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朝鲜领导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赵高与金正恩
huangyanxin356 2013-2-17 11:14
[转载]赵高与金正恩
朝鲜核试验距离中国仅100公里,小金这实在是太疯狂了,这就是第二个卡扎菲啊。按理,小金也是接受过西方教育的开放人士啊,他不可能不知道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体系是尊重人民的权益、尊重个体的发展,还搞独裁这一套,只能说,权力真是太有魅力了!《楚汉传奇》里赵高说了一句话:我一个阉人,哪里还是什么男人?只有抓住权力的时候,才找回男人的感觉!呵呵,小金这真是王二小放牛--不往好草赶,,不过少了一个敢和美国叫板的人,还真是觉得不太好啊,,没办法,,自己要走向灭亡,谁也拦不住,,, 转载 骆小明博客 《金正恩的天真与无鞋》 连日来,半岛紧张局势骤升,韩国试射了新型巡航导弹,国防部称,今后将加速研发能覆盖朝鲜全境的弹道导弹,可以准确击中“朝鲜领导人办公室的窗 户”。为了平缓韩国国内拥核高涨的声音,奥巴马重申对韩国的核保护承诺,“一旦韩国遭受到攻击,美国将对朝鲜动用核武反击。”美韩两国打算在今年10月例 行安保会议之前确定新战略。 日本将单独制裁朝鲜,很多人也在讨论军事上“先发制人”。首相安倍晋三还建议日美两国对朝鲜实施金融制裁。奥巴马表示:“我愿再次确认,美国对(日本)防卫的义务不会动摇。” 日韩有美国的核保护伞罩着,朝鲜就想以自己拥核取得与美国平起平坐的权力,逼迫美国跟自己谈判,实现朝美关系正常化,有人说,这跟当年中美关系破局有些类似。朝鲜如果真这么想,就有些天真了。 今 天的朝鲜所处的大环境与当年的中国完全不是一回事,一是它没有社会主义阵营的庇护,连社会主义中国也强烈反对;二是现在已有《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这个国际 法,只要拥核就是挑衅国际社会,必遭制裁;三是,现代化的导弹拦截技术,很可能让它的核弹刚刚起飞就在空中爆了;四是,这也是最重要的,核威慑力有一个必 要条件——战略纵深,确保遭一次核打击不可能毁灭,有还手之力,对方才会害怕核报复。朝鲜的弹丸之地,美日韩以常规武器出击,半小时内足以使其全面瘫痪。 在此等不利的国际环境下,既没有核威慑的必要条件,也没有霍尔木兹海峡之于伊朗那样的天然要塞,朝鲜的核弹有何用?无非是 将本国人民绑在核战车上 ,使他国对其进行军事打击时畏首畏尾,从而获得谈判筹码,但这点筹码的份量危及到大国集团利益时是无用的。 如 果朝鲜仅仅是抱有拥核的天真想法,时不时地做做样子,而不去付诸实施,也许对它是最有利的,一方面可以在六方会谈的谈判桌上要到援助,另一方面可以节省下 财力发展国内经济,改善民生,“让人民喝上肉汤”。如果总是拿出一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作派,堵死谈判的大门,跟美国死磕到底,拥有核弹恐将惹来杀身之 祸。 朝鲜领导人“无鞋”的野蛮思想不仅表现在外交,内政上更是赤裸裸。据报道,金正恩上台后,为排除异己,先将武装部副部长 金哲将军以迫击炮射杀,达到“不留下一根毫毛”,又用其他极野蛮手段处决各界数十名高官,连自己的姐夫李英浩也没放过,这与封建帝王的残暴统治如出一辙, 其手段之残忍,内心之恶毒,显示出金正恩比其先祖先父更走向人类的反面。 黑手党早期处死受害人,用斧头活活从腿部劈死,目的就是用恐怖血腥达成震慑。金正恩深谙此道,他上台后对多起死刑基本公开执行,一定级别以上的干部必须到场“学习”。 世界上所有的独裁者都需要为自己擂鼓壮胆,鼓的一面蒙着“谎言”,用谎言掩盖真相,给外界社会和谐的假象,金正恩所到之处,老百姓无不热泪盈眶;鼓的另一面蒙着“镇压”,用镇压演绎“逆我者亡”,甚至不逆者只要有疑也得亡。 朝 鲜实乃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的一朵“奇葩”,这种社会的独裁者是小心谨慎的,连核试验庆祝大会也不敢露面,不得不提防。这种社会的“内应力”是巨大的,只要 外部给力瞬间就会崩塌。金正恩正在重演萨达姆、卡扎菲的旧戏码,为外部强行介入,彻底解决东北亚问题提供一切可能的理由,游戏就快结束了。 历史将证明,打败朝鲜的不是天真,而是无鞋。立此文为证!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1821 次阅读|0 个评论
“家”天下的覆灭?
热度 2 hcrm 2011-12-19 14:51
朝鲜领导人金正日的“突然”逝世,在这个世界上掀起了不小的风潮,韩、日等国先后召开紧急会议,商议应对可能发生的变故(或战事),美国白宫则表示 正在“密切监视” ,中国外交部尚未发表声明。 凤凰网用“迷雾中的朝鲜”作了总结,回顾了“朝鲜问题”的前世今生。用一个国家的名字作为错综复杂矛盾的代称,这在如今的国际社会已然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朝鲜从一个国家变成“问题”,前前后后也不过六十多年,这是上世纪“两大阵营”争斗的“产物”,也是“苏东裂变”遗留下来的“财产”,朝鲜人民别无选择。 “生存,还是毁灭?”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时常也面临这样的决择,如同英勇、可爱的哈姆雷特。 陈智胜 先生撰文问金正日: 为什么不学中国的改革开放?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说他问错了人,应该问的是其父金日成同志。我们习惯地说法是,朝鲜战争并未结束,停战协议不是美日、美韩安保条约,这辆战车随时都可以启动。 为什么 12月18日最后一批美军撤离伊拉克,标志着美国对伊战争全面结束?而五十多年过去了,朝鲜战争还将继续?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法则? 一个半岛分为两个国家,同一个民族对峙了半个世纪,这或许只有今天的世界才会有的吧? 没有基本的安全作保障,你叫朝鲜如何打开大门?萨达姆、卡扎菲都被消灭了,金正日却自己病死了,这不能不说是朝鲜的胜利。 从父到子再到孙,金氏一家三代,占据着朝鲜领导人的位置,继续着“家”天下的梦想,已然让世人特别是民主主义者“喷饭”的了。 是谁让朝鲜这个蛋丸小国,一直都身处“迷雾”之中?是朝鲜人民吗?是金氏一家三代?抑或别的什么原因? 世界格局是一盘棋,需要较量的时候,“朝鲜问题”便凸现出来了。对于美日等国而言,这不是什么恐惧,而是让人兴奋的事件。譬如今天的事,美国不是说了吗,要 “密切监视” 。 美国想监视什么?朝鲜离其十万八千里,即便燃起战火,不还有浩瀚的太平洋阻隔着吗? 随着金正日的离去,朝鲜发生变化是必然的,至于哪一天,我们不得而知。金正恩于金正日,不是金正日之于金日成,这毕竟是前代与后代的事了。所谓“先军政治”,不管金正恩如何想,也将与“时”俱进,由不得一个人的意志了。 金正日的去逝,对于朝鲜人民来说,或许是一件十分悲痛的事,这一点中国人民也是深有体会的。然而,对于更广泛的世界而言,只是平静的水面上泛起的一波涟漪,很快就会使一切归于宁静。 我们不知道朝鲜能否走出“迷雾”,但是我们能够确定的是,希望这个邻邦“太平无事”,早日挣脱“家”天下的怪圈。 覆灭,或许是新生的开始。 2011年12月19日 午
个人分类: 科学论剑|3858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9 00: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