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误解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关于“大数据”的五大误解
热度 1 libing 2013-5-18 00:07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5月9日文章】题:对大数据的再思考(作者微软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麻省理工学院公民媒体中心客座教授凯特·克劳福德) “大数据”是当前的时髦术语,是技术界用来解决世界上最难处理的问题的全能办法。这个术语一般用来描述对海量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发现规律、收集有价值的见解和预言复杂问题答案的技巧与科学。它也许听起来有些乏味,但是从制止恐怖分子,到消除贫困,到拯救地球,对于大数据的鼓吹者来说,没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维克托·梅耶—舍恩伯格和肯尼思·丘基尔在有着朴素书名的《大数据:一次将改变我们生活、工作和思考方式的革命》一书中欢呼道:“对社会的好处将是无穷无尽的,因为大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将解决迫在眉睫的全球问题,如处理气候变化、根除疾病以及促进善政和经济发展等。” 只要有足够多的数据可以处理———不管是你的iPhone上的数据、杂货店购物状况、在线约会网站个人简介或者是整个国家的匿名健康记录,利用对这些原始数据进行解码的计算能力,人们可以获得数不胜数的有价值的见解。甚至连奥巴马政府也已经赶上了这股潮流,并在5月9日向企业家、研究人员和公众“破天荒”发布了大量“以前难以获取或难以管理的数据”。 然而,大数据真的完全像人们吹嘘的那样吗?我们能相信众多的1和0将能揭示人类行为的隐秘世界吗?以下是作者对所谓大数据理论的思索。 1.“有了足够的数据,数字就可以自己说话” 没门儿。大数据的鼓吹者希望我们相信,在一行行的代码和庞大数据库的背后存在着有关人类行为模式的客观、普遍的有价值的见解,不管是消费者的支出规律、犯罪或恐怖主义行动、健康习惯,还是雇员的生产效率。但是许多大数据的传道者不愿正视其不足。数字无法自己说话,而数据集———不管它们具有什么样的规模———仍然是人类设计的产物。大数据的工具———例如Apache Hadoop软件框架———并不能使我们摆脱曲解、隔阂和错误的成见。当大数据试图反映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化世界时,这些因素变得尤其重要,而我们却常常会傻乎乎地认为这些结果总是要比人为的意见来得客观些。偏见和盲区存在于大数据中,就像它们存在于个人的感觉和经验中一样。不过存在一种值得怀疑的信条,即认为数据总是越大越好,而相关性也等同于因果关系。 例如,社交媒体是大数据分析的一个普遍的信息源,那里无疑有许多信息可以挖掘。我们被告知,推特网的数据显示人们在离家越远的时候越快乐,而且在周四晚上最为沮丧。但是存在许多理由对这些数据的含义提出质疑。首先,我们从皮尤研究中心获悉,美国上网的成年人中只有16%使用推特网,因而他们绝对不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样本———与整体人口相比,他们中年轻人和城市人的比例偏多。此外,我们知道许多推特账号是被称作“机器人”程序的自动程序、虚假账号或是“半机器人”系统(即得到机器人程序辅助的人为控制账号)。最近的估计显示,可能存在多达2000万个虚假账号。因此就算我们要想踏入有关如何评估推特网用户情绪的方法论雷场之前,让我们先问一下这些情绪究竟是来自真人,还是来自自动化算法系统。 2.“大数据将使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智能和高效” 在一定程度上是的。大数据可以提供帮助改善我们城市的宝贵见识,但是它对我们的帮助仅此而已。因为数据在生成或采集的过程并不都是平等的,大数据集存在“信号问题”———即某些民众和社区被忽略或未得到充分代表,这被称为数据黑暗地带或阴影区域。因此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政官员对数据及其局限性的了解。 例如,波士顿的StreetBump应用程序是一个比较聪明的以低成本收集信息的途径。该程序从开车经过路面坑洼处的驾驶员的智能手机上收集数据。更多类似的应用正在出现。但是如果城市开始依靠仅来自智能手机用户的信息,那么这些市民只是一个自我选择样本———它必然导致拥有较少智能手机用户的社区的数据缺失,这样的社区人群通常包括了年老和不那么富有的市民。尽管波士顿的新城市机械办公室作出了多项努力来弥补这些潜在的数据缺陷,但不那么负责的公共官员可能会遗漏这些补救措施,最终会得到不均衡的数据,从而进一步加剧已有的社会不公。人们只要回顾一下曾经过高估计了年度流感发病率的2012年“谷歌流感趋势”,就可以认识到依赖有缺陷的大数据可能给公共服务及公共政策造成的影响。 在网上公开政府部门数据的“开放政府”计划———如Data.gov网站及“白宫开放政府计划”———也存在同样的情况。更多的数据未必会改善政府的任何功能,包括透明度和问责,除非存在可以使公众和公共机构保持接触的机制,更不用说促进政府解释数据并以足够的资源作出反应的能力。所有这些都非易事。事实上,我们身边还没有很多技能高超的数据科学家。各大学目前正在争相定义这一领域、制订教程和满足市场需求。 3.“大数据对不同的社会群体不会厚此薄彼” 几乎不是这样。对大数据所号称的客观性的另一个期待是对于少数群体的歧视将会减少,因为原始数据总是不含社会偏见的,这使得分析可以在整体水平上进行,从而避免基于群体的歧视。然而,由于大数据能够作出有关群体不同行为方式的论断,它们的使用通常恰恰就是为了实现一个目的———即把不同的个体归入不同的群体中。例如,最近有一篇论文指科学家听任自己的种族偏见影响有关基因组的大数据研究。 大数据有可能被用来搞价格歧视,从而引发严重的民权担忧。这种做法在历史上曾被称为“划红线”。最近,剑桥大学对脸谱网5.8万个“喜欢”标注进行的大数据研究被用来预测用户极其敏感的个人信息,如性取向、种族、宗教和政治观点、性格特征、智力水平、快乐与否、成瘾药物使用、父母婚姻状况、年龄及性别等。记者汤姆·福尔姆斯基这样评价该项研究:“此类容易获得的高度敏感信息可能会被雇主、房东、政府部门、教育机构及私营组织用来对个人实施歧视和惩罚。而人们没有任何抗争的手段。” 最后考虑一下在执法方面的影响。从华盛顿到特拉华州的纽卡斯尔县,警方正在求助于大数据的“预测性警事”模型,希望能够为悬案的侦破提供线索,甚至可以帮助预防未来的犯罪。不过,让警方把工作专注于大数据所发现的特定“热点”,存在着强化警方对声誉不佳的社会群体的怀疑以及使差别化执法成为制度的危险。正如某位警察局局长撰文指出的,尽管预测性警事登记系统不考虑种族和性别等因素,但是如果没有对差别化影响的考虑,使用这种系统的实际结果可能“会导致警方与社区关系恶化,让公众产生司法程序缺失的感觉,引发种族歧视指控,并使警方的合法性受到威胁”。 4.“大数据是匿名的,因此它不会侵犯我们的隐私” 大错特错。尽管许多大数据的提供者尽力消除以人类为对象的数据集中的个体身份,但身份重新被确认的风险仍然很大。蜂窝电话数据看起来也许相当匿名,但是最近对欧洲150万手机用户的数据集进行的研究表明,只需要4项参照因素就足以挨个确认其中95%的人员的身份。研究人员指出,人们在城市中走过的路径存在唯一性,而鉴于利用大量公共数据集可以推断很多信息,这使个人隐私成为“日益严重的担忧”。 但是大数据的隐私问题远远超出了常规的身份确认风险的范畴。目前被出售给分析公司的医疗数据有可能被用来追查到你的身份。关于个性化医疗有很多谈论,人们的希望是将来可以针对个人研制药物和其他疗法,就好像这些药物和疗法是利用患者自己的DNA制作出来的。就提高医学的功效而言,这是个美妙的前景,但这本质上依赖于分子和基因水平上的个人身份确认,这种信息一旦被不当使用或泄露就会带来很大的风险。尽管像RunKeeper和Nike+等个人健康数据收集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在实践中用大数据改善医疗服务仍然还只是一种愿望,而不是现实。 高度个人化的大数据集将成为黑客或泄露者觊觎的主要目标。维基揭秘网一直处在近年几起最严重的大数据泄密事件的中心。正如我们从英国离岸金融业大规模数据泄露事件中看到的,与其他所有人一样,世界上最富有的1%人口的个人信息也极易遭到公开。 5.“大数据是科学的未来” 部分正确,但它还需要一些成长。大数据为科学提供了新的途径。我们只需看一下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它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网格计算项目的产物。在该项目中,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利用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对所有数据进行管理。但是除非我们认识到并着手解决大数据在反映人类生活方面的某些内在不足,否则我们可能会依据错误的成见作出重大的公共政策和商业决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数据科学家正在开始与社会科学家协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将意味着找到把大数据策略和小数据研究相结合的新途径。这将远远超越广告业或市场营销业采用的做法,如中心小组或A/B测试(即向用户展示两个版本的设计或结果,以确定哪一个版本的效果更好)。确切地说,新的混合式方法将会询问人们做某些事情的原因,而不只是统计某件事情发生的频率。这意味着在信息检索和机器学习之外,还将利用社会学分析和关于人种学的深刻认识。 技术企业很早就意识到社会科学家可以帮助它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人们与其产品发生关系的方式和原因,如施乐公司研究中心就曾聘请了具有开拓精神的人类学家露西·萨奇曼。下一阶段将是进一步丰富计算机科学家、统计学家及众多门类的社会科学家之间的协作———不仅是为了检验各自的研究成果,而且还要以更加严格的态度提出截然不同的各类问题。 考虑到每天有大量关于我们的信息———包括脸谱网点击情况、全球定位系统(GPS)数据、医疗处方和Netflix预订列表———被收集起来,我们迟早要决定把这样的信息托付给什么人,以及用它们来实现什么样的目的。我们无法回避这样的事实,即数据绝不是中立的,它很难保持匿名。但是我们可以利用跨越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从而更好地辨别偏见、缺陷和成见,正视隐私和公正将面临的新挑战。
个人分类: 新闻报道|3535 次阅读|1 个评论
“常见误解”后边的另一类误解——“车蛋”系列
热度 1 liwei999 2013-5-13 14:25
“常见误解”后边的另一类误解——“车蛋”系列。 作者: mirror (*) 日期: 05/13/2013 00:02:08 《中国学生的常见误解之一》 与 《不走运的苏达山》 是同一天的帖子,相差不过几个小时。从故事的完整性看,邢老师的为佳。但是读者较少。两篇中有个 共同的话题 就是对未发表的新想法要如何处理的事儿。邢老师的忠告是: 如果你有了崭新的科学思想和学术成果,那么无论如何尽快发表它才是硬道理。 这也是国人要有自己的专业杂志的一个理由。 “中国学生的常见误解”的提法可以有几种解读。按饶老师的文脉,应该说是“国人常见的误解”、对中国(型)学生的特征的认识。饶老师对这类“误解”的解读、以及饶老师的理想,在这里都不是问题。镜某想说的是与这类误解不同的 另一类型的误解 。 一个正常的硬币,连出了9次正面,问下一次出正面的可能性。这个问题也算是个绕人的问题吧。“标准”答案是依然是50%。如果盯着一次投币看的话,这个结论不错。但是,放眼全局,连续出现9次正面的概率是0.2%,连续十次的可能性是0.1%。这时,人们怎样看这个问题???这时恐怕 人的理性 云云的说法是不起作用了,人们会以为,第十次出背面的可能性是99.9%,而不是50%。如果是押宝,多数人会如何行动呢?换个说法,如果把99.9%看成只是50%的两倍,人们押宝的行为又会是怎样呢?这是镜某想说的 另一类型的误区 。 理论强或实验强的说法,不应该离开对母体集团的考察。在镜某看来,人口的top1%的聪明程度应该是相差不多的,不论他们做什么。因为今天人们的所谓才能,基本上都是后天教育出来的东西,差别大多是来自这个教育的过程。田忌赛马是国人津津乐道的故事。但是从赛事的精神上看,不是个费尔泼赖的做法。 同样是劳动,国人缝制衣料的劳动与瑞士工人装手表的劳动不一样。同理,同样是做科学实验,生命科学里面的多数实验与东莞中微子的实验也完全不一样。这里也有一个误区。 说到“动手能力”,这里面还有一个更大的误区:教育阶段的和研究阶段的(指年龄)。应该说,国人在教育阶段接触动手的机会很少。当然可以归罪于“应试教育”,但镜某以为更多的是来自 文化传统 。而到了 研究阶段 ,一方面国人受制于人,买来很多洋仪器,做一些“缝制衣料型的”科研,另一方面,在高端限制对国人的仪器、器件的销售,使国人在很多前沿领域的研究工作中, 没有意义 地重复前人已经做过的东西。这样的做法无疑消耗了国人的研究精力。洋人那里一个电话就搞定的事情,国人的研究生要花小半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做出来。这种现象、事情,是个人听了都会生气。在这样的背景下,指责国人的研究生的工作档次低、没有创意,镜某以为有失公允。 如果说洋人有“敌意”、故意这样做的话,镜某以为结论下得早了些。控制资源、享受比中国人富贵的生活,也是一类“天经地义”的思考。 做同样的事情,地点、时间不同的话,评价也不相同。饶老师所嘲笑的“我们中国现在有时以投钱多到某些领域,买机器、造装置,来争取做些领先的工作”,很有些象当初劳动集中型产业投资的导入有些相似。对此,饶老师有意见了。镜某也很赞同这个批判。只是以饶老师所在的那个位置,这类 批判的格调还应该更高些、更系统些才好。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635 次阅读|1 个评论
一张简单图纸的不规范之处
热度 1 lql0558 2013-3-31 20:31
图纸是一种技术语言,是设计者和加工者及装配者之间的交流工具。要想在交流中不产生误解,规范是首要的。图1是一个简单的轴套图纸,轴套内孔两端倒圆角R2,中间有个R5的环槽,环槽深度1.3 0.2/0 ,环槽两端与内孔交界处倒R1圆角,环槽宽度6.9±0.2。图1略去了与本博文无关的一些尺寸及标注。这个图纸很简单,咋一看,没什么,但它却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甚至能够产生误解,至少本人这么认为的。 首先看 内孔两端倒圆角R2,端面线1和线6是边界轮廓线,肯定是需要的,线2和线5是不是需要的呢?一般来说,相切的两表面相切处是不应画线的,图2是一个经典的案例,相切处不划线,图1中的R2与内孔圆柱相切,情形和图2相似,所以本人觉得线2和线5是多余的,应该删去。 否定了线2和线5,接着看线3和线4,线3和线4的位置应该在什么位置。在环槽旁边有两个节点,一个是R1与内圆柱的边界节点,一个是R1和R5的边界节点,按照线2和线5的理解,线3和线4的端点应该是R1与内圆柱的边界节点,可根据图2可知,这个位置是不符合制图规范的;那么就剩下一个可能了。从机械制图上考虑,两曲线平滑过渡时,切线与转向轮廓线重合时要画线,不重合不划线,根据这个原则,这个位置也不应该有线的,如图3。 再看标注出来的尺寸,与环槽有关的尺寸是环槽半径R5、倒圆角R1、深度1.3,槽宽6.9;对于环槽,确定了半径和深度,槽宽也就确定了,这儿的槽宽尺寸是画蛇添足了。足添在什么位置了呢?在CAD中根据深度1.3的公差可知,R1与内圆柱两个边界节点之间的距离是7.459-7.937,和6.9±0.2相差较大;R1与R5的两个边界节点的距离是6.216-6.614,和6.9±0.2相差也比较大,可见两个都不是。假如没有倒角R1,那么R5会和内圆柱有两个边界节点,在CAD中根据深度1.3的公差可知,这两个节点之间的距离是6.726-7.141,和6.9±0.2的距离很吻合。由此可见,原作者的意图可能是标注这个尺寸的,由于这两个节点是图中是不存在的,而且又有多余的线3和线4的干扰,很可能让加工者产生误解。 总结起来,该图纸的不规范之处是存在多余线条线2、线5及线3、线4;槽宽标注尺寸多余等。 本博文为原创,观点仅供参考。欢迎转载或引用,但请注明来源,谢绝不注明来源的引用或转载,联系 QQ:375188549 。 作者简介:李其龙,男,硕士学历,主要从事材料科学与机械加工方面的研究。 Email : li-qilong@163.com
5624 次阅读|2 个评论
一切都是误解
hklobo 2012-8-1 15:35
人际关系对于我来说是最头疼的了。 对我有误解是常有的事,很多误解我听到了,更多的误解藏在了你们心中。很多的误解是对我的贬低,更多的误解是对我的高抬。我在乎的误解是你们贬低了我,诋毁了我,低看了我的那一些,每当被你们这样误解,我就伤心、愤怒、抱怨。希望能修改我这些留在你们心中不好的印象。我感谢这些贬低的误解,它让我为了证明自己而努力向好。无论最后误解是否化为理解,我都做过变得更好的努力。这些努力是让我成长的。我忽略的那些高估了我、溢美于我、过奖于我那些误解,我感觉像得了便宜一样的开心。还记得前段时间老板夸赞我工作做得不错,虽然自己很明白自己工作做得怎样。显然,老板是误解了我,我并没有那样厉害的工作能力,很多成绩并不是全凭我的能力而来。 哈哈,我就在想,误解就是一个永处在微扰状态的天平,时而天平偏向于我,时而偏向于他。为什么我习惯于对自己的不公平感到不满,而对别人不公的时候却沾沾自喜于自己得到了便宜。真是不该啊! 最后,我到底想表达个什么意思呢。我应该为自己没有做到老板以为的那么好而伤心、愤怒、抱怨吗?我想大可不必要。我只要能认识到:人们对我多是误解,有高抬有贬低,我又何必在意误解。有了溢美之词而不沾沾自喜也是关键所在啊! 前段时间,读钱钟书先生文章,有一篇《一个偏见》讲得很有意思。我想我这里说误解也和他的偏见意思相近。摘取他第一段描写偏见的一小段作为今天感悟的结尾: 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日娱乐。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平、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头前的姿态。
个人分类: 思考边上|2837 次阅读|0 个评论
讀貼不仔細就妄下評論是個嚴重的缺點
热度 5 jiangjinsong 2012-5-22 23:54
在博客上進行交流 你會發現許多時間浪費都是因為有些朋友讀貼不仔細所致 由於讀貼不仔細 就不能很好地理解他人的意思 不能全面掌握他人的觀點 如果再有些偏見 對他人動機再有些不必要的猜測和聯想 那樣對他人的觀點進行批評 要想錯得不很離譜 簡直比中大獎還難 博客交流讓我們從認真讀帖開始 節約大家的寶貴時間是網絡倫理重要的內容
个人分类: 風中獨白|3588 次阅读|15 个评论
是误解了“一塌糊涂”,还是为“一塌糊涂”辩解?
热度 1 黄安年 2011-12-27 20:14
是误解了“一塌糊涂” , 还是为“一塌糊涂”辩解 ?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12 月27 日 ( 美东时间 ) 发布 今晨看到一些媒体对北大校长的“一塌糊涂”论的报道又有一个版本 , 称 : 周其凤说 “ 美国教育一塌糊涂 ” 、 “ 美国总统不尊重人 ” 的,实际上都只来源于湖南当地一家媒体的报道。在长沙一中结束演讲后,周其凤在湖南大学的演讲中再次提到了他对美国教育的看法,在这个问题上,周其凤的意思是 ——“ 现在有一种说法,似乎中国的教育一团糟,西方的教育就很好。我也认为美国的教育很好,但得看你的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从培养杰出的美国公民的角度来看,美国的教育绝对是最好的,但如果我们从世界公民的角度来看,我就认为美国的教育是一团糟。 ” 对比几个不同的报道都不是录音讲话而是记者的转述 , 有的媒体称误解了 “一塌糊涂”。看来“一塌糊涂”的说法是存在的 ( 新版本改为 “ 从培养杰出的美国公民的角度来看,美国的教育绝对是最好的,但如果我们从世界公民的角度来看,我就认为美国的教育是一团糟。 ” ) 其实 “ 一团糟 ” 和 “一塌糊涂”在意思上没有什么区别。 一些媒体批评某些新闻记者浮躁,误解了北大校长的“一塌糊涂”意思,同时又为“一塌糊涂”辩解,似乎“ 看你的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说什么从培养杰出的美国公民的角度来看,美国的教育绝对是最好的,但如果我们从世界公民的角度来看,我就认为美国的教育是一团糟。 ” 这段并不歪曲校长的话没有问题 , 笔者以为这段话确也是有问题的,这段话出自北大校长之口尤其具有讽刺意味。请问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跨世纪前后,北京大学培养了几千上万来到美国的“世界公民 ” ?其中又有多少迄今一直在美国,八九十年代,北大某些专业就有被称为留美预备班的说法 , 迄今这种情况有增无减。套用北大校长的说法,把美国两字改为中国:从培养杰出的中国公民的角度来看,北大做得怎么样?从“教育的目的 ” 来谈论, “ 美国的教育绝对是最好的 ” 还是 “ 美国的教育 一塌糊涂 ” 显然有点意识形态挂帅的味道。 顺便说说 , 这位北大校长要真正担当起带领北大创世界一流 , 恐怕难以胜任,因为靠突出意识形态来强占未来世界高地是没有指望的,苏联解体,文革教训我们难道忘记了吗?此外,这位校长讲话容易走极端, “ 美国的教育绝对是最好的 ” 还是 “ 美国的教育 一塌糊涂 ” 都同时出自他之口,他的思想方法有点问题。 ********************88 陈方:北大校长为何被误解得“一塌糊涂” 2011 年 12 月 27 日 08:45 来源: 青年时报 作者:陈方 这一事件从一个侧面也呈现了媒体的浮躁。网络时代,人人都强调自身影响力,为了扩大影响力,故意迎合社会情绪以引爆新闻传播力度,这一倾向并不鲜见 “ 北大校长称美国教育一塌糊涂 ” ,这是 12 月 25 日在网络上非常火爆的一则新闻。说实话,看到这则新闻时第一感觉是 “ 不相信 ” 。一位中国最高学府的校长说世界最强大国家的教育 “ 一塌糊涂 ” 。他是在什么 “ 语境 ” 里说的这句话,他所表达的意思有没有被媒体断章取义?还容不得你认真思量报道的客观真实性,看过报道的网民们便开始 “ 痛斥 ” 周其凤, “ 丢人 ” 、 “ 无知 ” 、 “ 悲哀 ” 甚至 “ 垃圾 ” 、 “ 脑残 ” 等负面评价如潮水般涌来。 “ 批评家们 ” 习惯了炮轰,很少有人愿意冷静下来去还原事情的真相,他们的态度大多是, “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 在围观者 “ 我信了 ” 的态度里,当事人是否被误解是否受了委屈这已无关紧要了。 不妨简单回顾一下这一事件的大致脉络。报道周其凤说 “ 美国教育一塌糊涂 ” 、 “ 美国总统不尊重人 ” 的,实际上都只来源于湖南当地一家媒体的报道。在长沙一中结束演讲后,周其凤在湖南大学的演讲中再次提到了他对美国教育的看法,在这个问题上,周其凤的意思是 ——“ 现在有一种说法,似乎中国的教育一团糟,西方的教育就很好。我也认为美国的教育很好,但得看你的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从培养杰出的美国公民的角度来看,美国的教育绝对是最好的,但如果我们从世界公民的角度来看,我就认为美国的教育是一团糟。 ” 在长沙一中时的演讲中,周其凤的表述未必与在湖南大学的表述完全一致,但应该不至于差别太大。这表明,周其凤确实有被媒体 “ 断章取义 ” 了。 进一步反思周其凤为何会被媒体 “ 断章取义 ” 。一方面这可能和记者采访的职业素质有关,在采访中引用受访者的原话时,没有完整准确地表达出发言者的原意。技术的缺陷可能会导致无意识的错误,但另一方面,媒体在传播时也会发生主观错误。比如在对周其凤的演讲报道中, “ 批评美国教育一塌糊涂 ” 的 “ 新闻点 ” 一定具有很强的传播价值,为了强化新闻的传播力度,媒体也有可能故意 “ 忽视 ” 周其凤其他方面的观点平衡,专门挑出来 “ 批评美国教育一塌糊涂 ” 这一极具 “ 眼球价值 ” 的内容刻意传播。 这一事件从一个侧面也呈现了媒体的浮躁。网络时代,人人都强调自身影响力,为了扩大影响力,故意迎合社会情绪以引爆新闻传播力度,这一倾向并不鲜见。我们常常强调真相,可是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却是 “ 符合自己想象 ” ,如果新闻爆料的信息一旦符合了自身需要的真相时,它的传播效应便可以爆发,而真正的真相是否被掩埋,已经无关紧要了。这是社会情绪发酵的后果,当然也是互联网时代浅阅读的弊端所在。在一个人人都愿意急于表达的网络时代里,表达的效率和表达的质量未必正相关。很多时候,那些独立的正确的判断,往往是慢一拍后才出现的。 http://news.ifeng.com/opinion/society/detail_2011_12/27/11593185_0.shtml ***************************8 北大校长为何被误解 2011 年 12 月 27 日 00:52 来源: 北京晨报 误解会提高一个社会的运行成本,增加风险,面对误解,媒体责无旁贷,但人性本身是不完满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像机器那样,永远不失误,所以不能虚拟一个绝对真实,也不能希望哪家单位彻底来解决它。最好的解决之道,是让更多的人发声,正如该消息出台后,多家媒体纷纷质疑,这充分说明,众人参与才是最好的纠错机制。 因 “ 美国教育一塌糊涂 ” 、 “ 美国总统不尊重人 ” ,北大校长周其凤陷入舆论漩涡,但事实上,是媒体误解了他的讲话,并冠以耸人听闻的标题,难怪周校长感到 “ 很受伤。 ” (据《中国青年报》昨日报道) 媒体以真实为生命,应坚持客观、中立的准则,该案值得所有媒体人警醒,但也应看到,良好的舆论空间需社会各界共同维护,只依赖媒体一方,从结构上看缺乏稳定性。 误解,表面上看是报道失误造成的,但认真思考,就会发现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首先,周其凤先生原来说法同样武断、情绪化,他说 “ 从培养杰出的美国公民的角度来看,美国的教育绝对是最好的 …… 但是如果我们从世界公民的角度来看,我就认为美国的教育是一团糟 ” ,可埃德加 · 斯诺、安娜 · 路易斯 · 斯特朗、马丁 · 路德 · 金等不都是世界公民的典范吗?在国际公务员队伍中,美国人并不少,在环保、消除贫困等方面,许多国际性组织是美国公民首倡。罔顾事实,斥为 “ 一团糟 ” ,难免被误解。 其次,作为名校的管理者,周其凤的表达能力实在糟糕,此前他的大作《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已令人称奇。因为,他的升迁与公开演讲无关,他不用顾虑听众的意见与感受,只要照稿念,一样可以得到整齐的掌声,当一个人的唐突被看成是个性、粗疏被看成是豪迈、木讷被看成是诚实时,这就增加了被误解的可能,那么,周校长是不是应主动提高表达能力呢?如何才能提高? 第三,就算认为 “ 美国教育一塌糊涂 ” ,不过一种个人意见,无需小题大做,因为思想无禁区,可引起轩然大波,说明大家是从 “ 立场 ” 角度来解读,有立场当然好,可处处是立场,谁还敢说不同观点?有了这样 “ 立场紧张 ” 的氛围,误解便会常态化,要化解这种紧张感,就要思考它是怎么形成的,谁该迈出第一步,权力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误解会提高一个社会的运行成本,增加风险,面对误解,媒体责无旁贷,但人性本身是不完满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像机器那样,永远不失误,所以不能虚拟一个绝对真实,也不能希望哪家单位彻底来解决它。 最好的解决之道,是让更多的人发声,正如该消息出台后,多家媒体纷纷质疑,这充分说明,众人参与才是最好的纠错机制。大环境更开放,情绪化思维会更少,管理者就会更注重沟通,公众意见才会更少被立场所扭曲,这才能在根本上减少误解。 蔡辉 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1_12/27/11580445_0.shtml?_from_ralated
个人分类: 教育改革思考(07-11)|1718 次阅读|1 个评论
各种“误解”,不单是中医
liwei999 2011-8-4 09:03
各种“误解”,不单是中医。 作者: mirror (*) 日期: 08/03/2011 19:43:16 有一种“药物”,说是对脑血栓“有效”。打着引号是因为非认可的东西不能主张是治疗药物、不能主张疗效。镜某认 识两家朋友,一家男人是医生,一家是药厂的技术人员。家里的老人都是有脑血栓的病。男人们都是用“科学”的思考,认为这种药物没有用,而女人们都认为是管用。这种“药”比较贵,一天用量70~80元的样子。一个月的费用就要两千多,一年就要两三万。 可惜镜某的岳母已经走了,不然的话,镜某也主张试试吃这种药。因为认识的这两家老人患者都说“管用”,而且还都活着。按照治疗的“准则”,患者说“管用”那就是“管用”了,没有必要去“双盲”。做子女的肯掏这份钱,对老人来说也许是最大的“功效”。 被认证为“有效”的医疗药品,有的有效率也不过30%。不被认证的“保健品”,也许就有30%的有效率,考虑到伪药的效果。这就是现实。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医疗卫生专栏|1981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众普遍的误解
liwei999 2011-7-31 01:06
这个认识应该是个大众的普遍的误解。误解的理由是什么呢? 作者: mirror (*) 日期: 07/30/2011 02:21:09 镜某的理解与李维的相同。 Quote 微软问题是个著作权、版 权的问题,而不是个技术的问题。如果这两类事情都不能区分的话,就不是“落后多少年”的问题了。商业上的成功与技术上的成功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事项。这样思考的教育,是国人教育体系中缺少的东西。微软的成功是个典型的商业上的成功事例,如果是论技术上的成功,Linux可算是一例。如果能理解Linux就是所谓的“核心技术”的话,也就不会乱用什么“核心技术”的提法,当然也就不会有出现“汉芯”系列芯片的问题的土壤了。 这话还真是被印证了,有人应了这样的帖子,认为 Quote 微软首先是技术上的成功,其次才是商业上的成功,而不仅仅是著作权与版权问题。如果说微软没有核心技术的话,为什么国人开发不出来?如果LIUUX好的话,为什么没有几个人用? 镜某已经没有气力回答这样的问题了。这种对问题的认识,不是一般的混乱,而是相当的混乱。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02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文汇报:美国70%的食品转基因误解亟须辨明
bmzy 2011-7-15 12:39
有一种误解亟须辨明 曹明华 拙文《“转基因”之争在美国》(载7月6日“笔会”)发表后,反应强烈,收到了大量电话和电邮。有很多朋友问我为 什么放下许多重要的事情不做,长时间专注于这一问题。我反思了一下,促使我关注中国食品转基因的起因有两个:一是得到国内热心公益的老同学的积极鼓励;二 是我97岁的祖母还在国内,我每每想到,她每天清晨都要喝一碗稠稠的大米粥,心就会紧揪——我想象这些煮粥的米粒都被转了基因…… 根 据我所了解的知识,老人和幼儿,对于转基因食物危害的抵御力是较普通人群更为脆弱的。(中国农业部的专家是懂得这一原理的,所以《农业部机关幼儿园儿童保 健》的条例里有这一条:“4.安全保证:……食用油采用非转基因油。”)但国内却有人以“科普”的方式宣传转基因食物,说美国人都在吃转基因食品:“除了 玉米,大豆、土豆、西红柿、油菜等主要农作物的转基因品种也在美国大量种植。据统计,美国市场上的食品大约70%含有转基因成分……”这真是令我吃惊莫 名! 我想我必须在此作一说明:上述说法是非常错误的,它误导着中国的舆论信息。 一、作为食用的转基因土豆(NewLeaf),早在2001年之后就被撤出了美国、加拿大市场,目前的转基因土豆(Amflora)是只供工业用的。 二、转基因西红柿在美国、欧洲的遭遇更惨,上市时间比转基因土豆还短。到1998年为止,就被欧美消费者市场淘汰了。 三、更令人惊讶的新情况是,去年我查维基百科时,上面明确显示“转基因西红柿”在全球消费者市场上已经消失;而今年1月30日我又查维基百科,居然看到新增添了一个条目:“少量(转基因西红柿)在中国种植”! 四、还有甜椒,在最近更新了的“维基百科”上也出现了: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转基因甜椒”唯有中国在种植。 当 然,更须辨明的是,“美国市场上的食品大约70%含有转基因成分”,这话是不对的。这里混淆了“美国市场上的食品约70%”与“美国市场上加工过的食品约 70%”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这类“加工过的食品”(processedfoods)中的“约70%”,可能含有一丁点儿转基因原料作微量添加剂的成 分,比如饼干或罐装饮料里含有一点转基因玉米制的糖浆,或乳制品里含有一点转基因大豆制的植物蛋白成分。 比如,我们走进 超级市场,购取日常食品时,主要是一日三餐的主粮加上新鲜食物(即“非加工过的食品”):肉、蛋、奶、禽、鱼、乳。这已占了美国人日常食物的70%左右, 其中没有任何一个是转基因的。美国市场上所有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基本都没有被转基因,只有黄色歪脖南瓜和绿皮西葫芦当中的10%左右及部分夏威夷木瓜被转 基因,而这两种蔬菜和水果均不属于消费量高的大众化蔬果。 美国人没有炒菜的习惯,白种人喜欢用只适合低温下用的油——橄榄油作食用油。据说中国目前也开始时兴用橄榄油,以避开转基因大豆油,但橄榄油是不可用来炒菜的,它在高温下会变性。 大豆也绝非美国人的主要食物之一。前几年有一个挺新奇的研究发现:为什么白种女人与亚裔女人更年期的反应很不同?原来亚裔女人吃大豆!这正说明大豆并不是白种人的食物。 到目前为止,一个重要的事实是:西方高加索人(白种人)的传统食物,都没有被转基因;过去已经“转”了的,也被彻底地撤出市场了! 我的观察是,转基因的撤出市场是因遇到了强大抵制。生物公司孟山都等对消费者是一视同仁的,但高加索人(白种人)在美国主流社会中的声音比较被重视。因此,白人对自己传统食物的“抵制转基因”便来得比较奏效——比如在对转基因土豆和转基因小麦的强烈抵抗上! 而对有色人种来说,他们在美国国内所能向孟山都等发出的不同声音本来就已微弱,再加上还有些国外的帮手在向他们的民族和国家推销呢。这样,这部分有色人种的传统食物的转基因产品,就得到了较为迅猛的发展。 而那约70%的“加工过的食品”(processedfood)——指的是货架上那些罐装食品、饮料、糖果、乳制品、糕点等等经脱水或防腐处理过的食品,只一般被作为辅助食物或偶尔作零食吃,即便这样,对健康较为讲究的美国人对此都还避之唯恐不及。 来自http://whb.news365.com.cn/bh/201107/t20110714_3085798.htm
1674 次阅读|0 个评论
蔣科學究竟是什麼樣的人?
热度 23 jiangjinsong 2011-5-30 17:56
丫頭: 自闭,自恋,自大,自狂者的形象。但人家还偏偏要表现得开明,尊他,谦虚,理智。内在与外在的表现相异,是因为核心就是在玩把戏,作了混淆是非的一根搅活棍子。所以,他的一切谦虚、谨慎、开明、理智,皆是虚如云朵,把一些厚道而缺少辩析力的人,给哄得一个楞一个楞的,还要帮他抬轿子。真是愚蠢,愚蠢! 阿四: 今天和老蒋打了一下午麻将,我打东风,他说我打的是南风。 他打南风,我要碰,他又说他打的是西风。 我再打西风,他说他胡了,牌都没看就推了,我得乖乖给钱。 还好我是神经病,不是神经病,没法和他玩。 对了,最后他还说了一句,谢谢我放冲,我哭了。 王号付钱很爽快,看过他打,没有和他正面打过。 至于老蒋,每次打牌都是我输,搞得很郁闷。 以后得好好研究一下他的牌路,就不信他真是如来。 短期内不和他打了,研究清楚他的牌路再说。 我已经投降了。 死鬼: 老蒋的核心:万事皆不对。 但他不说,他就说你不对,不说啥事对的,说了,也立马否定。 丫頭: 1.喜欢在夏夜里执意捂着冬天的棉被过夜。 2.妇女解放了,小脚老太还对自己当年的裹脚布留连至深。 3.刻舟求剑的那个古者。 4.把片面当成作济世良药并对其大呼“我爱死你了”。农村有句话:“逮着屎头子打得瑟。” 5.为了所谓学术的严肃,乐不可颠地作一名黑社会老大旗下的打手,对反对者不吝施以文明的棍棒。 丫頭: 科学网上,有左派与右派之分,有儒与道之分。其实,大家的本心是一致的,都是恨铁不成钢,希望我们这个国家里的人们过上好日子。这是共同点。分歧其实也就是各自所认同的达成这个目标的方法不同罢了。“左派”如侯成亚老师,“右派”如李小文老师,其实都是爱民的好老头,但各自依赖的意欲救天下的方法不同,所以看上去格格不入。我跟老蒋也是如此。其实,本质上大家都是一颗心,就是张明敏演唱的那首我的中国心。科学网上争也好,闹也好,年轻人不要受影响,看清这样的事实,继续走你们自己心中的路,多看看各家的功法,融汇贯通,就象郭靖的华山论剑,功力猛长,那才是好功夫!
个人分类: 精彩轉帖|5787 次阅读|100 个评论
有关中科院的误解
热度 15 xcfcn 2011-5-23 18:22
有关中科院的误解
有关 中科院的误解 1 、北京的研究所是国家队,而其他地方的研究所是省队。或者说中科院都在北京。 中科院院部在北京,中科院的研究所是全国布局,任何一个研究所都是平等的,一般也是所在研究领域最强的或最前列。中科院有12个分院(虚体),但不像社科院一样每省都有省社科院,中科院没有省级机构。 2 、在中国科学院工作的研究员都是院士,或者说院士来自于中科院的研究人员。 这个误解在老百姓或中小学生里比较多,中科院大体分两部分:一是跟工程院一样的虚体机构:院士学部,他是国家科学最高咨询机构,其院士来自于隔年增选的全国的研究机构以及高校的杰出研究人员。另外一部分就是实体部分:就是分布全国各地的研究所。所以,理论上,中科院的研究人员跟高校的研究人员具有同等的机会当选院士。倒是现在社科院的学部委员只是来自于社科院。 3 、中科院类似于美国科学院。 源于英式科学体制的国家,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都有作为国家学术机构代表的国家科学院(英国为皇家学会),但没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中心。源于法式科学体制的国家,如俄罗斯、法国、中国等,都形成了国家级的综合研究中心。 4 、中科院类似台湾的中央研究院。 台湾中央研究院隶属“总统府”,不能培养研究生,好像美国的国家实验室也不能培养研究生。但中科院不仅办大学如科大,还办研究生院。 5 、联想是中科院控股的企业? 没错,中科院还办了不少企业,下面的研究所办了更多企业。院里有个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有点像中科院的“国资委”。其中不少企业亏损,有的让研究所负债累累。现在很多偏应用的研究所转制成研发中心,自负盈亏了。 6 、季羡林怎么是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 最早中科院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第一任院长就是郭沫若嘛(1949-1978),不过似乎没有实权,因为当时是党组负责制,此后是院长负责制。季羡林是 1955 年当选的学部委员。另外,丁声树 千家驹 于光远 尹 达 王力 王亚南 王学文 向达 艾思奇 何其芳 吴玉章 吴晗 吕叔湘 吕振羽 李亚农 李达 李俨 杜国庠 沈志远 狄超白 周扬 季羡林 金岳霖 侯外庐 胡乔木 胡 绳 范文澜 茅 盾 夏鼐 马寅初 马叙伦 张如心 张稼夫 许涤新 郭大力 郭沫若 陈伯达 陈 垣 陈寅恪 陈望道 陈翰笙 陶孟和 汤用彤 冯友兰 冯至 冯定 黄松龄 杨树达 杨献珍 刘大年 潘梓年 翦伯赞 邓拓 郑振铎 黎锦熙 钱俊瑞 骆耕漠 鲍尔汉 薛暮桥 魏建功 罗常培等人也是社会科学学部学部委员。最早学部委员偏重于管理,研究水平不是唯一的标准。但 1978 年 5 月,哲学社会科学部分出成立社科院,归中宣部管辖。导致大陆人文社会科学没有院士,但是台湾的中央研究院院士还一直包括人文社会科学。 附中科院简史 1 、 1949 年 10 月,前身“人民科学院”接收北平研究院和中央研究院的摊子以及东北日本留下的一些机构如现在的大连化物所。 2 、 1952 年 6 月,中科院可以招收实习生, 1955 年 9 月,中科院正式培养研究生(硕士,大体相当于苏联的副博士)。直到 1965 年中断。 1978 年成立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2000 年 12 月更名为中科院研究生院。 3 、 1955 年 6 月,成立学部,其中就有哲学社会科学部等四学部。 4 、 1958 年 9 月,在北京西郊成立中国科技大学, 70 年后迁合肥。办学校主要是当时人才太少。叫什么“全院办校,所系结合”。 5 、 1977 年 9 月,国家科委分出成为国务院直属部门。科委于 1956 年 5 月中科院制定 12 年规划时成立,属于任务编制,所以中间有取消过。 1998 年改为科技部。 6 、 1978 年 5 月,哲学社会科学部分出成立社科院,归中宣部管辖。 7 、 1982 年 1 月,设立中科院国家基金。 1986 年 2 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正式成立。 8 、 1994 年 6 月,工程院成立。结果提议的一批元老都变成双料院士。 9 、后来的“一院两制”让不少研究机构成为自负盈亏的企业。以及“知识创新工程”办了不少院所企业。所谓的产学研一条龙“高科技”。 PS:此文显然不适合“征文”。以后我会就“征文”再认真写一篇。
个人分类: 杂论|6381 次阅读|23 个评论
被鸟们误解
caotiansheng 2010-11-2 08:22
(这是一篇写于2002年6月3日的小文,现检索博发出来,请网友们上网浏览一哂) 到合肥开会,住在省委九狮苑宾馆。5月29日早晨起来,沿着包河散步。早上锻炼人多,熙熙攘攘,往来不绝。有练舞的,有跑步的;有老人,有小孩。包河公园确是一个美妙的去处,花草繁盛,树木葱郁,水波粼粼,河径通幽。各种各样的鸟儿或穿越于包河的上空,你唱我鸣,或穿梭于树林、草丛之间,呢喃私语。好一幅万物和谐,人鸟共处的图画。 沿着包河(实际上为一大湖)约半个小时的散步后,便往回走,来到九狮苑南端附近的一段相对僻静的林荫小道,见一幼鸟落在小道的中央,大大的嘴巴半为鹅黄半为黑灰,身上的毛色半黑半灰,时而加、加两声,时而向前爬行几步。倒也不见得怕人。只见林荫小道上方的大树上,有数只鸟儿对着小鸟也不停地发出加、加声。显然是在诱导幼鸟起飞。 鸟儿好美!我不是学生物的,这种鸟儿叫不出名字,尾羽足有五寸长,类似喜鹊,又非喜鹊。出生于山区的我知道,这肯定是成鸟在教雏鸟学飞,而幼鸟尚未完全发育长成,故落了地再也飞不起来。我捧起幼鸟,欣赏一会后,便将幼鸟放到树林中一棵大树的树杈上,冀老鸟引领而去。因快到会议上安排的开早饭的时间了,我便开始离去,走了约20多米,这是,聚集来了大约有20多只成鸟,全部追逐着我,对着我加!加!个不停。它们在我的周围,或上或下,或前或后,或左或右,翅膀一扑楞一扑楞的。我走一段它们跟着一段,大有围追堵截之势。我立即意识到,可能是鸟们对我有误解,一定是以为我带走了它们的宝宝,而我放在树杈上的幼鸟可能成鸟们没有看见。好奇心使我停住脚步,继续观察起来。 这时,只见有的鸟从我后背冲来,企图用翅膀扑我;有的从前面俯冲,明显是向我示威;还有的鸟在我的上方拉下一点粪便或者液体什么的,且都大声加!加!着。更奇怪的是,林荫小道上来往人很多,这些鸟儿们却全然不理,只对着我叫唤,围着我飞来飞去,越来越大,且聚集得越来越多的鸟们的叫声里似乎充满着各种复杂的情感:仇恨、哀求、警告、无奈 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素来爱鸟。我不愿鸟们误解我!我赶忙跑回到放幼鸟的那棵大树下,攀上一步,从树杈上取下幼鸟,然后放在手心上,在约30米远的树林中,好不容易找到一棵较细且有许多较细分杈的树枝的高树,将小鸟举过头顶,然后放到让鸟们看得到的树枝上,并拨弄一下幼鸟嫩嫩的嘴巴,让它发出了加、加的明显稚嫩的叫声,让众鸟看个明白,也听个明白。果不其然,成鸟们迅速集中到幼鸟那棵树的上方和附近的大树上,引领着并继续注视着它们的小宝宝。这一切也引来了十几个晨练老人们的驻足观看,他们也饶有兴致地议论开来。 我大步离去,鸟们再也不尾随我加、加了。约走到刚才回头的地方,见有一只鸟儿飞到我的面前一晃,然后折返而回,是感谢?还是道别?抑或是我自作多情?就不得而知了。 回宾馆的路上,我想:我今天被鸟们误解了,但很快消除了这种误解。人鸟虽有根本区别,但毕竟同为动物。人要是被人误解了,也能很容易地消除误解吗?我们应当如何对待误解?又如何尽量避免误解?( 2002.6.3 )
个人分类: 那年那月|2593 次阅读|2 个评论
因读者误解表示遗憾
fs007 2010-10-19 08:50
Sorry for Misunderstandings by Readers After careful consideration, I issue this open apology for an article posted on my blog for causing misunderstanding in my readership. I have a firm position against violence of any kind. All of my comments are posted with such a philosophy and to expound such a philosophy. The article posted Sept 24, 2010 under Funny Comments and Jokes in my blog was meant to ridicule the effort of people trying to paint me as a violent man who had been plotting another attack on Fang. I had been outspoken about the sinful acts of Fang's attack and my first post after learning of the attack was to condemn the plotters and accomplices. Such an attitude has not changed and will remain unchanged. Every citizen of China or United States has a responsibility to maintain civil order and promote peaceful means of dialogue. Violence is detrimental to society as well as the ones who initiate it. In my original post, I had tried very hard to demonstrate my despise for violence with ridiculous conditions and odd definitions. My asking for ID cards was meant to show the number to the police so that the culprits could be easily caught, thus saving us time guessing who the plotters are. Of course, requiring of evidences was for the same purposes. Even though I thought at the time that I was careful to highlight my purpose of ridiculing violence and the attempt to paint me as a violent man, misunderstanding and misinterpretation of the post under various angle had been attempted. Some people hold an impression that I sponsor or incite violence against Fang. Hereby I formally and openly declare such an impression as false. Whether I like Fang or not, I always denounce any type of violence committed against him. Just like my original intent I tried to reveal in my post, if I have information of such attacks, such information will be in the hands of the police at my earliest convenience. I feel sorry for all the misunderstanding and misinterpretation. I had eliminated the joke from my post. But I feel compelled to reiterate my position on violence and owe my readers an apology for posting writings that could be misinterpreted. I write fast and I do have a tendency to post comments that I later regret. I thank all my readers who had been tolerant toward my mistakes and inappropriate comments. To err is human and in errors we learn. God bless us all sinners. I wish everyone a bright tomorrow. 经仔细思考,我决定为在我博客上发布的一个引起读者误解的博文公开道歉。我对反对所有暴力行为有着坚定的立场,我的评论都基于这一立场,也阐述这一立场。 该博文于2010年9月24日登出,发布在趣侃乱弹栏目下,本意是嘲笑某些人试图把我描绘成有暴力倾向的人,说我在策划下一场针对方舟子的暴力行动。针对方的袭击行为我直言不讳,在得知方被袭击的第一时间内我对策划者与合谋者发出了谴责。这一基本态度从未改变,也不会改变。每一个中国的,或者美国的,公民都有维持文明秩序与推进和平对话的义务。暴力既对社会无益,也有害于发起者自己。 在我原来的评论中,我试图表达我对暴力的蔑视,描述了荒谬的领赏条件与古怪的定义。我要求身份证是为了将号码告诉警察,由此可以轻而易举地逮住作案人,节约大家猜测策划人的时间。当然,要求作案证据也是为此目的。 当时我认为自己已经足够小心揭示自己的目的,嘲笑暴力与把我跟暴力联系在一起的企图,但还是存在从各个角度的误解与曲解。不少人认为我鼓励与主张针对方的暴力行为。在此我郑重宣告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无论我喜不喜欢方舟子,我总是谴责任何针对他的暴力行为。正如我在原博文中的意图一样,如果我有这样的袭击的信息,会在第一方便的时间内把它交给警察。 我对所有的误解与曲解表达遗憾。我已删除原文中的调侃。但我仍觉得有必要针对暴力再次表明立场,以及向读者因发出了易于导致误解的博文致歉。我写作快,的确有时会发出自己稍后会后悔的内容。我向所有容忍我的错误与不适当评论的读者致谢。是人就会犯错,在错误中我们成长。 上帝保佑我们所有的罪人。希望大家都有一个明-天。
个人分类: 博务杂务|5202 次阅读|15 个评论
回答立委的“科普”话题 (mirror)
liwei999 2010-8-19 05:46
回答立委的科普话题。 (41311) Posted by: mirror Date: December 14, 2006 08:53PM 不是吹毛求疵,而是精益求精。 从白努力的问题上各位都可以看得很清楚了:狼奶对人们的危害是潜移默化的。当然也可以认为是这些专家在制造势垒,使自己高于大众。 人们对事物的误解是五花八门的。也正是印证了那个定理:只要是可能发生,就一定要发生。比如吃药,有饭前、有饭后,还有饭间。饭间也可以理解为吃饭过程中,但这里是指两餐之间。这样的事即便是讲科学,也是要发生误解的。 误解也可以分两种:可以解释的(=可共约的),不可解释的(=不可约的)。比如古儒对镜某帖的批判可以认为是可约的,小鹏的批判就是不可约的。 充分承认人们认识之间的不可约性是镜某的主张。这个主张的结果就是宽容,就是科普也没有用。这里又要出现误解了:如何科普就没有用呢?对大众而言,不过是用一个说法代替另一个说法罢了。白努力的第二层含义在这里。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760 次阅读|0 个评论
老师,我想对您说抱歉
罗帆 2010-8-10 21:46
这次回母校参加 80 届同学高中毕业三十周年聚会,见到了当年的几位任课老师,心情很激动。我向见到的老师和同学打听其他任课老师,但没人知道教过语文的 L 老师的情况,不知他现在生活得好不好。 高一时, D 老师教我们两个班的语文。他年轻有为,才华横溢,讲课时抑扬顿挫,旁征博引,充满激情,神采飞扬,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在课堂上,他经常要同学们轮流读课文。记得他要我们分角色朗读莎士比亚的 《威尼斯商人》 ,我读的是 鲍西娅 机敏睿智的台词。课余时间,他还组织几位同学排演了广播剧《雷雨》,激发了大家学语文的兴趣。每次作文发下来,都会看到 D 老师评的高分和热情洋溢的评语。讲评时,我的作文经常被表扬,颇有几分成就感。 可是,后来我们班的语文老师换了。新来的 L 老师已近中年,教学风格与 D 老师截然不同。他说一口湖北方言,讲课慢条斯理,平铺直叙。说实话,我有些失望。唉, D 老师为什么不教我们班了呢? 有一天,我们几个同学吃完早餐上楼时碰见了 L 老师。只见身材颀长的他,扶着一位很胖的女士慢慢地上楼。身旁的一位女同学告诉我, L 老师的夫人得了重病,康复后胖得变了形,但 L 老师依然对她恩爱有加,悉心照顾。听说这个故事,我顿时对 L 老师肃然起敬。 L 老师喜欢穿灰色的中山装,头发梳得整齐,教学非常认真,对学生要求严格。每次作文发下来,几乎都会看到他评的低分和批评的评语。我擅长写记叙文,不太会写论说文。有几次写论说文, L 老师居然给我不及格,并用红笔写上重写!我感到羞愧和气恼,但不得不硬着头皮重写。没想到的是,重写之后,还过不了关,必须再次重写! 当时,我是语文课代表,每天都要收发作业。 L 老师对我们的文言文抓得紧,由于缺乏复习资料,他在备课本和卡片上记录了许多文言虚词,要我分期分批抄写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供同学们研读。他还要求我们练毛笔字,每个星期交一次作业。 有一天,爸妈坐便车来宜昌看我,正好要上语文课。我向 L 老师请假,他同意了。中午,我去办公室交作业,他们夫妇俩正在吃饭。我与师母打过招呼,对 L 老师说:今天上午我请假没听成课,能不能借您的备课本抄笔记?老师漫不经心地说,那不合适,你找同学借笔记抄吧!走出办公室,我心里有一点不快。平时,我帮着做着做那,老师的备课本也不是没见过,不借算了! 不久以后的一天,办公室外的走廊上挤满了人,里面传出吵架的声音,声音很大。门外的老师看到我们,急忙让我们走开去上自习。后来听说, L 老师的夫人怀疑他不忠,在办公室公开吵闹。 L 老师气坏了,饭也没吃,一个人跑到东山上去了。同学们悄悄地议论着,有的说不可能,有的为 L 老师打抱不平。 第二天, L 老师给我们上课时脸色铁青,身心疲惫。令人费解的是,从此他不再理我了。要发作业时,他抱着作业本直接交给男同学;要抄文言虚词,也会要男同学帮忙。如果老师要避嫌,有必要这么过分吗?我坚信身正不怕影子斜,他那么害怕,一定有什么不可告人之事。 那些天,我的心情一直阴郁。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 有一天在上自习课, L 老师把我叫出教室。在走廊上,他对我说:最近我对你很冷淡,你有意见吧?我眼睛望着远处,没好气地说:没意见!他停顿了一下,说了几句好好学习准备高考之类的话,但我没听进去。回到教室以后, L 老师像往常一样个别解答同学们的问题。他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一句古文,给我们解释其含义。这时,下课铃响了,他微笑着宣布自己将要调离本校,当时我们都惊呆了。 下课回到寝室,女同学们商量一起凑钱给 L 老师买一束塑料花。我没参加送礼物,也没有去送行。 L 老师走后,我们又换了语文老师。每当同学们谈起 L 老师时,我要么不吭声,要么以不屑的口气发泄心中的怨气。 时间过得真快,我们参加了高考,进入了大学或社会。 毕业后的第二年,我们部分同学回母校聚会。有位老师要好友转告我不要怨恨 L 老师。原来,当年他夫人怀疑的对象就是我!那一年,我还不到 16 岁。为了不影响学生,老师只能不理我。为了不影响我们高考,学校领导不得不把他们夫妇调走。 我才知道, L 老师有多么无辜和冤屈!因为误解,曾经恩爱的夫人与他反目成仇,因此他们从地区重点中学调到一家企业子弟学校,工作和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误解,我一直在怀疑和怨恨恩重如山的老师。 多年过去了,师生无缘再见。老师,我想对您说抱歉! 注:这篇博文写完后,一直犹豫是不是要上传。我曾说过,博客里不谈隐私,但这应该不算隐私。文中写出了师生交往的全部,包括唯一一次单独谈话。如果有人能见到师母,希望能告诉她当年确实错怪了老师。 图片来自网络,致谢作者。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5993 次阅读|9 个评论
世上无傻子
famingkuang 2009-11-30 10:57
这世界上有傻子吗?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有的人认为除了自己之外,全世界的人都是傻子。 有的人认为除了自己之外,全世界的人都不是傻子。 大多数人介于这两者之间。 智慧接近于佛的人眼里是没有傻子的,每个人都在按着自己的方式在活着。被世人的价值观所认定为傻子的人,说不定他们的内心世界更丰富多彩、更感觉到幸福快乐。 我们被世俗所羁绊着,过分的追求生活的形式,而忘了人活着的本质,最后我们已经沦为活着的奴隶。我们追求着以别人的模式为活着的榜样,可是我们总是活不成别人,所以我们总是无法摆脱失败的痛苦。 以自己的方式活着,也许会被世人认定为傻子,可是这样的活着却是实实在在的活着,每天都为自己而活,内心的满足感又岂是非傻子们所能品尝得到的? 世上没有傻上,只有被世人误解了的人。 世上没有傻子,只有你无法理解的人。 世上没有傻子,只有一些如二傻一般的冒牌货。
个人分类: 智慧点滴|1021 次阅读|12 个评论
被误解的“影响因子”很有影响力
夫子 2009-11-13 16:13
作者:任荃 转载自中国科协网 2009-11-13 请问,您的论文会投给国内科技期刊吗?   如果是好文章,我会优先选择《自然》、《科学》,水平一般的可能会给国内杂志。   在10月27、28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上,中科院院士裴钢老实交代了自己的投稿标准。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国内一份学术期刊《细胞研究》的主编。10天前,裴钢领导的科研小组刚刚在英国著名杂志《自然免疫》上发表了一篇论文。   裴钢的回答真实反映了国内科技期刊的尴尬现状:一心想提高自身的影响因子(国际上用于评价学术期刊影响力的指标之一),却吸引不到好的稿子;大量发表的低水平论文永远无法赚取国际学术圈的关注,提高影响因子几乎成了空想。    中等以上的论文几乎都去了国外   国内4800多种科技期刊究竟发表过多少优秀论文?中国期刊学会会长石峰的回答是:凤毛麟角。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不缺好论文。据统计,我国每年发表的国际论文数占全球总论文数的8.4%,居世界第二;其中,被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中国论文约占索引论文总数的5.9%,居世界第五。   有关中国科学家发表论文的喜好,《中国物理快报》副主编、中科院院士王鼎盛最近做了个精确计算:2008年,我国科学家独立发表的SCI物理论文约1.8万篇,国内5家主要英文物理期刊发表了其中的3162篇,约占总数的17%。   1984年创刊的《中国物理快报》是中国物理学会的会刊。坚持使用英文,是为把重要而影响广泛的研究成果快速地向世界报道。25年过去了,这个目标我们是否达到了呢?对此,王鼎盛做了细致分析。   从总数上看,2000~2004年间,《中国物理快报》贡献了8.2%的中国SCI物理论文;但若将论文的影响力分为较弱(被引10次以下)、中等(被引1029次)、较强(被引30299次),然后分别计算,它的贡献率则为19%、4.9%和3.1%;影响极强(被引300次以上)的论文一篇没有。可见,中等水准以上的论文几乎都去了国外。   更让人悲哀的是,好论文不可能发表在国内期刊上的想法,似已成为中国学术界的惯例。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在2008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简介中,列举了4篇有关铁基超导的论文(其中一篇发表于《中国物理快报》),并在随后的评述中写到,上述研究进展已发表在《自然》、《欧洲物理快报》等期刊上,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反响。显然,国内期刊的贡献被权威机构忽略不计了。    被误解的影响因子很有影响力   石峰认为,国内科技期刊之所以争取不到好稿,说到底是技不如人国内外学者看不上。审稿不严、一稿多投、编校水平低,吓走了大批优秀论文。   更多圈内人士认为,在期刊的实际水平之外,决定着国内论文去向的指挥棒,就是影响因子。这个用于评价期刊影响力的通行指标,被中国科技界赋予了近乎压倒一切的魔力评职称、选院士要看,拿奖金、申请课题也要看。   可是,魔力源于误解甚至有意曲解以偏概全。SCI和影响因子的发布者、汤森路透科技集团副总裁詹姆斯泰斯特指出,在期刊影响因子与论文影响力之间不能直接划等号。事实上,大多数论文的引用率都不高。他指出,影响因子仅仅针对期刊本身,与期刊上特定文章和特定作者的水平无关。   一般说来,影响因子高的杂志,整体水平也较高。但是,片面追求影响因子不仅助长了科研的浮躁,也把举步维艰的中国科技期刊逼入了死胡同。王鼎盛说,即便是诺贝尔奖得主,有时也会将论文发表在影响因子不高的杂志上。因此,国内期刊要想与国外期刊平等地吸纳优秀论文,作为投稿人的科学家首先得破除影响因子崇拜。   在王鼎盛看来,科学论文不是流行音乐,要靠所谓的排行榜来证明自我价值。比影响因子更重要的,是期刊的半衰期,即持续影响的时间。他说,与国外杂志相比,国内期刊的影响因子固然不高,但半衰期差距更大。往往,最优秀的科学成就不是以一时影响面取胜,而是以影响的深远被世人铭记。    国际化是不是一条突围路径?   冲出影响因子崇拜的重围无疑仍需时间。眼下,逆境中的中国科技期刊亟需找到一个走出困境的突破口。作为中国SCI期刊中影响因子居首的杂志,《细胞研究》的突围路径多少值得借鉴。   自创刊就坚持以英文出版的《细胞研究》于2006年加快了国际化进程。除与自然出版集团合办海外发行之外,它还接连在海外聘请了一批编辑和编委。如今,在《细胞研究》七八十人的编委中,有40%来自国外。这些海外编委好比全球大使,一边在国外科学家中宣传杂志、组织稿源,一边带头在杂志上发表论文。在海外编委的带动下,《细胞研究》已有1/4的稿件来自海外。   尽管保持着80%的高退稿率(《自然》、《科学》等的退稿率约为95%),《细胞研究》仍以不少贴心服务吸引着大量优秀稿件。例如,对于竞争性极强的文章,稿件的评审速度会从4周缩短到1周左右,以尽可能为作者争得科研成果首发权;对于被其他杂志退稿的论文,编辑部会帮助作者一起修改,有的甚至可免去重新再审的环节直接发表。   《细胞研究》常务副主编李党生透露,短短3年,《细胞研究》的影响因子从2.161迅速升到了4.535。不过,在目前该刊的海外编委及国外来稿中,华人科学家占了绝大多数。不可否认,华人学者在国际生命科学领域的整体水平为《细胞研究》的突围提供了便利,其他学科领域的国内科技期刊的国际化之路,不一定能像我们走得这样顺。李党生坦言。 注:标题为博主所加
个人分类: 学术期刊|2635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乳腺癌的九个误解
xupeiyang 2009-9-7 11:15
http://news.xinhuanet.com/health/2009-05/06/content_11321526.htm 城市女性乳腺癌高发的因素是普遍的晚婚晚育、较少的生育次数、较短的哺乳时间,以及快速紊乱的都市生活,这都导致内分泌的紊乱,诱发乳腺癌发病。 乳腺癌是女性第一癌症杀手?错 乳腺癌并不是导致女性死亡人数最多的癌症,但它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根据美国癌症协会的数据,在美国,乳腺癌发病率约为111/10万。我国是乳腺癌的传统低发区,根据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的杨玲等人的研究,2005年,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为24.8/10万,居各类癌症之首,并导致48164人死亡。更可怕的是2000年至2005年,我国乳腺癌发病人数增加了38.5%,势头迅猛。 乳腺癌是一种基因病?错 乳腺癌的发病机理目前仍然没有搞清楚。不过,科学家们业已发现两个与乳腺癌相关的基因:BRCA1和BRCA2。这两个基因发生变异的女性,有40%至80%的患乳腺癌的风险,然而另外20%至60%病历无法用基因解释,80%的乳腺癌病历并没有明确的家族史。所以,即使你的家族中没有乳腺癌的病史,也绝不可以掉以轻心。同时,那些有家族病史的女性,应该更加密切关注自己的乳房。 乳腺癌是女人病?错 尽管对多数男人来讲,乳房给他惹的惟一麻烦是青春期乳房一过性增生(相信很多男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然而根据一些研究,男性乳腺癌的发病率约为(0.85~1.30)/10万。由于男性乳房脂肪组织少,癌细胞容易侵犯皮下淋巴网络,所以病死率相当高,美国2005年有460名男性死于乳腺癌。所以男同胞们也不可对乳房的变化掉以轻心。 使用止汗剂可以导致乳腺癌?错 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使用止汗剂或者减少腋下汗腺分泌可以导致乳腺癌发病率提高。这种说法可能源自于人们对解剖知识的缺乏,或者出自某些不健康的怀疑论者之口。 服用避孕药可以导致乳腺癌?错 大量的研究(比如Marchbanks2002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调查)表明,口服避孕药不会增加妇女患乳腺癌的可能性,但是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应该注意危险性的轻微提高。现代口服避孕药仅仅含有很低剂量的激素,而且服用口服避孕药有助于女性调理月经周期,降低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减轻骨质疏松症状。同任何其他药品一样,服用口服避孕药,大家都要斟酌其利弊。 乳房自检是最有效的早期诊断方式?错 乳房X光检查,尤其是新近的钼靶照相检查是最可信赖的乳腺癌早期诊断手段。手指可以感知1。5厘米大小的肿块,而X光可以发现小于0。5厘米的肿块,并判断它的性质。对于乳房自检,不能夸大它的功效。美国癌症早期诊断指南也从2005年起不再将乳房自检列为推荐的乳腺癌早期诊断方法。专家推荐,35岁以上的女性,每18个月应当进行一次专业的乳房检查,包括X光检查和专业医师的触诊。而那些有家族史和生活忙碌高压的女性,专家建议从30岁开始。 高脂肪饮食可以导致乳腺癌?错 几个大规模研究都没有给出高脂肪饮食和乳腺癌发病率提高之间的明确联系。不过,拒绝高脂食品的确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特别是当你已经超重的话。肥胖的确可以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因为脂肪组织也会分泌雌激素,体内过多的脂肪会增加体内的雌激素水平,这是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乳腺癌诊断书等同于死刑判决书?错 80%乳腺癌确诊病历没有出现转移,这些患者五年存活率高达80%,一些患者治疗后高质量地生活了很多年。即便那些已经转移的乳腺癌患者,也可以继续生活很长时间。特别是乳腺癌的治疗手段日新月异,只要尽早地发现,乳腺癌不等于生命的终结。 乳腺癌治疗等于切除乳房?错 乳腺癌治疗方式多样,超过一半的患者可以接受保乳治疗,即使需要切除乳腺,也不一定需要全部切除乳房,现在有很多可以保全乳房外观的手术手段,这可以很大程度上削减患者的心理压力。
个人分类: 医学科普|1200 次阅读|0 个评论
《相对论》解决了迈克尔逊实验显示的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的问题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09-5-21 11:43
《相对论》解决了迈克尔逊实验显示的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的问题 1 .迈克尔逊实验的时代背景和目的 当初,人们认为光是在所谓以太,即:一种弥漫整个宇宙、还弄不清其性质、也无法实验证实其存在的,一种介质,中传播。 斐索 (H.L.Fizeau) 还根据实验结果,认为:运动物质的折射系数反映该物质带动以太牵引运动的程度。而大气 ( 近乎真空 ) 的折射系数几乎为 1 ,就认为它不会显著地带动以太。 经典力学中,不同参考系间牵引合成运动是按伽利略公式表达的。 迈克尔逊又在前人的基础上,精确地测定了光速。就想要按伽利略公式,在大气中,利用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实际测定地球与以太的相对运动。 2 , 迈克尔逊实验的设计和结果 为此,他设计了如下的一个实验,即:用半镀银的透明薄片,将光束分为彼此正交的两束,使其传播方向分别平行或正交于与地球相对以太 的运动方向,经不同的光程差反射折回发生干涉,而形成干涉条纹。 设两分光束各单程的长度为 s ,地球绕太阳相对以太参考系的运动速度为 v ,大气 ( 近乎真空 ) 中 3 维空间的光速为 c ,平行参考系运动方向的光束往返光路所需时间为 t(1) ,垂直参考系运动方向的光束往返光路所需时间为 t(2) ,则按通常经典力学的伽利略变换,有: t(1)= s/(c-v)+ s/(c+v)= (2 s /c)/ (1-v^2/ c^2), t(2)= 2( s^2+( vt)^2)^(1/2)/c= (2 s /c) / (1-v^2/ c^2)^(1/2) , 两光束往返光路所需时间差为 t(2)- t(1)= (2 s /c)(1/ (1-v^2/ c^2)^(1/2)-1/ (1-v^2/ c^2)) , 因 v/c 甚小,上式近似为 t(2)- t(1)~ s (v/ c) ^2/c , 实验中,还使整个仪器旋转 90 度,使原来垂直与平行参考系运动方向的光束互换,这两次的时间差就成为 2s (v/ c) ^2/c 。这样,仪器旋转前后,干涉条纹将发生移动的条纹数应是 n=2s (v/ c) ^2/(cT)= 2s (v/ c) ^2/L ,其中 T , L 分别为所用光的周期和波长。 由他最后几次实验所用光束的波长 (5.9 乘 10^(-5)cm) 、所用反射的光程 (2 乘 11m ) 、和地球绕日运行的速度 (3 乘 10^ 6 m /s) 估计,干涉条纹应移动 0.4 条。而实验的观测精度可达百分之一条,应完全观测到干涉条纹的移动。 但是,在不同季节,不同地理条件,进行的多次实验观测,却都看不出干涉条纹的移动。 3 .迈克尔逊实验结果对经典物理学产生的震动 由 迈克尔逊实验结果的 以上分析可见,实验的计算是严格按照经典力学,并且已经计及光在往返两程传播方向的速度变化。因而,实验的结论只能是:伽利略公式与实验结果不符。在惯性牵引运动系,真空中 3 维空间的光速不随参考系运动改变! 这一实验结果,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困惑。 4 .狭义相对论才圆满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洛仑兹仍用以太的观点,而提出所谓长度收缩、时钟变慢,以适应相应的观测结果。但仍有许多悖论,而不能自圆其说。 直到爱因斯坦 (Einstein) 的狭义相对论,采用 4 维时空的闵可夫斯基矢量,才圆满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5 .对狭义相对论的有关误解 有人认为 迈克尔逊实验中 往返光束会彼此消去了光程差,才观测不到干涉条纹的移动;而要否定 迈克尔逊实验提出了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的问题,从 而否定、批判 《相对论》 , 就只是错误地理解迈克尔逊实验中 光程差的具体计算,而产生的误解。 有人认为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是错误地假设了光速不变原理, 而要以此否定、批驳相对论。 其实,一般而言,光速并非不变,在不同的介质中,光速就各不相同,因而有不同的折射率;在各向异性的介质中,不同方向的光速也不相同,因而才有所谓双折射。光速不变也不是假设,而是实验(著名的迈克尔逊实验)具体表明真空中光速的 3 维空间分量不随参考系的运动改变,正因如此,对于高速运动物体的位置须用 4 维时空的闵可夫斯基矢量表达,不同参考系间的变换应是洛仑兹变换。 显然,这里所说的不变,只是光速的 3 维空间分量不随参考系的运动而改变。、真空中光速 3 维空间分量的模长是不变的常量。 而对相对论的这种所谓批驳就显然只是对以上认识的严重误解。
个人分类: 物理|469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个人的“战争”--生活感悟杂想
秋天的布鲁斯 2008-9-20 11:06
前几年,有人邀请克林顿评价布什的对外政策,克林顿说,如果你手里的工具只有锤子,那你看什么都像钉子。我以为这是对共和党人尤其是其右翼强权政治的恰如其分的评价。 月初在南宁参加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500多人参会。在我看来,会议的组织安排、会场标识非常清晰明了。可偏偏就是有人办相关手续时稍等一下就开始抱怨服务不好,还有人在宣布注意事项时闲聊,关键信息没听到就抱怨没讲。真是应了古话,大凡烦心事,十之八九是庸人自扰。一个人想定对方与己对立,然后就在这种假想下开始烦心、反击,拉都拉不回来。 联想到去年身边发生的一些事,如出一辙。本是好意要求员工参加有考试要求的继续教育培训,希望大家能够更有效地学习,结果部分人认为这是在整治她们,并在此假想下单方面开战。其实作为一个负责人,我希望每个员工人尽其才,不断发展提高。还好,多数人从正面理解我的好意,都能主动寻找学习机会。和同时参加南宁会议的其他编辑部负责人聊起这些,她们说我是在让这些员工脱胎换骨。其实,脱胎换骨倒说不上,不过我的确希望改变些内涵。希望我们的编辑部积极进取、追求卓越,每个人也阳光向上、不断进步。 正如没有人能停下布什的战争机器,要抱怨的人还是照常抱怨,我的好意也不能要求每个人都从正面理解,否则,我也会落入一个人的战争的境界而自扰。我会继续努力,加油!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472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12: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