男 博士 教授 微纳光子器件 武汉大学 中国 164 宋宏伟 男 博士 教授 光学和光电子学 吉林大学 中国 165 汪国平 男 博士 教授 分布式虚拟现实技术 北京大学 中国 166 陈杰 男 博士 教授 复杂陆用武器一体化控制系统的理论、关键技术及应用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 167 张兴 男 博士 教授 硅基纳米尺度新结构器件 北京大学 中国 168 陆培祥 男 博士 教授 超快X射线光源及其应用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 169 陈军 男 博士 教授 真空微电子学 中山大学 中国 170 王永良 男 博士 教授 机载雷达信号处理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雷达学院 中国 171 孙凝晖 男 博士 研究员 Exascale计算的基础研究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国 172 黄强 男 博士 教授 仿人机器人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 173 刘永 男 博士 教授 新一代光网络中的超高速光信号处理基础研究 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 174 牛志升 男 博士 教授 通信网络 清华大学 中国 175 张志学 男 博士 教授 组织行为与组织文化 北京大学 中国 176 王金霞 女 博士 副研究员 水资源管理、制度与政策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 177 王小群 男 博士 教授 金融资产定价、风险管理与创新算法 清华大学 中国 178 王应明 男 博士 教授 决策理论与方法 福州大学 中国 179 李敏强 男 博士 教授 信息系统与管理(研究领域) 天津大学 中国 180 赖明勇 男 博士 教授 管理系统工程 湖南大学 中国  
个人分类: 微生物生物化学|8956 次阅读|0 个评论
2009年全国水文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会议在内蒙古农业大学召开
chenyuanfang 2009-7-28 22:44
2008-2010 年教育部水利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第二次全体委员会议于 2009 年 7 月 16 日 在内蒙古农业大学举行。参加此次会议的有来自委员单位 --- 河海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郑州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扬州大学、的分委员会委员或其代表共 21 人;非委员单位 --- 三峡大学、南昌工程学院代表 2 人。 2008-2010 年教育部水利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总编王国仪,秘书长、河海大学教务处处长吴胜兴教授,秘书处成员、河海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周立新也应邀出席会议,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代表应邀列席会议。 会议主要内容是讨论修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规范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补充标准、研究落实本专业核心教材编著出版工作、首届青年教师讲课竞赛组织安排和教学改革经验交流等。全天会议由分委员会主任委员、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院长 任立良 教授主持。 正式会议开始前举行简短开幕式,内蒙古农业大学副校长 侯先志 教授致欢迎词,吴胜兴秘书长代表 2008-2010 年教育部水利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作重要讲话,他充分肯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分委员会所开展的工作并期待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院长 刘廷玺 教授介绍了学院特别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有关情况。参加开幕式的还有内蒙古农业大学教务处处长 杜建民 教授、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王耀强 教授等领导和教师代表。 开幕式后举行了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分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会议期间,吴胜兴秘书长为部分委员颁发了聘书,委员们先后听取王国仪总编关于规范教材编写进展情况介绍、周立新副处长就教育部高教司关于修订专业规范要求的说明、分委员会秘书长 陈元芳 教授关于水文专业规范修订、专业补充标准制订和青年教师讲课竞赛报名和组织安排等情况介绍。会议气氛热烈,各位委员畅所欲言,对于本次会议各项议题提出许多很好建议,特别是对于专业规范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审查。 16 日下午全体委员会议结束后,各位委员还利用短暂休息时间参观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学院专业实验室。 会议十分感谢内蒙古农业大学为办好 2009 年全体分委员会议所付出辛勤劳动和卓有成效的工作。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14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东北大学2009 CTCST之行
josh 2009-7-24 14:01
2009/7/14-2009/7/23 辽宁沈阳,东北大学,2009 CTCST Summer School。 http://www.a-center.neu.edu.cn/summerschool/ 2009/7/14 下午17:43我和郑毅、薛斌强两位师兄乘坐k188踏上了去沈阳的征程。 本来自己还带了《Roving mars》、《Mathematical mind-benders》、红宝书,和T. M、A andW control、S signal identification的论文,但一上火车,便和本来不大熟识的二位师兄大侃特侃起来。 跟旁边的人共同语言不多,所以基本上都是我们三人之间的谈话,谈话内容也基本上没有脱离实验室这个大框架。从谈话中逐渐对二位师兄有了更多的认识。薛师兄是山东人,谈话中谈论自己较少,主要是对我们谈论的内容进行评论;郑师兄是吉林人,经历十分丰富, http://zhengyi.yo2.cn/about-myself ,一路上都是他在主宰我们的谈话。不知不觉过了3个小时,我“闭五行”(《逝去的武林》)回忆了一下我们的谈话内容,发现这3个小时改变了许多自己多年来固守的看法。 我隐约觉得,这趟旅程将会改变我很多。 2009/7/15 由于是硬座,所以我们睡觉时已经是今天凌晨了。 薛师兄有声音睡不着觉,我和郑师兄基本上没受什么影响。半睡半醒中多次看到薛师兄换位置和姿势,他被折磨得不清。 人和人差别在有些方面可能非常大,我见过很多有声音睡不着觉的人,也见过很多有光睡不着觉的人,而我则属于有声音有光站着都能睡着的人。 睡醒之后我们又继续海侃,其间有很长一段时间是我和郑师兄开薛师兄的玩笑,开玩笑的过程标志着我们三人已经混熟。 北京之前是我到达过的祖国领土最北的地方。过了北京,二位师兄看了看我带的T. M的文章。郑师兄半小时就找到了我半年才找到的T. M文章的毛病,包括其刚刚发表。但师兄们告诉我每篇文章都有错误,所以不要把精力放在挑错上,而应该做些建设性的东西出来。 越往北,火车上的“小沈阳”腔调的人越多。我一直非常喜欢东北话,听东北人说话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 夜里十一点我们到了沈阳,之后直奔东北大学招待所。正好我们三人一个房间。躺在单人床上伸展四肢真爽。 2009/7/16 第一天是秦泗钊的课,和郑毅师兄的方向比较一致。 在上课之前,我们去东大食堂吃免费的早餐。半年没见到馒头、热豆浆、北方的咸菜、大油条这次可以随便吃,真是莫大的幸福。吃的过程中一直提醒自己一定只能吃七分饱以免犯困,毕竟自己是来学习的。但终究没有把持的住:一根大油条、两个馒头、一个鸡蛋、一碗小米粥、两碗豆浆,再加上所有的咸菜都吃了一遍。要不是第一天上课的新鲜感刺激着我,估计吃完回招待所睡觉了。 至于二位师兄吃的情况,由于涉及个人隐私,故略去。但还是忍不住想说:我吃完之后又等了他们10+分钟。 秦泗钊是国际上在过程控制领域把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结合地比较好的大牛级人物。主要从事预测控制、半导体制造过程的故障诊断与优化控制、系统辨识理论、故障诊断与控制系统性能评估等方面的工作。 他今天讲的是数据驱动的故障检测与诊断。我一直对数据驱动这几个字十分敏感。我理解的数据驱动是do somethingwithout modeling。我一直认为传统频域系统理论和时域的DMC之所以成功正是因为他们是数据驱动-控制直接来自系统的输入输出。秦今天讲的内容是非常符合直觉的。我所认为的符合直觉是把他的方法应用到最简单的情况,比如一个传感器测量一组或两组数据,或者两个传感器测量一组或两组数据时,他的方法就是最明显正确的做法。然后将其数学化,便是秦的理论。 郑毅师兄对其甚是崇拜,也梦想去读他的博士后。 这次他主要讲基于数据的异常工况诊断,之前我对这一课题了解甚少,一天6小时的课下来,基本上抓住了它的框架和结构。我们坐在最前排,郑师兄用他的数码相机把ppt拍了下来。我和薛师兄其间各打盹n次和m次。 后来聊天时,郑师兄聊到他曾经帮一个朋友用matlab做过故障诊断,说的简单了就是一个传感器对某一个量测两次,如何判断传感器有无故障。我和他首先想到的做法是求两次测量值的差。他朋友最终采用的做法是求方差。我们想了想,求方差的做法就是秦的数据驱动方法在单传感器时的做法。 我在觉得自己已经理解了讲课者的思路时往往会奖励自己一下,可以随便走走神。我于是开始走神想关于sinusoid的事情。发现我之前的理解存在很多漏洞与不清楚之处,想想它毕竟与控制关系不大。于是决定放弃。但我在听课时走神思考问题效率确实不低。 晚上没课,我们把校园逛了一逛。东大校园整体比较旧,高楼不多,还有很多1957年标志的老房子。本来打算在各个校门照张像,但他们的校门实在太旧,最终也没照一张像。买了些沈阳特产“不老林糖”。晚上回到招待所,郑师兄分析程序,薛师兄看电视,我则发呆,想了一些长久以来困扰我的人生和学习问题。当然,大部分时间我们还是在聊天和相互开玩笑。 我趴在床上写了些东西。关于预测未来,关于五年计划,关于理论、物理与数学,关于模型,关于工程与理论的问题、方法、应用和实践、拓展,关于lyapunov和模型的减法。关于控制与人的五官四肢。 补充:中午和下午的饭菜也是甚合吾意,大概有六样菜,大多是东北菜,有馒头有米(东北大米!),全部随便吃。我们基本上是按轮吃,每轮吃的大概是一顿饭的量。我们三合起来大概吃来七八轮。 2009/7/17 上课第二天。 王宏的Advanced Filtering design and its applications to FDI。 王宏在FDI方面开创性工作是非常好的,但感觉他的后续研究有点“做习题”的味道。不过,这也让我们听课变得容易许多。只需要认认真真听他讲自己最初的工作,其后的思路基本一致。 晚上高中同学、现在东北大学自动化系得程志勇请我搓了一顿东北菜,感觉相当爽。我们聊了许多高中、大学和现在的事,后来又到他宿舍去了一趟,住宿条件相当不错。 十点之前我赶回去洗澡。睡觉前郑师兄看文章,薛师兄看电视,我则继续想那些长久以来困扰我的人生和学习问题。我们的聊天和玩笑内容也越来越出格。 2009/7/18 我们参观了综合楼七楼的工业过程综合自动化重点实验室。东北大学的自动化系中过程控制占绝对的的主导地位。工业过程综合自动化重点实验室的硬件与软件配置足以说明这一点。而更重要的是,该实验室许多项目都是与工厂直接挂钩,并且在实际工程中得以应用的。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两个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的项目,其创造的经济效益不可估量。 随后我们参观了自动化研究中心实验室,中心实验平台甚是壮观。该实验室拥有自己的期刊室、工程设计室,甚至还有健身房、茶歇、卡拉 OK ,墙上挂着各种绘画和摄影作品。 中午我们在校园里照了几张相,下午便去张学良的张氏帅府参观。张学良的“爱人如己”的亲笔题词算是此行最大的收获。 参观过程中我们和其他学校的学生逐渐熟识起来。他们来自北航、山大、东南、北大、华科、清华。通过不长时间的接触,发现大家对一些问题的理解深度基本一致,知识的广度也差不多。 今天毕竟玩了一整天,到了晚上精神仍然很饱满,竟然想通了好几个问题。关于控制与未来科技,关于模型与科学技术,关于计算机时代的控制,关于量子计算机与控制,关于网络与控制回路。 2009/7/19 今天是孟庆虎教授讲 Stable Adaptive Control of Robotic Manipulators with Medical Applications 。 孟 教授是我本科大学山东大学控制学院的院长。他开篇先介绍了一下香港中文大学的情况,以吸引我们之中的有志者去那里求学或研究。 我一次表都没看。 孟 教授的几句话我记忆犹新,大意如下: “如果一个领域 98% 的人在做某个方向,你就别去做了。并不是说做不出好结果,而恰恰相反,他们基本上肯定能作出好结果。你应该做那 2% 的人,或者在那个好结果的基础上再做,或者直接去应用那个好结果。” 其间还听到一个北大的学生谈到中科院和北大的硕士培养制度-论文宁缺毋“烂”以及中国控制学者在国外的形象-timedelay and LMI。 晚上我又去找程志勇聊天。他告诉了我许多东北大学教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有的与表面上我们看到的有很多差别。 2009/7/20 今天是最后一天。林威教授的 A Nonsmooth Feedback Framework for the Control of Nonlinear Systems 。 林 教授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多很好的结果。但无奈自己数学基础不好,只是能够勉强跟上他的思路。当他讲推导过程时,我双眼发呆地盯着反馈控制器的最终形式,试图记住其“样子”。我现在还在想,很多时候,控制器的最终形式比推导过程简单多了(如 DMC )。 后来我开始做这学期的总结。想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为生为乐为特长应分开。于是决定写??的彩虹。 晚上我们逛了东大旁边的一个公园。郑师兄想去跟一些中老年人跳舞最终未遂。薛师兄盯着一对踢毽子的老年夫妇看了足足 10 分钟,不停的感慨那是他想要的生活。 2009/7/21 早上我们三个一起看电视剧。好久没看过电视剧了,在薛师兄的带领下,我们随便找一个电视剧看,直到广告,然后立即换另外一个电视剧。由于没头没尾,我很难看下去。薛师兄兴致勃勃,郑师兄不时地对电视剧中的某种现象进行一下评论,而我则只寻找其中有关爱情的部分,学两招,然后想象如何应用。这时,二位师兄会指出其中的不合适之处,我以之为根据改进。 中午 12 : 49 的火车。硬卧。 上车之前买了 2009/7 的《 Scientific American 》。在车上读不下去。草草读了关于日食的一篇和 Daniel Tammet 的一篇,之后又读了中文版加上去的一篇。有所得,不多。 火车上邻座的问我们是干吗的,我开玩笑说薛师兄是厨师。其实薛师兄不仅长得有厨师相,他的梦想之一就是当厨师。那个邻座的就开始说他的某某朋友在哪里当厨师赚多少钱。之后每当我们谈及一个话题,那个邻座的就说他的某某朋友在哪里做我们话题中的那个行当赚多少钱。 晚上马腾打来电话说河马(昵称) 23 号结婚 , 我是肯定赶不回去了。在家的高中同学只有 10 余个。估计河马也知道大家暑假都很忙,所以提前两天才通知。我跟程志勇、蔡吉吉、杜斌说好 8 月初回去再补。 郑师兄的三句话我一直记得,“我现在都不编程了,而你们抢着去学编程”,和“唯唯诺诺、犹犹豫豫的性格不应该在我们身上”,“因该相互帮助”。 2009/7/22 今天有 500 年一遇的日全食,整个长江流域都可以看到。但我们在回上海的火车上。 我从 9 : 20 就守在火车窗边,一直到 9 : 50 都没有感觉到阴雨绵绵的天空有什么变化。上海也在下雨,在上海的同学说他们只是在日食时感觉到黑夜突然来临。 500 年一遇的日全食就这样过去。我想:我大概一定不可能活到 500 年以后了吧。 后来和师兄讨论起我现在正在研究的问题“ ST in NCS ”,基本上找到了上半年自己思路的不清楚之处和下一步可能的方向。二位师兄均不鼓励我继续朝这一方向研究下去。我现在仍没有想清楚这个问题。 终于回到了闷热的上海。 薛师兄直接买了 29 号回济南的火车票。郑师兄回学校。我去了上海书城。 去上海书城之前我吃了大娘水饺,花了九块钱吃了三两南方的三鲜水饺,附赠水饺汤和南方的蒜和醋,回到了南方的饮食风格中。 到了书城,发现了一本 John Von Neumann 文集《 The role of mathematics in the sciences and in society 》,本来想买,但最终决定回来走图书馆 - 网上下载 - 当当路线。之后买了大四在济南新华书店和上次来书城就想买的《太极拳xx》。花 50 块买了《 Flight stability and automatic control 》最能体现这次沈阳之行给我带来的变化。对《 Einstein: His Life and Universe 》失去兴趣也体现了这一变化。 回到宿舍,与李长礼聊了最近的学习和生活。他的老板是做实际项目的,给的暑假只有 10+ ,他现在基本上每天都往徐汇校区奔,在他老板的实验室一直干到晚上。而我们做理论的则每日无所事事,只能以看论文、想论文和倒论文打发日子。谁能说孰好孰劣?于是每当下一届的师弟让我推荐导师时我总是回避。 又开始了我的上半身锻炼计划。 2009/7/23 今日,算是我的沈阳之行正式结束。 我又回到了宿舍、食堂、实验室、图书馆的生活之中。 早上下了一些这期《 Scientific American 》上推荐的一些书,《 Born on a blue day 》、《 Fantastic reality 》 , 还有我按计划下的《 The Drunkard's Walk: How Randomness Rules our Lives 》。之后在书店发现了一本《 The power of less 》。 下午在实验室一直想写点什么。本来搜集了很多 John Von Neumann 、 Richard Phillips Feynman 、 Stephen Wolfram 的介绍和文章写到博客里,但一想那毕竟是转载别人的东西,于是转而写我一直想写的东大之行。 账目: 吃饭: 100 买东西: 50 回头买书: 80 想不起来干吗的: 50
个人分类: Engineering Cybernetics|1507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9 00: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