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展望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随笔][留点纪念] 回顾2010,看好2011(上)
van963852741 2011-1-6 14:05
有段时间没更新了,一直把博客遗忘在某个角落,今天发现了,就捡起来说两句,算是留个纪念! 转眼间,2010已经过去,2011已在眼前。每年年底都会回望自己今年所做的或所取得的;也展望下明年要实现的目标或制度一定的计划。这也应该成为一年的例行事宜。 总体来讲,2010对我来讲是个比较幸运的年份,换句话讲我对2010也比较满意,可能是虎年本命年的关系吧(想想离奔三已不远矣)。首先,在课题研究这块做得还不错,已有实质性的进展,相关的指标也在有条不紊地完善当中;除此,也在积极地准备小论文,争取研三前把该处理的处理完。其次,就个人来讲,个人能力和各方面素质较09的改变很大,无论是为人处世的把握,还是做事的方式方法,有一个比较大的改观。再次(放在第三个,但是最重要的一个),认识并结实了很多朋友。在校研的席哥、星姐、老于、东东、七弟和许2,大家一起工作,一起讨论,总有疲惫烦躁的时候,但大家都是一起走过来,分享喜悦,分担烦恼,这些美好时光值得终身回味;在研营所认识的tw朋友,虽然之前认识仅仅一周的时间,但那份所缔结的友谊让我们隔海相望却并不感觉遥远,特别是静大的小卫、小姿。。。回想那几天和小卫、文明在世博的日子,仿佛还在眼前,年底收到小卫的卡片和礼物,除了惊讶,更多的是发自内心的感动;在校学共事的12位朋友,2010我也要感谢你们,你们的支持和帮助是我工作进步的最大动力,拿着精美的指南和优文集,我也真切地感到我们的团队很强大,也愿你2011好运;在CEFE一同度过七天忙碌而充实日子的朋友,认识你们是我的人生财富,学到了很多,也玩得很好,最后那份厚实的爱心礼物是如此的弥足珍贵;当然还有很多需要回味、需要感谢的。。。一直都怀着感恩的心来做好每件事,也切身地感觉每一小的进步都离不开大家的关心和支持。 同时,2010还有一些可以拿出来的:经济基本上实现了独立(全年),这点感触很深,很踏实的感觉;重新审视读研以来所做的决定,对未来也有了一定的规划;另外一个就是做事学会抓重点,认真思考后,有条不紊地解决之。etc. 2010的回顾如上所述,没有很非常特别的亮点,但综合还不赖。呵呵! 寄希望于2011,敬请继续关注。。。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371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0年的最后一天
罗帆 2011-1-4 17:23
胡雅琪 2010 年 12 月 31 日 上午 8 : 30 ,工作室在教四 1407 教室召开了本年度第 17 次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罗老师,博士生刘堂卿、杨智、万春辉、刘小平,硕士生葛志鸿、黄彬、梅军飞、刘曼、胡雅琪、汪绪普,以及本科生陈晓倩、答芸。会议由葛志鸿主持,胡雅琪记录。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对 2010 年工作学习情况进行总结以及对下一年工作进行计划和展望。 首先,由博士生依次总结本年度的学习和工作情况。刘堂卿表示在罗老师的严格要求下,学习有很大的进步,参与了自科基金和长航局项目研究,发表了相关论文,建议师弟师妹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将基础打牢,尽力参与课题研究。同时,也与大家分享了找工作期间的经历。杨智本年度主要参与了自科基金、长航局、衡东薪酬课题,提出在做研究的过程当中,应主动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要学以致用。万春辉分享了考博经历,他认为这一年心理上有了巨大的转变,同时也存在着遗憾,期望明年能主动参与基金项目研究。刘小平提到在写文献综述时遇到的问题,肯定了自己在此方面有很大的收获,同时,希望在 2011 年能更多地参与到课题研究中。 刘堂卿在总结2010年的学习和工作 杨智总结参与科研工作的体会 万春辉在谈课程学习的体会 刘小平在谈撰写文献综述的收获 接下来,硕士生依次总结在 2010 年所得到的收获。葛志鸿分享了参与自科基金和长航局项目期间的经历。他认为,暑期调研过程虽然很辛苦,但能在知识和能力上有所收获是很值得的。黄彬刚从昆明返回武汉,与大家分享了在衡东项目中的经历,并与罗老师讨论了在该项目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同时,计划明年能继续做好衡东项目,并开始着手论文的开题,以及新项目的申报。梅军飞认为,在罗老师的严格要求之下,文献综述的写作能力有所提高,并在接待王松文教授的过程当中有很多收获。刘曼感叹这一年时光飞逝,岁月如梭,在几次文献综述的演讲之后,能力得到很大提高,期望在明年能完成今年没完成的任务,并能熟练掌握 SPSS 软件。胡雅琪分享了在实习期间和读研之后这两段时期的主要收获,总结了在学习上还不够主动,并希望在下一年能实现从被动到主动角色的转变,积极参与到课题研究当中。汪绪普总结了在做班长期间和做文献查阅工作方面的两点收获,同时对过去没完成好的工作表示遗憾,期望以后能学会主动承担责任。 葛志鸿畅谈科研工作的苦与乐 黄彬介绍在衡东公司现场调研的进展 梅军飞在总结入学以来的学习与工作 刘曼总结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 汪绪普总结精品课程网站更新工作 胡雅琪总结实习和文献综述的收获 之后,两位本科生依次和大家分享了这一年的经历。陈晓倩谈到了在武汉某公司实习期间的收获。答芸提到了参与国际会议接待工作的经历,认为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十分重要。 陈晓倩谈在企业实习的体会 答芸谈参与国际学术会议的体会 最后,罗老师对工作室本年度的工作进行了总结,从科研项目研究、教学与教改、研究生培养、学术交流活动以及工作室管理 5 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年的工作计划进行了展望。罗老师指出, 2010 年即将结束,希望大家能够对自己本年度的工作和学习进行书面总结,不断地在失误和不足中吸取教训,力争在新的一年获得更好的发展。 12 点半,会议圆满结束。此次会议让大家充分了解到 2010 年在工作上的收获与不足,并明确了 2011 的工作目标和重点。
个人分类: 教学花絮|5842 次阅读|4 个评论
2011年第一天的早上
xiegming 2011-1-1 08:48
2011年的第一天, 孩子比我们大人醒得还早. 老二最先醒的,不到八点, 就在床上喊,爸爸,给我穿衣服! 老二起来之后,跑到在我们的床头, 自己大声高唱 新年好啊,新年好啊,祝贺大家新年好, ~~ ~~ 先慢慢的唱一遍,然后再快快唱一遍. 老大按捺不住,也起了. 然后两个人在有限的空间里一会儿跑过来,一会儿跑过去, 幻想着自己是各种角色, 玩着他们自己的游戏. 看着她们无忧无虑快乐的样子, 心想还能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 这才是生活的真谛. 阳历的新年, 大体上是简单度过的, 因为前后工作还要继续. 目前正值学期快结束的时候, 事情很多. 昨天晚上,刚刚把一门课程期终考试的试卷判完. 稍后有空再仔细总结过去的2010年. 2011年到了, 希望仍然是充实快乐的一年!
个人分类: 记忆·感触·工作|3656 次阅读|1 个评论
带着希望收官
aimeiya 2010-12-31 17:54
这段时间情绪上有些颓丧,总觉得是在茫然中度日,博客很少更新了,结果自然是没有达到10万的点击量。在2010年的最后一天更新博客,做一个完美的收官! 人的困惑与绝望真的有很强大的力量,我最近就在和绝望做斗争。这种担忧和绝望来自逆反期的女儿,我和她现在不能有良好的沟通,看着她现在的状态我不敢想象未来,因为我知道她不是可以重复的实验品,要一次成功才行,但她没有按我预期的状态发展,我一下子就慌了,无助、绝望而又无奈,这样的感觉真的非常痛苦! 当人无助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开始迷信,我在不知不觉中想把每件没有做完的事情都留个完美的收官,就像人们都愿意期待每件事都有个良好的开端一样,所以这篇博文就诞生了! 2011,给力!
个人分类: 新家新生活|2920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0年终盘点及2011年初展望
热度 1 lrklx 2010-12-31 08:32
研三这半年忙忙碌碌,主要任务就是做课题、找工作。年末了,总结一下这半年的经历,并记录下一步的计划。 课题按部就班,不再叙述。对于找工作,心里很没底。由于比较担心,所以我是比较上心找工作的事情的。从九月份开始准备,主要是做简历。简历做法么,众说纷纭,一般就是要只做一页,实际上到现在制作的简历还没有发出一张。原因是现在的单位都要求网上注册简历,基本没有投递纸质简历的机会。不过这却是绝佳的梳理个人经历和能力的机会,让我明白自己有什么优势什么劣势。 十月初网投几份简历,得到几个面试机会。十月中旬签了一家企业,做研发。本来认为会硝烟密布惨烈异常的找工作经历至此就不那么轰轰烈烈的结束了。 我同学很好奇我为什么没有再继续上学而选择工作。本科时我成绩还是很好的(现在的成绩也不错),看着有做学问的潜质,哈哈,同学认为我们班如果有人要读博一定有我。实际上,刚上硕士研究生时,的确想过读博,要读博就要出国(光看看那点研究生补助也不在国内读!),出国就要现在开始学英语,考toefl、ielts等乱七八糟的英语考试,考到一定分数后就申请学校这就是我想要的人生轨迹吗?我的内心真的想读博吗?难道只是为了别人羡慕的眼光称赞的言语就要沿着这个轨迹走下去吗?no! no! no!不想再上学了,很没意思(这半句是心声),自认不是做科研那块料(有保留的余地)。再考虑到家庭是农村的,穷,更没有什么理由继续读下去了,呵呵。还是工作吧! 偏题了,拉回来。十月中旬报考国家公务员考试。现在社会上公认工作优劣的排行大概是:公务员、事业单位、央企、外企、普通国企、私企很不幸,我找的就是家私企,不过我认为还不错。报考公务员纯粹是碰运气,但几率还是比抽彩票中大奖要高很多,下载了最近几年的考题做了一遍,没有裸考,平常心。行测是个好东西,很多公司笔试都考和行测差不多的题目。由于我做过国考的几套题,应付这些笔试绰绰有余。 十一、十二月份很平淡,期间得到几家大公司面试机会,不过大多是销售,所以没去面试。安心学点新知识,做自己的课题。 这半年主要就做了这些事情了。 元旦过后3个月内的计划: 1、项目课题(长期); 2、写毕业论文(提纲:1月15号左右完成;主体填充:春节回来后到2月底前完成。),这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 3、Engagement,O(_)O哈哈~(春节前); 4、学车(春节后); 5、其它(暂时没想到的事)。 此外,发现自己基本没啥计算机技术的基础知识,本科学的早还给老师了,还是要补一补,打算看看CS:APP和CLRS。自言自语絮絮叨叨这么多,就是害怕自己给忘了,还是写出来吧,尽管没大有条理。祝自己元旦快乐,兔年顺利吧! 也 祝广大科学网博友元旦快乐 !
个人分类: 生活|1983 次阅读|4 个评论
《语言动力学系统发展现状、待解决的问题及展望》参加第一节全国
power100 2010-12-29 20:56
语言动力学系统发展现状、待解决的问题及展望 肖志权 (武汉纺织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武汉,430073;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复杂系统与智能科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 摘要:语言动力学系统研究以词计算为基础,借助数值动力学系统的概念、框架、方法等手段,利用自然语言信息和知识,对包含大量感性信息的复杂系统进行描述、分析、动态计算、控制和预测等。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以来,语言动力学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并引起了学界关注,是复杂系统研究的一个创新且有实用意义的方向。本文对语言动力学的研究及发展现状进行回顾,并提出有待解决的一些问题。最后对语言动力学系统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和设想。 关键词:语言动力学系统;词计算;回顾;展望 Development status, problems and prospect of linguistic dynamic systems XIAO Zhi-Quan (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Wuhan, 430073;,Key Laboratory of Complex Systems and Intelligence Science, Institute of Autom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90) Abstract: Based on computing with words and utilizing natural language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linguistic dynamic systems (LDS) use the concepts, frameworks and methods of conventional numerical dynamic systems, to describe, analyse, dynamic compute, control and predict complex systems that contain much of perception-based information. Since proposed in 1990s, the study of LDS has achieved a certain progress and got academic attentions, and it is of an innovative and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research direction of complex systems. This paper gives brief reviews on the studies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LDS, and puts forward some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further studies. Finally future of research of LDS is prospected and supposed. Keywords: Linguistic dynamic systems; Computing with words; Review; Prospect 引言 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经济等活动中,自然语言常常既是人们思维、知识和信息的载体,又是人们处理这些复杂系统重要工具。在很多时候,语言既反映了复杂的思维以及相关的复杂系统,又反过来对人们的思维起到影响作用,人们有意无意地,或者是习惯性地借助自然语言进行某些思维活动,而思维的结果还可能首先是以语言的形式表达和传递。甚至可以说,自然语言是人们思维和交流最直接、最贴切的第一工具。人们已经习惯于借助自然语言来描述和处理感性信息,尤其是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管理等领域的复杂过程以及本质上不精确的信息。传统的基于精确数学的理论在处理复杂系统以及感性信息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鉴于此,王飞跃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了语言动力系统的概念,Zadeh 在1996年的论文Fuzzy Logic = Computing with Words提出了词计算的概念后, 王飞跃提出了以词计算为手段的语言动力学系统以及计算问题,即其狭义形式 。之后,又提出了语言动力系统的广义应用,即在智能化人机交互领域中的应用 。语言动力学旨在通过词计算在语言层次上动态地有效利用信息,解决复杂系统的建模、分析、控制和评估问题。类似于经典的数值动力学对被研究系统的抽象以及动态演化的分析,语言动力学强调的是直接利用贴近人们思维习惯的工具自然语言(词、语言变量、语言逻辑推理),对于诸如经济、社会、管理和生态系统进行动态计算和动态分析,而非静态的知识表达和静态的逻辑推理,不同于数值动力学计算的结果是数值,通过语言动力学对复杂系统进行动态分析的结果仍然是语言,因此这非常符合人们的思维过程和思维习惯,计算结果也更易被直接接受(通常更多是定性地),或者说更加具有所谓的物理意义。 语言动力学系统自从提出后,十几年来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并引起了一定程度的关注,相关的研究工作甚至被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主编 Larry O. Hall教授评价为可能导致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本文对语言动力学的发展现状进行简述,提出进一步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展望和设想语言动力学系统未来的研究和发展。 1. 语言动力学发展回顾 经典的数值动力学一直是将研究对象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抽象成以数值、符号为基础的,处理研究对象的基于测度的信息(Measurement-based Information),用数值计算(比如求解微分、差分方程等)作为处理的手段和工具。随着研究对象的不断扩展和深入、研究复杂程度的不断提升,特别当研究对象是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管理、甚至生物生态等复杂系统和复杂过程时候,不可避免地需要处理基于感性的信息(Perception-based Information),比如知觉、知识、经验、评价等等,而不仅仅是处理基于测度的信息。此时信息的有效利用(包括信息的表达、信息在处理和传递过程中是否被扭曲、遗失和误读等)问题就显得日益重要,因为数值计算主要用于处理基于测度的信息,而难于处理本质上是不精确的感性信息。通常人们是通过自然语言来描述和表达感性信息的,由于人类分辨细节和存储信息的认知能力的内在限制,感性信息具有不精确性。特别是一些复杂大系统,尤其是包含了大量的感性信息和知识,由于其系统内在的复杂性以及在分析建模时候的信息不完备性,如果要分析系统随时间的演化过程,采用常规的动力学方程(微分方程、差分方程等)来描述系统并计算求解系统可能是非常困难甚至是无法完成的。而另一方面,即使人们能够为此复杂大系统建立一个数学描述,要将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转化成适合的模型形式,并将最后分析和综合的结果以易于人们理解的形式表示也是非常困难的。 王飞跃首先在文献 中提出语言动力系统,当时主要目的是人工智能的逻辑推理为理论基础,用一种类似于微分/差分方程的方式解决逻辑推理过程,为智能控制子系统的任务组织建立完整的真正有智能的规划方法,但是当意识到这类逻辑推理方法具有严重的计算效率问题后,迅速转向了以词计算为基础的语言动力学系统的研究 。从概念的角度看,LDS适合于高级决策过程的建模和评估,这种高级决策过程所需要的信息和提出的策略只能以语言而非数值方式出现,这类动态过程或系统,其部分或全部的问题表达(problem)、状态、策略、观测、目标以及评价等需要借助语言变量。另一方面,LDS是具备类似于传统的数值动力学的可动态计算性(广义的计算,例如词计算、逻辑推理)的计算理论,强调的是实际可计算性和动态计算而非静态的推理。 在王飞跃的一系列论文 中提出语言动力学以词计算为基础的计算方法,即通过使用Kosko 对于模糊集合的几何表达(fuzzy-sets-as-points),将离散论域上的隶属度函数转换成模糊超立方体(Fuzzy Hypercube)中的点,实现词(模糊离散度函数)到空间点的转换。考虑到信息的颗粒性和数据误差及语言的模糊性,将模糊超立方体中的模糊点(一个隶属度函数,type-1模糊集合)用模糊胞(可以是区间型type-2模糊集合或区间模糊集合等)替代,并且在模糊超立方体中引入胞结构的概念,即不将模糊超立方体看做是连续的,而是看做是若干模糊胞(词胞)的集合,一个模糊胞可以用来表达语言变量(由一族隶属度函数,而非一个)。建立起了胞空间,就可以利用Hsu 针对非线性微分动力学系统创立的方法胞映射理论和方法研究LDS的特性,将LDS模型转化成胞映射,而LDS胞映射系统中的状态、控制、输出和输入都是词胞(定义域是离散的),这就构成了基于胞空间和胞映射的LDS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一旦胞映射已知,就可以系统地研究LDS的各种性质,如轨迹,极限词、平衡词、正(负)不变词集、P-K轨迹、稳定性、渐进稳定性、全局渐进稳定性等 。文 给出了将常规动力学系统转换为II类LDS的方法,包括线性和非线性情况,采用?截集映射的方法给出来对LDS进行数值分析的步骤,分析了II类LDS的不动点,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语言(词)论域上,语言模型的计算可以得到与传统动力学系统相同的结果。为了更好地研究LDS,从常规数值动力学系统出发,将其词化而得到几种类型的语言动力学系统,初步可以分为四类 :(1)I类LDS,基于常规集合运算的动力学系统;(2)II类LDS,基于词计算,状态方程是通过模糊扩展原理根据任意不同的词变量在线计算构造而成;(3)III类LDS,基于词计算,状态方程是通过模糊扩展原理根据有限个词常量离线计算构造而成;(4)IV类LDS,基于词计算,IF-THEN规则的结论词采用规定的词常量,规则数有限。 在文 提出的研究框架下,相继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研究,包括围绕将常规动力学系统词化后转化为II类LDS及其相关动力学性能的研究,如采用内截图方法进行LDS的平衡词及其稳定性、倍周期分支、混沌性质研究,针对由模糊逻辑规则生成的LDS的初步研究等 。另外,针对语言动力学计算的基本单位词(Word)的模型,考虑到一型常规模糊集合的脆性(crisp)以及实际语言的模糊不确定性、信息的颗粒性、数据的误差等因素,采用了二型(type-2)模糊集合(目前主要是区间型二型模糊集合)作为词模型进行语言动力学系统的初步研究,包括线性一型语言动力学系统的数值解法、能控/能观性和稳定性研究,应用区间型二型模糊集合的语言动力学系统的计算方法、胞映射与胞空间等的相关研究等 ,type-2模糊集合与词胞关系、性质等的初步研究 , 区间型type-2模糊集合的语言动力学轨迹研究 等。 自从语言动力学系统提出后,因为早期开创性的工作曾经起了学界的关注,也在取得了一些研究进展,但是总体上发展还不够,这个领域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有很多问题有待深入探讨和研究解决,甚至包括语言动力学的推广,都还需要做大量的、基础性的工作。而且,LDS是本身一个有特色的开放的体系,围绕它的研究不仅仅涉及到人工智能、软计算、复杂系统、数据挖掘、动力学、随即过程、拓扑学等,还可涉及到信息技术、知识表达、人机交互等,甚至可延伸到社会计算、经济、金融、交通、决策管理等诸多领域,对它的研究逐渐深入和扩展,将会带动一批相关领域学科的研究。 2. 目前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2.1 语言及语言变量(词)的概念模型和计算模型探讨 语言动力学系统是在语言(而非数值/符号)层次上进行动态计算和信息动态处理的一种体系和方法,它直接处理(输入、目标、反馈、结果)的是语言(自然语言信息),因此,语言变量的概念和表达就在体系中占据了基础与核心的地位。为了解决针对语言(本质上是感性信息,包含了大量的模糊性、不确定性)进行计算的可计算性和计算效率问题,王飞跃提出了以词计算为计算基础的方案,运算的对象是语言变量,而变量的值是自然语言描述的词,即基本计算单元是词。可见,如何将自然语言转化成LDS中的语言变量以及可以进行计算的词的问题,以及怎样的转化和表达才是更合理、更科学、更全面、并更加有利于其后的信息动态处理(计算),就是首先要面对的问题,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与传统的数值计算中将数字和符号用来表达变量的方式不同,词计算中语言变量是由自然语言描述的词和句子,语言变量的词即为语言值。语言变量(词)既作为自然语言抽象(映射)后的语义信息载体,又作为语言动力学系统词计算的计算单元、甚至是计算结果,从它的角色和作用来看,本身就具有两面性,即既要承载语义表达信息,又要能够进行或者适合进行计算(推理、信息处理等),而且其两面特性既要在词上得到统一,还可能两种特性本身产生一定的矛盾,即:要承载足够的信息和语义,就可能使得其可计算性大大下降,反之相反。这之间如何取舍与平衡将可能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词计算过程的效率以及结果的有效性和可信程度。归根结底就是针对不同问题的语言变量(词)的表达问题,或者说是选择怎样的模型的问题。 本文的初步思路是,既然其具有两面性,是否可以尝试分别建立词的概念模型和计算模型。前者用于将抽象问题的描述、后者用于进行词计算,然后讨论两模型之间的联系。 概念模型应该是比作为计算的词本身涵盖更丰富的表达。Zadeh 曾经定义一个语言变量为一个五元组(?, T(?), U, G, M),其中,?是语言变量名称,T(?)是语言变量值的集合,U是论域,每个语言值是论域上的(type-1)模糊集,G是语法规则,M是语义规则。这个五元组的表达涵盖了包括语言变量值集合、语法规则、语义规则等较多内涵,但是由于是在当年提出的(1975年),主要还是围绕着传统type-1模糊集合表达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若是将词作为思维过程的单元,作为概念的外化表达,则也可以借鉴拓扑心理学中,将思维过程看作是拓扑变换,而不变量是拓扑性质。思维过程是在思维时空中演化的,思维时空以概念为基本结构单元(LDS中以词为基本单元),概念和方法抽象为概念集合M,其他任何更高级的概念都可以通过施加在已有概念集合上的运算(如与或运算等)来实现。虽然上述思想并没有考虑思维的模糊性、动力属性等(还有待扩展),但是这种思维时空、思维拓扑、概念集合等的方式是否可以为LDS词模型建模所借鉴。 词的计算模型,主要采用的是模糊集合(type-1和type-2型)。虽然已经有采用模糊集合通过词计算研究讨论LDS特性的研究,但可能存在一些更基本的问题: (1)如何建立的模糊集合是适合于进行词计算的? (2)Type-1和Type-2集合都适合于词计算及语言动力学的动态计算吗? (3)各类(I~IV类)LDS分别适合采用何种模糊集合? (4)除了模糊集合,LDS的词的计算模型还可以是怎样的? Mendel 应用Karl Propper的证伪(falsificationism)方法,证明目前采用抽象数学的方式定义模糊集合是不科学的(其type-1模糊集合是不可试验的,它是确定性的,而词是具有不确定性的),而基于从人们收集得到的数据的模糊集合(type-2模糊集合,反映了不同层面上的不确定性,),是面向词的模糊集合才是正确的。Mendel采用的一个前提是词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 ,因此词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其不确定性包括两类 :内不确定性(intra-uncertainty)个人对词的不确定性,间不确定性(inter-uncertainty)一群人对词产生的不确定性。Mendel的结论是,词计算必须采用type-2模糊集合的数学方法,比如一个区间型type-2模糊集合作为一个词进行计算,可以采用相应的运算规则(交、并、补等)。他的结论前面的问题(1)和(2)有一定的启发。 此外,从信息粒化的角度看,词可以作为一个信息单元或者信息粒,因为粒是将传统数学中的点发展而来的,即一个粒可以是一个领域系统,比如最简单的就是一个子集。由此,可以将其推广,如一个模糊子集(模糊集合)、一个函数、一个集合函数 、一个广义函数(如,dirac function)等等。因此,词作为一个信息粒,可能会有更多的计算模型,甚至计算规则。进而,词计算可能会演化成信息粒计算。这些问题的探讨可能会回答前面的问题(4)。而且,文 中也提及,在LDS建模及构造语言动力学系统的方法上,除了模糊逻辑以外,有可能采用其他的建模方法,如粗糙集等,甚至语言动力学系统可能与用来建模的方法和工具无关。这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研究和验证,但显然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2.2 基于胞空间和胞映射的LDS动力学计算方法问题 在采用模糊集合代表语言词的前提下,文中提出利用模糊集合的几何表达法,将离散论域上type-1模糊集合转化成高维模糊超立方体中的点,这样,可以建立词计算和语言动力学过程与高维模糊超立方体中的映射,而且考虑到信息的颗粒性和数据内在的误差,将超立方体中中一个点(词点)及其附近空间邻域看做一个词(词胞),对于语言动力学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就可以借鉴数值动力学系统中分析非线性复杂系统的方法和概念胞空间和胞映射方法,构造在模糊超立方体中词胞的胞空间,利用Hsu提出的胞映射(简单、广义)方法,将LDS模型转换成胞映射模型,并采用搜索算法系统研究LDS的各种特性,如稳定性、轨迹、极限词等等 。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关于LDS模型的状态词胞、输入词胞、输出词胞等如何建立,词胞的意义如何,对于不同类型的的LDS采用怎样的方法等等,还存在很多具体问题,有待探讨。赵亮 根据模糊细胞向量(模糊细胞、胞)的定义,对区间型type-2模糊集合与模糊细胞建立、胞映射与词计算的关系等进行了初步探讨,在将词计算分为I型和II型词计算的前提下分别进行了讨论,认为I型词计算的理论基础是区间type-2模糊扩展原理,II型词计算的理论基础是区间type-2模糊推理方法。其分析的胞映射(简单、广义)方法、胞空间以及胞空间搜索方法等,主要还是基于系统是单入单出的情况,即此时此状态单变量所有时刻动态演化的轨迹都在唯一的胞空间中,即模糊超立方体中建立的胞空间中。而当LDS是多变量时候,由于每个语言变量词建立词胞时候,都是在一个独立的n维单位超立方体中,或者当不同变量模糊集合离散化时候,由于语义需要离散化的维数可能不尽相同(如m维,n维等),则此时如何处理不同维数的高维超立方体空间的问题,包括阐明其物理意义,都会比较复杂。这里已经不能够直接利用Hsu的胞空间的概念了,因为Hsu的胞空间本身对于多变量也是单一的,并且与模糊细胞依存的超立方体每一维所代表的意义是不同的,因此Hsu的胞映射方法可能不能直接应用而需要仔细探讨。其实这个问题也存在于当LDS为单变量的时候。 另外,从语言变量、词、语义、概念、信息颗粒的角度看,词胞、模糊细胞、模糊集合、胞空间(模糊超立方体)这些概念与思维的数学表达形式、概念、思维时空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基于词计算的语言动力学系统,采用胞映射方法,描述语言动力学系统动态演化轨迹、动态特性,与思维空间中采用微分拓扑建立的思维流形模型、思维流形是否具有对应关系?语言或语义空间(词为基本单元)与思维空间(概念为基本单元)有怎样的关系?正如思维过程是由思维流形中的概念构成的序列,由于概念具有随机性,思维过程也具有随机性;对应地,在语言动力学系统中,系统的演化轨迹也是否是由一系列的词(词胞)构成的序列,词具有随机性(也具有模糊不确定性),因此语言动力学系统也具有随机性的一面?这些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2.3 流形上的动力学研究 文献 指出,对于思维活动和心理过程的分析,只有进展到心理的动力学属性,才有可能解释、推测和控制思维事件,人们采用数学上能够描述的清晰的力的概念来代替这类系统中模糊的趋势概念。人们沿着这样的思路并研究了多种动力系统,但都是基于p-adic数表示的机械动力学和量子力学的类比。由于思维时空是弯曲的,在思维时空中的动力系统必须用弯曲的数学模型来刻画,而且混沌是智能的一种本质特征,服从混沌动力学,但这种动力系统需要建立在思维流形上,需要用微分流形建立动力学系统 。实际上动力学系统的演化和运算都符合能或熵追求最终平衡的特性,而系统经过演化后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从而导致更进一步的动力学后果 。类似地,语言动力学系统描述的复杂动力系统是否也具有流形性,是否具有全局坐标系,语言动力学系统时空的描述、演化的动力以及最终达到平衡的动因、过程中的随机性研究等等,还有待探讨,甚至可以借鉴其他动力学系统(如拓扑心理学等)研究的方法、概念手段等。 3. 展望与设想 语言动力学的提出是具有开创意义的,它对于复杂系统(如经济、社会、管理、生态等系统)的研究(建模、分析、控制、综合、数据挖掘)提出了一种新的、有特色的体系和方法,尤其强调处理感性信息的能力和动态计算而非静态推理的特点。 到目前为止,语言动力学的研究还处于初期的、不够完善的阶段,无论是在基础研究还是在应用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发展。展望未来的发展,除了能够在具体研究中不断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完善理论体系,而且希望和设想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发展。 3.1 在应用方面的发展 在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深入的基础上,尽可能推进其在不同领域,如经济、社会、管理、生态等多个领域的逐步应用,包括在数据挖掘、知识发现、语言识别(知件开发)等等,甚至可以通过应用反过来促进或拉动理论研究,这样,理论本身就会更有活力,更有生命力。而且,为了推进语言动力学的应用或者应用研究,可以采取一些积极的方法,例如,结合理论研究的成果,尽早开始研发基于LDS的辅助软件工具,如类似于MATLAB的Toolbox的辅助软件工具,包括建模、仿真分析工具,或者类似于fuzzyTECH 、 Xfuzzy 等的一些应用开发软件和工具。 3.2 在语言动力学不同层面上的研究 语言动力学属于系统科学的一个分支,又涉及到信息、人工智能、软计算等多个学科领域,并且沟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有其独立的发展体系,包括自身的理论体系和科学方法。借鉴文献 对粒计算研究的思路,对语言动力学系统的研究可以在哲学、方法论和计算模式等不同层面上深入开展。 在哲学层面上的研究主要是关于感性信息、自然语言、思维概念以及动力系统等的外在形式与内在属性的表达及其相互的关系,这些如何更好地体现在语言动力学系统框架中,尤其是这种借鉴动力学系统演化的思想来动态地处理(计算或推理)感性信息的方式,与所研究的客观对象复杂系统本身的运行演化的规律的内在联系,甚至是可以上升为一种看待和应对复杂系统的世界观的研究。 在方法论层面上的研究,可以着眼于哲学思想指导下的具体问题的求解,例如LDS系统的合理分类和有效建模方法、相关学科领域(如数学、人工智能、信息处理、计算机、自动控制、甚至人文社科领域的心理学、语言学等等)理论、原则、工具的应用,也涉及到问题求解的正确或准确性、可靠性、效率、成本,以及对不同类型问题求解的针对性等等。 在计算模式层面上的研究,由于语言动力学以词计算为基础,并且以计算机作为计算和信息处理的主体,因此要特别考虑到人脑对感性信息、复杂系统的认识、表达和处理方式,与语言动力学系统对相应信息的表达和处理方式,以及与用计算机作为主体的对相感性信息信息的表达和处理(词计算)方式的区别,也只有清晰地认识三者之间的区别,既充分利用社会科学、智能科学等领域对于这种感性信息的研究成果,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对于感性信息、语言的表达和处理方法和手段,从而寻求实用、高效和具有广泛适应性的计算模式和方法。 3.3 统一动力学体系的建立 语言动力学系统体系的提出和建立受到了一般数值动力学系统体系的启发,并力求借助于一般数值动力学中的概念、框架、方法等建立自己的体系。因此,二者既有相似的框架与逻辑,相对应的某些概念、方法,又有不同的计算单元、表达方式、规则以及适用对象等。相对于一般数值动力学系统更善于处理测度信息,语言动力学通过利用自然语言知识和信息,建立以词计算为基础的系统描述、分析计算、控制和综合,因而具备处理感性信息的能力。可见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有对立和补充的关系。 在语言动力学系统不断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可以设想构建一个将一般数值动力学系统和语言动力学系统统一起来的理论体系,不仅仅可以处理数值和符号的动态计算,还可以进行自然语言知识和感性信息的动态计算和动态处理。如果将数值(测度性)和语言(感性)作为信息的两种表达形式或两个属性,则这种统一的动力学系统本质上就是信息的动力学系统。考虑到信息的颗粒性、粒化思想和粒计算模型与方法,则信息的动力学系统可以把信息粒(兼含数值属性和自然语言属性)作为系统的模型单元,把信息粒计算作为动力学系统的动态计算的基本手段。这里所谓的粒计算与目前通常提及的粒计算概念可能会稍有不同(还有待探讨),主要是因为这里所说的信息粒模型可以与通常提及的信息粒概念有所不同。 一旦建立起统一的信息动力学系统(暂且这样称),则可以将一般数值动力学系统和语言动力学系统看作是此统一系统的两个特例、两个分支,或者是信息动态处理的两种途径。二者对各自体系的动力学系统对象的表达、计算和动态处理既有不同又有一定的互补性,将在信息表达、信息动态处理的层面上得到统一。 4. 结论 语言动力学系统是一个跨学科、交叉的、开放性的理论体系,借鉴了传统的数值动力学系统的概念、框架和方法,并以词计算为基础,利用自然语言信息,对包含大量感性信息的复杂系统进行动态信息处理。目前,语言动力学的理论体系框架、计算方法等已经建立,并且在对数值动力学系统词化后系统的动态性能研究、采用type-1和type-2模糊集合的词计算的语言动力学系统特性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尽管这个理论体系总体上看还是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存在诸多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但未来的发展非常值得期待。 参考文献 Fei-Yue Wang. Modeling, Analysis and Synthesis of Linguistic Dynamic Systems: A Computational Theory // Proceedings of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Architecture for Semiotic Modeling and Situation Control in Large Complex Systems, Monterey, IEEE Press, 1995. 173-178. L.A Zadeh. Fuzzy Logic = Competing with Words . IEEE Trans. on Fuzzy Systems, 1996,(4): 103-111. Fei-Yue Wang. Outline of A Computational Theory for Linguistic Dynamic Systems: Toward Computing with Words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Systems, 1998, 2(2): 211-224. Fei-Yue Wang, Yuetong Lin. Linguistic Dynamic Systems and Computing with Words for Complex Systems // Proc. of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Nashville, IEEE Press, 2000. 王飞跃. 词计算和语言动力学系统的计算理论框架 . 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 2001, 14(4): 377-384. 王飞跃. 词计算和语言动力学系统的基本问题和研究 . 自动化学报,2005,21(6):844-852. Fei-Yue Wang, Tao Yang. On Linguistic analysis of Numerical Dynamic Systems // Proceedings of the 2002 IEEE In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telligent Control, Vancouver. IEEE Press, 2002. 850-855. Fei-Yue Wang, Hongbin Zhang. A Computational Approach for Linguistic Dynamic System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Hybrid Control Systems // Proceedings of 1996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Beijing: IEEE Press, 1996, (4): 2613-2618. Fei-Yue Wang, Tao Yang. From Conventional Dynamic Systems to Linguistic Dynamic Systems // Proceedings of 2002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Hammamet: IEEE Press, 2002, vol.7. Bart Kosko. Fuzziness vs. Probability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neral Systems, 1990, 17(1): 211-240. C.S. Hsu. Cell-to-Cell Mapping . New York, NY: Springer-Verlag, 1987. 莫红. 基于词计算的语言动力系统及其相关性分析 . 北京: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2004. 莫红,王飞跃. 常规动力系统的词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 2003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 香港:2003. 莫红,王飞跃,常微动力系统的抽象化―从稳定到混沌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自动化与信息技术发展战略研讨会暨学术年会会刊,北京:2003. 38-47. 莫红,王飞跃,杨涛. 一类倍周期映射的语言动力学性质 .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2003, 16(3):263-270. 莫红 石松泉. 虫口模型的模糊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33(5): 92-96. 莫红, 王飞跃. 基于词计算的语言动力学系统及其稳定性 . 中国科学 F辑:信息科学. 2009,39(2): 254-268 Mo Hong,Wang Feiyue. Linguistic Dynamical Systems Based on Computing with Words and Their Stabilities . Science in China. 2009, 52(5):780-796. 赵亮. 基于区间二型模糊方法的词计算和语言动力学系统研究 . 北京: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2009 Xiao Zhi-Quan, Mo Hong. Word-Cell Based on Type-2 Fuzzy Set // Proc. of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CiSE 2009), Wuhan: 2009, Vol.3. Xiao Zhi-Quan, Mo Hong. Preliminary Studies on Word-cell and Its Properties // Proc. of 2010 International Colloquium on Computing, Communication, Control, and Management. Yangzhou: 2010. 147-150. Mo Hong, Wang Feiyue, Xiao Zhi-Quan, Chen Qian. Linguistic Dynamic Systems Based on Type-2 Fuzzy Sets and Their Stabilities // Proceedings of 29th Chinese Control Conference. Beijing: 2010 莫红, 王飞跃, 李茂军, 等. 扩展原理注解下的语言动力学轨迹 .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7(1): 73-78. 莫红,王飞跃, 赵亮. 一一映射下区间二型模糊集合的语言动力学轨迹 .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2010, 23(4): 144-147. L. A. Zadeh. The Concept of a Linguistic Variable and its Application to Approximate Reasoning-II . Information Science, 1975, 8(4): 301-357. J.M. Mendel. Fuzzy Sets for Words: a New Beginning // Proc. of IEEE Int'l. Conf. on Fuzzy Systems, St. Louis: 2003, 37-42. J.M. Mendel. Computing with words, when words can mean different things to different people // Proc. of 3rd Int. ICSC Symposium on Fuzzy Logic and Applications, Rochester: 1999, 158-164. C 库尔特勒温. 拓扑心理学原理 . 竺培梁译.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文贵华. 创新计算的旋转动力学理论 .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http://www.fuzzytech.com http://www.imse.cnm.es/Xfuzzy 苗夺谦, 王国胤, 刘清,等. 粒计算:过去、现在与展望 .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5014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能源展望》系列博文目录
Synthon 2010-6-5 13:26
(1)先说说旧能源 (2)总论新能源 (3)太阳能总论 (4)生物燃料总论 (5)非常规化石能源 (6)煤化工与煤变油 (7)新能源与交通燃料 (8)太阳能电池 (9)太阳能燃料 (10)生物乙醇 (11)生物柴油 (12)糖和纤维素的利用 (13)水相重整与生物汽油 (14)燃料电池 (15)氢能 具体写的时候,我可能不会按照这个顺序,而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呵呵。。。
个人分类: 科研涂鸦|5060 次阅读|4 个评论
新世纪膜分离技术市场展望
wumingdl 2010-6-4 23:10
新世纪膜分离技术市场展望 ,膜科学与技术,2003,23(4),54
个人分类: 学术论文共享|3972 次阅读|1 个评论
又是一年春来到
XuanLIU 2010-2-5 17:42
Sorry,手头的工作压的太紧,很久没来科学网更新博客了。北国的春和秋是很短的,比如北京,印象中冬天一过很快就要夏天了,那时的我又要跨上背包,奔走四方了。今年的冬 天过的很快,但着实很冷,联想起前两个月遍布华北的罕见暴雪,新疆阿勒泰地区冰天雪地中痛苦嚎叫的羊马,云南广西等度假天堂几十年不遇的大旱考验仍在留恋着不想离去 ,但春天终就来了,就在昨天。 昨晚特意去吃了春卷,印象中这还是第一次在立春吃春卷。此时此刻,渴望品尝到春的味道,触摸到春的气息,迎接第一抹春风。马上就要迎接虎年春节了,爽朗轻松的童声至今 仍在耳畔,昨日的童年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我们却要去接受更多春的气息,因为我们张大了,孩提时代的春节是新衣服,放鞭炮,压岁钱,如今的我们当要站在家人面前的时候 ,想到的更多的是爱,我们需要慢慢的懂得什么是理解,什么是宽容,什么是感动,以及所有一切交织在一起的快乐。 展望新年,一如既往有很多压力,但又确实非常期待。2010,是个有整有零的年份,也希望自己、家人和朋友们在这个很利索的年份里都能够有所收获。虽然每天四面八方的海量信息无时无 刻不在提醒着你我所处的环境还有那么多的遗憾,但每日太阳都要升起,每年春天都要到来,我们每个人在属于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分钟都可以创造自己的历史!认真与执着是我们需要永远 秉承的态度,前进的车轮在崎岖坎坷中方显英雄本色,激动与泪水是我们勇往直前的最佳见证! 此刻,给大家拜个早年!心想事成,笑口常开!! 照片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心语如歌|5377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0年的计划和展望
xiegming 2010-1-5 23:44
这几天对自己2010年的事情稍微考虑和规划了一下,发现这一年又应该是紧张战斗的一年。 1 教学方面,会以本科生课程为主。要上好《机器人竞赛入门与实践》这门课。去年是第一次开这个课程,感觉到机器人在北大吸引力不大,选的人不多。今年继续开,希望选课人数能够比去年翻一番。刚刚看到学校教务部发了一个培训班通知:第三期教学新思路骨干教师培训班。我正在犹豫是否报名。如果报名的话,应该会给自己一些有形的压力,促使自己提高讲课技术和水平。但是担心自己时间是否能够有保障,最后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 2 实验室管理方面,要认真贯彻执行相关制度。制定的规章制度要严格执行,不能流于形式,否则就白制定了。由于刚刚开始,这一年比较关键,一定要坚持住,让这些制度都融入大家的习惯之中。同时,制度本身还需要完善和补充,要根据具体执行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3 科研,分几个方面来说。 3.1首先还是要申请基金。重点还是nsfc,从今年开始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我也来它一个八年抗战,不坚持到最后决不放弃。当然还有很多其他要继续争取。有钱不一定能够干好,没钱可就真没法干。研究生的助研费一年就要近5万呢。 3.2 其次提高论文质量。论文总数量还可以了,但是质量还是有差距,能够让自己觉得拿得出手的并不多。争取今年能够在好的期刊发表好的论文。这个不能说是计划,只能说是期望。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做出好的工作,这个不是单纯靠花大量时间和金钱就能够得到的。 3.3 研究生指导要到位。学生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如何给与每个学生恰如其分的指导是个难度很大的问题,有时候我自己都不知道如何解决,只能是不断尝试不断摸索不断改进。这方面工作量不小,希望经过这一年之后能够总结出一些好的经验。 3.4 学术合作顺利展开。经过去年的努力,今年会有几家国内国外的单位和实验室进行实质性的合作。以前没有做过类似的事情,经验不足。希望都能够顺利展开。 3.5 学术交流继续保持。争取参加国际会议2~3次,国内会议2~3次,维持去年的力度。 3.6 招生工作不放松。人才最重要,起点很要命。 4 机器人竞赛方面,争取参加国际比赛。去年没有参加任何国际比赛,今年争取有所突破。由于牵扯参赛费用问题,主要考虑韩国和新加坡等周边国家。 5 家庭生活质量改善。今年尽快把美美送去幼儿园,找回一点儿夫妻二人世界的时间。自从有了这两位小小姐,我们的二人世界就一去不复返了。都4年了,现在终于看到了一丝曙光。今年一定要一起去看场电影或演出什么的。 6 积极锻炼身体。好久好久没有锻炼了,再不锻炼要玩完了。今天下定决心要有所行动,所以下午就去游泳了。这是我09年4月份买了学校游泳馆年票之后的第一次(其实也是我来北大8年多以来的第一次)。虽然只游了20多分钟,但是感觉很好。不过稀里糊涂忘了带毛巾和拖鞋,洗澡很不方便。 以上这些事情肯定会高度时空耦合,有冲突,也有促进,执行起来需要智慧和技巧。最后,其实运气也很重要,在这里先祝自己好运!
个人分类: 记忆·感触·工作|4131 次阅读|5 个评论
2010十大新兴技术展望
yyt1 2009-11-30 09:42
转自人民网,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0451699.html 2010十大新兴技术展望:用思维控制机器 2009年11月26日08:08   北京时间11月25日消息,经济衰退意味着变革的到来,而要变革,便需加大对新产品研发的投资力度。众所周知,市场和繁荣从来不会以相同的模式回到以前的状态。虽然软件的影响力和重要性可能会在明年有所增强,不过,全球著名电子技术类期刊《EETimes》评选出的2010年十大新兴技术却主要集中在硬件方面。   有些长期的科技趋势并没有出现在榜单上,而那些在省电、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等方面有优势的技术在此次评选中独领风骚,它们还驱动着其他一些新技术的发展。尽管我们不能对明年的科技发展做出完全准确的预测,但部分技术及提供这些技术的厂商定会改变2010年的 行 业环境。以下是2010年十大新兴技术榜单。    1.对电子装置的 生物 回馈(biofeedback)与思想控制   大量企业和研究机构实施的研究均表明,利用安装在头顶或耳机上的传感器,脑波可以被用于控制电脑系统。这类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医疗(让重度残障人士能进行沟通或控制外部环境)及军事领域,也越来越多地用在消费电子产品与电脑游戏的控制界面。这或许听上去有点像科幻小说中的场景,但通过思维控制的人机界面现已存在,像总部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的EmotivSystemsInc。这样的公司就在积极推广这种技术。    2.印刷电子   如果可以快速印刷出多个导体层、绝缘层或半导体层以形成电子电路,那么相比于传统制造工艺,采用这种技术生产的集成电路成本会更低。通常情况下,印刷半导体意味着要使用性能与硅截然不同的有机材料,甚至还要用到比在硅材料中获得的更大的几何极限。此外,还有许多应用将受益于低价软性基板的优良性能,如RFID标签,用于显示器的主动矩阵背板(active-matrixbackplane)。印刷硅电子产品领域的先驱Kovio公司自2001年创立以来,便一直在不断改善印刷电子技术,并在2009年7月宣布成功融资2000万美元。该公司表示,他们计划将这笔钱投入到公司的RF条形码批量生产中。    3.塑料内存   塑料内存与印刷电子技术存在着某种联系,因为可能需要印刷技术进行生产。相比于硅材料,塑料内存的性能更佳,成本也更低。这个领域的先驱是总部设在挪威奥斯陆的ThinFilmElectronics公司。该公司多年来致力将该技术进行商业化,与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合作过一段时间。塑料内存是基于聚噻吩(polythiophene),这是一个具有铁电特性的聚合物家族。据ThinFilmElectronics介绍,塑料内存可重复读写,是非挥发性材料,资料保存期限超过十年,读写周期超过一百万次。2009年9月,德国PolyICGmbHCo.KG公司通过这项技术,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作为基板,开发出一个20位的内存。    4.无光罩微影   对于很多人来说,有关半导体微影的主要问题是,超紫外光微影何时取代浸润式微影技术?在这场竞争中跑出了匹黑马,即无光罩微影(Masklesslithography)。这种技术以电子束为基础,总部设在荷兰代夫特的MapperLithography公司正在大力推动该技术的发展。2009年7月,Mapper向法国格拉诺布尔的研究机构CEA-Leti提供了一个300毫米电子束微影平台,供台湾集成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台积电)从事相关研究。台积电是世界微影技术的重要研究机构,之所以对Mapper公司的技术感兴趣,是希望在同对手的竞争中占得先机。    5.并行处理技术   并行处理技术已经以双核和四核个人电脑处理器以及用于嵌入应用的多核异质处理器的形式存在。不过,业界迄今仍对多核处理器如何编程,以及如何充分发挥其运算能力与功率效率知之甚少。自多核处理器问世以来,这便是信息技术的核心问题之一,困扰着整个业界,至今仍未得到完全解决。目前,OpenCL、Cuba等倡议向我们描绘了美好的前景,提出了将图形处理器用作通用处理器以及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和软件可编程处理器阵列的前景。我们期待着多核处理器在2010年获得更大的突破。    6.能量采集   能量采集并非全新创意,多年前就有人 发明 了由运动产生能量的手表。但是,当电子电路的消耗从毫瓦减至微瓦时,一个有趣的现象就发生了。为那些电路提供能量也许不需要电网或电池,而是通过周围各种现象。专家估计,这种技术将带来深远影响。能量采集技术的一个早期应用是在机械装置和车辆上广泛使用通过振动提供能量的无线传感器。由于不再需要电池,这种传感器也就没有了维护的必要。   德国EnOceanGmbH公司长期以来一直在积极推动无电池的无线开关技术在 住 宅自动化领域的应用,现正帮助EnOcean联盟制定这方面的标准。全球第一大手机制造商诺基亚也在时刻关注能量采集技术在手机领域的进展情况。不过,该公司强调目前还没有任何原型产品。然而,在2010年,所有移动设备生产商将必须寻求通过能量采集提升设备质量,至少是提高电池使用寿命。    7.生物电子与人脑研究   在2010年,研究阶段的工作可能会多于开发阶段,但是,生物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已经足够成熟,可以进行开发利用。在此之前,科学家已将硬件植入 动物 体内,比如植入皮肤下面的动物身份标签,或是供人类患者使用的心脏起搏器,当前降低医疗养护方面的成本正变得急迫起来。由于整个行业在微机电系统(MEMS)、有机电子组件制造等技术方面的进步,组织与电子电路的整合范围得以改善。   芯片实验室(Lab-on-a-chip)就是这项技术取得进步的典型例证,最新例证则来自于IBM的,该公司最近推出了此类产品的原型。不仅如此,我们还有可能在电子寻址基板上培育生物细胞。实现生物体外诊断的可能性已经确定。有关个别细胞的电行为信息及其对药物的反应,是心脏与神经方面疾病研究领域的重要焦点,比如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帕金森氏综合症。简而言之,我们认为生物电子技术的大量研究和进步仍旧是推动这项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    8.电阻式内存/忆阻器   研究人员对万能内存的追寻仍在持续。这种内存必须像DRAM那样简单,当然,最好是能像那些电容器一样简单。此外,它们还必须要能在断电情况下仍能将数据保存数年之久,还能使用数百万次。这类内存最好使用传统方法就能轻易生产,使用的材料最好也别超出传统晶片生产商所能可承受的范围。但是,迄今为止我们尚未发现万能内存。难道我们真的不能了吗?看到下面这个例子,你或许就有了答案。在导电金属氧化物技术领域默默耕耘7年之久的UnitySemiconductorCorp。公司在2009年推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事实上,《EETimes》早在2006年便对这家默默无闻的公司进行过报道。另外,4DS、QsSemiconductor与AdestoTechnologies等公司同样在今年取得了不小的进步。我们还看到许多较大规模的IDM厂商也在加大对电阻式内存(RRAM)方面的投入。值得一提的还有忆阻器技术的发展,因为在电阻特性方面展现出存储效应的两个终端设备,是对惠普实验室倡导的忆阻器理论基础的实践应用。忆阻器常常被认为是继电阻器、电容器和电感器之后的第四个无源电器元件。    9.直通硅晶穿孔   先进硅芯片表面最上方的互连堆叠(interconnectstack)很深,而且会随最低几何限度有显著的差异。我们一直认为这可能会导致芯片前段(front-end)制造分成不同表面和互连(紧随更高的互连堆叠),甚至可能在不同的芯片制造商存在。出于市场营销和技术方面的原因,这种将多裸晶(multipledie)堆叠在一个包装内的渴望还需要更复杂的互连;而直通硅晶穿孔技术(through-silicon-vi)能完全穿透硅晶片或裸晶,是制造3D包装的关键。2009年5月,Austriamicrosystems公司开始在工厂生产TSV组件,客户群体是将CMOS集成电路与传感器组件等进行3D整合的厂商。这样的组件在2010年估计会有更多。    10.花样翻新的电池技术   我们现在已经完全适应了摩尔定律和微电子产品小型化的趋势,于是很容易对任何性能无法每隔两年就大大增强的技术倍感失望。但是,电池技术已相对成熟,不像集成电路一样受同一力量的驱动。事实上,如果能量存储过于密集,会变成十分危险的事情。尽管如此,我们越来越依赖于电池去储存能量,为各种各样的电子装置供电。毋庸置疑,如果电子技术不能进一步取得突破,环保的电动车注定不会再有未来,汽车和可持续发展环保技术的结合也是一句空话。   我们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近年来,以镍和锂为原料(如锂铁磷酸盐)的电池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有望取代值得尊敬但问题多多的碱性锰干电池。从事可充电式锌空气(zinc-air)电池开发的公司ReVolt已将俄勒冈州波特兰市作为其在美国的总部和生产基地。我们估计在2010年会有更多具备智能功能的电池问世,为开发能量可控的集成电路提供机遇。(来源:新浪科技) (责任编辑:杨晓曼(实习))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1819 次阅读|0 个评论
回母校看老师有感
donghy 2009-10-31 20:11
2009年10月30日,我们中药二班一批同学代表,回到了毕业30多年的母校,见到了当年的部分老师。 时光穿梭,校园巨变,新的校舍,拔地而起。 唯有从老校区搬过来的一条小路,被命名为创业路。 走过它,可以记住博学洁行 厚德济世的校训。 走过它,我们可以记住师恩,勇挑重担,担当栋梁。 今年正值母校-沈阳医学院校庆六十周年,以此为念。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97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岩土工程物探的成长与展望
wangdeyong 2009-9-1 21:13
中国岩土工程物探的成长与展望 http://www.wutan.cn/html/jishuhezuo/20080120/7007.html 中国岩土工程物探是岩土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岩土工程勘探和岩土工程监测、检测的重要手段。中国岩土工程物探是在工程物理勘探(也叫工程物理探测,简称工程物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 .工程物探的建立与发展阶段 中国工程物探初建于五十年代,是工程勘察的一个组成部分,当时作为水文地质勘察和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勘探手段之一。经过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的大发展,工程物探机构和队伍几乎遍布于全国各地区、各部门的大中型,特别是大型工程勘察单位。使用的仪器和技术手段主要是仿照前苏联的一套,限于当时技术发展水平,总的来说是精度较低,手段较少,因而在一些工程地质技术人员中误传着: 物探,物探,说了不算 的不公正说法。 2 .调整提高阶段 该阶段(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分化为二方面来体现。一方面,由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水文地质勘察任务普遍大幅度萎缩,不少工程勘察单位水文地质工程物探任务也相应减少,甚至没有,而由于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有一部分工程地质队领导为了 肥水不流外人田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中应用工程物探手段一般很少,再加当时工程物探常规手段还不够先进,物探技术人员的技术素质有不少还不适应工程勘察的需要,所以许多工业与民用建筑系统的工程物探技术人员陆续改行,或则撤消工程物探机构;另一方面,许多部门、地区工程勘察单位的工程物探有识之士,在领导的支持下,坚守岗位,引起国内外先进的仪器设备,紧密结合中国工程勘察推行岩土工程、改革开放的良好时机,扩大业务范围,向岩土工程测试、监测、检测转化,把工程物探队(或部分力量)改组为岩土工程测试(监测、检测)中心之类的机构,工程物探的作用和地位得到了肯定,从而使工程物探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3 .岩土工程物探 该阶段(九十年代)在前阶段发展的基础上,由于方向正确,经过广大岩土工程物探领导和技术人员的共同奋斗,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受到了主管部门、建设单位和工程界的赞许,确立了岩土工程物探的地位。欲善其功,必先利其器。由于计算技术和数字技术等高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本阶段中国岩土工程物探仪器装备、测试技术和资料处理分析等方面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以北京市水电物探研究所刘云桢所长等人为代表,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于 1993 年率先较系统的提出了多道瞬态面波技术,实现了岩土工程浅层勘探薄层高分辨、高精度效果的目的。其研制的 SWS 多波列数字图像工程勘探与工程检测系统及其相关技术在 1998 年 11 月被国家科技部等主管部门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据国内外有关方面反映,该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过大量岩土工程实践的检验,不论是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地层探测、水域勘察、还是环境岩土工程勘察中岩土层异常体、异常带的探查,以及岩土工程治理的监测、检测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就以兰州中川民用机场扩建工程飞行区详细勘察为例,该工程由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勘测处人北京市水电物探研究所、福建建筑设计院勘察分院共同承担。该场地历史上由于当地农民采砂,遗留了大量砂井、砂巷、砂坑,其分布位置无规律,大小深浅不一,后经平田整地与浇灌,变成暗埋地下,形态及充填状态各异,对跑道与站坪的稳定性有长期不良影响,形成安全隐患。如何准确查明和正确评价、提出合理的治理方案,是该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的难点和重点。他们制定了以物探和地面调查为先导。以钻探取土鉴别、触探测试及载荷试验为验证评价手段,以六十年代原始地形资料为质量检查依据的综合探查方案。经过三次前期物探方法优选试验,并进行常规手段检验后,通过专家论证确定,在黄土覆盖较厚的中段和南段采用 SWS 多波物探技术,以高密度地震影像法及瞬态面波法相结合进行探查,在 0.93 平方公里范围内共布设物探测线 249km ,发现物探异常 126 处,经 2989 个验证孔, 15632m 钻探与静探测试进尺确定暗埋塌落空洞型砂井、砂巷共 118 个,其中空洞 6 处,最大空洞体积 200m3 ;对黄土覆盖较薄的北段,按照地面调查圈定的范围,采用钻探与动探验证,探明暗埋沙坑 81 个。该工程勘察查明了暗埋体的分布位置、平面分布范围、埋深、充填物的成份、状态及其工程性质,提出了正确的评价和治理建议。该工程勘察参加全国第七届优秀工程勘察状评选,初审评审组的专家一致认为:该工程勘察采用先进的 SWS 多波列数字图像工程勘探与工程探测系统及其相关技术进行探查,具有创新特点,效果良好,成绩明显,经上级评委会审定,获得银质奖。岩土工程勘察中主要由工程物探高新技术成果而获得全国优秀工程勘察奖的,可以说是少有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岩土工程物探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二、岩土工程物探的展望 在新世纪的头十年到二十年里,岩土工程物探将有更迅速更全面的发展。以岩土工程多波列勘探新技术为代表,在仪器设备、测试技术和资料处理、评价等方面将取更全面的进展。在这里对岩土工程物探的展望,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 1 .扩大和提高岩土工程多波勘探仪器装备的精度和适用范围 发挥岩土工程物探探测速度快、测点密度大,成本相对较低等优势,进一步提高岩土工程多波勘探察方法精度,使岩土层的探测精度能达到钻探取得的精度甚至更高,逐步达到岩土工程勘察中以岩土工程物探为主,以钻探为铺的革命性新格局;进一步扩大其在环境岩土工程和岩土工程监测、检测以及在海洋(离岸)岩土探测中的应用范围。 2 .开发新的高精度、多功能的测试仪器装备和相关技术 根据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对岩土工程物探技术创新的需要,岩土工程物探仪器装备研制部门将开发出新的达到国际水平的高精度并与原位测试、钻探相结合的新型仪器和相关技术,将大大推动岩土工程勘探与岩土工程测试技术面貌的改变。 3 .岩土工程物探技术人员既要精通本职的理论知识,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又要逐步掌握岩土工程其他方面的理论、技术知识与实际工作能力。这样既可提高工程质量,又可向岩土工程有关方面延伸。但是要强调一点,要扎扎实实地掌握必要的理论和技术知识,积累实践经验,不能盲目地承担力不能及的工程任务,不然,有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这种实例在有的地方已发生。 4 .要充分认识岩土体的非均质性、探测体分布的复杂性、测试曲线的多解性,测试成果的精度除了取决于测试仪器设备的先进水平,还取决于资料整理判释者的技术水平的高低和实践经验的丰富程度。为此,需要不断总结经验,防止判释失误。在以往的工程实例中,判释错误的例子,甚至采用所谓引进国外先进仪器设备,作出的结论,经验证认定是错误的,不是极个别的。这就要求成果准确可靠,不能失误。 探讨解决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1 前言 我国工程地质勘察专业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已实现了向岩土工程勘察方向发展,技术人员的知识得到了更新换代,岩土工程技术不管从勘探手段、测试设备、试验仪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还是技术人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应该看到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勘察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少勘察单位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意购置先进设备,低价中标使许多勘察单位不愿意采用先进手段和先进设备。近年来,勘察技术进步有停滞不前的趋势。许多与工程密切相关的课题得不到解决。 2 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不断高速发展,众多基础建设项目和现代化超高层建筑物不断兴建,基础和基坑开挖深度越来越深,各种公共建筑物的建筑风格迴异,其平面和立面变化大,给结构和勘察专业带来诸多的新课题,采用传统的勘察方法和传统的勘察手段已经很难满足设计的需要,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1) 界面划分问题:主要有岩土体和岩石风化程度的界面划分,地质构造和软弱结构面的判定,以及不良地质体的地质界面等。 (2) 地质形态问题:主要有不明地下物体、空洞及其分布形态、埋藏位置和埋藏深度的确定。 (3) 岩土参数问题:主要是那些难于取到原状岩土样和难于进行室、内外试验的岩土层即粗颗粒土、残积土和风化岩等。其岩土设计参数(承载力、变形指标等)难于确定。 (4) 综合能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部分勘察技术人员缺乏对勘察各专业的野外和室内原始资料的整理、分析、利用的能力,缺乏如何辨别真伪、去伪存真、补充印证、归纳总结的能力,缺乏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知识,常造成勘察的目的性不明确,所提供的资料不能满足设计的需要。 (5) 技术素质问题:主要是勘察技术人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问题,勘察各专业缺乏内部沟通、技术交流,对各自技术服务的对象和技术发展状况不了解,导致碰到重大项目和复杂工程时束手无策,不知应采用何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去解决所碰到的技术问题。 3 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 要解决上述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随着电子、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十几年来,工程物探专业根据弹性波理论、电磁波理论和电学原理发展了许多新的工程物探方法并相应发展了一大批集适时采集处理,软、硬件功能于一体的工程物探探测设备,它具有采样密度大、速度快、成本低、信息量大等特点。可以利用工程物探可连续加密测点的办法来获得连续的地质界面。从而有效的解决传统钻探手段以点带面划分地质界面时常带来的漏判、划分不准确等缺点;并且可以利用综合工程物探方法有效地解决传统勘察手段难于解决的诸多岩土工程问题,如地下不明物体、洞穴、软弱结构面、滑动面、断层、破碎带等在地下的分布特征、形态、埋藏深度、位置。并且可以提供许多工程建设所需的岩土动力参数和设计地震动参数。相对传统的钻探方法,工程物探技术使用时受场地、地形条件的限制较少,具有节省时间、节省费用、勘探精度高等特点。但是,各种工程物探方法的有效性决定于它对探测对象的适用性,物性条件的适用性越强,解决问题的可靠的性越大,因此,为了有效地解决某些复杂的岩土工程技术难题,必须采用多种工程物探手段和钻探联合使用的方法,起到互相补充、互相验证的作用。合理地选择、运用工程物探技术与传统勘探手段相结合,无疑是解决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 2 )加强室内、外测试新技术(如多功能静力触探头、标准贯入试验、波速测试、静载荷试验等)和施工检测、监测技术的使用,通过其所获得的数据和资料,经过分析、对比,建立它们之间的经验关系,并通过工程施工检测、监测所获取的实测资料反算得到的参数作为对比依据,确保所提供的岩土工程设计参数的可靠性。并达到解决那些采用传统勘探手段难于获取可靠的岩土工程设计参数(如粗颗粒土、花岗岩残积土、风化岩的承载力、变形指标)等问题。此外,还可以利用土工离心模拟技术检查工程安全的可靠性;验证堤坝、边坡的变形和稳定性;解决建筑物浅基础的地基变形特征、破坏模式及极限承载力,桩基础的承载力和施工工艺对桩基础承载力及变形的影响;解决挡土结构的变形及破坏机理,土体与结构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解动力工程、砂土液化、单桩和群在水平动荷载作用下的性状。 ( 3 )加强勘察技术人员的再教育和技术培训并形成定期制度,促进其知识的更新换代。勘察单位施行内部岗位轮换制度,促成勘察各专业的技术交流、知识渗透,尽可能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各种有关的学术活动和讲座,达到扩大勘察技术人员的知识广度和深度的目的。强调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如受压层深度计算、承载力计算、土压力计算、各类静力或动力有限元计算、基坑支护设计计算、沉降分析、数理统计、地基与基础协同作用分析、地震反应分析、渗流分析等),采取这些措施无疑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技术综合能力。 4 工程实例 某居住小区位于福州市晋安区新店罗汉山 涧田山一带,拟建场地沿山脊走向呈长条状,其长轴方向长度约为 2.2KM , 短轴方向长度约为 0.7KM ,占地面积约为 1620 亩,拟建物主要为多层( 3-6 层)住宅和( 2-3 层)别墅,及少部分公共建筑(商场、学校、卫生院、地下室、农贸市场、邮电局、储蓄所、会所、俱乐部等)。业主按使用功能把本项目划分为 A-G 等七个区,山体北部为 A-C 区,山体南部为 D-G 区,场地中部为居住小区的标志性建筑 柱廊和生活桥。 本工程占地面积大,位于丘陵地貌,地形复杂、山体陡峭,基岩埋藏浅,许多地方直接裸露,并且跨越的地层单元多,即有山前的冲洪积物、坡积物、冲积物、淤积物,又有新近场地平整时回填的人工堆积物,其中大部分场地表面分布有厚达十来米(含有直径可达 1 -2 米 的巨大块状石头)的人工填土,地层和岩性分布复杂。基岩主要为花岗岩,局部有断层分布,岩石的裂隙较发育,伴有花岗斑岩岩脉、石英正长斑岩岩脉、辉绿岩岩脉穿插其间,垂直山脊走向仅 400 米 宽度内就分布有14 条岩脉。各种岩石、岩脉风化程度不一,有的岩脉风化后,其土质松软,形成了复杂的岩土组合。其勘察的难度大,为了查明场地的岩土层分布和地质构造特征,合理地制定勘察方案和选择合理的勘察手段,首先在收集当地地质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工程地质测绘工作。然后根据地质测绘成果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编制勘察纲要。再针对场地地形、地貌特征、地质条件及工程特点,选用以钻探、物探为主结合坑探、槽探、洛阳铲、静力触探等多种勘探方法进行勘察工作。本工程共布置勘探点 1007 个,对场地岩土体进行了一系列的室内外试验和测试工作,野外测试工作主要有浅层载荷板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动力触探试验、静力触探试验、面波测试、剪切波速测试、抽水试验;室内试验除了常规的岩土试验项目外,还进行了三轴剪切试验、击实试验、渗透试验、水质分析等。具体的勘察工作是; ( 1 )根据山地地层相对简单,但钻机搬运困难等因素,将物探、井探、槽探手段应用于难于进行钻探的山顶、陡坡等位置,并考虑到井探和槽探的勘探深度有限,因此将物探、井探、槽探等结合起来使用,既达到了勘察目的又节约了勘察成本。 ( 2 )各种勘察手段相互进行对比验证,如通过大量物探与钻探、坑探、井探等的对比试验,取得场地各岩土层的对比参数,提高了物探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把室内岩土试验和野外标准贯入试验结果与静载荷板试验成果进行分析、对比,建立它们与地基承载力和变形指标之间的关系等。 ( 3 )根据初步勘察成果判定,本工程有大量的拟建物基础将选择花岗岩残积土作为其持力层,由于场地内花岗岩残积土穿插有大量不同岩性的岩脉,并且其风化程度不同,造成岩土软硬不一。根据经验,采用常规土工试验和标准贯入试验成果提供设计所需的岩土设计参数往往偏低,为了能准确地提供设计所需的岩土设计参数,本次勘察共进行了 6 台载荷板试验以获取不同花岗岩残积土的承载力特征值和变形模量。其所获得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比采用常规方法提供的提高了约 1.5 倍( 180KPa 提高到 289KPa ),变形模量提高了 3 倍( 5MPa 提高到 15.3MPa )。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 4 )由于建筑需要,场地平整形成了大量的人工边坡,有的削坡高度达 50 多米,填方边坡高度达 15 米 。本次勘察对场地内是否存在不良地质作用和潜在不良地质作用进行了大量的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了防治措施。对有关边坡的安全和稳定性问题作了专题研究,通过计算分析了边坡的稳定性条件,提供了各种边坡的支护方案和支护设计、施工所需的有关岩土参数,对施工、检测、监测工作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 5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着重对地基与基础方案,地基与基础设计参数进行了细致和深入的分析、探讨。根据场地岩土工程条件,结合上部结构荷载分布特征和成桩可能性及基础持力层的工程性质、埋藏深度等,对基础方案进行了经济、技术上的可行性分析和对比。针对不同分区、不同的建筑物,建议选用不同的基础形式和不同的基础持力层。如填方区和软土区建议采用人工挖孔桩,而填土厚度不大及缺失区域(挖方区)则建议采用天然浅基。并对各种基础的承载力进行了估算,对地基变形和建筑物沉降进行了计算。 勘察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变化大,有的填方厚度可达十几米,削坡厚度可达五十多米,形成了许多人工高边坡,虽然对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以及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但是增加的附加荷载和卸载使岩土体的应力历史条件变化很大,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强调了检测和监测工作的重要性。该意见被业主和设计人员所采纳,经过施工检测和施工监测,证明勘察报告所提供的各种岩土设计参数和各种方案经济合理、目的性和针对性强。 5 结束语 ( 1 )工程实践证明;合理地选择、运用工程物探技术与传统的勘探技术相结合,无疑是解决岩土工程勘察存在的技术问题的最佳途径。但是,任何的技术都有其局限性和适用性,要有效地解决某些复杂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问题,必须采用多种勘察手段联合使用,互相补充、互相验证。 ( 2 )各种间接勘察手段所获取的资料应与传统的勘察方法(如钻探、原位测试、岩土试验等)、施工检测、施工监测成果进行对比、验证,建立相对应的经验关系,从而建立定量分析、判定标准,确保工程勘察质量。 ( 3 )提高工程勘察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的关键是: a) 培养勘察技术人员的技术素质; b) 拓宽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c) 积极参与工程实践。
个人分类: 学科见解|5897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史研究通讯》创办101期的回顾和展望 (三)
黄安年 2009-2-13 09:26
《美国史研究通讯》创办 101 期的回顾和展望 (三)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2 月 13 日发布 (上接一、二) 2003 年 6 月 15 日 , 《美国史研究通讯》 2003 年第 1 期 ( 总第 90 期 ) 出版 , 从这一期到 2005 年第 2 期的主编是王旭,副主编是胡锦山、赵学功,编辑胡锦山、韩宇。通讯内容亦刊登于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网站 http://ushistory.xmu.edu.cn, 由此《通讯》进入了以网站为依托 , 《通讯》和网站双管齐下的新时期。 该期《编后记》写道 : 《美国史研究通讯》厦门版与各位会员见面了。说实在话,我们没有初次亮相的那种忐忑心境。这首先是因为我们有南开的经验可资借鉴,并有南开的默契在《通讯》的内容或形式上尽可放心地盗版;其次,我们的网站开通近半年, 5880 次的访问量,表明我们的工作业经很多会员的检阅,有些底气,不似羞见公婆的丑媳妇;至于装帧上用了点心思,是新版本常见的套路搞点新鲜感而已。   《通讯》的内容当然还是希望各位会员品头论足,而且意见多多益善。这一期《通讯》实际上是研究会网站内容的精华版。我们从网站中选取最有价值的内容,编辑成册,以飨那些不经常上网的会员。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传统的《通讯》远远不能代替研究会网站。尽管研究会网站刚刚创办不久,内容不多,但还是蛮有我会特色的,大致包括:研究会历届《通讯》( PDF ),历届年会的照片;部分会员撰写的美国史专著和美国学者的英文论著;会员的最新信息和国内外美国史研究的最新信息,细心的会员,可以在资源导航部分看到很多新的信息和有用的资料。我们的网站不断更新,大约每周一次,将来还有很多非常有价值的资源上网,希望能为会员们提供更多信息和资料,籍此推动研究会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网站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也需要全体会员的支持。会员支持的具体表现就是:其一,提供信息,不断使网站锦上添花;其二,经常访问和利用网站,使我们的努力物有所值。这里,我们要特别感谢杨玉圣、黄安年和周祥森三位会员,我们从他们各自主办的学术批评网、学术交流网、史学评论网上转载了相当多的内容,他们还以建立链接、专栏介绍等方式积极宣传本会网站。同时我们还要感谢任东来、王立新、金卫星、高春常、吴金平、李爱慧等会员,他们向秘书处提供论文和相关信息,使我会网站有了自己的原创作品。   为鼓励会员上网,我们特地制做了《网上美国史资源精选》光盘,送给通过网上进行重新登记的会员,兑现了我们在西安年会上的承诺。这套光盘,是我们上网多年经验的积累,所开列的网站都是优中选优,还配有简明扼要的说明。我们还准备制做一些,其他会员,若有需要,亦可索取,但条件仍然是:上网。   我会网站的发展和通讯电子版的发行降低了印刷成本,使研究会囊中羞涩的窘境有所缓解,然而,稿源严重不足仍然是困扰我们的难题。这一期是秘书处搬到厦门后第一期,同时又在网站建设过程中收集了大量信息和资料,因此内容还是差强人意的,但下一期前景如何我们心中无底。这里不得不重复秘书处在南开时期常用的一句话:恳请广大会员积极赐稿,使我们的会刊得以生存下去。(《美国史研究通讯》 2003 年第 1 期,总 90 期) 2003 年 12 月 30 日 , 《美国史研究通讯》 2003 年第 2 期(总第 91 期),在《编后记》中说 : 自从美国史研究会的网站建成后,很多会员对我们的网站给予了积极的支持,使我们网站的内容得以不断更新,能向会员提供更多信息和资料,并使会员间能够便捷地交流信息,互相切磋,查看会员的论文。也正是在这一网站资源的基础之上,《美国史研究通讯》厦门版的第二期如期与各位会员见面了。这一期的内容和版式基本套用了 2003 年出版的第一期通讯的模式,增加了学术论文的份量,并继承了南开版通讯的好传统,继续刊登美国史硕士论文题录,以便加强信息交流,避免选题时的盲目与重复。 2004 年 6 月 18 日 , 《美国史研究通讯》 2004 年第 1 期(总第 92 期)《编后记》中说 : 《美国史研究通讯》历经二十五载见证了我会发展壮大的历程,同时也记载了我国美国史研究不断走向深入,取得丰硕成果的辉煌历史。这些丰硕的研究成果是我会会员在教学和科研岗位上默默无闻、不畏艰难、辛勤耕耘的结晶。本期通讯得到了南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江苏大学等校会员的大力支持,更令人感动的是,我会的创始人杨生茂先生、张友伦先生和李世洞先生专门致函秘书处对秘书处的工作表示关心和支持,并给通讯寄来文章,同时也表示今后会继续给通讯撰文,在此秘书处表示衷心的感谢,相信在老一代会员的关切之下,我们的通讯会越办越好。在此也希望能继续得到各院校的支持,得到更多会员的投稿。 2004 年 12 月 15 日 , 《美国史研究通讯》 2004 年第 2 期(总第 93 期)《编后记》中说 :   又是一年将去。在我们美国史学会专家学者的鼎力提携与帮助下,在学会全体同仁关爱的目光中,《美国史研究通讯》已在厦门大学走过了两年的历程,万千感慨、万语千言只能简化成两个字谢谢。   本期通讯所收文章与前三期一样,主要来自于我们的网站。网站的建设对于宣传扩大我们研究会的影响和作用,加深会员间的沟通和了解,增强学会凝聚力至关重要,每年出版两期的《通讯》的作用也是如此,同时《通讯》也是为了使一些尚未上网或上网不便的学会会员能及时了解中国美国史研究的现状及我会会员的一些学术研究情况。正如本期所载《理事工作会议纪要》一文中所中肯指出的,对于秘书处来说,在办好《通讯》和网站上我们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是稿件和信息不很充足,而且这几期的研究会历史回顾和学术动态稿件来源一直仅限于两三所高校,比较狭窄。我们热切地希望在新的年度里我们的网站和我们的《通讯》能够获得更充足的稿源,刊登更丰富的信息,我们将始终欢迎会员的投稿,多多益善。   美国史研究的学科建设和我们学会的发展壮大是离不开我们广大会员长期不懈辛勤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毫无疑问,会员们的这些教学科研工作将贯穿于我们美国史学科发展的全过程。我们的网站和《通讯》尤其欢迎会员们系统研究的成果和教学成果,以增加学术研究的交流,并扩大学术影响。网站和《通讯》衷心希望今后有发表高质量系列学术论文的荣幸。   另外,一个学科要一直保持长足的进展,除了原有教学研究人员的辛勤耕耘外,还需要培养出高素质的生机勃勃的学术梯队,在国内各个国别史中,我们美国史研究队伍的不断壮大兴旺发达是有目共睹的,网站和《通讯》希望在反映我们新一代学者的研究不断深入、学术视野不断拓宽方面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借此,我们再次呼吁各位指导美国史研究方向的博硕士研究生导师及时通报所指导的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情况,向我们提供全文、摘要,或者提交论文题目。 2005 年 6 月 25 日 , 《美国史研究通讯》 2005 年第 1 期(总第 94 期)《编后记》中说 : 新的一期《通讯》即将付印,心中除了如释重负的轻松,更是充盈着感激之情。这绝非客套,实乃发至肺腑之言。衷心感谢我会会员的鼎力相助!当然,研究会网站和《通讯》的成长还需要诸位更多的支持和合作。会员发来的信息会先在我会的网站的发布,之后登载于《通讯》。除了踊跃赐稿的各位会员,这里特别感谢的是一个新的对象:互联网。迅速普及的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传输的重要平台,已形成与传统的纸质媒体并驾齐驱之势。在网络大潮之中,我会会员无疑是国内史学界最为活跃的群体。黄安年教授的学术交流网、杨玉圣教授的学术批评网和周祥森编审的史学评论网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学术网站,他们发布的美国史研究信息是我会网站和《通讯》重要的信息来源。网站维护是一项艰苦复杂的工作,在这里,秘书处代表全体会员对他们的无私奉献表示由衷的感谢和敬意。   为了更好的为会员服务,秘书处正在努力将研究会网站办得更好。在已有的研究会简介、会员介绍、学术动态、科研成果、资源导航、《美国史研究通讯》和邮件列表等栏目的基础上,计划增加美国史博硕士论文综合目录、研究会会员个人著述等新的栏目,以便于会员的查询和利用。目前,秘书处正在集中力量,进行相关的技术准备和资料搜集和录入工作,计划在 2005 年内完成新栏目的建设工作。同时,秘书处还在进行现有栏目的整合工作,以便于会员更好的利用网站资源。 2005 年 12 月 25 日 , 《美国史研究通讯》 2005 年第 2 期(总第 95 期)公布《第十届理事会通报》经第十届常务理事会 10 月 22 日研究,决定成立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会刊《美国史研究通讯》新一届编委会,成员如下:主编:王旭 副主编:胡锦山 韩宇。在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旭的《第九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中详细谈到了继续编辑出版《通讯》的工作。报告说 : 秘书处对《通讯》的封面进行了重新设计,并采用铜版纸印刷,在形式上有了新的改观。内容上,在保持过去主要栏目的同时,增设研究会历史回顾栏目,以挖掘与弘扬我会的精神遗产。应该说,这是最近几期《通讯》的一大亮点。诚如我会顾问、武汉大学历史系的李世洞先生在来函中的建议,为了给后代留下关于学会历史的宝贵资料,建议秘书处现在就抓紧请现在还健在的老前辈写些回忆文章,为将来写会史打下资料基础。我会首任理事长黄绍湘教授率先撰文,追忆研究会成长的一段令人难忘的历程,随后,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武汉大学教授刘绪贻先生,原副理事长、南开大学教授杨生茂教授和原理事长张友伦教授,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武汉大学教授李世洞教授均积极为研究会撰写了有关研究会成长历程的文章。李世洞还将第 1 至 6 期年会论文题目全部整理出来,挂在网站上。在南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中心、苏州大学、山东师大、陕西师大等一些院校和许多会员的热心支持下,秘书处不断收到一些会员寄来的有关院校活动与会员讲学、研究及著述的学术动态信息,丰富了《通讯》的内容。   从 2003 年到现在,秘书处共出版 5 期通讯,刊登学术论文 15 篇、各类专栏文章 14 篇、研究会历史回顾文章 13 篇、书评 8 篇、学术报道 27 篇、研究会工作 13 篇、以及若干会员动态。   作为研究会的内部刊物,稿源不足和经费紧张是通讯一直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秘书处通过开源节流,经费紧张问题有所缓解。为了尽量节省开支,秘书处成员利用个人的休息时间,承担了《通讯》的文字录入和编辑工作。在此方面应该感谢厦大历史系美国史专业的研究生们。他们在编辑发行过程中无偿地为通讯校订样稿,包装邮寄,为秘书处节省了很大的开销。当然,稿源不足还是个难题。五期《通讯》当然按时完成,但每一次都免不了临时征集部分稿件,有些被动。   《通讯》电子版的编辑和发行则是节省经费的另一主要举措。从 2003 年第一期开始,秘书处开始《通讯》电子版的制作和发行,此举堪称研究会《通讯》发行历史上的一项重大变革。由于越来越多的会员具备了上网的条件,秘书处可将《通讯》电子版通过电子邮件送达,会员也可直接从研究会网站下载。《通讯》电子版的发行不仅降低了印刷成本,使研究会经费紧张的局面有所缓解,也可以使会员更方便地利用和保存通讯。   美国史研究,有一个很好的条件,就是网上资源极其丰富,作为美国史研究工作者,我们没有理由不在利用网上资源方面先行一步。为充分发掘这一资源,鼓励会员上网,研究会秘书处特地制作了《网上美国史资源精选》光盘,免费赠送通过网上进行重新登记的会员。这套光盘汇集了美国史网上资源的精华,所开列的网站都是优中选优,还配有简明扼要的说明,对从事美国史的教学和科研大有帮助。秘书处还积极配合美国的 Newsbank 数据库的推广工作,他们此次专门与会,向大家介绍该数据库相关情况,希望广大会员获得更多的网上信息,推动美国史研究工作。   报道还谈到 : 2004 年和 2005 年《通讯》一个遗憾之处是,拟继续刊登的美国史博士、硕士论文题录却因没有得到充足信息而删除。秘书处希望担任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的会员积极协助通讯的工作,将近年所指导的博士生和硕士生毕业论文的题目报给秘书处,并敦促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的学生将博士论文摘要通过电子邮件发给秘书处,以利及时沟通各学科点的信息,加强学术交流,避免各校研究生论文选题出现不必要的重复。 在《编后记》中写道 : 本期通讯是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的专辑。本届年会对我会会员来说,是非常难得的一次聚会。来自全国 51 所社科院研究所、高等院校和学术出版单位的 103 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共收到论文 85 篇,与会人数和提交论文数量都非常可观。本期通讯受篇幅和主题的限制 , 还有些丰富的内容和信息未能收入。但我们拥有网站这个巨大的信息平台,可籽弥补。另外,秘书处正在进行研究会网站改版工作。改版之后 , 网站质量和内容将有很大改观,希望会员们给予关注并经济浏览。 2006 年 6 月 25 日 , 《美国史研究通讯》 2006 年第 1 期(总第 96 期)《编后记》写道 : 惊闻刘祚昌先生逝世的消息,我们的心情十分沉重,这是中国美国史学界的巨大损失。刘先生 130 多万字的鸿篇巨作《杰斐逊全传》面世不久,便乘鹤西去,令人扼腕痛惜。刘先生一生耕耘不辍,将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历史研究事业,令后学钦佩不已。读了黄安年、黄柯可、王立新、陈海宏、黄兆群、吴金平等学界同仁的纪念文字,更是对刘先生的道德文章平添了几分敬仰之情。刘祚昌先生现葬于西雅图华盛顿湖北部陵园,愿先生安眠于大洋彼岸。   研究会的网站和《通讯》一直是秘书处工作的重点。由于现在的网站在国外无法登录,不利于我会扩大影响,上半年我们将主要的精力投入到新的网站建设之中。但是,新的网站两次遭到黑客的攻击,使前期工作付诸东流,因此研究会新网站的面世只能推迟。网站和《通讯》的维持和发展需要各位会员的支持和帮助,这里要再次感谢提供稿件和信息的会员,也恳请更多的会员为研究会的成长出一份力。我会自成立以来,逐渐成长壮大,是国别史研究会中规模最大的一个。研究会运作规范,定期出版《通讯》,又开办了网站,是中国美国史研究信息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今日的成就是广大会员积极参与和支持的结果,有你们的鼎力相助,我会必然有更辉煌的明天! 2005 年 12 月 20 日 , 《美国史研究通讯》 2006 年第 2 期(总第 97 期)的《编后记》集中介绍了该期《通讯》重点内容,编后记写道 : 2006 年仲夏之际,喜逢我国美国史学科的奠基人之一、我会顾问、著名历史学家杨生茂教授 90 大寿, 8 月 11 日至 12 日,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和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共同举办的从国际视野重新审视美国历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作为献给杨生茂教授九十华诞的一份贺礼。来自美国、日本、韩国、中国香港和大陆的 70 多名学者参加了这次学术研讨会。 8 月 13 日,南开大学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还为杨生茂教授隆重举行九十华诞庆贺大会,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 100 余名史学界专家学者汇聚天津,为杨生茂教授祝寿,盛赞杨生茂教授对我国美国史研究的巨大贡献及其在教学中取得的辉煌成就。中国美国史研究会、武汉大学世界历史研究所、《历史教学》杂志社等发来贺电、贺信及寿联。   由我会会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安年编著的《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大型历史图片画册, 2006 年 10 月由五洲传播出版社以中文版、英文版分别公开出版。黄安年教授在十个月左右的时间里,通过在美国、加拿大和国内的网上和纸媒等各种渠道,夜以继日地收集了一千多幅图片和上百万文字资料,其中包括历史老照片、历史图片、当年报刊杂志漫画,以及必要的历史地图、铁路建设图,历史文献等。黄安年教授对画册进行了八次修改,最后精选了 200 幅左右图片,并一一编写了文字说明,附录还注明了图片来源和注释、主要参考书目和资料。这部画册记载了一个半世界前远涉重洋来到北美的华工先驱们的伟大功绩,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而且黄安年教授所编写的前言、引言、附录等文笔洗练,寓意深刻,兼具可读性、知识性、资料性。本期通讯在征得黄安年教授同意下,特刊载黄安年教授为画册所写的前言,各章引言与后记,以纪念为建设横贯北美大陆的太平洋铁路做出不可磨灭贡献的前辈华工们。    2007 年的春天又将临近,秘书处在此祝各位同仁新春愉快,在新的一年里为我国的美国史研究再做新贡献。    2006 年岁末 该期秘书处还就网站自 2006 年 9 月以来遭黑客恶意攻击做出说明 ,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启用新网站的网址: http://www.ahrac.com 其中 ahrac 是中国美国史研究会( American History Research Association of China )的英文缩写,这个网址一直使用至今。由于网址的不稳定性和部分会员对于纸媒《通讯》的偏好 , 《通讯》的重要地位依然是不可取代的。 2007 年 7 月 1 日 , 《美国史研究通讯》 2007 年第 1 期(总第 98 期)的《编后记》重点说明了以下三点 : 我会顾问冯承柏先生不幸辞世,我们深感痛心。我们失去了一位博学的智者,冯先生在美国使研究、博物馆学、图书馆学和数字化家建设等诸多领域成就卓著;我们也失去了一位热心支持研究会工作的会员 , 冯先生是我们最大的一笔个人赞助会费(现金)的捐赠者。本期通讯刊发了纪念冯承柏先生的专栏,以致哀悼。本期学术讨论的主题是大国崛起这个当今热门话题。源于美国崛起,李剑鸣、黄安年、任动来等会员在各类媒体上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产生很大反响,我们也希望听到更多会员的声音。本期开设了美国纪行栏目(借用黄安年新著的书名),欢迎各位会员积极投稿 , 谈谈自己在美国的见闻。新著节录是新设的一个栏目,有新著出版的会员可以将前言和后记等内容发给秘书处,发布在我会网站和通讯 , 以广而告之、扩大影响。最后还要向各位会员汇报一下我会网站得人心情况。这两年可以说是我会网站的多事之秋。由于黑客的恶意攻击,旧网站所在的厦门大学历史系服务器被彻底破坏、无法修复 , 设于电信服务器的新亡站在建设和运行中多次被黑客入侵,至今还没能修复。我们正在考虑建一个更完全的新网站。 2007 年 12 月 1 日 , 《美国史研究通讯》 2007 年第 2 期(总第 99 期)的《编后记》写道 : 《美国史研究通讯》作为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的唯一的会刊,它在很大程度上 , 至少是在一些重要研究领域,客观地反映了中国美国史研究整个学科的基本面貌和主要研究动向。也正因为如此 , 本刊长期以来深得我会会员的厚爱 , 近些年来在广大会员的大力支持之下 , 《通讯》所容纳的学术成果日益丰富 , 刊物的篇幅逐期增加 , 足以表明我国美国史学科的喜人进展。身为《通讯》的编辑 , 尽管每期整理汇总时我们难免忙乱一阵 , 但忙乱中心情是极为愉悦的 . 我们也希望以此为契机,为我们的美国史学术事业尽一分力。编后记还写道 : 我们清楚地知道我们做得还十分不够,但我一直十分用心在努力做好 , 并且将继续认真负责地做下去。《通讯》是我们全体会员的刊物,需要整个美国史学术界的扶持和努力 , 需要有更广泛的理解与宽容,支持与帮助,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有更多的会员和相关学者以《通讯》为平台而对美国史研究有所裨益,促进中国美国史研究的发展和繁荣。 2008 年 7 月 6 日 , 《美国史研究通讯》 2008 年第 1 期(总第 100 期)发表了王旭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在《第十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2008 年 5 月 25 日),报告专门谈到《美国史研究通讯》编辑工作。报告说 : 《美国史研究通讯》的编辑和印刷发行是研究会的另一重要工作。作为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的会刊,《通讯》在很大程度上、至少是在一些重要研究领域,客观地反映了中国美国史研究整个学科的基本面貌和主要动向,并成为会员间沟通信息的重要平台。也正因如此,本刊长期以来深得我会会员的厚爱。   在广大会员的大力支持之下,《通讯》所容纳的学术成果日益丰富,刊物的栏目分类愈加合理。我们根据当前热点话题设置专栏,先后两期刊载了对美国崛起问题的相关探讨,还分别刊发了祝贺杨生茂教授九十华诞、悼念刘祚昌先生和冯承柏先生的专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通讯》还增加了新著节选、美国纪行栏目(借用黄安年教授新著的书名)。新著节选刊载会员新著的前言和后记等内容,可广而告之、扩大影响,目前海内外学术交流日趋频繁,美国纪行刊载我会会员的访美观感,也欢迎各位会员积极投稿。   向《通讯》提供信息 , 不仅是会员的权利,同样也是会员的义务。在分享其他会员精彩的信息同时 , 他们也等待分享你的成果 , 作为一个非正式出版的内部刊物,《通讯》能够维持至今实属不易,依靠的是广大会员的鼎力支持和秘书处的积极工作。我们对 2006 年和 2007 年《通讯》稿件的来源情况进行了粗略统计,可反映有关部门和个人的参与情况,并借此机会向这些为《通讯》积极提供稿件和相关信息的单位和会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2006-2007 年《通讯》稿源主要来源单位(包括作者和信息提供者) 排名 单位名称 数量 1 南开大学 13 1 厦门大学 13 3 北京师范大学 10 4 山东师大 6 4 社科院世界史所 6 6 北京大学 5 7 南京大学 4 7 东北师大 4 7 暨南大学 4 10 武汉大学 3 11 陕西师大 2 11 福建师大 2 11 上海外国语大学 2 11 华中师大 2   其中,为通讯提供稿源在 2 次以上的会员有:黄安年、王旭、张聚国、王玮、王立新、陈海宏、吴金平、孙群郎、高国荣、李剑鸣、任东来、白建才、王晓德、王恩铭、李其荣、韩宇。   在此顺便说明,每期《通讯》都有印刷本和电子版两个版本,个别未及时收到者(有些会员地址变动)可上网站浏览。 在谈到存在问题时,报告说 : 美国史博硕士论文题目是我会《通讯》一个传统栏目,该栏目是反映我国美国史研究发展状况的重要窗口,可供各院校在读研究生的学习交流,避免重复选题。秘书处曾给我会理事逐个发去邮件,希望相关理事能协助提交各理事所在院校攻读美国史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论文题目等信息,但由于各种原因,只有少数单位提交,信息不完整,其价值受到影响,因此该栏目暂时空缺。上次年会就提出了这个问题,但效果不显,希望本次会议真正把这个问题重视起来,共同做好这项工作。 由于这届年会不举行换届改选 , 《通讯》编辑部依然是原班人马。该期的《编后记》写道 : 本期《通讯》是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会刊的第 100 期。自 30 年前在武汉大学呱呱落地,《通讯》在不断成长进步。《通讯》的栏目不断推陈出新,内容日益丰富 , 如李世洞先生所言,经历了从武大的油印版、到南开时期的铅自版、到厦门大学时期电脑版的升级换代 , 发行量大幅增加。《通讯》的发展变化见证了研究会的成长壮大,已成为我会的重要窗口和维系广大会员的情感纽带。作为一个非正式出版的内部刊物,《通讯》能够维持至今实属不易 , 依靠的是广大会员的鼎立支持和历任秘书处工作人员的无私奉献、《通讯》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秘书处工作人员的细心培育,更需要广大会员一如既往的主持个帮助。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 , 我们的《通讯》一定会有更辉煌的明天。 武汉时期编印《通报》的主要负责人李世洞教授在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十二届年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就《通讯》的发展还谈到 : 现在的《通讯》外观更加精美,内容更加广泛。此外,有建立了内容更加丰富 , 查阅更加便捷方便的网站。这固然和整个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有关,但也和近几届学会领导特别是厦门大学秘书处同志的努力密不可分。这也是老一辈奉献精神的具体体现。(同上) 2008 年 12 月 28 日 , 《美国史研究通讯》 2008 年第 2 期(总第 101 期)的《编后记》在简要介绍了本期主要内容外 , 还写道 : 2009 年我会将创建满 30 年 , 整整一个世代。这 30 年我会从小到大,一步一步走向成熟,走向兴旺 , 是老一代学者筚路蓝缕的艰辛开拓为我会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铭记老一代学者的丰功伟绩,也为了让新一代学者能够更好更全面地了解我会的历程,激励我们不断进取 , 推进中国的美国史研究 , 我会将组织有关人员对学会的顾问进行采访报道 , 并将在网站和通讯上刊登,盘点我会 30 年来走过的道路和取得的成绩。这将是 2009 年第一期的重点内容。另一个内容 30 年来美国史研究的新进展(包括美国经济史、政治史、外交史、城市史、文化史、断代史、重点和热点问题研究等,希望广大会员撰写此方面文章。在我会即将进入而立之年 , 恰逢《通讯》第 101 期,这可视为一个继往开来的新起点。在这各时刻,我们对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的未来,充满了期待和祝福!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秘书处设在厦门大学时期的《通讯》,是和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网站交相辉映发展的新时期,不仅《通讯》的版式、内容和印刷有了新的改进 , 而且丰富了稿源,节约了成本 , 扩大了影响 , 保障了可持续发展 , 《通讯》和网址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 有利于美国史研究和教学的普及与提高。 ****************************************************** 30 年《通报》和《通讯》的发展历程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美国史研究发展的缩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中国美国史研究者学术道路的坎坷和艰辛,老中青三代学人潜心学术的奉献精神。 办好刊物是需要精神的 , 是需要凝聚力的 , 我们凭着中国美国学者的一股精气神 , 凭着中国美国学者的凝聚力,凭着锲而不舍的韧劲,无私服务的态度 , 克服困难的决心 , 不仅把会刊办好,还力争越办越好。 如果没有武汉时期以刘绪贻、李世洞为代表的编辑队伍,如果没有南开时期以李剑鸣为代表的编辑队伍,如果没有以王旭为代表的编辑队伍,如果没有他们的辛劳《通讯》到现在是不可想象的。需要强调的是 , 这些编辑自身都有繁重的教学和研究任务 , 会刊编辑是额外的非本职工作,是不计算在量化学术评价机制之内的 , 如果没有无私奉献精神 , 如果不付出相当的额外精力 , 做好编辑工作同样是难以设想的。办好会刊,最重要一条是要有一支无私奉献的忠于职守勇于创新的编辑队伍,可以实事求是地说 , 他们做到了 , 他们奉献了 , 是值得我们的美国史研究者尊敬的。 办好会刊需要源源不断的不断提高质量的稿源。由于会刊是内部刊物,在现行量化机制下会刊的文章并不为量化机制认可为成果 , 不能不对会刊的稿源和文章质量带来不利影响。会刊的性质使得美国史研究会的理事和会员不仅享有免费获得会刊的权利,而且也应负有为会刊提供优质稿源的责任。理事需要理事,如果理事根本不理事 , 既不投稿也不推荐,只是挂名理事 , 并不是认真负责的态度。会刊的内稿和公开刊物可以并行不悖。事实上会刊上有些文章是先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后在会刊上刊登的 , 有的是先在会刊上发表而后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的。笔者注意到理事会的负责人和理事成员是会刊的稿源的重要保障 , 而广大攻读硕士学位和攻读博士学位青年学子及一批中青年美国研究骨干则是确保稿源头的中坚力量。由于中国美国史网址的开通,大大扩大了会刊的稿源。 办好会刊需要足够的财源 , 财源是制约会刊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 , 当然钱也不是万能。 30 年来的经验证明把财源仅仅寄希望于黄粮是靠不住的 , 还要自力更生,自救、自助,广开财源。这包括会员主动承担一期或几期的会刊印刷、会员按时缴纳会费尤其是赞助性会费。除了开源 , 还需节流,争取承办排印企业减轻印制费用,而扩大电子版稿件则是减轻负担的重要举措。值得赞颂的是会刊的所有编辑人员没有报酬,所有会刊文章不支稿酬。 30 年来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的会刊发展历程表明: 《通讯》是美国史教学与研究者的家园,也是美国史爱好者的园地。 《通讯》是美国史研究会的喉舌,也是美国史理事会的参谋。 《通讯》是美国史学术交流的纸媒平台,也是网络传播的窗口。 《通讯》是美国史学术研究历程的见证,也是美国研究凝聚力的体现。 展望《美国史研究通讯》第二个 100 期,笔者殷切期望我们的会刊更上一个新台阶 , 具体来说 : 第一 , 让我们的会刊不仅办成美国史教育和研究者的学术交流和信息汇聚的美史家园 , 而且也让我们的会刊办成全国美国问题爱好者喜闻乐见经常光顾的文化园地。在新世纪美国问题普及与提高的时代 , 会刊需要适应美国史专业队伍的需要 , 也要为全国广大美国问题爱好者服务 , 在提高和普及两个方面做好服务。 第二 , 让我们的会刊更好地成为美国史研究会的喉舌,并为美国史理事会当好参谋、做好研究会学术发言人。让人们通过会刊了解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和中国的美国史教育和研究。 第三 , 让我们的会刊不仅成为美国史学术交流的纸媒优质平台,而且成为通过网络向海内外传播和开放交流的活动窗口。使得作为《通讯》的会刊和作为网站的网络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网站的开放讨论和交流信息、传播汇总将大大扩大中国美国史研究的影响 , 其精选内容在《通讯》的集中将大大提高会刊的质量和加强个会员内外的联系 , 满足纸媒平台和网络平台不同群体的需要。 第四,让我们的会刊成为凝聚美国研究者和爱好者学术与文化的阵地。为此逐步扩大会刊的编辑力量,扩大会刊的作者队伍,扩大会刊的稿源,增强中国美国史研究者和爱好者的凝聚力。扩大会刊的编辑力量不仅要求秘书处的编辑组恪尽职守,而且依据需要不定期聘任临时性义务的专栏编辑 , 一来减轻编辑组人员大压力,二来开放办刊物,发挥美国史家园大积极性。扩大会刊的作者队伍要求巩固地增加会刊的基本稿源群体,同时充分调动博士生和硕士生的撰稿积极性 , 适当吸收美国史爱好者的稿源,精选网站优秀稿源。扩大会刊的稿源要求在推动会员赞助性会费的同时 , 还要广开财源 , 包括推动图书出版单位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多种形式的赞助,也欢迎社会各界美国问题爱好者伸出援助之手。 会刊第二个百期将开创新局面新世纪第二 30 年中国美国史研究的新局面,我们为会刊期望,我们为会刊骄傲,我们还梦想在条件成熟尽快使会刊正式公开面世。中国的美国史学人 , 航线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让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既定目标前进。 写于 2009 年 2 月 9-12 日 全文完, 附图7幅
个人分类: 美国问题研究(07-11)|5676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史研究通讯》创办101期的回顾和展望 (二)
黄安年 2009-2-11 08:04
《美国史研究通讯》创办 101 期的回顾和展望 (二)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2 月 11 日发布 (上接一) 根据理事会的决定 , 1990 年 11 月第六届年会后 , 秘书处办公地点由武汉大学历史系迁至南开大学历史学研究所。在原武大秘书处李世洞、刘景霞等同志的支持下 , 这项工作进行得十分顺利 , 新的秘书处很快走上了正常的轨道。笔者自那时起被推选为秘书长,这是一个秘书长在北京 , 秘书处在天津的新工作模式。《通报》的组织编辑出版工作则是由副秘书长李剑鸣先生具体组织的。 1991 年 3 月31日 ,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通报》第 50 期在《编后絮语》中写道 : 这是秘书处迁到南开大学办公以后所出的第一期《通报》。在编辑出版《通报》方面,武汉大学美国史研究室的同行们作出了很大的成绩 ,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初编《通报》一是缺乏经验 , 二是稿件不多。幸蒙多方支持 , 使第五十期《通报》得以按期出版。李世洞同志热心传授编印经验 , 王旭、梁茂信、黄安年、张聪等同志慨然赐稿,都令我们深受感动鼓舞。我们尽力为全体会员服务 , 一定争取把《通报》办好,使它成为交流信息、探讨问题、增进了解的园地。所垦于全体理事及广大会员者莫过多赐稿、多提宝贵建议。 1992 年 3 月 15 日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在京理事长、秘书长举行工作会议 , 《会议纪要》写道应部分会员的要求和秘书处的倡议 , 会议还讨论了进一步办好会刊问题。一致认为 : 为了扩大美国史研究的社会影响 , 自 1992 年起改《中国美国史研究会通报》刊名为《美国史研究通讯》 , 并调整和充实会刊的版面和内容。会议要求广大会员和热心美国史研究者踊跃投稿,并就办好会刊提出宝贵意见。(见《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在京理事长、秘书长工作会议纪要》载(《美国史研究会通讯》 1992 年第 1 期,总第 54 期, 1992 年 4 月 15 日)秘书处在《关于近期工作的说明》中说 : 经秘书处与京津地区主要学会负责人商定,决定改进会刊 , 调整栏目,增加封面,每期争取固定为两个印张 ( 即 32 个版面 ) ,容纳内容 4.5 万字左右。现急需各种稿件,凡论文、译稿、学术信息、会员动态、书刊评介、出版情况、学位论文提要等稿件,不在长短,一概欢迎。特别盼望老一代学者将自己的研究心得、治学经验形成文字 , 或请人整理成篇 , 在《通讯》刊登,以启迪后学 , 鼓励来者,进一步推动我国的美国史研究。对学位论文提要亦作一些规格要求:博士论文提要以 5000 字左右为宜,后附参考书目 ; 硕士学位论文以 3000 字左右为宜,亦请附上主要参考书目。(《美国史研究会通讯》 1992 年第 1 期,总第 54 期, 1992 年 4 月 15 日)该期《编后记》写道 : 有关《通讯》的编辑 , 编者曾听到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 , 《通讯》不过是为会员提供一些情况 , 交流一些信息 , 一般是看过即扔 , 没有多大保存价值 , 因此,也用不着在纸张、印刷、版面等形式问题上多做文章,登些有内容的稿件即算功德圆满 ; 另一种意见则主张把《通讯》办得气派一些 , 办得象个刊物,办得正规一点 , 因为作为一个研究会 , 会刊是一个门面 , 是其存在的体现。这两种看法都颇有道理,编者也对此进行过深思。俗语云佛要金妆,再好的刊物,纸张低劣,印刷粗糙,版面混乱,恐怕也很难招徕读者,但一谈上等纸张、精良印刷、优美版式之列的问题 , 就涉及到了孔方兄,而这正是我们这种民间团体最发愁的事情。如何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把刊物办得好一些 , 办得让人看起来舒服一些 , 这一直是编者日夜为之计较的问题。这期刊物在版式上做了一些改动(改是改了 , 是改进还是该退,编者尚缺少自信) , 至于纸张 , 上等的花不起钱 , 还是一如旧制;印刷上编者鞭长莫及 , 但可多与印刷厂联系 , 争取他们的合作 . 我们努力的方向 , 是想把《通讯》办得到潇洒一些。 1992 年 7 月 10 日出版的《通讯》 1992 年第 2 期(总第 55 期)开始向刊物正规化发展。封面的设计和印制比较讲究 , 目录页上写明主编张友伦 , 副主编黄安年、李剑鸣 , 编辑李剑鸣、马梅秀、肖军、周学军 , 本期责任编辑李剑鸣。这一期刊登了 1992 年 6 月 13 日《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京津地区理事会议纪要》中专门谈到关于办好《美国史研究通讯》问题。会议对改刊名后的《美国史研究通讯》 1992 年第 1 期表示满意,对责任编辑李剑鸣的同志的辛劳表示谢意。为提高刊物质量 , 并争取刊号 , 内部发行 , 与会理事提出以下意见。 1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主办的内部发行刊物《美国史研究通讯》由每届年会的理事长任主编,秘书长和常务副秘书长任副主编。 1992-1993 年 , 《美国史研究通讯》主编张友伦,副主编黄安年、李剑鸣。《美国史研究通讯》由李剑鸣、马梅秀、张聪(暂时由周学军代)、肖军四人组成编辑组 , 李剑鸣兼任负责人。 2 ,办好刊物,需要全体会员的大力支持 , 特别是踊跃投稿。每位理事和会员有责任向会刊提供或推荐稿源,理事更应与会刊保持联系。《通讯》刊登未公开发表的有见地的学术论文或摘要。学位论文要办成特色,硕士学位论文提要不要超过 3000 字 , 博士学位论文提要不超过 5000 字。研究生导师和应届毕业生在学位论文答辩后即抓紧提要撰写,学术信息、史学动态、资料选择、新书评介、会员动态等栏目均望各位会员积极撰稿。刊物内容应符合我会宗旨:促进我国的美国使教学与科研发展。提倡开展学术争鸣,活跃学术空气 , 推动会员尖的相互了解和团结。稿件形式不拘,提倡短小精悍,学术论文以 5000 字左右为宜。为减轻编辑重负,稿件请用稿纸誊写清楚。限于目前经费拮据,所刊件恕不能付给稿酬,将视情况赠送少量《通讯》以示感谢。 这一期的《编后记》写道 : 为办好我们这份小小的刊物,京津地区历史曾多次开会研究。经过个各方面的一致努力 , 刊物总算办得有些特色。但问题和毛病仍然很不少 , 需要我们做出更大的努力。第一个问题 , 也就是最突出的问题 , 是错漏现象严重。这个问题不仅见之于我们的会刊,时下一些名号响亮的正规刊物亦在所不免。但我们不能采取有云林遮丑于前的态度来搪塞或自慰,而应加倍地认真工作 , 争取少出错漏 , 使我们大刊物在质量上更进一步。再有就是版面不够活跃,变化较少。造成这种现象,主要由于编者都是办刊的门外汉。今后当学习有关的知识 , 弥补这方面的不足。第三是长文较多。文长未必不好 , 但短小精悍当更合本刊特点。这点请会员予以理解。我们特别欢迎 5000 字以内的稿件,对字数较多的文稿 , 编者将酌情删削,纵或删之不忍、削之不当 , 但亦无可如何,作者鉴谅。本期刊发的京津地区理事会议纪要中提出了办好会刊的新设想,这不仅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也需要广大会员和理事予以更大支持 , 让我们付出更多的劳动 , 调动更大的热情 , 力求使《通讯》的面目为之焕然。 仔细阅读每期的《编后记》,都给人对编辑的辛劳有新的了解。 1992 年 10 月 1 日出版的《通讯》 1992 年第 3 期(总第 56 期)《编后记》说 :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注意到 , 自从秘书处迁址后 , 会刊上每期都刊有出自南开大学会员之手的文稿,有时一期上甚至不止一篇。造成这种状况,并非编者私心作祟,也不是南开大学会员刻意捞取楼堂台近水之便 , 而确系不得已而为之。由于种种原因,本刊常有稿荒之虞,编者曾多次向部分会员约稿,其中特包括在天津的会员 ; 本地会员因联络较方便 , 所以成了最可靠的稿源之一,而这些会员总是有求必应,令编者很是感激。如遇稿源丰富 , 编者则优先刊用外地会员的稿件,而南开大学会员只有在缺稿时才刊用。瓜田李下,确应当心,以免以刊谋私之嫌。由此编者想到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 即本刊作者面较窄,特别是会员较少的单位的美国史研究与教学 , 未得到应有的反映 . 编者曾在编者后中说过 , 会刊是全体会员的园地,希望得到全体会员的支持和爱护,在此 , 我们再次恳请广大会员为本刊撰稿。 1993 年 4 月 1 日出版的《通讯》 1993 年第 1 期(总第 58 期)《编后记》说 : 又是让人颇为费心力的第一期。每年编发这一期时 , 编者总是甚为犯难。因为紧接寒假之后 , 手边稿件极少。这次编辑采取紧急求援的办法 , 向理事和部分会员发出索编信。数日之内受到若干来稿和回信。李世洞、张兹暑、方生、时殷弘、杨玉圣等先生及时赐稿,使本期得以按时发稿。年近八旬的我会顾问黄绍湘教授不顾体弱眼疾,仍为本刊赐稿,尤其令人感动。编者深深感到全靠大家的无私支持 , 本刊才得以维继。在拜金主义猛烈冲击的今天,能有这种局面着实难得,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加倍工作呢。新年总得有新伽光景。本刊的封面是经过重新设计的 , 版式也略有改动。我们相信 , 在广大理事和会员的支持下,本刊今年一定能办得更有特色。这当然也是大家所冀望于我们的。 1993 年8月1日,笔者在第七届年会上做《面向四化 , 面向世界 , 办好学会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其中谈到改进会刊的编辑工作 , 提高刊物质量 , 为争取公开出版创造条件。报告说 : 为了扩大美国史研究的社会影响 , 更好地发挥会刊交流信息、探讨问题、联络会员的作用 , 1992 年 3 月 15 日京津地区理事长、秘书长会议决定 , 从 1992 年起对会刊的刊名 , 版面 , 栏目进行调整。刊名由《中国美国史研究会通报》改为《美国史研究通讯》 (CHINA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 ,固定为季刊,每期两个印张,增加封面,加大学术论文的比重, 开辟新书评价,学位论文提要,学者论坛,国内外史学界等栏目 , 并改用电脑激光照排胶版轻印刷。 6 月 13 日京津地区理事会会议决定 : 该刊由在任理事长任主编 , 秘书长和常务副秘书长任副主编 , 并组成以常务副秘书长为负责人的编辑组。在广大会员、顾问、理事的支持下 , 刊物质量有了明显地提高 , 日益接近正规刊物的水平。改版后已经出版了 6 期。会刊得到越来越多的会员和顾问的关心和支持 , 经常为会刊供稿的会员有杨玉圣、高春常、张聪、王英文、梁茂信、赵学功、陈海宏、肖军政等 ; 理事中踊跃投稿的有李世洞、时殷弘、黄柯可、方生、杨宇光、王旭、张兹署、李剑鸣、黄安年等 ; 顾问中有黄绍湘、杨生茂、刘绪贻等先生热心扶持会刊 , 经常赐稿。对所有支持和关心会刊的会员和顾问 , 我代表理事会在此表示感谢。报告在谈及理事会和秘书处工作的主要问题和相应的建议时说 : 目前 , 我会尚无一个由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主办的学术刊物 , 《美国史研究通讯》已为争取刊物的公开出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期望新一届理事会在这一问题上获得突破。(《美国史研究通讯》 1993 年第 3 期,总第 60 期 ,1993 年 10 月 1 日) 自中国美国史理事会第六届理事会起 , 每届的一揽子新班子的《通报》都有关于新一届《美国史研究通讯》编委会的名单,《通报》说 : 经第六届常务理事会 8 月 5 日研究 , 成立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主办的《美国史研究通讯》本届编委会,成员如下:主编张友伦,副主编黄安年、李剑鸣、杨玉圣。编辑李剑鸣、杨玉圣、肖军、张聪(女)。 《美国史研究通讯》 1993 年第 3 期的《编后记》就会刊写道 : 会刊向来的宗旨是 : 探讨问题,交流信息 , 介绍国内外美国史研究的新成果 , 联络会员共同推动学术的繁荣与发展。有的会员建议 , 为加快信息传递和活跃学术空气 , 可以借会刊这块园地,对一些会员所共同关心的问题 , 如商品经济冲击下的美国史研究走向、中国美国史研究如何形成中国特色、青年学者的成长道路、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美国史学的成败得失、中国美国史研究如何面对和走向世界等等,开展讨论和交流。这个设想极富启发性,也是本刊编者想着手而未能有成的事情。我们盼望广大会员都来关心会刊,关心中国美国史研究 , 不断为本刊赐稿。坦率地说 , 本刊能否有新面目的关键 , 并不在编者 , 而在于广大会员的支持和爱护。尽管经济和社会的压力很大,办刊日感困难 , 但我们仍旧是满怀信心的 , 因为近来会刊的稿源日趋扩大 , 这使我们看到了希望,增添了劲头 , 由此看来 , 广大会员所期冀的新面目,是完全有望出现的。 我们可以从各期的编后记中体会到维持《通讯》出刊之难和编辑精心设计的付出。 1993 年 12 月 1 日 , 《美国史研究通讯》 1993 年第 4 期(总第 61 期)的《编后记》就会刊写道 : 待今年第三期印出寄走 , 才发现帐薄上已是羞涩得很 , 第四期稿件齐备 , 却不能送往印刷厂 , 这次为炊之难,不在无米,却在无柴!正在学会负责人和本刊编者为之发愁时 , 从西北的兰州传来佳讯 : 我会常务理事、兰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武文军研究员慨然允诺,独力负责本刊第四期和明年第一期的印刷 , 这真让我们喜出望外。和着连声的阿弥陀佛,我们心里充满感激。武文军研究员此举 , 不仅力助学会和本刊,更是裨益于全体会员 , 我们相信大家的感激之情,与我们是同样热烈而真挚的。因危之际解囊相助,这在学会的发展史上 , 也是值得一书的事情。我们曾经提级,现在办刊所感到的社会和经济压力均很大 , 这决非虚妄之言。若无慷慨之助 , 第四期便不能与大家见面 , 而编者所预告的新面目,则更无从谈起。由此可见,在印工、纸张、和邮费急剧上涨的情况下 , 指望稳如泰山而分文不涨的皇粮,想要维持会刊,实在是完全无望的。在广开稿源之外,尚须广开财源,寻求各方赞助支资持,这已是本刊存在的前提和发展的条件,敬祈广大会员援之以手 , 共同扶持本刊的成长。 1994 年 4 月 1 日 , 《美国史研究通讯》 1994 年第 1 期(总第 62 期)的《编后记》写道 : 各位会员能够读到这期刊物,仍要感谢我会常务理事武文军研究员。从去年第四期可以看出,无论纸张还是印刷 , 都较以前有了明显改观,真是令人万分喜悦,更加从心底里感激所有为第四期顺利面世付出劳动的各位朋友。本期是 1994 年第一期,遵循惯例,应当有一些新的变化。封面经过重新设计。这是一新;作者中出现几个新名字,这也是新的体现。我们不想把刊物办成一个美国史论文集,而想在学术性之外,大力加强信息论 , 并使刊物生动可读。我们尤其希望开展争鸣和讨论 , 多刊登一些短小精而观点新颖的文章。上期曾发表两篇讨论厚积薄发的短文,只是一个尝试和开端。另外我们还十分欢迎书评,无论是中国学者的美国使著作 , 还是英文式中文的外国学者的著作 , 都可以成为评论的对象。如果真正开展评论而不止于赞颂,则于扭转图书评论界的不当风气大有裨益。 1994 年 7 月 1 日 , 《美国史研究通讯》 1994 年第 2 期(总第 63 期)的《编后记》写道 : 编这一期刊物时 , 我们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 . 我们首先要感谢的 , 是河南大学历史系的杨麦龙副教授,正是由于他的资助,本期的编印才成为可能。我会会员真是既热心又善良,只要理所当然,总是伸出援助之手 , 这或许是我会凝聚力和生命力的体现,也是我会存在和发展的希望所在。同时我们的忧虑也日益强烈。会刊乃是我回存在和活动的一个标志,可是它的出版已为越来越严峻的经济困难所困扰 , 从去年第四期至今,如果不是武文军先生和杨麦龙先生慷慨资助,局面断然不能维持 . 我们真诚地努力把刊物办得好一些 , 但有时确有独木难支之感。如何保持会刊的生存,现在已是一个摆在编者和全体会员面前的紧迫问题 . 让我们共同设法,倾其全力以渡过难关吧。本期的文章以信息性为主。此外还刊发了几篇批评式书评。这些文章本着推动学术研究的善意,对学术界的某些不良风气加以针贬,虽然只是作者的一家之盐,但涉及的问题却具有普遍性。我们很想利用会刊来开展讨论和争鸣,共同为纯洁学风、深化美国史研究献计出力。学术应是社会共同的事业 , 一个治学的人 , 理应在个人名利得失之外,多为读者着想 , 多为社会考虑 . 前贤的榜样总是令人鼓舞。我们相信 , 通过正常的批评和讨论 , 一定可以活跃我们的学术气氛。 在 1995 年 2 月 14 日举行的世界历史学科的学会、研究会负责人会议上 , 笔者以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的身份做《近年来中国的美国史研究和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的工作》汇报,谈到 : 本会主持编辑、出版的会刊《美国史研究通讯》 ( 原名《中国美国史研究通报》 ), 自 1979 年以来 , 已连续出版 65 期内刊。所刊文章 , 均系出自会员之笔的论文、书评、学术动态、海外信息和学位论文提要等。它力图立足本会 , 面向四化 , 放眼世界 , 以学术性、信息性、多样性为特色 , 在学术界已经起着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在谈及理事会工作时说 : 办好会刊 , 努力提高刊物质量 , 为争取公开出版创造条件。为了扩大美国史研究的社会影响 , 更好地发挥会刊交流信息、探讨问题、联络会员的作用 , 1992 年 3 月 15 日京津地区理事长、秘书长会议决定 , 从 1992 年起对会刊的刊名 , 版面 , 栏目进行调整。刊名由《中国美国史研究会通报》改为《美国史研究通讯》 (CHINA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 ,固定为季刊,每期两个印张,增加封面 , 加大学术论文的比重 , 开辟新书评价 , 学位论文提要 , 学者论坛 , 国内外史学界等栏目 , 并改用电脑激光照排胶版轻印刷。 6 月 13 日京津地区理事会会议决定 : 该刊由在任理事长任主编 , 秘书长和常务副秘书长任副主编 , 并组成以常务副秘书长为负责人的编辑组。在广大会员、顾问、理事的支持下 , 刊物稿源有一定保障 , 自 1992 年第 1 期至 1994 年第 4 期共发表各种文章、资料和报道等共 215 篇 , 质量逐步有所提高 , 日益接近正规刊物的水平。( 1995 年 4 月 30 日出版的《通讯》 1995 年第 1 期(总第 66 期) 1995 年 12 月 31 日出版的《通讯》 1995 年第 4 期(总第 69 期)的《编后记》中写道 : 我们有一本难念也的确念好的经。一年到头都是那些老问题让人头痛不已:稿源不足啦,经费短缺啦,等等。能够支撑到现在,一年四气从不短缺 , 自觉甚为不易,反馈回来的消息说 ,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不错 , 有一份像模像样的刊物。我们听了固然如酷暑得甘霖,但也略约有点不以为然:偌大一个研究会,大抵不能满足于维持这样一份像模像样的刊物吧?其实 , 我们要做的远不止于维持。推动中国的美国史研究走向深入 , 这是我们全体会员的共同心愿。我们面临许多的难题,也有不少体会与心得 , 因而我们需要讨论 , 需要交流。那就请利用会刊所提供的这块小小的园地吧! 1996 年 3 月 31 日出版的《通讯》 1996 年第 1 期(总第 70 期)的《编后记》中写道 : 这是今年的第一期,也是本刊创办以来的第 70 期 , 但愿它同时是一个新起点。从内容看 , 这个希望是甚为实在的 , 因为本期各篇文章均言之有物,信息量很大。特别是关于美国经济重心是否西移的讨论 , 就很有意思。无论是上期所刊钟文范先生的文章,还是本期的两篇 , 都本着平等讨论问题精神 , 平心静气地就学术论学术 , 反映了一种良好的学风。这是本刊一直盼望的一种气氛,如果类似的讨论能够不断出现,对于活跃我们的思路,打破各自埋头自己领域的沉闷状态,深化美国史研究 , 都必产生积极的影响。其实 , 值得讨论的问题还很多 , 只要出于追求知识的健康心态,这样的讨论将推动学术事业进入新的境界。另外,有关人物的几篇文章,或介绍著名作家,或侧记美国史教授,或抒发研究者自己的心声,都有打动人的地方。评论美国史新著的文字 , 也为读者提供了新办的信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出自中国人之手的美国史著作 , 开始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广泛注意 , 这真值得高兴。推动中国美国史研究与国际学术界对话,也是我们办刊的心愿。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七届理事会通报》说 : 经第七届常务理事会 8 月 7 日研究 , 成立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主办的《美国史研究通讯》本届编委会,成员如下:主编时殷弘,副主编李剑鸣、杨玉圣、赵学功。编辑李剑鸣、杨玉圣、赵学功、肖军。( 1996 年 9 月 30 日出版的《通讯》 1996 年第 3 期,总第 72 期) 1996 年 8 月 5 日 , 笔者以副历史长兼秘书长身份做《切实推动学术研究 , 开创跨世纪的新局面 ----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中 , 首先谈的进一步做好会刊的编辑工作 , 提高刊物质量。报告说 : 为了积极推动我国美国史研究的发展 , 扩大美国史研究的社会影响 , 也为了更好地发挥会刊交流信息、探讨问题、联络会员的作用 , 《美国史研究通讯》自第七届理事会以来 , 共编辑出版 12 期 , 累计 70 余万字 , 发表各类文章、简讯等 200 余篇 , 其中学术专论 26 篇、译文 11 篇、序跋 8 篇、书评 26 篇、学位论文提要 12 篇 , 还介绍了 40 余种美国研究著作的出版信息 ; 对版面和栏目均作了较大的调整 , 先后辟有学术动态、史学述评、学术短论、学界人物、学者论坛等栏目。经过个方面的持续努力 , 会刊的学术性有所提高,信息量明显扩大,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和规范性,一直是联络会员、交流信息和探讨问题的重要园地,基本上达到了办刊的目标。《美国史研究通讯》 ( 前身是《中国美国史研究会通报》 ) 自创办以来到今年 6 月已经出版 71 期了。记得上届年会刚结束 , 复旦大学姚椿龄和杨宇光同志曾在《美国史研究通讯》 1993 年第 3 期上发表《年会后话》的一文 , 文中的一段话表达了广大会员的心声。该文写道 : 这份通讯标志着研究会的学术存在 , 也确实起了交流信息 , 沟通情感的作用。许多同志所以对美国史研究会维系着感情 , 通讯是起了不可忽视的纽带作用的。这份通讯办的期数之多 , 内容之充实 , 在我国众多的学会中 , 恐怕还不多见。会刊的编辑和出版得到了理事会的指导和广大会员的大力支持 , 在没有稿费和任何其他回报的情况下 , 许多会员包括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先生踊跃赐稿极大地丰富了会刊的稿源 , 在来稿中有高质量的学术专论 , 有探讨学术问题的争鸣文章,有批评不良学风的评论,有丰富的信息含量学术消息和短论,这些文章是提高刊物质量的有力保证。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当会刊的出版遇到严重的经费困难时,我会常务理事、兰州市委宣传部武文军研究员曾慨然出资承担 1993 年第 4 期和 1994 年第 1 期的印刷出版工作 , 我会会员、河南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杨麦龙先生捐赠人民币 1000 元资助 1994 年第 2 期的出版 ; 不少会员主动缴纳赞助性会费以赞助我会会刊的出版 , 以及美国西华盛顿大学教授、富布赖特学者唐纳德魏森浩 (Donald Whisenhunt) 先生捐赠和募集资金合人民币约 1100 元,反映了美国朋友对《通讯》的关注。所有这些慨然相助,是会刊能够出版的财力保障。完全可以说,如果没有上述各方面的帮助和支持,我们的会刊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面貌。我会常务副秘书长李剑鸣教授为《通讯》的编辑做了大量具体细致、富有成效的工作。为此 , 理事会特代表全体会员,对所有支持会刊编辑出版工作的人士和编辑部的工作会员表示诚挚的谢意。但会刊的编辑出版依然面临许多问题和困难。首先是经费极其紧张。由于物价上涨而研究会经费并未相应增加,加以此次开会支出甚多,因此本次年会以后会刊的维持费用将发生严重危机,我们引以为自豪的连续性能否坚持,将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希望新一届理事会和秘书处多方筹措资金,设法渡过难关。目前我们已高兴地获悉武文军研究员已再次表示将赞助出版 1997 年的两期通讯。第二是稿源尚待扩大。会刊主要是一个提供信息和交流意见的学术媒体,因此特别欢迎短小精悍而信息丰富、见解新颖的论文、争鸣文章、学术短论、治学体会、学术信息、出版消息、会员动态等方面的稿件,并请会员在投稿时尽量寄给秘书处《美国史研究通讯》编辑组,勿寄个人,以免延误。第三是刊物的印刷装订质量有待改进。我们相信,在新一届理事会的领导下,通过广大会员的共同努力,会刊的质量一定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同上) 1997 年 12 月 30 日出版了《通讯》 1997 年第 3 、 4 期,(总第 76 , 77 期),谁知这一临时性合刊模式一直维系到现在。该两期的《编后记》写道 : 本期的印刷和出版 , 得到了祝立明先生的大力支持。再次期间,我会经费来源受到限制 , 本刊可能不得不改每季度出版为半年一期。恳请会员谅解。鉴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实际上 1998 年和 1999 年两年均分别出版了一年的合刊。 1998 年 10 月 30 日出版了《通讯》 1998 年第 1 、 2 期,(总第 78 , 79 期),该两期的《编后记》写道 : 在我会祝立明先生大力支持下 , 我们顺利推出了今年的第一、二期合刊,、。目前办刊的条件变得日益困难 , 我们这份刊物仍能支撑到今日,如果没有热心公益者的慷慨支援和广大会员的不断鼓舞,自然是难以想象的。近期的刊物在编、校方面存在许多不足 , 错、漏现象时有发生。虽然我们真诚地想把刊物办好,以期不辜负大家的信任,但由于几为编者既未受过专业编辑的训练 , 又都在各自的单位承担繁重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 能力和精力的双重限制 , 大大制约了刊物编辑质量的改进。我们已经从这些编后记中隐约感受到会刊 不仅受到来自财源的限制 , 而且收到编者自身时间安排上的困难。 1999 年 7 月 30 日出版了《通讯》 1999 年第 1 、 2 期,(总第 80 , 81 期),该两期的《编后记》写道 : 本刊 1998 年第一二合刊因故延期 , 出版时已是今年年初 , 所以去年仅出了一期合刊。现在编出的这一期 , 乃是 1999 年的第一、二期合刊。这一期的编印,仍旧得到了我会理事祝立明先生的大力支持。目前我会在经费方面嗯正处在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自 1997 年开始的民间团体清理工作尚未结束 , 我会的正式登记手续正在办理之中 . 在此期间,主管部门的经费不能及时到位 , 致使基本工作无法开展。幸而得到许多热心会员的慷慨赞助,特别是在祝立明先生的帮助下 , 本刊在艰难处境中仍得以维持。作为本刊的编辑人员,我们可以想广大会员承诺:虽然刊物不能按期按时出版 , 但无论遇到何种困难 , 我们都不会使这份延续了 20 年的刊物中断。 1999 年 10 月《美国史研究通讯》新一届编委会,成员如下:主编李剑鸣,副主编杨玉圣、赵学功。编辑杨玉圣、赵学功、肖军、张聚国。 2000 年 5 月 31 日出版的《通讯》 2000 年第 1 期,(总第 84 期)《通讯》《编后记》称本刊是 200 年第一期,在版式、开本、栏目上作了一些新的调整。为使这本延续了 20 年的刊物能更好地为会员服务 , 编辑人员做了一些努力与尝试。从这时起到 2002 年,会刊的开本改为小 32 开本。 2002 年 12 月 31 日出版的《通讯》 2002 年第 2 期,(总第 89 期)刊登了 10 月 22 日第九届理事会《通报》 , 宣布 : 经第九届常务理事会 10 月 22 日研究 , 成立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会刊《美国史研究通讯》新一届编委会,成员如下:主编王旭,副主编胡锦山、赵学功。秘书处办公地点由南开大学迁至厦门大学。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剑鸣在《第八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中谈到会刊的编印时说 : 编印出版会刊《美国史研究通讯》一直是理事会的一项主要工作。第九届年会以后,经于有关各方商议,对《美国史研究通讯》作了改版,由原来的 16 开改为大 32 开,仍保持警 2 个印张。同时对封面和版式作了调整。改版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在印张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容量,同时便于邮寄和保存。但是,由于经费不足和稿源有限 , 不得不由季刊改为半年刊。 1999 年下半年迄今共出版 6 期,共刊登论文 14 篇、书评 , 随笔 4 篇 , 学术报道 9 篇 , 学术论文提要 6 篇 , 其他专稿 18 篇 , 简讯和书评 20 余则。来稿较多的会员单位有北京师大、东北师大、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和南开大学等 . 编辑人员所做的另一项主要工作 , 是收集和整理了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各校的美国史硕士、博士论文题录,制成表格,在会刊上陆续刊登。据秘书处收到的反馈,这种题录受到了广泛欢迎 , 有些文章和硕士、博士论文还引用了其中的资料和数据。这两项工作得到许多理事和导师的支持与协助,特此向他们表示感谢。会刊的编印一度为经费匮乏所困扰,由于黄安年教授所做的富有成效的工作 , 目前这一困难得到缓解,欢迎各位会员继续为会刊撰稿,共同努力以改善会刊的编印。在该期《编后记》中写道 : 这是在南开编印的最后一期通讯 , 从下一期起,通讯将在厦门大学编辑出版。在上一个羊年 , 我们从武汉大学接过了编辑通讯的工作 ,12 年来 , 通讯的编辑出版是在不断克服种种困难中进行的 , 在最困难的时候,武文军、祝立明和杨麦龙等先生给予了研究会很大的支持和关照,编委会全体人员也在广大会员的支持和鼓励下 , 使通讯得以不间断地出版 . 对此,本届编委会表示忠心的感谢,对于不尽人意之处,垦盼各位会员能给予谅解。在编辑过程中 , 我们可以感到中国美国史研究正在不断走向深入 . 这本小小的刊物是一条纽带,它把全国的美国史研究人员联结在一起 , 它也是一块园地,使同行们能在这里交流信息 , 互相切磋。 南开大学时期的《通报》和《通讯》和在武汉大学时期相比,上了一个新台阶,作出了新贡献 , 结交了新朋友,扩大了新交流 , 增强了新的凝聚力。也充分展现了财源难、稿源难、编辑难和创新难的酸甜苦辣历程,以及会刊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 (未完待续,下接三) . 附《通讯》影印件6 张。
个人分类: 美国问题研究(07-11)|5104 次阅读|0 个评论
回顾2008,展望2009
Medicine 2009-1-4 11:17
时间的脚步好像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快,2007年的一切好像就发生在昨天,而2008年即将结束。还有10多个小时,2008年就会成为过去,2008的所有东西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在记忆里沉淀。每一年都看似平淡,在已经过去的365天内,却也有得有失。在得到与失去中不断寻找平衡,也在寻找平衡的过程中让自己迷失、清醒、再迷失、再清醒,这也许就是人生。 2008即将成为过去,自己能为2008所做的就是沉淀精华,剥离糟粕。2008年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想家,因为在外1年多的生活让自己越来越明白家真正的含义;2008年比以往都冷静,因为知道很多东西虽然很好,但不属于自己;2008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能忍受孤独,因为这是成长所必须的;同时,2008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充实,因为上海之行让我明白原来儿时的梦是发自内心深处的,也是自己最真实的想法;2008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想你爸爸妈妈,虽然可以从电话中听到那关爱的声音,但是我知道他们的怀抱永远是最温暖的;2008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讨厌工作,因为种种失去了工作的热情和激情!2008,我的2008不管我失去什么,也不论我得到什么,重要的是我用心走过! 2008对于每个中国人都是不平静的一年。人们的话题还没有从年初的50年不遇的雪灾完全结束,西藏那个神圣美丽的地方发生的藏独事件,又一次把人们的视线转移到那个美丽的高原;当我们在感叹国家对藏独事件的处理态度时,5.12汶川大地震让每个中国人流泪,让汶川在瞬间传遍全球。8月的奥运的顺利闭幕,让中国人民兴奋高兴了,盼望着中国拿奖牌,当时那种高涨的爱国情感染了所有的人。世间没有完美,或许缺憾是美的源泉,总是有这样那样不好的消息传到我们每个人的耳朵里,十月探头的金融危机,随着危机的蔓延,逐步变成了经济危机,每个人都在居安思危,瞬间整个世界好像都变了颜色。 时间总是公平的,不会因为某个特殊的事件或特殊的人,停下自己的脚步,发生的已经发生了,继续的还得继续,那来年我们该如何呢?不要被眼前的事物、耳朵听到的话语、各种媒介蒙蔽了自己的心,相信自己、相信家人,用心坦然面对一切,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 2009即将到来,自己的2009应该是如何?我不能计划2009的每一天,但我知道我又长大了一岁,应该学会承担更多的东西;我不能把握2009的每一天,但我能把握回家的时间,知道自己会让父母在短短的时间里开心;我不能要求父母百分百理解我,但我知道只要我真实的告诉他们我的想法,他们会理解,更会祝福我;在2009的计划中,我无法保证我会实施的很完美,但我知道我会用心去体验,认真去对待;2009我知道自己会离开,但我无法知道自己是否还会回来;也许2009有很多机遇,也会和2008一样平静,但我还会用心去生活,用心去体验2009的每一天,即使有些时候会孤独、会痛苦! 用记忆埋藏2008,用心迎接2009,珍惜每一天,珍惜每一份感情,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勇敢的面对自己,挑战自己!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949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博”2009年展望[诗画音]
刘玉平 2009-1-2 16:02
图片 URL : http://pic.nipic.com/2007-10-10/20071010194217129_2.jpg 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南拳北腿少林功,古有武当今迷踪。博文虽多是应景而作,也有一定套路的说 :) 小刺猬在 2008 年的最后一篇以总结性的 科博 诗路 2008 :(三)秋律冬韵 收官, 2009 年的第一篇自然应以 计划 类展望开局啦。其实,计划也谈不上,只是一些大致的设想而已,欢迎大家指正,呵呵。 估计有些大虾要抛来诸如俗套、八股之类的砖头, 哈哈, 且慢,一则咱就是俗人一个,大家估计也彼此彼此。谁见过神仙的说,外星人?那也是人啊;二则这是地球人类智慧的一种结晶,有些道理是可以跨越时空的,古训曰:凡事预则立。科技工作,计划的重要意义更是不言而喻,估计这里没写过计划的博主可能与大熊猫一样珍稀哦。 一通闲话,说得有些多了,打住转入正题。 加盟科博一年来,对于 点击率 也经历了关注 迷惑淡然的过程。如何处理好 质与量的矛盾,确实非常重要: 质是雪中送炭,量是锦上添花 。回头一看,一年来居然凑了 213 篇,去掉几篇转载的,也是两百出头,而且绝大多数是在 5 12 之后写的,差不多平均一天一篇,也算高产了。但是,质量方面还有待提高。前一阵与考兄交流过,着眼于 由浅入深、提高质量 (见:杨玲 勇气 暖暖 和 垃圾堆里求生存 ),让文章更加 性感 ,知识性和可读性更进一步。 无论如何, 2008 年在中国历史上应当属于不平凡的一年。寒冻、地震、奥运、神七、两个 6+1 之类的大事,让我们品味了酸甜苦辣,也激发了无数人的写作灵感。 灵感 这个有点玄妙的概念,简单些说,灵感就是话茬,没个理由还瞎嚷嚷啥啊。小刺猬真心地希望 2009 年 的大事, 真善美 的方面能多一些。如此,小刺猬多写些 老干体 也无妨,呵呵。当然,对于 假丑恶 的现象,包括自己的不当言行,小刺猬会在 时评闲论 、 民主与法制 和 生活点滴 等主题中应之以刺。 虽然小刺猬经常不屑标题党,但自己颇为顺手的 ,也经常是一诗一画一曲,自我批评一下。小刺猬是个性情之人,诗随思出,常常是一挥而就,呵呵,幸有诸位指点斧正而得以小有提高。主力专题之一 诗词书画 , 诗词 的主攻方向为 春、夏、秋、冬 四大主题,以及昌凤兄建议的 新乐府 主题,在保质前提下争取多产; 书法 的主要着力点为指篆,以不负 新 正 兄 一片厚望; 画 的方面计划完成 2~3 幅国画习作,分享更多精美的图片。 思考 专题,主要想就中国文化和思想这一重大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当然关于 科学、哲学 等普遍意义上的思考也会及时与大家交流。 2009 年承担的科研任务较多,野外工作可能数倍于去年,估计 是那山谷的风 和 秀美山川 两个主题的文章数量会有所增加。 地学科普 主题,应该予以加强,毕竟是谋生的主业(从中国公民的角度,对 本职 的说法,小刺猬并不完全同意),主要想就现在主要从事的 矿产资源、岩石、构造 等领域,将自己的一些研究进展和学习心得与大家交流分享。 原 科技知识 与 生物医药 两个主题,将合并为新的 科技知识 主题,主要交流分享一些非主业领域的科普类知识和中医药学的学习心得。 另外, 海外风情 将主要对 2005 年 ~2006 年在澳大利亚生活的见闻加以深化,并对(可能)参加的国际会议予以及时报道。 让我们满怀希望走进 2009 * * * 歌曲希望(演唱:白冰) 这是一首旋律优美的圆舞曲(华尔兹)式短歌,歌词简洁明快,富有感染力,第一次听到的是超女张靓颖演唱的。没想到竞争新版红楼梦宝钗一角的 白冰 ,以她那甜美饱满而带有几分磁性的音色,将这支歌曲演绎得非常到位,特别是华彩部分的高音假声,游刃有余、余音绕梁。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359 次阅读|25 个评论
集成电路测试方向的发展前景
yangjingangel 2008-11-26 11:55
首先说明一下,我本人就是研究集成电路测试方向的。开初选择这个方向的原因就是觉得它软硬兼备。但是真正开始研究的时候才发现一切都不似我想象的那般简单。 身边的同门师兄妹都很关注该方向的发展前景,其实说白了,就是关心它的就业前景。相关领域的老师是这样说的:集成电路测试是很 有用的 (没用我们研究它干嘛?),尤其是对那些生产相关芯片的厂商和公司。现在国外在这个领域已经发展的很完善了,但我们国内还没有独立的这样一个公司,但是只要有开发与生产的地方就 需要测试 (可见能够就业的范围极其有限),而且我们国家也在 逐渐重视 (表示还没有重视)这个领域 总而言之呢,我们这个研究方向是个热门中的冷门。 IT 行业热吧?很热,热过头了!软件工程热吧?最好就业的十大专业里排名第一!嵌入式系统热吧?新新兴起的 IT 又一热!集成电路测试直属嵌入式系统旗下,隶属于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在 IT 行业涵括之内,但是它却是热热热门中的冷门。就业前景似乎不是一般的暗淡,就已就业的师兄师姐而言,除了改行的貌似都进了华为了,进了华为的也不一定就意味着做了本行。 但是换个角度来想,也许现实并不是那么糟糕。它有用证明它值得研究,它被需要证明我们还是有用武之地的,它逐渐被重视证明它开始变得重要起来。冷门不表示永远冷门。之前本科阶段学的是计算机,那在当时简直热的不得了(热到顶点就意味着开始走下坡路),等我毕业的时候,大街上随便抓一个就是学的计算机,就业一样困难。但是集成电路测试是在一个冷到热的转变过程,这就说明目前我们的就业前景只会越来越好。 写这个只想为同行们加加油,也为自己鼓鼓劲,千万千万别泄气更别放弃 ~~
个人分类: 探索科学|5031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3: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