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华尔兹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最后的华尔兹
pcao79 2013-1-10 11:34
听bill evans的感觉就如思绪与他的琴音一起跳着华尔滋。不轮是那张《waltz for debby》还是他死前一周的连续八天在旧金山keystone korner的演 奏会的现场录音《Consecration》。他就是爵士音乐里的华尔兹舞者。 从戴着黑边框眼镜在miles dvais乐团里为人共知以来,他一直都是那样斯文而雅的,就算后期他留着满面的胡子也是一派文人学者的样子,一如他的钢琴一样,印象派烙印也同样印在了他的外貌上。在kind of blue那里很容易就印证了evans才华,和在唱片里无以复加的重要作用。miles davis忧伤式的叙事和john coltrane火辣的铺陈下,他如冰点一样音色在后面架设着整个曲子的结构,留白时候让其他乐器填入顺利得如润滑油于引擎上的完美作用。如果想确实知道evans在这唱片里是否如我所说,最好就是再重听一下这张唱片,留意听听第二首由wynton kelly负责钢琴的frddie freeloader和其他都是由evans负责的曲子的区别。其实evans的才华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露出头脚的了,因为miles davis的乐团从不会栽培一个新人的,能到他团里的人物之前的才华一定是要成熟的。 离开后miles dvais后就马上进入了他的最为辉煌的trio时代,他和bass手scott lafaro还有鼓手paul motian所创造的传奇一直影响着后来的trio,而scott lafaro的不幸更加为这个经典的trio增添了传奇色彩。60年,ornette coleman的自由革命精神突然在整个爵士界爆裂,当时接受的人并不会怎么的多,bill evans trio是比较早接受这种革命精神的,bass手scott lafaro于59年开始就和ornette coleman 有着紧密的合作,而那张标志性的《free jazz》也有他也参与其中,这张唱片除了标准的ornette coleman的四重奏外,更集中了几个当时最为革新的人物在内,听一曲first take就能知道scott lafaro相对于charlie haden的优越性区别。 从这时起bill evans trio就开始融入了自由概念的三角对等关系,他们在一个调式曲子底下进行复杂密集的和弦和完全各自现场时的技术释放。 上面都是bill evans伟大的时期,而给我听到他最伟大的时候就是他死前的一个星期在旧金山的这间keystone korner的连续九天演出,从1980年8月31日到9月8。这次演出的录音发行了两套唱片,一套是下午的录音《consecration》,另外一套是晚上的录音《last waltz》。 从唱片内页的相片可以看到bill evans的手是非常肥大的,我记得南方都市报逢星期一都会有个叫"雅乐"的专栏,曾经三翻五次的说到肥大的手对弹钢琴有着如何先天的优势。每个钢琴家都会非常的爱惜自己的一双手,除非是有着非常痛苦的捆绕不得不伤害自己用来也钢琴相恋的手。bill evans在很早的时候就和很多的乐手一样的沾上了毒瘾。70年代开始他就用针液注射手臂,年久后他的右手由于长期的接受药物而造成了神经的损坏。而这相片里我看到他的手并非是肥大而是臃肿的。那么的他在钢琴上的驾御不是要大为退减了吗!结果当然不是的,他在六十年代的印象派弹奏已经被他抛弃的完完全全的了,取而代之的是融合了更多的现代主义在其音乐当中。一只手的主题与即兴,另一只手的低音部和和弦的精准有力,时而又左右作用的交换,对于早前看到篇文章说到他因为毒品对他右手伤害而用右侧身体来支配右手在琴键上的按触,只用左手灵活的搭救,实在觉得可笑。我甚至是会这么的认为“毒品是害人的同时也是激发人的”,不然我实在想不通为什么那么多艺术家依赖毒品的。一直以来bill evans的弹奏都以内省的印象刻印大多数听众脑里,其实对音乐影响最大的始终还是scott lafaro,他提倡的音乐是愉悦的、高亢的、和富有旋律的,在他死后,evans也从内省走向明朗。在这两套录音里完全听不到重病对他的捆绕,我只听到他乐观、他从容、他自信。waltz for debby他只弹了一次,在第八天9月7号,他就弹了一次。和scott lafaro一起的trio已不复存在,所以一开始他就非常scott lafaro式的solo来,而真正是代替scott lafaro的marc johnson却无法愉悦起来,这时间的情形反过来内省的是bass手。 有人说bill evans的风格一直都是延续60年时候的,其实是没有理由的。他甚至将现代无调性音乐大师勋伯格的十二音列融入到他的作品当中,可惜的是我没有接触过勋伯格的作品。未能知到底是如何一种风景。但在这几天的演出里,好几首曲子都是无调性的,或者说他的无调性改编和即兴。如演出最多的"nardis",九天演奏了六次,时间从7分钟到19分钟不等。还有"five"都是比较明显的,当中的断裂音,破碎音,更甚者就是他居然象cecil taylor的一样耍起异常重力的敲击键盘。只是他的无调性也好神经质也好,bill evans的琴音质感永远不会丢失美感,和所有作品一样的-"美丽"。 其实听bill evans没有必要要去分析或了解他的音乐结构,技术成分还有他的身体状况。只要他的弹奏开始,你就准备好将你的听觉交给他,让他带着你的神经一起华尔滋。就如我这几个星期来的每次让这两套最后的华尔滋舞个不停。 1980年9月15日,bill evans终于停下来了,距离我现在听的CD录音时间只有7天时间。等音乐放完我也该停停了,去珍惜一下眼前的人了。 最后的华尔兹: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Q2ODkwNjA=.html
3809 次阅读|0 个评论
最慢的华尔兹
热度 1 sugorge 2012-9-13 20:57
The Last Waltz http://video.sina.com.cn/v/b/53026564-1043532391.html 其歌,其舞,我们是如此熟悉。 你是否知道在我们身边日日相伴的还有一只旋律最慢、舞步最大的华尔兹—— 地球自轉:多姿多采的旋舞 http://sa.ylib.com/MagCont.aspx?Unit=columnsid=1433 by 赵丰 http://www.earth.sinica.edu.tw/~bfchao/chaof_e.html 。
3291 次阅读|2 个评论
盛夏之长裙翩翩的青春
dtiger009 2012-8-14 19:34
我上小学的时候,《新白娘子传奇》红透大江南北,女主角赵雅芝绝对是一帮小女生的偶像,有特别痴迷的女童鞋就缠着妈妈买了那快拖地的长裙,然后在课间的时候,学着白娘子那么轻轻一转,华丽丽的“小白蛇”妖娆再现,惹起惊叹一片,羡煞众人。 初中的时候, 痞子蔡 带着他的《 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在大陆学生中火爆一时,我脑海中从此就留下一个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丽人,她穿着跳华尔兹那样华丽的舞服,在我心里轻舞飞扬,长裙翩翩如一朵盛放的百合! 被偏爱的都有持无恐,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那时的“假小子”忽而长大成人,在心中潜滋暗长、积蓄已久的裙装情节就以排山倒海之势袭来,终于在某个夏天爆发,换了一橱子的裙子。各种的裙子,长的,短的,连衣的,半截的,我给妈妈打电话,说我要弥补童年的缺失。 其中有一条是长及地的红纱裙,很精致的料子,我轻易不穿,受不得人家各种的眼光,只是挂在衣橱里或者穿了在宿舍晃悠下,人们所谓的弥补常常不过是一种自我心理安慰的幌子,错过的、失去的终究是回不来的。终于有天我换了心情,破天荒穿了红裙去办公室,打水时被实验室的女老师瞅着了,30多岁的女老师满脸是羡慕的表情,颇为感叹的说:“这裙子真好看!”我最受不得人家的陈赞,连连说:“我胖呢,穿得不好看!”老师连连摇头,由衷的说“不胖不胖,这样的身材最好啦,年轻就是好啊!”她若有所思的走过,留下一脸错愕的我。我记得我曾经多少次羡慕女老师岁月积累的知性、优雅以及脖子上、手指间亮灿灿的首饰,却不曾想我竟然也有着她更为羡慕的资本----我的年轻! 长辈们常说:跑掉的鱼总是大的,得不到的总是更好。我们一路向未知的远方奔跑的时候,却总在无意识中错过了我们所拥有的当下! 盛夏,让长裙翩翩起舞吧,舞出最耀眼的青春!
3032 次阅读|0 个评论
浙大的华尔兹
liuxiaod 2008-12-18 01:04
我从浙大毕业前觉得应该规划一下将来做什么,第一步研究动量守恒定律,如果能找到动量不守恒的物理原理,那么第二步继续研究能量不守恒,因为在理论上,动量不守恒将导致能量不守恒;第三步研究时间对称性问题,因为能量不守恒将破坏时间平移对称性, 反过来破坏时间平移对称性也将导致能量不守恒。第一步可能用5-7年时间,第二步可能需要用10-20年时间,第三步用余生。因为是三步,所以我把这个计划称做浙大的华尔兹。 现在离开浙大18年了,走完了华尔兹的前两步,提前完成了计划,接下来将用余生完成华尔兹的最后一步。幸运的是,在几年前找到了破坏时间平移对称性的一个线索,并且得到了与之相对应的能量不守恒及动量不守恒的实例,虽然这与完全解开时间对称性问题相去甚远,却是一个很好的开端,我已经很满意了。
个人分类: 物理大发现|1437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0: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