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包昌火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包昌火:一生追梦的情报人
libseeker 2013-12-30 15:28
包昌火:一生追梦的情报人 2013-12-29 01:15:00 来源:科技日报 信息来源: http://www.chinadaily.com.cn/hqsj/hqlw/2013-12-29/content_10917895.html 当时和他一起从事竞争情报研究的秦铁辉说:“1994年中国科技情报学会下面得以成立情报研究暨竞争情报专业委员会,包昌火居功至伟。今天,包昌火依然关注中国情报学的科学发展,憧憬中国情报学的美好未来。  原标题:包昌火:一生追梦的情报人 包昌火   科技追梦人   有人说包昌火把自己从事了一辈子的情报学研究当作一种游戏,全身心投入,感到愉悦,得到享受,衣带渐宽终不悔。而他自己更愿意用电视剧《乔家大院》主题歌词来形容对这份事业的一生钟情:留住所爱,留住所想,留住一梦相伴日月长。   回首50年的情报学研究生涯,包昌火将其清晰地分为两个模块。32年在中国兵器工业情报研究所从事国防科技情报工作,“这是我的主业”,老人说。主业之余,他还有自己的“业余爱好”。所谓“业余爱好”,即研究情报工作的理论和方法问题。他的《情报研究方法论》一书被认为是中国情报学方法研究的奠基之作。他将竞争情报引入中国并大力推广,出任中国竞争情报研究会首任理事长。半个世纪,他先后获国家级、部委级科技进步奖14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被中国竞争情报研究会授予杰出贡献奖,美国竞争情报从业者协会授予终身成就奖,享誉国内外。   78岁的年纪,他依然笔耕不辍。寒冬的北京,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与编辑讨论即将出版的新书《中国情报工作和情报学研究》,继续着他对中国情报学的执著与追求。    “误入”武器情报行   因为成绩优异,又通英、俄、德三门外语,1963年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的包昌火被中国兵器工业情报研究所看中。可到了单位,胸怀抱负的热血青年感觉脑袋“嗡”的一下,如同掉入了谷底。   虽然在北京生活了50多年,但浙江出生的包昌火仍然一口南音。从小浸润江南文化、熟读古典文学,1957年他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6年大学时光他连北京最著名的天安门也没去过,刻苦的学习占掉了他所有时间。终于毕业,他希望像大漠里研究“两弹一星”的科学家那样献身祖国科技事业,可是却一头撞进了陌生的武器情报大门。   没有实验室的试管烧瓶,也没有车间里的机器轰鸣,面对的是一大堆的图书、杂志、报纸和大样。他回忆说当时的心情不啻于“万丈高楼失足,扬子江断索崩舟”,糟透了。不到3个月,他就写了请调报告。但情报工作的车轮没有停息。情报工作培训、兵器研究机构和生产工厂考察、常规兵器研制,现实终于把他从一个想象中的科学试验世界推进到了一个科技情报世界。他所从事的兵器情报工作是对公开合法的资料进行收集、分析、推导。“看国外常规武器发展到什么程度,判断我们该怎么办,要往哪里发展。”慢慢的,他知道自己从事的工作是武器研制的基础和导向,他们是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探索武器装备的发展方向。   情报世界向他展示了绚丽多彩的前景,焕发了他探索未知的潜力。在常规兵器领域,他从事过推进剂、火炸药、弹药、武器系统和情报管理的研究,曾任中国兵器工业部火箭推进剂配方鉴定小组成员和中国兵器工业部预研规划专家组成员,历任化工研究室、弹药研究室、武器系统研究室、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等职。   早起给年幼的孩子穿衣,永远分不清女儿背带裤前后的包昌火,留给家人的印象就是桌上堆的一摞摞高高的文稿、红蓝笔标注别人绝不能碰的草稿纸和那盏永远亮到很晚的小台灯。32年时间他主持了《世界坦克装甲车辆手册》《世界火炮手册》《世界制导兵器手册》《世界轻武器手册》《世界弹药手册》《爆破器材手册》等大型系列兵器工具书的编纂,总计16109.56万字;参与潜地导弹用复合改性双基推进剂的研制、大口径炮用三基发射药的研究等,获国防科技重大成果奖并用于实战。此外,他还参与2000年兵器发展预测及我国兵器发展对策研究、海湾战争研究、常规兵器发展战略研究等重大研究项目。    让软研究“硬起来”   在多年一线武器情报研究的基础上,包昌火发现,情报研究需要一套新的方法,“过去的情报工作都是逻辑思维,很大程度上依赖研究者本人的逻辑、判断水平,没有定量分析、数理统计和分析软件”,他开始摸索现代情报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1990年,他终于出版了《情报研究方法论》一书。在该书中,他把情报研究的基本含义表述为对信息的获取和分析,并对分析的基本方法做了高度概括,即包含科学思维、文献计量、数理统计、专家调查和系统分析等在内的科学抽象,形成新的情报产品,因此是一种知识创造活动,并把课题选择、情报搜集、信息整序、科学抽象、成果表达和成果评价作为中国情报研究的基本程序,建立了情报研究方法论。1992年,该书获国家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   很多如今从事情报研究工作的中青年学者,都在早年求学时读过包昌火的《情报研究方法论》。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副主任刘细文研究员将这本书誉为“我国情报学和情报工作的奠基性著述”。正如他所说,包昌火数十年在情报科学领域的研究,建立了中国情报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体系,推进了定量化分析在我国情报研究工作中的应用。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秦铁辉评价,包昌火毕其大半生时间,论文不足百篇,看似风轻云淡、波澜不惊,然而盘点一下他的文章,却不乏近些年情报学的力作。《情报学报》2012年第7期上有一篇“国内情报学领域文献计量研究”的文章,对情报学领域1996年至2011年所发文章进行了统计分析,包昌火所发文章的被引率排名全国第二。    让企业建起自己的“中央情报局”   2006年,联想集团公共关系部的负责人托人找到包昌火,希望请他去给团队成员们做个报告,讲讲竞争情报系统建设。因为这位前武器情报研究者已经转型,而这次转型使其成为我国竞争情报事业的奠基人,他的研究目标是让每个企业建起自己的“中央情报局”。   1986年美国竞争情报专业人员协会成立,1991年随着前苏联的解体和德国、日本经济的勃兴,世界格局由美苏两霸抗衡转变为多元政治,商战取代了冷战,日本、瑞典、澳大利亚等国纷纷仿效美国成立竞争情报协会。春江水暖鸭先知,长期从事武器装备研究的包昌火,敏锐地察觉到了竞争情报的重要性,心中萌动着一个在中国成立竞争情报学会的愿望。   当时和他一起从事竞争情报研究的秦铁辉说:“1994年中国科技情报学会下面得以成立情报研究暨竞争情报专业委员会,包昌火居功至伟。”1995年他又牵头成立了竞争情报分会(即中国竞争情报研究会),自此中国竞争情报工作和竞争情报学术活动便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据了解,进入世界500强的美国公司中90%设有竞争情报部。如IBM、微软、可口可乐等公司的竞争情报不仅能够监视竞争对手的动向和环境的变化,而且具有对环境的“早期预警”功能。美国企业对竞争情报的重视,使他们能够应对各种变化的环境和竞争对手,在竞争市场上捕获商机,赢得竞争的主动权。   随着研究的进展,包昌火编撰了《竞争情报丛书》《信息分析丛书》,承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模式和运行机制研究》等,“使竞争情报理念为社会广泛接受,成为竞争情报界专业人士必读书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员陈峰说。一大批先进的竞争情报企业,如上海宝钢、重庆长安、上海汽车集团、中国电信、和氏璧化工等脱颖而出。同时,鉴于他在竞争情报领域的卓越贡献,多次获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教育部和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今天,包昌火依然关注中国情报学的科学发展,憧憬中国情报学的美好未来。他主张中国情报学的方向应为Information的Intelligence化,即把信息转化为情报和谋略作为我国情报工作和情报学研究的核心任务,而非信息和知识的组织。“让情报为科学决策服务,让情报引领决策,这才是情报人员的正业。”包昌火说。 附包昌火先生简介: 包昌火(1935.9.17——)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210研究所研究员。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一直从事国防科技和情报研究的关键技术和发展战略研究,是中国情报研究方法论建设和竞争情报应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历任中国科技情报学会情报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情报研究暨竞争情报专业委员会主任、竞争情报分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等职。主编《情报研究方法论》、《竞争情报丛书》、《信息分析丛书》等著作,曾获国家级和部委级科技进步奖14项,两次获兵工情报事业先进工作者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对国防科技工作的主要贡献是参与战略导弹用复合改性双基推进剂的研制和大口径炮用三基发射药的分析;组织并参与编著了一系列大型常规兵器手册。作为主要完成者,“复合改性双基推进剂”和“炮用三基药的分析研究”分获国防科工委重大成果二等奖和部委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世界弹药手册》和《世界坦克车辆手册》分获部委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对情报研究工作的主要贡献是促进了量化分析在情报研究工作的应用;组建了中国竞争情报专业组织,开展了竞争情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推动了竞争情报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作为主要完成者,“情报研究量化分析”、“现代信息分析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等分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省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竞争情报的研究及推广应用”获全国科技信息系统优秀成果一等奖;《情报研究方法论》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情报研究的国内外比较研究》获部委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信息来源:中国情报学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0.7 )
个人分类: 学海拾贝|179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包昌火:一生追梦的情报人【科技日报】
jlugang 2013-12-30 14:07
当时和他一起从事竞争情报研究的秦铁辉说:“1994年中国科技情报学会下面得以成立情报研究暨竞争情报专业委员会,包昌火居功至伟。今天,包昌火依然关注中国情报学的科学发展,憧憬中国情报学的美好未来。  原标题:包昌火:一生追梦的情报人 包昌火   科技追梦人   有人说包昌火把自己从事了一辈子的情报学研究当作一种游戏,全身心投入,感到愉悦,得到享受,衣带渐宽终不悔。而他自己更愿意用电视剧《乔家大院》主题歌词来形容对这份事业的一生钟情:留住所爱,留住所想,留住一梦相伴日月长。   回首50年的情报学研究生涯,包昌火将其清晰地分为两个模块。32年在中国兵器工业情报研究所从事国防科技情报工作,“这是我的主业”,老人说。主业之余,他还有自己的“业余爱好”。所谓“业余爱好”,即研究情报工作的理论和方法问题。他的《情报研究方法论》一书被认为是中国情报学方法研究的奠基之作。他将竞争情报引入中国并大力推广,出任中国竞争情报研究会首任理事长。半个世纪,他先后获国家级、部委级科技进步奖14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被中国竞争情报研究会授予杰出贡献奖,美国竞争情报从业者协会授予终身成就奖,享誉国内外。   78岁的年纪,他依然笔耕不辍。寒冬的北京,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与编辑讨论即将出版的新书《中国情报工作和情报学研究》,继续着他对中国情报学的执著与追求。    “误入”武器情报行   因为成绩优异,又通英、俄、德三门外语,1963年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的包昌火被中国兵器工业情报研究所看中。可到了单位,胸怀抱负的热血青年感觉脑袋“嗡”的一下,如同掉入了谷底。   虽然在北京生活了50多年,但浙江出生的包昌火仍然一口南音。从小浸润江南文化、熟读古典文学,1957年他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6年大学时光他连北京最著名的天安门也没去过,刻苦的学习占掉了他所有时间。终于毕业,他希望像大漠里研究“两弹一星”的科学家那样献身祖国科技事业,可是却一头撞进了陌生的武器情报大门。   没有实验室的试管烧瓶,也没有车间里的机器轰鸣,面对的是一大堆的图书、杂志、报纸和大样。他回忆说当时的心情不啻于“万丈高楼失足,扬子江断索崩舟”,糟透了。不到3个月,他就写了请调报告。但情报工作的车轮没有停息。情报工作培训、兵器研究机构和生产工厂考察、常规兵器研制,现实终于把他从一个想象中的科学试验世界推进到了一个科技情报世界。他所从事的兵器情报工作是对公开合法的资料进行收集、分析、推导。“看国外常规武器发展到什么程度,判断我们该怎么办,要往哪里发展。”慢慢的,他知道自己从事的工作是武器研制的基础和导向,他们是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探索武器装备的发展方向。   情报世界向他展示了绚丽多彩的前景,焕发了他探索未知的潜力。在常规兵器领域,他从事过推进剂、火炸药、弹药、武器系统和情报管理的研究,曾任中国兵器工业部火箭推进剂配方鉴定小组成员和中国兵器工业部预研规划专家组成员,历任化工研究室、弹药研究室、武器系统研究室、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等职。   早起给年幼的孩子穿衣,永远分不清女儿背带裤前后的包昌火,留给家人的印象就是桌上堆的一摞摞高高的文稿、红蓝笔标注别人绝不能碰的草稿纸和那盏永远亮到很晚的小台灯。32年时间他主持了《世界坦克装甲车辆手册》《世界火炮手册》《世界制导兵器手册》《世界轻武器手册》《世界弹药手册》《爆破器材手册》等大型系列兵器工具书的编纂,总计16109.56万字;参与潜地导弹用复合改性双基推进剂的研制、大口径炮用三基发射药的研究等,获国防科技重大成果奖并用于实战。此外,他还参与2000年兵器发展预测及我国兵器发展对策研究、海湾战争研究、常规兵器发展战略研究等重大研究项目。    让软研究“硬起来”   在多年一线武器情报研究的基础上,包昌火发现,情报研究需要一套新的方法,“过去的情报工作都是逻辑思维,很大程度上依赖研究者本人的逻辑、判断水平,没有定量分析、数理统计和分析软件”,他开始摸索现代情报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1990年,他终于出版了《情报研究方法论》一书。在该书中,他把情报研究的基本含义表述为对信息的获取和分析,并对分析的基本方法做了高度概括,即包含科学思维、文献计量、数理统计、专家调查和系统分析等在内的科学抽象,形成新的情报产品,因此是一种知识创造活动,并把课题选择、情报搜集、信息整序、科学抽象、成果表达和成果评价作为中国情报研究的基本程序,建立了情报研究方法论。1992年,该书获国家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   很多如今从事情报研究工作的中青年学者,都在早年求学时读过包昌火的《情报研究方法论》。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副主任刘细文研究员将这本书誉为“我国情报学和情报工作的奠基性著述”。正如他所说,包昌火数十年在情报科学领域的研究,建立了中国情报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体系,推进了定量化分析在我国情报研究工作中的应用。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秦铁辉评价,包昌火毕其大半生时间,论文不足百篇,看似风轻云淡、波澜不惊,然而盘点一下他的文章,却不乏近些年情报学的力作。《情报学报》2012年第7期上有一篇“国内情报学领域文献计量研究”的文章,对情报学领域1996年至2011年所发文章进行了统计分析,包昌火所发文章的被引率排名全国第二。    让企业建起自己的“中央情报局”   2006年,联想集团公共关系部的负责人托人找到包昌火,希望请他去给团队成员们做个报告,讲讲竞争情报系统建设。因为这位前武器情报研究者已经转型,而这次转型使其成为我国竞争情报事业的奠基人,他的研究目标是让每个企业建起自己的“中央情报局”。   1986年美国竞争情报专业人员协会成立,1991年随着前苏联的解体和德国、日本经济的勃兴,世界格局由美苏两霸抗衡转变为多元政治,商战取代了冷战,日本、瑞典、澳大利亚等国纷纷仿效美国成立竞争情报协会。春江水暖鸭先知,长期从事武器装备研究的包昌火,敏锐地察觉到了竞争情报的重要性,心中萌动着一个在中国成立竞争情报学会的愿望。   当时和他一起从事竞争情报研究的秦铁辉说:“1994年中国科技情报学会下面得以成立情报研究暨竞争情报专业委员会,包昌火居功至伟。”1995年他又牵头成立了竞争情报分会(即中国竞争情报研究会),自此中国竞争情报工作和竞争情报学术活动便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据了解,进入世界500强的美国公司中90%设有竞争情报部。如IBM、微软、可口可乐等公司的竞争情报不仅能够监视竞争对手的动向和环境的变化,而且具有对环境的“早期预警”功能。美国企业对竞争情报的重视,使他们能够应对各种变化的环境和竞争对手,在竞争市场上捕获商机,赢得竞争的主动权。   随着研究的进展,包昌火编撰了《竞争情报丛书》《信息分析丛书》,承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模式和运行机制研究》等,“使竞争情报理念为社会广泛接受,成为竞争情报界专业人士必读书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员陈峰说。一大批先进的竞争情报企业,如上海宝钢、重庆长安、上海汽车集团、中国电信、和氏璧化工等脱颖而出。同时,鉴于他在竞争情报领域的卓越贡献,多次获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教育部和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今天,包昌火依然关注中国情报学的科学发展,憧憬中国情报学的美好未来。他主张中国情报学的方向应为Information的Intelligence化,即把信息转化为情报和谋略作为我国情报工作和情报学研究的核心任务,而非信息和知识的组织。“让情报为科学决策服务,让情报引领决策,这才是情报人员的正业。”包昌火说。 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
1408 次阅读|0 个评论
包昌火:一生追梦的情报人 《科技日报》
bfzhao2001 2013-12-29 23:11
包昌火:一生追梦的情报人 2013-12-29 02:08:56 来源: 人民网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纠错】 热点 推荐 缪瑞林被任命为南京代市长 江苏科研经费支出八禁止 空气质量最差市江苏占8个 江苏新高考方案明年公布 南京金饰品零售价跌破300元 醉驾八种情形从重处罚   原标题:包昌火:一生追梦的情报人   包昌火   科技追梦人   有人说包昌火把自己从事了一辈子的情报学研究当作一种游戏,全身心投入,感到愉悦,得到享受,衣带渐宽终不悔。而他自己更愿意用电视剧《乔家大院》主题歌词来形容对这份事业的一生钟情:留住所爱,留住所想,留住一梦相伴日月长。   回首50年的情报学研究生涯,包昌火将其清晰地分为两个模块。32年在中国兵器工业情报研究所从事国防科技情报工作,“这是我的主业”,老人说。主业之余,他还有自己的“业余爱好”。所谓“业余爱好”,即研究情报工作的理论和方法问题。他的《情报研究方法论》一书被认为是中国情报学方法研究的奠基之作。他将竞争情报引入中国并大力推广,出任中国竞争情报研究会首任理事长。半个世纪,他先后获国家级、部委级科技进步奖14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被中国竞争情报研究会授予杰出贡献奖,美国竞争情报从业者协会授予终身成就奖,享誉国内外。   78岁的年纪,他依然笔耕不辍。寒冬的北京,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与编辑讨论即将出版的新书《中国情报工作和情报学研究》,继续着他对中国情报学的执著与追求。    “误入”武器情报行   因为成绩优异,又通英、俄、德三门外语,1963年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的包昌火被中国兵器工业情报研究所看中。可到了单位,胸怀抱负的热血青年感觉脑袋“嗡”的一下,如同掉入了谷底。   虽然在北京生活了50多年,但浙江出生的包昌火仍然一口南音。从小浸润江南文化、熟读古典文学,1957年他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6年大学时光他连北京最著名的天安门也没去过,刻苦的学习占掉了他所有时间。终于毕业,他希望像大漠里研究“两弹一星”的科学家那样献身祖国科技事业,可是却一头撞进了陌生的武器情报大门。   没有实验室的试管烧瓶,也没有车间里的机器轰鸣,面对的是一大堆的图书、杂志、报纸和大样。他回忆说当时的心情不啻于“万丈高楼失足,扬子江断索崩舟”,糟透了。不到3个月,他就写了请调报告。但情报工作的车轮没有停息。情报工作培训、兵器研究机构和生产工厂考察、常规兵器研制,现实终于把他从一个想象中的科学试验世界推进到了一个科技情报世界。他所从事的兵器情报工作是对公开合法的资料进行收集、分析、推导。“看国外常规武器发展到什么程度,判断我们该怎么办,要往哪里发展。”慢慢的,他知道自己从事的工作是武器研制的基础和导向,他们是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探索武器装备的发展方向。   情报世界向他展示了绚丽多彩的前景,焕发了他探索未知的潜力。在常规兵器领域,他从事过推进剂、火炸药、弹药、武器系统和情报管理的研究,曾任中国兵器工业部火箭推进剂配方鉴定小组成员和中国兵器工业部预研规划专家组成员,历任化工研究室、弹药研究室、武器系统研究室、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等职。   早起给年幼的孩子穿衣,永远分不清女儿背带裤前后的包昌火,留给家人的印象就是桌上堆的一摞摞高高的文稿、红蓝笔标注别人绝不能碰的草稿纸和那盏永远亮到很晚的小台灯。32年时间他主持了《世界坦克装甲车辆手册》《世界火炮手册》《世界制导兵器手册》《世界轻武器手册》《世界弹药手册》《爆破器材手册》等大型系列兵器工具书的编纂,总计16109.56万字;参与潜地导弹用复合改性双基推进剂的研制、大口径炮用三基发射药的研究等,获国防科技重大成果奖并用于实战。此外,他还参与2000年兵器发展预测及我国兵器发展对策研究、海湾战争研究、常规兵器发展战略研究等重大研究项目。    让软研究“硬起来”   在多年一线武器情报研究的基础上,包昌火发现,情报研究需要一套新的方法,“过去的情报工作都是逻辑思维,很大程度上依赖研究者本人的逻辑、判断水平,没有定量分析、数理统计和分析软件”,他开始摸索现代情报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1990年,他终于出版了《情报研究方法论》一书。在该书中,他把情报研究的基本含义表述为对信息的获取和分析,并对分析的基本方法做了高度概括,即包含科学思维、文献计量、数理统计、专家调查和系统分析等在内的科学抽象,形成新的情报产品,因此是一种知识创造活动,并把课题选择、情报搜集、信息整序、科学抽象、成果表达和成果评价作为中国情报研究的基本程序,建立了情报研究方法论。1992年,该书获国家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   很多如今从事情报研究工作的中青年学者,都在早年求学时读过包昌火的《情报研究方法论》。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副主任刘细文研究员将这本书誉为“我国情报学和情报工作的奠基性著述”。正如他所说,包昌火数十年在情报科学领域的研究,建立了中国情报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体系,推进了定量化分析在我国情报研究工作中的应用。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秦铁辉评价,包昌火毕其大半生时间,论文不足百篇,看似风轻云淡、波澜不惊,然而盘点一下他的文章,却不乏近些年情报学的力作。《情报学报》2012年第7期上有一篇“国内情报学领域文献计量研究”的文章,对情报学领域1996年至2011年所发文章进行了统计分析,包昌火所发文章的被引率排名全国第二。    让企业建起自己的“中央情报局”   2006年,联想集团公共关系部的负责人托人找到包昌火,希望请他去给团队成员们做个报告,讲讲竞争情报系统建设。因为这位前武器情报研究者已经转型,而这次转型使其成为我国竞争情报事业的奠基人,他的研究目标是让每个企业建起自己的“中央情报局”。   1986年美国竞争情报专业人员协会成立,1991年随着前苏联的解体和德国、日本经济的勃兴,世界格局由美苏两霸抗衡转变为多元政治,商战取代了冷战,日本、瑞典、澳大利亚等国纷纷仿效美国成立竞争情报协会。春江水暖鸭先知,长期从事武器装备研究的包昌火,敏锐地察觉到了竞争情报的重要性,心中萌动着一个在中国成立竞争情报学会的愿望。   当时和他一起从事竞争情报研究的秦铁辉说:“1994年中国科技情报学会下面得以成立情报研究暨竞争情报专业委员会,包昌火居功至伟。”1995年他又牵头成立了竞争情报分会(即中国竞争情报研究会),自此中国竞争情报工作和竞争情报学术活动便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据了解,进入世界500强的美国公司中90%设有竞争情报部。如IBM、微软、可口可乐等公司的竞争情报不仅能够监视竞争对手的动向和环境的变化,而且具有对环境的“早期预警”功能。美国企业对竞争情报的重视,使他们能够应对各种变化的环境和竞争对手,在竞争市场上捕获商机,赢得竞争的主动权。   随着研究的进展,包昌火编撰了《竞争情报丛书》《信息分析丛书》,承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模式和运行机制研究》等,“使竞争情报理念为社会广泛接受,成为竞争情报界专业人士必读书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员陈峰说。一大批先进的竞争情报企业,如上海宝钢、重庆长安、上海汽车集团、中国电信、和氏璧化工等脱颖而出。同时,鉴于他在竞争情报领域的卓越贡献,多次获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教育部和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今天,包昌火依然关注中国情报学的科学发展,憧憬中国情报学的美好未来。他主张中国情报学的方向应为Information的Intelligence化,即把信息转化为情报和谋略作为我国情报工作和情报学研究的核心任务,而非信息和知识的组织。“让情报为科学决策服务,让情报引领决策,这才是情报人员的正业。”包昌火说。   原标题:包昌火:一生追梦的情报人   原文链接:http://scitech.people.com.cn/n/2013/1229/c1057-23967636.html   稿源:人民网   作者: 作者: 编辑: 钟江为、娄静
个人分类: 情报学|1911 次阅读|0 个评论
包昌火情报思想
bfzhao2001 2013-7-23 17:30
博客作者评论:中国情报学(除军事情报外)是一门被“做空”了的学科,情报学的核心思想在社会层面已经荡然无存,今人谈情报学已是风马牛不相及!中国唯有少数几个人依然明晓情报学需要坚守核心思想才能对得起这个文明大国和当代国家的治理。包昌火先生是其中之一,而且是贡献最大、建树最多的一位。中国情报学需要往哪里发展才是正道?老一辈情报学家已逐步退出学术圈的时刻,这个问题尤其严重!事实证明,互相争吵是毫无效果的。如何在被“彻底做空”的学术滩地上重树中国情报学,任重道远!可喜的是,很多年轻人不迷信、不盲从、不媚外,坚持自己的学术品格和理论自主,中国情报学如同中国社会一样一定会重树雄风! 包昌火情报思想剖析 包摇琰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摇北京摇100089) 《情报杂志》第32卷 第6期 2013年6月 摘要:包昌火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情报学家,他的情报工作论著是我国情报学苑的一簇奇葩。本文以《我国情报学发展的重要篇章—包昌火情报工作论著集萃》为依据,从力主以情报研究为主导,力推竞争情报的应用,构建信息分析的知识体系,建立情报研究和竞争情报学科和倡导中国情报学向Intelligence 回归5大方面揭示了包昌火情报思想的核心是Information 的Intelligence 化,即把信息转化为情报和谋略,为组织的战略和安全服务。揭示包昌火先生的情报思想,这对当今我国情报工作和情报学的发展仍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50 年来,包昌火先生在情报研究(Intelligence Analysis)的现代化、竞争情报(Competitive Intelligence)的推广、中国情报学(Intelligence Studies)学科方向的引领等三大领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贯串于他的学术生涯的一条红线,他的情报思想的精华所在,他不断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基本点是Information 的Intelligence 化,即把信息转化为情报和谋略,努力为领导集团的科学决策服务,让情报引领决策,这既是情报人员的正业,也是情报工作贡献我国四化建设的支点。 具体说来,包昌火先生的情报思想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力主以情报研究为主导 2、力推竞争情报的应用 3、构建信息分析的知识体系 4、建立情报研究和竞争情报学科 5、倡导中国情报学向Intelligence回归 总之,大道至简,包昌火先生在《中国情报学发展的重要篇章—包昌火情报工作论证集萃》一书的序中对他的情报思想做了这样的归纳: 我认为情报是一个组织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感知和响应,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生存之道,是国家和企业的大计,不可不察和或缺;我主张中国情报学的英文表述不应是Information Science,而应是Intelligence Studies。中国情报学应当建立在Information 和Intelligence 两大基石上,并把Information 的Intelligence 化,即把信息转化为情报和谋略作为我国情报工作和情报学研究的核心任务,而非信息和知识的组织,后者是图书馆的世袭领地。 总结我一生在情报科学方面的工作和贡献,可归纳为在我国情报界从事和推进Information 的Intelligence 化活动,促进我国情报工作和情报学研究向Intelligence 方向发展。 我坚信,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和情报需求社会化的发展,中国情报学一定会摆脱Information Science的迷思,走向Intelligence Studies 的坦途。一个屹立于世界之林的中国情报界一定会发展出无愧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国情报工作的伟大实践和风云多变的时代风貌的中国情报论。在中国,情报必将成为一项受人尊敬的职业,将会是国家和企业生死攸关的大事。
个人分类: 情报学|215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包昌火等:论竞争情报学科的构建 2012
热度 1 bfzhao2001 2012-8-26 04:30
来源: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01期   作者:包昌火;李艳;包琰; 论竞争情报学科的构建 收藏本文   分享 肇始于20世纪50年代,崛起于80年代的竞争情报,以1986年美国竞争情报从业者协会(Society of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Professionals,SCIP)的成立为标志,是军事学、经济学、管理学和情报学(Intelligence Studies)等学科相互交融的结果,是情报工作的重大发展 。本文在总结竞争情报的引入对我国情报工作发展的重要贡献和回顾我国竞争情报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构建了竞争情报学科的体系,论述了竞争情报与中国情报学的关系,期望促进我国情报工作和情报学研究进一步向Intelligence方向演进。1竞争情报引入的历史贡献2011年1月28日是中国竞争情报专业组织成立17周年。竞争情报引入我国近20年来,成绩卓著,贡献良多。 它对我国情报界重大贡献之一在于还中国情报一词的本来面目,从理论上结束了把情报和信息混为一谈的混乱局面,让中国科技情报工作向Intelligence方向回归。而耳目、尖兵和参谋则是我国对Intelligence功能的恰当描述。竞争情报的引入对中国情报界的重大贡献之二是让我们领略了美国军事情报和商业情报(Busin (本文共计9页) ......
个人分类: 情报学|372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包昌火:以IntelligenceStudies取代Information Studies建议2009
热度 1 bfzhao2001 2012-8-26 04:17
来源: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07期   作者:包昌火; 关于以Intelligence Studies取代Information Studies的建议 收藏本文   分享 创刊于1964年,现为《情报理论与实践》(Informa-tion Studies:TheoryApplication)已风雨45个春秋,从一个部门的刊物《兵工情报工作》脱颖成为当今我国情报学界的重要核心期刊之一,而且是发表关于情报研究(Intelligence Analysis)理论与方法最多的图书情报界杂志,为我国情报业发展呐喊,为情报学建设献言,可谓枝繁叶茂,硕果累累。非常荣幸,1987年期刊编委会接受了笔者关于《情报理论与实践》的刊名建议。值此45周年之际,笔者想再提一个可否将本刊英文译名中的Information Studies改为Intelligence Studies的拙见,将Intelligence概念系统地引入中国情报学,以促进我国情报事业的良性发展。耳目、尖兵和参谋是国家赋予科技情报部门的历史重任和战略定位,是情报部门生存和发展的基石。Intelli-gence的基本含义是对环境变化的感知和应对,非常贴切于耳目、尖兵和参谋的功能。回首往昔,1955年,周恩来总理讲的“你们的工作这么几年,连个情报部门还没有建立,你们的仗是怎么打的”,讲的是Intelligence问 (本文共计2页) ......
个人分类: 情报学|305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包昌火、谢新洲:关于我国情报学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2006
bfzhao2001 2012-8-26 03:56
来源: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05期   作者:包昌火;谢新洲; 关于我国情报学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思考——写于《信息分析丛书》前言 收藏本文   分享 情报总是与组织的战略和安全紧密相关并为之服务,成为它们的导向和基础 。古今中外,政治经济,概莫能外。情报对组织战略和安全的导向和支撑作用,主要是通过信息的搜集和分析来实现的。因此, 信息的序化和转化应是我国情报学研究的两大基本问题 。50年来我国情报学对信息转化研究的弱化,正在成为我国情报事业发展中的一大危机。然而,人类正在迈向信息社会,信息资源正在继物质、能量之后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因此, 将信息转化为知识、情报、谋略和能力,即Information的Intelligence化,正在成为信息化社会的一项基本活动,是引领信息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石和中枢 。人类以资源和资源转化为生。正如物质不灭定律和能量转换定律是工业社会的基本规律一样,信息转化理论也将成为信息化社会的一大基本理论课题。因此,重视信息转化理论和实践研究,实行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联手开发由文献资源、网络资源和人际资源构成的社会信息资源,应当成为情报界和情报学研究的一项主要任务。值此我国科技情报事业创建50周年之际,现将笔者在《信息分析丛书》前言中阐述的主要内容转录如下,以期引起业界对情报研究和情报学研究重要性的关注。1情报研究学科 (本文共计3页) ......
个人分类: 情报学|252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包昌火等:人际情报网络 2006
bfzhao2001 2012-8-26 03:52
来源: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02期   作者:包昌火;李艳;王秀玲;张元;刘筱雯; 人际情报网络 收藏本文   分享 信息网络和人际网络(Social Network或Human Net-work)是当今的两类主要网络,是社会交流的两大基本渠道。于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人际情报网络(Human Intel-ligence Network)已经成为竞争情报工作和竞争情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竞争情报活动的重要平台,也是知识管理的重要平台。因此,研究和开发人际情报网络对我国情报工作和情报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人际情报网络的兴起人际情报网络是人际网络的一种表现形态,是人际网络理论在情报领域中的应用。因此,它适用并遵循人际网络的理论和方法。1·1何谓人际网络在人类的交流过程中,人际交流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人际交流的重要载体是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各种人际网络。人际网络又称社会网络。笔者认为,所谓人际网络,实质上就是为达到特定目的,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利用的关系网,是一个由某些个体或组织间社会关系构成的动态的系统。它基本上由节点(Node)和联系(Re-lationship或Tie)两大部分构成,节点是网络中的个体或机构;联系则是交流的方式和内容 。把司空见惯的人际交流作为科学 (本文共计13页) ......
个人分类: 情报学|264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包昌火:Intelligence和我国的情报学研究 1996
bfzhao2001 2012-8-26 02:18
来源: 《情报理论与实践》1996年第06期   作者:包昌火 Intelligence和我国的情报学研究 收藏本文   分享 Inteligence和我国的情报学研究包昌火(北方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81)尽管多年来我们一直把信息工作称为情报工作,但我们对Inteligence的研究却明显地逊于对Infor-mation的研究,一些新近出版的情报学专著甚至干脆认为情报就是信息,仅是意思相同但叫法不同的两个词而已。由此可见,对Inteligence的研究不足和对我国科技信息机构Inteligence功能的认识不足是影响我国情报学研究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我国科技信息事业现已进入不惑之年。当初由周总理亲自提议,把建成科技情报系统列入《全国12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第57项任务,并指出:“你们工作这么几年,连个情报部门还没有建立,你们的仗是怎么打的。”这固然因当时中国受西方国家的多方封锁,情报工作成了洞悉国际科技发展的主要手段这一重大国情所致,也是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对情报工作的Inteligence功能的理解和重视,因而赋予我国情报工作以尖兵、耳目和参谋的光荣使命。也正因为这样,我国科技情报机构既具有信息库、也具有思想库的功能,即承担着Information工作和Inteligence工作的双重任务,并成为 (本文共计1页) ......
个人分类: 情报学|265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包昌火:开展竞争情报研究 促进我国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1995
bfzhao2001 2012-8-26 00:47
来源: 《情报理论与实践》1995年第01期   作者:包昌火 开展竞争情报研究 促进我国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收藏本文   分享 开展竞争情报研究 促进我国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包昌火(中国科技情报学会情报研究暨竞争情报委员会北京)关键词竞争情报,信息服务,企业信息竞争情报(CompetitiveIntelligence)是关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的信息分析,是80年代初从国外兴起,并于80年代末引入我国的一种新的情报概念。1竞争情报产生的背景竞争情报是市场竞争激化和社会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可以归结为:1.1全球经济竞争的加剧随着经济集团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尤其是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消失和冷战的结束,世界各国都把竞争的焦点从军事转向经济、从战场转向市场,信息和情报成了国家战略资源的重要组成,成为现代国际社会竞争的焦点。在这种背景下,发展竞争情报研究,增强国家、集团和企业的竞争实力就成为它们的重要战略选择。1·2信息技术的发展8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尤其是超文本技术以及大量的情报分析软件,如市场竞争动态分析系统等的出现,为灵活调用各种信息的情报分析应用系统的建立奠定了技术基础。1·3政治军事情报力量的转移冷战结束以后,世界各国的政治军事情报机构和人员把很大一部分 (本文共计2页) ......
个人分类: 情报学|277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包昌火:中国情报学会情报研究暨竞争情报专业委员会成立 1994
bfzhao2001 2012-8-26 00:43
来源: 《情报理论与实践》1994年第02期   作者: 中国情报学会情报研究暨竞争情报专业委员会和北京情报学会竞争情报研究会成立 收藏本文   分享 中国情报学会情报研究暨竞争情报专业委员会和北京情报学会竞争情报研究会成立为深化我国情报研究工作,促进竟争情报在我国的发展,推动情报研究工作的国际化,中国情报学会和北京情报学会于1月18日在京召开情报研究暨竟争情报专业委员会和北京竟争情报研究会的成立会议。委员会和研究会的领导成员单位包括科技信息、经济信息、商业信息、工程咨询的研究机构、大型企业集团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和教授。委员会和研究会主任委员为中国兵器工业情报研究所包昌火研究员。竞争情报是关于竞争环境、竟争对手和竟争策略的情报研究,是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赢得自身的竟争优势,于80年代在国际上出现的一种新的情报概念,它是企事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情报研究工作的新发展。委员会和研究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情报研究和竞争情报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情报学会情报研究暨竞争情报专业委员会和北京情报学会竞争情报研究会成立 (本文共计1页) ......
个人分类: 情报学|261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包昌火:兵器情报研究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1992
bfzhao2001 2012-8-26 00:14
来源: 《情报理论与实践》1992年第06期   作者:包昌火 兵器情报研究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收藏本文   分享 兵器工业情报研究所的情报研究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专职科技情报研究工作的奋斗足迹,对于总结和改进我国情报研究工作,更好地为科技进步、经济振兴和社会发展服务不无神益。1挑战与徘徊 以国外文献综述见长的兵器情报研究工作在社会信息热和软科学热的大潮流和全国情报工作重点放在文献支持和计算机检索系统时建设的小潮流的冲击下,情报研究工作究竟向何处去,这既是全国情报界面临的形势,也是兵器情报研究工作面临的困境 。 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情报研究思想流派,酝酿着若干可供考虑的不同选择。 归纳起来,就是大力压缩研究力量,加强文献工作,类似于走欧美情报中心的道路;专搞国外,专攻科技,避开与相继成立的各种软科学研究机构的竞争,在偏安中求生存;发扬优势,克服劣势,迎接挑战,开创情报研究工作的新局面。 经过相当时间的上下求索,兵器情报研究工作终于逐渐走上了一条比较健康的发展道路。2实践与探索 经过五、六年的实践与探索,兵器情报研究工作明确了研究方向,拓宽了服务领域,改进了工作模式,加强了自身建设,更好地发挥了情报研究在领导决策和科技发展中的作用。基本做法是:2.1把握研究方向 软科学和咨询研究兴起和发 (本文共计3页) ......
个人分类: 情报学|244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包昌火:情报研究方法论讲座 1990-1991
bfzhao2001 2012-8-25 23:33
来源: 《情报理论与实践》1990年第05期   作者:包昌火 情报研究方法论讲座 收藏本文   分享 本讲座将以情报研究的程序和方法为主要内容,总结和探索情报研究方法论,以适应情报研究工作扩展和延伸的需要,把情报研究工作建筑在科学的、现代的方法和手段的基础上,促进情报研究工作和情报研究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第一讲绪论 情报研究方法论的建设是情报研究工作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情报研究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阐明情报研究、情报研究学和情报研究方法论的基本内容是本讲的主要目的。 l情报研究 情报研究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当今信息产业的一项核心工作。实践表明,情报研究工作在四化建设中主要起耳目和尖兵、参谋和智囊作用,是管理部门的决策支持系统之一。 1.l何谓情报研究 情报研究就是根据特定需要,对情报信息进行定向选择和科学抽象的一项研究活动,是情报工作和科学工作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类科学劳动的集合。 所谓定向选择,就是根据特定需要进行的情报搜集和信息整序工作;所谓科学抽象,就是透过现象,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质、规律和联系的思维过程。定向选择和科学抽象的结果,形成新的情报或情报集合。没有定向选择,就缺乏情报性,没有科学抽象,就缺乏研究性。情报性和研究性的结合,就形成了情报研究的基本特色。 1.2情 (本文共计4页) ...... 来源: 《情报理论与实践》1990年第06期   作者:包昌火 情报研究方法论讲座 第二讲 基本程序──课题选择 收藏本文   分享 选题就是选择情报研究的题目,确定研究的对象、目的和内容,明确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主要解决什么问题。 1选题意义 从事任何一项情报研究,首先必须选择并确定研究的中心问题。研究课题的选择,是情报研究中的战略步聚。选题的重要性在于: 1.1课题成败的关键 选题正确与否,不仅决定了研究的目标和重点,而且也决定了研究工作将采用的主要方法。可以说,题目选准广,课题就成功了一半。 当代著名的科学学奠基人之一JD.贝尔纳曾说:“课题形成和选择,无论是作为外部的经济技术要求,抑或作为科学本身的要求,都是科研工作中最复杂的一个阶段。一般来说,提出课题比解决课题更困难。如果再加上人力和设备都有一定的局限,则产生的课题之多是无法一下子全部解决的。所以评价和选择课题,便成了研究战略的起点,要从大堆课题中挑出带实质性的课题来,而不能把它们同非实质性的课题混杂在一起” 我国杰出的科学家李四光也指出:“作科学工作最使人感兴趣的,与其说是问题的解决,恐怕不如说是问题的形成。……有了正确的认识,方才可以形成一个问题。做到这一点,问题可算已经解决了一半。” 由此可见,提出问题和形成问题,从而选择一个适合社会需要 (本文共计4页) ...... 来源: 《情报理论与实践》1991年第01期   作者:包昌火 情报研究方法论讲座 第三讲 基本程序──情报搜集 收藏本文   分享 搜集就是在课题规定的范围内从事所需情报的获取,为研究提供必要的和可靠的素材。情报的搜集是情报研究的依据和基础,正如马克思所说:“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 1情报搜集的方式 研究素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文献资料和社会实际。因此文献调查和社会调查是情报搜集的基本方式,两者各具特色,相互促进,以获得系统和确实的信息。 1.1文献情报原 文献是记录社会信息的一切载体。习惯上,我们将记录科技知识的每一份物质载体称为科技文献,而把科技文献的总和称为科技文献流。 根据载体的不同,可以将文献分为印刷型文献、缩微型文献、机该型文献和声象型文献4类,其中最广泛、最基本的当推印刷型文献。在科学技术领域中,科技期刊、科技报告、会议文献、政府出版物、专利文献、科技图书、学位论文、标准文献、产品样本、技术档案、报纸等都是一些重要的文献情报源。不同的文献情报源对不同的情报研究专题具有不同的价值。 1.2非文献情报源 如将口头情报源和实物情报源等称为非文献型情报源,则这类情报主要依靠社会调查来获得。因此从整个情报源着眼 (本文共计4页) ...... 来源: 《情报理论与实践》1991年第02期   作者:包昌火 情报研究方法论讲座(四) 第四讲 基本程序——信息整序 收藏本文   分享 搜集来的信息需要经过选择和整理,便于以研究的形式表达和存贮起来,这一过程就是信息整序。它的基本做法就是按照信息的内容和形式特征实现微观和宏观上的有序化。 1.情报浓缩 系在文献选择基础上的信息选择工作。根据一定的需要和标准,对所得情报作进一步的筛选、鉴别和评价,以判明适用程度,吸收有用信息,进行序化处理。 1.1选择标准 常因研究课题的目的和内容而异,对于科技情报研究来说,通常选择的标准有: 1.1.1可靠性系指载体所含信息的真实和准确程度。可靠性可从著者的身份、出版单位的声望、出版物的类型、社会上的响应、成果的阶段、文献的密级、是否有理论根据、数据是否齐全等方面去考察,但主要还是靠文献内容和熟悉专业水平来判断。 1.1.2新颖性系指载体所会信息的新颖程度以及情报内容的深入程度和重要数据的具体程度,和刚解密的关键技术和刚发表的统计数据。 新颖性的选择原则一是时间要素,一般来说,不 同时期的出版物的新颖性不同。通常文献的半衰期也可以作为新颖性的一种判据。二是内容要素,和原理 有无创新,结构有无改变,性能有无提高,应用有无 扩大,观点有无新意,与现有水平相比有无突破,是 国内水平还是国际水 (本文共计5页) ...... 来源: 《情报理论与实践》1991年第03期   作者:包昌火 情报研究方法论讲座 第五讲 基本程序──科学抽象 收藏本文   分享 科学抽象是专题情报研究最重要的一个程序,该程序的基本任务是根据调查和整序的结果,针对选题目的,形成并提出明确的和基本的答案,如情况、结论、建议或方案。 本讲将侧重于科学抽象的一般原则和思维形式,而具体的思维方法将在适当的时候叙述。 1基本过程 尽管科学抽象和思维形式丰富多采,但就其主要特征来说,可以将由感性的具体到抽象的规定,再由抽象的规定上升到思维中的具体看作是科学抽象的基本过程。 由于科学抽象包含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思维过程,它涉及到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等多种途径,它们各自独立又相互补充,充分发挥人类思维的创造能力,逐步逼近对客观世界的真理性认识。 2抽象思维 2.1何谓抽象思维 抽象思维又称逻辑思维,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方式透过现象,抽取本质的思维方式。其主要工具一是抽象,即在思想中把事物非本质属性舍弃,抽取本质属性的方法;二是逻辑,使用判断和推理的方法得出合乎论理的结论。 2.2概念 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是科学抽象的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标志着人们的认识由感性阶段向理性阶段的一次质的飞跃。 任何概念都有确定的内 (本文共计4页) ...... 来源: 《情报理论与实践》1991年第04期   作者:包昌火 情报研究方法论讲座(六) 收藏本文   分享 第六讲基本程序──成果表达在情报研究工作中,情报人员根据特定课题的要求,经过情报搜集、信息整序和科学抽象等研究程序后,最终总是要形成情报研究成果的。情报研究成果以口头、文字、图表和声象等形式表达和传播。大凡专题情报研究成果都会以文字形式表达出来。许多数据、情况、构思、观点、结论都是在撰写过程中逐步形成、经推敲、雕琢而臻总完善的。因此成果表达,尤其是成果撰写是专题情报研究的重要阶段,也是脑力劳动和科学思维最紧张、最艰苦的阶段。 1图表表达 1.1表格表达 列表法是基本的数据整理的表达方法,具有确切、简明、关系清楚的特点。情报研究中常用的表格为统计表,是把统计汇总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次序和方式列成的一种表格形式。它有以下几种类型: 简单表系总体(主词)未经分组的一种统计表。它只是反映了经过加工后系统化了的原始数据。 分组表系总体按某一标志进行分组的一种统计表。它可以揭示不同类型现象的特征。分析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关表系以两个变量数列进行分组编入一个两重分类的分组频次表,从表内各栏频次排列和分布,可以判断两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和方向,并可计算相关系数和相关比。 1.2回形表达 图示法是以 (本文共计3页) ...... 来源: 《情报理论与实践》1991年第05期   作者:包昌火 情报研究方法论讲座 第七讲基本程序──成果评价 收藏本文   分享 情报研究成果的表达并不意味着研究课题的终结,因为还需要管理部门的验收和社会实践的检验,而评价就是对情报研究成果的一种鉴定和检验方法,因此可以看作是专题研究的最终程序。 1情报研究成果的特点 情报研究成果是情报研究活动所产生、以满足用户信息需求为目的、具有一定科学价值和使用价值并物化在一定载体上的精神产品。这类成果的特点是: 1.1客观性 客观性系指情报研究内容的科学性,它是情报研究成果的重要属性,也是情报研究成果取得社会信誉的基础。科学性表现在情报研究工作是以客观情报为研究对象的2是运用科学方法揭示研究客体运动规律的一种科学研究产物;情报研究部门的超脱性也使情报研究成果具有良好的科学性。情报研究成果的客观性亦为辅助和修正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1.2间接性 间接性系指情报研究成果的效益不是由情报人员而是情报用户来实现的,因为情报研究成果是一种精神产品,它主要是通过改变情报用户的知识结构和认识水乎从而转化为决策行动和科技成就,形成经济和社会效益。 1.3模糊性 模糊性系指情报研究成果的价值和效益的不确定性,因为情报研究成果的价值无法科学计算,它所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难以准确度量。情报研究成 (本文共计4页) ......
个人分类: 情报学|247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包昌火:方法论的建设对情报研究工作的重要意义 1988
bfzhao2001 2012-8-25 21:39
来源: 《情报理论与实践》1988年第02期   作者:包昌火 方法论的建设对情报研究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所谓方法论,就是关于方法.的学说或理论.是关于方法的规律性的知识体系。而科学研定方法,通常是指获得科学知识应该遵循的程序,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手段和工具。 一、情报研究有无方法论 这在情报界是有争议的:一种认为情报研究没有自己专用的方法,它所采用的方法都是由别的学科中直接接引或间接借鉴过来的;一种认为情报研究有自具特色的研究方法,而且应该和需要建立自己的方法论体系。笔者持的是后一种看法。理由是: I.情报研究不仅是一项工作,而旦是一门学科 情报研究是以反映运动中的事物或过程的社会信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类信息的研究,‘揭示事物或过程的状态和发展,诸如对背景、现状、动态、趋势。对策的研究,为各个层次的科学决策服务。 从本质上讲,情报研究是用情报工作方法研究科学技术等问题,对情报信息进行定向选择和科学抽象的一类研究活动的集合。事实上,这样一类科学劳动不仅存在于科技情报部门,存在于科学技术领域,也存在于其他情报部门和各行各业,因此具有社会的普遍性。 30多年来,”情报研究工作不仅已经成为我国情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经过广大情报研究工作者的努力,以相当的广度与深度揭示了情报研究工 (本文共计4页) ......
个人分类: 情报学|272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包昌火:一切从事情报信息定向采集和科学抽象的都是情报研究工作
bfzhao2001 2012-8-24 17:11
来源:《情报理论与实践》1987年第01期  作者:包昌火 情报研究工作现代化浅议 我国情报机构从组建 之日起,就把情报研究工 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它 已历经了三十个春秋,为 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耍贡献。然而,在向新的目标迈进的过程中,被誉为科技尖兵和导航灯塔的情报研究工作。共本身却有待于现代化,否则就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和迎接情报研究工作所面临的竞争。 一、情报研究观念的现代化 一观念是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是一种意识形态,而新的观念则往往是开创新局面的先导。王十年来,情报研究工作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一定的工作模式。但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和新的技术革命,情报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而多年形成的某些经验、模式和思维定势,却成了束缚当前情报研究工作发展的羁绊。因此,情报研究思想的变革是情报研究工作现代化的重要因素。 1.性质问题。情报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是非常丰富的、宽广的,它是一类科学劳动的集合,存在着多种形式和层次。可以说, 凡一切从事情报信息的定向采集和科学抽象的科学劳动都可以看作是情报研究工作。笔者认为,情报研究本质上是一种科学研究活动,情报研究机构本质上是一种科学研究组织。 从专业学科的现状和发展的研究为主要”任务的情报分析中心和棋对策湖镇资增由国组5务的智(本文共计4页) ......
个人分类: 情报学|221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包昌火:略谈火炸药专业的情报研究工作
bfzhao2001 2012-8-23 17:18
来源: 《兵工情报工作》1980年第03期   作者:包昌火; 略谈火炸药专业的情报研究工作 文献服务和情报研究是我部科技‘}韵及工作的两大基本任务。 兵器工业是一个多学科、多专业的工业部门。作为兵器工业情报研究所,专业情报研究的任务是什么,怎样开展, 如何处理好诸如综合与专业、战略与战术等关系问题,是一个有待认其总结、深入探讨的向题 。现仅就火炸药专业情报研究的基本任务、组织方式、工作方法、服务提供和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等向题谈谈个人的体会和看法,以供大家讨论和参考。 一、火炸药情报研究工作的基本任务 火炸药专业是兵器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火炸药专业的情报研究应是我部情报研究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但从事火炸药情报研究的不仅有部情报所,还有基层情报室以及火炸药科技人员。因此各级情报机构应当分工协作,各有侧重,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浪费。作为部情报所,火炸药专业情报研究工作的基本任务应是 不断和逐步掌握国外本专业的发展动向及其趋势,揭示本专业发展的 指导思想、技术政策和技术途径,研究支配和 影响本专业发展的若干重大理论和技术关键问题,摸清一些先进产品、工艺、分析测试手段以及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的基本情况,以便为领导机关和科技人员提供综合性、方向性、决策性和预测性情报 。简言之,着重研 (本文共计7页) ......
个人分类: 情报学|218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包昌火谢新洲《信息分析和竞争情报案例》一书的前言
bfzhao2001 2012-8-6 10:50
推荐阅读《信息分析和竞争情报案例》一书,书中收录了近十多年来中国最优秀的123个信息分析案例,每篇案例都有导语,每类型案例之前都有由包昌火先生亲自撰写的核心词条释义,提纲挈领、高屋建瓴。这本书在中国信息学界首创,在世界信息分析史上也是一个里程碑!该书的前言如下,由包昌火和谢新洲撰写。 1990年由科技文献出版社出版、曾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的《情报研究方法论》问世至今已经15年。15年来,随着经济市场化、社会信息化和决策科学化的发展,我国情报研究的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信息分析丛书》的编著可以看做在新世纪我国情报界为提升情报研究工作和咨询业的核心能力、加强开发信息资源的技术基础,以满足社会对日益增长的信息资源开发和信息分析能力培养的迫切需求所作的重要努力,是《情报研究方法论》在新形势下的“续集”.   一、 情报研究学科   1956年2月11日我国第一个国防科技情报机构和1956年10月15日中国科学院科学情报研究所的成立以及尔后其他部委级和省市级等情报机构的建立,标志着我国一个 条块结合、纵横交错 ,为科技发展和领导决策服务,在现代化建设中起耳目、尖兵和参谋作用的专职情报研究体系的形成。   1978年以武衡为理事长的中国科技情报学会成立。1983年第二届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组建了情报研究专业委员会,由铁道部科技情报研究所何璧任主任委员。从此,作为我国科技情报两大主要工作之一的情报研究有了自己的学术研究与交流的组织和平台。此后,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孙学琛和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210研究所包昌火分别于1988年和1993年任第二届和第三届情报研究委员会主任。1994年1月28日经中国科协批准,在情报研究专业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了以包昌火为主任的情报研究暨竞争情报专业委员会,促进了情报研究和竞争情报的融合。1995年4月28日,经中国科协批准,民政部登记,成立了以包昌火为理事长的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竞争情报分会,兼行情报研究专业委员会的职能,对外亦称中国竞争情报研究会(Society of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of China, SCIC) ,从而推进了竞争情报在中国的崛起和发展。1998年召开的第五届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理事代表大会成立了名为信息研究与咨询专业委员会,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张钟为主任委员;2003年召开的第六届理事代表大会成立了信息咨询专业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卢小宾任主任委员。尽管称谓变迁,但情报研究这项学科建设的研究和发展一直是我国情报界和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关注的重点之一。   例如,1987-1990年,由当时的国防科工委下达的“情报研究量化分析”课题,阐明了情报研究学科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构筑了情报研究方法论的基本框架和科学体系;论述了现代情报研究的基本程序和主要方法;提出了情报研究方法论的技术手段和数学基础,为我国情报研究学科的建设和量化分析在我国情报界和企业界中的应用做出了贡献。   又例如,1991-1994年,完成了由当时的国家科委和国防科工委联合下达的 “情报研究的国内外比较研究”课题,调查了国际情报研究机构的现状和特点;总结了我国情报研究机构的发展和经验;论述了情报研究学科的理论和发展;研究了竞争情报在我国的应用和前景;提出了对我国情报研究工作的认识和对策,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情报研究工作向咨询业方向转变提供了基本思路和改革框架,为国家科委和国防科工委制定情报研究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论证。   信息分析和竞争情报案例前言这些都表明,我国情报研究工作者为推进情报研究学科建设和发展作出了持续的努力和贡献,与国际同行相比,毫不逊色。   二、 信息和情报   信息(Information)和情报(Intelligence)是中国情报学的两个核心概念,是学科存在和发展的两大基石。正因为如此,对其探索和争论一直存在于我国情报界,并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以高等院校一些学者为代表的Information学派和以专职情报研究机构的一些专家为代表的Intelligence学派。这表明,信息和情报两大概念以及情报学是否应建立在Information和Intelligence两大基石上这一基本理论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笔者认为,信息和情报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不论中文还是英文都是如此。信息不是物质,不是能量,是一个横跨于三个世界之中的信息世界。它既可以是物质运动状态及其变化的反映,又可以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即包含本体论信息和认识论信息两大部分,如信号、图像、数据、事实、性状、情况、态势,以及显性和隐性知识等。而情报则是对信息的解读、判断和分析,是人脑思维的产物,具有对抗性、战略性、智能性、增值性和可行性(Actionable)等特点。信息和情报的联系在于:信息是情报的素材和载体,情报是信息的激活和升华;信息是原料,情报是产品。人们获取信息的目的是为了生产用于决策活动的情报和谋略,即Information的Intelligence化。它精辟地表述了情报和信息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如经判断的信息,经分析形成的报告等。一项重要的情报既可能是一条原始信息,也可能是一份报告,关键在于它是否满足用户决策的需要。曾任美国参议院情报特别委员会的民主党领袖、总统对外情报顾问委员会顾问舒尔斯基(Abram N. Shulsky)在《无声的战争--理解情报世界》中认为:“情报分析是指把搜集来的信息碎片转化为决策和军事指挥者可以使用的形式” (《美国军事情报理论著作评价》,张晓军,时事出版社,2005)的论述也佐证了笔者对信息转化为情报的理解。由此可见,信息的序化和转化,或者再聚焦一下,信息的获取和分析,即广义的Information的Intelligence化,是一切情报活动的基本任务,也应是我国情报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实际上,情报学并非起源于文献学和图书馆学,而应是起源于军事学和谋略学,起源于人类的情报活动和咨询活动,与人类的竞争和决策相伴相生,它们形影相随,而又若即若离。如盛行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兵法和韬略,因而孙子也被国际情报界誉为“情报之父”。在当今信息过载、情报稀缺的时代,情报活动更显得迫切和需要。   几十年来,我国情报学研究重视文献资源,忽视人际资源;重视文献交流,忽视人际交流;重视信息技术路线,忽视社会经济路线;重视Information,忽视Intelligence,用Information Science来指导本属Intelligence Study的情报研究,试图解决植根于人际网络的情报活动,从而导致了我国情报学研究与情报活动相分离,以至于无视我国近五十年来情报研究工作的杰出贡献和在情报学学科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这种状况该到改弦易辙的时候了。   近五十年来,情报研究在我国科技进步、经济振兴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了国家竞争的杠杆、经济发展的先导和决策科学化的支撑的重要作用(《情报研究的国内外比较研究总报告》,兵工情报研究报告,BQB94-0278, 1994) , 并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大庆、葛洲坝和宝钢的建设,“两弹一星”、核潜艇、新型飞机和主战坦克等从无到有的发展,高新技术的研制以及众多新学科、新概念的引进,无不凝聚着我国情报人员的汗水和智慧。   匪夷所思的是,在我国情报学的学科体系中,居然找不到情报研究学科的位置,这在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年11月1号发布的《学科分类与代码》 (GB/T 13745-92)得到了充分的反映。有情报心理学,竟无情报研究学。近十多年来在情报学理论研究中,越来越明显地存在着忽视情报工作(Intelligence Service) ,专注信息工作(Information Service) ;忽视决策咨询,专注信息管理,其结果势必使我国情报学远离我国情报工作的实践,远离政府和企业的决策活动,形成情报学与图书馆学的合流,丧失情报学的核心领地,漂流在信息世界的汪洋大海之中。   三、 情报研究、信息分析和软科学研究   与信息和情报的含义一直存在着争论一样,我国情报界对情报研究(Intelligence Analysis Synthesis或Intelligence Analysis) 、信息分析(Information Analysis)和软科学研究(Soft Science Research)也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这种认识上的差异大多不在内涵而系外延,是方向相同而非南辕北辙。   1990年,《情报研究方法论》一书对情报研究作过如下的表述:从根本上讲,情报研究是根据特定需要,对情报信息进行定向选择和科学抽象的研究活动,是情报工作和科技工作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类科学劳动的集合。所谓定向选择,就是根据特定需要进行的情报搜集和信息整序工作。所谓科学抽象,就是透过现象,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质、规律和联系的思维过程。定向选择和科学抽象的结果,必然会形成新的情报或情报集合。没有定向选择,就缺乏情报性;没有科学抽象,就缺乏研究性。情报性和研究性的结合,就形成了情报研究的基本特色。   此论述表明,情报研究的基本含义就是对信息的获取和分析,并对分析的基本方法作了高度的哲学概括,就是包含科学思维、文献计量、数理统计、专家调查和系统分析等在内的科学抽象,形成新的情报产品,因此是一种知识创造活动。书中并把课题选择、情报搜集、信息整序、成果表达和成果评价作为中国情报研究的基本程序。   1994年,在《情报研究的国内外比较研究总报告》中,笔者等对情报研究又作了如下的描述:情报研究是根据社会用户的特定需求,以现代的信息技术和科学研究方法论为主要手段,以社会信息的采集、选择、评价、分析和综合等系列化加工为基本过程,以形成新的、增值的情报产品,为不同层次的科学决策服务为主要目的的一类社会化的智能活动。   此描述表明,情报研究是一项以满足社会用户科学决策的特定需要而从事的一项专门化的智能活动,具有很强的目的性、政策性和智能性;强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科学研究方法论对社会信息进行系列化的深度加工是情报研究的重要特征,个别的加工环节和缺乏深度的加工过程不应视为情报研究;最终成果应是形成新的增值的情报产品。它可以是一种情况、背景或判断,也可以是一种思想、建议或方案,能产生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新颖性和可行性应是情报研究成果的灵魂。   1991年2月20日国家科委发布的《国家科学技术情报发展政策》(中国科学技术蓝皮书第6号)明确指出:“情报研究又称情报分析,是科技情报工作的重要环节。加强情报研究为决策科学化提供可靠依据,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发展,是这项工作的基本方针。”蓝皮书认为:“情报研究是对情报的深度加工,属思想库范畴。”这为情报研究的性质、任务作出了政策性的规定,迄今对于理解情报研究的含义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随着1992年9月全国科技情报工作会议将“情报”改称“信息”的行政干预,情报研究领域的扩大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分析一词的应用逐渐普及开来。   笔者认为,所谓信息分析是通过系统化过程将信息转化为知识、情报和谋略的一类科学活动的统称,从数据挖掘、市场调查、竞争情报到软科学研究,形成了一条很宽的研究谱带。鉴于Intelligence兼具信息、情报、智能、谋略和能力的含义,因此从内涵上看,信息分析的本质就是Information的Intelligence化。这也就是笔者将信息分析和情报研究看做同义词的基本依据。两者的混用在国外亦不鲜见,如美国国防部20多个信息分析中心,多用Information Analysis;美国中央情报局,多用Intelligence Analysis。视角不同,称谓各异。视信息为始点和原料,对信息进行分析,称信息分析;视情报为终点和结果,把分析过程视作情报的生产过程,称情报研究或情报分析包昌火.竞争情报的崛起和发展.第五卷.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但从应用的领域来看,当前信息分析已越出了情报界的范围,广泛地进入了咨询、商务、金融和电信等领域,扩展至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从而实际上成为我国情报研究的主要称谓。   软科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在英语国家中Soft Science是指与“硬科学”相比“不那么科学”的一些研究领域,或认为是运用数学较少的那些研究领域。但在日本,软科学被政府科学技术厅定义为“建立在情报科学、行为科学和系统工程基础上的一种新的用于预测、计划、控制和评价的科学技术方法论”情报研究的国内外比较研究总报告.兵工情报研究报告.BQB94-0278, 1994..   在我国,软科学被认为是一类研究社会组织和管理的学科的总称,主要包括系统科学、管理科学、未来学和技术经济学等,它以现代科学研究方法为手段,以阐明现代社会复杂的政策课题为目的,对包括科学技术和社会现象在内的广泛范围的对象进行跨学科的研究,为有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从发展上看,我国的情报研究侧重于情况研究,软科学研究侧重于对策研究,而把情况研究和对策研究结合起来正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情报研究工作的重大发展,而且许多部委级和省市级情报研究机构的任务和性质也逐渐与软科学研究机构类同,在统计上属软科学机构之列。因此,可以认为,情报研究是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面,但又从事诸如跟踪研究、动态分析、学科评述、技术攻关和课题查新等一般不属于软科学研究范围之列的工作,因而情报研究又是比软科学研究更为广泛的一类研究活动。   由此可见,情报研究、信息分析和软科学研究都是以信息的采集、分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和研究方法为手段,都是为用户的科学决策提供导向和支持,同属咨询业范畴;而情报研究“软化”和软科学研究“硬化”的发展,又使得两类内涵类同、重点有别、外延模糊的科学活动逐渐出现了融合的趋势,这也是本丛书定名为:《软科学研究方法系列·信息分析丛书》的基本缘由。   四、 信息分析丛书   “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是邓小平提出的我国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方针,而信息资源开发的核心、信息通向应用的桥梁是信息分析,以此形成新的知识来源和决策依据,服务于各类管理活动和科学决策。因此,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信息分析从业人员就成为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历史任务和战略举措,是一项重大的知识创新工程。   为此,由我国一些著名的情报研究和竞争情报专家主编和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和发行的《信息分析丛书》将为提升我国信息分析、软科学研究和咨询业的核心能力,加强信息资源开发的技术基础,顺应政府部门、情报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事业单位对信息分析教育、培训和进修的迫切需要做出贡献。   我国著名的软科学研究专家、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教授,美国前国家科学技术情报官、美国竞争情报奠基人之一、著名的情报分析大师简·赫林(Jan P. Herring)先生任丛书顾问;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理事长、中国科技咨询业协会理事长、国务院石定环参事为编委会主任。   丛书由《信息分析导论》、《竞争情报导论》、《信息源和信息采集》、《专利信息的采集和分析》、《信息分析方法与技能》、《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信息分析和竞争情报软件》、《信息分析和竞争情报案例》和《信息经济学与信息分析》构成,共计三百多万字。全书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210研究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经济研究所、南京理工大学、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战略发展部、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中心、北京市科委软科学处、中国信息协会市场研究业分会等单位的学者和专家联袂完成,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大学中国竞争情报和竞争力研究中心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210研究所为丛书的编著单位。   丛书从国际视野和方法论的高度出发,系统地论述了作为软科学研究方法论基础和咨询业核心能力的,广泛地存在于人类智力活动中的信息分析的基本理论、发展现状、主要方法、关键技术、分析案例和未来发展,是迄今为止国际上首部关于信息分析的学术专著和系列丛书。正如简·赫林先生所言:“据我所知,这套丛书是历史上第一部面向21世纪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工作者培训所需要的教科书”. “根据我在竞争情报领域三十多年来摸爬滚打的经验,我可毫不夸张地指出,这项工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本丛书的基本特色是学术性、新颖性、实用性和可读性相结合,它反映了信息分析领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新发展,包含了诸如战略与竞争分析、综合集成研讨厅、可视化分析、数据挖掘、战争游戏、数据仓库和人际情报网络等前沿内容,尤其是专利分析、分析软件和分析案例,在国际上也不多见,适合于我国情报界、教育界、企业界和咨询界的信息分析,以及软科学从业者教学、培训、进修和研究之用。   笔者对为本丛书的编著和出版做出贡献的学者、单位、顾问、编委和清华大学出版社表示诚挚的感谢。   包昌火 谢新洲2005年10月20日
个人分类: 情报学|2384 次阅读|0 个评论
包昌火先生对《情报论》一书的评价以及《情报学》学术交流讲座
热度 1 bfzhao2001 2012-6-10 16:39
包昌火先生曾与去年给作者写了一封信,信中对《情报论》一书给予较高的评价,并给作者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信中,包昌火先生写道:”非常感谢你给我寄来的《情报论》,这恐怕是我国情报界第一部专论Intelligence的著作,实属不易”,“《情报论》的出版在中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作者感谢包昌火老师对本书的评价和建议!作者将在打工闲暇之余,继续努力专研学术,争取为情报学的建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另外,若全国有人或有单位愿意进行情报学方面的学术交流,本人可以将自己最新的学术理论、项目案例、以及《情报论》一书的理论框架进行讲座式的交流,本人已开展的学术讲座包括山西大学情报学专业的师生、山西医科大学情报学专业的师生进行了为期半天或一天的学术交流。以往讲座的讲义(根据交流对象进行内容增减)如下: 第一部分 情报概念 引言 关于情报的研究 我国情报学研究的现状 美国情报学的研究现状 情报的概念 如何破坏对方的决策体系?(两个案例) 情报的手段 情报的功用 情报的分类 竞争情报的概念 竞争情报的管理 竞争情报的层次 高层次竞争情报的几个经典案例 第二部分 情报与信息知识决策的关系 信息的概念 信息的社会特征 信息的社会地图 舆情与危机管理 “中概股”危机的情报学分析 情报与信息的关系 情报与知识的关系 情报与决策的关系 第三部分情报的过程与原理 情报的简单过程与复杂过程 情报的大周期与小周期 情报的原理 踪迹法 情报的历史 第四部分 情报与战略和组织的关系 情报与战略 情报循环的改造 情报设计 情报行动 情报的组织管理 企业如何建立自己的情报体系
个人分类: 情报学|2697 次阅读|1 个评论
包昌火老师对情报学观念的巨大突破
bfzhao2001 2012-6-8 22:42
作者评论: 包昌火老师的最新文章在三个方面上更新了情报学的旧有观念,就是 突破原有的信息观和知识观,上升到了谋略观 。但似乎群中无人对此关注,呼应者少,这也是情报学界懒惰庸散、碌碌无为、眼见浅识、无知又无畏、唯美国是瞻的一贯表现吧!本人 向包老致敬!老当益壮,长者尚有如此创新之精力,晚辈更当倍加奋勇地前行! 回归情报本来面目《包昌火:对我国情报学研究中三个重要问题的反思》 博客作者评论: 近年来,包昌火先生极力呼吁中国情报学回归“耳目、尖兵、参谋”的情报本质。从包先生的文章来分析,情报的概念已经成为一种服务于战略层面的冲突反应,这是对情报学概念的巨大突破。我认为这种观念距离建立情报学宏伟理论体系的正确观念已经十分的接近了!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参照包昌火先生的其他几篇呼吁性质的文章,包括: 《让中国情报学回归本来面目》 《关于以Intelligence Studies取代Information Studies的建议》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再谈Intelligence与中国情报学》 该文发表于《图书情报知识》2012年第02期,原文如下: [摘要] 对我国情报学研究中的情报、情报学和竞争情报三个基本问题谈了我的理解,以期促进我国情报工作和情报学 研究的发展,推动中国情报界对这些问题的反思。 [关键词] 情报情报学竞争情报信息学 [中图分类号] G3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关于情报 情报是对我们从事的这个行当的一个称谓,是这个行当发展的基石。情报百科全书的描述是:情报又叫信息,英文表达为Information,但实际上,情报不等于信息,英文表达应为Intelligence。对学科基本概念亦此亦彼的描述,造成了中国情报界半个多世纪的困惑,我们从事的究竟是情报服务,还是信息服务或知识服务,至今仍未达成共识。20世纪90年代初以前,中国情报界视情报为忌讳;90年代以来,又视信息、知识、智能为时尚。在许多情报学家的论文和著作中,除了情报学一词以外,再也难觅情报两字的芳踪,自觉或不自觉地养成了鄙弃情报的怪癖,这在国际学术界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我的基本见解是:情报是一个组织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感知和响应,而且总是为组织的战略和安全服务的,是组织制定发展战略和安全对策的先导和基础。情报是竞争和冲突的产物,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情报活动的本质。我国老一辈革命家把我国情报工作的功能定位于耳目、尖兵和参谋,是对情报一词含义的透彻理解,是Intelligence一词非常中国化的传神翻译。因此,我们这个行当应是情报服务(IntelligenceServices),不是信息服务,信息管理,也不是知识服务,知识管理。事实上,情报源于知识、高于知识,正如钱学森教授所言,是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是激活了的知识[1]。那种认为知识服务高于情报服务的观点完全是一种偏见和跟风。毋庸置疑,将知识管理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情报领域,提升情报工作水平是完全正确的,而弃情报工作转向知识管理则是一种误导。因此,回归情报,回归Intelligence,回归耳目、尖兵和参谋的功能,为国家和企业的战略决策和安全保障服务仍然是我国情报界的基本方向和路线问题,是头等大事[2]。 2 关于中国情报学 中国情报学是我国情报从业者的一个重大创举,它包含了信息序化和信息转化两大议题,为国际情报界所罕见[3-4]。 但非常遗憾的是,我国情报界从一开始就把中文情报与英文Information相对应,并把Information Science(信息学)和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图书信息学)作为情报学来研究,偏离了我国情报工作的社会实践,偏离了政府和企业的决策,偏离了情报生产这一核心任务,严重地影响了我国情报业的发展,削弱了我国情报机构在国家和企业决策中的地位,背离了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情报思想,这是我国情报界的历史悲哀。情报业的衰落、科技信息司的 取消、科技部战略研究院的建立,都与我国情报学的研究方向和情报改信息不无关系。 1996年12月,我提出了“Intelligence与中国情报学研究”这一重大命题,并认为情报研究(IntelligenceAnalysis)是一项Information的Intelligence化活动[5];2003年12月[3]和2006年4月[6]进一步论述了Information的Intelligence化是一切情报活动的基本任务,也应是我国情报学研究核心问题的思想。 所以,我的基本见解是:中国情报学的英文表述不应是Information Science,而应是Intelligence Studies。中国情报学应当建立在Information和Inteligence两大基石上,并把Information的Intelligence化,即把信息转化为情报和谋略作为我国情报工作和情报学研究的核心任务,而非信息和知识的组织,后者 是图书馆学的世袭领地[2,4,7-8]。因此,正名和重构情报学是摆在新世纪我国情报机构和情报从业者面前的光荣使命。 3 关于竞争情报 竞争情报引入中国已经20多年,对于中国情报工作和情报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①澄清了关于情报的混乱概念,还中国情报一词以本来面目;②展示了美国军事情报和商业情报的风采,拓宽了中国情报界的国际视野;③暴露了中国情报学研究的根本性错误,促进了情报界Intelligence学派的发展[9]。 我们认为,竞争情报发展至今,已不仅是一项工作,还是一门学科。为此,我们构建了以竞争情报循环为主线,竞争情报生产为核心,以理论研究为先导、管理研究为杠杆、方法研究为手段、教育研究为侧翼、应用研究为基础的,由五大模块构成的竞争情报学科体系,如下图1所示[9]。 在理论研究模块中,我们提出了把竞争理论、情报理论、博弈理论、人际网络理论和信息转化理论作为竞争情报学科基础理论的构想。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已把竞争情报学作为一门学科向有关部门作了申请。 我的基本见解是:实际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谓科技情报工作、经济情报工作,本质上都是竞争情报工作,竞争情报工作在我国应具有普遍性,而非仅仅是企业情报工作而已。技术竞争情报、产业竞争情报、国家竞争情报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因为技术竞争情报与情报研究、产业竞争情报与原各部委情报机构所从事的情报工作并无二致,而国家竞争情报则是我国情报界追求的目标。因此,我国政府部门、产业集团、工商企业都面临着向竞争情报转型的重大机遇和任务。 强大的思想库和情报力量,是美国无与伦比的软实力,也应是中国产业振兴和安全的重要支撑。因而社会情报机构的式微不符合国家和企业的根本利益。这一状况的改变,有赖于国家的决断,也有赖于中国情报业的自强、情报学建设方向的把握和情报学研究范式的转变。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国情报学和情报工作向Intelligence Studies和竞争情报方向转移绝非易事,或许也需要十几年和几十年的努力。但我想,社会对情报的重大需求将会推动我国情报学研究思想的转变,因此我国情报机构和情报从业者的有识之士应当有雄关漫道真如铁,如今迈步从头越的精神,中国情报界的春天一定会到来。
个人分类: 情报学|2432 次阅读|0 个评论
包昌火论我国情报学研究中三个重要问题
热度 3 libseeker 2012-5-4 15:36
摘编自:包昌火.对我国情报学研究中三个重要问题的反思.图书情报知识,2012(2):4-6 一、关于情报。情报是一个组织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感知和响应,而且总是为组织的战略和安全服务的,是组织制定发展战略和安全对策的先导和基础。情报是竞争和冲突的产物,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情报活动的本质。我国老一辈革命家把我国情报工作功能定位于耳目、尖兵和参谋,是对情报一词含义的透彻理解,是Inteligence一词非常中国化的传神翻译。因此,我们这个行当应是情报服务(Inteligence service),不是信息服务,信息管理,也不是知识服务,知识管理。事实上,情报源于知识、高于知识,正如钱学森教授所言,是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是激活了的知识。那种认为知识服务高于情报服务的观点完全是一种偏见和跟风。毋庸置疑,将知识管理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情报领域,提升情报工作水平是完全正确的,而弃情报工作转向知识管理则是一种误导。因此,回归情报,回归Intelligence,回归耳目、尖兵和参谋的功能,为国家和企业的战略决策和安全保障服务仍然是我国情报界的基本方向和路线问题,是头等大事。 二、关于中国情报学。中国情报学的英文表达不应是Information Science,而应是Intelligence Studies。中国情报学应当建立在Information和Intelligence两大基石上,并把Information的Intelligence化,即把信息转化为情报和谋略作为我国情报工作和情报学研究的核心任务,而非信息和知识的组织,后者是图书馆学的世袭领地。因此,正名和重构情报学是摆在新世纪我国情报机构和情报从业者面前的光荣使命。 三、关于竞争情报。以竞争情报循环为主线,竞争情报生产为核心,以理论研究(竞争理论、情报理论、博弈理论、人际网络理论和信息转为理论作为竞争情报学科基础理论)为先导、管理研究为杠杆、方法研究为手段、教育研究为侧翼、应用研究为基础,由该五大模块构成竞争情报学科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谓科技情报工作、经济情报工作,本质上都是竞争情报工作,竞争情报工作在我国应具有普遍性,而非仅仅是企业情报工作而已。技术竞争情报、产业竞争情报、国家竞争情报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因为技术竞争情报与情报研究、产业竞争情报研究与原各部委情报机构所从事的情报工作并无二致,而国家竞争情报则是我国情报界追求的目标。因此,我国政府部门、产业集团、工商企业都面临着向竞争情报转型的重大机遇和任务。 强大的思想库和情报力量,是美国无与伦比的软实力,也应是中国产业振兴和安全的重要支撑。因而社会情报机构的式微不符合国家和企业的根本利益。这一状况的改变,有赖于国家的决断,也有赖于中国情报业的自强、情报学建设方向的把握和情报学研究范式的转变。社会对情报的重大需求将会推动我国情报学研究思想的转变。
个人分类: 学海拾贝|5506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9: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