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大自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看弘毅生态农场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蒋高明 2010-11-28 01:23
陈广锋 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来临,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了,但鲜为人知的另一面问题也暴露出来了,这就是人类对大自然无休止的索取和破坏,造成地球生态系统不可持续。大自然 养育了人类的一切,没有大自然就没有人类,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但问题的关键是,在盲目发展经济的同时,没有多少人在意大自然的感受,很少有人愿意采取实际行动,呵护 我们人类的生存根基土地。 国庆期间,笔者有幸争取到了学校社团组织的去山东临沂弘毅生态农场参观学习的机会。弘毅生态农场是由我国著名的环保学者蒋高明教授设计,在中国科学发展研究中心(香港 )、山东省人民政府专项经费等经费下,成立的一个研究型实验农场。农场的核心思路是充分利用生态学原理,坚持走生态循环农业之路。农场形成了秸秆-面包草(或青贮)-牛- 牛粪-沼气-农田;庄稼-害虫-诱虫灯-母鸡-柴鸡蛋; 秸秆-牛-牛粪-昆虫(蚯蚓、黄粉虫)-散养柴鸡; 农田-杂草-鹅(淡水鱼)等4条生态循环链条。他们坚信农业废弃物是放错了 位置的资源,通过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废弃物的再利用,实现资源再生,坚持低投入、高产出、零排污农业模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有机农业生产过程中,农场拒绝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除草剂。收获作物后,把秸秆直接打包做成面包草,保存秸秆的养分,或者用农场的粉碎机来制作青贮饲料来实现长期 保存。秸秆养牛,将农民公认的废弃物的秸秆转化为牛肉来获取额外的收益。当然,秸秆养牛也需搭配部分的精细饲料,这可在生产中算成本投入。 牛粪为沼气池的原料,产生的沼气可以用来做饭,解决部分能源问题;产生的沼渣又是优质的有机肥。另外,牛粪用来饲养蚯蚓和黄粉虫,作为柴鸡的饲料,替代饲料添加剂;蚯 蚓是翻耕土壤的好帮手;利用诱虫灯捕获害虫,可与其他饲料配比饲养柴鸡;利用柴鸡、鹅去控制农田里的杂草。这样通过种养结合,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减少了 对大自然的破坏;生产出有机食品,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民就业,维持社会的安定和和谐发展。蒋教授深怀感情地对我们说:中国的农民是最可爱、最勤劳的。地里的活那么 累,而粮食却那么便宜,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长期工业化农业的结果,造成城市剥削农民,农民虐待土地,结果土地质量越来越差,生产出来的问题食品又返给城里。 蒋教授坚定地认为中国应该走出自己的特色农业,中国的农业应该对的起中国的农民。弘毅生态农场带动了周围五六个村庄的农业生产,解决了十几人的就业,有十几户农民效 仿生态农场开始创业。最近,生态农场的运作模式已在河南兰考县、汤阴县、甘肃会宁县、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推广。其中河南某企业家投资4000万元,在汤阴县尚家庵大力推广。蒋教授说 ,农民也会同意搞生态农业,但是,让他们养三年地,这是不现实的,农民等不起。效益慢,农业技术支撑薄弱,政府推广和保障力度不够,是推广生态农业的最大障碍。 利用生态学原理走可持续农业发展道路,最大的好处就是对环境的保护。在华北大部分农区,一亩地的施肥量可达200~300斤之多,但施入的肥料被农作物吸收利用的不到40%,大 部分流失了,污染了土壤和地下水,导致土壤酸化,土壤结构变差。相应地,被污染的水域会发生富营养化;食品、饲料和饮用水中的有毒成分增加;大量氮氧化合物含量增加, 造成空气污染。长期发展下去,大自然就会承受不住人类对她的破坏,对人类进行报复,总有一天会有土地不打粮、地下水不能喝的那一天。 弘毅生态农场占地40亩,带动周围10户农民在60亩耕地上采用该模式。农场成立4年多以来,坚持以地养地,向土地施用大量有机肥,利用生物修复让受损土地恢复地力。蒋教 授指出,土地原来的肥力是很高的,土质恶化是大量不合理使用化肥的结果。为此,他们的实验从恢复农田生态系统入手,在40亩地的空间内,有12亩用来恢复本地森林群落(林下养鸡、鹅)和湿地(种植藕、水面养鱼),满足生态功能;约1亩为员工和科研人员 生活居住区;2亩用来搞青贮饲料和牛棚。农场每年生产50吨肉牛、3.5吨柴鸡、5.25吨散养鹅、10吨粮食、600吨有机肥(牛粪、鸡粪、鹅粪)、沼气9.2万立 方米(除农场的大型沼气池外,大部分沼气池分布在村里,但使用农场牛粪产沼),省下约2吨化学肥料和40公斤剧毒农药和除草剂、65.9 吨标准煤,减少并杜绝了化学物质投入, 减少了人类对大自然的索取和破坏,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机种养模式带动了周边环境改善,减少了秸秆焚烧,周围三四个村庄农民到农场卖秸秆做饲料(动物所需的粮食和精料从市场或周围农村购买),产生的大量牛粪被农民买去做底肥。相对于单一的工业化农业模式,弘毅生态农场土地升值达3~5倍。 土壤在自我修复作用下,土壤的肥性慢慢提升了,地下水也因此远离污染。经过3年的有机肥养地后,完全告别农药、化肥、除草剂、杀虫剂、农膜、转基因的玉米产量达到510公斤/ 亩,超过了化肥农业模式玉米产量12%。杀虫剂和除草剂滥用,不仅会增加害虫和杂草的抗药性,而且会杀死大量的对人类有益的昆虫。据统计,世界上抗药性的害虫从1991年的15 种增加到了现在的800多种,物种间竞争格局被改变,人们希望控制的害虫、杂草越来越多,有益物种越来越少,生物多样性下降引发了生态危机。弘毅生态农场的生产模式,实现 了零排污,保护了环境,保护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对人类的生存发展都有莫大的启示意义。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安定,可现在市场上的食品安全一直让消费者感到不安 。市场上的大量蔬菜都是用农药浇灌出来的,农药的半衰期很长,在人体内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以及对后代的影响。中国农业部2008年批准了水稻和玉米种植的安全证书,随 着转基因食品的大量出现,社会上又出现了讨伐转基因食品的声潮,现在很多权威人士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也争论不休。笔者担心,转基因作物一旦种植,原有的 野生生物将被基因污染,这是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最彻底的破坏。 弘毅生态农场生产的产品,可以说是纯正的有机食品。农场在种养过程中,坚持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利用物种之间的相生相克原理,摒弃化学肥料和农药以及转基因技术 ,生产的食品安全可靠,对人类健康更有好处,更有利于维护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发展。 走生态农业之路,既解决了农村日渐严重的环境问题,又保证了食品安全,而且能解决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同时也增加了大多数农民的收入。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前景广阔。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这个数乘以13亿,力量就大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笔者希望这13亿的力量,在全球率先迈进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光明大道。 (陈广峰为山东农业大学本科生)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6709 次阅读|3 个评论
把自然还给孩子
hhanb 2010-10-8 18:20
《把自然还给孩子》关于当代教育问题的思考一书,是当代日本著名教育学家大田尧的一部教育文集。大田尧先生也是中国教育界的老朋友,长期致力于中日教育交流与合作。 大田尧先生认为日本当代青少年问题的根源不在《教育基本法》,而是起因于社会上的形形色色的颓废现象这种社会病最大的受害者就是儿童。因为:应该为他们所拥有的自然被剥夺走了,他们不得不在人情冷漠的成人中间生活。孩子们寻找不到真正的人的生活,他们是苦闷的。 今年高考刚结束那会儿,有人拿中日韩三国高考做比较发现,结果发现很像,高考竞争激烈的程度彼此不相上下。其实有心人一定早已觉察到了,中日青少年问题也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也就是说大田尧先生所列举的日本青少年问题,在中国表现的更为突出,也因此,他在本书中的许多观点值得我们借鉴。 大田尧认为,疏远自然是孩子们感到闷闷不乐的根源之一。当代社会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物质财富堆积的越多,现代化程度越高,孩子们失去亲近自然的乐趣也就越多。人造的社会正在一点点切断孩子们同自然的联系。 事实上令父辈们常常引以为傲的就是儿时同自然有着密切的接触,每每打开儿时记忆的话匣子总有说不完的话。在老家黄河岸边黄土地的旷野上,曾留下放学后割青草的足迹,黄河滩牧羊童的歌声仍能在耳际回荡。午后的孩子们纷纷玩起了翻三角、砸铁板、滚铁环、跳房子、打弹球,一直到晚饭时才在家人三番五次的催促下依依不舍地回家。三口两口吃完晚饭,小朋友们又聚集在村子中央,开始在田野里或者是村庄上玩捉迷藏,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深夜,小伙伴们这才意犹未尽地各回各家。 小时候只知道在大自然中奔跑,和小朋友们一起嬉戏玩耍很开心。全然不知道这中间还蕴藏着教育的秘密和价值。正像大田尧先生所说得那样:四周充满奥妙、神奇的自然,刺激着我们这些孩子的感官,激荡着我们的情感,激发出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如果说小时候我们置身于大自然的教育之中,却浑然不知的话,那么今天当我们阅读了《把自然还给孩子》一书后,就应该重新认识大自然教育的价值。 可是事过境迁,今天由钢筋混凝土森林构成的城市,正在蚕食孩子们自由嬉戏的空间。在环境如此巨大的变化之中,试想,孩子们还能用什么来充实他们的梦幻?又能如何去尝试他们的冒险从而唤起胸中的激情呢? 一方面我们看到的是生硬的城市建筑,冷血的人际关系,危机的社会矛盾;另一方面是应试教育的持久危害。不要说城市不再给孩子们亲近自然的机会和游戏的便利,即使有家长们也不干,因为考试升学压力摆在那儿,仿佛无人能逃脱应试教育的魔爪。于是少年都过早地成熟了,社会把他们过早地逼到了成人生活的轨道上,显然这是违背人的成长规律的,问题由此而来:他们有许多不满,但又不知这不满自何而来,冲谁而去;他们有时脾气暴躁,但又找不出原因,更难解释这种暴躁为什么断断续续时又发生。因为某一个偶然的原因,矛盾一触即发。在某些小事上的纠纷,使有的人成为肇事者,有的人成为受害人。稍微留意一下今天的社会,大田尧的说法还真具有普遍性,不仅日本如此,中国更是如此。今天许多青少年的过激行为、偏执与叛逆简直让人难以捉摸。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今天的儿童正在远离大自然母亲的关爱,正如同失去母爱的孩子人格容易出问题一样,失去大自然这个伟大母亲的爱,孩子们的心理也一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那么,大自然的教育功能是怎样实现的呢?这就是游戏。因为游戏是孩子同大自然交往的基本方式,也是最佳方式。大田尧认为,游戏玩耍是孩子的天性。教育当然应该遵循孩子的天性,这与卢梭所主张的教育要顺其自然的观点是一致的。大田尧指出:我们要使孩子们在自然的舞台上自由地游玩、自由地活动,同时也在游玩和活动中找到真正的学习。 既然是孩子的天性那就应该给它留足施展的时间和空间,否则就会危及儿童的健康成长。笔者早就注意到近年来有学者专家一再呼吁还孩子以童年和童趣,因为无论是从身体发育的需要来说,还是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游戏都是儿童生活与成长必不或缺的基本内容。 德国教育家福录培尔说:游戏给人欢乐、自由、满足、内部和外部的宁静,与整个世界的安宁。它具有一起善的来源。一个能够痛快地、有着自动决心,坚持地游戏,直到身体疲劳为止的儿童,必然会成为一个完全的、有决心的人,能够为了增进自己和别人的幸福而自我牺牲的人。 福录培尔的这段话,正好为大田尧所列举的儿童病症找到了治疗的良方妙药。因此,若想教育达到最佳效果,还是把自然还给孩子。我特别要在这里奉劝那些,视儿童游戏为洪水猛兽、把学习凌驾于一切之上的家长朋友们:放心吧!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成长,到大自然中去聆听大自然的教诲。
个人分类: 未分类|4137 次阅读|3 个评论
我们都是大自然的点缀
shenxzh 2010-10-6 18:24
上周末和实验室的朋友们去爬了东京附近的高尾山,那里有名的是红叶,可惜我们去的有点早,还没看到红叶。不过这里风景还是很好,山上面有很多寺庙,风格和中国差不多,感觉像在国内的一样。在山上看到了很多古树留下了比较深的影响。其中有一棵树被围起来,标着已经有400多年了,保护得很好。我当时问身边的日本朋友,在日本,政府是不是规定不容许不砍树。他说也不是,因为日本是私有制,你自己土地上的树自己有权去砍的。不过要是砍一些很古老的树的话,可能会有很多环境保护组织的人来抗议。总体上砍树的人很少(不过这不妨碍他们到中国去砍树),所以日本的植被保护得很好,到哪里的感觉都是绿绿的。和自然的关系感觉很融洽。 忽然记起一句话-我们都是大自然的点缀。大自然孕育了万物生灵,在大自然的眼中,动物、植物以及人类其实是没有区别的。各自在这个环境中生息、繁衍、进化或者退化。任何一个物种都是大自然的点缀。可是很多时候,我们会被眼前的很多东西蒙蔽,本应是大自然的点缀,会自我感觉为大自然的主人,认为可以通过一己之力去改变(造)大自然。有时候这种方式差不多是喧宾夺主。人类的破坏力再强,毁灭的终究是人类,而不会是大自然。很多时候说到现在全球的核武器可以把地球毁灭很多次,这是一个不准确的概念。只能是把地球表面的生态圈毁灭很多次,把人类毁灭很多次。毁灭之后,大自然中又会有新的物种出现,生生不息。 很多时候会纳闷,牺牲生态环境的进步到底是人类的进化还是退化。当我们我们的子孙感觉呼吸新鲜空气、喝无污染的水这样的事情都是奢望的时候,我们的希望在哪里。
个人分类: 无题|3783 次阅读|1 个评论
大自然创作的分形艺术
jiangxun 2010-9-16 08:30
作者:蒋迅 数学上的 分形 ( Fractal ) 是指“一个粗糙或零碎的几何形状,可以分成数个部分,且每一部分都(至少会大略)是整体缩小尺寸的形状”。数学家们已经创作出许多美丽的分形图案,有一个网站 Fractal Animation ,专门收集分形的视屏。我国还分形频道: http://www.fractal.cn/net/ 。 在自然界里也有许多分形的事物。 连线 给出了一组大自然创作的分形艺术,转到这里。如果你喜欢的话,一定要看 连线 的原文,那里有更多的图片,还有讲解。 绿菜花 (Romanesco Broccoli) Source: Flickr/ Tin.G 盐硷地 (Salt Flats) Source:Flickr/ Tolka Rover 鹦鹉螺化石 (Ammonite Sutures) Source: Flickr/ cobalt123 群山 (Mountains) Source: NASA/GSFC/JPL, MISR Team. 蕨类植物 (Ferns) Source: Flickr/ cobalt123 云彩 (Clouds) Source: Jeff Schmaltz/ MODIS Land Rapid Response Team/NASA 叶子 (Leaves) Source: Flickr/ CatDancing 峡谷 (Canyons) Source: GeoEye/Space Imaging 闪电 (Lightning) Source: Flickr/ thefost 孔雀羽毛 (Peacock Feathers) Source: Flickr/ Digimist 雪花 (Snowflakes) Source: Flickr/ mommamia 瀑布 (Waterfall) Source: Flickr/ catdancing 三角洲 (River Delta) Source: NASA
个人分类: 谈数学|9859 次阅读|5 个评论
读大自然的“天书”
sungennian 2010-9-6 08:01
孙根年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是人类生活的根基和智慧的源泉。茂密葱郁的森林,挺拔秀丽的奇峰,奔腾不息的海洋,潺潺流动的溪水,妖娆艳丽的花朵,清脆婉转的鸟鸣,。大自然用它那万千姿态景观,绚丽多彩的景象,不绝于耳的声音向世人在讲述着什么,仿佛又是一本内容丰富、故事动听、具有生命和灵性的天书。那么,作为地理学者,我们怎么样才能读懂这本天书;作为地理教师,怎样教会学生试读地理这本天书,这大概是地理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此,我们提倡地理教育应该强化户外教育,利用假期抽出一定的时间,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去试读大自然这本天书,它是我们获取地理知识、培养环境审美的有效途径。 一、户外地理教育的理论依据 众所周知,地理学是关于地球表层环境和区域差异的科学。不同于其它学科的地方,就在于其研究对象是地理表层客观的事物和现象,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区域差异性,于是田野调查、现场观察、野外考察等就成为地理学最常用的方法。研究者通过野外考察发现地理现象,通过观察调查区分地理事物,通过归纳发现地理规律等,长期以来一直是地理研究的重要途径。这种观察自然的方法,不仅可以深化对书本知识的理解,熟悉地理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可为日后与地理有关的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地理也是环境。20世纪70年代,英国环境教育专家亚瑟卢卡斯提出了著名的环境教育三维模式,即:关于(About)环境的教育,在(In)环境中的教育,为了(For)环境的教育。他认为,关于环境教育的内容有三:教育的内容是关于周围环境,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而教育的方法则必须在环境中进行。因此,在1990年英国国家课程委员会发布的《课程指引7:环境教育》中,强调指出:环境教育的重心应放在学生自己的调查上(包括直接体验),实地学习在中小学具有重要作用,它提供机会使环境成为学习的刺激因素,同时发展有关环境的意识与好奇心。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提出: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要求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2004年孙根年教授出版了《地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提出了地理教育的三维结构模式,强调在教学内容中强化地理技术教育,在教育途径提倡通过地理环境的教育,在教育目标上强化技能与方法的教育。并且认为,通过地理环境的教育是地理学习的第一课堂,是获得地理知识和养成地理素养的直接来源,而野外考察、田野调查和观察实验,是地理学习和研究的基本方法。 二、户外地理学习的几个案例 从学科发展史来看,地理学是人类文明史中最古老的知识体系。在我国,地理一词最早见于殷周时期的《周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东汉时王充的解释是:地有山川陵谷,谓之理;唐代孔颖达解释是:地有山川原隰,各有条理。虽然古人对地理的理解和现在不尽相同,但俯察山川原隰仍是地理学习的主要方法。在西方,地理一词最早见于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的《Geographe》。其中,Geo-表示地球、大地,-graphe表示描述、记载。这也就是说:地理学是关于大地描述的科学,而描述的基础则是田野观察。由此看来,早先地理学家大多是旅行家和探险家,他们将探险和旅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事物记述下来,这就是早期的地理著作。 我国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其实也是一位旅行家,少年时即立下了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旅行大志,一生中游遍祖国大好河山,观察祖国山川地貌,足迹遍及19个省市自治区,将其所见所闻归纳整理,终于写成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和描述自然的新方向。由于其语言简捷、文笔优美,也成为景观描述的文学著作。 德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洪堡,十分重视地理学的观察与描述,足迹遍及西欧、中亚和美洲。1799~1804年对拉丁美洲进行长达5年的考察,测量了安第斯山的高峰,探寻亚马逊河的源头,还攀登了厄瓜多尔的钦博拉索山,采集标本达6万余件,获得大量第一手地理观察数据。回国后整理成十卷本的《新大陆热带区域旅行记》,这是关于拉了美洲的第一部区域地理著作。 我国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刘东生院士,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对黄土高原进行大量的野外考察,50多年来探索的足迹仍遍布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等,采集了数百万黄土样品并进行实验分析,先后完成了《黄河中游黄土》、《中国的黄土堆积》等多部专著,提出了在黄土成因上有重大突破的新风成说,平息了170多年来有关黄土成因的争论;同时,还建立了250万年来最完整的陆相古气候记录,将中国的黄土记录与南极冰芯、深海沉积相对比,确立了中国黄土在第四纪与全球变化研究中独特的地位,被尊称为中国黄土之父。 三、户外教育与地理知识的获取 上述这些例子充分说明,地理学知识的真正来源不是阅读书本,而是到野外去进行广泛的观察调查,在接触大自然的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到户外去观察体验,才能促使我们对大自然有更为详尽和透彻的认识。地理学的奠基人尚且如此,更别说处在求知阶段的学生,实践观察既是读大自然这部天书的终极手段,也是中学生了解大自然最基本的途径。 1,环境感知即获得直接经验 环境感知就是调动起所有的感觉器官对所处环境的感觉认知过程。王羲之《兰亭序》中曾写道: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其中,仰观和俯察是古代进行环境感知的基本模式。而今,对中学生的户外教育,结合求新、求知、求乐的特点,带领学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除了让学生对大自然进行仰观和俯察外,还要调动起眼耳鼻身等所有的感觉器官。 环境感知即获得直接经验,是学生深入实地考察,在自然状态下观察,采用相应工具测量,是感知地理事物、获取地理信息的基本途径。户外教育就是把活生生的地理事实呈现给学生,这样的教学环境具有很强的实感性、情境性和直观性。在调动起感觉器官考察、感受、经历事件的同时,搜集资料、比较事物的空间差异,在大脑中形成对所处环境的感性认识,也是学生亲身经历、留下印象的过程,这些印象即为直接经验。 2,学习理论知识即获取间接经验 对地理事物光有感性认识是不够的,因为那些直接经验是分散、零星、个别和具体的,要想形成概括性强、抽象度高、系统条理、有普遍意义的知识体系,还需要学习理论知识,即从课本上或教师那里获得间接经验。 学校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既接受直接经验又要接受间接经验,既要获得感性知识又要获得理性知识,既要亲自去发现知识又要接受书本知识。可以说户外教育是获取地理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是对感性知识的追问和慎思,是将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也是形成经验的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自己的直接经验进行反思、归纳和迁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在前人的基础上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清晰地认识地理事物,揭示其相互关系和时空变化规律,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3,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以致用是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学生学习知识就是为了应用知识,能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地理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学生通过实践认识掌握了地理学方法,学会了地理知识,对大自然这部天书形成初步的认识,但是如何能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就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也就是再实践的过程。因为,从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到检验。实践认识再实践,是学习地理知识的完整过程,户外教育是获取地理知识的起点,也是对理论知识进一步验证的重要环节。 四、户外教育和景观环境审美 大自然不仅是一本神秘的天书,吸引人类的好奇心去了解它,更是具有丰富情感的生命体,人类渴望与其和谐相处。大自然丰富的情感主要通过自然美来表现,学生感知大自然,就是欣赏美和体验美的过程,愉悦的心情和对美的赞叹随之产生。大自然作为具有深厚性的教学资源,本身具有环境审美功能的渗透。户外教育也是让学生发现美,并以美育德的自省过程。 1、发现美欣赏美 大自然是美的,但是更需要有发现美的心灵。人对自然美的发现,只有深入到自然环境之中才能深刻感受到。户外教育是让学生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被大自然的神秘、和谐和美妙所感染,在探究自然的同时,可以感受到自然界的有序性、守恒性以及和谐统一性,这对学生的精神世界是一种启迪和净化。 学生可以感受到美,但是对美的欣赏能力决不是自发产生的,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和必要的训练。户外教育就要担当起此功能,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渗透审美教育,避免学生对美的肤浅体验和感受,要唤起学生的审美意识,懂得每个人都有享受大自然的权利,更有保护大自然的义务。 2、寓情于美以美育德 大自然的情感融入在自然美之中,一个人对待美的态度和行为,恰好可以体现他的道德素养,良好的环境道德素养使人们能欣赏自然、尊重自然和善待自然,希望自然界的美可以永恒,行动上必然以保护自然为目的,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并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别人。这是自然界的美在人们德行上的映射,也是人们通过实际行动与大自然的和谐,真正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3,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中学生正是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关键阶段,面对大自然,教师可通过正面引导和反面例证的方法,唤起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因为,万事万物是对立统一的,真假、善恶、美丑总是结伴而生,我们在感受大自然和谐优美的时候,难免也会有不好的景象印入眼帘,乱砍滥伐森林、肆意污染河流、排放有毒气体、破坏名胜古迹等这些不负责任的行为,使人类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水土流失、沙尘暴、臭氧空洞、全球变暖,如若我们继续肆意妄为,势必引起大自然的愤怒。这些活生生的例子,都是进行户外教育的反面资源,在观察美的同时将正确的道德规范,健康的价值观渗透其中,激起学生的环保意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挚情感,建立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户外教育不仅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中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过程。只有知、能、情三要素和谐统一,才能促进中学生了解自然和保护自然,真正读懂大自然这部天书,并可以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个人分类: 旅游管理|6168 次阅读|2 个评论
神奇无比的天公造物
dilingjun 2010-8-2 14:02
到了海南的毛公山,我才感觉到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震撼。太神奇了!天工造物,鬼斧神工,大自然竟在此塑造了一尊和酣睡在纪念堂里一模一样的毛泽东!!!!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3312 次阅读|6 个评论
敬畏自然
whchen 2010-7-11 09:58
近代科学的巨大成功,在人类主体意识强化的同时滋生了人们对待自然和科学的傲慢情绪,很多科技工作者失去了对待自然奥秘时候的敬畏和文艺复兴时期特有的神启的心态。自然被认为是一台可以随意解剖的机器,一只可以随意定制随心实验的小白鼠。大自然必须接受人类的审问回答人类提出的各种假设。实验过程被管理者认为是可以规划的可以设计的,实验成功被整个社会认为是必然的。也许对于整个人类来说这个成功的概率因为个体数目的众多是足够大的,但是我的朋友我想要忠告你,大自然很多时候不会回答你的问题,个体在精妙的大自然面前是那么的笨拙和愚昧。 询问大自然的时候,请保持一颗敬畏的心,因为很多时候大自然只给你一次提问的机会,无理和傲慢的口气,无知和浅薄的提问,大自然的奥秘会毫不客气地将你拒之门外! 题外话:对于研究生,也许你一次不经意的向大自然的提问将把你的生活导向困境,老板不会容忍你的低产,你的亲人不会在原地等你,马太效应的科研分配机制将把你的实验室边缘化,所以请慎于提问!少一些拍脑袋的安排! 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门,不可不慎。问者,兴衰之道,成败之机,不可不慎!
个人分类: 科学生活|3776 次阅读|0 个评论
河的流向,向左还是向右?
热度 1 cllipe 2010-7-3 10:32
●李传亮 这是一张河道的照片,靠岸处的漂砾整齐排列,酷似鬼斧神工,远处的河水波光粼粼,请大家判断一下,水流的方向是向左,还是向右?
个人分类: 默认分类|7708 次阅读|14 个评论
大自然 v.s. 文献 v.s. 教科书
metanb 2010-2-11 17:47
最初,人们没有文献,没有教科书,也没有电灯;白天大多忙于生计也无暇注意大自然。到了晚上,到处都是一片黑暗。睡不着,到屋子外面散步吧。外面是空旷 的大地,没有遮拦,走累了就躺下来,眼睛自然就看到天空。满天都是亮闪闪的东西,还有一团象河水状的白雾挂在那里。
个人分类: 科学随笔|12 次阅读|0 个评论
体验大自然的奇妙
jlxt33 2009-12-10 10:46
博主前言:对大自然的好奇,源于那一花一草的生机和奇妙,一山一水的秀美和壮丽,各式游记的描绘吸引我走进去,三毛的洒脱牵引我走出去。看过很多徐志摩的诗,第一次看到的散文是这篇,抄了下来。今天贴出来,再看看,想法又不同,找寻纯净的灵魂、纯真的自我当为我寄身山水间最美丽的体验和最本我的展示 ==================================== 体验大自然的奇妙 徐志摩 我个人也许见言太偏僻了,但我实在不敢信人为的教育,被动的训练,能有多大的价值:我最初最后的一句话,只是自身体验去,真学问、真知识决不是在教室书本里所能求得的。 大自然才是一大本绝妙的奇书,每张上都写有无穷无尽的意义,我们只要学会了研究这一大本书的方法,多少能够了解他的内容的奥义,我们的精神生活就不怕没有滋养,我们理想的人格就不怕没有基础。但这本无字的天书,决不是没有相当的准备就能一目了然的:我们初识字的时候,打开书本子来,只见白纸上画的许多黑影,哪里懂什么意义。我们现有的道德教育里那一条条训条,我们不能在自然界感到更深彻的意味,更亲切的解释? 每天太阳从东方的地平上升,渐渐的放光,渐渐的放彩,渐渐的驱散了黑夜,扫荡了满天沉闷的云雾,霎刻间临照四方,光满大地;这是何等的景象?夏夜的星空,张着无量数的光芒闪烁的神眼,衬出浩渺无极的穹苍,这是何等伟大的景象?大海的涛声不住的在呼啸起落,这是何等伟大奥妙的景象?高山顶上一体的纯白,不见一些杂色,只有天气飞舞着,云彩变幻着,这又是何等高尚纯粹的景象?小而言之,就是地上一棵极贱的草花,他在春风与艳阳中摇曳着自有一种庄严愉快的申请,无怪诗人见了,甚至内感非涕泪所能宣泄的情绪。宛茨渥士说的自然大力回容,有镇驯矫饬之功,这是我们的真教育。但自然最大的教训,尤在凡物各尽其性的现象。玫瑰是玫瑰,海棠是海棠,鱼是鱼,鸟是鸟,野草是野草,流水是流水;各有各的特性,各有各的效用,各有各的的意义。仔细的观察与悉心体会的结果,不由你不感觉万物造作之神奇,不由你不相信万物的底里是有一致的精神流贯其间。宇宙是合理的组织,人生也无非是这大系统的一个关节。因此我们也感想到人类也许是最无出息的一类。一茎草有它的妩媚,一块石子有它的特点,独有人反只是庸生庸死,大多数非但终身不能发挥他们可能的个性,而且造下或是丑陋或是罪恶一类不洁净的踪迹,这难道也是造物者的本意吗? (致谢:以上图片为珍藏的壁纸,来源于网络,仅供欣赏,无商业用途,对制作者表示感谢!)
个人分类: 看看社会|4124 次阅读|4 个评论
大自然的艺术
xifzou 2009-11-4 06:22
大自然的艺术。 该图片来自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4417
个人分类: 博客空间|2838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自然的杰作----天然肉形石与小白狗石
heyujian 2009-10-15 13:51
我的家乡在南方逶迤五岭之一的都庞岭下, 这里是潇水之源, 有山有树(尽管砍得差不多了)也有水, 当然也有石头. 常言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养一方石呐. 在台湾故宫博物院有一天然肉形石(见下图1)成了参观者必欣赏的宝物,也是三大镇宫之宝之一(另两件是翠玉白菜和毛公鼎).它是无价之宝.其无价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然是其不可复制的天然性. 我家乡的朋友很慷慨, 送我几块在当地大山里偶然拾到的天然肉形石, 还有一块天然小白狗石. 将它们的相片放在这里(见下图2-5), 权且让来我网的朋友能休息一下,借机也宣传一下我家乡的另一神奇可爱之处吧. 图1. 台湾故宫博物院天然肉形石: 图2. 我家乡的天然红烧肉石: 图3. 我家乡的天然五花肉石: 图4. 我家乡的天然酱肉石: 图5. 我家乡的天然小白狗石: 如何啊? 更多的神奇,下次再与大家分享...谢谢欣赏! 我家乡有山有水有朋友, 有肉有宠物..., 因此啊, 我如何不深爱我们的家乡呢! 关于我的家乡, 更多的信息请读: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51904
个人分类: 美好家园|11517 次阅读|1 个评论
直线的起源(1)
metanb 2009-10-7 16:19
记得大学时思考过什么是数学?这样一个奇怪的问题。后来在图书馆的确找到一本书,书名就叫《数学是什么》,可惜当时要应付功课,没有细看。十几年过去了,一直没有离开数学这个大领域,有时还会思考这个问题,阅读相关资料。目前我比较认同下面几种说法: 1. 数学是关于数与形的学科(朗文英语辞典)。 2. 数学是关于空间形式及其量的关系的学科(恩格斯)。 另外,我感到这种看法很有用,即数学里主要有两样东西:集合及映射。前者包含各种各样的具体数学对象,而后者包括对象之间的各种关系。这个看法有实际的应用:如果你打开一部陌生的数学书,看到一个数学概念,你就可以猜测它要么是某种集合(或集合的成员),要么是某种映射(或关系)。 一般认为,数学的特点是抽象,理论数学尤其如此。抽象并不意味着困难,尽管很多人往往把这两者挂起钩来。按照我的看法,所谓抽象,无非是从某一类事物中把彼此相像的那个方面抽取出来。比如,半熟的葡萄和醋,它们彼此在味道上有某种相像。那么人们感觉到的困难是从哪里来的呢?在我看来,困难来自于对起源的忽略。也就是说,一般数学书不告诉你抽象概念本身是从哪些具体的对象中抽取出来的。就是说,那些被抽象的具体对象被隔离到数学书以外去了( 当人们理解一个抽象的概念时,需要将这个概念投影到他的经验集合中去。一旦在经验中找不到抽象概念所对应的具体对象,困惑便产生了。基于这一常识,学习新的抽象概念时,最好先建立相关的经验集合)。 我常常把抽象这种行为看成广义的剽窃,因为很多时侯抽象的过程抛弃了它的起源。只不过,这种做法已经流通很久,很少有人出来追究罢了。就像我们的很多大学教科书不列出参考文献一样(这种做法很误导人,很不负责,很令人厌恶,很有罪)。至于为何要把具体对象和它们的抽象概念隔离开来,其中一个原因,大概是出于某种私欲(或偷懒)。私欲导致隔离,从而给后来者造成困难或痛苦。 Oct. 7, 2009
个人分类: 科学随笔|30 次阅读|0 个评论
壮观的大自然
xioaheilong 2009-10-1 18:09
找到一些图片,一切尽在不言中。
个人分类: 未分类|2274 次阅读|1 个评论
普里什文的《大自然的日历》(老蠹说书之1)
lxh2009 2009-6-30 14:16
普里什文的《大自然的日历》(老蠹说书之1)
米哈伊尔 · 米哈伊洛维奇 · 普里什文( 1873 - 1954 ),俄苏文学史上非常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他在民族学、物候学、植物学、动物学、农艺学、气象学、历史学、民俗学、鸟类学、地理学、方志学等方面都具有丰富的知识,并在自己的作品中大量体现,使得他的文章具有非常强的知识性与可读性。高尔基曾经这样赞誉他:“普里什文有一只生花妙笔,善于将普普通通的词汇灵活地搭配起来进行描写,使一切几乎都具有触摸得到的可感性”。《大自然的日历》就是这样的一部散文作品。 作者在这部散文集中描写了大自然春、夏、秋、冬四季的物候变化,并与人的活动以及情绪、思想等有机融合,尤其从光与水、青草、森林以及人们在春天来临之后的各种反应层面进行叙述,细致入微,引人入胜 —— 寂静的原野因之在读者的眼中充满了生命与活力,展示了俄罗斯大自然这个 “ 精美绝伦、光华熠熠的诗的世界 ” 。难怪人们形容普里什文的文字 “ 时而有如芳草籁籁作声,时而有如清泉潺潺流淌,时而有如百鸟啾啾争鸣,时而有如薄冰悄悄脆响,时而有如星移斗转般缓慢的旋律印在我们的脑际 ” 的确值得一读!
个人分类: 老蠹说书系列|438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位哲人对地震工作者的忠告
热度 2 dilingjun 2009-5-19 17:12
一篇跟贴《站在甘肃望四川》写的真好!细细品读,获益多多;既富含哲理,又广播学术;既放眼宇宙,又胸怀地球;既高歌经验,又剑指难题;如此学识!可谓哲人也!以致荐给网友共同欣赏: 人类认识世界是在漫长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累积的,是从小一归到大一,是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地震是一种地球的自然现象,如何认识这种现象,人类自古至今,始终都没有停止探索,并努力寻找其发生的规律并找到了一些与其它现象的联系,也进行了成功的和失败的预报。成功的则说明地震可以认识,失败的乃是成功之母说明人类还须继续探索。 大自然从小讲是我们的地球和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万物,从大的讲到月亮太阳星河宇宙万象。万物万象联在一起这就是大自然,联在一起就是联系关系,事物的相关性。认识事物不能从小到小,而应从小到大从大到小多角度多视野观察分析联系,从中寻找规律。探索地震,也应如此.地球不是地球,而是天体的一部分,月亮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谁都知道。潮起潮落与月亮有关,地震发生难道就与月亮太阳大宇宙无关?NO!一定存在联系与规律!人知冷热,要穿衣住房,动物生存,寻场而居,只是敏感不一。大难来临,信息万象,必有异象。观之敏之,方可避难。但人类不敏,自身无法接收信息,只有借助其它方法方可避之。地震乃地之动,其动之前,必有信息。物理的化学的流体的固体的信息很多,人类也找到了一些方法,观之测之,在不断的积累中而识之,逐步找出规律。观地一点,测之多点,多点联系,多项联系,一方异象,八方变异,只是程度不一,相关有异,有异必报,相互交流,全信分析,终可把脉.。三天的哀悼日就要结束,但悲痛难以忘怀。而且不可忘怀!痛定思痛,我们国人要学会什么?我想,我们国人要学科学的发展观,实事求事的态度。我们的建筑要在哪里建?新建必须考虑地质结构与防震。但我们的国土没有地震的地方少,不少建筑在地震区,又不能马上都拆迁重建,怎办?必须想办法预测,我们能上天,为什么不能入地为地震把脉?可惜我们国人好了伤疤忘了痛,忘记了三十二年前的悲痛!难怪有位姓黄的科学家两年前说唐山大地震的悲剧非不可能重演,为什么?因为我们权威的科学家一言独大,难以预测。只研一点,忘记了系统性整体性,忘记了群策群力,好了伤疤忘了痛。唐山汶川,我的祖国我的人民已经在和平年代承受了两次巨大悲剧,难道还要第三次吗?!我们国人必须痛定思痛不可忘怀!这次汶川大震,是一次战争,损失巨大,国难当头,国人皆有责任。要全民抗震救灾。要科学花钱,用现有的安全的大中学校舍安置难民,把帐蓬简易房压到最低量,用好资金用于长久住房的建设给难民。我们有国家投入,有全民捐助,有国际援助,我们一定能战胜困难,重建家园,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好。以人为本,痛定思痛!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3498 次阅读|0 个评论
微积大自然
热度 1 liangjin 2009-5-6 19:42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摘自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大自然不仅几何妖娆,也极限无穷,微分积分。 间断。奇点。 ( 图片摄于爱尔兰 Aillwee Cave ) 相切。趋近 。 ( 图片摄于西班牙 Fuerteventura 岛) 轨迹。曲线族。 ( 图片摄于西班牙 Fuerteventura ) 射线。平行线。 ( 图片摄于西班牙 Fuerteventura 岛) 曲率。斜率。 ( 图片摄于西班牙 Fuerteventura岛的 火山口) 映像。对称。偶函数。 ( 图片摄于爱尔兰 Inch ) 差分。级数和。 ( 图片摄于北爱尔兰 Giant's Causeway ) 连续。 极值。最值。 ( 图片摄于西班牙 Lanzarote 火山岛) 不可导曲面。粗糙函数。 ( 图片摄于西班牙 Lanzarote 火山岛上的火山岩) 剖分。光滑。 ( 图片摄于希腊Crete 岛) 截断。阶梯函数。 ( 图片摄于爱尔兰 Cliff of Moher ) 收敛。极限。 ( 图片摘自 www.sporechina.com 漩涡星系,通常会有超重黑洞隐藏在中心。) 发散。无穷。 ( 图片摘自 www.buloli.com 哈勃拍摄的 星系 NGC 4449,星暴。)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3918 次阅读|20 个评论
几何大自然
liangjin 2009-4-19 08:24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连山若波涛,奔走似朝东。   青槐夹驰道,宫观何玲珑。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   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 摘自岑参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大自然鬼斧神工,有柔美繁茂,也有简洁几何: 直线天际 图片摄于西班牙海岸 圆彩虹 :佛光 (图片摘自 www.hb.xinhuanet.com ) 圆形的彩虹有时被称为佛光,即一个七彩光环。在佛光中可以看到人影。而且人影随着人而动,变幻奇妙。这种圆彩虹,我在飞机上也见过,当时的情景是云海上面镶嵌了一个彩虹环,环中映着飞机,美极了。可惜相机没电了,没有拍下来,遗憾地当时就想从飞机上跳下去。 圆形水洞 :洪都拉斯蓝洞。距洪都拉斯伯利兹市60英里的海域有一处叫做蓝洞的水下坑洞,这个大洞直径为1000多英尺,洞内水深480英尺,是冰河时代末期形成的一个石灰石坑洞。(图片摘自http://blog.gmw.cn/u/llxxddww7171/archives/2009/53234.html) 圆形沙眼 - 毛里塔尼亚的撒哈拉眼。撒哈拉眼位于撒哈拉大沙漠西南部毛里塔尼亚境内,直径为30英里。最初人们以为是陨石落下地面形成的,后来有地质学家认为这是地面隆起并受到侵蚀的产物。(图片摘自http://blog.gmw.cn/u/llxxddww7171/archives/2009/53234.html) 方形山顶 - Square Top Mountain,美国Wyoming(图片摘自 http://encarta.msn.com/media_461536535_761575281_-1_1/square_top_mountain.html) 圆柱悬崖 图片摄于北爱尔兰巨人之路(causeway in North Irland)。巨人之路位于北爱尔兰东北海岸,看起来就象巨型石阶。它是一座古老火山喷发的产物。这些玄武岩柱大部分都是六角形,也有其它多边形。最高约为12米。悬崖上部分凝固熔岩达28米厚。7年前造访,至今历历在目,忘不了那令人叹为观止的精巧。 六角型岩石 - 图片摄于北爱尔兰巨人之路(Hexagon shaped rocks at the causeway in North Irland) 球石 这些大的球形石里还包含有小的球形石(图片摘自 http://www.travelblog.org/Photos/2206859.html ) 圆锥山丘 - 菲律宾巧克力山,1268个面积相同、几近完美的圆锥形山丘组成,占地达50平方公里。(图片摘自http://blog.gmw.cn/u/llxxddww7171/archives/2009/53234.html) 四面体岛屿 四面体型英语中叫金字塔型,金字塔岛位于美国内华达州 (图片摘自 http://www.dramainnature.com/photograph_of_pyramid_island_man_poster.htm ) 梯形岛屿 图片摄于英国爱丁堡东海岸 三角百慕大 - 亦称魔鬼三角区,这是一个隐藏在海中的三角区域,以神秘莫测著名。 (图片摘自 popul.jqcq.com/extend/2005-12/1133918003.html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413 次阅读|1 个评论
大自然的猎人——生物学家是怎样炼成的
hhanb 2008-12-29 16:49
大自然的猎人生物学家是怎样炼成的 爱德华威尔逊,1929年生于美国阿拉巴马州伯明翰,1949年毕业于阿拉巴马大学,1955年获哈佛大学生物学博士学位,同年开始在哈佛大学执教。目前,他任教于佩莱格里诺大学,并为哈佛大学的昆虫学研究员。 威尔逊是当今美国生物学翘楚。他于1969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获得过全世界最高的环境生物学奖项,包括美国的国家科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克拉负德奖。1996年,威尔逊被《时代》杂志评为当代美国影响最大的25位美国人之一。 威尔逊擅长著述,曾以《论人性》和《蚂蚁》两度获普利策奖。 读《大自然的猎人》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作者对自己童年时光的描写,既详实具体形象,又风趣曲折动人,读后觉得那真是一个别样风格的少年时光,给人诸多遐想:要是自己能有这样的童年时光该有多好啊!所以笔者在这里向各位特别推荐此书,如果您是爷爷辈,那就把书中主人公儿时的故事讲给孙辈们听吧;如果您是一位科学工作者通过阅读此书会帮您获得许多科学的灵感;如果您是一位人民教师那就更好啦,希望您阅读后,一定将这本书介绍给您的学生,好为我们国家培养更多的像威尔逊这样的科学家;如果您是孩子的父母,也不妨读读这本书,用它来教导自己的孩子如何从小培养科学素养。当然,如果你是少年儿童的话,那就没有什么好说的,立即拿起这本书读吧,你一定会爱不释手的。 从小立志当科学家 从小立志当科学家的人不少,但真正立志并且成为科学家的人并不多。威尔逊就是这为数不多的立志者之一。他说我在小小年纪便打定主意将来要作科学家。是什么原因促使威尔逊下决心一辈子要当科学家呢?是亲近自然的缘故,是大自然的恩赐。威尔逊想当科学家的目的不只是探究自然奥秘,更是从此他可以永远和大自然保持亲密接触,以便能够多多接近大自然。 威尔逊记忆里首次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海滩上的大发现。那是在他7岁大小的时候,他发现了一只大水母,他仔仔细细地把水母看过来看过去,那印象真是终生难忘,直到现在,只要我凝神回想,这只水母依旧能表达出蕴藏于大海中的神秘以及邪恶。因为有这个发现,从此威尔逊的心目中就有了天堂海滩。观察水母是他上的第一堂自然课。 眼看暑假就要来临,可是家里却出了麻烦。父母的离异使小威尔逊心里很苦恼,为了排除苦恼,他成天就在天堂海滩转悠。这期间,他几乎无一遗漏地把整个海滩仔细地搜查了一遍又一遍,凡能进入视野的他都不放过,在他看来它们都是宝藏 在这个过程中,威尔逊还不时把目光移向近海。他看见了腾出水面的海豚,于是他想会不会看见鲨鱼或者是其他更大的海洋动物呢?于是他只要有空就会守望大海。大海总归是慷慨大方的,虽然,没有给威尔逊送来鲨鱼,但这天一尾鳐鱼进入了威尔逊的视线。对于一个年仅7岁的小孩来说,这尾鳐鱼就是一只很大的动物了。 从书中的记载来看,最初威尔逊喜欢观察大个的动物。可是一次偶发事故使他不得不改变主意。有一天威尔逊钓到了一尾鲈鱼,由于用力过猛鲈鱼被扯出了水面,刚好摔到威尔逊的脸上,严重的后果是他的一只眼睛被鱼翅刺瞎了。没有办法,威尔逊只好明智地决定研究昆虫。 显然这次意外对威尔逊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但是威尔逊本人丝毫不觉得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他也没有怨天尤人,更不觉得有什么后悔。这也很好理解,因为威尔逊太爱大自然了。这样一出常人眼里的悲剧,在威尔逊看来却成了一个决定终身的大事。不管怎样,我一定得找出一种动物来研究,因为我心中的火种早已点燃。从此,威尔逊把目光从海滩移到了地球上最小的东西。 一般来说,童子军往往是战功赫赫的将军乐意向人炫耀,可是威尔逊却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童子军。童子军的经历不仅丝毫不影响他成就伟大的科学事业,反而对威尔逊人格的塑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威尔逊身上许多优秀的品质都得益于童子军时期的磨砺。比如说他对献身精神的赞赏以及克服困难的勇气等。 绝对的昆虫迷 决定研究昆虫以后,威尔逊就开始观察和收集昆虫。科学家在自然中可以获得快乐,但首先必须承受痛苦,这一点早已为科学史所证实。威尔逊从大师身上学来的从事昆虫研究的铁律就是:勇气、苦干、决心、受些痛苦,而新种将等待心志坚韧者。 观察昆虫不像那些大块头的家伙来得便利,更需要耐心和毅力,威尔逊正是这样做的。只要是他到过的地方,那怕是街道他都能发现昆虫。威尔逊观察蚂蚁跟法布尔一样,都能察觉别人所不见,都善于从蛛丝马迹中找到有价值的东西。就在他父母居住的公寓楼边上的空地上,他居然发现了一只死了的狮蚁,他敏锐地嗅到了狮蚁发出怪气味。这时的威尔逊年仅6岁。40年后他居然再次来到同一地方,试图再发现点什么。再过了15年他还忘不了那个让他梦牵魂绕的地方。不仅如此,威尔逊发誓要在有生之年一直观察它80年。 是小孩子谁不喜欢跟小伙伴一起玩耍,威尔逊也一度近似狂热地成天跟小伙伴们泡在一起,可是他总也放不下当科学家的梦想,他还是更倾向于以大自然为自己最要好的玩伴。1938年他把抓来的割蚁养在床底下的泥土中,观察它们是如何打洞的。10岁那年他又来到了一个新的住处,那里有一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威尔逊经常在这里一逛就是几个钟点。下一个他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国立动物园。 12岁时他又把目光聚焦在蝴蝶身上。每看到一种新的蝴蝶,我便满心欢喜;当我捉到第一只标本四时,更是把自己想象成正在用网子捕捉大猎物的猎人。他曾用弹弓捕捉过小爬虫。曾研究过捕捉蜥蜴的最佳方法。这期间他还捕捉过蛇,也有许多历险的故事。经过少年时期的锻炼,他早已成了捕捉昆虫的好手,据说他上高一的时候,一堂课就能抓到20只苍蝇。他甚至研究过苍蝇运动的规律。14岁他就完全可以胜任夏令营的博物学助教这个工作。总之,威尔逊与昆虫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看了这些使你不得不佩服这个少年的认真、执著、坚韧。就我阅读本书的感受来说,觉得这样的人要是不能成为科学家、昆虫学家的话,老天就真是太不公平了。 用威尔逊本人的心里话说就是:为什么我要在事过境迁近60年后,对诸位讲述这个小男孩与水母、大鳐鱼以及海中怪兽的故事?我想,这是因为它勾勒出一幅轮廓,隐约可见一位博物学家是如何造出来的。 如果你真的想要知道一个博物学家、生物学家和昆虫学家是如何造就出来的,那就请你阅读《大自然的猎人生物学家威尔逊自传》吧。
个人分类: 未分类|4796 次阅读|0 个评论
亲近自然是接近自然科学的第一步
hhanb 2008-12-19 11:06
亲近自然是接近自然科学的第一步 生命来自自然复归自然,因此,科学必须关注自然。而关注自然的第一步就是亲近自然,贴近自然。 不过亲近自然、贴近自然最好的年华是少儿时期。因为童年总是对自然充满着好奇心和想象力,千奇百怪的自然现象,林林丛丛的自然景观,令人费解的自然之谜都是诱发科学梦想、激发科学兴趣的源泉。可以说许多科学家的科学启蒙都是从阅读自然这本大书开始的。 爱因斯坦在《牛顿的光学序》中指出:对于他(牛顿),自然界是一本打开的书,一本他读起来毫不费力的书。 德国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小时候经常在离家不远的一条小河玩,那儿不仅是奥斯特瓦尔德和他的小朋友们最喜欢游戏的场所。也是他的许多 科学研究 工作开始的地方。 奥斯特瓦尔德与自己的兄弟和其他几个小伙伴们,一有空就来到河边玩耍,河里的鱼儿、水草都是他们的 研究 对象,每天都会有新的发现。他们几乎考察河中的一切,每一个新的发现都会引起大家极大的兴趣和广泛的讨论,这个活动给他们带来了欢乐。可以说奥斯特瓦尔德对大自然的热爱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有科学教育的布道者之称的英国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斯宾塞,早年就是在父亲的鼓励下开始零距离地观察自然。童年的大部分时间,斯宾塞常常在乡间闲逛,在旷野上采集香菇、黑莓、山揸果,扑捉蛾子、蝴蝶、甲虫,观察小昆虫,父亲还鼓励儿子画下捉来的小昆虫的样子。在这个同自然打交道的过程中,斯宾塞获益非浅。不仅在见证自然事物的万千气象和千姿百态中得到愉悦的享受,而且积累了许多感性的自然知识。正如他在《自传》中所说的那样:我对于自然科学原理和过程的概念相当清晰;对于物理和化学的各种现象,我懂得很多。我还通过亲身的观察和阅读,获得一些关于动物生活,特别是昆虫生活的知识。 其实,孩子天生就是昆虫和植物的好朋友。对此斯宾塞深有体会,他认为儿童天生就是博物学家。他在《自传》中这样写道:多数儿童天生就是博物学家,如果他们受到鼓励,很容易从漫不经心的观察进入到仔细的和深思熟虑的观察。好在,斯宾塞有个开明的父亲,不仅不反对孩子观察和收集昆虫,而且还鼓励儿子研究博物学。可是有几个中国家长能够做到像斯宾塞的父亲那样,舍得孩子放弃分数而全身心地投入这种毫无用处的观察中去呢? 当今美国最出色的生物学家和科学思想家之一的爱德华威尔逊简直就是斯宾塞第二。他不仅主张贴近自然的教育,而且是忠实的实践者。很小的时候,他就已经是一位相当不错的小博物学家了。 7 岁时他在海水中看到了一只巨大的水母,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自他总想着能在海里发现更大的生物。为了观察鱼类,他竟被上钩的鱼刺瞎了一只眼睛。 威尔逊甚至把当一个野人看成是成为博物学家的重要因素。其实,他这样说无非是为了强调与自然打成一片的重要性。因此,他小时候最爱去的地方就海边。 10 岁时威尔逊开始观察鸟类,尽管他的听觉很差劲,加上一只眼睛失明,但他一旦置身于自然界,就忘记了一切的苦恼和身体的缺陷。他说过这样的话:年轻时,我故意养成习惯,在田野调查时测试自己的体能,逼迫自己面对所能忍受的最大困难或是最大险境,借此肯定自己。结果他炼就了一手采集昆虫的绝活。 威尔逊认为自己童年的经验所得最为值得骄傲的一点就是拥抱大自然,这种游牧式生活使得大自然成为我所选择的良伴,因为在我的世界中,只有户外生活是能够让我牢牢捉住的。 后来,他又迷上了蚂蚁、苍蝇、蝴蝶、啄木鸟甚至是各种蛇等等。威尔逊不像某些所谓的生物学家,整天待在室内或者书本,而是沉浸在大自然之中,所以他说自己乐意当一名田野生物学家。 总之,是大自然养育了威尔逊、斯宾塞以及奥斯特瓦尔德、达尔文、法布尔等科学家。 其实,孩子天生都是喜欢自然的,因为在同自然的交往中,孩子们能够获得极大的心理愉悦,这也是他们感觉最为开心的时候。可是如今的孩子越来越远离自然,越来越对自然感到陌生。特别是在今天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普遍缺乏亲近自然的教育,可是我要说的是一个对自然缺乏感情的人,又怎么能指望他会爱上自然科学呢?一个不热爱自然科学的人,还能成为自然科学家吗?既使是考分再高,又能有多大科学建树?。
个人分类: 未分类|412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2: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