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高丽棒子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冯言冯语]高丽棒子烂片引围观?
热度 1 冯用军 2014-3-10 23:21
老冯故事会iStory of Feng(冯用军说时事)之高丽棒子剽窃文化逆袭 唐山市著名教育学者、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师、中国最年轻大学评价专家 冯用军 一个中国人的春节联欢晚会,整个高丽棒子来,我就忍了 没想到两会,那些广电传媒大佬们却叫嚣了起来,自己拍不出好片,怪“摄影机”太烂。好比尿不到槽里,不找JJ不行的原因,偏说人家WC建的不科学... 中华文化、华夏文明源远流长,有很多很好的影视剧题材,却天天是宫廷剧、清宫雷剧、抗日神剧,几乎很少有让人看了感觉身为中国人自豪的、为中华民族自豪的,只能说明一点,中国的导演都是饭桶、钱柜... 更没想到的是,一个粗制滥造、漏洞百出的高丽片《来自星星的你》还有那么多人看,悲哀啊 《来自星星的你》剧情的设置:1609“星星”降落,“望门寡”十五岁千颂伊目睹飞行物。第三集,千颂伊说她很喜欢看《聊斋志异》。   问题是:蒲松龄(1640——1715) 《聊斋志异》完成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   1609《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还没出生呢! 远景时,全智贤带着教授走的时候,颂伊的手在前面。网友补充:还有现在这个场景颂伊没穿裤袜,后来又穿了。。。 第六集 金秀贤和全智贤说完话,牵手的时候,注意教授的手在前面哦!  拉了远景之后,神奇的没有了,教授再次用意念力擦掉了宜花嘴角的血 《来自星星的你》第六集 宜花死时,注意嘴角的血 《来自星星的你》第四集中,时间和内容是相隔两横,教授连字迹都有不同哦 《来自星星的你》第一集和第四集 第一集中,金秀贤日记的时间和内容是相隔一横 其他的伪劣内容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当然,中国的饭桶导演的烂片也好不到那里去 外国片... 15位电话号码有木有,来自火星移动有限公司...
个人分类: WMTO世界影视剧协会|2287 次阅读|9 个评论
考证“高丽棒子”的来历,​韩国留学生的治学态度值得赞赏!
热度 4 jiangjinsong 2013-6-11 16:44
身为外行,也没有认真读这篇文献,研究水平如何不敢妄断,但是,敢拿这个题目来做,韩国留学生的治学态度值得赞赏! http://www.doc88.com/p-943569679037.html
个人分类: 科學文化|5468 次阅读|5 个评论
去中国化的高丽棒子真厉害!
热度 3 hailang0 2012-5-3 17:25
端午变做了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一步该申请韩国泡菜原料啦! 韩国将本国大白菜英文名由中国白菜改为泡菜白菜 2012-05-03 08:02:30 来源: 环球时报-环球网 (北京) 核心提示:韩国食品医药安全厅表示,韩国产大白菜的英文名称由“Chinese cabbage”(中国白菜)改为“Kimchi cabbage”(泡菜白菜)。报称,由于韩国的白菜来自中国,因此国际食品分类上此前都把韩国产白菜也称作中国白菜。韩媒强调,更名表明国际上认定韩国是泡菜的宗主国。 原题: 韩国把“中国白菜”改为“泡菜白菜” 据韩联社2日报道,韩国食品医药安全厅表示,4月23日在中国 上海 召开的国际食品法典农药残留委员会第44届年会上,韩国产大白菜的英文名称由“Chinese cabbage”(中国白菜)改为“Kimchi cabbage”(泡菜白菜)。 《韩民族新闻》报道称,颜色发黄并结实饱满的韩国产白菜未来将从中国白菜的分类中分离出来,以泡菜白菜的新名称在国际食品分类中得到登记。报道称,由于韩国的白菜来自中国,因此国际食品分类上此前都把韩国产白菜也称作中国白菜。但由于韩国产白菜颜色发黄、结实饱满,主要用于制作泡菜,韩国代表团认为为避免中韩之间发生摩擦,提议将韩国产白菜由中国白菜改名为泡菜白菜。报道同时强调,上述决定将在明年的国际食品规格委员会总会上最终获得确认。 《韩国日报》和《世界日报》2日报道强调,韩国产白菜改名为泡菜白菜,“再次表明国际上认定韩国是泡菜的宗主国”。 韩国纽西斯通讯社报道称,4月23日的年会上还决定将韩国产的野菜以韩国名称加以登记,其中包括当归。韩国《每日经济》报道称,委员会还决定将柿子和枣子分别列为仁果类水果和核果。此前,柿子和大枣被列为热带水果,不得使用农药,给韩国相关食品出口带来不利影响。 (本文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http://news.163.com/12/0503/08/80IKF11J0001121M.html
个人分类: |527 次阅读|4 个评论
朋友,让俺拿什么招待您呀?
热度 4 wangxh 2011-8-30 09:54
虽然来到这第三个“家”快二十年了,但仍然感觉自己是山东人,这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愚忠”吧。 俺经常感慨,大连没有自己的饮食文化(其实其它文化也没有,有的只是“海蛎子味”——说实在的,至今俺不知道“海蛎子味”是啥味)。也经常对朋友们说,如果没有了海鲜,大连人一般很难招待好的朋友,因为根本没有自己的饭和菜。除了从东北深处——沈阳等地——传过来的杀猪菜、大炖菜、炖酸菜、猪肉炖粉条等,还有从高丽棒子那里传来的狗宝咸菜、辣白菜等,还真没有自己的东西。 俺一直等候着,如果科学网哪位好友莅临青泥洼视察工作,就准备上海蛎子、蚬子、蛏子、海螺、大虾、虾爬子、螃蟹、炒鱿鱼、海肠子、炸小黄花鱼等——有没有十二个菜?【四斤的龙虾别想啊,澳洲鲍鱼也甭惦记,太贵,吃不起!】 这下可完了,估计不行啦!俺自己都不敢吃,怎么拿来招待朋友呢?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嘛! DaLian,你让俺拿什么招待朋友啊? 这种掠夺式的经营方式,把本来属于子孙的资源,都换成了冷冰冰、硬邦邦的钢筋混凝土高楼大厦、立交桥、黑白路面。中国有句老话,叫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个曾经魅力无比、风景秀丽的海边城市,如果没有人们赖以生存的海产品,难道去啃这些冷冰冰、硬邦邦的钢筋混凝土吗?
个人分类: 社会|4209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2: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