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开封市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购书目录:20120806郑州5册
tangminqian 2012-8-6 15:40
前天(2012.08.04)下午在开封市书店街里的开封购书中心发现几本书,遂上网订购,今天中午即由网络送货员送到郑州的家里了。详情如下。 京东网首页 我的京东 订单中心 订单:282592616 网址 http://order.360buy.com/normal/item.action?orderid=282592616PassKey=5086874E7A3DFF51F5704EB7AEB7B13F 一、 海外政治学研究方法丛书:实证政治理论 作  者: 谢复生 著 丛 书 名: 海外政治学研究方法丛书 ( 主 编: 牛铭实 ) 出 版 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300145440 出版时间: 2011-12第1版 页  数: 149 装  帧: 平装 开  本: 16开 所属分类: 图书 政治/军事 政治理论 印刷时间:2011-12第1次印刷 纸  张:胶版纸 定价:¥28.00 京东价: ¥19.70 (7.1折) 二、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第八版) 作  者: W.菲利普斯·夏夫利 著 郭继光 等 译 丛 书 名: 东方编译所译丛 出 版 社: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 9787208102446 出版时间: 2012-1第1版 页  数: 110 装  帧: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政治/军事 政治理论 印刷时间:2012.1 第1次印刷 定价:¥32.00 京东价: ¥20.80 (6.5折) 三、 世界政治与国际关系译丛·经典教材系列:政治学研究方法指南 作  者: (美)范埃弗拉 著 陈琪 译 丛 书 名: 世界政治与国际关系译丛·经典教材系列 出 版 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301106655 出版时间: 2006-05第1版 页  数: 133 装  帧: 平装 开  本: 16开 所属分类: 图书 政治/军事 外交、国际关系 印刷时间:2012-01第3次印刷 纸  张:胶版纸 定 价:¥16.00 京东价: ¥12.00 (7.5折) 四、 权力与社会:一项政治研究的框架 作  者: (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 , (美)亚伯拉罕·卡普兰 著 王菲易 译 丛 书 名:东方编译所译丛 出 版 社: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 9787208101678 出版时间: 2012-01 第1版 页  数: 258 装  帧: 平装 开  本: 16开 所属分类: 图书 政治/军事 政治理论 印刷时间:2012-01第1次印刷 纸  张:胶版纸 正文语种:中文 定价:¥40.00 京东价: ¥26.00 (6.5折) 五、 聆听思想: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教育学)经典演讲(第3辑) 作  者: 丁钢 主编 丛 书 名:聆听书系 出 版 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561787441 出版时间: 2012-02 第1版 页  数: 412 装  帧: 平装 开  本: 16开 所属分类: 图书 教育与考试 教育理论 印刷时间:2012.02 第1次印刷 纸  张:胶版纸 定价:¥55.00 京东价: ¥36.50 (6.7折)
个人分类: 亲情纪念与生活|3103 次阅读|0 个评论
开发商拆错了
热度 2 aaa0 2012-6-10 22:39
开发商拆错了
这张照片令人心酸——开封市的这户人家在睡觉时被开发商拖出来,强拆了房子。女人对着废墟痛哭,孩子则在砖头下翻找自己的书本。一夜之间没了家,人的尊严与权利丧失殆尽。事后,政府官员解释说:开发商拆错了!
2748 次阅读|2 个评论
朱宪华大哥与我的第一次大连之行
热度 1 BMK 2011-11-12 10:16
朱宪华大哥与我的第一次大连之行
2011年11月11日下午,4点多钟,我收到了一条短信。当时正在路上,未及阅读。晚上,看到这条短信,是我的老朋友沪成的家人发来,告知沪成的大哥朱宪华先生上午去世的消息。旁边的学生们看到我的神情,有所疑问。我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我在大连的那张几照片就是他拍摄的。 我对宪华大哥的记忆,有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历史,觉得很有必要为他写点什么。在一般人的眼中,宪华大哥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没有什么惊人的事迹,但为一个正直善良的知识分子人,他值得我的纪念。 我认得宪华大哥大约是在1954年。当时他的父亲朱秋林教授从上海受聘到河南大学医学院工作,全家随迁至开封,和我们住一条街。他的小弟沪成在中班时转入开封市北门大街小学附属幼稚园,和我同班。早上,我常找沪成一同上学,可能就在那时就见过他。不过,我对他的第一个印象,似乎是在一两年后。那时,我们游梁祠街上的小孩放学后常在街道上一起踢球。一天,该吃晚饭的时候,他来呼唤沪成回家。当时宪华大哥大概是一个初中生,温和稳重,对幼稚园小朋友来说,已经是一个值得敬重的有身份的人了。 20世纪60年代,宪华大哥从北京铁道学院毕业,被分配到大连铁路分局大连车辆段工作。我第一次到大连,就是因为他的关系才得以成行。 我年青时极爱旅游,出行的方式多样。由于经济原因,也由于时代因素,我总的出行原则是不花钱或者少花钱。大串连时,我曾经从郑州步行到北京。大一的暑期,我曾从商丘步行到兖州,然后到曲阜、泰山、济南等地。不过一般来说,我还是利用交通工具。那次到大连,去时坐火车,回来时乘轮船,经历了惊涛骇浪抵达天津,转道北京回家。我记得是乘坐的三等舱,票价七块九毛钱。 当时我刚参加工作,工资很低,加班调休去那么远的地方游玩,在当时的许多人看来是太过奢侈了。我选择到大连,一是它因小说《旅顺口》而令我神往,二是有宪华大哥在那里,能为我提供免费的工人宿舍和铁路员工食堂的廉价伙食。实际上,宪华大哥对我的惠泽远不止此。到了大连后,我住在他们的宿舍里,晚上值班,有时他会带上我到值班房。值班房里有取暖用的铁炉子,到了半夜,宪华大哥在火炉的铁篦上为我烤小海鱼干吃,很有风味。多年后,我们聊天时,他还提到这事。可见这对他来说,也是有生活趣味的小插曲。我一生中唯一吃高粱米饭也是在他们饭堂。在大连,我停留了十来天,其间,宪华为我安排了很好的旅游日程。他亲自陪同我到大连的老虎滩、星海公园游玩。那些地方当时还没围起来收费,玩得很尽兴。宪华大哥还陪我到大连的五一公园去过,在大连海滨和五一公园,用他的莱卡相机为我拍摄了不少照片。这些照片常常使我回味起坎坷的少年时光,有几张为我的孩子和学生们喜欢。前几天到日本讲学,我在课堂上放给同学们看,也受到欢迎。在大连逗留期间,宪华大哥陪我到卖处理商品的市场去逛。在那里,我买过几个一磅的小保温瓶,质量很好,每个一元,带回家去,母亲非常喜欢。夸我说,知道为家里买东西了。 在大连车辆段的时候,宪华似乎是担任一些技术员或者工段长之类的初级管理工作,有时也看到他拎着检车锤到现场干活。他待人诚恳,和工人们的关系密切,我看到一个青年知识分子如何与工人打成一片,而受到工人们的尊重。 宪华大哥的夫人宋姐是河南省人民医院附属眼科研究所的护士,记得她原籍河北安国,也是一个性格温和善良的人。她所在的研究所当时重点研究防治砂眼的药物,我曾受惠于此。文革后期,宪华大哥调回郑州,八十年代,他曾被委任为郑州铁路局郑州车轮厂的副厂长。当年号称重用知识分子,宪华大哥学术出身好,工作勤恳,本有腾达的机会,可他为人清高,不知什么由头,很快就不干了,以普通工程师的身份工作到退休。宪华大哥和宋姐都是老实人,他们的两个女儿也都很本份而努力。大女儿留学法国,承祖业从医,听说老二的工作也很不错,多年没见,不知都长成什么模样了。 1969年摄于大连五一公园·朱宪华摄 1969年摄于大连五一公园·朱宪华摄
4482 次阅读|2 个评论
苏秦张仪
jeweliu 2011-10-1 15:54
苏秦(前337-前284),字季子,汉族,东周洛阳轩里人据(今洛阳东郊太平庄一带),战国时期的洛阳(周王室直属)人,是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可谓“一怒而天下惧,安居而天下熄”。苏秦最为辉煌的时候是劝说六国国君联合,堪称辞令之精彩者。于是身佩六国相印,进军秦国,可是由于六国内部的问题,轻而易举就被秦国击溃。 张仪(?-前309), 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人,魏国贵族后裔,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家。作为中国纵横家鼻祖的张仪曾与苏秦同师从于鬼谷子先生,学习权谋纵横之术,饱读诗书,满腹韬略,连苏秦都自叹才能在张仪之下。张仪曾两次为秦相,前后共11年,亦曾两次为魏国国相,第一次4年,第二次仅一年余即卒于任上,死后葬开封市东郊宴台河村。 苏秦和张仪都是历史上著名的辩论家,那个时代成为说客。他们为什么要去通过游说建立自己的事业呢?建立自己什么的事业呢?是混口饭吃还是拯救黎民百姓? 如果你告诉我苏秦张仪有远大的理想,不懈的追求真理,为了解放全人类,那我肯定不信,那个时候没有马克思主义,他没有这么高的理论水平,况且马克思主义也不是为了追求真理和解放全人类,那只是口号,鼓动不明真相的人为你效命而已。苏秦张仪都是生活在底层,家境是比较贫穷的,如果能安心耕种,凭自己的力气挣口饭吃,那稀里糊涂过一辈子也能随波逐流了。但他们是书生,田不会耕种,即使会点,也懒得去做,更不甘心当牛做马过一辈子。本来家里就穷,还不干活,没有几个人能尊重他们,甚至连他们的家人都有点瞧不起他们。他们要改变命运,只能通过自己的途径,利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为那些贵族们,诸侯们服务,才能出人头地。 诸侯们整天被各种麻烦困扰着。如何防备强国的侵略,如何找个好的理由侵略一下弱国等等,他们的精力有限,水平也有限,而手下的大臣,在辩论方面也比较欠缺,总而言之,需要那些能言善辩之人。而苏秦张仪就是精通辩论的辩论家。 但要取得诸侯们的信任,让其心甘情愿给你付高工资也并不是易事。除了严格的面试,真刀实枪的实习也必不可少。苏秦第一次去秦国,就是表现没有得到认可,打道回府了。随身携带的盘缠全部花光,像个叫花子似的回来,父母,嫂子都不理他。 苏秦和张仪以后凭借自己的辩论术,飞黄腾达。但是他们的辩论术没有道德,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采取欺骗、蒙蔽的手段,背信弃义,是人格的矮子。耶稣说:“失去了真我,得到了世界又能如何?”。不幸的是,苏秦和张仪仍然是很多人心目中的英雄。在这些人的眼中,所谓的正义就是强权的正义。没有理性的论证,迷信权威,迷信强权。不知道民主为何物。思想还是停留在古希腊前苏格拉底时代。
236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7: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