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元大都城墙遗址公园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北京元大都城恒遗址公园的海棠花
热度 5 cherrylu1960 2011-4-17 17:38
北京元大都城恒遗址公园的海棠花
被屋外一阵强似一阵的狂风阻隔在家中,有些郁闷,讨厌北京春季的风沙,还有干燥得令人很不爽的气候。 庆幸昨天赶着风未起去了一趟位于北土城的元大都遗址公园,想像着今天这场大风一定将满树的繁花悉数刮落,上周日还有路过 的朋友通风报信说满园海棠花刚刚含苞待放,还未进入最佳观赏期呢。如今才短短一周过去,已过盛花期,开始败落,让人不免想到“好花不常开, 好景不常在”的人生写照。当然,心情好的时候,看着白花花的海棠花朵潇潇洒洒随风飘落,落得个满地花瓣,也是一种享受。 这里据说有上万株品种各异的海棠树,集中于小月河两岸。 上世纪90年代,曾在元大都遗址公园附近居住过几年,天好的时候,常常于晚饭后漫步于公园周边,印象中只见到过刻有海棠花 溪的石头,却从未注意到这里的海棠花。也许当时海棠树不多,也许因为花期不长,在我们生活的匆匆脚步中一晃而过,抑或是那时 的心境与今不同,缺乏赏花之闲情。 总之,曾住在大片海棠树边却不知还有海棠花开时,今朝离她远去,却不辞数公里赶至观花。发现不知何时起,花如海,人如潮。 时代变了。人们的心情变了,吃饱喝足才有观花的闲情逸致,这就是小资情调。再看看人们手中的家什。从光学相机到低相素的数码相机,再到小巧精致的高相素数码相机,如今,不知不觉中已是长枪短炮林立,摄影发烧 友遍地了。 “海棠自古就是中国名花,历代文人墨客为之题咏不绝。《红楼梦》中宝玉咏海棠为“出浴太真冰做影,捧心西子玉为魂”。李 清照的“如梦令”里则写到,“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而苏东坡也曾做有海棠诗,“只恐夜深 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诗人对海棠花的爱怜之心,由此可见一斑。” “我国最著名的海棠品种包括西府海棠,垂丝海棠,木瓜海棠和贴梗海棠。一般的海棠花没有香味,唯有西府海棠香气袭人,是 海棠中的上品。其花未开时,花蕾红艳,似胭脂点点,开后则渐变粉红,于淡雅中显艳丽。似亭亭玉立的少女,未施脂粉却娇艳动人 。” 海棠花不像壁桃,远看艳丽夺目,近看依然只有艳丽。而海棠花远看浅浅的粉色,并不十分引人注目。一旦走近观之,却发现其 朵朵动人,繁花中不失清纯。尤其是盛开的白海棠,朵朵如冰清玉洁的少女,在微风中摇动靓丽的身姿,楚楚动人。淡粉色含苞欲放 的花朵,到挂枝头,同样动人。还有那淡淡的香气。。。 海棠花的确是一种诱人的观赏之花。 元大都公园流经的小月河曾经戏称为“城北龙须沟”,原来只有一两米宽,水比较臭。据说60年赶上发大水,河水涌上马路,瓜菜满河面,滚滚而下, 很是壮观。小月河虽看起来不怎么显眼,却是元大都的护城河。 从林大北路到这里,小月河忽而遁入地下,忽而露出地面,如今经过市政府的整治,河水变得清澈,河面变得宽阔,这绵延数公里碧波 荡漾的河面及其两边的美景已成为周边居民,当然包括周边院校很多大学生休闲浪漫的好去处。
个人分类: 原创摄影|8971 次阅读|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7: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