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隐患排查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公路水运工程施工、监理单位典型问题总结
basil1990 2019-12-2 20:41
1、 公路 水运 工程 施工 单位 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一是 安全 生产 组织 机构 不健全 。 部分 单位 未 严格 落实 《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 要求 , 安全 生产 管理 人员 实际 在岗 情况 与 组织 机构 不符 , 专职安 全 管理 人员 数量 配置 不足 。 二是 安全 生产 责任 体系 及 考核 机制 不健全。 部分 单位 未 严格 落实 《 中华 人民 共和国 安全生产法》 、 《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要求 , 未 按照 “ 管业务必须 管安全 、 管 生产 必须 管安全 ” 梳理 和 健全 各 部门 和 人员 的 安全 职责 清单 , 安全生产责任制 未 做到 “ 一岗双责 ” 、 “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 , 未 切实 开展 安全 生产 责任制 考核 。 三 是 安全 生产 管理 制度 体系 不健全 。 部分 单位 未 根据 《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 》 、 《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暂行办法》 、 《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隐患治理暂行办法》 、 《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基本规范(试行)》 要求 , 及时 修订 和 完善 相 关 安全 生产 管理 制度 。 四 是 安全投入 不 及时 。部分 单位 未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 、 《江苏省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办法》 要求,安全费用的提取和使用存在脱节的现象。 五 是 人员 安全 管理 不到位 。 部分 单位 存在 超龄 作业 人员 , 部分 作业 人员 的 安全 教育 培训 、 技术 交底 记录 不全 , 部分 特殊作业 人员 未 持证 上岗 。 六 是 机械设备 安全管理不到位。 部分 单位 特种 设备 检验 检测 、 使用 登记 不及时 , 进场 验收 、 维修保养 等 安全 技术 档案 资料 不全 。 七是 专项施工方案管理不到位。 部分 单位 专项 施工 方案 中 相关 安全 验算 、 安全 技术 措施、 安全 管理 措施 及 应急 措施 不 完善 , 缺乏 针对性, 方案 审核 不严格 、 不全面 , 方案 落实 的 检查 验收 、 领导 带班 、 专职 安全 管理 人员 巡查 等 记录 不全 。 八 是 分包 管理 不 到位 。 总包单位对分包管理缺位,存在 分包报备手续 未办理 、 分包项目负责人资质不符合要求 的 情况 。 2 、 公路水运工程施工 安全 风险 防控 和 应急 管理 能力不强。 一 是 危险源 辨识 不全 。 部分 单位 未 根据 实际 的 施工 工艺 类型、 工序划分 , 组织 技术 、 安全 等 相关 人员 进行 危险源 辨识 , 并且 未 动态 更新 危险源 辨识 清单 。 二是 风险 分析 和 评估 不到位 。 部分 单位 针对 危险源 可能 导致 事故 的 因素 分析 不全 , 事故 发生 的 概率和 严重 程度 评估 缺乏 依据 。 三 是 风险 分级 管控 和 隐患 排查 治理 双重 预防 机制 建设 不 健全 。 部分 单位 未 根据 风 险 等级 的 划分 , 明确 相应 的 分级 管控 措施、 分级 管控 部门 和 相关 负责人 , 未 制定 管控措施 负面 清单 即 隐患 排查 清单 , 未 根据 业务 分工 明确 隐患 排查 的 部门和相关负责人 以及 排查 的 范围和 频次。 四是 施工 现场 安全 防护 设施 设置 、 维护 不到位 。 部分 单位 在 高处作业 防护 、 起重 作业 防护 、 临时 用电 防护 、 危险 区域 安全 警示 以及 设备 设施 安全 装置 等 方面 存在 安全 防护 设施 或 安全 装 置 设置和 维护 不及时 等 情况 。 五 是 应急 处置 能力不足 。 部分 单位 预案 体系 及 内容 不全 , 应急 处置 措施 缺乏 针对性 和 可操作性 , 演练 过程中 存在 现场 作业 人员 不 熟悉 应急 要求 盲目处置 的 情况 。 3 、 公路水运工程 监理 单位 安全生产 监理 责任落实不到位。 一 是 安全 监 理 组织机构不健全 。 部分 单位 安全 监理 工程师 和安 全 监理员 为 同一人 , 安全监理 人 员 配置 不足 。 二是 安全 生产责任 体系 及考核机制 不健全 。 部分 单位 未 根据 部门及 岗位 分工 情况 , 制定 安全 责任 制 、 明确 安全 监理 职责 、 签订 安全 责任书 。 三 是 危险性 较大 工程 监理 实施 细则 不完善 。 部 分 单 位 监理 实施 细则 编制 不全 , 未 严格 审核 、 审批 流程 , 未及时 开展 交底 。
个人分类: 学习有感|1 次阅读|0 个评论
再谈“危险源-隐患”关系
Greg66 2018-2-10 12:21
再谈“危险源-隐患”关系 根据OHSAS1800等理解: 国外名词关系:Hazard agent→hazard→accident→loss,即危害介质→危害因素→事故→损失 国外风险管理:管理范围是全程,但主要是hazard以至于很多时候不提及agent 注:agent一词虽主要用于化学品相关,但基本也可以用于其他 根据安监总局第16号令 《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2007年12月28日) 、GB/T28001,理解: 国内名词关系:隐患(=危险源=hazard)→事故→损失 国内风险管理:国内风险管理=国外风险管理=隐患排查 根据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 〕11 号 (2016 年10 月9 日 ) 以及 GB/T33000 ,理解: 国内名词关系:危险源→隐患→事故→损失 国内风险管 理:风险管理管危险源,隐患排查管隐患国内风险管理 ≠ 国外风险管理 ≠ 隐患排查 归纳: (1)按照GB/T28001和安监总局16号令,中文危险源、隐患都对应hazard;(2)按照安委办〔2016〕11号文,中文危险源对应英文hazard agent、隐患对应hazard。 关键词: 危险源 隐患 关系 风险管理 隐患排查
个人分类: 1|4977 次阅读|0 个评论
【讲稿】安全管理的DNA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入...
热度 2 basil1990 2017-12-28 13:49
安全管理的 DNA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讲稿 入门级】 暖场【自我介绍 +互动】 【 1 】 大家好 ( 鞠躬 ) 【 2 】 我 —— 就是 王祥 。 首先,我想提醒大家,本会场的疏散通道在 …… 如果发生紧急情况,请大家不要慌张,听从指挥,从疏散通道离开会场 【 3 】 可能有人会好奇的问一句 : “ 这小 伙子 这么年轻,又那么瘦小, 真的 能把安全工作做好吗? ” 如果 您一看到我上场,也有这样的 疑问 ? 那 恭喜您,您 已经 具备 了基本的 “ 风险意识 ” , 保持了 怀疑的 态度 。 【 4 】因为,在普通人看来,做安全的,就应该是 那种 五大三粗的。 ( 姚明的照片 ) 但是,对不起,您说的可能是保安,而我们是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 我的照片 ) 我们拥有的安全知识体系、我们肩负的安全责任与保安有本质的区别 ! 【 5 】 我曾经 在 上海大众工作, 面试的时候, 安全总监也问了 我相似 的问题,我的回答是 : “ 安全是协作,而不是威胁 ”。 我们的安全 总监 李洁 听了后楞了一下,然后跟我握手说到: “欢迎你加入上海大众。” 后来他成了我的师傅 ,我们也一直保持着联系 。 【 6 】 在此,我仅代表我们年轻一代的安全工作者们,向在座的各位企业领导和安全前辈们鞠躬 ( 鞠躬 ) 。 感谢你们的信任, 请相信:中国的年轻一代,大有可为 。 【 7 】 我来自农村, 这是我爷 爷,王永平,我继父周安全,我 母亲 ,王正 蓉 ,我妹妹,周享燕 。 中国人取名,往往有一层含义,从我们家人的名字来看,祖辈们应该是希望我们 能够 “ 永远 平安 享 福 ” 。 这其实就是最原始的 “ 风险 意识 ” !也就是我们所谓的 迷信 或崇拜 ! 因为缺乏安全 知识和 技能,因此将命运寄托于 信仰 ,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改个好名字! 而我们的名字就 成为了一个家庭的 安全 生产方针和安全 宣传标语 ! 我们一家人的姓名 都 跟安全有关 , 有时候会觉得,我从事安全工作,似乎 就 是命中注定的一样。 【 8 】在此, 我想做个统计,看看在座各位朋友有多少跟我一样,名字中带有安全字眼。 请姓名中有与 “安全”相关字眼的朋友,比如“吉祥如意、福禄永寿、安全健康、乐享和平”,让我看到你们的手。好的,谢谢各位。 初步来看,有 X 分之一。 也祝愿贵公司距离实现 “全员安全”就差“名字”上的差别了! 接下来我想请一位,刚才举过手的朋友,协助我回答几个问题?有谁自愿的吗? 请问可以问您三个问题吗? 请问您怎么称呼? ü 名字中的 ……与安全相关 请问您的职务是? ü 恭喜您,因为您的名字,当您成为领导的同时,就已经符合了安全管理中的 “一岗双责”的要求了。 ü 谢谢您(鞠躬),请救坐。 v 当没有人愿意的时候,这时就需要有些激励措施了! v 自愿回答问题的朋友,我将赠送一本我自己编写的安全手册。 v 有人愿意吗? v 当激励措施也失效的时候,这时需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了! v 朋友们,请多多关照,如果没有人回答这个问题,我就讲不下去了! v 拜托各位!(鞠躬) v 如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也不奏效了,就需要依靠法律和制度了! v 丁春德,丁总,请您点名。 入题【安全本能 +态度】 【 9 】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渴望 一生都能 平平安安 。 根据马斯诺需求层次 理论 来看,安全属于本能需求。 【 10 】 例如 , 中国 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 ,为什么他们要住在洞里,不像进化升级失败的猴子一样,住在树上?因为, 洞里安全 ! 在洞外容易碰到 猛兽 , 原始 人类是干不过它们的,一旦碰到, 命运基本上就被决定了 。 周口店的 原始 人类比较幸运,生活住所 就是 天然的 安全设施 。 但是,有的部落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没有洞可住,怎么办? 那就修房子呗!希腊人人喜欢用 石头修 ,日本人喜欢用 木头修 ,中国黄土高坡的人用 土修 , 新疆西藏内蒙古用 皮草修 , 北极圈的 爱斯基摩人 用 冰修 。用什么 材料和技术造 房子,这与自身拥有的资源和知识水平有关,也就决定了房子这种保护人的 安全设施的可靠度和实用性 。 【 11 】 但是,我们知道,人不可能一直待在房子里面,总得出去工作 、 打猎 的,不然就得饿死啦。一 旦 到 了 外面,就要面对各种风险, 就如企业,一旦开始生产,必然就存在风险。 怎么办 呢 ? 有 没有切实可行的办法 。 第一种方法, 画个 图腾崇拜 ,祈求上天保佑 自己 不要被吃掉,比如草原民族的 狼图腾 。 除了房子和图腾外,还有什么能保佑生命安全呢? 第二种方法, 提高 自我保护能力 。 提高个人以及团体的 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 才能确保自身安全 !比非洲的马赛人,对他们来说,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因为 在非洲大草原上,猛兽出没频繁, 这可以让他们 时刻保持警惕、应急能力和战斗能力 超出常人,连最凶猛的百兽之王 , 狮子看了他们也会逃跑 , 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就做到了人本安全 。 日本 安全管理中提倡的 “本质安全” ,与日本本土地震 、 暴风等灾害 多发,人们经常处于危险 状态下, 也有一定关系。 【 12 】 对个人和企业来说,安全是一种需求;但对安全管理人员来说, 安全是 一 种 状态 。 所谓安全: 就是通过持续的危险识别和风险管控,将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风险降低并保持在可接受水平或其以下 。 安全除了是一种状态之外, 更是一种 态度 。 我的安全工作座右铭就是 “防为上 救次之 戒为下”。 这句话,出自春秋时代的一位名叫 扁鹊的名医(我这里说的 “扁鹊”其真实姓名叫秦越人)。他有两个哥哥。大哥的医术水平最高,能防病于未然,开了一家保健养生馆,名声最不好,被人误以为是骗子;二哥医术次之,通过治小病来预防大病,开了一家小诊所,也没啥名声,被人称作为小郎中;扁鹊的医术排最后,但是,他通过各种手术和灵丹妙药来治那些病人膏肓之人,获得了妙手回春,千古明医的美称。 当我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不禁莞尔。病人对待医生的态度,跟企业对待安全的态度是何等的相似。人们往往感谢那些救火的消防队,而轻视我们这些默默无闻的安全工作者。 因此,我们安全管理人员,不仅要把安全本质工作做好,还应该懂得自我营销。 【 13 】大家可知道,在一个企业当中,哪一类人最不安全?为什么? 请让我感受一下贵公司的安全氛围,让我看到大家的手! ( 互动 ) 刚才大家从 “安全管理”和“事故致因理论”的角度谈了很多。 我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谈谈我的理解。我认为企业当中最不安全的,是我们安全管理人员? 我有两个说辞,一是交流沟通不当、工作方式不妥,被会让领导不重视,会被员工记恨,工作不保。二是专业知识不扎实、技术能力不足,风险管控做不到,出了事故跑不掉,人生不保。 此处应有掌声。谢谢! 【 14 】刚才和大家一起交流了对于安全工作的一些基本认识。 那什么是安全工作的本质?我们又该如何高效的开展安全工作呢? 接下来,我 们共同探讨对这两个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 15 】 在 很早以前, 联合国贸发组织( UNCTAD )预测 :随着中国政府对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强硬,未来事故处罚将成为致使企业亏损,经营难以为继从而倒闭的重要原因。承担安全、环保和职业健康责任的企业,将会在政府的监管行动中获得新的市场空间和商业机会。 政府的严厉监管、事故的成本压力和保障员工生命健康的责任,将迫使每个企业必须写好安全生产这张答卷。 美国的安全工作讲究以人为本,关心工人职业健康;以德国为发动机的欧盟追求安全管理制度至上,一切都按标准要求实施;日本,提倡本质安全,通过预先分析危险、提前培养安全意识,实现人机系统的本质安全;中国,拿来主义,吸取精华、去其糟粕、结合国情、形成特色,提出了安全标准化作为企业安全工作 方式 ,明确 事故 双重预防机制作为企业安全工作核心内容 , 初步形成了安全工作的双螺旋 。 【 16 】因此,我们认为: 双重预防机制 , 就是安全工作的 本质,我将其比喻为 “ 安全工作 DNA ” 。 【 17 】 为了更好的理解双重预防机制,我将通过看病就医的视角来谈双重预防机制。 【 18 】 DNA ,又称脱氧核糖核酸,决定了生物的发育与生命机能的运作,主要功能是储存生物的各种信息,对于我们人类来说, DNA 就是我们的“生命蓝图”,或者叫“身体目录”,我们的外在长相和内在系统就由 DNA 决定。 双重预防机制,就是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统称,主要功能就是通过风险管控的手段,来达到预防重特大事故发生的目的,对于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而言,就是企业的 “安全战略”,在国际上叫做“风控策略”,企业安全工作是否做到位了,就由双重预防机制来检验评定。 【 19 】我们为什么会生病? ( 1 )身体弱 ( 抵抗力差或遗传 ) ( 2 )自然环境中有病源 企业为什么有风险 ( 1 )脆弱性 ( 人或物的特有属性 ) ( 2 )工作场所有致害物 ( 危险源 ) 【 20 】 身体弱的表现 ( 1 )体质差——急性营养不良 ( 2 )遗传——白化病 对应着看,脆弱性是什么?举个例子 ( 1 )猫从三楼跳下来的情形:嗖、喵、基本没事 ( 2 )人从三楼跳下来的情形:啊、噗、立即抢救 v 致害物(高度)一致,猫的脆弱性比人高 v 猫有 4 条腿,骨架轻,缓冲能力好,安全冗度高,猫本安全高,脆弱性相对人而言小,天生的跳楼专家 v 成人 2 条腿,骨架重,缓冲能力弱,安全冗度低,人本安全低,脆弱性相对猫而言大,跳楼纯属不想活 v 因此,猫和人同时跳楼,同时着地,人的伤亡事故风险,大于猫 【 21 】让人生病的常见病源:细菌 + 病毒,还有我们自身就携带的癌细胞 对应着看,致害物是什么?举个例子 同一个人从一楼和三楼跳下来的情形 一楼:哈、嗒、着地没摔倒 三楼:啊、噗、立即抢救 v 脆弱性(同一人)一致,三楼高的致害物(势能)比一楼高 v 从一楼跳,致害物势能小,着地瞬间冲量小,身体受伤几率小 v 从三楼跳,致害物势能大,着地瞬间冲量大,身体受伤几率大 v 因此,同一个人从不同楼层高度跳楼,楼层越高,人的伤亡事故风险越大 【 22 】生病了怎么表述? ( 1 )医生我生病了,我 XX 不舒服(病人自我情况描述) ( 2 )根据我的诊断和检查结果,你得了 XX 病(医生评估病人病情) 病情 = 症状描述×检测指标 对应着看, 风险怎么表述? ( 1 )你说这个会场发生火灾的可能性有多大啊?(事故发生的概率) ( 2 )万一这要发生火灾,我们这么多人跑得掉吗?(事故导致的后果) 风险 = 发生概率×导致后果 【 23 】症状描述包括哪些? ( 1 )医生我感觉恶心想吐 ( 2 )腹痛厉害还腹泻 ( 3 )浑身没劲还发冷 ( 4 )我一直有肠胃炎 医生根据经验判断:您可能是急性肠胃炎,但是需要检查一下再确认。 对应着看,发生概率多大,也就是说这个会场会发生哪些事故呢? 可能发生电气火灾、可能烟头引发火灾、有会场火灾的事故案例。 会场发生火灾的概率大小【 L 】(评估小组根据经验判断),初步定为 2 级。 【 24 】检测指标包括哪些? ( 1 )血常规检测——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增多 ( 2 )粪便检测——有幽门杆菌 ( 3 )电子肠 / 胃镜——无肿瘤、无肿块 医生根据检测报告判断:您是由于幽门杆菌异常导致的急性肠胃炎 对应着看,事故 导致后果包括哪些呢? 电气火灾 ——损失一台电脑、烟头火灾——损失一个垃圾桶、会场设备设施被烧毁、人员烧伤或死亡。 会场发生火灾的严重程度【 S 】(评估小组根据经验判断),初步定为 2 级。 【 25 】 根据病人的症状描述和检测报告,就可以判定病情了。 医生会说:没事,您得的是急性肠胃炎,我开个药给你吃了就好 对应着看,根据事故发生概率和导致后果,就可以判定风险:会场发生火灾的风险等级【 R 】(一般风险,可接受),计算分值为 4 ,初步判定为一般风险,分级色标是黄色,我们在座的所有人都能接受这个风险,不需要额外的补偿措施,维持现有管控措施就好。 【 26 】 病情确诊后,医生要告知病人;风险等级确认后,我们风险判定小组要将风险告知工人。 【 27 】我们通过病情诊断的过程,给大家解释了风险判定的过程。 接下来谈谈在病情诊断过程和风险评估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 【 28 】为什么有医患矛盾? ( 1 )医生病情判断错误 ( 2 )病人缺乏理性认识、反应激烈 ( 3 )治疗措施失误 ( 4 )治疗不及时 ( 5 )医院看病流程、检查项目、科室复杂 本质是病人认识和医生解释之间的矛盾 为什么有生产安全矛盾? ( 1 )风险分级错误 ( 2 )风险接受准则在各部门未统一、部门不配合 ( 3 )管控措施不当 ( 4 )措施落实不及时 ( 5 )风险评估流程、专业知识、部门协调复杂 本质是领导认识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解释之间的矛盾 【 29 】我们什么时候会去医院呢? ( 1 )我们在娘胎里面胎检的时候 ( 2 )我们出生的时候 ( 3 )我们正常体检的时候 ( 4 )我们生病的时候 企业什么时候要做风险评估? ( 1 )可行性研究后安全预评价(估) ( 2 )项目竣工后安全验收评价(估) ( 3 )项目生产运行时安全现状评价(估) ( 4 )其他新改扩建项目时安全评价(估) 【 30 】我们去医院看病的流程 ( 1 )门诊导诊 ( 2 )挂号 ( 3 )候诊 ( 4 )交费 ( 5 )检查、化验 ( 6 )治疗 企业开展风险评估流程 ( 1 )确定风险判定准则(应结合企业可接受风险实际,制定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和风险度取值标准,明确风险判定准则,以便准确判定风险等级。) ( 2 )确定风险点 根据企业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和岗位操作要求等资料,确定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和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及职业危害。 ( 3 )危险源辨识 识别风险点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即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 4 )风险评价 选用适当的评价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 5 )风险控制措施 根据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和突出人的因素为原则,确定最佳的工程技术措施、或管理措施、或培训教育措施、或个体防护措施、或应急处置措施。 ( 6 )风险分级管控 将各风险点按照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进行分级,并按照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对于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设施、部位、场所、区域和作业活动进行重点管控,制定并落实管控方案。 【 31 】我们为什么要去医院看病? ( 1 )我们为了掌握身体健康情况 ( 2 )我们为了保健养生 ( 3 )我们自己生病难受 ( 4 )我们为了工作和家人 ( 5 )他人生病,我们提供帮助或去慰问 企业为什么要做风险管控? ( 1 )更准确地认识企业风险分布 ( 2 )有效的控制风险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 3 )保证安全目标规划的合理性和计划的可行性 ( 4 )根据等级,合理选择风险对策,形成经济、有效的风险对策组合 ( 5 )维持企业生产经营稳定和家庭生活安定,减少企业和家庭对事故的恐惧与忧虑 【 32 】我们为什么不去医院? ( 1 )没病 ( 2 )不知道生病了 ( 3 )生病了但不重视,硬扛着 ( 4 )生病了但没钱医治 ( 5 )生病了放弃治疗 ( 6 )死亡 企业为什么不做风险管控? ( 1 )企业没有生产 ( 2 )企业生产但没有安全管理机构 ( 3 )风险未分级,领导不清楚风险 ( 4 )未制定风险控制方案,或方案可操作性和有效性不足 ( 5 )未有效落实风险分级管控措施 ( 6 )企业破产 【 33 】就目前来看,看病就医,已基本成为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必需! ( 1 )每个人都有健康长寿的需求: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 2 )国家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多数病都有医保且能够得到治疗 ( 3 )家庭责任 相比而言,风险管控,也应该成为每个企业的基本工作! ( 1 )企业长久发展需求:风险管控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 ( 2 )政府要求企业应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u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 ( 中办〔 2016 〕 32 号 ) u 《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安委办〔 2016 〕 3 号) u 《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 2016 〕 11 号) u 《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 2016 〕 36 号) u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DB37/T 2882 — 2016 ) u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 DB37/T 2883 — 2016 ) ( 3 )社会责任 【 34 】除了到医院找医生治病,我们可以自己给自己治病! 喝养生粥;偏方:老柚子皮 15 克、茶叶 10 克、生姜 2 片、水煎服 企业已有安全管理体系中,已涵盖风险分级管控内容。 比如 OHSAS18001 中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以及安全标准化中的辨识与评估,就对应着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部分内容。 【 35 】我们通过看病就医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对风险管控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 ( 1 )医患矛盾的本质是认识不同;( 1 )生产与安全的矛盾本质是意识不同 ( 2 )人从出生到死亡都离不开看病就医;( 2 )企业整个生命周期都离不开风险管控 ( 3 )病我们可以自己治病;( 3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就涵盖在企业已有安全管理体系中 以上给大家介绍了我对于双重预防机制中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一个认识过程 接下我们继续探讨双重预防机制中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内在关系。 【 36 】自身的身体健康靠什么保证?靠人的免疫系统。 如何确定企业的风险管控是否有效呢?那就要靠隐患排查治理(避免风险失控,预防事故发生)体系。 【 37 】我将依据右侧这个图,来给大家解释双重预防机制的内在关系。这个图的作者就是我本人。 【 44 】讲完了双重预防机制的内在关系和部分名词解释,接下来谈谈“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内容。(详细将看ppt或讲稿) 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管理的DNA)(审批稿).pdf 安全管理的DNA——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pdf
个人分类: 学习有感|6701 次阅读|6 个评论
隐患排查的迷思
热度 1 fpe 2017-11-26 22:21
隐患排查的迷思 11 月 18 日的大兴火灾问题,有一次唤醒了市政管理当局的排查隐患的热情。在绝大多数安全工作者的心目中,隐患排查是对付安全的主要武器。“大炮一响,黄金万两”,“隐患一查,人人平安”,其实这其中存在很大的认识误区,这里我来谈一谈为什么防火比灭火困难很多,以及隐患排查的陷阱。 据一位消防领域的高层人物谈到“防火工作比较好做,因为有消防法可以依据”。问题来了,无论是中国的消防法,还是美国的《生命安全规定》,都是 对消防安全的最低保障 。符合消防法规,仅仅是保障最低水平的安全,可以通过消防部门的验收,却不能保证灾情的发生。灾情都是人、物、环境在某时某地某一刻的组合造成,不是那么容易看出来的。那么,什么情况下才能保证避免灾情呢?有些人想得很简单,把危险源赶走,把危险的隐患隔离,是否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在 2003 年的罗德岛俱乐部大火之前,美国已经几十年没有灾情了,可是罗德岛俱乐部大火之后,还是发现消防法规存在很大的漏洞。在 2010 年的克林电厂大爆炸之前,美国已经几十年没有重大工业火灾了,可是克林电厂大爆炸发生之后,原来我们熟视无睹的工业作法(拿燃料气体来吹扫)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执法问题是问题的一面,执行什么样的法规是问题的另一面。光顾着执法,却忘了自己的法规有漏洞,这是国内常见的处理事故的办法,只能从表面解决问题。比如, 2015 年芜湖大爆炸发生之后,大规模管道煤气建设,消除了很多阀门隐患,这不能说不是一种解决办法,然而,煤气使用的安全还需要使用者的配合,这是问题的另一面,经常被忽视的一面。当我们高举“隐患排查”的大旗之时,应该想到我们的依据(消防法规)是有漏洞的,靠有漏洞的法规去排查隐患,出了问题指责肇事者,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国内消防领域的最大问题,就是对逃生问题的忽视。即使是最高水平的武警消防学院,关于逃生行为的教学内容非常寥寥,几乎不承认人的易变性(或者说教不出来)。一个常见的迷思是“防火有章可循”,问题在于防火的对象是人,人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你不知道何人何时何地会犯错误,所以无论你投入多少,灾害都是不可避免。仅仅在逃生方向上,防火工作需要掌握火灾动力学、逃生心理学、逃生运动学、人类行为学、火场毒性学、逃生设计学、群体心理学、人群动力学等理论知识。现在防火工作者对逃生知识认识很少,凭什么能够达到防火的效果?没有火灾是碰巧,发生伤亡是正常,只因为防火者缺乏理论,就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为灾害性质不明确,所以对防火的理论要求比灭火高很多。美国是 1850 年之后才开始有系统的防火研究, 1902 年之后才有消防工程的教育体系,而人类灭火工作已经执行 300,000 年了,不需要知识也能去灭火,最差的可能性是等燃料烧光,也算是你的灭火成果。 我进入消防领域近 20 年了,最大的体会是消防安全等价性( Equivalence )这个概念。在这个概念之下,你控制火源、控制燃料、控制接触、控制人群,效果是差不多的。我们为了避免让人群做出牺牲,所以才有各种各样的消防设计,目的是防范人类的错误。国内的作法是把人群赶走,就没有人类的错误,这样做,就失去了消防工作的存在价值。把人赶走,城管就能做,还需要消防工程师吗?消防工作的以人为本,就体现在如何对待人的态度上面。 缺乏消防安全等价性的概念,只会控制人群,是国内的有效武器,在美国是代价最高的一种,因此较少使用。不要忘了,消防的本质是经济,提供消防设计是为了减少损失,如果让人群付出的代价超过得到的收益,那么就显得消防工作很无关紧要了。这或许就是“小火亡人”的重要文化背景。 “小火亡人”,是因为背后的经济杠杆,或生命价值没有理顺,所以会发生小火亡人的结果。人是经济性的,“杀头的生意有人做,赔本的生意没人做”。消防工作搞不好,关键是价值关系没有理顺。不承认人的经济属性,只会带来更大的安全隐患,这是我们关注这一灾情的主要原因。
个人分类: 消防时评|277 次阅读|1 个评论
再说“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尴尬
lanxum 2017-1-22 20:43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概念不 建议 再用了 ! 170122 李健 对照了一下《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 AQ/T 9006-2010与将于今年4月实施的新标准GB/T 33000-2016 ( AQ/T9006应当是同时废止 ),思考了 几个问题。 前者为国家安监总局 2010年 发布的行业标准,后者为国家质监总局与国家 标准化委员会 2016年 联合发布的国家标准,标准升格 不说, 一个实质性的变化是关于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定义。 AQ/T9006的定义是“ 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 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 ,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 而 GB/T 33000“ 企业通过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员全过程参与,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全面管控生产经营活动各环节的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工作,实现安全健康管理系统化、岗位操作行为规范化、设备设施本质安全化、作业环境器具定置化,并持续改进 。 ” GB/T 33000没有再使用AQ/T9006中“ 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 ”这一描述,我2013年的 “安全生产标准化”带来的尴尬 一文曾探讨过:当年搞 “安全生产标准化” 、 推动企业努力 “达标” 的目的是使企业符合安全生产法规标准要求;反过来的问题,企业不达 “安全生产标准化”这个标 ,同样可以生产 ( AQ/T9006 并 非强制标准) 。这是当年制定 AQ/T9006矛盾和尴尬的地方。GB/T 33000新标准去除了这一条 估计是此原因 。 当年推 “安全生产标准化”,曾引起一些企业的抱怨(笔者经历) - 我们历经多年完善,已经有与国际接轨的 HSE安全管理体系,此 “安全生产标准化” 为何物? 连概念这个基本问题都得不到认同,推标准化的难度可想而知。 “标准化”, 《标准化法》中解释是 “通过制定、实施国家、行业等标准,来规范各种行为”。而“安全生产标准化”之“标准化”远非“本意 ” -是促使企业达到国家、行业标准。 再者, GB/T 33000 术语定义 “安全生产标准化”英文是 China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management system,与中文已经完全对应不上了(意译?),与 AQ/T 9006 里的英文更截然区别 - Work safety standardization。而在同样是国家质监总与 国家质监总局与国家 标准化委员会 2008年发布的 《职业安全卫生术语》 GB/T15236将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译为“职业安全卫生”,那么据此China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management system应译为“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才可遥相呼应,使用 “安全生产标准化”显然易造成理解歧义。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为职业安全卫生(或职业安全健康)的概念是国际业界公认、都听得懂的解释。前面加上China,即中国(特色)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安全生产标准化? 所以, 厘清 概念是增强标准执行力的关键。 GB/T 33000 与 AQ/T 9006 另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增加了安全风险( Risk)的概念,这与当前国际通行的术语是一致的。但 GB/T 33000 中 5.5章节“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或又是一个令企业费解的两个概念。 GB/T 33000 要求企业 “应建立安全风险辨识管理制度”,同时也要求企业“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风险与隐患 有何区别 ? 企业如何区分? GB/T 33000 给了安全风险的定义,却没给隐患的定义。 “隐患”实际是“事故隐患”,权威解释为2007年安监总局16号令,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 隐患实质是 管理不善的危险源hazard (科网傅贵)。事故隐患,实质是险兆事故,或称为未遂事故(国际通行称为Near Miss), 这些完全可以由“风险管控”来排查、分级管控。 如果这样,标准会让企业减负,只开展接轨国际的风险管控即OK了! 基于风险,修订 ISO9001:2008的关键点之一即用系统的方法应对风险和机遇,而不仅是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一个单独条款。ISO9001:2015新版整个标准要求“ 通过基于风险的方法,组织积极地寻求改进机会,而不是单纯地响应、预防或减少不期望的影响来进行持续改进 ”。 个人思考,请批评指正。 相关: 160725傅贵 关于隐患排查时隐患的定义、分级与分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03730-992646.html 130512“安全生产标准化”带来的尴尬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3722-689169.html 150130 探讨我国化工“过程安全管理”-首先搞清概念很重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3722-864051.html
个人分类: 安全概念理解|1801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份有价值的油气管网隐患排查方案
lanxum 2013-11-28 16:38
一份有价值的油气管网隐患排查方案 131128 李健 青岛管线爆燃事故后,中石化制定了 油气管网隐患排查方案 ,对未来预防类似事故发生很有价值,要点摘录如下。 一、重点排查管网种类: 包括厂内、厂际的原油、成品油、液化气、天然气和原料互供的管道,特别是管网涉及穿跨越江河、悬空、有管网的涵洞、涵管和其他设施,以及与市政、公用工程其他管网或设施有交叉、交汇的地方。 二、建立管网基础档案: 彻底摸清管线内输送的介质、资产所属、设计图纸与实际符合情况、建设日期、变更情况、标志、占压情况和防护距离情况,管线腐蚀情况、运行状况以及应急管理、接收物料企业的名称和性质等情况,编写详细的隐患排查情况报告,建立和完善管网的档案记录。 三、排查出的隐患怎么办: 对排查出的管网隐患立即组织专家开展科学深入的安全评估,制定科学的治理方案。凡是能整改的要落实隐患整改资金、期限和责任人,立即整改,消除隐患。需要集团公司支持的治理项目,抓紧报告。 在隐患未整改消除前,企业必须进行全面系统的风险评估,制定并落实科学严格的防护、监护措施,落实责任人和监护要求,确保隐患不变成事故。 四、应急预案的完善: 进一步完善管网事故的应急预案。尤其是管网发生泄漏后的科学检测、科学判断并及时向地方政府报告,与地方政府相关方面的应急联动,对相关危险、风险区域的封闭管理和人员疏散等,确保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防止因管网泄漏后处置不当,导致事故扩大。
个人分类: HSE管理|313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7: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