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洗牙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娶个老婆丑,活到九十九——养生谚语
热度 2 sheep021 2013-5-22 09:34
养生谚语 饭饱不洗澡,酒后不剃脑。 饭后行百步,不用上药铺。 寒从脚起,病从口入。 平时省一口,缺时顶一斗。 饭前一杯酒,饭后百步走,娶个老婆丑,活到九十九。 贪吃贪睡,添病减岁。 臭鱼烂虾,害命冤家。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若要长寿,经常吃素。 煮菜不用学,只要勤洗锅。 上床萝卜下床姜。 母鸡清火雄鸡燥火,梢鲢搜病甲鱼滋阴。 深栽洋芋浅栽姜。 吃药不忌嘴,跑断大夫腿。 有病不瞒医。瞒医害自己。 有病去烧香,死得更快当 丑病不瞒医生。 不服庸医药,胜请中流医。 治一经,损一经。 病人怕肚胀,雨落怕天亮。 三肿三消,预备铁锹。 出汗不减病,医生也着急。 挤疮不留脓,免受二回痛。 红肿高大,大夫不怕。 治疮不能怕挖肉。 千枝连根,十指连心。 疮大疮小,出头就好。 伤筋断骨一百天。 鼻子不通,吃点火葱。 走好的疖子睡好的眼。 撑痢疾,饿伤寒。 清泻不用医,饿到日沉西。 好人难得六月泻。 老怕伤寒少怕痨。 干血痨,不用瞧。 饿不死的伤寒,吃不死的痢疾。 治风先去热,热去风自灭。 感冒不是病,不治要了命。 痘要结,麻要泄。 针灸拔罐,病去了一半。 药方无贵贱,效者是灵丹。 毒病毒药医。十个大夫九“当归”。 话传三遍假成真,药方子抄三遍吃死人。 百病一针,病情要分。 小单方能医大病。 偏方对症治大病。 人有四百病,医有八百方。 打石看石纹,医病看病根。 名医难治心头病。 病急不要乱投医。 有病最怕乱投医。 小病不治,大病难医。 新病好医,旧病难治。 得病容易治病难。 臭虫满墙爬,药罐手中拿。 一只苍蝇一只虎,飞到谁家谁家苦。 牙齿不剔不空,耳朵不掏不聋。 饱不洗澡,饿不剃头。 常常洗澡,虱子不咬。 常洗衣,常洗澡,常晒被服疾病少。 饱剃头,饿洗澡。 灭虱没有巧,换衣常洗澡。 衣服常洗常换,强如上医院。 焚香不如扫地,吃肉不如剃头。 剃头常洗澡,身体自然好。害眼洗脚,强似吃药;害眼剃头,火上加油。 勤吃药,不如勤洗脚。 要离药罐,洗手吃饭。 剃头洗脚,赛过吃药。 饮前洗手,饭后漱口。 入厨先洗手,上灶莫多言。 日光不照临,医生便上门。 常开窗,透阳光;通空气,保健康。 常常晒太阳,身体健如钢。 强光底下无毒虫。 屋内屋外勤打扫,开窗通气精神好。 清爽的空气,百病的良药。 洗脸洗鼻窝,扫地扫墙角。 扫地如清心。 无事勤扫屋,强如上药铺。 宁吃鲜桃一口,不要烂杏一篓。 饭前一碗汤,气死好药方;饭后一百步,强如上药铺。 臭鱼烂虾,送命冤家。 冬忌生鱼,夏忌狗肉。 鱼过千滚,吃肚自稳。 鱼吃新鲜米吃熟。 东西要吃暖,衣服要穿宽。 要想身体健,食物要新鲜。 喝开水,吃熟菜,身体健康少病害。 卫生好,病人少,锅灶净,少生病。 饮食圣经,一热二鲜三干净。 - 俗话说“牙不剔不稀,耳不掏不聋”。饭后剔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习惯,但具有很大潜在风险。   经常剔牙,特别是使用牙签的方法并不可取,如果经常塞牙,可以坚持一段时间吃不易塞牙的食物,慢慢会有好转,否则越剔牙齿越空。如果要剔牙,最好不要用牙签。牙签的尖端很容易刺伤牙龈,导致牙龈出血,引发牙周组织炎症,进而会导致牙龈退缩,牙缝就产生了,这样就更容易引起食物嵌塞,形成恶性循环。但是塞牙后,必须及时清洁,否则会引起牙周组织发炎。剔牙最好用牙线,牙缝已经比较大的人,建议使用间隙刷。   经常掏耳朵也是非常不好的习惯。轻则外耳道损伤,重则会鼓膜穿孔。其实正常人的外耳道有自净功能,即到一定时候,外耳道耵聍(耳屎)会自行脱落;特别是老年人痛觉敏感度减退,掏耳朵时损伤到外耳道时自己并不能及时发觉。如果耳朵痒,可以用棉签蘸硼酸酒精轻拭外耳道;若外耳道耵聍腺分泌旺盛,已经影响听力并感到异常发痒时,应该到医院清理。 现在医院有超声波洗牙,牙医会建议大家每半年洗一次。但是很多人感觉,经常洗牙,会导致牙缝变大,不知道是不是也属于“牙不剔不稀”的范畴?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99 次阅读|3 个评论
洗牙有感
热度 2 黄安年 2011-6-17 06:42
洗牙有感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6 月 17 日发布 牙齿保洁除了经常地科学地刷牙外 , 还需要定期地洗牙,因为即使每天认真刷牙也有平时一般注意不到的地方 , 时间久了 , 积累牙石,搞得不好患上牙周病问题就大了。在发达国家一般将洗牙列入医疗保障项目,在我国要做到普及恐怕还要几十年的时间 , 单是仪器设备的提供就是一项庞大的硬件工程。 洗牙很费时,一般需要 45 分钟左右,一个牙科大夫一个上午也就是为三四个就诊者洗牙,其他就没有多少时间了。上世纪住在北师大在学校医院看牙需要早上 7 点前去排对拿号 , 如果排不到前四五位 , 别想当天能够看得上牙。 2002 年住到天通苑后要想在学校挂号看牙是一种奢望,自己不可能找别人来排队(迄今也没有实行预约挂号的办法) , 自己也无法一早赶到学校排队挂号 , 因为第一班公共汽车 5 : 30 ,从天通苑出发 , 顺利的话少说也要一个多小时。 2007 年我在天通苑一家私人牙科诊所洗牙和补牙,那是全部自费的,费用不便宜。 去年 , 我向学校医院提出希望能够增加在天通苑住地附近仅 5 分钟路程的天通苑昌平中医院作为我的公费医疗医院单位之一,该医院有完备的牙科医疗和诊断仪器设备及医师,这一要求一度遭到拒绝 , 理由是公费医疗单位的选择仅仅适用于户口在北师大的 5 公里范围内。几经争取并经主管校长的支持,学校医院院长同意办理。谁知该家医院属于医保单位 , 并不能解决公费医疗的报销问题 , 而就近能够提供公费医疗报销的是位于北苑的航空总医院,这样经学校向市卫生局备案同意为我办理了可以在航空总医院就诊并作公费医疗报销。 2011 年 6 月 15 日上午,我首次在航空总医院就诊洗牙,这里不仅设备齐全先进 , 而且有 12 台诊断和治疗牙患的设备,可以同时为 12 个患者诊断,而且就诊时间直到晚上 9 点左右。牙科占了新落成门诊大楼六层的近一半 , 这里的距离比去北师大缩短了一半的距离。如果不是学校医院人性化处理,我是不可能住地“就近”顺利解决洗牙公费医疗问题的。 洗牙是件小事,却关系老百姓健康 , 看似小事,实在是急百姓所急的不大不小的事。服务态度往往和这些日常生活的琐事联系在一起的。
个人分类: 民生问题小议(10-11)|4672 次阅读|2 个评论
牙龈出血,该不该洗牙?
热度 1 sheep021 2011-6-14 11:05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牙齿保健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洗牙”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据专家介绍,最好每隔一年、半年就去洗一次牙。 但是,洗牙者会感觉 洗牙会导致牙缝增大,引起牙部过敏,牙体受到损伤。 一个同事,不到30岁,牙龈总出血,就去洗牙,牙医说,这么年轻就洗牙,以后怎么办呢,别洗了。即使在牙医看来,洗牙也不是什么灵丹妙药。 牙龈出血只能洗牙解决吗? 非也。 体检时,牙医说,你有轻微牙龈炎,不过没关系,90%以上的人都有,注意常洗牙就行了。 不洗牙可以治疗牙龈出血吗?可以。 然而中医不这么认为,中医认为牙龈出血也是病,可以调理好。笔者曾经有过亲身体验。遗憾的是,效果不持久,停药以后,身体,身体又逐渐滑坡,慢慢就又容易出血了。但足以说明牙龈出血是个病,可以调理好。而且是身体健康状态的警示灯。 剔牙的危害 而且,《扁鹊心书》有“牙槽风”的记载:凡牙齿以刀针挑之,致牙根空露,为风邪所乘,令人齿龋。急者溃烂于顷刻,急服姜附汤,甚者灸石门穴。(肾主骨,齿乃骨之余,破伤宣露,风邪直袭肾经,致溃烂于俄顷,舍姜附而用寒凉为变,可胜道哉。) 中医论“血” 平人之血,畅行脉络,充达肌肤,流通无滞,是谓循径,谓循其经常之道也,一但不循其常,溢出于经脉之外称为出血.出血部位不一,有从上部溢出的如鼻衄、齿衄、咳血、咯血、吐血等;有从下部溢出的如尿血、便血、崩漏等;有溢于皮肤肌肉之间的如斑疹等;有瘀于身体之内的如积瘀、血症等. 就中药而言止血效果的好坏要看是针对哪一型出血,并加上适当的配伍。如: 血热妄行,应与清热凉血药同用; 阳虚不能温经,应与温阳益气药合用; 阴虚阳亢,宜与养阴潜阳药合用; 气虚不能摄血,当与补气药合用; 瘀滞出血,宜祛瘀止血,以祛瘀止血药配伍活血药与行气药。 止血药分为四大类: 凉血止血药:大蓟小蓟地榆槐花苎麻根白茅根侧柏叶…… 化淤止血药:三七茜草…… 收敛止血药:血余炭藕节仙鹤草紫珠白及棕榈炭…… 温经止血药:炮姜艾叶灶心土…… 中医界有句名言:见痰不治痰,见血不治血,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张广医生治疗偏瘫诸症,将人体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绝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牙疼治牙。 呵呵,牙龈出血搞定了, 脑血管病、脑溢血、中风等大症也就搞定了 医案赏析: 1 董某某,男,22岁。1975年11月27日初诊。 患者一年多来牙龈时常出血,每次发病都需经口腔科医生处理才能缓解。因此,已经一年半未能上班工作。本次发病后,虽经口腔科医生处理,血未得止而收住于急诊室观察。经药物治疗无效,即于11月19日拔除右上门齿两个,将其出血处的血管用丝线结扎、缝合,但术后牙龈仍出血,经用多种大量止血剂注射口服,局部使用止血粉以及云南白药等,亦未能止血。于11月27日,邀会诊,中西结合治疗。 现右上门处牙龈出血,血色鲜红,满口牙龈有肿胀感,觉心跳,左后头部有随心跳而上冲跳动的感觉,口渴能饮,大便秘结,舌苔老黄,脉象数,左脉弦滑有力,右脉弦细略滑。辨证:齿衄,属阳明经。患者年轻体壮,口渴能饮,牙龈肿胀,是为胃经实热;大便秘结,是大肠热结之象;牙龈出血,血色鲜红,是血热忘行;心跳上冲及后头跳动,是热炽化火,血随气升,气随血上而致。综观脉症,诊为阳明经火热炽盛,血热忘行之证,病名齿衄。治以清泻阳明,凉血止血。 生石膏45g,生大黄6g,知母10g,黄芩12g,生地24g,玄参30g,麦冬10g,白茅根30g,大小蓟各15g,生藕节30g。四剂。 服完后,本院医生同意按原方加茜草炭、血余炭各10g,又继服三剂。 二诊:服上方第一剂后,当晚出血明显减少,无需特殊处理 即可安睡。次日大便通畅,头已不晕。自昨天开始,觉得脑子比以前清楚,饮食、二便均正常,出血已基本止住,尚有少许上冲和心慌感。舌苔中部有黄腻,脉象数,左手弦滑有力,右手略弦。前法已合病机,但火性上炎之余邪,尚未全清,再守前法,适加降气镇逆之品。 生石膏45g,知母12g,生地24g,麦冬10g,玄参30g,生代赭石30g,旋覆花10g,黄芩12g,生甘草5g,白茅根30g,大小蓟各15g,生藕节30g,生大黄2g,白芨10g。六剂。 三诊:齿龈已不出血,肿胀感已消失,已于12月9日痊愈出院。为巩固疗效,仍守前方加减,续服半月,即可上班工作。1977年1月25日随访,未再发生齿衄。 按语:本病在处方用药方面,根据《内经》经脉篇“胃足阳明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大肠手阳明之脉---贯颊,入下齿中”的理论,采用清阳明经气分热之白虎汤合增液承气汤加减。方中生石膏、生大黄治阳明经府热结为主药;配以知母、黄芩以助清热泻火之力为辅,又由于本症出血为血热妄行,故在处方中选入生地、玄参以凉血降火;又以其大便秘结,不但有大肠热结的一面,且有出血伤津的一面,故再入麦冬以甘凉生津;又以其昼夜出汗不止,故采用“急则治其标”的原则,加白茅根、大小蓟、生藕节以凉血止血。同时生藕节兼有活血的作用,使血止而瘀不生 2 尤在泾,清代中期著名医家,其医案多收于《静香楼医案》中,后被柳宝诒选入《四家医案》中,并加以评述,现选一例于下: 齿衄 中气虚寒,得冷久泻,而又火升齿衄。古人所谓胸中聚集之残火,腹内积久之沉寒也。此当温补中气,俾土厚则火自敛。四君子汤加益智仁、干姜。 齿衄之为病,多由胃火炽盛,灼伤血脉,血液外溢所致,前贤已立有清胃散一法,其间或夹阴伤,或夹郁火,则景岳之玉女煎,钱乙之泻黄散正为此而设。然亦有因脾胃虚寒,阴火内生,上干清窍,迫血妄行而致齿衄。本案在“火升齿衄”的同时,尚可见“得冷久泻”这一中焦虚寒的见症。尤氏抓住识证关键,将这两个看似矛盾的现象有机地联系起来,非熟读古书者不能为之。他在另一著作《医学读书记》中对此还有一番阐释:“王肯堂治许少薇口糜,谓非干姜不能不愈,卒如其言。又从子懋鋙亦患此,势甚危急,欲饮冷水,与人参、白术、干姜各二钱,茯苓、甘草各一钱,煎成冷饮,日数服,乃已。盖土温则火敛,人多不能知。此所以然者,胃虚食少,肾水之气逆而乘之,则为寒中,脾胃虚衰之火被迫上炎,作为口疮。其症饮食少思,大便不实,或手足逆冷,肚腹作痛是也。”彼案为齿衄,此案则为口糜,但都有“得冷久泻”与“欲饮冷水”中焦虚寒的表现,除此以外,尤氏还补充了“饮食少思,大便不实,手足逆冷,肚腹作痛”等症,可作为临床诊断依据。治疗都以温补脾胃为大法,方选理中汤加减,以厚土敛火。清代名医邓养初在评论此案时写道:“辨真假之关键处,学者最宜留意。若属夫肾者,又需八味丸治之。干姜宜易炮姜。”可谓画龙点睛之笔。临证中,以清火泻热法治疗疮疡无效时,本案当可作为借鉴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25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2: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