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学习动力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挂科?不存在的——20个妙招帮你重获学习动力
热度 1 EditSprings 2019-6-20 11:03
“为什么我不能集中精力学习?”这是每个学生都曾遇到的问题,突然感到精力不足,而又无能为力,导致缺乏学习动力,这会对你产生极大负面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分数上。 当看到自己的学习成绩变差时,人会很容易失去自信,但决不要陷入自我否定的误区。在大学里失去学习动力或许会让人感到沮丧,但重拾信心也并不难。 下面介绍 20 个激励自己学习的简单方法。逐一践行,你会看到整个人生都在走上坡路,而不仅仅是 学术 上的进步。 学习动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你在关键时刻选择正确的方法。 那么如何在失去动力的情况下学习呢? 1. 列出所有待办事项清单 当你缺乏期末冲刺的动机时,即使是最有效的“鸡汤”也不能激励你。究其原因,通常情况下是由于潜意识中的任务量不够。然而,有一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欺骗大脑。 列一个待办事项清单,把一天需要做的事情全写下来。每完成一个任务就打一个勾,就如同升级打怪做任务一样,你会在“游戏中”轻松完成每天的任务同时获得成就感。 2. 反思目标 像期末冲刺这样的动机往往难以把握,仅仅把目标列出来是不够的,你必须时刻记住。当你不愿意学习时,想一想最初选择的理由。 在脑海中时刻用梦想激励自己可以成为完成大学学业的动力,坚持下去就会有成效。 3. 将任务分解 你不能集中精力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组织性。任务太多,你不知道从何着手,所以会感到气馁。因此要把你的计划按时间顺序分解为具体的、可实施性强的小任务。从简单的任务着手,每完成一个任务你会更有动力继续学习。 4. 从实例中寻找学习动机 当你不知道如何激发学习动机时,不妨放松一下,找找身边的例子。想想那些成功人士,看他们是如何努力奋斗的。 寻找身边的成功案例对激发学习动机大有裨益,榜样的力量总是巨大无穷的。 5. 学会激励他人 在生活中获取正能量的最好方式就是释放正能量。当你鼓励朋友不要放弃的时候也激励了自己克服难关。 6. 加入学习小组 当你和别人一起学习的时候,更容易找到学习动力。因为在这种学习氛围中,你的思想就不会游离,你会被努力工作的朋友所鼓舞。 同时,组内学习还可以互相检测知识掌握程度、互相评分。关键是要知道如何让学习变得有趣。 7. 组织学习小组 你是否经常说:“我没有上学动力?” 如果是这样的话,很可能会因为缺乏动力而逃避学习小组。那么和你的朋友一起组织学习小组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 当你是组织者的时候,你就不可能逃避组内学习活动。发挥组织技能会让你更容易保持学习积极性,也能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 8. 采取奖励机制 虽然憧憬未来有助于激发学习动力,但你也需要更即时的鼓励。在努力学习工作后可以犒劳自己。例如,每学习 3 个小时就奖励自己看一集最喜欢的电视节目。 3 小时的目标会更容易实现,而且在努力工作之后你可以心安理得地休息。此时你的动力水平将达到最高。 9. 激励的关键是养成习惯 持之以恒是让自己振作起来的最好方法。关键就在于养成自我激励的习惯,暗示自己即便是面对棘手的任务,我也可以完成。 制定的计划至少要坚持一个星期。当你已经连续完成了 5 次后,你就会条件反射地想:为什么不继续第六次呢? 10. 了解自己的弱点 了解自己是激发学习动力的第一步。如果你能意识到自己喜欢看电视节目或总花时间在社交媒体上,问题也就更容易解决。 每个人都有弱点,或者说都倾向于逃避学习来获得乐趣和放松。成功人士能够从普通人中脱颖而出就在于他们清楚自己的弱点。 11. 将学习效果作为目标,而不是任务量 每个学生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这并不丢人。 关键就在于在给定时间内用有限的精力获取最大的学习效益。疲劳战术收效甚微。宁愿少完成一点任务,也要追求学习质量。 12. 休息 近年来出现了“熬夜”的趋势。这是一个误区,正如上文提到,你的大脑需要通过睡眠和充足的休息来恢复活力。无论我们的大脑有多强大,它们终究不是机器。 每天只需 8 个小时的睡眠和休息,你完全可以利用剩下的时间实现任何目标。要在保证休息时间的基础上安排学习计划。 13 .和老师交流 虽然这听上去有些离谱,但要获取新的学习动机,老师或许是最好的渠道。 老师经历过你现在的阶段,他们可以给你建议。他们知道如何在自己的课堂上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考试动机。老师的教学目标就是引导学生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因此,他们会提供帮助。 14 .利用应用程序来帮助你学习 长时间的学习往往会适得其反。不要连续地长时间学习,可以下载相关应用程序来帮助你安排学习时间。 有了专门的计时器,你可以学习 25 分钟,休息 5 分钟。小段时间学习可以最大化地提高效率。应用程序甚至可以帮助你设置挑战来使学习变得有趣! 15. 越早开始,就能越早结束 拖延症就像一张信用卡 : 拿到账单的一刻,你的快乐也将戛然而止。 ——克里斯托弗·帕克 拖延会给人一种获得休息时间的错觉,但之后会得不偿失。由于你着手晚,可能会感到更加紧迫,能够完成的任务量也会大打折扣。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接到任务就要尽早开始,从而防止焦虑,增强信心。显然学习并不是那么困难,你能重新找回失去的动力! 16. 不要让学习占据空闲时间 许多学生会在读了“心灵鸡汤”后斗志满满,超额完成学习任务。这有利于集中学习精力,但会对你的长远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我们需要有空闲时间让大脑休息并为新任务做准备,要保证空闲时间不被学习占领并充分利用起来。有时候抑制学习冲动或许效率更高。 17. 向周围寻求帮助 没有人能够孤立无援地学到东西。正如上文所说,你可以向身边的成功人士寻求学习上的帮助。 每个人有效学习的方法不同,你会认识到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那么需要从中筛选出适合自己的那套。 18. 寻找其他学习材料 教科书往往编写得单调乏味。如果你每门课都只以教科书为参考,那么很难保持学习动力。 一个好的解决办法是寻找相关主题的纪录片、文章和其他资源。这些文献资料或许更加动态,可读性更强。 19. 将失败看作免费课程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成功人士会成功?因为他们在取得成就之前失败了很多次。遭遇失败时,你可以反思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如果你花足够的时间反思失败,吸取教训,你将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从这个角度出发,你会更容易对待过去遭遇的失败和犯下的错误。 20. 简要誊写教材 有些课程需要大量阅读。通常情况下,教科书都需要反复阅读钻研,但学生往往没有重复阅读的动力。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用你自己的话简要誊写教材内容。 当你誊写教材时,大脑也就在吸收学习内容。此外你还能拥有定制版教科书,会更方便自己使用。 小结 将以上建议应用到你的学习计划中可以帮助你提高效率,重拾自信,更容易实现每一个目标。坚持一段时间,你将看到整个生活得到改善,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你学会了寻找动力和坚持不懈。 母语润色 ¦ 专业翻译 ¦ 论文预审 ¦ 修改指导 ¦ 图表服务 ¦ 基金标书 ¦ 用户评价 ¦ 联系我们
3152 次阅读|2 个评论
学费真的贵么?
dongzg101 2011-9-13 05:23
http://edu.163.com/special/gaokao/xf.html 乐乐:试想一下,如果免费入学,还有多少人会学习,免费的东西没人珍惜! 互联网上的东西也是一样,有的内容是需要定制收费的,这是可行的,信息本身就是一种资源,买报纸,杂志还要花钱呢! 买的不是报纸,杂志这个载体,而是里面的内容。电子载体也是一样的,也应该有高端的信息资源,免费了看的人多了,也就没用了。
1758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习漫谈(20):怎样才不会把学过的知识全还给老师?
热度 15 sqdai 2011-4-18 06:43
我在给研究生、本科生讲课时喜欢互动。在要用到过去学过的知识时,经常问听课的学生:学过××没有?得到的回答常是:“学过,可是全还给老师了。”这里重现一个场景: 时间: 2010 年 1 月 5 日 地点:上大新校区 D103 教室 课程:流体力学(一) 听课者:上大力学系 07 级本科生+重修生,共 58 人 师生对话: ——今天开始讲授不可压缩无粘流体的平面运动,要用到保角映射的知识。你们学过复变函数论吗? ——学过。 ——多久以前学的? ——大约一年前。 ——还记得复变函数论中的保角映射吗?谁能说说保角映射的基本原理? ——(鸦雀无声) ——说个大意也行啊! ——(继续保持集体沉默) ——×××同学,你试着说一下。 ——(嗫嚅一阵)好像是讲复平面之间的映射的。 ——对。那么什么是保角映射呢? ——忘了。全还给老师了。 ——××,你说呢? ——我也还给老师了。 ——有谁没有把保角映射知识还给老师的?请举手! ——(无人应答,但看得出来少数学生没有全忘掉,就是不敢做“勇敢分子”起来抢答)。 于是,我只得从头开始给大家复习保角映射要旨。过后,再问学生: ——想起来了没有? ——(半数以上)想起来一多半。 这样的场景出现过不止一回。 这是为什么?这些二十郎当岁的年青人为何如此健忘?我自己年青的时候似乎没有这样健忘,至今头脑里还储存着过去学到的大量知识。我现在还记得保角映射并不稀奇,因为 50 多年来我一直在应用数学和力学领域中摸爬滚打,时不时地要用到、讲到保角映射之类的知识。然而,有些知识不大用,例如,化学中的元素周期表,我如今还能背出来,横着、竖着都能背诵。原因是:我的中学化学老师原为大学教授(抗战时逃难到我的故乡,流连忘返了),把元素表的排列原理讲得很有兴味,很透彻,我在课后又进行了认真“消化”,所以,想忘记也难。 说实在的,把老师教的知识原封不动全记下来是不可能的,除非是神仙。要不然,上过学的都是博学多才者了。学问好的人,还给老师、还给书本的部分的比例要小一些。不管怎么说,把学过不久的功课“全还给了老师”是不大应该的。 先诊断一下这种“健忘症”,找一下“病根”: • 没有把知识学到根子上。没有弄清有关知识的来龙去脉、基本概念、基本假设、基本思路,没有记住基本结果及其适用范围; • 没有把学到的知识进行整理、消化。没有把有关知识条分缕析、深刻理解,化成可记忆的材料; • 把学习课程的目的定位于通过考试、挣得学分的手段,而不是为了在自己的知识架构上添砖加瓦。 还可以列举一些。其中头两条与学习方法有关,第三条则与学习目的、学习态度有关。当然,讲课老师也有责任。还是以保角映射为例,要是由我来讲授,我会举出一些简单的实例,告诉学生,保角映射方法产生于力学、物理问题,有着很多实际应用(例如飞机机翼的设计等),先吊起学生学好它的“胃口”;接着努力阐释保角映射的基本点和演绎思路,着重讲授解析函数的“保角特征”和柯西 - 黎曼条件,把基本概念植根于学生的脑袋。但是,学习过程主要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管老师如何讲课,自己的学习要有一定之规。 下面,试着为根治这种“健忘症”开这么一个“药方”(共有四味“药”): 1. 充分调动自己的学习积极性,相信所学习的任何知识都是有用的,学好每一门功课;记住“学分归学分,学问归学问”,不能以修满学分作为学习的唯一动力; 2. 在改进学习方法上狠下功夫。选修任何课程之前,要对之有全面的了解,懂得它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了解它的前世今生、演绎特征、应用范围等等;要学会抓住每一课程或专题的要旨和思路;要对每天学到的知识做系统化的整理,努力记住其中的要点,化成自己记忆中的元素;要厘清每一专题与上下左右相关知识的联系;要对每个专题从科学方法论的高度加以理解。我们的记忆能力有限,只有把学过的知识条理化、简约化,才记得住,而死记硬背是效率最低的,常是把学过的功课全还给老师的“罪魁祸首”; 3. 努力掌握学功课的基本技巧。例如,我在讲课时经常强调,理工科学子要学会“口述公式”、“口述原理”,也就是说,把书上那些复杂的内容,用自己的简约化的语言复述出来。例如,流体力学中的涡量方程,可以这么叙述:“运动流体中的涡量随时间的变化由五个因素产生:涡线的变形;流体的可压缩性;质量力;压力梯度;粘性作用;它的推导出发点是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的Lamb-Gromeko形式”,同时,反复阐明该方程的推导要点,这样就可以使得学生把两三行的复杂方程记忆下来了(若记不住细节也可以自己推导)。此外,还有归纳整理、分类、类比、加减主要因素、课后“过电影”等一些常用的学习技巧;掌握这些技巧,既可事半功倍,提高学习效率,又可增强记忆,延长记忆的“半衰期”; 4.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记住功课的最好途径时不断复习它们、应用它们。在后继的学习中一旦遇到学过的知识,应该把它们“回炉”,例如,高等数学中,学多元函数时重温单变量函数的知识等等;还可以经常自己岀小题目,写小论文,这种论文以“练兵”为目的,一般不能拿出来发表。我教课时常让学生写小论文,例如,做这样的题目:“‘香蕉球’的空气动力学原理”、“日常生活中的涡”等等,让大家尽可能现学现用学到的知识,这有事半功倍之效。 我们知道,平均说来,人脑有 1000 亿个神经元,经常被使用的约占 10 %。倘若我们每天调动更多的大脑神经元来参与活动,一定会变得越来越聪明;反之,听由神经元自生自灭,则会变得日渐愚钝。 我希望今后听不到或较少听到年青学子说这样的话:“我把学过的××知识全还给老师了。” 写于 2011 年 4 月 18 日晨
个人分类: 寄语学子|9064 次阅读|3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19: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