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科学素养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中国3.27%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 落后日本等20年
xupeiyang 2010-11-25 19:21
中新社北京11月25日电(记者孙自法)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5日对外发布第8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称,十一五期间中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明显提升,2010年中国大陆(不含港、澳、台地区)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达到3.27%。   由中国科普研究所组织实施的第8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于2009年11月至2010年5月展开,这次大规模的抽样问卷入户调查涉及中国大陆(不含港、澳、台地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8至69岁公民,采取入户面访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69360份,有效回收68416份。   本次调查从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崇尚科学精神等3个方面定量测度中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被调查者只有同时通过3方面测度,才被认定为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经综合测算,2010年中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达到3.27%,其中,了解必要科学知识的公民比例为14.67%,掌握基本科学方法的公民比例为9.75%,崇尚科学精神的公民比例为64.94%。   与此同时,中国城镇劳动者和农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比例,分别从2005年的2.37%、0.72%提高到2010年的4.79%、1.51%,对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整体提高起到重要作用。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相当于日本、加拿大、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   中国科协表示,今后将继续做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这一基础性工作,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2011-2015年)》的制订和实施提供支撑。该协会还将根据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需要,每5年开展一次全国总体调查,期间将针对特定人群、区域或问题开展专项调查,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完)
个人分类: 医学科普|191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科协发布我国2010年公民科学素养的调查结果
yangwenzhi 2010-11-25 12:04
杨文志 2010年11月25日上午, 中国科协组织新闻发布会,由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任福君教授发布了最新的 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抽样调查结果。据介绍,这次调查涉及我国大陆(不含港、澳、台地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8至69岁公民,采取入户面访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69360份,有效回收68416份。调查了解了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状况、公民获取科技信息和参与相关活动的情况及公民对科学技术的态度。调查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明显提升,2010年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达到了3.27%,城镇劳动者和农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提升速度较快;电视和报纸等传统媒体仍是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公民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媒体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明显攀升,利用科普设施及参加科普活动的公民比例有所提高;公民对科技的理性支持态度和参与科技事务意识仍保持较高水平。 该调查由中国科协支持,中国科普研究所组织实施,全国6000多位调查员参与其中。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抽样调查(2010年)主要结果如下。 一、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稳步提升 参照国际通行的方法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本次调查对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从三个方面进行测度,即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崇尚科学精神的程度。本次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比2005年的1.60%提高1.67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相当于日本(1991年3%)、加拿大(1989年4%)和欧盟(1992年5%)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这表明,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成效显著,实现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所确定的阶段性目标。 我国城镇劳动者和农民的科学素养提升速度较快。城镇劳动者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从2005年的2.37%提高到2010年的4.79%,农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从2005年的0.72%提高到2010年的1.51%。城镇劳动者和农民科学素养的提升对我国公民科学素养的整体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 公民主要通过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等途径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调查显示,电视和报纸等传统媒体仍然是我国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与此同时,公民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媒体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明显提高。2010年,我国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由高到低依次为:电视(87.5%)、报纸(59.1%)、与人交谈(43.0%)、互联网(26.6%)、广播(24.6%)、一般杂志(12.2%)、图书(11.9%)和科学期刊(10.5%)。与2005年的调查结果相比,2010年公民利用互联网渠道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明显提高,比2005年的6.4%提高了20.2个百分点。 公民利用科普设施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机会增多。2010年公民参观各类科普场馆的比例依次为:动物园、水族馆、植物园(57.9%),科技馆等科技类场馆(27.0%),自然博物馆(21.9%)。参观人文艺术类场馆的比例依次为:公共图书馆(50.3%),美术馆或展览馆(26.4%)。参观身边的科普场所的比例依次为:图书阅览室(54.5%)、科普画廊或宣传栏(48.7%)。参观各种专业科技场所的比例依次为:科技示范点或科普活动站(35.5%),工农业生产园区(34.2%),高校和科研院所实验室(11.2%)。与2005年相比,公民去过科普场所的比例明显提高,由于本地没有而没有去过科普场所的比例明显降低。以科技馆等科技类场馆的参观情况为例:2010年参观过的公民比例为27.0%,比2005年的9.3%提高了17.7个百分点。2010年因本地没有而未参观过的公民比例为37.6%,比2005年的55.7%降低了18.1个百分点。 公民参加科普活动的情况。调查显示,公民在过去一年中参加过科技周、科普日等大型群众性科普活动的比例为23.8%。参加过各类经常性科普活动的比例依次为:科技培训(35.6%)、科技咨询(31.4%)、科普讲座(29.4%)、科技展览(25.1%)和科普宣传车活动(13.7%)等。同时,对于上述科普活动没有参加过但听说过的比例均高于45%。其中,对于科普宣传车活动,虽然参加过的比例较低,但听说过的比例却高达62.8%。 三、公民对科技保持积极理性的支持态度,参与科技事务意识较强 公民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和支持是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调查表明,公民对科技保持积极理性的支持态度,参与科技事务意识仍较强。 公民对科学技术保持积极理性的支持态度。调查显示,2010年我国有74.8%的公民赞成科学技术既给我们带来好处也带来坏处,但是好处多于坏处的观点。在对技术应用的看法上,我国有57.2%的公民认为技术对环境既有好的影响,也有坏的影响。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我国有72.9%的公民认为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开发利用自然。 公民支持科技事业并对其充满期望。调查显示,2010年我国有77.0%的公民赞成尽管不能马上产生效益,但是基础科学的研究是必要的,政府应该支持的说法;有84.5%的公民赞成现代科学技术将给我们的后代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的看法;有77.6%的公民赞成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使一些职业消失,但同时也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的看法;有88.7%的公民赞成科学技术使我们的生活更健康、更便捷、更舒适的看法;有76.9%的公民赞成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将有助于治疗艾滋病和癌症等疾病的观点。 公民对科技信息的感兴趣程度显著增长。调查显示,与2005年相比,2010年我国公民对与科技有关的新闻话题感兴趣的比例增长较快,其中科学新发现为71.6%,比2005年的54.5%提高了17.1个百分点;医学新进展为71.1%,比2005年的45.9%提高了25.2个百分点;新发明和新技术为68.2%,比2005年的50.9%提高了17.3个百分点。2010年我国公民最感兴趣的科技信息为医学与健康,感兴趣比例高达82.7%。其他依次为经济学与社会发展(40.9%)、环境科学与污染治理(37.1%)、计算机与网络(29.9%)、军事与国防(29.8%)等。
个人分类: 学术共同体|6976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素质:它究竟是什么?(张增一)
xupeiyang 2010-11-14 19:37
  国务院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全面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提升全体公民的科学素质的纲领性文件。为了更好地理解、落实和贯彻执行《纲要》的精神,人们必须首先了解以下两个问题:什么是科学素质?它包括哪些内容?关于第一个问题,《纲要》作了如下界定: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关于第二个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作一简要的介绍:    一、理解科学的本质、精神和方法   科学是什么?这是人们首先遇到但又不容易回答的问题。一般来说,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第一,科学是一种认识活动。科学家坚信宇宙中的众多事物都遵循不变的规律发生和发展着,借助思维、仪器开展系统的研究可以认识这些规律。科学是以经验为依据以探索未知现象及其规律为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科学研究成果往往具有某种不确定性,甚至会失败,但是,科学研究一旦取得成功,将会千百倍地回报社会。科学是一个自主性程度较高的认识活动,长期以来科学家共同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传统、技术规范和道德规范,并以此来对科学成果或研究活动进行评价;从长远的观点来看,科学不仰仗权威,科学讲求证据,没有哪一位科学家有关决定其他科学家的结论是否正确。第二,科学是理论化的知识体系。科学知识虽然包括对现象的记述、描述等但往往表现为科学家运用科学方法提炼、加工、检验过的理性认识。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发掘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随着认识的深入,新的观察会对现有的理论提出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理论。因此,在科学界,不时地有新理论被提出来,修正甚至推翻旧的理论,这正是科学进步的表现。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科学知识都具有不确定性和客观真理性,科学中的许多知识是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第三,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在现代社会中,科学不仅是一种社会化的活动,而且这种活动被制度化了,形成了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体制并存互动的科学建制。重视科学和保障科学发展,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的基本国策,有力地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与此同时也改变了科学活动的社会方式。科学研究纳入国家发展计划,科研经费主要来自国家财政拨款,研究工作由不同机构如政府部门、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分工协作完成,使科学研究的部门之间、科学与社会之间、科学与公众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因此,科学作为一项社会事业需要得到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监督。   技术不仅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也成了一项复杂的社会事业,它增强了我们改变世界的能力,并且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它可以指人类创造和制造的产品,也可以指一种知识体系。早期的技术是在经验基础上开发出来的,靠师傅带徒弟世代相传;现代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法学发现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并且为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与科学不同,技术的任务是发明、设计、创造,通过控制、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来服务于人类的需求,提高生活质量。技术设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功能、水平、质量和效果等,并且受成本、工艺、政治、生态和道德等方面的因素制约。所有的技术系统都会出现故障,系统越大越复杂出现故障的可能性就越多。就像人们常说的凡药三分毒一样,技术总有副作用。例如核电站在带给我们廉价电力的同时会带来核废料,可能会出现核泄漏事故。因此,在设计和使用技术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降低风险,要特别强调以人为本。   传统上人们往往把数学当作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尤其是在我国更是如此,但是,20世纪以来数学已经发展成了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并列的一个大门类科学-数学科学。现代数学研究一切可能的数量关系和空间模式,往往被人们成为是关于模式的科学,即寻求尽可能简单的、适用的模式,揭示和描述现实世界或数学自身的抽象世界所具有的各种结构。数学在其早期发展阶段主要是作为一种实用的技术或工具,广泛用于处理人类生活及社会活动中的各种实际问题;现代数学则是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语言和工具,它不仅使表达更为清晰简洁,推理更加严密,而且它本身已经成了解决许多重大问题的关键性的思想和方法。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数学,它追求完全确定的、可靠的知识,明确无误的概念、命题和推理规则保证了其结论的正确性;数学的抽象性使他获得了其他人类思维活动所不具备的通用性;作为一种文化体系的数学,不断追求最简单的、最深层次的、超出人类感官所及的东西,它体现了理性探索的伟大精神,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精神生活。数学可以培养人们严谨、全面、灵活、敏捷的思维品质,培养和提高人们的洞察力、分析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化繁为简的能力等。   理解科学的态度、价值和精神是科学素质的核心。科学态度是对科学家在长期科学探索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关于如何对待自然、对待世界、对待科学研究本身的态度。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未知事物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展开想象力提出疑问或做出试探性的解释,运用逻辑推理,寻找观察和实验证据,诚实和谦逊地对待证据材料和结论;二是关心科学事业的发展,尊重科学知识,辨识和揭露伪科学现象。科学的价值追求是致力于认识世界的本来面目,探索自然真理,追求客观知识(真),致力于发现并表述自然界的规律(美),造福于人类,服务于社会(善);科学活动的规范要求科学家出于发展科学的目标而从事科学研究,既不盲从权威也不随意怀疑他人的成果,在研究中要追求创新并有责任和义务向社会公开其成果而不能独占。科学精神是对科学态度、科学价值和科学规范的提炼和升华,也是值得现代人普遍追求的价值理想和行为准则,并且可以为公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实践中所理解、掌握和运用。它主要包括:探索求真,理性思考,严谨实证和怀疑反思。   科学方法是科学家在长期的认识实践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其中一些基本方法也可以为公众所掌握用于解决社会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人们常说的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是强调方法的重要性。尽管由于科学家从事的研究工作各不相同,采用的研究程序或步骤也不一样,但一般不外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检验与评价等阶段。在具体的科学研究中,尽管科学家也往往使用许多专门的技巧和方法,但是有许多是普通公众所能掌握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到的。例如,分类法、比较法、对比法、试错法、观察法、统计法、逻辑推理等。一项科学研究的结论之所以可靠不仅在于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科学方法,而且还在于这项科学成果在公开发表之后要不断地接受科学家共同体的质疑、检验(理性检验、经验检验)和评价(相容性评价、自洽性评价和简单性评价等)。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生病应该去医院而不是应该找江湖郎中,应该服用正规医药厂生产的药品而不应该相信祖传秘方的原因。    二、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是科学素质的基础,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必须掌握所有的现代科学知识,这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可能的。只要人们掌握了自然科学、数学和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就能对科学的本质、精神和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有正确地理解。   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公民,应该了解现代科学知识体系的基本轮廓,理解这一知识体系中关于宇宙、生命、人体、人类行为、数学和现代技术的基本术语和核心观点。认识科学知识的特点(与非科学知识的区别)和一般分类。了解人类历史上认识世界图景的重大发展阶段,树立现代的科学的世界观。   关于宇宙与地球:人类居住的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而太阳系是银河系中的一个普通的星系,宇宙又由许许多多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组成;地球围绕着太阳作周年运动并且自转,月亮围绕着地球转,昼夜交替和季节变换都与它们之间的相对运动有关;我们今天的地球经历了长期的演化并且仍然在演化着,地球内部、地壳、地表都在不断地运动着,地球上的水体、大气、土壤也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并且相互影响;人类是大自然中的成员,人类与其生存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物质整体;我们的水资源和能源都是有限的,人类的活动会对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产生影响,为了人类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应该保护自然环境,在与自然协调的基础上求得发展。   关于物质与能量:我生活在一个物质的世界中,水、空气、氧气、二氧化碳、金属、非金属等无机物,天然气、酒精、蔗糖、蛋白质等有机物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应该对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作用与功能有一定的了解;自然界中的物质出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和变化之中,不同的物质形态和运动形式之间发生着相互作用,因此,物质的运动和相互作用是科学的最基本的概念和原理之一。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自然界中力的形是多种多样,如电磁力、引力、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等。在物质世界中,所有物体都按照一定的规律运动和存在着,都遵循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如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物质不灭定律等基本规律。物质又是有微观结构的,世间万物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还可以再分为质子、中子和电子,并且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了更基本的粒子??夸克。分子是由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它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组成我们熟悉的物质的各种元素都有几种天然存在的同位素,其中大部分不稳定。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核不稳定,会发生自然衰变,人们就是利用这一性质来进行年代测定的。能量是物质运动的一般量度,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功与能是两个密切联系的物理量。能量可分为机械能、分子内能、电能、化学能和原子能等。能够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媒、天然气、太阳能、核能等成为能源。尽管科学家在不断地研究开发新的能源,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尽量减少和控制非再生能源的消耗,开发可再生能源,培养节能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关于生命科学:生命现象是复杂多样的,地球上的生命是从无机物中演化来的,各种现存的生命形式都是从一个共同的祖先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逐渐进化而来的。生物进化是指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变化所导致的部分或整个生物群体遗传物质的一系列不可逆转的改变。19世纪中叶,达尔文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后来随着遗传学和生态学等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以及生物进化理论的深入研究,达尔文进化论不断被完善和发展,形成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现代生物进化论。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人只是生物类群中的一种,属于动物范畴,是从猿进化而来的。生命体的基本组成物质是蛋白质和核酸,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可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生命体内时时刻刻都进行着新陈代谢,生命体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生命体对外界刺激都能发生一定的反应,从而适应周围的环境。生命体具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能力,并且发生遗传和变异,基因(DNA)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并控制着一切遗传性状。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并且也对环境产生影响。地球上的生物有无处不在的细菌、低等的真核生物、绚丽多彩的植物世界和形态各异的动物。人是自然界中最高级的生命,人体系统可分为骨骼系统、肌肉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排泄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它们相互依赖,协调运作才能完成各项生理活动。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同一的整体,即,生态系统。现今世界已面临着严重地生态危机和环境变化,许多物种濒于灭绝,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因此,需要人类提高环保和生态意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唯一的地球。   关于数学: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和数打交道,比较常用的有整数、分数、负数等类型,数可以用来计数或测量、表示次序、编号或命名;算术主要以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规律及其应用为基本内容;代数是用字母符号表示未知数的值进行运算,求解各种代数方程是代数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几何学主要研究空间和形状,它通过用少量的基本几何图形和相应的符号表达式来描述立体图形,熟悉一些基本的几何概念和术语,如点、线、面、三角形、矩形、正方形、圆、椭圆、长方体、圆、相似、相交、平行、对称,等等,对于工作和生活都十分必要;解析几何是用代数的方法来研究几何问题,通过建立坐标(直角坐标或笛卡尔坐标)将几何上的基本元素点与代数中的数对应起来。概率论是关于机会、可能性或不确定性的学科,概率论的知识和方法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用十分广泛;统计是一种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有效方法,抽样是进行各类社会调查的重要方法,其结果往往是通过统计得出的,样本的代表性直接影响到抽样调查结果的可信性;追求严密的逻辑推理是数学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是在具体应用方面往往由于没有区分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而导致错误的推理。   关于技术:技术知识涉及面广而且其中许多与日常工作生活联系密切,可分为农业技术(包括良种繁育、耕作栽培、土壤和肥料、病虫防治、灌以及与农业有关的生物技术等)、现代交通运输技术(不仅包括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运输工具,还包括公路、铁路、港口和机场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材料技术(包括新型金属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等)、能源技术(除了不可再生的煤、石油、天然气之外,还包括水力发电、核能技术、太阳能技术、风力发电、地热技术、海洋能技术等)、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包括计算机的基本构成、网络、病毒及其防治,以及常用的电话、收音机、电视等)、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空间技术(包括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宇宙空间站、航天飞机、星际探测器等)、环境保护(包括空气污染、城市污水、垃圾处理、工业废物、酸雨和臭氧层保护等)和医疗与健康(包括健康、亚健康、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保健、营养、性教育和计划生育等)等类别。    三、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正确地认识和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既是科学素质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科学素质的主要目标之一。一般包括:   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进步。农业文明是主要以耕耘土地、种植和收获庄稼、饲养牲畜为基本生存手段,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埃及、巴比伦、中国、希腊、印度是许多科学和技术知识的发源地,对世界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工业文明的主要特征是以工业和机器制造业为主的经济,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形式、生活方式、文化教育手段等。科学技术推动了产业革命的发展。第一次产业革命(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是建立在一系列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的技术的基础上的,始于纺织业的机械化,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第二次产业革命(始于20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主要特征是电力技术、电讯技术、化工技术以及内燃机的广泛应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核技术、生物技术等又开启了新的产业革命之门,信息社会正在或已经到来。信息社会的主导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又称知识密集型产业或高技术产业,并且促进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由一国经济走向全球化经济。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其特点表现为知识(科学和技术)的生产(研究和开发)和传播(教育)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   科学技术与公众生活。科学技术渗透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着人们的衣、食、住、行条件和生活方式。例如,现代医学的发展改善了医疗和卫生条件,使人的平均寿命大大延长;农业技术和快捷的交通使人们在食用某些农副产品时摆脱了地理和季节的限制;信息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交往方式等。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也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某些问题,需要人们改变观念,行动起来积极应对。如,正确处理环境破坏与环境保护,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濒危物种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自然灾害与防治,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等问题。又如,正确认识和应对现代技术中的伦理问题,如生态伦、生命伦理、计算机与网络伦理等。现代科学技术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由于使用不当或疏忽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需要人们认识重大安全事故的后果,认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大规模杀伤武器威力和后果,了解国家和国际组织在处理这些问题上所做出的努力。   科学技术事业。理解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机制必须了解科学发现与科学奖励,技术发明与专利方面的知识。科学发现要具有首创性,必须在专业学术刊物或正式学术会议上公开发表;作为奖励社会承认该研究者做出了这项工作,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建制承认(发表和引证)、职业承认(授予职位和职务)和荣誉性承认(授予奖金、奖章和荣誉称号)。发明是借助于一定的科学思想和技术手段创造出的新事物和新方法,专利主要是通过授予有限时间内的专有地位,对专利持有者在研究、开发过程中的人力物力投入提供合理的回报,目的在于鼓励创造发明。科学家是指以科学技术研究为职业的人,人们平常的科学家则指取得过重大成就的科学家。科学家在自己的专长之外的领域,只是一般公众。科学学派是在学术上形成了独特风格并且取得重要成就的研究群体。如,物理学中哥本哈根学派、数学中的布尔巴基学派。科学社团是科技人员按照专业领域联合起来形成并经过必要的程序在政府有关部门登记的法人团体,可分为国际性的、全国性的和地区性的。科研机构分独立的科研机构、大学、企业和政府部门设立的科研机构。   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公众作为纳税人、科学事业的主要支持者和科技应用后果的主要承担者有权参与科学技术决策,并且需要为了提高参与决策的能力掌握和了解有关的科学技术知识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了解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和重大科技发展计划。 (张增一 北京理工大学)
个人分类: 科学素养|666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专家称体制性因素妨碍中国公众科学素养提高
杨学祥 2010-10-14 10:01
专家称体制性因素妨碍中国公众科学素养提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4日06:46 中国青年报 李大光,国际科学素养促进中心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实习生 甘晓   不久前发布的中国第八次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显示,到2010年,全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3.27%,这显示中国人整体科学素养偏低,在与2001年的欧盟15国、美日等国比较时发现,中国人对科学知识的了解排名倒数第一。   公民科学素养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是在我们的正规教育中,科学技术教育环节太薄弱了。国际科学素养促进中心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新闻与科学传播系教授李大光,是我国第一批致力于科学素养研究的学者,早在1992年就开始了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近日,他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坦言,我们不是没意识到这些问题,也不是不知道该怎么办,只是在实行过程中,有许多难以逾越的体制上的障碍。   中国青年报:中国人整体科学素养偏低是因为对于调查中的问题,我们回答得不好吗?   李大光:不一定。像地球围绕太阳转等浅层次的科学知识问题,中国人答得比较好。但涉及辐射、抗菌素只能杀死病菌、大陆板块漂移学说,以及一些物理基本概念时,比如电子和原子,近年来中国人在这方面的知识没有增长,反而下降了。   各个国家对科学知识的提问,基本上都是围绕正规教育的内容,是学校里教的科学知识。从这个角度分析,目前的变化趋势说明,我们的正规科学教育仍然是薄弱环节。   中国青年报:美国与中国的教育方式和内容有不同之处,但这个调查用的是美国学者设计的问卷,这会不会让中国公众的科学素养被低估了?   李大光:对于科学素养的概念,学界一直没有停止过争论。科学素养的定义要求,每个人都具备科学知识、科学技术技能和对科学的支持态度。可是,什么叫有科学知识?什么叫有科学技能?要求每个人都有科学知识、科学技能的想法是不现实的。但我认为,科学知识对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样的,只是在各个不同的社会语境中,公众的认识和理解会有差异。   比如,美国几乎所有科学知识问项的回答正确率都很高,而唯独在人类是从早期动物进化而来这个问题上,回答正确率(53%)比中国(70%)低了接近20个百分点。这是因为进化论和神创论,这两个人类起源最重要的理论,在美国的很多学校里,都是正式传授的课程,学生可以选修。中国被访者答对这个问题的比例,仅低于日本8个百分点,与欧盟的70%相同,比印度(56%)、俄罗斯(44%)和韩国(64%)都要高。   中国青年报:从这个角度上说,您认为这项调查中的问题设置有什么问题?   李大光:问题还是在于调查使用的科学素养指标。指标中的科学知识多半来自教科书。很自然的,哪些人能答得好呢?就是那些记住了大量科学概念,读书时成绩好、会背书的学生。而那些真正具有科学素养,能在自己的生活中积累知识和技能的人,调查却告诉他,你不具有科学素养。所以,这个指标对了解一国公众所应具备的科学知识意义不大。这也造成了一种现象,在20多年的调查中,各国政府和机构都在努力提高本国公众科学素养,但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提高得很慢,甚至停步不前。当然,我国公众科学素养偏低,也是事实。   中国青年报:中国学生不是世界公认的读书勤奋吗,为什么反而答不对题呢?   李大光:这些年来,中国科学素养水平最高的,正是18~24岁之间的人,但这个群体在整个国民群体中所占比例很低,而我们整体水平确实不高。中国公众随着年龄增大,科学素养水平急剧下降,这和欧美国家以及日本形成巨大反差。欧美国家科学素养分布比较平均,日本唯一例外,越老科学素养越高。   还有一个因素,我们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仅限于正规教育阶段,在工作中没有提高的机会。这和日本等国家也形成巨大反差。这说明,我们的社会还不是知识经济社会。   中国青年报:有人觉得我们社会过于推崇官员、明星,让不少青年忽视了科学知识。您觉得呢?   李大光:这是媒体倾向问题。科学是对真理和自然界的探索,而中国社会文化中,是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这让更多人关注的不是人和自然的关系,而是人和人的关系。在当下的新闻和信息流动中,与科学相关、去探索自然界真理的内容比较少,吹捧有权人、有钱人的新闻信息多,这样久了人们对知识就不怎么推崇了。这方面希望媒体能正确地引导舆论,而不只是去满足公众的猎奇需求。   中国青年报:您认为中国公民科学素养提高的关键是什么?   李大光:有人认为,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水平,主要靠科普。但我认为,不能完全依赖科普工作,科普是非正规教育范畴。对于提高公民科学素养水平,现阶段能起到真正作用的,是学校里的正规教育。从各国的主要措施来看,主要也是集中在正规教育中的科学技术教育。   中国青年报:我们正规教育的薄弱点在哪儿呢?   李大光:首先就是教育改革中的问题。就像美国的2061计划,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改革,都在上世纪80年代,尤其是科学技术教育改革。而到目前为止,我们的9年义务教育都没有在这方面进行有效改革。人的学习习惯没有在正规教育阶段培养起来,很多人获得知识的动力往往是为了应付老师和考试,而不是为个人素质的完善。当然,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还有很多,涉及中国文化、价值观以及媒体倾向性,再加上文理分科、考试制度、工作后的追求、科学信息的流动性等。   其实,我们不是没意识到这些问题,也不是不知道该怎么办,只是在实行过程中,有许多难以逾越的体制上的障碍。其中,严格的行政权限是最严重的问题,这导致中国科学界许多重要的科学发现和先进的理论,没法进入到教育界。   中国青年报:我们能从国外借鉴怎样的先进经验?   李大光:欧美国家都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科学教育体制改革,像英国的1988年教育改革法,第一次把科学列入小学生核心课程,把技术列为辅助课程。美国科学家在1985年提出《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科学教育改革纲要,这个纲要引发了美国科学界对整个科学教育体制的彻底改革。2061计划、科学素养基准、美国科学教育标准、美国技术教育标准,都是由此而来的。更重要的是,美国不仅仅制订教育标准,还落实到了具体的教育课程上。比如2061计划一经提出,就得到教育界的支持,同时与科学界合作改革科学教育课程。这在中国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http://news.sina.com.cn/c/2010-10-14/064621271948.shtml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1965 次阅读|0 个评论
诺贝尔奖的意义旨在弘扬科学精神
热度 2 hhanb 2010-10-6 15:54
近代以来中国人有两个深情的心结:一个是实现百年奥运梦想,一个是实现诺贝尔奖零的突破。如果说 2008 年以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标志着国人百年奥运梦想成真的话,那么非常遗憾的是,诺贝尔奖这个百年心结则多少有些让人失落。每当提起这个话题,可以说人们的感受真是五味杂陈,说什么的都有。有的说我们的教育科研体制是最大的羁绊,也有的说诺贝尔奖是西方制定的游戏规则,当然更多的则是叹息年复一年的诺贝尔奖,又没有中国人的份儿等,可是远比获奖名单中是否有自家人名字,更为重要的是对诺贝尔奖意义的认识,即诺贝尔奖旨在弘扬科学精神这一点却被人们严重忽视了。 显然如果总是把关注的焦点凝聚在诺贝尔奖中是否有中国人的名字,而全然不顾及诺贝尔奖的精神实质,无疑是犯了方向性错误。即便有朝一日,获奖者行列中出现了中国科学家的名字,那也只能说是偶然碰上的,不具备必然性和可持续性。因为精神的东西往往是主宰,是力量的源泉和科学实践的支柱。惟有保持这样的精神资源的源头活水源源不断,一个国家、民族的科学才真有希望,到那时获得诺贝尔奖只是时间问题。 所谓科学精神就是人类科学实践长期积累下来的各种宝贵精神财富的总称。它们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开放的科学观念、顽强的科学毅力、远大的科学志向、博大的科学胸怀、崇高的科学理想、坚定的科学信念,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诸多精神要素的集合,诺贝尔就是上述科学精神的集大成者,诺贝尔奖所要张显的就是这样的科学精神。 诺贝尔本人没有经过系统的学校教育,但他在科学精神的强有力的支撑下,凭着顽强的科学毅力自学并成功研究了 350 余种专利成果,掌握了 6 门外语。他一向秉持开明开放的科学态度,将工厂分布在世界各地,这样的行为直接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他之所以坚持要研制炸药,正是为了帮助人类杜绝战争。时常萦绕在他耳际的问题是,人类都是兄弟,应该和睦相处,为什么要有战争呢?他倾其所有设立诺贝尔奖,就是为了以促进人类进步和福利事业,以纯粹的理想主义为目的,他要致力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终极关怀,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科学的进步。 于是有人这样评价诺贝尔奖,迄今在作为个人以促进人类进步和福利事业,并以纯粹的理想主义为目的而留给人类的赠礼之中,这恐怕是空前的。事实的确如此。 此外,诺贝尔奖的评选与运作也是对科学精神的发扬光大。诺奖主要奖励那些原创性的科学发现与成就,奖励那些为人类和平和社会进步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人士,奖项的内容与评选程序都要体现客观、公正、真实和正义的原则。对于获奖者而言,他或她不仅在心理动机、科学态度和理想信念方面必须表现出纯洁、坚定和崇高的品质,而且其行为还必须遵循基本的科学规范、技术规范和学术规则,即默顿( 1997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所提倡的普遍性、共有性、无私利性、有条理的怀疑主义、首创性等。 再次,诺贝尔奖还十分关注获奖者的受教育情况。不是有环境改造人的说法吗?虽然诺贝尔奖不是以受奖者所受教育学校的名气大小决定是否有资格获奖,但是诺贝尔奖在实质上是对获奖者曾经受过的教育理念、教育环境的充分肯定,而它们的核心正是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比如剑桥大学和哈佛大学以及其他几所多人获得诺贝尔奖的世界知名大学,之所以成为诺贝尔奖摇篮,是因为这些著名大学独特的办学理念、先进的教学思想和一流的教育环境,很好地培养了诺贝尔及诺贝尔奖所推崇的科学精神,正如谷贤林先生所总结的那样:自由教育思想的传统及由此形成的超然物外的求知精神,只追求真理和科学而不问实际功利的品格,多学科汇通交叉的知识底蕴。 总之,用蒋美仕先生的看法,诺贝尔奖精神的实质就是:由诺贝尔本人所躬行的、由其遗嘱所确定的,并经诺贝尔奖项设置与运作。诺贝尔奖得主及其成果,以及奖励获得者所受教育学校的教育理念等方面。而得以继承和发扬光大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即诺贝尔奖精神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人类精神整体反映到个案中的典范。在我们一再呼唤诺贝尔奖,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形势下,认识和弘扬诺贝尔及诺贝尔奖所凝练的科学精神不仅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个人分类: 未分类|12790 次阅读|1 个评论
人人都是天生的科学家,但多被误导和扼杀掉!
热度 2 ljry8044 2010-9-13 08:41
人们曾以为,婴幼儿以自我为中心,没有理性和是非感,他们的认知仅限于当前的具体事物,无法理解前因后果,也不能体会他人感受,更分不清现实与虚幻。即使是现在,人们也常把孩子当作不完整的人。 但过去30年的大量研究数据却表明,人们长时间以来对婴幼儿的看法一直错得离谱,婴儿知道的事情比我们过去认为的多得多,他们生来就知道很多知识,甚至还有很强的学习和分析能力。 而且,他们认知世界的方式,与科学家非常相似——开展实验,分析数据,形成直观的生物、物理和心理学理论。 婴幼儿不仅能看出一个人的喜好,还了解一些基本的物理学原理和生物学原理,而且,他们还能像数学家一样,根据事物发生的概率,归纳出内在规律。 8个月大的宝宝就由比例的概念,4岁小孩就很善于分析实验现象,找出因果关系,比如,确定机器中的某个齿轮是否在带动另一个齿轮,用统计方法弄清楚机器的运行原理,哪怕这台机器的运行情况令人意想不到,而且,效率常常会高过成年人,机器越是奇特,越是如此。 不过,如果有人在一旁指点,他们反倒难以搞清运行原理,放弃生来就具有的统计分析才能,导致创造力下降(您呢?该创造力还在吗?)。非常糟糕的是,家长们常常会自作聪明地去指点孩子…… 当然,家长们自以为聪明的可远不止这些,比如,花费高额的费用将孩子送进各种机构进行素质教育和智力开发,不让其自由玩耍,后果呢? 大量调研数据表明,从小进行素质教育和智力开发的孩子学习和社交能力更差,长大后更容易被停职,而且,也更容易犯罪…… 而从小能自由玩耍的孩子则各方面都要优秀得多,详细参见 玩耍,放飞孩子的希望 顺其自然,让孩子自由玩耍,就是发展其科学素质的最好方法。 事实上,即使是成年人, 只要保持一颗好奇的童心,遇事多加思考、探索,自然具有孩童般的创造性探索和灵活学习的能力,也都能不断增强科学素质。 临河羡鱼,不如退而织网。我们不必羡慕孩子源源不断的创意和太多奇特的想法,只要像他们一样天真、幼稚地去思考各种问题,都是伟大的科学家。 所以, 伟大的世纪天才爱因斯坦总像孩童一般迟缓和天真。 所以,伟大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印度诗人、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泰戈尔说: 智慧具有儿童的特性,随着知识和情感的积累而臻于完善。 所以,就有了如下著名案例: 一天深夜,卢瑟福走进实验室发现医学生仍然伏在工作台上,询问后知道他在工作。 卢瑟福又问: “那你白天做什么呢?” “在工作。” “那你早晨再也工作吗?” “是的,教授,我早晨也工作。” 卢瑟福略为迟疑了一下,随即问道:“那么,这样一来,你用什么时间进行思考呢?” 注意, 作为一物理学大师,卢瑟福不仅自己获得诺贝尔奖,而且还为科学家培养出大批科学家,其中13位先后获得诺贝尔奖。 由此可见像孩童一般缓慢地自由思考的重要价值意义,这才是灵活学习和创造性探索的源泉所在。 可悲的是,浮躁的现代人却觉得那很幼稚可笑,总是保持在高效计划和执行状态,这就需要大脑具有自动处理能力和高度简洁的神经回路,像机械一样依靠本能运作,从而失去了可塑性,阻断了进取之路。 因此,如果 总是 一目十行地高速读书、看报,是不可能有什么收获的,除了一些简单信息。大凡有价值的东西都需要慢慢体会的,慢下来品位之际,就是我们进步发展之际。所以,当一个人眼里只有高效、快捷时,就已经沦为碌碌不前的庸人了,不过,这些人大都以为自己什么都懂。 而且,更为糟糕的是,这些人还用这种昏庸的招数去误导和扼杀其它人,大肆推崇自己惊人的阅读效率和无所不通的知识面,可他们却没有应付新知识的才能,那才是最重要的。 而科学网则从一定程度上充当了这种误导和扼杀年轻人科学才能的帮凶。 比如,但凡海龟马臻博士的博文基本会加精,而这位海龟喜欢写文推销他那一目十行的惊人阅读速度,喜欢推销他那些无所不通却谬误连连的宽广知识。 而土鳖所写的与此相反的具有科学素养的观念却不会被加精,而且,还不让其在首页出现,甚至还会被从最新博文里给处理掉。 下面贴上那位海龟大博士误导大家的一些典型谬论,一些青年看到那些谬论后大肆赞同,并将其当作偶像来崇拜: 参见 时间管理秘诀 ,一文指出: “ 首先,我要说人的潜能是极大的。科学研究表明,人只用了自己 5% 的潜能,还有 95% 的潜能没有开发出来。如果能够开发出来,那么读十个博士都易如反掌。现在要做的是开发自己 95% 的潜能 ” 。 事实上,该谬论是所谓的开发潜能的成功学大师瞎编出来忽悠人的,为科学家所鄙视,马老师少看 “ 成功学大师 ” 的杰作吧 。 时间管理秘诀 还指出 西方成功学书上说,只有 5% 的人是效率高的成功者,其余 95% 都是普通人。 周末两天我坐在沙发上看英语写的书,两天能看两三本,还能写出两三篇博文,并且带着学习的目的观看一部美国电影。 算一下:如果每周能读一本书,那么一年可以读 54 本书;如果每周能读两本书,那么一年能读 108 本书。可见时间的容量非常大,关键是:是否有持之以恒的决心?能否有目的性地去读书? 显然,这比这位海龟大博士比爱因斯坦、丁肇中、陶哲轩等超级天才高效多了,也永远是非那些超级天才所能及…… 作为一科学家,不看科学书籍,却看那些肤浅的成功学书籍,这是非常可笑的。 如果你想成为科学届的庸人,就做这位海龟博士推崇的成功者吧! 时间管理秘诀 还指出 做事情不需要开夜车,一切都有规律可循。 其实,从事机械化的流水线生产工作是有规律可循,或许不需要开夜车。但如果从事深度研究工作,有时开夜车确是必要的,即使是陶哲轩这样的世界巅峰天才也难免,道理很简单,面对一新问题时,常常会比他预想得要难,到了睡眠时间往往才完成了一大半,如果此时贸然停止,就会导致时间被浪费,第二天又得重头再来,对数学等需连贯、深入解决的问题必须连贯起来解决掉。 …… 更多缺乏思辨的观念参见被科学网加精的马臻博士的诸多博文…… 再与大家分享诺贝尔奖获得者,法国作家、音乐家、社会活动家 罗曼·罗兰的一则格言: 放弃独立思考,是一个不幸的核心。 注意:独立思考与高效、果断是对立的。
个人分类: 科研教育|9851 次阅读|26 个评论
读研究生,读什么?怎么读?
热度 1 wangxh 2010-9-7 16:33
——研究生开学典礼上代表导师讲话稿 各位同学,早上好! 首先我代表全体指导老师,欢迎同学们来到这里继续学习、进一步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 读研究生,究竟是读什么,又 该 怎样读呢? 先说两个前提: 一、肩负起民族进步的责任 有人说看一个国家 20 年后的状况,就看现在的大学生,那么我说看一个国家 20 年后科学技术状况,就看当下研究生的状况。每代人都有自己的历史责任,注定要为这个国家做点什么!今天中国之所以能够站住世界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就是因为我们的祖辈、父辈们为这个民族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国家的富强、民族的进步,不是“匹夫有责”,而是每一个炎黄子孙——你和我——的责任! 二、目标——提高科学素养,力争做一个合格的科技工作者 器大者声必宏,志高者意必远!如果读研究生仅仅为了一纸文凭,为了将来找一个“自己认为的好工作”,那就显得太渺小了。这个方面很大,同学们也各自有各自的理解,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不能展开讲。 再来谈谈读什么,也就是要实现的具体目的 一、学习科研思想 其实,刚才的“提高科学素养”已经包含了这层意思。“ 本科论文学套路,硕士论文学思想,博士论文搞创新 ”应该是现阶段我们的科研教育理念。大家在读研究生期间,要完成两次境界的飞跃——一是认识问题的境界,二是解决问题的境界。比如导师给你一个题目,不会像本科论文那样,很直白地告诉如何查文献、读文献、给你制订实验方案等,而是跟你讨论 你设计的实验方案 是否合理,并给出一些建议——什么是指导?这就是指导。 二、掌握或提高四种科研能力 ( 1 ) 文献检索与分析能力;( 2 )研究方案设计与实施能力;( 3 )实验或调查结果分析、归纳和处理能力;( 4 )论文撰写、发表、宣讲能力 最后谈谈怎么读,也就是具体怎么做 一、明确总体目标与当下的任务 总体目标可以分解为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一个个小任务,发现 问题 后 自己 要学着去 解决 它 ,而不是到导师那里寻求现成的答案 。不明白之处 首先 需要自己查资料、看文献,慢慢去领悟 , 这些对于一个刚刚参加 科学研究 的学生来说是必须的 。随着一个个小任务的解决, 经过 数 年的 理论学习与 实践, 就会发生质的变化,逐渐 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 体系 ,锻练自己在科研以及学术方面的素质 , 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标、焦点不能跑偏 —— 真正的 研究 工作不 仅仅 是去 学会 操作 某 些实验设备 / 做调研 , 更重要的 是实验 / 调研 前 的 设计 理念和 思想 , 以及在实验 / 调研 结束之后 ,通过 分析 、归纳 结果 得出科学的认识 。 二、与其“劳力”,不如“劳心”——多读文献资料 这里的“劳力”、“劳心”不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中落后、腐朽的封建思想,而且强调“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问题。有许多规律性的认识前人早有总结,我们根本没有必要重新实践得出结论,应该敢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探究科学奥秘。比如“钻木取火”,是真理性认识,难道自己一定要亲自实践才能相信吗?这里透露一个绝招儿:认真研读 50 篇文献达到了解, 100 篇就可入门, 300 篇就是专家! 三、一切来自于有效沟通——沟通始于与导师之间的交流 研究生学习切忌闭门造车,有效的沟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研究目标与任务、研究工作中的困难、人生困惑、日常生活中的纠结等等。沟通,当然首先是与导师沟通——一个连与自己的导师都不能有效沟通的人会有一个丰富多彩的未来吗?没有畅通的交流,导师如何了解你,又如何有的放矢的进行指导?许多研究生经常抱怨导师“不管”,请问:导师根本不知道你喜欢鱼还是熊掌,他怎么给你?另外与其他老师、师兄师姐们、项目组成员、本领域专家等等,夫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要学会利用各种沟通的机会与形式,如定期组会、学术报告、邮件等,具体情况灵活处置,即所谓“君子博学,善假于物也”。 结束语 研究生阶段 的学习, 只 是一个过程而 不是目的 ,是一个培养思想境界、思维境界的 重要阶段 。在 此 过程中,由于 大家 付出了努力,知识丰富 了, 能力 增强了, 素质 提高了,那么就会在 工作、学 习、生活等各方面收获成功与快乐 。 “在科学的大道上,没有平坦的道路,只有那些不畏艰险、在崎岖小路上攀登的人,才能达到光辉的顶点”,用马克思这句名言与同学们共勉。 最后预祝同学们在探寻人生真谛、实现理想的道路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谢谢! 材料学院 王修慧 后注 :有些事儿,我一直也在思考,有些观点不一定适合所有的研究生,哪位朋友如有什么建议,恳请赐教!
个人分类: 教之道|11009 次阅读|7 个评论
走火入魔?喜欢炒作三峡的知识群体的科学素养
zbt92 2010-8-8 05:49
最近,因为要筹备百年水电的庆典活动,所以,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写文章。然而,由于最近三峡的泄洪和蓄水在社会引起了各种各样的猜测,有时候又不得不抓点时间写一些科普性的博客。因为,写文章的时间有限,来不急深入考虑,总害怕不能满足新语丝网友的要求。再加上目前国内的搜索网站几乎搜不到新语丝,发不发在新语丝对应澄清社会上谣言的效果也不大。所以,最近我写的几篇文章都没敢往新语丝网上投。前几天看到有网友提出关于三峡问题的疑问,点名要求我回答,我才感到确实应该对新语丝网友表个态。 关于最近一些三峡的争论,让我感触最深的倒不是具体的学术问题,而是我们社会对科学的认知和态度。特别是在北京大学的 武际可 教授(老师)在科学网上发表了那篇《从流体力学看三门峡和三峡大坝》文章之后,更让我对我国社会的科学素养感到忧心忡忡。 刚一看到 武 老师无理的造谣文章的时候,我非常气愤,曾认为 武 老师是退休以后,不甘寂寞,不惜通过制造谣言来哗众取宠。所以,写反驳文章用词也比较激烈。后来一些网友给我提意见,说不应该这样对待 武 老师。冷静下来之后我也反思自己,确实觉得自己的态度有点问题。仔细想来,一个老教师不大可能为了能在社会热点问题上哗众取宠,就不惜败坏自己的学术声誉。因此,应该承认 武 老师写文章故意造谣哗众取宠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但是,同时我又不得不接受另一个我非常不愿意看到现实,那就是像 武 老师这样的高级知识分子的基础科学知识和科学素养,居然如此之差。 我觉得一个人的科学素养至少应该包括三部分。实事求是、逻辑推理和不迷信权威。而且,这三部分是紧密相关的。如果你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正确的逻辑推理的能力,你就不大会迷信任何与你逻辑推理的结果相矛盾的权威。如果你喜欢盲目的迷信权威,你就不可能同时做到尊重实事,又习惯用严格的逻辑推理进行检验。 具备不迷信权威的科学素养,应该是对一切科技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但当我看到 武 老师的离奇文章在科学网上发表之后,不仅得到了科学网网管的推荐,而且还得到了很多科学网网友的积极支持。这种奇怪的现象,让我们感觉到我国的知识分子的状况真是令人堪忧。 我觉得科学网管和众多网友推荐 和支持武 老师的原因,恐怕有很大的迷信权威的成分。 武 老师是我国资深的力学教授,不仅是著名的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科班毕业,而且还曾经担任过中国力学学会的副理事长,真可以说是一位我国力学界的元老级人物。这样的力学权威站出来用流体力学知识来解释社会极为敏感的三峡、三门峡问题,大家怎么能不关注?怎么能不相信呢?所以,科学网的网管和很多高素质的网友恐怕都是因为相信力学权威的想当然的水平,而完全没料想到一个力学元老,也会出现极低级的专业错误。所以,就不加怀疑的选择了支持。 除此之外, 武 老师文章的内容也是某种迷信权威的表述。什么著名力学家伽利略的学生托里拆利( 1608-1647 )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他给出了液体在容器底部开孔时,流出射流速度的计算公式,并且作了实验验证。 V= ( 2gh ) 1/2 ,这里 v 是孔口流速, g 是重力加速度, h 是液面距孔口的高度。这一结果被称为托里拆利定律,之后推广到一般情形,称为伯努利定律。。我觉得如果我们具备了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不应该只停留在这种认识水平上。 当我看到 武 老师的这段叙述之后,我从心里就有点不理 解武 老师。这叫什么定律啊 ? 在我看来这不过就是相当于一道大学一年级的普通作业题。只要知道了容器底部的孔口出流速度,应该满足受力等于加速度,再加上知道压强等于流体的受力,加速等于速度微分求导 dv/dt ,然后对 F=m(dv/dt) 进行等式变换之后分别对 dv 和 dt 积分 ,就足以推导出这个所谓的 托里拆利定律 公式。 我没有去查历史书,不知道是不是当时的数学水平确实不足以从理论上解决这一问题,所以,当初 托里拆利定律 可能确实算是伟大的发明。不过到了今天,如果我们还停留在几百年前的认识水平,恐怕就有点问题了。在我看来明明是一个简单的力学作业题,怎么能总是当作一个定律来膜拜、背诵呢? 果不其然,凡是把这个简单的孔口出流速度的计算公式当定律来膜拜、套用的同志,都难免会犯错误。而凡是能够靠基本的物理关系,推导出孔口出流速度公式的,都不大可能会出现错误的理解和应用。尽管, 武 老师至今一直不承认他对努利定律的错误使用,但是,却不能否认他在应用这一努利定律时,不仅违背了实事求是的态度,而且逻辑推理也出现了严重的失误。 明显违背事实的地方是, 武 老师认定水坝建成后水位差的高度 h ,发生了坝高的变化,违背了大坝通常都是从底孔排水的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违反逻辑推理的地方是, 武 老师想当然的推论三峡水库的上游入口处的水流,是随着下游孔口流速而变化的。 还有三峡大坝蓄水后 h 增高,但孔口出流的速度不仅不会降低,而是要随着蓄水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按照 托里拆利定律 ,三峡大坝空口出流的速度只应该与水的深度有关,理论上流速是不会随着孔口的大小发生变化的。但如果速度不变,当水库泄水的孔的面积增加时,泄水的流量必然随之增加。这时候尽管出口处的水流速度不会变,但是水库上游入口的河水流速,却必然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因为河水通过大坝的流量已经大幅度增加了。 总之,如果 武 老师不是把 托里拆利定律 当成一条金科玉律,而不过就是一个受力平衡的计算公式,根据 武 老师的知识结构。他一定应该知道,如果我们要计算上游水库进水口的流速,还必须使用假定水流不可压缩的连续方程求解。用这个求解方程来判断,他就会得出三峡水库进口处的实际流速,主要与三峡水坝的泄水孔截口面积有关,而不是孔口的流速。 虽然力学的泰斗 武 老师,至今都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且对所有的批评者都反驳说人家没有能准确的理解他的意思。不过,我倒是觉得所有敢站出来质疑 武 老师的,都是具有不迷信权威的科学精神的有识之士。很多质疑 武 老师的说法,都是很有道理的。特别是 oztiger 网友关于超临界,这时上游水位不受下游水位影响的说法,我觉得非常有道理。大家可以客观的设想一下,如果上游河道与下游的水库之间有一个天然的瀑布,那么水库的蓄水,难道还道会影响到瀑布上面去吗? 总之,关于三峡蓄水后对上游的水位影响不是没有。但是,具体有多大,确实不能一概而论。因为,这与形成水库的河道的形状紧密相关。如果,河道岸坡陡峭,回水高度就会大一些,如果岸坡平缓,水库的回水影响就会非常小。具体到三峡,当初三峡的设计部门的考虑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超过 2 米 。我相信他们有足够的经验,这个计算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其实,三峡水库蓄水也已经很多年了,关于回水高度的实际结果如何,早已经有了实践检验。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听到哪位设计人员,认为他们的设计出了问题。 武 老师文章的误导人之处,主要还在于它成功的虚构了一个重庆在三峡建设之前从来不曾遭受过洪灾的前提。掩盖了他错误的理论,必然会与事实不符的根本问题。除此之外,对于他炒作黄万里和抱怨李锐都不准参加三峡论证的种种说法,我以后抽时间再专门做回答。 ================= 改错说明:由于本人确实没有记清伯努利方程的具体表现形式,所以,在原文的叙述中把关于 托里拆利定律 推导,错误说成了是对伯努利方程的推导。后经网友指出后已经改正。改正部分用下划线标明。同时也因为我的不严谨,向广大网友致歉。
个人分类: 三峡|4929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不只我一个人认为崔克明缺乏科学素养
wliming 2010-7-13 22:50
◇◇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 【方舟子按:崔克明就是那位因为人员聘用问题与饶毅院长在博客上发生争执、 争到《自然》上去的北京大学生物系老教授。看了这位老植物学家的忠告, 发现北大生物系老教授的专业水平比我想像的还要低得多。稍微有点生物学知识 的人,都会对生命科学家、美宝国际集团老板徐荣祥号称克隆了全部人体 器官的广告嗤之以鼻。这位生物系教授居然会把徐的伪科学广告当成有道理 的理论反复引用, 表明他不具有必备的生物学知识, 也缺乏基本科学素养 ,没 有明辨生物学常识性问题真伪的能力,让这种人担任生物系教授,纯属误人子弟, 他及其徒子徒孙都应该直接辞退,没什么可争的。】   崔克明的博客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0373   一个老植物学家对干细胞研究的忠告   (前面的垃圾删除)   我们知道,动物里的克隆还离不开卵细胞质(Wilmut et al 1997,)(关 于细胞质遗传,植物里也已取得重大进展,可能动物里的相关研究也远不及), 而且胚胎发育的大部分过程还要移植到相应动物的子宫中才能完成,也就是说不 可能像植物那样完全在离体条件下完成。作为常识我们也知道,动物器官(心、 肝、肺、肾、脾、胃、肠等)的发育过程和工作环境都是处于体内相对稳定的环 境中。因此即使能将相应器官中没有超过细胞分化临界期的细胞取出来,在培养 条件下诱导其脱分化到相应器官干细胞的分化阶段(如心干细胞、胃干细 胞),要诱导其再分化发育成可在医学上应用的成熟器官,其发育条件模拟 的难度可能不亚于胚胎培养,总不能像克隆胚那样移植到体内相应部位培养长大。 只有动物降生后皮肤生长发育的环境与植物相似(一个开放的环境),烧伤治疗 中创造合适条件,其再生过程也有点像树木的剥皮再生,先由创伤部位没有超过 分化临界期的细胞脱分化成皮肤干细胞进而再分化为皮肤细胞(徐荣祥,萧摩 2006),美宝国际集团公告所说的断指再生(2009)也是符合这一理论的。由此 可见,徐荣祥大夫所说的原位再生是有道理的,符合我们的细胞分化阶段性理论 和位置效应理论的,但需要严格的令人信服的研究报告发表出来。但这确实是治 疗再生医学研究的一条可行之路。我觉得当前动物干细胞的研究(植物的相关研 究也一样)重点应放在细胞分化临界期的特征和标记,以及诱导这些细胞脱分化、 再分化和转分化的条件,进一步是器官再生及再生器官发育条件的研究。这里可 能需要按照中医把人体看作整体来研究,而不能看作一个个孤立器官的简单加成。   参考文献   美宝国际集团. 人体再生科学一号公告:断指二次再生成功. 见 www.mebo.com,2009   徐荣祥,萧摩. 烧伤皮肤再生疗法与创面愈合的机制.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O06,15:253-261 (XYS20090129)
个人分类: 社会|187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国小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
ors 2010-1-29 19:24
在美国从留学到搞教育工作有十多年了,与朋友之间最有共鸣的是美国学生的数学底子之差。这大概是所有在美国的中国学生学者的共识。但我印象最深的却是美国的教育制度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从这点来看,要比我们中国至少先进一代人。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美国学校对学生的科学素质的培养是从学前班开始的。所以,就算我们从现在开始做同样的改进,其效果也要从下一代人身上,也就是二十年后才能看出来。并且,科学素养这个东西比仅仅熟练掌握数学工具要重要的多。 也许有人比较纳闷,怎么培养学前班的小朋友的科学素养呢?我举个例子吧。 我五岁的女儿正在上学前班,她的老师鼓励家长在午餐后到班上给学生们读故事听。我报了名,去班上读了几次。最近的一次我给孩子们读了一个关于一个人装鲨鱼吓唬人的故事,读完后,我让小朋友讲一讲他们是否有亲眼看到鲨鱼的经历。小家伙们一个个很是兴奋,纷纷举手要求讲,有的干脆直接开始跟旁边的同学绘声绘色的将起来。老师看到秩序有点乱,就要求大家围成二三人一组的小圈子,用两分钟的时间互相讲。时间一到,老师让一个男孩复述一下他们那个组的另一个男孩刚才讲的经历。这个小孩说,那个男孩告诉他,他曾经骑着海豚到太平洋里去追过大白鲨。显然那个男孩子在编造自己的经历。那老师是怎么处理的呢?只见老师不慌不忙地说,我们最近刚刚讲过虚构(fiction)与纪实(nonfiction)。大家说,麦克讲的是虚构还是纪实呢?大家异口同声的说是虚构。 这个小插曲就是我说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因为辨别虚构与纪实是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的开端。而批判性思维是科学论证的基本工具。 除了从学前班开始学习分辨虚构与纪实外,从二三年级开始,美国的小学生要学会分辨观点(opinion)与事实(fact)。记得我儿子二年级的时候拿回来一些作业,上面全是一句句的话,让他判断每句话是观点还是事实。比如这朵花很美是在表达观点,而这朵花是黄色则是在陈述事实。当我看到儿子琢磨这些东西的时候,我发现我自己从小学到大学在中国好像没有专门学过这些东西。 那么这些东西有用吗?当然有用,比如我教的研究生班里有不少美国人,也有中国的留学生,每次我发给大家论文或者是报告读的时候,美国学生给的评论经常是,这个作者的这些想法很有意思,但在没有事实的支持下,我持保留态度或者是这篇文章全是作者个人观点,没有事实。而中国留学生的评论里却很少有这些东西。而且后者对文章的评论经常围绕在观点的新颖与否或其他方面。 这个现象的反复出现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中国的许多所谓营养保健品的畅销。而这些东西在美国很难站住脚。当然,一个全民范围内的科学素养的提高所带来的不仅仅是这些好处。
个人分类: 未分类|4413 次阅读|1 个评论
美国小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
ywan 2010-1-29 12:44
从留学到搞教育工作在美国有十多年了,与朋友聊起来最有共鸣的当属美国学生的数学底子之差,这大概是所有在美国的中国学生学者之共识。但我印象最深的却是美国的教育制度非常重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从这种意义上讲,其程度要比我们中国至少先进一代人。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美国学校对学生的科学素质的培养是从学前班就开始的。所以,就算我们从现在开始做同样的改进,其效果也要从下一代人身上才能显现出来,也就是二十年后才能见到效果。并且,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要比仅仅熟练掌握数学工具重要的多了。 也许有人比较纳闷,如何培养学前班小朋友的科学素养呢?我举个例子吧: 我五岁的女儿正在上学前班,她的老师鼓励家长在午餐后到班上给学生们读故事听。我报了名,去班上读了几次。最近的一次,我给孩子们读的是讲述一个人装鲨鱼吓唬人的故事,读完后,我让小朋友讲一讲他们是否有过亲眼看到鲨鱼的经历。小家伙们一个个很是兴奋,纷纷举手要求讲,有的干脆直接跟周边的同学绘声绘色的讲起来。老师看到秩序有点乱,就要求同学们先围成二三人一组的小圈子,用两分钟的时间互相讲;时间一到,老师让一个男孩复述一下他们那个组的另一个男孩刚才讲的经历。这个小孩说,那个男孩告诉他,他曾经骑着海豚到太平洋里去追过大白鲨。显然那个男孩子在“编造”自己的经历。可是,那老师是怎么处理的呢?只见老师不慌不忙地说,“我们最近刚刚讲过虚构(fiction)与纪实(nonfiction),大家说,麦克讲的是虚构还是纪实呢?”大家异口同声的说:“是虚构”。 这个小插曲就是我说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因为辨别虚构与纪实是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的开端。而批判性思维是科学论证的基本工具。 除了从学前班开始学习分辨虚构与纪实外,从二三年级开始,美国的小学生要学会分辨观点(opinion)与事实(fact)。记得我儿子还在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拿回来一些作业,上面全是一句句话,让他判断每句话讲述的是“观点”还是“事实”。比如“这朵花很美”是在表达观点,而“这朵花是黄色”则是在陈述事实。当我看到儿子琢磨这些东西的时候,我反省我自己在中国从小学到大学好像没受过这方面专门的教育、培养。 那么从小学习这些东西有用吗?换言之:这种批判性思维的“科学素养”的养成有用吗?当然有用,比如,我现在教的研究生班里有不少美国人,也有中国的留学生,每次,当我发给大家论文或者是读报告的时候,美国学生给的评论经常是,“这个作者的这些想法很有意思,但在没有事实的支持下,我持保留态度”或者是“这篇文章全是作者个人观点,没有事实。”而中国留学生的评论里却很少从这方面去评判文章,往往是对文章的文采和观点的新颖与否进行评论。 这个现象的反复出现,让我不由自主地想明白了中国的许多所谓营养保健品为什么能畅销不衰?而这些所谓营养保健品在美国就很难站住脚,更谈不到能赚足巨款了。我们又可以联想到为什么当年朱镕基总理一再要求政府官员们汇报工作时要有翔实的数据。当然,一个全民族科学素养的提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里面有传统和文化等多方面的问题。但话说回来,国民科学素养的提高那所带来的也绝非仅仅是我上面讲的这一点点好处。
个人分类: 海外传真|5764 次阅读|13 个评论
家长科学素养调查结果 科学家是对社会贡献最大的职业
xupeiyang 2009-11-14 14:35
http://www.bioon.com/trends/comment/414971.shtml 来源 科技日报 2009-11-11 15:52:42 科学家是对社会贡献最大的职业 科协针对八省市家长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67.8%的家长认为,科学家是对社会贡献最大的职业,其次是教师和医生。11月2日,在中国科协召开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王延祜这样说。 2009年,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与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联合开展了我国八省市家长科学素质相关调查。该调查依靠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的专家力量,委托清华大学媒介实验室执行。此次调查覆盖陕西、北京、辽宁、上海、湖北、广东、四川和陕西,调查对象是我国615岁儿童的家长,有效样本3012份。 调查显示,家长们的科学素质指数基本良好,北京家长排名第一,上海位列第二,且男性家长科学素质指数略高于女性家长。20%的家长对常见的科学观点及科学术语如DNA、微量元素、互联网有正确的认识,大部分家长认为科学对社会总体和个人生活有积极影响。在对待科技创新的问题上,九成家长认为科技创新需要全社会的扶持。 与子女教育有关的调查显示,92%的家长对日常养育知识有正确认识,但是对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发展特征的正确认知度却在80%以下。此外,高达85.1%的家长偶尔参加或从未参加过任何科普活动,家长最希望了解的信息是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等家庭科学教育信息,四成家长希望政府将家庭教育纳入城乡社区公关服务体系。 针对调查中出现的问题,中国科协与全国妇联将开展家长科学素质指导行动,为提高儿童整体素质创造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 生物谷 Bioon.com )
个人分类: 教育问题|1658 次阅读|0 个评论
什么是科学素养?
xupeiyang 2009-9-15 10:16
http://baike.baidu.com/view/95017.htm  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指能运用科学原理和方法解释或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其重点在于对科学的态度,观察和思考问题的科学性,以及批判精神。   二战以后,公众的科学素养研究逐渐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公众科学教育和文化教育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各国促进本国科学素养的过程中,一般认为应该有效推动科学素养的的理由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工业不仅对人类的物质生活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而且还影响人类的思维方式。科学已经成为人类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知识和科学的世界观几乎对人类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具有现实的影响。公众对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的熟悉也对个人、社会和政治决定具有日益重要的意义。   一般情况下,科学素养教育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 为广大公众所设计的科学技术教育课程应该尽可能地包括科学技术的一般原理。这些原理应该从形式到现象的方法进行解释。   第二, 从普通公众的日常需要入手进行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比如,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修理汽车恐怕就不一定是科学素养的组成部分。《向科学素养迈进》就是将农业知识作为农业国家的重点教育内容设计的。保健知识是所有的人都需要的。因此,仅从生物学角度进行教育就不可能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从普通人经常发生的各种疾病症状进行解释效果就要好得多。美国的公众从中小学、社区学院开始就有这种选修课教育,但是似乎也应该有面对公众的有关科学素养教育。   第三, 在科学素养教育中,应该注重对本民族文化的研究,比如社会习俗、信仰、礼仪习惯、文化内涵等的研究,并以这些研究成果作为科学素养教育方法的依据。   第四, 科学具有局限性,技术具有副作用。理性地看待科学和技术正是科学技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使公众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第五, 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包括科学的事业、科学的本质、科学家的工作、科学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怀疑精神、论证精神、公开性、接纳不同意见和看法的价值观、社会的正义感等。
个人分类: 科学素养|4202 次阅读|0 个评论
少年强则中国强?
lvnaiji 2009-7-11 08:36
近日看到一篇博士论文引用了李大光 .2006. 科学素养的概念化过程与中国的理解 . 科学, 58 ( 3 ) : 25 - 28. 中的公众科学素养水平的年龄结构分布图。文中说,公众的科学素养分布呈现出与年龄成反比状态,而且这一现象存在世界普遍性。尽管各国具体数值不同,但整体趋势基本一致 。 由图中来看,这种反比状态实际上在各国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中国与发达国家的主体趋势并不一致。欧盟、美国、日本和加拿大,由 18 岁到 45 岁的科学素养基本上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作为社会的中坚, 30 - 39 岁的科学素养比青年人更高,直至行将退休才有所下降,日本甚至到了 50 60 岁之间还有所上升。而在中国,社会中坚年龄段的科学素养却急遽下降,具备科学素养的人群由接近 60 %下降到 20 %!惊讶之余不由得要提出以下问题: 1. 最直接的问题是,这种情况是怎么发生的?有人认为 ,这可能和我国的继续教育不够发达有关。我国现在各类企事业单位普遍缺乏对职工进行再教育的意识,农民和农民工更加缺乏接受继续教育的渠道。这就容易造成很大一部分人群在脱离学校正规教育后,很少关心科学问题,形成科学素养的缺失。李大光对此的解释是,发达国家成年人的科学素养能保持较高水平,是信息的流动,媒体的发达以及媒体对科学这方面的报道的有效性,这方面的研究我们非常之欠缺 。 我的看法是,这种情况主要恐怕不在于外部条件如继续教育和媒体,现在的电视和互联网难道没有提供相应的途径和资料?问题在于主体自身的主动性,在成人后是否自觉维持和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看来显然是没有。青少年可能因好奇心而喜欢科技,应付考试也是重要因素。一旦走上社会,好奇心淡漠,又失去了考试的压力,于是成年人在媒体首先选择的就不是科学素养,而是娱乐素养,甚至形形色色的性素养。社会对成年人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不构成压力,而国人,包括青少年,基本上也没有形成提升科学素养的自我意识。 2. 无论如何,科学素养如此之低的人群如何担纲中国当代社会的中坚?或者反过来说,由这些人担纲的当代中国社会又会是,或者只能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3. 现在的成年人科学素养如此之低,他们在年轻时的科学素养是否也像现在的青年人那么高?反之,现在的青年人科学素养如此之高,等到他们步入社会,是否也会如此急遽下降?这似乎还可以联想到中国男足。那些留学巴西的足球队,在少年时如此风光,一旦成年便每况愈下。这就是中国人的成年礼吗?早晨 8 、 9 点钟的太阳到了正午怎么就变得昏暗?不是说,少年强,则中国强吗? 4. 要不,这些科学素养的指标是否不适合中国? 5. 最后,少年强,成年不强,以及中国不强,恐怕还不只是媒体或继续教育的问题。参见 不要忘得那样快汶川地震周年祭 正要上载之前,看到了 武 老师在 在中国科协第14 期学术沙龙上的发言速录稿 中的一段话:然后中国代表团的一个孩子说,反正他们不认识中文,我们现在编一个。这已经是中国非常优秀的孩子,能够参加国际青少年创新大赛的孩子,就说这样的话。那么这样的孩子长大了,非常可能成为我们的科学家,他的高考成绩会非常高。如果基本的实事求是这点都没有做到的话,以后还谈什么创新。震惊之余又对上面的分析有了新的理解。 只能是当代中国社会与科学素养不相容。再想想朱 镕 基数年前给会计的题词:不做假账。青少年在学校所接受的那些科学素养根本经不起社会的歪曲和摧残。不讲科学素养的人反而获得资源。随着劣币驱逐良币,为了在社会中生存,科学素养在成年人中自然急遽下降。由此看来,要惊叹的不是成年人的科学素养如此之低,而是,在当代中国社会,竟然还有 20% ! 佟贺丰(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对 公众科学素养调查 部分数据的再思考 《科普研究》 2007 年第 4 期 http://www.hbstd.gov.cn/html/2008_7_21_15_07_15_873.htm 中科院研究生院李大光谈公众科学素养的思考 2006 年北京科普论坛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研讨会 http://www.bast.net.cn/kjxx/gnxx/2006/7/12/71875.shtml
个人分类: 人文|6219 次阅读|4 个评论
大科学家牛顿鲜为人知的一面——喜欢动手
hhanb 2009-7-6 09:51
众所周知牛顿是伟大的理论科学家,因为他发现了微积分、光学和力学以及天文学的许多规律,很少人了解儿时的牛顿特别喜欢动手。 1642 年的年头,伽利略在备受宗教裁判所的磨难中告别了人世,而就在这一年的年末, 1642 年 12 月 25 日牛顿在英格兰一个不起眼的小镇上诞生了。据说牛顿是个早产儿,生下来时体重只有 3 磅,而早在他出生前的 3 个月父亲就去世了,看上去这是一个不幸的小生命。可是谁也没有料到是这个早产的倒霉蛋,后来居然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而造就牛顿科学成就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从小喜欢动手。 牛顿三岁时母亲改嫁,把他交给外祖母抚养,这孩子注定是要孤独地度过童年时光了。 孤独的孩子该怎么打发自己的童年时光呢?牛顿想到了一个绝好的办法,这就是动手做东西,其实要说这一点和伽利略小时候差不多,这是构成未来科学家的有利条件之一。同时它还有一个好处,是可以陪伴孤独少年打发时间。 上小学时,牛顿就经常躲在外祖母家的后屋里,整天用锯子、钉锤捣鼓一些小玩意儿。独自一人忙活着,据说这期间他制作了不少物件,有模型、风筝、日晷等。牛顿对各种小器械特别感兴趣。传说他作过一只风筝,上面挂着一小灯笼,晚上放飞时,村子里的人还以为是彗星划过天空,惹得人们议论纷纷。 小制作的好处一是好玩,二是同小发明小创造一样富有想象力。牛顿小学时制作的水钟,就很有意思。他用一个胖滚滚的木桶做容器,在桶底钻一个小孔,在桶壁上刻着一些刻度。然后在木桶里盛满水,水面上摆了一个浮标。木桶里的水透过小孔一滴一滴地漏进下面的容器。随着时间的推移,桶里的水逐渐减少,水面上的浮标慢慢下移,在桶壁上的刻度就指示出时间来。 一般来说,动手与动脑是无法截然分开的。牛顿就是这样的,一双小手在不停地忙活着,小脑袋也没闲着。在制作出水钟的基础上,他想到了利用太阳计时,于是他又制作了日晷。他找来一个圆盘,沿圆周的一圈标上刻度,圆盘的中央立一根细棒。根据细棒投下影子的方位,指示时间。这是一个 10 岁孩子乐意的活计,对于一个少年来说,这不就是科学的启蒙吗?太阳钟比起水钟来要简便易行的多,于是,他曾一度执迷于太阳钟的制作,屋子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盘子。据说他还制作了一个特大号的,把它安放在村子中央,给村民指示时间。这个钟一直使用到牛顿逝世之后。村民都亲昵地称它为牛顿钟。 12 岁的牛顿寄宿在一个叫克拉克的药剂师的家中读中学。药剂师家的小阁楼很快就成了牛顿发挥动手能力的小天地,他利用阁楼小窗户的阳光进行时间的记录,没过多久阁楼的墙壁上就布满了他涂画的时间记号。 对于这样一个孤独却有些喜欢动手的少年,和善的克拉克先生采取了宽容的态度。于是,这个小阁楼就成了牛顿的科学小画室。墙壁上除了先前的日月星辰外,又新添了许多花鸟虫兽图,小阁楼不仅成了少年牛顿进行科学观测的场所,也成了学习绘画的场所。墙面上又多出了几何图形、牛顿绘制的航海图,甚至还有他所在学校校长的人物肖像画。 据说,由于一时兴起,牛顿还曾搞过一阵子雕刻,遗憾的是人们始终没有见到类似的遗物,好在在他曾经就读的中学教室的窗台上,人们发现了牛顿当年刻下的自己的名字。今天,它已经成了珍贵的历史文物,成了该校引以为豪的一个标志。 缺少父爱的牛顿在不知不觉中喜欢同女孩子一起玩,于是他制作的许多小玩意儿都送给了女同学。一位女同学回忆说:他常常为我和我的伙伴制作小桌子、小橱柜和其他东西,让我们把洋娃娃和小饰品放在上面。 14 岁时的一天,牛顿把他最得意的作品老鼠风车带到了学校,给同学们表演。大多数同学都为牛顿的巧手所震惊,惟有一个大个子,却挖苦他,甚至还动手打了他。这回牛顿实在气不过,使出浑身力气,向这个大个子反扑了过去。 风车之战不仅教训了那个不可一世的大个子,而且一改牛顿在同学心目中怯弱的形象。 不久重新回到家乡的牛顿做了开头说的那个大钟,结果村子里的人都夸牛顿能干。 后来,牛顿就进了剑桥大学读书。 很显然,这种儿时的小制作帮助牛顿度过了孤独的童年。别人家的孩子们有父母,有兄弟姊妹或者小伙伴一起玩耍嬉戏,牛顿只有把小制作当成是自己的好朋友。当然,小牛顿这样做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它们会对他后来的科学研究事业带来什么好处,但由儿时无意识的小制作发展而来的动手能力,却是重要的科学基本功。
个人分类: 未分类|5716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文化理应成为主流大众文化
hhanb 2009-5-13 17:01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科学素养水平有所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十分明显,制约我国国民科学素养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国缺乏主流大众科学文化,也就是说社会充斥着各色各样的娱乐文化、消遣文化,甚至是封建文化思想的残余,诸如所谓的饮食文化、泡沫剧文化、商业旅游文化、低俗的性文化、麻将文化乃至赌博文化等等,惟独科学文化难以成为大众文化的主流。 邓伟志先生日前在文汇报撰文指出,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削弱麻将文化、吃喝文化、神秘文化、官场文化和洋节文化。其实这些年来由于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加上外来文化的侵袭和某些传统文化的复辟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我国当代大众文化呈现出纷繁杂乱的景象。虽然文化主流是好的,但的确混杂着许多消极、颓废的东西乃至封建糟粕。比如躁动的成功学文化、缺德的市场竞争文化、玩弄权术的厚黑学文化、愚昧的祭祀文化等,一些早已被剔除的封建残余文化,也沉渣泛起,归根结底与我们的大众科学文化的相对弱势有关。而大众科学文化的缺位,既有传统的原因又有现实失察。 就传统而言,我们向来是缺乏科学这个传统的,不要说民间即使是官方也是孔孟之道占统治地位,科举制度作为封建教育文化的代表,传承的是孔孟之道,而非科学与技术。近年来掀起的所谓的国学热,数来数去仍难觅科学的踪影,说明我们这个民族缺乏科学文化的遗传因子。李约瑟的《中国科学史》宣称中国科学曾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无庸质疑,西方科学文化的根基远比我们的要坚实的多。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经常不由自己地干糊涂事,犯低级错误,时常都能听到这样的对话:你做事怎么这么不讲科学?仔细观察这些年我国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不难发现一大缺憾,那就是大众科学文化的严重缺失,导致许多非科学、非理性的社会行为泛滥,有的甚至造成灾难。事实上,许多社会现象都指向这一点。比如曾经猖獗一时的传销,就是因为人们缺乏基本的科学判断,幻想着一夜暴富。各种骗术之所以一再得手,利用的就是人们科学文化意识淡漠,缺乏对骗术的科学警惕等弱点。当然,这中间也不排除个别人贪图便宜、求富心切等心理因素的影响,但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社会温床仍然是大众科学文化薄弱。 科学文化不仅具有软价值,只要科学真正走近寻常百姓,惠及百姓的生活与工作,科学文化也可以发挥出巨大的实用价值。只是我们的思想观念还存在误区,比如科学界就有人认为科学是科学工作者的专利,与百姓无关。也有许多政府官员认为,百姓所要做的就是听天由命,顶多给一点娱乐文化就可以了。所以看上去大众文化很热闹,但就是科学的意味太淡。 科学文化的缺位危害是十分深远和广泛的,只有科学武装头脑才能彻底告别愚昧。由于科学文化难以成为主流文化进入普通大众的生活,封建残余思想就会乘虚而入,诸如求签算命卜卦进香风行一时就不难理解。道理很简单,思想阵地如果科学文化不去占领,封建糟粕就会占领。也因此,这些年来低俗的娱乐文化、奢侈的消费文化一浪高过一浪,结果国民的各种行为以及处世哲学,因为缺乏基本的科学思维与理性判断,愚昧甚至是愚蠢的违背科学常理的事件层出不穷。 霍尔巴赫指出:无知和奴役使人们变得凶恶和不幸。只有科学、理性和自由才能促进人们的改造和幸福。也就是说科学文化的繁荣能够给人类带来幸福,给社会带来详和。相反,科学文化的滞后则可能是万恶之源。人们时常抱怨这些年社会秩序紊乱,道德沦丧、精神信仰危机。究其原因都与大众科学文化薄弱直接相关。 日本著名科学家坂田昌一也认为:在社会生活中科学已充当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已经到了无视科学就不能来谱写历史这样一种程度了。 显然,良好的大众科学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它甚至能影响到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生活方式、娱乐行为以及消费习惯。一般来说,大众科学文化繁荣,国民的消费娱乐,生活与工作就表现的较为科学和富有理性。 科学文化的重要价值还有一点就是,它能帮助人们提高是非真伪鉴别能力。用科学武装头脑就不大会上当受骗。只有当科学文化成为主流大众文化,社会才会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从,多一些理智,少一些冲动,多一些秩序,少一些紊乱,多一些文明,少一些野蛮,才会真正走向和谐。
个人分类: 未分类|3513 次阅读|0 个评论
身后八十年祭----协和医案中的梁启超
yaoyaxin 2009-2-23 20:02
身后八十年祭----协和医案中的梁启超 姚雅欣 前些日子,适逢梁任公先生逝世八十周年,八十年前事禁不住让人再度回首。 1926年初,身体一向强健且很少生病的梁启超,因肾病尿血加重住进医院。当时的 20年代前后,围绕经验与科学、中医与西医的科学性及其存在的合法性问题,正在引起中国学界与社会的关注与热议。医学家余云岫发表《科学的国产药物研究之第一步》,科学家杜亚泉发表《中国医学的研究方法》等文章,各界文化人士多参与进来展开激烈的论争。梁启超的病况使原本执著于科学文化传播的他自然而然地参与到体验医学的行列,试图通过自身的医学案例,为他长期思考的科学文化向公众和社会提供更具说服力的有益导向。 基于此,首先在选择治疗方案时,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中医药物稳健安全的保守疗法,而甘于冒险特意选择西医手术,惟希望借自己的名望和社会影响力,通过手术的亲身实践,为西医和科学获得中国社会公众的普遍接受开道。此时,病情的严重程度与治疗方案的安全系数之于他的本意显然已经退居其次。正如他的胞弟梁仲策所言:任公向来笃信科学,其治学之道,亦无不以科学方法从事研究,故对西洋医学向极笃信,毅然一任协和处置。(病床日记,《大公报》 1929.1.21.) 吊诡的是,被名医误割右肾的手术结果完全出离他为西医和科学开道的良苦用心。 对于西医不慎导致的医疗事故,社会舆论群起谴责质疑之声:陈西滢发表尽信医不如无医,徐志摩在《晨报副刊》发表我们病了怎么办,质疑、批判西医的声浪一时涌起。此时病痛之苦雪上加霜的梁启超仍然从维护西医与科学声誉的高度, 1926年6月2日在《晨报副刊》发表我的病与协和医院一文,详述手术经过,以坚决辩护的口吻肯定西医治疗方案的有效性。诊断过程中,在未发现病原之前,任公以其病不治,亲嘱家人以其尸身剖验,务求病原之所在,以供医学界之参考。梁启超在生命攸关时刻的一系列言行,既细致地体现了他对科学的执著之情,又源自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强烈社会责任感 恳切地希望人们不要由于个别病例的误诊而全面否定西医的科学性。当科学已经成为时代发展不可阻挡的推动力时,国人对于西医的误解和拒斥,最终损失的还是国人,基于此,梁启超以生命为代价在所不惜。 用生命为西医和现代科学铺就民众理解之路,以生命护佑科学,科学之于梁启超是融会德性存在与知性存在的整体,他有关科学的话语力量不仅仅是思辨的理论方案,而是源自从社会进步意义上充分认识科学价值为科学辩护的道德实践。科学与道德一样,毋宁是一种实践伦理,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其道德的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人们以为的那样。开时代风气之先的梁启超,在某种程度上引导了1920年代科学文化与道德精神的双重路向。 梁启超实践与导向的科学文化,还宜于从科学传播与促进公众理解科学、培育现代国民科学素养的意义上来理解。当今国际普遍认可的公众科学素养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其一,基本了解科学知识;其二,基本了解科学的研究过程和科学方法;其三,基本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梁启超的新学素养、开阔的眼界和作为舆论界之一人、学者式政论家的广泛社会影响力,使他关于科学文化的认知和实践正是从以上三方面向20世纪初知识饥荒、精神饥荒的中国学界和社会公众行科学文化启蒙与传播之功。 在从正面确立科学的形象,引导公众认知科学价值的同时,针对中国两千年封建传统阴阳五行说中的迷信成分,他从学理上展开批判。 1921年他写成阴阳五行说之来历,开综明义:阴阳五行说为二千年来迷信之大本营,直到今日,在社会上犹有莫大势力。今当考其来历,辞而辟之。在考辨阴阳、五行语义变迁的基础上,指出此种诡异之组织遂二千年盘踞全国人之心理,且支配全国人之行事。从攸关生命的医药到中华民国国旗图案,无不深受五行观念的影响。梁启超公开对阴阳五行中诡异成分的批判,与破除国人迷信心理以促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相一致。 梁启超关于科学文化的言说和实践,尽管不是来自科学家、哲学家的科学文化,而是代行科学家社会角色的中国传统人文学者(转向过渡时代公共知识分子)的科学文化;尽管未必合乎科学哲学审视科学的视角和研究科学的方法,多社会、人文层面理解的科学而未及对科学本质的理论探析,甚至其中难免粗疏。然而,正如何兆武先生在《关于康德的第四批判》一文中所言:梁启超是开启了中国近代思想的一大功臣。至于轻薄为文者流讥评他是转手贩卖,反倒是表明了自身的幼稚、浅薄和无知。因为那个时代正有如一个初学识字的幼儿,浅薄、无知和可笑都是正常现象。正有如杜诗所谓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梁(启超)、王(国维)一辈乃当时之体,是无愧于江河的万古奔流的。尽管梁启超时代迄今,中国科学文化的进程又走过百年有余,然而今天中国的科学文化仍未入佳境,某种程度上,认识梁启超对科学的人文关怀和良苦实践的深刻意义仍需要超越功利、跨越时代的体悟。 梁启超的科学文化实践,对今天人文知识分子如何及时而审慎地重新确立与科学文化的稳固关系,提供了历史的借鉴。长期以来,如果说科学家的人文气质已渐为关注并有所揭示的话,那么人文学者科学意识的淡薄仍是当今学界面临的困窘之一。 与社会大众对科学文化的冷漠,公众科学素养普遍低下(据中国科协 2003年统计,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仅为1.98%,同比远低于美国的17%) 这一今日中国面临的严峻的柔性难题相一致。 20世纪90年代,布罗克曼(John Brockman)提出了不同于斯诺时代的新版本第三种文化:尽管我借用了斯诺的表达,这里描述的现状却与他的预言不同。文学知识分子(literary intellectuals)并没有同科学家沟通,而科学家正在直面公众。传统的知识媒体玩弄一种上上下下的把戏:记者向上写而大学教授向下写。今天,第三种文化的思考者们倾向于摆脱掮客,努力以平易近人的方式向广大的聪明读者表达其最深奥的思想。正如刘钝先生总结的那样,第三种文化的思想家与实践者们,正在逐步取代传统人文知识分子的地位,向公众阐释那些对当代社会真正有价值的新鲜知识;同时也将褫夺神学家和哲学家的使命,力图在宇宙的起源、物质的构成、生命的进化、思维的本质和人生的意义,这些属于终极关怀的深奥问题上发表与时俱进的高论。尽管有资格又有能力的人毕竟太少,这一波努力能否摹画出新型文化的蓝图还需时间的检验;尽管科学文化在当代中国并未发展到如此程度,然而,中国科学文化事业面临双重缺位的现实:一方面人文知识分子与科学文化严重生疏,另一方面科学家总体上并未能够直面公众理解科学的事业。新版第三种文化警示我们,人文知识分子对科学文化的自觉,尤其对于当代中国,是科学事业向深度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惟有对时代变迁保持高度的敏感,人文知识分子才可能自觉投身并倾其知识、行动与情感于公众理解科学的伟大事业。 当代中国既需要精尖的现代科学,更需要深层次的科学创造力和原创性的科学,即深度的科学精神与广义的科学文化。精尖科学与科学文化相叠加意味着一个长期而艰辛的苦旅。历史学家汤因比的文化光理论已前瞻性地言明:当一移动的文化光因被它所冲击的一个外国社会体抗拒而反射为多种的光线 技术的,宗教的,政治的,艺术的等等时,它的技术光常比宗教光穿越得较快及较深。换言之,文化反射光的穿越力量通常是与此光线的文化价值成反比的。一个无关紧要的光线受到其所冲击的社会体的阻力较之一个重要的光线为轻,因为前者不致于威胁到被冲击的社会体的传统的生活方式,而引起急剧痛楚的干扰。这样看来,在科学与信仰发展皆非充分的中国,培育科学文化与涵养历史文化、历史感一样任重道远。在此,科学素养与历史意识、文化使命是内在相通的,融会科学文化、阐扬传统文化,同融会理性与信仰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从科学知识普及、公众理解科学到科学传播,现代科学融入公众生活变得日用而不可分。 21世纪日益严峻的自然与人类生存,科学与人文相互补益激发的气质显现,加之人文社会科学与社会、公众的亲缘关系,及其与科学不断密切的关系,决定了在科学传播与促进公众理解科学的实践中人文学者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像探索科学问题一样,真正把握科学传播的有效途径,在公众、人文学者、科学工作者之间建立富有成效的多向度的科学文化互动,同样需要多方求解、试错与证伪的过程。梁启超面对协和医案的这段史实,对于今天中国科学传播与普及的策略和走向不无启示意义。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100 次阅读|8 个评论
公众科学素养培养
liangming 2009-1-14 11:01
前两天,在搜狐网上看到一篇采访( http://news.sohu.com/20090111/n261687657.shtml ),采访中提到国家有关部门对于科普的态度,认为只有二三流的科学家才做科普的工作,我自己也非常感慨这个话题。 曾几何时,公众的科学素养问题成为一个非常急迫的问题。普通大众明显缺乏基本的科学养成的现象比比皆是,如前些年SARS事件中公众的反应和处理方法,明细感觉是道听途说或者是想当然。记者在各个采访中,缺乏基本的科学素养的现象非常普遍;如在2004年所进行的重庆市科学素养调查中发现,公众对科学术语的了解程度为9.5%,对科学知识的了解程度为36.8%,对科学方法的了解程度为5.2%,对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产生的影响的了解程度为48.8%。在四个方面均达到要求的公众占整体的1.88%,即重庆市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1.88%,而同期全国平均为1.98%,美国在1990年已经达到了6.9%。虽然近几年数据有所提高,但整体情况仍然不容乐观。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是所有科学工作者的责任。
个人分类: 未分类|25 次阅读|0 个评论
愿童年的科学梦想成真
hhanb 2008-12-17 17:07
愿童年的科学梦想成真 读《成为科学家的 100 个理由》有感 科学家之所以成为科学家的理由很多,就像本书书名所显示的那样,但纵使有无数条理由,还是有其内在规律的。虽然每个科学家的理由各不相同,但通读《成为科学家的 100 个理由》一书后,我感受最深刻的一点,是儿时树立的科学理想对于科学家的影响极其深远。一旦在儿时树立起了科学理想,就会产生无穷无尽的科学动力,只要在后天的成长过程中,在家庭学校以及父母和老师的积极引导下,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将走上科学探究之道。尽管他们中只有一部分幸运者能够获得这样那样的科学奖励,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一定会在科学研究事业上有所成就与建树。 《成为科学家的 100 个理由》一书是为庆祝世界著名的科学研究机构,阿卜杜斯萨拉姆国际理论物理中心成立 40 周年,由该中心邀请了多位科学家撰文汇编而成。参与供稿的科学家们大都以亲身经历,客观真实地再现了自己科学生涯中最为关键的经历,为读者坦诚述说了他们各自走向成功的经验与体会。正如书中序言部分所写的那样:就我而言,若年轻时能读到类似的作品,也许会更好地改变自己的人生路途。为此,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认为,本书对于青少年朋友尤其是大中学生具有特别的意义。我相信这一定是该研究中心科学家们共同的心愿。 儿时是催生科学梦想的黄金时期 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科学家阿德勒,是 1998 年 ICTP 狄拉克奖的获得者。阿德勒的父母懂得教育孩子一定要从培养科学兴趣入手。据阿德勒介绍, 2 岁时爸爸就给他制作了一个小工具箱,妈妈则给他编写了一本几何书。稍大一点后,父亲就开始带他一块儿制作科学玩具。还不时带他到大自然去观察采集标本,甚至还一起抓过蛇。 8 岁时就带他参观了纽约的自然博物馆。正是在这些科学启蒙教育的感染下,阿德勒一度曾想成为天文学家。 决定性的事件发生在阿德勒上小学 6 年级时。一天他参观了同学的无线电实验室,一下子迷上了无线电,至今在他办公室的书柜里还摆放着当年制作的电动机,多么令人骄傲的作品啊。这时知识的需要就成为迫切的现实,于是在父亲的鼓励下他阅读了《无线电元器件》一书。父亲夸奖他一定能成为无线电专家。当然,阿德勒没有让父亲失望。 美国耶鲁大学的科学家奥尔特曼,是 1989 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6 岁时研制原子弹的科学家就成了他心目中的英雄,于是他把核科学家当成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物。 12 岁时就读了一本介绍核物理的书籍,于是开始想象自己也成为了核物理学家。 英国剑桥大学的科学家格林也说:我对物理学的兴趣始于童年时代,可以说是父母精心培养和一位杰出物理老师启蒙的结果。尽管,我们没有能在本书中读到这个细节的更为详细的内容,但可以想见,格林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和那位杰出的物理老师,一定为他幼小的心灵买下科学的种子,做了许多有益的事。这一点值得今天的父母和老师学习和借鉴。 科普书籍为你插上科学理想的翅膀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科学家布洛姆伯根,是 1981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这位科学家小时候,就是因为喜欢阅读科学家传记而确立科学志向的。他说自己最喜欢阅读居里夫人和爱因斯坦的传记。意大利科学家博西尼利, 10 多岁就开始如饥似渴的阅读有关相对论和原子物理学通俗、半通俗读物。而随后阅读的正是阿西莫夫一本题为《遗传编码》的小书改变了我的生活。由于切身体验到阅读科普读物的意义,洛姆伯根在成名以后,特别热心于科普事业,写了许多关于分子生物学的普及读物。此外,他身体力行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科普宣传。他说过:我从自己的成长经历中深切地悟出:科普书籍对于年轻一代是多么重要。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德瑞斯豪斯清楚地记得小时候阅读克鲁伊夫的《微生物猎人》一书时的情景,她说正是受这本书的鼓舞,我主动自学了数学和科学并以优异成绩升入高级中学。 而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的科学家芬恩,是 2002 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芬恩很小的时候就看了《大众机械师》和《大众科学》等科普杂志。芬恩印象最深的是每到晚上,父母轮流给他讲述《日常生活中的奇妙故事》,书中关于机械和电器的内容他特别感兴趣。等到他长到七八岁时候,父母则花大价钱给他买了一套 20 卷的《知识之书》,从此芬恩打定主意献身科学。 科普读物是少儿科学启蒙的良师益友,希望广大的家长、幼儿园和中小学的老师们多给孩子们讲述科学家的故事和科学发明创造的故事,多鼓励孩子阅读科普书籍。 少儿科学实验是实现科学理想的助推器 美国耶鲁大学的科学家布罗姆利,接受的学校教育虽不怎么样,但在祖父的帮助下,我 4 岁便能流利地阅读,上中学之前便已培养了对科学技术的兴趣。这不是因为儿时遇到过什么杰出的老师,而是因为我拿到了储藏间的钥匙。在那里面,我照着化学、物理实验手册,边自学边实验。 看得出,布罗姆利从小就是一位喜欢实验探索的科学爱好者。由于儿时起就逐渐培养起来的科学实验基本功是布罗姆利在后来的科学研究中受益非浅。在他刚开始研究工作时,就遇到了挑战,他只好凭借自己的能耐,将一台遗弃的破旧回旋加速器进行改造。后来他就是利用这台修复过的设备,成功进行了分离反应,成为美国最早证明氮 14 、碳 14 均具有正奇偶性的科学家。再后来,他还将其提升改造为世界上第一台可变能量加速器。 1960 年布罗姆利加盟耶鲁大学,创立了新的实验室。在此后的 25 年时间里,该实验室培养的核科学家比世界上其他任何研究机构都要多。而这一切都或多或少同那间儿时玩过科学实验的储藏间有联系。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科学家霍普菲尔德,孩提时代就特别喜欢捣腾小玩意儿,母亲的缝纫机有一把小螺丝刀,成了他最喜爱的玩具,只要这把螺丝钉在他手上,凡是能拧到的螺丝,他都要鼓捣来鼓捣去。霍普菲尔德的父亲本身就是一位工艺操作的高手,平时家里的五金电器都是自己修理。每当父亲干活的时候,小霍普菲尔德都要凑上前去看个究竟。有一回客人看见霍普菲尔德把家里的留声机拆的七零八落,就要制止他。可他母亲却说:没关系!这使得霍普菲尔德很开心。 稍许大点以后,母亲干脆鼓励霍普菲尔德在厨房做化学实验。从自霍普菲尔德开始了正规的小科学实验。这之后,除了做过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他还进行过电气方面的设计,制作过简易电报机和套装科学玩具。再后来他不仅学会了自己修理自行车,还自制过模型飞机。由于这些准科学实践活动的锻炼,使得霍普菲尔德成了班上最优秀的学生,这更激发了他对科学的追求。 这些难道不是成为科学家的理由吗?不要小瞧儿时的科学启蒙教育,如果正确对待话,就是在培养未来的科学家。 当然,成为科学家的理由还有很多,到底还有哪些值得关注,请阅读此书吧!
个人分类: 未分类|3551 次阅读|1 个评论
美国"2061计划"的意义
hhanb 2008-12-16 08:36
2061 计划的意义 美国是个特别能创新的民族,他从他的老师和先民----欧洲学来了政治文明和法律文明,创造了最具活力的美国式政治制度。美国还是一个特别善于学习的民族,他从他的老师----欧洲学来了科学,并且超越了他的老师。美国还是一个忧患意识特别强的民族,美国人至今仍然远远处于世界科学的领先位置,至少在可见的未来,没有谁能对他构成威胁。但既便如此,美国人仍能感到危机,常见的一个指标就是经合组织搞的基础教育比较,美国人总觉得他们的孩子学习成绩比别人低,要么是觉得孩子们的数学能力差了点,或者是科学能力不如人。哪怕是差了那么一丁点,美国人都会有危机感。当然,美国人的危机感不是担心他们远远落在世界的后面,而是担心他们有朝一日会失去世界第一的位置,失去世界霸主的地位。于是美国人经常愿意做的一件事就是检讨他们的教育政策。美国是一个绝对以教育立国的国家,早在他们的开拓者还没有完全站稳脚跟的时候,就有有识之士着手创建他们的大学了,可以说美国的大学比建国还要早。 教育问题之所以被摆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因为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事业。没有好的教育,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就无从谈起,因此,美国人是绝对不会轻言放松对教育问题的重视的。 就在人类社会即将迈入 21 世纪的门槛之际,美国人又捷足先登了,这回他们搬出的不是什么星球大战计划,但却远比星球大战计划更为意义深远,它就是 2061 计划。 所谓 2061 计划是由美国科学促进会发起并组织实施的一项力图彻底改革美国中学科学教育状况宏伟的教育计划。 2061 计划是从 1985 年启动,到 1989 年为第一阶段。该计划前后在全美国共动员了包括科学家、工程师、大学教授、教育专家和中学教师在内的庞大的研究队伍。出版了系列研究报告,笔者手头就有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的《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科学素养的基准》和《科学教育改革的蓝本》等。 编写 2061 计划的主旨是普遍提高美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科学、技术等核心课程的教育质量,也就是全面提升美国国民的科学素养。其期限是从 1985 年至 2061 年。选择这个期限的缘由是:哈雷慧星曾于 1985 年接近地球, 206l 年哈雷慧星将再次接近地球; 1985 年刚踏入学习生涯的美国孩子,将于 2061 年再次见到哈雷慧星接近地球;在这为期 76 年的时段里,拟给全体美国人以居世界前列的数学、科学、技术教育,并指望他们尔后带着世界领先的科技业绩于 2061 年再次迎见哈雷慧星。 2061 计划对于美国人来说当然是有极大意义的,对于我们来说同样也有重大意义。说实在的,近年来,无论是新课程改革、中学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以及颁布我国全民科学素养教育计划等。都或多或少直接借鉴了 2061 计划的基本思想和精神。尽管新课改在推行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阻力和障碍,即使是今天进展仍然十分缓慢。但 2061 计划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只是我们觉得力度远远不够,特别是各个学校的校长和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还没有真正理解课程改革的意义,没有将美国 2061 计划的精神吃透,甚或有的压根儿就没有认真学习过这方面的资料。虽然力挺课程改革的专家与学者,深知 2061 计划意义的重大,以及它可能对中国乃至世界教育格局产生巨大的影响,但广大的基层教育工作者包括广大的中小学老师、校长未必能够有这样高度统一的认识。因为人们仍然普遍受制于应试教育的束缚,仍难于逾越高考指挥魔棒的现实影响。 在 2061 计划的教育改革中,美国把 K 12 分为 4 个年级段( K-2 , 3-5 , 6-8 , 9-12 ),并为每个年级段都设定了基准学习目标,从而建立起了系统完善的科学素养考核评价体系。 1995 年 12 月,美国历史上第一部《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正式颁布,随后美国《国家技术素养标准》也正式出台,可以说美国正逐步把 2061 计划总报告《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中的那些造就高科学素质公民的基本原则具体化成一个个可以操作的实施方案。 它虽然不像星球大战计划那样,直接挑起美苏军备竞赛,以至于导致全面冷战的开始,并以苏联的解体和华约的散滩而告终。 2061 计划对整个世界产生的影响必将逐渐显现,而极有可能的结果是:美国继续强大下去,无人能撼动他的霸权。而那些对 2061 计划无动于衷的民族将没落下去,至少会在 21 世纪中叶前后,丧失一流的竞争力。因为,人才与国民素质不如人。这就是这项不起眼的计划的意义所在。
个人分类: 未分类|4402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2: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