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泥沙淤积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鄱阳湖非汛期枯水的主要原因是进入长江的泥沙逐渐减少
jiangming800403 2017-9-20 18:59
从末次大冰期结束以来,长江中下游河道是不断淤积上升的, 和三峡大坝相似,鄱阳湖、洞庭湖的形成都是因为长江干流淤积壅水形成的。 鄱阳湖的形成主要还是自然因素,但洞庭湖则是 “三分自然、七分人力”。 三峡工程最后的论证期间,长江水土流失逐渐加重,泥沙淤积问题一度被认为是事关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问题。但是经过几十年的长治工程,长江上游输沙量只有三峡工程论证时期的60%,经过水库拦沙后,三峡坝后清水下泄,长江中下游河道再次下切。当然在大自然的沧海桑田面前也算不上什么,末次盛冰期长江曾经长河一万四千里,在琉球海沟入海,南京河段江底在海平面以下九十到一百米。 几百年来,特别是1949-1989 年间,长江流域水土流失加重,荆江河道不断淤积抬高,这是两湖水患的根本原因,三峡清水下泄冲刷河床,只是为了恢复历史常态;但是历史已经无法恢复,泥沙淤积其实是淤积在同时河槽与滩面上的,现在清水下泄只是冲刷河槽,滩面很少冲刷,甚至仍然在淤高,这其实是冲槽淤滩的塑造河流平衡断面机制,平滩流量增大,对防洪有利。 三峡工程规划时期认为上荆江冲刷的泥沙可能会淤积在城陵矶附近江段,造成水位抬高(这里主要是指非汛期水位),由于河床淤积和枯水流量增大,长江下游乃至长江口沿江低洼地带的渍水和涝害会增加。但三峡蓄水后,由于来沙量显著小于预期,所以城陵矶江段淤积问题并不突出,甚至城陵矶 - 九江江段也出现了冲刷的趋势,同流量水位降低, 非汛期连续出现极低水位,鄱阳湖区呈现“河相”,如果城陵矶江段发生进一步冲刷,溯源侵蚀甚至可以通过洞庭湖底,延伸到湘江下游,使非汛期洞庭湖基本消失,成为一河汊型湿地。 当然城陵矶和九江附近长江水位如果较高,可以抑制洞庭湖和鄱阳湖的排空,维持两湖水面,但是这是以长江沿岸平原,特别是北岸的江汉平原涝渍害加重为代价的。因为城陵矶水位超过 25 米,就会影响江汉平原的排水。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赵建民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1022611.html
个人分类: 水利工程与水域生态|179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三门峡水利枢纽的主要作用
jiangming800403 2017-9-12 20:25
苏联专家在三门峡的规划设计阶段不会蠢到不考虑黄河的泥沙问题,苏联专家的主张是用淹没损失换取大的库容与综合效益,这与俄罗斯人崇尚英雄与牺牲的民族性格是一致的。苏联专家主张的360米蓄水600多亿的库容就是考虑了黄河下游百年不淤、兴利和调洪库容得到的。 主要功能有:拦砂 减淤 ,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创造时间; 防洪,基本上消除了千年一遇洪水对黄河下游的威胁; 实现 黄河水资源的多年调节 ;同时, 清水下泄可以冲刷黄河下游成为深水航道,配合低水头航 电(引水闸)梯级 ,可以实现海轮直到西安,并且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发电站 。 高方案(360米蓄水)比中方案(350米)工程量增加不多,但库容可以增加近一倍(300多亿立方米,和三峡水库总库容差不多,当然淹没面积和移民都要增加一倍), 按1960年以来潼关的实际输沙量计算,360米以下剩余库容至今仍然有300多亿立方米,仍可以实现水资源多年调节和防御1843年洪水。按目前前黄河实际输沙量每年不到2亿立方米计算,360米蓄水方案形成的新三门湖大概可以存在几百年。而350蓄水方案,库容只有300多亿,在二十世纪末就会基本被淤死,当然在淤积的过程中会重新形成关中平原。但是由于翘尾巴淤积的问题,渭河将会从中游(咸阳以西)形成地上河。同时,需要在黄河干流其他地方重新建库蓄水。按:当时,不仅苏联在东欧伏尔加-顿河-第聂伯河搞了成千上万平方千米的湖泊型水库,美国、加拿大、英国,全世界都流行修高坝大库,比如英国在前殖民地加纳搞的沃尔特水库(阿科松博坝,AkosomboDam),淹没面积巨大,但发电装机并不是很大。 陕西方面认为淹没面积太大(整个关中平原不超过1万平方公里 ),移民困难, 始终反对搞大三门峡,更愿意在三门峡搞低水头( 50-60米)的径流电站(就像青铜峡一样 ),回水不超过潼关。果然还没到335米,移民就移不动了,并且开始在渭河洛河下游修建堤防,保护335m以上的平原。不仅340米的初期蓄水计划没有实现,实际上库区水位基本上没有达到过330米。 由于335米以下的库容只有不到100亿,当然 难以吃下每年一二十亿t的泥沙,造成大量泥沙在潼关以上溯源淤积,渭河回水影响到西安。为此,周总理又组织协调了三门峡的两次改建,确定了“保下游、保西安”的方针。全国水利专家集思广益,确定了一方面增大三门峡下泄流量,蓄清排浑,溯源冲刷,一方面加强水土保持,减少入黄泥沙,以减轻三门峡水库淤积,实现长期运用,在防洪(凌)的同时兼顾灌溉、发电、水产养殖;同时,加强黄河下游堤坝建设(新中国成立以来共三次加高黄河大堤),通过上拦下导保障黄河安澜,并综合治理渭河下游内涝和盐碱化的一揽子方案。 小三门峡水库水资源多年调节的作用完全丧失,发电量大为减少,主要作用是防洪。335米的淹没高程就是主要根据防御1933年型洪水的需要确定的,当然如果发生达到或超过1843年量级的洪水,为了保证下游大堤不决口,三门峡水库蓄水仍然会达到340米甚至更高,淹没关中平原东部。1960年以来三门峡水库共调解大于每秒10000立方米以上洪峰六次,同时由于1970年前大量泥沙在水库中淤积,黄河下游发生冲刷,随后回淤,基本实现了1960-1970年黄河下游10年不淤。三门峡水库 为战胜1985、1996、2012年洪水、实现近60年来安澜的 黄河做出了贡献。今天为了防御1843年洪水,仍然需要小浪底与三门峡水库联合调度,并需要三门峡蓄水到335米高程。根据1990年代的后评价,三门峡大坝封顶三十年来的防洪效益已经超过了工程的总投资。三门峡水库 在在 防洪(凌)的同时还以兼顾灌溉供水、发电、水产养殖等方面的效益。
个人分类: 水利工程与水域生态|904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三门峡水利枢纽的决策中充分发扬了民主
热度 8 jiangming800403 2017-9-11 19:43
三门峡水利枢纽是新中国最早自主建设的水利枢纽之一,也是写入了全国人大通过的“55年黄河规划”的天字号工程。三门峡当时被认为是黄河中游最好的控制性枢纽坝址。当然,现在看来,晋陕峡谷和三门峡以下有比三门峡更好的坝址适合建设高坝大库。但地质条件都比不上三门峡,以当时新中国(包括苏联)的技术条件都难以建设高坝,甚至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仍有许多技术难题,比如小浪底工程不仅利用了世行贷款,甚至聘请了许多西方(德法意)的工程人员,这在新中国的水利工程中是绝不多见的。 但是由于高坝大库方案淹没大半个关中东部平原,移民难度太大,陕西方面自始自终都反对三门峡工程(虽然可以实现海轮到达西安),即使建,也要采用低水位,减少淹没面积和移民。不仅在水利届,负责经济和农业的国家领导人也有不同的看法。当时关于三门峡的这种争论都发表在水利学报上,这样的大讨论现在很难看到。温善章这样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在三门峡的大讨论中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这样的情况,今天也不多见。 所以,三门峡工程建设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来抓,周总理在百忙中做了许多协调与劝说工作,以图集思广益,达成一个各方面都能接受的方案。 中央最终批准的并不是苏联专家认为的综合效益最好的360米高程蓄水的方案,而是可大可小的350米蓄水的中方案,并制定了一次建成、分期移民蓄水的实施方案。这表明了中央在三门峡这个重大决策上的反复与犹豫,如果淹没回水和移民问题难以解决,三门峡水库可以做低水位运用(也就是温善章方案和目前实际的运行方案);如果移民顺利,还具有二期加坝,实现360米蓄水的可能性。 高方案比中方案工程增加不多,但可以增加近一倍(300多亿立方米,和三峡水库总库容差不多)的库容,不仅实现黄河水资源的多年调节,而且基本上消除了超千年一遇洪水对黄河下游的威胁,清水下泄可以冲刷黄河下游成为清水河道,配合梯级船闸,可以实现海轮直到西安。360米蓄水方案也可以基本上解决黄河泥沙问题,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治理赢得时间,按1960年以来潼关的实际输沙量计算,360蓄水方案如果可以实现的话,现在三门峡水库剩余库容仍然有300多亿立方米,而目前黄河实际输沙量每年大概只有2亿立方米。而350蓄水方案,库容只有300多亿,在二十世界末就会基本被淤死,当然重新形成了关中平原,但是由于翘尾巴淤积的问题,渭河将会从中游就形成地上河。 但是现实比理想主义更复杂。果然,陕西的移民还没到335米就移不动了,并且开始在渭河洛河下游修建堤防,保护335m以上的平原。由于335米以下的库容只有不到100亿,既然难以吃下每年一二十亿t的泥沙,造成大量泥沙在潼关以上溯源淤积,渭河回水影响到西安。为此,周总理又组织协调了三门峡的两次改建,确定了“保下游、保西安”的方针。全国水利专家集思广益,确定了一方面增大三门峡下泄流量,蓄清排浑,溯源冲刷,一方面加强水土保持,减少入黄泥沙,以减轻三门峡水库淤积,实现长期运用,在防洪(凌)的同时兼顾灌溉、发电、水产养殖;同时,加强黄河下游堤坝建设(新中国成立以来共三次加高黄河大堤),通过上拦下导保障黄河安澜,并综合治理渭河下游内涝和盐碱化的一揽子方案。 虽然,三门峡常年蓄半库水,洪限水位一般不超过305米,凌汛蓄水最高可以达到320米,库区实际淹没水位基本尚在330米以下,330米和335米之间甚至还有大量的村庄与农田;但三门峡水库仍然是黄河防洪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小浪底水库建成以前,三门峡共拦蓄了6次超过每秒一万立方米的洪水,保障了黄河岁岁安澜。而且在三门峡水库淤积的泥沙,客观上也起到了在黄河下游减淤和减缓河床上升的作用,没有三门峡,保障黄河下游大堤半个世纪内不决口,会更加困难。 即使小浪底完工以后,防御超百年一遇洪水,三门峡仍然起到重要作用,千年一遇大洪水的时候,三门峡库区水位仍然会达到335米,三门峡库区现在类似一个大型行洪区的作用
个人分类: 水利工程与水域生态|2668 次阅读|22 个评论
[转载]中国工程院:三峡工程对局地气候造成影响
热度 2 xjtuhyg 2013-12-15 20:37
中国工程院:三峡工程对局地气候造成影响 三峡工程八大焦点问题透视 : 中国工程院的评估报告认为,三峡水库对附近局地天气气候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对水面上方的气温有较为明显降低作用,但对库周的气温影响不大,影响范围不超过20千米。 关键词:三峡工程,泥沙淤积,地质灾害,鱼类资源,洞庭湖,鄱阳湖 http://news.163.com/13/1215/16/9G59EGEK00014JB5.html 2013-12-1516:11:13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2月15日电从论证阶段到运行10年,三峡工程始终是舆论的焦点。 泥沙淤积情况怎样?西南大旱和三峡工程真有关系吗?……兴建20年、枢纽成功运行10周年,暨连续4年成功实现175米蓄水之际,新华社记者走进国务院三峡办、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中国工程院、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等单位,向权威专家请教,并走访了三峡坝区、库区及下游多个地方,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试图梳理解读笼罩在“三峡工程”上的是是非非的焦点问题。 焦点一:泥沙淤积埋大坝? 泥沙淤积问题是三峡工程最主要的技术问题之一。 面对泥沙问题,三峡水库采用 “ 蓄清排浑” 的方法,即在汛期时加大排水量使浑水出库,在枯水季节大量蓄积清水,以此减少泥沙在水库内的淤积。 近年研究表明,三峡水库泥沙入库量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根据中国工程院2013年《三峡工程试验性蓄水阶段评估综合报告》, 自三峡水库开始蓄水以来(2003年至2012年),入库年均水量变化不大,但入库年均沙量为2.03亿吨,为1990年前均值的42%。175米试验性蓄水以来,三峡水库上游来沙减少趋势仍然持续,2009年至2012年的年均入库悬移质输沙量为1.83亿吨,仅为1990年前均值的38%。 三峡工程试验性蓄水阶段性评估项目组组长、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沈国舫院士认为,三峡入库泥沙量减少, 一方面是因为上游不断实施水土保护工程,水土流失局面得到很大改善;另一方面,三峡上游新建了一系列水库,对泥沙有一定拦截作用。 他表示:“今后,随着三峡上游新建各大水库的蓄水拦沙和上下游水库的联合调度,三峡水库的泥沙淤积总体会进一步缓解,三峡水库可以在100年内维持200个亿的库容量。” 目前,三峡水库已蓄水运用10年。2009年以来三峡水库采取提前蓄水、中小洪水调度、汛限水位上浮等优化调度措施后,年均淤积沙量仅为论证阶段预测值的45%,防洪库容的淤积好于初步设计阶段预测水平。2012年,三峡水库采取了库尾减淤调度、沙峰调度措施,进一步减少了库尾及库区泥沙淤积,有利于水库更长时间保持有效库容。 焦点二:地质灾害因水起? 三峡地区历史上就是地质灾害多发区,记载的大型崩塌滑坡就有10余处之多。三峡蓄水以后,库区地质灾害情况如何? 据三峡集团副总经理张诚介绍,自2003年开始初期蓄水以来,近坝段干、支流的天然库岸和已防护好的人工堆积库岸均未发现较大规模的滑塌等变形现象,岸坡整体稳定性较好;局部出现了小范围变形与调整等正常的库岸再造现象。总体情况符合初步设计结论。 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9月175米试验性蓄水以来至2012年8月31日,三峡工程库区共发生新生地质灾害灾险情401起,其中湖北库区112起,重庆库区289起。 在这401起地质灾害险情中,绝大部分发生在试验性蓄水第一年(2008年),占总数的83%。此后,随着库岸逐步趋于稳定,地质灾害发生率锐减,并渐趋平缓。 围绕着库区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有关部门全力开展以三峡移民县、区为重点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强化新建移民小区的地质环境安全,保证了库区2008年175米试验性蓄水以来地质灾害“零伤亡”。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陈厚群院士表示,鉴于地质灾害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水库蓄水后两岸高陡岸坡危岩崩塌险情难以发现预测,同时库区近年来城镇规模和人口的扩展,土地开发建设致灾危险性不容忽视,对地质灾害防治仍需高度重视。 焦点三:蓄水诱发大地震? 近年来,一旦我国西部地区发生强震,就有人把矛头指向三峡工程。这种说法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监测数据表明,三峡工程蓄水期间水库地震活动以微震和极微震为主,主要由岩溶、矿洞浸水引发。 蓄水后记录到的地震以初期2008年11月的M4.1级(相当于ML4.6级)为最大,远小于初步设计论证报告中给出的“可按M5.5级考虑”的预测值。 目前学术界公认,对构造型水库诱发地震来说,水库蓄水只可能触发距离库区较近且已接近极限状态的发震断层, 库水沿断层深层渗透导致其抗剪断强度降低,是触发地震的主要原因 。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库水向外渗透距离不会超过库岸第一分水岭,一般距库岸边约3到5千米,不会大于10千米。 对于汶川地震、芦山地震等西南强震是否由三峡水库诱发,专家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2008 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北部边缘的龙门山地震带,属地下深层次板块碰撞的结果。而三峡大坝所在的黄陵背斜属于扬子准地台中部的上扬子台褶带,两者所处的区域构造条件截然不同,完全没有区域构造上的联系。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曹广晶说:“三峡水库蓄水是不可能触发汶川地震的。” 焦点四:高坝阻断环流路? 三峡水库蓄水以来,正好是库区及其周边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的时期,如2006年川渝大旱、2009至2010年西南地区干旱以及2011年长江中下游冬春严重干旱等。“三峡大坝阻断大气环流影响周边气候”的说法甚嚣尘上。这种观点认为,三峡原本是四川盆地的一个缺口,三峡大坝的修建阻断了原本自然形成的水汽循环,导致各类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 “ 大气环流的垂直高度为3000米,三峡大坝高度仅180多米,三峡大坝根本不可能阻挡或阻断大气环流。”中国三峡集团总经理陈飞说。 中国工程院的评估报告认为,三峡水库对附近局地天气气候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对水面上方的气温有较为明显降低作用, 但对库周的气温影响不大,影响范围不超过20千米。 根据中国气象局今年发布的《三峡工程综合效益气候评估报告》,三峡水库蓄水后(2004至2011年),库区大部分地区气温较蓄水前(1996至2003年)有所升高,年均气温17.9至18.9摄氏度,平均增加0.2摄氏度左右。 中国气象局专家表示,近年来三峡库区及周边地区的极端天气气候,与东亚大气环流、海表温度变化以及青藏高原热力异常等因素的关系密切,但与水库蓄水未发现直接联系。 焦点五:两湖喊渴伏危机? 近年来,洞庭湖、鄱阳湖等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数次严重旱情,一些观点认为这与三峡蓄水有很大关系。而在湖南、江西省内,希望在洞庭湖和鄱阳湖湖口设闸拦水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三峡蓄水到底对洞庭、鄱阳两湖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洞庭湖是长江重要的调蓄湖泊,有“容纳四水”的调节作用。长期以来,长江水携带大量泥沙入湖,导致洞庭湖泥沙不断淤积,湖面不断缩小。“三峡蓄水后拦蓄了部分泥沙,使下泄的水更清了,这对缓解洞庭湖的泥沙淤积情况十分有利。”沈国舫说,“与此同时,清水下切长江河道,对洞庭湖入江口的冲淘作用也更加明显。 ” 鄱阳湖的情况略有不同。 沈国舫介绍,洞庭湖和长江是互相换水的关系,但鄱阳湖更多是湖水外泄。 三峡每年蓄水期间,水库下泄流量较天然流量减少,大坝下游干流水位降低,使得鄱阳湖湖口出流量增加。 中国工程院的评估报告对此做了更详细的分析:“三峡水库调度对洞庭、鄱阳两湖水资源利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汛后蓄水期间,长江干流水位下降,经荆南三口进入洞庭湖的水量减少, 两湖出湖水量增加,枯水期提前,枯水位降低,对灌溉、供水及生态环境用水产生一定影响。 ” 焦点六:珍稀物种今安在? 三峡工程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在三峡工程批准建设之前,科研工作者曾赴实地进行全面考察,并就三峡工程对当地动植物可能存在的影响进行了严格论证。 从陆生生态系统来看,三峡库区陆生脊椎动物不仅可以主动迁离库区,而且在库区以外有广泛分布,不存在灭绝的危险。对于珍稀陆生植物,有关部门采取了种质资源保存、植物园保存、野外迁地保存、就地保护等措施。 从水生生物看,三峡工程影响区内共存在6种珍稀濒危水生生物,包括白鳍豚、白鲟、中华鲟、达氏鲟、江豚和胭脂鱼。为了保护这些珍稀物种,我国先后设立了河口中华鲟和白鲟幼鱼保护区、葛洲坝坝下中华鲟保护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等,并实施中华鲟的人工繁殖和幼鱼放流。 中国工程院的试验性蓄水阶段性评估报告显示,长江上游干流江段的特有鱼类资源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为种类减少、种群空间分布改变、种群数量变动。 鱼类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也有差异,如中华鲟在葛洲坝截流后迅速适应环境,在坝下形成了新的产卵场。中华鲟研究所于2009年突破了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难关,使该物种保护工作摆脱了对野生资源的依赖,具备了人工条件下物种长期保存的能力。 焦点七:黄金水道拦腰断? 近年来,三峡大坝船闸时常出现大批过坝船舶待闸的现象,不少人开始怀疑三峡工程对长江黄金水道的影响。 在三峡工程建设前,川江航道等级低、通航条件差,制约了长江航运的发展。重庆至宜昌660公里的川江航道内,有激流滩、浅滩、险滩139处,绞滩站24处,单行控制航段46处。三峡工程蓄水后,渠化了重庆以下航道,消除了坝址至重庆之间所有滩险、单行控制河段,川江全线实现全年昼夜通航。 统计数据显示,1949年,长江干线货运量仅191万吨;葛洲坝枢纽通航后,2002年该区段的货运量达到最高值1800万吨。三峡船闸通航使得长江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由一千万吨提高到五千万吨以上。 近年来,过闸货运量稳步增长,2011年通过船闸货运总量达到10033万吨,提前19年实现船闸年单向5000万吨的设计通过能力指标。 三峡集团公司近年来加强船闸运行管理,先后采取了156米水位下船闸四级运行等拓展船闸通过能力措施,逐步提高过闸效率。2008年至2012年试验性蓄水期间的年均通航率为96.25%,高于84.13%的设计指标,相当于每年多运行了1000余小时。 专家表示,为应对长江航运快速发展的新形势,满足日益增长的过闸需求,要推广和普及船型大型化、标准化、系列化,缩短闸次间隔时间,提高闸次利用率,增加平均每闸次船舶载重吨,进而提高通过能力,拓展三峡工程航运效益。 焦点八:坝下河势会“巨变”? 三峡工程运用后,因清水下泄,水流挟沙能力增大,长江中下游的河势是否稳定,护岸工程的“崩岸”问题是否可控,广受社会关注。 专家指出,这个问题在三峡工程论证阶段已经作出预测,认为三峡工程修建后,坝下游将发生长时间、长距离的冲刷,同流量水位有所下降,并指出“三峡工程兴建后,将根据下游河势调整的总趋势以及现有护岸工程情况,继续完善护岸工程,并对已建工程进行必要的加固”。 实测资料表明,三峡水库自2003年蓄水以来,坝下游河道冲刷主要发生在宜昌至城陵矶河段,全程冲刷已发展到湖口以下,冲刷的速度和范围大于论证阶段的预计,但河势总体上尚未发生巨大变化。总的来说,论证阶段的结论基本上是正确的。 由于近岸河床明显冲深,护岸工程下部的岸坡变陡,故“崩岸”现象较蓄水前有所增多,但大部分仍发生在蓄水前的原崩岸段和险工段。由于护岸工程在1998年大洪水以后不断兴建和加固,加之在发生崩岸时及时抢护,故三峡工程蓄水以来长江的中下游堤防未发生重大险情。今后通过加强河道监测,实施荆江河段河势控制应急工程,可以保证堤防安全。
2578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水利部原副部长索丽生:三峡工程总体利大于弊
xjtuhyg 2013-5-30 09:40
水利部原副部长索丽生:三峡工程总体利大于弊 索丽生 教授指出,三峡工程总体是利大于弊,建设效益已得到充分发挥,然而环境、移民等问题仍需大力关注,还将继续接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关键词:三峡工程,生态环境, 泥沙淤积,水污染, 水资源配置 2013-05-2916:38:00  来源 : 中国江苏网 http://money.163.com/13/0529/16/902BLQPO00253B0H.html   河海大学“名人名家进校园”活动的一场报告会近日举行,水利部原副部长、河海大学博士生导师索丽生教授为师生作了题为《三峡工程解读》的报告。   索丽生教授的报告结合目前我国水电开发面临的种种机遇与困境,从工程概况、关注问题和阶段结论三个方面深入解读了三峡工程的效益与影响,阐述了三峡大坝的枢纽组成和功能效益,并通过精确的数据、详实的论证以及与世界大型水利工程的比对,介绍了国家对三峡移民的帮扶政策以及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泥沙淤积、水质污染、珍惜物种保护等多个问题的解决措施。 索丽生 教授指出,三峡工程总体是利大于弊,建设效益已得到充分发挥,然而环境、移民等问题仍需大力关注,还将继续接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通讯员 钱恂熊 记者 王逸男) @@@@@@@@@@@@@@@@@@@@@@@@@@@@@@@@@@@@@@@@@ 院士:三峡工程影响生态大坝建成后地震增加 2011-06-0809:09:06  来源: 四川在线 (成都)  有109807人参与 http://news.163.com/11/0608/09/7611EQ9000014AEE.html   核心提示: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光谦谈到三峡问题时表示,三峡工程会引发低震级地震。工程建成后,地震增加了很多,最大震级是6.4级。他说,三峡工程与干旱没有关系,干旱就是因为不下雨。三峡工程虽有利有弊,但其利大于弊。   今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罕见大旱,虽然三峡水库持续“放水”支持抗旱,但指责“三峡工程本身就是导致干旱的原因”的议论四起,再次把三峡工程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在6月3日中科院举行的“科学看待气候与水电发展媒体座谈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光谦告诉南方日报记者,三峡工程与干旱没有关系,干旱就是因为不下雨。   当不少言论把矛头指向三峡工程改变长江流域气候大环境,致使“旱季蓄水涝季泄洪”时,王光谦院士表示,三峡工程虽有利有弊,但其利远远大于弊。   “就是河道里筑的一个大坝”    这个大坝大概有2公里长,185米高。原来没有大坝时水位大约60米   当提到“三峡工程”的时候人们想到的是什么?王光谦院士指出,要了解三峡工程这个综合性水利工程,就得明白“它究竟是什么?带来了什么?”他表示,三峡工程至少带来了防洪、航运、发电、调水四大好处。   对于三峡工程的定义,王光谦有个很简单的描述“它就是在河道里筑的一个大坝。” 这个大坝大概有2公里长,185米高。原来没有三峡大坝时水位大概是60米,抬高后正常水位为175米。夏天的时候,水位是145米,形成1公里宽、600公里长的河道,库容393亿立方米。   由于长江洪水灾害严重,三峡工程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防洪。   “1840年推算出来长江洪水流量是每秒11.6万立方米,若这样的洪水泛滥会把长江以南的平原扫光,而1998年洪水也达到每秒6万立方米,所以当时要严防死守。”王光谦分析,有了三峡工程,抵抗百年一遇的洪水没有太大问题。   “如果1998年三峡工程能用,就不会死那么多人。去年洪水是7万吨的流量,比1998年还要大,由于把洪水存到三峡水库里,所以并没有问题。”王光谦说。   三峡工程带来的第二好处就是航运“原来长江上行船,过不去的地方有人光着背拉船。我记得有一年要从武汉运送30吨的设备经宜昌去重庆,花了极大的代价,一个月才运过去,现在一个晚上就可以到。”王光谦表示,随着物流成本高,三峡带来的好处比人们能想象的还大。   “第三个好处是发电,支撑国民经济的发展。此外在水资源利用方面,能从丹江口把水调出来。”王光谦说。   三峡四弊首害影响生态   生活环境没有改善,指望脱贫没有希望,影响不是两三天的事    说到三峡工程带来的负面影响,王光谦首先想到的就是130万移民。   “为了保证三峡工程的建设,工程移民是必须的。然而就工程移民和拆迁移民关系来说,我们国家大部分没有处理好,如果让我打分,应该是不及格。”王光谦告诉记者,三峡移民一部分移走了,但很多人不愿意背井离乡,人太多没法安置,只能往山顶上放,本来山就陡,地质灾害也是一个问题。生活环境没有改善,指望脱贫没有希望,影响不是两三天的事。   “ 第二就是生态环境问题,最直接影响的是珍稀鱼类。 我看的一份资料上说,有一种鱼在水温18℃时准备产卵,产的卵会在流水中冲走,如果这时水库进水,卵就会落到库底死掉。”王光谦说,原来三峡工程设计规划的时候,并没有把生态功能考虑进去。20年前,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概念几乎是零,十几年前才慢慢认识到生态功能的重要性。    此外,三峡大坝建成后,大的洪峰经过带来泥沙冲刷,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一定影响。    “ 第四个问题就是地质灾害,由于三峡水库水位攀升,快速升降,加上这个地方本来就是地质灾害多发区,滑坡很多,水坝再一泡,就容易坍塌。” 王光谦告诉记者,三峡工程会引发低震级地震。工程建成后,地震增加了很多,最大震级是6.4级。   其实早在2007年4月,中科院长江水利委就发布了《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以来,三峡地区微震活动频率明显增加,塌岸和局部滑移会危及部分居民点的安全。报告统计,库区共有各类崩塌、滑坡体4719处,其中627处受水库蓄水影响,863处在移民迁建区。   三峡工程只影响局部气候   三峡与干旱没有关系,干旱就是因为不下雨。这次干旱肯定是天灾   “我可以很明确地说,三峡工程利远远大于弊。三峡与干旱没有关系,干旱就是因为不下雨。这次干旱肯定是天灾。”虽然王光谦的话掷地有声,然而外界关于“往年要防汛抗洪,今年却要抗旱”的质疑仍然不止。   日前,环保部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针对三峡大坝的质疑进行回应,称持续少雨是致使干旱的主要原因。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性天气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王东海表示,干旱涉及一个水系平衡的问题,也是一个能量问题,降水偏少不等于干旱。   “干旱是自然常态,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之下,天气和气候有可能被改变。就像美国春季龙卷风很多,1000多场龙卷风是不是因为美国人汽油烧多了所致呢?人家不会这么想。 人为原因不能说没影响,但是影响很小很小 。”王东海告诉记者。(本文来源:四川在线作者:杨春)
1634 次阅读|1 个评论
水库的泥沙淤积能够提高水力发电的效率
热度 4 zbt92 2012-3-10 07:18
文 / 水博 在刚刚开幕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水电。这再一次重申了我国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所倡导方针政策。然而,作为我国的水利水电工作者,却难免对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能否得到落实感到担忧。 按照“十二五”规划积极发展水电的精神,同时也是为了实现我国对国际社会所作出的减排承诺,我们制定了“十二五”期间需要新开工 1.2 亿常规水电和 0.4 亿抽水蓄能水电站的发展规划。按照这一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每年新开工的水电项目,至少应该超过 3000 万千瓦。然而,去年我国新开工的水电项目只有 1 千多万千瓦,今年已经是“十二五”的第二年了,我们目前努力的目标也仅有区区的两千万千瓦。也就是说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我国水电开发的规划,难以得到落实。两年的时间还完不成了一年的任务。这样下去国家积极发展水电的政策,很可能最终会成为一句空话。 为什么国家大力提倡的水电会在实际发展中遭遇如此之大的阻力?我们认为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我国社会的科学素养不高,一些伪科学的伪环保理念,不仅在社会公众中,而且在我们的很多政府官员中,仍然很有市场。例如,对于水电是不是可再生能源的问题,就有很大的争论。 客观地说,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事,任何人类文明活动都是有代价的。水电开发也不例外。上个世纪末,由于人们对水电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反思,被一些极端环保主义者所利用而产生的矫枉过正的反坝思潮,确实影响了整个世界。在 1996 年的世界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上,由于受到某些反水坝组织片面宣传的误导,大会只承认了小水电的可再生能源地位。随后,国际大坝委员、国际水电协会等一批专业的国际 NGO 组织,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地解答了反水坝组织的质疑。加上全球日益严重的温室气体排放,使人们重新认识到大水电的生态环境影响被人为的夸大了,而它的替代化石能源解决人类最大的环境难题的作用,却是无可替代的重要。 随后在 2002 年约翰雷斯堡的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上,国际社会一致承认了大型水电的可再生能源地位,并强调发展中国家要积极开水电资源,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解决好脱贫和减排的难题。 然而,国际社会支持大型水电开发的这一倡议却执行得并不十分顺利。至今在很多国家和地区,一些反水坝的极端环保 NGO 组织还是把大水电视为破坏生态环境的恶魔。他们反对大水电的理论依据之一,就是否认大水电的可再生能源性质。其理由是:因为水电站一定是有寿命的,所以,水电不可能是可再生能源。 一开始他们根据建筑物设计寿命的要求,认为既然电站的设计寿命只有 50 年,所以水电站 50 年以后也就应该寿终就寝了。但是,当他们发现在实际中很多水电站的实际寿命已经超过了 50 年,他们又纷纷改口说水电站的寿命一般不会超过一百年。前几年,一些更精明的极端环保人士,听说国外的一些水电站的运行已经超过了一百年,又改口说说水电站的寿命一般不会超过 200 年。 而实际上,任何可再生的能源都不可能是可再生的电站。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的电站的运行寿命更短,不过,电站的设备、设施到了使用寿命,更换一下就可以了,完全不会影响可再生能源的性质。不过,对于水电来说,除了设备、设施的寿命之外,还有一个水库淤积的问题。一些伪科学、伪环保的宣传经常渲染说,由于大坝拦蓄了河流的泥沙,水电站的水库很快就会淤积成为一个毫无用处的死水库。尽管有很多水利水电专业工作者,告诉他们水库的淤积是有规律可循的,淤积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就会形成冲淤平衡。例如,我国最大的三峡水库,尽管长江的泥沙含量很大,但是,如果采取蓄清排浑的科学运行方式,淤积 100 年之后的三峡库容,仍然可以保持在 84% 左右。 更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千方百计地保持三峡水库库容的目的,决不是为了保发电,而是为了保障它的水资源调节作用。因为,如果我们仅仅考虑水力发电,水库淤积不仅不会降低,反而会增加该水电站的发电能力。因为水电站的发电能力与水位的高低和水量的大小两个因素有关。正常的水库水位都会随着丰枯水期发生变化,所以,在枯水期由于水库水位的降低,电站的发电效率也或有所损失。然而,一旦水库严重的淤积了之后,枯水期的水库的水位就不会再下降,所以,在同样的来水条件下,淤积后的水库可能比没有淤积的水库有更高的发电效率。 这种水库淤积不会影响发电的判断,绝不是停留在理论上。我国黄河的青铜峡等水电站,水库泥沙的淤积程度已经超过了 90% ,但是,由于该电站的上游还有调节水库,所以,黄河青铜峡水电站的发电效率一点都没有受到影响。尽管如此,水库淤积会让水电站报废的伪科学的理念,仍然在社会上非常流行。 根据这一伪科学的理念,一些环保组织反对水电开发的理由是要把资源留给后代,不能自己都开发了。但实际上他们不知道,可再生能源的性质与不可再生能源有着本质的不同。对于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我们只能不开发、少开发才能留给我们的后代使用。而对于可再生能能源则完全相反,只有我们开发它、利用它,才能谈得上留给后代使用。 例如,挪威、法国等一些欧洲国家早就非常充分的开发利用了水能资源。多少代人之后的今天,今挪威的 99% 的电力还是来自水电。法国的水能资源尽管总量非常有限,却几乎百分之百的得到了开发利用。而我国的水能资源虽然世界第一,至今(截至到 2011 年底)只开发利用了 27% 。由于我国的水能资源极为丰富,至今我们每年还要浪费掉大约相当于 10 亿吨煤炭的清洁能源。为此,我们每年大约要向大气中多排放 20 亿吨二氧化碳。 事实说明:如果我们不尽快的开发利用这些水能,不仅我们自己利用不了它,我们的后代同样也还是利用不了它。而挪威、法国人的后代,则可以永远的享用他们前辈所开发利用着水能资源。从这一点上看,水电开发到底是破坏生态环境,还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结论,难道还不清楚吗?这似乎也可以解释另外一个疑问。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水电开发是破坏生态环境,但是,我们走遍全世界所看到的现实,却无一例外的都是:水电开发利用程度越高的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环境越好。 水库淤积影响水力发电的伪科学理念,也会被用在政治博弈中。前不久被缅甸叫停的密松水电站,就利用了这种伪科学的理念 . 。 密松水电站是中国投资兴建的缅甸 伊洛瓦底江 上游 密支那 以上流域 7 个梯级电站中的最大一座,位于迈迪 开江 与 恩梅开江 汇合处,装机容量 600 万千瓦,总工期 8 年,计划于 2017 年首台机组发电。由中方 BOT 运行 50 年后无偿交还给缅甸。由于缅甸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目前缅甸政府不仅没有资金和能力开发建设密松等水电站,而且也吸纳不了伊洛瓦底江上游的密松等梯级水电站所产生的巨大电力。为了保障缅甸伊江的水电开发出来以后的电力市场,中方投资者承诺在 BOT 期间内保证吸收伊江 90% 的电力。为此投资方还专门架设了一条特高压输电线路。 这样通过投资、贸易和国际合作,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中国、泰国等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而且等到几十年后 BOT 合同到期中方把电站无偿交给缅甸的时候,缅甸的经济也已经发展起来了,就可以利用这些已经开发好的清洁能源,直接服务于已经发展起来的缅甸社会。这样的合作,不仅是中、缅经济双赢的选择,更是对全人类减排温室气体的巨大贡献。 然而,却有一些挑拨离间中缅关系的极端组织故意利用“密松电站 50 年后,当中国把电站交给缅甸之后,水库的泥沙淤积将使得密松水电站变成一座不能发电的废物”的伪科学谎言,误导了缅甸公众的情绪。以至于很多缅甸民众至今分不清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的本质区别,把中国帮助缅甸开发资源、发展经济和保护全球环境的行为,污蔑成是一种资源掠夺。 由此可见,无论在国内外,伪科学的环保理念都是危害极大的。因此,如果要落实好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积极发展水电”的目标,我们必须要强调包括“水库的泥沙淤积未必会不利于水力发电”在内的一系列科学的理念。实现科学发展。
2173 次阅读|4 个评论
再论五岳散人评三峡
热度 7 zbt92 2011-6-20 14:26
再论五岳散人评三峡
文 / 水博 前几天刚发了一篇《名人爱装蒜,论五岳散人评三峡》的文章。不过后发现有点不对劲。网友让我评论的那篇《三峡、三峡(方舟子篇)》文章,不是新浪微博上写的那么短。后来有人把五岳散人(下称散人网友)发表在凤凰网上的全文发给了我。这样我就不得不再次补充做出一些评论。 散人网友说“黄万里先生的意思确实是卵石加沙会造成淤积,但并非只是水库区域为然,而是这种淤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向上游的干支流延伸。这个并不难理解,因为修建三峡大坝必然会造成水流趋缓,导致上游冲下的卵石逐渐在水库的末端淤积,并且上游的干支流由于这种效应,也会有此现象。这种情况最后可能会严重到导致上游干支流坝田的毁没,请注意,这是说“洪水位”的情况下。” 这个说法是散人网友理解黄万里教授的一个漏洞。因为,在实际中任何水库如果要他发挥拦蓄洪水的作用,就必须留有充分的库容。也就是说,为了能防洪我们一定不能让三峡水库在洪水期处于满库的状态,除非在非常特别的紧急情况下,例如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的情况下,为了错峰防洪可能会有非常暂短的较高水位。因此,散人网友所说“ 并非只是水库区域为然,而是这种淤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向上游的干支流延伸 ”的情况,基本上是不存在的。所以,也不必有“ 导致上游干支流坝田的毁没 ”的担心。请注意,另一方面的“ 卵石加沙会造成淤积 ”在水库之内的情况,却是绝对不可避免的。 散人网友说“与方舟子先生想当然的理解不同,水库末端并非是他所指的大坝,而是指水库远离大坝的远端,所以也不会淤塞大坝,淤塞大坝是黄万里先生对三门峡水库的预言。长江与黄河不同的地方之一,就是悬浮在水中的浮沙不多,更多的则是卵石之类的河床构成物。所以,这些较重的物质因为上游流速逐渐放缓的原因,会在水库的末端产生淤积。请看这条新闻所述:中新网江津 10 月 26 日 电 ( 银雪 )26 日上午 9 时,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宣布蓄水至 175 米 ,水库末端重庆 江津红花碛 水域达 181.8 米 水位。( 2010 年 10 月 26 日 12:08 中国新闻网 http://news.qq.com/a/20101026/001306.htm )。这才是黄万里先生所说的水库末端,与方先生所说的大坝不是一回事儿。” 对于“ 蓄水至 175 米 ,水库末端重庆江津红花碛水域达 181.8 米 ”消息的引述,我看了半天,也没看出来这和散人网友的论据“ 这才是黄万里先生所说的水库末端,与方先生所说的大坝不是一回事儿 ”有什么关系?我猜想散人网友可能是想说明,在三峡水库的末端,早已经产生了泥沙的淤积,所以才会有水库蓄水到 175 ,而水库末端的水位已经达到 181.8 米的现象? 如果是这样,那也是散人网友理解上的大毛病。首先,那篇报道时配有新闻图片的,从图片的数字上来看,标高的数值似乎不是海拔高度,而像是航道的水深。也就是说所谓三峡蓄水后水库所达到的末端,只能是那里的河底高程。而当地的河道水深还要取决于那里的上游来水流量和地形。况且,该报道中也已经说明“长江重庆航道局航道处介绍,今日库尾江津红花碛水域流速为每秒 2.15 米,上游来水量增大及江津红花碛地势偏高是造成江津红花碛水域达 181.8 米的主因。” 即便就是在三峡水库蓄满水之后,库尾会产生一定的淤积,但是,这种淤积也是需要时间的积累才能反映出来的,怎么也不可能在第一次蓄水的同时就看出来了啊?所以,网友的这个举例,完全与泥沙的淤积无关。不过,倒是应该说明,这条新闻容易让人造成的误解并不在于三峡水库的泥沙问题,而是三峡水库的水力坡度问题。 三峡的设计人员一直强调三峡水库的自然水力坡度不会超过 2 米,而一些人总是批评三峡设计的水力坡度计算有错误。某个旅居德国的冒牌水利专家,曾大肆宣称三峡的水力坡度将造成 42 米的水位升高,移民人数至少 250 万。三峡蓄水的现实无疑已经用事实揭露了这个谎言。不过,根据这条新闻,也有人可能会觉得三峡设计者的水力坡度的计算也是不准确的。 其实不然,我这里有一份三峡蓄水前后,重庆寸滩的水位数据表。从中可见,在整个三峡蓄水到 175 的过程中,寸滩的水位一直都没有超过 176 米。也就是说,在寸滩由于三峡水库的蓄水所造成水力坡度还不到一米。要知道三峡大坝大重庆寸滩的距离超过了 600 公里,而寸滩到红花碛的距离才不过几十公里。所以,很显然,正像该新闻报道说的“上游来水量增大及江津红花碛地势偏高是造成江津红花碛水域达 181.8 米的主因”。也就是说三峡设计者关于三峡水库水力坡度不超过 2 米的预计,也是没有任何问题。 散人网友说“ 建设梯级水电站的目的其实很明确,就是在利用水力资源的同时,为三峡大坝保驾护航,甚至在项目的介绍中也不讳言。如果我们搜索一下这些水电站的建站时间就会发现,大多数水电站是建设于三峡工程的同期阶段,有效的阻止了淤积现象的产生。与此同时,还有一个 新版《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在 2009 年送交水利部。这个《规划》是 1990 年的底子, 1990 年版《规划》确立了“大力开发长江水能资源,促进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南水北调实现跨流域引水”等基本规划方案。“都知道新《规划》要出台,水电项目纷纷加速上马。”(翁立达) http://money.163.com/09/0626/03/5CN15K2100253B0H.html ” 散人网友在这段内容主要提出了黄万里教授的“ 十年之内就会淤积河道,使得这段水域通航成为不可能。但在这些年当中,这种情况并未出现,是黄万里先生的预言失效了么? ” 的问题。散人网友认为,不是黄万里的预言失误了,而是上游的“ 梯级水电站的建设延缓了黄万里先生预言 ”实现。散人网友还举例说“ 如果我们搜索一下这些水电站的建站时间就会发现,大多数水电站是建设于三峡工程的同期阶段,有效的阻止了淤积现象的产生 ”。 严格的说散人网友的这种解释并不能成立。众所周知,直到三峡蓄水时,长江最大的产沙源头金沙江上还没有建成一座水电站(至今金沙江上才有第一座水电站金安桥投产)。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观察到的所有泥沙的数据,只有部分长江支流的梯级水电站发挥了拦沙的作用,而长江干流的水电站连一个都没有。也就说,在金沙江和大部分水电站还没有发挥作用的情况下,黄万里教授关于泥沙预测的失误,已经得到了事实的证明。其实,早在很多年以前,我国很多科研机构就根据葛洲坝水电站的观测数据,指出黄万里的泥沙预测是错误的。现在三峡的蓄水只不过再次证明当年葛洲坝的观测结果,就是长江泥沙规律的客观反映。而绝不是像网友所解释的“ 梯级水电站的建设延缓了黄万里先生预言 ”。 散人网友还强调“ 建设梯级水电站的目的其实很明确,就是在利用水力资源的同时,为三峡大坝保驾护航 ”。这里特别有必要说明一下。那位旅居德国的曾经宣称三峡水库水力坡度计算错误的冒牌水利专家,也曾经多次诬蔑说长江上游梯级水电站的建设,是为了给三峡的泥沙问题擦屁股。其实,这完全是颠倒黑的诬蔑。长江上的主要梯级水电站都是从 50 年代我国第一次的长江规划就基本确定下来的。当年,李锐、陆钦侃水电人等反对三峡的上马,就是因为想先建设长江上游的一系列梯级水电站。现在,我们把三峡建成了,开始完成李锐、陆钦侃等老水电专家的愿望的时候,怎么就会倒变成是为了给三峡擦屁股了呢? 散人网友引用的“ 知道新《规划》要出台,水电项目纷纷加速上马。(翁立达) ”说法,也是不符合事实的。翁立达不过是一个专门在水利和水电行业之间进行挑拨离间,从而达到造谣诬蔑我国水电的退休环保官员。他曾经在我国金沙江水电被叫停的时候,也发表类似的挑拨言论。但是,实际上我国的水利部门与水电开发绝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相反,由于所有的大水库都是水电站,是水利部门调控水资源所急需的,因此,他们更希望我国的水电建设能速度更快一点。所以,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及时澄清环保部门叫停金沙江水电的误解,当年环保部 6 月份叫停了金沙江,水利部 7 月份就召开了金沙江流域的水资源综合规划审查会,向全社会证明了:所有现行的金沙江水电都是符合流域综合规划的,同时也是公开向全社会揭露了所谓的“ 知道新《规划》要出台,水电项目纷纷加速上马 ”的说法是一个挑拨离间的谣言。还应该顺便说一下,目前的长江流域综合规划虽然没有审查、公布,但是,其水电开发的内容与目前的水电开发单项规划也没有任何冲突。请大家相信一个国家的各个政府部门之间,绝不会没有交流和沟通,更不会互相拆台的。 散人网友说“上游水库拦洪截沙就可以解决三峡大坝的淤积问题了么?很遗憾的是,这其实是祸水上移,因为泥沙总是要沉积的,黄万里先生说在三峡尾端淤积将连累上游的干支流,上游干支流造坝积於,正好用人工的方式实现了这点,只是尽可能使得三峡库区的库尾不上翘,这个库尾正处于重庆地区。我们可以做一个比喻:连续过滤一样,上游水电站一层一层的把沙石沉积了下来,到三峡库区的库尾就没有多少了,暂时解决了三峡库区的淤积问题。但沙石并未消失,我们看到溪洛渡水电站有 540 米 得死库区,就是为了储存沙石的。这就等于是造了一个巨大的沙盆在那里。问题是我们可以看其措辞:“ 利用金沙江输沙量高度集中在汛期的特性,合理调度可使大部分入库泥沙淤积在死库容内”,调度失利会如何?没人能告诉我们,但沙石还是在那里。” 散人网友还想当然的认为“ 上游水库拦洪截沙解决不了三峡大坝的淤积问题 ”。散人网友的解释是“ 我们可以做一个比喻:连续过滤一样,上游水电站一层一层的把沙石沉积了下来,到三峡库区的库尾就没有多少了,暂时解决了三峡库区的淤积问题。但沙石并未消失 ”。应该说网友的这个解释非常的荒唐。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长江的泥沙是怎么样产生的。 目前,长江的泥沙主要来自两部分,一部分是来自上游的水土流失。另一部分更主要的是长江水的巨大能量不断的切割河谷,一方面造成河床的下切周围岸坡不断的坍塌,变形,跌落江中。另一方面长江的水能还要把这些跌落到江中的大石块推动、撞击、磨碎,变成各种各样的鹅卵石和泥沙。梯级水电开发之后,对金沙江中游沿岸的干热河谷的植被有极大的恢复作用,肯定会大幅度的减少上游的水土流失。不仅如此,对于长江产生泥沙的主要来源,则由于水能被利用了发电之后,肯定将会大幅度的降低。所以,梯级水电站的减沙作用,决不仅仅是把泥沙留在水库内的问题,而是必将从根本上减少泥沙的产生。 散人网友说“长江上游的干支流梯级水电站开发必然导致逐级水坝蓄水发电,在旱季的时候自然会导致中下游水量减少。可以说这是为了解决沙石淤积问题、国家水电建设投资所带来的副作用。实际上我们可以反过来看洪水期会如何,就会反证梯级水电站所带来的后果: 2010 年 7 月 19 日 ,重庆朝天门、磁器口被淹,这已经是两年来多次被淹了。重庆历史上这种地标被淹平均 20 年左右发生一次,这两年则连续发生。可以肯定是上游水文地质状态发生了改变,而梯级水电站蓄水、放水的能力可见一斑。” 散人网友说的“长江上游的干支流梯级水电站开发必然导致逐级水坝蓄水发电,在旱季的时候自然会导致中下游水量减少。可以说这是为了解决沙石淤积问题、国家水电建设投资所带来的副作用”的推论,非常没有道理。几乎所有的水库水电站建成后之后,都会有蓄洪补枯的水资源调节作用。所以,水库的蓄水都会在洪水季节的“的时候自然会导致中下游水量减少”。而由于水库中储存的水在旱季里都还要相办法放下去,所以,梯级水电站不仅不可能会“在旱季的时候自然会导致中下游水量减少”,反而肯定会增加旱季里的下游水量。除非你已经把水库里的水用在了别的地方。 散人网友关于重庆水灾的“ 2010 年 7 月 19 日 ,重庆朝天门、磁器口被淹,这已经是两年来多次被淹了。重庆历史上这种地标被淹平均 20 年左右发生一次,这两年则连续发生。可以肯定是上游水文地质状态发生了改变”解释,也是不合逻辑的。就因为你得到的数据是历史上“平均 20 年左右发生一次,这两年则连续发生”你就敢肯定“可以肯定是上游水文地质状态发生了改变”的说法一点都不科学。谁都知道历史上极端的天气和气候出现的概率,决不可能是绝对平均的。关键还要具体的看相同的洪水流量是否造成了水位的变化。 由于早期的水文资料有限,根据有限的记载可知,在三峡工程修建前,寸滩所经历的几次大洪水的水位记录分别是: 1905 年洪水流量 85100 方 / 秒,水位标高为 192 米 ; 1954 年洪水流量 54800 方 / 秒,水位标高 182.57 米 ; 1981 年洪水流量 85700 方 / 秒,水位标高 191.41 米 ; 1998 年洪水流量 59200 方 / 秒,水位标高 183.21 米 。由于时代久远,这些记录都只是记录了比较大的洪水,而且,其结果也并非是 20 年左右一次。 三峡蓄水后的 2004 年 9 月,洪水流量 58200 方 / 秒,寸滩水位标高 183.26 米 ; 2009 年 7 月,洪水流量 56700 方 / 秒,寸滩水位标高 183.11 米 。去年的 7 月 20 日 ,重庆寸滩的水量接近 7 万方 / 秒,寸滩水位接近 186 米 左右。对比这些数据你通过插值就可以发现,三峡蓄水前后重庆寸滩的洪水位高度,与上游来水量的关系,基本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这些数据的前后对比完全可以否决网友根据“ 平均 20 年左右发生一次,这两年则连续发生 ”就推论“ 上游水文地质状态发生了改变 ”的断言。 散人网友总结说“ 1 、 方舟子 先生本人并不知道黄万里先生的预言准确用语与指向是什么,误把库尾淤积、抬升库尾、对上游干支流与农业的影响,最终有可能因此毁掉大坝,当做了沙石对大坝的淤积,导致大坝失效而必须被毁。这是不严谨的。” 网友所列举的黄万里的著作,不过是一些人收集起来的部分文章。而据我对黄万里先生的了解,我知道他对于三峡的担心决不仅仅在于上游的库尾淤积,而且确实有鹅卵石淤积在大坝前,最终排不出去的问题。因为,在三峡建设之前,我们已经通过蓄清排浑的运行技术成功地化解了三门峡的危机,然而,担心三门峡的成功经验不能套用在三峡上,才是黄万里最大的担心之一。 散人网友总结说“ 2 、很多人把干旱的原因归于气候气象,从而忽视了水量减少也有上游水电工程的因素,这也是不严谨的。长江上游的干支流为了拦沙、发电、防洪而逐级造坝可以影响到三峡大坝至重庆段的水量,导致其在旱季出现比原本天然河流时水量减少的后果。” 网友的“ 长江上游的干支流为了拦沙、发电、防洪而逐级造坝可以影响到三峡大坝至重庆段的水量,导致其在旱季出现比原本天然河流时水量减少的后 果 ”完全是网友自己一向情愿的猜测。不信的话,你可以去查查具体的水文数据,看看各个水电站建成之后是不是减小了洪峰流量,同时加大了枯水期的流量?如果不是这样,肯定是物质不灭的定律出问题了。 散人网友总结说“ 3 、黄万里先生预言的沙石问题并未得到真正解决,实际上是通过各种手段推迟了到来的时间。这是黄万里先生在他那个时代对于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局限性所致,但并不是说他的预言失效。问题还在。” 网友的“ 黄万里 先生预言的沙石问题并未得到真正解决,实际上是通过各种手段推迟了到来的时间 ”的说法,只不过是散人网友和某些人面对事实的一种狡辩。因为黄万里教授错误的预言了三峡建成十年后,将会因为泥沙淤积不得不拆掉,而现在已经八年多了。眼看着黄万里的错误预言就要被证伪了。所以,有人就想出这样一个推迟的办法,来掩盖预言的失败。其实,这些完全都是徒劳的。明年溪洛渡、相家坝等水电站就要投入运行了,如果,今年之重庆段严重淤积的预言还没实现的话,恐怕就永远也没有机会了。遗憾的是黄万里教授现在已经不在人世了,无法为自己的错误预言进行更正了。这可坑苦了一批自己没有一点科学的观念,全靠吹捧权威而夸夸其谈的所谓“名人”了。 散人网友文章最后多余的话说“黄万里先生的建议与预言,很多人都看到了其反对修建三门峡、三峡大坝的一面,但对于他前瞻性的提出了解决方案的一面视而不见。黄先生曾建议“从流域整体规划来说,大中型电站都应从盆地边缘山区开始,对于电荷之调峰和补偿也都有必要”,建设一些大中型水电站作为替代三峡这种超大型水电站。 ” 散人网友的这些话确实说得太多余。关于引用黄万里教授的“从流域整体规划来说,大中型电站都应从盆地边缘山区开始”的说法,只是一般的水电建设规律,但并不是绝对的。 先上游、后下游,先支流、后干流,是水电开发最常用的方式。它的好处一方面是上游和支流开发完成之后,已经可以对下游的水量进行有效的控制,方便下游电站的施工(例如,可以使得截流轻而易举)。另一方面还能大幅度的减少下游电站的泥沙淤积。不过,这只是从水电开发本身的因素来考虑问题的结论。如果考虑到水电开发后的应用,就必须要考虑上游、支流电站建成后的电力输送问题。 我国长江先开发了最下游的葛洲坝,一方面有探索三峡建设的意思,但更重要的还是看中了葛洲坝的位置能满足长江中下游的用电需求。直到今天,我们还不能说完全解决了大容量、高效率、长距离的安全稳定输电问题。所以,当年如果我们完全机械的按照“先上游、后下游,先支流、后干流”的水电开发方式,肯定会存在发了电,也送不出来的问题。所以,“先上游、后下游,先支流、后干流”的开发水电,也不是绝对的。 建设一些大中型的水电站作为替代三峡的发电确实是可以,但是要替代三峡的防洪、供水和航运作用,可就完全办不到了。不要忘了我们国家建设三峡主要任务是防洪和供水,而不是发电。再说,我们国家也并不是有了一个三峡就可以完全解决了清洁电力的供应矛盾了,我们当前的现实是,把中国所有的水能资源都开发利用了之后还是满足不了我们的能源需要。建设三峡和上游的一系列梯级水电站,是我们从建国初期就开始的夙愿。令人遗憾的是直到今天我们还没有实现。 从本文提到的这些问题上看,我以往对散人网友“爱装蒜”的总体评价,似乎并没有错,但是,由于不能有的放矢的解释散人网友的疑问,很难让人信服,所以,我看到五岳散人的全文后尽快补上有关的论据。若有不当,欢迎批评指正。对于五岳散人其它对三峡的评论文章,目前我还没有看到全文,看到之后,如果需要,也将进行相应的评论。因为,正确的评价一些社会名人的不当言论,对于消除社会舆论在三峡问题上误解非常重要。
12475 次阅读|1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1: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