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台北故宫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淡淡人生亦有痕》 观光游览篇(49)
duzhanchi 2019-4-15 08:47
4.6. 退休之后 (17) (一)京外 (5) 二零零九年 (1) 4 月 ,在小女儿陪同下,偕同老伴参加中国妇女旅行社组织的 台湾 8日游。 15日早晨,飞离首都机场,中午到达台湾桃园机场。乘车东北行,至 台北市 ,海拔70米。 下午,来到士林区外双溪畔,参观 台北市故宫博物院 。该院建于1965年,为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四层,米黄色墙壁,淡蓝色屋顶,青石台基,白石栏杆环绕,气势宏徫,美轮美奂。内藏65万件文物,有铜器、瓷器、玉器、陶器、漆器、珐琅、雕刻、织绣、书画、古籍、档案、文献等。其中不乏精品,尤以翠玉白菜、肉形石和瓷器引人瞩目。 晚间,来到台北县三峡镇,入住福容大酒店。 16日,东北行,经 梅花山 数个隧道、基隆市,来到台北县万里乡野柳村,游览 台北野 柳地质公园 。该公园为海中岬角,形似海龟。岸边砂岩礁石,经海浪长期冲击、侵蚀及风化,形成了各种形状的奇石,似人、似兽、似物,无不惟妙惟肖,有女王头、海龟石、卧牛石、仙女鞋、梅花石等。有的礁石景观成片分布,更为引人入胜,如:海蚀石乳、豆腐岩、风化窗等。海滩上,贝壳、海胆五颜六色,美人蕉、龙舌兰、海鞭蓉、南国蓟等植物独具魅力。 之后,南行,蜿蜒曲折来到台北县坪林,进入 雪山隧道 ,穿越雪山山脉。该隧道全长 12.9公里,2006年开放通车,是中国,也是亚洲第二长的公路隧道。至宜兰县头城出隧道,来到台湾岛东部。南行,至宜兰县,海拔50米。 下午,继续南行,经罗东、冬山,至东海岸边,苏澳镇。之后顺着濒临太平洋的 苏花公 路 南行,过数个隧道,来到清水山东南的大断崖,即 清水断崖 。这段公路位于花莲县和仁至崇德之间,蜿蜒曲折,绝壁临海,悬崖峭立,高达数百米,崖下即为太平洋。远观碧波万顷,波澜壮阔,俯视惊涛骇浪,惊心动魄。依然南行,经 广安宫、 新城,来到花莲市,海拔50米。参观大理石厂、珠宝商店。夜宿洄澜客栈。 17日清晨,到人工国际商港- 花莲港口 一游。早饭后,北行,至 太鲁阁公园 。该园建1986 年,东起清水,西至合欢山,南起䓫莱主山,北至南湖大山,横跨花莲、南投、台中三县,中横路贯通东西。园内垂直高差极大,约3740米,植被类型垂直分布明显,下为亚热带-樟树、楠木林,中为温带-落叶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上为寒带-冷杉、云杉林。从太鲁阁到天祥,系大理岩层建构,约20千米,是为 鲁阁幽谷 。山高谷深,飞瀑临空,溪流蜿蜒,景色奇绝。 入园,步入 砂卡礑隧道 ,长639米,海拔100米,过铁桥-长春桥,至为纪念修筑中横公路的殉难者而建的 长春祠 ,海拔80米。祠后有石凿天梯,可蜿蜒向上,尽头有 观音洞 ,洞内有观音石佛和中横公路施工全图。沿立雾溪西行,悬崖下建有安宁桥,单孔,长达82米。附近有 不动明王庙 ,是高山族为镇山而建。前方有银带瀑布、时雨瀑布。继续前行,至燕子口。这里,峭壁多孔,燕子以孔为穴,大量聚集,曾有“百燕鸣谷”之奇观。经燕子口隧道,过靳珩桥,至 靳珩公园 。此地峭壁,上入云端,下至深水,相对高差达1660米,气势磅礴、雄伟壮观;仰视,仅有一细缝可见蓝天,是为锥麓大断崖;鬼斧神工,名符其实。再西行,过流芳桥,入 九曲洞隧道 ,海拔350米。此洞蜿蜒曲折,长1220米。有景点“鱼跃龙门”。至此,原路返回花莲县,午餐,逛光复路、 南滨公园,有观世音雕像。 下午,顺 海岸山脉 东麓的 花东海岸公路 南行,沿途依次游览了北回归线纪念碑、三仙台、 东台山观海寺、水往上流等景点。 北回归线纪念碑 位于 花莲县瑞穗乡舞鹤村 ,初建于清光绪年间。为塔型石碑建筑,高约 20米。三仙台位于台东县成功镇东北,系由珊瑚礁海岸和三座火山岩山峰构成,相传上八仙 吕洞宾 、铁拐李、 何仙姑 曾在此休憩。经长达320米的跨海人行步道桥,来到小岛,海拔77米。岛上山岩黑褐色。散布有海蚀沟、海蚀柱、海蚀穴等景观。 “ 水往上流 ”位于台东县 东河乡 都兰 村。乃一条农田灌溉沟渠,宽仅尺余。由于路旁景物倾斜度大于路面二十多度,以致造成水往上流的错觉。景点立有石碑,上刻“奇观”二字。顺小渠上行,来到源头,视觉恢复常态,看到的仍是水往下流。所以,看到的,不一定都是真实的,凡事一定要深入调查,追本溯源,弄清真相。 继续南行,参观 珊瑚博物馆 。之后,来到台东县温泉村龙泉路,入住统信大酒店。餐后 洗温泉澡。 18日,继续南行,经知本(海拔30米)、太麻里、大武,到达仁,折向西南行,进入 屏东县,穿越 中央山脉 ,至公路垭口,海拔430米。之后下山,进入屏东县地界,前行来到西海岸。折转南行,途径车城、恒春,海拔20米;再东南行,来到台湾最南端的鹅銮鼻半岛。 鹅銮鼻 又名南岬,为一隆起的珊瑚礁台地,海拔约120米,突出如鼻;东临太平洋,南为巴士海峡,西为台湾海峡。距海140米处,有 鹅銮鼻灯塔 ,始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塔身白色,圆形,内分四层,每层各有铁梯15级,高18米,巍然屹立,有“ 东亚之光 ”的美称。这里,属于热带气候,风光旖旎,多椰树、香蕉。附近海域,巨礁林立,怪石嶙峋,洞穴遍地,妙趣横生,诸如:好汉石、擎天石、猪石、草海洞、古洞等,附近的香蕉湾中,有“帆船石”,高达50米,形似船帆,蔚为壮观。 之后,西北行,再至恒春,午餐。下午,南行,来到猫鼻头半岛。 猫鼻头 为典型的珊瑚礁海岸。岸旁有一珊瑚礁岩,外型酷似蹲坐之猫。在海水的长期冲击、溶蚀、盐 渍 下,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礁柱、蚀沟、壶穴、洞穴等景观。海边突出处,有悬崖-眺望台,低头可俯瞰崖下海蚀景致,奇景使人陶醉;抬头可远眺茫茫大海,令人心旷神怡。 而后,沿西海岸北行,途经枫港、东港,到达 高雄市 。先逛钻石商店,后游西子湾。 西子湾 位于高雄港市西隅,以夕阳美景及天然礁石而闻名。湾内有长长的防波堤。堤北有天然海水浴场,沙滩平缓, 洁白柔润,椰树苍翠,浓荫蔽岸。 还有中山大学,校内有蒋公纪念馆。之后,东北行,登打 鼓山 ,亦称打狗山、麒麟山、寿山,海拔356米,为高雄市的最高点。山体主要由珊瑚石灰岩构成。山上有高雄史迹文物陈列馆,乃原 前清 打狗领事馆 ,据说是台湾第一栋洋楼。入内参观,陈列有关文献、文物、图片、模型等。打狗领事馆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东、西、南三面紧临陡峭悬崖。之旁,有 十八王公庙 。该庙是为纪念清代康熙年间十八位惨遭冤杀的祖国大陆船员而建。 之后,北行,至台南市,海拔30米。入住天下大饭店,取圣经一册,拜读。晚餐后,参观位于市北的 赤嵌楼 ,又名红毛楼,初称普罗文萨城堡。始为1650年荷兰人所建。清代同治年间毁于大地震,康熙年间在废墟上建文昌阁和海神庙,仍合称为赤嵌楼。楼宇双层,民族风格,造型华丽,飞檐雕栏。楼下有九座御碑,基座为龙子之一赑屃,形似龟。 19日,北行,经 嘉义市,转为东行,上山,沿途有 榕树、芒果、龙眼、相思树、槟榔、楠木、 樟木、杉木等 植物 。至龙头,海拔1260米,分布有茶园。 中午,至海拔1800米处,品茶。之后进入 阿里山区 ,海拔2230米。沿途常见植物有阿里山特产“五木”:台湾杉、紅桧、台湾铁杉、台湾扁柏、姬松,以及竹、櫧、榉、栎、青冈、香杉、山黃麻、罗汉松、柳杉等。 阿里山景区位 于 嘉义县阿里山乡, 有十八座高峰,主峰为 大塔山 ,海拔2663米。据说景区有五奇 ,即日出 、晚霞、云海、森林和铁路。此时为下午,日出和晚霞无缘得见。 据说,阿里山铁路坡度之大举世罕见,起点嘉义海拔30米,最高 处2216米,总长72公里,全程49个隧道,77座桥桥梁。系二十世纪十年代日本人初建。车站建筑均为木结构,日式。但跟团随团,无法自由选择,只能按汽车路线旅游,未能亲身体验阿里山铁路之奇,只能看看火车站。 沿途山峦叠翠、古木参天,茂密笔直。其中最为壮观的当属“神木”。在神木车站东侧,有株 老红桧 ,高约53米,树龄达三千年,称为“ 香林神木 ”,亦称“周公桧”(光武桧),为 亚洲之树王 。旁立有石碑,上书“神木颂”。附近有数十株高龄红桧,大致在600-2300年之间。较为有名的有:三代木、千年桧、福德万古树、象鼻木、同心木、兄弟木、姐妹木等。最为奇特的是三代木,第一代横卧于地,第二代拱背俏立,均无枝叶,只有枯干;第三代枝繁茂盛,英姿飒爽。祖孙三代,同根同株,难得一见。林中 小路蜿蜒, 林木葱茏,鸟语啁啾。 路旁, 残留树桩、树根盘结错节,奇形怪状,似猪、似象鼻、似马头、似洞穴、似巨砧……。 不远处,有香林国小、慈云寺、树灵塔、姊妹潭和受镇宫。 慈云寺 ,始建于民国八年(1919年),为佛教寺院。古朴清幽,气宇非凡,居高临下,是观赏阿里山云海、日出和晚霞的绝佳地。寺内有 文物 铜钟,其上有第二任住持坪井朴龙撰写的《钟铭》。 树灵石塔 ,建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高约20米。为日本人所建,其目的是祭祀被砍伐的红桧,安抚树灵。 姐妹二潭 ,水不深,色碧绿,平如镜。潭中有八卦亭,潭边森林繁茂,有介寿亭。 受镇宫 ,是 全台海拔最高的庙宇 ,庄严肃穆,香火旺盛。庙内供奉玄天上帝、注生娘娘、福德正神。宫前有吊桥。 之后,离阿里山,东北行。在海拔2530米处停车,观景。东为玉山,山峦叠嶂,顶峰高耸,云雾弥漫,缓缓滚翻。来到南投县 东埔 ,入住帝綸温泉饭店,为日式房间,海拔1150米。逛东埔街道,多为日式建筑。晚间,泡温泉。 20日,北行,经信义,过浊水溪,到 日月潭 ,海拔750米。日月潭位于南投县鱼池乡水社村,是 台湾最大的天然湖泊 ,系玉山与阿里山一带的断裂盆地积水而成。潭中有光华岛,亦称拉鲁岛,原名珠子屿,是台湾土著居民邵族祖先灵魂安息之处。以岛为界,北部为前潭,浑圆如日,南部属后潭,状似弯月。湖面宽阔,潭水湛蓝,重峦叠嶂,郁郁苍苍,湖中有岛,水中有山。 恰遇阴天,时而轻纱薄雾,时而烟霭弥漫,时而乌云片片,时而细雨淋沥,从涵碧楼乘船,游湖观景,南有青龙山,山麓有 玄中寺 ,供奉唐代高僧玄奘法师的头顶灵骨,寺后有九层高塔- 慈恩塔 ,系蒋介石为纪念母亲王太夫人所建;北有猫囒山,山腰有 文武庙 ,供奉孔子、文昌帝和关羽神像;西有阿里眉山;东有水社大山;东南有德化社,为邵族文化的 最后的据点 ;东北有孔雀园。之后上岸,参观 玄奘寺 。寺庙崔巍,金碧辉煌,内悬“民族法师”匾额一方。 中午,来到南投县 埔里 ,海拔500米。午餐后,来到 中台禅寺 。该寺系建于1994年,37层,高136米,是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佛教寺庙 。远望寺庙,似一位修行者静坐群山之中。寺前,迎面影壁上有释惟觉题书-中台四箴行:“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 寺中小桥流水,林木葱郁,环境优雅。 近观庙宇,规模宏伟, 寺顶高耸壮观, 融合中西特色,建筑令人赞赏。主要建有大雄宝殿、天王殿、地藏殿、万佛殿、祖师殿、伽蓝殿、圆明殿、图书馆,以及讲堂、禅堂、斋堂、吉祥钟等。 大雄宝殿, 位于主体建筑的二楼,殿堂中央供奉释迦牟尼佛,由印度红花岗岩雕琢而成,两旁侍立 多闻阿难尊者与苦行迦叶尊者。 天王殿 ,中央供奉弥勒菩萨,两侧为四大天王,后为韦驮菩萨,均用山西黑花岗雕制。 地藏殿 ,供奉大愿地藏王菩萨,以巴西白玉雕刻成,其座背墙上有《地藏王菩萨本愿功德经》浮雕。 万佛殿, 位于十六楼,内壁镶嵌有万尊铜铸药师佛和八十八尊圣像,称为“万佛墙”。佛后辅以光纤背光,色彩丰富,金碧辉煌,庄严肃穆。殿中央有 药师 七佛塔 ,七层,每层各供奉铜制药师佛一尊,即善名称吉祥王如来、宝月智严威音王如来、金色无垢宝光妙行成就如来、无忧胜吉祥如来、法海雷音如来、法海胜慧游戏神通如来、药师琉璃光如来。塔周刻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殿两侧有大帷幕玻璃,光线由此射向十方,照亮大地,普度众生。 图书馆 ,藏有大量佛教经典,以及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济世书籍。 之后,北行,途经台中、苗栗、新竹和桃园四县地界,回到台北市,逛仕林夜市,有各式风味小吃、流行服饰、精品等。晚餐后,入住五星级酒店- 国宾大饭店 。该饭店1964年正式开业,国宾大饭店为台湾第一家 五星级 饭店。晚上,逛街。 21日,来到士林区福林路,观看 仕林官邸 外观;三面环山,环境清幽。原为日本总督府园艺所。后成为蒋介石住所。1996年开始对外开放。但旅行社没有安排入园参观。 之后,北行,经纱帽山东麓,来到北投区,磺溪源头,游览阳明山。 阳明山 遍生芒草,故原名为 草山 。蒋介石为纪念明代大儒 王阳明 ,将其改名为阳明山。该山位于七星山南侧。后来,将包括大屯火山群的20多座火山,全部纳入阳明山公园之内,其中最高峰为 七星山 ,海拔1120米。景区多溪谷、溫泉、瀑布和森林。 从仰德大道至 前山公园 ,多小桥流水,亭阁假山。园内有 中山楼 ,1966年落成,为中国传统古典式,是蒋介石为纪念孙中山百年诞辰所建,为 世界上唯一建在硫磺坑口上的楼 。楼前牌楼上有“天下为公”四个大字。正厅金碧辉煌,有孙中山坐像。室内有淡淡的硫磺味儿。楼的后方有温泉。 之后,登山,从海拔700米始,雾气弥漫,白云缭绕。至小油坑,海拔820米。“ 小油坑 ”位于七星山西坡,又称硫磺谷, 是七星山的代表景观。此地 ,地热旺盛,有许多硫气孔,孔周 可 见黄色硫磺结晶。硫磺喷气不断喷出,嘶嘶作响。附近植物种类颇多,低等植物有石蕊(地衣类)、火山叶藓,蕨类植物有栗蕨、肾蕨、姬蕨、碗蕨、芒萁等;草本植物有台湾芒草、包箨矢竹、台风草、画眉草、南国蓟、泽兰、毛茛、车前、夏枯草、蜈蚣草、兰嵌马蓝、台北菫菜、过山龙等;灌木有平户杜鹃、白花杜鹃、粉红杜鹃、梅叶冬青、柃木等,乔木有昆栏树、红楠、 矮小天仙果 、野鸦椿、墨点樱桃等,藤本有鸡失藤、火炭母草、台北肺形草、变叶悬钩子等。此外,周边还有:七星池、七星东峰、梦幻湖、观音山等景点。 下山后,到 阳明山庄 ,观看外景。 下午,来到信义区仁爱路,参观 国父纪念馆 。该馆建于1972年,仿宫殿式,高约30米,巍峨宏伟,装饰精美。正厅有孙中山雕刻坐像。其内展示国父革命史迹、中华民国建国史、中山画廊和现代名家艺术品,有中山讲堂、演讲厅、孙逸仙博士图书馆、多功能会堂、表演厅、艺廊等。馆外有中山公园、中山碑林。 之后,乘车游览街道。行道树有樟树、榕树、大王椰子、枫树等。沿途停车,依次观看高达508米的 101大楼 、市政大楼、市议会厅、“外交部”和建于1919年的原台湾总督府,后为“总统府”的大楼等。 22日,不知何故,昨夜至今日中午,拉肚子5次,记忆深刻,特此记录。中午从桃园机场起飞,下午到达首都机场。
个人分类: 观光游览|2594 次阅读|0 个评论
台北故宫霏雨中
热度 1 xucq45 2013-9-25 19:51
今年8月份,大陆组图到台湾的台南市参加第九届海峡两岸心血管科学研讨会,因北京 -台南之间无直达航班,所以首先飞抵台北,并入住一宿。抵达台北用完午餐后,利用空闲的2个多小时的空闲时间,我们参观了台北的故宫博物馆。由于 故宫博物馆室内禁止摄影,加之当时室外霏雨绵绵,但是为了留个纪念,还是匆忙冒雨拍了几张故宫的外景。 1 2 3 4 5 6 7 8 (最后这张是第二天启程去台南时,从旅馆内拍摄对面的景色)
个人分类: 秀美风光|3251 次阅读|2 个评论
台北故宫博物院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基地
热度 1 黄安年 2013-9-20 09:45
台北故宫博物院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基地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3 年 9 月 20 日 发布 9 月 3 日 下午,我们参观了台北故宫博物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真是在台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基地,不管称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是中华民国 , 都是一个中国,是中华文化的宝库之一 , 在 24 万余文物见证了一个中国 , 而台北故宫博物院中的精品几乎全部来自大陆。介绍称 “院内收藏有自 北京故宫博物院 、南京国立 中央博物院 、 沈阳故宫 、 热河 行宫 、中国 青铜器之乡 - 宝鸡 运到 台湾 的二十四万余件文物,所藏的 毛公鼎 、 散氏盘 等商周青铜器,历代的 玉器 、陶瓷、古籍文献、名画碑帖等皆为稀世之珍,展馆每三个月更换一次展品。”“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 珍品 中,有 甲骨 档案 2 万多片,该院收藏的甲骨档案数量列世界甲骨收藏机构的第二位(排在第一位的是中国国家图书馆);陶瓷器 2 万多件,包括从原始陶器到 明清 瓷器,在全世界各博物馆中,该院是收藏中国古代瓷器最精、最多的机构之一; 铜器 1 万多件,包括历代 钱币 ,其中有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 青铜器 4300 多件,如商代 蟠龙纹盘 、 兽面纹壶 、西周 毛公鼎 、战国 牺尊 等;玉器 1 万多件 ,其中有著名的 新石器时代 的玉璧、玉圭、 玉璜 以及闻名海内外的清代玉雕“ 翠玉白菜 ”、“避邪雕刻”、“三镶玉如意”等;古代书画近 1 万件,其中有从唐至清历代名家的代表作,如三稀之一的 王羲之 《 快雪时晴帖 》, 黄公望 的《 富春山居图 》后部长 卷,清明上河图(和前者是影像图)、 怀素 的《 自叙帖 》, 颜真卿 的《 刘中使帖 》, 苏东坡 的《 寒食帖 》, 张宏 的《华子冈图》等;善本古籍有近 20 万册,包括中国仅有四部的《 四库全书 》较完整的一部;明清 档案文献 近 40 万件,其中有清朝历代 皇帝 (石 + 朱)批奏折、 军机处 档案、清史馆档、实录、 起居注 等,以及世界罕见的 满文老档 40 巨册。” 看了这样的博物馆,我们对于一个中国的看法更加形象而具体了。 在参观过程中 , 有专业的志工为我们作英文讲解,短段的一个多小时时间里我们看到了主要的珍藏品,如 如商代 蟠龙纹盘 、 兽面纹壶 、西周 毛公鼎 、战国 牺尊 、 散氏盘 ,历代的 玉器 、陶瓷、古籍文献、名画碑帖,如三稀之一的 王羲之 《 快雪时晴帖 》, 黄公望 的《 富春山居图 》后部长卷, 怀素 的《 自叙帖 》, 颜真卿 的《 刘中使帖 》, 苏东坡 的《 寒食帖 》, 张宏 的《华子冈图》等,当然玉翠白菜也是推荐观赏藏品之一。 餐馆厅内是不准照相的,好在原先稍有印象,不至于看一场热闹。明清档案部分其实是我最关注的内容之一 , 可惜时间到了 , 没有看成。我们是和美国朋友一起看的 , 志工开始详细介绍中国历代的演变,占去了不少时间。斯坦福大学张少书教授的父亲张书旗是著名的岭南画派画家,故宫博物院收藏了他的父亲几幅画但是这次没有展出。 照片 13 张拍自博物院大厅和礼品销售室及博物馆资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台北故宫博物院 百科名片 台北故宫博物院 台北故宫博物院((Taipei's National Palace Museum)是中国著名的历史与文化艺术史博物馆。坐落在 台北市 基隆同北岸士林镇外 双溪 ,始建于1962年,1965年夏落成。为中国宫殿式建筑,共4层,白墙绿瓦。院前广场耸立由6根石柱组成的牌坊,气势宏伟,整座建筑庄重典雅,富有民族特色。院内设有20余间展览室,文化瑰宝不胜枚举。院内收藏有自 北京故宫博物院 、南京国立 中央博物院 、 沈阳故宫 、 热河 行宫 、中国 青铜器之乡 - 宝鸡 运到 台湾 的二十四万余件文物,所藏的 毛公鼎 、 散氏盘 等商周青铜器,历代的 玉器 、陶瓷、古籍文献、名画碑帖等皆为稀世之珍,展馆每三个月更换一次展品。台北故宫博物院占地总面积约16 公顷 ,依山傍水,气势宏伟,碧瓦黄墙,充满了中国传统的宫殿色彩。博物院的主体建筑分为四层,正院呈 梅花 形。 中文名称: 台北故宫博物院 外文名称: Taipei 's National Palace Museum 类别: 综合性博物馆 地点: 台湾台北 士林 区外 双溪 竣工时间: 1965 年 开放时间: 1966 年 馆藏精品: 毛公鼎 、 散氏盘 、 快雪时晴帖 等 藏品数量: 677609 件(截止2009年11月) 原名: 中山博物院 馆长: 冯明珠 基本信息 【名称】“ 国立故宫博物院” ,原名 中山博物院 【英文名称】Taipei's National Palace Museum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地址】台湾省 台北市 士林区外 双溪 【成立时间】1962年 【藏品数量】 60万件 位于台湾省 台北市 郊阳明山脚下双溪至善路2段221号,始建于1962年,是仿照 北京故宫 样式设计建筑的 宫殿 式建筑,1965年落成,1966年启用,原名中山博物院,后改为“ 国立故宫博物院 ”。 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中国著名的 历史 与 文化 艺术 史博物馆。建筑设计吸收了 中国 传统的 宫殿 建筑形式,淡蓝色的 琉璃瓦 屋顶覆盖着米黄色墙壁,洁白的 白石 栏杆环绕在青石基台之上,风格清丽典雅。 台北故宫博物院(8张)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包括 南京 国立 中央博物院 、 清代 北京故宫 、 沈阳故宫 和承德避暑山庄、中国 青铜器 之乡 - 宝鸡 等处旧藏之精华,以及海内外各界人士捐赠的文物精品,共约60万件,分为古籍、文献、 书法 、 古画 、 碑帖 、 铜器 、 玉器 、 陶瓷 、 文房 用具、 雕漆 、 珐琅器 、 雕刻 、杂项、 刺绣 及 缂丝 等14类。博物院经常维持有5000件左右的 书画 、 文物 展出,并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各种特展。馆内的书画、织绣等易损展品每3个月更换1次。 台北故宫博物院占地总面积约16 公顷 ,依山傍水,气势宏伟,碧瓦黄墙,充满了中国传统的宫殿色彩。博物院的主体建筑分为四层,正院呈 梅花 形,第一层是办公室、图书馆、演讲厅;第二层是展览书画、 铜器 、 瓷器 、侯家庄墓园模型及墓中出土文物;第三层陈列书画、玉器、法器、雕刻及图书、文献、碑帖、织绣等;第四层为各种专题特展。在第三层后面建有一座26米长的走廊直通山腹的山洞,山洞距离地面50米,内有拱形洞三座,每座长180米,高、宽均为3.6米,分隔成许多小库房,中间为通道,分类收藏着各种文物。 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部院区2013年2月6日在嘉义县举行动工仪式,预计将于2015年8月完工,同年12月开馆试营运。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部院区选址于嘉义县太保市,占地70公顷,定位为“亚洲艺术文化博物馆”,以收藏亚洲各地文物为主,并发挥文物研究、维护、教育及展示等功能,其主体建筑是一座融合艺术和文化的环保绿建筑 。 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中国著名的历史与文化艺术史博物馆。坐落在台北市基隆同北岸士林镇外双溪,始建于1962年,1965年夏落成,占地面积1.03万平方米。中国宫殿式建筑,共4层,白墙绿瓦。院前广场耸立由6根石柱组成的牌坊,气势宏伟,整座建筑庄重典雅,富有民族特色。院内设有20余间展览室,现代化的空气调节、防火、防潮、防盗等设施,以维护珍贵的文化瑰宝。文物库房恒温、恒湿,防火、防盗,并采用现代化技术自动控制,可保文物安全无虞。继承、利用传统工艺技术和引进自然科学新成果,对残损的文物进行修复。院内收藏有自北平故宫博物馆及沈阳故宫,热河行宫运到台湾的二十四万余件文物,所藏的商周青铜器,历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献、名画碑帖等皆为稀世之珍,展馆每三个月更换一次展品。 编辑本段 藏品统计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 珍品 中,有 甲骨 档案2万多片,该院收藏的甲骨档案数量列世界甲骨收藏机构的第二位(排在第一位的是中国国家图书馆);陶瓷器2万多件,包括从原始陶器到 明清 瓷器,在全世界各博物馆中,该院是收藏中国古代瓷器最精、最多的机构之一; 铜器 1万多件,包括历代 钱币 ,其中有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 青铜器 4300多件,如商代 蟠龙纹盘 、 兽面纹壶 、西周 毛公鼎 、战国 牺尊 等;玉器1万多件 ,其中有著名的 新石器时代 的玉璧、玉圭、 玉璜 以及闻名海内外的清代玉雕“ 翠玉白菜 ”、“避邪雕刻”、“三镶玉如意”等;古代书画近1万件,其中有从唐至清历代名家的代表作,如三稀之一的 王羲之 《 快雪时晴帖 》, 黄公望 的《 富春山居图 》后部长卷, 怀素 的《 自叙帖 》, 颜真卿 的《 刘中使帖 》, 苏东坡 的《 寒食帖 》, 张宏 的《 华子冈图 》等;善本古籍有近20万册,包括中国仅有四部的《 四库全书 》较完整的一部;明清 档案文献 近40万件,其中有清朝历代 皇帝 (石+朱)批奏折、 军机处 档案、清史馆档、实录、 起居注 等,以及世界罕见的 满文老档 40巨册。 铜器-6,044件 绘画-5,287件 瓷器-25,423件 书法-3,046件 玉器-12,104件 法帖-474件 漆器-707件 丝绣-306件 珐琅器-2,510件 成扇-1,651件 雕刻-651件 善本书籍-198,459册 文具-2,379件 清宫档案文献-386,729册件 钱币-6,953件 满蒙藏文文献-11,501件 杂项-12,347件 拓片-895件 织品-138件 以上总计677,609件册,是到2009年 11 月 底全院的典藏量。瓷器2万多件,包括 原始陶器 到明清瓷器,在全世界的博物馆中,该院是收藏中国古代瓷器最精、最多的机构之一; 台北故宫博物院 藏有铜器1万多件,包括历代钱币,有商周到春秋 战国 时期的青铜器4300多件,如 商代蟠龙纹盘 、兽面纹壶、西周毛公鼎、战国牺尊等;玉器1万多件, 编辑本段 藏品综述 台北 故宫 博物院共收藏、展出1000多年来 宋 至 清 历朝皇帝推祟艺术、广事收集的稀世珍品70万件,这是一般博物馆(院)的收藏都不能比的。 价值连城 的极品更是数以千计,如铜器中的 西周毛公鼎 、 散氏盘 ;玉器中的 翠玉白菜 、辟邪雕刻( 六朝 古墓出土); 书法 中的 王羲之 《 快雪时晴帖 》; 颜真卿 、 宋徽宗 (赵佶)书法手迹;画卷中的 张宏 《 华子冈图 》;以及中唐至清历代名家的代表作;瓷器中的宋、明、清名窑名家亲制品,官窑制御用艺瓷等, 国宝级文物 。 台北故宫博物院老院长秦孝仪说:“ 中国 之美,美在文化 艺术 ,文化艺术之美,尽在故宫”。 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物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文物的一部分,两院只有合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故宫。两院孰优?应该说是各有千秋,但都不完整。台北故宫博物院70万件藏品(包括近40万件明清档案)堪称中国文化艺术之宝库,北京故宫博物院超过了180万件的珍藏(另有800万件明清档案拨交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同样无人匹敌 。 金石 : 迁台的学者当时认为金石是最重要的,鼎是国家的象征,所以拿走了不少(2382件) 青铜器 去台北;北京故宫则通过收购、捐献、考古发掘充实馆藏,现藏历代铜器15000余件,其中先秦青铜器10000件左右,有铭文的1600余件,成为全世界中国古代青铜器藏品最为丰富的博物馆。 书画 : 文人重视书画,书画本身也好运载,能拿的尽可能拿,共拿走了5424件去台北,其中仅 宋 画即达943(实际上,台北故宫元以前绘画和书法分别为574件不包括南薰殿宋以前帝后像和155件 ,被清宫归为宋画的作品中有相当部分属后世作品。故宫博物院(北京)则有近420件元以前的绘画,310件元以前的书法。故宫(北京)相对严格的鉴定工作,使得故宫早期(元以前)书画中,很少有晚期(明清)书画混迹,台北故宫则在鉴定方面较为松散,以沿用清宫旧定结论为主),宋元山水画系列可构成台湾故宫博物院的极品特展;北京故宫则追回370件被溥仪私带出宫的绝品书画(溥仪共带走1300余件书画精品,其中大部分回到大陆各博物馆),又接受大量民间捐赠,共藏有绘画、壁画、版画、书法、尺牍、碑帖约14万件,占世界公立博物馆所藏中国古代书画总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其中早期书画(尤其人物画)和元代书画品质极佳,明清收藏极其丰富、全面。如著名的三希堂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三希”中的“二希”,即《中秋帖》和《伯远帖》,而台北藏有其中的“一希”为《快雪时晴帖》,但三贴中唯有《伯远帖》为晋人真迹。 郭熙 的《 早春图 》,台北,北京藏有他的另一幅名作《 窠石平远图 》。北京有《 清明上河图 》,台北仅有清代的仿本。 玉器: 中国有君子佩玉之说,故 玉器 也拿走不少,现有1万件;但也留下2.3万件精品,北京1949年以后又新入藏5000多件,现共有2.8万件历代玉器。 陶瓷: 陶瓷只拿走了一部分,计17934件,但却集中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各瓷器陈列室与敬事房的 精品 ,可谓名窑 毕备 ;不过留下的42万件中同样精品荟萃,北京故宫又弥补了唐以前陶瓷器、元代瓷器、历代民窑瓷器等清宫缺项。 宫廷: 台北故宫在宫廷文物收藏上(除部分帝后画像外)比较缺乏,如宫廷玺印,典章文物,御用器皿等。如龙袍,中国历代只有清王朝留下来的,当时的学者认为清朝的东西价值不大,没有拿,所以台北故宫博物院1件龙袍也没有。台北故宫收藏有比较完备的宋元以及明代的帝后画像,多为故宫南熏殿旧藏,但没有清代帝后画像。故宫(北京)拥有完整的清代帝后画像以及部分元明帝后画像,以及丰富的,富有特色的帝后亲笔书画和宫廷巨幅书画。 编辑本段 著名藏品 翠玉白菜 翠玉白菜 原陈列于宿末 瑾妃 所居住的 北京 永和宫,是 清 代艺人巧妙地运用一块一半灰白、一半翠绿的 翠玉白菜 灰玉雕成,把绿色的部位雕成菜叶,白色的雕成菜帮、菜叶自然反卷,筋脉分明,上面攀爬两只红色小息的螽斯虫。螽斯虫,属飞蝗科,俗名“ 纺织娘 ”或“ 蝈蝈 儿”,善于高声鸣叫,繁殖力很强。在《 诗经 ·周南》中有“螽虫”一篇是为祝福他人子孙众多的诗篇。这棵 白菜 和真白菜一样大,好像用指甲掐一下就会出水一样,增添了活意,令人叹服。在当时,白菜象征家世清白,螽斯虫则有子孙绵延之意,可以说这是件别有含义的 嫁妆 。 肉形石 肉形石 俗称 红烧肉 ,也称 东坡肉形石 、东坡肉。 肉形石,顾名思义,是像肉之石,横看竖看,都像肉,像东坡肉,像红烧肉。此 东坡肉形石 色峰纹理全是天然形成,是一块天然形成的 奇石 。看上去完全是一块栩栩如生的五花肉块。“肉”的肥瘦层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相信初次看到它的人不会把它当成硬邦邦的石头,怎么看它都像是一块连皮带肉,肥瘦相间的东坡肉。无论是色彩还是纹理,都可以乱真。 毛公鼎 西周 青铜器 毛公鼎 。1843年陕西 宝鸡 岐山 出土,有着2800年的历史。毛公鼎通高53.8厘米,口径47.9厘 毛公鼎 米,净重34705克。其鼎口呈仰天势,半球状深腹,垂地三足皆作兽蹄,口沿竖立一对壮硕的鼎耳。文物界公认此物系西周晚期宣王(公元前827-公元前781年)时的一件重器,因其鼎腹内铸有32行关于“册命” 毛公 喑(yīn)的铭文,故名“毛公鼎”。铬文有32行、共497个字。迄今为止,毛公鼎是铭文最多的重器,自然便成了稀世瑰宝。当时的青铜器不但以质地、古旧程度论价,而且还按照铭文的字数加价,一个字可以加一两黄金。 翠玉白菜、肉形石、毛公鼎为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三宝。 宝石红僧帽壶 宝石红僧帽壶 明 宣德 通盖高480px,口径长402.50000000000005px,口径宽280px,底径190px。 壶口 沿呈三阶渐高边,形似僧伽帽,故名。 器外通体施红釉,釉色鲜红,并带类似 橘 皮上的针孔气泡眼,口、足、帽沿边等出棱处,呈现 白边 ,内部及底釉泛青。胎骨匀细,圈足露胎,细腻洁白,间带铁质斑点。器无款,底刻乾隆御制诗。 僧帽壶形使见于元代,宣德 宝石红僧帽壶 为世所称,口、足或转折棱边常见“灯草边”白边,为 宣德红釉 普见现象。 宝石红僧帽壶 ,深受清宫帝后所爱, 清 佚名画“胤祯妃行乐图”之四幅中, 雍正 妃傍的立柜格上即置有宝石红僧帽壶。 莲花式温碗宋汝窑 (A.D.960~1279) 莲花式宋汝窑 汝窑,为冠绝古今之中国磁器名窑。 器作十瓣 莲花 形。以莲花或莲瓣作为器物之纹饰及造型,随佛教之传入而盛行,尔后更取其出泥不染之习性,寓意廉洁,广为各类器所采用。本器状似未盛开莲花,线条温柔婉约,高雅清丽。原器应与一执壶配套,为一温酒用器,晚唐至宋所常见。 汝窑曾为宫中用器,因采覆烧的方式,故口有缺陷,因而有“宫中命汝州烧造青瓷”之举,汝窑之入选,支烧满釉应是原因之一。支烧另一用处为防止器底塌陷,汝窑所用支钉细小,所留钉痕状似芝麻,器底五支钉痕即是,也就是俗称的“芝麻钉”。釉面细碎纹路,更有“蟹爪痕”之美名。 莲花温碗 ,以其典雅造型,温柔不透明釉色,在传世不多之汝窑器中,更显珍贵。 婴儿枕 宋 定窑 (A.D.960~1279) 瓷枕造形采婴儿侧卧于榻上,头微扬、宽额、身硕、双手交叉为枕,两脚弯曲交迭,状极悠闲。左手 婴儿枕 执一状似彩球童玩,丝带贯穿,上下以 蝴蝶结 饰固定。 婴儿 脸部交待清晰写实,模样雅稚可人,衣饰以今日用语应是:身着长袍,外加背心,长裤,布鞋。背心前襟饰钱形纹,后背划牡丹,长袍下裳印圆形团花,衣袖长裤无纹饰,显示以不同布料缝制而成。榻周开光,印有龙纹,底平无釉,刻 乾隆 御制诗。 宋、金时小瓷枕广为流行,有最简单的 长方形 ,亦有动物造型的,如虎形枕,及状似如意云状,取其吉祥意的如意枕,本件婴儿枕为其中造型较为繁复者。 宋 代婴儿纹样极为流行,传世 宋瓷 中,北方青瓷系、 景德镇 影青瓷、技法繁杂的磁州窑系以及本件所属的定窑系,均可见以婴儿或孩童嬉戏为纹样的作品。 定窑,在今 河北 曲阳县,古名定州,故名 定窑 。白釉色泛黄呈牙色,装饰技法有浅划、深刻、模印等,题材亦丰,尤以划法技法灵巧熟练,线条流畅,作品生动活泼。 院藏同型婴儿枕两件,北京故宫亦有一件,三件造型一致,均以模印成型,除在细部纹饰技法、纹样、部位及尺寸略有差异外,在面貌、衣饰皱褶几乎一致,想当时应有一共同样本,提供模制。 五彩龙凤大盘 明 万历 高114.99999999999998px,口径757.5px,足径507.5px。 侈口大圆盘,窄唇,矮圈足。胎薄,施釉洁白,器面图案为釉下青花与釉上低温彩共同描绘成。 五彩龙凤大盘 明神宗 万历时期,官方手工业喜爱制作五彩缤纷的作品,以寓意 吉祥 为要,而题材琐碎;在同一平面上,常以各种形状的开光框缘界隔出不同空间与主题,使观者视线所及,纹饰满布,几无间隙;多样主题并呈,让人 目不暇给 ,充分营造华丽而热闹的气氛;同样的风格也见于此时的漆器和织物的图案设计。另方面,若仔细观察细部,则见画工用笔软弱潦草,不经意的出现笔线出锋,色彩漫溢出界的情形,均可见此时窑场大量产制却又疏于管理,以及匠者应付的心态。 以本件开光中的穿花龙凤为例, 龙 凤都只是形式化的外型,缠枝番莲也只拘谨的勾描外廓再填色,笔致柔弱稚拙,似乎只是依样 葫芦 ,虚应故事;但其仍尽量保持官样的原貌,官土轻薄洁白,釉色莹亮,色料淘洗匀细,其繁复多彩、色调喧哗,以及细碎的填染,反而成为此时期让人惊艳的特色。 藏文大藏经 藏文佛经的装帧形式不同于汉族人习惯用的佛教经本,而是以经叶、经版和经衣组成。经叶呈长方形,一张张叠成一摞,上下以经版夹住,然后用丝带扎紧,并附上白色 哈达 ,最后以黄绫经衣包裹,成为完整的一函经箧。这种经本形式源自 印度 ,为西藏佛教沿用,称为“梵夹装”。此为清朝的收藏,泥金写本藏文甘珠尔经的经叶,正反两面均以金泥正楷书写,每函300~500叶不等,经叶依次序叠放后,边缘即呈现金泥彩绘的法螺、法轮、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吉祥结等8种图案。 编辑本段 十大国宝 散氏盘 散氏盘(宝鸡出土) 此为西周晚期青铜器,康熙年间出土,嘉庆年间被进贡上京。盘高20.6厘米,腹深9.8厘米,直径54.6厘米,地盘直径41.4厘米,重21312克。上刻西周晚期土地契约,共19行,357字。所刻文字线条 西周散氏盘 婉转灵动,是研究西周 金文 的重要材料。 早在商朝中期,青铜器上便已出现铭文,比甲骨文的时代还早。但是在西周之后,在铜器上铸刻铭文的风气才大大风行,举凡祭祀、战争、赏赐等大事,甚至是契约,都被纪录在青铜器上。 散氏盘在康熙年间出土,嘉庆年间被进贡上京,作为庆贺嘉庆皇帝寿辰的贺礼,从此成为皇室收藏。盘上的铭文共 357 字,记载的是西周晚期的土地契约。位于今日西宝鸡 凤翔 一带的散国,被西北方的国侵占了土地,两国议和,戡定国界,国割地赔偿,过程与合约均铸在盘上,作为证明。散氏盘 造形与纹饰均呈现西周晚期青铜器简约的风格 ,文字线条宛转灵动,是研究西周金文重要的材料。 汝窑天青水仙盆 汝窑天青无纹椭圆水仙盆 汝窑为 北宋徽宗 朝的官窑,以天青釉色著称于世。此盆高6.7厘米,深3.5厘米,长23厘米,宽16.4厘米,是精品中的精品。汝窑传世作品不多,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约20件,水仙盆盆体简雅大方,由于重复施釉的关系,釉层略具厚度,并带有流动性。口沿处釉层较薄,隐约透出胎土色泽;而四个云头足的转折部分,又有釉层堆积,柔腻如脂。釉层的厚薄,造成全器釉色与质感的细腻变化,扣人心弦。存世汝窑器多有开片,独此件光洁无纹,益发显得匀净端庄,充分展现北宋制瓷工艺对于如玉釉质的无上追求。 镀金镶珊瑚松石坛城 高:14.8公分 径:32.4公分,坛城(Mandala)是藏传佛教用以象征 宇宙 结构的法器。这件坛城是达赖喇嘛五世于清朝顺治九年(1652)送给顺治皇帝的礼物,高14.8厘米,直径32.4厘米,通体镀金,并以绿松石镶嵌,极为珍贵,由此可见清朝与 西藏 在政治宗教上的密切联系。 溪山行旅图 范宽是 北宋 中期著名画家,此图是他传世的两幅真迹之一(另一幅《雪景寒林图》现藏于天津博物馆)。这幅作品为设色绢本,高206.3厘米,宽103.3厘米,由上而下分为三段,分别代表前、中、后的距离。主体是气势雄浑的主峰,高不可攀,中景有一队商旅奋力赶路,在巨山的衬托下显得极为渺小。此画原本不知作者是谁,后来被台北“故宫博物院” 研究员 李霖灿发现画右下角树叶中有范宽的签名。据一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研究员透露,该隐藏在树叶中的签名最先是被一个工友(清洁工)首先发现的。 范宽出身于关地区,因得饱览北地的雄浑景致,笔下山水气势磅礴。《 溪山行旅图 》的画面由下而上分三段布局,分别代表前、中、后的距离,这也是中国早期山水画中常见的空间表现手法。画中传达着中国传统的宇宙观,以天地为万物之逆旅,人类只是其中短暂的过客。 早春图 早春图 据说这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现任馆长 石守谦 最喜欢的一幅画。这幅作品属于设色绢本,长158.3厘米,宽108.1厘米,作者为北宋时期著名的宫廷画师 郭熙 。 郭熙是北 宋神宗 朝的宫廷画师,这幅作于1072年的《早春图》,充分体现他的绘画成就,画上如蒸云般充满动感的山石,以及蟹爪般的枝 ,是主要的特色。画面中央的主山之外,两侧有舟子、渔人、妇人、童子在水边劳动。这是春雪乍融的时节,草木才刚开始发枝,自然界与生民百姓都正开始新年度的生命循环。 北宋画家对于四季节气与自然律动十分留意,郭熙本人即曾观察四季山水,说:“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澹冶而如笑, 夏山 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 ,冬山惨淡而如睡。”这幅《早春图》表现的正是如笑的春山。不同于范宽迥然三段的严峻构图,却多了一股微妙的气氛,柔和了物象,也统合了全画远近、深浅的空间感,塑造出可游可居的理想山水。 万壑松风图 此画长188.7厘米,宽139.8厘米,是宋朝另一位著名画家 李唐 的作品。李唐横跨南北宋两代,是中国画史上承上启下的人物。这幅作品是李唐在北宋画院时期的作品,李唐表现石面质感的用笔称为“斧劈皴”,是其笔法的一大特色。 李唐于 宋徽宗 朝任职于画院,靖康之难后南渡到 杭州 ,高宗重建画院后,再度入画院任职。李唐横跨了南北宋两代,是画史上承先启后的人物。 《万壑松风图》是李唐在北宋画院时的作品。图中是粗砺嶙峋的石质山壁,松树林于乱石中拔起,表现了旺盛的生命力。两侧的溪涧流水沿石而下,观者仿佛可感受到水流的速度与声音。比起 范宽 、 郭熙 两位前代的大师,由于主山的比例缩小,且去除了雾气的使用,山水看来格外清晰,亦令观者产生如临其境感受,翻出了不同的山水气象。 快雪时晴帖 这是王羲之致朋友的短信,他在一场大雪初晴之时想起了远方的朋友,原帖长23厘米,宽14.8厘米,内容如下: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 安善 ,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 山阴 张侯。王羲之的作品已无真迹传世,这是唐代的摹本。乾隆皇帝将此帖与 王献之 的《中秋帖》、王的《 伯远帖 》同列为三件稀世珍宝,珍藏于他的书房“三希堂”中。另两幅字帖现藏于 北京故宫 博物院。 中国历史 上著名的“书圣”王羲之,以优雅闲逸著称,此帖则是传世作品中笔划最为圆钝的,更富有质内敛的气质。其笔法与结字,几近无懈可击,行气舒缓连贯,给人悠从容的感觉。王羲之的作品今已无真迹传世。这件《快雪时晴帖》与同藏于台北故宫本院的《远宦帖》、《平安何如奉橘帖》,是三件重要的唐代摹本。 华子岗图 明 张宏《华子冈图》 纸质,设色,该幅29.1x280.5厘米,隔水一11厘米,隔水二9.7厘米, 明代 著名画家 张宏 所画,张宏(公元1577年—1652年后)字君度,号鹤涧, 明代 著名画家, 江苏 苏州人。善画山水,重写生,笔力峭拔、墨色湿润、层峦叠嶂、秋壑深邃、有元人古意;他画石面连皴带染为其特色。张宏的写生主义和师法自然的风格,开创了写生主义的先河,并且把具象山水画推向了一个高峰。《华子冈图》即是利用这些具象物和气氛的烘托,重现王维夜登华子冈的情景,让熟悉此文的观者有如参与此行,亲临其境的幻觉。画卷前端有深林古木环拱,露出门阶、高墙与楼阁,其间雾气氤蕴,杂草蔓生,点出“寒山”的景象。渡过长桥,有冈陵高耸,形势峻厚,山路沿著脊稜蜿蜒不绝,一直延伸到悬崖顶端,此处就是文中所说的华子冈了。山头一人背向静坐,两僮仆侍於後,如实的描写“此时独坐,僮仆静默”一句。山脚滨临河水,天空辽阔而幽暗,寒月穿过云层低垂在天际,则是写“ 明 张宏《华子冈图》局部 辋水沦连,与月上下”之景。画幅下端村舍连楹,依稀可以见到人与犬的活动,正是“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钟相间”的描写。至于幽静清寂的感觉属于抽象的层次,张宏利用枯树、烟霭,及云层与明月,远山与丘壑的对比,营造出空旷辽阔的空间;树干的轮廓模糊,枯枝细密如草茎,土坡上也覆盖细密的杂草,遮去石块的轮廓。主山也没有清晰的轮廓,皴染并无既有格套,而是顺着山石凹凸横斜的走势,连皴带染的塑造出自然的山体。 国子监刊本《尔雅》 国子监刊本 《尔雅》 此刊本由南宋最高学府--国子监刊印,保存完整。国子监自五代开始刊刻经籍,但如今五代与北宋的刊本已不多见。这部南宋时代的《尔雅》是孤本,也是研究五代刻书规模的重要物证。值得一提的是,古书的 字体 与刊印形式也如艺术品一般有其风格演变的历史。这部《尔雅》的字体端庄有力,版面宽大疏朗,又称为宋刻大字本,是难得一见的精品。 帝鉴图说 这是 张居正 为当时年仅10岁的 明神宗 (万历皇帝)所编的教科书,每段故事先录一段简短的史传记载,再翻译成当时通行的白话文, 于文 末提醒为政之方,通俗易懂。“台北故宫”所藏《帝鉴图说》共两册,是清代内府的图绘写本,色彩鲜艳,制作精美。依制作人员的年代判断,应该完成于 咸丰十一年 (1861)之后。 编辑本段 旅游小贴士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 票价: 故宫展览馆:1、普通票新台币160元;2、团体参观票(10人以上)新台币120元;3、军警学生、持文化机构义工证者、台湾岛外学生持学生证明者新台币80元。(注意:自2008年3月1日起周六夜间开馆一律免费。 至善园 :新台币20元。) 开放时间: 故宫展览馆:8:00——18:30,周六夜间开放18:30——21:00。全年无休。 图书文献馆:9:00——17:00,周日、假日休馆。 张大千 先生纪念馆:周一和假日休馆,需一周前申请预约。至善园:9:00——19:00,周一休园。免费导览服务 中文导览:9:30、10:00、 14:30、 16:30;  英文导览:10:00、15:00。 交通: 捷运:搭乘捷运淡水线至士林站下,于中正路转乘255、255(区间车)、304承德线、304重庆线、小18、小19、红30至故宫正门口或大门广场。 公车:213、255、304、小18、小19、红30至故宫博物院站。 自驾:1、高速公路北上路段,由台北滨江交流道下,左转大直桥,过自强隧道,于故宫路与至善路口右转即可抵达。 2、高速公路由基隆方向南下,由内湖交流道下,左转快速道路,至内湖路一段,过自强隧道,于故宫路与至善路口转即可抵达。 3、 台北市 东区(基隆路),经正气桥,堤顶大道,过自强隧道即可到达。 4、台北市南港,经环东,堤顶大道,过自强隧道即可到达。  5、台北市北区(士林、北投等)经中山北路或文林路,至中正路往外 双溪 (中影 文化 城)方向即可抵达。 展览活动:先后举办“商周青铜礼器展”、“我国瓷器的发展”、“书画精华特展”、“故宫藏玉”、“中华民国开国史料展”等展览。在建院60周年之际,举办了大型综合陈列“华夏文化与世界文化之关系特展”。还在院内开辟了“ 三希堂 古典茶艺雅座”和仿宋、明庭园“ 至善园 ”。为了方便外地民众参观,还举办了巡回文物展览,深入许多市县展出。 该院出版有《中华五千年文明集刊》、《国之重宝》、《 惠风和畅 》、《文物光华》、《故宫宝藏》、《 元四大家 》、《 唐寅 的研究》、《山水画皴法点苔之研究》、《 清代 通鉴长编》等著作,并影印出版了 文渊阁 《 四库全书 》。院内还有定期刊物《故宫文物月刊》和《故宫学术季刊》等等。 历任院长:(1965年台北建馆后)  蒋复璁 (1965年9月-1983年1月)  秦孝仪(1983年-2000年)  杜正胜(2000年-2004年)   石守谦 (2004年-2006年)  林曼丽(2006年-2008年) 周功鑫(2008年-2012年) 冯明珠 (2012年—至今)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北平成立 1911 年 , 清 帝 溥仪 退位、 中华民国 成立之初。溥仪与 中华民国 签订《 清室优待条件 》,使溥仪仍继续住在 紫禁城 。 1914 年 ,将 热河 避暑山庄 和 沈阳故宫 的文物移至紫禁城的 外廷 ,设立“古物陈列所”开放参观。 1924 年 11 月 ,溥仪被 冯玉祥 逐出紫禁城,溥仪居住紫禁城这段期间,因赏 台北故宫博物院 赐、故臣借观、拍卖点押、窃取盗卖,使1200多件书画精品、古籍善本和大量 珍宝 流失。随后于紫禁城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整理宫内珍藏文物。 1925 年 9 月 ,成立清室古物保管委员会,由 李石曾 出任委员长。清室善后委员会制定《故宫博物院临时组织大纲》、《故宫博物院临时董事会组织章程》及《故宫博物院临时理事会章程》。 10 月10 日 ,在 北京 紫禁城 建立“故宫博物院”(此时尚无设置院长),为国立故宫博物院前身。 1928 年 6 月 , 国民政府委员会 委员 经亨颐 提案废除故宫博物院、成立逆产处理委员会处理并变卖故宫文物、建议在 南京 另设“国立中央博物院”,后来在古物保管委员会委员长张继的反对下,使经亨颐的前两项计划无法成功。同一时间派 易培基 接收故宫博物院,公布《故宫博物院组织法》与《故宫博物院理事会条例》,隔年2月接任第一任院长。 抗战南迁 故宫博物院于 抗日战争 的前夕,选择重要文物南迁。 1931 年 , 日本 发动 九一八事变 侵占东北后,国民政府开始计划将博物院文物南运。隔年,日军攻占 热河 、进逼北平,故宫 理事会 要求博物院选择院藏文物菁华装箱储置,开始南运。 1933 年 2 月6 日 ,北平 戒严 ,华北情势告急,第一批南迁文物抵达 上海 ,期间南迁文物共五批19,557箱,包含 古物陈列所 、 颐和园 、 国子监 等单位文物的6,066箱。隔年 2 月 ,公布《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暂行组织条例》,故宫改隶 行政院 ,命 马衡 为院长。 1936 年 12 月 ,南迁文物由上海转运 南京 。 1937 年 1 月 ,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中央博物院)正式成立。 8 月 ,上海爆发 淞沪会战 ,南迁文物再由庄尚严等人第一批80箱南京文物迁至 长沙 ;隔年 11 月 再转运至 贵阳 安顺 暂置( 1944 年 再运往 四川 巴县 )。 1937 年 11 月 ,第二批9,369箱以水路,经由 长江 至 汉口 ; 1939 年 5 月 再移往 宜昌 、 重庆 至四川 乐山 。第三批7,286箱文物由 那志良 走 陇海铁路 运至陕西 宝鸡 ; 1939 年 7 月 ,再转卡车经 汉中 运抵 成都 ,随后又运往 峨眉 古庙安置,成立故宫博物院峨眉办事处。最后南迁至南京的文物,约2,900箱文物因来不及运送,滞留在南京。北平沦陷后,北平故宫仍留有许多文物,沦陷期间还在继续清点未曾登记的文物,并又广泛征集了一批珍贵文物。 文物迁台 抗战结束后, 杭立武 向 日本 索回许多珍贵的图书和艺术品,随后运往 台湾 的精品文物之中就有这部分图书和艺术品。包含了北平故宫博物院2,972箱,中央博物院852箱书画、瓷器、玉器,另外加上 国立北平图书馆 的善本图书和 外交部 条约档案等共5,422箱。 国共内战 后期, 杭立武 负责抢运这批故宫国宝至 台湾 ,中华民国政府迁运台湾的文物本来计划共运送五次,但因战争形势突变一共只运了三次。 1945 年 , 抗日战争 胜利后,南迁文物先集中运至 重庆 。 1947 年 6 月 ,南迁文物由重庆循水路运回 南京 ,至12月全数运抵。 1948 年 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即,国民政府令故宫博物院挑选贵重文物以军舰转运 台湾 。国民政府将故宫博物院南迁文物、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文物、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图书、 中央研究院 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文物、 外交部 档案开始运往 台湾 ,成立“中央文物联合保管处”。 12 月27 日 ,第一批文物772箱(包括国立故宫博物院文物320箱、中央博物院筹备处212箱、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20箱、中央图书馆60箱、外交部重要档案60箱)由中鼎舰运抵 基隆 港。 南京国民政府 还下令留在北平的故宫博物院院长 马衡 将留在北平的文物菁华装箱,分批空运南京,马院长以各种理由推延装箱,以致于后来一箱也未运走。 1949 年 , 1 月6 日 第二批由招商局海沪轮于 1 月6 日 运出, 1 月9 日 到达基隆,共计3,502箱(包括国立故宫博物院1,680箱、中央博物院筹备处486箱、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856箱、中央图书馆462箱、北平图书馆明清舆图18箱)。第三批文物由昆仑号军舰于 1 月29 日 运出, 2 月22 日 运抵基隆港,共1,244箱;第三次原本计划搬运2,000箱(包括国立故宫博物院1,700箱、中央博物院筹备处150箱、中央图书馆150箱),但军舰一到海军部眷属就抢先上船, 杭立武 只好找海军司令 桂永清 解决,最后下令拆除办公桌,但由于运输舰舱位有限,最后只能运出1,244箱(包括国立故宫博物院972箱、中央博物院筹备处150箱、中央图书馆28箱),剩下的国立故宫博物院728箱和中央图书馆28箱被迫留在南京。至此,总共有2,972箱国立故宫博物院文物运台,南京还剩11,178箱故宫文物,其中大部分在五十年代运回北京故宫,剩下两千多箱暂存南京至今 。为阻止文物迁台,南京中央博物院共产党员 陶孟和 曾发动群众阻止,但未成功。 1949 年 8 月23 日 ,文物迁入 台中县 雾峰乡 吉峰村,并成立“国立中央博物图书院馆联合管理处”,隶属于 教育部 ,由 杭立武 部长兼任主任委员,并于台中县雾峰乡北沟觅地建筑库房(隔年4月落成,文物随即迁入)。 11 月 ,战时 河南省 存放在 重庆 中央大学 柏溪分校的68箱出土文物,亦抢运到台湾并存放在 台中市 糖厂 仓库。 1950 年 4 月,台中郊外雾峰乡吉峰村仓库落成,运台文物随即迁入新库存贮。 1951 年 6 月 ,成立两院存台文物清点委员会,延聘学者、专家为委员,进行重编箱号、抽查箱内文物,直到1954年才完成。这次清点也编制了《点查清册》,成为存台两院文物的原始清册。 1954 年 ,“国立中央图书馆”在 台北 复馆,联管处改组,并开始出版重要资料。 1956 年 ,“北沟文物陈列室”正式开放(后毁于九二一地震)。 1957 年 ,在 亚洲协会 赞助下,在库房之外又建一小型陈列室,公开展览所藏文物。 台北建馆 1965 年 , 台北市 士林区 外双溪 现址落成新址为纪念 孙中山 先生百岁诞辰,命名为中山博物院。台湾当局“行政院”公布了《国立故宫博物院临时组织规程》,规定设置“国立故宫博物院”,改直属于“行政院”。“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文物由故宫博物院保管使用,将来国家统一后,迁台文物仍交回原博物院。“中央博物院”归并故宫博物院后,故宫博物院全部文物由台中运至台北中山博物院,以此作为院址,1965年11月12日正 式开幕 。至此,运台文物才得到一个适当的保存环境。运台文物主要为书画、铜器、瓷器、玉器、漆器、珐琅、雕刻、文具、图书、文献及其他 工艺品 ,初为230863件,“中央博物院”并入后, 万件 。其中,后来运往台湾2,972箱,占原南迁 台北故宫博物院平面图(点击看大图) 文物箱件数的22%。 1969 年 ,订定《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品征集办法》,在台湾展开增加藏品的行动。1967年-2008年8月期间,透过其它机关移交1,651件,受赠32,326件册,收购12,751件册,合计46,728件册。 1989 年,“国立故宫博物院管理委员会”聘请社会学者、专家四十余人组成委员小组,再次进行全院藏品文物的清点检验,至1991年5月完成。此次完成了藏品文物登录号签张贴,文物建卡照片摄照以及文物保存状况的了解。 2000 年 台湾地区政党轮替后,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杜正胜 接任院长,以去政治化、推动本土、中华与国际兼具之多元文化观,回归艺术文化本质经营国立故宫博物院。在此政策指引下,馆藏方向朝扩大至 东南亚 、南太平洋文物的趋势,以呼应 台湾原住民 与南岛文化的传承关系。 2002 年 ,台湾当局“ 行政院 ”通过改建案。 2006 年 ,改建后故宫随建筑更新推出“Old is New”概念,以行销方式推广典藏。参考 法国 国际博物联合会影像 授权 办法,援用文资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制定影像授权收费规定。 2007 年 ,台湾当局“ 行政院 ”提出修正故宫组织条例,将收藏“中国”文物改为“国内外文物”,被 立法院 否决。 2009 年 2 月14 日 ,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 周功鑫 带团赴 中国大陆 访问北京 故宫博物院 ,首度开启两岸故宫交流,而北京故宫也将在 3 月 份访台。 10 月 在台北故宫举办的“ 雍正 大展”,将成为两岸故宫合作的试金石。 2009 年3月1日 ,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 郑欣淼 率团抵达台北,他们此行将专程访问台北故宫博物院,这也是对半个月前周功鑫以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身份首访北京故宫的回访。 扩建 1964 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正馆开始兴建。 1966 年 ,第一期新馆左右两翼扩建工程完竣。 1971 年 ,第二期扩建工程从新馆两翼向前扩建完竣,陈列室面积达到8,777.41平方米。 1983 年 10 月 ,成立“ 张大千 先生纪念馆”。 1984 年 ,第三期扩建工程故宫新建行政大楼启用。库房和展场建立恒温恒湿、防火防潮、防震防盗等措施保护,又仿 乾隆 养心殿 西室书斋于正馆设“ 三希堂 ”。隔年,仿 宋 明 庭园设“ 至善园 ”。 1994 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 秦孝仪 提出改建构想。隔年,第四期扩建工程图书文献大楼竣工使用,同年又增设“ 至德园 ”。 2000 年 , 杜正胜 接任院长,计划进行第五期正馆扩充整建,并推动故宫南部院区之规划设立。 2007 年 2 月 ,正馆扩充整建工程完工,展览空间达到9,613.91平方米、非专业展览用之公共空间则增加至10,656.98平方米、行政空间增至8,852.69平方米。同年,检调侦办故宫博物院改建扩建工程弊案,故宫先后任院长、官员涉入其中,总共15人遭起诉。 编辑本段 历史发展 台北 故宫源于 北京 故宫。亲历者那志良先生所写的《 典守故宫 国宝 七十年》,对故宫 文物 去台的惊险历程有详细 记载 。但为免于沦陷 日本 侵略者之手,被迫“流亡”南迁的国宝远不止于故宫。台北的 历史 博物馆和郑州的 河南 博物院都记载着这样一段历史:1937年“ 七七事变 ”爆发,日本侵略者长驱直入,为避免苦心收藏的文物受损,河南博物院精心挑选文物珍品5678件,拓片1162张,图书1472套(册),分装68箱运往 汉口 ,1938年又运至 重庆 。1948年底,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即,国民政府令故宫博物院挑选贵重文物以军舰转运 台湾 。原故宫博物院文物分3批运走2972箱。一起运台的还有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文物852箱及其他单位 文物 。1949年, 国民党 政府从河南博物院存放在重庆的68箱文物中精选38箱运往台湾,文物以 陶器 、铜器为主,包括1923年出土的河南郑公大墓中的珍贵器物。 文物落脚 台湾 初期,秘藏不示外人, 社会 各界要求展示 故宫 文物,曾被保管委员会拒绝。1956年,早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国民党当局在台湾建立第一座博物馆“文物美术馆”,收藏来自河南的38箱文物,加上日本归还掠夺的文物51箱,奠定了 史博 馆的“家底”。1957年, 蒋介石 巡视“文物美术馆”,并改馆名为“历史博物馆”。 作为1949年后台湾建立的第一座 博物馆 ,历史博物馆曾经独享尊荣。蒋介石拨交为他祝寿的礼品270多件,社会各界踊跃捐赠各自的收藏,第一任 馆长 包遵彭称历史博物馆是社会爱护扶持的产物。同时,史博馆也居于文化艺术活动的引领地位,致力于台湾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文化艺术的普及活动,开办画廊,鼓励艺术创作;设置“历史研究室”,辅助 学校 历史考古课程和研究;1964年推动成立博物馆学会,至今仍然主持 博物馆馆长 论坛。1965年,在现址建成新馆。新址为纪念 孙中山 先生百岁诞辰,命名为中山博物院。后中央博物院归并故宫博物院后,故宫博物院全部文物由台中运至台北中山博物院,以此作为院址,1965年11月12日正式开放。至此,运台 文物 才得到一个适当的 保存 环境。 进入20世纪80年代, 台湾博物馆 业迅速发展,各主题博物馆突出特色,吸引人们的视线。史博馆没有固步自封落后于时代,其品位和实力仍稳居前列。上世纪80年代末,台湾当局开放老兵赴大陆探亲,史博馆适时推出大陆探亲摄影展,轰动全岛。随着两岸交流的深入,又陆继推出 林风眠 九十回顾展、 李可染 书画展、 傅抱石 画展。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ONtz_1NY7ZEbd2xRbn1znOJ4oleZNMBJrmyXGZcPr7uH7d34qCSjcEC_jhtpNEsbMGYWkU838Q3CbLHAxZUEgW5fgNIEQSOmXWOsoNdfOyrK8-lNHhCZlUS8-Tqz5wiBeiP-LNgW_w-IWFeMOWcDwgWqjyNqSCiBvxL6M8VKcb40GBDq1iRij-EacZUSLpCZ
个人分类: 国内所见所闻(10-11)|3414 次阅读|2 个评论
留影台北故宫博物院外景
热度 1 黄安年 2013-9-20 07:17
留影台北故宫博物院外景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3年9月20日发布 9 月3日 , 台北北美铁路华工圆桌论坛会组织与会学者参观台北故宫博物院,介绍称: 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中国著名的历史与文化艺术史博物馆。坐落在台北市基隆同北岸士林镇外双溪,始建于1962年,1965年夏落成,占地面积1.03万平方米。中国宫殿式建筑,共4层,白墙绿瓦。院前广场耸立由6根石柱组成的牌坊,气势宏伟,整座建筑庄重典雅,富有民族特色。院内设有20余间展览室,现代化的空气调节、防火、防潮、防盗等设施,以维护珍贵的文化瑰宝。文物库房恒温、恒湿,防火、防盗,并采用现代化技术自动控制,可保文物安全无虞。继承、利用传统工艺技术和引进自然科学新成果,对残损的文物进行修复。院内收藏有自北平故宫博物馆及沈阳故宫,热河行宫运到台湾的二十四万余件文物,所藏的商周青铜器,历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献、名画碑帖等皆为稀世之珍,展馆每三个月更换一次展品。 下面的照片12张是随机拍摄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台北故宫博物院 百科名片 台北故宫博物院 台北故宫博物院((Taipei's National Palace Museum)是中国著名的历史与文化艺术史博物馆。坐落在 台北市 基隆同北岸士林镇外 双溪 ,始建于1962年,1965年夏落成。为中国宫殿式建筑,共4层,白墙绿瓦。院前广场耸立由6根石柱组成的牌坊,气势宏伟,整座建筑庄重典雅,富有民族特色。院内设有20余间展览室,文化瑰宝不胜枚举。院内收藏有自 北京故宫博物院 、南京国立 中央博物院 、 沈阳故宫 、 热河 行宫 、中国 青铜器之乡 - 宝鸡 运到 台湾 的二十四万余件文物,所藏的 毛公鼎 、 散氏盘 等商周青铜器,历代的 玉器 、陶瓷、古籍文献、名画碑帖等皆为稀世之珍,展馆每三个月更换一次展品。台北故宫博物院占地总面积约16 公顷 ,依山傍水,气势宏伟,碧瓦黄墙,充满了中国传统的宫殿色彩。博物院的主体建筑分为四层,正院呈 梅花 形。 中文名称: 台北故宫博物院 外文名称: Taipei 's National Palace Museum 类别: 综合性博物馆 地点: 台湾台北 士林 区外 双溪 竣工时间: 1965 年 开放时间: 1966 年 馆藏精品: 毛公鼎 、 散氏盘 、 快雪时晴帖 等 藏品数量: 677609 件(截止2009年11月) 原名: 中山博物院 馆长: 冯明珠 基本信息 【名称】“ 国立故宫博物院” ,原名 中山博物院 【英文名称】Taipei's National Palace Museum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地址】台湾省 台北市 士林区外 双溪 【成立时间】1962年 【藏品数量】 60万件 位于台湾省 台北市 郊阳明山脚下双溪至善路2段221号,始建于1962年,是仿照 北京故宫 样式设计建筑的 宫殿 式建筑,1965年落成,1966年启用,原名中山博物院,后改为“ 国立故宫博物院 ”。 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中国著名的 历史 与 文化 艺术 史博物馆。建筑设计吸收了 中国 传统的 宫殿 建筑形式,淡蓝色的 琉璃瓦 屋顶覆盖着米黄色墙壁,洁白的 白石 栏杆环绕在青石基台之上,风格清丽典雅。 台北故宫博物院(8张)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包括 南京 国立 中央博物院 、 清代 北京故宫 、 沈阳故宫 和承德避暑山庄、中国 青铜器 之乡 - 宝鸡 等处旧藏之精华,以及海内外各界人士捐赠的文物精品,共约60万件,分为古籍、文献、 书法 、 古画 、 碑帖 、 铜器 、 玉器 、 陶瓷 、 文房 用具、 雕漆 、 珐琅器 、 雕刻 、杂项、 刺绣 及 缂丝 等14类。博物院经常维持有5000件左右的 书画 、 文物 展出,并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各种特展。馆内的书画、织绣等易损展品每3个月更换1次。 台北故宫博物院占地总面积约16 公顷 ,依山傍水,气势宏伟,碧瓦黄墙,充满了中国传统的宫殿色彩。博物院的主体建筑分为四层,正院呈 梅花 形,第一层是办公室、图书馆、演讲厅;第二层是展览书画、 铜器 、 瓷器 、侯家庄墓园模型及墓中出土文物;第三层陈列书画、玉器、法器、雕刻及图书、文献、碑帖、织绣等;第四层为各种专题特展。在第三层后面建有一座26米长的走廊直通山腹的山洞,山洞距离地面50米,内有拱形洞三座,每座长180米,高、宽均为3.6米,分隔成许多小库房,中间为通道,分类收藏着各种文物。 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部院区2013年2月6日在嘉义县举行动工仪式,预计将于2015年8月完工,同年12月开馆试营运。 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部院区选址于嘉义县太保市,占地70公顷,定位为“亚洲艺术文化博物馆”,以收藏亚洲各地文物为主,并发挥文物研究、维护、教育及展示等功能,其主体建筑是一座融合艺术和文化的环保绿建筑 。 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中国著名的历史与文化艺术史博物馆。坐落在台北市基隆同北岸士林镇外双溪,始建于1962年,1965年夏落成,占地面积1.03万平方米。中国宫殿式建筑,共4层,白墙绿瓦。院前广场耸立由6根石柱组成的牌坊,气势宏伟,整座建筑庄重典雅,富有民族特色。院内设有20余间展览室,现代化的空气调节、防火、防潮、防盗等设施,以维护珍贵的文化瑰宝。文物库房恒温、恒湿,防火、防盗,并采用现代化技术自动控制,可保文物安全无虞。继承、利用传统工艺技术和引进自然科学新成果,对残损的文物进行修复。院内收藏有自北平故宫博物馆及沈阳故宫,热河行宫运到台湾的二十四万余件文物,所藏的商周青铜器,历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献、名画碑帖等皆为稀世之珍,展馆每三个月更换一次展品。 编辑本段 藏品统计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 珍品 中,有 甲骨 档案2万多片,该院收藏的甲骨档案数量列世界甲骨收藏机构的第二位(排在第一位的是中国国家图书馆);陶瓷器2万多件,包括从原始陶器到 明清 瓷器,在全世界各博物馆中,该院是收藏中国古代瓷器最精、最多的机构之一; 铜器 1万多件,包括历代 钱币 ,其中有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 青铜器 4300多件,如商代 蟠龙纹盘 、 兽面纹壶 、西周 毛公鼎 、战国 牺尊 等;玉器1万多件 ,其中有著名的 新石器时代 的玉璧、玉圭、 玉璜 以及闻名海内外的清代玉雕“ 翠玉白菜 ”、“避邪雕刻”、“三镶玉如意”等;古代书画近1万件,其中有从唐至清历代名家的代表作,如三稀之一的 王羲之 《 快雪时晴帖 》, 黄公望 的《 富春山居图 》后部长卷, 怀素 的《 自叙帖 》, 颜真卿 的《 刘中使帖 》, 苏东坡 的《 寒食帖 》, 张宏 的《 华子冈图 》等;善本古籍有近20万册,包括中国仅有四部的《 四库全书 》较完整的一部;明清 档案文献 近40万件,其中有清朝历代 皇帝 (石+朱)批奏折、 军机处 档案、清史馆档、实录、 起居注 等,以及世界罕见的 满文老档 40巨册。 铜器-6,044件 绘画-5,287件 瓷器-25,423件 书法-3,046件 玉器-12,104件 法帖-474件 漆器-707件 丝绣-306件 珐琅器-2,510件 成扇-1,651件 雕刻-651件 善本书籍-198,459册 文具-2,379件 清宫档案文献-386,729册件 钱币-6,953件 满蒙藏文文献-11,501件 杂项-12,347件 拓片-895件 织品-138件 以上总计677,609件册,是到2009年 11月 底全院的典藏量。瓷器2万多件,包括 原始陶器 到明清瓷器,在全世界的博物馆中,该院是收藏中国古代瓷器最精、最多的机构之一; 台北故宫博物院 藏有铜器1万多件,包括历代钱币,有商周到春秋 战国 时期的青铜器4300多件,如 商代蟠龙纹盘 、兽面纹壶、西周毛公鼎、战国牺尊等;玉器1万多件, 编辑本段 藏品综述 台北 故宫 博物院共收藏、展出1000多年来 宋 至 清 历朝皇帝推祟艺术、广事收集的稀世珍品70万件,这是一般博物馆(院)的收藏都不能比的。 价值连城 的极品更是数以千计,如铜器中的 西周毛公鼎 、 散氏盘 ;玉器中的 翠玉白菜 、辟邪雕刻( 六朝 古墓出土); 书法 中的 王羲之 《 快雪时晴帖 》; 颜真卿 、 宋徽宗 (赵佶)书法手迹;画卷中的 张宏 《 华子冈图 》;以及中唐至清历代名家的代表作;瓷器中的宋、明、清名窑名家亲制品,官窑制御用艺瓷等, 国宝级文物 。 台北故宫博物院老院长秦孝仪说:“ 中国 之美,美在文化 艺术 ,文化艺术之美,尽在故宫”。 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物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文物的一部分,两院只有合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故宫。两院孰优?应该说是各有千秋,但都不完整。台北故宫博物院70万件藏品(包括近40万件明清档案)堪称中国文化艺术之宝库,北京故宫博物院超过了180万件的珍藏(另有800万件明清档案拨交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同样无人匹敌 。 金石 : 迁台的学者当时认为金石是最重要的,鼎是国家的象征,所以拿走了不少(2382件) 青铜器 去台北;北京故宫则通过收购、捐献、考古发掘充实馆藏,现藏历代铜器15000余件,其中先秦青铜器10000件左右,有铭文的1600余件,成为全世界中国古代青铜器藏品最为丰富的博物馆。 书画 : 文人重视书画,书画本身也好运载,能拿的尽可能拿,共拿走了5424件去台北,其中仅 宋 画即达943(实际上,台北故宫元以前绘画和书法分别为574件不包括南薰殿宋以前帝后像和155件 ,被清宫归为宋画的作品中有相当部分属后世作品。故宫博物院(北京)则有近420件元以前的绘画,310件元以前的书法。故宫(北京)相对严格的鉴定工作,使得故宫早期(元以前)书画中,很少有晚期(明清)书画混迹,台北故宫则在鉴定方面较为松散,以沿用清宫旧定结论为主),宋元山水画系列可构成台湾故宫博物院的极品特展;北京故宫则追回370件被溥仪私带出宫的绝品书画(溥仪共带走1300余件书画精品,其中大部分回到大陆各博物馆),又接受大量民间捐赠,共藏有绘画、壁画、版画、书法、尺牍、碑帖约14万件,占世界公立博物馆所藏中国古代书画总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其中早期书画(尤其人物画)和元代书画品质极佳,明清收藏极其丰富、全面。如著名的三希堂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三希”中的“二希”,即《中秋帖》和《伯远帖》,而台北藏有其中的“一希”为《快雪时晴帖》,但三贴中唯有《伯远帖》为晋人真迹。 郭熙 的《 早春图 》,台北,北京藏有他的另一幅名作《 窠石平远图 》。北京有《 清明上河图 》,台北仅有清代的仿本。 玉器: 中国有君子佩玉之说,故 玉器 也拿走不少,现有1万件;但也留下2.3万件精品,北京1949年以后又新入藏5000多件,现共有2.8万件历代玉器。 陶瓷: 陶瓷只拿走了一部分,计17934件,但却集中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各瓷器陈列室与敬事房的 精品 ,可谓名窑 毕备 ;不过留下的42万件中同样精品荟萃,北京故宫又弥补了唐以前陶瓷器、元代瓷器、历代民窑瓷器等清宫缺项。 宫廷: 台北故宫在宫廷文物收藏上(除部分帝后画像外)比较缺乏,如宫廷玺印,典章文物,御用器皿等。如龙袍,中国历代只有清王朝留下来的,当时的学者认为清朝的东西价值不大,没有拿,所以台北故宫博物院1件龙袍也没有。台北故宫收藏有比较完备的宋元以及明代的帝后画像,多为故宫南熏殿旧藏,但没有清代帝后画像。故宫(北京)拥有完整的清代帝后画像以及部分元明帝后画像,以及丰富的,富有特色的帝后亲笔书画和宫廷巨幅书画。 编辑本段 著名藏品 翠玉白菜 翠玉白菜 原陈列于宿末 瑾妃 所居住的 北京 永和宫,是 清 代艺人巧妙地运用一块一半灰白、一半翠绿的 翠玉白菜 灰玉雕成,把绿色的部位雕成菜叶,白色的雕成菜帮、菜叶自然反卷,筋脉分明,上面攀爬两只红色小息的螽斯虫。螽斯虫,属飞蝗科,俗名“ 纺织娘 ”或“ 蝈蝈 儿”,善于高声鸣叫,繁殖力很强。在《 诗经 ·周南》中有“螽虫”一篇是为祝福他人子孙众多的诗篇。这棵 白菜 和真白菜一样大,好像用指甲掐一下就会出水一样,增添了活意,令人叹服。在当时,白菜象征家世清白,螽斯虫则有子孙绵延之意,可以说这是件别有含义的 嫁妆 。 肉形石 肉形石 俗称 红烧肉 ,也称 东坡肉形石 、东坡肉。 肉形石,顾名思义,是像肉之石,横看竖看,都像肉,像东坡肉,像红烧肉。此 东坡肉形石 色峰纹理全是天然形成,是一块天然形成的 奇石 。看上去完全是一块栩栩如生的五花肉块。“肉”的肥瘦层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相信初次看到它的人不会把它当成硬邦邦的石头,怎么看它都像是一块连皮带肉,肥瘦相间的东坡肉。无论是色彩还是纹理,都可以乱真。 毛公鼎 西周 青铜器 毛公鼎 。1843年陕西 宝鸡 岐山 出土,有着2800年的历史。毛公鼎通高53.8厘米,口径47.9厘 毛公鼎 米,净重34705克。其鼎口呈仰天势,半球状深腹,垂地三足皆作兽蹄,口沿竖立一对壮硕的鼎耳。文物界公认此物系西周晚期宣王(公元前827-公元前781年)时的一件重器,因其鼎腹内铸有32行关于“册命” 毛公 喑(yīn)的铭文,故名“毛公鼎”。铬文有32行、共497个字。迄今为止,毛公鼎是铭文最多的重器,自然便成了稀世瑰宝。当时的青铜器不但以质地、古旧程度论价,而且还按照铭文的字数加价,一个字可以加一两黄金。 翠玉白菜、肉形石、毛公鼎为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三宝。 宝石红僧帽壶 宝石红僧帽壶 明 宣德 通盖高480px,口径长402.50000000000005px,口径宽280px,底径190px。 壶口 沿呈三阶渐高边,形似僧伽帽,故名。 器外通体施红釉,釉色鲜红,并带类似 橘 皮上的针孔气泡眼,口、足、帽沿边等出棱处,呈现 白边 ,内部及底釉泛青。胎骨匀细,圈足露胎,细腻洁白,间带铁质斑点。器无款,底刻乾隆御制诗。 僧帽壶形使见于元代,宣德 宝石红僧帽壶 为世所称,口、足或转折棱边常见“灯草边”白边,为 宣德红釉 普见现象。 宝石红僧帽壶 ,深受清宫帝后所爱, 清 佚名画“胤祯妃行乐图”之四幅中, 雍正 妃傍的立柜格上即置有宝石红僧帽壶。 莲花式温碗宋汝窑 (A.D.960~1279) 莲花式宋汝窑 汝窑,为冠绝古今之中国磁器名窑。 器作十瓣 莲花 形。以莲花或莲瓣作为器物之纹饰及造型,随佛教之传入而盛行,尔后更取其出泥不染之习性,寓意廉洁,广为各类器所采用。本器状似未盛开莲花,线条温柔婉约,高雅清丽。原器应与一执壶配套,为一温酒用器,晚唐至宋所常见。 汝窑曾为宫中用器,因采覆烧的方式,故口有缺陷,因而有“宫中命汝州烧造青瓷”之举,汝窑之入选,支烧满釉应是原因之一。支烧另一用处为防止器底塌陷,汝窑所用支钉细小,所留钉痕状似芝麻,器底五支钉痕即是,也就是俗称的“芝麻钉”。釉面细碎纹路,更有“蟹爪痕”之美名。 莲花温碗 ,以其典雅造型,温柔不透明釉色,在传世不多之汝窑器中,更显珍贵。 婴儿枕 宋 定窑 (A.D.960~1279) 瓷枕造形采婴儿侧卧于榻上,头微扬、宽额、身硕、双手交叉为枕,两脚弯曲交迭,状极悠闲。左手 婴儿枕 执一状似彩球童玩,丝带贯穿,上下以 蝴蝶结 饰固定。 婴儿 脸部交待清晰写实,模样雅稚可人,衣饰以今日用语应是:身着长袍,外加背心,长裤,布鞋。背心前襟饰钱形纹,后背划牡丹,长袍下裳印圆形团花,衣袖长裤无纹饰,显示以不同布料缝制而成。榻周开光,印有龙纹,底平无釉,刻 乾隆 御制诗。 宋、金时小瓷枕广为流行,有最简单的 长方形 ,亦有动物造型的,如虎形枕,及状似如意云状,取其吉祥意的如意枕,本件婴儿枕为其中造型较为繁复者。 宋 代婴儿纹样极为流行,传世 宋瓷 中,北方青瓷系、 景德镇 影青瓷、技法繁杂的磁州窑系以及本件所属的定窑系,均可见以婴儿或孩童嬉戏为纹样的作品。 定窑,在今 河北 曲阳县,古名定州,故名 定窑 。白釉色泛黄呈牙色,装饰技法有浅划、深刻、模印等,题材亦丰,尤以划法技法灵巧熟练,线条流畅,作品生动活泼。 院藏同型婴儿枕两件,北京故宫亦有一件,三件造型一致,均以模印成型,除在细部纹饰技法、纹样、部位及尺寸略有差异外,在面貌、衣饰皱褶几乎一致,想当时应有一共同样本,提供模制。 五彩龙凤大盘 明 万历 高114.99999999999998px,口径757.5px,足径507.5px。 侈口大圆盘,窄唇,矮圈足。胎薄,施釉洁白,器面图案为釉下青花与釉上低温彩共同描绘成。 五彩龙凤大盘 明神宗 万历时期,官方手工业喜爱制作五彩缤纷的作品,以寓意 吉祥 为要,而题材琐碎;在同一平面上,常以各种形状的开光框缘界隔出不同空间与主题,使观者视线所及,纹饰满布,几无间隙;多样主题并呈,让人 目不暇给 ,充分营造华丽而热闹的气氛;同样的风格也见于此时的漆器和织物的图案设计。另方面,若仔细观察细部,则见画工用笔软弱潦草,不经意的出现笔线出锋,色彩漫溢出界的情形,均可见此时窑场大量产制却又疏于管理,以及匠者应付的心态。 以本件开光中的穿花龙凤为例, 龙 凤都只是形式化的外型,缠枝番莲也只拘谨的勾描外廓再填色,笔致柔弱稚拙,似乎只是依样 葫芦 ,虚应故事;但其仍尽量保持官样的原貌,官土轻薄洁白,釉色莹亮,色料淘洗匀细,其繁复多彩、色调喧哗,以及细碎的填染,反而成为此时期让人惊艳的特色。 藏文大藏经 藏文佛经的装帧形式不同于汉族人习惯用的佛教经本,而是以经叶、经版和经衣组成。经叶呈长方形,一张张叠成一摞,上下以经版夹住,然后用丝带扎紧,并附上白色 哈达 ,最后以黄绫经衣包裹,成为完整的一函经箧。这种经本形式源自 印度 ,为西藏佛教沿用,称为“梵夹装”。此为清朝的收藏,泥金写本藏文甘珠尔经的经叶,正反两面均以金泥正楷书写,每函300~500叶不等,经叶依次序叠放后,边缘即呈现金泥彩绘的法螺、法轮、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吉祥结等8种图案。 编辑本段 十大国宝 散氏盘 散氏盘(宝鸡出土) 此为西周晚期青铜器,康熙年间出土,嘉庆年间被进贡上京。盘高20.6厘米,腹深9.8厘米,直径54.6厘米,地盘直径41.4厘米,重21312克。上刻西周晚期土地契约,共19行,357字。所刻文字线条 西周散氏盘 婉转灵动,是研究西周 金文 的重要材料。 早在商朝中期,青铜器上便已出现铭文,比甲骨文的时代还早。但是在西周之后,在铜器上铸刻铭文的风气才大大风行,举凡祭祀、战争、赏赐等大事,甚至是契约,都被纪录在青铜器上。 散氏盘在康熙年间出土,嘉庆年间被进贡上京,作为庆贺嘉庆皇帝寿辰的贺礼,从此成为皇室收藏。盘上的铭文共 357 字,记载的是西周晚期的土地契约。位于今日西宝鸡 凤翔 一带的散国,被西北方的国侵占了土地,两国议和,戡定国界, 国割地赔偿,过程与合约均铸在盘上,作为证明。散氏盘 造形与纹饰均呈现西周晚期青铜器简约的风格 ,文字线条宛转灵动,是研究西周金文重要的材料。 汝窑天青水仙盆 汝窑天青无纹椭圆水仙盆 汝窑为 北宋徽宗 朝的官窑,以天青釉色著称于世。此盆高6.7厘米,深3.5厘米,长23厘米,宽16.4厘米,是精品中的精品。汝窑传世作品不多,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约20件,水仙盆盆体简雅大方,由于重复施釉的关系,釉层略具厚度,并带有流动性。口沿处釉层较薄,隐约透出胎土色泽;而四个云头足的转折部分,又有釉层堆积,柔腻如脂。釉层的厚薄,造成全器釉色与质感的细腻变化,扣人心弦。存世汝窑器多有开片,独此件光洁无纹,益发显得匀净端庄,充分展现北宋制瓷工艺对于如玉釉质的无上追求。 镀金镶珊瑚松石坛城 高:14.8公分 径:32.4公分,坛城(Mandala)是藏传佛教用以象征 宇宙 结构的法器。这件坛城是达赖喇嘛五世于清朝顺治九年(1652)送给顺治皇帝的礼物,高14.8厘米,直径32.4厘米,通体镀金,并以绿松石镶嵌,极为珍贵,由此可见清朝与 西藏 在政治宗教上的密切联系。 溪山行旅图 范宽是 北宋 中期著名画家,此图是他传世的两幅真迹之一(另一幅《雪景寒林图》现藏于天津博物馆)。这幅作品为设色绢本,高206.3厘米,宽103.3厘米,由上而下分为三段,分别代表前、中、后的距离。主体是气势雄浑的主峰,高不可攀,中景有一队商旅奋力赶路,在巨山的衬托下显得极为渺小。此画原本不知作者是谁,后来被台北“故宫博物院” 研究员 李霖灿发现画右下角树叶中有范宽的签名。据一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研究员透露,该隐藏在树叶中的签名最先是被一个工友(清洁工)首先发现的。 范宽出身于关地区,因得饱览北地的雄浑景致,笔下山水气势磅礴。《 溪山行旅图 》的画面由下而上分三段布局,分别代表前、中、后的距离,这也是中国早期山水画中常见的空间表现手法。画中传达着中国传统的宇宙观,以天地为万物之逆旅,人类只是其中短暂的过客。 早春图 早春图 据说这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现任馆长 石守谦 最喜欢的一幅画。这幅作品属于设色绢本,长158.3厘米,宽108.1厘米,作者为北宋时期著名的宫廷画师 郭熙 。 郭熙是北 宋神宗 朝的宫廷画师,这幅作于1072年的《早春图》,充分体现他的绘画成就,画上如蒸云般充满动感的山石,以及蟹爪般的枝 ,是主要的特色。画面中央的主山之外,两侧有舟子、渔人、妇人、童子在水边劳动。这是春雪乍融的时节,草木才刚开始发枝,自然界与生民百姓都正开始新年度的生命循环。 北宋画家对于四季节气与自然律动十分留意,郭熙本人即曾观察四季山水,说:“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澹冶而如笑, 夏山 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 ,冬山惨淡而如睡。”这幅《早春图》表现的正是如笑的春山。不同于范宽迥然三段的严峻构图,却多了一股微妙的气氛,柔和了物象,也统合了全画远近、深浅的空间感,塑造出可游可居的理想山水。 万壑松风图 此画长188.7厘米,宽139.8厘米,是宋朝另一位著名画家 李唐 的作品。李唐横跨南北宋两代,是中国画史上承上启下的人物。这幅作品是李唐在北宋画院时期的作品,李唐表现石面质感的用笔称为“斧劈皴”,是其笔法的一大特色。 李唐于 宋徽宗 朝任职于画院,靖康之难后南渡到 杭州 ,高宗重建画院后,再度入画院任职。李唐横跨了南北宋两代,是画史上承先启后的人物。 《万壑松风图》是李唐在北宋画院时的作品。图中是粗砺嶙峋的石质山壁,松树林于乱石中拔起,表现了旺盛的生命力。两侧的溪涧流水沿石而下,观者仿佛可感受到水流的速度与声音。比起 范宽 、 郭熙 两位前代的大师,由于主山的比例缩小,且去除了雾气的使用,山水看来格外清晰,亦令观者产生如临其境感受,翻出了不同的山水气象。 快雪时晴帖 这是王羲之致朋友的短信,他在一场大雪初晴之时想起了远方的朋友,原帖长23厘米,宽14.8厘米,内容如下: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 安善 ,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 山阴 张侯。王羲之的作品已无真迹传世,这是唐代的摹本。乾隆皇帝将此帖与 王献之 的《中秋帖》、王的《 伯远帖 》同列为三件稀世珍宝,珍藏于他的书房“三希堂”中。另两幅字帖现藏于 北京故宫 博物院。 中国历史 上著名的“书圣”王羲之,以优雅闲逸著称,此帖则是传世作品中笔划最为圆钝的,更富有质内敛的气质。其笔法与结字,几近无懈可击,行气舒缓连贯,给人悠从容的感觉。王羲之的作品今已无真迹传世。这件《快雪时晴帖》与同藏于台北故宫本院的《远宦帖》、《平安何如奉橘帖》,是三件重要的唐代摹本。 华子岗图 明 张宏《华子冈图》 纸质,设色,该幅29.1x280.5厘米,隔水一11厘米,隔水二9.7厘米, 明代 著名画家 张宏 所画,张宏(公元1577年—1652年后)字君度,号鹤涧, 明代 著名画家, 江苏 苏州人。善画山水,重写生,笔力峭拔、墨色湿润、层峦叠嶂、秋壑深邃、有元人古意;他画石面连皴带染为其特色。张宏的写生主义和师法自然的风格,开创了写生主义的先河,并且把具象山水画推向了一个高峰。《华子冈图》即是利用这些具象物和气氛的烘托,重现王维夜登华子冈的情景,让熟悉此文的观者有如参与此行,亲临其境的幻觉。画卷前端有深林古木环拱,露出门阶、高墙与楼阁,其间雾气氤蕴,杂草蔓生,点出“寒山”的景象。渡过长桥,有冈陵高耸,形势峻厚,山路沿著脊稜蜿蜒不绝,一直延伸到悬崖顶端,此处就是文中所说的华子冈了。山头一人背向静坐,两僮仆侍於後,如实的描写“此时独坐,僮仆静默”一句。山脚滨临河水,天空辽阔而幽暗,寒月穿过云层低垂在天际,则是写“ 明 张宏《华子冈图》局部 辋水沦连,与月上下”之景。画幅下端村舍连楹,依稀可以见到人与犬的活动,正是“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钟相间”的描写。 至于幽静清寂的感觉属于抽象的层次,张宏利用枯树、烟霭,及云层与明月,远山与丘壑的对比,营造出空旷辽阔的空间;树干的轮廓模糊,枯枝细密如草茎,土坡上也覆盖细密的杂草,遮去石块的轮廓。主山也没有清晰的轮廓,皴染并无既有格套,而是顺着山石凹凸横斜的走势,连皴带染的塑造出自然的山体。 国子监刊本《尔雅》 国子监刊本 《尔雅》 此刊本由南宋最高学府--国子监刊印,保存完整。国子监自五代开始刊刻经籍,但如今五代与北宋的刊本已不多见。这部南宋时代的《尔雅》是孤本,也是研究五代刻书规模的重要物证。值得一提的是,古书的 字体 与刊印形式也如艺术品一般有其风格演变的历史。这部《尔雅》的字体端庄有力,版面宽大疏朗,又称为宋刻大字本,是难得一见的精品。 帝鉴图说 这是 张居正 为当时年仅10岁的 明神宗 (万历皇帝)所编的教科书,每段故事先录一段简短的史传记载,再翻译成当时通行的白话文, 于文 末提醒为政之方,通俗易懂。“台北故宫”所藏《帝鉴图说》共两册,是清代内府的图绘写本,色彩鲜艳,制作精美。依制作人员的年代判断,应该完成于 咸丰十一年 (1861)之后。 编辑本段 旅游小贴士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 票价: 故宫展览馆:1、普通票新台币160元;2、团体参观票(10人以上)新台币120元;3、军警学生、持文化机构义工证者、台湾岛外学生持学生证明者新台币80元。(注意:自2008年3月1日起周六夜间开馆一律免费。 至善园 :新台币20元。) 开放时间: 故宫展览馆:8:00——18:30,周六夜间开放18:30——21:00。全年无休。  图书文献馆:9:00——17:00,周日、假日休馆。 张大千 先生纪念馆:周一和假日休馆,需一周前申请预约。至善园:9:00——19:00,周一休园。免费导览服务 中文导览:9:30、10:00、 14:30、 16:30;  英文导览:10:00、15:00。 交通: 捷运:搭乘捷运淡水线至士林站下,于中正路转乘255、255(区间车)、304承德线、304重庆线、小18、小19、红30至故宫正门口或大门广场。 公车:213、255、304、小18、小19、红30至故宫博物院站。 自驾:1、高速公路北上路段,由台北滨江交流道下,左转大直桥,过自强隧道,于故宫路与至善路口右转即可抵达。 2、高速公路由基隆方向南下,由内湖交流道下,左转快速道路,至内湖路一段,过自强隧道,于故宫路与至善路口转即可抵达。 3、 台北市 东区(基隆路),经正气桥,堤顶大道,过自强隧道即可到达。  4、台北市南港,经环东,堤顶大道,过自强隧道即可到达。  5、台北市北区(士林、北投等)经中山北路或文林路,至中正路往外 双溪 (中影 文化 城)方向即可抵达。 展览活动:先后举办“商周青铜礼器展”、“我国瓷器的发展”、“书画精华特展”、“故宫藏玉”、“中华民国开国史料展”等展览。在建院60周年之际,举办了大型综合陈列“华夏文化与世界文化之关系特展”。还在院内开辟了“ 三希堂 古典茶艺雅座”和仿宋、明庭园“ 至善园 ”。为了方便外地民众参观,还举办了巡回文物展览,深入许多市县展出。 该院出版有《中华五千年文明集刊》、《国之重宝》、《 惠风和畅 》、《文物光华》、《故宫宝藏》、《 元四大家 》、《 唐寅 的研究》、《山水画皴法点苔之研究》、《 清代 通鉴长编》等著作,并影印出版了 文渊阁 《 四库全书 》。院内还有定期刊物《故宫文物月刊》和《故宫学术季刊》等等。 历任院长:(1965年台北建馆后)   蒋复璁 (1965年9月-1983年1月)  秦孝仪(1983年-2000年)  杜正胜(2000年-2004年)   石守谦 (2004年-2006年)  林曼丽(2006年-2008年) 周功鑫(2008年-2012年) 冯明珠 (2012年—至今)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北平成立 1911年 , 清 帝 溥仪 退位、 中华民国 成立之初。溥仪与 中华民国 签订《 清室优待条件 》,使溥仪仍继续住在 紫禁城 。 1914年 ,将 热河 避暑山庄 和 沈阳故宫 的文物移至紫禁城的 外廷 ,设立“古物陈列所”开放参观。 1924年 11月 ,溥仪被 冯玉祥 逐出紫禁城,溥仪居住紫禁城这段期间,因赏 台北故宫博物院 赐、故臣借观、拍卖点押、窃取盗卖,使1200多件书画精品、古籍善本和大量 珍宝 流失。随后于紫禁城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整理宫内珍藏文物。 1925年 9月 ,成立清室古物保管委员会,由 李石曾 出任委员长。清室善后委员会制定《故宫博物院临时组织大纲》、《故宫博物院临时董事会组织章程》及《故宫博物院临时理事会章程》。 10月10日 ,在 北京 紫禁城 建立“故宫博物院”(此时尚无设置院长),为国立故宫博物院前身。 1928年 6月 , 国民政府委员会 委员 经亨颐 提案废除故宫博物院、成立逆产处理委员会处理并变卖故宫文物、建议在 南京 另设“国立中央博物院”,后来在古物保管委员会委员长张继的反对下,使经亨颐的前两项计划无法成功。同一时间派 易培基 接收故宫博物院,公布《故宫博物院组织法》与《故宫博物院理事会条例》,隔年2月接任第一任院长。 抗战南迁 故宫博物院于 抗日战争 的前夕,选择重要文物南迁。 1931年 , 日本 发动 九一八事变 侵占东北后,国民政府开始计划将博物院文物南运。隔年,日军攻占 热河 、进逼北平,故宫 理事会 要求博物院选择院藏文物菁华装箱储置,开始南运。 1933年 2月6日 ,北平 戒严 ,华北情势告急,第一批南迁文物抵达 上海 ,期间南迁文物共五批19,557箱,包含 古物陈列所 、 颐和园 、 国子监 等单位文物的6,066箱。隔年 2月 ,公布《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暂行组织条例》,故宫改隶 行政院 ,命 马衡 为院长。 1936年 12月 ,南迁文物由上海转运 南京 。 1937年 1月 ,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中央博物院)正式成立。 8月 ,上海爆发 淞沪会战 ,南迁文物再由庄尚严等人第一批80箱南京文物迁至 长沙 ;隔年 11月 再转运至 贵阳 安顺 暂置( 1944年 再运往 四川 巴县 )。 1937年 11月 ,第二批9,369箱以水路,经由 长江 至 汉口 ; 1939年 5月 再移往 宜昌 、 重庆 至四川 乐山 。第三批7,286箱文物由 那志良 走 陇海铁路 运至陕西 宝鸡 ; 1939年 7月 ,再转卡车经 汉中 运抵 成都 ,随后又运往 峨眉 古庙安置,成立故宫博物院峨眉办事处。最后南迁至南京的文物,约2,900箱文物因来不及运送,滞留在南京。北平沦陷后,北平故宫仍留有许多文物,沦陷期间还在继续清点未曾登记的文物,并又广泛征集了一批珍贵文物。 文物迁台 抗战结束后, 杭立武 向 日本 索回许多珍贵的图书和艺术品,随后运往 台湾 的精品文物之中就有这部分图书和艺术品。包含了北平故宫博物院2,972箱,中央博物院852箱书画、瓷器、玉器,另外加上 国立北平图书馆 的善本图书和 外交部 条约档案等共5,422箱。 国共内战 后期, 杭立武 负责抢运这批故宫国宝至 台湾 ,中华民国政府迁运台湾的文物本来计划共运送五次,但因战争形势突变一共只运了三次。 1945年 , 抗日战争 胜利后,南迁文物先集中运至 重庆 。 1947年 6月 ,南迁文物由重庆循水路运回 南京 ,至12月全数运抵。 1948年 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即,国民政府令故宫博物院挑选贵重文物以军舰转运 台湾 。国民政府将故宫博物院南迁文物、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文物、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图书、 中央研究院 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文物、 外交部 档案开始运往 台湾 ,成立“中央文物联合保管处”。 12月27日 ,第一批文物772箱(包括国立故宫博物院文物320箱、中央博物院筹备处212箱、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20箱、中央图书馆60箱、外交部重要档案60箱)由中鼎舰运抵 基隆 港。 南京国民政府 还下令留在北平的故宫博物院院长 马衡 将留在北平的文物菁华装箱,分批空运南京,马院长以各种理由推延装箱,以致于后来一箱也未运走。 1949年 , 1月6日 第二批由招商局海沪轮于 1月6日 运出, 1月9日 到达基隆,共计3,502箱(包括国立故宫博物院1,680箱、中央博物院筹备处486箱、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856箱、中央图书馆462箱、北平图书馆明清舆图18箱)。第三批文物由昆仑号军舰于 1月29日 运出, 2月22日 运抵基隆港,共1,244箱;第三次原本计划搬运2,000箱(包括国立故宫博物院1,700箱、中央博物院筹备处150箱、中央图书馆150箱),但军舰一到海军部眷属就抢先上船, 杭立武 只好找海军司令 桂永清 解决,最后下令拆除办公桌,但由于运输舰舱位有限,最后只能运出1,244箱(包括国立故宫博物院972箱、中央博物院筹备处150箱、中央图书馆28箱),剩下的国立故宫博物院728箱和中央图书馆28箱被迫留在南京。至此,总共有2,972箱国立故宫博物院文物运台,南京还剩11,178箱故宫文物,其中大部分在五十年代运回北京故宫,剩下两千多箱暂存南京至今 。为阻止文物迁台,南京中央博物院共产党员 陶孟和 曾发动群众阻止,但未成功。 1949年 8月23日 ,文物迁入 台中县 雾峰乡 吉峰村,并成立“国立中央博物图书院馆联合管理处”,隶属于 教育部 ,由 杭立武 部长兼任主任委员,并于台中县雾峰乡北沟觅地建筑库房(隔年4月落成,文物随即迁入)。 11月 ,战时 河南省 存放在 重庆 中央大学 柏溪分校的68箱出土文物,亦抢运到台湾并存放在 台中市 糖厂 仓库。 1950年 4 月,台中郊外雾峰乡吉峰村仓库落成,运台文物随即迁入新库存贮。 1951年 6月 ,成立两院存台文物清点委员会,延聘学者、专家为委员,进行重编箱号、抽查箱内文物,直到1954年才完成。这次清点也编制了《点查清册》,成为存台两院文物的原始清册。 1954年 ,“国立中央图书馆”在 台北 复馆,联管处改组,并开始出版重要资料。 1956年 ,“北沟文物陈列室”正式开放(后毁于九二一地震)。 1957 年 ,在 亚洲协会 赞助下,在库房之外又建一小型陈列室,公开展览所藏文物。 台北建馆 1965 年 , 台北市 士林区 外双溪 现址落成新址为纪念 孙中山 先生百岁诞辰,命名为中山博物院。台湾当局“行政院”公布了《国立故宫博物院临时组织规程》,规定设置“国立故宫博物院”,改直属于“行政院”。“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文物由故宫博物院保管使用,将来国家统一后,迁台文物仍交回原博物院。“中央博物院”归并故宫博物院后,故宫博物院全部文物由台中运至台北中山博物院,以此作为院址,1965年11月12日正 式开幕 。至此,运台文物才得到一个适当的保存环境。运台文物主要为书画、铜器、瓷器、玉器、漆器、珐琅、雕刻、文具、图书、文献及其他 工艺品 ,初为230863件,“中央博物院”并入后, 万件 。其中,后来运往台湾2,972箱,占原南迁 台北故宫博物院平面图(点击看大图) 文物箱件数的22%。 1969年 ,订定《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品征集办法》,在台湾展开增加藏品的行动。1967年-2008年8月期间,透过其它机关移交1,651件,受赠32,326件册,收购12,751件册,合计46,728件册。 1989 年,“国立故宫博物院管理委员会”聘请社会学者、专家四十余人组成委员小组,再次进行全院藏品文物的清点检验,至1991年5月完成。此次完成了藏品文物登录号签张贴,文物建卡照片摄照以及文物保存状况的了解。 2000年 台湾地区政党轮替后,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杜正胜 接任院长,以去政治化、推动本土、中华与国际兼具之多元文化观,回归艺术文化本质经营国立故宫博物院。在此政策指引下,馆藏方向朝扩大至 东南亚 、南太平洋文物的趋势,以呼应 台湾原住民 与南岛文化的传承关系。 2002年 ,台湾当局“ 行政院 ”通过改建案。 2006年 ,改建后故宫随建筑更新推出“Old is New”概念,以行销方式推广典藏。参考 法国 国际博物联合会影像 授权 办法,援用文资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制定影像授权收费规定。 2007年 ,台湾当局“ 行政院 ”提出修正故宫组织条例,将收藏“中国”文物改为“国内外文物”,被 立法院 否决。 2009年 2月14日 ,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 周功鑫 带团赴 中国大陆 访问北京 故宫博物院 ,首度开启两岸故宫交流,而北京故宫也将在 3月 份访台。 10月 在台北故宫举办的“ 雍正 大展”,将成为两岸故宫合作的试金石。 2009 年3月1日 ,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 郑欣淼 率团抵达台北,他们此行将专程访问台北故宫博物院,这也是对半个月前周功鑫以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身份首访北京故宫的回访。 扩建 1964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正馆开始兴建。 1966年 ,第一期新馆左右两翼扩建工程完竣。 1971年 ,第二期扩建工程从新馆两翼向前扩建完竣,陈列室面积达到8,777.41平方米。 1983年 10月 ,成立“ 张大千 先生纪念馆”。 1984年 ,第三期扩建工程故宫新建行政大楼启用。库房和展场建立恒温恒湿、防火防潮、防震防盗等措施保护,又仿 乾隆 养心殿 西室书斋于正馆设“ 三希堂 ”。隔年,仿 宋 明 庭园设“ 至善园 ”。 1994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 秦孝仪 提出改建构想。隔年,第四期扩建工程图书文献大楼竣工使用,同年又增设“ 至德园 ”。 2000年 , 杜正胜 接任院长,计划进行第五期正馆扩充整建,并推动故宫南部院区之规划设立。 2007年 2月 ,正馆扩充整建工程完工,展览空间达到9,613.91平方米、非专业展览用之公共空间则增加至10,656.98平方米、行政空间增至8,852.69平方米。同年,检调侦办故宫博物院改建扩建工程弊案,故宫先后任院长、官员涉入其中,总共15人遭起诉。 编辑本段 历史发展 台北 故宫源于 北京 故宫。亲历者那志良先生所写的《 典守故宫 国宝 七十年》,对故宫 文物 去台的惊险历程有详细 记载 。但为免于沦陷 日本 侵略者之手,被迫“流亡”南迁的国宝远不止于故宫。台北的 历史 博物馆和郑州的 河南 博物院都记载着这样一段历史:1937年“ 七七事变 ”爆发,日本侵略者长驱直入,为避免苦心收藏的文物受损,河南博物院精心挑选文物珍品5678件,拓片1162张,图书1472套(册),分装68箱运往 汉口 ,1938年又运至 重庆 。1948年底,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即,国民政府令故宫博物院挑选贵重文物以军舰转运 台湾 。原故宫博物院文物分3批运走2972箱。一起运台的还有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文物852箱及其他单位 文物 。1949年, 国民党 政府从河南博物院存放在重庆的68箱文物中精选38箱运往台湾,文物以 陶器 、铜器为主,包括1923年出土的河南郑公大墓中的珍贵器物。 文物落脚 台湾 初期,秘藏不示外人, 社会 各界要求展示 故宫 文物,曾被保管委员会拒绝。1956年,早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国民党当局在台湾建立第一座博物馆“文物美术馆”,收藏来自河南的38箱文物,加上日本归还掠夺的文物51箱,奠定了 史博 馆的“家底”。1957年, 蒋介石 巡视“文物美术馆”,并改馆名为“历史博物馆”。 作为1949年后台湾建立的第一座 博物馆 ,历史博物馆曾经独享尊荣。蒋介石拨交为他祝寿的礼品270多件,社会各界踊跃捐赠各自的收藏,第一任 馆长 包遵彭称历史博物馆是社会爱护扶持的产物。同时,史博馆也居于文化艺术活动的引领地位,致力于台湾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文化艺术的普及活动,开办画廊,鼓励艺术创作;设置“历史研究室”,辅助 学校 历史考古课程和研究;1964年推动成立博物馆学会,至今仍然主持 博物馆馆长 论坛。1965年,在现址建成新馆。新址为纪念 孙中山 先生百岁诞辰,命名为中山博物院。后中央博物院归并故宫博物院后,故宫博物院全部文物由台中运至台北中山博物院,以此作为院址,1965年11月12日正式开放。至此,运台 文物 才得到一个适当的 保存 环境。 进入20世纪80年代, 台湾博物馆 业迅速发展,各主题博物馆突出特色,吸引人们的视线。史博馆没有固步自封落后于时代,其品位和实力仍稳居前列。上世纪80年代末,台湾当局开放老兵赴大陆探亲,史博馆适时推出大陆探亲摄影展,轰动全岛。随着两岸交流的深入,又陆继推出 林风眠 九十回顾展、 李可染 书画展、 傅抱石 画展。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ONtz_1NY7ZEbd2xRbn1znOJ4oleZNMBJrmyXGZcPr7uH7d34qCSjcEC_jhtpNEsbMGYWkU838Q3CbLHAxZUEgW5fgNIEQSOmXWOsoNdfOyrK8-lNHhCZlUS8-Tqz5wiBeiP-LNgW_w-IWFeMOWcDwgWqjyNqSCiBvxL6M8VKcb40GBDq1iRij-EacZUSLpCZ
个人分类: 国内所见所闻(10-11)|5490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台湾人的书画情结
wyc 2011-11-26 12:12
台湾之行-台北故宫和诚品书店 精选 已有 475 次阅读 2011-11-20 22:18 | 个人分类: 杂评 | 系统分类: 观点评述 | 关键词:书店 台湾 故宫博物院 蒋介石 台北故宫 去台湾之前,有两个地方是最渴望去的,台北故宫博物院和诚品书店。幸好这次能够如愿。先去的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相比北京故宫,真是太小了,共 4 层。但是,北京的故宫看建筑,而台北的故宫看宝贝。北京的故宫博物院,是明清两朝的皇宫,而台北的故宫建于蒋介石时代, 1962 年始建, 1965 年完工。我为何对台北故宫如此期待?因为,相对于青铜器、玉器、瓷器,我最喜欢的是字画、而北京故宫博物院,真正展出的宝贝,特别是唐宋元明清字画很少。故宫博物院有 9 万件宝贝,而那些鉴宝专家等内部人士,至多看过三分之一,我们游客,看到的更是寥寥无几。由于国家没有对这些字画等古董展出的空间,所以一直深藏着。著名画家陈丹青先生也一直感慨,在北京故宫看不到什么宝贝,真正看到中华国宝的,都是在台北故宫和美国的各个博物馆。满怀着期待,跟着导游进入了故宫博物院。进入内部,感觉到的是“精致”,装修很好,给人很高贵的感觉。导游从青铜器讲起,到玉器,瓷器,看着预定的 2 个小时就要到了,我问元导,什么时候去看字画,元导说,字画我现在还看不大懂,所以就不去了。我心里就一下子纠结开了,要不要脱离团队,独自到 2 楼看字画,后来感觉不太好。在大家结束的时候,我央求元导,上去看 10 分钟,元导答应之后,我飞速跑到 2 楼,走马观花的看了看,书法是顾不上欣赏了,只能浏览一下山水画,看着这些发黄的真迹,心里自然是高兴的不得了,特别是看到了唐寅(唐伯虎)和明朝著名画家仇英的真迹,很激动,象听到特别动听的音乐一样,全身起鸡皮疙瘩。遗憾的是,没有看到元代著名书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还好,我在博物院地下一层的商店,买了《台北故宫博物院书画》影印版,价格为 850 台币(大约 200 元人民币)。关于台北故宫博物,再讲一个故事吧。 1996 年,台北故宫前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示威活动,很多台北市民打着“拯救国宝”、“把国宝留下”、“国宝太脆弱”“若破坏国宝,千古罪人”的横幅,反对把 30 年来未曾出过台湾的国宝借展到美国。字画,对灯光是非常敏感的,见了光,寿命会少几年。李敖在一档节目 “李敖语妙天下”中,曾展示一副他收藏的宋代山水画,他向观众证明这是真迹时,并没有把画全铺开,而是一直卷到中间某个位置,露出了一点点展示。他说:如果在强光下展示,字画的寿命会少 6 年。因此,这些字画一般每三四年才能展出一次,一般一次展出时间限定一个月内。而即将要赴美展出的国宝,刚刚在台湾展出过,是不应该再展出的。因此,我很佩服台湾人民对国宝的认识和觉悟,也佩服岛内的自由之风,若政府的做法不对,我们就反对,就示威。而我还从来没有听说过北京故宫的国宝要到国外展出,民众有反对示威的。一是,大陆百姓都被各种革命、事件等整怕了,觉得事不关己,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二是国宝出国展出,一般也不会通知百姓,觉得与我们无关,一切都是领导说了算。这让我想起了“爱国”,何为“爱国”?我认同的是英国人托马斯 潘恩的观点:“爱国就是使国家免受政府的伤害。” 参观台北故宫博物院,属于这次形程安排;而到诚品书店,并不是预定形程。在我跟大家和导游的强烈建议下,终于如愿了,尽管只有可怜的半个小时!我们去的是诚品书店敦南店,在某商务楼的二层,并不大,但是很精致。进入书店,一股非常清香的香水味迎面扑来,不知道店里喷的,还是许多读者身上散发的。书店全是红木地板和书架,分成很多区,比如历史、文学、生物、音乐等。书店里人不多,有很多穿着时髦的美女在看书;大家有的站着,有的坐在读木椅上,有的坐在地板上,非常安静,只有 cd 机中播放的低沉的大提琴乐曲。相比北京的西单书店和中关村图书大厦,人太多,特别是周末,都快人挤人了。北京这个地方总是能把应该高雅和高档的地方,变得象菜市场一样。不论是大书店,人均 250 元的海鲜自助餐厅,还是卖黄金玉器的“菜百商场”,都象赶集似的。而且这些大书店太大了,动不动就 5 层楼,进去之后,我总是一脸茫然,不知道你要买什么书,因为书太多太多了。所以,我现在要么在网上买书,要么去“光合书屋”去看书。在诚品短短的半小时之内,我买了 3 本书:《蒋经国传》(江南著);加州大学 Jared Diamond 著的《钢铁、枪炮和病菌》和《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两本书,这两本书大陆翻译版在早几年发行,现在很难买得到,我之前都是在国家图书馆读完的,还做了详细的笔记,这次终于买到这两本值得收藏的书。当时还看到了《达赖喇嘛传记》,翻了翻,发现有很多反 * 动言论,就没有买。台湾的书封面装订和纸张都非常好,不过价格比国内至少要翻一番,这三本书每本价格差不多都是 100 - 120 元人民币。书贵些,读者乍听起来,是坏事;就和人民币升值,很多老百姓误以为是好事一样。事情并不是如此简单,台湾弹丸之地 2300 万人口出了如此多的知名作家,而大陆 13 亿人口,好的现代作家屈指可数,为什么?书价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点我在之前的博文中有讨论( 大陆为何出不了好的作家? ) 以一本定价为 25 元的书为例,大陆作家的利润大约为每本书 2 块钱,按销售 2 万册算畅销书,一个作家,花了一年甚至几年的时间,完成一篇长篇小说,赚了 4 万块,还不够生活费。在这种情况下,就没人愿意搞创作了。就算是中国最畅销的作家,比如韩寒、李承鹏等,出一本最畅销的书收入也就一百来万,在北京还买不了一套 100 平米的公寓,顶多买半辆法拉利,而在法国要有同样的销量,能够买 10 辆法拉利。 我付过钱之后,在前台借了诚品书店的 3 个店章,盖在这三本书的扉页,赋予它们一些意义。 (鸣谢杜彦君先生)
个人分类: 未分类|1915 次阅读|0 个评论
台湾之行-台北故宫和诚品书店
热度 5 yanjundu 2011-11-20 22:18
去台湾之前,有两个地方是最渴望去的,台北故宫博物院和诚品书店。幸好这次能够如愿。先去的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相比北京故宫,真是太小了,共 4 层。但是,北京的故宫看建筑,而台北的故宫看宝贝。北京的故宫博物院,是明清两朝的皇宫,而台北的故宫建于蒋介石时代, 1962 年始建, 1965 年完工。我为何对台北故宫如此期待?因为,相对于青铜器、玉器、瓷器,我最喜欢的是字画、而北京故宫博物院,真正展出的宝贝,特别是唐宋元明清字画很少。故宫博物院有 9 万件宝贝,而那些鉴宝专家等内部人士,至多看过三分之一,我们游客,看到的更是寥寥无几。由于国家没有对这些字画等古董展出的空间,所以一直深藏着。著名画家陈丹青先生也一直感慨,在北京故宫看不到什么宝贝,真正看到中华国宝的,都是在台北故宫和美国的各个博物馆。满怀着期待,跟着导游进入了故宫博物院。进入内部,感觉到的是“精致”,装修很好,给人很高贵的感觉。导游从青铜器讲起,到玉器,瓷器,看着预定的 2 个小时就要到了,我问元导,什么时候去看字画,元导说,字画我现在还看不大懂,所以就不去了。我心里就一下子纠结开了,要不要脱离团队,独自到 2 楼看字画,后来感觉不太好。在大家结束的时候,我央求元导,上去看 10 分钟,元导答应之后,我飞速跑到 2 楼,走马观花的看了看,书法是顾不上欣赏了,只能浏览一下山水画,看着这些发黄的真迹,心里自然是高兴的不得了,特别是看到了唐寅(唐伯虎)和明朝著名画家仇英的真迹,很激动,象听到特别动听的音乐一样,全身起鸡皮疙瘩。遗憾的是,没有看到元代著名书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还好,我在博物院地下一层的商店,买了《台北故宫博物院书画》影印版,价格为 850 台币(大约 200 元人民币)。关于台北故宫博物,再讲一个故事吧。 1996 年,台北故宫前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示威活动,很多台北市民打着“拯救国宝”、“把国宝留下”、“国宝太脆弱”“若破坏国宝,千古罪人”的横幅,反对把 30 年来未曾出过台湾的国宝借展到美国。字画,对灯光是非常敏感的,见了光,寿命会少几年。李敖在一档节目 “李敖语妙天下”中,曾展示一副他收藏的宋代山水画,他向观众证明这是真迹时,并没有把画全铺开,而是一直卷到中间某个位置,露出了一点点展示。他说:如果在强光下展示,字画的寿命会少 6 年。因此,这些字画一般每三四年才能展出一次,一般一次展出时间限定一个月内。而即将要赴美展出的国宝,刚刚在台湾展出过,是不应该再展出的。因此,我很佩服台湾人民对国宝的认识和觉悟,也佩服岛内的自由之风,若政府的做法不对,我们就反对,就示威。而我还从来没有听说过北京故宫的国宝要到国外展出,民众有反对示威的。一是,大陆百姓都被各种革命、事件等整怕了,觉得事不关己,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二是国宝出国展出,一般也不会通知百姓,觉得与我们无关,一切都是领导说了算。这让我想起了“爱国”,何为“爱国”?我认同的是英国人托马斯 潘恩的观点:“爱国就是使国家免受政府的伤害。” 参观台北故宫博物院,属于这次形程安排;而到诚品书店,并不是预定形程。在我跟大家和导游的强烈建议下,终于如愿了,尽管只有可怜的半个小时!我们去的是诚品书店敦南店,在某商务楼的二层,并不大,但是很精致。进入书店,一股非常清香的香水味迎面扑来,不知道店里喷的,还是许多读者身上散发的。书店全是红木地板和书架,分成很多区,比如历史、文学、生物、音乐等。书店里人不多,有很多穿着时髦的美女在看书;大家有的站着,有的坐在木凳上,有的坐在地板上,非常安静,只有 cd 机中播放的低沉的大提琴乐曲。相比北京的西单书店和中关村图书大厦,人太多,特别是周末,都快人挤人了。北京这个地方总是能把应该高雅和高档的地方,变得象菜市场一样。不论是大书店,人均 250 元的海鲜自助餐厅,还是卖黄金玉器的“菜百商场”,都象赶集似的。而且这些大书店太大了,动不动就 5 层楼,进去之后,我总是一脸茫然,不知道你要买什么书,因为书太多太多了。所以,我现在要么在网上买书,要么去“光合书屋”去看书。在诚品短短的半小时之内,我买了 3 本书:《蒋经国传》(江南著);加州大学 Jared Diamond 著的《钢铁、枪炮和病菌》和《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两本书,这两本书大陆翻译版在早几年发行,现在很难买得到,我之前都是在国家图书馆读完的,还做了详细的笔记,这次终于买到这两本值得收藏的书。当时还看到了《达赖喇嘛传记》,翻了翻,发现有很多反 * 动言论,就没有买。台湾的书封面装订和纸张都非常好,不过价格比国内至少要翻一番,这三本书每本价格差不多都是 100 - 120 元人民币。书贵些,读者乍听起来,是坏事;就和人民币升值,很多老百姓误以为是好事一样。事情并不是如此简单,台湾弹丸之地 2300 万人口出了如此多的知名作家,而大陆 13 亿人口,好的现代作家屈指可数,为什么?书价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点我在之前的博文中有讨论( 大陆为何出不了好的作家? ) 以一本定价为 25 元的书为例,大陆作家的利润大约为每本书 2 块钱,按销售 2 万册算畅销书,一个作家,花了一年甚至几年的时间,完成一篇长篇小说,赚了 4 万块,还不够生活费。在这种情况下,就没人愿意搞创作了。就算是中国最畅销的作家,比如韩寒、李承鹏等,出一本最畅销的书收入也就一百来万,在北京还买不了一套 100 平米的公寓,顶多买半辆法拉利,而在法国要有同样的销量,能够买 10 辆法拉利。 我付过钱之后,在前台借了诚品书店的 3 个店章,盖在这三本书的扉页,赋予它们一些意义。
个人分类: 杂评|4630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富春山居图》360年后首次合璧
xupeiyang 2011-6-1 16:23
《富春山居图》台北合璧 6月1日,嘉宾出席“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开幕式。当日,“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开幕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举行。分藏海峡两岸的《富春山居图》系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所作,清初被焚为两断,分别称为《剩山图》和《无用师卷》。这件书画珍品360年后首次“合璧”展出成为两岸关注热点。新华社记者 韩传号 摄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6/01/c_121482699_10.htm
个人分类: 珍宝收藏|1498 次阅读|0 个评论
台湾记行(八、九)
qinwei58 2011-4-28 11:10
28日 上午天气晴热,前往台北故宫参观。此处人山人海,只能跟随专家级的导览员蜻蜓点水式地看一些展品,如该院存的清明上河图、玉白菜、猪肉石等。到服务部购8OO元猪肉石一块。午前阳明大学程树德教授到达,接我们四人外出午餐,参观士林官坻等纪念馆。 29日雨 上午自行安排行程,1O时到达重庆南路书店街,雨甚大,书店陆续开门,在世界书店购东莱博议一册,完整地走完三民书店的四层,学术书籍仍是小规模。12时前往万华区龙山寺观光,这一带是电影艋胛的拍摄地,祖师庙有200年历史了。 晚间由元智大学及科学月刊在海霸王餐厅为代表团送行,餐会上老友江建勋教授送台茶两盒、转送台作家张之杰的咖啡一盒与小说印本—册。 席间与元大高层及科学月刊社同仁互动,气氛热烈,我发布新诗"还乡",元大赖校长为此诗感动,让我留下文本,拟刊于元大电子报。
2061 次阅读|0 个评论
台北访问之故宫博物院
rjxie 2008-12-11 15:54
到台北旅游,故宫博物院是一定要去看看的,毕竟是大陆以外的一个故宫,难得一见,而且据说其中有许多稀世珍品在北京也看不到。依旧是大熊带我去的。去之前他带我去吃牛筋拉面,他推荐的店叫林东芳牛肉店,在一条忘了名字的小街上。一碗牛劲拉面好像是250块新台币,约为62块人民币。价格虽然贵点,但东西的确实在,牛筋好多!一顿饭的牛筋远远超过了我38年来吃过牛筋的总和,过瘾啊。怪不得门外排了好长的队! 饭饱后,我们打的直奔台北故宫。 台北故宫位于北市郊外的阳明山脚下,所以我们穿过了一段隧道后才到的。因为周围都是绿树葱葱,淡蓝色琉璃瓦屋顶和米黄色外墙的故宫就格外醒目,让人眼睛一亮!感觉有世外桃源的味道。故宫始建于1962年,65年落成,66年启用,是仿照北京故宫的模样而建设的宫殿式建筑,风格清丽典雅。原名中山博物院,后来改称国立故宫博物院,可是在一个侧门的墙上仍赫然写着是中山博物院(有照片为证)。进入故宫,印入眼帘的是三副巨大的北宋书画长卷,这一天的展览主题就是北宋书画,可惜我不懂,没法向大家介绍。大多展示厅是在二楼,因为不可以拍照和摄像,所以也只能在里面眼睛看看、耳朵听听、嘴巴说说。大熊在路上就跟我说,去了故宫一定要看三件东西,也就是镇宫三宝:翡翠白菜、毛公鼎和肉形石。翡翠白菜和肉形石是最为人气的展示品,位于同一间展室。果然去观赏的时候,满屋子的人,要仔细看看还真不容易,其中有很多是小学生,估计是回家要写作文或者日记,这一点跟我们小时候一样。光看实物是不了解其来龙去脉的,于是我上网搜了搜,整理如下: 翡翠白菜,长18.7厘米,宽9.1厘米,厚5.07厘米。它是清朝时期雕刻的玉器,原本藏于北京紫荆城的永和宫,是光绪皇帝爱新觉罗之瑾妃的嫁妆。翡翠白菜是依照翡翠顺势而为,根据它的颜色雕成一个栩栩如生的翡翠白菜,玉白菜由一块半白半绿的翠玉为原材料,绿色的部分雕成菜叶,白色部分雕成菜帮,看上去是鲜活欲滴。白菜造型象征着女子的洁白如玉;菜叶上的两对昆虫 螽斯和蝗虫寓意着多子多孙。有诗经为证: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本文部分引自: http://blog.sina.com.cn/yimingbai) 肉形石,高5.73厘米,宽6.6厘米,厚5.3厘米。肉形石乍看之下,肉的肥瘦层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犹如一块令人垂涎三尺、连皮带肉、肥瘦相间的东坡肉。人们似乎都能闻到红烧肉的香味.真正人间极品,价值连城。其创意构思之巧妙,雕刻技法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本文部分引自: http://blog.sina.com.cn/yimingbai) 毛公鼎:是西周青铜器中赫赫有名的重器之一。毛公鼎为西周晚期的宣王时期器物。清道光末年于陕西岐山出土的重器。铭文长达四百九十七字,为皇皇钜制,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其内容是周王为中兴周室,革除积弊,策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辅佐周王,以免遭丧国之祸,并赐给他大量物品,毛公为感谢周王,特铸鼎记其事。其书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奇逸飞动,气象浑穆笔意圆劲茂隽 ,结体方长,较散氏盘稍端整。李瑞清题跋鼎时说: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其文则尚书也,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也。毛公鼎也曾经让日本人垂涎三尺,国内有一部搞笑电影(潘长江主演)好像是以日本鬼子想抢毛公鼎为背景的。 当然在故宫也参观了北宋书画展、中国印章史、朗世宁宫廷画展等。在叹为观止的同时,也欣慰两岸同胞都在为拥有中国文化而自豪、为发扬中华文明而奋斗,其实这也足以说明了两岸中国人本是同根生这个永恒不变的事实。在打的回去的路上,大熊指着原国民党总部大楼对我说:马英九原来在这里上班的,原先不开口说话的司机突然发声:哪里是马英九?明明是马英狗。我们顿时相视一笑,遇到了台独分子了!这真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 图1 这家的牛筋面不错、实在 图2 牛肉店外街景 图3 故宫右侧的建筑 图4 故宫广场 图5 中山博物院的牌子还在 图6 翡翠白菜 图6 肉形石 图7 毛公鼎
584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0: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