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孟山都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孟山都

相关日志

[转载]中国为什么没有孟山都?
lupusxfq 2013-7-12 22:42
转基因作物的发展很快,似乎超出了人类社会能力的掌控,各种力量在推动或是阻遏它的发展。不管怎样,孟山都都是一个不能回避的名字,了解更多的事实,是思考后做选择的前提。《三联生活周刊》的这篇报道是关于中国种业的,但转基因作物最终是要上餐桌的,转基因种子也是所有转基因食物的来源。我不完全认同文章的所有内容,但作为一个严肃的报道,值得推荐给各位,欢迎讨论。 http://www.bio360.net/news/show/6081.html#jtss-tsina 孟山都公司的slogan是:可持续农业(A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Company),旨在帮助农民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 孟山都(Monsanto Company)是一家极其富有争议性的公司,这家成立了112年的老牌美国公司,以拥有令人生畏的实力和强大的政府关系闻名。孟山都被誉为转基因研究及应用领域的“微软”,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垄断了全球转基因种子市场。在孟山都看来,他们的工作就是“为即将增长到95亿的地球人口提供充足的食物”。为什么中国没有孟山都?《三联生活周刊》对此进行了详细深入的剖析。 孟山都的豪赌 “中国最多时曾经有8700家种子公司,但它们的销售额加起来也远远不如孟山都一家公司,双方实力相差太大了。”张启发教授忧心忡忡地对本刊记者说,“我早在1996年就注意到了这家公司,那时候国内还没有什么人听说过孟山都。我当时就建议中国应该成立一个像孟山都一样的公司和它抗衡,否则国内种子市场必然被外国公司全面占领。当时的人们,包括政府部门都不知道我在说什么,但今天再来看,我当初的预言都已经变成了现实。” 张启发是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中科院和美国国家科学院双料院士,他还有一个头衔是国家农作物分子技术育种中心主任,该中心是在张启发的倡议下,于2000年经农业部批准在武汉成立的。张启发希望将其打造成中国的孟山都,可惜由于种种原因,这个中心至今在产业方面没有什么太大的作为。 与此同时,孟山都却从一家专门生产化学品的公司摇身一变,成了全世界种子行业的领军者。 孟山都(Monsanto)成立于1901年,总部位于美国的密苏里州。这家公司最初的主业是化工产品,曾经生产过DDT和橙剂,后者是一种高效除草剂,“越战”时曾经被美军用作对付游击队的秘密武器,后来被发现有剧毒而停止生产,但已经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是“越战”结束后爆出的诸多丑闻中的一个。 公平说,化学工业是那个时代的朝阳产业,DDT和橙剂刚被研制出来的时候没人知道它们有毒,很多比孟山都大得多的化学品公司也都在生产,不能把责任全部归到孟山都那里。1962年,揭露DDT危害的《寂静的春天》在美国出版,化工企业的名声一落千丈,孟山都自然也逃不过去,背上了破坏环境的罪名。他们曾经试图自我救赎,研制成一种新型除草剂,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草甘膦(商品名“农达”)。草甘膦不但对动物和人体无害,而且在自然条件下也很容易降解,属于对环境比较友好的新一代除草剂,自1976年被推出后便大获好评,被认为是孟山都转型期的拳头产品。 但是,孟山都高层并不满足,他们决定进行一次豪赌,把宝押在了植物基因工程上。众所周知,基因工程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1973年美国科学家在细菌身上完成了第一个基因剪切操作,5年后人类胰岛素基因就被成功转入大肠杆菌,使得胰岛素成为第一个基于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出来的生化产品。孟山都的管理层预见到了基因工程的巨大潜力,相信转基因技术将很快应用于农作物育种领域,DNA终将取代除草剂、农药和化肥等农化产品,成为农业领域未来最强大、同时也是最环保的产品,于是他们决定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放弃旧的商业模式,进军种子行业。 “当时孟山都在农化领域的世界排名仅为第六,在美国也只能排第三位。”孟山都(中国)早期的一位重要经理人刘石对本刊记者回忆说,“这个排名非常尴尬,说明孟山都在这个行业里没有话语权,充其量只能赚点辛苦钱,这也是他们决定转行的动力之一。” 美国资深科学记者丹尼尔·查尔斯(Daniel Charles)经过近10年的调查,把孟山都的这段艰难转型史写成了一本书,取名为《收获之神》(Lord of the Harvest)。根据这本书的描述,孟山都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态进行了一次豪赌,一方面花重金招募了来自全世界各个相关领域的顶尖科学家为孟山都工作,另一方面以一种近乎疯狂的方式大量并购种业公司,试图以这种方式挤进种子行业。 孟山都赌赢了。1983年1月,孟山都科学家在美国迈阿密举行的一次科学研讨会上宣布他们借助根瘤菌成功地把外源基因转入了矮牵牛叶子,首次实现了植物领域的转基因。同时报告这一结果的还有来自比利时根特大学和美国华盛顿大学的两个研究小组,这两个实验室的领军人物都已在该领域奋斗了10多年,是公认的学术权威。相比之下,孟山都两年前才刚刚进入这一领域,却异军突起,吸引了绝大部分媒体记者的注意力。虽然两家实验室事后都对张扬的孟山都表达了些许不满,但事实证明媒体的眼光是正确的,最早将这项技术应用到实践中去的正是人力和财力都要雄厚得多的孟山都。 今年6月19日,当今农业领域最权威的科学奖“世界食品大奖”(The World Food Prize)宣布将本年度大奖授予30年前那次迈阿密大会上宣告植物转基因获得成功的3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对解决世界粮食问题所做的努力。值得一提的是,比利时根特大学和美国华盛顿大学的两位领军人物后来也都进入了种子公司,而代表孟山都获奖的则是当年主持这一工作的罗伯特·傅瑞磊(Robert Fraley)博士,此人后来担任了孟山都全球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正是在他的领导下,孟山都于1987年在美国进行了世界上首次转基因农作物的大田试验,并于1996年推出了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和转Bt基因的抗虫棉,后者成为第一个进入中国的转基因农作物,并在这一过程中改变了整个中国的农业面貌。 刘石是整个事件的主要推手和见证人,他向本刊记者讲述了当时情况。他是北师大中文系毕业生,后来去德国学习法律,毕业后在香港地区从事进出口贸易,于1993年1月1日加入孟山都,负责农药,中国的进口农药市场就是他一手做起来的。1996年下半年他转入了生物技术部,负责转基因农作物在中国的推广。一开始这个部门加上他仅有4个人,他们分析了中国的情况,一致认为抗虫棉最有前途。 “90年代初期中国出口商品中有1/4都是棉纺织品,棉花的地位比现在重要多了。可是当时华北地区的棉铃虫对杀虫剂产生了抗性,耐药性增加了1万多倍,农民打几十遍药都控制不住,只能用手抓。”刘石回忆说,“有人曾经把一只棉铃虫丢进药水里,拿出来它又活了过来,这时突然走过来一只鸡把虫子吃了下去,结果那只鸡没跑几步就死了。” 根据中国农业部的记录,当时全国每年因为农药中毒而死亡的农民有1万多人,而2/3的农药都用在了棉花上,而且几乎全部是剧毒的菊酯类农药。 孟山都研发的转Bt基因抗虫棉正好可以对付棉铃虫,但当时的中国种业全部控制在国有企业手里,别说外资了,就连私营种子公司都没有。刘石便代表孟山都和河北省农业厅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艰苦谈判,甚至动用了自己的私人关系,这才终于说服农业厅授权河北省种业集团与孟山都和新加坡岱字棉公司三家合资成立了河北冀岱棉种技术有限公司,外资占了2/3的股份。 “那时候中国官方对于西方国家是很有戒心的,他们也知道‘老外’的东西好,但一直不敢放开,便像当年对待‘右派’一样,控制使用。”刘石回忆说,“幸亏当时的河北省副省长陈立友去美国考察,知道了抗虫棉,便去找姜春云副总理,说河北急需这个东西,农业部这才批的。” 1998年冀岱公司正式开始销售转基因抗虫棉,但农民不买账,一来他们不相信棉铃虫会不吃棉花,二来孟山都的棉种每公斤要卖42元,太贵了。要知道,棉种是棉花生产过程的副产品,农民是可以自己留种的,所以棉种公司不敢卖高价,当时的价格是每公斤2元。但是这样的棉种都没有脱绒,出芽率低,每亩地要用10公斤种子,孟山都的种子经过了硫酸脱绒处理,出芽率大大提高,每亩地只需要1公斤就够了,这样算下来,棉农的实际成本仅仅提高了一倍而已。 “中国农民多年养成的习惯很难改变,我们怎么解释都没用,最后还是动用了行政的力量,由地方政府出面搞摊派,每个中小学生都必须买一斤抗虫棉种子回家。”刘石回忆说,“当然最后的结果是皆大欢喜,种子种下去后不但出苗率很高,而且棉铃虫真的不吃了,产量大幅度提高,棉农好评如潮。于是到了第二年情况就反过来了,我们的种子供不应求,甚至有省领导亲自给我写条子,要求帮自己家乡的亲戚买种子。” 据刘石回忆,孟山都第一年就卖了1000多吨种子,第二年销量突破了2000吨,销售额达到了1亿元人民币,第三年卖了3000多吨,销售额接近2亿元人民币,这在当时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因为种了抗虫棉,河北省的棉花产业发生了爆发式的增长,并通过节省农药等方式为河北棉农带来了数十亿元的好处。 这件事后来被美国哈佛商学院看中,作为教学研讨中的成功案例样本。 不过,因为被大范围盗版等原因,孟山都抗虫棉的销量到3000吨就封顶了,之后更是一路下滑,导致今天孟山都抗虫棉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微乎其微。就在孟山都抗虫棉卖得最好的时候,也就是1999年底,中国农业部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全面放开国内种子市场,打破了国有企业的垄断局面。《种子法》实行后,各个省都立刻成立了自己的私营企业,原有的国营种子公司迅速被私有化或者干脆倒闭了,转型发生得极为迅速。 种子法还规定,外资企业不能在中国独立运作,必须和中国企业组成合资公司,而且也不能控股,最多只能占49%的股份。刘石认为,这项条款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像孟山都这样的强势外国种子公司垄断国内种业。但是不管怎样,这个法毕竟为外国公司打开了一道门缝,从此大批外国种子企业便合法地挤进了中国市场。 恰在此时,孟山都自己却遇到了麻烦。因为并购的步子走得太快了,孟山都的资产负债率达到了70%的高位,现金短缺,于2000年被普强公司(Upjohns)并购(此后又被辉瑞公司并购,孟山都公司的农业部分由于不被看好而被单独拆分出来并上市,这是题外话)。第二年刘石接到公司总部的通知,要求他们停止所有的新项目。当时他们正打算引进转基因抗虫玉米和抗除草剂大豆,与吉林省种子公司的谈判已经结束,就等批文了,禁令一下,这个项目也就无疾而终了。 那年的国庆节,刘石接到一个电话,对方告诉他,美国杜邦先锋种业公司打算进军中国,正在寻找一位中方总经理。刘石考虑了两天,决定离开孟山都,加盟先锋种业。 刘石的豪赌 当刘石决定跳槽时,孟山都(中国)已经有了50多名员工,年利润超过1亿元人民币,这个成绩即使放到现在也相当拿得出手。但2001年时的先锋公司才刚进入中国,只在北京设立了一个简易的办事处,连一件产品都没有。但刘石决定赌一把,把自己在孟山都学到的经验用于实践。 “回想起来,我觉得我这辈子为中国种业做了两件大事。”刘石回忆说,“第一是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合资公司,打开了中国种业对外开放的大门。第二就是引进了国外的定价机制,把外国公司先进的服务理念带进了中国。” 孟山都进入中国前,国内种子公司的定价机制非常原始,基本上是按照成本加利润来定价。孟山都打破了这个习惯,按照市场需求和价值来定价。“孟山都认为,本公司的成本和消费者无关,我自己能挣多少钱你也不用管,我所做的就是帮助你解决问题,提高你的收益,然后我从你获得的收益中抽取一笔合理的费用,即使这个费用比我的成本高很多,消费者也不会有意见。” 在刘石看来,种子公司卖的不应仅仅是种子,而应该是一整套解决方案。国外的种子公司向农民提供的是全方位服务,从耕种方式到肥料选择,甚至连最后的产品销售等等都尽可能地提供专业帮助,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种子的潜力,也可以让农民对种子公司更加忠诚。 接手先锋后,刘石花了一年时间组建了一家合资企业(登海先锋),并于2005年推出了杂交玉米“先玉335”。一般公司推出新产品都喜欢先用低价开拓市场,但刘石决定反其道而行之,把“先玉335”的零售价格提高到当时最流行的国产“郑单958”的两倍还要多。 “我当时的想法是,如果按照中国传统的定价系统,与国产品种拼价格,结果只能是死路一条。”刘石解释说,“我决定打破中国种业低价竞争的局面,用高品质的服务来打动消费者。” 于是,刘石每年都会组织公司技术人员下乡为经销商们举办培训班,培训内容不光是本公司的产品介绍,而且涵盖了农业技术和经济管理等诸多方面。这件事得到了各地经销商们的一致好评,无形中提高了“先玉335”在种子市场的竞争力。 光靠这个还不行,刘石决定借推广“先玉335”的机会在中国推广单粒播种,改变中国农民上千年的耕作习惯。因为害怕种子不出苗,中国农民一直采用多粒播种再间苗的种植方式,既费种子又费工。“先玉335”出苗率很高,无需多粒播种,刘石便把原来的论斤卖种子改为按粒卖种子,缩小包装,农民每亩地的实际花费并没有提高太多。 经过一年实践,大多数采用手工播种的农民都尝到了单粒播种的好处。但是还有一半的农民采用播种机播种,而当时国内尚无单粒播种机,进口机器每台售价4万元,根本买不起。巧的是,刘石听说河北一家名为“农哈哈”的播种机厂仿制了一台意大利单粒播种机,便主动找到对方要求合作,先由对方试生产几百台样机出来,由先锋公司包销,在实践中完善这款机器的制造工艺。两年后,刘石认为播种机的设计改造和产品质量都过关了,便和“农哈哈”签订协议,以每台2800元的低价销售单粒播种机,先锋公司再给每位购买者补贴1000元,只要买家提供自己的地址和联系方式即可。这样一来,先锋公司通过这个补贴项目掌握了整个玉米产区几千名专业播种机手的详细资料,然后通过他们向农民推销“先玉335”,大获成功。 就这样,“先玉335”仅用了几年时间就占领了整个华北和东北的玉米种子市场,成为继转基因抗虫棉后外国种子公司开拓中国市场的第二个标志性事件。 “补贴播种机这个主意和计划是我在一次公司内部会议上突发奇想得到的,不但帮先锋多卖了种子,让整个玉米链条的所有环节,包括种子经销商、农民、播种机手和‘农哈哈’都赚到了钱,而且还帮助国家推广了单粒播种技术,实现了整个玉米产业的升级换代。”刘石自豪地对本刊记者说,“其实国家很早就想做这件事,但一直没有做成,最后被先锋公司做成了,我认为这是我这些年来所做的所有事情当中意义最大的一件。” 刘石为本刊记者算了一笔账:中国目前种了5亿亩玉米,按照原来的播种方式需要350万亩耕地生产杂交种子。改用单粒播种后种子使用量减少到原来的1/3,仅此一项,每年就至少节约了200万亩土地。目前每亩地的制种费用平均为2500元,算下来每年就可节约50亿元人民币。原来的播种方式还需要间苗,如今每亩地的间苗费大约是40~50元,这样就可以节约至少200亿元人民币。除此之外,玉米种子的运输费和仓储费也大大减少,算下来每年可再节约6亿~7亿元人民币。 也就是说,这样一个看似毫不起眼的技术革新每年竟可以潜在地为中国农业带来250亿元的经济效益!事实上,农业涉及的领域非常多,所使用的土地面积也非常大,任何一项技术革新都会对国民经济和自然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比如低毒除草剂的广泛使用不但大大增加了农作物的密度,节省了大量耕地,而且因为取消了犁地的环节,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对地球环境的正面影响是无与伦比的。 当然了,光凭单粒播种还不足以让“先玉335”获得如此大的成功,这里面还有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这个新品种更好地满足了农民的需求。 “‘先玉335’的抗病抗倒伏能力都不算强,对土肥的要求也较高,只有在各方面条件都达到一定水准的前提下才会获得高产,所以只在东北地区流行了起来,华北地区卖不过更加皮实的‘郑单958’。”刘石说,“即便如此,‘先玉335’在东北地区的增产效果也没那么高,坊间传说它特别高产其实是另有原因的。” 刘石告诉本刊记者,中国农村奉行平均主义,不可能把好地都分给一户人家,所以每家都有好地和差地。“先玉335”的价格最高,因此农民们便更倾向于用好地来种它,而且也会更加上心一些,产量自然也就高了。 如果说这个原因有些投机取巧的意思,那么“先玉335”脱水快的优点则帮了农民很大的忙。普通玉米脱水慢,往往需要挂在屋檐下晾好几天后才能卖,这也是很多人印象中的农村应有的景象。其实这么做很费事,农民是不满意的。“先玉335”脱水快,采摘后可以直接脱粒装袋销售,省了很多人工。正好那几年东北遇到了卖粮难的情况,如果谁家的玉米能早卖几天,往往会多卖点钱。 “当年出口日本的玉米粮商都喜欢‘先玉335’,每吨能多卖15~20美元,就是因为这种玉米脱水快,不易发霉,品质高。”刘石说,“从‘先玉335’的走红可以看出,种子营销其实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仅仅靠增产这一项指标是不够的。中国的新品种审定标准太单一了,只重产量不看其他性状,应该尽快改进。” 任何种子要想在中国销售,必须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如今每年都会有几千个新品种送审,最终审定通过的大约在400~700个。但是,中种迪卡种子有限公司总经理汪泓向本刊记者透露,每年这几百个通过审定的品种最终能在市场上销售的也就只有10%,而且它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坚持不了两年,真正能留下来的不到1%。 “中国种业市场的格局和国外很不一样,其中很大原因就是品种审定制度。欧美国家新品种的主要提供者都是大企业,而中国每年送审的新品种里来自大公司的只占百分之十几,其余大都是科研院所和大学提交的产品,以及一些小公司的产品,这些产品大多数都是针对大公司品牌的改良品种,真正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品种非常罕见。”汪泓说,“另外,中国的品种审定分为‘国审’和‘省审’,光是‘省审’就至少需要4年时间,‘国审’的周期就更长了。欧洲国家也有类似制度,但平均只需要两年。要知道,一家正规的种子公司培育一个新品种往往需要经过5~7年,这样算下来,一个新品种至少需要10年才能到达中国农民的手里。” 为了节省时间,美国干脆没有品种审定制度,新品种上市前只需在相关部门登记就可以了,把选择权完全交给农民。当然他们的保险制度非常健全,出了问题由种子公司和保险公司负责,农民不必担心。 中国农民就没有这样的条件了。平心而论,中国实行品种审定制度的初衷是好的,因为种子不像其他商品,如果质量不过关,至少会浪费农民半年的时间,而中国农民历来就是弱势群体,理应得到更多的关照。但是,因为管理部门的观念跟不上时代发展,以及权力寻租等一些不正常现象,导致中国很多现行制度违背了自己的初衷,品种审定制度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中国的品种审定制度有个门槛,新品种的产量必须比现有品种增加5%,否则是通不过的。于是很多公司只能贿赂官员,在产量数字上造假。一些科学家不愿行贿,就只能延长培育时间,通过这个方式增加产量。可如今中国大部分土地都是轮作的,生长期非常固定,延时会导致病虫害风险大大增加,得不偿失。这个制度等于给种子公司发出了错误的信号,误导中国农业朝着错误的方向走。”刘石对本刊记者说,“还有,现在的耕作方式已经变了,人工越来越贵,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中国农民需要能适应这一变化的新品种,比如株型要整齐,种植密度要尽可能地高,玉米脱水尽可能快,无需烘干等等。可是按照现有制度,这样的新品种如果不增产是没有可能获得批准的,这件事说明,官员们的标准和农民的实际需要脱节了。” 这种脱节在转基因技术的推广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科技部门的豪赌 外国种子公司的势头之猛,中国政府显然是十分清楚的。2006年,也就是放开国内种子市场6年后,中国科技部对外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确定了16个重大科技专项,包括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大型核电站、大型飞机和宽带移动通信等热门领域。这16个重大科技专项于2008年正式实施,如今已经过去了5年,不少领域已经看到了成果,比如刚刚成功发射的“神十”。 这16个重大专项中,属于农业领域的只有一项。它并不是化肥农药,也不是水利工程,更不是杂交育种,而是转基因。 关于这个项目,官方的文件中是这么写的: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的目标,是要获得一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培育一批抗病虫、抗逆、优质、高产、高效的重大转基因生物新品种,提高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和产业化整体水平,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对于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我国生物育种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转基因重大专项的经费总额高达220亿元人民币,看来科技部打算在转基因技术上进行一次豪赌。5年过去了,结果怎么样呢?截至目前,只有转Bt基因抗虫水稻和转植酸酶基因玉米于2009年拿到了安全证书,只差一步便可以进行大规模商业种植了。但是,因为反对声音较大,这一步便再也迈不过去了。按照规定,这两份安全证书明年将到期,如果明年再没有任何进展,到2020年转基因重大专项截止时,中国很可能不会有任何一种具有自主产权的转基因种子能够被大规模商业化种植。 “我们早在1998年就做出了转基因抗虫水稻,第二年在农业部开成果鉴定会,吸引了好多人来参观,感兴趣的人特别多。”张启发对本刊记者回忆说,“那时候的国内大气候和现在不一样,转基因抗虫棉刚刚获得了成功,大家都很乐观,认为转基因产业化是必然的。中国农业方面的科研实力也不差,应该可以做一个中国的孟山都出来。谁知很快情况就变了,由于各种势力的反对,转基因水稻无法获准推广。2008年科技部实施转基因重大专项时我觉得又有希望了,谁知还是不行。中国水稻的虫害非常严重,转基因抗虫水稻如果如期商业化是完全有潜力培育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种子企业的,但可惜没有变成现实。” 确实,经过一些环保组织和媒体多年的“努力”,转基因几乎和毒药联系在了一起,即使是不那么极端的人,也会认为转基因技术尚存争议,不宜立即推广。 “转基因实际上就是一个新的育种方式而已,与传统育种、分子标记育种并称为现代农业的三大育种技术。”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物技术中心总经理吕玉平博士对本刊记者说,“我们国家长期以来一直有个误区,就是把这三大育种技术分成三个独立的部门。各国的经验都证明,现代种业必须同时包括种质资源、生物技术和育种整合这三大块,缺一不可。其中生物技术又可以分为转基因和分子标记技术,两者都是在做性状的转移和整合,只是应用范围有所不同而已。” 吕玉平是华中农大的育种学学士,中国农大的植物分子遗传学博士,又在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做过博士后,对中国农业学术圈的情况比较了解。此后他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做博士后,又在美国Ceres生物技术公司工作了10年,掌握了全世界最先进的植物分子生物学技术。因为这段经历,他被瑞士先正达生物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招致麾下,任运营总监,并在这一过程中学到了西方大公司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可以说他是目前中国少有的既懂科学技术又懂企业战略、运营及管理的两栖人才。 吕玉平向本刊记者详细解释了育种的原理。众所周知,植物的所有性状都是由基因决定的,所谓“育种”,就是按照人类的要求,把所需性状整合到同一株作物中来。过去人们都是通过杂交来实现这种整合,这个方法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农业就是这么发展起来的。问题是,杂交所导致的基因重组是随机发生的,需要育种家们从海量的杂交后代中寻找合适的组合,成功率极低。加上现代育种所要寻找的性状往往不是肉眼所能看到的,这就给传统育种家带来了很多新的困难。 “中国育种界有个顺口溜,形容传统育种家们的工作方式是‘一杆秤、一把尺、拿牙咬、拿眼瞪’。这样的工作方法准确性差,效率低下,很多时候就是在做低水平重复劳动,不可能满足现代育种的要求。”吕玉平对本刊记者说,“如今最先进的杂交育种方法是分子标记育种,就是先找出某个性状所对应的基因,然后在杂交种子的阶段就用基因芯片测出里面到底含不含这个基因,不用等到种下去就会知道是否成功了。” 本刊记者曾经在孟山都美国总部看到过该公司研制的高速种子切片机,一袋杂交种子倒进去,几分钟后就全部切好片,放进了96孔板中去做基因分析,切下的部位是胚乳,不会伤及胚芽,只有基因分析表明有潜力的种子才会被种下去,观察二代的表现。现代育种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叫作“高通量”,意思是说一个好品种必须通过大量筛选才能得到,分子标记育种技术让真正的高通量育种成为可能。 但是,分子标记育种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大自然必须已经存在这个基因,否则再怎么杂交也没用。中国曾经流行过一阵子太空育种,认为太空环境能够让植物发生有益的基因变异。但无数事实证明这个方法是极不可靠的,迄今为止没有人拿得出经得起推敲的数据,纯属浪费钱,如今全世界只有中国还在这么做。 绝大部分有益基因都是经过千百万年的进化而来的,比如某种野生玉米一直生长在干旱的地方,于是便进化出了抗旱基因,但是这种玉米很可能不抗虫,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价值不大。于是,育种家们在世界各地寻找具备抗虫特性的野生品种,然后让这两种玉米杂交,希望把这两个性状集中到一起去,这就是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 从这个解释可以看出,杂交育种的成败和种质资源的丰富程度关系极大,如果一个国家缺乏种质资源,就相当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这一点上,作为国际大公司的孟山都具备先天优势,他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好的种质资源。中国在玉米和小麦等领域没有这个优势,但在水稻和大豆等本土品种上则具备相当好的先天条件。可惜国内的育种家们习惯了各自为战,导致中国的育种领域一盘散沙,反而不如国际大公司更有优势。从这个角度,中国应该多多鼓励国际大公司进入中国,他们带进来的种质资源将会极大地提高我国的杂交育种水平,“先玉335”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但是,如果大自然存在某个有益基因,但却不在同一个物种中,无法通过杂交来整合,怎么办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转基因。目前使用最广的抗虫转基因农作物就是从一种细菌中借来了一个独特的抗虫基因Bt,然后通过基因工程的方式将其转入植物中,再想办法让这个外来基因在新的环境中发挥同样作用,孟山都的转基因抗虫棉就是这么来的。另一个著名案例就是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黄金大米。野生稻米中没有能够生产β-胡萝卜素的基因,只能通过转基因的方式让稻米能够自己生产β-胡萝卜素,以便让食物中缺乏维生素A的穷人能够通过廉价的方式补充这种微量元素(β-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湖南衡阳黄金大米实验的目的就是测量β-胡萝卜素在人体内的转化效率)。相比之下,玉米本来就有合成β-胡萝卜素的基因,不需要转基因同样可以达到目的。 华中农大教授严建兵培育的富含β-胡萝卜素的玉米就是通过传统的杂交育种方式得来的。“玉米分为热带和温带两类,相互间一般不杂交。我发现合成β-胡萝卜素的关键基因只有在温带玉米中才有,便让这两种玉米杂交,把这个关键基因转到了热带玉米当中。”严建兵对本刊记者介绍说,“这个项目是比尔·盖茨基金会投的钱,这个基金会也支持了黄金大米项目,因为盖茨先生坚信现代科技能够帮助穷人摆脱贫困。” 严建兵本人虽然不直接做转基因,只是使用了分子标记育种技术,但他认为,转基因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技术,没什么好怕的。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这两年他花了大量时间做转基因科普,还向很多热心的网友提供华农试验田生产的转基因抗虫大米,在各地举办了“转基因大米试吃会”,以实际行动支持这项技术。 “不过说老实话,我是比较悲观的。我以前很幼稚,觉得只要我们好好宣传,老百姓会理解的,但我越来越发现老百姓的科学素养不高,再加上媒体为了哗众取宠,经常胡说八道,谣言多得辟不过来。”严建兵对本刊记者说,“所以我越来越相信这件事需要从上到下推进,从下到上是没用的。” “我先后为央视做过4个关于转基因的节目,不知为什么一个都没有播出。”华中农大教授林拥军对本刊记者说,“在这4个节目里我对记者说了同样的话:你们不是搞这个的,请你们不要胡乱发表意见,因为你们根本不懂。” 林拥军是华农转基因水稻项目的负责人,同时也是科技部转基因重大专项水稻部分的总负责人,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抗虫水稻他参与了大量工作。“我们把所有该做的测试都做了,甚至比美国做的还多,目前一切手续都齐全,就等国家批准了。”林拥军说,“虽然这个证书明年就到期,我们也不知道何时能批准,但我们还在继续研究,为将来可能出现的转机做技术储备,一旦政策放开了,保证立刻就能有产品出来。” 据林拥军介绍,他的实验室已经培育出了二代抗虫水稻,以及聚合了抗虫基因和抗除草剂基因的叠加版本。另外,他手里还培育出一些新品种,具备了抗旱耐涝抗盐碱以及耐高温低温等等抗逆特征。他们还在研究一种直接针对消费者的高抗性淀粉水稻,人吃了以后糖化速度很慢,不容易代谢,对糖尿病患者很有好处。 “所有这些品种的专利要么已经过期了,要么都在我们手里,在国内销售不存在专利问题。”他最后补充了一句。看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可事情真的就那么简单吗?让我们来看看转基因水稻成果鉴定会后都发生了什么。 张启发的豪赌 “1999年农业部为转基因水稻召开成果鉴定会,很多种子公司都派人来参观,我们当时根本没有意识到这里面有什么问题,而且觉得这是国家的研究项目,无需自我设限加以保护,因此现场没有做任何限制,很多种子就是那时被人拿走的,转基因水稻很可能就是在那时传播出去了。”张启发对本刊记者回忆说,“后来在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的支持下,我们决定要搞一个中国的农业生物技术种业企业,便成立了一个公司,把转基因水稻交给公司去运作,承接后续的环境释放试验和生产性实验,并请湖北省预防医学科学院做生物安全性实验,用的是药的标准,因为当时中国对转基因食品的评价还没有定型的法规。” 按照张启发的设想,这家公司不属于任何一家学校或者研究所,而是设在开发区,由政府和企业出钱,华中农大出技术。最后他找到了“东湖高新”,这是一家专门做开发区园区建设的公司,和农业没有关系,结果双方在基本理念上产生了分歧,再加上转基因水稻因为各方反对而没能被批准上市,公司很快就解散了。 因为这件事,张启发被反对转基因的组织骂成了汉奸,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我个人觉得,把我跟转基因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一件很意外的事情,因为从我这么多年的研究历史来看,转基因所占的分量其实是很轻的。”张启发对本刊记者说,“我在过去20年里主要干了两件事,一个是启动和实施了水稻功能基因组计划,二是提出并实践了绿色超级稻的概念。” 第一项工作是张启发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首先开始的。当时国际生物学界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刺激下,纷纷提出要搞自己的基因组计划。中国当时提出了水稻基因组测序计划,在努力推动这项计划的同时,张启发还意识到,光测出基因组顺序远远不够,还必须知道这些基因都是干什么的,于是他提出要做水稻功能基因组,把DNA顺序和功能对上号。经过国内外科学家10多年的努力,目前已经搞清了大约2000个基因的功能。张启发希望到2020年时把水稻基因组中5万个基因的功能全部搞清楚,如果真的实现了这个目标,水稻育种将会产生质的飞跃。 第二项工作是从1998年开始的,可以说是第一项工作的自然延续。通过研究水稻功能基因组,张启发发现很多基因都是和农业所需的性状有直接的关系,而当时他已经意识到中国农业的“高投入高产出”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将会给中国环境带来灭顶之灾,于是他提出利用基因技术全面改良水稻品种,在产量、品质、抗性(包括抗病、抗虫、抗旱)和营养高效利用(比如氮、磷、钾等)等多方面都有所提升,最终的目标是培育出“绿色超级稻”。 “从操作层面讲,‘绿色超级稻’的定义就是‘少打农药少施化肥节水抗旱优质高产’这16个字,我越来越觉得这才是中国农业应该走的方向,光提高产量是远远不够的。”张启发对本刊记者说,“我很高兴地发现有越来越多的人认同我这个想法,拥抱绿色超级稻概念的有识之士越来越多了。” 不过,中国落后的品种审定制度给绿色超级稻的推广带来了很多麻烦。“中国品种审定过分强调增产,不增产就不给你发证书,充分体现了中国官僚体制的蛮横和傲慢。”张启发说,“绿色超级稻要想真正在全国推广,就必须修改品种审定标准。” 好在中国科技部还是明白其中道理的,将绿色超级稻列入了“863计划”中。如今第一轮研究已经告一段落,并在全国推广了60万亩初步具有绿色超级稻特征的水稻新品种。第二阶段将于今年底或者明年正式启动,科技部计划在未来5年内还要再投资1.5亿元人民币。 “实现这个目标难度很大,那16个字中每一个字的背后都必须有很多技术手段作支持,需要大量基因的聚集,如果仅依靠在大田里搞常规育种,用眼睛看用尺子量,也许可以在某个方向上走几步,但不可能满足全部要求。”张启发说,“另外,转基因是会起一定作用的,但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基因组技术是关键,所以我提出了‘基因组育种’(Genomic Breeding)这个概念,我们为什么要花那么大力气研究功能基因组?就是为育种服务的。” 水稻是亚洲品种,中国在水稻领域的基础研究水平很高。张启发认为,要想打破外国种子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水稻是一个关键的突破口。“但不管怎样,要想打败孟山都,首先必须向孟山都学习,遵循人家的运营模式,把强大的资本运作、研发能力和市场开发能力结合到一起。不能再按照以前的旧模式,把重点都放到科研院校里,那样无非是多了几篇论文,多培养几个人才而已,最后都被外国公司雇用了。”张启发说。 严建兵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验证了这一说法。他告诉本刊记者,他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都进了外企,今年刚有一位博士毕业生被先锋公司雇用了,年薪30万元人民币,远超国内相关企业的类似职位,更不用说科研单位了。 “科研单位的思维方式与产业是不一样的,以科研单位为主体是做不出产业的。”张启发说,“当年转基因重大专项在启动时,我感觉还是和以前的做法一样,这样弄最后不大可能有新的收获,在产业方面难有大的作为。” 吕玉平当年之所以选择回国工作,主要动力就是想推动转基因生物技术在中国的产业化。他相信转基因重大专项的实施将会助推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化的步伐,但后来发生的事情却让他有些失望。 “我当时觉得220亿元人民币很多了,平均每年20个亿呢。如果这笔钱主要用来培育现有的国内支柱企业或者用1/10的资金组建一个国家级新企业,以产品主导市场,是可以让一批企业大展拳脚的。可结果是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大部分钱都支持了科研院所,仅有小部分企业参与了该项目。”吕玉平对本刊记者回忆说,“转基因重大专项本来是以产品研制、公司培育和市场运作为导向的,可是从目前的进程看,企业在转基因重大专项中似乎缺少被培育和作为主导的机会。” 在吕玉平看来,公司和科研单位本质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系统,最终目的决定了两者的运作方式很不一样。“科研的目的是出论文,基因是科学家的最终产品,他只要把这个基因的功能搞清楚,然后再种几十株苗出来验证一下,就可以写论文申请研究经费或者申报科研奖了。可对于公司而言,基因只是手段,种子才是产品,孟山都搞了这么多年研究,最终也就只有几个基因变成了产品而已。”吕玉平说,“举例说,你可以把某个抗旱基因转入植物中让它抗旱,但一个种子要想进入市场的话必须禁得起风吹日晒,任何一个地方不合格都不行,这就必须做很多次转基因,从大量候选种子中筛选出合格的品种。孟山都每一个上市的品种都是在1万~10万个转基因植株中筛选出来的,这样的工作研究所是不会做的,只能由公司来做。” 如此高的投资必须有高的回报,这是公司的性质决定的。孟山都不是公益组织,它的所有产品都是以上市销售为最终目的的,这就是为什么孟山都没有推广转基因小麦的原因。“他们的转基因小麦早就做好了,政府也批准了,但因为民间反对声音太大,怕市场不接受,因此一直没有推,这是一个商业决定,和科学没有关系。”吕玉平对本刊记者说,“与此相反,中国农业部颁发安全证书的两个品种当中有一个是转植酸酶玉米,它的本意是让玉米饲料更容易被消化,但植酸酶完全可以通过细菌发酵来生产,每袋才几分钱,农民买来加在饲料里就行了,不必使用转基因。所以说,这个技术本身是好的,但是能给企业带来多大的商业化前景还有待于市场来论证。” 除此之外,在专利问题和监管机制这两方面,私营公司和国家科研机构的区别就更明显了。根据《收获之神》一书的记载,早年间加入孟山都的科学家们最不习惯的一点就是孟山都严格的专利管理制度,没有专利部门的同意,科学家连话都不能随便讲,更不用说把种子随便交给外人了。转基因技术刚刚有了点眉目后,立刻遭到了来自环保人士的强烈批评,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奉行自由主义政策,不希望政府插手此事,但是孟山都吸取了化学工业的教训,未雨绸缪,积极配合美国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事后证明,孟山都的这个做法一举两得,一方面不给反对派留下把柄,另一方面通过参与政策法规的制定,提早规避了可能出现的风险。 对比一下转基因水稻和绿色超级稻在中国的遭遇,两者真是有天壤之别,我们在知识产权和政策法规这两方面都远远落后于人家。 “中国种业的盗版现象非常严重。按照官方数字,‘先玉335’在东北地区的市场占有率大约是30%,但实际上有无数小公司都在偷偷卖盗版,也就是行内所说的‘套牌种子’。‘先玉335’的套牌和正品的比例差不多是2比1,价格则反过来,套牌是正牌的一半,而两者的质量相差无几。”刘石对本刊记者说,“中国政府一直对这种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觉得反正偷的是国外企业,中国农民也从中得利了,但如果将来想发展自己的种子行业,那就必须首先解决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否则将会严重打击中国种业公司的研发积极性。” “种子是一种很特殊的产品,研发周期非常长,专利丢失的风险却很大,所以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格外严格。”汪泓对本刊记者说,“国际上有一个‘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nion for Protection of New Plant Varieties),分别在1978和1991年通过了两个公约,保护育种家的知识产权。中国加入的是‘78’版本的公约,而国际上都希望中国能加入‘91’版本,这个新版本对育种家的保护措施更加严格。” 虽然存在那么多困难,但是出于对中国粮食安全的担忧,张启发依然决定要组建种子公司,借助商业力量推动中国种业的向前发展。他尤其看好水稻,相信中国依靠自己在水稻研究上的领先地位,完全可以和外国公司一决雌雄。但是上一次失败的经历让他意识到,光有论文和公司还不行,还要有一些别的东西。 “外国大公司科学家的科研水平不见得有多么高,单项技术也未必有多么先进,但人家是一个个巨大的实体产业,技术集成度高,资金雄厚,相当于正规军。中国现在的这些公司只相当于游击队的水平,就好像毛主席说的‘叫花子跟龙王爷比宝’,怎么比得过?” 张启发的说法有一定道理。仅仅孟山都一家公司,去年的销售额就达到了135亿美元,这家公司每年都会拿出销售额的10%用来搞研发,这就是13.5亿美元,相当于80亿元人民币。相比之下,中国的转基因重大专项是220亿元人民币,这笔钱还是由相关领域的十几万名科研人员一起分12年花,孟山都则是8000名研究人员用一年的时间来花这80亿元,双方实力的差距由此可见一斑。事实上,如果没有中国政府制定的保护政策,中国种业会败得更惨。 “几年前全球爆发经济危机,可中国的‘两桶油’却逆市坚挺,活得很好,一点没受影响。我从中受到启发,终于想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唯有强大的国企才能发展中国生物技术种业,与孟山都抗衡。”张启发对本刊记者说,“于是我选择了中国种子集团,它是目前种子行业里唯一的央企,尤其是被中化收购之后,具备了这样的条件。” 据中种集团副总经理田冰川介绍,该集团是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原农林部种子局基础上成立的我国第一家种子企业。该集团曾经在经营上遇到过一些麻烦,但在2007年经国务院批准并入中化集团成为其全资子公司后,业绩直线上升,目前注册资本达到9.44亿元,在国内种业企业中稳居第一。 “如果我在有生之年还能对这个国家有所贡献的话,中种是唯一的可能。我打算花10年工夫赌一把,争取到2020年时组建一个2000人的研发队伍,拥有一个10万平方米的研发空间,这样的话我们在世界上就有一席之地了。” 张启发出生于1953年12月,到今年底就整60岁了。 “我理解张启发的心情,但中种集团和‘两桶油’很不一样,种业和无线通讯或者航空航天领域也很不一样。”中种迪卡公司总经理汪泓对本刊记者说,“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种子行业变成了一个高度私有化的领域,国内没有任何一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能够达到5%,竞争相当激烈,中种集团虽然算是比较好的了,但是仍然没有足够的话语权。” “中种的战略目标和张启发院士的梦想是一样的,都是想把中国变成一个种业和农业强国。”田冰川对本刊记者说,“种业在我国的地位比较特殊,既是充分市场竞争的产业,又是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核心产业,我们愿意与各种类型的种业企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田冰川认为,中国在传统育种方面比国外落后较多,但生物技术这块差距并不大,努力一下是能追上去的。事实上,中种迪卡种子有限公司就是中种集团和孟山都联合成立的合资企业,其通过常规育种培育出来的迪卡玉米种子在中国西南地区卖得很好。与此并行的是,中种集团于2011年启动了“中国种子生命科学技术中心”建设项目,主攻生物技术育种。该中心立项投资50.6亿元,是迄今为止我国种业企业在自主研发方面最大规模的投资。 吕玉平则选择了一条和张启发相反的道路,于2010年加入了私营企业“大北农”。大北农成立于1993年,目前主营饲料业务,去年的销售额将近106亿元人民币,种业只占5%。大北农集团拿出5亿元人民币资助吕玉平办起了大北农生物技术中心,主攻转基因育种,这在私营企业中是相当罕见的。 “目前我看好玉米将会是第一个被批准在中国种植的转基因粮食作物。”吕玉平对本刊记者说,“我们中心正在做玉米和大豆的抗虫抗除草剂转基因品种前期研发,而且我们是按照国际标准来做的。我相信未来几年内中国一定会放开转基因市场,我希望到那时我们能立即拿出合格的产品来和国际种子公司竞争。” “我希望到2020年时中国能有一个进入世界十强的种子企业,中国种子集团和大北农可能是最有希望的两个。”张启发说。 结语 说了半天中国种业的故事,但种子毕竟不是农业的全部。一粒玉米种下去,会收获300~500粒种子,价值扩大了300~500倍。中国农业的总产值比种业大几百倍,也重要几百倍。我们到底是应该全力保护中国种业,还是把中国的粮食安全放在第一位呢? 换句话说,种子和粮食,谁更重要?
253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为什么没有孟山都?
sqzhang 2013-7-12 07:36
2013-07-11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作者:土摩托 104 1 !-- 添加到书签/a -- 孟山都公司的slogan是:可持续农业(A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Company),旨在帮助农民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 孟山都(Monsanto Company)是一家极其富有争议性的公司,这家成立了112年的老牌美国公司,以拥有令人生畏的实力和强大的政府关系闻名。孟山都被誉为转基因研究及应用领域的“微软”,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垄断了全球转基因种子市场。在孟山都看来,他们的工作就是“为即将增长到95亿的地球人口提供充足的食物”。为什么中国没有孟山都?《三联生活周刊》对此进行了详细深入的剖析。 孟山都的豪赌 “中国最多时曾经有8700家种子公司,但它们的销售额加起来也远远不如孟山都一家公司,双方实力相差太大了。”张启发教授忧心忡忡地对本刊记者说,“我早在1996年就注意到了这家公司,那时候国内还没有什么人听说过孟山都。我当时就建议中国应该成立一个像孟山都一样的公司和它抗衡,否则国内种子市场必然被外国公司全面占领。当时的人们,包括政府部门都不知道我在说什么,但今天再来看,我当初的预言都已经变成了现实。” 张启发是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中科院和美国国家科学院双料院士,他还有一个头衔是国家农作物分子技术育种中心主任,该中心是在张启发的倡议下,于2000年经农业部批准在武汉成立的。张启发希望将其打造成中国的孟山都,可惜由于种种原因,这个中心至今在产业方面没有什么太大的作为。 与此同时,孟山都却从一家专门生产化学品的公司摇身一变,成了全世界种子行业的领军者。 孟山都(Monsanto)成立于1901年,总部位于美国的密苏里州。这家公司最初的主业是化工产品,曾经生产过DDT和橙剂,后者是一种高效除草剂,“越战”时曾经被美军用作对付游击队的秘密武器,后来被发现有剧毒而停止生产,但已经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是“越战”结束后爆出的诸多丑闻中的一个。 公平说,化学工业是那个时代的朝阳产业,DDT和橙剂刚被研制出来的时候没人知道它们有毒,很多比孟山都大得多的化学品公司也都在生产,不能把责任全部归到孟山都那里。1962年,揭露DDT危害的《寂静的春天》在美国出版,化工企业的名声一落千丈,孟山都自然也逃不过去,背上了破坏环境的罪名。他们曾经试图自我救赎,研制成一种新型除草剂,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草甘膦(商品名“农达”)。草甘膦不但对动物和人体无害,而且在自然条件下也很容易降解,属于对环境比较友好的新一代除草剂,自1976年被推出后便大获好评,被认为是孟山都转型期的拳头产品。 但是,孟山都高层并不满足,他们决定进行一次豪赌,把宝押在了植物基因工程上。众所周知,基因工程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1973年美国科学家在细菌身上完成了第一个基因剪切操作,5年后人类胰岛素基因就被成功转入大肠杆菌,使得胰岛素成为第一个基于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出来的生化产品。孟山都的管理层预见到了基因工程的巨大潜力,相信转基因技术将很快应用于农作物育种领域,DNA终将取代除草剂、农药和化肥等农化产品,成为农业领域未来最强大、同时也是最环保的产品,于是他们决定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放弃旧的商业模式,进军种子行业。 “当时孟山都在农化领域的世界排名仅为第六,在美国也只能排第三位。”孟山都(中国)早期的一位重要经理人刘石对本刊记者回忆说,“这个排名非常尴尬,说明孟山都在这个行业里没有话语权,充其量只能赚点辛苦钱,这也是他们决定转行的动力之一。” 美国资深科学记者丹尼尔·查尔斯(Daniel Charles)经过近10年的调查,把孟山都的这段艰难转型史写成了一本书,取名为《收获之神》(Lord of the Harvest)。根据这本书的描述,孟山都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态进行了一次豪赌,一方面花重金招募了来自全世界各个相关领域的顶尖科学家为孟山都工作,另一方面以一种近乎疯狂的方式大量并购种业公司,试图以这种方式挤进种子行业。 孟山都赌赢了。1983年1月,孟山都科学家在美国迈阿密举行的一次科学研讨会上宣布他们借助根瘤菌成功地把外源基因转入了矮牵牛叶子,首次实现了植物领域的转基因。同时报告这一结果的还有来自比利时根特大学和美国华盛顿大学的两个研究小组,这两个实验室的领军人物都已在该领域奋斗了10多年,是公认的学术权威。相比之下,孟山都两年前才刚刚进入这一领域,却异军突起,吸引了绝大部分媒体记者的注意力。虽然两家实验室事后都对张扬的孟山都表达了些许不满,但事实证明媒体的眼光是正确的,最早将这项技术应用到实践中去的正是人力和财力都要雄厚得多的孟山都。 今年6月19日,当今农业领域最权威的科学奖“世界食品大奖”(The World Food Prize)宣布将本年度大奖授予30年前那次迈阿密大会上宣告植物转基因获得成功的3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对解决世界粮食问题所做的努力。值得一提的是,比利时根特大学和美国华盛顿大学的两位领军人物后来也都进入了种子公司,而代表孟山都获奖的则是当年主持这一工作的罗伯特·傅瑞磊(Robert Fraley)博士,此人后来担任了孟山都全球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正是在他的领导下,孟山都于1987年在美国进行了世界上首次转基因农作物的大田试验,并于1996年推出了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和转Bt基因的抗虫棉,后者成为第一个进入中国的转基因农作物,并在这一过程中改变了整个中国的农业面貌。 刘石是整个事件的主要推手和见证人,他向本刊记者讲述了当时情况。他是北师大中文系毕业生,后来去德国学习法律,毕业后在香港地区从事进出口贸易,于1993年1月1日加入孟山都,负责农药,中国的进口农药市场就是他一手做起来的。1996年下半年他转入了生物技术部,负责转基因农作物在中国的推广。一开始这个部门加上他仅有4个人,他们分析了中国的情况,一致认为抗虫棉最有前途。 “90年代初期中国出口商品中有1/4都是棉纺织品,棉花的地位比现在重要多了。可是当时华北地区的棉铃虫对杀虫剂产生了抗性,耐药性增加了1万多倍,农民打几十遍药都控制不住,只能用手抓。”刘石回忆说,“有人曾经把一只棉铃虫丢进药水里,拿出来它又活了过来,这时突然走过来一只鸡把虫子吃了下去,结果那只鸡没跑几步就死了。” 根据中国农业部的记录,当时全国每年因为农药中毒而死亡的农民有1万多人,而2/3的农药都用在了棉花上,而且几乎全部是剧毒的菊酯类农药。 孟山都研发的转Bt基因抗虫棉正好可以对付棉铃虫,但当时的中国种业全部控制在国有企业手里,别说外资了,就连私营种子公司都没有。刘石便代表孟山都和河北省农业厅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艰苦谈判,甚至动用了自己的私人关系,这才终于说服农业厅授权河北省种业集团与孟山都和新加坡岱字棉公司三家合资成立了河北冀岱棉种技术有限公司,外资占了2/3的股份。 “那时候中国官方对于西方国家是很有戒心的,他们也知道‘老外’的东西好,但一直不敢放开,便像当年对待‘右派’一样,控制使用。”刘石回忆说,“幸亏当时的河北省副省长陈立友去美国考察,知道了抗虫棉,便去找姜春云副总理,说河北急需这个东西,农业部这才批的。” 1998年冀岱公司正式开始销售转基因抗虫棉,但农民不买账,一来他们不相信棉铃虫会不吃棉花,二来孟山都的棉种每公斤要卖42元,太贵了。要知道,棉种是棉花生产过程的副产品,农民是可以自己留种的,所以棉种公司不敢卖高价,当时的价格是每公斤2元。但是这样的棉种都没有脱绒,出芽率低,每亩地要用10公斤种子,孟山都的种子经过了硫酸脱绒处理,出芽率大大提高,每亩地只需要1公斤就够了,这样算下来,棉农的实际成本仅仅提高了一倍而已。 “中国农民多年养成的习惯很难改变,我们怎么解释都没用,最后还是动用了行政的力量,由地方政府出面搞摊派,每个中小学生都必须买一斤抗虫棉种子回家。”刘石回忆说,“当然最后的结果是皆大欢喜,种子种下去后不但出苗率很高,而且棉铃虫真的不吃了,产量大幅度提高,棉农好评如潮。于是到了第二年情况就反过来了,我们的种子供不应求,甚至有省领导亲自给我写条子,要求帮自己家乡的亲戚买种子。” 据刘石回忆,孟山都第一年就卖了1000多吨种子,第二年销量突破了2000吨,销售额达到了1亿元人民币,第三年卖了3000多吨,销售额接近2亿元人民币,这在当时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因为种了抗虫棉,河北省的棉花产业发生了爆发式的增长,并通过节省农药等方式为河北棉农带来了数十亿元的好处。 这件事后来被美国哈佛商学院看中,作为教学研讨中的成功案例样本。 不过,因为被大范围盗版等原因,孟山都抗虫棉的销量到3000吨就封顶了,之后更是一路下滑,导致今天孟山都抗虫棉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微乎其微。就在孟山都抗虫棉卖得最好的时候,也就是1999年底,中国农业部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全面放开国内种子市场,打破了国有企业的垄断局面。《种子法》实行后,各个省都立刻成立了自己的私营企业,原有的国营种子公司迅速被私有化或者干脆倒闭了,转型发生得极为迅速。 种子法还规定,外资企业不能在中国独立运作,必须和中国企业组成合资公司,而且也不能控股,最多只能占49%的股份。刘石认为,这项条款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像孟山都这样的强势外国种子公司垄断国内种业。但是不管怎样,这个法毕竟为外国公司打开了一道门缝,从此大批外国种子企业便合法地挤进了中国市场。 恰在此时,孟山都自己却遇到了麻烦。因为并购的步子走得太快了,孟山都的资产负债率达到了70%的高位,现金短缺,于2000年被普强公司(Upjohns)并购(此后又被辉瑞公司并购,孟山都公司的农业部分由于不被看好而被单独拆分出来并上市,这是题外话)。第二年刘石接到公司总部的通知,要求他们停止所有的新项目。当时他们正打算引进转基因抗虫玉米和抗除草剂大豆,与吉林省种子公司的谈判已经结束,就等批文了,禁令一下,这个项目也就无疾而终了。 那年的国庆节,刘石接到一个电话,对方告诉他,美国杜邦先锋种业公司打算进军中国,正在寻找一位中方总经理。刘石考虑了两天,决定离开孟山都,加盟先锋种业。 刘石的豪赌 当刘石决定跳槽时,孟山都(中国)已经有了50多名员工,年利润超过1亿元人民币,这个成绩即使放到现在也相当拿得出手。但2001年时的先锋公司才刚进入中国,只在北京设立了一个简易的办事处,连一件产品都没有。但刘石决定赌一把,把自己在孟山都学到的经验用于实践。 “回想起来,我觉得我这辈子为中国种业做了两件大事。”刘石回忆说,“第一是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合资公司,打开了中国种业对外开放的大门。第二就是引进了国外的定价机制,把外国公司先进的服务理念带进了中国。” 孟山都进入中国前,国内种子公司的定价机制非常原始,基本上是按照成本加利润来定价。孟山都打破了这个习惯,按照市场需求和价值来定价。“孟山都认为,本公司的成本和消费者无关,我自己能挣多少钱你也不用管,我所做的就是帮助你解决问题,提高你的收益,然后我从你获得的收益中抽取一笔合理的费用,即使这个费用比我的成本高很多,消费者也不会有意见。” 在刘石看来,种子公司卖的不应仅仅是种子,而应该是一整套解决方案。国外的种子公司向农民提供的是全方位服务,从耕种方式到肥料选择,甚至连最后的产品销售等等都尽可能地提供专业帮助,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种子的潜力,也可以让农民对种子公司更加忠诚。 接手先锋后,刘石花了一年时间组建了一家合资企业(登海先锋),并于2005年推出了杂交玉米“先玉335”。一般公司推出新产品都喜欢先用低价开拓市场,但刘石决定反其道而行之,把“先玉335”的零售价格提高到当时最流行的国产“郑单958”的两倍还要多。 “我当时的想法是,如果按照中国传统的定价系统,与国产品种拼价格,结果只能是死路一条。”刘石解释说,“我决定打破中国种业低价竞争的局面,用高品质的服务来打动消费者。” 于是,刘石每年都会组织公司技术人员下乡为经销商们举办培训班,培训内容不光是本公司的产品介绍,而且涵盖了农业技术和经济管理等诸多方面。这件事得到了各地经销商们的一致好评,无形中提高了“先玉335”在种子市场的竞争力。 光靠这个还不行,刘石决定借推广“先玉335”的机会在中国推广单粒播种,改变中国农民上千年的耕作习惯。因为害怕种子不出苗,中国农民一直采用多粒播种再间苗的种植方式,既费种子又费工。“先玉335”出苗率很高,无需多粒播种,刘石便把原来的论斤卖种子改为按粒卖种子,缩小包装,农民每亩地的实际花费并没有提高太多。 经过一年实践,大多数采用手工播种的农民都尝到了单粒播种的好处。但是还有一半的农民采用播种机播种,而当时国内尚无单粒播种机,进口机器每台售价4万元,根本买不起。巧的是,刘石听说河北一家名为“农哈哈”的播种机厂仿制了一台意大利单粒播种机,便主动找到对方要求合作,先由对方试生产几百台样机出来,由先锋公司包销,在实践中完善这款机器的制造工艺。两年后,刘石认为播种机的设计改造和产品质量都过关了,便和“农哈哈”签订协议,以每台2800元的低价销售单粒播种机,先锋公司再给每位购买者补贴1000元,只要买家提供自己的地址和联系方式即可。这样一来,先锋公司通过这个补贴项目掌握了整个玉米产区几千名专业播种机手的详细资料,然后通过他们向农民推销“先玉335”,大获成功。 就这样,“先玉335”仅用了几年时间就占领了整个华北和东北的玉米种子市场,成为继转基因抗虫棉后外国种子公司开拓中国市场的第二个标志性事件。 “补贴播种机这个主意和计划是我在一次公司内部会议上突发奇想得到的,不但帮先锋多卖了种子,让整个玉米链条的所有环节,包括种子经销商、农民、播种机手和‘农哈哈’都赚到了钱,而且还帮助国家推广了单粒播种技术,实现了整个玉米产业的升级换代。”刘石自豪地对本刊记者说,“其实国家很早就想做这件事,但一直没有做成,最后被先锋公司做成了,我认为这是我这些年来所做的所有事情当中意义最大的一件。” 刘石为本刊记者算了一笔账:中国目前种了5亿亩玉米,按照原来的播种方式需要350万亩耕地生产杂交种子。改用单粒播种后种子使用量减少到原来的1/3,仅此一项,每年就至少节约了200万亩土地。目前每亩地的制种费用平均为2500元,算下来每年就可节约50亿元人民币。原来的播种方式还需要间苗,如今每亩地的间苗费大约是40~50元,这样就可以节约至少200亿元人民币。除此之外,玉米种子的运输费和仓储费也大大减少,算下来每年可再节约6亿~7亿元人民币。 也就是说,这样一个看似毫不起眼的技术革新每年竟可以潜在地为中国农业带来250亿元的经济效益!事实上,农业涉及的领域非常多,所使用的土地面积也非常大,任何一项技术革新都会对国民经济和自然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比如低毒除草剂的广泛使用不但大大增加了农作物的密度,节省了大量耕地,而且因为取消了犁地的环节,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对地球环境的正面影响是无与伦比的。 当然了,光凭单粒播种还不足以让“先玉335”获得如此大的成功,这里面还有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这个新品种更好地满足了农民的需求。 “‘先玉335’的抗病抗倒伏能力都不算强,对土肥的要求也较高,只有在各方面条件都达到一定水准的前提下才会获得高产,所以只在东北地区流行了起来,华北地区卖不过更加皮实的‘郑单958’。”刘石说,“即便如此,‘先玉335’在东北地区的增产效果也没那么高,坊间传说它特别高产其实是另有原因的。” 刘石告诉本刊记者,中国农村奉行平均主义,不可能把好地都分给一户人家,所以每家都有好地和差地。“先玉335”的价格最高,因此农民们便更倾向于用好地来种它,而且也会更加上心一些,产量自然也就高了。 如果说这个原因有些投机取巧的意思,那么“先玉335”脱水快的优点则帮了农民很大的忙。普通玉米脱水慢,往往需要挂在屋檐下晾好几天后才能卖,这也是很多人印象中的农村应有的景象。其实这么做很费事,农民是不满意的。“先玉335”脱水快,采摘后可以直接脱粒装袋销售,省了很多人工。正好那几年东北遇到了卖粮难的情况,如果谁家的玉米能早卖几天,往往会多卖点钱。 “当年出口日本的玉米粮商都喜欢‘先玉335’,每吨能多卖15~20美元,就是因为这种玉米脱水快,不易发霉,品质高。”刘石说,“从‘先玉335’的走红可以看出,种子营销其实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仅仅靠增产这一项指标是不够的。中国的新品种审定标准太单一了,只重产量不看其他性状,应该尽快改进。” 任何种子要想在中国销售,必须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如今每年都会有几千个新品种送审,最终审定通过的大约在400~700个。但是,中种迪卡种子有限公司总经理汪泓向本刊记者透露,每年这几百个通过审定的品种最终能在市场上销售的也就只有10%,而且它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坚持不了两年,真正能留下来的不到1%。 “中国种业市场的格局和国外很不一样,其中很大原因就是品种审定制度。欧美国家新品种的主要提供者都是大企业,而中国每年送审的新品种里来自大公司的只占百分之十几,其余大都是科研院所和大学提交的产品,以及一些小公司的产品,这些产品大多数都是针对大公司品牌的改良品种,真正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品种非常罕见。”汪泓说,“另外,中国的品种审定分为‘国审’和‘省审’,光是‘省审’就至少需要4年时间,‘国审’的周期就更长了。欧洲国家也有类似制度,但平均只需要两年。要知道,一家正规的种子公司培育一个新品种往往需要经过5~7年,这样算下来,一个新品种至少需要10年才能到达中国农民的手里。” 为了节省时间,美国干脆没有品种审定制度,新品种上市前只需在相关部门登记就可以了,把选择权完全交给农民。当然他们的保险制度非常健全,出了问题由种子公司和保险公司负责,农民不必担心。 中国农民就没有这样的条件了。平心而论,中国实行品种审定制度的初衷是好的,因为种子不像其他商品,如果质量不过关,至少会浪费农民半年的时间,而中国农民历来就是弱势群体,理应得到更多的关照。但是,因为管理部门的观念跟不上时代发展,以及权力寻租等一些不正常现象,导致中国很多现行制度违背了自己的初衷,品种审定制度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中国的品种审定制度有个门槛,新品种的产量必须比现有品种增加5%,否则是通不过的。于是很多公司只能贿赂官员,在产量数字上造假。一些科学家不愿行贿,就只能延长培育时间,通过这个方式增加产量。可如今中国大部分土地都是轮作的,生长期非常固定,延时会导致病虫害风险大大增加,得不偿失。这个制度等于给种子公司发出了错误的信号,误导中国农业朝着错误的方向走。”刘石对本刊记者说,“还有,现在的耕作方式已经变了,人工越来越贵,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中国农民需要能适应这一变化的新品种,比如株型要整齐,种植密度要尽可能地高,玉米脱水尽可能快,无需烘干等等。可是按照现有制度,这样的新品种如果不增产是没有可能获得批准的,这件事说明,官员们的标准和农民的实际需要脱节了。” 这种脱节在转基因技术的推广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科技部门的豪赌 外国种子公司的势头之猛,中国政府显然是十分清楚的。2006年,也就是放开国内种子市场6年后,中国科技部对外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确定了16个重大科技专项,包括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大型核电站、大型飞机和宽带移动通信等热门领域。这16个重大科技专项于2008年正式实施,如今已经过去了5年,不少领域已经看到了成果,比如刚刚成功发射的“神十”。 这16个重大专项中,属于农业领域的只有一项。它并不是化肥农药,也不是水利工程,更不是杂交育种,而是转基因。 关于这个项目,官方的文件中是这么写的: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的目标,是要获得一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培育一批抗病虫、抗逆、优质、高产、高效的重大转基因生物新品种,提高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和产业化整体水平,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对于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我国生物育种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转基因重大专项的经费总额高达220亿元人民币,看来科技部打算在转基因技术上进行一次豪赌。5年过去了,结果怎么样呢?截至目前,只有转Bt基因抗虫水稻和转植酸酶基因玉米于2009年拿到了安全证书,只差一步便可以进行大规模商业种植了。但是,因为反对声音较大,这一步便再也迈不过去了。按照规定,这两份安全证书明年将到期,如果明年再没有任何进展,到2020年转基因重大专项截止时,中国很可能不会有任何一种具有自主产权的转基因种子能够被大规模商业化种植。 “我们早在1998年就做出了转基因抗虫水稻,第二年在农业部开成果鉴定会,吸引了好多人来参观,感兴趣的人特别多。”张启发对本刊记者回忆说,“那时候的国内大气候和现在不一样,转基因抗虫棉刚刚获得了成功,大家都很乐观,认为转基因产业化是必然的。中国农业方面的科研实力也不差,应该可以做一个中国的孟山都出来。谁知很快情况就变了,由于各种势力的反对,转基因水稻无法获准推广。2008年科技部实施转基因重大专项时我觉得又有希望了,谁知还是不行。中国水稻的虫害非常严重,转基因抗虫水稻如果如期商业化是完全有潜力培育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种子企业的,但可惜没有变成现实。” 确实,经过一些环保组织和媒体多年的“努力”,转基因几乎和毒药联系在了一起,即使是不那么极端的人,也会认为转基因技术尚存争议,不宜立即推广。 “转基因实际上就是一个新的育种方式而已,与传统育种、分子标记育种并称为现代农业的三大育种技术。”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物技术中心总经理吕玉平博士对本刊记者说,“我们国家长期以来一直有个误区,就是把这三大育种技术分成三个独立的部门。各国的经验都证明,现代种业必须同时包括种质资源、生物技术和育种整合这三大块,缺一不可。其中生物技术又可以分为转基因和分子标记技术,两者都是在做性状的转移和整合,只是应用范围有所不同而已。” 吕玉平是华中农大的育种学学士,中国农大的植物分子遗传学博士,又在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做过博士后,对中国农业学术圈的情况比较了解。此后他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做博士后,又在美国Ceres生物技术公司工作了10年,掌握了全世界最先进的植物分子生物学技术。因为这段经历,他被瑞士先正达生物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招致麾下,任运营总监,并在这一过程中学到了西方大公司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可以说他是目前中国少有的既懂科学技术又懂企业战略、运营及管理的两栖人才。 吕玉平向本刊记者详细解释了育种的原理。众所周知,植物的所有性状都是由基因决定的,所谓“育种”,就是按照人类的要求,把所需性状整合到同一株作物中来。过去人们都是通过杂交来实现这种整合,这个方法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农业就是这么发展起来的。问题是,杂交所导致的基因重组是随机发生的,需要育种家们从海量的杂交后代中寻找合适的组合,成功率极低。加上现代育种所要寻找的性状往往不是肉眼所能看到的,这就给传统育种家带来了很多新的困难。 “中国育种界有个顺口溜,形容传统育种家们的工作方式是‘一杆秤、一把尺、拿牙咬、拿眼瞪’。这样的工作方法准确性差,效率低下,很多时候就是在做低水平重复劳动,不可能满足现代育种的要求。”吕玉平对本刊记者说,“如今最先进的杂交育种方法是分子标记育种,就是先找出某个性状所对应的基因,然后在杂交种子的阶段就用基因芯片测出里面到底含不含这个基因,不用等到种下去就会知道是否成功了。” 本刊记者曾经在孟山都美国总部看到过该公司研制的高速种子切片机,一袋杂交种子倒进去,几分钟后就全部切好片,放进了96孔板中去做基因分析,切下的部位是胚乳,不会伤及胚芽,只有基因分析表明有潜力的种子才会被种下去,观察二代的表现。现代育种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叫作“高通量”,意思是说一个好品种必须通过大量筛选才能得到,分子标记育种技术让真正的高通量育种成为可能。 但是,分子标记育种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大自然必须已经存在这个基因,否则再怎么杂交也没用。中国曾经流行过一阵子太空育种,认为太空环境能够让植物发生有益的基因变异。但无数事实证明这个方法是极不可靠的,迄今为止没有人拿得出经得起推敲的数据,纯属浪费钱,如今全世界只有中国还在这么做。 绝大部分有益基因都是经过千百万年的进化而来的,比如某种野生玉米一直生长在干旱的地方,于是便进化出了抗旱基因,但是这种玉米很可能不抗虫,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价值不大。于是,育种家们在世界各地寻找具备抗虫特性的野生品种,然后让这两种玉米杂交,希望把这两个性状集中到一起去,这就是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 从这个解释可以看出,杂交育种的成败和种质资源的丰富程度关系极大,如果一个国家缺乏种质资源,就相当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这一点上,作为国际大公司的孟山都具备先天优势,他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好的种质资源。中国在玉米和小麦等领域没有这个优势,但在水稻和大豆等本土品种上则具备相当好的先天条件。可惜国内的育种家们习惯了各自为战,导致中国的育种领域一盘散沙,反而不如国际大公司更有优势。从这个角度,中国应该多多鼓励国际大公司进入中国,他们带进来的种质资源将会极大地提高我国的杂交育种水平,“先玉335”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但是,如果大自然存在某个有益基因,但却不在同一个物种中,无法通过杂交来整合,怎么办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转基因。目前使用最广的抗虫转基因农作物就是从一种细菌中借来了一个独特的抗虫基因Bt,然后通过基因工程的方式将其转入植物中,再想办法让这个外来基因在新的环境中发挥同样作用,孟山都的转基因抗虫棉就是这么来的。另一个著名案例就是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黄金大米。野生稻米中没有能够生产β-胡萝卜素的基因,只能通过转基因的方式让稻米能够自己生产β-胡萝卜素,以便让食物中缺乏维生素A的穷人能够通过廉价的方式补充这种微量元素(β-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湖南衡阳黄金大米实验的目的就是测量β-胡萝卜素在人体内的转化效率)。相比之下,玉米本来就有合成β-胡萝卜素的基因,不需要转基因同样可以达到目的。 华中农大教授严建兵培育的富含β-胡萝卜素的玉米就是通过传统的杂交育种方式得来的。“玉米分为热带和温带两类,相互间一般不杂交。我发现合成β-胡萝卜素的关键基因只有在温带玉米中才有,便让这两种玉米杂交,把这个关键基因转到了热带玉米当中。”严建兵对本刊记者介绍说,“这个项目是比尔·盖茨基金会投的钱,这个基金会也支持了黄金大米项目,因为盖茨先生坚信现代科技能够帮助穷人摆脱贫困。” 严建兵本人虽然不直接做转基因,只是使用了分子标记育种技术,但他认为,转基因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技术,没什么好怕的。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这两年他花了大量时间做转基因科普,还向很多热心的网友提供华农试验田生产的转基因抗虫大米,在各地举办了“转基因大米试吃会”,以实际行动支持这项技术。 “不过说老实话,我是比较悲观的。我以前很幼稚,觉得只要我们好好宣传,老百姓会理解的,但我越来越发现老百姓的科学素养不高,再加上媒体为了哗众取宠,经常胡说八道,谣言多得辟不过来。”严建兵对本刊记者说,“所以我越来越相信这件事需要从上到下推进,从下到上是没用的。” “我先后为央视做过4个关于转基因的节目,不知为什么一个都没有播出。”华中农大教授林拥军对本刊记者说,“在这4个节目里我对记者说了同样的话:你们不是搞这个的,请你们不要胡乱发表意见,因为你们根本不懂。” 林拥军是华农转基因水稻项目的负责人,同时也是科技部转基因重大专项水稻部分的总负责人,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抗虫水稻他参与了大量工作。“我们把所有该做的测试都做了,甚至比美国做的还多,目前一切手续都齐全,就等国家批准了。”林拥军说,“虽然这个证书明年就到期,我们也不知道何时能批准,但我们还在继续研究,为将来可能出现的转机做技术储备,一旦政策放开了,保证立刻就能有产品出来。” 据林拥军介绍,他的实验室已经培育出了二代抗虫水稻,以及聚合了抗虫基因和抗除草剂基因的叠加版本。另外,他手里还培育出一些新品种,具备了抗旱耐涝抗盐碱以及耐高温低温等等抗逆特征。他们还在研究一种直接针对消费者的高抗性淀粉水稻,人吃了以后糖化速度很慢,不容易代谢,对糖尿病患者很有好处。 “所有这些品种的专利要么已经过期了,要么都在我们手里,在国内销售不存在专利问题。”他最后补充了一句。看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可事情真的就那么简单吗?让我们来看看转基因水稻成果鉴定会后都发生了什么。 张启发的豪赌 “1999年农业部为转基因水稻召开成果鉴定会,很多种子公司都派人来参观,我们当时根本没有意识到这里面有什么问题,而且觉得这是国家的研究项目,无需自我设限加以保护,因此现场没有做任何限制,很多种子就是那时被人拿走的,转基因水稻很可能就是在那时传播出去了。”张启发对本刊记者回忆说,“后来在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的支持下,我们决定要搞一个中国的农业生物技术种业企业,便成立了一个公司,把转基因水稻交给公司去运作,承接后续的环境释放试验和生产性实验,并请湖北省预防医学科学院做生物安全性实验,用的是药的标准,因为当时中国对转基因食品的评价还没有定型的法规。” 按照张启发的设想,这家公司不属于任何一家学校或者研究所,而是设在开发区,由政府和企业出钱,华中农大出技术。最后他找到了“东湖高新”,这是一家专门做开发区园区建设的公司,和农业没有关系,结果双方在基本理念上产生了分歧,再加上转基因水稻因为各方反对而没能被批准上市,公司很快就解散了。 因为这件事,张启发被反对转基因的组织骂成了汉奸,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我个人觉得,把我跟转基因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一件很意外的事情,因为从我这么多年的研究历史来看,转基因所占的分量其实是很轻的。”张启发对本刊记者说,“我在过去20年里主要干了两件事,一个是启动和实施了水稻功能基因组计划,二是提出并实践了绿色超级稻的概念。” 第一项工作是张启发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首先开始的。当时国际生物学界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刺激下,纷纷提出要搞自己的基因组计划。中国当时提出了水稻基因组测序计划,在努力推动这项计划的同时,张启发还意识到,光测出基因组顺序远远不够,还必须知道这些基因都是干什么的,于是他提出要做水稻功能基因组,把DNA顺序和功能对上号。经过国内外科学家10多年的努力,目前已经搞清了大约2000个基因的功能。张启发希望到2020年时把水稻基因组中5万个基因的功能全部搞清楚,如果真的实现了这个目标,水稻育种将会产生质的飞跃。 第二项工作是从1998年开始的,可以说是第一项工作的自然延续。通过研究水稻功能基因组,张启发发现很多基因都是和农业所需的性状有直接的关系,而当时他已经意识到中国农业的“高投入高产出”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将会给中国环境带来灭顶之灾,于是他提出利用基因技术全面改良水稻品种,在产量、品质、抗性(包括抗病、抗虫、抗旱)和营养高效利用(比如氮、磷、钾等)等多方面都有所提升,最终的目标是培育出“绿色超级稻”。 “从操作层面讲,‘绿色超级稻’的定义就是‘少打农药少施化肥节水抗旱优质高产’这16个字,我越来越觉得这才是中国农业应该走的方向,光提高产量是远远不够的。”张启发对本刊记者说,“我很高兴地发现有越来越多的人认同我这个想法,拥抱绿色超级稻概念的有识之士越来越多了。” 不过,中国落后的品种审定制度给绿色超级稻的推广带来了很多麻烦。“中国品种审定过分强调增产,不增产就不给你发证书,充分体现了中国官僚体制的蛮横和傲慢。”张启发说,“绿色超级稻要想真正在全国推广,就必须修改品种审定标准。” 好在中国科技部还是明白其中道理的,将绿色超级稻列入了“863计划”中。如今第一轮研究已经告一段落,并在全国推广了60万亩初步具有绿色超级稻特征的水稻新品种。第二阶段将于今年底或者明年正式启动,科技部计划在未来5年内还要再投资1.5亿元人民币。 “实现这个目标难度很大,那16个字中每一个字的背后都必须有很多技术手段作支持,需要大量基因的聚集,如果仅依靠在大田里搞常规育种,用眼睛看用尺子量,也许可以在某个方向上走几步,但不可能满足全部要求。”张启发说,“另外,转基因是会起一定作用的,但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基因组技术是关键,所以我提出了‘基因组育种’(Genomic Breeding)这个概念,我们为什么要花那么大力气研究功能基因组?就是为育种服务的。” 水稻是亚洲品种,中国在水稻领域的基础研究水平很高。张启发认为,要想打破外国种子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水稻是一个关键的突破口。“但不管怎样,要想打败孟山都,首先必须向孟山都学习,遵循人家的运营模式,把强大的资本运作、研发能力和市场开发能力结合到一起。不能再按照以前的旧模式,把重点都放到科研院校里,那样无非是多了几篇论文,多培养几个人才而已,最后都被外国公司雇用了。”张启发说。 严建兵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验证了这一说法。他告诉本刊记者,他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都进了外企,今年刚有一位博士毕业生被先锋公司雇用了,年薪30万元人民币,远超国内相关企业的类似职位,更不用说科研单位了。 “科研单位的思维方式与产业是不一样的,以科研单位为主体是做不出产业的。”张启发说,“当年转基因重大专项在启动时,我感觉还是和以前的做法一样,这样弄最后不大可能有新的收获,在产业方面难有大的作为。” 吕玉平当年之所以选择回国工作,主要动力就是想推动转基因生物技术在中国的产业化。他相信转基因重大专项的实施将会助推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化的步伐,但后来发生的事情却让他有些失望。 “我当时觉得220亿元人民币很多了,平均每年20个亿呢。如果这笔钱主要用来培育现有的国内支柱企业或者用1/10的资金组建一个国家级新企业,以产品主导市场,是可以让一批企业大展拳脚的。可结果是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大部分钱都支持了科研院所,仅有小部分企业参与了该项目。”吕玉平对本刊记者回忆说,“转基因重大专项本来是以产品研制、公司培育和市场运作为导向的,可是从目前的进程看,企业在转基因重大专项中似乎缺少被培育和作为主导的机会。” 在吕玉平看来,公司和科研单位本质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系统,最终目的决定了两者的运作方式很不一样。“科研的目的是出论文,基因是科学家的最终产品,他只要把这个基因的功能搞清楚,然后再种几十株苗出来验证一下,就可以写论文申请研究经费或者申报科研奖了。可对于公司而言,基因只是手段,种子才是产品,孟山都搞了这么多年研究,最终也就只有几个基因变成了产品而已。”吕玉平说,“举例说,你可以把某个抗旱基因转入植物中让它抗旱,但一个种子要想进入市场的话必须禁得起风吹日晒,任何一个地方不合格都不行,这就必须做很多次转基因,从大量候选种子中筛选出合格的品种。孟山都每一个上市的品种都是在1万~10万个转基因植株中筛选出来的,这样的工作研究所是不会做的,只能由公司来做。” 如此高的投资必须有高的回报,这是公司的性质决定的。孟山都不是公益组织,它的所有产品都是以上市销售为最终目的的,这就是为什么孟山都没有推广转基因小麦的原因。“他们的转基因小麦早就做好了,政府也批准了,但因为民间反对声音太大,怕市场不接受,因此一直没有推,这是一个商业决定,和科学没有关系。”吕玉平对本刊记者说,“与此相反,中国农业部颁发安全证书的两个品种当中有一个是转植酸酶玉米,它的本意是让玉米饲料更容易被消化,但植酸酶完全可以通过细菌发酵来生产,每袋才几分钱,农民买来加在饲料里就行了,不必使用转基因。所以说,这个技术本身是好的,但是能给企业带来多大的商业化前景还有待于市场来论证。” 除此之外,在专利问题和监管机制这两方面,私营公司和国家科研机构的区别就更明显了。根据《收获之神》一书的记载,早年间加入孟山都的科学家们最不习惯的一点就是孟山都严格的专利管理制度,没有专利部门的同意,科学家连话都不能随便讲,更不用说把种子随便交给外人了。转基因技术刚刚有了点眉目后,立刻遭到了来自环保人士的强烈批评,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奉行自由主义政策,不希望政府插手此事,但是孟山都吸取了化学工业的教训,未雨绸缪,积极配合美国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事后证明,孟山都的这个做法一举两得,一方面不给反对派留下把柄,另一方面通过参与政策法规的制定,提早规避了可能出现的风险。 对比一下转基因水稻和绿色超级稻在中国的遭遇,两者真是有天壤之别,我们在知识产权和政策法规这两方面都远远落后于人家。 “中国种业的盗版现象非常严重。按照官方数字,‘先玉335’在东北地区的市场占有率大约是30%,但实际上有无数小公司都在偷偷卖盗版,也就是行内所说的‘套牌种子’。‘先玉335’的套牌和正品的比例差不多是2比1,价格则反过来,套牌是正牌的一半,而两者的质量相差无几。”刘石对本刊记者说,“中国政府一直对这种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觉得反正偷的是国外企业,中国农民也从中得利了,但如果将来想发展自己的种子行业,那就必须首先解决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否则将会严重打击中国种业公司的研发积极性。” “种子是一种很特殊的产品,研发周期非常长,专利丢失的风险却很大,所以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格外严格。”汪泓对本刊记者说,“国际上有一个‘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nion for Protection of New Plant Varieties),分别在1978和1991年通过了两个公约,保护育种家的知识产权。中国加入的是‘78’版本的公约,而国际上都希望中国能加入‘91’版本,这个新版本对育种家的保护措施更加严格。” 虽然存在那么多困难,但是出于对中国粮食安全的担忧,张启发依然决定要组建种子公司,借助商业力量推动中国种业的向前发展。他尤其看好水稻,相信中国依靠自己在水稻研究上的领先地位,完全可以和外国公司一决雌雄。但是上一次失败的经历让他意识到,光有论文和公司还不行,还要有一些别的东西。 “外国大公司科学家的科研水平不见得有多么高,单项技术也未必有多么先进,但人家是一个个巨大的实体产业,技术集成度高,资金雄厚,相当于正规军。中国现在的这些公司只相当于游击队的水平,就好像毛主席说的‘叫花子跟龙王爷比宝’,怎么比得过?” 张启发的说法有一定道理。仅仅孟山都一家公司,去年的销售额就达到了135亿美元,这家公司每年都会拿出销售额的10%用来搞研发,这就是13.5亿美元,相当于80亿元人民币。相比之下,中国的转基因重大专项是220亿元人民币,这笔钱还是由相关领域的十几万名科研人员一起分12年花,孟山都则是8000名研究人员用一年的时间来花这80亿元,双方实力的差距由此可见一斑。事实上,如果没有中国政府制定的保护政策,中国种业会败得更惨。 “几年前全球爆发经济危机,可中国的‘两桶油’却逆市坚挺,活得很好,一点没受影响。我从中受到启发,终于想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唯有强大的国企才能发展中国生物技术种业,与孟山都抗衡。”张启发对本刊记者说,“于是我选择了中国种子集团,它是目前种子行业里唯一的央企,尤其是被中化收购之后,具备了这样的条件。” 据中种集团副总经理田冰川介绍,该集团是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原农林部种子局基础上成立的我国第一家种子企业。该集团曾经在经营上遇到过一些麻烦,但在2007年经国务院批准并入中化集团成为其全资子公司后,业绩直线上升,目前注册资本达到9.44亿元,在国内种业企业中稳居第一。 “如果我在有生之年还能对这个国家有所贡献的话,中种是唯一的可能。我打算花10年工夫赌一把,争取到2020年时组建一个2000人的研发队伍,拥有一个10万平方米的研发空间,这样的话我们在世界上就有一席之地了。” 张启发出生于1953年12月,到今年底就整60岁了。 “我理解张启发的心情,但中种集团和‘两桶油’很不一样,种业和无线通讯或者航空航天领域也很不一样。”中种迪卡公司总经理汪泓对本刊记者说,“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种子行业变成了一个高度私有化的领域,国内没有任何一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能够达到5%,竞争相当激烈,中种集团虽然算是比较好的了,但是仍然没有足够的话语权。” “中种的战略目标和张启发院士的梦想是一样的,都是想把中国变成一个种业和农业强国。”田冰川对本刊记者说,“种业在我国的地位比较特殊,既是充分市场竞争的产业,又是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核心产业,我们愿意与各种类型的种业企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田冰川认为,中国在传统育种方面比国外落后较多,但生物技术这块差距并不大,努力一下是能追上去的。事实上,中种迪卡种子有限公司就是中种集团和孟山都联合成立的合资企业,其通过常规育种培育出来的迪卡玉米种子在中国西南地区卖得很好。与此并行的是,中种集团于2011年启动了“中国种子生命科学技术中心”建设项目,主攻生物技术育种。该中心立项投资50.6亿元,是迄今为止我国种业企业在自主研发方面最大规模的投资。 吕玉平则选择了一条和张启发相反的道路,于2010年加入了私营企业“大北农”。大北农成立于1993年,目前主营饲料业务,去年的销售额将近106亿元人民币,种业只占5%。大北农集团拿出5亿元人民币资助吕玉平办起了大北农生物技术中心,主攻转基因育种,这在私营企业中是相当罕见的。 “目前我看好玉米将会是第一个被批准在中国种植的转基因粮食作物。”吕玉平对本刊记者说,“我们中心正在做玉米和大豆的抗虫抗除草剂转基因品种前期研发,而且我们是按照国际标准来做的。我相信未来几年内中国一定会放开转基因市场,我希望到那时我们能立即拿出合格的产品来和国际种子公司竞争。” “我希望到2020年时中国能有一个进入世界十强的种子企业,中国种子集团和大北农可能是最有希望的两个。”张启发说。 结语 说了半天中国种业的故事,但种子毕竟不是农业的全部。一粒玉米种下去,会收获300~500粒种子,价值扩大了300~500倍。中国农业的总产值比种业大几百倍,也重要几百倍。我们到底是应该全力保护中国种业,还是把中国的粮食安全放在第一位呢? 换句话说,种子和粮食,谁更重要?
个人分类: 杂感杂议|378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最新新闻:巴西大豆协会警告农民不要种植孟山都新种子
热度 1 zengzhiyong 2013-7-1 08:32
最新新闻:巴西大豆协会警告农民不要种植孟山都新种子 LATEST NEWS Brazil soy group warns farmers against using new Monsanto seed …………… 孟山都周二回应,说公司还没有允许新的Intacta RR2 Pro转基因大豆种子在巴西的商业销售,要等到巴西转基因大豆所有主要进口国家都批准后,才能批准这样的销售。基于相信中国“随时”能够批准孟山都转基因大豆这个新品种,孟山都已经储存了这种新品种转基因大豆的种子60万袋;如果(中国)再不批准的话,这些种子将被销毁掉,孟山都补充说。 (Monsanto responded Tuesday, saying the company hasn't allowed commercial sales of Intacta RR2 in Brazil and won't do so until all of the country's main export markets approve it. A stockpile of 600,000 sacks of the seeds, which Monsanto had produced based on the belief that China could approve Intacta RR2 at any time, will be destroyed, the firm added.)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2e7f5.html ) 原来农业部迫不及待地批准Intacta RR2 Pro转基因大豆进口,竟是为了挽救孟山都这60万袋Intacta RR2 Pro种子不被销毁。 孟山都这种新的转基因大豆属“双毒”转基因,具有抗草甘膦转基因与Bt转基因作物对环境、生态和人类健康的“双重”危害。福克斯去年9月4日的这篇新闻也谈到其超毒性,“去年(2011年),孟山都邀请巴西十个州500位农民在他们种植的草甘磷转基因大豆农田旁试种这种新品种Intacta RR2转基因大豆。对这些农田进行了密切的监测,而后用这种新品种Intacta RR2种子种植的大豆被全部销毁。”(Last year, Monsanto invited 500 Brazilian farmers in 10 states to plant Intacta RR2 alongside fields sown with the company's Roundup Ready soy, an herbicide-resistant variety that is commonly used in Brazil. The fields were closely monitored, and the soybeans produced using Intacta RR2 were subsequently destroyed.) 如果不是卖给中国人,这些Intacta RR2种子种植的大豆就都要销毁,可见孟山都和巴西人都深知其超级毒性。 现在这种超级毒豆终于要卖到中国来了,毒种子不用销毁了,能赚钱,孟山都高兴了!但中国社会的癌症和不育等病情疫情也将随之成倍增长。转基因大豆所带来的每一分每一元的利润,中国农官的每一个“转基因大跃进”的“政绩”,都带有成千上万中国人的鲜血和生命牺牲。 今年5月25日是全球反孟山都日,52个国家436城200多万民众一起走上街头抗议孟山都,示威者的标语牌赫然写道“在孟山都终止人类前人类必须终止孟山都!”孟山都已被全人类视为公敌。 而中国掌管农业的权力机构,竟与邪恶的孟山都站在一起,用中国人民的血汗钱滋养孟山都终止人类 ! 为此不惜先搭上中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及生存权。这使当今中国在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眼中是个什么形象?! 至于彭于发所说那几个批准进口转基因大豆的理由——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国内的播种面积满足不了需求,中国没有这么多的后备耕地资源等等。显然这都是为孟山都等外国公司出口转基因垃圾大豆谋取利益,避免其损失的托词而已。这些借口没有一个能够成立。 谁都知道国内大量耕地撂荒闲置,何来“没有这么多的后备耕地资源”?即使真的因为需要进口大豆,乌克兰的非转基因天然大豆比美洲的转基因大豆还要便宜,而且没有转基因大豆的安全性风险。日本已从乌克兰大量进口非转基因天然大豆,中国为什么放着安全的、便宜的不买,却偏偏要买又贵又不安全的孟山都转基因大豆? 再说我国天然大豆的种植面积不断萎缩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这正是农业高官勾结外商,不仅不保护而且还刻意打压国产大豆,为孟山都等对我大量输出转基因大豆创造条件的杰作。使原本在国际市场上比转基因大豆价格高出一倍的天然大豆,在国内其价格居然还不如进口的转基因大豆。其实,美国转基因大豆生产成本更高,若无美国政府补贴,转基因大豆种植农户早就亏损破产了 。 —————————————————————— 注1:中国日报网 财经频道《孟山都进口转基因大豆被指存审批检测缺陷》 http://www.chinadaily.com.cn/hqc ... ontent_6015839.html 注2:国外新闻消息(包括孟山都公司自己的新闻消息)表明:各国批准转基因大豆Intacta RR2后并没付诸商业化种植。中国批准进口(应该有定货承诺),使巴西、阿根廷和南非(除美国外的转基因大豆主要产国)开始该品种商业化种植。 Brazil: Intacta RR2, Monsanto’s seed approved by China, will be planted in over 10% of the area June 21, 2013 | Author agrosouthadm http://www.agrosouth-news.com/?p=249 Brazil Soy Group Warns Farmers Against Monsanto Seed Copyright 2012 Dow Jones Newswires http://m.foxbusiness.com/quickPa ... 2073pageNum=-1 News Releases Monsanto Company Receives Final Key Regulatory Approval For Intacta RR2 PRO™ Soybeans, Setting Up Commercial Launch In Brazil With China Approval and Commercial Launch, Intacta RR2 PRO™ Soybeans Expected to Become Core Growth Driver Within Monsanto's Next-Generation Soybean Platform Jun 17, 2013 http://monsanto.mediaroom.com/20 ... al-Launch-In-Brazil
个人分类: 转载共勉|268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美国孟山都称转基因小麦事件或系故意破坏
lxj6309 2013-6-22 17:35
新华网华盛顿6月21日电(记者 林小春)美国孟山都公司官员21日说,未经批准种植的 转基因 小麦日前神秘现身农田一事“高度可疑”,最可能的解释是有人故意搞破坏。 一个多月前, 美国 俄勒冈州一处农田发现孟山都已放弃9年的抗除草剂转基因小麦试验品种,导致日本和韩国宣布暂停进口部分美国小麦。对此,孟山都怀疑有人故意破坏。 孟山都首席技术官罗布·弗雷利22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这起事件只发生在俄勒冈州一处农田中,面积很小,是一起孤立事件且没有扩散。但这一事件非常可疑,因为所发现的转基因 小麦 分布得非常不均,不像正常耕种行为。 弗雷利 怀疑有人进入这处农田撒下转基因小麦种子。他说:“有理由相信,有一些不喜欢生物技术的人利用这起事件制造问题”,这是一起“极不寻常、极为奇怪、极其罕见”的事件,应该进行调查。 与此同时,美国联邦调查局宣布,本月8日和11日晚上,有身份不明的人或组织在 俄勒冈州 南部破坏了两块转基因甜菜地,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该机构认为这是一起“经济破坏”犯罪活动,违反了美国有关法律。俄勒冈州一个绿色农业组织已为此悬赏1万美元征求破案线索。 美国是转基因作物种植第一大国。转基因棉花、大豆和玉米等的种植面积非常广阔。但由于担心国外市场不接受,加上一些民间组织反对,美国至今未批准转基因小麦种植。不过,孟山都已表示今夏将重启已停止多年的转基因小麦田间试验,试种的是一个抗除草剂小麦新品种。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06/22/c_116248641.htm
个人分类: 科技普及|139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科学家在孟山都引入中国的转基因作物中发现令人类绝种的新型病
wzpwlsbio 2013-4-11 10:32
美科学家在孟山都引入中国的转基因作物中发现令人类绝种的新型病原体 附注: 美国生物公司和中国某些转基因推广者长期声称转基因是安全的。实际上,转基因作物的可怕之处在于其隐伏危害的长期性和不确定性。 2011年2月11日,美国退役的军方科学家胡伯 Huber 博士给美国农业部长 维尔萨克 写信,指出:最近在转基因作物中发现一种新的病原体,是导致动物绝种(不孕或流产)的根源。联想到多年前在中国就已经出现的“杀精玉米”,以及先玉335玉米造成老鼠退化等现象,这一情况有必要引起中国有关方面的重视: ----------------------------------------------------------------- 2011年2月中旬,美国《农场与牧场自由联盟》(FarmandRanchFreedom)网站发布一条消息,标题为:《 研究者:草甘膦终结者除草剂或抗草甘膦作物可能是动物流产与不育的根源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一位美国科学家最近写给美国农业部长的一封信。这位美国科学家名叫顿-M-胡伯(Don.M. Huber) ,他是美国高级土壤学科学家、农业部国家植物疾病恢复系统(NPDES)协调员、美国普渡大学名誉教授、退休上校。胡伯博士过去40年一直在专业机构和军事机构担任科学家,帮助对防备包括细菌战和疾病暴发在内的自然和人为生物威胁进行评估。 尊敬的维尔萨克部长: 由植物和动物高级科学家组成的小组最近提请我注意他们在电子显微镜下发现的一种病原体,它们看来对植物与动物的健康,以及可能亦对人类健康,造成显着影响。基于对有关 数据的审查,这种新近发现的生物体在抗孟山都草甘磷“终结者”除草剂(RR)转基因大豆和玉米中普遍、非常严重,且浓度非常高,提出可能与抗草甘磷转基因作物的基因或更 可能与草甘膦除草剂的存在联系。这种微生物看来是科学上的新发现! 这是高度敏感的信息,可能导致美国大豆和玉米出口市场的崩溃,并造成国内食品和饲料供应重大混乱。另一方面,这种新的生物体可能是已经造成的重大损害的罪魁祸首(见下 文)。我和我的同事,因此将我们的调查加快谨慎进行,同时寻求美国农业部和其他机构协助查明病原体的来源、发病率、影响以及补救措施。 我们在这个早期阶段及时向美国农业部通知这些调查结果,特别是由于您延迟决定对抗草甘磷转基因苜蓿的批准。当然,如果孟山都草甘磷“终结者”除草剂转基因(RR)的基因 ,或者草甘膦除草剂(Roundup)本身是这一病原体的推动因素或协作因素,那么这样的批准可能是一场灾难。 根据目前的证据,这个时候合理的行动是将放松管制推迟到有足够数据证明这种病原体与孟山都抗草甘膦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种植系统无关,如果确实无关的话。 在过去的40年里,我一直在专业的和军事机构担任科学家,它们对防备包括细菌战和疾病暴发在内的自然和人为生物威胁组织有关的评估。根据我的这种经验,我相信面对的来自 这种病原体的威胁是独特的以及高风险状态的。通俗地说,它应该被视为紧急情况。 这种前所未知的生物体,只有在电子显微镜(放大36,000X倍)下才能够见到 ,它的尺寸近似等于一个中等大小的病毒。它能够自我复制,似乎是一种微型--真菌类--生物。如果这 样的话,这将是被识别出来的第一个这样的显微真菌菌。有强烈的证据表明,这种传染性的病原体既导致植物的疾病,也会导致哺乳动物的疾病,这极其罕见。 在孟山都抗草甘膦除草剂转基因大豆饲料与转基因玉米中,在饲料加工蒸馏器的饲料中、在发酵了的饲料产品中、在猪的胃中残渣中,在猪与牛的胎盘中。感染了两种已经普遍存 在两种疾病的转基因大豆与转基因玉米中这种生物体很多,它们是大豆中的猝死综合症(SDS)以及玉米的戈斯枯萎病(andGoss’wilt),导致减产、降低农民收入。在SDS(腐 皮镰刀菌)的真菌病原体中也发现有这种病原体。 实验室试验证实这种微生物经历自然流产和不孕症种类繁多牲畜中存在。在进行研究的初步结果也得以在临床中重现这样的流产。这些病原体有可能解释美国的牛、奶牛、猪和马 养殖中过去数年不断上升的不孕和自然流产的原因。最近的一些报告提出小母牛不孕症超过20%,牛的自然流产则高达45%以上。 例如,喂食小麦的1000头怀孕的母牛有450头发生自然流产。同一时期,同一牛群喂食干草的另外1000头母牛则没有任何流产的情况。喂食怀孕母牛的小麦中确认有高浓度的上述病 原体,它们种植时治理野草中使用了草甘膦除草剂。 总之,鉴于抗草甘磷作物检测出了高浓度的这种新的动物病原体,它与植物和动物疾病的关联性,已经达到流行病比率的程度,我们要求美国农业部参与一项多机构的调查,并且 立即暂停对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控制放松,直至草甘膦除草剂和/或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与它们对农作物和畜牧生产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的因果关系可以排除为止。 迫切需要研究草甘膦的使用的副作用是否可能促进了这种病原体的生长,或允许它们对植物和动物宿主造成更大的削弱性伤害。有良好的记录证明草甘膦促进土壤中病原体的发展 以及知道它与40多种植物疾病的增加有牵连;它通过螯合对植物维持生命必须的营养物,破坏了植物的防御系统;从而也降低了动物对饲料营养素的生物利用度,这反过来又可以 导致动物机能失调。为了正确地评估这些因素,我们要求查阅美国农业部有关的数据。 我本人对植物的病原体已经进行了50多年研究。我们现在看到一个植物和动物疾病和病症日益严重的前所未有的趋势。这种病原体可能对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有所帮助。它值得立 即关注和投入大量资源,以避免我们的关键性的农业基础设施发生普遍性的崩溃。 诚挚的, 上校(退休)顿·M·胡伯 (美国)普渡大学名誉教授 APS协调员,美国农业部国家植物疾病恢复系统(NPDES) 信件原文: DearSecretaryVilsack: Ateamofseniorplantandanimalscientistshaverecentlybroughttomyattentionthediscoveryofanelectronmicroscopicpathogenthatappearsto significantlyimpactthehealthofplants,animals,andprobablyhumanbeings.Basedonareviewofthedata,itiswidespread,veryserious,andisinmuch higherconcentrationsinRoundupReady(RR)soybeansandcorn—suggestingalinkwiththeRRgeneormorelikelythepresenceofRoundup.Thisorganism appearsNEWtoscience! ThisishighlysensitiveinformationthatcouldresultinacollapseofUSsoyandcornexportmarketsandsignificantdisruptionofdomesticfoodandfeed supplies.Ontheotherhand,thisneworganismmayalreadyberesponsibleforsignificantharm(seebelow).MycolleaguesandIarethereforemovingour investigationforwardwithspeedanddiscretion,andseekassistancefromtheUSDAandotherentitiestoidentifythepathogen’ssource,prevalence, implications,andremedies. WeareinformingtheUSDAofourfindingsatthisearlystage,specificallyduetoyourpendingdecisionregardingapprovalofRRalfalfa.Naturally,if eithertheRRgeneorRoundupitselfisapromoterorco-factorofthispathogen,thensuchapprovalcouldbeacalamity. Basedonthecurrentevidence,theonlyreasonableactionatthistimewouldbetodelayderegulationatleastuntilsufficientdatahasexoneratedtheRR system,ifitdoes. Forthepast40years,Ihavebeenascientistintheprofessionalandmilitaryagenciesthatevaluateandpreparefornaturalandmanmadebiological threats,includinggermwarfareanddiseaseoutbreaks.Basedonthisexperience,Ibelievethethreatwearefacingfromthispathogenisuniqueandofa highriskstatus.Inlayman’sterms,itshouldbetreatedasanemergency. Adiversesetofresearchersworkingonthisproblemhavecontributedvariouspiecesofthepuzzle,whichtogetherpresentsthefollowingdisturbing scenario:UniquePhysicalProperties Thispreviouslyunknownorganismisonlyvisibleunderanelectronmicroscope(36,000X),withanapproximatesizerangeequaltoamediumsizevirus.Itis abletoreproduceandappearstobeamicro-fungal-likeorganism.Ifso,itwouldbethefirstsuchmicro-funguseveridentified.Thereisstrongevidence thatthisinfectiousagentpromotesdiseasesofbothplantsandmammals,whichisveryrare. ItisfoundinhighconcentrationsinRoundupReadysoybeanmealandcorn,distillersmeal,fermentationfeedproducts,pigstomachcontents,andpigand cattleplacentas. Theorganismisprolificinplantsinfectedwithtwopervasivediseasesthataredrivingdownyieldsandfarmerincome—suddendeathsyndrome(SDS)insoy, andGoss’wiltincorn.ThepathogenisalsofoundinthefungalcausativeagentofSDS(Fusariumsolanifspglycines). Laboratorytestshaveconfirmedthepresenceofthisorganisminawidevarietyoflivestockthathaveexperiencedspontaneousabortionsandinfertility. Preliminaryresultsfromongoingresearchhavealsobeenabletoreproduceabortionsinaclinicalsetting. ThepathogenmayexplaintheescalatingfrequencyofinfertilityandspontaneousabortionsoverthepastfewyearsinUScattle,dairy,swine,andhorse operations.Theseincluderecentreportsofinfertilityratesindairyheifersofover20%,andspontaneousabortionsincattleashighas45%. Forexample,450of1,000pregnantheifersfedwheatlegeexperiencedspontaneousabortions.Overthesameperiod,another1,000heifersfromthesameherd thatwereraisedonhayhadnoabortions.Highconcentrationsofthepathogenwereconfirmedonthewheatlege,whichlikelyhadbeenunderweedmanagement usingglyphosate. Insummary,becauseofthehightiterofthisnewanimalpathogeninRoundupReadycrops,anditsassociationwithplantandanimaldiseasesthatare reachingepidemicproportions,werequestUSDA’sparticipationinamulti-agencyinvestigation,andanimmediatemoratoriumonthederegulationofRRcrops untilthecausal/predisposingrelationshipwithglyphosateand/orRRplantscanberuledoutasathreattocropandanimalproductionandhumanhealth. Itisurgenttoexaminewhethertheside-effectsofglyphosateusemayhavefacilitatedthegrowthofthispathogen,orallowedittocausegreaterharmto weakenedplantandanimalhosts.Itiswell-documentedthatglyphosatepromotessoilpathogensandisalreadyimplicatedwiththeincreaseofmorethan40 plantdiseases;itdismantlesplantdefensesbychelatingvitalnutrients;anditreducesthebioavailabilityofnutrientsinfeed,whichinturncancause animaldisorders.Toproperlyevaluatethesefactors,werequestaccesstotherelevantUSDAdata. Ihavestudiedplantpathogensformorethan50years.Wearenowseeinganunprecedentedtrendofincreasingplantandanimaldiseasesanddisorders.This pathogenmaybeinstrumentaltounderstandingandsolvingthisproblem.Itdeservesimmediateattentionwithsignificantresourcestoavoidageneral collapseofourcriticalagriculturalinfrastructure. Sincerely, COL(Ret.)DonM.Huber EmeritusProfessor,PurdueUniversity APSCoordinator,USDANationalPlantDiseaseRecoverySystem(NPDRS) (原文地址: http://farmandranchfreedom.org/gmo-miscarriages )
145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放纵和重用转基因官员是跟美国学来的
蒋高明 2012-11-19 17:48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4c4b440102ejjg.html 中国#转基因#专家以“不懂科学”剥夺人民对食品安全的发言权,与#孟山都#并肩围剿揭露转基因作物危害的科学家及觉醒的人民。转基因利益集团谎言越多,只能失败越惨。随着巨贪的暴露,毒的终将纸难包火。人民的审判迟早要到来。 原文地址: 中国放纵和重用转基因官员是跟美国学来的 作者: 吕永岩 吕永岩按语:一旦金钱至上盛行,有钱能使磨推鬼就会像流感病毒一样,迅速传播。中国重用主张转基因产业化的官员,其实也是跟美国学来的。转基因在中国泛滥,实质是美国转基因利益集团的利益所在。美国转基因利益集团财大气粗,不仅可以左右所谓转基因“科学”,而且可以左右美国总统,可以决定总统的人选。并且美国总统自己不必食用转基食,他也不用担心转基因作物会在美国“不可逆”,因为美国有足够的土地保证包括总统在内的富人在任何情形下,都不食用转基食;美国要靠转基因技术及转基因作物捞钱。这些就是美国政府容忍转基因作物的真相。中国转基因专家以“不懂科学”剥夺人民对食品安全的发言权,张冠李戴地诬陷质疑转基因作物安全性的爱国者是在帮助孟山都。但是孟山都的一次次被揭露,迫使中国转基因科学家不得不裸奔站台,与孟山都并肩围剿揭露转基因作物危害的科学家及觉醒的人民。转基因利益集团谎言越多,只能失败越惨。时间对转基因利益集团不利,科学的发展对转基因利益集团不利。所以他们只能丧心病狂如热锅蚂蚁一般迫不及待,妄图不断加速转基因作物产业化进程。但是随着巨额贪腐的暴露,随着滚滚向前历史车轮的筛选,假的终将彻底暴露,毒的终将纸难包火。人民的裁决和审判迟早要到来。 美自由媒体:孟山都的家犬-奥巴马 在 2008 年竞选总统期间,奥巴马发送他了解转基因生物的问题的信号。在竞选中,奥巴马说:“如果我当总统,我会让大家知道他们的食物是否转基因的,因为美国人有权利知道他们所购买的有没有转基因。(注:美国没有法律要求食品标明是转基因,所以无法得知普通食品是否转基因。美国的有机食品必须是非转的 , 但是有机食品年销售额只占总售额的 4% 【 1 】) 除此之外,奥巴马还许诺将开始一个政府透明度的新时代。他坚定的承诺,如果当选,他的政府将不会墨守成规。他将“响应人民的需求”。 然而奥巴马当选后立即做出了让所有人震惊的举动:在美国农业部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关键岗位任命孟山都的人: 任命罗杰·比奇,孟山都 Danforth 中心前主任,为美国农业部的食品和农业研究所主任。 任命臭名昭著的迈克尔·泰勒为食品药品管理局副局长,统管新的食品安全问题。泰勒的职业生涯就是从孟山都出来去政府,从政府出来去孟山都,为孟山都捞尽好处,是美国官商勾结最据代表性人物。 80 年代当过孟山都的律师, 1991 老布什期间被聘为 FDA 政策副局长。期间他签署了使用了孟山都的生长激素的牛奶无需标明的法律,参与制定了 1992 年美国转基因政策 - 基本上就是让生产方自行决定转基因是否安全。 1994-1996 他去了农业部, 1996 年他参加一个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的一个所谓的非官方智库,研究美国和非洲粮食问题 1996 and 2000 他回到孟山都任公关部的前副总裁。【 2 】 任命美国转基因种植老窝,爱荷华州州长汤姆·维尔萨克为美国农业部专员,维尔萨克当州长期间已成立了叫“州长的生物技术伙伴”的组织。他曾获得了孟山都主导的生物技术工业组织颁发的好州长年度大奖。 任命伊斯兰·西迪基,前孟山都的游说者,为新的农业部贸易代表,将推进转基因作物的出口。 任命拉莫纳·罗梅罗为美国农业部顾问,罗梅罗曾经担任另一种生物技术巨头,杜邦的是企业法律顾问。 任命拉吉夫·沙赫为美国国际开发署( USAID )主任。沙赫曾在比尔和梅林达·盖茨基金会任要职,盖茨基金是转基因生物农业研究的主要资助者之一。 奥巴马提名的美国最高法院埃伦娜卡根。卡根,此前曾任联邦总检察长在最高法院诉 Geertson 对孟山都种子案中替孟山都辩护。 所有的放在一块,你没法说奥巴马的任命是因为不知情或未能对任命这些官员做出应有的监督。他不只是短期记忆出现了故障。 他是为表孟山都和其他转基因生物公司巨头在政府圈定了势力范围。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奥巴马任命官员怎么为他们真正的老板服务让转基因作物从奥巴马敞开大门自由流通:孟山都转基因紫花苜蓿;孟山都的转基因甜菜;孟山都转基因 Bt 基因大豆;即将推出:孟山都的转基因甜玉米。先正达转基因玉米用于乙醇;先正达转基因堆积的玉米;先锋转基因大豆;先正达转基因 Bt 棉花。拜耳转基因棉; ATryn 抗凝血剂的转基因山羊的奶;另一个转基因木瓜种类。正要通过的转基因改造的鲑鱼和苹果。 这是一个非凡的清单。事实上,它使奥巴马成为美国历史上对 GMO 最卖力的政治家。 从这个角度来看,奥巴马的夫人米歇尔宣扬的建有机花园和吃干净的有营养的食物突然看起来像在分散人们的注意力,为她的丈夫的所作所为打掩护。 似乎也不是巧合, 奥巴马的两个最大的支持者,比尔·盖茨和乔治•索罗斯( George Soros ),在 2010 年各自购买了 900,000 和 500,000 股孟山都股份价值 6 千 3 百万和。 3 千 5 百万美金。 大家别以为比尔·盖茨是个大慈善家,他那些钱不捐死后大部分交遗产税,还不如生前捐了可以冠冕堂皇的满世界干缺德事 【 3 】 。有一次演讲他说漏嘴了: 研发疫苗的目的是减少第三世界国家人口 。 那罗姆尼怎样?没任何迹象表明他比奥巴马好。罗姆尼以前在 Bain Capital 工作时,就挽救了当时因为落叶剂臭名昭著的孟山都,设计了他们现在在农业方向发展的蓝图。【 4 】 有选举权有何用,连吃的是不是转基因都不让你知道也能号称民主国家!美国的明白人想不通为什么孟山都出口欧洲食品都乖乖标明转基因,而美国人民没权利知道自己的食品有无转基因?!【 5 】 加州民间发起 37 号法案要求食品标明转基因。但是在孟山都最后一个月每天一百多万美元的广告费妖魔话这个法案, 而法案发起人只有不到转基因财团 10% 的经费,临选前一个月所有媒体让转基因财团占据了。这个法案以 47%-53% 被否定了。 47% 加州人的基本权利被 53% 的糊涂人取缔了。平时在美国主流媒体里很少讨论转基因,所以美国大部分人只看主流媒体对转基因的危害根本不知道。 也许你要问,奥巴马或其他美国总统为什么为了转基因公司害自己的人民? 转基因 财团涵盖美国的农业,饮料,食品的大公司(孟山都,杜邦,雀巢,可口可乐,凯乐,百事可乐等等)。还有给这些公司投资的华尔街经融寡头。 财力在美国首屈一指, 奥巴马得罪他们很快就会被资本家掌握的媒体唾弃妖魔化。 其次 美国的总统美国经济衰退的厉害,好不容易靠转基因专利掐住南美,现在魔爪已经伸进中国, 放弃了 转基因 美国就失去以后控制中国一条有力的缰绳, 为了自己连任,以国家利益为由让小民百姓的吃点毒食品 巴马不会内疚的 (听起来好熟悉哦,原来一人一票的国家百姓也要不明不白的为国家牺牲自己的利益,而且牺牲的是底层)。另外美国能卖的东西不多了,再丢了 转基因 经济更差。是不是让你想起 19 九世纪英国要给我们卖鸦片了 --- 理解下,人家实在没啥可卖的了! 也许你要问,奥巴马和美国政要吃不吃转基因? ---- 你说呢,可能吗?据夫人透露, 奥巴马在当国会议员时就他家就吃全有机【 6 】。美国的政要都是百万富翁,美国富人区有着发达的有机食品供应链包含有机蔬菜,水果,吃有机饲料的家禽家畜, 有机食材加工的副食品 。有机食品价格是普通的 1.5 倍以上 。罗姆尼家当然也只吃有机食品,虽然他自己死活不说,他夫人 2002 年接受一家报纸采访是就说她只吃有机,还动员她的好友们都只吃有机。【 4 】 也许你要问美国人民知道不愤怒吗?问题是美国人民没法知道。美国是按收入居住。美国劳动人民他们生活的普通区穷区根本没有有机食品店所以很多人想象不来有钱人吃什么。再者美国媒体控制在资本家手里,他们对维稳是很重视的,从不讨论这些激化阶级矛盾的话题。 最后你可能觉得美国要坑其他国家可以理解,为什么把自己也坑进去了?其实道理不难懂,美国人自己不吃,别的国家的爱国者会以此为理由拒绝转基因。 转基因 财团能容忍赚钱的门道被堵上吗?所以这是为什么美国没有哪个政客现在敢提出任何针对转基因的法规,这是为什么只有民间发起要求食品标明转基的法案 - 这个法案一旦通过,美国大部分人就不会买转基因,那么转基因在美国就完蛋了。所以这个法案先完蛋了。再者 坑的普通人穷人,垃圾人口,美国社会精英觉得问题不大。 不过, 美国政客对自己人民还是有底线的。转基因小麦技术已经很成熟了,但是美国人的主粮 - 小麦一直不允许转基因。美国的动物也不允许转。所以普通美国人的食物中 80% 的分量没有转基因的成分。中国有些所谓科学家说美国人食用大量转基因而倡议把中国的水稻,小麦转了轻则是被蒙骗了,重是别有用心的汉奸 。 美国转基因主要是玉米和大豆,而且大部分用于出口。这两项食品在美国人食品中只起到添加剂作用。就这样,美国人民还不乐意,在加州法案刚提出来的时候有 60% 以上的支持率。可以说,如果没有转基因财团的丑化,或支持转基因的人民也能凑到一样多的广告费,这个法案就会通过。 美国人常吃的各种品种都有有机的种子流通。美国人哪天要回归非转基因很容易。中国跟着人家后面毁掉自己农业文明要回去就非常难,因为我们没有成熟的有机产业。 现在很多号称有机,绿色对种子是不是转基因了来源不管。聪明人也许说那我们也可以买美国的有机种子吗?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欧美是游牧民族,他们基本不怎么吃蔬菜。他们的蔬菜品种你 10 个指头能数过来。美国没有丝瓜,大白萝卜,大红萝卜,长豆角,油菜苔,白菜苔,韭菜,疙瘩菜,雪里蕻,榨菜,等等等等。所以更谈不上替我们保存有机种子。再者,美国掌握的种类要不不卖或以天价卖被他们改造后不能留种的品种,中国普通人是吃不起的。 略感欣慰的是美国人民羡慕的有法律要求标明转基因的国家中竟然包括中国。可见中国政府还是有爱国者默默的保护人民。可恨的是现在农业部,食品安全局有法不依, 有法不执行!!我们该怎么办?我觉得 1 ) 参加反转基因的宣传活动,参加全国或当地反转的QQ 群,宣传教育人民,发动人民,向美国人民学习,不断给政府施压,碰到困难不放弃。 2 ) 多关心农业,有条件的收集保存中国的原生态非转种子,与有相同理念的人交换种子。自己没地的可以用大花盆,泡沫盒子在阳台,天台上种。3 )支持真正的有机农户,美国有机食品价格比一般至少的贵 50% (普通一元,有机 1.5 元以上),而在中国由于低价假有机的冲击,真正的有机只能和普通食品价格一样。但是真正的有机的成本比普通食品高至少 50% 。如果我们消费者不愿意多花点钱最后这些真正的有机农户赔本办不下去我们就只能吃毒食品。还有些消费者纠结运费。其实把运费加进价格里一般也比普通食品贵不到 50% 。不是那么拮据的消费者请勇敢的承担起你们的责任。光靠牺牲农户利益最后只有黑心的农户能存活下来。别干舍得一个月花 800 块钱买一件衣服鞋子舍不得花 200 块吃安全的粮食的蠢事。 一位坚定非转的朋友身体力行了这样有机农业方式:到郊区找愿意给你种的农场,农户帮你种这些蔬菜。比如一亩地给多少钱,你提供种子,让他们别施化肥,农药,他们只管耕种,收成多少都是那么多钱。这样不但能吃上安全的蔬菜,还能保护非转中国蔬菜品种,这可是利己利人积德的好事! 本文关于奥巴马部分摘选至 Jon Rappoport 的《 MeetMonsanto's number one lobbyist: Barack Obama 》 http://www.naturalnews.com/037310_Barack_Obama_Monsanto_lobbyist.html 其他参考文献: 【 1 】 http://www.ota.com/organic/mt/business.html 【 2 】 http://en.wikipedia.org/wiki/Michael_R._Taylor 【 3 】 http://www.naturalnews.com/035105_Bill_Gates_Monsanto_eugenics.html 【 4 】 http://www.motherjones.com/tom-philpott/2012/09/report-monsanto-man-mitt-romney-eats-organic 【 5 】 http://www.huffingtonpost.com/kristin-wartman/proposition-37-next-steps_b_2093912.html 【 6 】 http://www.huffingtonpost.com/david-kirby/food-politics-white-house_b_543798. html
个人分类: 海外见闻|2445 次阅读|0 个评论
燕山大讲堂转基因生态与健康风险问题讲座实录(三)
蒋高明 2012-11-12 00:52
燕山大讲堂转基因生态与健康风险问题讲座实录(三)
转基因粮食安全和健康风险 这里面有几个问题: 第一,专利陷阱。孟山都可以有自己的专利,他们花的是自己的钱,所以投入大量经费后得收回,这是商业的特点,甚至要赚钱。国外专利和中国专利不一样,中国做这种研究,专利花的是纳税人的钱,那时候不经济叫专利,而是应该免费让大家来用。但现实不是如此。另外,虽然中国政府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水稻,但是正在等待商业化种植资格审批的最主要的3项转基因水稻品种,比如Bt、CpTI和CpTI/Bt都均涉及多个国外公司和研究机构所拥有的专利。我们知道中国农学家基本从英美留学回来,他们跟各种老师有关系,现在可能非常便宜的拿回来用,一旦商业化他们肯定要收专利费,我们不能陷入这种专利陷阱。 中国到底有多少专利?有些专家分析可能不到1%。现在转基因专项一搞以后,市级农科院也搞转基因,这说明什么?花钱买一些东西,马上改头换面包装一下。 转基因Bt水稻涉及至少11至12项国外专利;转基因CpTI水稻涉及至少5至7项国外专利;转基因CpTI/Bt水稻涉及至少10至11项国外专利,这是绿色和平国际组织透露的信息。所涉及的国外专利持有人包括美国孟山都公司、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德国拜耳公司等。一旦我国转基因水稻被批准商产,这些跨国公司就会通过控制拥有专利权的转基因技术进而对我国的水稻生产造成巨大影响,甚至将来农民种地时也给人家要专利费。中国农民最不愿意打官司,因为一旦打官司没有人保护他。 第二,健康风险。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作为食品进入市场,对人体将会产生某些毒理作用和过敏反应。2002年,英国科学家进行了转基因食品DNA的人体残留试验,有7名做过切除大肠组织手术的志愿者,食用转基因大豆做的汉堡包之后,在他们小肠肠道的细菌里面检测到了转基因DNA的残留物。这个例子说明,那些专家当时承诺吃进去的是蛋白质,最后消化成氨基酸,不会有残留。从细菌发现了有转基因DNA的残留物,说明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不是你吃的东西都能消化掉。都叫蛋白质,但我们知道巴豆老鼠吃没事,人吃不行。按原理来说,巴豆是蛋白质,也能消化掉,不应该致命,但我们知道没那么简单,它很复杂。我国有关的食品管理部门早就知道苏云金杆菌对人体是有毒害的,转基因水稻转的就是苏云杆菌的基因。这个东西以前是杀虫子的,把这个技术转到水稻上,让水稻产生BT蛋白,从逻辑上、科学机理上会有这个东西,不可能没有。开始说人吃水稻、大米,带淀粉部分,胚带都脱掉了,不会有残留,后来检验出来里面有残留,毕竟转了,有这个东西在里面。 《食品科学》2007年28卷第3期,揭示出苏云金杆菌其实与人体的致病菌蜡样芽孢杆菌是一种菌,后者可引起致命性呕吐和肠胃炎的病原体,其产生的热稳定性毒素可以在30分钟内引起人体发生呕吐,并曾经导致一名17岁的瑞士男孩由于呕吐引起的肝衰竭和横纹肌溶解而死亡。目前商业用的苏云金杆菌菌株(农药菌株)含有呕吐毒素和肠毒素基因。 最近刚发生在法国科学家用转基因玉米做了一个实验,这个实验震惊全球:今年9月21日法国凯恩大学通过为期两年对200只实验鼠进行试验,发现用转基因玉米NK603和被“Roundup”(商品名“农达”)污染的饲料喂养的实验鼠,容易患肿瘤及内脏损伤。这是对老鼠试验发现的。这是首次人类在长达两年以上转基因谷物的安全性实验,而通常在白鼠身上进行的试验往往只持续90天。为什么只到90天,不做到100天?转基因商业公司不让做那么长时间,90天已经安全了,不让做,再做可能就发现问题。这些科学家顶住巨大压力做了两年。这里面可能就是一个“临界点的欺骗”,也就是说90年以内没问题,那90年以后有问题吗?不让公众知道90天以后的事,这很不好。该成果发表在《食品化学毒物学》杂志上。试验进行到第14个月时,对照组的实验鼠没有一例发现患癌,而在被喂食含有NK603和草甘膦除草剂饲料的组别中,有10%到30%的实验鼠患上了肿瘤。试验进行到第24个月,在所有喂食含有NK603和草甘膦除草剂饲料的组别中,50%到80%的实验鼠长了肿瘤,而且平均每只长的肿瘤多达3个。该实验有力说明了所谓“实质性等同原则”。“实质性等同原则”是美国总统老布什说的,现在辩论,我们认为它有害。对方就要我们举例说明。我们说你说是安全的,也请说一个例子。但说不出来,因为没有一个人一辈子吃这些东西。现在看来这些证据越来越多,那些人不愿意看到这些证据。当时的“实质性等同原则”是不科学的,是很霸道的标准,另外也属于“临界点欺骗”。在他之前报告没问题,之后出现问题就不准说了。这个试验报告后,俄罗斯、法国禁止转基因玉米种植,印度10年内不准种植转基因作物。我觉得这些国家比较理智。 还有一个实验大家也知道,即在中国拿我们的孩子做黄金大米实验。2008年,美国某课题组在湖南衡阳江口镇中心小学进行了一个转基因黄金大米秘密实验,实际上是一个欺骗性实验,不给这些孩子说他们吃的是什么。将参加试验的72名6-8岁儿童(这些儿童没有自我保护能力,都是家长替他说的)湖南衡阳小学生分为3组,每组学生分别食用β-胡萝卜素胶囊、黄金大米和菠菜。黄金大米和菠菜均来源于美国农业部位于休斯敦的儿童营养研究中心。食用黄金大米的试验是以营养加餐名义进行的,属于欺骗性实验,该试验获得浙江医学科学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当时很怪,为什么会获得这样的批准,而且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第三是生态风险,转基因作物将破坏自然生态系统,作物作为“新物种”(自然界不会产生这样的物种,是经过人的基因横向交流造成强迫的物种,所以对“新物种”打引号)侵占新环境,表现不折不扣的入侵性,转基因诱导“超级杂草”、“超级害虫”出现,这样的例子在美国已经出现。另外是基因污染,东南亚是大米基因多样性的故乡,世界上最重要的13种粮食作物中有12种与其野生的近缘物种进行了杂交,如果朝一个转,其它物种会不会带这个基因?这是专家质疑的,而且也出现了,比如加拿大转基因油菜,具抗草甘磷、谷氨酸磷或咪唑啉酮其中一种功能,后来发现了同时具备这三种功能的油菜,这说明这三种油菜之间产生了“基因交流”,那就是基因污染。 转基因技术大规模适用会造成什么风险?降低生物多样性和食物多样性,现在农业已经是一种懒人农业,将来种子供应依赖于几家公司来供应,农民不留种子,所以生物多样性和食物多样性下降。这样的例子有过,比如1864年,爱尔兰土豆枯死病,100多万人死亡,几百万人流离失所, 原因是食物单一化。与此相反,1970年在斯里兰卡、巴西和中美洲地区,咖啡作物爆发了咖啡锈,在咖啡故乡埃塞俄比亚发现了抵抗品种,避免了全球咖啡农业全军覆没的命运。假如咖啡的作物是一两种转基因的咖啡,一旦病爆发,全军覆没,恰恰人类拥有了生物的多样性和食物的多样性,才能够避免这样的风险。 由于转基因作物的入侵性和污染性,大面积推广转基因作物将导致生物多样性尤其是食物多样性降低,从而加大食物安全隐患。食品里面带来对人不利的物质,一个是蛋白残留问题,另外是除草剂含量超标问题。转基因至少存在三方面的不确定性:一是转基因对生命结构改变后的连锁反应不确定。人类毕竟没有经历过。二是转基因导致食物链“潜在风险”不确定。猪吃了没事,人再吃猪,一系列的试验证明有不利影响,这样对人类的影响是什么?三是转基因污染、增殖、扩散及其清除途径不确定。一旦发现问题,我们这儿有没有解药?怎么清除它?这是很难的。所以中国带头将Bt基因转入13亿人的主食,害莫大焉!转基因生物一旦出了问题,根本无法控制,所转移的基因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美国1996年开始做转基因作物,按说转基因作物以后,农药用量应该是下降的,技术优势才能说明并显现出来。但非常遗憾的是农药用量不减反增。说明这个技术人类用了,很多公司卖了种子赚了钱,但对环境的污染是加剧的,并变成一个懒人的农业,人不伺候庄稼,让庄稼自己解决问题,渴了自己抗旱,虫子咬了自己产生农药,杂草来了不用除草剂,自己扛着就行了。可现在造成的问题是环境污染加大。 欢迎点击进入: 燕山大讲堂 首页 欢迎点击进入燕山大讲堂 思想者微博圈 版权声明:本讲稿欢迎转载。敬请全文转载并注明文章来源:腾讯评论“燕山大讲堂”。对于稍作删节则据为己有的行为,我们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个人分类: 科学人生|1452 次阅读|0 个评论
孟山都的“家犬”——奥巴马
热度 3 zhanghuatian 2012-11-11 10:16
有专家说,“美国早就批准了转基因水稻商业化”可为什么美国市场上从无任何转基因稻米销售?罗云波院长说“转溶菌酶,乳铁蛋白,人血蛋白基因转基因水稻”也已在美国批准,可为什么这几个转基因品种连在美国本土试种都像过街老鼠,最终惨败,除非靠打开国外市场呢?连美国总统都是孟山都的家犬,那些撒谎的专家是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家犬的家犬的家犬?美国人忽悠中国人是本事,中国人忽悠中国人就是TM汉奸了。 孟山都的家犬-奥巴马 在 2008 年竞选总统期间,奥巴马发送他了解转基因生物的问题的信号。在竞选中,奥巴马说:“如果我当总统,我会让大家知道他们的食物是否转基因的,因为美国人有权利知道他们所购买的有没有转基因。 除此之外,奥巴马还许诺将开始一个政府透明度的新时代。他坚定的承诺,如果当选,他的政府将不会墨守成规。他将“响应人民的需求”。 然而奥巴马当选后立即做出了让所有人震惊的举动:在美国农业部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关键岗位任命孟山都的人: 任命罗杰·比奇,孟山都 Danforth 中心前主任,为美国农业部的食品和农业研究所主任。 任命臭名昭著的迈克尔·泰勒为食品药品管理局副局长,统管新的食品安全问题。泰勒的职业生涯就是从孟山都出来去政府,从政府出来去孟山都,为孟山都捞尽好处,是美国官商勾结最据代表性人物。 80 年代当过孟山都的律师, 1991 老布什期间被聘为 FDA 政策副局长。期间他签署了使用了孟山都的生长激素的牛奶无需标明的法律,参与制定了 1992 年美国转基因政策 - 基本上就是让生产方自行决定转基因是否安全。 1994-1996 他去了农业部, 1996 年他参加一个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的一个所谓的非官方智库,研究美国和非洲粮食问题 1996 and 2000 他回到孟山都任公关部的前副总裁。 任命美国转基因种植老窝,爱荷华州州长汤姆·维尔萨克为美国农业部专员,维尔萨克当州长期间已成立了叫“州长的生物技术伙伴”的组织。他曾获得了孟山都主导的生物技术工业组织颁发的好州长年度大奖。 任命伊斯兰·西迪基,前孟山都的游说者,为新的农业部贸易代表,将推进转基因作物的出口。 任命拉莫纳·罗梅罗为美国农业部顾问,罗梅罗曾经担任另一种生物技术巨头,杜邦的是企业法律顾问。 任命拉吉夫·沙赫为美国国际开发署( USAID )主任。沙赫曾在比尔和梅林达·盖茨基金会任要职,盖茨基金是转基因生物农业研究的主要资助者之一。 奥巴马提名的美国最高法院埃伦娜卡根。卡根,此前曾任联邦总检察长在最高法院诉 Geertson 对孟山都种子案中替孟山都辩护。 所有的放在一块,你没法说奥巴马的任命是因为不知情或未能对任命这些官员做出应有的监督。他不只是短期记忆出现了故障。 他是为表孟山都和其他转基因生物公司巨头在政府圈定了势力范围。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奥巴马任命官员怎么为他们真正的老板服务让转基因作物从奥巴马敞开大门自由流通:孟山都转基因紫花苜蓿;孟山都的转基因甜菜;孟山都转基因 Bt 基因大豆;即将推出:孟山都的转基因甜玉米。先正达转基因玉米用于乙醇;先正达转基因堆积的玉米;先锋转基因大豆;先正达转基因 Bt 棉花。拜耳转基因棉; ATryn 抗凝血剂的转基因山羊的奶;另一个转基因木瓜种类。正要通过的转基因改造的鲑鱼和苹果。 这是一个非凡的清单。事实上,它使奥巴马成为美国历史上对 GMO 最卖力的政治家。 从这个角度来看,奥巴马的夫人米歇尔宣扬的建有机花园和吃干净的有营养的食物突然看起来像在分散人们的注意力,为她的丈夫的所作所为打掩护。 似乎也不是巧合, 奥巴马的两个最大的支持者,比尔·盖茨和乔治•索罗斯( George Soros ),在 2010 年各自购买了 900,000 和 500,000 股孟山都股份价值 6 千 3 百万和。 3 千 5 百万美金。 大家别以为比尔·盖茨是个大慈善家,他那些钱不捐死后大部分交遗产税,还不如生前捐了可以冠冕堂皇的满世界干缺德事 。有一次演讲他说漏嘴了: 研发疫苗的目的是减少第三世界国家人口 。 那罗姆尼怎样?没任何迹象表明他比奥巴马好。罗姆尼以前在 Bain Capital 工作时,就挽救了当时因为落叶剂臭名昭著的孟山都,设计了他们现在在农业方向发展的蓝图。 有选举权有何用,连吃的是不是转基因都不让你知道也能号称民主国家!美国的明白人想不通为什么孟山都出口欧洲食品都乖乖标明转基因,而美国人民没权利知道自己的食品有无转基因?! 加州民间发起 37 号法案要求食品标明转基因。但是在孟山都最后一个月每天一百多万美元的广告费妖魔话这个法案, 而法案发起人只有不到转基因财团 10% 的经费,临选前一个月所有媒体让转基因财团占据了。这个法案以 47%-53% 被否定了。 47% 加州人的基本权利被 53% 的糊涂人取缔了。平时在美国主流媒体里很少讨论转基因,所以美国大部分人只看主流媒体对转基因的危害根本不知道。 也许你要问,奥巴马或其他美国总统为什么为了转基因公司害自己的人民? 转基因 财团涵盖美国的农业,饮料,食品的大公司(孟山都,杜邦,雀巢,可口可乐,凯乐,百事可乐等等)。还有给这些公司投资的华尔街经融寡头。 财力在美国首屈一指, 奥巴马得罪他们很快就会被资本家掌握的媒体唾弃妖魔化。 其次 美国的总统美国经济衰退的厉害,好不容易靠转基因专利掐住南美,现在魔爪已经伸进中国, 放弃了 转基因 美国就失去以后控制中国一条有力的缰绳, 为了自己连任,以国家利益为由让小民百姓的吃点毒食品 巴马不会内疚的 (听起来好熟悉哦,原来一人一票的国家百姓也要不明不白的为国家牺牲自己的利益,而且牺牲的是底层)。另外美国能卖的东西不多了,再丢了 转基因 经济更差。是不是让你想起 19 九世纪英国要给我们卖鸦片了 --- 理解下,人家实在没啥可卖的了! 也许你要问,奥巴马和美国政要吃不吃转基因? ---- 你说呢,可能吗?据夫人透露, 奥巴马在当国会议员时就他家就吃全有机 。美国的政要都是百万富翁,美国富人区有着发达的有机食品供应链包含有机蔬菜,水果,吃有机饲料的家禽家畜, 有机食材加工的副食品 。有机食品价格是普通的 1.5 倍以上 。罗姆尼家当然也只吃有机食品,虽然他自己死活不说,他夫人 2002 年接受一家报纸采访是就说她只吃有机,还动员她的好友们都只吃有机。 也许你要问美国人民知道不愤怒吗?问题是美国人民没法知道。美国是按收入居住。美国劳动人民他们生活的普通区穷区根本没有有机食品店所以很多人想象不来有钱人吃什么。再者美国媒体控制在资本家手里,他们对维稳是很重视的,从不讨论这些激化阶级矛盾的话题。 最后你可能觉得美国要坑其他国家可以理解,为什么把自己也坑进去了?其实道理不难懂,美国人自己不吃,别的国家的爱国者会以此为理由拒绝转基因。 转基因 财团能容忍赚钱的门道被堵上吗?所以这是为什么美国没有哪个政客现在敢提出任何针对转基因的法规,这是为什么只有民间发起要求食品标明转基的法案 - 这个法案一旦通过,美国大部分人就不会买转基因,那么转基因在美国就完蛋了。所以这个法案先完蛋了。再者 坑的普通人穷人,垃圾人口,美国社会精英觉得问题不大。 不过, 美国政客对自己人民还是有底线的。转基因小麦技术已经很成熟了,但是美国人的主粮 - 小麦一直不允许转基因。美国的动物也不允许转。所以普通美国人的食物中 80% 的分量没有转基因的成分。中国有些所谓科学家说美国人食用大量转基因而倡议把中国的水稻,小麦转了轻则是被蒙骗了,重是别有用心的汉奸 。 美国转基因主要是玉米和大豆,而且大部分用于出口。这两项食品在美国人食品中只起到添加剂作用。就这样,美国人民还不乐意,在加州法案刚提出来的时候有 60% 以上的支持率。可以说,如果没有转基因财团的丑化,或支持转基因的人民也能凑到一样多的广告费,这个法案就会通过。 美国人常吃的各种品种都有有机的种子流通。美国人哪天要回归非转基因很容易。中国跟着人家后面毁掉自己农业文明要回去就非常难,因为我们没有成熟的有机产业。 现在很多号称有机,绿色对种子是不是转基因了来源不管。聪明人也许说那我们也可以买美国的有机种子吗?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欧美是游牧民族,他们基本不怎么吃蔬菜。他们的蔬菜品种你 10 个指头能数过来。美国没有丝瓜,大白萝卜,大红萝卜,长豆角,油菜苔,白菜苔,韭菜,疙瘩菜,雪里蕻,榨菜,等等等等。所以更谈不上替我们保存有机种子。再者,美国掌握的种类要不不卖或以天价卖被他们改造后不能留种的品种,中国普通人是吃不起的。 略感欣慰的是美国人民羡慕的有法律要求标明转基因的国家中竟然包括中国。可见中国政府还是有爱国者默默的保护人民。可恨的是现在农业部,食品安全局有法不依, 有法不执行!!我们该怎么办?我觉得 1 ) 参加反转基因的宣传活动,参加全国或当地反转的QQ 群,宣传教育人民,发动人民,向美国人民学习,不断给政府施压,碰到困难不放弃。 2 ) 多关心农业,有条件的收集保存中国的原生态非转种子,与有相同理念的人交换种子。自己没地的可以用大花盆,泡沫盒子在阳台,天台上种。3 )支持真正的有机农户,美国有机食品价格比一般至少的贵 50% (普通一元,有机 1.5 元以上),而在中国由于低价假有机的冲击,真正的有机只能和普通食品价格一样。但是真正的有机的成本比普通食品高至少 50% 。如果我们消费者不愿意多花点钱最后这些真正的有机农户赔本办不下去我们就只能吃毒食品。还有些消费者纠结运费。其实把运费加进价格里一般也比普通食品贵不到 50% 。不是那么拮据的消费者请勇敢的承担起你们的责任。光靠牺牲农户利益最后只有黑心的农户能存活下来。别干舍得一个月花 800 块钱买一件衣服鞋子舍不得花 200 块吃安全的粮食的蠢事。 一位坚定非转的朋友身体力行了这样有机农业方式:到郊区找愿意给你种的农场,农户帮你种这些蔬菜。比如一亩地给多少钱,你提供种子,让他们别施化肥,农药,他们只管耕种,收成多少都是那么多钱。这样不但能吃上安全的蔬菜,还能保护非转中国蔬菜品种,这可是利己利人积德的好事!
265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基因主粮安全性问题(69)美国加州投票最后几天定生死
sz1961sy 2012-11-3 09:06
转基因主粮安全性问题(69)美国加州投票最后几天定生死
回顾一下美国加州公民就转基因食品标签(第37号)提案事件: 《 转基因主粮安全性问题(46)别小看金钱的力量 》 2012-10-22 23:39 《 转基因主粮安全性问题(47)想知道孟山都在美国多民主吗 》 2012-10-24 10:25 《 美国民众正在为抛弃“转基因”食品抗争 》 2012-10-25 10:01 《 转基因主粮安全性问题(48)美国加州转基因标识法案投票还剩12天 》 2012-10-26 10:42 下面是有关这次投票的最后几天“战况”: Join us - It's a dead heat on Prop 37 to label GMOs - now's the time to stop Monsanto! Dear, As you know, we're entering the final days of the historic campaign for Prop 37 to labe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foods in California. After more than a month of being carpetbombed by negative and deceptive ads, the Yes on 37 campaign holds a narrow lead in the polls - that's stunning news! And Monsanto is scared - last Friday they just donated another $1 million dollars. Despite going up against the largest and most powerful companies on the planet, the California Right to Know campaign still leads in the hearts and minds of everyday Californians. Earlier this week, Around the Capitol, a site that offers an insider look at state and policy issues compiled 4 major polls regarding the ballot propositions in California this fall, just updated their poll results on Prop 37 . The amazing news is that after more than spending more than $40 million dollars on deceptive ads by Monsanto and the giant pesticide and junk food companies , Yes on 37 still leads in the polls! Take a look at the good news below: Around The Capitol Polling Averages ( https://fdn.actionkit.com/donate/fight_to_win_prop37_now/?akid=679.430789.B5tUvgrd=1t=8 ) Updated: November 2, 2012 While stories have been written about the slide in the polls for the Yes on 37 campaign, the fact remains that the other side knows that the people of California are still in the lead despite their multimillion dollar deceptive advertising campaign. After all, why would they be pouring money into the final days of the campaign - just in the past week both Monsanto and DuPont have piled in another $1 million dollars each. So far the other side has raised more than $45 million to defeat us and the People's California Right to Know is still winning! Right now it's close, but Monsanto is running scared。。。 Remember, as California goes, so goes the nation. With your help we can expose their lies to California voters and celebrate a victory in just 8 days! Thanks for participating in food democracy, Dave, Lisa and the Food Democracy Action! Team 美国加州公民就转基因食品标签(第37号)提案事件 最后几天决定转基因食品生死 在孟山都花了 4千万美元向公众作广告宣传之后, 要求转基因标识的美国加州居民还是 3.5% 领先: 孟山都转基因公司靠的是钱---4千5百万美元广告费; 反转基因一方靠的是--- 1万位“反转基因志愿者”,这次一百万美国加州居民发起要求转基因标识立案的签名,真的 是一场美国民众20年来首次爆发的为粮食安全保卫战所打的“世纪之战”。 ======================================== 信中说: Remember, as California goes, so goes the nation. 只要加州转基因标识这一步攻克下了, 那么转基因食品市场在全美国崩溃了。。。。 ======================================== 这些材料,有点常识的人应该明白与饶毅老师等所言的事实出入太大了,它似乎又是另一场“激素牛肉”与“瘦肉精”事件的历史重演!? 沈阳 2012年11月3日 9:05 Res.
个人分类: 转基因食品疑云|554 次阅读|0 个评论
带路党?孟山都称中国将允许进口转基因大豆用于消费
热度 5 zhanghuatian 2012-10-30 17:29
孟山都总裁哪儿来的底气呢?某大牛这个时候打了鸡血一样的“科普”实在是。。。 俺也不想玩阴谋论,什么也不说了!! 【《财经》综合报道】21世纪网消息,孟山度公司驻亚洲太平洋地区副总裁ClaudioTorres称,孟山度公司预计中国将在未来十二个月内允许进口巴西转基因大豆,用于人类消费。 十几年来中国一直允许进口转基因大豆,用于饲料加工和豆油生产,但不能用于人类消费。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而目前全球大豆作物继续受到天气的威胁,其中包括美国中西部,当地干旱已经导致大豆单产潜力下滑。
489 次阅读|6 个评论
孟山都新的耐草甘膦除草剂的转基因油菜将在澳大利亚上市
热度 1 liuxuxia126 2012-10-29 20:03
在科学网上关于转基因问题的争论如火如荼时,今天看到一则消息,孟山都的一种新的耐草甘膦除草剂的转基因油菜新品种已经获得澳新食品标准局的批准,获得在澳大利亚食品生产应用中的许可。 原文见: http://www.weeklytimesnow.com.au/article/2012/08/22/528515_latest-news.html ANOTHER genetically-modified canola variety tolerant to glyphosate herbicide could soon be on the market. Food Standards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is proposing approval of GM canola known as MON88302 to be used in food production in Australia after an application by Monsanto. The trans-tasman regulatory body found the variety would not damage human health and is calling for pubic submissions on the pending approval. FSANZ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Steve McCutcheon said: "The FSANZ safety assessment found there are no human health or safety concerns and that food from this canola line is as safe for human consumption as food derived from conventional canola." Approval by FSANZ for the GM canola to be used in food production means the canola would have to be imported into Australia. Monsanto would need to apply to the Office of the Gene Technology Regulator for approval for the new variety to be grown in Australia. FSANZ has approved 53 GM crops – either home-grown or imported – for food production use in Australia since 2000. These crops are canola, soyabean, corn, cotton, potato, sugarbeet and rice. Only some cotton and canola crops have been approved by the OGTR for commercial production in Australia. FSANZ said it was mandatory for foods made from GM crops – either from those grown in Australia or imported – to have "genetically modified" included on their labels. It said some exceptions applied, such as products which were highly refined and did not contain plant DNA or proteins. "Typically includes refined oils and starches from some GM crops," a spokesman said. "If we use GM soyabean as an example, whole soyabeans, lecithin, soyabean flour, soy milk and soyabean meal would all require mandatory GM labelling. "Soyabean oil would be the only product exempt from labelling because of the absence of novel DNA or protein." FSANZ said oils from a GM crop could not be distinguished from those from a conventional crop unless the genetic modification altered the composition of the oil. It said there was also no requirement to label food products derived from animals fed on GM crops because the animals had not been genetically modified. It said there was no scientific basis to warrant labelling of meat or milk derived from animals fed GM crops.
个人分类: 转基因相关|1990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基因主粮安全性问题(48)美国加州转基因标识法案投票还剩12天
sz1961sy 2012-10-26 10:42
转基因主粮安全性问题(48)美国加州转基因标识法案投票还剩12天
美国时间 2012年10月25日 (星期五) 离美国加州公众参与转基因标识法案投票还剩12天,公众与转基因种子公司的“民主博弈”在势力上有了一些变化: 对于 发起转基因标识法案投票的一方 坏消息 是 :孟山都和杜邦这些天每天花100万做广告,已经见效: 10月24日《洛杉矶时报》的民意调查显示:支持转基因标识法案和反对的人数比例是:44% 比 42%。 好消息 是 : 孟山都继续宣传一惯的观点,影响民众认知,尽管GMO一方还有2%落后。 而到目前为止, 发起转基因标识法案投票 的“支持转基因标识”的广告还没开始打出来呢 ----- 因为钱少,总共才500万, 所以要从美国时间10月25日起才开始正式打广告,据说 发起转基因标识法案投票 这次与孟山都PK,只能把冲刺留在最后,因为老百姓临近投票前印象比较深。 孟山都的宣传,令公众对标识法案的投票支持率从: 62% ----》48% ------ 44% , 不过 发起转基因标识法案投票 的广告宣传要美国时间10月25日才开始。值得注意的是:孟山都等 转基因生物公司动用了 4千万美元广告费,美化GMO, 历时40天,即:每天烧掉100万美元。 而 发起转基因标识法案投票 这方只有500万美金,选择在投票前最后12天才做广告, 但目前民意还是领 先。 这次 发起转基因标识法案投票 让全球关注的原因是地方立法可以抵制 转基因不受限制进入美国民众餐桌,让我们留意这个日子 :2012年11月6日,它可能是 转基因食品产业的一个转折点! stop Monsan to short 12 Days to Stop Monsanto - Join Us for the Food Fight of the Century to Label GMOs! Dear, Yesterday I was honored to stand with mothers, farmers and everyday Californians in front of the Los Angeles City Council to ask for their support for Prop 37 to label GMOs. Incredibly, the LA City Council unanimously passed a resolution to endorse Prop 37 , the historic initiative that would give Californians the right to labe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food. It felt great to win their support! As the co-chair of the California Right to Know campaign, I was the last person to speak, and I wanted to make one thing clear: the issue of labeling genetically engineered foods is about two things - food and democracy - and in America both are at risk. We have a right to know what's in our food and no one has the right to corrupt our basic democratic rights, no matter how much money they have. But right now that's exactly what's happening in California. In the past several weeks Monsanto and DuPont have been running deceptive and misleading ads about Prop 37 to confuse California voters. The bad news is that it's working! Today a poll came out in the Los Angeles Times that puts Yes on 37 slightly ahead at 44% to 42%. The good news is that Monsanto and their pesticide and junk food coalition have thrown all the lies they can at the Yes on 37 campaign to label GMOs and we're still ahead - and we haven't even started running our TV ads, which start tomorrow, r ight now we need your help more than ever to get them on the air in as many locations across the state as possible. This is a historic battle and right now we are in a fight to the finish with only 12 days left. Chip in $7 dollars to help defeat Monsanto’s bid to stop GMO labeling in California and the U.S. Help make sure that we reach an even wider audience to help defeat the lies and misinformation that Monsanto and their allies are already flooding the airwaves with so we can claim victory this fall . http://fdn.actionkit.com/go/702?t=8akid=666.430789.ZjnF3V Heroes and Zeroes of Yes on 37 Last week we put out a Heroes and Zeroes Scorecard on Yes on 37 to let you know exactly who we were up against, and who has your back in this battle. The other side has raised over $40 million dollars to defeat the labeling of genetically engineered foods in California. Monsanto alone has put in $7.1 million dollars. DuPont, $4.9 million against California's mothers, children and farmers. The real question is: What do they have to hide? The same companies that are fighting our Right to Know on Prop 37 already label their genetically engineered foods in 61 other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Now they say they can't comply in California? Right now it's close, but Monsanto is running scared and together we can stop them! The opposition knows one thing - that lying and deception works. After all, they did it for decades, whether it was covering up the harm to human health of cigarettes, Agent Orange or DDT. This fall, Californians will go to the ballot box to vote on one of the single most important issues of our time – whether or not we have a Right to Know what’s in our food or if corporations have control over our basic democratic rights. This fight is an epic battle of the People vs.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s you will see below. Thousands of individuals have contributed to this campaign, and with your help, Food Democracy Action! has contributed $75,000. Thank you to all those that donated! But we can't stop there. We won't meet their measure in funds, and we don't need to. But we do need to get our ads on the air to combat their lies and deception. It’s for the heart and soul of America and we need your help today. Dave, Lisa and the Food Democracy Action! Team 沈 阳 2012年10月26日 10时22分 office
个人分类: 转基因食品疑云|31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法国权威机构否定转基因玉米致癌论
bioxncai 2012-10-24 12:39
法国权威机构否定转基因玉米致癌论 来源:新华网 作者:黄涵 发布时间:2012-10-23   新华网巴黎10月22日电(记者黄涵)法国生物技术最高委员会和国家卫生安全署22日先后否定了关于美国孟山都公司NK603转基因玉米致癌的研究结论,同时建议对转基因作物的长期影响进行研究。   这两家机构当天均表示,此前法国卡昂大学研究者质疑转基因玉米安全的研究存在诸多不足,其报告中陈述的实验结果和分析不足以支持喂食NK603转基因玉米会毒害实验对象的结论,无法推翻“这种玉米无害”的早先评估结果。与此同时,这两家机构建议对转基因作物进行长期研究,以加深人们对转基因作物的认识。   法国农业部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与能源部当天发表的联合公报说,根据上述两家机构的调查结果,卡昂大学研究者的“有毒”论述不足以推翻此前的“无害”评估结果,但政府会考虑对转基因作物和杀虫剂长期影响加强研究的建议,并提议对欧洲转基因作物和杀虫剂的评估、进口批准和控制政策进行审查。公报还重申了法国政府继续禁止在法国种植转基因玉米的立场。   英国期刊《食品和化学毒物学》今年9月19日刊登了法国卡昂大学分子生物学家塞拉利尼等人的一份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其长达两年的研究显示,喂食美国孟山都公司NK603转基因玉米的实验鼠寿命比正常实验鼠短,且前者出现肿瘤的几率更高。该报告对已在欧盟获准上市的这种转基因玉米的安全性提出疑问。   在获悉上述发现后,法国国家卫生安全署、生物技术最高委员会和欧洲食品安全局均对法方的研究展开调查。根据欧洲食品安全局本月4日公布的初步调查结果,这项研究的目标不明确,实验设计、指导和数据分析方面的诸多重要细节被省略,仅凭报告中给出的信息并不能得出相关结论,该报告也不能作为评估转基因玉米健康风险的有效依据。   目前共有两种转基因作物获准在欧盟种植,分别是美国孟山都公司的MON810转基因玉米和德国巴斯夫公司的Amflora转基因土豆。此外,包括NK603转基因玉米在内的44种转基因作物获准进口到欧盟销售,品种涵盖棉花、大豆、油菜、土豆和甜菜等。 转自: http://bri.caas.net.cn/news/in_01.aspx?id=884
104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基因主粮安全性问题(47)想知道孟山都在美国多民主吗
sz1961sy 2012-10-24 10:25
拙文《 转基因主粮安全性问题(46)别小看金钱的力量 》讲到孟山都等和支持转基因标识的双方捐款悬殊,便知道想用美国所谓民主决策,金钱的力量才是决定作用的,今天再给大家一个有关“100万加州人的签名才获得这个37号提案将于11月6日投票”的票数变化材料,可以发现: 转基因作物种子公司孟山都的广告一周来对消费者的影响,已经使得将会对第37号提案投赞成票的人数比例从61% 下降到48%, 这就是他们一天花100万美元的效益。 有学者认为,光明网的转基因专题“专门反对转基因”,但是,本人不明白的是:农业部在宣传转基因安全方面花了那么多钱(有人披露是200万元,未经证实),转基因作物种子公司一年在中国获得了那么多收益(十亿元级)也喑中花了那么多公关、推广费用,光明网一个转基因专题会影响公众消费倾向与认识吗? 真的会,这种学者就应该多写一点批驳光明网的转基因专题“专门反对转基因”文章,而不是指责光明网。 附: 转基因作物种子公司孟山都的广告一周来对消费者的影响,已经使得将会对第37号提案投赞成票的人数比例从61% 下降到48%, 这就是他们一天花100万美元的效益。 Right now Monsanto friends are spending $1 million dollars a day to defeat Prop 37 for GMO labeling - Join us to Fight Back today! Dear , On November 6, Californians will vote on Prop 37, which would require all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to be clearly labeled. This is a historic campaign – it would mean that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United States, consumers would have the right to know what’s in the food they eat and feed to their families. Nearly one million Californians signed their names to put the California Right to Know Genetically Engineered Food Act – aka Prop 37 - on the ballot, and over 90% of Americans say they support labeling GMOs. That’s the good news. The bad news is that the world's largest pesticide and junk food companies, led by Monsanto, DuPont and Dow Chemical, have committed over $40 million to defeating our efforts. Right now their ads are bombarding the airways in California trying to confuse California voters. And it's working. In the past week our poll numbers have dropped from 61% to 48%. We're up against $1 million dollars being spent a day on misleading attack ads from Monsanto and DuPont and we need to fight back now! That’s why we need your help. Click here to Volunteer for our national phone bank to help us reach 1 million more Californians before Election Day, November 6! http://action.fooddemocracynow.org/go/694?t=7akid=656.430789.azyYvk As you know, Prop 37 is a common sense ballot measure that will require food sold in California to be labeled if it contains genetically engineered ingredients (GMOs) and not allow foods that contain GMOs to be marketed as "natural". Right now Monsanto is scared as hell that we're going to win and that's why they're spending $1 million a day to defeat us. It makes you wonder, what they have to hide? Across the country, passionate volunteers and supporters are joining together to make sure that Proposition 37 becomes law this November. Join our efforts and sign up to volunteer for our Right to Know today! For decades, companies like Monsanto and Dow have stopped efforts to inform consumers about what they eat. But now, with your help, we can defeat them! It’s time for the U.S. to join 61 other countries that already require labeling, but it won’t happen without your help. Please volunteer to call a California voter today. We know we can win with your help. This is our most ambitious grassroots effort to date and we need volunteers like you to help make calls to defeat Monsanto and the junk food giants. Earlier this winter, more than 2,000 Food Democracy Now! members joined CA volunteers to help gather nearly a million signatures in less than 10 weeks to put Prop 37 on the ballot and now we need your help once again to get it passed! 本人跟踪此事想告诉大家:科学真相、公共利益规制,有时是可能被利益集团操纵的。 普世价值,那是听听就行。引用前几天(10月20日)同一位在美国生活了十年回来创业的TMT海归说法作为本文结束语: “美国人都知道转基因有害,我们在美国生活基本不卖,不吃。例如,红萝卜,在美国就是喂马的,它就是转基因的,人吃了会得喉癌。这是有报道的事。” 沈 阳 2012年10月24日 10时25分 beijing office
个人分类: 转基因食品疑云|441 次阅读|0 个评论
全球96名学者实名支持法国科学家转基因食品有害实验结论
热度 3 蒋高明 2012-10-23 07:26
本信息的详细细节请参考陈一文先生的博客。针对法国科学的实验,目前对该实验进行质疑乃至攻击的只有8名科学家(容后转载),其中7人与利益集团有关,而支持该实验的实名专家97名,大都是学术独立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2e3ae.html 这些参考文献的摘要,包括孟山都的学者进行的“证明”转基因作物对动物与人类健康无害的多项动物毒理学研究,也包括不同国家独立科学家进行的证实转基因作物对动物与人类健康有害的一系列动物毒理学研究。因此,这些论文摘要对于希望全面认真了解真相的科技工作者有很大参考价值。 本文列出 《 全球百位学者支持法国科学家抨击功利性科学的公开信 》 匈牙利、新西兰、英国、美国九位作者姓名与就职单位,以及更多国家近百位联署支持学者的姓名与就职单位,还列出这篇文章引用的30多篇参考文献的原文链接及其摘要,向深度研究读者提供方便。 《 全球百位学者支持法国科学家抨击功利性科学的公开信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2e3af.html 《全球百位学者支持法国科学家抨击功利性科学的公开信》的参考文献、链接与摘要 -- 禁止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原料进口、开发、种植、销售理由之 328 -- The 328 th reason to forbid import, development, growing and selling of RR soybeans 转载翻译者:陈一文( cheniwan@mx.cei.gov.cn ) Reposted and translated by: Chen I-wan ( cheniwan@cei.gov.cn ) 《转基因技术与人类安全》研究专家、 80 年代前全国青联委员 “GM Technology Mankind Safety” researcher 《新浪网》“陈一文顾问博客”: http://blog.sina.com.cn/cheniwan 原文网址: http://independentsciencenews.org/health/seralini-and-science-nk603-rat-study-roundup/ 2012-10-02 The Authors: 作者: 1) Susan Bardoscz (4, Arato Street, Budapest, 1121 Hungary ;匈牙利布达佩斯 );2) Ann Clark ( University of Guelph, ret. ; Duelph 大学,退休 ); 3) Stanley Ewen (Consultant Histopathologist, Grampian University Hospital ; Grampian 大学医院组织病理学家咨询顾问 ); 4) Michael Hansen (Consumers Union ;消费者联合会 ); 5) Jack Heinemann (University of Canterbury ; Canterbury 大学 ); 6) Jonathan Latham (The Bioscience Resource Project ;生物科学资源项目 ); 7) Arpad Pusztai (4, Arato Street, Budapest, 1121 Hungary 匈牙利布达佩斯 ); 9) David Schubert (The Salk Institute ;索尔克研究所 ); 9) Allison Wilson(The Bioscience Resource Project ;生物科学资源项目 ) . 96 supporting signatories: 96 位联署学者名单: (1) Brian Wynne (Professor of Science Studies, UK 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 Council (ESRC) Centre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Aspects of Genomics, Cesagen, Lancaster University); (2) Irina Ermakova, Dr of Biology,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Jo Cummins (Professor Emeritus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 (3) Michael Antoniou, (Reader in Molecular Genetics; his university (King’s College, London) has a policy not to allow Dr Antoniou to use his affiliation here); (4) Philip L. Bereano (Professor Emeritu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Washington Biotechnology Action Council); (5) Dr P M Bhargava (Former and Founder Director, Centre for Cellular Molecular Biology, Government of India); (6) Carlo Leifert (Professor for Ecological Agriculture Newcastle University); Peter Romilly (formerly University of Abertay, Dundee); (7) Robert Vint (FRSA); (8) Dr Brian John (Durham University, UK, retired); (9) Professor C. Vyvyan Howard, University of Ulster); (10) Diederick Sprangers (Genethics Foundation); (11) Mariam Mayet (African Centre for Biosafety, South Africa); (12) Eva Novotny (ret.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13) Ineke Buskens (Research for the Future); (14) Hector Valenzuela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Hawaii); (15) Ronald Nigh, (Centro de Investigaciones y Estudio Superiores en Antropología Social, Chiapas, Mexico); (16) Marcia Ishii-Eiteman (PhD, Senior Scientist, Pesticide Action Network North America); (17) Naomi Salmon (Dept. of Law, Aberystwyth University, Wales); (18) Michael W, Fox (Minnesota, Veterinarian Bioethicist, PhD, MRCVS); (19) Neil J. Carman (PhD Sierra Club); Vandana Shiva (India); (20) Hans Herren (President, Millennium Institute, Washington DC, USA); (21) John Fagan (PhD Earth Open Source, UK and USA); (22) Sheila Berry and the Global Environmental Trust; (23) Av Singh (PhD, Perennia); Laurel Hopwood (for the Sierra Club, USA); (24) Philip H. Howard (Associate Professor of Community, Food and Agriculture,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25) Donald B. Clark (on behalf of Cumberland Countians for Peace Justice and Network for Environmental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United Church of Christ, Pleasant Hill, TN); (26) Robert Mann (Senior Lecturer in Biochemistry in Environmental Studies (rtd) University of Auckland, NZ); (27) Chris Williams (PhD, FRSA, University of London); (28) Mae-Wan Ho (PhD Director Institute of Science in Society); (29) Peter Saunders (Prof. Emeritus of Applied Mathematics, King’s College London); (30) Dr. Terje Traavik (Prof. Gene Ecology, Faculty of Health Sciences, University of Troms); (31) Oscar B. Zamora (Prof. Crop Science 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 Los Banos College, Philippines); (32) Adrian Gibbs (Prof. (ret.) Canberra, Australia); (33) Christian Vélot (Senior Lecturer in Molecular Genetics, University Paris-Sud, France); (34) André Cicolella (Scientific adviser INERIS (National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nvironment and Risk) France); (35) Maurizio Pea (Bussolengo General Hospital and University of Verona, Italy) (36) Xiulin Gu (PhD, 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P.R.China); (37) Brigitta Kurenbach (PhD,University of Canterbury, NZ); (38) Elena Alvarez-Buylla (Instituto de Ecología, CU, Coyoacán, México); (39) Elizabeth Cullen (MB, Ph.D, MD and environmental scientist); (40) Claudia Chaufan, MD, Ph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41) Marijan Jost (Prof., Croatia); (42) Manuel Ruiz Perez (Dpto. Ecologia, Universidad Autonoma de Madrid-Spain); (43) Rubens Onofre Nodari (Full Professor, Federal University of Santa Catarina Florianópolis, Brazil); (44) Judy Carman (Institute of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Inc., Kensington Park, Australia); (45) Florianne Koechlin PhD (Blueridge Institute, Switzerland); (46) Richard Lasker (for Brabant Research, Inc., BioInformatix, Inc., Puget Environmental Group, Inc.); (47) Anita Idel (Dr. med. vet. Mediatorin (MAB) Germany); (48) J.R. Olarieta (PhD, Lecturer in Soil Science, Universitat de Lleida); (49) Svein Anders Noer Lie Associate Prof. University of Tromsoe, Norway); (50) Cathey Falvo , MD, MPH [(retired)Prof chair, international public health, New York Medical College, NY); (51) Thomas Bhn (Genk - Centre for Biosafety, Troms, Norway); (52) Jiang Gaoming, PhD, Professor of Institute of Botan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China); (53) Prof. Enrique Ortega (FEA/Unicamp, Brazil); (54) Gregory Mller (Prof.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and Toxicology, The University of Idaho-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USA); (55) Dr Paulo Roberto Matins, Coordinator of the Brazilian Research Network in Nanotechnology, Society and Environment); (56) Paulo Cezar Mendes Ramos (PhD ICMBio - Chico Mendes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Institute, Brazil); (57) Henry Kuska (PhD ret.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 of Chemistry, University of Akron, USA); (58) Philipe Baret (Université de Louvain, Louvain-la-Neuve, Belgium); (59) Marco Tulio da Silva Ferreira (MSc, UFMG, Brazil); (60) Facundo Martín Phd (Universidad Nacional de Cuyo, CONICET, Argentina); (61) Jacinta Palerm (Colegio de Postgraduados, Mexico); (62) Dr Maarten Stapper (BioLogic AgFood); (63) Sergio dC Rubin, (Latin Research Center, Bolivian Center of BioScience Research); (64) Dr. Jalcione Almeida (Universidade Federal do Rio Grande do Sul – UFRGS, Porto Alegre, Brasil); (65) Jaime Breilh, Md. MSc. PhD (Universidad Andina Simón Bolívar, Quito, Ecuador); (66) Raquel Maria Rigotto (Profa. Departamento de Saúde Comunitária, Universidade Federal do Ceará, Brasil); (67) John J. Moore, S.J. (D.Sc. ret. Professor of Botany UCD, Dublin and UNZA, Lusaka); (68) Gualter Barbas Baptista (Researcher in Ecological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Ecology, Portugal); (69) Prof. José Carlos de Araújo (Federal University of Ceará, Fortaleza, Brazil); (70) Ligia Regina Franco Sansigolo Kerr (Universidade Federal do Ceará, Fortaleza, Brasil); (71) Silvana Suaiden (Professora da PUC-Campinas, Brazil); (72) Prof. Florence Piron (Université Laval, Québec, Canada); (73) Luigi D'Andrea, Biologist, PhD (Biome, Switzerland); (74) Dra. Maria do Céu de Lima (Professora Associada LEAT UFC, Brazil); (75) Tim LaSalle, PhD, (Professor of dairy science,ret., RSA); (76) Profa. Dra. Cecilia Campello do Amaral Mello, Universidade Federal do Rio de Janeiro, Brazil); (77) Randy Wayne (Assoc.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Plant Biology, Cornell University, USA); (78) Pr Marcello Buiatti (University of Florence, Italy); (79) Kathya Orrico, PhD, (Brazil); (80) Gabriel Silva Campos (Universidad Autónoma de Madrid, Espana); (81) Prof. Dr. Andres E. Carrasco MD (Institute of Cell Biology and Neurosciences, School of Medicine Univ. of Buenos Aires, Argentina); (82) Profa Dra. Valéria Cristina Lopes Wilke (Diretora da Faculdade de Filosofia, Universidade Federal do Estado do Rio de Janeiro - UNIRIO, Brazil); (83) Profa Simone Benedet Fontoura (Instituto Federal de Educao, Ciência e Tecnologia do Amazonas, Campus Manaus Zona Leste, Brazil); (84) Prof. Dr. Mauricio Chiarello (Ribeiro Preto - SP, Brazil); (85) Prof. David O. Born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School of Dentistry, USA); (86) Isabelle Goldringer (directrice de recherche INRA, UMR de Génétique Végétale, Université Paris-Sud, France); (87) Rueidi Bastos (EMBRAPA, Brazil); (88) Dr Stuart Parkinson (Executive Director, Scientists for Global Responsibility); (89) Jean-Pierre Berlan (Directeur de Recherche Inra (retired)); (90) Marciano Silva (Federal University of Rio Grande do Sul, Brazil); (91) Dr Ulrich Loening (ex-Director of the Centre for Human Ecology,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92) Flávio Fabrini, PhD; (93) Yara Paulina Cerpa Aranda (Universidade Federal do Rio Grande do Sul - Brasil). (94) Thomas Heams (Assistant Professor, AgroParisTech and INRA, France); (95) Donald R. Davis, Ph.D. (Biochemical Institute,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ustin, USA); (96) Pierre M. Stassart (Associate Professor, Université de Liège, Belgium).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3556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基因主粮安全性问题(33)请曾庆平老师回答科学问题
热度 4 sz1961sy 2012-10-11 22:38
转基因主粮安全性问题(33)请曾庆平老师回答科学问题
笔者本系列的上一篇:《 转基因主粮安全性问题(32)也谈转基因主粮食用“十大阻力” 》尾部写道: 本人在此想请教各位科技界的专家,作为“新物种”(孟山都在上市时对它的转基因产品使用描述词),转基因农作物给动物(畜禽)是否需要有毒性测试?过了动物(畜禽)毒性测试之后还要做人的毒性测试吧? 然而,哪一篇报告符合毒性测试规范的? 你们如果有,公开出来与大家分享。如果拿不出来,“新物种”转基因农作物上市这么久,为什么不做?为什么阻碍第三方做?为什么不解释流行病学出现的疑似与转基因农作物给动物(畜禽)喂食出现的异常统计数据? 这不符合科学态度,更不符合科学精神。 本来以为这个问题会引起 曾庆平 老师的深度批判,因为他 2012-10-10 写 的《 反转人士在诺奖面前集体噤声 》一文给许多留言表达了一个明确信息: 曾庆平 老师: 转基因法律、政策上我敌不过你,已经公开避战,但科学问题。。。 曾庆平 老师 回复(2012-10-11 18:48) : 转基因的非科学问题,一律不予交锋!那不是我的事! 不知道本人上述问题到底属不属于科学问题?如果不属,那好,在 曾庆平 老师 《中国科学报》“转基因玉米”书面采访(全文) 中,他这么讲: 今天出版的《中国科学报》第3版“深度”专栏刊载了由该报记者彭科峰撰写的有关法国人转基因玉米致癌实验的“焦点访谈”——“转基因安全之争应止于公开实验”,包括我在内的众多被采访者都发表了个人对该事件的看法,记者也客观地呈现了他们的观点。 请有兴趣的关注者前往该专栏阅: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2/10/264242.shtm 转基因作物形象(资料图片) 本人看了《中国科学报》此文,同时也发现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梁斌 老师在 2012-10-11 10:08 发了一篇题为《 转基因作物 》,此文的说明如下: 前段时间“黄金大米”、“转基因玉米导致肿瘤事件”炒的沸沸扬扬。这段时间自己忙的晕头转向,忽然想起,我去年(笔者注:应该是2011年)凑热闹也写了一个研究转基因食品长期安全性的申请书。 我大学毕业后曾经有5年时间是从事水稻研究,自己对农作物感情深厚!目前响应国家和地方的需求,也做一些和灵长类相关的工作。 去年,看到农业部转基因专项申报,考虑到自己两方面的背景,也很感兴趣想亲自做实验了解转基因作物是否真的安全还是不安全。因此,我写了一个本子,打算用树鼩和猴子来研究长期(2-3年)食用转基因大米对树鼩和猕猴的代谢、免疫、生殖影响。 这个申请没有获得资助 ,我以后恐怕再也不会去考虑这方面的研究。但我乐意把一些申请书内容贴到这儿,希望能对一些想从事这方面工作或者写申请的人有帮助。(需要整个申请书请单独和我联系!) 《 长期食用转Bt 蛋白大米对灵长类动物代谢、免疫、生殖和发育的影响及机制研究(下略) 》 感谢 梁斌 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一份2011年的《 长期食用转Bt 蛋白大米对灵长类动物代谢、免疫、生殖和发育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申请经历。这个经历证实了一直流传的说法: 转基因作物种子公司一直以来对转基因作物的毒性试验,都采用“叶公好龙”的态度并借助媒体不光彩手段蒙蔽公众。 实际上,做过毒性试验的人都知道,仅仅知道转基因(GMO)基本专业原理还是不够的,还必须了解动物、畜禽食用(饲喂)转基因作物前后的流行病学信息,才能设计转基因作物的毒性试验,此外,必须有大量的免疫学指标专业判断数据基础,才能把毒性试验的结论讲清楚,这是不太易的一件事。 不过,法国的老鼠2年试验与丹麦启动的转基因作物(饲料)对猪群健康危害国家试验,是科学界对此问题的补救,它们都是想告诉公众: 转基因作物除了营养不变外,可能还存在潜在的未知因素,这些未知因素包括对人的健康伤害的可能性。 这个问题,应该不是科学以外问题了吧? 曾庆平 老师 能够就 梁斌 老师的经历讲一讲吗? 感谢 曾庆平 老师 和 梁斌 老师 的互动精神! 沈阳 2012年10月11日 22时35分 写于北京家中
个人分类: 转基因食品疑云|690 次阅读|15 个评论
转基因主粮利益问题(4)孟山都凭啥赚那么多钱
热度 1 sz1961sy 2012-10-10 15:37
转基因主粮利益问题(4)孟山都凭啥赚那么多钱
这个标题也许太直白、铜臭味了一些,但是应该是回应 刘旭霞 老师 《 一剑封了谁的喉? 》一文及评论本人上一文评价: 刚刚发的一篇博文,本为一个科研笔记,以备研究之用。但很快就 被沈阳先生拿去说事 。初步浏览其博文,其用来论证的观点,明显和我的本意相背。 他可能关注我还不够。 对转基因问题的尤其是法律问题的关注,我已经持续七八年了。但作为一个研究者,我一般不会轻易在博文发表观点看法。最多写一些动态及关注一些事件进展。 ------------------ 绿色和平的吁吁:孟山都不要插手中国粮食 本文接着讨论另一个角度问题:孟山都凭啥赚那么多钱? 作为上市公司, 孟山都公司 ( http://baike.baidu.com/view/1853315.htm )条目关于 孟山都的经营模式这么写的: 孟山都的转基因技术,可以让作物的产量大大提高。但如果你留下种子,准备来年再种,就将一代不如一代。孟山都甚至可以让作物不结籽,或自己杀死胚芽。这样,农民们每年都得掏钱买种子。而且通过“捆绑销售”,要想买它的种子,就必须买它的除草剂,以巩固垄断地位。   转基因种子市场上,美国的孟山都公司Monsanto是一个耀眼的垄断巨头,在玉米、大豆、棉花等多种重要作物的转基因种子市场上,占据70%至100%的份额。全世界超过90%的转基因种子,都使用它的专利。2009年逆势增长,在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顶住衰退:全球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中排第41名。    为顾客提供独特价值   在农业生产中,对农作物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虫害;二是杂草。 .................. 孟山都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从1996年到2008年,在南美,使用转基因技术的玉米年均增产6.1%,棉花年均增产13.4%。2007年,采用抗除草剂的种子,给全球的豆农增加39亿美元收入,给棉农增加了32亿美元收入。   你看,孟山都的种子好吧?但价格昂贵,是普通种子的五倍!公司2009年财报显示,其营业收入达到创纪录的117亿美元,同比增长3%。净利润21亿美元。   在全球金融危机中,获得如此亮丽业绩,靠的不仅是其转基因技术,还有其刻意构造的商业模式。   一方面是,如果用上孟山都的种子,以后每年都要向它购买。如果你自己留存种子,三代之后,产量就会下降,一代不如一代,甚至不如原来的普通种子。孟山都称之为“技术保护系统”。   另一方面,如果你要买孟山都的种子,就必须同时买它的草甘膦除草剂—“农达”Roundup。孟山都发明了草甘膦,并一直垄断着全球市场。    技术保护系统    孟山都商业模式的核心是专利,其每天的研发开支达300万美元。它拥有600多项生物技术专利,超过全球任何生物技术公司。   它在卖种子的同时,还以“技术费用”的形式另外收取20%—30%的专利费。同时,购买种子的农户还要书面承诺每年收获后,不私自留存种子用于来年播种。 ---------------------------- 作为1985年中国当时最大良种猪场(广东中山白石猪场,今天,它的种猪售价仍然是中国最高的种猪场)负责技术副场长,当时经手接受了中国首批一次引进数量达161头(FOB @2500 USD/12-15kgs.头重 )美国PIC公司种猪,把这批总价值33多万USD(在当时可是天文数字外汇)这些猪只持续培育之后,很明白美国这些公司的“种”技术是怎么控制核心技术的。 所以, 刘旭霞 老师不必生气,本人30多年前就明白中国引进美国农作物种子(我出生地潮汕地区是中国最早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云集的地方,我家邻居就好几位是后来教授级专家)、外国种畜的风险,这不是用法律读明白的,是用生物学、育种学办法判断出来的。 沈 阳 2012年10月10日 15时32分 写于北京家中
个人分类: 转基因食品疑云|433 次阅读|1 个评论
一剑封了谁的喉?
热度 2 liuxuxia126 2012-10-10 14:31
刚刚发的一篇博文,本为一个科研笔记,以备研究之用。但很快就被沈阳先生拿去说事。初步浏览其博文,其用来论证的观点,明显和我的本意相背。 他可能关注我还不够。 对转基因问题的尤其是法律问题的关注,我已经持续七八年了。但作为一个研究者,我一般不会轻易在博文发表观点看法。最多写一些动态及关注一些事件进展。 我这些年关注最多的就是转基因水稻的知识产权问题。也曾花大量精力和投入分析国内外专利布局。应该说,我是有资格说说中国的转基因水稻产业化的知识产权问题的。 我之前发表的文章已经对曾经传播甚广的绿色和平组织的研究报告做过批评。 研究孟山都在美国和巴西的专利诉讼案例,想要说明的问题是:农民权益在不同的制度下可能得到的保护不同。专利制度保护转基因植物品种,不利于农民权益保护。但这和各国的国情不同有关,比如,美国很难看到像中国这样的“小农”,他们的农民是“农场主”,巴西是既有农场主,也由小农的国家,印度是有小农的,中国是大部分地区的农民是小农,新疆和东北地区存在类似于美国农场主的农民。所以,中国是知识产权制度涉及中依然保护农民留种权。 关于农民留种权制度的法理价值,我研究的另外一个课题“农业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中有更多关注。这里也不展开论证。 目前对转基因生物知识产权保护的模式中,有普通专利保护、植物专利、植物品种保护的美国多重保护模式,有植物品种保护的单一保护模式,有普通专利加植物品种保护的双重保护模式。其中对发展中国家比较重要的是植物新品种保护模式,尤其是以保留了农民留种权的UPOV1978年文本确立的保护方式。 中国在转基因水稻专利上相比其他转基因植物,具有很强的优势。在将来可能产业化的转基因水稻品种的知识产权构成上,完全可以拥有自己绝对的知识产权权利。
个人分类: 转基因相关|3403 次阅读|4 个评论
孟山都诉鲍曼的专利诉讼
热度 1 liuxuxia126 2012-10-10 13:04
http://www.patentlyo.com/patent/2012/10/self-replicating-and-alive-inventions-supreme-court-grants-certiorari-in-monsanto-v-bowman.html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知识产权案例。 在联邦巡回上诉法院败诉之后,鲍曼又上诉到联邦最高法院。这一次,鲍曼提出的问题是:孟山都的专利权在首次销售后已经穷竭,利用购买的含有专利的种子种植后再收获的种子种植是农民的传统。 而孟山都认为,农民不享有留种权,其购买种子种植后留种再种植的行为依然侵犯它的专利权。 这是一个在美国打的专利案子。 类似的案子在巴西打过,孟山都败诉了,农民留种权获得了法律的支持。 为什么同样的事实,在不同的国家,法院判决的结果却截然不同呢? 这涉及两国对植物品种尤其是对转基因品种的法律保护制度的不同。 以后将撰写论文专门论述。
个人分类: 转基因相关|3921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8: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