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下半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开启人生下半场!
刘全生 2013-7-1 10:03
中国人属相12年一轮回: 第一个12年——嗷嗷待哺来人间,小学硬生被陆年; 第二个12年——初高中毕进师大,人高头大学亦杂; 第三个12年——研究生涯始上道,研究生活清贫熬。 凡人生命不可期,奢望能至古来稀。 平平淡淡三轮回,下半场于今日启。 上半场毕略悟道,下半场中谨遵照: 与天斗, 只能任尔寒来暑往,雨浸日曝, 天晴戴草帽, 下雪穿棉袄; 与地斗, 难敌登高喘急,人肥易乏, 食从地来育身骨, 终将化泥再入土; 与人斗, 岂能东方不败亦西方全胜? 山外青山楼外楼, 不若化敌为师友, 师夷长技以强己, 海阔天空径自由。 与己斗, 或曰:自编自导一场戏? 亦敌亦友难出招, 忽宽忽严怎为好, 苦乐参半自己描, 为得一生不寂寥。
个人分类: 理性随感|2970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一天——驾照科目二下半场(2013新规四联考)考试
mafei863 2013-6-22 09:55
去年6月份报考了驾照,7月份考过了科目二上半场,由于上课时间紧加之学校本科评估没有时间练车,所以一直拖到2013年4月份,联系了驾校上场练习科目二下半场即新规的四联考,期间断断续续,基本上是练习3-4天,练习了4-5期,每一期基本都是20人左右一辆车,报名的是夜半场,(下午4点到晚上9点前),时间在煎熬中流逝,预考第三次被选中参加考试,在随后的4天里,8个人轮流使用一辆车进行练习绕场,基本一个小时轮流一次,第1天感觉车感不好,所以包了一个小时的教练车;第三天凌晨又包了一个半小时,总算是找到了些感觉:校边线间距和离合微控制起停。到了周五即6月21日早晨4点半到梁庄参加考试,由于四联考的学员不是太多所以7点前点名入场,8点左右上车考试;在候车期间也有些许考生状态不好或某些突发状况导致无法合格的,大多数都通过了考试,一致的说法是按照平时的练习考试便没问题、比平时的训练车好用等等,心里也有了些宽慰。8点多我开始上车考试,按照教练之前再三叮嘱的要求:慢、稳、匀。第一个是侧方停车项目,一切按照平时的训练进行,不足之处左打死方向盘到入库停正期间速度有些太慢;接下来两个项目是直角转弯和半坡起步,倒还顺利,不足之处是右边距超过了30cm扣10分(直角和半坡行程太短边线间距没有来得及校好距离);最后是曲线行驶,按照平时训练进行。驶出考试项目区,绕行半圈到达起点处。 考完之后的感觉: 校边线间距和离合微控制 起停最为关键,其次是方向盘是否回正的感觉和汽车行驶的整体车感。 校边线间距 技术一直掌握的不好,一开始是利用雨刷中轴覆盖右边线的方法,总是边距过大,后来通过网上查到可以通过车头右1/3处覆盖右边线来校边线,试了几次发现该方法可行,后来发现差不多还是雨刷中轴对着右边线,只是车头大更容易观察罢了。 离合微控制(车速), 我们这里好像与很多网络上说的不是太一样,训练主要是通过提高发动机怠速,通过离合器来控制车速的,所以整个科目二的考试不涉及油门训练;教练一直在强调离合控制车速实现匀速的重要性,原话:只要控制好离合(车速),考试没有问题。后来的感觉:只要能够通过 离合微调控制车辆在半坡上随意的起停(不踩刹车) ,车速的控制就在掌握之中了。由此看来主要是训练了几块肌肉的灵敏度。教练的建议:定点停车最好伸头看停车线,这样不会受右边线间距的影响。 以上是我的一些体会和经验,此外,需要根据教练的经验和要求练习即可。 上图为平顶山市驾照考试科目二考场示意图,箭头线表示车辆行驶路线,左右两个考场相互独立,其中字母ABCD分别表示侧方停车、直角转弯、半坡、曲线行驶等4个项目大致位置,红色三角号表示读卡点位置,读卡后不能停车,前方有车时需要在读卡前等候。
个人分类: 点滴记录|3879 次阅读|0 个评论
体育竞争才是培养学业突出、品格良好人才的关键—篮球赛后杂感!
热度 2 ssyandmltcdj 2012-5-19 00:49
5月10日,数学化工联队14比20输给了机关联队;物电队大比分胜后勤; 5月11日,数学化工联队25:21赢物电联队,机关大比分胜后勤; 5月14日,数学化工大比分胜后勤,机关上半场对阵物电30:12,下半场12比34,最终比分42:46,成功通过小分的计算淘汰掉了数学化工联队! 对于机关队的卑劣行径,数学化工学院的师生表达了强烈的愤慨之心,我不想再说些难听的词汇,只想冷静的客观的评价一下这次事件的恶劣程度和及其坏的影响!~ 这次的篮球比赛出现的问题绝不是篮球赛本身,而是我校一直以来所提的改革与创新的未来,更是我校学子的未来!说再大点儿,这是我们中国高等教育界的问题症结所在,篮球赛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2012的教工篮球比赛绝对是一场考验,考验了我们这个团队的体力和能力,一年来大家都忙得没有时间打球,整体实力下降了许多!~ 第二是考验了许多人的基本品质,最后我们因为小分被淘汰,当然这不是说三个队的实力太接近,而是机关联队太怕我们,不希望在决赛阶段再看到我们,于是使用了比较卑劣的手段,俗称卖掉了@! 我不想太过于上纲上线,只想说机关联队作为本次竞赛的组织者、规则的制定者和重要的参与者,却一手导演了一场闹剧,虽然大多数老师和同学都说这就是社会现象,一笑置之,锻炼身体就好了!可我只想说这“一笑置之”的笑容背后我想更多的是无奈和讽刺!~ 学校的改革如果放在这样一伙专门搞小动作,不敢真正亮剑,不敢公开公平竞争的人手里,真是不敢想象,也许这就是宜宾学院之所以是宜宾学院吧!~优秀的群体太少,而喜欢背后算计的太多!~ 我只想希望能让大家看看世界名校是如何发展,如何对待竞技体育的,汪校您多次号召我们学习世界名校,那我就以哈佛和耶鲁的体育比赛为例,看看耶鲁大学是如何培养优秀人才,如何培养学业突出、品格健康的高素质人才的! 早在100多年前,当时的耶鲁校长Hadley教授在谈及通识教育的报告中强调“耶鲁的课堂学习应该是‘竞赛’”,“竞争是耶鲁学生学习生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很久以来,竞争的教育理念一直贯穿于耶鲁的通识教育实践中,它不仅提倡学生们在学习过程开展学业上的竞争,更是引导大家学习如何开展公平竞争,也就是倡导健康的竞争精神,这一点显然你与体育竞赛中的对抗和竞争有着较大的共通之处。在课外业余时间参与体育训练和比赛,可以将课堂内外的竞争精神有机地结合到一起,为耶鲁构建既重能力又重人格的通识教育体系,最终为美国社会输出学业突出、品格健康的高素质人才。 在这种背景和指导思想下,耶鲁的学生得到了全方面的发展,体育运动蓬勃向上,学生素质也真正的做到了学业突出、品格健康!1880-1895年,在与哈佛的16次帆船比赛中耶鲁赢得其中的12次,几乎同期,耶鲁赢得了247场的棒球赛胜利,输掉和平掉的场次分别为95场和3场。 耶鲁大学的校园体育发展有四个目标: “第一, 为所有学生,教练和员工提供公平的体育参与机会 ,并按照其特长吸引他们加入不同的运动队,参加各种体育竞赛; 第二,通过体育竞赛,使参与者学习到如何通过努力奋斗实现成功,如何为荣誉而战,如何做出自我牺牲,如何在困境中坚持,如何完成社会义务和责任; 第三,鼓励和引导竞赛体育成为所有学生学习生活的组成部分; 第四,在最大程度上为所有学生提供体育课程,包括休闲型和教学型的体育课程项目,促进和提高校园生活质量。” 耶鲁体育的发展目标充分体现了体育运动与通识教育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在耶鲁眼里,体育这个特殊的课堂,既可以使学生们实现自我价值的充分发挥和提升,又可以完善其健康社会人格的养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体育运动的作用被耶鲁定义为:为通识教育体系注入新的知识学习内容,扩大学生在课堂内外进行自由选择的范围和权利,锻炼其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品质,并掌握公平竞争、强者胜出、道德正义等社会规则。 在耶鲁看来,体育运动上述这些目标,已经不仅仅是在内容上对通识教育形成较好的补充,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运动及竞赛过程, 体育活动维护和推动了耶鲁通识教育所秉持的“竞争”理念,更重要的是“公平竞争”的理念! 我们再来看宜宾学院的教工篮球赛,裁判是学生,因为教师不敢吹,生怕得罪人! 在一伙低能裁判的吹罚下,机关队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那里是学生交学费、挣操行分、评优评干评奖的关键所在,试问哪个同学敢不留点儿情面?比如数学化工联队在与机关联队的比赛中,数学学院陈老师跑在前面抢球,却被对方某队员从后面拉扯最终被拉倒一边,然后将球抢回投中了3分,本来应该判罚违反体育道德的违体犯规,却无人理会! 机关队的一次次的带球撞人犯规结果却是数学化工联队的一次次的被吹阻挡犯规。试问公平何在,竞争何在,良好品质何在? 再其次,在占尽了便宜之后,于是合理的计算了小分,在上半场以30:12大比分领先物电联队的情况下,下半场所有主力“大力帮助”物电队获得胜利,并准确的输掉4分,最终淘汰数学化工联队!有 老师跟我说,这是合情合理的利用规则,没有幕后交易,无法和足协的谢**相提并论,不是假球,最多是博弈论学得好,厚黑学学得好,为了全面的胜利,牺牲一点点儿小节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只要是大方向一致! 我不想过多的评论,只想提醒各位,竞争的本体如果出现这种合谋打假球谁说一定要有经济利益,有些不以经济利益而以某些不良的利益为基础,最后相互苟合的情况难道就不是假球,谁说假球一定是有经济利益!~经济利益只能说是假球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只是其中的一种情况而已,为了某些不是直观的经济利益的利益难道就不是利益,比如说所谓的宏观的胜利,也就是机关队可能获得的“冠军”那个名誉难道就不是利益? 这次的事情实在是有损一个大学的尊严,尤其是作为教书育人的高等学府,更甚的是作为教师的杰出代表的机关,试问如何此种精于背后算计的一群人如何实践我校的改革理念,我校的理念引领难道就是引领着大家如何投机?难道我们在课堂上不教学生真本事,而是整天的告诉他们如何作弊,如何合情合理的作弊?试问,高等教育的尊严何在,高校教师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为人师表”何在!
个人分类: 尚书杂谈|3680 次阅读|3 个评论
同学QQ群的一个段子
热度 3 ywang69 2012-5-10 13:31
好久没有关心博客,有人还以为我失踪了。在群里面看到一个段子,转帖出来,权当更新。 一部高档手机,70%的功能是没用的; 一款高档轿车,70%的速度是多余的; 一幢豪华别墅,70%的面积是空闲的; 一堆公务人员,70%是混饭吃的; 一所大学里,70%的教授是扯淡的; 一大堆社会活动,70%是无聊空虚的; 一屋子衣物用品,70%是闲置没用的;一辈子挣钱再多,70%是留给别人花的。 结论:生活简单明了,享受人生守住30%便好。 正处、副处,最后都不知落在何处; 正局、副局,最后都是一样的结局; 正部、副部,最后都在一起散步; 总理、副总理,最后都是一个道理; 主席、副主席,最后都会一样缺席。 人生如赛场,上半场按学历、权力、职位、业绩、薪金比上升;下半场以血压、血脂、血糖、尿酸、胆固醇比下降。上半场顺势而为,听命;下半场事在人为,认命! 愿同学们上下兼顾,两场都要赢。没病也要体检,不渴也要喝水,再烦也要想通,有理也要让人,有权也要低调,不疲劳也要休息,不富也要知足,再忙也要锻炼。 人的一生,好比乘坐北京地铁一号线:途径国贸,羡慕繁华;途径天安门,幻想权力,途径金融街,梦想发财;经过公主坟,遥想华丽家族;经过玉泉路,依然雄心勃勃---这时有个声音飘然入耳: 乘客您好,八宝山快到了!顿时醒悟:人生苦短!
个人分类: 道听途说|3512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潘石屹:2012是真的 房地产大片下半场即将开始
dongzg101 2012-1-20 05:26
潘石屹:2012是真的 房地产大片下半场即将开始 2012年01月19日 09:01 来源:凤凰网房产综合 80 人参与 8 条评论 打印 转发 SOHO中国 董事长 潘石屹 当起了“演员”,他爆料在首部地产贺岁微电影中只有15分钟的“触电”,但却说了一句对社会发展乃至房地产行业都同样适用的台词:2012,是真的。 “2012是真的 房地产大剧的下半场已经开始” 2012,是真的。他认为,所谓“洪水”,就是人性丑陋的一面:欺骗、自私、对环境的破坏,尤其当我们为空气质量、食品安全、人情冷漠等社会问题而感到忧虑时,这意味着洪水的冲击已经来了;而“诺亚方舟”则是人性积极向善的一面,是用人的品质、爱心、公正、信任、 阳光 筑起来的坚固防线。 房地产行业也需要一艘“诺亚方舟”,用以改变扭曲的发展模式,保障行业的健康前行。他说,2012,房地产大剧的下半场已经开始。 微博上,潘石屹很难用140个字表达清楚这种模式的变化,他在和新浪地产(微博)对话中做出了更清晰的解释:1998年结束福利分房到2011年,持续13年,可以说是房地产行业的“上半场”,在这半场中,房价飞涨,以北京CBD为例,创造了10倍、20倍的上涨奇迹,而地上建筑物的建安成本、包括建筑材料、工人的工资,涨幅都远远不及。这种现象导致的结果是,开发商的商业模式十分扭曲,只要有钱,不管成本多高,就可以去购买土地,囤地就可以使价格翻一番。地价刺激带动的高速增长,开发商圈钱、圈地、囤地,是不是心思在房子上都不重要了,当苹果公司不断的推出新产品的时候,同样作为企业,房地产公司却鲜有人研究创新、产品、设计。“注意力第一在能不能和地方政府搞好关系上,第二在资金周转上。”他说。 此外,一年一变的调控政策,让开发商成了“惊弓之鸟”。2011年下半年,他在和外地中小型开发商沟通时,很多企业负责人专门研究政府领导的讲话,“都能背的清清楚楚,政策是他们最关注的第三个要点。” 在潘石屹看来,这一切都在2011年9月之后发生了更明显的变化:限购政策发力,成交量急剧下滑,土地价格停涨,“我们收购外滩项目8-1号地块50%股权,和该地块一年半之前的地价差不多。”他认为,土地价格的持平或者说回落将在下半场发生,“目前还是中场休息,政策稳定,下半场就一定回归到最本质的点——把开发商真正当成企业家,注意力放在产品上。” “充分竞争打破垄断 可以更公平” 谈及SOHO中国把所有项目的招标都放在网络平台上,他说阳光是最好的“杀菌剂”,唯有如此才能公平、避免腐败,从入围到最后的中标全过程都能给供应商一个阳光、透明的交代。 1月18日, 望京SOHO 公开定标会上。华升富士达独揽142部电梯采购大单,在东芝、蒂森克虏伯、通力、迅达等5家电梯企业中胜出,SOHO中国明确指出中标原则为:合理低价。新浪地产质疑低价是否会影响供应商的服务,如何规避恶意低价? 潘石屹指出,如果不通过市场竞争让多家参与,可能最终合作价格会高出30%,如果3家企业参与,则可能会发生围标等情况。但5家以上企业参与就大大不同,彼此串标可能性不大,而打破垄断,竞争激烈,同时也会带来公平。他也表示,低价是充分竞争产生的合理低价,并非恶意低价,SOHO中国对市场做了充分的调研,且与上述企业都有过部分合作,能够对报价有充分客观评估。 而在采购模式上,尽管很多房地产企业选择“战略合作”的规模效益带来合作双赢,潘石屹则认为所有材料都走招标流程,会对市场反应更敏感,价格判断更准确,而双方的风险控制都会灵活。 针对新浪地产与 华远地产 首倡发起的“阳光智慧采购平台”,潘石屹也表示非常赞同, SOHO中国也将于阳光智慧采购平台(www.dichan.com)紧密合作,同步公开采购需求,透明采购流程,通过互联网更广泛的邀请优秀供应商共同打造品质建筑,网络信息传播的快速便捷无疑将大大节约合作双方的交易成本。 “2012只收购土地 专注产品” 2012年,SOHO中国只收购土地!这是潘石屹为 “下半场”做出的策略调整。 SOHO中国2011年的收购目标为150亿元,实际完成了154亿元。他认为,2012年,拼规模、拼土地储备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需要“连滚带爬的跟着形式走”,以前不看好住宅市场,随着 房产税 政策或将相继试点出台,今年更不看好住宅市场,他认为依然有潜力的还是北京和上海的繁华地段。 “以前SOHO中国是包括烂尾楼项目都照单全收,项目里可能有 华远 的基因,复星的基因等等,而现在资金流很好,我们只收购土地,创造SOHO中国风格的独一无二的产品!” “乔布斯不会想股价,我也不会想。”潘石屹说。 潘石屹谈房地产: · 潘石屹:2012年北京推出房产税可能性很大 · 潘石屹:楼市限购应对北京人外地人一视同仁 · 潘石屹:中国楼市已实现硬着陆 买房还要再等等 · 潘石屹:房价太高了 但开发商不缺钱很难降 相关报道: · 潘石屹:2012年房地产市场将重大调整 · 潘石屹语出惊人:房地产市场被严重撕裂 · 潘石屹:中国房地产市场需要调整 · 潘石屹:放松限购对房地产是一个重大利好消息 ·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房地产市场进入更年期 昨日文章Top3: · 岳阳温州商会会长自杀 生前一直在努力卖房 · 浙江绿城老总宋卫平涉嫌行贿原舟山市委书记 · 见证美国家庭如何装修房子 绝对美到爆(组图) 徐玉良 版权声明:来源凤凰网房产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凤凰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凤凰网房产",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标签: 潘石屹 SOHO 房地产行业
96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8: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