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掺杂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灭火逃生四象限2
dfedhw 2020-5-23 09:24
火灾有多种分类方式,四象限法可视为其一,综合从灭火与逃生难易程度来进行划分,便于更加清晰地认识火灾,从而分别有效应对。 1.一象限:有相当一部分场所,先天的防火条件有利,意外发生火灾的概率相对极低,并无太多的可燃物,造成人员伤害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那么这样的场所 灭火设施可以减配甚至于不配备,抑或是简配 。减配部分乘以庞大的基数,所节约下来的则是一笔巨大的数字。 如普通办公楼,中小学校的教室区域,人员活动频繁的低层建筑,净空高度较大且无太多可燃物的区域。如若质疑此观点,那么不妨先筛查一遍:针对此类场所,潜在的点火源有哪些?即便起火又能蔓延至何种程度?即使蔓延又可能造成多大的损失与伤害? 衡量火灾风险始终要结合点火源与可燃物之间的关系 ,抛开这一联系,就可能夸大火灾风险,过度投入,徒劳无益。 【风险指数】☆ 2.二象限:此类火灾一旦发生,蔓延速度较快,并伴随有其它意外风险,仅以初期现场的人力去灭火控火,难度极大,毕竟还要顾及到人的安全问题,除非能够借助自动灭火设施,然而此类设施的实际应用中又存在诸多问题(成本因素、安装条件、覆盖密度、可靠性、维护量、安全性)。 面对这类火灾,即使调用附近所有灭火剂,初期灭火控火能力仍极为有限,更多的则要从设备及物料的本质化安全管理入手,因为一旦起火,损失已成定局,差别仅在于后期救援速率所决定的损失多或少。 【风险指数】☆☆☆ 3.三象限:该区间内的火灾属于一类“顽疾”,防控难度极大,类似的场所点多面广,既存有一定数量的潜在点火源,可燃物数量也不少,加之随意行为的不可控,火灾可能会不时发生,而最致命的威胁在于:受环境限制,部分火灾就算过火面积不太大,既无法自救,也无法逃生,往往因此而造成伤亡,相比于一、二象限,逃生条件的先天局限伴随着时间延误成为致命的“软肋”,而现实当中却又无法立即普遍得到改善。 【风险指数】☆☆☆☆☆ 4.四象限:火灾发生时,并非所有人都着眼于向外逃生,总有部分人为了挽救财产或营救他人而主动“逆行”,无论实施灭火还是开展营救,滞留于火场必然面临一定风险,所以该区间人员的安危在某种程度上又主要取决于第三象限中对火势发展的迟滞能力。 【风险指数】☆☆☆☆ 第一象限不足为惧;第二象限中财物损失为主要矛盾,需要总体考量投入产出比;第三象限及第四象限以降低人员伤亡作为核心目标,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火场救援的两大目标分别是人员安全及财物减损,为了人员安全可以不计投入,但是财物减损却一定要核算总体成本, 如果把两项目标掺杂在一起来考虑设计,就会使整个消防问题变得纷繁芜杂 ,看起来理应当无限追加投入,以追求所谓的“绝对安全”,然而又总是达不到一个令人基本满意的效果,鱼和熊掌难以兼得。 消防能力建设应设立两道标准:首先是保人,其次是保财物,如果仅从满足于人身安全出发,全面考虑人员逃生过程中的每一处细节并为之创造条件(也包括灭火能力),所需的成本相对较低;而财物减损,则始终要在权衡投入产出比的总体框架内实施。并不是所有的火都一定要花费巨大成本去应对,一定比例的损失在所难免,第一,有些火根本无法控制在意图范围内;第二,以数倍的整体代价去挽回局地的损失显然不值当。 举一个例子,变压器排油注氮自动灭火装置,假设变压器10万元/台,排油注氮装置1万元/套,假设100台变压器在十年内有一台发生火灾,损失仅为10万元,而100套装置则要花去100万元,与此同时火灾伤人概率近乎为零,由此看来不安装似乎还显得更划算,何况新增的装置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对原有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稳定性还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故类似的投入产出比值得再度商榷。 火场中盲目地坚持与轻易的放弃,都可能导致付出沉重的代价,那么,之所以会时常陷入选择两难境地,根源在于从日常管理开始就没有明确区分“底线”(人身安全)与“上线”(财物减损),指导思路模糊,未能分别依照两道标准提前谋划与实施,进而把难题一直“留到”了火场。 借助于火灾象限区间的划分,避免了眉毛胡子一把抓,便于分清轻重缓急,减轻现场决策压力, 一旦“人”的问题解决好了,“物”的问题才变得容易 。预期效果是:在维持一个合理投入产出比的前提下,有效降低成本,减少过度投入;或是在原有成本不降的基础上,一切手段措施均优先致力于营造疏散条件,从而普遍提升逃生能力。 只有当三、四象限的问题得到纾解,才可能把目光转向一、二象限。 蝈蝈创新随笔:把需求理清楚 创新者太在乎技术,往往是视野狭窄 大刘消防:智慧消防,出路在哪里!
2125 次阅读|0 个评论
氮、磷共掺石墨烯:全碳基锂/钾离子电容器负极材料
nanomicrolett 2019-5-16 00:52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Dual-Doped Multilayer Graphene as a Universal Anode for Full Carbon-Based Lithium and Potassium Ion Capacitors Yuting Luan, Rong Hu, Yongzheng Fang, Kai Zhu,* Kui Cheng, Jun Yan, Ke Ye, Guiling Wang, and Dianxue Cao* Nano-Micro Lett. (2019) 11: 30 https://doi.org/10.1007/s40820-019-0260-6 本文亮点 1 利用一步电弧放电法制备氮、磷共掺杂石墨烯,石墨烯层数在2-6层。 2 氮、磷共掺杂石墨烯作为锂/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展示出良好的倍率性能和出色的循环稳定性。 3 将氮、磷共掺杂石墨烯与活性炭组装成锂/钾离子电容器时,该器件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内容简介 锂离子电池具有 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 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车中。然而, 有限的锂资源 将导致锂离子电池的生产成本逐渐上升。 最近, 钾离子电池因其低成本和低氧化还原电位 (K + /K = -2.931 V)已经成为下一代大规模能源存储系统的新的备选方案。但是,锂离子电池和钾离子电池都 存在功率密度低和循环性能不理想的问题。 金属离子电容器 作为一种新型电容-电池混合储能器件由于在实现高功率密度的同时还可以保障能量密度,而吸引了广泛的关注。影响金属离子电容的关键之一则是电池型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石墨烯 具有大表面积、优异的导电性和稳定性,展示出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近年来,理论和实验研究都表明 通过杂原子掺杂可以进一步调整电子结构和增强离子储存性能 。因此,杂原子掺杂石墨烯成为了锂/钾离子电容器的潜在的电池型电极材料。 👇 哈尔滨工程大学曹殿学教授课题组 利用 一步电弧放电法 ,以(NH 4 ) 3 PO 4 为固体氮、磷源,获得了2-6层的氮、磷杂原子共掺杂的石墨烯负极材料。 该材料具有 导电性好 和 层间距大 的特点。当氮、磷共掺石墨烯分别作为锂离子电池和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均表现出良好倍率能力和稳定的循环性能,为构建高性能离子电容器奠定了基础。 为此,利用氮、磷共掺石墨烯作为负极和活性炭(AC)作为正极构筑了全碳基锂离子电容器和钾离子电容器。 这两种离子电容器均展示出了较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同时兼具出色的循环稳定性。此工作为设计高性能的锂/钾离子电池或电容器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策略方法。 图文导读 氮、磷共掺石墨烯材料的制备 以(NH 4 ) 3 PO 4 作为固体氮磷源,在氢气和氩气气氛下,通过一步电弧放电的方法,制备出层数少、纯度高、性能优异的氮、磷共掺杂石墨烯。 图1氮、磷共掺石墨烯电弧放电示意图及实物图。 👇 氮、磷共掺石墨烯的电化学性能 当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氮、磷共掺石墨烯相比于单原子掺杂石墨烯和未掺杂得石墨烯材料,展示了更好的的倍率性能。 在1 A/g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圈后,可逆比容量仍可以达到787 mAh/g。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可以归因于 掺杂原子的协同效应 ,同时杂原子掺杂促进了锂离子在材料中的快速存储,使电池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进一步提升。 图4氮、磷共掺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中性能测试:(a) CV曲线;(b) 0.1A/g电流密度不同圈数的充/放电曲线;(c)不同电流密度下充放电曲线;(d)不同样品不同电流密度下的倍率性能;(e) 1 A/g电流密度下循环性能;(f)电化学阻抗。 👇 利用变扫速循环伏安测试,对氮、磷共掺石墨烯储锂/钾的行为进行了进一步研究。 图6说明氮、磷共掺石墨烯储锂/钾过程中,电容行为占主导作用,随着扫速的增加,电容占比率也随之增加,这使得材料展示出了优异的倍率性能。 图6锂离子电池和钾离子电池的电容行为占比图:(a)和(d) CV图;(b)和(e)在扫速1 mV/s时电容行为占比率;(c)和(f)在不同扫速下电容占比率(a, b, c代表LIBs,d, e, f代表PIBs). 作者简介 曹殿学 (本文通讯作者) 教授 哈尔滨工程大学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黑龙江省“龙江学者”,“全球高被引学者”(ClarivateAnalytics) 主要研究方向: 燃料电池、锂钠离子电池、水系二次电池、超级电容器、石墨烯等新型二维纳米材料等的方面的研究。 E-mail:caodianxue@hrbeu.edu.cn 个人主页: http://homepage.hrbeu.edu.cn/web/caodianxue 朱凯 (本文通讯作者) 讲师 哈尔滨工程大学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主要研究方向: 二次电池(碱金属离子电池,水系电池等)及其关键材料。 E-mail:kzhu@hrbeu.edu.cn 个人主页: http://homepage.hrbeu.edu.cn/web/zhukai1 栾玉婷 (本文第一作者) 博士研究生 哈尔滨工程大学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主要研究方向: 石墨烯等新型二维纳米材料的制备 E-mail:luanyuting@sina.com 相关阅读 共掺杂碳材料 ·往期回顾 👇 高效光催化剂:原位合成双金属共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 ORR催化剂:氮氟共掺杂微孔碳材料 超轻氮硫共掺杂石墨烯:提升锂硒电池性能 关于我们 Nano-Micro Letters是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英文学术期刊,主要报道纳米/微米尺度相关的最新高水平科研成果与评论文章及快讯,在Springer开放获取(open-access)出版。可免费获取全文,欢迎关注和投稿。 E-mail: editorial_office@nmletters.org Tel: 86-21-34207624
4212 次阅读|0 个评论
武汉理工大学在石墨烯及金属自掺杂石墨烯的合成方法上取得新突破
springbamboo 2017-3-5 22:06
我校在石墨烯及金属自掺杂石墨烯的合成方法上取得新突破 武汉理工大学 新闻经纬讯,2017-02-27 石墨烯,作为一种碳的二维同素异形体,自 2004 年发现来,由于其优良的电学、光学、热学和力学性能,已成为一种革命性的材料,有望在光纤通信,传感器,可穿戴设备,能量储存与转换器件等领域得到大规模应用。然而,高质量石墨烯的产业化正面临着诸多的制备难题。迄今为止,最常用的两种石墨烯的合成方法是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法及化学气相沉积法。对于前者,由于强氧化剂的引入会引入大量结构缺陷,降低了石墨烯的电导率;同时,石墨烯因具有较大的表面能,在还原过程易发生堆叠,难以获得高品质的石墨烯。对于后者,由于使用的金属衬底过于昂贵且难以多次利用;同时,石墨烯需要借助更加复杂或耗能的手段才可以从衬底上剥离,进一步增加合成成本。因此,找到一种绿色可控合成高品质石墨烯方法极为重要。此外,对石墨烯进行金属原子掺杂,可以改变石墨烯中的碳原子电子结构,并在表面形成拓扑孔,可极大地丰富材料的电化学活性位点。因此,制备金属原子掺杂石墨烯亦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但金属掺杂类型及掺杂量的调控仍是研究所要面临的一大难题。 近日,我校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木士春教授领衔在《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上在线发表了题为 “ A Generic Conversion Strategy: From 2D Metal Carbides (MxCy) to M-Self-Doped Graphene toward High-Efficiency Energy Applications ” 的文章。他们在前期创造性地开展了无定形碳化物氯化法合成石墨烯的研究工作基础上 (Sci Rep——UK, 2013, 3, 1148 ; 2014, 4, 5494 ), 又 通过大胆构想,首次提出了一种通过对二维金属碳化物( M x C y )进行氯化合成高品质石墨烯及金属( M )自掺杂石墨烯的新方法。该方法选择二维金属碳化物( M x C y )作为前驱体,采用氯气作为反应气体,通过与 M x C y 中的金属( M )原子进行完全的化学取代反应合成石墨烯。进一步研究发现,通过控制实验参数,特别是氯气的用量发生非完全取代反应时,部分金属( M )原子因可以被保留在石墨烯结构中,从而得到金属( M )自掺杂石墨烯。该方法制备的石墨烯具有成本低、结构完整性好、缺陷少和层数可控等优点。而且,合成的金属( M )自掺杂石墨烯的金属原子掺杂量还可通过调节氯化反应的程度进行有效的调控。此外,他们通过对 Cr 3 C 2 、 Mo 2 C 、 NbC 及 VC 等多种二维金属碳化物进行实验验证,有力证明了该石墨烯及金属自掺杂石墨烯合成方法的通用性。 将使用二维碳 化铬( Cr 3 C 2 )作为前驱体所制备的金属 Cr 自掺杂石墨烯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展现出了高的能量密度( 686Wh/kg )、高的功率密度( 391W/kg )和优异的倍率性能( 129C 高倍率下容量可达 199mAh g -1 )。而且在高电流密度下,可在短短的几十至几百秒内使电池迅速充电到 200mAhg -1 以上。此外,铬自掺杂石墨烯应用于电化学催化领域,在碱性条件下展现了 4 倍于商业氧化铱的析氧反应 ( OER ) 催化活性及可以与商业铂催化剂媲美的氧气还原反应 ( ORR ) 催化活性。同时,他们通过借助密度泛函理论( DFT )计算系统研究了该类材料的催化活性位点,揭示了不同金属原子掺杂石墨烯活性中心与金属原子的相关性。该项成果将有力推动低温燃料电池、金属空气电池和全 解水等相关研究工作。 相关研究成果已申请两项国家发明专利( 201611208447.3 , 201610161041.8 )。本项研究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专项( 2016YFA0202603 )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1372186,51672204) 的资助。此外,鉴于木士春教授等人近年来在石墨烯合成、改性及应用领域取得的突出成绩, 现担任 欧盟石墨烯旗舰计划 项目评审专家, 并 受邀在顶级国际材料期刊《 Advanced Materials 》上撰写有关石墨烯结构调控及在聚电解膜质燃料电池( PEMFC )中应用的评述论文,目前该论文已被接收并在线发表( Engineeredgraphene materials: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s for polymer electrolyte membranefuel cells . Advanced Materials, 2016,DOI: 10.1002/adma.201601741 )。 新闻链接: http://news.whut.edu.cn/article/72870.html 图 1. 碳化物氯化法合成机石墨烯机理图 : ① 高温氯化反应; ②原子 重排。 图 2. 合成得到的石墨烯( a,b )及 Cr 掺杂石墨烯( c,d )的透射电镜( TEM )图 图 3. Cr 掺杂石墨烯在小电流密度 50mA g -1 下的循环性能( a )、电流密度 0.5-20A g -1 下的倍率性能( b )、大电流密度 2A g -1 下的循环稳定性( c )及 Ragone 曲线( d )。 图 4. Cr 掺杂石墨烯基催化剂的氧还原性能( a )、转移电子数( b )、稳定性测试( c )及双功能催化性能( d )。
4941 次阅读|0 个评论
《硅火燎原》-5-点石成金
热度 2 tianrong1945 2013-5-17 08:19
5.点石成金 - 半导体的掺杂性 特斯拉梦想的那种取之不竭的能源,也可以靠太阳能电池来实现。太阳能电池大多数用的材料是‘硅’,因此,我们再返回到半导体特性的发现过程。 不同于半导体的姗姗来迟,人类使用金属的历史,可一直追溯到几千年前的青铜时代。虽然金属的最早用途,是作为工具和武器,但早在 17世纪,欧洲科学家已经开始对金属的导电性能有所研究和认识,他们把电流能流过的物体称为导体,不允许电流通过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当然,在现代人眼中,导体和绝缘体的差别更清楚、更量化了。科学家们用一个数字:电阻率,来区分它们。电阻率表明了物体阻挡电流的程度。数字越小,说明越不阻挡,即电流越容易通过。比如,一般将电阻率小于十万分之一( 10^(-5)Ω·m)的材料称为导体,如金属材料等。而将电阻率大于一亿(10^8Ω·m)的材料称为绝缘体,如陶瓷、橡胶、塑料等。 看了上面所说的导体和绝缘体的电阻率的大小范围,疑问自然就来了:导体的电阻率小于十万分之一,绝缘体电阻率大于一亿,中间还有这么一大段,是怎么回事呢?显而易见,物理学家们将那一段范围的电阻率,留给了他们所钟爱的半导体。 用电阻率来区分导体、半导体、绝缘体,使得它们的界限清楚,但同时却又使得它们的界限模糊。这是因为,某种物质的电阻率并非一成不变的,它们会随着温度、光照、种种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刚才将导体、半导体、绝缘体等物质进行粗略分类的电阻率,指的是常温下的数字。如果条件变化了,各种材料的电阻率会变化。也就是说,一定条件下,原来我们称之为半导体和绝缘体的东西,也有可能表现出导电的性能;原来导电的,也有可能变成不导电。 半导体之所以很晚才被人类所认识,原因之一是因为半导体的另外一个性质:掺杂性。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只要半导体材料中加进了微量的杂质,就会使材料的性能有很大改变。而天然的沙子和石头中,虽然包含了大量的硅,但却是非常不纯净的材料,只不过是一块坚硬的石头。硅小姐并不单纯,入污泥而尽染!已经完全没有了原来的秉性。后来,科学家们发展了先进的提纯技术,材料的半导体特性,诸如前面所叙述的:热敏性、光敏性、整流性等等,才得以表现出来。 有趣的是,太纯净的硅,有时在应用上也不是最理想的。 “水至清则无鱼, 人至察则无徒 ”。 如果在纯净的硅晶体中,人为地掺和一些杂质,会得到某些特别的性质,这就是我们下面要提到的 PN结。 尽管很早就有了矿石收音机,但在上世纪 40年代之前,无线电设备大多数使用真空管。因为当时的半导体(矿石)用起来,是如此的不稳定和神秘莫测,那根‘猫胡子’,需要在矿石上移来移去,仔细探索磨蹭老半天,才好不容易使收音机响起来。远不如真空管元件,使用起来既简单又可靠。特别是在1907年,美国发明家德福雷斯特(De Forest Lee),在真空二极管的灯丝和板极之间巧妙地加了一个栅板,从而发明了第一只真空三极管之后,这个三脚猫的功夫了得!它的放大作用和开关功能,是当时的半导体完全做不到的。 罗素( Russell Ohl)是美国新泽西州贝尔实验室的一位研究人员。他一直研究硅晶体,注意到硅材料对纯度的敏感性。特别是有一次,1940年2月23日那天,当他用猫胡子探测器的一个旧晶体做实验的时候,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那块旧硅片黑乎乎的,看不太清楚,总也调不出电流来。于是, 罗素 用手电筒照到硅片上,研究是怎么一回事?他注意到在硅片中间有条细小的裂缝,便用电筒的强光照过去。咦!奇怪的事情发生了:线路中接着的电流表使劲地跳动了一下。他连续地用光照射裂缝,电流表便连续指示出一个比 罗素所期望 的值大得多的数字! 罗素又将线路中电源的极性反过来接,那样一来,电路就不通、电流表不动作了。 也就是说,这片硅晶体在光照下表现了整流性,而且,诱发的电流比纯净的硅晶体诱发的电流要大得多。实际上罗素发现,在 光照时,裂缝的两边形成了一个 0.5V左右的电压差, 这是什么原因呢? 图 5.1:a)罗素和Jack Scaff;b)PN结的形成;c)晶体管的发现者 当时,晶体管发明者之一的沃尔特 •布拉顿解释了这个 罗素认为 古怪的现象。 沃尔特·布拉顿于 1902年出生在中国南方美丽的城市厦门,因为他的父亲那时正在中国任教。布拉顿获得物理博士学位后,便在贝尔试验室研究真空管。他被 梅文·凯利叫来看罗素的实验结果时,也感到很吃惊,不过,脑中立刻就 想到了解释。 原因一定是在于硅片上的那道裂纹!裂纹使得晶体两侧的纯度不同,杂质也有所不同。因而造成了一侧有更多的自由电子,而另一侧则有更多的空穴。见图 5.1b。由于电子空穴的异性相吸作用,它们的移动使得在中央裂纹处形成一个薄薄的电压差,这样,电子便只能在一个方向跨越电压差而流动。 后来,专家们把有过多电子载流子的半导体叫做 N型半导体 ,有过多空穴载流子的半导体叫做 P型半导体。当这两种形态的半导体接触在一起时,就形成了一个PN结。 在罗素的实验中,由于光照,电子从 N型半导体中被踢出来,在一个方向(从n到p)形成电子流,这其实就是硅材料的光电效应,罗素所用的硅晶体,就是现代太阳能电池的始祖。 也就是从罗素发现 PN结的那一天开始,贝尔实验室改变了对硅晶体的想法,谁知道呢,没准儿这小玩意儿还真能替代又大又重的真空管啊。 第二次世界大战更是突出了对半导体新材料研究的紧迫性, 1945年夏天,贝尔实验室正式制定了一个庞大的研究计划,决定以固体物理为主要研究方向。这个计划直接导致了晶体管的发现。1948年,贝尔实验室的三个年轻人:威廉•肖克莱、约翰•巴丁、和沃特•布拉顿,成功地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半导体三极管。这个被称为“三条腿的魔术师”的东西,使他们获得了1956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也使人类迈向了一个崭新的固体电子技术时代。 再后来,肖克莱到加州创建硅谷,招聘人才,将神秘的硅火在硅谷点燃。 上世纪 50年代开始,特别是当初号称‘八大金刚’的肖克莱的追随者们,创建了仙童半导体公司,发明了第一个实用的集成电路之后,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如日中天。 集成电路的最早构想,是 1952年由英国雷达研究所的电子工程师杜默(GeoffreyW. A. Dummer)提出来的。1958年,德州仪器公司的基尔比用一个硅片,成功地制造出了一个振荡电路,他用半导体作电阻,一个PN结作电容。因为这个简单线路的5个元件集在一个晶片上,所以成为了世界上的第一个集成电路。后来,仙童半导体公司的诺伊斯(RobertNoyce),利用蚀刻等方式,解决了集成电路中导线连接的方法,使集成电路真正走向实用。 从发现、提纯、掺杂,到 PN结,到晶体管,到集成电路,到目前包含几十亿个元件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半导体材料走过了一段漫长的历史,这是一个真正点石成金的过程。如今,睡美人眼中闪烁的硅晶之火,已在全世界掀起燎原之势,蔓延成熊熊烈焰,为人类开辟了一个计算机、通信、电子时代的新纪元。 上一篇: 特斯拉(2) 系列科普目录 下一篇: 原子模型
个人分类: 系列科普|14602 次阅读|2 个评论
搀杂剂可以显著改变超导体的电子结构
热度 1 zhpd55 2013-2-19 12:04
搀杂剂可以显著改变超导体的电子结构 Scientists have found that the substitution of cobalt atoms into the crystal framework of an iron-based material—which is required to convert the material from a magnet into a superconductor—also introduces elongated impurity states at each cobalt atom (note the directional alignment of "twin" peaks around each cobalt atom in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map). These elongated impurities then scatter electrons in an asymmetric way that explains many of the material's unusual properties, and could eventually lead to the design of new types of superconductors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n energy transmission and storage. (Credit: Image courtesy of DOE/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 据《科学日报》 ( ScienceDaily ) 2013 年 2 月 17 日 报道,《自然物理学》 ( Nature Physics )杂志网站当天公布的一篇论文—— M. P. Allan, T-M. Chuang, F. Massee, Yang Xie, Ni Ni, S. L. Bud’ko, G. S. Boebinger, Q. Wang, D. S. Dessau, P. C. Canfield, M. S. Golden J. C. Davis. Anisotropic impurity states, quasiparticle scattering and nematic transport in underdoped Ca(Fe 1−x Co x ) 2 As 2 . Nature Physics, 17 February 2013 DOI: 10.1038/nphys2544 . 介绍了掺杂物质对于超导体电子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 在过去 20 余年之间,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少量的一些材料 , 这些材料可以从磁绝缘体或金属转换成能够携带电流而没有能量损失的 “ 超导体 ” ,这无疑对于零电阻电子产品、储能和传输系统而言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新型材料。目前 , 实现超导的一个关键步骤除了将材料置于超低温环境之外,就是在母体材料的晶体框架的某些位置替代另一种不同种类的原子即通过掺杂的手段来实现超导。迄今为止 , 科学家们认为这一掺杂过程只需添加更多的电子或者说是电荷载体 , 从而使电子环境更有利于形成在某一特定低温下才具有的传导性,即可以移动而没有能量损失的电子对。 科学家已经发现钴原子替代一种铁基材料晶体框架中的某些铁原子之后,在每个钴原子周围形成了细长的杂质态 ( 注意上图电子结构图中在每个钴原子周围定向排列的 “ 孪生 ” 峰 ) 。这些细长的杂质然后以非对称方式散射电子,可以解释这种材料的许多特殊性能 , 并可能最终导致为能量传输和存储实际应用设计出新型超导体。现在 , 铁基超导体的一些新研究成果已经被一个国际科学家联合小组在《自然物理》杂志网站 2013 年 2 月 17 日 发表,其中包括了来自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ETH Zurich )、美国康奈尔大学( Cornell University )、美国能源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 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爱荷华州立大学( Iowa State University )、科罗拉多大学( University of Colorado );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 (Academia Sinica)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的物理学家,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掺杂除了添加电子之外 , 还大大改变了母体材料原子尺度上的电子结构 , 对于载流电子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此研究的领导作者美国康奈尔大学物理学特聘教授、布鲁克海文实验室超导中心顾问同时也是康奈尔大学物理学 J.G. White 著名教授 J. C. 谢默斯 · 戴维斯( J.C. Séamus Davis )认为,关键观察 —— 掺杂原子引入细长杂质态以不对称的方式散射该材料中的电子 —— 有助于解释大部分不同寻常的材料特性。 J. C. 谢默斯 · 戴维斯认为他们的研究结果为理论科学家试图解决这些材料是如何工作的内在原因提供了一个新起点 , 并有可能为设计和改进超导体特性提供新方法,指出新方向。 研究人员采用由戴维斯开发的一种名为光谱成像扫描隧道显微术使母体材料中单个掺杂原子周围的电子性质形象化 , 同时监控这些搀杂剂周围的电子如何发生散射,在本例中掺杂物就是钴原子。早期的研究表明 , 某些非超导母体材料的电子性质有很强的定向依赖性。例如 , 电子能够更容易地在一个方向通过晶体,但是在垂直方向就不那么容易。然而 , 在这些研究中 , 只有当科学家将掺杂物置于特定材料时,强定向依赖信号才会出现,而且掺杂物添加越多,定向依赖信号越强。在此之前 , 该假设是掺杂物仅仅添加电子 , 且材料的特性包括超导性的出现都是由于一些内在特性(如相邻原子的电子自旋交替排列 ) 导致定向依赖性。但电子性质的定向依赖性的出现,是随着掺杂物添加量的增加,导致定向依赖性变得更强,这本身就是由于掺杂物的添加所致 , 而不是该材料的一种固有特性。对此研究人员决定通过直接成像先测试这种想法的可靠性,探个究竟。探视结果表明: ( 1 )整个晶体每个钴掺杂原子都有一个细长的杂质态 —— 量子力学态束缚钴原子 —— 在一个特定的方向排列 ( 对于每个钴原子均如此 ) 。 ( 2 )这些椭圆形的、 排列整齐的杂质态以不对称的方式分散载流电子远离杂质态,类似于将一个细长棍扔进池塘里,引起涟漪的水波不对称地向外传播 , 而不是向池塘投入一块卵石,会产生圆形模式的涟漪的水波对称地向外传播。 这些直接观测结果说明了电流穿过这些材料的大部分未解之谜。例如 , 你会仅仅根据母体材料的特点预料电流在垂直方向的流动更加轻松容易。这些结果表明 , 掺杂确实会对母体材料的电子结构产生引人注目的影响。这是可能的 ,研究人员 已经发现可能是类似于早期半导体的掺杂物效应。这些材料的早期版本虽然是有用的 ,但是 已经远不及那些在 20 世纪 70 年代之后开发出来的材料性能,当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想出一个办法来移动掺杂原子远离电子 , 这样它们不会陷入困境。技术进步使理想成为可能 , 我们现在每天使用的所有的微电子技术包括手机就是最好的例证。如果我们发现在铁乃至铜超导体中的掺杂原子是做一些我们不希望的工作,也许我们甚至可以找到一种方法来移动它们,使其远离活跃电子,以制造更多有用的新型材料。 更多信息请浏览: Anisotropic impurity states, quasiparticle scattering and nematic transport in underdoped Ca(Fe1−xCox)2As2.
个人分类: 新科技|6170 次阅读|1 个评论
异价离子掺杂调控氟化物纳米晶相结构的研究取得新进展
热度 2 fjirsmdqchen 2011-4-13 11:05
异价离子掺杂调控氟化物纳米晶相结构的研究取得新进展
众所周知,离子掺杂是赋予材料光、电、磁等性能的有效手段之一。 典型的例子如作为红宝石激光器光学增益介质的 Cr3+ 离子掺杂的氧化铝晶体以及引发了微电子信息革命的 P 型和 N 型掺杂的半导体材料。目前,许多研究工作侧重于纳米材料的基体结构和尺度等的变化对掺杂离子行为的影响。但是,反过来,针对掺杂离子对纳米晶成核与生长过程的影响,并对最终形成的纳米晶显微结构影响的研究则非常少。 最近,我们通过在镧系三氟化物( LnF3 , Ln=La, Ce, Pr )纳米晶中掺杂高浓度( 20mol% )的二阶碱土离子( M2+ =Ca 2+ , Sr 2+ , Ba 2+ 用来替代 Ln3+ 离子),实现了六方结构的 LnF3 纳米晶向立方结构的 Ln0.8M0.2F2.8 纳米立方块的相转变 (如图 1 所示) ; 其相转变机理在于:当 M2+ 替代 Ln3+ 时需要引入空位来补偿体系的电荷平衡,因此,引入高浓度的 M2+ 后会在纳米晶中产生大量的空位,从而导致六方 LnF3 晶核结构坍塌形成立方结构晶核并最终长大成纳米立方块;此外,通过异价离子掺杂诱引相变和组分变化后,我们还发现由于激活中心(如 Yb/Tm )在立方 相中的多占位性导致其能量传递相互作用增强,从而实现上转换发光强度提高约 15 倍左右。相 关研究结果在 Chem. Commun., 47, 2601 (2011) 上 发表文章一篇 。 图 1 、掺杂二价碱土离子前后氟化铈( CeF3 )纳米晶的相结构、组分与形状的变化 六方结构氟化钇钠( NaYF4 )是目前所报道的上转换发光效率最高的基体材料。在常规的液相反应体系中,需要在较高的温度( 200 ~ 300 ℃ )下才能合成出纯的六方结构 NaYF4 纳米晶。最近,我们通过在液相反应体系中掺杂 Ti4+ 离子,发现在较低温度( 130 ℃ /12h )下就能完全实现立方结构 NaYF4 纳米晶向六方结构纳米棒的相转变(如图 2 所示);其相转变机理在于掺杂的 Ti4+ 离子具有高的水解能力,因此粘附在纳米晶表面的 Ti4+ 离子起到聚集立方结构 NaYF4 纳米晶并促进其快速长大的作用,而长大的立方 NaYF4 纳米颗粒在临界尺度会自发地向六方结构产生相转变。相 关研究结果在 Chem. Commun., 47, 5801 (2011) 上 发表文章一篇 。 图 2 、 Ti4+ 离子掺杂诱导 NaYF4 纳米晶相结构、尺度和形状变化的透射电子显微镜明场像,插图为对应样品的能谱图 全文链接1: 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1/cc/c0cc04846a 全文链接2: 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1/cc/c0cc05722c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7598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2: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