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鼓山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福州涌泉寺
热度 1 Mech 2016-10-3 09:14
涌泉寺堪称古寺,始建于一千多年前的五代时期。后来多次重修。大体结构为三进。寺庙依山而建,入门是天王殿,然后是大雄宝殿,最后面是法堂。福州的寺庙多是这种布局。两厢有钟楼、鼓楼,还有其他的,不同寺庙可能有差别。 福州寺庙的另一个特点是楹联极多,每个柱子上往往四面都有。老子曰,少则得,多则惑。开始还想记录一下,但后来发现似不可能,也就觉得没有必要了。当然,特别的也有少数记录一下。天王殿门口的楹联就与众不同 面对香炉,不用隔江招手 背临屴崱,请看顽石点头 屴崱峰是鼓山的主峰。宋人沈大廉有首《鼓山》诗提及 屴崱峰头万丈梯,上方高与白云齐。 青山尽处海门阔,红日上来天宇低。 宋人郑江也有《题鼓山》 携檄来游石鼓山,岛洲疑望有无间。 大江潮落海门出,洞口云深月户关。 名揭君谟椽笔健,诗留子真翠珉斑。 古灵更有碑三字,屴崱须登莫倦还。 天王殿中弥勒佛两边的对联也有趣,据说是明代文人所撰,用现在话说就是吐槽 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樾信心时,用何物供奉 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请问这头陀得意处,有什么来由 仿佛弥勒是穷教书匠。在儒家传统中,那“得意处”就是所谓“孔颜乐处”。 天色很阴,只能遗憾了。 天王殿 天王殿背影 钟楼 鼓楼 大雄宝殿 法堂
个人分类: 风光过眼|5743 次阅读|2 个评论
福建涌泉寺
热度 1 sstone2009 2011-12-19 15:42
我一到福州,战友就说要带我去鼓山看涌泉寺。来福州多次,除了兜过一次卖寿山石的市场,就在医院里出出进进,也浑然不知鼓山是什么?涌泉寺是什么?昨天吃过午餐,驱车去鼓山,出市区,先到马尾船厂兜了一圈,看看闽江边的码头,然后才往鼓山去。经过鼓山隧道,我才知道,鼓山两字,应该是这么写的。到鼓山山门,沿着右旁的柏油山路盘旋而上,开了有十来分钟,才到一处停车场停下,前行几十米,即见“涌泉寺”。涌字右边写法有点特别,像个“单”字,把下面的“十”换成了“力”,据说是清朝皇帝康熙的题字。到寺院里,便不觉原来绕了许多山路上来的。这与“进山不见寺,进寺不见山”的描述十分贴切。 战友十分虔诚,路过菩萨、佛像,都要双手合十,默默祷告,在大雄宝殿前的功德箱前停下来,塞了一张20元的纸币。这让我想起了我的母亲,她如此信着佛,常常专程去烧香,前些年,我带母亲到昆明,进一处寺院,她愉快地烧一把香。我跟战友说,母亲帮我烧香拜佛,都做过了。 藏经楼屋内弥漫着樟木的清香,墙边立着十多幅高大的藏经柜,柜门上刻着皇帝颁赐的字样。据说,这里藏有两万多卷珍贵的佛经。 寺院边的山石上,还有许多摩崖石刻。在一处不起眼的角落,岩石凹凸不平,依着一块石头的走势,斜斜地刻着“一洗尘心”四个隶字,字迹显得有些呆板,似乎不是书法大家之作,但这样的字,放在这样一个千年古寺里,所能表述的意境,依然可以让人有所感悟!
个人分类: 山水印象|2921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2: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