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素质教育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符号化的素质教育——对《教育规划纲要》的识读和建议(3)
lgmxxl 2010-3-4 10:02
教育学科中没有几个名词是由中国人创造、并得到学界公认的。素质教育则是一个例外。虽然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一直在深化之中,但它终归是得到教育学界认可的一个概念。但是,我国自提出素质教育这一概念以后,就一直把它当做一个符号,一个克服应试教育的符号。但素质教育的内涵、实施路径、条件与环境条件等缺乏系统的研究,与素质教育相配套的制度也没有形成。所以时到今日,我们仍然可以把素质教育看作一个符号,一个无所不包、无所不能,却实质没有多大能量、甚至走向误区的符号。 素质教育这一名词最早提出时间是 1985 年 5 月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当时,邓小平讲到: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同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即明确提出: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学术界通常把这当做素质教育实践的思想源头。而 1993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赋予素质教育以新的内容: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 1999 年 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并召开第三次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动员令,素质教育开始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本次《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推进了素质教育的符号化功能(《教育规划纲要》(四))。 ①提升素质教育的层次:把 素质教育上升到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的位置。 ②界定具体内涵: 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③ 具体模式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所有这些,我认为素质教育仍然处于一种符号化阶段,没有进入实质的可操作阶段。 第一,没有克服工具理性,更没有逃脱应试教育手掌心。从源头上讲,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一种教育范式。但是,由于整个社会教育导向是应试取向:一切以考试为准,一切取决于分数,所以素质教育根本就难以摆脱考试这一必须的路口。所以,素质教育实施二十多年后,我们发现,素质教育并没有改变学生的应试目标,素质教育仍是一种工具。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学生不得不学习比原来多得多的课程,掌握一些代表素质的技能。所以,你会看到,家庭条件好的家庭为学生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技能培训:艺术类的钢琴、绘画等;体育类的足球、棋类等;学习类的奥数、英语等。孩子的时间越来越被这些他们不喜欢的事情所占用,家长越来越把自己的人生建在孩子身上。而所有这一切的时间消耗,却为的是特长加分!素质教育被应试教育化了。 第二,知识导向没有变化,思维训练仍没有可选路径。素质是什么,智者见智,但其核心的理念应该是培养有个性特征、健全人格的公民。而我们却让素质教育负载了很多它难以承受的重担。我们为了让素质教育重要起来,就夸大了它的作用和能力,这是难以完成的。最后的结果是,讲来讲去,分数是绝对权力。在我看来,素质教育也就是一种教育范式,一种教育模式。它应该认真吸收自由教育通识教育的合理内核,把素质教育建在更为实际的、可操作的层面上来。即通过一些核心课程、通过书院式的师生共处,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理解人类创造、创新方法之目标。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实践精神、实践能力来源于自由的思维,如果我们的思维被禁锢了,就不可能有创新了。 第三,没有场景,素质教育难以尽兴表演。作为一种教育范式的素质教育模式,它需要一个系统的外部环境和条件。这些环境和条件包括: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思想达观;社会分工均衡;高考不再以分数为唯一;社会产业结构合理;各阶层收入、地位合理等。没有这些外部的环境和条件,让素质教育独自承担起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那素质教育永远也摆脱不了符号的命运。应试教育仍将是社会的主流。 我总认为,创新人才、钱学森之问中的人才,一定要从娃娃抓起。为此,我建议素质教育要认真吸收通识教育的合理内核,取消义务考试阶段的各种考试和竞赛,真正给孩子一个自由的天空,给他们一个想像的翅膀。
个人分类: 教育杂谈|6364 次阅读|4 个评论
素质教育挑战了什么
尖尖角 2010-1-21 11:40
大学里提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多年了,中小学及幼儿园教育的素质教育也喊得很响。可是,无论是教师、家长、学生还是管理者,仍然觉得很艰难。大家经常讨论的是体制和制度问题,那么素质教育究竟挑战了什么,有两件小事让我想到了体制之外的问题。 儿子的幼儿园班主任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幼儿教师,对工作非常用心。她提出了以对孩子的性格、习惯、生活能力的养成教育为工作重点,并制定了一系列对孩子的激励方案,而且很努力地去实施。然而,我们都知道养成教育绝非一日之功,这个效果远不如教孩子们唱一首歌、画一幅画、跳一个舞来得容易,工作的成绩也不如后者显而易见。甚至由于老师对孩子要求稍微严一点,会让有的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觉得心疼。还是有不少人觉得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只要少生病就行了,不必学太多。然而,幼儿园阶段也是孩子性格养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对孩子的正确引导是很重要的,其效果可能在多年以后显现出来。其实,素质教育挑战的不只是体制和评价体系,还有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教育理念,素质教育在一开始就挑战了我们自己,我们对孩子正确的爱和引导。 另一件事发生在我给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课堂上,我给学生留了一个作业,要求每个人对应一个主题查阅10篇相关的高水平英文文献,选其中3篇精读并在课堂上用10分钟左右介绍一下这几篇文献的主要内容以及自己的看法。结果有一个学生给了我一个纸条,写的是:老师,我明白您要提高我们文献研读和表达能力的用心,但现在才想到提高我们的能力已经太晚了,我现在要做的是修满学分,考级考证考研,。。。。。。 这件事过去三年了,这个纸条却印在我心里,不仅仅是体制,孩子从小到大,我们给他的对目标和自身能力的评价倾向,有多少是符合素质教育的呢。 所以,体制的问题是个现实而且艰难的问题,却未必是深层的问题,深层问题是文化、习惯,文化启蒙不仅对青少年重要,对成人仍然重要。 欧美学校从不提素质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却是素质过硬的,我们老喊素质教育,为什么结果总离我们的期望很远?恐怕,只改革体制,还是远远不够的。
个人分类: 教学体会|4568 次阅读|0 个评论
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全民意识的改进
热度 1 material 2009-11-22 23:50
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体制问题,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人们的意识还没有真正转化过来。 关于好的素质教育的论文已经发表了很多,典型的例子也有很多。但是这些成功仅局限于局部,并没有很快推广到全国。这是为什么? 原因就在于人们意识还没有转化过来,意识转化存在惰性。甚至都知道新的教学方法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也都知道,也都知道还给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但是却没有做到。 1、教师多年形成的注入式教育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推广的4分钟教学法,还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地位,这些先进的思想,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往往表现为对学生不放心,就想多讲一些(这往往是有责任心的表现),于是难于真正做到还课堂给学生。 2、学生已经习惯了填鸭式教育,真的还课堂给他们,他们不知所措,不知道干什么,恐慌,忙乱。。。。甚至埋怨老师失职。 从教育的两个主要对象上都存在难以推进素质教育的因素。 综上 1、素质教育要推广必需在全社会(教师、学生和家长)进行意识教育,让大家心里明白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使全民意识觉醒。 2、素质教育推广非一夕之功,做好长期的准备。并不宜以中学教育强行突破,因为中学生经过多年的填鸭式教育,已经习惯了,很难改变。重点应放在幼儿园和小学推广素质教育,养成创新型人才的 学习习惯 。
个人分类: 未分类|2405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玩耍,放飞孩子的希望
热度 3 ljry8044 2009-11-11 09:07
请参看下文(该文摘自环球科学(科学美国人中文版)2009年第五期,略有简省。我用数码相机将原文照下后,发现共24M,传不上来,只好将就一下): 玩耍——让孩子的希望起飞 1966年8月1日,是精神病学家斯图尔特·布朗(Stuart Brown)就任休斯敦贝勒医学院助理教授的第一天。就在这一天,25岁的查尔斯·惠特曼(Charles Whitman) 爬到了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塔楼顶端,开枪射杀了46人—谁也不会想到, 这位工程学学生、从美国海军退役的神枪手会变成一个杀人狂。布朗临危受命,作为精 神病顾问医生参与调查这起重大枪击案件。不久后,他又作了一项小规模的初步研究, 采访了得克萨斯州26名谋杀犯。布朗发现,包括惠特曼在内,绝大多数杀人犯都有两个共同点:来自于暴力家庭、童年时从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玩耍。 当时,布朗并不清楚在上述两个因素中,哪一个更可能让孩子变成杀人犯。此后42年中,他又采访了6,000人,了解他们的童年生活。数据显示,如果在儿童时代不能 无拘无束地玩耍,孩子长大后可能会不快乐,难以适应新环境。 科学家口中的“自由玩耍”(Free play),对于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应对压力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认知技能都至 关重要。 对动物行为的研究证实了玩耍的益处以及它在进化上的重要性: 从根本上讲,玩耍能让动物(包括人类)学会某些技能,有利于生存和繁衍后代。 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为,即便成年后,人们仍会受益于幼年时的自由玩耍。 不过, 如果童年时“没有玩够”,孩子会受到多大伤害?对于这一点,科学家们各执己见。毕 竟,在过去,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足够的时间嬉戏玩耍,而如今,很少有孩子能享受自由 玩耍的快乐。2005年,《儿童和青少年医学文献〉(Archives of Pediatrics&Adolescent Medicine)上的一篇报道表明,从1981年到1997年,儿童自由玩耍的时间缩短了 1/4,,为了让孩子上一所好大学,父母牺牲了孩子的游戏时间,给他们安排了很多课外活 动——从幼儿园开始。然而,正是随心所欲的玩耍,才能让孩子更具创造力和协调能力。 很多研究都支持布朗的观点: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如果幼年时“没有玩够”,社交、 情感和认知能力的发展都会受到影响。布朗和一些心理学家担心,不让孩子自由玩耍可能导致他们不开心、过于焦虑、社会适应能力差。布朗认为:“如果孩子没有尽情玩耍,后果 将不堪设想。”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玩耍同样有助于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 早在1961年,人们就开始担心,童年时没有尽情玩耍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当 年,“国际游乐协会”在丹麦落成,旨在保护儿童拥有自由玩耍的权利,并向全社会宣 传自由玩耍的重要性。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随着更多非营利机构在全球建立,自由 玩耍的重要性受到更广泛关注。这些组织呼吁人们重视玩耍的价值,强调对不能尽情 玩耍的担忧。这些机构包一括美国童年联盟(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lay) 以及布朗在加利福尼亚卡梅尔瓦利建立的美国国家玩耍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for Play)等。 自由最重要 没有规则、无拘无束的玩耍有助于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性。 现在,孩子们经常要踢足球、玩拼字游戏、吹苏萨大号,科学家为什么还要担心, 这些游戏以及其他组织性强、规则完善的游戏会吞噬自由玩耍的时间?美国明尼苏达大 学的教育心理学家安东尼·O·佩莱格里尼(Anthony D. Pellegrini)认为,有规则的游戏当然很有趣,能培养孩子的社交技能,增强他们的集体凝聚力,是获得各种经验的 要渠道之一。但“游戏事先设定了规则,人们必须遵守,而玩耍没有规则,因而能够激 发孩子更多的创造性反应”。 这种创造性很重要,因为与遵守既定规则相比,它能给发育中的大脑带来更多挑战。 在自由玩耍中,孩子们会利用丰富的想象力,不断尝试新的活动和角色。 自由玩耍是由孩子发起并不断创新的。玩耍可能会涉及幻想,如假扮医生或公主, 玩过家家;也可能会假装打架(主要是男孩子),几个孩子抱在一起扭打、翻滚,并且要 不断变换角色,这样谁都不会总是赢家或输家。自由玩耍跟动物王国中的玩耍极为相似, 这也说明玩耍有着重要的进化基础。《动物玩耍的起源》(The Genesis of Animal Play) 一书的作者戈登·M·布格哈特(Gordon M.Burghardt)花了18年的时间’,对动物进行了仔细观察,进而给玩耍作了定义:重复的(动物触碰一下某个新奇物体不能算作是玩耍)、 自愿的、在轻松的情境下产生的行为。无论是动物还是孩童,在没有吃饱或者倍感压力 的状态下,都不会有心情去玩耍。最关键的一点是,玩耍并没有什么显著功能,也就是说, 玩耍本身没有明确目的。 面对真相 与同龄人一起自由玩耍,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那么,儿童如何从这些看似毫无意义的活动中获益呢?最重要的一点可能是,玩耍 能让我们获得较强的社交技能。佩莱格里尼说:“你可以从老师那里学会如何约束自己的 行为,但你无法因此变成社交强人,只有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你的社交能力才会变 得越来越强。通过与同龄人互动,孩子们逐渐会知道哪些东西是大家可以接受的,哪些 是无法接受的。”他们会懂得,和同伴公平交往并进行角色轮换——不能总要求扮演仙女、皇后等正面角色,才能与同伴长期保持良好的关系,否则很快就会失去玩伴。佩莱格里尼解释说,“孩子们想继续玩下去,所以愿意退让一步”来满足别人的要求。孩子们对这 些活动很感兴趣,遇到挫折时,他们不会像遇到数学难题那样轻易放弃—这有助于培 养他们坚持不懈的品质和谈判技能。 保持良好的氛围还需要一定的交流技巧—这也许是最重要的社交技能了。从这一点来说,与同伴玩耍就显得极为重要。研究显示,儿童与同龄人玩耍时使用的语言, 比与成年人玩耍时更复杂。佩莱格里尼认为,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如果孩子们必须要提及 眼前不存在的事物,那么他们就得用一些复杂的语言,以伙伴能理解的方式,来表达自 己想要说明的问题”。当儿童将一个虚构的圆锥形物体递给同伴,并问:“香草还是巧克 力?”同伴将很难理解这是什么意思,他必须提供场景线索:“你想要香草冰淇淋还是巧 克力冰淇淋?”成年人却不同,他们能自动填补缺少的信息—对于孩子而言,事情就 变简单了。 如果玩耍能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不能尽情玩耍就会阻碍社交能力的提高—这得 到了相关研究的证实。美国密歇根州伊普西兰蒂的高瞻教育研究基金会曾针对贫困儿童 和成绩较差的儿童进行了一项研究。1997年,基金会的科学家在发表的研究报告中指出, 相比那些始终有老师教导、孩子不能自由玩耍的幼儿园,以自由玩耍为主导内容的幼儿 园培养出来的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更好地的应社会。 数据显示,到2、3岁时,曾就 读于教导型幼儿园的孩子中,超过1/3的人都犯过重罪,而曾在玩耍型幼儿园学习的王 子,只有不到1/10的人犯过重罪。此外,玩耍型幼儿园的孩子成年后,只有不到7%白 人有过被停职的经历,而教导型幼儿园的孔子长大后,1/4以上的人都被停过职。 动物研究认为,如果剥夺孩子自由与耍的权利,他们长大后社交能力可能较差. 1999年,《行为大脑研究》(Behaviour Brain Research)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在 大鼠最爱玩耍的发育阶段(出生后4一5周)将它们隔离,此后再与其他大鼠相遇时,毛 们的活跃程度明显不如未曾隔离过的大鼠,2002年,《发育心理生物学》(Developmental Psychobiology)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雄性大鼠幼年时曾被隔离,当遭到强势雄性 大鼠的不断攻击时,它们不会像正常大鼠到样躲避。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究竟是它们 被剥夺了玩耍的权利,还是与社会隔离? 另一项研究显示,玩耍能够促进与情绪反应和社会学习有关的高级脑区的发 育。2003年,科学家发表报告称,玩耍打闹能够促使这些脑区释放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 factor)—一种促进神经生成的蛋白质。在3天半的时间内,研 究人员让对照组的13只大鼠与同伴自由玩耍;与此同时,他们将另外14只大鼠隔 离起来。研究人员观察两组大鼠的大脑发现,在对照组大鼠的大脑皮层、海马区、 杏仁核和脑桥(pons)中,神经营养因子的浓度明显高于隔离组大鼠。参与此项 研究的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神经科学家雅克·潘克赛普(Jaak Panksepp) 表示:“我认为,玩耍是让高级脑区对社交活动作出正确反应的主要机制。” 释放压力 玩耍能够消除焦虑、缓解压力,并有助于孩子应对难以预知的困难情景。 研究 显示,玩耍对儿童的情绪健康也起着关键作用。这可能是因为,玩耍能帮助他 们顺利摆脱焦虑和压力的困扰。1984年,《儿童和青少年医学文献》刊登了这样一篇报告: 研究人员通过观察74名三四岁儿童第一天去幼儿园上学时的表现,比如是否会央求父母留下、手掌出了多少汗等,来评估他们的焦虑程度。研究人员把孩子分为焦虑型和非 焦虑型,将他们随机分成四组。一半孩子会进入一个装满玩具的房间,他们可以独自或 与同伴一起玩耍15分钟;其余的孩子只能单独或与同伴坐在一张小桌前,听老师讲故 事,时间同样是15分钟。 随后,研究人员又重新评估了孩子们的焦虑程度。此前被认为是焦虑型的孩子,玩了15分钟玩具后,焦虑情绪的缓解程度是听故事的孩子的两倍(当然,非焦虑型孩子 就更不会焦虑了)。有趣的是,相比那些与同伴一起玩耍的孩子,独自玩耍的小孩的情绪 更为平静。研究人员推测,孩子独自一人时,很容易创造出富有想象力的玩耍方式,这可以使他们产生更多幻想,利于他们应对当前困境。 动物研究也证实,玩耍有助于缓解压力——神经科学上,该现象叫做“社会缓冲 效应”(social Buffering)。在2008年发表的二项研究中;美国葛底斯堡学院的神经科学 家斯蒂芬·西维(Stephen Siviy)将大鼠单独关在一个小房间中,并将猫带过的项圈放在 它面前,使它产生焦虑感。一段时间后,研究人员把项圈拿出房间,并消除房间中的 “猫味”。当大鼠第二次来到这个房间时,它又变得焦虑不安,这可能是因为大鼠将这个 地点与猫联系在了一起。然而,当西维和同事把第二只大鼠也放进这个房间时(这只大 鼠从未曾见过猫项圈,因此并不害怕),两只大鼠开始一起玩耍,互相追逐、嬉戏、打闹。 不久后,第一只大鼠就放松、平静了下来。这说明玩耍有助于缓解大鼠的焦虑感。 玩成尖子生 玩耍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从而 使他们更聪明、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 玩耍最明显的好处似乎是缓解压力、培养社交技能,然而研究显示,玩耍还 有第三种出人意料的作用: 让孩子变得更聪明。 1973年,发表于,《发育心理学》 Developmental Psycholog州杂志的一项经典研究中,研究人员将90名尚在上幼儿 园的小朋友分成三组。第一组小朋友可以从一叠纸巾、一个螺丝刀、一块木板、一 堆纸夹等常见物品中,挑选4种来自由玩耍;对于第二组小朋友,研究人员要求他们模仿工 作人员,根据日常方法使用这些物品;第三组小朋友看不到这些日常物品,他们坐在桌前,随机画自己想画的东西。10分钟后,研究人员要求小朋友们说出其中一种物品的使用方法。结果显示,自由玩耍的孩子说出的非常规的、创造性的使用方法是另外两组孩 子的3倍,这说明玩耍有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 嬉戏打闹也可以提升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1989年,佩莱格里尼发表的一篇文章称, 打闹越多的小学男生,在解决社会问题的测试中表现得越好。测验中,研究人员给孩子 们看一些图片,其中5张图片的内容是一个孩子试图从同伴手里拿到玩具,另外5张是 讲一个孩子试图躲避母亲的训斥。研究人员要求参与测试的孩子针对每张图片,尽可能 多地说出解决方案。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的多样性决定了他们的成绩。结果显示,经常 玩耍的孩子得分更高。 然而,从这些研究中,我们可以推断出多少因果关系?佩莱格里尼对此表示质疑:玩耍的作用是什么?它是孩子学习新东西的首要机制—只有先玩耍才能获得各种技 能?抑或,它只是孩子们不断练习和巩固各种新技能的手段?”他认为,尽管没人知晓 确切答案,但“无论哪种可能性成立,玩耍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有益的”。 那么,不能尽情玩耍会阻碍孩子们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吗?动物研究的结果表明, 这是可能的。 1978年,《发展心理生物学》杂志刊登的一篇文章中,研究人员用铁丝网 一将低龄大鼠隔离了20天(这段时期正是它们最贪玩,也最需要玩耍的时期),其间它们 可以看到其他大鼠在活动,闻到其他大鼠的气味,也能听到其他大鼠的声音,但不能卫 它们一起玩耍。隔离结束后,研究人员训至隔离大鼠和一组无拘无束地玩耍了20天的大鼠,拉动挡路的橡胶球以获取食物。几三后,研究人员更换了实验设备,大鼠只有推 动橡皮球才能获得食物。结果显示,相比自由玩耍的大鼠,.那些曾被隔离起来的大鼠 要用更长的时间才能学会运用新方法解决问题文章作者推测,动物在玩耍中会不断尝试 新事物,而不能玩耍的动物则很少接触新事物很难学会灵活地解决问题。 2007年,发表于《儿童和青少年医学文献》的一项研究显示,玩耍似乎还有助于详言能力的发展。研究中,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给受试组中一岁半到两岁半的孩子 每人一盒积木,而对照组中相同年龄的孩子则没有积木。这些孩子都来自于中低收入家 庭。研究人员要求家长们跟踪观察孩子玩耍的频率。6个月后,研究人员测试了孩子的语言能力,结果显示,玩积木的孩子成绩显著优于没有玩积木的孩子。不过,研究人员 不能肯定的是,语言能力的提高仅仅是因为孩子们玩了玩积木吗?毕竟,在玩积木的同 时,他们参加无益活动(如看电视)的时间也减少了。 但是,玩耍为什么会使孩子更优秀呢?动物研究人员相信,玩耍能训练孩子 应对意外情况的能力。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进化生物学家马克·贝科夫 (MarcBekoff)认为,“玩耍就像个万花筒”,具有随机性和创造性。他还认为, 从根本上说,玩耍能提升孩子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当他们遇到意外情况或处于新环境时, 将更具竞争优势。美国塔夫特大学儿童发育专家戴维·埃尔金德(David Elkind)等儿童 心理学家都认同这种观点。埃尔金德认为,玩耍是儿童的一种学习方式,“没有玩耍, 儿童就会错过不少学习机会”。 真正为了孩子着想,家长应该还给孩子一个快乐童年。 既然玩耍如此重要,如果孩子没有足够狗时间玩耍,结果会怎样?虽然没人知道答 案,但很多心理学家都对此表示担忧。由于玩耍具有一定的风险—玩耍中的动物警觉 性较差,容易遭到捕食者袭击,因此玩耍行为很可能赋予了动物某种 生存优势,它才会不断进化并延续下来。 贝科夫说:“如果玩耍不重要, 它就不会进化出这么复杂的形式。” 事实上,玩耍具有悠久的进化史。新皮层(neocortex)是与高阶 思维(higher-order thinking,如有意识的思维和制定决策等)有关的脑区。去除了这一脑区的大鼠仍能正常玩耍,这说明玩耍的动机来自于脑干。而早在哺乳动物进化出现之前,脑干就已经存在。潘克赛普 曾在1994年主持相关研究,他解释说:“这意味着与玩耍相关的主要神 经回路位于非常古老的脑区,而且还通过遗传,在动物中代代相传。” 当然,如今很多家长都认为,他们是为了让孩子获取最大利益,才 限制孩子自由玩耍,让他们参加各种“有价值的”学习活动。加拿大艾伯塔莱斯布里奇大学的行为神经科学家赛尔焦·M·佩利斯(Lethbridge in Alberta)认为,有些父母也会犹豫,是否应该放任不管,让孩子自己去玩。他们可能担心,在打闹或粗暴的幻想式游戏中,孩子们可能会擦伤和 骨折。佩利斯认为,父母有这样的直觉很正常,但这样保护孩子“是要付 出代价的 ,“这些孩子长大后,很可能会难以应对预料之外的复杂世界 (博主:显然,当今社会世界之复杂,难以预料是必然的) 如果一个孩子曾尽情地自由玩耍,他长大后更可能自如应对不可预期的社 会环境”。 家长应该让孩子真正成为孩子—这不仅是因为要让他们享受童年的快乐,还因为不满足孩子自由玩耍的渴望,很可能扼杀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 性。埃尔金德警告说 :“人们应该重新认识玩耍,不能将玩耍看作是工作的对立面,而应看成是对工作的补充。好奇心、想像力和创造力就像 肌肉一样,不用则废。” 博主:,任小孩子尽情玩耍吧! 看小孩子,哪个天生不好玩?因为那些天生不好玩的全都在进化过程中被淘汰掉了,您愿意自己的基因在进化中被淘汰掉吗?
个人分类: 科研教育|7340 次阅读|12 个评论
基于标准化思想的基础教育模式
lxj6309 2009-11-10 18:35
一、引言 在中央和各级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在广大教育学者的积极参与下,素质教育运动在我国正全面深入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改革的目的可以概括为两个基本方面:一是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二是要教育培养全面素质。第一个方面是针对为追求升学率只抓好学生的错误倾向,第二个方面是针对为追求升学率只抓智育中的考试内容以及灌输式教育的片面倾向,即主要是针对应试教育的。这里的两个基本方面也是现代教育实践的两个基本原则。实际上,这两个基本原则一直是新中国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但是,为什么长期以来难以持久地落实下去呢?如果找不出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很难相信,当前的素质教育改革运动会取得普遍持久的效果。本文提出借鉴企业管理中的标准化生产方式来保证素质教育成效的改革思路。 二、标准化生产的基本特点 标准化生产是现代工业生产的基本方式 ,近年来在农业领域也大行其道 ,并成为很多服务业的努力方向,有些政府行政单位也实行了标准化服务 。标准化生产不仅提高了生产的效率,而且保障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标准化生产有两层含义:一是产品和零部件规格的标准化,二是生产过程的标准化。产品和零部件规格的标准化既是对产品质量的标准要求,也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保证方式。生产过程的标准化既是产品质量标准化的保证条件,同时也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所以,标准化生产的各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 标准化生产方式的本质特点是:对人的高素质创造性的依赖性和最大限度减少人工操作两种特性的辩证统一。依赖于人的高素质创造性是因为标准化大生产流程需要复杂的系统设计制造过程,需要现代控制理论知识,但另一方面,只有尽量减少人工干预,才能发挥机器的高速度特性,提高生产率。相对于传统的大批量标准化生产而发明的柔性小批量个性化生产进一步加深了这两个方面的对比(立)程度,需要其在更高的水平上统一起来,是更高层次水平上的标准化生产。在这种情况下,更突出了标准化的本质特征:严格的程序性和高精确的约束控制,而去除了一些非本质要求,如形式上的整齐划一。 三、教育标准化生产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广义而言,教育也是人类的一项生产活动。教育生产是一种特殊产品 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人的生产,它既有不同于物质产品生产的特殊性,又有作为一般人类生产活动过程的共同性。这里以为,作为一种产品,人的生产质量即教育质量与物质产品质量一样,是由生产的过程结构 教育过程结构决定的。在教育标准统一的情况下,可以肯定,教育生产也可以实行标准化。 相对于物质产品生产,教育生产的柔性更大。从原材料方面看,入学学生的差异性是显著的。若要达到相同的教育标准,各个学生的受教育过程不可能一致。从教育目标的社会属性方面看,多样化的人才是社会存在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这就要求对每个学生,要创造适合其独特个性发展的教育过程环境。以上两个方面的要求似乎说明了教育生产标准化的不可能性,其实不然。因为,多样化的人才存在共同的素质;除了个别特殊人才,共同的素质在量上也有一个基本的要求。这些基本的共同素质标准要求就构成了教育生产标准化的基本可行性条件,这是其一。其二,对一般人而言,心理的发育过程和心理特点也有共同性,这是现代班级教育的可行性条件,也是标准化教育生产的条件。其三,教育生产的对象是具有主动性的人,标准化的教育过程作用于多样性的学生对象,可以生产多样化的人才。至于个别特殊人才,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特殊对待,如特色学校、个别辅导教育、课外教育等。 实施标准化教育生产的必要性还表现在,优良的教育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过程,不是每一位教师都可以进行有效的教育流程的创造。正如不是一般人都能成为和志愿成为科学家和发明家一样,也不是一般的教师都能编制出优良的教育生产过程方案,他们只是一般生产工人,而一般生产工人是需要设计好的工艺流程方案的。 四、标准化教育生产的实现方式 在教育过程方案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过程标准和质量标准。过程标准就是,对教育和教学的具体过程,每一套方案都要对必要阶段和步骤做出规定,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则要严格遵照执行。对教育和教学效果,每一套方案也要给出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于新上讲台的教师,最优的选择就是在方案既定的情况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过程。对于任何新的方案,都要通过试验研究阶段及鉴定程序。对于部分经验丰富的教师,虽可允许在部分细节有所发挥创造,但任何大的方案改动都应申请进行教改试验研究。有了标准化教育方案,教育督导也会更有效,避免用终结性评价作为主要绩效考核手段,从而有效抑制应试教育方式。 要在全国实行基础教育标准化,完全的千篇一律是肯定不妥的,要力求克服过刚和过柔两种极端化 。 第一,对不同类型条件的学校设计不同的教育过程方案。虽然全国在总体上在最高层次上应有统一的教育质量标准,这是全民享受平等教育的基本要求,但是,在具体的教育内容上,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多亚种文化且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来说,应该允许且鼓励多样性。比如,城市的教材可以多反映城市文明和城市生活,同时又教育学生认识乡村,认识农业和农民;农村的教材可以多反映现代农村文明和农村生活,同时又教育学生认识城市、认识工业化的现代化文明。 第二,对同一类型条件的学校,也应允许存在多套教育过程方案。对于相同的教育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实现途径。比如,对语文,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课文组合和训练组合。我国在过去曾施行各省组编中小学教材,现在也可以。实际上,我国的每个省都相当于欧盟的一个国家,完全有能力自己编撰教材,教育部只做监督指导工作即可。另外,也可以在全国招标,允许一定的教育科研组织自行在国家教育大纲标准的指导下编写教程,国家只要掌握政治和水平标准,规定价格限制。这样,我国的基础教育必将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第三,对不少课程,可以也应该实行地方化教育方案,如地理、地方文化与历史、环境教育,等等。这一点与第一点类似,但这里主要强调地方特色。教育过程和教学方式应该允许丰富的地方特色 。我们可以相信,只要方向正确,指导管理得力,各种教育过程方案一定会殊途同归。 五、结论 人类的各种生产实践活动都具有相似性,具有一定程度上共同的系统结构。标准化生产方式这个人类工业生产的文明成果已经在许多社会生产领域生根开花,在教育领域也将大有用武之地。我们相信,教育生产的标准化方式成为法律内容之后,可以使素质教育得到全面持久保证。 参考文献: 李春田 . 标准化基础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2001 : 10-12. 潍坊市人民政府 . 适应入世新形势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 . 上海标准化 ,2002,(3). 李永才 . 导入 ISO9001 标准构建科学监管机制 .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05,(7). 刘健儿 . 现代教育的定位和张力 .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3,15(3):37-42. 姜丽静 . 地方课程开发 : 有待澄清的三个问题 . 教育科学研究, 2004 , (10):34-36.
个人分类: 教育|3809 次阅读|0 个评论
浅谈“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
pinjianlu 2009-7-6 10:36
中国近年也在宣传素质教育,可是要不就是很多地方根本还是应试教育,要不就是伪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带有很强的功利性,把升学指标作为第一要素、作为评价学校的标准。 而素质教育更注重学生的能力综合素质、实践能力等等,还有心理素质等等的培养,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发挥,使得学生能够良好发展。在素质教育中,除了读书考试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出每个人的理想和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培养出适合个性的能力和兴趣。人与人总是有区别的,而这种区别能不能得到体现,正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差异的关键点所在。 素质教育在升学选拔中,不仅看重分数,只要分数达到标准,就不再用分数来衡量一切,综合考察学生的个性特点、能力、特长等等。在选择专业时,学校选拔人才也不只是看一个分数,还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和爱好等来择优录取。而应试教育,唯一的标准就是分数。分数决定了一切,你读什么专业,你是不是公费等等。 所以素质教育尊重个人、发挥个性、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而应试教育正是忽略这一切的。从小学到中学,12年的时间里都没有很好地培养出一个人的能力和特长,也没有树立起每个个人的理想。 正是因为如此,选择学医的人并不是因为真正地爱好医学而报考医科大学,选择建筑专业也只是听别人说建筑挣钱,而没有树立起要为建筑事业献身的理想。总之,热门专业的好就业,因为自己多考了几分,就可以报考这些竞争力较强的专业,冷门专业的人不好就业,却没有办法,因为自己分数低,被迫录取到别人不愿意报考的一些专业。 这样就出现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涌现了越来越多的不是以悬壶济世、治病救人为目的的伪医生;建筑师也不再是以设计出一栋漂亮、节能、功能布局合理的建筑为目标;律师也不再以自己能维护法律尊严为荣,法官也都是伪法官。一切都以金钱看齐了,大家生活在世界上都只有一个简单的目标多多捞钱。贪污腐败也就是这么产生的,政治上腐败、经济上腐败、学术上腐败,不都正是因为从小没有培养出良好的素质和个性理想所致吗?
个人分类: 我的世界观|2721 次阅读|2 个评论
切实推进素质教育才是教育革新之本
hhanb 2009-4-10 07:44
刚刚闭幕的两会以及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即将出台,教育改革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专家学者、两会代表乃至社会大众纷纷发表意见,有为规划纲要出主意的,也有为当下教育改革提建议的,总体来看笔者觉得有必要重提素质教育这个核心概念,这不仅因为素质教育才是教育革新之本和教育发展的大方向,也因为目前的教育大讨论有疏远素质教育的倾向。 比如前一阵子关于文理分科的争论,笔者以为如果按素质教育理念理解的话,基础教育本质上就是对公民基本素质的全面教育,包括公民素质、科学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根据这样的界定,文理分科根本就是个伪命题。文理分科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家关注的教育话题,根子还在高考。显然还是高考指挥棒在主导人们对教育改革的看法,而不是素质教育这个核心价值在主导。这就是有人借故分科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而坚持文理分家的缘故,减负不是为了提高素质,而是为了应付高考,说明素质教育思想远没有在全社会形成共识。事实上,在中小学师生和家长中间这样的人就有不少,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思考问题时,自觉或不自觉地走上了高考为中心的老思路,在履行教育管理职能时,时常都是由高考牵着鼻子走。比如此前广东省教育主管部门推出的体育中考,虽说其用意是好的,为了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可笔者非常怀疑这一举措的推出,会否演变为应试体育。这完全有可能,因为,只要是考试评价,就能形成一套应对的技巧或潜规则。显然这种建立在应试基础上的教育改革措施,最终只能走向应试。照理说,体育是人生的基本需要,体育就是青少年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根本用不着考试来督促,这只能说明应试教育的管理套路是多么的顽固。 记得临近千禧年的时候,有一阵子人们都在大谈素质教育,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两份非常重要的文件先后颁发,这就是教育部的 《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教育改革明确了方向,那就是以素质教育为本。 两份文件在对当前国际国内教育形势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指出素质教育才是深化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决定》指出,相对于国际形势而言,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文件清楚地认识到,造成教育改革滞后的根本原因就是以高考为中心的应试教育。 《决定》 就教育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如何推进素质教育提出了具体而详实的要求,笔者在重温之后觉得这些年教育实践与其要求有很大落差。比如其中的第四条是关于智育方面的,《决定》明确要求: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一些做得好的学校,启发式教学应该不成问题,但讨论式教学则很成问题。尤其在那些升学率较高的所谓县一中,仍是绝对的灌输式教学和题海战术和持久战战术。从面上看,基础教育大体上仍是以静态知识传授为主,根本谈不上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以计算机技术网络知识和图书馆利用为主要手段的信息能力的培养,在大多数学校都毫无疑问处于边缘化状态,信息技术课被克扣学时的现象司空见惯。许多中学图书馆门亭冷落,不要说正经八百地组织学生进行文献信息的检索,即使正常借阅图书报刊的读者也不多。社会实践是我们同西方先进教育比起来最薄弱的环节,也是非常有效的素质教育途径,可是这些年下来仍是风声大雨点小,其中还有不少是在搞形式走过场。 此外《决定》明确要求改变一次考试定终身的状况。其目的是缓解考生的高考压力,后来各地陆续推出的春季高考,如果进展顺利的话,应当起到减负作用,从而为素质教育创造条件,可是近年春季高考好像早已了无声息。 《决定》发布后的一个积极作为就是高校自主招生的逐步推开,这显然既符合素质教育精神,又有利于高校行使办学自主权,可是在具体的操作上,仍是缩手缩脚,尽管释放出不少素质教育利好,但仍不得彻底摆脱统一高考的桎梏。 千禧年前后那段时间,在两份重要文件精神的鼓舞下,当时给人感觉素质教育的春天就要到了,真有点像 78 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一样,仿佛教育事业从此就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今天当人们重提教育规划之时,不要忘了素质教育早已是既定的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大学生就业难,还是农村青年的出路,我们千万不要被问题的表象所迷惑,其实在所有这些问题的背后,根源就在素质教育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只有牢牢抓住素质教育这个核心,切实推进素质教育,这才是教育革新的必由之路
个人分类: 未分类|3330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理分科随感
求新 2009-3-7 10:50
文理分科随感 最近人大、政协及民间都有关于文理分科是否应当取消的议论,大家公认中国小孩苦。 我对这一问题没有研究,也没有调查研究,没有发言权。但是,一件事忌讳偏听偏信,我想,不妨将自己的一点随想提出来,供言者参考。 中国小孩苦,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是,要重视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人如果想取得世界顶尖成就,就不能不苦。因为,中国人在要达到同样的科技水平,比英美人需要投入多得多的气力。由于长期形成的原因,目前先进科技主要掌握在西方人手里,迫使中国人必须学习西方科技,那么就要学好英语,至少要学一门外语。但是,中国人还必须学比英语更难学的中文,由于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中国人在学习汉语方面需要投入的时间与精力本来就比人家学英语所需要的时间多,何况还要在学好汉语的基础上再学一门英语,而且真要攀登科技高峰,英语水平还得比一般西方人更高才有可能。世界各国人的学习时间与成长时间大体是差不多的,这就迫使中国小孩必须在差不多的年限里、在学习上要更多的投入,必须在学习上花更多的时间,付出更多的劳动,要有更好的教学与学习方法。照搬外国的一套显然是不合国情的。要不降低民族素质,提倡吃苦,不怕吃苦是必须的。当然,研究更好的教学与学习方法,使得在吃苦之后能更有所获,也是要极力追求的。 一个政策、一个办法的提出,光凭感想,只凭推理是不够的,得用事实说话,得有比较分析,弄清优点在那里,缺点又在那里。如果只有优点,没有缺点,当然是理想的,那样的政策与办法自然是理想的办法。如果一件事优点多于缺点,但不能完全消除缺点带来的问题,那么可能有二种办法,一种是用好的方法取代差的方法,同时尽量设法减少缺点造成的负面影响。另一种方法是二种方法共存,可以有强弱之分,互相取长补短,经过时间淘汰再分存亡。 中国文理分科是从不分科过来的,那么当初为什么要分科,分科之后是有利多些还是不利多些?目前,当初分科的原因是否消失了,或者是否分科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成分比例变化了、倒置了?我想,要做出正确的决策,这一问题是需要讨论的。我没有研究没有发言权,也只能瞎想。听说,人的左右大脑是有分工的,不同人的左右大脑发展情况是不相同的,从社会调查的角度、或从我们结识的小孩可以感觉到,有些小孩逻辑思维能力强,适合于在工理方面发展,如果在这方面偏重一些,有可能取得良好效果。而另外一些小孩,形象思维能力强,数理方面能力弱,如果强力要求,可能事倍功半,得不偿失,不利于其成长与发展。前面已经提到,中国小孩苦,但如果偏要其全面发展,文理都超世界水平,是否太强人所难了?目前,中国还是比较弱、还不够发达,还需要赶超世界水平,那么,怎样才更有利于赶超呢? 当然,任何事都有两面性。也必须承认,目前有些小孩完全没有数理知识,又有一些小孩,文学与思想素质太差,这是不符现代化的要求的!但,是不是必须取消分科才能解决问题呢?能否有其他解决办法呢?例如能否在分科基础上,改变一点培养计划的内容,改革教学方法,通过加强另一面来补偿呢? 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永远是教育的不贰法则,教育者必须这样去做,政策也得引导受教育者获得最有成效的教育成果.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625 次阅读|0 个评论
家书中的美国—中学生的学习生活
yatou 2009-3-1 20:31
昨天,收到了孩子爸爸从海那边发来的邮件。关于美国中学生学习内容的。放在这里,与大家共享。 只是背诵是很容易的,要是做出分析就更费时间和精力了 中国的中学生与美国的相比,学习压力更小 美国中学生比中国的功课更多,学习的时间更长。他们的历史课本(名字叫: American History)我在一家留美的华人家里见过,当时我也想,不就是短短几百年的历史吗,所以,我没有去翻开看看,我只看了他们的数学(有专门的微分一本书,积分一本书)、心里学、生物学(这些其实都是中国在大学里才读的书了)等等。当时我还纳闷,就那么点历史,为什么历史课本也和其他课本一样,超过千页,A4纸大小,纸张是质量很好的那种超薄的铜版纸,厚厚的,大大的,沉甸甸的。 今天偶然从网上看到了下面的一篇文章,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我还和这里的老师谈过,他说,美国的中学教育是上不封顶,只要你有能力,学校里就为你提供给你的能力所能够达到的学习条件。有超过 100门课可以选择,深度一直到大学水平。而到了大学本科,有许多课程是中国硕士研究生所学的内容了。到了博士,他们就学得很尖端了,并且的的确确是在那里搞科研,能够出很新的成果。所以,这也解释了美国为什么出了那么多的、各行各业的世界顶尖人才。他们是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在着重培养能力、培养人才。 中国没有这样的条件,那怎么办呢?作为中学生,在每门功课中,自己多给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思考,注意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也就是创造能力。 附文:( 摘自《中国青年报》 作者 端木 ) 我是一个痛恨中国现行教育的父亲,有一个正在这种教育中备受折磨的女儿。   往日我从女儿嘴里听到的最多的口头禅是吐了,我要吐了。问怎么啦?背到什么时候才算完哪!   有时候,女儿也让我拿着那些语文或历史课的标准答案帮她背。这是一些什么标准答案哪,通常女儿还没背完,我已经受不了了,也想吐,还伴着万丈怒火那真是一种生理上的厌恶。想到千千万万中学生脑子里,塞满这些不经思考只为通过考试然后便弃之如敝屣的标准答案,内心便生出莫名的恐惧靠背功,能培养出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一代新人吗?!   在女儿刚开始上高三的时候,有了一个去美国的机会。我当然知道,在高考之年脱离中国教育是一个极大的冒险以女儿的成绩,考上国内一个不错的大学还是可以的;可去美国,骤然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英语教育体系,命运难以逆料。反复权衡之后,我说明种种利弊,让女儿自己选择。她毫不犹豫地选择走。   决心走,我和女儿其实各怀鬼胎,女儿是为了减负,说美国学生多轻松呀;而我是为了让女儿能得到所谓创造性教育的训练。尽管我以往读过不少关于美国教育的书籍和文章,心向往之,但那创造性到底是什么模样,怎么出来的,如果不浸润其中,仍是隔靴搔痒,实际上不可能有真切的体会。   我万万没有想到,美国教育的创造性,竟会使我这个远在万里之外的老爸一度寝食难安。   女儿到美国第四天,便进入波士顿一所最好的公立中学。首先让我诧异的,是女儿说不清她上了几年级。原来,这所学校的每一个学生,除了课 任 老师之外,还有一个指导老师,负责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提出每门课进入哪一个年级学习的建议。结果,女儿的英文、化学在 12 年级,数学和美国历史在 11 年级,法语在 9 年级每一门课,女儿都在不同的同学们之间游荡,她确实搞不清自己是几年级的。   我原来认为,女儿在美国首先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语言,只要语言过关,理科课程有国内的底子,可以后来者居上。没学过的课中,最容易的应该是美国历史,区区 200 年历史有多少东西呢?我在给女儿的电子邮件中,甚至只用了短短几千字就把美国历史的脉络讲了一遍。就这么点东西,横趟!   结果,让我大跌眼镜的,恰恰是这门最容易的美国历史。 equation 2009-03-01 02:06:06 仅仅十几天过去,女儿就发来紧急求援邮件,一连十几个惊叹号。女儿从未学过美国历史,一下进入 11 年级,两眼一摸黑是可以想见的,把一本英文的美国历史读一遍至少也要个把月呀。我这个老爸,先当两个月的拐棍儿自是义不容辞。可是一看美 国 老师留的作业,我就傻了这是中学生的作业吗?   公民权利研究论文   要求:在 3 到 5 页纸之间,打印出来,要双空行,至少用 3 种资料来源 ( 如网上,书籍等 ) ,至少有 5 句引文。   对比以下四人关于黑色美国 (BLACK-AMERICA) 的观点: BOOKER T.WASHINGTON( 布克华盛顿 ) , W.E.B.DUBOIS( 杜伯依斯 ) , MARTIN LUTHER KING , Jr( 马丁路德金 ) , MALCOLM X( 马尔科姆 X) 。   在你的论文里,应该控制关于他们生命的故事,我不想读传记。但是,需要把每个人介绍一点,还必须纳入贴切的材料在你的论文中。然后,讨论他们关于黑色美国的观点,要把你的想法写进去。还要把你的引文或材料的来源列出来,比如某某网页,某某书。   女儿在邮件中说:那几个人都是黑人,但除了金之外,我都不知道怎么翻译   面对这个作业,我深感惭愧。说起来,我对美国历史算得上熟悉,至少读过几十本名家专著,多位美国重头总统的大部头传记,全部总统的列传,还有难以计数的文章。可是,这个中学生的寻常作业却让我晕菜了。什么叫黑色美国呀?   这时我才体会到,研究必须阅读,而阅读并不等于研究,研究必须写作。以往在阅读时,哪里会想这些问题呢其中两个人我甚至毫无印象!   为了帮女儿适应这种学习,老爸必须应付这个挑战。在两三天的时间里,我生平第一次开始研究美国历史。幸亏关于美国的藏书甚丰,于是疯狂阅读,书房里摆满了一本本夹着许多纸条的美国历史著作、不列颠百科全书和《美国读本》这类的原始文献,外加网络搜索。等这 4 个黑人领袖的资料搜集得差不多时,我开始仔细对比他们的观点和实践,行文时材料取舍颇费踌躇,反复推敲观点,从早上一直写到深夜。此时,女儿在大洋彼岸竟一次借了 10 本书,也在疯狂阅读。   后来,女儿说部分采用了我的观点,但结构对她很有启发:原来论文是这么写啊!我们都忐忑不安地等待着美 国 老师的判决。这对我们父女俩都是第一次!   老师的评语下来了:哇!极好的努力的结果和论文。你的关于这几个人的联系展开得非常好,准确而且读起来非常有意思。好样的!评分: A 。   这个评语让我孩子般大叫起来!   我以为这种难度的作业不会太多,可求援邮件一个接着一个,每一次都让我先晕半小时。在这些研究写作中,我感觉补上了许多知识漏洞,并且这些获得的知识,都在写作中与自己的观点形成了孪生关系,难忘。   现在我列举两个作业题目,各位一看便知道这些作业的分量了!   关于南北战争:    1. 你是否同意林肯总统关于美国不能存活除非它全部解放或全部奴役的声明?解释。    2. 解释为什么北方白人反对奴隶制,南方白人拥护奴隶制,但他们都感觉他们在为自由而战?    3. 自由对于黑人意味着什么?    4. 林肯总统和格兰特将军表示在内战后,南方不应被粗鲁地对待。为什么这是一个聪明的政策?解释。    5. 在内战期间,女人开始担任很多以前男人的工作。你能对由于内战造成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冲突的问题做出怎样的概括?   构造一个争论,运用历史证据来支持或反对下面的观点:美国内战是地区差别不可避免的结果。   菲律宾问题:    1. 什么样的美国人可能会同意 Josiah Strong 的我们的国家?什么样的人会不同意?他们为什么会同意或不同意?    2.Bryan 如何将帝国主义同获得西班牙领土联系起来?你认为他联系得对吗?为什么?    3.Lodge 对获得菲律宾这件事的辩词是如何反映了美国的传统政策的?    4. 你认为有比麦金利总统以控制菲律宾来处置菲律宾的命运更好的选择吗?   这两个作业,让我重读了一遍《林肯传》和《南北战争史》,捎带把菲律宾史也过了一遍。按中国的标准,我认为大学历史系的学生也会感到费劲儿。女儿吃得消吗?会不会望而生畏?   女儿在邮件里说:这个菲律宾问题是属于我们学的帝国主义和进步主义一章内的一个问题。我们历史也有教科书,但老师上课从来都不讲,都是让自己回家看。他上课有时给我们放录像,讲的东西都是教科书上没有的东西。作业就是给我们好多材料去读,然后回答问题或找重点,还通过让我们做一些有意思的作业来记住知识。比如自己编单词填词游戏,划时间线,和同伴一起完成地图、海报之类。工作量特别大,但有兴趣。   女儿不仅没有在美国教育中减负,而且经常一夜只睡三四个小时,有一次竟只睡了一个小时因为遇到了一次匪夷所思的作业。   正当女儿的求援邮件开始稀疏的时候 ( 这意味着她已经开始不大需要老爸拐棍 ) ,突然又接到一个鸡毛邮件。看到美国学校里竟有这样的作业,我愣了半天   制作你的家谱:写出从高祖父母至你的全部男女亲属的姓名和生卒年份。   这个作业不仅让我也让我的朋友们大为感叹,这是在培养寻根意识呀,别忘了祖宗!别忘了你从哪里来!   我又一次惭愧:因为两岁时便离开了我的祖父,直至他去世再没见过,我甚至不能说出他的名字!我无法完成这个作业   无奈,我们全家开始总动员,依据一份不够完整的家谱,开始作业。直到这时我才发现,中国的家谱记男不记女,家族的女性稍早一点甚至连名字都没有,以氏记之,到嫁出去就消失了。而且,没有生卒年份,只有男性姓名。幸亏女儿的爷爷健在, 80 老翁凭记忆一个个推算出是咸丰多少年、道光多少年、光绪多少年什么的,奶奶则抱着一本中西 2000 年对照历找出公元年份。最后,由女儿的二叔总其成。当我看到这份密密麻麻姓名的家谱时,一种家族的历史感油然而生!   当我把这份作业传到美国后,女儿大为兴奋,竟说要再还原为中国朝代纪年,我要用中 国文化镇 老师和同学一下!因为她还要解释什么是中国纪年以及为什么中国传统记男不记女。所有这些,都要画在一张大纸板上。为此女儿几乎一夜没睡。   第二天,同学们的作业摆在班里,互相观摩,惊叹声此起彼伏。老师走到我女儿身边,拿起这份特殊的作业说:这是我最感兴趣的一份!然后开始结结巴巴地念那些拗口的中国名字女儿这个乐呀!   历史就说到这儿吧,我要强调的是, 所有这些作业,没有需要背功的时候,更没有标准答案。你获得什么等级的评分,全看你搜集材料的功夫和有没有独特又言之有据的观点你不必担心对还是错。
个人分类: 随笔杂谈|11011 次阅读|13 个评论
中西文化与大学素质教育
热度 1 gjszhangtong 2009-1-29 18:42
大学素质教育是中国高教界制造的概念,它既非出自欧美,也不同于基础教育领域里的素质教育概念。在中国逐渐融入全球化发展之时,不妨从西方学者常常谈论的大学理念和大学功能入手,以世界高等教育文明史作为宽大背景,通过中西文化比较,辨析大学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探讨未来中国大学教育改革的一种方向。 一 中国基础教育领域使用素质教育提法,是针对所谓应试教育的不良倾向提出来的,那么,高等教育领域中也在讲素质教育,针对的又是什么呢?它的产生有无必然性?是否应实施以及如何实施教育?只有在把握其本质之后,才能回答这些问题。 若想真正理解大学素质教育的本质,必须把眼界放宽,不局限在传统思维定势里,也就是说,不仅要从一般意义上的人的全面发展观出发考虑问题,还要进一步在大学内部展开深刻思索从大学自身历史上追根溯源,从分析大学教育的本质入手,在大学理念的承袭与大学功能的嬗变中探寻究竟。 大学理念和大学功能这两个概念,出自德国哲学家尤根哈贝马斯 1986 年在海德堡大学建校 600 周年时的演讲,前者被理解为存在于大学内部的、标示大学方向的那些恒久不变的价值观念,后者被理解为这样一些价值观念:它们的评判标准是大学满足当前社会需求的程度,多数情况下,社会需求体现为政治和经济发展的目标。①之所以借用理念( Ideal )和功能( Function) 这两个外来名词,是因为从古至今,西方高等教育思想史上的许多观点,都可以用它们来概括其本质,由此便使我们可以通览整幅世界高等教育的画卷。 二 在西方高等教育特别是大学的发展史中,不同价值观念的交锋从未间断过,典型代表就是自由教育( Liberal Education )与专业教育( Professional Education )之间的冲突。如循着哈贝马斯的思路,不难看出,前者反映了自古以来的大学理念,而后者反映的是近代以来的大学功能。 自由教育或曰博雅教育,溯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论著,意指教育之目的在于陶冶心灵、养成德性,专供理智享用,不包含任何功利内容;与之相对的专业教育或职业教育在亚氏看来,并不属于自由人。事实上,自由教育及自由学科(为自由教育理念服务的人文学科)从 12 世纪欧洲中世纪大学诞生起,经文艺复兴,直到工业革命前期,始终和大学的发展如影随形,主导着大学的教育价值观和教育内容。由于 19 世纪中叶美国南北战争之后,诞生了赠地学院,形成了服务农工的思想,导致专业教育的地位渐趋上升,及至以哈佛为代表的一批著名私立大学对自由教育与专业教育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遂使双方力量对比逆转,后者开始占据上风,于是乎,自由教育在美国妥协蜕变为通识教育( General Education ) + 选科制( Elective System )。二战前后,专业教育不断强化自身垄断地位,大学理念逐渐为大学功能所替代并造成人才畸形发展,这一现实使哈钦斯、科南特、哈贝马斯等人倍感忧虑,他们要么宣扬古典名著的价值,要么主张对学生实施普通教育,试图平衡与协调大学理念和大学功能。美国大学其后一直致力于纠正偏重功能的价值倾向: 1978 年亨利罗索夫斯基在《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关于共同基础课的报告》中提出,必须依靠共同基础课程(主要是核心课程)来完成此目标:即所有的学生,不管他们主修什么学科,都能获得被认为是具有普遍与持久价值的知识、技能与思考习惯; 80 年代中期,厄内斯特波伊尔(卡耐基教育基金会前主席)又建议实施由 7 个学科领域组成的综合核心课程方案,以便使学生具备人类共有的普通经验及共同活动的能力。② 在现代西方,自由教育与专业教育之争,及其背后所体现的大学理念与大学功能的分歧,演绎出不同的人才价值观、人才质量观以及人才发展观,并对人才素质状况产生影响。当中虽无大学素质教育一说,却有着眼提高学生全面素养的迫切要求,并借助通识教育或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配合来实施,只是由于自由教育价值观的衰微以及具体操作上的难度,通识教育实效堪虞。 反观中国自己的百年大学史,价值观念的交锋同样存在。民国时期,一批学界人士便看到了片面强调专业教育造成大学生人格欠缺的误区,主张引鉴欧美自由教育思想,借助大学普通教育扭转弊端。追溯当时各种观点的价值根源,显然有的是以大学理念为依据,但更多的则还是从所谓大学功能角度阐发的。 蔡元培是倡导大学理念的,在接受了德国洪堡的思想后,将大学视为一个纯粹科学和学术的机构,重视学生个体人格的培养,重视人的理智精神和道德能力的发展,反映出一种新人文主义的大学理念。他认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而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教育当以受教育者全体能力之发达为标准。③蔡元培不把大学理解为一种满足社会现实功利需要的制度或机构,而是社会理想的制定者与实行者。 而梅贻奇、潘光旦等学者并不反对专业教育,甚至一定程度上还强调专业教育的应用价值,只是主张在实施专业教育的同时进行必要的、适度的普通教育,理由是大学毕业生要想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拥有较全面的素养,学问与品德、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相得益彰。他们显然是关注大学功能的,但试图克服与之俱来的弊端。梅贻奇校长曾言道,不过大学教育毕竟与其他程度的学校教育不同,他的最大目的原在培植通才;文、理、法、工、农等等学院所要培植的是这几个方面的通才,甚至于两个方面以上的通才。他的最大的效用,确乎是不在养成一批一批限于一种专门学术的专家或高等匠人。工学院毕业的人才,对于此一工程与彼一工程之间,对于工的理论与工的技术之间,对于物的道理与人的道理之间,都应当充分了解,虽不能游刃有余,最少在这种错综复杂的情境之中,可以有最低限度的周旋的能力。④潘光旦则提出若干设想,譬如延长学制、先通后专,重视人文环境熏陶等,在他看来,普通教育内容除了适量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外,尤其要注重人文学科,如文学、哲学、历史和艺术、音乐。 由此可见,造就大学生的全面素质,作为某种大学教育思想或大学教育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自来有之。 三 虽无法摆脱历史渊源,但中国大学倡导素质教育仍然有特殊背景。在概念使用上,它是受到了基础教育的启发,不过产生的直接推动力却在大学内部。 直接动力之一,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脚步推动了大学人才培养活动的变革。邓小平曾经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谈到,改革开放十年来,最大的失误在教育(解读为思想教育),而问题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一手硬和一手软,即重视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却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这个教训是比较深刻的。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伴随着世界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中国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改善,但是,人的素质并不会因为生产力的进步而自然提高,一方面,中国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利用人类一切优秀成果加快生产力进步的速度,另一方面,中国人应该具备相应的新型人格、全新的精神风貌,才能保证社会健康和谐持久地发展,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从身心两方面充分享受到物质文明带来的成果。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栋梁,更需要有全面的素养。理想的未来社会,应该既表现为高科技(科学技术和物质生产力方面),又表现为高素质(人的精神及品德方面)。大学生无疑是高科技的代表,然而是否一定是高素质的楷模呢?人的素质,虽然不等于素质教育,但是只有通过开展卓有成效的素质教育,才能促进人的全面素质的形成。 直接动力之二,来自于对中国大学教育现状的分析以及高等教育界的强烈呼声。建国以来,中国主要借鉴前苏联的专门人才培养模式,以加速实现工业化为目标,按照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划分有计划按比例地培养专业对口型人才,成绩是显著的,但弊端不少。最大的问题是由于学科专业划分过细,彼此之间缺乏联系,加之思想上重工轻理、重理轻文,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相应地在能力和素养方面形成缺陷。于是,高教界人士试图以实施大学素质教育,作为转变传统教育文化的一个突破口,推动一系列深刻的高等教育改革。 1994 年,正式提出高校教学思想改革必须重视素质教育的观念。 1995 年,部分部(委)属院校进行了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成立了文化素质教育试点院校工作协作组,每年都召开一次工作会议。从 1995 年 9 月召开第一次试点院校工作会议以来,到今天,大学素质教育概念似乎已经为绝大多数中国高教界人士所接受,几乎所有高校都参与到素质教育实践中来。 当时官方把大学生素质结构概括为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四个方面,并选择了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切入点,实际上就是要求把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结合起来,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做人的目的。⑤应该说,虽然中国以往并不倾向于比较彻底地借鉴美国的通才教育模式,仍然保留着专才培养模式,但通过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帮助他们弥补素质上的某些缺陷,也还是取得一定效果。不过,当这种努力进一步深入下去时,中国大学旧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固有弊端就暴露无遗了,因为素质教育活动必然与大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相互交汇,不在中西大学教育思想的碰撞下深入实施大学教学改革,大学素质教育的作用就很难保证了。 四 既已从中西大学演化中捕捉到了大学素质教育思想的踪迹,不妨借助大学理念和大学功能的分析框架,整理一下今天中国流行的各种大学素质教育思想。 当代中国的大学素质教育思想,与历史上相似,既有从大学理念角度阐发的,也有从大学功能角度阐发的。其中,台湾学者似乎偏重理念。譬如,台湾政治大学的 沈清松 教授就认为,德国古典大学倡导的统一科学( Wissenschaft )观和大学应为科学而科学、承担国家精神与道德教化之责任的思想,对当今大学教育改革(科际整合)颇具指导意义,就今天的大学教育改革中的人性化教育与通识教育等议题看来,似乎更应回头重视原先理想时期的整全理性与陶成的概念。 也就是重返大学原初的精神。他用科技的理性与人文的讲理来解说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之间的关系,以为人文领域虽缺乏科学理性,但需要人类心智指涉某种整体性自我的经验之整体性、所隶属的社会与国家的整体性,以及存在的整体性,而这正是科技领域难以提供的价值判断标准。⑥ 相比之下,大陆学者则偏重功能,以社会发展需要为首务。譬如,大陆学者们曾针对高等工程教育如何开展人文素质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认为由于学科专业划分过细,人文社会学科课程不受重视,使得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十分欠缺,不能满足社会对高等工程人才在素养方面的要求,主张通过在工科院校创办人文类学科和专业,开设人文类课程,成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并借鉴其它国家的经验(美国的核心课程、 VSTS 课程等)重组课程体系,改善工科大学生的素质结构。⑦ 这其中,杨叔子、 张楚庭 教授等人在长期的教育管理实践中,深深体会到中国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薄弱的状况,透过大量的实例,他们始终坚持认为做人、人格、人文精神、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才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应以此为基础推进全面素质教育,因为只有具备上述品质的人才是中国真正的脊梁。⑧因此在华中理工大学曾推行了大学语文考试与毕业证书挂钩、读老子《道德经》等措施。从某种意义上讲,由于他们相当重视传统文化的恒久价值,或许可以被归入倡导大学理念的一类学者之列。 近期由于中国不断融入全球化发展进程之中,知识经济时代和开放竞争的背景促使许多高教界人士认为,培养创新精神应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但不管如何去表述大学素质教育的内涵,中国学者们大多是在大学功能基础上,围绕科技与人文的关系立论,由批判大学科技教育(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之不平衡,进而探讨实施综合素质教育问题。 五 通过中西文化的相互沟通、相互比较,我们对大学素质教育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可以得出一些基本结论,作为未来深化中国大学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之基础。 第一,高等教育中所使用的素质教育概念,目前并没有明确的、与之对应的相反概念,不能错误地把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对立起来。同时,中西高等教育历史传统上并没有素质教育这个名词,因此必须寻找大学素质教育的真正立足点。 大学素质教育包含中国式全面发展教育观是无疑的,但丝毫不能忽视高等教育自身特殊的发展史,譬如上面提到的自由教育与专业教育之争,以及由此生发的形形色色的办学方略和彼此大相径庭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本上所反映的是大学理念与大学功能的矛盾。如果充分利用历史遗留下来的财富,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高等教育领域里的传统矛盾,必然有助于在中国大学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展现高等教育自身的特色,有助于找到调和人文与功利之间矛盾的特殊手段或办法,这些办法中有不少就植根于高等教育内部。历史不应被割裂,以为大学素质教育是当代的一个全新的事物或一时之政策,相反,它是一个高等教育永恒的课题。有了这样的认识,将不会满足于让大学素质教育举措与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简单相加,必然会从大学教育的特殊本质层面寻求答案,由此引发中国大学深层次的改革。 第二,虽然中国大学过去比较重视专业教育,也不能说它与素质教育必然相互排斥,但的确存在先天不足,容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呈现出素质教育外挂或两张皮的现象。从大学教学管理层面看,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即使是美国的所谓通才教育模式,其所设置的通识教育课程(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包括基础课程、核心课程,以及其它选修课程)始终也无法与主修课程( Major Curriculum )平起平坐。长期以来,专业教育一统天下,针对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世界各国高校只能是以大学功能为第一立足点,兼顾大学理念的要求,推行某种意义上处于附庸地位的通识教育或普通教育的举措,来弥补缺陷。现有的努力也主要是集中于本科阶段,还谈不上贯穿于整个高等教育过程中,面对现实挑战需要从大学内部寻找新的突破口。 第三,大学生的素质可以被大致划分为基础素质和专业素质两个基本方面。专业素质不等同于基础素质,各自的修养途径不尽相同。一方面,作为人的素质,都是建立在知识、能力、情感、意志等之上,既含有智商因素,又含有情商因素,因此需要借助多种途径养成,这中间既有教学方式,也有非教学方式。另一方面,专业素质还必须透过专业教学和专业实践的途径养成。目前对于基础素质的界定,人们分歧不大,而对于专业素质界定则难以意见统一,事实上也无法统一,因为学科专业之间的差异总是客观存在的。站在现实主义立场上,如果既考虑大学理念的要求,又考虑大学功能的要求,必然需要从大学教育内部针对不同的专业教育背景,努力塑造相应的、和谐的、由基础素质和专业素质交织而成的大学生素质结构。 第四,深化大学素质教育需要改变现有的大学人才培养方式,给学生更大的选择和自由发展的空间。这一思路是要摈弃狭隘专业教育思想,改组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实现大学教育的整体性、灵活性、可选择性。它是促使大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关键,最终要依靠大学内部理念与制度的创新。 总之,理解世界大学历史和大学文化是认识中国大学素质教育本质的基础,而持续推动大学素质教育的关键在大学内部变革。但具体操作时,大学却面对改革动力不足的挑战。哈贝马斯有一个观点,就是大学理念面临着被大学功能完全取而代之的危险,即大学正在市场经济和行政效率的影响下失去自我的独立性,变得非常被动,一味地去适应社会的各种功利需求。如果真的是仅从大学功能这一面理解素质教育的价值,认为大学素质教育是实现大学功能的必要手段,是弥补专业教育不足的补救措施,那么,很可能导致难以深入开展素质教育探索,难以把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意图贯彻到专业教育中。但是反过来,如果只突出大学理念这一方面,虽然有助于从教育哲学高度深刻认识大学素质教育的真正价值,即服务于大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培养作为人的人,却又似乎只是一种理想,难以落到实处。 由此看来,大学理念与大学功能的矛盾是否始终无法解决呢?大学素质教育的人文性和功利性的矛盾是否始终会存在呢?随着 21 世纪到来,创新作为一种主流的人文文化和科技文化登上历史舞台,不论是在人文领域还是科技领域,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个人创新行为必然表现为人文与功利相统一的行为,这将促使大学素质教育积极服务于大学生创新品质的养成,既承认大学的功能,又捍卫大学的理念,从而有可能在大学理念与大学功能之间架起一座互相沟通的桥梁。 注释: ①童世骏:《大学的理念》,《辞海新知》2000年第5期,第2-9页。 ②陈学飞:《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当代高等教育思想研究》,第64-66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 ③张汝伦:《人文主义的大学理念与现代社会》,《天涯》1997年第3期。 转载于杨东平:《教育我们有话要说》,第356-363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 ④梅贻奇:《工业教育与工业人才》。转载于杨东平:《大学精神》,第239-248页,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⑤周远清:《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教学与教材研究》1996年第1期。 ⑥沈清松:《传统文化与大学教育改革》。载厦门大学:《两岸大学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221-237页,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 ⑦课题组:《跨世纪的思考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第60-90页,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 ⑧杨叔子:《永远要求真,今应更求善》。载湖南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第32-37页,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
个人分类: 科技人文|4540 次阅读|0 个评论
政治课考到何时?
polylili 2009-1-6 00:49
我们从小学考政治,初中考、高中考、大学考、研究生考、博士考。。。 现在强调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只是增加了音乐、美术,刚才看王鸿飞文章素质教育是个扯淡的事,有些人同感。 我认为培养兴趣更重要,一个人只有对某一事物着迷,才能出成果。现在要求什么都懂点,但什么都不精,中国的孩子学习是为了考试,高考是指挥棒。现在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很多省市减少了考试的课程,比如上海把学生分成考物理的考生、分成考化学的考生,生物课考试也取消了,所以造成很多学生到大学里学习有障碍,因为高中很多基础没打好。大学强调厚基础、宽口径;而高中却窄口径,没有基础怎样厚,高中和大学怎样衔接。减少考试的门数学生的负担就减轻了吗?学生照样累,只是扔掉了该学的几门课! 减轻学生负担,为何要减掉物理、化学、生物?政治课为何雷打不动?我不知教育部的领导是怎样想的?改革开放三十年了,中国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在我们的思想领域仍左的很! 学好政治课就爱国、爱党吗?爱国、爱党是考出来的吗?人的道德能考出来吗?我们现在面对诚信危机、道德危机,是因为我们政治课考得少吗? 1.从大学的教学计划看各科的比重 现在大学在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学分由过去的180减为170学分,强调厚基础、宽口径,但减下来的学分全是基础课,厚基础怎样实现?以我们学院为例,过去物理化学是6学分,现在改为4学分,普通物理由6学分改为5学分,表1是我们学院的教学计划各类课程比例分类表: 公共基础课的42个学分中,和政治、哲学、道德、军事相关的有18学分,占公共基础课的43%;计算机、体育、大学英语有24学分,占57%,见表2。这样高的的比重合适吗? 刚才想到还有英语课。陈丹青想招美术专业的学生,但英语好的美术不好,想招的学生英语不好,学校不同意,他只好不招,陈丹青很牛,但普通教师只好屈就。 我们的教育如此死板?如何培养创新型的人才?你有何看法?
个人分类: 观点述评|9175 次阅读|24 个评论
再谈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
黄安年 2009-1-4 20:50
再谈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1 月 4 日发布 教育质量需要提高 , 这是没有异议的话题,问题在于教育质量的内涵是什么 , 怎样确保教育质量的实现。除了文革,在任何时期考试都是不可或缺的 , 问题在于考试的内涵,怎样确保教育质量的考试。显然问题不在素质和考试,而在它的内容和方法 , 在于把素质和应考有效地统一起来。我历来不主张将素质和应试对立起来,更不主张人为地分成两个不同历史阶段 , 我是素质和应试的有机统一论者。 记得 1953 年,毛泽东提出:要使青年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从那以后三好学生往往成为一个学生受教育素质的重要标志,笔者就获得过历史系、北京师范大学应届毕业生、北京市的三好学生优秀大学生的称号。 1957 年 2 月 27 日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 , 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毛泽东还在一些谈话和指示中主张减少课程门类,降低教材难度,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有充足的娱乐、游泳、打球、休息、睡眠的时间,要把工作学习和娱乐休息两方面充分兼顾起来。这些可以看成是加强素质教育的最高指示。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和美国著名的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经济学理论基础的奠基人西奥多舒尔茨( T W Schultz , 1902--1998 )有关的。他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美国经济学会会长( 1960 ),著有《对人的投资――一个经济学家的观点》( 1959 )、《由教育形成的资本》( 1960 )、《人力资本投资》( 1961 , 1971 )、《教育与经济增长》( 1961 )、《对人的投资见解》( 1962 )、《教育的经济价值》( 1963 )、《人力资源》( 1972 )、《处理不平衡能力的价值》( 1975 )等, 1979 年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显然在舒尔茨看来教育素质是和人力资源素质关系密不可分的 , 但是他并没有把教育划分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和阶段。我国在文革前没有什么素质教育阶段 , 但是哪个时候强调的素质是人所共知的。改革开放 30 年来,对于教育素质的理解和内涵也发生了重要变化 , 考试内容和手段同样发生了巨大变化 , 所谓重素质或者重应试的提法并没有揭示教育的本质现象。事实上素质需要通过科学实验、生产实践、社会运行的一再应试来检验 , 即使在最讲素质的美国也时时刻刻离不开 Interview, 如果 Interview 这一关过不了 , 要想找到一个理想职务是很难的。事实上应试的适应能力本身也是素质的一个方面。在任何情况下 , 我们不能把素质和应试绝对化。不能静止地来谈论素质,例如现在网络已经引入了素质和应试的内容和方法中。在人生的各个发展阶段都可能面临激烈的素质竞争 , 不进则退 , 在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专业领域之间是没有例外的。 对于这个历时已久的话题,笔者在 4 年前就有一篇短文发表在学术交流网上 ( 见《也谈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黄安年文,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4 月 13 日,学术交流网高等教育改革栏目 2004 年 11 月 25 日首发。)以上只是一些新的补充。 今天( 2009 年 1 月 4 日)新华网发表了温家宝总理在科技领导小组会上发表了题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重要讲话,在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些重大问题中 , 他谈到教学改革问题 , 给我们很大启示,他是这么说的 : 第五,关于教学改革问题。对于教学改革,教师、学生包括家长都反映强烈,希望课程设置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社会的实际,要求减轻学生负担。其实,教学不光是课程的改革,应该是整个教学的改革,课程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现在,在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认知,认知是教学的一部分,就是学习。在认知方法上我们还有缺陷,主要是灌输。其实,认知应该是启发,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仅在知识的本身。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这是整个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内容。解放学生,不是不去管他们,让他们去玩,而是给他们留下了解社会的时间,留下思考的时间,留下动手的时间。我最近常思考,从自己的经历感受到,有些东西单从老师那里是学不来的,就是人的思维、人的理想、人的创造精神、人的道德准则。这些,学校给予的是启蒙教育,但更重要的要靠自己学习。学和思的结合,行和知的结合,对于学生来讲非常重要,人的理想和思维,老师是不能手把手教出来的,而恰恰理想和思维决定人的一生。这不是分数能代表的。教学改革还要回到学、思、知、行这四个方面的结合,就是学思要联系,知行要统一。我一直信奉这样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不在于老师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数学家或文学家,而是老师能给学生以启蒙教育,教他们学会思考问题,然后用他们自己的创造思维去学习,终身去学习。   要围绕加强素质教育、多出人才,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要认真思考我们为什么培养不出更多的杰出人才?从而对教育体制、办学模式以及小学、中学、大学的教学改革进行深入研究,整体谋划。教育的根本任务应该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观念更新和培养模式创新要成为规划的亮点。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文理科差别不要搞得太大,学理工的应该关心社会,提高人文素养;学文科的应该加强自然科学知识学习,提高科学素养。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200901/0104_17_952208.shtml 总理的讲话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把素质和应试很好结合起来的思路。 顺便谈到 , 总理说 :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文理科差别不要搞得太大,学理工的应该关心社会,提高人文素养;学文科的应该加强自然科学知识学习,提高科学素养。联想到我们的科学网博客是个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成员的大家庭和大学校,在这个大家庭、大学校里推动优势互补,共谋创新。 **************************** 也谈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 黄安年文,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4 月 13 日,学术交流网高等教育改革栏目 2004 年 11 月 25 日首发。) 最近几年来,教育界主管部门为突出强调教育中的素质因素,而将以往的教育工作归结为应试教育,并且把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对立起来,甚至主张要从应试教育阶段过渡到素质教育阶段。对此,笔者以为需要实事求是地评估这些口号的利弊。 从历史、现状的角度来考查,应试和素质能否截然分开?是否存在一个不含素质内容的应试教育,又存在一个没有应试要求的素质教育。恐怕这种非此即彼的例子很难找到。即使高考命题从 90 年代中以前的重知识的考核到其后重能力的考核,也得不出没有素质内容的应试和没有应试要求的素质教育。这种情况在基础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即使进入社会的竞争上岗,同样是兼有应试的要求和素质的考核。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各行各业在物色人才时,需要考查他(她)们的素质,而这个素质是通过考查检验出来的,这个考查离不开应试,至于如何应试,方法可以不同,但没有试怎么考查出素质来呢,难道再回到过去的保送、推荐、领导人拍板决定素质的时代么? 离开应试抽象地空谈素质是一种想当然的思维方式。时下出现一种具有讽刺意味的现象,一方面突出强调从应试到素质的转变,另一方面突出倡导的量化管理,几乎覆盖了方方面面,甚至连思想品德教育也要求量化管理起来。请问,这个量化是应试呢,还是素质。难道量化能出素质么?其实,量化正是另一种应试的表现形式,教育部门制定的旨在制约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的应试,或是试卷或是量化统计表,这种量化统计表同样反映了不同需要的素质要求,只不过它是通过量化评估来体现的。现在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项目评审、工程和课题、重点学科评估等等,那一项不是和一系列量化和应试相联的,其结果中标的则被视为素质中的姣姣者。至于各级人事部门大力推出的公开考试、应聘面谈、填表考核等无不是一种应试方式,这种形式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在推行着,这难道不是加强应试么?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并不认同时下泛滥成灾的量化管理,这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重物不重人管理方式的弊端已经越来越显露出来,它并不能准确反映学术素质和教育素质。 再说,在我国目前条件下,如果不重视高考的应试,其结果又是怎样?在走向教育大众化的阶段,通过科学的应试手段来确保综合素质的稳步提高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也是保障公平、公正、公开的相对有效的合理措施,没有应试或轻视应试的素质教育,其结果真可能是降低了素质。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我们需要大批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迎接 21 世界激烈竞争的挑战,如果我们不能应对世界竞争规则,例如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运行机制等的应试,又如何使世人确认我们的高素质呢,这个世界性应试关又怎么度过呢? 随着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不仅各种不同类型的应试应运而生,而且应试的要求也不断增加难度,这是不断提高素质的需要,也是激烈竞争的客观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能忽视应试呢? 应试和素质既不是相互对立的,也不是从低级到高级阶段的两个不同,而是相互联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可分隔的教育要求。 在我们的实际工作确实存在着怎样看待应试,改革和不断完善应试的问题,也存在着怎样提高素质,增强民族素质和各种人才素质的问题,但是不能因为在应试工作的问题而把它叫做应试教育阶段,并代之以素质教育阶段,削弱必要的应试要求,不能把应试和素质人为地对立起来。 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高等教育改革 /2004 年 11 月 25 日首发
个人分类: 教育改革思考(07-11)|5487 次阅读|0 个评论
素质教育的争论有失偏颇
sunapple 2009-1-4 14:03
阅读了相关几篇素质教育的帖子,感觉两位王兄(洪才和鸿飞)的理解多少有失偏颇了。什么是素质教育?什么是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不仅仅学习具体的知识和技能,同样重要的还有在学习具体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养成与习得日后走向社会成为文明社会公民所需要的诸如社会公德、科学精神等,以及欣赏与传承人类社会美好文明成果的能力,等等。素质教育并不排斥考试,因为学习具体的知识和技能也是学生素质的一部分。素质教育也不像应试教育那样简单地靠一个分数就可以量化比较、是难于量化的,这与当前GDP热和SCI热的简单量化的社会大潮流显然不同。但同时素质教育又是我们能够时时看得见的、感受到的,一个学生时代就养成和习得了良好社会公德、科学精神、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健康生活方式的人,难道不是我们人人心灵深处所认同和期望的吗?什么是素质教育?真的难于理解和定义吗?
个人分类: 技术力论坛|3394 次阅读|1 个评论
教育资源短缺何必空谈素质教育
热度 1 ywang69 2009-1-4 13:47
在谈论素质教育之前不得不提一下女儿上学的行囊书包,这个沉重的书包我没有精确测量过它的质量,反正是沉甸甸的。女儿每天上学除了书包之外,还得额外提一个布袋子,里面装有老师要求的课辅作业。 女儿今年上初中,去的是成都市中学民间排行榜列成都前三甲的中学。每天早晨七点刚过,女儿就整装出发,幼小的肩膀上双挎沉重的书包,一手提袋子,另外一只手拿早点,如牛奶面包等。一般来说,女儿大约6点才能回家,容不得半点喘息,马上开始做家庭作业,中间有半个小时吃晚饭,然后继续作作业,碰到主科老师布置作业打架,得到11点多才能上床睡觉。所谓早出晚归,披星戴月! 真担心她睡眠不足! 现在的中学充分利用手机短信平台给学生和家长施加压力,每次测验排名、听写排名、每周的操行得分、每周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每天到校、离校时间、参加学科竞赛获奖情况等等,通过短信平台发给每位家长,全然不顾学生隐私和照顾小孩的面子。 这种情况下,学业优秀和成绩较差的同学和家长往往承受极大压力,因为他们在短信平台出现的几率是最大的。 虽然女儿成绩还是名列前茅,但是偶尔考试失误往往给她幼小的心灵造成很大压力,因为每次的排名都会及时发到家长手机。 虽然我不大在意小孩的一时排名和得失,我也知道学习好并非幸福人生的充分必要条件,但虚荣心隐隐作怪也觉得女儿应该可以更加优秀,看到试卷上应该得的分数由于粗心,难免心浮气躁责备女儿。 每到周末,为了素质教育,也让女儿去学习小提琴和素描,调节一下因为语数外绷紧的弦。女儿音乐方面也有些小小天分,电子琴小学四年级就考得业余十级证书,也获得过四川省竞赛一等奖和全国比赛铜奖。 寒暑假为了丰富女儿的生活,只要有可能,一般要带她出去旅游,接触大自然和增长一些见识,但在宾馆和旅途中,女儿往往还得拿出好像永远也做不完的作业。 我们已经喊了素质教育的口号很久了,可是升学率这根无形的指挥棒一直是悬在空中,成为中学和中学教师头上的紧箍咒,收入挂钩、职称挂钩、荣誉称号挂钩。 所以 素质教育 最后只能停留在口号和表面,永远改变不了 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 的局面。 一切的根源还是教育资源的短缺,在中国,好一点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都是香饽饽。 中国目前要谈 素质教育,正如 王鸿飞所言《素质教育不过是扯淡的事》。 即使是老师和学校想搞素质教育,家长也不答应, 因为最后还是考分说了算 。
个人分类: 所谓精选|6858 次阅读|4 个评论
什么是素质教育?
wanghongcai 2009-1-4 06:28
一 昨天从科学网上看到王鸿飞先生的高论《素质教育是个扯淡的事》,我感觉自己有话要说。关于这个话题自己以前曾经说过,既有专著,也有论文,所以旧话重提就感觉很没意思,所以想换一个新的角度说,即中国教育该向何处去?论理说,这个话题更大,因为任何关于教育话题的讨论都与此有关,但考虑这个问题在不同时候必然有不同的注释,所以从这个话题出发或许还能够谈出点新鲜玩意来,不然从老的话题出发就无法谈了。当然在谈之前还要对素质教育对一点小小的说明。 什么是素质教育呢?不管官方究竟是怎么定义的,但我自己一直是不太认可这个概念,一直是只针对具体的语境进行谈论。因为素质这个概念原来是有明确说法的,如遗传素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等,大多数都是指一种从先天获得的东西,指一种先天禀性,少数情况是讲后天养成的性格和秉性。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一种结果,但与教育联系起来是没办法进行了。所以素质教育这个人造概念一直在教育学术界里争议非常大,一直没有一个确定的含义,所以最后就成了素质教育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面装了。装也罢,但装的东西也太缺乏一致性了,所以这个概念就成了失败的概念,或者说是一个被糟蹋的概念。但是一经官方文件正式承认这个概念后,那么下面也只好执行了,至于怎么搞大家心里也没有底数,所以最后只能停留在口号和表面,这就有了人们常说的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大概这也是中国人的智慧,即什么东西都能够给你弄圆通了,你说要搞素质教育,好,我搞。应试教育,你说不好,但大家都需要,所以我也得搞。这样你说搞素质教育我有,你要应试教育我也有。这就是应付各方面的需要呗! 这个素质教育错误还在于把应试教育作为它的对立物了。至于应试教育是什么,也不太清楚。为了考试的教育就是应试教育?那就取消考试算了,因为这样就可以彻底杜绝了应试教育了。一开始还真这么搞了,如小升初考试取消。但这不解决实际问题,因为中学上高中还有升学考试,中学升大学还有考试,你能够取消一个,不能全部取消啊。全部取消了估计就全乱套了。单独取消了小学考试结果使小升初变得更加无序,不少地方采取划片入学的办法和电脑排位的办法,把原来按成绩入学的方式变成了人为的机械的操作,变成了呆子帮忙,越帮越忙,更加有损于教育的公平性,这样就迫使许多人呼吁回归以前考试的方法。看来教育改革搞这个简单外科手术办法是不行的。 既然把考试作为应试教育的标志物是错的,那什么才是对的呢?许多人就从考试竞争压力的害处去找了,如学生的体质下降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变糟了,学生的死读书了,还有德育被忽视了,学校教学偏科了,这样五花八门,莫衷一是,说来说去说不到根本上,那么用它来指导教育改革,没有不出现失误的。所以当前的应试教育日甚一日,丝毫没有什么改进的迹象。 这说明所谓的素质教育并没有看到教育问题的实质。 教育问题由来已久,它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社会问题在教育活动中的反映。之所以人们对应试感兴趣,因为这似乎是一个唯一能够在表面上比较公平的社会分配资源的机制,因为这个分配的基础是靠个人努力,而不是依赖于先天的地位等。但是,因为人们接受教育的机会本来就是不平等的,那么这个看似平等的分配其实也是不平等的,更何况在接受教育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的不平等,这些不平等不是教育本身所能够取消的,所以说,教育治不了自己的病,因为真正的病灶并不在教育自身。 素质教育之所以不能推行,就在于其目标不明确,所指方向不正确,理论基础缺乏,缺乏社会动员能力,教育战线感觉一片混乱,不知道究竟该怎么做,这样它不仅没有功效,反而成了人们责难的对象。应该说这既是理论上困乏无能所致,也是政府过于主观臆断的结果,因为没有真正取得社会的同情和支持,没有得到学校内部的积极响应,而且各种教改方案搞得大家越来越累,越来越不知道怨气向谁发泄。 二 中国的教育确实到了转轨的时候了,大家都亲眼所见,这样下去不行!因为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特别是智力的浪费,导致人们真正学业荒废。可以这样说,无论学校里还是学校外,大家都不知道为什么要上学。好象上学是要学习知识,但学习知识干什么呀?为了考试!考试为什么!为了上大学!上大学为什么呀?为了好工作!好工作为什么呀? 人们把上学--知识--考试--大学--工作作为简单的等式来看待,把上学最终目的就是要参与最终分配对待。而人自身在其中究竟是什么,没有人关心,认为只要最终有一个好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就是一切。什么个性啦,个人兴趣啦,德智体全面发展啦,审美趣味啦等等一切都可以不考试。所以中国教育是一个只重结果而不重视过程的教育,即不管什么招法,只要最终达到目的就行,其他一切都可以不考虑。这个可不是教育才有的毛病,而是整个社会都普遍染上的毛病,这就是急功近利。大家争夺可以不计一切后果,只问最终结果就行,这样学校教育就把人的最好年华的15-16年浪费无谓的活动上。你问大学毕业生,他们有几个知道他们喜欢干什么,能够干什么,你再问问他们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保准没几个能够给你回答上来的。还不仅如此,甚至许多研究生毕业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和自己究竟希望干什么,他们就这么稀里糊涂,反正就是考试、上学,也不管为什么。你说这样的教育有意义吗? 现在的大学生遇到了就业压力,才感到读书无用了。有这个感觉就是很不错了,这至少还能够促进他们反思一下,从而思考一下什么是真正有用的。问题是学校不反思,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不反思,社会不反思,他们反思的结果只能使他们一肚子怨气。反正中国这么大的地方,最后差不多都能够找到一个饭碗,至于与所受教育有多大关系就不能说了。你说这不是教育的浪费吗? 现在能够认识到教育浪费的不在少数。但大家象挤在一条将要沉没的船上,谁都没有勇气先跳下去,所以也只好任这只船慢慢地往下沉。 三 现在教育最大的缺憾就是缺乏理想,不知道该往什么地方走,教育已经失去了自主,是靠自己的惯性在行驶,这个惯性很大程度上也是社会的惯性,没有表现出教育的独立思考。 在教育活动中,教育最大失败就是没有把教育对象当人看,只是把他们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看,把他们当成了应试的工具看,从来没有思考过他有什么特长,有什么潜能,哪些地方需要格外注意和培养,认为他们天生都是往一条路上走的,都应该去参加应试去,因为这样看上去才象公平竞争吗。 不仅如此,从事教育活动的人也很少把自己当成主体看,也就从来不思考这样做究竟是对还是不对,都是在自己不得不这么做的状态下才这样做的,也没有机会说个不字。 现在大家都在忙于自己的活计,爬自己的小格子,对于教育究竟该怎么搞也不怎么上心,认为这天生就不是我的事情,是别人的事情,是政府的事情,或者是社会的事情,也认为自己微不足道,关心也没用。 这种思想已经积郁得太深了,所以教育里没有真正思想,只有一些鼓舌如簧的人在游说,他们在把教育导向一个不知道目的究竟在什么地方的地方。 所以,人们还得日复一日地去背、去记、去考试,日复一日地感到累、烦、没劲,日复一日地说着我也没办法、无所谓、反正就这么回事,日复一日地感到不满、怨气、难过,教育也就这样日复一日地不断地沉沦。
个人分类: 热点讨论|11745 次阅读|8 个评论
一个人向整个教育系统发出的挑战(1)
famingkuang 2009-1-3 22:47
--- 是教育那个东东病了还是全体中国人都病了? 今 天看了王德华老师的 《 寄 语家长:新年里多关心 孩子的身心健康吧 》 和英老的《 教育倍增自由 》,心里感到特别的堵得慌。 今天我们几乎人人都在谈论现在的教育制度这么不合理,那么的不如人意,有孩子在读的父母更是恨之入骨,可是大家都宁愿逆来顺受也不愿站起来反抗。所有的恨和不满仅仅表达为骂几声娘、叹几声气而已,难道这真的仅仅是《 教育 这 个 东 东 病 了 》吗? 不!教育那个东东病了只是表面现象,真正病了的是全体中国人,整个中华民族。 如果说以前我们还能算是沉睡的雄狮的话,那么现在则是行将就木的昏狮了。甚至我们连绵羊都不如的某种新新物种了,因为我们的思想已经被禁固,我们不知道什么叫反抗,我们只有在骂骂咧咧中慢慢的等待死亡。 自由,我们有自己吗?没有,我们连选择正确的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子女都没有,我们连把自由思想的种子都从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早早的剥夺了,孩子有自由吗?他们长大了懂得什么叫自由吗? 没有!连我们都没能理解自由的真义,他们能理解吗?因为至少我们没有象他们一样从幼儿园时期就被剥夺了自由的种子。我敢断言,长此以往,我们中华民族将一代不如一代的理解不了自由,也不需要什么自由。因为他们全变成了没脑子的猪,唯一不同的只是关着他(它)们的东东一个是无形一个有形罢了。如果那也叫自由的话,不妨叫做猪栏里的自由,外人看是猪,自己看是人。 危言耸听? 看看你,看看我,看看他,对如此毒害自已子女的教育,有人敢站出来说半个不字吗?有人敢站出来反抗吗? 没有!你,你,还有你,通通的都是懦夫! 发明狂将是第?个向中国教育说不的人! 滚你的蛋吧,中国教育,发明狂的儿子不用你来教育,发明狂将用自己的生命捍卫自己孩子的自由。
个人分类: 反思|1362 次阅读|21 个评论
《来学往教》------学生交流:使自己专业一点
热度 1 freefloating 2009-1-1 23:02
本来打算接着杨玲的话题谈定位,但这几天看了几篇博文:一是 王鸿飞老师的《 素质教育是个扯淡的事 》 , 再就是 解荣军 老师 《 女儿幼稚园的体育活动 》 之后,我觉得非常有感触,担心我的学生们在某个年龄不能理解某些问题,所以再来说说专业化的问题。 之前我在 《学生交流:不是人才太多,而是人才太少》 中曾经提到“兴趣无所谓有用没用,但却有专业业余之分”。其实今天还是这个问题。还是从自己说起。 我曾经稀奇古怪的做过很多事情,比方说:在电台做业余主持人做了 5 年,考过教育学的硕士,考过社会学的博士,跟老公开游戏厅带着一群孩子玩红警暗黑,其他一时兴起学的干的玩的东西就更多,我一直不担心自己介入任何领域,但是我渐渐发现:乌七八糟干了很多事情,不过是使自己逐渐成为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人,如果我不能在一条专业的道路上走下去,就只能使自己成为一个需要靠自我吹嘘实现价值的人,而不是一个能够解决问题的专家,也就不能使自己的生活更好一些。我不希望当自己白发苍苍的时候靠着在幼稚的学生面前吹嘘自己的过去聊以自慰。 后来决定还是在坚守自己的物理专业,但自己最大的隐痛还是专业素质不高,自我安慰的时候也会觉得自己作为女生也算专业,至少课物理课教的还算专业,也在拿博士学位,也能拿到国科金项目,凑凑活活在潍坊也算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但我还是厌恶自己的太容易综合,不容易深入。 以前我总是安慰自己:综合一点,做个老师可能做得可以更好些。但随着自己在专业的形式下走下去,就感到距自己专业理想的差距似乎越来越大,就不再自信自己的想法:如果一个老师不能在专业上有所成功,其实不过又是给了学生一个虚幻的模板,不过是在表演一无所用的知识,根本就不知道如何来用它来创造价值,何谈培养出专业化的人才呢? 当然我这是在往高处谈,我怎么说还是有个能养活自己的职业,平稳而进步着的家庭事业,同时我也不相信这个社会上很多貌似成功的人有多么专业,这就是我进步的动力,因为我相信只要我更专业一些,我就能生活的更好一些。 其实我一直以来我最佩服的人也是专业上有所建树的人,就是佩服“行行出状元中的那个状元”,不管是什么专业,你是盖楼和挖坑的,你是学文的还是搞理,你是体育还是经商,只要你本着专业的精神和热情去做到很专业,就是最让人敬佩。同时也是实现自我生存和自我实现的最佳的道路。 就王鸿飞老师的博文来说吧,根据我的一些稀奇古怪的识人原则,例如: 自信的人说的不自信的话是可信的, 自信的人说的自信的话是可信的 鸿飞老师是个自信而且应该自信的人,所以他的话是可信的,你看不懂就要努力看,不要随便质疑,但可以置疑,置疑的目的是为了解惑,这是青年学子应该注意的。 “ 但是我个人在求学的过程中一直力求避免和克服的问题恰恰就是广而不精。我上大学之后逐渐发觉无论如何使自己成为某一问题上无可争议的专家才是一个聪明人应该追求的最重要的事情。否则知识过多反而会成为自己的严重负担,最后最多使自己成为一个学问上的业余爱好者,所谓的 Dilettante in knowledge 。我后来更逐渐地了解到,只有在某些关键、重要和有创造性的事情上精到之后,才能对更多的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现在回头看来,对于社会的这种变化方向,我算是属于有点先知先觉的。 人们在社会中生活是需要各种方面的能力和知识是没错,但是只有在某些方面专门的知识和精益求精的能力才能保证他能够有一个可靠的立足点。再说白一点,才能够找到一个像样的工作并且不失去这个工作。 我看现在的这一大批大学生,绝大多数人在什么事情上都不知道追求精益求精,结果成为完全没有个性和专长的人,谁还会尊重他们?他们其实都是过去一二十年来不负责任的所谓素质教育思潮的受害者。 ” 这个非常重要,而且你一方面的深入,必然会带动其他方面的深入,而从来没有深入过的 人,他的肤浅会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精益求精的确非常重要。 我这里谈的专业,并不是指大学的分科,其实是指的任何专业化的训练。 我觉得当前国内教育的问题不在于素质教育不够,而是专业化程度不够。 国学教育的人不懂多少国学,体育老师不是专业出身,英语老师口语一塌糊涂,所以没办法教好学生,只能拿各种借口说事。 从 解荣军 老师 解荣军 老师 《 女儿幼稚园的体育活动 》 的博文你可以看到日本小孩的体能教育多么专业,咱们的老师不敢,怕伤着孩子,为什么怕,因为他自己就不知道怎么叫科学的锻炼,一个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难道不该知道怎么针对不同年龄的小孩子应该怎么训练吗? 整个社会专业化水平不高,根本找不到专业化的模板,所以很难让学生学会精益求精,就从来没见过精益求精的人,都是凑活。 不过即使我们目前教育有困难,但学生们应该知道专业化的重要性,以后的社会安身立命就靠这个,做任何事情都要了解一下什么叫专业水平,然后以专业水平要求自己。 无所谓什么专业,但你必须专业。你就算是个做面包的,做专业了也可以挣大钱,看看亚辉的 技术第一 , 科学第二 ,其实你应该知道,中国各个层次的专业化水平都很低的,所以你只要更专业一些,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有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本身就是问题。 专业和不专业就是不一样,比方说健身,你要找专业教练。学声乐,人家专业老师也能把你高不成低不就的给你放开了。即使是业余爱好,也不要太不专业啦。 博文写得相当不专业,絮絮叨叨,其实不过是解读王老师的文章,希望学生忙活完了考试之后能看到,还老怕他们看不懂,老婆心切啊!今天不能写了,以后也要少些,完成了学生交流系列,以后对自己要求严格一些,虽然当老师的写点这个还是应该的,但还是要多搞搞专业, 2009 年我的愿望就是自己再专业一点点,希望能出国走一走,博士像个样子的毕业,其他事情能平稳进展。 后记:最近我的感触是,如果一个科学家没有广度,是不可能有深度,这个我会继续辩证思考下去 ……
个人分类: 来学往教|6301 次阅读|12 个评论
高等教育也应强调素质教育吗?
刘全生 2008-12-27 20:11
今天各大网站都登出广东教育厅官员痛责高教错误观念的报道,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小鲁认为高校以科研为中心是错误的,而应该以育人为中心!。他指出我国当今高校教育中存在的四种错误观念。而科网博客头条讨论问题也与此相关,恰好给李厅长做了注解,真希望能引发各方人士大讨论,群策群力扭转这股不正之风。 顺接李厅长强调的辅导员教育作用,我也聊几句。 我大学四年基本上没感觉到辅导员的存在,因为他们也有自己要忙的事情,有什么事情都是通过班干部传达,在就是逢年过节搞活动的时候露个面走个过场。大学四年让我依然耿耿于怀的另一件事就是,四年上了40多门与专业有关的课,可仅仅十分之一多点的课,我见过教授或者副教授,更多的专业课成了刚毕业的硕士讲师的练习课了,而当时我所在的名校的这个系是不缺教授名家的,现在知道他们当时也是无奈的脱离课堂的。 由于是师范专业,当时倒是学了教法课,当时老师的一句话至今还记得大意:从小学到大学的教学中,真正讲究教法的只有初高中阶段,高三之后的教法就基本上没什么技术含量了,而小学生的课堂,维持纪律要占去太多时间而且小学生接受知识的速度有限,所以教法也难于施展。但是随后几年的中小学教育改革,在高唱的素质教育的指引下,现在的中小学教育教法已经有了创新和进步,一通软(软件和教师)硬(设备)兼施之后,现在中小学的素质教育看起来很是那么回事了!然而,随便走访几个学生家长,你就能知道所谓的素质教育和减负只是看起来很美而已。教材课本上的知识缩减了,而考试却不按照新教材来,这样家长必须再付一笔费用给孩子来点非义务教育,什么这个特长那个特长的补习班绝对让你的钱有去处。最最无言的是,很多补习班的老师就是孩子学校课堂的那个老师!!!曾记否,我们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歌颂过教师这个职业呢?我不苛责教师,因为这是社会的问题。 对于大学之后的高等教育,几乎没听说提过什么素质教育,不知道是因为高等教育给人的感觉就是素质教育而不需赘述呢,还是说素质教育在娃娃阶段已经做好了,高等教育就是灌输知识就行了?诚然,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基本都属于成人了,有自我塑造的意识和一定的定力了,然而任何相邻阶段都不是像上台阶梯子那样不需怎样过渡的。那些刚从中学的压迫式学习方式解放出来的大学新生,怎么可能各个在背井离乡的一个自由象牙塔内继续那种学习呢?环境的突然转变,一些不适应带来的困惑和迷茫,靠他们自己怎么可能都能解决?仅靠几个辅导员就能解决每个学生的问题吗?上课的教师教授的职责难道就仅仅是贩卖那些书本知识吗? 这样的高校教育对学生来说也就是,从中学的反复分阶段学并考那7、8门课,转换到每学期都要学并考不同的更多科目而已,这样的教育怎么能较少考试机器的出现呢?从经济或者市场的角度来看,学生家长付出高额的学费就换来那些自学都能掌握很多的书本知识,是不是很亏啊?本来学生是来学渔的,结果高校只是给他们卖鱼,而很多鱼出了校门根本找不到买家了,你说学生亏不亏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众人皆知,那么学校为何能做着这样的霸道买卖呢?我认为这是高校依仗其特有权力 携文凭以令众生 的结果,而随着 鱼贩子而不是渔夫文凭 的增多,社会也就不再怎么认可文凭了,无人打渔何来鱼卖呢? 同样的问题在更高等的研究生教育中更为严重。研究生教育的宗旨就是授人以渔:教授学生将来从事研究的各方面能力,而看看现状,高校和研究所仗着其拥有发放文凭的权力,在本科生的鱼贩子文凭日渐贬值时,待价而沽其渔夫文凭,自费读个研究生一年要上万的学费,谁从市场规律核算一下,这个价格与其价值相符吗?或者说这笔投资有可能得以收回吗? 更多的研究生几年下来除了文凭一张,走向社会就不知如何迈步前行了。 去学校教书?研究生天天做实验看文献,没有什么教法技能,勉强上岗也只好现学现卖,拿下一辈学生当实验品了; 去研究单位?几年来都被按在实验室做实验或者基本没做过什么有创新设计的实验,也没见过导师的课题申请书,鸭子上架注定站不稳; 进公司或当公务员?那也要挣扎斗争一番的啊,装了这么多年的鱼就要一次性折价出售了,而且以后不能再用了; 走向社会搞创业?学费消耗了创业本金,一路走来的教育压根不齿这个理念,更别说传授你什么创业技能了,不过穷则思变,还是有敢于走出这一步的勇士,现在硕士卖猪肉是新闻,过些年可能高等教育中这都是必修课了,呵呵 在最后,希望这种局面能得到尽快改善,那时候将是何等繁荣,你我可能压根就想象不出来,就像山顶洞的祖先们从来想不到他的儿孙能上太空呢! 期望一个渔夫世界与保护生物学无关,
个人分类: 学术探讨|4032 次阅读|4 个评论
西方一直都在批应试教育
hhanb 2008-12-19 11:08
西方一直都在批应试教育 为应试教育辩解的人,理由是中国学生的考试成绩在世界名列前茅,基本功扎实。他们中间还有人喜欢借西方人的口吻说事。的确是有少数不明真相的西方人士,羡慕中国学生的考功,赞美中国基础教育,甚至认为应该学习中国的基础教育,在大力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上下工夫,这些都成了论证中国基础教育好的证据。 大家知道经合组织有个教育评价体系,多年来的数据显现,欧美等国学生的考试成绩普遍低于亚洲国家。另据最新的国际数学和科学研究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亚洲少年的理科优势明显高于欧美。每当这样的结果发布以后,欧美国家就有人站出来呼吁加大教学力度,通过基本知识和应试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甚至有人发出危言耸听的话语以警醒国民。可是每当有相关政策举措出台以后,却发现在具体的贯彻实施过程当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阻力。首先是学生的反对,其次是教育家和科学家的批判。为什么会这样?在我们看来考试成绩如此重要,在西方人眼里怎么就变得一文不值了呢? 为什么我们这里总是素质教育在推进的过程中遭遇困境,而西方却恰恰相反,应试教育推进起来总是步履维艰。最近有刚从英国考察归来的学者就说,那儿的教育什么都好,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不理想,据说合格率勉强维持在 60% 左右。可学生照玩不误,学生的闲暇时间大把的是。即便这样,应试教育的一套在西方就是难以盛行起来。 原因就是教育观有差异。西方历来重学生能动地自主学习和能力教育,我们是重被动的知识灌输教育。简单的说就是西方有重素质教育的传统,而我们沿袭的却是应试教育的一套。因此我们看到的就是,无论你把素质教育说得多么好,中国老百姓看重的依旧是孩子的学习成绩,除考试分数外别的一概无关紧要。反过来说,在西方人们看重的是学生学习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无论是这些年来欧美国家领衔启动的新课程改革,还是美国人大力推崇的 2061 计划,发出的一个强烈信号就是:不断强化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时刻警惕死记硬背,知识灌输等应试教育的回潮。而这就是西方教育的传统。 首先,西方教育思想的源头,古希腊时期就开创了素质教育的先河。柏拉图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主张启发式教学,反对注入式,把学生当知识的容器对待。到了亚里士多德则更进了一步,主张学生全面发展。 文艺复兴时期掀起的就是一场,人文主义教育思潮向宗教神学和经院哲学主导的旧教育体系的伟大革命。维多利诺,这位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人文主义教育家,就竭力反对中世纪流行的呆读死记。随后伊拉斯谟也勇敢地揭露了经院派单纯书本教育的危害。蒙田则提出完整的人的教育目的,反对权威教学和消极的学习行为,反对死记硬背。他认为记忆并非求知,背诵而失去认识。 17 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一个重要的教育思想是,教学的实质是培养而不是传授,他指出,学习的目的在于掌握和运用知识,而非记忆。 同时期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洛克有一句非常有名的教育格言: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实现优质教育的基础。这既是一种质朴的素质教育观,也是一种非常超脱的素质教育思想。而我们的教育为了一朝中举,头悬梁椎刺骨寒窗苦读数载,不惜以牺牲身体健康为代价。 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坚持和谐发展的教育观,认为,和谐发展是人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的要素。而我们的科举制度下的功名教育培养出来的,却有不少范进式的怪胎。 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认为兴趣主导教学,而兴趣就是学习的动力。 一直到 19 世纪,斯宾塞提出科学为完满生活作准备。后有美国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而非生活的准备,将这一素质教育思想更进一步。前苏联时期许多教育思想家和教育家也秉持西方素质教育的传统。指出技巧训练式的教育,常常损害了儿童对自然界的认识。而应试教育则是典型的技巧训练,学生得到的除了一大堆无用的死的知识外,就是应试的一套雕虫小技。难怪有人说,没有中国学生搞不定的考试,托福、雅思、 GRE 通通不在话下。 至于苏霍姆林斯基不仅有全面的育人观,而且忠实地实践着自己的教育理想。在他一手创办的帕夫雷什学校,有亲近自然的教育、有独树一帜的热爱劳动教育,有特别强调的动手能力的科学教育,有以阅读带动的人文素养教育,有各种特色的体育。总之这是一个全面育人的大熔炉,从这所学校里走出来的毕业生,个比个的强,因为他们都拥有坚实的素养和完备的能力。而非单一的知识学习或应试技巧。 以上简略的勾勒出了西方教育思想发展的脉络,联动脉络的主线就是素质教育。尽管其间不时有应试教育的干扰,但正像那句说得一样: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在历次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较量中,都是以素质教育的胜利而告终。实际上,西方社会基本上以素质教育占主导地位,而应试教育总是被大多数人所唾弃。
个人分类: 未分类|4315 次阅读|2 个评论
英才教育 大众教育 素质教育
panfq 2008-12-17 10:04
有关和谐的教育发展观的思考 潘发勤 摘要 英才教育、大众教育和素质教育各有其发展的历史背景,三者之间虽然存在冲突,但更多的是相互促进。中国强盛必须同时促进素质教育、推进大众教育和实施英才教育。 关键词 英才教育 大众教育 素质教育和谐教育 英才教育,又叫精英教育,指专门选拔和培养优秀人才的教育。早期的高等教育基本上属于英才教育。即使到现代有了教育民主化和教育机会均等 的呼吁,这种教育模式仍未受到削弱,毕竟英才教育依靠它所培养的少数精英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美国曾有英才教育的政策和法律。 1958 年颁布的《国防教育法》指出:为了国家的安全必须选拔我国大批的天才儿童,并努力进行天才教育。 1973 年又通过《天才教育法》,通过多种取胜,严格筛选, 好中选优,精心培养。 东方国家受文化传统的影响,一直存在着英才教育情结。日本的人才选拔考试竞争极为严酷,人称考试地狱。没有一个国家像新加坡那样明确提出让最优秀的人才占据最重要的工作岗位。中国 20 世纪 90 年代前的教育还不能满足大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只能通过考试选拔少数优秀人才进行培养。文革中即使这种英才教育也受到影响, 1978 年恢复高考制度,开始注重提高学校教育质量。邓小平同志当时就指出抓教育要两条腿走路,既注意普及,又注意提高。要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从科技系统中挑选出几千名尖子人才 。 英才教育和大众教育是相对而言,它保证为国家提供高质量的人才。但是,过多地注意英才教育,忽视大众教育,就会使两者之间的张力失去平衡,如 1983 年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的报告中就有为数不多的科技天才与一无所知的公民之间,正在出现越来越大的差距 。这种现象不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科技在 生产中的应用。而且,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皆有成为英才、居重要岗位的欲望。在寻常百姓的眼中,进入重点小学、重点中学,进而接受高等教育是望子成龙、光宗耀祖、出人头地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我国,通过恢复高考制度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初衷,不仅在选拔一些优秀人才,还在于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但是由于英才教育的这种惯性作用,加上中国有科举考试的历史和学而优则仕之类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在实践中我们仍然没能把握好普及与提高之间的张力,学校教育逐渐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冲击,其表现为:学校把升学率作为衡量教育的唯一指标,驱使学生为争夺高学历而奋斗,脱离我国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学校的注意力集中在少数尖子身上,多数学生在学校成了陪衬,失去发展的机会,身心受到不同程度的压抑,缺乏走向社会的充分准备;置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于不顾,为追求升学率进行偏科教育,提倡死记硬背,忽视智力培养。这样即使选拔出来的少数,也存在高分低能、知识结构残缺的问题,或品德、体质、心理方面的缺陷,不能就说其具备了真正优秀人才所应有的素质。英才教育引发出的基础教育中的应试教育倾向,是国家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严重影响到国民素质的提高。 英才教育思想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当它被人们不适当的扩大化之后。为了消除这种不利影响,必须加快大众教育的进程。以美国为例,它一直在提倡英才教育和群众教育相结合,而且曾一度扩充高等教育(如赠地学院),并率先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马丁 . 特罗把 15% 的入学率作为精英高等教育和大众高等教育的划分界线。 上世纪 90 年代后中国开始逐步推 进大众化高等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已实现这一目标 ,毛入学率达到 40% 。 未来我国的战略目标之一,就是 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90% ;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 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除了使国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一个档次外,人们还期望它可以缓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进而缓解普通中小学的升学压力,使普通中小学集中精力致力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正如一些国家把质量、质量保证这类词用于教育一样,中国近十几年强调素质教育,到 1999 年国务院颁发《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时,以政府的文件形式正式加以确认。从词义分析,素质一词现既指一个人先天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又指后天环境教育影响下形成的基本品质。提倡素质教育就是使每一个学生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得以充分的发展,同时使他们获得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品质。从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出发,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全员整体素质和实现个体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其主要特点是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面发展,即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后来又进一步深化,提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是重视素质教育概念的全民性的一面,还是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一面,还是两者兼顾,不同的理解导致不同的实践。 我们承认人的素质有差异,要通过教育考试甄选人才。但人才的分化要在适当的层次进行。这是因为社会的发展有待社会全员素质的提高,过早的选拔会使大多数人失去发展的机会;未来的社会更需要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过早偏科教育造成的知识结构残缺不利于人才的后续发展。所以基础教育阶段不宜进行分化淘汰,九年义务教育首先应该是大众教育、公平教育、素质教育。为此,一些地方开始取消小学升初中的考试,取消重点中学初中部,小学生就近入学,以消除应试教育的导因。一些学校开展情境教育、愉快教育、成功教育等素质教育实践,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从刚开始的兴办重点中小学到后来的取消重点,从注重升学到注重素质,反映了社会对大众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需求。 不仅如此,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教育都应重视素质教育。于是人们又把素质教育扩大到高等教育领域。有人认为真正的专业分化应在研究生阶段,大学本专科教育为了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同样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上世纪 90 年代末许多人士对高等教育中存在着过强的功利主义、过窄的专业设置、过弱的文化底蕴的问题提出批评,认为它不利于大学生的后续发展,为此要调整专业设置,拓宽专业口径,借鉴国外文理融合的通识教育的经验,加强大学生特别是理工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这是因为,人文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中的基础,它制约着其他素质的培养。人文科学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升华人的境界,塑造有健全品格的社会人。就科技创造而言,人文如美学、艺术等可开阔工程师视野,活跃思维,激发灵感,等等。看来,如果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又能提高所培养的英才的质量。 当然,英才教育也从另一方面促进人的素质的提高,它既有促使个人产生向上奋进的内驱力,又有使高校自动上升的内驱力。正像美国二年制的社区学院和名牌大学之间有很大的差别一样,中国实施 211 工程,办好一批重点大学,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并选拔一些素质较好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也是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在特定条件下,它为增强一个国家的科技竞争力至关重要。对这一点,英国的高教部长曾在访问中国后,对中国集中研究投资于 10 个院校影响很深,回国后,《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即出现《 6 所精英大学得到 8 百万英镑以模仿中国大学》这样的报道,其目的在于集中研究以便在全球竞争。 人们虽然期望大众高等教育的实现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但这种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还需要相应的经济条件、文化条件作后盾。 不难发现,目前有一些地方,忽略个性发展的现象十分突出,所有的学生都要完成同样的任务(作业),所有的学科都是一样重要,每门科目的老师都有相应的作业布置给学生,结果小学高年级、初一、初二学生的书包又大又沉,学生早起晚睡忙于作业,玩乐的时间少了,甚至连读课外书的时间都没有了,全面发展反倒成了负担。翻开书包,尽是各种各样的训练册,学生仍是做题的机器。这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现实。 我们不仅要问,进行了多年的课程改革,教师也动辄接受相应培训,大家都对素质教育心知肚明。可现实怎还这么严峻呢?学生负担过重问题的恶性循环,原因在教育之内,也在教育之外。像山东这样的人口大省、高考大省这类问题更为严重。 如果说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发达城市的孩子因其升学率高,或进入次级高校也不会影响其未来生活质量,素质教育能够实实在在进行的话,一些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因学生所入高校不同、生存环境不同导致的升学压力,以及中小学教育资源不均衡,使择校之风盛行,择校费看涨,反过来又使优秀教师和学生等优质教育资源向重点中学聚集。目前,教育机会不均问题依然突出,财政资源分布不均、城乡之间教育不均、地区之间高等教育机会不均。这种机会不均势必影响到素质教育的正常进行。所以国家未来的战略目标之一,就是 形成惠及全民的 公平教育 。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总之,英才教育、大众教育、素质教育有相互冲突的一面,但更多的是相互促进的一面。其中,大众高等教育的发展,为英才选拔和教育提供广泛的社会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消除英才教育的负面影响;而素质教育内涵的逐步丰富,为同时确保大众教育、英才教育的质量做出贡献,为英才选拔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重要的是如何完整的理解素质教育的概念,如何协调好其间的关系,使它们和谐发展。只有让这三匹马须并驾齐驱,方能使全民素质优良而又英才辈出,使中华民族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吴文侃、杨汉清主编 . 比较教育学 .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147. 邓小平 . 邓小平文选 .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1983.3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征求意见稿) . 2010-02-28 . http://www.chinanews.com.cn/edu/news/2010/02-28/2142843.shtml Coroline Davis.Elite six get £ 8 million to mimic Chinese. HES.June,13,2003,p2-3.
个人分类: 教育评论|667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9: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