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地球仪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一种新型地球仪设想
热度 9 lxj6309 2016-4-9 10:07
尽管现在网络地图很方便,但是,总感觉缺少总体直观性。传统的地球仪小的太粗糙,大的太笨。今天忽然想到: 根据现在的材料科学和技术条件,完全可以制造一种可以折叠的地球仪。收起来时就如一个画轴,打开后,就是一个球形的地球仪。可以采用充气式。可以进一步具有立体和动画感。 这样的地球仪的最优特点就是携带方便,可以带上去各地旅行。
个人分类: 科技普及|3725 次阅读|14 个评论
说说子午卯酉的这些事情
热度 9 fdc1947 2014-9-4 07:51
说说子午卯酉的这些事情 近日,见到一位网友在文章中说某人在某事上说不清“ 子丑寅卯 ”。我想,按照他的意思,在那句话他应该用“ 子午卯酉 ”,而不是“子丑寅卯”。对于天干地支这些事情,我看还是应当说几句的。 我们中国的老百姓,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的人,天干地支大概都是知道的。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地支。至于它们的起源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称呼,古人和今人都有各自的说法。 我看,甲乙丙丁等等可能就是什么人(或者什么民族)对十个数字的另一个称呼。 人的认识是自然存在的反映,我们人类有十个手指头,这是形成了十进位算术的基础。 这个推断大概不会有错误。 地支是十二个数。什么自然存在是十二个单位的循环呢? 一个是每年 ( 年,收获 ) 对应月亮的十二次圆缺 ,这是最明显的,但是不够精确,常常会有十三次圆缺。 另一个是岁星(木星)每十二年绕天球一周,把周天分成十二份,中国人称为十二次,外国人称为十二宫 。这个规律不如一年十二个月明显,却略为精确一点(这个十二次到底是我们独立发现的还是外国传来的,这个本文不管,只是说一下有这回事情)。这是十二个数目循环这种认识两种可能的自然基础。 因而,子丑寅卯等可能是什么人对十二个月的另一种叫法,也有可能是对周天十二次(宫)的另一种称呼。但究竟是哪一种,恐怕没有人说得清楚了。 其他说法,古人囿于他们的认识水平,花了很大的功夫去解释,讲的却并不合乎事实,而如今的某些人死抱住古人的一些说法,再加以发挥,恐怕更是欺人之谈。至于前两段话中的 “ 什么人 ” (包括什么民族),恐怕也无从考察的了。 因为子丑寅卯等是对十二次(宫)的另一个称呼,岁星每年占一个次(宫),那么,每一个地支表示一年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为了容易记忆,每个地支又与一种动物相联系,于是我们每人便有了一个属相。 又因为子丑寅卯等可能是对十二个月的另一种称呼,每一个地支也就可以表示一个月(闰月与本月用同一个干支)。 一年有十二个月,但是,究竟以哪一个月为一年的开始,这是一个需要人们去确定的事情。这也是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所以,过去改朝换代的一件重大事体就是确定这件事,称为正朔 。据说,夏代以寅月作为一年的开始,把它称为正月(一月),而商代以丑月作为正月,周代则以子月作为正月。从民国开始,我们的官方用的是西洋历,但是现在仍然把传统历缀在后面,这种传统历就是以寅月作为正月的(称为夏正),所以现在的历称为“夏历”(称“农历”是 1949 年以后的事情了,农历这个称呼并不科学,不过已经叫了六十年,也就马马虎虎这么用着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把一天分成了十二时辰。每个时辰用一个地支表示,子时从晚上十一点开始。 有人要问,那个时候并没有钟表,你怎么知道子时从晚上十一点开始? 一天十二个时辰,后来人们认为还可以分得更细一点,就把一个时辰一分为二( 我们现在所说的“小时”这个词就这样诞生了 )。每个时辰的第一个小时的开始称为“初”,第二个小时的开始称为“正”。 由于“午正”是太阳最高的时候,相当于现在的中午 12 点,这样我们就可以推出,“子正”就相当于午夜零点,子初就相当于现在的前一天晚上 11 点 。 过去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都起得早,有一段传统的京韵大鼓《 丑末寅初 》很是有名,丑末寅初差不多就是现在的半夜 3 点钟,那唱词一开始是这样的: 丑末寅初日转扶桑,我猛抬头,见天上星,星共斗、斗和辰,它是渺渺茫茫、恍恍忽忽、密密匝匝,直冲霄汉减去了辉煌。一轮明月朝西坠,我听也听不见,在那花鼓谯楼上,梆儿听不见敲,钟儿听不见撞,锣儿听不见筛呀、这个铃儿听不见晃,那些值更的人儿他沉睡如雷,梦入了黄粱。 那时候的“公务员们”早晨卯时便要到衙门去上班,上班就要点名或者签到,这就叫做“点卯”。 《红楼梦》中王熙凤到宁国府“暂时主持工作”时对下人们说了一段话,从中可以看到那时候的作息时间。她说:“ 卯正二刻(6:30)我来点卯,巳正(10;00)吃早饭。凡有领牌回事的,只在午初刻(11;15)。戌初(19:00)烧过黄昏纸,我亲到各处查一查,回来,上夜的交明钥匙。 ”(时刻后面括号中对应的现代时间是我加上去的)由此可见当时他们的工作多么辛苦,而一般人每天是吃两顿饭的。 天干一个字,依次配上地支一个字,从甲子开始,到癸亥,总共六十对,这就是所谓六十甲子。天干循环用了六次,地支循环用了五次。 5 、 6 是互质的, 60 就是 10 和 12 的最小公倍数。古人先用来纪日,到了东汉以后又用来纪年。因此中国历史上的许多事件,特别是近代史上的事件,史家都是以干支纪年来命名的,例如 1894 年的甲午战争。 知道了干支纪年,就很容易记住它的西元年份。天干是 10 个数,西元也是十进位,它们是一一对应的。记住了 1894 年是甲午, 4 就对应甲, 5 对应乙,同样, 6 丙、 7 丁、 8 戊、 9 己、 0 庚、 1 辛、 2 壬、 3 癸。这样,就能够推出其他干支与西元年份的对应了。例如,慈禧太后在咸丰皇帝死后不久,打倒了顾命八大臣的势力,史称辛酉政变。记住 1894 是午年,未、申、酉, 1897 是酉年,往前依次推 12 年, 1885 , 1873 , 1861 都是酉年,根据上述天干的对应,辛对应 1 ,这样就知道 1861 是辛酉年。 除了纪年、月、日、时之外,中国的阴阳家们,还把天干地支都分配到五行之中,而东南西北中等方位也是分配给五行的,这样, 天干地支与方位也发生了对应关系 。 在这种关系中,亥和子——壬和癸——水——北,寅和卯——甲和乙——木——东, 巳和午 —— 丙和丁 —— 火 —— 南,申和酉 —— 庚和辛 —— 金 —— 西,丑、辰、审、戌 —— 戊和己 —— 土 —— 中。 这样,用以纪年、月、日、时的干支八个字,就被人用以算命。 人的生辰八字,据说就决定了人一生的命运。不过,能够算命而且据说能够想办法改变命运的人本身似乎都是苦命人 。对于现代剖宫产生下的孩子,不知道是否命宫里就决定了他就是要剖宫产,也不知道这些办法对美国人是否适用。当然,欧美人自有他们的一套同样“无比灵验”的什么宫,现在城里的年轻人都相信西方的什么宫了,因为歌星、影星都喜欢说那个,那个也更简单易学。——我们在这里说这些,只不过是说一种历史的存在。 这种历史的存在,影响了我们的语言,影响了我们的文化 。 例如,我们刚刚过去不久的伏天,其起止日期都是“庚”日。 为什么是庚日? 夏日属南方属火,秋天属西方属金 ,秋是要取代夏的,但是火克金,在火中金会消烁,于是在火热的夏日,金便需要埋伏起来,有朝一日火气消退,金便可霍然而起,取而代之。 庚属西方属金,于是,伏天便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到 立秋后的第二个庚日结束 。 子为北,午为南,所以从北到南称子午, 地球仪上的经线便被 称为子午线 。通过伦敦 格林尼治天文台 的旧址的经线即零度经线被称为本初子午线。 同样,卯为东,酉为西。这样, 子午卯酉,就是北南东西 ,四个两两相对的方向。我们说,在某某问题上说不出个子午卯酉来,就是说,我们在那个问题上说不出个东西南北,如此而已。
个人分类: 谈天说地|19431 次阅读|20 个评论
[转载]黏菌侵占地球仪似人类发展史:覆盖76%丝绸之路
crossludo 2012-9-29 22:37
黏菌侵占地球仪似人类发展史:覆盖76%丝绸之路 在亚达马斯基的实验中,黏菌逐渐占领了整个琼脂地球仪,路径似乎在模拟人类历史发展之路。   北京时间9月2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西英格兰大学科学家近日完成了一项有趣而有意义的实验,科学家们在实验中观测到黏菌逐渐占领整个由琼脂做成的地球仪的全过程。实验表明,黏菌尽管只是一种单细胞生物体,但具有最原始的智慧和思考能力,其占领琼脂地球仪的过程恰似在重走人类历史发展之路,覆盖了76%的丝绸之路及部分亚洲高速公路。科学家认为, 黏菌不仅仅可以帮助人类规划未来的交通路线或预测全球疾病的漫延轨迹,也有助于人类找到未来发展之路。   历史告诉我们,人类世界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一场场战争的爆发和结束,往往伴随着国家的兴衰和朝代的更替。国家的各个城市中心不断发展,不断连接融合,贸易网络不断扩展,首先是在一个国家内,然后遍及全球各大洲。   黏菌的行为是不是和人类有些类似呢?可不可以利用黏菌来模拟人类的发展轨迹呢?英国西英格兰大学非传统计算中心主任安迪-亚达马斯基做了一个简单而有趣的实验。他选择了单细胞生物体 多头绒泡黏菌 作为研究对象,这是一种无害的黏菌。在培养阶段,为了寻找食物,它会不断地伸展自己的原形质管,这种管道可以在其体内传输营养和代谢物。   除了会利用自己的设备后, 多头绒泡黏菌还建立起原形质网络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从周围的食物来源获取营养。亚达马斯基认为,这种能力让它们成为天然的路径计算机器。“这种生物体就像是一种无定形的巨型并行计算机,它可以分布式输入或接收传感信息,分布式处理信息和做出决策,最后完成并行任务。”   多头绒泡黏菌的这种惊人行为被科学家认为是一种智能的原始形式。日本北海道大学科学家Toshiyuki Nakagaki曾经利用黏菌的智能行为破解了一个迷宫,他仅仅是在迷宫的起点和终点处放置了少量的食物而已。黏菌在迷宫中生长前进,遇到食物后又会从死胡同中收回原形质管。这对于没有大脑的生物来说,这种能力难能可贵。   亚达马斯基采用了一种完全不同的研究方式。他介绍说,“我在一个地球仪上浇上热琼脂凝胶,冷却后再浇上一层,制造多层琼脂地球仪。然后,再根据地球的实际情形将表层琼脂切割成海洋、大洲、湖泊的形状,然后我再将燕麦片撒在人口最密集城市所处的位置,并将黏菌安置于北京所在的位置。”也就是说,这个地球仪的大洲陆地就是琼脂,而各大都市是由燕麦片制成,黏菌殖民的起始点就是北京。   科学需要耐心。一周多后,黏菌占领了这个直径为15厘米的地球仪。典型地,黏菌从北京出发,首先覆盖了首尔和东京,然后在不到一天时间内,占领了整个韩国和日本。此后,它又逐渐向香港和河内前进,同时一个短分支又将胡志明市和雅加达连在了一起,偶尔还能够够得上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主干稳步地从河内向德里、德黑兰、伊斯坦布尔和伦敦推进。   最令亚达马斯基惊讶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黏菌在地球仪表面所形成的图案,即黏菌所占领的区域。黏菌重走了76%的丝绸之路及部分亚洲高速公路。亚达马斯基介绍说,“它并不仅仅是采取最短路径。黏菌的行为也会受到各大都市地区的诱惑和大洲形状的影响。”   亚达马斯基介绍认为,这种无脑的生物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它不仅仅可以让我们重新思考古代道路究竟是如何形成的,而且其行为也可以帮助我们规划未来的交通路线或预测全球疾病的漫延轨迹。 黏菌占领地球仪之路或许可以帮助人类找到未来发展之路。
个人分类: 趣味科技|1150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球大学的标志:地图和地球仪
renxiuhong 2011-4-21 13:44
地球大学的标志:地图和地球仪 地球大学里 任秀红 给地球大学创设了标志或徽标:地图或地球仪。所以,以后看到地图和地球仪,直接就联想到“地球大学”!这个创意不错吧? 以前曾经给地球大学设想过几个徽标,但一直感觉不是非常满意。今天忽然想到这个创意,把已有的事物和信息与地球大学结合起来,正体现了地球大学扬弃与创新的精神,既有趣也很有用吧? 以后在天安门广场上,各个城市广场上,各个公园里,各个大学校园里,都安装一个转动着的地球仪,使男女老少可以直观地看到地球的全貌,对于提高加深中国人和其他地球人的地球意识、地球人意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科学意识等等都很好吧?对于防止地球人的片面思维提高综合思考兼容并包的意识也很好吧?也很好加上一个太阳系的模型更好? 延安大学里先建一个怎么样?哪个地球人个人或者单位愿意投资的话,和我联系啊!我再去说服延安大学校领导们去!而且有商业头脑的地球人也行动起来开始商业营销吧!这个个人手机链上、家里、办公桌上、车里等等地方都可以有! 我这几天打算去买一个呢!还没买着。出了这么好的创意,是否会有哪个地球人赠送我一个呢?憧憬天上小地球仪中——还要能转动的噢!(*^__^*) 嘻嘻……
个人分类: 地球大学|379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7: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