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挖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高校怎么“挖人”?
热度 13 SoSoliton 2019-3-9 09:50
高校 “挖人”不时成为热议话题,值得探讨。探明“挖人”,便于更了然于胸怎么“挖人”或不被“挖人”。 何为 “挖人”?先看何为“挖”。据 百度 词典 , “挖” 是 “ 用工具或手从物体的表面向里用力,取出其一部分或其中包藏的东西 ”, 与 “掏” 意思贴近 。由是, “挖人”就像“淘宝”,只不过后者是到一个公共卖场淘到自己想要的宝贝,而前者是到别人“家里”掏出自己想要的人才。不管淘还是掏,都是主动行为,也就是被淘或被掏的对象完全或至少基本不作为。 如此说来,高校之间有相互 “挖人”吗?如果有,普遍吗?都怎么“挖人”? 冷眼旁观高校之间的人才流动,大致可归结为三种形式。 第一,良禽择木而栖。 与 “良禽”相对的,古代是“贤臣”。把现代大学里的人才比作“禽”,早已有之,如“孔雀东南飞”。大学里能飞特别是想怎么飞就怎么飞、想飞哪就飞哪的“禽”,也就是选择很多、自由度很大的“禽”,当算“良禽”。 “良禽”在什么情况下最想飞? 一是 “木”(大学)与“良禽”严重失配,包括道不同不相为谋、“木”已不能支撑“良禽”进一步发展、“良禽”深感已不受“木”的待见等等。万世师表孔子曾遇到过这类失配,他的态度是:“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 二是 “良禽”想飞就像常人想旅游——从自己活腻了的地方到别人活腻了的地方呆一呆。向往新生活或换一种活法,是人之常情,但真正使人喜新厌旧的最大推力不是“新”有多么好,而是“旧”有多糟糕。使人有腻感的因素很多,最具杀伤力的是人际关系,正如一位大学校长所明察的,跳槽的教授基本上或多或少有人际关系问题( 有如婚姻 破裂 大多因感情不和 )。 “良禽”有不委屈自己 或让自己爽 的本钱和牛气,活腻了,就索性择木而栖,就像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第二,待价而沽。 人才都有个共同点:希望得到重用或至少受到应有尊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才得到重用的最好体现是封官。如果官位有限或人才本身对当官兴趣不大,那么尊重人才的最实在方式无疑是给待遇,包括生活和工作待遇。 所以理论上大学老师都有与祖师爷孔子一样的心思:待价而沽。也就是说,只要有高校开出了某个人才的心理价位,而这个人才的现有单位又无法满足这个价位,那么这个人才十有八九会动念头: “沽之哉!沽之哉!” 高校对这点心知肚明,招人的最大着力点都落在这点上。看各高校的招聘广告,用十分抢手的 “院长”、“处长”等位子招人的,有之;用动辄年薪百万或“有竞争力的薪酬”招人的,有之 ;没官位也没钱的,用所谓的发展机遇、幸福感等招人的,有之 。有些人才的心理价位很难摸得到,许多高校也有招数,那就是一切都可 “面议”。不管你是不同高校招聘广告中框定的第几层次人才,总有某个高校的某个价位满足你、打动你。这就全方位无死角撩起了所有高校所有人才的心思,也就是让每个人才的心里都痒痒的。 待价而沽的人才流动相当程度遵循市场规律,所以什么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等不符合市场规律的留人把式遇上它时彻底失灵,高校唯一能做的是 勒紧裤带也要 竞相提高价码。有 高人 透露 秘笈 :人才跟商品一样,在流通中增值。观现实,有多次把自己 “卖一把”的人才,他们每“卖”一次,单单房贴就可能是如果不“卖”哪怕再工作多年也挣不回来的。 第三,三顾茅庐。 高校教师绝大多数重事业远超过重生活,所以如果事业发展没有受到无法克服的障碍,哪怕生活上的待遇相对于其他高校落差巨大,他们也往往无心挪动。《西游记》中的菩提祖师是极端典型,他始终守着那所 位于西牛贺洲的 偏僻破烂小学校,不管外面的世界多精彩、多繁华、多迷人,他都无动于衷。 这样的人才是否绝对无法撬动?非也,高校教师毕竟不是神仙。撬动办法就是像刘备请诸葛亮出山一样:三顾茅庐。当然,三顾茅庐只是一种态度,真正关键的是投其所好、攻其所重,即用事业、特别是人才心目中的 “ 崇高事业 ” 去攻他。 例如,有些高校用雄心勃勃的大平台、大机构或大项目去请大牛加盟领衔。如果这种大平台、大机构或大项目还与国家重大需求或战略紧密关联(相当于刘备请诸葛亮时用的 “平定天下”),事业就更显崇高了,三顾茅庐的成功几率又加一码。有些高校见纵使十顾茅庐也难撬动想要的牛人, 又发明了 所谓的 “柔性”引进策略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也有成功的,甚至有最终 “柔性”变“硬性”的。 从高校之间人才流动的三种形式看,对照 “挖” 的 含义,第三种方式最接近 “挖人”,但现实中这种方式的人才流动其实凤毛麟角;第一和第二种方式是人才流动的主流,其中虽然可能夹杂点“挖”的成分,但显而易见,这些成分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总体上,高校之间的人才流动是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作用下人才的自觉自愿行为。这是很好理解的,因为人才都是人中精英,有充分的主见和定力,不是容易被“挖”的。所以,高校尽管都在不遗余力地招人 引人诱人 ,但很少不择手段地 “挖人”,也就是说,高校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挖人”现象。 有趣的是,不管有没有 “挖人”,大伙都热衷于用“挖人”形容高校之间的一切人才流动。这其中有啥玄机?粗略玩味,不难发现,“挖人”一说实在妙不可言,对相关各方都既有好处又免难堪。对人才来说有面子——被“挖”比跳槽当然更显价值和尊严。对被“挖”高校来说有交待——人才流失不是我的错,实在是人家下手太狠。对“挖人”高校来说有功劳——人才被认为是“挖”来的,反而既彰显自己对人才的重视和求贤若渴,更凸显自己在人才引进上的主动作为或大手笔。明白了这点,再来回答高校有否“挖人”的问题,答案就该翻转了:有!天天在挖!至于高校怎么“挖人”的问题,人才流动的三种形式仍然适用。 (于长沙 -合肥往返高铁) (发表于《中国科学报》2019-4-1第8版: 高校“挖人”背后的玄机 )
个人分类: 管点闲事|14167 次阅读|28 个评论
50年前深挖洞,现在挖坑抢人才
热度 2 大毛忽洞 2017-3-23 10:03
50 年前深挖洞,现在挖坑抢人才 50 年前,我们大毛忽洞地处反修前线, 部队在我们阴山段挖了很多洞。 因为当年的主旋律是: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个人分类: 家乡大毛忽洞|7095 次阅读|2 个评论
“双一流”将掀起“双挖工程”:挖坑和挖人
热度 11 大毛忽洞 2017-3-21 11:36
“双一流”将掀起“双挖工程”:挖坑和挖人 古人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谁能等待 100 年阿? 怎么办呢? 挖! 先到原单位挖个大坑, 把看上眼的人才挖出来, 再在自己的单位挖个大坑, 把挖来的人才种下去。 “双挖工程”就是一个人才要挖两个大坑。 1 1)看看,一家“双一流”单位挖到了一位特别巨大的人才 2)看看,需要多少硬件,才能承载得起这位特别巨大的人才 3)这位特别巨大的人才,跳槽需要两辆具有96个轱辘的平板车 4)这是要挖一个团队过去,要挖很多坑,而且是坑连着坑 5)看看,只要先挖个坑,跳槽后都是重要人才
个人分类: 闲情和逸致|5824 次阅读|21 个评论
读《教育部不鼓励挖人,有效机制呢?》一文有感
热度 7 rongqiaohe 2017-2-11 16:31
读《教育部不鼓励挖人,有效机制呢?》一文有感。原文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251036do=blogid=1032987 为了发展我国的科学和技术,国家和高校从国外引进高端人才。 从国外引进某一人才的时候,国家花掉了一笔引进经费,接收单位给予一笔经费等等。 人才回国后,到了某高校,如果又被其他高校“挖走”。国家又花掉一笔钱,引进单位也花一笔钱! 站在国家的层面,来看高校之间相互重金“挖人”。 结果是:人才从这所学校到那所学校,国家就花掉了几百,甚至千万的资金。国家并没有因此而增加了人才,只是不断为“挖人”而买单。 如果人才再被另一个学校“挖一次”,国家又花掉一笔钱,接收单位再花一笔钱。 然而,人,还是那一个人。 : 国家在每年统计人才引进情况的时候,不要统计引进人才的“人次”,而要统计到“人”。
个人分类: 浅谈|3708 次阅读|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9: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